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557-05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甘肃通志卷二十三
  古迹
凉州府
  武威县
 姑臧故城今府治汉置武威郡治十六国春秋光熙
  元年张轨大城姑臧南北七里东西三里以地有
  龙形故名卧龙城咸康元年张骏于姑臧城南筑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557-0581b.png
  城起谦光殿四面各起一殿依四时而居之又有
  间豫堂前有间豫池水经注姑臧城武威郡及凉
  州治也本浑邪所筑张氏增筑四城相去各千步
  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开二十二门王隐晋书曰
  姑臧县因姑臧山为名亦故盖臧城语讹为姑臧
  焉其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又城内有沮
  渠蒙逊所造七级木浮图故名七级城一统志姑
  臧有永昌城在今卫东北三十里元永昌路治此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557-0581c.png
 休屠故城在县北汉书元狩二年霍去病出陇西得
  休屠王祭天金人又大宛传太初三年置居延休
  屠以卫酒泉地理志武威郡领休屠县魏收志又
  襄武县有休屠城水经注武始泽东北流径马城
  东即休屠故城也元和志休屠城在姑臧县北六
  十里寰宇记县有祖厉城一名马城又有鹯阴城
  俗名正阴城盖皆五凉所侨置也
 张掖废县在县南汉置属武威郡新唐志凉州南二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557-0581d.png
  百里有张掖守捉盖因旧县为名
 鸾鸟废县在县南汉置属武威郡寰宇记昌松县有
  鸾鸟城前凉张轨时有五色鸟见于此因筑城以
  美之后魏改名神鸟
 武兴故城在县北十六国春秋晋永嘉五年张轨移
  秦雍流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唐武德八年凉
  州叛寇睦迦多寇武兴即故城也
 金昌城在县东南胡氏鉴注金昌在赤岸西北寰宇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557-0582a.png
  记昌松县有金昌城晋将马隆所筑
 石头在县东晋大宁初刘曜军河上扬声欲百道俱
  济直抵姑臧张茂出次石头以备之胡氏鉴注石
  头在姑臧城东
 龙彝城通志在县西即汉戊巳校尉所理
 灵钧台在府城内晋大兴中张骏筑周轮八十馀堵
  址高九仞
 狄台在城东五里相传宋狄青为招讨时所筑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557-0582b.png
 刘林台在城西北五里旧名窦融台明洪武初千户
  刘林战死于此人重其烈因改今名
 灵泉池十六国春秋灵泉池在南城中张元靓五年
  有大鸟青白色集池上舒翼二丈馀后凉吕光尝
  宴群臣于此
 建康军在城西二百里祁连山下唐王孝杰开四镇
  置军张守圭尝为使
 赤水军在城内元和志本赤乌镇以有青赤泉因名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557-0582c.png
  军之大者莫如赤水幅员五千一百八十里前距
  吐蕃北临突厥唐开元中改为大斗故移赤水入
  州城也
 宁寇军后周保定中置号同城戍在城东北十里唐
  号同城守捉天宝中置军𨽻张掖守捉
  永昌县
 番禾故城今县治汉置属张掖郡唐属凉州元和志
  天宝县东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番禾县元志有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557-0582d.png
  永昌路本西凉府地至元十五年以永昌王宫殿
  所在置明设卫治金山之阳
 显美故城在县东汉置属张掖郡后汉改属武威郡
  三国魏黄初中凉州卢水胡反张既讨之敌引还
  显美既自武威复进军显美击破之隋志姑臧旧
  有显美县周废
 骊靬废县在县南汉置属张掖郡晋改属武威郡永
  和十年张祚遣和昊伐骊靬戎于南山大败而还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557-0583a.png
  即此颜师古曰取国名为县也骊力迟反今土俗
  人呼骊靬疾言之曰力虔
 焉支故城在县西晋永嘉五年张轨置武兴郡统焉
  支新鄣二县魏收志番和郡领鄣焉支二县开皇
  中并力乾安宁广城鄣焉支五县地入之
 恩宿在县南十六国春秋苻坚建元十二年苟苌伐
  凉遣别将马晖杜周帅骑西出恩宿邀张天锡走
  路期会姑臧晖等行泽中值冰失期坚特宥之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557-0583b.png
 大斗军在县西南通鉴集览云凉州有大斗军因大
  斗拔谷为名总志在凉州西二百里唐开元中以
  赤水军守捉改大斗军西接张掖东连武威故曰
  大斗天宝六年以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即此
 交城守捉在县西唐置元和志在凉州西二百里又
  新唐志天宝县有通化镇
 鄂尔多古城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俗传为永昌王
  牧马城地名广城儿有永昌王避暑宫遗址尚存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557-0583c.png
  今略黄城儿在詹詹口南八十里
 金昌城在县北二十里地名金川又有破古城在县
  北与昌宁砦相近又有金沙城在县西南边外今
  略破古城在宁远堡西北三十里
  镇番县
 小河滩城今县治元存空城周三里有奇明成化中
  展筑嘉靖二十五年巡抚杨博疏言镇番地方北
  出凉州二百馀里旷远寥廓实与宣府独马石营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557-0583d.png
  相类唐人谓于凉州北境碛中建置城垣即此处
  也乃今风沙壅积几与城埒万一猾虏突至因沙
  乘城宜添筑关厢一则消除沙害一则增置重险
  从之
 武威故城在县北汉置属武威郡水经注武威县在
  姑臧城北三百里马城河经其城东汉太初四年
  昆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置武威县属郡即此
 宣威故城在县南汉置属武威郡水经注马城河东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557-0584a.png
  北流径宣威县故城南元和志有明威戌在姑臧
  县北一百八十里即故宣威也
 武安废郡在县西南后魏置地形志凉州有武安郡
  领宜盛一县隋志姑臧有魏置武安郡西魏废元
  和志姑臧有武安戍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盖即
  故县也
 白亭废军在县东唐书大足元年郭元振为凉州都
  督旧州界南北不过四百里元振始于南境置和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557-0584b.png
  戎城北界碛中置白亭军拓州境一千五百里元
  和志白亭军在姑臧县北三百里马城河东岸旧
  置守捉天宝十年哥舒翰改置军因白亭海为名
  都司志有古城在卫北一百里相近有连城又有
  三角城在卫北一百十里与上二城鼎足相峙
 苏武牧羝处在卫东南三十里苏武山俗传苏武牧
  羝于此雍大记云西北拱来伏之岫东南峙子卿
  之山谓此也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557-0584c.png
  古浪县
 和戎城今县治唐书大足元年郭元振为凉州都督
  于南境峡口置和戎城元至元初于和戎城立巡
  检司明江亨因旧水名改为古浪
 昌松故城在县西元和志县西北至凉州一百二十
  里本汉苍松县后凉改置昌松郡县属焉开皇初
  改永世复曰昌松有丽水府在县城中苍松故城
  在县东北十里久视元年吐蕃将奔布支寇凉州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557-0584d.png
  围逼昌松县大使唐休璟与战于洪池谷败之
 漠口废县在县南十六国春秋晋隆安三年秃发乌
  孤谋伐凉使其将金树屯昌松漠口秃发傉檀嘉
  平元年姚兴使其子弼等来伐济自金城进次漠
  口魏收志昌松郡领莫口县即漠口也周废
 揟次故城在县北汉置属武威郡孟康曰揟如予反
  次音咨三国志魏黄初二年张既讨卢水胡潜由
  且次出武威且次即揟次也晋志谓之揖次大宁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557-0585a.png
  三年有黄龙见于揖次之嘉泉魏收志揖次县属
  昌松郡隋志周废揖次入昌松
 白山废县在县东汉置朴县属武威郡孟康曰音
  蒲环寰宇记汉朴县后为魏安在昌松东隋志
  昌松有魏置魏安郡周改置白山县寻废有白山
  新唐志昌松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有白山戍盖即
  故县也
 乌城守捉在县南新唐志在凉州东南二百里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557-0585b.png
 巴尔斯城一统志在县西北二百里明正统十年靖远
  伯王骥言陜西黄河迤北苏海图地面要害宜析
  靖虏卫中所军于彼建立千户所其靖虏卫地非
  要害乞将全卫移立巴尔斯以扼虏冲敕命副都御
