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891b 页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八之上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𠁼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三别教三。初标。

「次明别教者。

【□注】四教义一(三)云。别者。不共之名也。若名不共。但异
藏通。未异圆教。故但名别。」

【【■记】此释立别名之所以也。言别者。乃不共之名。今
以别得名。而不以不共为名者。别则前后各异。是
故前异藏通。后异于圆。教中行相。无不隔异。故以
别为名也。】

△二释三。初略辨名义二。初正释。

「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
教。别后圆教。故名别也。
卷八 第 891c 页 X57-0891.png

【□注】此教明因缘假名。无量四圣谛理。的化菩萨。不涉
二乘。别义略明有八。谓教理智断等也。教。则独被菩
萨。理。则隔历三谛。智。则三智次第。断。则三惑前后。行。
则五行差别。位。则位不相收。因。则一因迥出。果。则一
果不融(释签一十五云。在因说理。不在二边。故云迥出。复说果理。诸位差别。故云不融)。」

【【■记】此明教中。行相迥异不同。故得别名。良有由也。
所言八义者。如四教义云。一教别。佛说恒沙法。独
为菩萨。不通二乘。二理别。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
三智别。道种智也。四断别。尘沙无知。界外见思断
也。五行别。历尘沙劫。行诸波罗密。自行化他。六位
别。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圣
位也。七因别。无碍金刚之因也。八果别。解脱。涅槃。
四德。异二乘也。是知文与此异。义则同也。小注引
释签以明因果别义。言一因迥出者。对他显异。不
同通教三乘通修。今一道出离。迥超二乘。亦离二
边以显中故也。言一果不融者。谓四德三身。各不
融会。不能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故。或问。既云
别义有八。今伹名别教者何也。答。若不知别教。何
以得知别理。乃至别果。以是而知。伹名别教也。】

「【□注】独被菩萨。故别前。隔历次第故别后。」

【【■记】此明前后隔异故以得别之名也。独菩萨法者。
不同前之三教。三乘鼎立。故云别前。隔历次第者。
不同后之圆教。圆融无碍。故云别后也。】

△二引證。
卷八 第 892a 页 X57-0892.png

「涅槃云。四谛因缘有无量相。非声闻缘觉所知。

【□注】涅槃云等。乃圣行品明四种四谛中无量四谛。即
别教义。谓苦集灭道各有因缘。皆有无量相。是菩萨
法。岂二乘所知。乃以涅槃对鹿苑说。故云非声闻等
也。此證别前藏通。」

【【■记】此明涅槃證成别前义。而疏中辨云。夫无量者。
非超然出四谛外种别不同。故涅槃疏云。经谓分
别校计。有无量种。若委论者。应从地狱。乃至于佛。
凡圣五阴。种别不同。于一一阴。复更分别无量界
入。岂声闻缘觉所知。是无量苦谛。从狱至佛。行业
不同。一一行业。分别校计。亦有无量种。非声闻缘
觉所知。是无量集谛。从狱至佛。应以何身。应说何
法。令其修学。一一身法。分别校计。有无量法门。以
为眷属。亦非声闻缘觉所知。是无量道谛。从狱至
佛。因缘不同。一一解脱。复有无量解脱。分别校计。
有无量种。非声闻缘觉所知。是无量灭谛。如此四
境。既异有作无生。亦非二乘中智所及也。乃以涅
槃对鹿苑说者。断经意也。谓以涅槃经中之无量
四圣行。以对鹿苑之生灭四谛而说。故云独菩萨
法。非声闻缘觉之所知也。】

△二正列位行二。初略示。

「诸大乘经。广明菩萨历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摄。
此并别教之相也。

【□注】诸大乘经等者。释签四(十二)指华严方等般若行法。
卷八 第 892b 页 X57-0892.png
即是其相。然方等中多以别行。斥于小行。般若中多
以别法。展转融通。华严正当历别之行(文)。」

【【■记】此总明诸部历别行相。皆别教所收也。初三句。
总列诸部行相。次二行别明行相大意。言方等别
行者。别行虽多。而不外乎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二
语。言之尽矣。斥于小行者。如净名。舍利弗去华。迦
叶自鄙等。般若以别融通者。大品以共不共般若。
令空生身子转教菩萨。会一切法皆摩诃衍是也。
华严正当历别之行者。如经十地品。广列行布法
门。法界品。明善财于一善知识所。各闻一法为行。
或如幻三昧。或投岩赴火。算砂相黡发菩提心等。
种种诸行。皆言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种法门。馀
非所知。乃知一百一十善知识。一一法门。悉皆如
是。】

「【□注】如别行玄下(四)别行记下(六)既时长行远。次第隔
历。此證别后圆教。」

【【■记】此引别行玄记證成别后之义。即观音玄云。别
教虽明中道。为钝根人方便说中。次第显理。广明
历劫修行。故大品云。有菩萨从初发心修行游戏
神通。净佛国土。次第修习恒沙法门。助显中道。前
却四住。次破尘沙。后破无明。十信通伏诸惑。而正
伏四住。十住通伏诸惑。而正断四住。成一切智。十
行出假断无知。成道种智。兼伏界外尘沙。十向断
界外尘沙。成道种智。正修中道。伏无明。十地断无
卷八 第 892c 页 X57-0892.png
明。见佛性。成一切种智。譬如烧金。尘垢先去。然后
镕金。次第断结。亦复如是。此菩萨发心秉法慈悲
修行。自断无明。成就真应。大誓慈悲。熏于法界。众
生机感。即拔苦与乐。此是从空出假。观道种智。别
教义也。记云。教诠中道。故异前二。显理次第。故异
后圆。故名为别。不共般若。不共二乘。故别前教。圆
非不共。故未别后。不名不共。意在于兹。又明行相
次第中云。虽说众生见闻觉知体是佛性。而全起
作三种之惑。故须用此觉知之性。观空破有。观假
破空。待二均平。方照本性中道之觉。故名方便次
第显理。既有如此迂回。故须经历尘劫。从初标志。
次第修学。恒沙观智。破恒沙惑。显如来藏恒沙性
德。故缘无量四谛发心。又明伏断相中。先法云。十
信缘中。通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观空。伏断四住。
方袪滞有。复偏著空。故观六界药病。成就体析八
门道种。又观四圣惑智因。缘无量作八门道种。二
观既成。故照中道。此时三观。只在一心。别向圆修。
斯之谓欤。次喻云。圆譬冶铁作器。别喻鍊金作器。
冶谓镕铸。淳朴顿融。任运粗垢先落。别观次第显
中。有意先观二谛。故使二惑先除。菩萨期真。应先
利物。初虽次第修。后能圆应也。问。别向圆修。何伹
结为出假之智。答。从胜受名故。约教道故。如辅行
云。一教始终。虽具三谛。若入證道。不复名别。是故
别教伹在于假也。末一句。是结證。】
卷八 第 893a 页 X57-0893.png

△二详列二。初总依诸经列位二。初正列。

「华严明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贤。十地。为圣。妙觉。为佛。
缨络明五十二位。金光明但出十地佛果。胜天王明
十地。涅槃明五行。

【□注】此出诸大乘经行位次第之义。华严前无十信。后
无等觉。于十住品前。明十梵行。自古讲者。指为十信。」

【【■记】此列诸经行位次第。皆别教所摄也。注中先拣
华严本部。自无前后因位。古德敷演。皆以十梵行
之净业。即十信人所熏修也。如华严疏云。十信自
不成位。谓是方便。可以摄在住中。等觉。因位之极。
通称为顶。故无等觉之名。今疏不论十信成位不
成位。皆以三品别答信问。谓十信有解行德三。以
菩萨问明品。明信之解。梵行品。明信之行。贤首品。
明信之德用。今指十梵行者。盖净行品。乃随事造
修。悲智兼导。至此纯熟。了心自性。悲智无二。正显
自他梵行至净。为入住之因。是十信位之所修行。
以是而知。十梵行者。即可以指于十信之位也。
【■补】
十梵者。谓身。身业。口。口业。意。意业。及佛法僧戒。解
见辅行。兹不繁载。】

「【□注】四念处三(初)于十住中。多明圆义。于登地中。多明
别义。(文)故华严位。义通圆别。今且示别。故云住行向
为贤。十地妙觉为圣。」

【【■记】此明经义。以示今文判贤圣意。义通圆别者。释
签云。始从住前。至登住来。全是圆义。从二住至七
卷八 第 893b 页 X57-0893.png
住。文相次第又似别义。于七住中。又辨一多相即
自在。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十地胜进行。有十一
品。第七品不思议法。明果德十普贤行等。此皆属
圆。馀皆属别也。然华严圆融行布。无尽重重。固是
多说于圆。今且示别以分贤圣者。以住行向三十
心义明伏惑。是故为贤。十地方明断惑。是故为圣。
以是约位。别之所摄也。】

「【□注】本业璎珞。亦明六轮。如法数对。」

【【■记】辅行云。依璎珞经。明位有六。展转从浅至深。故
名为轮。又一一位皆破结惑。故约轮义以明摧碾。
言六轮相对者。谓住行向地等妙。如次对于铁。铜。
银。金。琉璃。摩尼。水约轮。
【■补】今明因位。退妙觉加十
信。以为六轮。以妙觉位中无惑可破。不成轮义也。】

「【□注】金光明指真谛所译者。」

【【■记】金光明共五译。而有六本。今所指者。乃西天竺
真谛法师于梁朝之所翻也。言六本者。五译之外
有隋朝大兴善寺宝贵法师。阅诸译各有繁简。由
是太繁者删之。不足者补之。合成一部八卷二十
四品。共成六本也。然真谛三藏所译。金光明帝王
经。名最委悉。故大师用之以定华梵。今在藏者。仅
存三译。并真谛所译者。没之久矣。无由再考者矣。】

「【□注】胜天王。即般若也。」

【【■记】胜天王是般若八部中之一。于中但明十地佛
地。而不辨三十心及等觉也。】
卷八 第 893c 页 X57-0893.png

「【□注】五行者。圣梵天病婴儿也。」

【【■记】涅槃明圣行有三。谓戒定慧。戒者。菩萨欲拔苦
集。而起大悲。兴两誓愿。欲与道灭。而起大慈。兴两
誓愿。发誓愿巳。次则修行。弃家舍欲。白四羯磨。持
性重戒。息世讥嫌。等无差别。回向具足无上戒等。
是名戒圣行。定者。一世间禅。二出世禅。三上上禅。
如前四卷初明。慧者。四种四谛慧。谓生灭。无生。无
量。无作。等也。是名慧圣行。梵行。梵者。净也。即是无
缘慈悲喜舍。菩萨以大涅槃心。修于梵行。得无畏
地。具二十五王三昧。无方大用。具一切功德庄严。
故名梵行也。天行。谓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此语道
前。由理成行。名梵。此语道中。由行显理。此语道后。
今约由理成行。故言天行也。菩萨虽入初地二地。
不应住。以有所得。谓有理可显。有惑可断。故修上
地智慧。十重发真修慧。即智慧庄严。上求佛道。故
有圣行天行。下化众生。故有梵行病行婴儿行也。
婴儿行者。若福慧转增。实相弥显。虽不作意利益
众生。任运能有冥显二益。天行力。有冥益。梵行力。
有显益。众生虽有小善之机。无菩萨开发。不得生
长慈善根力。和光利行。能令众生得见菩萨同其
始学。渐修五戒十善人天果报。杨叶之行。乃至示
同别教。历别次第。相似中道之行。皆是慈心之力。
俯同群小。提引成就。从慈悲心。与乐拔苦。起婴儿
行也。五病行者。此从无缘大悲而起。若始生小善。
卷八 第 894a 页 X57-0894.png
必有病行。今示同生善边。名婴儿行。示同烦恼边。
名为病行。以众生有病。则有大悲熏心。是故我病。
或游戏地狱。或作畜生形。化身作饿鬼等。悉是同
十恶五逆之病。乃至示同别教寂场初断尘沙无
明之病。是故菩萨悉同彼病。遍于法界。利益众生
也。然则涅槃明五行十功德。约义配位。似开三十
心。十地。佛地。而文不出。故仪文中。但指五行也。
【■补】
若以五行配位。如四教义云。初戒圣行。定圣行。生
灭四谛慧圣行。即十信位。无生四真谛圣行。即十
住位。无量四圣谛。即十行位。明修一实谛。无作四
圣谛。即十向位。若发真见一实谛。證无作四圣谛。
即圣行满。住无畏地。得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
有。名欢喜地。五行具足。次后而说十功德者。恐表
住大涅槃十地之功德也。过此明住大涅槃。即妙
觉地也。】

「【□注】又仁王般若。明五十一位但无等觉。」

【【■记】此仪注但引佛经明别教菩萨位行。又有地论。
摄大乘论。地持论。十住婆沙论。智论。并释菩萨地
位。如四教义内明。
【■补】五十一位者。仁王偈云。五忍
功德妙法门。十四正士能谛了。三贤十圣忍中行。
唯佛一人能尽源。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
轮海。是则十地为十。三贤住行向开为三十。并佛
兼于十信。则成五十一位。然天台疏中又开出等
觉。以释偈中四字。谓十地为十。住行向及等觉为
卷八 第 894b 页 X57-0894.png
四。成十四大士。此中无等觉者。据经定位。经云。复
次寂灭忍。佛与菩萨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下忍
中行。名为菩萨。上忍中行。名萨婆若。是不立等觉
明矣。故疏中问。诸经有等觉。何故此中不立。答。若
依馀经。合有三品。下品十地。中品等觉。上品妙觉。
今般若附通。故但论法云即及佛。而不开等觉也。
然大师所开。据寂灭忍分三品耳。故知大师释义。
自在难思也。】

