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十一料简 第 70a 页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五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
内心若净下。次明内心观成历法䐇合者。修观次第
既先内心。是故内心妙观若成方乃清净。故用内观
清净之心。历于行想受等心数及以色等依正诸法。
任运䐇合皆同清净。以由初心发观之时。去丈就尺
去尺就寸唯观心王。故今心王观成。乃历心数及以
色等依正诸法。无不清净也。既是内心观成历法。岂
非从于五品巳去。故止观明初随喜品一心三谛豁
尔开明。如临净镜遍了诸色。于一念心圆解成就。不
加功力任运分明。初品既尔后品巳去节节胜前。是
故当知。以此净心历一切法。不得滥同唯识历事。又
亦不可滥作外观观色而说。往人未晓。诚可悲哉。
次又亦下。次示妙解修观之人。必先妙解次方用观。
今先明观次示解者。但为问中问于立观。是故先答
修观次第必先内心。故今方乃示其妙解。既云又亦
先了万法唯心方可观心。岂非据义必须先解次方
立行乎。了者解也。不二门云。所言内者先了外色。心
一念无念。唯内体三千即空假中。即此意也。能了诸
法则见诸法唯心唯色者。上句既云又亦先了万法
唯心。故今应云则见诸法唯是心耳。言唯色者。盖是
十一料简 第 70b 页 X56-0070.png
文势相带来耳。又恐文意以内例外。四念处云。非但
唯识亦乃唯色。即其义也。言唯心者。唯者独也。心外
无境故曰唯心。唯心既尔唯色准知。当知一切由心
分别诸法何曾自谓同异者。即前所谓由心变故谓
内心外色也。而其诸法何曾自谓有同于心及异于
心邪。是知心若无所分别。深造(七到切)根源。则心非内
外。故色无内外矣。金刚錍云。故达唯心了体具者焉
有异同。即此意也。
次引占察经證。文为二。初正引。文言占察者。彼经中
说灭后四众。于世出世因果之法未得决定信。不能
修学。于三乘中皆无定向。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当用
木轮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善恶
业报木轮相者。先当剋木如小指许。使长短减于一
寸。正中令其四面方平。自馀向两头邪渐去之。仰手
傍掷令使易转。其轮有三差别不同。如经广说。开皇
三宝录云。占察经二卷。检群录无目。而经首题云。菩
提登在外国译。似近代出。今诸藏中并写流传。大唐
天后朝万岁元年。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刊定编
入正经。又今家所引乳光经.像法决疑经.初教经.九
十六道经.净度三昧经.妙胜定经.清净法行经.提谓
经等。群录或谓是伪。至天后朝敕明佺以净度三昧
经等入藏。故知诸师撰集目录去取真伪。一切依情
观有二种者。标也。一者唯识二者实相者。列也。实相
观理唯识历事者。释也。下文云。从理则唯达法性更
唯识亦乃唯色。即其义也。言唯心者。唯者独也。心外
无境故曰唯心。唯心既尔唯色准知。当知一切由心
分别诸法何曾自谓同异者。即前所谓由心变故谓
内心外色也。而其诸法何曾自谓有同于心及异于
心邪。是知心若无所分别。深造(七到切)根源。则心非内
外。故色无内外矣。金刚錍云。故达唯心了体具者焉
有异同。即此意也。
次引占察经證。文为二。初正引。文言占察者。彼经中
说灭后四众。于世出世因果之法未得决定信。不能
修学。于三乘中皆无定向。若有种种诸障碍事。当用
木轮占察善恶宿世之业。现在苦乐吉凶等事。善恶
业报木轮相者。先当剋木如小指许。使长短减于一
寸。正中令其四面方平。自馀向两头邪渐去之。仰手
傍掷令使易转。其轮有三差别不同。如经广说。开皇
三宝录云。占察经二卷。检群录无目。而经首题云。菩
提登在外国译。似近代出。今诸藏中并写流传。大唐
天后朝万岁元年。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刊定编
入正经。又今家所引乳光经.像法决疑经.初教经.九
十六道经.净度三昧经.妙胜定经.清净法行经.提谓
经等。群录或谓是伪。至天后朝敕明佺以净度三昧
经等入藏。故知诸师撰集目录去取真伪。一切依情
观有二种者。标也。一者唯识二者实相者。列也。实相
观理唯识历事者。释也。下文云。从理则唯达法性更
十一料简 第 70c 页 X56-0070.png
不馀涂。即此所谓实相观理也。从事则专照起心四
性叵得(以问显答须兼四运)。即此所谓唯识历事也。既引占察
二观为證。故知前文修观次第必先内心。乃是总示
事理二观先观内心。故使下文料简问答乃云。观心
有事有理。故不可云内观属理外观属事也。
次事理下。点示不二。达前二观二而不二。是故名为
事理不二。故下文云。亦名本末。本末相映事理不二
也。稍者说文云出物有渐也。开者明也。从初品巳去
渐渐开明故云稍开也。是故若能了达此意。方可与
之论议观道也。然虽如是。解者亦稀。故须点示方堪
进行。言唯识历事者。占察经云。唯心识观。于一切时
及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勿令于心无记攀缘。既言唯识。何故经云从是当得
色寂三昧。须知观察知唯是心。则于色界及诸外境
不起分别。所以经云色寂三昧。非谓事观但观外色
不得观心也。唯心识观既乃历于一切时处三业所
作一切之事。观察推检方乃开悟。是故唯识名为历
事。须知历事其名稍通。今此乃是历于四运四性之
事。故名历事耳。与夫托事观等历事稍异也。何者。辅
行云。然历事观法。经论皆尔。非独今文。如大经云头
为殿堂等。法华云忍辱衣等。净名云法喜妻等。大论
中师子吼等。槃特扫帚支佛华飞。并是托事见理之
明文也。此岂非是托事观之历事邪。况托事观历于
王舍耆山等事最为显著。宜熟思之。辅行又云。常坐
性叵得(以问显答须兼四运)。即此所谓唯识历事也。既引占察
二观为證。故知前文修观次第必先内心。乃是总示
事理二观先观内心。故使下文料简问答乃云。观心
有事有理。故不可云内观属理外观属事也。
次事理下。点示不二。达前二观二而不二。是故名为
事理不二。故下文云。亦名本末。本末相映事理不二
也。稍者说文云出物有渐也。开者明也。从初品巳去
渐渐开明故云稍开也。是故若能了达此意。方可与
之论议观道也。然虽如是。解者亦稀。故须点示方堪
进行。言唯识历事者。占察经云。唯心识观。于一切时
及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勿令于心无记攀缘。既言唯识。何故经云从是当得
色寂三昧。须知观察知唯是心。则于色界及诸外境
不起分别。所以经云色寂三昧。非谓事观但观外色
不得观心也。唯心识观既乃历于一切时处三业所
作一切之事。观察推检方乃开悟。是故唯识名为历
事。须知历事其名稍通。今此乃是历于四运四性之
事。故名历事耳。与夫托事观等历事稍异也。何者。辅
行云。然历事观法。经论皆尔。非独今文。如大经云头
为殿堂等。法华云忍辱衣等。净名云法喜妻等。大论
中师子吼等。槃特扫帚支佛华飞。并是托事见理之
明文也。此岂非是托事观之历事邪。况托事观历于
王舍耆山等事最为显著。宜熟思之。辅行又云。常坐
十一料简 第 71a 页 X56-0071.png
观于三道。常行观佛三十二相。方等观于摩诃袒持
尊容道具。法华观于六牙白象。随自意观于善恶无
记等。并是约于所历事说。此岂非是从行观之历事
亦兼托事观之历事乎(兼于托事观之历事。如向所引大经云头为殿堂等是也)。
况附法观乃是历于法相之事。若不尔者。释签那云
随闻一句摄事成理邪。故知历事其名稍通。通于从
行托事附法三种观相。亦通真如唯识二观。以四三
昧皆历事故。四种三昧既皆历事。而辅行云又观四
运者是随自意中(随自意三昧有四科。一约诸经。二约诸善。三约诸恶。四约诸无记。从
第二约诸善去。乃以四运四性推检。故云随自意中也)。从末从事而修观法(唯识
历事名末名事也)。如常坐等或唯观理。谓一切法无非法性
(真如观理名本名理也)。岂非历事通于四种三昧及真如唯识
二观邪。历事既通真如唯识。今文那云实相观理唯
识历事。然须了知常坐三昧等于所历之事直达真
如实相之理便能开悟。不巡四运四性推寻。是故名
为真如观理。既是历事直达真理。则非偏指清净真
如。若乃于其所历之事。具以四运四性捡察然后开
悟。方乃名为唯识历事。故知唯识名为历事。与托事
等名为历事。义必区分。不应参滥也。言实相观理者。
占察经云。真如实观思惟心性不生不灭。以能超过
无色四空。心及心所二俱寂灭。是故经云心寂三昧。
非谓理观但观内心不得观色也。真如实观既乃先
知唯心所作。不待检后方始开悟。所以真如名为观
理。故利根人修真如观。钝根之人习唯识观。以钝根
尊容道具。法华观于六牙白象。随自意观于善恶无
记等。并是约于所历事说。此岂非是从行观之历事
亦兼托事观之历事乎(兼于托事观之历事。如向所引大经云头为殿堂等是也)。
况附法观乃是历于法相之事。若不尔者。释签那云
随闻一句摄事成理邪。故知历事其名稍通。通于从
行托事附法三种观相。亦通真如唯识二观。以四三
昧皆历事故。四种三昧既皆历事。而辅行云又观四
运者是随自意中(随自意三昧有四科。一约诸经。二约诸善。三约诸恶。四约诸无记。从
第二约诸善去。乃以四运四性推检。故云随自意中也)。从末从事而修观法(唯识
历事名末名事也)。如常坐等或唯观理。谓一切法无非法性
(真如观理名本名理也)。岂非历事通于四种三昧及真如唯识
二观邪。历事既通真如唯识。今文那云实相观理唯
识历事。然须了知常坐三昧等于所历之事直达真
如实相之理便能开悟。不巡四运四性推寻。是故名
为真如观理。既是历事直达真理。则非偏指清净真
如。若乃于其所历之事。具以四运四性捡察然后开
悟。方乃名为唯识历事。故知唯识名为历事。与托事
等名为历事。义必区分。不应参滥也。言实相观理者。
占察经云。真如实观思惟心性不生不灭。以能超过
无色四空。心及心所二俱寂灭。是故经云心寂三昧。
非谓理观但观内心不得观色也。真如实观既乃先
知唯心所作。不待检后方始开悟。所以真如名为观
理。故利根人修真如观。钝根之人习唯识观。以钝根
十一料简 第 71b 页 X56-0071.png
人不知心性不生不灭故。染著情厚数起盖缠。若非
一一推究研穷何由开悟。利根反是。心性寂然万缘
顿息便能通达。由是而知。事理二观发轸虽异。及其
悟理则无差降也。此约利钝两根各从一门而入作
如是说。若论本末相映事理不二。须知止观十法成
乘。问。或云事观定约第四三昧观于四运。理观定约
上三三昧不推四运。此义云何。答。荆溪但将四种三
昧约义斟酌。会同占察经中真如唯识二观耳。不曾
定判也。故辅行云。今文观于十界四运。义当占察一
切唯心。既云义当。奚尝局判。以占察经中元无四运
之名。但云一切时处三业所作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今止观中既约四运一一推穷方乃开悟。岂非义当
占察经中一切时处三业所作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故第四三昧观于四运也。辅行既云如常坐等或唯
观理。或之一字岂非不定。且常坐等或云诸法即是
法性。岂非占察经中思惟心性不生不灭。故常坐等
或唯观理。偏得理观之名。非谓理观定判在于常坐
等三三昧也。问。事观若乃不局在于第四三昧中观
于四运。莫是事观亦通上三三昧乎。又复理观若乃
不定属常坐等。莫是理观亦通随自意中乎。答。事理
二观其实通于四种三昧。何者。以今下文料简问中
既云诸法即是法性。又云四运四性检。以问显答不
应差殊。是故答中谓之从理则唯达法性更不馀涂。
即是问中云或云诸法即是法性也。从事则专照起
一一推究研穷何由开悟。利根反是。心性寂然万缘
顿息便能通达。由是而知。事理二观发轸虽异。及其
悟理则无差降也。此约利钝两根各从一门而入作
如是说。若论本末相映事理不二。须知止观十法成
乘。问。或云事观定约第四三昧观于四运。理观定约
上三三昧不推四运。此义云何。答。荆溪但将四种三
昧约义斟酌。会同占察经中真如唯识二观耳。不曾
定判也。故辅行云。今文观于十界四运。义当占察一
切唯心。既云义当。奚尝局判。以占察经中元无四运
之名。但云一切时处三业所作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今止观中既约四运一一推穷方乃开悟。岂非义当
占察经中一切时处三业所作悉当观察知唯是心。
故第四三昧观于四运也。辅行既云如常坐等或唯
观理。或之一字岂非不定。且常坐等或云诸法即是
法性。岂非占察经中思惟心性不生不灭。故常坐等
或唯观理。偏得理观之名。非谓理观定判在于常坐
等三三昧也。问。事观若乃不局在于第四三昧中观
于四运。莫是事观亦通上三三昧乎。又复理观若乃
不定属常坐等。莫是理观亦通随自意中乎。答。事理
二观其实通于四种三昧。何者。以今下文料简问中
既云诸法即是法性。又云四运四性检。以问显答不
应差殊。是故答中谓之从理则唯达法性更不馀涂。
即是问中云或云诸法即是法性也。从事则专照起
十一料简 第 71c 页 X56-0071.png
心四性叵得。即是问中云或云四运四性推检也。是
知事观四性必须兼于四运。俱是答中文体窄故略
云四性耳。事观既兼四运四性。岂非四种三昧皆通
事理二观乎。美哉。以常坐十乘中或云诸法即是法
性。或云四性推检叵得。故十乘中初观心是不思议
境。此境有三。第一理境。一念三千非一异等。岂可不
是实相观理。次修德境。四性推检岂可不是唯识历
事。三化他境。但是化他三千赴物耳。初乘既尔馀九
准知。文句记云。若本自二空即是性德。岂非从理则
唯达法性更不馀涂。是性德境邪。若推检入空即是
修德。岂非从事则专照起心四性叵得是修德境邪。
又云知者照也。具如止观不思议境一念三千非自
他等。须知理观乃是直照。阴心即理顿忘自他(即止观云
非一非异非纵非横。以纵横等不出自他四性故也。人不见之。乃云理境不亡自他。良由未思真如观理本自
二空顿亡四性。不待一一推检四性然后方悟者也)。性相俱泯是故名为本自
二空。即是性德不思议境。事观乃是巡检四性。一一
照察方破自他性相等执。所以名为推检入空即是
修德不思议境。是则文句记云。知者照也。具如止观
不思议境一念三千非自他等。其实通于理事二观
性修两境。人不见之。乃云专指修德境者。谬之甚矣
(一念三千非自他者。理观则直了一念三千妙假。非一非异即空即中。是故名为非自他等。事观则历于自他
四性。一一推检一念三千妙假。然后方悟即空即中。是故名为非自他等)。况文句记云。今
家依于智论.中论。准理准义缘于心性立此二空。准
理岂非实相观理本自二空即是性德。准义岂非唯
知事观四性必须兼于四运。俱是答中文体窄故略
云四性耳。事观既兼四运四性。岂非四种三昧皆通
事理二观乎。美哉。以常坐十乘中或云诸法即是法
性。或云四性推检叵得。故十乘中初观心是不思议
境。此境有三。第一理境。一念三千非一异等。岂可不
是实相观理。次修德境。四性推检岂可不是唯识历
事。三化他境。但是化他三千赴物耳。初乘既尔馀九
准知。文句记云。若本自二空即是性德。岂非从理则
唯达法性更不馀涂。是性德境邪。若推检入空即是
修德。岂非从事则专照起心四性叵得是修德境邪。
又云知者照也。具如止观不思议境一念三千非自
他等。须知理观乃是直照。阴心即理顿忘自他(即止观云
非一非异非纵非横。以纵横等不出自他四性故也。人不见之。乃云理境不亡自他。良由未思真如观理本自
二空顿亡四性。不待一一推检四性然后方悟者也)。性相俱泯是故名为本自
二空。即是性德不思议境。事观乃是巡检四性。一一
照察方破自他性相等执。所以名为推检入空即是
修德不思议境。是则文句记云。知者照也。具如止观
不思议境一念三千非自他等。其实通于理事二观
性修两境。人不见之。乃云专指修德境者。谬之甚矣
(一念三千非自他者。理观则直了一念三千妙假。非一非异即空即中。是故名为非自他等。事观则历于自他
四性。一一推检一念三千妙假。然后方悟即空即中。是故名为非自他等)。况文句记云。今
家依于智论.中论。准理准义缘于心性立此二空。准
理岂非实相观理本自二空即是性德。准义岂非唯
十一料简 第 72a 页 X56-0072.png
识历事推检入空即是修德。若不尔者。辅行那云今
文准经以义开拓委作观法。故于四大各以四性推
令如空。故知准义委作观法即是唯识历事推检。准
理乃是唯达法性实相观理更不馀涂。人不见之。诚
可悲矣。况发心中云。一苦一切苦。一乐一切乐。安心
中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岂非皆是实相观理唯达
法性更不馀涂。若破遍中既委作观法具推四性。岂
非唯识历事专照起心四性叵得(破遍中云。如是四句即是观门。若离
此四无修观处。此约事观作如是说。人不见之一向永执。悲哉悲哉)。通塞巳去。随文思
之准例可解。故止观中明十乘毕乃云。端坐观阴入
如上说。辅行云。所言端坐岂隔馀仪。四三昧中常坐
居首。是故先明常行等三。亦可通用常行等三。既皆
通用常坐十乘。而十乘中或云诸法即是法性。或云
四性推检叵得。岂非四种三昧只一十乘妙观而理
事兼通乎。且十乘妙观既兼通理事。则亦名本末。故
本末相映而理事不二。其在于此矣。然须了知。约四
性推检则通四种三昧。约四运穷研则但在于随自
意中耳。虽分四运四性之殊。莫不皆是唯识历事也。
故止观明第四三昧历善恶中。不独检于四运。亦乃
推于四性(四性推检通四三昧其义更明)。故止观中云。有无双亦及
以双非。内外中间常自有等。即是自.他.共.无因等四
性故也。况辅行云。若其具出转计之相。至第五卷三
假四句。具足推之若尔。岂非破法遍中推于三假四
句叵得方悟二空。乃是唯识历事之观。若谓第四三
文准经以义开拓委作观法。故于四大各以四性推
令如空。故知准义委作观法即是唯识历事推检。准
理乃是唯达法性实相观理更不馀涂。人不见之。诚
