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975-A¶
975-A¶ 第 509a 页

* No. 975-A
随缘集叙

缘从外来。非本真也。随惟偶应。非专属也。夫人之相
与俛仰一世。有悲欢离合。贵贱穷通。祸福凶吉。升沉
倚伏。率外来也。而人则因外来而亦悲欢离合倚伏
升沉矣。复因外来而有言。则如马迁之史。泷岗之表。
元亮之归去来。太白之桃李园。孟德之横槊。汉高之
大风。阮狂之哭。成公之啸。皆偶应也。比犹太虚。云腾
鸟飞。风动尘起。日轮则明。云雾则暗。户牖则通。墙宇
则壅。分别见缘。顽虚则空。郁𡋯之象则纡昏尘。澄霁
敛氛又观清净。究之太虚体非群相。亦不妨因外来。
而明暗塞空。又不妨因外来。而有声则以鸟鸣。春以
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雨潇潇而鸣乎。其冬亦偶应
耳。宁惟人物乎哉。西竺空王。巳浑全本真。永谢外务
矣。其如有世界。生善治恶。入理四种。外缘来感。亦不
获巳而有相。则现生法报应之身。又不获巳而有言。
所谓生生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生不生不可
说。有因缘故说。不生生不可说。有因缘故说。不生不
生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矣。予犹人耳。宁无外
975-A¶ 第 509b 页 X57-0509.png
来感触。亦有偶应之言。门人裒集成帙。以乞名。予曰。
我无特操。我无专属。而言者又非本真也。其名随缘
可矣。因编类为四。而削去十九。杂著存十一。尺牍存
百一。诗偈存千一。而源流则具存也。徐孺子曰。周易
称随时之义。大矣哉。以刚来而下柔动而悦随。天下
随时而大贞亨。随缘之义。取诸此乎。予曰不也。予卑
卑雌伏。言不出群。殆庶几于易之泽中有雷随以向
晦宴息耳。

巳未中元日楞严讲寺比丘灵耀书于大树方丈

* 随缘集目次

卷第一
 自序
  杂著
 泗水海花记 佛海和上隐山序
 金刚经部旨序 摘微总序
 摘记五经章意序 药师经直解叙
 梧桐月记 摘百家叙
 摘佛经第一叙 普门肤说序
 集注节义序 盂兰盆经折中疏序
 玉庵兴建缘起 题玉庵交单
975-A¶ 第 509c 页 X57-0509.png
 同戒录序(因辰春期) 读隐秀轩集
 阅钟子评选史传诗皈隐秀轩集
 翁永年书法叙 大藏集广疏
 阅元白全集 血书法华经跋
 睿公裒文引言
 普荐罹难阵亡横死军民榜
 复灵芝耆宿公启 复寂照诸护法公启
 复陈曹诸护法公启
卷第二
 与径山化城寂照两常住修刻大藏书
 复吴江象护法请修藏板启(附来启)
 修刻大藏经板疏 复净慧监院公启
 复净慧诸护法公启 复永寿院檀护启
 天溪和尚传 馀生字说
 题报恩院交单 智觉寺重兴禅堂绿起
 题智觉交单 修井文 莲华赋
 为玉庵住持愚原阇黎封龛
 题市居漫咏集 齐物 齐物后
 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后五百岁(二句)
 募米供众疏 阅文苑英华完
 为有玉静媛落圹安位法语
 法海潮瞻菉禅师化龛法语
 纪六根清净讲章 纪梦(井叙)
 法华玄义期斋榜
975-A¶ 第 510a 页 X57-0510.png
卷第三
  源流
 付不藏阇梨衣拂嘱辞 付愚原睿子衣拂嘱辞
 付慧昶轮子衣拂嘱辞 付文可社森二子合卷
 代付馀生月子源流 代付胜果因子源流
 付伊轮圆子衣拂嘱辞
卷第四
  尺牍
 与等庵法师(二章) 复彻公(二章)
 与王晋侯 与四弟
 与学人 复学人(二章)
 复可中师 与龙媒护法
 与沈辉东 与戚朗园护法(二章)
 复曹石闾护法(三章) 与汪天真(二章)
 与门人(二章) 与学人
 与僧幢 与晋扬茂才(二章)
 复冷关老师 复引岩子(二章)
 复朱茂才 复范黾公
 与神山和尚 与死心禅师
 兴莲居法师 复南屏和尚
 复雪渠张护法 与指开法侄
 复杜吏部 与文可


随缘集目次(终)
975-A¶ 第 510b 页 X57-0510.png
随缘集杂著一
嘉禾楞严讲寺灵耀全彰著

** 泗水梅花记

梅之见闻于世者。吴曰玄墓。邓太尉玄以游以穴之
别业也。杭曰孤山。林高士逋以餐以妻之隐居也。皆
载于志记。传于雅俗者久矣。而独吾乡泗水之梅。于
志记不少概见何哉。无乃去郡辽远。僻在山村。既不
便于游观。故山史亦失釆辑。如天台之不列于五岳。
阙载于常典之谓乎。泗水在吴兴府治之西南三十
里。菁山之北麓焉。傍山百十亩皆植梅。居人以梅为
地利。故不加损折。不杂他树。当春阳煖发。予有时归
乡。则纵往观焉。凝神一望。绣色迷天。把茗长趺。锦茵
逐地。香魂袭袭。常恐罗浮入梦坠瓣。徐徐想到寿阳
额上。掩映参差。杳迷出处。低佪叹咏。绝欲忘归。且北
临泗涧。时浮清浅之溪。南负青山。益显冰霜之秀。而
深远之趣。广阔之观。有非一时心目所能领略。笔舌
所能殚述。惟旷怀者自得之耳。要之孤山玄墓亦逊
揖下风者也。然予重有感焉。当孤山玄墓之梅放。则
975-A¶ 第 510c 页 X57-0510.png
苏杭士女。结驷边骑。络绎纵横。纷纷观赏。藉藉称传。
虽妇人小子。亦知有二处之梅矣。而吾乡泗水无闻
焉。与伍唯一二山樵。地癖罕有知其臭味。一为叹赏
者。予方徘徊讽咏其间。人皆指顾而笑曰。是子痴与。
今枝头未实。何乃妮妮此空花为。予笑而问曰。若辈
对此宁不乐乎。对曰。去年犹不乐。予曰。何谓也。曰青
梅价贱耳。予乃戚然而叹曰。均是物也。天何独厚于
彼。而过薄于此乎。既而恍然笑曰。均是物也。天何过
薄于彼。而独厚于此乎。盖二处之梅。虽为人见赏。然
玄墓则奇枝秀干。即为游人攀折者。十八九。馀唯庸
枝秃干而巳。孤山则腥风杂遝。而香魂虔刘一空矣。
吾泗水之梅。翛然无恙也。得非晦养深者悠长。荣华
露者摧伤欤。予闻泗水之阳。宋季为显者之第也。今
则掬为茂草土人。时有从钁头下。得其遗簪堕珥者。
予见泗水之左。国朝为范殿元之它也。阳春耸峙。层
阁翚飞。今则町疃鹿畼。狐狸穿屋矣。而泗水之梅。固
挺然全盛也。呜呼岂非晦养者悠长。显露者摧伤之
大章较矣乎。又岂非天之独厚于此者乎。是予之所
以重有感。而且欲记之也。夫玄墓孤山梅。既不堪矣。
而世尚藉藉传闻者。徒以邓太尉林高士之重也。今
泗水去郭既远。游观者难之。未遇幽人叹赏者。其谁
是此梅抱独拔之奇。而世则终无闻见矣。予是用一
言。以告夫来之探奇者。使知吾乡泗水之有梅。盖天
所独厚。而山史不可阙载。以俾梅魂抱不遭之叹。终
975-A¶ 第 511a 页 X57-0511.png
笑世无旷怀者。若谓比邓林之不朽于玄墓孤山。则
吾岂敢。

