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三辨谬 第 86a 页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六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
**** 三辨谬
立二顿修成有异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
喻。又复不识见思先落似位之意等者。释伏疑也。既
破清凉空观先成。复恐清凉执于见思先落之说。何
者。彼应救云。空观若乃不先成者。冶铁作器见思前
三辨谬 第 86b 页 X56-0086.png
去如何消之。故今斥云。不识见思先落意也。若先成
者何名似即。既云似即岂非三观。圆观三谛相似发
现。故知若云空观先成。伹是證于真谛而巳。则无三
谛相似发现。与四念处正慧观于无明之说敌体相
反。方成邪说者。方犹乃也。
**** 四辨谬
据玄文八教立二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清凉虽背天台承于贤首。而华严疏钞犹尚执云。大
师判教(指天台大师判教义也)本意如是。故知清凉执见仍存
也。三喻。又为三。初总斥。次一者下。别破。文为七。
***** 初破不识教名之妨
即是破其不识化仪四教中顿
教之名也。别立一顿者。此举清凉所答之辞也。乃是
华严等者。即是荆溪晓喻之语也。言顿部者。约化仪
四教判华严即是第一顿教。从部时味等立顿教之
名也。从部在初则佛先说天。从时在初则日出先照。
从味在初则牛先出乳。部是约法。时味从喻。今既明
于从部约法。则时味等约喻可知。部仍兼别者。约化
法四教释华严。即是别圆两教也。圆为能兼。别为所
兼。据义应云。部中之圆仍兼于别。圆既兼于别教一
粗。是故圆教独显不成。不得妙名。良由于此。华严既
尔。方等.般若准而思之。然清凉以贤首五教和会天
台四教云。初愚法小乘教。即三藏教。次大乘始教。即
通教。三大乘终教。即别教(孤山霅川明附贤首及以清凉。具如金錍寓言记中
委弹斯谬)。五大乘圆教。即天台圆教。天台所以不立顿教
者(以贤首五教中第四乃是大乘顿教故也)。以四教中皆有绝言故也。今
者何名似即。既云似即岂非三观。圆观三谛相似发
现。故知若云空观先成。伹是證于真谛而巳。则无三
谛相似发现。与四念处正慧观于无明之说敌体相
反。方成邪说者。方犹乃也。
**** 四辨谬
据玄文八教立二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清凉虽背天台承于贤首。而华严疏钞犹尚执云。大
师判教(指天台大师判教义也)本意如是。故知清凉执见仍存
也。三喻。又为三。初总斥。次一者下。别破。文为七。
***** 初破不识教名之妨
即是破其不识化仪四教中顿
教之名也。别立一顿者。此举清凉所答之辞也。乃是
华严等者。即是荆溪晓喻之语也。言顿部者。约化仪
四教判华严即是第一顿教。从部时味等立顿教之
名也。从部在初则佛先说天。从时在初则日出先照。
从味在初则牛先出乳。部是约法。时味从喻。今既明
于从部约法。则时味等约喻可知。部仍兼别者。约化
法四教释华严。即是别圆两教也。圆为能兼。别为所
兼。据义应云。部中之圆仍兼于别。圆既兼于别教一
粗。是故圆教独显不成。不得妙名。良由于此。华严既
尔。方等.般若准而思之。然清凉以贤首五教和会天
台四教云。初愚法小乘教。即三藏教。次大乘始教。即
通教。三大乘终教。即别教(孤山霅川明附贤首及以清凉。具如金錍寓言记中
委弹斯谬)。五大乘圆教。即天台圆教。天台所以不立顿教
者(以贤首五教中第四乃是大乘顿教故也)。以四教中皆有绝言故也。今
三辨谬 第 86c 页 X56-0086.png
乃开者。顿显绝言别为一类。即顺禅宗也(清凉亦是滥禅之流
类耳)。又云五教大同天台。但加顿教耳。今问清凉。既以
贤首圆教会同天台圆教。是则四教中圆教之外更
无于圆矣。何故又却别立顿顿邪。既背天台。复违贤
首。师资无归禀承何在。清凉又斥天台判于华严兼
别。圆融行布各得一边。失华严意。今问清凉。天台判
于华严兼别。其意非失。汝自不解推过于师耳。圆融
行布二义元分。经文炳然。于何不见。辄云善财参诸
知识唯解一法。未知诸行。谓之谦巳而推他胜。若其
然者。普贤.弥勒何不谦巳而推他胜邪。清凉又谓。行
布差别乃是圆融之行布耳。今问清凉。行布圆融一
邪异邪。一则圆融之外无复行布矣。异则何谓圆融
之行布邪。既乃圆融何有行布。夫圆融者融于何法
而存行布邪。若存行布岂成圆融邪。所言天台四教
之中皆有绝言故不立顿教者。此又大错。何者。四教
之中绝言之理。义该大小真中权实。而贤首顿教自
是大乘。何得会同四教各有纯言之理。该于大小真
中权实邪。此且略辨。馀如大部补注中明。
***** 次破不识渐开之妨
即是破其不识从化仪中之渐
开出化法之四也。准法华玄华严顿后等者。即妙玄
第一卷明显露不定教中云。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
而游化鹿苑。释签云。此指顿后渐初不动于顿而施
渐化。今云不动者。约依报而说也。故云不动寂场而
游鹿苑也。不降者约正报而言也。即不降天宫而往
类耳)。又云五教大同天台。但加顿教耳。今问清凉。既以
贤首圆教会同天台圆教。是则四教中圆教之外更
无于圆矣。何故又却别立顿顿邪。既背天台。复违贤
首。师资无归禀承何在。清凉又斥天台判于华严兼
别。圆融行布各得一边。失华严意。今问清凉。天台判
于华严兼别。其意非失。汝自不解推过于师耳。圆融
行布二义元分。经文炳然。于何不见。辄云善财参诸
知识唯解一法。未知诸行。谓之谦巳而推他胜。若其
然者。普贤.弥勒何不谦巳而推他胜邪。清凉又谓。行
布差别乃是圆融之行布耳。今问清凉。行布圆融一
邪异邪。一则圆融之外无复行布矣。异则何谓圆融
之行布邪。既乃圆融何有行布。夫圆融者融于何法
而存行布邪。若存行布岂成圆融邪。所言天台四教
之中皆有绝言故不立顿教者。此又大错。何者。四教
之中绝言之理。义该大小真中权实。而贤首顿教自
是大乘。何得会同四教各有纯言之理。该于大小真
中权实邪。此且略辨。馀如大部补注中明。
***** 次破不识渐开之妨
即是破其不识从化仪中之渐
开出化法之四也。准法华玄华严顿后等者。即妙玄
第一卷明显露不定教中云。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
而游化鹿苑。释签云。此指顿后渐初不动于顿而施
渐化。今云不动者。约依报而说也。故云不动寂场而
游鹿苑也。不降者约正报而言也。即不降天宫而往
三辨谬 第 87a 页 X56-0087.png
树王之下也。身土并是即顿而渐。故云不动不降也。
此约显露不定之教作如是辨。若约显露定教而说。
亦可谓之动彼寂场游于鹿苑。若不尔者。何故谓之
脱舍那之服。著毙垢之衣。故知若约显露不定。亦可
谓之不脱舍那之服而著毙垢之衣。绮文互彰是例
非一。渐教之初者。渐有于三。谓初中后。鹿苑名渐初。
方等名渐中。般若名渐终。方等弹月具用四者。即弹
偏折小叹大褒圆也。折小如维摩经弟子品。弹偏如
菩萨品。叹大如观众生品。褒圆如称叹文殊及维摩
等。又弟子品用折不同。有用三教。如诃目连即叹大
也。有用圆教。如诃身子即褒圆也。般若洮汰(法。土刀切。汰。他
盖切。此二字体恐非文意。其字正体应作涛汰。说文云。浙㶕也。亦云澄洗也)亦具用四者。
然般若中正说大乘通别圆耳。若兼助道亦用三藏。
如仁王经四无常偈。辅行十二具引(云云)。故玄文中
自鹿苑来等者。妙玄第一卷明日照幽谷中云。约法
被缘名渐教相。次照平地中云。约法被缘犹是渐教
相。次明般若中云。约法被缘犹是渐教相。故知三时
皆名为渐也。又玄文第十渐顿判教等者。玄文云。一
顿。二渐。三不定。此三与旧名同义异。今释此三复有
二解。一约教。二约观。初约教者。华严七处八会之说。
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净名之中唯嗅詹卜。大品中明
不共般若。法华中云但说无上道。涅槃云雪山有草
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诸大乘经如此流类
皆名顿教。非顿部也(释签云。始自华严终至法华皆有顿义。故显露中唯除鹿苑。以
此约显露不定之教作如是辨。若约显露定教而说。
亦可谓之动彼寂场游于鹿苑。若不尔者。何故谓之
脱舍那之服。著毙垢之衣。故知若约显露不定。亦可
谓之不脱舍那之服而著毙垢之衣。绮文互彰是例
非一。渐教之初者。渐有于三。谓初中后。鹿苑名渐初。
方等名渐中。般若名渐终。方等弹月具用四者。即弹
偏折小叹大褒圆也。折小如维摩经弟子品。弹偏如
菩萨品。叹大如观众生品。褒圆如称叹文殊及维摩
等。又弟子品用折不同。有用三教。如诃目连即叹大
也。有用圆教。如诃身子即褒圆也。般若洮汰(法。土刀切。汰。他
盖切。此二字体恐非文意。其字正体应作涛汰。说文云。浙㶕也。亦云澄洗也)亦具用四者。
然般若中正说大乘通别圆耳。若兼助道亦用三藏。
如仁王经四无常偈。辅行十二具引(云云)。故玄文中
自鹿苑来等者。妙玄第一卷明日照幽谷中云。约法
被缘名渐教相。次照平地中云。约法被缘犹是渐教
相。次明般若中云。约法被缘犹是渐教相。故知三时
皆名为渐也。又玄文第十渐顿判教等者。玄文云。一
顿。二渐。三不定。此三与旧名同义异。今释此三复有
二解。一约教。二约观。初约教者。华严七处八会之说。
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净名之中唯嗅詹卜。大品中明
不共般若。法华中云但说无上道。涅槃云雪山有草
名为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诸大乘经如此流类
皆名顿教。非顿部也(释签云。始自华严终至法华皆有顿义。故显露中唯除鹿苑。以
三辨谬 第 87b 页 X56-0087.png
馀部中皆有顿故。名为顿教。而非顿部。七处八会委如释签。然此处会所明位行不出别圆。经意兼含义难分
判)。次渐教者。如涅槃云。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
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
从般若出涅槃。如此等意即渐教相。又始自人天.二
乘.菩萨.佛道。亦是渐义。文中间次第入亦是于渐(释签
云。渐教又三。初约始终共名为渐。次约人在教判之为渐。三从方等之初至法华前皆名为渐。前文多处及止
观等用中间之渐。今用旧名通判一代。且置藏等是故尔耳。今先引大经通明一代渐教之相。次约人在教以
判为渐。始自人天终至佛乘亦名为渐。此是约人。人虽在于诸味渐禀而得益深浅。始自人天次第入实。此如
止观初破三途后达常住。此人不经华严伹从鹿苑之前。初禀人天后渐深入。言中间者。或复初从方等.般若。
后渐渐深入。皆如前说并名为渐。以鹿苑后皆有人天乃至实相故也。此等渐人。初不在华严。后不至法华。教
虽经渐或得顿益。其未入者来至法华。被开会竟又名渐顿。自是别途非全名渐)。今文存略。
是故但云自华严来至般若会皆有渐顿。其实应云
始自华严终至涅槃皆有渐顿。但须简于法华乃是
开渐之顿。非全名渐耳。清凉不晓。辄生异论。悲哉悲
哉。
***** 三破不识教体之妨
前破不识渐开之妨。即是破其
不识渐开之名。故今乃破其不识教体也。若渐开出
四如开拳为指等者。拳喻渐也。指喻四也。法喻开合。
如文可解。若存渐教乃没藏通别圆之四。更加顿及
秘密不定。是则教唯有化仪四。故云存渐则教唯有
四也。若没渐教乃存藏通别圆之四。更加顿及秘密.
不定。是则教唯有化仪三及化法四。故云没渐则教
唯有七也。若乃存渐又更存于藏通别圆。是则俱存
必定一边而无体矣。举拳指喻。思之可知。故云俱存
判)。次渐教者。如涅槃云。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
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
从般若出涅槃。如此等意即渐教相。又始自人天.二
乘.菩萨.佛道。亦是渐义。文中间次第入亦是于渐(释签
云。渐教又三。初约始终共名为渐。次约人在教判之为渐。三从方等之初至法华前皆名为渐。前文多处及止
观等用中间之渐。今用旧名通判一代。且置藏等是故尔耳。今先引大经通明一代渐教之相。次约人在教以
判为渐。始自人天终至佛乘亦名为渐。此是约人。人虽在于诸味渐禀而得益深浅。始自人天次第入实。此如
止观初破三途后达常住。此人不经华严伹从鹿苑之前。初禀人天后渐深入。言中间者。或复初从方等.般若。
后渐渐深入。皆如前说并名为渐。以鹿苑后皆有人天乃至实相故也。此等渐人。初不在华严。后不至法华。教
虽经渐或得顿益。其未入者来至法华。被开会竟又名渐顿。自是别途非全名渐)。今文存略。
是故但云自华严来至般若会皆有渐顿。其实应云
始自华严终至涅槃皆有渐顿。但须简于法华乃是
开渐之顿。非全名渐耳。清凉不晓。辄生异论。悲哉悲
哉。
***** 三破不识教体之妨
前破不识渐开之妨。即是破其
不识渐开之名。故今乃破其不识教体也。若渐开出
四如开拳为指等者。拳喻渐也。指喻四也。法喻开合。
如文可解。若存渐教乃没藏通别圆之四。更加顿及
秘密不定。是则教唯有化仪四。故云存渐则教唯有
四也。若没渐教乃存藏通别圆之四。更加顿及秘密.
不定。是则教唯有化仪三及化法四。故云没渐则教
唯有七也。若乃存渐又更存于藏通别圆。是则俱存
必定一边而无体矣。举拳指喻。思之可知。故云俱存
三辨谬 第 87c 页 X56-0087.png
必一边无体也。若立化仪之四。又立化法之四。是则
体狭局在化法。名宽通于化仪.化法。故云立八则体
狭名宽也。以化仪四教教下义理只是藏通别圆。是
故名宽乃立于八。体狭但局在四也。故辅行云。藏等
四教遍收一切大小乘经。因果显了。各立教主。各被
机缘。始终备足不过此四。顿等四教但是如来不思
议力布措藏等。盈缩调停成熟物机。破邪立正引小
归大。废偏显圆会权入实。故有诸部五味相生。利物
无方适时出没。
***** 四破抑挫法华之妨(抑者没也。挫者摧也)
即是破其用于华严
兼别之粗。抑挫法华纯一之妙也。近代判教等者。隋
末唐初嘉祥寺吉藏法师。依法华经涌出品立三种
法轮教。一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入如来之慧。
为根本法轮教。指华严经也。二除先修习学小乘者。
为枝末法轮教。即三乘等于后所说也。三我今亦令
得闻是经入如来慧。为摄未归本法轮教。即法华经
四十年后回三入一也。嘉祥旧立此三法轮。后归天
台。是故须废旧日所立。若不然者。何须归命天台智
者。故嘉祥吉藏上天台书云。常愿伏膺甘露顶戴法
桥。自顾庸讷不堪指授。馀如大部补注中引。文句记
云。故知喜祥身沾妙化义巳灌神。旧章先行理须委
破。识此大旨师资可成。准此一条馀亦可了。如其无
失何以归心。其失乃是归心之前。破之则是光其后
也(文句之中破于嘉祥。是故记中有此云尔)。亦如三种法轮殊乖承禀。大
体狭局在化法。名宽通于化仪.化法。故云立八则体
狭名宽也。以化仪四教教下义理只是藏通别圆。是
故名宽乃立于八。体狭但局在四也。故辅行云。藏等
四教遍收一切大小乘经。因果显了。各立教主。各被
机缘。始终备足不过此四。顿等四教但是如来不思
议力布措藏等。盈缩调停成熟物机。破邪立正引小
归大。废偏显圆会权入实。故有诸部五味相生。利物
无方适时出没。
***** 四破抑挫法华之妨(抑者没也。挫者摧也)
即是破其用于华严
兼别之粗。抑挫法华纯一之妙也。近代判教等者。隋
末唐初嘉祥寺吉藏法师。依法华经涌出品立三种
法轮教。一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入如来之慧。
为根本法轮教。指华严经也。二除先修习学小乘者。
为枝末法轮教。即三乘等于后所说也。三我今亦令
得闻是经入如来慧。为摄未归本法轮教。即法华经
四十年后回三入一也。嘉祥旧立此三法轮。后归天
台。是故须废旧日所立。若不然者。何须归命天台智
者。故嘉祥吉藏上天台书云。常愿伏膺甘露顶戴法
桥。自顾庸讷不堪指授。馀如大部补注中引。文句记
云。故知喜祥身沾妙化义巳灌神。旧章先行理须委
破。识此大旨师资可成。准此一条馀亦可了。如其无
失何以归心。其失乃是归心之前。破之则是光其后
也(文句之中破于嘉祥。是故记中有此云尔)。亦如三种法轮殊乖承禀。大
三辨谬 第 88a 页 X56-0088.png
师称为顿乳。其以根本为名。大师以三味为枝条。其
亦以醍醐为归本。今问。凡言根本即曰能生。能生始
成后摄归本。本却非始二言相乖。枝未不立摄亦无
当。况根本两分摄归方一。一为根本二则名枝。是则
根本本来是枝。应须会初而从于后。故开华严枝别
以入法华本圆。况华严别圆俱成近迹根义。复坏法
华本成。又言三味是枝未者。鹿苑可尔(且约显露定教故也)。二
酥如何。若二酥圆别是枝。华严岂可成本。若尔乃成
会本归本。或即会枝归枝。若法华不关华严。则令二
本永异。何得名为会末归本。况法华部内无入华严
之文。但有入佛知见之说。况涅槃终极五味明文。本
师所师旧章须改。若依旧立师资不成。伏膺之说靡
施。顶戴之言奚寄。清凉观师朋附嘉祥旧立三轮。乃
释法华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云。一佛乘者即华严经
也。会三归一即摄末归本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
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指华严为根本也。除先修习学
小乘者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如来慧。即摄末归本
也。是经即法华也。法华摄于馀经归华严也。故天台
指为乳教。乳是酪等诸味之本故也。请以文句记中
斥嘉祥之文。破清凉之谬。今问。清凉.嘉祥旧立若乃
无失。何以归心。悲夫清凉拾失为得。谬有阿附。譬之
皮尚不存毛将安立。亦如攀枯求力以至人杭俱倒
者也。况天台但判教部在初。喻之乳味。何曾指初为
根本邪。是经之言既指法华。何得归本却指华严。自
亦以醍醐为归本。今问。凡言根本即曰能生。能生始
成后摄归本。本却非始二言相乖。枝未不立摄亦无
当。况根本两分摄归方一。一为根本二则名枝。是则
根本本来是枝。应须会初而从于后。故开华严枝别
以入法华本圆。况华严别圆俱成近迹根义。复坏法
