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77b 页
卷六之一

【△释分别功德品竟次释随喜功德品。】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随者闻深奥法随顺事理无二无别喜者庆巳庆
人理者现前一念心之本性即是法界实相之体
非本非迹名为理本非实非权名为实理事者如
来久远證此妙理故名为本从本遍垂三世十方
种种应化故名为迹本是自行契理之修德迹是
果后利他之妙用本迹二事同依一理故云本迹
虽殊不思议一直诠如此圆妙事理名之为实种
种方便引导众生名之为权非实则权无所依非
权则实无由显呼此实理实事为理呼彼权理权
事为事事理虽殊心外无法亦是不思议一今顺
理者闻佛本地久远久远證于妙理信顺不逆无
一毫疑滞顺事者闻佛三世益物横竖该亘遍一
卷六 第 177c 页 X32-0177.png
切处亦无一毫疑滞即广事而达深理即深理而
达广事不二而二故言事理不别而别故言本迹
(本迹皆约事说)虽二虽别无二无别(理具三千事造三千同居一念故虽二无
二本时事理迹中事理不思议一故虽别无别)如此信解名之为随如来
證此现前一念之实相故本迹权实不可思议我
及众生同此心性佛既若此我及众生亦当得之
故庆巳庆人名之为喜又本迹权实虽复性具如
来出世四十馀年未显真实七方便人不闻诚谛
庆我及人以凡夫心等佛所知用所生眼同如来
见如此知见究竟法界深广无涯底无等无等等
故名随喜以顺理故有实功德以顺事故有权功
德以庆巳故有智慧自行功德以庆人故有慈悲
化他功德权实自他合而说之故言随喜功德品
此世界意也(事理本迹自他今昔相望故为世界)第五十人是初品
之初初但有一念妙解但有一念庆巳庆他未有
圆行恩未及人所获功德不可得比况复最初于
会闻者况复读诵讲说兼行正行况复十信十住
十行乃至等妙谁闻如是深妙功德而不景慕如
来说此令物尚之故言随喜功德品此为人意也
上来称美持经功德时众咸谓入真因位乃致斯
德于彼初心之初起轻弱想忽闻好坚处地芽巳
百围频伽在㲉声胜众鸟希有奇特轻想释然故
名随喜功德品此对治意也外道得五通者能移
山竭海而不能伏见爱不及煖法人二乘无学子
卷六 第 178a 页 X32-0178.png
果俱脱犹被涅槃缚不知其因果俱权通教人修
因虽巧发心不识五百由旬得果止除四住通惑
别人虽胜二乘修因则偏其门又拙非佛所赞皆
不及初随喜人佛今举观行初心以况极果都胜
诸教故言随喜功德品此即约教以显第一义也。

△二广格量初品功德二初问二答。
今初。】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

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前品巳格后四功德不说初品故弥勒承机问出
也。
△佛答为二初长文二偈颂长文为二初答内
心随喜人功德二直明外听法人功德初中五初
约展转相教举最后人以显初心之初二格量本
三问四答五正格量。
今初。】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
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馀智者若长若幼(馀智者谓
未受四众戒律不得名为比丘优婆塞等而宿有大乘智种闻能信解便可随力演说不论年长年幼也)闻
是经随喜巳从法会出至于馀处若在僧坊若空闲
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文义不谬)为父母宗
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巳随喜复行转
教馀人闻巳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阿逸
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汝
当善听。」

【展转至第五十意显后后渐劣于前前也何者四
卷六 第 178b 页 X32-0178.png
依弘法必具辩才闻而随喜法味必厚逮彼闻者
从法会出随力演说虽云如其所闻理决不谬而
辩说庄严未必遂能与法师同况能过之如是展
转第二第三或十二十巳渐不如况至第五十人
岂不更劣又前之四十九人皆有转教功德今第
五十但论一念随喜不论更复转教当知正是初
品之初初今约此初初一念随喜而明功德则后
后不言可知言展转至五十者但欲显于法味渐
薄功德渐劣不必约表法释。
△二格量本。】

「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
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
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
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
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
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
十年巳而作是念我巳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
然此众生皆巳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
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
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
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