** 佛海和上隐山序

隐山。比丘之常也。恶足言言。夫守道恒一。而利生必
溥者耳。盖僧之无识而在山者。可言山。不可言隐。若
见道巳明。而惧其未固。或用世之才疏。而人缘犹未
洽也。则就养于山以需之。乃可名隐。或有隐而未久。
遇薄缘而一感。遂出营营焉。汲汲焉。世谛流布。而弥
见其不足。畴昔名高一旦隳矣。如世之指终南为仕
途捷径。而致北山之檄者。比比是也。何哉。盖守道不
恒。而秉志不一也。若是者虽出。吾知其见必不明。养
必不固。用世之才必不充。所化之机必不溥。而于法
门亦必无卓卓裨补树立也。古人云。在山为远志。出
山为小草。讥夫出者。不如不出者之为愈也。斯盖名
为隐山。而非真隐山者也。真隐山者。其守恒。其志一。
世不苟出。出不徒然。高峰妙石屋珙。而今之佛海和
尚。此其选也。予幼而披缁。即闻湖海衲子。藉藉相传。
有秋衲禅师。见道精明。异日化缘必不聊尔。予时敬
慕。欲一见之。而良无由缘。越数年。获交师之令师仁
源乃孙福城于武原之资圣。言师巳得林野老人之
法印。隐于吴兴之菁山深处者。十馀载矣。予恍然喜
曰。菁山吾乡也。何幸驻高人哉。吾当归而一礼之矣。
既复自忧曰。师见地明白。久为海内推重。必且应化
多方去矣。吾虽归。恐见之不逮也。及归而访诸慧严
975-A¶ 第 511b 页 X57-0511.png
古址。则更号为佛海矣。而身固未出也。师赋性严正。
不苟失言色与人。而不以予之鄙陋。止予宿谈。且达
旦。油然莫逆予心。及出隐山诗偈见示。予则目眩然
而不眴。舌挢然而不下。盖不惟见道精明。抑且绰绰
乎具应世全才者也。又十年而今往见之。其养益固。
凡四方道俗。及吾乡之有识者。咸望师出。以洒同云
之润。俾草木昆虫皆知佛性。而师固恬然无出意。所
谓潜龙在野。确乎不可拔者耶。呜呼见道精明。久为
海内衲子推戴。加以养道之固。充以应世之才。缁白
颙颙然望其化道者。几二十年所矣。而不出。岂以见
不明。养不固。才不充。感扣之机不溥而不出哉。盖以
精明之见。贞固之养。充裕之才。化机之溥。积之二十
年。而犹然不出。然后知其守道恒。秉志一。而隐山之
真者也。然贞固足以干事异日者天龙不容。师独居
有馀。不得巳而出。必将一鸣惊人。振作聋瞆。方之娑
竭罗龙霔雨。溥利生民。如世伊尹武侯。世不苟出。出
不徒然。其所树立必卓卓可观。而于法门必非小补
者也。予故颂之以言。不然。隐山比丘之常耳。恶足言
哉。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部旨序

金刚般若义旨深圆。灵徵颇著。故解释流通者。无虑
数百家。虽兰菊各擅。稽其起尽。转转因袭。十同八九。
再三讨玩。似乎佛语仍烦。脉络少贯。每临讲授。终不
释然。方阅般若大部。探得旨归。以临此经。若合符契。
975-A¶ 第 511c 页 X57-0511.png
盖以真空慧观。荡汰小疑。会八十一科皆摩诃衍。是
般若部旨也。辄用随文点出。义有馀裕。文无剩字。宛
然骊珠相抱矣。惟是语气粗直。略无文藻。文理明白
处。即大章不举。宗旨深隐处。虽一字必详。正欲雅俗
共解。经义易明耳。冠之以科者。务在文言皆有位置
血脉。前后贯通。不使贯花仍散漫无归。佛语滞烦重
之累而巳。敢言斯解之异于先贤哉。

** 摘微总序

大玉山人。自志学之年。遂与古人心迹语言。酬酢晤
对于爽然会心。处则挹其精。钩深索隐处。则窃其妙。
浩浣磅礡处。仅记其细。广大难思处。姑掇其小。日积
月累。纸帙遂繁。群分类聚。得十册。总目之曰摘微。行
住必俱。稽检是赖。为良师友。与之终老而巳。夫初中
后善。纯一无杂。青莲出水。喻法微妙也。恢弘汲引。陶
诱多方。剖判有致。则绣淡精微。法源道统。列圣攸传。
一线不绝。则道心惟微。道格天人。则极广大精微之
致。幽赞阴阳。则垂洁净精微之书。微文小节。每见于
童蒙曲礼。端本澄源。复存乎夫子微辞。洎乎子史百
家。心之妙会。发之于言。言之精微。录之为文。故四种
心识。率以积聚精要者。谓之文心。凡是族也。何莫非
古人心迹所存。山人从而摘其精微焉。是摘也。又岂
一时一处。所能遽集哉。或晤对于明窗净几。或披览
于邺架扬床。或揖让于讲坛论肆。或招邀于午夜寒
灯。或适会于晨熹夕月。或邂逅于雪案萤光。风两晦
975-A¶ 第 512a 页 X57-0512.png
冥。喜逢君子。楼高月白。快睹庾公。匡床宛转。识陶潜
之挽歌切巳。高山远瞩。忆谢眺之句子惊人。雪满山
中。偶阅士高之传。月明林下。忽翻百美之图。纡袈黎
而临堂殿。槃谭佛祖。洁炉茗以引缥缃。顿首圣贤。或
倾盖而为知巳。中心莫逆。或三接而始同臭味。寤寐
勿谖。遇诘曲聱牙。而不屑世故者。命楮先生。略为慰
藉。值艰深苦刻。而不近人情者。嘱中书军。宛为淹留。
骤尔而逆。日赋万言之彦。殊觉应接不暇。悠尔而伴。
三年十字之宾。不妨缓颊寒温。来寒瘦轻俗之子。遇
之谨厚。交粗弱迟速之夫。赠以韦弦。大抵与古圣先
王。温文晋接。而遘爽然会心者。则挹其精微。迎钩深
索隐者。则窃其微妙。比犹择木者。必取豫章。采宝者
必摭如意。若是者几三十年所。而始摘成吾十册之
微也。

