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2a 页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四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
次明发心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所托之境。心不
孤发必托境生。故云先思所托之境。如十种发心等
者。此指第一卷明五略中第一发大心之文也。言十
种者。一推理。二睹佛相。三见神通。四闻法。五游土。六
见众。七见修行。八见法灭。九见过。十见他苦。各四解
不同者。即十种发心一一皆生四教之解不同也。以
发心僻越万行徒施。是故须以四解定之。使大小甄
分偏圆不滥。故辅行云。托境发心随推随发。若论修
行初门不同。故章安云。声闻以苦谛为首。缘觉以集
谛为首。菩萨以道谛为首。此约三藏教而说。通教菩
萨以界内灭谛为首。别教菩萨以界外道谛为首。圆
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首。乃至当分跨节不同者。如
上所明四解不同。即当分也。前三发心意在圆顿一
实发心。即跨节也。故前文中观教例云。随教虽复若
四若八。本意唯为显一佛乘。又前所传部别例云。下
文虽有四教八教。相待绝待皆为显于圆顿一实。即
此意也。释签云。当分乃成今经相待义边。跨节乃成
今经开权义边。又云两义即与待绝二妙不殊。若依
施权即当分义(以施权竟权实相对。故有四教当分不同)。若据佛意即跨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2b 页 X56-0052.png
节义(跨越节次。不说四教之殊。但明圆顿一实耳)。当分通于一代。于今便
成相待。跨节唯在今经。佛意非适今也(虽则施权意本在实。实即
今经开粗显妙。施权之时其意既乃便在今经。是故佛意非适今也)。问。今此既是十乘
之中第二发心。何得指前五略之中第一发心十种
不同。答。前依正消释例详究文相例中第五广略有
无云。如发心中显数则广而文相略。后十法中文相
则广而显数略。乃至云。虽互略无义心通具。今从通
具而说。故得指前十种。况辅行云。又此四弘更互相
资。一念具足无前无后。具如第一及下诸文。故今第
一指前十种。第二指下总别行愿也。次明具足四弘。
言念念具足四弘誓者。显于刹那相续无间不离四
弘故也。故下句云。遍于多念也。以总冠别一一行愿
从兹而立者。止观第八知次位中云。二乘生尽故不
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藏
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辅行云。一切
诸愿四弘摄尽故名为总。法藏华严等者。观经.悲华
并云。弥陀因名法藏。发四十八愿。新华严经第十四
明历事别愿等。故知一切菩萨凡见诸佛。无不发于
总愿别愿。今十乘中第二发心既明四弘誓愿之总。
故须以总而冠于别。故得指下知次位文。于义无妨
也。无作四谛只一念心者。辅行云。苦集二谛俱名为
苦。义摄十界只在一念。故云一苦一切苦。不明妙境
一念三千。如何可识一摄一切。三千不出一念无明。
是故唯有苦因苦果。由知无明只是法性是故起悲。
成相待。跨节唯在今经。佛意非适今也(虽则施权意本在实。实即
今经开粗显妙。施权之时其意既乃便在今经。是故佛意非适今也)。问。今此既是十乘
之中第二发心。何得指前五略之中第一发心十种
不同。答。前依正消释例详究文相例中第五广略有
无云。如发心中显数则广而文相略。后十法中文相
则广而显数略。乃至云。虽互略无义心通具。今从通
具而说。故得指前十种。况辅行云。又此四弘更互相
资。一念具足无前无后。具如第一及下诸文。故今第
一指前十种。第二指下总别行愿也。次明具足四弘。
言念念具足四弘誓者。显于刹那相续无间不离四
弘故也。故下句云。遍于多念也。以总冠别一一行愿
从兹而立者。止观第八知次位中云。二乘生尽故不
须愿。菩萨生生化物须总愿别愿。四弘是总愿。法藏
华严所说一一善行陀罗尼皆有别愿。辅行云。一切
诸愿四弘摄尽故名为总。法藏华严等者。观经.悲华
并云。弥陀因名法藏。发四十八愿。新华严经第十四
明历事别愿等。故知一切菩萨凡见诸佛。无不发于
总愿别愿。今十乘中第二发心既明四弘誓愿之总。
故须以总而冠于别。故得指下知次位文。于义无妨
也。无作四谛只一念心者。辅行云。苦集二谛俱名为
苦。义摄十界只在一念。故云一苦一切苦。不明妙境
一念三千。如何可识一摄一切。三千不出一念无明。
是故唯有苦因苦果。由知无明只是法性是故起悲。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2c 页 X56-0052.png
道灭二谛俱名为乐义。摄四教只在一念。故云一乐
一切乐。不说妙境一念三千。如何可识一摄一切。三
千不出一念法性。是故唯有乐因乐果。由知法性只
是无明是故起慈。为依此境者即妙境也。故止观序
中明无作四谛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
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
槃。无灭可證。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
世间。纯一实相。辅行引四念处云。一念心具十界苦
名为苦谛(三土二死)。具十界惑名为集谛(五住三惑)。苦即涅槃
名为灭谛。惑即菩提名为道谛。妙玄云。无作者迷中
轻故从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烦恼名集谛。涅槃
是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
即涅槃名灭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谁者我也。即无我也)
造作故名无作。大经云。世谛即第一义谛。有善方便
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出世人知即第一义谛。释签云。
世谛即苦集。第一义谛即道灭。欲令众生于苦集中
而见道灭故云即耳。其实无有。二法相即。故总结□
中四谛只是一实。一实只是三德四德。是故虽有四
名。四实无四。一尚无一岂有四邪。法华文句云。一切
解脱即无作灭谛。无上道即无作道谛。用三谛破无
作苦集(四明学者皆谓无作苦集不破者。灼然违于祖训也)。昔欲说此而众生
不堪。障既巳除故还说此也。然无作之名从理而立。
四谛之言从事而论。故妙玄云。解惑因缘而成于四。
岂非约事。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四则非四。岂非
一切乐。不说妙境一念三千。如何可识一摄一切。三
千不出一念法性。是故唯有乐因乐果。由知法性只
是无明是故起慈。为依此境者即妙境也。故止观序
中明无作四谛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
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
槃。无灭可證。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
世间。纯一实相。辅行引四念处云。一念心具十界苦
名为苦谛(三土二死)。具十界惑名为集谛(五住三惑)。苦即涅槃
名为灭谛。惑即菩提名为道谛。妙玄云。无作者迷中
轻故从理得名。以迷理故。菩提是烦恼名集谛。涅槃
是生死名苦谛。以能解故。烦恼即菩提名道谛。生死
即涅槃名灭谛。即事而中无思无念无谁(谁者我也。即无我也)
造作故名无作。大经云。世谛即第一义谛。有善方便
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出世人知即第一义谛。释签云。
世谛即苦集。第一义谛即道灭。欲令众生于苦集中
而见道灭故云即耳。其实无有。二法相即。故总结□
中四谛只是一实。一实只是三德四德。是故虽有四
名。四实无四。一尚无一岂有四邪。法华文句云。一切
解脱即无作灭谛。无上道即无作道谛。用三谛破无
作苦集(四明学者皆谓无作苦集不破者。灼然违于祖训也)。昔欲说此而众生
不堪。障既巳除故还说此也。然无作之名从理而立。
四谛之言从事而论。故妙玄云。解惑因缘而成于四。
岂非约事。道灭即苦集。苦集即道灭。四则非四。岂非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3a 页 X56-0053.png
约理。释签云。迷解在人。体恒相即。相即是理。迷解是
事。又无作四谛亦理亦事。亦事即是净名疏云说无
作四谛即果报土也。亦理即是止观中以无作四谛
对寂光也。净名记云。有果报边须云苦集。以有苦集
须具四谛。于果报中分论寂光。须从理说故唯一实。
义亦当于寂光说法(疏云。说一实谛即常寂光也)。辅行问云。寂光
既极何须用教。横竖二对皆用无作(以止观中用教对土有横有竖。
故横竖中皆以寂光对于无作)。答。教被中下不被究竟。初住巳上名
下寂光。等觉为中。妙觉名上。出净名疏。故净名疏约
果报明常寂光者。即分论寂光也。于分论中复□□
种。即无作四谛属果报土。一实谛是寂光土也。故知
从于果报事说。必以道灭破于苦集。岂得专执苦集
性具。便谓无作苦集不破。况辅行云。但观理具。俱破
俱立。俱是法界。即于百界生死之身达常住理。心悭
若破则是遍舍一念十界百界依正(云云)。三明一心
能所妙境为所弘誓。为能思惟。彼我鲠痛自他。是故
名为能所巳他。四弘不出上求下化。自巳一心具足
能所。既乃如此。而他一心上求下化。亦复如然。所以
谓之他一念心生佛理等。言理等者。其理与我无别
故也。是故菩萨依斯起誓者。总结示也。斯者此也。此
谓巳他能所生佛也。四明遍立遍破。止观第一引文
殊问经云。破一切发名发菩提心。常随菩提相而发
菩提心。又无发而发无随而随。又过一切破过一切
随。双照破随名发菩提心。如此三种不一不异。如理
事。又无作四谛亦理亦事。亦事即是净名疏云说无
作四谛即果报土也。亦理即是止观中以无作四谛
对寂光也。净名记云。有果报边须云苦集。以有苦集
须具四谛。于果报中分论寂光。须从理说故唯一实。
义亦当于寂光说法(疏云。说一实谛即常寂光也)。辅行问云。寂光
既极何须用教。横竖二对皆用无作(以止观中用教对土有横有竖。
故横竖中皆以寂光对于无作)。答。教被中下不被究竟。初住巳上名
下寂光。等觉为中。妙觉名上。出净名疏。故净名疏约
果报明常寂光者。即分论寂光也。于分论中复□□
种。即无作四谛属果报土。一实谛是寂光土也。故知
从于果报事说。必以道灭破于苦集。岂得专执苦集
性具。便谓无作苦集不破。况辅行云。但观理具。俱破
俱立。俱是法界。即于百界生死之身达常住理。心悭
若破则是遍舍一念十界百界依正(云云)。三明一心
能所妙境为所弘誓。为能思惟。彼我鲠痛自他。是故
名为能所巳他。四弘不出上求下化。自巳一心具足
能所。既乃如此。而他一心上求下化。亦复如然。所以
谓之他一念心生佛理等。言理等者。其理与我无别
故也。是故菩萨依斯起誓者。总结示也。斯者此也。此
谓巳他能所生佛也。四明遍立遍破。止观第一引文
殊问经云。破一切发名发菩提心。常随菩提相而发
菩提心。又无发而发无随而随。又过一切破过一切
随。双照破随名发菩提心。如此三种不一不异。如理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3b 页 X56-0053.png
如事如非理非事故名为是。辅行云。经云。佛告文殊。
菩提相者出过三界。过诸名字。言语道断。过一切发。
灭诸发故。是名发菩提心住。是故菩萨过一切发是
发菩提心。住无障碍发。如法性发。无发是发。不著一
切不破实际。不移不益不异不一。如镜中像。一一句
下皆云是发菩提心住。住是所依。初句是即破而立。
从法性下是非破非立而论破立。如是皆名依境发
心。故云发菩提心住立即是随法性。即是双非双照。
今文但是附彼经意。文兼义释故小不同。如净名云。
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先广破竟。次即
立云。寂灭是菩提等。又随即是假。破即是空。双非双
照即是中道。此约法界无缘大慈而发心也。又约事
理以对破随空假等义。并应可解。故知今文圆发仍
须遍破遍立等。即是法界无缘发心耳。
三明安心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行相多番。六十
四者。信法二行各有八番。即一十六。言八番者。止观
各有四悉故也。又信行转为法行及法行转为信行。
亦各有八番。成一十六。并前乃有三十二番。化他既
尔。自行亦然。是故乃有六十四番。况此但是一向根
性六十四番。更有信法相资根性六十四番。乃成一
百二十八番。又就三番止观(三番则是次第三观。即是以次显不次也)说
之。则有三百八十四番。又有一心止观六十四番。乃
成五百一十二番。是故不立如此多番逗会根性。法
门则阙。次明能所总别。定慧止观名之为能。无作谛
菩提相者出过三界。过诸名字。言语道断。过一切发。
灭诸发故。是名发菩提心住。是故菩萨过一切发是
发菩提心。住无障碍发。如法性发。无发是发。不著一
切不破实际。不移不益不异不一。如镜中像。一一句
下皆云是发菩提心住。住是所依。初句是即破而立。
从法性下是非破非立而论破立。如是皆名依境发
心。故云发菩提心住立即是随法性。即是双非双照。
今文但是附彼经意。文兼义释故小不同。如净名云。
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先广破竟。次即
立云。寂灭是菩提等。又随即是假。破即是空。双非双
照即是中道。此约法界无缘大慈而发心也。又约事
理以对破随空假等义。并应可解。故知今文圆发仍
须遍破遍立等。即是法界无缘发心耳。
三明安心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行相多番。六十
四者。信法二行各有八番。即一十六。言八番者。止观
各有四悉故也。又信行转为法行及法行转为信行。
亦各有八番。成一十六。并前乃有三十二番。化他既
尔。自行亦然。是故乃有六十四番。况此但是一向根
性六十四番。更有信法相资根性六十四番。乃成一
百二十八番。又就三番止观(三番则是次第三观。即是以次显不次也)说
之。则有三百八十四番。又有一心止观六十四番。乃
成五百一十二番。是故不立如此多番逗会根性。法
门则阙。次明能所总别。定慧止观名之为能。无作谛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3c 页 X56-0053.png
境名之为所。能所相称方成安心。故安心中有总有
别。总则但以寂照止观而为能安。法性妙境以为所
安。别则开为□法等异。应知总是别家之总。别是总
家之别。是故名为离总出别。别皆有总。虽异而同虽
同而异。故辅行云。故知此中(此中即总)别而不别。下文别
中不别而别。总别俱是依于妙境。以随人故总别不
同。惑重观微应须随事。故使行相若信若法四悉回
转。人不见之。便于别安而生异计。则失大师逐宜之
能。三明寂照相即。如文可见。故止观序中明圆顿止
观云。初后不二如通者腾空。辅行云。近地之空与万
仞同体。故云不二。通譬行人。腾譬修行观理。空譬顿
理不二。又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等。即初后不二
之教也。四明凡师为他。止观云。巳说前人根性利钝
竟。云何安心。师应问言。汝于定慧为志何等。故云仍
须问彼也。不审根性。有于信法相资回转。止观四悉
安心之相。但以一法遍逗众机他无所利。故云同设
一位未见益方也。故止观云。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
身立命。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药法亦两
或丸或散。以除冷热治无明病。以止为丸。以观为散。
如阴阳法。阳则风日。阴则云雨。雨多则烂。日多则焦。
阴如定。阳如慧。慧定偏者皆不见佛性。乃至云。若一
向作解者。佛何故种种说邪。天不常晴。医不专散。食
不恒饭。世间尚不尔。况出世邪。纵转弄好异等者。皆
斥他之辞耳。所以同宗枝派乖各等者。如辅行释常
别。总则但以寂照止观而为能安。法性妙境以为所
安。别则开为□法等异。应知总是别家之总。别是总
家之别。是故名为离总出别。别皆有总。虽异而同虽
同而异。故辅行云。故知此中(此中即总)别而不别。下文别
中不别而别。总别俱是依于妙境。以随人故总别不
同。惑重观微应须随事。故使行相若信若法四悉回
转。人不见之。便于别安而生异计。则失大师逐宜之
能。三明寂照相即。如文可见。故止观序中明圆顿止
观云。初后不二如通者腾空。辅行云。近地之空与万
仞同体。故云不二。通譬行人。腾譬修行观理。空譬顿
理不二。又涅槃云。发心毕竟二不别等。即初后不二
之教也。四明凡师为他。止观云。巳说前人根性利钝
竟。云何安心。师应问言。汝于定慧为志何等。故云仍
须问彼也。不审根性。有于信法相资回转。止观四悉
安心之相。但以一法遍逗众机他无所利。故云同设
一位未见益方也。故止观云。譬如养生。或饮或食适
身立命。养法身亦尔。以止为饮。以观为食。药法亦两
或丸或散。以除冷热治无明病。以止为丸。以观为散。
如阴阳法。阳则风日。阴则云雨。雨多则烂。日多则焦。
阴如定。阳如慧。慧定偏者皆不见佛性。乃至云。若一
向作解者。佛何故种种说邪。天不常晴。医不专散。食
不恒饭。世间尚不尔。况出世邪。纵转弄好异等者。皆
斥他之辞耳。所以同宗枝派乖各等者。如辅行释常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4a 页 X56-0054.png
坐三昧中云。故信禅师元用此经(此经即文殊问及文殊说两般若经
也)以为心要。□人承用情见不同。致使江表京河禅
宗乖互。亦如贤首命家判教。及乎修行禅观之相。全
指天台止观明之。又如清凉教宗贤首观用天台。至
于圭峰又自谓之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仍斥天台所
谈止观。师资如此矛盾相反。可不悲哉。言矛盾者。辅
行云。楚有卖矛及卖盾者。有来买矛者。语买者言。此
矛坏千盾。有来买盾者。语买者言。此盾坏千矛。买矛
者犹在。买盾者复至。买矛者语卖者言。还与汝矛而
坏汝盾。为得几盾。卖者无答自相违故。矛者戈矛也。
说文云。酋(疾流切)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盾者于
橹(郎古切说文云大盾也)之属。说文云。瞂(扶发切)也。所以捍(音轮。卫也)
身蔽目也。象形滋者多也。今家弁(弁字误也。当为辨字)师先分
凡圣等者。止观云。教他为二。一圣师。二凡师。辅行云。
若通论者。六根五品皆属凡师。未破无明通皆具缚。
若别论者。五品位也。六根清净。离二缚故(见思尘沙)。相似
圣师(普贤观经既以五品在十信内。故知智者亦得名为相似圣师。具如大部补法中辨)准第
一卷料简文中。通取六根以为凡师。前指圣师在初
住故。六根尚称为病导师。况三藏菩萨一切未断。问。
他设教依病□方即是总举法喻之相。四悉随其便
(去声)宜用之。信法二行互相资益。何须固执。终朝守株
者。如止观中斥他人云。一种禅师不许作观。唯专用
止。引偈云。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息思即是道。有
思终不睹。又一禅师不许作止。专在于观。引偈云。止
也)以为心要。□人承用情见不同。致使江表京河禅
宗乖互。亦如贤首命家判教。及乎修行禅观之相。全
指天台止观明之。又如清凉教宗贤首观用天台。至
于圭峰又自谓之禅遇南宗教逢圆觉。仍斥天台所
谈止观。师资如此矛盾相反。可不悲哉。言矛盾者。辅
行云。楚有卖矛及卖盾者。有来买矛者。语买者言。此
矛坏千盾。有来买盾者。语买者言。此盾坏千矛。买矛
者犹在。买盾者复至。买矛者语卖者言。还与汝矛而
坏汝盾。为得几盾。卖者无答自相违故。矛者戈矛也。
说文云。酋(疾流切)矛也。建于兵车。长二丈。象形。盾者于
橹(郎古切说文云大盾也)之属。说文云。瞂(扶发切)也。所以捍(音轮。卫也)
身蔽目也。象形滋者多也。今家弁(弁字误也。当为辨字)师先分
凡圣等者。止观云。教他为二。一圣师。二凡师。辅行云。
若通论者。六根五品皆属凡师。未破无明通皆具缚。
若别论者。五品位也。六根清净。离二缚故(见思尘沙)。相似
圣师(普贤观经既以五品在十信内。故知智者亦得名为相似圣师。具如大部补法中辨)准第
一卷料简文中。通取六根以为凡师。前指圣师在初
住故。六根尚称为病导师。况三藏菩萨一切未断。问。
他设教依病□方即是总举法喻之相。四悉随其便
(去声)宜用之。信法二行互相资益。何须固执。终朝守株
者。如止观中斥他人云。一种禅师不许作观。唯专用
止。引偈云。思思徒自思。思思徒自苦。息思即是道。有
思终不睹。又一禅师不许作止。专在于观。引偈云。止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4b 页 X56-0054.png
