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08c 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

第五福田甚深。问中初标告。以福田是照
导引生。又施为诸度之前导。故问目首也。
二显问端分三。初举法按定。佛为生福之
田。名为福田。田德无二名为等一。此理共
许。二云何下正显疑难。谓田既是一植福
应齐。施报有差由何而起。前等此异即缘
果相违。别显十事。文并可知。三释成前难
云。田虽齐等心有高下。容可有殊。既心无
异思报云何异。答有数意。一约众生由器
有大小。心有轻重故得报有差。非如来
咎。二约佛遍称差别之机。方称平等。即一
之多差不乖等。即多之一等不碍差。由心
平等无私方能随现多果。终令解脱一味
曾何异哉。十颂举十喻喻上诸义。初一总
喻印成。后九别显所以。前中初句印等是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09a 页
缘等。彼此共许。次句印异乃因异。答别之
由。次句无异思惟诚如所见。下句总合。后九
别中皆上半喻。下半合。一水喻。器有大小
方圆任器故。二幻喻体外方便贵且悦心。
三王喻体内方便终得实乐。上二喻佛巧
称物机。四镜喻。约众生。谓随妍媸而影殊。
心高下而报别。与前镜喻因缘不同。馀义
无异。后五皆约佛明。五药喻即多之一。具
百味故。普去一切烦恼毒故。六日喻即一
之多无幽不烛。大小之闇并除。七月光普
照喻佛平等拂上诸迹。虽随机现要且无
私。八大风普震喻遍动群机。九大火普烧
喻终归寂灭。又此五喻。喻灭惑智二障。至
平等智地普动诸有。皆證无为。前四即善
巧随机。此五则终令造极。岂不等耶。第六
正教甚深。问中初标问人。以破懈怠故问
勤首。二正显问端中四。初佛教是一者。举
法按定。一有二义。一谓断烦恼集證出离
灭。此义不殊彼此共许。二谓多人同见所见
不异。二众生下正设疑难难亦有二。一对
初义。见教之后何以久而不脱。故云。云何
不即断惑出离。二对后义。多人同见何以
有脱不脱。故言。云何不悉断惑而出。三然
其下释成前难。正释后义。多人苦集皆不
殊故。五蕴是正三界通依此苦果也。痴爱
发润为集因也。兼显初义。前后苦集亦不
殊故。四是则下结成相违。出者有益不出
无益。佛教是一其义安在。答意云。修有勤
惰障有深浅。机有生熟。缘有具阙。智有明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09b 页
昧功有厚薄。故成有迟速。答初难也。修
与不修故见同益异。答后难也。上之别
义不出勤惰二门故。十颂分二。初一开章
许说。谓上半许称实而说。下半开二章门。
馀九别释。初一释速解脱。后八释难出离。
今初。上半牒疑。下半为释。勤则通策万行。
离身心相故能速出。然有五相。一有势力。
由被甲精进故。谓于佛法中发大誓愿。二
勇捍。谓于广大法中无怯劣精进故。三坚
猛。由寒热蚊虻等所不能动精进故。四常
不舍善轭。由于无下劣无喜足精进故。
五精进由加行精进故。由斯五相发勤精
进。速證通慧灭障解脱。下八以喻释难出
章。总相翻前皆名懈怠。一火微樵湿喻。
喻善根生及三障重。暂一闻教才少修行。
而业惑内侵令所闻速失。所行速废故。成
懈怠难出离也。二钻火数息喻。喻修有懈
退。然此下喻。多通三慧以辨懈怠。此喻约
闻。即听习数息。明解不生。约思即决择数
息。真智不生。约修即定慧数息。圣道不生。
圣道如火能烧惑薪煖顶已前皆名未热。
已热而息火尚不生。未热数息虽经年劫
终无得理。故遗教对此。明小水长流则能
穿石。禅宗六祖共传斯喻。愿诸学者铭心
书绅。若直就修行以释。当以智慧钻注于
一境。以方便绳善巧回转。心智无住四仪无
间。则圣道可生。瞥尔起心暂时亡照。皆名
息也。三阙缘求火喻。物者艾等也。教诠圣
道。等彼火珠要持向智日。以行承之。则圣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09c 页
道火生。空持文字不能决择。心行乖越道
何由生。四闭目求见喻。智微识劣喻彼孩
稚。约闻慧者。虽对明师不肯咨决。约思
修者。虽对教日心眼不开。责圣道之不
生。何其惑矣。五阙缘心广喻。喻愚人无净
信手以持定弓。复无戒足以拒惑地。以劣
闻慧箭。欲遍射破业惑厚地。空欲难遂。六
毛滴大海喻。谓以少闻思欲测法海。妄生
希欲懈怠尤深。七少水灭火喻。劫火遍炽
喻触境惑增。少分三慧安能都灭。八不动
遍空喻。喻虽知性空智未游履。而言遍
證。亦增上慢人也。第七正行。甚深。问法首
者。以行法故。二显问端中三。初出圣教。
受谓心领义理。持谓忆而不忘。二何故下
申其所疑。佛言能断。今有不断。即教行相
违。先标相违。随贪已下出所不断。势力已
下结成不断。谓有持法非唯不灭旧惑。亦
乃随解。新增十一种惑。势力所转。前四根
本后七随惑。皆言随者。杂集第七说诸烦恼
皆随烦恼。有随烦恼而非烦恼。由此即显
根本烦恼。亦得名随。随他生故。通释贪等
如九地中。今约依法新起者说。即贪求名
利瞋所不解。迷其自行恃法自高。覆藏
己短论难生忿。结恨拟酬。疾彼胜己悭