书不云乎。心之精微。口不能言。言之微妙。书不
能文。昔人心迹。发于语言文字。巳失本真矣。兹又从
而摘其绪馀。何能微哉。是大不然。法王内證。下地难
窥。而五十年中。因言悟入。妙契圣心者。巳连家记莂
矣。大法东渐。从书妙悟。如北齐读三智一心中得。曹
溪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嗣后代不乏。人传灯不绝。
靡不因语言文字。冥契精微奥妙。世人又何多疑焉。
第余之所取。不敢当精微之目逝。将语其下者。曰摘
其微小微细之一端而巳也。童蒙时。习读经书章句。
但记其篇目梗槩。便于一时背诵。所谓遗其大者远
者焉。及弁髦。六藉而甘心内典。以向之句读。小心而
975-A¶ 第 512b 页 X57-0512.png
临于佛法大海。汪洋浩浣。广大无涯。如太末虫之缘
火𦦨。渺难凑泊。秋水神之睹海。若罔测端倪。而无可
如何也。第于浩博处。记其细节。广大处掇其微小。意
在即微小以稽广大。就细节以检浩繁。不外寸纸。而
能寻无边法海。究万象森罗。是又摘微小补之一端
也。

间多暗记默识。秪堪自怡衰老。为良师益友。不可
持赠他人也。盖移之他。目罕不眩。然不瞬鄙其无谓。
而大笑之矣。且吾侪处世。端在完前生债。读来世书。
后倘有览斯文。而冥然神会。如暗识金环者。或是山
人之后身不可知也。

** 摘记五经章意序

绎教之馀。翻阅六经。唯毛诗幼时习熟。馀经不能尽
读。且不欲尽读。间有所会。辄记其大章关节。摘其微
辞要意而出之。盖自便于寻讨。冀有裨夫教观云尔。

或谓六经为圣学之宗。学者皆当熟诵全文。方闲宗
旨。则不可摘而记。出世虽以教助观。要须一空文字。
方露真心。则不必摘而记。然则此记何以哉。余曰。诚
然哉。然更有所以也。窃观六经之御世。一一皆具正
心养性齐家治国之道。皆能究竟学者身心。直跻圣
贤之域。非此经。性理未全。更俟他经。方得了义也。以
故学人于一经得意。馀第旁通。似亦可巳。且秦火后。
鲁壁古文出。六经之兴。莫盛于西汉。然当时六经博
士。各以一窦。自多学士不能独擅一经。国朝取士。亦
未尝求备六艺。盖以一经之旨易工。而众妙之门难
975-A¶ 第 512c 页 X57-0512.png
兼也。我何人斯又能闲熟六艺。以求全儒林之宗旨
哉。第古人读书。有会必书。示有所得。而志不忘也。此
予五经章意之所以摘而记。且将有以助明吾之教
观焉。何者。如云无不敬。俨若思。安定辞。无体之礼。无
声之乐。拨乱反正。端本澄源。诛霸意。正人心。建中建
极。咸有一德。思无邪。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
岸。何思也。何虑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凡
是族也。引而伸之。何非诚三业。排邪立正。杜妄缘以
标宗归极。从深禅以豁露唯心之妙慧乎。盖世教虽
浅。会以圆心。即浅而深。法华云。治世语言。皆顺正法。
净名云。文门即解脱。故知六艺亦有以助明夫教观
也。畴谓世教之必碍至道乎哉。必谓二教相悖者。梁
肃陈瓘马圩杨杰辈。皆归向佛乘。游心禅观矣。何不
碍其为匡君辅世之忠臣伟儒耶。必谓二教相悖者。
远公以诗义。授周续之雷次宗矣。有朋法师。开胸中
六经堂。以接士大夫矣。何不碍其往生。及为教观之
宗匠□耶。张无尽曰。唯吾学佛。然后知儒。四明谓弟
子曰。教观之暇。当闲习六经。以接士大夫。庶于世无
壅碍耳。曾谓六经之反有悖哉。然则六经之摘记有
以夫。

或曰。六艺既不悖于至道矣。宁复碍夫习熟哉。
何乃沾沾以章节是记不巳隘乎。盖律文既许比丘
日以二时习学世典。所以绥外人而内闲正法。复禁
夫著意求工者。故余于六艺不能尽读。且不欲尽读。
而姑摘记其章意者。庶几闲卫正法。以有裨夫教观
975-A¶ 第 513a 页 X57-0513.png
之微意也。甲辰蜡月乙巳立春日序。

** 药师直解叙

东渐圣教。每多注疏。如金刚楞严。动辄百十。而药师
无解。何哉。古人意谓。秦燔经而经存。汉穷经而经亡。
牵于曲士蔓说耳。此经起尽。只一三法。如日月在天。
有目皆见。直捷显了。无事解释也。余既解矣。而云直
者。不曲之谓也。曲引勉證。句贴字训。而正义反晦不
直矣。汎扯成文。播弄讲口。而三德全庋不直矣。兹惟
随经直示。体宗用法。为众生之三因。即果人之三德。
俾造修者可依之开解。可凭之起行。如日光明。照见
种种色而巳。不敢曲注蔓解。以粖圣经者。亦解即无
解。仰体古人无事解释之意也。