止徒自止。昏闇无所以。止止即是道。观观得会理。此
两师各从一门而入。以巳益教他。学者则不见意。一
向服乳浆犹难得。况复醍醐。言守株者。辅行云。宋有
耕者。于野有兔触株而死。后遂废耕恒守此株。冀复
有兔。傍人喻之而不肯止。故俗相传以执迷者名为守株。
四明破遍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无生门意。初无
生心横竖虽遍者。无生心即无生门也。故止观云。一
无生门从始至终尽其源底竖破法遍。辅行云。尽源
故横周。尽底故竖穷。标中探说章中之意。故云尽其
源底也。即三惑各遍名为横周。通至实相名为深穷
也。又横摄一切名为横周。一一至极名为竖深也。复
须后位六即竖穷者。以初无生横竖破遍。位在初住
无生法忍。是故谓之无生忍心。初住既尔。二住巳去
乃至妙觉。后位可知。是故谓之复须后位。更兼住前
相似等四故云六即。而此六位从始至终名为竖穷。
此约事异故分六位。若约理同是则不然。所以谓之
若横若竖无不即理。即理乃是非横非竖横竖不二。
此约无生一门竖论自具于横及非横竖故作是说。
若论横门亦乃如然。所以谓之横门一一无不具竖
及非横竖。故知竖中具足有横及以不二。馀二类之。
馀二即是横及一心。故止观云。二历诸法门。当门从
始至终尽其源底横破法遍。三横竖不二。从始至终
尽其源底非横非竖破法遍。今且明横竖。一心在下
明之。故下文云。又以一念心该冠两门等也。止观又
两师各从一门而入。以巳益教他。学者则不见意。一
向服乳浆犹难得。况复醍醐。言守株者。辅行云。宋有
耕者。于野有兔触株而死。后遂废耕恒守此株。冀复
有兔。傍人喻之而不肯止。故俗相传以执迷者名为守株。
四明破遍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无生门意。初无
生心横竖虽遍者。无生心即无生门也。故止观云。一
无生门从始至终尽其源底竖破法遍。辅行云。尽源
故横周。尽底故竖穷。标中探说章中之意。故云尽其
源底也。即三惑各遍名为横周。通至实相名为深穷
也。又横摄一切名为横周。一一至极名为竖深也。复
须后位六即竖穷者。以初无生横竖破遍。位在初住
无生法忍。是故谓之无生忍心。初住既尔。二住巳去
乃至妙觉。后位可知。是故谓之复须后位。更兼住前
相似等四故云六即。而此六位从始至终名为竖穷。
此约事异故分六位。若约理同是则不然。所以谓之
若横若竖无不即理。即理乃是非横非竖横竖不二。
此约无生一门竖论自具于横及非横竖故作是说。
若论横门亦乃如然。所以谓之横门一一无不具竖
及非横竖。故知竖中具足有横及以不二。馀二类之。
馀二即是横及一心。故止观云。二历诸法门。当门从
始至终尽其源底横破法遍。三横竖不二。从始至终
尽其源底非横非竖破法遍。今且明横竖。一心在下
明之。故下文云。又以一念心该冠两门等也。止观又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4c 页 X56-0054.png
云。无生一门是竖。无量诸门望无生门。馀门是横。横
门者。如中论云。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
不去。次明他门理等无生。一门望于馀门。则无生为
自。馀门名他。自他虽异其趣无别。是故谓之他门理
等。三明度入他门。即是将于无生门中十境十乘。转
度遍入无灭。及以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无
量诸门。使彼诸门皆有十境十乘。故云度入他门。诸
法无差也。若用一门诸门融入者。即是随用一门而
诸门会通也。以由门门无不即理。故得融摄等无差
降。故辅行云。又今竖门三谛义足。度入横门门门三
谛。故使横门无横不竖。以竖望横无竖不横。从始至
终并有横故。如一无生一切无生。乃至不出(即不去也)亦
复如是。摄此横竖皆入一心具如后说。此八既尔诸
门例然。是故今文度入诸门。具如中论初二入六。是
故今文先以诸法悉入无生。馀七展转更互相入。乃
至一切其意亦然。是故且明无生度入。况涅槃释义
等者。止观云。无生教门竖摄因果其义巳彰。横摄之
意今当说。大品云。若闻无生门。则解一切义。初阿字
摄四十一字。四十一字摄初阿字。中间亦然。此意难
见。更引佛藏示其相。次引涅槃释其义。后说无生门
破法遍。佛藏云。劫火起时。菩萨一唾火即灭。一吹世
界即成。非是先灭后成。只一唾中即灭即成。彼经明
外用内合。无生门即破遍即立遍。破立不须二念。若
内无是德则外无大用。寄外显内其相如是。涅槃释
门者。如中论云。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
不去。次明他门理等无生。一门望于馀门。则无生为
自。馀门名他。自他虽异其趣无别。是故谓之他门理
等。三明度入他门。即是将于无生门中十境十乘。转
度遍入无灭。及以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无
量诸门。使彼诸门皆有十境十乘。故云度入他门。诸
法无差也。若用一门诸门融入者。即是随用一门而
诸门会通也。以由门门无不即理。故得融摄等无差
降。故辅行云。又今竖门三谛义足。度入横门门门三
谛。故使横门无横不竖。以竖望横无竖不横。从始至
终并有横故。如一无生一切无生。乃至不出(即不去也)亦
复如是。摄此横竖皆入一心具如后说。此八既尔诸
门例然。是故今文度入诸门。具如中论初二入六。是
故今文先以诸法悉入无生。馀七展转更互相入。乃
至一切其意亦然。是故且明无生度入。况涅槃释义
等者。止观云。无生教门竖摄因果其义巳彰。横摄之
意今当说。大品云。若闻无生门。则解一切义。初阿字
摄四十一字。四十一字摄初阿字。中间亦然。此意难
见。更引佛藏示其相。次引涅槃释其义。后说无生门
破法遍。佛藏云。劫火起时。菩萨一唾火即灭。一吹世
界即成。非是先灭后成。只一唾中即灭即成。彼经明
外用内合。无生门即破遍即立遍。破立不须二念。若
内无是德则外无大用。寄外显内其相如是。涅槃释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5a 页 X56-0055.png
义者。不闻闻一句有种种义。初云不生生。不生不生。
生不生。生生。按此四句说无生门。摄自行因果化他
能所等法皆遍(云云)。又楞伽云。我从得道夜至涅槃
夜不说一字。佛因二法作如此说。谓缘自法及本住
法。自法即是證圣真谛实性也。本住法谓古先圣道
法界常住。此义与大经四不可说意同(云云)。地持有
四种成熟。谓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佛种性。菩萨种性。
无此四性以善趣熟之。佛种性即此圆机。菩萨种性
即此别机。声闻种性有别异善根。即三藏机。退大取
小种性即通机。彼四成熟。即此四种机缘。故今谓之。
地持对教咸随法相度入诸门者。若在无生门中。如
此诸义皆顺无生。若度入诸门。如此等义亦称无灭。
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等也。又以一念心该
冠两门者。即是第三横竖不二。一心止观非横非竖。
而又具摄横之与竖。故云该冠两门也。止观之文巳
如向引。辅行云。不二门中具摄诸横名为横周。无不
圆极名为竖深。即此意也。高广大车不动而运者。止
观引经云。其车高广横竖不二则非横非竖。故云是
法平等无有高下也。即体之用故云不动而运(云云)。
四明约位简辨。止观中明从空入假破法遍后云。二
明入假利益者。菩萨本不贵空而修空。本为众生故
修空。不贵空故不住。为益众生故须出。故有从真起
应法眼称机。应以佛身得度即现佛身说法。乃至天
龙八部等。辅行云。欲明出假真实利益必在别圆初
生不生。生生。按此四句说无生门。摄自行因果化他
能所等法皆遍(云云)。又楞伽云。我从得道夜至涅槃
夜不说一字。佛因二法作如此说。谓缘自法及本住
法。自法即是證圣真谛实性也。本住法谓古先圣道
法界常住。此义与大经四不可说意同(云云)。地持有
四种成熟。谓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佛种性。菩萨种性。
无此四性以善趣熟之。佛种性即此圆机。菩萨种性
即此别机。声闻种性有别异善根。即三藏机。退大取
小种性即通机。彼四成熟。即此四种机缘。故今谓之。
地持对教咸随法相度入诸门者。若在无生门中。如
此诸义皆顺无生。若度入诸门。如此等义亦称无灭。
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等也。又以一念心该
冠两门者。即是第三横竖不二。一心止观非横非竖。
而又具摄横之与竖。故云该冠两门也。止观之文巳
如向引。辅行云。不二门中具摄诸横名为横周。无不
圆极名为竖深。即此意也。高广大车不动而运者。止
观引经云。其车高广横竖不二则非横非竖。故云是
法平等无有高下也。即体之用故云不动而运(云云)。
四明约位简辨。止观中明从空入假破法遍后云。二
明入假利益者。菩萨本不贵空而修空。本为众生故
修空。不贵空故不住。为益众生故须出。故有从真起
应法眼称机。应以佛身得度即现佛身说法。乃至天
龙八部等。辅行云。欲明出假真实利益必在别圆初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5b 页 X56-0055.png
地初住。此是第四示文妙旨(六处示妙前巳具引)。故知明益正
示文意。文云真应复云法眼。故此法眼必非地前。乃
是不思议假而为法眼耳。验知此益定在法身(止观又明
十信六根清净即遍见闻十法界事。若是入空尚无一物。既言六根互用即是入假位也。此与不二门云照分
十界各具灼然。其意一揆。近代传习四明学者。请详止观之文。休更谬说空中自有三千也。若不信者。止观那
云。入空无一物。入假六根互用邪。莫是大师不解圆妙但事分别乎。以此而言。三千世间定是妙假。若即空中
一法叵存。更何所惑)。是故名为入住应遍方名假遍也。不二门
云。分真垂迹十界亦然。良由于此。及以真遍者。即第
三中观破法遍文也。故止观明修中观有五意。第四
意云四学大方便者。即是如来无谋善权。无方大用。
住首楞严种种示现不可思议巧方便力。乃至云。初
住破一分无明。此是语略亦。得谓之无量品。此位能
遍法界。作佛事不可限量。如首楞严中广说。故此假
遍及以真遍辞异意同。良由内證中道真实。方能外
应遍于法界。如此真遍即是显于性具假遍初住之
前。故云尔。前观行相似。约位仍在若俗若真者。止观
云。如相似位人六根净时。犹未发真见于中道。虽观
三谛约位往明。但破四住及尘沙惑。既證方便但束
为二谛。若入初住破无明见佛性。双照二谛方称为
智。亦具三谛但束为中道第一义谛。情智合论即是
随自他意语也。辅行云。如相似下。约位以判。故分真
俗以属于情。位在六根让于中道以属于智。位在初
住。则七信巳前为真所摄(即止观云。入空尚无一物也)。八信巳去
为俗所摄(即止观云。六根互用是入假位也)。是则初住巳上亦有同
示文意。文云真应复云法眼。故此法眼必非地前。乃
是不思议假而为法眼耳。验知此益定在法身(止观又明
十信六根清净即遍见闻十法界事。若是入空尚无一物。既言六根互用即是入假位也。此与不二门云照分
十界各具灼然。其意一揆。近代传习四明学者。请详止观之文。休更谬说空中自有三千也。若不信者。止观那
云。入空无一物。入假六根互用邪。莫是大师不解圆妙但事分别乎。以此而言。三千世间定是妙假。若即空中
一法叵存。更何所惑)。是故名为入住应遍方名假遍也。不二门
云。分真垂迹十界亦然。良由于此。及以真遍者。即第
三中观破法遍文也。故止观明修中观有五意。第四
意云四学大方便者。即是如来无谋善权。无方大用。
住首楞严种种示现不可思议巧方便力。乃至云。初
住破一分无明。此是语略亦。得谓之无量品。此位能
遍法界。作佛事不可限量。如首楞严中广说。故此假
遍及以真遍辞异意同。良由内證中道真实。方能外
应遍于法界。如此真遍即是显于性具假遍初住之
前。故云尔。前观行相似。约位仍在若俗若真者。止观
云。如相似位人六根净时。犹未发真见于中道。虽观
三谛约位往明。但破四住及尘沙惑。既證方便但束
为二谛。若入初住破无明见佛性。双照二谛方称为
智。亦具三谛但束为中道第一义谛。情智合论即是
随自他意语也。辅行云。如相似下。约位以判。故分真
俗以属于情。位在六根让于中道以属于智。位在初
住。则七信巳前为真所摄(即止观云。入空尚无一物也)。八信巳去
为俗所摄(即止观云。六根互用是入假位也)。是则初住巳上亦有同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5c 页 X56-0055.png
体真俗。六根清净亦有相似中道。故下章安作与夺
释。即是六根夺其相似中道与其相似真俗也。住后
尚须节节离爱等者。此非离于相似法爱。乃是离于
真位法爱也。法爱既离。无明即净。三德乃明。方登上
位以至究竟也。
五明通塞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节节捡校。此即
一心通塞之文也。止观之中既用法华有一导师善
知通塞。是故仍须了于开权。诸法无外唯在一心节
节检之。亦无能检之观。亦无能著之心。能所寂然乃
名通耳。次明无非法界。止观云。良以一心即空假中。
触处诸塞皆通无碍。能过五百由旬到于宝所。是名
为通。通本对塞。既触处如空则无复有塞。无塞则无
通。若于无塞无通起苦集无明障蔽者。皆即空假中
具谛缘度。是名无通无塞双照通塞。辅行云。一心不
当。横竖通塞。于此一心复起塞著而生苦集无明蔽
等。应须检此一心通塞。须知苦集无明蔽等即是一
心之塞。无非法界。成于无作谛缘度等。即是一心之
通也。三明六即甄分。故止观中明一心通塞巳乃结
判云。是为初心。过五百由旬。应明六即义。辅行云。是
为下结判也。如此释者。一切众生理性五百。乃至诸
佛究竟五百。不同旧义令凡望崖。故得毫善皆成佛
因者。如金錍云。法华会中一切不隔。草木与地四微
何殊。举足脩途皆趣宝渚。弹指合掌咸成佛因。与一
许三无乖先志。寓言记中具解此义。学者寻之。四明
释。即是六根夺其相似中道与其相似真俗也。住后
尚须节节离爱等者。此非离于相似法爱。乃是离于
真位法爱也。法爱既离。无明即净。三德乃明。方登上
位以至究竟也。
五明通塞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节节捡校。此即
一心通塞之文也。止观之中既用法华有一导师善
知通塞。是故仍须了于开权。诸法无外唯在一心节
节检之。亦无能检之观。亦无能著之心。能所寂然乃
名通耳。次明无非法界。止观云。良以一心即空假中。
触处诸塞皆通无碍。能过五百由旬到于宝所。是名
为通。通本对塞。既触处如空则无复有塞。无塞则无
通。若于无塞无通起苦集无明障蔽者。皆即空假中
具谛缘度。是名无通无塞双照通塞。辅行云。一心不
当。横竖通塞。于此一心复起塞著而生苦集无明蔽
等。应须检此一心通塞。须知苦集无明蔽等即是一
心之塞。无非法界。成于无作谛缘度等。即是一心之
通也。三明六即甄分。故止观中明一心通塞巳乃结
判云。是为初心。过五百由旬。应明六即义。辅行云。是
为下结判也。如此释者。一切众生理性五百。乃至诸
佛究竟五百。不同旧义令凡望崖。故得毫善皆成佛
因者。如金錍云。法华会中一切不隔。草木与地四微
何殊。举足脩途皆趣宝渚。弹指合掌咸成佛因。与一
许三无乖先志。寓言记中具解此义。学者寻之。四明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6a 页 X56-0056.png
能转为所。止观云。若同外道爱著观空智慧。宜以四
句遍破。能破如所破。令众塞得通。若不执观空智慧。
则能破不如所破。但破塞存通。如除膜养珠。破贼护
将。辅行云。于能生著同彼外道。宜用通塞四句遍破。
故知前破遍中但用能破破于所破。犹未悟者必于
能所心生塞著。于能生著。观法虽正著心同邪。是故
须破。故云爱著观空智慧。是故须以三假四句破能
著心使无立处。破能著智如所破惑。故云能破如所
破也。虽不爱著能破之观。而犹爱著所破之惑。故云
若不爱若观空智慧则能破不如所破。是故但用破
遍破惑。次举譬中先譬除膜养珠但成分喻。若破贼
护将便成遍喻(分喻遍喻即是大经八喻之中两种喻也。具如释签中引)。何者。除
膜养珠不可珠复为膜。是故更喻破贼护将。将若为
贼此贼亦破。贼若为将此将亦护。如是展转将皆为
贼。节节破之。是故今云。须了能破转为所破。谓贼为
将。此喻可知也。乃成菩萨旃陀罗者。止观禅境约因
缘禅明十乘观法。至知次位中云。若人不知如上诸
位。谬生取著成增上慢。即菩萨旃陀罗。辅行云。若人
下结斥菩萨旃陀罗者。旃陀罗此翻杀者。自滥上位
杀常住命。若为他说害他慧命。以此而推斯困者众。
净名疏云。不得闻观心即是而便混滥生增上慢。作
菩萨旃陀罗。若不受此语即是不信诸大乘经了义
之说(疏中上文具明六即故有此云)。今文既明善知通塞。是故亦用
此意结斥不见。说观者自不见于通塞诸意。妄生取
句遍破。能破如所破。令众塞得通。若不执观空智慧。
则能破不如所破。但破塞存通。如除膜养珠。破贼护
将。辅行云。于能生著同彼外道。宜用通塞四句遍破。
故知前破遍中但用能破破于所破。犹未悟者必于
能所心生塞著。于能生著。观法虽正著心同邪。是故
须破。故云爱著观空智慧。是故须以三假四句破能
著心使无立处。破能著智如所破惑。故云能破如所
破也。虽不爱著能破之观。而犹爱著所破之惑。故云
若不爱若观空智慧则能破不如所破。是故但用破
遍破惑。次举譬中先譬除膜养珠但成分喻。若破贼
护将便成遍喻(分喻遍喻即是大经八喻之中两种喻也。具如释签中引)。何者。除
膜养珠不可珠复为膜。是故更喻破贼护将。将若为
贼此贼亦破。贼若为将此将亦护。如是展转将皆为
贼。节节破之。是故今云。须了能破转为所破。谓贼为
将。此喻可知也。乃成菩萨旃陀罗者。止观禅境约因
缘禅明十乘观法。至知次位中云。若人不知如上诸
位。谬生取著成增上慢。即菩萨旃陀罗。辅行云。若人
下结斥菩萨旃陀罗者。旃陀罗此翻杀者。自滥上位
杀常住命。若为他说害他慧命。以此而推斯困者众。
净名疏云。不得闻观心即是而便混滥生增上慢。作
菩萨旃陀罗。若不受此语即是不信诸大乘经了义
之说(疏中上文具明六即故有此云)。今文既明善知通塞。是故亦用
此意结斥不见。说观者自不见于通塞诸意。妄生取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6b 页 X56-0056.png
著谬说观行而教于他也。然成或过者。然者是也。然
成即谓是成观也。或过即是生增上慢也。自行教他
并皆伤害法身慧命。是故乃成菩萨旃陀罗也。
六明道品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大小俱用。言闻
观者。闻谓闻教。观谓修观也。大小俱须者。止观中明
四种道品。一当分。二相摄。三约位。四相生。辅行云。此
四通论俱通大小。别而言之。第三唯小馀三在大。虽
有四文亦但二义。前三为成第四故也。讲者唯约小
位辨之者。斥也。但约小乘次位对于道品。此则只是
约位道品耳。是故斥云。尚失小乘相生相摄。况复得
于衍门馀之三教道品邪。大乘等者。滥学大乘之观。
便谓四念处等是小乘之行。非大乘之法。是则大小
俱皆弃之。将何以为所行之轨。如来遗嘱令依念处
行道。他既不遵。则无所行之轨范矣。次明诸品调停。
此即第四相生道品调适也。故止观云。如修念处能
生正勤。正勤发四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
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道。是为相生。亦是调适
也。诸家纵修者与而言之也。唯云念处者。偏用七科
中一也。且后六科三十三品有何妨碍而不用之邪。
三明品后之门。圆道品后明三空门者。止观中明无
作道谛三十七品成于一心三观之后。乃云复次行
三十七道品将到无漏城。城有三门。若入此门即得
发真。谓空.无相.无作门。亦名三解脱门。亦名三三昧。
他既不明等者。斥他也。道品尚阙。能通岂存。如世行
成即谓是成观也。或过即是生增上慢也。自行教他
并皆伤害法身慧命。是故乃成菩萨旃陀罗也。
六明道品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大小俱用。言闻
观者。闻谓闻教。观谓修观也。大小俱须者。止观中明
四种道品。一当分。二相摄。三约位。四相生。辅行云。此
四通论俱通大小。别而言之。第三唯小馀三在大。虽
有四文亦但二义。前三为成第四故也。讲者唯约小
位辨之者。斥也。但约小乘次位对于道品。此则只是
约位道品耳。是故斥云。尚失小乘相生相摄。况复得
于衍门馀之三教道品邪。大乘等者。滥学大乘之观。
便谓四念处等是小乘之行。非大乘之法。是则大小
俱皆弃之。将何以为所行之轨。如来遗嘱令依念处
行道。他既不遵。则无所行之轨范矣。次明诸品调停。
此即第四相生道品调适也。故止观云。如修念处能
生正勤。正勤发四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
力。五力生七觉。七觉入八正道。是为相生。亦是调适
也。诸家纵修者与而言之也。唯云念处者。偏用七科
中一也。且后六科三十三品有何妨碍而不用之邪。
三明品后之门。圆道品后明三空门者。止观中明无
作道谛三十七品成于一心三观之后。乃云复次行