可悲矣。况发心中云。一苦一切苦。一乐一切乐。安心
中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岂非皆是实相观理唯达
法性更不馀涂。若破遍中既委作观法具推四性。岂
非唯识历事专照起心四性叵得(破遍中云。如是四句即是观门。若离
此四无修观处。此约事观作如是说。人不见之一向永执。悲哉悲哉)。通塞巳去。随文思
之准例可解。故止观中明十乘毕乃云。端坐观阴入
如上说。辅行云。所言端坐岂隔馀仪。四三昧中常坐
居首。是故先明常行等三。亦可通用常行等三。既皆
通用常坐十乘。而十乘中或云诸法即是法性。或云
四性推检叵得。岂非四种三昧只一十乘妙观而理
事兼通乎。且十乘妙观既兼通理事。则亦名本末。故
本末相映而理事不二。其在于此矣。然须了知。约四
性推检则通四种三昧。约四运穷研则但在于随自
意中耳。虽分四运四性之殊。莫不皆是唯识历事也。
故止观明第四三昧历善恶中。不独检于四运。亦乃
推于四性(四性推检通四三昧其义更明)。故止观中云。有无双亦及
以双非。内外中间常自有等。即是自.他.共.无因等四
性故也。况辅行云。若其具出转计之相。至第五卷三
假四句。具足推之若尔。岂非破法遍中推于三假四
句叵得方悟二空。乃是唯识历事之观。若谓第四三
十一料简 第 72b 页 X56-0072.png
昧但约四运为事观者。文中何故亦破自他内外性
相。辅行何故指破遍中三假四句。以此观之。修德境
中推检四句性相叵得。乃是唯识历事。明矣。性德境
中直达阴心无一异相。乃是实相观理。明矣。若不尔
者。止观明于修德境中。何故问云心起必托缘等邪。
辅行何故云今此正推一念起心邪。此与下文专照
起心名为事观不亦同邪。人不见之。妄授他法。此时
人情虽则和合。长劫受苦他孰代之。又辅行释历诸
善中云。心无前思等者。念念称理无横计思。后方觉
了。故起信云。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
复名觉即是不觉。思即法界。能觉者谁。虽是不觉即
名为觉。此非理观唯达法性。更指何邪。辅行又释历
诸恶中云。欲心才破。妙境宛然。事助尚须正助合行。
况此推穷宁不即理。即理之时方见四运心性真如。
又推无记与记同异。即见无记法性之理。又云。但观
贪欲即是法性。又观九界四运即是佛界四运。仍观
佛界四运不出九界四运。方乃名为不思议境。仍须
发心乃至离爱。方成一家入道之相。必须十法和合
成乘。故十乘妙观不独历事推检。亦须唯达法性。以
四种三昧只一十乘故也。是故十乘但于常坐阴境
广明。而下之九境及常行等三亦皆通用。是则但以
十法成乘随发随义转照而巳。非关委示也。如是方
见十乘妙观本末相映理事兼通。若不尔者。何异驴
车。且夫圆观不明。尚以三教为助。岂可实相观理不
相。辅行何故指破遍中三假四句。以此观之。修德境
中推检四句性相叵得。乃是唯识历事。明矣。性德境
中直达阴心无一异相。乃是实相观理。明矣。若不尔
者。止观明于修德境中。何故问云心起必托缘等邪。
辅行何故云今此正推一念起心邪。此与下文专照
起心名为事观不亦同邪。人不见之。妄授他法。此时
人情虽则和合。长劫受苦他孰代之。又辅行释历诸
善中云。心无前思等者。念念称理无横计思。后方觉
了。故起信云。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
复名觉即是不觉。思即法界。能觉者谁。虽是不觉即
名为觉。此非理观唯达法性。更指何邪。辅行又释历
诸恶中云。欲心才破。妙境宛然。事助尚须正助合行。
况此推穷宁不即理。即理之时方见四运心性真如。
又推无记与记同异。即见无记法性之理。又云。但观
贪欲即是法性。又观九界四运即是佛界四运。仍观
佛界四运不出九界四运。方乃名为不思议境。仍须
发心乃至离爱。方成一家入道之相。必须十法和合
成乘。故十乘妙观不独历事推检。亦须唯达法性。以
四种三昧只一十乘故也。是故十乘但于常坐阴境
广明。而下之九境及常行等三亦皆通用。是则但以
十法成乘随发随义转照而巳。非关委示也。如是方
见十乘妙观本末相映理事兼通。若不尔者。何异驴
车。且夫圆观不明。尚以三教为助。岂可实相观理不
十一料简 第 72c 页 X56-0072.png
假唯识相资。安有唯识推寻不藉实相而显。是故但
用十乘则无所不摄矣。本末相映理事不二。斯之谓
与。此义稍细不可粗心。浅学未知勿生疑谤。自杜观
门。塞他正路。断佛种性。为旃陀罗。
**** 十一料简
安心中云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文为
二。初问。体者达也。故止观云体达既成也。此约止而
说也。其者语辞也。亦指召之辞也。次答中云若单论
理非起非性者。理本寂灭一法叵存。谁起谁灭何性
何修。若谓有性还成有待。故前文云是诸法性本无
名字。即此意也。理尚假立。事岂存乎。若约果德则性
不妨起者。果德即是果上之德。全体起用普现色身
依正融通也。若约众生唯起迷性者。即是众生以我
执取故唯生无佛也。若圣鉴凡(圣字之上合有约字)即起只是
性者。鉴者照也。照于众生所起迷性(迷性乃是性分之性。金光明云
心识二性。即此意也)即是真如妙性也。今从反迷归悟以说令
离起归性见非起性等者。正明于止总安心意。体诸
颠倒即是法性。虽颠倒起灭。不信颠倒起灭。唯信此
心但是法性。即是反迷归悟离起归性也。对所离之
起说所归之性(能离能归皆由止观)则有起有性。今既离起性
亦自亡。是故名为见非起性。故止观云。体达既成不
得妄想。亦不得法性。亦如下文对华说空空无名字。
又复仍恐迷教之者。离妄起外别求其性。是故乃令
体达妄起其实不起。全是法性更无别性。斯犹达冰
其实无冰。全是于水更无别水。起既不起全是法性。
用十乘则无所不摄矣。本末相映理事不二。斯之谓
与。此义稍细不可粗心。浅学未知勿生疑谤。自杜观
门。塞他正路。断佛种性。为旃陀罗。
**** 十一料简
安心中云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文为
二。初问。体者达也。故止观云体达既成也。此约止而
说也。其者语辞也。亦指召之辞也。次答中云若单论
理非起非性者。理本寂灭一法叵存。谁起谁灭何性
何修。若谓有性还成有待。故前文云是诸法性本无
名字。即此意也。理尚假立。事岂存乎。若约果德则性
不妨起者。果德即是果上之德。全体起用普现色身
依正融通也。若约众生唯起迷性者。即是众生以我
执取故唯生无佛也。若圣鉴凡(圣字之上合有约字)即起只是
性者。鉴者照也。照于众生所起迷性(迷性乃是性分之性。金光明云
心识二性。即此意也)即是真如妙性也。今从反迷归悟以说令
离起归性见非起性等者。正明于止总安心意。体诸
颠倒即是法性。虽颠倒起灭。不信颠倒起灭。唯信此
心但是法性。即是反迷归悟离起归性也。对所离之
起说所归之性(能离能归皆由止观)则有起有性。今既离起性
亦自亡。是故名为见非起性。故止观云。体达既成不
得妄想。亦不得法性。亦如下文对华说空空无名字。
又复仍恐迷教之者。离妄起外别求其性。是故乃令
体达妄起其实不起。全是法性更无别性。斯犹达冰
其实无冰。全是于水更无别水。起既不起全是法性。
十一料简 第 73a 页 X56-0073.png
灭亦无灭全是法性。不待灭后别有法性。是故名为
起既不起灭亦无灭也。
**** 十二料简
安心行相六十四番。文为二。初问意者即
是问于止观中云又一心止观复有六十四番也。如
前具引。次答中云约根约行者。根谓信.法根性。故止
观云。今师远讨根源。久劫听学。久劫坐禅。得为信法
种子。世世熏习则成根性。各于闻思开悟耳(能生名根。不改
为性)。行谓信.法二行。从他闻法开悟即是信行。内自观
法开悟即是法行。故此两种根性之行。各有止观四
悉安心。二八乃成一十六番。言回转者。即回法行转
为信行。又回信行转为法行。一十六番成三十二。化
他既尔。自行亦然。成六十四言相资者。以闻资法。以
坐资信。其间亦有转不转等三十二番。亦有化他及
以自行三十二番。成六十四。并前乃成一百二十八
番之心。今文但言六十四者。义兼两番六十四也。行
者何必尽具诸数者。止观云。若心安于谛一句即足。
如其不安。巧用方便令心得安。一目之罗不能得鸟。
得鸟者罗之一目耳。又论其体性。只是约于法性寂
照自在堪用故尔许耳者。总安别安皆依前文法性
妙境。故开总出别。随事虽则不同。论其体性依境安
心。只是约于止观同依妙境之体。法性圆具寂照定
慧。随人根性自在堪任。约四悉檀用于止观。故有尔
许六十四番安心行相耳。岂徒然哉。良有以也。是则
不可专执一句而得心安。便谓不须六十四也。何哉。
起既不起灭亦无灭也。
**** 十二料简
安心行相六十四番。文为二。初问意者即
是问于止观中云又一心止观复有六十四番也。如
前具引。次答中云约根约行者。根谓信.法根性。故止
观云。今师远讨根源。久劫听学。久劫坐禅。得为信法
种子。世世熏习则成根性。各于闻思开悟耳(能生名根。不改
为性)。行谓信.法二行。从他闻法开悟即是信行。内自观
法开悟即是法行。故此两种根性之行。各有止观四
悉安心。二八乃成一十六番。言回转者。即回法行转
为信行。又回信行转为法行。一十六番成三十二。化
他既尔。自行亦然。成六十四言相资者。以闻资法。以
坐资信。其间亦有转不转等三十二番。亦有化他及
以自行三十二番。成六十四。并前乃成一百二十八
番之心。今文但言六十四者。义兼两番六十四也。行
者何必尽具诸数者。止观云。若心安于谛一句即足。
如其不安。巧用方便令心得安。一目之罗不能得鸟。
得鸟者罗之一目耳。又论其体性。只是约于法性寂
照自在堪用故尔许耳者。总安别安皆依前文法性
妙境。故开总出别。随事虽则不同。论其体性依境安
心。只是约于止观同依妙境之体。法性圆具寂照定
慧。随人根性自在堪任。约四悉檀用于止观。故有尔
许六十四番安心行相耳。岂徒然哉。良有以也。是则
不可专执一句而得心安。便谓不须六十四也。何哉。
十一料简 第 73b 页 X56-0073.png
止观云。众生心行各各不同。或多人同一心行。或一
人多种心行。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多人一人亦
然。故须广施法网之目捕于心行之鸟耳。故大经云。
是诸众生非唯一性一行一根一种国土一善知识。
是故如来为彼种种宣说法要。以是因缘。十方三世
诸佛如来为众生故开示演说十二部经。今人不知。
乃以自行一句入道斥于广学多闻法要开示一切。
岂不误哉。
**** 十三料简
理观唯达法性事观应须推检。文为二。初
问。即此文中或云诸法即是法性者。如前文云破昔
计故约对治说。令于诸法纯见法性。又云体妄即是
法性。或云四运四性推检者。即前第二番料简十界
四运。及第四番料简中云心非内外故色无内外。既
无内外亦无中间及常自有。岂非四性叵得之文邪。
又前文中但简四运而自他等四性检检巳在其中。
若不尔者。何故止观推四运中亦言自他内外等邪。
何者为要者。恐人不知妄生去取。故问此二何者以
为的要之门。次答意者此二皆是入道之门。不可于
中妄生去取。故辅行云。修三昧者于此二涂一不可
废。但随根性所尚不同。或宜思惟心性之理不生不
灭。谓一切法无非法性。而得开悟。或宜观察一切时
处三业所作未欲等运自他等性并皆叵存。而得开
悟。或思惟心性不生不灭未能通达而滞诸法。必假
四性推检而明。或观四运不知心性本自寂然。必籍
人多种心行。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多人一人亦
然。故须广施法网之目捕于心行之鸟耳。故大经云。
是诸众生非唯一性一行一根一种国土一善知识。
是故如来为彼种种宣说法要。以是因缘。十方三世
诸佛如来为众生故开示演说十二部经。今人不知。
乃以自行一句入道斥于广学多闻法要开示一切。
岂不误哉。
**** 十三料简
理观唯达法性事观应须推检。文为二。初
问。即此文中或云诸法即是法性者。如前文云破昔
计故约对治说。令于诸法纯见法性。又云体妄即是
法性。或云四运四性推检者。即前第二番料简十界
四运。及第四番料简中云心非内外故色无内外。既
无内外亦无中间及常自有。岂非四性叵得之文邪。
又前文中但简四运而自他等四性检检巳在其中。
若不尔者。何故止观推四运中亦言自他内外等邪。
何者为要者。恐人不知妄生去取。故问此二何者以
为的要之门。次答意者此二皆是入道之门。不可于
中妄生去取。故辅行云。修三昧者于此二涂一不可
废。但随根性所尚不同。或宜思惟心性之理不生不
灭。谓一切法无非法性。而得开悟。或宜观察一切时
处三业所作未欲等运自他等性并皆叵存。而得开
悟。或思惟心性不生不灭未能通达而滞诸法。必假
四性推检而明。或观四运不知心性本自寂然。必籍
十一料简 第 73c 页 X56-0073.png
唯达法性而显。如安心中信法回转相资之例可以
意得。是则但举十法成乘而理事二涂无所不摄矣。
本末相映不其然哉。委如向说宜熟详之。问。若云理
事更互相映。文中那云更不馀涂。答。此简理观异于
事观。是故谓之更不馀涂。故知理观但观心性本无
生灭。降斯巳外则非实相观理之观。是故谓之更不
馀涂。若更馀涂便同四运四性推检。人不见之。往往
异论。
**** 十四料简
法华玄文境能照智。文为二。初问法华玄
文境能照智。虽引诚證理亦难明者。玄文第三(现行印本)
明智妙中初总明诸智有六。第四明智照境云。若由
智照境。由境发智。四句皆堕性中。如别记(释签云。如止观第三
及净名玄等说。若离性过皆不可说。故云如别记也。今谓此约第一义中一法不可得。是故若云由智照境是
他性境。由境发智是他性智。境不由智是自性境。智不由境是自性智。境智因缘故智。境智因缘故境。则是共
性。若谓不尔。自然境智名无因性。故此四句皆堕性计。并有过失。何者。第一义中一法不可得。何故乃作由智
照境四句而得。以有得心解于大乘圆顿法门。无有是处。宜熟思之。不可谤法)。若四悉檀因
缘立境智。但有名字(释签云。次明为他随机遍立四悉因缘。可作四说。如止观第五。
记今谓此世间俗谛故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无妨约于自他四句方便适时。故下文中明不思议境智相照等。
皆是约于世谛而说。即是随顺世间而论境智相照成不思议耳。例如佛本无身无寿亦无数量。但是随顺世
间而论三身三寿三量耳。此语虚玄亦无住著。如病除巳即可进食。食则消化。若不尔者。根本见慢既乃未除。
更加新封岂不犹如长冰添水愈增凝结。何由融散邪)。问。智能照境。境亦能照
智不(释签云。先问中云智能照境如常所论。境亦能照智不者。为显不可思议故有此问也)。答。
若作不思议释更互相照。义亦无妨。仁王般若云。说
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譬镜面互相照。亦大地一能
意得。是则但举十法成乘而理事二涂无所不摄矣。
本末相映不其然哉。委如向说宜熟详之。问。若云理
事更互相映。文中那云更不馀涂。答。此简理观异于
事观。是故谓之更不馀涂。故知理观但观心性本无
生灭。降斯巳外则非实相观理之观。是故谓之更不
馀涂。若更馀涂便同四运四性推检。人不见之。往往
异论。
**** 十四料简
法华玄文境能照智。文为二。初问法华玄
文境能照智。虽引诚證理亦难明者。玄文第三(现行印本)
明智妙中初总明诸智有六。第四明智照境云。若由
智照境。由境发智。四句皆堕性中。如别记(释签云。如止观第三
及净名玄等说。若离性过皆不可说。故云如别记也。今谓此约第一义中一法不可得。是故若云由智照境是
他性境。由境发智是他性智。境不由智是自性境。智不由境是自性智。境智因缘故智。境智因缘故境。则是共
性。若谓不尔。自然境智名无因性。故此四句皆堕性计。并有过失。何者。第一义中一法不可得。何故乃作由智
照境四句而得。以有得心解于大乘圆顿法门。无有是处。宜熟思之。不可谤法)。若四悉檀因
缘立境智。但有名字(释签云。次明为他随机遍立四悉因缘。可作四说。如止观第五。
记今谓此世间俗谛故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无妨约于自他四句方便适时。故下文中明不思议境智相照等。
皆是约于世谛而说。即是随顺世间而论境智相照成不思议耳。例如佛本无身无寿亦无数量。但是随顺世
间而论三身三寿三量耳。此语虚玄亦无住著。如病除巳即可进食。食则消化。若不尔者。根本见慢既乃未除。
更加新封岂不犹如长冰添水愈增凝结。何由融散邪)。问。智能照境。境亦能照
智不(释签云。先问中云智能照境如常所论。境亦能照智不者。为显不可思议故有此问也)。答。
若作不思议释更互相照。义亦无妨。仁王般若云。说
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譬镜面互相照。亦大地一能
十一料简 第 74a 页 X56-0074.png
生种种芽亦能生地一。且置斯义(释签云。答中有三。先正答。次引證。三
举譬。初正答者。还依不思议答。故能相照何者。智既是心。境亦是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心相照。有何不可。
次引仁王證成相照。智处是境。当知境智俱名般若。故得说境及境照俱名为实相。三举譬者。镜面如文。地生
芽如境生智。芽生地如智照境。此譬犹分。未是境智体一而展转相照相发。故说不可尽。恐妨后义是故且置)。
今所问者问于玄文境能照智。虽引仁王般若经云
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以为诚实明證。显于更互
相照。且智能照境义稍易解。而境能照智意甚难晓。
是故谓之虽引诚證理亦难明也。问。今此释疑何故
料简法华玄文。答。以彼玄文境能照智。与今止观境
即是观。其致一揆。是故料简法华玄文。意实显今摩
诃止观境即是观也。
次答。文为二。初约方便。圆极对辨别教教道名为方
便。既智境体别。故理不可会。不可会者不可融会也。
圆顿无上名为极说。即境是智所以易融。言易融者
由体一也。次以心下。正约圆极解释。文为二。初明境
