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声闻正义¶
声闻正义¶ 第 236a 页
No. 966
台宗精英集卷第二
仙都门人 普容 录


* 声闻正义
* 楞伽三记
* 方等记相
* 分身会异
* 龙女成佛
* 秘密教义
* 不定教义
* 提谓摄属
* 三疑权实
* 阿难乞乳

* 声闻正义

圣人出世普为法界群机施设五时正被二乘之众
以由大通佛所纳其种子在怀中间退大菩提久流
五道生死如来悲悯起应同居先以四时弄引调停
次以法华会归佛道三周得记根分利钝之殊四种
声闻名有开合之异经论义博疏记词丰浅学莫究
其源下智曷穷其旨余因讲次考覈诸文定元小而
有指归判定性而论大种依经准疏非敢臆谈有异
古今辄陈短见分四初辩傍正根性二究大种有无
三明藏通八门四示文旨疑妨。

** 初辩傍正根性者

文句曰化城正意为退大取小人
傍为发轸学小人上二周正意为发轸学小人傍为
退大人且上二周傍为退大人置而未论正为发轸
声闻正义¶ 第 236b 页 X57-0236.png
学小人以论中四种如何收之若是定性不至法华
上慢略开拂席起去应化权行故则不论 曰退大
傍正不成进退俱妨如何判之或曰发轸学小乃当
应化所收以由三周开显不出应化退大二种声闻
如论云前二未熟不与记后二与记斯之谓矣或曰
退大所收即待时不待时两种根性上之二周待时
之人故名发轸学小其不待时者故言傍为退大人
或曰上二周傍为退大者乃是第三宿世因缘周根
性虽闻法譬未能悟入伹破小品无明未入圆家初
住无妨在座故云傍为退大也化城傍为发轸学小
者此人巳于法譬二周得悟入圆初住至因缘周闻
大通事增道损生无妨在座故云傍为发轸学小也
然此之三说义意皆非初师若将发轸元小判归应
化返显今经开显正为权行之人次师若以待时不
待时而分傍正者上二周正为发轸学小人闻法譬
益傍为退大闻因缘益化城正为退大闻因缘益此
则可尔且傍为发轸学小未审闻何法得何益耶秪
此一问便见他非第三师说一往似尔再研则非今
且问曰上二周傍为既是因缘周人伹破小品无明
未能悟入无妨在座应是钝根荆溪那云退大者利
通上二周且因缘周傍为发轸既在上二周得悟入
圆初住到因缘周增道损生应是利根荆溪那云元
小者钝应在第三遭此一问应须结舌其间亦有将
九周通别以消傍正之文无稽之谈不足评论今意
声闻正义¶ 第 236c 页 X57-0236.png
出之使无疑滞当知发轸学小以论中四种判之乃
当退大所摄此附三周得名不同所以分其傍正之
别若上二周由根利故不假指昔便能信解故名发
轸学小若因缘周根性既钝须假指昔闻大通事方
能悟入故曰退大如妙乐云以法说时未论往古且
据现文今名发轸学小且据现文尔文句云化城正
意为退大等妙乐释云化城正意为退大等者更与
上二周对论同异故今文云前路犹远今欲退还上
两周未有此语但云没苦及以所烧此亦一往亦可
退大者利通上二周元小者钝应在第三所言同异
者同则同在三周得记并是退大之人故释签云法
譬二周得记之徒莫非往日结缘之辈异者法譬二
周谓之发轸学小因缘方云退大由根利钝故立二
名以明同异祖意泠然学者自昧于此不晓如何定
判三周开显所被机缘是何根性今为点之方彰傍
正义无所滥然则三周虽以元小退大而分傍正并
皆不出退大之人若天台谓之发轸学小从喻立名
荆溪谓之元住小从法受称虽则利钝得名不同人
秪是一若尔既谓元小退大是一但得名不同者未
审法譬二周傍为退大之人为闻何法得入若闻法
譬何不名为发轸若闻因缘与不待时何简应知上
之二周傍为退大还是闻其法譬得入今不受发轸
学小之名者斯约傍为退大之人本是第三周宿世
因缘钝根之者因遇善缘故转钝为利在法譬二周
声闻正义¶ 第 237a 页 X57-0237.png
同上中二根闻法譬得入虽闻上二周得入不名发
轸学小者附他本是宿世因缘周人从本受称故云
上二周傍为退大也若化城傍为发轸学小者此人
本是法譬二周利根之者因遇恶缘转利为钝同第
三周闻宿世因缘方能悟入虽闻因缘悟入不受退
大之名者附他本是法譬二周根性从本受称故云
傍为发轸学小也故知机缘差别回转不同如法华
文句因明三周根转不同文云众生心神不定遇恶
缘转利为钝遇善缘转钝为利今此傍为之人正同
此意其义泯齐若尔既发轸元小与退大是同妙乐
那云此中具有应化退大及元住小得记之后并堪
为同闻众既云退大及元住小熟云同耶良由正顺
三周列同闻众得名不同故有退大元小二名之别
究其根性其实是一发轸元小作此收摄文义显矣。

** 二究大种有无者

决定性人大通佛所还有大种否
若谓无者论云前二未熟不与记既云未熟必先有
种若言有者三种逢值疏中乃云第三但论遇小不
论遇大妙乐释云第三类人未曾闻大便即流转此
人即以初闻小时为初结缘据此之文应无大种如
何判决旧人判云定性声闻决无大种天台显云第
三但论遇小不论遇大妙乐云未曾闻大便即流转
验无大种明矣论云未熟者非先有种谓之未熟即
是未脱故云未熟由定性人不至法华开显得脱若
有大种与退大人如何拣之此师之说经疏全迷天
声闻正义¶ 第 237b 页 X57-0237.png
台节经既有三段初明昔日共结缘二明中间更相
逢值三明今日还说法华定性之人若无大种何云
昔日共结缘非其定性退大共结大缘与谁共耶自
非有种何由中间更相逢值自非有种何由今日还
说法华况复改论未熟谓之未脱其谬由甚且种熟
脱三始终无废若作此说返显伹有其脱而无种熟
不源经疏致兹错说今所定者须知定性之人论文
既云前二未熟验有大种其旨洞然但由此人根钝
障重下种之后便即流转直至今日犹尚未熟而于
彼土方闻是经故化城喻品经有三科第三还说法
华科中又二初会古今次正明还说法华初科又二
初会师古今次会弟子古今于未来弟子中初正会
经文云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二释疑
经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
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馀国
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
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斯则天台作释复疑科此
之文自非大通有种何由今日结会古今于未来世
方便土中得闻是经盖缘退大定性虽同大通结缘
下种若退大人下种之后复闻圆法依教起行中间
疲倦退大取小若定性人下种之后更不复闻圆常
之法一向乐小故文句云但论遇小不论遇大荆溪
又云此人即以初闻小时为初结缘乃至云中间之
言自望元初结小缘者尔此等并是中间之元初非
声闻正义¶ 第 237c 页 X57-0237.png
指大通为元初矣先达不晓专执此文谓定性无大
种者谬矣。