三十七道品将到无漏城。城有三门。若入此门即得
发真。谓空.无相.无作门。亦名三解脱门。亦名三三昧。
他既不明等者。斥他也。道品尚阙。能通岂存。如世行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6c 页 X56-0056.png
道至无门可入。以喻斥失其意昭然。四明名异体同。
具如摄法文中广明者。此指第七对治助开中摄法
之文耳。以彼明六度摄法中最初乃是摄诸道品故
也。故止观云。今明六度助道摄诸法尽。略明摄诸道
品调伏诸根。十力.四无所畏乃至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等。况复标中虽云六度摄于诸法。至下释中乃约
道品摄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四无碍智.六神
通.四摄.陀罗尼.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皆是道品所
摄。故知道品与一切行名异体同。以体同故所以相
摄也。
七明正助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助开三脱。止观
中明根利无遮。根利有遮。根钝无遮。不须助道。根钝
遮重乃用于助。以根钝故不能即开三解脱门。以遮
重故牵破观心。为是义故应须治道对破遮障入三
脱门。近代修者得语为證者。即一家诸文所斥暗證
之流也。南山所谓学大乘语者也。但是闻得大乘空
寂之语。便乃以为与佛无殊。然则约理虽无高下。约
事乃有迷悟不同。何容下凡妄齐极圣。既非上慢定
结夷愆。故释签云。谓證真如大妄居首。如此之人岂
论助治邪。次明助有事理。即止观中以三双六句料
简六度道品之文也。辅行云。次以六句料简事理者。
先问意者。事度属三藏。道品是无作。本以无作正行
道品。通至无作三三昧门。今此乃云。不修事度无作
三昧不成就者。事度应胜无作道品。次答意者。度之
具如摄法文中广明者。此指第七对治助开中摄法
之文耳。以彼明六度摄法中最初乃是摄诸道品故
也。故止观云。今明六度助道摄诸法尽。略明摄诸道
品调伏诸根。十力.四无所畏乃至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等。况复标中虽云六度摄于诸法。至下释中乃约
道品摄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四无碍智.六神
通.四摄.陀罗尼.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皆是道品所
摄。故知道品与一切行名异体同。以体同故所以相
摄也。
七明正助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助开三脱。止观
中明根利无遮。根利有遮。根钝无遮。不须助道。根钝
遮重乃用于助。以根钝故不能即开三解脱门。以遮
重故牵破观心。为是义故应须治道对破遮障入三
脱门。近代修者得语为證者。即一家诸文所斥暗證
之流也。南山所谓学大乘语者也。但是闻得大乘空
寂之语。便乃以为与佛无殊。然则约理虽无高下。约
事乃有迷悟不同。何容下凡妄齐极圣。既非上慢定
结夷愆。故释签云。谓證真如大妄居首。如此之人岂
论助治邪。次明助有事理。即止观中以三双六句料
简六度道品之文也。辅行云。次以六句料简事理者。
先问意者。事度属三藏。道品是无作。本以无作正行
道品。通至无作三三昧门。今此乃云。不修事度无作
三昧不成就者。事度应胜无作道品。次答意者。度之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7a 页 X56-0057.png
与品俱有事理。况复度品更互相摄。是故胜劣亦互
受名。乃至云。释中先别次通。所言别者三对不同。且
以事度对理道品。生灭道品对圆六度。以明相破相
修相即。是故须知相破相修约判权实而成助道。相
即约于开权显实而成合行。若且一往为无作故修
事为治。则如向所说。若以四教递为助者。应以通教
对事六度。别教对事。圆教对事。别教对通。圆教对通。
圆教对别。总合六重度品不同。助道之说既通四教。
是故用于别教为助仍名为事。乃至用圆犹名理助
也。此约偏圆而说。若约大小分之。用三藏助则为小。
用通别圆助则为大也。桉位胜进者。此有二义。一者
既用三教为助。是故助成圆理发时。乃有桉位胜进
两益。二者既用圆教为助。则于圆教自论桉位胜进
之义。但据当位及以增进。二义自显。故辅行云。财施
助法。法施融财。正助合行斯之谓也。乃至云。作此观
时名为观行。六根若净名相似位。具如法华六根清
净。若入铜轮。具如华严十种六根。又复桉位则在住
前。胜进则至初住。三明须用对等。止观云。若用对治
得去是病所宜。若对治不除。当依四随回转助道。如
治一悭。或乐修檀或不乐修。或善心生或不生。或修
檀悭破或不破。或修檀助开或不开。或对或转或兼
或第一义。辅行云。所言转者。或转用尸乃至般若。所
言兼者。药一两乃至三四。至五名具是故但四。今文
无具者。但是文略耳。第八卷有之(云云)。于一病中转
受名。乃至云。释中先别次通。所言别者三对不同。且
以事度对理道品。生灭道品对圆六度。以明相破相
修相即。是故须知相破相修约判权实而成助道。相
即约于开权显实而成合行。若且一往为无作故修
事为治。则如向所说。若以四教递为助者。应以通教
对事六度。别教对事。圆教对事。别教对通。圆教对通。
圆教对别。总合六重度品不同。助道之说既通四教。
是故用于别教为助仍名为事。乃至用圆犹名理助
也。此约偏圆而说。若约大小分之。用三藏助则为小。
用通别圆助则为大也。桉位胜进者。此有二义。一者
既用三教为助。是故助成圆理发时。乃有桉位胜进
两益。二者既用圆教为助。则于圆教自论桉位胜进
之义。但据当位及以增进。二义自显。故辅行云。财施
助法。法施融财。正助合行斯之谓也。乃至云。作此观
时名为观行。六根若净名相似位。具如法华六根清
净。若入铜轮。具如华严十种六根。又复桉位则在住
前。胜进则至初住。三明须用对等。止观云。若用对治
得去是病所宜。若对治不除。当依四随回转助道。如
治一悭。或乐修檀或不乐修。或善心生或不生。或修
檀悭破或不破。或修檀助开或不开。或对或转或兼
或第一义。辅行云。所言转者。或转用尸乃至般若。所
言兼者。药一两乃至三四。至五名具是故但四。今文
无具者。但是文略耳。第八卷有之(云云)。于一病中转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7b 页 X56-0057.png
用藏教五及以三教六成二十三度。六蔽合有一百
三十八治。兼具等相。思之可知。若见其意方了此文。
是故今文斥他人云。他无一番况复诸句。四明事理
合行。六度摄于一切诸法文中自列一十二条。初摄
道品乃至第十二摄八十种好。如前具引。又云。成道
等者。此文出止观第十。约因缘禅明十乘观正助中
文也。事理之言通于大小偏圆之义。即以小助大。用
偏助圆。偏小为事。大圆为理也。
八明次位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须用六即始终
不二等者。谓圆教位约理融摄始终。虽则无二无别。
然而约事仍须用于六即甄分。故弘传教法及以修
观。皆须委知六即之义。方免滥同他人。将于华严初
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分證之果。称为究竟妙觉之
果。故止观中明初住位。破无明。见佛性。引华严云。初
发心时便成正觉。真实之性不由他悟。即此意也。如
是次第四十二位。究竟妙觉无有叨滥。是名知次位
也。又禅境十乘知次位中备明六即。即其意也。次斥
他宗之失。五品六根唯天台宗依法华经约于住前
立之。以为内凡外凡。故止观中明知次位。乃约法华
明于五品六根十信。故今斥于他人不立。是则法华
经中之文便成无用矣。三明约境辨位。止观云。复次
今此一章是观阴界入境。须约阴入而判次位。所谓
黑阴入界即三恶道位。白阴入界即三善道位。善方
便阴入界即小乘似位。无漏阴入界即二乘真位。变
三十八治。兼具等相。思之可知。若见其意方了此文。
是故今文斥他人云。他无一番况复诸句。四明事理
合行。六度摄于一切诸法文中自列一十二条。初摄
道品乃至第十二摄八十种好。如前具引。又云。成道
等者。此文出止观第十。约因缘禅明十乘观正助中
文也。事理之言通于大小偏圆之义。即以小助大。用
偏助圆。偏小为事。大圆为理也。
八明次位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须用六即始终
不二等者。谓圆教位约理融摄始终。虽则无二无别。
然而约事仍须用于六即甄分。故弘传教法及以修
观。皆须委知六即之义。方免滥同他人。将于华严初
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分證之果。称为究竟妙觉之
果。故止观中明初住位。破无明。见佛性。引华严云。初
发心时便成正觉。真实之性不由他悟。即此意也。如
是次第四十二位。究竟妙觉无有叨滥。是名知次位
也。又禅境十乘知次位中备明六即。即其意也。次斥
他宗之失。五品六根唯天台宗依法华经约于住前
立之。以为内凡外凡。故止观中明知次位。乃约法华
明于五品六根十信。故今斥于他人不立。是则法华
经中之文便成无用矣。三明约境辨位。止观云。复次
今此一章是观阴界入境。须约阴入而判次位。所谓
黑阴入界即三恶道位。白阴入界即三善道位。善方
便阴入界即小乘似位。无漏阴入界即二乘真位。变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7c 页 X56-0057.png
易阴入界即五种人位。法性常色受想行识阴入界
即佛位。辅行云。复次下约阴入界以明次位。前虽约
教以明圆位。今复约凡圣明五阴位。言五种人者。果
地二乘及后三教断惑菩萨生界外者。此位之后既
对四德以为佛位。故知降佛皆是二种菩萨所摄。是
故次品而明其位。四明入位方便。止观云。若四种三
昧修习方便通如上说。唯法华别约六时五悔重作
方便。乃至云今于道场日夜六时勤行五悔助开观
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圆解成就正信坚固。此即初
随喜品位也。乃至第五品及六根十信等。辅行云。先
明五悔为入位之方。他人圆修都无此意。将何以为
造行之始。但云一念即是如来。空谈举心无非法界。
委检心行全无毫微。
九明安忍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即位未深。止观
云。始观阴界入至识。次位八法。障转慧开。或未入品
或入初品。因生违顺者。辅行云。违即是恶。顺即是善。
文举片禅少恶为违顺之端。故止观云。那得薄證片
禅即以为喜。才见少恶即以忧为。又名誉利养眷属
是软贼。即顺也。烦恼见慢等是强贼。即违也。今既辨
此违顺之相。则今行人策于五品而进六根。他不明
之为此牵引遂破观心。或未入品或入初品不至第
五。又障不入六根清净。次明烦恼全在。非但无明烦
恼未除。亦乃见思烦恼全在。粗心暂息此非初品。但
是薄得斥禅即以为喜耳。故下句云。初品检量他巳
即佛位。辅行云。复次下约阴入界以明次位。前虽约
教以明圆位。今复约凡圣明五阴位。言五种人者。果
地二乘及后三教断惑菩萨生界外者。此位之后既
对四德以为佛位。故知降佛皆是二种菩萨所摄。是
故次品而明其位。四明入位方便。止观云。若四种三
昧修习方便通如上说。唯法华别约六时五悔重作
方便。乃至云今于道场日夜六时勤行五悔助开观
门。一心三谛豁尔开明。圆解成就正信坚固。此即初
随喜品位也。乃至第五品及六根十信等。辅行云。先
明五悔为入位之方。他人圆修都无此意。将何以为
造行之始。但云一念即是如来。空谈举心无非法界。
委检心行全无毫微。
九明安忍为二。初标。次释为四。初明即位未深。止观
云。始观阴界入至识。次位八法。障转慧开。或未入品
或入初品。因生违顺者。辅行云。违即是恶。顺即是善。
文举片禅少恶为违顺之端。故止观云。那得薄證片
禅即以为喜。才见少恶即以忧为。又名誉利养眷属
是软贼。即顺也。烦恼见慢等是强贼。即违也。今既辨
此违顺之相。则今行人策于五品而进六根。他不明
之为此牵引遂破观心。或未入品或入初品不至第
五。又障不入六根清净。次明烦恼全在。非但无明烦
恼未除。亦乃见思烦恼全在。粗心暂息此非初品。但
是薄得斥禅即以为喜耳。故下句云。初品检量他巳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8a 页 X56-0058.png
无分。是以止观禅境中明未到定巳。乃斥他云。无所
知人若得此定谓是无生忍。性障犹在未入初禅。岂
得谬称无生忍邪。极果最高喻之如头。故云果头。若
乃赞叹以为果头。则自怀惭无于光明相好庄严。复
无四众八部围绕。是故不敢受此赞叹。若乃毁黜降
同凡下。仍复鄙耻不与为俦。凡圣中间复无所召。是
故谓之两楹(以成切)。中间无所名也。楹者柱也。礼记檀
弓(檀姓也。弓名也)篇云。孔子曰。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殷人
殡于两楹之间。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
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辅行云。曾闻有人自谓成
佛。待天不晓谓为魔障。晓巳不见梵王请说。自知非
佛。仍又谓之是阿罗汉。他人骂之心生异念。自知非
是阿罗汉果。又乃谓是第三那含。见女起欲知非圣
人。故知习教薄知次位。纵生逾滥亦易开解。与夫暗
證之流霄壤不同矣。辅行又云。比见无惭者。或称无
碍或说理融。乃至云。若谓此身即是佛者。释迦巳灭
慈氏未降。又复非是他方佛来。若非魔贼谓是谁乎。
汝若不信。有十方佛自称为佛。逆之甚矣。自灭道心
破他善种。若大权逆化。复不自称我行无碍(云云)。三
明内外俱安。内即烦恼等是。违是所忍。空假中三观
是能忍。外即名誉利养眷属等是。顺是所忍。莫受莫
著缩德露玭一举万里是能忍。四明进入后位。三术
之言有内有外巳如向说。既安忍巳。即令自入进于
后位。即是内凡六根净也。
知人若得此定谓是无生忍。性障犹在未入初禅。岂
得谬称无生忍邪。极果最高喻之如头。故云果头。若
乃赞叹以为果头。则自怀惭无于光明相好庄严。复
无四众八部围绕。是故不敢受此赞叹。若乃毁黜降
同凡下。仍复鄙耻不与为俦。凡圣中间复无所召。是
故谓之两楹(以成切)。中间无所名也。楹者柱也。礼记檀
弓(檀姓也。弓名也)篇云。孔子曰。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殷人
殡于两楹之间。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
于两楹之间。予殆将死也。辅行云。曾闻有人自谓成
佛。待天不晓谓为魔障。晓巳不见梵王请说。自知非
佛。仍又谓之是阿罗汉。他人骂之心生异念。自知非
是阿罗汉果。又乃谓是第三那含。见女起欲知非圣
人。故知习教薄知次位。纵生逾滥亦易开解。与夫暗
證之流霄壤不同矣。辅行又云。比见无惭者。或称无
碍或说理融。乃至云。若谓此身即是佛者。释迦巳灭
慈氏未降。又复非是他方佛来。若非魔贼谓是谁乎。
汝若不信。有十方佛自称为佛。逆之甚矣。自灭道心
破他善种。若大权逆化。复不自称我行无碍(云云)。三
明内外俱安。内即烦恼等是。违是所忍。空假中三观
是能忍。外即名誉利养眷属等是。顺是所忍。莫受莫
著缩德露玭一举万里是能忍。四明进入后位。三术
之言有内有外巳如向说。既安忍巳。即令自入进于
后位。即是内凡六根净也。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8b 页 X56-0058.png
十明离爱为二。初标。次释。三界爱断即见思巳亡也。
仍受爱名是滞相似之法也。顶堕等者。辅行云。今论
圆教。至十信时若生爱心。不入初住而六根净。位定
不堕小。但以住顶名之为堕。非谓退堕。以六根中无
退义故。况复更有造重逆邪。故此顶堕异前藏通受
此等者。且约外用妙假而说其实。须该智慧功德法
性等三。此即著于相似三德之法也。此位等者。离爱
有二。一似。二真。真位法爱尚不应著。况复著于相似
法爱。今明离于相似入真。真位法爱复更须离。方乃
入于二住以至妙觉位也。
** ○第五心境释疑例
为三。
*** 初牒名
*** 次略为下标数
*** 三问下解释为二十番
料简
**** 初料简
起对法界为二。初问。止观第一卷明发大心。
约四谛四弘六即显是。今即四弘中文也。故止观明
无作弘誓四谛之体只是一心三谛文毕。乃云若得
此解根尘一念心起。根即八万四千法藏。尘亦尔。一
念心起亦八万四千法藏。佛法界对法界起。法界无
非佛法。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谛(云云)。辅行云。若得此
下。明四谛八万四千不出一心八万四千。其数不殊。
但以所治及以能治所治灭等得四谛名。初云佛法
界等者。佛法界根也。对法界尘也。起法界识也。仍本
迷说故云根等。同名法界更无差别。故知八万无非
生死咸即涅槃。集道亦然。故皆法界。前之二教巧拙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8c 页 X56-0058.png
虽殊。皆为灭心以为极果。别人乃为迷解之本。圆人
即知心是法界。缘此发心宛然可见。世人何事固执
一途。今文所引仍略佛法界三字。辅行既云。仍本迷
说故云根等同名法界更无差别。故知今问如何法
界有起有对。乃是以理而难迷事也。法界者本理也。
起对者迷事也。既是法界之理。如何有于起对之事
邪。次答为二。初指前巳明。此指前文发心四中第二
意云。无作四谛只一念心。第三意云。于一念心以辨
能所。以此能所悲巳悲他。他一念心生佛理等。是故
谓之如前分别其义巳显。次若欲下。更论所以。文又
为二。初约三义明所以。初义中言心佛等者。即辅行
云。八万四千不出一心。佛法界者根也。心佛之事虽
则有界。法界之性则无差别。故虽起对奚尝非理。奚
者何也。尝者曾也。次义中言。夫念起等者。初义约理
心佛无殊则是性德。今约修德达事即理。故云念起
依理体达等也。第三义云。称理等者。向论修德故云
念起依理体达。今约證悟故云称理无非法界。何者。
由前修德体达之功。故今證悟起对称理。称者相应
也。若非證悟曷称于理。智与体冥良由此也。次今此
下。约六即结成义通三种者。有性有修有證故也。意
在前二者。以发心显是。正约全性起修。以修照性故
也。故以六即结成三义。炳然可解。
**** 次料简
十界四运巳未如何观察。文为二。初问。止观
明第四三昧中有四科。一约诸经。二约诸善。三约诸
即知心是法界。缘此发心宛然可见。世人何事固执
一途。今文所引仍略佛法界三字。辅行既云。仍本迷
说故云根等同名法界更无差别。故知今问如何法
界有起有对。乃是以理而难迷事也。法界者本理也。
起对者迷事也。既是法界之理。如何有于起对之事
邪。次答为二。初指前巳明。此指前文发心四中第二
意云。无作四谛只一念心。第三意云。于一念心以辨
能所。以此能所悲巳悲他。他一念心生佛理等。是故
谓之如前分别其义巳显。次若欲下。更论所以。文又
为二。初约三义明所以。初义中言心佛等者。即辅行
云。八万四千不出一心。佛法界者根也。心佛之事虽
则有界。法界之性则无差别。故虽起对奚尝非理。奚
者何也。尝者曾也。次义中言。夫念起等者。初义约理
心佛无殊则是性德。今约修德达事即理。故云念起
依理体达等也。第三义云。称理等者。向论修德故云
念起依理体达。今约證悟故云称理无非法界。何者。
由前修德体达之功。故今證悟起对称理。称者相应
也。若非證悟曷称于理。智与体冥良由此也。次今此
下。约六即结成义通三种者。有性有修有證故也。意
在前二者。以发心显是。正约全性起修。以修照性故
也。故以六即结成三义。炳然可解。
**** 次料简
十界四运巳未如何观察。文为二。初问。止观
明第四三昧中有四科。一约诸经。二约诸善。三约诸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9a 页 X56-0059.png
恶。四约诸无记。约诸善中文自有二。先分别四运。次
历诸善(约诸恶中亦明四运。约诸无记中但以无记对于善恶。四句推之。无记对记。记即善恶。故
以无记对记而推)。初明四运者。夫心识无形不可见。约四相
分别。谓未念。欲念。念。念巳。未念名心未起。欲念名心
欲起。念名正缘境住。念巳名缘境谢。若能了达此四。
即入一相无相。辅行云。运者动也。从未至欲。从欲至
正。从正至巳。故云动也摄九。四运入佛。四运观佛。四
运不出九运九界。四相皆不可得。名为一相。一相自
无名为无相。今云巳起未起者。未起即未念。巳起即
念巳也。如何观察者。然止观中亦自料简。故止观云。
问。未念未起巳念巳谢。此二皆无心。无心则无相。云
何可观。答。未念虽未起。非毕竟无。因未念故得有欲
念。若无未念何有欲念。是故未念虽则未有。非毕竟
无。念巳虽灭亦非永灭。若永灭者则是断是。是故念
巳虽灭亦可得观。辅行云。问意者正斥他人但观正
起。故先问云。此二无心云何可观。次答意者。但是未
起名之为无。既非永无是故须观。望事为巳心不可
无。又云。如人防火一切俱防。若但防发不防未发。必