△二辨意。

「如是诸经增减不同者。界外菩萨。随机利益。岂是定
说。

【□注】然上诸经。随机明位。虽增减不同。莫非次第故属
别也。」

【【■记】此等经论。明菩萨位。名数多少不同。断伏高下
亦异。对诸法门明位。不无殊别。所以然者。盖此既
明界内界外生法二身菩萨行位。皆如来方便用
四悉檀随机利物。岂得定说。若不广寻经论。则便
不知同异。偏取定执。空增诤论。即同无目人。而诤
上天之日也。故今先列诸经明别位次者宜矣。】

△二别依璎珞列位二。初判科二。初准经明。

「然位次周足。莫过璎珞经。故今依彼略明菩萨历位
断證之相。

【□注】璎珞凡圣位足。故今依彼以明别义。」

【【■记】问。何意约数。的取璎珞。答。华严顿教。多明圆位
卷八 第 894c 页 X57-0894.png
四十一地。又不出十信位名。方等经。多明诸法门。
不正辨位。般若部。多明菩萨观行法门。亦不辩位。
法华。开藏通别之权。显一圆位。涅槃大意。亦明别
圆两位。而不的出名目。是以今依璎珞。以明别位。
以璎珞明五十二位名义整足。意似结成诸大乘
方等别圆之位也。四念处云。方等前分。对圆散说。
得道而巳。未论地位。至璎珞总结阶级。明五十二
位。前后整足分明。如军师荡寇竟。方叙功勋。定其
爵禄。所以前散后结。今依璎珞明别位者。良由凡
圣位足故也。】

「【□注】然凡圣位中。有教證二道。此本出乎地论。今家借
用。有二意焉。一者玄文借證权实部。二者。辅行借消
别门。良由地论两种教道。皆为方便。两种證道皆为
真实。义同部味昔权今实。是故借用。若辅行借消别
教教證者。由今别教教权證实。既与三教一向不同。
其义难晓。而地论师以教道为方便。證道为真实。名
义宛同。故今借之。如辅行云。是故今家借用地论教
證二道。以消别门。于中先须知于二意。一者约行。地
前为教。登地为證。二者约说。为地前说。始终属教。乃
至结云。若读玄文。善须晓此教證二道。则别门可消。
应知地论虽有四种。玄文借用證权实部。但成二意。
辅行借用但成三义。何者。以由此教。行分教證。说唯
教道。是则能诠之教。始终属权。所被之机。地前属权。
初地證实。」
卷八 第 895a 页 X57-0895.png

【【■记】此约教證二道。各有所以。以为判定别教。妙玄
云。地持明地相明义。说相似法。地实明义。说真实
法。又教门方便。即教道明义。说所證法。即證道明
义。今借用之。以明法华巳前。如地相教道是权。至
法华经。犹如地实也。释签云。有两番意者。前文约
行。次文约教。地相。谓地前回向位中。道观双流。地
相现前。登地巳去。明真实法。称为地实。初地。即圆
初住故也。又教下。依教道义。以四悉檀说登地法。
名为教道。故知初地巳上。仍存教道。若说十地巳
證之法。即證道也。凡释别义。多用此意。是则两种
教道皆为方便者。即是地论约行。说相似法。约教。
说登地法。是两种。皆教道方便属权也。两种證道
皆为真实者。即地论约行。说真实法。约教。说十地
巳證之法。是两种皆證道真实属实也。故玄文借
之。以證权实部也。若辅行三行。以释借消别门。初
二行。明别义异藏通圆三教。其义即教权證实。由
其义异三教。所以难晓也。次一行。明地论教證。同
别教之教證。故借用之。如辅行下四行。略举借意。
今具记云。藏通两教教證俱权。圆教教證俱实。此
益易明。但别教中教权證实。意稍难晓。人多迷之。
使此别教其义壅隔。是故今家借用地论教證二
道。以消别门。于中应须先知二意。一者约行。则地
前为教。登地为證。何者。地前仰信。登地现前。岂有
亲證复存隔历。二者。约说。为地前说。始终属教。何
卷八 第 895b 页 X57-0895.png
者。如云真如为惑所覆。或将十度以对十地。互不
相收。或云须离二边。修真如观。或云等觉。入重玄
门。或云五地。习学世法。或云八地。入无功用。等觉
一位。或有或无。断十二品。称为妙觉。如是等例。不
可具载。悉是权施。为引下凡。为入地方便。入地自
證。权门自开。故云初地即是初住入證道也。又云
初地不知二地菩萨举足下足。若约理说。名字观
行。当有知圆。岂有初地不知二地。若云下位不测
于上。圆亦展转迭不相知。何但别人教门方便。今
文非专判教优劣。但存次第及不次第。迷之尚宽。
若读玄文。善须晓此教證二道。则别门可消也。应
知下。明借全成少。初一行。明妙玄文借四成二。谓
借论二种教道。證昔权部一意。借论二种證道。證
今实部一意也。次二行。明辅行文借四成三。初三
句。标示。何者下。是反徵。谓辅行借论四种。云何但
成三义。次三句。释成。如辅行云。约行。乃以地前为
教。登地为證。约说。乃是为地前说。始终属教。是为
借四成三也。是则下。乃以机教结成三义。上一句
能诠约教。结说中教道是权。下二句。所被约机。结
行中教权證实。】

「【□注】旧于借消别门亦立四种者。且约说證道。为权为
实。若权。则违教权證实。借證权实之义。若实。则背有
教无人之文。况地论正申华严十地。论师不分圆别
之异。伹约教證明方便真实。如云若说十地巳證之
卷八 第 895c 页 X57-0895.png
法。彼为实證。安可约彼立别说證。既云借證。可全同
耶。」

【【■记】此破旧立别门四种教證。初句。总牒旧立。然旧
立四种者。即古师及泽山。各约行说立两种教證。
两两共为四种也。而古师约行立教道者。谓住行
向明地相。以三十心。道观双流。地相现前也。约行
立證道者。谓登地明地实。以登地巳去。初地即初
住也。又约说立教道者。谓住行向地等妙。是教门
方便。如辅行言始终属教也。约说立證道者。谓十
地乃是妙觉巳證。以十地之法。即證道故也。而泽
山约行立教道者。谓为地前三十心说所證法。以
十地自證。权门自开故也。约行立證道者。谓登地
一位。以初地即初住。不可谓之两涉也。又约说立
教道者。谓十地始终。以为地前人说十地始终故
也。约说立證道者。谓妙觉。如辅行云断十二品无
明。称为妙觉也。如上泽山。古师皆立两种教證。是
名旧立四种教證也。次举其说證一种而诘者。谓
汝约行立教證二种。及约说立教道一种。且置不
论。而唯约说立證道一种。兹今当问。为是权耶。为
实耶。若权。则违教权證实。及玄文中借證权实之
义。玄文既明别门教权證实。而引论中之两教道
方便證权。两證道真实證实。则汝约说中立之證
道。若是权。岂不违于玄文乎。若是实。则又背有教
无人之文。以别教登地巳上。有历别次第教。无历
卷八 第 896a 页 X57-0896.png
别次第人。故云有教无人。止观云。别教因中有教
行證人。今就果者。但有其教。无行證人。何以故。若
破无明。登初地时。即是圆家初住。非复别家初地
人也。初地尚尔。何况后地后果。故云因人。不到于
果。故云果头无人。既论文言有教无人。则汝约说
中立之證道。若实背于论文。是则约说立證道谬
矣。此上破竟。况地论下。明论师立教證意。论师。即
天亲菩萨。造论以释华严十地经。其中不分行布
圆融之义。但约教證二道以明方便真实也。彼既
不分圆别。尚明教权證实。况今既分圆别。岂可约
别说立證道是实耶。如云下。责约證道立为别门
说證。谓不可以约彼实證之法。立在别教中说巳
證之法也。若立别教中说巳證之法。则违有教无
人之文。为何登地證道同圆耶。末二句。答辞。是结
答借之一语。亦非一定不易之谈。其间有或借或
不借之巧。今度问意。必云。地论既不分别圆。不应
引用。今引用者。何耶。故今答云。辅行既云借用引
證。则义似者借。义异者不借。岂可全然是同。而云
借證耶。故玄文借彼之四。成我二用。辅行借他之
四。成巳三用者此也。】

「【□注】又别立位中。复有竖入横学两种四教。释签十(廿七)
云。别教十住。修生无生。十行。修于无量。十向。修于无
作。故云有四。又十行中。习诸佛法。具足入于一十六
门。亦名为四。问。住巳习八。何故行中更习十六。答。前
卷八 第 896b 页 X57-0896.png
是自行。随用一门。后为化他。是故行中更习前八。是
故十六俱须广习(文)。」

【【■记】此明别位两种四教一横一竖之义也。初句标
示。释签下。引文释义。初别教十住下。释竖义。次又
十行下。释横义。言竖义者。从浅而深。位位渐次而
入也。且如十住必须修生无生者。生谓生灭四谛。
乃藏教之法门。无生。即无生四谛。乃通教之法门。
别教十住。宜当修此二教法门。乃可从有而入空
也。次进十行。修于无量四谛者。乃本教之法门。自
当发大心。修大行。从空出假。广度有情也。次进十
向。修于无作四谛者。乃圆教中道之法门也。既行
大行。当须事理融通。空假无碍。是故习中观。破无
明。登初地。證无作。故名竖入四教也。言横义者。谓
别教行位之人。既能从空出假。习诸佛法。当须遍
学四教佛法。遍游四教四门。于别圆以自行。于藏
通以利他。故名横学四教也。次下问答。以决未解
者之疑也。】

「【□注】更有三根出假。十信。上根。十住中根。十行下根。四
教俱论三根出假。如止观六(二十三)。」

【【■记】止观说三藏菩萨。下根。三阿僧祇正入假位。利
益众生。中根。二僧祇巳伏烦恼。功德身肥。即能化
物。上根。初发心时。为度众生。誓求作佛。初心即能
入假也。通教下根。断惑尽方能出假。佛于法华中
破其取涅槃心。劝发无上道心。二乘既然。极钝菩
卷八 第 896c 页 X57-0896.png
萨亦同此说。中根。断见惑巳。生死少宽。思任运断。
第二地名菩萨神通。从此巳去。即能入假。上根。初
心闻慧。即能体达见思即空。巳为众生作依止处。
何须七地也。别教出假。十住后心。十行位修假方
便。下根也。十住初心。即能入假。巳得无漏。一受不
退。即能出用。何须十行。方起大悲。中根也。又别教
初心。不愚于法。达解一切功德。犹如幻化。具五因
缘。以益众生。上根也。圆教十信。六根净时。即遍闻
见十法界事。既言六根互用。即是入假位也。又五
品弟子。正行六度。广能说法。即是入假之位。何待
六根耶。又初心之人。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圆观三
谛尚能即中。岂不即假。又六即料简。便有出假。何
待五品耶。】

「【□注】又对五忍。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柔顺忍。十
地无生忍。妙觉寂灭忍(妙宗中十八亦对圆位)。」

【【■记】此明别对五忍。十信。于三界惑伏而未断。故对
伏忍。初住断见。二至七断思。八九破尘沙。信力坚
固。故对信忍。行向出假。柔顺众生。故对柔顺忍。十
地去。如妙玄云。就事为无生。就理为寂灭。签云。惑
是事法。惑灭为无生。名就事。约所證实理为寂灭。
名就理。妙宗下。指对圆位。五品。伏忍。六根净信顺
二忍。初住至等觉。无生忍。妙觉。寂灭忍。
【■备】仁王疏
五忍对位。与今不同。见下十信。伏忍内引。】

「【□注】若论真缘二修。则地前为缘修。登地去为真修。缘。
卷八 第 897a 页 X57-0897.png
谓作意缘念。真。谓任运相应。原是地师之义。今家复
加观义。空假为缘。中道为真。通圆亦有此之二义(云
云)。」

【【■记】此明别真缘二修也。谓有分别正智修观。是作
意缘念。名缘无分别正智修观。乃从性起修。全修
即性。任运与理相应。名真也。今家下。明三观真缘。
释签云。地前两智具缘修者。今判属空假观。八教
大意云。地前缘修两观。经劫无量。为中道方便。登
地三观现前。与初住无二无别。名證道也。末指通
圆二修。大约伏道为缘。断道为真也。
【■补】通义未检。
圆义者。妙句四上云。问。上根入初住。有利钝否。答。
真修体显。则无差降。妙乐云。住前名缘。初住名真。
然圆教住前亦名缘者。唯有今文。及四念处。仍望
别教义立其名也。】

「【□注】六种性习如下对。」

【【■记】言六种性习者。即下文习种性。乃至妙觉性是
也。如下图示。】

△二正判科。

「以五十二位。束为七科。谓信住行向地等妙。又合七
为二。初凡。二圣。就凡又二。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
亦名为贤。约圣亦二。十地等觉为因。妙觉为果。大分
如此。自下细释。」