** 梧桐月记

梧桐月记。记梧桐月也。所以志夫心之攸适。而无谖
也。夫梧桐之生干修挺。而叶婆娑。幽致实繁。阴秾秀
美。菶菶蒌蒌。不谢陶弘景。松柏满山。凉飔映砌。送绿
分青。象元亮北窗。悠然羲皇上人矣。逮皎月回颠。微
风仳影。参差错落。委曲玲珑。肖百千片。碎玉精金。流
光逗城。又如走盘照乘。乱掷衣裾。而光怪活泼。令人
把捉不定。佳趣联翩。殆莫可以言语殚述也。逮夫席
草就影。不惮屡迁。晤对久如。而身世欲空。习习两腋。
宛在清凉涘也。既而天风聿驶。树抄惊涛。若碎鸿门
之玉斗。撒石季伦。买姬十斛。复肖春潮带雨。晚雷轰。
被襟当之。不觉长笑失声。如金色头陀瞰须弥大地。
975-A¶ 第 513b 页 X57-0513.png
举发琴音。难遏手舞足蹈。几不有八万木叉之在躬
也。山林之乐。虽南面不与易。诚以南面忧勤。无多闲
适耳。曩予未冠时。妄希侥倖。对一篝而咿吾。染翰大
类。铁牛耕石田。纵桐月满窗。亦苦境耳。客岁逆旅武
林。日深拘忌鸥鹿之性。而强以周旋揖让进抑退扬
之节。是百忧心而百不中度程者也。明月梧桐亦桎
梏矣。何乐于我哉。今年度夏携李之天寿山寺。有双
桐颇修美。凉月裁挂。辄跣足箕踞其下。幽兴翩翩。而
弥觉其光景横生。洵可乐也。然幸身有馀闲。心无事
事。乃克恣情。以领斯清况耳。是则乐不存桐与月。而
存乎心之闲适矣。且以天下之大。兆民之众。庸讵鲜
高冈之植。庾楼之明。如兹地乎。顾匪竞名途式。趋世
谛营营焉。如予向所为者。比比而如予今之心迹。洒
然以消受斯乐者。几何人耶。吾虽喜今之异于昔矣。
又惧夫后之不如今也。是固宜志之不可谖也。时纪
之七月既望。

** 摘百家叙

无情中忽然而分四时。时之中。率然而有春。春发奇
华异卉。纷葩艳丽为万国瑞。参天绣地。何殊有情中
忽然而有四民。民之中掘然而有士。士吐锦心绣口。
黼黻文章成一家言。耀古辉今也。异哉。今夫飞潜游
走。与吾人同一知觉性灵也。与之言。蠢然无知。发为
声。啾啾嗥叫。彼自云云。于我何与。公冶长介葛卢者。
世不多出也。孰能听之。周君之兄。不辨菽麦。农工贾
975-A¶ 第 513c 页 X57-0513.png
家。擅废举顾。兔园册子。烦燥无味。竞为不入耳之言。
讵能脍炙人口哉。士君子天资美粹。力擅三长。动为
百世师。言为天下法。立言之际。灵气来集。子史为之
驱驰。经传为之囊括。直欲衙官屈宋伧父班马。磅礴
今古。网罗百世。成一家言。昭视来兹。其业伟哉。方其
境与心会。情与理融。洋洋乎笔之所运。花敷神助。兴
之所之。河决潮奔。俄而千军万马。雷轰电掣。悠然风
恬雨霁。寂无人声。其广也。长江大河。东注不尽。其细
也。一丘一壑。幽致有馀。多如栲栳倾珠。少亦精金片
玉。于以游扬道德。于以旌表忠贞。于以陶写性情。于
以咏吟风月。负扆而立宗庙朝廷。成经国之大事。蓬
累而甘衡门泌乐。为不朽之盛业。盖不烦惨淡经营。
而自然陆离彪炳。如风行水上。自成文理。落花水面。
宛尔文章。陆机文赋。未足以尽文士得意之妙也。由
是而下睨飞潜游走。农工贾流。智愚不翅霄壤什伯。
殆夙得性灵之独厚。亶聪明而掘然高出者乎。是又
不可忽而轻庋之矣。然士亦畴不能文哉。顾欲成一
家言。以昭视来。兹未易易也。方之古圣王。以天下为
家。兆民为子。诒厥孙谋。至百十世。始得名曰国家卿
大夫功业。足以耀荣盛德。足以裕后子孙。蝉联亦十
馀传。乃得列于世家。然成周终不可以混夏商。而吴
太伯非鲁周公也。是为百家焉。士为文章。其类是夫。
以忠孝节义为大本。以经传子史为辅翊。合众美而
成一文。犹纤万缕而就一锦。有文有赋。有序有诗。虽
975-A¶ 第 514a 页 X57-0514.png
与后先千万人同伦同文。而其语气性灵之所在。同
而不杂。和而不紊也。非语语月露人人长庆也。犹之
合千花万卉绣地参天以为春。然桃终不可以混李。
李终不可以滥梅。若是者方成一家言也。今之所集。
举能出类拔萃。掘然高出。而各自成家者也。摘百家
云。

** 摘佛经第一叙

如是我闻。三界大师。于泥曰场中。金棺掩曜。双树潜
辉。同闻尊者饮光庆喜。合志同方。结集遗言。四依乘
愿。翻译东渐。嗟予小子幸遇佛乘。卷舒钻仰。弥觉坚
深。爰于大部摘记章节。复于小品略识缘由。存以救
忘。难公闻见。有婆罗门居士。问曰。中华圣典。班班可
考。穷理尽性。靡不具焉。六合之外。存而弗论。子生中
国。胡嗜西书。予言不也。尔言穷理尽性。非皇极经世
之太极无极与。非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与。非子欲无
言与。非无思无为遂通天下与。则在当时贤者。犹不
能会悟。圣人引而不发之旨。抑况末学肤受者乎。子
刘子曰。读书三十年。百虑而无一获。惟出世法为可
尽心。张无尽曰。惟吾学佛。然后知儒。得毋儒典深微
处。非出世法。不能融会悟入者与。尔何知见之多僻
也。夫佛教大之则弥纶万有。范围法界。细之则精详
善恶。因果分明。而其要则在万缘净尽。心识俱空。然
后吾人之全体大用。当下现前。现前时。非有非空。不
俗不真。从容中道。不涉言思。无思也。无不思也。无为
975-A¶ 第 514b 页 X57-0514.png
也。无不为也。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湛湛
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斯之谓穷理尽性。斯之谓
太极无极。斯之谓夫子无言。而言性天道。斯之谓无
思无为。而感而遂通。是乃佛法广大精微。复能发明
先圣跃如之旨者也。尔何守夏虫醯鸡之一窦。而欲
外佛教江海之大天地之高哉。婆罗门居士。见予所
摘之经。闻予所说之叙。皆大欢喜。作礼而退。

** 普门肤说序

此经大师著有玄文。法智复详二记。开深进始。事理
圆畅。诚为极广大精微之典。后生何敢赘辞。惟是式
师分解别偈。科巽自然。义如冗琐。童蒙求我。难遵指
授。累因讲次。润以浅言。在祖师固视之。如皮毛珷玞。
而弁髦之矣。学人录存。目为肤说。盖以皮肤虽浅。亦
人身之所不弃者也。则是说也。庶几轻尘细雾。聊佐
高深。敢言别见一班。居为新说哉。知我罪我。所不辞
也。