自所知。不解言解废法逐情。三能受持下
结成难也。佛言受法能断烦恼。今受还起
其故何耶。答意云。法是法药要在服行。服
与不服有断不断。非医咎也。故十行品云。
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智论云。能行说为正。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0a 页
不行何所说。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故
如说行方得佛法。不以口言而可清净。十
颂分二。初一劝赞略说。初句劝听。远离贡
高轻慢怯弱三种杂染。方名善听。求悟解
故。专一趣心聆音属耳。扫涤其心。摄一切
心方名谛听。次句赞问显行称理。故名如
实。下半略说。言非但者。要兼修行。独用多
闻不能證入。故下诸偈皆云。于法不修行。
多闻亦如是。此名不行之失。非毁多闻。
若无多闻行无依故。是以不行为失。如调
达善星。行之为得。如阿难身子故。自利利
他之行并须明达。誓穷法海为种智因。但
应善义勿著言说。婆沙四十二云。多闻能
知法。多闻能离罪。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
槃。净名云。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下经
推度生之方便。乃至不离善巧多闻。上单
显闻。涅槃四事为近因缘。即双美闻行故。
智论云。多闻广智美言语。巧说诸法转人
心。行法心正无所依。如大云雷霔洪雨。如
是教理无量无边。恐繁且止。九颂喻。明皆
上半喻况。下半法合。初惧溺渴死喻。喻贪
随文义失。谓义门波涛漂荡其心。虑溺溺
他无暇修行。自绝慧命故名渴死。二设
食自饿喻。喻随说废思失说法施人。多
求名利。不思法味损减法身。三医不自
救喻。喻善知对治而不自治。四贫数他
宝喻。喻说佛菩萨功德。不能求诸身心
故无分也。五王子饥寒喻。谓王子违王法
教。于内起过故受饥寒。学人亦尔。生在法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0b 页
王教法宫中。行边佛教起恶惑业。故无惭
愧忍辱之衣。宁餐法喜禅悦之味。故饥寒也。
六聋乐悦彼喻。喻不解自说失。谓夫真说。
闻者必忘说闻。逐语而说为自不闻。七盲
画示彼喻。喻不见自义失。八船师溺海喻。
谓将导众人游佛法海。倚自所解不慎身
行。为法所沦。九巧言无德喻。谓亦说修
行或谈己德。内无实德但有虚言。独此一
偈三句是喻。合文但云不行亦如是。弥显不
毁多闻。又此九偈亦可别对随贪等义如
理应思。第八助道甚深。问智首者。以显
智为正道之体统其助故。二正显问端中
三。初举法按定。谓断惑證理导行得果。唯
是大智彼此同许。二如来下正设疑难。谓既
智为上首。应唯赞智那亦赞馀。此是正助
相违难。三而终下结成前义。前难云。智为
上首已应不合赞馀。况非以一法成佛。
固当不合偏赞。为要假多。为唯用智。为
随一行皆得佛耶。若随一得成亦违智
为上首。进退皆妨。下答意中印其初后。释
其中间。谓智为上首诚如所言。智如明王
为众之御。故大品云。般若如目五度如盲
故。印后义云。终无唯以一法。实如来叹三
世诸佛皆具说故。以馀万行资于智故。释
其中间。别赞乃有多意。谓随心令喜故。随
时生善故。所治蔽殊故。八门不同故。众生
不能尽受故。下当属文。又智论云。般若必
具一切行。是故赞一即是赞馀。赞馀即是
赞智。十颂分二。初一叹问许说。馀九正答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0c 页
所难。略分为二。先二颂开二章门。后七双
释二章。今初。初偈标众行成果章。谓正助
相假必万行齐修故。诸佛同说。言无有说一
者必具说也。后偈标随机别赞章。文具禅经
四随。谓初句即随乐也。将护彼意称悦其
心。故性不同者。即随宜也。附先世习令易
受行。习以成性故分不同者。即随治也。观
病轻重设药多少。谓贪分多者教不净等。
随其所应度者。即随义也。道机时熟闻即悟
故。下别释中二。初三释随器别赞章。后四
释众行成果章。前中二。初两偈半别释随
治。后两句结前生后。今初。然六度成其行
四等旷其心。四等多约利他。六度多明自
利。六度如初会四等如下说。然并通四随
略举一治耳。涅槃云。悭者之前不得赞
布施者。即随乐意也。二结前生后中。上句结
前下句生后。后四偈释众行成果中。各上半
喻下半合。然有二意。一仍前渐具之义便
得释成智为上首。二正明所用不同。故须
兼具。然摄论第九明立六度。通有三意。一
为除惑故。二为生起佛法故。三为成熟
众生故。前段具初意。此段通具三。谓二二
合者对治别故。先基后室等即渐具故。皆
为利他即成熟故。文中初偈二度。为治不
发行因故。合云行本。谓著财不发施。著
家不发戒故。基堵有二义。一基即是堵。即
施为进善之首。戒为防恶之初。并称基也。
二堵为环墙。即檀为万行首基也。戒防未
起非堵也。宫室者解脱也。次偈二度。已发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1a 页