  史曹翼督治之既而翼奏巴尔斯在凉州东南二百
  五十里庄浪东北二百里应于此屯兵实足控禦
  外夷屏蔽内地而苏海图地面狭隘宜将原调靖
  虏中所军于巴尔斯筑城建置而罢苏海图役从之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557-0585c.png
  正德十年总督彭泽言先年凉州副总兵赵英庄
  浪参将鲁鉴俱拨有官军在巴勒巴尔斯暖泉苏海
  图等堡按伏盖虏欲入犯必拥众大松山探我虚
  实从巴勒巴尔斯等处分道而入此处有备纵有小
  失不至大挫自成化十二年后副总兵李宽等称
  各堡孤远掣回原役官军百年险扼一失而各处
  城堡屯田皆弃境外使贼得侵入吾境宜踏勘旧
  址修复不果秦边纪略在镇番东宁夏中卫之西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557-0585d.png
  亦谓之大沙子山明伏羌伯实生其地控扼凉夏
  屏藩庄靖故明制抽调边兵更番按伏其后皆言
  水颇不足遂停止而凉之北面各筑边堵以代之
  不知自镇番而东接乎中卫皆汉家行军旧道弃
  而不守则南如庄浪靖虏遂当其冲故庄靖以镇
  番中卫为左右门户而巴勒巴尔斯又当枨闑之间
  也古浪志巴尔斯在古浪县东北今名大靖营设营
  制属古浪县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557-0586a.png
  平番县
 金城属国汉宣帝神爵二年夏五月赵充国振旅而
  还秋羌斩杨玉以降置金城属国以处之西南为
  沿门古城又西为射斗城
 广武故城在县东南元和志广武南凉秃发乌孤都
  也又曰广武县南至兰州二百二十五里本汉枝
  阳县前凉张骏分晋兴置广武郡水经注逆水径
  广武城西故广武都尉治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557-0586b.png
 枝阳故城在县南接兰州界汉置属金城郡晋废前
  凉张氏复置分枝阳属广武郡后魏废水经注湟
  水径枝阳县逆水注之
 令居故城在县西北汉置地理志县属金城郡西羌
  传武帝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建武十年
  置护羌校尉于令居孟康曰令音连颜师古曰音
  零
 永登废县在县西南晋建兴四年张寔置属广武郡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557-0586c.png
  水经注涧水自令居南径永登亭西盖即永登县
  治也
 允街故城在县南汉置属金城郡章怀太子曰故城
  在昌松县东南临丽水亦名丽水城寰宇记其城
  地势极险沮渠蒙逊增筑以为防戍之守元明圮
  废
 振武城在县西北晋永和二年石赵将麻秋攻凉陷
  金城凉将谢艾引兵出振武击秋破之胡氏通鉴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557-0586d.png
  注振武在姑臧城南广武西北
 长最城在县南永和三年石赵将麻秋击凉济河城
  长最凉将谢艾军神乌前锋败赵兵进击秋破之
  秋遁归金城隆安初后凉吕光击乞伏乾归军于
  长最遣其子纂攻金城拔之
 缠缩城在县南晋太元初苻秦伐凉其将梁熙济自
  清石津攻河会城苟苌济自石城津与熙等会攻
  拔缠缩城旧志河会城盖在大河与湟河会处缠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557-0587a.png
  缩城与故广武相近
 杨非亭在县西晋太元初秦兵济河攻缠缩城凉将
  马建惧自杨非退屯清塞水经注杨非亭在广武
  北五代时有杨非谷首岭盖即杨非亭之讹也
 街亭城在县北十六国春秋秃发乌孤太初元年据
  广武吕光遣窦苟来伐战于街亭凉兵大败水经
  注街亭城又在杨非亭西北
 古城在县北六十五里岔口之东偏夏赵元昊所筑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557-0587b.png
  以拒兵元设防守明洪永间废
 巴尔斯城今名大靖营汛属古浪县
 大通河古城去县西一百三十里宋神宗熙宁间王
  韶使王厚收复河湟因大通河地形险要控扼夏
  境乃筑塞以制夏人
 铁裹城在县东一百八十里金城志云火州即此
宁夏府
  宁夏县宁朔县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557-0587c.png
 怀远故城即今府城本汉富平县地后周置怀远县
  唐仪凤二年为河水泛损三年乃更筑新城于故
  城西宋乾兴二年李德明城怀远镇为兴州元昊
  升为兴庆府元伐夏改中兴府至元二十五年置
  宁夏路明洪武九年改置宁夏卫
 灵武废县有三一为汉县在府西北地理志属北地
  郡后汉省一为隋县在府东北即浑怀鄣一为唐
  县在府南即水经注所谓胡城也元和志灵武县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557-0587d.png
  东南至灵州一十八里后魏破赫连昌收其户徙
  之于此因名
 保静废县在府东南灵州界隋开皇十一年置弘静
  县唐属灵州神龙元年改为安静至德元年又改
  保静寰宇记引隋图经云弘静本汉城居河外三
  里乃旧薄骨律镇仓城也宋咸平四年李继迁改
  怀远县及保静即此府志在镇南六十里
 高台寺城府东一十五里有废城台在其东元昊建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557-0588a.png
  寺于此元时呼为下省久废
 上河城在府南水经注河水自胡城又径上河城东
  世谓之汉城又北径典农城东俗名为吕城皆冯
  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屯以事农者
 新堡城元和志在怀远县西北四十里永昌元年置
  旧名千金堡
 元昊故宫在贺兰山之东有遗址又振武门内有元
  昊避暑宫明洪武初址尚存后改为清宁观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557-0588b.png
 庆王府在南薰门内通衢之右明洪武三十五年庆
  靖王自韦州迁此基址尚存
 海宝塔在振武门外三里相传为赫连勃勃所建
 百八塔在青铜峡内有古塔共一百八座在黄河岸
  左其创建不可考又有坎离窑青崖窟不计其数
 洪门镇唐邠宁节度使张献甫所筑夏号洪州
 古战场即月湖广斥无水草远望莹然毕照俗传古
  战场也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557-0588c.png
  平罗县
 古将台在县西北其地平旷围三十里有将台旗礩
  遗址
  灵州
 灵州故城在州北汉地理志惠帝四年置唐曰灵州
  天宝初改灵武郡宋初改翔庆军元复曰灵州
 回乐废县舆地广记在灵州故城之内唐肃宗即位
  于此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557-0588d.png
 薄骨律城在州西南后魏书太平真君五年刁雍为
  薄骨骝镇将九年表求造城诏名曰刁公城水经
  注云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桑果馀林仍列洲
  上但语出戎方不究城名访诸耆旧咸言赫连之
  世有骏马死此取马色以为邑号故目城为白口
  骝韵转之谬遂仍今称也
 富平废县在州西南汉置属北地郡后汉仍为北地
  郡治永初五年徙郡于池阳永建四年又徙冯翊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557-0589a.png
  自是故县遂废
 温池废县在州东南唐神龙五年置属灵州县侧有
  盐池五代时废今惠安堡北至州一百八十里产
  盐
 燕然废州唐开元初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
  烛龙等六州皆突厥九姓部落也其燕然鸡田鸡
  鹿三州俱寄治回乐县界燕山烛龙二州寄治温
  池县界皆至德后废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557-0589b.png
 韦州废城在州东南西夏置宋史嘉祐六年夏人改
  韦州监军司为祥祐军后又改静塞军元废城西
  有蠡山明庆藩墓皆在其上
 盐州废城旧志东南至灵州三百里今定边营是隋
  志盐川郡西魏置西安州后改盐川治五原县元
  和志贞观二年平梁师都复置盐川新唐志贞元
  三年没于吐蕃九年复城之有盐川府又有保塞
  军宋咸平以后入西夏仍曰盐州元本纪太祖伐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557-0589c.png
  西夏驻此明正统九年修筑旧城改置花马池营
 白池废县旧唐志盐州领兴宁县元和志白池县南
  至灵州九十里景龙三年置以近白盐池为名新
  唐志白池本兴宁景龙改名也宋陷于西夏县废
 五原废县汉置胊衍县属北地郡西魏改五原郡又
  改盐州隋大业初改盐州为盐川郡治五原县明
  初为环县地正统九年建兴武营五原西魏取汉
  故名汉五原县城在今榆林界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557-0589d.png
 丁奚城在州北东观记丁奚城在灵州北后汉永初
  六年汉阳贼杜季贡降于滇零羌别居于此任尚
  破之
 丰宁城新唐志灵州有武略河间静城鸣沙万春五
  府丰宁保宁等城
 铁角城与盐池相近亦名三角城明初为官军屯戍
  处
  中卫县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557-0590a.png
 应理州今县治元志宁夏路领应理州与兰州接境
  东阻大河西据沙山唐灵武郡地其州城未详建
  立之始元初仍立州明一统志洪武初州废三十
  二年移建宁夏中卫于此
 眴卷废县在县东汉置属安定郡后汉省水经注河