华本成。又言三味是枝未者。鹿苑可尔(且约显露定教故也)。二
酥如何。若二酥圆别是枝。华严岂可成本。若尔乃成
会本归本。或即会枝归枝。若法华不关华严。则令二
本永异。何得名为会末归本。况法华部内无入华严
之文。但有入佛知见之说。况涅槃终极五味明文。本
师所师旧章须改。若依旧立师资不成。伏膺之说靡
施。顶戴之言奚寄。清凉观师朋附嘉祥旧立三轮。乃
释法华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云。一佛乘者即华严经
也。会三归一即摄末归本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
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指华严为根本也。除先修习学
小乘者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如来慧。即摄末归本
也。是经即法华也。法华摄于馀经归华严也。故天台
指为乳教。乳是酪等诸味之本故也。请以文句记中
斥嘉祥之文。破清凉之谬。今问。清凉.嘉祥旧立若乃
无失。何以归心。悲夫清凉拾失为得。谬有阿附。譬之
皮尚不存毛将安立。亦如攀枯求力以至人杭俱倒
者也。况天台但判教部在初。喻之乳味。何曾指初为
根本邪。是经之言既指法华。何得归本却指华严。自
三辨谬 第 88b 页 X56-0088.png
言矛盾所立如何。况将最后醍醐上味还归最初华
严之乳。一何可笑。哀哉清凉何其如是。唯天台大师
等者。南岳思大禅师居光州大苏山。天台智者大师
初诣顶拜。思曰。昔共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
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于是昏晓苦到
如教研心。以至诵经至药王品。诸佛同赞是真精进
是名真法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照了法华。
若高辉之临幽谷。达诸法相。似长风之游太虚。自著
章疏者。自是天台山门一家所立章疏。不偏宗于南
北诸师也。以十义比之等者。嘉祥不晓法华经中地
涌品文。辄立三种法轮之教。故天台著立法华文句
(文句与疏。如观经疏往生记中委详所以)。乃以十义比之也。故文句云。今
略举十意释之。一始见今见(初成道名始见。法华座席久后真实名今见)。
二开合不开合(日照高山即说于顿。不开不合为不入者。开顿说渐五味调伏令渐归顿)。
三竖广横略(顿直竖入入于法界故言竖广。不历方便故言横略。今历五味即横广。得入佛
慧亦是竖广)。四本一迹多迹共本独(一台故本一。千叶故迹多。迹与众经同故
言共本。与众经异故言独)。五加说不加说(加四菩萨说四十位。自说开示悟入不加于他)。
六变土不变土(华王世界故言不变。三变土田故言变土)。七多处不多处
(七处八会是为多处。耆阇崛山远处虚空故不多处)。八斥夺不斥夺(灭化城改客作故言
斥夺。无如此事故言不斥夺)。九直显实开权显实(行大直道名直显实。决了声闻
法是诸经之王名开权显实)。十利根先熟钝根后熟(根利缘熟始入佛慧。根钝
后熟今入佛慧)。缘宜不同略为十异。种智法界等无差别。是
故文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
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
严之乳。一何可笑。哀哉清凉何其如是。唯天台大师
等者。南岳思大禅师居光州大苏山。天台智者大师
初诣顶拜。思曰。昔共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
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于是昏晓苦到
如教研心。以至诵经至药王品。诸佛同赞是真精进
是名真法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照了法华。
若高辉之临幽谷。达诸法相。似长风之游太虚。自著
章疏者。自是天台山门一家所立章疏。不偏宗于南
北诸师也。以十义比之等者。嘉祥不晓法华经中地
涌品文。辄立三种法轮之教。故天台著立法华文句
(文句与疏。如观经疏往生记中委详所以)。乃以十义比之也。故文句云。今
略举十意释之。一始见今见(初成道名始见。法华座席久后真实名今见)。
二开合不开合(日照高山即说于顿。不开不合为不入者。开顿说渐五味调伏令渐归顿)。
三竖广横略(顿直竖入入于法界故言竖广。不历方便故言横略。今历五味即横广。得入佛
慧亦是竖广)。四本一迹多迹共本独(一台故本一。千叶故迹多。迹与众经同故
言共本。与众经异故言独)。五加说不加说(加四菩萨说四十位。自说开示悟入不加于他)。
六变土不变土(华王世界故言不变。三变土田故言变土)。七多处不多处
(七处八会是为多处。耆阇崛山远处虚空故不多处)。八斥夺不斥夺(灭化城改客作故言
斥夺。无如此事故言不斥夺)。九直显实开权显实(行大直道名直显实。决了声闻
法是诸经之王名开权显实)。十利根先熟钝根后熟(根利缘熟始入佛慧。根钝
后熟今入佛慧)。缘宜不同略为十异。种智法界等无差别。是
故文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
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
三辨谬 第 88c 页 X56-0088.png
于佛慧。明文在兹不须疑惑。诸师见其缘异。逐缘异
解迷不知反去道转远。若识理同十车共辙佛慧则
无殊也。旧云华严了义满字常住。法华不了义非满
非常。今以此文并之。若始入是了义。今入不了义者。
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佛慧既齐。了义亦等。满
字常住。皆亦如是。地人呼华严为圆宗。法华为不真
宗。今亦用此文并之。文句记中委释十义。今不具引。
迹门尚殊本门永异者。释签第一引玄义下文云。今
经迹门与诸经有同有异(异谓兼带。同边不殊)。本门与诸经一
向异(所谓远寿诸经永无)。今文且置同边不殊(同边不殊者。法华巳前圆教与
法华迹门圆妙无二无别。即显实是同也)。但举兼带异边而说。是故谓之
迹门尚殊。以法华前虽有圆教。以兼带故独显不成。
是故不得称之为妙。今经迹门纯一无杂。舍诸方便
独得妙名。是则迹门与法华前显实虽同纯杂则异。
迹门尚自与前有殊。本门安可与前参滥。是故谓之
本门永异也。
***** 五破不识顿名之妨
问。此与初破不识教名如何区
辨。答。初但破于不识化仪四教之中顿教之名。今此
所破不识顿名。则兼教行及以化仪.化法等别。故云
若将判味兼带之顿以斥独显等也。法华虽超八教
之表。然亦属于四教最后之圆所摄故也。是故旧题
圆顿止观者。辅行云。此之一部前后三本。其第一本
二十卷成。并第二本十卷成者。首并题为圆顿者。是
为异偏小及不定故。其第三本题为摩诃。即今所承。
解迷不知反去道转远。若识理同十车共辙佛慧则
无殊也。旧云华严了义满字常住。法华不了义非满
非常。今以此文并之。若始入是了义。今入不了义者。
始入是佛慧。今入非佛慧。若佛慧既齐。了义亦等。满
字常住。皆亦如是。地人呼华严为圆宗。法华为不真
宗。今亦用此文并之。文句记中委释十义。今不具引。
迹门尚殊本门永异者。释签第一引玄义下文云。今
经迹门与诸经有同有异(异谓兼带。同边不殊)。本门与诸经一
向异(所谓远寿诸经永无)。今文且置同边不殊(同边不殊者。法华巳前圆教与
法华迹门圆妙无二无别。即显实是同也)。但举兼带异边而说。是故谓之
迹门尚殊。以法华前虽有圆教。以兼带故独显不成。
是故不得称之为妙。今经迹门纯一无杂。舍诸方便
独得妙名。是则迹门与法华前显实虽同纯杂则异。
迹门尚自与前有殊。本门安可与前参滥。是故谓之
本门永异也。
***** 五破不识顿名之妨
问。此与初破不识教名如何区
辨。答。初但破于不识化仪四教之中顿教之名。今此
所破不识顿名。则兼教行及以化仪.化法等别。故云
若将判味兼带之顿以斥独显等也。法华虽超八教
之表。然亦属于四教最后之圆所摄故也。是故旧题
圆顿止观者。辅行云。此之一部前后三本。其第一本
二十卷成。并第二本十卷成者。首并题为圆顿者。是
为异偏小及不定故。其第三本题为摩诃。即今所承。
三辨谬 第 89a 页 X56-0089.png
若从味立称则顿异于圆者。即化仪初顿异于化法
最后之圆也。且化仪之顿尚不可滥诸部之中化法
之圆。而辄斥于法华独显纯妙之圆。岂不误哉。
***** 六破违拒本宗之妨
赞(赞有佐也助也)字恐误。应作赞字。赞
者称美也。抑实等者。抑于法华纯妙之实。扬于华严
兼粗之权。毁抑招愆有何利益。
***** 七破违文背义之妨
经云巳说等者。文句云。初叹法
者巳。今当说此经为最。有师解巳是般若当是涅槃。
法华之前小大相隔。法华之后巳得会同。此经正是
会三之始。归一之初。故言第一。经叹法华在巳。今当
外此。师阙一节。今初言巳者。大品巳上渐顿诸说也。
今者同一座席。谓无量义经也。当者谓涅槃也。大品
等渐顿皆带方便取信为易。今无量义一生无量。无
量未还一。是亦易信。今法华论法。则一切差别融通
归一法。论人则师弟本迹俱皆久远。二门悉与昔反。
难信难解。当锋难事。法华巳说。涅槃在后。则易可信
也。且巳说既是渐顿。而清凉将巳说易信华严之顿
名为顿顿。超胜法华纯妙第一难信难解。是则巳说
易信却成第一难解。何关法华最为第一难信解邪。
岂非固欲贬挫妙教乎。荆溪今文作此斥巳。清凉又
于华严疏钞救云。若依难信难解说将巳设该于华
严。若比法华亦为易信始成正觉(清凉于此既云始成。后又说于华严
久成。岂非矛盾。委如下文具引破之)。便说一极上根所受不对昔权。故
比法华成易信耳。今问。若尔。易信非第一。却得为顿
最后之圆也。且化仪之顿尚不可滥诸部之中化法
之圆。而辄斥于法华独显纯妙之圆。岂不误哉。
***** 六破违拒本宗之妨
赞(赞有佐也助也)字恐误。应作赞字。赞
者称美也。抑实等者。抑于法华纯妙之实。扬于华严
兼粗之权。毁抑招愆有何利益。
***** 七破违文背义之妨
经云巳说等者。文句云。初叹法
者巳。今当说此经为最。有师解巳是般若当是涅槃。
法华之前小大相隔。法华之后巳得会同。此经正是
会三之始。归一之初。故言第一。经叹法华在巳。今当
外此。师阙一节。今初言巳者。大品巳上渐顿诸说也。
今者同一座席。谓无量义经也。当者谓涅槃也。大品
等渐顿皆带方便取信为易。今无量义一生无量。无
量未还一。是亦易信。今法华论法。则一切差别融通
归一法。论人则师弟本迹俱皆久远。二门悉与昔反。
难信难解。当锋难事。法华巳说。涅槃在后。则易可信
也。且巳说既是渐顿。而清凉将巳说易信华严之顿
名为顿顿。超胜法华纯妙第一难信难解。是则巳说
易信却成第一难解。何关法华最为第一难信解邪。
岂非固欲贬挫妙教乎。荆溪今文作此斥巳。清凉又
于华严疏钞救云。若依难信难解说将巳设该于华
严。若比法华亦为易信始成正觉(清凉于此既云始成。后又说于华严
久成。岂非矛盾。委如下文具引破之)。便说一极上根所受不对昔权。故
比法华成易信耳。今问。若尔。易信非第一。却得为顿
三辨谬 第 89b 页 X56-0089.png
顿。难信最第一。何得名渐圆。对面违佛经。是可大哀
也。
三如此下。反质清凉自衒顿顿之说唯我独知。今破
独知略有七妨。是故识者闻于清凉独知顿顿咸皆
塞耳。
**** 五辨谬
解从渐开四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言
喻四者。四字误也。应作曰字。馀文可见。
**** 六辨谬
判法华为渐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
文为四。初总斥不晓。次玄文下。正申玄文。又为二。初
总叙玄文。此中存略。彼妙玄中明秘密后具云。但可
智知不可言辨。虽复甚多亦不出渐.顿.不定.秘密。今
法华是显露非秘密。是渐顿非渐渐(妙玄前文明第五时云。日光普
照。高下悉均。小音微善。皆成佛道。具如今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约说次第名醍醐味相。乃至下文云。会
小归大是渐顿泯合等。释签云。渐圆教者。此文语略。具足应云鹿苑渐后会渐妇圆。故云渐圆人不见之。便谓
法华为渐圆。华严为顿圆不。知华严部中有别。乃至般若中方便。二教皆从法华一乘开出。故云于一佛乘分
别说三。又上结云。华严兼等。此经无复兼但对带。此非难见。如何固迷全不推求上下文意。直指一语便谓法
华劣于华严。几许误哉。几许误哉)。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
非不定(释签云。今法华是显露等者。对非秘密故云显露。于显露七中。通夺而言之并非七也。别
与而言之。但非前六。何者。七中虽有圆教。以兼带故。是故不同。此约部说也。彼七中圆与法华圆其体不别。故
但简六。此约教说也。次言是渐顿非渐渐者。具如前判。今法华经是渐后之顿。谓开渐显顿。故云渐顿。非法华
前渐中之渐。何者。前判二酥同名为渐。此二经中亦有圆顿。今法华圆与彼二经圆顿不殊。但不同后生酥中
三熟酥中二。故此三二名渐中渐。法华异彼。是故谓之非渐渐耳。人不见之。便谓法华为渐顿。华严为顿顿。深
不可也)。故知若得玄签之旨则今文可解。是故渐顿之
言自含三义。一者。法华与前二酥渐中之顿显实是
也。
三如此下。反质清凉自衒顿顿之说唯我独知。今破
独知略有七妨。是故识者闻于清凉独知顿顿咸皆
塞耳。
**** 五辨谬
解从渐开四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言
喻四者。四字误也。应作曰字。馀文可见。
**** 六辨谬
判法华为渐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
文为四。初总斥不晓。次玄文下。正申玄文。又为二。初
总叙玄文。此中存略。彼妙玄中明秘密后具云。但可
智知不可言辨。虽复甚多亦不出渐.顿.不定.秘密。今
法华是显露非秘密。是渐顿非渐渐(妙玄前文明第五时云。日光普
照。高下悉均。小音微善。皆成佛道。具如今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约说次第名醍醐味相。乃至下文云。会
小归大是渐顿泯合等。释签云。渐圆教者。此文语略。具足应云鹿苑渐后会渐妇圆。故云渐圆人不见之。便谓
法华为渐圆。华严为顿圆不。知华严部中有别。乃至般若中方便。二教皆从法华一乘开出。故云于一佛乘分
别说三。又上结云。华严兼等。此经无复兼但对带。此非难见。如何固迷全不推求上下文意。直指一语便谓法
华劣于华严。几许误哉。几许误哉)。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
非不定(释签云。今法华是显露等者。对非秘密故云显露。于显露七中。通夺而言之并非七也。别
与而言之。但非前六。何者。七中虽有圆教。以兼带故。是故不同。此约部说也。彼七中圆与法华圆其体不别。故
但简六。此约教说也。次言是渐顿非渐渐者。具如前判。今法华经是渐后之顿。谓开渐显顿。故云渐顿。非法华
前渐中之渐。何者。前判二酥同名为渐。此二经中亦有圆顿。今法华圆与彼二经圆顿不殊。但不同后生酥中
三熟酥中二。故此三二名渐中渐。法华异彼。是故谓之非渐渐耳。人不见之。便谓法华为渐顿。华严为顿顿。深
不可也)。故知若得玄签之旨则今文可解。是故渐顿之
言自含三义。一者。法华与前二酥渐中之顿显实是
三辨谬 第 89c 页 X56-0089.png
同。故云渐顿。二者。法华开渐显顿。故云渐顿。三者。法
华独显妙顿。对前之渐故云渐顿。故下文云。顿居渐
后。对渐明顿。故云渐顿。即此意也。言渐顿下。次解释。
文为二。初正释。文为三。初释渐顿。言渐中有顿者。即
二渐(渐中.渐终)之中皆有圆顿也。言顿中有渐者。即华严
顿部之中有别渐也。故释签云。若以别教当教之渐
相对说者。应云顿中兼渐渐不妨顿也。今法华经迹
门圆说与渐顿中其义不殊等者。此文恐倒。准释签
中。今文应云。与渐中顿其义不殊也。言渐渐下。次释
渐渐。其文可知。顿中之渐下。三释顿中渐顿不简所。
以顿中之渐既是别教顿中之顿。岂非圆教顿中之
渐。与渐中渐其义不殊者。以华严中别教与二酥中
别教无异故也。顿中之顿同渐中之顿亦同法华者。
以华严及二酥中圆与法华圆约教显实是同故也。
问。今文既云顿中之顿。那破清凉立顿顿邪。答。今言
顿中之顿。是顿部中圆顿之顿。既与二酥法华圆同。
岂与清凉所立一槩邪。故玄后文下。次引證。文为二。
初正引玄文。言后文者。第一卷后第九卷中明经宗
云。众经因果同异者。迹因果或同或异。本因果永异。
乃至云般若通对三教傍真因果。此义则异。别对菩
萨复有利钝。为钝明因。此义亦异利人因者。此义则
同净名佛国义兼若三种佛国因果。此义则异一种
佛国因果者。则同华严亦对两缘钝异利同。如前分
别。是为众经因果与迹门同异也。本门因果永异众
华独显妙顿。对前之渐故云渐顿。故下文云。顿居渐
后。对渐明顿。故云渐顿。即此意也。言渐顿下。次解释。
文为二。初正释。文为三。初释渐顿。言渐中有顿者。即
二渐(渐中.渐终)之中皆有圆顿也。言顿中有渐者。即华严
顿部之中有别渐也。故释签云。若以别教当教之渐
相对说者。应云顿中兼渐渐不妨顿也。今法华经迹
门圆说与渐顿中其义不殊等者。此文恐倒。准释签
中。今文应云。与渐中顿其义不殊也。言渐渐下。次释
渐渐。其文可知。顿中之渐下。三释顿中渐顿不简所。
以顿中之渐既是别教顿中之顿。岂非圆教顿中之
渐。与渐中渐其义不殊者。以华严中别教与二酥中
别教无异故也。顿中之顿同渐中之顿亦同法华者。
以华严及二酥中圆与法华圆约教显实是同故也。
问。今文既云顿中之顿。那破清凉立顿顿邪。答。今言
顿中之顿。是顿部中圆顿之顿。既与二酥法华圆同。
岂与清凉所立一槩邪。故玄后文下。次引證。文为二。
初正引玄文。言后文者。第一卷后第九卷中明经宗
云。众经因果同异者。迹因果或同或异。本因果永异。
乃至云般若通对三教傍真因果。此义则异。别对菩
萨复有利钝。为钝明因。此义亦异利人因者。此义则
同净名佛国义兼若三种佛国因果。此义则异一种
佛国因果者。则同华严亦对两缘钝异利同。如前分
别。是为众经因果与迹门同异也。本门因果永异众
三辨谬 第 90a 页 X56-0090.png
经(云云)。次同者下。且释迹门同异。准向可解。若欲解
释本门因果永异众经者。谓今经本门谈久远因果。
而迹门及法华巳前一向永无故也。三不见下。结斥
