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0b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四门之中初来意有六。一前是正位。今辨位
中之行。故次来也。二前明诸位别行。今辨
诸位通行。三前通道俗。今别显出家所行。
四前明随相差别。今显会缘入实。五为显
入住之因。谓自他二种梵行净故。则入初住
也。六别显初住成佛。则类前诸位。位位成
佛不由他悟之相也。具上诸意有此品
来。二释名者。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嚂摩。
此翻为净。拣上净行立梵行名。离染中极
故名为梵。即梵为行故名梵行。持业释也。
亦有云。真境为梵智契为行。或涅槃为梵
修因为行。此二依主释。梵行以何为体。体
略有三。一者即戒。戒能防非故得称梵。二
者四等。三者是慧。涅槃五行中。梵行即四无
量。亦七善知。今此品中具含三义。然此三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0c 页
各二。戒有二者。一随相二离相。今文即相
无相。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正命。是随相
也。于修无所著。则戒相如虚空。即离相也。
四等二者。一有缘二无缘。生缘法缘皆名为
有。今即缘无缘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是有
缘也。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即无缘也。慧有
二者。一有分别二无分别。今即分别是无分
别。谓于十法一一推徵。是分别也。观无相
法了知平等离念契玄。即无分别也。上三
中二义。各初义通凡小。后义唯大乘。此二不
二为实教梵行。若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华
严之梵行也。梵即是净。但以性净故即行
净。行净故则智慧净。智慧净故则心净。心净
故一切功德净。乃至成佛功归于行。故云净
行。然前信中之净。随事造修悲智兼导。至
此纯熟了心自性。悲智无二故。小有不同。
三宗趣者。即以悲智无二事理双修观行为
宗。疾满一切佛法为趣。第四释文。文分为
二。先问后答。今初亦二。先叙问答之人。正
念天子问者。天者净也。表所问事理染相绝
故。梵依天行而得成故。念与无念二而不
二。为正念也。法慧答者。表巧慧穷法。后佛
子下。正显问端。于中先举所问境。次云何
下。述所问相。问相有二。一问行净所因。谓
随相持戒之梵行。云何得离相之清净。故不
应言净劣梵也。二从菩萨下。问因所得果。
第二法慧下答。答前二问即为二别。先答
行净所因。后若诸菩萨下。答因所成果。斯即
观成利益也。今初分二。先明自行清净
无相。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乞食正命。是随相
也。于修无所著。则戒相如虚空。即离相也。
四等二者。一有缘二无缘。生缘法缘皆名为
有。今即缘无缘观察众生。而不舍离是有
缘也。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即无缘也。慧有
二者。一有分别二无分别。今即分别是无分
别。谓于十法一一推徵。是分别也。观无相
法了知平等离念契玄。即无分别也。上三
中二义。各初义通凡小。后义唯大乘。此二不
二为实教梵行。若一行具一切佛法。方是华
严之梵行也。梵即是净。但以性净故即行
净。行净故则智慧净。智慧净故则心净。心净
故一切功德净。乃至成佛功归于行。故云净
行。然前信中之净。随事造修悲智兼导。至
此纯熟了心自性。悲智无二故。小有不同。
三宗趣者。即以悲智无二事理双修观行为
宗。疾满一切佛法为趣。第四释文。文分为
二。先问后答。今初亦二。先叙问答之人。正
念天子问者。天者净也。表所问事理染相绝
故。梵依天行而得成故。念与无念二而不
二。为正念也。法慧答者。表巧慧穷法。后佛
子下。正显问端。于中先举所问境。次云何
下。述所问相。问相有二。一问行净所因。谓
随相持戒之梵行。云何得离相之清净。故不
应言净劣梵也。二从菩萨下。问因所得果。
第二法慧下答。答前二问即为二别。先答
行净所因。后若诸菩萨下。答因所成果。斯即
观成利益也。今初分二。先明自行清净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1a 页
即离相之戒成。后复应修习下。明利他之行
净。即无缘之四等二种智慧。通在两文为
能净故前中分四。一总示所应。二所谓下。
列名略释。三若身是下。广陈修相。四如是
观已下。显观成相。今初。作意者。不堕无记
故。观察者。以慧推求故。二中初列十法。即
列上所缘之境。后应如是观下。释上作意观
察所以。唯令观十法者。一为成圆数。二梵
行缘体不离此十。谓身口意三是行所依处。
三业行因三宝行缘。戒谓行体。问以善三
业归于三宝。得受随戒何要观耶。答若不
观察。取相坚持同权小故。见戒从缘起心
持戒为迷倒故。云何观耶。广在下文。今略
释之。意云十中随一。若是馀九即非明假
众缘。以显无性。况十中各十。一一推徵。相
尽理现名真梵行。第三广陈修相。即寻伺观
也。十法即为十段。前六通染。是故但约染
净相违。名非梵行。亦不析破彼法自体。后
四唯净顺于梵行故。分析体空何有梵行。
十中各先总牒观境。后以十事徵显其非。
今初身具中。一非善者。身通不善体非顺
理。梵行善性体能顺理。二法既殊明身非
梵行。梵行何在他。皆仿此。当知梵行之言
贯通诸句。二体是无记非可轨法。三饮食资
成。四自相臭恶。五自性不净。六种子住处
等皆悉可厌。七四蛇违反。八业惑所依故。九
是身无知。又要当死究竟不净故。十八万户
虫户有九亿。全以虫聚成其身故。今此梵
行体是可轨性。能澄净芬馨清洁。贤圣所欣
净。即无缘之四等二种智慧。通在两文为
能净故前中分四。一总示所应。二所谓下。
列名略释。三若身是下。广陈修相。四如是
观已下。显观成相。今初。作意者。不堕无记
故。观察者。以慧推求故。二中初列十法。即
列上所缘之境。后应如是观下。释上作意观
察所以。唯令观十法者。一为成圆数。二梵
行缘体不离此十。谓身口意三是行所依处。
三业行因三宝行缘。戒谓行体。问以善三
业归于三宝。得受随戒何要观耶。答若不
观察。取相坚持同权小故。见戒从缘起心
持戒为迷倒故。云何观耶。广在下文。今略
释之。意云十中随一。若是馀九即非明假
众缘。以显无性。况十中各十。一一推徵。相
尽理现名真梵行。第三广陈修相。即寻伺观
也。十法即为十段。前六通染。是故但约染
净相违。名非梵行。亦不析破彼法自体。后
四唯净顺于梵行故。分析体空何有梵行。
十中各先总牒观境。后以十事徵显其非。
今初身具中。一非善者。身通不善体非顺
理。梵行善性体能顺理。二法既殊明身非
梵行。梵行何在他。皆仿此。当知梵行之言
贯通诸句。二体是无记非可轨法。三饮食资
成。四自相臭恶。五自性不净。六种子住处
等皆悉可厌。七四蛇违反。八业惑所依故。九
是身无知。又要当死究竟不净故。十八万户
虫户有九亿。全以虫聚成其身故。今此梵
行体是可轨性。能澄净芬馨清洁。贤圣所欣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1b 页
顺法顺教。体无杂染。与智相应众善集成。
彼岂当是于十事求梵行叵得。当知梵行
离相离性下九准之。二身业者。身之作用名
为身业。语意亦然。十中四仪无记。馀六通
善恶故非梵行。三语具十事。初一语体次五
语缘。谓风触七处而出于声。此略无脐轮
牙齿。后吐纳等四。是辨语相十事。望业皆
是语体。此唯无记故非梵行。四语业十事通
善恶故。亦非梵行。安立说者谓假施设。随
俗说者。随世名言。馀可思准。第五观意十
事。觉是寻求观是伺察。觉粗观细是不定法。
言分别者。以慧拣择。三分别中是自性分
别。七分别中任运分别。种种分别者。三中随
念计度故。七中馀六。谓有相无相寻求伺察
染污不染污故。忆念者。追忆曾习唯缘过
去。思惟者。以慧筹度通去来今。并有一多
各成二种。上六皆别境摄。种种忆念义兼恶
作。幻术通思通念。眠是不定意识亦行。但
取境昧略。轻眠有梦。亦通善恶觉之势故。
此十是心所。不离心故同名意也。徵破准
前。第六观意业十事。皆意之用故名为业。
约遍行五徵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触。后四
是受。作意一种总遍十段。故前云作意观
察。即上四段亦各一蕴。此中思等与意何别。
但思等心所有二义故。一扶持心王属前
所摄。二依心起用。属此位收故。多从受
境以辨。若欲破者。既约遍行通于三性
故。非梵行馀准前知。第七观佛十事观于
三身。若依小乘。初五法身。以无漏戒等及
彼岂当是于十事求梵行叵得。当知梵行
离相离性下九准之。二身业者。身之作用名
为身业。语意亦然。十中四仪无记。馀六通
善恶故非梵行。三语具十事。初一语体次五
语缘。谓风触七处而出于声。此略无脐轮
牙齿。后吐纳等四。是辨语相十事。望业皆
是语体。此唯无记故非梵行。四语业十事通
善恶故。亦非梵行。安立说者谓假施设。随
俗说者。随世名言。馀可思准。第五观意十
事。觉是寻求观是伺察。觉粗观细是不定法。
言分别者。以慧拣择。三分别中是自性分
别。七分别中任运分别。种种分别者。三中随
念计度故。七中馀六。谓有相无相寻求伺察
染污不染污故。忆念者。追忆曾习唯缘过
去。思惟者。以慧筹度通去来今。并有一多
各成二种。上六皆别境摄。种种忆念义兼恶