  水径眴卷县故城西旧志城在灵州所西二百里
 鸣沙废州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隋志灵武郡领鸣
  沙县周置会州寻废隋置环州仍立鸣沙县属之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557-0590b.png
  贞观九年州废县属灵州神龙二年为默啜所破
  遂移县于废丰安城即今县治西枕黄河人马行
  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馀沙故号鸣沙寰宇记鸣
  沙县咸亨三年归复因其地置安乐州移吐谷浑
  部落于此至德后复陷吐蕃大中三年灵武节度
  朱叔明收复敕改威州仍领鸣沙县元立鸣沙州
  属宁夏路明初废
 东皋兰州在县东旧唐志东皋兰州突厥九姓部落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557-0590c.png
  开元初置寄治鸣沙县界
 安丰军故城杜佑通典云安丰军在灵武西黄河外
  百八十馀里胡三省通鉴注云灵州界有安丰军
  在黄河外武德四年分丰州回乐县置安丰县
 废雄州在县东新唐志雄州在灵州西南一百八十
  里中和元年徙治承天堡为行州五代时废
  新渠县
 废定州在府东北新渠县界唐置元和志灵州有定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557-0590d.png
  远城在州东北二百里先天二年郭元振以西城
  远阔丰安势孤故置此城募兵镇之杜佑通典云
  定远军在灵武东北二百里黄河外俗呼为田州
 新昌废郡在灵州东北隋志回乐县有西魏置临河
  郡开皇元年改曰新昌三年废新唐志灵州黄河
  外有新昌军盖即故郡也
  宝丰县
 省嵬城在县省嵬山下西南去府一百四十里西夏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557-0591a.png
  所筑
 石堡镇本延州西边镇塞宋至道中陷于元昊号龙
  川
 长城隋开皇五年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
  方灵武筑长城东距黄河西至绥州南至勃出岭
  绵历七百里六年春复令仲方发丁男十馀万人
  修长城
 受降城唐景龙二年朔方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557-0591b.png
  新唐志东城南直榆林中城南直朔方西城南直
  灵武三垒相距各四百里其北皆大碛也斥地三
  百里而远自是突厥不敢踰山牧马朔方益无寇
  宋白曰东受降城东南至朔州四百里西南渡河
  至胜州八里西至中受降城三百里本汉云中郡
  地中受降城西北至天德军二百里南至麟州四
  百里北至碛石五百里本秦九原郡地在榆林汉
  更名五原西受降城东南渡河至丰州八十里西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557-0591c.png
  南至定远城七百里东北至碛口二百里
  按朔州在山西大同府麟州南四十里即神木县
  丰州宋神木县如宋白所考则受降城在边外其
  去宁夏极为辽远因宁夏旧志朔方志俱列入古
  迹姑存以备考
 废夏州初学记夏州赫连之都魏灭赫连以为统万
  镇太和十一年置夏州隋改州为朔方郡唐复为
  夏州城在古盐州东北三百里今河套哈喇乌苏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557-0591d.png
  之南即华言黑水有废城曰实都即夏州也
 德巴拉湖城在实都北
 察罕诺尔城在实都东北皆废城
西宁府
  西宁县
 西宁废州今府治本汉临羌县地后汉末析置西都
  县兼置西平郡水经注湟水径西平城北东城即
  故亭也魏黄初中立西平郡冯倚故城增筑南西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557-0592a.png
  北三城以为郡治周时郡县俱废隋为湟水县地
  唐分置鄯城县属鄯州元志唐鄯州没吐蕃号青
  唐城宋改西宁州明设西宁卫明一统志西宁废
  州在卫城西南都司志自卫城西至南迤东约八
  里馀乃西宁州古城
 临羌故城在府西汉置属金城郡晋属西平郡水经
  注湟水东径临羌县故城北后魏县废隋大业四
  年吐谷浑为铁勒所破走入西平界求救诏宇文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557-0592b.png
  述出西平迎之述至临羌吐谷浑遁即此
 安夷故城在府东汉置属金城郡后魏废水经注湟
  水又东径安夷县故城城有东西门去西平亭东七
  十里阚骃曰四十里
 长宁废县在府西北本汉临羌县地晋置属西平郡
  水经注长宁水南径长宁亭东城有东西门东北
  隅有金城在西平西北四十里魏废
 河源军在府东元和志在鄯州西一百二十里仪凤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557-0592c.png
  二年郎中李乙支置
  按河源军有二一在府西南乃古赤水县在境外
  一在鄯城县即今之河源军也
 宁西城在府西宋志西宁州领宁西城旧名林金城
  崇宁二年改名
 宣威城在府北宋志西宁州领宣威城旧名犛牛城
  崇宁三年改名
 西海废郡在府西十三州志云城在临羌新县西一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557-0592d.png
  百一十里王莽传元始五年羌豪良愿献鲜水海
  允谷盐池置西海郡
 析支在府西南徼外禹贡雍州有昆崙析支应劭曰
  析支在河关西南千馀里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
 湟中城在府西北水经注湟水东流径湟中城北故小
  月支之地胡氏鉴注湟水两岸之地通为湟中本
  小月支之地故谓之小湟中
 树郭城在府西乃吐谷浑之旧都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557-0593a.png
 安人军在府西元和志在河源军西一百二十里星
  宿川开元七年郭知运置
 白水军在府西北元和志在鄯州西北二百三十里
  开元五年郭知运置又威戎军在州西北三百五
  十里开元二十六年杜希望置
 合川城在府南元和志合川守捉在鄯州南一百八
  十里贞观中侯君集置又绥和守捉在州西南二
  百五十里开元二年郭知运置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557-0593b.png
 临番城在府西新唐志鄯城县有河源军西六十里
  有临番城又西六十里有白水军绥戎城又西南
  六十里有定戎城
 石堡城在府西南本吐蕃铁仞城其城崖壁峭立数
  十仞三面险绝惟一径可上石路盘曲长三四里
  唐开元十七年信安王祎出陇西拔石堡城置振
  武军天宝八载陇右节度哥舒翰攻石堡城吐蕃
  以数百人守之唐兵死者数万仅而克之诏以石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557-0593c.png
  堡城为神武军至德初复没于吐蕃
 九曲军在府西南唐书睿宗景云初吐蕃赂鄯州都
  督杨矩请河西九曲地为金城公主汤沐邑与之
  天宝十二年哥舒翰收复于是置神策军于临洮
  西浇河郡于积石西及宛秀军以实河曲元和志
  有宁边军在积石军西黄河北又威胜军在积石
  军西八十里宛肃城金天军在积石军西南一百
  四十里洪济桥宁武军在洪济桥东南八十里百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557-0593d.png
  谷城曜武军在廓州南二百里黑峡川皆天宝十
  三年哥舒翰置
 神威城在府西唐天宝七年哥舒翰筑于青海上吐
  蕃攻破之更筑于海中龙驹岛有白龙见因名曰
  应龙城以上自河源军以下皆唐置后陷吐蕃废
 汉将营在府城东十五里周围约三十馀里宽阔平
  坦人传为汉将安营处
 孔雀楼在府南三里南禅院中旧传搆楼初成有孔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0557-0594a.png
  雀来夏瓒有诗
 虎台在府城西五里有台九层高九丈八尺相传南
  凉王所筑一名土台
  碾伯县
 废乐州在县西本西戎落都地水经注湟水东径乐
  都城南后魏取之置鄯州元和志鄯州古西戎地
  汉金城郡地后汉分置西平郡后凉吕光改西平
  为西河郡后魏以西平郡为鄯善镇孝昌二年改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0557-0594b.png
  镇立鄯州旧唐志鄯州治故乐都郡寰宇记鄯州
  东至兰州广武县一百十三里东南至河州凤林
  县二百八十里治湟水县后魏于此置鄯州改破
  羌县为西都隋又改也宋志乐州旧邈川城后陷
  西夏元废都司志乐都城在今府东碾伯西二里
  二城相连约三里
  按古西平郡有二治魏晋西平本汉临羌县地唐
  为鄯城县宋为青唐城置西宁州即今府也隋西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0557-0594c.png
  平乃汉破羌县地晋宋时为乐都唐为鄯州宋为
  邈川城置乐州在今县西
 破羌故城今县治汉志宣帝神爵二年置属金城郡
  后汉因之晋县废水经注湟水东径破羌县故城
  南十三州志曰湟水河在南门前东过章怀太子
  曰破羌故城在湟水县西
  按水经注破羌城在乐都东而章怀云在县西盖
  隋改乐都为湟水又经东徙非故地也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0557-0594d.png
 浩亹故城在县东北汉置属金城郡水经注浩亹河
  东径浩亹县故城南隋志湟水县有旧浩亹县后
  周并入元和志在广武县西南一百三十里兰州
  志在州西北一百三十里