【六趣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也受生之法不出
四种在㲉曰卵处腹曰胎煖气曰湿变易曰化天
但化生人具四生而多胎生修罗四生地狱化生
鬼畜具四有形谓欲色二界无形谓无色界有想
卷六 第 178c 页 X32-0178.png
谓空处识处无想谓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即
非想非非想处也。
△三问。】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

【△四答。】

「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
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
果。」

【△五正格量。】

「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
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
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
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
不能知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
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
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夫受施之人满四百万亿阿僧祇界不为不多矣
先与世乐满八十年后与法乐證四圣果不为不
大矣而不及初初一念圆随喜者充此一念必当
尽虚空界尽未来时普度一切皆令成佛最后功
德不离最初一念故也又约大论较量之意以释
此旨满阎浮提人福不及西瞿耶尼一人福满西
洲人福不如东弗婆提一人福满三洲人福不及
北郁单越一人福满四洲人福不及一四天王四
天王不及一释乃至第六天不及一梵福又初禅
卷六 第 179a 页 X32-0179.png
不及二禅二禅不及三禅三禅不及四禅乃至无
所有处不及非非想处非非想处三界极尊不及
须陀洹福须陀洹不及二果二果不及三果三果
不及四果四果不及辟支藏教二乘不及通教体
法二乘体法二乘不及出假菩萨通教菩萨不及
别教初心以闻中故别教十回向后心不及圆教
随喜初心以圆闻故故知华严较量发心功德犹
未为奇此经较量随喜功德最为难信然一念随
喜便具十乘若解十乘则功德有据请略明之随
者顺事顺理事理即不思议境也喜者庆巳庆人
即菩提心也一念随喜不散即止不昏即观是善
巧安心也顺理圆伏无明见思顺事圆伏尘沙无
知是破法遍也了达权实不二是识通塞也秖于
一念心中信解不可思议佛法即圆念处法尔具
足七科道品是调适也既随喜巳悯巳伤他必修
五悔是助开也既能信顺事理本迹决不以凡妄
拟上圣是知次位他顺事顺理强软诸魔所不能
动是能安忍也实心系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
相注是离法爱也如此功德岂世间财施小果法
施所能及哉如此圆观岂次第修中者所能及哉
初答内心随喜人功德竟。
△二直明外听法人功
德四初自往二分座三劝他四具听修行。
今初。】

「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
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
卷六 第 179b 页 X32-0179.png
辇舆及乘天宫。」

【△二分座。】

「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
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
轮圣王所坐之处。」

【△三劝他。】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馀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
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
尼菩萨共生一处(一)利根(二)智慧(三)百千万世终不
瘖哑(四)口气不臭(五)舌常无病(六)口亦无病(七)齿不
垢黑(八九)不黄(十)不疏(十一)亦不缺落(十二)不差(十三)不曲(十四)
唇不下垂(十五)亦不褰缩(十六)不粗涩(十七)不疮胗(十八胗口疮也)
亦不缺坏(十九二十)亦不呙斜(二十一二十二)不厚(二十三)不大(二十
四)亦不黧黑(二十五)无诸可恶(二十六)鼻不匾𠥶(二十七)亦
不曲戾(二十八)面色不黑(二十九)亦不狭长(三十三十一)亦不
窳曲(三十二)无有一切不可喜相(三十四)唇舌牙齿悉皆
严好(三十五六七八)鼻脩高直(三十九四十四十一)面貌圆满(四十二)
高而长(四十三四)额广平正(四十五六七)人相具足(四十八)世世
所生见佛(四十九)闻法信受教诲(五十)。」

【此文亦有六根功德利根是六根皆利智慧是意
功德不瘖哑是舌功德脩高直是鼻功德见佛是
眼功德闻法是耳功德馀是身功德后明六根清
净是相似位功德今是相似位前功德耳然此五
十功德或具足或不具足或随得一二随其功力
卷六 第 179c 页 X32-0179.png
不可一等也又随喜是观行位今明自往分座劝
他三种未谈理观是名字位名字功德尚巳如此
况观行耶况相似分證及究竟耶。
△四具听修行。】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
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初长文竟。
△二偈颂二初颂内心随喜功德二颂
外听法人功德。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
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
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
见彼衰老相发白而面皱齿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
我今应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方便说涅槃真实法
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𦦨汝等咸应当疾生厌离心
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最后第五十闻一偈随喜是人福胜彼不可为譬喻
如是展转闻其福尚无量何况于法会初闻随喜者。」