作。幻术通思通念。眠是不定意识亦行。但
取境昧略。轻眠有梦。亦通善恶觉之势故。
此十是心所。不离心故同名意也。徵破准
前。第六观意业十事。皆意之用故名为业。
约遍行五徵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触。后四
是受。作意一种总遍十段。故前云作意观
察。即上四段亦各一蕴。此中思等与意何别。
但思等心所有二义故。一扶持心王属前
所摄。二依心起用。属此位收故。多从受
境以辨。若欲破者。既约遍行通于三性
故。非梵行馀准前知。第七观佛十事观于
三身。若依小乘。初五法身。以无漏戒等及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1c 页
眷属无漏五蕴。为法身故。次二报身。以三
祇百劫所修感相好故。次一化身。神通
化现故。业行通为三身之因。果报通语三身
之果。若依大乘。前八皆是化身。后一报身。
业行通语二身之因。涅槃是果离系果故。菩
提是报报本愿故。今一一推徵。若一是佛馀
者应非。一一皆佛则有多佛。和合成佛则
无自性。故中论云。非阴。不离阴。此彼不
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阴合为如
来。则无有自性。进退推求佛体寂灭。尚非
是有岂当是无。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
诸法性空中思惟亦不可。是知真佛既超心
境。依斯成行行岂相耶。第八观法。但有八
句者。应梵本脱漏。岂馀九皆十此独八耶。若
约有所表者。表除九十八使故。加十总观
破百八烦恼故。然法有教理行果。今就后
三略能诠故。八中初一理法。次一果法。馀
六通三约理可知。约行者。谓不善不生妄
想不起。言语道断智无分别。定无行处如
智两冥。此六究竟即是果相。今推徵云。若一
是法馀则应非。一一皆尔。若谓总。是则和
合不实。随得一法即应得馀。和合而成则
无和合。若以无合而为法者。无合之法岂
当有耶。又此举法皆举寂灭不生等者。欲
明一一自虚。法即非法梵行何从。第九观
僧十事。前八约人后二就德。且依小说。言
预流者。始超凡地预圣流故。一来者。修惑
未尽。一度来生欲界中故。不还者。欲界惑
尽。更不还来生欲界故。阿罗汉者。此有三
祇百劫所修感相好故。次一化身。神通
化现故。业行通为三身之因。果报通语三身
之果。若依大乘。前八皆是化身。后一报身。
业行通语二身之因。涅槃是果离系果故。菩
提是报报本愿故。今一一推徵。若一是佛馀
者应非。一一皆佛则有多佛。和合成佛则
无自性。故中论云。非阴。不离阴。此彼不
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阴合为如
来。则无有自性。进退推求佛体寂灭。尚非
是有岂当是无。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
诸法性空中思惟亦不可。是知真佛既超心
境。依斯成行行岂相耶。第八观法。但有八
句者。应梵本脱漏。岂馀九皆十此独八耶。若
约有所表者。表除九十八使故。加十总观
破百八烦恼故。然法有教理行果。今就后
三略能诠故。八中初一理法。次一果法。馀
六通三约理可知。约行者。谓不善不生妄
想不起。言语道断智无分别。定无行处如
智两冥。此六究竟即是果相。今推徵云。若一
是法馀则应非。一一皆尔。若谓总。是则和
合不实。随得一法即应得馀。和合而成则
无和合。若以无合而为法者。无合之法岂
当有耶。又此举法皆举寂灭不生等者。欲
明一一自虚。法即非法梵行何从。第九观
僧十事。前八约人后二就德。且依小说。言
预流者。始超凡地预圣流故。一来者。修惑
未尽。一度来生欲界中故。不还者。欲界惑
尽。更不还来生欲界故。阿罗汉者。此有三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2a 页
义。一名杀贼。已断一切诸烦恼故。二名不
生。三界之生永已尽故。三名为应。应受
人天大供养故。有四向者。向于果故。谓
断三界见惑有十六心。至第十五道类忍
时。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即入修道。名须陀
洹果。欲界修惑分为九品。断至五二向。断
六一来果。断七或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
全断尽即得不还果。次断上二界修惑。乃至
有顶八品惑尽。名阿罗汉向。三界见修都尽
得阿罗汉果。今此欲明梵行。粗陈名目。若
广引婆沙俱舍杂集瑜伽则清净梵行有累
名数。力有馀者付在说时。此中观意。谓僧
名和合而有八辈。一若是僧馀则应非。又
一一别辨则无众义。集此无众岂成众耶。
况于入流无所入等。以无为法而有差
别。则其体自虚。后二就德。德若是僧何须
八辈离法无人离人无法。一一穷究为僧
者。谁僧体既虚梵行安寄。第十观戒。戒为行
体。亦赖众缘。从缘成戒戒性如空。起心持
者。是谓迷倒。无善无威仪不杂二乘心。
是名持净戒。此戒乃名真梵行也。其中十
事。前八是受后二是随。受中坛场得戒之处。
问净教仪并教授师。三说羯磨即得戒法。和
尚得戒根本。阿阇黎者。正即二师。义兼七證。
剃发著衣是戒外相。随中乞食四依之一。正
命。谓离四邪五邪。若依菩萨戒类例上文。
具如善戒经。及弥勒菩萨所造。受菩萨戒羯
磨所辨。此上十境。正约菩萨傍兼声闻。设
依小受修观则为菩萨。即如此方。又善戒
生。三界之生永已尽故。三名为应。应受
人天大供养故。有四向者。向于果故。谓
断三界见惑有十六心。至第十五道类忍
时。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即入修道。名须陀
洹果。欲界修惑分为九品。断至五二向。断
六一来果。断七或八品名第三果向。九品
全断尽即得不还果。次断上二界修惑。乃至
有顶八品惑尽。名阿罗汉向。三界见修都尽
得阿罗汉果。今此欲明梵行。粗陈名目。若
广引婆沙俱舍杂集瑜伽则清净梵行有累
名数。力有馀者付在说时。此中观意。谓僧
名和合而有八辈。一若是僧馀则应非。又
一一别辨则无众义。集此无众岂成众耶。
况于入流无所入等。以无为法而有差
别。则其体自虚。后二就德。德若是僧何须
八辈离法无人离人无法。一一穷究为僧
者。谁僧体既虚梵行安寄。第十观戒。戒为行
体。亦赖众缘。从缘成戒戒性如空。起心持
者。是谓迷倒。无善无威仪不杂二乘心。
是名持净戒。此戒乃名真梵行也。其中十
事。前八是受后二是随。受中坛场得戒之处。
问净教仪并教授师。三说羯磨即得戒法。和
尚得戒根本。阿阇黎者。正即二师。义兼七證。
剃发著衣是戒外相。随中乞食四依之一。正
命。谓离四邪五邪。若依菩萨戒类例上文。
具如善戒经。及弥勒菩萨所造。受菩萨戒羯
磨所辨。此上十境。正约菩萨傍兼声闻。设
依小受修观则为菩萨。即如此方。又善戒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2b 页
经。欲受菩萨戒。皆先具受前之三戒。故所
观境通于大小。其能观智唯实教大乘。上来
寻伺观竟。第四如是观下。辨观成之相。望
前寻伺即为观盖。望后得正觉果。此但如
实观成。文分为三。初约所观十境如实观
成。二此中何法下。约所成梵行如实观成。三
如是观察下。结成梵行清净之相。今初。有
十句。初六句明三轮清净观。一不取能持
戒众生。言身兼口意也。二不著所修行事。
三不住于戒法。亦即是事。亦通不住前法。
次三句。以三时门明不住持戒时。兼释
上不取等言。三世推求不可得故。已灭未
至空理易明。现在多滞偏语空寂。以刹那
不住过未分之。故空寂也。次二句明二空
观成。作受者。人业报是法。后二句。以不迁
理释成因果空义。此世不移动。谓不从今
至后。彼世不改变。谓不从后至今。是为因
自昔灭无力感果。果不俱因无力酬因。
何有报受。以物各性住性本空故。二约所
成梵行如实观成者。有十一句。初句总显
无名。十已空故。馀句为别。一不从十生。
二非属身等。皆十已空故。上二句约缘以
徵。次二句就体以徵。初句明离前十外无
别无作戒体。十外有体不假前十。次句亦
无有作。作之受随前已空故。次句双非显
中。无性防非故。次五句约五阴。有二意。一
就戒体。有说。无作戒体体即是色。有说。非
色非心。五蕴之内。初一是色后四是心。今言
为是色者。显非是色。以其所立无表依表
观境通于大小。其能观智唯实教大乘。上来
寻伺观竟。第四如是观下。辨观成之相。望
前寻伺即为观盖。望后得正觉果。此但如
实观成。文分为三。初约所观十境如实观
成。二此中何法下。约所成梵行如实观成。三
如是观察下。结成梵行清净之相。今初。有
十句。初六句明三轮清净观。一不取能持
戒众生。言身兼口意也。二不著所修行事。
三不住于戒法。亦即是事。亦通不住前法。
次三句。以三时门明不住持戒时。兼释
上不取等言。三世推求不可得故。已灭未
至空理易明。现在多滞偏语空寂。以刹那
不住过未分之。故空寂也。次二句明二空
观成。作受者。人业报是法。后二句。以不迁
理释成因果空义。此世不移动。谓不从今
至后。彼世不改变。谓不从后至今。是为因
自昔灭无力感果。果不俱因无力酬因。
何有报受。以物各性住性本空故。二约所
成梵行如实观成者。有十一句。初句总显
无名。十已空故。馀句为别。一不从十生。
二非属身等。皆十已空故。上二句约缘以
徵。次二句就体以徵。初句明离前十外无
别无作戒体。十外有体不假前十。次句亦
无有作。作之受随前已空故。次句双非显
中。无性防非故。次五句约五阴。有二意。一
就戒体。有说。无作戒体体即是色。有说。非
色非心。五蕴之内。初一是色后四是心。今言
