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45a 页
天台四教仪集注卷第三     稼三
南天竺沙门  蒙润  集









卷三 第 45b 页




如释签云不定与秘并皆不出同𦗟异闻
但有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辨两异。




此以般若对鹿苑说即鹿苑中密说般若
义该三教故云诸菩萨见等也。



卷三 第 46a 页

此约鹿苑闻小證大而说如签云酪中虽
无二别不妨以八万及一人以辩定不定
也。




此以法华涅槃对鹿苑说即鹿苑中密说
圆常与法华涅槃悟入是同如别行玄记
云若八万诸天获无生忍故云密去又大
疏云利根人于三藏中宜闻常住闻即得
解如初转法轮时八万诸天得无生忍乃
卷三 第 46b 页
是密教意据此岂可谓同𦗟生灭耶问鹿
苑会上只一八万诸天何故诸文或定不
定显密有异耶荅如来赴机难思祖师释
义非一据诸天得法眼净即显露定教如
云声闻见八万是也据闻小證大即显露
不定教如云八万诸天得无生忍是也若
曰密闻圆常即秘密教如云利人密去是
也经意多含不可一准然八万诸天既是
利根密为正意盖于三藏中宜闻常住故
也且秘密教何以得传如妙乐一(十八)云秘
卷三 第 47a 页
密不传降佛巳还非所述故尚非阿难能
受岂弘教者所量(文)盖用后叙出故可传
耳如妙乐云阿难非不传秘赴机之秘非
所传耳故秘密所用全是显教是故传秘
秖名传显(文)。】

「第四不定教者亦由前四味中佛以一音演
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此则如来不思议力
能令众生于渐说中得顿益于顿说中得渐
益如是得益不同故言不定教也。」

【盖一类机宿世于顿有渐种于渐有顿种
卷三 第 47b 页
故今闻小證大闻大證小推功归教教名
不定矣如大经置毒发毒大论八万诸天
得无生忍等皆不定义古师以金光明等
别为一缘名偏方不定教今家不然一时
一说一念之中备有不定一音通大小因
果当分跨节显之与密定与不定今是不
定一音该乎大小是果人所用于渐说中
得顿益妙玄云虽说四谛生灭而不妨不
生不灭等释签云此指鹿苑虽施于渐不
起于顿于顿说中得渐益妙玄云虽高山
卷三 第 48a 页
顿说不动寂场而游鹿苑释签云此指顿
后渐初不动于顿而施渐化若方等般若
虽为菩萨说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断此二
时中俱有小果新得旧得如常所明虽五
人證果不妨八万诸天得无生忍此重指
渐初对般若说前文约法此中约人当知
即顿而渐即渐而顿。】

「然秘密不定二教教下义理只是藏通别圆。」

【上指四时为秘密不定之部今明部中之
教故此二教以藏等四教为当体体真中
卷三 第 48b 页
二理为所依体如妙乐一(十九)云不定秘密
义各含四显之与密定与不定相对论故。】

「化仪四教齐此。」

【此以法华相待之意判前四时不出顿等
八教意显法华超八教外出四时表故释
签一十六科玄文云初明八教以辨昔次
约今经以显妙若释签一十七云秘密横
被无时不遍者此约方等对前二时为言
考彼问辞自见又释签十廿四云五味则
一道竖进味味有半满相成复于味味皆
卷三 第 49a 页
有秘密及以不定文盖约五味对半满以
论相成故玄文云虽复俱游行藏得所俱
游论相成行藏论用舍华严唯满不半乃
至法华废半明满半有成满之功非谓味
味各有半满又云味味皆有秘密不定者
此且据前四时为言或显密相成则以昔
时秘密不定成今法华是显非秘密是定
非不定矣妙玄六二十引大论云馀经非
秘密法华是秘密者释签七十三云非八
教中之秘密但是前所未说为秘闻巳无
卷三 第 49b 页
外为密次说法华妙法难解取喻莲华莲
华华果同时妙法则权实一体故有迹门
三喻本门三喻。




