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277b 页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一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初释正观中先明来意。亦名结前生后。
于中初略次广。初文结前。今依下生后。问。
前五略中有行有解有因有果。何故但云
六重是解。答。言大意者。冠于行解自他因
果。意既难显还作行解因果等释。非谓已
有行果等也。故大意是总。馀八是别。别
是别释行解因果。如释禅波罗蜜十章之
初。亦是大意。总别等意意亦如是。若复有
人依前五略。修行證果能利他等自是一
途。即如第三卷初记也。若论文意但属于
解。于属解中恐解不周。故须委明名体及
摄法等。方堪成下十境十乘。如大意中虽
云发心十种不同。及四三昧明行差别。但
列头数辨相未足。是故都未涉于十境十
观。方便望五稍似行始。若望正观全未论
行。亦历二十五法约事生解。方乃堪为
正修方便。是故前六皆属于解。并凭教立故
云依修多罗。为简偏粗故云妙解。又所凭
教不简大小偏圆之别。以同共成一圆解
故。又修多罗之名。名该三藏。如达磨郁多
卷五 第 277c 页 T46-0277.png
罗。云论本亦名修多罗故。又十二中非局
一部。始终通名修多罗故。故前所引若论
若律若大若小。共成妙解。故今通指云修多
罗。言生后者。用前诸解方堪进行。如释
名中先待次绝。绝秖是开通德会异共成绝
义。显体四段并先偏后圆。以为待绝。体为
所诠。名既开显体亦随名。用所开体遍摄
诸法。法相难明仍分六义。遍于事理因果
自他。一一并通界内界外。还以六义展转
相收。复以五门判所摄法。方晓体内所摄
互融。复了融中实权不滥。更以权实四章
互显。圆解稍利。复以此解导于方便。事理
融即乃名妙解。依此妙解以立正行。如此
解行取于妙理。尚犹难当。况欲偏指部内
一文。何由可阶圆真妙位。当知未见融
通之意。故须善晓前诸大章钩锁冠带。收
摄文旨揽入一心。仍须十法和合成乘。一
一调停境境研覈。借使未悟可为妙因。如
诸声闻位登极果。方等弹斥般若被加。来
至法华三请四止。犹须广略五佛开权。法譬
因缘慇勤郑重。仍有未了来至涅槃。岂有
末代钝根潜指一句。能辨佛乘。必随句妙
通。若非六根应是五品。故观心论云。能答
问者许是五品。是则自心妙达何待他文。
若读文尚迷请不自举。故前六重皆是妙解。
故一一文中并以次第显不次第及开权
等。唯随自意中略语观心十界三谛者。正
意秖令一心权实而修妙观。故云依解立
行。膏明下广明来意中。先明人法之得。于
一部。始终通名修多罗故。故前所引若论
若律若大若小。共成妙解。故今通指云修多
罗。言生后者。用前诸解方堪进行。如释
名中先待次绝。绝秖是开通德会异共成绝
义。显体四段并先偏后圆。以为待绝。体为
所诠。名既开显体亦随名。用所开体遍摄
诸法。法相难明仍分六义。遍于事理因果
自他。一一并通界内界外。还以六义展转
相收。复以五门判所摄法。方晓体内所摄
互融。复了融中实权不滥。更以权实四章
互显。圆解稍利。复以此解导于方便。事理
融即乃名妙解。依此妙解以立正行。如此
解行取于妙理。尚犹难当。况欲偏指部内
一文。何由可阶圆真妙位。当知未见融
通之意。故须善晓前诸大章钩锁冠带。收
摄文旨揽入一心。仍须十法和合成乘。一
一调停境境研覈。借使未悟可为妙因。如
诸声闻位登极果。方等弹斥般若被加。来
至法华三请四止。犹须广略五佛开权。法譬
因缘慇勤郑重。仍有未了来至涅槃。岂有
末代钝根潜指一句。能辨佛乘。必随句妙
通。若非六根应是五品。故观心论云。能答
问者许是五品。是则自心妙达何待他文。
若读文尚迷请不自举。故前六重皆是妙解。
故一一文中并以次第显不次第及开权
等。唯随自意中略语观心十界三谛者。正
意秖令一心权实而修妙观。故云依解立
行。膏明下广明来意中。先明人法之得。于
卷五 第 278a 页 T46-0278.png
中先明自行得者。并以正观妙行对前六
章妙解。初譬解行相资。膏堪续明以譬观
行。明能然膏以譬观解。目能导足以譬止
解。足能达目以譬止行。双举二喻同喻二
法。相之与更赖之与资。绮文互异意必相
通。赖藉也。资益也。故知无前六章行无由
备。行解下因行障生明障生所以。三障等
者。通束十境以为三四。具如下九双七只
中说。由观阴故诸境互生。障于止观令不
明静。文从语便隔字为对。谓重昏翳明明
即观也。巨散动定定即止也。重字平上二音
并通。顿昧从平深厚从上。巨大也。大无二
声义亦通两。数起与厚俱得名大。谓魔障
频来来辄深重。又从对便置魔障名作昏
散说。昏散是能障。重巨是障相。翳动是障
用。定明是所障。所障虽本有定明习犹微。
能障无始习故昏散力盛。不可等者观魔障
体性。若魔障起必妨观堕恶。今欲设观令
勿随勿畏。畏则一向妨于正修。随则仍须
甄简进否。若障起时并牵为恶。则尽向恶
道。障不纯恶故堕恶道。约多分说。如烦
恼病等七境起时。随之并皆堕于生死。后两
起时堕于方便。但后二境在初心中。及前七
境本是流转。并有牵入恶道之义。故云多
分属于流转。又须分别病是无记或生善
恶。烦恼一向增长于恶。业中蔽度自分善
恶。魔亦令人堕善堕恶。禅虽钝善起谤故
恶。依见造行亦有善恶。慢一向恶。是故恶
边则牵之堕恶。善边则牵之堕善。若约理
章妙解。初譬解行相资。膏堪续明以譬观
行。明能然膏以譬观解。目能导足以譬止
解。足能达目以譬止行。双举二喻同喻二
法。相之与更赖之与资。绮文互异意必相
通。赖藉也。资益也。故知无前六章行无由
备。行解下因行障生明障生所以。三障等
者。通束十境以为三四。具如下九双七只
中说。由观阴故诸境互生。障于止观令不
明静。文从语便隔字为对。谓重昏翳明明
即观也。巨散动定定即止也。重字平上二音
并通。顿昧从平深厚从上。巨大也。大无二
声义亦通两。数起与厚俱得名大。谓魔障
频来来辄深重。又从对便置魔障名作昏
散说。昏散是能障。重巨是障相。翳动是障
用。定明是所障。所障虽本有定明习犹微。
能障无始习故昏散力盛。不可等者观魔障
体性。若魔障起必妨观堕恶。今欲设观令
勿随勿畏。畏则一向妨于正修。随则仍须
甄简进否。若障起时并牵为恶。则尽向恶
道。障不纯恶故堕恶道。约多分说。如烦
恼病等七境起时。随之并皆堕于生死。后两
起时堕于方便。但后二境在初心中。及前七
境本是流转。并有牵入恶道之义。故云多
分属于流转。又须分别病是无记或生善
恶。烦恼一向增长于恶。业中蔽度自分善
恶。魔亦令人堕善堕恶。禅虽钝善起谤故
恶。依见造行亦有善恶。慢一向恶。是故恶
边则牵之堕恶。善边则牵之堕善。若约理
卷五 第 278b 页 T46-0278.png
观论善恶者。则后二境亦名为恶。何况前
七。故净名中须菩提章。斥三无为为三恶
道。是以畏边则同。同妨正修。随边则异恶道
义别。当以下正明设观。不以畏故能至菩
提。虽定明昏散体俱本有。二无二体体一
名殊。故昏散之名名无实体。还以寂照而
为其性。故知昏散其根虽盛。当修寂照
以达昏散。照此昏体一观而三。名即昏而
朗。寂此散体三止而一。名即散而寂。此即
寂照病等九境。成不思议止观大纲也。如
猪下为依解起行立譬。譬向寂照之止观
也。上二譬止下二譬观。谓动散倍增弥益
止寂。昏暗弥盛倍益观明。传闻绝尘解云。猪
揩譬止解。众流譬止行。薪炽譬观解。风益
譬观行。一往似得仍乖文旨。前以膏明譬
解行竟。此但譬行即昏即散而照而寂。但
依二譬各对止观。此解为正。猪揩等譬止行者。大论三十释忍度中云。若人加恶如
猪揩金山。金体益真今譬安忍三障四魔
转增其寂。众流等者如大经云。众流入海
失本名字。万流咸会体无增损。九境弥趣止
体无亏。止寂于动动增于寂。故以猪流而
譬于动。复以金海而譬于寂。所以猪弥多
而金体不变。流弥趣而海性无增。薪炽等。
譬观行者多薪益猛。猛不择薪。魔障益
明。明不选境。风益求罗者。大论第七释佛
放光中。问。足下乃至肉髻。一一皆放六万
亿光。此犹可数。以此光照三千国土尚不
可满。何况十方。答。身光是诸光之本。从本
七。故净名中须菩提章。斥三无为为三恶
道。是以畏边则同。同妨正修。随边则异恶道
义别。当以下正明设观。不以畏故能至菩
提。虽定明昏散体俱本有。二无二体体一
名殊。故昏散之名名无实体。还以寂照而
为其性。故知昏散其根虽盛。当修寂照
以达昏散。照此昏体一观而三。名即昏而
朗。寂此散体三止而一。名即散而寂。此即
寂照病等九境。成不思议止观大纲也。如
猪下为依解起行立譬。譬向寂照之止观
也。上二譬止下二譬观。谓动散倍增弥益
止寂。昏暗弥盛倍益观明。传闻绝尘解云。猪
揩譬止解。众流譬止行。薪炽譬观解。风益
譬观行。一往似得仍乖文旨。前以膏明譬
解行竟。此但譬行即昏即散而照而寂。但
依二譬各对止观。此解为正。猪揩等譬止行者。大论三十释忍度中云。若人加恶如
猪揩金山。金体益真今譬安忍三障四魔
转增其寂。众流等者如大经云。众流入海
失本名字。万流咸会体无增损。九境弥趣止
体无亏。止寂于动动增于寂。故以猪流而
譬于动。复以金海而譬于寂。所以猪弥多
而金体不变。流弥趣而海性无增。薪炽等。
譬观行者多薪益猛。猛不择薪。魔障益
明。明不选境。风益求罗者。大论第七释佛
放光中。问。足下乃至肉髻。一一皆放六万
亿光。此犹可数。以此光照三千国土尚不
可满。何况十方。答。身光是诸光之本。从本
卷五 第 278c 页 T46-0278.png
流出无量光明。如迦罗求罗虫。其身微细
得风转大。乃至亦能吞啖一切。光亦如是
得可度机。转增无限。今亦如是。观力未成
所照未畅。触境成照其用转明。诸法生故
般若生。乃至非生非不生。故借求罗以喻
能所。观照于闇。闇增于明。故以薪风而譬
于暗。复以虫火而譬于明。所以薪唯多而
火相逾盛。风唯猛而虫身越大。此金刚下明
观成互益。初文且譬行解功深。金刚等者叹
解功深。止观解成割三惑阵。牢彊等者叹行
德远。止观行积越二死野。文选甘泉赋云。
览道德之精刚。刚即金石中坚也。阵陈也。
谓布列也。太公六韬中有天地人云鸟等
阵也。今金刚观无阵不破。既三惑俱摧。如
五阵咸败。郭外曰郊。郊外曰野。郭如三百。
郊如四百。野如五百。故破二死过于五百。
名为越野。若至初住行虽未极。且以中
行破彼同居方便二死。理虽无差然解藉
行满。得金刚名能割三惑。行藉解进。得
牢彊称能越二死。且寄随事得名不一。文
虽各说意实互资。慧净下明互资相。慧止
观解也。行止观行也。行得于解则行不惑。
解得于行则解有剋。故云慧净于行行进
于慧。照润下续举四譬以譬相资。解如日
照行如雨润。照润均等万物可成。行解无
偏众德可备。解如商主导行若商人达。有
导有达宝所可期。行解具足实相非远。解
净于行行则无瑕义之如莹。行严于解解
则可喜义之如饰。彼此互资故云交络。一
得风转大。乃至亦能吞啖一切。光亦如是
得可度机。转增无限。今亦如是。观力未成
所照未畅。触境成照其用转明。诸法生故
般若生。乃至非生非不生。故借求罗以喻
能所。观照于闇。闇增于明。故以薪风而譬
于暗。复以虫火而譬于明。所以薪唯多而
火相逾盛。风唯猛而虫身越大。此金刚下明
观成互益。初文且譬行解功深。金刚等者叹
解功深。止观解成割三惑阵。牢彊等者叹行
德远。止观行积越二死野。文选甘泉赋云。
览道德之精刚。刚即金石中坚也。阵陈也。
谓布列也。太公六韬中有天地人云鸟等
阵也。今金刚观无阵不破。既三惑俱摧。如
五阵咸败。郭外曰郊。郊外曰野。郭如三百。
郊如四百。野如五百。故破二死过于五百。
名为越野。若至初住行虽未极。且以中
行破彼同居方便二死。理虽无差然解藉
行满。得金刚名能割三惑。行藉解进。得
牢彊称能越二死。且寄随事得名不一。文
虽各说意实互资。慧净下明互资相。慧止
观解也。行止观行也。行得于解则行不惑。
解得于行则解有剋。故云慧净于行行进
于慧。照润下续举四譬以譬相资。解如日
照行如雨润。照润均等万物可成。行解无
偏众德可备。解如商主导行若商人达。有
导有达宝所可期。行解具足实相非远。解
净于行行则无瑕义之如莹。行严于解解
则可喜义之如饰。彼此互资故云交络。一
卷五 第 279a 页 T46-0279.png
体下重以此譬譬前三譬。虽曰互严不二
而二。恐疑行解如照润等。犹是异体。故约
一实而论行解。互相匠导还显于实。如体
二手秖是一体不二而二。还能净体二而不
二。非但下明化他得。妙行既满起教益他。
故云非但自行而已。即初住位。又精通下即
是起教。拓广也。大也。遮谓遮止即如四魔。
障谓障碍即如三障。三四皆实具如后说。
启开也。此约下根真出假位。中上不尔如
第六卷。自匠等者。匠者成物也。器之工师
也。明自他功成。若行解不周自他咸失。故
大师与吉藏书云。若有解无行不能伏
物。有行无解外阙化他。人师等者叹也。行
解具备堪为人师。是国之宝。后汉灵帝崩
后。献帝时有牟子深信佛宗。讥斥庄老著
论三卷三十七篇。第二十一救沙门谭是
非中。立问云。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又云。大辩若讷。又曰。君子耻言过行。设
沙门知至道何不坐而行之。空谭是非
虚论曲直。岂非德行之贼耶。答。老亦有
言。如其不言吾何述焉。知而不言不可也。
不知不言愚人也。能言不能行国之师也。
能行不能言国之用也。能行能言国之宝也。
三品之内唯不能言不能行。为国之贼。
今云自匠匠他。故云国宝。牟子又云。怀金
不现人。谁知其内有玮宝。披绣不出户。
孰知其内有文彩。马伏枥而不食则驽与
良同群。士含音而不谭则愚与智不分。今
之俗士智无髦俊。而欲不言辞。不说一夫
而二。恐疑行解如照润等。犹是异体。故约
一实而论行解。互相匠导还显于实。如体
二手秖是一体不二而二。还能净体二而不
二。非但下明化他得。妙行既满起教益他。
故云非但自行而已。即初住位。又精通下即
是起教。拓广也。大也。遮谓遮止即如四魔。
障谓障碍即如三障。三四皆实具如后说。
启开也。此约下根真出假位。中上不尔如
第六卷。自匠等者。匠者成物也。器之工师
也。明自他功成。若行解不周自他咸失。故
大师与吉藏书云。若有解无行不能伏
物。有行无解外阙化他。人师等者叹也。行
解具备堪为人师。是国之宝。后汉灵帝崩
后。献帝时有牟子深信佛宗。讥斥庄老著
论三卷三十七篇。第二十一救沙门谭是
非中。立问云。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又云。大辩若讷。又曰。君子耻言过行。设
沙门知至道何不坐而行之。空谭是非
虚论曲直。岂非德行之贼耶。答。老亦有
言。如其不言吾何述焉。知而不言不可也。
不知不言愚人也。能言不能行国之师也。
能行不能言国之用也。能行能言国之宝也。
三品之内唯不能言不能行。为国之贼。
今云自匠匠他。故云国宝。牟子又云。怀金
不现人。谁知其内有玮宝。披绣不出户。
孰知其内有文彩。马伏枥而不食则驽与
良同群。士含音而不谭则愚与智不分。今
之俗士智无髦俊。而欲不言辞。不说一夫
卷五 第 279b 页 T46-0279.png
而自若大辩。若斯之徒坐而得道者。如无
目欲视无耳欲听。岂不难乎。故今自行满
须以教利人。譬能说行堪为国宝。如春秋
中齐威王二十四年。魏王问齐王曰王之有
宝乎。答。无。魏王曰。寡人国虽尔乃有径
寸之珠十枚。照车前后各十二乘。何以万
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谓宝与
王宝异。有臣如檀子等。各守一隅则使楚
赵燕等不敢辄前。若守寇盗则路不拾遗。
以此为将则照千里。岂直十二乘车耶。魏
王惭而去。此即能说能行之国宝也。而复下
正明以佛乘为施。即能化之心。问。圆顿学
者元习无缘。岂至初住方云学佛。答。仰
慕极位云学佛耳。又策励中下令如行
说。如来亦以所證利人。故劝说證以益于
他。即是下譬也。若以权法化人法门虽开
不名倾藏。今于一心开利物门。倾秘密
藏示真实珠。心既不穷藏亦无量。藏既无
量珠则无边。含一切法故名为藏。理体无
缺譬之以珠。是则开示众生本有觉藏。非
馀外来。此珠等者。次重寄譬以叹体用。先
总约珠以叹于体。次别约譬以叹于用。初
文者此珠可譬妙体之内。行解因果一切具
足。放光譬慧。雨宝譬定。慧即智德。定即断
德。即定慧体也。此之二德即是自利利他二
德。智即自利。断即利他。此之自他二而不
二。以此三德为他说之。今叹所说云此
珠等也。照暗等者叹用也。言照暗者光之
力也。破他无明之暗。言丰乏者雨之力也。
目欲视无耳欲听。岂不难乎。故今自行满
须以教利人。譬能说行堪为国宝。如春秋
中齐威王二十四年。魏王问齐王曰王之有
宝乎。答。无。魏王曰。寡人国虽尔乃有径
寸之珠十枚。照车前后各十二乘。何以万
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谓宝与
王宝异。有臣如檀子等。各守一隅则使楚
赵燕等不敢辄前。若守寇盗则路不拾遗。
以此为将则照千里。岂直十二乘车耶。魏
王惭而去。此即能说能行之国宝也。而复下
正明以佛乘为施。即能化之心。问。圆顿学
者元习无缘。岂至初住方云学佛。答。仰
慕极位云学佛耳。又策励中下令如行
说。如来亦以所證利人。故劝说證以益于
他。即是下譬也。若以权法化人法门虽开
不名倾藏。今于一心开利物门。倾秘密
藏示真实珠。心既不穷藏亦无量。藏既无
量珠则无边。含一切法故名为藏。理体无
缺譬之以珠。是则开示众生本有觉藏。非
馀外来。此珠等者。次重寄譬以叹体用。先
总约珠以叹于体。次别约譬以叹于用。初
文者此珠可譬妙体之内。行解因果一切具
足。放光譬慧。雨宝譬定。慧即智德。定即断
德。即定慧体也。此之二德即是自利利他二
德。智即自利。断即利他。此之自他二而不
二。以此三德为他说之。今叹所说云此
珠等也。照暗等者叹用也。言照暗者光之
力也。破他无明之暗。言丰乏者雨之力也。
卷五 第 279c 页 T46-0279.png
丰彼法财之乏。言朗夜者转释照暗。言济
穷者转释丰乏。展转相生以下释上定慧
相即。破惑具德智断俱时。驰二轮下譬功
成有至也。二轮远运譬定慧横周。两翅高升
譬定慧竖极。翥者鼓翅飞也。故雪山大士
被帝释试之。看其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以
不。如车有二轮则能运载。鸟有二翅堪任
飞升。虽见持戒未知其人有深智不。经
中本譬乘戒具足。今借以譬定慧同时。玉润
等者譬止观行成功能外彰。玉润譬止德碧
鲜譬观德。刘子云。山抱玉而草木润焉。川
著珠而岸不枯焉。淮南子亦云。泉有珠岸
不枯。碧者。山海经云。高山多青碧。郭璞云。
碧者玉也。说文云。青者美色也。鲜者好色也。
亦如松竹冬色青青。并色鲜之貌。有人云。
止观解行如玉润碧鲜。此未善文旨。此中
意云。由前行解止观成就。功能外彰自他俱
益。若还秖作行解释者。文何烦杂。香城下
明法恩难报。既行解成就知荷佛恩深。如
投身粉骨未足酬德。香城者。以波崙菩
萨修见无竭出髓卖身。亦如雪山童子见
于罗刹投身酬偈。其痴钝等者。次明自他
之失。并阙前妙解妙行故也。初明自行失
者明无信故。又如法华云。诸子于后饮他
毒药失本心故。饮他见思之毒五浊障重
故云深入。以毒深故失菩提心。以无信故
如象无钩。既无信钩故听不能解。故大经
二十三云。譬如醉象狂逸暴恶多欲杀害。
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拓其鼻。即时调顺
穷者转释丰乏。展转相生以下释上定慧
相即。破惑具德智断俱时。驰二轮下譬功
成有至也。二轮远运譬定慧横周。两翅高升
譬定慧竖极。翥者鼓翅飞也。故雪山大士
被帝释试之。看其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以
不。如车有二轮则能运载。鸟有二翅堪任
飞升。虽见持戒未知其人有深智不。经
中本譬乘戒具足。今借以譬定慧同时。玉润
等者譬止观行成功能外彰。玉润譬止德碧
鲜譬观德。刘子云。山抱玉而草木润焉。川
著珠而岸不枯焉。淮南子亦云。泉有珠岸
不枯。碧者。山海经云。高山多青碧。郭璞云。
碧者玉也。说文云。青者美色也。鲜者好色也。
亦如松竹冬色青青。并色鲜之貌。有人云。
止观解行如玉润碧鲜。此未善文旨。此中
意云。由前行解止观成就。功能外彰自他俱
益。若还秖作行解释者。文何烦杂。香城下
明法恩难报。既行解成就知荷佛恩深。如
投身粉骨未足酬德。香城者。以波崙菩
萨修见无竭出髓卖身。亦如雪山童子见
于罗刹投身酬偈。其痴钝等者。次明自他
之失。并阙前妙解妙行故也。初明自行失
者明无信故。又如法华云。诸子于后饮他
毒药失本心故。饮他见思之毒五浊障重
故云深入。以毒深故失菩提心。以无信故
如象无钩。既无信钩故听不能解。故大经
二十三云。譬如醉象狂逸暴恶多欲杀害。
有调象师以大铁钩。钩拓其鼻。即时调顺
卷五 第 280a 页 T46-0280.png
恶心都息。众生亦尔。以烦恼故多造众恶。
诸大菩萨以佛法钩拓之。令闻法者因之
而住。以是义故听法因缘近大涅槃。当知
宿世有闻法钩。故令此生听则可解。乏智
慧眼等者。转释无解。故大品云。须以智慧
眼观知诸法实。故知凡夫生盲二乘眇目。外
听不解由内无智眼。无智眼故闻亦不
别。举身等者并譬无行。无行故不能断
惑故云不前。痹湿病也。及癞并譬不觉不
解故不知。宿谤大乘故行解全阙馀殃尚
积名大罪人。为是等说还增谤罪则有损
无益。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故云
何劳为说。设下纵释。设谓假设借使厌世
不能求大。故经云。非我佣力得物之处。攀
附等者举类證释。厌大习小如弃根本
而附枝叶。故大品云。弃深般若波罗蜜如
舍根本。而习二乘所应行经。如攀枝叶。
是为魔事。攀叶则堕。捉干则固。执无常枝
则堕二乘地。捉大乘干菩提心固。狗狎作
务者。大品云。善男子。亲近馀经不学般若。
如狗不从大家乞食。反从作务者索。是
菩萨魔事。菩萨亦尔。舍深般若取二乘所
应行经。是为魔事。大论解云。有人先于声
闻法中受戒。后见深般若。仍著先所学而
舍般若。又有声闻弟子。先学般若不解义
趣不得滋味。尚以声闻经求道。复有声
闻先学般若。复欲信受馀声闻经。毁般若
言。是经先后无定义不相应。故舍之去。声
闻法中何法不有。六足毗昙即是般若。五部
诸大菩萨以佛法钩拓之。令闻法者因之
而住。以是义故听法因缘近大涅槃。当知
宿世有闻法钩。故令此生听则可解。乏智
慧眼等者。转释无解。故大品云。须以智慧
眼观知诸法实。故知凡夫生盲二乘眇目。外
听不解由内无智眼。无智眼故闻亦不
别。举身等者并譬无行。无行故不能断
惑故云不前。痹湿病也。及癞并譬不觉不
解故不知。宿谤大乘故行解全阙馀殃尚
积名大罪人。为是等说还增谤罪则有损
无益。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故云
何劳为说。设下纵释。设谓假设借使厌世
不能求大。故经云。非我佣力得物之处。攀
附等者举类證释。厌大习小如弃根本
而附枝叶。故大品云。弃深般若波罗蜜如
舍根本。而习二乘所应行经。如攀枝叶。
是为魔事。攀叶则堕。捉干则固。执无常枝
则堕二乘地。捉大乘干菩提心固。狗狎作
务者。大品云。善男子。亲近馀经不学般若。
如狗不从大家乞食。反从作务者索。是
菩萨魔事。菩萨亦尔。舍深般若取二乘所
应行经。是为魔事。大论解云。有人先于声
闻法中受戒。后见深般若。仍著先所学而
舍般若。又有声闻弟子。先学般若不解义
趣不得滋味。尚以声闻经求道。复有声
闻先学般若。复欲信受馀声闻经。毁般若
言。是经先后无定义不相应。故舍之去。声
闻法中何法不有。六足毗昙即是般若。五部
卷五 第 280b 页 T46-0280.png
律藏即是尸罗。阿毗昙中分别禅义即是三
昧。本生经中赞忍进等。即是六度足也。今文
玩下之言并具论中诸意。敬猕猴等者。有人
不识猴及帝释。曾闻人说天帝飞行。后于
林中见群猕猴。谓是帝释而生敬重便为
作礼。宗瓦砾等者。亦是大经春池喻意。又
攀附枝叶及宗瓦砾如不识法。狗狎作
务及敬猕猴如不识人。又一种禅人下次
明化他人法俱失。密引慧闻已前诸失显
得一往斥其不达障难。尚失于小。况复大
耶。于中先明人非。不达等者。以不能用
化他安心六十四番。是故成失。况复九乘等
耶。体心等者明化他法非。虽体达如空非
体法实智。虽推踏不受非无作舍觉。虽调
和融通非混同法界。虽觉察求觅非反照
心源。虽泯然亡离非契理寂灭。虽了本无
生非智鉴妙境。如此等用非不一途。故
云一辙。辙者车行迹也。故知此等永迷十观
及所观境。障难万途等者双斥自他。如下十
境互发。既其不了。自判判他一切俱失。盲
跛等者。无解如盲无行如跛。师既若是
弟子可知。故俱堕落。此借百论外人被破。
乃自救云。若神无触身不应到。身神相假
能有所到。如盲跛相假能有远至。今一人
具二一步不前。次瞽蹶者重释前譬。无目
曰瞽足跛曰蹶。既盲且跛而复夜游。无解
无行失佛教日游无明夜。不应下总结非
器。不应对上无行解人说妙解行。高尚者
如前有信有行解者。即高尚此文。卑劣者
昧。本生经中赞忍进等。即是六度足也。今文
玩下之言并具论中诸意。敬猕猴等者。有人
不识猴及帝释。曾闻人说天帝飞行。后于
林中见群猕猴。谓是帝释而生敬重便为
作礼。宗瓦砾等者。亦是大经春池喻意。又
攀附枝叶及宗瓦砾如不识法。狗狎作
务及敬猕猴如不识人。又一种禅人下次
明化他人法俱失。密引慧闻已前诸失显
得一往斥其不达障难。尚失于小。况复大
耶。于中先明人非。不达等者。以不能用
化他安心六十四番。是故成失。况复九乘等
耶。体心等者明化他法非。虽体达如空非
体法实智。虽推踏不受非无作舍觉。虽调
和融通非混同法界。虽觉察求觅非反照
心源。虽泯然亡离非契理寂灭。虽了本无
生非智鉴妙境。如此等用非不一途。故
云一辙。辙者车行迹也。故知此等永迷十观
及所观境。障难万途等者双斥自他。如下十
境互发。既其不了。自判判他一切俱失。盲
跛等者。无解如盲无行如跛。师既若是
弟子可知。故俱堕落。此借百论外人被破。
乃自救云。若神无触身不应到。身神相假
能有所到。如盲跛相假能有远至。今一人
具二一步不前。次瞽蹶者重释前譬。无目
曰瞽足跛曰蹶。既盲且跛而复夜游。无解
无行失佛教日游无明夜。不应下总结非
器。不应对上无行解人说妙解行。高尚者
如前有信有行解者。即高尚此文。卑劣者
卷五 第 280c 页 T46-0280.png
如向无信无解行者。必轻劣斯教。
○开章
可见。所言止观开为十者。应言止观所观
开之为十。但是文略故但云止观。又此十境
即是前文所显之体。前约所显能摄故立体
名。今对能观所发故立境名。又前从理说
故体唯一。今从事边故境有十。事即理故。
故一一境皆不思议。理即事故。故一一境相
别不同。此中文十义十。意令所观同成一
实。及显能观唯在一极。亦可义十。如分别
中亦可义三。谓翻三障即三德故。次生起
中意者。由观阴入生下九境。能所相扶次
第出生。而成十意。然此生起且附文相。一
家著述凡立章门无不生起。若依下文十
境互发。则无复次第。此则从行。文具二义
十中居初。大品云声闻依念处等者引證次
义。故大品及大般若。凡列法门无不皆以
五阴为首。五阴秖是念处境耳。又行人下是
现前义。下文料简用此二义。言重担者。五
阴是担。生死重沓故名为重。凡夫不舍二乘
不荷。菩萨之人能舍能荷。以能舍故永弃
生死。以能荷故却入生死。是故菩萨舍担
能担。行人亦尔。为舍为荷是故须观。后发
异相等者。十境之中。阴具二义。必须在初。
馀九既因观阴而生别为次第。如下所列。
今家用此十法为境。不同常途别立清净
真如无生无漏。如是观者。如离此空别更
求空。今依经准行以阴为首。下之九境随
发而观。一一皆用十乘观法。老子尚知观
身为患。而世间人保护秽身。他求净理。失
○开章
可见。所言止观开为十者。应言止观所观
开之为十。但是文略故但云止观。又此十境
即是前文所显之体。前约所显能摄故立体
名。今对能观所发故立境名。又前从理说
故体唯一。今从事边故境有十。事即理故。
故一一境皆不思议。理即事故。故一一境相
别不同。此中文十义十。意令所观同成一
实。及显能观唯在一极。亦可义十。如分别
中亦可义三。谓翻三障即三德故。次生起
中意者。由观阴入生下九境。能所相扶次
第出生。而成十意。然此生起且附文相。一
家著述凡立章门无不生起。若依下文十
境互发。则无复次第。此则从行。文具二义
十中居初。大品云声闻依念处等者引證次
义。故大品及大般若。凡列法门无不皆以
五阴为首。五阴秖是念处境耳。又行人下是
现前义。下文料简用此二义。言重担者。五
阴是担。生死重沓故名为重。凡夫不舍二乘
不荷。菩萨之人能舍能荷。以能舍故永弃
生死。以能荷故却入生死。是故菩萨舍担
能担。行人亦尔。为舍为荷是故须观。后发
异相等者。十境之中。阴具二义。必须在初。
馀九既因观阴而生别为次第。如下所列。
今家用此十法为境。不同常途别立清净
真如无生无漏。如是观者。如离此空别更
求空。今依经准行以阴为首。下之九境随
发而观。一一皆用十乘观法。老子尚知观
身为患。而世间人保护秽身。他求净理。失
卷五 第 281a 页 T46-0281.png
之甚矣。夫五阴下明因阴后生于烦恼。言
阴与四大合者。恐此文误。应云阴与四
分合也。报法五阴无始时来未曾离染。若
不观阴则顺烦恼。故云若不观察等。如闭
舟下为未观举譬。譬兼两意。初为不观
顺流作譬。若其下为因观阴动烦恼境
逆流作譬。回溯如观阴。始觉驰流如发
烦恼。舟者所以水载也。奔者。尔雅云。大路
曰奔中庭曰走。奔是走之盛貌也。随之而
不知去疾。迸者散走也。随去速疾如散走
也。溯者逆流也。既观下合观阴譬。四大下
明观烦恼次生病患。身病即是前之阴境。
心病即是前烦恼境。无始常与病身相随。未
曾违逆故名为等。亦是先述不观。故云情
中不觉。今大分下明因观前二而动病患。
大谓四大且指色阴。以馀四阴转成烦恼。
称为四分故云大分。分谓四分即前烦恼。
前已观阴复观烦恼。故云俱观。由此二观
击动于色。故云冲击脉藏。具如第八卷释。
以冲击故令四时脉与五藏违。亦是五行
相剋名违。故四毒蛇偏起成病。无量诸业下
因观三境以生诸业。亦初明不观故不
发。故寻常散善不发业相。今修下正明因
观以发业相。健谓已观大分。病谓已观病
境。三皆曾观故云不亏。因观动业故云动
生死轮。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
之轮名生死轮。故大论云。生死轮载人诸烦
恼结杂。旷野自在转无能禁止者。先世业自
作转为种种形。业力为最大世界中第一。
阴与四大合者。恐此文误。应云阴与四
分合也。报法五阴无始时来未曾离染。若
不观阴则顺烦恼。故云若不观察等。如闭
舟下为未观举譬。譬兼两意。初为不观
顺流作譬。若其下为因观阴动烦恼境
逆流作譬。回溯如观阴。始觉驰流如发
烦恼。舟者所以水载也。奔者。尔雅云。大路
曰奔中庭曰走。奔是走之盛貌也。随之而
不知去疾。迸者散走也。随去速疾如散走
也。溯者逆流也。既观下合观阴譬。四大下
明观烦恼次生病患。身病即是前之阴境。
心病即是前烦恼境。无始常与病身相随。未
曾违逆故名为等。亦是先述不观。故云情
中不觉。今大分下明因观前二而动病患。
大谓四大且指色阴。以馀四阴转成烦恼。
称为四分故云大分。分谓四分即前烦恼。
前已观阴复观烦恼。故云俱观。由此二观
击动于色。故云冲击脉藏。具如第八卷释。
以冲击故令四时脉与五藏违。亦是五行
相剋名违。故四毒蛇偏起成病。无量诸业下
因观三境以生诸业。亦初明不观故不
发。故寻常散善不发业相。今修下正明因
观以发业相。健谓已观大分。病谓已观病
境。三皆曾观故云不亏。因观动业故云动
生死轮。业相是能运。生死是所运。载生死
之轮名生死轮。故大论云。生死轮载人诸烦
恼结杂。旷野自在转无能禁止者。先世业自
作转为种种形。业力为最大世界中第一。
卷五 第 281b 页 T46-0281.png
或善萌等者。明业相起损益不同。初句是善
习因萌生相也。恶坏下明恶习因坏灭相也。
善示下明善报果相也。恶来下明恶报果
相也。以恶下明因观于业而生魔事。文中
但作生后之相。阙于不观不发。因观乃发
之相。若望前文应云无始时来但顺有漏。
纵善生恶灭。犹随魔界。今观于业令恶灭
故。顺于涅槃。以善生故顺于菩提。魔惧出
境方作留难。亦可由观三境。虽生事善
亦顺菩提。虽灭事恶。亦顺涅槃。以恶动
故双牒前文习报二恶。以善生故亦双牒
前文习报二善。若善灭恶生顺魔界故。不
为留难。若过下明由观魔故出生诸禅。亦
应云若不观察宿习不现。由用观故。即
是现在行力所致。故动宿习有诸禅现。味
净横竖。具如下禅境中明。禅有下明禅后
发见。逸者纵恣也。若识下明见后生慢。用
观观见见心暂息。故无智者谓得涅槃。故
增上慢人非全无法。但是不了法门大小
阶位深浅。滥生矜高名增上慢。于增上法
未得谓得而慢于他。此但通举上慢之相。
从小乘下别出大小各有其相。初小乘中
横计四禅为四果者。已如前说。大乘亦有
魔来与记者。明大乘中因记生慢。故大品
不和合品云。魔作比丘到菩萨所。作如是
言。若菩萨于般若作證。得须陀洹乃至支
佛。论七十七同。论八十又云。魔语菩萨。汝
于诸佛受菩提记。父母兄弟姊妹等名某。若
受著者成增上慢。身子舍眼等者。身子退
习因萌生相也。恶坏下明恶习因坏灭相也。
善示下明善报果相也。恶来下明恶报果
相也。以恶下明因观于业而生魔事。文中
但作生后之相。阙于不观不发。因观乃发
之相。若望前文应云无始时来但顺有漏。
纵善生恶灭。犹随魔界。今观于业令恶灭
故。顺于涅槃。以善生故顺于菩提。魔惧出
境方作留难。亦可由观三境。虽生事善
亦顺菩提。虽灭事恶。亦顺涅槃。以恶动
故双牒前文习报二恶。以善生故亦双牒
前文习报二善。若善灭恶生顺魔界故。不
为留难。若过下明由观魔故出生诸禅。亦
应云若不观察宿习不现。由用观故。即
是现在行力所致。故动宿习有诸禅现。味
净横竖。具如下禅境中明。禅有下明禅后
发见。逸者纵恣也。若识下明见后生慢。用
观观见见心暂息。故无智者谓得涅槃。故
增上慢人非全无法。但是不了法门大小
阶位深浅。滥生矜高名增上慢。于增上法
未得谓得而慢于他。此但通举上慢之相。
从小乘下别出大小各有其相。初小乘中
横计四禅为四果者。已如前说。大乘亦有
魔来与记者。明大乘中因记生慢。故大品
不和合品云。魔作比丘到菩萨所。作如是
言。若菩萨于般若作證。得须陀洹乃至支
佛。论七十七同。论八十又云。魔语菩萨。汝
于诸佛受菩提记。父母兄弟姊妹等名某。若
受著者成增上慢。身子舍眼等者。身子退
卷五 第 281c 页 T46-0281.png
大已后更经生死。义如见慢。小习若起先
破见慢。故云见慢若静等也。大品云等者。
并且引于习小而已。次大品云有菩萨下。明
生谤者。如大品云。不久行者闻深般若
起谤堕泥犁中。随喜品云。若菩萨不久行
六度。不多供养佛。不种善根不随善友。
不善自性空等取相回向。不应为如是
菩萨说深般若。乃至种智十八空等。如
是菩萨闻必起谤。具如前信谤品等。故三
藏菩萨外凡。及第二僧祇尚有谤义。内凡之
人及第三祇方乃不谤。别教初心不谤者。
教诠中道中道理深。知此深理故且免谤。
此等下判三菩萨并属于权。此十下判境
位也。前八在凡可见。后二言在圣人方便
者。既是圆教实道方便。方便望实名实为
圣。圆是圣法令成极圣。人得圣法故云圣
人。故知十境位并在凡。阴入下判境阴显。
则阴入境显。馀九境隐。又馀之九境发者则
显。未发者隐。又八下判境近远。烦恼等七
转观犹难。故名为远。后之二境借使未观已
成方便。故名为近。又烦恼等去真犹遥。何
况中道。故名为远。后二不尔。是故名近。又
若不下欲明互发先述其意。恐后发得不
知进否。故须预说令识相貌。又此十发文
虽标十。义乃二十名十双故。纵除第十亦
有十八。互发下正明互发。先列章门。前九
相对故云九双。后二不对但云七只。七只
秖是三四一双。十中一一皆遍十境。又前之
九双正辨互发。后一但是收摄十境。判属魔
破见慢。故云见慢若静等也。大品云等者。
并且引于习小而已。次大品云有菩萨下。明
生谤者。如大品云。不久行者闻深般若
起谤堕泥犁中。随喜品云。若菩萨不久行
六度。不多供养佛。不种善根不随善友。
不善自性空等取相回向。不应为如是
菩萨说深般若。乃至种智十八空等。如
是菩萨闻必起谤。具如前信谤品等。故三
藏菩萨外凡。及第二僧祇尚有谤义。内凡之
人及第三祇方乃不谤。别教初心不谤者。
教诠中道中道理深。知此深理故且免谤。
此等下判三菩萨并属于权。此十下判境
位也。前八在凡可见。后二言在圣人方便
者。既是圆教实道方便。方便望实名实为
圣。圆是圣法令成极圣。人得圣法故云圣
人。故知十境位并在凡。阴入下判境阴显。
则阴入境显。馀九境隐。又馀之九境发者则
显。未发者隐。又八下判境近远。烦恼等七
转观犹难。故名为远。后之二境借使未观已
成方便。故名为近。又烦恼等去真犹遥。何
况中道。故名为远。后二不尔。是故名近。又
若不下欲明互发先述其意。恐后发得不
知进否。故须预说令识相貌。又此十发文
虽标十。义乃二十名十双故。纵除第十亦
有十八。互发下正明互发。先列章门。前九
相对故云九双。后二不对但云七只。七只
秖是三四一双。十中一一皆遍十境。又前之
九双正辨互发。后一但是收摄十境。判属魔
卷五 第 282a 页 T46-0282.png
障。次第者下释十双也。初次不次各有三
义。然初二对即三止观。此不论于现在修
观。直是所发三相不同。故不同前大意中
三。并结现文成三种相。今言不次法者。皆
是法界名为不次。发修二种不名为顿。但
为相对辨异如文。又发修易见故在前释。
法义稍广故在后释。初文法者举文自为十。
例亦应更云阴入为法界者也。所言眼等
为寂静门者。具如第四卷引。何须舍此等
者。不同二乘舍此生死求彼涅槃。箧谓笥
也。盛宝之箧故云宝箧。此经能盛实相宝
故。方丈托疾者。净名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
慈宁不垂悯。佛知其念。夙鉴机缘。命诸
声闻及诸菩萨。咸述昔屈皆辞不堪。时会
因兹闻被弹事。复闻文殊受命问疾。虽
承佛旨仍叹难酬。大众由斯钦风慕德。
无数千万随从往观。已为诸来国王大臣。因
疾广谭无常速朽。文殊才至述佛遣命。然
后自问疾之生灭。大士广答调伏慰喻。广说
菩萨不思议事。及观众生为毕竟空。佛道
斯通不二门启。室纳高座香饭普熏。令招
去华之讥。致受礼座之屈。二大士纵辩非
二乘所知。叹仰大乘成生酥益。及诸大士
咸会醍醐。斯教得兴皆由托疾。疾益既毕
推功有归。还诣庵园复宗印定。以能因时
观己他疾皆法界故。至果能以疾益于他。
故使净名疾为化道。一切诸法悉在疾中。
如唐请菩提像。使王策亲至其室。既致敬
已欲题壁记。壁乃目前久行不至。息心欲
义。然初二对即三止观。此不论于现在修
观。直是所发三相不同。故不同前大意中
三。并结现文成三种相。今言不次法者。皆
是法界名为不次。发修二种不名为顿。但
为相对辨异如文。又发修易见故在前释。
法义稍广故在后释。初文法者举文自为十。
例亦应更云阴入为法界者也。所言眼等
为寂静门者。具如第四卷引。何须舍此等
者。不同二乘舍此生死求彼涅槃。箧谓笥
也。盛宝之箧故云宝箧。此经能盛实相宝
故。方丈托疾者。净名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
慈宁不垂悯。佛知其念。夙鉴机缘。命诸
声闻及诸菩萨。咸述昔屈皆辞不堪。时会
因兹闻被弹事。复闻文殊受命问疾。虽
承佛旨仍叹难酬。大众由斯钦风慕德。
无数千万随从往观。已为诸来国王大臣。因
疾广谭无常速朽。文殊才至述佛遣命。然
后自问疾之生灭。大士广答调伏慰喻。广说
菩萨不思议事。及观众生为毕竟空。佛道
斯通不二门启。室纳高座香饭普熏。令招
去华之讥。致受礼座之屈。二大士纵辩非
二乘所知。叹仰大乘成生酥益。及诸大士
咸会醍醐。斯教得兴皆由托疾。疾益既毕
推功有归。还诣庵园复宗印定。以能因时
观己他疾皆法界故。至果能以疾益于他。
故使净名疾为化道。一切诸法悉在疾中。
如唐请菩提像。使王策亲至其室。既致敬
已欲题壁记。壁乃目前久行不至。息心欲
卷五 第 282b 页 T46-0282.png
出近远如初。叹不思议踪今犹未灭。双林
现病者。佛在双林因告背痛。托纯陀请住
广开常宗。奇斥夺三修敷扬三点。答三十
六问演五行十功德。六师翻邪十仙受道。
如是等教现病斯兴。业为法界中引法华
者。罪福是业。由深达故故名法界。十方即
十界。由达十界即法界故。见界理周名为
深达。初文真也。空业破诸业故云此业能
破业。次若众生下假业也。即于空业遍达
诸业。故以此业立于假业。次业与不业下。
观业中道。业即是假不业是空。假业名缚空
业名脱。双非二边皆不可得。普门示现等
者引物偏好且对三文。若现六界为缚。
现二乘界名脱。佛菩萨界为双照缚脱。自
非證得法华三昧不思议身自在之业。安能
现此三十三身。非缚非脱而现缚脱。何啻
等者。啻者犹多也。方等师外其德犹多。何者。
世方等师但秖须判有漏业相。尚不能达
业空业假。况复业中。今达业法界。何啻堪
为世方等师。设有等者。既观法界魔亦本
如。设使于行犹有魔者。如药涂屣堪任乘
御。魔事如屣。圆观如涂。观魔即如。名堪
乘御。能观心性等者。观三毒性尚名上定。
况观禅心为法界耶。以邪入正者。邪即是
正见即法界。于见不动亦复如是。经文犹
总。若分别者具如上文忏净中说。以见为门
结前以邪相也。门名能通。以邪入正即能
通义。以见为侍结前于见不动。净名云。菩
萨于诸见而不动。于生死而不舍。即侍
现病者。佛在双林因告背痛。托纯陀请住
广开常宗。奇斥夺三修敷扬三点。答三十
六问演五行十功德。六师翻邪十仙受道。
如是等教现病斯兴。业为法界中引法华
者。罪福是业。由深达故故名法界。十方即
十界。由达十界即法界故。见界理周名为
深达。初文真也。空业破诸业故云此业能
破业。次若众生下假业也。即于空业遍达
诸业。故以此业立于假业。次业与不业下。
观业中道。业即是假不业是空。假业名缚空
业名脱。双非二边皆不可得。普门示现等
者引物偏好且对三文。若现六界为缚。
现二乘界名脱。佛菩萨界为双照缚脱。自
非證得法华三昧不思议身自在之业。安能
现此三十三身。非缚非脱而现缚脱。何啻
等者。啻者犹多也。方等师外其德犹多。何者。
世方等师但秖须判有漏业相。尚不能达
业空业假。况复业中。今达业法界。何啻堪
为世方等师。设有等者。既观法界魔亦本
如。设使于行犹有魔者。如药涂屣堪任乘
御。魔事如屣。圆观如涂。观魔即如。名堪
乘御。能观心性等者。观三毒性尚名上定。
况观禅心为法界耶。以邪入正者。邪即是
正见即法界。于见不动亦复如是。经文犹
总。若分别者具如上文忏净中说。以见为门
结前以邪相也。门名能通。以邪入正即能
通义。以见为侍结前于见不动。净名云。菩
萨于诸见而不动。于生死而不舍。即侍
卷五 第 282c 页 T46-0282.png
者义。凡言侍者能随顺人。见随观转任观
所照。见即法界无处不随。还是烦恼耳者。
略判同异。别说则慢有八种。此属增上。烦
恼中利钝不专增上。今从通说亦属烦恼。
无慢空也。大慢假也。真出假位现种种形
调伏众生。故名大慢。大经三十云。菩萨若
见众生有憍慢者。现为大慢。双非属中例
应可见。若但见于空等者。但深观空空体本
妙。众生情隔谓空不空。故今达空即是法
界。从空所现即是俗也。对空不空三谛义
足。底恶等者。底恶即是阴等八境。下劣二乘。
即二乘境尚是法界。况三菩萨。又菩萨下重
寄权实以显三谛。权是俗。实是真。双非显
中。是一一下结如文。杂不杂中言适发阴
入者。但发阴解亦名为发。交横并沓者。交
互而起为交横。双双俱起名之为并。相次
而起名之为沓。又复并者必在同类。如禅
与见烦恼与禅。不可并起。馀例可知。次不
次杂不杂皆论具不具者。次具可知。不次
具者。虽见诸境无非法界。所起亦有具不
具故。所起杂二义准知。言总别者。总谓
总都。都起十境故名总具。虽具起十。于
一一中头数不足名总不具。总中欠一故
名为别。别中又欠名别不具。九中一一复头
数不足名别不具。故下成不成中。指此文
云具不具中止明头数。今明体分始终者。
于头数中皆有始终。次明横竖中。云通
名背舍名横法者。以禅望禅名之为横。
又初禅中具有根本味净等法。故名为横。然
所照。见即法界无处不随。还是烦恼耳者。
略判同异。别说则慢有八种。此属增上。烦
恼中利钝不专增上。今从通说亦属烦恼。
无慢空也。大慢假也。真出假位现种种形
调伏众生。故名大慢。大经三十云。菩萨若
见众生有憍慢者。现为大慢。双非属中例
应可见。若但见于空等者。但深观空空体本
妙。众生情隔谓空不空。故今达空即是法
界。从空所现即是俗也。对空不空三谛义
足。底恶等者。底恶即是阴等八境。下劣二乘。
即二乘境尚是法界。况三菩萨。又菩萨下重
寄权实以显三谛。权是俗。实是真。双非显
中。是一一下结如文。杂不杂中言适发阴
入者。但发阴解亦名为发。交横并沓者。交
互而起为交横。双双俱起名之为并。相次
而起名之为沓。又复并者必在同类。如禅
与见烦恼与禅。不可并起。馀例可知。次不
次杂不杂皆论具不具者。次具可知。不次
具者。虽见诸境无非法界。所起亦有具不
具故。所起杂二义准知。言总别者。总谓
总都。都起十境故名总具。虽具起十。于
一一中头数不足名总不具。总中欠一故
名为别。别中又欠名别不具。九中一一复头
数不足名别不具。故下成不成中。指此文
云具不具中止明头数。今明体分始终者。
于头数中皆有始终。次明横竖中。云通
名背舍名横法者。以禅望禅名之为横。
又初禅中具有根本味净等法。故名为横。然
卷五 第 283a 页 T46-0283.png
以味望净虽有浅深并在初禅。故名为
横。言发七背舍名横不具者。灭受想中
阙此一故。馀法例者从如发四禅下。借禅
例释横竖等相。自馀九境准禅应知。然馀
境中虽有横竖不及禅中最为委悉。欲
略说者。初阴入境既不论发不论横竖具
不具等。次烦恼中利钝使足名为横具。利中
单复讫至无言。名为竖具。钝中刹那至重
三毒。名为竖具。不具比说。病中四大五藏及
鬼魔等。名之为横。相生相剋名之为竖。具
与不具比说可知。业中蔽度相对名之为
竖。蔽度彼彼各自相望。名之为横。魔中三
种名之为横。先恶后善及堕二乘。名之为
竖。见中具起外及佛法。名之为竖。四句四
门相望为横。慢中谓得诸禅。名之为横。谓
得初果乃至四果。名之为竖。二乘中四谛
相望。名之为横。因缘相望。名之为竖。又二
乘相望。名之为竖。又四谛中二二相望。及
因缘中以智望境。亦名为横。菩萨中当位
自行。名之为横。三教相望。名之为竖。修不
修者。下文云作意不作意名异义同。如下
烦恼境中说者。下烦恼境无修发句。但有
烦恼诸法及法身等。各三十六。今但指彼句
法为例。法则不同。若欲分别三十六句。先
识修发各四句相。一句各四成三十二。修发
二四各初二句意义可知。各下二句应须略
辨。初修后不修名第三句。一向缘理名第
四句。初修后不成名第三句。发时缘理名
第四句。用此参互成三十二。问。下之九境
横。言发七背舍名横不具者。灭受想中
阙此一故。馀法例者从如发四禅下。借禅
例释横竖等相。自馀九境准禅应知。然馀
境中虽有横竖不及禅中最为委悉。欲
略说者。初阴入境既不论发不论横竖具
不具等。次烦恼中利钝使足名为横具。利中
单复讫至无言。名为竖具。钝中刹那至重
三毒。名为竖具。不具比说。病中四大五藏及
鬼魔等。名之为横。相生相剋名之为竖。具
与不具比说可知。业中蔽度相对名之为
竖。蔽度彼彼各自相望。名之为横。魔中三
种名之为横。先恶后善及堕二乘。名之为
竖。见中具起外及佛法。名之为竖。四句四
门相望为横。慢中谓得诸禅。名之为横。谓
得初果乃至四果。名之为竖。二乘中四谛
相望。名之为横。因缘相望。名之为竖。又二
乘相望。名之为竖。又四谛中二二相望。及
因缘中以智望境。亦名为横。菩萨中当位
自行。名之为横。三教相望。名之为竖。修不
修者。下文云作意不作意名异义同。如下
烦恼境中说者。下烦恼境无修发句。但有
烦恼诸法及法身等。各三十六。今但指彼句
法为例。法则不同。若欲分别三十六句。先
识修发各四句相。一句各四成三十二。修发
二四各初二句意义可知。各下二句应须略
辨。初修后不修名第三句。一向缘理名第
四句。初修后不成名第三句。发时缘理名
第四句。用此参互成三十二。问。下之九境
卷五 第 283b 页 T46-0283.png
不发无修。何故十境皆云修发。答。此须分
别。若观阴发阴是通修通发。观阴发九是
通修别发。若观烦恼发下八境。是别修别
发。若观烦恼而生阴解。是别修通发。又若
观通途烦恼而发宿习烦恼。亦名通修别
发。若观宿习贪欲而发宿习瞋恚。亦名别
修别发。又若观阴入阴解未起是修而不
发。若发生阴解及下九境未能进观。名
发而不修。亦修亦发不修不发。准此可
知。又若观通途烦恼而发宿习烦恼。亦名
修发。馀九亦尔。故下九境名为修发。况复
随人作意欲修有发不发。故亦九境通名
修发。修发既成十六句。发修又成一十六
句。并根本四句合为三十六句。然须思择
使义不滥。益不益者。问。何故善恶俱论损
益。答。以随宿习诸境轻重。及现观力纯杂
不同。是故各有损益差别。于中应须先判
善恶次辨损益。如阴入境体是无记不论
善恶。因观无记发于善恶。用观不同则
有损益。若烦恼慢病通皆是恶。禅及后二通
皆是善。业魔见境通善不善。如业中六度
为善六蔽为恶。魔现恶相及令堕恶。即是
恶摄。若现善相及令堕善。并二乘等即是
善也。见中外外以恶为本。亦能起善。附佛
法起以善为本。亦有于恶。次明损益者。
照即是观静即是止。虽具善恶然由观力。
若观善恶如众流入海风益求罗。则一向
为益。随境而转妨修止观。则一向为损。故
卷初云。随之牵人向恶道等。虽损止观复
别。若观阴发阴是通修通发。观阴发九是
通修别发。若观烦恼发下八境。是别修别
发。若观烦恼而生阴解。是别修通发。又若
观通途烦恼而发宿习烦恼。亦名通修别
发。若观宿习贪欲而发宿习瞋恚。亦名别
修别发。又若观阴入阴解未起是修而不
发。若发生阴解及下九境未能进观。名
发而不修。亦修亦发不修不发。准此可
知。又若观通途烦恼而发宿习烦恼。亦名
修发。馀九亦尔。故下九境名为修发。况复
随人作意欲修有发不发。故亦九境通名
修发。修发既成十六句。发修又成一十六
句。并根本四句合为三十六句。然须思择
使义不滥。益不益者。问。何故善恶俱论损
益。答。以随宿习诸境轻重。及现观力纯杂
不同。是故各有损益差别。于中应须先判
善恶次辨损益。如阴入境体是无记不论
善恶。因观无记发于善恶。用观不同则
有损益。若烦恼慢病通皆是恶。禅及后二通
皆是善。业魔见境通善不善。如业中六度
为善六蔽为恶。魔现恶相及令堕恶。即是
恶摄。若现善相及令堕善。并二乘等即是
善也。见中外外以恶为本。亦能起善。附佛
法起以善为本。亦有于恶。次明损益者。
照即是观静即是止。虽具善恶然由观力。
若观善恶如众流入海风益求罗。则一向
为益。随境而转妨修止观。则一向为损。故
卷初云。随之牵人向恶道等。虽损止观复
卷五 第 283c 页 T46-0283.png
宜以观照其昏障。或宜以止寂其散障。故
前文云以观观昏。以止止散等。此则诸境
损复名益。障而非障即此意也。若诸境起
不复修观。但倚此境以为自得。此则益复
名损。例之可知。后之二境虽有损义观道
易正。互损互益及俱损益例此可知。难易
中亦言善恶者。如损益中说。但须更辨难
易相耳。莫谬去取者。即初文云不可随不
可畏也。皆以止观研之者。即初文云以观
观昏等也。乃至十法出没研覈。次明三障
中云二乘等是业障者。有出世业且属业
摄。又思力胜故。亦得名业。又二乘亦是无
漏业成。菩萨境者。三人不同三藏有漏。通初
二地同于三藏。三地已上同于学人。八地已
上同无学人。成漏无漏业。别教住行望通
教说。十向非漏非无漏业。登地證同不名
为境。分别虽尔。若据为障并在初心。义
通于后故此分别。若尔。前五是有漏应是
有漏业。亦是业障摄。答。通论十境者无不
具三障。今且随名便及随增胜说。若以
馀境望自名为报阴及以烦恼等。是故今别
以二乘及菩萨名为业障摄。又此无漏等并
据宿因。若先已證则应出界。那更于今方
复论发。况复望圆名之为障。故云不至
五品六根。次释四魔中。业禅二乘菩萨行阴
摄者。业中善业及以禅等。并起善行故属
于行。况行阴中所摄宽多。故小乘中通大地
十。大善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小烦
恼地十。及十四不相应行。大乘中遍行五。别
前文云以观观昏。以止止散等。此则诸境
损复名益。障而非障即此意也。若诸境起
不复修观。但倚此境以为自得。此则益复
名损。例之可知。后之二境虽有损义观道
易正。互损互益及俱损益例此可知。难易
中亦言善恶者。如损益中说。但须更辨难
易相耳。莫谬去取者。即初文云不可随不