为未发之火所烧。观巳未心实为防于欲生正生。无
生观人但知观于正起之心令心不起。不知观于未
起之心心体本无。无既本无。起亦非起。今文所问准
于止观意亦可解。次答中言虽即不专的在一境者。
此明巳未之境通于十界故也。然须形于正起之心
等者。此明巳未之心望于正起之念则别在一界所
历诸善(约诸恶中亦明四运。约诸无记中但以无记对于善恶。四句推之。无记对记。记即善恶。故
以无记对记而推)。初明四运者。夫心识无形不可见。约四相
分别。谓未念。欲念。念。念巳。未念名心未起。欲念名心
欲起。念名正缘境住。念巳名缘境谢。若能了达此四。
即入一相无相。辅行云。运者动也。从未至欲。从欲至
正。从正至巳。故云动也摄九。四运入佛。四运观佛。四
运不出九运九界。四相皆不可得。名为一相。一相自
无名为无相。今云巳起未起者。未起即未念。巳起即
念巳也。如何观察者。然止观中亦自料简。故止观云。
问。未念未起巳念巳谢。此二皆无心。无心则无相。云
何可观。答。未念虽未起。非毕竟无。因未念故得有欲
念。若无未念何有欲念。是故未念虽则未有。非毕竟
无。念巳虽灭亦非永灭。若永灭者则是断是。是故念
巳虽灭亦可得观。辅行云。问意者正斥他人但观正
起。故先问云。此二无心云何可观。次答意者。但是未
起名之为无。既非永无是故须观。望事为巳心不可
无。又云。如人防火一切俱防。若但防发不防未发。必
为未发之火所烧。观巳未心实为防于欲生正生。无
生观人但知观于正起之心令心不起。不知观于未
起之心心体本无。无既本无。起亦非起。今文所问准
于止观意亦可解。次答中言虽即不专的在一境者。
此明巳未之境通于十界故也。然须形于正起之心
等者。此明巳未之心望于正起之念则别在一界所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9b 页 X56-0059.png
收也。何者。凡起一念必须别属一界所摄。形者犹举
也。即相形待对之义也。欲知巳起须举正起。故今但
举正起之心。则知巳起为属何界也。望前为巳者。望
前正起故今为巳也。望后为未者。望后欲起故此为
未也。是故巳未望于欲正而得修观者。总结示也。辅
行云。此前贪欲虽复暂息名贪欲巳。对馀境时复名
为未。巳未虽即同是不起。对境时别相待成异。初息
名巳。息巳名未。故此未心通对十界(辅行又云。若知随起十中一心。
一必通十)。后若别起此未属别。恐属别故故亦须对起巳
观之。修观辞句具在止观。今不烦引。
**** 三料简
未起望后似滥欲起。文为二。初问可解。次答
为二。初正明未起与欲起不同。文亦可解。
次观此下。仍示能观观法。文又为二。初别明未起一
运之观。观此一运者未起一运也。何以知之。以初问
中将于欲起问于未起。故今一运则是未起也。望后
欲起一界之心。则知未起必属一界。若属一界。观此
一界必具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不思议假。不二
门云。照故三千恒具。即此意也。然必约假以立空中。
是故又云即空即中。不二门云。遮故法尔空中。良由
于此。故此应云。能了妄念(九界四运通名妄念。今且别论未起一运)无一
异相(故止观云。苦能了达此四。即入一相无相)。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
具足。方能照于一多相即(理具三千即是妙假)。仍达理具即空
即中(具既是假。故达理具即空即中。方成一心三观之义也)。
次故知下。通示四运之观。文为三。初正示亡界亡运
也。即相形待对之义也。欲知巳起须举正起。故今但
举正起之心。则知巳起为属何界也。望前为巳者。望
前正起故今为巳也。望后为未者。望后欲起故此为
未也。是故巳未望于欲正而得修观者。总结示也。辅
行云。此前贪欲虽复暂息名贪欲巳。对馀境时复名
为未。巳未虽即同是不起。对境时别相待成异。初息
名巳。息巳名未。故此未心通对十界(辅行又云。若知随起十中一心。
一必通十)。后若别起此未属别。恐属别故故亦须对起巳
观之。修观辞句具在止观。今不烦引。
**** 三料简
未起望后似滥欲起。文为二。初问可解。次答
为二。初正明未起与欲起不同。文亦可解。
次观此下。仍示能观观法。文又为二。初别明未起一
运之观。观此一运者未起一运也。何以知之。以初问
中将于欲起问于未起。故今一运则是未起也。望后
欲起一界之心。则知未起必属一界。若属一界。观此
一界必具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不思议假。不二
门云。照故三千恒具。即此意也。然必约假以立空中。
是故又云即空即中。不二门云。遮故法尔空中。良由
于此。故此应云。能了妄念(九界四运通名妄念。今且别论未起一运)无一
异相(故止观云。苦能了达此四。即入一相无相)。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
具足。方能照于一多相即(理具三千即是妙假)。仍达理具即空
即中(具既是假。故达理具即空即中。方成一心三观之义也)。
次故知下。通示四运之观。文为三。初正示亡界亡运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59c 页 X56-0059.png
者。即是能了妄念无一异相也。唯观三千者。即是达
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也。即空即中者。即是乃
达理具即空即中也。无三名字者。上明三千妙假即
空即中。乃是非三而三假立之耳。今云无三名字。乃
是三而不三。三无形相俱不可见也。能所㳷(荒内切。青黑貌。
非今文意。字应作䐇。武尽切。合也)合者。能谓能观三观。所谓所观三
谛。能观三观既乃三而不三。所观三谛亦乃三而不
三。故大意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
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二既非二即是䐇
合也。
问。诸文皆云三千世间即空假中。此文何故但云三
千即空即中。
答。此文单明三观之义。是故但云三千
空中。何者。理具三千全是妙假。是故谓之即具十界
百界千如。然必约假以立空中。是故谓之即空即中。
不二门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尔空中。即此意也
(应知今文唯观三千。及以上文观此一运即具十界百界千如。不可但约变造三千以明事观。良以并由理具
三千方有变造三千故也)。诸文兼明所观之境。故于三观之上复
云一念三千耳。不二门云。一期纵横不出一念。三千
世间即空假中。良由于此。所以然者。能观既是即空
假中。所观亦是一心三谛。故普门玄义云。百界千如
皆是因缘所生之法。是诸生法即是三谛。故此即是
大事因缘。非馀感应。若无因缘何殊外计。故不可闻
一念三千是因缘生法。便乃惊疑自贻伊戚。
问。辅行云。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
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也。即空即中者。即是乃
达理具即空即中也。无三名字者。上明三千妙假即
空即中。乃是非三而三假立之耳。今云无三名字。乃
是三而不三。三无形相俱不可见也。能所㳷(荒内切。青黑貌。
非今文意。字应作䐇。武尽切。合也)合者。能谓能观三观。所谓所观三
谛。能观三观既乃三而不三。所观三谛亦乃三而不
三。故大意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三一一三无所寄。谛
观名别体复同。是故能所二非二。二既非二即是䐇
合也。
问。诸文皆云三千世间即空假中。此文何故但云三
千即空即中。
答。此文单明三观之义。是故但云三千
空中。何者。理具三千全是妙假。是故谓之即具十界
百界千如。然必约假以立空中。是故谓之即空即中。
不二门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尔空中。即此意也
(应知今文唯观三千。及以上文观此一运即具十界百界千如。不可但约变造三千以明事观。良以并由理具
三千方有变造三千故也)。诸文兼明所观之境。故于三观之上复
云一念三千耳。不二门云。一期纵横不出一念。三千
世间即空假中。良由于此。所以然者。能观既是即空
假中。所观亦是一心三谛。故普门玄义云。百界千如
皆是因缘所生之法。是诸生法即是三谛。故此即是
大事因缘。非馀感应。若无因缘何殊外计。故不可闻
一念三千是因缘生法。便乃惊疑自贻伊戚。
问。辅行云。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因也。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0a 页 X56-0060.png
三千即中性正因也。四明据此乃谓三谛皆有三千。
今何故云理具三千但是妙假。
答。只为四明不晓一
家所谈理具三千妙假。致使讹说三谛三观皆有三
千。以至诸文所谈三身四土等义悉皆谬作有相而
说。不许空中亡泯寂灭。如解实相云。三千皆实。相相
宛然。及理体有差别等。其徒乃递相推尊。自立为祖
继祖为宗。反经非圣昧者不觉。悲哉悲哉。余为此惧。
闲先圣之道。乃力排斯谬。使邪说不行。正涂昭显。具
如金錍.寓言记及不二门圆通记中委辨。今既临文。
不能默巳更略言之。何者。辅行第八云(此下凡指卷数并据现行
印本)。
问。一心既具。但观于心何须观具。
答。一家观门永异
诸说。该摄一切十方佛法。良由观具(他宗虽谈理体寂灭。不说本具
事用宛然)。具即是假(本具事用即是妙假。故今文云。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假即空中
(岂非今文即空即中)。
问。若不观具。为属何教。
答中乃约藏通别三。不观于
具尚不识具。况识空中(理具三千若不属假。何故谓之尚不识具。况识空中。故知
不可将理具立法滥于空中荡相也思之)。又云。又此理具变为修具。一一
修具无非理具(金[金*((白-日+田)/拱)]云。一家所立不思议境。于一念中理具三千。故曰念中具有因果凡
圣依正等。故所变处无非三千。即今理具修具之义也)。所以将理对修料简。令
识修具全是理具。乃达理具即空即中(若谓理具便是空中非妙
假者。何故谓之乃达理具即空即中)。故妙境初章安料简云。法性自尔
非作所成(空中之性本具妙假。其犹明镜元具万象)。故知章安深领玄旨。
又辅行第三释大品一切法趣一法云。大论两文共
今何故云理具三千但是妙假。
答。只为四明不晓一
家所谈理具三千妙假。致使讹说三谛三观皆有三
千。以至诸文所谈三身四土等义悉皆谬作有相而
说。不许空中亡泯寂灭。如解实相云。三千皆实。相相
宛然。及理体有差别等。其徒乃递相推尊。自立为祖
继祖为宗。反经非圣昧者不觉。悲哉悲哉。余为此惧。
闲先圣之道。乃力排斯谬。使邪说不行。正涂昭显。具
如金錍.寓言记及不二门圆通记中委辨。今既临文。
不能默巳更略言之。何者。辅行第八云(此下凡指卷数并据现行
印本)。
问。一心既具。但观于心何须观具。
答。一家观门永异
诸说。该摄一切十方佛法。良由观具(他宗虽谈理体寂灭。不说本具
事用宛然)。具即是假(本具事用即是妙假。故今文云。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假即空中
(岂非今文即空即中)。
问。若不观具。为属何教。
答中乃约藏通别三。不观于
具尚不识具。况识空中(理具三千若不属假。何故谓之尚不识具。况识空中。故知
不可将理具立法滥于空中荡相也思之)。又云。又此理具变为修具。一一
修具无非理具(金[金*((白-日+田)/拱)]云。一家所立不思议境。于一念中理具三千。故曰念中具有因果凡
圣依正等。故所变处无非三千。即今理具修具之义也)。所以将理对修料简。令
识修具全是理具。乃达理具即空即中(若谓理具便是空中非妙
假者。何故谓之乃达理具即空即中)。故妙境初章安料简云。法性自尔
非作所成(空中之性本具妙假。其犹明镜元具万象)。故知章安深领玄旨。
又辅行第三释大品一切法趣一法云。大论两文共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0b 页 X56-0060.png
释此句。初云云何菩萨为世间趣故发菩提心。菩萨
为众生说色趣空乃至种智。为众生故说色非趣非
不趣乃至种智。次文云为众生故说一切法趣空无
相愿。是趣不过。何以故。是空无相中趣不趣不可得
故。初文以能趣为假。具历色心乃至种智。故知具一
切法即是假也(明文若此可不信乎。何得将理具妙假立法之义。滥同空中荡相之义邪)。
所趣为空非。趣非不趣为中。次文以能从所为空。是
趣不过为假。趣不趣不可得为中。此下诸文用语稍
异者。中假二意全依论文。次但况出。故云一切法趣
色。色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非趣等。何以故。一切法
趣色。能所皆假(一切法为能趣。色为所趣。既皆是假而理具三千。如天珠网互相涉入。何
得谓之是空中邪)。色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能所皆空(何得
云三千即空。是真谛有三千邪。止观云。若是入空尚无一物。可不信乎)。趣不趣不可得
即不住二边正显中道(非空非假名为中道。且入空尚无一物。岂可中道第一义
谛相相宛然邪。若定执此则成诽谤矣。若中道双照。则照假故三千宛然。照空故一法叵得。而中道之体岂当
有无者哉。思之)。又若不信辅行之文者。且释签云。若以心性
观彼界如(岂非百界千如是因缘所生法邪)。界如皆空(岂非三千即空性了因。是
亡泯三千邪)。常具诸法(岂非三千即假性缘因。是虽亡而存邪)。非空非具(岂非
三千即中性正因。是心性不动邪)。而空而具(岂非中道双照二边邪。然上句云。非空非具即
是中道双遮空有也)。非遮非照(不二门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尔空中。故今非遮空中叵得。
非照即妙假不存。即大意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也)。又若不信释签之文者。且
文句记云。境据假边且存其数(妙境若约二边辨之则属假边。是故乃存
百界千如之数也)。空中尚无。其数安有(三观圆融非前非后。文〔何〕之中。空中亡绝
尚自无文。其如妙境假观之数。安得有之而云百界千如邪)。然必约假以立空中
为众生说色趣空乃至种智。为众生故说色非趣非
不趣乃至种智。次文云为众生故说一切法趣空无
相愿。是趣不过。何以故。是空无相中趣不趣不可得
故。初文以能趣为假。具历色心乃至种智。故知具一
切法即是假也(明文若此可不信乎。何得将理具妙假立法之义。滥同空中荡相之义邪)。
所趣为空非。趣非不趣为中。次文以能从所为空。是
趣不过为假。趣不趣不可得为中。此下诸文用语稍
异者。中假二意全依论文。次但况出。故云一切法趣
色。色尚不可得。云何当有趣非趣等。何以故。一切法
趣色。能所皆假(一切法为能趣。色为所趣。既皆是假而理具三千。如天珠网互相涉入。何
得谓之是空中邪)。色不可得。一切法亦不可得。能所皆空(何得
云三千即空。是真谛有三千邪。止观云。若是入空尚无一物。可不信乎)。趣不趣不可得
即不住二边正显中道(非空非假名为中道。且入空尚无一物。岂可中道第一义
谛相相宛然邪。若定执此则成诽谤矣。若中道双照。则照假故三千宛然。照空故一法叵得。而中道之体岂当
有无者哉。思之)。又若不信辅行之文者。且释签云。若以心性
观彼界如(岂非百界千如是因缘所生法邪)。界如皆空(岂非三千即空性了因。是
亡泯三千邪)。常具诸法(岂非三千即假性缘因。是虽亡而存邪)。非空非具(岂非
三千即中性正因。是心性不动邪)。而空而具(岂非中道双照二边邪。然上句云。非空非具即
是中道双遮空有也)。非遮非照(不二门云。照故三千恒具。遮故法尔空中。故今非遮空中叵得。
非照即妙假不存。即大意云。三谛三观三非三也)。又若不信释签之文者。且
文句记云。境据假边且存其数(妙境若约二边辨之则属假边。是故乃存
百界千如之数也)。空中尚无。其数安有(三观圆融非前非后。文〔何〕之中。空中亡绝
尚自无文。其如妙境假观之数。安得有之而云百界千如邪)。然必约假以立空中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0c 页 X56-0060.png
(文句之中既有百界千如之假。然必约此千如妙假以立空中妙境。妙假既名为数。当知约假以立空中。乃是
数即非数也)。又若不信文句记中之文者。且金錍云。若不
许心具。圆顿之理乃成徒施(他若不许一家所立不思议境于一念中理具
百界三千妙假。是则圆顿空中妙理乃成虚设。其犹明境不能现像。翻成偏小断无之空矣)。又云。
汝无始来唯有烦恼业苦而巳。即此全是理性三因。
由未发心。未曾加行。故性缘了同名正因。故云众生
皆有正性。既信巳心有此性巳。次示此性非内外。遍
虚空。同诸佛。等法界。既信遍巳。次示遍具。既同诸佛。
等法界。故此遍性具诸佛之身。一身一切身。如诸佛
之感土。一土一切土。身土相即。身说土说。大小一多
亦复如是。今此示。有是示。种性示。遍是示。体量示。具
是示体德。若谓心具便是空中者。何故次文示体德
中方谈性具邪。以由性具体德是假。性量体遍是空。
种性正因是中故也。若不尔者。如何消文。故知金錍
云。若不许心具。圆顿之理乃成徒施者。圆顿之理。理
谓空中。空中乃是实相寂灭。心具乃是诸法宛然。是
故空中理本无相。无相而相理必具事。文句记云。十
界为事。实相为理。理谓空中。事即是假。良由此也。故
知他人若乃不许心具三千不思议假。是则圆顿空
中之理乃成徒施。郤同偏空不具诸法。犹如颇黎不
能雨宝也。若许心具三千妙假。方显圆顿空中之理
具于妙假不思议事。犹如明镜万像炳然也。镜像喻
假也。镜明喻空也。镜体喻中也。是则心具及以性具
但是妙假耳。何得滥作空中说之。若谓不然。如上所
数即非数也)。又若不信文句记中之文者。且金錍云。若不
许心具。圆顿之理乃成徒施(他若不许一家所立不思议境于一念中理具
百界三千妙假。是则圆顿空中妙理乃成虚设。其犹明境不能现像。翻成偏小断无之空矣)。又云。
汝无始来唯有烦恼业苦而巳。即此全是理性三因。
由未发心。未曾加行。故性缘了同名正因。故云众生
皆有正性。既信巳心有此性巳。次示此性非内外。遍
虚空。同诸佛。等法界。既信遍巳。次示遍具。既同诸佛。
等法界。故此遍性具诸佛之身。一身一切身。如诸佛
之感土。一土一切土。身土相即。身说土说。大小一多
亦复如是。今此示。有是示。种性示。遍是示。体量示。具
是示体德。若谓心具便是空中者。何故次文示体德
中方谈性具邪。以由性具体德是假。性量体遍是空。
种性正因是中故也。若不尔者。如何消文。故知金錍
云。若不许心具。圆顿之理乃成徒施者。圆顿之理。理
谓空中。空中乃是实相寂灭。心具乃是诸法宛然。是
故空中理本无相。无相而相理必具事。文句记云。十
界为事。实相为理。理谓空中。事即是假。良由此也。故
知他人若乃不许心具三千不思议假。是则圆顿空
中之理乃成徒施。郤同偏空不具诸法。犹如颇黎不
能雨宝也。若许心具三千妙假。方显圆顿空中之理
具于妙假不思议事。犹如明镜万像炳然也。镜像喻
假也。镜明喻空也。镜体喻中也。是则心具及以性具
但是妙假耳。何得滥作空中说之。若谓不然。如上所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1a 页 X56-0061.png
引辅行.释签.文句记等。皆判心具属于妙假。岂可金
錍郤将心具属于空中邪。又若不信荆溪之文者。何
故章安观心论疏云。心空而常假。故有百界千如(此与
辅行云。虽亡而存。假立假号。不亦同邪)。假而常空。虽百界千如寂而无
相(此与辅行云。亡泯三千。假立空称。不亦同邪)。空假常中无空假相(岂非心性
不动。假立中名。双遮二边邪)。虽无二相。不失双照(岂非中道照空故一相叵得。照
假故三千宛然邪)。又若不信章安之文者。且智者云。若知地
具桃李。即识中实有权。解无差别即是差别(实谓实相如是。
权谓诸法相性体力等十。既云地具桃李。是实中有权。解无差即差。岂非三千是性具妙假。实相即诸法邪。故
金[金*((白-日+田)/拱)]明三千云。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又依大经及以大论立三世界。故有三千
也。若谓性具三千。不是即实之权者。何故云实相必诸法等。故有三千而不云诸法。即实相故有三千邪。且诸
法即实相。乃是相即。无相假即空中亡泯寂灭。一法尚不可得。三千之数宁存。故知性具三千。定是即实之权。
空中具假。无差即差耳。不可滥作即权之实。假即空中。差即无差而说之也)。若知桃李坚相
即识权中有实。解差别即是无差别(权中有实。差即无差。乃是诸法
即实相亡泯寂灭。假即空中一法叵得。何故辄云三千皆实相相宛然邪。何得谓之假即空中三千宛然邪。文
句云。诸法实相。标权实章也。诸法权也。实相实也。所谓诸法如是相等。即是解释权实章也。金[金*((白-日+田)/拱)]云。以诸法故
故有相等。以实相故相等皆是实相。无相相等皆如如者。空也。是者。中也。他人不许空中之理具诸法事为性
具三千。岂非对面违戾祖宗乎)。又若不信智者之文者。且南岳止观
