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976-A¶
976-A¶ 第 537a 页

* No. 976-A
天台四教集解卷上(并序)

余治平四年冬于郡西之妙果而寄讲焉明年夏诸
新学请事文墨消释高丽观师所录天台四教于时
权以霅川之科分节文之起尽散集诸部法言解释
义之纲要未逾二旬乃成三卷题目谓之四教集解
焉草创才毕尚未琢磨便为学者传写流布世人咸
将何晏集解致难而不曾以杜预集解为妨且儒之
集解既存二说今之题目何必怪哉呜呼管窥之局
也而有斯惑焉今熙宁九年居大云西院讲训之馀
于是考覈霅川之科未为尽善矣遂乃自出科文一
贴仍又检校畴昔集解颇有疏略也故重修饰亦为
三卷所患识见荒芜辞理鄙昧未能发明圣贤宦奥
聊且备于初学分其句逗而巳遐方近处见兹再定
之文不须复留未治之本也。
976-A¶ 第 537b 页 X57-0537.png
天台四教仪科解卷上(会永嘉记入于观师本文)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

天台四教集解卷上

「天台四教仪」

【释此四教文分为二初题目二初所录题目天等
四字别也仪字通也初别题中四教是法天台约
人良由从处以名人也具云天台山即智者大师
所栖之处此山上应天之台星故曰天台山也亦
云天梯山谓此山高险如梯可以登而升天故曰
天梯山后人讹转云天台耳天者颠也显也在万
物之顶显然可观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曰旻天
冬曰上天元气未分混而为一两仪既判清升为
天浊沈为地此乃俗说是故引之若依释教天者
最胜也光明也欲色无色三界等天也台者三台
也上台虚精星中台六淳星下台曲生星亦云三
阶每台二星凡有六星名大阶六符也符者星之
验也上阶天子也中阶诸侯公卿大夫也下阶七
庶人也四教者或云化法四教也据化法有体及
976-A¶ 第 537c 页 X57-0537.png
以观师依大本录出彼文唯化法故或云化仪四
教也引文證云化仪四教文义整足任运摄得三
藏等四或云四教是化法仪字是化仪或云通总
或云八教(云云)今谓诸说皆是人情殊不本立题
之所以也原夫题中只言四教一云化法一云化
仪偏计一隅未为允当今谓此题有通有别通则
通于化法化仪别则别当化法何者良由题中只
云四教未分化仪化法之殊故以通别而消释也
如法华经寿量品题既不显云法报应等所以文
句具将通别释彼品题以彼例此岂不然乎。】

「高丽沙门谛观录」

【二能录人名高丽者(丽吕支切)东夷国名也论语云子
欲居九夷正义曰东夷有九种第三即是高丽国
也或作骊字人皆以犁音戾音而呼之沙门梵语
勤息此音出家之人勤修善法息诸恶行故以名
焉沙门释等分别如常谛观二字法师名也或作
三谛三观消之岂必然乎录者依天台教大本中
总录五时八教之要以示后学令晓大纲于此若
明则不迷诸部也。】

「天台智者大师」

【二本文分三初叙法义散广二今下略录纲要三
谨下结劝此三亦可拟三分也初叙法义散广二
初正叙二初总示二初能立教主题中巳言天台
今又云者文体合然也或是拣异前代智者故云
976-A¶ 第 538a 页 X57-0538.png
天台智者也前代智者者傅大士实录云尔时有
智者大师俗姓楼氏名灵璨字德素乌伤县竹山
里人也若尔题云天台亦可拣异前代如光宅等
亦立四教今是天台四教故是拣异也吾祖智者
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从初生及母所梦以立其
名法名智顗顗者静也即出家后师为立号从德
为名故用静义故我智者灵山亲承大苏妙悟双
弘定慧兼善毗尼因为晋王授菩萨戒立法号云
大王纡遵圣禁名曰总持王曰师传佛灯宜称智
者若未为王授戒之时或称天台阇梨耳今从后
说故云智者具彰别传非此可尽大师者王公大
人之模范也亦是有大德行为众所师焉。】

「以五时八教判释东流一代圣教罄无不尽。」

【二以下所用判释以者用也五时八教下文自列
所以天台明五时者意彰如来说法年代有次第
也立五味者欲显如来化益群机也举化仪四教
者为辨如来出世仪式也言化法者盖示如来化
物之法也故五时八教其旨若斯今先示之至下
易晓判释者判谓剖判分判也释谓解释消释也
如以化仪判华严为顿即用化法别圆解释华严
既然馀皆准说故荆溪云顿等是判教之大纲藏
等是释义之纲目问判释为定四时亦通法华答
此须分别若以化仪四教判则判在四时判既如
此释亦例然今此文云以五时八教判释等者是
976-A¶ 第 538b 页 X57-0538.png
则判释亦通法华何以故以判法华为第五时故
非顿渐之仪式也以纯圆之教解释故非兼带之
参杂也若准此意与荆溪之说小不同耳问若尔
莫不违荆溪耶答各有所以安得相违且荆溪因
释法华如是我闻故以判释在法华前以法华经
超八教外出四时表故云若非超八之如是安为
此经之所闻今此文中判释等者乃是统将五时
八教判释一代所以通于法华涅槃也东流者佛
生说法在于西竺汉明巳来梵僧持法向此东夏
如水流之无壅故曰东流也一代者若三十年为
一代其义犹局今则但取代更之说即释迦如来
之一代非毗婆尸等也问所言八教判释东流如
秘密教既非所传则无结集云何总言八教判释
答此则且取大途言之剖判如来说法有显有密
是故总云八教判释所以大经及智论等皆指巳
前有秘密义非谓藏中黄卷赤轴是秘密经将秘
密教而判释也问既以八教判释诸经如提谓经
何不判为顿等八耶答今言八教并是出世之法
须论破惑證真提谓经者佛初出世为此长者说
五戒十善但益人天非是圣人出世教本是故不
判以为顿等若论摄属亦可收在鹿苑三藏问提
谓经中三百人得信忍四天王得柔顺忍此则通
于大乘之说云何却言收在三藏答若约显露不
定教者是则不妨有三百人得信忍等若从显露
976-A¶ 第 538c 页 X57-0538.png
定教而说则提谓经属人天教人天合当鹿苑三
藏所收故云五乘但在鹿苑也罄亦尽也。】

「言五时者。」

【二言下别列二初五时三初牒前标名。】

「一华严时二鹿苑时(说四阿含)三方等时(说维摩思益楞伽楞严三昧金
光明胜鬘等经)四般若时(说摩诃般若光赞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等诸般若经)五法
华涅槃时。」

【二一下列示一华严时者即是举其别题中喻立
第一时也具云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法也佛人
也华严喻也所谓因华能严果德也七种立题中
即具足者一也所以华严时不从处立名者以华
严经处凡有七岂可立为一七处时耶是故只将
经题立时非但收得七处抑亦其名雅妙矣二鹿
苑时者从最初处以立名也佛初于此度五人故
若尔何不以经题而立时耶答四阿含经经题既
多处亦非一岂可立时云四含耶故且从初云鹿
苑时以处显法其言佳矣大论云昔波罗柰国梵
摩达王游猎林中见二群鹿各有五百有一鹿主
身七宝色是释迦菩萨复有一主是提婆达多菩
萨鹿主见人王众杀其群党起大悲心直到王前
诸人射之其箭如雨王见此鹿无所畏忌敕令勿
射鹿王至巳乃白人王王以游乐小事之故群鹿
一时并皆受死若欲供馔当差次送每日一鹿王
善其言于是二主各差次送提婆达多群鹿之中
976-A¶ 第 539a 页 X57-0539.png
有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当但我怀子子非次
也乞垂料理使死者得次生者不滥王怒之曰谁
不惜命次来伹去母鹿思惟我王不仁不察我辞
横生瞋怒不足告也于是即至菩萨王所以情具
白王问母鹿汝主何言母鹿白曰我主不仁不见
料理而生瞋怒大王仁及一切故来归命如我今
者天地旷远无所控告菩萨思惟此可怜悯我若
不理枉杀其子若以非次更差馀鹿次未及之如
何可遣唯有我身自当代之思之既定即自送身
至于王所王问之曰群鹿尽耶汝何以来鹿王答
云大王仁慈人无犯者但有滋茂而无尽时如彼
群鹿有告我者我悯之故若非分差此则不可纵
而不救何殊木石是身不久不免无常慈救苦厄
其德无边王闻此语乃说偈云我实是畜兽名曰
人头鹿汝虽是畜生名为鹿头人以理而言之非
以形为人若能有慈惠虽兽实是人我从今日始
不食一切肉我以无畏施且可安汝意诸鹿得安
王得仁信群鹿所居故云鹿苑从树为名亦云柰
苑仙人所住又名仙苑佛初于此而转法轮注云
说四阿含者一长阿含二中阿含三杂阿含四增
一阿含阿含此翻无比法也增一阿含明人天因
果中阿含明真寂深义杂阿含明诸禅定长阿含
明破外道矣三方等时者方者广也等者平等也
若大方广者理性广博名之为大理正为方包富
976-A¶ 第 539b 页 X57-0539.png
为广今之方等者四教俱说事方等也三谛俱谈
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馀皆有
之以诸大乘悉谈三谛故云大乘方等经典若事
方等正唯在于第三时也良由华严只谈圆别鹿
苑渐初但明三藏般若渐终在通别圆此等三时
所说法门且不普广委明四教唯第三时四教俱
说独彰方等良有以也问若尔涅槃既有四教何
不立为方等时耶答涅槃中四但是追说所以不
彰方等时也又复立时各从其义岂可一例云方
等耶问此方等时从法而立何故不以经题及处
而立时耶答方等之中经题非独一种处所岂亦
皆同是以但将方等往收则无所不摄矣注云维
摩者梵语也此云净名三惑巳净即是真身名称
周遍即是应身此经是净名居士所说故云维摩
诘所说经也思益者天名也具云思益梵天所问
经经云东方过七十二恒沙佛土国名净洁佛号
日月光其土有菩萨梵天名曰思益从彼而来(云
云)楞伽者城名也此云不可往唯得通人乃能到
耳故彼经云佛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
(云云)楞严者大论云首楞严秦言健相也分别诸
三昧行相多少深浅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菩萨
得是三昧诸烦恼等不能破坏如转轮王主兵将
宝所至之处无敢坏者亦翻为事究竟也三昧者
秦言正心行处亦云调直定以众生无始其心常
976-A¶ 第 539c 页 X57-0539.png
曲若修三昧心乃端直此首楞严三昧经罗什所
翻与唐时般剌密谛所译十卷者不同也金光明
者从譬立名也以经文云是金光明此金光明玄
义中云即法作譬以譬拟法应知经云是此二字
乃专指召金光明耳玄云法者所谓无量甚深法
性玄云譬者指金光明利根人解即法作譬所谓
无量甚深法性三德之法即此之法作金光明三
字譬也钝根人解此金光明三字之譬以拟无量
甚深法性三德法也利根亲近钝根疏还虽有亲
疏一不可废虽则两存只一譬喻古师但知以譬
拟法不了利根即法作譬乃为天台之所破耳况
复古师以譬拟法尚自不周何由能解即法作譬
斯义皎然何须疑惑余患近代章记解释金光明
题及文句题二题俱谬故此因便略示大纲如欲
委明别有义章(云云)胜鬘者即胜鬘夫人也胜鬘
经云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
我之女聪慧利根具云胜鬘师子吼方广经也四
般若时者梵云般若此云智慧般若尊重智慧轻
浅故存梵音此依经题以立时也注云摩诃般若
者摩诃此云大也光赞者经云于是世尊从其舌
本悉覆佛土而出无数百千光明照三千界其光
明中自然而植金叶莲华其莲华上各有诸佛讲
说此经故知光即光明赞即讲说等也金刚者从
喻也以此金刚喻般若法也金中精坚者百鍊不
976-A¶ 第 540a 页 X57-0540.png
消其体明净能碎万物故以之喻般若法焉大论
说破金刚因缘著龟骨上以山羊角打之即破(云
云)古判般若总有五时一摩诃二金刚三天王四
光赞五仁王今家破之光赞只是大品上帙在后
译耳故不可为别时之义虽然摩诃定在仁王前
矣具如释签大品只是摩诃今文重列之耳又有
小品放光故云等诸般若也五法华涅槃时者以
此二经同醍醐故合为一时此亦以其经题立时
法即妙法华谓莲华妙法有施开废之义其意难
解故以莲华三事喻之涅槃者具云摩诃般涅槃
那此翻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有
合有离融妙不二。】