可畏也。皆以止观研之者。即初文云以观
观昏等也。乃至十法出没研覈。次明三障
中云二乘等是业障者。有出世业且属业
摄。又思力胜故。亦得名业。又二乘亦是无
漏业成。菩萨境者。三人不同三藏有漏。通初
二地同于三藏。三地已上同于学人。八地已
上同无学人。成漏无漏业。别教住行望通
教说。十向非漏非无漏业。登地證同不名
为境。分别虽尔。若据为障并在初心。义
通于后故此分别。若尔。前五是有漏应是
有漏业。亦是业障摄。答。通论十境者无不
具三障。今且随名便及随增胜说。若以
馀境望自名为报阴及以烦恼等。是故今别
以二乘及菩萨名为业障摄。又此无漏等并
据宿因。若先已證则应出界。那更于今方
复论发。况复望圆名之为障。故云不至
五品六根。次释四魔中。业禅二乘菩萨行阴
摄者。业中善业及以禅等。并起善行故属
于行。况行阴中所摄宽多。故小乘中通大地
十。大善地十。大烦恼地六。大不善地二。小烦
恼地十。及十四不相应行。大乘中遍行五。别
卷五 第 284a 页 T46-0284.png
境五。大善地十一。随烦恼二十。不定四。大
小乘中诸心所法。除受想已并行阴摄。故善
业等并为大善及通大地不相应行等之所
摄也。馀者并在烦恼魔中之所摄也。问。俱
舍中云。蕴不摄无为。何以行阴摄于二乘
菩萨两境。答。彼明取阴不摄无为。今明未
證实道之前仍属于阴。现在发习犹是有
为。魔名等者。夺慧命故破法身故。问。何以
止属于身。答。若福慧相对。止即属福福属
于身。若智断相对。断属解脱。解脱现身调
伏众生。若尔。但属应身何关法身。答。止体
寂故即是法身。观体用故即是般若。况三身
体一。应即法故。魔名磨讹等者。古译经论魔
字从石。自梁武来谓魔能恼人字宜从鬼。
故使近代释字训家释从鬼者。云释典所
出。故今释魔通存两意。若云夺者即从鬼
义。若云磨讹是从石义。若准此义讹字从
金谓去锐也。能摧止观利用故也。若从言
者谓伪谬耳。诗云。人之讹言苟亦无信。若
存言义复顺从鬼。现无漏像而宣谬言。
由伪无信逸止暗观。又讹动也则通二义。
从石从鬼通皆动坏止观二法。次问下料
简。问可见。答中次出九双。即以初二对三
止观。当知秖是望昔宿习非为现修。故现
修文无复三义。是则下七但是分别前二对
耳。皆有次及不次及以杂故。昔因缘中杂毒
等者。问。前句云昔因今缘。此句何以因缘
在昔。答。以今修行望昔习种故昔为因。
今助发者故今为缘。若过现各论皆具因
小乘中诸心所法。除受想已并行阴摄。故善
业等并为大善及通大地不相应行等之所
摄也。馀者并在烦恼魔中之所摄也。问。俱
舍中云。蕴不摄无为。何以行阴摄于二乘
菩萨两境。答。彼明取阴不摄无为。今明未
證实道之前仍属于阴。现在发习犹是有
为。魔名等者。夺慧命故破法身故。问。何以
止属于身。答。若福慧相对。止即属福福属
于身。若智断相对。断属解脱。解脱现身调
伏众生。若尔。但属应身何关法身。答。止体
寂故即是法身。观体用故即是般若。况三身
体一。应即法故。魔名磨讹等者。古译经论魔
字从石。自梁武来谓魔能恼人字宜从鬼。
故使近代释字训家释从鬼者。云释典所
出。故今释魔通存两意。若云夺者即从鬼
义。若云磨讹是从石义。若准此义讹字从
金谓去锐也。能摧止观利用故也。若从言
者谓伪谬耳。诗云。人之讹言苟亦无信。若
存言义复顺从鬼。现无漏像而宣谬言。
由伪无信逸止暗观。又讹动也则通二义。
从石从鬼通皆动坏止观二法。次问下料
简。问可见。答中次出九双。即以初二对三
止观。当知秖是望昔宿习非为现修。故现
修文无复三义。是则下七但是分别前二对
耳。皆有次及不次及以杂故。昔因缘中杂毒
等者。问。前句云昔因今缘。此句何以因缘
在昔。答。以今修行望昔习种故昔为因。
今助发者故今为缘。若过现各论皆具因
卷五 第 284b 页 T46-0284.png
缘。并以内心为因。知识教等以之为缘。故
前后二文各随一义意亦无殊。若宿生来唯
为菩提虽有魔等。名为不杂。若兼名利
纵有二乘菩萨佛境。亦名为杂。所因等者
谓所依也。宿依何境依者则久。又所依中
有彊有弱。故依彊弱有久不久。言粗细住
乃至四禅者。以四禅等阶级多故。故寄禅
判。言云云者。乃至味净及念佛等。传论彊
弱。又十境中见慢二乘菩萨。多依于禅。魔
属未到。烦恼业慢或禅后发。故得以禅判
其彊弱。善易发等者。善恶亦准损益中判。
复以根遮四句判其难易。恶欲灭等四句
判更不更者。初句表恶欲灭。故云告谢。
如恶人共住。今欲永去。故云告谢。次善欲
下表善欲生。故云相知。如良客初来。必先
造主。故云相知。此善恶相一度来已不复更
来。即是恶灭善生之相。次善欲下表善欲灭。
如遇吉知凶应求势助。故云求救。见此
相已勤策身口。次恶欲下表恶欲生。如窃
为恶求私轻罚恕免官刑。故云求受。见
此相已愿今身偿不恶道受。此善恶相来
已复来。即是恶生善灭之相。言四更者明
数来不已。尽去声呼。有人以第一第四平
声呼。第二第三去声呼。甚失甚失。此中皆须
口决等者。用道智法眼方可判他。若阙自
力亦须凭教。如无文据仰推先达。凡情辄
判误累后生。故再诫云慎之勤之。谓慎勿
谬判。勤加自行保重所受。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一
前后二文各随一义意亦无殊。若宿生来唯
为菩提虽有魔等。名为不杂。若兼名利
纵有二乘菩萨佛境。亦名为杂。所因等者
谓所依也。宿依何境依者则久。又所依中
有彊有弱。故依彊弱有久不久。言粗细住
乃至四禅者。以四禅等阶级多故。故寄禅
判。言云云者。乃至味净及念佛等。传论彊
弱。又十境中见慢二乘菩萨。多依于禅。魔
属未到。烦恼业慢或禅后发。故得以禅判
其彊弱。善易发等者。善恶亦准损益中判。
复以根遮四句判其难易。恶欲灭等四句
判更不更者。初句表恶欲灭。故云告谢。
如恶人共住。今欲永去。故云告谢。次善欲
下表善欲生。故云相知。如良客初来。必先
造主。故云相知。此善恶相一度来已不复更
来。即是恶灭善生之相。次善欲下表善欲灭。
如遇吉知凶应求势助。故云求救。见此
相已勤策身口。次恶欲下表恶欲生。如窃
为恶求私轻罚恕免官刑。故云求受。见
此相已愿今身偿不恶道受。此善恶相来
已复来。即是恶生善灭之相。言四更者明
数来不已。尽去声呼。有人以第一第四平
声呼。第二第三去声呼。甚失甚失。此中皆须
口决等者。用道智法眼方可判他。若阙自
力亦须凭教。如无文据仰推先达。凡情辄
判误累后生。故再诫云慎之勤之。谓慎勿
谬判。勤加自行保重所受。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一
卷五 第 284c 页 T46-0284.png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二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私料简中都十六番问答。初一问答总
问诸境何故但十。如阴入境诸阴不同。烦
恼种别亦复无量。诸病诸业乃至两教二乘
方便正行。三教菩萨诸位不同。故云法若尘
沙境何定十。答意者实如所问。法性如地
种子如境。观行如雨发如抽芽。略以数法
且至于十。次问十境下有九问答。为成通
别四句故也。初通问起。次答中先答通句。
文自为十。于初阴境义亦通十。但依二义
阴必居初。下文虽云别当其首。此中文意
且顺于通。行人通以阴身为始。诸经通以
阴为观初。阴色在初故云诸经皆从色起。
非但阴通于十。乃至菩萨义并通十。此中
通者但据名通其义犹别。且如十境通得
名阴。而从因果别阴等异。故义本别。阴境
既尔。馀九亦然。初通名阴者。以阴为本阴
境也。烦恼及业名为阴因。病为阴患。魔为
阴主。不欲令人出三界故。禅为善阴。且
对十境故禅为善阴。若通论者。欲六人四
乃至念处诸教伏位。并善阴摄。今以二乘
为别阴等故不依通。见慢两境名又阴因。
因义同前文在后列。故云又耳。二乘菩萨
虽未出界。义违生死内外不同。异于前
八故云别也。又此境若发。界外阴摄故名为
别。十义虽殊通未离阴。摄别从通故通名
卷五 第 285a 页 T46-0285.png
阴。九境摄别意亦如之。禅是无动等业者。
对欲界动故云无动。业为烦恼用者。烦恼
无业则无至于来果之用。续无动业文乘
便释之。故云业是烦恼用也。文意正言禅
是烦恼用也虽在界系乃有长时受乐之
用。故云用也。魔统欲界等者。虽统欲界意
欲令人增三界结。释梵二主并有统领。皆
佛弟子厌患生死。故不得名烦恼主也。言
别烦恼者。发出世心虽有烦恼不同前
七。故名为别。此从因判也。若从果判。前七
有通惑。后二有别惑。义通因果文意从因。
又从果中复应须简三种菩萨。如三藏菩
萨未破通惑。亦名为别。是故应从初义
为正。王今病重等者。阇王意以身疮为病。
如来耆婆以逆为病。问。阇王但有害父一
逆。云何言五。答。一在五摄故总云五。逆即
是业故业亦名病。魔能作病者。魔不疾人
色身报命。但妒有道化其民属。今言病者。
冀因身病退菩提道。三灾为外病者明禅
亦名病。灾患是病之别名。洪范五行云。凡
有害者皆名为灾。春秋传曰。天反时为灾。
又传例曰。天火曰灾。虽有此说然实不识
天之所在灾之分齐。故知非彼儒宗所论。
俱舍云。要七火一水七水火后风。经七火灾
次一水灾。如是经于七七火灾七七水灾。
又更次第经七火灾。方一风灾。总成八七五
十六火又一七水一个风灾。何故尔耶。火至
初禅水至二禅风至三禅。二禅坏时初禅
必坏。三禅坏时初二必坏。是故劫劫皆坏
对欲界动故云无动。业为烦恼用者。烦恼
无业则无至于来果之用。续无动业文乘
便释之。故云业是烦恼用也。文意正言禅
是烦恼用也虽在界系乃有长时受乐之
用。故云用也。魔统欲界等者。虽统欲界意
欲令人增三界结。释梵二主并有统领。皆
佛弟子厌患生死。故不得名烦恼主也。言
别烦恼者。发出世心虽有烦恼不同前
七。故名为别。此从因判也。若从果判。前七
有通惑。后二有别惑。义通因果文意从因。
又从果中复应须简三种菩萨。如三藏菩
萨未破通惑。亦名为别。是故应从初义
为正。王今病重等者。阇王意以身疮为病。
如来耆婆以逆为病。问。阇王但有害父一
逆。云何言五。答。一在五摄故总云五。逆即
是业故业亦名病。魔能作病者。魔不疾人
色身报命。但妒有道化其民属。今言病者。
冀因身病退菩提道。三灾为外病者明禅
亦名病。灾患是病之别名。洪范五行云。凡
有害者皆名为灾。春秋传曰。天反时为灾。
又传例曰。天火曰灾。虽有此说然实不识
天之所在灾之分齐。故知非彼儒宗所论。
俱舍云。要七火一水七水火后风。经七火灾
次一水灾。如是经于七七火灾七七水灾。
又更次第经七火灾。方一风灾。总成八七五
十六火又一七水一个风灾。何故尔耶。火至
初禅水至二禅风至三禅。二禅坏时初禅
必坏。三禅坏时初二必坏。是故劫劫皆坏
卷五 第 285b 页 T46-0285.png
初禅。为顺初禅一劫寿故。必经八劫方至
二禅。为顺二禅第三天中八劫寿故。风灾
必经六十四劫方至三禅。为顺三禅第三
天寿。是故初禅内觉观患。外有火灾二禅内
有喜患外有水灾。三禅内有乐患外有风
灾。四禅无患故亦无灾。今云喘息喜乐者。
对第四禅无喘息故。下三通有喘息等也。
文阙觉观略云喜乐。二乘菩萨是空病者。
此三菩萨既未见中。故与二乘同有空病。
言空病亦空者。引净名證。空是病故故云
空病。空病须空故云亦空。即是中空空于
偏空。故云亦空。烦恼见慢是业本者。本因
也。因于此三各能作业。二乘菩萨无漏业
者。亦如前简。馀者行阴魔摄者。行摄法宽。
是故馀者尽摄其中。即是阴魔摄也。烦恼见
慢等亦名禅者。禅秖是定。既通心数亦有定
名。此定复通烦恼见慢。故此等三俱名禅
也。魔是未到定果者。此未到地亦得名定。
得此定已舍寿生彼故云定果。二乘菩萨
净禅者。大经既以根本四禅名为中定。故
今将此以为净禅。净禅通属上定所摄。是
故次释上定摄于二乘菩萨。中下二定摄馀
八境。然禅境中唯以根本属中定摄。特胜
通明应两句摄。九想已去并上定摄。馀之
七境并下定摄。言三定者。大经二十五。善
男子。一切众生具足三定。谓上中下。上定
者谓佛性。中定者一切众生具足初禅。有
因缘故则能修习。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数定
摄。然下八境实属善恶。今以八境望心数
二禅。为顺二禅第三天中八劫寿故。风灾
必经六十四劫方至三禅。为顺三禅第三
天寿。是故初禅内觉观患。外有火灾二禅内
有喜患外有水灾。三禅内有乐患外有风
灾。四禅无患故亦无灾。今云喘息喜乐者。
对第四禅无喘息故。下三通有喘息等也。
文阙觉观略云喜乐。二乘菩萨是空病者。
此三菩萨既未见中。故与二乘同有空病。
言空病亦空者。引净名證。空是病故故云
空病。空病须空故云亦空。即是中空空于
偏空。故云亦空。烦恼见慢是业本者。本因
也。因于此三各能作业。二乘菩萨无漏业
者。亦如前简。馀者行阴魔摄者。行摄法宽。
是故馀者尽摄其中。即是阴魔摄也。烦恼见
慢等亦名禅者。禅秖是定。既通心数亦有定
名。此定复通烦恼见慢。故此等三俱名禅
也。魔是未到定果者。此未到地亦得名定。
得此定已舍寿生彼故云定果。二乘菩萨
净禅者。大经既以根本四禅名为中定。故
今将此以为净禅。净禅通属上定所摄。是
故次释上定摄于二乘菩萨。中下二定摄馀
八境。然禅境中唯以根本属中定摄。特胜
通明应两句摄。九想已去并上定摄。馀之
七境并下定摄。言三定者。大经二十五。善
男子。一切众生具足三定。谓上中下。上定
者谓佛性。中定者一切众生具足初禅。有
因缘故则能修习。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数定
摄。然下八境实属善恶。今以八境望心数
卷五 第 285c 页 T46-0285.png
定通有定名。故用大地通心数摄。以大地
定通善通恶故。经释上定虽云在佛。中
定既云在于初禅。故今通将二乘菩萨名
为上定。阴入我见众生见摄者。若通论者。十
六知见不离阴入。今从别说故总揽阴名
为众生。横计阴者名之为我。所揽所计名
为阴入。烦恼具五见者。如九十八使中五
见具足。此九十八通名烦恼。故云烦恼摄
五见也。病寿者命者见者。命计连续寿计
一期。寻常虽计病时最切。恐连持断恐一
期短。从彊而说故对斯二。业禅等作者戒取
见者。计我能有所作及修禅定。故名作者
禅非出道计为出道。故名戒取。魔为欲主
谓驱策由我名使作者。苦乐由我名使受
者。令其后世还在欲界名使起者。又生死
秖是边见摄者。生死秖是阴入初后。重释属
边故云又也。于生计常于死计断。故名
为边。慢即我见摄者。由我故慢。故慢属我。
二乘菩萨曲见摄者。非圆直道故名为曲。
大经云。若见菩萨从兜率下纳妃生子。逾
城出家乃至入灭。是名二乘曲见。虽标二
乘实兼教道。如为地前菩萨现身名为报
身非自受用。权示他身非真实故。义当
于曲。此十六知见文在大品大论广解。今但
对八。馀未对者摄在八中。谓生者见。计能
生众生如父母生子。二养育见计我能养
他。三众数见。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四人见。计我是行人。五受者见。计我后身
当受果报。六起者见。计我能造后世果报。
定通善通恶故。经释上定虽云在佛。中
定既云在于初禅。故今通将二乘菩萨名
为上定。阴入我见众生见摄者。若通论者。十
六知见不离阴入。今从别说故总揽阴名
为众生。横计阴者名之为我。所揽所计名
为阴入。烦恼具五见者。如九十八使中五
见具足。此九十八通名烦恼。故云烦恼摄
五见也。病寿者命者见者。命计连续寿计
一期。寻常虽计病时最切。恐连持断恐一
期短。从彊而说故对斯二。业禅等作者戒取
见者。计我能有所作及修禅定。故名作者
禅非出道计为出道。故名戒取。魔为欲主
谓驱策由我名使作者。苦乐由我名使受
者。令其后世还在欲界名使起者。又生死
秖是边见摄者。生死秖是阴入初后。重释属
边故云又也。于生计常于死计断。故名
为边。慢即我见摄者。由我故慢。故慢属我。
二乘菩萨曲见摄者。非圆直道故名为曲。
大经云。若见菩萨从兜率下纳妃生子。逾
城出家乃至入灭。是名二乘曲见。虽标二
乘实兼教道。如为地前菩萨现身名为报
身非自受用。权示他身非真实故。义当
于曲。此十六知见文在大品大论广解。今但
对八。馀未对者摄在八中。谓生者见。计能
生众生如父母生子。二养育见计我能养
他。三众数见。计我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四人见。计我是行人。五受者见。计我后身
当受果报。六起者见。计我能造后世果报。
卷五 第 286a 页 T46-0286.png
七知者见。计我五根能知五尘。八见者见。
计我根尘能见于色及起邪见。列名次第
具如经论及法界次第中。向随义引不依
次第。前八外者若将入前八见中者。生者养
育摄入魔境。魔虽不同梵王所计。气类大
同。众数摄入阴境。受者起者摄入业境。人
及知者见者摄入烦恼境。阴入我慢摄者。执
我我所名为我慢。俱舍文同阴即我所能计
即我。烦恼即慢慢者。俱舍云。于他胜谓己
等名为过慢。与烦恼义同。病不如慢者。
论云。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名为卑慢。如病
不如他而犹生慢。业禅憍慢者。论云。于等
谓等。虽然齐等心高举故。故名为慢。等皆
得禅无不自举。故自矜曰憍。陵他曰慢。
魔见大慢者。论云。于他胜谓己胜名慢过
慢。如来实胜于佛亦慢。增上慢者。论云。未
得谓得。二乘菩萨位居未极。此境起时未
能用观。正当增上。论七慢中唯阙邪慢。谓
于有德人中谓己有德。亦可将入魔见二
境。以彼二境不尊他故。通称二乘中。以
四谛四念处摄九境者。因缘四谛但是总
别四谛摄法名义稍便。故但语四谛不云
因缘。阴入全是四念处境。是则苦谛。四念摄
阴入境。又以四念处体别。别对者。病患即
为身受念摄。亦属苦谛。禅即法念受念即
属集谛。净禅亦为道谛所摄。烦恼见慢禅
及业相习因之中心王。即心念处集谛摄。诸
心所及业习因中心所。并魔并法念处集谛
摄。菩萨法念处道灭谛摄。以法念中摄法宽
计我根尘能见于色及起邪见。列名次第
具如经论及法界次第中。向随义引不依
次第。前八外者若将入前八见中者。生者养
育摄入魔境。魔虽不同梵王所计。气类大
同。众数摄入阴境。受者起者摄入业境。人
及知者见者摄入烦恼境。阴入我慢摄者。执
我我所名为我慢。俱舍文同阴即我所能计
即我。烦恼即慢慢者。俱舍云。于他胜谓己
等名为过慢。与烦恼义同。病不如慢者。
论云。于多分胜谓己少劣名为卑慢。如病
不如他而犹生慢。业禅憍慢者。论云。于等
谓等。虽然齐等心高举故。故名为慢。等皆
得禅无不自举。故自矜曰憍。陵他曰慢。
魔见大慢者。论云。于他胜谓己胜名慢过
慢。如来实胜于佛亦慢。增上慢者。论云。未
得谓得。二乘菩萨位居未极。此境起时未
能用观。正当增上。论七慢中唯阙邪慢。谓
于有德人中谓己有德。亦可将入魔见二
境。以彼二境不尊他故。通称二乘中。以
四谛四念处摄九境者。因缘四谛但是总
别四谛摄法名义稍便。故但语四谛不云
因缘。阴入全是四念处境。是则苦谛。四念摄
阴入境。又以四念处体别。别对者。病患即
为身受念摄。亦属苦谛。禅即法念受念即
属集谛。净禅亦为道谛所摄。烦恼见慢禅
及业相习因之中心王。即心念处集谛摄。诸
心所及业习因中心所。并魔并法念处集谛
摄。菩萨法念处道灭谛摄。以法念中摄法宽
卷五 第 286b 页 T46-0286.png
多。谓有为无为。若论念处境属蕴义边。念
处即不摄于无为法也。故但在四谛之中
苦谛所摄。故云四念四谛摄也。又总对者
但以念处境苦谛摄。观念处智道谛摄。如
此对者念处但摄阴入禅定二乘菩萨四境。
具斯多意故开合解之。若更约九念处中。
前七属方便即后二境所用。若摄前八应
如前释。思之可见。四弘摄九者。四谛既为
四弘之境。依前分别亦应可解问境法
名但通等者。此下四问皆以别难通。初问意
者。境法及名既并互通。能观行人为亦通
不。法谓十境当体。名谓法上之名。以此十
法通未离阴。乃至通名菩萨之法。是名法
通。文云通称阴入乃至通称菩萨。是为名
通。法名既通。是故更问能行行人。为亦通
不。答意者即以俱通而为答也。何者。前之
九境未发心。前尚名菩萨。故菩萨境而得
通馀。是故文中且举九境。通称菩萨。是则
当知行人亦通。言未发心名菩萨者。此据
理性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岂非菩萨。问。境
名容通。法云何通。答。名召于法其名既通。
其法不隔。通称二乘等者。法华论有四种声
闻。谓住果应化退菩提增上慢。今云佛道
即是应化。言增上慢摄下八者。二乘正当
住果故也。今论境发非前八境。复非菩萨
义同住果。退菩提心亦在下九。若退为二
乘。则二乘境摄。若退圆入偏仍属菩萨境
也。若大小都失方在下八。禅中复应分漏
无漏。以对十境须审思之。言佛道者。且
处即不摄于无为法也。故但在四谛之中
苦谛所摄。故云四念四谛摄也。又总对者
但以念处境苦谛摄。观念处智道谛摄。如
此对者念处但摄阴入禅定二乘菩萨四境。
具斯多意故开合解之。若更约九念处中。
前七属方便即后二境所用。若摄前八应
如前释。思之可见。四弘摄九者。四谛既为
四弘之境。依前分别亦应可解问境法
名但通等者。此下四问皆以别难通。初问意
者。境法及名既并互通。能观行人为亦通
不。法谓十境当体。名谓法上之名。以此十
法通未离阴。乃至通名菩萨之法。是名法
通。文云通称阴入乃至通称菩萨。是为名
通。法名既通。是故更问能行行人。为亦通
不。答意者即以俱通而为答也。何者。前之
九境未发心。前尚名菩萨。故菩萨境而得
通馀。是故文中且举九境。通称菩萨。是则
当知行人亦通。言未发心名菩萨者。此据
理性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岂非菩萨。问。境
名容通。法云何通。答。名召于法其名既通。
其法不隔。通称二乘等者。法华论有四种声
闻。谓住果应化退菩提增上慢。今云佛道
即是应化。言增上慢摄下八者。二乘正当
住果故也。今论境发非前八境。复非菩萨
义同住果。退菩提心亦在下九。若退为二
乘。则二乘境摄。若退圆入偏仍属菩萨境
也。若大小都失方在下八。禅中复应分漏
无漏。以对十境须审思之。言佛道者。且
卷五 第 286c 页 T46-0286.png
约发心终非圆极。次一问答。答中合字解
义。即以义别名通为答。初问云通是无常
不者。问前十境既得通称二乘菩萨。八非
三乘得称三乘。二非无常是无常不。答意
者。八非三乘三乘收尽。二非无常有无常
义。故引宝性出三界外犹有无常。菩萨尚
尔。况二乘耶。故后二境通是无常。次问答。答
中分字解义。初问通是有漏不者。复以
前八重难后二。若许无常无常即漏。何故
向引宝性论言住无漏界。答意者。通皆是
漏。有义不同。降佛已来皆名为漏。有义异
者。十境别故。阴至见慢有界内漏。二乘菩
萨有界外漏。内外不同故云有异。彼宝性
论言无漏者。望内得名。若于界外仍名为
漏。无常倒义亦复如是。于彼是倒于此不
倒。若以大法形之则内外俱漏。次一问答
中初问通是偏真不者。以二乘境难馀九
境。后二非有漏通得名有漏。二乘是偏真。
馀九应偏真。答中亦分字为答。仍未会圆。
故通是偏。真有差别故云真异。二乘菩萨
有界外真。馀之八境有界内真。次问答者。
问中云通义可领者。如前所释境法名人。
乃至无常有漏偏真亦通十境。为一向通
亦有别耶。答者。不同本别何须更问。故云
十境即是别义。此等三问为成下三句也。
此即第二别句竟也。次复有下即第三句不
更别问。于答别中便即释出故云复有亦
通亦别。于中复更分别亦通亦别。与是通
是别。虽俱属第三句而不无同异。初阴入
义。即以义别名通为答。初问云通是无常
不者。问前十境既得通称二乘菩萨。八非
三乘得称三乘。二非无常是无常不。答意
者。八非三乘三乘收尽。二非无常有无常
义。故引宝性出三界外犹有无常。菩萨尚
尔。况二乘耶。故后二境通是无常。次问答。答
中分字解义。初问通是有漏不者。复以
前八重难后二。若许无常无常即漏。何故
向引宝性论言住无漏界。答意者。通皆是
漏。有义不同。降佛已来皆名为漏。有义异
者。十境别故。阴至见慢有界内漏。二乘菩
萨有界外漏。内外不同故云有异。彼宝性
论言无漏者。望内得名。若于界外仍名为
漏。无常倒义亦复如是。于彼是倒于此不
倒。若以大法形之则内外俱漏。次一问答
中初问通是偏真不者。以二乘境难馀九
境。后二非有漏通得名有漏。二乘是偏真。
馀九应偏真。答中亦分字为答。仍未会圆。
故通是偏。真有差别故云真异。二乘菩萨
有界外真。馀之八境有界内真。次问答者。
问中云通义可领者。如前所释境法名人。
乃至无常有漏偏真亦通十境。为一向通
亦有别耶。答者。不同本别何须更问。故云
十境即是别义。此等三问为成下三句也。
此即第二别句竟也。次复有下即第三句不
更别问。于答别中便即释出故云复有亦
通亦别。于中复更分别亦通亦别。与是通
是别。虽俱属第三句而不无同异。初阴入
卷五 第 287a 页 T46-0287.png
境具二义故名亦通亦别。何者。身本观初。
二义异九故名亦别。复使阴义通入馀九。
复令馀九通得名阴。故名亦通。馀之九境
阙二义故。但得诸境展转相异。名为是别。
展转互通。故名是通。是则一法自具二义。故
云亦通亦别。一法两向对他故二。但云是
通是别。言二义者。一者别当其首。二者与
九互通。所言两向及对他者。异他故别。通
他故通。阴境非无异他之别。此别犹通。独
有别当其首全异馀九。故云亦别。以此亦
别对于互通。故云亦通。馀九不然是故但
云是通是别。以无初之二义故也。下之九
境发可为观。不发何所观。故阙初义。诸
教所列不以为初。阙第二义。无此二义不
名亦别。既非亦别不成亦通。若尔下将
烦恼病患以难阴入。此之二境亦具二义
何独阴入。何者。烦恼亦是诸法之本。难同
初义。元为治惑难同次义。病境亦尔。病身
四大难同初义。元为治病难同次义。答意
者。初明烦恼无二义中。遮用大经以伏
难。难云。若也烦恼不得以为诸法本者。何
故经云烦恼与身虽无先后。要因烦恼而
得有身。当知烦恼定为身本何关阴入为
观本耶。故今遮云言因烦恼而有身者。烦
恼已属过去世摄。云何更得以为观境。虽
元为治惑岂可治于已谢之惑。是故烦恼
二义全阙。况过去惑亦由身有。是故诸教并
初观阴。以现在惑计阴生故。但令观阴惑
则不生。病不恒起下答病无二义。可见。此
二义异九故名亦别。复使阴义通入馀九。
复令馀九通得名阴。故名亦通。馀之九境
阙二义故。但得诸境展转相异。名为是别。
展转互通。故名是通。是则一法自具二义。故
云亦通亦别。一法两向对他故二。但云是
通是别。言二义者。一者别当其首。二者与
九互通。所言两向及对他者。异他故别。通
他故通。阴境非无异他之别。此别犹通。独
有别当其首全异馀九。故云亦别。以此亦
别对于互通。故云亦通。馀九不然是故但
云是通是别。以无初之二义故也。下之九
境发可为观。不发何所观。故阙初义。诸
教所列不以为初。阙第二义。无此二义不
名亦别。既非亦别不成亦通。若尔下将
烦恼病患以难阴入。此之二境亦具二义
何独阴入。何者。烦恼亦是诸法之本。难同
初义。元为治惑难同次义。病境亦尔。病身
四大难同初义。元为治病难同次义。答意
者。初明烦恼无二义中。遮用大经以伏
难。难云。若也烦恼不得以为诸法本者。何
故经云烦恼与身虽无先后。要因烦恼而
得有身。当知烦恼定为身本何关阴入为
观本耶。故今遮云言因烦恼而有身者。烦
恼已属过去世摄。云何更得以为观境。虽
元为治惑岂可治于已谢之惑。是故烦恼
二义全阙。况过去惑亦由身有。是故诸教并
初观阴。以现在惑计阴生故。但令观阴惑
则不生。病不恒起下答病无二义。可见。此
卷五 第 287b 页 T46-0287.png
下无问便即释出第四句相。皆不思议者。
如不次第无非法界。更复与谁以论通别。
一阴一切阴者。具如不思议境说。文但举阴
不语馀九者。阴既遍摄。九从阴生例阴亦
应一惑一切惑。一切惑一惑非一非一切。乃
至菩萨一愿一切愿。一切愿一愿非一非一
切。次一问答独问阴境。馀之九境从发受
名。皆有别称。阴解起时亦是发得。应别立
名。答意者。于阴生解虽是发得。无九相
故还属于阴。如烦恼起观于烦恼而生圆
解。此解起时亦无别称。今亦如是。此解生
已生执起爱。若病若业受别名者。自由执
等非关阴解。是故阴解不受别名。故云若
解发等也。此则下略判位次功能。言气分
者。即入五品之前相也。但得下结判。因于
阴解而生别相。虽亦阴摄而不得名亦通
亦别。言但得通别等者。但得是通是别也。
此解起时义同后九。同是发得故亦通九是
通是别。又非阴境故不同阴亦通亦别。问
条然别不等者。如前答问十境不同即别
义也。此别仍通故更问云。亦有十境条然永
别。不互通耶。答文具出条然别相。条谓条
科。即十科永异。四念阴别者。若但云阴阴名
尚通。若云四念观阴乃至无我观界。则不
得名阴因别阴等也。言空聚者。净名云。
乐观内入如空聚。大经云。如空聚落。远望
谓有。近看则无。入亦如是。凡夫谓有智者
知无。无我观界者。大经云。著我多者则为
分别十八界法。一一界中求我叵得。五停
如不次第无非法界。更复与谁以论通别。
一阴一切阴者。具如不思议境说。文但举阴
不语馀九者。阴既遍摄。九从阴生例阴亦
应一惑一切惑。一切惑一惑非一非一切。乃
至菩萨一愿一切愿。一切愿一愿非一非一
切。次一问答独问阴境。馀之九境从发受
名。皆有别称。阴解起时亦是发得。应别立
名。答意者。于阴生解虽是发得。无九相
故还属于阴。如烦恼起观于烦恼而生圆
解。此解起时亦无别称。今亦如是。此解生
已生执起爱。若病若业受别名者。自由执
等非关阴解。是故阴解不受别名。故云若
解发等也。此则下略判位次功能。言气分
者。即入五品之前相也。但得下结判。因于
阴解而生别相。虽亦阴摄而不得名亦通
亦别。言但得通别等者。但得是通是别也。
此解起时义同后九。同是发得故亦通九是
通是别。又非阴境故不同阴亦通亦别。问
条然别不等者。如前答问十境不同即别
义也。此别仍通故更问云。亦有十境条然永
别。不互通耶。答文具出条然别相。条谓条
科。即十科永异。四念阴别者。若但云阴阴名
尚通。若云四念观阴乃至无我观界。则不
得名阴因别阴等也。言空聚者。净名云。
乐观内入如空聚。大经云。如空聚落。远望
谓有。近看则无。入亦如是。凡夫谓有智者
知无。无我观界者。大经云。著我多者则为
分别十八界法。一一界中求我叵得。五停
卷五 第 287c 页 T46-0287.png
心烦恼别者。五停所治各各不同。岂更得
名烦恼果等。八念病别者。修九想怖令修
八念。以怖为病尚不同于四大不调。岂同
逆病及禅病等。十善业别者。十中三业所对
各别。尚非十恶。岂同无漏及无动等。五系
魔别者。四依所诫及楞严力制。不同阴魔行
阴等魔。故大经四依品中。四依菩萨驱逐魔
云。天魔波旬若更来者。当以五系系缚于
汝。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
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
处如理治于见魔。故首楞严中。舍利子问
佛。说此三昧不为诸魔之所恼不。佛言。
欲见诸魔衰恼事不。唯然欲见。放眉间光
见一切魔皆被五系。舍利弗言。是谁所作。
佛言。是首楞严三昧之力。但有说是三昧
之处。魔欲为障自见五系。佛灭度后说三
昧处亦复如是。六妙门禅别者。数等六门前
后不同。岂同心数及上定等。道品见别者。
道品所治即界内见谓戒取等。不同十六
知见及别见等。无常苦空慢别者。大小两乘
各有上慢。若大乘中未得佛果自谓究竟。
名增上慢。若小乘中未得四果。谓得四果。
名增上慢。今小乘中因观无常谓为极理。
岂同世禅谓四果耶。又不同八慢及下八
境。四谛因缘二乘别者。自是三藏二乘。岂同
通中二乘及以上慢佛道等耶。六度菩萨别
者。三祇伏惑岂得复同未发心等。此之条然
二义故别。一者依于能治别立此十。如阴
似同分三科异。馀九能治准此可知。二者
名烦恼果等。八念病别者。修九想怖令修
八念。以怖为病尚不同于四大不调。岂同
逆病及禅病等。十善业别者。十中三业所对
各别。尚非十恶。岂同无漏及无动等。五系
魔别者。四依所诫及楞严力制。不同阴魔行
阴等魔。故大经四依品中。四依菩萨驱逐魔
云。天魔波旬若更来者。当以五系系缚于
汝。章安释云。系有二种。一者五尸系。二者
系五处。五尸系者如不净观治于爱魔。五
处如理治于见魔。故首楞严中。舍利子问
佛。说此三昧不为诸魔之所恼不。佛言。
欲见诸魔衰恼事不。唯然欲见。放眉间光
见一切魔皆被五系。舍利弗言。是谁所作。
佛言。是首楞严三昧之力。但有说是三昧
之处。魔欲为障自见五系。佛灭度后说三
昧处亦复如是。六妙门禅别者。数等六门前
后不同。岂同心数及上定等。道品见别者。
道品所治即界内见谓戒取等。不同十六
知见及别见等。无常苦空慢别者。大小两乘
各有上慢。若大乘中未得佛果自谓究竟。
名增上慢。若小乘中未得四果。谓得四果。
名增上慢。今小乘中因观无常谓为极理。
岂同世禅谓四果耶。又不同八慢及下八
境。四谛因缘二乘别者。自是三藏二乘。岂同
通中二乘及以上慢佛道等耶。六度菩萨别
者。三祇伏惑岂得复同未发心等。此之条然
二义故别。一者依于能治别立此十。如阴
似同分三科异。馀九能治准此可知。二者
卷五 第 288a 页 T46-0288.png
此十别别不同。故复名别。问五阴下六番问
答。为成不思议意。如前所明。必先观阴阴
具色心。为即四阴以为能观。为四阴外别
有能观。若色心外别有能观。则所观境摄
法不尽。若秖四阴以为能观。如何以阴而
能观阴。答中二意。先约不思议相即答。次
约思议举况答。初意云不可思议等者。无
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而随妄转不觉
不知。今既闻名知阴即是。即四阴心而能
成观。亦可下约举况答者。引小乘中有于
善恶无记。乃至法性无等等阴。初心虽以恶
及无记以为所观。别立善阴以为能观。观
之不已。恶无记阴转成善阴。即成向来能
观善阴。当知初观之时虽二而一。阴转之时
虽一而二。乃至转为无等等阴亦复如是。
何者。所观虽转。而复立能观。故虽一而二。
虽别立能观而所转为能。故虽二而一。虽
展转互转。终成阴外别立能观。善恶等位
在外凡。方便阴者位在内凡。无漏阴者极
在罗汉。法性阴者在方便土。得法性阴阴
中无等。故以无等释于法性。岂非下结也。
小乘下况。小乘尚乃一中论二。况不思议境
智相即。故不思议即阴是观而境智宛然。次
问者。既云恶无记阴转为善阴。乃至转为
无等等阴。如是展转转所为能。为独转观
果阴亦转。答意者。向立问中以向小乘况
答为问。今答直以初不思议相即意答。单
约小乘不云报转。故依大品法华二文。并
是圆观报阴转义。报若不转。何以父母所生
答。为成不思议意。如前所明。必先观阴阴
具色心。为即四阴以为能观。为四阴外别
有能观。若色心外别有能观。则所观境摄
法不尽。若秖四阴以为能观。如何以阴而
能观阴。答中二意。先约不思议相即答。次
约思议举况答。初意云不可思议等者。无
始色心本是理性妙境妙智。而随妄转不觉
不知。今既闻名知阴即是。即四阴心而能
成观。亦可下约举况答者。引小乘中有于
善恶无记。乃至法性无等等阴。初心虽以恶
及无记以为所观。别立善阴以为能观。观
之不已。恶无记阴转成善阴。即成向来能
观善阴。当知初观之时虽二而一。阴转之时
虽一而二。乃至转为无等等阴亦复如是。
何者。所观虽转。而复立能观。故虽一而二。
虽别立能观而所转为能。故虽二而一。虽
展转互转。终成阴外别立能观。善恶等位
在外凡。方便阴者位在内凡。无漏阴者极
在罗汉。法性阴者在方便土。得法性阴阴
中无等。故以无等释于法性。岂非下结也。
小乘下况。小乘尚乃一中论二。况不思议境
智相即。故不思议即阴是观而境智宛然。次
问者。既云恶无记阴转为善阴。乃至转为
无等等阴。如是展转转所为能。为独转观
果阴亦转。答意者。向立问中以向小乘况
答为问。今答直以初不思议相即意答。单
约小乘不云报转。故依大品法华二文。并
是圆观报阴转义。报若不转。何以父母所生
卷五 第 288b 页 T46-0288.png
诸根。皆悉见闻三千大千。大品色净其意亦
尔。故至六根清净位时。亦得名为报阴转
也。次问十境与五分者。此问别生非关向
答。答中先别次同。言五分者。自以此五。判
所得禅。有进退等诸相不同。今明十境。明
所观境十发不同。何得十境同于五分今当
下彊会令同则有通别二会。初以五分通
判十境者。前四可知。达谓随发。皆以自
境体达于境(云云)。若于下别于境境自作五
分者。如判禅中。亦有约禅约品通别两
判。故今亦然。若其约观为五分者。藏通别
圆四解起时。从初至后为进。前三随一为
住。得一须持为护。得已又失为退。得已自
了为达。若约品者。三教皆有约品之义。今
且从圆者。如圆解发。始自初品终至无生。
进分也。齐二品来乃至六根。名住分也。始
从初品乃至十信作意矜持。名护分也。才
得初品得已即失。名退也。随得一品。即
能体达所得未深。即达分也。若约境者。烦
恼起时以贪望瞋名之为通。约诸惑者。贪
中浅深名方为别。约诸品进及住可知。防
不欲除名之为护。起已自灭名之为退。自
知是惑名之为达。馀并如上判横竖中。
横则是通。竖则是别。两番对义准上可知。
不能委记。然约禅为正九境旁通。是故不
可例禅委悉。前之横竖意亦如然。然五分
下更通伏难。难云。五分判禅与十境别既
得相会。亦可得与六即十地而相会耶。故
为通云。五分十境俱是法相。义理虽别彊为
尔。故至六根清净位时。亦得名为报阴转
也。次问十境与五分者。此问别生非关向
答。答中先别次同。言五分者。自以此五。判
所得禅。有进退等诸相不同。今明十境。明
所观境十发不同。何得十境同于五分今当
下彊会令同则有通别二会。初以五分通
判十境者。前四可知。达谓随发。皆以自
境体达于境(云云)。若于下别于境境自作五
分者。如判禅中。亦有约禅约品通别两
判。故今亦然。若其约观为五分者。藏通别
圆四解起时。从初至后为进。前三随一为
住。得一须持为护。得已又失为退。得已自
了为达。若约品者。三教皆有约品之义。今
且从圆者。如圆解发。始自初品终至无生。
进分也。齐二品来乃至六根。名住分也。始
从初品乃至十信作意矜持。名护分也。才
得初品得已即失。名退也。随得一品。即
能体达所得未深。即达分也。若约境者。烦
恼起时以贪望瞋名之为通。约诸惑者。贪
中浅深名方为别。约诸品进及住可知。防
不欲除名之为护。起已自灭名之为退。自
知是惑名之为达。馀并如上判横竖中。
横则是通。竖则是别。两番对义准上可知。
不能委记。然约禅为正九境旁通。是故不
可例禅委悉。前之横竖意亦如然。然五分
下更通伏难。难云。五分判禅与十境别既
得相会。亦可得与六即十地而相会耶。故
为通云。五分十境俱是法相。义理虽别彊为
卷五 第 288c 页 T46-0288.png
会通。六即十地二俱是位。故不可以五分
判之。如云进至妙觉。不可更使退至六
根。馀护住等准此说之。五品容有非文正
意。又亦不可以六即判地。次问念性缘性
等者。此取随自意中文意为问。此问正显
不思议境。此中一问含于二意。先问缘念性
离。次约此离以问十界。法性离能念名为
念性离。法性离所缘名为缘性离。既离
于能所性亦非数量。唯观一法性性净若
虚空。云何性空中而具十法界若具十法
界即是有缘念。若也有缘念。何得名为
离。答中二意。先略申难意。次释不思议。
初文含二。先总标不思议。无相下正答二
义。初云无相而相。先答十界无相而具十
界之相。观智宛然者次答缘念。虽无能所
观智宛然。观为能观十界为所。点空论界
界无界相。虽曰能所缘念本无。他解下
次释不思议义。他解但云须弥及芥相容入
等。此事希奇。世间罕有名不思议。言须弥
容芥者。谓容入于芥。芥容须弥者。谓芥
受须弥。火出莲华者。大经云。火中生莲华。
是可谓希有。人能度海者。大经十六云。若
有人言我能度海可思议不佛言。亦可思
议。亦不可思议。若人能度则不可思议。若
修罗度则可思议。如此释者但是约事。若
但约事。何能显于不思议理。如增一阿含
云。有四种不思议事。谓世界众生龙佛土。
华严亦云。自在天王有宝女名善音。于一
语音出百千音乐。一一乐声复出百千音
判之。如云进至妙觉。不可更使退至六
根。馀护住等准此说之。五品容有非文正
意。又亦不可以六即判地。次问念性缘性
等者。此取随自意中文意为问。此问正显
不思议境。此中一问含于二意。先问缘念性
离。次约此离以问十界。法性离能念名为
念性离。法性离所缘名为缘性离。既离
于能所性亦非数量。唯观一法性性净若
虚空。云何性空中而具十法界若具十法
界即是有缘念。若也有缘念。何得名为
离。答中二意。先略申难意。次释不思议。
初文含二。先总标不思议。无相下正答二
义。初云无相而相。先答十界无相而具十
界之相。观智宛然者次答缘念。虽无能所
观智宛然。观为能观十界为所。点空论界
界无界相。虽曰能所缘念本无。他解下
次释不思议义。他解但云须弥及芥相容入
等。此事希奇。世间罕有名不思议。言须弥
容芥者。谓容入于芥。芥容须弥者。谓芥
受须弥。火出莲华者。大经云。火中生莲华。
是可谓希有。人能度海者。大经十六云。若
有人言我能度海可思议不佛言。亦可思
议。亦不可思议。若人能度则不可思议。若
修罗度则可思议。如此释者但是约事。若
但约事。何能显于不思议理。如增一阿含
云。有四种不思议事。谓世界众生龙佛土。
华严亦云。自在天王有宝女名善音。于一
语音出百千音乐。一一乐声复出百千音
卷五 第 289a 页 T46-0289.png
声。此等但是人所不测。名不思议。又有解
须弥入芥等。是神力能尔。神力乃是本无今
有非常住法。有人云。大小无相故能相入。
破曰。若小自是小。大自是大。此自性大小不
得相入。若小是大小。大是小大。此是他性
大小。何能相入。汝所立者。小无小相大无
大相。此是他性大小亦不相入。若云小是大
小之小。大是小大之大。名共性大小亦无
相入。若云小是非大小之小。大是非小大
之大。此是无因大小故无相入。若以理寄
事。如华严经譬一尘中有大千经卷。一念
如微尘。诸法如经卷。芥子须弥取譬亦尔。
若失今意理实难通。从今解去即今家正
解。秖约一念心性真如。契此理故有难思
用。理性虽无能缘所缘。能所宛然。修此理
故名曰能行。契此理故名为能到。到故有
用约證理释。故云理则胜事今文语略。应
依净名疏解不思议品。经云。菩萨有解脱
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
之高广内芥子中。乃至一品皆如是说。以
證解脱事用无穷。故云乃至穷劫说不能
尽。疏中但以三轨销此经文。理无不尽。诸
佛菩萨有解脱。即真性轨。亦名真性解脱。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即观照轨。亦名实慧
解脱。能以须弥之高广等即资成轨。亦
名方便净解脱。彼文具以前之三教三轨比
决。方显心性圆极三轨。今置三教直明心
性。以真性轨与实慧合。名为能到。能从理
起用故云理则胜事。问。真性自与实慧和
须弥入芥等。是神力能尔。神力乃是本无今
有非常住法。有人云。大小无相故能相入。
破曰。若小自是小。大自是大。此自性大小不
得相入。若小是大小。大是小大。此是他性
大小。何能相入。汝所立者。小无小相大无
大相。此是他性大小亦不相入。若云小是大
小之小。大是小大之大。名共性大小亦无
相入。若云小是非大小之小。大是非小大
之大。此是无因大小故无相入。若以理寄
事。如华严经譬一尘中有大千经卷。一念
如微尘。诸法如经卷。芥子须弥取譬亦尔。
若失今意理实难通。从今解去即今家正
解。秖约一念心性真如。契此理故有难思
用。理性虽无能缘所缘。能所宛然。修此理
故名曰能行。契此理故名为能到。到故有
用约證理释。故云理则胜事今文语略。应
依净名疏解不思议品。经云。菩萨有解脱
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
之高广内芥子中。乃至一品皆如是说。以
證解脱事用无穷。故云乃至穷劫说不能
尽。疏中但以三轨销此经文。理无不尽。诸
佛菩萨有解脱。即真性轨。亦名真性解脱。
若菩萨住是解脱者。即观照轨。亦名实慧
解脱。能以须弥之高广等即资成轨。亦
名方便净解脱。彼文具以前之三教三轨比
决。方显心性圆极三轨。今置三教直明心
性。以真性轨与实慧合。名为能到。能从理
起用故云理则胜事。问。真性自与实慧和
卷五 第 289b 页 T46-0289.png
合。何关外境而云大小相入由于契理。答。
然此直性遍于法界。迷谓内外悟唯一心。
是故四眼二智万像森然。佛眼种智真空冥
寂。今虽初观岂令顺迷。制心从理无非
心性。次问者。为是一一因心具十界因。为
复一一界果具十界果。答中初总答云俱相
有者。法尔而然。一念因心道理具十。一界
之果岂当一界。然言一果具于十果。果既
隔越遍显似难。若知随起十中一心一必
通十。是则一果具十因。一因具十因。故曰
因通理则易知。文中先明因通。次明果隔。
初因通者但举初后。中间比知。初慈童女者。
如心论云。慈童女长者欲随伴入海釆宝。
从母求去。母云。吾唯有汝何弃吾去。母恐
其去便抱其足。童女便以手捉母发。一茎
发落。母乃放去。至海洲上见热铁轮从空
中下。临其顶上。便发誓言。愿法界苦皆集
我身。以誓愿力火轮遂落。从兹舍命生第
六天。违母损发成地狱心。发弘誓愿即属
佛界。引未得记轻得记者。虽未得记已属
佛心。轻得记者成地狱界。故大品观空不
證品云。我證跋致馀人永无。而轻弄馀人。
以是事故远离菩提远善知识。若即身悔
久久还依般若波罗蜜。若不即悔。当知是
罪重于四禁过于五逆。当知是菩萨旃陀
罗。更引下略明果隔示难显相。从事理
说。即十界果各具十果。故云凡圣皆具五
阴。阴即是果。凡谓六凡圣谓四圣。虽复各
具。不可圣阴如凡阴也。言不可者。意说
然此直性遍于法界。迷谓内外悟唯一心。
是故四眼二智万像森然。佛眼种智真空冥
寂。今虽初观岂令顺迷。制心从理无非
心性。次问者。为是一一因心具十界因。为
复一一界果具十界果。答中初总答云俱相
有者。法尔而然。一念因心道理具十。一界
之果岂当一界。然言一果具于十果。果既
隔越遍显似难。若知随起十中一心一必
通十。是则一果具十因。一因具十因。故曰
因通理则易知。文中先明因通。次明果隔。
初因通者但举初后。中间比知。初慈童女者。
如心论云。慈童女长者欲随伴入海釆宝。
从母求去。母云。吾唯有汝何弃吾去。母恐
其去便抱其足。童女便以手捉母发。一茎
发落。母乃放去。至海洲上见热铁轮从空
中下。临其顶上。便发誓言。愿法界苦皆集
我身。以誓愿力火轮遂落。从兹舍命生第
六天。违母损发成地狱心。发弘誓愿即属
佛界。引未得记轻得记者。虽未得记已属
佛心。轻得记者成地狱界。故大品观空不
證品云。我證跋致馀人永无。而轻弄馀人。
以是事故远离菩提远善知识。若即身悔
久久还依般若波罗蜜。若不即悔。当知是
罪重于四禁过于五逆。当知是菩萨旃陀
罗。更引下略明果隔示难显相。从事理
说。即十界果各具十果。故云凡圣皆具五
阴。阴即是果。凡谓六凡圣谓四圣。虽复各
具。不可圣阴如凡阴也。言不可者。意说
卷五 第 289c 页 T46-0289.png
凡阴不同圣阴。又佛具下举一佛果具于
十界。然不可以圣阴同凡。自是佛果能具
十界。终不可以佛地狱界。以为凡夫地狱
界也。佛果已满从事而说。已具十界。初地
初住分具十界。乃至凡夫但是理具。是则一
一界果。各各具十不相混滥。一往从易。且
云因通及以界隔。理而言之。一念因心实具
十界百界因果。何者。如云起一界心即具
十界十如。十如秖是因果法耳。相至因缘以
属于因。果报属果。当知一念恒具百界依
正因果。故佛藏云。佛见一切众生心中。皆有
如来结跏趺坐。尚具佛果。馀果亦然。是故
下地虽具因果。但是理性。所以致有果隔
之言。次问者。一念具十。为复任运恒具十
界。为待遇缘作意现起名具十耶。若准前
答因通易知。已明一心具十界竟。然观前
答状似作念是故更置此问释疑答中云
法性自尔者。凡圣法悉皆自尔。自尔秖是自
然异名。问。既云自尔何殊外计。答。前第三
卷已略分别。如法华玄云。外道已为初教
所破。尚不同于通别二教。况以圆极比外
自然。若破性中云非自然者。为破计故理
必自然。如第一卷释四弘中。法性自天而
然等。小乘尚然。况复实理。问。一心既具但
观于心何须观具。答。一家观门永异诸说。
该摄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圣一切因果者。
良由观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虽具
若不观之。但言观心则不称理。小乘奚尝
不观心耶。但迷一心具诸法耳。问。若不
十界。然不可以圣阴同凡。自是佛果能具
十界。终不可以佛地狱界。以为凡夫地狱
界也。佛果已满从事而说。已具十界。初地
初住分具十界。乃至凡夫但是理具。是则一
一界果。各各具十不相混滥。一往从易。且
云因通及以界隔。理而言之。一念因心实具
十界百界因果。何者。如云起一界心即具
十界十如。十如秖是因果法耳。相至因缘以
属于因。果报属果。当知一念恒具百界依
正因果。故佛藏云。佛见一切众生心中。皆有
如来结跏趺坐。尚具佛果。馀果亦然。是故
下地虽具因果。但是理性。所以致有果隔
之言。次问者。一念具十。为复任运恒具十
界。为待遇缘作意现起名具十耶。若准前
答因通易知。已明一心具十界竟。然观前
答状似作念是故更置此问释疑答中云
法性自尔者。凡圣法悉皆自尔。自尔秖是自
然异名。问。既云自尔何殊外计。答。前第三
卷已略分别。如法华玄云。外道已为初教
所破。尚不同于通别二教。况以圆极比外
自然。若破性中云非自然者。为破计故理
必自然。如第一卷释四弘中。法性自天而
然等。小乘尚然。况复实理。问。一心既具但
观于心何须观具。答。一家观门永异诸说。
该摄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圣一切因果者。
良由观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虽具
若不观之。但言观心则不称理。小乘奚尝
不观心耶。但迷一心具诸法耳。问。若不
卷五 第 290a 页 T46-0290.png
观具为属何教。答。别教教道从初心来。
但云次第生于十界。断亦次第故不观具。
或禀通教即空但理。或禀三藏寂灭真空。如
此等人何须观具。何者。藏通但云心生六
界。观有巧拙即离不同。是故此两不须观
具。尚不识具况识空中。若不尔者。何名
发心毕竟不别。成正觉已何能现于十界
身土。又复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不知
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苟顺凡
情生内外见。应照理体本无四性。心佛众
生三无差别。能知此者依俙识心。又此十
乘得名皆同并有能所相对故也第一观阴
入下依章别解。初解阴入中。先重明境。次
明修观初文先附小宗略释三科。辨境离
合。谓五阴下列名。阴者下释名。今文但以因
果两义释名。即以因果摄馀尽故。婆沙中
云。阴是何义。答。聚义略义积义总义。如种
种杂物以为一聚。色乃至识聚在一处。故名
为聚。乃至含于三世内外。故名为总中间
诸名准说可知。问。五取蕴与蕴有何差别。
答。蕴通漏无漏。取蕴唯有漏。蕴之与阴新
旧异译蕴谓蕴积与阴义同。准俱舍中色
摄五根境及以二无作。行摄诸心所唯除
受想二。识即是心王。为今初观境。入者新名
为处。婆沙云。入是何义。答。输门义输道义
藏义仓义田义流义海义是为入义。随名解
释亦应可见。今文涉入及以轮门。并是道义。
然上释义初明根尘互相涉入。次义者明根
为外尘之所得。便由心心所流入根境。令
但云次第生于十界。断亦次第故不观具。
或禀通教即空但理。或禀三藏寂灭真空。如
此等人何须观具。何者。藏通但云心生六
界。观有巧拙即离不同。是故此两不须观
具。尚不识具况识空中。若不尔者。何名
发心毕竟不别。成正觉已何能现于十界
身土。又复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不知
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尔。苟顺凡
情生内外见。应照理体本无四性。心佛众
生三无差别。能知此者依俙识心。又此十
乘得名皆同并有能所相对故也第一观阴
入下依章别解。初解阴入中。先重明境。次
明修观初文先附小宗略释三科。辨境离
合。谓五阴下列名。阴者下释名。今文但以因
果两义释名。即以因果摄馀尽故。婆沙中
云。阴是何义。答。聚义略义积义总义。如种