** 集注节义序

玉岗师之注四教仪文也。虽广集成言。而联络照映。
如一气呵成句解字训。矩度自然。绝不露援引痕迹。
毕肖蔡夷峰之铁板注尚书。真胜国出尘大手笔也。
后人科段。琐碎辩释。云云祖意。反晦重昏。翳于太虚。
三光为之戢曜。其斯之谓欤。不用可也。第玉师随文
注释之外。另出手眼。所谓与诸家。有同异处。义似未
显。余从而科解之。名之曰节。何居乎。盖惟解盘根错
975-A¶ 第 514c 页 X57-0514.png
节。不事细碎科条也。且予从师二十稔。禀受八度。为
众讲说。今始七番。或时启帏咨闻。或于教部领会。书
公同志。尚亦爝火增辉二曜而巳耳。后贤苟为未允。
亦不用可也。

** 盂兰盆经折中疏序

泥文字者。拘步趋而或失深义。纵灵辩者。堕虚悬而
患不随经。若夫深玄彪炳。而复兴修多罗合。训诂精
详。而适与指外月冥。合二妙以雄长。成一家而独步。
昔之哲人。其犹病诸。予阅盂兰盆新旧二疏。而叹夫
先贤之未得兼长也。旧疏依经判释。多约阿含事相。
矩度井井。而未揭言外义趣。新疏妙辩纵横。文义富
丽。理观圆极。而似不合现文。且以单法为名。则弃去
佛说二字。孝慈为宗。则多赘流通一慈。三宝为体。则
勉饰一体之谈。而都忘圆三解脱。三复斯文。不忍佛
经之尚壅也。辄不自揣。檃栝疏通。扶旧疏以点明义
旨。正新疏而挽归契经。俾文不失义。辩不违经。庶几
折中仰弘圣化。讵能合二妙。以成一家。实冀兼事理。
而从容中道也。夫学邯郸武。而未得国能。匍匐道上。
宁免傍观之笑。不如拘步趋乎。无所惜之矣。

** 玉庵兴建缘起

玉庵在武原。驻车巷后。附郭一里许。明季甲申岁。为
邑矜朱。我佩创搆。以供碧印禅师者五年。继请遗闻
法师住持二年。天溪老人住持三年。运遐法师住持
十三年。已酉仲春。耀承父兄遗绪。应檀护钧命。挂瓢
975-A¶ 第 515a 页 X57-0515.png
其中。器界无常。年深易朽。栋桡屋坏。亦理之宜。耀时
默祷慈云。仰邀神力。愿建大殿以供三宝。客堂以接
云来。遂荷本邑檀信省城亲友。戮力输将鸠工有日。
权舆乎庚戌相月。落成于本年季冬。计建大殿山门。
云水堂二十馀间。耀因夙修薄祜。适罹岁凶。僶勉图
成檀波。难聚厥功。告圆之日。称贷者十三。逋负者十
三。至癸丑冬。历四年。所逋贷始完。而佛相庄严。亦灿
然于兹岁矣。不图甲寅三月。旧有大悲堂。久雨坍颓。
几至伤人毁像。乙卯春。圆木重建。前后计建。殿宇厢
房四十馀间。并塑像置地。总费约二千馀金。半荷檀
信乐输。半竭不肖钵资。是既众志成城。岂敢贪天功
力。惟是缘时所洽。偶萃眇躬。故凡鸠工庀材之际。一
砖一瓦。必躬必亲。良以兴建大途。自属檀波。胜善拮
据。小勤希分。劳力微功也。且僧传十科。兴福退居。其
后大兴土木。昔人讥属有为。矧兹小小经营。何须书
齿。伹架筑之需。既承众力奂轮。而后不可遗忘。故纪
姓氏。略昭盛德。再俟后贤大恢幢刹。合镌垂永也。

** 题玉庵交单

开山旧有交单。兹复更立此册者。略有三意。檀越创
建以来。业经五六交代。纸数不多。事难具载。一也。余
自住院十稔。屡事土木。三殿廊庑。主佛韦天。俱属更
新。依正既非畴昔。交册不可因仍。二也。我檀而后既
六易住持。自成开山一番终始矣。余徼天倖。稍扩旧
观。则忝居重兴之小始。如国运再造。中兴图籍。必非
975-A¶ 第 515b 页 X57-0515.png
旧日提封。三也。今以新编十类。并旧有交单。同付后
人者。正欲彰创业守成之功德。即后贤大恢幢刹。百
叶相承。亦必以开山更始之册。转相授受。庶勿忘铢
积寸累一旅一成之俶始云。

** 同戒录序(丙辰春期)

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三学以戒为
首也。比丘戒成。怀罗汉胎。菩萨戒就。入诸佛位。是三
乘以戒为体也。大哉戒乎。其为出生死。践佛果之正
本欤。第传授戒法。固凭乎十师之清净慈悲。而感发
光。又存乎诸子之精诚恳恻。幸哉。一会感应道交。无
作戒体。一众同沾。今而后各护浮囊。长养圣孕。日就
月将。远跻圣位。庶不忝兹会授受之勤。是所望于诸
子也。尔其勖诸。

** 读隐秀轩集

偶阅钟伯敬先生隐秀轩集。分类约数十种。皆备其
体。而不饶其篇。多者数十首。少者至一二章而止。每
阅一类毕。未尝不洒然喜其文之精美。而怅其篇之
辄尽。如小儿食少石蜜。适口而更冀其多有也。吾意
先生为国朝钜儒。握文教铨衡。所作必不止于此。或
为选集者。删之太苛与。而非耶。盖先生评左传。摘迁
史精。简而赪密。殊非后人所能置喙。岂其自作者。后
人能去取其间乎。然斯集之限于篇章。抑又何哉。至
阅先生兴谭子论作文曰。莫若少作。作其所必可传
者。选而后作。勿作而待选。然后释然大悟。先生之作
975-A¶ 第 515c 页 X57-0515.png
文。盖选而后作。作其所必可传者也。尚非作而自选
者。矧待后之选者删耶。然则斯集之果非后人为之
去取也。明矣。而篇章之不漫存也。不亦宜乎。尝见近
人覆文瓿集。阗咽国门。才一展卷。便嫌弃其烦冗。如
嚼木然弥觉其澹而无味也。何如此集不烦其篇。而
特备其体。令读者泠然跃然精神潜移而心目洒然。
如食蜜虽少而甜性无穷耶。一夜珠足以起困贫而
致富贵。积千珷玞。虽多亦奚以为。