谬判。四文中下。案文反难。
**** 七重辨谬
判法华为渐顿华严为顿顿之失。文为三。
初问。文中既云复何得知。故知乃是重辨谬判也。次
答三喻。文为三。初单约法判今经为圆极顿足。故法
华云。我法妙难思。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故知法
华圆妙约法。不从数千声闻而判。又辅行云。渐与不
定并从昔说。来至法华无复二名。若以人从渐教中
来即以法华名渐顿者。此人亦从不定中来。法华何
不名不定。顿人自多途。法华常顿各赐等一。思之可
知。清凉又云。华严是菩萨请说。法华是声闻请说。佛
为声闻说法华耳。呜呼。清凉谬之甚矣。神力品云。今
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而清凉不
见。悲哉悲哉。所言法华是声闻请者。此见一边耳。岂
法华中无菩萨请邪。具如大部补注中辨。学者寻之。
次况复下。约人闻法判今经为顿顿。文为二。初正约
佛世别判。又为二。初举声闻开显不多以斥谬立。若
谓声闻从于小来。至法华会方始开显。即判法华名
渐顿者。且声闻人不过五百千二百等。是故今云况
复等也。又有菩萨下。次举本迹两门菩萨得益无数。
正判今经。文为五。初举迹门亦有菩萨开显。以斥偏
计声闻。菩萨闻是法等。即方便品偈中之文也。又慈
释本门因果永异众经者。谓今经本门谈久远因果。
而迹门及法华巳前一向永无故也。三不见下。结斥
谬判。四文中下。案文反难。
**** 七重辨谬
判法华为渐顿华严为顿顿之失。文为三。
初问。文中既云复何得知。故知乃是重辨谬判也。次
答三喻。文为三。初单约法判今经为圆极顿足。故法
华云。我法妙难思。当知是妙法。诸佛之秘要。故知法
华圆妙约法。不从数千声闻而判。又辅行云。渐与不
定并从昔说。来至法华无复二名。若以人从渐教中
来即以法华名渐顿者。此人亦从不定中来。法华何
不名不定。顿人自多途。法华常顿各赐等一。思之可
知。清凉又云。华严是菩萨请说。法华是声闻请说。佛
为声闻说法华耳。呜呼。清凉谬之甚矣。神力品云。今
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而清凉不
见。悲哉悲哉。所言法华是声闻请者。此见一边耳。岂
法华中无菩萨请邪。具如大部补注中辨。学者寻之。
次况复下。约人闻法判今经为顿顿。文为二。初正约
佛世别判。又为二。初举声闻开显不多以斥谬立。若
谓声闻从于小来。至法华会方始开显。即判法华名
渐顿者。且声闻人不过五百千二百等。是故今云况
复等也。又有菩萨下。次举本迹两门菩萨得益无数。
正判今经。文为五。初举迹门亦有菩萨开显。以斥偏
计声闻。菩萨闻是法等。即方便品偈中之文也。又慈
三辨谬 第 90b 页 X56-0090.png
恩云。疑通会别。疑通三乘。会但别在声闻缘觉。遂说
法华伹开会于二乘作佛。此与天台大义相反。广破
斯谬具在诸文。亦如补注(云云)。又下文下。次举本门
菩萨得益甚多。此即分别功德品中之文也。况下方
下。三举下方菩萨并妙音等众言营从者。营者卫也
部也。从者随行也。又亦应引普贤从东来与大菩萨
众并诸天龙等无边不可数。四如是下。明前诸众不
从渐来。五应当下。结示顿顿。又辅行云。若复有人谓
此法华偏被下根判为渐教。若其然者。法华玄文释
用中云。迹门正为生身未入者入。傍为生法两身。巳
入者进。本门正为生法两身。巳入者进。傍为生身。未
入者入。又本门中僧道损生文后复有八界尘数。初
始发心既未游渐。此即顿人。岂从数千二乘之人及
钝根菩萨而判妙教。况两门得益数倍馀经。何不推
寻经之本文。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巳今当说最为第一。不闻此经不名善
行菩萨之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各赐诸子等一大
车。草木皆依一地一雨。如是等文不可具述。何不凭
兹判为顿教邪。次况复下。约现在灭后总判。由是而
知。不可但约五百二千二乘之人。判兹纯妙之经名
为渐顿者矣。
华严经众下。三判华严不及法华。新华严经第八十
卷。普贤以偈颂佛德云。佛智度大同虚空。普遍一切
众生心。随众生心种种行。令其所见各不同。或见释
法华伹开会于二乘作佛。此与天台大义相反。广破
斯谬具在诸文。亦如补注(云云)。又下文下。次举本门
菩萨得益甚多。此即分别功德品中之文也。况下方
下。三举下方菩萨并妙音等众言营从者。营者卫也
部也。从者随行也。又亦应引普贤从东来与大菩萨
众并诸天龙等无边不可数。四如是下。明前诸众不
从渐来。五应当下。结示顿顿。又辅行云。若复有人谓
此法华偏被下根判为渐教。若其然者。法华玄文释
用中云。迹门正为生身未入者入。傍为生法两身。巳
入者进。本门正为生法两身。巳入者进。傍为生身。未
入者入。又本门中僧道损生文后复有八界尘数。初
始发心既未游渐。此即顿人。岂从数千二乘之人及
钝根菩萨而判妙教。况两门得益数倍馀经。何不推
寻经之本文。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巳今当说最为第一。不闻此经不名善
行菩萨之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各赐诸子等一大
车。草木皆依一地一雨。如是等文不可具述。何不凭
兹判为顿教邪。次况复下。约现在灭后总判。由是而
知。不可但约五百二千二乘之人。判兹纯妙之经名
为渐顿者矣。
华严经众下。三判华严不及法华。新华严经第八十
卷。普贤以偈颂佛德云。佛智度大同虚空。普遍一切
众生心。随众生心种种行。令其所见各不同。或见释
三辨谬 第 90c 页 X56-0090.png
迦成佛道。巳经不可思议劫。或见今始为菩萨。或见
始生或见灭。清凉准此。遂救华严亦具二义云。经云
成道不思议劫举。此以遮天台之谬。谓彼学者多云。
华严虽则玄妙而有二事不如法华。一兼别义。是故
不说声闻作佛。二说如来始成正觉。不说本师寿量
久成。故今疏中指此经文即是华严说久成处。若以
此后不该于前。则法华寿量不能废于我始坐道场。
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迹也。不说声闻作佛者。
约不共义。既无厌舍曾何弃之。况一成一切成。无一
众生不具佛智(巳上清凉华严钞文)。今谓清凉虽学天台。深不
见于天台之道。所以违背妄生讥毁。以惑未学天台
宗者。诚可悲哉。且如善财未见弥勒普贤之时。是诸
知识皆云。我唯知此一法。岂非历别行布宛然。况复
经云。二乘不闻。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何曾
授记令其作佛。若谓作佛。今问。作佛劫国等事如何
指陈。且法华前诸部中圆显实是同。何曾不明二乘
作佛。但未彰灼对于二乘而说之耳。又复何曾不说
一切众生皆具佛智。何得约此而立华严授记二乘
邪。且显实是同。开权局此。何得引于诸佛菩萨不厌
不舍二乘之人。便谓此是授记二乘作佛之说。佛虽
不厌舍而二乘未悟。故至法华中方授作佛记。是则
法华前佛意无所隔。但说时未至。故有兼带耳。一成
一切成。自约极果说。准此为授记。立二乘作佛。无乃
不可乎。极果一切成。若便是授记二乘作佛者。是则
始生或见灭。清凉准此。遂救华严亦具二义云。经云
成道不思议劫举。此以遮天台之谬。谓彼学者多云。
华严虽则玄妙而有二事不如法华。一兼别义。是故
不说声闻作佛。二说如来始成正觉。不说本师寿量
久成。故今疏中指此经文即是华严说久成处。若以
此后不该于前。则法华寿量不能废于我始坐道场。
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迹也。不说声闻作佛者。
约不共义。既无厌舍曾何弃之。况一成一切成。无一
众生不具佛智(巳上清凉华严钞文)。今谓清凉虽学天台。深不
见于天台之道。所以违背妄生讥毁。以惑未学天台
宗者。诚可悲哉。且如善财未见弥勒普贤之时。是诸
知识皆云。我唯知此一法。岂非历别行布宛然。况复
经云。二乘不闻。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何曾
授记令其作佛。若谓作佛。今问。作佛劫国等事如何
指陈。且法华前诸部中圆显实是同。何曾不明二乘
作佛。但未彰灼对于二乘而说之耳。又复何曾不说
一切众生皆具佛智。何得约此而立华严授记二乘
邪。且显实是同。开权局此。何得引于诸佛菩萨不厌
不舍二乘之人。便谓此是授记二乘作佛之说。佛虽
不厌舍而二乘未悟。故至法华中方授作佛记。是则
法华前佛意无所隔。但说时未至。故有兼带耳。一成
一切成。自约极果说。准此为授记。立二乘作佛。无乃
不可乎。极果一切成。若便是授记二乘作佛者。是则
三辨谬 第 91a 页 X56-0091.png
诸众生于佛成道时巳皆得作佛。何须更见佛闻法
而修行。清凉不达此。妄破天台师。是若可忍也。孰不
可忍哉。普贤偈颂或见释迦成于佛道巳经不可思
议劫者。但是今日初成正觉。有机自见。经于多劫耳。
非谓便见久远本成。是故但言成道巳经不思议劫。
亦无本行菩萨道。言又无久远实成之语。安可便同
法华本门久成长寿。故知但是一机或见初成佛道。
即短而长。是故巳经不思议劫。亦无拂迹之语。仍存
始成故也。若不尔者。至法华中何所云邪。故法华中
弥勒等四请。如来四诫巳。方乃谈于久远因果。岂华
严中不请不诫。而普贤因人辄便拂于如来近迹而
显本师久远因果邪。以此例斥清凉谬立华严辄记
二乘作佛。亦复如是。又复经中皆言或见斯是如来
不思议力。令诸众生各见不同耳。且各见不同。岂非
密睹邪。故法华前密论得见如来成道。或巳经于不
思议劫。有何不可。但未彰灼显露说耳。法华巳前密
记二乘。义亦准此。故知显露授记二乘。拂迹显本。唯
在法华。是知密见自是一边。不可便滥通涂大体。故
天台解寿量品云。下方菩萨本日所化皆不执迹。若
乃他方旧住菩萨俱有二种。一从法身应生者。往世
先得无生。或巳发迹显本。设未得闻报尽受法性身。
于法身他自应得闻长远之说。故知应生菩萨不执
近也。二者今生始得无生及未得者。咸有执近。文句
记云。不同界内经历五味跨涉本迹。七请五诫方乃
而修行。清凉不达此。妄破天台师。是若可忍也。孰不
可忍哉。普贤偈颂或见释迦成于佛道巳经不可思
议劫者。但是今日初成正觉。有机自见。经于多劫耳。
非谓便见久远本成。是故但言成道巳经不思议劫。
亦无本行菩萨道。言又无久远实成之语。安可便同
法华本门久成长寿。故知但是一机或见初成佛道。
即短而长。是故巳经不思议劫。亦无拂迹之语。仍存
始成故也。若不尔者。至法华中何所云邪。故法华中
弥勒等四请。如来四诫巳。方乃谈于久远因果。岂华
严中不请不诫。而普贤因人辄便拂于如来近迹而
显本师久远因果邪。以此例斥清凉谬立华严辄记
二乘作佛。亦复如是。又复经中皆言或见斯是如来
不思议力。令诸众生各见不同耳。且各见不同。岂非
密睹邪。故法华前密论得见如来成道。或巳经于不
思议劫。有何不可。但未彰灼显露说耳。法华巳前密
记二乘。义亦准此。故知显露授记二乘。拂迹显本。唯
在法华。是知密见自是一边。不可便滥通涂大体。故
天台解寿量品云。下方菩萨本日所化皆不执迹。若
乃他方旧住菩萨俱有二种。一从法身应生者。往世
先得无生。或巳发迹显本。设未得闻报尽受法性身。
于法身他自应得闻长远之说。故知应生菩萨不执
近也。二者今生始得无生及未得者。咸有执近。文句
记云。不同界内经历五味跨涉本迹。七请五诫方乃
三辨谬 第 91b 页 X56-0091.png
得闻。以见一分法身。理合得闻长远。由是而知。今普
贤云或见成道不思议劫。有何不可。况复华严后分
奚尝隔于法华。设使或见成道久远。亦何乖爽。故天
台解金光明空品云。若指般若。则此经非方等摄。若
不指般若。诸经不广明空义。此复云何。答。诸经前分
结集人应作次第。而其后分皆摄入前例。且举一以
类诸。如方等陀罗尼经。次第在法华前。而经中云。先
于灵山巳为声闻授记。岂非方等至于涅槃。以此推
之。言次第者是前分也。互相指者是后分也。结集者
以后分明义。气类若同向前集之。惑者不知。言乖次
第实不乖也。此经是方等后分。故指般若为巳广说
空。于义无妨矣。又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波斯匿王年
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莲华。又云定性二乘及诸一切
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岂非亦是方等后分之所摄乎。
诸家竞解首楞严经。既迷此旨馀不足观(云云)。清凉
不晓天台法门。便乃违背辄生讥毁。良用悲哉。
**** 八辨谬
据声门为多以判法华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又为三。初斥读文未熟不辨多少。言玄理者。
广雅云。玄。黑色。谓幽寂也。所谓玄妙幽寂之理趣也。
又玄者通也。次应知下。正申法华开渐显顿。是知玄
义谓此法华是渐顿者乃有三义。前文巳明。今法华
经迹门圆说。与前二酥渐中之顿。其义不殊。名为渐
顿。故今乃明来至法华开渐显顿名为渐顿。渐顿二
义如此炳然。清凉不见。便谓法华劣于华严。既谓法
贤云或见成道不思议劫。有何不可。况复华严后分
奚尝隔于法华。设使或见成道久远。亦何乖爽。故天
台解金光明空品云。若指般若。则此经非方等摄。若
不指般若。诸经不广明空义。此复云何。答。诸经前分
结集人应作次第。而其后分皆摄入前例。且举一以
类诸。如方等陀罗尼经。次第在法华前。而经中云。先
于灵山巳为声闻授记。岂非方等至于涅槃。以此推
之。言次第者是前分也。互相指者是后分也。结集者
以后分明义。气类若同向前集之。惑者不知。言乖次
第实不乖也。此经是方等后分。故指般若为巳广说
空。于义无妨矣。又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波斯匿王年
六十二。又云是名妙莲华。又云定性二乘及诸一切
皆获一乘寂灭场地。岂非亦是方等后分之所摄乎。
诸家竞解首楞严经。既迷此旨馀不足观(云云)。清凉
不晓天台法门。便乃违背辄生讥毁。良用悲哉。
**** 八辨谬
据声门为多以判法华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又为三。初斥读文未熟不辨多少。言玄理者。
广雅云。玄。黑色。谓幽寂也。所谓玄妙幽寂之理趣也。
又玄者通也。次应知下。正申法华开渐显顿。是知玄
义谓此法华是渐顿者乃有三义。前文巳明。今法华
经迹门圆说。与前二酥渐中之顿。其义不殊。名为渐
顿。故今乃明来至法华开渐显顿名为渐顿。渐顿二
义如此炳然。清凉不见。便谓法华劣于华严。既谓法
三辨谬 第 91c 页 X56-0091.png
华劣于华严。又将贤首所立圆教会今圆教。贤首既
指华严为圆。是则华严之圆何曾异于法华之圆。况
复贤首所立圆教。不明圆理本具诸法。是则贤首所
立圆教。尚自不可滥今圆妙。况将法华判为终教。岂
非虚妄。何得背于天台朋附贤首。贬挫妙教。伤如之
何。人不见下。三结斥谬判。
**** 九重徵谬
判渐圆四住先落之失。以前答中乃云。渐
顿初住巳前四住先除。故今又更重徵前谬。于中为
三。初问。次答。三喻。言前后者。此约大师说法时节次
第有前后耳。非谓单指止观上下之文为前后也。故
妙玄.文句.止观三部之中。皆引仁王十善菩萨发大
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以證法华六根清净是圆教内
凡十信之位也。故释签云。次引仁王云。十善菩萨发
大心者。亦有人云。六根清净是顿义。十善菩萨是渐
义。今文所引十善菩萨以證六根。岂应引渐而證于
顿。故知二文俱顿明矣。但仁王经语其初后(发心为初。别苦
为后)。法华经意论其中间(发心之后别苦之前。六根清净名为中间)。人不见
之徒生异论。又辅行云。次明十信位者。五品巳能圆
伏五住。岂至此位别断见思。但是圆修粗惑先断。犹
如冶铁粗垢先除。人不见之。便谓法华六根为圆。仁
王长别三界为渐。既云法华部是渐顿。云何释位即
是顿顿。况所引仁王本證法华。如何离开分属两种。
又除圆位巳。一切诸位无有十信破见思者。文句记
云。既云长别三界苦轮。诸经信位有云长别三界苦
指华严为圆。是则华严之圆何曾异于法华之圆。况
复贤首所立圆教。不明圆理本具诸法。是则贤首所
立圆教。尚自不可滥今圆妙。况将法华判为终教。岂
非虚妄。何得背于天台朋附贤首。贬挫妙教。伤如之
何。人不见下。三结斥谬判。
**** 九重徵谬
判渐圆四住先落之失。以前答中乃云。渐
顿初住巳前四住先除。故今又更重徵前谬。于中为
三。初问。次答。三喻。言前后者。此约大师说法时节次
第有前后耳。非谓单指止观上下之文为前后也。故
妙玄.文句.止观三部之中。皆引仁王十善菩萨发大
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以證法华六根清净是圆教内
凡十信之位也。故释签云。次引仁王云。十善菩萨发
大心者。亦有人云。六根清净是顿义。十善菩萨是渐
义。今文所引十善菩萨以證六根。岂应引渐而證于
顿。故知二文俱顿明矣。但仁王经语其初后(发心为初。别苦
为后)。法华经意论其中间(发心之后别苦之前。六根清净名为中间)。人不见
之徒生异论。又辅行云。次明十信位者。五品巳能圆
伏五住。岂至此位别断见思。但是圆修粗惑先断。犹
如冶铁粗垢先除。人不见之。便谓法华六根为圆。仁
王长别三界为渐。既云法华部是渐顿。云何释位即
是顿顿。况所引仁王本證法华。如何离开分属两种。
又除圆位巳。一切诸位无有十信破见思者。文句记
云。既云长别三界苦轮。诸经信位有云长别三界苦
三辨谬 第 92a 页 X56-0092.png
海者。不可将判住.行.向位。当知须是断惑十信。自非
今家准法华文判。以法师功德六根互用(准止观辅行之意。即
八信巳上入假位也。何哉。七信巳前入空之位尚无一物。岂有见闻十界之事乎。既言六根互用。知是入假之
位照分十界也。人不见之。辄云空中本体自有三千者。灼然误矣)。为十信位而为内
凡。于十信前以分别功德。末如来灭后巳下。文立五
品位为外凡。宁判十信断三界苦。仁王经意何由可
消。若不然者。如何可判华严初住为圣位邪。若判华
严十梵行文。以十信心功齐极位。复成太过。初住属
圣。十信如何非内凡邪。此与地前伏惑。初地见道。永
不相关。是故今以圆意消文。各更引经而为證据。故
六即判位理不可亡。法华云无漏意根乃至云且于
界内得无漏名者。此文恐误也。何者。法华云。虽未得
无漏智慧者。十信未得初住圣位无漏智慧也。而其
意根清净如此者。内凡意根通达义趣不违实相也。