及马鸣起信论。皆立二种如来藏。一者空如来藏。亦
云如实空也。二者不空如来藏。亦云如实不空也。空
如来藏则诸相咸亡无有差别。不空如来藏则具诸
色像世出世间河沙功德。若谓性具百界千如三千
世间便是空中者。何故空如来藏则诸相咸亡无有
差别。不空如来藏方具色像河沙功德邪。以此验知。
錍郤将心具属于空中邪。又若不信荆溪之文者。何
故章安观心论疏云。心空而常假。故有百界千如(此与
辅行云。虽亡而存。假立假号。不亦同邪)。假而常空。虽百界千如寂而无
相(此与辅行云。亡泯三千。假立空称。不亦同邪)。空假常中无空假相(岂非心性
不动。假立中名。双遮二边邪)。虽无二相。不失双照(岂非中道照空故一相叵得。照
假故三千宛然邪)。又若不信章安之文者。且智者云。若知地
具桃李。即识中实有权。解无差别即是差别(实谓实相如是。
权谓诸法相性体力等十。既云地具桃李。是实中有权。解无差即差。岂非三千是性具妙假。实相即诸法邪。故
金[金*((白-日+田)/拱)]明三千云。实相必诸法。诸法必十如。十如必十界。十界必身土。又依大经及以大论立三世界。故有三千
也。若谓性具三千。不是即实之权者。何故云实相必诸法等。故有三千而不云诸法。即实相故有三千邪。且诸
法即实相。乃是相即。无相假即空中亡泯寂灭。一法尚不可得。三千之数宁存。故知性具三千。定是即实之权。
空中具假。无差即差耳。不可滥作即权之实。假即空中。差即无差而说之也)。若知桃李坚相
即识权中有实。解差别即是无差别(权中有实。差即无差。乃是诸法
即实相亡泯寂灭。假即空中一法叵得。何故辄云三千皆实相相宛然邪。何得谓之假即空中三千宛然邪。文
句云。诸法实相。标权实章也。诸法权也。实相实也。所谓诸法如是相等。即是解释权实章也。金[金*((白-日+田)/拱)]云。以诸法故
故有相等。以实相故相等皆是实相。无相相等皆如如者。空也。是者。中也。他人不许空中之理具诸法事为性
具三千。岂非对面违戾祖宗乎)。又若不信智者之文者。且南岳止观
及马鸣起信论。皆立二种如来藏。一者空如来藏。亦
云如实空也。二者不空如来藏。亦云如实不空也。空
如来藏则诸相咸亡无有差别。不空如来藏则具诸
色像世出世间河沙功德。若谓性具百界千如三千
世间便是空中者。何故空如来藏则诸相咸亡无有
差别。不空如来藏方具色像河沙功德邪。以此验知。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1b 页 X56-0061.png
空如来藏是遮。故法尔空中。不空如来藏是照。故三
千恒具耳。事理权实体用真俗等。例之可知。又若不
信南岳.马鸣之文者。且龙树大论云。世谛有相。第一
义谛无相。可不信乎(若引金光明玄义云。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者。何故不引妙玄
释签云。第一义中名实俱无。世谛乃有名实邪。又何不引止观云。第一义中一法尚不可得。何况三千邪。世谛
中尚有无量法。何但三千邪。又莫是止观.玄签谛断无之理。顽空之性乎。哀哉。世人但见其一不知其二。须知
玄签.止观所谈第一义谛无名无相一法叵得。乃是空如来藏义。亦是中道之双遮也。光明玄义所谈第一义
谛有名有实义。乃是不空如来藏义。亦是中道之双照也。地具桃李斯言有徵。寄言学者。勿负自心抑挫圣旨。
文句记云。性本无名。即玄签云真谛无名也。具足诸名。即光明玄义云第一义谛有名也。故无说而说说即成
教。无名相中假名相说。不其然哉。宜熟思之)。又若不信龙树之文者。且法
华经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文句云。持经得解。妙玄云。报身辞异
意同。以由持经得解。解即是智。故属报身也)。微妙净法身(若准文句。乃是真身亦是法身。
而妙玄中乃云法身也)。具相三十二(若准文句。乃是应身亦是生身。而妙玄中乃云应身
也)。以八十种好(应身生身也)。用庄严法身(真身法身也)。既以具
相名为应身生身。岂非具相乃是妙假不思议俗谛
乎。若不尔者。三身三观如何类通邪。若不约于二身
三身。如何消于妙玄.文句邪。嗟乎。世人不读妙玄.文
句。若闻具相三十二是生身应身。便乃惊怖而不信
受。岂非正法难解讹说易传。且摩诃止观引法华云。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乃释之曰。若證中道(岂非法身)。
中道即具此相(岂非中道照假故具三十二相邪)。如法华中二乘开
示悟入妙会中道。即与八相佛记(岂非生身应身)。譬如得镜
(喻中道也)万像必形(喻生身应身也)。大乘得中靡所不不现(合法也)。
法身相者名为真相(此语简略。应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者。名为真相也。法身
千恒具耳。事理权实体用真俗等。例之可知。又若不
信南岳.马鸣之文者。且龙树大论云。世谛有相。第一
义谛无相。可不信乎(若引金光明玄义云。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者。何故不引妙玄
释签云。第一义中名实俱无。世谛乃有名实邪。又何不引止观云。第一义中一法尚不可得。何况三千邪。世谛
中尚有无量法。何但三千邪。又莫是止观.玄签谛断无之理。顽空之性乎。哀哉。世人但见其一不知其二。须知
玄签.止观所谈第一义谛无名无相一法叵得。乃是空如来藏义。亦是中道之双遮也。光明玄义所谈第一义
谛有名有实义。乃是不空如来藏义。亦是中道之双照也。地具桃李斯言有徵。寄言学者。勿负自心抑挫圣旨。
文句记云。性本无名。即玄签云真谛无名也。具足诸名。即光明玄义云第一义谛有名也。故无说而说说即成
教。无名相中假名相说。不其然哉。宜熟思之)。又若不信龙树之文者。且法
华经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文句云。持经得解。妙玄云。报身辞异
意同。以由持经得解。解即是智。故属报身也)。微妙净法身(若准文句。乃是真身亦是法身。
而妙玄中乃云法身也)。具相三十二(若准文句。乃是应身亦是生身。而妙玄中乃云应身
也)。以八十种好(应身生身也)。用庄严法身(真身法身也)。既以具
相名为应身生身。岂非具相乃是妙假不思议俗谛
乎。若不尔者。三身三观如何类通邪。若不约于二身
三身。如何消于妙玄.文句邪。嗟乎。世人不读妙玄.文
句。若闻具相三十二是生身应身。便乃惊怖而不信
受。岂非正法难解讹说易传。且摩诃止观引法华云。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乃释之曰。若證中道(岂非法身)。
中道即具此相(岂非中道照假故具三十二相邪)。如法华中二乘开
示悟入妙会中道。即与八相佛记(岂非生身应身)。譬如得镜
(喻中道也)万像必形(喻生身应身也)。大乘得中靡所不不现(合法也)。
法身相者名为真相(此语简略。应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者。名为真相也。法身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1c 页 X56-0061.png
具于应身之相乃名真相者。例如光明玄义云。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也。是故法身具应身相名为真相。乃是
对破世间轮王魔罗虚妄之相故也。若不尔者。如何消于下文)。净名云。巳舍世间所
有相好。轮王魔罗世相严身皆是虚妄。故言巳舍(净名
疏文准此可知)。中道明镜本无诸相(微妙净法身也)。无相而相者(具相
三十二也)。妍丑由彼多少。任缘普现色身。即真相也(普现色身
既是妙用。复异世间轮王虚妄。乃名真相也)。呜呼。列圣彝范溢藏未沦。安
可顺于一期之情见。自贻永劫之重报邪。幸冀后德
一为思之。傥有所长。愿无壅蔽也。
问。金刚藏四句初空有句即是真谛。妙玄释云。空非
断无故言空有。若谓空中无三千者。莫不违金刚藏
之旨而背妙玄之义乎。
答。人不晓此其亦多矣。夫空
中寂灭者。谈其本体也。空中具有者。语其体德也。空
中之理体虽本来寂灭而恒具于事用之森罗。何得
认于所具森罗(玄签中以三千为森罗也)。而弃能具之寂灭邪(法华
云。诸法寂灭相。即诸法实相也。以实相无相乃是寂灭故也)。且离有而谈空。容在
小典。即空而具有。摄属大乘。所以空号真空。有名妙
有。譬如明鉴普现殊形。喻似摩尼具彰众色。欲显真
空而具有。故曰空非断无焉。然则真空虽具妙有。而
具有是假。可不信乎。若谓不然。且妙有既有而真空
复有。是则有上复有。空何不空邪。若谓空有俱皆有
者。何故空有俱不空邪。如斯建立。诚可悲哉。且始终
心要云。中谛者统一切法也。真谛者泯一切法也。俗
谛者立一切法也。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又荆溪临终
喻众以道云。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
对破世间轮王魔罗虚妄之相故也。若不尔者。如何消于下文)。净名云。巳舍世间所
有相好。轮王魔罗世相严身皆是虚妄。故言巳舍(净名
疏文准此可知)。中道明镜本无诸相(微妙净法身也)。无相而相者(具相
三十二也)。妍丑由彼多少。任缘普现色身。即真相也(普现色身
既是妙用。复异世间轮王虚妄。乃名真相也)。呜呼。列圣彝范溢藏未沦。安
可顺于一期之情见。自贻永劫之重报邪。幸冀后德
一为思之。傥有所长。愿无壅蔽也。
问。金刚藏四句初空有句即是真谛。妙玄释云。空非
断无故言空有。若谓空中无三千者。莫不违金刚藏
之旨而背妙玄之义乎。
答。人不晓此其亦多矣。夫空
中寂灭者。谈其本体也。空中具有者。语其体德也。空
中之理体虽本来寂灭而恒具于事用之森罗。何得
认于所具森罗(玄签中以三千为森罗也)。而弃能具之寂灭邪(法华
云。诸法寂灭相。即诸法实相也。以实相无相乃是寂灭故也)。且离有而谈空。容在
小典。即空而具有。摄属大乘。所以空号真空。有名妙
有。譬如明鉴普现殊形。喻似摩尼具彰众色。欲显真
空而具有。故曰空非断无焉。然则真空虽具妙有。而
具有是假。可不信乎。若谓不然。且妙有既有而真空
复有。是则有上复有。空何不空邪。若谓空有俱皆有
者。何故空有俱不空邪。如斯建立。诚可悲哉。且始终
心要云。中谛者统一切法也。真谛者泯一切法也。俗
谛者立一切法也。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又荆溪临终
喻众以道云。夫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2a 页 X56-0062.png
不一不异谓之中。若谓空中自有三千者。岂非但是
无法不备谓之假。俗谛立法之义。何关空中亡泯无
相邪。应知即空真谛泯法。若不亡泯三千世间则荡
相不尽。真空之外犹有诸法间差也。即假俗谛立一
切法。若不立于三千世间则立法不备。俗假之外更
有一切诸法森罗也。即中双遮。若不统二边则统法
不遍。中道之外犹有二边待对不亡也。是以谈乎三
千世间。即空无相。即假建立。即中双遮复能双照。文
理明白。人自不思耳。
问。举一即三非前非后。何故空中一向寂灭亡泯无
相。而不存立三千世间。
答。言举一者。趣举其一也。或
举真谛空观之一。而真空亡泯三千叵得。便点真空
虽亡而存。百界宛然即是俗假。又点真空之亡泯。俗
假之立法。二俱不可得。即是中道第一义谛非有非
无。举其真空之一即三既尔。举其俗假及以中道即
三亦然。世人迷名而不思义。但闻举一即三之言。便
谓空中之体自有三千世间。不许空中之体本自寂
灭而恒具于俗假百界。如他人云。三千不离实相。实
相不离三千。遂立三谛皆有三千。故解实相云。三千
皆实相相宛然。呜呼哀哉。谬之甚矣。且三谛相即理
事融通。凡习天台教者其谁曰不然邪。虽三谛相即
而中边不混。虽真俗不离而理事弥分。故二边之有
无。中道之绝待。理体之无相。事用之森罗。皆祖宗之
格言。岂今之好异邪教文。谈于空中寂灭。何得翻作
无法不备谓之假。俗谛立法之义。何关空中亡泯无
相邪。应知即空真谛泯法。若不亡泯三千世间则荡
相不尽。真空之外犹有诸法间差也。即假俗谛立一
切法。若不立于三千世间则立法不备。俗假之外更
有一切诸法森罗也。即中双遮。若不统二边则统法
不遍。中道之外犹有二边待对不亡也。是以谈乎三
千世间。即空无相。即假建立。即中双遮复能双照。文
理明白。人自不思耳。
问。举一即三非前非后。何故空中一向寂灭亡泯无
相。而不存立三千世间。
答。言举一者。趣举其一也。或
举真谛空观之一。而真空亡泯三千叵得。便点真空
虽亡而存。百界宛然即是俗假。又点真空之亡泯。俗
假之立法。二俱不可得。即是中道第一义谛非有非
无。举其真空之一即三既尔。举其俗假及以中道即
三亦然。世人迷名而不思义。但闻举一即三之言。便
谓空中之体自有三千世间。不许空中之体本自寂
灭而恒具于俗假百界。如他人云。三千不离实相。实
相不离三千。遂立三谛皆有三千。故解实相云。三千
皆实相相宛然。呜呼哀哉。谬之甚矣。且三谛相即理
事融通。凡习天台教者其谁曰不然邪。虽三谛相即
而中边不混。虽真俗不离而理事弥分。故二边之有
无。中道之绝待。理体之无相。事用之森罗。皆祖宗之
格言。岂今之好异邪教文。谈于空中寂灭。何得翻作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2b 页 X56-0062.png
森罗说之空中。若乃十界宛然。未审俗假如何说邪。
是故须知。若存三谛。空中定无相。俗假定有相。若其
相即。俱相俱无相。若但从理。非相非无相。事理相对。
无相即相即相无相。情通妙契诤论咸失。人不见之。
乃云。若约分别。空中乃是亡泯寂灭。俗假则是森罗
宛然。若约圆融。空中不妨自有三千。今问。等是圆融
何不无相。而但有相圆融空中。若是有相。圆融俗假
如何说之。莫是圆融三谛皆是有相乎。呜呼。此义非
圆非别。两楹中间既无所名。乃是率尔虚妄之说耳。
请有识者试与详之。且辅行云。点空论界。岂非空不
定空。空必具假乎。又云。界无界相。岂非假不定假。假
必即空乎。是则性空中恒具十界假。十界三千假常
即性空中理事之融通。中边之相即岂可不然哉。又
释签明有不定有。故云。言有则一念都无。况有十界
质像邪(请详此文。何得云三千即空是真谛有三千邪)。又明无不定无。故云。
言无复起三千虑想。况一界念虑邪(岂非虽亡而存。是假立假号乎)。
不可以此有无思故。则一念心中道冷然可见矣(尚非
是空。何况是有。何得云三千即中。是中道有三千邪)。又文句记云。镜明性十界
像生。修十界镜明之性。岂非空中之寂灭乎。若不尔
者。止观那云中道明镜本无诸相邪。十界岂非俗假
之森罗乎。若不尔者。止观那云无相而相邪。故知镜
明性十界。即是境据假边且存其数耳。由镜明性本
具十界。方有像生修十界矣。岂镜明之性自有妍丑
邪。若不尔者。止观那云妍丑由彼邪。又止观中复举
是故须知。若存三谛。空中定无相。俗假定有相。若其
相即。俱相俱无相。若但从理。非相非无相。事理相对。
无相即相即相无相。情通妙契诤论咸失。人不见之。
乃云。若约分别。空中乃是亡泯寂灭。俗假则是森罗
宛然。若约圆融。空中不妨自有三千。今问。等是圆融
何不无相。而但有相圆融空中。若是有相。圆融俗假
如何说之。莫是圆融三谛皆是有相乎。呜呼。此义非
圆非别。两楹中间既无所名。乃是率尔虚妄之说耳。
请有识者试与详之。且辅行云。点空论界。岂非空不
定空。空必具假乎。又云。界无界相。岂非假不定假。假
必即空乎。是则性空中恒具十界假。十界三千假常
即性空中理事之融通。中边之相即岂可不然哉。又
释签明有不定有。故云。言有则一念都无。况有十界
质像邪(请详此文。何得云三千即空是真谛有三千邪)。又明无不定无。故云。
言无复起三千虑想。况一界念虑邪(岂非虽亡而存。是假立假号乎)。
不可以此有无思故。则一念心中道冷然可见矣(尚非
是空。何况是有。何得云三千即中。是中道有三千邪)。又文句记云。镜明性十界
像生。修十界镜明之性。岂非空中之寂灭乎。若不尔
者。止观那云中道明镜本无诸相邪。十界岂非俗假
之森罗乎。若不尔者。止观那云无相而相邪。故知镜
明性十界。即是境据假边且存其数耳。由镜明性本
具十界。方有像生修十界矣。岂镜明之性自有妍丑
邪。若不尔者。止观那云妍丑由彼邪。又止观中复举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2c 页 X56-0062.png
喻云。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遍明是体像。遍
像是明体。遍体是像明。于一见三于三了一。辅行云。
夫以事喻法皆是分喻。于中镜喻其意最亲。异乎伊
字三点。首罗三目故也。既以镜像喻于即假。岂非三
千森罗是不思议俗谛乎。若不尔者。岂可镜体镜明
喻于空中是万象森罗邪。颠之倒之。诚可悲矣。又妙
玄中引仁王经法性五阴。及涅槃经因灭是色获得
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俗谛也。引净名云。众生
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及大品云。五阴空等是真谛
也。引涅槃云。佛性中道是中谛也。请观妙玄引诸经
明三谛之义。何得辄引仁王经中法性五阴以證中
道法身寂光是有相邪。文句记云。况常寂光。端丑斯
亡。寂光所对。咸有净秽。何不思之。辄生异见。
问。净名经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况荆溪云。理性三
千一向不除。他人准此。乃谓三千即空。其三千之法
不泯。而辅行云。亡泯三千。及心要云。真谛泯法者。伹
是亡其情病。泯其计著而巳。非谓亡泯三千之法也。
以三千是不思议之法故也。人皆信受。今何不然。
答。
不二门云。亡净秽故以空以中(净秽不出六凡四圣)。仍由空中
转染为净(染体即是通别二惑。净体即是真中二理)。故知只一空中之观。
非但转于无明染体以为真中法性净体。亦乃亡于
十界净秽三千妙假俗谛之事。何得偏执转染为净。
而弃亡泯净秽三千。且净名经云。但除其病。岂非但
除迷情之病乎。而不除法。岂非不除十界之法乎。此
像是明体。遍体是像明。于一见三于三了一。辅行云。
夫以事喻法皆是分喻。于中镜喻其意最亲。异乎伊
字三点。首罗三目故也。既以镜像喻于即假。岂非三
千森罗是不思议俗谛乎。若不尔者。岂可镜体镜明
喻于空中是万象森罗邪。颠之倒之。诚可悲矣。又妙
玄中引仁王经法性五阴。及涅槃经因灭是色获得
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俗谛也。引净名云。众生
如。弥勒如。一如无二如。及大品云。五阴空等是真谛
也。引涅槃云。佛性中道是中谛也。请观妙玄引诸经
明三谛之义。何得辄引仁王经中法性五阴以證中
道法身寂光是有相邪。文句记云。况常寂光。端丑斯
亡。寂光所对。咸有净秽。何不思之。辄生异见。
问。净名经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况荆溪云。理性三
千一向不除。他人准此。乃谓三千即空。其三千之法
不泯。而辅行云。亡泯三千。及心要云。真谛泯法者。伹
是亡其情病。泯其计著而巳。非谓亡泯三千之法也。
以三千是不思议之法故也。人皆信受。今何不然。
答。
不二门云。亡净秽故以空以中(净秽不出六凡四圣)。仍由空中
转染为净(染体即是通别二惑。净体即是真中二理)。故知只一空中之观。
非但转于无明染体以为真中法性净体。亦乃亡于
十界净秽三千妙假俗谛之事。何得偏执转染为净。
而弃亡泯净秽三千。且净名经云。但除其病。岂非但
除迷情之病乎。而不除法。岂非不除十界之法乎。此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3a 页 X56-0063.png
但约于药病过德以明除病不除法耳。今云。空中寂
灭妙假森罗。自是圆融之三谛耳。且非迷情之病也。
何得引彼。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以立三千即空。是不
亡泯邪。若谓辅行亡泯三千。及心要云真谛泯法但
是亡情而不泯法者。灼然对面负心违戾。何者。心要
既云真谛泯法。验知辅行乃是亡于三千之法。何得
谓之不泯法邪。法若不泯情何由亡。法尚应舍何况
非法。又复真谛若但泯情而不泯法。是则俗谛应须
立情而不立法。若其然者。何但乖于真谛泯法。亦乃
违于俗谛立法。呜呼。胶手易著寱梦难醒。一至于此
可不悲哉。妙玄云。学妙有者自称至极。闻毕竟空而
生诽谤。不受其法不耐其人。学毕竟空者自类朋聚。
引正向巳推邪与他。此皆不识天主千名。闻帝释则
喜。闻舍夫则瞋。将恐其福不补其失。实相亦尔。同是
一法岂可谤一而信一邪。辅行云。实相之体三谛具
足。实相既尔诸法亦然。若具三谛。三谛必须真空亡
泯三千世间。俗假存立百界依正。中道双非空有叵
得。斯皆举一即三之义。故云实相之体三谛具足。非
谓实相之体三谛具足便是空中自有三千森罗差
别也。
问。净名经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未审此法于三观
中摄属何邪。
答。善哉问也。能破群疑。应知经中正明
假观俗谛立法。故但除病而不除法。若乃除法则乖
俗假立法之义。是故疏云。一切众生具十界法(具即是假。
灭妙假森罗。自是圆融之三谛耳。且非迷情之病也。
