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410c 页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九之一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初释禅境中先释来意。长病等者。准诸
部阿含。总有五法退罗汉果。一长病。二远
行。三谏诤。四营事。五多读诵。尚能退果况
复退禅。文虽在小意则通大。如四三昧人
有此五事。非唯妙境不成。亦不发宿习诸
定。是故引之。文殊问经三十六垢未检。次
从上诸境下正明来意。到池者初住也。入
流竟者。初住已去无功用故。若此位兼发
一切事禅。任运即理不须更观。今令观者
在于假名五品位中。故云入流不须观也。
问。若入流已何得事禅。答。如九禅初自性
等禅。并是事禅即对初地。亦如南狱发得
相似。亦与一切事禅俱发。但此位发不同
下位。故不须观。若魔事等者。魔事既过无
卷九 第 411a 页 T46-0411.png
境可对。故无别修。依前观阴故云通修。释
中云垢腻日增者。诸禅既发。若不于禅更
修观法。烦恼日增起见起爱。乃至因禅能
起重过。如诸外道及调达等。并是因禅起
过之人。为是义故须观禅境。从若谓是
道至方便者。又更从容进退判之。若存而
不观。即如下文无所知人。得欲界定未到
定等。谓为无生。若弃而不习还入散心。散
心为境用观则难。若以禅为境用观则易。
若用世禅为妙境方便。多入五品故不可
弃。但禅支等者引教叹美。明大小乘皆修
事禅。地持九禅虽非今境。且引大小通显
修禅。况九禅中通有事禅。但约自行化他。
而分大小。故知事禅大小称赞。言四禅八
定者。四在八数重兼列者。若色无色二界
相对。则色界名禅无色名定。若总以上界
望于下欲。则上二界俱名定地下欲为散。
自性等九。地持十地二论俱约六度明九。
九名皆同。如彼广解。法界次第略注销释。若
直发九禅即属菩萨境摄。今对引称叹非
为辩发。次开章别释中。初明开合者。先
列今文十门。次以五门及十五门。徵问同
异。言五门者。即小乘中七方便初五停门
也。大小两乘初皆因入。故名为门。远为对
治入理之由。是故今文以为对辩。十五门
者。于五停门各开为三故成十五。则大小
事理诸禅并足遍摄一切大小乘教。今明修
发但在事禅。理属通修及后二境。故下文
云。若五门者有所不收。若取十五义滥于
卷九 第 411b 页 T46-0411.png
理。今演略令广故开五为十。去理存事故
撮十五为十。恐人不晓诸门多少。若开若
合去取之意。故今以十而对广略问答料
简。故云十门与五门等。云何同异。答中先
总。次别。别中开五门以为十门。但对五中
事不足者。则从事更开。若无事可开者。则
存事守本。所以数息不净所开属事。随开
合取。故此两门并本各三。慈心因缘念佛。此
三无事可开。但存事守本故但各一。念佛
毗昙云界方便者。如第七助道中引。神通先
非五门之数。但从禅起用。九门咸有故须
明之。是则前二开而不合。次三合而不开。
神通一门非开非合。总指五门亦开亦合。
次明合十五为十者。初之六门开而不合。
次有九门但合为三。慈心有三但取众生
缘一。没馀二者。以法缘无缘属理故也。若
开即属二乘菩萨境者。即开法缘以属二
乘。开无缘属菩萨。文不别对但通指两
境。以二乘境独在法缘。菩萨则通法缘无
缘。故不别对。问。无缘应在圆菩萨。何故云
在菩萨境耶。答。一者别教初地亦属无缘。
二者圆教亦寄在菩萨境后明之。又别地前
属众生缘法缘。通八地前亦复如是。三藏菩
萨三祇全是众生缘慈。今据菩萨初异二乘
及诸凡夫。是故法缘无缘通指在彼二境中
说。次因缘门㫿存三世者。二世一念细故附
理。言果报者即是二世。一念即是刹那。具
如前第七第八卷引。此两因缘虽非即理
细义顺理。故亦属理。若开亦属二乘境中。
卷九 第 411c 页 T46-0411.png
念佛中法报属理。此意易知故不别出。神
通若取无漏通者。亦属二乘境中所摄。若
但下。结前十五门中简理。五门中开事。神
通既依事禅而有。故亦属事。虽开合等者。
若合为五治障义足。可得通为入道方便。
开为十五为摄事理大小观法。合为十门
为判法习。习虽通于有漏无漏内外邪正。
今为简异后之两境及异阴等。是故须辩。
次判漏无漏者。先略斥二论。二论俱判事
禅有漏。谛智空心方名无漏。今小下总判。
今非全夺故云小异。今明事禅是有漏者。
如二论说。不缘谛智则异二家。故云胡
瓜能为病缘。有漏亦尔为无漏缘。如根本
禅。本是有漏不为无漏。但修根本。故云专
修即属有漏。乃至自行化他等四。俱名有
漏。具如下文。非一向有漏故云小当分别。
四十八年者。引證有漏。自行等四各十二门。
故四十八俱是有漏。彼第二经旧医语新医
言。卿今若能随我走使四十八年。然后乃当
教汝医法。此四十八古有多解。宗师云。法
华已前犹是外道弟子。故云四十八年。开善
云。八禅各有六行。故云四十八。章安云。四
见各三假一假各四句。是故三假合四十八。
若阿含中外道必先四十八年。供给走使然
后与法。今文正当旧医之法。新医权同旧
医之法。名随走使。若尔者。阿含经及今所
引两四十八总当其意。故今文云。自行等四
合四十八。十二门者。四禅四空四无量心。然
本业璎珞上卷明第十地入如幻三昧中。亦
卷九 第 412a 页 T46-0412.png
明十二门禅。于中亦云圣人现同凡夫法
故。如迦絺那下。引證事禅皆属无漏。如禅
法秘要经云。阿难问佛。此迦絺那比丘。何因
缘故随转法轮者。五百比丘为其说法都无
益耶。佛言。此比丘过去然灯佛所出家。名阿
纯难陀。聪明多智憍慢放逸。不修念处。身
坏命终堕黑暗地狱。地狱出已五百身为龙。
五百身为猴。以前持戒力故复得生天。天
寿既尽来生人中。前读诵三藏力故今得
值佛。以放逸故今不觉悟。佛因为说不净
观法。先从脚起初指一节。如是具如八背
舍观之次第。九十日中不移心念。至僧自
恣时得第四果三明六通。既因此观成阿
罗汉。不应称为有漏禅也。故知二论未为
全当。次引大经等者。第十一圣行品中。明
戒定慧。并是事戒及以事禅。既是菩萨圣人
之行。经文仍云非是声闻缘觉所知。二论
云何判属世间有漏。又戒圣行末云。诸佛菩
萨圣人所行。名为圣行。戒行尚尔况复定耶。
佛说等者。慧圣行末云。如是开示演说。二乘
及诸菩萨闻己奉行。故云佛说此法二乘
行之。尚名圣行。况复此法。元是诸佛菩萨
之法。复云非是二乘所知者。二乘但行少
分自谓真极。是故斥云二乘不知。此指生
灭慧圣行也。生灭之慧属佛菩萨。二乘行
之亦名圣行。故诸事禅亦属菩萨。云何判
言是有漏耶。引大品者。既是出世法施。复
是涅槃初门。验此事禅非唯有漏明矣。所
引大品九想等者。九想能开诸不净开。故
卷九 第 412b 页 T46-0412.png
大小不净大小背舍乃至胜处一切处等。皆
用九想而为初门。不净成故身念处成。身
念成故馀三念成。四念成故三十七品一切
俱成。是故不应唯是有漏。譬二石者譬诸
事禅能发无漏。如南石性冷。北石性热。此
二石膏虽同名石。而冷热不同。故事禅虽
同而有漏无漏异。若无漏缘下次通他难。
难云。若九想等为无漏缘。故称九想为无
漏者。依根本禅六地断见七地断思。此地
亦为无漏作缘。应当根本亦名无漏。何但
独在九想等耶。言六地等者。此准婆沙六
十一云。云何得天道为得决定。为得漏
尽。答。若决定者但应六地。谓未到中间及
四根本。俱舍文同。成论无未到。故取欲定
中间四根本为六地。若漏尽者应云九地。
于前六地更加三空。亦以此得决定亦以
此得无漏。得初果时名为决定。得至无
学名为漏尽。故俱舍云。道展转九地。言七
地者有馀师说。不取未到及以中间。若大
论中。以随人故并有欲定未到中间。婆沙
妙音亦同此说。言中间者。或言唯在初禅。
或言唯在初禅之上二禅之下。有言。八定节
节皆有。且从初意故但为一。虽诸说不同
皆从根本而得无漏。云何独判为有漏耶。
次从六地下答。前言事禅单能作缘。若六
七地必依谛智。义既不例何须此疑。故单
根本非无漏缘。所以下次明去取。所以不取
十想等者。十想断惑故不属事。何者。如法
界次第及禅门中。依大论意并云此十想者
卷九 第 412c 页 T46-0412.png
前三断见中四断思后三无学。彼禅门中明
修次第。是故具列事理诸禅。此明发习故
唯在事。次慈心下判从所依。慈心等者。始
慈心禅终至神通。并约他阶级者。根本禅
中非无慈等判属根本。馀禅亦尔故随他
判也。次来意不同等者。先问。何故有此十门
禅来。而此禅境与次第禅门中明诸事禅。及
与五门对治事禅何别。答者。先与次第禅
门对辩。各有利钝故次第不同。彼禅门
中列章次第。至第六章明方便中云。方便
有二所谓内外。外谓二十五法。内有五门
不同。一者止。二者验善恶根性。三安心。四
治病。五魔事。止门又三。一系缘。二制心。三
体真。体真止后。明发五轮。五轮禅后方始
验于善恶根性。故云禅门先发后验善恶。又
禅门发已。一一复将善恶门验。善恶是业。
并病患魔事等。并在五轮禅后。今文先阻烦
恼境业境魔境。后方发禅。是故当知利钝
不同。此且据文前后发相。则成利钝两处
意别。若也今文先观阴入。即发诸禅还成
禅利。若彼修禅先发烦恼业魔等相。然后
发禅还成禅钝。据不观阴终成智钝。是故
得与今文对辩。次对治中下。与五门对
辩可见。次明深浅者。即是十门生起次
第。初明根本。何故特胜次根本来。乃至神
通次念佛来。前浅后深故云深浅。亦名十
门各有来意。初言凡圣共者。以通共故得
根本名。如树枝叶通共一根皆由而生。故
云根本。外道佛法一切皆修。故云世出世之
卷九 第 413a 页 T46-0413.png
根本也。特胜禅中有念处观得净禅名。根
本但味唯闇證故。故次味后而明净禅。特
胜虽净见相犹总。通明细故故名为别。故次
总后以明于别。此三同是根本者。根本特胜
通明。此三通约根本而有。九想已去不假
根本。治惑又彊故次三后。问。特胜通明佛
未出时凡夫亦修。何殊根本。答。佛虽未出。
以宿习力能知诸阴苦无常等。是故特胜不
同根本。然佛未出无念处名。以念处名在
道品故。道品即是四谛法轮。故知其名佛出
方有。如佛未出虽得神通。故亦无有通明
之号。从此已下通名不净。故此九想名为
初门。九想之中治于外境。未治自心谓从
外治内。今之背舍专从内治。故云治心。虽
破内外者。九想已治于外背舍复治于内。
况复背舍渐至海际。无非白骨。对治自他
故云内外。虽总别者九想但总。大不净别。十
二因缘名世正见者。能观三世破断常故。
既破断常亦除人我。前对治中从别说故。
故云二世破我。今从通说。三世皆破断常
人我及以性等。凡为下因圣为上果。次明互
发不同中。初文中云八种者。前阴境中九
双七只。七只但是义摄十境。三障四魔不出
十故。故今不论三障四魔。于九双中又除
作意。前以九境对于阴境。阴境作意修习。
烦恼下九咸是任运发得。今唯发得是故不
论。故十双中但唯八种。故知九境唯不作
意。无可对故。故全不列。

○大章第二禅发
因缘者。内种为因外加为缘。初明内种。法
卷九 第 413b 页 T46-0413.png
譬各二。初文先发。次譬。初引大经。一切众
生皆有初地味禅等者。一切众生皆曾两缘
得根本定。从近情下释上劫尽不修而得。
火灾起时一切有情任运皆得第二禅定。水
风次第准火可知。此劫初成始经九减。去
前劫尽经时未遥。名为近情。从久远下
释曾修得。纵非劫尽无始亦曾修得初禅。
是故名为离欲五盖。故知众生莫不皆有
根本种子。故因通修发得不定。次譬习近
远。次明习因不同。初法次譬后合。初法中。
云当知昔有等者。次不次。是八双之初。乃
至事修事发者。即是修不修。修即作意。不修
即是不作意也。修不修门虽非最后略却
馀七。又取作意故云乃至。欲辩过去曾
修事理诸禅今发不定。是故复取修不修
门。如初修阴入即是非事非理修。发得诸
禅名为事发。彼禅门中具列四修。谓有漏
无漏。亦漏亦无漏。非漏非无漏。漏即是事。无
漏即是真理。第三即是两兼。第四即是中理。
中理即是非事非理。事理修发。相对合为一
十六句。今止观文。则无事修理发事发等
十二句。但有非事非理修事发等四句。故更
泛论事修等句。今文四句者。事发正在此
中。理发在二乘境中。亦事亦理发半在此
中。非事非理发在菩萨境及阴境中。次譬中
云梅四等者。此四树性虽同禀天雨熟时