修行心。为治退弱心因故。谓不能忍生死
苦事。长时修助善品有疲怠故。今忍城防
外恼之敌。进郭长内行之众。通说则此二皆
能防外养内。次偈二度治坏失心因故。谓
散乱坏静虑邪智坏正解故。今明菩萨定
静惑乱慧鉴万法。动寂自在故。菩萨依之
以发通慧。赖之以證理果。其由有力之王。
澄清四海明鉴万机。故率土戴恩天下仰
则。后一偈四等为因。自他安乐招果无尽
故。第九一道甚深。亦名一乘。问中标问贤
首者。至道柔顺故。又贤犹直善。佛佛皆同
一直道故。二显问端中三。初标宗按定。谓
佛佛所乘同观心性。万行齐修自始至终。
更无异径故云一道。此理共许。二云何下
正设疑难。先总后别。前中谓因道既一果应
不别。云何现见佛刹等殊。为果异故因非
一耶。为因一故无异果耶。若双存者即因
果相违。下别辨十事。一界有染净等殊。二
居人善恶等异。三诸乘等别广略等殊。四或
三学调伏。或强软折伏。五寿有修短。六光明
或色相不同。或常放具阙。或照有远近。七
随染净土居人异故。现通亦殊。八众会异
者。此有三种。一多少。二会数。三凡圣大小。
九教仪者。如此土以音声为教。香积以众
香教化等。十法住者有久近故。各有差别
者通上十位。然若。约一佛。十事各不同者。
德首已明。今问诸佛十事互望不同耳。第
三无有下结成前难。谓若诸佛于因行法
有具不具。可有刹等不同。今皆同具。刹等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1b 页
那别。同具即是一道。第二答中意云。非唯
因同果德亦同。而见异者。随机感耳。非佛
自位而有差别。何者。诸佛因果具同异故。
谓同满行海是同因也。将此同因随所调
伏种种回向应机之果是异因也。由此异
因感差别果。由上同因。同感真应身土等
果。是则约佛即同能随异。约机同处而见
异。以生就佛虽异而常同。以佛就生虽
同而见异。以佛望佛。能异之必同。其犹
锦窠常同常异。瑜伽三十八。诸佛平等唯除
四法。一寿量。二名号。三族姓。四身相。意明
随机故除此四事。馀皆等也。就果同中。自
性身土一向体同。自受用者平等无二。相似
名同。馀二身土亦相似名同。而随机见异
故。成唯识云。自性身土。一切如来同所證
故。体无差别。自受用身及所依土。虽一切
佛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馀二身土。
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
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状相似不
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
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
饶益。于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属佛
异故。偈中义理多含故。文势非一。且分为
二。初二偈印其立宗。明真身无二。馀偈答
其疑难辨应有异同。今初。初句总印。先标
文殊者。警其听受。法常尔者。明因果无异
法尔常规。馀显一相略明四一。初句法一。
以法常故。诸佛亦常。次句人一。次句因一。
后偈果一。略举其五。一者身一。此有二义。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1c 页
谓若约所證。法界为身则体同为一。若兼
能證无挂碍智为身。即相似名一。下既别
明心智。则正当初意。然体同义异。二心一。
八识心王俱不可知故。三智慧一。四智三智
二智一智。皆无别故。四十力一。五无畏一。
此五亦略摄诸德。二答疑难中分二。初二
偈总明随机见异。于中前偈约佛。后偈约
机。前中即随本异因。为物回向各得差别。
故云如是。如是即差别之义也。异举十中三
事耳。即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后偈约机
者。约佛则刹等皆圆。约机随行见别。如直
心为行则见不谄之国。故众生之类。是菩萨
佛土。馀六偈展转释疑分四。初一偈有疑
云。若皆圆满何以不见。答意云。众生不见
岂得云无。然有三义。一约他受用。则地前
凡小众生不见。二约自受用。则等觉众生亦
皆不见。若约即应同真。权教菩萨不见。次
偈有疑云。若皆不见何以知。有释云。有见
者故亦有三义。初则净意乐地已去。由愿
自在力故。见他受用。二净无尘习。普贤愿
满方见自受用。三圆解之人则名心净。即应
见真。意在初后义兼中间。三有一偈疑
云。若应由物见何名佛土。释云。佛威神故。
则知生佛共成。既揽同成异亦称体成益。
四有三偈。释疑云。上云众生不见净刹。又
云佛神力令异。为刹体处别佛有分别耶。
故释云。刹实同处佛亦无心。物自见异耳。于
中初半显实。云刹无分别。佛无憎爱。分别
即差别义。故晋经云。佛刹无异相。如来无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2a 页
憎爱。若顺今经。亦可此二通佛及刹。次半