种杂物以为一聚。色乃至识聚在一处。故名
为聚。乃至含于三世内外。故名为总中间
诸名准说可知。问。五取蕴与蕴有何差别。
答。蕴通漏无漏。取蕴唯有漏。蕴之与阴新
旧异译蕴谓蕴积与阴义同。准俱舍中色
摄五根境及以二无作。行摄诸心所唯除
受想二。识即是心王。为今初观境。入者新名
为处。婆沙云。入是何义。答。输门义输道义
藏义仓义田义流义海义是为入义。随名解
释亦应可见。今文涉入及以轮门。并是道义。
然上释义初明根尘互相涉入。次义者明根
为外尘之所得。便由心心所流入根境。令
卷五 第 290b 页 T46-0290.png
尘得入名为输道。故彼论文门之与道。并是
能通。使心心所得流入也。准俱舍中法入
最宽。界者婆沙云。界是何义。分别是界义。
如山中有宝种类不同。俱舍颂云。聚生门
种族。是蕴处界义例婆沙文可以意知。俱
舍中广以族持性等三义释界。馀根尘识如
常可知。法界摄四亦同法入。乃至广以二
十二门分别界义。委悉列名辨相出体非
今文意。唯依诸论以明开合而为观境。故
次明之。婆沙下明境开合。与俱舍同。颂云。
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愚谓迷也。根谓
三品。乐谓所欲。今明观境不须两义。故但
从迷。言少分者以法入法界中具含心色。
今文略界且从入说故云法入含于色心
成两少分。意但是心。馀十唯色。若约界者
法界亦二。十界是色七界是心。阴中四阴既
纯是心。故不须简。于法入法界中言二少
分者。以法入中有四类法谓无表色心所
法不相应行三无为法。是则无表是色。心所
是心。不相应行非色非心。无为法者非三聚
摄。无为在下二乘境摄。得非得者。在下助
道观中。无想二定复在禅境。馀并在此。若
依经部大乘法相等。同时意识缘现五尘及
落谢尘法入所收。少分属色少分属心。今
且观心。心即识也。又有宗五识及五意识并
第六识。俱能引起受等三心。若依成论。五
识定无起三心义。虽此同异今初且观诸
识为境。问。识阴是王有宗心王与数同起。
如何别于心王修观。答。此但宗计。意则不
能通。使心心所得流入也。准俱舍中法入
最宽。界者婆沙云。界是何义。分别是界义。
如山中有宝种类不同。俱舍颂云。聚生门
种族。是蕴处界义例婆沙文可以意知。俱
舍中广以族持性等三义释界。馀根尘识如
常可知。法界摄四亦同法入。乃至广以二
十二门分别界义。委悉列名辨相出体非
今文意。唯依诸论以明开合而为观境。故
次明之。婆沙下明境开合。与俱舍同。颂云。
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愚谓迷也。根谓
三品。乐谓所欲。今明观境不须两义。故但
从迷。言少分者以法入法界中具含心色。
今文略界且从入说故云法入含于色心
成两少分。意但是心。馀十唯色。若约界者
法界亦二。十界是色七界是心。阴中四阴既
纯是心。故不须简。于法入法界中言二少
分者。以法入中有四类法谓无表色心所
法不相应行三无为法。是则无表是色。心所
是心。不相应行非色非心。无为法者非三聚
摄。无为在下二乘境摄。得非得者。在下助
道观中。无想二定复在禅境。馀并在此。若
依经部大乘法相等。同时意识缘现五尘及
落谢尘法入所收。少分属色少分属心。今
且观心。心即识也。又有宗五识及五意识并
第六识。俱能引起受等三心。若依成论。五
识定无起三心义。虽此同异今初且观诸
识为境。问。识阴是王有宗心王与数同起。
如何别于心王修观。答。此但宗计。意则不
卷五 第 290c 页 T46-0290.png
然直尔观心义当观王。数人下兼示二论
不同之相。数人即是萨婆多师。破成论师
云。心聚是一。何容前后。论师复破萨婆多
师云。虽同心聚四心各别。自有其体而共
相应。今并不从二论同别。但且用心为所
观境。若就下且依空门以判前后。若前若
后皆不得使数涉于王。故云不得以数隔
王。数在前后王在中央。名为数隔。是故心
王非前则后。四念下释疑。疑云。何故念处
王在中央。释云。就言说便非起次第。亦非
约行。又分别下正示境相。三科不同但论
阴者。以界入中心界心入。则有少分全分
不同。五阴虽开无少分故。故先约阴后列
界入。又此三科既开合异。欲以识界而为
观初。何往不得。但识名多故。阴在初故。又
名略故。是故先用。故依经论明阴不同。皆
从心造。见爱是秽。故两所起名污秽阴。并
起善恶并名造阴。初两唯是果报阴耳。变
化即是工巧故也。五善根者。总别念处但合
为一。并暖等四名五方便。亦名五善根五
停但是对治五障。是故不论。念处等五能
为无漏作近方便。次引大小教證。又正法
念中虽但列六。华严既云种种五阴。即通
十界。世间下次略示境相难思。故举况以
宁可凡心知。如世间阴人中一种尚叵穷
尽。况复六道阴。六道阴尚尔。况出世四圣。
此中预以报阴比决。令识下文不思议阴。
凡眼下举譬。肉眼世智犹如凡眼。三惑所
障名之为翳。尚不见于真谛之近。况能见
不同之相。数人即是萨婆多师。破成论师
云。心聚是一。何容前后。论师复破萨婆多
师云。虽同心聚四心各别。自有其体而共
相应。今并不从二论同别。但且用心为所
观境。若就下且依空门以判前后。若前若
后皆不得使数涉于王。故云不得以数隔
王。数在前后王在中央。名为数隔。是故心
王非前则后。四念下释疑。疑云。何故念处
王在中央。释云。就言说便非起次第。亦非
约行。又分别下正示境相。三科不同但论
阴者。以界入中心界心入。则有少分全分
不同。五阴虽开无少分故。故先约阴后列
界入。又此三科既开合异。欲以识界而为
观初。何往不得。但识名多故。阴在初故。又
名略故。是故先用。故依经论明阴不同。皆
从心造。见爱是秽。故两所起名污秽阴。并
起善恶并名造阴。初两唯是果报阴耳。变
化即是工巧故也。五善根者。总别念处但合
为一。并暖等四名五方便。亦名五善根五
停但是对治五障。是故不论。念处等五能
为无漏作近方便。次引大小教證。又正法
念中虽但列六。华严既云种种五阴。即通
十界。世间下次略示境相难思。故举况以
宁可凡心知。如世间阴人中一种尚叵穷
尽。况复六道阴。六道阴尚尔。况出世四圣。
此中预以报阴比决。令识下文不思议阴。
凡眼下举譬。肉眼世智犹如凡眼。三惑所
障名之为翳。尚不见于真谛之近。况能见
卷五 第 291a 页 T46-0291.png
于中道之远。弥生下合譬。界内偏真名为一
隅。界外圆中名为边表。四角曰隅如渴鹿
下重譬不知之人。随世色声若偏小等。终不
闻见真妙之理。纵令下与而言之但睹小
法。故大集下引證也佛世值圣犹尚住小。各
执一门异计不同。依毗昙门用七方便名
为常见。说异能断。依成实门但观空心名
为见。说一能断。当知灭后圆门不易况
佛去世者举佛灭后不知为况。故龙树下
明佛灭后造论破计。一谓毗昙王数同时。
异谓成论王数前后。四句三假皆如幻化。然
界内下欲示识心而为观境。先且总揽心
为起由。即前所引经论是也。佛告下重引
阿含大论。以證心造。若欲下双举二譬。世出
世阴如条如病。一念识心如根如穴。如华
他治病。汤不过一种两种。炙不过一穴两
穴。若尔。观心即足。何故第四破遍文末更
例观于馀阴界入。答。欲融诸法示观境遍。
是故下文例馀界入。若示境体观心即足。
以心遍故摄馀法故。又非但心摄一切。亦
乃一切摄心。故四念处云。非但唯识亦乃
唯声唯香味等。今当下从广之狭。正示境
体。阴入界三并可为境。宽漫难示故促指
的。略二就阴如去丈就尺。略四从识如
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摄宽多。阴唯有为。
有为之中义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复
含心及心所。今且观心王置于心所。故初
观识。馀下例之。问。五识五意识及第六识。
并能生于受等三心。何等识心及所生三心。
隅。界外圆中名为边表。四角曰隅如渴鹿
下重譬不知之人。随世色声若偏小等。终不
闻见真妙之理。纵令下与而言之但睹小
法。故大集下引證也佛世值圣犹尚住小。各
执一门异计不同。依毗昙门用七方便名
为常见。说异能断。依成实门但观空心名
为见。说一能断。当知灭后圆门不易况
佛去世者举佛灭后不知为况。故龙树下
明佛灭后造论破计。一谓毗昙王数同时。
异谓成论王数前后。四句三假皆如幻化。然
界内下欲示识心而为观境。先且总揽心
为起由。即前所引经论是也。佛告下重引
阿含大论。以證心造。若欲下双举二譬。世出
世阴如条如病。一念识心如根如穴。如华
他治病。汤不过一种两种。炙不过一穴两
穴。若尔。观心即足。何故第四破遍文末更
例观于馀阴界入。答。欲融诸法示观境遍。
是故下文例馀界入。若示境体观心即足。
以心遍故摄馀法故。又非但心摄一切。亦
乃一切摄心。故四念处云。非但唯识亦乃
唯声唯香味等。今当下从广之狭。正示境
体。阴入界三并可为境。宽漫难示故促指
的。略二就阴如去丈就尺。略四从识如
去尺就寸。以由界入所摄宽多。阴唯有为。
有为之中义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复
含心及心所。今且观心王置于心所。故初
观识。馀下例之。问。五识五意识及第六识。
并能生于受等三心。何等识心及所生三心。
卷五 第 291b 页 T46-0291.png
是今观境。答。五识五意识定是今境。未属
烦恼在无记故。于第六中取能招报者。仍
须发得乃属烦恼境。馀之分别方属今境。
又此五识及五意识虽在今境。仍在下文历
缘对境中明。又若探取不思议意。以对喻
者。则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阴如
尺。唯在识心如寸。若达心具一切法已。
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一一尺无非是寸。
及一一丈无非是尺。是故丈尺全体是寸。观
心下次明能观观法。观法非十对根有殊。
虽复根殊但是一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乃
至离爱不离境故。故此十观文十义十。根三
意二分远近故。近期初住远在极果。又次
位下三虽非观法。并由观力相从名观。故
名十观又备此十令观可成。故名成观亦
名成乘。思之。可见。既自达下生起次第。今
文可见。四念处中以初四法皆共成于上求
下化。故彼文云。上求不思议境观于烦恼
即是菩提。于此烦恼上求菩提无别求也。
生死涅槃亦复如是。为欲下化应须发心。
即发弘誓。我以何法上求下化。应须安心
庄严上求。以此定慧能度众生。名为下化。
若无上果下化不成。故知果成由于破遍。
若破不遍须识通塞。下去生起与今文同。
以此而观前之四法用无前后。通塞等三成
就前四。次位等三以判前七。能善用者十如
指掌。譬如下举譬。毗首等者。毗首是天家
巧匠。长阿含云。天帝与修罗战胜。更造一
堂名为最胜。东西百由旬南北六十由旬。堂
烦恼在无记故。于第六中取能招报者。仍
须发得乃属烦恼境。馀之分别方属今境。
又此五识及五意识虽在今境。仍在下文历
缘对境中明。又若探取不思议意。以对喻
者。则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阴如
尺。唯在识心如寸。若达心具一切法已。
方能度入一切色心。如一一尺无非是寸。
及一一丈无非是尺。是故丈尺全体是寸。观
心下次明能观观法。观法非十对根有殊。
虽复根殊但是一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乃
至离爱不离境故。故此十观文十义十。根三
意二分远近故。近期初住远在极果。又次
位下三虽非观法。并由观力相从名观。故
名十观又备此十令观可成。故名成观亦
名成乘。思之。可见。既自达下生起次第。今
文可见。四念处中以初四法皆共成于上求
下化。故彼文云。上求不思议境观于烦恼
即是菩提。于此烦恼上求菩提无别求也。
生死涅槃亦复如是。为欲下化应须发心。
即发弘誓。我以何法上求下化。应须安心
庄严上求。以此定慧能度众生。名为下化。
若无上果下化不成。故知果成由于破遍。
若破不遍须识通塞。下去生起与今文同。
以此而观前之四法用无前后。通塞等三成
就前四。次位等三以判前七。能善用者十如
指掌。譬如下举譬。毗首等者。毗首是天家
巧匠。长阿含云。天帝与修罗战胜。更造一
堂名为最胜。东西百由旬南北六十由旬。堂
卷五 第 291c 页 T46-0291.png
有百间。间有七支露台。一一台上有七玉
女。一一玉女有七使人。皆是天帝优给衣食
庄严之具。千世界中此堂无比。故名最胜。
今云得胜者。由战得胜而造此堂。先略销
譬。下文自合。周匝间隙皆容一綖。十法无
间如不疏。无混滥过如不密。十法相别
如容綖。十法圆乘出诸观上如峙上天。谓
居极理第一义天。巍巍昂昂称叹辞也。巍高
也。昂举也。尚非别教教道所知。况暗證拙
匠能揆则耶。揆度也则准也。非是暗證能思
度故。言善画者如张顾之徒并得笔墨之
妙。今家观法亦复如是图谓图写画之所
生。依教修习得佛法大纲犹如匡郭。匡郭
者物之外围。得佛法意犹如逼真。依教寻
真犹如写像。穷教实体名为骨法。依实
生解义如精灵。十法所趣如生气。从因趣
果名飞动岂诵文者所知。如非填彩等
也。此十观下合譬以此一合通合两譬。最
后结中同结二人。然此合语文约意广。先对
二譬次重释文。初合胜堂者。横竖等合不
疏不密等。从初则下合巍巍等。意圆下合
非拙匠等。若合后譬者。横竖等合匡郭逼
真。微妙等合图写等。从初则下合生气等。
非诵文者合填彩人。次更委释此合文者。
言横竖者。此之十法有通有别别者。如不
思议境穷实相底名竖。包十法界名横。
发心上求名竖。下化众生名横。又上求下化
名竖。依境发誓名横。安心彻理名竖。六
十四番名横。破遍惑穷名竖。诸门相望名
女。一一玉女有七使人。皆是天帝优给衣食
庄严之具。千世界中此堂无比。故名最胜。
今云得胜者。由战得胜而造此堂。先略销
譬。下文自合。周匝间隙皆容一綖。十法无
间如不疏。无混滥过如不密。十法相别
如容綖。十法圆乘出诸观上如峙上天。谓
居极理第一义天。巍巍昂昂称叹辞也。巍高
也。昂举也。尚非别教教道所知。况暗證拙
匠能揆则耶。揆度也则准也。非是暗證能思
度故。言善画者如张顾之徒并得笔墨之
妙。今家观法亦复如是图谓图写画之所
生。依教修习得佛法大纲犹如匡郭。匡郭
者物之外围。得佛法意犹如逼真。依教寻
真犹如写像。穷教实体名为骨法。依实
生解义如精灵。十法所趣如生气。从因趣
果名飞动岂诵文者所知。如非填彩等
也。此十观下合譬以此一合通合两譬。最
后结中同结二人。然此合语文约意广。先对
二譬次重释文。初合胜堂者。横竖等合不
疏不密等。从初则下合巍巍等。意圆下合
非拙匠等。若合后譬者。横竖等合匡郭逼
真。微妙等合图写等。从初则下合生气等。
非诵文者合填彩人。次更委释此合文者。
言横竖者。此之十法有通有别别者。如不
思议境穷实相底名竖。包十法界名横。
发心上求名竖。下化众生名横。又上求下化
名竖。依境发誓名横。安心彻理名竖。六
十四番名横。破遍惑穷名竖。诸门相望名
卷五 第 292a 页 T46-0292.png
横。通至宝所名竖。校校塞著名横。道品
至后名竖。品品相望为横。正助至后名竖。
法法相望为横。次位至极名竖。位位遍摄
为横安忍进后为竖。违顺相望为横。无著
入住为竖。离似三法为横。此且单约圆
乘为解。若望偏乘名横名竖。亦如横竖
显非横竖。若不思议非横非竖能作横竖。
而云横竖。又总论者。在一一位十自相望
为横。一一至极当法渐深为竖。又亦可前
之七法名横。识次位去名为竖。又玄文对
信复名别竖摄诸法尽故云收束。十法理
幽为微。开粗绝待为妙。不滥偏小名精。
安布次比名巧。初则简圆极境为真。以偏
小等为伪。中则发心安心至识次位为正
唯有第七正助为助。以助添正名为相。
添。后则第九安忍第十无著。令行不息得
入初住。若观若说意在一乘。名为意圆。所
说之法不杂偏邪名为法巧。法遍诸教为
该。咸收入十为括。以该故周。以括故备。
遍于四教一十六门。乃至五时八教一期始
终。今皆开显束入一乘。遍括诸教备入一
实。若当分者尚非偏教教主所知。况复世间
暗證者耶规圆炬方法有准则。依理安心初
有则也。不次第破无通无塞而论通塞。乃
至正助中有则也。无著不于相似起爱后有
则也至于初住名为萨云。萨云虽即本在
究竟。初住分得亦可通用也。盖如来下称
难也。十法既是法华所乘。是故还用法华
文叹。若约迹说。即指大通智胜佛时以为
至后名竖。品品相望为横。正助至后名竖。
法法相望为横。次位至极名竖。位位遍摄
为横安忍进后为竖。违顺相望为横。无著
入住为竖。离似三法为横。此且单约圆
乘为解。若望偏乘名横名竖。亦如横竖
显非横竖。若不思议非横非竖能作横竖。
而云横竖。又总论者。在一一位十自相望
为横。一一至极当法渐深为竖。又亦可前
之七法名横。识次位去名为竖。又玄文对
信复名别竖摄诸法尽故云收束。十法理
幽为微。开粗绝待为妙。不滥偏小名精。
安布次比名巧。初则简圆极境为真。以偏
小等为伪。中则发心安心至识次位为正
唯有第七正助为助。以助添正名为相。
添。后则第九安忍第十无著。令行不息得
入初住。若观若说意在一乘。名为意圆。所
说之法不杂偏邪名为法巧。法遍诸教为
该。咸收入十为括。以该故周。以括故备。
遍于四教一十六门。乃至五时八教一期始
终。今皆开显束入一乘。遍括诸教备入一
实。若当分者尚非偏教教主所知。况复世间
暗證者耶规圆炬方法有准则。依理安心初
有则也。不次第破无通无塞而论通塞。乃
至正助中有则也。无著不于相似起爱后有
则也至于初住名为萨云。萨云虽即本在
究竟。初住分得亦可通用也。盖如来下称
难也。十法既是法华所乘。是故还用法华
文叹。若约迹说。即指大通智胜佛时以为
卷五 第 292b 页 T46-0292.png
积劫。寂灭道场以为妙悟。若约本门。指我
本行菩萨道时以为积劫。本成佛时以为妙
悟。迹本二门秖是求悟此之十法。身子等者。
寂场欲说物机未宜。恐其堕苦更施方便。
四十馀年种种调熟。至法华会初略开权动
执生疑。殷勤三请。五千起去方无枝叶。点
示四一演五佛章。被上根人名为法说。中
根未解犹希譬喻。下根器劣复待因缘。佛
意联绵在兹十法。故十法文末皆譬大车。今
文所凭意在于此。惑者未见尚指华严。唯
知华严圆顿之名。而昧彼部兼带之说。全
失法华绝待之意。贬挫妙教独显之能。验
迹本二文检五时之说。圆极不谬何须致
疑。是故结曰正在兹乎。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二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三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一观心下正解十法中。初释境者。问。前
引诸文广明境竟。此中秖应明能观观。何
故复明不思议境。答。前虽示体但直指心。
心为一切法文本。故示体是心。然未委示
不思议相。犹恐人迷。如匠造物有能有所
能所似殊。是故今文妙观观之令成妙境。
境方称理。复以所观显于能观。妙境义成
妙观斯立为是义故复明于境。又为知妙
境为九乘本。称本修九方堪入位。是故名
本行菩萨道时以为积劫。本成佛时以为妙
悟。迹本二门秖是求悟此之十法。身子等者。
寂场欲说物机未宜。恐其堕苦更施方便。
四十馀年种种调熟。至法华会初略开权动
执生疑。殷勤三请。五千起去方无枝叶。点
示四一演五佛章。被上根人名为法说。中
根未解犹希譬喻。下根器劣复待因缘。佛
意联绵在兹十法。故十法文末皆譬大车。今
文所凭意在于此。惑者未见尚指华严。唯
知华严圆顿之名。而昧彼部兼带之说。全
失法华绝待之意。贬挫妙教独显之能。验
迹本二文检五时之说。圆极不谬何须致
疑。是故结曰正在兹乎。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二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三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一观心下正解十法中。初释境者。问。前
引诸文广明境竟。此中秖应明能观观。何
故复明不思议境。答。前虽示体但直指心。
心为一切法文本。故示体是心。然未委示
不思议相。犹恐人迷。如匠造物有能有所
能所似殊。是故今文妙观观之令成妙境。
境方称理。复以所观显于能观。妙境义成
妙观斯立为是义故复明于境。又为知妙
境为九乘本。称本修九方堪入位。是故名
卷五 第 292c 页 T46-0292.png
为十乘妙观。于中先明可思议。次明不思
议。初可思议中文十义十意。但在于显不思
议。于中先明思议意者。令不思议易解故
也。言易解者。已闻思议十界历别。示此十
界同在一心。则一心中十界可识。故可思议
中此是地狱乃至佛界。无说而已。说必次第。
十界历历粗细不违。人见注云非今所用。
便弃思议别求不思议者远矣。如为实施
权权是实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实。相待绝
待次与不次悉皆如是。故下诸文释思议
境。或至九界而止。或时至佛法界。佛界实
是不可思议。在九界后亦云思议。如此文
中思议境后。明佛界云观此能度所度等。
究竟圆极岂过于此。云思议者意如向说。
思议法者下明思议之由。由大小乘皆云心
生。以教权故不云心具。虽若六若十皆
属思议。若观下正明思议之相也。佛法界
中。能度所度等皆是实相者。无非法界亡
泯故也。谁善谁恶。泯前界内三善三恶。谁
有谁无。泯前三有及二乘无。谁度不度。泯
前三教四弘能所。虽泯诸法次第炳然。若
弃思议。当知是人二法俱失。所以大意五
略释名四段。显体四科摄法六义。偏圆五门
次与不次。意亦如是。揽彼生解以导方便。
方乃成今十法妙观。下之九境还移此观以
观诸境。阿伽陀药遍治众病。此之下结判。
既非一心且判似别。故云所摄。别则时长
行远。此则借法显圆。不思议下正明不思
议境文异义一。意非一异。以三谛法不出
议。初可思议中文十义十意。但在于显不思
议。于中先明思议意者。令不思议易解故
也。言易解者。已闻思议十界历别。示此十
界同在一心。则一心中十界可识。故可思议
中此是地狱乃至佛界。无说而已。说必次第。
十界历历粗细不违。人见注云非今所用。
便弃思议别求不思议者远矣。如为实施
权权是实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实。相待绝
待次与不次悉皆如是。故下诸文释思议
境。或至九界而止。或时至佛法界。佛界实
是不可思议。在九界后亦云思议。如此文
中思议境后。明佛界云观此能度所度等。
究竟圆极岂过于此。云思议者意如向说。
思议法者下明思议之由。由大小乘皆云心
生。以教权故不云心具。虽若六若十皆
属思议。若观下正明思议之相也。佛法界
中。能度所度等皆是实相者。无非法界亡
泯故也。谁善谁恶。泯前界内三善三恶。谁
有谁无。泯前三有及二乘无。谁度不度。泯
前三教四弘能所。虽泯诸法次第炳然。若
弃思议。当知是人二法俱失。所以大意五
略释名四段。显体四科摄法六义。偏圆五门
次与不次。意亦如是。揽彼生解以导方便。
方乃成今十法妙观。下之九境还移此观以
观诸境。阿伽陀药遍治众病。此之下结判。
既非一心且判似别。故云所摄。别则时长
行远。此则借法显圆。不思议下正明不思
议境文异义一。意非一异。以三谛法不出
卷五 第 293a 页 T46-0293.png
修性自他故也。于中初引华严者。重牒初
引示境相文。前云心造即是心具。故引造
文以證心具。彼经第十八中。如来林菩萨说
偈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界
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若人欲求知三
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不解
今文。如何销偈心造一切三无差别。言心造
者不出二意。一者约理造即是具。二者约
事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一者过造于现过
现造当。如无始来及以现在。乃至造于尽
未来际一切诸业。不出十界百界千如三千
世间。二者现造于现。即是现在同业所感。逐
境心变名之为造。以心有故一切皆有。以
心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官所见不同。是
畏是爱是亲是冤。三者圣人变化所造。亦令
众生变心所见。并由理具方有事用。今欲
修观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运摄
得权实所现。如向引经。虽复种种不出十
界三世间等。法界者下释法界名。问。法界法
性名义何别。答。名异义异而体是一。言法界
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一切诸
法皆以三谛而为界分。为明三谛故须加
十以显相状。故释三字离合不同。备成三
谛。言法性者亦是诸法具三谛性。性亦性
分不可改故。三谛性冥始终无变。亦可界
法性法即是实相。实相之体三谛具足。故今
文中释此三字。初约真谛作所依释。十数
是假。所依是空。能从于所十法皆空。是故此
引示境相文。前云心造即是心具。故引造
文以證心具。彼经第十八中。如来林菩萨说
偈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界
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若人欲求知三
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不解
今文。如何销偈心造一切三无差别。言心造
者不出二意。一者约理造即是具。二者约
事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一者过造于现过
现造当。如无始来及以现在。乃至造于尽
未来际一切诸业。不出十界百界千如三千
世间。二者现造于现。即是现在同业所感。逐
境心变名之为造。以心有故一切皆有。以
心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官所见不同。是
畏是爱是亲是冤。三者圣人变化所造。亦令
众生变心所见。并由理具方有事用。今欲
修观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运摄
得权实所现。如向引经。虽复种种不出十
界三世间等。法界者下释法界名。问。法界法
性名义何别。答。名异义异而体是一。言法界
者。法即诸法。界谓界分。相不同故。一切诸
法皆以三谛而为界分。为明三谛故须加
十以显相状。故释三字离合不同。备成三
谛。言法性者亦是诸法具三谛性。性亦性
分不可改故。三谛性冥始终无变。亦可界
法性法即是实相。实相之体三谛具足。故今
文中释此三字。初约真谛作所依释。十数
是假。所依是空。能从于所十法皆空。是故此
卷五 第 293b 页 T46-0293.png
十以空法为界。故云十法界。从又此下次
约俗谛作隔异释。十法差别名之为界。是
故十法各有界分故云十法界。从又此下
次约中道作法界释。十法无非真如法界。
故名十法界。若读此中十法界三字。随义
为句。初番十字独呼。法界字合呼。次番十法
字合呼。界字独呼。后番十法界三字合呼。依
此读文随语思之。三谛义显。三谛无形俱
不可见。然即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
空即中。空中二体二无二也。心性不动假
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
立假号。十法界下次释境中所摄法相。先
明三种世间。次明一一世间皆具十如。三
世间者秖是十界五阴实法。假名众生及所
依土。于中先释五阴世间。初列十种五阴。
释论下次引一论二经。释佛法界具五阴
义。初引大论。意云。涅槃是无上五阴。次引
无量义经释成大论。云何得知涅槃犹名
无上五阴。经言无者不可都无。验知但无
九界阴耳。次引大经释无量义。云何得知
涅槃名阴。大经既云色常受想等常。当知
涅槃但无无常九界阴耳。如俱舍中蕴与
取蕴俱名为蕴。今亦如是。常与无常俱名
为阴。揽五阴下次释众生世间。如揽五指
假名为拳。大论下次引一论證成佛界亦
名众生。大经下證成差别是世间义。三十四
云。内色外色各十时异。内色异者。一歌罗逻
时异。二阿浮陀时异。三闭手时异。四疱时异。
五初生时异。六婴孩时异。七童子时异。八年
约俗谛作隔异释。十法差别名之为界。是
故十法各有界分故云十法界。从又此下
次约中道作法界释。十法无非真如法界。
故名十法界。若读此中十法界三字。随义
为句。初番十字独呼。法界字合呼。次番十法
字合呼。界字独呼。后番十法界三字合呼。依
此读文随语思之。三谛义显。三谛无形俱
不可见。然即假法可寄事辨。即此假法即
空即中。空中二体二无二也。心性不动假
立中名。亡泯三千假立空称。虽亡而存假
立假号。十法界下次释境中所摄法相。先
明三种世间。次明一一世间皆具十如。三
世间者秖是十界五阴实法。假名众生及所
依土。于中先释五阴世间。初列十种五阴。
释论下次引一论二经。释佛法界具五阴
义。初引大论。意云。涅槃是无上五阴。次引
无量义经释成大论。云何得知涅槃犹名
无上五阴。经言无者不可都无。验知但无
九界阴耳。次引大经释无量义。云何得知
涅槃名阴。大经既云色常受想等常。当知
涅槃但无无常九界阴耳。如俱舍中蕴与
取蕴俱名为蕴。今亦如是。常与无常俱名
为阴。揽五阴下次释众生世间。如揽五指
假名为拳。大论下次引一论證成佛界亦
名众生。大经下證成差别是世间义。三十四
云。内色外色各十时异。内色异者。一歌罗逻
时异。二阿浮陀时异。三闭手时异。四疱时异。
五初生时异。六婴孩时异。七童子时异。八年
卷五 第 293c 页 T46-0293.png
少时异。九盛壮时异。十老死时异。外色亦尔。
牙茎枝叶华果时异。故用此异以释世间。
十种所居下次释国土世间。初列四土为
十界阴众生所居。仁王下次引经證佛有所
居亦名为土。前之九界名阴名生。有所居
土理在不疑。恐不信佛名阴名生犹有
居土。故但引證佛界三义。此三十种下总结
从心。问。于不思议中但明四圣。何法不
摄。何必须明六道法邪。答。为实施权从
实开出。今欲示实何得不论。总约一化
有五意说。一者为示人天路故。二者为令
厌轮回故。三者为知菩萨自誓悲他境相
故。四者为知不可思议境所摄法故。五者
为欲令知性恶法门遍故。今文正在第四
第五。兼用第二第三。问。依何教门立三世
间答。依大论释百八三昧中。至释能照一
切世间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
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至释
一切住处三昧云。得是三昧者。乐住世间
不乐住非世间。以世间有无常过故。世间
有三种。亦如前列。非世间者。无一切法大
可畏处。且指有漏名为世间。二乘所依名
非世间。故云可畏。大经十六梵行品释十
号中。至释世间解中云。有六种世间。一
者世间名五阴(五阴世间)又世间者十方阿僧祇世
界(国土世间)又世间者一切凡夫(六界众生)又世间者名
莲花(二乘)又世间者谓诸菩萨(亦摄二乘)又世间者名
为五欲(更立因法世间)故知六种虽加因法。亦不出
三。以十如中含因法故。今依义开十界
牙茎枝叶华果时异。故用此异以释世间。
十种所居下次释国土世间。初列四土为
十界阴众生所居。仁王下次引经證佛有所
居亦名为土。前之九界名阴名生。有所居
土理在不疑。恐不信佛名阴名生犹有
居土。故但引證佛界三义。此三十种下总结
从心。问。于不思议中但明四圣。何法不
摄。何必须明六道法邪。答。为实施权从
实开出。今欲示实何得不论。总约一化
有五意说。一者为示人天路故。二者为令
厌轮回故。三者为知菩萨自誓悲他境相
故。四者为知不可思议境所摄法故。五者
为欲令知性恶法门遍故。今文正在第四
第五。兼用第二第三。问。依何教门立三世
间答。依大论释百八三昧中。至释能照一
切世间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
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至释
一切住处三昧云。得是三昧者。乐住世间
不乐住非世间。以世间有无常过故。世间
有三种。亦如前列。非世间者。无一切法大
可畏处。且指有漏名为世间。二乘所依名
非世间。故云可畏。大经十六梵行品释十
号中。至释世间解中云。有六种世间。一
者世间名五阴(五阴世间)又世间者十方阿僧祇世
界(国土世间)又世间者一切凡夫(六界众生)又世间者名
莲花(二乘)又世间者谓诸菩萨(亦摄二乘)又世间者名
为五欲(更立因法世间)故知六种虽加因法。亦不出
三。以十如中含因法故。今依义开十界
卷五 第 294a 页 T46-0294.png
各三。又十种下次释十如。十如秖是法华实
相权实正体。亦是车体。亦宝所体。今境是体
是故须明。故经云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
相等。既云诸法故实相即十。既云实相故
十即实相。故使今解不与他同。于一念心
不约十界收事不遍。不约三谛摄理不
周。不语十如因果不备。无三世间依正
不尽。言十如者。南岳读文皆以如为句
末故也。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为三转。初
以如为句。如即空也。次以相性等为句。相
性不同即假也。次以是为句。如于中道实
相之是。即中也。以一一界具三谛故。义虽
若是。常读多依相性为句。准偈文云性相
义等。先释十界五阴十如。于中先且总释。
次别释。先善总意以冠于别则使别义泠
然可见。初释相中有法譬合。譬中水火以
譬别异。揽而可别故名为相。如人面色以
先现故名之为相。言休否者。尔雅云。休
者喜也。广雅云。庆也。否者恶也。十界相望善
恶可知。昔孙刘等者。引事以證先现之相。
汉末三人俱诣相者。相者见孙刘有社稷之
相。即便语之。曹公不蒙相者所记。知相者
不逮褰衣示之。相者见已举声大哭。天下
鼎峙四海三分等。荼苦菜也。至后汉末。此之
三人果据三方。孙据吴。刘据蜀。曹据魏。前
后二汉并王莽十八年。刘玄一年。合四百二
十六年。后汉末献帝时董卓作乱。杀太后
焚洛阳。五星失度五岳崩裂。天狗流行地数
振动。白虹贯日赤气穿宫。谷一斛五十万。
相权实正体。亦是车体。亦宝所体。今境是体
是故须明。故经云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
相等。既云诸法故实相即十。既云实相故
十即实相。故使今解不与他同。于一念心
不约十界收事不遍。不约三谛摄理不
周。不语十如因果不备。无三世间依正
不尽。言十如者。南岳读文皆以如为句
末故也。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为三转。初
以如为句。如即空也。次以相性等为句。相
性不同即假也。次以是为句。如于中道实
相之是。即中也。以一一界具三谛故。义虽
若是。常读多依相性为句。准偈文云性相
义等。先释十界五阴十如。于中先且总释。
次别释。先善总意以冠于别则使别义泠
然可见。初释相中有法譬合。譬中水火以
譬别异。揽而可别故名为相。如人面色以
先现故名之为相。言休否者。尔雅云。休
者喜也。广雅云。庆也。否者恶也。十界相望善
恶可知。昔孙刘等者。引事以證先现之相。
汉末三人俱诣相者。相者见孙刘有社稷之
相。即便语之。曹公不蒙相者所记。知相者
不逮褰衣示之。相者见已举声大哭。天下
鼎峙四海三分等。荼苦菜也。至后汉末。此之
三人果据三方。孙据吴。刘据蜀。曹据魏。前
后二汉并王莽十八年。刘玄一年。合四百二
十六年。后汉末献帝时董卓作乱。杀太后
焚洛阳。五星失度五岳崩裂。天狗流行地数
振动。白虹贯日赤气穿宫。谷一斛五十万。
卷五 第 294b 页 T46-0294.png
豆一斛二十万。州县各权群臣饿死。至建
安元年操为司隶校尉。操本沛人。姓曹氏。
讳操。字孟德。汉曹参之后。少多机警。有权
数。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世人未奇之。唯
南阳何颙等异之。本传应别有相者不知。
颙谓曰。吾见天下之士未见若君者。天下
将乱非命世之士不能济。能安者在君乎。
为校尉时知尚书令事。二年袁绍称天子。
八年操尚为冀州牧。十三年操为丞相。十八
年后操自称为魏公。十九年刘备刘章据益
州。备字玄德。涿郡人。备父事州郡。少孤。母
贩履赁织为生。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
五丈馀。常望气罿罿如小车盖。往来者异
之。或云。此家出贵人。备小时儿戏其下
曰。吾必乘此羽葆车盖。叔父子惊曰。勿妄
言灭吾门矣。年长大不乐读书。希走狗
马。奏音乐。美衣服。长七尺五寸。手过膝。少
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此即显相之貌
也。至建安二十年。操杀皇后及皇太子。二
十一年自称魏主。其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孙
传不能具记。曹公相隐如八界。孙刘相显
如二界。或已得无生相彰于外。即如弥勒。
远近皆记者。远记如记鸽雀成佛。法师品中
一句一偈我皆与记。及常不轻等。近记者。
如弥勒及贤劫中九百九十五佛。法华迹本
二门。诸经会末得无生记乃至一生等。亦如
楞严四种授记。佛告坚意。是恶魔从今已
往。渐渐当得首楞严三昧乃至成佛。坚意
语魔如来已与汝记。魔言。我不净心。如来
安元年操为司隶校尉。操本沛人。姓曹氏。
讳操。字孟德。汉曹参之后。少多机警。有权
数。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世人未奇之。唯
南阳何颙等异之。本传应别有相者不知。
颙谓曰。吾见天下之士未见若君者。天下
将乱非命世之士不能济。能安者在君乎。
为校尉时知尚书令事。二年袁绍称天子。
八年操尚为冀州牧。十三年操为丞相。十八
年后操自称为魏公。十九年刘备刘章据益
州。备字玄德。涿郡人。备父事州郡。少孤。母
贩履赁织为生。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
五丈馀。常望气罿罿如小车盖。往来者异
之。或云。此家出贵人。备小时儿戏其下
曰。吾必乘此羽葆车盖。叔父子惊曰。勿妄
言灭吾门矣。年长大不乐读书。希走狗
马。奏音乐。美衣服。长七尺五寸。手过膝。少
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此即显相之貌
也。至建安二十年。操杀皇后及皇太子。二
十一年自称魏主。其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孙
传不能具记。曹公相隐如八界。孙刘相显
如二界。或已得无生相彰于外。即如弥勒。
远近皆记者。远记如记鸽雀成佛。法师品中
一句一偈我皆与记。及常不轻等。近记者。
如弥勒及贤劫中九百九十五佛。法华迹本
二门。诸经会末得无生记乃至一生等。亦如
楞严四种授记。佛告坚意。是恶魔从今已
往。渐渐当得首楞严三昧乃至成佛。坚意
语魔如来已与汝记。魔言。我不净心。如来
卷五 第 294c 页 T46-0294.png
何故与记。佛欲断一切众生疑故。告坚意
言。记有四种。一者未发心记。或有流转六
道。生于人间好乐佛法。过百千万亿劫当
发心。过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乃
至供养佛化众生。皆经若干劫当得菩
提。迦叶白佛。我今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
佛言。仁者善哉。不应妄称量众生。唯有如
来能量众生。二适发心与记。是人久劫种
诸善根。好乐大法有慈悲心。发心即住不
退地故。故发心与记。三密记者有菩萨未
得记。而行六度功德满足。天龙八部皆作
是念。此菩萨几时当得菩提。劫国弟子众数
如何。佛断此疑即与授记。举众皆知。此菩
萨独不知。四无生忍记者。于大众中显露
与记。经四记中。未发心记最远。密记次远。
发心记次近。无生记最近。是故今云远近皆
记。今修观者并随实观不随于权。故照己
他十界相足。如是性者。初正解中有法譬
合。性既有三。以相例此。相亦应三。故本末
文并作三谛。如竹下譬中云燧人等者。燧
者出火物也。此土先古燧人能出火故。后
名出火物名之为燧。字统云。夜为烽昼
为燧。非今正意。郑玄云。金燧者火镜也木
燧者火钻等。论语云。钻燧改火四时不同。
大经云。因燧因钻因手因乾草。四法和合
故有火生。今文语略但云燧人。止观如钻。
观境如燧。助道如草。运功如手。断惑性显
犹如火出。自既除惑亦能利他。名烧一切。
世间下破他。先总破次别破。此即总也。自
言。记有四种。一者未发心记。或有流转六
道。生于人间好乐佛法。过百千万亿劫当
发心。过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乃
至供养佛化众生。皆经若干劫当得菩
提。迦叶白佛。我今于一切众生生世尊想。
佛言。仁者善哉。不应妄称量众生。唯有如
来能量众生。二适发心与记。是人久劫种
诸善根。好乐大法有慈悲心。发心即住不
退地故。故发心与记。三密记者有菩萨未
得记。而行六度功德满足。天龙八部皆作
是念。此菩萨几时当得菩提。劫国弟子众数
如何。佛断此疑即与授记。举众皆知。此菩
萨独不知。四无生忍记者。于大众中显露
与记。经四记中。未发心记最远。密记次远。
发心记次近。无生记最近。是故今云远近皆
记。今修观者并随实观不随于权。故照己
他十界相足。如是性者。初正解中有法譬
合。性既有三。以相例此。相亦应三。故本末
文并作三谛。如竹下譬中云燧人等者。燧
者出火物也。此土先古燧人能出火故。后
名出火物名之为燧。字统云。夜为烽昼
为燧。非今正意。郑玄云。金燧者火镜也木
燧者火钻等。论语云。钻燧改火四时不同。
大经云。因燧因钻因手因乾草。四法和合
故有火生。今文语略但云燧人。止观如钻。
观境如燧。助道如草。运功如手。断惑性显
犹如火出。自既除惑亦能利他。名烧一切。
世间下破他。先总破次别破。此即总也。自
卷五 第 295a 页 T46-0295.png
古共许涅槃为常住宗。以法华经不明佛
性则非常宗。故今破之。又有师下别破判
法华十如。不应分之各明权实。又涅槃下
引净名文例破。体力等馀意可见思之。释
力中云烦恼病故等者。且约四圣力用以
说。若准通意。凡有心者莫不堪任十界用
故。次类解者即别解也。应约十界别别明
之。相繁难见故束明也。涅槃者即无馀也。其
法粗者名之为相。言解脱者谓法乐也。其
法细者名之为性。得无馀者可表二乘。
得法乐者性必无改。五分为体者亦是色
心。以戒为色馀者为心。分为支分。五法和
合名为法身。身即体也。言五法者谓道俱
戒。事理诸定。无漏正慧二种解脱。及了解
脱智。广解如论。无系为力者。择灭离于三
界系也。修二乘者必有是力。既后有田中
不生者。未来生阴名为后有。阴复生阴名
后有田。若入无馀无生处故。故名不生。论
云。本有中有当有。当有即后有也。以无生
故。故名无报。田是生义。此间古者以猎为
畋。畋者取狩也。则四时不同。春蒐夏苗秋
狝冬狩。今以能生五谷为田。拟昔之畋故
尔雅云。田者地也。即取五谷之处也。即是
无复来报生处。大经三十四云。黑业黑报。白
业白报杂业杂报。非白非黑业非白非黑报。
非白非黑名为无漏。迦叶难言。世尊先说无
漏无报。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报耶。佛言。义
有二种。一者亦果亦报。二者唯果无报。黑等
三业亦果亦报。黑等因生故得名果 能作
性则非常宗。故今破之。又有师下别破判
法华十如。不应分之各明权实。又涅槃下
引净名文例破。体力等馀意可见思之。释
力中云烦恼病故等者。且约四圣力用以
说。若准通意。凡有心者莫不堪任十界用
故。次类解者即别解也。应约十界别别明
之。相繁难见故束明也。涅槃者即无馀也。其
法粗者名之为相。言解脱者谓法乐也。其
法细者名之为性。得无馀者可表二乘。
得法乐者性必无改。五分为体者亦是色
心。以戒为色馀者为心。分为支分。五法和
合名为法身。身即体也。言五法者谓道俱
戒。事理诸定。无漏正慧二种解脱。及了解
脱智。广解如论。无系为力者。择灭离于三
界系也。修二乘者必有是力。既后有田中
不生者。未来生阴名为后有。阴复生阴名
后有田。若入无馀无生处故。故名不生。论
云。本有中有当有。当有即后有也。以无生
故。故名无报。田是生义。此间古者以猎为
畋。畋者取狩也。则四时不同。春蒐夏苗秋
狝冬狩。今以能生五谷为田。拟昔之畋故
尔雅云。田者地也。即取五谷之处也。即是
无复来报生处。大经三十四云。黑业黑报。白
业白报杂业杂报。非白非黑业非白非黑报。
非白非黑名为无漏。迦叶难言。世尊先说无
漏无报。今云何言不白不黑报耶。佛言。义
有二种。一者亦果亦报。二者唯果无报。黑等
三业亦果亦报。黑等因生故得名果 能作
卷五 第 295b 页 T46-0295.png
因故故亦名报。无漏因生故名为果。不作
他因故不名报。果即是习果。报即报果。
从习因生故云从因。至报方能为他作因。
今此无漏唯果无报。是故无漏不受来报。
即不生义也菩萨佛类中。问。总中既以色
心为体。此中但以正因为体。何故阙色。
答圆释正因秖是色心。如苦道为正因非
全心也。况修德性德并不离色心。因缘有
逆顺者。重约因缘作逆顺释。以义便故可
例馀法。顺界内法如四趣等。逆界内法
如前二乘。顺界外法亦如二乘。但以无明
为缘有异耳。至界外时界内行息。则须界
外无明润生故也。逆界外法如菩萨佛。又
菩萨类多种不同。如后说。逆界外法既以
中道为因。当知皆取破无明位。言馀至准
此可知者相性体三但是总说因缘之意。力
者但是因缘功能。作者是预说因缘运用。果
报秖是因缘习果及报果耳。故知略说即以
因缘为本广说始终故须明十。是故界外
皆取破无明位。若依大乘三佛者。佛有报
身故名为报。具如玄文约现生后论九论
十。及以断惑尽义等也(云云)。又如大璎珞第
八。慧眼菩萨问文殊言。如来相好为有报
耶。为无报耶。文殊言。如来色身有报。法身
无报。慧眼复问。去贪欲内心净获大果。六
度之法非无相报。如何而得成法身耶。文
殊言。如来法身有耶无耶。慧眼曰。色身是有
法身是无。如我观察如来身者。非报非无
报。据此应以四句分别。谓色有报法无
他因故不名报。果即是习果。报即报果。
从习因生故云从因。至报方能为他作因。
今此无漏唯果无报。是故无漏不受来报。
即不生义也菩萨佛类中。问。总中既以色
心为体。此中但以正因为体。何故阙色。
答圆释正因秖是色心。如苦道为正因非
全心也。况修德性德并不离色心。因缘有
逆顺者。重约因缘作逆顺释。以义便故可
例馀法。顺界内法如四趣等。逆界内法
如前二乘。顺界外法亦如二乘。但以无明
为缘有异耳。至界外时界内行息。则须界
外无明润生故也。逆界外法如菩萨佛。又
菩萨类多种不同。如后说。逆界外法既以
中道为因。当知皆取破无明位。言馀至准
此可知者相性体三但是总说因缘之意。力
者但是因缘功能。作者是预说因缘运用。果
报秖是因缘习果及报果耳。故知略说即以
因缘为本广说始终故须明十。是故界外
皆取破无明位。若依大乘三佛者。佛有报
身故名为报。具如玄文约现生后论九论
十。及以断惑尽义等也(云云)。又如大璎珞第
八。慧眼菩萨问文殊言。如来相好为有报
耶。为无报耶。文殊言。如来色身有报。法身
无报。慧眼复问。去贪欲内心净获大果。六
度之法非无相报。如何而得成法身耶。文
殊言。如来法身有耶无耶。慧眼曰。色身是有
法身是无。如我观察如来身者。非报非无
报。据此应以四句分别。谓色有报法无
卷五 第 295c 页 T46-0295.png
报。事亦报亦无报。理非报非无报。故不
应以无报为定。次明众生世间但假实
异。馀如前说。次明国土者应以四土横
竖销释。具如净名疏中。彼明随见不同。此
明所依各异。今论当分所居各别若如玄
文用教多少。今所未论。故净名疏四土相
望。十种差别。以销天器饭色不同。前九正
当今文世间义也。一同居自异。二同居与
方便不同。三方便自异。四方便与实报不
同。五实报自异。六实报与下品寂光不同。
七与中品寂光不同。八与上品寂光不同。
九诸土总对寂光不同。十诸土非垢寂光
非净。前九正明诸土不同。第十但明诸土
体耳。土虽差别不异寂光。寂光虽寂不
异诸土。今文不论诸土体者。为成世间
差别义故。于同居中别开善恶者。今文为
明十界所依各各不同。尚应须明十土相
别。且合六道以为善恶。如释十如亦合
四趣及合人天。无漏即是方便土也。佛菩萨
土者义通三土佛则唯在上品寂光。
○夫一
心下结成理境。如前所释本在一心。圆融
三谛既已开释。恐人生迷故重结之令入
一念。当知身土一念三千。故成道时称此本
理。一身一念遍于法界。言无心而已者显
心不无。言介尔者谓刹那心。无间相续未
曾断绝。才一刹那三千具足。准八相喻思
之可知。若具三千即具三德。故金光明第
一云。依于法身。初发心时显现不退心金
刚心如来心。不退即解脱心也金刚即般若
应以无报为定。次明众生世间但假实
异。馀如前说。次明国土者应以四土横
竖销释。具如净名疏中。彼明随见不同。此
明所依各异。今论当分所居各别若如玄
文用教多少。今所未论。故净名疏四土相
望。十种差别。以销天器饭色不同。前九正
当今文世间义也。一同居自异。二同居与
方便不同。三方便自异。四方便与实报不
同。五实报自异。六实报与下品寂光不同。
七与中品寂光不同。八与上品寂光不同。
九诸土总对寂光不同。十诸土非垢寂光
非净。前九正明诸土不同。第十但明诸土
体耳。土虽差别不异寂光。寂光虽寂不
异诸土。今文不论诸土体者。为成世间
差别义故。于同居中别开善恶者。今文为
明十界所依各各不同。尚应须明十土相
别。且合六道以为善恶。如释十如亦合
四趣及合人天。无漏即是方便土也。佛菩萨
土者义通三土佛则唯在上品寂光。
○夫一
心下结成理境。如前所释本在一心。圆融
三谛既已开释。恐人生迷故重结之令入
一念。当知身土一念三千。故成道时称此本
理。一身一念遍于法界。言无心而已者显
心不无。言介尔者谓刹那心。无间相续未
曾断绝。才一刹那三千具足。准八相喻思
之可知。若具三千即具三德。故金光明第
一云。依于法身。初发心时显现不退心金
刚心如来心。不退即解脱心也金刚即般若
卷五 第 296a 页 T46-0296.png
心也。如来即法身心也。故知因心果体具足。
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诗云。介尔景福谓细
念也。但异无心三千具足。故大师于觉意
三昧。观心食法。及诵经法。小止观等。诸心观
文。但以自他等观推于三假。并未云一念
三千具足。乃至观心论中亦秖以三十六问。
责于四心亦不涉于一念三千。唯四念处
中略云观心十界而已。故至止观正明观
法。并以三千而为指南。乃是终穷究竟极
说。故序中云说己心中所行法门。良有以
也。请寻读者心无异缘。问。此三千为初心
观后心亦观。答。初后不二。问。凡夫心中具
有诸佛菩萨等性。容可俱观。中心后心界如
渐减。乃至成佛唯一佛界。如何后心犹具三
千。答。一家圆义言法界者须云十界即空
假中。初后不二方异诸教。若见观音玄文
意者。则事理凡圣自他始终修性等意。一切
可见。彼文料简缘了中云。如来不断性恶
阐提不断性善。点此一意众滞自销。以不
断性善故缘因本有。彼文云。了是显了智
慧庄严。缘是资助福德庄严。由二为因佛
具二果。元此因果本是性德。性德缘了本自
有之。今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