** 三明藏通八门者

且一家所明定性声闻不至方等
何以妙乐中云藏通八门门门四种通教既有四种
声闻莫也定性来至方等若至方等必到法华旧人
或云定性之人不至方等今云藏通八门门门四种
者非论文四种乃是初地应化初住应化次第佛道
不次第佛道四种人尔如妙乐云藏通八门门门四
种门门各有佛道应化迹在前教复同前数其文显
矣或曰此文正点文句四释消经约教释义以说盖
由藏通二教同诠真谛修證义同故云藏通八门门
门四种非是通教有定性人来至方等然此二说虽
各有意寻文所以义皆不然世寡全才八难具美斯
之谓矣今准疏记究其指归非但有异先见亦则契
合祖文以由妙乐之文谓之藏通各有四种者斯乃
正点疏文破古释义列同闻众故何者盖缘此经列
众先列声闻次列菩萨后列杂众古师判云声闻欣
涅槃人天著生死各有所偏菩萨不欣不著居中天
台破云本迹解者声闻内秘外现何尝保證涅槃天
人皆大萨埵岂复耽染生死皆是迹引二边而本常
中道也乃至复引法华论四种声闻约住果应化佛
道破之文云今开住果为两㭊法住果是三藏声闻
体法住果是通教声闻开应化为两登地应化别教
声闻登住应化是圆教声闻开佛道声闻亦为两令
声闻正义¶ 第 238a 页 X57-0238.png
他次第闻佛道是别教声闻令他不次第闻佛道即
圆教声闻声闻义浩然云何以證涅槃者判之妙乐
即便释云声闻浩然者责人非论然用教者云大乘
声闻未为通晓今云应化从本以说据众全在小乘
中也言浩然者藏通八门门门四种是何四种良由
非论中四种即是住果应化佛道上慢四种记即判
云门门各有佛道应化迹在前教复同前数据本复
应地住地住及行向地上慢所滥复同前数此则住
果以为所同若应化佛道上慢以为能同古人但云
声闻欣涅槃与而言之秪得今家住果一义虽得其
一他无教眼任情解释记复破云他无约教今昔本
迹权实开合等释伹云住果及方便等是故责云云
何以證涅槃者判之文旨显然何须穿凿若尔上慢
之人未得谓得未證谓證可云滥同住果之数应化
之人因秘外现亦则可尔且佛道声闻今经开显以
佛道声令一切闻据新入者方有佛道如何得云复
同前数当知今且附名释义以破古人不可执文拒
争文义炳耀犹同日月瞽者不见自生异端昔人便
谓藏通四种指为论中四种而妨定性至方等者一
何粗弊。

** 四示文旨疑妨

问上二周傍为之人本是第三周
极钝根性遇善缘故转钝为利且化城傍为发轸学
小者虽本是上二周人遇恶缘故转利为钝若尔法
华座席安有恶缘耶。

答近约法华巳前远约大通结
声闻正义¶ 第 238b 页 X57-0238.png
缘巳后岂到法华方遇恶缘耶。

问若谓定性不至
法华何以楞严经云尔时佛告富楼那及诸会中漏
尽无学诸阿罗汉如来今日普为此会宣胜义中真
胜义性令汝会中定性声闻乃至云皆获一乘寂灭
场地且楞严经乃法华后说尚有定性声闻何云定
性不至法华耶。

答若决定性人鹿苑出宅巳后便归
山间尚不至方等况楞严会经云定性者乃不定性
即是退大声闻虽经法华三周开显根钝不入故至
楞严会中不妨化意若见经中定性之言便谓决定
性者谬矣若尔涅槃玄那云般若巳后付财定性与
记作佛耶此乃退大之人至法华中定天性父子授
记作佛何关决定性耶。

问别异善根声闻退大定
性如何收摄若是定性文句乃云本是菩萨积劫修
行中间疲厌生死退大取小大品称为别异善根若
云退大妙玄云决定性声闻者久习别异善根。

答别
异善根通此二种但别异名通久习小别以分二种
若退大人退大未久习小时近若定性人未曾闻大
便即流转久习于小虽久近不同并是别异大乘善
根。

问妙乐云在昔则无应化佛道之称在今则无
住果决定之名何以本行经云内秘一乘菩萨行外
现声闻及缘觉。

答二文化意不同被机有异若本行
经虽在昔教有应化名者乃对菩萨不对二乘此则
无妨至法华经始有应化名者显对二乘说其本迹
昔经即无。

问辅行云如诸声闻位登极果方等弹
声闻正义¶ 第 238c 页 X57-0238.png
斥般若被加来至法华三请四止犹须广略五佛开
权法譬因缘慇勤郑重仍有未了来至涅槃此之一
文若以论文四种声闻如何收摄。

答既历五时退大
所摄虽经开显由根钝故直至涅槃三周之人虽分
利钝今望此人一槩为利莫谓才言退大便即三周
得入其钝根者还至涅槃。

问上慢声闻还有生至
方便土中而得脱否有则既未断惑如何得生无则
释签乃云若五千起去并付待后会及彼土得闻。


究文来意双结二种因明定性及上慢人文中乃云
事不获巳一音异解既调熟竟道味无殊馀生灭度
想若五千起去并付待后会及彼土得闻云生灭度
想者即是定性彼土得闻若五千起去即是上慢付
待后会不观文意标结之殊诚难判矣。

问辅行云
遍寻法华巳前诸教实无授记二乘作佛之文何以
宝积经云尔时宝月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何故
授声闻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世尊答言声闻
有佛性故记若尔莫昔经亦记声闻耶。

答此乃宝积
经中如来密对菩萨授记声闻例同楞伽密对菩萨
之义既对菩萨化意无妨。

* 楞伽三记

楞伽三记辞隐义深吾祖无文荆溪意略人师寡识
学者鲜知余究斯经诚难洞晓自非师授曷得其方
今随所传用须抄录庶贻厥孙谋俾虚室生白者矣
分四初示文二疑难三伸释四馀妨。
声闻正义¶ 第 239a 页 X57-0239.png

** 初示文者

辅行云遍寻法华巳前诸教实无二乘作
佛之文及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若
不尔者岂部圆妙独隔二乘问若言方等不记二乘
何故楞伽第二变化品中大慧问佛如来何故授声
闻记佛言三意故记一为入无馀界者密劝修菩萨
行故二为此界他土菩萨乐求声闻涅槃者劝舍此
心修大行故三变化佛授声闻记非法性佛(云云)