△二细释二。初凡二。初外凡。

「初言十信者。
卷八 第 897b 页 X57-0897.png

【□注】四教义四(三)云。此十通名信心者。信以顺从为义。
若闻说别教因缘假名。无量四谛佛性之理。常住三
宝。随顺不疑。名信心也(文)。」

【【■记】此节引文释信义也。言假名者。即界外不思议
因缘生灭相。如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
为假名也。无量四谛理者。妙玄云。苦有无量相。十
界因果不同。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道有无
量相。恒沙佛法不同。灭有无量相。诸波罗密不同。
是则无量四谛。就教道别义。若佛性之理。即證道
同圆义。常住三宝者。三宝有同体别体住持之不
同。谓雕铸塑像。名佛。黄卷赤轴。名法。圆顶方袍。名
僧。是住持三宝也。法报化三身。名佛。三乘教理行
果。名法。诸大菩萨果向贤圣。名僧。是别体三宝也。
(一)真体上觉照。为佛。轨持为法。和合。为僧。是同体
三宝也。今应贴别教义边。若能一一随顺不疑。名
信心也。
【■补】因缘是境。假名是观。无量四谛。正是恒
沙佛法之假。双具空假之俗谛也。以此为方便。得
显中道佛性之理。即常住一体三宝。能觉之智即
佛。所觉之理即法。理智和合为僧。此理本具。性非
生灭。故曰常住。闻巳随顺不疑。名为信心。又此十
信。皆具解行二意。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道。发心
是目。修行是足。目足备故。入清凉池。即别教初贤
善直义。又四教义问。别教菩萨成就几法。所得信
心。异前通教答。还约十法。即知不同。一信正因缘。
卷八 第 897c 页 X57-0897.png
知四种四谛因缘不乱。二真正发菩提心。知无量
四谛。发慈悲誓愿。三勤修止观。即知次第。善修四
种止观。四破法遍。观因缘生灭。空假中三谛惑遍。
五知通塞。知四种道灭是通。四种苦集是塞。六修
道品。知次第修四种三十七道品。七善修助道法。
即背舍胜处。能成一切对治。六波罗密。助开三解
脱门。八善识位次。知因四种四谛。入七位不叨滥
也。九安忍强软贼。即知修四种道谛时。于四种苦
集心能安忍。十顺道法爱不生。即知次第修四种
道谛。发诸顺道法不生爱著。故异通教也。】

「一信。二念。三精进。四慧。五定。六不退。七回向。八护法。
九戒。十愿。

【□注】信常住理。名曰信心。」

【【■备】初心仰信。因缘假名。无量四谛。常住之理。深信
不疑。】

「【□注】忆念不忘。名曰念心。」

【【■备】以此无量四谛常住之理。常忆常念。得不遗忘。】

「【□注】真精进趣。名精进心。」

【【■补】无间曰精。不退曰进。欲證隔历常住之理。必藉
空假为方便道。先修空观。观真谛理。于一心中。不
为他法所间杂。曰精。念念趣入无退转。曰进。】

「【□注】心精智慧。名曰慧心。」

【【■补】若一心精进。不以智慧拣择。虑成过愆。今用智
慧。使离过故。】
卷八 第 898a 页 X57-0898.png

「【□注】周遍湛寂。名曰定心。」

【【■补】慧若无定。虑成狂慧。今复湛然宁寂。与理相应。】

「【□注】定光无退。名不退心。」

【【■记】光。即慧也。定力日深。慧光日发。定慧交资。纵或
逢难。心终无退。】

「【□注】保持不失。名护法心。」

【【■记】心虽无退。虑有散失。兢兢自护。持令不失。】

「【□注】回向佛地。名回向心(今文回向。在护法前。此依旧译。璎珞经说)。」

【【■记】谓此菩萨。保持定光。向佛安住。所谓回佛慈光。
向佛安住也。】

「【□注】安住无失。名为戒心。」

【【■补】如无作律仪。依定而发。名定共。依慧而发。名道
共。虽未得真道。然相似定共道共。任运防止一切
过非。故言安住无失。不唯无堕四趣之愆并不退
失无漏心矣。是名戒心。】

「【□注】十方随愿。名曰愿心(此依楞严。释十信名。但彼在圆)。」

【【■记】随自本愿。游历十方。以上求下化名愿。
【■补】璎珞
出十信名。不出其义。玉师依楞严截略字句。释十
信名。不同其义也。
【■备】既楞严在圆。不可以彼释此
别义。今略消字句。切弗拘泥。刻划求解也。】

「此十位伏三界见思烦恼。故名伏忍位。(外凡)与藏教七
贤位。通教乾慧性地齐。

【□注】妙玄四(三十三)云。此十信习从假入空观。伏爱见论。
(文)观音玄下(四)云。十信通伏诸惑。正伏四住(文)。」
卷八 第 898b 页 X57-0898.png

【【■记】妙玄伏爱见论。即伏见思烦恼也。观音玄中诸
惑。通指见思尘沙无明。四住。除无明。合见开思。玄
记云。十信缘中道。伏三惑。心正著有。要先观空。伏
断四住也。
【■补】四教义广明此菩萨能自行。戒定慧
三种圣行。亦教人行圣行。乃至若修慧圣行。即先
观生灭四谛。调伏界内见思烦恼。傍观无生无量
中道佛性之理。正用生灭四谛。伏界内属爱属见
一切烦恼结习。皆性念处智慧力也。菩萨得是性
念处。与前共缘二念处合。即堪忍地智慧善根增
长。从初信心。乃至愿心。十心成就。是铁轮外凡。乾
慧伏忍位也。】

「【□注】伏忍位。辅行九下(十五)云。仁王用五忍以判别位。(文)
妙宗中(十八)云。若依别教十信伏忍。仁王经疏中(十一)云。
未得无漏。未能證。但能伏。不能断。故为伏忍智也。」

【【■记】仁王经云。五忍是菩萨法。谓伏忍上中下。信忍
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
下。为菩萨修般若。然是用判别位文也。妙宗中下。
判别十信伏忍。仁王经菩萨教化品疏云。地前三
贤。未得无漏。未能證。但能伏。不能断。故为伏也。以
有智故。能伏烦恼。初二三地。得无漏信。名信忍。四
五六地。趣向无生。名顺忍。七八九地。诸念不生。名
无生忍。十一二地。得菩萨果。名寂灭忍。以初地得
无漏信。是别教意也。故引疏以释十信名伏忍位。
然三贤内凡。尚为伏忍。况十信外凡乎。判位随机
卷八 第 898c 页 X57-0898.png
不同。仰信而巳。】

「【□注】与藏通齐者。格量伏惑义齐也(下去格量准此)。」

【【■记】偈云。七贤七位藏初机。通教位中一二齐。别信
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

「【□注】此位出假。即名上根。净名疏七(二十)云。菩萨化物心
重。自行则轻。故慈悲重者。不务断结。从相似空解即
便出假。见思未断。故言有疾(文)。」

【【■记】净名疏下。證释菩萨出假意。所谓自未得度先
度人者。菩萨发心也。有疾者。称为导师也。】

△二内凡三。初十住二。初正明十住位次。

「次明十住者。

【□注】四教义四(五)云。此十通名住者。会理
之心。名之为住。」

【【■记】此节释明住名之所以也。仪文一句。是标徵。注
文。是引释。仁王经云。入理般若。名住。华严蔬云。慧
住于理。名住。理为所住。慧为能住。是能所合释也。】

「一发心住。(断三界见惑尽。与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齐)二治地。三修行。四
生贵。五具足方便。六正心。七不退(巳上六住。断三界思惑尽。得位不退。
与藏通二佛齐)。」

【【■备】辨讹云。论别七住所断惑。应言与藏通二乘齐。
今言二佛齐者。当知藏通。果佛位胜二乘。若论断
惑。则无异也。
【■记】初住断见尽者。四教义云。体假入
空观成。发真无漏。见真谛理。断界内见思九十八
使。名发心住。乃是以伏从断。故言断九十八使。其
实只断见惑八十八使。伏思惑十使。颂云。果位须
卷八 第 899a 页 X57-0899.png
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
十八使正方休。又二住至七住与藏通二佛齐者。
颂云。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
住證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故云同除四住。此处
为齐也。
【■补】发心住有二义。一发真解。住偏真法性
理。二出中道似解。住第一义佛性理。若生偏真解。
即通教八人见地智断齐。生中道似解。是初得别
教善有漏五阴。入别教内凡性地柔顺忍位。】

「【□注】于诸劫中。行十信心。不作邪见。广求智慧。名发心
住。」

【【■记】璎珞经云。是上进分善根人。若一劫。二劫。一恒
沙佛。二恒沙佛所。行十信心。信常住三宝。八万四
千般若波罗密。修一切行。一切法门。乃至始入空
界。故名住。依仁王起信。即十千劫来。修信行满。入
位不退。创起大心。发心即住。名发心住。即信成就
心。破见惑。故无邪见欲。见真谛理。故广求智慧。】

「【□注】常随空心。净诸法门名治地住。」

【【■记】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清净洁白。鍊治心
地。使悲智增明也。
【■补】空即真谛。心。即真无漏智。即
前初住所发见理之智。由此真智。方證空理。故曰
空心。今谓断思重虑缘真。故云常随。诸法门者。即
六度等。然住前虽修此法门。但未见理。不离于惑。
皆成有漏。不得名净。今见理巳。常随理心。修诸法
门。则能忘相。如修檀时。能达三轮体空。名净。修尸
卷八 第 899b 页 X57-0899.png
罗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乃至修禅。静散无妨。常
随理心。而成无漏。故言净。门。谓能通至佛果故。】

「【□注】长养众行。名修行住。」

【【■记】巧观空有。增修正行。故众行。即诸法门也。】

「【□注】生在佛家。种性清净。名生贵住。」

【【■记】佛家。有二。一菩提家。二真如家。生亦二。一解生。
二證生。解生。生菩提家。證生。生真如家。今是解生。
生佛菩提心家也。又生佛家有三。一菩提心家。初
住即生。二大教王家今四住生。此皆解生。三法界
家。至初地生。此證生也。谓诸佛从三世真如实际
中生。则其种性。至净至贵。别教四住菩萨。生在佛
家。名生贵住。】

「【□注】多习无量诸善根。名具足方便住。」

【【■记】菩萨生佛家。克肖于佛。故带真随俗。习无量善
根。方便成就具足。】

「【□注】成就第六般若法门。名正心住。」

【【■备】菩萨成就般若。则慧心方为真正。
【■补】五度是行
行。今般若是慧行。事障除。正理显。曰成就。】

「【□注】入于无生毕竟空界。名不退住。」

【【■补】见思阻乎空寂。从二住来。用入理智。重虑缘真。
至此思惑毕竟断尽。永无三界生因。彻證无生毕
竟空界。名不退也。】

「【□注】得位不退者。初住至七住。位不退。八住至十向。行
不退。初地巳上。念不退。」
卷八 第 899c 页 X57-0899.png

【【■记】位不退者。入空观。永无退失超凡之位。行不退
者。入假观。不退化他真正之行。念不退者。入中观
不退中道常住正念。虽通举三种不退明别位贤
圣。今取位不退。以释前之七住也。】

「【□注】妙玄四(十一)云。见思破故。得位不退。真谛三昧成。尘
沙破故。得行不退。俗谛三昧成。无明破故。得念不退。
中谛三昧成(文)。」

【【■补】真谛三昧。离见爱为调直。俗谛三昧。以称机为
调直。中谛三昧。无二边曲为调直。故通言三昧。】

「八童真。九法王子。十灌顶(巳上三住断界内尘沙。伏界外尘沙。前二不知名目)。」

【【■备】辨讹云。不知名目者。以藏通佛。但知界内尘沙。
不知界外尘沙也。止观云。得法眼。證俗谛。通教入
假。即进断色心无知。则知前二教。既能断界内尘
沙。岂不知耶。谓不知者。藏通极果。不知别教八九
十住界外尘沙名目。以其但齐七住也。】

「【□注】不生邪倒破菩提心。名童真住。」

【【■补】菩提心者。佛心也。佛以化利众生为心。凡外起
爱见邪倒。自他俱失。二乘起灰断邪倒。不能利人
自利亦不究竟。俱不发菩提心。故不论破。菩萨最
初发菩提心。惟恐生邪倒以破之。今爱见七住断
尽。不生外凡邪倒破菩提心矣。复不住空而入假。
不生二乘邪倒破菩提心矣。童真者。从喻立名。世
人初生。天真纯粹。名为童真。例今菩萨。悲智坚固。
不破菩提心者。名童真也。】
卷八 第 900a 页 X57-0900.png

「【□注】从佛王教。而生于解。当绍佛位。名法王子住。」

【【■记】从佛王教生解。是从佛法生。如佛化度。故云当
绍佛种。】

「【□注】观空无相。得无生心。法水灌顶。名灌顶住。」

【【■补】菩萨常观空理。得无生忍。诸佛法水。灌其心顶。
名灌顶也。问。此得真智与前七住无异。何以见其
超胜于前。若从八住来。即能从空出假。至今十住
名灌顶者。应以俗智灌顶。何言真智耶。答。真是实
智俗是权智。化他用权。自行用实。今此二位。虽是
俗智利生超胜于前。然约自行。修證入位。用实而
不用权。故言真智法水。又此虽是照俗之位。然必
證真。方能了俗。俗智从真智而起。推功归本。名无
生心。有此二义。言真智也。】

「【□注】断界内尘沙等者。正修假观为伏。观成俗显为断。
辅行一下(九)云。尘沙者。譬无知数多(文)。」

【【■记】正修假观时。但伏界内尘沙。未伏界外尘沙。直
待假成俗备。方断界内尘沙。伏彼界外尘沙。当知
伏惑如压草。断惑。如刈草。此明断伏也。辅行下。以
譬显尘沙之名也。以菩萨不知众生病。不知法门
药。此等无知之惑。如尘若沙。故名尘沙也。】

「【□注】然尘沙惑。只是通别见思。就所化众生得名。妙宗
(廿六)云。众生见思重数。如尘若沙。究论其体。即劣慧
也。如妙乐云。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以其不能分别
药病故也。若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即断尘
卷八 第 900b 页 X57-0900.png
沙相也。懒于化导。为尘沙习。」