【△二颂外听法人功德四初超颂劝他二颂自往
三颂分座四颂具听修行。
今初。】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
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
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黄黑唇不厚褰缺无有可恶相
舌不乾黑短鼻高脩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
为人所喜见口气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
卷六 第 180a 页 X32-0180.png

【△二颂自往。】

「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喜今当说其福
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

【△三颂分座。】

「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因缘得释梵转轮座。」

【△四颂具听修行。】

「何况一心听解说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初明初因功德以劝流通竟。】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六之一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六之二
古吴后学藕益 智旭 述

【△释随喜功德品竟次释法师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法师者受持读诵等五种法师如上法师品广释
此五种行始从名字通于分證皆得为之随一种
行皆由五品而净六根但五品约观五种约事是
故此中读诵非必即指第二品人此中解说非必
即指第三品人前随喜品巳明初品初心功德今
则泛约于五事中随行一事皆得净于六根既云
卷六 第 180b 页 X32-0180.png
当得即是举果以劝乃五种法师所获之功德也
然欲净六根须修十乘观法或以读而修十观或
以诵而修十观或以解说而修十观或以书写而
修十观上根观境便净六根中根从二至六得净
六根下根具用十法乃净六根而阶分證五根清
净名外庄严意根清净名内庄严又从地狱乃至
诸佛一切色像悉身中现名内庄严以普现色身
三昧现十界像化度一切名外庄严身根既尔馀
五根亦然受持既尔馀四事亦然随喜品既尔馀
四品倍然相似既尔分真倍然故言法师功德品
此世界意也行者闻说此功德利喜不自胜勤求
无厌信进倍增故言法师功德品此为人意也闻
此说巳深识大乘有大势力决无疑网故言法师
功德品此对治意也以似解之初初过二乘之极
极百千万倍指始显终悬解第一义谛不可思议
故言法师功德品此入理意也。
△二明初品果功
德以劝流通二初总列数二别解释。
今初。】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
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
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
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
皆令清净。」

【五品观行竖约一人五种法师横约五人然随一
一观亦能圆净六根则竖而非竖随一一人亦可
卷六 第 180c 页 X32-0180.png
兼行五事则横而非横今借非横之横以对非竖
之竖信纳名受任荷名持受即是随持即是喜故
以受持拟随喜品读之与诵还用拟第二品解说
拟第三品书写供养堪拟第四第五两品由其一
一品中必与十乘观法相应是故当得六根清净
之果报也八百千二等者但依大佛顶经释相则
性德修得二义俱成良由现前一念心性本自竖
穷横遍由竖穷故幻现三世由横遍故幻现四方
约世则世世有方三四亦是十二约方则方方有
世四三亦是十二故云三四四三宛转十二也随
其一方一世必有十界便是一百二十随一一界
必有十如便是一千二百故云流变三叠一十百
千也(本唯一心一变而为三四四三之十二二叠而为十界之百二十三叠而为十如之千二
百也)约十方三世一切十界亦唯有此千二百数足
以尽之约一一众生亦各具此千二百数无馀无
欠约一众生既全具此千二百数约一一根亦全
具此千二百数此是不可思议法性全真成妄全
妄即真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六根而不多在一
根而不少故名为性德也众生迷此性德而为逆
修致使六根之用有多有少眼则明前不明后四
维亏一半故唯八百耳则周听十方故千二百鼻
则出息取气入息知香两交之际无胜力用故唯
八百舌则宣扬无尽故千二百身则合知违顺离
时不知故唯八百意则默容世出世法尽其涯际
卷六 第 181a 页 X32-0181.png
故千二百此偏约迷情言也圆人依此性德而起
顺修则六根互用无复胜劣一根遍照一切境一
境遍对一切根根根尘尘圆显法界此偏约开悟
言也今上顺开悟故云功德庄严清净下顺迷情
故仍八百千二不同文云虽未得天眼即是下顺
迷情又云肉眼力如是即是上顺开悟一根既尔
馀悉可知。
△二别解释即为六初眼根(至)六意根。