「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故言开权显实又
言废权立实又言会三归。」

【妙名一唱待绝俱时故相待论判出前
三教四时之上绝待论开复能开前令皆
圆妙今文但云开者盖上既云化仪四教
卷三 第 50a 页
齐此则显法华出前四时况复下文历部
拣教即是判也然待绝二妙妙体无殊约
义而论开为正意凡论开权有约部约教
约界约理等今云顿渐者乃约部通开顿
渐是权属前四时非顿非渐是实即今法
华又三即是权一即是实故以开废会三
而结云故言开权显实等也开者发也拓
也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言三
是方便故方便门开废者舍之别名开巳
俱实无权可论义当于废约法乃开时即
卷三 第 50b 页
废约喻必义须先开若约理者开废俱时
开时巳废故也或谓今文开废会三准彼
玄签第一对于四一义虽无妨但在彼不
对其文则重在今但作结上开部义似稍
允盖法华部开废会三法应𠇍也如下文
云总开会废前四味捔旧于开权有同体
异体之辨然约所开法体及能开之妙佛
意边论皆同体也但所开机情在昔执之
为异故不得不开如释签云法本自妙粗
由物情但开其情理自复本(文)玄文云开
卷三 第 51a 页
昔之异显今之同故开机情的开异体也。】

「言权实者名通今昔义意不同。」

【权谓权谋暂用还废实谓实录究竟指归
昔有偏圆自他权实等义今有为实施权
开权显实等义义不同也在昔权实各趣
在今权皆趣实意不同也妙乐十三十三云
权实之语非独今经相即之言出自于此文。】

「谓法华巳前权实不同大小相隔。」

【此下释出今昔权实义意不同文初约部
通开故以顿渐为权法华为实此拣昔日
卷三 第 51b 页
部中之教有权有实然在昔实妙权粗在
今开觕即妙方显义意不同也今且先明
昔之权实故云谓法华已前权实不同等
权实约偏圆大小约半满亦可权实约法
大小约人在昔之中皆有此义然文意正
明昔部权实而复明大小者须知权通偏
教而未的显权中三藏小机历前四时与
大相隔直至法华方得入圆故论权实复
明大小虽明大小不出权实如下文云重
举前四时权盖指此小机也。】
卷三 第 52a 页

「如华严时一权一实(圆实别权)各不相即大不纳
小故小虽在座如聋若哑是故所说法门虽
广大圆满摄机不𥁞不畅如来出世本怀。」

【一权一实释权实不同大不纳小释大小
相隔今此正当大隔于小故小虽在座如
聋若哑释签一十一云华严大机尚隔于
别小机被隐一向不闻是故但立顿大之
名不立一乘独妙之称非佛本怀良由于
此华严顿大尚非本怀况复鹿苑故三藏
教首及以部内粗尚未周故妙号都绝方
卷三 第 52b 页
等般若比说可知文。】

「所以者何初顿部有一粗(别教)一妙(圆教)一妙则
与法华无二无别若是一粗须待法华开会
废了方始称妙。」

【所以者何此徵起释出不畅本怀之意皆
由在昔不能开觕显妙故此以下历部拣
教明判明开初顿部等于此别明顿中觕
教须待开会者以时人谓华严胜故也。】

「次鹿苑但粗无妙(藏教)次方等三粗(藏通别)一妙
(圆教)次般若二粗(通别)一妙(圆教)。」
卷三 第 53a 页

【此约相待判前部中粗妙也。】

「来至法华会上总开会废前四味粗令成一
乘妙诸味圆教更不须开本自圆融不待开也。」

【此开前四味部中三教之粗成今一乘妙
也且昔部中三教既开昔部中圆还须开
否故下即云诸味圆等也以今圆昔圆二
圆不别此约教别与也若妙乐云圆人初
心须闻开显诸法实相者盖昔圆人义有
两向名字初心谓圆隔偏闻佛开权隔偏
情泯非开圆体也若观行去已入实者但
卷三 第 53b 页
论增进如经拣众云除诸菩萨众信力坚
固者是也信力五品坚固十信若昔部中
三教权人来至法华一向须开若三教权
果本是圆果岂可更开令成圆佛若对机
之权亦不妨论开如云开丈六垢衣等也
又妙乐云今经是圆复须开显者盖显法
华中圆非但出前四时复须开显诸教也。】