「是为五时亦名五味。」

【三是为下结亦名五味者华严乳味鹿苑酪味方
等生酥般若熟酥法华涅槃二经醍醐五味文出
大涅槃经如下引之五时之文乃依诸部何者华
严经云菩提道场始成正觉在初明矣诸部小乘
虽曰初成自是小机见为初耳法华经云即脱璎
珞更著粗弊故知鹿苑第二明矣大集经云如来
成道始十六年故知方等第三明矣仁王经云如
来成道二十九年巳为我说摩诃般若故知般若
第四明矣法华经云成道巳来四十馀年涅槃经
云临灭度时故知二经第五明矣问如来出世三
十成道十二年中说四含等八年方等二十二年
976-A¶ 第 540b 页 X57-0540.png
说诸般若八年法华二月望日说大涅槃且华严
经何年说耶答或有说云华严鹿苑此二同时合
在鹿苑十二年也今谓不然且古德云华严时长
荆溪师云应知华严尽未来际岂得定云十二年
耶须知如来只是一番出家成道大根始终无非
华严小根自见从渐至于法华开悟是则华严遍
五十年良可信矣故云大睹始终无改小见三七
停留若五时次第部类先后非此中意岂得辄引
而难乎。】

「言八教者。」

【二言八下八教二初正明三初牒前标名。】

「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

【二顿下列示顿者初也由部时味三皆在初何者
如来出世先说华严部在初矣日先照山牛先出
乳时味初矣问顿教顿部同异如何答名异义同
从部成教其法是同何者如来初说名为顿教总
此顿说与馀不同名为顿部部即是教岂有异乎
渐者渐次也三渐次第也所谓二乘鹿苑證真方
等弹斥般若涛汰故知渐次正约二乘及偏菩萨
若诸大士巳入于实则非渐次之所收矣秘密者
此则如来不思议力隐覆密说令诸众生互不相
知得渐顿益故名秘密诸文先明显露不定次明
秘密今文且从言说便故先明秘密耳一家所立
显密之教乃是祖述龙树大师何者般若经中诸
976-A¶ 第 540c 页 X57-0540.png
天子等住在虚空而赞叹曰我见阎浮提第二法
轮转大智度论释此文云初转法轮八万诸天得
无生忍陈如比丘先得初果今转法轮无量诸天
得无生忍今转似初转问初转少今转多如何以
大喻小而言似耶答诸佛法轮有二种一者显二
者密初转声闻见八万及一人诸菩萨见无量阿
僧祇人得无生忍等故名秘密教若初转八万一
人乃是显露不定教也又涅槃经迦叶菩萨设三
十六问巳如来赞云如我初成正觉亦有菩萨来
问斯义当知此亦秘密教也此准玄签谓之秘密
准涅槃疏谓之远本具如大部补注中辨(云云)
须了知秘密不定但是约于同听异闻互相知互
不相知而论异耳问秘密教者降佛巳还尚非阿
难能受云何大论伸明答或有说云阿难在小是
故不传龙树在大所以知之今谓不然且如阿难
既通四教何必定小菩萨众多岂独龙树能知秘
密故须了知由般若经天子赞辞有秘密义所以
龙树得论显密二种法轮若不尔者大论何必特
于此文专指鹿苑明秘密耶又诸菩萨造论颇多
何不说耶故知若非般若经中对彼鹿苑有秘密
意龙树无由以明密教断可信矣问秘密一教为
局四时为通五味答若乃泛论秘密之义则五味
中皆悉有之若化仪中秘密教者局在四时故下
文云如前四时以至诸文皆同此说若第五时乃
976-A¶ 第 541a 页 X57-0541.png
是显露非是秘密亦是定教非不定教若第五味
亦论密者此有二义一者如三周中用预闻者故
法说周密闻大车及以宿世当知此密乃成显露
同皆圆妙咸一味故不同尔前互不相知二者法
华座席对馀方论容有密义何者馀方未宜开显
则彼不知此今法华中人天初心始得开者亦未
全知十方世界开不开等则此不知彼然经法华
本地开后虽不现见亦可比知十方容有一席定
无斯之谓矣问释签中说秘密横被无时不遍何
故向云局在四时答岂闻无时不遍之言便将秘
密通法华耶今谓无时不遍只是四时耳若谓不
然云何解会法华是显露非秘密耶须将义定勿
以言拘问化仪中密既遍四时何故大论专对鹿
苑答此由经中诸天子云第二法轮是则鹿苑以
为初转所以大论且附经文故专鹿苑若以义求
实通四味是故得云无时不遍不定者妙玄中云
显露不定秘密不定今文从略于秘密中不云不
定于显露中但云不定问秘密显露皆有不定妙
玄明矣秘密显露若皆论定何以證乎答明者贵
其理暗者守其文秘密显露既云不定岂无定乎
故荆溪云显之与密定与不定相对论故况妙玄
云法华是定岂非显露有定不定应知顿渐亦显
露定显露既尔秘密亦然文义如是可不信哉显
露不定只是如来一音演畅令诸众生互相知觉
976-A¶ 第 541b 页 X57-0541.png
得益不同故名不定妙玄中说虽五人取證而不
妨诸天悟大虽高山顿说而不妨游化鹿苑问准
妙玄中显露不定八万五人或有疑云八万悟大
二乘人知为不知耶若云不知何殊秘密若云知
者鹿苑小机岂可知大答八万五人同闻生灭名
为显露五人见小八万悟大名为不定于渐得顿
斯之谓矣高山顿说不妨鹿苑是则名为于顿得
渐人之未了异论云云郤于不定妄分显密全弃
同闻生灭之说问显露不定其义昭然知与不知犹
未了了答大论既云初转声闻见八万及一人故
知鹿苑之中虽八万一人互相知觉而于声闻自
巳智眼实未知于悟大之说但知八万得法眼净
耳大论中云得无生忍方名悟大故知大论依般
若经大乘之义所以得伸小大之说准大判教名
为不定那以鹿苑小机难耶问显密各论定与不
定其义云何答如来说顿机得顿益说渐亦然名
为定也如来说顿机得渐益说渐亦然名不定也
但以互相知故名显露定不定矣或为一人说顿
多人说渐或为一人说渐多人说顿名为不定只
为一人说顿不为说渐名之为定但以互不相知
故名为秘密定不定矣具引妙玄秘密不定委在
下文当知显密之义感应相须不可偏指馀如下
文。

藏通别圆者长阿含云佛在圆弥城北尸舍婆村
976-A¶ 第 541c 页 X57-0541.png
说四大教谓从佛闻从和合众闻从多比丘闻从
一比丘闻月灯三昧经四种修多罗一诸行二诃
责三烦恼四清净此等并是化法四教之明證也
原夫如来藏性权实二理众生迷故莫之返也由
是圣人以大悲力冥熏藏性说四教法赴四机缘
众生若能依教修行證乎藏性性理亡泯教法寂
然是名一代修多罗教如标月指因指见月见月
亡指因教见性见性泯教大小教法一切皆尔那
谓教家非见道耶自误误他甚可哀矣藏者具云
三藏即经律论皆云藏者含藏为义文能含理理
能含文即经律论各含一切文理故也教者效也
圣人被下之言也效之则革凡成圣也问大小皆
有经律论三何以大乘云通别圆小名三藏答准
释签中义有通别通则大小皆有三藏舍通从别
依法华经大论成论专以小乘名三藏教清凉观
师谓此三藏滥馀三教又释意云小乘三藏条然
不同通教意融别依法性圆三无碍余谓此亦自
是一说得向通别何所滥哉通者通也无所不通
也案四念处通义有三一因果俱通即通当教三
人共十地也二因通果不通即是三根受接也三
通别通圆即因果俱不通藉通开导之人也应知
通教不定部帙但二酥中三乘共学判以为通若
三藏教自有部帙即阿含等是也别者异也别异
藏通及圆融也若言别者是不共义而立不共教
976-A¶ 第 542a 页 X57-0542.png
者此乃得在二乘远边失于近边如华严中处处
行布二乘不闻即其义也但云别教则远近皆得
如二酥中二乘亦闻恒沙法也亦如通教即是共
义而立共教者此乃得在二乘近边失于远边但
云通教则近远皆摄如向三通义是也圆者妙也
三谛融即也此且略示四教名义馀如向下随文
点出。】