** 阅钟子评选史传诗归隐秀轩集

知而不言。是谓之天风物。明道文教。于是乎作焉。然
文不难于自作。而难于评选古人之作。盖立题命意。
理闳大而文陆离。则巳脍炙人口。适悦人怀。此犹画
龙肖真。长袖善舞。俾观者心目惊悦。斯不可谓不难
矣。此第画工美人之常耳。若夫千百年古人之骨髓
命脉。蕴于侧理。吾能潜神冥会。入而得之。复能搜精
括要。出以示人。使陈死之精神跃然。与观者交接。俾
之惧然顾化。比犹点睛于画龙。而使之破壁惊飞。伽
陀一丸。能生死肉骨。而土木形骸。皆飞升仙去。此屠
龙技成。而不用其巧。复能驯之。使兴云致雨。以膏泽
六合者也。是为难耳。由此观之。评选古文。盖端也源
也。自作诗文。绪也流也。伯敬先生。评摘史传。精简隽
永。评选诗归。清空静远。凡古人一篇一意。一字一句。
有深心所托。蕴而未能发者。必皆搜揭。叹赏点示。后
人真能起千载作者之精神。跃然驰骤于豪素间。使
975-A¶ 第 516a 页 X57-0516.png
观者心目与之泠然接混然一。而脱然化者也。此点
睛手也。起死药也。屠龙技成。而善用其巧者也。殆观
隐秀轩集。文则精美简秀。备其体而限其篇。诗则清
深古博。而篇帙差饶于文。似乎流清者溯于源洁。源
大者始得流长也。虽然源固有流。流必同源。首尾似
异。而河润万里。道同也。作必能评。评必善作。自他虽
存。而启迪后学。功一也。先生文简秀。而评摘史传。则
精简隽永。诗清深。而评选诗归。则清空静远。此又混
源流。而一之之深切明著者也。曾何难易异同之分
于其间哉。抑其间果有难易流源之辨。与吾将咨先
生于白云之乡。必曰吾道之天。难易异同亦绪馀也。

** 翁永年书法叙

世之称书法三昧者。皆于穷愁患难忧喜离合中得
之。昌黎谓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虞卿非
穷愁。乌能著书。例之书法。固一道也。翁永年先生。辛
卯壬辰间。罹难来杭。吾社诸先辈。爱其诗文书法。竞
为重恤。社中文会。湖上杯吟。无翁先生。则似兴皆落
莫。予年十九。弃去操觚。而息心禅观。则与之隔断红
尘矣。独楷书一箑。未忍付诸祖龙耳。今甲寅冬。来遇
玉庵。诘姓氏。乃知永年先生也。出箑相證。忽逾二纪。
真成隔世再晤。话言畴昔。恍如昨日也。及赠余叙旧。
四律。书法八分。遒劲陆离。大非昔日阿蒙。果何术以
致之哉。先生曰。吾屡遘穷愁忧喜二途。乍离乍合。予
笑曰。此正先生得书法三昧之妙境欤。追忆西泠真
975-A¶ 第 516b 页 X57-0516.png
社之盛。吾侪后生。而与同盟者三人。王季侯。金晋阳。
及不肖也。当其诸先辈执牛耳以登坛。未免操旗鼓
而静听约束。若乃分题属文。卷必先完。意不后人。直
与之并驱中原。不知鹿死谁手。既而王子乡捷。金子
游泮。皆为富贵风流之人。予则安心雌伏。须臾王子
夭扎。金子病废。予兴先生。虽困穷而岿然如鲁灵光
也。且先生进于书法。不肖脱乎息观。欲谓忧喜离合
之非妙境得乎。夫崔张比玉逸少似金。中人十家不
敌片纸。则先生巳得却穷之技矣。抑何愁乎。不但是
也。尝闻先朝谈相。徒以工书。受知君相。世庙时婴。一
品宠赉。今先生受聘螺翁西席。操如椽。而交天下士。
岂如昔日。友吾社数十。措大而巳哉。乃为相顾一笑。
且曰。令师徐子近状何若。予曰。今六月修文地下矣。
复相与泫然久之。

** 大藏进广疏

迦文四十九年说法。乃曰。未曾道著一字。少室不立
文字。而曰。吾有楞伽四卷印心。抑何相悖也。盖无文
字者。为过关人解粘脱缚。立言教者。为未悟人提携
警觉耳。刘虬云。寄言谈于象外。而其理绝精粗。洎乎
两极之时。言即无言。无言即言也。然则吾侪两间嗤
嗤。孰非黄梁未熟之人。如来喃喃说法。总为开示悟
入宝铎。如毗目仙人。携手睹史。内绍弹指。皆令童子
得见无边佛境。重重楼阁者也。是则大藏千万卷之
利导生灵。岂诚小补者哉。吾浙张螺浮先生。再来人
975-A¶ 第 516c 页 X57-0516.png
也。给谏谔谔。既立功于朝廷。周恤殷殷。更施德于梓
里。比欲立言千古完三不朽。乃仿太史公历龙门之
险者而游罗浮。恍然悟前身为罗浮山内僧。与苏端
明之五祖戒。王新建之定中僧者孱齐。复慨岭南辽
远。佛法瞢闻。愿舍大藏于罗浮。永开人天之眼目。此
又白香山藏经。匡庐之同心也。夫佛教高深。向为出
生死之法宝。故施之者为功过量。受之者感德不赀。
其于诸处皆然矣。抑况岭表少见少闻者耶。今而后
吾庆全广生民。因言以进无言之旨。破梦而睹佛境
重重。实始张螺浮先生为法界手眼也。岭南大力生
无公。遣弟子顿觉。请经入山。螺浮僧那有在。久要不
忘。装潢全藏。出于一门。惟是经非一卷。路历数千。舟
车挽运。资斧为烦。更乞有力大人出手助和。庶可负
之而趋也。或曰。螺浮不愁强弩之末。顿觉何复舍此
取彼。予曰。不然。顿觉虞一之为甚。螺浮耻独为君子。
出世胜善。乐与人同。幸毋多让焉。