「但是部内兼但对带故不及法华淳一无杂
独得妙名良有以也。」

【正判昔部属粗除鹿苑外虽皆有圆以兼
卷三 第 54a 页
等故不得称妙粗人细人二俱犯过此约
部通夺也释签一十云始自华严终至般
若虽多不同但为次第三谛所摄今经会
实方曰圆融文是故文初约部通开须云
开前顿渐等也如上相待论判绝待论开
约教别与约部通夺番覆抑扬方显法华
出诸教上部圆教圆妙绝群经出世本怀
于此畅矣故即引经四一为證。】

「故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
(教一)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行一)但为菩萨
卷三 第 54b 页
不为小乘(人一)世间相常住(理一)。」

【以纯一故独得妙名故引一以显妙盖一
即妙也十方佛土等据其同者而言亦约
佛意也一乘法者部圆教圆故无二亦无
三者约教则无通教半满相对之二无三
藏之三乘无有馀乘即无别教及圆入别
也约部则无般若所带之二无方等所对
之三方等之藏则摄鹿苑二酥之别则该
华严唯一佛乘故云教一正直舍方便但
说无上道者文句五五云五乘是曲而非
卷三 第 55a 页
直通别偏傍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
正直一道也文疏据说边属教一今据道
名能通故属行一但为菩萨者约佛意但
为菩萨据昔方便谓教化三乘今此同一
菩萨人故云人一世间相常住者十界依
正隔历差别之相名世间相以即理故皆
常住也若乃情见生灭迁流廓𠇍情忘诸
相常住常既即性非常无常言偏意圆斯
之谓矣学者于此宜解会马。】

「时人未得法华妙旨但见部内有三车穷子
卷三 第 55b 页
化城等譬乃谓不及馀经盖不知重举前四
时权独显大车但付家业唯至宝所故致诽
谤之咎也。」

【当代弘教之人未解法华开权绝待微妙
旨趣但见经中有三车等喻乃谓不及华
严等经盖不知三车等喻乃重举昔日之
权意在指权即实故举三车显大车穷子
付家业化城至宝所不知此意故有谤法
之愆也三车羊车譬声闻乘鹿车譬缘觉
乘水牛车譬菩萨乘即鹿苑三乘也化城
卷三 第 56a 页
文句七十八云以神力故无而歘有名之
为化防非禦敌名之为城文譬真谛涅柈
能防见思也宝所譬寂光大经中名宝渚
前四时权且三车等指昔三藏三乘而云
重举前四时权者须知三周开显藏圆相
对虽正开小机然举昔之权则该四时又
此小机历前四时名四时权也妙乐五十
三云立一开权之言于今乃成二意一者
腾昔所施二为显实之所不指所开无由
说实况指权是权知非究竟既显实巳权
卷三 第 56b 页
全是实文诽谤释签十三云当知法华约
部则尚破华严般若约教则尚破别教后
心文人不见之故致诽谤。】

「约时则日轮当午罄无侧影(第五时)。」

【十界咸开无不成佛如日方中无处不南
周礼用一尺五寸土圭立八尺之表夏至
午时以侧日影求地之中以建国宋严观
二师与太史何承天用此法测日影以定
中国表北得影一尺五寸与土圭等地上
馀阴一寸天上万里则知天竺方为地中
卷三 第 57a 页
今云罄无侧影据天竺说。】