「是名八教。」

【三是名下结。】

「顿等四教是化仪如世药方藏等四教名化法如辨
药味。」

【二顿下法以喻彰八教之法以药方味而显之也
如文可见又荆溪云藏等四教是教门法式顿等
四教是敷置引入如来权巧善达物机颁宣藏等
以为顿等名虽有八用必不俱开合随宜盈缩不
定而清凉以天台列在古来判教四教中摄斯则
岂非比窃读者尚云天台唯藏等四耶。】

「如是等义散在广文。」

【二如下结广如上五时八教等义遍散一家诸部
广文法义散广不其然欤。】

「今依大本略录纲要。」

【二今依下略录纲要文为二初总标略录言大本
者准下结云谨案台教广本是则大本不殊广本
大本广本岂可异前散在广文又亦可云大本广
976-A¶ 第 542b 页 X57-0542.png
本指智者撰四卷四教是则彼既名大名广今文
宜称小本略本但今文中五时五味三观十乘全
依玄义及止观等故知大本又不局定四卷四教
文义从容善须明达纲者说文云维纮绳也网之
要也提纲目整斯之谓矣。】

「初辨五时五味及化仪四教然后出藏通别圆。」

【二初下别示纲要二初分章段。】

「第一顿教者。」

【二第一顿教下依章显示文为二初明五时五味
及化仪四教二初正明文为三初四时化仪二初
正示四初顿教文分三初标八教之始故云第一
矣。】

「即华严经也。」

【二即华严经也一句指经是顿也化仪之顿其唯
华严故专指之若圆觉等诸大乘经云顿教者乃
是化法圆顿之顿又是别教但中之顿是故不同
化仪中顿指华严也。】

「从部时味等得名为顿。」

【三从部下解释文为三初总示从三名顿。】

「所谓如来初成正觉在寂灭道场四十一位法身大
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一时围绕如云笼月尔时
如来现卢舍那身说圆满修多罗故言顿教。」

【二所谓下别释部时味三初释部三初明初成顿
说部义在初如来者十号之初也无虚妄者名如
976-A¶ 第 542c 页 X57-0542.png
来也二三如来具在诸部初成正觉者乘如实道
来成正觉也今始初成若望法华成道久远是则
华严在迹何疑寂灭道场者住处也新译华严云
在摩竭提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旧译谓
之寂灭道场故摩竭兰若即寂灭道场也由證三
德则五住二死灭寂如空故云寂灭也得道之场
故云道场也世以治谷祭处名场今谓治五住糠
显实相米名为场也实相即道也四十一位者华
严经中前无十信后无等觉但明住行向地妙觉
四十一位今文应列四十位为所听之众言四十
一者恐剩一字或恐传写者不知今文列所听之
众乃准诸文一例言四十一位也或谓主伴兼列
者岂其然乎位者列也易云圣人大宝曰位是则
位者所列之位有贤圣因果之等阶也又云地位
者地是所依位是所阶由所依地有所阶位位有
因果等阶不同地是一理故无隔异焉法身者若
从所證理性法身则此法身非色非心初住巳上
皆分證于毗卢遮那妙法身也若从能證事法身
976-A¶ 第 543a 页 X57-0543.png
者则是十力四无所畏不共法等为事法身初住
巳上皆分證也今文且在事法身耳亦通理法身
也。
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运心广大能建佛事
故云大士亦云上士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
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名中士具自他行名上士
大论以菩萨名大士亦开士普贤观以声闻菩萨
名大士金光明以佛为大士诸文不同故须略知
宿世根熟者夫众生从佛受化皆有种熟脱三今
此或从过去久种善根于近世熟今华严脱可以
意知无劳委示天龙八部者天龙是八部摄总别
兼举故云天龙八部也亦如四禅八定耳一天二
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
罗八摩[目*候]罗伽即八部也若人非人乃是结八部
耳或云紧那罗头有一角似人非人故云人非人
也部者部伍部署之义也若四天王所领各二鬼
神亦曰八部也如上之众在华严会闻法悟道须
以乘戒四句料拣何者别圆乘急而戒缓者畜类
等身闻法悟道别圆乘急而戒急者人天之身闻
法悟道戒急乘缓著乐人天不预法会乘戒俱缓
既沈恶趣复远大道华严既尔四时可知矣。

现卢舍那者卢舍那此翻净满惑累清净种智圆
满也此依旧译华严经说新华严云毗卢遮那此
乃法报不分二三莫辨如文句记之所破也旧华
严云或名卢舍那或名为释迦故知只是一佛异
976-A¶ 第 543b 页 X57-0543.png
名耳故卢舍那亦报亦应若诸文中对诸三法则
以报智对于报身及般若等故卢舍那是报智也
应非无智斯之谓矣智能起应称机益他故卢舍
那亦名应也此名胜应亦名他报又名尊特所言
现者乃有二义一者现起此如今文现卢舍那如
华严说十莲华藏微尘相好及方等中如须弥山
巍巍等也二者示现如金光明龙尊所赞及法华
中龙女所赞只是生身四八之相名为尊特于一
一相示现尊崇不须现起高大之身问华严教主
为是舍那为是释迦答不同而同舍那释迦一佛
异名同而不同华严教主是舍那也旧译华严云
摩耶夫人为卢舍那佛母又云卢舍那佛坐于道
场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优婆塞五戒经云归命顶
礼七处八会卢舍那佛净名玄云卢舍那佛说华
严经释签云二处会主虽即释迦舍那不同但是
衣璎有异内身不别况今文中现卢舍那又下文
云脱舍那服及信解品长者舍那诸文若此可不
信乎若妙玄云释迦说顿斯取一佛之异名耳应
知舍那即华台佛化身释迦即华叶佛华台是本
华叶为迹全本为迹报即是化故云如是千百亿
卢舍那本身是则华严既具报化必冥法身三身
具足即不即异以分别圆是则华严从本而论教
主即是舍那明矣文句中云梵网别为一缘作如
是说应知舍那报身尊特一化之内凡别圆机皆
976-A¶ 第 543c 页 X57-0543.png
悉得见其间或约受接见之或约真似或从分满
随文不同岂可偏执须知别圆相起之本本是中
道本起之相相相尊崇藏通二教相起之本本是
偏空本起之相须归灰灭是则佛依真中而住机
依事业二识而见具在诸文广分别此总以别圆
顿初而说三谛无缺故云圆满修多罗也始从如
是终至奉行皆名修多罗是则修多罗名通而体
总通者皆名经也总者就文字经体分为十二部
也馀如下辨矣。】

「若约机约教未免兼权。」

【二若约机下点示化仪顿中具化法文为二初约
机教总辨兼权言机教者所说教法虽然广大犹
有教道未融者也所化之机虽是大士犹有历别
不圆者也今天台宗岂欲贬挫普贤普眼三无差
别初住圆融者乎但据历别未融判兼权耳。】

「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文为圆机说圆教。」

【二谓初下双示能所文为二初示能兼之圆初发
心者初住位中开发本性三因成三身也故正因
发成法身也了因发成报身也缘因发成应身也
是八相果非妙觉也具如下辨言等文者略如向
引三无差等如此等文即是为圆机说圆法也文
句记云华严起信彰灼明文八相成道故知初住
破无明惑成八相果名为分證其唯天台非关他
矣。】
976-A¶ 第 544a 页 X57-0544.png

「处处说行布次第则为权机说别教。」

【二处处下示所兼之别言处处者总指华严其中
处处又亦可云七处故也言行布者行谓行列布
谓布措布置陈列次第之义耳此则为权机说别
教也应知经意兼含义难定判始从住前至登住
来全是圆义从第二住至第七住文相次第又似
别义于七住中又辨相即至行向地又是差别次
第之义又一一位皆有普贤行布二门故知兼用
圆接别也若乃善财于诸知识但解一法未解馀
法此定属别教若不尔者何有圆人只知一法不
解馀法耶清凉观师谓天台宗判兼别教失华严
意乃自立义云行布即是圆融之行布善财参诸
知识但解一法谓之谦巳推胜又以诸知识对当
位次复以华严判为顿顿仍以华严是菩萨请超
胜法华而郤全用天台判教相文及三观三德一
念三千性善性恶等况复贤首圭峰近代长水所
立义旨各自不同师资撰述何其然哉如欲比校
上来是非具如大部补注中说或不辨者则吾祖
大训日就衰微矣学者思之。】

「故约部为顿约教名兼。」

【三故约下双结约部为顿结前化仪约教名兼结
前化法问华严名顿为部为教若云部者那云第
一顿教若云教者那云约部为顿及约教名兼耶
答若得向来双结之意则于斯义无所滞也人不
976-A¶ 第 544b 页 X57-0544.png
见之徒劳建立。】

「此经中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山(第一时)。」

【二此经下释时在初此经者华严也。
日出者譬如
来出现也先照者譬佛智光鉴权实机说别圆法
也高山譬别圆大机胜出小乘也日光虽则无心
偏照山高乃自先蒙照耳。
注云第一时者须知五
时自有二说一者法门如前所列一华严时乃至
第五法华涅槃但于其间从喻从处从法异耳二
者世间即今所列日照高山以至日轮当午时也
以世五时喻出世五时是故尔耳日出先照时在
初矣。】

「涅槃云譬如从牛出乳此从佛出十二部经(一乳味)。」

【三涅槃云下释味在初从牛出乳者喻也从佛出
十二部者合法也佛合牛也乳合十二部也牛先
出乳佛先说华严约味初矣从部时味得名为顿
顿初之说释之巳矣。
从牛出乳等乃是涅槃五味
相生之文如下具引夫五味之文出涅槃经三照
之说具如华严天台更开禺中日午以为五时用
对涅槃五味之说荆溪问云应还取涅槃本文何
以却取华严文耶非但数不相当亦恐文意各别
答涅槃五味转变而只是一乳华严三照不同而
但是一日今演华严平地之譬以对涅槃后之三
味数虽不等其义宛齐又涅槃以牛譬佛乳从牛
出譬佛初说大乳出巳后其味转变犹成分譬故
976-A¶ 第 544c 页 X57-0544.png
此下文义立五味皆从牛出未若华严日譬于佛
光譬说教日无缘慈非出而出众机所扣非照而
照故使高山幽谷平地不同同禀教光终归等照
故用两经二义相成所言义立五味皆从牛出者
涅槃两文一云从牛出乳一云雪山有草牛若食
者即出醍醐初后两味既从牛出中间三味义推
亦然何者牛食下忍草出酪中忍草出生酥上忍
草出熟酥是故须知转变五味义立五味义立五
味既从牛出可喻五时经皆佛说问华严在初何
以预照幽谷平地答此乃恐取后分之意耳十二
部经者此约大乘也若约小乘只有九部法华云
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小乘中
无如意珠身故无方广部也又无天鼓自然鸣故
无无问而自说部也又少授记故无授记部也此
约大小相对别论若约通途则大小乘皆有十二
部也以小乘中亦有记莂六道因果阿含经中亦
记弥勒岂非授记亦有自唱善哉岂非无问自说
亦明法空实义岂非方广有人云大乘九部除因
缘譬喻论义大乘人利不假此三当知此亦别而
言之通论岂无耶有经云小乘有十一部无方广
部随缘异说耳今依大论略出其名一修多罗此
云法本亦云契经二祇夜此云重颂三和伽罗那
此云授记四伽陀此云孤起偈五优陀那此云无
问而自说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阿波陀那此云
976-A¶ 第 545a 页 X57-0545.png
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九阇陀伽此云本
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陀达磨此云未
曾有十二优婆提舍此云论义部者别也各有类
从也例如部伍不同也新译谓之十二分教恐滥
部帙故也经者法也常也修多罗名自有通别通
则十二部皆云修多罗别乃十二部中第一是也
其十一部但就经中随事分出而巳矣。】