** 二疑难者

楞伽经中变化品前并无授记声闻之语
何以大慧孤然问佛授声闻记不知何处授记声闻
而作此问又复密对菩萨授记声闻之相其相若何
又辅行云一为入无馀界者密劝修菩萨行故此为
在同居土中劝修为方便土中劝耶若言方便正在
同居方等会上楞伽经中变化品初如来策进钝根
菩萨劝修菩萨之行若曰同居何谓入无馀界者究
而诘之良难晓了如何伸通。

** 三伸释者

不出两意一者正记成密彰策进故以由
变化品前如来密对大慧菩萨授声闻记虽曰授记
而声闻人亦不在座并不闻知众既不知故无结集
经文不载大慧菩萨为欲发起密记之事故于变化
品初而以问之故辅行云当知大慧发起密说是故
发问授记之事当初如来若不密对大慧授记声闻
变化品初无由发问但是密对菩萨授声闻记为欲
策进钝根菩萨修菩萨行其声闻人不知明矣故辅
行云但为斥于钝根菩萨对彼说记何关二乘秪一
声闻正义¶ 第 239b 页 X57-0239.png
策进之言于今便成两向若在菩萨即当策进令发
大心莫退菩提之行乃是劝进若于二乘正当授记
之相是故然尔所言入无馀界修菩萨行者此则同
居土中密对此土菩萨说方便土二乘之事非谓灼
然在于彼土劝二乘人发大心尔二者叙记成显彰
弹斥故以由正记之时专为方等叙记作彰弹斥之
本方等会上弹斥声闻欲令耻小慕大以为法华开
权显实之由渐故若尔楞伽经中大慧问佛何故授
声闻记佛以三意答之且此三意以答大慧如何便
断此是弹呵今出其意非无所以如第一意云为入
无馀界者密劝修菩萨行故如来既对钝根菩萨劝
方便土二乘修菩萨行因此怀疑我之所證得非真
实何者若是究竟如来不应劝进方便土中二乘之
人修大乘行是以耻小慕大正当弹斥二为此界他
土菩萨乐求声闻涅槃者劝舍此心修大行故如来
既对钝根菩萨劝进此土他界菩萨退菩提心乐声
闻行者令其莫起此心进修大行其二乘法非谓究
竟诸声闻人既闻此说便即狐疑我所證法自谓究
竟今此菩萨乐求涅槃如来劝之莫起此心修菩萨
行想我所證未为至极遂乃耻小慕大虽曰劝进菩
萨即是斥夺声闻三变化佛授声闻记非法性佛者
变化之佛授记声闻须假金刚力士护持若法性佛
不假金刚力士护持所以声闻而生疑惑能记之佛
尚非真实须假护持况所记人安得是实进退于怀
声闻正义¶ 第 239c 页 X57-0239.png
义当弹斥作此明之非但契合佛经亦乃深符祖意
楞伽记相如观掌果。

** 四馀妨

问三意并是斥夺声闻妙乐那云楞伽乃
密对菩萨耶。

答正记以明乃当密劝钝根菩萨莫退
大心进修大行故云密对菩萨叙记以说正是弹斥
声闻。

问佛对人天大众乃云一为入无馀界者密
劝修菩萨行故莫二乘于法华前知有方便土生。


虽云入无馀界者二乘自谓灰身灭智邻身太虚今
约大教以判故云入无馀界者尔。

问变化佛授声
闻记鹿苑方等何时所收。

答变化之佛即是三藏劣
应之身义当鹿苑密对菩萨授记声闻故至方等而
叙出之。

* 方等记相

法华之后方等经中授记五百声闻机缘横竖莫辩
如彼经云五百声闻同声说偈称赞如来佛即授记
告云汝等亦当各各作佛俱同一号号宝月王如来
无所著至真等正觉于是文殊怀疑即起白佛如前
所说先于王舍大城授诸声闻记今复于舍卫国祇
洹林中授声闻记昔于波罗奈授诸声闻记我今少
有疑惑欲请问如来唯佛听许尔时舍利弗问文殊
言世尊弘慈无量授我等记世尊不虚所言真实故
于第二第三授我等记于是心生欢喜遂问文殊得
记之相文殊斥云犹如枯树更生枝否犹如山川还
本处否犹如㭊石还可合否如焦谷败种更生芽否
声闻正义¶ 第 240a 页 X57-0240.png
舍利弗答言不也于是文殊复便斥云若不可得云
何问我得记生喜授记无形无相无我无有言语无
去来今犹如野马如是观者乃名得记此文是文殊
破舍利弗得记之相亦同弹斥若其然者法华之后
方等经中如来记此五百声闻皆同一号号宝月王
如来此为是横来之机为是竖来者若曰横来彼经
既云先于王城授声闻记今复于舍卫国授诸声闻
记昔于波罗奈授声闻记今舍利弗云故能第二第
三授我等记既历五时应是次第竖来根性若是竖
来既经法华开显王城授记巳毕岂可法华之后方
等经中又与授记横竖两途诚难区别良由此经佛
记此等五百声闻须存两向若舍利弗者乃是竖来
之人为欲发起授记声闻之事若五百等还是横来
至于此会得授记别若是横来何以身子叙云第二
第三授我等记既言我等正是等其五百声闻何谓
五百是横来机当知我等二字非是等其法华三周
授记五百声闻等所言等者此有二义一者文殊通
问三处授记声闻是以身子通途答云授我等记对
文殊说故云我等二者由三处授记皆记声闻是以
乃云授我等记盖缘此之三处并是授记我等声闻
故云我等有此两义是故然耳非是等其法华座席
巳蒙授记五百声闻次第竖历一代五时者若尔既
有别号应破无明巳入圆住何得执记而生欢喜却
被文殊之所呵斥当知虽曰得记有别号等伹是权
声闻正义¶ 第 240b 页 X57-0240.png
记未破无明由有所执身子古圣发起为问文殊记
相心生欢喜故被弹斥令舍二乘之执进修菩提之
行又复文殊通问三处授记声闻若尔且鹿苑中授
声闻记其相云何今为出之显露虽无约秘密说巳
记二乘故辅行云昔日授记佛意不壅小乘情隔自
无希取况约秘密巳记二乘据斯巳论通至鹿苑若
尔既约密论四时备有何以文殊唯问鹿苑及以法
华然约密记虽通四时鹿苑唯小密记声闻故问鹿
苑若方等般若部通大小非但密记二乘亦乃显记
菩萨由此之故是以不问况复鹿苑居于渐初但问
其初以摄其后然今所明方等授记正在法华之后
经明弹斥所以天台判为方等通后之义若尔何故
荆溪却云此文是文殊破舍利弗得记之相亦同弹
呵仍似般若亦可云般若在前意耶应知正是方等
遍法华后今云仍似般若在前者由此经中文殊破
其身子得记生喜之相有其无相破执之语似于般
若虽在法华之后经既谈空荡著是即判云仍似般
若在前盖缘在方等经中明其空法是故得云般若
在前。