今初。】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
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
顶亦见其中一切众生及业因缘果报生处悉见悉
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
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
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
并馀诸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
其中诸众生一切皆悉见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夫次第五眼则肉眼见显对色天眼见障外色慧
眼观空法眼观俗佛眼观中就天眼中上能见下
下不见上梵王报得天眼遍见自所统界而不能
傍见他界二乘天眼能见大千而作意则见不作
意则不见又目犍连以八千三昧能见八千世界
舍利弗以一万三昧能见一万世界等并由入定
方见出定则不见今明父母所生肉眼见于大千
卷六 第 181b 页 X32-0181.png
内外上下并非他教所诠当知即是圆融肉眼一
眼一切眼秖于肉眼而具五眼之用见大千即天
眼用见业因缘果报即法眼用清净故无见思惑
即慧眼用清净故伏无明惑即佛眼用大经云虽
是肉眼名为佛眼即佛眼故名为清净具五眼故
名为庄严即是相似佛眼亦是相似佛五眼也犹
是分段之身故名父母所生肉眼故顺迷情而言
八百巳證相似之解故似如来称性五眼故顺开
悟而言功德又准下文亦应具见佛及菩萨声闻
众等亦应具见声香味触及与法等既得相似圆
融五眼必得相似六根互用但是文略也偈中初
三句具显三轨若于大众中是如来室以无所畏
心是如来衣说是法华经是如来座三轨弘经十
乘具足故得六根清净岂徒然哉弥楼此云光即
七金山之一也。
△二耳根。】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经若读若诵
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净耳闻三
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其中内外种
种语言音声象声马声牛声车声啼哭声愁叹声螺
声鼓声钟声铃声笑声语声男声女声童子声童女
声法声非法声苦声乐声凡夫声圣人声喜声不喜
声天声龙声夜叉声乾闼婆声阿修罗声迦楼罗声
紧那罗声摩睺罗伽声火声水声风声地狱声畜生
声饿鬼声比丘声比丘尼声声闻声辟支佛声菩萨
卷六 第 181c 页 X32-0181.png
声佛声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内外所有
诸声虽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净(平)(肉)耳皆悉
闻知如是分别种种音声而不坏耳根尔时世尊欲
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
象马车牛声钟铃螺鼓声琴瑟箜篌声箫笛之音声
清净好歌声听之而不著无数种人声闻悉能解了
又闻诸天声微妙之歌音及闻男女声童子童女声
山川险谷中迦陵频伽声命命等诸鸟悉闻其音声
地狱众苦痛种种楚毒声饿鬼饥渴逼求索饮食声
诸阿修罗等居在大海边自共言语时出于大音声
如是说法者安住于此间遥闻是众声而不坏耳根
十方世界中禽兽鸣相呼其说法之人于此悉闻之
其诸梵天上光音及遍净乃至有顶天言语之音声
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一切比丘众及诸比丘尼
若读诵经典若为他人说法师住于此悉皆得闻之
复有诸菩萨读诵于经法若为他人说撰集解其义
如是诸音声悉皆得闻之诸佛大圣尊教化众生者
于诸大会中演说微妙法持此法华者悉皆得闻之
三千大千界内外诸音声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天
皆闻其音声而不坏耳根其耳聪利故悉能分别知
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巳如是。」

【遍闻大千内外十法界声闻六道即肉天二耳闻
二乘即慧耳闻菩萨即法耳闻佛即佛耳又父母
卷六 第 182a 页 X32-0182.png
所生即肉耳能闻内外即天耳听之而不著即慧
耳悉能分别知即法耳一时互闻不可思议即佛
耳也。
△三鼻根。】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
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净鼻根闻
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
阇提华香末利华香薝卜华香波罗罗华香赤莲华
香青莲华香白莲华香华树香果树香旃檀香沉水
香多摩罗跋香多伽罗香及千万种和香若末若丸
若涂香持是经者于此间住悉能分别又复别知众
生之香象香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
香及草木丛林香若近若远所有诸香悉皆得闻分
别不错持是经者虽住于此亦闻天上诸天之香波
利质多罗拘鞞陀罗树香及曼陀罗华香摩诃曼陀
罗华香曼殊沙华香摩诃曼殊沙华香旃檀沉水种
种末香诸杂华香如是等天香和合所出之香无不
闻知又闻诸天身香释提桓因在胜殿上五欲娱乐
嬉戏时香若在妙法堂上为忉利诸天说法时香若
于诸园游戏时香及馀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遥闻如
是展转乃至梵世上至有顶诸天身香亦皆闻之并
闻诸天所烧之香及声闻香辟支佛香菩萨香诸佛
身香亦皆遥闻知其所在虽闻此香然于鼻根不坏
不错若欲分别为他人说忆念不谬尔时世尊欲重
宣此义而说偈言。
卷六 第 182b 页 X32-0182.png