「法华信解品云即遣傍人急追将还穷子惊愕称怨
大唤等。」

【三法华信解品下引證文分三初引经佛说三车
名为施权大白牛车名为显实中根之人须菩提
等信而解之登圆初住所以具领一代施化始自
华严至于法华其文显著是故引之然此等文妙
玄具说下去皆尔即遣傍人者此是劝门拟宜众
生也智为能遣教为所遣理智为正教义为傍此
约从佛出十二部经拟宜众生无机不受也又傍
人者佛即是正弟子是傍即华严中令四菩萨说
四十位也前是约法今是约人人法相须傍人义
显急追将还者即是劝门无机也大乘直通宝所
体三障是三德故曰急追将还还即还归大教实
境也穷子等者无有大乘功德法财也二乘之人
昔于大通虽发大心退大既久所以废忘而今忽
闻华严大教便乃乖心故惊不识故愕也愕即惊
也称怨大唤者小乘以生死为苦烦恼为怨若劝
976-A¶ 第 545b 页 X57-0545.png
烦恼即菩提即大唤称怨枉也若闻生死即涅槃
即大唤称苦痛也等者等于我不相犯何为见捉
也即是我不干求何意用大而化耶。】

「此领何义。」

【二此领何义一句问也即是问四大弟子领解何
义作此说耶下去准此应知。】

「答诸声闻在座如聋若哑等是也。」

【三答。
诸声闻在座等者即是领解华严时故作此
说也华严初分永无声闻若至后分则有声闻虽
有在座如聋若哑不入其手非其境界故华严后
分经列舍利弗及目连等诸大声闻故华严中文
殊师利从逝多林出时舍利弗语五百云汝等且
观文殊师利威仪相好等据此语辞似如巳闻诸
大乘竟但是在于方等般若未能开悟状如聋哑
耳良由后分之言时仍长远今且据五时次第不
乱判在华严云如聋哑耳故知穷子惊愕云拟机
等即是华严后分之意非初分也初分永无何所
拟哉后分则至方等般若人不见之多生异说旧
华严云时舍利弗从祇园出不见如来自在庄严
神变功德亦不乐说不能赞叹此即如聋若哑文
也又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
虽在座如聋如瞽又如文殊从善住阁出与诸天
龙至如来所头面礼足时舍利弗巳有六千弟子
从自房出礼佛足巳到文殊所据此之说乃是结
976-A¶ 第 545c 页 X57-0545.png
集方等般若时教来入华严自古皆云华严时长
斯之谓也故知若云三障是三德则惊愕称怨未
能开悟状如聋哑耳。】

「第二渐教者(此下三时三昧总名为渐)。」

【二渐教文分二初总标注云三时三味总名渐者
鹿苑渐初方等渐中般若渐终。】

「次为三乘根性于顿无益故不动寂场而游鹿苑脱
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毙垢之衣。」

【二次为下别释三渐文为三初鹿苑中四初约部
二初明于顿开渐声闻缘觉菩萨乘谛缘度羊鹿
水牛以求出离故曰三乘根即能生在于过去性
名不改在于未来既云根性必有其欲欲是乐欲
乃当现在文句及记具明斯义于华严中如聋若
哑故云无益实化不得权诱必来为实施权从顿
开渐顿中之别理实教权故须且置故为实施权
意在实也寂场是实鹿苑是权不动寂场而游鹿
苑即实而权良由于此为莲故华约时且寄顿后
而明斯之谓也故不动寂场而游鹿苑其文出自
妙玄不定教中今所引者意欲于其次第顿渐定
教之中点示不次不定意耳何者若论华严鹿苑
次第则大小天殊理事尤别今点不次不定意者
此则如来不思议化无谋而应大小理事无所妨
碍岂可动此寂场游彼鹿苑耶即大而小即理而
事不动之义不须疑也人之未达于此文中恣情
976-A¶ 第 546a 页 X57-0546.png
妄说问不动之意虽然如此所以云何答良由如
来初成正觉大机自睹始终寂场小机乃见游化
鹿苑大小斯同理事无碍皆由如来于法自在不
动所以其在兹乎脱舍那珍御之服著丈六毙垢
之衣者须知此文言脱言著对上不动文互现耳
何者上言不动乃是不次不定之意若论其次及
以定意则亦应云动彼寂场游此鹿苑当知亦与
即离义同今言脱著乃是次第及以定意若论不
定不次第者则亦应云不脱御服而著毙衣人多
不知互现之意如何消释此一段文脱者解也除
也著者服衣于身也珍御毙垢从喻立也故法华
云即脱璎珞细软上服更著粗毙垢腻之衣四十
二地戒定慧陀罗尼庄严其身故云珍御服也生
法二忍为毙垢也丈六形为粗也著者现权也寂
灭忍为细软也脱者隐实也。】

「示从兜率降下托摩耶胎住胎出胎纳妃生子出家
苦行六年巳后木菩提树下以草为座成劣应身初
在鹿苑先为五人说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等教。」

【二示从下正施小化此中始言示从等者且就化
仪先大后小耳若论如来只一初成大小见有舍
那丈六耳若不尔者如来岂有两番托胎成道耶
兜率者此云知足也以此天中于五欲境知止足
故即欲界第四天也故瑞应经云菩萨生兜率天
上为诸天师功成志就期运之至当下作佛托生
976-A¶ 第 546b 页 X57-0546.png
天竺迦维卫国大论云佛常居中故兜率天于欲
六天及以梵天上三下三此天居中于中天下生
于中国中夜降神行于中道中夜入灭摩耶此云
天后也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白日精因母昼寝
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夫人梦窹自知身重菩萨在
胎清净无秽亦云正慧托于母胎良以入胎知入
胎出胎知出胎在胎于母不生欲心于父不瞋名
正慧也菩萨在兜率天先以四种观人间一者观
时时有八种即八万岁至一百岁人寿百岁时当
下生二者观土地须在中国三者观种姓若尚威
势生刹利中若尚智慧生婆罗门馀二姓贱非佛
所生四者观生处唯净饭王后摩耶夫人能怀菩
萨耳此皆小乘若大乘者如华严云乘栴檀楼阁
托于母胎是也住胎者小无住胎良以小乘无常
生灭故今文明小列住胎者乃是剩长耳若大乘
中则有住胎良以太乘常恒不变故出胎者瑞应
经云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右胁生堕地即行
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乃至天
降三十二瑞应等。
纳妃者妃匹也嘉偶也悉达太
子有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输三鹿野耶输此云名
闻瞿夷此云明女太子年十七王为纳妃焉生子
者佛出同居土有见思故菩萨时示生子也生子
即罗[目*候]罗也太子求出家父王不许慇勤不巳王
言汝若有子听汝出家太子以手指妃腹云却后
976-A¶ 第 546c 页 X57-0546.png
六年汝当生男未曾有经并瑞应经皆云罗[目*候]罗
是瞿夷子涅槃及法华皆云是耶输子云何通之
应知耶输是所生母瞿夷是大母也释论明瞿毗
陀是宝女不孕即瞿夷也若昔世瞿夷今日是耶
输也若善星者罗[目*候]罗庶兄也又云是佛堂弟庶
儿故亦云子也纳妃生子非是八相但是历示其
事而巳。
出家苦行如次文辨此中应示生法二身
小乘生法二身者出胎巳后行七步乃至六年苦
行巳还是生身生也三十四心顿断见思成佛是
法身生也大乘生身生者即出胎时十方各行七
步是也法身生者寂灭道场得妙觉相应慧是也
六年巳后者文句记云若太子十九逾城出家则
二十四成道若三十成道则二十五出家机见不
同不须和会或云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六年学仙
此是人言无所准也更有大小诸文异说具如大
部补注中辨木菩提树者亦云佛树元吉树道树
菩提此云道也觉也佛即觉也在木树下得道故
尔以草为座者因果经云释提桓因化为凡人名
曰吉祥执净软草授与菩萨以为所坐木树草座
表生灭故成劣应身者劣应应声闻胜应应菩萨
若在小教未当云劣今以大判之云劣应耳。

先为五人者人先见谛故人中具四众故诸天于
人中得道故先为五人也初太子之入山也年始
十九父王思念遣五人侍之所谓憍陈如頞鞞跋
976-A¶ 第 547a 页 X57-0547.png
提十力迦叶拘利太子陈如十力此二母亲馀三
父亲二人以欲为净三人以苦行为净太子勤行
苦行二人舍之而去三人犹侍太子舍苦行还受
饮食酥油三人又舍之而去太子初诣阿罗罗迦
摩罗仙所问云依汝法行梵行可不答云无不可
此法云何自知證仙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
往远离处修證巳即共领众太子思惟此法不至
涅槃是故更诣郁陀罗罗摩子所云我欲于汝法
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自知證耶答我度无所有
处得非想处定我久證得便修得之即共领众太
子又念此法不至涅槃乃往象头山鞞罗梵志村
尼连禅河边誓不起此座于是便成正觉思念谁
堪先度念巳宁可先度二仙空中云二仙巳死我
亦知之复更念曰昔五人侍我劳苦须先度之于
是即往波罗柰国鹿野苑中为此五人说四谛教
更说十二因缘事六度等以化缘觉菩萨正施小
化三乘具矣傍为菩萨焉言出家者劣应出分段
家胜应出二死家瑞应等经广明出家苦行之相
学者寻之谛缘度等下文当辨。】