智体同故相照。此如向引释签中云。智既是心。境亦
是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心相照有何不可。是则
若非境智体同。安能相照以成融妙。故不可下。次引
止观之文證成。文为二。初正引文。此即章安一十六
番私料简中第十一番料简之文也。彼文问云。问五
阴俱是境。色心外别有观邪(辅行云。问五阴下。六番问答为成不思议意。如
前所明必先观阴。阴具色心。为即四阴以为能观。为四阴外别有能观。若色心外别有能观。则所观境摄法不
尽。若只四阴以为能观。如何以阴〔而为能观〕)。答。不思议境智即阴是观(辅行
云。次答中约不思议相即而说。无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而随妄转不觉不知。今既闻名知阴。即是即四
举譬。初正答者。还依不思议答。故能相照何者。智既是心。境亦是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心相照。有何不可。
次引仁王證成相照。智处是境。当知境智俱名般若。故得说境及境照俱名为实相。三举譬者。镜面如文。地生
芽如境生智。芽生地如智照境。此譬犹分。未是境智体一而展转相照相发。故说不可尽。恐妨后义是故且置)。
今所问者问于玄文境能照智。虽引仁王般若经云
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以为诚实明證。显于更互
相照。且智能照境义稍易解。而境能照智意甚难晓。
是故谓之虽引诚證理亦难明也。问。今此释疑何故
料简法华玄文。答。以彼玄文境能照智。与今止观境
即是观。其致一揆。是故料简法华玄文。意实显今摩
诃止观境即是观也。
次答。文为二。初约方便。圆极对辨别教教道名为方
便。既智境体别。故理不可会。不可会者不可融会也。
圆顿无上名为极说。即境是智所以易融。言易融者
由体一也。次以心下。正约圆极解释。文为二。初明境
智体同故相照。此如向引释签中云。智既是心。境亦
是心。既俱是心。俱是法界。心心相照有何不可。是则
若非境智体同。安能相照以成融妙。故不可下。次引
止观之文證成。文为二。初正引文。此即章安一十六
番私料简中第十一番料简之文也。彼文问云。问五
阴俱是境。色心外别有观邪(辅行云。问五阴下。六番问答为成不思议意。如
前所明必先观阴。阴具色心。为即四阴以为能观。为四阴外别有能观。若色心外别有能观。则所观境摄法不
尽。若只四阴以为能观。如何以阴〔而为能观〕)。答。不思议境智即阴是观(辅行
云。次答中约不思议相即而说。无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而随妄转不觉不知。今既闻名知阴。即是即四
十一料简 第 74b 页 X56-0074.png
阴心而能成观。乃至云故不思议即阴是观而境智宛然)。言不可思议境初云者。
即指智者大师正说十乘不思议境之初。章安私云
也。故辅行释修德境中亦有此语。故辅行云。故妙境
初文章安料简云。法性自尔非作所成。故知章安深
领玄旨。此指章安第十六番料简尚得谓之初云。岂
今指于第十一番而不得谓之初云邪。章安料简既
为成于不思议意。何异大师正说十乘不思议境。况
辅行释十乘初观不思议境文中亦云。是故今文妙
观观之令成妙境。境方称理。复以所观显于能观。妙
境义成。妙观斯立。为是义故复明于境。以是下。约四
句分别。文为四。初标。以此观之既乃是于不可思议。
故得乃为四句分别不相妨碍也。次境照下。列。然此
四句第一句云境照于境者。即玄文中七科谛境展
转相照。相照即是诸境开合。名异故开。义同故合。义
同既合岂非相照。故十如中初如是性合因缘境初
无明支。以无明支转即为明。明即了因。是故乃成如
是性也。此则岂非初十如中如是性境。照因缘中初
无明境。此一既尔馀可准知。故此乃是境照于境。若
不尔者。前文那云然义解者非消文时。欲出文意必
须出没开合。先令妙境周圆。又如止观十二因缘妙
境文中。亦以因缘之境对法华中十如。又对阴入等
境。并在一念之中。皆名不可思议。岂非境照于境邪。
第二句云境照于智者。即以佛界十如等境。照于圆
教五品等智(二十智中圆教有四。一五品智。二六根智。三分證智。四究竟智)。境照于
即指智者大师正说十乘不思议境之初。章安私云
也。故辅行释修德境中亦有此语。故辅行云。故妙境
初文章安料简云。法性自尔非作所成。故知章安深
领玄旨。此指章安第十六番料简尚得谓之初云。岂
今指于第十一番而不得谓之初云邪。章安料简既
为成于不思议意。何异大师正说十乘不思议境。况
辅行释十乘初观不思议境文中亦云。是故今文妙
观观之令成妙境。境方称理。复以所观显于能观。妙
境义成。妙观斯立。为是义故复明于境。以是下。约四
句分别。文为四。初标。以此观之既乃是于不可思议。
故得乃为四句分别不相妨碍也。次境照下。列。然此
四句第一句云境照于境者。即玄文中七科谛境展
转相照。相照即是诸境开合。名异故开。义同故合。义
同既合岂非相照。故十如中初如是性合因缘境初
无明支。以无明支转即为明。明即了因。是故乃成如
是性也。此则岂非初十如中如是性境。照因缘中初
无明境。此一既尔馀可准知。故此乃是境照于境。若
不尔者。前文那云然义解者非消文时。欲出文意必
须出没开合。先令妙境周圆。又如止观十二因缘妙
境文中。亦以因缘之境对法华中十如。又对阴入等
境。并在一念之中。皆名不可思议。岂非境照于境邪。
第二句云境照于智者。即以佛界十如等境。照于圆
教五品等智(二十智中圆教有四。一五品智。二六根智。三分證智。四究竟智)。境照于
十一料简 第 74c 页 X56-0074.png
智既乃如此。其第三句智照于境翻此可知。但第二
句境照于智。即以妙境而为能照。妙智为所。其第三
句即以妙智而为能照。妙境为所。能所虽分心体无
别。第四句云智照于智者。即是圆教五品等智展转
相照。初后不二因果无殊。又复应知约相待妙作如
是说。约绝待妙还开三教粗境粗智以为圆教妙境
妙智。是则六道十如等境世间等智。咸皆微妙并须
圆论。境智相照四句之义思之可知。但今文中既以
圆极简于方便。是故如前约相待妙而论境智相照
四句耳。三照者下。明圆极说照非方便教之所穷了。
照者说者并是人也。方者正也。应者当也。此中一一
皆以圆极简于方便。思之可解。若不尔者。前文那云
顺方便教理不可会。若从极说于理易融。下文那云
又亦不同偏小妄心以为所照邪。四是故下。简异邪
妄及偏小等伪。上文既以圆极简于方便。所以今文
乃云是故不同等也。世谓顽境者。下文喻疑显正例
云。偏指文中一句两句以为顽顿。义同顽境。体心踏
心(踏字他合切。著地也。恐非文意。应作粗字)。止观云。又一种禅人。不达他
根性。纯教乳药。体心踏心。和融觉觅。若泯若了。斯一
辙之意。障难万途。纷然不识。辅行云。又一种下。明化
他失密。引慧文巳前诸失。显得一往斥其不达障难
尚失于小况复大邪。于中先明人非。以不能用化他
安心六十四番。是故成失。况复九乘等邪(辅行第一云。若准九
师相承所用。第一讳明。多用七方便故。第二讳最。多用融心性融相融诸法无碍。第三讳嵩。多用本心三世无
句境照于智。即以妙境而为能照。妙智为所。其第三
句即以妙智而为能照。妙境为所。能所虽分心体无
别。第四句云智照于智者。即是圆教五品等智展转
相照。初后不二因果无殊。又复应知约相待妙作如
是说。约绝待妙还开三教粗境粗智以为圆教妙境
妙智。是则六道十如等境世间等智。咸皆微妙并须
圆论。境智相照四句之义思之可知。但今文中既以
圆极简于方便。是故如前约相待妙而论境智相照
四句耳。三照者下。明圆极说照非方便教之所穷了。
照者说者并是人也。方者正也。应者当也。此中一一
皆以圆极简于方便。思之可解。若不尔者。前文那云
顺方便教理不可会。若从极说于理易融。下文那云
又亦不同偏小妄心以为所照邪。四是故下。简异邪
妄及偏小等伪。上文既以圆极简于方便。所以今文
乃云是故不同等也。世谓顽境者。下文喻疑显正例
云。偏指文中一句两句以为顽顿。义同顽境。体心踏
心(踏字他合切。著地也。恐非文意。应作粗字)。止观云。又一种禅人。不达他
根性。纯教乳药。体心踏心。和融觉觅。若泯若了。斯一
辙之意。障难万途。纷然不识。辅行云。又一种下。明化
他失密。引慧文巳前诸失。显得一往斥其不达障难
尚失于小况复大邪。于中先明人非。以不能用化他
安心六十四番。是故成失。况复九乘等邪(辅行第一云。若准九
师相承所用。第一讳明。多用七方便故。第二讳最。多用融心性融相融诸法无碍。第三讳嵩。多用本心三世无
十一料简 第 75a 页 X56-0075.png
来去真性不动。第四讳就。多用寂心。第五讳监。多用了心能观一如。第六讳慧。多用踏心内外中间心不可得
泯然清净五处止心。第七文师。多用觉心重观三昧灭尽三昧无间三昧。于一切法心无分别。第八讳思。多用
随自意安乐行。第九讳顗。用次第观如次第禅门。用不定观如六妙门。用圆顿观如大止观。以此观之。虽云相
承法门改转。文师巳来既依大论。则知尔前非所承也)。体心等者。明化他法非。
虽体达如空。非体法实智(此空既非体法实智。则是顽境。亦名顽空。顽谓痴顽。
无有觉知。以由此空不是中道第一义空佛性觉照。是故斥之为顽境耳)。虽推(他回切)踏不
受非无作舍觉。虽调和融通非混同法界。虽觉察求
觅非反照心源。虽泯然亡离非契理寂灭。虽了本无
生非智鉴妙境。如此等用非不一途。故云一辙。辙者
车行迹也。故知此等永迷十观及所观境。又亦不同
偏小妄心者。偏谓偏僻。即别教教道巳还也。小谓小
乘三藏也。妄心之言即是阴等十境也。释签云。阴等
十境唯在三教。辅行云。前之八境伹在凡夫。后二名
为圣人方便。若前三教差降不同。别教乃于菩萨之
境伹观二。通教但观一。三藏全无。但观九境。通二乘
人观八境半。三藏二乘观八境全。又云。前八在凡可
见。后二既是圆实方便。故知十境位并在凡。又亦不
同假立真如者。他宗之中有假立真如之说。故今斥
之耳。又假立者。犹别立也。故辅行云。今家用此十法
为境不同。常途别立清净真如无生无漏。如是观者
如离此空别更求空。问。既云用此十法为境。何故简
于偏小妄心。答。此约圆极妙境而说。是故须简偏小
妄心。故止观云。此十重观法横竖收束微妙精巧。初
则简境真伪(云云)。辅行云。摄诸法尽故云收束。理幽
泯然清净五处止心。第七文师。多用觉心重观三昧灭尽三昧无间三昧。于一切法心无分别。第八讳思。多用
随自意安乐行。第九讳顗。用次第观如次第禅门。用不定观如六妙门。用圆顿观如大止观。以此观之。虽云相
承法门改转。文师巳来既依大论。则知尔前非所承也)。体心等者。明化他法非。
虽体达如空。非体法实智(此空既非体法实智。则是顽境。亦名顽空。顽谓痴顽。
无有觉知。以由此空不是中道第一义空佛性觉照。是故斥之为顽境耳)。虽推(他回切)踏不
受非无作舍觉。虽调和融通非混同法界。虽觉察求
觅非反照心源。虽泯然亡离非契理寂灭。虽了本无
生非智鉴妙境。如此等用非不一途。故云一辙。辙者
车行迹也。故知此等永迷十观及所观境。又亦不同
偏小妄心者。偏谓偏僻。即别教教道巳还也。小谓小
乘三藏也。妄心之言即是阴等十境也。释签云。阴等
十境唯在三教。辅行云。前之八境伹在凡夫。后二名
为圣人方便。若前三教差降不同。别教乃于菩萨之
境伹观二。通教但观一。三藏全无。但观九境。通二乘
人观八境半。三藏二乘观八境全。又云。前八在凡可
见。后二既是圆实方便。故知十境位并在凡。又亦不
同假立真如者。他宗之中有假立真如之说。故今斥
之耳。又假立者。犹别立也。故辅行云。今家用此十法
为境不同。常途别立清净真如无生无漏。如是观者
如离此空别更求空。问。既云用此十法为境。何故简
于偏小妄心。答。此约圆极妙境而说。是故须简偏小
妄心。故止观云。此十重观法横竖收束微妙精巧。初
则简境真伪(云云)。辅行云。摄诸法尽故云收束。理幽
十一料简 第 75b 页 X56-0075.png
为微。绝待为妙。不滥偏小名精。安布次比名巧。初则
简圆极境名真。以偏小为伪。文句记云。简境及心者。
境既简于真伪。心亦须辨偏圆。以若非圆心不具三
千。若非三千摄法不遍。故须简于思议心生。取不思
议心具者也。若通而言之。心即是境。故文句记云。心
境俱心也。若别而言之。心谓刹那不思议心。境谓百
界三千妙境。文句记中从别而说。是故谓之简境及
心也。以圆妙境简于粗境。虽则不同偏小妄心。然而
圆妙不思议境。其实观前思议阴心以成圆妙不思
议境。故止观云。一观心是不思议境。又释签云。今是
圆人所观境界。观巳俱成不思议故。即此意也。又辅
行云。巳闻思议十界历别。示此十界同在一心。则一
心中十界可识。乃至云。人见注云非今所用(旧本止观非今
所用四字注于文下。现行印本则改注文)。便弃思议别求不思议者。远矣。
如为实施权。权是实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实。相待绝
待次与不次悉亦如是。若弃思议。当知是人二法俱
失。又下文云。若无十境乘则无体。所照既尔能照亦
然者。亦应简云。不同偏小世智等也。率尔者。轻率聊
尔也。论语云。子路率尔而对(云云)。
**** 十五料简
破法遍中智断之说。文为二。初问。破法遍
中云须先用无生为首者。止观云。今且置三门。且依
空无生门。辅行云。净名.大品并以无生为首。故今亦
然。文列虽以有门居初。依前诸意且用无生也。问后
料简云何复云无生是智无灭是断者。即止观中引
简圆极境名真。以偏小为伪。文句记云。简境及心者。
境既简于真伪。心亦须辨偏圆。以若非圆心不具三
千。若非三千摄法不遍。故须简于思议心生。取不思
议心具者也。若通而言之。心即是境。故文句记云。心
境俱心也。若别而言之。心谓刹那不思议心。境谓百
界三千妙境。文句记中从别而说。是故谓之简境及
心也。以圆妙境简于粗境。虽则不同偏小妄心。然而
圆妙不思议境。其实观前思议阴心以成圆妙不思
议境。故止观云。一观心是不思议境。又释签云。今是
圆人所观境界。观巳俱成不思议故。即此意也。又辅
行云。巳闻思议十界历别。示此十界同在一心。则一
心中十界可识。乃至云。人见注云非今所用(旧本止观非今
所用四字注于文下。现行印本则改注文)。便弃思议别求不思议者。远矣。
如为实施权。权是实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实。相待绝
待次与不次悉亦如是。若弃思议。当知是人二法俱
失。又下文云。若无十境乘则无体。所照既尔能照亦
然者。亦应简云。不同偏小世智等也。率尔者。轻率聊
尔也。论语云。子路率尔而对(云云)。
**** 十五料简
破法遍中智断之说。文为二。初问。破法遍
中云须先用无生为首者。止观云。今且置三门。且依
空无生门。辅行云。净名.大品并以无生为首。故今亦
然。文列虽以有门居初。依前诸意且用无生也。问后
料简云何复云无生是智无灭是断者。即止观中引
十一料简 第 75c 页 X56-0075.png
佛藏示相。涅槃释义。地持对教。文后料简云。问。若无
生门摄一切法者。则无复诸门。答。无生门亦摄诸门。
诸门亦摄无生门。若依智德义便。故言无生门。此应
四句。生门。无生门。双亦。双非。若依断德义便。应有灭
门。不灭门。双亦。双非。大经举十五日月光增正喻智
德。十六日月光减正喻断德。辅行云。既从智断二德
以立门名。三十二门未尝别异。随举一门摄三十一。
智则是观。断则是止。观异名如。释名中会异科说。若
其然者。依无生门说破法遍。则但有观而无止邪。次
答中言破遍门意从事偏说者。约理而论止观同体。
约事而辨止观随宜。故无生门属于智德。智德是观。
既是随宜。是故从事偏说无妨。则不可以止观同体
而为难也。故文中云。有定之慧而尽净之者。破遍文
初云。若未相应。应用有定之慧而尽净之。故言破耳。
具如记中广分别说者。安心破遍并是绝待。咸具定
慧。今据初心欲入未入。随事调熟用与不同。或宜有
慧之定如前安心。或宜有定之慧如今破遍。故从行
立名名不虚设。又前安心中先推法性。义多从定。是
故云安。今此破遍中先准教门。义多从慧。是故云破。
二文兼具法体无偏。故前信.法莫非法性止观故也。
今此无生亦由同体止观故也。故会异中云。止中有
观观中有止(云云)。
**** 十六料简
禅境初因缘妙境中云不同取著一念能
具三千。文为二。初问止观所观开为十境。第六即是
生门摄一切法者。则无复诸门。答。无生门亦摄诸门。
诸门亦摄无生门。若依智德义便。故言无生门。此应
四句。生门。无生门。双亦。双非。若依断德义便。应有灭
门。不灭门。双亦。双非。大经举十五日月光增正喻智
德。十六日月光减正喻断德。辅行云。既从智断二德
以立门名。三十二门未尝别异。随举一门摄三十一。
智则是观。断则是止。观异名如。释名中会异科说。若
其然者。依无生门说破法遍。则但有观而无止邪。次
答中言破遍门意从事偏说者。约理而论止观同体。
约事而辨止观随宜。故无生门属于智德。智德是观。
既是随宜。是故从事偏说无妨。则不可以止观同体
而为难也。故文中云。有定之慧而尽净之者。破遍文
初云。若未相应。应用有定之慧而尽净之。故言破耳。
具如记中广分别说者。安心破遍并是绝待。咸具定
慧。今据初心欲入未入。随事调熟用与不同。或宜有
慧之定如前安心。或宜有定之慧如今破遍。故从行
立名名不虚设。又前安心中先推法性。义多从定。是
故云安。今此破遍中先准教门。义多从慧。是故云破。
二文兼具法体无偏。故前信.法莫非法性止观故也。
今此无生亦由同体止观故也。故会异中云。止中有
观观中有止(云云)。
**** 十六料简
禅境初因缘妙境中云不同取著一念能
具三千。文为二。初问止观所观开为十境。第六即是
十一料简 第 76a 页 X56-0076.png
禅定境也。而禅定境自开为十。初根本四禅。十神通
禅前七种禅伹直明所发禅定之相。至第八因缘禅
中乃明发于十二因缘禅境。约此十二因缘禅境以
明十乘妙观。而初妙境中乃云。不同世人取著一念
能具三千。故云禅境。句初十二因缘观不思议境。初
云不同等也。然止观中但云。复次言一念不同世人
取著一异定相。一念乃是非一非异而论一耳。止观
此文虽则不言百界三千。而前文中乃云复次十二