为是色者。显非是色。以其所立无表依表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2c 页
生。表色无表色。今明观意。表色尚空。何有
无表。为非色者。显非非色也。从色生于
戒尚不名为色。从色生于戒岂是非色耶。
言为是识者。意显非心。若言是心者。一切
皆有心应常有梵行。是知非心也。若言非
心木石应梵行。是知非非心也。若言非色
非心行蕴摄者。但是行蕴应皆名戒。二就
修行梵行不离五蕴。若即蕴者。有蕴皆
梵行。若离蕴者。岂是我梵行。故后结云皆
不可得。第三结成梵行清净之相。以无得
故。文有十一句。初句为总。次九句别显无
得。一由上三世皆空故。二由于身无所取。
于修无所著故。三言心无障碍者。即前于
法无所住故。于风行空无有碍故。四作
受二念不现行故。五虽空不碍涉有故。六
七涉有不迷于空故。受观无相。受谓忍可
于心。观谓起用于境。八结归平等。大般若
曼殊室利分云。我不见有一法非佛法者
故。无法不等。九一收一切方显具德圆融。
末后一句总以结酬。由上义故名净梵行。
上辨自利行净竟。第二复应下。明利他行
净。文分为二。初深观果智。即利他之方。
后慈念众生成无缘四等。是则自利利他上
求下化。皆具足也。今初文三。初举法应修
谓梵行体也。缘体宛然一心湛寂。梵行用也。
不思不造万行沸腾故。不但心观圆明。复应
广集佛智。二何者下。徵起别列可知。三于
如来下。结劝广学。第二闻已下。慈念众生
成无缘四等。文有四句。一双起慈悲。如犊
无表。为非色者。显非非色也。从色生于
戒尚不名为色。从色生于戒岂是非色耶。
言为是识者。意显非心。若言是心者。一切
皆有心应常有梵行。是知非心也。若言非
心木石应梵行。是知非非心也。若言非色
非心行蕴摄者。但是行蕴应皆名戒。二就
修行梵行不离五蕴。若即蕴者。有蕴皆
梵行。若离蕴者。岂是我梵行。故后结云皆
不可得。第三结成梵行清净之相。以无得
故。文有十一句。初句为总。次九句别显无
得。一由上三世皆空故。二由于身无所取。
于修无所著故。三言心无障碍者。即前于
法无所住故。于风行空无有碍故。四作
受二念不现行故。五虽空不碍涉有故。六
七涉有不迷于空故。受观无相。受谓忍可
于心。观谓起用于境。八结归平等。大般若
曼殊室利分云。我不见有一法非佛法者
故。无法不等。九一收一切方显具德圆融。
末后一句总以结酬。由上义故名净梵行。
上辨自利行净竟。第二复应下。明利他行
净。文分为二。初深观果智。即利他之方。
后慈念众生成无缘四等。是则自利利他上
求下化。皆具足也。今初文三。初举法应修
谓梵行体也。缘体宛然一心湛寂。梵行用也。
不思不造万行沸腾故。不但心观圆明。复应
广集佛智。二何者下。徵起别列可知。三于
如来下。结劝广学。第二闻已下。慈念众生
成无缘四等。文有四句。一双起慈悲。如犊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3a 页
母随子。二思惟药病成大法喜。三即行无
求以成大舍。四智了诸境导成无缘。此中
五喻广如十忍然释有通别。别者如幻似
有不实故。似有故假不实故空。此二不二
成中道智。如梦者。虚妄见故。如影者。从业
缘现故。如响者。属诸因缘故。如变化者。须
臾变灭故。若如是了境。即终日化而无化。
亦为众生说如斯法。是谓利他梵行清净
也。第二大段若诸菩萨下。答因所成果问。文
中分二。先牒前因深。初总指前文。不生二
解则举其要。即所行无二。二一切下。酬其
果满。先标后释。今初。由理观深玄。了性具
足。万行齐修故。令大果无边德用现證在。即
一切明其果大。疾现语其速證。后初发心
下释。先释疾现之言。后释现前之相。今初。
上言疾得疾在何时。故云初发心时。何法
现前谓无上菩提也。后知一切下。释现前之
相。亦是出其所因。何者。夫初心为始正觉
为终。何以初心便成正觉。故今释云知一
切法即心自性故。觉法自性即名为佛。故
下经云。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世间。斯良證
也。斯则发者。是开发之发非发起之发也。
何谓现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谓远。情
亡智现则一体非遥。既言知一切法。即心
自性。则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现自心。即
心之性已备无边之德矣。成就慧身者。上
观法尽也。正法当兴今诸见亡也。佛智爰起。
觉心则理现。理现则智圆。若镜净明生。非
前非后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
求以成大舍。四智了诸境导成无缘。此中
五喻广如十忍然释有通别。别者如幻似
有不实故。似有故假不实故空。此二不二
成中道智。如梦者。虚妄见故。如影者。从业
缘现故。如响者。属诸因缘故。如变化者。须
臾变灭故。若如是了境。即终日化而无化。
亦为众生说如斯法。是谓利他梵行清净
也。第二大段若诸菩萨下。答因所成果问。文
中分二。先牒前因深。初总指前文。不生二
解则举其要。即所行无二。二一切下。酬其
果满。先标后释。今初。由理观深玄。了性具
足。万行齐修故。令大果无边德用现證在。即
一切明其果大。疾现语其速證。后初发心
下释。先释疾现之言。后释现前之相。今初。
上言疾得疾在何时。故云初发心时。何法
现前谓无上菩提也。后知一切下。释现前之
相。亦是出其所因。何者。夫初心为始正觉
为终。何以初心便成正觉。故今释云知一
切法即心自性故。觉法自性即名为佛。故
下经云。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世间。斯良證
也。斯则发者。是开发之发非发起之发也。
何谓现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谓远。情
亡智现则一体非遥。既言知一切法。即心
自性。则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现自心。即
心之性已备无边之德矣。成就慧身者。上
观法尽也。正法当兴今诸见亡也。佛智爰起。
觉心则理现。理现则智圆。若镜净明生。非
前非后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3b 页
成上慧身。即无师自然智也。又不由他悟是
自觉也。知一切法是觉他也。成就慧身为觉
满也。成就慧身必资理发。见夫心性岂更
有他。若见有他安称为悟。既曰心性自亦
不存。寂而能知名为正觉。岂唯定之方寸。
不取则于人哉。况初后圆融不待言也。梵
行品竟。
*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
初来意者。谓前二品明位及行。今显胜德。
举初况后巧显深胜。故次来也。又前品末
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未知此心有何功
用。顿得尔耶。今释此义故次来也。二释名
者。初有二义。一三种发心之初。二十住之初
发。亦二义。一发起上求。二三德开发。能知
三世佛智故。永断一切疑网故。得如来一
身无量身等故。在于信位久已研穷。至此
位中豁然开悟。故得功齐果位摄德无边。
受斯称矣。三宗趣者。即以初心摄德为宗。
令物穷究发心为趣。然住会发心。定是信
成就摄。解行及證自在后文。生如来家。自约
解说。不应谓此便是證收。若谓久习无明
云何顿成大智者。岂不闻冥室千年之闇
一灯倏忽顿除耶。若谓云何能知三世佛
法者岂不闻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藏
耶。馀义至文当释。夫机差教别圣旨深玄。
并未證真如同居学地。共详圣智诚曰才
难。且以浅为深有符理之得。以深为浅
有谤法之愆。以远为近则有益于行人。以
近为远则法非我分。诸佛说教贵在俯就
自觉也。知一切法是觉他也。成就慧身为觉
满也。成就慧身必资理发。见夫心性岂更
有他。若见有他安称为悟。既曰心性自亦
不存。寂而能知名为正觉。岂唯定之方寸。
不取则于人哉。况初后圆融不待言也。梵
行品竟。
* 初发心功德品第十七
初来意者。谓前二品明位及行。今显胜德。
举初况后巧显深胜。故次来也。又前品末
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未知此心有何功
用。顿得尔耶。今释此义故次来也。二释名
者。初有二义。一三种发心之初。二十住之初
发。亦二义。一发起上求。二三德开发。能知
三世佛智故。永断一切疑网故。得如来一
身无量身等故。在于信位久已研穷。至此
位中豁然开悟。故得功齐果位摄德无边。
受斯称矣。三宗趣者。即以初心摄德为宗。
令物穷究发心为趣。然住会发心。定是信
成就摄。解行及證自在后文。生如来家。自约
解说。不应谓此便是證收。若谓久习无明
云何顿成大智者。岂不闻冥室千年之闇
一灯倏忽顿除耶。若谓云何能知三世佛
法者岂不闻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藏
耶。馀义至文当释。夫机差教别圣旨深玄。
并未證真如同居学地。共详圣智诚曰才
难。且以浅为深有符理之得。以深为浅
有谤法之愆。以远为近则有益于行人。以
近为远则法非我分。诸佛说教贵在俯就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3c 页
物机。后辈学人若欲高推圣境。傥失大利
岂不伤哉。且夕钓磻溪朝升台辅。岂与夫
明经常选。而语其优劣者哉。况才生王宫
贵极臣佐。宁同百战夷项备历艰辛。况十