何得引彼。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以立三千即空。是不
亡泯邪。若谓辅行亡泯三千。及心要云真谛泯法但
是亡情而不泯法者。灼然对面负心违戾。何者。心要
既云真谛泯法。验知辅行乃是亡于三千之法。何得
谓之不泯法邪。法若不泯情何由亡。法尚应舍何况
非法。又复真谛若但泯情而不泯法。是则俗谛应须
立情而不立法。若其然者。何但乖于真谛泯法。亦乃
违于俗谛立法。呜呼。胶手易著寱梦难醒。一至于此
可不悲哉。妙玄云。学妙有者自称至极。闻毕竟空而
生诽谤。不受其法不耐其人。学毕竟空者自类朋聚。
引正向巳推邪与他。此皆不识天主千名。闻帝释则
喜。闻舍夫则瞋。将恐其福不补其失。实相亦尔。同是
一法岂可谤一而信一邪。辅行云。实相之体三谛具
足。实相既尔诸法亦然。若具三谛。三谛必须真空亡
泯三千世间。俗假存立百界依正。中道双非空有叵
得。斯皆举一即三之义。故云实相之体三谛具足。非
谓实相之体三谛具足便是空中自有三千森罗差
别也。
问。净名经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未审此法于三观
中摄属何邪。
答。善哉问也。能破群疑。应知经中正明
假观俗谛立法。故但除病而不除法。若乃除法则乖
俗假立法之义。是故疏云。一切众生具十界法(具即是假。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3b 页 X56-0063.png
不其然乎。若点具假即空即中乃是界无界相耳。别非俗假立法之义也)。无明不了触处
病生。若有智慧即无碍自在悉为佛事。人不见之。辄
将经文假观俗谛立法之义。以难空中寂灭之旨。是
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故此应知。理性三千一向不除。
乃是不思议之假耳。与夫镜明性十界等。厥意元同
也。委如前说。宜审思之。
次是故下简伪者。辅行云。一家教门。藏通即约六道
论假用观。乃有即不即异。其法即是藏通八门。别圆
假观必约十界。但以次第不次第别一心异心明境
粗妙比(必至切近也)者。频闻观柱缘生(即今文云赖缘之假也。言赖缘者。辅
行云。四教之中俱有赖缘施权二假。其相各别。空中亦然。今此虚假赖众缘成。非从空出。设权利物。然今文云。
是故不同赖缘之假者。由上文云。观此一运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唯观三千不思议假。是故此假不同他人观
柱缘生赖缘之假。以圆顿教不思议假乃是化他。三千赴物不动此念遍应无方故也)。缘生即
空(即今文云。无自性空。今圆顿教三千妙假即空亡泯。不同观柱缘生无自性空名为即空也)。空
假不二名为三观(即今文云。空假不二名之为中。而辅行中言三观者。仍前空假名为
三耳。其实应如今文中云。空假不二名之为中。今圆顿教三千即中。心性不动双遮双照。不同空假不二名之
为中也)。作此说者尚未成通。通须四句成性相空。若有
中名异通教者。通教何曾无中道名。况复通教仍须
四门。门门十乘方名通观。人不见此何殊暗空(释签破藏
法师说法界无自性云。何故但云无自性邪。而不云无他性乃至无无因性邪)。
三故借下举喻借(子夜切)者。假借也。诸色心现时者。色
心即是前文十界百界三千也。故色心不二门云。总
在一念别分色心。现者显也。以由能了四运妄念无
一异相(空中之理非一异也)。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
病生。若有智慧即无碍自在悉为佛事。人不见之。辄
将经文假观俗谛立法之义。以难空中寂灭之旨。是
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故此应知。理性三千一向不除。
乃是不思议之假耳。与夫镜明性十界等。厥意元同
也。委如前说。宜审思之。
次是故下简伪者。辅行云。一家教门。藏通即约六道
论假用观。乃有即不即异。其法即是藏通八门。别圆
假观必约十界。但以次第不次第别一心异心明境
粗妙比(必至切近也)者。频闻观柱缘生(即今文云赖缘之假也。言赖缘者。辅
行云。四教之中俱有赖缘施权二假。其相各别。空中亦然。今此虚假赖众缘成。非从空出。设权利物。然今文云。
是故不同赖缘之假者。由上文云。观此一运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唯观三千不思议假。是故此假不同他人观
柱缘生赖缘之假。以圆顿教不思议假乃是化他。三千赴物不动此念遍应无方故也)。缘生即
空(即今文云。无自性空。今圆顿教三千妙假即空亡泯。不同观柱缘生无自性空名为即空也)。空
假不二名为三观(即今文云。空假不二名之为中。而辅行中言三观者。仍前空假名为
三耳。其实应如今文中云。空假不二名之为中。今圆顿教三千即中。心性不动双遮双照。不同空假不二名之
为中也)。作此说者尚未成通。通须四句成性相空。若有
中名异通教者。通教何曾无中道名。况复通教仍须
四门。门门十乘方名通观。人不见此何殊暗空(释签破藏
法师说法界无自性云。何故但云无自性邪。而不云无他性乃至无无因性邪)。
三故借下举喻借(子夜切)者。假借也。诸色心现时者。色
心即是前文十界百界三千也。故色心不二门云。总
在一念别分色心。现者显也。以由能了四运妄念无
一异相(空中之理非一异也)。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方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3c 页 X56-0063.png
能照于一多相即(不思议假帝网重重也)。乃是全于理体变现
而成事用故也。故举喻云。如金银(喻空中之理也)隐起(喻空中之
理具不思议假。故而起三千事用也)。起者生也。谓隐金银之体而生瓶
盆之号。如隐空中之理而生三千之事。犹全水作波
隐于水名而称为波耳。金处异名生者。合法。乃是空
中理处而三千事用。异名生也。与金无前后者。金法
乃是三千事用。异名生时与空中之理无前无后也。
斯乃理事无前后。体用不异时耳。况复又达理具十
界三千色心即空即中。是则非伹全理成事无前无
后。亦乃达事即理无有异时也。亦如官路土者。理体
虚通而无私局。是故喻之如官路土也。私人掘(衢物切)
为像者。事用随缘而有分限(以由事用差降不同故也)。故喻私人
掘土作为万物形像也。智者知路土者。知此形像元
是路土而作合法。乃是晓于事用本是理体而成故
也。故金錍云。果地依正融通。并依众生理本。此乃事
理相对而说耳。凡愚谓像生者。凡常愚迷不知私人
掘官路土以作形像。乃谓实有此形像生合法。乃是
迷者不知全理成事。但谓实有诸法形生。故金錍云。
若唯从迷说则波无水名。西失东称也(以由迷东为西。故西失东
称也)。后时官欲行还将像填路者。合法。乃是乃达理具
十界百界三千事用。即是空中之理寂然故也。像本
不生灭者。以喻事用无起没也。路亦无新故者。以喻
理体非今古也。是则三谛及以三观乃是天然之性
德耳。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而成事用故也。故举喻云。如金银(喻空中之理也)隐起(喻空中之
理具不思议假。故而起三千事用也)。起者生也。谓隐金银之体而生瓶
盆之号。如隐空中之理而生三千之事。犹全水作波
隐于水名而称为波耳。金处异名生者。合法。乃是空
中理处而三千事用。异名生也。与金无前后者。金法
乃是三千事用。异名生时与空中之理无前无后也。
斯乃理事无前后。体用不异时耳。况复又达理具十
界三千色心即空即中。是则非伹全理成事无前无
后。亦乃达事即理无有异时也。亦如官路土者。理体
虚通而无私局。是故喻之如官路土也。私人掘(衢物切)
为像者。事用随缘而有分限(以由事用差降不同故也)。故喻私人
掘土作为万物形像也。智者知路土者。知此形像元
是路土而作合法。乃是晓于事用本是理体而成故
也。故金錍云。果地依正融通。并依众生理本。此乃事
理相对而说耳。凡愚谓像生者。凡常愚迷不知私人
掘官路土以作形像。乃谓实有此形像生合法。乃是
迷者不知全理成事。但谓实有诸法形生。故金錍云。
若唯从迷说则波无水名。西失东称也(以由迷东为西。故西失东
称也)。后时官欲行还将像填路者。合法。乃是乃达理具
十界百界三千事用。即是空中之理寂然故也。像本
不生灭者。以喻事用无起没也。路亦无新故者。以喻
理体非今古也。是则三谛及以三观乃是天然之性
德耳。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4a 页 X56-0064.png
**** 第四料简
外色异心如何具于三德。文为二。初问。外
无情色者。依报国土也。此约依正分于内外耳。不与
心俱者。从迷情故分于依正。故谓依报外色不与正
报心俱也。如何复能具足三德者。此以迷情分于依
正色心永隔。而难理智身土体同心外无境也。而云
三德遍一切处者。止观诸文皆作是说。而迷情分别
者闻之惑耳惊心。故今寄彼而兴问也。次答文为三。
初以内色无情反斥。若如汝难。是则何但外无情色
无有觉知不与心俱。而其内身亦与心异。是故犹如
草木瓦砾。他既执迷而难。故今亦且以此反斥耳。故
辅行云。若论有情。何独众生。一切唯心。若论无情。何
独外色。内色亦然。故净名云。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
疏引百论云。外曰若身中无我者焉知四时。内曰如
草木瓦砾。亦由阴阳逐时转变。似有所知而非神知。
今身虽有知。知无自性。如草木瓦砾。外曰身内有神。
神使知知。内曰若神使知。谁复使神。遂无使神。何须
神使。若无神使。即无知者。若无知者。如草木瓦砾。此
约识种破我作如是说。若约内观识种者。三事成身。
命暖无知。知即是识。若谓识知。过去识灭。灭故不知。
现识不住。亦复不知。未来未有。斯亦不知。三世求知
而不可得。若离三世无别有知。故云是身无知如草
木瓦砾也。次若论下。明色心咸具。若论具德不独内
心者。意明外色亦具三德也。然须了知外色具德含
于二义。一者众生内心体遍不隔草木。则是外色具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4b 页 X56-0064.png
有佛性。二者内外色心依正同一真如。是故趣举一
色一心若依若正咸皆具德。但为世人卒难开晓。故
须依经点示众生心性体遍不隔草木。以明外色具
足有于佛性三德耳。由心变故谓内心外色者。心随
物变遂分内外。即辅行云。迷谓内外也。心非内外故
(句)。色无内外者。即辅行云。悟唯一心也。心外无境。是
故唯心则无内外之殊。唯心既尔唯色亦然。故云色
无内外也。辅行云。苟顺凡情生内外见。应照理体本
无四性(无内故无自性。无外故无他性。无内外两中间故无共性。无常自有故无无内性)。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能知此者依俙识心。今此亦然。
从迷情心随物变故则分内外。从理智故四性叵得
故非内外。虽非内外而亦内外双遮双照任运常然。
是故名为而内而外也。而内故心具三德。而外故色
是法界。故涅槃第三十一云。众生佛性非内非外。犹
如虚空非内非外。如其虚空有内外者。虚空不名为
一为常。亦不得言一切处有。虚空虽复非内非外。而
诸众生悉皆有之。众生佛性亦复如是。(金[金*((白-日+田)/拱)]云。请观有之一字。虚
空何所不收。故知经文不许唯内专外。故云非内外等及云如空)。至第三十二迦叶
问云。若言五阴是佛性者。云何说言众生佛性非内
非外。佛答迦叶。我先不说众生佛性是中道邪。乃至
云我为众生得开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
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有果。或言离阴
而有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于中道。众生佛性非内
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如来宣说
色一心若依若正咸皆具德。但为世人卒难开晓。故
须依经点示众生心性体遍不隔草木。以明外色具
足有于佛性三德耳。由心变故谓内心外色者。心随
物变遂分内外。即辅行云。迷谓内外也。心非内外故
(句)。色无内外者。即辅行云。悟唯一心也。心外无境。是
故唯心则无内外之殊。唯心既尔唯色亦然。故云色
无内外也。辅行云。苟顺凡情生内外见。应照理体本
无四性(无内故无自性。无外故无他性。无内外两中间故无共性。无常自有故无无内性)。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能知此者依俙识心。今此亦然。
从迷情心随物变故则分内外。从理智故四性叵得
故非内外。虽非内外而亦内外双遮双照任运常然。
是故名为而内而外也。而内故心具三德。而外故色
是法界。故涅槃第三十一云。众生佛性非内非外。犹
如虚空非内非外。如其虚空有内外者。虚空不名为
一为常。亦不得言一切处有。虚空虽复非内非外。而
诸众生悉皆有之。众生佛性亦复如是。(金[金*((白-日+田)/拱)]云。请观有之一字。虚
空何所不收。故知经文不许唯内专外。故云非内外等及云如空)。至第三十二迦叶
问云。若言五阴是佛性者。云何说言众生佛性非内
非外。佛答迦叶。我先不说众生佛性是中道邪。乃至
云我为众生得开解故。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何以故。
凡夫众生或言佛性住五阴中如器有果。或言离阴
而有犹如虚空。是故如来说于中道。众生佛性非内
六入。非外六入。内外合故名为中道。是故如来宣说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4c 页 X56-0064.png
佛性即是中道。非内非外故名中道。乃至云。遮此二
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荆溪治定涅槃
疏文乃私谓云。言双非者。不唯双非复应双是。故下文云亦内亦外。若无双是。云何言遍。故文斥云。凡夫众生
或言佛性在五阴中如器中果。及如虚空。世言佛性唯在有情如器果耳。尚未能计犹如虚空。安能晓了非内
非外。况经自释根尘合故乃名中道。根尘合者岂非体一。岂非相即。岂非性遍。岂同器果。今问墙壁为是根邪。
为是尘邪。为二合邪。为双非邪。若双非者亦非五阴。何伹墙壁。哀哉世人。苦哉讲者。经文如此分明显说。而清
凉观师尚不信受。辄便难云。若以涅槃第一义空谈通心境。失情无情。坏于性相。傥无文凭据而清凉岂信邪)。
故知今文而内而外。即涅槃云亦名内外也。随其心
净则佛土净等者。文出维摩经中。今所引者意明心
具不隔草木。以明外色不异于心耳。若不尔者。下文
那谓何得独云外色非心。故知外色不异于心。乃是
唯心。心外无境。所以得引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等以
明其义也。三是故下指文證成破法遍中以识例色
者。即破遍文末云。前来所说但观识阴作如此说。馀
四阴亦如是。十二入十八界亦如是。辅行云。欲融诸
法示观境遍。是故更例馀阴入界。若示境体观心即
足。以心遍故。摄馀法故(心遍不隔草木。外色不异于心)。又非但心摄
一切。亦乃一切摄心(心遍不隔既尔。色遍不隔亦然)。故四念处云。非
但唯识。亦乃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第七卷末(现行
印本文在第八)若心若色无非大车者。即端坐观阴入界明
十乘竟历缘对境中明十乘之文也。缘谓六作即行
住等。境谓六尘即色声等。尘必对根。然而根尘不出
色心。既于根尘皆修十乘。十乘必以大车为喻。是故
谓之若心若色无非大车。若心若色既是大车。岂可
边说言佛性非内非外。亦名内外是名中道(荆溪治定涅槃
疏文乃私谓云。言双非者。不唯双非复应双是。故下文云亦内亦外。若无双是。云何言遍。故文斥云。凡夫众生
或言佛性在五阴中如器中果。及如虚空。世言佛性唯在有情如器果耳。尚未能计犹如虚空。安能晓了非内
非外。况经自释根尘合故乃名中道。根尘合者岂非体一。岂非相即。岂非性遍。岂同器果。今问墙壁为是根邪。
为是尘邪。为二合邪。为双非邪。若双非者亦非五阴。何伹墙壁。哀哉世人。苦哉讲者。经文如此分明显说。而清
凉观师尚不信受。辄便难云。若以涅槃第一义空谈通心境。失情无情。坏于性相。傥无文凭据而清凉岂信邪)。
故知今文而内而外。即涅槃云亦名内外也。随其心
净则佛土净等者。文出维摩经中。今所引者意明心
具不隔草木。以明外色不异于心耳。若不尔者。下文
那谓何得独云外色非心。故知外色不异于心。乃是
唯心。心外无境。所以得引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等以
明其义也。三是故下指文證成破法遍中以识例色
者。即破遍文末云。前来所说但观识阴作如此说。馀
四阴亦如是。十二入十八界亦如是。辅行云。欲融诸
法示观境遍。是故更例馀阴入界。若示境体观心即
足。以心遍故。摄馀法故(心遍不隔草木。外色不异于心)。又非但心摄
一切。亦乃一切摄心(心遍不隔既尔。色遍不隔亦然)。故四念处云。非
但唯识。亦乃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第七卷末(现行
印本文在第八)若心若色无非大车者。即端坐观阴入界明
十乘竟历缘对境中明十乘之文也。缘谓六作即行
住等。境谓六尘即色声等。尘必对根。然而根尘不出
色心。既于根尘皆修十乘。十乘必以大车为喻。是故
谓之若心若色无非大车。若心若色既是大车。岂可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5a 页 X56-0065.png
外色不具三德。故辅行云。当知根尘无非法界。法界
乃是三德异名。引四念处唯识唯色。具如向云。
**** 五料简
青黄赤白如何即是真如法界。文为二。初问。
若解上文色不异心若心若色无非大车。何须此问。
但为惑者触途生滞。故今更作如此问之。以生下文
情理等答也。次答文为二。初约分别答文为三。初约
情理剖判。辅行云。然此真性遍于法界。迷谓内外。悟
唯一心。是故四眼二智万象森然。佛眼种智真空冥
寂。今虽初观(即是初观不思议境)岂令顺迷。制心从理无非心
性。又金錍云。教分大小其言硕乖。若云无情。即不应
云有性。若云有性。即不合云无情。故小教中明于凡
常执情所见。乃云青黄赤白等色。何得将此以难大
乘圆融法界真如之理邪。故金錍云。若唯从理。只可
云水本无波。必不得云波中无水。又云众生以我执
取之即无佛。唯生初心能信教仰理。则唯佛无生也。
又青等下。次约二谛三谛区分青黄赤白世俗间差。
法界圆常真空湛寂。世谛之言具含万象。是故青等
但属少分。法界之理中边无缺。是故名为三谛全分。
故辅行云。言法界者。法谓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
一切诸法皆以三谛而为界分(他谓三谛皆有三千。不许分于空有双非
等别。岂非彰灼违于)别(行法界相分不同之义。莫是荆溪合作此分别解释迷于圆妙邪)。言法
性者。亦是诸法具三谛性。性亦性分不可改。故三谛
性冥始终无变。亦可界法性法即是实相。实相之体
三谛具足(中道实相双照二边)。是故当知法界法性名义虽异
乃是三德异名。引四念处唯识唯色。具如向云。
**** 五料简
青黄赤白如何即是真如法界。文为二。初问。
若解上文色不异心若心若色无非大车。何须此问。
但为惑者触途生滞。故今更作如此问之。以生下文
情理等答也。次答文为二。初约分别答文为三。初约
情理剖判。辅行云。然此真性遍于法界。迷谓内外。悟
唯一心。是故四眼二智万象森然。佛眼种智真空冥
寂。今虽初观(即是初观不思议境)岂令顺迷。制心从理无非心
性。又金錍云。教分大小其言硕乖。若云无情。即不应
云有性。若云有性。即不合云无情。故小教中明于凡
常执情所见。乃云青黄赤白等色。何得将此以难大
乘圆融法界真如之理邪。故金錍云。若唯从理。只可
云水本无波。必不得云波中无水。又云众生以我执
取之即无佛。唯生初心能信教仰理。则唯佛无生也。
又青等下。次约二谛三谛区分青黄赤白世俗间差。
法界圆常真空湛寂。世谛之言具含万象。是故青等
但属少分。法界之理中边无缺。是故名为三谛全分。
故辅行云。言法界者。法谓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
一切诸法皆以三谛而为界分(他谓三谛皆有三千。不许分于空有双非
等别。岂非彰灼违于)别(行法界相分不同之义。莫是荆溪合作此分别解释迷于圆妙邪)。言法
性者。亦是诸法具三谛性。性亦性分不可改。故三谛
性冥始终无变。亦可界法性法即是实相。实相之体
三谛具足(中道实相双照二边)。是故当知法界法性名义虽异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5b 页 X56-0065.png
其体无殊。言真如者。无伪曰真。不异名如。此与法界
名异体同。故金錍云。法佛与真如体一名异。又云。然
虽体同不无小别。凡有性名多在凡在理。如云佛性.
理性.真性等。无性名者多通凡圣因果事理。如云法
界.实相等。如三昧.波罗蜜等。则唯在于果。三约肉.天.