 白土故城在县东南汉末置属金城郡水经注河水
  东径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十三州志曰在南津西六
  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渡之处
  后魏废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0557-0595a.png
 晋兴废郡在县东北十六国春秋永嘉五年张轨表
  分西平界置晋兴郡咸宁元年分属凉州后魏废
  水经注湟水东南经小晋兴城北故都尉治阚骃
  曰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是也
 左南故城在县东南晋志张轨置属晋兴郡水经注
  河水径左南城南十三州志石城西一百四十里
  有左南城后魏废
 龙支废县在县南元和志县北至鄯州一百三十五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0557-0595b.png
  里本汉允吾县地后魏初置金城县废帝二年改
  名因县西南有龙支谷取以为名
 湟河废郡在县东南东晋置十六国春秋咸康二年
  张骏分湟河郡属凉州
  按水经注河水东北径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
  一十七里或曰黄即湟之讹也
 廓州故城在县南唐置旧唐志廓州天宝初改宁塞
  郡乾元初复曰廓州属陇右道治广威县魏置石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0557-0595c.png
  城县后改化城天宝元年又改曰广威寰宇记州
  北至鄯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凤林县二百八十
  里东北至龙支县二百九十里西北至鄯城县二
  百八十里又引周地图云魏明帝三年置石城县
  也元废
 米川废县在县南水经注河水东北径广违城北又
  东径邯川城南唐置米川县属廓州元和志米川
  县西至州一百里宋志廓州有米川城王厚云米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0557-0595d.png
  川沿河西至廓州约六十里元废
 达化废县在县南隋志浇河郡领达化县周置郡唐
  属廓州元和志东至州三十里后陷吐蕃废
 廉川城在县东近庄浪界晋太元二十七年鲜卑秃
  发乌孤击降乙弗折掘等部筑湟中廉川堡都之
 宗哥城在县南宋志西宁州领龙支城旧宗哥城
  按古龙支有三汉在今府西即西海郡隋唐龙支
  在今府南近黄河宋龙支在今县南乃旧宗哥城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0557-0596a.png
  或混为一误
 来宾城在县西南宋志乐州领来宾城旧名癿当川
  崇宁三年赐名旧志在旧乐州西南一百一十里
 肤公城在县废廓州东北宋志廓州领肤公城旧名
  结啰城崇宁三年后改今名去廓州三十馀里
 震武城在县治宋志有震武军政和六年进筑古骨
  龙城赐名震武未几改为军元属湟州有通济桥
  本震武城浮桥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0557-0596b.png
 土堆在县北三里许高九丈后列小土堆六行每行
  小土堆凡十二各高二丈一名振武台始筑无考
 鲁班井在县城东六十里地名鲁班峡有井连环三
  眼高出山岩之上二十馀丈水冬夏不冻不竭硖
  中有方石高四丈深入河底周围八丈有馀上列
  石扁镌米颠拜否四字
  大通卫
 三角城在卫城东南一里不知何代建筑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0557-0596c.png
 白塔在卫城南一百二十五里其始无可考
直𨽻秦州
  秦州
 画卦台在州北三十里三阳川伏羲始画八卦之地
  今雪后犹见卦痕按河南陈州亦有卦台
 龙马洞在州东南按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而今
  有龙马洞未得其详史记伏羲都于陈
 女娲洞在州西南按帝系谱女娲风姓与伏羲同母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0557-0596d.png
  今州北四十里有娲皇庙相传为女娲生处
 秦祖故里在州境祖孔门弟子笃于守道唐封少梁
  伯宋加封鄄城侯
 壤驷赤故里在州境赤孔门弟子长于诗书唐封北
  徵伯宋加封上邽侯
 石作蜀故里在州境作蜀孔门弟子唐封石邑伯宋
  加封成纪侯
 成纪废县在州西五十步帝王世纪云庖羲氏生于
卷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0557-0597a.png
  成纪孕十二岁而生故曰成纪汉置成纪县属天
  水郡后汉属汉阳郡周复置属秦州旧志秦州本
  治上邽开元二十二年地震移州治于成纪县之
  显亲川天宝初复还旧治大中初又移于成纪宋
  因之又韩公城即州之东西关城也庆历二年守
  臣韩琦以州东西居民军营皆附城旁因筑外城
  凡十一里与内城联合为一秦民德之称为韩公
  城
卷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0557-0597b.png
 上邽故城在州东四十里秦武公十年伐邽戎置县
  汉曰上邽县属陇西郡隋为天水郡治唐置秦州
  开元中移治成纪天宝初还治上邽后陷吐蕃大
  中三年收复治成纪
 西县故城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秦庄公为西陲大
  夫汉置西县晋改置始昌县县废又有戎邱城在
  西县城西南
 望垣故城在州西北汉置属天水郡后汉属汉阳郡
卷二十三 第 34a 页 WYG0557-0597c.png
  晋县废
 绵诸故城在州东四十五里之邽山下有古城遗址
  即绵诸城秦有绵诸戎汉置绵诸道属天水郡魏
  置县属略阳郡西魏省
 黄瓜故城在州西南七十里魏太平真君八年置黄
  瓜县水经注黄瓜水东流黄瓜县北周县废
 天水故城在州西南七十里汉上邽县地唐初析置
  天水县旋废宋复置属秦州绍兴初没于金分置
卷二十三 第 34b 页 WYG0557-0597d.png
  南北二天水县南天水𨽻成州北天水亦羁附焉
  嘉定初升为天水军九年移天水县旧治元初废
  入成州
 陇城侨县在州东三十里时陇城为金所侵宋乃寄
  治于此
 秦州故卫在州治东明洪武二十五年建今裁
 秦亭在州东南五十里即秦始封地又名董亭九域
  志成纪县有董城镇即此
卷二十三 第 35a 页 WYG0557-0598a.png
 诸葛垒在州东二里俗谓下募城其旁有司马懿垒
  俗谓之上募城又上邽县北八里有姜维垒
 隗嚣连城在州北郭外后为崇宁寺杜诗秦州城北
  寺传是隗嚣宫今土人常掘有磁器名曰汉磁
 铁堂庄在州西姜维宅在天水东十里铁堂峡内四
  山环抱中有孤冢相传为维祖茔
 升仙台在州西南一十五里升仙观世传老子于此
  升仙宋蒋之奇有诗
卷二十三 第 35b 页 WYG0557-0598b.png
 东柯草堂在州东南东柯镇杜甫之秦寓侄佐居有
  示佐诗自开茅屋下只想竹床眠之句即古北枝
  村也距城三里又有西枝村岩窦玲珑有杉漆之
  利甫尝欲居之有西枝村寻置草堂夜宿赞公土
  室诗
 街亭在州东南七十里即马谡为张合所围处今名
  街子口
 地网在州西南故天水长道二县界金陷陜西天水
卷二十三 第 36a 页 WYG0557-0598c.png
  长道并当边境地势平衍敌骑充斥步兵不能捍
  禦宣抚吴璘乃创设地网其制于平田间纵横凿
  为渠每渠阔八尺深丈馀连绵不断如布网然明
  年金人重犯天水始不得逞天水元管三百六十
  条后增为五百五十四条
 雄武堂在州东三里吴璘尝于此发兵
 临渭氐迹在上邽东南渭水之阴蒲氐世居其地至
  蒲洪应谶更姓苻至坚僭号为大秦
卷二十三 第 36b 页 WYG0557-0598d.png
 玩芳亭在州南池沼间杂花木丛茂
 木门在州西南九十里即魏张合中伏矢死处
 松雪字刻在大雅堂其碑有四明御史卢郡刘崙为
  之序
  清水县
 清水故城在县西十五里牛头山下俗亦谓之西城
  对今县城而言汉置公孙述初为令于此后汉省
  晋复置唐陷于吐蕃大中二年收复权𨽻凤翔府
卷二十三 第 37a 页 WYG0557-0599a.png
  后唐移置于上邽镇宋复故
 陇县故城在县北汉置属天水郡后汉属汉阳郡凉
  州刺史治焉晋废后魏改置陇城于略阳县界非
  故治矣
 秦岭废县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后魏置伯阳县隋
  开皇中改名唐贞观十七年省县入清水
 冶坊故县在县北四十里卧牛山其地多冶坊今为
  冶坊镇宋为寨金置县秦州改属西宁州并入清
卷二十三 第 37b 页 WYG0557-0599b.png
  水县
 白石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即白崖堡后魏所筑宋开
  宝间置堡
 大元城在县北六十里宋平章段伟所筑今为大元
  堡
 弓门城在县北七十里秦昭王所筑命白起守之宋
  太平兴国间筑为砦
 赵充国宅在县北二里东汉建安中建为寺
卷二十三 第 38a 页 WYG0557-0599c.png
  秦安县
 成纪故城在县北三十里汉置县属天水郡后魏省周
  复置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开元二十二年徙新城
  而故城遂废金正隆中始以宋之纳甲城置今县
 陇城故县在县东北九十里隋志天水郡陇城县旧
  曰略阳置略阳郡开皇二年郡废改曰阿阳六年
  又改陇城唐武德二年置交州八年州废属秦州
  后随州陷废后唐长兴三年于归化镇复置宋金
卷二十三 第 38b 页 WYG0557-0599d.png
  因之元至元七年并入秦安