偈明异自在物。次半偈明正见刹异。次半
偈彰非佛咎。次三句释佛无憎爱。有感便
现非佛有爱。无感不见非佛有憎。末后一
句总结。一切诸佛法皆如是。随机隐显真体
常存。亦通结一段。第十佛境界甚深。十信观
圆便造佛境。于中亦先问后答。问中分二。
初标能所问人。大众同问者。摄别归总故。
总别无碍六相圆融。问文殊者。佛境甚深。
除般若妙德无能达故。始信终智皆托佛
境。故无按定结难者。表尊敬故。若人若法
难致诘故。二佛子我等下。正申请问。又分
为二。初结前标后。加赞妙辩者。敬上首
故。二何等下别显问端。句有十一。初总馀
别。初境界有二。一分齐境界。谓从十地因。
后果位之法是佛所有。二所缘境界。谓佛所
知之境。并非馀测。总为佛境。二谓问佛境
以何为因。三请佛境度生仪式。四应机普
入世间。五能知之智。六所知之法。七圆音起
说。八明知体相。九内證平等。十显现何法。
十一量之大小。并非因位作用所及。亦非
下位能知。故云佛境。若约能知能度等。即
是分齐。约所知等名曰所缘。能所双融异
即非异言思道断。是佛境也。答中十颂次第
而答唯广一。义独在于初。与总合辨。欲显
分量遍于总故。即深而广故。初句总标体
深。次句分量广大故。佛地论引经释云。诸佛
境界唯除虚空。无能为喻。次句释上广。后
句释上深。然有三义。一约一切众生即如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2b 页
来藏。更何所入。翻迷之悟。故云證入。二约
理非即非异。故云入无所入三约心境。心
冥真境故说为入。若有所入境智未亡。岂
得称入。实无所入方名真入。即广之深
本起言念。即深之广安测其涯。二答因问。
谓此因无限略示三义。一殊胜。以行超绝无
等等故。二微妙。以證理深玄尽法源故。三
广大。以多劫说少亦不尽故。三答度问。谓
随其心器意乐不同。随其智力解悟差别。诱
引进修令各获益。以遍法界委悉无谬。差
别难知故云佛境。四答入问。谓世间即是
众生世间。国土即器世间。一切者遍法界
故。入有二义。一以智身潜入蜜益众生故。
二以色身现入显益众生。智身难知文中
偏显。五答智问。上半权智。横无不知故云
自在。竖达三际故无所碍。下半实智故。云
慧境平等如空无若干也。虚空之言。亦兼
喻上无挂碍也。权实无碍方为佛境。六答
法问。法界是理生界是事。揽理成事理彻
事表。故云无别。是故事则不待坏而恒真。
理则不待隐而恒俗。非直广大无限。亦乃
甚深无际究尽了知。故称佛境。又法界是所
證。生界是所化。了知是能證能化。究寻其
本亦无差别。是难知之佛境也。七答说问。
一切言音随性随相。皆悉了知未曾起念。
故无分别。以一切差别言音即是如来法轮
声摄故。以斯答说。音声实相即法轮故。八
知即心体了别即非真知。故非识所识。瞥
起亦非真知。故非心境界。心体离念即非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2c 页
有念可无。故云性本清净。众生等有或翳不
知。故佛开示皆令悟入。即体之用。故问之
以知。即用之体。故答以性净。知之一字众
妙之门。若能虚己而会便契佛境。九答證
问。即證大涅槃三德圆也。非业系故解脱
也。非烦恼者转烦恼即菩提是般若也。无物
者虚相尽故。法身显也。无住处者。成上法身
无所在也。无照者。成上般若能證相寂也。
无所行者。成上解脱无业行之用也。由无
用故用弥法界。由无照故无所不知。由
无在故无所不在。故结句云。平等行世间
也。是谓三德秘藏佛之境也。十答现问。上
半所现。初句横尽十方。次句竖穷三际。下
半能现。并于如来圆镜智中。无念顿现。故出
现品云。菩提普现诸心行。即斯义也。上来辨
十甚深。即问答竟。自下第二现事结通。于中
二。先现事后结通。今初。因何而现上来十
首。法光开晓众生身心故。佛力暂现示相
而答。令其目验而欣厌故。所现有十。第一
法即所行之法。谓三学等殊。二业谓正行漏
无漏等。三集因苦果。四身类不同。五根机差
别。六四生非一。七持戒则人天胜劣。八犯戒
则三涂重轻。九国土则依处染净。十说法则
近报净居。聪明利智速具佛法。此经文阙。晋
本具之。又此亦可配十甚深。以是示相答
故。一法首正教甚深。二宝首业果。三勤首懈
怠难出。四财首观内身等。五德首佛法一
味随根异说等。六觉首往善恶趣。七智首六
度顺行。通为持戒之果。八目首佛田平等。但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3a 页
犯戒布施得果差别。九贤首随心世界有差
别等。十晋经既有说法。即是说佛境界法
也。第二如是下。结通广遍。于中二。初结东
方。后南西下类馀九方。亦现十事。以此处
说法则现事通于十方。馀处说法亦应类
此。总为一法界大会。思之。问明品辨信中
解竟。

*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释此一品五门分别。初来意者。夫欲阶妙
位必资胜行。有解无行虚费多闻。故前
品明解此品辨行。又前明入理观行。今辨
随事所行。又前行此愿并义次第。故次来也。
次释名者。梵云具折啰。此云所行。波利此
云皆也遍也。戍轮律提云清净也。谓三业