【【■记】界内尘沙。是通见思。界外尘沙。是别见思。如所
化六凡之机。不能知病与药。令断通见思。于菩萨
成界内尘沙。所化三乘之机。不能知病与药。令断
别见思。于菩萨成界外尘沙。故菩萨尘沙惑。就所
化众生得名也。妙宗下。释名体。如妙乐下。證释。妙
乐明小乘立二无如。一染污无知。无明为体。见思
惑也。二不染污无知。劣慧为体。尘沙惑也。菩萨不
能分别药病。而成尘沙。故云劣慧为体也。
【■补】止观
所示入假有三。谓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不了此三。
名惑。遍观遍学。名伏。称机用与。名断。所知不尽。名
为习气。】

「【□注】且三品尘沙。与三根出假何异。盖三品尘沙约一
人竖论。三根出假。约三人横辨。又三根出假。通乎四
教。三品尘沙。局在别论。」

【【■记】答中初约一人三人横竖各异。谓菩萨于住断
上品。于行断中品。于向断下品。十信出假名上根。
十住出假名中根。十行出假名下根。是为约人三
一横竖异也。次约四教别教通局论异。谓三根出
假通四教。如上引止观可知。三品尘沙局别论。如
今所明历住行向观成所断。是为约教通四局别
为异也。正明十住位次竟。】

△二附释六种性习。

「亦名习种性。用从假入空观。见真谛理。开慧眼。成一
卷八 第 900c 页 X57-0900.png
切智。行三百由旬。

【□注】习种性者。璎珞经上卷(贤字函)明六种以对别位(净名
疏第九。亦借别名以显图)。」

【【■记】此指璎珞六种性习。以对别位也。若南本职字
函。佛为敬首菩萨说六种性。谓习种性。性种性。道
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又说此六种性。复名
六坚。复名六忍。六慧。六定。六观。今对别者。如下图
示。净名疏借别显圆。承便指之。】

「【□注】今家玄签。四教义。戒疏等。并依经列。四念处中。少
有不次。又地持论。略明二种。(亦名经。弥勒造贤字函)如戒疏列
六种后。复用二种。及对教證前后。生报佛。法佛。并图
示。



【【■记】图中但示释签列对者。该四教义也。文云。初十
信是外凡。别教乾慧地伏忍也。十住是习种性。从
此巳去尽三十心解行位悉是内凡。性地柔顺忍。
约别教义推。如暖法也。十行是性种性。别教义推。
如顶法也。十向是道种性。别教义推。如忍法世第
卷八 第 901a 页 X57-0901.png
一法也。问。别教何须明四加行耶。答。十地既对四
果。故须明也。又通教通真似解脱。为煖顶忍世第
一法。今别教别真似解脱。义立此名。比决分明也。
次十地是圣种性。此皆入别教四果圣位。悉断无
明别见思惑。等觉位。即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
佛。若望佛地。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也。
妙觉地。亦名妙觉性。是究竟佛菩提果。大涅槃之
果果也。
【■补】戒疏发隐云。住者。信立之后。慧住于理。
得位不退。名住。为习种性者。信住。皆研习空观也。
行者。既发真悟理。从此进趣。名行。为性种性者。行
中分别十界差别种性也。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
向果。回巳功德向众生。名回向。为道种性者。回向
通中道也。地者。住持佛智。荷负众生。名地。为圣种
性者。地地證入圣境也。等觉有二义。一与佛无间。
二犹去一等。今兼明之。言虽齐等。未极于妙。犹隔
一等也。妙觉者。朗然大觉。乃至寂而常照。名妙觉
地也。】

「【□注】六种性者。种别性分也。地持第一云。种性者。名为
种子。名为界。名为性。(文种子不同有六界分)又性通六位。种局
在因。故前四名种。等觉虽因。望前称觉。」

【【■记】此名六种性对位通局也。言种性者。种。谓种子。
通因彻果。则有六位。性。谓性分。言因果六位。乃性
中之本具也。若言因。故前四名种。若言果。故后一
称妙。而等觉介乎因穷果彻之际。妙犹未极。若望
卷八 第 901b 页 X57-0901.png
后。原隔一等。若望前。可称为觉。故云等觉性也。】

「【□注】二种者。地持经云。略说二种。性种性者。是菩萨六
入殊胜。展转相续。无始法尔。是名性种性。习种性者。
若从先来。修善所得。是习种性(文)。」

【【■补】性种性者。谓本性中具有无漏菩提种子性也。
习种性者。谓无始来修习众善增长所得种性也。
会玄记云。言总意别故。意显第六意入中有第八
识含藏无漏胜种子。不同有漏诸法。故名殊胜。自
无始来。法尔而有。展转相续不尽。以此种子。在藏
识中。第八识体属意处摄。故总名六入殊胜也。若
准今家。不分八识。谓菩萨六入。即是但中佛性之
理。超出空有。故名殊胜。是理。人人本具。始从凡夫。
终至佛地皆不离此。伹外凡仰信。内凡解行。登地
分證。故言展转相续。虽如此展转。其体性无始自
成。不由今有。故言无始法尔。是名性种性也。习种
性者。过去生中。得闻正法。依教脩善。所获种子。或
信住中修空所得。或十行中修假所得。或十向中
修中所得。皆是增长数习。是名习种性也。
【■备】辨讹
云。文中虽言六入。意在总意根。以总中含八识。第
八最胜。法尔有种生现。现熏种。无始展转。相续不
断故也。】

「【□注】戒疏以六种对位后。复用二种者。以六位不出地
前修习。登地證性。故用地持结摄六种。虽不显标。意
必如是。况梵网是华严结经。地持正宗华严。故宜用
卷八 第 901c 页 X57-0901.png
彼地持二种。结摄璎珞六种。又与约行教證。其义宛
齐。故复例之。」

【【■补】此明戒疏对位用意也。言意必如是者。以戒疏
六种对位后。但明性习相先。引喻教證。复解行详
辨。对生法二佛。全不言以地持二种结摄六种。故
曰虽不显标。但推其意。必如是也。戒疏性习相先
之文。如下引。始从性习二种。乃至言先教后證是
也。有师标云。六种。只性习二种。性习。只教證二道。
玉师善得此意。故和融之。】

「【□注】自古以戒疏文难。今准旧注戒疏云。性习二种。若
据位分。习种在前。性种在后。若据行论。性习同时。前
后不定。(标约行中义)依体起用。(缘中道理起观行用)先明性种。后明
习种。寻用取体(从自行用取中道体)先习后性。(自依体下。释同时不定义)
教證二道相似。就位以论。教道在前。證道在后。据行
论之。教證同时。前后不定。(此标约行教證)依体起用。先證后
教。(望證道理。起教道用)寻用取体。先教后證。(寻教道用。取中道体)习种能
生报佛。性种能生法佛(文)(地前既论自行修习。至果合生报佛。登地證性。合生
法佛。智与体冥。任运起用。故不论应佛也。异解备诸章藻)。」

【【■补】旧注戒疏。有顶山记。泽山注。今恐指泽山注。
【■备】
疏明性习二种。约位习定在前性。定在后。约行前
后不定。谓依体起用。先性后习。寻用取体。先习后
性。教證二道亦然。约位教定在前。證定在后。约行
前后不定。谓依体起用。先證后教。寻用取体。先教
后證是也。此明前图习种。对三十心。性种。对地等
卷八 第 902a 页 X57-0902.png
妙。与地持先明性种。后明习种。均符教意。不可偏
难也。】

「【□注】梵网经中。更有六种。一习种性。二长养性。(只是研习增长。
与习种性通对十住)三性种性。四不可坏性。(俗谛建立。故不可坏。与。性种性通。对
十行)五道种。(十向)六正法性(通收圣种等妙三种)。」

【【■记】此兼引梵网六性。对别位次。如文可知。



【■记】此四念处六性对别。与释签列次小异。注中谓
明扶大品故也。四念处云。若扶三观次第。须依大
品。扶三观者。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当学般若。欲
以道种慧。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智。具
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及
习当学般若。初五方便伏见思。从假入空观。十住
是道种慧断见思。从空入假。学道种慧断尘沙。若
从假入空。破偏假。从空入假。破偏空。至十回向中
学不空不假一切智。伏无明。登地得一切种智。若
至等觉。一时断尽烦恼及尽。若不明等觉。只十地
断烦恼习也。是为扶大品三观也。故次约义结对
璎珞六性。有少不同。复由道性二字义通两向。释
签取种性义。以性种性对十行。取中道义。以道种
卷八 第 902b 页 X57-0902.png
性对十向。四念处取化道义。以道种性对十行。取
一性义。以性种性对十向。少不同也。】

「【□注】从假入空观者。次第三观。出璎珞经。观经疏三云。
假是虚妄俗谛也。空是审实真谛也。今欲去俗归真。
故言从假入空观。妙宗上(廿六)云。见思取境。无而谓有。
虚假凡俗。知虚名谛。二空之理。是审实法。知实名谛。
不究俗虚。莫知真实。要须照假。方得入空。是故名曰
从假入空观。妙玄三(十一)云。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行
正修假。傍修中。」

【【■记】此明别教三观渐修。次第深入也。如璎珞经云。
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以是二
观。为方便道。因此二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
照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菩萨圣
种性。无相法中。行于中道。而不二故。是为次第三
观之相也。
【■备】辨讹云。别既次第修于三观。所以能
正修空。傍修假中者。须知别教本意。不藉修空。伹
藉空为方便。意在下化众生。故修假。期心佛果。故
修中也。】

「【□注】净名略记下之上(十五)若约别教为语。正观中道为
慧眼者。于十住中远所期耳。慧眼者。古德颂云。天眼
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唯观俗。慧眼了知空。佛眼
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记】此因略记慧眼一语。引出五眼浅深优劣之不
同也。如论云。肉眼见近而不见远。见前而不见后。
卷八 第 902c 页 X57-0902.png
见内而不见外。见昼而不见夜。见上而不见下。故
云碍而非通也。天眼者。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
上下。悉皆无碍。故云通而非碍也。慧眼者。天眼虽
通。但见世间和合因缘所生。假名之物。乃有相之
事。而不能见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理。此寂相之
理。唯慧眼能了知。故云了知空也。法眼者。慧眼虽
了空理。而不能见众生过去现在未来。舍身趣生。
死此生彼。不了出世俗谛大事。不能入俗度生。何
以故。无所分别故。而法眼能见生住异灭。自他一
异等相。又能为世舟航作大导师。知病识药。应病
授药。众生几微。无不洞鉴。故云唯观俗也。佛眼者。
法眼虽能照俗。而不普遍。独有佛眼。又名大圆镜
智。如千日高悬。十方普照。世出世间。若事若理。若
依若正。若性若相。若生若佛。莫不一体同观。故云
照异体还同也。今言正观中道。本属佛眼。而云为
慧眼者。意显十住开慧眼后。可以渐见二空之理。
故云远所期耳。】

「【□注】一切智者。观音玄义下(初)云。知一切内法内名。一
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一
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玄记下具释。」

【【■记】此释十住成一切智之义也。玄记释云。内法内
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外法外名者。
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空观若成。于此名
相。悉皆体达无我我所。故云内外能知能解。然其
卷八 第 903a 页 X57-0903.png
空智。但总达诸法无生。不能别知诸法缘起。故不
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种也。】

「【□注】初住断见。即离四趣。身子昔生。至六住有退者。此
见思俱断。思既未尽。见亦馀残。故有退堕。如四明答
日本难教行录。」

【【■记】此节释不知别住通惑。见思同断之疑也。如教
行录问云。身子于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尔前见
思俱断。至六心时。见犹未尽。六心尚退。别教初住。
界内见惑皆巳断尽。岂第六住见犹未尽。退作凡
夫耶。答。若常程别教。皆曰初住断见。不起诸过。况
见惑名数虽多。乃一位断。思惑经诸位方尽。此常
谈别教分齐也。今曰身子六住尚退。复起重罪。恐
有教门。以见思俱断。至六心时。思犹未尽。见亦馀
残。牵堕恶道也。
【■补】仁王经菩萨教化品云。若得信
心必不退。进入无生初地道。疏问。本业璎珞云。十
住中六住。正观现前。值佛菩萨善知识所护则出
七住。常不退转。七住前。名退分。如佛初会。有八万
人退。净目王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七住。值
恶因缘。退落凡夫。不善恶中。作大邪见。今经不言
退者。何耶。答。人心如面。各各不同。大圣随机。故亦
差别。有说十行性种人。犹退堕地狱。又初阿僧祗
劫有退堕者。璎珞言七住名住不退。七住巳前即
有退义。约教而断也。初阿僧祇退者。三藏意。十行
退者。通教意。十回向退者。别教意。十信退者。圆教
卷八 第 903b 页 X57-0903.png
意。今云信不退。进入初住。即圆意也。文句明通教
三不退义。亦曰六心巳前。轻毛菩萨。其位犹退。七
心巳上。从初地至六地。名位不退也。此是借别教
位名。名通教位耳。大师判教。明文若此。后辈无知。
尚执异见。各诤是非。皆未曾细阅台宗大部故尔。
如四明者。真可称为山家之真传焉。附释六种性
习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八之上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八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𠁼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十行二。初正明十位。

「次明十行者。

【□注】四教义四(六)云。此十通名行者。行以
进趣为义。前既发真悟理。从此加修。从空入假。观无
量四谛。」

【【■记】此释名行之所以也。仪文一句。标徵。注文引文
释义。如四教义引涅槃云。知诸阴苦。名中智。分别
卷八 第 903c 页 X57-0903.png
诸阴。有无量相。悉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名上智。
是名无量苦谛。知诸入者。名为门。名为苦谛。分别
诸入有无量相悉苦。即无量苦圣谛也。知十八界
名为分。亦名性。即苦谛。分别诸界有无量相悉苦。
名无量苦谛也。无量集谛者。知爱因缘能生五阴。
名集。一人起爱无量无边。况一切众生所起之爱。
如是等爱无量无边。即无量集谛也。无量灭谛者。
知灭烦恼。名灭。分别烦恼不可称计。灭亦如是。即
无量灭谛也。无量道谛者。能断烦恼名道。分别道
相无量无边。所离烦恼亦无量无边。即无量道谛
也。如是四谛。大经悉云。非声闻缘觉所知。故属别
教所学。
【■补】菩萨住此无量道谛。学十波罗密一切
诸道。断尘沙无知中品。十行成就。从空入假。平等
观成。】