因缘十如十境在一念心中。乃至云一人一念悉皆
具足十界十如。而又简于不同世人取著一异定相。
一念文一念具足十界十如乃是非一非异。而论一
念之一。十界十如之异。故此乃简不同世人取著一
念能具三千也。辅行解此具引如前。以一例诸。文中
引之。此不烦录。为唯此中诸境皆然者。今问取著一
念不具三千。为独在此禅境之中因缘妙境。为复通
于阴入烦恼。乃至菩萨诸妙境中皆如是邪。次答中
言一切皆尔者。意云文虽在此义通上下。故知始自
观阴入界成于妙境。乃至观于二乘菩萨以成妙境。
一念具于百界三千皆同于取著一念能具三千。并
是约于非一而论一念。非异而论三千耳。是故谓之
一切皆尔。故辅行云。故知三千非三千。具足三佛性。
三千既尔。一念亦然。故前文云。以一例诸。部内唯有
一文说之。以此一文而均上下。使处处文义通彻照
然。若尔何但止观如此。以至妙玄文句亦然。近来学
禅前七种禅伹直明所发禅定之相。至第八因缘禅
中乃明发于十二因缘禅境。约此十二因缘禅境以
明十乘妙观。而初妙境中乃云。不同世人取著一念
能具三千。故云禅境。句初十二因缘观不思议境。初
云不同等也。然止观中但云。复次言一念不同世人
取著一异定相。一念乃是非一非异而论一耳。止观
此文虽则不言百界三千。而前文中乃云复次十二
因缘十如十境在一念心中。乃至云一人一念悉皆
具足十界十如。而又简于不同世人取著一异定相。
一念文一念具足十界十如乃是非一非异。而论一
念之一。十界十如之异。故此乃简不同世人取著一
念能具三千也。辅行解此具引如前。以一例诸。文中
引之。此不烦录。为唯此中诸境皆然者。今问取著一
念不具三千。为独在此禅境之中因缘妙境。为复通
于阴入烦恼。乃至菩萨诸妙境中皆如是邪。次答中
言一切皆尔者。意云文虽在此义通上下。故知始自
观阴入界成于妙境。乃至观于二乘菩萨以成妙境。
一念具于百界三千皆同于取著一念能具三千。并
是约于非一而论一念。非异而论三千耳。是故谓之
一切皆尔。故辅行云。故知三千非三千。具足三佛性。
三千既尔。一念亦然。故前文云。以一例诸。部内唯有
一文说之。以此一文而均上下。使处处文义通彻照
然。若尔何但止观如此。以至妙玄文句亦然。近来学
十一料简 第 76b 页 X56-0076.png
者都迷此旨。将何以明一念三千乃是终穷究竟极
说。章安云。若定谓一念具含万法是如来藏。即同迦
毗罗外道因中先有果计。若定谓心无万法修之方
有。即同优楼僧祛外道因中无果之计。若定谓亦具
亦不具。即同勒娑婆外道因中亦有果亦无果之计。
以至六师各有计著。并属外道之所计耳。所以若闻
心具万法是如来藏。即谓如囊盛沙。若闻心无万法。
即谓犹如兔角。斯并永执邪见之人。何可论道。故涅
槃经喻以痴王求于断弦之声。盖由此也。以此明之。
近代所传止观之道。率尔发头便谓一念具足三千。
岂不同彼迦毗罗哉。若不尔者。何故闻于一念三千
泯绝叵得。辄便难云打叠向于何方而去。呜呼哀哉。
此等师徒从无始来。不知一念诸法寂然。故使于今
不解妄念无一异相。达此无相空中之理。方能具足
三千妙假。一多相即帝网重重。且执权迷实则权实
俱亡。况执邪迷正其道何在。尚非小乘入道之门。岂
能通于大乘妙性邪。故知若迷此旨。不请滥传吾教。
自误误他非同小事。幸希后德试为思之。
**** 十七料简
以据理不隔难取著不具。文为二。初问言
若尔者。若者如也。尔者词之必然也。谓若如上所说
者。应当取著之心凡情妄念不具三千之妙法邪。此
中所问既言应当取著心中不具三千。则是据理不
隔取著亦具三千。以难修观观于妙境简异妄念之
不具耳。故辅行云。若据理论无非法界。亦何隔于取
说。章安云。若定谓一念具含万法是如来藏。即同迦
毗罗外道因中先有果计。若定谓心无万法修之方
有。即同优楼僧祛外道因中无果之计。若定谓亦具
亦不具。即同勒娑婆外道因中亦有果亦无果之计。
以至六师各有计著。并属外道之所计耳。所以若闻
心具万法是如来藏。即谓如囊盛沙。若闻心无万法。
即谓犹如兔角。斯并永执邪见之人。何可论道。故涅
槃经喻以痴王求于断弦之声。盖由此也。以此明之。
近代所传止观之道。率尔发头便谓一念具足三千。
岂不同彼迦毗罗哉。若不尔者。何故闻于一念三千
泯绝叵得。辄便难云打叠向于何方而去。呜呼哀哉。
此等师徒从无始来。不知一念诸法寂然。故使于今
不解妄念无一异相。达此无相空中之理。方能具足
三千妙假。一多相即帝网重重。且执权迷实则权实
俱亡。况执邪迷正其道何在。尚非小乘入道之门。岂
能通于大乘妙性邪。故知若迷此旨。不请滥传吾教。
自误误他非同小事。幸希后德试为思之。
**** 十七料简
以据理不隔难取著不具。文为二。初问言
若尔者。若者如也。尔者词之必然也。谓若如上所说
者。应当取著之心凡情妄念不具三千之妙法邪。此
中所问既言应当取著心中不具三千。则是据理不
隔取著亦具三千。以难修观观于妙境简异妄念之
不具耳。故辅行云。若据理论无非法界。亦何隔于取
十一料简 第 76c 页 X56-0076.png
著妄情。须知据理不隔妄念亦具三千。与辅行云。故
至止观正明观法并以三千而为指南。不可雷同。若
不尔者。前文那云又亦不同偏小妄念以为所照。由
是明之。十乘初观不思议境。一念具于三千之法。不
可滥于取著妄情据理不隔亦具三千也。若其然者。
近人竞说三境之中初性德境一念三千。于六即中
是理即收。于文句记四句立法。乃是理则性德缘了。
殊乖文意甚失旨归。虽辅行云。性德缘了本自有之。
斯乃约于真如观理。照于性德本自二空耳。人不见
之。诚可悲哉。次答中文为四。初明取著不具异于据
理不隔意言。止观中云。一念不同世人取著一念能
具三千者。此乃准的用于妙观观于妙境而说一念
具三千耳。不可同于据埋而论不隔妄情任运本具
也。故辅行云。此据初心习观之人。恐滥托于妄情观
境(妄情观境即向所谓顽境及偏小妄心也)。是故应须简示入门。简示入
门即止观云。不同世人取著一念能具三千。乃是非
一非异而论一念具三千耳。故辅行云。为是何等一
心能具。故简示言。不得同于妄计一念。能了妄念无
一异相。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于一
多相即辨别真伪。故名简示。从兹入道故名为门。次
取著下。明能了取著妄念成三谛之境。取著之心本
是诸法者。据理虽则不隔。望观乃属于事。是故取著
之心本是阴等诸法。亦如前文云。众生久劫但著诸
法也。照此著心缘生虚假假中(中字伹是语助而巳)三千者。即
至止观正明观法并以三千而为指南。不可雷同。若
不尔者。前文那云又亦不同偏小妄念以为所照。由
是明之。十乘初观不思议境。一念具于三千之法。不
可滥于取著妄情据理不隔亦具三千也。若其然者。
近人竞说三境之中初性德境一念三千。于六即中
是理即收。于文句记四句立法。乃是理则性德缘了。
殊乖文意甚失旨归。虽辅行云。性德缘了本自有之。
斯乃约于真如观理。照于性德本自二空耳。人不见
之。诚可悲哉。次答中文为四。初明取著不具异于据
理不隔意言。止观中云。一念不同世人取著一念能
具三千者。此乃准的用于妙观观于妙境而说一念
具三千耳。不可同于据埋而论不隔妄情任运本具
也。故辅行云。此据初心习观之人。恐滥托于妄情观
境(妄情观境即向所谓顽境及偏小妄心也)。是故应须简示入门。简示入
门即止观云。不同世人取著一念能具三千。乃是非
一非异而论一念具三千耳。故辅行云。为是何等一
心能具。故简示言。不得同于妄计一念。能了妄念无
一异相。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能照于一
多相即辨别真伪。故名简示。从兹入道故名为门。次
取著下。明能了取著妄念成三谛之境。取著之心本
是诸法者。据理虽则不隔。望观乃属于事。是故取著
之心本是阴等诸法。亦如前文云。众生久劫但著诸
法也。照此著心缘生虚假假中(中字伹是语助而巳)三千者。即
十一料简 第 77a 页 X56-0077.png
能了妄念阴入从赖缘生。虚假无实非一异相。方能
具足三千之法。故得名为假中三千也。自体性空者。
达于性具三千俗假但有名字(诸文所明圆教三谛。而其俗谛乃是幻有。
幻有无实伹存俗假名字而巳)。名字叵得。是故名为自体性空。即真
谛也即是心性者空假俱荡二边双亡即是中道第
一义谛。故辅行云。心性不动假立中名也。不可思议
圆妙三谛者。总结上文也。故三千妙假即空即中。乃
是不可思议圆妙之三谛矣。三举空华为喻者。法华
文句云。比况名譬。晓训名喻。即托此比彼。寄浅训深
也。空喻真如三谛妙理。华喻诸法取著妄情。华与空
体无二无别。喻于真妄其理本同。此空不当华之与
空。喻于本性常自寂灭。妄元叵得真亦无名对华说
空。喻于对治取著妄情。乃说三谛真实之理空无名
字。喻于真理对妄立。而今既照妄情叵得。是故真理
名字亦无。故金刚錍四十六问中有空华一问。故彼
问云。病眼见华。华处空处。同异存没。法譬如何。今此
与彼辞异意同。何者。太虚空中本自无华。由病眼者
遍空见华。是故名存而虚空中华实不生。病眼若除
见空无华。是故名没而实无华于空中灭。以病眼故
于空见华。空华处异。若能体病知华即空。空华处同。
无明本惑佛眼不明。于法性空见于诸法。故名为存
而法性空。妄情诸法实不曾生。本惑若除佛眼圆照。
见法性空诸法叵得。故名为没。然而诸法实不从于
法性空灭。以本惑故于法性空见于诸法。是故诸法
具足三千之法。故得名为假中三千也。自体性空者。
达于性具三千俗假但有名字(诸文所明圆教三谛。而其俗谛乃是幻有。
幻有无实伹存俗假名字而巳)。名字叵得。是故名为自体性空。即真
谛也即是心性者空假俱荡二边双亡即是中道第
一义谛。故辅行云。心性不动假立中名也。不可思议
圆妙三谛者。总结上文也。故三千妙假即空即中。乃
是不可思议圆妙之三谛矣。三举空华为喻者。法华
文句云。比况名譬。晓训名喻。即托此比彼。寄浅训深
也。空喻真如三谛妙理。华喻诸法取著妄情。华与空
体无二无别。喻于真妄其理本同。此空不当华之与
空。喻于本性常自寂灭。妄元叵得真亦无名对华说
空。喻于对治取著妄情。乃说三谛真实之理空无名
字。喻于真理对妄立。而今既照妄情叵得。是故真理
名字亦无。故金刚錍四十六问中有空华一问。故彼
问云。病眼见华。华处空处。同异存没。法譬如何。今此
与彼辞异意同。何者。太虚空中本自无华。由病眼者
遍空见华。是故名存而虚空中华实不生。病眼若除
见空无华。是故名没而实无华于空中灭。以病眼故
于空见华。空华处异。若能体病知华即空。空华处同。
无明本惑佛眼不明。于法性空见于诸法。故名为存
而法性空。妄情诸法实不曾生。本惑若除佛眼圆照。
见法性空诸法叵得。故名为没。然而诸法实不从于
法性空灭。以本惑故于法性空见于诸法。是故诸法
十一料简 第 77b 页 X56-0077.png
与法性空其处则异。若达本惑则知诸法即是性空。
是故诸法与法性空其体本同。是故当知。空华处同
即是今文华与空体无二无别。此空不当华之与空
及以下句空无名字也。空华处异即是今文对华说
空也。四以此下。例推诸法。以此空华之喻。委悉推寻
真妄事理迷悟缚脱。一切诸法莫不皆如空华之喻
也。
**** 十八料简
因缘妙境文中以三道对三德。文为二。初
问束为三道者。即是收束十二因缘不出三道也。故
无明.爱.取即烦恼道。行.有即业道。识等五支及以生
死即苦道。以对三德者。无明.爱.取转变为明。即般若
德。了因佛性也。行.有业缚变成解脱德。即缘因佛性
也。苦道是生死。变成法身德。即正因佛性也。此从别
对而说。故辅行云。若别对者。翻对义便。若通论者。观
十二因缘真如实理名正因佛性法身德。观十二因
缘智慧是了因佛性般若德。观十二因缘心具足诸
行是缘因佛性解脱德也。故辅行云。若通对者据理
通故。虽有通别皆是圆义也。苦身质碍那对法身者。
即是问于别对三德以苦道对法身也。识等七支苦
道之身既是分段质碍之躯。何得对于中道正因法
身无相邪。次答中言此约理说等者。约于性德之理
而说。是故的相翻对。以苦道之身对遮那之身。是故
作此翻对说耳。故文句记释三道即三德是相对论
种云。言相对者。且从当体敌对相翻。即事理因果迷
是故诸法与法性空其体本同。是故当知。空华处同
即是今文华与空体无二无别。此空不当华之与空
及以下句空无名字也。空华处异即是今文对华说
空也。四以此下。例推诸法。以此空华之喻。委悉推寻
真妄事理迷悟缚脱。一切诸法莫不皆如空华之喻
也。
**** 十八料简
因缘妙境文中以三道对三德。文为二。初
问束为三道者。即是收束十二因缘不出三道也。故
无明.爱.取即烦恼道。行.有即业道。识等五支及以生
死即苦道。以对三德者。无明.爱.取转变为明。即般若
德。了因佛性也。行.有业缚变成解脱德。即缘因佛性
也。苦道是生死。变成法身德。即正因佛性也。此从别
对而说。故辅行云。若别对者。翻对义便。若通论者。观
十二因缘真如实理名正因佛性法身德。观十二因
缘智慧是了因佛性般若德。观十二因缘心具足诸
行是缘因佛性解脱德也。故辅行云。若通对者据理
通故。虽有通别皆是圆义也。苦身质碍那对法身者。
即是问于别对三德以苦道对法身也。识等七支苦
道之身既是分段质碍之躯。何得对于中道正因法
身无相邪。次答中言此约理说等者。约于性德之理
而说。是故的相翻对。以苦道之身对遮那之身。是故
作此翻对说耳。故文句记释三道即三德是相对论
种云。言相对者。且从当体敌对相翻。即事理因果迷
十一料简 第 77c 页 X56-0077.png
悟缚脱等始终理一。故名为性。有生性故。故名为种。
生时此种纯变为修。且从当体敌对相翻。虽则如此。
其如三道三德之性本无二体。故前文云。华与空体
无二无别。故今谓之实论三德体更无前后。若约迷
悟当体敌对相翻而说。则三道在前。无始本迷故也。
三德在后。今日方悟故也。前后虽分体非隔异。是故
得云始终理一。且论无始苦轮(止观明十二因缘亦名十二轮。束縳不穷
故名为轮。辅行云。展转不穷犹如车轮。今文且明苦道故云苦轮耳)无际(既是无穷故无际畔)。与
业烦恼不并(不一也)不别(不异也)者。未言今文不思议境。
是故且论无始三道。且论无始三道尚然。况今妙观
观于妙境邪。是故谓之况今文中等也。故大经三十
六云。一切众生。身及烦恼。俱无先后。一时而有。虽一
时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而有烦恼。荆溪
私谓。诸大乘经云无始者。不独云身。不独烦恼。若一
在先一则有始。今经从于对治机说。故云要因烦恼
而得有身。实而言之。非但过去言无先后。只于现在
烦恼为身。而作因时亦无先后。何者。因果无二色心
体一。三道三德一念无乖。五阴五脱刹那理等。贵在
破执。破执了巳性同虚空。空无先后内外谁施。三十
六轴唯从涅槃。五十二众咸成佛性。故今谓之约于
一念十界百界以论因缘(止观云十二因缘十如十境在一念心中)。约此
因缘以论三道(束十二因缘为三道)。约此三道以论三德(即以三道
别对三德)。既在一念。是故三道及以三德并无前后。故性
德三因无时不具(止观云。性德因中不纵不横名三佛性。修德果不纵不横名为三德
生时此种纯变为修。且从当体敌对相翻。虽则如此。
其如三道三德之性本无二体。故前文云。华与空体
无二无别。故今谓之实论三德体更无前后。若约迷
悟当体敌对相翻而说。则三道在前。无始本迷故也。
三德在后。今日方悟故也。前后虽分体非隔异。是故
得云始终理一。且论无始苦轮(止观明十二因缘亦名十二轮。束縳不穷
故名为轮。辅行云。展转不穷犹如车轮。今文且明苦道故云苦轮耳)无际(既是无穷故无际畔)。与
业烦恼不并(不一也)不别(不异也)者。未言今文不思议境。
是故且论无始三道。且论无始三道尚然。况今妙观
观于妙境邪。是故谓之况今文中等也。故大经三十
六云。一切众生。身及烦恼。俱无先后。一时而有。虽一
时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而有烦恼。荆溪
私谓。诸大乘经云无始者。不独云身。不独烦恼。若一
在先一则有始。今经从于对治机说。故云要因烦恼
而得有身。实而言之。非但过去言无先后。只于现在
烦恼为身。而作因时亦无先后。何者。因果无二色心
体一。三道三德一念无乖。五阴五脱刹那理等。贵在
破执。破执了巳性同虚空。空无先后内外谁施。三十
六轴唯从涅槃。五十二众咸成佛性。故今谓之约于
一念十界百界以论因缘(止观云十二因缘十如十境在一念心中)。约此
因缘以论三道(束十二因缘为三道)。约此三道以论三德(即以三道
别对三德)。既在一念。是故三道及以三德并无前后。故性
德三因无时不具(止观云。性德因中不纵不横名三佛性。修德果不纵不横名为三德
十一料简 第 78a 页 X56-0078.png
含生○具足故云尔)。理体既同相亦无相。岂得更问苦身质碍
那对法身邪。
**** 十九料简
一家所传理事三观。文为二。初问中引有
人问云。此土真诠禀承有绪者。有人即是滥禅之人
也。彼滥禅人见今天台说于止观修證之法。乃设问
云此土真诠禀承有绪(绪者由也耑也)。西域始自迦叶传灯。
此土初则达磨持法。而所传之法是佛心印。故曰真
诠递相分付。是故名为禀承有绪。虽教科开广者。科
者条也品也。谓教门科目条品为缘开之广博。即一
代修多罗藏也。而本味仍存者。即真诠心印有在也。
但寻求此真诠宗源。自然可得会于根本。何须天台
复更立于实相观理一心之三观。唯识历事四运等
推检。溷(胡困切)浊于我心水清流邪。所以滥禅之者亦
有谓之。若未顿超方便且于教法留心等。以彼自谓
所传之法顿超方便。乃是教外别传故也。遂斥依经
立行之人乃是偏小渐次方便。此盖滥禅之者迷于
圆顿修行方法。偏计理性无说无示。而废修德解行
二门。端拱无为。乃言我是顿机直入。若诸经论乃被
中下。渐次之流一家所斥。暗證之徒良由于此。亦如
圭峰禅源诠云。达磨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四禅
八定。南岳天台依三谛理修三止观。教义虽圆终成
次第。唯达磨所传最上乘禅。亦名如来禅。顿同佛体
迥异诸门。又云。讲者偏谈渐义。禅徒多示顿门。又自
谓之禅遇南宗教逢圆觉。呜呼。圭峰滥附他禅。谬斥
那对法身邪。
**** 十九料简
一家所传理事三观。文为二。初问中引有
人问云。此土真诠禀承有绪者。有人即是滥禅之人