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是故他解唯知阐
提不断正因。不知不断性德缘了。故知善
恶不出三千。彼又问云。既有性德善亦有
性德恶不。答。具有。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
恶。答。阐提断修善但有性善在。如来断修
恶但有性恶在。问。性德善恶何以不断。答。
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诗云。介尔景福谓细
念也。但异无心三千具足。故大师于觉意
三昧。观心食法。及诵经法。小止观等。诸心观
文。但以自他等观推于三假。并未云一念
三千具足。乃至观心论中亦秖以三十六问。
责于四心亦不涉于一念三千。唯四念处
中略云观心十界而已。故至止观正明观
法。并以三千而为指南。乃是终穷究竟极
说。故序中云说己心中所行法门。良有以
也。请寻读者心无异缘。问。此三千为初心
观后心亦观。答。初后不二。问。凡夫心中具
有诸佛菩萨等性。容可俱观。中心后心界如
渐减。乃至成佛唯一佛界。如何后心犹具三
千。答。一家圆义言法界者须云十界即空
假中。初后不二方异诸教。若见观音玄文
意者。则事理凡圣自他始终修性等意。一切
可见。彼文料简缘了中云。如来不断性恶
阐提不断性善。点此一意众滞自销。以不
断性善故缘因本有。彼文云。了是显了智
慧庄严。缘是资助福德庄严。由二为因佛
具二果。元此因果本是性德。性德缘了本自
有之。今三千即空性了因也。三千即假性缘
因也。三千即中性正因也。是故他解唯知阐
提不断正因。不知不断性德缘了。故知善
恶不出三千。彼又问云。既有性德善亦有
性德恶不。答。具有。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
恶。答。阐提断修善但有性善在。如来断修
恶但有性恶在。问。性德善恶何以不断。答。
卷五 第 296b 页 T46-0296.png
性德但是善恶法门。故不可断。一切世间
无能毁者。如魔烧经卷岂能令于性法门
尽。纵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问阐提
不断性善故。后时还起善。如来不断性
恶故。应当后时还起恶。答。阐提不达性
恶故。后时还起于修恶。不了于性善故。后
时还为修善染。是故修善还得起。即以修
善治修恶。则令修恶不得起。佛虽不断
于性恶。而能了达于性恶。而于恶法得自
在。不为修恶之所染。是故修恶不得起。
故佛永无于修恶。自在用于恶法门。阐提若
能达修恶则与如来无差别。故知于善于
恶善达修性。于修照性以性了修。能知
此者方可与论性德三因。生死涅槃烦恼菩
提。十二因缘即是三德。如是无量理无不
通。彼文又问。阐提断善尽为黎耶所持。一
切诸种子为内外所熏更能起善者。此识
既无记与真如何别。又此种子住在何处
而不早熏。故知权说非为了义。若有说言
佛起神通现恶化物。此作意通同彼外道
及二乘通。不同明镜任运现像。若大经三
十二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古
师谓是恶境界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
人无。古师谓为缘因性也。复有佛性二人
俱有。古师谓为正因性也。复有佛性二人
俱无。古师谓为了因性也。如此释者。亦别
教意不了义说。若了义者。应云阐提善人俱
有性德。而阐提无修善。善根人有。阐提有
修恶。善根人无。二人俱无无不退性。未入
无能毁者。如魔烧经卷岂能令于性法门
尽。纵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问阐提
不断性善故。后时还起善。如来不断性
恶故。应当后时还起恶。答。阐提不达性
恶故。后时还起于修恶。不了于性善故。后
时还为修善染。是故修善还得起。即以修
善治修恶。则令修恶不得起。佛虽不断
于性恶。而能了达于性恶。而于恶法得自
在。不为修恶之所染。是故修恶不得起。
故佛永无于修恶。自在用于恶法门。阐提若
能达修恶则与如来无差别。故知于善于
恶善达修性。于修照性以性了修。能知
此者方可与论性德三因。生死涅槃烦恼菩
提。十二因缘即是三德。如是无量理无不
通。彼文又问。阐提断善尽为黎耶所持。一
切诸种子为内外所熏更能起善者。此识
既无记与真如何别。又此种子住在何处
而不早熏。故知权说非为了义。若有说言
佛起神通现恶化物。此作意通同彼外道
及二乘通。不同明镜任运现像。若大经三
十二云。或有佛性阐提人有。善根人无。古
师谓是恶境界性。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
人无。古师谓为缘因性也。复有佛性二人
俱有。古师谓为正因性也。复有佛性二人
俱无。古师谓为了因性也。如此释者。亦别
教意不了义说。若了义者。应云阐提善人俱
有性德。而阐提无修善。善根人有。阐提有
修恶。善根人无。二人俱无无不退性。未入
卷五 第 296c 页 T46-0296.png
似位故也。举例云如八相迁物者。相为能
迁物为所迁。俱舍颂云。此谓生生等于八
一有能。谓本四相及随四相。名之为八。大
相名本。小相名随。以此八故令一切法成
有为相。言生生者。所谓小生生大生等。等
谓等于馀之三相。谓小住住大住小异异
大异小灭灭大灭。于八一有能者通无穷
难。所谓小相于一有能能相大相。大相于
八有能。谓一大相起时必与三大相及四小
相俱起。并一本法故云于八。馀三大相各
亦如是。故此八相望于本法不前不后。心
具三千亦复如是。三千如八相一心如本
法。今心下合譬。一念尚无。谁论横竖。当知
一念心中此三千法实非横竖。非识是不思。
非言是不议。故大经三十三云。佛性者不名
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
名万法。未得菩提时一切善恶无记皆名
佛性。经文既云非一乃至非万。复云善恶无
记即是佛性。善恶无记即三千也。故知三千
非三千具足三佛性也。下文结成三谛等
义。并依理境。若无理境约谁论谛。问。此
不思议还秖次第以释十界与思议何别。
答。其实无别。思议乃作从心生说不思议
作一心具说。以生显具何须更问。
○问下
次明修德不思议境。即是自行须明行相。
故以问答推检而为行体。如前理性本无
性过。约修门说须明离计。故约四性以
为徵问。然此问中且约所起对理自具而
为研覈其实但推本具理心。恐生计故故
迁物为所迁。俱舍颂云。此谓生生等于八
一有能。谓本四相及随四相。名之为八。大
相名本。小相名随。以此八故令一切法成
有为相。言生生者。所谓小生生大生等。等
谓等于馀之三相。谓小住住大住小异异
大异小灭灭大灭。于八一有能者通无穷
难。所谓小相于一有能能相大相。大相于
八有能。谓一大相起时必与三大相及四小
相俱起。并一本法故云于八。馀三大相各
亦如是。故此八相望于本法不前不后。心
具三千亦复如是。三千如八相一心如本
法。今心下合譬。一念尚无。谁论横竖。当知
一念心中此三千法实非横竖。非识是不思。
非言是不议。故大经三十三云。佛性者不名
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
名万法。未得菩提时一切善恶无记皆名
佛性。经文既云非一乃至非万。复云善恶无
记即是佛性。善恶无记即三千也。故知三千
非三千具足三佛性也。下文结成三谛等
义。并依理境。若无理境约谁论谛。问。此
不思议还秖次第以释十界与思议何别。
答。其实无别。思议乃作从心生说不思议
作一心具说。以生显具何须更问。
○问下
次明修德不思议境。即是自行须明行相。
故以问答推检而为行体。如前理性本无
性过。约修门说须明离计。故约四性以
为徵问。然此问中且约所起对理自具而
为研覈其实但推本具理心。恐生计故故
卷五 第 297a 页 T46-0297.png
须此覈。故下答文但离横等四句执竟。还
归本理一念三千。又此问答亦名料简。前
云理性。又云修具。即名推检而为料简无
复别途。又此理具变为修具。一一修具无
非理具。所以将理对修料简。令识修具全
是理具乃达理具即空即中。故妙境初文。章
安料简云。法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尘中
有大千经卷。故知章安深领玄旨。答者。然
此破性不同三教。前之三教或约远理。或
约事行。或约俗谛。推因缘法生即无生。今
此不尔。约理本无四性计相。凡情易执约
执破性。寄二论破者。论随教道顺物机
缘。恐迷者执权即成性过。故寄破之令成
圆极。言无没无明者。即阿黎耶识无始恒
有。故云无没。没谓失没恒不失故。不同
俱生及现行等。若从下示各计人以成过
相。心成自性缘即他性。若法性下以他破
自。法性非心非缘者。还举其所计准理破
之。法性之理既非心缘。地人所计义当于
心。法性非心若许心具。法性非缘亦应缘
具。何得不许摄论黎耶。此即破地师也。若
言下以自破他。还以道理破其所计。法性
之外无别黎耶。若许黎耶依持则许法性
依持。若不关者义理乖各。是故不关。义必
不成。若即是者何得不许法性依持。此破
摄师也。又违下次引经论示计有过。经论
皆云非内非外等及非自他等。二论师何得
各计一边。经即大品文也。更就下约譬检
过。初文先定。若依下徵责。四句下结成无
归本理一念三千。又此问答亦名料简。前
云理性。又云修具。即名推检而为料简无
复别途。又此理具变为修具。一一修具无
非理具。所以将理对修料简。令识修具全
是理具乃达理具即空即中。故妙境初文。章
安料简云。法性自尔非作所成。如一尘中
有大千经卷。故知章安深领玄旨。答者。然
此破性不同三教。前之三教或约远理。或
约事行。或约俗谛。推因缘法生即无生。今
此不尔。约理本无四性计相。凡情易执约
执破性。寄二论破者。论随教道顺物机
缘。恐迷者执权即成性过。故寄破之令成
圆极。言无没无明者。即阿黎耶识无始恒
有。故云无没。没谓失没恒不失故。不同
俱生及现行等。若从下示各计人以成过
相。心成自性缘即他性。若法性下以他破
自。法性非心非缘者。还举其所计准理破
之。法性之理既非心缘。地人所计义当于
心。法性非心若许心具。法性非缘亦应缘
具。何得不许摄论黎耶。此即破地师也。若
言下以自破他。还以道理破其所计。法性
之外无别黎耶。若许黎耶依持则许法性
依持。若不关者义理乖各。是故不关。义必
不成。若即是者何得不许法性依持。此破
摄师也。又违下次引经论示计有过。经论
皆云非内非外等及非自他等。二论师何得
各计一边。经即大品文也。更就下约譬检
过。初文先定。若依下徵责。四句下结成无
卷五 第 297b 页 T46-0297.png
生。心喻下合。恐写者误。喻中既以眠心相
对。今合应云心喻法性眠喻黎耶。梦事则
喻生一切法。纵使眠人亦有不睡时者。秖
应改云睡喻黎耶。若言睡人亦有不梦时
者。今文但取梦时为喻。四句推梦虽不可
得而梦事不无。若为他说还依四句。不可
顺计言自他等。此之三千亦复如是。二师
何得各计一边。然虽破计说必顺机。何但
说尔观亦随宜。故观心论中观于一句各
生三十六法。良由于此。已明横破竟。次约
竖破。初之横破但约黎耶法性。以为内外。
已异藏通。藏通但约心境等生灭。乃至非生
非灭相望名竖。此中则以三千四计为生。
以四句推三千叵得为灭。故此生灭尚异
于别岂况藏通。故知若计黎耶及法性等。乃
成别义。今欲明圆是故须破。此之四句亦
是为防转计故说。推亦生亦灭者。单生单
灭被破不生。故转计双共生诸法。故须破
之。各既不生二不生合。云何能生。故云其
性相违犹如水火。水火和合二俱损坏何能
生法。破第四句者。灭为能生不灭为所。
既云双非即无能所。云何更生三千法耶。
亦横亦竖者。前两四句单约横竖既被推
破。又恐双计横竖能生。故复更推。言亦横亦
竖者于竖四句一一计横。初句计四即初
文是。灭句计四者。云自灭生。他灭生。共灭
生。无因灭生。第三第四准此可解。计相既
尔。破亦准知。此是以横织竖而为计相。若
总论者谓横及竖方生诸法。破亦准知。言
对。今合应云心喻法性眠喻黎耶。梦事则
喻生一切法。纵使眠人亦有不睡时者。秖
应改云睡喻黎耶。若言睡人亦有不梦时
者。今文但取梦时为喻。四句推梦虽不可
得而梦事不无。若为他说还依四句。不可
顺计言自他等。此之三千亦复如是。二师
何得各计一边。然虽破计说必顺机。何但
说尔观亦随宜。故观心论中观于一句各
生三十六法。良由于此。已明横破竟。次约
竖破。初之横破但约黎耶法性。以为内外。
已异藏通。藏通但约心境等生灭。乃至非生
非灭相望名竖。此中则以三千四计为生。
以四句推三千叵得为灭。故此生灭尚异
于别岂况藏通。故知若计黎耶及法性等。乃
成别义。今欲明圆是故须破。此之四句亦
是为防转计故说。推亦生亦灭者。单生单
灭被破不生。故转计双共生诸法。故须破
之。各既不生二不生合。云何能生。故云其
性相违犹如水火。水火和合二俱损坏何能
生法。破第四句者。灭为能生不灭为所。
既云双非即无能所。云何更生三千法耶。
亦横亦竖者。前两四句单约横竖既被推
破。又恐双计横竖能生。故复更推。言亦横亦
竖者于竖四句一一计横。初句计四即初
文是。灭句计四者。云自灭生。他灭生。共灭
生。无因灭生。第三第四准此可解。计相既
尔。破亦准知。此是以横织竖而为计相。若
总论者谓横及竖方生诸法。破亦准知。言
卷五 第 297c 页 T46-0297.png
非横非竖者。单约双计既皆被破。便谓俱
离生三千法。俱合尚不能生三千。俱离云
何能生法耶。问。双非心性其相如何。答。横
既是生竖是生灭。双是秖是是生是灭。双非
秖是双非生灭。心体其实未契双非。但是
计此谓为能生。是故须破。既不可以横竖
等生。生即无生。言语下结成不思议境。前
虽结成理性境竟。若不推检何殊鸟空。此
即结成修德境也。大经下引證也。此生生等
四不可说。义意含故。故总引證前两四句皆
不生也。生生等文已成竖竟。若證横者。生
生秖是自。生不生秖是他不生生秖是共。不
生不生秖是离。第三秖是俱计横竖。第四秖
是双非横竖。但證初二即證三四。问。前理
性境及前章安料简文中。皆云一心任运具
足。今此何得对缘推耶。答。今此正推一念
起心已具三千。故推此具为心为缘。若推
此起起不可得。念与三千并不可得。不得
而得三谛宛然。
○当知下结前生后。结前自
行生后化他。自行若满必有化他。故引多
义结前生后。初约二谛也。第一义谛结前
自行推法不生。若世谛者欲为他说。说必
四句以生三千。亦是举况。明有三千可为
他说。如佛告下即大品中佛告德女。世尊问
德女答。答文并是结前自行。佛言如是有者。
生后化他。次引龙树及更引大经四不可
说。以结前。有因缘故。以生后。即有利他因
缘故也。虽四句下释前诸文结前生后。四
句冥寂释前自行以结前。慈悲怜悯释前化
离生三千法。俱合尚不能生三千。俱离云
何能生法耶。问。双非心性其相如何。答。横
既是生竖是生灭。双是秖是是生是灭。双非
秖是双非生灭。心体其实未契双非。但是
计此谓为能生。是故须破。既不可以横竖
等生。生即无生。言语下结成不思议境。前
虽结成理性境竟。若不推检何殊鸟空。此
即结成修德境也。大经下引證也。此生生等
四不可说。义意含故。故总引證前两四句皆
不生也。生生等文已成竖竟。若證横者。生
生秖是自。生不生秖是他不生生秖是共。不
生不生秖是离。第三秖是俱计横竖。第四秖
是双非横竖。但證初二即證三四。问。前理
性境及前章安料简文中。皆云一心任运具
足。今此何得对缘推耶。答。今此正推一念
起心已具三千。故推此具为心为缘。若推
此起起不可得。念与三千并不可得。不得
而得三谛宛然。
○当知下结前生后。结前自
行生后化他。自行若满必有化他。故引多
义结前生后。初约二谛也。第一义谛结前
自行推法不生。若世谛者欲为他说。说必
四句以生三千。亦是举况。明有三千可为
他说。如佛告下即大品中佛告德女。世尊问
德女答。答文并是结前自行。佛言如是有者。
生后化他。次引龙树及更引大经四不可
说。以结前。有因缘故。以生后。即有利他因
缘故也。虽四句下释前诸文结前生后。四
句冥寂释前自行以结前。慈悲怜悯释前化
卷五 第 298a 页 T46-0298.png
他以生后。若圣若凡。凡欲利他皆须四句
横竖破执。乃可四句慈悲为他。然此为他
与后起教。其义不同彼唯实报八相被物。
发起权实施开废等。此唯初心依理生解。
无性执已为他四说。亦通后心仍在习果
无生忍位。四执实破赴物说四。问。前自行
中具破四性。今此化他何故各一。受化之徒
还成自行。何故与前自行不同。答。圣人设
化逗彼所宜。受者成观实离四执。若其执
自佛岂增执而为说耶。馀之三句准此应
知。或作世界下正明逗物。依四悉檀作四
句说。即十六番说化他境。化他遍被故列十
六。若彼受者随用一句或二三四。观心论中
遍约四性各三十六问者。为遍责故遍生
法故。仍略四悉直举自等。今但约四悉望
彼仍总。今初世界中四者。若言心具心即
是自。善知识者即是他也。以水银他和真
金自即是共也。自尔秖是无因异名。此四皆
须顺欢喜义成世界悉。为人四中言唯信
者。信即是自。云但发心。发心是自。若云见
佛。佛即是他。自珠待他水清即共也。又他
慈善根令我自见亦共也。非内非自非外非
他即无因也。先尼者以證四句无著即属
于离。离即无著。若有著者如先尼梵志。于
小乘中生信尚难。况复大乘。大论四十七
云。若佛法中有微法而可得者。先尼于一
切法中终不生信。云何生信。信般若波罗
蜜不以有相不以无相。不取相故住信
行中。论问。此中何故引先尼耶。答。此经种
横竖破执。乃可四句慈悲为他。然此为他
与后起教。其义不同彼唯实报八相被物。
发起权实施开废等。此唯初心依理生解。
无性执已为他四说。亦通后心仍在习果
无生忍位。四执实破赴物说四。问。前自行
中具破四性。今此化他何故各一。受化之徒
还成自行。何故与前自行不同。答。圣人设
化逗彼所宜。受者成观实离四执。若其执
自佛岂增执而为说耶。馀之三句准此应
知。或作世界下正明逗物。依四悉檀作四
句说。即十六番说化他境。化他遍被故列十
六。若彼受者随用一句或二三四。观心论中
遍约四性各三十六问者。为遍责故遍生
法故。仍略四悉直举自等。今但约四悉望
彼仍总。今初世界中四者。若言心具心即
是自。善知识者即是他也。以水银他和真
金自即是共也。自尔秖是无因异名。此四皆
须顺欢喜义成世界悉。为人四中言唯信
者。信即是自。云但发心。发心是自。若云见
佛。佛即是他。自珠待他水清即共也。又他
慈善根令我自见亦共也。非内非自非外非
他即无因也。先尼者以證四句无著即属
于离。离即无著。若有著者如先尼梵志。于
小乘中生信尚难。况复大乘。大论四十七
云。若佛法中有微法而可得者。先尼于一
切法中终不生信。云何生信。信般若波罗
蜜不以有相不以无相。不取相故住信
行中。论问。此中何故引先尼耶。答。此经种
卷五 第 298b 页 T46-0298.png
种因缘说法空乃至无有微相可得。人心
疑怪不信此理难见。是故须菩提引小乘中
尚有法空。况大乘法。论文引意先尼有著。
信小乘法空尚难。况信大乘法空。小乘法
空如阿含中是老死谁老死也。馀二悉比知。
佛旨尽净下明佛意体性。即明自行化他相
即。不在因缘等即是第一义。即化他心不乖
自行。故即世谛是第一义谛。又四下化他
中。初法。若为盲等者重约譬说体性相即。
为盲四说贝等俱是。如前四四一十六说皆
契悉檀故云见乳。即世谛者以法结譬。当
知下结意也。不说即默。即是终日说默相即。
终日双非说默终日双照说默。破即不说。
立即四说。又破即双遮。立即双照经论者如
前所引。天亲下重申二论本意。先明失。论
主逗机各演一门。论师各执偏弘成诤。致
使后学情见不同。矢石者如箭矢射石义
非相入。以各计故不入圆理。如彼矢石。
次若得下明得。若约二论论主元意及得
今文悉檀之意。四俱可说。据理俱不可说。
虽不可说如前一十六番。并是随宜而说。
若随下教门大体。逗物虽用适时之变。佛
出世意教门大体。皆是因缘和合乃生诸法。
是则若自若他若无因等。皆属于共。故今复
依大体而说。故云无明法法性。无明是暗
法。来法于法性。如丹是药法来法于铜等。
因缘和合有成金用。是则无明为缘法性
为因。明暗和合能生诸法。自行犹观染因
缘生。化他则以净因缘生。自他相对则以
疑怪不信此理难见。是故须菩提引小乘中
尚有法空。况大乘法。论文引意先尼有著。
信小乘法空尚难。况信大乘法空。小乘法
空如阿含中是老死谁老死也。馀二悉比知。
佛旨尽净下明佛意体性。即明自行化他相
即。不在因缘等即是第一义。即化他心不乖
自行。故即世谛是第一义谛。又四下化他
中。初法。若为盲等者重约譬说体性相即。
为盲四说贝等俱是。如前四四一十六说皆
契悉檀故云见乳。即世谛者以法结譬。当
知下结意也。不说即默。即是终日说默相即。
终日双非说默终日双照说默。破即不说。
立即四说。又破即双遮。立即双照经论者如
前所引。天亲下重申二论本意。先明失。论
主逗机各演一门。论师各执偏弘成诤。致
使后学情见不同。矢石者如箭矢射石义
非相入。以各计故不入圆理。如彼矢石。
次若得下明得。若约二论论主元意及得
今文悉檀之意。四俱可说。据理俱不可说。
虽不可说如前一十六番。并是随宜而说。
若随下教门大体。逗物虽用适时之变。佛
出世意教门大体。皆是因缘和合乃生诸法。
是则若自若他若无因等。皆属于共。故今复
依大体而说。故云无明法法性。无明是暗
法。来法于法性。如丹是药法来法于铜等。
因缘和合有成金用。是则无明为缘法性
为因。明暗和合能生诸法。自行犹观染因
缘生。化他则以净因缘生。自他相对则以
卷五 第 298c 页 T46-0298.png
染净和合因缘而生。又自行染有内有外。
内谓无明。外谓他境。以内具故他境能熏。
故观所熏唯见理具。若观理具则识真如
常熏内具。诸论教道不见此实。虽内外熏
以立种义。不了新熏本有之意。是故种子
但同冥初。故是教道非真实说。今观此等
染净虽殊即理无别。秖约此因缘而推多
种自他共等。其理不殊。故知凡推四句之
法。皆推诸法已和合性。所以推一至理染
净缘起。因边缘边各不能生。二不生合故
无生理。和合尚无离二焉有。不有而有三
谛宛然。一性下释和合性。一性虽少而不无
者。为缘成法生一切故。无明虽多而不有
者。推此性故一法亦无。不少不多妙理斯
在。何者下重释上句。指法性为无明则多
非多。指无明为法性则一非少。故名下
结化他妙境。若解下还依教体。历前三科
三种世间及界如等。专云妙境三谛之相。
虽先约识心至此且总结成三谛。知其阴
等皆是妙境。初一心下正明历前心造诸法。
一阴下历前五阴。一入下历前十二入。一界
下历前十八界。三科即是五阴世间。一众生
下历前众生世间。一国土下历前国土世间。
一相下历前三处十如若法性下以教体意
结前所历成三谛等。初文即是结成三谛。
如是下例。若一法一切法下结成三观。一空
一切空下释向三观成总相也。非但空空
亦空假中。假中亦然。若净名疏亦明总相
三观之相。与今意别。故彼文云。有三种三
内谓无明。外谓他境。以内具故他境能熏。
故观所熏唯见理具。若观理具则识真如
常熏内具。诸论教道不见此实。虽内外熏
以立种义。不了新熏本有之意。是故种子
但同冥初。故是教道非真实说。今观此等
染净虽殊即理无别。秖约此因缘而推多
种自他共等。其理不殊。故知凡推四句之
法。皆推诸法已和合性。所以推一至理染
净缘起。因边缘边各不能生。二不生合故
无生理。和合尚无离二焉有。不有而有三
谛宛然。一性下释和合性。一性虽少而不无
者。为缘成法生一切故。无明虽多而不有
者。推此性故一法亦无。不少不多妙理斯
在。何者下重释上句。指法性为无明则多
非多。指无明为法性则一非少。故名下
结化他妙境。若解下还依教体。历前三科
三种世间及界如等。专云妙境三谛之相。
虽先约识心至此且总结成三谛。知其阴
等皆是妙境。初一心下正明历前心造诸法。
一阴下历前五阴。一入下历前十二入。一界
下历前十八界。三科即是五阴世间。一众生
下历前众生世间。一国土下历前国土世间。
一相下历前三处十如若法性下以教体意
结前所历成三谛等。初文即是结成三谛。
如是下例。若一法一切法下结成三观。一空
一切空下释向三观成总相也。非但空空
亦空假中。假中亦然。若净名疏亦明总相
三观之相。与今意别。故彼文云。有三种三
卷五 第 299a 页 T46-0299.png
观。一者别相即别教也。二者通相亦名总相。
语似今文其意则别彼但是方等部中通相
之意。如观众生品等三观虽空三观犹别。
如佛道为假入不二门为中。其意亦然。三
一心三观正当今总。若因缘下结成三智。例
上下即以权实例于三观。亦应如前对三
法竟。次明总相。故云一权一切权等。若随
下结成三语。能说名语被物成教。故以渐
等三止观教结之。故云无非渐等。故此三
止观即是三语。随他是渐。随自是顿。随自他
是不定。前大意中于一圆顿结示三种止
观之相。今妙境中收三止观同一圆顿。故
以此三会于三观及三语等。由有教故。故
令趣入。故以三趣。对于三教。合不可得及
趣非趣为顿。一切法中开对渐及不定。是
故属假。前一一文皆先正结。次例诸法。唯
此三趣阙例诸法。此等下会异。此不思议
秖是妙境何故乃云亦是三观。乃至三趣等
耶。故更会之。妙境不殊得名处别。名处虽
别同归一理。轨秖是法。以三轨则之使始
终不改。故名为法。法即所照故立谛名。三
轨所发以立观名。智望于观因果乃殊同
是所发。所发成果故能教他。教他未尝不
与法俱。教他既满自他归宗。名之为趣。种
种下诫劝。如如意珠下举譬以譬于境。前文
以三千等别明理性乃至十界别含权实。
前文虽以八相为譬。别为破于心法前后。
虽有梦譬别为破于四句计性。故今正用
珠譬妙境。即总譬于前来理性自他横竖及
语似今文其意则别彼但是方等部中通相
之意。如观众生品等三观虽空三观犹别。
如佛道为假入不二门为中。其意亦然。三
一心三观正当今总。若因缘下结成三智。例
上下即以权实例于三观。亦应如前对三
法竟。次明总相。故云一权一切权等。若随
下结成三语。能说名语被物成教。故以渐
等三止观教结之。故云无非渐等。故此三
止观即是三语。随他是渐。随自是顿。随自他
是不定。前大意中于一圆顿结示三种止
观之相。今妙境中收三止观同一圆顿。故
以此三会于三观及三语等。由有教故。故
令趣入。故以三趣。对于三教。合不可得及
趣非趣为顿。一切法中开对渐及不定。是
故属假。前一一文皆先正结。次例诸法。唯
此三趣阙例诸法。此等下会异。此不思议
秖是妙境何故乃云亦是三观。乃至三趣等
耶。故更会之。妙境不殊得名处别。名处虽
别同归一理。轨秖是法。以三轨则之使始
终不改。故名为法。法即所照故立谛名。三
轨所发以立观名。智望于观因果乃殊同
是所发。所发成果故能教他。教他未尝不
与法俱。教他既满自他归宗。名之为趣。种
种下诫劝。如如意珠下举譬以譬于境。前文
以三千等别明理性乃至十界别含权实。
前文虽以八相为譬。别为破于心法前后。
虽有梦譬别为破于四句计性。故今正用
珠譬妙境。即总譬于前来理性自他横竖及
卷五 第 299b 页 T46-0299.png
结成等。今珠义者。第一义天。天然理体。即胜
宝也。性无杂染名之为净。无非佛法故
名为妙。在一刹那故云介粟。大论云。古佛
舍利状如芥粟。能满自他菩提妙果名大
功能。珠中所雨不增人欲生一切愿。从悕
须边故名为欲。欲不出五故总举五。又理
为四弘所缘之境。故名悕须。七宝者。谓金
银琉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宝不出七故并
举之。即譬无作道品宝炬陀罗尼也。真宝
名琳。似宝名琅。有云。琅玕璆琳皆石似玉。
今且依前真似二宝皆生于珠。即正助二门
不出于理。非自性故非内畜。非他性故
非外入。既离自他即无共离。故但两句不
云三四。从不谋去有化他用。非纵故不
谋前后。非横故不择多少。任运施化名
为不谋。称机设逗名为不择。虽五味不同
而秘密不定。故纵而不纵。虽诸教不同而
适时增减。故非多非少。若机若应并非权
非实。故云不作粗妙。触缘斯现。故云称意
丰俭。多名为丰少名为俭。益物不穷故降
雨穰穰。穰穰福也。乃至依正珠亦雨之。雨
字去声呼。自天而降曰上声。降之所被曰
去声。大经云。无上法雨雨汝身田。非本无
今有故不添。非本有今无故不尽。若自若
他皆不出三谛。下之二喻拟此可知。单销
譬事意则可见。故直对理以明体用。珠是
色法世福所感。尚能如是。况复心神不思议
境。故大论十一云。此珠随念能出四事及音
乐等。次约三毒为譬中。言定有定无等者。
宝也。性无杂染名之为净。无非佛法故
名为妙。在一刹那故云介粟。大论云。古佛
舍利状如芥粟。能满自他菩提妙果名大
功能。珠中所雨不增人欲生一切愿。从悕
须边故名为欲。欲不出五故总举五。又理
为四弘所缘之境。故名悕须。七宝者。谓金
银琉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宝不出七故并
举之。即譬无作道品宝炬陀罗尼也。真宝
名琳。似宝名琅。有云。琅玕璆琳皆石似玉。
今且依前真似二宝皆生于珠。即正助二门
不出于理。非自性故非内畜。非他性故
非外入。既离自他即无共离。故但两句不
云三四。从不谋去有化他用。非纵故不
谋前后。非横故不择多少。任运施化名
为不谋。称机设逗名为不择。虽五味不同
而秘密不定。故纵而不纵。虽诸教不同而
适时增减。故非多非少。若机若应并非权
非实。故云不作粗妙。触缘斯现。故云称意
丰俭。多名为丰少名为俭。益物不穷故降
雨穰穰。穰穰福也。乃至依正珠亦雨之。雨
字去声呼。自天而降曰上声。降之所被曰
去声。大经云。无上法雨雨汝身田。非本无
今有故不添。非本有今无故不尽。若自若
他皆不出三谛。下之二喻拟此可知。单销
譬事意则可见。故直对理以明体用。珠是
色法世福所感。尚能如是。况复心神不思议
境。故大论十一云。此珠随念能出四事及音
乐等。次约三毒为譬中。言定有定无等者。
卷五 第 299c 页 T46-0299.png
定有谓已具。定无谓永阙。若谓已有如仓
中盛物。若谓永无如砂中无油。故并不可。
次梦喻为三。初总举梦事。梦事如三千。豁
悟如一念。未眠如法性。法性非无如不
觉。法性非有如不梦。不梦故不多。不觉
故不一。无明眠故谓之为多。观一念故谓
之为少。无明与一念不出法性。故非多
非少。庄周梦喻亦复如是。无明如梦蝶。三
千如百年。一念无实犹如非蝶。三千亦无
如非积岁。翾小飞。翔回飞也。郭璞云。布
翅翱翔。无明下以譬帖合。合文犹略。无明
法法性合梦蝶。一心一切心合百年。达无明
即法性合悟知非蝶。一切心一心合非积
岁。言云云者。长非长故梦非梦。短非短
故悟非悟。故以心性为不思议境。彼论齐
物一梦为短而非短。百年为长而非长。今
借喻妙境理稍可通。若均山毫等凫鹤恐
未可也。具如论衡范赟与静泰论于齐物。
赟屈于泰者以齐物无理故也。次安乐行
人梦喻比庄周梦。意亦可知。若信下劝信
也。言三喻者。一如意珠。二三毒。三三梦。非
口为不议。非情为不思。信此三喻即信一
念不思议境。此不思议下明境功能。依此发
誓下明例馀九法。皆满足等。良由于境说
时下收入一心总为观境。如前所明事理
自他并在一念。说必如上行无先后。
○次
明发心。初起大志造趣所期名之为发。
不依教道为真。依三谛理名正。菩提
即是所期之果。妙境即是所行之路。心即能
中盛物。若谓永无如砂中无油。故并不可。
次梦喻为三。初总举梦事。梦事如三千。豁
悟如一念。未眠如法性。法性非无如不
觉。法性非有如不梦。不梦故不多。不觉
故不一。无明眠故谓之为多。观一念故谓
之为少。无明与一念不出法性。故非多
非少。庄周梦喻亦复如是。无明如梦蝶。三
千如百年。一念无实犹如非蝶。三千亦无
如非积岁。翾小飞。翔回飞也。郭璞云。布
翅翱翔。无明下以譬帖合。合文犹略。无明
法法性合梦蝶。一心一切心合百年。达无明
即法性合悟知非蝶。一切心一心合非积
岁。言云云者。长非长故梦非梦。短非短
故悟非悟。故以心性为不思议境。彼论齐
物一梦为短而非短。百年为长而非长。今
借喻妙境理稍可通。若均山毫等凫鹤恐
未可也。具如论衡范赟与静泰论于齐物。
赟屈于泰者以齐物无理故也。次安乐行
人梦喻比庄周梦。意亦可知。若信下劝信
也。言三喻者。一如意珠。二三毒。三三梦。非
口为不议。非情为不思。信此三喻即信一
念不思议境。此不思议下明境功能。依此发
誓下明例馀九法。皆满足等。良由于境说
时下收入一心总为观境。如前所明事理
自他并在一念。说必如上行无先后。
○次
明发心。初起大志造趣所期名之为发。
不依教道为真。依三谛理名正。菩提
即是所期之果。妙境即是所行之路。心即能
卷五 第 300a 页 T46-0300.png
行能趣有情。以无始来随逐尘染。不知无
缘体遍法界。唯随妄我虑知之执。今依圣
教从迷反迷故名为发。制此虑知令上
求下化复名为发。此中文四义唯有二。所
谓慈悲意在极果。若从利他意在遍益。问。
应先起誓后观妙境。何故境后方云发心。
答。境前非不发心具如五略中意。今发重
为成观故须缘理益他。于中先悲次慈。
若从名便应先慈次悲。今从行便故先
悲次慈。必先离苦方与乐故。理无先后文
且附事。初释悲中先明誓境。于中先总牒
前妙境。故云一苦一切苦。苦集二苦俱名
为苦。义摄十界秖在一念。故云一苦一切
苦。不明妙境一念三千。如何可识一摄一
切。三千不出一念无明。是故唯有苦因苦
果。由知无明秖是法性是故起悲。自悲下
历境思惟为起誓之由。亦先寄次第方解
妙境。初文即是昔来所起三途因也。轮环下
明三途因招三恶果。而今下今世复起三途
之因。三界之集亦不出于痴爱两心。恒为
所误喻蚕喻蛾。百千下惊叹。设使下明无
道灭但有人天。设谓假设。常在流转假使
欲舍但欣戒善不求无漏。名为相心。如市
易去。并喻相福反更益罪。若修相福得人
天乐换三途苦。复由此乐得三途苦易人
天乐。杜延业云。福有五种。一曰寿福。二曰
富福。三曰康宁福。四曰攸好德福。五曰考终
命福。此之俗儒但知有福而不辨所感。亦
不云须戒以为受福之器。以福多故招罪
亦多。名为更益。笱者取鱼器也。相心如鱼
缘体遍法界。唯随妄我虑知之执。今依圣
教从迷反迷故名为发。制此虑知令上
求下化复名为发。此中文四义唯有二。所
谓慈悲意在极果。若从利他意在遍益。问。
应先起誓后观妙境。何故境后方云发心。
答。境前非不发心具如五略中意。今发重
为成观故须缘理益他。于中先悲次慈。
若从名便应先慈次悲。今从行便故先
悲次慈。必先离苦方与乐故。理无先后文
且附事。初释悲中先明誓境。于中先总牒
前妙境。故云一苦一切苦。苦集二苦俱名
为苦。义摄十界秖在一念。故云一苦一切
苦。不明妙境一念三千。如何可识一摄一
切。三千不出一念无明。是故唯有苦因苦
果。由知无明秖是法性是故起悲。自悲下
历境思惟为起誓之由。亦先寄次第方解
妙境。初文即是昔来所起三途因也。轮环下
明三途因招三恶果。而今下今世复起三途
之因。三界之集亦不出于痴爱两心。恒为
所误喻蚕喻蛾。百千下惊叹。设使下明无
道灭但有人天。设谓假设。常在流转假使
欲舍但欣戒善不求无漏。名为相心。如市
易去。并喻相福反更益罪。若修相福得人
天乐换三途苦。复由此乐得三途苦易人
天乐。杜延业云。福有五种。一曰寿福。二曰
富福。三曰康宁福。四曰攸好德福。五曰考终
命福。此之俗儒但知有福而不辨所感。亦
不云须戒以为受福之器。以福多故招罪
亦多。名为更益。笱者取鱼器也。相心如鱼
卷五 第 300b 页 T46-0300.png
如蛾。相福如笱如灯。相心感果如入如
赴。情想虚构名为狂计。非出世慧名为邪
黠。逾犹越也。甚也。结集既厚名为逾迷。招
苦必深名为逾远。贪爱之心乏真理水义
之如渴。又相心修福作五欲因如更饮咸
反增生死如渴更甚。次明损道。有相之福
如龙须牛皮。戒定慧三如身如体。有相心
修如缚如系。受人天果如入如向。却堕
三途如弥坚转痛。故大论云。夫利养者如
龙须绳缚身入水。初损戒皮。次损定肉。后
损慧骨。今由相福得人天利失于三学亦
复如是。无明如盲。戒善如入。所感果报如
在棘林。有相心修犹如不固。所获相福犹
如溺堕。生死难出犹如洄洑。溺是堕水。洄
洑者。逆旋流也。把刃下叹无道灭。一豪之
善本趣菩提。如操刀执炬得其要柄。若以
相心如把刃抱火。睹前相心生死苦集。如
履虎尾蛇头等也。悚谓惊惧悼者伤也。慄
谓战慄。以伤惧故所以起誓。次自悲悲他。
文中斥于凡夫生死。亦兼斥于六度二乘。故
下结云。今则非伪非毒。三藏菩萨名杂毒
也。二乘六道名之为伪。故前简非九缚一
脱皆名为非。非即是伪。假令下明但有一
脱。二乘因果亦成誓境。稣者死而更生。字或
作稣或作稣。并不从草。从草者菜也。三藏
观境不能即事。名为隘路。故大经第二云。
声闻缘觉犹如隘路不受二人并行。色空相
即故名为并。灭色存空故云不并。灭色之
空名为隘路。修菩萨行义如公行。背舍生
死义如叛出。烦恼生死损害涅槃。是故如
赴。情想虚构名为狂计。非出世慧名为邪
黠。逾犹越也。甚也。结集既厚名为逾迷。招
苦必深名为逾远。贪爱之心乏真理水义
之如渴。又相心修福作五欲因如更饮咸
反增生死如渴更甚。次明损道。有相之福
如龙须牛皮。戒定慧三如身如体。有相心
修如缚如系。受人天果如入如向。却堕
三途如弥坚转痛。故大论云。夫利养者如
龙须绳缚身入水。初损戒皮。次损定肉。后
损慧骨。今由相福得人天利失于三学亦
复如是。无明如盲。戒善如入。所感果报如
在棘林。有相心修犹如不固。所获相福犹
如溺堕。生死难出犹如洄洑。溺是堕水。洄
洑者。逆旋流也。把刃下叹无道灭。一豪之
善本趣菩提。如操刀执炬得其要柄。若以
相心如把刃抱火。睹前相心生死苦集。如
履虎尾蛇头等也。悚谓惊惧悼者伤也。慄
谓战慄。以伤惧故所以起誓。次自悲悲他。
文中斥于凡夫生死。亦兼斥于六度二乘。故
下结云。今则非伪非毒。三藏菩萨名杂毒
也。二乘六道名之为伪。故前简非九缚一
脱皆名为非。非即是伪。假令下明但有一
脱。二乘因果亦成誓境。稣者死而更生。字或
作稣或作稣。并不从草。从草者菜也。三藏
观境不能即事。名为隘路。故大经第二云。
声闻缘觉犹如隘路不受二人并行。色空相
即故名为并。灭色存空故云不并。灭色之
空名为隘路。修菩萨行义如公行。背舍生
死义如叛出。烦恼生死损害涅槃。是故如
卷五 第 300c 页 T46-0300.png
冤。三界皆是生死住处。名为冤国。周遍五
道名为备历。三界无安名为辛苦。失菩提
愿名之为绝。更发小志名为复稣。背大
乘父名之为往。五尘求解如至贫里。除
烦恼粪求智慧钱名为佣赁。生死为夜涅
槃为日。小果息处名为草庵。未发大心名
不肯前进。拙度破惑名为鄙事。不信等者
悯伤之由。由二乘人背大向小是故悯伤。
方等已前未免生谤名为不信。方等虽闻
不解不行。名为不识。故迦叶云。犹如盲
人。不知别惑是故可悲。不识别理是故可
怪。又可悲之甚名之曰怪。思惟下正明悲
伤自伤伤他。思惟是弘誓之始。鲠痛是悲愿
习成。鲠者谓鱼骨鲠喉。如是伤痛至甚之
相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三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四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即起下正明起誓中。初约众生起于初
誓。次约烦恼起于次誓。若己若他并缘
无始经历之境。故并约事以辨悲心及论
发誓。并须缘理。故下诸誓皆约三谛。三谛
复须寄别显总。下慈誓意比此可知。次众
生下正明誓相。亦寄次第以辨不次。初文
即是空观誓相也。次虽知下假观誓相也。次
虽知下中观誓相也。一一观相皆有两誓。誓
愿既广苦集亦长。何者下重释誓相。兼斥偏
道名为备历。三界无安名为辛苦。失菩提
愿名之为绝。更发小志名为复稣。背大
乘父名之为往。五尘求解如至贫里。除
烦恼粪求智慧钱名为佣赁。生死为夜涅
槃为日。小果息处名为草庵。未发大心名
不肯前进。拙度破惑名为鄙事。不信等者
悯伤之由。由二乘人背大向小是故悯伤。
方等已前未免生谤名为不信。方等虽闻
不解不行。名为不识。故迦叶云。犹如盲
人。不知别惑是故可悲。不识别理是故可
怪。又可悲之甚名之曰怪。思惟下正明悲
伤自伤伤他。思惟是弘誓之始。鲠痛是悲愿
习成。鲠者谓鱼骨鲠喉。如是伤痛至甚之
相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三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四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即起下正明起誓中。初约众生起于初
誓。次约烦恼起于次誓。若己若他并缘
无始经历之境。故并约事以辨悲心及论
发誓。并须缘理。故下诸誓皆约三谛。三谛
复须寄别显总。下慈誓意比此可知。次众
生下正明誓相。亦寄次第以辨不次。初文
即是空观誓相也。次虽知下假观誓相也。次
虽知下中观誓相也。一一观相皆有两誓。誓
愿既广苦集亦长。何者下重释誓相。兼斥偏
卷五 第 301a 页 T46-0301.png
小。初斥三藏。次若偏下斥于通教钝根菩
萨。次若偏见下斥别教教道。亦兼通教出假
菩萨。未得真应犹同见爱。二观犹为无明
所缚名非解脱。今则下显正中先法次譬。
法中正明中道故双非毒伪。毒伪者如前
已释。次譬中飞空不住空。譬即空而假。虽
不住去。譬即假而空。虽空而度下合譬也。
度即是假。即是空假不二故也。是故下更以
斗空帖合前譬。次明慈誓者。亦初明誓
境境中亦初总牒前妙境不思议乐。道灭二
谛俱名为乐。义摄四教秖在一念。故云一
乐一切乐。不说妙境一念三千。如何可识
一摄一切。三千不出一念法性。是故唯有
乐因乐果。由知法性秖是无明。是故起慈。
我及众生下别明誓境明无道灭。言昔虽
等者。但求人天二乘之乐明无灭也。而不
知发菩提之心。习诸佛法为究竟乐因。明
无道也。前悲誓中明无道灭。义兼于此。故
此文略但举譬云如执瓦砾譬不识灭。妄
指萤光譬不识道。妄谓世间及小因果。以
之为实。今方始解下正依境发誓。初约道
谛起于初誓。次约灭谛起于次誓。虽知下
次明誓相。亦寄次第以辨不次。初文即是
空观誓相。次虽知下假观誓相。次虽知下中
观誓相。画空种树并思益文。中观文中法门
是标初誓佛果是标次誓。非修等者释初
誓也。非證等者释次誓也。中道之体虽非
修證亦可修證。是故发誓自为为他。是名
下显正也。此中圆教真正发心。应约三教
萨。次若偏见下斥别教教道。亦兼通教出假
菩萨。未得真应犹同见爱。二观犹为无明
所缚名非解脱。今则下显正中先法次譬。
法中正明中道故双非毒伪。毒伪者如前
已释。次譬中飞空不住空。譬即空而假。虽
不住去。譬即假而空。虽空而度下合譬也。
度即是假。即是空假不二故也。是故下更以
斗空帖合前譬。次明慈誓者。亦初明誓
境境中亦初总牒前妙境不思议乐。道灭二
谛俱名为乐。义摄四教秖在一念。故云一
乐一切乐。不说妙境一念三千。如何可识
一摄一切。三千不出一念法性。是故唯有
乐因乐果。由知法性秖是无明。是故起慈。
我及众生下别明誓境明无道灭。言昔虽
等者。但求人天二乘之乐明无灭也。而不
知发菩提之心。习诸佛法为究竟乐因。明
无道也。前悲誓中明无道灭。义兼于此。故
此文略但举譬云如执瓦砾譬不识灭。妄
指萤光譬不识道。妄谓世间及小因果。以
之为实。今方始解下正依境发誓。初约道
谛起于初誓。次约灭谛起于次誓。虽知下
次明誓相。亦寄次第以辨不次。初文即是
空观誓相。次虽知下假观誓相。次虽知下中
观誓相。画空种树并思益文。中观文中法门
是标初誓佛果是标次誓。非修等者释初
誓也。非證等者释次誓也。中道之体虽非
修證亦可修證。是故发誓自为为他。是名
下显正也。此中圆教真正发心。应约三教
卷五 第 301b 页 T46-0301.png
以简毒伪。所谓非空及非爱见也。三教菩
萨未證中道通名为毒。两教二乘及九非
心。通名为伪。两教二乘及以通别入空菩萨。
俱名为空。三教出假通名爱见。从初发心
常观中道。故永不同毒伪空假。如此下结
束也。初明誓愿与境智相即。次慈悲下明
智慧与慈悲相即。智秖是解。依境生解依
解起愿。境为所缘誓为能缘。以无缘慈
悲缘不思议境。境名无缘誓名无念。运此
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
不同下重总斥前次第慈悲也。前二文后虽
各斥竟。今二文竟复更总斥。是名下亦总结
之。义不异前故还指上。此中应具云慈
悲。单云悲者随语便耳。又此四弘更互相
资。一念具足无前无后。具如第一及下诸
文(云云)。观心者。约一念心无作四谛。寄于弘
誓略明观心。亦应可解。如前誓相即其相
也。
○三明安心中初文释名也。善以法性
自安其心。故云安心。上深达下结前生后。
既自达妙境结前正境深也。故云渊奥。
次博运去结前弘誓广也。故云亘盖博广
也。国语曰。东西曰广南北曰运。即横遍也。
亘亦遍也。境摄诸法非不横广。依理发心
非不竖深。且寄事理释名为便。正境是理
理深也。慈悲属事事广也。具如前说故云
若此。虽有事理但是空愿。从须行下即是
生后。若不安心无所剋获。故次正愿而
明安心。初妙境中一念具足无作四谛故四
弘中依无作谛而发弘誓。今以能安安于
萨未證中道通名为毒。两教二乘及九非
心。通名为伪。两教二乘及以通别入空菩萨。
俱名为空。三教出假通名爱见。从初发心
常观中道。故永不同毒伪空假。如此下结
束也。初明誓愿与境智相即。次慈悲下明
智慧与慈悲相即。智秖是解。依境生解依
解起愿。境为所缘誓为能缘。以无缘慈
悲缘不思议境。境名无缘誓名无念。运此
慈悲遍覆法界。故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
不同下重总斥前次第慈悲也。前二文后虽
各斥竟。今二文竟复更总斥。是名下亦总结
之。义不异前故还指上。此中应具云慈
悲。单云悲者随语便耳。又此四弘更互相
资。一念具足无前无后。具如第一及下诸
文(云云)。观心者。约一念心无作四谛。寄于弘
誓略明观心。亦应可解。如前誓相即其相
也。
○三明安心中初文释名也。善以法性
自安其心。故云安心。上深达下结前生后。
既自达妙境结前正境深也。故云渊奥。
次博运去结前弘誓广也。故云亘盖博广
也。国语曰。东西曰广南北曰运。即横遍也。
亘亦遍也。境摄诸法非不横广。依理发心
非不竖深。且寄事理释名为便。正境是理
理深也。慈悲属事事广也。具如前说故云
若此。虽有事理但是空愿。从须行下即是
生后。若不安心无所剋获。故次正愿而
明安心。初妙境中一念具足无作四谛故四
弘中依无作谛而发弘誓。今以能安安于
卷五 第 301c 页 T46-0301.png
所安。能所相称名为妙行。既安心已广能利
物填初誓也。欲利众生先须断惑填次
誓也。欲利众生复须习法填第三誓也。
分分證实填第四誓也。至究竟位四誓方
满。若尔。从此安心乃至正助通名填愿。若
有解无行名枉死人。如譬喻经云。如一母
二子。一善习浮。二不习浮。不习浮者堕
水而死。其母不哭。先习浮者堕水而死。其母大哭。人问其故。答云习浮者死名为枉
死。是故哭耳。愿如习浮无行如死。大文有
二。于中先总明安心。次别明安心。总别俱
是依于妙境。以随人故总别不同。惑重观
微应须随事。故使行相若信若法。四悉回
转。人不见之。便于别安而生异计。则失
大师逐宜之能。初总安中秖是止观。于中先
重明法体。以为所安。法体者何。即妙境也。
先法次譬。初法文中但指无明即是法性。但
观法性不观无明。故大论六十九云。若以
常无常等求之皆错。若入法性则无有错。
九十一云。法性即是实相。实相秖是法性。如
寒来下为体举譬。寒譬无明水譬法性。无
明法法性名寒结水。眠覆于心准水水
说。水本是水梦不异心。寄事引迷云覆云
结。今当下次示能安止观安于法性。观前
无明秖是法性。如融水为水觉无明眠。于
中先止次观。初正明用止。如旋下举譬。但
信其火不信于轮。不信去合。以法性念
法性。文似于观但成止义系之与念俱止
法性故也。体达下止成相。观者下次明用
物填初誓也。欲利众生先须断惑填次
誓也。欲利众生复须习法填第三誓也。
分分證实填第四誓也。至究竟位四誓方
满。若尔。从此安心乃至正助通名填愿。若
有解无行名枉死人。如譬喻经云。如一母
二子。一善习浮。二不习浮。不习浮者堕
水而死。其母不哭。先习浮者堕水而死。其母大哭。人问其故。答云习浮者死名为枉
死。是故哭耳。愿如习浮无行如死。大文有
二。于中先总明安心。次别明安心。总别俱
是依于妙境。以随人故总别不同。惑重观
微应须随事。故使行相若信若法。四悉回
转。人不见之。便于别安而生异计。则失
大师逐宜之能。初总安中秖是止观。于中先
重明法体。以为所安。法体者何。即妙境也。
先法次譬。初法文中但指无明即是法性。但
观法性不观无明。故大论六十九云。若以
常无常等求之皆错。若入法性则无有错。
九十一云。法性即是实相。实相秖是法性。如
寒来下为体举譬。寒譬无明水譬法性。无
明法法性名寒结水。眠覆于心准水水
说。水本是水梦不异心。寄事引迷云覆云
结。今当下次示能安止观安于法性。观前
无明秖是法性。如融水为水觉无明眠。于
中先止次观。初正明用止。如旋下举譬。但
信其火不信于轮。不信去合。以法性念
法性。文似于观但成止义系之与念俱止
法性故也。体达下止成相。观者下次明用
卷五 第 302a 页 T46-0302.png
观。譬如下火空水三共譬于观。初劫火者劫
如前释。三灾者略如通释十境中说。虚空
藏海慧此二并是大集经中菩萨。彼经广集
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于欲色二界大空亭中。
故云大集。此菩萨欲来于众会中先现此
相。凡诸菩萨皆从德立名。故入众现相亦
随其德。所以空藏现空海慧现水。并不见
大众唯见空水。修观亦尔法外无法。介尔
下明观成相并结二空。亦先法次譬后合。
初法说中言介尔者。非缘妄境但生一念。
谓我观成名为介尔。介者助也。助谓微弱
之念。此念起时念与念者。随念即亡名为
性空。空无空相名不可得。即是相空。所念
谓法性。念者谓介尔。此中且指观行未论
入真。如前下举譬。能所俱烧可以譬于亡
能亡所。能空亦空故也。法界洞朗去合也。不
可得亦不可得。止秖是下明止观体一。即不
二而二寂照无殊。故云止秖是智。为令下
文别安可识。故今预辨止观别相。故知此中
别而不别。下文别中不别而别。不动下重
释相即。初明止即是观。不动智下明观秖
是止。不动智照法性下。双明止观同照法
性。止观得法性故方始名安。故云观智得
安亦是止安。不动于法性下更却。覆释也。上
句观安故止安。此中止安故观安。并由法
性故无二无别。故金光明第一云。依于法
身大智大定。法身者即法性。智定者即止观。
即是法界系缘一念。若俱不安下欲明别安。
先序别意。俱谓止观。俱不得安则总非其
如前释。三灾者略如通释十境中说。虚空
藏海慧此二并是大集经中菩萨。彼经广集
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于欲色二界大空亭中。
故云大集。此菩萨欲来于众会中先现此
相。凡诸菩萨皆从德立名。故入众现相亦
随其德。所以空藏现空海慧现水。并不见
大众唯见空水。修观亦尔法外无法。介尔
下明观成相并结二空。亦先法次譬后合。
初法说中言介尔者。非缘妄境但生一念。
谓我观成名为介尔。介者助也。助谓微弱
之念。此念起时念与念者。随念即亡名为
性空。空无空相名不可得。即是相空。所念
谓法性。念者谓介尔。此中且指观行未论
入真。如前下举譬。能所俱烧可以譬于亡
能亡所。能空亦空故也。法界洞朗去合也。不
可得亦不可得。止秖是下明止观体一。即不
二而二寂照无殊。故云止秖是智。为令下
文别安可识。故今预辨止观别相。故知此中
别而不别。下文别中不别而别。不动下重
释相即。初明止即是观。不动智下明观秖
是止。不动智照法性下。双明止观同照法
性。止观得法性故方始名安。故云观智得
安亦是止安。不动于法性下更却。覆释也。上
句观安故止安。此中止安故观安。并由法
性故无二无别。故金光明第一云。依于法
身大智大定。法身者即法性。智定者即止观。
即是法界系缘一念。若俱不安下欲明别安。
先序别意。俱谓止观。俱不得安则总非其
卷五 第 302b 页 T46-0302.png
宜。虽以法性自安其心。弥增暗散。既俱不
安当复云何者。问生后别。夫心神下欲明
别安。先辨不定之相。为别安之由。冥昧者
是观不安。梭利者是止不安。梭字应作[这-言+坐]。
疾也。息和反。汨为笔反。去貌。亦疾亦流急
也。字从曰于月反。若从日是亡的反。此音
即是屈原所沈之水。非今所用。倏者驶也。
亦惊也。亦可作倏。楚辞云。往来速疾也。敌
强下引事以况不安之相。明须事安。礼云。
知天文鸟也说文云。水鸟能知天雨。暗散
如敌强观微如力弱。事在六国时。六国者