意根既尔。馀五亦然。无漏既在登圆初住。当知即是
念不退位。无于二边之漏失耳。故此无漏不从界内
而得名也。有漏业除故云长别者。业能润生集因。既
除则无苦果。是故谓之长别苦海耳。擗(博厄切)字正作
擘。谓分擘也。
**** 十辨谬
判圆顿止观为渐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摩诃
止观章安序云。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
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故今问云
三种止观等也。次答。三喻。文为二。初与夺总斥。次何
者下。别破。文为四。初破僻解两处神通及依经更明
今家准法华文判。以法师功德六根互用(准止观辅行之意。即
八信巳上入假位也。何哉。七信巳前入空之位尚无一物。岂有见闻十界之事乎。既言六根互用。知是入假之
位照分十界也。人不见之。辄云空中本体自有三千者。灼然误矣)。为十信位而为内
凡。于十信前以分别功德。末如来灭后巳下。文立五
品位为外凡。宁判十信断三界苦。仁王经意何由可
消。若不然者。如何可判华严初住为圣位邪。若判华
严十梵行文。以十信心功齐极位。复成太过。初住属
圣。十信如何非内凡邪。此与地前伏惑。初地见道。永
不相关。是故今以圆意消文。各更引经而为證据。故
六即判位理不可亡。法华云无漏意根乃至云且于
界内得无漏名者。此文恐误也。何者。法华云。虽未得
无漏智慧者。十信未得初住圣位无漏智慧也。而其
意根清净如此者。内凡意根通达义趣不违实相也。
意根既尔。馀五亦然。无漏既在登圆初住。当知即是
念不退位。无于二边之漏失耳。故此无漏不从界内
而得名也。有漏业除故云长别者。业能润生集因。既
除则无苦果。是故谓之长别苦海耳。擗(博厄切)字正作
擘。谓分擘也。
**** 十辨谬
判圆顿止观为渐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摩诃
止观章安序云。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
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故今问云
三种止观等也。次答。三喻。文为二。初与夺总斥。次何
者下。别破。文为四。初破僻解两处神通及依经更明
三辨谬 第 92b 页 X56-0092.png
圆顿之文。自为二段。初总斥谬将大师正说之文预
破章安未生之序。如破神通者。且牒清凉云。中即三
观破于神通。神通被破耳。其实须云。如通者腾空及
依经更明。文在序中也。又三观下。次别破不解文意。
又为二。初斥不解两处神通之文。此自为三。初约第
子破师斥三观本传南岳者。此文语略。具足须云。三
种止观本传南岳也。如何弟子反破师宗(师即南岳。宗即所传)
者。谓如何郤以智者说于十乘之中识通塞文中即
三观。破于南岳所传三种止观之中圆顿止观邪。况
复止观前后三本。圆顿之名乃是初二。如何郤将第
三摩诃破于初二邪。岂圆顿止观十乘非摩诃止观
十乘邪。乃成逆路伽邪论者。法华安乐行品云。路伽
邪陀逆路伽邪陀。文句云。路伽邪陀。此翻恶论。亦云
破论也。逆路伽邪陀者。逆君父之论也。又路伽邪陀
名善论。亦名师破弟子。逆路伽邪陀名恶论。亦名弟
子破师。又南岳禀承慧文.龙树者。此语亦略。具云南
岳禀承慧文。慧文师于龙树。故章安止观序云。文师
用心一依释论。论是龙树所说。付法藏中第十三师
智者观心论云。归命龙树师。验知龙树是高祖师也。
故知天台禀于南岳三种止观。即是遵于文师及龙
树也。故辅行云。由是而知。台衡慧文宗于龙树。二十
三圣继踵坚林。实有由也。良可信也。又云。致使龙树
之后妙观斯在。良由于此。
况两处下。次正明两处神通其义各别。言两处者。即
破章安未生之序。如破神通者。且牒清凉云。中即三
观破于神通。神通被破耳。其实须云。如通者腾空及
依经更明。文在序中也。又三观下。次别破不解文意。
又为二。初斥不解两处神通之文。此自为三。初约第
子破师斥三观本传南岳者。此文语略。具足须云。三
种止观本传南岳也。如何弟子反破师宗(师即南岳。宗即所传)
者。谓如何郤以智者说于十乘之中识通塞文中即
三观。破于南岳所传三种止观之中圆顿止观邪。况
复止观前后三本。圆顿之名乃是初二。如何郤将第
三摩诃破于初二邪。岂圆顿止观十乘非摩诃止观
十乘邪。乃成逆路伽邪论者。法华安乐行品云。路伽
邪陀逆路伽邪陀。文句云。路伽邪陀。此翻恶论。亦云
破论也。逆路伽邪陀者。逆君父之论也。又路伽邪陀
名善论。亦名师破弟子。逆路伽邪陀名恶论。亦名弟
子破师。又南岳禀承慧文.龙树者。此语亦略。具云南
岳禀承慧文。慧文师于龙树。故章安止观序云。文师
用心一依释论。论是龙树所说。付法藏中第十三师
智者观心论云。归命龙树师。验知龙树是高祖师也。
故知天台禀于南岳三种止观。即是遵于文师及龙
树也。故辅行云。由是而知。台衡慧文宗于龙树。二十
三圣继踵坚林。实有由也。良可信也。又云。致使龙树
之后妙观斯在。良由于此。
况两处下。次正明两处神通其义各别。言两处者。即
三辨谬 第 92c 页 X56-0092.png
是序中及识通塞中也。序中云。渐则初浅后深。如彼
梯隥不定前后更互。如金刚宝置之日中。圆顿初后
不二。如通者腾空。为三根性说三法门引三譬喻。辅
行云。圆顿者。序中语略。具如下文。二十五法为前方
便。十法成观而为正修。如通者腾空者。近地之空与
万仞同体故云不二。通者譬顿行人。腾譬修观。观理
空譬顿理不二。今云履者。履即腾也。行虽阶差仍名
圆渐者。圆中之渐故云圆渐。即是圆顿止观之行。自
论圆渐之义故也。故止观云。圆中当体理极称圆。亦
有初心乃至四十一地。岂不是渐。故释签云。不异而
异。假立浅深设位简滥。又云。圆顿虽俱实相。因果灼
然。若有因果即有浅深。如止观中及此下文圆渐渐
圆四句料简。则圆家之渐泠然可知矣。理无深浅者。
即无阶差之殊也。不当偏圆者。即不当圆渐之异也。
偏即渐也。第七卷识通塞中约横别论通塞引大品
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与萨婆若相应者。与空相应
也。有菩萨从初发心即能游戏神通净佛国土者。即
出假也。有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成佛者。即是中
也(辅行云。同初发心故名为横。分属三人故名为别)。大论引三喻。一则步涉
(大论但云或乘羊去。辅行云。今此文中以步替羊。以羊迟故不异于步)。二则乘马。三则
神通。初观喻步。次观喻马。后观喻神通。三义分张非
今所用。是故今云以步.马.神通喻横别三观也。若一
心三观法相即破竖中之通塞。三观一心破横中之
通塞。空即三观故破步涉。假即三观故破乘马。中即
梯隥不定前后更互。如金刚宝置之日中。圆顿初后
不二。如通者腾空。为三根性说三法门引三譬喻。辅
行云。圆顿者。序中语略。具如下文。二十五法为前方
便。十法成观而为正修。如通者腾空者。近地之空与
万仞同体故云不二。通者譬顿行人。腾譬修观。观理
空譬顿理不二。今云履者。履即腾也。行虽阶差仍名
圆渐者。圆中之渐故云圆渐。即是圆顿止观之行。自
论圆渐之义故也。故止观云。圆中当体理极称圆。亦
有初心乃至四十一地。岂不是渐。故释签云。不异而
异。假立浅深设位简滥。又云。圆顿虽俱实相。因果灼
然。若有因果即有浅深。如止观中及此下文圆渐渐
圆四句料简。则圆家之渐泠然可知矣。理无深浅者。
即无阶差之殊也。不当偏圆者。即不当圆渐之异也。
偏即渐也。第七卷识通塞中约横别论通塞引大品
云。有菩萨从初发心即与萨婆若相应者。与空相应
也。有菩萨从初发心即能游戏神通净佛国土者。即
出假也。有菩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成佛者。即是中
也(辅行云。同初发心故名为横。分属三人故名为别)。大论引三喻。一则步涉
(大论但云或乘羊去。辅行云。今此文中以步替羊。以羊迟故不异于步)。二则乘马。三则
神通。初观喻步。次观喻马。后观喻神通。三义分张非
今所用。是故今云以步.马.神通喻横别三观也。若一
心三观法相即破竖中之通塞。三观一心破横中之
通塞。空即三观故破步涉。假即三观故破乘马。中即
三辨谬 第 93a 页 X56-0093.png
三观故破神通。是故今云神通即是别相之中。故以
中即三观破横别之中也。辅行云。竖通渐入虽属一
人。前后次第三时各异。以各异故故非一三。今一心
具三破次第之三。故云一心三观破竖通塞也。三观
一心破横者。彼横三观。虽属三人并在初心。故三不
合一。今以三只是一。破彼分张之三。故云三观一心
破横通塞也。应知一心三观与三观一心言互理同。
但为破于横竖。是故翻对而说耳。故圆三观。观观具
三以破横别。一一所破各别不同。故云空即三观乃
至中即三观也。
如何不见下。三结斥谬解之失。辅行
云。有人云破神通者。破第一卷圆顿止观。通者腾空。
腾空被破知前非顿。如此说者殊乖文义。论文神通
近在目前。何须远求序中之说。又若破彼。顿更何所。
传师资不成付法安在。祖乎龙树其言徒施。又彼顿
譬文在序中。说止观时未有此序。岂得将巳正说预
破弟子序邪。又序中所述师资所传。若破所传便成
自坏矣。
次斥不解依经更明圆顿之文。又为二。初正申文意。
辅行云。前巳广略二重解释。今复引證。故曰更明。第
二本中从此乃至佛法之恩。并属商略。今并回为引
證文也。旧商略名没而不彰。良由此也。是故今云再
治定文。意在于此。
次如何下。结斥谬解之失。辅行云。
此引华严證三中。顿如何郤谓为渐圆邪。玄第十卷
亦引华严.方等.般若圆證于顿者。即前所引以明一
中即三观破横别之中也。辅行云。竖通渐入虽属一
人。前后次第三时各异。以各异故故非一三。今一心
具三破次第之三。故云一心三观破竖通塞也。三观
一心破横者。彼横三观。虽属三人并在初心。故三不
合一。今以三只是一。破彼分张之三。故云三观一心
破横通塞也。应知一心三观与三观一心言互理同。
但为破于横竖。是故翻对而说耳。故圆三观。观观具
三以破横别。一一所破各别不同。故云空即三观乃
至中即三观也。
如何不见下。三结斥谬解之失。辅行
云。有人云破神通者。破第一卷圆顿止观。通者腾空。
腾空被破知前非顿。如此说者殊乖文义。论文神通
近在目前。何须远求序中之说。又若破彼。顿更何所。
传师资不成付法安在。祖乎龙树其言徒施。又彼顿
譬文在序中。说止观时未有此序。岂得将巳正说预
破弟子序邪。又序中所述师资所传。若破所传便成
自坏矣。
次斥不解依经更明圆顿之文。又为二。初正申文意。
辅行云。前巳广略二重解释。今复引證。故曰更明。第
二本中从此乃至佛法之恩。并属商略。今并回为引
證文也。旧商略名没而不彰。良由此也。是故今云再
治定文。意在于此。
次如何下。结斥谬解之失。辅行云。
此引华严證三中。顿如何郤谓为渐圆邪。玄第十卷
亦引华严.方等.般若圆證于顿者。即前所引以明一
三辨谬 第 93b 页 X56-0093.png
代始终顿教非是顿部也。华严既其非是渐圆者。以
清凉谓是顿顿故也。若其然者。方等.般若宁非顿顿
邪。辅行云。宁者岂也。说文云愿辞也。
次破僻解别则略指三门大意在一顿之文。又为二。
初正申文意。止观云。料简者问。略指大意同异云何。
答。通则名异意同。别则略指三门大意在一顿。辅行
云。若以此文是大师料简。不应将商略为略指。以此
商略属章安序。以对大师。章初大意为料简者。义甚
不便。况商略中文无不定。故彼文云。略引佛经粗彰
圆意。次引无量义以明渐次。明渐次竟即云今置渐
论顿。与下答文云别则略指三门。义复不便。今谓文
中虽无私谓之言。此是章安私料简也。即指辨差略
释三门以为此问。虽在序中义兼于正。故第一本未
有序文。亦于文初列三止观。及大意中诸文多以三
止观结第二本初所以列者。即是先序师资所传。章
安著序合著序中。故料简中相对为问。故问三略与
此大意同异云何。次答意者有通有别。通则略名与
大意一。如分别中云。大意略馀八。广别则不尔。略则
三种止观不同。大意唯明圆顿止观三中之一。故云
一顿。勿谓三外别立一也。若别立者则有多妨。一者
成天台不禀南岳。二者大意与八章成别。大意与八
但有广略不应别故。三者当文自相违妨。四谛四弘
十种发心但约四教。如何三外别立一邪。若大意一
顿。于馀章何故释名得有绝待圆伊三德显体之中。
清凉谓是顿顿故也。若其然者。方等.般若宁非顿顿
邪。辅行云。宁者岂也。说文云愿辞也。
次破僻解别则略指三门大意在一顿之文。又为二。
初正申文意。止观云。料简者问。略指大意同异云何。
答。通则名异意同。别则略指三门大意在一顿。辅行
云。若以此文是大师料简。不应将商略为略指。以此
商略属章安序。以对大师。章初大意为料简者。义甚
不便。况商略中文无不定。故彼文云。略引佛经粗彰
圆意。次引无量义以明渐次。明渐次竟即云今置渐
论顿。与下答文云别则略指三门。义复不便。今谓文
中虽无私谓之言。此是章安私料简也。即指辨差略
释三门以为此问。虽在序中义兼于正。故第一本未
有序文。亦于文初列三止观。及大意中诸文多以三
止观结第二本初所以列者。即是先序师资所传。章
安著序合著序中。故料简中相对为问。故问三略与
此大意同异云何。次答意者有通有别。通则略名与
大意一。如分别中云。大意略馀八。广别则不尔。略则
三种止观不同。大意唯明圆顿止观三中之一。故云
一顿。勿谓三外别立一也。若别立者则有多妨。一者
成天台不禀南岳。二者大意与八章成别。大意与八
但有广略不应别故。三者当文自相违妨。四谛四弘
十种发心但约四教。如何三外别立一邪。若大意一
顿。于馀章何故释名得有绝待圆伊三德显体之中。
三辨谬 第 93c 页 X56-0093.png
不次第教眼智境界不思议得。偏圆五章。章章立顿。
二十五法。法法圆解。正观十境俱不思议。无缘慈悲
安心法性。不次第破一心通塞。无作道品正助合行。
离爱无著位登初住。如此等文悉皆明顿。如何却谓
以为渐邪。若云大意唯一顿者。如何文内复明四教。
具如四弘文后料简(云云)。今文谓之彼料简文问略
明三种止观者。即辅行云。即指辨差略释三门以此
为问也。故文云渐与不定置而不论者。引此文證恐
是误也。何者。以此文是旧商略故。引證大意恐不便
也。又恐引于旧本商略。今本引證简二之文。既简二
巳乃引證于圆顿止观。今引此文以證大意在一顿
者。以序中證圆顿止观即是正中大意一顿。故得引
之也。故序中云。渐与不定置而不论。今依经更明圆
顿。即是旧本商略之文。今并回为引證文也。故辅行
云。从渐与不定去。广引證圆。先且简二。次正引證。今
伹引于简二之文。反显正引證于圆顿。以證大意唯
在一顿。即是序中圆顿止观故也。
人不见下。次结斥
谬解之失。
三破僻解安心文末三。一结数之文为二。初正申文
意。止观云。若就三番止观则有三百八十四。又一心
上观复有六十四。合五百一十二。辅行解释具如前
引。次不见下。结斥谬解之失。
四破僻解发心文末三。一结成之文为二。初正申文
意。又为二。初明三一结文有无不定。如六即文六文
二十五法。法法圆解。正观十境俱不思议。无缘慈悲
安心法性。不次第破一心通塞。无作道品正助合行。
离爱无著位登初住。如此等文悉皆明顿。如何却谓
以为渐邪。若云大意唯一顿者。如何文内复明四教。
具如四弘文后料简(云云)。今文谓之彼料简文问略
明三种止观者。即辅行云。即指辨差略释三门以此
为问也。故文云渐与不定置而不论者。引此文證恐
是误也。何者。以此文是旧商略故。引證大意恐不便
也。又恐引于旧本商略。今本引證简二之文。既简二
巳乃引證于圆顿止观。今引此文以證大意在一顿
者。以序中證圆顿止观即是正中大意一顿。故得引
之也。故序中云。渐与不定置而不论。今依经更明圆
顿。即是旧本商略之文。今并回为引證文也。故辅行
云。从渐与不定去。广引證圆。先且简二。次正引證。今
伹引于简二之文。反显正引證于圆顿。以證大意唯
在一顿。即是序中圆顿止观故也。
人不见下。次结斥
谬解之失。
三破僻解安心文末三。一结数之文为二。初正申文
意。止观云。若就三番止观则有三百八十四。又一心
上观复有六十四。合五百一十二。辅行解释具如前
引。次不见下。结斥谬解之失。
四破僻解发心文末三。一结成之文为二。初正申文
意。又为二。初明三一结文有无不定。如六即文六文
三辨谬 第 94a 页 X56-0094.png
皆一者。辅行又云。如六即中理及名字皆止观结。然
止观中理及名字观行相似。则有结文。分真究竟伹
有会于异名之文。而无结文。由是而知。今云六即六
文皆一。及辅行云。理及名字皆止观结。俱恐误也。如
前所引者。即前所传部别例中云故用三一收束结
撮也。又恐指于上文所引安心文末三一之文。是故
谓之如前所引也。故辅行云。空假中三。不异顿渐不
定之三。又云。只约不可思议一中之三以为三番。三
中之一以为一心。三一共论亦有五百一十二也。如
常行等者。应云如常坐等也。又恐常坐意止观中系
缘是止一念是观。亦是结文。所以且云如常行等。其
实须云常坐等也。
次又若下。明三一结文不出通别。通别之义亦如所
传部别例中具足引之。
始从三藏终至圆顿皆悉有
于渐.顿.不定。具如第三偏圆文中者。偏圆文中自有
五科。第四渐顿文中先明四种止观入圆不定。即是
四教各论理教行證四种发毒之义。次乃明于四种
止观当分圆.渐。又引大经四种五味證于四教当分
圆.渐。复引大经置毒乳中遍于五味皆能杀人以證
不定。然后结云。今约渐顿作如此料简。辅行云。四教
各以因位为渐。各以极果名之为圆。及玄文第十等
者。藏等不同名之为别。顿等遍该名之为通。即是顿.
渐.不定三种通于一化始终故也。既通一代岂隔四
教。是故四教皆有顿等。故释签云。此三种义若教若
止观中理及名字观行相似。则有结文。分真究竟伹
有会于异名之文。而无结文。由是而知。今云六即六
文皆一。及辅行云。理及名字皆止观结。俱恐误也。如
前所引者。即前所传部别例中云故用三一收束结
撮也。又恐指于上文所引安心文末三一之文。是故
谓之如前所引也。故辅行云。空假中三。不异顿渐不
定之三。又云。只约不可思议一中之三以为三番。三
中之一以为一心。三一共论亦有五百一十二也。如
常行等者。应云如常坐等也。又恐常坐意止观中系
缘是止一念是观。亦是结文。所以且云如常行等。其
实须云常坐等也。
次又若下。明三一结文不出通别。通别之义亦如所
传部别例中具足引之。
始从三藏终至圆顿皆悉有
于渐.顿.不定。具如第三偏圆文中者。偏圆文中自有
五科。第四渐顿文中先明四种止观入圆不定。即是
四教各论理教行證四种发毒之义。次乃明于四种
止观当分圆.渐。又引大经四种五味證于四教当分
圆.渐。复引大经置毒乳中遍于五味皆能杀人以證
不定。然后结云。今约渐顿作如此料简。辅行云。四教
各以因位为渐。各以极果名之为圆。及玄文第十等
者。藏等不同名之为别。顿等遍该名之为通。即是顿.