不等。如发不同。次宿习去合中。总言八种
者。互发八双也。昔曾修习名内因缘。今发
不同有八差别。又虽有下次明外加。先明
卷九 第 413c 页 T46-0413.png
所加。次明能加。初所加中。有法有譬。初法
文者。虽有宿种现修因缘。必假诸佛冥加
外护。次譬文者。心性地中虽有宿昔诸禅种
子。必假止观之雨圣加之日。方可成于诸
禅枝叶果实。次能加中。有法譬合。初法中次
第不次第。自在众生。佛常普被不谋而应。次
譬中云鸿者大也。故大者曰鸿小者曰雁。
次合如文。大论下引證感应。次引净度经
者。彼经下卷云。如是人辈亿佛不能度。况
一佛耶。是故人为自度佛不度人。净度菩
萨云。众生须闻十二部经等。同是一经二
文似异。今家意者。言乖意顺皆共成一感应
意耳。秖缘众生自度为机。则感佛说十二
部经。故知秖是感应一意。即与大论必加意
同。

○次正明发相。先明根本发中。初文略
约四种三昧。以判多少。应云三三昧。独云
般舟者。常行最少常坐最多。故对辩也。亦
非全无故但云少。如前引经明三昧住处。
即约根本二三四禅等。当知常行亦发根
本。但不及于常坐多尔。次今且下正明发
中九地不同。初欲界中辩欲定有无。二论
不同今依成论。成论十善相应等者。十善是
欲界善法。发得欲定与十善法相应。正判
如文。次正明久。次引證。云遗教电光者。彼
经云。初入法者闻佛所说。即皆得度譬如
电光。正当初果也。初得无漏故云初入。次
引大论阿难者。未得无学至结集处。迦叶
诃言。汝未得无学。入结集众如驴入马
群。阿难言。佛记我言。若取无漏如掷石
卷九 第 414a 页 T46-0414.png
空中。未至地顷。即得无学。便于空间之
处而修习之。未得之间放心就枕。头未至
枕便得无学。当知电光非但独发初果。亦
能漏尽。是故电光亦名金刚。从金刚下释
疑。疑云。如何欲定名金刚三昧。释云。此是
尽无生智名为金刚。此用欲定断最后品。
入无漏疾。故名金刚以为电光。非全欲定
得金刚名。次明定法经时如文。从是下明
未到定相囧者光也。月圆明也。苍颉篇云。大
明也。无所知下斥伪中有法譬。譬中云如
灰覆火等者。有漏如火未到如灰谬计如
蹈。大经第九云。愚人作恶不知受报如乳
成酪。如灰覆火上愚者轻蹈之。今借用
之。愚人不知未到粗浅。妄计此定以为无
生。计成堕苦若依下辩未来有无。先出二
论。论家唯明欲定。即指毗昙所明未来。秖
是欲定意者。斥他毗昙无未来禅故也。毗
昙有者。指尊者瞿沙所说。非无凭据。释论
下次引释论准佛意说。不同二论随物偏
伸。今则下判佛意也。机缘不同不可偏计。
若节节下明上界八地。初以诸禅对欲界。
辩难有无。次通判四分。初标。云通有四
分者。即四种相分位不同。欲取进分为今
文相。禅门名达分此中云护分。达谓体达
护谓防护。以达自防故名为护。馀三名同。
言退分者。有因缘退名缘触退。无因缘
退名任运退。二十五法等者是外缘触退。
吐者去也。纳者取也。五缘五法为取。诃欲弃
盖为去。调五事中有去有取。除不调等
卷九 第 414b 页 T46-0414.png
名之为去。使调停等名之为取。于静心下
内缘触退中。三障四魔者。通论既各摄十境
故。得以三障摄于三魔。加天子魔即四魔
也。若尔。亦可四魔摄于三障。次护分中。云
善以内外方便者。如前所引禅门明二十
五法中内外之相。住分者从于初心以至
上地。或守护住或任运住。横竖者。如第五
卷辩互发中说。于四分中分分皆具四
者。辩四分互通也。禅门中云退分中退分
者。从九品至初品并失也。退住者。至初
品便住也。退进者。至初品已更能策进至
二品。乃至九品亦能更进。退护者。退已将护
使从初品以至九品。勿使更退。馀之三分
例说可知。次正解释中四分之中。且明进
分者。意欲通辩诸禅发故。于进分中除
勤策进。且从任运进至非想者说也。初明
初禅中。先辩八触。次明十功德。次五支。
次品数。初正辩触相中。初明外发。次若言
下。明触内发。言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
者。上八地中初。故云初地。既云众生皆有。
何必外来。故大经二十三云。如欲界众生。一
切皆有初地味禅。若修不修必定当得。彼
二家者各据内外未为应理。故今评云。若
定执自出外来堕自他性。准根本禅未应
破自他性。今取衍门之意破其互执。故三
藏学者尚未破性。况根本耶。又八触下判
体用。言体用相添者。轻煖冷重是体。动痒
涩滑是用。若动下次约八触以四分判。或
从头发等者。既知三发是三种相。宜应作意
卷九 第 414c 页 T46-0414.png
以防退相。动触下次明十功德。前魔境中
未暇委辩。今此正明故应广释。问。何故
前文以解脱为爱憎。以相应为祸福耶。
答。名异意同。言解脱者。秖是离盖以太过
不及故。不能离盖但生爱憎。相应秖是与
初禅相应。亦以若过若不及故。不得相应。
不相应故名之为祸。若相应时亦名为福。
释善心中。云信一切贤圣具深妙法者。意
亦如前简性过说。故知根本即是贤圣之
行。或是过现皆以大乘心修此根本故也。
𢤱悷者不调之貌。出字书。如脑等者熟皮
之药名脑脑者头中髓也。次或一下明触功
能。次判横竖。次结五支。次示不得俱成。
并如文。次此下明不同。初法。次譬。沸羹热
臛等者。明一一触皆具十德。虽是一触十
德不同。沸羹与热臛同一热触。而热味不
同。鲭鱼与沈李同一冷触。而冷味各异。馀
六亦尔。当知一触十味不等。若欲下略示
邪正。次释中初劝识。云如开门等者。带欲
界心如开门。邪法得入如贼进。邪法若入
鬼随邪入。名为鬼禅禅实非鬼。次示邪触
相。次示二十邪法相。结数判有无并如文。
若单下判处所可见。次明邪法功能中。云
大论有风等者。大论二十三释三觉云。谓
贪瞋恼。此三粗觉能坏于禅。如风坏雨。有
三善觉能成于禅。如风成雨。即无贪等。今
借以喻邪正二触。东北等者。第一本云。东北
风云屯而雨。西南风云散而晴。释上风譬
也。若一下明主伴如文。次明五支中。初
卷九 第 415a 页 T46-0415.png
明支相中。云恬愉者。恬静也。庄子云。无为
也。愉者悦也。乐也。和也。毗昙下辩方便正
体。二十三心数者。婆沙第四云。云何有觉有
观禅。谓通大地十。大善地十。及心。云何无
觉有观禅。谓通大地十。大善地十。及心。云
何无觉无观禅。谓亦如是。心者第六识。馀识
不能次第入定。故不说之。觉观并二十
为二十二。欣厌随一为三十二。中间已上
随义减一。谓中间无觉。第二已上觉观俱
无。今辩五支故在初禅二十三心。故五支
起时非无馀数。但二十三中五支彊故。得
五支名。婆沙中问。初三何故五。二四何故四。
答。自古相承释云。欲界五欲为外乱。初二
禅喜为内乱。二禅治外乱之始。三禅治内
乱之始。故各有五。二禅外乱息。四禅内乱
息。是故二四但立四支。又初禅五支治欲界
五欲。为治二禅喜故。三禅立五。二四无
如是事故。但立四支。大集默然支者。大集
于四五支外。各更立一默然支也。有人云
下明判支处不同。初出他解。言欲界第九
心等者。欲定九品。他云。至第九心即属五
支。若云在欲定前。即指粗细住以为五支。
此大落漠。次今家正释如文。次明彊弱
中。初总明五支。初法中云五支同起等者。
依毗昙门。若依成论。五支前后次第相生。
次如一下举譬。初下槌时名为大声。非无
中细但初粗声翳于中细。粗声若过中细方
现。初从彊受名。名为大声。五支亦尔。初从
彊受名名为觉支。觉支息已。观等方现。五
卷九 第 415b 页 T46-0415.png
支下别明五支。亦初法。次譬。次如初开宝藏
等者。次第相生而显一心。故大论十九偈云。
离欲及恶法有觉并有观。离生得喜乐。是
人入初禅。如贫开宝藏大喜觉动心。分别
则为观。入初禅亦然。今此文意觉是宝物。
名为觉支。觉支成已。亦知珍贵是已有观
支。喜乐是已有喜乐支。定想是已有一心
支。虽于觉支已有馀四。为觉所翳而未
成就。未受四名。观等未现亦复如是。次分
别去譬于馀支成就之相。分别是观成。生喜
至一心是三支成。次如人下别显一心。如
人食时譬前四支。若足食已无所复须。譬
于一心。亦如下重更以譬别显一心。对欲
虽乐久则疲睡。故大论十九偈云。譬如人大
极安隐睡卧时。若有呼唤声其心大恼乱。摄
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大论则以呼唤之
声喻于四支。今文以五欲喻四支。故四支
虽安不如一心。故四支后明入一心。如五
欲后疲极则睡。论中明入一心不须馀四。
故入一心以四支为恼。用譬虽别两意不
殊。若四禅下释疑。疑如文。次今分下释。若
进下释别支之意。次释五支名义者。今文
指在修證中。彼文具列五支名义也。婆沙
问。支是何义。答。随顺义。圆满义。成就大事
义。坚固义。别异义。最胜义。言随顺者随顺
彼地而立支也。诸义比说亦应可知。又问。
禅支十八实体有机。答。实体十一。初禅有
五。二但内净。三有四支。四唯不苦不乐。复
有说者。实体唯十。初二三禅同一乐故。不
卷九 第 415c 页 T46-0415.png
应别说。四空无支不得名禅。若修證中始
从初禅。一一皆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修
习。三證相。修习中二。一修方便。二證中间。
證相中六。一明禅支。二明支义。三明因果体
用。四明浅深。五明进退。六明功德。四空处
中馀文。悉同。唯至第二明支义中。辩有支
无支。是故四空无支可立。又禅支。是触
有一十六。四大名。四故也。地大四者。重沈
坚涩。水大四者。凉软滑冷。火大四者。煖热猗
痒风大四者。动调轻浮。问。四大何故各四触
耶。答。互相兼故。火兼水故煖。兼地故猗。兼
风故痒。热是火体。风中地调火轻水浮。水中
风凉地软火滑。地中风重水沈火涩。婆沙又
以四句分别。问曰。初禅支是二禅支不。答。
有初禅支非二禅支。谓觉观。有二禅支非
初禅支。谓内净。有亦初禅支亦二禅支。谓
一心。有非初禅支非二禅支。谓除尔所
事。即三四禅支。次以初禅对三禅。次以初
禅对四禅。次以二禅对三禅。次以二禅
对四禅。次以三禅对四禅。此等例初皆为
四句。言五支者为是何义。答。觉悟名觉。细
心分别名观。庆悦名喜恬愉名乐。寂然名
一心。为对五欲名为五支。若对善法名
为五法。复次下明品数。初明品数之由。次
正明品数。次举譬。言应对者应作应字。
若作应者感应意耳。出散下功能。若欲下次
明二禅。先设方便。言但诃觉观者。亦应
云总诃五支。但此二为首诃此二已馀者
随去。又此二难断故但诃之。言即发中间
卷九 第 416a 页 T46-0416.png
单定者。诃离初禅即灭五支。名为单定。前
虽一心一心从于四支后得。今此单定从
于一心支后而得。一心支后复更一心。故云
转寂。言退禅者。以舍为退非谓退下。无
前功德故云蔑屑。若不下明发二禅。言混
四大色者。若在初禅八触四大体用各别。
若入二禅同成一色。故名为混。照心下释。
言四支者。离觉观垢依内净心皎洁分明。
名为内净。此内净定与喜俱发。名庆名喜。
受于喜中胜上之乐绵绵美快。名之为乐。
受乐心息。名为一心。若欲诃喜准初禅说。
故第三禅亦先设方便。如初禅法。忽发下正
明发相。言五支者。乐生舍喜名之为舍。
护令增长名之为念。善巧离著名之为
慧。快乐遍身名之为乐。此乐不同二禅中
乐。二禅中乐猗喜而生。又亦不同觉观生
乐。此受乐息名为一心。次引教如文。次明
四禅亦先设方便。次正发中言四支者。与
不苦不乐相应。名不苦不乐。舍下胜乐不
生忧悔。名之为舍。等智照了名之为念。
无下地染名为清净。定体无动名为一心。
次明空界四处相者。灭三种色如第六卷。
又诸经论。唯大璎珞说四空处各有五支。名
字并同。深浅各异。一想。二护。三止。四观。五
一心。天台云。支名虽同处既四别。恐是修时
方便既用八圣种等。致有五支之别。大论
十九问。应明禅波罗蜜。何事明事禅定。答。
以众生但于五欲求乐不知禅乐。菩萨知
故。示其乐相。次即令其入于道味。今虽明
卷九 第 416b 页 T46-0416.png
发兼示人知。若不知者则有二失。一不知
禅乐。二滥谓何疑。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九之一