千劫之功高。亦非聊尔人耳。是以语其智
等虚空而非类。论其德碎尘刹而难量。
极念劫之圆融。尽法门之重现。初心契于
智海。岂有边涯。犹微滴入于天池齐无终
始。故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
心难。法慧仰推良在此也。如或未喻胜鬘有
文。推佛能知。斯言无过馀如贤首品。次正
释文长分为七。一天王请说分。二叹深难说
分。三约喻校量分。四就法略示分。五动地兴
供分。六他方證成分。七以偈重颂分。又释于
中分二。初长行。后偈颂。前中亦二。初此界
后结通。前中亦二。初正说。后證成。前中亦
二。先问后答。今依前辨。初中天帝问者。在
彼宫故。闻前速成生疑念故。菩提心是万
行主故。问法慧者。是会主故。初心具后之
德。唯慧境故。下正显问端。虽则正问功德
下。法慧答功德之量。便显发心之相。是为
菩萨善巧辩才。第二法慧菩萨言下。叹深难
说。所以叹者。法体深广去疑令乐故。下
寄言显说未尽其源故。于中初句总。言
甚深者。谓约时深彻后际。约德深至佛果。
约理深同法界。约行深包万行。并深中之
极故云甚深。又数广难量理玄叵测。虽深
非甚。今即少而多即事而理。初心具后是
谓甚深。下十句别由斯十义。故曰甚深。于
岂不伤哉。且夕钓磻溪朝升台辅。岂与夫
明经常选。而语其优劣者哉。况才生王宫
贵极臣佐。宁同百战夷项备历艰辛。况十
千劫之功高。亦非聊尔人耳。是以语其智
等虚空而非类。论其德碎尘刹而难量。
极念劫之圆融。尽法门之重现。初心契于
智海。岂有边涯。犹微滴入于天池齐无终
始。故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
心难。法慧仰推良在此也。如或未喻胜鬘有
文。推佛能知。斯言无过馀如贤首品。次正
释文长分为七。一天王请说分。二叹深难说
分。三约喻校量分。四就法略示分。五动地兴
供分。六他方證成分。七以偈重颂分。又释于
中分二。初长行。后偈颂。前中亦二。初此界
后结通。前中亦二。初正说。后證成。前中亦
二。先问后答。今依前辨。初中天帝问者。在
彼宫故。闻前速成生疑念故。菩提心是万
行主故。问法慧者。是会主故。初心具后之
德。唯慧境故。下正显问端。虽则正问功德
下。法慧答功德之量。便显发心之相。是为
菩萨善巧辩才。第二法慧菩萨言下。叹深难
说。所以叹者。法体深广去疑令乐故。下
寄言显说未尽其源故。于中初句总。言
甚深者。谓约时深彻后际。约德深至佛果。
约理深同法界。约行深包万行。并深中之
极故云甚深。又数广难量理玄叵测。虽深
非甚。今即少而多即事而理。初心具后是
谓甚深。下十句别由斯十义。故曰甚深。于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4a 页
中初四能所对辨。各前能后所。一离言故难
宣示。二无相故超心识。三非自力辩能分
别。四非劣慧能信解。后六通能所證。五
非有所得及一慧能證。六非起行及一行能
行。七次第修慧不能通达。八九思慧不能
思惟筹度。十闻慧不能信向趣入。此六后后
劣于前前。巧显深也。所以广说难者。非唯
成上甚深。正诫今后令信。第三虽然下。约
喻校量分于中二。初结前生后。谓约自力
则甚深。承力则可说。二佛子下。正显校量
中有十一大喻。一利乐众生喻。二速疾步
刹喻。三知劫成坏喻。四善知胜解喻。五善
知诸根喻。六善知欲乐喻。七善知方便
喻。八善知他心喻。九善知业相喻。十善知
烦恼喻。十一供佛及生喻。然此十一喻。后
后过于前前故皆舍置前前更举后后。巧
显深胜。又此诸喻合有通别。通但通合
发心德广。谓如初喻中便合云。为悉知一
切世界成坏等。此不同于喻也。别谓所合
同喻。但喻有分限。法无限耳。如初喻合云。
不但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等。初一具
通具别。下十略无通合。此诸喻文皆应有
四。一举喻二徵问。三领答四校量。初后具
四。中九略无中二。又诸喻内一一皆有十
重。皆应举喻问答校量。文无者略。今初。喻
十重中。初一广说。后九略明。初中有四。一
举广事。二徵问三答显广。四辨超过。今初
有三。先与现世益。文有三广为供具田时。
次然后下。与后世乐。后南西下。类馀九方。
宣示。二无相故超心识。三非自力辩能分
别。四非劣慧能信解。后六通能所證。五
非有所得及一慧能證。六非起行及一行能
行。七次第修慧不能通达。八九思慧不能
思惟筹度。十闻慧不能信向趣入。此六后后
劣于前前。巧显深也。所以广说难者。非唯
成上甚深。正诫今后令信。第三虽然下。约
喻校量分于中二。初结前生后。谓约自力
则甚深。承力则可说。二佛子下。正显校量
中有十一大喻。一利乐众生喻。二速疾步
刹喻。三知劫成坏喻。四善知胜解喻。五善
知诸根喻。六善知欲乐喻。七善知方便
喻。八善知他心喻。九善知业相喻。十善知
烦恼喻。十一供佛及生喻。然此十一喻。后
后过于前前故皆舍置前前更举后后。巧
显深胜。又此诸喻合有通别。通但通合
发心德广。谓如初喻中便合云。为悉知一
切世界成坏等。此不同于喻也。别谓所合
同喻。但喻有分限。法无限耳。如初喻合云。
不但为以一切乐具供养十方等。初一具
通具别。下十略无通合。此诸喻文皆应有
四。一举喻二徵问。三领答四校量。初后具
四。中九略无中二。又诸喻内一一皆有十
重。皆应举喻问答校量。文无者略。今初。喻
十重中。初一广说。后九略明。初中有四。一
举广事。二徵问三答显广。四辨超过。今初
有三。先与现世益。文有三广为供具田时。
次然后下。与后世乐。后南西下。类馀九方。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4b 页
二徵问。三答广并可知。四超过中云歌罗
者。此云竖析。人身上毛。为百分中之一分
也。或曰。十六分中之一分义。译为校量分。
优波尼沙陀者。此云近少。谓少许相近比类
之分也。百千后即云亿分者。中等数也。后
九略说中文四同前。今初并举九事乐具
皆同。一切所经劫数渐渐增多。其所教法转
转增胜。据初世界亦合渐增。以此十前文
标一故。馀无者略。若十方共十则界不增。
第四校量中三。初辨超过。二何以故者徵。徵
意云前。云功德除佛难知。何以比此犹少
非类。三释意有二。一别翻前喻。谓发心无
限前有限故。亦是反释。二为令如来种性不
断下。通对前十总显具德。亦是顺释。于中
有十二句。初三总相对前辨胜。一翻前小
果。二翻前限处。三翻前有限众生。下九句即
下十喻之本。一即第三知劫成坏喻本。二即
第四善知胜解喻本。故下文云。乃至垢解净
解等。三却是第二速疾步刹喻本。四即第六
及第十本。五即第九本。六即五七本。七八皆
第八喻本。九知佛境界平等。即第十一供佛
喻本。此中九句即佛。十力智。一知成坏垢净
自性。即业报智。心乐即种种解智。知烦恼
即漏尽智。生死即天眼智。诸根即根胜劣智。
方便即禅解脱三昧智。此及佛境并是一切至
处道智。心行即种种界智。三世智即宿命智。
其处非处智以是总故。亦是前三总句中摄。
然此所知皆约一切无齐限也。下文广释
其相。第二佛子复置下。明速疾步刹喻。然次
者。此云竖析。人身上毛。为百分中之一分
也。或曰。十六分中之一分义。译为校量分。
优波尼沙陀者。此云近少。谓少许相近比类
之分也。百千后即云亿分者。中等数也。后
九略说中文四同前。今初并举九事乐具
皆同。一切所经劫数渐渐增多。其所教法转
转增胜。据初世界亦合渐增。以此十前文
标一故。馀无者略。若十方共十则界不增。
第四校量中三。初辨超过。二何以故者徵。徵
意云前。云功德除佛难知。何以比此犹少
非类。三释意有二。一别翻前喻。谓发心无
限前有限故。亦是反释。二为令如来种性不
断下。通对前十总显具德。亦是顺释。于中
有十二句。初三总相对前辨胜。一翻前小
果。二翻前限处。三翻前有限众生。下九句即
下十喻之本。一即第三知劫成坏喻本。二即
第四善知胜解喻本。故下文云。乃至垢解净
解等。三却是第二速疾步刹喻本。四即第六
及第十本。五即第九本。六即五七本。七八皆
第八喻本。九知佛境界平等。即第十一供佛
喻本。此中九句即佛。十力智。一知成坏垢净
自性。即业报智。心乐即种种解智。知烦恼
即漏尽智。生死即天眼智。诸根即根胜劣智。
方便即禅解脱三昧智。此及佛境并是一切至
处道智。心行即种种界智。三世智即宿命智。
其处非处智以是总故。亦是前三总句中摄。
然此所知皆约一切无齐限也。下文广释
其相。第二佛子复置下。明速疾步刹喻。然次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4c 页
下。九喻文皆分四。初举广喻。二辨超过。三
徵四释。释中皆先反释后顺释。今初喻中前
三可知。四释中先反释彰前不及。后为了知
下顺释。辨此过前。于中十一句初句总。所
谓下。别知世界相即相入无障碍义。前七正
明即入。八一毛端下二对。释上即入所由。
略举三门。初以法性融通门释。谓一切世
界差别性。与一毛端体性无二故。是故事随
性融。此彼相即事揽性起。彼此相入各有
同体异体。准上思之。九一世界中出生一切
世界者。此约缘起门释。谓诸缘起更互相
生。有其二义。一约体有体无体义。是故相
即。二约用有力无力义。是故相入。亦有同
体异体义。并准上思之。欲知一切世界无体
性者。约无自性门。以大非定大故。能即小
等。十总结。欲以一念尽知如是广无边际。
重重即入无障碍事故。发菩提心。又此言
知。偈中亦身往彼。第三佛子下。知劫成坏
喻。文亦有四。初明喻广大。举成摄住举
坏兼空。二佛子下。对辨超过。三徵四释。释
中亦二。先反释后顺释。顺中三。初总次所谓
下别。三是名下。结能知智别中言平等者。
通相即相入。就缘就性唯心等殊。皆无障
碍故云平等。一长短者。如娑婆为短安乐
为长。递传相望以为长短。二三及四文并可