渐.不定三种通于一化始终故也。既通一代岂隔四
教。是故四教皆有顿等。故释签云。此三种义若教若
三辨谬 第 94b 页 X56-0094.png
观该通一化。语顿则始终俱有。语渐又三种不同。不
定复寄诸门涉于四教。此第一文不历四教。一一三
结等者。即此止观第一发心文中不历四教之别。一
一通用三种结之。但总以四教共为三结。以三对一。
三复为别。一则是通。故止观云。如是等种种还以三
止观结之。又以一止观结发菩提心是观。邪僻心息
是止。故上文云。又若俱用三一结者。只是通别不同。
所以知于总以四教共为三结者。以上文所明感应
四悉四随等皆通四教。是故用于三止观结。乃是总
以四教共为三结。不分教教各有顿.渐.不定之殊。是
故与下偏圆文异也。以三对一三既名别。故知一种
则是于通。通谓通三。别谓各别。通别即是总别故也。
入不见下。次结斥谬解之失。
**** 十一辨谬
立两顿次位同异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三喻。名别义通者。妙玄云次简名别义通。又为二。初
就三乘共位中菩萨别立忍名而义通。通义如前说
(即三乘共十地位也)。别立者。别为菩萨立伏忍.顺忍.无生忍之
名也。何者。乾慧地三人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
之名。以菩萨信因缘即空。而于无生四谛降伏其心。
乃至无生忍(云云)。是为通教共位别为菩萨立此忍
名也。次用别教名名别义通。即是取别教之名。准望
通教菩萨位也。别名者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也。何者。
别教十信位于通义即乾慧地伏忍乃至十地(云云)。
是为用别教名名别义通。犹属通教位也。别人动经
定复寄诸门涉于四教。此第一文不历四教。一一三
结等者。即此止观第一发心文中不历四教之别。一
一通用三种结之。但总以四教共为三结。以三对一。
三复为别。一则是通。故止观云。如是等种种还以三
止观结之。又以一止观结发菩提心是观。邪僻心息
是止。故上文云。又若俱用三一结者。只是通别不同。
所以知于总以四教共为三结者。以上文所明感应
四悉四随等皆通四教。是故用于三止观结。乃是总
以四教共为三结。不分教教各有顿.渐.不定之殊。是
故与下偏圆文异也。以三对一三既名别。故知一种
则是于通。通谓通三。别谓各别。通别即是总别故也。
入不见下。次结斥谬解之失。
**** 十一辨谬
立两顿次位同异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三喻。名别义通者。妙玄云次简名别义通。又为二。初
就三乘共位中菩萨别立忍名而义通。通义如前说
(即三乘共十地位也)。别立者。别为菩萨立伏忍.顺忍.无生忍之
名也。何者。乾慧地三人同伏见惑。而菩萨更加伏忍
之名。以菩萨信因缘即空。而于无生四谛降伏其心。
乃至无生忍(云云)。是为通教共位别为菩萨立此忍
名也。次用别教名名别义通。即是取别教之名。准望
通教菩萨位也。别名者十住.十行.十向.十地也。何者。
别教十信位于通义即乾慧地伏忍乃至十地(云云)。
是为用别教名名别义通。犹属通教位也。别人动经
三辨谬 第 94c 页 X56-0094.png
尘劫名赊。地前未断名伏。圆人一生成办名促(极迟不出
三生)。初住能破名断。如前破者。即前破于渐顿住前四
住。先除顿顿登住五住俱断。
**** 十二辨谬
分利钝以立二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三喻。言一圆家教法者。恐多一个圆字。或一一教中
而分三根者。即上中下三根也。或信法二行分利钝
者。法行内自观法故利。信行藉他闻故钝。又信行一
闻即悟故利。法行历法观察故钝。或俱利俱钝。信行
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修慧利闻慧钝。言覆权者。存行
布故仍未开权。言隐迹者。存始成故尚未发迹。此之
二义。文意之纲骨。教法之心髓。而华严不开不拂。何
得立为顿顿而欲胜于法华邪。
**** 十三辨谬
判两四中圆皆是渐圆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方等只是渐中之一者。渐教有三。方等但
是渐中故也。言开权者。绝待妙也。言独显者。相待妙
也。故绝待约开。相待约废。具如下文(云云)。
**** 十四辨谬
判涅槃中圆亦是渐圆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光宅以法华巳前为狭下短。法华为广高
长。今家于其一句设四句难。四六乃成二十四难。故
云苦破也。引昔通谩(应作漫字)者。以光宅不知法华巳前
诸部中圆。与法华圆妙无别。遂乃一向辄判法华巳
前为狭下短。故遭今家苦破之也。涅槃虽四前三知
圆者。辅行云。彼经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圆。权用三
教以为苏息。实不保权以为究竟。亢意知圆是故相
三生)。初住能破名断。如前破者。即前破于渐顿住前四
住。先除顿顿登住五住俱断。
**** 十二辨谬
分利钝以立二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三喻。言一圆家教法者。恐多一个圆字。或一一教中
而分三根者。即上中下三根也。或信法二行分利钝
者。法行内自观法故利。信行藉他闻故钝。又信行一
闻即悟故利。法行历法观察故钝。或俱利俱钝。信行
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修慧利闻慧钝。言覆权者。存行
布故仍未开权。言隐迹者。存始成故尚未发迹。此之
二义。文意之纲骨。教法之心髓。而华严不开不拂。何
得立为顿顿而欲胜于法华邪。
**** 十三辨谬
判两四中圆皆是渐圆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方等只是渐中之一者。渐教有三。方等但
是渐中故也。言开权者。绝待妙也。言独显者。相待妙
也。故绝待约开。相待约废。具如下文(云云)。
**** 十四辨谬
判涅槃中圆亦是渐圆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光宅以法华巳前为狭下短。法华为广高
长。今家于其一句设四句难。四六乃成二十四难。故
云苦破也。引昔通谩(应作漫字)者。以光宅不知法华巳前
诸部中圆。与法华圆妙无别。遂乃一向辄判法华巳
前为狭下短。故遭今家苦破之也。涅槃虽四前三知
圆者。辅行云。彼经四教皆知常住本意在圆。权用三
教以为苏息。实不保权以为究竟。亢意知圆是故相
三辨谬 第 95a 页 X56-0095.png
即。粗心若息还依顿观。方等虽四三不入实者。别教
须简初中后心教證之异。故金錍云。即具唯圆及别
后位渐中开四不殊方等者。渐教既有三。故方等中
四但是渐中之所收耳。涅槃圆伊者。圆妙三德秘密
之藏。犹如伊字三点故也。复有一行者。即如来之行
也。三点一行诸文盛说。此不烦示。既谓涅槃亦是渐
圆。故三点等无用徒设矣。
**** 十五辨谬
判涅槃四教有不入圆常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捃(居运切)者拾也。拾者收敛也。法华似秋
成大穫。涅槃如捃拾馀残。十仙者十仙外道也。一阇
提首那。二婆私吒。三先尼。四迦叶。五富那。六净梵志。
七犊子梵志。八纳衣梵志。九弘广。十须跋。陀罗三修
者。有邪三修。即外道所计常乐我也。有劣三修。即小
乘所證无常苦无我也。有胜三修。即大涅槃常乐我
也。今即大涅槃常乐我胜三修耳。胜劣但言于三不
言净不净者。释签云。胜劣相对成于六味。故略不说
净不净耳。言初后者。涅槃初明常乐及我胜三修义。
后明十仙得入真实。若后十仙不入。而初三修岂闻。
是则初后俱无入实。中间宁得入真实邪。世尊何故
为其说常等者。阇提首那以因果是无常为难。佛即
问云。汝性常邪。是无常乎。首那答云。我性是常。佛问。
是性能作一切内外法之因邪。答言如是。佛问。云何
作因。答言从性生大。从大生慢。乃至二十五法。佛问。
是大等法常邪无常邪。答言我法性常大等。诸法悉
须简初中后心教證之异。故金錍云。即具唯圆及别
后位渐中开四不殊方等者。渐教既有三。故方等中
四但是渐中之所收耳。涅槃圆伊者。圆妙三德秘密
之藏。犹如伊字三点故也。复有一行者。即如来之行
也。三点一行诸文盛说。此不烦示。既谓涅槃亦是渐
圆。故三点等无用徒设矣。
**** 十五辨谬
判涅槃四教有不入圆常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捃(居运切)者拾也。拾者收敛也。法华似秋
成大穫。涅槃如捃拾馀残。十仙者十仙外道也。一阇
提首那。二婆私吒。三先尼。四迦叶。五富那。六净梵志。
七犊子梵志。八纳衣梵志。九弘广。十须跋。陀罗三修
者。有邪三修。即外道所计常乐我也。有劣三修。即小
乘所證无常苦无我也。有胜三修。即大涅槃常乐我
也。今即大涅槃常乐我胜三修耳。胜劣但言于三不
言净不净者。释签云。胜劣相对成于六味。故略不说
净不净耳。言初后者。涅槃初明常乐及我胜三修义。
后明十仙得入真实。若后十仙不入。而初三修岂闻。
是则初后俱无入实。中间宁得入真实邪。世尊何故
为其说常等者。阇提首那以因果是无常为难。佛即
问云。汝性常邪。是无常乎。首那答云。我性是常。佛问。
是性能作一切内外法之因邪。答言如是。佛问。云何
作因。答言从性生大。从大生慢。乃至二十五法。佛问。
是大等法常邪无常邪。答言我法性常大等。诸法悉
三辨谬 第 95b 页 X56-0095.png
是无常。佛问。如汝法中因常果无常。然我法中因虽
无常而果是常。有何等过邪。乃至陈如色常等者。此
陈如品对告陈如。先明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
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次明破于十仙外
道。今既先明破于十仙得入于常。是故次文方明陈
如色常等也。故知乃至之言。即是以后牒初之辞耳。
馀诸外道大意皆尔者。如破第二婆私吒中。彼乃问
云如来为我说常无常。云何为常。云何无常。佛言。善
男子。色是无常。解脱色常。乃至识是无常。解脱识常。
彼答佛言。世尊。我今巳知常无常法。十仙外道初二
既尔。乃至第十准例可知。是故世尊为须跋说真实
之想名为法界。名毕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且法
界第一义谛等。岂异圆常邪。岂华严中所谈法门超
异于此邪。若据清凉之意。犹故谓之不及华严。何以
知之。以清凉云。净名但显作用不思议解脱。盖是一
分之义。未显法界融通不思议。故不同于华严也。清
凉既谓净名解脱与华严异。岂可不执涅槃法界与
华严异。呜呼。清凉作此苟且优劣诸经。则令无智之
人于诸经起慢矣。此义不可信也。仲尼尚云。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学佛之人何得以一分多分抑扬诸教
乎。天子一言可非敕邪。
**** 十六辨谬
判止观多种譬文为渐圆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㲉。苦角切。鸟卵也。或作寇。音恐非。何者。尔雅
云。生晡鷇(苦候切。注云。鸟子。须母食之)生噣(音啄)雏(任俱切。注云。能自食)。三喻。
无常而果是常。有何等过邪。乃至陈如色常等者。此
陈如品对告陈如。先明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解
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次明破于十仙外
道。今既先明破于十仙得入于常。是故次文方明陈
如色常等也。故知乃至之言。即是以后牒初之辞耳。
馀诸外道大意皆尔者。如破第二婆私吒中。彼乃问
云如来为我说常无常。云何为常。云何无常。佛言。善
男子。色是无常。解脱色常。乃至识是无常。解脱识常。
彼答佛言。世尊。我今巳知常无常法。十仙外道初二
既尔。乃至第十准例可知。是故世尊为须跋说真实
之想名为法界。名毕竟智。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且法
界第一义谛等。岂异圆常邪。岂华严中所谈法门超
异于此邪。若据清凉之意。犹故谓之不及华严。何以
知之。以清凉云。净名但显作用不思议解脱。盖是一
分之义。未显法界融通不思议。故不同于华严也。清
凉既谓净名解脱与华严异。岂可不执涅槃法界与
华严异。呜呼。清凉作此苟且优劣诸经。则令无智之
人于诸经起慢矣。此义不可信也。仲尼尚云。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学佛之人何得以一分多分抑扬诸教
乎。天子一言可非敕邪。
**** 十六辨谬
判止观多种譬文为渐圆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㲉。苦角切。鸟卵也。或作寇。音恐非。何者。尔雅
云。生晡鷇(苦候切。注云。鸟子。须母食之)生噣(音啄)雏(任俱切。注云。能自食)。三喻。
三辨谬 第 95c 页 X56-0095.png
文为二。初总斥二失。次别破两非。文为二。初破不晓
喻旨但约少分等者。涅槃第五云。面皃端正如盛满
月。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
可即是自象。不可以喻喻真解脱。为众生故作如是
喻。又下文明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
遍喻八种喻后。乃云凡所引喻不必尽取。或取少分
或取多分或复全取。如言如来面如满月是名少分。
今言举扇者。扇字恐误。须作面字。或恐随义转用乃
作扇字耳。挂字误也。字应从木。世云。月中有桂树。恐
是此意也。具是诸法者。是字应作足字。未入海诸水
不具等者。此中存略。止观具云。华严云。娑伽罗龙。车
轴雨海。馀地不堪。为上根人说圆满修多罗。二乘如
聋如哑。净名云。入占卜林不嗅馀香。入此室者但闻
诸佛功德之香。首楞严云。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
具足众气。大品云。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学般若。
法华云。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大经云。譬如有人
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巳用诸河之水。乃至下文云。如
迦陵频伽鸟。㲉中鸣声巳胜诸鸟。辅行云。如来龙王
圆顿教雨。不雨三教下类之地。二乘不闻亦不能说。
净名空室表常寂光。十方诸佛常集其中。是故入者
唯嗅佛乘。楞严意者理。理性如丸。观行如烧。诸法顿发
名具众气。大品法华(云云)。大经意者。理具诸法如海
水也。修观行者如在浴也。行摄一切名为巳用。有人
云。馀地不及遍雨。唯嗅而隔馀香。捣和不如本具。一
喻旨但约少分等者。涅槃第五云。面皃端正如盛满
月。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
可即是自象。不可以喻喻真解脱。为众生故作如是
喻。又下文明顺喻.逆喻.现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
遍喻八种喻后。乃云凡所引喻不必尽取。或取少分
或取多分或复全取。如言如来面如满月是名少分。
今言举扇者。扇字恐误。须作面字。或恐随义转用乃
作扇字耳。挂字误也。字应从木。世云。月中有桂树。恐
是此意也。具是诸法者。是字应作足字。未入海诸水
不具等者。此中存略。止观具云。华严云。娑伽罗龙。车
轴雨海。馀地不堪。为上根人说圆满修多罗。二乘如
聋如哑。净名云。入占卜林不嗅馀香。入此室者但闻
诸佛功德之香。首楞严云。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
具足众气。大品云。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学般若。
法华云。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大经云。譬如有人
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巳用诸河之水。乃至下文云。如
迦陵频伽鸟。㲉中鸣声巳胜诸鸟。辅行云。如来龙王
圆顿教雨。不雨三教下类之地。二乘不闻亦不能说。
净名空室表常寂光。十方诸佛常集其中。是故入者
唯嗅佛乘。楞严意者理。理性如丸。观行如烧。诸法顿发
名具众气。大品法华(云云)。大经意者。理具诸法如海
水也。修观行者如在浴也。行摄一切名为巳用。有人
云。馀地不及遍雨。唯嗅而隔馀香。捣和不如本具。一
三辨谬 第 96a 页 X56-0096.png
切不如即是。海具不如河具。当知此人不晓喻旨。夫
立喻者皆约现事故引于事喻最上法。法必顿足。何
须难喻。雪山喻象意亦如之。迦陵频伽者。大论云。此
鸟㲉中声。未出时巳胜诸鸟。菩萨亦尔。未出无明㲉。
法音过二乘。今文又云。馀药虽合治病不遍者。止观
又云。譬如良医有一秘方。总摄诸方阿伽陀药。功兼
诸药以为顿喻者。以为圆顿止观之譬喻也。肖者。说
文云。骨法相似也。不肖则骨法不相似也。今清凉元
禀天台。后生异见。乃是师资骨法不相似也。故云养
子不肖过也。而难他喻者。以喻望法。喻则属他。以清
凉难于海具不如河具等故也。即其事者而难他喻。
即其不肖之事也。次破违于自言者。破其自言矛盾
也。此等喻文皆在大意者。捣万种为丸。在大海中浴。
文在序中。迦陵频伽。阿伽陀药。文在大意初发心中
约四弘誓显是文后。清凉既自立于大意以为顿顿。
而今又谓迦陵喻等并是渐顿。故今且从清凉。违于
自立大意以为顿顿。所以乃云此等喻文皆在大意
耳。
**** 十七辨谬
判实非父子两谓路人以喻四教之失。文
为三。初问。次答。三喻。具如止观记中释者。止观云。法
性是所迷。苦集是能迷。能迷有轻重。所迷有即离。约
界内外分别即有四种苦集。约根性取理即有一二
三四不同(辅行云。界内界外权实二理。各二根性。故四不同)。若界内钝人迷
真重故苦集亦重。利人迷真轻故苦集亦轻。界外利
立喻者皆约现事故引于事喻最上法。法必顿足。何
须难喻。雪山喻象意亦如之。迦陵频伽者。大论云。此
鸟㲉中声。未出时巳胜诸鸟。菩萨亦尔。未出无明㲉。
法音过二乘。今文又云。馀药虽合治病不遍者。止观
又云。譬如良医有一秘方。总摄诸方阿伽陀药。功兼
诸药以为顿喻者。以为圆顿止观之譬喻也。肖者。说
文云。骨法相似也。不肖则骨法不相似也。今清凉元
禀天台。后生异见。乃是师资骨法不相似也。故云养
子不肖过也。而难他喻者。以喻望法。喻则属他。以清
凉难于海具不如河具等故也。即其事者而难他喻。
即其不肖之事也。次破违于自言者。破其自言矛盾
也。此等喻文皆在大意者。捣万种为丸。在大海中浴。
文在序中。迦陵频伽。阿伽陀药。文在大意初发心中
约四弘誓显是文后。清凉既自立于大意以为顿顿。
而今又谓迦陵喻等并是渐顿。故今且从清凉。违于
自立大意以为顿顿。所以乃云此等喻文皆在大意
耳。
**** 十七辨谬
判实非父子两谓路人以喻四教之失。文
为三。初问。次答。三喻。具如止观记中释者。止观云。法
性是所迷。苦集是能迷。能迷有轻重。所迷有即离。约
界内外分别即有四种苦集。约根性取理即有一二
三四不同(辅行云。界内界外权实二理。各二根性。故四不同)。若界内钝人迷
真重故苦集亦重。利人迷真轻故苦集亦轻。界外利
三辨谬 第 96b 页 X56-0096.png
钝轻重亦如是。法性是所解。道灭是能解。所解有即
离。能解有巧拙。界内钝人所解离。能解则拙。利人所
解即。能解亦巧。界外利钝即离巧拙亦如是。所以者
何。事理既殊昏惑亦甚。譬如父子两谓路人。瞋打俱
重。瞋以譬集。打以譬苦。若谓烦恼即法性。事理相即
苦集则轻。实非骨肉两谓父子。瞋打则薄。辅行云。通
为界内界外作譬。以路人为父子名即。以父子为路
人名离。何者。苦集之体本是法性。犹如父子。若谓法
性异苦集者名为路人。故谓苦集永异法性。可譬藏
别两教人也。体性虽同于事永异名非骨肉。于异强
亲生父子想。则谓苦集即是法性。故譬通圆两教人
也。
**** 十八辨谬
判渐则开四别不开四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文为三。初总破谬判无益。次今言下。正明
渐别皆应开四。具如别教四弘之中约四谛境皆历
四教等者。止观第一卷云。只观根尘一念心起。心起
即假。假名之心为迷解本。谓四谛有无量相。乃至云。
分别十六门道灭不同及一切恒沙佛法。辅行云。照
知一心起无量心。心无量故迷解无量。迷即十界苦
集。解即四种道灭。故云四谛有无量相。然别四谛摄
四四谛自他始终须遍学故。所学既多故云无量。言
十六门道灭者。四教四门门门四谛。是故得有十六
道灭。及一切者。及十方界一切佛法也。又何但止观
明别教开四。而妙玄明别教次第五行于慧圣行中
离。能解有巧拙。界内钝人所解离。能解则拙。利人所
解即。能解亦巧。界外利钝即离巧拙亦如是。所以者
何。事理既殊昏惑亦甚。譬如父子两谓路人。瞋打俱
重。瞋以譬集。打以譬苦。若谓烦恼即法性。事理相即
苦集则轻。实非骨肉两谓父子。瞋打则薄。辅行云。通
为界内界外作譬。以路人为父子名即。以父子为路
人名离。何者。苦集之体本是法性。犹如父子。若谓法
性异苦集者名为路人。故谓苦集永异法性。可譬藏
别两教人也。体性虽同于事永异名非骨肉。于异强