「若约时则日照幽谷(第二时)。」

【二若下约时幽谷者山川之幽邃也又水注溪曰
谷也此喻三藏教主化三乘也。】

「若约味则从乳出酪此从十二部经出九部修多罗
(二略味)。」
976-A¶ 第 547b 页 X57-0547.png

【三若下约味革凡成圣如钻乳成酪也九部其实
从佛而出今言十二部出者相生意耳。】

「信解品云而以方便密遣二人(声闻缘觉)形色憔悴无威
德者汝可诣彼徐语穷子雇汝除粪。」

【四信解下引證文为三初引经以者用也方便者
权暂之善巧也密遣者隐实为密指偏真为遣约
教则满字为密半字为遣约人则内秘菩萨行为
密外现作声闻为遣二人者四大弟子但齐巳领
解不敢涉菩萨故云二人也缘觉是中乘在声闻
数摄故迦叶等是中乘收今既领解则是齐巳云
二人也约法则谛缘为二约理则真俗为二约人
则声闻缘觉为二上即遣傍人表一实谛一大乘
教一菩萨人故知即遣傍人与密遣二人但是大
小不同实权有异教主既乃脱珍著毙弟子亦复
内秘外现权行引实方便彰矣注云声闻缘觉者
且约人说具如向示形色憔悴者二乘教中不修
相好但说苦无常不净即是形色憔悴也内怖无
常为憔外遭八苦为悴也憔悴忧愁也约人则诸
菩萨隐其本色示以迹形非了义说无有十力四
无所畏名无威德者以小教拟小机为汝可诣彼。

大教明理直实故云疾走往捉小教明理迂隐故
名徐语穷子雇者赁也苦集见思染污如粪也是
以二乘依教修行除见思粪取道灭价法喻昭然
也。】
976-A¶ 第 547c 页 X57-0547.png

「此领何义。」

【二此领下问也。】

「答次顿之后说三藏教二十年中常令除粪即破见
思烦恼等义也。」

【三答次顿之后者华严之后游化鹿苑为实施权
也二十年中者约理则真俗约人则二乘约惑则
见思故云见谛一解脱一无碍思惟九无碍九解
脱为二十年又见思二道中断结为二十年又五
下分五上分为二十年又二乘法中断思惑名二
十年又依二使人共断馀结名二十年从有二乘
之机而来感佛故云自见子来巳二十年住二乘
位转大乘教故云于二十年中执作家事二十语
同各有所以问二义可尔十则如何答二乘各有
十智故也故二十年等即是约喻即破见思等是
合法也见惑有二义一者从解所谓见理能断此
惑二者当体谓见即是假假即三假六十二见等
思即思惟惑初果巳上重更思惟无漏之智能断
三界贪瞋等惑烦即昏烦恼即恼乱即见思惑昏
烦恼乱也。】

「次明方等部净名等经。」

【二方等时文分四初约部中三初标部指经言等
经者如前注中略列是也问此方等时说经颇多
何缘只标净名等耶答方等时者正在弹诃诸经
所明弹诃甚少未若净名弹偏折小是以初标其
976-A¶ 第 548a 页 X57-0548.png
有旨哉。】

「弹偏折小叹大褒圆。」

【二弹偏下辨意良以方等意在弹斥故云辨意也
今列八字且从文便若依义便应云弹偏褒圆折
小叹大弹者射也偏者僻也折者挫也叹谓称叹
褒谓褒美小即声闻大即衍门所以弹射三教之
偏故须褒美圆实之法折挫小乘尔乃称叹衍门
之大故此八字该括净名罄穷方等故净名经弟
子一品即折小也菩萨一品即弹偏也观众生品
即叹大也称叹文殊及以居士即褒圆也又弟子
品既云折小岂无叹大菩萨一品既有弹偏宁无
褒美又弟子品用折不同或用三教如诃目连或
用圆教如诃身子此且略示广如疏辨古人所立
折挫声闻褒扬菩萨岂其然哉问为方等时始用
折挫为在鹿苑巳曾弹诃答證果取价便堪弹斥
至方等中始述之耳是以如来命诸弟子问维摩
疾悉皆辞曰我于昔日在于某处为彼所诃故我
不堪诣彼问疾若至方等亦有所诃如舍利弗为
梵王天女等诃是也问诸声闻众至方等中知大
乘耶答知也故迦叶云我等于此大乘巳如焦种
问何不惊怖答巳取其价證圣果故所以任净名
之所诃恣央掘之所斥若在华严既未取价故但
凡流化之以大即须惊愕未免三界火宅所烧何
由能解佛慧大法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次第
976-A¶ 第 548b 页 X57-0548.png
接引所以如然故信解品长者穷子以喻斯义坥
然明白。】

「四教俱说藏为半字教通别圆为满字教对半说满
故言对教。」

【三四教俱说下示渐中具化法四教方等诸经总
而言之不出四教其中或有独明圆教如十六观
经或具四教如金光明经随何等经思之可知故
云四教俱说也半字满字者大涅槃经第五云譬
如长者唯有一子心常爱念将诣明师惧不速成
寻便将还以爱念故昼夜慇勤但教半字而不教
诲毗伽罗论良由其子力未堪故毗伽罗者即满
字也此翻字本即是世间文字根本虽是外论而
无邪法将非大权之所为乎若以此喻而合法者
半字即是小乘九部满字即是大乘十二部约人
约理比说可知对鹿苑三藏之半说通别圆之满
故云对半说满也若方等中三藏之半据初入者
今言鹿苑为成弹斥故且尔耳通教名满须取通
后别圆义焉。】

「若约时则食时(第三时)。」

【二若下约时即是华严日照平地时也所言食时
者毗罗三昧经说四食时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
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今云食时即是早
起诸天食时若云日中复滥禺中等也故知平地
其譬义通通于食时禺中日午今取食时以喻方
976-A¶ 第 548c 页 X57-0548.png
等即是华严平地时也。】

「若约味则从酪出生酥此从九部出方等(三生酥味)。」

【三若下约味藏转成通如酪成生酥也酪假摇故
乃成生酥钻摇乃是取酪酥等之具度耳九部方
等相生可知。】

「信解品云过是巳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
犹在本处。」

【四信解下引證文分三初引经过是巳后者过鹿
苑三藏之后至于方等也心相体信者长者穷子
二人之心互相体悉而顺从也何哉于三藏中得
涅槃价既其不虚今为菩萨说此大乘亦复非谬
此即穷子信长者也佛知二乘见思巳断闻说大
乘必不生谤无漏根利微生信乐此即如来信二
乘也入出无难者由心相信见尊特身闻大乘教
名此为入耳复被诃折犹见丈六说小乘法名此
为出焉大小入出无疑难也然其所止犹在本处
者虽然相信入出无难所闻大乘而自谓是菩萨
之事非巳智分不肯回小向大犹居罗汉不知将
来得成正觉故云所止在本处也夫长者宅穷子
草庵及以入出皆是约喻须知合法何者大教实
境是佛所居喻之如宅小教小果是二乘处譬之
草庵从小闻大犹如入宅折挫见小如出处草庵
故云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
念空无相无作乃至犹处门外止宿草庵自念贫
976-A¶ 第 549a 页 X57-0549.png
事我无此物。】

「此领何义。」

【二此领何义一句问也。】

「答三藏之后次说方等巳得道果心相体信闻骂不
瞋内怀惭愧心渐淳淑。」

【三答巳得道果者真谛之道阿罗汉果也闻骂不
瞋者弹斥之辞如被骂也不瞋者更不称怨由断
见思除粪取价故内怀等者内心但怀鄙耻小乘
名为惭也仍又慕仰大乘名为愧也既惭既愧良
由其心于其大乘渐淳淑故淑善也故三索中即
机索也机则冥在于内故也维摩经中阿难辞曰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此之谓也法华经云呜呼深
自责云何而自欺此耻小也不知当云何得佛无
上慧此慕大也耻小慕大惭愧名殊义一也故摩
诃迦叶等入净名室闻见大乘乃自斥云我等于
此大乘如焦种等更不复生故诸声闻闻大乘法
悲泣之声震三千界良由巳取一日之价机索于
内外被弹斥不惊不谤矣。】

「次说般若。」

【三般若时文分四初约部分三初标部即次说般
若一句也。】

「转教付财融通淘汰。」

【二转教下辨意以说般若意在斯焉空生身子于
般若会为诸菩萨谈诸法空莫不清净以此之法
976-A¶ 第 549b 页 X57-0549.png
转度于他故云转教也法华经云我等虽为诸佛
子等说菩萨法而无希取即其义焉付财者世间
长者七宝为财出世法王般若为财故般若中以
此般若加被空生身子即付财也问般若会中若
巳付财至法华中何所述耶答在般若时于佛意
边即是付财其如二乘但谓加说耳故般若云岂
声闻人敢有所说有所说者皆佛力耳于弟子中
与其智眼令其说法即加被也故至法华二乘方
乃知是付财是以经云吾今所有皆是子有也融
通者至般若中会一切法悉摩诃衍衍是大乘大
乘乃是融通之法应知此融非谓圆融乃是三教
融通之融如玄签中具明斯义淘汰(淘徒刀切正作涛汰徒盖
切作汰非)者说文云淅㶕也大论音义云澄洗也须知
涛汰有通有别通遍五时别在般若故般若中以
空慧水涛淅㶕择声闻众中唯舍利弗及须菩提
堪忍加被问何缘加被此二人耶答须菩提解空
舍利弗智慧般若之法其唯空慧故以空慧加被
二人加于可加斯之谓矣。】

「此诸部般若中不说藏教带通别二正说圆教。」

【三此诸下示渐终具化法三教诸部般若如前注
中言不说藏教者问何故仁王般若有四无常偈
耶答四无常偈乃是助道非谓般若正说无常何
者由普明王被斑足执欲祭山神以得还国请百
法师演说般若复恐普明吝于王位由是乃说四
976-A¶ 第 549c 页 X57-0549.png
无常偈劝令舍国了悟无常正助合行是菩萨道
今文中云不说藏者不是正说三藏教也非谓不
说助道之法故四无常第一偈云劫烧终讫乾坤
洞然须弥巨海都为灰飏天龙福尽于中彫丧二
仪尚尔国有何常馀之三偈如辅行引带通别二
者虽说三教其如通别犹是方便始自华严终至
般若兼但对带斯之谓矣。】