* 分身会异

然分身者出自今经妙部非昔教之所谈也盖由迹
门三周开显化事巳毕本门拂迹显本将兴所以于
迹门流通之中宝塔涌现者證前迹门开权显实发
后本门显本远由先集分身后方开塔欲彰如来久
声闻正义¶ 第 240c 页 X57-0240.png
成化用若今始成分身何有分身既集空中菩萨涌
现其前由此动弥勒生其近疑然后感如来谈其远
本故荆溪云集分身召本属乃显舍那非始成也然
此之旨今昔通局意稍难知今欲伸明分为四意初
示难次叙斥三今意四料拣。

** 初示难者

分身唯局今经亦通昔教否若通昔者签
云华严但云主伴眷属大集亦无分身之言般若但
云千佛同名释迦并不云分身故知今经方曰分身
以迹覆本是故不说(文)若不通昔经者何故璎珞经
云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树下释迦文佛分身百亿
悉遍其中又首楞严经云坚首菩萨白佛乃至上方
有土名一灯明等并释迦分身据此昔经亦说分身
何云唯局今经耶。

** 次叙斥者

或云昔经乃迹门分身今经乃是本门分
身或云昔经是密说分身今经是显说分身如荆溪
云显密意别思之可知或有约四句收乃云集而不
说如大集经集二界中间虽集不说自有说而不集
如华严璎珞首楞严经等虽说不集自有不说不集
如法华巳前诸经自有亦说亦集如今经是也然此
三说义皆不然若云昔经是迹门分身者为即生论
耶隔生论耶若即生者分段生死秽漏四大之质如
何便能分身若隔生者今日寂场方始成道那云隔
生耶次云昔经是密说分身者华严璎珞等经显然
经部结集有分身之言何密之有哉三云约四句收
声闻正义¶ 第 241a 页 X57-0241.png
者且次句云说而不集如华严璎珞等经者璎珞显
云释迦文佛分身百亿悉遍其中皆来集此金刚寂
灭道场众会何云说而不集且分身既集莫也滥同
法华耶然此三说皆未究分身之义若得今意诸论
自释耳。

** 三今意者

然分身之义有二意焉一者昔经带方便
故不得说分身今经纯圆独妙故方说分身如文句
云大集名若干佛与欲华严亦说十方若干佛同说
华严大品亦云千佛同说般若皆不云是释迦分身
准今经意应是分身彼带方便故时中不显说耳又
签云以迹覆本是故不说得此文旨由昔经带方便
以迹覆本不得显说分身今经独一圆妙故显说分
身耳二者昔经约圆自论亦可说其分身如华严璎
珞首楞严等经皆说分身者此乃如来对昔圆人自
说不妨化意前之三教乃是方便故不对说而有分
身昔人伹知分身通昔之难不知分身通昔之义也。

** 四料拣

问华严经显云故能分身遍十方悉遍菩
提树王下释签何云华严但云眷属皆不说分身耶。

答经说分身者对圆菩萨说签云不说者约对偏菩
萨及后分二乘故不显说如云彼带方便故时中不
显说耳。

问若昔经但对圆菩萨说分身不通方便
教者何故首楞严经云佛告阿难汝承佛力乃知是
事乃至云上方有土名一灯明等并释迦分身若尔
既对阿难所说莫小教知有分身耶。

答佛力加被非
声闻正义¶ 第 241b 页 X57-0241.png
自力能知如经云汝承佛力乃知是事既是佛力加
被知亦无妨也若感应传云如来成道二十一年后
佛告大目连汝往祗洹戒坛北鸣钟召十方僧如观
音普贤菩萨等并集我分身百亿释迦各乘楼观至
戒坛所若尔莫对目连小乘说分身耶然此之义例
前亦是神力加被不妨化用也。

问昔经对圆菩萨
显说分身偏人知否知则有妨化意不知者既是显
说安得不知耶。

答虽云显说还是不知以由如来三
轮不思议力隐覆偏机故不令知以由彼带方便虽
显而密故荆溪云显密意别思之可知不同昔人不
分偏圆并是密说今则于圆成显于偏成密耳。


昔经为久成分身为今寂场始成分身若是始成华
严璎珞何不显说又复始成是今日即生秽浊四大
如何说分身耶若是久成莫妨本门化事耶。

答还是
久成非始成也文句显云大集明若干佛与欲乃至
云准今经意应是分身既与今经会同久成分身明
矣但昔带方便故不显说若对圆说有何所妨若不
尔者今经迹门流通之中既未拂迹显本如何宝塔
品中便说久成分身莫也亦妨本门化事耶。

问法
华迹门正宗尚不可说久成之事如何昔经说久成
分身耶。

答对昔圆破无明菩萨说则不妨如今经迹
门三周之后流通之中虽未拂迹显本便对三周破
无明人说久成分身既其不妨对昔圆教破无明菩
萨说有分身不妨化用若尔在昔初心圆人知有分
声闻正义¶ 第 241c 页 X57-0241.png
身否答昔圆初心既未入实为圆隔偏不了化用不
知分身如昔圆人曾入实者来至今经但论增进未
入实者须闻开显分身亦尔如三周人虽入实竟至
实塔品中方集分身是知昔圆初心不得知有分身
明矣。

问昔经既是久成分身与今经同异云何若
异则彼此久成若同者今经宝塔涌现方集分身欲
彰拂迹显本远由安得同耶。

答今昔分身是同但显
密多少有异如文句云今经非但数多亦显说是分
身耳。

问今经三变土田方安分身得尽净名方丈
之室自然能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莫也今经不及
昔经力用耶。

答两处化意不同净名弹斥二乘显不
思议事即狭而遍法华开权显实表破三惑废下三
土方显如来开权化事宽广而遍当知两处化意不
同安可攀齐为妨耶。

* 龙女成佛

龙女成佛出自今经彰妙部之功能显开权之力用
经文但云即此女身成佛疏中乃有八相成道之言
遂令报习二果难明致使权实两途莫晓自来学者
皆患斯文今欲伸通聊分三意初示难次伸通三料
拣。

** 且初示难者

今经授记龙女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
佛为报果习果耶若是报果当时众会皆见此女忽
然之间变成男子即往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说
法度人何舍报哉若是习果天台何云南方缘熟宜
声闻正义¶ 第 242a 页 X57-0242.png
以八相成道既有八相安不舍报耶。

** 次伸通者

或云龙女是习果成佛显经力用如经云
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
成等正觉岂非习果或云乃是报果成佛如天台云
南方缘熟宜以八相成道既有八相岂非报果然此
两说但各得一边未为尽善鹬蚌相厄我承其弊耳
今来须知秪一龙女成等正觉故使两土机见不同
此土法华座席人天大众而见此女即此女身成等
正觉南方机缘还是所见舍此报身八相成道盖由
机见不同故天台云此方缘薄秪此龙女教化南方
缘熟宜以八相成道文旨昭然何劳苦诤耶。