止观辅决传弘行卷第九之二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明亦漏无漏禅。初明来意者。准禅门
中根性有三。故慧多定少为说六妙。此六
妙门多于欲界发无漏故。是故未必备须
上地。又历一切因缘六度。是故判属慧多定
少。若定多慧少为说特胜。特胜禅中慧性少
故。故至上地方发无漏。若定慧等为说通
明。通明禅中定慧性等。观慧深细具发根本。
从下至上皆发无漏。此是随机顺习之说。
若对治者。沈多应修慧多定少。散多应修
定多慧少。沈散等者应修等观。彼明法相
则辩随机对治之说。今此明发但随发判。
问。今文何故不明六妙门耶。答。初数及随
在前根本中说。后四入理非今所论。况俱
是修相。故此不论。言来意者。问。何名特
胜。答。修九想起过。是故佛令修于特胜。
此观特出胜于九想。故名特胜。如律云者。
十诵律云。佛在跋耆国婆求河上。四分律云。
婆求园。园在河上故也。令诸比丘修不净
观。诸比丘如教修习。于身生厌。如人以蛇
而系其颈。或有诸比丘发心欲死。叹死求
刀自杀。或服毒药自系自坠。或转相害。有
卷九 第 416c 页 T46-0416.png
一比丘。便往鹿杖梵志所赞言。善人。汝能
杀我与汝衣钵。时彼梵志即以利刀断其
命根。有血污刀至河上洗。时有天魔从
水中出。住水上立赞梵志言。善人。汝得
大福。是沙门释子未度者度。未脱者脱。兼
得衣钵。如是乃杀六十比丘。因半月说戒。
佛问阿难。不见诸比丘。阿难具答。因斯
立制等。尔后改观令修特胜。问。若尔者。何
不在不净观后列之。答。若依对治应如
所问。今依深浅故在前列。故大品广乘品。
九想等禅皆在特胜后列。是则经亦依于浅
深。大黄下明爱策。初譬者。无漏观如身。贪
欲如热病。九想如泻药。自害如太过。未
知尽漏名为身弱。唯专厌身如弊之。药
本治病令身康复。今病虽去令身困弊。故
云弊之。更修特胜如并补。犹带不净如
并下。进发无漏如身复。策胜下判。有观下
明假实。初法。次譬。云如廉食人者。即治贪
欲人也。存身修观如啖猪䐗。念处观身
如著粪物。不即自害如犹彊食。九想观成
犹如臭猪。雇人自害如不复食。廉字非体
应作此䭑。即薄食也。合如文。特胜发者下
正明发相。此十六法对四念处及四根本。一
一念处中皆云若对道品者。念处属道品
此从通说。故指道品。从初知息出至除诸
身行。有五特胜名身念处。初云入出息者。
入至脐出至鼻照之不乱。乃至知于入轻出重。入粗出细。入滑出涩。入冷出燸等。知息
长短者。大论五十三云。如旋师旋师弟子知
卷九 第 417a 页 T46-0417.png
绳长短。而根本暗證下。举前根本与此辩
异。如灰覆火等三譬。并譬前根本无观慧
也。火食妇如有身。灰夜盲如根本。今有观
慧如除灰白日眼开。故知特胜并异根本。
前八触触身去。亦斥根本。仓者谷藏也。谷等
即五谷也。谷即五之通名。谷者实也。五种成
实名之为谷。五谓黍稷麦稻麻。次从心受
喜下。三特胜对受念处。次心作喜下。三特
胜对心念处。大集等者。此引大集證无内
净。今但云心作喜。即似无内净故同大集。
从观无常下。五特胜名法念处。言馀处亦
观。未为别治等者。从知息出入来。并观无
常。此但通相知无常耳。至第四禅此禅息
断。故外道计之以为常也。故观无常偏治
此地。又至四空弥须辩异。故空处文其言
犹略。应云空散是欲识其欲散。故名离欲。
又以观慧观此离欲。应云离是离欲。名
观离欲。无所有处言若多若少者。识处为
多无所有处为少。今有观慧离是多少。故
云皆无。少即是灭故云观灭。此十六下总结
也。横对念处理异根本。竖对根本复依念
处。依念处故异单根本。故举譬云如食无
盐等。单发根本如食淡。特胜有观如加
盐。根本浅深故云竖。念处法等故云横。文
初虽不列数。名义已足不须别释。唯初身
念五法。名相稍隐。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
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馀文可
见。禅门中问特胜依何地。答。解者不同。有
师云。但在欲界未到乃至初禅。上地非不得
卷九 第 417b 页 T46-0417.png
之。以观法不足故。如第四禅无出。入息
及以喜乐。以明念处不便故也。又有一师。
具如今文及法界次第禅门中说。并依经故
作此释也。有一师云。对四念处可尔。但
分之不调。应如无漏十六行相一谛各四。
于一念处各四特胜。身行者何必指出入
息。必须心受乃能造行。是故第五入受念
处。此师对地亦与今同。但对念处小不定
耳。

○次明通明者。初来意中。言见三十六
物者。前特胜中明三十六与此不异。又诸
文皆云内外中间各十二物。唯禅门中但分
内外。外有十物。内二十六。于中二十二是
地。十四是水。而不分名相所属地水。应云
发毛爪齿薄皮厚皮筋肉骨髓(十)脾肾肝胆肺
大肠小肠心胃胞(十)屎尿垢汗泪涕唾脓血
(十)黄痰白痰癊肪𦙽脑膜(六)此三十六中
发毛爪齿垢汗泪涕唾屎尿。此十属外。馀者
属内。十中除发毛爪齿加脓血肪𦙽黄痰
白痰癊髓脑。此十四属水。馀者属地。若
各分十二随相可知。华严等者。禅门中问
何名通明。答。此禅观法无别名目。北国诸
师修得此禅欲以示人。既不知名立名不
定。试欲安置根本禅中。而法相迥异。若对
特胜名目全殊。始对背舍观行条别。所以
诸师名为通明。又有二解。初云。修时三事
通观。故名为通。此法明净能开心眼。观一
达三所见无障。故名为明。此释与今文异。
又更一释与今文同。所以得通明名者。因
中说果故云通明。问。若尔。馀禅亦得何但
卷九 第 417c 页 T46-0417.png
此耶。答。馀禅虽得不如此疾。是故诸师以
之为名。问。大集中释名为如心乃至住大
住等。何不依之而名通明耶。答。大集经中
但云宝炬。名犹通漫未足可以与诸禅
辩异。请观音中观于心脉亦似此禅。故
云是此意也。亦未足释此禅名也。从当
知下既无的判。是故但以通明为名。次正
明发中。初约大集五支。先列。次释。释文且
依大集宝炬以释其相。禅门虽云无的名
目。释义必依大集之文。不同诸师云无安
致处。初释觉支。经有五句合而为三。初别
约二谛释二觉。次合约真俗释二思惟。三
约三谛以释心性。初释如心可见。次又识
俗谛下释大觉。准禅门释九十九等者。大
小骨三百六十。髓九十九重。此骨间复有诸
虫。四头四口九十九尾。其数非一。脑有四
分分有十四重。五藏叶叶相覆如莲华。孔
窍空疏内外相通。各有九十九重。亦有八万
户虫。于中住止互相使役。音声言语去来动
息等。具如禅门修證中说。从思惟去所言
真俗者。秖是向所明真俗耳。乃至定支渐深
细故。辩异如文。心行下释观支。言上觉支
是解者。上根本支直觉八触。暗證无观故
斥云解。心住下释定支。不释喜安二支也。
指广如文。发此下明诸地位。言初禅如
泡。乃至第四如镜像者。展转相望渐渐深
细。故约喻体以辩相貌。入无色界无色
可喻。是故喻支但至四禅。无色但云三事
空等。灭非想三种受想者。若法行比丘作是
卷九 第 418a 页 T46-0418.png
思惟。若有识想触想及虚空想。若修无想
永灭此想。想虽有三并是所灭。又灭大地
通心所中受想心所。是故通名灭受想也。婆
沙云。是定亦灭馀心所法。何故但云灭受
想耶。答。有云。唯灭此二。有云。此二胜故。有
云。亦灭馀心所且从胜说。又云。此二极为
行者作疲极故。受于色作疲劳想于无
色作疲劳。又此二法于二界中为胜故。受
于色胜想于无色胜。又能生于二种惑故。
受生爱想生见。又问。此定为是有心为是
无心。答。尊者陀提婆说云。有心若无心者。
云何说从彼定起名死耶。如有比丘于
日初分欲乞食去。时天大雨恐损衣色。
立誓入灭定乃至雨止。雨经两月乃止。比
丘定起即死。色界不须段食入则经久。问。
入时不立誓何法而起。答。如有心定法自
应起。又问曰。三业之中何业先起后灭。答。
若入定时先灭口次灭身后灭意。起则逆
次先起于意。不可身起而意不起。问。灭定
何别。答。灭是一刹那定是久相续。问。心不
动名定。此定无心云何不动。答。虽无心
不动。有四大相续。次有俗观下判漏无漏
者。此中判前如心等行大行等中真俗及漏
无漏也。仍带皮肉等相。故名为俗及有漏
等。有深细如空之观。名之为真及无漏也。
此禅等者斥成论师。有漏名事无漏名理。
故知此禅一一地中。皆有观慧真俗相即。况
过非想至灭受想。尚过特胜况根本耶。故
斥论师不知用之为八解脱。而但以根
卷九 第 418b 页 T46-0418.png
本为事禅耶。道谓道共。定谓定共。次引
毗昙斥成论师。毗昙明义不失义理。如汝
所解。但有无漏理定。无八解脱事禅。当知
汝论无俱解脱。约外道下破成论师。还
将彼论戒慧难彼论师。是则下结难。客医
等者既无八解则无客定。将何以异外道
禅耶。言八术者。大经第二云。复有明医
晓八种术从远方来。经文自解八术有八
复次。一一复次皆自结喻云。除一阐提。古
人共云。喻于八正以治八倒。章安云。有十
种医。但除圆教后心即是如来。馀有十人。
并须治之。果未满故。谓圆初心中心。三教
菩萨两教二乘。断结外道苦行外道。空见外
道。此十医中二是圆医。善下八法名晓八
术。当知成论既无客定。但有断结苦行等
三。又云。三达五根名为八术。又云。无常常
等各四为八。据此二义则成论人八术全
无。无常等四尚自不成。云何异于断结等
三。馀在释签中明。

○次不净下明无漏等。
禅门明修故通列九。谓九想八念。十想背
舍。胜处一切处。九次第师子超越。今文无
者。八念十想已如前简。胜处一切处合在背
舍中明之。九定等三是果地法。若昔已得
不复生此。是故此三今亦不论。今文加彼
大不净慈心因缘念佛神通者。大不净与九
想但是粗细总别之殊。慈心彼文合在根本
为十二门。念佛彼文在八念中。神通既是诸
禅之用。彼但明修是故不列。今恐习发故须
列之。故知所列法相广略。各有其意。今初
卷九 第 418c 页 T46-0418.png
九想者。若欲修习应往禅门。委寻其相。然
此行者必须戒净念心不悔。易受观法能
破贪欲。初标二人。次明二人发相。先明坏
法人者。初此人下明坏法意。既无骨人可
观。是故进至第九烧想。既无下辩异。愿
智顶禅者。此坏法人不修背舍乃至超越。此
超越禅最为高上。故名为顶。此禅又能转
寿为福。转福为寿名为愿智。大论十九云。
欲知三世事随愿即知。亦名无诤。能令他
心不起诤故。此超越禅亦具四辩。俱舍二
十七云。以愿为先引起妙智。如愿而了故
名愿智。虽言烧灭等者。身想虽无而身实
在。如灭受想。受想虽灭而身实證。此人下
辩坏法人有退无退。如毗昙等者。婆沙中
问。阿罗汉退。不应二三两果亦退。答。阿罗
汉退牵二果退。犹如沙井上下有砖中间
唯砂。上砖若颓。从上至下。其中间砂。岂得
不颓。四果如上砖。二果如中砂。初果如底
下。若至底竟不复得去。问。若至初果亦
应言退第二第三。答。如人堕于三层之屋。
彼亦如是。虽即不言退第二三。二三实退。
复次二三是第四因。其果既退其因亦退。若
尔。初果亦是第四果因。亦应说退。答。初果
之前更无有果。若彼退时更无住处。若许
初退则有多妨。本是见谛今非见谛。本是
得果今非得果。本是决定今非决定。本是圣
人今非圣人。离如是过故不说退。问。退
经几时。答。经少时乃至自不知退。若自
知退当修胜进方便。复次彼烦恼现在前
卷九 第 419a 页 T46-0419.png
时。心生惭愧速作方便。如明眼人昼日平
地颠蹶。寻即还起四方顾视无见者不。彼
亦如是。若佛若圣弟子善人无见我者不。
亦如煖身体人有小火堕在身上。寻即除
却。问。既退两果。两果不应作者为作不耶。
答。不作也。果人所行异凡夫故。然慧解脱
亦不并退。有退义故故说有退。阿含下引
第三果退以为类例。亦是不得事禅之人。
此人虽退不失道共。此生还得。故知阿含
与婆沙意同。既言欲饱自来。即是于初果
身中。作初果人所作事也。皆不失道共故
得为例。若然下判无事禅成慧解脱。并
依世道用欣厌断。故名世智。若无漏道随
依一地。断自上下三界诸惑兼得灭定。是
故不退。若不坏下次释不坏法人。初明不
坏法相。言观练熏修者。具如法界次第中
说。言练禅者即九次第定。具如摩耶经云。
入初禅已次入二禅。如是次第至灭受想
定。依于九处次第而入。故得名也。又入无
间故名为次第。言熏禅者。即师子奋迅。犹
如师子奋诸尘土。谓奋迅入出。所言入者