知。五量无量者。如胜莲华界。劫更无有上。
名为无量。已下皆有量。六有成坏则有尽。
无成坏则无尽。标中但云成坏。从多分说。
亦粗尽细不尽。七念劫相望。八劫非劫自有
徵四释。释中皆先反释后顺释。今初喻中前
三可知。四释中先反释彰前不及。后为了知
下顺释。辨此过前。于中十一句初句总。所
谓下。别知世界相即相入无障碍义。前七正
明即入。八一毛端下二对。释上即入所由。
略举三门。初以法性融通门释。谓一切世
界差别性。与一毛端体性无二故。是故事随
性融。此彼相即事揽性起。彼此相入各有
同体异体。准上思之。九一世界中出生一切
世界者。此约缘起门释。谓诸缘起更互相
生。有其二义。一约体有体无体义。是故相
即。二约用有力无力义。是故相入。亦有同
体异体义。并准上思之。欲知一切世界无体
性者。约无自性门。以大非定大故。能即小
等。十总结。欲以一念尽知如是广无边际。
重重即入无障碍事故。发菩提心。又此言
知。偈中亦身往彼。第三佛子下。知劫成坏
喻。文亦有四。初明喻广大。举成摄住举
坏兼空。二佛子下。对辨超过。三徵四释。释
中亦二。先反释后顺释。顺中三。初总次所谓
下别。三是名下。结能知智别中言平等者。
通相即相入。就缘就性唯心等殊。皆无障
碍故云平等。一长短者。如娑婆为短安乐
为长。递传相望以为长短。二三及四文并可
知。五量无量者。如胜莲华界。劫更无有上。
名为无量。已下皆有量。六有成坏则有尽。
无成坏则无尽。标中但云成坏。从多分说。
亦粗尽细不尽。七念劫相望。八劫非劫自有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5a 页
三义。一约未经增灭。纵百千年名为非
劫。若经增减成坏名劫。二如胜莲华刹既
不可校量。亦无劫数故名非劫。三推妄归
真劫入非劫。依真起妄非劫入劫。斯则前
七事事无碍。此乃理事无碍。九一念速知兼
总包无尽。以斯无限安可比前。三结能知
智。即十通中。知尽未来际劫神通也。第四佛
子下。善知胜解喻。文四同前。初举广喻。梵
云阿地目多。此云胜解。谓于决定境印持
为性。不可引转为业。今译存略耳。释中
亦先反后顺。顺中初总。后所谓下别。别中总
有十三句。初有八句总相以辨。后有五句
一一别明。前中又二。初三解。为得方便解
智光。此光通因通果。于中一广二深。约理
等故。三即能知。后五句。为得佛十力中胜
解智力。解一切法。初一约人。谓众生海解
故。次一约时及性。三约境明似不似。上皆
明所知广。四事事相即显所知深。上皆所知
后一能知。即得十力之一也。第二从欲悉知
有上。下一一别明。上但云多。未识差别之
相。今略示之。于中五句各是一义。初句三
对。约佛菩萨相望。一妙觉无上馀皆有上。
此约竖论。二约横辨尽未尽。故三同位互望
为等。高下位相望为不等。第二句有六对。
约五乘凡圣相望差别。有依无依。约自性差
别。托于根境及称真故。二约浅深差别。甚
深般若不共小乘故。三约境差别。佛解无
边馀未尽故。四约二谛。世谛差别胜义无差
故。五巧拙差别。六漏无漏差别。第三句有四
劫。若经增减成坏名劫。二如胜莲华刹既
不可校量。亦无劫数故名非劫。三推妄归
真劫入非劫。依真起妄非劫入劫。斯则前
七事事无碍。此乃理事无碍。九一念速知兼
总包无尽。以斯无限安可比前。三结能知
智。即十通中。知尽未来际劫神通也。第四佛
子下。善知胜解喻。文四同前。初举广喻。梵
云阿地目多。此云胜解。谓于决定境印持
为性。不可引转为业。今译存略耳。释中
亦先反后顺。顺中初总。后所谓下别。别中总
有十三句。初有八句总相以辨。后有五句
一一别明。前中又二。初三解。为得方便解
智光。此光通因通果。于中一广二深。约理
等故。三即能知。后五句。为得佛十力中胜
解智力。解一切法。初一约人。谓众生海解
故。次一约时及性。三约境明似不似。上皆
明所知广。四事事相即显所知深。上皆所知
后一能知。即得十力之一也。第二从欲悉知
有上。下一一别明。上但云多。未识差别之
相。今略示之。于中五句各是一义。初句三
对。约佛菩萨相望。一妙觉无上馀皆有上。
此约竖论。二约横辨尽未尽。故三同位互望
为等。高下位相望为不等。第二句有六对。
约五乘凡圣相望差别。有依无依。约自性差
别。托于根境及称真故。二约浅深差别。甚
深般若不共小乘故。三约境差别。佛解无
边馀未尽故。四约二谛。世谛差别胜义无差
故。五巧拙差别。六漏无漏差别。第三句有四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5b 页
解。约佛乘说。一深故。二广故。三无分量故。
四契真如正位得果解故。事理无碍故。无
二碍故。第四句三对。唯约众生以辨差
别。于中初能知方便。不碍空而知假故。后
悉知下。明其所知。有三对六解。与惑相应
名染。不相应名净。广略者。约境及作意差
别。粗细者。约行相差别。委悉不委悉故。第
五句三对。多约知圣教解。于中文二。先正
明。二一切下。通结前文。初中深密者。开则深
约方广一乘。密谓密意。合则深即是密。以秘
以妙即事而真故。二方便者。略有三种。一
进趣方便。谓见道前方便道是。二施为方便。
即第七波罗蜜。依实起权皆善巧故。实无此
事假施设有故。三集成方便。诸法同体巧相
集成。如六相巧成可名方便。今并能解。言
分别者。凡于一法多门决择故。言自然者。法
尔本觉内熏发故。随因所起者。过去闻熏之
所发故。或于现在正思惟等而能知故。言随
缘所起者。谓得善友增上缘力。所开悟故。
二一切下总结。广多交络故如网也。为此无
限而起大心。岂同前喻。第五知根智。第
六知欲乐。欲谓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
为业。即胜解智所摄。会释如前。第七知方
便者。即禅善巧及至处道智方便三种。如向
所辨所望别故。无相滥失。第八知心义兼
王所。即他心智。第九知业即业报智。上皆文
四。同前可知。辨其名体。具如初会十力章
中。广显差别如第九地。第十佛子复置下。
明知烦恼差别喻。文亦分四。前三可知。第
四契真如正位得果解故。事理无碍故。无
二碍故。第四句三对。唯约众生以辨差
别。于中初能知方便。不碍空而知假故。后
悉知下。明其所知。有三对六解。与惑相应
名染。不相应名净。广略者。约境及作意差
别。粗细者。约行相差别。委悉不委悉故。第
五句三对。多约知圣教解。于中文二。先正
明。二一切下。通结前文。初中深密者。开则深
约方广一乘。密谓密意。合则深即是密。以秘
以妙即事而真故。二方便者。略有三种。一
进趣方便。谓见道前方便道是。二施为方便。
即第七波罗蜜。依实起权皆善巧故。实无此
事假施设有故。三集成方便。诸法同体巧相
集成。如六相巧成可名方便。今并能解。言
分别者。凡于一法多门决择故。言自然者。法
尔本觉内熏发故。随因所起者。过去闻熏之
所发故。或于现在正思惟等而能知故。言随
缘所起者。谓得善友增上缘力。所开悟故。
二一切下总结。广多交络故如网也。为此无
限而起大心。岂同前喻。第五知根智。第
六知欲乐。欲谓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
为业。即胜解智所摄。会释如前。第七知方
便者。即禅善巧及至处道智方便三种。如向
所辨所望别故。无相滥失。第八知心义兼
王所。即他心智。第九知业即业报智。上皆文
四。同前可知。辨其名体。具如初会十力章
中。广显差别如第九地。第十佛子复置下。
明知烦恼差别喻。文亦分四。前三可知。第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5c 页
四释中亦先反后顺。顺中初总后所谓下别。
别有六门。各先惑后治。谓非但空知。意在
断故。初门总明后一义兼总别。中间四门
别举其重。今初门中轻重眠起。通下诸惑
故名为总。就中轻重总中之总。以品言之。
一切烦恼各有轻重。约起惑者。心有异故。
据难易断现行为轻。种子为重。即眠起是。
又分别为轻俱生为重。若据破坏三宝焚
烧善根。则邪见最重馀悉名轻。若据损恼
自他障菩萨道。瞋恚最重馀悉名轻。若据
发润生死流转。无明爱取为重。若依为诸
惑根。则三毒为重。若依障初圣道不受圣
教。见慢为重。若据远随现行障无学道。我
爱慢为重。馀可名轻若烦恼当体相望。十
大烦恼为重。随惑为轻。随烦恼中大中小
随。展转轻重。又正使为重习气为轻。更有
异门可略言也。言眠起者。眠即种子眠伏
藏识。起即对境发起现行。言一一众生无
量烦恼。总结多端。种种差别如后略说。广
唯佛知。种种觉观通能所治。有染净故。染
为所治。烦恼依故。如欲恚害觉。能生贪等
无量烦恼。涅槃加五说有八觉。一欲觉。求
可意事。二瞋觉。念欲瞋他。三恼觉。念欲
恼他。四亲里觉。忆念亲缘。五国土觉。念世
安危。六不死觉。积财资养。七族姓觉。念族
高下。八轻侮觉。侮即是慢。念自恃欺人。此
等非一故云种种。皆能引起一切烦恼。对
上一一众生无量烦恼。亦名引起分别。言
净治者。欲以不净观治。瞋以慈治。恼害以
别有六门。各先惑后治。谓非但空知。意在
断故。初门总明后一义兼总别。中间四门
别举其重。今初门中轻重眠起。通下诸惑
故名为总。就中轻重总中之总。以品言之。
一切烦恼各有轻重。约起惑者。心有异故。
据难易断现行为轻。种子为重。即眠起是。
又分别为轻俱生为重。若据破坏三宝焚
烧善根。则邪见最重馀悉名轻。若据损恼
自他障菩萨道。瞋恚最重馀悉名轻。若据
发润生死流转。无明爱取为重。若依为诸
惑根。则三毒为重。若依障初圣道不受圣
教。见慢为重。若据远随现行障无学道。我
爱慢为重。馀可名轻若烦恼当体相望。十
大烦恼为重。随惑为轻。随烦恼中大中小
随。展转轻重。又正使为重习气为轻。更有
异门可略言也。言眠起者。眠即种子眠伏
藏识。起即对境发起现行。言一一众生无
量烦恼。总结多端。种种差别如后略说。广