** 三料拣

问龙女成佛为权为实若权则不显今经
之力用若实妙乐那云今龙女文从权而说耶。

答荆
溪既云今龙女文从权而说是权非实龙女虽权权
必引实故妙乐云实行不疾权行徒引斯之谓矣又
云南方缘熟宜以八相成道若是实行乃是龙畜何
云南方缘熟耶。

问龙女南方成佛还施五时否若
施五时此座大众而见此女往于彼土普为十方一
切众生演说妙法若不施五时者既有八相安无五
时耶。

答此亦两土机见不同今此法华座席人天大
众见女生彼即说法华故云演说妙法若彼土机见
既有八相还是所见施五时也。

问无垢世界为净
土秽土净土不应八相成道秽土何无垢之称耶。


既施五时验非净土今来且附龙女即此五障之身
声闻正义¶ 第 242b 页 X57-0242.png
便成正觉故云无垢。

问龙女成佛何无别号耶。


非无别号译家略尔或者云龙女别号名曰华仙如
来未捡经论。

问龙女说偈为赞佛赞自若赞自者
道理不然若赞佛者经疏不显。

答究经疏意非是赞
佛以由龙女闻开显后深达自巳及十方界罪福之
相自行所證真应二身具足相好是以说偈即赞此
相天台判云前二句明持经得解后二行明成就二
身准此文意龙女自赞所證之相其义昭然。

问胎
经魔梵释女在昔即此女身成佛今经是妙何故变
女成男莫也今不及昔耶。

答不出三意一者且附十
号中调御丈夫一号故须变二者龙女是畜身故须
变胎经是人天身故不变三者圆證三身得普现色
身三昧彰变现自在故有此三义故变女为男彰经
力用耳。

问昔经记男不记女今经男女俱记何故
胎经记女成佛耶。

答胎经虽昔乃述过去之事非今
日也如胎经云过去五十四亿恒河沙劫有世界名
曰火光焰佛名无欲如来十号具足乃至云时有七
十万二千亿女在大旷非人行处乃至云是谓不舍
身不受身而成佛道然说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说有
是非等经文显云过去非今日法华巳前记女成佛
也。

问胎经是过去者古佛必有五时于前四时记
女成佛莫妨彼佛化用耶。

答古佛虽亦记女成佛乃
是法华授记非昔教也何以见得古佛亦是法华记
女良由妙乐既引同今日法华龙女成佛若是昔教
声闻正义¶ 第 242c 页 X57-0242.png
不应引同也人不见之妄生穿凿者多矣。

问身子
智积巳经开显何故挟藏别而难圆耶。

答若身子智
积巳经开显不应有疑今为发起未了之者虽经开
显或有未破无明者恐生此疑是故发起此问而破
彼执。

问龙女为海中破无明灵山座席耶在灵山
者经疏并无一文在海则不显今经之力用耶。

答有
两解一云龙女来至此会献如来珠世尊纳受始破
无明而得成佛盖显如来神力彰经力用又复天台
释此经文乃云献珠表得圆解圆珠表其修得圆因
奉佛是将因尅果佛受疾者获果速也得此之意灵
山破无明显矣一云龙女乃定是海内破无明非此
座耳由智积发问文殊对答由此智积生疑言犹未
竟龙女忽现于前礼竟说偈圆赞二身若在此座方
破无明不应海出便能说偈然虽如是破无明于海
内彰其力用彼此法华然此两说虽言破无明灵山
海内之不同彼此无非皆是法华经之力用说处虽
异理亦无他明识之人幸宜详鉴。

* 秘密教义

秘密教彰肇兴于龙树敷弘义理起自于天台上圣
权谋下凡莫测实三轮之浚奥乃七教之通津逗会
适时法门自在尚非等觉能受岂为浅行所量余因
讲唱斯文遂乃研详其旨不唯传述义隐亦则文相
交罗今辩大纲略分为四初示本文二明传述三会
大经四释馀妨。
声闻正义¶ 第 243a 页 X57-0243.png

** 初示本文者

大品经诸天子住在空中而赞叹曰我
见阎浮提第二法轮转今转似初转大论释云初转
法轮八万诸天得无生忍陈如得初果今转法轮无
量诸天得无生忍今转似初转问初转少今转多云
何以大喻小而言似耶答诸佛有二种法轮一者显
二者密初转声闻见八万及一人诸菩萨见无量阿
僧祇人得无生忍等故名秘密教故知初见八万一
人属显露摄。

** 二明传述者

八教之中秘密一教还可传否若云可
传妙乐云降佛巳还非所述故尚非阿难能受岂弘
教者所量若不可传且秘密一教自何而立精微云
赴机之密秘在大圣非所传也其由将师兵机非军
旅所测若秘密所用全是显教是故传秘秪明传显
此则可传其由兵法用了通传车溪云须约四句六
即分别以辨传不传具如彼章然此两说各立义章
究其旨归诚为妄矣于两说中精微似尔车溪全非
精微若谓能用不传所用可传者且显露之教如来
能用孰能知之既莫能知显露能用亦不可传何但
秘密秪此一义以见其谬矣车溪之非全成卤莽更
不评之待出正义前滞顿明 今谓秘密一教乃圣
人善巧赴机三密四门实如来随机益物虽八音四
辩以说且神光覆蔽莫知虽然互不相知不妨彼此
获益然此教者人不相见法不共闻不见不闻安可
传受若不尔者祖不应云降佛巳还非所述故尚非
声闻正义¶ 第 243b 页 X57-0243.png
阿难能受岂弘教者所量若尔既不可传今何得言
秘密一教斯由诸天子等先在鹿苑虚空之中巳闻
般若今复至此第四时中重闻般若便即叙云我见
阎浮提第二法轮转今转似初转既诸天子叙出其
事大众方知如来先于鹿苑虚空巳为诸天密说般
若众虽得知有秘密教阿难与众不见不闻既不见
闻实难传受自非诸天亲自叙出人天大众亦莫能
知虽然知有秘密教名则不可传秘密教旨不传之
相明而又明与旧不同幸宜详鉴。