 略阳故城在县东北九十里汉曰略阳道属天水郡
  永平中属汉阳郡晋属略阳郡其地当陇口之要
 安戎故城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汉置戎邑道属天水
  郡后汉省后魏改置安戎县
 显亲废县在县西北三十里汉成纪县地建武中封
  窦融弟友为显亲侯国于此属汉阳郡晋为显亲
  县属天水郡后周县废显亲故城在成纪县东南
卷二十三 第 39a 页 WYG0557-0600a.png
 街泉废县在县东北汉置县属天水郡后汉省入略
  阳郡国志略阳县有街泉亭即故县也元和志即
  马谡与张合战败处
 临渭故县在县东南八十里汉陇县地魏析置又置
  广魏郡晋太始中改郡为略阳仍置临渭县后魏
  并入陇城县
 新阳废县在县西南三国魏析置新阳县属汉阳郡
  晋属天水郡后废
卷二十三 第 39b 页 WYG0557-0600b.png
 长川故城在县东北后魏置安阳县兼置安阳郡又
  领乌水县西魏增置北秦州又改交州隋开皇初
  郡废又改交州为纪州安阳为长川大业初州废
  又废乌水入长川唐贞观三年省入陇城县
 勇士故城在县西北苻秦时创置
 鸡川废县在县西北三十里宋治平中置鸡川砦金
  升置鸡川县贞祐四年改属西宁州元省入秦安
  县其地有鸡川谷鸡川水出焉俗谓之水洛口
卷二十三 第 40a 页 WYG0557-0600c.png
 兴国城在县东北与略阳相近后汉初平中略阳氐
  筑城于此号为兴国城
  礼县
 长道废县在县东三十里本汉上禄县地魏收志秦
  州有汉阳郡治兰仓县俱太平真君年置又领谷
  泉县后周郡废省水南县入焉隋开皇初郡废十
  八年改县曰长道唐属成州宋属西和州元至元
  七年省寰宇记成州旧有长道等县以吐蕃侵扰
卷二十三 第 40b 页 WYG0557-0600d.png
  百姓流移并废为镇咸通十三年成州奏人户归
  复土田渐辟置长道县改属秦州九域志熙宁六
  年以长道县属岷州盖非故治也
 大潭废县在县南八十里隋志汉阳郡有潭水县西
  魏置潭水郡后周郡废并废甘若相山武定三县
  入焉唐属成州贞观初改属宕州广德中省入良
  恭县宋乾德元年合良恭大潭二镇置大潭县于
  上木竹谷属秦州后改属岷州宋末废
卷二十三 第 41a 页 WYG0557-0601a.png
 礼店故城在县东四十里元志陜西行省领礼店文
  州军民府明洪武初改置礼店千户所移于今治
  属岷州卫成化九年巡抚马文升以其地广民繁
  奏设礼县于所城西顺治十六年省所入县
 废守禦所在县治西明洪武四年建今裁
 武植戍在县东北又北有安民戍武植水合流于安
  民戍南又南经武植戍西是也其西南又有平夷
  戍皆后魏所置戍守处
卷二十三 第 41b 页 WYG0557-0601b.png
  徽县
 河池故城在县西十五里西汉置县属武都郡后魏
  曰广化置广化郡隋废郡改名宋移治固镇即今
  县县废
 思安废县在县东南隋志后魏置思安县属广化郡
  大业初省入河池
 永宁废县在县东四十里本河池县之永宁乡元初
  升为县属南凤州至元元年与河池县俱省入徽
卷二十三 第 42a 页 WYG0557-0601c.png
  州
 河池戍在县西又西有仇鸠戍俱后魏置
  两当县
 两当故城在县东三十里本汉故道县地以两当水
  为名后魏置县隋志河池郡领两当县后魏兼两
  当郡开皇初郡废宋移治广乡镇即今治而故县
  废
 尚婆城在县西水经注尚婆水历两当县尚婆城南
卷二十三 第 42b 页 WYG0557-0601d.png
  魏故道郡治
 开宝废监在县东宋建隆三年置银冶开宝五年升
  为监治平元年罢监官以监𨽻两当县元丰六年
  废
 吴郁宅在县西南嘉陵江上唐杜甫与吴十侍御江
  上宅诗侍御名郁
直𨽻阶州
  阶州
卷二十三 第 43a 页 WYG0557-0602a.png
 福津故城在州东南八十里本汉武都郡地隋志后
  魏置玩当县为武阶郡治西魏又置覆津县及赤
  万郡领赤方接难五部三县后周郡县并废省入
  覆津唐属武州后改福津县后唐移阶州治焉元
  省福津县入州州志阶州旧城在坻龙冈上明洪
  武五年改建今城于此
 将利故城在州西北本汉羌道县地隋志武州治将
  利县旧曰石门西魏改曰安育后周改曰将利置
卷二十三 第 43b 页 WYG0557-0602b.png
  武都郡又改曰永都郡隋废大业初置武都郡又
  有东平县后周并入唐为武州后没吐蕃废
 平乐故城在州东北汉置平乐道属武都郡后汉废
  魏收志修城郡有平洛县太和四年置后废九城
  志将利县有平洛镇明置平洛驿皆即故平洛也
 孔提故城在州东北二百里魏收志武都郡领孔提
  县西魏置孔提郡后周郡废
 建威故县在州北后魏置白水郡后改为白水县西
卷二十三 第 44a 页 WYG0557-0602c.png
  魏改立绥戎郡后周郡废改为建威县并废洪弘
  县入焉唐贞观元年省建威入将利
 赤万故城在州东故福津界魏太和四年置赤万郡
  后改为县后周废入福津
 皋兰故城在州东北氐人所筑魏时置戍唐大历二
  年置行武州景福元年更名阶州治皋兰镇后唐
  移阶州治福津仍领将利县宋因之元省入阶州
 葭芦故城在州东南七十里三国时姜维与邓艾相
卷二十三 第 44b 页 WYG0557-0602d.png
  持于此置葭芦戍亦为葭芦城后为仇池氐所据
  齐建武初葭芦入于西魏置武阳郡治葭芦县后周
  郡废并县入槃提县槃提山在县东南故名唐武
  州陷后废
 阶州废守禦所在州治西明洪武四年建今裁
  成县
 同谷废县即今县治后魏置白石县属广业郡西魏
  改曰同谷后周置康州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
卷二十三 第 45a 页 WYG0557-0603a.png
  唐属成州宋宝庆三年以理宗潜邸升为同庆府
  元复曰成州至元七年并同谷县入州
 下辨故城在县西三十里秦下辨邑也汉初曹参攻
  下辨即此寻曰下辨道后汉移武都郡治焉建安
  二十五年昭烈进兵汉中遣张飞马超屯下辨曹
  操遣曹洪拒之既而先主有其地亦谓之武街城
  景耀末魏司马昭使诸葛绪出武街以侵汉隋志
  后周废下阪县入修城下阪即下辨也
卷二十三 第 45b 页 WYG0557-0603b.png
 泥阳废县在县东隋志同谷县境有泥阳县西魏废
  入同谷县即今泥阳镇
 栗亭故城在县东五十里五代后唐置属成州本同
  谷县之栗亭镇清泰三年置县理栗亭川宋因之
  元废
 上禄废县在县西南汉置县属武都郡后汉因之晋
  废水经注上禄故城在仇池东南隋改仓泉为上
  禄在仇池北非故县也
卷二十三 第 46a 页 WYG0557-0604a.png
 阶陵废县在县西北汉置嘉陵道属武都郡后汉废
  水经注汉水入嘉陵道为嘉陵水世俗名之阶陵
  是嘉陵即阶陵也后魏改阶陵周改为仓泉隋改
  为上禄仇池山在南八十里唐宝应初州陷吐蕃
  县废
 武都故城在县西古白马氐地前汉书武帝开白马
  氐分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土地险阻居于河池
  一名仇池晋仍为县亦属武都郡后废魏改南秦
卷二十三 第 46b 页 WYG0557-0604b.png
  州治洛谷城领仇池郡其后移治阶陵而此城废
 建威故城在县西北后汉末所置戌守处也后为仇
  池氐所据旧志建威城在阶州东北三百六十里
 仇池故城在西和之南成县之北相去各百里其山
  四面斗绝棱角外向自成城郭楼橹之状上有羊
  肠盘道三十六回其上有平地方二十馀里田百
  顷泉九十九源亦名百顷城古为白马氐杨氏所
  居杨氏世雄守据其地杨难敌筑城于上苻秦陷
卷二十三 第 47a 页 WYG0557-0605a.png
  仇池徙其民空百顷之地太元十年苻坚败杨定徙
  历城置储畜于百顷自称陇西王自杨茂搜据仇
  池其后浸盛然亦称藩于南北间后拓跋魏取其
  武都仇池之地杨氏始衰梁天监五年魏尽有汉
  中遂击杨氏而灭之仇池之兴始终凡二百一十
  一年
 建安城在县北本名历城后改建安隋志有建平县
  后周省入仓泉即建安也通典曰建安城在同谷
卷二十三 第 47b 页 WYG0557-0605b.png
  郡西七里去仇池九十里
 龙门戍在县西南仇池东南
 浊水城在县西南亦曰浊水戍水经注汉水东南径
  浊水城南又浊水出浊城北皆即此
 赤亭在县西南后汉虞诩破羌于此
 绛帐台在县东北一百七十里相传汉马融设教处
 杜甫宅在飞龙峡口东杜甫寓秦曾过夏于栗亭
  文县
卷二十三 第 48a 页 WYG0557-0605c.png
 阴平故城在县西北古羌氐地汉武开西南夷置阴
  平道为广汉郡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遣陈式攻
  武都阴平克之景耀六年姜维闻钟会治兵关中
  表请遣张翼分护阴平桥头既而魏将邓艾自阴
  平入蜀由邪径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
  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
  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遂至江油华阳国志蜀克
  阴平魏亦遥置阴平郡属雍州及蜀亡始合为一
卷二十三 第 48b 页 WYG0557-0605d.png
  阴平自晋永嘉以后氐羌据之不为正朔所班至
  后魏平蜀始置文州理阴平郡隋罢州唐武德初
  复为文州治曲水县唐大历十四年西戎犯边刺
  史拔城而走建中三年以旧城在平地窄小难守
  移故城东四里高原上即今城也寰宇记曲水县
  在南北二江之曲直西五里平地唐徙高阜号曰
  文台宋端平后兵乱州废
 长松废县在县西南百里本阴平县地西魏析置建
卷二十三 第 49a 页 WYG0557-0606a.png
  昌县为卢北郡治兼置文州隋开皇初郡废改县
  曰长松以地多乔松为名大业初州废唐属文州
  贞元六年省入曲水
 正西废县在县西南五十五里西魏置属文州隋属
  武都郡唐贞观元年省入曲水
 甸氐故道在县西汉志广汉郡领甸氐道白水出焉
  晋省
 姜维故城在县东七里姜维筑此与邓艾相守
卷二十三 第 49b 页 WYG0557-0606b.png
 邓艾城在县东七里即魏景元四年邓艾伐蜀时所