随事缘历名为所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
名为清净。又悲智双运名为所行。行越凡
小故称清净。以二乘无漏。不能兼利非
真净故。得斯意者。举足下足尽文殊心。见
闻觉知皆普贤行。文殊心故。心无浊乱。是
曰清净。普贤行故。是佛往修诸佛菩萨同所
行也。所行即净。持业释也。三宗趣者。以随
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
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四解妨者。问文中
但辨一百馀愿。何有行耶。答文中辨行略
有数重。谓就所历事中。始自出家终于卧
觉。皆事行也。知家性空理行也。触境不迷
善达事理智行也。以愿导智不滞自利大
悲行也。上二不二悲智无碍行也。遇违顺境
心不驰散止行也。智不沈没观行也。即止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3b 页
观双运行也。又对于事境善了邪正。当愿
众生。皆假观也。知身空寂心无染著空观
也。见如实理中观也。或先空后中。或先假
后空。或一或二或一念顿具。斯为妙达三
谛观之行也。又所造成行皆施众生。不起
二乘之心。安忍强软两境唯增善品。心不异
缘妙达性空。善巧回转。皆愿利物同趣菩
提。二乘天魔所不能动。善知药病决断无
差。即十度齐修之行也。又皆愿利生皆成
佛德。见恶必令其断见善必令其具。即四
弘誓愿之行也。故智首总标诸德。以求其
因。文殊令善用心顿获众果。但言惟愿岂
不感哉。复有问言。夫妙行者。统唯无念。今
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为道。
答若斯见者。离念求于无念。尚未得于真
无念也。况念无念之无碍耶。又无念但是行
之一也。岂成一念顿圆如上所明也。行学
之者愿善留心。第五释文中二。先智首问举
德徵因。后文殊答标德显因。今初。亦先标
问答之人。后陈所疑之问。今初。此二菩萨
为问答者。历事巧愿必智为导。故事近旨
远。唯妙德故。文殊则般若观空。智首则沤和
涉事。涉事不迷于理。故虽愿而无取。观
空不遗于事。故虽寂而不證。是为权实双
游假兹问答。二陈所问中。有二十云何。总
十一段。段各十句。成一百一十种德。第一段
明三业离过成德。二得堪传法器。三成就
众慧。四具道因缘。五于法善巧。六修涅槃
因。七满菩萨行。八得十力智。九十王敬护。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3c 页
十能为饶益。十一超胜尊贵。此十一中。若就
相显。二四与六此三唯因。八及十一此二唯
果。馀通因果。或摄为四对因果。初二十句
问福因福果。先因后果。次二十句问慧因慧
果。先果后因。三二十句问巧解因观行果。四
有五段。问众行因成德果。初一为因馀四
为果。或分为二。初十云何。问净行体。是问
因义。后十云何。问行所成。是问果义。以善
修七觉等。亦是净行之能。故皆言云何得
者。为修何行而得之耶。初十望后故说为
因。望历缘巧愿成净行体。即是于果未是
圆果而是分果故。上总云举果徵因。今分
为二。初之一段总问其果。后十别明。今初。
十句得此十种三业。成下十果。由无过三
业故超胜尊贵。由不恚害故常为饶益。由
无馀惑不可讥毁。故十王敬护。由恶缘不
可坏得佛十力。由修行不退转。满菩萨
行。由远离诸相如如不动。成涅槃因。由
德行殊胜故于法善巧。由体清净如虚空。
故成具道缘。由涉境无染故德堪传法
器。由智先导故成就众慧。又由后十能成
就此十。以十三业永无失等唯佛不共。分分
无失。一通于因。又此十句初一总显无过。
次八别显无过。后一总出其因。若以智慧
为先导。身语意业常无失故。又于中八。前
二离过后六成德。又后九中。不随于瞋故
不害。不随于慢故不可毁。不随恶见故
不坏败。不随于疑故不退动。恒修胜行
不随于贪。故清净无染。不随于痴故智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4a 页
为先导。所作称真。如是等业云何而得。后
十段别明中。初一异熟果。次四士用果。次二
离系果。次一增上果。后二等流果。今初。即修
道之器。以菩萨起修行时要具此十。方成
二利之行。瑜伽具释。一常生中国有佛法
处。二种族尊贵非下贱等。三生信向三宝
修善之家。非外道等家。四形色端严非丑陋
等。五具丈夫相诸根不缺。六正念不忘。亦
宿念现前。七慧悟高明善解世法。八柔和调
善离过修行。九志力坚强故无怯弱。十性自
开觉不染世法。又无畏者。依智度论。菩萨
有四种无畏。一总持无畏。于法记持不惧
忘失。二知根无畏。知根受法不惧差失。三
决疑无畏。随问能答不惧不堪。四答难无
畏。有难皆通不惧疑滞。今并皆得故云具
足。又此十事。若约法者。生在佛家是生处
具足等。思之。又具足者。唯佛一人云云。第
二十慧下四段。明士用果中。一慧为拣择。
二力谓修习。三善巧谓智。四道品助修悉以
三业而得成就。今初。言慧者。即道之体。十
中一胜世间故。二过二乘故。三拣权教