唯佛知。种种觉观通能所治。有染净故。染
为所治。烦恼依故。如欲恚害觉。能生贪等
无量烦恼。涅槃加五说有八觉。一欲觉。求
可意事。二瞋觉。念欲瞋他。三恼觉。念欲
恼他。四亲里觉。忆念亲缘。五国土觉。念世
安危。六不死觉。积财资养。七族姓觉。念族
高下。八轻侮觉。侮即是慢。念自恃欺人。此
等非一故云种种。皆能引起一切烦恼。对
上一一众生无量烦恼。亦名引起分别。言
净治者。欲以不净观治。瞋以慈治。恼害以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6a 页
悲治。次四以无常观治。后一以无我我所
观治。故云种种觉观净治一切杂染。第二依
流转门。于所治中即痴爱发润。断一切下明
治。由痴爱故。诸趣流转。从痴有爱菩萨病
生故。一切众生三有五趣三结要当断尽。一
欲界诸爱别名欲结。二上二界爱合名有结。
三三界无明名无明结。三结亦名三漏。即上
痴爱断已永尽生死流故。第三依病行门。四
分分别。分是性义。各据偏多受贪等名。名
为不等。三分俱多名为等分。然不出三。此
三别名三不善根。故治中云断根本也。第
四依通诸识门。明我我所。谓第七识恒执第
八为内我故。惑谓为我所染之起慢。故
云我慢。通至第六。内执我身外执资具。恃
己陵人。又此我者。亦兼法我。若尽此惑则
诸惑皆尽。故治中云尽无馀也。第五约相生
门。以利钝分别先钝后利。故净名推身。以
欲贪为本。欲贪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
别以颠倒想为本。颠倒想以无住为本。今
以无住非烦恼故略不言耳。而顺明之。从
颠倒虚妄分别生贪等惑。依贪等惑有诸
随惑。展转相生。颠倒想者。不净计净等故。
利中即身见为本。生六十二见。此有二说。
一依三世五蕴。至下当明。二依异道邪见。
具如瑜伽八十七说。第六约出家修行门。
以障盖分别。盖谓五盖。已见上文。障即二
障。此亦总。结前诸惑不离二障。发大悲
下。明能治道。谓救有障者。护修行者。此
言在末。义兼总结。谓菩萨发心不自为己。
观治。故云种种觉观净治一切杂染。第二依
流转门。于所治中即痴爱发润。断一切下明
治。由痴爱故。诸趣流转。从痴有爱菩萨病
生故。一切众生三有五趣三结要当断尽。一
欲界诸爱别名欲结。二上二界爱合名有结。
三三界无明名无明结。三结亦名三漏。即上
痴爱断已永尽生死流故。第三依病行门。四
分分别。分是性义。各据偏多受贪等名。名
为不等。三分俱多名为等分。然不出三。此
三别名三不善根。故治中云断根本也。第
四依通诸识门。明我我所。谓第七识恒执第
八为内我故。惑谓为我所染之起慢。故
云我慢。通至第六。内执我身外执资具。恃
己陵人。又此我者。亦兼法我。若尽此惑则
诸惑皆尽。故治中云尽无馀也。第五约相生
门。以利钝分别先钝后利。故净名推身。以
欲贪为本。欲贪以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
别以颠倒想为本。颠倒想以无住为本。今
以无住非烦恼故略不言耳。而顺明之。从
颠倒虚妄分别生贪等惑。依贪等惑有诸
随惑。展转相生。颠倒想者。不净计净等故。
利中即身见为本。生六十二见。此有二说。
一依三世五蕴。至下当明。二依异道邪见。
具如瑜伽八十七说。第六约出家修行门。
以障盖分别。盖谓五盖。已见上文。障即二
障。此亦总。结前诸惑不离二障。发大悲
下。明能治道。谓救有障者。护修行者。此
言在末。义兼总结。谓菩萨发心不自为己。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6b 页
但以大悲救护一切。令断上来诸惑之网。
断之何。为令本智清净。然能治道。虽复众
多不出二种。一通二别。别如上来随分开
示。如不能断应宜转治。谓如起贪以不
净观治之。不去当起慈悲。缘于前境。应
以净法与之。云何出家无慈悲心。反更染
污。如是随便种种回转。皆以无得而为方
便。所言通者。但当深观第一义谛。谓当观
诸惑即是本觉菩提。故无行云。贪欲即是道。
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故。
惑性智性皆本净故。但由虚妄分别凡夫不
了。如大富盲人动转为宝所伤。二乘热狂。
谓为虫蛇惊走远避。权菩萨辈犹谓有之
可断。今乘一切智乘以净慧眼。观惑即真。
则烦恼自虚智性常净。是为开佛知见。使得
清净。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有斯悲智。如是
知断发菩提心。岂与夫前喻同年而语哉。
第十一明供佛及生喻文三。初举喻校量。
二徵。三释。今初分二。前广明一人。后略辨
九人。初中有四。一举广喻。二问。三答。四校
量显胜。初中有二。初广说东方。后南西下
略例九方。初中又二。先明佛在供养。后至
佛灭下明灭后供养。前中又二。先自行后又
劝下化他。前中有四深胜。一供具广妙。二供
田广胜。谓无数界悲敬田故。三供心胜恭敬
等故。四供时胜。相续无数劫故。此自行已胜。
况于教他。况复灭后况于馀方。馀并可知。
后略辨九人中二。先举广喻。二佛子下校量
显胜前中九人展转递望。念敌多劫数量复
断之何。为令本智清净。然能治道。虽复众
多不出二种。一通二别。别如上来随分开
示。如不能断应宜转治。谓如起贪以不
净观治之。不去当起慈悲。缘于前境。应
以净法与之。云何出家无慈悲心。反更染
污。如是随便种种回转。皆以无得而为方
便。所言通者。但当深观第一义谛。谓当观
诸惑即是本觉菩提。故无行云。贪欲即是道。
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故。
惑性智性皆本净故。但由虚妄分别凡夫不
了。如大富盲人动转为宝所伤。二乘热狂。
谓为虫蛇惊走远避。权菩萨辈犹谓有之
可断。今乘一切智乘以净慧眼。观惑即真。
则烦恼自虚智性常净。是为开佛知见。使得
清净。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有斯悲智。如是
知断发菩提心。岂与夫前喻同年而语哉。
第十一明供佛及生喻文三。初举喻校量。
二徵。三释。今初分二。前广明一人。后略辨
九人。初中有四。一举广喻。二问。三答。四校
量显胜。初中有二。初广说东方。后南西下
略例九方。初中又二。先明佛在供养。后至
佛灭下明灭后供养。前中又二。先自行后又
劝下化他。前中有四深胜。一供具广妙。二供
田广胜。谓无数界悲敬田故。三供心胜恭敬
等故。四供时胜。相续无数劫故。此自行已胜。
况于教他。况复灭后况于馀方。馀并可知。
后略辨九人中二。先举广喻。二佛子下校量
显胜前中九人展转递望。念敌多劫数量复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6c 页
增。此中如第一人一念以无数供。至第二
人皆增至无量。乃至第十增至不可说不可
说。皆积当位之念。以至当位极时也。后校
量可知。二徵意云。其第十人供福。已至不
可说不可说。全比容许不齐。何以不及少
分。第三释中分二。先反显不为齐限。明前
不及此。后为供养尽法界下顺释。以无限
故辨此过。前略申十种。一时过。谓穷三际
念劫重重时故。二处过。谓该十方相即入
故。三供过。谓尽法界称理之供故。四田过。
谓尽虚空界尘毛等处。诸如来身各充法界
故。五心过。谓一一念中。各以无尽供。供无
尽佛。经无尽劫心犹不足故。六悲过。自作
教他。以此善根唯为众生令先成佛。我
亦供养故。七智过。了达三事。随其一一称
法界故。如海一滴。则具百川之味。芥子之
空已无分限。八善巧过。能以一事为多摄
多为一。善巧成就融摄诸位。真实行故。九
所求过。唯为菩提不为馀趣故。十平等
过。谓生佛自他供与不供。皆平等故。束上
十义总不出三。一无齐限故。二称法性
故。三事事无碍故。无此三意设更重重广
喻。亦不及少分。第四发是心已下。就法略
示分。前喻显大心因广。此明摄德深胜亦
是赞胜劝学文中有二。一发是心已者。牒前
诸喻所校量心。二能知下明此大心所摄功
德。于中有五。一解行圆满。二妙果当成。三
与佛平等。四能作佛事。五大智现前。初中
三。一总举所知。现佛正觉但云智慧。过佛
人皆增至无量。乃至第十增至不可说不可
说。皆积当位之念。以至当位极时也。后校
量可知。二徵意云。其第十人供福。已至不
可说不可说。全比容许不齐。何以不及少
分。第三释中分二。先反显不为齐限。明前
不及此。后为供养尽法界下顺释。以无限
故辨此过。前略申十种。一时过。谓穷三际
念劫重重时故。二处过。谓该十方相即入
故。三供过。谓尽法界称理之供故。四田过。
谓尽虚空界尘毛等处。诸如来身各充法界
故。五心过。谓一一念中。各以无尽供。供无
尽佛。经无尽劫心犹不足故。六悲过。自作
教他。以此善根唯为众生令先成佛。我
亦供养故。七智过。了达三事。随其一一称
法界故。如海一滴。则具百川之味。芥子之
空已无分限。八善巧过。能以一事为多摄
多为一。善巧成就融摄诸位。真实行故。九
所求过。唯为菩提不为馀趣故。十平等
过。谓生佛自他供与不供。皆平等故。束上
十义总不出三。一无齐限故。二称法性
故。三事事无碍故。无此三意设更重重广
喻。亦不及少分。第四发是心已下。就法略
示分。前喻显大心因广。此明摄德深胜亦
是赞胜劝学文中有二。一发是心已者。牒前
诸喻所校量心。二能知下明此大心所摄功
德。于中有五。一解行圆满。二妙果当成。三
与佛平等。四能作佛事。五大智现前。初中
三。一总举所知。现佛正觉但云智慧。过佛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7a 页
示灭故加涅槃。当佛在因云善根也。过现
已从缘应可得云知。未来未有但可云信。
亦信一切皆当佛也。二彼诸下摄以修證。