佛眼简示。肉眼见粗色。天眼见细色。粗细之色形显
不同。若干差异故青黄等。但是肉.天二眼所见显色
少分耳。慧眼观空空则无相。法眼观俗俗是出假。故
此二眼不须明之。故四眼为用。佛眼为体。故法界是
佛眼所见。言全分者。佛眼种智中道法界。任运双遮
双照故也。一眼具五眼下。次约圆具答。文为二。初正
明圆具。前约用异分别而言。故分情理真俗等异。今
约体同圆具而说。故举一眼即具五眼。及以青等皆
具诸法。一谛三谛圆具亦然。既体同圆具。故不可以
青等难于法界也。次引弃盖文證言。弃盖中云者。误
也。应云呵欲中云也。故止观观心呵欲中云。又呵色
二边。如大品云。色中无味相。凡夫不应著(即今文云。凡夫自昧
也)。色中无离相。二乘不应离(即今文云。二乘自离也)。破色无明
有无等见。是呵其味。破其沈空。是呵其离。若定有味
不应有离。若定有离不应有味。味不定故非味。离不
定故非离。不著二边即是非味非离。显色中道实相
(即今文云。色非味非离。色体本来。法界常住也)。应知此中料简青等如何。即
是真如法界。乃至色体本来常住。准例妙经云。世间
相常住。亦应作此料简问答。何者。亦须问云。现见世
名异体同。故金錍云。法佛与真如体一名异。又云。然
虽体同不无小别。凡有性名多在凡在理。如云佛性.
理性.真性等。无性名者多通凡圣因果事理。如云法
界.实相等。如三昧.波罗蜜等。则唯在于果。三约肉.天.
佛眼简示。肉眼见粗色。天眼见细色。粗细之色形显
不同。若干差异故青黄等。但是肉.天二眼所见显色
少分耳。慧眼观空空则无相。法眼观俗俗是出假。故
此二眼不须明之。故四眼为用。佛眼为体。故法界是
佛眼所见。言全分者。佛眼种智中道法界。任运双遮
双照故也。一眼具五眼下。次约圆具答。文为二。初正
明圆具。前约用异分别而言。故分情理真俗等异。今
约体同圆具而说。故举一眼即具五眼。及以青等皆
具诸法。一谛三谛圆具亦然。既体同圆具。故不可以
青等难于法界也。次引弃盖文證言。弃盖中云者。误
也。应云呵欲中云也。故止观观心呵欲中云。又呵色
二边。如大品云。色中无味相。凡夫不应著(即今文云。凡夫自昧
也)。色中无离相。二乘不应离(即今文云。二乘自离也)。破色无明
有无等见。是呵其味。破其沈空。是呵其离。若定有味
不应有离。若定有离不应有味。味不定故非味。离不
定故非离。不著二边即是非味非离。显色中道实相
(即今文云。色非味非离。色体本来。法界常住也)。应知此中料简青等如何。即
是真如法界。乃至色体本来常住。准例妙经云。世间
相常住。亦应作此料简问答。何者。亦须问云。现见世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5c 页 X56-0065.png
间。人有生死。物有彫变。如何经云。世间相常住。亦应
答云。世间之相生死彫变者。乃是肉.天二眼迷情所
见之世谛耳。常住者。佛眼所见真如法界之理也。故
一眼具五眼。世间相常住。一谛三谛亦复如是。故不
得以世间之相生死彫变以难真如之常住也。是故
当知。生死之体。彫变之性。本来常住。不曾还流。故文
句释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云。众生正觉一如。无
一如。皆如法为位也。出世正觉以如为位。亦以如为
相。位相常住。世间众生亦以如为位。亦以如为相。岂
不常住。世间之相既乃常住。岂非理一。又世间者。阴
界入也。常住者。正因也。正因常故。缘了亦常。故云世
间相常住也。文句记云。众生止觉是能住法。染净一
如是所住位。众生理是。佛巳證是。故名为住。如位一
故。故名为位。众生正觉相位无二。显迷即理。理即常
住。佛巳契常。众生理是。故正觉众生相位常住。染净
相位既同一如。是故相位其理须等。佛依世间修成
极理。验知世间本有斯理。故云常住。乃至云今且从
悟显迷以净显染。则净悟得于常事。迷染但名常理。
次重释者。向释虽然事理通总。未的示其理境所在。
故以阴入对正因说。九界阴入位本常住。当知阴入
只是常住。又妙玄释若闻是经不老不死云。于老死
中识于实相。以老死是果报之法。识实相故则不老
死。既不老死则是常住。常住实相则是无相。无于生
死俗谛之相。无于涅槃真谛之相。唯有中道如实之
答云。世间之相生死彫变者。乃是肉.天二眼迷情所
见之世谛耳。常住者。佛眼所见真如法界之理也。故
一眼具五眼。世间相常住。一谛三谛亦复如是。故不
得以世间之相生死彫变以难真如之常住也。是故
当知。生死之体。彫变之性。本来常住。不曾还流。故文
句释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云。众生正觉一如。无
一如。皆如法为位也。出世正觉以如为位。亦以如为
相。位相常住。世间众生亦以如为位。亦以如为相。岂
不常住。世间之相既乃常住。岂非理一。又世间者。阴
界入也。常住者。正因也。正因常故。缘了亦常。故云世
间相常住也。文句记云。众生止觉是能住法。染净一
如是所住位。众生理是。佛巳證是。故名为住。如位一
故。故名为位。众生正觉相位无二。显迷即理。理即常
住。佛巳契常。众生理是。故正觉众生相位常住。染净
相位既同一如。是故相位其理须等。佛依世间修成
极理。验知世间本有斯理。故云常住。乃至云今且从
悟显迷以净显染。则净悟得于常事。迷染但名常理。
次重释者。向释虽然事理通总。未的示其理境所在。
故以阴入对正因说。九界阴入位本常住。当知阴入
只是常住。又妙玄释若闻是经不老不死云。于老死
中识于实相。以老死是果报之法。识实相故则不老
死。既不老死则是常住。常住实相则是无相。无于生
死俗谛之相。无于涅槃真谛之相。唯有中道如实之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6a 页 X56-0066.png
相。尚非涅槃真谛之无。何况生死俗谛之有。何得乃
以世间虚妄人之生死。物之彫变。执情所见果报之
法。以难实相常住之理不迁不变邪。嗟乎。近代习四
明者。不思祖教。唯尚胸襟。兢说万物生死彫变便是
世间相常住义。诘其所以。乃云。实相相相宛然。是故
世间生死彫变无妨常住。呜呼哀哉。斯乃错将执情
所见生死迁流。滥同真如实相无相不变之理。他既
不达阴入之事即是实相常住之理。将何以显世间
之相青黄赤白生死彫变即是法界实相。无相真如
常住不迁不变邪。余昔亦遭四明所惑。今乃省察。故
于此中特述其意也。
**** 六料简
佛菩提心从大悲起。文为二。初问。依四谛境
发四弘誓。此四不出上求下化。下化是悲即初二誓。
上求是慈即后二誓。若从名便。应先慈次悲。今从行
便。故先悲次慈。心先离苦方与乐故。理无先后文且
附事。故四弘誓名菩提心。而今问云。发菩提心求于
极果。果地自然能应一切。何须必假大悲居先者。此
即但以后二慈誓上求之义。而难初二悲誓下化也。
而云佛菩提心从大悲起者。止观第一约四弘明发
心显是中云。譬如金刚从金性生。佛菩提心从大悲
起。是诸行先。如服阿娑罗药先用清水。诸行中最。如
诸根中命根为最。佛正法中此心为最。辅行云。一切
金刚皆金刚轮而为自性故。金刚座从金刚际自性
而起故。佛菩提大悲为性。从大悲起。欲发菩提心必
以世间虚妄人之生死。物之彫变。执情所见果报之
法。以难实相常住之理不迁不变邪。嗟乎。近代习四
明者。不思祖教。唯尚胸襟。兢说万物生死彫变便是
世间相常住义。诘其所以。乃云。实相相相宛然。是故
世间生死彫变无妨常住。呜呼哀哉。斯乃错将执情
所见生死迁流。滥同真如实相无相不变之理。他既
不达阴入之事即是实相常住之理。将何以显世间
之相青黄赤白生死彫变即是法界实相。无相真如
常住不迁不变邪。余昔亦遭四明所惑。今乃省察。故
于此中特述其意也。
**** 六料简
佛菩提心从大悲起。文为二。初问。依四谛境
发四弘誓。此四不出上求下化。下化是悲即初二誓。
上求是慈即后二誓。若从名便。应先慈次悲。今从行
便。故先悲次慈。心先离苦方与乐故。理无先后文且
附事。故四弘誓名菩提心。而今问云。发菩提心求于
极果。果地自然能应一切。何须必假大悲居先者。此
即但以后二慈誓上求之义。而难初二悲誓下化也。
而云佛菩提心从大悲起者。止观第一约四弘明发
心显是中云。譬如金刚从金性生。佛菩提心从大悲
起。是诸行先。如服阿娑罗药先用清水。诸行中最。如
诸根中命根为最。佛正法中此心为最。辅行云。一切
金刚皆金刚轮而为自性故。金刚座从金刚际自性
而起故。佛菩提大悲为性。从大悲起。欲发菩提心必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6b 页 X56-0066.png
先运大悲也。次答文为二。初正答。意明必假初二下
化大悲拔苦。方有后二上求佛果大慈与乐。辅行云。
依境生解。依解起愿。境为所缘。誓为能缘。以无缘慈
悲缘不思议境。境名无缘。誓名无念。运此慈悲遍覆
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故四弘愿皆熏法性。
法性即是不思议境。一苦一切苦。一乐一切乐。今既
正答佛菩提心从大悲起。是故但云若无大悲熏于
法性。理藏性法无由得开。藏若不开尚无初住随分
之果。何况得于妙觉极果。是故据行。因中不以初二
弘誓大悲居先。后时至果则无能利拔苦之法。大悲
既尔大慈准知。法性名义如前巳解。理藏性法无由
得开者。即是理性藏性之法也。故理性藏性亦与法
性名异体同。故金錍云。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如云
佛性理性真性藏性。所以因名佛性等者。众生实未
成佛得理證真开藏。以烦恼生死是佛等性示令修
习名佛等性。故今同中发菩提心先以大悲熏于法
性理藏性等。修行填愿至于初住。理藏等性方乃分
开。以至极果究竟开明。大悲既尔大慈准知。问。理藏
与性同异云何。答。此三虽体一。亦可暂分之。理惑合
名藏。不论惑名理。不可改名性。又包含名藏。具含三
千及四德故。此则不同诸论含藏种子之义。但是圆
顿诸法具足含摄一切义同于藏耳。地人解云。惑覆
于理故名为藏。论师解云。佛果在当。即时未有。故名
为藏。如此说者非不一边。但是不与大经意合。他谓
化大悲拔苦。方有后二上求佛果大慈与乐。辅行云。
依境生解。依解起愿。境为所缘。誓为能缘。以无缘慈
悲缘不思议境。境名无缘。誓名无念。运此慈悲遍覆
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故四弘愿皆熏法性。
法性即是不思议境。一苦一切苦。一乐一切乐。今既
正答佛菩提心从大悲起。是故但云若无大悲熏于
法性。理藏性法无由得开。藏若不开尚无初住随分
之果。何况得于妙觉极果。是故据行。因中不以初二
弘誓大悲居先。后时至果则无能利拔苦之法。大悲
既尔大慈准知。法性名义如前巳解。理藏性法无由
得开者。即是理性藏性之法也。故理性藏性亦与法
性名异体同。故金錍云。有性名者多在凡在理。如云
佛性理性真性藏性。所以因名佛性等者。众生实未
成佛得理證真开藏。以烦恼生死是佛等性示令修
习名佛等性。故今同中发菩提心先以大悲熏于法
性理藏性等。修行填愿至于初住。理藏等性方乃分
开。以至极果究竟开明。大悲既尔大慈准知。问。理藏
与性同异云何。答。此三虽体一。亦可暂分之。理惑合
名藏。不论惑名理。不可改名性。又包含名藏。具含三
千及四德故。此则不同诸论含藏种子之义。但是圆
顿诸法具足含摄一切义同于藏耳。地人解云。惑覆
于理故名为藏。论师解云。佛果在当。即时未有。故名
为藏。如此说者非不一边。但是不与大经意合。他谓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6c 页 X56-0066.png
惑与理异故惑能覆理。今谓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
性。何得无性之惑覆于无惑之性。应知非但惑性相
即。一切何法不收。涅槃何法不在。一切众生即涅槃
相。一切国土即涅槃相。又如来藏性亦秘密藏性。若
约昔教。隐故名秘。覆故名藏。所谓无常而覆于常。若
约今教。开敝显露微妙难思。众生不解故名秘密。法
界包含用不可尽故名为藏。是故秘密须有二义。一
者昔所不说名秘。唯佛自知名密。二者举一即三名
秘。举三即一名密。若读文句秘妙方便。须知今文三
一相即秘密之义。密即是妙故云秘妙也。次并难文
为二。初并并者比也。以十法成乘中妙境居初比。并
五略中发心大悲为首。是故云并。若尔等也。次答意
者。十乘生起通涂次第。是故理境乃居其初。以由十
乘初观心是不思议境。是真如观理。故唯达法性名
为理境耳。又初乘妙境虽义开为三(理境.修境.化他境)。若望
下九乘此三但名一理境耳。故云理境居初也。非谓
理境是理即也。若发心中大悲为首。如上巳明。
**** 第七料简
安心初云本来寂灭。文为二。初问。然安心
初文亦不云本来寂灭。文初但云无明痴惑本是法
性。法界俱寂本来皆空。今但撮乎文意为问。是故乃
云本来寂灭耳。次答中言约理约修等者。准前料简
起对法界通具三种。今从别说是故但在前二种耳。
亦是修性合说者。据性恒开。对修方合。即是合为修
二性一也。良以能安一心止观名为修二。所安法性
性。何得无性之惑覆于无惑之性。应知非但惑性相
即。一切何法不收。涅槃何法不在。一切众生即涅槃
相。一切国土即涅槃相。又如来藏性亦秘密藏性。若
约昔教。隐故名秘。覆故名藏。所谓无常而覆于常。若
约今教。开敝显露微妙难思。众生不解故名秘密。法
界包含用不可尽故名为藏。是故秘密须有二义。一
者昔所不说名秘。唯佛自知名密。二者举一即三名
秘。举三即一名密。若读文句秘妙方便。须知今文三
一相即秘密之义。密即是妙故云秘妙也。次并难文
为二。初并并者比也。以十法成乘中妙境居初比。并
五略中发心大悲为首。是故云并。若尔等也。次答意
者。十乘生起通涂次第。是故理境乃居其初。以由十
乘初观心是不思议境。是真如观理。故唯达法性名
为理境耳。又初乘妙境虽义开为三(理境.修境.化他境)。若望
下九乘此三但名一理境耳。故云理境居初也。非谓
理境是理即也。若发心中大悲为首。如上巳明。
**** 第七料简
安心初云本来寂灭。文为二。初问。然安心
初文亦不云本来寂灭。文初但云无明痴惑本是法
性。法界俱寂本来皆空。今但撮乎文意为问。是故乃
云本来寂灭耳。次答中言约理约修等者。准前料简
起对法界通具三种。今从别说是故但在前二种耳。
亦是修性合说者。据性恒开。对修方合。即是合为修
二性一也。良以能安一心止观名为修二。所安法性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7a 页 X56-0067.png
名为性一。故止观云。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
法性变作无明颠倒。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乃至
云法界俱寂是名为止。本来皆空名之为观。辅行云。
初总安中只是止观。法体妙境以为所安。能安止观
安于法性。又修性合说亦可约于初住巳去。具如文
句记中(云云)。
**** 第八料简
安心总别如何相冠。文为二。初问。总安心
中止观圆修者。即向所引体诸颠倒即是法性法界
俱寂名之为止。观察无明本来皆空名之为观。不偏
修一故名为圆。若别安中则与此异故名为偏。何者。
以别安中分于信.法根性不同。或用于止。或用于观。
止观各有四悉之异。故名为偏耳。是则偏圆既异。如
何得云以总冠别邪。次答意者暂适根性。或止或观
且云偏耳。其实此偏亦非永异。何者。盖言此止是观
家之止。此止岂隔于观。观是止家之观。此观岂碍于
止。以由止观其体是同。虽云偏修亦非永别。以随机
有殊其用则异。且云偏修故也。暂适行宜雅合如此。
故知即总俱时而异者。以是故知下文别安乃是即
前总安俱时而为信法止观四悉之别异耳。故知此
别乃是即总之别也。总总于别。别别于总。良由于此。
随用故分顺理故合者。此明别安乃是随机暂用故
分止观之殊。若论体同则非永异。是故名为顺理故
合也。若其离成三谛次第之别。此则止观不可俱时。
具如诸教分别相状者。此简次第三止三观前后定
法性变作无明颠倒。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乃至
云法界俱寂是名为止。本来皆空名之为观。辅行云。
初总安中只是止观。法体妙境以为所安。能安止观
安于法性。又修性合说亦可约于初住巳去。具如文
句记中(云云)。
**** 第八料简
安心总别如何相冠。文为二。初问。总安心
中止观圆修者。即向所引体诸颠倒即是法性法界
俱寂名之为止。观察无明本来皆空名之为观。不偏
修一故名为圆。若别安中则与此异故名为偏。何者。
以别安中分于信.法根性不同。或用于止。或用于观。
止观各有四悉之异。故名为偏耳。是则偏圆既异。如
何得云以总冠别邪。次答意者暂适根性。或止或观
且云偏耳。其实此偏亦非永异。何者。盖言此止是观
家之止。此止岂隔于观。观是止家之观。此观岂碍于
止。以由止观其体是同。虽云偏修亦非永别。以随机
有殊其用则异。且云偏修故也。暂适行宜雅合如此。
故知即总俱时而异者。以是故知下文别安乃是即
前总安俱时而为信法止观四悉之别异耳。故知此
别乃是即总之别也。总总于别。别别于总。良由于此。
随用故分顺理故合者。此明别安乃是随机暂用故
分止观之殊。若论体同则非永异。是故名为顺理故
合也。若其离成三谛次第之别。此则止观不可俱时。
具如诸教分别相状者。此简次第三止三观前后定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7b 页 X56-0067.png
别不得俱时。异今别安随用暂分顺理故合也。故次
第三谛具如诸大乘教。分别相状前后不同隔历差
异也。故辅行云。别安乃是望总名别。不得以为次第
之别。若望下文结会数中。别仍成总总即是圆下。之
一心即指此圆也。以于法性分于信.法及四悉檀。回
转相资。故别还用总中一止一观。对法对信自他并
然。故止观下文结会数云。若就三番止观则三百八
十四。又一心止观复有六十四。合五百一十二(止观各有
四悉成八。信法各有八乃成一十六。更加信转为法法转为信一十六。成三十二。又自行化他各有三十二。成
六十四。此约一向根性论六十四。更加相资根性六十四。成一百二十八。故三番止观则有三百八十四。一心
止观六十四者。此含两番六十四也。故一心止观一百二十八。并三番止观三百八十四。合成五百一十二也)。
辅行云。言若就者。别立之辞(即今所谓若其离成等也)。文虽唯顿。
若更别约次第三观。则一一各有百二十八。故著若
就之言(即今所谓离成三谛次第之别。此则止观不可俱时也)。次第三合故立
一心。依前重举故云又耳。人见三番之后更云一心。
便谓顿等三止观外更立一心。谓此一心不关前顿。
今安心者依前妙境及前妙愿。故前文云。须行填愿
则愿行相称。故向安心若总若别。并是圆顿填圆顿
愿(故前别安随机暂用并是圆妙。异于次第止观永殊也)。应知三番及一心者。
乃是以次显不次耳。若圆安者。如总安初云。不动止
只是不动智等者。彼止观中上文先云。止只是智智
只是止。下文又云。不动智照于法性即是观智得安。
亦是止安。不动于法性。相应即是止安。亦是观安。无
二无别。辅行云。止观体一不二而二。寂照无殊。故云
第三谛具如诸大乘教。分别相状前后不同隔历差
异也。故辅行云。别安乃是望总名别。不得以为次第
之别。若望下文结会数中。别仍成总总即是圆下。之
一心即指此圆也。以于法性分于信.法及四悉檀。回
转相资。故别还用总中一止一观。对法对信自他并
然。故止观下文结会数云。若就三番止观则三百八
十四。又一心止观复有六十四。合五百一十二(止观各有
四悉成八。信法各有八乃成一十六。更加信转为法法转为信一十六。成三十二。又自行化他各有三十二。成
六十四。此约一向根性论六十四。更加相资根性六十四。成一百二十八。故三番止观则有三百八十四。一心
止观六十四者。此含两番六十四也。故一心止观一百二十八。并三番止观三百八十四。合成五百一十二也)。
辅行云。言若就者。别立之辞(即今所谓若其离成等也)。文虽唯顿。
若更别约次第三观。则一一各有百二十八。故著若
就之言(即今所谓离成三谛次第之别。此则止观不可俱时也)。次第三合故立
一心。依前重举故云又耳。人见三番之后更云一心。
便谓顿等三止观外更立一心。谓此一心不关前顿。
今安心者依前妙境及前妙愿。故前文云。须行填愿
则愿行相称。故向安心若总若别。并是圆顿填圆顿
愿(故前别安随机暂用并是圆妙。异于次第止观永殊也)。应知三番及一心者。
乃是以次显不次耳。若圆安者。如总安初云。不动止
只是不动智等者。彼止观中上文先云。止只是智智
只是止。下文又云。不动智照于法性即是观智得安。
亦是止安。不动于法性。相应即是止安。亦是观安。无
二无别。辅行云。止观体一不二而二。寂照无殊。故云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7c 页 X56-0067.png
止只是智。为令下文别安可识。故今预辨止观别相。
故知此中别而不别。下文别中不别而别。并由法性
故无二无别。辅行又问。圆人那得三观别论。有此信
法相资等别。答。如后第六云。多入空。少入假。中等既
许偏入。亦可偏观。故知偏观即是偏修。而此偏修不
得滥同次第三观之偏修也。
**** 第九料简
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诸。文为二。初
问。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诸者。止观中云。体诸
颠倒即是法性不一不异。虽颠倒起灭。不信颠倒起