「一欢喜。二饶益。三无违逆。四无屈挠。五无痴乱。六善
现。七无著。八难得。九善法。十真实(断界外尘沙惑)

【□注】始入法空。不为邪动。名欢喜行。常化众生。使得法
利。名饶益行。常修忍法。谦下恭敬。名无违逆行。行大
精进。令一切至究竟涅槃。名无屈挠行。不为无明之
所失乱。名无痴乱行。生生常在佛国中生。名善现行。
于我我所。一切皆空。名无著行。菩萨成就难得善根。
名难得行。说法授人成物轨则。名善法行。二谛非如
亦非非相。名真实行。」

【【■记】此正释别教菩萨十种行门之妙义。依稀俨似
卷八 第 904a 页 X57-0904.png
十波罗密。况菩萨利物决不𧼯斯。故以十义而消
释也。言十行者。一施行。谓邪附法兴。若修檀时。未
达法空。即为邪动。今初行菩萨。从空入假。始證假
有之法本空。虽入俗利生。以布施行。摄诸众生。舍
身命财。无畏法施。恣意行檀。不为无常苦等诸邪
所动。其心欢喜。故以施而释欢喜也。二戒行。谓以
戒法利人。常时化令得益。故云饶益行。三忍行。谓
内修忍行。外受捶打辱事。乃至身为大地。任众生
之所履。唯自谦卑。恭上敬下。违来依纳。逆来顺受。
故名无违逆行。四进行。谓发大勇猛。行大精进。俱
令众生得二涅槃。当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不令
有人独得灭度。其精进修行若斯。故名无屈挠行。
五禅行。谓修定持心。无明伏而不动。则不昏不乱。
故名无痴乱行。六慧行。谓心心慧照。念念觉生。常
不离佛。无时不现。故云善现行。七方便行。谓以人
法二空方便。空诸执著。我及我所。二俱无有。故云
无著行。八愿行。谓依四弘誓。运大慈悲。与乐拔苦。
所愿如心。成就一切难得善根。故名难得行。九力
行。谓具加持力。依三轨式。说法授人。示教利喜。令
人信解领受。三轮清净。善成轨则。故名善法行。十
智行。谓若身若口若意。三业如智慧行。所言如所
行。言行相符。无有虚诳。故名真实行。言二谛非如
非非相者。须知如是真谛。非如是俗谛。今十行满
足。但中近显。故双非空有。别彰一中真实耳。】
卷八 第 904b 页 X57-0904.png

△二附释种性。

「亦云性种性。用从空入假观。见俗谛。开法眼。成道种
智。

【□注】性种性者。假观分别。十界差别种性也。」

【【■记】谓十行菩萨从空入假。分别十界中种种性。种
种欲。悉能分别不谬。名性种性。】

「【□注】从空入假观者。观经疏三云。若住于空。与二乘何
异。不成佛法。不益众生。是故观空。不住于空而入于
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故名从空入假观
(文)。」

【【■记】此释从空入假观。初句。标名。次观经下。引古释
义。如妙宗钞云。先斥住空。堕二乘地。若修假观。能
成佛法。能益众生。观空作入中方便。故于空智。證
而不住。三界惑执。须荡令空。诸法因缘。须究本末。
见思重数。如尘若沙。以大悲心遍观遍学。故名知
病。诸法诸门。破性破相。一一对治。无不谙练。是名
识药。随惑浅深。知机生熟。神通该动。智辨宣扬。四
悉当宜。各令获益。如此授药。方肯服行。皆由證空
入假。故观名从空入假也。】

「【□注】道种智者。观音玄下(初)云。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
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文)。」

【【■记】玄记云。空智总达诸法无生。不能别知诸法缘
起。故不能用佛道法发众生善种。假观能尔。名道
种智。】
卷八 第 904c 页 X57-0904.png

「【□注】诸文云。十住修空断见思。十行修假破尘沙。十向
修中伏无明。此以观对位也。若云初住断见。二住至
七住断思。八九十住断界内尘沙。十行断界外尘沙。
此断惑分齐也。四念处四云。十住断界外上品尘沙。
十行断中品尘沙。十向断下品尘沙。(文)(言三品者。生无生八门为
上品。无量四门为中品。无作四门为下品)此以惑从教也。以别是界外教。
或纯用假观摄故。」

【【■备】此料简诸文。说断尘沙参差之故。由以观对位。
断惑分齐。以惑从教。三种不同。
【■补】纯用假摄者。三
观摄教也。空摄藏通。假摄别。中摄圆。别教虽三具
修。而空观无异藏通。證道同于圆教。唯有空假。正
属别教也。又十住傍修假。十行正修假。十向虽修
中观。犹以假为方便。故纯假观摄也。有师标云。以
惑从教者。谓以尘沙惑。从于别教也。然别教先破
见思后破无明。何独以对尘沙。故云是界外教。盖
界内藏通二教。不论断尘沙。唯别教四门遍学。遍
断尘沙。故非不修空中。而纯用假观摄者此也。】

「【□注】又此十行。明横学四。且无作四门。为圆为伹。若圆
无作。十行位浅。尚未修中。如何能说以此化他耶。若
谓但中。释签五(初)云。各附彼教。而为相状。(文)既附彼
圆。岂应是但。杂编五(十四)云。十向圆修。可由实道。(智转行融
乃修圆中)十行无作。且顺权方。(只是但中无作)良以修中之位巳
深。出假之位当浅。位深。故知昔日化他。无非妙行。位
浅。故知将来自行。亦是但中。不可以实难权。以他妨
卷八 第 905a 页 X57-0905.png
自。(文)其说切当。学者知之。附彼圆教。但为明于无作
相状。能附岂可全同深位。」

【【■备】此节料简十行位中。横学四教中所学之无作
也。谓圆中无作。非别十行浅位所能说也。若系但
中无作。又违释签附圆相状之说。此双难也。杂编
下。释难。意谓别教十向修中观位。既巳智转圆修。
可以说由实道。别教十行修出假位。既是化他无
作。自应且顺权方。只此且顺权方四字。二难俱解。
一解以实难权。盖无作名同。而义有别。不可以附
圆而不应是但也。二解以他妨自。盖十向修在自。
十行学为他。不可以化他但中。妨自修圆也。将来
自行亦但中者。别行位浅。所学无作。全依但中。故
由此时。以望将来。所有自行。智亦但中耳。释签明
附圆相状者。节义云。十行中明生灭。依彼藏教为
相状。乃至明无作。附彼圆教为相状。既言附圆。则
能依但中。岂可全同所依圆中耶。义学杂编六卷。
净觉法师所述。
【■补】言但中无作者。如苦不能恼。集
不能染。出空有二边之外。天然之理。不假造作也。】

「【□注】然此出假。若果但中。圆机起时。何以赴之。当知圆
机。自感圆应。十行出假。乃教道说。无稽之问。不足评
矣。」

【【■记】此明十行出假。不能应圆机为难。谓十行出假。
约教道判。本不应于圆机也。末二句。是斥辞。】

△三十向二。初正明十位。
卷八 第 905b 页 X57-0905.png

「次明十回向者。

【□注】四教义四(七)云。此十通名回向者。
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巳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
顺入法界。故名回向。」

【【■记】此明回向得名之所以也。仪文一句。释徵。注文。
引文正释。四教义云。菩萨深观如来藏。破无量取
相。破无量尘沙。破无量无明。破无量身相。受相。心
相。法相。知无量病。识无量药。作此观时。即入十回
向位。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巳济他。名回向也。】

「【□注】四念处三(十一)云。别向圆修。(文)霅川云。可由实道。(杂编
但不合云。只缘被接。方曰圆修)此据得意者。智转行融。及證道说也。
若三观次第。唯修但中。据不得意者。及教道说也。」

【【■补】此节引诸文而證释也。四念处。十住。修性念处
观。十行。修共念处观。十回向。回别向圆。修缘念处
观。故云别向圆修也。有师标云。得意者。乃得佛意
也。净觉谓。被接方能圆修。不知别教得佛意者。十
向自能圆修。若定言被接。别教无智转行融得意
人耶。故原注以不合点之。若不得意者。十向唯修
但中也。】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注】以无相心。常行六道。而入
果报。不受而受。名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记】此下十段。正释义也。谓以无相心行六道。即不
受义。入果报。即受义。到处度生。心常无相。名救护
众生离众生相也。】

「二不坏。

【□注】观一切法。有受有用。念念不住。名为不坏。」
卷八 第 905c 页 X57-0905.png

【【■补】言一切者。不出空有。以凡夫受用于有。二乘受
用于空。俱属可坏也。今者念念不住二边可坏之
相。而于中道受用。归向中道不可坏之性。故云不
坏也。】

「三等一切诸佛。

【□注】三世佛法。一切时行。名等一切诸
佛。」

【【■记】言一切时行者。谓一切时中。依三世佛法而行。
所谓运无缘慈。度有情界是也。】

「四至一世处。

【□注】以大愿力。入一切佛土。供养一切佛。
名至一切处。」

【【■记】愿。即法门誓学。佛道誓成愿也。欲成佛度生。必
须亲近诸佛。广修供养。名至一切处也。】

「五无尽功德藏。

【□注】以常住法。授与前人。名无尽功德
藏。」

【【■记】言常住法者。即不生不灭无起尽之理。此理含
藏一切大乘功德。普应随机。无有穷尽。名无尽藏。】

「六入一切平等善根。

【□注】行无漏善。善而不二。名入一
切平等善根。」

【【■记】言无漏者。即不漏落于二边之善也。善而不二。
即中道之善也。谓菩萨万善齐修。心中了了。而无
一丝挂碍。故言无漏不二也。据十向修圆中。修一
善。即修无量善。名入一切平等善根。
【■补】据经云。行
善无漏。善而不二。何者众生机多。不可独用一实
而行化。故兼二边之机相。善。即有边。无漏善。即空
卷八 第 906a 页 X57-0906.png
边。今菩萨智转行融。即空而有。即有而空。是名入
一切平等善根也。】

「七等随顺一切众生。

【□注】以观善恶无二一相。名等随
顺一切众生。」

【【■记】盖众生所起心念无量。此位菩萨缘修中观。观
诸善恶性非有二。即是中道一相。名等随顺一切
众生。
【■补】菩萨正修圆中。实相无相。故无凡夫有漏
善恶之二相。亦无二乘偏空涅槃之一相。既平等
普观。随顺实相。无非佛因。咸皆趋向究竟佛果。故
名等随顺一切众生也。】

「八真如相。

【□注】心得自在。等三世佛。常照有无。名真如
相。」

【【■记】谓菩萨以中观心。随顺实相。出入同佛。即寂即
照。照有。即不变随缘。照无。即随缘不变。名真如也。

【■补】不为二边动乱。故得自在。无妄曰真。不异名如。
乃三世诸佛安住之处。菩萨常照有无。即真如相。
故名真如相也。】

「九无缚无著解脱。

【□注】以般若照三世诸法。是一合相
名无缚无著解脱。」

【【■记】般若。是即理之智。三世诸法。是即智之理。理智
合一。无能照所照。孰为缚著耶。
【■补】般若是智。三世
诸法是境。三世约竖。诸法约横。一合相者。即佛大
总相法门。若境智不忘。犹为缚著。今以无缘般若。
照无相妙境。境智一如。故名无缚无著解脱也。】
卷八 第 906b 页 X57-0906.png

「十入法界无量。

【□注】觉一切法中道无相。名入法界无
量。」

【【■记】谓菩萨觉悟一切。皆中道无相。一法既圆。万法
俱寂。名入法界无量。
【■补】前曰一合相。以理为总。今
谓一切法中道。以事为总。一切法者。即十法界依
正假实色心法也。此诸事法。全理而成。具一切造。
一切即中道无相。中道即法界。十向菩萨修圆中
观。圆融之理。相似而显。故觉一切法。皆中道无相
法界。名入法界无量也。】

(伏无明。习中观)

【□注】伏无明习中观者。集解云。空假之心。既巳
满足正修中道第一义观。无明不起。忍伏故也。」

【【■记】此释伏惑修中之力也。此位是解行终心。粗惑
巳融。似中慧净。断界外下品尘沙。伏无明之忍转
强。相似之中道也。】

△二附释种性。

「亦名道种性。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馀土。(以上三十位。为三贤。
亦名内凡。从八住至此。为行不退位)。

【□注】道种性者。始正修中。故名道。能
生佛果。故名种。行四百由旬者。约生死处。加方便土。
约烦恼。加尘沙。约观智。加假观。以此增前为四百也。
方便有馀土者。观经疏五云。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
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馀。」

【【■记】妙宗钞云。修方便道者。九种行人。合生彼土。藏
二。通三。别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别向圆信。
所修虽实。犹居似道。判为方便。不生分段。盖除四
卷八 第 906c 页 X57-0906.png
住。约此修断。名方便。断通馀别。为有馀也。】

「【□注】行不退者。化他行满无退转也。前七住还断惑證
空。名位不退。后初地去。名念不退。中道正念二边莫
动。」

【【■记】此明行不退也。以此十位之大士。以其正修中
观。相似见中道理。了知自他不二。因果一致。理事
圆融。所以不著于自。而回向于他。不著于因。而回
向于果。不著于事。而回向于理。故能化他行满。而
无退转也。前七住下。言不能称为行不退位。后初
地下。言其位超胜。亦不称之为行不退位。唯八住
至此。共二十三人。俱得称为不退位也。】