** 三会大经者

大经云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
乃至云善男子我坐道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尔时
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有诸菩萨亦曾问
我是甚深义然其所问句义功德亦皆如是等无有
异章安释云旧解坐道场亦曾问我者或言是华严
中问翻经不尽其文未来或言是偏方不定教文亦
未来或言是秘密教非显露摄义皆不然今明道场
乃是元初圆满始坐非方便道场第二卷云我巳久
于无量劫来久巳成佛等所以大师妙玄因明鹿苑
亦有顿义引大经云我坐道场初成正觉恒沙菩萨
亦曾问我是甚深义句义功德等无有异释签点云
又引初成道者且借秘密助入此中明鹿苑初成亦
有顿义况诸经耶若尔此大经文古师亦作秘密教
释章安不许义皆不然何故天台引此经證今日鹿
苑密有顿义且古师亦约秘密教释与今宗同何得
声闻正义¶ 第 243c 页 X57-0243.png
不许耶应知章安缘见古师不晓经旨谬判久远初
成却为今日华严鹿苑迹中方便道场是故章安破
云义皆不然章安意者今明道场乃是元初圆满始
坐非方便道场也若尔既是元初久成道场妙玄何
故引證今日鹿苑密有顿义莫也释义滥同古师耶
当知荆溪之文非不分明人自不晓妙玄引證今日
鹿苑密有顿者乃借久成之事證今日近成故释签
云又引初成道者且借秘密助入此中明鹿苑初成
亦有顿义若晓荆溪且借秘密之语方见天台鹿苑
明顿与古不同。

** 四释馀妨

问若谓秘密不可传者止观那云六根
净位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悉能至则能传
秘教。

答极圣赴机秘密之法决不可传今云传秘者
不出二意一者六根净人未破无明无秘密用则无
三轮口密之益约相似位功德力用能传如来妙音
遍三千界利益众生非相似人传佛秘教辅行点云
六根净位虽无三轮口密之益能传妙音遍大千界
不同佛化故云能传禀教之人仍无密益观荆溪意
约禀教人密得益边故云传秘二者相似位中既亦
能显相似三谛亦得少分秘密之用令禀教人而得
密益故云传秘非六根位传佛秘密故辅行十云入
假菩萨虽未能作真秘密化相似位中亦有分似秘
密之义止观约此故云则能传秘荆溪指云如止观
第一或得不得文是即指大师则能传秘文也。


声闻正义¶ 第 244a 页 X57-0244.png
签云不定与秘并皆不出同听异闻且秘密教是人
不相见法不共闻那云同听且不定教是人相见法
共闻何谓异闻耶。

答不定与秘虽则人有相见与不
相见法有共闻与不共闻不出皆是同闻如来清净
梵音故云同听言异闻者梵音虽一虚空之中无量
诸天自闻般若鹿苑之中八万五人自闻生灭故曰
异闻梵音是一闻法各异故得判云同听异闻。


鹿苑空中密为诸天所说般若正是鹿苑密有顿义
若尔妙玄明顿何故不引大论诚證却借大经初坐
道场久成之事證今鹿苑有顿义者何耶。

答借本證
迹乃有二义一引本證迹要见久近两处鹿苑皆说
顿故二者大经之中是佛亲答恒妙菩萨佛语为要
彼大论文是诸天子叙出秘密非佛口宣故不引用。

问经文秪云我坐道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章安
得经何意便即判为久远初成。

答经文显云我巳久
于无量劫来久巳成佛亦如法华成佛巳来甚大久
远验是久成非近成尔。

* 不定教义

佛智高明鉴机不忒知因说小悟大示以说浅说深
或过去巳下毒因今生重闻方发或往世先曾修习
再闻即證无生彼彼相知故成不定发习之义其旨
易明置毒五味通局之文自古至今实难通晓欲伸
此义聊分四章初引文立难次叙旧伸通三今示正
途四料拣释妨。
声闻正义¶ 第 244b 页 X57-0244.png

** 初引文立难者

如妙玄云不定教者此无别法但约
顿渐其义自明今依大经二十七云置毒乳中乳即
杀人酪酥醍醐亦能杀人此谓过去佛所尝闻大乘
实相之教譬之以毒今值释迦声教其毒即发结惑
人死然立难者今明置毒约行五味中为通五味为
局众生心乳中若通五味妙玄那云久远劫来说实
相毒置于众生心乳又大经云实不置毒于醍醐中
若局乳味止观那云置毒乳中乳即杀人乃至置毒
醍醐亦能杀人于此二途如何判决。

** 次叙旧伸通者

或曰置毒唯局乳味止观置毒醍醐
者以发验置而说其实置时秪在众生心乳中于心
乳中便为机缘或作乳酪醍醐置之若当时置此毒
深今日毒发秪在乳酪浅位若当时置此毒浅今日
毒发入后熟酥醍醐是知置浅发深置深发浅以发
验置故云置毒醍醐或曰置毒唯局心乳如止观中
置毒醍醐通五味者此约如来悬鉴边说鉴此机缘
将来宜在醍醐中发如来今日便为作醍醐中置前
四味中例此可知止观云置毒醍醐者约悬鉴说然
此二师语异意同虽约悬鉴及以发验置疏通止观
不究置毒通后四味有所妨害其旨未明是故不取。

** 三今示正途

且止观云置毒醍醐者取约教五昧圆
对醍醐说也妙玄置毒众生心乳者取约行五味说
也故知须约教行两种五味以辩置毒之相妙玄释
签明其置毒具约教行两种明之文旨显然明如白
声闻正义¶ 第 244c 页 X57-0244.png
日人自不晓如玄文引大经二十七云譬如有人置
毒乳中乃至醍醐亦能杀人大师释云此譬两用一
通约渐顿明不定教处处皆得见佛性也二约行不
定行人心行譬之如乳实相之智譬之以毒释签点
云次释教中教行两意相修而释历顿渐教故义之
如教一一教中随行浅深毒发不定复名约行今明
置毒若不用约教五味则不识置毒之缘若不用约
行五味则不识置毒之处应知置毒须约法譬各辩
因缘处三方见其相法中三者实相之智以为其因
如来用实相智作人天及生灭等五教而说以为其
缘众生闻法在心乳中以为其处且置毒因指实相
智此义可见置毒之缘指人天等五教者用实相智
作戒善说即置毒乳中作三藏说即置毒酪中乃至
作圆说即置毒醍醐中若不用约教五味则不识置
毒之缘也且置毒之处须指众生心乳不通后四味
者如三藏教指七贤位是其乳味凡夫众生始禀三
藏初闻教时便须置毒若至内凡闻法巳毕起行造
修则无毒缘尚不可置况复初果酪味置耶三藏既
尔后之三教准此可知应知若不用约行五味则不
识置毒之处约法因缘处三其义显矣约譬中三者
如世毒药以为其因须假羹饭荼酒以为其缘众生
食之于心腹以为其处如下毒药须假羹饭等缘食
羹饭毕下毒不得则无毒缘大经置毒亦复如是凡
夫众生未曾闻法譬之如乳初闻其法即是置毒于
声闻正义¶ 第 245a 页 X57-0245.png
心乳中若至酪味起行造修则无毒缘不论置毒以
譬譬法其义泯齐得此之意虽通教行两种五味笃
论置毒并在众生心乳之中不通后之四味故也妙
玄止观通局相违作此伸通顿然冰释。