具入九定。从下以至灭定为顺。所言逆
者。从灭定起复入非想。如是次第复至初
禅。所言出者。逆顺皆经入一散心。言修禅
者即是超越。谓超入超出各有若逆若顺及
以逆顺。顺者。离欲入初禅。从初禅超入非
想处。非想处超入灭定。灭定超入二禅。二
禅超入灭定。如是乃至非想。所言逆者。从
灭定起入初禅。初禅起入非想。非想起入
卷九 第 419b 页 T46-0419.png
初禅。如是无所有处乃至二禅。言逆顺者。
从上超下从下超上。相对交过还至灭定
及以初禅。三种出者如入无异。但逆及顺。
皆须经一散心中已次入诸定。委在法界
次第及大品大论。若依涅槃后分练熏义同。
修禅稍异。经云。有二种。一者与此文同。二
者超一超二。或至全超。言一二者不能
远超。言远超者必能一二。若修时下对修
辩发。爱多等者。今此并约九想自身他身
以为内外。广如大论二十一释背舍中说。
又云。初习观时俱观。习熟除内。亦可爱多
观外谓九想。见多观身谓背舍。内外俱观
谓胜处。于坐下正明发相。不坏法人但至
第八。𦠇(粗邓切)溃者散也。[泳-永+柴][泳-永+柴]者汁流貌。字
无正体。滂沱者亦流貌。未见下明功能。初
明治欲功能。初法二譬明观成生厌。如捉
净法婆罗门者。大论二十二释十想至食不
净想中云。如一婆罗门修净洁法。有因缘
事至不净国。念言。我当云何离此不净食
得清净食耶。见一老母卖白髓饼。便语之
言。我有缘住此百日。常作此饼来送与我。
多与汝直。老母日日送之。婆罗门欢喜贪著
饱食。后时作饼日渐无色无味。即问之言。
何缘尔耶。老母答言。痈疮已差。婆罗门言。此
何语耶。答言。我大家夫人隐处有痈。以面
酥甘草傅之。痈热脓出和合酥饼。日日如
是。是故饼味及色俱好。今夫人痈差。何处更
得。婆罗门闻之。以拳自打槌胸乾呕。我当
云何破此净法我为了矣。弃舍缘事驰还
卷九 第 419c 页 T46-0419.png
本国。行人亦尔。著好饮食观见不净。不复
可贪。今借喻假想意亦如是。身如痈饼
谓之为净。若知不净还于涅槃清净本国。
若證下观成。尚不下举况厌相。呜字应作
歍。口相近也。若作呜呜呼字耳。如是想者下
与特胜辩异。如贪食人等者。爱身如贪
食秽身如猪猪。实观如审知。存身如彊食
见虫如假想。厌彊如不食。前特胜下合喻。
特胜是实观。九想是假想。故下引證。六贼者
六欲也。此九通能治于六欲。若别治者。死想
治威仪言语二欲。胀坏啖三治形貌一欲。血
涂脓烂青瘀三治色一欲。骨烧二治细滑一
欲。九想又复通治所著人欲散治人相欲。
能动九十八使山故。所治最彊。言怨诈者。
爱如怨家诈为亲友。令人起贪如诈亲。牵
人入恶如怨家。具如大经二十一。如是下
明助大小乘功能。初正释。次引證。初文者。
或随本习或随现观。故大小乘同为贪欲
之所障碍。障去习发遂本所期。今时行者言
虽尚深宁免爱缚。不信此观岂会真理。
释论下破谬。兼證九想能发大乘。故知诸
师不体论意。

○次释背舍。初重判浅深。前
三是根本是有漏名根本味。特胜通明名根
本净。九想已去观练熏修名四事定。今于
事定但说观禅。于观禅中文犹未尽。次九
想后以明背舍。复应简云练熏修三非今
所明。文在后简大小别故。言总别者。总
与不坏人共。别在菩萨行。又背舍下判因
果以释名。言因中说果者。有人云。背舍即
卷九 第 420a 页 T46-0420.png
是解脱异名。今以衍门往验意则不然。大
品云。菩萨依背舍入九定。及身證那含虽
得九定。亦复未受八解之名。故知因时厌
背舍离烦恼。名为背舍。后时具足观练熏
修。发真无漏三界结尽。尔时背舍转名解
脱。故知背舍在因解脱在果。若名背舍为
解脱者。即是因中说果义乃至果中说因
义。亦可通。若言异名乃成大妨。故婆沙中
问。背舍是何义。答。背舍是弃义。初二弃色
爱心。第三弃不净心。从第四去至非想处。
弃下地法。灭受想法弃一切有缘。尊者和须
蜜云。得脱义是解脱义得脱烦恼故也。又
虚想得解名为解脱。故知论文亦是背舍从
因解脱从果。故今文中从背者已下。重述
从因义边以释背舍。言净洁五欲者。禅门
中云。欲界凡夫迷情贪著不净之法。以为净
妙。名不净五欲。从欲界定乃至非想虽有
著心。犹名净洁五欲。今以背舍无漏对治厌
离不著。故名背舍净洁五欲。若破下次明
对治。外约九想。内约背舍。随人不同故立
观各异。一内有去。略列初后二名。释中一
一标名解释。故不烦预列。所言下正明。初
背舍发中初略释。次若修下广释。于中先对
禅门辩异。次行者下正明发。初内有色中
先正释。云忽见自身等者。以初修时皆从
足起。今发亦然。又从足起易成故也。如发
八触足发多进等。𣫝者亦作[害*空]。深山谷也。
此不净尸如空山谷。故曰也。萨埵等者。明
此观法能助大乘菩萨之行。故令萨埵自厌
卷九 第 420b 页 T46-0420.png
其身。即金光明萨埵王子。投身饿虎者。并
由得此背舍观故。大经下引正。圣行品云。
依因指骨以拄足骨。依因足骨以拄踝骨。
依因踝骨以拄膞骨。依因膞骨以拄膝骨。
依因膝骨以拄髀骨。依因髀骨以拄臗骨。
依因臗骨以拄腰骨。依因腰骨以拄脊骨。
依因脊骨以拄项骨。依因项骨以拄颔骨。
依因颔骨以拄牙齿。上有髑髅。复因项骨
以拄肩骨。依因肩骨以拄臂骨。依因臂骨
以拄腕骨。依因腕骨以拄掌骨。依因掌骨
以拄指骨。如是三百三十六骨展转相依。一
一谛观皆悉遍知。今此文云指[(尔/虫)*皮]如泡乃至
顶者。先想坏皮肉从下向上。一指二指乃
至头顶。乃至逆缘从上向下至骨想成。次
明外观色中初欲定。次未到。此法增进等
者。经论不同。或云青黄赤白。光随向上等
者。此是光未成相。渐至成就则遍十方。如
须弥等者。如须弥山四方土地有情海水。
皆随山面而为一色。今此四色亦复如是。
皆遍十方各同其色。一一色处复不相妨。
如是下发初禅。初正明定相。薳久等者更却
牒前。光初发时但久观骨光应自发。次一
色下明支林功德。初总标列。初色下释五支。
言八色者。见地色如黄白净洁之地。见
水色如深渊清澄之水。见火色如无烟清
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回净之风。见青色
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华。见赤色如
春朝霞。见白色如珂贝雪。见色分明而无
质碍。复练骨人从头至足。逆顺数缘使速
卷九 第 420c 页 T46-0420.png
成就。玄文释背舍中。云光中见佛者彼明
圣行衍门故也。今且明事故略不论。忽发
宿习准彼应知。黮黮者(他感切)应作𪒠(乌敢切)
忘也。但此下辩异。云彼带皮肉者。彼特胜
通明犹带三十六物九十九等。若论下明邪
相。暗證下辩异。次明大小。初小中言若三
藏等者。真谛三藏也。若准三藏意触从外
来。此依下今家判三藏释。但在有漏。从大
乘去明大者。今文探取衍门开权意说。故
下结云界外法也。文中先举三学况释八
色。故知三学之中非但慧道经生不失。戒
定亦然。何者。戒是有为色法。定是有为心法。
命朽之时形俱无作。戒体虽谢无作戒业得
得不灭。以随业道至未来故。由诸事定
能伏结惑。如蛊残藏。由伏故断如蛊害
命。以无漏慧得初果已。慧道势分流至未
来。经于七生以尽残惑。是故当知以戒
例慧。小乘事法尚至无漏经生不失。故知
实说一切事法并属界外。当知此法本如来
藏中不思议法。覆相赴机以为权说。二乘不
了以为近计。故知不得专依有漏。若发下
结位如文。次明异解。此中所引成实毗昙。
成论同昙无德。毗昙同萨婆多。然毗昙云。
初二在未到中间及二禅。此中云欲界及二
禅者。准妙音师说。复有人云。又更一释。并
前二论三意不同。今依下正释。今依大论
并异三释。前三虽异各有所以。成论据不
净边。前二在欲第三既净故通四禅。毗昙前
二两向说之。据骨人边应在欲界。据放
卷九 第 421a 页 T46-0421.png
光边应在色界。后师据第四禅既證舍受
无厌背义。虽各一途终非通允。故今家解
依大论文并破三解。此一位既然。已下馀
位并准大论。次内无色相等者。明第二背
舍。于中先明内无色相。仍先明析灭。次明
体灭。体灭中又二。先法。次喻。喻如好马等
者。欲灭骨人骨人即灭。名任人意。好人亦
尔。用此析体二种观者。依于藏通二种门
故。准前文云是界外法亦可通于别圆法
也。亦恐宿曾修此门故。若但用小不须衍
门。若通教事禅亦可用衍。有此众意故用
两门。骨人去已新法未发者。位在中间未
发内净。以不净下明外观色。初简示色体。
次释所以。若修下辩发不同。忽见下正释
前文中间定相。又见下发二禅相。次明五
支结位。如文。三明净背舍中初出异释。
成论四禅共净背舍者。前云成论判第三背
舍在于色界。故知四禅共净背舍。今以两禅
下今文正判。用此一意尽破前三。何者。以
极净故在第四禅。胜处一切处非第四不
成。有身證故在第三禅。仍约初后以分
三四。若定结位应归第三。故准此解前三
俱坏。缘净故净者。以第四禅为极净缘。此
色起时莹于八色者。三四起时莹练初二。故
名三四以为初二色之净缘。是故三四独
得净名。是故更开四句释之。前三属初二
第四属第三。初句者。实是不净上更加假
想故也。禅门云。不净有三。一者出处不净。
谓骨人。二者所照不净。谓外不净境。三者
卷九 第 421b 页 T46-0421.png
光体未被净缘莹练故也。故初二禅虽有
光明未名为净。今言净净离三不净净
义具足。名净背舍。空处中云过一切色等。
具如第六卷略释。但彼依根本今在净禅。
以此为异。又根本亦灭有对等三。今此背
舍可见不可见有对。前二背舍已灭。第三唯
有不可见无对。故至空定但灭无对。以此
为异。若凡夫等者斥根本。圣人等者立圣
斥凡。然背舍者实通凡夫。又识生灭下释
无所有。前空识处具有能所。今无所有灭于
所缘。故云无所有。次释非想者。能忘前三
故云舍识无识。无识即是不用处也。故名非
想非非想。言识处如痈等者。八圣种观亦
具如第六卷说。次此无下释灭受想中。言
犹有细烦恼者。细惑有十。谓受想行触思
欲解念定慧。此斥非想有惑故也。今舍能缘
之受想等者释灭受想名。依名出体。非想
地中犹有能缘非想之心。今灭受想中灭
彼能缘。复灭能灭方得名为灭自他地。言
水鱼者取命根在例如蛰虫。蛰者藏也。易
曰。龙蛇之蛰以藏身。从若以所灭为名去。正
破旧解。若但灭他地何殊根本。从今从下
正解释。释前初解舍能缘等。即灭他地。无
复能灭即灭自地。故不同旧单从所灭。次
叙二论。如文。斥成论师云后四等者。缘
成论人执无客定。但以无漏依于根本。是
故文中以背舍中前三背舍以难论人。然此
难辞有纵有夺。八中且除灭受想一。于前
七中后四空处已灭骨人。唯缘空等。既无
卷九 第 421c 页 T46-0421.png
别法。但以无漏之心修此四空。此则可然。
是则以四空背舍纵之。若前三背舍观不
净境。八色光明异于根本。名为背舍。此则
正是俱解脱义。何意弃此而不肯用。但约
外道根本禅耶。此即夺也。故知成论但用世
禅实为违理。若过下判习。前七解脱摄得
八定。故约八定以论发习。灭受想定不论
发习。是故前文不以为难。又第八定不关
根本。故不为难。九次第定等者。释九想初
既以具列四种事定。未暇简出。故今重释。
准于小乘则无发于练熏修义。大乘或有。
如南岳大师通名背舍一时俱发。即其相
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九之二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九之三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明大不净。初标异名。前所下辩异。
云约此等者。前小不净后明背舍是。总共
二乘别在菩萨。今大不净亦复如是。次正
释中初示相。丘者聚也。小陵也。墓者冢也。
礼云。凡葬而无坟谓之墓。白虎通云。天子
坟高三仞。一仞七尺。树之以松。诸侯半之
树之以柏。大夫八尺树之以栾。栾者说文
云。似木栏。士四尺树之以槐。庶人无坟树
之以杨柳。是知坟墓俱通贵贱。汪者水深
也。广雅云。万顷陂也。羹作秽汁等者。大经
卷九 第 422a 页 T46-0422.png
十三。因迦叶难佛言。如是思惟无有实利。
亦如比丘观不净时。见所著衣悉如皮想。
而实非皮。所可食啖皆作虫想。观好美