灭。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
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只指妄想悉是法性。辅行云。
但指无明即是法性。但观法性不观无明。又云。观前
无明只是法性。如融冰成水。觉无明眠。又止观第一
约六即显是中。于名字即中云。若未闻时处处驰求。
既得闻巳攀缘心息名之为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
名之为观。故知不信其诸即是不信无明也。今所问
者为复独唯信于法性无复其诸。若谓都无者。现今
所见青黄赤白等一切诸法。何得谓之无复其诸。然
此所问还是将于肉天二眼世谛情见以难。真如法
性之理本自寂然。诸法叵得耳。是故唯信法性不信
其诸。与今现见一切诸法。情理既分何须兴问。但为
世人深迷此义。是故重更料简点示耳。复云。法性具
一切法者。此举妙境中云理具三千也。此以法性具
一切法。难于法性无复其诸也。应知法性具一切法。
故知此中别而不别。下文别中不别而别。并由法性
故无二无别。辅行又问。圆人那得三观别论。有此信
法相资等别。答。如后第六云。多入空。少入假。中等既
许偏入。亦可偏观。故知偏观即是偏修。而此偏修不
得滥同次第三观之偏修也。
**** 第九料简
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诸。文为二。初
问。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诸者。止观中云。体诸
颠倒即是法性不一不异。虽颠倒起灭。不信颠倒起
灭。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
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只指妄想悉是法性。辅行云。
但指无明即是法性。但观法性不观无明。又云。观前
无明只是法性。如融冰成水。觉无明眠。又止观第一
约六即显是中。于名字即中云。若未闻时处处驰求。
既得闻巳攀缘心息名之为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
名之为观。故知不信其诸即是不信无明也。今所问
者为复独唯信于法性无复其诸。若谓都无者。现今
所见青黄赤白等一切诸法。何得谓之无复其诸。然
此所问还是将于肉天二眼世谛情见以难。真如法
性之理本自寂然。诸法叵得耳。是故唯信法性不信
其诸。与今现见一切诸法。情理既分何须兴问。但为
世人深迷此义。是故重更料简点示耳。复云。法性具
一切法者。此举妙境中云理具三千也。此以法性具
一切法。难于法性无复其诸也。应知法性具一切法。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8a 页 X56-0068.png
乃是理具三千妙假。与夫法性无复其诸。不可同日
而语也。以但信法性无复其诸。乃是理体本自寂灭
(非但转染为净。亦泯净秽之法)。异于性具事用故也。故知若乃晓此
问意。则下答文如观掌果。人不见之诚可悲哉。次答
中言。众生久劫但著诸法不信法性者。此先明于从
无始来背觉合尘。但著色声唯贪香味。不知诸法本
性空寂。即向所谓现见诸法。乃全法性而作无明也。
故止观云。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
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又
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也。破昔计故。约对治说。令于
诸法纯见法性者。此乃申于但信法性不信其诸也。
何者。止观既云。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故知乃是
破于昔日久劫计著。故以止观为能治药。以颠倒为
所治之病。达诸颠倒即是法性。其犹融冰以成于水。
是则冰外无别有水。所以谓之令于诸法纯见法性。
既信法性。岂复更信昔日颠倒。是故名为但信法性
不信其诸。故前文云。今所观者违情观理。不可更令
违理顺情。其若然者。何得难云若都无者。现见诸法
以情难理。深不可也。若见法性即见法性纯是诸法
者。此乃申于复云法性具一切法即无相而相也。何
者。上句谓之令于诸法纯见法性。乃是能了妄念无
一异相也(理非一异故云无相)。今文谓之若见法性即见法性
纯是诸法。乃是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也。遍
于镜明皆是形像。不其然乎。言纯是者。全理是事也。
而语也。以但信法性无复其诸。乃是理体本自寂灭
(非但转染为净。亦泯净秽之法)。异于性具事用故也。故知若乃晓此
问意。则下答文如观掌果。人不见之诚可悲哉。次答
中言。众生久劫但著诸法不信法性者。此先明于从
无始来背觉合尘。但著色声唯贪香味。不知诸法本
性空寂。即向所谓现见诸法。乃全法性而作无明也。
故止观云。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
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冰。又
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也。破昔计故。约对治说。令于
诸法纯见法性者。此乃申于但信法性不信其诸也。
何者。止观既云。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故知乃是
破于昔日久劫计著。故以止观为能治药。以颠倒为
所治之病。达诸颠倒即是法性。其犹融冰以成于水。
是则冰外无别有水。所以谓之令于诸法纯见法性。
既信法性。岂复更信昔日颠倒。是故名为但信法性
不信其诸。故前文云。今所观者违情观理。不可更令
违理顺情。其若然者。何得难云若都无者。现见诸法
以情难理。深不可也。若见法性即见法性纯是诸法
者。此乃申于复云法性具一切法即无相而相也。何
者。上句谓之令于诸法纯见法性。乃是能了妄念无
一异相也(理非一异故云无相)。今文谓之若见法性即见法性
纯是诸法。乃是达此无相具一切心三千具足也。遍
于镜明皆是形像。不其然乎。言纯是者。全理是事也。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8b 页 X56-0068.png
亦名即实而权。即真而俗。即中而边。不二门云。二与
一性如水为波。良由于此。今恐惑者执愚未信。复更
引文證成斯义。辅行云。既云诸法故实相即十。既云
实相故十即实相。且实相即十名为诸法。岂非今文
即见法性纯是诸法邪(然今文云。令于诸法纯见法性。乃是于其迷妄诸法而见
法性空中之理。即是自行唯在空中转染为净也。若辅行云。十即实相。乃是约于理具三千不思议假以立空
中耳。故迷妄诸法与妙假诸法亦不可同日而语也。思之思之)。人不见之。便准今文
即见法性纯是诸法以救实相相相宛然。岂非大错。
何者。空中实相理体若乃相相宛然。将何以明性具
妙假事用森罗邪。若依四明所立之义。是则三谛皆
有形容。真俗理事并存质像。不知何事偏嫌寂灭一
相叵存。独爱建立诸法宛尔。此非一家圆妙之道。亦
非偏小体析之门。但是久劫著相之徒。而今忽闻荡
相袪滞。便乃惊怖如刀伤心。呜呼哀哉。楞严所谓如
来说为可怜悯者。是知他人非但不识空中亡泯净
秽之法。亦乃不知空中转染为净。若言知者。何故谈
于空中实相相相宛然邪。须知实相空中之理。非但
亡于迷染(转染为净也)。亦乃泯于净秽(三千叵得也)。能知此者。
方可与论心性佛理。自行唯在空中。化他三千赴物。
良以一心三观三谛不出自行化他故也。是诸法性
本无名字等者。例如佛本无身无寿无量之义也。性
既空矣。相亦亡焉。是故当知法性名字本不可得。若
乃随缘亦可于其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所以谓之约
破立说名性名法。是则为破众生久劫但著诸法。乃
一性如水为波。良由于此。今恐惑者执愚未信。复更
引文證成斯义。辅行云。既云诸法故实相即十。既云
实相故十即实相。且实相即十名为诸法。岂非今文
即见法性纯是诸法邪(然今文云。令于诸法纯见法性。乃是于其迷妄诸法而见
法性空中之理。即是自行唯在空中转染为净也。若辅行云。十即实相。乃是约于理具三千不思议假以立空
中耳。故迷妄诸法与妙假诸法亦不可同日而语也。思之思之)。人不见之。便准今文
即见法性纯是诸法以救实相相相宛然。岂非大错。
何者。空中实相理体若乃相相宛然。将何以明性具
妙假事用森罗邪。若依四明所立之义。是则三谛皆
有形容。真俗理事并存质像。不知何事偏嫌寂灭一
相叵存。独爱建立诸法宛尔。此非一家圆妙之道。亦
非偏小体析之门。但是久劫著相之徒。而今忽闻荡
相袪滞。便乃惊怖如刀伤心。呜呼哀哉。楞严所谓如
来说为可怜悯者。是知他人非但不识空中亡泯净
秽之法。亦乃不知空中转染为净。若言知者。何故谈
于空中实相相相宛然邪。须知实相空中之理。非但
亡于迷染(转染为净也)。亦乃泯于净秽(三千叵得也)。能知此者。
方可与论心性佛理。自行唯在空中。化他三千赴物。
良以一心三观三谛不出自行化他故也。是诸法性
本无名字等者。例如佛本无身无寿无量之义也。性
既空矣。相亦亡焉。是故当知法性名字本不可得。若
乃随缘亦可于其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所以谓之约
破立说名性名法。是则为破众生久劫但著诸法。乃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8c 页 X56-0068.png
立法性无相之名。有相若亡无相亦泯。故下文云。对
华说空空无名字。以此细推诸法皆尔。故辅行云。三
谛无形俱不可见。若乃不见而见无得而得。乃是随
缘假立三谙之名耳。是故向云令于诸法纯见法性。
即是假立空中之法性也。即见法性纯是诸法。即是
假立俗谛之法性也。总此三谛。法性不出理事法性。
理法性者空中也。事法性者俗谛也。故辅行云。心性
不动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立
假号。
**** 第十料简
色心不二如何观察。文为二。初问。诸文中
云色心不二者。约理融通也。观内观外者。约事立行
也。今此乃是以理难事。故云色心不二如何立观。即
是问于色心既乃无二无别。如何立观观于色心。为
是约理。故色心不二俱皆观之。为是约事。故独观于
色单观于心邪。然诸文中明所观境有内有外乃是
约事而分别耳。今此亦是恐人不晓。是故乃引色心
不二约理融通。以难如何立于观行也。次答文为二。
初明从理故色心体一。心色一体者内外理同也。理
体既同故无前后。以由心色皆是法界故也。修观下
次明从事故观心则易。文为二。初明事理二观。又为
二。初先明妙观又为二。初总示事理二观先观内心。
此如止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之义也。辅行云。从广
之狭正示境体。阴界入三并可为境。宽漫难示故促
指的。略二就阴如去丈就尺。略四从识如去尺就寸。
华说空空无名字。以此细推诸法皆尔。故辅行云。三
谛无形俱不可见。若乃不见而见无得而得。乃是随
缘假立三谙之名耳。是故向云令于诸法纯见法性。
即是假立空中之法性也。即见法性纯是诸法。即是
假立俗谛之法性也。总此三谛。法性不出理事法性。
理法性者空中也。事法性者俗谛也。故辅行云。心性
不动假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立
假号。
**** 第十料简
色心不二如何观察。文为二。初问。诸文中
云色心不二者。约理融通也。观内观外者。约事立行
也。今此乃是以理难事。故云色心不二如何立观。即
是问于色心既乃无二无别。如何立观观于色心。为
是约理。故色心不二俱皆观之。为是约事。故独观于
色单观于心邪。然诸文中明所观境有内有外乃是
约事而分别耳。今此亦是恐人不晓。是故乃引色心
不二约理融通。以难如何立于观行也。次答文为二。
初明从理故色心体一。心色一体者内外理同也。理
体既同故无前后。以由心色皆是法界故也。修观下
次明从事故观心则易。文为二。初明事理二观。又为
二。初先明妙观又为二。初总示事理二观先观内心。
此如止观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之义也。辅行云。从广
之狭正示境体。阴界入三并可为境。宽漫难示故促
指的。略二就阴如去丈就尺。略四从识如去尺就寸。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9a 页 X56-0069.png
即唯观心王也。是故当知约理虽则色心不二。约事
须分内外有殊。内外虽殊皆可用观。虽皆用观不无
难易。何者。色既在外观之且难。心既在内照之甚易。
是故修观于色心境。置难从易必先内心。此明从易
故先内心。非谓外色不得观察。何者。心色相对。一往
分别虽有难易。若随宜乐则不可局。故涅槃云。能观
心性名为上定。净名经有观众生品。以至下文观身
实相观佛亦然。十六观经观于西方依正三辈。岂非
心佛众生三法内外依正皆可观之乎。然今文中伹
云修观次第(先内次外第数合然)必先内心。何以得知。此是总
示事理二观先观内心。下文云。夫观心法有事有理。
验知今文修观次第必先内心。乃是总示事理二观
先观内心也。然内外之义具如内外不二门。说伹近。
故诸师所解不同。或云佛界为内。九界为外。引经巳
事他事为證。或云巳心名内。生佛名外。或云总在一
念为内。别分色心为外。乃引止观妙境文中法性为
内无明为外。及文句记释佛入定履历法缘。履历即
是历事对境。法缘即是内缘真理。遂立内境是占察
经真如观理。外境乃是唯识历事。又谓止观初观阴
入是真如观理。下去九境是唯识历事。或云生佛及
以依报名之为外。自巳心法名之为内。引观音玄云。
他谓众生。诸佛自者。即心而具(云云)。今谓诸文所观
内外虽复多涂。不出三种。一约色心。二约依正。三约
三法。初约色心分内外者。识心为内。正报之色及依
须分内外有殊。内外虽殊皆可用观。虽皆用观不无
难易。何者。色既在外观之且难。心既在内照之甚易。
是故修观于色心境。置难从易必先内心。此明从易
故先内心。非谓外色不得观察。何者。心色相对。一往
分别虽有难易。若随宜乐则不可局。故涅槃云。能观
心性名为上定。净名经有观众生品。以至下文观身
实相观佛亦然。十六观经观于西方依正三辈。岂非
心佛众生三法内外依正皆可观之乎。然今文中伹
云修观次第(先内次外第数合然)必先内心。何以得知。此是总
示事理二观先观内心。下文云。夫观心法有事有理。
验知今文修观次第必先内心。乃是总示事理二观
先观内心也。然内外之义具如内外不二门。说伹近。
故诸师所解不同。或云佛界为内。九界为外。引经巳
事他事为證。或云巳心名内。生佛名外。或云总在一
念为内。别分色心为外。乃引止观妙境文中法性为
内无明为外。及文句记释佛入定履历法缘。履历即
是历事对境。法缘即是内缘真理。遂立内境是占察
经真如观理。外境乃是唯识历事。又谓止观初观阴
入是真如观理。下去九境是唯识历事。或云生佛及
以依报名之为外。自巳心法名之为内。引观音玄云。
他谓众生。诸佛自者。即心而具(云云)。今谓诸文所观
内外虽复多涂。不出三种。一约色心。二约依正。三约
三法。初约色心分内外者。识心为内。正报之色及依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9b 页 X56-0069.png
报色皆名为外。此如今文。及四念处约有情心并有
情色及外依报三处明于色心内外也。二约依正分
内外者。正报五阴色心名内。即以依报名之为外。此
如前文第四料简中云。外无情色内身内心是也。外
无情色者。依报也。内身内心者。正报也。三约三法分
内外者。巳心三千名之为内。彼彼三千名之为外。当
知三千不出十界。十界不出众生诸佛。是则巳心三
千即巳心生佛。彼彼三千即他生他佛。故知心法若
未对于彼彼三千。则但约于色心依正而分内外。若
乃对于彼彼三千。是则自巳色心依正皆名为内。他
生他佛彼彼依正皆名为外。故辅行云。纵知内心具
三千法。不知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苟
顺凡情生内外见。故观音玄云。他谓众生。诸佛自者。
即心而具。故约三法分于内外。具含色心依正内外
也。然内外不二门既乃标云。凡所观境不出内外。其
实从前色心门中心佛众生巳他而立。但色心门约
于即理。故三法无差。而内外门约于事用。故分巳他
耳。故三法相望不出巳他。巳他即是内外故也。所以
内外各含色心依正之法。是故谓之外。谓说彼依正
色心及一念无念。唯内体三千也。且色心门云。他生
他佛彼彼境法。而内外门云。外谓托彼依正色心。外
既托彼依正色心。内岂不具依正能所。故彼内外不
二门名。不可约于自巳生佛心之色心以分内外也。
况复所观内外之境。望于能观不思议观。全是无明
情色及外依报三处明于色心内外也。二约依正分
内外者。正报五阴色心名内。即以依报名之为外。此
如前文第四料简中云。外无情色内身内心是也。外
无情色者。依报也。内身内心者。正报也。三约三法分
内外者。巳心三千名之为内。彼彼三千名之为外。当
知三千不出十界。十界不出众生诸佛。是则巳心三
千即巳心生佛。彼彼三千即他生他佛。故知心法若
未对于彼彼三千。则但约于色心依正而分内外。若
乃对于彼彼三千。是则自巳色心依正皆名为内。他
生他佛彼彼依正皆名为外。故辅行云。纵知内心具
三千法。不知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苟
顺凡情生内外见。故观音玄云。他谓众生。诸佛自者。
即心而具。故约三法分于内外。具含色心依正内外
也。然内外不二门既乃标云。凡所观境不出内外。其
实从前色心门中心佛众生巳他而立。但色心门约
于即理。故三法无差。而内外门约于事用。故分巳他
耳。故三法相望不出巳他。巳他即是内外故也。所以
内外各含色心依正之法。是故谓之外。谓说彼依正
色心及一念无念。唯内体三千也。且色心门云。他生
他佛彼彼境法。而内外门云。外谓托彼依正色心。外
既托彼依正色心。内岂不具依正能所。故彼内外不
二门名。不可约于自巳生佛心之色心以分内外也。
况复所观内外之境。望于能观不思议观。全是无明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69c 页 X56-0069.png
阴入所收。何得引于法性为内无明为外而證之邪。
斯乃偶见内外之语。便将类例所观内外。不知止观
自约四性破内外见。而欲引例其可得乎。且如内境
圆修三观。岂可单破法性自生内见之计。外境三观
岂可单破无明他生外见之计。引此以證内外既非。
所据诸文亦皆讹错。不能具破(云云)。今此下文既云
观心有事有理。何得谓之内境。乃是占察经中真如
观理。内心既乃有事有理。外境例之岂不然乎。何得
谓之外境。乃是占察经中唯识历事。若谓止观初观
阴入是真如观。下之九境是唯识观者。常坐三昧阴
境十乘那破四性。既历四性推检方悟岂非事观。下
之九境若乃从理唯达法性岂非理观。他谓理观观
理造三千。事观观事造三千。且常坐十乘初观阴入
显于本性三千三谛。遂引华严心造文證。辅行乃云。
心造有二。一者约理造即是具(乃达理具即空即中方成三谛)。二者
约事则论三世(云云)。并由理具方有事用。那忽分割
理具妙假变造事用。以为真如唯识二观。是故须知。
理事二观皆显理造及以事用。即空即中。良由二观
发轸投足。虽于诸法有检不检(理观不推检。事观则推检)。至于悟
理无非三谛。故事理二造与事理二观又不可同日
而语也。以此而知。正名解义其实难矣。具如十不二
门圆通记中委辨。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四
斯乃偶见内外之语。便将类例所观内外。不知止观
自约四性破内外见。而欲引例其可得乎。且如内境
圆修三观。岂可单破法性自生内见之计。外境三观
岂可单破无明他生外见之计。引此以證内外既非。
所据诸文亦皆讹错。不能具破(云云)。今此下文既云
观心有事有理。何得谓之内境。乃是占察经中真如
观理。内心既乃有事有理。外境例之岂不然乎。何得
谓之外境。乃是占察经中唯识历事。若谓止观初观
阴入是真如观。下之九境是唯识观者。常坐三昧阴
境十乘那破四性。既历四性推检方悟岂非事观。下
之九境若乃从理唯达法性岂非理观。他谓理观观
理造三千。事观观事造三千。且常坐十乘初观阴入
显于本性三千三谛。遂引华严心造文證。辅行乃云。
心造有二。一者约理造即是具(乃达理具即空即中方成三谛)。二者
约事则论三世(云云)。并由理具方有事用。那忽分割
理具妙假变造事用。以为真如唯识二观。是故须知。
理事二观皆显理造及以事用。即空即中。良由二观
发轸投足。虽于诸法有检不检(理观不推检。事观则推检)。至于悟
理无非三谛。故事理二造与事理二观又不可同日
而语也。以此而知。正名解义其实难矣。具如十不二
门圆通记中委辨。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四
○第五心境释疑例¶ 第 70a 页 X56-007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