** 四料拣释妨

问大经置毒乃因如来谈常显性众
生佛性犹如虚空更无有异狮子吼难佛云众生五
道差别不同云何而言佛性是一佛即答云譬如有
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有毒名字虽变毒味不
失若据大经佛答狮子乃是毒譬正因佛性止观何
云闻了因法名为置毒耶。

答佛将置毒答狮子吼非
是毒譬正因还是毒譬了因佛性如玄文引大经二
十七云置毒乳中乳即杀人乃至醍醐皆悉有毒此
谓过去佛所尝闻大乘之教譬之以毒文中既云尝
问大乘岂非了因佛之答意虽五味转变不同实相
之毒不失例如五道众生虽然差别不同正因佛性
是一佛将置毒实相之智例同众生正因佛性答狮
子吼毒譬了因非正因矣。

问置毒虽通教行两种
五味并置众生心乳之中且不通后之四味有甚妨
碍耶。

答一者闻法巳毕无置毒缘如向所说二者且
三藏教初果是酪四果醍醐断见思毕遇缘命终自
生界外何须置毒不通四味唯局心乳其义显矣。

问不定一教为机不定教不定若言教不定者且于
顿渐中得益不同正是于机若谓是机何云不定教
耶。

答如来悉檀赴物佛智鉴机知此众生宜闻生灭
声闻正义¶ 第 245b 页 X57-0245.png
而證无生所以如来对不定机说不定教如妙玄云
说顿说渐说不定又如辅行云问闻佛说生法于无
生而得度者乃是自度何关于佛答正由说生悟无
生法乃是鉴机知因说生而悟无生功在于佛何名
自度是知对不定机说不定教也。

问约行五味四
教乳味皆通置毒前之三教此则可尔圆教既是实
相若通置毒莫也以毒置毒。

答圆教虽是实相今言
置毒者乃以妙觉极圣所證之智置于众生心乳之
中是故得论并通置毒。

问置毒下种如何分别。


通局不同知不知异若通局不同者下种通乎三因
置毒局乎了智知不知异者且下种则知闻法起行
置毒不知虽闻不觉。

问置毒既其不知辅行那云
宿习了因开发名为置毒既云宿习莫也知而修习。

答一言习者有染习修习不同今云宿习了因开发
者即染习尔。

问发毒发习同异云何。

答当知不同
若发习人过去修习唯在教行位中至于今生重闻
习发但破见思若发毒人即破无明證地住果故妙
玄云毒有殒命之功能此智有破无明之力。

* 提谓摄属

佛成道竟未施渐教之前先谓波提说其人天小道
五时八教判摄为难讲说之者每患斯文晚学初心
首疑此义今除后诤示出大猷义有所归于文无壅
分四初由致二叙疑三伸通四馀妨。

** 初由致者

如来成道竟思惟欲度二仙净居天子空
声闻正义¶ 第 245c 页 X57-0245.png
中告云二仙巳死于是欲趣波罗柰波利提谓二大
长者奉献如来最初供养符其本习为说五行六甲
五戒小善是二长者宿习开发即證初果座间大众
因闻小法亦各取證大小不同或破无明或除见爱
所以古师立为人天一教是故天台不许妙玄委破
兹不备腾。

** 二叙疑者

吾祖天台以五时八教判释群经罄无不
尽且此提谓一经未施渐教之前为其提谓所说此
经未审五时八教为属何摄若欲收归五时既是未
施渐教之前巳说安可收耶若将收归八教经既不
说顿等如何收之。

** 三伸通者

或曰此经但明戒善须当收归鹿苑一时
评曰此说非也妙玄显云柰苑之前不预小摄如何
判归鹿苑时耶若将判归鹿苑未审以何而为教相
且说此提谓经时得为转法轮相否若是转法轮者
净名疏云恐是如来初成道竟未转法轮乃为提谓
长者说五戒法若未是转法轮相者何得收归鹿苑
况妙玄云尔时未有僧宝不应以提谓为初教然后
如来即趣波罗柰转四谛法轮僧宝现前人天得道
方名转法轮提谓既非转法轮相何辄判归鹿苑自
来共许此之一说今覈其旨未为善矣或曰判归方
等以由此经结四教益故评曰所言方等者四教并
谈曰方四机普益曰等今此经中但说戒善小法岂
是方等所收若谓经中结四教益收归方等者斯盖
声闻正义¶ 第 246a 页 X57-0246.png
不识化意致兹谬说经结四益乃是不定今明判教
须约说法定教以判一家规矩何得不遵今判此经
顿与旧异应知提谓一经非其五时所收乃是八教
所摄且非五时收者此经既是未施渐教之前所说
安可以五时收之何者始欲收归华严经中不说别
圆二教若以鹿苑收之提谓不说三藏小法若收归
方等不曾四教并谈非五时收其义明矣是八教摄
者以不定教判以三藏教摄且不定判者盖由如来
为提谓长者说其戒善小法其有四机因闻戒善宿
习闻发得四教益故妙玄云住于戒中见诸佛母即
是乳中杀人签云不定教者今世发习且以提谓为
首岂非此经是不定教判复以三藏教摄者此经说
其戒善当须摄归三藏菩萨事六度中戒善一度以
戒善对戒善以戒善摄戒善如四教义中问曰若不
开人天善何得法华明三草二木禀泽耶答三藏教
明世间布施持戒禅定即是人天之教并是正因缘
所生善法此以为三藏所摄故不须为五也准此文
旨提谓摄归三藏教事六度中戒善一度者其义明
矣。

** 四馀妨

问所判提谓一经非五时收是八教摄既
是八教安非五时既非五时岂是八教若尔莫五时
外别有八教耶。

答然此疑者但由不晓五时经部化
用闻此之说惑耳惊心当知此经未施渐化巳有四
机而得四益如妙玄引经三百人得信忍等岂非五
声闻正义¶ 第 246b 页 X57-0246.png
时之外四教泠然化意渊远宜善思详傥其不然愿
从良导。

问既判归不定一教其义巳毕复以三藏戒
善摄者其意云何。

答若约机得益大小不同故须不
定教判复以三藏摄者此约如来当初所说戒善乃
属定教今判经部约定教判摄归三藏故知秪一戒
善义有二途应须两存。

问妙乐云教若唯小显露终
无结得大益且提谓经中秪说人天小善之法何故
经中显结四教益耶。

答妙乐提谓两处文旨化意不
同妙乐因明鹿苑显露为五人说生灭小法于当座
间八万诸天因闻生灭而悟无生虽得大益鹿苑小
经恐妨部旨及以化用但结三藏法眼净益不敢结
大故云教若唯小显露终无结得大益妙乐又云密
得大益教不可传者此约空中无量诸天密闻般若
则不可传非此中意今提谓经结四益者此经既非
五时收摄显结四益是不定教不妨部旨及以化用。