△二圣二。初明因二。初十地。

「次明十地者。

【□注】四教义四(八)云。此十通言地者。一能
生佛智。住持不动。二能与无缘大悲。荷负一切。故名
为地也(文)。」

【【■记】此言所以得地之功能也。初仪文一句。标徵。注
文。是引文发明。言地有二义。一能生。二能持。璎珞
经云。地名为持。能持百万阿僧祇功德故。亦名为
生。能生一切因果故。论云。生成佛智住持故也。】

「一欢喜。(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乃至等觉。俱名圣种性)此是见道
位。又无功用位。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众生。行五
百由旬。初入实报无障碍土。初入实所。」

【【■补】大经云。菩萨圣行满足。即住无所畏地。即是初
地菩萨。离五怖畏。谓无死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
卷八 第 907a 页 X57-0907.png
无恶名畏。无大众威德畏。若言不畏贪欲恚痴。此
内无三毒。外无八风。则无恶名畏。若言不畏地狱
等。即无恶道畏。若言不畏沙门。婆罗门。即无大众
畏。见中道无二死。即无死畏也。法身常命巳显。即
无不活畏。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
显二十五有之我性。我性即实性。实性即佛性。佛
性既显。有感即应。故能百界现生。利益众生也。又
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
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名乐。无二十五有生
死。名常。即佛性显也。】

「【□注】舍凡入圣。四魔不动。到有无边。平等双照。名欢喜
地。」

【【■记】谓此菩萨。既离凡入圣。能转魔界成佛界。四魔
莫能动也。有边万法齐彰。无边。一尘不立。照有不
乖无。照无不乖有。有无二边。平等双照。居然中道
第一义天。是则前未到而今到。宁不欢喜乎。
【■补】四
魔不动者。分破无明。不为烦恼所动。分證法身。不
为阴魔所动。分得常住。不为死魔所动。百界作佛。
不为天魔所动。】

「【□注】从此用中道观者。四教义四(七)云。从此见佛性。发
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
婆若海。證无作四谛。一实平等。法界圆融(文)。」

【【■记】止观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菩提。
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
卷八 第 907b 页 X57-0907.png
灭可證。此谓无作四谛。一实圆融也。】

「【□注】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者。无明。乃是障中道之
别惑。无明分破。中道分显。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
乐我净。故称德。应知初地所破无明。细分三品。中上
虽破。犹在回向后心。至三品尽。方入初地。」

【【■记】无明翳乎法性。是障中别惑也。三德。如金光明
玄义云。法名可轨。诸佛轨之成佛。经云。诸佛所师
法也。身者聚也。一法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身。经
云。我身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是也。般若觉了诸
法集散。非集非散。即觉了三谛之法也。于诸法无
染无住名解脱。此三皆言德者。皆有常乐我净四
德也。谓法身无二死为常。不受二边为乐。具八自
在为我。身口意三清净为净。般若任运具四德。如
智冥真如境。故大品云。色净故般若净。例此即得
色常色乐色我。诸义皆成。当知般若具四德明矣。
解脱四德者。诸恶永尽。即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皆
巳尽也。众善溥会。即常乐我净也。大经云。真解脱
者。即是如来。如来即法身。当知解脱同如来常乐
我净也。应知下。明初地正破下一品。】

「【□注】俱名圣种性者。据同證论。准经。必须开等觉性。」

【【■记】言同證者。即无作四谛圆融中道之理。是十一
地同所證也。所准之经。即是缨珞。如经云。从初地
至等觉。俱名圣种性。】

「【□注】见道位者。四教义四(七)云。从初地至佛地。皆断无
卷八 第 907c 页 X57-0907.png
明。但以约位分为三道。初地名见谛道。二地至六地。
名修道。从七地巳去。名无学道。(文)初地断无明别见。
发真中道。故云见道。大经云。自此巳前。皆名邪见人
也。故知两教三乘。别教地前。未见中道。未断别见。皆
名邪见人也。此约證道同圆。初地即同初住故也。」

【【■记】初地名见道者。谓发真中道。见佛性理。断无明
见惑。显真应二身。入佛智地是也。从二地至六地
名修道者。断别惑三界爱。智论。迦叶闻甄迦琴声。
不能自安。云三界五欲。我巳断竟。此是菩萨净妙
功德所生五欲。故于是事不能安忍。例色爱无色
爱。亦复如是。维摩诃须菩提云。同于烦恼。不别菩
提。入于八难。不得无难。意在于此。故从二地至六
地。通名修道。断此别惑也。今以义推。二离垢地。即
侵断别教欲爱。名斯陀含向。三明地。即别教斯陀
含果。四炎地。别教阿那含向。五难胜地。别教阿那
含果。断别惑欲爱尽也。六现前地。别教阿罗汉向。
断别色无色爱也。七远行地。别教阿罗汉果。断别
无色爱尽。从此名无学道也。大经下。證初地可名
正见人也。】

「【□注】又无功用者。既至初地。不加功力。任运流入萨婆
若海百界作佛者。四教义四(八)云。初发真中道。见佛
性理。断无明见惑。显真应二身。缘感即应百佛世界。
现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实大庆。
故名欢喜地也。(文)辅行七下(二十四)引璎珞云。初地百
卷八 第 908a 页 X57-0908.png
界。二地千界。乃至万亿等界。现身亦尔。(文)行五百由
旬者。约生死处。加实报土。约烦恼。加无明。约观智。加
中观。实报无障碍土者。观经疏六云。行真实法。感得
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文)。」

【【■记】妙宗钞云行真实法等者。圆教从初。别教十向。
能于诸法。称实观中也。中理今开。即感妙报。色心
不二。毛刹相容。纯是法身菩萨所居。实报无障碍
土也。妙玄云。分别言之。此实报土。在方便土外。若
即事而真。此亦不远。如云观见娑婆。琉璃为地。坦
然平正。诸楼台观。众宝所成。纯是菩萨咸处其中。
即实报土是也。
【■补】色心不相妨者。色周遍。心亦周
遍。此色即真常之色。故不相妨。如云因灭是色。获
得常色等。此乃胜妙五阴。法法圆融故也。妙玄云。
华严明阿僧祇香华云。不可思议充塞法界者。此
是菩萨胜妙果报所感五尘。呼此为欲界思惑。菩
萨出入无量百千三昧禅定心尘之法。呼此为色
无色思惑。签云。此中为消界外同体见思。故须界
外更立三界。不然。于二乘所断何别。既分内外见
思名同。故须立思分三界。从五尘为名。故例如欲
界。从定地为名。故例色无色界。故知违理由见。感
报由思。四念处云。登地断别见。二地至七地断别
思。此亦偏断之义耳。(云云)至八地巳上。犹是无色
界不可思议六尘。以地持解等觉无垢地。始得离
见清净禅。当知离欲界色无色惑。俱至等觉乃尽
卷八 第 908b 页 X57-0908.png
方是圆义。故大经云。十地为无我轮惑所转。无我。
只是见惑。若见惑不断。不应至无垢地。若见至无
垢地者。乃圆义耳。故义推偏断是别义也。所言偏
断者。为对圆伏而说也。】

「【□注】宝所者。喻分證寂光也。」

【【■记】宝所喻寂光者。以常寂光净土。乃功德丛林。真
如库藏。世出世宝。无不具足。假喻发明。犹若宝山。
今言喻分證者。以仪文云。初入宝所。既云初入。是
故喻之分以證寂也。】

「二离垢地。

【□注】以正无相。入众生界。同于虚空。名离垢
地。」

【【■记】若除诸相而言无相。是邪无相。即于无相。无相
乃正。以正无相。入众生界。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
度。生界同处无法当情。名离垢也。
【■补】不为空有二
边之垢所染故。】

「三发光地。

【□注】光慧信忍。习佛之道。净极明生。名发光
地。」

【【■记】仁王五忍。疏以三贤为伏忍。初地至三地。对无
漏信忍下中上。今上品信位。中道无漏之慧转著。
名光。以习久净明。净极光通。名发光地也。】

「四𦦨慧地。

【□注】顺无生忍。观一切法。明燄慧地。」

【【■记】四五六地。对柔顺忍。以顺无生。故名曰顺。盖约
教道。七地方对无生忍。故仁王云。尔𦦨圣觉达地
菩萨。修行顺法忍。逆五见流。集无量功德。住须陀
卷八 第 908c 页 X57-0908.png
洹。疏以四地对下品顺忍。故今注云。顺无生忍。观
一切法。粗得下品忍。观慧发𦦨。比前极其明盛。名
𦦨慧地也。】

「五难胜地。

【□注】顺忍修道。三界无明莫不皆空。名难胜
地。」

【【■记】仁王经云。胜进达菩萨。于顺道忍。以四无畏。观
那由他谛。内道论。外道论。药方工术。故曰我是一
切智人。灭三界疑等烦恼故。集无量功德故。即斯
陀含。疏以五地对中品忍。故曰顺无生忍修道。三
界无明皆空。下地所不及。名难胜地也。
【■补】三界。乃
界外之三界以尘沙是方便土之无明。无明是实
报分證寂光之无明。今至五地。顺无生忍而修佛
道。方便尘沙巳尽。即实报分證寂光无明亦分尽。
故曰皆空。】

「六现前地。

【□注】上顺诸法。观于三世寂灭无二。名现前
地。」

【【■记】仁王云。常观真实。住顺忍中。作中道观。尽三界
集因集果。一切烦恼尽故。乃至證阿那含。疏以六
地对上品忍。故云上顺诸法。即顺诸法上品无生
忍。故观过现未起灭无二。当下寂灭。寂灭境相常
时现前。曰现前地也。】

「七远行地。

【□注】观诸烦恼。不有不无。常向上地。念念寂
灭。名远行地。」

【【■记】仁王云。玄达菩萨。十阿僧祇劫。修无生法乐忍。
卷八 第 909a 页 X57-0909.png
灭三界集因集果。住后身中。无量功德皆成就。无
生智。尽智。五分法身。皆满足故。即阿罗汉梵天位。
疏以七地对下品无生忍。故曰观诸烦恼。不有不
无。即是以中道观观之。为不有不无第一义谛也。
由居下品无生忍。所以常向上地。由观法无生故。
所以念念寂灭。是则从功用边造至上地。名远行
地也。】

「八不动地。

【□注】以无生观。舍于三界。名不动地。」

【【■记】仁王疏八地对中品无生忍。故曰以无生观。舍
于三界。当知三界乃有为动作之地。既入无为寂
灭。不为动之所动。名不动也。】

「九善慧地。

【□注】入于上观。光光佛化。无生忍道。名善慧
地。」

【【■记】仁王疏九地对上品无生忍。故曰入于上观。光
光佛化。无生忍道。当知此道具足辨才。现身如云。
说法如雨。名善慧地也。
【■补】菩萨一一世界。学佛化
度。无明将尽。智慧转增。故名曰光。光光者念念也。
佛者。觉也。觉无生之理也。即以此道觉悟众生。故
名佛化等。能以此利他。此慧之善者。】

「十法云地。

【□注】入中道观。受佛职位。既同真如。亦等法
界。法云普覆。名法云地。」

【【■记】仁王疏以此得菩萨果。名寂灭忍。故云入中道
观。受佛职位。既等不妄不变之真如。亦同交彻融
摄之法界。唯以妙法慈云。遍覆涅槃果海。名法云
卷八 第 909b 页 X57-0909.png
地也。】

(巳上九地。地地各断一品无明。證一分中道)。」

【【■备】辨讹云。明十地。将相宗寄位明十地。引来相宜。
初二三地。寄同世间。初地布施。二地持戒。三地精
进。此三种世间亦修故也。四地寄同初果。与注中
无生观相宜。五地寄同四果。与注中三界无明莫
不皆空相宜。六地寄同缘觉。与注中观三世寂灭
相宜。七地寄同菩萨。八地去方入无功用位。寄显
一乘三世寂灭者。正与缘觉还灭三世十二因缘
是同。第八地而云舍于三界者。约顿悟菩萨论。而
论中明顿悟菩萨。八地始受变易。若是渐悟。初地
论舍。
【■补】佛从真如法界生。真如法界。一体异名。即
中道寂灭之理。菩萨入此观。故受佛职。】

△二等觉。

「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
处。亦名有上士。

【□注】于十地后心用观。更断一品。方入等觉。」

【【■记】十地皆有初中后三心。今于第十地后心用观。
断十一品无明。方入等觉也。】

「【□注】四教义四(十四)云。即是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望法
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
萨。三魔巳尽。馀有一品死魔在。断无明习也。(文)集解
云。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望于妙觉。
犹有一等。比下名觉。故名等觉。所修观智。纯一坚利。
卷八 第 909c 页 X57-0909.png
喻若金刚。名金刚心(文)。」