羹作秽汁想。观所食物犹如髓脑。观骨碎
粖犹如于[麨]。于坐下正明发相。次譬。如文。
初观下对修辩发。如文。复次诸下明境转
所由。由心转故。故引二缘以例想境感果
不同。如观不净等。感果是过去心力。不净
是现在心力。今明发相亦由宿因。过现虽
殊同皆心造。是故得以二种为例执石等
者。如大经中释摩男执诸瓦砾皆悉成宝。
亦是过去心力所致。僧护所见意亦如是。
彼经云。舍卫有五百贾客欲入海采宝。有
一长者告众人言。我有门师名为僧护
可请为师。咸共往请。僧护曰。可白和尚舍
利弗。便至舍利弗所白舍利弗。舍利弗复
至佛所以事白佛。佛便听去。即共入海未
至宝所。有一龙王从海而出。众人言。汝
是何神。龙王现身云。与我僧护。贾人等即
便与之往采宝所。还至失师所作如是
言。至世尊所当何所言。龙王知贾人还
即以僧护还诸贾人。贾人于是共僧护
归。贾人贪近从陆路还。贾人夜发误弃僧
护。失伴独行而去。至一僧蓝即见僧温室
地狱。僧入火然。问曰。是何人。答。阎浮提人
难信汝可问佛。如是次第见五十三狱。至
已问佛佛为解说。温室狱者。迦叶佛时恣用
僧器。楗槌狱者。不打楗槌。用僧物故。肉地
被烧狱者。私耕僧地故。肉𤬪地狱者。为僧
卷九 第 422b 页 T46-0422.png
中上座无有禅律。饱食而睡说世言论。好
食自啖恶者僧中行。净人先自啖粗者僧中
行。所受苦相亦复如是。肉瓶火烧狱者。为
僧当厨朝食留晚。晚者复留以至后日。檀
越送食隐待客去亦复如是。不均行僧果
亦如是。刀劓鼻火。烧狱者。唾僧净地故。栓
打肉狱者。钉僧壁上悬己衣钵故。火烧肉
台狱者。当生卧具将户钩游行。妨僧受
用故。自住好房馀与不好者。苦亦如是。烧
房狱者。住僧房如己有。不移不依次分
故。火烧床狱者。用僧床不依法分故。破
僧木然火。苦亦如是。火烧敷具狱者。脚踏
僧具故。火烧肉厕狱者。净地大小便故。身
坐高座火烧狱者。颠倒说律故。为利说法。
苦亦如是。火烧果树狱者。私啖僧果及与
白衣故。四肉树火烧狱者。无德断事故不
均等。与僧卧具。苦亦如是。二沙弥被中火
烧狱者。沙弥相抱卧故。彼经仍为利益檀越
及比丘故。乃云如是比丘虽不持戒。四事
供养犹得大果。况复供养四方僧众。如是
等狱于海洲畔随处而有。或身为床林瓶
等也。当知色法皆随人感。色无定体随心
所变。观法若成皆能转色。若执下明由境
转故。有破结之功。言此观契转变之道者。
假想若成。实见诸境转为不净。如神通人
令物实变。假想变境如彼得通。故云契转
变之道。又诸物中一切皆有可转之理。故神
通人及修观者而能转之。此理元是如来藏
中不思议法。随心取著成外成小。汝等所
卷九 第 422c 页 T46-0422.png
行是菩萨道。平等法界方寸无亏。若根本下
辩漏无漏。若根本一向有漏已如前说。小
大不净及背舍等。是无漏缘未即无漏。若正
用智以断于惑。随依一地故云自上皆除。
故俱舍云道展转九地。若人下约大不净以
明背舍。若人等者。始终俱破依正二报。
若论下约于背舍。以明胜处及一切处。先
标。婆沙云。胜于烦恼名为胜处。以于依
正俱不著故。故于依正转变自在。大论云
下引论辩根。禅门中云。修背舍竟别修
胜处。下根也。若处中说具如今文。更不别
明初修胜处。但于第三背舍中。却观前二
背舍成四胜处。次于第三成后四胜处。是
故不须更别修也。若上根者。亦不须待
至第三竟时。方更重修前二背舍作前四
也。于初背舍。即能分别若多若少好丑知
见。成二胜处。次于此后成馀胜处。此仍准
教辩上中下。犹约背舍以明观法。若上
上利根又不须依向三根之法。如育王经
第十八摩偷罗国有一男子从鞠多出家。
闻说不净观法自谓已作所作。后往犍驮
罗国见于女人而生欲想。即便自取钵中
之[麨]以与女人。女人见之露齿而笑。亦于
比丘而生欲想。比丘见已乃至观身如见
齿骨。骨想成已得阿罗汉。从若多若少乃
至好丑皆不净者。正明发相。初正明发相。
次判位。初文者。约初背舍立二胜处。大千
为多减者为少。如此多少皆有好丑。乃至
最后好丑皆悉不净。前背舍中虽观净色皆
卷九 第 423a 页 T46-0423.png
是不净。未能展转比决好丑。今善观知故
云胜知等。又复直尔约小不净。但依正报
以明好丑。若依大不净起胜处者。亦于
依正二报得胜知见。具如别教四念处中
说。若内下约第二背舍立二胜处。初明发
相。次释知见。次判位。若胜处下明功能。
上古下引事。推位让国者。如吴太伯为太
王长子。次弟仲雍。幼弟季历。太王有疾让
弟承嫡。故托采药入于东吴。馀如助道中
说。还牛等者。尧聘许由为九州长。由闻
之诣河洗耳。巢父因饮牛而见之。问曰。
夫人洗者先洗于面。子何洗耳。答曰。尧聘
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故洗之也。巢父曰。
吾闻豫章之木生于深山之巅。上无通车之
路。下无涉险之径。工匠虽巧而不能得。子
欲避世何不深藏。而浮游人间苟求名利。
吾欲饮牛污吾牛口。乃牵牛上流而饮之。
又婆沙中问。胜处依何身得。答。依欲身得。
问。能于佛身作不净不。答。能作。但唯佛能
非馀声闻等。佛身无垢。一切不净观者。不
能于佛身作不净想。三明后四胜处。初对
位。次明大小。次辩假实。大论青黄等者。
后四胜处但有四色。今列八色其意云何。
答。经论不同今文双列。是故判之。青等从
实地等从假。此约三昧意缘色判。非是五
根所得之色。故三昧所见十方遍皆四色。
故四色是实。若见地等亦是四色。而更立
地等四名。故是假也。以十一切处见八色
故。若但言八色则俱从实说。若判五根所
卷九 第 423b 页 T46-0423.png
得之色。应云青等从假地等从实。如俱舍
云。大种谓四界即地水火风。能成持等业
坚湿煖动性。此明实四大种也。能成持等
明四大用。谓地能成持。等谓等取馀水等
三。即水能成摄火能成热风能成长。次云。
地谓显形色随世想立名。水火亦复然。风
即界亦尔。既云世想故形显色悉皆是假。显
色者谓青等也。形色者谓方等也。水火亦
具形显二色故云亦然。风者。论云。风界者
无色可见。有言。亦尔者亦如水火。谓黑风
等及团风等。此假实色。于五根中假色则
为眼识所得。实色则为身识所得。若三昧所
见并非身眼二识所得。故判假实有此不
同。况三昧所见青等地等。各见不混。若如
俱舍秖于地等实法之上。有显形色无别
地也。是故不同。故四念处云。大论但云青
等璎珞云地等。此亦无在。四色是名地等是
体。名即假名体即实体。彼文仍云有对之色。
作如是说。而不云三昧所见。故知止观从
三昧所见边说。若三昧成则遍见十方无
形色也。若光势未成有显有形。若从成判
故应唯显。今文虽即假实俱列。必须存四
以没于四。四兼前四名八胜处。此四下
辩法有无。内外色尽者。自骨人为内。他骨
人为外。既无内外唯有八色故无好丑。但
有多少者。骨人虽尽非八色尽也。言多少
者八色广陜也。次明十一切处者。初略判
位。八胜处中除前四已。于后四中假实俱
观。故得云八。更加空识故得为十。皆遍
卷九 第 423c 页 T46-0423.png
十方故名遍处。唯不动念慧者。至第四禅
不为内外诸灾所动。即初支也。并念慧即
三支也。且约小乘如此分别。次以青下正
明发中。先明十一切处。次明十一切入。教
有二文恐人不了。故兼释也。遍一切处于
十方界。处处皆遍。故名遍处。十法相入复
得入名。从此乃下破他人解。云八胜处者
缘外八色。今意不然。此是骨人自放。以内
心法自有色故。若内无色安能变外令遍
十方。故前文判为界外色。意亦如是。故知
不必缘欲粗尘。次引大论。云取优钵罗华
等者。青莲华色也。恐人不解内心放色。是
故借外以喻内心。此文又兼通申伏难。恐
人引论而为难曰。若不缘业何故论文缘
优钵罗。故引论文销其伏难。从若通明观
者下。为其辩异更却纵之。若通明观后
即修胜处。通明无色容借外色。今背舍后
方修胜处。净背舍中自有八色。故云不坏
法人内自放也。复次菩萨下更明菩萨修发。
胜处尚冥诸度。况复八色。故后结云随心
即成。此以通别初心菩萨为况。文中六度
初檀可见。次尸中略明三戒。害彼下是杀。
引物下是盗。欺诈下是妄。乃至慧中云不生
不灭者。故知不是三藏菩萨。一切下何但
具足六度而已。一切法门无不具足。道秖
是慧定慧所摄。一切诸行胜处中足。如快马
等者譬于胜处。心于诸法去住自在。是时
下明胜处功能。初明有调魔功能。行四三
昧人去。有入位功能。圆人发已转此为境。
卷九 第 424a 页 T46-0424.png
多入五品。由五品故乃至六根。近于初住
故云近池。齐此等者。言齐此者。且明分齐
所发。亦得是摩诃衍者。具如前文所破诸师
不达论意。即此意也。尚得入品乃至六根。
况后通论摩诃衍耶。

○次明慈心定。初略
辩前后。次正明所发。云善修得解者。寄
修辩发。准教修习故名为善。修成就已
名为得解。所缘有三者。谓怨亲中人约处
即是广大无量。缘此三人乃至十方令得
上乐。即是慈心成就之相。婆沙云。怨亲各三。
中人一品。大经梵行文意大同。经论二文各
有修相。禅门中亦明修法。谓初修时令上
亲人得于下乐。次修令上亲得中乐。中亲
得下乐。次修令上亲得上乐。中亲得中乐
下亲得下乐。次修令中亲得上乐。下亲得
中乐中人得下乐。次修令下亲得上乐。中
人得中乐下怨得下乐。次修令中人得上
乐。下怨得中乐中怨得下乐。次修令下怨
得上乐。中怨得中乐上怨得下乐。次修令
中怨得上乐。上怨得中乐。次修令上怨得
上乐。是名修慈成就之相。悲喜二心亦复如
是。若修舍心从中人起。若先舍亲恐生
爱著。若先舍怨恐生瞋恚。是故应须先舍
中人。于怨亲中怨易舍故。次舍怨人。于怨
人中先上次中次下。次舍亲人先下次中次
上。若舍心成就。等无分别。修既不等。发时
准知。问。何人不能修四无量心。答。有二种
人。求过人者不能修之。不求过者而能
修之。求过之人乃至罗汉亦求其过。求善
卷九 第 424b 页 T46-0424.png
人者而能修之。求善人者乃至阐提亦求其
善。现在虽无。过未或有。婆沙中广明其相。
言广大无量等者。约三人如文。三人虽遍
处若未遍不名成就。故又约方。故婆沙云。
为缘一众生为缘多众生。答。初修之时
缘多众生。成就之时或一或多。方所亦尔。大
论二十一广明修相。言隐没等者。若依根
本。内外俱隐没。及外隐没内不隐没。馀则内
外俱不隐没。因缘已下例同此判。若先下明
与诸禅互发。初明发初禅。初标先后。次明
发五支。释观支中。云或得人中天上乐等
者。婆沙问。为与众生何处乐。答。有说。与三
禅乐乐中胜故。有说。与四事乐已曾得故。
有说。与曾经行处所有乐。至所住处思惟
令得。愉者亦乐。论语云。愉愉如也。此名同
根本等者辩同异。支名触名并同根本。根
本如水慈如蜜和。若发等者。亦是寄修以
辩功能。梵民为梵众梵臣为梵辅。婆沙
问。梵福云何。答。有云。一切众生福。有云。轮
王福。有云。帝释福。有云。自在天福。有云。梵
天福。有云。除近佛菩萨馀一切人福。有云。
梵王请佛转法轮福。评家云。梵福无量。如
上所说皆称美耳。有说。四种得梵福。一未
起塔处以舍利起塔。二未有僧坊处起
僧坊。三和合僧破。四修四无量。故净名云。
修四无量开梵天道。次明初禅发慈定。次
明慈定发二三四禅。如文。次但慈心下判
大小。佛或时等者。婆沙云。佛说慈定报不
过遍净。乃至舍心不过无所有处。具如今
卷九 第 424c 页 T46-0424.png
文。婆沙小乘尚至不用处。况复菩萨法耶。当
知小乘具有二说。从菩萨恒与慈悲俱下
方属大乘。地地皆有四无量心。婆沙中又
问。馀三无量心。何故在无色。答。此事弥勒
始知。当知教权赴机而说。未穷实理。故云
一往。从若先得根本下。明二三四禅发
慈定。但云根本者从略。具足应须明位及
判大小等。若依特胜下。次约根本净禅发
慈定。云所依之定自是一边等者。特胜已去
既有观慧与慈相别。又与慈心俱起及前
后等。故得名为自在一边。不净取众生破
坏相等者问也。观其破坏与得乐反慈定
不成。虽无下答。破坏之相。顺涅槃乐即与
法缘慈义相应。况复涅槃乐中之极。故知且
以法缘慈答。此因通难此无漏定似于涅
槃。故权立法缘。法缘应在二乘境中。问。慈
缘众生等者。重问意者。二义相违云何相发。
答意者。定法难思但须深信。大乘尚得诸
禅俱发。今但慈心与不净禅。更互相发未足
为妨。慈定亦能下。重作庄严义释。何但直