韩齐楚魏燕赵。并秦以为七雄。赵将伐燕。
苏代为燕说赵王曰。今者臣从外来遇小
水。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夹其啄。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见蚌脯。蚌亦
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见死鹬。两
者不舍渔次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
赵相支以弊其众。臣恐强秦为渔父也。故
愿。大王熟计之。赵王乃止。出春秋后语。今
文但取相扼义边。不用强秦得便意也。凡
用俗书皆取少分非全其意。如总修止
观而非其宜但增暗散。不可常与暗散
相扼。应誓以别安破其暗散。如苏说赵
也。当殉命等者。总示事安之仪。以生从死
曰殉。如魏时有人发周王冢。得殉葬女子。
今以生从死不舍精进。荐献也。肌皮也。假
使皮骨销尽尽命奉道。专修止观誓死不
休坚志别安以令入品。故云誓巧。乃至入
位谓初住也。安心下正明别安。乃是望总
安当复云何者。问生后别。夫心神下欲明
别安。先辨不定之相。为别安之由。冥昧者
是观不安。梭利者是止不安。梭字应作[这-言+坐]。
疾也。息和反。汨为笔反。去貌。亦疾亦流急
也。字从曰于月反。若从日是亡的反。此音
即是屈原所沈之水。非今所用。倏者驶也。
亦惊也。亦可作倏。楚辞云。往来速疾也。敌
强下引事以况不安之相。明须事安。礼云。
知天文鸟也说文云。水鸟能知天雨。暗散
如敌强观微如力弱。事在六国时。六国者
韩齐楚魏燕赵。并秦以为七雄。赵将伐燕。
苏代为燕说赵王曰。今者臣从外来遇小
水。蚌方出暴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夹其啄。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见蚌脯。蚌亦
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必见死鹬。两
者不舍渔次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
赵相支以弊其众。臣恐强秦为渔父也。故
愿。大王熟计之。赵王乃止。出春秋后语。今
文但取相扼义边。不用强秦得便意也。凡
用俗书皆取少分非全其意。如总修止
观而非其宜但增暗散。不可常与暗散
相扼。应誓以别安破其暗散。如苏说赵
也。当殉命等者。总示事安之仪。以生从死
曰殉。如魏时有人发周王冢。得殉葬女子。
今以生从死不舍精进。荐献也。肌皮也。假
使皮骨销尽尽命奉道。专修止观誓死不
休坚志别安以令入品。故云誓巧。乃至入
位谓初住也。安心下正明别安。乃是望总
卷五 第 302c 页 T46-0302.png
名别。不得以为次第之别。若望下文结会
数中。别仍成总。总即是圆下之一心即指
此圆也。以于法性分于信法及四悉檀回
转相资故别。还用总中一止一观对法对
信。自他并然。于中先明教他者。菩萨运怀
利他为本。故先他后自。圣师三力者。中道空
慧名为慧眼。慧眼鉴机名为法眼。任运逗
药名为化道。此是不可思议之三力也。故
于一眼以分二名。如鞠多下次引鞠多化
弟子相。以證圣师。鞠多虽在罗汉之位。既
在付法圣师之类。故知即是四依人也。教弟
子上树者如第四卷引。以食悟者。有一比
丘性嗜饮食。由此嗜欲不得圣果。鞠多请
令就房以香乳麋与之。语言。待冷可食。
比丘口吹寻冷。白尊者曰。麋已冷也。尊者
曰。麋虽冷汝欲火热。应以观水灭汝心火。
复以空器令吐食出。还使食之。比丘曰。
涎唾已合。云何可食。尊者语云。一切饮食与
此无异。汝不观察妄生贪著。汝今当观
食不净想。即为说法得阿罗汉。应以诃责等
者像者似也。文选海赋云。仿像其色。鞠多
现者似女人故。多弟子中有一比丘信心
出家。获得四禅谓为四果。鞠多方便令往
他处。于路化作群贼复化作五百贾客。贼
劫贾客杀害狼藉。比丘生怖即便自念。我
非罗汉应是第三果。贾客亡后。有长者女
语比丘言。唯愿大德与我共去。比丘答言。
佛不许我与女人行。女言。我望大德而
随其后。比丘怜悯相望而行。尊者次复变作
数中。别仍成总。总即是圆下之一心即指
此圆也。以于法性分于信法及四悉檀回
转相资故别。还用总中一止一观对法对
信。自他并然。于中先明教他者。菩萨运怀
利他为本。故先他后自。圣师三力者。中道空
慧名为慧眼。慧眼鉴机名为法眼。任运逗
药名为化道。此是不可思议之三力也。故
于一眼以分二名。如鞠多下次引鞠多化
弟子相。以證圣师。鞠多虽在罗汉之位。既
在付法圣师之类。故知即是四依人也。教弟
子上树者如第四卷引。以食悟者。有一比
丘性嗜饮食。由此嗜欲不得圣果。鞠多请
令就房以香乳麋与之。语言。待冷可食。
比丘口吹寻冷。白尊者曰。麋已冷也。尊者
曰。麋虽冷汝欲火热。应以观水灭汝心火。
复以空器令吐食出。还使食之。比丘曰。
涎唾已合。云何可食。尊者语云。一切饮食与
此无异。汝不观察妄生贪著。汝今当观
食不净想。即为说法得阿罗汉。应以诃责等
者像者似也。文选海赋云。仿像其色。鞠多
现者似女人故。多弟子中有一比丘信心
出家。获得四禅谓为四果。鞠多方便令往
他处。于路化作群贼复化作五百贾客。贼
劫贾客杀害狼藉。比丘生怖即便自念。我
非罗汉应是第三果。贾客亡后。有长者女
语比丘言。唯愿大德与我共去。比丘答言。
佛不许我与女人行。女言。我望大德而
随其后。比丘怜悯相望而行。尊者次复变作
卷五 第 303a 页 T46-0303.png
大河。女人言。大德可共我渡。比丘在下女
在上流。女便堕水。白言。大德济我。尔时比
丘手接而出。生细滑想起爱欲心。即便自
知非阿那含。于此女人极生爱著。将向屏
处欲共交通。方见是师生大惭愧低头而
立尊者语言。汝昔自谓是阿罗汉。云何欲
为如此恶事。将至僧中教其忏悔。为说
法要得阿罗汉。故知习圣教者薄知次位。
纵生逾滥亦易开解。曾闻有人自谓成佛。
待天不晓谓为魔障。晓已不见梵王请说。
自知非佛。仍便自谓是阿罗汉。他人骂之
心生异念。自知非是阿罗汉。仍谓是第三
果也。见女起欲知非圣人。此亦良由知
教相故。不待不过者。非未熟而化名不待
时。非机熟不化名不过时。故金光明第
一释化身云。以自在力随众生心行。随众
生界多种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相应时
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身而度。今但引两
句。摄经意尽。故知圣师位在初住。初住得
法身之本。能起应化也。盲龟下譬圣师难
遇。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尔时海中复有浮
木。木唯一孔可立龟身。此龟三千年方得
一出。亿百千出何由可值浮木之孔。故大经
第二云。生世为人难值佛生信难。犹如大
海中盲龟遇浮木。亦如针锋竖阎浮提。以
一芥子从忉利天投阎浮提。何由可得贯
针锋上。佛去世后非无四依。众生薄德何
由可值。次明凡师施化。劣于圣师无三力
故。譬如下譬有三力而亦无益。故令凡师
在上流。女便堕水。白言。大德济我。尔时比
丘手接而出。生细滑想起爱欲心。即便自
知非阿那含。于此女人极生爱著。将向屏
处欲共交通。方见是师生大惭愧低头而
立尊者语言。汝昔自谓是阿罗汉。云何欲
为如此恶事。将至僧中教其忏悔。为说
法要得阿罗汉。故知习圣教者薄知次位。
纵生逾滥亦易开解。曾闻有人自谓成佛。
待天不晓谓为魔障。晓已不见梵王请说。
自知非佛。仍便自谓是阿罗汉。他人骂之
心生异念。自知非是阿罗汉。仍谓是第三
果也。见女起欲知非圣人。此亦良由知
教相故。不待不过者。非未熟而化名不待
时。非机熟不化名不过时。故金光明第
一释化身云。以自在力随众生心行。随众
生界多种了别。不待时不过时。处相应时
相应行相应说法相应。现身而度。今但引两
句。摄经意尽。故知圣师位在初住。初住得
法身之本。能起应化也。盲龟下譬圣师难
遇。如大海中有一盲龟。尔时海中复有浮
木。木唯一孔可立龟身。此龟三千年方得
一出。亿百千出何由可值浮木之孔。故大经
第二云。生世为人难值佛生信难。犹如大
海中盲龟遇浮木。亦如针锋竖阎浮提。以
一芥子从忉利天投阎浮提。何由可得贯
针锋上。佛去世后非无四依。众生薄德何
由可值。次明凡师施化。劣于圣师无三力
故。譬如下譬有三力而亦无益。故令凡师
卷五 第 303b 页 T46-0303.png
施化。如世医法。上医视色中医听声下医
诊脉。犹如圣师观诸众生三业之机现三
轮化。视色如观身业。听身如观口业。诊
脉如观意业。障重无机虽是圣师亦不能
化。故云亦不能起死等也。若不解下明无
三术或亦有益。但牒不能观于意业。但
观馀两。依语作方亦有得益。则大师自斥
我为凡师。众生既无值圣之缘。遇此凡师
亦遇然得益。故云挑脱。即大师自谦被物
不周也。兼示后代勿废化道。皆问病者故
云依语。如下诸文皆云师应问言。及其人
若言等。即是其相。身子下举小乘中善说法
者。转法轮将智慧第一尚自差机。大经三十
四云。虽有身子目连非真知识。生一阐提
心因缘故。如我昔于波罗奈时。舍利弗教
二弟子。一令骨观。一令数息。经历多年皆
不得定。以是缘故皆生邪见。言无涅槃
无漏之法。若其有者我应得之。我能善持
所受戒故。我于尔时见是二人生邪见心。
唤舍利弗而诃责之。云何乃为此二弟子
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
一主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子
应教骨观。以错教令生邪见。我即为其
如应说法。二人闻已俱得罗汉。是故我为
众生真善知识。庄严论云。浣衣渐净白如
骨。能调鞴囊善知息。凡夫具缚者。若通论
者六根五品皆属凡师。未破无明通皆具
缚。若别论者。五品位也。六根清净离二缚
故。相似圣师。准第一卷料简文中。通取六
诊脉。犹如圣师观诸众生三业之机现三
轮化。视色如观身业。听身如观口业。诊
脉如观意业。障重无机虽是圣师亦不能
化。故云亦不能起死等也。若不解下明无
三术或亦有益。但牒不能观于意业。但
观馀两。依语作方亦有得益。则大师自斥
我为凡师。众生既无值圣之缘。遇此凡师
亦遇然得益。故云挑脱。即大师自谦被物
不周也。兼示后代勿废化道。皆问病者故
云依语。如下诸文皆云师应问言。及其人
若言等。即是其相。身子下举小乘中善说法
者。转法轮将智慧第一尚自差机。大经三十
四云。虽有身子目连非真知识。生一阐提
心因缘故。如我昔于波罗奈时。舍利弗教
二弟子。一令骨观。一令数息。经历多年皆
不得定。以是缘故皆生邪见。言无涅槃
无漏之法。若其有者我应得之。我能善持
所受戒故。我于尔时见是二人生邪见心。
唤舍利弗而诃责之。云何乃为此二弟子
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
一主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子
应教骨观。以错教令生邪见。我即为其
如应说法。二人闻已俱得罗汉。是故我为
众生真善知识。庄严论云。浣衣渐净白如
骨。能调鞴囊善知息。凡夫具缚者。若通论
者六根五品皆属凡师。未破无明通皆具
缚。若别论者。五品位也。六根清净离二缚
故。相似圣师。准第一卷料简文中。通取六
卷五 第 303c 页 T46-0303.png
根以为凡师。前指圣师在初住故。六根尚
称为病导师。况三藏菩萨一切未断。次结
示。如文。他有下判行。萨婆多下泛引二论
以出同异。非用论意。彼在小宗各依一
门。未为通方遍被之道。如毗昙十五云。钝
名信行利名法行。信行者少观察故。法行
者多观察故。与萨婆多同。彼但判位在于
见道。少观察者正当因门。今引昙无德
两行俱在世第一前。故云方便。然数下从容
和通。数据行成故在见道。论据根性故在
方便若多论云所因不同。即似今家一向根
性。德宗多少不同。即似今家相资根性。是故
为会而复两存。又阿毗昙使楗度中云。坚信
人有如许慧。坚法人有如许信。何故一人但
名坚信。一人但名坚法。答各随所因从胜
立名非不互有。此亦似于相资意也。毗昙
又云。定入名信慧入名法。若据初文定慧
并以内思为法。闻定慧者名之为信。是
故今文止观各立信法二行。今师下正明今
师二行之相。则以久因为现种子。明现有
者必藉久因。久因异于德宗方便。现在亦
异多论行成。是故今家但论由宿种故。现
堪修观及以闻法。验今知昔得二行名。大
经二十云。如有咒术若有一闻。后二十年
不中毒药。若有诵持。乃至命终无有众病。
是大乘法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于耳。
却后七劫不堕恶道。思惟其义必得菩提
净见佛性。经耳即是信行种也。思惟即是法
行种也。法华云。若有闻解思惟修习。又大
称为病导师。况三藏菩萨一切未断。次结
示。如文。他有下判行。萨婆多下泛引二论
以出同异。非用论意。彼在小宗各依一
门。未为通方遍被之道。如毗昙十五云。钝
名信行利名法行。信行者少观察故。法行
者多观察故。与萨婆多同。彼但判位在于
见道。少观察者正当因门。今引昙无德
两行俱在世第一前。故云方便。然数下从容
和通。数据行成故在见道。论据根性故在
方便若多论云所因不同。即似今家一向根
性。德宗多少不同。即似今家相资根性。是故
为会而复两存。又阿毗昙使楗度中云。坚信
人有如许慧。坚法人有如许信。何故一人但
名坚信。一人但名坚法。答各随所因从胜
立名非不互有。此亦似于相资意也。毗昙
又云。定入名信慧入名法。若据初文定慧
并以内思为法。闻定慧者名之为信。是
故今文止观各立信法二行。今师下正明今
师二行之相。则以久因为现种子。明现有
者必藉久因。久因异于德宗方便。现在亦
异多论行成。是故今家但论由宿种故。现
堪修观及以闻法。验今知昔得二行名。大
经二十云。如有咒术若有一闻。后二十年
不中毒药。若有诵持。乃至命终无有众病。
是大乘法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于耳。
却后七劫不堕恶道。思惟其义必得菩提
净见佛性。经耳即是信行种也。思惟即是法
行种也。法华云。若有闻解思惟修习。又大
卷五 第 304a 页 T46-0304.png
经云。一听闻正法。二思惟其义。经论此
类并是久远信法种也。若论下今家判利钝
也。更互得名不同两论一向判之。已说下
结前生后。师应下欲为说法先审根性。定
秖是止。慧秖是观。汝于此二为志闻耶。
为志思耶。其人下述彼根性所尚之相。既
知下既知根性病相定已。于一人所依语
作方。止观各四故旦为八。一一文中各有
三意。一示法相。二指广。三结成悉檀。初文
初意。咄男子下正为说法。说法之相随有
相应。即便引用或儒或小或偏或渐。言近意
远。且为助成圆教圆观。四悉信法止观之
相。为后来者作于化他说法之式。乃至据
下结文。于一一文有次与不次。意且在圆。
文中所列四教及似次第三观语者。意在
闻咸欢喜。是善并生恶无不破。见一切理。
故遍列耳。故知至下结文。方开次第。次第
则历于三谛。不次唯约一心。一一番中以
后望前皆成四意。谓次第三观有三。一心
三观为一。一其意者。老子曰。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意
但以合阴阳之道。以为天地得一。合君臣
之道为侯王得一。今废彼理但借彼名以
證今理。苦集得一谓灭谛。因缘得一谓
无明灭则行灭等。六蔽得一谓至彼岸。凡
引俗典例皆如此。一是三乘之最。故云唯
此为快。快故适其乐欲。如天亢旱等者。亢
亦旱也。万之与百并小数之极。随便互彰。
卉是草之总名。举彼不生欲显降雨以成
类并是久远信法种也。若论下今家判利钝
也。更互得名不同两论一向判之。已说下
结前生后。师应下欲为说法先审根性。定
秖是止。慧秖是观。汝于此二为志闻耶。
为志思耶。其人下述彼根性所尚之相。既
知下既知根性病相定已。于一人所依语
作方。止观各四故旦为八。一一文中各有
三意。一示法相。二指广。三结成悉檀。初文
初意。咄男子下正为说法。说法之相随有
相应。即便引用或儒或小或偏或渐。言近意
远。且为助成圆教圆观。四悉信法止观之
相。为后来者作于化他说法之式。乃至据
下结文。于一一文有次与不次。意且在圆。
文中所列四教及似次第三观语者。意在
闻咸欢喜。是善并生恶无不破。见一切理。
故遍列耳。故知至下结文。方开次第。次第
则历于三谛。不次唯约一心。一一番中以
后望前皆成四意。谓次第三观有三。一心
三观为一。一其意者。老子曰。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意
但以合阴阳之道。以为天地得一。合君臣
之道为侯王得一。今废彼理但借彼名以
證今理。苦集得一谓灭谛。因缘得一谓
无明灭则行灭等。六蔽得一谓至彼岸。凡
引俗典例皆如此。一是三乘之最。故云唯
此为快。快故适其乐欲。如天亢旱等者。亢
亦旱也。万之与百并小数之极。随便互彰。
卉是草之总名。举彼不生欲显降雨以成
卷五 第 304b 页 T46-0304.png
于生。生即生善。娑伽龙者华严文也。长含又
云。阿耨达龙王身心降雨满阎浮提。今文云
四方霔雨者。是也。言七日者。是摩那斯龙
王欲降雨时。先七日布云。令一切众生究
竟诸业。渐降微雨恐损物故。人亦如是下
合譬。而不合七日及以四方。但合通途霔
雨意耳。合河兼池加道品树。既非全出正
经盈缩随时。初反合善根不生。若能下正
合善根生也。可对三观四教释之。发诸
禅如雨者。禅定若发。无量善法一切法门并
因禅发。燸顶等三藏也。眼智等见道中位也。
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苦比忍为明。苦
比智为觉。顺忍等通教中诸善根也。外凡为
信内凡为顺。馀文并略。寂灭无生是别圆中
善根也。此等并因禅静而生。即生善义。缘
喻等者。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因缘秖是广引
今昔共成此义。下去例然。醉象如卷初释。
穴驼出大论三十三。第七又引。亦同无钩
意也。五翳等者经论大同。成论云。譬如天
日月其性本明净。烟云尘雾等五翳则不现。
等者等取阿修罗手。尔雅云。阴而风曰翳。
翳谓障光。今则通取五皆能障通名为翳。
又风动尘起曰埃。烟云雾起曰霭。霭谓云
等掩也。曜灵者日名也。谓日被掩。亦可曜
谓七曜。七曜图云。日月五星名为七曜。日
是阳精月是阴精。五星者东岁南荧惑西太
白北辰及中央镇。所言灵者大戴礼云。阳之
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尔雅云。八方神
为八灵。五翳翳于八方故也。是故俗典凡
云。阿耨达龙王身心降雨满阎浮提。今文云
四方霔雨者。是也。言七日者。是摩那斯龙
王欲降雨时。先七日布云。令一切众生究
竟诸业。渐降微雨恐损物故。人亦如是下
合譬。而不合七日及以四方。但合通途霔
雨意耳。合河兼池加道品树。既非全出正
经盈缩随时。初反合善根不生。若能下正
合善根生也。可对三观四教释之。发诸
禅如雨者。禅定若发。无量善法一切法门并
因禅发。燸顶等三藏也。眼智等见道中位也。
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苦比忍为明。苦
比智为觉。顺忍等通教中诸善根也。外凡为
信内凡为顺。馀文并略。寂灭无生是别圆中
善根也。此等并因禅静而生。即生善义。缘
喻等者。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因缘秖是广引
今昔共成此义。下去例然。醉象如卷初释。
穴驼出大论三十三。第七又引。亦同无钩
意也。五翳等者经论大同。成论云。譬如天
日月其性本明净。烟云尘雾等五翳则不现。
等者等取阿修罗手。尔雅云。阴而风曰翳。
翳谓障光。今则通取五皆能障通名为翳。
又风动尘起曰埃。烟云雾起曰霭。霭谓云
等掩也。曜灵者日名也。谓日被掩。亦可曜
谓七曜。七曜图云。日月五星名为七曜。日
是阳精月是阴精。五星者东岁南荧惑西太
白北辰及中央镇。所言灵者大戴礼云。阳之
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尔雅云。八方神
为八灵。五翳翳于八方故也。是故俗典凡
卷五 第 304c 页 T46-0304.png
释神灵变化精微及道性等。不出阴阳。彼
教未知出世道故。又大经譬日月又为烟
云尘雾及修罗手因缘故。令诸众生不能
得见。既为烦恼翳之所障。故须对治。睫
近霄远等者。霄者近天赤气也。云得日光
虽赤色可见。云无实体而可见也。中论大
经大同小异。大经二十六云。有因缘不可
见者如空中鸟迹。近不可见者如眼睫。坏
不可见者如根败。乱不可见者如不专
一。细不可见者如微尘。障不可见者如云
外月。多不可见者如稻中麻。相似不可见
者如豆中豆。中论加远不可见者如霄。则
无根败。今文意者。由烦恼故故不可见。远
不可见如不见中。近不可见如不见俗。
从夫散心来至皆不可见者。举彼诸恶显
此修定。以为所治。故膜尘等皆是所破。密室
中灯除外风也。破内暗也。金錍等者。大
经第八如来性品迦叶问佛。云何佛性难见
难入。佛言。如百盲人为治眼故造诣良医。
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一指示之。问言
见不。答言不见。复以二指三指示之。问言
见不。答言。少见。合喻云。无量菩萨虽具足
行六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见。如来既说
则便少见。此乃别教十住故云未见。疏引他
释。一云。三指譬三乘。二云。譬三慧。三云。譬
三教。初譬小乘初教为一。般若至法华为
一。涅槃为一。四云。信顺无生为三。章安云。
既譬佛信不应馀解。即以三谛而为三
指。初指如空观故云不见。三指如十住故
教未知出世道故。又大经譬日月又为烟
云尘雾及修罗手因缘故。令诸众生不能
得见。既为烦恼翳之所障。故须对治。睫
近霄远等者。霄者近天赤气也。云得日光
虽赤色可见。云无实体而可见也。中论大
经大同小异。大经二十六云。有因缘不可
见者如空中鸟迹。近不可见者如眼睫。坏
不可见者如根败。乱不可见者如不专
一。细不可见者如微尘。障不可见者如云
外月。多不可见者如稻中麻。相似不可见
者如豆中豆。中论加远不可见者如霄。则
无根败。今文意者。由烦恼故故不可见。远
不可见如不见中。近不可见如不见俗。
从夫散心来至皆不可见者。举彼诸恶显
此修定。以为所治。故膜尘等皆是所破。密室
中灯除外风也。破内暗也。金錍等者。大
经第八如来性品迦叶问佛。云何佛性难见
难入。佛言。如百盲人为治眼故造诣良医。
良医即以金錍决其眼膜。一指示之。问言
见不。答言不见。复以二指三指示之。问言
见不。答言。少见。合喻云。无量菩萨虽具足
行六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见。如来既说
则便少见。此乃别教十住故云未见。疏引他
释。一云。三指譬三乘。二云。譬三慧。三云。譬
三教。初譬小乘初教为一。般若至法华为
一。涅槃为一。四云。信顺无生为三。章安云。
既譬佛信不应馀解。即以三谛而为三
指。初指如空观故云不见。三指如十住故
卷五 第 305a 页 T46-0305.png
云少见。即圆十住也。金錍如教。故下文云。
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今从决膜
除惑义边。故云对治。心若等者。世间是生
灭法。出世是不生不灭法。由定能了故云
也。亦可世间生灭是界内俗。出世不生不灭
是界外真。界内略真界外略俗。内外真俗即
三谛也。三谛是理。理即第一义意也。如来成
道即第一义意。犹尚乐定。入定复是第一义
意。况诸凡夫。凡夫理合修第一义。佛示凡
故。故诸经中多处有文明佛入定。有禅定者
等者。电光者如第九卷释。见道即是第一义
意也。虽成论中本譬欲定今通用之。凡初
见谛理皆名电光皆名见道。破无数等者。
意以一切种智为第一义。破恶之言因便
来耳。其人若言下信行约观四悉。前双问故
今但出答。我闻等者斥法行也。三恶等者
举世间苦况出世苦。烧然是地狱。驼驴是
畜生。如是等苦苦有期限。痴暗无明障三
谛苦。终至实报故云大苦。方隅可譬权实
理也。四方曰方四维曰隅。隅如权方如实。
尔雅曰。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
宦音怡。郭云。未详。麻杲云。养养万物也。东
南隅谓之突乌钓切。西南隅谓之隩。谓屋
中隐隩之处。亦可以生灭四谛如隅。无生
四谛如方。界外两教方隅亦然。多闻分别等
者。据此四句皆以乐为名。初句云多闻等
者。乐即乐欲闻即信行可对世界。攻恶等言
相从来耳。若尽一偈文意四悉义足。四句次
第以对四悉可见。如教至道非道者。四种
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了了。今从决膜
除惑义边。故云对治。心若等者。世间是生
灭法。出世是不生不灭法。由定能了故云
也。亦可世间生灭是界内俗。出世不生不灭
是界外真。界内略真界外略俗。内外真俗即
三谛也。三谛是理。理即第一义意也。如来成
道即第一义意。犹尚乐定。入定复是第一义
意。况诸凡夫。凡夫理合修第一义。佛示凡
故。故诸经中多处有文明佛入定。有禅定者
等者。电光者如第九卷释。见道即是第一义
意也。虽成论中本譬欲定今通用之。凡初
见谛理皆名电光皆名见道。破无数等者。
意以一切种智为第一义。破恶之言因便
来耳。其人若言下信行约观四悉。前双问故
今但出答。我闻等者斥法行也。三恶等者
举世间苦况出世苦。烧然是地狱。驼驴是
畜生。如是等苦苦有期限。痴暗无明障三
谛苦。终至实报故云大苦。方隅可譬权实
理也。四方曰方四维曰隅。隅如权方如实。
尔雅曰。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
宦音怡。郭云。未详。麻杲云。养养万物也。东
南隅谓之突乌钓切。西南隅谓之隩。谓屋
中隐隩之处。亦可以生灭四谛如隅。无生
四谛如方。界外两教方隅亦然。多闻分别等
者。据此四句皆以乐为名。初句云多闻等
者。乐即乐欲闻即信行可对世界。攻恶等言
相从来耳。若尽一偈文意四悉义足。四句次
第以对四悉可见。如教至道非道者。四种
卷五 第 305b 页 T46-0305.png
道品名之为道。分段变易名为非道。界内
以三途为坑坎。界外以分段为坑坎。若
作陷字(户忏切)非今所用。分别苦乐道非道
等间隔不同。即世界意。月开等者。青莲华因
月而开。赤莲华因日而开。有人云。白莲华
因日。并取开生。是为人义。大经第九云。譬
如莲华为日所照无不开敷。日兴等者。大
经第九云。譬如营作至暗皆息。若未成就
要待日明。义同于月。主胶火导并譬于观。
商画坯盲并譬于行。行即善也。从胜别举
一切种智亦推于观。种智即是善中之最故
也。自馀诸善但是庄严观耳。怨即是恶。识
即能治观也。武将有谋者。如秦将王剪。魏将
吴起廉颇。李牧张良樊哙之徒。善破阵故。以
譬破恶。并须委释破三惑恶。次云热火暗
并譬所破之恶。薪缚例之可以意得。井中
七宝等者。大经十九。佛告德王。如暗室中
井种种七宝。人亦知之暗故不见。有善方
便然大明灯持往照了悉得见之。是人
终不念言是水及宝本无今有。涅槃亦尔。不
可说言本无今有。瓶盆亦尔。今云日明者。
举明中之盛。众生如井佛性如宝。众生如
室佛性如瓶。并以无明如暗灯日如智日
照如见。今此文中以日替灯。须以智慧去。
般若偈文。能见于宝及观法实。即第一义
意也。等观入者至第一义故名为入。知诸
法实及等观入。般若为最。故须用观入第
一义。默复默者明思不移。损之又损之等
者。周易云。以至于无损。肇公改用。今且依
以三途为坑坎。界外以分段为坑坎。若
作陷字(户忏切)非今所用。分别苦乐道非道
等间隔不同。即世界意。月开等者。青莲华因
月而开。赤莲华因日而开。有人云。白莲华
因日。并取开生。是为人义。大经第九云。譬
如莲华为日所照无不开敷。日兴等者。大
经第九云。譬如营作至暗皆息。若未成就
要待日明。义同于月。主胶火导并譬于观。
商画坯盲并譬于行。行即善也。从胜别举
一切种智亦推于观。种智即是善中之最故
也。自馀诸善但是庄严观耳。怨即是恶。识
即能治观也。武将有谋者。如秦将王剪。魏将
吴起廉颇。李牧张良樊哙之徒。善破阵故。以
譬破恶。并须委释破三惑恶。次云热火暗
并譬所破之恶。薪缚例之可以意得。井中
七宝等者。大经十九。佛告德王。如暗室中
井种种七宝。人亦知之暗故不见。有善方
便然大明灯持往照了悉得见之。是人
终不念言是水及宝本无今有。涅槃亦尔。不
可说言本无今有。瓶盆亦尔。今云日明者。
举明中之盛。众生如井佛性如宝。众生如
室佛性如瓶。并以无明如暗灯日如智日
照如见。今此文中以日替灯。须以智慧去。
般若偈文。能见于宝及观法实。即第一义
意也。等观入者至第一义故名为入。知诸
法实及等观入。般若为最。故须用观入第
一义。默复默者明思不移。损之又损之等
者。周易云。以至于无损。肇公改用。今且依
卷五 第 305c 页 T46-0305.png
肇。以真理极名为无损。烦恼损尽亦名无
损。斥信行闻属有为故。坐驰等者。庄周贵
坐亡故云驰无益。今借彼意忘闻观理。
随文曰驰。思理之外馀皆曰驰。又外篇云。
敬孝易爱孝难。爱孝易亡亲难。亡亲易使
亲亡我难。使亲亡我易兼亡天下难。兼亡
天下易使天下亡我难。注云恣之使天下
自得。安得不亡我耶。以是而言。秖是庄生
无亡他之智。反斥他不亡。而令天下亡
己。注家云恣未足释亡。今之天下可由
不恣。恣若是亡何曾不亡。而展转比云最
后难耶。故知汝之所恣非他之亡。他之所
亡何关汝恣。是则坐亡有言无行。今借语
成理依理曰亡。当为下诸句皆须知。是诸
法是止。随四悉意。话(户夬切)何法不备下止具
十度。一一度中一切法足。善虽无量不出
此十故是生善中最。前六可见。因止等者。
止为双非之方便故。故云也。止中具诸愿
亦遂众生愿。是故云一切。有除惑功故
名为力。此是中智故云无二。止具一切即总
结也。且约当机故云何用别修。壁定者。室
有四壁则八风不入。若得止已离界内外
违顺恶觉。八风秖是四违四顺。书中八风者。
尔雅曰。南为凯风东为谷风。北为凉风西
为泰风。从上下为颓风。从下上为飙风。与
火俱为庉风。庉字(徒昆切)回转为旋风。室壁
亦免此之八风。故以为喻。亦是四方四维之
八风也。朝露见阳者。露如散阳如止也。晞
乾也如定。止是大慈等者。慈定治瞋。大明
损。斥信行闻属有为故。坐驰等者。庄周贵
坐亡故云驰无益。今借彼意忘闻观理。
随文曰驰。思理之外馀皆曰驰。又外篇云。
敬孝易爱孝难。爱孝易亡亲难。亡亲易使
亲亡我难。使亲亡我易兼亡天下难。兼亡
天下易使天下亡我难。注云恣之使天下
自得。安得不亡我耶。以是而言。秖是庄生
无亡他之智。反斥他不亡。而令天下亡
己。注家云恣未足释亡。今之天下可由
不恣。恣若是亡何曾不亡。而展转比云最
后难耶。故知汝之所恣非他之亡。他之所
亡何关汝恣。是则坐亡有言无行。今借语
成理依理曰亡。当为下诸句皆须知。是诸
法是止。随四悉意。话(户夬切)何法不备下止具
十度。一一度中一切法足。善虽无量不出
此十故是生善中最。前六可见。因止等者。
止为双非之方便故。故云也。止中具诸愿
亦遂众生愿。是故云一切。有除惑功故
名为力。此是中智故云无二。止具一切即总
结也。且约当机故云何用别修。壁定者。室
有四壁则八风不入。若得止已离界内外
违顺恶觉。八风秖是四违四顺。书中八风者。
尔雅曰。南为凯风东为谷风。北为凉风西
为泰风。从上下为颓风。从下上为飙风。与
火俱为庉风。庉字(徒昆切)回转为旋风。室壁
亦免此之八风。故以为喻。亦是四方四维之
八风也。朝露见阳者。露如散阳如止也。晞
乾也如定。止是大慈等者。慈定治瞋。大明
卷五 第 306a 页 T46-0306.png
咒如释签。大明咒是般若故。能除恶觉贪
淫恚怒痴疑朝露之恶。止即是佛等者。念佛
治障道。今修于止如法佛故。治障妙道。
阿伽陀及妙良药。并咒枯起死之术等。并
举能治之止。止即体真等者。用彼释名中
次第之名。以成不思议理。止是佛母等者。实
母权父共生佛子。父母相即准上可知。即
净名经意。理体寂照是佛师也。止是佛身即
法应二身也。亦可三身具足。因名止果名
眼。定慧能严今止属定。故名相好。具一切
法故名为藏。为诸法依故名住处。何法不
具牒前便宜。何法不除牒前对治。乃是
见理故恶灭善生。正觉等者。在因名观
在果名觉。正大遍等。借用果上之称。能
生等者。信戒等五即五分法身。既能生于
五分即生善中最。化道大行者。即应病授
药也。能照道者亦取破暗之意。能得宝者
除贫苦之恶。但当勤观开示悟入等者。此四
皆是无生观也。具如疏中约观心释故第
一义也。次明回转者。先序二论中言始终
者。二论并以始钝终利。今言须臾故不同
彼。次明自行则止观并说。亦先标二行。教
他以说法为本。故先信后法。自行多在
于思惟。故先法后信。前教他中十六番各
属一人。故止观离明。今自行中并在一人。
故止观合明。又前非不合今非不离(云云)。
次乐寂下正释法行。于四悉中各一止一
观。乐欲中初是止。若欲下观。并依世界以
赴乐欲。以在初故未论过生。故但直举一
淫恚怒痴疑朝露之恶。止即是佛等者。念佛
治障道。今修于止如法佛故。治障妙道。
阿伽陀及妙良药。并咒枯起死之术等。并
举能治之止。止即体真等者。用彼释名中
次第之名。以成不思议理。止是佛母等者。实
母权父共生佛子。父母相即准上可知。即
净名经意。理体寂照是佛师也。止是佛身即
法应二身也。亦可三身具足。因名止果名
眼。定慧能严今止属定。故名相好。具一切
法故名为藏。为诸法依故名住处。何法不
具牒前便宜。何法不除牒前对治。乃是
见理故恶灭善生。正觉等者。在因名观
在果名觉。正大遍等。借用果上之称。能
生等者。信戒等五即五分法身。既能生于
五分即生善中最。化道大行者。即应病授
药也。能照道者亦取破暗之意。能得宝者
除贫苦之恶。但当勤观开示悟入等者。此四
皆是无生观也。具如疏中约观心释故第
一义也。次明回转者。先序二论中言始终
者。二论并以始钝终利。今言须臾故不同
彼。次明自行则止观并说。亦先标二行。教
他以说法为本。故先信后法。自行多在
于思惟。故先法后信。前教他中十六番各
属一人。故止观离明。今自行中并在一人。
故止观合明。又前非不合今非不离(云云)。
次乐寂下正释法行。于四悉中各一止一
观。乐欲中初是止。若欲下观。并依世界以
赴乐欲。以在初故未论过生。故但直举一
卷五 第 306b 页 T46-0306.png
止一观。次其心下明为人等三。皆先明因
前生过次用止观。初文是因世界中用观
生过。过谓毫善不生。次即当下用止。若凝
停下因止生过。次当校计下用观。若念念
下对治中一止一观。初文是因为人中用观
生过。过谓长恶。即当下以止治之。次若静
下用止生过。即当下用观治之。修止下次
第一义中一止一观。初文虽上治中用止用
观理不开发。初文用止不开。即是过也。本
为见理理既不发。故名为过。次即应下用
观令开。次修观下过生。次宜更下用止令
开。信行下。次信行中四悉各一止一观。初乐
欲中亦如前意。但直赴乐欲。明一止一观。
听观下次为人中一止一观。先明生过等。初
文生过。即应下听止令益。或听下生过。即
应下听观令益。或时下对治中一止一观。初
听观生过。即应下听止治之。或沈下听止
生过。即当下听观治之。或听下第一义中
一止一观。不语生过。直云豁豁朗朗得益
之相。前之三悉如世医治。此第一义如如来
治。故不生过。次回转。可见复次下相资
先标来意。如法行下正示相资之相。若法多
信少名信资法。若信多法少名法资信。亦
曰正助。初明信资法。既云相资乃是信法
二行俱有益也。初止中四悉。言法行者。既
信资法。以法为正从法行立名。故云如
法行者。初总明信以为能资。冠下四悉。若
具广说应一一悉上皆云随闻一句乃至皆
遣。为避烦文故标初一句。还坐下法行乐
前生过次用止观。初文是因世界中用观
生过。过谓毫善不生。次即当下用止。若凝
停下因止生过。次当校计下用观。若念念
下对治中一止一观。初文是因为人中用观
生过。过谓长恶。即当下以止治之。次若静
下用止生过。即当下用观治之。修止下次
第一义中一止一观。初文虽上治中用止用
观理不开发。初文用止不开。即是过也。本
为见理理既不发。故名为过。次即应下用
观令开。次修观下过生。次宜更下用止令
开。信行下。次信行中四悉各一止一观。初乐
欲中亦如前意。但直赴乐欲。明一止一观。
听观下次为人中一止一观。先明生过等。初
文生过。即应下听止令益。或听下生过。即
应下听观令益。或时下对治中一止一观。初
听观生过。即应下听止治之。或沈下听止
生过。即当下听观治之。或听下第一义中
一止一观。不语生过。直云豁豁朗朗得益
之相。前之三悉如世医治。此第一义如如来
治。故不生过。次回转。可见复次下相资
先标来意。如法行下正示相资之相。若法多
信少名信资法。若信多法少名法资信。亦
曰正助。初明信资法。既云相资乃是信法
二行俱有益也。初止中四悉。言法行者。既
信资法。以法为正从法行立名。故云如
法行者。初总明信以为能资。冠下四悉。若
具广说应一一悉上皆云随闻一句乃至皆
遣。为避烦文故标初一句。还坐下法行乐
卷五 第 306c 页 T46-0306.png
欲。次下有三个又闻。即法行中为人等三。又
闻下观中四悉。信资于法即初二悉有闻观
之言。下二悉略例止可知。破恶即对治。欲
悟即第一义问。何不云悟而云欲悟耶。答。
此四悉中第一义者。何必證理名第一义。但
取非前三悉之相。附理气分即属第一义
故。前文但云豁豁朗朗等耳。此乃下结信
资法。信行下法资信。比前法行可以意
知。是为下结法资信。夫心地下结安心意。
以总安中唯止唯观。今以四悉等故云逐
愿加以饮食丸散阴阳三双譬之。一一双
中皆遍前意。合成四悉意也。随其所愿乐
欲也。饮食生善也。丸散对治也。阴阳云见
性即第一义也。一种下明偏修之失。故知二
师非但止观偏用。亦乃并无信法等中一止
一观故也。二师引偈并未见正典。各随一
门得入。以自行所禀未遇通途。便以偏
门遍令他学。致令学者彼彼相非。若尔。则
人天之善尚无。安剋至真之妙。故引大经
一向服乳。经第三中佛告迦叶。譬如长者
(佛也)多有诸牛(教也)。色虽种种(随机)同共一群(理一)。付
放牧人(弘教)令逐水草(被机)。唯为醍醐(常住)不求
乳酪(人天二乘)。时放牧人𤚲已自食(弘者自益)。长者命终
(佛灭)所有诸牛悉为群贼之所抄掠(盗佛教法)。贼得
牛已无有妇女(无慈)。𤚲已自食(利养)群贼相谓。长
者畜牛唯为醍醐不求乳酪。当设何计
而得之耶(钦慕)我等无器(非根)虽复得乳无安置
处(设复持戒非常住本)复共相谓唯有皮囊可以盛之。
闻下观中四悉。信资于法即初二悉有闻观
之言。下二悉略例止可知。破恶即对治。欲
悟即第一义问。何不云悟而云欲悟耶。答。
此四悉中第一义者。何必證理名第一义。但
取非前三悉之相。附理气分即属第一义
故。前文但云豁豁朗朗等耳。此乃下结信
资法。信行下法资信。比前法行可以意
知。是为下结法资信。夫心地下结安心意。
以总安中唯止唯观。今以四悉等故云逐
愿加以饮食丸散阴阳三双譬之。一一双
中皆遍前意。合成四悉意也。随其所愿乐
欲也。饮食生善也。丸散对治也。阴阳云见
性即第一义也。一种下明偏修之失。故知二
师非但止观偏用。亦乃并无信法等中一止
一观故也。二师引偈并未见正典。各随一
门得入。以自行所禀未遇通途。便以偏
门遍令他学。致令学者彼彼相非。若尔。则
人天之善尚无。安剋至真之妙。故引大经
一向服乳。经第三中佛告迦叶。譬如长者
(佛也)多有诸牛(教也)。色虽种种(随机)同共一群(理一)。付
放牧人(弘教)令逐水草(被机)。唯为醍醐(常住)不求
乳酪(人天二乘)。时放牧人𤚲已自食(弘者自益)。长者命终
(佛灭)所有诸牛悉为群贼之所抄掠(盗佛教法)。贼得
牛已无有妇女(无慈)。𤚲已自食(利养)群贼相谓。长
者畜牛唯为醍醐不求乳酪。当设何计
而得之耶(钦慕)我等无器(非根)虽复得乳无安置
处(设复持戒非常住本)复共相谓唯有皮囊可以盛之。
卷五 第 307a 页 T46-0307.png
(人天阴果)虽有盛处不知钻摇。浆犹难得况复
酪酥(无定慧方便名不知钻摇。似道尚无况复真常)尔时群贼为醍醐
故加之以水(起见)以水多故一切皆失(起见堕恶失人
天果)今此二师偏执大理寂照定慧。义当群贼
不知钻摇等。佛何故说种种耶者。引诸四
悉重斥偏迷。若就下更历三种止观以结
前数。言若就者别立之辞。文虽唯顿若更
别约次第三观。则一一各有百二十八。故
著若就之言。次第三合故立一心。依前重
举故云又耳。人见三番之后更云一心。便
谓顿等三止观外。更立一心。谓此一心不
关前顿。今安心者依前妙境及前妙愿。故
前文云须行填愿。则愿行相称。故向安心若
总若别。并是圆顿填圆顿愿。更开对于次第
三观。一一观中皆具前来一百二十八。对本
一心乃成四番一百二十八。合五百一十二。
人不见之妄生穿凿。况复空假中三。不异
顿渐不定之三。故前不思议未会异名中
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教他为三语。归
宗为三趣。三趣即是顿等三也。以一部文
共成一意。尚恐疏漏。岂有潜于结数之中
秖云一心即令妙行成之于此。此则上下
诸文便为繁芿。具如卷初及第四第三中撮
说文旨。不见此意自失安心。自安既无。教
他何在。应从初已来钩锁相承横竖高浚。前
后冠带方成行仪。岂有辄尔立斯异计。如
破遍中一一句见。一一品思。尘沙无明皆云
信法相资回转。即是见品思品无知无明。各
六十四番。横竖不二即是一心。故自他相对
酪酥(无定慧方便名不知钻摇。似道尚无况复真常)尔时群贼为醍醐
故加之以水(起见)以水多故一切皆失(起见堕恶失人
天果)今此二师偏执大理寂照定慧。义当群贼
不知钻摇等。佛何故说种种耶者。引诸四
悉重斥偏迷。若就下更历三种止观以结
前数。言若就者别立之辞。文虽唯顿若更
别约次第三观。则一一各有百二十八。故
著若就之言。次第三合故立一心。依前重
举故云又耳。人见三番之后更云一心。便
谓顿等三止观外。更立一心。谓此一心不
关前顿。今安心者依前妙境及前妙愿。故
前文云须行填愿。则愿行相称。故向安心若
总若别。并是圆顿填圆顿愿。更开对于次第
三观。一一观中皆具前来一百二十八。对本
一心乃成四番一百二十八。合五百一十二。
人不见之妄生穿凿。况复空假中三。不异
顿渐不定之三。故前不思议未会异名中
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教他为三语。归
宗为三趣。三趣即是顿等三也。以一部文
共成一意。尚恐疏漏。岂有潜于结数之中
秖云一心即令妙行成之于此。此则上下
诸文便为繁芿。具如卷初及第四第三中撮
说文旨。不见此意自失安心。自安既无。教
他何在。应从初已来钩锁相承横竖高浚。前
后冠带方成行仪。岂有辄尔立斯异计。如
破遍中一一句见。一一品思。尘沙无明皆云
信法相资回转。即是见品思品无知无明。各
六十四番。横竖不二即是一心。故自他相对
卷五 第 307b 页 T46-0307.png
亦各须有一百二十八。此云五百一十二
番者。且从合说随谛言之。若作相显说
者。即以次第显不次第。具如前后诸文料
简。又何但约于不次第义。后立三个一百二
十八。秖约不可思议一中之三。以为三番。
三中之一而为一心。三一共论亦有五百一
十二也。问。圆人那得三观别论。有此信法
相资等别。答。如后第六云多入空少入假
中等。既许偏入亦可偏观。又破遍初。无生
为首无生即空。空门既尔馀门亦然。随宜乃
成七句不同。尚成七番一百二十八。何啻三
耶。故知自他皆有七句。若次第观唯得为
三。三悉下判前四悉。虽复五百一十二番。
但语信法。或以止观无不摄尽。为判权
实须约四悉。所言世医等者。借大论中文
以成今意。故但属世谛判为世医。如世界
后复须生善。善若不生复须破恶。恶去不
去皆须见理。故云三悉差已更生。至第一
义纵未无生。于斯必契。故云差已更不复
发。况复结云世出世法互相成显。故一一行
皆历四悉。虽行三悉必须见理。若入第
一义见理未深。还须更以三悉成之。况
复三悉本为期于第一义故。故云相显。况
开权显实次第四悉。尚皆入于不次第四。
况此本是不思议悉四中之三。况不思议中
三皆第一义。若离下重示前妙境。为所安
处。止观四悉但是能安之方法耳。若心安下
释疑。疑云。为一一行者。必须如前诸句
安耶。故今释曰。若心安于谛一句即足。如
番者。且从合说随谛言之。若作相显说
者。即以次第显不次第。具如前后诸文料
简。又何但约于不次第义。后立三个一百二
十八。秖约不可思议一中之三。以为三番。
三中之一而为一心。三一共论亦有五百一
十二也。问。圆人那得三观别论。有此信法
相资等别。答。如后第六云多入空少入假
中等。既许偏入亦可偏观。又破遍初。无生
为首无生即空。空门既尔馀门亦然。随宜乃
成七句不同。尚成七番一百二十八。何啻三
耶。故知自他皆有七句。若次第观唯得为
三。三悉下判前四悉。虽复五百一十二番。
但语信法。或以止观无不摄尽。为判权
实须约四悉。所言世医等者。借大论中文
以成今意。故但属世谛判为世医。如世界
后复须生善。善若不生复须破恶。恶去不
去皆须见理。故云三悉差已更生。至第一
义纵未无生。于斯必契。故云差已更不复
发。况复结云世出世法互相成显。故一一行
皆历四悉。虽行三悉必须见理。若入第
一义见理未深。还须更以三悉成之。况
复三悉本为期于第一义故。故云相显。况
开权显实次第四悉。尚皆入于不次第四。
况此本是不思议悉四中之三。况不思议中
三皆第一义。若离下重示前妙境。为所安
处。止观四悉但是能安之方法耳。若心安下
释疑。疑云。为一一行者。必须如前诸句
安耶。故今释曰。若心安于谛一句即足。如
卷五 第 307c 页 T46-0307.png
前总安但安法性。如其不安则置总用别。
别中或唯一悉即足。以观世界即第一义
故。或用二句乃至多句。乃至具用六十四
番。乃至用多六十四番。故云巧用方便令
心得安。一目下举譬也为逗多人或一人
初后故须广设。若随其得入则不须多。故
云得鸟罗之一目。言一目者。乃据最后入
法之言。一生行之岂唯一目。是故或一人
用多。或多人用一。况一人始末非一可
辨。故下合云如为众多。一人亦尔。罗者。
尔雅云。鸟罟曰罗。兔罟曰第。亦曰罝。众
生下合。捕者陆猎也。逐也。四破法遍者。初略
明来意中。初徵起设问。即约上不思议境
正设问也。故云法性清净不合不散等。即
是境中一念三千离四性计。是故略云不合
不散。合谓一念散谓三千。但众生下答中
意者。约不思议理之与惑。不当一异破不
破等。随迷妄故事须设破。众生无始全体
颠倒谁论多少。但曾解境发心安心。心既
未安故云少耳。全未破故故复云破。前以
定慧处于法性。故名为安。今以准教四句
推责不安之心。故名为破。破非不安安非
不破。得名随事心境唯一。上善巧下约上安
心对辨破否。若已安于谛定慧已发。彼即
是破。何须至今更须论破。次若未下正明
破意。由未安故。若未破故今更论破故云
若未相应等也。言有定之慧等者。然安心
破遍并是绝待。咸具定慧。今据初心欲入
未入。随事调熟用与不同。或宜有慧之定
别中或唯一悉即足。以观世界即第一义
故。或用二句乃至多句。乃至具用六十四
番。乃至用多六十四番。故云巧用方便令
心得安。一目下举譬也为逗多人或一人
初后故须广设。若随其得入则不须多。故
云得鸟罗之一目。言一目者。乃据最后入
法之言。一生行之岂唯一目。是故或一人
用多。或多人用一。况一人始末非一可
辨。故下合云如为众多。一人亦尔。罗者。
尔雅云。鸟罟曰罗。兔罟曰第。亦曰罝。众
生下合。捕者陆猎也。逐也。四破法遍者。初略
明来意中。初徵起设问。即约上不思议境
正设问也。故云法性清净不合不散等。即
是境中一念三千离四性计。是故略云不合
不散。合谓一念散谓三千。但众生下答中
意者。约不思议理之与惑。不当一异破不
破等。随迷妄故事须设破。众生无始全体
颠倒谁论多少。但曾解境发心安心。心既
未安故云少耳。全未破故故复云破。前以
定慧处于法性。故名为安。今以准教四句
推责不安之心。故名为破。破非不安安非
不破。得名随事心境唯一。上善巧下约上安
心对辨破否。若已安于谛定慧已发。彼即
是破。何须至今更须论破。次若未下正明
破意。由未安故。若未破故今更论破故云
若未相应等也。言有定之慧等者。然安心
破遍并是绝待。咸具定慧。今据初心欲入
未入。随事调熟用与不同。或宜有慧之定
卷五 第 308a 页 T46-0308.png
如前安心。或宜有定之慧如今破遍故从
行立名名不虚说。又前安中先推法性
以多从定。是故云安。今此破中先准教门
义多从慧。是故云破。二文兼具法体无遍。
故前信法莫非法性止观故也。今此无生亦
由同体止观故也。然破法下欲明无生破
法之门。且先通举诸门不同。从广之狭以
指无生。故先列经论所出诸门。谓教行智
理。文字即是教为门也。大品四十二字大论
广释。南岳大师分为二解。一通约三乘。二
别约圆顿。今废通从顿。大品云。菩萨摩诃
衍所谓语等字等。诸字入阿字门。阿字门
具一切法。乃至荼字尽诸法边。究竟穷底
不终不生。过荼无字可说。不可说不可尽。
一切法如虚空。或观行下明行为门。三昧
是行。大论云。菩萨修三三昧名诸三昧门。
能通至实相。是故能为实相作门。若十六
行为三三昧门。但为真谛作门。非今文意。
或智慧下以智慧为门(云云)。或理下以理为
门(云云)。依教下且生起前所列教等四门次
第。教既居初故今依教。复为令知教有功
能。能通至于观智理等。是教光显。是故生
起。三门下明去取。三藏下教中复简藏等三
教。言三藏先破见等者。若佛弟子必先破见
或慧行欣厌。或闻善来等成罗汉者。或佛
三十四心等。并俱断也。通教大同。但俱破之
言不在佛耳。别但次第从浅至深故云竖
遍。且寄教道故云竖遍。依实但断一十二
品。竖尚未遍况复横耶。言横不遍者。如初
行立名名不虚说。又前安中先推法性
以多从定。是故云安。今此破中先准教门
义多从慧。是故云破。二文兼具法体无遍。
故前信法莫非法性止观故也。今此无生亦
由同体止观故也。然破法下欲明无生破
法之门。且先通举诸门不同。从广之狭以
指无生。故先列经论所出诸门。谓教行智
理。文字即是教为门也。大品四十二字大论
广释。南岳大师分为二解。一通约三乘。二
别约圆顿。今废通从顿。大品云。菩萨摩诃
衍所谓语等字等。诸字入阿字门。阿字门
具一切法。乃至荼字尽诸法边。究竟穷底
不终不生。过荼无字可说。不可说不可尽。
一切法如虚空。或观行下明行为门。三昧
是行。大论云。菩萨修三三昧名诸三昧门。
能通至实相。是故能为实相作门。若十六
行为三三昧门。但为真谛作门。非今文意。
或智慧下以智慧为门(云云)。或理下以理为
门(云云)。依教下且生起前所列教等四门次
第。教既居初故今依教。复为令知教有功
能。能通至于观智理等。是教光显。是故生
起。三门下明去取。三藏下教中复简藏等三
教。言三藏先破见等者。若佛弟子必先破见
或慧行欣厌。或闻善来等成罗汉者。或佛
三十四心等。并俱断也。通教大同。但俱破之
言不在佛耳。别但次第从浅至深故云竖
遍。且寄教道故云竖遍。依实但断一十二
品。竖尚未遍况复横耶。言横不遍者。如初
卷五 第 308b 页 T46-0308.png
观见思具摄诸惑。能观之智摄一切智。位
位皆然故云横遍。别教不尔故须简之。今
不思议下示圆门相。一境一切境指前不思
议境。一心一切心指前发心安心。依此论破
故名破遍。馀门下正明简意正用圆门。所
谓下正列圆门。今于圆门复论去取。理虽
相即初心从易。及随便宜多用无生。故于
圆门去三存一。无生门下正示无生横竖
破遍摄法功能。于中先略次广。初中先明竖
门者。初标能通光显二意。何者下释。通释
二意。先释到因。净名下引證也。净名大品
皆以教门通行至因。并以无生为首。故
彼净名三十二菩萨中。初法自在云。生灭为
二不生不灭为不二。不生不灭即圆无生。大
品四十二字亦无生居首。故今亦然。文列虽
以有门居首。依前诸意且用无生。止观下
明止观能显。虽有此教必须行显。故前生
起云依教通行。若无教者行无所剋。以
有教故令行智门通至于理。初住见理外
用自在。令无生门一重光显。故云纵横无碍
触处皆通。故生起中云虽无所通。遍通一
切。譬如下举譬也。人谓行人位谓入住。若