【【■记】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者。璎珞明等觉地。百千万
劫入重玄门。报修凡夫事。谓菩萨将前所修之法。
重历一番。故曰重玄。法云是种性。等觉是觉性。故
等觉为佛。妙觉乃当教极果。等觉是当教极因。故
此望之称为菩萨。以其智慧坚利。名金刚心。只有
一品生相无明在易断。故称无垢。三魔尽死魔在
者。大论问。五阴魔可摄三种魔。何以三魔尽。死魔
在。答。实是一魔。义有四种。烦恼魔。人因贪欲嗔恚
故。死作夺命因缘。别为一种。天魔。福德力势大邪
见力。能夺慧命。亦能作死因缘。别为一种。无常死
力大。无能免者。甚可畏厌。别为一种。是为义有四
也。又论云。得菩萨道。破烦恼魔。得法性身。破五阴
魔。得道得法性身。破死魔。常一心故。一切处心不
著故。入不动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魔。此等觉菩
萨尚未得道得法性身。故死魔在也。次引集解释。
谓此菩萨发广大智解。造入百千三昧。于三昧中
照一实相。无生死相。无涅槃相。寂灭现前。然以望
于妙觉。犹有一等。名等。比下十地之未觉。名觉。上
下望之。名等觉也。又此菩萨所修观智。纯一坚利。
坚故。不为诸物坏。利故。能坏一切物。喻若金刚。故
其观智。名金刚心。问。别教何故法云后更有金刚
等觉耶。经论止明十地行满。便成佛果。南北诸师
静论此义。答。更立等觉。未足为疑。华严经明法云
卷八 第 910a 页 X57-0910.png
地功德智慧。比佛如爪上土方大地。若尔。虽说一
品无明。而实不可说品。何以得知。后心菩萨无功
用道。其疾如风。一日间。能破无量品无明障惑。何
况璎珞经明等觉地。于百千万劫入重玄门报。修
凡夫事。故开法云。更立金刚心等觉。于理无失。
【■补】
止观云。三不应前尽。一不应独馀。此乃别教方便
说耳。辅行云三魔巳过者。此璎珞教道说也。若从
实说。过则俱过。问。虽曰方便。亦必有说。何以消释
经文。答。大集经云。若能观法如幻相者。能破阴魔。
若诸法悉是空相。坏烦恼魔。若见诸法不生不灭。
能坏死魔。若除憍慢。则坏天魔。又云知苦坏阴魔。
离集破烦恼魔。證灭坏死魔。修道坏天魔。等觉既
到无功用后边。边际智满。入重玄门。三魔巳尽。所
證未穷。馀死魔在。又十地莫穷其边际。故等觉边
际智满。】

「【□注】一生补处者。犹有一品无明。故有一生。过此一生。
即补妙觉之处。观音玄记上(四)云。犹储君之义也。妙
宗上(二十三)云。有惑可断。名有上士(文)。」

【【■记】言一生补处者。以无明未尽。犹有一品生相在
也。若能以金刚观。再破一品无明。名过一生。即可
补入妙觉佛果之处矣。言犹储君者。如王太子将
绍南面。先且暂储东宫。故云储君也。有上士者。以
等觉乃因位。非果位也。其上犹有妙觉极果在。不
得称为无上。故云为有上士也。】
卷八 第 910b 页 X57-0910.png

△二明果二。初成等正觉。

「更破一品无明。入妙觉位。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
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

【□注】四教义四(十五)云。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
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文)。」

【【■记】此明别教极果成佛之相。注是引文释成。初三
句。明智德圆。次三句。明断德圆。末二句。谓寂即妙。
照即觉也。】

「【□注】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文)。」

【【■记】经云。华藏世界海。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世界
种。一一种各有二十重世界是也。】

「【□注】七宝菩提树者。七宝众多。表无量故。大宝华王座
者。妙玄七(十二)云。或言寂灭道场。七宝华为座。身称华
台。千叶上一一菩萨。复有百亿菩萨。如是则有千百
亿菩萨。十方放白毫及分身光。白毫。入华台菩萨顶。
分身光。入华叶菩萨顶。此名受法王职位。穷得诸佛
法底。而得成佛。华台名报佛。华叶上名应佛。报应但
是相关而巳。不得相即。此是别佛果成相也(文)。」

【【■记】寂灭场。见初卷注。七宝华为座者。华严经云。其
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宝华。间错
庄严。乃至云毗琉璃摩尼宝为茎。栴檀王为台。玛
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其华常有无量光明。众宝
为藏。宝网弥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
为眷属。乃至菩萨坐此华座。身相大小相称。无量
卷八 第 910c 页 X57-0910.png
菩萨坐馀莲华为眷属。十方佛从眉间出清净光
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无数光明以为眷属。普照
十方一切世界。右绕十匝。乃至示现种种庄严事。
从大菩萨顶上入。其眷属光明。亦各入彼诸菩萨
顶。此菩萨得先所未得百万三昧。名为巳得受职
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堕在佛数也。末结圆满
报身。如云若始坐华台。眷属菩萨悉坐华叶。十方
诸佛放眉间光入华台顶。诸佛眷属放眉间光入
华叶顶。华台菩萨三昧受职。成于报身佛。华叶菩
萨成应身佛。此大缘见胜。故现圆满报身佛也。】

△二转大法轮。

「为纯根菩萨众。转无量四谛法轮。即此佛也。

【□注】纯根菩萨者。迷中重故。次第修證。迂通宝所。对圆
名钝。」

【【■补】初地能分身百界。具转四教法轮。此中但言无
量者。由别人中道之迷重故。因中依无量四谛而
修。故果上亦转无量四谛法轮。所谓约说。始终属
教者此也。】

△三别示随机二。初正明随机三。初点示教道。

「有经论说。七地巳前。名有功用道。八地巳上。名无功
用道。妙觉位但破一品无明者。总是约教道说。

【□注】华严云。菩萨未至第八地时。如人乘船。欲渡大海。
未至大海。多用功力。若至八地。从大方便。近佛智慧。
无功用心。不加工力。」
卷八 第 911a 页 X57-0911.png

【【■记】此下料简经论判位。有通别圆之不同。本节之
文属别教也。如华严八地文云。譬如有人。梦中见
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
勇猛方便力故。即便觉悟。既觉悟巳。所作皆息。菩
萨亦尔。见众生在泗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
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巳。一切
功用靡不皆息。】

「【□注】妙觉位但破一品无明。未审据何文说。」

【【■补】此是玉师断说。肇师云。出楞严三昧经。文云。首
楞严定。非初地乃至第九地所得。唯十地乃能得
之。既十地方得。则转入佛地。但破一品无明也。】

「【□注】诸文但云断十二品。称为妙觉也。」

【【■记】别教果头。齐圆二行。进前三行。则不知名。故知
约教道说。于等觉断十一品无明外。更破一品。是
为但断十二品。称为妙觉也。】

△二借别名通。

「有处说。初地断见。二地至六地断思。与罗汉齐者。此
乃借别教位名。名通教位耳。

【□注】至六地断思与罗汉齐者。取十度义。以第六般若
空慧断惑故也。如止观第六借位中(云云)。」

【【■记】此节正属通教也。初地断见等。前七卷引。言取
十度义者。是取释签便也。以十度中第六般若。乃
入空之慧。断惑若尽。与罗汉齐。至第七方便般若。
出假化用故也。如止观者。文云。旧曰六地思尽齐
卷八 第 911b 页 X57-0911.png
罗汉是也。】

「【□注】十度者。六度外加愿智力方便。」

△三借别名圆。

「有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此借别教
名。明圆教位也。

【□注】三贤者。别住行向。住果报土。义则属圆。此仁王经
偈文。」

【【■记】此节文明属圆教也。仁王疏云。三贤。即地前三
十心。十圣即十地菩萨。此四十心同生华藏果报
土。非藏通教中果报。若藏教是凡圣同居。若通教
唯生有馀化城土。今言果报。即别圆教人。得无障
碍。生无障碍土。问。此中三贤。是别是圆。答。是圆。问。
圆教合生常寂光。何故生华藏。答。华藏之中。别圆
共生。以是因非果。不得生寂光土。故华藏土中有
别教十地。圆教四十心共生也。妙觉极果毗卢遮
那。唯独一人生寂光净土。问。前三土中亦有净土。
何故寂光独擅其名。答。凡圣同居。圣少凡多。是秽
非净。方便有馀。但除见思。未断无明。偏真之净。非
是真净。华藏世界。带别方便。未为纯净。寂光无此
诸过。独擅净土名也。又义例云。有言此兼两教。圆
教三贤。别教十圣。喻曰言果报者。是实报土。既生
果报。即是圆教四位人也。此师伹见贤圣之名。便
分别圆两教。贤圣之称。乃借别明圆。但生实报。即
是正明圆位。若言别教贤圣位。不合生彼。而判十
卷八 第 911c 页 X57-0911.png
地属别者。圆四十位俱破无明。因何乃分十地属
别。又约證道。地即是住。何须分别。纵存教道。则十
地以含两教。亦无分义。】

△二劝审断證。

「如此流类甚众。须细知当教断證之位。至何位。断何
惑。證何理。往判诸教證位。无不通达。

【□注】此乃观师示人判教之方。能知此者。不但别门可
通。于一切教皆无壅矣。」

【【■记】观师者。即高丽法师也。言观师以此示人。必须
细详本教中断惑證理当在何位。何位断几惑。何
位證何理。然后往判诸教诸位。无有不昭然矣。】

△三结。

「略明别教竟。

【□注】此教明纵横者。别论不出性横修纵。因纵果横。通
论。因果各具纵横。性但有横。修具纵横。」

【【■记】此总标别教通别两论。修性因果纵横也。别论
者。性修一对。因果一对。通论者。性修因果合论也。】

「【□注】初性横修纵者。妙句九云。若但性德三如来。是横。
修德三如来。是纵。(前后而得)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一性二修)
记九云。性德之名。名通别教。别教虽有性德之语。三
皆在性。而不互融。故成别义。若三在修。前后而得。道
理成纵。又妙宗云。别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是
故染恶非二佛性。别修缘了。显本法身。(修纵)亦为不知
本觉之性具染恶德。不能全性起染恶修。乃成理体
卷八 第 912a 页 X57-0912.png
横具三法。(性横)。」

【【■记】此别释性横修纵也。初引文句。正示性横修纵。
次引句记。释成。后引外宗。重明性一为横。修二为
纵。释签明别教三德云。别教法身为惑所覆。良由
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是故染恶非二德也。故
别惑通惑。业识事识。烦恼结业。三乘六道。变易分
设。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则成
定有能覆之惑。应须还用随缘觉性。别缘真谛。及
以俗中。次第别修空假缘了。或中边缘了。种种二
因。或初缘次了。或初了次缘。次第翻破一切迷法。
显于法身本觉之性。是故覆理成于纵义。又云。别
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亦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
恶德。不能全性起染恶修。乃成理体横具三法也。】

「【□注】次因纵果横者。光明记一云。行智理三次第资发。
修时纵也。法报应三果中齐显。證时横也。」

【【■补】光句记云。相资为论。行资智。智资理。理显。故能
尽众苦。苦尽故法身显。智圆。故报身显。功德无上。
故应身显。】

「【□注】良田此教本有法身为惑所覆。故须别作缘了之
功于资显发。复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三
身横显。此指修纵。只是因纵。性横。成于果横。修性因
果相对别论也。」

【【■记】此别释因纵果横也。光明记云。修时纵證时横
者。即今因纵果横论也。良由下。释成。释签云。应知
卷八 第 912b 页 X57-0912.png
覆义。不同泥土覆彼顽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
善人为恶人逼。令作众恶。故说善人为恶人所覆
地。既此本有法身。为染恶覆。成于迷中之法。故须
别作缘了之功。于资显发。故论修成纵也。又云。以
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发。犹如三人。各称帝三。
何能相摄。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
横也。此指下。结明修纵性横。成因纵果横。】

「【□注】次因果各有纵横者。文句二云。别家因时三法纵
横。果时三法亦纵横。因纵如向。因横即性横也。果纵
如妙玄九云。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解脱始满。果横亦
如向说。须知此教因果三法。次第即纵。各异即横。妙
玄五云。资成在前。观照居次。真性在后。此三竖别。纵
非大乘。此三并异。横非大乘。」

【【■记】此释通论因果各具纵横。初引文句通示因果
三法纵横。然是所破。为今所示也。因纵如向者。行
智理次第资发。修时纵也。因横即性横者。若但性
德三如来是横也。果纵如妙玄者。意明三德次第
而成。故成果纵也。果横亦如向者。光明记云。复由
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三身横显也。须知
下。劝知别教因果三法纵横义。妙玄五下。證释。末
四句。结成圆义与别全然不同。意明圆教因果三
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此别教三法。竖别为纵。并
异为横也。】

「【□注】次性但有横。修具纵横者。性横如上性中三法未
卷八 第 912c 页 X57-0912.png
论起修。无前后故。则无纵义。凡言修者。通因通果。因
果既其各有纵横。修任运有也。」

【【■备】义见九卷广明。今以图示。

修性因果纵横图



△四圆教三。初标。

「次明圆教者。

【□注】四教义一(三)云。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
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
名圆教也(文)。」

【【■记】此明圆教得名之所以也。仪文一句。标示。注文
引释。玄义云。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者。为利
根人即事显理是也。
【■补】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不思
议二谛者。妙玄云。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十二因
缘为俗谛。签云。无明迷真之始。法性全指无明。无
始时来。奚尝非真。未发心前。无真不俗。只点一法。
二谛宛然。俗则百界千如。真则全居一念。又三千
外无实相。即俗恒真。事造即理具。实相外无三千。
即真恒俗。理具即事造。故曰理具事造。两重三千。
同居一念。】

「【□注】又云。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槃之理。
卷八 第 913a 页 X57-0913.png
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證者不无浅深之
位。今明入道。亦具四门。而诸大乘经意。多用非空非
有门以明位也(文)。」

【【■记】因缘即中者。大经云。因缘明佛性者。无明爱取。
是烦恼道。烦恼即菩提。菩提通达。无烦恼。烦恼既
无。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行有。是业道。业即解脱。
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
身。法身无苦无乐。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
性也。故言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中道。无明是过
去。爱是现在。若边若中。无非佛性常乐我净。无明
不生。亦复不灭。名不思议不生不灭因缘也。菩萨
證理有浅深者。理绝修證。智似阶差也。】