「约时则禺中时(第四时)。」

【二约下辨时言禺中者经音云巳时也禺亦作隅
日未正中谓之禺中馀如补注。】

「约味则从生酥出熟酥此从方等之后出摩诃般若
(四熟酥味)。」

【三约下辨味诸部般若始于摩诃故特举之又诸
般若不出摩诃故奘师译六百卷只是大般若耳。】

「信解品云是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
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

【四信解下引證文分三初引经是时者是说般若
时也长者者准文句中须具十德一姓贵二位高
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耆年七净行八礼备九
上叹十下归具此十德为世长者具足十号充满
法财即是如来出世长者有疾者顺机权示有病
恼耳自知者应世长短唯佛自知耳将死不久者
有机则应名之生也无机应灭名之死也而今世
尊释迦如来出此娑婆十二年中说四阿含八年
976-A¶ 第 550a 页 X57-0550.png
方等二十二年说诸般若是则年过七十有馀矣
化缘将毕应谢非遥故云将死不久也此则且从
顺世而说若以大教佛智而观了知法界全体起
应体既常住应岂生灭不生不灭名曰常身别圆
大机所见如是得此二义可论身相也语穷子言
者般若会中告二乘也我今多有者理则非多约
种种门故言多耳金喻别教理银譬通教理般若
明理不出此二般若中圆亦别理摄况复二乘至
般若中多成通别珍宝者劝学中明一切法门皆
珍宝也。
仓喻定门即百八三昧也库喻慧门即十
八空也通别两种定慧仓库包藏一切禅定智慧
无所阙少内充外溢故云盈溢也说于般若有广
略二门广则名多略则名少故云其中多少也若
多及少所应所宜者自行则取之化他则与之故
云所应取与也应即相应宜乐也。】

「此领何义。」

【二此领何义一句问也。】

「答明方等之后次说般若般若观慧即是家业空生
身子受敕转教即是领知等也。」

【三答般若观慧即是家业者无上法王以此般若
为家业也夫般若有三一实相二观照三方便此
三般若是诸佛母迷也悟也岂越此乎是则生佛
之有殊而般若之性无异故龙树云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荆溪云一
976-A¶ 第 550b 页 X57-0550.png
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
中皆般若观慧也十方大觉诸祖所传唯此而巳
矣苟留心于此则圣人之道可知焉问此云家业
上云付财财业二名同耶异耶答财从所营业从
造作其名虽殊义理一也空生者梵云须菩提也
初生之时家中库藏空无所有故曰空生占相谓
吉亦云善吉常修空行亦云善业供养得报亦云
善现及至出家解空第一岂非前相之所表乎身
子者梵云舍利弗也母子姝好生得此子故曰身
子亦云珠子其母聪明聪明之相在眼珠故又舍
标父利标母双显父母故云舍利弗也受敕者在
般若中蒙佛加被名为受敕敕者正也王言发下
正于群臣无敢违之今亦如是人王法王虽殊所
言皆敕也领知者于般若中为诸菩萨说诸法空
名说为领无别领也。】

「巳上三味对华严顿教总名为渐。」

【三巳上下对顿结渐顿教既云从部时味得名为
顿渐亦须云从部时味得名为渐乃至应云从部
时味名非顿渐文义炳然无劳惑矣。】

「第三秘密教者。」

【三秘密教文分三初标。】

「如前四时中如来三轮不思议故或为此人说顿或
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

【二如前下释言如前四时者四时只是顿渐故也
976-A¶ 第 550c 页 X57-0550.png
秘密亦是顿渐而巳故指四时以明之也三轮者
身口意三也轮有二义一转义二摧碾义佛身现
通佛口说法佛意照机莫作摧碾众生惑累如王
轮宝能坏能安三轮亦尔能坏烦恼能安妙性玄
义中明身轮示药珠二身药喻可畏破恶之形珠
喻可爱生善之状口轮示毒天二鼓毒喻说破恶
法天喻说生善法心轮示随自他意随自如珠如
天随他如药如毒不思议者佛之三轮非下凡心
思口议也或为此人等者泛示随机不定局也玄
义中云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
方十方不闻顿座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
或为一人说顿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
说渐或为多人说顿或一座默十方说十方默一
座说俱默俱说各不相知互为显密于此是显于
彼是密大矣哉如来于法得最自在住首楞严能
建大义为若此也发挥此义始自天台他宗往往
窃为巳见悲夫悲夫今文伹云顿渐阙不定等学
者知之问佛之三轮靡所不鉴宜渐说渐宜顿说
顿何因缘故却为众生说渐得顿说顿得渐将非
渎乱众生者乎答机缘既多宜乐亦异是故如来
随所教化宜顿说顿宜渐说渐宜顿说中而得渐
等今详于顿说中得渐益者非无所以谅是过去
于顿说中有渐种子渐种既熟所以圣人为说顿
法而此众生于顿说中郤得渐益于顿得渐既然
976-A¶ 第 551a 页 X57-0551.png
于渐得顿及以不定亦尔岂徒然哉良有以也。】

「故言秘密教。」

【三故言下结。】

「第四不定教者。」

【第四不定教文分二初正明三初标。】

「亦由前四味中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此则如来不思议力能令众生于渐说中得顿益于
顿说中得渐益。」

【二亦由下释秘密言四时不定言四味文互现耳
妙玄中说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鹿苑虽说
四谛生灭而不妨不生不灭虽为菩萨说佛境界
而有二乘智断虽五人證果而不妨诸天悟大当
知即顿而渐即渐而顿至矣哉顿渐互通耳根声
尘佛事既尔五根五尘施化亦然故有佛土瞪视
显法现相扬眉动目微笑嚬申謦欬忆念动摇以
如是等而悟道也然虽如此亦皆不出顿渐等法
无非圣人之教化也岂得执一端而局于通道耶
佛以一音等者文出维摩经中一音之言有大有
小小乘一音如毗昙云一音者梵音也佛为四王
作圣语说四谛二解二不解佛又作毗陀罗语说
一解一不解佛又作梨车语说四王俱解所以然
者为欲满足诸天心故二天王作如是念佛若为
我作圣语说我则能解一天王作如是念佛若为
我作毗陀语说我则能解一天王作如是念佛若
976-A¶ 第 551b 页 X57-0551.png
为我作梨车语说我则能解故随其念而为说之
悉皆得解毗陀语者伊祢弥祢踏被陀踏被彼梨
车语者摩奢兜奢僧奢摩萨婆多毗罗致此即四
谛也大乘一音如起信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又
当分一音即施权也跨节一音即开权也今既顿
渐不定一音该乎大小未至法华则非跨节也。】

「如是得益不同故言不定教也。」

【三如是下结。】

「然秘密不定二教教下义理只是藏通别圆。」

【二然秘密下双结秘密不定具化法四教。】

「化仪四教齐此。」

【二化仪四教齐此一句总结化仪四教其文皆可
见问化仪之仪与夫题中仪字如何分别答题中
仪字即今所录五时八教次第仪式也化仪之仪
别论如来法华巳前化物之仪式耳问向云秘密
不定二教教义不出藏通别圆何故不云顿渐教
耶答顿渐二教前文巳示化法多少故云为圆机
说圆教等四教俱说等带通别二等故今秘密不
定文后不须重示顿渐中化法也。】

「次说法华开前顿渐会入非顿非渐故言开权显实
又言废权立实又言会三归一。」

【二次说下第五时开显文分二初法华中四初约
部教二初正明二初通示开会欲知开会须了三
义一为实施权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二开权显
976-A¶ 第 551c 页 X57-0551.png
实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也三废权立实正直舍方
便但说无上道也迹门既尔本门准知为莲故华
华开莲现华落莲成以喻比法思之可见原夫吾
佛妙證圆常法界之体体具诸法不出十界界界
互融故有三千具即是假假即空中混而不杂离
亦不分虽一一遍亦无所在故此之法名为妙法
从本垂迹大通之时为第十六子与诸大众覆讲
此法结其大缘自兹之后节节诱之今于寂场示
成正觉宣演大乘其如小机莫能悟入故如聋哑
故不动寂场而游鹿苑施于小化方等弹诃般若
涛汰机缘既熟妙法斯通故住灵山宣畅本怀三
乘九界咸悟一乘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诸法
实相三千空中即巳显露本成大觉亦乃斯彰大
事因缘始得满足是我方便诸佛亦然所以智者
灵山亲承大苏妙悟故于止观说巳心中所行法
门不出三千空中而巳故生佛虽殊妙法无别刹
那即是何须外求苟顺凡情生内外见应知本体
常自寂然圣人洪范大旨若斯今文中云开前顿
渐者开华严之顿三时之渐四时三教咸为所开
也为实施权意在于实开权显实意在于权开无
所开即彼能覆故名会入非顿非渐非顿故不同
华严聋哑不融非渐故不同三时次第法华开显
无不成佛非顿非渐义在兹焉是故约教则在三
教约部尚开圆教初心谓圆隔偏所以约部则法
976-A¶ 第 552a 页 X57-0552.png
华独纯约教则诸经亦妙况复显实是同开权局
此况复迹与诸经有同有异本与诸经一向永异
岂同古人一槩而巳问会三开三如何分别答同
而不同会三约行开三约教不同而同旨趣无别
广在玄义此不委说。】

「言权实者名通今昔义意不同。」

【二言下别明今昔文为二初总标今谓法华昔谓
顿渐权实之名虽通今昔名下义意灼然有殊总
辨如此别明如下义则深有所以意则所以有归
此中今字与巳今当说今字不同思之可见是故
华严所以为益别圆大机所归为成法华大事佛
意虽尔时众莫知故至法华方信解耳华严既尔
三渐可知义意不同其说如是。】

「谓法华巳前权实不同大小相隔。」

【二谓法华下别示今昔文为二初昔时粗妙二来
至下今日开显初文分二初通指顿渐权实隔异
故云法华巳前等也大小相隔者上句权实不同
则藏通别为权圆教为实今则大是摩诃衍三教
小是三藏生灭况复权实多种大小不一权实多
种如文句中四教各十双等大小不一如云木石
无心之语生乎小宗别教巳还皆名小故以由无
情非佛性故故涅槃疏别教次第不名大慈况文
句记藏通菩萨在小所摄况文句判圆人乐于近
成之说亦名为小故知大小不可局之矣。】
976-A¶ 第 552b 页 X57-0552.png

「如华严时一权一实(圆实别机)各不相即大不纳小故小
虽在座如聋若哑是故所说法门虽广大圆满摄机
不尽不畅如来出世本怀。」

【二如华严下别示顿渐文为二初约顿教示相文
分二初明隔异显非本怀一权一实不相即者别
圆各自谓实故也大不纳小者别圆之大不容声
闻之小也故小虽下明不纳相也是故所说下结
示不纳之相所说法门广大圆满者华严之中人
法依正皆悉至十既广既大无阙无亏但是别圆
自分故尔不能开别复不纳小则如来本怀何由
可畅乎。】