也。彼滥禅人见今天台说于止观修證之法。乃设问
云此土真诠禀承有绪(绪者由也耑也)。西域始自迦叶传灯。
此土初则达磨持法。而所传之法是佛心印。故曰真
诠递相分付。是故名为禀承有绪。虽教科开广者。科
者条也品也。谓教门科目条品为缘开之广博。即一
代修多罗藏也。而本味仍存者。即真诠心印有在也。
但寻求此真诠宗源。自然可得会于根本。何须天台
复更立于实相观理一心之三观。唯识历事四运等
推检。溷(胡困切)浊于我心水清流邪。所以滥禅之者亦
有谓之。若未顿超方便且于教法留心等。以彼自谓
所传之法顿超方便。乃是教外别传故也。遂斥依经
立行之人乃是偏小渐次方便。此盖滥禅之者迷于
圆顿修行方法。偏计理性无说无示。而废修德解行
二门。端拱无为。乃言我是顿机直入。若诸经论乃被
中下。渐次之流一家所斥。暗證之徒良由于此。亦如
圭峰禅源诠云。达磨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四禅
八定。南岳天台依三谛理修三止观。教义虽圆终成
次第。唯达磨所传最上乘禅。亦名如来禅。顿同佛体
迥异诸门。又云。讲者偏谈渐义。禅徒多示顿门。又自
谓之禅遇南宗教逢圆觉。呜呼。圭峰滥附他禅。谬斥
十一料简 第 78b 页 X56-0078.png
衡岳。孔子所谓道听涂说德之弃也。具如大部补注
中辨。又清凉云。贤首所立顿教。诃教泯相即顺禅宗。
悲哉。清凉一至于此。吾佛所说大小乘法教化众生。
奚尝少于诃泯遣荡邪。又有人谓。崇法禅师昔日听
律。乃叹云。解脱之道天壤相隔。遂弃之。学经论。洞明
智者一宗偏说法华十妙。后又叹云。余以不退心慕
常乐果。当自初地至于十地。岂为名相所缚邪。乃舍
之直造韶禅师道场。韶公接之云。自性清净无一法
可得者佛之理也。百福庄严无一善可弃者佛之事
也。虽分二途皆强名耳。吾是崇寿之子玄沙之孙。建
大法幢以金刚体全付于汝。今问。若尔将何以为教
外别传乎。戒律是三学之初章。入道之前阵。何乖解
脱之路邪。况维摩云。其知此者是名奉律。若其然者
何法非律乎。佛所说经菩萨造论。岂以名相束缚于
人邪。苟如韶公所说。将何以高南岳天台邪。而崇法
禅师云为名相所缚者。自是汝学天台不得其门耳。
而十妙之法奚尝束缚于汝哉。谅是徒闻十妙之名。
不达一心三观之旨。妄生取舍。真可哀哉。孟子云。吾
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
者。斯言信矣。
次答文为二。初责来问浚(私闰切深也)流本清挠(玉篇云乃饱乃
教二切训乱也)之未浊者。先责所问云四运推捡溷我清流
也。是知深流本自清洁。设使挠之亦未溷浊。何得闻
于唯识历事推捡四运四性叵得。自疑谓之乱于清
中辨。又清凉云。贤首所立顿教。诃教泯相即顺禅宗。
悲哉。清凉一至于此。吾佛所说大小乘法教化众生。
奚尝少于诃泯遣荡邪。又有人谓。崇法禅师昔日听
律。乃叹云。解脱之道天壤相隔。遂弃之。学经论。洞明
智者一宗偏说法华十妙。后又叹云。余以不退心慕
常乐果。当自初地至于十地。岂为名相所缚邪。乃舍
之直造韶禅师道场。韶公接之云。自性清净无一法
可得者佛之理也。百福庄严无一善可弃者佛之事
也。虽分二途皆强名耳。吾是崇寿之子玄沙之孙。建
大法幢以金刚体全付于汝。今问。若尔将何以为教
外别传乎。戒律是三学之初章。入道之前阵。何乖解
脱之路邪。况维摩云。其知此者是名奉律。若其然者
何法非律乎。佛所说经菩萨造论。岂以名相束缚于
人邪。苟如韶公所说。将何以高南岳天台邪。而崇法
禅师云为名相所缚者。自是汝学天台不得其门耳。
而十妙之法奚尝束缚于汝哉。谅是徒闻十妙之名。
不达一心三观之旨。妄生取舍。真可哀哉。孟子云。吾
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
者。斯言信矣。
次答文为二。初责来问浚(私闰切深也)流本清挠(玉篇云乃饱乃
教二切训乱也)之未浊者。先责所问云四运推捡溷我清流
也。是知深流本自清洁。设使挠之亦未溷浊。何得闻
于唯识历事推捡四运四性叵得。自疑谓之乱于清
十一料简 第 78c 页 X56-0078.png
净之心邪。次真源下。责其所问云一心三观未会宗
源也。是知真源其体本净。如或混(胡本切)也。讵(其吕切。岂也。亦
去声呼)有妨(去声通乎)碍乎。何得闻于实相观理更不馀涂。
便谓不能寻源会本邪。此中既举源流枝本。若不约
于实相观理。唯识历事如何消之。
次设使下。正明所传。文为二。初斥天竺来仪。未若兜
率垂降。言印度者。此云日月。良以彼方圣贤相继开
悟众生犹如日月。故以名焉。旧云天竺。身毒(音笃)。贤豆
也。设者犹纵也亦犹假也。谓纵使西域印度有于一
圣来仪。戾止传佛心印。未若(若者如也)兜率(此云喜足亦云妙足)补
处慈尊二生垂降化身开导也。言一圣者。或谓此是
假立耳。其实无人也。今寻文意。恐指达磨耳。谓纵使
达磨乃是西域一圣来仪。亦乃未如兜率慈氏二生
垂降也。良以补处其位超过一切菩萨之圣故也。岂
可以达磨西来便是传佛心印。而贬补处垂降名为
教家偏渐邪。言二生者。净名广疏解世尊授弥勒菩
萨一生记云。言一生者。但取未来更来阎浮提中生
也。大论云。三生谓此生一也。兜率天生二也。未来更
来阎浮提生三也。今云二生垂降者。即第二生也。又
慈恩基师上生疏云。一者一生所系。二者最后之身。
三者坐道场身。上生即一生所系。下生局后二身。此
非今文二生垂降之义也。
故东阳下。次正明天台祖承心要。文为三。初明近承
补处心要。文为二。初总叙祖承人法。东阳大士者。人
源也。是知真源其体本净。如或混(胡本切)也。讵(其吕切。岂也。亦
去声呼)有妨(去声通乎)碍乎。何得闻于实相观理更不馀涂。
便谓不能寻源会本邪。此中既举源流枝本。若不约
于实相观理。唯识历事如何消之。
次设使下。正明所传。文为二。初斥天竺来仪。未若兜
率垂降。言印度者。此云日月。良以彼方圣贤相继开
悟众生犹如日月。故以名焉。旧云天竺。身毒(音笃)。贤豆
也。设者犹纵也亦犹假也。谓纵使西域印度有于一
圣来仪。戾止传佛心印。未若(若者如也)兜率(此云喜足亦云妙足)补
处慈尊二生垂降化身开导也。言一圣者。或谓此是
假立耳。其实无人也。今寻文意。恐指达磨耳。谓纵使
达磨乃是西域一圣来仪。亦乃未如兜率慈氏二生
垂降也。良以补处其位超过一切菩萨之圣故也。岂
可以达磨西来便是传佛心印。而贬补处垂降名为
教家偏渐邪。言二生者。净名广疏解世尊授弥勒菩
萨一生记云。言一生者。但取未来更来阎浮提中生
也。大论云。三生谓此生一也。兜率天生二也。未来更
来阎浮提生三也。今云二生垂降者。即第二生也。又
慈恩基师上生疏云。一者一生所系。二者最后之身。
三者坐道场身。上生即一生所系。下生局后二身。此
非今文二生垂降之义也。
故东阳下。次正明天台祖承心要。文为三。初明近承
补处心要。文为二。初总叙祖承人法。东阳大士者。人
十一料简 第 79a 页 X56-0079.png
也。三观四运而为心要者。法也。言东阳者。古称东阳
郡。今为东阳县。县有东阳山。属婺州。言大士者。大论
以菩萨为大士。大者简小也。士者事也。按大士实录
及李华员外撰左溪行状。皆云东阳大士姓傅名翕。
时谓弥勒化身。而左溪即大士六代之孙也。位居等
觉者。一生补处也。亦名无垢地。过十地。解入百千三
昧。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若望妙觉犹有一等。故名
等觉。虽有一品微细无明。亦乃如无。故名无垢。且一
生补处弥勒大士。尚以理事三观四运而为心要。岂
有印度一圣来仪便废此邪。高僧传云。达磨禅师初
到宋境。北度至魏。随其所在诲以禅寂。于时国中盛
弘讲授。乍闻禅法多生讥谤。乃有道育.慧可二人。年
虽在后锐志高远。初逢法将弘道有归。感其精诚诲
以定法。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
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著。入道多涂要
唯二种。谓理.行也。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以
客尘故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
住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行入四
行万行同摄。初报怨行。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
憎。今虽无犯是我宿怨。甘心受之。二随缘行。众生无
我苦乐随缘。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
为求。道士(古之释子皆称道士。后为黄巾滥窃呼之)悟真理与俗反。四名
称法行。即是性净之理故也。滥禅之人请读斯文。何
得斥今立于理事三观四运。自疑谓之溷我清流不
郡。今为东阳县。县有东阳山。属婺州。言大士者。大论
以菩萨为大士。大者简小也。士者事也。按大士实录
及李华员外撰左溪行状。皆云东阳大士姓傅名翕。
时谓弥勒化身。而左溪即大士六代之孙也。位居等
觉者。一生补处也。亦名无垢地。过十地。解入百千三
昧。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若望妙觉犹有一等。故名
等觉。虽有一品微细无明。亦乃如无。故名无垢。且一
生补处弥勒大士。尚以理事三观四运而为心要。岂
有印度一圣来仪便废此邪。高僧传云。达磨禅师初
到宋境。北度至魏。随其所在诲以禅寂。于时国中盛
弘讲授。乍闻禅法多生讥谤。乃有道育.慧可二人。年
虽在后锐志高远。初逢法将弘道有归。感其精诚诲
以定法。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
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著。入道多涂要
唯二种。谓理.行也。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以
客尘故舍伪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
住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行入四
行万行同摄。初报怨行。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
憎。今虽无犯是我宿怨。甘心受之。二随缘行。众生无
我苦乐随缘。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
为求。道士(古之释子皆称道士。后为黄巾滥窃呼之)悟真理与俗反。四名
称法行。即是性净之理故也。滥禅之人请读斯文。何
得斥今立于理事三观四运。自疑谓之溷我清流不
十一料简 第 79b 页 X56-0079.png
能复本邪。况达磨以四卷楞伽授于慧可。乃云吾观
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可度世。可附玄理如前
所陈。遭贼斫臂以法御心不觉痛苦。火烧斫处血断
帛裹乞食如故。况复又云。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
真性。后人何得弃此法言。自谓达磨西来乃是教外
别传心印邪。何得辄云宗门之旨非教家所知邪。呜
呼。若苟执此见。其犹舍五经而谈尧舜之道耳。异哉。
高僧传云。南岳禅师。定慧凝远性戒自然。威德尊严
道风遐扇。幼感梵僧劝令出俗。长蒙遍吉现形摩顶。
讽诵法华智通宿命。翘勤方等灵相郁蒸。九旬策修
一时圆證。法华三昧大乘法门朗然开发。自是之后
寂照幽深辩才无滞。于是内求之士重茧云集。以所
證法传授学人。并托静山林宴居岩籔。练微入寂弘
益巨多。昔江左佛法盛弘义门。自思南度定慧双举
矣。天台智者。幼冥祯感夙禀玄风。蕴道天台寻师衡
岭。双弘定慧圆照一乘。受四教于神僧。禀三观于上
德。入法华三昧。證陀罗尼门。照了法华若高辉之临
幽谷。说摩诃衍似长风之游太虚。假令文字之师千
群万众。寻其妙辩莫能穷也。自发轸南岳。弘道金陵。
托业玉泉。遁迹台岭。三十馀载盛演一乘。止观禅门
利益唯远。义同指月不滞筌罤。或于一法中演无量
义。摄无量义还入一心。实观玄微清辩无尽。由是四
方法侣请益如林。若定若慧传灯逾广。为大机感著
述其文。并理会无生宗归一极。禅门止观及法华玄。
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可度世。可附玄理如前
所陈。遭贼斫臂以法御心不觉痛苦。火烧斫处血断
帛裹乞食如故。况复又云。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
真性。后人何得弃此法言。自谓达磨西来乃是教外
别传心印邪。何得辄云宗门之旨非教家所知邪。呜
呼。若苟执此见。其犹舍五经而谈尧舜之道耳。异哉。
高僧传云。南岳禅师。定慧凝远性戒自然。威德尊严
道风遐扇。幼感梵僧劝令出俗。长蒙遍吉现形摩顶。
讽诵法华智通宿命。翘勤方等灵相郁蒸。九旬策修
一时圆證。法华三昧大乘法门朗然开发。自是之后
寂照幽深辩才无滞。于是内求之士重茧云集。以所
證法传授学人。并托静山林宴居岩籔。练微入寂弘
益巨多。昔江左佛法盛弘义门。自思南度定慧双举
矣。天台智者。幼冥祯感夙禀玄风。蕴道天台寻师衡
岭。双弘定慧圆照一乘。受四教于神僧。禀三观于上
德。入法华三昧。證陀罗尼门。照了法华若高辉之临
幽谷。说摩诃衍似长风之游太虚。假令文字之师千
群万众。寻其妙辩莫能穷也。自发轸南岳。弘道金陵。
托业玉泉。遁迹台岭。三十馀载盛演一乘。止观禅门
利益唯远。义同指月不滞筌罤。或于一法中演无量
义。摄无量义还入一心。实观玄微清辩无尽。由是四
方法侣请益如林。若定若慧传灯逾广。为大机感著
述其文。并理会无生宗归一极。禅门止观及法华玄。
十一料简 第 79c 页 X56-0079.png
伹约观心为众敷演。灌顶.法慎随听笔录。顗自印可
天下盛传。可谓行人之心镜。巨夜之明灯。自古观门
未之加矣。岂达磨西来别传心印而胜于此邪。是知
圭峰云。南岳.天台依三谛理。修三止观。教义虽圆。终
成次第者。斯言谬矣。况复圭峰禀受清凉。而清凉云。
撮台衡三观之趣。使教合忘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
不假更看他面。谓别有忘机之门。昔人不参善友。但
尚寻文。年事稍衰便欲废教求禅。岂唯抑乎佛心。亦
乃翻误后学。况复清凉亦禀贤首。而贤首起信论疏
及心经疏。凡明修行方法并指天台止观。圭峰何得
背祖违师妄生形斥。岂不惧于后之明哲考其虚实
邪。
故独自下。次别引理事心要之诗。此诗具在大士实
录。初引独自精诗者。證于今家一心三观实相观理。
谓一切法无非法性更不馀涂也。言荆棘者。唐章怀
太子注后汉书云。荆棘者榛(仕银切。木丛生也)梗之谓也。亦
名楚亦云荆也。次引独自作诗者。證于今家四运四
性唯识历事推检叵得也。并(早政切)者并也皆也。此中
既引独自作诗以證唯识历事推检。而辅行中前文
所引独自作诗以證唯识四运推检。与今文同。后文
所引独自精诗以證作受修唯识观。恐是误也。况复
于其作受修观。合当引于独自作诗。故不可引独自
精诗也。又复若以本末相映理事不二而消之者。故
虽唯识四运推检。亦可引于独自精诗实相观理。以
天下盛传。可谓行人之心镜。巨夜之明灯。自古观门
未之加矣。岂达磨西来别传心印而胜于此邪。是知
圭峰云。南岳.天台依三谛理。修三止观。教义虽圆。终
成次第者。斯言谬矣。况复圭峰禀受清凉。而清凉云。
撮台衡三观之趣。使教合忘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
不假更看他面。谓别有忘机之门。昔人不参善友。但
尚寻文。年事稍衰便欲废教求禅。岂唯抑乎佛心。亦
乃翻误后学。况复清凉亦禀贤首。而贤首起信论疏
及心经疏。凡明修行方法并指天台止观。圭峰何得
背祖违师妄生形斥。岂不惧于后之明哲考其虚实
邪。
故独自下。次别引理事心要之诗。此诗具在大士实
录。初引独自精诗者。證于今家一心三观实相观理。
谓一切法无非法性更不馀涂也。言荆棘者。唐章怀
太子注后汉书云。荆棘者榛(仕银切。木丛生也)梗之谓也。亦
名楚亦云荆也。次引独自作诗者。證于今家四运四
性唯识历事推检叵得也。并(早政切)者并也皆也。此中
既引独自作诗以證唯识历事推检。而辅行中前文
所引独自作诗以證唯识四运推检。与今文同。后文
所引独自精诗以證作受修唯识观。恐是误也。况复
于其作受修观。合当引于独自作诗。故不可引独自
精诗也。又复若以本末相映理事不二而消之者。故
虽唯识四运推检。亦可引于独自精诗实相观理。以
十一料简 第 80a 页 X56-0080.png
显唯识历事悟理也。
况复下。次明远禀佛璎珞经。今家所明三观妙行。非
伹近承东阳大士。亦乃远禀佛璎珞经。辅行云。本业
璎珞经有两处文明此三观。上卷明十回向中一一
回向各各有十所缘境界。第十回向中第十观者。名
为无相第一义观。得入初地。初地巳上三观一心言
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
观为方便。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
谛心心寂灭。自然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诃萨。此
即别教次第三观耳。下卷云。敬首菩萨白佛言。如上
所说若因若果若贤若圣一切功德。今此会中十四
亿那由他。人谁能不起此座受学修习。从始至终入
菩萨位。时佛顶发放一切光。复集十方百亿佛土诸
菩萨众。即于众中告文殊.普贤.法慧.功德林.金刚幢.