「【□注】释签五(二十)云。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文)。」

△二释二。初名义功用二。初释名义。

「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此释圆明)

【□注】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三一相即。无有缺减。
名圆满。圆见事理。一念具足。名圆足。体非渐成。故名
圆顿。」

【【■记】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三一相即。为圆。
无有缺减。故满。圆见事理。名圆。一念具足。为足。教
体本周。名圆。非渐次成。故顿。
【■补】通则四名俱通初
后。别则满唯局后。妙足顿三。且在初。以色心本妙。
万法具足。顿解本成。故后惑尽。德始满也。】

△二明功用。
卷八 第 913b 页 X57-0913.png

「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
众生(此释圆法)

【□注】圆伏五住。圆常正信。圆断五住。圆行。一行一切行。
圆位。位位相摄。妙用庄严。故云自在。四悉普益。故云
建立。如止观一(三)。」

【【■记】止观云。圆信者。信诸法即空假中。无一二三。而
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而一二三是照。无遮无照。
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
广。意而有勇。名圆信。圆行者。专求无上菩提。即边
而中。不馀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
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名圆行。圆位者。入初住时。
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名圆
位。圆自在庄严者。或于此根入正受。或于彼根起
出说。或于一根双入出。或于一根不入出。馀一一
根亦如是。或于此尘入正受。或于彼尘起出说。或
于一尘双出入。或于一尘不入出。馀一一尘亦如
是。乃至或于此方入正受。或于彼方起出说。(云云)
若委说者。只于一根一尘。即出即入。即双入出。不
入出。于正报依报亦如是。辅行云。一心三谛为所
严。一心三观为能严。于依正二报无不自在。故正
受。空功德。出说。假功德。双入出。不入出。中功德。圆
建生众生者。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空假中益。得
入出。双入出。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语默作止。亦
如是。
【■补】菩萨内自通达即空假中。不动法性而令
卷八 第 913c 页 X57-0913.png
获种种益。得种种用。名圆力用建立众生。问。庄严
建立。有何差别。答。并是不思议一心三智。能庄严
法身。名庄严外益。于彼名建立。法华云。定慧力庄
严。以此度众生。度生。即建立也。
【■补】圆断者。不断而
断。五住惑断。开佛知见。住大涅槃。故名圆断也。】

△二按经显位二。初总指。

「诸大乘经论。说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总属此教也。

【□注】一代教中。唯除鹿苑。显露无圆。诸大乘经。凡说圆
法。皆佛境界也。不共三乘位次者。拣异别教不共二
乘。今圆是佛乘。故不共三乘也。」

【【■记】此教说佛境不共三乘者。如经云。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又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
灭度而灭度之是也。】

△二别释二。初正显位次二。初通列诸经二。初正
列。

「法华中开示悟入四字。对圆教住行向地。此四十位。
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
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此明圆四十二位。维摩经云。
薝卜林中。不嗅馀香。入此室者。唯闻诸佛功德之香。
又云。入不二法门。般若明最上乘。涅槃明一心五行。
又经云。有人入大海浴。巳用一切诸河之水。又娑伽
罗龙。澍车轴雨。唯大海能受。馀地不堪。又捣万种香
为丸。若烧一尘。具足众气。

【□注】开示悟入。如前释。」
卷八 第 914a 页 X57-0914.png

【【■记】谓十住。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名开。十行。
惑障既除。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名示。十
向障除体显。法界分明。事理圆融。更无二趣。名悟。
十地。事理既融。自在无碍。流注任运。从阿至荼。入
萨婆若海。名入。】

「【□注】初发心者。三因性开发。即初住位。二住巳去。莫不
皆然。故结云圆四十二位。」

【【■记】三因性发即初住者。观经疏云。分證佛者。初发
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
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钞云。住名发心。发本
觉心也。常寂常照。寂照双融。是本圆觉。即一而三。
不发而发。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法界无外。摄法
不遗。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全体为缘。全
体为了。全体为正。缘因发故。了正亦发。了因发故。
缘正亦发。正因发故。缘了亦发。盖三法圆融。发则
俱发。缘发名功德。能资成故。了发名智慧。能观照
故。正发名境界。是所显故。当知初住既尔。后四十
一位无不皆然。】

「【□注】薝卜等者。薝卜。翻黄华。观众生品。天女诃身子之
文。净名空室。表常寂光。」

【【■记】薝卜。西域近海岸树。金翅鸟来即栖其上。维摩
经云。舍利弗问天女。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
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
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
卷八 第 914b 页 X57-0914.png
弗。如人入薝卜林。不嗅馀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
诸佛功德之香。不乐声闻辟支佛功德之香也。末
句是辅行文。引表经旨。如辅行云。净名空室。表常
寂光。是故入者。唯嗅佛乘。】

「【□注】入不二法门者。彼经三十一菩萨。各说入不二法
门巳。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云。
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
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
自说巳。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
诘默然无言。文殊叹云。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
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文)须知三十一菩萨。乃以有言
言于无言。文殊乃以无言言于无言。净名乃以无言
无言。故文殊叹云。是真入不二法门也。」

【【■记】华严疏云。然此经意。前后相成。共显经旨。若辨
优劣。或三重四重。三重者。一。诸菩萨以无二遣二。
以言显说。似有不二可说。对二明不二。非绝待也。
二。文殊以言遣言。明无不二可说。令忘言会旨。三。
维摩无言显理。谓本自无言。不待更遣。是为三也。
言四重者。文殊以言印彼。又明言即无言。若欲合
者。前后三段反覆相成。伹为一义。初文殊以言显
无言。次净名无言印无言。后文殊以言印无言。三
段。二人共显绝言之理。前三十一菩萨。以无二遣
二。后二大士以无言遣言。伹有二节。若更合者。若
无诸菩萨以言遣二。空有绝言。何由显理。是则前
卷八 第 914c 页 X57-0914.png
诸菩萨假言显理。后二大士以无言显理。言与无
言双忘。皆真不二矣。故虽三节。一致无违。是则皆
成圆教法门也。】

「【□注】般若明最上乘者。金刚经云。如来为发最上乘者
说。涅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
佛性之理。」

【【■记】言最上乘者。谓四教有十六门。门门有无量行。
所谓藏不如通。通不若别。别何似圆。是以圆教法
门。为最上乘也。言一心五行者。圣行品文。疏标不
次第行。为三。一标行名。谓复有一行。二人。谓如来。
以如来因行。即因人也。三法。谓大乘大涅槃经。大
乘即圆因。涅槃即圆果。即因而果。具足无缺。是为
一行一切行也。
【■补】大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
道。当知亦不出一心照十法界。即空假中。即空圣
行具足。即假梵病婴儿行具足。即中天行具足。是
为一心五行。一行一切行也。】

「【□注】又经云者。大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
巳用一切诸河之水。辅行一上(二十七)云。理具诸法。如
海水。修观行者。如在浴也。行摄一切。名为巳用(文)。」

【【■记】大经云。菩萨亦如是。修习如是金刚三昧。当知
巳为修习其馀一切三昧。辅行下。引释经譬。意明
修习即理之圆行。具足一切诸行。犹如浴海。巳用
诸河水也。】

「【□注】娑伽罗。此翻咸海。如来龙王。圆顿教雨。为上根性。
卷八 第 915a 页 X57-0915.png
不雨三教下类之地。」

【【■记】此释重引华严雨车轴雨等文。法譬俱可知也。】

「【□注】首楞严云。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具足众气。(文)
辅行一上(二十七)云。理性如丸。观行如烧。诸法顿发。名
具众气(文)。」

【【■记】此引经以譬圆教之行门。所谓一行一切行。一
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也。辅行下。引法合譬可知。】

△二结成。

「如是等类。并属圆教。」

【【■记】此结文之所归属也。言如是者。指确之辞也。等
类者。犹言同流也。谓承上法华。华严。净名。涅槃。及
首楞严等文义。莫不同归圆教之所摄也。】

△二别依二经二。初标名显位。

「今且依法华璎珞。略明位次有八。一五品弟子位。(外凡
出法华经)二十信位。(内凡)三十住位。(圣初)四十行。五十回向。六
十地。七等觉。(是因位末)八妙觉(是果位)

【□注】法华但有五品六根。璎珞具明五十二位。妙乐三
(四)云。若云圆位。六即亦足。何须更列四十二耶。以分
真位长。故借别位分其品秩。(文)或者据此。谓圆教本
无位次。但借别显圆。然妙乐意以五十二位。在经论
中。多被别人。祖师用释圆位。故云借耳。又有云五十
二位名虽在别。圆亦同用。以分浅深。岂可圆教全无
位次。大品四十二字。华严初住八相。法华五品六根。
皆圆义也。故曰显一理。则始终无二。存诸教。则因果
卷八 第 915b 页 X57-0915.png
历然。既禀教修行。安得无位耶。」

【【■记】妙玄云。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辨浅深。
既论悟不悟。何妨辨浅深。签云。约理。则證法无名。
约事。则不无诸位。故知悟即初住。未悟即住前。既
许有悟不悟。何妨论于浅深。成五十二位耶。是则
圆教亦有浅深。何言本无位次。四十二字者。补注
颂云。阿啰波遮那逻陀。婆茶沙和多夜吒。迦娑磨
伽佗阇簸。驮奢呿叉哆若拖。婆车魔火嗟伽佗。拿
颇歌醝遮吒荼。华严初住八相。解见前文。法华五
品六根者。分别功德品明如来灭后。五品观行位。
法师功德品。明六根清净位。如是等经义。皆明圆
位也。
【■补】妙玄云。有言圆教顿悟。一悟即佛。无复位
次之殊。说十地者。为钝根耳。如思益云。如此顿悟
妙理之学。不从一地至一地。又有云。圆教既是顿
悟。初心一悟。即究竟圆极。有四十二位者。为钝根
方便立浅深名耳。又引楞伽云。初地即二地。二地
即三地。寂灭真如。有何位次耶。巳上悉皆偏释。而
不知法界平等。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论浅深。既论
悟否。焉得而不辨哉。检大乘经明理究竟。无过华
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虽明法界平等。无说无示。
而菩萨行位炳然。故还约七位。以明圆教之位也。】

「【□注】又拣诸文。开合有四。一。开前合后。如大经三十三
天。(住行向为三十。地等妙为三)二。合前开后。如仁王十四般若。(合三
十心为三。十地为十。等觉为一。总十四忍转入佛心。名之为智)三。前后俱开。如大品
卷八 第 915c 页 X57-0915.png
四十二字。(对四十二位)四。前后俱合。如法华开示悟入。及
游四方。(对。四十位)妙宗上(二十三)。」

【【■记】一开前合后下。指大经。然大经前后各处称三
十三天。疏中并不对位。唯二卷云。如人远行。中路
疲极。寄止他舍。卧𥧌中大火卒起。即时惊窹。作自
思惟。我今定死无疑。即便命终生忉利天。疏开六
亲义。谓远行譬理观。中路譬名字观。寄止他舍譬
观行观。即时惊窹譬相似观。生忉利天譬分真观
起。此譬两成就。三十二臣。即分真义。若就一主。即
究竟义。今准是义。开前合后对四十二位也。然妙
玄云。大经明三十三天不死甘露。将臣共服。此譬
诸位开前为三十心。合十地为一。等觉为一。譬三
十二臣。喻因位。妙觉为主。喻果位。君臣同服甘露。
因果俱證常乐。若不以圆位释之。此文难会也。二
合前开后下。仁王经教化品云。是诸佛菩萨本所
修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谓信忍。止忍。坚忍。善觉
忍。离达忍。明慧忍。炎慧忍。胜慧忍。现忍。远达忍。等
觉忍。慧光忍。灌顶忍。圆觉忍。是也。又云。五忍是菩
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
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下。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
波罗密。乃至云是诸佛菩萨本所修行。五忍中十
四忍。疏云。略即五忍。广即十四。谓三贤是三。十地
乃佛地成十四。今合前开后。对圆位四十二也。三
前后俱开下。指大品说四十二字。后结云。一字皆
卷八 第 916a 页 X57-0916.png
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南岳用表四十
二位。初阿字表初住。乃至后荼字。表妙觉。故云过
荼无字可说。故今前后对圆家四十二位也。四前
后俱合下。指法华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示悟
入佛之知见。譬喻品云。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
宝乘。游于四方。天台于是二文。皆对住行向地。今
前后俱合。对四十位也。妙宗下。指證四句。文云。用
彼大经月爱喻。十五日月。对四十二圆因果位。皆
智光增。惑暗减。初之三日。对住行向三十位。初四
至十三日。对十地。十四日。对等觉。十五日对妙觉。
合前三十。开后十地也。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对
四十二位皆證常理。开前三十位。对三十三天。合
后十地。用对一天。等觉。对一天。妙觉极位。用对一
天也。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四十二字。对圆證四
十二位。位位相收。前后俱开也。开示悟入佛之知
见。对圆真因四十位者。前后俱合也。是则与今大
同小异。今举十四般若。明合前开后。举妙宗。亦明
合前开后。是为小异也。】

「【□注】又棱严明位有六十。前加三渐次。(名字即)及立乾慧
地。(观行即)向后地前立四加行。并常五十二位。共成六
十。」

【【■记】楞严经云。云何名三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
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又云。欲
爱乾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
卷八 第 916b 页 X57-0916.png
纯是智慧。慧性圆明。蓥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
地。又云。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巳心。
若出未出。犹如钻木。欲然其火。名为煖地。又以巳
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
微碍。名为顶地。心佛二同。善德中道。如忍事人。非
怀非出。名为忍地。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
名世第一地。是为四加行也。并常所明十信。名相
似即。住行向地等觉。名分真即。妙觉。名究竟即。为
六十位也。略明标名显位竟。】卷八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