有为能得无为能知。能證使智身成就法
身等佛。古德判此一段。为摄位修成。谓于
诸佛功德智慧能信是十信。信成就故。后摄
初故。能受是十住。能修是十行。能知是十
向。得證是十地。谓本智證后智。得能成就。
是结因究竟。能与佛等是果满。平等谓与
诸佛能證所證平等无二故。初心即摄诸位。
乃至佛果亦是一理。三徵释所以。何以初
心即满因位。释意云。以等真性所为无齐
限故。有十一句。初总馀别。文并同前初喻
中辨。第二以发心故下。妙果当成分二。初标
因得果。二徵释所由。今初得于八事。一解
契佛心故为忆念。二入正定聚故当得菩
提。三真器已成故佛授妙法。妙法者即如来
知见也。四知心性故与佛平等。五圆修助
道六度四摄。六力等未證亦定无疑。故云
成就。七十八不共修习庄严。八得四无碍辨
名说法智慧。上七皆言三世明其竖该。今
云法界。辨其横摄。前后影略。二徵释所由
中。初徵意云何以发心即得果法。释云。以
是发心为因。决定当得佛故。望圆极之果
故定当成。约见性成智身。上品云即得故。
晋经梵本。此中皆云即是佛故者。当此义
也。第三应知下与佛平等者。见性均故。发心
毕竟二不别也。文有四句。初总馀别。总言
等佛何所等耶。有三种等。一所缘境界。及
已从缘应可得云知。未来未有但可云信。
亦信一切皆当佛也。二彼诸下摄以修證。
有为能得无为能知。能證使智身成就法
身等佛。古德判此一段。为摄位修成。谓于
诸佛功德智慧能信是十信。信成就故。后摄
初故。能受是十住。能修是十行。能知是十
向。得證是十地。谓本智證后智。得能成就。
是结因究竟。能与佛等是果满。平等谓与
诸佛能證所證平等无二故。初心即摄诸位。
乃至佛果亦是一理。三徵释所以。何以初
心即满因位。释意云。以等真性所为无齐
限故。有十一句。初总馀别。文并同前初喻
中辨。第二以发心故下。妙果当成分二。初标
因得果。二徵释所由。今初得于八事。一解
契佛心故为忆念。二入正定聚故当得菩
提。三真器已成故佛授妙法。妙法者即如来
知见也。四知心性故与佛平等。五圆修助
道六度四摄。六力等未證亦定无疑。故云
成就。七十八不共修习庄严。八得四无碍辨
名说法智慧。上七皆言三世明其竖该。今
云法界。辨其横摄。前后影略。二徵释所由
中。初徵意云何以发心即得果法。释云。以
是发心为因。决定当得佛故。望圆极之果
故定当成。约见性成智身。上品云即得故。
晋经梵本。此中皆云即是佛故者。当此义
也。第三应知下与佛平等者。见性均故。发心
毕竟二不别也。文有四句。初总馀别。总言
等佛何所等耶。有三种等。一所缘境界。及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7b 页
分齐境界等。二大悲大定力无畏等。皆悉平
等。三得知身无从。亦无积聚。随物分别
见种种身。如是智慧与佛平等。第四才发
心时下。能作佛事有十一句。皆是才发即
得。言即得者有二意故。一约法圆融。初心
摄诸位故。通说诸位相摄。总有三类。一以
行摄位。如十信中具一切位。贤首品说。
二以位摄位。如十住满即得成佛。如十住
品。及法界品海幢比丘处说。其十行十向十
地皆尔。各如自品说。三初心摄终。如十住
初心即摄诸位。如此品说。并就因位满说。
如普贤作用大分同佛。犹未是佛。此中亦
尔。二约见性齐故。说与佛等具诸佛法竖。
论位次优劣非无。若尔此与历别何异。请
以喻显。若彼虚室置之一灯。光周室内。加
二加三乃至百千。各各重重遍于室内。虽
同周遍不妨后后益。明初心等佛若彼一
灯。妙觉等初同第百千。若器中盛灯。虽复
百千共置一室。互不相见。历别修行类同
此也。依于此义故。初心即云振动光照一
切世界。登地已上却说百刹千刹。如理思
之。又即由此义废高就下。十住之中即
齐地故。第五此初发下明大智现前。此文二
意。一别是一段。谓以无著大智求菩提故。
二通释上四段。谓由于一切无所著故。称
性圆融能成能摄一切功德文中分二。初
正明无著。后释其所由。前中初总所谓下
别。谓从三世门见佛法僧非佛法僧。同三
世摄。于中三位。初八清净次四通染净。后
等。三得知身无从。亦无积聚。随物分别
见种种身。如是智慧与佛平等。第四才发
心时下。能作佛事有十一句。皆是才发即
得。言即得者有二意故。一约法圆融。初心
摄诸位故。通说诸位相摄。总有三类。一以
行摄位。如十信中具一切位。贤首品说。
二以位摄位。如十住满即得成佛。如十住
品。及法界品海幢比丘处说。其十行十向十
地皆尔。各如自品说。三初心摄终。如十住
初心即摄诸位。如此品说。并就因位满说。
如普贤作用大分同佛。犹未是佛。此中亦
尔。二约见性齐故。说与佛等具诸佛法竖。
论位次优劣非无。若尔此与历别何异。请
以喻显。若彼虚室置之一灯。光周室内。加
二加三乃至百千。各各重重遍于室内。虽
同周遍不妨后后益。明初心等佛若彼一
灯。妙觉等初同第百千。若器中盛灯。虽复
百千共置一室。互不相见。历别修行类同
此也。依于此义故。初心即云振动光照一
切世界。登地已上却说百刹千刹。如理思
之。又即由此义废高就下。十住之中即
齐地故。第五此初发下明大智现前。此文二
意。一别是一段。谓以无著大智求菩提故。
二通释上四段。谓由于一切无所著故。称
性圆融能成能摄一切功德文中分二。初
正明无著。后释其所由。前中初总所谓下
别。谓从三世门见佛法僧非佛法僧。同三
世摄。于中三位。初八清净次四通染净。后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7c 页
二唯染。后唯求下释不著所由。文含多意。
一云。唯为菩提故云求一切智。不馀趣向
故于法界佛等无著。此虽有理不顺今文。
以佛及佛法岂非一切智耶。二云。求之于
己不求佛等。求之于己尚未免求。今释
有二。一只为求一切智故。求而无著。以
有所著非真求故。故净名云。夫求法者。于
一切法应无所求。了法无求顺一切智。二
者言求者不坏相也。不著者称法性也。性
相双鉴。终日求而无所求。经云无所求中
吾故求之矣。第五尔时下动地兴供分。全同
上文。第六是时十方下。十方證成分。望于上
文有同有异。同义可知。异有三种即为
三段。一佛现證成异前菩萨。二显益證成前
文所无。三结通无尽。前略此广加说因故。
今初也。先现身次赞说。后引已同。以初心
摄德深广恐难信受。故佛自證。二汝说此法
时下显益證成。益通二世。初益现在。后我
等悉当护持已下。显及当来。今初清净心
者。以闻菩提心见心性故。而经多劫者。
然馀教说定三僧祇。此宗所明劫数不定。略
有四类。一或展则无量。不可说不可说刹尘。
如法界品说。二或千不可说。或减或增。如
威光太子及此中说。三或一生二生。如善财
童子兜率天子。四初心即得如前所说。所乘
之法既自在圆融。能乘之人亦迟速不定。念
劫融故。故弥勒云。一切菩萨无量劫修。善财
一生皆得。起信则以若迟若速。皆为方便。
此宗则以楷定为权。并有圣言无烦固执。
一云。唯为菩提故云求一切智。不馀趣向
故于法界佛等无著。此虽有理不顺今文。
以佛及佛法岂非一切智耶。二云。求之于
己不求佛等。求之于己尚未免求。今释
有二。一只为求一切智故。求而无著。以
有所著非真求故。故净名云。夫求法者。于
一切法应无所求。了法无求顺一切智。二
者言求者不坏相也。不著者称法性也。性
相双鉴。终日求而无所求。经云无所求中
吾故求之矣。第五尔时下动地兴供分。全同
上文。第六是时十方下。十方證成分。望于上
文有同有异。同义可知。异有三种即为
三段。一佛现證成异前菩萨。二显益證成前
文所无。三结通无尽。前略此广加说因故。
今初也。先现身次赞说。后引已同。以初心
摄德深广恐难信受。故佛自證。二汝说此法
时下显益證成。益通二世。初益现在。后我
等悉当护持已下。显及当来。今初清净心
者。以闻菩提心见心性故。而经多劫者。
然馀教说定三僧祇。此宗所明劫数不定。略
有四类。一或展则无量。不可说不可说刹尘。
如法界品说。二或千不可说。或减或增。如
威光太子及此中说。三或一生二生。如善财
童子兜率天子。四初心即得如前所说。所乘
之法既自在圆融。能乘之人亦迟速不定。念
劫融故。故弥勒云。一切菩萨无量劫修。善财
一生皆得。起信则以若迟若速。皆为方便。
此宗则以楷定为权。并有圣言无烦固执。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8a 页
不以长时而生退怯。不以速證而起轻
心。若迟若疾誓要当剋。是佛意也。后益末
世令信仰故。今之闻者。皆由佛力愿深
愧信行。三如此下结通无尽。是證佛结通非
经家也。先明说遍。后其说法下示所说同。
文中有三。一说人同。二说仪同。谓神力本
愿故。三说意同。为欲下是此文大旨。同前十
住并显可知。第七尔时下以偈重颂分。先
辨偈意有十一句。初一后一是说偈仪。而
离开者欲显中九。皆承佛力该十方故。中
九正明所谓。初总馀别。别中四对。一净业
显理。二除惑开信。妄想分别为杂染根。三
知病识药。四观果净因。即由利他自业便
净。第二正显偈辞。有一百二十一颂。文分
三段。初八十二偈。超颂就法略示。二有三
十四偈。却颂就喻校量。三有五偈结德
劝赞令景慕发心。叹深难说遍于三段。又
叹为长行偈颂之本。故略不颂之初中文
亦分五。初有十七偈。颂第一解行圆满。二
菩萨始发下十七颂。超颂第四能作佛事。三
菩萨所住下十八偈。却颂第三得佛平等。四
趣向菩提下六偈半。颂第五大智现前。五恒
劝众生下。二十三偈半。颂第二妙果当成。
文不次者。显德无前后故。又长行明先同
果体。后同果用。偈颂明用可在。今果明
当得。大智通遍故。前后互明。初中文分为
二。初一偈。颂前正明解行圆满。然初句。是
总举发心为因。馀十六偈颂前徵释。于中
有七。初一偈颂充遍一切世界。二有二
心。若迟若疾誓要当剋。是佛意也。后益末
世令信仰故。今之闻者。皆由佛力愿深
愧信行。三如此下结通无尽。是證佛结通非