亲生父子想。则谓苦集即是法性。故譬通圆两教人
也。
**** 十八辨谬
判渐则开四别不开四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文为三。初总破谬判无益。次今言下。正明
渐别皆应开四。具如别教四弘之中约四谛境皆历
四教等者。止观第一卷云。只观根尘一念心起。心起
即假。假名之心为迷解本。谓四谛有无量相。乃至云。
分别十六门道灭不同及一切恒沙佛法。辅行云。照
知一心起无量心。心无量故迷解无量。迷即十界苦
集。解即四种道灭。故云四谛有无量相。然别四谛摄
四四谛自他始终须遍学故。所学既多故云无量。言
十六门道灭者。四教四门门门四谛。是故得有十六
道灭。及一切者。及十方界一切佛法也。又何但止观
明别教开四。而妙玄明别教次第五行于慧圣行中
三辨谬 第 96c 页 X56-0096.png
亦开四种四谛。释签云。今此四四谛虽并在别教。既
约生灭等四竖判一教。别教菩萨即此自行而用化
他。故十行中横辨此四全为利物。所以四相各附彼
教而为相状。又妙玄第十料简云。问涅槃追说四。方
等正开四。别教复有四。若为分别。答。涅槃当四。通入
佛性。别教次第后见佛性。方等保證二不见性。释签
云。别教复有四者。别教十住修生无生。十行修无量。
十向修无作。登地證无作。故云有四。又十行中习诸
佛法。具足习于一十六门。亦名为四。问。住巳习八。何
故行中更习十六。答。前是自行。随用一门。后为化他。
是故行中更习前八。是故十六俱须广习。问。别人竖
行及以横学四种四谛。各附彼教而为相状。其如无
作四谛。为是但中之无作。为是圆融之无作。若谓但
中之无作者。玄签那云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四
则非四。实知真断妙修理證。故知竖行住行犹迷回
向。薄知登地少證迷解。在人体恒相即。体既相即。虽
复名四体实非四。是故名为四则非四。圆融四谛只
是一实。若谓圆融之无作者。岂可别人竖行横学圆
融无作而又称为别教之人。如何消于辅行中云于
中亦具四教。灭位虽有无作灭位之名。但是别人初
地位耳。答。此应须知教證之意。何者。若约教道言之。
则竖行横学无作四谛乃是初地但中之无作。若约
證道明之。则此无作乃是圆融。何者。良由别人以无
作在果。果不通因。居教道时但云地上。若入初地自
约生灭等四竖判一教。别教菩萨即此自行而用化
他。故十行中横辨此四全为利物。所以四相各附彼
教而为相状。又妙玄第十料简云。问涅槃追说四。方
等正开四。别教复有四。若为分别。答。涅槃当四。通入
佛性。别教次第后见佛性。方等保證二不见性。释签
云。别教复有四者。别教十住修生无生。十行修无量。
十向修无作。登地證无作。故云有四。又十行中习诸
佛法。具足习于一十六门。亦名为四。问。住巳习八。何
故行中更习十六。答。前是自行。随用一门。后为化他。
是故行中更习前八。是故十六俱须广习。问。别人竖
行及以横学四种四谛。各附彼教而为相状。其如无
作四谛。为是但中之无作。为是圆融之无作。若谓但
中之无作者。玄签那云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四
则非四。实知真断妙修理證。故知竖行住行犹迷回
向。薄知登地少證迷解。在人体恒相即。体既相即。虽
复名四体实非四。是故名为四则非四。圆融四谛只
是一实。若谓圆融之无作者。岂可别人竖行横学圆
融无作而又称为别教之人。如何消于辅行中云于
中亦具四教。灭位虽有无作灭位之名。但是别人初
地位耳。答。此应须知教證之意。何者。若约教道言之。
则竖行横学无作四谛乃是初地但中之无作。若约
證道明之。则此无作乃是圆融。何者。良由别人以无
作在果。果不通因。居教道时但云地上。若入初地自
三辨谬 第 97a 页 X56-0097.png
行亲證。方乃与圆无作不异。由是玄签附證道而言。
乃云四谛相即实知真断妙修理證。辅行约教道而
言。乃云虽有无作灭位之名。但是别人初地位耳。又
复须知四谛相即。若在回向则是别向圆修之义。回
向薄知即此意也。故别向圆修即约行證道之实因。
而约行證道是别向圆修之妙果也。读文下。三结斥
谬判之失。轻谓轻率轻易。疏字平声。正作疏字。即疏
薄疏滥也。
**** 十九辨谬
判商略是挹流寻源等文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文为二。初总斥二失。所言亦者。前破谬
判迦陵等喻既有二失。故今乃云此亦二失也。次别
破不晓文意所以总斥二失。别破但破不晓文意。不
破商略谬判祖承者。以商略之文居祖承之后。在文
炳然。不须别破。是故但破不晓文意则知商略谬判
祖承也。又复次文重徵谬判祖承之文。以为商略即
是别破商略谬判祖承也。辅行云。旧第二本将序及
正合为十章。故文初云窃念述闻共为十意。言窃念
者。谓私窃兴念。序有五意。一商略。二祖承。三辨差。四
引證。五示处。言述闻者。谓记其所受正说。亦五意。一
开章。二生起。三分别。四料简。五解释(今止观中既存正说开章。生起。
分别。料简。解释五名。而今谓之述闻五章。次第虽在亦没章名。恐是误也)。以将巳序及所
听闻合为十段。意似未稳。故再治定没斯次第但成
序正。又于序中唯发起等无归敬者。推功于师。述记
而巳。于初序中加于所闻时处等事以为通序。用旧
乃云四谛相即实知真断妙修理證。辅行约教道而
言。乃云虽有无作灭位之名。但是别人初地位耳。又
复须知四谛相即。若在回向则是别向圆修之义。回
向薄知即此意也。故别向圆修即约行證道之实因。
而约行證道是别向圆修之妙果也。读文下。三结斥
谬判之失。轻谓轻率轻易。疏字平声。正作疏字。即疏
薄疏滥也。
**** 十九辨谬
判商略是挹流寻源等文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文为二。初总斥二失。所言亦者。前破谬
判迦陵等喻既有二失。故今乃云此亦二失也。次别
破不晓文意所以总斥二失。别破但破不晓文意。不
破商略谬判祖承者。以商略之文居祖承之后。在文
炳然。不须别破。是故但破不晓文意则知商略谬判
祖承也。又复次文重徵谬判祖承之文。以为商略即
是别破商略谬判祖承也。辅行云。旧第二本将序及
正合为十章。故文初云窃念述闻共为十意。言窃念
者。谓私窃兴念。序有五意。一商略。二祖承。三辨差。四
引證。五示处。言述闻者。谓记其所受正说。亦五意。一
开章。二生起。三分别。四料简。五解释(今止观中既存正说开章。生起。
分别。料简。解释五名。而今谓之述闻五章。次第虽在亦没章名。恐是误也)。以将巳序及所
听闻合为十段。意似未稳。故再治定没斯次第但成
序正。又于序中唯发起等无归敬者。推功于师。述记
而巳。于初序中加于所闻时处等事以为通序。用旧
三辨谬 第 97b 页 X56-0097.png
祖承人法等事以为别序。即再治定之正意也。不得
复用商略等五以为次第而分再治时处等文。故再
治定回旧商略以为圆證。故下用此商略文云。今依
经更明圆顿。言依经者。正当引證。證圆顿竟。请證馀
二。即设问云。馀三三昧愿闻诚證。第二本中阙此问
也。故第二本商略文云。略引佛经粗彰圆意。故知商
略不异引證。故再治定没商略名回为引證。若将前
本商略等名。次第属对治定本文。则使止观明静等
文便为徒设。况将商略以对祖承。深为未可。是故须
废旧章次第。今再治定加通序者。欲类结集传述所
闻法体等五。故不同旧商略居初。
**** 二十重徵谬
判祖承以为商略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傥更等者。既将祖承以为商略。或问祖承为
是何文。傥或更答指后辨差。是则从始至终重重皆
是妄说耳。
**** 二十一辨谬
立二顿具法不同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金錍破云。子尚不知烦恼心遍。安能了知生死色
遍。色何以遍。色即心故。何者。依报共造。正报别造。岂
信共遍不信别遍邪。问。清凉若信三处具法。莫是清
凉元立无情有正因佛性邪。又复清凉既信心具。荆
溪何得又将心具而立无情有佛性理。复斥清凉不
知有情心性遍具邪。答。只为清凉不知心具便是无
情有佛性理。是故荆溪还将有情心性遍具以斥之
耳。所以谓之故达唯心了体具者焉有异同。信唯心
复用商略等五以为次第而分再治时处等文。故再
治定回旧商略以为圆證。故下用此商略文云。今依
经更明圆顿。言依经者。正当引證。證圆顿竟。请證馀
二。即设问云。馀三三昧愿闻诚證。第二本中阙此问
也。故第二本商略文云。略引佛经粗彰圆意。故知商
略不异引證。故再治定没商略名回为引證。若将前
本商略等名。次第属对治定本文。则使止观明静等
文便为徒设。况将商略以对祖承。深为未可。是故须
废旧章次第。今再治定加通序者。欲类结集传述所
闻法体等五。故不同旧商略居初。
**** 二十重徵谬
判祖承以为商略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傥更等者。既将祖承以为商略。或问祖承为
是何文。傥或更答指后辨差。是则从始至终重重皆
是妄说耳。
**** 二十一辨谬
立二顿具法不同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金錍破云。子尚不知烦恼心遍。安能了知生死色
遍。色何以遍。色即心故。何者。依报共造。正报别造。岂
信共遍不信别遍邪。问。清凉若信三处具法。莫是清
凉元立无情有正因佛性邪。又复清凉既信心具。荆
溪何得又将心具而立无情有佛性理。复斥清凉不
知有情心性遍具邪。答。只为清凉不知心具便是无
情有佛性理。是故荆溪还将有情心性遍具以斥之
耳。所以谓之故达唯心了体具者焉有异同。信唯心
三辨谬 第 97c 页 X56-0097.png
具。复疑有无。则疑巳心之有无也。谬效传习无情之
言。反难巳宗唯心之教。且如心具一切诸法不隔草
木。何得信于唯心具法而执瓦石草木非性。岂瓦石
草木不是唯心具邪。故知清凉不闲佛性。进否教部
权实。致令自语矛盾相违。所以荆溪因其所执。仍以
破之。使邪说冰融正涂不壅耳。吾宗后学宜熟详之。
不可失于荆溪破立之元意也。三喻。文为二。初破谬
立顿顿三处具法。文为二。初破谬用渐圆为顿顿。又
为二。初总定。次何者下。释出。文为三。初明四教中圆
三处具法。奚者何也。尝者曾也。清凉以四教中圆为
渐圆。而四教中圆既明三处具法。岂非却用渐圆为
顿顿邪。渐圆既成顿顿。而辄分于两顿具法之殊。岂
非大谬乎。次引念处圆文證成。唯识證于心具。唯色
證于有情色具及依报色具。既云非但唯识亦乃唯
色。岂非三处具法乎。孤山但约心具释之。此与清凉
所立渐顿心具何异。呜呼。清凉尚知三处具法。而孤
山但论心具一处。可不悲哉。净名疏云。一切法趣色。
即是色中具十界法。如如意珠具一切宝。宜熟思之。
无谓心具色不具也。三结示三处具法正是四教中
圆。今谬判下。次结斥谬判之失。胸者膺也。襟者领也。
胸襟之义出乎自巳师心。谬立无教可以准凭故也。
又渐圆下。次破谬立渐顿心具馀二则无。文为二。初
正破。又为二。初破心具。又为二。初以心具不隔于色
破。色摄入心下。次以色心相即破。若别教下。次破色
言。反难巳宗唯心之教。且如心具一切诸法不隔草
木。何得信于唯心具法而执瓦石草木非性。岂瓦石
草木不是唯心具邪。故知清凉不闲佛性。进否教部
权实。致令自语矛盾相违。所以荆溪因其所执。仍以
破之。使邪说冰融正涂不壅耳。吾宗后学宜熟详之。
不可失于荆溪破立之元意也。三喻。文为二。初破谬
立顿顿三处具法。文为二。初破谬用渐圆为顿顿。又
为二。初总定。次何者下。释出。文为三。初明四教中圆
三处具法。奚者何也。尝者曾也。清凉以四教中圆为
渐圆。而四教中圆既明三处具法。岂非却用渐圆为
顿顿邪。渐圆既成顿顿。而辄分于两顿具法之殊。岂
非大谬乎。次引念处圆文證成。唯识證于心具。唯色
證于有情色具及依报色具。既云非但唯识亦乃唯
色。岂非三处具法乎。孤山但约心具释之。此与清凉
所立渐顿心具何异。呜呼。清凉尚知三处具法。而孤
山但论心具一处。可不悲哉。净名疏云。一切法趣色。
即是色中具十界法。如如意珠具一切宝。宜熟思之。
无谓心具色不具也。三结示三处具法正是四教中
圆。今谬判下。次结斥谬判之失。胸者膺也。襟者领也。
胸襟之义出乎自巳师心。谬立无教可以准凭故也。
又渐圆下。次破谬立渐顿心具馀二则无。文为二。初
正破。又为二。初破心具。又为二。初以心具不隔于色
破。色摄入心下。次以色心相即破。若别教下。次破色
三辨谬 第 98a 页 X56-0098.png
不具。以清凉云。馀二则无。即是计于色不具也。故今
破云何独色邪。以别人初心色心皆不具。何得独执
云馀二色不具。别人初心者。以别人后心即具。与圆
同故但举初心耳。渐顿回互下。次结斥谬判之失。前
既破于谬用渐顿以成顿顿。今又破于心具隔于色
具。是则清凉所立顿顿三处具法。渐顿心具。馀二则
无。乃成渐顿回惑差互无有定准矣。冥者暗也。
**** 二十二辨谬
立二顿初心用观同异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言三处五处者。一指玄文八教。二指玄
文第一结教相。三指法华中诸声闻从小来等。此即
三处也。一指止观第七破神通。二指大意在一顿。三
指今依经更明圆顿。四指安心文末。五指第一结发
心文。此即五处也。
**** 二十三辨谬
判一心三观与三观一心以为空假。更
加双非以对中观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文为
二。初通示观法大旨。又为二。心叙意总标格者。定也
量也。次随释三意。文为三。初明对境成。观次明覆(芳福
切。反覆也。辅行中作复疏字)疏(平声通也)收束。止观云。非三而三。三而
不三。非合非散而合而散。非非合非非散。不可一异而
一异。辅行云。非三而三下。复疏三谛。还成三谛非三而
三。假也。三而不三。空也。亦应更云。非三非不三。中也。
文无者。略耳。非合非散中道双非也。而合即空也。而
散即假也。非非合非非散。非上双非。即双照也。先明
双非。复明双照。二文中间论二谛者。以此圆文无前
破云何独色邪。以别人初心色心皆不具。何得独执
云馀二色不具。别人初心者。以别人后心即具。与圆
同故但举初心耳。渐顿回互下。次结斥谬判之失。前
既破于谬用渐顿以成顿顿。今又破于心具隔于色
具。是则清凉所立顿顿三处具法。渐顿心具。馀二则
无。乃成渐顿回惑差互无有定准矣。冥者暗也。
**** 二十二辨谬
立二顿初心用观同异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言三处五处者。一指玄文八教。二指玄
文第一结教相。三指法华中诸声闻从小来等。此即
三处也。一指止观第七破神通。二指大意在一顿。三
指今依经更明圆顿。四指安心文末。五指第一结发
心文。此即五处也。
**** 二十三辨谬
判一心三观与三观一心以为空假。更
加双非以对中观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文为
二。初通示观法大旨。又为二。心叙意总标格者。定也
量也。次随释三意。文为三。初明对境成。观次明覆(芳福
切。反覆也。辅行中作复疏字)疏(平声通也)收束。止观云。非三而三。三而
不三。非合非散而合而散。非非合非非散。不可一异而
一异。辅行云。非三而三下。复疏三谛。还成三谛非三而
三。假也。三而不三。空也。亦应更云。非三非不三。中也。
文无者。略耳。非合非散中道双非也。而合即空也。而
散即假也。非非合非非散。非上双非。即双照也。先明
双非。复明双照。二文中间论二谛者。以此圆文无前
三辨谬 第 98b 页 X56-0098.png
无后故也。不可一异即中也。而一空也。而异假也。如
此三谛在于根尘如来藏者。即当假也。岂如来藏而
无佛性。闻此圆顿不宗重者。良由近代习大乘者杂
滥故也。况像未情浇信心寡薄。圆顿教法溢藏盈函。
不暂思惟便至冥目。徒生浪死一何痛哉。三明寄名
义立。止观第一料简中云。即于文达文.非文.非文非
不文。文是其门。于门得实相故。文是其门。门具一切
法。即门即非门。即非门非不门。辅行云。文即俗谛。非
文即真谛。双非即中道第一义谛。观门为三例之可
见。如是观时文门岂别。俱名能通并是所至。寄此门
名义立三观。是故谓之寄名义立。又第三偏圆权实
之中明权明实非权非实。例之可见。此三观一心下。
次别释三观一心等。文又为二。初正释。又为二。初对
前辨异。都非此之三观意者。非今上文所明对境成
观等三种三观意也。次只是下。正释。准前可见不烦
再引。止观辅行人不见下。次斥谬。文为二。初斥擅加
以对三观。又文自云下。次斥谬解步马神通。文为二。
初引止观正文。次彼师下。叙彼谬解。文为二。初正叙。
次步马元是下。斥非。又为二。初斥谬将空假更破空
假。元者本也。单空单假者。以横别空假各属一人初
心。故得单名耳。破于横别下。次斥别立顿顿一中具
三。文为二。初叙止观破于横别正用圆具。言一中具
三者。即是空一具三。假一具三。中一具三也。故止观
云。空即三观。假即三观。中即三观也。次何故下。斥别
此三谛在于根尘如来藏者。即当假也。岂如来藏而
无佛性。闻此圆顿不宗重者。良由近代习大乘者杂
滥故也。况像未情浇信心寡薄。圆顿教法溢藏盈函。
不暂思惟便至冥目。徒生浪死一何痛哉。三明寄名
义立。止观第一料简中云。即于文达文.非文.非文非
不文。文是其门。于门得实相故。文是其门。门具一切
法。即门即非门。即非门非不门。辅行云。文即俗谛。非
文即真谛。双非即中道第一义谛。观门为三例之可
见。如是观时文门岂别。俱名能通并是所至。寄此门
名义立三观。是故谓之寄名义立。又第三偏圆权实
之中明权明实非权非实。例之可见。此三观一心下。
次别释三观一心等。文又为二。初正释。又为二。初对
前辨异。都非此之三观意者。非今上文所明对境成
观等三种三观意也。次只是下。正释。准前可见不烦
再引。止观辅行人不见下。次斥谬。文为二。初斥擅加
以对三观。又文自云下。次斥谬解步马神通。文为二。
初引止观正文。次彼师下。叙彼谬解。文为二。初正叙。
次步马元是下。斥非。又为二。初斥谬将空假更破空
假。元者本也。单空单假者。以横别空假各属一人初
心。故得单名耳。破于横别下。次斥别立顿顿一中具
三。文为二。初叙止观破于横别正用圆具。言一中具
三者。即是空一具三。假一具三。中一具三也。故止观
云。空即三观。假即三观。中即三观也。次何故下。斥别
三辨谬 第 98c 页 X56-0098.png
立顿顿之非。
**** 二十四辨谬
分相待绝待以为二顿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文为二。初反质谬判待绝俱非顿顿。文
为三。初正反质。次何者下。释所以。三若尔下。斥非汝
判华严为顿顿。法华为渐顿。又云。顿顿是绝待。渐顿
是相待。玄文既判唯法华经具有二义。是则何处别
有顿顿之绝在于华严邪。次又依下。正斥谬分之失。
又为三。初总斥。次何者下。别破。非渐者。非法华巳前
之渐也。唯顿者。唯法华独显开会之顿也。判为相待
又判为渐者。斥清凉谬判也。凡言相待者。诸文非一
故云凡也。彼此互形曰相。以他望巳为待。是则若无
粗渐何有妙顿。故妙顿之名待粗渐而立也。待前诸
教等者。正申相待之妙也。顿居渐后兼所破说等者。
即废权明实之义也。三又亦下。重斥不识绝待之意。
相待约破权明实故如上说。绝待约开权显实故今
谓之。绝于所待名绝待者。方是妙顿也。若不尔者。妙
外有粗何成妙顿邪。清凉离于法华独显圆顿相待
之外。别立绝待之名以对华严。故云。彼乃离顿待别
立绝名也。且绝待之义既在法华。是则华严将何以
为顿顿绝待乎。
**** 二十五以法华二妙重难谬
分之失。文为三。初问。判
属二涂者。分对华严.法华也。次答。三喻。文为三。初斥
不达开会之意。会入华严句下。恐脱华严两字。馀文
可见。次今家下。正判待绝并非华严。绝彼华严者。开
**** 二十四辨谬
分相待绝待以为二顿之失。文为三。初
问。次答。三喻。文为二。初反质谬判待绝俱非顿顿。文
为三。初正反质。次何者下。释所以。三若尔下。斥非汝
判华严为顿顿。法华为渐顿。又云。顿顿是绝待。渐顿
是相待。玄文既判唯法华经具有二义。是则何处别
有顿顿之绝在于华严邪。次又依下。正斥谬分之失。
又为三。初总斥。次何者下。别破。非渐者。非法华巳前
之渐也。唯顿者。唯法华独显开会之顿也。判为相待
又判为渐者。斥清凉谬判也。凡言相待者。诸文非一
故云凡也。彼此互形曰相。以他望巳为待。是则若无
粗渐何有妙顿。故妙顿之名待粗渐而立也。待前诸
教等者。正申相待之妙也。顿居渐后兼所破说等者。
即废权明实之义也。三又亦下。重斥不识绝待之意。
相待约破权明实故如上说。绝待约开权显实故今
谓之。绝于所待名绝待者。方是妙顿也。若不尔者。妙
外有粗何成妙顿邪。清凉离于法华独显圆顿相待
之外。别立绝待之名以对华严。故云。彼乃离顿待别
立绝名也。且绝待之义既在法华。是则华严将何以
为顿顿绝待乎。
**** 二十五以法华二妙重难谬
分之失。文为三。初问。判
属二涂者。分对华严.法华也。次答。三喻。文为三。初斥
不达开会之意。会入华严句下。恐脱华严两字。馀文
可见。次今家下。正判待绝并非华严。绝彼华严者。开
三辨谬 第 99a 页 X56-0099.png
彼华严兼别行布之粗也。况彼二乘在座聋哑。至今
法华皆得作佛。是则绝彼又更照然。又何但未绝亦
乃无待等者。华严虽有圆教一妙。以兼别故独显不
成。所以不得独称为妙。其犹君子带于小人。则令君
子不得独显。法华不尔。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既
不兼粗。独显乃彰。所以经题称之为妙。此乃待于巳
前诸粗。显今法华纯一之妙。是故今经名相待妙。华
严既然二酥可解。尚非相待。绝何所寄者。寄谓寄附
寄托也。彼将法华开权绝待。寄托寄附在于华严。故
今破之。华岩尚非相待绝待。何所寄乎。既无所寄。当
知华严未绝明矣。若不者尔。何故存于历别行布。二
乘在座如聋如瞽。三会竟下。反斥相违。会竟即是法
华开显。是故谓之还归法华。若其然者。绝待顿顿却
属法华。何故判之云非顿顿邪。
**** 二十六重徵谬
判法华唯有相待之失。文为三。初问。