空有其门教何所被。空有其人行何所禀。
禀教行行得至于理。故云有人有位。如人
入相门方荣显。次通果者。初出所通之果
即涅槃不生。次定慧俱满故名不生。智断俱
满故名不生。故定慧二法至果方满。大品文
者。无生理满故云不来不去。至佛方名无
生故也。法华文意例涅槃可知。止观下明
位皆然故云横遍。别教不尔故须简之。今
不思议下示圆门相。一境一切境指前不思
议境。一心一切心指前发心安心。依此论破
故名破遍。馀门下正明简意正用圆门。所
谓下正列圆门。今于圆门复论去取。理虽
相即初心从易。及随便宜多用无生。故于
圆门去三存一。无生门下正示无生横竖
破遍摄法功能。于中先略次广。初中先明竖
门者。初标能通光显二意。何者下释。通释
二意。先释到因。净名下引證也。净名大品
皆以教门通行至因。并以无生为首。故
彼净名三十二菩萨中。初法自在云。生灭为
二不生不灭为不二。不生不灭即圆无生。大
品四十二字亦无生居首。故今亦然。文列虽
以有门居首。依前诸意且用无生。止观下
明止观能显。虽有此教必须行显。故前生
起云依教通行。若无教者行无所剋。以
有教故令行智门通至于理。初住见理外
用自在。令无生门一重光显。故云纵横无碍
触处皆通。故生起中云虽无所通。遍通一
切。譬如下举譬也。人谓行人位谓入住。若
空有其门教何所被。空有其人行何所禀。
禀教行行得至于理。故云有人有位。如人
入相门方荣显。次通果者。初出所通之果
即涅槃不生。次定慧俱满故名不生。智断俱
满故名不生。故定慧二法至果方满。大品文
者。无生理满故云不来不去。至佛方名无
生故也。法华文意例涅槃可知。止观下明
卷五 第 308c 页 T46-0308.png
能显果。由果满故。自他依正一切俱满。巍
巍等者。巍巍高出貌。堂堂者尔雅云。堂堂容
也。白虎通云。堂堂明也。如月高明即是果
智。诸明中最如月在星。灌顶经云。巍巍堂
堂如星之月。销除生死之云。今明果满能
益他也。照十宝山等者。华严二十一云。佛
子。菩萨十地因于佛智而有差别。如因大
地有十宝山。谓雪香轲黎罗仙圣由乾陀。
马耳尼民陀斫迦罗宿慧。并及须弥山。一一
皆云王雪集一切药。香集一切香。轲黎罗
集华。仙圣集五通。由乾陀药叉。马耳集妙
果。尼民陀集龙。斫迦罗自在。宿慧集修罗。
须弥集诸天。言自在者。谓诸大力。即以十
山所集功能。对于十地。初地已上心證佛
智阶降不同。唯佛能知。此地亦尔。故云因
于佛智而有十地。今文用喻与经稍别。经
以十山譬于十地。十山依地地喻智果。今
亦以十山喻于十地。月喻佛智。下照十山
譬佛果智起于诸地。故合喻云。功高十地。
影临四海喻起应也。果亦下合也。汲引四机
者。水如机影如应。四教四门四悉并是垂应
设教。金光明经佛礼骨塔者。新译第十云。尔
时世尊为诸大众说十千天子本缘已。于
座上结跏趺坐。告诸比丘。汝等乐见菩萨
本身已不。诸比丘言。我等乐见。尔时世尊
即以百福庄严手按地。即便开裂。有七宝
制多忽然踊出。众宝庄严尔时世尊即从座
起。作礼右绕还就本座。告阿难言。汝开塔
户。阿难如教开已见七宝函。见有舍利白
巍等者。巍巍高出貌。堂堂者尔雅云。堂堂容
也。白虎通云。堂堂明也。如月高明即是果
智。诸明中最如月在星。灌顶经云。巍巍堂
堂如星之月。销除生死之云。今明果满能
益他也。照十宝山等者。华严二十一云。佛
子。菩萨十地因于佛智而有差别。如因大
地有十宝山。谓雪香轲黎罗仙圣由乾陀。
马耳尼民陀斫迦罗宿慧。并及须弥山。一一
皆云王雪集一切药。香集一切香。轲黎罗
集华。仙圣集五通。由乾陀药叉。马耳集妙
果。尼民陀集龙。斫迦罗自在。宿慧集修罗。
须弥集诸天。言自在者。谓诸大力。即以十
山所集功能。对于十地。初地已上心證佛
智阶降不同。唯佛能知。此地亦尔。故云因
于佛智而有十地。今文用喻与经稍别。经
以十山譬于十地。十山依地地喻智果。今
亦以十山喻于十地。月喻佛智。下照十山
譬佛果智起于诸地。故合喻云。功高十地。
影临四海喻起应也。果亦下合也。汲引四机
者。水如机影如应。四教四门四悉并是垂应
设教。金光明经佛礼骨塔者。新译第十云。尔
时世尊为诸大众说十千天子本缘已。于
座上结跏趺坐。告诸比丘。汝等乐见菩萨
本身已不。诸比丘言。我等乐见。尔时世尊
即以百福庄严手按地。即便开裂。有七宝
制多忽然踊出。众宝庄严尔时世尊即从座
起。作礼右绕还就本座。告阿难言。汝开塔
户。阿难如教开已见七宝函。见有舍利白
卷五 第 309a 页 T46-0309.png
如珂雪。告诸比丘。汝等礼拜菩萨本身。阿
难白佛。如来世尊出过一切。为诸有情之
所恭敬。何因缘故礼此身骨。佛告阿难。由
此速能證得菩提。为报法恩我今敬礼。因
为大众说萨埵本缘。彼萨埵者即我身是。
故知佛地因果由止观教。虽得佛果敬禀
教身。是故佛今而礼身骨。无生下次明横
摄。此即先结前生后。大品下正示横门。问。
前无生竖门。亦见四十二字之初。何故而今
乃以字门为横。答。前于无生一门竖入。故
有因果相望浅深。所以名竖。今以二十四
字各各相望。已自成横。又各各摄于四十二
字。则一一字中所摄又横。故知横竖备摄其
中。此亦非横非竖而论横竖。此意下欲广
示相释义功能。故先提起。但云因果横竖
无生意犹难见。是故更须约佛藏等。今此
文中释佛藏义。先事次观。事释中先正引经
以明外用。次合无生门。言外用者。经上卷
云。无名相中假名相说。皆是如来不思议
力。譬如有人嚼须弥山飞行虚空。石筏渡
海。负四天下及须弥山。蚊脚为梯登至梵
宫。劫尽烧时。一唾劫火即灭。一吹世界即成。
以藕丝悬须弥山。手接四天下雨。如来所
说一切诸法。无相无为无生无灭。令人信解
甚为难有。甚为希有。若少有所得与佛法
僧诤。入于邪道不听出家受戒。饮一杯
水。当知经明无生外用。以显妙理因果无
生。是则不了一体三宝常住。不听出家。言
不听者。若不解此戒不具足。此即同前第
难白佛。如来世尊出过一切。为诸有情之
所恭敬。何因缘故礼此身骨。佛告阿难。由
此速能證得菩提。为报法恩我今敬礼。因
为大众说萨埵本缘。彼萨埵者即我身是。
故知佛地因果由止观教。虽得佛果敬禀
教身。是故佛今而礼身骨。无生下次明横
摄。此即先结前生后。大品下正示横门。问。
前无生竖门。亦见四十二字之初。何故而今
乃以字门为横。答。前于无生一门竖入。故
有因果相望浅深。所以名竖。今以二十四
字各各相望。已自成横。又各各摄于四十二
字。则一一字中所摄又横。故知横竖备摄其
中。此亦非横非竖而论横竖。此意下欲广
示相释义功能。故先提起。但云因果横竖
无生意犹难见。是故更须约佛藏等。今此
文中释佛藏义。先事次观。事释中先正引经
以明外用。次合无生门。言外用者。经上卷
云。无名相中假名相说。皆是如来不思议
力。譬如有人嚼须弥山飞行虚空。石筏渡
海。负四天下及须弥山。蚊脚为梯登至梵
宫。劫尽烧时。一唾劫火即灭。一吹世界即成。
以藕丝悬须弥山。手接四天下雨。如来所
说一切诸法。无相无为无生无灭。令人信解
甚为难有。甚为希有。若少有所得与佛法
僧诤。入于邪道不听出家受戒。饮一杯
水。当知经明无生外用。以显妙理因果无
生。是则不了一体三宝常住。不听出家。言
不听者。若不解此戒不具足。此即同前第
卷五 第 309b 页 T46-0309.png
三卷末胜鬘后解。彼经下内合无生者。吹唾
秖是智断之用。智断不二故吹唾同时。若有
自言得无生者。请验外用。须识下次明观
心释佛藏义。观心即是修智断因。是故更
须约观心释。一刹那起名一众生。即起即
灭名为一期。念念之中恒起三毒。即当劫
尽三灾义也。三毒贪为首。三灾火为端。以
不思议止观。观此三毒(云云)。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四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五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大经下以涅槃释义。然无生义散在诸
教。名相委悉不过大经。故引四句六句释
无生义。不出自他智断能所事理思议不思
议。悉无生也。即是因果光扬能显义也。并在
第十九经也。初释四句言不闻闻一句。有
种种义者。经初列不闻闻等四句。次以不
生生等四句。释不闻闻等。复以不至至等四
句。释不生生等。故云不闻闻等有种种义。
今处中说又顺无生。故用不生生等释无
生义。然古人以不闻闻不生生等四句在前。
下一一但是转释而已。故多释不闻闻等四
句。馀句但例。有云。闻不闻即俗而真。不闻
闻是即真而俗。闻闻但俗。不闻不闻但真。又
云。不闻闻从真起应。闻不闻摄应还本。不
闻不闻法身凝然。闻闻是应迹不已。不生生
秖是智断之用。智断不二故吹唾同时。若有
自言得无生者。请验外用。须识下次明观
心释佛藏义。观心即是修智断因。是故更
须约观心释。一刹那起名一众生。即起即
灭名为一期。念念之中恒起三毒。即当劫
尽三灾义也。三毒贪为首。三灾火为端。以
不思议止观。观此三毒(云云)。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四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五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大经下以涅槃释义。然无生义散在诸
教。名相委悉不过大经。故引四句六句释
无生义。不出自他智断能所事理思议不思
议。悉无生也。即是因果光扬能显义也。并在
第十九经也。初释四句言不闻闻一句。有
种种义者。经初列不闻闻等四句。次以不
生生等四句。释不闻闻等。复以不至至等四
句。释不生生等。故云不闻闻等有种种义。
今处中说又顺无生。故用不生生等释无
生义。然古人以不闻闻不生生等四句在前。
下一一但是转释而已。故多释不闻闻等四
句。馀句但例。有云。闻不闻即俗而真。不闻
闻是即真而俗。闻闻但俗。不闻不闻但真。又
云。不闻闻从真起应。闻不闻摄应还本。不
闻不闻法身凝然。闻闻是应迹不已。不生生
卷五 第 309c 页 T46-0309.png
等古亦多解。兴皇以雪山偈销。不生生是诸
行无常。生不生是是生灭法。生生是生灭灭
已。不生不生是寂灭为乐。又将四出偈销。
言四出者此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
四柱。谓九十五二十五二十六。不生生本无
今有。生不生本有今无。生生三世有法不生
不生无有是处。又云。如来證涅槃等四句对
之。章安云。准下文云我因是事即得解
于一句半句。得见佛性入于涅槃。当知并
是见佛性句。不闻闻了因性。闻不闻缘因
性。不闻不闻正因性。闻闻境界性。例此以
释不生生等。亦应可见。虽古多释未会经
旨。依章安解复是一途章安云。并不如此
智断因果俱无生也。但为销经别作一途。
彼经佛欲说此不闻闻等。放光照于十方
世界。时东方有琉璃光菩萨。初来之时。一切
大众非青见青。乃至非白见白等。诸菩萨
等见此光明。皆相问言。此是何光。皆默不
答。次问文殊。文殊答言。光明者即是智慧。
智慧者即是常住。乃至即是如来即是大慈。
佛言。汝今莫入甚深第一义定。应以世俗
而为解释。文殊言。东方去此二十恒沙有
世界名满月。彼有菩萨名琉璃光。于彼
见光而问彼佛。彼佛答言。西方去此二十
恒沙有世界名娑婆。佛名释迦。为诸菩萨
说不闻闻等。彼菩萨而白彼佛。欲来此听
不闻闻等。从彼发来先现此相。如古诸释
各自一途。将何以表光召之旨。将何以生十
方大疑。将无枉辱彼佛遣命。何足以补远
行无常。生不生是是生灭法。生生是生灭灭
已。不生不生是寂灭为乐。又将四出偈销。
言四出者此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槃
四柱。谓九十五二十五二十六。不生生本无
今有。生不生本有今无。生生三世有法不生
不生无有是处。又云。如来證涅槃等四句对
之。章安云。准下文云我因是事即得解
于一句半句。得见佛性入于涅槃。当知并
是见佛性句。不闻闻了因性。闻不闻缘因
性。不闻不闻正因性。闻闻境界性。例此以
释不生生等。亦应可见。虽古多释未会经
旨。依章安解复是一途章安云。并不如此
智断因果俱无生也。但为销经别作一途。
彼经佛欲说此不闻闻等。放光照于十方
世界。时东方有琉璃光菩萨。初来之时。一切
大众非青见青。乃至非白见白等。诸菩萨
等见此光明。皆相问言。此是何光。皆默不
答。次问文殊。文殊答言。光明者即是智慧。
智慧者即是常住。乃至即是如来即是大慈。
佛言。汝今莫入甚深第一义定。应以世俗
而为解释。文殊言。东方去此二十恒沙有
世界名满月。彼有菩萨名琉璃光。于彼
见光而问彼佛。彼佛答言。西方去此二十
恒沙有世界名娑婆。佛名释迦。为诸菩萨
说不闻闻等。彼菩萨而白彼佛。欲来此听
不闻闻等。从彼发来先现此相。如古诸释
各自一途。将何以表光召之旨。将何以生十
方大疑。将无枉辱彼佛遣命。何足以补远
卷五 第 310a 页 T46-0310.png
来之情。偈虽广摄诸师意略。故知不可聊
尔而释。欲了此文须晓大师用经文意。
若释馀文及下为他。则以生生居初用对
四教。以随生等义便故也。此中销经释无
生义。是故具依经文次第。初列四句。次案
此下略举摄相。不生生者自行因也。即初住
位。不生不生自行果也。位在妙觉。生不生者
即化他能。生生者即化他所。若不尔者。何
名为遍。故破遍门义同一部。一部秖是自他
因果能所故也。不生生者下次释四句。自为
四文。然诸句中凡云经释。并是大经佛自释
也。凡云今解。即是大师释佛所解。皆引佛
藏吹唾结之。初句阙结义亦应有。初不生
生者。牒经初句。安住下经解也。今解下大师
释也。欲明所安故先释世谛。次明能安
故后释安住。理本不二非共非离。约事
且云无明共等。能生所生能安所安亦复如
是。以止观安故世谛方成不思议境。安即
观也。此观初成名观行位。以圆观解托于
世谛。观是圣孕。圣托胎故名托圣胎。又圣
种中生名托圣胎。若入初住名出圣胎。圣
出胎故名出圣胎。从圣生故名出圣胎。
契一分理故言不见。不见即不生智德成
也。此释不生。获佛知见下次释生字。论云
下引论證者。诸法即是无明世谛。般若生是
佛知见开。此说下结示。经释不生不生下牒
第二句也。次不生不生下经解也。名大涅槃
总标也。生相下释两不生。生相尽故即智断
德满。修道得故明果由因契。今解下大师
尔而释。欲了此文须晓大师用经文意。
若释馀文及下为他。则以生生居初用对
四教。以随生等义便故也。此中销经释无
生义。是故具依经文次第。初列四句。次案
此下略举摄相。不生生者自行因也。即初住
位。不生不生自行果也。位在妙觉。生不生者
即化他能。生生者即化他所。若不尔者。何
名为遍。故破遍门义同一部。一部秖是自他
因果能所故也。不生生者下次释四句。自为
四文。然诸句中凡云经释。并是大经佛自释
也。凡云今解。即是大师释佛所解。皆引佛
藏吹唾结之。初句阙结义亦应有。初不生
生者。牒经初句。安住下经解也。今解下大师
释也。欲明所安故先释世谛。次明能安
故后释安住。理本不二非共非离。约事
且云无明共等。能生所生能安所安亦复如
是。以止观安故世谛方成不思议境。安即
观也。此观初成名观行位。以圆观解托于
世谛。观是圣孕。圣托胎故名托圣胎。又圣
种中生名托圣胎。若入初住名出圣胎。圣
出胎故名出圣胎。从圣生故名出圣胎。
契一分理故言不见。不见即不生智德成
也。此释不生。获佛知见下次释生字。论云
下引论證者。诸法即是无明世谛。般若生是
佛知见开。此说下结示。经释不生不生下牒
第二句也。次不生不生下经解也。名大涅槃
总标也。生相下释两不生。生相尽故即智断
德满。修道得故明果由因契。今解下大师
卷五 第 310b 页 T46-0310.png
释。二德已圆释生相尽。即指妙觉为寂灭
果。因果下以佛藏结。结谓结同。经释下列
第三句。世谛下经解也。今解下大师释也。由
无明故与法性合出生诸法。故名无明以
为根本。但破根本诸法不生。死是不生之
异名耳。此释下重明此句所用义旨。以此断
德释初智德。若无断德智不成就。是故须
以断德释智。若初句中智德成即初句中
下生字也。若此句中断德成。即此句中下不
生字。不生名同等者。简两句中不生字也。
初句上不生字。此句下不生字。两处不生其
名虽同事理则异。初句智德缘理名为不
生。此句破事惑尽得不生名。以理望事事
则为下。故云下破。以事望理理则是上。故
云上缘。次初句下简两句中生字也。初句
下生字属智。此句上生字属惑。两处生字其
名虽同。初句生字属智智即是脱。此句生字
属惑惑即是缚。故云大异。两处俱有生与
不生。是故须简名同义异。智断二德既无
前后。若以第三释于第一。亦可第一以释
第三。以智断同时故也。体虽不二必先运
智以断于惑。岂惑自断而方智生。是故且
以第三释初。又假使第三列在于初。亦可
第一以释第三。言不累书且依文次。又从
义便是故尔耳。初句下佛藏结。此既释初。
是故结中亦望初句相即而结。文似前后
用必同时。故云一时不可前后经重释下述
经重释第三句也。此初牒经重释也。今解
下大师释经重释义也。经文但云一生不
果。因果下以佛藏结。结谓结同。经释下列
第三句。世谛下经解也。今解下大师释也。由
无明故与法性合出生诸法。故名无明以
为根本。但破根本诸法不生。死是不生之
异名耳。此释下重明此句所用义旨。以此断
德释初智德。若无断德智不成就。是故须
以断德释智。若初句中智德成即初句中
下生字也。若此句中断德成。即此句中下不
生字。不生名同等者。简两句中不生字也。
初句上不生字。此句下不生字。两处不生其
名虽同事理则异。初句智德缘理名为不
生。此句破事惑尽得不生名。以理望事事
则为下。故云下破。以事望理理则是上。故
云上缘。次初句下简两句中生字也。初句
下生字属智。此句上生字属惑。两处生字其
名虽同。初句生字属智智即是脱。此句生字
属惑惑即是缚。故云大异。两处俱有生与
不生。是故须简名同义异。智断二德既无
前后。若以第三释于第一。亦可第一以释
第三。以智断同时故也。体虽不二必先运
智以断于惑。岂惑自断而方智生。是故且
以第三释初。又假使第三列在于初。亦可
第一以释第三。言不累书且依文次。又从
义便是故尔耳。初句下佛藏结。此既释初。
是故结中亦望初句相即而结。文似前后
用必同时。故云一时不可前后经重释下述
经重释第三句也。此初牒经重释也。今解
下大师释经重释义也。经文但云一生不
卷五 第 310c 页 T46-0310.png
生。经前后释自分两义。故今大师判出两文
不同之相。先谓前解。既云断德知是自行
之惑灭也。此中重释既云四住菩萨。即是菩
萨断四住已能自在生。先断四住即如通
教菩萨。尚能自在利益众生。况入初住真
因分开。以通教人断四住劣。显于圆人断
五住胜。惑灭下亦以佛藏重结两解。惑灭
显唾以结初释化兴显吹以结重释。经释
下牒第四句经也。一切下经解也。今解下大
师释。菩萨何意下牒向重释。以为能化。有
漏是生。相续不断故名生生。生生即是所化
之境。是故下重牒能化示生之意。意在所
化。是为下结成无生功能故也。前之三句并
是化他之能。因果智断。此句即是化他所也。
四住下大师重以地持六住中之四住。释佛
重释四住菩萨也。地持六住即当别义。向佛
尚以通劣而显圆胜。岂无以别显于圆
耶。况复幸有地持别文。是故引之以显圆
妙论六住者从十住去方受住名。若人无
有种性等者。指十信菩萨故云虽生善道
等。不在六人数中者。即六住所不摄故也。
以此六人皆不退故。故名为住。复言究竟
者乃是菩萨地穷。非永究竟。种性成就即十
住满。已断见思故云无退。得在一人者六
中初人也。乃至行向并由住中。断见思已
方能进行。故云数数增进。即第二住亲为
初地方便故也。前种性中已入空观。非不
亦为别地方便。去地遥故。至回向中亲修
中观。故云方便。净心是初地者。破同体见
不同之相。先谓前解。既云断德知是自行
之惑灭也。此中重释既云四住菩萨。即是菩
萨断四住已能自在生。先断四住即如通
教菩萨。尚能自在利益众生。况入初住真
因分开。以通教人断四住劣。显于圆人断
五住胜。惑灭下亦以佛藏重结两解。惑灭
显唾以结初释化兴显吹以结重释。经释
下牒第四句经也。一切下经解也。今解下大
师释。菩萨何意下牒向重释。以为能化。有
漏是生。相续不断故名生生。生生即是所化
之境。是故下重牒能化示生之意。意在所
化。是为下结成无生功能故也。前之三句并
是化他之能。因果智断。此句即是化他所也。
四住下大师重以地持六住中之四住。释佛
重释四住菩萨也。地持六住即当别义。向佛
尚以通劣而显圆胜。岂无以别显于圆
耶。况复幸有地持别文。是故引之以显圆
妙论六住者从十住去方受住名。若人无
有种性等者。指十信菩萨故云虽生善道
等。不在六人数中者。即六住所不摄故也。
以此六人皆不退故。故名为住。复言究竟
者乃是菩萨地穷。非永究竟。种性成就即十
住满。已断见思故云无退。得在一人者六
中初人也。乃至行向并由住中。断见思已
方能进行。故云数数增进。即第二住亲为
初地方便故也。前种性中已入空观。非不
亦为别地方便。去地遥故。至回向中亲修
中观。故云方便。净心是初地者。破同体见
卷五 第 311a 页 T46-0311.png
故云离我地前凡夫并未断故。即是别教见
道位也。行道迹者。别修道位破同体思。决定
究竟并破思也。经称下以论判经。至行道
迹名真出假。带教道说故立见思。次第至
此尚能大益。况复圆教五住尽耶。况复一体
智断成耶。经又下次释六句。经中所以重
明六句者。前之四句直明因果能所无生。
无生之名虽即是破。未破无生。是故今明
皆不可说。又前四句虽云无生。未知为是
何等无生。故六句中思议不思议。生与无生
一切俱破。是故六句皆不可说。乃显今文破
遍正意。先正释六句皆不可说以明自行。
于中初列经句。案此下略明句意。若破下
大师先且销经本句。一一句下皆云不可说
者。即是破义。初文是略判也。言思议不思议
惑者。应云思议不思议解惑。文中存略但
云惑耳。次第解惑即是思议。不次第解惑是
不思议。解是能破。惑是所破。故解惑相从。同
名思议不思议也。惑之与解俱须遍破。尚
不可作不思议说。况思议耶。故一一句下
皆云不可说。问。思议须破不可思议何用
破耶。答。理非遍圆故皆须破。若破圆者
破圆异偏。不破圆理故云不破圣人心中
所得涅槃。为未得者执成戏论。是故破耳。
何者下释。先释四句思议解惑。于中先破
惑。次破解。初惑中两句。初释成可思议。次
释成不可说。初句云界外惑者。理体不生
而惑是生。故云不生生。界内之惑言枝末
者。界外之惑已是于生。从生惑上复生于
道位也。行道迹者。别修道位破同体思。决定
究竟并破思也。经称下以论判经。至行道
迹名真出假。带教道说故立见思。次第至
此尚能大益。况复圆教五住尽耶。况复一体
智断成耶。经又下次释六句。经中所以重
明六句者。前之四句直明因果能所无生。
无生之名虽即是破。未破无生。是故今明
皆不可说。又前四句虽云无生。未知为是
何等无生。故六句中思议不思议。生与无生
一切俱破。是故六句皆不可说。乃显今文破
遍正意。先正释六句皆不可说以明自行。
于中初列经句。案此下略明句意。若破下
大师先且销经本句。一一句下皆云不可说
者。即是破义。初文是略判也。言思议不思议
惑者。应云思议不思议解惑。文中存略但
云惑耳。次第解惑即是思议。不次第解惑是
不思议。解是能破。惑是所破。故解惑相从。同
名思议不思议也。惑之与解俱须遍破。尚
不可作不思议说。况思议耶。故一一句下
皆云不可说。问。思议须破不可思议何用
破耶。答。理非遍圆故皆须破。若破圆者
破圆异偏。不破圆理故云不破圣人心中
所得涅槃。为未得者执成戏论。是故破耳。
何者下释。先释四句思议解惑。于中先破
惑。次破解。初惑中两句。初释成可思议。次
释成不可说。初句云界外惑者。理体不生
而惑是生。故云不生生。界内之惑言枝末
者。界外之惑已是于生。从生惑上复生于
卷五 第 311b 页 T46-0311.png
惑。故云生生。界外即是无明惑也。界内即是
见思惑也。有粗细故有内外故。是故判为
可思议惑。此惑下示相待相。初明生生是所
化境。所言并者。凡是生生皆所化故。因所
有能故成相待。所化既不可得下释不可
说。明能化所化皆不可说。犹如幻人为幻
人说法。问。能化既是别惑。何故乃云自在。
答。已断通惑。即于通惑名为自在。若于别
惑仍是系缚。枝之与本并是法性。即观法
性而亡于惑。名不可说。次若破下破思议
解者。亦初释两句成可思议。次总释成不
可说也。界外之解言双遣者。从前得名。亦
是异时相望名双。应言破惑。今言破分段
变易者。因中说果。以惑破故生死必破。破
界内惑令生不生。故云生不生。问。界外之
惑既是能化。与界内解有何差别。答。界内
之解破界内惑。而得解名。生界外已于彼
具缚。名界外惑。虽当分名惑而能化于界
内之惑。体虽不别得名处殊。此解下示相
待相。十六门异故云种种。从浅至深皆属
自行。前后次第及化他位。望四教说。乃成
多种因果不同。如第一卷四弘中说。理尚下
释不可说。四种道谛是能趣行。灭理法性是
所趣理。理体尚无何得种种能趣所趣。故皆
不可说。次破不思议中亦先惑次解。此之解
惑但点无明对于圆理。不分内外枝本之
殊。是故名为不思议也。初破惑中先且释
成不可思议。故云秖是无明。无明不可得下
明不可说。不可得者秖是不可说耳。次破不
见思惑也。有粗细故有内外故。是故判为
可思议惑。此惑下示相待相。初明生生是所
化境。所言并者。凡是生生皆所化故。因所
有能故成相待。所化既不可得下释不可
说。明能化所化皆不可说。犹如幻人为幻
人说法。问。能化既是别惑。何故乃云自在。
答。已断通惑。即于通惑名为自在。若于别
惑仍是系缚。枝之与本并是法性。即观法
性而亡于惑。名不可说。次若破下破思议
解者。亦初释两句成可思议。次总释成不
可说也。界外之解言双遣者。从前得名。亦
是异时相望名双。应言破惑。今言破分段
变易者。因中说果。以惑破故生死必破。破
界内惑令生不生。故云生不生。问。界外之
惑既是能化。与界内解有何差别。答。界内
之解破界内惑。而得解名。生界外已于彼
具缚。名界外惑。虽当分名惑而能化于界
内之惑。体虽不别得名处殊。此解下示相
待相。十六门异故云种种。从浅至深皆属
自行。前后次第及化他位。望四教说。乃成
多种因果不同。如第一卷四弘中说。理尚下
释不可说。四种道谛是能趣行。灭理法性是
所趣理。理体尚无何得种种能趣所趣。故皆
不可说。次破不思议中亦先惑次解。此之解
惑但点无明对于圆理。不分内外枝本之
殊。是故名为不思议也。初破惑中先且释
成不可思议。故云秖是无明。无明不可得下
明不可说。不可得者秖是不可说耳。次破不
卷五 第 311c 页 T46-0311.png
可思议解者。亦先示于不思议相。故云秖
是圆解。于此判出圆因圆果。理不偏圆下
明不可说。理非偏故不可偏说。理亦非圆
何可圆说耶。将彼下明用句意。佛自下次
明大师释佛所释。故句句中皆先举佛自
释。次今解下明大师所释。意扶佛释但小
广耳。一一句中皆云依佛此旨者。大师自
云。已申佛意。重述佛旨以符己见。生即颠
倒下明不可说也。次释第二句亦先举经
释。今解下明大师释又二。先释生生。八相
所迁全是有漏。八相所迁具如前释。问。八
相中云小生生大。此中何以大生生小。答。
由有大生引起小生。故令小生能生于大。
生生故不生等者明不可说。有漏之生即是
空中。空中不可言思所得。故不可说。但
云空中者。且以法性空中对幻假说。其实
须云幻假即是不思议假。何者。今但以此
假即是空中。此假任运成不思议。故不别
说。前第一卷四弘文中意亦如之。次释第三
句者亦先牒经释。次今解下明大师释亦
二。先释生不生。生即名为生者释上生字。
般若生时由诸法不生。生不自生下释不生
字。即以四句推破诸法。诸法破已尚无无
句。何有四句。是故般若非四句生名为不
生。又般若生时下重释也。反以不生生而
释生不生。生即无生者。良由般若生时世谛
已死。故得虽生而生自在。即是生不生也。
若般若生下释成不可说也。若般若生牒上
初解中第二解。又次解中初解。云般若生时。
是圆解。于此判出圆因圆果。理不偏圆下
明不可说。理非偏故不可偏说。理亦非圆
何可圆说耶。将彼下明用句意。佛自下次
明大师释佛所释。故句句中皆先举佛自
释。次今解下明大师所释。意扶佛释但小
广耳。一一句中皆云依佛此旨者。大师自
云。已申佛意。重述佛旨以符己见。生即颠
倒下明不可说也。次释第二句亦先举经
释。今解下明大师释又二。先释生生。八相
所迁全是有漏。八相所迁具如前释。问。八
相中云小生生大。此中何以大生生小。答。
由有大生引起小生。故令小生能生于大。
生生故不生等者明不可说。有漏之生即是
空中。空中不可言思所得。故不可说。但
云空中者。且以法性空中对幻假说。其实
须云幻假即是不思议假。何者。今但以此
假即是空中。此假任运成不思议。故不别
说。前第一卷四弘文中意亦如之。次释第三
句者亦先牒经释。次今解下明大师释亦
二。先释生不生。生即名为生者释上生字。
般若生时由诸法不生。生不自生下释不生
字。即以四句推破诸法。诸法破已尚无无
句。何有四句。是故般若非四句生名为不
生。又般若生时下重释也。反以不生生而
释生不生。生即无生者。良由般若生时世谛
已死。故得虽生而生自在。即是生不生也。
若般若生下释成不可说也。若般若生牒上
初解中第二解。又次解中初解。云般若生时。
卷五 第 312a 页 T46-0312.png
若自在生牒上第二释中后解也。言而生三
界也。此之两生皆不可作生而说者。体非
次第故也。次释第四句。亦先牒佛解。今解
下大师释亦二。先释不生不生。尚非下明不
可说。据此下判句也。既云极果知是界外解
也。次释第五句。亦先举经。今解下大师释。
亦先释于生。界内外生秖是无明者。览前
两句思议之惑。秖是一念从缘生惑。此惑秖
是障中无明。缘生即空即中下明不可说。界
内外生生义虽殊。今观同是一念缘生。即空
即中。何者。以见一念即毕竟空。即法性中。
前对生生是可思议。见此思议是空是中。
今见一念即具三惑。名不思议惑。道理即
是即空即中。大意同前。次释第六句。亦先
牒经今解下大师释也。亦二。先释不生者。
亦览前两思议之解。即是此中不思议解。
故云及界内外解并皆是得。得即诣理。理绝
心口下明不可说。不可复作圆理而说。理
无说故名不可说。佛以下随结破遍也。偏
圆解惑悉皆不生。皆不可说故名为遍。依佛
藏下总以佛藏。通结前来四句六句。言前四
句亦吹亦唾者。结初四句。初四句中初句即
吹而唾。次第三句即唾而吹。次第二句者
吹唾成就。第四句者吹唾所化。当知前三句
中。句句之中有吹有唾。第四句者。若单约
所化则义属于吹。吹不独用义须即唾。若
以所显能。全是吹唾之功用也。后两句者。
谓六句中后两句也。以此两句两向用之。
在六句末同名为唾。唾秖是破。破者秖是
界也。此之两生皆不可作生而说者。体非
次第故也。次释第四句。亦先牒佛解。今解
下大师释亦二。先释不生不生。尚非下明不
可说。据此下判句也。既云极果知是界外解
也。次释第五句。亦先举经。今解下大师释。
亦先释于生。界内外生秖是无明者。览前
两句思议之惑。秖是一念从缘生惑。此惑秖
是障中无明。缘生即空即中下明不可说。界
内外生生义虽殊。今观同是一念缘生。即空
即中。何者。以见一念即毕竟空。即法性中。
前对生生是可思议。见此思议是空是中。
今见一念即具三惑。名不思议惑。道理即
是即空即中。大意同前。次释第六句。亦先
牒经今解下大师释也。亦二。先释不生者。
亦览前两思议之解。即是此中不思议解。
故云及界内外解并皆是得。得即诣理。理绝
心口下明不可说。不可复作圆理而说。理
无说故名不可说。佛以下随结破遍也。偏
圆解惑悉皆不生。皆不可说故名为遍。依佛
藏下总以佛藏。通结前来四句六句。言前四
句亦吹亦唾者。结初四句。初四句中初句即
吹而唾。次第三句即唾而吹。次第二句者
吹唾成就。第四句者吹唾所化。当知前三句
中。句句之中有吹有唾。第四句者。若单约
所化则义属于吹。吹不独用义须即唾。若
以所显能。全是吹唾之功用也。后两句者。
谓六句中后两句也。以此两句两向用之。
在六句末同名为唾。唾秖是破。破者秖是
卷五 第 312b 页 T46-0312.png
不可说耳。故六句中句句皆云不可说也。若
将结前四句文者。二句既是不思议之解惑。
解惑相即智断不二。与吹唾义同。故用结
前四句智断。此乃但用上生不生。不论二
句下不可说也。故用生字以结前吹。用不
生字以结前唾。若兼后二句下不可说亦
结前者。结前吹唾皆悉相即。亦不可作相
即而说。又楞伽云下复以楞伽释成六句。
先释楞伽。次结大经与楞伽同。初释楞伽
义者。彼经第四无常品云。大慧白佛。如佛
所言。我于某夜成最正觉某夜入般涅槃。
中间不说一字。不已说。不当说。不今说。
是佛说。世尊。依何密语。作如是说。佛言。
依二密语谓自證法及本住法。然一代施化
岂无权智被物之教。但约此二未曾有说。
故云不说耳。今云自法但约自證耳。自法
者下释向经中所列二法。亦先列经释也。
初释自法中。云彼如来者。谓过去诸佛及
以现在十方诸佛。与彼佛證一体无殊。不
多不少名不增减。离言说等者。重释自證
所离之法。释曰下今释经意。离言说等者。彼
经第七云离言说者。不可议也。离妄想者。
不可思也。离文字者。离假名文字也。凡能
诠教无非假名。约自證法有何文字。言二
趣者。复疏释前言说假名。恐情妄计但离
能说能思能名。即以所说所思所名。谓为真
体。故复疏云二趣俱离。何者。于自證中不
见能所名离二趣。本住下次释本住法
也。谓佛自行所行之道。及佛本若实相之
将结前四句文者。二句既是不思议之解惑。
解惑相即智断不二。与吹唾义同。故用结
前四句智断。此乃但用上生不生。不论二
句下不可说也。故用生字以结前吹。用不
生字以结前唾。若兼后二句下不可说亦
结前者。结前吹唾皆悉相即。亦不可作相
即而说。又楞伽云下复以楞伽释成六句。
先释楞伽。次结大经与楞伽同。初释楞伽
义者。彼经第四无常品云。大慧白佛。如佛
所言。我于某夜成最正觉某夜入般涅槃。
中间不说一字。不已说。不当说。不今说。
是佛说。世尊。依何密语。作如是说。佛言。
依二密语谓自證法及本住法。然一代施化
岂无权智被物之教。但约此二未曾有说。
故云不说耳。今云自法但约自證耳。自法
者下释向经中所列二法。亦先列经释也。
初释自法中。云彼如来者。谓过去诸佛及
以现在十方诸佛。与彼佛證一体无殊。不
多不少名不增减。离言说等者。重释自證
所离之法。释曰下今释经意。离言说等者。彼
经第七云离言说者。不可议也。离妄想者。
不可思也。离文字者。离假名文字也。凡能
诠教无非假名。约自證法有何文字。言二
趣者。复疏释前言说假名。恐情妄计但离
能说能思能名。即以所说所思所名。谓为真
体。故复疏云二趣俱离。何者。于自證中不
见能所名离二趣。本住下次释本住法
也。谓佛自行所行之道。及佛本若实相之
卷五 第 312c 页 T46-0312.png
理。并非修成非作法故遍一切处。不可
改易故名为住。理是所至道是所行。故举
譬云并非行者至者所作。故本有道为人
所行。岂行者作。本有理城由本道至。亦由
行人而能至理。故并不由至者能作。经初
又云。本住法者。如金在矿及所至城。矿似
兼别城必从圆。经曰下引彼经助释也。彼
经次文即以古城为喻。佛问大慧。彼城及
道并城中物。是彼入者之所作耶。答曰。不
也。士夫行人但随本有常住之道。至实相城
得于万德秘藏之物。以受如意涅槃之乐。
本期涅槃故云如意。当知下总结前意。非
口言者。不可议也。非分别者。不可思也。称
本法故不可变异。此义下会同中。乃以
生生为本法者。前释生生指有漏法。今
指有漏体全是理。问。前释何故云是所化。
今何故云是本法耶。答。一切所化无非本
法。故晓法师云。水穷波末波彻水源。生随
顺缘生不可说者。结前生生不可说。故前文
释云。生即空中故不可说。今亦如是。随顺缘
生不可说生即空中故。第二三句准前可知。
不生不生即究竟者。智断究竟也。馀并同前。
大经云十因缘下次明可说。凡诸文中不可
说后。必明可说者。先自證已必化他故。十
二因缘中不云生死者。此属未来。今明从
过至现。以成机根故不取也。故大经中续
前不可说文后。即云十因缘法为生作因。
所言十因为生作因者。以宿种子在无明
行中。来至今世。复依本习起爱取有。复由
改易故名为住。理是所至道是所行。故举
譬云并非行者至者所作。故本有道为人
所行。岂行者作。本有理城由本道至。亦由
行人而能至理。故并不由至者能作。经初
又云。本住法者。如金在矿及所至城。矿似
兼别城必从圆。经曰下引彼经助释也。彼
经次文即以古城为喻。佛问大慧。彼城及
道并城中物。是彼入者之所作耶。答曰。不
也。士夫行人但随本有常住之道。至实相城
得于万德秘藏之物。以受如意涅槃之乐。
本期涅槃故云如意。当知下总结前意。非
口言者。不可议也。非分别者。不可思也。称
本法故不可变异。此义下会同中。乃以
生生为本法者。前释生生指有漏法。今
指有漏体全是理。问。前释何故云是所化。
今何故云是本法耶。答。一切所化无非本
法。故晓法师云。水穷波末波彻水源。生随
顺缘生不可说者。结前生生不可说。故前文
释云。生即空中故不可说。今亦如是。随顺缘
生不可说生即空中故。第二三句准前可知。
不生不生即究竟者。智断究竟也。馀并同前。
大经云十因缘下次明可说。凡诸文中不可
说后。必明可说者。先自證已必化他故。十
二因缘中不云生死者。此属未来。今明从
过至现。以成机根故不取也。故大经中续
前不可说文后。即云十因缘法为生作因。
所言十因为生作因者。以宿种子在无明
行中。来至今世。复依本习起爱取有。复由
卷五 第 313a 页 T46-0313.png
现在闻法发习。此中因缘且语众生十因
缘边。亦应义兼感应因缘。谓感佛四说即
因缘义。彼地持文立四种性。于中声闻种
性谓永入灭者。非今所用。然瑜伽论解深
密经等。并方等部摄。挫云永入策发令起。
如净名中迦叶自叙云。于此大乘已如败
种。败种岂有更生之理。至法华会中根获
记。是故今文且附方等。但以四性对于四
教义味泯合。问下料简中初文令立第四句
也。赴机是立六句是破。前四句中有智有
断。即是义当亦破亦立。答中亦以大经文
答。彼文释五行竟。次明十功德云。十事功
德不可思议。非难非易等。当知十德皆證
中道。此五行十德自古多释。瑶亮云。五行
是略十德是广。各以二德对于一行。宗师
破云。初六对三相貌可尔。后四对行全不
相应。光宅云。行与功德一体异名。并从因
以至果。开善云。五行浅十德深。五行者。始从
初心终至地前。十德者。始从初地至金刚
心。若作别义开善最亲。若依圆义光宅似
当。具如玄文明圆五行。然亦不是全用彼
经。但彼经文兼圆带别。十地證道虽与圆
同。地前教道未曾闻故。故云不可思议闻者
惊怪。河西云。若准梵本应云希有奇特。钝
根小智闻则惊怪。译者略之。但云不可思议
等。章安释云。深无底故惊。广无边故怪非
分别智能知故非难。泥洹智不洎故非易。
非真故非内。非俗故非外。非色故非相。
非心故非非相。无去来今故非是世法。无
缘边。亦应义兼感应因缘。谓感佛四说即
因缘义。彼地持文立四种性。于中声闻种
性谓永入灭者。非今所用。然瑜伽论解深
密经等。并方等部摄。挫云永入策发令起。
如净名中迦叶自叙云。于此大乘已如败
种。败种岂有更生之理。至法华会中根获
记。是故今文且附方等。但以四性对于四
教义味泯合。问下料简中初文令立第四句
也。赴机是立六句是破。前四句中有智有
断。即是义当亦破亦立。答中亦以大经文
答。彼文释五行竟。次明十功德云。十事功
德不可思议。非难非易等。当知十德皆證
中道。此五行十德自古多释。瑶亮云。五行
是略十德是广。各以二德对于一行。宗师
破云。初六对三相貌可尔。后四对行全不
相应。光宅云。行与功德一体异名。并从因
以至果。开善云。五行浅十德深。五行者。始从
初心终至地前。十德者。始从初地至金刚
心。若作别义开善最亲。若依圆义光宅似
当。具如玄文明圆五行。然亦不是全用彼
经。但彼经文兼圆带别。十地證道虽与圆
同。地前教道未曾闻故。故云不可思议闻者
惊怪。河西云。若准梵本应云希有奇特。钝
根小智闻则惊怪。译者略之。但云不可思议
等。章安释云。深无底故惊。广无边故怪非
分别智能知故非难。泥洹智不洎故非易。
非真故非内。非俗故非外。非色故非相。
非心故非非相。无去来今故非是世法。无
卷五 第 313b 页 T46-0313.png
中边故无有相貌。绝四离百故世间所无。
疏中不释非方圆尖邪。今助释曰。非别故
非方。非通故非圆。非空故非尖。非有故
非邪。若作非破非立为言者。非破故非
难。非立故非易。非破故非内。非立故非
外。非立故非相。非破故非非相。非破故
非圆。非立故非方。非立故非尖。非破故
非邪。次问者。圆有四门若无生摄尽。何用
诸门。答意者。今说无生则云无生摄尽。若
说馀门则应一一各云摄尽今从行便且
云无生。乃至开为三十二门。何但四耶。既
云从于智断二德以立门名。三十二门未
尝别异。随举一门摄三十一。月无增减等
者。譬不异而异。约惑智边说有增减。见
有增减月体常圆。诸门依于智断二德。但
从能入差别不同。而其理体未尝生灭。大
经云。因须弥山故有亏盈。俱舍复云。近日
自影覆。诸小乘经多云白银琉璃渐渐互现。
故有增减。今取此意譬无增减。意甚便也
若无生下以门结遍。问无生门门称无生等
者。门称无生则应一切悉称无生。前诸句
中何故复云无生生等。无生生是初四句中
第一句。生生是第四句。生自在故是第三句。
引三生句以难无生。答意者。三句明生。并
是无生功能故也。次正明破法遍中初列三
章。一一章门皆云从始至终尽其源底者标
中探说章中之意。尽源故横周。尽底故竖
穷。竖破灼然有始有终。于一一见一一品
思无非法界故也。横门一一亦各复有从
疏中不释非方圆尖邪。今助释曰。非别故
非方。非通故非圆。非空故非尖。非有故
非邪。若作非破非立为言者。非破故非
难。非立故非易。非破故非内。非立故非
外。非立故非相。非破故非非相。非破故
非圆。非立故非方。非立故非尖。非破故
非邪。次问者。圆有四门若无生摄尽。何用
诸门。答意者。今说无生则云无生摄尽。若
说馀门则应一一各云摄尽今从行便且
云无生。乃至开为三十二门。何但四耶。既
云从于智断二德以立门名。三十二门未
尝别异。随举一门摄三十一。月无增减等
者。譬不异而异。约惑智边说有增减。见
有增减月体常圆。诸门依于智断二德。但
从能入差别不同。而其理体未尝生灭。大
经云。因须弥山故有亏盈。俱舍复云。近日
自影覆。诸小乘经多云白银琉璃渐渐互现。
故有增减。今取此意譬无增减。意甚便也
若无生下以门结遍。问无生门门称无生等
者。门称无生则应一切悉称无生。前诸句
中何故复云无生生等。无生生是初四句中
第一句。生生是第四句。生自在故是第三句。
引三生句以难无生。答意者。三句明生。并
是无生功能故也。次正明破法遍中初列三
章。一一章门皆云从始至终尽其源底者标
中探说章中之意。尽源故横周。尽底故竖
穷。竖破灼然有始有终。于一一见一一品
思无非法界故也。横门一一亦各复有从
卷五 第 313c 页 T46-0313.png
始至终。不二门中不无横竖。如是皆悉横
竖不二。若欲且从三章各说者。三惑各遍
名为横周。通至实相名为深穷。一一惑智
理非横竖。横中一一亦复如是。又横摄一
切名为横周。一一至极名为竖深。不二门
中具摄诸横名为横周。无不圆极故云竖
深。虽有三文但成二义。谓次不次。横竖但
成次第故也。虽有二义共成一心。当知
竖中具足有横及以不二。馀二类之。故云
竖则论高。乃至无竖而不广也。法华大车意
亦如是。当知秖是高广大车。故知横竖但
论相入不得不二未免纵横。虽横竖皆
遍须识不二。故次释云非横非竖。随文见
者奈何迷深。故一家释义前总次别。后还结
撮归于元意。意虽若是为显不二。还依章
门横竖解释。则于一中。横竖甄分浅深不
乱。一无生门下先列竖章。亦先列竟。次如
此下述竖章意。此文分明寄三显一。如何
弃此漫指偏文。大论下引论證于寄三显
一意也。是故此中文三义三。意在度入归
于不二一心中破。故知下文句句之中。皆有
一文一义一意。不烦文故且立六处。华严
下重引华严意。以显今文。彼经二根而分
两意者。此亦先次后论不次。故似于彼。彼
说次者。意亦为成圆顿不次。与今似同。若
论今文约观但是借别显总。全非别教意
复成异法华唯一则开钝成利。人无不开
法亦无二。正当今意。今欲下显文元意。诸
教既尔。今亦依之。故示读者。预于文前遥
竖不二。若欲且从三章各说者。三惑各遍
名为横周。通至实相名为深穷。一一惑智
理非横竖。横中一一亦复如是。又横摄一
切名为横周。一一至极名为竖深。不二门
中具摄诸横名为横周。无不圆极故云竖
深。虽有三文但成二义。谓次不次。横竖但
成次第故也。虽有二义共成一心。当知
竖中具足有横及以不二。馀二类之。故云
竖则论高。乃至无竖而不广也。法华大车意
亦如是。当知秖是高广大车。故知横竖但
论相入不得不二未免纵横。虽横竖皆
遍须识不二。故次释云非横非竖。随文见
者奈何迷深。故一家释义前总次别。后还结
撮归于元意。意虽若是为显不二。还依章
门横竖解释。则于一中。横竖甄分浅深不
乱。一无生门下先列竖章。亦先列竟。次如
此下述竖章意。此文分明寄三显一。如何
弃此漫指偏文。大论下引论證于寄三显
一意也。是故此中文三义三。意在度入归
于不二一心中破。故知下文句句之中。皆有
一文一义一意。不烦文故且立六处。华严
下重引华严意。以显今文。彼经二根而分
两意者。此亦先次后论不次。故似于彼。彼
说次者。意亦为成圆顿不次。与今似同。若
论今文约观但是借别显总。全非别教意
复成异法华唯一则开钝成利。人无不开
法亦无二。正当今意。今欲下显文元意。诸
教既尔。今亦依之。故示读者。预于文前遥
卷五 第 314a 页 T46-0314.png
点六处结撮要意。一破见位后二破思位
后。三四门料简中。四出假利益位五结破法
遍文后。六修中观文初。频此六文殷勤指
的。显露彰灼读者尚昏。傥沈密隐映如何取
解。故逆提纲领至文重示。此仍不论标
章指意等直指文内有此六重初释从见
假入空中。先明从解得名。次释当体受称。
初文中且通释云见惑等者。明见所从而
生及以能障功能。如焰下举譬。焰梦者见惑
也。空觉者真体也。此惑下合。然见则见理下
释从解得名。见惑下列释。单四见中亦先列
四见。于一下先明有见中利钝十使。初利中。
谓有于我者。外人计我。或如麻豆及母指
等。或计遍身神身四句及一异等。计我不
忘名为我见。计我断常名为边见。由计
断常不信因果。复计此我以为自然冥初
世性世性即是二十五谛及六谛等。或计从
于父母微尘梵天等生。皆名邪见。执邪为
道名非因计因。名戒取见。谓因此见通
至非想。信此非馀名为见取。是己法者爱
下。明因见惑起于钝使。如是下历三界四
谛结八十八使。如文可见。三界合有五十
二钝三十六利钝五十二者。谓欲界二十。四
谛各五。上界无瞋但一十六。上二界合成三
十二。并欲二十合五十二。利三十六者。三
界各十二故也。如欲界中苦下具五。道下
有三除身边。集灭各二除身边戒取。合十
二也。上二界亦然。三十六及五十二。合八十
八。问。四谛下惑依何理教。减不同耶。答。依
后。三四门料简中。四出假利益位五结破法
遍文后。六修中观文初。频此六文殷勤指
的。显露彰灼读者尚昏。傥沈密隐映如何取
解。故逆提纲领至文重示。此仍不论标
章指意等直指文内有此六重初释从见
假入空中。先明从解得名。次释当体受称。
初文中且通释云见惑等者。明见所从而
生及以能障功能。如焰下举譬。焰梦者见惑
也。空觉者真体也。此惑下合。然见则见理下
释从解得名。见惑下列释。单四见中亦先列
四见。于一下先明有见中利钝十使。初利中。
谓有于我者。外人计我。或如麻豆及母指
等。或计遍身神身四句及一异等。计我不
忘名为我见。计我断常名为边见。由计
断常不信因果。复计此我以为自然冥初
世性世性即是二十五谛及六谛等。或计从
于父母微尘梵天等生。皆名邪见。执邪为
道名非因计因。名戒取见。谓因此见通
至非想。信此非馀名为见取。是己法者爱
下。明因见惑起于钝使。如是下历三界四
谛结八十八使。如文可见。三界合有五十
二钝三十六利钝五十二者。谓欲界二十。四
谛各五。上界无瞋但一十六。上二界合成三
十二。并欲二十合五十二。利三十六者。三
界各十二故也。如欲界中苦下具五。道下
有三除身边。集灭各二除身边戒取。合十
二也。上二界亦然。三十六及五十二。合八十
八。问。四谛下惑依何理教。减不同耶。答。依
卷五 第 314b 页 T46-0314.png
阿毗昙上界不行恚。问。何故身边唯在苦
耶。答。此见依身故名身见。依于身见而起
边见。馀三非身故无此见。又见苦断故故
在苦下。问。戒取何故唯在苦道。答。唯彼所
起。问。戒取计因苦谛是果。何故在苦。答。
计多苦行望为实因。故在苦下。非出道故
妄谓出道。是故复于道处能起。集灭异此
故无身见。无身见故亦无边见。集灭非道
不生戒取。又复戒取在于苦道二谛下者。
本是内道见苦能断。本外道者见道能断。故
唯在二。问。八十八中初果所断。既唯见惑。
何故中有五十二思。答。此思依见见为根
本。但断于见根坏条枯。若迷事思此中不
摄。故文云是己法者爱。即指五见为己法
也。问。修所断中何故无疑。答。见道已断理
合无疑。馀三见下但例于有则三见可解。
但以无等而为根本。如计我是无乃至非
有非无也。若历下明历六十二各生八十
八。澜(力旦反又力丹反)澜漫游波也。漫亦散漫。纵逸
也。言此倒惑如波之逸。五十校计下明生
百八也。此经是后汉安世高译。所立法相稍
异诸经。经云。佛在王舍。十方菩萨问佛。何
故诸行因缘不同。佛言。校计五根及以意
识。为一切法本得十方佛智。问。云何具足
行道。谓常守根识修校计者。为黠菩萨。
若不修校计者为痴菩萨。问。云何不修校
计为痴修校计为黠。佛以五十法答。一
一法中皆云校计。故云五十校计。一一法中
皆有百八。初尽百八痴次尽百八欲。乃至
耶。答。此见依身故名身见。依于身见而起
边见。馀三非身故无此见。又见苦断故故
在苦下。问。戒取何故唯在苦道。答。唯彼所
起。问。戒取计因苦谛是果。何故在苦。答。
计多苦行望为实因。故在苦下。非出道故
妄谓出道。是故复于道处能起。集灭异此
故无身见。无身见故亦无边见。集灭非道
不生戒取。又复戒取在于苦道二谛下者。
本是内道见苦能断。本外道者见道能断。故
唯在二。问。八十八中初果所断。既唯见惑。
何故中有五十二思。答。此思依见见为根
本。但断于见根坏条枯。若迷事思此中不
摄。故文云是己法者爱。即指五见为己法
也。问。修所断中何故无疑。答。见道已断理
合无疑。馀三见下但例于有则三见可解。
但以无等而为根本。如计我是无乃至非
有非无也。若历下明历六十二各生八十
八。澜(力旦反又力丹反)澜漫游波也。漫亦散漫。纵逸
也。言此倒惑如波之逸。五十校计下明生
百八也。此经是后汉安世高译。所立法相稍
异诸经。经云。佛在王舍。十方菩萨问佛。何
故诸行因缘不同。佛言。校计五根及以意
识。为一切法本得十方佛智。问。云何具足
行道。谓常守根识修校计者。为黠菩萨。
若不修校计者为痴菩萨。问。云何不修校
计为痴修校计为黠。佛以五十法答。一
一法中皆云校计。故云五十校计。一一法中
皆有百八。初尽百八痴次尽百八欲。乃至
卷五 第 314c 页 T46-0314.png
得百八真證百八尽力。诸菩萨问。云何百
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
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
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
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
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
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
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
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
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
百八经又问云。我设知百八痴灭为痴为
黠。佛言。未黠。诸菩萨言。何故尔耶。佛言。犹
有百八痴乃至未得百八尽力。以念念中
不离六根刹那三世。故一一见皆一百八。乃
至五十个百八烦恼。故彼经云。举心动念生
死无尽。若准大论六根各三受。三受对三
尘。三世为百八。此则约果报以论三世。若
诸论中。复以十缠加八十八为九十八。加
十思惟合一百八。言十缠者。论云。缠八无
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昏沈。或十加忿