「约味则从熟酥出醍醐此从摩诃般若出法华。」

【五醍醐味释签一十九问彼经自以醍醐
譬于涅柈今何得以譬于法华荅一家义
意谓二部同味然涅柈尚劣何者法华开
权如破大阵馀机至彼如残党不难故以
法华为大[(冰-水+〡)*ㄆ]涅柈为捃拾若不尔者涅柈
不应遥指八千声闻于法华中得授记莂
见如来性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文然彼
经本无出法华之语今约义说故但云此
卷三 第 57b 页
从摩诃般若出法华。】

「信解品云聚会亲族即自宣言此实我子我
实其父吾今所有皆是子有付与家业穷子
欢喜得未曾有。」

【文句六三十一云十方法身菩萨影响者
为亲族影响之众多是释迦昔日同业并
共如来于二万亿佛所共开化之于其即
是伯叔之行故用此为亲族文此实我子
我实其父结会父子文句六二十一云实
从我受学实是我子从我起解是我所生
卷三 第 58a 页
我实曾于二万亿佛所常教大法故我实
是父文吾今所有皆是子有正付家业文
句六三十一云一切大乘万德万行故云
所有文又如来藏子性不殊故云皆是子
有当知如来所有即子本有。】

「此领何义荅即般若之后次说法华先已领
知库藏诸物临命终时直付家业而已譬前
转教皆知法门说法华时开示悟入佛之知
见授记作佛而已。」

【临命终时灵山唱入涅柈时也譬前转教
卷三 第 58b 页
皆知法门文句六三十一云追指昔日大
品领教所委有广略般若共不共法是汝
所知即汝所有故法华但明佛之知见更
不广说一切行相也文开示悟入文句四
十三约四意消之一约四位住行向地二
约四智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即
上圆位能契之智也三约四门四约观心
妙乐云约智约位唯圣方开约观约门乃
通名字不妨高位不弃众生文又二纸云
若作馀释为令之说徒施佛之知见安在
卷三 第 59a 页
文佛之知见佛知即一切种智具足三智
佛见即佛眼具足五眼亦名真实知见若
通途被开其不在座展转为说或在界外
亦得闻之或佛灭后敦逼令信乃至久远
四恶粗智人天世智若不开之则佛之知
见永埋四趣长没人天若别开者则在座
得益当机妙悟得受记者授记圣言说与
曰授果与心期曰记若通途记如法师品
初八部四众三乘之类在座闻佛一句偈
者皆与授记当得菩提乃至灭后闻一句
卷三 第 59b 页
偈亦与授记若别记者如迹门别授应身
记本门授法身记又揔与七百别与劫国
名号等记五百也妙乐四廿六云二乘且
与八相记者更令与物结净土缘菩萨巳
于多劫利物随熟随脱不假八相浅近之
记二乘不尔是故须之文。】

「次说大涅槃者有二义。」

【佛出净土不说涅柈即以法华为后教后
味如灯明迦叶等今佛熟前番人以法华
为醍醐更熟后番人重将般若淘汰方入
卷三 第 60a 页
涅柈复以涅柈为后教后味。】

「一为未熟者更说四教具谈佛性令具真常
入大涅槃故名捃拾教二为末代钝根于佛
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设三种
权扶一圆实故名扶律谈常教。」