彼判法华但是渐顿名为相待。故今问云。岂有不会
而无绝待邪。次答。三喻。但得待前之言者。以彼但云
对前称待故也。斯乃但得待前诸粗之言耳。此且与
而言之。故云但得待前之言。若夺而言之。还是未得
待前之意。若其巳得。何故谬判华严为顿顿绝待邪。
故云终成不晓所待之名。乃至云还负巳宗等也。负
者忘也背也。
**** 二十七以观例教重难谬
分相待绝待之失。文为三。
初问。准所诠之义。用能诠之文。故云准义用文也。因
法华皆得作佛。是则绝彼又更照然。又何但未绝亦
乃无待等者。华严虽有圆教一妙。以兼别故独显不
成。所以不得独称为妙。其犹君子带于小人。则令君
子不得独显。法华不尔。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既
不兼粗。独显乃彰。所以经题称之为妙。此乃待于巳
前诸粗。显今法华纯一之妙。是故今经名相待妙。华
严既然二酥可解。尚非相待。绝何所寄者。寄谓寄附
寄托也。彼将法华开权绝待。寄托寄附在于华严。故
今破之。华岩尚非相待绝待。何所寄乎。既无所寄。当
知华严未绝明矣。若不者尔。何故存于历别行布。二
乘在座如聋如瞽。三会竟下。反斥相违。会竟即是法
华开显。是故谓之还归法华。若其然者。绝待顿顿却
属法华。何故判之云非顿顿邪。
**** 二十六重徵谬
判法华唯有相待之失。文为三。初问。
彼判法华但是渐顿名为相待。故今问云。岂有不会
而无绝待邪。次答。三喻。但得待前之言者。以彼但云
对前称待故也。斯乃但得待前诸粗之言耳。此且与
而言之。故云但得待前之言。若夺而言之。还是未得
待前之意。若其巳得。何故谬判华严为顿顿绝待邪。
故云终成不晓所待之名。乃至云还负巳宗等也。负
者忘也背也。
**** 二十七以观例教重难谬
分相待绝待之失。文为三。
初问。准所诠之义。用能诠之文。故云准义用文也。因
三辨谬 第 99b 页 X56-0099.png
何对昔而分二涂者。徵前谬判法华为渐顿。华严为
顿顿也。又以法华为不会乃将华严为绝待者。徵前
谬判法华为不会也。次答。三喻。其虚立二观者。虚者
伪也妄也。教既伹一。观何得二。故知其乃虚立二观。
谬以绝待为华严也。一观无文者。无教文可准也。据
下破于无教立观以消今文。亦应可解。何者。若以华
严为顿顿之观。则渐顿一观无文。若以法华为渐顿
之观。则顿顿一观无文。故但总云一观无文也。
**** 二十八辨无教谬
立观行之失。文为三。初问。以清凉
云。观二教一则是一观。无教可凭。故今乃问。无教如
何立于观行。次答。三喻。文皆可解。
**** 二十九辨谬
立顿顿观相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
喻。文亦可解。
**** 三十重辨谬
立二顿自语相违之失。文为二。初引清
凉不知法华六根清净乃是见思先落。遂乃谬说但
云清净不云先断。次喻应云法华意根清净。言无漏
者。如前所辨。言因果者。释签但云。初后中间是则发
心习因为初。习果为中。长别苦海既是报果。是则初
中习因习果皆是报因。是故两经因果有殊。因果虽
殊其义无别。所以仁王发心.别苦。非无中间六根清
净。法华六根清净。非无发心.长别。清凉不见义理是
同。便乃从于两经之文而分渐顿.顿顿二别。深不可
也。
**** 三十一辨谬
判一部止观为两顿之失。文为二。初引。
顿顿也。又以法华为不会乃将华严为绝待者。徵前
谬判法华为不会也。次答。三喻。其虚立二观者。虚者
伪也妄也。教既伹一。观何得二。故知其乃虚立二观。
谬以绝待为华严也。一观无文者。无教文可准也。据
下破于无教立观以消今文。亦应可解。何者。若以华
严为顿顿之观。则渐顿一观无文。若以法华为渐顿
之观。则顿顿一观无文。故但总云一观无文也。
**** 二十八辨无教谬
立观行之失。文为三。初问。以清凉
云。观二教一则是一观。无教可凭。故今乃问。无教如
何立于观行。次答。三喻。文皆可解。
**** 二十九辨谬
立顿顿观相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
喻。文亦可解。
**** 三十重辨谬
立二顿自语相违之失。文为二。初引清
凉不知法华六根清净乃是见思先落。遂乃谬说但
云清净不云先断。次喻应云法华意根清净。言无漏
者。如前所辨。言因果者。释签但云。初后中间是则发
心习因为初。习果为中。长别苦海既是报果。是则初
中习因习果皆是报因。是故两经因果有殊。因果虽
殊其义无别。所以仁王发心.别苦。非无中间六根清
净。法华六根清净。非无发心.长别。清凉不见义理是
同。便乃从于两经之文而分渐顿.顿顿二别。深不可
也。
**** 三十一辨谬
判一部止观为两顿之失。文为二。初引。
三辨谬 第 99c 页 X56-0099.png
次喻。文为四。初以广略相违斥。又第五下。次以解行
相违斥。如何以解为顿顿者。且约大意一章而斥之
耳。目能导足以譬止解。足能达目以譬止行。膏者脂
也。膏堪续明以譬观行。明能然膏以譬观解。今目视
东而足履西。脂膏于南而明于北。乃是斥其违于止
观解行也。三又若下。汎举诸文不同。斥清凉不知止
观。下文虽有四教八教。思议不思议。相待绝待等。皆
为显于圆顿一实。故今汎举诸文不同以斥之耳。文
既下。四结斥。
**** 三十二辨谬
立两顿修观难分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文为二。初正明今意。初入无生既须依教。教必显
示理事始终。何得谓之大难分别。况复前五大章生
解以导方便。五科行始何得谓之大难分别。若不分
别如何生解。若不生解如何进行。次既云下。斥彼谬
说。文为二。初牒计正斥。既无教目区判浅深。则同暗
證生增上慢。不达无生真證之法。谬说即名。何异怪
鼠作唧唧声。唧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
鸟作空空声。岂得滥同重空三昧(谓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
作三昧空是圣法。复修于空击前圣法。故名为重)而宣入證之言等者。自说
巳入圣位證于妙道。乃令他人生于圣想而归敬也。
忽令领纳说实(句)坠于过人者。坠者坠也落也。妄对
人趣称过人法。前人知解犯重。人不知者犯兰若。云
天龙等来供养我。欲向此说乃向彼说等皆重。自言
是佛.天人师等犯兰若。对不能变形畜生说过人法
相违斥。如何以解为顿顿者。且约大意一章而斥之
耳。目能导足以譬止解。足能达目以譬止行。膏者脂
也。膏堪续明以譬观行。明能然膏以譬观解。今目视
东而足履西。脂膏于南而明于北。乃是斥其违于止
观解行也。三又若下。汎举诸文不同。斥清凉不知止
观。下文虽有四教八教。思议不思议。相待绝待等。皆
为显于圆顿一实。故今汎举诸文不同以斥之耳。文
既下。四结斥。
**** 三十二辨谬
立两顿修观难分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文为二。初正明今意。初入无生既须依教。教必显
示理事始终。何得谓之大难分别。况复前五大章生
解以导方便。五科行始何得谓之大难分别。若不分
别如何生解。若不生解如何进行。次既云下。斥彼谬
说。文为二。初牒计正斥。既无教目区判浅深。则同暗
證生增上慢。不达无生真證之法。谬说即名。何异怪
鼠作唧唧声。唧声无旨。滥拟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
鸟作空空声。岂得滥同重空三昧(谓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
作三昧空是圣法。复修于空击前圣法。故名为重)而宣入證之言等者。自说
巳入圣位證于妙道。乃令他人生于圣想而归敬也。
忽令领纳说实(句)坠于过人者。坠者坠也落也。妄对
人趣称过人法。前人知解犯重。人不知者犯兰若。云
天龙等来供养我。欲向此说乃向彼说等皆重。自言
是佛.天人师等犯兰若。对不能变形畜生说过人法
三辨谬 第 100a 页 X56-0100.png
者犯吉。不犯者增上慢及业报得。或笑说疾说屏说
欲说此错说彼等是也。前人知解者即是令其领纳
说实也。犯重者即是坠于过人也。实得记尚招愆
者。愆者过也。实得道而向白衣说过人法。言我见是。
我知是等。犯提。违想故当重衅者。衅者罪也瑕衅也。
即对人趣称过人法。前人知解犯重也。实得圣道向
白衣说。尚招提愆。违于情想。妄称过人故当重衅。谓
證真如大妄居首。即此故也。次又若下。纵破实得。他
实未得今且纵之。故云又若也。于中为二。初约假名
五品定之。言假名者即名字位也。名字虚解未有实
得故名为假。故止观云。假名位中也。与他何异者。孰
非名字所收。是故与他不异也。若五品位便同大师
者。天台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入定降魔位居圆
教外凡五品。而汝若乃谓得五品。是则便同天台大
师。然汝实未同于天台智者大师。若云同者。何错解
止观之法。以此言实不同也。次予实下。谦巳诫他。予
实不裁者。谦巳也。愿不欺圣无违自心者。诫他也。予
者我也。荆溪自谓也。予实不裁者。谓我实不能裁断
度量汝之所说。入观得知證者。自了也。言自入观得
知證了。乃是欺圣违于自心。愿不欺圣无违自心。即
是诫他勿妄说于。须自入观方乃得知。證者自了也。
**** 三十三辨谬
用章安十二都经观心之文为顿顿之
失。文为二。初引顶法师十二部经观心之文者。妙玄
说法妙中欠观心一科。释签云。应用观心十二部经。
欲说此错说彼等是也。前人知解者即是令其领纳
说实也。犯重者即是坠于过人也。实得记尚招愆
者。愆者过也。实得道而向白衣说过人法。言我见是。
我知是等。犯提。违想故当重衅者。衅者罪也瑕衅也。
即对人趣称过人法。前人知解犯重也。实得圣道向
白衣说。尚招提愆。违于情想。妄称过人故当重衅。谓
證真如大妄居首。即此故也。次又若下。纵破实得。他
实未得今且纵之。故云又若也。于中为二。初约假名
五品定之。言假名者即名字位也。名字虚解未有实
得故名为假。故止观云。假名位中也。与他何异者。孰
非名字所收。是故与他不异也。若五品位便同大师
者。天台大师灵山亲承大苏妙悟。入定降魔位居圆
教外凡五品。而汝若乃谓得五品。是则便同天台大
师。然汝实未同于天台智者大师。若云同者。何错解
止观之法。以此言实不同也。次予实下。谦巳诫他。予
实不裁者。谦巳也。愿不欺圣无违自心者。诫他也。予
者我也。荆溪自谓也。予实不裁者。谓我实不能裁断
度量汝之所说。入观得知證者。自了也。言自入观得
知證了。乃是欺圣违于自心。愿不欺圣无违自心。即
是诫他勿妄说于。须自入观方乃得知。證者自了也。
**** 三十三辨谬
用章安十二都经观心之文为顿顿之
失。文为二。初引顶法师十二部经观心之文者。妙玄
说法妙中欠观心一科。释签云。应用观心十二部经。
三辨谬 第 100b 页 X56-0100.png
别有小卷流行者是也。此即指于章安十二部经观
心之文耳。故章安云。经者由也。心亦由也。诸法由心
造也。直就观心即空假中。名修多罗。复重观之。名祇
夜。观心空假中能发心即空假中。名修多罗。复重观
之。名祇夜。观心空假中能发三智。名授记。观心即假
空亦空。名不重颂。观心空假中非前思后觉。名无问
自说。观心缘生如物生灭即空假中。名譬喻。观心始
末即空假中。名本事。观心十界地狱乃至诸佛本生
即空假中。名本生。观心空假中防非止恶。名因缘。观
心空假中横竖无不周遍。名方广。观心空假中非世
所有。名未曾有。观心何故空。从缘生故。何故假。但名
字故。何故中。非二边故。名论义。巳上略撮文之大纲
耳。次喻。文为二。初通示今家观法。又为二。初总示。次
别释。文为三。初明从行观唯于万境观一心者。此如
前文。又亦先了万法唯心方可观心也。万境虽殊妙
观理等者。所观万境虽则有异。若能观观无非一心。
所显之理无非三谛也。如观阴等即其意也者。證于
万境虽殊妙观理等也。此观正是从行而立。不因法
相事相而明。是故谓之从行观也。故此正指摩诃止
观十境十乘。次明约法相观四谛五行。本是教门法
相名数。但恐行人数他珍宝于巳无益。是故约之入
一念心以为圆观(文句记云。凡附文作观多分在圆。即此意也)。不舍法相
别有观行。是故名为约法相观。约者束也[揽-见+手]也。亦名
附法相观也。故此正指玄义之中境妙四谛行妙五
心之文耳。故章安云。经者由也。心亦由也。诸法由心
造也。直就观心即空假中。名修多罗。复重观之。名祇
夜。观心空假中能发心即空假中。名修多罗。复重观
之。名祇夜。观心空假中能发三智。名授记。观心即假
空亦空。名不重颂。观心空假中非前思后觉。名无问
自说。观心缘生如物生灭即空假中。名譬喻。观心始
末即空假中。名本事。观心十界地狱乃至诸佛本生
即空假中。名本生。观心空假中防非止恶。名因缘。观
心空假中横竖无不周遍。名方广。观心空假中非世
所有。名未曾有。观心何故空。从缘生故。何故假。但名
字故。何故中。非二边故。名论义。巳上略撮文之大纲
耳。次喻。文为二。初通示今家观法。又为二。初总示。次
别释。文为三。初明从行观唯于万境观一心者。此如
前文。又亦先了万法唯心方可观心也。万境虽殊妙
观理等者。所观万境虽则有异。若能观观无非一心。
所显之理无非三谛也。如观阴等即其意也者。證于
万境虽殊妙观理等也。此观正是从行而立。不因法
相事相而明。是故谓之从行观也。故此正指摩诃止
观十境十乘。次明约法相观四谛五行。本是教门法
相名数。但恐行人数他珍宝于巳无益。是故约之入
一念心以为圆观(文句记云。凡附文作观多分在圆。即此意也)。不舍法相
别有观行。是故名为约法相观。约者束也[揽-见+手]也。亦名
附法相观也。故此正指玄义之中境妙四谛行妙五
三辨谬 第 100c 页 X56-0100.png
行也。应知玄义非无托事。故释签云。托事附法(云云)。
三明托事相观。如王舍耆闇名从事立者。从于事境
之相而立非法相之事也。借事为观以导执情者。以
恐学者滞于事境不能开悟。是故借之而为妙观。以
开导于学者滞情也。故此正指法华文句。托者寄也。
故文句云。王即心王。舍即五阴。心王造此舍。若析五
阴舍。空为涅槃城。此观既浅如见土木(如像法决疑云。或见此处
山林地土沙石也)。若体五阴舍即空。空为涅槃城。即通教也。
若观五阴舍。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云云)。若观五阴即法性。法性无受想行识。一切众
生即是涅槃(云云)。观心山者。若观色阴无知如山。识
阴如灵。三阴如鹫。观此灵鹫无常。即析观也。即空体
观也。观灵即智性了因智慧庄严也。鹫即聚集缘因
福德庄严也。山即法性正因不动三法。名秘密藏。文
句记云。先解王舍中初立观境言心王造舍者。识阴
为王。造业诸心必有心所。今欲消王。且以善恶心王
以对无记之舍。故云王造。此示观解异于他经。应知
止观十乘十境下去皆尔。具如止观不可即具。约山
作观亦先立观境。正当观阴具如止观第五去文。别
圆观中既云山即法性正因。馀之二德准诸文说。故
知此观不同他见。所以又约山为观者。山城虽殊同
是依报。是故约之以观正报。又诸观境不出五阴。今
此山等约阴便故。以诸文中直云境智。亦应于此以
辨二观同异之相方便正修。简境及心并对前二以
三明托事相观。如王舍耆闇名从事立者。从于事境
之相而立非法相之事也。借事为观以导执情者。以
恐学者滞于事境不能开悟。是故借之而为妙观。以
开导于学者滞情也。故此正指法华文句。托者寄也。
故文句云。王即心王。舍即五阴。心王造此舍。若析五
阴舍。空为涅槃城。此观既浅如见土木(如像法决疑云。或见此处
山林地土沙石也)。若体五阴舍即空。空为涅槃城。即通教也。
若观五阴舍。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云云)。若观五阴即法性。法性无受想行识。一切众
生即是涅槃(云云)。观心山者。若观色阴无知如山。识
阴如灵。三阴如鹫。观此灵鹫无常。即析观也。即空体
观也。观灵即智性了因智慧庄严也。鹫即聚集缘因
福德庄严也。山即法性正因不动三法。名秘密藏。文
句记云。先解王舍中初立观境言心王造舍者。识阴
为王。造业诸心必有心所。今欲消王。且以善恶心王
以对无记之舍。故云王造。此示观解异于他经。应知
止观十乘十境下去皆尔。具如止观不可即具。约山
作观亦先立观境。正当观阴具如止观第五去文。别
圆观中既云山即法性正因。馀之二德准诸文说。故
知此观不同他见。所以又约山为观者。山城虽殊同
是依报。是故约之以观正报。又诸观境不出五阴。今
此山等约阴便故。以诸文中直云境智。亦应于此以
辨二观同异之相方便正修。简境及心并对前二以
三辨谬 第 101a 页 X56-0101.png
辨权实等。乃至四观亦须开显等。托事既尔。附法弥
然。是则托事附法二观。皆须得于摩诃止观。方便正
修十境十乘。方可随闻一句摄事以成理观。此即不
待观境方名修观者也(言不待者。现开玄义正谈法相。但须悬叙止观方便正修
之义。来此示之决通观道。即令行人修附法观。不须更待讲彼止观从行观境。是故谓之不待观境方名修观。
若不尔者。文句托事山城之观。记中何故令依止观方便正修十境。孤山不解。乃云附法托事二观无十境十
乘。不许人修之。所以乃所四明破之。余固无党。敢谓四明破之甚当。具如金錍寓言记中委详斯义)。即
如方等普贤其例可识者。即如止观半行半坐三昧
中约方等普贤历事修观。即是其例。故托事观则可
识也。方等者。止观云。以此空慧历一切事无不成观。
方等者。或言广平。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种方法。
谓四门入清凉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
也。令求梦王。即二观前方便也。道场者。即清净境界
也。治五住糖显实相米。亦是定慧用庄严法身也(云
云)。普贤者。止观云。今历文修观六牙白象者。菩萨无
漏六神通也。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
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云云)。是则止观非但明
于从行之观。亦乃示于托事之观。况四三昧唯除常
坐不许诵经。故常行等非无附法。且如修于法华三
昧诵经之时。于法相事而得开悟。岂非修于附法观
邪。
故十二部下。次别斥谬用之愆。又为二。初明章安十
二部经观法简略未备言寄事立名者。如前所谓托
事兴观义立观心也。虽有三观之名者。以十二部观
然。是则托事附法二观。皆须得于摩诃止观。方便正
修十境十乘。方可随闻一句摄事以成理观。此即不
待观境方名修观者也(言不待者。现开玄义正谈法相。但须悬叙止观方便正修
之义。来此示之决通观道。即令行人修附法观。不须更待讲彼止观从行观境。是故谓之不待观境方名修观。
若不尔者。文句托事山城之观。记中何故令依止观方便正修十境。孤山不解。乃云附法托事二观无十境十
乘。不许人修之。所以乃所四明破之。余固无党。敢谓四明破之甚当。具如金錍寓言记中委详斯义)。即
如方等普贤其例可识者。即如止观半行半坐三昧
中约方等普贤历事修观。即是其例。故托事观则可
识也。方等者。止观云。以此空慧历一切事无不成观。
方等者。或言广平。今言方者。法也。般若有四种方法。
谓四门入清凉池。即方也。所契之理平等大慧。即等
也。令求梦王。即二观前方便也。道场者。即清净境界
也。治五住糖显实相米。亦是定慧用庄严法身也(云
云)。普贤者。止观云。今历文修观六牙白象者。菩萨无
漏六神通也。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
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云云)。是则止观非但明
于从行之观。亦乃示于托事之观。况四三昧唯除常
坐不许诵经。故常行等非无附法。且如修于法华三
昧诵经之时。于法相事而得开悟。岂非修于附法观
邪。
故十二部下。次别斥谬用之愆。又为二。初明章安十
二部经观法简略未备言寄事立名者。如前所谓托
事兴观义立观心也。虽有三观之名者。以十二部观
三辨谬 第 101b 页 X56-0101.png
心之文但言即空假中故也。十境十乘不列者。且如
妙玄亦明十乘。释签尚云或辨十观列名而巳。况十
二部观都不列之乎。一部名下唯施一者。以十二部
观心之文。每一部经名目之下唯施即空假中一句
故也。然则清凉若以止观方便正修十境十乘。决通
开拓十二部观。以明修相有何不可可。但为清凉自
在胸臆。谬判止观十境十乘以为渐顿。别用章安十
二部观以为顿顿。是荆溪作此斥之耳。故不可执此
便谓妙玄文句托事附法之观不通人修。以记主令
用止观方便正修决开故也。岂此一句下。次明大师
境观周足以斥谬用之非。文为二。初斥谬用一句而
弃十境十乘。烦字正作繁字。芿者草不剪也。谓繁多
繁长也。次故知下。结斥谬用一句两句之失。一句两
句者。略牒清凉用十二部观也。馀如前辨。
**** 三十四辨谬
立渐圆观但中非即实相之失。文为三。
初问。次答。三喻。文为二。初明今家正意。一家诸文皆
说别教名为但中。圆教乃是不但中耳。言但中者。教
权故但。不具诸法。理实故中。体是觉性。而今文云。实
相但中。实即俱实。约教释文但中在别。良由于此。权
即但权。恐指通教但有中名。名为但中。故此但中及
以实相俱名为权。修观次第仍居后心。此约教道十
向后心观但中耳。不得滥于别向圆修融摄不二。以
由别教回向位中含于多义。或在于假。或约但中。或
约受接。或约圆修。是故应须细分四义(云云)。他谓渐
妙玄亦明十乘。释签尚云或辨十观列名而巳。况十
二部观都不列之乎。一部名下唯施一者。以十二部
观心之文。每一部经名目之下唯施即空假中一句
故也。然则清凉若以止观方便正修十境十乘。决通
开拓十二部观。以明修相有何不可可。但为清凉自
在胸臆。谬判止观十境十乘以为渐顿。别用章安十
二部观以为顿顿。是荆溪作此斥之耳。故不可执此
便谓妙玄文句托事附法之观不通人修。以记主令
用止观方便正修决开故也。岂此一句下。次明大师
境观周足以斥谬用之非。文为二。初斥谬用一句而
弃十境十乘。烦字正作繁字。芿者草不剪也。谓繁多