覆。故知念念有多百八。理含义别。大论又总
以十四难而摄六十二见。谓三世各四句。
并根本二句。有此难者不应为答。当知下
结也。心昏眼盲。盲故不见。昏故不觉。即是
无明心昏。智慧眼盲。故不见不觉真谛之
理。世讲者下斥谬也。以彼不知俱是见故。
谬生去取。讲者私解也。此语下明其谬见违
经负心。世人但云初三是见。二四非见。则
六十二中但有其半。故云欠少。是故违经。
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
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
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
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
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
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
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
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
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
百八经又问云。我设知百八痴灭为痴为
黠。佛言。未黠。诸菩萨言。何故尔耶。佛言。犹
有百八痴乃至未得百八尽力。以念念中
不离六根刹那三世。故一一见皆一百八。乃
至五十个百八烦恼。故彼经云。举心动念生
死无尽。若准大论六根各三受。三受对三
尘。三世为百八。此则约果报以论三世。若
诸论中。复以十缠加八十八为九十八。加
十思惟合一百八。言十缠者。论云。缠八无
惭愧。嫉悭并悔眠。及掉举昏沈。或十加忿
覆。故知念念有多百八。理含义别。大论又总
以十四难而摄六十二见。谓三世各四句。
并根本二句。有此难者不应为答。当知下
结也。心昏眼盲。盲故不见。昏故不觉。即是
无明心昏。智慧眼盲。故不见不觉真谛之
理。世讲者下斥谬也。以彼不知俱是见故。
谬生去取。讲者私解也。此语下明其谬见违
经负心。世人但云初三是见。二四非见。则
六十二中但有其半。故云欠少。是故违经。
卷五 第 315a 页 T46-0315.png
言负心者。若实作此见。但有违经之失。若
隐知虚说则有负心之过。中论下且證有
无俱是性计。计即是见也。无既成见。当知
第四句悉亦是见。又此下验无非證。故知属
见。诸外道下是邪人所得。验知是见初文通
举外道所计。以辨人非。言本劫本见等者。
长阿含十三云。佛告善念梵志。此本末见不
出六十二也。本劫本见一十八。末劫末见
四十四。合六十二。言十八者。有四四句及
根本二。初四句者。一见二十劫成败。二见
四十劫。三见八十劫。四以捷疾智说(一一句皆云神
及世间常)第二四句者。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
二计由戏笑。三计失意生。四以捷疾智说
(广如初句)第三四句者。一神及世间有边。二无边。
三上下方有边。四方无边。四以捷疾智说
(广如初句。此三四句初皆云。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定意。观见二十劫等)第四四句者。
一我不知不见善恶有报无报耶。二我不
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耶。三我不知不
见何者善何者恶耶。四愚痴暗钝随他问答
(此四句头皆说异问异答)根本二句者。一定意知众生未来
无因缘而有。二者捷疾智说。次末劫末见四
十四句者。初四四句中第一有想四句。一我
此终后生有色有想。二生无色有想。三生
有色无色有想。四非有色非无色有想(广如初句)第
二四句者。以有边无边对有想作四句。第
三四句者。以有乐无乐对有想作四句。第
四四句者。一有想。二若干想。三少想。四无量
想。第二有二四句。初四句者。以有色无色
对无想作四句。如初四句。唯以无想替
隐知虚说则有负心之过。中论下且證有
无俱是性计。计即是见也。无既成见。当知
第四句悉亦是见。又此下验无非證。故知属
见。诸外道下是邪人所得。验知是见初文通
举外道所计。以辨人非。言本劫本见等者。
长阿含十三云。佛告善念梵志。此本末见不
出六十二也。本劫本见一十八。末劫末见
四十四。合六十二。言十八者。有四四句及
根本二。初四句者。一见二十劫成败。二见
四十劫。三见八十劫。四以捷疾智说(一一句皆云神
及世间常)第二四句者。一我及世间。半常半无常。
二计由戏笑。三计失意生。四以捷疾智说
(广如初句)第三四句者。一神及世间有边。二无边。
三上下方有边。四方无边。四以捷疾智说
(广如初句。此三四句初皆云。或有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定意。观见二十劫等)第四四句者。
一我不知不见善恶有报无报耶。二我不
知不见有他世无他世耶。三我不知不
见何者善何者恶耶。四愚痴暗钝随他问答
(此四句头皆说异问异答)根本二句者。一定意知众生未来
无因缘而有。二者捷疾智说。次末劫末见四
十四句者。初四四句中第一有想四句。一我
此终后生有色有想。二生无色有想。三生
有色无色有想。四非有色非无色有想(广如初句)第
二四句者。以有边无边对有想作四句。第
三四句者。以有乐无乐对有想作四句。第
四四句者。一有想。二若干想。三少想。四无量
想。第二有二四句。初四句者。以有色无色
对无想作四句。如初四句。唯以无想替
卷五 第 315b 页 T46-0315.png
有想。次四句者。以有边无边对无想为四
句。如初文中次四句说。但改无想以替有
想。第三有二四句。初四句者有色无色对
非有想非无想为四。次四句者。有边无边
对非有想非无想为四句。此两二四并前
四四。合三十二句。复有断见七句。一若沙
门婆罗门作是论。我身从父母乳哺衣食
长养而生。终归磨灭。二者欲界诸天生。具
足断灭。三者色界诸天生。具足断灭。四者空
处。五者识处。六者不用处。七者非想非非想
处(广如欲界句说)次常见有五句。计一切众生现在涅
槃。一计现在五欲自恣得涅槃。二初禅。三
二禅。四三禅五四禅(并计得涅槃)合十二句。并前
三十二句。合四十四句。经释甚广。数虽六十
二不出单四句见也。捉头拔发者。即六十
二见中有无等见互相是非。如大经十八。耆
婆为阇王作外道譬中云。见二小儿相牵
斗诤捉头拔发。章安释云。二小儿者断常有
无。互相是非如捉头拔发。因既不善果苦
无边。故生死浩然。如长爪等者。次举长爪
亦不出四句。大论第一云。有外道梵志名
长爪。亦名先尼。亦名婆蹉。亦名萨遮迦。亦
名摩楗提。是大论师计一切论可破。一切
语可坏。一切执可转。故无实法可信可敬。
如舍利弗本末经中说。舍利弗母即是其姊。
姊梦见一人。具如法华疏舍利弗缘中(云云)。
学讫还国。觅甥不见。往难世尊云。一切论
可破等。佛以一句责云。汝见是忍不。思惟
于久不得一法入心。乃云沙门瞿昙著我
句。如初文中次四句说。但改无想以替有
想。第三有二四句。初四句者有色无色对
非有想非无想为四。次四句者。有边无边
对非有想非无想为四句。此两二四并前
四四。合三十二句。复有断见七句。一若沙
门婆罗门作是论。我身从父母乳哺衣食
长养而生。终归磨灭。二者欲界诸天生。具
足断灭。三者色界诸天生。具足断灭。四者空
处。五者识处。六者不用处。七者非想非非想
处(广如欲界句说)次常见有五句。计一切众生现在涅
槃。一计现在五欲自恣得涅槃。二初禅。三
二禅。四三禅五四禅(并计得涅槃)合十二句。并前
三十二句。合四十四句。经释甚广。数虽六十
二不出单四句见也。捉头拔发者。即六十
二见中有无等见互相是非。如大经十八。耆
婆为阇王作外道譬中云。见二小儿相牵
斗诤捉头拔发。章安释云。二小儿者断常有
无。互相是非如捉头拔发。因既不善果苦
无边。故生死浩然。如长爪等者。次举长爪
亦不出四句。大论第一云。有外道梵志名
长爪。亦名先尼。亦名婆蹉。亦名萨遮迦。亦
名摩楗提。是大论师计一切论可破。一切
语可坏。一切执可转。故无实法可信可敬。
如舍利弗本末经中说。舍利弗母即是其姊。
姊梦见一人。具如法华疏舍利弗缘中(云云)。
学讫还国。觅甥不见。往难世尊云。一切论
可破等。佛以一句责云。汝见是忍不。思惟
于久不得一法入心。乃云沙门瞿昙著我
卷五 第 315c 页 T46-0315.png
置二负门中。若我答忍是负门粗。众人皆
知。云何自言不忍而今言忍。现见妄语。若
答言我见不忍是负门细。无人知者。即便
答言。是见亦不忍。佛言。不忍是见将何破
他。众人无异。何用自高而生慢为。长爪于
是不能答佛。自知堕负。世尊不彰我过
不言是非。心调柔软得法眼净。即属单四
句中非有非无见摄。若准下文并此中意。长
爪义当单四见中。后之三见及无言见。若
言一切不受即似无见。高著下举况释也。
即指长爪为外道中高流上辈。所学已著
尚未出单。况馀暗钝随时问答者耶。今判
下今家判前本末见等。并不出单。次明复
见。句别具二故名为复。一一并缘法尘
而起(云云)。于一一下明复见生惑。具足下明
具足句。句法至四。今一中具四故名具足。
虽复单复不同。并以四为句法。故并云四。
但三四中单复具异。得三四句名耳。单则四
人。复则八人。具十六人复中一往列句。虽
似单四句上各加有无。然有有同单有无
无同单无。但于有上加无无上加有。第三
第四各加两句。句法应云亦有亦无有。亦
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今文开
于两亦双非。合有无也。此开合者或写误。
或别有意。第二本中都不列句。但直标云
复具而已。此乃修补时添。应是元听具闻列
释。今加不云私谓故也。是则四单之上。更
加六句以为复句。具足四句一往亦似于
单四上。各加四句。然亦有有同单有无无
知。云何自言不忍而今言忍。现见妄语。若
答言我见不忍是负门细。无人知者。即便
答言。是见亦不忍。佛言。不忍是见将何破
他。众人无异。何用自高而生慢为。长爪于
是不能答佛。自知堕负。世尊不彰我过
不言是非。心调柔软得法眼净。即属单四
句中非有非无见摄。若准下文并此中意。长
爪义当单四见中。后之三见及无言见。若
言一切不受即似无见。高著下举况释也。
即指长爪为外道中高流上辈。所学已著
尚未出单。况馀暗钝随时问答者耶。今判
下今家判前本末见等。并不出单。次明复
见。句别具二故名为复。一一并缘法尘
而起(云云)。于一一下明复见生惑。具足下明
具足句。句法至四。今一中具四故名具足。
虽复单复不同。并以四为句法。故并云四。
但三四中单复具异。得三四句名耳。单则四
人。复则八人。具十六人复中一往列句。虽
似单四句上各加有无。然有有同单有无
无同单无。但于有上加无无上加有。第三
第四各加两句。句法应云亦有亦无有。亦
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今文开
于两亦双非。合有无也。此开合者或写误。
或别有意。第二本中都不列句。但直标云
复具而已。此乃修补时添。应是元听具闻列
释。今加不云私谓故也。是则四单之上。更
加六句以为复句。具足四句一往亦似于
单四上。各加四句。然亦有有同单有无无
卷五 第 316a 页 T46-0316.png
同单无。两亦之上虽加两亦。同单两亦。双
非之上虽加双非。同单双非。是则于前单
上。成加一十二句。于前复上但更加六。并
前单复则成十六。是则于一四句之上。离
之乃为二十八人。计但成于十六句耳。故
六十二中并无复具。次一句下具所生惑。次
明绝言见。一一下诸四句后。各有绝言各
生若干。诸惑不已故云一一。又约下次明
依于佛法生见。亦有绝言并所生惑。馀并
如文。复次下当体名见见秖是假。假者秖是
不实为义。得名虽殊见体不别。所以重于
当体立假名者。欲于一一立三假义。知
见体是假。是故先云见体是假。假谓三假。
又前文云。从解得名见理方断。云何见理
必推三假。是故复云当体名假。应以四句
破假。假破故见理。亦应合云假所生惑。此
释三假为破惑故不应生惑。若无四句
及性相空还生于惑。故此未明出在后文。
法尘下释三假相中。先约心释。因内因外
和合方成。故所生法名因成假。念不实故。
故前念灭。灭已复生。生者必灭。计能相续。
名相续假。他待于己故立他名。己待于
他假立于己。相待不实名相待假。若竖待
者意亦如是。言三无为者。一虚空。二择灭。
三非择灭。旧名数缘非数缘也。俱舍颂云。
此中空无碍。谓太虚空无碍为性。非谓所见
空一显色及窍隙等。颂云。择灭谓离系随
系事各别。随三界系见见品品皆名为系。
所系不同名为随事。离一系故得一择灭。
非之上虽加双非。同单双非。是则于前单
上。成加一十二句。于前复上但更加六。并
前单复则成十六。是则于一四句之上。离
之乃为二十八人。计但成于十六句耳。故
六十二中并无复具。次一句下具所生惑。次
明绝言见。一一下诸四句后。各有绝言各
生若干。诸惑不已故云一一。又约下次明
依于佛法生见。亦有绝言并所生惑。馀并
如文。复次下当体名见见秖是假。假者秖是
不实为义。得名虽殊见体不别。所以重于
当体立假名者。欲于一一立三假义。知
见体是假。是故先云见体是假。假谓三假。
又前文云。从解得名见理方断。云何见理
必推三假。是故复云当体名假。应以四句
破假。假破故见理。亦应合云假所生惑。此
释三假为破惑故不应生惑。若无四句
及性相空还生于惑。故此未明出在后文。
法尘下释三假相中。先约心释。因内因外
和合方成。故所生法名因成假。念不实故。
故前念灭。灭已复生。生者必灭。计能相续。
名相续假。他待于己故立他名。己待于
他假立于己。相待不实名相待假。若竖待
者意亦如是。言三无为者。一虚空。二择灭。
三非择灭。旧名数缘非数缘也。俱舍颂云。
此中空无碍。谓太虚空无碍为性。非谓所见
空一显色及窍隙等。颂云。择灭谓离系随
系事各别。随三界系见见品品皆名为系。
所系不同名为随事。离一系故得一择灭。
卷五 第 316b 页 T46-0316.png
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择谓断智。推度令
灭故名择灭。非择灭者。颂云。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此非择灭。二类不同。谓根尘
阙缘及所證位。诸无知惑不得续起。名碍
当生。如缘一色时。于馀诸色及馀四尘
得非择灭。为正缘色碍馀色等。当不生故
名碍当生。三皆无心待我为有。故有是假。
开善下此明他解。后文当破。次约色者。四
大色身体全不实。是三假故。前念灭时假后
念续。故名为假。待中亦应具有横竖。待往
灭身名为不身。竖待也。他非我身名为不
身。横待也。夫相待文皆有二义。并须思知。
次约依报者。正报既假依报亦然。依必随
正如影随形。委释如论师者。如成论师委
明三假。今文虽释义犹似略。已明色心依
正三假。足晓破见故无旁及。但此下明随
理三假。言大乘者。即衍门三教。无明幻化
其名并通。外四大柱既从四微和合所成。
外四大柱复现镜中。镜中岂有能成四微。能
成尚无岂有所成镜中幻柱。镜柱如幻故云
幻柱。以幻喻像故复云幻。镜柱无者本是
外柱。由镜明故像现其中。镜是外柱现
像之缘。若尔。外柱亦尔。柱体则由外四大
种而令木现复由工匠假立柱名。当知外
柱亦复如是(云云)。言四微者色香味触。由四
大和合造此色柱。于外即是所造之柱。于
像即是能成之柱。由有四微所造柱故。而
令镜中所成柱现。故于镜中推能造微及
所成柱。永不可得。因成既无安有续待。故
灭故名择灭。非择灭者。颂云。毕竟碍当生
别得非择灭。此非择灭。二类不同。谓根尘
阙缘及所證位。诸无知惑不得续起。名碍
当生。如缘一色时。于馀诸色及馀四尘
得非择灭。为正缘色碍馀色等。当不生故
名碍当生。三皆无心待我为有。故有是假。
开善下此明他解。后文当破。次约色者。四
大色身体全不实。是三假故。前念灭时假后
念续。故名为假。待中亦应具有横竖。待往
灭身名为不身。竖待也。他非我身名为不
身。横待也。夫相待文皆有二义。并须思知。
次约依报者。正报既假依报亦然。依必随
正如影随形。委释如论师者。如成论师委
明三假。今文虽释义犹似略。已明色心依
正三假。足晓破见故无旁及。但此下明随
理三假。言大乘者。即衍门三教。无明幻化
其名并通。外四大柱既从四微和合所成。
外四大柱复现镜中。镜中岂有能成四微。能
成尚无岂有所成镜中幻柱。镜柱如幻故云
幻柱。以幻喻像故复云幻。镜柱无者本是
外柱。由镜明故像现其中。镜是外柱现
像之缘。若尔。外柱亦尔。柱体则由外四大
种而令木现复由工匠假立柱名。当知外
柱亦复如是(云云)。言四微者色香味触。由四
大和合造此色柱。于外即是所造之柱。于
像即是能成之柱。由有四微所造柱故。而
令镜中所成柱现。故于镜中推能造微及
所成柱。永不可得。因成既无安有续待。故
卷五 第 316c 页 T46-0316.png
但况云况历时节者。即以相续况也。以幻
化长短者。即以相待况也。故总结云宁复
可得。以一况字冠下二句。大论四十六。广
明衍门三假之相虽云随理理有权实。通
教随权理。别圆随实理。今云三假附无明
起。故知无明亦通深浅。今既破见且从竖
义。且通教三假也。别圆三假在第六卷修
中观中三番是也。故有次第三不次第三等
(云云)。又通论虽尔。若别论者。如章安云。声闻
观因成。缘觉观相续。菩萨观相待。虽此为
首后必具三。举易况难者。如向镜柱以例
外柱。即其相也。言不实者。但以诸法从因
缘故。念念不住故待他假设故。当知镜柱
与外柱等。无非三假不实义同。虽同不
实像等易解外柱难解。故大乘经共立十
喻。言十喻者。大论第七云。如幻者。譬如幻
师幻作种种。虽无有实然是色法而可见
闻。诸法亦尔。无明幻化而可见闻。二如焰
者。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犹如野马。无
智谓水。诸法亦尔。结使光诸行尘忆想风。生
死旷野中转。无智之人谓之为实。三水月
者。月在空影在水。实相之月在实际空。于
凡夫人心水之中。我所相现。四虚空者。空但
有名而无真实空不可见。远视光转令见
缥色。诸法本无远无漏智。故见诸相。五如
响者。深山中语及打木声从声有声。无智
谓有。一切语言亦复如是。但是口中优陀
那风触于七处。和合有声。六如城者。日初
出时见城楼橹行人去来。日高则灭。无智谓
化长短者。即以相待况也。故总结云宁复
可得。以一况字冠下二句。大论四十六。广
明衍门三假之相虽云随理理有权实。通
教随权理。别圆随实理。今云三假附无明
起。故知无明亦通深浅。今既破见且从竖
义。且通教三假也。别圆三假在第六卷修
中观中三番是也。故有次第三不次第三等
(云云)。又通论虽尔。若别论者。如章安云。声闻
观因成。缘觉观相续。菩萨观相待。虽此为
首后必具三。举易况难者。如向镜柱以例
外柱。即其相也。言不实者。但以诸法从因
缘故。念念不住故待他假设故。当知镜柱
与外柱等。无非三假不实义同。虽同不
实像等易解外柱难解。故大乘经共立十
喻。言十喻者。大论第七云。如幻者。譬如幻
师幻作种种。虽无有实然是色法而可见
闻。诸法亦尔。无明幻化而可见闻。二如焰
者。以日光风动尘。故旷野中犹如野马。无
智谓水。诸法亦尔。结使光诸行尘忆想风。生
死旷野中转。无智之人谓之为实。三水月
者。月在空影在水。实相之月在实际空。于
凡夫人心水之中。我所相现。四虚空者。空但
有名而无真实空不可见。远视光转令见
缥色。诸法本无远无漏智。故见诸相。五如
响者。深山中语及打木声从声有声。无智
谓有。一切语言亦复如是。但是口中优陀
那风触于七处。和合有声。六如城者。日初
出时见城楼橹行人去来。日高则灭。无智谓
卷五 第 317a 页 T46-0317.png
实。诸法亦尔。妄计吾我。七如梦者。梦中无
实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诸结眠
中无而生著。得道觉已乃知无实。八如影
者。见不可捉。诸法亦尔。虽情谓实求不可
得。九如镜像者。非镜非面四句叵得。但有
名字。诸法亦尔。非自等四但有名字。十如
化者。诸天圣人能有所化所化无实。诸法
亦尔。皆无生灭。犹如化人本自无生。何有
老死。又释论下会异也。谓会三有及三聂
提与三假同。大论四十六。广释三有三聂
提义。并在三假品中明之。故得会同。然论
文三有与三假名义有同有异。则相待名
同。馀二名异。二异名中法同因成。假名但
览法假而立。故不同相续。文中但释而
不见会。今文列释意者。本在会同故须会
之。假名即当相续假也。何者。以于法上
假立名故。则谓诸法相续名住。今文初释
相待有中。全用彼文。如五寸之物待一尺
为短待三寸为长。彼此亦尔者。在此则以
彼为彼。在彼则以此为彼。物东等者。如
彼人在物东则以此物为西。故云则以此
为西。在西则东者我在物西则以此物为
东。一物未尝异。由人在于物之东西。却谓
物之在我东西。当知物上假名东西。次释
假名有中。云虽有不同因缘等者。和合法
上立一假名。此之假名是有是无。能诠故有。
不实故无。是故不同因缘实有及兔角无。何
者。如酪四微非酥四微。方有酪名。故知
酪名不同兔角。如瓶等名下。则有实瓶。兔
实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诸结眠
中无而生著。得道觉已乃知无实。八如影
者。见不可捉。诸法亦尔。虽情谓实求不可
得。九如镜像者。非镜非面四句叵得。但有
名字。诸法亦尔。非自等四但有名字。十如
化者。诸天圣人能有所化所化无实。诸法
亦尔。皆无生灭。犹如化人本自无生。何有
老死。又释论下会异也。谓会三有及三聂
提与三假同。大论四十六。广释三有三聂
提义。并在三假品中明之。故得会同。然论
文三有与三假名义有同有异。则相待名
同。馀二名异。二异名中法同因成。假名但
览法假而立。故不同相续。文中但释而
不见会。今文列释意者。本在会同故须会
之。假名即当相续假也。何者。以于法上
假立名故。则谓诸法相续名住。今文初释
相待有中。全用彼文。如五寸之物待一尺
为短待三寸为长。彼此亦尔者。在此则以
彼为彼。在彼则以此为彼。物东等者。如
彼人在物东则以此物为西。故云则以此
为西。在西则东者我在物西则以此物为
东。一物未尝异。由人在于物之东西。却谓
物之在我东西。当知物上假名东西。次释
假名有中。云虽有不同因缘等者。和合法
上立一假名。此之假名是有是无。能诠故有。
不实故无。是故不同因缘实有及兔角无。何
者。如酪四微非酥四微。方有酪名。故知
酪名不同兔角。如瓶等名下。则有实瓶。兔
卷五 第 317b 页 T46-0317.png
角名下。无实兔角。龟毛亦尔虽有复不同
于实法之体体则有实名则假立。是故假有
不同实有。言色等四事因缘和合者。此非
和合造酪因缘造酪。应以乳因人缘方名
为酪。因缘所成必具四事。故名四事为和
合法。和合具四假立酪名。又如下重约端
氎立重重实法重重假名。释假名有。论中
广破端氎无常无我。如坐禅人观于端氎。
作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或复都空。是故端
氎但有名字。今文略撮论文甚广。从一极微
色香味触以为实法。假名毛分。毛分者。毛
中小分名为毛分。故极微微等皆名毛分。
合聚故名为毳。毳即细毛。尚书云。皆生濡
毳细毛以自温也。故知七水为一兔。兔亦细
毛之类也。乃至成衣。衣是假名。氎是实法。
如是展转迭为假实。假名有无例如前说。
论又云下次会三聂提。聂提西音翻假施设。
欲会令同故先问起。答下先会名。次释义。
法中既云五众和合。故与因成义同。次受
假中受谓领纳。由根茎枝叶故树可领纳。
领纳树故有树始终。即名相续是故与前
假名有同。用是名字下会相待假。用于树
名及枝叶名。取二名下二种之法。树名之下
枝叶为法。枝叶名下四大为法。二名二法若
待非树有树名生。一切诸法乃至心所亦复
如是。论云。行者先坏名至受。次坏受至
法。以坏法故得诸法实相。依论次第。即先
破相待以至相续。后破因成。若论三假起
之次第。则必先因成乃至相待。展转生计展
于实法之体体则有实名则假立。是故假有
不同实有。言色等四事因缘和合者。此非
和合造酪因缘造酪。应以乳因人缘方名
为酪。因缘所成必具四事。故名四事为和
合法。和合具四假立酪名。又如下重约端
氎立重重实法重重假名。释假名有。论中
广破端氎无常无我。如坐禅人观于端氎。
作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或复都空。是故端
氎但有名字。今文略撮论文甚广。从一极微
色香味触以为实法。假名毛分。毛分者。毛
中小分名为毛分。故极微微等皆名毛分。
合聚故名为毳。毳即细毛。尚书云。皆生濡
毳细毛以自温也。故知七水为一兔。兔亦细
毛之类也。乃至成衣。衣是假名。氎是实法。
如是展转迭为假实。假名有无例如前说。
论又云下次会三聂提。聂提西音翻假施设。
欲会令同故先问起。答下先会名。次释义。
法中既云五众和合。故与因成义同。次受
假中受谓领纳。由根茎枝叶故树可领纳。
领纳树故有树始终。即名相续是故与前
假名有同。用是名字下会相待假。用于树
名及枝叶名。取二名下二种之法。树名之下
枝叶为法。枝叶名下四大为法。二名二法若
待非树有树名生。一切诸法乃至心所亦复
如是。论云。行者先坏名至受。次坏受至
法。以坏法故得诸法实相。依论次第。即先
破相待以至相续。后破因成。若论三假起
之次第。则必先因成乃至相待。展转生计展
卷五 第 317c 页 T46-0317.png
转破之。故破相待以至因成。得实相空次
第稍异。文意各别善须思择。璎珞下引證三
假。初引璎珞者。彼经具有。故总證也。彼本
业下卷云。诸法缘成假法无我。有法相待一
切相虚。相续名一空不可得。皆上句明其假
相。次句明其总破。以破因成故求我叵
得。破相待故一切相虚。破相续故空不可
得。次第复不与大论文同。佛旨深远我别
有意。大品下别引三经各證一假。此即衍
门三假义也。大品者。有外缘故令内思生。
思生即是所生之法。大经文者。第十二释外
道计常中云。如读诵法。从一阿含至一阿
含者。如人欲诵四阿含经。能从一部以
至一部者。由相续故。阿含此云无比法
也。食法亦尔。相续故饱。外计实故。谓相续
常。故今破之。相续是假具如后破。净名等
者。从破边说云不相待。四句破已。待不可
得无一念住。引此衍文者。为欲显于小
衍同有故也。所谓下具列小衍各具三假。
前文虽明小门三假。未云四门各具三假
及所生惑。今对衍门故重列之。如来下明
生惑之由。由生著故。佛教本意示人无诤。
诤者人过何关法非。但三藏门拙易生诤
耳。然大论文本斥三藏以为诤法。即以衍
门为无诤法。故论云。佛法有二。一者诤处。
二无诤处。馀经已说诤处。今欲示人无诤
法。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乃至有相无相
有依无依有对无对有上无上。以分二门亦
复如是。今则通以佛法大小。皆本示人无
第稍异。文意各别善须思择。璎珞下引證三
假。初引璎珞者。彼经具有。故总證也。彼本
业下卷云。诸法缘成假法无我。有法相待一
切相虚。相续名一空不可得。皆上句明其假
相。次句明其总破。以破因成故求我叵
得。破相待故一切相虚。破相续故空不可
得。次第复不与大论文同。佛旨深远我别
有意。大品下别引三经各證一假。此即衍
门三假义也。大品者。有外缘故令内思生。
思生即是所生之法。大经文者。第十二释外
道计常中云。如读诵法。从一阿含至一阿
含者。如人欲诵四阿含经。能从一部以
至一部者。由相续故。阿含此云无比法
也。食法亦尔。相续故饱。外计实故。谓相续
常。故今破之。相续是假具如后破。净名等
者。从破边说云不相待。四句破已。待不可
得无一念住。引此衍文者。为欲显于小
衍同有故也。所谓下具列小衍各具三假。
前文虽明小门三假。未云四门各具三假
及所生惑。今对衍门故重列之。如来下明
生惑之由。由生著故。佛教本意示人无诤。
诤者人过何关法非。但三藏门拙易生诤
耳。然大论文本斥三藏以为诤法。即以衍
门为无诤法。故论云。佛法有二。一者诤处。
二无诤处。馀经已说诤处。今欲示人无诤
法。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乃至有相无相
有依无依有对无对有上无上。以分二门亦
复如是。今则通以佛法大小。皆本示人无
卷五 第 318a 页 T46-0318.png
诤之法。故云生语见故。于十六门而起假
也。如天甘露本令长生。愚食不消反令寿
促。佛教亦尔。本令通至常住涅槃。以生诤
故反入三途。言语见者。语谓言教。依门各
计随生一见。既不能达语下之旨。名为语
见。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五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六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明破假观中文自为两。谓略广二破。
初略破者。略秖是总。先序略境次明略观。
境四观二合为六略。言境四者。一者见略。
不列有等四句。但云必属一见。二者假略。
不明三假之相。但云虚妄无实。三者所生
惑略。不列八十八等。但云浩浩如前。四者
所防过略。不出生过之相。但云具如后说。
言观二者。一止观略。不云推至性相二空。
但云双寂不二。二者结略。不云眼智无生。
但云从假入空。此六略意。并通此下四见
首也。后广此六故名为广。言如前者。具
如五十校计所明。言如后者。如此卷末得
失中说。前之四略。次第在文可以意得。应
当下明止观略。初文是止。从又观去是观。
此中亦是止观总用。亦是别而不别。乃至为
成下文六十四番不别而别。故知直用四
性以推三假。具含止观。初文云飏依焰者。
也。如天甘露本令长生。愚食不消反令寿
促。佛教亦尔。本令通至常住涅槃。以生诤
故反入三途。言语见者。语谓言教。依门各
计随生一见。既不能达语下之旨。名为语
见。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五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六
唐毗陵沙门湛然述
次明破假观中文自为两。谓略广二破。
初略破者。略秖是总。先序略境次明略观。
境四观二合为六略。言境四者。一者见略。
不列有等四句。但云必属一见。二者假略。
不明三假之相。但云虚妄无实。三者所生
惑略。不列八十八等。但云浩浩如前。四者
所防过略。不出生过之相。但云具如后说。
言观二者。一止观略。不云推至性相二空。
但云双寂不二。二者结略。不云眼智无生。
但云从假入空。此六略意。并通此下四见
首也。后广此六故名为广。言如前者。具
如五十校计所明。言如后者。如此卷末得
失中说。前之四略。次第在文可以意得。应
当下明止观略。初文是止。从又观去是观。
此中亦是止观总用。亦是别而不别。乃至为
成下文六十四番不别而别。故知直用四
性以推三假。具含止观。初文云飏依焰者。
卷五 第 318b 页 T46-0318.png
飏字弋障弋彰二反并通。风飘曰飏即焰之
动转也。必依于焰方有动故。焰必依空实
处无故。焰飏俱是动转之法。如见及无明俱
是动法。如动依焰。焰依于空。空无所依。
如见依无明。无明依法性。法性无所依。何
者。法性无体全是无明。故云空无所依。眠
喻同焰。何者。眠心如法性。昏眠如无明。梦
事如诸见。无明为本诸见为末。无明无依
诸见无住。故云双寂。次释观中云无明既
即是法性。不二秖是不异。亦可不二从性不
异从相。法性本来下释上不二不异。无明既
其即是法性。法性不为无明所染。名本清
净。在无明时法性不灭。出无明时法性不
起。又在无明时法性不起。无明破时法性
不灭。无明与法性其体一故。故无明体亦
不生灭。故云无明亦复如是。故知无明无始
不起。今即法性亦复无灭。无人计人故并
云谁。若谓此下重释无明同法性故。法性
无起下重以法性之体。以释无明。能观等
者。无明法性并是所观。即空之观即是能观。
非但所观无明法性。体性不二。能观观智即
无明是。无明如空故观智亦空。如此下略结。
以明通故共立无明法性之名。今依次第。
且约破见之无明真谛之法性。故云从假入
空。次广释中先破有见者。虽对四见离总
名别。据未分信法回转等别。仍名为总。初
立利根信法两行。如前略破其文已足。为
未解者更须后广。其钝根下欲明广观先
述广意及用广法。若不用广则增众失。故
动转也。必依于焰方有动故。焰必依空实
处无故。焰飏俱是动转之法。如见及无明俱
是动法。如动依焰。焰依于空。空无所依。
如见依无明。无明依法性。法性无所依。何
者。法性无体全是无明。故云空无所依。眠
喻同焰。何者。眠心如法性。昏眠如无明。梦
事如诸见。无明为本诸见为末。无明无依
诸见无住。故云双寂。次释观中云无明既
即是法性。不二秖是不异。亦可不二从性不
异从相。法性本来下释上不二不异。无明既
其即是法性。法性不为无明所染。名本清
净。在无明时法性不灭。出无明时法性不
起。又在无明时法性不起。无明破时法性
不灭。无明与法性其体一故。故无明体亦
不生灭。故云无明亦复如是。故知无明无始
不起。今即法性亦复无灭。无人计人故并
云谁。若谓此下重释无明同法性故。法性
无起下重以法性之体。以释无明。能观等
者。无明法性并是所观。即空之观即是能观。
非但所观无明法性。体性不二。能观观智即
无明是。无明如空故观智亦空。如此下略结。
以明通故共立无明法性之名。今依次第。
且约破见之无明真谛之法性。故云从假入
空。次广释中先破有见者。虽对四见离总
名别。据未分信法回转等别。仍名为总。初
立利根信法两行。如前略破其文已足。为
未解者更须后广。其钝根下欲明广观先
述广意及用广法。若不用广则增众失。故
卷五 第 318c 页 T46-0318.png
云今依中论广观之法。中论正被末代之
人。世观心者何为弃之。龙树不任为师。
知复师于谁乎。故此下文并是龙树中论观
法。故云今亦如是。今亦下依论立观。若一
念下重述前来所明三假。为所破之假。当
观下正明用观。初文先以四句破因成假。
于中先列四句。若心下次正推破。初破自
生中。云前念为根后念为识者。根无别
体。还指无间灭意为体。根名能生。由
前意灭生后意识。故俱舍云。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身者体也。无间灭时为意根
体。尔时五识亦依无间灭意。以为亲缘。用
五色根以为疏缘。而生五识五识无间
分别生时。即名意识。今此文意不是五识。
是第六识。缘于有见以为法尘。即名为识。
即以此识对根研责。故云根为有识故生
识。根为无识故生识。大论问曰。前念若灭
何能生后。答。有二义。一念念灭。二念
念生。有此二故。故灭得生。恐生断见
是故须立。今为破故。是故须责。生灭虽
殊根之与识俱是自心。从根从识俱属自
性。于自性中根识互责求不可得。又心之
与识俱对于尘。以立心名。是故文中两名
互用。终不得以法相。分别心意识异而
拘此文。故此初立皆云生心。下句难中并
云生识。故此文意两名无在。为从根生问
灭生也。为从识生问生生也。若根生下
先破上句。小宗虽许根能生识。今破灭生
是故须责。若从识生则前识不灭。复生一
人。世观心者何为弃之。龙树不任为师。
知复师于谁乎。故此下文并是龙树中论观
法。故云今亦如是。今亦下依论立观。若一
念下重述前来所明三假。为所破之假。当
观下正明用观。初文先以四句破因成假。
于中先列四句。若心下次正推破。初破自
生中。云前念为根后念为识者。根无别
体。还指无间灭意为体。根名能生。由
前意灭生后意识。故俱舍云。由即六识身
无间灭为意。身者体也。无间灭时为意根
体。尔时五识亦依无间灭意。以为亲缘。用
五色根以为疏缘。而生五识五识无间
分别生时。即名意识。今此文意不是五识。
是第六识。缘于有见以为法尘。即名为识。
即以此识对根研责。故云根为有识故生
识。根为无识故生识。大论问曰。前念若灭
何能生后。答。有二义。一念念灭。二念
念生。有此二故。故灭得生。恐生断见
是故须立。今为破故。是故须责。生灭虽
殊根之与识俱是自心。从根从识俱属自
性。于自性中根识互责求不可得。又心之
与识俱对于尘。以立心名。是故文中两名
互用。终不得以法相。分别心意识异而
拘此文。故此初立皆云生心。下句难中并
云生识。故此文意两名无在。为从根生问
灭生也。为从识生问生生也。若根生下
先破上句。小宗虽许根能生识。今破灭生
是故须责。若从识生则前识不灭。复生一
卷五 第 319a 页 T46-0319.png
识。为妨最大故不俟责。是故文中但破根
生。从根为下先双定之。根若有下双责也。
初责有识。根若有识则有二妨。谓根识并
及能所并。则有生生无穷之过。若无能所
生义不成。云何言生。又无间灭方名生识。
根若有识生灭相违。故并有过。根若无识
下责下句也。即类无识能生识也。根虽下
责有识性。此是纵破。亦先立二句。有已是
下责也。有还同有亦成并生。无还同无同
无情生。又识性下作一异责。若一者先责
一句。凡言性者。后方能生。识与性一故无
能所。若异者责异句。性若异识则同外境。
外境能生识即同他。如何计自。若言下次
破他性。如前责已毕定知心不从自生。故
许不自生云。虽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尘
而来发心。尘望于根尘名为他。引经云下
引大品文證他性者。尘是外缘来发内根。
生思即是所生之法。佛赴一机作他性说。
计者不了引经助执。若尔下判属他生。今
推下用观也。亦先定两句。尘若是下责也。
先责是心则有三妨。一尘非心妨则心不
名尘。二尘非意外同自生妨。三并生妨。
尘若非心容计尘生。尘若是心还成心处
生心。即名并生。子若生苗则有能所。子还
生子则二子并生。有何能所。尘若非心下次
责非心句也。与前根中无识义同。责意亦
尔。故云如前破。尘有识性例前可知。若根
下责合生也。单计自他既并推破。故计合
生拟免自他。亦先立两句。若各各下责也。
生。从根为下先双定之。根若有下双责也。
初责有识。根若有识则有二妨。谓根识并
及能所并。则有生生无穷之过。若无能所
生义不成。云何言生。又无间灭方名生识。
根若有识生灭相违。故并有过。根若无识
下责下句也。即类无识能生识也。根虽下
责有识性。此是纵破。亦先立二句。有已是
下责也。有还同有亦成并生。无还同无同
无情生。又识性下作一异责。若一者先责
一句。凡言性者。后方能生。识与性一故无
能所。若异者责异句。性若异识则同外境。
外境能生识即同他。如何计自。若言下次
破他性。如前责已毕定知心不从自生。故
许不自生云。虽言心不自生。由有外尘
而来发心。尘望于根尘名为他。引经云下
引大品文證他性者。尘是外缘来发内根。
生思即是所生之法。佛赴一机作他性说。
计者不了引经助执。若尔下判属他生。今
推下用观也。亦先定两句。尘若是下责也。
先责是心则有三妨。一尘非心妨则心不
名尘。二尘非意外同自生妨。三并生妨。
尘若非心容计尘生。尘若是心还成心处
生心。即名并生。子若生苗则有能所。子还
生子则二子并生。有何能所。尘若非心下次
责非心句也。与前根中无识义同。责意亦
尔。故云如前破。尘有识性例前可知。若根
下责合生也。单计自他既并推破。故计合
生拟免自他。亦先立两句。若各各下责也。
卷五 第 319b 页 T46-0319.png
若各各有还同前文两句中有。故云堕自他
性。何名共生。若各各无如二砂无油和合
亦无。亦不名共。譬如下举譬。亦先立两句。
若各有下次责两句。具如法中若镜面合一
者。各有各无恐计异方不能生像。和合同
处方能生像。故结责云实不合一。若镜至
面方名合一。今取像法不近不远。则能见
像。若尔。自是不近不远而能生像。何关镜
面。离复不可故知无像。根尘离合下但合若
镜面合已下文耳。已上文者。法中已具故也。
应一一更将根尘合镜面合为一已上文
也。又根尘下责性及一异。并如前自生中
说。若根尘下责计离生。前三被推既不得
生。故于三外别计于离。于中先判属无因
缘无因不生。次亦先定两句。若有下责。先
责有离。离即是缘即同他生。何谓为离。若
无下责同无心。若言下责性也。亦先定二
句。次难二句。有亦同他无同无心。中论下
次引中论总證四句。总不应生何故各计。
若推下结成性相二空。此中初示二空相。但
无性计名为性空。亦不不住下性既破已。
但有色心内外之相。既不住于无四句中。
故相亦叵得名为相空。言不在内外等者。
内秖是因。外秖是缘。中间是共。常自有者。秖
是无因。无此计故即无四性。此之二空言
虽前后。意不异时。若四句下复以二谛结
成二空。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
名世谛。故云世谛破性。性执破已但有名
字。名之为假。假即是相。为空相故观于法
性。何名共生。若各各无如二砂无油和合
亦无。亦不名共。譬如下举譬。亦先立两句。
若各有下次责两句。具如法中若镜面合一
者。各有各无恐计异方不能生像。和合同
处方能生像。故结责云实不合一。若镜至
面方名合一。今取像法不近不远。则能见
像。若尔。自是不近不远而能生像。何关镜
面。离复不可故知无像。根尘离合下但合若
镜面合已下文耳。已上文者。法中已具故也。
应一一更将根尘合镜面合为一已上文
也。又根尘下责性及一异。并如前自生中
说。若根尘下责计离生。前三被推既不得
生。故于三外别计于离。于中先判属无因
缘无因不生。次亦先定两句。若有下责。先
责有离。离即是缘即同他生。何谓为离。若
无下责同无心。若言下责性也。亦先定二
句。次难二句。有亦同他无同无心。中论下
次引中论总證四句。总不应生何故各计。
若推下结成性相二空。此中初示二空相。但
无性计名为性空。亦不不住下性既破已。
但有色心内外之相。既不住于无四句中。
故相亦叵得名为相空。言不在内外等者。
内秖是因。外秖是缘。中间是共。常自有者。秖
是无因。无此计故即无四性。此之二空言
虽前后。意不异时。若四句下复以二谛结
成二空。若有性执世而非谛。破性执已乃
名世谛。故云世谛破性。性执破已但有名
字。名之为假。假即是相。为空相故观于法
卷五 第 319c 页 T46-0319.png
性。观理證真。名真谛破相。空非前后二
谛同时。为辨性相前后说耳。思之思之。不
见此意徒谓即空。故大品中历一一法。皆
云不在内外中间等。此则三乘通观二空。
次劝学品中。云菩萨摩诃萨等皆应修学。此
之三假即是空所破假。次集散品一一句中。
皆云但有名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言集
散者。散所集故名性相二空是则诸菩萨
等皆学此二空。得是二空具十八空。性相俱
空等者。总结示于总别空相也。此中言总
但指二空名之为总以此二空遍空一切。
故名为总。若望初文此总仍别。以于四句
句句破故。若一句得入亦具二空。非必四句
方名二空。文言四者。为转计者。极至无因。
故云破四名性相空耳此中总者。望下六
十四句复名为总。故中论等者。前引此文
證四俱性。性并须破破已名空。即是性空。
此中引者證无自性乃至无无因性。亦复
无名名为二空。故云用观与中论同。若根
检下具二空故。即具十八。此内外等并是
所空。空十八事得十八名。若历一一空皆
识能所。销之可见。法界次第中亦略销释。
意甚分明。以此望彼言虽小异意亦大同。
问。从有法至无法有法空。既对三句。何故
不空非有非无句耶。答。前毕竟空破不生
不灭。即是破第四句也。故下文无。问。前之
六空已明二空须更说次七空空耶。答。以
向性相重历诸法。故更明七。问。内至毕竟
破诸法尽。何须后五。答。大论云。十三破尽。
谛同时。为辨性相前后说耳。思之思之。不
见此意徒谓即空。故大品中历一一法。皆
云不在内外中间等。此则三乘通观二空。
次劝学品中。云菩萨摩诃萨等皆应修学。此
之三假即是空所破假。次集散品一一句中。
皆云但有名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言集
散者。散所集故名性相二空是则诸菩萨
等皆学此二空。得是二空具十八空。性相俱
空等者。总结示于总别空相也。此中言总
但指二空名之为总以此二空遍空一切。
故名为总。若望初文此总仍别。以于四句
句句破故。若一句得入亦具二空。非必四句
方名二空。文言四者。为转计者。极至无因。
故云破四名性相空耳此中总者。望下六
十四句复名为总。故中论等者。前引此文
證四俱性。性并须破破已名空。即是性空。
此中引者證无自性乃至无无因性。亦复
无名名为二空。故云用观与中论同。若根
检下具二空故。即具十八。此内外等并是
所空。空十八事得十八名。若历一一空皆
识能所。销之可见。法界次第中亦略销释。
意甚分明。以此望彼言虽小异意亦大同。
问。从有法至无法有法空。既对三句。何故
不空非有非无句耶。答。前毕竟空破不生
不灭。即是破第四句也。故下文无。问。前之
六空已明二空须更说次七空空耶。答。以
向性相重历诸法。故更明七。问。内至毕竟
破诸法尽。何须后五。答。大论云。十三破尽。
卷五 第 320a 页 T46-0320.png
后五重说耳。此十八空大论三十四广释相
状。又九十二云。是十八空性亦自空。即是能
空亦复皆空。大经十一空及二十空。亦何出
此十八空耶。楞伽但列七空。一者相空。分
析自他共不生故。二者自性空。空于诸法自
性不生故。三者无行空。阴本涅槃故。四者行
空。阴入和合离我我所故。五者不可得空。
诸法妄计无可说故。六者第一义空。自證
圣智离过习故。七者彼彼空。空中最下无
复彼此。亦是合十八为七空耳。然彼经意
与大论不无小异。故知楞伽七空多在藏
通。以自證中云离过习故。从容取之稍通
圆别。如大品十八亦通三教。次明相续比
因成说。亦应可见。然须细销以出相状。此
中云堕断常者。即定有定无也。于相待中
先辨相待与二假异。初若不得下明异之由。
由计有心待无心故。因成下正明异相。指
相续中为别灭者。别在有情心所灭故。异
于虚空在生灭故。异于择灭是有为故。于
非择中又不与彼阙缘义同。于所缘处心
生灭故。故但与彼生灭义同。唯对此灭后
念心生。名为相续。若相待中言对通者。三
无为法通是无生。无生之名义同于灭。对彼
三灭知我有心。言虽不并是者。谓三无为
虽不并是生灭之灭。而得是无生者。三无
为法同是无生故也。生灭之灭义似无生。彼
三无为是无生故。无生是灭。故对灭知生。
言虚空等者。举一例二。上既下借于开善
因兼之名。以释相待。初牒开善旧解者。旧
状。又九十二云。是十八空性亦自空。即是能
空亦复皆空。大经十一空及二十空。亦何出
此十八空耶。楞伽但列七空。一者相空。分
析自他共不生故。二者自性空。空于诸法自
性不生故。三者无行空。阴本涅槃故。四者行
空。阴入和合离我我所故。五者不可得空。
诸法妄计无可说故。六者第一义空。自證
圣智离过习故。七者彼彼空。空中最下无
复彼此。亦是合十八为七空耳。然彼经意
与大论不无小异。故知楞伽七空多在藏
通。以自證中云离过习故。从容取之稍通
圆别。如大品十八亦通三教。次明相续比
因成说。亦应可见。然须细销以出相状。此
中云堕断常者。即定有定无也。于相待中
先辨相待与二假异。初若不得下明异之由。
由计有心待无心故。因成下正明异相。指
相续中为别灭者。别在有情心所灭故。异
于虚空在生灭故。异于择灭是有为故。于
非择中又不与彼阙缘义同。于所缘处心
生灭故。故但与彼生灭义同。唯对此灭后
念心生。名为相续。若相待中言对通者。三
无为法通是无生。无生之名义同于灭。对彼
三灭知我有心。言虽不并是者。谓三无为
虽不并是生灭之灭。而得是无生者。三无
为法同是无生故也。生灭之灭义似无生。彼
三无为是无生故。无生是灭。故对灭知生。
言虚空等者。举一例二。上既下借于开善
因兼之名。以释相待。初牒开善旧解者。旧
卷五 第 320b 页 T46-0320.png
是开善寺藏法师所立。因上兼此故云因
兼。上但二重今至第三。故曰过之。又因兼
下今解异旧。上因成中及相续中。惑虽未
破缘无生解以此无生对意根生。即相
待中因成相也。因上假心来续相待。即相待
中相续相也。因上至此故名为因。此具上
二故名为兼。是则释因大意同旧兼与过
之与旧释殊。开善但以共起名兼。不云
具二。上惑不除复起此惑。是故名兼。不云
通灭名为过之。释既下结斥。虽用他名义
与彼异。但借旧名显相待义。即以今义还
破于彼。今检下正释如是四下结成二空十
八空等。上文阙于慧眼言者。略也。又亦应
云一切智等。文无者略。非但下例破诸见。
而此见惑由见理故破有见。见理之时单
中馀三。复具绝言一切俱破。是名下结也。止
观能显光扬并由见破。故教门光显。但破于
见尚是光扬。况破诸思尘沙无明。况一心
破具如前说。但前约圆门。此寄破见。得意
何别。妙旨如初。于此有见亦名总修。若不
悟下对于信法六十四番。复名为别。还离
前来初总止观。以对四悉二行故也。下去例
然。具如前文安心中说。于一一见并作此
结。故知前文离开三谛及以一心。犹名为
总。用此总别有见即伏。望小同于四善根
位。故且结为善有漏阴。以被下见度计转以
不起故便起无见。有见犹在谓心起无。亦
成见也。夫破见下欲破无见。先明破由即
二行三根。依无起计已成下根。如前总后。
兼。上但二重今至第三。故曰过之。又因兼
下今解异旧。上因成中及相续中。惑虽未
破缘无生解以此无生对意根生。即相
待中因成相也。因上假心来续相待。即相待
中相续相也。因上至此故名为因。此具上
二故名为兼。是则释因大意同旧兼与过
之与旧释殊。开善但以共起名兼。不云
具二。上惑不除复起此惑。是故名兼。不云
通灭名为过之。释既下结斥。虽用他名义
与彼异。但借旧名显相待义。即以今义还
破于彼。今检下正释如是四下结成二空十
八空等。上文阙于慧眼言者。略也。又亦应
云一切智等。文无者略。非但下例破诸见。
而此见惑由见理故破有见。见理之时单
中馀三。复具绝言一切俱破。是名下结也。止
观能显光扬并由见破。故教门光显。但破于
见尚是光扬。况破诸思尘沙无明。况一心
破具如前说。但前约圆门。此寄破见。得意
何别。妙旨如初。于此有见亦名总修。若不
悟下对于信法六十四番。复名为别。还离
前来初总止观。以对四悉二行故也。下去例
然。具如前文安心中说。于一一见并作此
结。故知前文离开三谛及以一心。犹名为
总。用此总别有见即伏。望小同于四善根
位。故且结为善有漏阴。以被下见度计转以
不起故便起无见。有见犹在谓心起无。亦
成见也。夫破见下欲破无见。先明破由即
二行三根。依无起计已成下根。如前总后。
卷五 第 320c 页 T46-0320.png
亦判利钝二行不同。下去亦尔。或但文略。
明三根中。闻观于生等者生即有见。谓有
为无谓无为实。是故此见应须委破。又当
下正破。先标也。总谓直修观破别谓三假
四句。故此等总即同初文。前于单见名之
为总。虽对四见名总今文重述。故于一
见对别名总。又亦不同有见因成末文总
别。若对信法六十四番。此之总别复成于
总。总破者下正明破无。先引二经明破之
相。初引大品者。以识了别于生即有见无
生即无见。有无俱破故互相况皆云不可得。
即是举深况浅。举浅况深也。思之思之。
次引楞伽者。彼经第四云。若起空见名为
坏者堕于自共。彼前后文破见非一。次然
无生下斥夺也。舍有著无何殊步屈。次别
破者。亦先序见由。由前有见三假惑伏。成
今无见所执之境。总别二破名用止观。不
见三假似性相空。故云泯然入定。不见
内外似因成破。亦无前后似相续破。无相
形待似相待破。寂然下正明无见所计之
相。而起见著下责见过相。故论偈云。诸佛
说空法。为破诸见故。而复著于空。诸佛所
不化。释论下比决简异。大论十八云。外道
爱慢多故。不舍一切法。论问云。外道观空
则舍一切。云何不舍。答。外道虽观空而取
空相。虽知诸法空不知我空。爱著观空
智慧故。若爱著者便成我见。我见即具八
十八使。论又问云。外道既有无想等定。灭
心所法应无取著观空智慧。答。无想定力
明三根中。闻观于生等者生即有见。谓有
为无谓无为实。是故此见应须委破。又当
下正破。先标也。总谓直修观破别谓三假
四句。故此等总即同初文。前于单见名之
为总。虽对四见名总今文重述。故于一
见对别名总。又亦不同有见因成末文总
别。若对信法六十四番。此之总别复成于