「所以者何初顿部有一粗(别教)一妙(圆教)一妙则与法华
无二无别若是一粗须待法华开会废了方始称妙。」

【二所以者何下释妙本同今粗须开显别教是粗
隔历异也圆教是妙不思议也一妙与法华无二
无别者约教显实是同也华严既尔三渐亦然但
文在此故下略耳无二者一也无别者同也良以
彼妙此妙妙义无殊也一粗至法华方妙者点隔
异而见融即也。】

「次鹿苑但粗无妙(藏教)次方等三粗(藏通别)一妙(圆教)次般
若二粗(通别)一妙(圆教)。」

【二次鹿苑下历三渐辨粗妙鹿苑但粗者但独也
此约显露定教而说故荆溪云于前四时唯除鹿
苑显露无圆问鹿苑三藏既名为粗荆溪那云三
976-A¶ 第 552c 页 X57-0552.png
藏教首粗尚未周答周者遍也约教明粗粗至别
教今三藏粗岂周遍乎。】

「来至法华会上总开会废前四味粗令成一乘妙。」

【二来至下今日开显权实融妙不同顿渐大小隔
异文分为三初总会前粗以成妙法故前四时两
教二乘三教菩萨人理教行差别之粗至今法华
咸皆微妙乘此宝乘游方至极言来至者法无来
去人有进趣故偏小等从昔至今言总开者文句
记云佛慧之言须开三教果头之权实发四味兼
带之大小令人理教行之有归使开示悟入之无
异问诸经中圆与此何别而必须开方是佛慧答
圆实不异但未开显初心之人谓圆隔偏是故须
闻诸法实相若巳入实但论增进权人至此一向
须开然此所开三教果头从于施权粗迹而说若
论其本只是圆佛岂可更开令成妙耶人不见之
妄生穿凿所言开者三教即是圆妙也既是圆妙
则无三教故云废也约法则开废同时约喻则开
废前后法虽同时似有前后是故对喻以分二别
976-A¶ 第 553a 页 X57-0553.png
一乘妙者三轨妙法高广大车具度庄岩白牛多
力故名理乘随乘得乘乘者运也载也。】

「诸味圆教更不须开木自圆融不待开也。」

【二诸味下示昔圆顿不开自妙华严之中普贤普
眼三无差别大集染净一切融通净名不思议毛
孔含纳思益网明无非法界般若诸法混同无二
此等圆妙与今法华佛之知见无二无别岂可更
开令成妙耶。】

「但是部内兼伹带故不及法华淳一无杂独得妙
名良有以也。」

【三但是下辨纯杂分二初明昔兼带显今纯一华
严兼于行布差别鹿苑但一生灭之粗方等大乘
对三藏半般若所带通别方便此等四味兼但对
带不及法华纯一佛乘一代圣教唯今称妙其义
如此良者实也。】

「故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教一)
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行一)但为菩萨不为小乘(人一)
间相常住(理一)。」

【二故文下引四一證部教俱圆四一之名光宅所
立天台和旧亦云四一虽同云四其名小异何者
光宅云教一人一因一果一天台云理一行一教
人二一名同光宅天台所以立理一者若无理一
法即邪倒立行一者行始为因行终为果故以行
一收于光宅因果二一更加理一名四一也故理
976-A¶ 第 553b 页 X57-0553.png
一是法身教一是般若行一是解脱人禀此三即
人一也故知四一只是三德三德只是一乘妙法
体宗用三是故法华句句之下通结妙名品品之
内咸具体等应知此义乃是别中而论总也何者
经题是总经文是别经题之总既论五义经文之
别亦乃如然故云句句通结妙名咸具体等揽别
为总符文可知人多不达故兹示耳所以法华人
理教行皆曰一者此有二义一约相对则今法华
人理教行名之为一四时三教人理教行名之为
二此一对二而立名也二约绝待则开四时三教
之二为今人理教行之一此一之外更无待对唯
一法界三德妙人言文云者即经文也十方佛土
中者五佛章中且举总诸佛章文也唯有一乘者
圆妙一乘也无二者无通教中半满相对之二也
无三者无三藏中之三也又无二者无般若中所
带之二也无三者无方等中所对之三也华严中
别即长行中无有馀乘也鹿苑三藏即方等所对
中收也注云教一者教是教法故一乘法无二无
三是教一也正直舍方便者废舍三教方便权暂
邪曲故也但说无上道者独谈佛慧于诸世间为
无有上大直道也注云行一者道则能通通因通
果行一只是从因至果故无上道是行一也但为
菩萨不为小乘者昔日方便谓化小乘今时开显
实是菩萨如彼穷子自谓客作长者观之实为巳
976-A¶ 第 553c 页 X57-0553.png
子问今法华经正化小乘成八相果何故文云不
为小乘答为小乘者说三藏法成小果也今既开
显小乘作佛岂是成就小乘果耶问法华佛道那
云菩萨答上求下化菩提萨埵因必至果伹为菩
萨其有旨哉菩萨是人即人一也又复应知开于
人天则云佛道良由人天在因故也开于二乘则
云菩萨以由二乘住果故也各随其便是故然耳
世间相常住是理一者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
常住文句释云出世正觉以真如为位亦以真如
为相世间众生亦以真如为位亦以真如为相文
句记云相可表帜位可久居众生正觉相位无二
显迷即理理即常住佛巳契常众生理是问位可
一如相云何等答位据理性决不可改相约随缘
缘有染净缘虽染净同名缘起如清浊波湿性不
异同以波为湿性故皆以如为位同以湿性为波
故皆以如为相所以相与常住其名虽同染净既
分如位须辨况世间之称亦通染净因果故也今
且从悟显迷以净显染则净悟得于常事迷染但
名常理故云理一也。】

「时人未得法华妙旨但见部内有三车穷子化城等
譬乃谓不及馀经盖不知重举前四时权独显大车
但付家业唯至宝所故致诽谤之咎也。」

【二时人下斥非显是古今时人未知法华待绝二
妙幽深奥旨但见法华部内譬喻品中羊鹿牛车
976-A¶ 第 554a 页 X57-0554.png
信解品中客作穷子因缘周中化城等喻便谓法
华不及华严楞伽等经作此说者良由不知法华
部中三车等喻乃是重更举述昔日四时三教方
便之权以为法华开权显实大白牛车付与家业
引进宝所故也此是总点文之意耳今更随文别
示名相言三车者羊鹿水牛喻施权也为火所烧
承教车出索先所许三种果车索而不与乃赐高
广大白牛车即是开权显一佛乘穷子施权也会
父子开权也化城施权也宝所显实也神力所为
曰化防非禦敌曰城真谛涅槃之城能防见思故
也宝所亦名宝渚尔雅云水中可居曰洲小洲曰
渚渚丘也水中高者也渚沚也遮也遮水使旁回
也故涅槃云譬如商人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
示之随语即至多获诸珍众生亦然欲求法宝不
知其路菩萨示之即得至于大涅槃处今经云行
五百由旬至珍宝所实相之宝其所在于五百由
旬之外故以陆极水际为渚也故虽名异况喻无
别所以二经其名互举诽非音又沸音故不可见
有三车等而谤妙法不及馀经也。】

「约时则日轮当午罄无侧影(第五时)。」

【二约时下辨时法华开显三乘九界咸皆悟入譬
如日轮正午则无处不明也是则日出先照高山
寅时也照幽谷卯时也照平地辰时也禺中巳时
也宋朝慧严慧观法师与太史官何承天论中边
976-A¶ 第 554b 页 X57-0554.png
之国严观乃以周公土圭测影之法一尺五寸用
测日影夏至之日犹有馀阴既有馀阴则此方非
中矣若天竺国此日则无馀阴故定为中国也侧
影即馀阴地上寸影天上万里具如大部补注中
辨颜氏家训云影字当为光景之景字也凡阴景
者因光而生即谓景也尚书云惟影响等皆然也
晋时葛洪字苑傍始加彡于景切而人不知辄改
土圭测景等从葛洪说者甚失矣。】

「约味则从熟酥出醍醐此从摩诃般若出法华(五醍醐味)。」

【三约味下辨味应知教部咸开成妙是故判味名
为醍醐若更约人而判味者法华之中亦有生熟
二酥益相出维摩疏荆溪问云一家诸文咸至法
华悉成醍醐今何得云成熟酥耶答教无他旨人
自前却况显露教指二乘人来至法华悉成醍醐
者菩萨等无处不入般若同异亦复如是五千起
去三变被移捃拾之言良由多意如是熟酥即名
醍醐故使法华之后更说般若良由尚有生酥之
名并是涅槃入法界者佛化施设一期事毕前后
少别大体无违尚置馀国传说之言何必全在灵
山之席矣。】

「信解品云聚会亲族即自宣言此实我子我实其父
吾今所有皆是子有付与家业穷子欢喜得未曾有。」

【四信解下引證分三初引经具引应云聚会亲族
国王大臣刹利居士聚会者聚集会同也亲谓亲
976-A¶ 第 554c 页 X57-0554.png
爱族谓宗族法身菩萨影响释迦皆名亲族以由
昔日同于释迦共开化故如伯叔等即亲族也渐
顿诸经所诠之处名为国王部部不同名之为国
皆言第一即是王也等觉菩萨名为大臣初地九
地名为刹利三十心等即居士也长者释迦即自
宣言客作二乘即我长者如来之子我即其父珍
宝佛慧皆子所有付业与记昔日巳来未曾有也
今乃得之岂不欣乎。】

「此领何义。」

【二此领何义一句问也。】

「答即般若之后次说法华先巳领知库藏诸物临命
终时直付家业而巳譬前转教皆知法门说法华时
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授记作佛而巳。」

【三答先巳等八字举喻般若文也临命终时等十
字举喻法华文也譬前转教皆知法门合向领知
等喻也说法华等合向临命等喻也故知法华法
门网目大小观法十力无畏菩萨行位人法依正
种种规矩皆所不论以法华前曾委说故故至法
华但论如来布教元始中间取与顿渐适时会定
父子授记而已开谓开发示谓显示悟谓觉悟入
谓證入文句四释约位约智约门约观逆顺生起
四眼二智不能知见佛眼种智乃能知见四眼二
智万像森然佛眼种智真空冥寂三智五眼实不
相离从胜而言是故尔耳。
授是授与记是记事授
976-A¶ 第 555a 页 X57-0555.png
与劫国因果事也第一义中不论授记今从世谛
故云授记通别等记具如文句。】