繁长也。次故知下。结斥谬用一句两句之失。一句两
句者。略牒清凉用十二部观也。馀如前辨。
**** 三十四辨谬
立渐圆观但中非即实相之失。文为三。
初问。次答。三喻。文为二。初明今家正意。一家诸文皆
说别教名为但中。圆教乃是不但中耳。言但中者。教
权故但。不具诸法。理实故中。体是觉性。而今文云。实
相但中。实即俱实。约教释文但中在别。良由于此。权
即但权。恐指通教但有中名。名为但中。故此但中及
以实相俱名为权。修观次第仍居后心。此约教道十
向后心观但中耳。不得滥于别向圆修融摄不二。以
由别教回向位中含于多义。或在于假。或约但中。或
约受接。或约圆修。是故应须细分四义(云云)。他谓渐
三辨谬 第 101c 页 X56-0101.png
圆观于但中。乃是错将四教中圆作别教说。故今破
云。约教释文伹中在别四教中圆。一切诸文并皆初
心圆三观。奚尝谓之观于但中邪。彼将此观下。次斥
谬分二顿无文之失。又为二。初正斥谬分。彼将此观
属顿顿者。斥彼滥用四教中圆并皆初心圆修三观
以为顿顿也。故前喻云。据此答文却用渐圆以为顿
顿。即此故也。别为圆人立伹中者。斥彼错将别教回
向后心观于伹中。别为圆人立但中观也。圆别回互
颠倒之甚。况复无凭。岂非胸臆乎。唯烦恼下。次斥拾
失为得。不住调伏等者。止观云。复有行人闻不住调
伏。不住不调伏怖畏二边。深自兢持。欲修中智断破
二边。是人不能即贪欲是道。断贪欲巳方云是道。此
乃住调伏心非不住也。辅行云。复有行人下。重辨第
四句人。同第二句失不住调与不调望求中道。虽求
中道此但住于第二句故。是故名失也(言四句者。净名经云。有疾
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
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依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止观引此。句法次第与经大同)。
**** 三十五辨谬
立但中非即实相乃是但中之失。文为
三。初问。次答。三喻。文为四。初示名通大小。次初心下。
正斥谬立。即是从初常观涅槃者。即是释论云。菩萨
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也。妙玄文句并引此文證
安乐行。三若从下。正约教门分判。言小涅槃通别菩
萨偏是一往通涂说者。以别初心十住入空与通真
谛涅槃无异故也。若别论者则不然矣。何者。通教七
云。约教释文伹中在别四教中圆。一切诸文并皆初
心圆三观。奚尝谓之观于但中邪。彼将此观下。次斥
谬分二顿无文之失。又为二。初正斥谬分。彼将此观
属顿顿者。斥彼滥用四教中圆并皆初心圆修三观
以为顿顿也。故前喻云。据此答文却用渐圆以为顿
顿。即此故也。别为圆人立伹中者。斥彼错将别教回
向后心观于伹中。别为圆人立但中观也。圆别回互
颠倒之甚。况复无凭。岂非胸臆乎。唯烦恼下。次斥拾
失为得。不住调伏等者。止观云。复有行人闻不住调
伏。不住不调伏怖畏二边。深自兢持。欲修中智断破
二边。是人不能即贪欲是道。断贪欲巳方云是道。此
乃住调伏心非不住也。辅行云。复有行人下。重辨第
四句人。同第二句失不住调与不调望求中道。虽求
中道此但住于第二句故。是故名失也(言四句者。净名经云。有疾
菩萨应如是调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复不住不调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
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依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止观引此。句法次第与经大同)。
**** 三十五辨谬
立但中非即实相乃是但中之失。文为
三。初问。次答。三喻。文为四。初示名通大小。次初心下。
正斥谬立。即是从初常观涅槃者。即是释论云。菩萨
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也。妙玄文句并引此文證
安乐行。三若从下。正约教门分判。言小涅槃通别菩
萨偏是一往通涂说者。以别初心十住入空与通真
谛涅槃无异故也。若别论者则不然矣。何者。通教七
三辨谬 第 102a 页 X56-0102.png
地即巳辨地。恐堕涅槃。即是真谛偏空涅槃。如三恶
道。即净名经诃须菩提。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
者堕三恶道。如者似也同也。菩萨同于二乘滞空故
也(此借净名折挫之言。彼经挫其同于悲境。是故声闻应供义偏。故止观辅行引大品经说。若入七地
巳堕二乘。故为诸佛菩萨所诃。是故今云通教菩萨至第七地。恐堕涅槃如三恶道。既至七地恐堕涅槃沈空
滞寂。故知出假不必在于七地下根。故在凡位出假名上根也。断见惑巳出假名中根也)。别教初
心但名真谛。仍不得立涅槃之名者。此约因果别而
论之。十住入空真谛在因。故不得立果上断德涅槃
之号。四故知下。结斥无凭。
**** 三十六重辨谬
立有观但中涅槃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不见少判等者。不见少判初心观于但中
名为涅槃。而清凉云有者。灼然妄指也。
**** 三十七辨妄
指诸文立二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或字应作惑字。三喻。文为二。初斥谬用大意等文。如
前巳破。次斥妄指章安涅槃疏文。自为四段。初对检
无文。次应是下。斥妄指之由。三又大师下。举大师诸
文不载以斥别引章安之文。岂可大师诸文判教都
无其文。而章安辄立两顿有断不断之异邪。故知大
师判教无文。不须更指章安之说也。四况复下。结斥
妄指立义不成。章安若乃有文则可。既乃无文何得
妄指。然涅槃玄明经用中具列四句。第四虽即谓之
顿顿。仍指前文明经宗中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大般
涅槃及常住等。清凉不知。妄立顿顿异于圆顿。故今
斥云。况不次第五行正是四教中圆。何得谬判断与
道。即净名经诃须菩提。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养汝
者堕三恶道。如者似也同也。菩萨同于二乘滞空故
也(此借净名折挫之言。彼经挫其同于悲境。是故声闻应供义偏。故止观辅行引大品经说。若入七地
巳堕二乘。故为诸佛菩萨所诃。是故今云通教菩萨至第七地。恐堕涅槃如三恶道。既至七地恐堕涅槃沈空
滞寂。故知出假不必在于七地下根。故在凡位出假名上根也。断见惑巳出假名中根也)。别教初
心但名真谛。仍不得立涅槃之名者。此约因果别而
论之。十住入空真谛在因。故不得立果上断德涅槃
之号。四故知下。结斥无凭。
**** 三十六重辨谬
立有观但中涅槃之失。文为三。初问。
次答。三喻。不见少判等者。不见少判初心观于但中
名为涅槃。而清凉云有者。灼然妄指也。
**** 三十七辨妄
指诸文立二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
或字应作惑字。三喻。文为二。初斥谬用大意等文。如
前巳破。次斥妄指章安涅槃疏文。自为四段。初对检
无文。次应是下。斥妄指之由。三又大师下。举大师诸
文不载以斥别引章安之文。岂可大师诸文判教都
无其文。而章安辄立两顿有断不断之异邪。故知大
师判教无文。不须更指章安之说也。四况复下。结斥
妄指立义不成。章安若乃有文则可。既乃无文何得
妄指。然涅槃玄明经用中具列四句。第四虽即谓之
顿顿。仍指前文明经宗中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大般
涅槃及常住等。清凉不知。妄立顿顿异于圆顿。故今
斥云。况不次第五行正是四教中圆。何得谬判断与
三辨谬 第 102b 页 X56-0102.png
不断而为两顿乎。
**** 三十八辨数
据八教以立二顿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彼准八教立于二顿前文巳斥今但破其数数常
云耳彼既数数常云今亦频频而斥耳。
**** 三十九辨谬
立二顿同异混和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窍(苦吊切)者穴也空也。此非文意。应作[(白/万)*(ㄆ/手)]字。谓旁击
也。故不可将此虽异而同虽同而异质难旁击他人。
不许渐圆即是顿顿也。
**** 四十辨谬
判色香中道为渐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止观引华严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又云无明
明者即毕竟空。是举空为言端。空即不空。亦即非空
非不空。又云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具一切佛
法。是举有为言端(四明学者请思此文)。有即不有。亦即非有非
不有。又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是举中为言端。即中
而边。即非边非不边。具足无减。勿守语害圆诬罔圣
意(如此说者方见举一即三非前非后也。而四明谓空假中三谛皆有十界三千世间依正之法。还合
大师之意否。悲哉。不可救济矣)。辅行云。文偏意圆不应偏难勿守语
等者。诫劝也。勿守偏语以害圆融。玉篇云。加言曰诬。
亦掩也欺也。网义大同。言或具者。如涅槃明三德秘
藏或偏。即是言偏意圆也。自语相违者。止观序中明
圆顿止观。及大意中既乃皆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而清凉前判大意为顿顿。今又判于色香中道为渐
顿。岂非予盾乎。
**** 四十一重辨谬
立初心观但中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 三十八辨数
据八教以立二顿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彼准八教立于二顿前文巳斥今但破其数数常
云耳彼既数数常云今亦频频而斥耳。
**** 三十九辨谬
立二顿同异混和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窍(苦吊切)者穴也空也。此非文意。应作[(白/万)*(ㄆ/手)]字。谓旁击
也。故不可将此虽异而同虽同而异质难旁击他人。
不许渐圆即是顿顿也。
**** 四十辨谬
判色香中道为渐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止观引华严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又云无明
明者即毕竟空。是举空为言端。空即不空。亦即非空
非不空。又云一微尘中有大千经卷。心中具一切佛
法。是举有为言端(四明学者请思此文)。有即不有。亦即非有非
不有。又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是举中为言端。即中
而边。即非边非不边。具足无减。勿守语害圆诬罔圣
意(如此说者方见举一即三非前非后也。而四明谓空假中三谛皆有十界三千世间依正之法。还合
大师之意否。悲哉。不可救济矣)。辅行云。文偏意圆不应偏难勿守语
等者。诫劝也。勿守偏语以害圆融。玉篇云。加言曰诬。
亦掩也欺也。网义大同。言或具者。如涅槃明三德秘
藏或偏。即是言偏意圆也。自语相违者。止观序中明
圆顿止观。及大意中既乃皆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而清凉前判大意为顿顿。今又判于色香中道为渐
顿。岂非予盾乎。
**** 四十一重辨谬
立初心观但中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三辨谬 第 102c 页 X56-0102.png
默。三喻。不言胜说者。既乖圣道说则过彰。所以默然
乃胜于说。凡修观下。乃至无言重破于默。其文可见。
**** 四十二辨谬
立二顿有分不分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言文二者。斥其据文须分也。言观一者。斥其实难
分别也。谤法之苦罪流长劫。故云旷累多。生旷者远
也。心既邪僻故使未来不逢善友开通正义。由是而
知。依师学法不可人情。人情虽则一期相于。诬网之
愆长劫谁受。敬请后德思之慎之。
**** 四十三辨谬
判双亡双照方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失绪者。失其端由也。参差者。回互不齐也。具
如止观等者。止观云。中道第一义观者。前观假空是
空生死。后观空空是空涅槃。双遮二边是名二空观。
为方便道得会中道。故言心心寂灭入萨婆若海。又
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能双
照二谛。故经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前之
两观为二种方便。意在此也。辅行云。璎珞经中释前
二观竟即云。因是二空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
二谛。心心寂灭自然进入初地。今初释方便者有二
种。一者双亡。二者双照。初言二空者。空假空空。空即
是遮。遮即是亡。由前异时双亡方便。今入中道任运
双亡。亡即是中。故云心心寂灭。又初观下。次释双照。
初二观时用空用假。由前异时双用方便。用即是照。
照即是中。故引经云。心在定等。生即是俗。灭即是真。
故住中道能知生灭。知即是照。意在于此。以皆中故。
乃胜于说。凡修观下。乃至无言重破于默。其文可见。
**** 四十二辨谬
立二顿有分不分之失。文为二。初引。次
喻。言文二者。斥其据文须分也。言观一者。斥其实难
分别也。谤法之苦罪流长劫。故云旷累多。生旷者远
也。心既邪僻故使未来不逢善友开通正义。由是而
知。依师学法不可人情。人情虽则一期相于。诬网之
愆长劫谁受。敬请后德思之慎之。
**** 四十三辨谬
判双亡双照方便之失。文为三。初问。次
答。三喻。失绪者。失其端由也。参差者。回互不齐也。具
如止观等者。止观云。中道第一义观者。前观假空是
空生死。后观空空是空涅槃。双遮二边是名二空观。
为方便道得会中道。故言心心寂灭入萨婆若海。又
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能双
照二谛。故经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前之
两观为二种方便。意在此也。辅行云。璎珞经中释前
二观竟即云。因是二空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
二谛。心心寂灭自然进入初地。今初释方便者有二
种。一者双亡。二者双照。初言二空者。空假空空。空即
是遮。遮即是亡。由前异时双亡方便。今入中道任运
双亡。亡即是中。故云心心寂灭。又初观下。次释双照。
初二观时用空用假。由前异时双用方便。用即是照。
照即是中。故引经云。心在定等。生即是俗。灭即是真。
故住中道能知生灭。知即是照。意在于此。以皆中故。
三辨谬 第 103a 页 X56-0103.png
故得任运。此之任运由前作意。更互亡照而为方便。
故入中时乃能尔也。
**** 四十四辨谬
败通修别修之失。文为三。初问。止观第
一云。四三昧是通修。念佛是别修。盖通别之异耳。次
答。清凉意云。章安结集有失。故云顶法师误耳。三喻。
辅行云。以四三昧收诸行尽。故名为通。念佛三昧诸
行中一。故名为别。通别虽殊莫非妙行。又四三昧通
皆念佛。故名为通。但语念佛偏举一行。故名为别。故
四念处云。四皆念佛。但随教别。所念不同故名为别。
前之三教各念一身。谓生应报。圆念法身诸身具足。
又四三昧通于四教。故复名通。有人改云。四三昧别
念佛通者。未失大意。何假违文(以章安结集止观云。四三昧是通修。念佛
是别修。未曾失于大师之意。亦是未失通别大意。又是未失十章之初止观大意也。何假者。假者至也。何假违
文者。斥于清凉何假至此。违止观文。而辄改云。四三昧是别修。念佛是通修邪)。
**** 四十五辨谬
判三贤十圣之失。文为二。初引。次喻。圆
教四位者。开示悟入四十位也。此师但见下。叙彼谬
分二教也。贤圣之称乃借别名圆等者。明今家正意
也。故今家判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乃是借于
别教三贤十圣之名以名于圆。开示悟入四十位住
于实报无障碍土耳。即借别名圆。正明圆位也。清凉
不晓。辄分贤圣对于两教。一何何笑。若言别教贤圣
位不合生彼者。别教三贤伏而未断。何得生彼实报
之土。十地圣位破无明生实报土者。證道同圆则非
属别。况约说教道实无别人生。故别教贤圣不合生
故入中时乃能尔也。
**** 四十四辨谬
败通修别修之失。文为三。初问。止观第
一云。四三昧是通修。念佛是别修。盖通别之异耳。次
答。清凉意云。章安结集有失。故云顶法师误耳。三喻。
辅行云。以四三昧收诸行尽。故名为通。念佛三昧诸
行中一。故名为别。通别虽殊莫非妙行。又四三昧通
皆念佛。故名为通。但语念佛偏举一行。故名为别。故
四念处云。四皆念佛。但随教别。所念不同故名为别。
前之三教各念一身。谓生应报。圆念法身诸身具足。
又四三昧通于四教。故复名通。有人改云。四三昧别
念佛通者。未失大意。何假违文(以章安结集止观云。四三昧是通修。念佛
是别修。未曾失于大师之意。亦是未失通别大意。又是未失十章之初止观大意也。何假者。假者至也。何假违
文者。斥于清凉何假至此。违止观文。而辄改云。四三昧是别修。念佛是通修邪)。
**** 四十五辨谬
判三贤十圣之失。文为二。初引。次喻。圆
教四位者。开示悟入四十位也。此师但见下。叙彼谬
分二教也。贤圣之称乃借别名圆等者。明今家正意
也。故今家判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乃是借于
别教三贤十圣之名以名于圆。开示悟入四十位住
于实报无障碍土耳。即借别名圆。正明圆位也。清凉
不晓。辄分贤圣对于两教。一何何笑。若言别教贤圣
位不合生彼者。别教三贤伏而未断。何得生彼实报
之土。十地圣位破无明生实报土者。證道同圆则非
属别。况约说教道实无别人生。故别教贤圣不合生
三辨谬 第 103b 页 X56-0103.png
彼也。而判十地属别者。牒清凉谬判十圣是别也。圆
四十位俱破无明等者。既四十位俱破无明。因何乃
将三贤是圆而分十地之圣属于别教人邪。又约證
道同圆。初地即是初住住。何须分于十地属别。纵存
约说教道。则十地巳(今文作以字误也)含两教。何者。證道同
圆。教道是别。是故亦无分开十地属于别义。故止观
第十云。若别圆能破无明。直开苦道如实之法。从实
法得实报。直于行有具足诸行。感得依正无有挂碍。
根利福深不同中下。若三贤十圣住于果报。悉成就
十二因缘。等觉馀有一生因缘在。辅行云。若别圆下。
更明别圆福胜前教。此即圣位不与前同。證道同圆
是故合说。仍随教道立本别名。若三贤下。證圣因位
始终皆胜。是故前文明别教位但在行向。初地巳上
摄在此中。三贤位内以约證道同圆。初地即是初住。
所以摄在三贤住果报位内。是故约證不分别圆之
异。但语三贤十圣之位耳。
**** 四十六辨谬
判法华自语相违之失。文为二。初问。又
为二。初腾彼问。次举彼答。次喻。文皆易见。
三自此下。总结。文为二。初正结前文。虽则亦论教失。
伹是因于观失兼而言之耳。故今结云。略明观失。教
失不论也。次归命下。明破立之意。故今立喻为晓彼
疑。他非若遣。此是亦亡。其犹对华说空空无名字。故
归命诸贤圣。愿舍是非之心也。然前伹为建立所传
止观妙行以为无上涅槃之因。非顺我心固欲贬量
四十位俱破无明等者。既四十位俱破无明。因何乃
将三贤是圆而分十地之圣属于别教人邪。又约證
道同圆。初地即是初住住。何须分于十地属别。纵存
约说教道。则十地巳(今文作以字误也)含两教。何者。證道同
圆。教道是别。是故亦无分开十地属于别义。故止观
第十云。若别圆能破无明。直开苦道如实之法。从实
法得实报。直于行有具足诸行。感得依正无有挂碍。
根利福深不同中下。若三贤十圣住于果报。悉成就
十二因缘。等觉馀有一生因缘在。辅行云。若别圆下。
更明别圆福胜前教。此即圣位不与前同。證道同圆
是故合说。仍随教道立本别名。若三贤下。證圣因位
始终皆胜。是故前文明别教位但在行向。初地巳上
摄在此中。三贤位内以约證道同圆。初地即是初住。
所以摄在三贤住果报位内。是故约證不分别圆之
异。但语三贤十圣之位耳。
**** 四十六辨谬
判法华自语相违之失。文为二。初问。又
为二。初腾彼问。次举彼答。次喻。文皆易见。
三自此下。总结。文为二。初正结前文。虽则亦论教失。
伹是因于观失兼而言之耳。故今结云。略明观失。教
失不论也。次归命下。明破立之意。故今立喻为晓彼
疑。他非若遣。此是亦亡。其犹对华说空空无名字。故
归命诸贤圣。愿舍是非之心也。然前伹为建立所传
止观妙行以为无上涅槃之因。非顺我心固欲贬量
三辨谬 第 103c 页 X56-0103.png
抑挫他得以为失也。愿诸后德体此意焉。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六(终)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