尔相发而已。二种更互慈定益美。慈心既尔。
悲喜亦然。或互相发此之四字。明大小不净
发于慈心。今文存略。云相发者。语虽兼
前此文正明不净发慈。馀三无量心准慈可
知者。例馀三心准慈心说。又婆沙问。四无
量中何心胜耶。答。舍心最胜。大经十四亦名
四等。四等从心无量从境。境既无量慈亦无
差。等心对四。故云四等。若四无量下判漏
无漏。即从所附以判漏等。因缘不同等者。
卷九 第 425a 页 T46-0425.png
明慈定所依。依因何禅而发慈定。所用既
多慈亦无量。故云百千不可称说。次譬者非
但直言有漏等异。于一一禅一一地。一一品
一一功德。支相味殊不可具说。故以欲界
依正为譬。譬中又为二番不同。初譬法体
深广。次譬法妙难信。初譬如文。次合中初
正合慈。次兼合四。次释合如文。次譬有法
有喻有合。譬云山左等者。如太华已东名
为左儿。不识京畿珍羞之味。有作修字者
非也。羞者。周礼注云。备百物曰荐。置滋
味曰羞。珍者明滋味中之贵者。井蛙等者。
井字应中心著点。四边像栏中点像瓶。尧
臣伯益造也。世云市井者因井造市。故云
市井。今但云井。井中所居欲非海族。蛙者
小虾蟆也。言海若者海神名也。非者斥也。
欲斥海陜而衒井宽。

○次明因缘禅者。此
因缘门。行者立观之要境。翻邪向正之始
行。况能成就摩诃衍乘。体即三因佛性正种。
故于此门广明乘相。此中既明三世因缘。
辩十二时等。广如玄文引婆沙释。现在是
苦。识名色六入在胎内。触受在胎外。爱取
有三亦属现在。初二是惑。次一是业。生老死
属未来亦是苦。于中初辩内外。云有大
功勋内习力也。诸佛赐者外加力也。次正明
发中初推现三支。云能缘所缘等者。观十
二缘凡有二种。一者推果知因。如先推受以
至无明。既知无明生于受等。则不起爱等
起于当果。具如玄文释因缘境。二者推因
知果即如今文。文明发得还寄修辩。于
卷九 第 425b 页 T46-0425.png
定心中所缘善恶能所和合。得名为业。业
必招果故名为含。业即有因故有能含果。
次推此业还由于取。取于善恶乃至无明。
故息现因令灭当果。爱因下推现五果。六
疱者。头身二手二足。又云。眼耳鼻口及二十
指为二十四疱。识由下推过去二因。次推
过至未。次结。次如是下明互发。初正明发
根本。此因缘下明发之由。惑根本下辩同
异。次判隐没。次明十功德。次结。乃至下发
诸禅。若因下根本发因缘。则根本诸禅皆属
因缘。初通明九地有支。何者。始自粗住终
至非想。皆是因缘。因缘和合名为所成。即
以欣慕定心为因。禀教为缘。定体成就
为所成法。即名因缘以为能成。推此定体
从因缘生。生即有支。随何地定成何有
支。言诸定者。既且约根本。但约根本竖
论诸定。此粗细下别明九地有支。如是等
至取初禅相者。明九地发十一支。应云乃
至取非想相。初禅在初从初而说。文中虽
有粗细住等。非所期心。但因期心求于初
禅。而发此等。是故不论粗细住等。如前二
十五方便者。修初禅人本为初禅设二十
五法。乃至非想亦复如是。故用前二十五
而为行法。具如第四卷释五法中。约初禅
释五法者。即其相也。言种种希望者。即五
法中欲为希望。若通论者。初修净戒乃至
一心。皆为希望初禅等故。又知此受由入
触等者。此约观境立触入等名。不同诸论
十二时等。上至非想等者。既约观境以明
卷九 第 425c 页 T46-0425.png
十二。但属界系皆具因缘。不同婆沙约界
料简。云无色界无色有名等。此是根本发
因缘竟。如向因缘发根本者。初发因缘。谓
推三世增减四生不同。具如玄文因缘境
中。及俱舍婆沙等文。又复亦有于胎生中
不因精血而生者。义同湿化染香处故。支
义亦足。如分别功德经第五云。如昔长者有
女名善施。未嫁因向火煖气入身怀妊。父
母责之乃至达王。女言。更无改异。王许之
以死。女言。今乃有此无道之王。枉杀无罪
之人。我若不良可以保试。王即验试果如其
言。王语父母欲娶此女。父母言。用此死
女为。即内宫中后生子。端正出家得罗汉
果。复有多缘得胎不同。一一善达。并于定
中所见分别。乃至三世相异立十二名。推
根本等以成十二。复从十二发根本等。乃
至特胜通明等例者。明诸禅发因缘。应云
特胜等因因缘发。以因缘等多依根本。今
从所依故云因根本发。又因等者。亦同慈
依心依根本发。判属有漏。特胜通明亦
同慈心。故云例此可知。次此观下明受名
不同。禅经及五停立名不同。五停名慧禅
经即作三昧之名。故云因缘三昧。三世等
者。次判事理。此因缘观虽云慧性而不能
破惑。如密室下举譬。五停如密室念处如
明灯。由五停故能作理慧。当知五停虽名
为慧。但是事观不能破惑。如富那下。證
闻因缘即能破惑。方得名为理观因缘。言
闻慧者。正指四念处位。言富那领解者。大
卷九 第 426a 页 T46-0426.png
经三十五。外道富那。佛问之曰。汝见世间
有常耶。乃至世间有边无边等。若言世间是
常是实。馀皆妄语。是名为见名业名著。乃
至边无边亦复如是。又问。若汝然火是火
灭时汝知灭不。答言。如是。又问。是火然时
从何而来。灭至何处。答言。赖缘而生缘尽
则灭。灭时不至一切方所。佛言。若五阴爱
生故然。若爱灭故二十五有灭。富那领云。如
有一树死来百年。枝叶脱落唯有贞实。佛
言善来成阿罗汉。然十仙中凡有领解。多
云我已知已。我已解已。富那文中虽无此
言既得罗汉。亦可通用领解之言。此因缘
观者。判今因缘既属事观。是故不及富那
有破惑之力。次引经论所出因缘不同。并
可得为今文观境。璎珞十种十二缘者。上
卷明第十地中。十种观法。第六观缘起智
观十种因缘。具如第二卷引。

○次明观者。
若此十禅别别修观。则始自根本终讫神
通。一一皆论十乘观法。若通总作者。即后
所列者是。今于因缘禅后别立观者异九
禅故。九禅唯待发方可观。因缘一禅义虽
须发。亦可即观。况因缘门所摄宽广。若偏
若圆若正若助。若因若果若自若地。无不
摄在因缘观中。是故于此别立观法。于中
初龙树下引龙树明用观意也。龙树中论
通申大小。论意亦观因缘为宗。论师下明
诸师谬解。但以二谛为中论宗。今言下破
古诸师。言论宗者应明此论别显宗致。若
言二谛此属通途。言何品者且指此论品
卷九 第 426b 页 T46-0426.png
品。无非二谛意也。况复二谛遍诸教门。
故不可二谛为中论宗。言而皆破尽者。论
诸品题皆破为名。如云破六情品破染染品
等。品内观法破皆尽净。六情是俗破尽是真。
故二谛破非论别宗。论初下正示论宗。若通
若别皆观因缘。是故此论因缘为宗。故论初
文名因缘品。通观下文故名为通。下诸品
中虽随义别。而实不出观于因缘。此师
下重斥旧解。北师虽以因缘为宗。不了
一部通别之意。而却指后品小乘救义。小乘
非正救义又旁。如何用此而为论宗。故论
后文立因缘品及邪见品。申于三藏二乘观
法。故立六因四缘用救小宗。论云。已闻摩
诃衍今明二乘义。是故次列因缘等品。况
取品内救义为宗。论虽明小小是所破。如
何即用所破义为宗。故不可也。佛去世下
正出中论用观之意。若佛在世利根之人。闻
即得益。是故不须广明观法。佛去世后。若
闻因缘反计三世定有轮转。是故龙树广
作观法。但破因缘不事分别因缘之相。今
既下次明今文用中论意。广立观法十乘
入道。广破发得修得之相。故知论语通总不
出十乘。次思议下正明观法。初明境中引
大经四种观因缘义。则前三为可思议。后
一为不可思议。故前诸文明思议境。或有
至别教而止。即同今文。或有至圆教者。
意则少殊。具如前简。言下智等四智者。初
六道因缘正当四智所观之境。下智观故得
声闻菩提等者。即是能观之智。智有差别。故
卷九 第 426c 页 T46-0426.png
大经二十五师子吼品云。十二因缘凡有四
种。谓下中上上上。具如第一卷引。此文别
教十住位中。言不了者即全不见。圆教即
约六即位判。皆名了了。故四智当体复是
今文四圣界也。并前六界即十法界十二因
缘也。声闻乃至上上皆云若转者。今通约
大乘意说。秖转惑为智智无别体。声闻中
言七种学人者。三果四向也。随其馀思生
数多少生欲色界。故云善界。此下智中若
从教判应有缘觉。今文且从声闻判之。次
明缘觉中云结业尽不尽同前者。前是声
闻有尽不尽。今明缘觉不应隔生。既摄属
通教。亦约教论有声闻义。故得断惑例前
声闻。尽则出界。不尽同前七种学人。次若
转下明六度菩萨者。前下中智声闻缘觉器
类异同。故可互摄。菩萨发心不与小共。
又复为成十法界故三教菩萨同为一界。
是故诸文多少皆尔。六度菩萨虽云般若犹
在伏惑。通菩萨中云转无明为即空慧等
者。空慧已成般若度竟。又云转行有为六
度者。六中即是生灭助观以为般若。还以
即空之慧导彼生灭。此通菩萨八地已上。则
应随愿利物受生。八地已前惑既未断。是
故今文随惑判生。故云同前。以即空心行
于五度。故云福胜。即空胜拆故云慧胜。福
慧既胜报生亦胜。但能胜彼三藏二乘。不
及别圆初心菩萨。故名为小。应言八九地
前。何故但云六七地前。八九是断后位。六七
是正断位。举正断边以望未断。故云六七。
卷九 第 427a 页 T46-0427.png
次若转为上智者。既云历别即别义也。转
见思等三种无明。为一切智等三种智明。此
中但至行向者。且约不得意边。复让初地
去以为佛界及上上智。又显證道无差别
故。言同前者。住中见思同前二乘。界内尘
沙同前藏通两教菩萨。界外尘沙虽不同
前。同是尘沙故且同前。次若转下明上上
智。先明上上智观为不思议境也。次重释
不思议境。初中先总立三佛性。次若通下
辩通别。虽有通别共成圆义。所言通者。
一一支中皆三佛性。次若别下别对三佛性。
何以故下判别对意。以此三道即三德故。
故别对之。若尔。何故复有前通解耶。答。若
别对者翻对义便。若通对者据理通故。是
故别对三佛性中。一一无不具正因故。次
性德下释前三德不纵不横初后不二。净名
下證初后不二。众生是初。即是佛故。故知
不二。若五品下判佛性位。言未断同学人
者。同初果向。铁轮同无学者。且从总说。若
从别论。应从初信乃至第十。节节依惑以
判浅深。故六信已前犹同学人。所言同者
智虽分于下中上别。据通惑断齐是故云
同。若伏别惑一向不同。是故下文三贤十
圣即与两教三乘不同。虽复变易等者。六
根净位据通惑尽。虽同二乘受变易身其
处亦等。依正胜劣永异二乘。五根属福故
云生福。内智巧拙从初永别。释论下引證
二乘变易身劣。既云根钝即是五根劣于圆
人。若别圆下更明别圆福胜前教。此即圣位
卷九 第 427b 页 T46-0427.png
不与前同。證道同圆是故合说。仍随教道
立本别名。若三贤下證圣因位始终皆胜。是
故前文明别教位但在行向。初地已上摄
在此中三贤位内。是故约證不分别圆之
异。但语三贤十圣位耳。若最后下次
明果位。于中先明三德。次三涅槃。净名云
下證前善恶成方便净。善恶是缚。即缚以
论不缚不脱。恶中举极故云五逆。极恶之
理。理是极善。是故名为即缚论脱。复次下
对不思议十如十境等。及问答料简。即是显
前因缘三德不可思议。初对十如。文中两番
对者。以十二缘两重因果故也。次对十境
者。若通论者境境无非十如之理。今从名
便故复别对。文虽别对正在一念。十二因
缘摄于十境。问。若尔。十界阴等属苦烦恼。
及业魔禅属行有者。此可然。如何十界行
有亦摄二乘菩萨境耶。答。若通论者。二乘
菩萨具有三道。今从别义故二乘菩萨不
属苦等。问。若从别义四圣亦应不属苦
及烦恼。何故从通。答。虽俱通通别。二乘菩
萨从别义便故一往且然。夫对当义不可
尽理。

○次十二因缘下摄十如十境以入一
念。具如前文阴入境中不思议说。华严大
集等者。经文但云一念心具不云十界。故
知存略。凡诸大乘云一念者意皆如是。若
不尔者。云何遍收一切诸法。此犹下举略
摄广。问。十二门等者释疑也。缘谓因缘法
谓所生。因缘生法悉皆无生。此以论中问
意而问今文。今文处处皆云缘生在一念
卷九 第 427c 页 T46-0427.png
心。论中云为在一心为在异心。论问意者。
为在一人之心。为在众多人心。为在一人
多人一念心耶。如是一念异念。并在今文
一念心中悉具足耶。答中初引华严一多相
即总答论意。多人一人于今一念悉皆具
足。多人一人所起之心不出百界。百界为
多一念为一。一多相即非一非多。次引大
品以释相即。一切诸法皆趣因缘。百界因
缘不出一念。是故名为是趣不过。故得名
为一念具足。今说下翻破前难。且直尔云