** 阅元白全集

庖丁善解。目无全牛。亦由深识全牛之始终。而后可
以无间入有馀也。若乃群盲摸象。触其尾则曰如帚。
触其蹄则曰如臼。尚不能谙其始终巨细。又乌能识
其大全而披剖之耶。唯观古今人之与心亦然。忆孩
提时。从乡塾师。课古文词。则于连昌宫中。识微之之
纤丽。于长恨歌琵琶行中。识乐天之讽感。及观新旧
唐书。唐文类聚。甲寅岁。读文苑千卷。则见二公之诗
975-A¶ 第 517a 页 X57-0517.png
文赋表。沨沨乎多也。然犹之摸象者所见。帚焉臼焉
而巳。若乃二公之心迹大全。尚在梦梦。比阅元白长
庆全集。则二人者。均有短长。微之以少年中策穆宗
时。名满京洛。宫人皆以才子目之。身为将相。可谓儒
学之效矣。惟是荐由幸人。躁于进取。不让仇士良而
致谴。欲立奇节以压众心。而招剌裴之诬人。固以轻
而视之矣。殊不知免贡蚶弹权贵。致君泽民之忠。溢
于言表。卓卓乎得大臣任重之体者也。乐天仕宦。四
十馀年。随时黜陟。似忘忻戚。彼自云云。于我何有。形
于诗赋。往往而在。所作诗文。信口而吟。随笔而书。不
为艰深刻苦之语。唯辟中和平坦门户。人则以俗而
名之。亦非也。盖其身为大臣。世际承平。正不欲刻意
蜩虫以失辞达之体。故意深而言显。使妇人女子亦
能知解。须知其深易。其浅难。其雅易。其俗难。如秋月
晚生丹桂实。常娥满月即成珠等。以典雅之文。作明
显之句。夫郊寒高则寒。孤则寒。今白俗明则俗。和则
俗。正其雅可及也。其俗不可及也。至如制诰判词。何
常不精微深奥哉。此吾识二公本来面目处也。而复
有短长之说者。非昔人元轻白俗之谓也。盖乐天持
斋默坐。言多达生。至于七十之外。卖马遣妓。时犹有
不能忘情之吟。是留连声。妓妮妮。欲海者微之。逡巡
外任。求复辅政。赍志长徂。是戚戚富贵。至死而不能
释然者。夫热中太煞。达而未达。殆二公之短长也。此
吾知其全。而妄肆以无间入有馀之论。庶几庖丁之
975-A¶ 第 517b 页 X57-0517.png
解乎。若谓此论压倒元白。则吾岂敢。

** 血书法华经跋

为儒佛者。率以委蛇八正。从容中道。无过不及之患。
是谓得之。若孝而必至于割股。忠而必至于杀身。不
巳太过。而失其中道乎。然子不如是。则似为孝之力
不竭。臣不如是。则似为忠之心不尽。盖充忠孝之类
之极也。夫剖心割股。断脰决腹。伤形毁性。一瞑而万
世不见。然后忠孝之心尽。忠孝之名立。忠孝之行成
也。与其不及也。宁过圣人有所取之矣。即为释子者
亦然。惟慈父之言行是式。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巳为
五种法师。可自利利他矣。而必至以骨为笔。剌血为
墨。书写经典。似过矣。殆亦忠臣孝子之用心欤。吾于
妙因粹生师。而见一班焉。师薙落应院。志在出尘。性
重讥嫌。如擎油钵。忽发僧那。剌血以书法华全部。夫
好事多难理之固。然或魔缘竞起。或内障陡兴师剌
血书经之志。确乎不拔。正历盘根错节。而益见其利
也。至于舌血尽而剌指。指血尽而剌臂。臂血尽而命
绝。绝而苏则更书。嘻吾至此而不能测其志。不反顾
义。不旋踵之勇猛精进矣。然调弦者。不必太急。斲轮
者。事贵不疾。名教中自有乐地。八正内道可委蛇。以
若所为。不巳太过乎。师以为不如是。则修行之心不
尽。修行之事不成。修行之道不行也。过则过矣。其不
愈于僧之窳堕饮食八瞢瞢种耶。与其不及也。宁过
昔人深取之盖以过则可几于中道。而不及则沦入
975-A¶ 第 517c 页 X57-0517.png
下流矣。自握管至今。天子在宥。十有五年。而刺书成
装。演毕将畀之。天龙呵护。永为叔世奇宝。予窃问曰。
凡字之一点。即用师一点血一点心。凡积几许点画
心血。而成一字。又积几许心血。而成一偈一卷。又积
几许心血。而成七卷全经。师能思量较计。以复我乎。
师既不可思议巳之心血。我又乌能心思口议。以颂
师功德哉。然一言可以槩诸。迦文以骨为笔。剌血为
墨。如是书经。此修行之过也。今成正觉。是则师之功
德。殆优入圣域者矣。

** 睿公裒文引言

世网如八阵图。逗入辄不能出。出盖凭夫学道。昔人
云。人不得道。生老病死四字关。谁能透过。然则学道
乃出生死之大本欤。由是而下睨。语言文字。抑末矣。
大梁睿公。年垂知命。锐志修道。今且二十年所矣。虽
众善俱崇。而指归安养。即精力稍惫。而礼诵不辍。或
曰。若形神勿王。盍缓净课与。则曰。主人公一旦欲捐
血肉团。亦可缓耶。雪溪公题忆佛轩云。随波逐浪去
翩翩。弹指声中七十年。岂不向来知忆佛。欲从老去
更加鞭。予又可缓其鞭乎。第酷嗜当代名公诗文道
语。龙蛇满壁俨然。诗画米家船矣。惟是少不深书。而
喜人文墨。人或疑之。吾闻苏长公性不解饮。而喜观
人饮。见其引满浮白。则浩浩焉。落落焉。如饮情之在
巳也。陶元亮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睿公之不
善文。而喜人文墨。亦是族也。或谓。睿公操一艺。而活
975-A¶ 第 518a 页 X57-0518.png
于逆旅。虽曰好道。第一乡之善士而巳。何能致四方
士君子文藻之多哉。是大不然。夫漏室来。鸿儒之谈
笑。敞庐何妨聚诸贤之珠玉哉。且宇宙有何美业。唯
吾心之神智睿于无穷而巳。其既修道惟勤固。巳得
出世之大宗大本矣。抑况语言文字之绪馀哉。吾知
诸君子之宠教。睿公正未艾也。

** 普荐罹难阵亡横死军民榜

天造草昧利。建侯而治。藩守不庭。唯肃杀为心。玩
兵搆祸。岁无虚日。甲寅以来。伤残尤甚。弟子沈光
华辈。目击死亡。同申荐拔。设伊蒲之供斋。七日以
为期。礼调御之名。足三千之满数。事方伊始。给语
导之。