【一为未熟者即五千起去人天被移者更
说四教法华废竟今经复用故云更说而
具追说追泯两种四教妙玄二廿二云涅
槃圣行品追分别众经故具说四种四谛
施权德王品追泯众经俱寂四种四谛文
卷三 第 60b 页
开权即四不可说也释签三十三云追者
退也却更分别前诸味也泯者会也自法
华巳前诸经皆泯此意则顺法华部也至
大经中更分别者为被末代故大经中具
斯二说文具谈佛性令具真常涅槃经首
广开常宗令一切众生皆知常住佛性入
秘密藏止观云涅槃寄灭谈常辅行云寄
应迹灭度谈法身圆常捃拾释签一十九
云法华开权如巳破大阵馀机至彼如残
党不难故法华为大[(冰-水+〡)*ㄆ]涅柈为捃拾文二
卷三 第 61a 页
为末代钝根妙玄十廿一云涅柈临灭更
扶三藏诫约将来使末代钝根不于佛法
中起断灭见广开常宗破此颠倒令佛法
久住文起断灭见一者破戒拨无因果断
见二者说于无常灭见夭伤慧命无戒门
也亡失法身无乘门也若常途论自报慧
命理体法身在众生不减诸佛不增以迷
背故夭伤亡失今此为无乘戒两门以致
慧命法身夭伤亡失意与常途自不侔矣
设三种权扶一圆实辅行三下廿一云彼
卷三 第 61b 页
经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圆权用三教以
为酥息实不保权以为究竟文扶律谈常
教释签云以彼经部前后诸文扶事说常
若末代中诸恶比丘破戒戒门说于如来
无常乘门及读诵外典则并无乘戒失常
住命赖由此经扶律说常则乘戒具足故
号此经为赎常住命之重宝也如释签三
引经应有单复二义所言复者谓乘及戒
以律助常意也若言不许畜八不净此是
戒门事门若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及遮
卷三 第 62a 页
外典此是乘门理门此扶律谈常意也所
言单者唯约戒门彼经扶律律是赎常住
命之重宝四念处三二云若别圆有法身
慧命何须赎命赎命意在藏通灰断之命
令得法身常住也文既扶律说常则以律
助常也如义例云佛世尚以涅槃为寿况
末代根钝非助不前然上云设三种权扶
一圆实何故结云扶律谈常且三权俱律
耶须知上明经中具用四教则以偏助圆
后以乘戒两门重扶三藏之意结归为末
卷三 第 62b 页
代钝根故云扶律谈常也。】

「然若论时味与法华同论其部内纯杂小异
故文云从摩呵般若出大涅槃前法华合此
经为第五时也。」

【妙玄十廿一云然二经教意起𥁞是同如
法华三周说法断奠声闻咸归一实后开
近显远明菩萨事涅柈亦尔先胜三修常
乐我斥劣三修若无常无我断奠声闻入
秘密藏后三十六问明菩萨事文论其部
内纯杂小异妙玄十八云涅柈犹带三乘
卷三 第 63a 页
得道此经纯一无杂涅槃更不发迹此经
显本义彰妙乐七十九约十六意拣云云
故文云等别行义疏记云彼经就般若部
后分结撮五味次第也文前法华等者今
经时味既同法华故此文中更不别立时
味但云前法华合此经为第五时也。】

「问此经具四教与前方等部具说四教为同
为异荅名同义异方等中四圆则初后俱知
常别则初不知后方知藏通则初后俱不知
涅槃中四初后俱知妙玄十二十三。」
卷三 第 63b 页

【云问涅柈追说四方等正开四别教复有
四若为分别荅涅槃当四通入佛性别教
次第后见佛性方等保證二不见性文今
以涅柈追说四与方等中四对拣荅名同
义异四教名同知常不知常异圆则初后
俱知常初心名字知五品观行知六根相
似知住上分證知妙觉究竟知别则初不
知后方知初即地前人也辅行三下二十
九云别亦知中今言不知者前三不知圆
理故也文若妙玄四三十一云别教初心
卷三 第 64a 页
即知常住者但中常住耳后即登地人也
若得意者回向薄知藏通则初后俱不知
观音玄记上十二云凡言别圆初后知常
盖知人法不可灰断藏通反是故曰不知
涅槃中四初后俱知辅行三下二十二云
彼经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圆文观音玄
记上二十七云涅柈四教虽俱知常初心
用观不无差别藏通且须顺于二谛别初
心人未即圆法文释签二二十八云涅槃
解即而行不即文。】
卷三 第 64b 页