金刚藏.善财童子等。汝见是众中敬首菩萨问三观
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切菩萨所修三观法门不。
汝等各领百万大众。皆应修学如是法门。此即圆教
一心三观也。今文所指正在于圆。是故谓之本宗璎
珞。辅行问云。若尔唯应上地修此三观。何关凡下。答。
经文既云各领百万大众皆应修学。何独上地。又大
璎珞经云。摄意入定分别三观。亦不见人入定意者。
游心十方无量世界。承事供养观一切法。是则名为
具足禅度。是故当知三观未圆禅度未满。三智具如
大品三智品中(止观大意中注云。三观名义在大璎珞等经。三谛名义在仁王等经。今谓
况复下。次明远禀佛璎珞经。今家所明三观妙行。非
伹近承东阳大士。亦乃远禀佛璎珞经。辅行云。本业
璎珞经有两处文明此三观。上卷明十回向中一一
回向各各有十所缘境界。第十回向中第十观者。名
为无相第一义观。得入初地。初地巳上三观一心言
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
观为方便。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
谛心心寂灭。自然进入初地法流水中名摩诃萨。此
即别教次第三观耳。下卷云。敬首菩萨白佛言。如上
所说若因若果若贤若圣一切功德。今此会中十四
亿那由他。人谁能不起此座受学修习。从始至终入
菩萨位。时佛顶发放一切光。复集十方百亿佛土诸
菩萨众。即于众中告文殊.普贤.法慧.功德林.金刚幢.
金刚藏.善财童子等。汝见是众中敬首菩萨问三观
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切菩萨所修三观法门不。
汝等各领百万大众。皆应修学如是法门。此即圆教
一心三观也。今文所指正在于圆。是故谓之本宗璎
珞。辅行问云。若尔唯应上地修此三观。何关凡下。答。
经文既云各领百万大众皆应修学。何独上地。又大
璎珞经云。摄意入定分别三观。亦不见人入定意者。
游心十方无量世界。承事供养观一切法。是则名为
具足禅度。是故当知三观未圆禅度未满。三智具如
大品三智品中(止观大意中注云。三观名义在大璎珞等经。三谛名义在仁王等经。今谓
十一料简 第 80b 页 X56-0080.png
此指旧仁王经耳。而慈恩宗人不达于此。却准新仁王经但明二谛。以斥天台所明三谛。况复又迷二谛三谛
但是开合之不同耳)。故三观智文理有凭。非徒胸臆虚张无据
也。
补处下。三结远近同归一辙。文为四。初明大士金口
亲承一生补处弥勒大士。释迦如来紫磨金身。口业
所说璎珞等经三观妙行。亲于佛前禀承遵奉流通
永永。所以兜率二生垂降。乃以三观四运捡寻。岂唯
自照兼以利他。故知下。次明天台禀承符契。以是故
知一家教门所明三观。远则承禀佛所说经。近则复
与大士符契。东阳大士道王梁朝。灭于陈代大建年
中。天台智者生于梁末法化陈隋。故东阳大士与天
台智者往往相遇矣。边下中高边高中下名之为宛。
显了可见名为宛然。言符契者。符亦契也。汉书封功
臣以竹长六寸分而合之为符。故字从竹也。契者约
也即契劵也。释名云。劵。绻也。相约束缱(去善切)绻(口阮切。玉
篇云不离散也。韵集云谨慎也)为限也。况所用下。三明一家通宗诸
教。摩诃止观正明观法。并以法华诸法实相即实之
权百界三千而为妙境。乃至离爱不离境故。故诸境
十乘皆以法华大车为喻。是故名为所用义旨以法
华为宗骨。良以灵岳亲承道场契悟。正在于此故也。
故智者临终听唱法华竟乃云。法门父母慧解由生。
本迹旷大微妙难测。止观序云。智者事南岳。南岳事
文师。文师用心一依释论(诸文亦云智度论。论云。智度大道佛善来。智度深海
佛穷底。智度相义佛无碍。稽首智度无等佛。亦云摩诃衍论。亦云大论。以摩诃衍翻为大故。般若翻为智故。故
但是开合之不同耳)。故三观智文理有凭。非徒胸臆虚张无据
也。
补处下。三结远近同归一辙。文为四。初明大士金口
亲承一生补处弥勒大士。释迦如来紫磨金身。口业
所说璎珞等经三观妙行。亲于佛前禀承遵奉流通
永永。所以兜率二生垂降。乃以三观四运捡寻。岂唯
自照兼以利他。故知下。次明天台禀承符契。以是故
知一家教门所明三观。远则承禀佛所说经。近则复
与大士符契。东阳大士道王梁朝。灭于陈代大建年
中。天台智者生于梁末法化陈隋。故东阳大士与天
台智者往往相遇矣。边下中高边高中下名之为宛。
显了可见名为宛然。言符契者。符亦契也。汉书封功
臣以竹长六寸分而合之为符。故字从竹也。契者约
也即契劵也。释名云。劵。绻也。相约束缱(去善切)绻(口阮切。玉
篇云不离散也。韵集云谨慎也)为限也。况所用下。三明一家通宗诸
教。摩诃止观正明观法。并以法华诸法实相即实之
权百界三千而为妙境。乃至离爱不离境故。故诸境
十乘皆以法华大车为喻。是故名为所用义旨以法
华为宗骨。良以灵岳亲承道场契悟。正在于此故也。
故智者临终听唱法华竟乃云。法门父母慧解由生。
本迹旷大微妙难测。止观序云。智者事南岳。南岳事
文师。文师用心一依释论(诸文亦云智度论。论云。智度大道佛善来。智度深海
佛穷底。智度相义佛无碍。稽首智度无等佛。亦云摩诃衍论。亦云大论。以摩诃衍翻为大故。般若翻为智故。故
十一料简 第 80c 页 X56-0080.png
云大智度论。亦云释论。睿公序云。宪章智典作兹释论)。论是龙树所说。付法藏
中第十三师智者观心论云。归命龙树师。验知龙树
是高祖也。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
名。亦是中道义。今止观中既用智论因缘生法即空
假中。是故谓之以智论为指南也。言指南者。文选吴
都赋云。指南司方。注云。指南车也。车上有木人常。指
其南。故云司方也。又古今注云。指南车起于黄帝与
蚩尤战于𣵠鹿之野。蚩尤作大雾以迷四方。于是乃
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问。若以智
论为指南者。辅行那云以三千为指南邪。答。此亦无
别。但是随文趣举为况耳。散引诸文该乎一代。文体
正意唯归二经。一依法华本迹显实(即向所谓以法华为宗骨也)。
二依涅槃扶律谈常。良以法华虽则显实。末代根钝
若无扶助则正行倾覆。故正助相添方能乘于大车
远运。故云以大经为扶疏也。扶字应从木从手。乃是
扶持字耳。疏字平声呼。应从草。文选读山海经诗云。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注云。枝叶四布貌也。今文
之意乃取扶助之义以解扶蔬之名。何以知之。文句
记释药草喻品文句中云。言扶蔬者。扶谓扶助。尔雅
云。林有草木曰蔬。记作此解扶蔬之名。恐是误也。若
尔今文应云以大经为扶助。方乃允合扶律谈常之
义。不须谓之以大经为扶蔬也。妙玄中明别教断伏
高下。依大品三观。引大品云。菩萨欲具道慧当学般
若。即是十住。习从假入空观。伏爱见论。欲入十住位。
中第十三师智者观心论云。归命龙树师。验知龙树
是高祖也。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
名。亦是中道义。今止观中既用智论因缘生法即空
假中。是故谓之以智论为指南也。言指南者。文选吴
都赋云。指南司方。注云。指南车也。车上有木人常。指
其南。故云司方也。又古今注云。指南车起于黄帝与
蚩尤战于𣵠鹿之野。蚩尤作大雾以迷四方。于是乃
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问。若以智
论为指南者。辅行那云以三千为指南邪。答。此亦无
别。但是随文趣举为况耳。散引诸文该乎一代。文体
正意唯归二经。一依法华本迹显实(即向所谓以法华为宗骨也)。
二依涅槃扶律谈常。良以法华虽则显实。末代根钝
若无扶助则正行倾覆。故正助相添方能乘于大车
远运。故云以大经为扶疏也。扶字应从木从手。乃是
扶持字耳。疏字平声呼。应从草。文选读山海经诗云。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注云。枝叶四布貌也。今文
之意乃取扶助之义以解扶蔬之名。何以知之。文句
记释药草喻品文句中云。言扶蔬者。扶谓扶助。尔雅
云。林有草木曰蔬。记作此解扶蔬之名。恐是误也。若
尔今文应云以大经为扶助。方乃允合扶律谈常之
义。不须谓之以大经为扶蔬也。妙玄中明别教断伏
高下。依大品三观。引大品云。菩萨欲具道慧当学般
若。即是十住。习从假入空观。伏爱见论。欲入十住位。
十一料简 第 81a 页 X56-0081.png
若得十住即断界内见思也。欲以道慧具足道种慧
当学般若。此即修从空入假观入十行也。欲以道种
慧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观入十回
向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此即是
證中道观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学
般若。此即等觉也。无明烦恼习尽。此即妙觉也。释签
问云。今此文中将此四义以对三观。与大论中释因
中总别果上总别何异。答。言异意同。何者。空假为因。
中道为果。从假入空为因中总相。从空入假为因中
别相。别人修中初但总相为果上总。若入初地双照
二谛为果上别。当四义与三不殊。若以别显圆则其
义可见。故止观中明四智云。四智者如大品明道慧.
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释论解此有多种。或言因
中但有理体名道慧.道种慧。果上事理皆满名一切
智.一切种智。或言因中权实故言道慧.道种慧。入空
为实慧。入假为权慧。或言果上权实故言一切智.一
切种智。直缘中道名一切智。双照二谛名一切种智。
或言因中总别。果上总别。或言道慧.道种慧是单明
权实。一切智.一切种智是复明权实。如是等种种释
四智。四智只是照三谛耳。辅行云。四智亦是权实二
智对因果等。是故成四。开合观谛不出于三。具如向
说。止观又引大品云。王三昧摄一切三昧。首楞严定
摄一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
智当学般若。问。释论云。三智在一心中。云何言欲得
当学般若。此即修从空入假观入十行也。欲以道种
慧具足一切智当学般若。此即修中道正观入十回
向也。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种智当学般若。此即是
證中道观入十地也。欲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当学
般若。此即等觉也。无明烦恼习尽。此即妙觉也。释签
问云。今此文中将此四义以对三观。与大论中释因
中总别果上总别何异。答。言异意同。何者。空假为因。
中道为果。从假入空为因中总相。从空入假为因中
别相。别人修中初但总相为果上总。若入初地双照
二谛为果上别。当四义与三不殊。若以别显圆则其
义可见。故止观中明四智云。四智者如大品明道慧.