  筑
 郭公城在县东昔魏郭淮攻廖化于阴平所筑水经
  注白水自合羌水又东径郭公城南
 废扶州在县西魏置邓州后改宁州唐初为扶州大
  历中废为镇以属文州元领同昌帖夷尚安铒川
  四县俱废今按遗址在旧城西一百六十里夹清
  江域中有桥梁多平壤宜稻麦久为番所据
卷二十三 第 50a 页 WYG0557-0606c.png
 卢北城在县东五十里昔时戍守处后周置隋废因
  葭芦镇为名
 安昌城在县东北三十二里旧戍守处也后魏尝置
  安昌郡于此西魏废帝立宁州修筑此城为州治
 飞仙阁在县西一十五里山岩刻飞仙阁三字
 玉枕在县东山有石状如玉枕在巉壁间人迹所不
  能到但可望见之而已下有驿曰玉枕驿今废
 文台在旧文州治后天牢山麓宋刘锐登此死节
卷二十三 第 50b 页 WYG0557-0606d.png
直𨽻肃州
  肃州
 酒泉故郡今州治汉置乃西羌通驿之路通典曰县
  有古长城汉遮虏障也前凉张轨西凉李皓北凉
  沮渠蒙逊并都之隋志张掖郡领福禄县旧置酒
  泉郡元和志后魏太武平沮渠氏以酒泉为军属
  燉煌镇孝昌中改镇为瓜州复置酒泉郡开皇三
  年罢郡立酒泉镇所领县并属甘州仁寿二年以
卷二十三 第 51a 页 WYG0557-0607a.png
  境宇辽远分置肃州河西旧事云福禄城谢艾所
  筑城下有金泉味如酒故曰酒泉旧志有酒泉县
  本汉福禄县唐初更名西五十里有兴圣皇帝祠
 安弥废县在州东汉置绥弥县属酒泉郡后汉改曰
  安弥晋因之后魏县废又汉志酒泉郡领天依县
  后汉省颜师古曰其地有天依坂故名今无考
 威远城在州东北新唐志肃州有酒泉威远二守捉
  城肃镇志威远城在卫东北三百八十里明初立
卷二十三 第 51b 页 WYG0557-0607b.png
  为所后因失误秋表内部查究讹传诛徙人民惧
  俱入西域今有旗杆山即当时立旗招抚叛民处
 威虏城在州东北明初置卫寻废嘉靖七年番夷牙
  木兰等内附巡抚唐泽议于肃州迤北境外威虏
  旧城及天仓墩毛目城白城子等地散处其众二
  十八年监生李时旸上言边外属夷旧为土鲁番
  所迫逐环肃城杂居不便巡抚杨博檄副使王仪
  等修葺威虏并金塔寺古城添设白烟墩等城堡
卷二十三 第 52a 页 WYG0557-0607c.png
  凡七墩台十有二安置番帐七百馀所于是肃城
  数十年番害顿平肃镇志威虏城在卫东北一百
  三十里又白城子在卫东北一百二十里今皆废
  金塔寺古城在卫东北六十里今为堡
 遮虏障在州北元和志在酒泉北二百四十里李陵
  与单于战处隋镇将杨元于其地得铜弩牙箭簇
  寰宇记酒泉有故长城在县北汉书谓之遮虏障
  旧志古长城在卫北四百里东自狼心山西至哈
卷二十三 第 52b 页 WYG0557-0607d.png
  密北山一带俱有遗址又卫城极北有北大路元
  时为往来通道久废辙迹犹存
  高台县
 高台站今县治都司志本汉乐涫县地明洪武五年
  冯胜定河西置高台站因西有台子寺为名正统
  中张掖人刘宽建言于镇城西一百六十里设所
  景泰七年始设高台千户所旧志高台在所西二
  十里有古台基相传李皓所筑后人建寺其上
卷二十三 第 53a 页 WYG0557-0608a.png
 表是故城在县西汉置属酒泉郡后汉曰表氏五行
  志灵帝光和三年张掖表氏地动涌水民舍皆倾
  县易处更置城郭章怀太子曰表氏故城在张掖
  西北杜氏通典张掖有表氏故城在西北又曰昭
  武城
 建康故城在县南晋置十六国春秋咸康元年张骏
  分建康郡属凉州吕光龙飞二年沮渠男成自乐
  涫进逼建康推太守段业为主称凉州牧建康公
卷二十三 第 53b 页 WYG0557-0608b.png
  后魏废新唐志甘州西北一百九十里祁连山下
  有建康军證圣初置名胜志建康城在所西南四
  十里旧志有建康军城在所东南十里
 镇夷营在县西北明洪武二十九年都指挥马溥于
  黑河之北筑堡为哨马营三十年就马营展筑设
  镇夷千户所三十三年革永乐初总兵宋晟复奏
  置后为黑河冲决天顺八年移今治
 乐涫废县在县西南汉置后魏废隋志有周置乐涫
卷二十三 第 54a 页 WYG0557-0608c.png
  县寻废元和志肃州领福禄县西至州一百里本
  汉乐涫后魏太武帝平凉改县为戍𨽻燉煌镇孝
  文帝改为乐涫县隋改县为镇武德二年改置福
  禄县取旧名也旧唐志福禄县于旧乐涫故城置
  后陷西番废
 会水废县在县西北汉置属酒泉郡地理志北部都
  尉治偃水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阚骃曰众水所
  会故名后魏废
卷二十三 第 54b 页 WYG0557-0608d.png
 祁连戍在县西南元和志在福禄县东一百二十里
 胭脂城在县西南周一里
 毛目城在县西北又有平朔城二城皆周二里相传
  元时守禦属威远卫
 古连城在县西北
  安西厅
 晋昌故城在肃州西今安西卫西南本汉冥安县属
  敦煌郡因县界冥水为名晋改属晋昌郡周武帝
卷二十三 第 55a 页 WYG0557-0609a.png
  省入凉兴郡隋开皇四年改为常乐县唐置瓜州
  属河西道吐蕃传开元十五年攻陷瓜州毁其城
  俄而张守圭为刺史修筑之大历十三年陷于西
  番大中五年张义潮以瓜州来归宋属西夏夏亡
  州废元至元十四年复立属沙州路二十八年徙
  居民于肃州但名存而已明永乐二年建齐勤蒙
  古千户所东至肃州界四百三十里本故瓜州地
  也今略嘉峪西二百四十里为齐勤蒙古卫
卷二十三 第 55b 页 WYG0557-0609b.png
 渊泉废县在肃州西今柳沟卫地汉置属敦煌郡后
  汉因之阚骃曰地多泉水故名晋志元康五年分
  属晋昌郡隋志周并渊泉入常乐章怀太子曰渊
  泉故城在晋昌东北
 广至故城在肃州西今沙州卫地汉置属敦煌郡晋
  因之周并大至冥安渊泉为凉兴县一统志云大
  至即广至隋开皇初并入常乐唐改隋常乐为晋
  昌而别置常乐县于此属瓜州杜氏通典广至故
卷二十三 第 56a 页 WYG0557-0609c.png
  城在常乐县东后随州陷废旧志有凉兴城在废
  瓜州西一百七十里
 敦煌废郡在肃州西今沙州卫西古瓜州亦月支戎
  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分酒泉置敦煌郡应劭曰敦
  大也煌盛也晋志郡治昌蒲领敦煌县十六国春
  秋咸康元年张骏分敦煌晋昌高昌三郡及西域
  都护戊巳校尉玉门大护军三营为沙州水经注
  敦煌郡南七里有鸣沙山故亦曰沙州隋裴矩西
卷二十三 第 56b 页 WYG0557-0609d.png
  域图记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北道从伊吾
  至蒲类海中道从高昌南道从鄯善总凑敦煌为
  咽喉之地隋志敦煌郡旧置瓜州治敦煌县周并
  入鸣沙县大业初复置郡改鸣沙为敦煌唐复置
  沙州元和志沙州东至瓜州二百里西至吐蕃界
  三百里北至伊州七百里治敦煌县又有豆卢军
  神龙元年置在州城内宋景祐二年赵元昊取沙
  州元太祖二十二年破其城至元十四年复立沙
卷二十三 第 57a 页 WYG0557-0610a.png
  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总管府明永乐三年置沙
  州卫正统十一年废
 效谷废县在肃州西今安西卫西汉置属敦煌郡桑
  钦曰县本鱼泽障也元封六年崔不意为鱼泽尉
  教民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故名后汉及晋
  因之隋志周并效谷县及效谷郡入敦煌
 龙勒故城在肃州西今沙州卫西汉置属敦煌郡后
  汉及晋因之周并入敦煌唐改置寿昌县属沙州
卷二十三 第 57b 页 WYG0557-0610b.png
  以县南寿昌泽为名新唐志寿昌县治汉龙勒城
  随州陷废
 阳关废县在肃州西今沙州卫西汉书西域三十六
  国东则阨以玉门阳关地理志龙勒县有阳关玉
  门关皆都尉治晋置阳关县属敦煌郡后省元和
  志阳关在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
  阳关本汉置谓之南道西趋鄯善莎车后魏尝于
  此置阳关县周废五代高居诲使于阗记出玉门
卷二十三 第 58a 页 WYG0557-0610c.png
  关入吐蕃界西至沙州南十里鸣沙山又东南十
  里三危山其西渡都乡河至阳关是也
 安定卫在罕都卫西沙州卫南本鞑靼别部其地广
  袤十里无城郭庐舍明洪武七年安定王布延特
  穆尔遣使入贡立安定鄂端二卫永乐十一年其
  孙伊玛丹来朝成化中为土鲁番残破正德七年
  额布勒破安定据其地馀众内徙嘉靖复命部酋
  领其众然安定王后无传而鄂端久没莫知其处
卷二十三 第 58b 页 WYG0557-0610d.png
 察逊卫在安定卫西古西戎部落明洪武四年置察
  逊卫授土酋萨奇苏永乐四年徙治药王滩宣德
  以后屡入朝贡成化中为土鲁番所扰率部属内
  徙遂失故地
 罕都卫在齐勤蒙古南嘉峪关西南本汉敦煌郡地
  明洪武三十年其长索诺木策喇实遣使入贡立罕
  都卫授之与齐勤哈密同主西域各国贡道至弘
  治中土鲁番据哈密侵掠邻境诸部皆不能支王
卷二十三 第 59a 页 WYG0557-0611a.png
  德中蒙古大酋入青海罕都益遭蹂躏其众益衰
  后土鲁番犯肃州罕都复残破相率求内徙其城
  遂弃不守
 罕都左卫在沙州卫故城明成化时建初罕都部人
  阿克展与种族不相能数仇杀乃率其众逃居沙州
  耕牧部落日蕃益不受罕都统属至其子巴特玛斯
  结久住沙州朝廷屡敕还本卫不奉命正统中沙
  州全部内徙巴特玛斯结尽据之孙嘉克嗣职部众
卷二十三 第 59b 页 WYG0557-0611b.png
  益盛时土鲁番侵据哈密嘉克请自立一卫与相
  抗乃置罕都左卫弘治十七年卫喇特及安定部人
  大掠沙州嘉克不能自存正德十一年其子奇塔特
  被土鲁番迫胁徙肃州塞内其部下特默格图卜
  二人仍居沙州服属土鲁番会番酋徵求苛急嘉
  靖七年率所部来归沙州遂为土鲁番所有
 苦峪城在废瓜州东东至肃州四百里明天顺四年哈
  密忠顺王母讷衮塔舒尔主国被北部奇木嘉色棱
卷二十三 第 60a 页 WYG0557-0611c.png