十二因缘者。指前华严大集两文。并云一
念具十二缘。其实两经意兼十界。复次下
定前一念以成观境。又有二义。一者以禅
为境不同世心。二者即此境心复须离著。
向辩禅心既言一念一多相即。为是何
等一心能具。故简示言不得同于妄计一
念。能了妄念无一异相。达此无相具一切
心。三千具足方能照于一多相即。此据初心
习观之人。恐滥托于妄情境观。是故应须
简示入门。若据理论无非法界。亦何隔于
取著妄情。此中一文及第一卷佛法界属可
思议。第三卷初地即是初住。第四卷以思
议释不思议。第五卷不思议初明一心任运
具于三千。及下约十禅修观中云。行人观
法极至正助。及魔境后明阴入十乘度曲
入别。如是七文检验诸部唯一处出。若寻
文者请以例诸。譬如下举譬。具如阴境三
喻中说。故指法华安乐行等。真正下次明发
心。初简偏中。还约不思议一念十二因缘。
卷九 第 428a 页 T46-0428.png
而分因果以论悲境。转此因果以明慈境。
故简生灭无生假名。假名即是别教。即是简
却藏等三教。次引华严者三教皆是菩提心
魔。仍于别教须简教證。次若因下显正。
拔苦下明誓境。次约此下正明发誓。约一
念心生此十境。还翻此境以发弘誓。次安
心中即以十界一念心中而分三道。苦即法性非止非观。业即解脱解脱是止。烦恼即
般若般若即观。结业烦恼不离一念。当知
此二亦即法性。故约法性而论寂照。心安
法性名为安心。次破遍中与阴入境宽陜
异耳。彼文宽故先明横竖。次非横竖。此中
文略。即于双非以论横竖。若横若竖并推
一念。次通塞文中亦先寄次第以明不次。
出假文中云不通不塞者。不通秖是塞。不
塞秖是通。随文便故是故语异。次从于番
番下明检校能所。亦是一心以论能所。约
有作等四及通别惑也。三假等者并是且寄
次第而说。次道品中亦先明道品。次明三
空。道品既以念处为初。故以因缘先对念
处。于中复约通别二番。初约通中初身念
处。已约十界。故下三念但云一切。十界皆
四故名为通。次别明中复有二义。秖是二义
两番对耳。初番阙受念处。应云无明行名
色生死。爱取有支中受阴。受念处摄。然别中
两番同立十二支。皆具五阴而取义少异。
初番但取现文当体以属念处。或时下次文
即以当位及以现在望于过未。二义不同。
故过去二支及未来二支堕世。故属法摄
卷九 第 428b 页 T46-0428.png
也。若当位者与前大同。次料简中先问中。
云云何三念者。依数人生死是不相应行。
属法念处摄。云何通释皆具四念者。故毗
昙俱舍十四不相应行。生死属四相。故不相
应行摄。及初番别释中生死支何以并云具
三念处耶。谓身心法。答中意者。于前通释
恐义不了。故引大经释成通义。经文既云
若生若灭皆具五阴。即是生死各具四念。
如俱舍中十二因缘。一一皆以五阴为体。
不同经部。于别对二义一一支中并立五
阴。即是从胜。虽借彼权文寄事相说。而
分位别。并须约于一念十界。当知是约一
念之心通别二对。一切色分即身念处。一切
心分即三念处。故与阴入境中道品义同。若
通别等者。指前通别二对结成四德。并须
观为不思议境。次此四下结非枯荣中道佛
性。次通例馀品。并如文。观根本下结成三
空。在文可见。准前阴境可以意得。是故
还约观无明等三假以说。不取法性四相
者。先列不受等四。次列新旧等四。即是不
受新不著旧。不念内不分别外。新谓爱
取旧谓无明。内谓内心外谓外境。于一念
心十界法性亡此四相。无依倚等者。不依
四句即四相。无所见者。不见四句不见
无句。不住亦尔。理本非修亦非造作。无因
可修无果可得。次明对治者。于中初文略
明来意。前道品等者。前道品中虽观十界念
处。并是一向观理故且云转无明何以故下
释用治意。无明行有各通浅深。今从别说。
卷九 第 428c 页 T46-0428.png
即以障中无明为理恶。事中行有为事恶。
理恶已覆于理慧。事恶更助而覆之。故举
譬云贼多我一。事理两恶为贼多。理慧非
多为我一。如贼多将一应须索助。真理如
王理慧如将。两恶如贼故加助破。开前道
品之后三解脱门。三空即是涅槃之门。道品
正行即是我一。六蔽所覆名为贼多。准前
诸文亦应须用转兼具等及第一义四教展
转递为治等(云云)。若起下正明用事。若有下
判进否。六种俱重六皆名蔽。若一重馀轻。
但治一重轻者自去。若六俱重。事须遍治。
助道下次明摄调伏诸根等。初摄前十二
科。又佛威仪下重明不尽之法。如前十力不
共法等。初列成道等四以为威仪。前文但
明不共功德。不别显示三密四仪利物之
相。故今更引大品是名坐道场。释成法华诸
佛于此而坐道场转法轮入涅槃等。言于此
者。秪是三德实相一乘。三德秖是十二因缘。
此等四法依于因缘故得用此释佛威仪。
是故四佛坐道场时。并观因缘而成正觉。
道场是所依。觉智是能依。能契所故而成正
觉。大品下释。一一文中有标释结。释成道
中有四不同。并于同居现此四相。亦应结
云此是同居成道之相。文无者略。故一代教
法不出此四成道之相。次转法轮中亦标释
结。释中具有八教之相。初顿教。次四教。次
不定。次秘密。四佛成道本为利生。是故次
明转法轮义。此文既依法华经意。不明八
教无以显妙。是故于此委悉明之。前已
卷九 第 429a 页 T46-0429.png
料简今更略明。然藏等四教遍收一切大小
乘经因果显了。各立教主各被机缘。始终
备足不过此四。顿等四教但是如来不思议
力。布措藏等盈缩调停。成熟物机破邪
立正。引小归大废偏显圆。会权入实。
故有诸部五味相生。利物无方适时出没。若
寂灭道场为别圆机。此一座席未曾经渐。
名之为顿。即此文引华严是也。此乃约部
约味得名为顿。部内之教教仍兼渐。约教
乃成有渐有顿有权有实有粗有妙。故法
华独显望此为粗。华严尚尔。况复方等及
以般若带二对三是故两味及以鹿苑俱名
为渐。况法华显本诸部所无。具如玄文第
一广释。若尔。岂得顿部在初。兼粗带别。
文具两教谓过四教。可不误哉。故知
不可于斯妙经生乎异计。然此八教非但
直为判教而已。观行明义亦假斯八。收摄
行仪使行周备。前偏圆中虽明八教。文仍
间杂又阙秘密。今于此中文相委足。略谭
大旨竟。次销文相者。初华严是顿。次若鹿
苑下是渐。法华涅槃非渐顿摄。但是会渐而
归于顿。故所会之顿与华严中圆顿不别。
但彼部兼别且总判为粗耳。涅槃中云如乳
有醍醐性者。譬涅槃中凡夫阐提之乳尚知
佛性。况复馀耶。故云乳有醍醐性也。藏等
四教处处说之。故今但云四教两字。五味不
同去。总收前来若渐若顿。乃开显之。此五
味者。前文虽用并是施设。今文正是五味本
意。大经释二十五三昧竟。尔时有菩萨名
卷九 第 429b 页 T46-0429.png
无垢藏王。白佛言。如佛所说。诸佛菩萨成
就智慧功德。百千万亿实不可说。我意犹谓
不如此经能生诸佛阿耨菩提。佛印可竟。
佛言。譬如从牛出乳。譬从佛出十二部
经。从乳出酪。譬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
从酪出生酥。譬从修多罗出方等典。从
生酥出熟酥。譬从方等出般若波罗蜜。
从熟酥出醍醐。譬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
槃。醍醐者譬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来。如是
皆由观因缘得。又复置毒下不定教。又复
下引證秘密教。此是大经第三迦叶设三十
六问竟。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未得一
切种智。我已得之。然汝所问如一切智等
无有异。善男子。我初坐道场菩提树下初
成正觉。尔时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诸佛
世界有诸菩萨。亦曾问我如是深义。然其
所问句义功德。亦皆如是等无有异。如是
问者。即能利益无量众生。故知渐初已有
菩萨密闻斯义。所以者何下至意也者。此
是今家依中论文。用大经意立此因缘生
灭等名。證密闻义也。次约因缘明入涅槃。
亦标释结。释中云假名中道者。前之两教已
明空竟。故略不说。为辩异故唯论住后。
故云假中。约證道同别教唯假。具如前说。
此是至出像法决疑经者。彼经云。成见此
处娑罗林地。悉是土沙草木石譬。或见金
银七宝清净庄严。或见乃是三世诸佛所游
居处。或复见是诸佛境界。乃至现身闻法亦
尔。次例二土中方便实报至可解者。若转
卷九 第 429c 页 T46-0429.png
法轮准第一卷横竖对谛。及净名疏明诸土
说法用教增减。比说可知。若入涅槃二土相
者。方便土中通佛涅槃。不可亦同界内通
佛灰身入灭。唯留舍利等。彼法性佛机息应
转。名之为灭。若于彼土别机起时。即见无
量相好之身。圆机即见虚空之身不生不灭。
方便既尔实报准知。是名下文中语略。应云
十二因缘助道摄法义也。次明次位者。亦
约因缘證悟浅深。初有漏。次四教。迦罗可知
者。既以迦罗例二解脱。即以有通名大如
俱解脱。无通名小如慧解脱。大论二十一
云。迦罗此翻因缘觉。亦云独觉。出值佛世
闻因缘法。名为缘觉。出无佛世自然得悟。
名为独觉。此二各有大小之别。若七生
初果值无佛世名小迦罗。百劫种相名之
为大。种相不同。或三十相二十九八。乃至
一相。此独觉大小也。又若七生尽值佛出世。
名之为小。种相修福。直佛闻教名之为
大。此缘觉大小也。又两大中各有现通不现
通。现通者大。不现通者小。现通中说法者
大。不说者小。从翻五度至三祇位。三藏菩
萨也。翻五度等者。准下句意。应云翻无明
以为般若。翻行有为五度。文似倒。若翻无
明至下也者。通教也。四忍者。伏忍信忍乾
慧位。顺忍性地位。无生忍八人见地等位。仁
王用五忍以判别位。即加寂灭忍也。次从
无明至六轮位行高下者别也。前明智行
但论出假。虽云无明但是障俗之无明耳。
至结位中则具列六轮者。明智行则简于
卷九 第 430a 页 T46-0430.png
向后等。具如前简。言六轮者。依璎珞中明
位有六。六位展转从浅至深。故名为轮。又
一一位皆破结惑。故约轮义以明摧碾。谓
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妙觉。如次对于铁
铜银金琉璃摩尼水精轮。经有多六以释六
位。今明因位退加十信。以为六轮不取
妙觉。从翻无明至高下者。明圆位即有
六即不同。初理即。云一人一念悉皆具足
者。即先立理境也。痴如虚空等者。痴即无
明无明即法性。法性如虚空老死亦如是。
空即法性法性无尽。次又转释空云。何故
不可尽空体无有尽与不尽。次又转释空
既无有尽与不尽。当知此空即是大乘。何
故得知空是大乘。故引十二门论为證。次
以普贤观證者。又以能乘之人所乘之理。
證空是大。空若非大何故能乘之人是普贤
等。能乘大故所乘必大。大故理遍。故引大品
不动不出。以證理遍。若人下复以大品况
释理遍。法性实际本不动出。设使能令法性
动出。而此大乘亦不动出。法性即是大乘之
理。还以其体而为设况。故今文中不动出义
独在于圆。若通论者。共菩萨中。动谓柔顺
忍出谓无生忍。若共声闻乘。动谓学人出
谓无学。若别菩萨。动谓出假出谓登地。故
今圆人不断烦恼为不动。不破生死为
不出。是故动出通于诸教。不动不出唯在于
圆。七番者。明次位前七重观法。故知前七即
是所行。故云行处。今明次位即是所阶。第
四品中云戒少急者。前之三品非全不持。
卷九 第 430b 页 T46-0430.png
但正尚理观事相非正。所以自护止作必无
亏点。众法作行或当稍缓。又止持中双持双
犯。事必须具。单持别犯作中无止。或当
未具。又止作中自行从制。事必不废。为物
从开或可未具。又理全事阙名之为宽。故
前四品通名为缓。入第五品事理不二。众行
别行。若作若止若性若机。一切具足。分證中
初总释。次别以月爱结成三德及究竟即。
如文。大小诸位皆约十二因缘者。小位明
七八法界十二因缘即六道法界藏通等位
高下也。大位明九十法界。即别圆等四菩萨
位。又藏通菩萨或六或七或八九十。未断惑
故六。入空故七八。弘誓故九。果满故十。
果头无人一切俱九。以实形权一切七八。
开权显实一切俱十。别教或九或十分教
證故。圆教始终不二而二。此等各有断伏高
下。若寂灭下释疑。先立疑。疑云。诸地相即
如无分别。况复众生即是涅槃。众生极下涅