总。总破者下正明破无。先引二经明破之
相。初引大品者。以识了别于生即有见无
生即无见。有无俱破故互相况皆云不可得。
即是举深况浅。举浅况深也。思之思之。
次引楞伽者。彼经第四云。若起空见名为
坏者堕于自共。彼前后文破见非一。次然
无生下斥夺也。舍有著无何殊步屈。次别
破者。亦先序见由。由前有见三假惑伏。成
今无见所执之境。总别二破名用止观。不
见三假似性相空。故云泯然入定。不见
内外似因成破。亦无前后似相续破。无相
形待似相待破。寂然下正明无见所计之
相。而起见著下责见过相。故论偈云。诸佛
说空法。为破诸见故。而复著于空。诸佛所
不化。释论下比决简异。大论十八云。外道
爱慢多故。不舍一切法。论问云。外道观空
则舍一切。云何不舍。答。外道虽观空而取
空相。虽知诸法空不知我空。爱著观空
智慧故。若爱著者便成我见。我见即具八
十八使。论又问云。外道既有无想等定。灭
心所法应无取著观空智慧。答。无想定力
卷五 第 321a 页 T46-0321.png
非智慧力。如是下出见过由结成空见。佛
弟子下显正辨异。明知过由。由谓著心。著
心若生知过故离。离即修观。岂更谓此为
真无生。云何下示无见中三假具足。良由有
见来入此中。无生法尘下出无见中三假之
相。当推下次正用观。先破因成。当知下结
成二空十八空等。非但下例破诸见。意如前
说。者未下别约六十四番。如前说。勤修下
见度计转。次破亦有亦无见。亦先牒前见
为此见体。或进下辨此见相。如长爪下引
例也。一切能破是亦无见。计有此见是亦
有见。又见心谓无破他成有。言得悟者。
示计是见因示得悟。若非见者云何被破。
发见下指同。云何下广示见心是苦集之相。
言五不受者。第三行相品云。菩萨摩诃萨
行般若波罗蜜时。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
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
受亦不受。舍利弗问须菩提。何故不受。答。
般若波罗蜜空故。自性不受。不受尚不受。
汝受是亦有亦无。即受第三句也。汝云何
下示见心中苦。即污秽五阴。又我下示见心
中集。又此下点示此亦有亦无见心中三假。
今破下正破也。如是下亦结成二空等。即是
下结成眼智。若不入者下别明六十四番。
此见初文亦应有总。文无者略。亦有下见
度计转。次破下略示见由。所以者何下
略释见由。由惑不破故成此见。若不定下
正示见体。何以故下见者引论以證己执。
法正人邪名同义异。坚著下见成起计。即
弟子下显正辨异。明知过由。由谓著心。著
心若生知过故离。离即修观。岂更谓此为
真无生。云何下示无见中三假具足。良由有
见来入此中。无生法尘下出无见中三假之
相。当推下次正用观。先破因成。当知下结
成二空十八空等。非但下例破诸见。意如前
说。者未下别约六十四番。如前说。勤修下
见度计转。次破亦有亦无见。亦先牒前见
为此见体。或进下辨此见相。如长爪下引
例也。一切能破是亦无见。计有此见是亦
有见。又见心谓无破他成有。言得悟者。
示计是见因示得悟。若非见者云何被破。
发见下指同。云何下广示见心是苦集之相。
言五不受者。第三行相品云。菩萨摩诃萨
行般若波罗蜜时。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
亦行亦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
受亦不受。舍利弗问须菩提。何故不受。答。
般若波罗蜜空故。自性不受。不受尚不受。
汝受是亦有亦无。即受第三句也。汝云何
下示见心中苦。即污秽五阴。又我下示见心
中集。又此下点示此亦有亦无见心中三假。
今破下正破也。如是下亦结成二空等。即是
下结成眼智。若不入者下别明六十四番。
此见初文亦应有总。文无者略。亦有下见
度计转。次破下略示见由。所以者何下
略释见由。由惑不破故成此见。若不定下
正示见体。何以故下见者引论以證己执。
法正人邪名同义异。坚著下见成起计。即
卷五 第 321b 页 T46-0321.png
见相也。亦是责过。略以四德證法责之。
世人谁不自云常等。咸计所得起爱恚痴。
虽非六师定属见计。若不云證粗免夷
愆。自谓高深真为上慢。我心生故下示
见所生苦集之过。言宁起等者。楞伽第四
无常品云。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
见怀增上慢。此乃少分与而言之。乃至应
云宁起我见遍于法界。不恶取空如微尘
许。不识此见毒草药王者。毒草譬苦集。药
王譬道灭。世有草木可治病者。于中为
最称为药王。如耆婆经云。耆婆童子于货
柴人所大柴束中。见有一木光明彻照名
为药王。倚病人身照见身中一切诸病。道
灭亦尔。能照众生烦恼诸病。略过有十者。
如向所列十使是也。广不可尽。谓由十使
生一切过。又一一等者。此一切过各具三
假。用观如文。复次下结示向文不出四谛。
夫一切下明示四谛所以。如来下引證。谓
初转法轮正在破见。初转虽未尽具四含。
四含并是生灭四谛。义同初转。故云阿含四
谛之力。如中含云。舍利子问拘絺罗言。颇
有事因此得见谛耶。拘絺罗言。有。谓知食
知食集知食灭知食灭道迹等。具如释签
中引。生灭尚尔。况后三番三种四谛。何所
不破。若非有下例破诸惑。兼结成眼智。故
云发正智慧。名从假下结成空观。若不下六
十四番别破。此见下见度计转。所以下结劝。
言不杂者。见见之中俱云三假。所计不同
一一假异皆四句破。破体各别。四句之后并
世人谁不自云常等。咸计所得起爱恚痴。
虽非六师定属见计。若不云證粗免夷
愆。自谓高深真为上慢。我心生故下示
见所生苦集之过。言宁起等者。楞伽第四
无常品云。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
见怀增上慢。此乃少分与而言之。乃至应
云宁起我见遍于法界。不恶取空如微尘
许。不识此见毒草药王者。毒草譬苦集。药
王譬道灭。世有草木可治病者。于中为
最称为药王。如耆婆经云。耆婆童子于货
柴人所大柴束中。见有一木光明彻照名
为药王。倚病人身照见身中一切诸病。道
灭亦尔。能照众生烦恼诸病。略过有十者。
如向所列十使是也。广不可尽。谓由十使
生一切过。又一一等者。此一切过各具三
假。用观如文。复次下结示向文不出四谛。
夫一切下明示四谛所以。如来下引證。谓
初转法轮正在破见。初转虽未尽具四含。
四含并是生灭四谛。义同初转。故云阿含四
谛之力。如中含云。舍利子问拘絺罗言。颇
有事因此得见谛耶。拘絺罗言。有。谓知食
知食集知食灭知食灭道迹等。具如释签
中引。生灭尚尔。况后三番三种四谛。何所
不破。若非有下例破诸惑。兼结成眼智。故
云发正智慧。名从假下结成空观。若不下六
十四番别破。此见下见度计转。所以下结劝。
言不杂者。见见之中俱云三假。所计不同
一一假异皆四句破。破体各别。四句之后并
卷五 第 321c 页 T46-0321.png
结二空。所空义殊。复皆各修六十四番。番
番显异。一往似杂章节自分。能了等者。深
劝深诫。若能了者则可与论观行之道。不
识一句如何能识真谛之乳。况横竖不二
一心诸番。次破无言。亦初明见由。由用观
破上之四句。复起下正明见体。谓出下责
过。略有下复以众多绝言通责。若谓下别
判。判其不出复具四句。何谓绝言。所言不
出复见第二句者。谓无无句。汝此绝言与
无无不别。所言不出具足见初句者。即初
四句中第四句也。谓有非有非无及第四句
中初句也。谓非有非无有。故知下结其见惑
难出故也。法华云下引證也。此文通譬见
网蒙蔓。经中鸠槃茶下别譬见惑。玉篇云。山
神为魑魅。水神为魍魉。西京赋云。山神虎
形为魑。宅神猪头人形为魅。通俗文云。木
石变怪为魍魉。以向二例摄鬼神尽。故以
此鬼譬一切见。次复具中亦应复具。各各
先明略境略观。次广以四句一一责之。乃
至亦以二空之总。以对四句之别。一一结
成二空十八空等。但例前可知故不烦文。
下绝言见虽无别相可对为总。应但用别。
具如有见。乃至先出见相。次出绝言。今文
存略。亦先略出复具之见。于中略出见由
见体。见相正破。结成转计等。又复下出复具
下绝言之相。亦略出见由见体。如此下正判
属见。何以故下释判也。何故判此而属见
耶。待对生故。言不绝故。四句本绝。何须避
句别求于绝。空譬可知。又竖下更复竖破
番显异。一往似杂章节自分。能了等者。深
劝深诫。若能了者则可与论观行之道。不
识一句如何能识真谛之乳。况横竖不二
一心诸番。次破无言。亦初明见由。由用观
破上之四句。复起下正明见体。谓出下责
过。略有下复以众多绝言通责。若谓下别
判。判其不出复具四句。何谓绝言。所言不
出复见第二句者。谓无无句。汝此绝言与
无无不别。所言不出具足见初句者。即初
四句中第四句也。谓有非有非无及第四句
中初句也。谓非有非无有。故知下结其见惑
难出故也。法华云下引證也。此文通譬见
网蒙蔓。经中鸠槃茶下别譬见惑。玉篇云。山
神为魑魅。水神为魍魉。西京赋云。山神虎
形为魑。宅神猪头人形为魅。通俗文云。木
石变怪为魍魉。以向二例摄鬼神尽。故以
此鬼譬一切见。次复具中亦应复具。各各
先明略境略观。次广以四句一一责之。乃
至亦以二空之总。以对四句之别。一一结
成二空十八空等。但例前可知故不烦文。
下绝言见虽无别相可对为总。应但用别。
具如有见。乃至先出见相。次出绝言。今文
存略。亦先略出复具之见。于中略出见由
见体。见相正破。结成转计等。又复下出复具
下绝言之相。亦略出见由见体。如此下正判
属见。何以故下释判也。何故判此而属见
耶。待对生故。言不绝故。四句本绝。何须避
句别求于绝。空譬可知。又竖下更复竖破
卷五 第 322a 页 T46-0322.png
绝言之计。前以诸绝相望故横。又以不绝
对破于绝。绝还不绝故名为横。今以因果
前后相望。故名为竖。因不绝故果亦不绝。
上来下重判前来单复等见所破横竖也。如
一有见中三假四句。相望成横展转度入。至
四名竖。于一见中因成内外相望故横。相
续念念相望故竖。相待待于前灭名竖。待
三无为名横。一一见初皆有总破。直以空破
未分横竖。大途秖是横破者。若曲分委判如
向所说。大概而言但成横破。何者。诸见体横。
还以三假四句破之。是故大判能所俱横。今
当下次明竖破者。以竖法责故云竖破。言
竖法者。有浅深故。始自三藏五停。终讫圆
教妙觉。此等位发名之为生。汝若言生为
何等生。又此竖破不同次第三谛之竖。次第
三谛依谛破惑。前后不同故名为竖。此中
但以竖法往责。责其成见。见故须破。故
云竖破。如前释假。还约佛法四教明假。
假皆须破。今明破假。还约佛法四教辨位
责其见心。诸教全无非见何谓。定属有见
终非位生。为是五停下三藏位生。言苦忍
等者。无漏十六心此居其首。乃至道比第
十六也。为是乾慧下通教位生。为是三贤
下别教位生。为是铁轮下圆教位生。别无
信位圆无五品者。秖是略耳。言重虑者。
虑谓思虑。见道观真已发无漏。今复重观
故云重虑。言神通等者。入位菩萨道种
智明。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大论九十三问
云。神通所作何名游戏。答。犹如幻师种种
对破于绝。绝还不绝故名为横。今以因果
前后相望。故名为竖。因不绝故果亦不绝。
上来下重判前来单复等见所破横竖也。如
一有见中三假四句。相望成横展转度入。至
四名竖。于一见中因成内外相望故横。相
续念念相望故竖。相待待于前灭名竖。待
三无为名横。一一见初皆有总破。直以空破
未分横竖。大途秖是横破者。若曲分委判如
向所说。大概而言但成横破。何者。诸见体横。
还以三假四句破之。是故大判能所俱横。今
当下次明竖破者。以竖法责故云竖破。言
竖法者。有浅深故。始自三藏五停。终讫圆
教妙觉。此等位发名之为生。汝若言生为
何等生。又此竖破不同次第三谛之竖。次第
三谛依谛破惑。前后不同故名为竖。此中
但以竖法往责。责其成见。见故须破。故
云竖破。如前释假。还约佛法四教明假。
假皆须破。今明破假。还约佛法四教辨位
责其见心。诸教全无非见何谓。定属有见
终非位生。为是五停下三藏位生。言苦忍
等者。无漏十六心此居其首。乃至道比第
十六也。为是乾慧下通教位生。为是三贤
下别教位生。为是铁轮下圆教位生。别无
信位圆无五品者。秖是略耳。言重虑者。
虑谓思虑。见道观真已发无漏。今复重观
故云重虑。言神通等者。入位菩萨道种
智明。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大论九十三问
云。神通所作何名游戏。答。犹如幻师种种
卷五 第 322b 页 T46-0322.png
变现。菩萨亦尔。故名为戏。复次三三昧中空
名为上。诸馀行法皆名为下。下如儿戏。故
名为戏。论第七又问云。菩萨但当出生三
昧。何须游戏。答。菩萨心已出生三昧欣乐
出入。亦名游戏。既不同于结使游乐。欣乐
出入即是出假。言誓扶习者。大品云。留馀
残习以誓愿力。及扶馀习。而生三界利
乐有情。若计下竖破无生。初文正约无生
以破。次从有人下。难中论师寄非辨异。
初文徵起。为是下正责也。于中初约三障
以明不生。见思等三属烦恼障。为行下约
事理破。为破三障须约行理。是故次明
行穷理满。名为不生。世人下约三佛破。于
中先破世人误释。言不生者即是法佛。虽
甚会理若唯法佛。未是通方。然此中不生不
生。不得作重语读之。应须间书。上不生
字为上句末。下不生字为下句头。今解下
正释。文存四解。初约事理隐显释。法身本
有名之为隐。报应二身破惑方显。故以三
惑并对二身。破无明尽究竟智满。故名报
身。尘沙障法门见思障化道。此惑俱为应
身家障。故二惑不生名为应身。二者对治三
惑释。故将三身以对三惑。无明障中理中
显法身现。见思障空理空显报身现。尘沙障
俗理。俗显能垂化。三约能治所显释。业行位
智以为能治。真如实相以为所显。复由业
行及位智故。三烦恼尽。烦恼尽故报应成就。
报应成故本有理显。此则法身本有报应修
成。四者别对三因释。修性皆尔。故用对之。
名为上。诸馀行法皆名为下。下如儿戏。故
名为戏。论第七又问云。菩萨但当出生三
昧。何须游戏。答。菩萨心已出生三昧欣乐
出入。亦名游戏。既不同于结使游乐。欣乐
出入即是出假。言誓扶习者。大品云。留馀
残习以誓愿力。及扶馀习。而生三界利
乐有情。若计下竖破无生。初文正约无生
以破。次从有人下。难中论师寄非辨异。
初文徵起。为是下正责也。于中初约三障
以明不生。见思等三属烦恼障。为行下约
事理破。为破三障须约行理。是故次明
行穷理满。名为不生。世人下约三佛破。于
中先破世人误释。言不生者即是法佛。虽
甚会理若唯法佛。未是通方。然此中不生不
生。不得作重语读之。应须间书。上不生
字为上句末。下不生字为下句头。今解下
正释。文存四解。初约事理隐显释。法身本
有名之为隐。报应二身破惑方显。故以三
惑并对二身。破无明尽究竟智满。故名报
身。尘沙障法门见思障化道。此惑俱为应
身家障。故二惑不生名为应身。二者对治三
惑释。故将三身以对三惑。无明障中理中
显法身现。见思障空理空显报身现。尘沙障
俗理。俗显能垂化。三约能治所显释。业行位
智以为能治。真如实相以为所显。复由业
行及位智故。三烦恼尽。烦恼尽故报应成就。
报应成故本有理显。此则法身本有报应修
成。四者别对三因释。修性皆尔。故用对之。
卷五 第 322c 页 T46-0322.png
此之四解义通圆别。意唯在圆。故初三两解
义扶于别。二四两解义扶于圆。以别助圆
共成责义。又初之三解皆约诸法不生而三
佛生。第四一释。约诸法生而三佛生。三佛下
约理结。当知四释总论诸法不生而三佛
生。故总结云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他解不生
唯在法佛。尚不见法佛不生即生。况见四
重三佛生无生耶。然今文意本责无生。解
三佛义因破他解故论相即故知三佛生
则俱生。若也无生悉皆无生。是故须立相即
义也。若闻阿字下引證也。闻一不生解一
切义。如闻不生即知三佛皆生无生。乃
至四解三佛无生。云何秖作法身一解。若
如今解三佛体遍。不生亦遍。将诸下结责。
责汝执心并不入此诸不生中。非见是何。
有人下约中论师被破之义。而广辨非。初
述他人破中论师。论师转释不生不灭。虽
作多意而不明破深浅分齐。故被他人约
破惑责。但成入空。言秖不者。不者破也。非
也。中论下论师不晓被他破已。便加不字
令使会中。若尔。非向烦恼之生。非向迁灭
之灭。似显中道何殊见真。此解下正破。初
略斥。今且与其不不生边。故云此解扶中。
责其不周故云伤文失义。何者下释也。先
释失义次释伤文。初言失义者。谓失兼
通含别之义。论之圆宗有此兼含。如何被
破伏无中道。如汝被破正当论文所兼通
藏。即此初文是也。若生若灭下为出论文含
别之义。若生灭下正显论文圆宗本意。初
义扶于别。二四两解义扶于圆。以别助圆
共成责义。又初之三解皆约诸法不生而三
佛生。第四一释。约诸法生而三佛生。三佛下
约理结。当知四释总论诸法不生而三佛
生。故总结云生即无生。无生即生。他解不生
唯在法佛。尚不见法佛不生即生。况见四
重三佛生无生耶。然今文意本责无生。解
三佛义因破他解故论相即故知三佛生
则俱生。若也无生悉皆无生。是故须立相即
义也。若闻阿字下引證也。闻一不生解一
切义。如闻不生即知三佛皆生无生。乃
至四解三佛无生。云何秖作法身一解。若
如今解三佛体遍。不生亦遍。将诸下结责。
责汝执心并不入此诸不生中。非见是何。
有人下约中论师被破之义。而广辨非。初
述他人破中论师。论师转释不生不灭。虽
作多意而不明破深浅分齐。故被他人约
破惑责。但成入空。言秖不者。不者破也。非
也。中论下论师不晓被他破已。便加不字
令使会中。若尔。非向烦恼之生。非向迁灭
之灭。似显中道何殊见真。此解下正破。初
略斥。今且与其不不生边。故云此解扶中。
责其不周故云伤文失义。何者下释也。先
释失义次释伤文。初言失义者。谓失兼
通含别之义。论之圆宗有此兼含。如何被
破伏无中道。如汝被破正当论文所兼通
藏。即此初文是也。若生若灭下为出论文含
别之义。若生灭下正显论文圆宗本意。初
卷五 第 323a 页 T46-0323.png
言破二十身见等者。此果破见。经论列数
多少不同。毗昙云。如须陀洹喻经说。断无
量惑名须陀洹。何故大经但断三结。或随
病故或随根故。为钝根者说八十八。为利
根者说断三结。今此即是大论之文。约处
中说言破二十。又或时为钝但说断三。婆
沙云。如昔一时有毗黎子佛法出家。时佛
已制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随作乐行。彼
人闻已乃生忧虑。谁能守护如是诸戒。便
诣佛所头面礼佛。白佛言。我不堪护如
是诸戒。尔时世尊现亲善相而不诃责。以
软美语而慰喻之。善哉善哉。为能善持三
戒不耶。谓戒心慧。彼人闻已即大欢喜。我
能善持如是三戒。断惑亦尔。若世尊说断
八十八使及无量苦。名须陀洹。则受化者
心生忧虑。何能拔除八十八树。度八十八
大河。竭八十八大海。摧八十八大山。修八
十八对治。若佛但说断三结者。则受化者
生大欢喜。言二十者。五阴各四。谓色大我
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即色是
我离色有我。四阴亦尔。故此二十名为身
见。八十八使具如前释。案文下结也。兼二
谓通藏。龙树下推功论主。解释自我论意
本然。如何弘论受他暗破自惬无中。若开
唇下释伤文也。吃者不利也。寄事以斥论
师如吃。即论语第九有楚狂接舆。见孔子
领徒而行。乃为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尔雅云。雄曰凤。雌曰凰。意斥孔子秖如凤
兮。出不遇时。周道若斯欲行礼教。亦如
多少不同。毗昙云。如须陀洹喻经说。断无
量惑名须陀洹。何故大经但断三结。或随
病故或随根故。为钝根者说八十八。为利
根者说断三结。今此即是大论之文。约处
中说言破二十。又或时为钝但说断三。婆
沙云。如昔一时有毗黎子佛法出家。时佛
已制二百五十戒。令族姓子随作乐行。彼
人闻已乃生忧虑。谁能守护如是诸戒。便
诣佛所头面礼佛。白佛言。我不堪护如
是诸戒。尔时世尊现亲善相而不诃责。以
软美语而慰喻之。善哉善哉。为能善持三
戒不耶。谓戒心慧。彼人闻已即大欢喜。我
能善持如是三戒。断惑亦尔。若世尊说断
八十八使及无量苦。名须陀洹。则受化者
心生忧虑。何能拔除八十八树。度八十八
大河。竭八十八大海。摧八十八大山。修八
十八对治。若佛但说断三结者。则受化者
生大欢喜。言二十者。五阴各四。谓色大我
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即色是
我离色有我。四阴亦尔。故此二十名为身
见。八十八使具如前释。案文下结也。兼二
谓通藏。龙树下推功论主。解释自我论意
本然。如何弘论受他暗破自惬无中。若开
唇下释伤文也。吃者不利也。寄事以斥论
师如吃。即论语第九有楚狂接舆。见孔子
领徒而行。乃为歌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尔雅云。雄曰凤。雌曰凰。意斥孔子秖如凤
兮。出不遇时。周道若斯欲行礼教。亦如
卷五 第 323b 页 T46-0323.png
凤兮出非时也。故邓艾对魏主以此为讥
警。魏主令其破蜀。艾为性吃。对魏主时频
称艾艾。魏主戏曰。艾艾为有几艾。答曰。凤
兮凤兮秖是一凤。今以此意斥彼论师。秖
如邓艾以凤兮凤兮酬于吃讥。当知不下
加不如重吃声。虽云不不秖是一不。纵欲
显中失论兼意。此则斥其所说伤文。抽笔
下正斥著述伤文。伤者损也。已损圆文徒
加点淰。既能著述从錔抽笔。染毫于砚不
能开拓演其深致。而于不下加点淰乎。
徒增不不之声。却失兼含之富。秖得双非
但中一意。全失通藏及论圆宗。悬疣下重约
喻责。疣者肉之馀也。横生一肉著体为赘。
赘又生疣不字加点如赘生疣。被破无中
意欲补助还成却失圆及藏通。今解下兼
约彼非以显今是。为扶含显存本不生。
依汝加不。亦有多种不生不不生也。故今
责彼见心。为是何等不生不不生耶。故初标
云。且略出其十种。于中分为三意。第一第
二明非但破生不生。不生须破。故更加不
不生。此乃以正而破于邪。第三至第九皆
以两不破两惑生。故云不不生。即是以一
生字对上两不。义而言之开为两生。故上
不生是一不不见生。次一不生是一不不思
生。及论结句一一但云不不生者。还存略
故。故以下句不字次前不下。故云不不。下
去诸句准此可知。故云正习乃至别圆。第
十约妙觉位。智断永满两生不生。名不不
生。此中三释同在妙觉。初但标十意在于
警。魏主令其破蜀。艾为性吃。对魏主时频
称艾艾。魏主戏曰。艾艾为有几艾。答曰。凤
兮凤兮秖是一凤。今以此意斥彼论师。秖
如邓艾以凤兮凤兮酬于吃讥。当知不下
加不如重吃声。虽云不不秖是一不。纵欲
显中失论兼意。此则斥其所说伤文。抽笔
下正斥著述伤文。伤者损也。已损圆文徒
加点淰。既能著述从錔抽笔。染毫于砚不
能开拓演其深致。而于不下加点淰乎。
徒增不不之声。却失兼含之富。秖得双非
但中一意。全失通藏及论圆宗。悬疣下重约
喻责。疣者肉之馀也。横生一肉著体为赘。
赘又生疣不字加点如赘生疣。被破无中
意欲补助还成却失圆及藏通。今解下兼
约彼非以显今是。为扶含显存本不生。
依汝加不。亦有多种不生不不生也。故今
责彼见心。为是何等不生不不生耶。故初标
云。且略出其十种。于中分为三意。第一第
二明非但破生不生。不生须破。故更加不
不生。此乃以正而破于邪。第三至第九皆
以两不破两惑生。故云不不生。即是以一
生字对上两不。义而言之开为两生。故上
不生是一不不见生。次一不生是一不不思
生。及论结句一一但云不不生者。还存略
故。故以下句不字次前不下。故云不不。下
去诸句准此可知。故云正习乃至别圆。第
十约妙觉位。智断永满两生不生。名不不
生。此中三释同在妙觉。初但标十意在于
卷五 第 323c 页 T46-0323.png
此。又从第三至第九一一文中。皆释前竟
次生后句。前虽不生望后犹生。如释三藏
二乘。不见不思两不生竟。即生后云习气
犹生。若不尔者。后何所破。初文长爪成第
四句及绝言者。一切能破。义似双非。语皆
可转义似绝言。是则一计前后四出。谓无
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及以绝言。今总判之
似一不生。不生邪见是故须破。名不不生。
如非想下复引须跋非想无生。无生须破名
不不生。犊子例此。言第五不可说藏者。大
论第一云。佛法中亦有犊子道人。说四大和
合故有眼。五众和合故有人。如犊子阿毗
昙中说。五众不离人人不离五众。五众不
是人人不是五众。人在第五不可说藏中
所摄。故一切有道人皆言。一切种一切时。
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如龟毛兔角其体常
无。阴界入等无有自性。此是一不生。犊子
所计犹违小宗。故此不生犹更须破。故云
不生亦不生。次意中三藏菩萨未得不生。是
故不论。缘觉侵习习未都尽非不不生。故
亦不论。言体不见思者。巧智所观故云体
不。通教菩萨空同二乘假同别教。故今文
中亦不说之。别人两不不通不别。而上地
犹生者。别惑未穷故也。别佛约教且云究
竟。故大论第九云。小小因缘能惑大果。况
闻般若波罗蜜实相。不生不灭。不不生不不
灭。言小小因缘者。谓如少施少戒之流。远
愿导之尚感大果。况闻圆中不不生等。第三
意及结斥如文。竖破第三第四句。如上菩提
次生后句。前虽不生望后犹生。如释三藏
二乘。不见不思两不生竟。即生后云习气
犹生。若不尔者。后何所破。初文长爪成第
四句及绝言者。一切能破。义似双非。语皆
可转义似绝言。是则一计前后四出。谓无
见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及以绝言。今总判之
似一不生。不生邪见是故须破。名不不生。
如非想下复引须跋非想无生。无生须破名
不不生。犊子例此。言第五不可说藏者。大
论第一云。佛法中亦有犊子道人。说四大和
合故有眼。五众和合故有人。如犊子阿毗
昙中说。五众不离人人不离五众。五众不
是人人不是五众。人在第五不可说藏中
所摄。故一切有道人皆言。一切种一切时。
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如龟毛兔角其体常
无。阴界入等无有自性。此是一不生。犊子
所计犹违小宗。故此不生犹更须破。故云
不生亦不生。次意中三藏菩萨未得不生。是
故不论。缘觉侵习习未都尽非不不生。故
亦不论。言体不见思者。巧智所观故云体
不。通教菩萨空同二乘假同别教。故今文
中亦不说之。别人两不不通不别。而上地
犹生者。别惑未穷故也。别佛约教且云究
竟。故大论第九云。小小因缘能惑大果。况
闻般若波罗蜜实相。不生不灭。不不生不不
灭。言小小因缘者。谓如少施少戒之流。远
愿导之尚感大果。况闻圆中不不生等。第三
意及结斥如文。竖破第三第四句。如上菩提
卷五 第 324a 页 T46-0324.png
心中者。第一卷发大心中。非九缚故非有。
非一脱故非无。若尔。第三句云何。答。双非
即第四双照即第三。若历推理乃至起过闻
法开四。是则五十六重双非双照。更加四
弘六即。是则六十六重双非双照。况复通教
八地已上。及以别圆地住已上。位位无不
双非双照故也。我今将诸第三四句。勘汝
执心。汝是何等第三第四耶。释名绝待者。先
破横竖中。各有第三第四句。及绝待与绝
体。体是双非双照句也。虽即略指复更历
教一一委释。二文各三。初徵起。次正释。三
结。尘妙不生通用生者。破一一惑即得无
量俗谛三昧。利物自在名通用生。内外业报
者。秖是约界论内外也。析断常者。二乘亦
得不名双非。双非之义具如第三卷中。通
教三乘亦离断常。意如三藏。通教菩萨八地
已上。道谓化道。观谓空观。带空出假故曰
双流。入空非有。入假非空故名双非。别圆
地住妙中双非。初地去是别。文中应剩得
字。双遮之言顺第四句。理不异时。次竖破
绝者。初列外外等六绝责之。言婆罗门
受哑法者。彼外道中有计哑法。不共言说
以为至道。三藏去复以佛法多绝责之。初
正责。四教皆以四门通理。得理方绝。杜者
如前解。不可说众多下况责。为此下明过
患。更重下复以十种四句外责。初标也。十
种者下列句也。一往者下释也。直立四句
故云一往。四上复四故曰无穷。如前四见
一一见上。复以三假四句破之。见各十二
非一脱故非无。若尔。第三句云何。答。双非
即第四双照即第三。若历推理乃至起过闻
法开四。是则五十六重双非双照。更加四
弘六即。是则六十六重双非双照。况复通教
八地已上。及以别圆地住已上。位位无不
双非双照故也。我今将诸第三四句。勘汝
执心。汝是何等第三第四耶。释名绝待者。先
破横竖中。各有第三第四句。及绝待与绝
体。体是双非双照句也。虽即略指复更历
教一一委释。二文各三。初徵起。次正释。三
结。尘妙不生通用生者。破一一惑即得无
量俗谛三昧。利物自在名通用生。内外业报
者。秖是约界论内外也。析断常者。二乘亦
得不名双非。双非之义具如第三卷中。通
教三乘亦离断常。意如三藏。通教菩萨八地
已上。道谓化道。观谓空观。带空出假故曰
双流。入空非有。入假非空故名双非。别圆
地住妙中双非。初地去是别。文中应剩得
字。双遮之言顺第四句。理不异时。次竖破
绝者。初列外外等六绝责之。言婆罗门
受哑法者。彼外道中有计哑法。不共言说
以为至道。三藏去复以佛法多绝责之。初
正责。四教皆以四门通理。得理方绝。杜者
如前解。不可说众多下况责。为此下明过
患。更重下复以十种四句外责。初标也。十
种者下列句也。一往者下释也。直立四句
故云一往。四上复四故曰无穷。如前四见
一一见上。复以三假四句破之。见各十二
卷五 第 324b 页 T46-0324.png
成四十八。见复起见乃至复具无言等见。皆
以四句三假破之。故曰无穷。从门得悟门
有四故。名得悟四句。言摄属者。如诸四
门皆名有等。随人修习为入何法。若真若
中以法摄门。门属于法。问。摄属与襵亵
何别。答。襵亵则摄法入句。摄属则摄句
入法。权实者。权实各四。为是何等四句外
耶。开显者。一切皆实。汝为出此实四句耶。
若实若开句外无法。云何言出。一期佛教
毕于法华故云齐此。今依法华亦但齐此。
灭后起诤是故失意。作论通经故云得意。
若不下结责。惬者伏也。前横破等者判横竖
文。具如前广约外外及附佛法。乃至佛法。
一往成十。既从外外至佛灭后故名为竖。
今世多有下斥伪释疑。初邪人邪教邪正相
滥。初约人释以正滥邪。言恶魔比丘者。
谓曾出家还家破戒。复作道士破灭佛法
者是。又何但比丘越济名为恶魔。如大品十
六。天魔波旬亦作比丘。为菩萨说相似道。
所谓骨想乃至亦说阿罗汉法。语菩萨言。
汝用此道尽苦。何用于生死受种种诸苦。
今四大身尚不欲受。况当来身。又大经第九
云。有一阐提作罗汉像住空间处诽谤方
等。凡夫见之谓真罗汉。此等即是作比丘
身破灭佛法。若退戒还家如卫元嵩等。即
以在家身破坏佛法。言越济者。报恩经第
六云。贼住越济断善根人五逆等人。受戒不
得。此即正以破内外道。名为越济。济者道
也。越谓违越。即当破义。先破外道来投出
以四句三假破之。故曰无穷。从门得悟门
有四故。名得悟四句。言摄属者。如诸四
门皆名有等。随人修习为入何法。若真若
中以法摄门。门属于法。问。摄属与襵亵
何别。答。襵亵则摄法入句。摄属则摄句
入法。权实者。权实各四。为是何等四句外
耶。开显者。一切皆实。汝为出此实四句耶。
若实若开句外无法。云何言出。一期佛教
毕于法华故云齐此。今依法华亦但齐此。
灭后起诤是故失意。作论通经故云得意。
若不下结责。惬者伏也。前横破等者判横竖
文。具如前广约外外及附佛法。乃至佛法。
一往成十。既从外外至佛灭后故名为竖。
今世多有下斥伪释疑。初邪人邪教邪正相
滥。初约人释以正滥邪。言恶魔比丘者。
谓曾出家还家破戒。复作道士破灭佛法
者是。又何但比丘越济名为恶魔。如大品十
六。天魔波旬亦作比丘。为菩萨说相似道。
所谓骨想乃至亦说阿罗汉法。语菩萨言。
汝用此道尽苦。何用于生死受种种诸苦。
今四大身尚不欲受。况当来身。又大经第九
云。有一阐提作罗汉像住空间处诽谤方
等。凡夫见之谓真罗汉。此等即是作比丘
身破灭佛法。若退戒还家如卫元嵩等。即
以在家身破坏佛法。言越济者。报恩经第
六云。贼住越济断善根人五逆等人。受戒不
得。此即正以破内外道。名为越济。济者道
也。越谓违越。即当破义。先破外道来投出
卷五 第 324c 页 T46-0324.png
家中途背此却复邪宗。若更重来成难障
戒。今文不论重来成难。且以彼此俱破义
故。名为越济。此人偷窃正教助添邪典。淮
南子云。偷者天下之大贼。邀者(古辽反)要也。遮
截也。不可图胜且求平等。押高等者。平斗
之木曰概。以道士心为二教概。使邪正等
义无是理。曾入佛法偷正助邪。押八万十
二之高就五千二篇之下。用释彼典邪鄙之
教。名摧尊入卑。如安法师著二教论。引
班固九流。道教则是九中之一。谓道流也。
若使道流立为一教。则馀之八流法尔分
源。若其九流合为一儒。是则对释唯存二
教。尚不合独为教主。况复翻欲混和。自古
先贤久判真伪。近代名德仍困是非。不如
儒俗犹分清浊。如李思慎十异等文。又牟子
曰。尧事尹寿舜事务成。丘学老聃旦师吕
望。四师虽圣比之于佛。犹白鹿之比麒麟。
比其教也犹乌鹊之与鸾凤。比其形也犹
丘垤(徒结反蚁封也)。之与华恒。他又问曰。盖诸道丛残
凡九十六。澹泊无为莫尚于佛。神仙之术
仆以为尊。殆佛法之不如乎。牟子曰。指南
为北自谓不惑。引东为西自谓不迷。如
汝所言。似以鸱枭而笑凤凰。执蝘蜓而
嘲龟龙。然世人有背日月而向灯烛。深沟
渎而浅江河。岂不谬乎。汝背佛法而尊神
仙者。此之谓也。以道可道下斥其以邪滥
正。如新注云。若称可真常之道。非常人所
行之道。旧注云。可说之道非真常之道。名
可名例之可知。虽有二解望理惑智行位
戒。今文不论重来成难。且以彼此俱破义
故。名为越济。此人偷窃正教助添邪典。淮
南子云。偷者天下之大贼。邀者(古辽反)要也。遮
截也。不可图胜且求平等。押高等者。平斗
之木曰概。以道士心为二教概。使邪正等
义无是理。曾入佛法偷正助邪。押八万十
二之高就五千二篇之下。用释彼典邪鄙之
教。名摧尊入卑。如安法师著二教论。引
班固九流。道教则是九中之一。谓道流也。
若使道流立为一教。则馀之八流法尔分
源。若其九流合为一儒。是则对释唯存二
教。尚不合独为教主。况复翻欲混和。自古
先贤久判真伪。近代名德仍困是非。不如
儒俗犹分清浊。如李思慎十异等文。又牟子
曰。尧事尹寿舜事务成。丘学老聃旦师吕
望。四师虽圣比之于佛。犹白鹿之比麒麟。
比其教也犹乌鹊之与鸾凤。比其形也犹
丘垤(徒结反蚁封也)。之与华恒。他又问曰。盖诸道丛残
凡九十六。澹泊无为莫尚于佛。神仙之术
仆以为尊。殆佛法之不如乎。牟子曰。指南
为北自谓不惑。引东为西自谓不迷。如
汝所言。似以鸱枭而笑凤凰。执蝘蜓而
嘲龟龙。然世人有背日月而向灯烛。深沟
渎而浅江河。岂不谬乎。汝背佛法而尊神
仙者。此之谓也。以道可道下斥其以邪滥
正。如新注云。若称可真常之道。非常人所
行之道。旧注云。可说之道非真常之道。名
可名例之可知。虽有二解望理惑智行位
卷五 第 325a 页 T46-0325.png
因果。无可以拟别圆四德常乐之道。故云
不可均齐佛法不可说等。何者下引例结
责。诸法下重广解释不齐之相。如道士李
仲卿著十异论。琳法师立十喻论。以喻其
异而异于彼。喻犹晓也。晓彼迷故以今
文望彼。似彼七异。复加威仪及族位不齐。
合为九异。一者理本不齐。亦指向来所滥
之法。道可道等将真如常住之法望之。云
何得齐。然聃虽有无为无欲之语。语下无
旨。虽有常名常道之说。说无所归。若言
常无欲观其妙。妙理众多。欲非一揆。为是
何等欲妙者乎。故不可以常道之名。均于
实相。教相下二明教相不齐。今文但略举一
不齐之言。然五千之文。但去奢去泰自约自
俭。守雌守弱患智患身。是故聃化以虚无
为本憺怕为先。岂与八万法藏十二分教。
逗大逗小若偏若圆。四悉赴机五乘接物。冥
益显益逆化顺化。欲校优劣安可同耶。况
以下三以苦集不齐况之。老虽患身去欲
未达患原。弊智劳形不穷弊本。苦集增长
去道弥遥。岂与夫舍三界系离六趣果同
耶。况三惑二死四智五眼。彼无其名安知
其义苦集彰露具如前说。况将下四以道灭
不齐况之。故三十七品彼典无名。四德涅
槃归乎释教。徒施患身之说信无不净初
门身念既无。道品安在。生灭道品尚已天隔。
况复衍门彼无毫釐。本既下五示迹不齐。灭
理为本应化为迹。俗以三十年为一世。今
但以前王后王而为一世。居五天中故云
不可均齐佛法不可说等。何者下引例结
责。诸法下重广解释不齐之相。如道士李
仲卿著十异论。琳法师立十喻论。以喻其
异而异于彼。喻犹晓也。晓彼迷故以今
文望彼。似彼七异。复加威仪及族位不齐。
合为九异。一者理本不齐。亦指向来所滥
之法。道可道等将真如常住之法望之。云
何得齐。然聃虽有无为无欲之语。语下无
旨。虽有常名常道之说。说无所归。若言
常无欲观其妙。妙理众多。欲非一揆。为是
何等欲妙者乎。故不可以常道之名。均于
实相。教相下二明教相不齐。今文但略举一
不齐之言。然五千之文。但去奢去泰自约自
俭。守雌守弱患智患身。是故聃化以虚无
为本憺怕为先。岂与八万法藏十二分教。
逗大逗小若偏若圆。四悉赴机五乘接物。冥
益显益逆化顺化。欲校优劣安可同耶。况
以下三以苦集不齐况之。老虽患身去欲
未达患原。弊智劳形不穷弊本。苦集增长
去道弥遥。岂与夫舍三界系离六趣果同
耶。况三惑二死四智五眼。彼无其名安知
其义苦集彰露具如前说。况将下四以道灭
不齐况之。故三十七品彼典无名。四德涅
槃归乎释教。徒施患身之说信无不净初
门身念既无。道品安在。生灭道品尚已天隔。
况复衍门彼无毫釐。本既下五示迹不齐。灭
理为本应化为迹。俗以三十年为一世。今
但以前王后王而为一世。居五天中故云
卷五 第 325b 页 T46-0325.png
正也。天竺身毒印度并是梵音轻重。三世诸
佛皆降迦维是故名正。言金轮者王四天
下。故俱舍颂云。金银铜铁轮一二三四洲。律
中从劫初来次第相承。八万四千二百五十
二帝。有十轮王馀皆粟散。悉王天竺。悉
达生彼净饭王宫。当此周昭王甲寅之岁。若
不出家当为轮王。不绍王位夜半逾城
志求大道。既成道已现胜劣应说权实法。
乃至入灭利益无疆。老在桓王之年托牧
母之野合居陈州之苦县厉乡曲仁之里。
字伯阳谥老聃。吝柱史处小臣。庄任漆园
德位可识。言边地者。望彼五天此居边
地也。即如严观法师与何承天论中边事。
具如释签。佛以下六相好不齐。如来聚日融
金之色。既彰希有之徵。卐字千辐之奇。诚
标圣人之相。况分身百亿光照十方。化及
泥黎声振尼吒。李氏之形凡庸丑蔑。手把
十文足蹈二五。语其同年终不可得。佛说
下七化境不齐。先老次庄。老子窃说。说字音
税。述也。宣意也。非私曰公。灼明也。隐窃
私说尹喜一人。是故非为彰灼公道。列传
云。喜谓周大夫善星象。因见异气而东
迎之。果得老子。请著书五千有言。喜亦自
著书九篇。名关令子。准化胡经。老过关西
喜欲从聃求去。聃云。若欲志心求去。当
将父母等七人头来。乃可得去。喜乃从教
七头皆变为猪头。然俗典孝儒尚尊木像。老
聃设化令喜害亲。如来教门大慈为本。如
何老氏逆为化原。又漆园下述庄。庄子蒙人
佛皆降迦维是故名正。言金轮者王四天
下。故俱舍颂云。金银铜铁轮一二三四洲。律
中从劫初来次第相承。八万四千二百五十
二帝。有十轮王馀皆粟散。悉王天竺。悉
达生彼净饭王宫。当此周昭王甲寅之岁。若
不出家当为轮王。不绍王位夜半逾城
志求大道。既成道已现胜劣应说权实法。
乃至入灭利益无疆。老在桓王之年托牧
母之野合居陈州之苦县厉乡曲仁之里。
字伯阳谥老聃。吝柱史处小臣。庄任漆园
德位可识。言边地者。望彼五天此居边
地也。即如严观法师与何承天论中边事。
具如释签。佛以下六相好不齐。如来聚日融
金之色。既彰希有之徵。卐字千辐之奇。诚
标圣人之相。况分身百亿光照十方。化及
泥黎声振尼吒。李氏之形凡庸丑蔑。手把
十文足蹈二五。语其同年终不可得。佛说
下七化境不齐。先老次庄。老子窃说。说字音
税。述也。宣意也。非私曰公。灼明也。隐窃
私说尹喜一人。是故非为彰灼公道。列传
云。喜谓周大夫善星象。因见异气而东
迎之。果得老子。请著书五千有言。喜亦自
著书九篇。名关令子。准化胡经。老过关西
喜欲从聃求去。聃云。若欲志心求去。当
将父母等七人头来。乃可得去。喜乃从教
七头皆变为猪头。然俗典孝儒尚尊木像。老
聃设化令喜害亲。如来教门大慈为本。如
何老氏逆为化原。又漆园下述庄。庄子蒙人
卷五 第 325c 页 T46-0325.png
也。名周。梁惠王同学。著书十馀万言而皆
寓言。今宋州北故蒙城是其处也。现有漆园
乡于彼著述。改足句治点笔题简。岂同众
圣结集。轧轧若抽岂同圆音梵响。自规显
达岂同无缘大悲。无闻无得岂同尘界获
记。轧轧车声。迟貌也。复次下第八威仪不齐。
九族位不齐。颙颙仰也。尔雅云。颙颙昂昂
君德也。诗云。万人颙颙。盲人下结斥。复次下
单明所滥之法。先辨同异。前既已明多种
绝言。绝言之前应有多种四句。中论不生不
灭。乃是别圆第四句相。即真中道正绝言也。
故正绝言句外无法。如何以外外绝言破
他圆别。外外尚为三藏所破。何客此见辄
破衍门。次问答料简中初问意者。既不
许以外见而破中论不生不灭。若于中论
不生不灭起见如何。答中更开六句。分别
判释。释中意者。本以中论不生不灭而为
难辞。故今还以中论意答。中论兼含既具
四意。亦以四意不生不灭。对彼外人绝言之
见。复以四种不生灭见。对四教下四正绝
言。故有相破相修相即。且如三藏对外简
者。三藏不生不灭破绝言见。三藏绝言破不
生不灭见。绝言见更修三藏不生不灭。不生
不灭见更修三藏绝言。三藏绝言即三藏不
生不灭。翻到亦尔。次以外外对衍说之。
是则复成三个六句。又除外外但于教教。
自以绝言破不生不灭等。复成四个六句。
又以藏对通对别对圆。复成三个六句。复
以通对别圆。复成两个六句。复以别对圆。
寓言。今宋州北故蒙城是其处也。现有漆园
乡于彼著述。改足句治点笔题简。岂同众
圣结集。轧轧若抽岂同圆音梵响。自规显
达岂同无缘大悲。无闻无得岂同尘界获
记。轧轧车声。迟貌也。复次下第八威仪不齐。
九族位不齐。颙颙仰也。尔雅云。颙颙昂昂
君德也。诗云。万人颙颙。盲人下结斥。复次下
单明所滥之法。先辨同异。前既已明多种
绝言。绝言之前应有多种四句。中论不生不
灭。乃是别圆第四句相。即真中道正绝言也。
故正绝言句外无法。如何以外外绝言破
他圆别。外外尚为三藏所破。何客此见辄
破衍门。次问答料简中初问意者。既不
许以外见而破中论不生不灭。若于中论
不生不灭起见如何。答中更开六句。分别
判释。释中意者。本以中论不生不灭而为
难辞。故今还以中论意答。中论兼含既具
四意。亦以四意不生不灭。对彼外人绝言之
见。复以四种不生灭见。对四教下四正绝
言。故有相破相修相即。且如三藏对外简
者。三藏不生不灭破绝言见。三藏绝言破不
生不灭见。绝言见更修三藏不生不灭。不生
不灭见更修三藏绝言。三藏绝言即三藏不
生不灭。翻到亦尔。次以外外对衍说之。
是则复成三个六句。又除外外但于教教。
自以绝言破不生不灭等。复成四个六句。
又以藏对通对别对圆。复成三个六句。复
以通对别圆。复成两个六句。复以别对圆。
卷五 第 326a 页 T46-0326.png
复成一个六句。如是都成十四六句。若论
答问一个破邪六句即足。准楞伽文中广
明破见。及以此文依教起见。是故须此委
悉论之。故楞伽第四。大慧白佛。外道亦说
不生不灭。与佛法何别佛言。不同。如幻而
生如幻而灭。名不生灭。此即通以大乘不
生不灭。破外不生不灭。举一例诸他皆准
此。又如向所说相破相修。破中皆以大破
于小。若准起见皆以藏破之。复应以藏对
三以藏破三。修中亦以小修于大。助中亦
以大修于小。次约一切凡夫无非见也。鱼
王等者。此二行时众鱼众贝皆悉随从。尔雅
云。贝居陆者曰𧷼(卑遥切)在水者曰蜬(古含切)
大经十一云。如转轮王主兵大臣。常在前
导王随后行。亦如鱼王蚁王螺王商主牛王。
在前行时诸众随逐。芜蔓者草滋长曰芜。藤
滋长曰蔓。又曰。木藤草蔓。当知下示见过
患劝勤修观。且约外外故云避具入绝。
若约佛法亦应云乃至避别入圆。皆以止
观逐而破之。具足如向一十四番六句。故
云无远不届。乃至如金刚刀等。此约破见
以成伏道。若得下明成断道。以见望思名
之为多。故云从多为言。且约破见竖论名
遍。望横望后及以一心。不名为遍。下去例
然。言三结者。问。见惑既有八十八使。如何
但说断三结已即令得果。答。论云。此三种
结是三三昧近对治法。身见是空近对治法。
戒取是无愿近对治法。疑是无相近对治法。
复次三结生惑增上。身见生六十二。戒取
答问一个破邪六句即足。准楞伽文中广
明破见。及以此文依教起见。是故须此委
悉论之。故楞伽第四。大慧白佛。外道亦说
不生不灭。与佛法何别佛言。不同。如幻而
生如幻而灭。名不生灭。此即通以大乘不
生不灭。破外不生不灭。举一例诸他皆准
此。又如向所说相破相修。破中皆以大破
于小。若准起见皆以藏破之。复应以藏对
三以藏破三。修中亦以小修于大。助中亦
以大修于小。次约一切凡夫无非见也。鱼
王等者。此二行时众鱼众贝皆悉随从。尔雅
云。贝居陆者曰𧷼(卑遥切)在水者曰蜬(古含切)
大经十一云。如转轮王主兵大臣。常在前
导王随后行。亦如鱼王蚁王螺王商主牛王。
在前行时诸众随逐。芜蔓者草滋长曰芜。藤
滋长曰蔓。又曰。木藤草蔓。当知下示见过
患劝勤修观。且约外外故云避具入绝。
若约佛法亦应云乃至避别入圆。皆以止
观逐而破之。具足如向一十四番六句。故
云无远不届。乃至如金刚刀等。此约破见
以成伏道。若得下明成断道。以见望思名
之为多。故云从多为言。且约破见竖论名
遍。望横望后及以一心。不名为遍。下去例
然。言三结者。问。见惑既有八十八使。如何
但说断三结已即令得果。答。论云。此三种
结是三三昧近对治法。身见是空近对治法。
戒取是无愿近对治法。疑是无相近对治法。
复次三结生惑增上。身见生六十二。戒取
卷五 第 326b 页 T46-0326.png
生一切苦行。疑于过未一切处生犹豫。是
故经中但说三结。大经三十三云。须陀洹人
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略言三结
此三重故。譬如大王出游巡时。虽有四兵
世人但言王去王来。问下释疑。先释能破
疑。初问意者。能破止观既有三种。空观已
云破无量见。后之二观更何所破。言无量
见者。如前所列单复乃至圆门绝言。圆绝
尚破况复馀耶。当知后观无所复破。答中
意者。初观所破谓见及思。束此二破但成
破有。见虽无量尚未破思。且言见遍耳。
若其通途以见为名。后之二观破于无见及
以双非。各有所以何虑无破。故释论下引
證者。中道双非方尽二见。故知诸见下结
意也。通以诸惑同作见名。界内诸见虽复
纵横。但为初观之所破耳。故云尚不为第
二观所破。云何而言第三观无所破耶。云
何下兼责前诸见横计也。诸见尚在未得
初观。况第二第三。云何诸计自谓真道。故
大论中若有若无通皆是见。汝尚未出有见
况复无耶。即大论序中归敬偈文也。又通
以诸见而名有者。为斥二乘为无见故
次问者。有之与无同斥为见。有既无量无
岂不然。答意者。大论颂文。一往斥小且通
名见。妄计已断故不纵横。大段第二得失
中。问意者。所破之见是失非得。能破止观
从单至具。乃至圆门随逐不舍。为唯是得
有失不耶。答中。分为四句。先列四句。次举
譬。前二下判。且从末说。所以下释。初之
故经中但说三结。大经三十三云。须陀洹人
所断烦恼。犹如纵广四十里水。略言三结
此三重故。譬如大王出游巡时。虽有四兵
世人但言王去王来。问下释疑。先释能破
疑。初问意者。能破止观既有三种。空观已
云破无量见。后之二观更何所破。言无量
见者。如前所列单复乃至圆门绝言。圆绝
尚破况复馀耶。当知后观无所复破。答中
意者。初观所破谓见及思。束此二破但成
破有。见虽无量尚未破思。且言见遍耳。
若其通途以见为名。后之二观破于无见及
以双非。各有所以何虑无破。故释论下引
證者。中道双非方尽二见。故知诸见下结
意也。通以诸惑同作见名。界内诸见虽复
纵横。但为初观之所破耳。故云尚不为第
二观所破。云何而言第三观无所破耶。云
何下兼责前诸见横计也。诸见尚在未得
初观。况第二第三。云何诸计自谓真道。故
大论中若有若无通皆是见。汝尚未出有见
况复无耶。即大论序中归敬偈文也。又通
以诸见而名有者。为斥二乘为无见故
次问者。有之与无同斥为见。有既无量无
岂不然。答意者。大论颂文。一往斥小且通
名见。妄计已断故不纵横。大段第二得失
中。问意者。所破之见是失非得。能破止观
从单至具。乃至圆门随逐不舍。为唯是得
有失不耶。答中。分为四句。先列四句。次举
譬。前二下判。且从末说。所以下释。初之
卷五 第 326c 页 T46-0326.png
两句外道得失。亦言修止观者。本是佛弟
子。因观起见过同于外。于中复辨事感伏
者且名为得。事惑未伏者。唯起诸恶名之
为失。又以外道中有断常二见。常见之人
断钝使者。名之为得。断见之人拨因果
故。名之为失。此且寄外论得失也。次佛弟
子两句论得失中。虽复用观见惑未断。位
在方便名之为失。惑断入真方名为得。若
望外道失却成得。何者。外道虽得仍起见
故。是故外道得翻成失。以此四种判前破
假观者得失异耳。即如前文破一一见三
根不同。上根是佛弟子中得者是也。中根
是佛弟子中失者是也。下根即同外计得失
者是也。若成外得失及佛法得失。并应更
观(云云)。三明位者。列位可见。文虽具列
四破见位。今文所用既观三假四句不生。即
是次第衍门之初。为欲遍知存文旨故。断
伏下判同异。次料简中次问意者。若兼示
文旨。须存次第以显不次。即应直明别
圆之位。以次第意似别位故。故双为问。
若直论文旨。何不直明圆破见位。何须用
前三教位耶。若单存次第秖应明别何用
三耶。此是止观正文读者尚暗。或销文者
唯云次第。或修观者别求圆融。但观答
文义理自显。前第一卷发心文末。已约四
悉料简三教菩萨发心。今于此中复申四
意。一从上明下恐修观时发宿习故。须
识诸教断见次位。二从又欲下为令行者
识半满位。如其不识权实互滥。三从又半
子。因观起见过同于外。于中复辨事感伏
者且名为得。事惑未伏者。唯起诸恶名之
为失。又以外道中有断常二见。常见之人
断钝使者。名之为得。断见之人拨因果
故。名之为失。此且寄外论得失也。次佛弟
子两句论得失中。虽复用观见惑未断。位
在方便名之为失。惑断入真方名为得。若
望外道失却成得。何者。外道虽得仍起见
故。是故外道得翻成失。以此四种判前破
假观者得失异耳。即如前文破一一见三
根不同。上根是佛弟子中得者是也。中根
是佛弟子中失者是也。下根即同外计得失
者是也。若成外得失及佛法得失。并应更
观(云云)。三明位者。列位可见。文虽具列
四破见位。今文所用既观三假四句不生。即
是次第衍门之初。为欲遍知存文旨故。断
伏下判同异。次料简中次问意者。若兼示
文旨。须存次第以显不次。即应直明别
圆之位。以次第意似别位故。故双为问。
若直论文旨。何不直明圆破见位。何须用
前三教位耶。若单存次第秖应明别何用
三耶。此是止观正文读者尚暗。或销文者
唯云次第。或修观者别求圆融。但观答
文义理自显。前第一卷发心文末。已约四
悉料简三教菩萨发心。今于此中复申四
意。一从上明下恐修观时发宿习故。须
识诸教断见次位。二从又欲下为令行者
识半满位。如其不识权实互滥。三从又半
卷五 第 327a 页 T46-0327.png
下明识前三教。并为圆顿助道法故。若不
识者圆乘倾覆。侍者承事也。卫者护也。四从
又岂下显同。见为法界无位不实。若畏分
别何异避空。言是菩萨无生忍者。借大品
语。语通意圆善须得意。体假下次以止观
结之。见息入空名止。达见二空名观。通
结前来一切诸见悉达即空。此是第一节
示妙旨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六
识者圆乘倾覆。侍者承事也。卫者护也。四从
又岂下显同。见为法界无位不实。若畏分
别何异避空。言是菩萨无生忍者。借大品
语。语通意圆善须得意。体假下次以止观
结之。见息入空名止。达见二空名观。通
结前来一切诸见悉达即空。此是第一节
示妙旨也。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六
卷五 第 329a 页 T46-032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