  袭破其城率亲属部落走苦峪成化中哈密都督
  哈尚又为土鲁番阿里所袭退居苦峪时哈尚方
  依罕都齐勤而二卫自相雠杀哈尚势益孤朝命
  筑苦峪城移哈密卫于其地其后哈尚纠众袭哈
  密破之还居故土弘治中忠顺王善巴为土鲁番
  阿哈玛特所执哈密居人亦以穷窘难守尽焚室庐
  走肃州诏赐牛具榖种并发流寓三种番人及哈
  密之寄居齐勤者尽赴苦峪及瓜沙州俾自耕牧
卷二十三 第 60b 页 WYG0557-0611d.png
  以图兴复正德后土鲁番益张苦峪诸城皆为所
  残破
 鄯善故城在肃州西今在沙州卫西汉书鄯善国本
  名楼兰王治捍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元凤四年
  傅介子刺杀楼兰王更立其弟尉屠耆为王更名
  其国为鄯善水经注鄯善国治伊循城其楼兰捍
  泥城谓之东故城隋本纪大业五年伐吐谷浑以
  其地置鄯善郡地理志鄯善郡置在鄯善城即古
卷二十三 第 61a 页 WYG0557-0612a.png
  楼兰城也有蒲昌海鄯善水领显武济远二县隋
  乱废旧志在哈密卫东南
 且末故城在肃州西今沙州卫西汉书且末国治且
  末城东至鄯善七百二十里后魏书太平真君三
  年鄯善王西奔且末后遂役属鄯善且末西北有
  流沙数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后属吐谷
  浑隋大业五年平吐谷浑置且末郡地理志且末
  郡置在古且末城有且末水萨毗泽领肃宁伏戎
卷二十三 第 61b 页 WYG0557-0612b.png
  二县隋乱废新唐书自于阗东关东行入大流沙
  行千里至古折摩耿即古且末也旧志且末城在
  曲先卫西南
 伊吾故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本汉匈奴地
  后汉书永平十六年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
  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西域传自敦煌西出玉
  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馀里自伊吾北通车
  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葡
卷二十三 第 62a 页 WYG0557-0612c.png
  萄故汉尝与匈奴争之以制西域其后复为西域
  及匈奴所据隋大业四年遣薛世雄击伊吾伊吾
  请降世雄于汉伊吾城东筑城号新伊吾留戍而
  还唐贞观四年置西伊州六年去西字天宝初曰
  伊吾郡乾元初复曰伊州在敦煌大碛之外南去
  玉门关八百里东南去阳关一千里元和志伊州
  治伊吾县本后汉伊吾屯又领柔远纳职二县皆
  唐贞观四年立高居诲使于阗记沙州西曰仲云
卷二十三 第 62b 页 WYG0557-0612d.png
  小月支之遗种其牙帐居胡卢碛即汉伊吾卢地
  旧志伊吾城元时族属哈纳实喇封威武王居此
  明永乐元年遣使入贡明年设哈密卫在诸卫极
  西为西域襟喉其后累被土鲁番夺据哈密卫在
  肃州西北一千八百里南抵沙州西距和卓北连
  卫喇特即古伊吾地其城在平川约周三四里南北
  二门苦峪城在哈密东南东去肃州四百里
 高昌故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本车师前王
卷二十三 第 63a 页 WYG0557-0613a.png
  国也汉元封三年击破姑师分为车师前后王及
  山北六国其车师前王国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
  城下故名地节二年郑吉田渠犁车师宣帝元康
  中罢车师田者徙其国令居渠犁以车师故地与
  匈奴神爵三年置西域都护匈奴益弱不得近西
  域初元元年始置戊巳校尉屯田车师前王故地
  西域传前王城去长史所居柳中八十里自伊吾
  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
卷二十三 第 63b 页 WYG0557-0613b.png
  后部金蒲城五百里此西域门户故戊巳校尉更
  互屯焉伊吾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尝与匈奴争
  车师伊吾以制西域云十六国春秋晋咸康元年
  张骏使沙州刺史杨宣定西域又禽戊巳校尉赵
  贞以其地为高昌郡后魏书高昌东西三百里南
  北五百里四面多大山地势高敞人庶昌盛故云
  高昌去敦煌十三日行国有八城地多石碛气候
  温暖北有赤石山七十里有贪汗山夏有积雪此
卷二十三 第 64a 页 WYG0557-0613c.png
  山北即铁勒界也真君中沮渠氏据其地和平元
  年为蠕蠕所并蠕蠕以阚伯周为高昌王其称王
  自此始也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
  惟以人畜骸骨及驼马粪为验又有魍魉怪异故
  商旅往来多取伊吾路云隋书高昌都城周回一
  千八百四十步唐贞观十四年壅掠西域朝贡诏
  侯君集等讨之分兵略定凡三郡五县二十二城
  西昌州改曰西州更置安西都护府天宝初改交
卷二十三 第 64b 页 WYG0557-0613d.png
  河郡乾元初复曰西州置郡曰高昌取旧高昌国
  为名又有天山军在州城内开元二年置领柳中
  交河天山蒲昌四县贞元中州没吐蕃五代时为
  回鹘所据宋末号畏吾儿国其地南距于阗西南
  距大食波斯西距西天步路涉雪山葱岭皆数千
  里有水源出金岭导之周回国城以溉田元太祖
  五年平其地置达噜噶齐监之明初改曰和卓在
  哈密西七百里至肃州一千七百五十里其柳中
卷二十三 第 65a 页 WYG0557-0614a.png
  讹为柳陈永乐宣德间俱遣使入贡成化以后土
  鲁番强而和卓之后无闻矣
 庭州故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本汉车师后
  王国也汉书后王治务涂谷后汉书后王居去长
  史所居柳中五百里北与匈奴接永平十七年置
  戊巳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章怀太子曰金蒲城
  即车师后王庭今庭州蒲昌县旧唐志贞观十四
  年讨高昌西突厥遣其叶护屯兵浮图城与高昌
卷二十三 第 65b 页 WYG0557-0614b.png
  相影响一统志云浮图即务涂之转音也及高昌
  平惧而来降以其地置庭州长安二年改北庭都
  护府治金蒲县又领轮台蒲类二县五代时为回
  鹘所据宋史王延德至高昌历交河川凡六日至
  金岭岭上有龙堂刻石记云小雪山也度岭一日
  至北庭西扺安西即唐之西境云元史回纥五城
  即唐北庭都护明初地属和卓后亦并于土鲁番
 金蒲废州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唐书沙陀者
卷二十三 第 66a 页 WYG0557-0614c.png
  西突厥别部处月种也处月居金婆山之阳蒲类
  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贞观中统属
  于贺鲁贞观末贺鲁降诏拜为瑶池都督徙其部
  于庭州之莫贺城处月亦内属永徽初贺鲁反攻
  破之罢瑶池都督府即处月地置金蒲沙陀二州
  长安二年以处月酋沙陀金山为金蒲城都督贞
  元中附于吐蕃徙部甘州遂废
 安西故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本汉龟兹国
卷二十三 第 66b 页 WYG0557-0614d.png
  也汉书龟兹国王治延城东至都护治所乌垒城
  三百五十里十六国春秋吕光讨西域破龟兹入
  其城城有三重广轮与长安城等塔庙宫室甚盛
  西域传龟兹国在尉犁西北白山之南一百七十
  里东去焉耆九百里南去于阗一千四百里西去
  疏勒一千五百里北去突厥牙帐六百馀里东南
  至瓜州三千一百里汉旧国也其王姓白即白震
  之后所居城方五六里其南三百里有大河东流
卷二十三 第 67a 页 WYG0557-0615a.png
  号计式水即黄河也唐书贞观二十一年讨龟兹
  徙安西都护府于其国统于阗疏勒碎叶号四镇
  永徽中以其地为龟兹都督府仪凤中没于吐蕃
  长寿元年王孝杰破吐蕃复四镇复置安西都护
  府于龟兹五代时复为回鹘所据宋史龟兹本回
  鹘别种旧志有额尔巴拉在哈密西一千六百七
  十里东西凡三千馀里南北二千馀里元初地名
  巴实伯里宪宗分建诸王哈坦于此世祖立宣慰
卷二十三 第 67b 页 WYG0557-0615b.png
  司后又置元帅府以领屯田明时其国王遣使入
  贡龟兹国城在其西南也
 乌垒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汉书乌垒城西
  至龟兹国三百五十里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
  里土地肥饶于西为中故都护治焉
 渠犁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汉书渠犁城在
  乌垒南三百三十里至龟兹五百八十里武帝伐
  大宛之后置校尉屯田于此地节二年郑吉田渠
卷二十三 第 68a 页 WYG0557-0615c.png
  犁
 轮台城在肃州西北庭州之西亦曰仑头今沙州卫
  西北汉书仑头皆作轮台桑弘羊奏言故轮台以
  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可遣屯田卒置
  校尉诏曰轮台西于车师千馀里欲起亭燧是劳
  扰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昭帝时以捍弥
  太子赖丹为校尉田轮台与渠犁地相连也后魏
  书龟兹国东有轮台唐置轮台县以故城为名非
卷二十三 第 68b 页 WYG0557-0615d.png