* 三疑权实

原夫三疑说者斯盖如来灭度之后结集法藏将兴
迦叶击其楗槌大众毕集窟中唯有阿难一人结惑
烦恼未尽于是迦叶遣出遂乃涕泪悲哀头枕石间
朗然大悟然后归窟内众请结集群经才至座间言
犹未启感得相好与佛无殊因此一千无疑罗汉并
皆竞起三疑自来讲学之家每以斯文为患既曰无
疑却有疑抑亦权实意难说虽多异论熟为是非今
示大纲略分为四初昔疑二异解三正义四料拣。
声闻正义¶ 第 246c 页 X57-0246.png

** 初昔疑者

文句云众疑阿难身与佛相似短佛三指
众疑释尊重出或他方佛来或阿难成佛若唱我闻
三疑即遣若尔既曰无疑罗汉那忽有此三疑且小
乘灰断不谈后报何疑释尊重出小无他佛之谈何
疑他方佛来小教不谈二乘作佛何疑阿难成佛有
此诸义云何遣之。

** 二异解者

一曰准大论云但于四谛无疑于一切法
有疑唯佛无疑或曰于大不疑于小有疑盖由若是
大乘根性是故无疑小无他佛之谈因见阿难成佛
是以生疑或曰阿难潜登法座众共不知所以生疑
或曰此是权疑非实有疑今评四说义皆不然虽各
有据未合其旨若谓四谛无疑诸法有疑以大论为
据者全无所以此文自判声闻虽證四谛无疑由尘
沙未断法门不了犹尚有疑安得以證三疑为例齐
耶若谓疑小不疑大者既是大乘根性应了小乘之
法那云于小尚复生疑若谓权疑非实者既是权疑
何往不通既无的据何得自欺若谓潜登法座人所
不知故有疑者此乃戏剧之谈非教门讲论之者但
由不读祖文自任胸臆而说徒增争竞安合圣心。

** 三正义者

今云无疑解脱罗汉者以由能了四韦陀
典籍于内外皆悉无疑故曰无疑盖缘如来灭度之
后结集法藏之时恐其外道而来作难故用此人以
为外护无疑之名从此而得人不见之自为质碍今
于结集之场忽有三疑起者但以阿难相好异常是
声闻正义¶ 第 247a 页 X57-0247.png
则于事而有此疑故合论云阿难高升法座结集法
藏之时其身如佛具足相好众见此瑞遂生三疑但
短佛三指而矣才唱我闻三疑顿遣下法座巳复还
本形准此知之于事有疑其义明显请其达者自宜
详鉴。

** 四料拣

问一千无疑罗汉巳经开显那得有此三
疑。

答虽经开显巳是圆人今明结集且附小教于事
有疑尔。

问阿难法华开显佛记号曰山海慧自在
通王如来准此巳破无明登圆初住至于灭后结集
法藏何得未證四果而被迦叶所呵。

答秪缘附其三
藏教旨以论由给侍故未證四果不可以开显而为
妨也。

问今此三疑于三惑中为是何惑若云见思
罗汉巳断若是别惑教旨不诠。

答约小则是见思习
气于大则是尘沙无明义有二途不可一准。

* 阿难乞乳

如来鹿苑现病即遣阿难乞乳方至婆罗门家便被
维摩诘斥是则二圣共熟众生权示砧槌器诸淳朴
化意幽隐自古为疑阿难既成道夜方生鹿苑何以
便能乞乳(云云)异论未有指归今覈根源粗分四意
初所出二叙疑三伸释四料拣。

** 初所出者

净名经云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往彼问疾所以者何忆
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
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
声闻正义¶ 第 247b 页 X57-0247.png
朝持钵住此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
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如来身者金
刚之体诸恶巳断众善普会当有何疾当有何恼默
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云云)

** 二叙疑者

如来鹿苑之中示患风疾当用牛乳即遣
阿难求之且以阿难尊者乃佛成道夜生年满二十
方为侍者阿含十二方等八据理应在方等之后般
若之前岂在鹿苑便能乞乳耶。

** 三伸释者

一曰机见不同不须和会如佛成道所见
不同或云七岁或云三十或曰二十九出家或见三
十五成道究而言之秖是三十成道馀并机见不同
乞乳亦尔或见鹿苑出家便为给侍或见方等之末
始为侍者次曰鹿苑虽未出家阿难是佛堂弟是故
便能乞乳或曰阿难乞乳非次第五时是互遍摄实
而言之但在方等出家今云鹿苑者是方等遍前耳
或曰出家名通侍者名局通在鹿苑出家乞乳局在
二十方为给侍然此四说义皆不然若为机见不同
引佛为例义则未齐若云是佛堂弟未出家既未得
果安可弹斥若是互遍五时全迷逗机用与若以通
局伸之说义未为尽理此亦非要兼避繁文略点其
非故不委斥若知今意始见前非然今意者良以阿
难虽是佛成道夜生小始便施鹿苑之化于十二年
说小乘法今明阿难乞乳之事乃在鹿苑七年之后
盖由阿难根利七岁便即出家受具足戒乃行乞乳
声闻正义¶ 第 247c 页 X57-0247.png
何以知之如禅门中明十种戒一自然得戒乃至第
十中国人多十人受具足戒于十种中第六论义得
戒即须陀耶沙弥与佛论义佛问其无常等义事事
能答后佛问汝家在何处答佛言三界皆空世尊云
何乃问我家佛语阿难将还僧中为受具戒于时年
始七岁第七善来得戒道机时熟佛呼善来即便得
戒以此例之何妨阿难根利机熟七岁之年即受具
戒如沙弥七岁论义得戒及呼善来而得戒法耶又
复侍者不局二十如大论阿难是佛成道夜生涅槃
明佛成道过十二年方为给侍自尔之前说经阿难
不闻准此之意鹿苑出家即受具戒为僧之后便行
乞乳未为侍者此亦无妨不了斯旨徒诤何为今既
明之顿袪滞塞。

** 四料拣

问戒经云年满二十方得受戒何云阿难
七岁出家便得受戒。

答佛初成道不以二十为拘后
为比丘破戒随犯而制不可以后而妨于前。

问阿
难乞乳正为维摩所弹释签那云净名安慰阿难云
伹为佛出五浊恶世为众生故现行斯事一弹一慰
者何。

答还是但明弹斥非谓一弹一慰今云慰喻乃
是空中之声慰喻非净名尔。

问文句云昔经记人不
记畜何以乳光经中授记犊子作佛号乳光如来。


此是权记非其实记既是权记化意无妨。

台宗精英集卷第二
声闻正义¶ 第 248a 页 X57-024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