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释论解此有多种。或言因
中但有理体名道慧.道种慧。果上事理皆满名一切
智.一切种智。或言因中权实故言道慧.道种慧。入空
为实慧。入假为权慧。或言果上权实故言一切智.一
切种智。直缘中道名一切智。双照二谛名一切种智。
或言因中总别。果上总别。或言道慧.道种慧是单明
权实。一切智.一切种智是复明权实。如是等种种释
四智。四智只是照三谛耳。辅行云。四智亦是权实二
智对因果等。是故成四。开合观谛不出于三。具如向
说。止观又引大品云。王三昧摄一切三昧。首楞严定
摄一切定。大品云。欲得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
智当学般若。问。释论云。三智在一心中。云何言欲得
十一料简 第 81b 页 X56-0081.png
道慧等当学般若。答。实尔。三智在一心中。为向人说
令易解故作如此说耳。辅行云。大品下引證佛智具
三智故皆云学。初问中言欲得者。或是一人前后欲
得。或是多人各各欲得。但云当学岂名一心。次答意
者。法在一心说必次第。岂说次第令法纵横。此则名
为以大品为观法也。如引华严等经以證圆顿止观
竟。然后结云。如是引證宁不信乎。故此即是引诸经
以增信也。如引地论.中论及十住婆娑论等。即是引
诸论以助成也。观心下。四明所传与他永异。止观序
云。止观明静前代未闻。又云。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
巳心中所行法门。又止观体相中云。如此解释本于
观心。实非读经安置次比。为避人嫌疑为增长信。幸
与修多罗合。故引为證耳。妙玄云。经者纬义。如世绢
经以纬织之龙凤文章成(纬者横织丝也。经者竖丝也)。佛以世界
悉檀说菩萨。以世界纬织经纬合故贤圣文章成。又
约行论经纬者。慧行为经。行行为纬。经纬合故八正
文章成。又约理论经纬者。诠真为经。诠俗为纬。经纬
合故二谛文章成。乃至云。观境为经。观智为纬。观察
回转织成一切文章。今此止观乃是天台智者观心
为经。诸法(即一代圣教中之诸法也)为纬。织成部袟(正作帙。亦作帙。直一切。书
帙也。亦云书衣也)。不与他宗行法同类。故僧传云。自古观门
未之加矣。自古观门尚无以加。而圭峰辄斥之。其犹
可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孟是地名。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今河阳津
是也)。盖不知其量也。
令易解故作如此说耳。辅行云。大品下引證佛智具
三智故皆云学。初问中言欲得者。或是一人前后欲
得。或是多人各各欲得。但云当学岂名一心。次答意
者。法在一心说必次第。岂说次第令法纵横。此则名
为以大品为观法也。如引华严等经以證圆顿止观
竟。然后结云。如是引證宁不信乎。故此即是引诸经
以增信也。如引地论.中论及十住婆娑论等。即是引
诸论以助成也。观心下。四明所传与他永异。止观序
云。止观明静前代未闻。又云。此之止观。天台智者说
巳心中所行法门。又止观体相中云。如此解释本于
观心。实非读经安置次比。为避人嫌疑为增长信。幸
与修多罗合。故引为證耳。妙玄云。经者纬义。如世绢
经以纬织之龙凤文章成(纬者横织丝也。经者竖丝也)。佛以世界
悉檀说菩萨。以世界纬织经纬合故贤圣文章成。又
约行论经纬者。慧行为经。行行为纬。经纬合故八正
文章成。又约理论经纬者。诠真为经。诠俗为纬。经纬
合故二谛文章成。乃至云。观境为经。观智为纬。观察
回转织成一切文章。今此止观乃是天台智者观心
为经。诸法(即一代圣教中之诸法也)为纬。织成部袟(正作帙。亦作帙。直一切。书
帙也。亦云书衣也)。不与他宗行法同类。故僧传云。自古观门
未之加矣。自古观门尚无以加。而圭峰辄斥之。其犹
可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孟是地名。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今河阳津
是也)。盖不知其量也。
十一料简 第 81c 页 X56-0081.png
**** 二十料简
大师禅门口诀(现行印本文有六纸)治病心要。文为
二。初问可解。次答文为二。初明诸皆治病。彼文初明
安般守意。次文方明病相。不同今文谓之诸皆治病
者。且从次文而答之耳。彼文明病乃有多种。一身作
病。二鬼作病。三魔作病。四不调息成病。五业障病。治
此诸病如彼具说。如治第一身作病云。坐时或倚壁
或衣襟。大众未出而卧。此心懈怠。魔得其便入身成
病。使人身体背脊骨欲疼痛。名为注病难治。行者慎
之。治法者。用息从头流气向背脊。历骨节边注下。须
好用心方得差耳。唯有下。次明一偈心要。文为二。初
引偈文。此偈即是次文明病之初文耳。故彼文云。坐
禅人问种种病。师诫言但系心在境不令他缘。病自
差耳。用之者远至三日无有不差。问。心乱横见。答。摄
念可愈。问。四大增损那得复差。答。心之动转犹扇之
有风。住止理数。然师教诫常言具引偈文。即如今也。
实心者圆心也。实境者妙境也。系者如止观云。系缘
法界一念法界也。系缘是止。一念是观。辅行云。虽系
虽念不出法界。虽止虽观寂照同时。迭(徒纳切)。递也更
也。注者。记也专也。亦犹水之灌注也。释曰下。次释所
以心注于境境注于心等。应以前文四句分别来此
用之。又复应以诸文大旨开拓此中。使夫心境相注
之义泠然可解。细思细思。今不委示。
** ○第六行解相资例
文为二。初牒名。次释义。文为二。初判解行文为二。初
十一料简 第 82a 页 X56-0082.png
约前七正判解行。如分别中等者。十义亦名十门也。
故止观第一约十义分别十章。始自真俗终至横竖。
其第六义即是自他。而前八章名为自行。起教一章
名为化他。旨归乃是非自非他。故云于中且约自行
化他等也。果报为果非今正意者。以行解相资正在
于因。因成方乃剋获大果。所以果报非今正意也。前
五生解后二为行者。次文显矣。
次分别下。释疑。文为二。初释疑。明自行之解唯前五
章。言释疑者。止观十义分别十章。而第七义即是目
足。大意至起教是目。方便至果报是足。旨归非目非
足。辅行云。大意至起教是目者。亦随语便。准理应云。
初五章及起教是目。目譬于解。前之五章即自行目。
起教一章令他生目。方便至果报是足者。足譬于行。
方便正观有功用行。果报位在初住巳上。无功用行
自然作意。虽小不同同属于行。若准第五卷(现行印本文在
第四)初云。前六重是解(辅行云。方便望五稍似行始。若望正观全未论行。是故前六并
属于解)。是则方便亦属解收。今以方便得为行始。且判
属行。今文中云。越次取文兼化他故者。以初五章及
后起教同譬于目。乃是越于中间方便正观果报三
章次第故也。起教既是化他之解。故自行之解唯前
五章是也。故恐人疑目既譬解。是则始从大意终至
起教莫非是解。何故向来但判七中前五属解。故兹
释云。分别文中虽以等也。是故须知解有自他。今既
论于自行之解。故不须以化他之解而为妨也。
故止观第一约十义分别十章。始自真俗终至横竖。
其第六义即是自他。而前八章名为自行。起教一章
名为化他。旨归乃是非自非他。故云于中且约自行
化他等也。果报为果非今正意者。以行解相资正在
于因。因成方乃剋获大果。所以果报非今正意也。前
五生解后二为行者。次文显矣。
次分别下。释疑。文为二。初释疑。明自行之解唯前五
章。言释疑者。止观十义分别十章。而第七义即是目
足。大意至起教是目。方便至果报是足。旨归非目非
足。辅行云。大意至起教是目者。亦随语便。准理应云。
初五章及起教是目。目譬于解。前之五章即自行目。
起教一章令他生目。方便至果报是足者。足譬于行。
方便正观有功用行。果报位在初住巳上。无功用行
自然作意。虽小不同同属于行。若准第五卷(现行印本文在
第四)初云。前六重是解(辅行云。方便望五稍似行始。若望正观全未论行。是故前六并
属于解)。是则方便亦属解收。今以方便得为行始。且判
属行。今文中云。越次取文兼化他故者。以初五章及
后起教同譬于目。乃是越于中间方便正观果报三
章次第故也。起教既是化他之解。故自行之解唯前
五章是也。故恐人疑目既譬解。是则始从大意终至
起教莫非是解。何故向来但判七中前五属解。故兹
释云。分别文中虽以等也。是故须知解有自他。今既
论于自行之解。故不须以化他之解而为妨也。
十一料简 第 82b 页 X56-0082.png
次大意下。释疑明五略行果非正修之相。文为二。初
正明言释疑者。以辅行云。问前五略中有行有解有
因有果。何故但云六重是解。答言大意者冠于行解
自他因果。意既难显。还作行解因果等释。非谓巳有
行果等也。故大意是总。馀八是别。别是别释行解因
果。若复有人依前五略修行證果能利他等。自是一
途(辅行释常坐三昧意止观中云此去乃至非行非坐。并粗准本轻示观门之语。纵有似于十观之相而文
并约略。未可以辨观法始终。初发大心及下三略亦复如是。故此五略但名大意。若欲消释必善下文十乘观
法方可离谬云云。)若论文意但属于解。于属解中恐解不周。
故须委明名体及以摄法等相。方堪成下十境十乘。
如大意中虽云发心十种不同及四三昧明行差别。
但列头数辨相未足。是故都未涉于十境十乘。故今
谓之大意。虽有行及果报等。乃至云非谓即是修行
相也。
次何者下。举方便正修以验之。文为二。初正举。何以
得知前五略中未是正修之相。以由修行之相俱须
用于二十五法以为方便。十境十乘以为正修。而五
略中既未明此。验知但是解于始末而巳。未即便为
修行之相也。次所以下。释意。然此伹释正修所以。故
云若无十境等也。仍阙释于方便所以。是故应云若
无方便正行难立。若无十境乘则无体。体者即当体
之体也。若所依之体即诸法实相耳。故辅行云。又此
十境即是前文所显之体。前约所显能摄故立体名。
今对能观所发故立境名。又前从理说故体唯一。今
十一料简 第 82c 页 X56-0082.png
从事边故境有十。事即理故。故一一境皆不思议。理
即事故。故一一境相别不同。是知若无所观十境则
无能观十乘之体。以由理无所存遍在于事。故须即
事以显于理。方有十乘大车之体也。不二门云。故撮
十妙为观法大体者。即所依之体也。若望能观。是则
十妙还成阴入等境当体之体。以第一义虽理。圆顿
虽实。本虽久远望观属事。事即当体之体故也。故知
今云若无十境乘则无体者。即当体之体也。而前文
云。诸法实相以为车体者。即所依之体也。虽分二涂
理无异辙。故全所依而为当体。仍了当体即是所依。
即理而事即事而理。不其然哉。问。若以十境为十乘
体。十境不出火宅烦恼。而释签云。以火宅为宝渚必
为所焚。以烦恼为能乘义须倾覆。与今相反。如何会
之。答。今以十境为十乘体。但是车体。而此车体若无
众宝庄校白牛引驾仆从侍卫十乘之行缘了显发。
但是秃乘。灼然倾覆必为所焚矣。故次句云。若无十
法名坏驴车。良由此也。若无十法名坏驴车者。大经
梵行品云。乘坏驴车正南而游。章安解云。乘坏驴车。
譬恶法自运也。正南而游自有三解。一云南是离地。
北是坎地。去坎就离譬失善起恶。二云就诸方而说。
北是上方。譬断善人从上坠下。三云天子南面杀活
自在。此人邪见判无因果。其心自在亦复如是。故止
观明观阴十乘文毕乃云。今人只谓舍恶取空是大
乘。此空尚不免六十二见单复之恶。何得动出为乘。
即事故。故一一境相别不同。是知若无所观十境则
无能观十乘之体。以由理无所存遍在于事。故须即
事以显于理。方有十乘大车之体也。不二门云。故撮
十妙为观法大体者。即所依之体也。若望能观。是则
十妙还成阴入等境当体之体。以第一义虽理。圆顿
虽实。本虽久远望观属事。事即当体之体故也。故知
今云若无十境乘则无体者。即当体之体也。而前文
云。诸法实相以为车体者。即所依之体也。虽分二涂
理无异辙。故全所依而为当体。仍了当体即是所依。
即理而事即事而理。不其然哉。问。若以十境为十乘
体。十境不出火宅烦恼。而释签云。以火宅为宝渚必
为所焚。以烦恼为能乘义须倾覆。与今相反。如何会
之。答。今以十境为十乘体。但是车体。而此车体若无
众宝庄校白牛引驾仆从侍卫十乘之行缘了显发。
但是秃乘。灼然倾覆必为所焚矣。故次句云。若无十
法名坏驴车。良由此也。若无十法名坏驴车者。大经
梵行品云。乘坏驴车正南而游。章安解云。乘坏驴车。
譬恶法自运也。正南而游自有三解。一云南是离地。
北是坎地。去坎就离譬失善起恶。二云就诸方而说。
北是上方。譬断善人从上坠下。三云天子南面杀活
自在。此人邪见判无因果。其心自在亦复如是。故止
观明观阴十乘文毕乃云。今人只谓舍恶取空是大
乘。此空尚不免六十二见单复之恶。何得动出为乘。
十一料简 第 83a 页 X56-0083.png
设借为乘。只一秃乘。无法门具度。正法大城金刚宝
藏具足无缺。何所而无。岂容秃空而巳。若但尔者。乘
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车耳。辅行云。今人下。斥邪
也。正法下。显正也。如此妙乘岂同恶空。与而言之。但
有车体既无具度。故名为秃。夺而言之。体用俱非故
名为秃。故引大经乘坏驴车。非伹阙于白牛。般若为
驴所乘。任运非正故非高广。又复言坏全无庄严。况
复起见入三恶道。
次故知下。明相资。文为三。初明妙解导于方便行始。
文为二。初明解有广略。如上所论。是故当知必定须
以前之五章以生自行不思议解。于生解中大意则
略解始终自他因果者。辅行云。大意为总。馀八是别。
总别皆有自行因果化他能所。何者。于总释中发心
修行。自行因也。次感大果。自行果也。次裂大纲。化他
能也。既有能化必有所被。文略举能以摄于所。能所
事毕同入旨归。又云。行始为因。行终为果。岂非自行
之始终邪。次别释中。始从释名终至正观。自行因也。
次果报章。自行果也。起教一章。化他能也。所被义当
化他所也。后三大章其文虽阙。义同大意。后之三略
言始终者。即是自他各有始终也。自行之始者因也。
自行之终者果也。化他之始者能也。化他之终者所
也。例如十妙始终之意(云云)。文略意宽者。即前所谓
以大意文略意广也。次四专在名体者。四者总举四
章也。名体者别举初二章也。虽别举初二亦兼后两。
藏具足无缺。何所而无。岂容秃空而巳。若但尔者。乘
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车耳。辅行云。今人下。斥邪
也。正法下。显正也。如此妙乘岂同恶空。与而言之。但
有车体既无具度。故名为秃。夺而言之。体用俱非故
名为秃。故引大经乘坏驴车。非伹阙于白牛。般若为
驴所乘。任运非正故非高广。又复言坏全无庄严。况
复起见入三恶道。
次故知下。明相资。文为三。初明妙解导于方便行始。
文为二。初明解有广略。如上所论。是故当知必定须
以前之五章以生自行不思议解。于生解中大意则
略解始终自他因果者。辅行云。大意为总。馀八是别。
总别皆有自行因果化他能所。何者。于总释中发心
修行。自行因也。次感大果。自行果也。次裂大纲。化他
能也。既有能化必有所被。文略举能以摄于所。能所
事毕同入旨归。又云。行始为因。行终为果。岂非自行
之始终邪。次别释中。始从释名终至正观。自行因也。
次果报章。自行果也。起教一章。化他能也。所被义当
化他所也。后三大章其文虽阙。义同大意。后之三略
言始终者。即是自他各有始终也。自行之始者因也。
自行之终者果也。化他之始者能也。化他之终者所
也。例如十妙始终之意(云云)。文略意宽者。即前所谓
以大意文略意广也。次四专在名体者。四者总举四
章也。名体者别举初二章也。虽别举初二亦兼后两。
十一料简 第 83b 页 X56-0083.png
故辅行云。如释名中先待次绝。绝只是开通。德会异
共成绝义。显体四段并先偏后圆以为待绝。体为所
诠。名既开显体亦随名。用所开体偏摄诸法。法相难
明仍分六义。遍于事理因果自他。还以六义展转相
收。复以五门判所摄法。方晓体内所摄互融。复了融
中实权不滥。更以权实四章互显。是故但举名体二
章则摄法偏圆从可知矣。文理但广者。既开四章岂
非文为能诠理为所诠。故理亦广也。
故以下。次明导于行始。但言广解者。文体承便耳。其
实须云五章妙解导于行始。故辅行云。圆解稍利。复
以此解导于方便。又云。亦历二十五法约事生解。方
乃堪为正修方便。方便之言通于偏圆。故云。使二十
五法随教甄分也。施开废会方可得名妙行之首。思
之可见。
是故下。次明妙解资于正修之行。文为二。初正明。言
名宗者。方便正观果报三章。于五重玄义既乃是宗。
故今正修十法名之为宗也。言次第者。生起不乱也。
于理自足者。以前妙解之中备明巳竟故也。而今文
中相犹广者等者。即正修文中观法之相广博乃。是
为于钝根者耳。若利根者。得前妙解之旨。于今正修
文中则但释十法名宗次第。于其理趣自然具足矣。
今仍恐于钝根之者不晓十乘观法次第。故特引于
前文妙解。入正观中委论其相。何者。且如正修十法
之中一心止观。岂非前文释名之中绝待止观乎。法
共成绝义。显体四段并先偏后圆以为待绝。体为所
诠。名既开显体亦随名。用所开体偏摄诸法。法相难
明仍分六义。遍于事理因果自他。还以六义展转相
收。复以五门判所摄法。方晓体内所摄互融。复了融
中实权不滥。更以权实四章互显。是故但举名体二
章则摄法偏圆从可知矣。文理但广者。既开四章岂
非文为能诠理为所诠。故理亦广也。
故以下。次明导于行始。但言广解者。文体承便耳。其
实须云五章妙解导于行始。故辅行云。圆解稍利。复
以此解导于方便。又云。亦历二十五法约事生解。方
乃堪为正修方便。方便之言通于偏圆。故云。使二十
五法随教甄分也。施开废会方可得名妙行之首。思
之可见。
是故下。次明妙解资于正修之行。文为二。初正明。言
名宗者。方便正观果报三章。于五重玄义既乃是宗。
故今正修十法名之为宗也。言次第者。生起不乱也。
于理自足者。以前妙解之中备明巳竟故也。而今文
中相犹广者等者。即正修文中观法之相广博乃。是
为于钝根者耳。若利根者。得前妙解之旨。于今正修
文中则但释十法名宗次第。于其理趣自然具足矣。
今仍恐于钝根之者不晓十乘观法次第。故特引于
前文妙解。入正观中委论其相。何者。且如正修十法
之中一心止观。岂非前文释名之中绝待止观乎。法
十一料简 第 83c 页 X56-0083.png
性妙理岂非前文止观体相乎。能破止观所破之惑
等岂非前文所摄之法乎。大小权实粗妙炳然岂非
前文偏圆之相乎。是知正修十法之相。乃是引前妙
解入观委论耳。若不尔者。解非行家之解。行非解家
之行。安能相资而契于理邪。然正修中阴等十境。皆
须委论十法妙行。但恐繁文。是故乃于阴境具明十
乘观法。下之九境伹将阴境十乘观法比例可知。故
前文云。十法成观。但于阴入委识根由。馀九待发方
可设观。故九境中但分别境。境下十观不细委论。但
随境转照非关广说。是故诸文不无傍正者。此有二
义。一者约于解行而说。则前五章妙解为正。妙行为
傍。故五略中虽有行果。非谓便是修行之相。正修之
中虽引前解入观委论。不可谓之但明妙解。故正修
中妙行为正妙解为傍。二者阴境傍明境相。正示十
乘。故阴境中十乘最委。下之九境正示境相。傍辨十
乘。故九境中但分别境。境下十观不细委论。文虽傍
正义必圆备。
且如下。次明正修之行成道树法身。文为二。初明道
树。文为三。初先明地种。故止观中章安私谓云。譬如
大地一。能生种种芽。辅行云。法性如地。种子如境。又
止观云。然界内外一切阴入皆由心。起是惑本。心摄
一切。辅行云。若示境体观心即足。以心遍故。摄馀法
故。故今谓之且如十境只一念心行之地也。以由心