「问将五味对五时教其意如何荅有二一者
但取相生次第所谓牛譬于佛五味譬教乳
从牛出酪从乳生二酥醍醐次第不乱故譬
五时相生次第。」

【南本涅槃第十三卷圣行品中无垢藏王
菩萨对佛称叹涅柈教胜佛印可竟佛言
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
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佛
亦如是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
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从方等出般若
卷三 第 65a 页
波罗密从般若波罗密出大涅柈犹如醍
醐文是则五味对教出自于佛也相生释
签一十九云此五味教相生之文在大经
圣行品末文此约教论相生也妙玄十十
八云渐机于顿未转全生如乳三藏中转
革凡成圣喻变乳为酪即是次第相生为
第二时教不取浓淡优劣为喻也文此约
机论相生也。】

「二者取其浓淡此则取一番下劣根性所谓
二乘根性在华严座不信不解不变凡情故
卷三 第 65b 页
譬其乳次至鹿苑闻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
修行转凡成圣故譬转乳成酪次至方等闻
弹斥声闻慕大耻小得通教益如转酪成生
酥次至般若奉敕转教心渐通泰得别教益
如转生酥成熟酥次至法华闻三周说法得
记作佛如转熟酥成醍醐此约最钝根具经
五味其次者或经一二三四其上达根性味
味得入法界实相何必须待法华开会。」

【义例六云五味唯喻一代五时浓淡文盖
言经文相生虽显意取浓淡以譬涅柈教
卷三 第 66a 页
胜即约教论浓淡也今文教论相生机论
浓淡者今易显故其实约机约教皆具二
义下劣根性天亲呼为下劣小乘众香称
为贫所乐法不信不解非其境界故维摩
疏一初引华严云此经不入二乘人手垂
裕记二十云手以受物表信力故受法二
乘不闻从何起信文慕大耻小得通教益
释签三二十三云谓受弹斥令其叹大自
鄙即生酥益相文辅行十二十四云密成
通益文心渐通泰得别教益释签三二十
卷三 第 66b 页
三云至般若中不复同前悲泣之时故云
通泰又云皆使令知即熟酥益相得此益
巳义成别人文辅行云密成别益文盖显
二乘人于法华前不论改观故云密也三
周说法法说周为上根人作三乘一乘说
身子得悟譬说周为中根人作三车一车
说四大弟子得悟因缘周为下根人作宿
世因缘说千二百声闻得悟皆授初住入
相之记最钝根妙玄十二十四云自有一
人历五味如小乘根性于顿如乳三藏如
卷三 第 67a 页
酪乃至醍醐方得究竟文即最钝根性也
其次者妙玄十二十四云自有利根菩萨
未入位声闻或于三藏中见性是历二味
自有方等中见性是历三味般若中见性
是历四味文据此则一味不得入至于二
味乃至三味不得入至于四味皆名次根
也上达根性妙玄十二十四云自有一人
禀一味如华严纯一根性即得醍醐不历
五味也大经云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
食者即得醍醐文即上达根性也前四时
卷三 第 67b 页
中鹿苑密入馀皆显入故云味味得入于
法华中但论增道也法界实相一体异名
上有味味之言故重云耳若辅行云实相
是别理法界是圆理据大经十千菩萨得
一生实相初地同住是接入别五千菩萨
得二生法界圆教二住是接入圆以教判
文理还不异。】