「次说大涅槃者有二义。」

【二涅槃文分五初总标二义如文。】

「一为未熟者更说四教具谈佛性令具真常入大涅
槃故名捃拾教。」

【二一为下别释部教为二初捃拾残机(捃居运切亦拾也)
言未熟者于法华中未能开悟但是结缘故至涅
槃更说四教皆悉知常而悟道也故涅槃四名为
追说良以法华显真实相巳废方便今为未熟追
说前耳言佛性者一切众生皆有果人之性也佛
性不变即真常矣法华似秋成大穫涅槃如捃拾
馀残耳问法华开显无不成佛何有未熟五千起
去人天被移答法界众生未益者众何但五千今
虽未悟后必解脱一开之后无所间然岂将残党
以疑大阵应知五千是增上慢虽不广闻开三显
一巳闻略竟虽非当机亦预结缘虽未现悟亦于
涅槃及以灭后而信一乘人自多途法华常顿不
可见于未熟馀残便妨法华开显者也。】

「二为末代钝根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
法身设三种权扶一圆实故名扶律谈常教。」

【二留逗末代如来灭后名为末代不悟圆常名为
钝根遂于佛法弃舍毗尼复谓如来定入灭度名
断灭见乘戒既缓诸恶庄严慧命法身夭伤亡失
976-A¶ 第 555b 页 X57-0555.png
如来预鉴故演涅槃施设三教之权扶助一乘之
实广明持戒委示真常正助相须乘戒俱急法身
严显慧命昭然扶律谈常其益大矣夭者中死也
问慧命法身常住不灭何故文云亡失夭伤答法
体何失但由众生无闻思修所以流转众苦烦恼
故知得失在众生耳非约法也法身既失报应可
知三身不显三障炽然准四念处明赎命教乃是
赎于藏通之命别圆自有常住之命故非所论当
知念处约真中说今文扶律约偏圆言又荆溪云
以在秽土须说赎命为捃拾故扶律说常令久住
故兼权明实故涅槃显扶律说常是赎众生法身
慧命之大宝也佛化既以涅槃赎命末代凡流大
乘语者舍而不用岂非逆耶。】

「然若论时味与法华同。」

【三然若下辨时味文分二初同法华法华开三教
之权显一乘之实名大王膳涅槃点劣浅之三修
是胜常乐我名醍醐味王膳醐醐其味无别显实
胜修时无侧影故云时味与法华同。】

「论其部内纯杂小异。」

【二论其下与法华辨纯杂法华纯一涅槃杂诸故
荆溪云判味同时而部有异约理名别咸归常住
约机彼称捃拾约法彼存三权论意彼带律仪语
證彼兼小果受益彼无广记说时长短永殊谈常
过未不同论譬大阵残党现瑞表彰各别破执难
976-A¶ 第 555c 页 X57-0555.png
易不同领解近远亦乖述成被根不等用治生死
不同付嘱有下有此得兹十六馀略可知失斯同
异讲授殊难岂唯二经馀亦不易具如大部补注
之中注解此之十六同异。】

「故文云从摩诃般若出大涅槃。」

【四故文云下引證分二初引当经證言文云者涅
槃经第十三文也从般若出大涅槃者此第二番
调熟人也何者良以此机法华未悟如来所以重
说般若融通袪滞然后为说涅槃脱之若云般若
出法华者此是初番调熟人也譬如田家先种先
熟先收后种后熟后收矣。】

「前法华合此经为第五时也。」

【二前法下明二经同时前文明涅槃时味同法华
今文明法华合此经时味既同故文互现然前虽
辨若论时味与法华同未是总结故亦可将今文
总结第五时也。】

「问此经具四教与前方等部具说四教为同为异。」

【五问下料拣文为二初问言此经者涅槃经也具
976-A¶ 第 556a 页 X57-0556.png
四教者正指前云为未熟者更说四教亦兼末代
三权一实涅槃方等既具四教同耶异耶。】

「答名同义异方等中四圆则初后俱知常别则初不
知后方知藏通则初后俱不知涅槃中四初后俱知。」

【二答俱云四教即名同也知常等殊即义异也初
谓初心后即后位初后皆悉造境即中无非法界
故云圆则初后知常别初不知即初心也后方知
者回向后心證道同也故金錍云即具唯圆及别
后位是故别教信住行位皆不知常回向薄知登
地少證良以次第三观若入中道与圆不异故回
向位圆修知也至初地位分證知耳问别人初心
知能造是常住佛性何谓不知答初虽了知能造
佛性盖但中耳今云知常乃是了知依正二报圆
融不二无非法界故不可以但中难也所以别人
依迷示迷云能造是附权立性云所造非理实教
权是故然耳应知别人后位知常即是圆人不可
更存别人之号藏通初后俱不知者是界内教折
体之空空非佛性微妙之理故此二教俱不知常
若乃自就通教而论受圆接等亦云知常问别教
通教皆受圆接并得知常何故此文唯云别教后
位知常答斯盖未论受接之说且取次第三观若
入中道与圆不异登地亲證不存隔历之义也问
方等中藏通及别教初心何故不知常答法华巳
前二乘之人及偏菩萨俱未禀性各住化城若令
976-A¶ 第 556b 页 X57-0556.png
知常到法华中何所述耶涅槃中四初后俱知者
追说四教具谈佛性是故初后皆知常住故辅行
云彼经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圆权用三教以为
苏息实不保权以为究竟元意知圆是故相即粗
心若息还依顿观问涅槃中四若俱知常何故墙
壁非佛性耶答四俱知常约归实说墙壁非性是
权缘了权非究竟必归于实况复别为末代一机
或实或权如金錍说问化仪四教方等中四涅槃
中四从渐开四别教有四如何分别答化仪之四
通收顿渐从渐开四别在渐收方等中四但在渐
中涅槃中四名为追说别虽有四还为别摄。】

「问将五味对五时教其意如何。」

【三问下料拣时味文分二初问如上文中所将涅
槃五味以对五时顿渐等教有何意耶。】

「答有二。」

【二答文为二初标。】

「一者但取相生次第。」

【二一下释分二初约相生为三初标。】

「所谓牛譬于佛五味譬教乳从牛出酪从乳生二酥
醍醐次第不乱。」

【二所谓下释。】

「故譬五时相生次第。」

【三故譬下结言相生者大涅槃经第十三云佛告
住无垢藏王菩萨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
976-A¶ 第 556c 页 X57-0556.png
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佛亦如是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
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从
般若波罗出大涅槃天台所立五味相生文在斯
矣故前文以乳对华严乃至醍醐对法华等伹约
相生不论浓淡若论浓淡则华严大教其味成淡
鹿苑小法其味却浓有此不便取相生耳。】

「二者取其浓淡此则取一番下劣根性。」

【二约浓淡文分三初下根为三初标示所言取者
谓于涅槃相生之文约义亦可取喻浓淡言一番
者即下根也言下劣者不发大心伹求小果也天
亲呼为下劣小乘众香称为贫所乐法。】

「所谓二乘根性在华严座不信不解不变凡情故譬
其乳次至鹿苑闻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修行转凡
成圣故譬转乳成酪次至方等闻弹斥声闻慕大耻
小得通教益如转酪成生酥次至般若奉敕转教心
渐通泰得别教益如转生酥成熟酥次至法华闻三
周说法得记作佛如转熟酥成醍醐。」
976-A¶ 第 557a 页 X57-0557.png

【二所谓下释慕大耻小如向巳明二乘之人在般
若会被加领法心不惊怖名渐通泰。
又二乘人至
般若时不同方等悲泣之时故名通泰又般若时
机无隔异名为通泰言三周者法说譬喻宿世因
缘约法而说故云法说馀二可知方等般若得通
别益约密说也何者且通教是大乘初门二乘既
在方等慕大是则义当密得通益故荆溪云谓受
弹斥令叹大自鄙即其益相通教利根及别圆人
自于一边得益无妨别教既是菩萨法门二乘之
人在般若中为诸佛子说菩萨法是则义当得别
教益故荆溪云皆使令知即熟酥益得此益巳义
成别人又于此座即被弹诃及加说大故知从此
密蒙被接若准玄文至般若时冥成别人是次第
密不次第密处处显实岂但别耶别既约密通岂
显哉。】

「此约最钝根具经五味。」

【三此约下结。】

「其次者或经一二三四。」

【二其次下明中根经者历也此或经下一字剩也
应云或经二三四焉何者或经二是鹿苑或经三
是方等或经四是般若于此二三四而得悟入者
是名中根也故妙玄问为一人禀五味为五人耶
答自有一人禀一味如华严中纯一根性不历五
味自有一人历五味如小乘于顿如乳乃至法华
976-A¶ 第 557b 页 X57-0557.png
名为醍醐自有利根菩萨未入位声闻于三藏中
见性是历二味于方等中见性是历三味于般若
中见性是历四味。】

「其上达根性味味得入法界实相何必须待法华开
会。」

【三其上达下明上根言上根者即向所引玄义文
云如华严中纯一根性不历五味言味味者恐文
误也应云初味得入法界若云味味滥于中下是
则若无妙玄三根历味之文将何以定今文之误
耶。】

「上来巳录五味五时化仪四教大纲如此。」

【二上来下结然上所录五时五味但是当分犹复
未明五时互通初后之相案妙玄云若华严顿乳
别伹在初通则至后无量义云次说般若历劫修
行华严海空法华会入像法决疑云今日座中无
央数众或见如来入涅槃或见住世一劫或见丈
六小身大身报身法身同虚空等如日初出先照
高山日若垂没亦应馀辉峻岭故莲华藏世界海
通至涅槃之后况前教耶若鹿苑酪教别在第二
通亦至后如迦留陀夷于法华中面得授记后因
非时而入聚落为俗打杀埋马粪中后从粪出便
入灭度文在涅槃当知酪教亦至于后若方等教
别在第三通亦至后方等陀罗尼云先于王城授
声闻记今于舍卫授声闻记故方等教亦至于后
976-A¶ 第 557c 页 X57-0557.png
若般若教别在第四通亦至后从得道夜至泥洹
夜常说般若故般若教亦至于后若涅槃教别在
第五通亦至初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故知涅
槃通亦至初若法华教就显露边不见在初若约
秘密何往不通故身子云我昔从佛闻如是法故
知法华密亦通初。】天台四教集解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