故。四佛果超因故。上四拣劣馀六当体。一
无分量。二无若干。三超言念。四无等匹。
五难比校。六唯證相应。欲言其有无相无
形。欲言其无圣以之灵。欲言俱者慧无
二体。欲言双非非无诠显。故不可说。第三
力者。即具道因缘。皆言力者。此十各有资
道之能故。一因力者。即是种性。谓已有习
种无倒闻熏与性种合。故名为因。梁摄论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4b 页
云。多闻熏习与阿赖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
圣人以此为因。无性摄论云。此闻熏习。虽
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种子性。二欲力者。有胜
欲乐希大菩提。及起行故。三方便者。谓
造修力。依六方便成悲智故。一慈悲顾恋。
二了知诸行。三欣佛妙智。四不舍生死。
五轮回不染。六炽然精进。摄论广说。四缘
力。谓善友劝发。五所缘力。即所观察悲智
之境。六根谓信等。七观察者。谓于自他事
理药病善拣择故。八奢摩他。此云止也。九毗
钵舍那。此云观也。瑜伽起信等论。深密涅槃
等经。广辨其相。具如别章。今略显其相。以
为十门。一心行称理摄散名止。二止不滞
寂不碍观事。三由理事交彻而必俱。遂使
止观无碍而双运。四理事形夺而俱尽故。止
观两亡而绝寄。五绝理事无碍之境。与泯
止观。无碍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碍心境而
一味。不二而二故。不坏一味而心境。六
由即理之事收一切法故。即止之观亦见
一切。七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令止观见此
心即是彼心。八由前中。六则一多相入而非
一。七则一多相是而非异。此二不二同一法
界。止观无二之智顿见即八二门同一法界。
而无散动。九由事则重重无尽止观。亦普眼
齐照。十即此普门之智为主故。顿照普门法
界时。必摄一切为伴无尽无尽。是此华严
所求止观。十思惟者。筹量应作不应作故。
第四于法善巧。皆约流转以明前四流转
之体。三界流转之处。三世流转之时。三科之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4c 页
义略如前释。广如别章。缘起六地广明。三
界三世如前后释。皆言善巧者。一善知彼
法空无所有。二善知不坏假名分别法。
相加能摄无尽弥善巧也。第五修涅槃因。
七觉三空十地品广说。第六满菩萨行。此下
二种明离系果。初六度四等修。即士用。满即
离系。治诸蔽故及第七具足十力。并见上
文。第八十王敬护是增上果。第九云何得
与一切众生为依下二段明等流果。由本愿
力为依救等。由本行力为第一等。今初能
为饶益。依等十句。如回向初。第十为第一
下。超胜尊贵。十地论释。今就佛果略释其
相。谓如来功德海满更无所少。故称第一。
此亦总句。大者体包法界故。胜者自利圆满
故。最胜者利他究竟故。妙者烦恼障尽故。极
妙者所知障尽故。上者。望下无及故。无上
者望上更无故。无等者望下无俦故。无等
等者。望俦皆是无等者故。所以广举诸德
者。欲显行之胜故。上来问竟。第二文殊答
中。文分为二。第一叹问成益。饶益者利益
也。安隐者安乐也。利乐者即上二也。佛地论
第七有五重释。利乐之义已见光明觉品。第
二佛子下。正酬其问。于中二。先标因成德
酬其举德。后指事显因酬其徵因。今初。先
标其因。谓善用其心。心觉神明之奥心。正则
万德攸归。言善用者。即后历缘巧愿触境
入玄如上所辨。则获下显所成德。初总后
别总谓一切胜妙功德。皆因用心一百一十
门。德何足难就。可谓一言蔽诸。胜谓独尊。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5a 页
妙谓离相又德无不备云胜。障无不尽名
妙。此之总句。亦即酬上十种三业之总句
也。馀九别显。句虽有九义亦有十。如次酬
上十段之德。一于诸佛法心无所碍者。即初
第一堪传法器德。念慧觉悟皆具足故。二住
去来今诸佛之道。即上成就众慧。三世诸佛
唯以佛慧为所乘故。三随众生住恒不舍
离。即上具道因缘。成就种性欲乐方便。常
以众生为所缘故。四如诸法相。悉能通达。
即十善巧义无惑也。五断一切恶。即七觉三
空拣择弃恶。无越此故。六具足众善。即六
度四等。七当如普贤色像第一。由此故得十
王敬护。八一切行愿。皆得具足。即是前文成
就十力。得佛果位方具足故。故晋经无此
一句。而有成就如来一切种智。斯为十种
智力定无惑也。唯此一段望前不次以内
具种智外具色相。此二同在果圆前后无
在。或译者不回。九于一切法无不自在
故。能与物为依为救为炬为明。十而为众
生第二导师。即是上文于众超胜。上求第
一唯佛一人。今才发心则道亚至尊。故云
第二。然旧经中。亦云而为众生第一尊导。故
知第二译者意也。第二佛子云何下。指事显
因于中三。初总徵次别显。后总结成益。二
别显中五门分别。一总明大意文中。总有
一百四十一愿。菩萨大愿深广如海。应如
回向非止尔也。此盖示于体式馀皆仿此。