「上来已录五味五时化仪四教大纲如此。」

【签云言次第者华严初云于菩提道场始
成正觉在初明矣诸部小乘虽云初成自
卷三 第 68a 页
是小机见为初耳据信解品脱妙着粗故
居其次大集云如来成道始十六年故知
方等在鹿苑后仁王云如来成道二十九
年已为我说摩诃般若故知在方等后亦
知仁王在大品后法华云四十馀年大经
云临灭度时当知次第有所据也文此乃
别论次第通则不然如妙玄十二云若华
严顿乳别但在初通则至后故无量义云
次说般若历劫修行华严海空法华会入
佛慧即是通至二经乃至天日初出先照
卷三 第 68b 页
高山日若垂没亦应馀辉峻岭故莲华藏
海通至涅柈之后况前教耶若修多罗半
酪之教别论在第二时通论亦至于后何
者迦留陁夷于法华中面得受记后入聚
落被害作结戒缘起又如身子法华请主
后入灭均提持三衣至佛问五分法身灭
不荅云不灭虽云五分不灭终是小乘中
意岂非三藏至后耶若方等教别论在第
三时通论亦至于后何者陀罗尼云先于
王城授声闻记今于舍卫国复授声闻记
卷三 第 69a 页
故知方等至法华后般若别论在第四时
通论亦至初后何者始从得道夜至泥涅
夜常说般若若涅槃别论在第五时通论
亦至于初何者释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
槃行道此则通至于前若法华显露不见
通前秘密边论理无障碍故身子云我昔
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岂非
證昔通记之文文若论方等亦通于前净
名略记下之上初云鹿苑理须密说弹斥
又华严中四何须更论亦是其例既其一
卷三 第 69b 页
切俱通初后岂可方等不通于初文然只
一五时论通论别别则次第通则互通并
是如来赴机之相但于通中有文通义通
若文通者如结集经家乃取部类相从之
文收通归别如时长华严方等陀罗尼等
是也若义通者如莲华藏海通至涅槃之
后与天日若垂没馀辉峻岭等是也此则
不可收归于别也然非别五时无以见如
来说法次第非通五时无以见教法融通。】

「自下明化法四教。」
卷三 第 70a 页

【妙玄十二十八云问四教名义出何经荅
长阿含行品佛在圆弥城北尸舍婆村说
四大教者从佛闻从和合众闻从多比丘
闻从一比丘闻是名四大教文释签十三
十一云但同有四非即藏等亦一往语耳
然教定体与今不同文妙玄十二十九云
月灯三昧经第六明四重修多罗谓诸行
诃贵烦恼清净私释会之诸行是因缘生
法即三藏义也诃责是体知过罪即通教
义也烦恼者若无烦恼即无智慧即别教
卷三 第 70b 页
义也清净者既举一净当名任运有常乐
我等即圆教也然则四教在小乘中有名
无义在大乘中有义无名是故经家引傍
经论立此藏通别圆则名义备矣。】

「第一三藏教者一修多罗藏(四阿含等经)二阿毗
昙藏(俱舍婆娑等论)三毗尼藏(五部律)。」

【四教义一初云此教明因缘生灭四圣谛
理正教小乘傍教菩萨文修多罗此云法
本出世善法言教之本也又翻契经契理
契机也契理合于二谛契机符彼三根观
卷三 第 71a 页
经疏初云经者训法训常文凡圣之所轨则
曰法魔外不能改坏曰常此释训经者由也
经由圣人金口故言经也此释义阿含如前
阿昆昙翻无比法圣人智慧分别法义不可
比故俱舍翻藏即包含摄持之义婆娑翻广
说亦名五百说毗尼此翻为灭佛说作无作
戒能灭身口之恶故即八十诵律也文南山
云毗尼翻灭从功能为名非正译也正翻为
律律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
不定文五部律如来灭后上座大迦叶等五百
卷三 第 71b 页
圣人于毕钵罗窟内命优波离结集名上座部
大众婆尸迦等一千凡圣窟外结集名大众部
此二通称僧祇即根本也迦叶阿难末田地啇
那和修优波鞠多五师体权通道故不分教后
鞠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律藏为五部焉。






卷三 第 72a 页







四教义云然此三法通名藏者以皆各含
一切文理也又经通五人说法乐一二十
五云佛及声闻天仙化人下四印定即名
佛说文律唯佛制降佛已还不许措辞如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通佛世灭后文句
卷三 第 72b 页
九二引出曜经云佛在波罗柰最初为五
人说契经修多罗藏佛在罗阅祗最初为
须那提说毗尼藏佛在毗舍离弥猴池最
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文妙乐九十云
故知别有阿毗昙藏是佛自说五百罗汉
结集名相续解脱经后广集法相乃名为
论文今此三藏皆是佛说若云佛说名经
弟子所作名论一往语耳。】

天台四教仪集注卷第三
卷三 第 7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