尔等总号三才。类分九品。魂升魄降。出有入无。前阴
巳灭。后阴未来。淼淼焉一灵何托。视则不见。听则不
闻。冥冥际。厥貌难参。勿言南面之乐。融融顺彼。适来
而适去。须知北邙之尘。黯黯方且。苦畏而苦饥。河边
骸骨。梦中身曾无彼此。枕上鸳鸯。华表鹤殆有仙。凡
宗庙陈尸。但见新鬼大。而故鬼小。空亭兢食。惟知我
肉尽。而他肉来。曩时之伎俩如斯。今日之消沉夐异。
非时而死。岂属司命权衡缺具。以终正为造物愚弄。
虽天王明圣等观赤子。于苍生。而下土蒸黎。适觏刀
兵于定劫。甲寅之首。藩镇不庭。比岁以来。王师薄伐。
崖崩炮击。消四大于微尘。帆破舟沉。葬一灵于鱼腹。
势欲断流城窟涨征魂之水。望成京观尸僵高战骨
975-A¶ 第 518b 页 X57-0518.png
之山。尔既争雄于红旗影里。国威久恃。今固失命于
白刃丛中。死怨宜无至于四民编户尺籍羁身秋粮
夏税奉国。课以维艰。口算丁钱。应军需而不继。致有
三旬九食。岁富家贫。哀王孙而进食。罕遇其奇。怜范
叔之一寒。又无其匹瓶之罄垒之耻。他乡嗟空。国无
人神。为马尻为轮。于野见一车载鬼者矣。何况更逢
杀戮。忽罹死亡。三重赤晕。民少孑遗。千里黄埃。野无
寸草。老弱伤于锋刃。少艾牵入军营。骨肉生离。四鸟
不能各分飞之。痛夫妻死诀三声。何足喻肠断之悲。
金条脱半殉。死稚满路。伤心碧香钩。全埋马矢。千人
流涕。正劫火凭陵玉石。无分于贵贱。倾河竭泽。鲢鲤
孰辨于愚贤。试想日出而耕。日入而息。勉供上赋生
也。何德今由兵喜而活。兵怒而死。含泪下泉。杀复何
辜。井山不下于长平。仙岭有逾乎轵道。道殇国殣。白
蚁未束乎苞茅。妻掳夫亡。青蝇徒能为吊客。致令尔
辈悠悠长夜秪炊梦里之黄梁。澹澹斜阳好照河边
之白骨。委诸丘壑。何如零落山丘。哭以天阴。更乃啸
之白日。广孝阡之怨骨。嶙峋说不尽。含冤酸楚。寒林
所之悲风。呜咽诉难。穷横死凄凉。本坛遵觉皇。遗范
惟勤。心观众信。悯尔等久沦。共启法筵。意在长引风
幡。不使碧燐凝野血。大明法炬无令青火照阴房。于
是宣梵呗。以当歌钟。釆伊蒲而充俎豆。亦谋道。亦谋
食。岂类世俗来歆。不异空。不异色。与汝佛法相会。𦦨
口一斛耳。悟则醍醐。不悟即为毒药。焦面一士哉。识
975-A¶ 第 518c 页 X57-0518.png
即菩萨。不识即是鬼王。但了观力。宏深一唾。而劫火
灭。惟心广大。一吹而世界成。再不必倚草木。于风前
直舍铁围宫殿。又何须归佩环。于月下空将明器庄
严。具寿枉死。趋蹡归安乐之乡。弱鬼彊魂。瞻仰入无
遮之会者。

** 复灵芝耆宿公启

伏以。先贤月没劻勷。嘱在耆年。后学童蒙引掖用凭。
硕德振式微于季叶。咸尊砥柱。示昏邪之道岸。竞恃
司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恭惟大道。望某尊宿。座下
师模。当代领袖。后生德风。所扇英豪。翘首以归依。慈
教攸宣。缁白希光而景慕。乃禅乃教。囊括一心。立德
立言。典型万世。兼之谦慈。成性饮人。以温树之和且
也。接引为心。尊贤类平原之侠。明扬侧陋。奖进群心
盖是绾长眉。而津范神州。要非守金襕以灭定鸡足
者也。比慨法门下替。手教遥颁。勉某弘经律寺。戮力
上流。曩寂法祖。向晦宴息。自分独善。螺溪得韶国师。
推荐明扬。不觉腾光天壤。某愧非其人。实遭其遇。第
某樗散庸材。虽曾禀教师门。难为雕琢。驽骀下乘。奚
堪受知尊宿。俾骋康庄。拊臆惊思。恐辜盛意。仰凭老
师。覆护多方。永安中外。庶俾不肖支吾小试。稍利人
天。则座下之友。声可副。而相与有成。即诸公之丽泽
少裨。而盍簪无忝。谨俟春阳。用趋钧命。临书感激。无
任悚惶之至。

** 复寂照诸护法公启
975-A¶ 第 519a 页 X57-0519.png

伏以。宰官躬弘护之休愿承金嘱。居士总儒释之宗
名灿神州。翩翩杨李。藉甚祖灯。烨烨宗刘。彪炳莲社。
盖以动垂名教国步。恃以灵长兼之。誓职金汤。法运
由之光大。恭惟大护法诸老先生门下湖山毓秀生。
苻申甫之徵。乾象擒光。群切斗山之仰比。则埋轮京
辇。豺狼避骢马之风。总宪方州。士女满壶浆之谒。兼
之游泳佛乘。干城法海。洵乎夙秉。愿身总持儒释者
也。迩乃方轨给孤。頫循梵世。以寂照岿存古刹。命不
肖小试。铅刀琅函。载锡玉帛。遥颁启缄。而珠玑满握。
奚堪华衮之褒拜锡也。筐篚盈门。如饮江河之润。顾
某村墟。小草第属。长行粥饭。斥泽微鳞。难使观光沧
海。是以欲辞恐深方命之愆。将受更增覆餗之惧。忧
惶交并退。遂触籓所。恃大君子左提右挈。曲为二天
之庇。乃俾不肖。某日就月。将得展一割之能。庶古寺
于以少裨。即钧命因之。上副谨俟春王。敬聆玄论。临
书惴慄。无任主臣之复。

** 复陈曹诸护法公启

伏以。萨埵开普门誓愿。随应度而现身。将相禀灵山
嘱累。惟弘护以为心。故金吾[(嘹-口)-(日/小)+贝]道平之职。龙光觉道。
银鎗去史公之手。豁悟心宗。是举缅惟夙誓。闲法运
于草昧之秋。一极悲思。翊圣化于建侯之日。奚翅利
见当时。抑亦干城末造。恭惟大护法诸老先生麾下。
朝廷柱石。法苑金汤。从龙开国。草露布以行。师绾印
通侯。定庙谟于指掌。比乃躬长城而坐镇东。南琴书
975-A¶ 第 519b 页 X57-0519.png
乐。志秉弘愿。以崇尚佛乘。禅慧陶心。兹于海潮寺。襄
成论席。爰命不肖。某戾止弘经。片笺天下。玉质金相。
尺素空飏。葩纷彩舞。试令入齿。飞雪还疑出袖。迸霞
曩梁慧约。朅耒剡上。逢周将军。延住草堂。某人实天
渊。乃事符畴昔。顾某解疏三观。行昧十乘。仅知饮食。
亡何宁解。匡群祖洽。猥承钧命。良切惊思仰凭大护
法。擒光到处。自然华雨深。而敉宁海众。庶俾不肖某。
食粟其间。亦得法轮转。而上副檀心。寅看绿舞宫腰。
侯新条于细柳营前。红飞锦障。秣良驹于大树丛中。
临书战慄。无任恐惶之复。

随缘集杂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