槃极高。高既即下有何次位耶。次不生不生
至有因缘等下释。如虽无位位约事生。事
谓惑智因果等也。是故见如诸位随生。凡夫
迷如岂有诸位。见如惑灭如实无灭。见如
不等有诸位生。真无生灭俗有生灭。真
俗不二生灭义一。自行既满能为他人遍说
如位。是故名为为生作因。如画虚空等者。自
行真满犹如虚空。大悲益物如画如种。是
故菩萨为众生故。不谋不作而画而种。乃
得名为方便善巧。若人下结斥。菩萨旃陀罗
者。旃陀罗此翻杀者。自滥上位杀常住命。
卷九 第 430c 页 T46-0430.png
若为他说害他慧命。以此而推斯困者众。
安忍者。初明所忍之境。即三障也。三障秖是
十境。具如第五卷说。业下明能忍之相。今
又别对。业魔禅三别属业障。见慢二境别属
烦恼障。二乘菩萨既有正助两行。是故分对
烦恼及业。报障可知。还以十界因缘对于
十境。即一念心具足十界。一一界中无非
三障无非十境。若似解未发。应于十境若
违若顺而生安忍。结如文。住忍辱地等者。
證安忍也。亦是观行寂灭忍也。即是中道
寂忍安三谛地住于真谛。名为柔和善顺。
住于俗谛名为而不卒暴。安住俗谛而不
为俗动。名为心亦不惊。由是得入相似三
谛。如声闻下辩异。如文无法爱中言有真
似者。初泛标二位。次释二位。初释似位。先
列相似三法。以智下诫勿于似法而生爱
著妨入真位。若于下示顶堕相。云何下示
起爱相。若不著下示无法爱得入真位。真
位尚不著。况复著似位。入理下正示真位
离爱之相。从此下明入位。次引大论明
證真位。又于真法起爱名为法爱。爱名
虽同真似义别。是故住前未入无功用道。
不名自然。非真法性不名流入。若得初住
无生百界作佛。九道垂形。分身九界辅佛
行化。化功归己不假勤修。故名任运。


次明念佛者。初略明与诸禅有前后。次
明发相。经论称叹不可具列。今文且明发
得之相。神力从解脱德起。智慧从般若
德起。福德是相因从法身德起。念佛起时
卷九 第 431a 页 T46-0431.png
因见诸相。具知三法从三德生。复知三法
能益他人。益他不等亦分三别。亦识相好
修因不同。故云如是相好从此功德生等。如
是相好有如是福。即是识相用相体业果。具
如前说。言深解相海者。但是色身相好无
边。故名为海。非谓报身不思议海。定心下
明发根本五支。念佛根本各是一边者。念
佛与根本禅各不相妨。如是下明不同所
以。但佛下正明不同。是为下结略诸位。特
胜下明念佛发诸禅。次诸禅发佛中。初
明初禅发念佛。三种法门者。即感动相好善
业。感动是相用。相好是相果。善业是相因。次
略明诸禅发念佛。如文。次判邪正。初列二
门。次释中初正次邪。初言三念自他等者。
大论释六念中云。佛僧天三是他。法舍戒三
是自。论判所念分于自他。今明所发具自
他义。大论第八问。云何名为念佛三昧。答。
有二种不同。声闻法中于一佛身心眼渐
开。满于一方。菩萨法中于十方三世佛土。诸
佛常现在前。论问。于六念中何故但赞念
佛。答。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灭种种罪。
善有大福能度众生。今发宿习义亦同之。
若得下明念佛意。现丈光等者。大论第九云。
一丈光者众生少福少智。若受多光眼根
不堪。若利根福厚见无量光。今此文意通于
利钝。既明发得须寄事说。故云丈光。丈光
者示端正人耳。意正密明无量光明。所以
得约四悉说之。随诸众生宜乐不同。岂直
丈光。或复更劣于丈光者。如见杂类身等
卷九 第 431b 页 T46-0431.png
是也。所喜是世界。所宜是为人。对治如文。
得度是第一义。

○次明神通中诸不委论。但
略知相状以备发得。初举数列名。大经二
十二。略明大小。经释第二功德云。通有二
种。一外二内。外与外道共。内有二种。一者
二乘。二者菩萨。菩萨修行大般涅槃。所得
神通不共二乘。是故菩萨昔所不得。而今
得之(身如意)昔所不闻而今得闻(天耳)昔所不
见而今得见(天眼)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他心宿命漏尽)
今明发通不论无漏。经中广明修通之相。
大论亦略明修相。并非今正意。今略明之
以拟发者。天眼通者如前释五眼中辩天
耳者。得色界清净四大造色。闻六道声。所
闻多少远近等。例眼可知。修法者忆念种
种音声。识宿命者大罗汉知八万劫佛知
无量劫。修法者常忆日月年岁乃至胎中。及
过去世中千万亿世。他心者知他心所垢无
垢生灭等。修法者常忆诸人喜怒怖畏。见相
知心。身如意者有三种。一转变。二圣。三能
到。能到又四。一身飞行。二移远令近不往
而到。三此没彼生。四一念能至。所言圣者。
外六尘中不可爱物不清净物。能令可爱清
净。唯佛独有故云圣也。转变者。大小一多更
互能作。乃至能作一切诸事。若外道变化极
不过七日。若佛弟子不论久近。修法者依
四如意足作身轻举想。然诸神通未得圣
果并不许修。是故不合广明修相。况今文
中为明发得。略辩大道令识其致。又诸
曾得无漏通者。如大菩萨大小罗汉支佛诸
卷九 第 431c 页 T46-0431.png
佛。不复论发。今言发者。但是过去曾修事
通。既非无漏则未出界。今因止观发过
去习。大论又广明生得报得如诸天鬼神等。
发得如无生忍菩萨等。修得如诸圣等。并
非今意。唯得下明互发有无。若通论下依
神通别判发。初略辩神通不同。云特胜通
明多发身轻举等者。以此两禅存身观故。
见身息心三事微细。息性轻举。心如镜像
身如云影。是故身通从此两生。于理稍便。
馀非不发是故云多。背舍胜处多发身如意
通。转变自在者。既于好丑得胜知见。心能
胜色故于转变而得自在。多义如前。次辩
通明中。云但非无漏明者。三明之中容发
馀二定非无漏。有无之意如前分别。第七
卷中已广料简。是故此中但得五通二明者。
明是通中胜者。所发既细名之为明。实未
得明。况无量下合。一一通中皆五支者。此
略语耳。应言一一通中种种五支。以通从
于多种禅故。

○正明修观中初明来意。言
贪著禅味等者。彼经本斥菩萨住禅。不能
利物义当于缚。故云以方便生是菩萨解。
今亦例之。得上九禅不能观察令成佛
界。随禅受生。是则自阙出要。何能利他。况
复因禅起六法界。胡瓜之譬良有以也。次
正修观中初明思议境。先以胡瓜譬禅为
十界之由。由得禅故依倚于禅生过生德。
故有十界差别不同。是故得禅应须观察。
为成二乘尚须观察。况无上乘。故云观察
十意。次初虽下正释中。四禅比丘至喜根是
卷九 第 432a 页 T46-0432.png
地狱界。飞狸是畜生。名利是鬼界。胜意堕狱
如前巧拙二度中说。谤喜根者。良由著于
根本事禅而谤大化。飞狸者大论十九如第
四卷释。若用禅观熏十善等者。上二界禅。或
熏性戒或熏无作。今且从熏性善为语
者。以无作戒至解脱故。若根本未发即指
欲天。以为天业。于欲天中空居四天。以粗
细住等熏于十善。如是节节不同名上界
业。文阙修罗但是略耳。为修胜他等大意
可知。如大通至一百八十等者。彼劫诸梵
及今不来者。即戒急及得世禅乘宽之人。
三恶即乘戒俱宽。故知诸梵来者。虽得世
禅乘戒俱急。叙昔俱宽及乘宽边。故云了
无一人见佛得出生死。从若专修不净等
去至声闻法界。明依九想等无漏禅故得
声闻界。所言等者。等特胜通明及大不净
等。以特胜禅兼有漏故。故不标初。从若
观至菩萨法界者。更作两义释之。若约
能观破蔽边说。名菩萨界。若约具于四谛
边说。名声闻界。文既两具故云亦是六度
菩萨界也。从又禅必弃去。别明六度菩萨
界。前四谛中虽即破蔽成六度义。但成声
闻法界总相破蔽。菩萨依禅别别破蔽。时
长行远又加弘誓。故更别明六度菩萨。若
尔。两兼释意与声闻何别。答。约出苦边即
属声闻约悲誓边即属菩萨。若别释者准
此可知。承向两兼释义便故且释菩萨。又
观禅是因缘去。两教缘觉界。何故尔耶。既不
别辩生无生异但云因缘。又文中已列居
卷九 第 432b 页 T46-0432.png
在三藏菩萨声闻之后。通教菩萨声闻之前。
前三藏文中。又未辩缘觉但云声闻菩萨
两乘。通教中言等者亦等取缘觉。次别教
者。三谛文中虽皆云即。约次论即非谓融
即。即名既混故别判云十界从禅有生有
灭。何以故下释生灭相。有五节文。若初生
六灭四。若生无生共灭六界。则不得云无
生灭七。今文且从传传灭边。故从无生灭
七法界。乃至一实巧度灭九法界。从第八
去展转秖是灭一法界。以一如前故云灭
七乃至八九。成王下若入證道无复生灭。
同归一实。又前虽云生生还复灭。若至第
十成无生灭。是故地前诸法若至初地。摄
末归本同一咸味。致使事禅至此会实。案
位入实不须改途。摄成初地乃至果德。结
成五行中云举要言之至婴儿行者。本是
次第五行。来至初地王三昧内。悉皆成一不
思议法。言九法界戒定慧者。菩萨亦在九
界中收。故云九界。又在九界皆修三学。唯
在地狱纵无现行。亦容发习。至此通收咸
入五行。梵行以慈悲为体。不得偏说。馀
并如文。秖是一行而立五名。一五相即非
一非五。名一五行。仍由本因故成次第。
次以是五行生十功德者。约次第边由五行
满得入初地。故云五行生十功德。初地即
是第一功德。五行文末虽复重释第一功德。
乃是重显初地功德之相。乃至第十以对十
地。若作总别解者。始从初地至第十地。恒
具五行及十功德。十德对地又复宛然。如
卷九 第 432c 页 T46-0432.png
释签中说。次是名下结成思议。次明不思议
境中。言无量定散者。明一念禅心具十界
定散。从何以故下释。若未识法性则十界
俱散。若解法性十界俱定。如此定散非迷
非解。故知一念定散不二。法性无明不一
不异。名不思议。虽超越下释句法性无明
定散即离等。非二乘所知。二乘不知亦是常
情所摄。亦应云。三教菩萨皆不能知。理性
本寂故云超越。无始未显故云不离。经言
下引大经證。虽即下释经意。灭尽本是小
宗事定。经文既云即众生。是故不得以小
乘而云即是。当知即指众生心性。理本灭
尽故不非不是。何以故下转释。理虽本灭。
若以此理望于众生。非即非离。性尚无性
何有众生。恐迷理境故未始非。恐凡滥圣
故未始是。以不即故未始是。以不离故
未始非。言未始等者谓无始等也。此中语
略故但云始。即无始未是无始未非故也。
故云不即不离。是故须以六即判位。六故
不即。即故不离。常作是观一切妙定不出
众生。难量若空者。显究竟即唯佛能了。不
杂毒等如前第五发心中简。安心中云善巧
等者。即六十四番。若观去明不次第三止三
观。寄显体中三止三观之名。一一止观三谛
具足。如体真中云二边寂灭者。当知三谛
俱寂名为体真。故体真义不与次第体真
同也。空观中云照法性净。当知三惑为不
清净。照三谛空名为空观。初止初观尚具
三谛。馀二止观准例可知。为令识知不思
卷九 第 433a 页 T46-0433.png
议止观。不别而别。是故初观但云即空假
云即空即假。中方具三。恐涉次第故后结
云在一念心。为破二边名一名中等者。三谛
之体本无一三中边之异。约破二故名一。
为破边故名中。为破偏故名圆。为破生
灭故云寂灭。为破次第故名一心。妙理实
无如是等别。从何意不悟去。约禅治蔽。
六治不同广如前文。味著十禅望真谛理。
尚自是蔽故云随禅受生。况望妙理而非
蔽耶。问。九想已去既云无漏。云何名蔽。答。
此但能为无漏作缘。秖指无漏尚为中障。
何况于缘及于缘生著。是故名蔽。若委释
者。历一一禅一一位。皆须别识六蔽之相。
并以六治而治诸蔽。故以不舍十禅名
悭。檀中尚舍十界依正。何但事相十禅而
已。若著禅味尚破空假道共自在等戒。况
复随道具足戒耶。馀之四蔽准例可知。黑齿
梵天者。随禅生彼尚自有瞋。况发薄禅宁
免瞋恚。皆云当苦到等者。禅体是蔽尚须
苦到。况烦恼业魔纵而不悔。世人自谓无
罪不须悔者谬矣。一一治中皆用事度治
于事蔽。使生理度。故云破随道戒等。次结
中具如第七卷中事理摄法。行人观法极至
于此等者。始从观境终至助治观法已足。
下之三番意如文说。又次位者止谓防滥。
馀之二法策浅令深。当知并非正观之体。
馀文准望阴入亦应可见。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九之三
卷九 第 433b 页 T46-043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