又非无表。一百者。十信圆融一一具十也。
四十一者。即四十一位也。明此诸位所有惑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5b 页
障。由此能净所有胜行。由此能行故。二通
显文旨。然此诸愿句虽有四事但有三义
开为六。言三事者。谓初句愿所依事。次句
愿所为境。后二句是愿境成益。开为六者。
初事有二。一者内。谓菩萨自身根识等。经
云菩萨等故。二者外。谓他身或依正资具
等。经云在家等故。次事亦二种。一能发愿
者。二所愿众生。经云当愿众生故。后事亦
二。一者自益由此诸愿成前诸德故二者益
他。由此发愿愿众生故。此后二句。或前
句是因后句是果。如云所行无逆成一切
智等。或二俱是因。如云巧事师长习行善
法等。或二俱佛果。如云永离烦恼究竟寂
灭等。或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娱了妓
非实等。或三四二句共成一句。如云演说
种种无乖诤法等。亦可后。二句中初句所
入法。如云知家性空等。后句所成益免逼
迫等以不必具故合为一。三别开义类。然
上三事中愿所依事。虽有多类。不出善恶
依正内外。随义准之。二愿所为境。其一一
愿尽该法界。一切有情不同权小谈有藏
无故。又愿即是行。成回向故。一一皆成所
行清净善业行故。如云知家性空。则菩萨
之心必诣空矣。三愿所为境。成利益中。由
愿于他成种种德。自获如前所说功德。然
有二义。一通二别。通则随一一愿成上诸
德。斯为正意。二别显者。如愿于他得坚固
身心无所屈。则自必成十种三业离过成德
之德也。二愿于他具足成满一切善法。则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5c 页
自成就堪传法器。三愿于他深入经藏智
慧如海。则自成众慧。四愿于他具诸方便
得最胜法。则自成就具道因缘。五愿于他
语业满足巧能演说。则自成就十善巧德。六
愿于他得善意欲洗除惑垢则自成七觉
三空。七愿于他所作皆办具诸佛法。则自
成满菩萨行德。八愿于他舍众聚法成一
切智。则自成就如来十种智力。九愿于他
皆如普贤端正严好。则自成就十王敬护。
十愿于他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则自成饶
益为依救德。十一愿他得第一位入不动
法。则自成就超胜第一德。以斯十一配上
答中总别十一段。文并可知。通别交络应
成四句。谓一切愿成一德。一切愿成一切
德等。以因愿一多相即故。成德亦一多镕
融。四对辨成例。谓若以初后二事相对辨
例。略有十例一会事同理例。如菩萨在
家事也。性空理也。二处染翻染例。如若得
五欲染也。拔除欲箭翻染也。三相似类同
例。如若有所施令一切能舍等。四世同
出世例如上升楼阁愿升正法楼等。五以
因同果例。如正出家时愿同佛出家等。六
舍伪归真例。如著璎珞愿到真实处等。
七以人同法例。如见病人愿离乖诤等。
八以境成行例。如见涌泉愿善根无尽
等。九以妄归真例。如见婆罗门愿离恶
等。十以近同远例。如受和尚教愿到无
依处等。五正释经文。长分为十。初有十一
愿。明在家时愿。二有十五愿。出家受戒时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6a 页
愿。三有七愿。就坐禅观时愿。四有六愿。
明将行披挂时愿。五有七愿。澡漱盥洗时
愿。六有五十五愿。明乞食道行时愿。七有
二十二愿。明到城乞食时愿。八有五愿。明
还归洗浴时愿。九有十愿。明习诵旋礼时
愿。十有三愿。明寤寐安息时愿。今初。在家
有十一愿。初一总举在家。以家是贪爱击
缚所故。若了性空。则虽处居家家不能
迫。次一在家行孝愿。以是至德行本故。首
而明之。大集经云。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
父母者即是事佛。父母于我为先觉故。今
翻令事佛者。生长法身故。护养一切者。一
切众生皆我子故护之。一切男女皆我父母
故养之。生生无不从之受身故。平等敬之
法身佛故。次四受家室等愿。然五欲射心
犹如箭中。王侯有宫馀皆名室。次五在家
所作事业等愿。在颈曰璎。在身曰珞。珞以
持衣。璎以系冠。一切悉舍亦舍心也。了聚
无性成佛智也。第二舍居家下。出家受戒
时有十五愿。初一正舍俗家。次三出家方
便。僧伽蓝者。此云众园。众有六和法则事
理一味。故无诤也。大师谓佛。众所宗故。小
谓和尚。亲所教故。若约末世三师为大。
七證为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希不
退。次四正落䰆出家。袈裟者不正色衣也。
亦云染色。表心染于法要。无所染方曰染
也。然二乘之染亦非真染。必心染大乘故。
云具大仙道为于正法除其结使。方为究
竟寂灭。落䰆披衣之后为正出家。馀七受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6b 页
学戒时。初三自归。佛在之日则五受之一。佛
灭之后受五八戒。必依三归。归要三者。翻
彼外道邪师邪教及邪众故。犹如良医良药