  即故地也
 于阗故城在肃州西今沙州卫西汉书于阗国治西
  城后魏书于阗国在且末西北葱岭之北二百馀
  里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国二千里北去龟
  兹千四百里其地方亘千里连山相次所都城方
  八九里部内有大城五小城数十城东三十里有
  苜拔枝河出玉石新唐书于阗所居曰西山城王
  姓尉迟氏名屋密本臣突厥贞观六年遣使入献
卷二十三 第 69a 页 WYG0557-0616a.png
  上元初以其地为毗沙都督府析置十州旧唐志
  安西府领毗沙镇本于阗国也五代晋高居诲使
  于阗记自仲云西涉碱碛陷河又西至绀州于阗
  所置也在沙州西南去京师九千五百里矣又行
  二日至安军州遂至于阗其国东南曰银州卢州
  湄州其南千三百里曰玉山云汉所穷河源出于
  阗而山多玉者此山也旧志于阗在哈密西南四
  千八百里至肃州六千三百里东抵察逊北连额
卷二十三 第 69b 页 WYG0557-0616b.png
  尔巴拉
 焉耆故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汉书焉耆国
  治员渠城近海水多鱼王莽时始建国后汉书焉
  耆国居南河城北去长史所居八百里其国四面
  有大山与龟兹相连道险阨易守有海水曲入四
  山之内周匝其城三十馀里后魏书焉耆国在白
  山南七十里南去海十馀里东去高昌九百里西
  去龟兹九百里皆沙碛东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
卷二十三 第 70a 页 WYG0557-0616c.png
  其王姓龙名鸠尸卑那都城方二里国内凡有九
  城恃地多险多剽劫中国使真君九年诏万度归
  讨之以后入朝唐贞观二十二年讨龟兹以其地
  为焉耆都督府天宝常朝贡五代以后不复见旧志
  焉耆国在额尔巴拉东东去和卓七百里
 疏勒故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汉书疏勒国
  王治疏勒城后汉书疏勒国去长史所居五千里
  后魏书疏勒国在姑默西白山南百馀里南有黄
卷二十三 第 70b 页 WYG0557-0616d.png
  河西带葱岭东至龟兹一千五百里东北至突厥
  牙帐千馀里东南至瓜州四千六百里汉旧国也
  都城方五里国内有大城十二小城数十高宗末
  其王遣使献佛衣其后臣于突厥唐书疏勒国王
  居伽师城姓裴氏自号阿摩支高宗时为安西四
  镇之一天宝中来朝五代以后不复见
 莎车故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汉书莎车国
  王治莎车城有塞山出青玉后汉建初五年班超
卷二十三 第 71a 页 WYG0557-0617a.png
  上言莎车疏勒田地肥广草木饶衍兵可不费中
  国而粮食自足章和元年击莎车降之其后为丐
  奴所灭旧志莎车城在于阗西北又西北为疏勒
  城
 碎叶城在肃州西北今沙州卫西北唐初西突厥之
  地也唐书贞观十四年西突厥咥利失可汗分其
  国为十部左五咄陆部居碎叶东右五弩失毕部
  居碎叶西号十姓部落贞观末安西都护府统碎
卷二十三 第 71b 页 WYG0557-0617b.png
  叶镇后西突厥别部乌质勒寖盛屯碎叶西北稍
  攻得碎叶即徙居之谓碎叶川为大牙弓月城伊
  丽水为小牙其地东直西庭州圣历二年遣子来
  朝旧志碎叶城在焉耆西北
 哈密卫在嘉峪关西一千六百里汉伊吾卢地明帝
  置宜禾都尉领屯田唐为伊州宋入于回纥元末
  以威武王纳苏呼喇镇之寻改为肃王明永乐初
  遣使来贡马改封忠顺王赐金印四年立哈密卫
卷二十三 第 72a 页 WYG0557-0617c.png
  其地北卫喇特西土鲁番东沙州罕都齐勤诸卫正
  统中其王达斡达实拉被邻国侵掠天顺中王母
  主国事众益离散成化八年土鲁番苏勒坦阿里袭
  破其城执王母夺金印以归哈密绝封者十馀年
  至弘治元年以托欢特穆尔外孙哈密都督哈尚
  袭封忠顺王土鲁番阿哈玛特诱杀之据其地时哈
  密酋帅阿穆尔请援兵袭破其城天子却其贡拘
  留使臣阿哈玛特惧以城印来归五年以故忠顺王
卷二十三 第 72b 页 WYG0557-0617d.png
  托克托从孙善巴为忠顺王主哈密而阿穆尔勾引
  哈喇辉夷人潜往土鲁番地方盗马杀人阿哈玛特
  攻哈密杀阿穆尔执善巴以归留酋帅伊兰据其
  地八年巡抚许进与总兵刘宁袭哈密伊兰遁去
  阿哈玛特献还善巴十一年王越总制三边兼理哈
  密仍复善巴旧封修哈密城善巴嗜酒掊克失众
  心部下阿巴拉等咸怨十七年阴搆阿哈玛特迎其
  幼子津特穆尔主哈密善巴惧挈家走苦峪时肃
卷二十三 第 73a 页 WYG0557-0618a.png
  州百户董杰与哈密酋帅雅克巴拉抵哈密谋诛
  阿巴拉送善巴还国津特穆尔还土鲁番正德元
  年善巴子巴雅济袭封八年巴雅济以贪残致怨
  走入土鲁番莽苏尔遣人据哈密要重赏时总制
  彭泽量犒金币始以金印来献既又索取无厌十
  一年莽苏尔分兵胁沙州卫拥众入寇至兔儿坝
  游击苪宁禦之战殁贼薄肃州城兵备副使陈九
  畴固守绝其内应贼知事泄虑援兵至大掠而去
卷二十三 第 73b 页 WYG0557-0618b.png
  嘉靖三年闭嘉峪关绝西域贡自是置哈密不问
  而土鲁番犹许其通贡其后哈密为实伯音德尔子
  穆尔玛哈穆特所有服属土鲁番朝廷犹令比岁一
  贡迄隆庆万历间犹入贡不绝云
 土鲁番在哈密西八百馀里至肃州一千八百五十
  里即汉车师前部之交河城属和卓永乐六年番
  僧青拉率其徒来朝命为国师其徒法泉等为僧
  纲司历年朝贡十三年授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
卷二十三 第 74a 页 WYG0557-0618c.png
  等官宣德正统天顺间皆恭顺成化初阿里始强
  控弦五万自称苏勒坦华言王也九年攻破哈密弘
  治元年诱杀哈密王哈尚四年以哈密来归明年
  阿哈玛特复攻执哈密王善巴遂自称为汗略罕都
  诸卫七年朝议闭嘉峪关绝西城贡十年阿哈玛特
  以绝贡失互市窘急乞归善巴贡如旧正德元年
  莽苏尔逐哈密王巴雅济既而还之八年复据哈
  密十一年寇肃州败去嘉靖三年入犯甘州败去
卷二十三 第 74b 页 WYG0557-0618d.png
  四年复据哈密犯肃州八年复据哈密耕种沙州
  隆庆中穆苏穆尔嗣自是朝贡不绝四夷考土鲁番
  一名土尔番本交河县之安乐城城方三里地平
  四面皆山其西二十里有崖儿城城仅二里相传
  为故交河县治
  靖逆厅
 沙头废县在肃州西汉置池头县属酒泉郡后汉改
  曰沙头三国志魏黄初初敦煌功曹张恭遣弟华
卷二十三 第 75a 页 WYG0557-0619a.png
  攻酒泉沙头县即此晋志元康五年分沙头县属
  晋昌郡后魏废
 玉门废县在肃州西九百馀里汉置属酒泉郡地理
  志玉门关在龙勒县西北一百十八里敦煌县西
  北元和志谓之北道西趋车师前庭及疏勒为西
  城之门户后汉永元中班超久在西域上书言不
  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阚骃曰汉罢玉
  门关屯戍徙其人于此置县故名又晋志元康五
卷二十三 第 75b 页 WYG0557-0619b.png
  年别立会稽新乡二县属晋昌郡隋志敦煌郡领
  玉门县魏置会稽郡周废郡并会稽新乡延兴为
  会稽县开皇中改为玉门并得魏玉门郡地唐属
  肃州元和志县东至州二百二十里本汉旧县后
  魏孝明帝改为玉门郡周武帝省入会稽县隋改
  为玉门县开元中为吐蕃所陷因于县城置玉门
  军天宝十四年哥舒翰奏废军重置县新唐志贞
  观元年废后复置随州陷废杜氏通典晋昌郡南
卷二十三 第 76a 页 WYG0557-0619c.png
  至新乡镇一百八十里五代晋高居诲使于阗记
  自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
  门关经吐蕃界亦即故县也寰宇记玉门县长三
  百里有石门周匝山间裁经二十里众泉北流入
  延兴海又十六国春秋建初三年分酒泉中州人
  五千户置广夏郡又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皆
  无考
 延寿废县在肃州西南今靖逆卫东南后汉置属酒
卷二十三 第 76b 页 WYG0557-0619d.png
  泉郡晋因之后魏废寰宇记县在郡西刘昭注延
  寿县有石漆元和志石脂水在玉门东南一百八
  十里延寿县当在其地或曰隋志之延兴即此
 乾齐废县在肃州西汉置属酒泉郡地理志西部都
  尉治西部障孟康曰乾音干三国志魏黄初初张
  恭攻酒泉乾齐县即此晋改属燉煌郡后魏省
 骍马废县在肃州西晋志酒泉郡领骍马县后魏废
  寰宇记昔有骍马二匹为敌所掠数载自还以其
卷二十三 第 77a 页 WYG0557-0620a.png
  地为边防因立骍马戍
 凉宁废郡在肃州西晋置魏收志为梁宁领园池贡
  泽二县周隋时省
 齐勤蒙古卫嘉峪关西行二十里曰大草滩又三十
  里曰黑山儿又七十里曰回回墓墓西四十里曰
  骟马城并设墩台置瞭卒城西八十里即齐勤蒙
  古本汉燉煌郡地明洪武十三年都督濮英西讨
  次白城获蒙古平章呼图克特穆尔进至齐勤站获
卷二十三 第 77b 页 WYG0557-0620b.png
  豳王额琳沁及其部曲千四百人金印一师还复
  为蒙古部人所据永乐二年有塔尔尼者自称丞
  相库珠子率所部来归乃设齐勤蒙古所寻升卫
  至善巴塔尔幼弱成化十九年邻番伊玛克哷来
  侵齐勤残破不复振正德中被土鲁番蹂躏部众
  不能自存尽内徙肃州之南山其城遂空嘉靖七
  年授善巴塔尔子索诺木舒为都督统治其部帐又
  按一统志卫东至肃州界四百三十里与镇志不
卷二十三 第 78a 页 WYG0557-0620c.png
  合其旧城基址俱无考
 
 
 
 
 
 
 
卷二十三 第 78b 页 WYG0557-0620d.png
 
 
 
 
 
 
 
 甘肃通志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