体遍摄一切。故得喻之犹如地也。故辅行云。法性如
等岂非前文所摄之法乎。大小权实粗妙炳然岂非
前文偏圆之相乎。是知正修十法之相。乃是引前妙
解入观委论耳。若不尔者。解非行家之解。行非解家
之行。安能相资而契于理邪。然正修中阴等十境。皆
须委论十法妙行。但恐繁文。是故乃于阴境具明十
乘观法。下之九境伹将阴境十乘观法比例可知。故
前文云。十法成观。但于阴入委识根由。馀九待发方
可设观。故九境中但分别境。境下十观不细委论。但
随境转照非关广说。是故诸文不无傍正者。此有二
义。一者约于解行而说。则前五章妙解为正。妙行为
傍。故五略中虽有行果。非谓便是修行之相。正修之
中虽引前解入观委论。不可谓之但明妙解。故正修
中妙行为正妙解为傍。二者阴境傍明境相。正示十
乘。故阴境中十乘最委。下之九境正示境相。傍辨十
乘。故九境中但分别境。境下十观不细委论。文虽傍
正义必圆备。
且如下。次明正修之行成道树法身。文为二。初明道
树。文为三。初先明地种。故止观中章安私谓云。譬如
大地一。能生种种芽。辅行云。法性如地。种子如境。又
止观云。然界内外一切阴入皆由心。起是惑本。心摄
一切。辅行云。若示境体观心即足。以心遍故。摄馀法
故。故今谓之且如十境只一念心行之地也。以由心
体遍摄一切。故得喻之犹如地也。故辅行云。法性如
十一料简 第 84a 页 X56-0084.png
地。此心既是观家之境。所以名为行之地也。一一显
示境相不同者。即阴入等十境差别不相混滥也。行
之种也者。即辅行云。种子如境也。种者生义。此种生
时纯变为修。此修既乃全于法性大地而起。故得修
性皆是一如。更无别体从外而来也。若无十境乘则
无体。义在于斯。问。若尔。种之与性如何分别。答。能生
为种。不变名性。请以喻显。从谷生谷故名为种。谷种
不变故名为性。从一念心法性地生。是故如种。无始
至今其种不变。是故名性。种性虽别体元不二。从用
而辨二义宛然。具如净名疏(云云)。
一一起于下。次正明道树。文为二。初正明。辅行但云。
观行如雨。发如抽芽。仍略不言干药华果。于法性地
起十乘观。润于境种令其发生。故喻如雨也。牙字误
也。应作芽字。即萌芽也。阴等十境因观行两资润发
生转成妙境。犹如种子萌芽抽发也。干(古案切)者茎干
也。发心上求是故喻如茎干上耸。安心既有六十四
番。是故喻如枝叶众多。破遍乃至对治既是正助两
行。而行始为因。故喻之如华也。又行终为果。故云次
位以至离爱行之果也。既离法爱即入初住名为分
果。此约离于似爱而说。若离真爱。乃至须论究竟满
果等赐大车游方至极。即此义也。
次若无下。总结。若
无第一观行之雨。乃至第六离爱之果。是则道树不
能端严。故须六事道树方成。以树喻于因果之道。故
云道树耳。若辅行中乃云。婆娑.大论并以树譬道品
示境相不同者。即阴入等十境差别不相混滥也。行
之种也者。即辅行云。种子如境也。种者生义。此种生
时纯变为修。此修既乃全于法性大地而起。故得修
性皆是一如。更无别体从外而来也。若无十境乘则
无体。义在于斯。问。若尔。种之与性如何分别。答。能生
为种。不变名性。请以喻显。从谷生谷故名为种。谷种
不变故名为性。从一念心法性地生。是故如种。无始
至今其种不变。是故名性。种性虽别体元不二。从用
而辨二义宛然。具如净名疏(云云)。
一一起于下。次正明道树。文为二。初正明。辅行但云。
观行如雨。发如抽芽。仍略不言干药华果。于法性地
起十乘观。润于境种令其发生。故喻如雨也。牙字误
也。应作芽字。即萌芽也。阴等十境因观行两资润发
生转成妙境。犹如种子萌芽抽发也。干(古案切)者茎干
也。发心上求是故喻如茎干上耸。安心既有六十四
番。是故喻如枝叶众多。破遍乃至对治既是正助两
行。而行始为因。故喻之如华也。又行终为果。故云次
位以至离爱行之果也。既离法爱即入初住名为分
果。此约离于似爱而说。若离真爱。乃至须论究竟满
果等赐大车游方至极。即此义也。
次若无下。总结。若
无第一观行之雨。乃至第六离爱之果。是则道树不
能端严。故须六事道树方成。以树喻于因果之道。故
云道树耳。若辅行中乃云。婆娑.大论并以树譬道品
十一料简 第 84b 页 X56-0084.png
故名道树(云云)。
三次第下。明三根不同次第虽尔者。指上六事至离
爱巳方乃成果。此即约于十法观行次第而明。若从
人说意则不然。何者。人有三根。上根即于心地境种
用微妙观而生于果。不必次第至于第十离法爱巳。
方入初住以至妙觉。故文云者。故病患境十乘初观
妙境中文云也。故止观中明观病患是妙境巳。引金
光明除病品云。直闻是言病即除愈。即初观意也。辅
行云。直闻是言所患即除。譬闻妙境得入初住。言初
观者即是初观不思议境也。为中下根等者。止观又
云。复有深重难除差者。至长者所为合众药病乃得
差。即后九观意也。辅行云。譬观妙境无明未除。如是
发心乃至离爱。故云众药。如是用观亦得入于初住
位也。纵未入位得入五品名小除差。是故当知至离
爱巳方乃名果。则是约于中下根说。若上根人。即观
境种成不思议。便登初住以至妙觉。故辅行云。十乘。
文十义十。根三意二。分远近故。近期初住远在妙觉。
又大意云。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高丽
四教以发心至第六道品名为中根。从对治至离法爱名为下根)。
次又于下。明法身。文为二。初别明又为二。初正约妙
行明法身。且约初乘观于妙境明四事者。一观心是
不思议境。观之一字岂非寂照之止观邪。又云。既自
达妙境即起慈悲。岂非生起邪。如引华严。心如昼师
造五阴等。岂非引事邪。又斥世人判前五如是属权
三次第下。明三根不同次第虽尔者。指上六事至离
爱巳方乃成果。此即约于十法观行次第而明。若从
人说意则不然。何者。人有三根。上根即于心地境种
用微妙观而生于果。不必次第至于第十离法爱巳。
方入初住以至妙觉。故文云者。故病患境十乘初观
妙境中文云也。故止观中明观病患是妙境巳。引金
光明除病品云。直闻是言病即除愈。即初观意也。辅
行云。直闻是言所患即除。譬闻妙境得入初住。言初
观者即是初观不思议境也。为中下根等者。止观又
云。复有深重难除差者。至长者所为合众药病乃得
差。即后九观意也。辅行云。譬观妙境无明未除。如是
发心乃至离爱。故云众药。如是用观亦得入于初住
位也。纵未入位得入五品名小除差。是故当知至离
爱巳方乃名果。则是约于中下根说。若上根人。即观
境种成不思议。便登初住以至妙觉。故辅行云。十乘。
文十义十。根三意二。分远近故。近期初住远在妙觉。
又大意云。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高丽
四教以发心至第六道品名为中根。从对治至离法爱名为下根)。
次又于下。明法身。文为二。初别明又为二。初正约妙
行明法身。且约初乘观于妙境明四事者。一观心是
不思议境。观之一字岂非寂照之止观邪。又云。既自
达妙境即起慈悲。岂非生起邪。如引华严。心如昼师
造五阴等。岂非引事邪。又斥世人判前五如是属权
十一料简 第 84c 页 X56-0084.png
在凡。后五如是属实在圣。岂非破古邪。又问心起必
托缘等。岂非问答释疑邪。初乘既尔。馀九准知。
次又
释下。兼约妙解明法身。且从广解而说。故云释名等
四也。文是能显故属于肤。义是所显故属于内。志在
正修故意是骨。正修本期灭理真性。故意所诣名为
髓也。次若无下。总诘。即是总结行解各四。以成法身
也。须知法身有全有碎。诸方便教名之为碎。法华一
实名之为全。故法华论明此法华有十七名。其第十
二名一切佛坚固舍利。今此止观既是法华妙解妙
行。当知乃是法身全也。故妙经云。若经卷所住处。皆
应起七宝塔。不须复安舍利(生身舍利耳)。所以者何。此中
巳有如来全身。即此意也。
三是故下。斥非显是。文为二。初斥当时学者读文昧
旨。此文全是结斥清凉谬指偏僻一句两句以立顿
顿。令今止观十乘妙行而不周足。委如上下文中所
辨(云云)。次修行下。正显所传妙尽渊底。文为二。初明
解行圆成同归妙理。言集解者。集字恐误。当作习字。
今之下。次结十章摄法周备。意唯若是者。指上修行
之来等文也。故前习解方便等文。即是止观十大章
也。故知十章无所不摄矣。如此立例发挥辅行。尚恐
未明止观之旨。岂以搜要简略之说能通行门。斯盖
往代愚昧之者。假托荆溪之名妄生率尔之见。辄怀
去取伤害尤多。略如大部补注中辨(云云)。
** ○第七喻疑显正例
托缘等。岂非问答释疑邪。初乘既尔。馀九准知。
次又
释下。兼约妙解明法身。且从广解而说。故云释名等
四也。文是能显故属于肤。义是所显故属于内。志在
正修故意是骨。正修本期灭理真性。故意所诣名为
髓也。次若无下。总诘。即是总结行解各四。以成法身
也。须知法身有全有碎。诸方便教名之为碎。法华一
实名之为全。故法华论明此法华有十七名。其第十
二名一切佛坚固舍利。今此止观既是法华妙解妙
行。当知乃是法身全也。故妙经云。若经卷所住处。皆
应起七宝塔。不须复安舍利(生身舍利耳)。所以者何。此中
巳有如来全身。即此意也。
三是故下。斥非显是。文为二。初斥当时学者读文昧
旨。此文全是结斥清凉谬指偏僻一句两句以立顿
顿。令今止观十乘妙行而不周足。委如上下文中所
辨(云云)。次修行下。正显所传妙尽渊底。文为二。初明
解行圆成同归妙理。言集解者。集字恐误。当作习字。
今之下。次结十章摄法周备。意唯若是者。指上修行
之来等文也。故前习解方便等文。即是止观十大章
也。故知十章无所不摄矣。如此立例发挥辅行。尚恐
未明止观之旨。岂以搜要简略之说能通行门。斯盖
往代愚昧之者。假托荆溪之名妄生率尔之见。辄怀
去取伤害尤多。略如大部补注中辨(云云)。
** ○第七喻疑显正例
十一料简 第 85a 页 X56-0085.png
文为二。
*** 初牒名
此即晓喻清凉观师之迷惑。显明所
传止观之正行也。问。何以得知此是晓喻清凉观师。
答。大宋高僧传云。清凉观师大历十年依荆溪湛然
法师习天台止观及法华.维摩经疏等(云云)。余亦尝
览清凉观师华严疏钞。见其固执涅槃权文瓦石非
性。又复谬立渐顿.顿顿。由是而知金錍之作义例之
兴。皆为晓喻清凉观师。以至释签.辅行记等诸文所
斥。莫不皆然。故辅行述缘起十意第二意云。曾师承
者而弃根本随末见故。良由于此。而近代诸师不深
本宗未广看习。往往亦有背本宗之义。附僻者之见。
悲哉悲哉。此如金錍寓言记中委弹其谬。学者寻之。
次此所下。释义。文为三。初明因由。此所学宗等者。今
此一家自章安以来至千荆溪所学之宗。皆共遵禀
天台智者一师而巳。故金錍云。天台大师灵山亲承
大苏妙悟。是余师也。摩诃止观所承法也。故止观之
法。文理相承代代传授。以为心要。同归一辙终无异
解。但由忽遇清凉观师僻执之者。因而问之。乃生异
答故事。不得巳而微召于止观之法。晓喻清凉观师
之迷惑耳。然清凉观师本学天台尝讲止观(裴休作于清凉
行状有此说也)。既生僻解。遂被荆溪辞而关之。乃背天台附
于贤首。依贤首五教造华严疏钞(言五教。一者愚法小乘教。二大乘始
教。三大乘终教。四大乘顿教。五大乘圆教)。又于疏钞之中全用止观之法。
虽用止观之法。又立两顿之教。呜呼哀哉。教宗贤首。
行禀天台。教行殊涂。师资无准。既迷止观滥用何疑。
十一料简 第 85b 页 X56-0085.png
故今晓喻其致照然。或问曰。义例.辅行明所传之法
须有师承。故荆溪述辅行缘起凡有十意。第一为知
有于师承非任胸臆。而近代学者传天台之道皆宗
于四明。今观吾子所述。凡至法门渊奥之处多排四
明。而众人闻之咸生惊怪。亦有笑于吾子学无师承。
仆虽无似弥积钦慕。幸垂开示用息群疑。余对曰。辅
行.义例明师承者。乃是以智者为师。止观为所承之
法。盖破清凉观师违背于天台乖僻于止观耳。余今
秉笔。既袒述于智者又。宪章于止观。而众人笑余无
师承者。是为妄笑耳。何伤于余哉。谓排于四明是无
师承者。且四明禀受宝云通师。而通师亦颇有撰述。
何故四明不遵所禀之见而别自建立邪(通师撰记解光明玄。
而四明反云宝云讲次第。学徒随录。义或关如。通师又解十六观经疏。而四明斥云。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又
孤山禀受奉先清师。亦多有改作(清师解不二门曰示珠指。孤山解不
二门曰正义。清师解十六观疏曰显要。孤山解观经疏曰刊正)。呜呼。世人只知笑余
学无师承。而不能笑孤山.四明道无所禀。悲哉悲哉。
问顿教下。次正晓喻。文为四十六段。然金錍中开导
野客情怀亦立四十六问。既为断于钝根疑惑及对
六即。而今四十六段喻疑显正。岂不然乎。
**** 初辨谬
立二种顿教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疑
显正。应知初问即是荆溪问于清凉。次答乃是清凉
答于荆溪。三喻乃是荆溪喻于清凉。馀四十五段准
此可知。又下文中或无问辞。但直引于清凉谬立便
乃喻之。然此喻疑四十六段。文皆显了。不烦碎释。其
须有师承。故荆溪述辅行缘起凡有十意。第一为知
有于师承非任胸臆。而近代学者传天台之道皆宗
于四明。今观吾子所述。凡至法门渊奥之处多排四
明。而众人闻之咸生惊怪。亦有笑于吾子学无师承。
仆虽无似弥积钦慕。幸垂开示用息群疑。余对曰。辅
行.义例明师承者。乃是以智者为师。止观为所承之
法。盖破清凉观师违背于天台乖僻于止观耳。余今
秉笔。既袒述于智者又。宪章于止观。而众人笑余无
师承者。是为妄笑耳。何伤于余哉。谓排于四明是无
师承者。且四明禀受宝云通师。而通师亦颇有撰述。
何故四明不遵所禀之见而别自建立邪(通师撰记解光明玄。
而四明反云宝云讲次第。学徒随录。义或关如。通师又解十六观经疏。而四明斥云。多谈事相少示观门)。又
孤山禀受奉先清师。亦多有改作(清师解不二门曰示珠指。孤山解不
二门曰正义。清师解十六观疏曰显要。孤山解观经疏曰刊正)。呜呼。世人只知笑余
学无师承。而不能笑孤山.四明道无所禀。悲哉悲哉。
问顿教下。次正晓喻。文为四十六段。然金錍中开导
野客情怀亦立四十六问。既为断于钝根疑惑及对
六即。而今四十六段喻疑显正。岂不然乎。
**** 初辨谬
立二种顿教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疑
显正。应知初问即是荆溪问于清凉。次答乃是清凉
答于荆溪。三喻乃是荆溪喻于清凉。馀四十五段准
此可知。又下文中或无问辞。但直引于清凉谬立便
乃喻之。然此喻疑四十六段。文皆显了。不烦碎释。其
十一料简 第 85c 页 X56-0085.png
间或有关涉之处则为示之。言讲贯者。讲者和解也。
贯者贯华也。法华文句云。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如
此间序后之铭也。故长行之说如散华。偈颂之说如
贯华。又修多罗有翻之中第四翻线。线能贯持。如贯
华也。此乃通指诸经皆名贯华耳。四分律云。如种华
散置案上。风吹则散。何以故。无线贯穿故也。是则别
而言之。除长行散说。凡是偈颂皆名贯华。通而言之。
长行偈颂皆名贯华。故修多罗五种翻中第四翻线
也。若名体俱无修行何托者。以不凭教。修行皆是无
依虚妄故也。若以顿顿是圆。如圆圆等。此义可尔者。
纵而许之也。故妙玄明宗中约四句料简云。自有渐
圆(此约七种方便同开佛知见。始见圆理。见圆理者。良由理外七种方便渐入圆因。故言渐圆也)。自
有圆渐(谓初住巳上也)。自有渐渐(谓七方便各自有因也)。自有圆圆(谓唯
妙觉也)。此约偏圆相对论四句也。又单约圆论四句。今
不烦录。又止观第三明偏圆中亦四句。文中仍指如
法华玄。然此圆圆即是四教最后之圆。而清凉以天
台四教最后之圆判为渐圆。亦云渐顿。于渐顿外又
更别立顿顿之教。故今斥云。既分二顿。渐顿为圆。更
加顿顿。为何所拟。又涅槃玄明经用中亦云顿顿。仍
指如前明经宗中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及以常住大
般涅槃。故下文云。正是四教最后之圆。而清凉指不
次第行十信断惑名为渐顿。不断惑者谓之顿顿。是
故下文复更斥之(云云)。
**** 次辨谬
立二位断惑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言
贯者贯华也。法华文句云。天竺有散华贯华之说。如
此间序后之铭也。故长行之说如散华。偈颂之说如
贯华。又修多罗有翻之中第四翻线。线能贯持。如贯
华也。此乃通指诸经皆名贯华耳。四分律云。如种华
散置案上。风吹则散。何以故。无线贯穿故也。是则别
而言之。除长行散说。凡是偈颂皆名贯华。通而言之。
长行偈颂皆名贯华。故修多罗五种翻中第四翻线
也。若名体俱无修行何托者。以不凭教。修行皆是无
依虚妄故也。若以顿顿是圆。如圆圆等。此义可尔者。
纵而许之也。故妙玄明宗中约四句料简云。自有渐
圆(此约七种方便同开佛知见。始见圆理。见圆理者。良由理外七种方便渐入圆因。故言渐圆也)。自
有圆渐(谓初住巳上也)。自有渐渐(谓七方便各自有因也)。自有圆圆(谓唯
妙觉也)。此约偏圆相对论四句也。又单约圆论四句。今
不烦录。又止观第三明偏圆中亦四句。文中仍指如
法华玄。然此圆圆即是四教最后之圆。而清凉以天
台四教最后之圆判为渐圆。亦云渐顿。于渐顿外又
更别立顿顿之教。故今斥云。既分二顿。渐顿为圆。更
加顿顿。为何所拟。又涅槃玄明经用中亦云顿顿。仍
指如前明经宗中复有一行。是如来行及以常住大
般涅槃。故下文云。正是四教最后之圆。而清凉指不
次第行十信断惑名为渐顿。不断惑者谓之顿顿。是
故下文复更斥之(云云)。
**** 次辨谬
立二位断惑之失。文为三。初问。次答。三喻。言
十一料简 第 86a 页 X56-0086.png
四住者。见为一住。思分三住。更加无明即五住也。圆
教四念处者。大师自有别行四卷四念处文。即以四
教四种念处各为一卷也。冶(羊者切。销也)铁作器等者。彼
文圆教四念处云。五品名外凡。十信名内凡。皆圆伏
无明。而界内见思自然而尽。如火烧铁。铁虽未融垢
在前去。正慧观无明。无明未除见思前尽。非关渐次
者。若据粗惑任运断处。亦与次第次位相齐。而从初
来三观圆修。与次第义永不相关。故妙玄云。三藏佛
位断见思尽。望圆六根有齐有劣。同除四住此处为
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佛尚为劣二乘可知。永嘉宿
觉集中既用天台此文。验知永嘉本学天台。而云认
得曹溪路者。岂非矛盾。苟顺永嘉宿觉集中明于修
證。将何超于天台止观邪。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五
教四念处者。大师自有别行四卷四念处文。即以四
教四种念处各为一卷也。冶(羊者切。销也)铁作器等者。彼
文圆教四念处云。五品名外凡。十信名内凡。皆圆伏
无明。而界内见思自然而尽。如火烧铁。铁虽未融垢
在前去。正慧观无明。无明未除见思前尽。非关渐次
者。若据粗惑任运断处。亦与次第次位相齐。而从初
来三观圆修。与次第义永不相关。故妙玄云。三藏佛
位断见思尽。望圆六根有齐有劣。同除四住此处为
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佛尚为劣二乘可知。永嘉宿
觉集中既用天台此文。验知永嘉本学天台。而云认
得曹溪路者。岂非矛盾。苟顺永嘉宿觉集中明于修
證。将何超于天台止观邪。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