及看病人。烦恼病愈故。为与众生为缘念
故。三宝之义至下当释。受学戒者即十戒
也。亦通五戒。优婆塞戒经云。欲受菩萨戒
先应遍受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若尼则受
六事及五百戒。受谓受戒。学即随戒。愿中即
止作二持。阇梨者此云正行。轨范教授故云
具足威仪。和尚此云亲教。亦云力生。道力
自彼生故。故翻云入无生智。依之得戒故
翻无依。具足戒言义含二种。一则大比丘
戒。二则菩萨戒。亦制意地方为具足。第三
若入堂下七愿。明就坐禅观时愿。初四为
修方便。次二正修止观。后一修行事讫。第
四下足住时下。明将行披挂时六愿。下衣盖
丑故愿得惭愧。上衣即衫袄之辈。前已辨
袈娑故。此直云僧伽梨。僧伽梨者义云和
合。新者二种。故者四种。要以重成故云和
合。即是三衣中第一衣故。第五手执杨枝下。
澡漱盥洗时有七愿。杨枝五利是曰妙法。去
秽为净。西域皆朝中嚼杨枝。净秽不相杂。
此为常规。凡欲习谓别须用之。盥者澡
也。第六手执锡杖下。乞食道行时。总有五十
五愿。更分为三。初十二愿游涉道路。次见众
会下十九愿。所睹事境。后见严饰下二十四
愿。所遇人物。今初。锡者轻也明也。执此杖
者轻烦恼故。明佛法故。更有多义具如
经辨。今略明二用。一执为行道之仪。二振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6c 页
以乞食故。发相似之愿。无依之道是真道也。
向无馀法真涅槃也。真净法界心所履也险
道有二。一多贼鬼毒兽。二陜径阻绝。初惑
业罪苦。凡夫之险道也。后自调滞寂二乘之
险道也。皆为难处。不断生死而入涅槃
正法界也。二睹事境愿。初睹众会。谓众聚
多谈无义故。愿说深法众心易乖故令和
合。二大柱者。旧经云大树。梵云萨担婆。
(去声轻呼)此云树也。萨担婆(入声重呼)此云柱也。由
兹二物呼声相滥。古今译殊。柱有荷重之
能。一舍由之而立翻。此愿离我能之诤。忿
恨何由而生。三德犹丛林森耸可敬。十一陂
泽者。畜水曰陂。不集诸流故愿一味。十
二说文曰。穿地通水曰池。沼即池也。取其
盈满引法流故。亦可巧思穿凿能有说故。
十三汲者取也。辩才演法犹绠汲水。无忧
林者处之忘忧故。三见严饰下二十四愿。所
遇人物。六云获根本智灭众苦者。若得见
道无分别根本智。则断恶道业无明故。三涂
苦灭。则三苦八苦亦皆随灭。死及取蕴。直至
金刚后根本智。则能永断七愿入真实慧永
无病恼者。此有二种。一约入真见道之慧
断身病之苦恼及烦恼病。谓一切恶趣诸烦
恼品。所有粗重是分别起。亦为身病远因。
至欢喜地真见道中。一刹那断。顿證三界四
谛真如。身病及惑永不复有。二约金刚心慧
顿断一切诸烦恼病及习气随眠。證极圆满
真实胜义。诸惑永亡。依上解者。真实慧者
即根本智。但约所灭惑苦不同耳。八四大乖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7a 页
违成病。知空则永无所乖。于佛菩萨能知
恩德者。诸佛菩萨。始自发心普缘众生。难
行苦行不顾自身。垂形六道随逐众生。见
其造恶如割支体。迄成正觉隐其胜德。
以贫所乐法诱摄拯救。见其憍恣示迹涅
槃。留馀福教以济危苦。故自顶至足从生
至死。皆佛之荫。斯之恩德何可报耶。得人
小恩常怀大报。不知恩者。多遭横死。故经
云。假使顶戴经尘劫。身为床座遍三千。若
不传法利众生。毕竟无能申报者。故唯自
利利人如说修行。为报佛恩耳。沙门此云
止息。毕竟止息唯大涅槃。世之甲冑随于师
旋。进忍甲冑趣于无师。能离五邪方为正
命。谓一诈现奇特。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
凶。四高声现威令他敬畏五为他说法行
此五事若为利养皆邪命也。第三句通愿
离五。第四句但离初一。明断方称长者。守
王正法始曰大臣。第七若见城郭下。二十二
愿。到城乞食时愿。初三总处王都。则贤达
辐辏。林薮则众德攸归。次三入家未入则
诸家差别。入已唯一无多。如入佛乘无二
三也。次八乞食得不。得愿次七得食正食
后一食讫说法。亦为报施主之恩故。其中
云藏护诸根者。瑜伽名善守根门。净名云。
所见色与盲等。乃至云知诸法如幻相是
也。第八从舍出下。还归洗浴时节炎凉。五愿
可知。第九讽诵下。习诵旋礼时有十愿。右
者顺义故。普耀经第二亦云。菩萨降神趣右
胁者。所行无逆故。佛功德者。谓如来十力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7b 页
等。第十若洗足下。寤寐安息时三愿。一切智
觉者。非唯三世齐明。抑亦十方洞晓。一日始
终既尔。馀时类然。第三若诸菩萨下。结叹
因所成益。若能如上为善用心。若此用心
则内德齐圆。外不能动心游大智故。人天
不能动。心冠大悲故。二乘不能动不动
有二。一修行时。此等不能惑乱故。二不希
彼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
净行品第十一(入第十四经)¶ 第 61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