经家也。先明说遍。后其说法下示所说同。
文中有三。一说人同。二说仪同。谓神力本
愿故。三说意同。为欲下是此文大旨。同前十
住并显可知。第七尔时下以偈重颂分。先
辨偈意有十一句。初一后一是说偈仪。而
离开者欲显中九。皆承佛力该十方故。中
九正明所谓。初总馀别。别中四对。一净业
显理。二除惑开信。妄想分别为杂染根。三
知病识药。四观果净因。即由利他自业便
净。第二正显偈辞。有一百二十一颂。文分
三段。初八十二偈。超颂就法略示。二有三
十四偈。却颂就喻校量。三有五偈结德
劝赞令景慕发心。叹深难说遍于三段。又
叹为长行偈颂之本。故略不颂之初中文
亦分五。初有十七偈。颂第一解行圆满。二
菩萨始发下十七颂。超颂第四能作佛事。三
菩萨所住下十八偈。却颂第三得佛平等。四
趣向菩提下六偈半。颂第五大智现前。五恒
劝众生下。二十三偈半。颂第二妙果当成。
文不次者。显德无前后故。又长行明先同
果体。后同果用。偈颂明用可在。今果明
当得。大智通遍故。前后互明。初中文分为
二。初一偈。颂前正明解行圆满。然初句。是
总举发心为因。馀十六偈颂前徵释。于中
有七。初一偈颂充遍一切世界。二有二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8b 页
偈。颂为欲度脱一切世界众生。三有一偈。
颂知世界成坏。知者意在往化觐佛故四一
偈半。颂为悉知一切众生垢净故。及一切
世界三有清净。知垢意在令净故。五趣三有
名左右耳。五绍隆下两偈半。却颂为不断如
来种性故。初半摧邪显正即绍隆义。次句示
佛种之体性。次二句即起佛种缘。馀是种起
之相。化化不绝是报佛恩。心如金刚是种性
义。照佛所行修菩提行。则佛种不断也。六
五偈。颂知众生心乐烦恼习气下。四种发心。
于中初偈。总明所知事。想是妄想即烦恼也。
业即习气果即死此生彼。心即心行根性即
诸根。次二偈显知之体相。皆即事入玄。次
偈非唯知病亦识法药。故如世尊。后偈非
唯空知。行愿相符能为实益。七有三偈。颂
知一切众生三世智。谓离三世障故。障有十
种。一烦恼杂染障。二触境迷倒障。三长时懈
怠障。四取著因果障。五邪教邪师引转障。六
趣下乘障。七粗相现前障。八于遍趣行无
堪能障。九随言生解障。十不亡能所障。如次
十句各一对治。末后二句总结通达。第二菩
萨始发下有十七偈。颂上能作佛事。总分为
十。初二偈。颂即能说法教化调伏一切众
生。以悲智相导故。二有一偈颂诸佛赞叹。
叹必加故。三有一偈。颂即能振动一切世
界。动入互举。四菩萨具足下六偈。颂即能息
灭一切诸恶道苦。于中具悲智之德。故能拔
因果之苦。而无我人。五有一偈。颂即能光
照一切世界。照世意在照诸众生。六一偈。
颂知世界成坏。知者意在往化觐佛故四一
偈半。颂为悉知一切众生垢净故。及一切
世界三有清净。知垢意在令净故。五趣三有
名左右耳。五绍隆下两偈半。却颂为不断如
来种性故。初半摧邪显正即绍隆义。次句示
佛种之体性。次二句即起佛种缘。馀是种起
之相。化化不绝是报佛恩。心如金刚是种性
义。照佛所行修菩提行。则佛种不断也。六
五偈。颂知众生心乐烦恼习气下。四种发心。
于中初偈。总明所知事。想是妄想即烦恼也。
业即习气果即死此生彼。心即心行根性即
诸根。次二偈显知之体相。皆即事入玄。次
偈非唯知病亦识法药。故如世尊。后偈非
唯空知。行愿相符能为实益。七有三偈。颂
知一切众生三世智。谓离三世障故。障有十
种。一烦恼杂染障。二触境迷倒障。三长时懈
怠障。四取著因果障。五邪教邪师引转障。六
趣下乘障。七粗相现前障。八于遍趣行无
堪能障。九随言生解障。十不亡能所障。如次
十句各一对治。末后二句总结通达。第二菩
萨始发下有十七偈。颂上能作佛事。总分为
十。初二偈。颂即能说法教化调伏一切众
生。以悲智相导故。二有一偈颂诸佛赞叹。
叹必加故。三有一偈。颂即能振动一切世
界。动入互举。四菩萨具足下六偈。颂即能息
灭一切诸恶道苦。于中具悲智之德。故能拔
因果之苦。而无我人。五有一偈。颂即能光
照一切世界。照世意在照诸众生。六一偈。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8c 页
颂即能严净一切国土。毛孔现刹即神通严
也。七有一偈半。颂上即令一切众生欢喜。供
佛问法但为益物故。八一偈半。颂上即能入
一切法界性。初半闻而通达。次半思而兼说。
后半修而无著。九有半偈。依修而證。颂即
能持一切佛种性也。十有一偈半。颂即能
示现成佛。第三菩萨所住下十八偈。颂得佛
平等。于中分四。初三偈半颂佛境界平等。
初偈分齐境。次偈兼所證所缘境。后一偈半
举况显胜。二善知下四偈半。颂功德平等。
三有一偈。颂前文得如来一身无量身平
等。四于诸下九偈。颂真实智慧。于中有四。
初四颂。发离一切妄想广大心。二有二颂。
发穷三际广大心。三有二颂。发顺涅槃菩
提广大心。四一偈结劝可知。第四趣向菩提
下六偈半。颂大智现前。于中初一结前生
后。馀正颂大智现前。初偈于佛无著。次偈
即若众生若众生法。次偈即若佛若佛法。次
偈若世间若世间法。次偈若菩萨若菩萨法。
二乘文略。后半偈颂上结文。念十方佛即求
一切智。无依无取。即于诸法界心无所著。第
五有二十三偈半。颂前妙果当成。于中有
九。初三偈半颂常为一切诸佛护念。以具
德故。二半偈。颂当得无上菩提。三半偈。颂
与其妙法。大人法者八大人觉也。四有一
偈。颂佛体平等。时处平等即佛体故。五有
一偈。颂已修三世诸佛助道之法。六有六
偈。颂成就三世诸佛力无所畏。广十力之
别名。略无畏之都号。于中五偈半别明十
也。七有一偈半。颂上即令一切众生欢喜。供
佛问法但为益物故。八一偈半。颂上即能入
一切法界性。初半闻而通达。次半思而兼说。
后半修而无著。九有半偈。依修而證。颂即
能持一切佛种性也。十有一偈半。颂即能
示现成佛。第三菩萨所住下十八偈。颂得佛
平等。于中分四。初三偈半颂佛境界平等。
初偈分齐境。次偈兼所證所缘境。后一偈半
举况显胜。二善知下四偈半。颂功德平等。
三有一偈。颂前文得如来一身无量身平
等。四于诸下九偈。颂真实智慧。于中有四。
初四颂。发离一切妄想广大心。二有二颂。
发穷三际广大心。三有二颂。发顺涅槃菩
提广大心。四一偈结劝可知。第四趣向菩提
下六偈半。颂大智现前。于中初一结前生
后。馀正颂大智现前。初偈于佛无著。次偈
即若众生若众生法。次偈即若佛若佛法。次
偈若世间若世间法。次偈若菩萨若菩萨法。
二乘文略。后半偈颂上结文。念十方佛即求
一切智。无依无取。即于诸法界心无所著。第
五有二十三偈半。颂前妙果当成。于中有
九。初三偈半颂常为一切诸佛护念。以具
德故。二半偈。颂当得无上菩提。三半偈。颂
与其妙法。大人法者八大人觉也。四有一
偈。颂佛体平等。时处平等即佛体故。五有
一偈。颂已修三世诸佛助道之法。六有六
偈。颂成就三世诸佛力无所畏。广十力之
别名。略无畏之都号。于中五偈半别明十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9a 页
力。后半偈显得分齐。七有五偈。颂已庄严
三世诸佛不共佛法。三世间圆融不共权小
故。八五偈。颂悉得诸佛说法智慧力。九一
偈。结德无尽并属初心。该前诸段大文第
二十方国土下。三十四颂。颂前约喻校量。于
中分二。先十四颂。正颂前喻可知。后二十
偈。通释诸喻不及所由。前虽略释今此广
辨。又长行中多随喻别明。今此总辨。亦总相
颂前叹深难说。若将别配。则令难證等互
有所局。于中分三。初半偈结前生后。次十
七偈半正释所由。后二偈结德无尽。就正
释中分三。初一偈标章。次十二偈半别释。
三四偈显德圆满。今初也。谓标出生无尽体
相无限。二章二别释中。初四偈释无齐限。
或一句是一义。后一偈半颂六度义。可以意
得。后八偈半释出生无尽。于中分三。初二
偈半结前生后。以体无限故出生无尽也。次
菩提心是下四偈。正显出生为本。出生乃一
义耳。后二偈略释为本所由。由修六度为
菩萨乘本。由劝正行为人天乘本。由阐
妙业通为三乘涅槃之本。三四偈显德圆
满。中初偈总显。次二偈别显愿满。后一偈别
明智圆。第三二偈结德无尽可知。大文第
三欲知下结劝发心于中三。初半偈正劝。
次三偈半释劝所由。总举具足一切德故。
后一偈结劝速发。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
三世诸佛不共佛法。三世间圆融不共权小
故。八五偈。颂悉得诸佛说法智慧力。九一
偈。结德无尽并属初心。该前诸段大文第
二十方国土下。三十四颂。颂前约喻校量。于
中分二。先十四颂。正颂前喻可知。后二十
偈。通释诸喻不及所由。前虽略释今此广
辨。又长行中多随喻别明。今此总辨。亦总相
颂前叹深难说。若将别配。则令难證等互
有所局。于中分三。初半偈结前生后。次十
七偈半正释所由。后二偈结德无尽。就正
释中分三。初一偈标章。次十二偈半别释。
三四偈显德圆满。今初也。谓标出生无尽体
相无限。二章二别释中。初四偈释无齐限。
或一句是一义。后一偈半颂六度义。可以意
得。后八偈半释出生无尽。于中分三。初二
偈半结前生后。以体无限故出生无尽也。次
菩提心是下四偈。正显出生为本。出生乃一
义耳。后二偈略释为本所由。由修六度为
菩萨乘本。由劝正行为人天乘本。由阐
妙业通为三乘涅槃之本。三四偈显德圆
满。中初偈总显。次二偈别显愿满。后一偈别
明智圆。第三二偈结德无尽可知。大文第
三欲知下结劝发心于中三。初半偈正劝。
次三偈半释劝所由。总举具足一切德故。
后一偈结劝速发。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
梵行品第十六(从第十七经尽夜摩宫中偈赞品)¶ 第 64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