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闻知
须曼那阇提多摩罗栴檀沉水及桂香种种华果香
及诸众生香男子女人香说法者远住闻香知所在
大势转轮王小转轮及子群臣诸宫人闻香知所在
身所著珍宝及地中宝藏转轮王宝女闻香知所在
诸人严身具衣服及璎珞种种所涂香闻香知其身
诸天若行坐游戏及神变持是法华者闻香悉能知
诸树华果实及酥油香气持经者住此悉知其所在
诸山深险处旃檀树华敷众生在中者闻香悉能知
铁围山大海地中诸众生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
阿修罗男女及其诸眷属斗诤游戏时闻香皆能知
旷野险隘处师子象虎狼野牛水牛等闻香知所在
若有怀妊者未辨其男女无根及非人闻香悉能知
以闻香力故知其初怀妊成就不成就安乐产福子
以闻香力故知男女所念染欲痴恚心亦知修善者
地中众伏藏金银诸珍宝铜器之所盛闻香悉能知
种种诸璎珞无能识其价闻香知贵贱出处及所在
天上诸华等曼陀曼殊沙波利质多树闻香悉能知
天上诸宫殿上中下差别众宝华庄严闻香悉能知
天园林胜殿诸观妙法堂在中而娱乐闻香悉能知
诸天若听法或受五欲时来往行坐卧闻香悉能知
天女所著衣好华香庄严周旋游戏时闻香悉能知
如是展转上乃至于梵世入禅出禅者闻香悉能知
光音遍净天乃至于有顶初生及退没闻香悉能知
卷六 第 182c 页 X32-0182.png
诸比丘众等于法常精进若坐若经行及读诵经典
或在林树下专精而坐禅持经者闻香悉知其所在
菩萨志坚固坐禅若读诵或为人说法闻香悉能知
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悯众而说法闻香悉能知
众生在佛前闻经皆欢喜如法而修行闻香悉能知
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而是持经者先得此鼻相。」

【父母所生即肉鼻大千内外即天鼻不染不著即
慧鼻分别不谬即法鼻一时互用即佛鼻此章明
互用最为显著委悉知好恶别贵贱辨天宫庄严
等即鼻有眼用读经说法闻香能知即鼻有耳用
诸树华果实及酥油香气即鼻有舌用入禅出禅
禅有八触五欲嬉戏亦是触尘即鼻有身用染欲
痴恚心亦知修善者即鼻有意用夫约迷情执见
则惟鼻用最劣故小乘六通但约眼耳身意不明
鼻舌二通然舌能说法犹为稍胜鼻惟通息更无
他能今偏于此章广明胜用者正显圆通妙性实
无优劣姑顺迷情且云八百相似佛鼻千二宛然。

△四舌根。】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
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丑若美不
美及诸苦涩物在其舌根皆变成上味如天甘露无
不美者若以舌根于大众中有所演说出深妙声能
入其心皆令欢喜快乐又诸天子天女释梵诸天闻
是深妙音声有所演说言论次第皆悉来听及诸龙
卷六 第 183a 页 X32-0183.png
龙女夜义夜义女乾闼婆乾闼婆女阿修罗阿修罗
女迦楼罗迦楼罗女紧那罗紧那罗女摩睺罗伽摩
睺罗伽女为听法故皆来亲近恭敬供养及比丘比
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眷属小转轮王
大转轮王七宝千子内外眷属乘其宫殿俱来听法
以是菩萨善说法故婆罗门居士国内人民尽其形
寿随侍供养又诸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常乐见之
是人所在方面诸佛皆向其处说法悉能受持一切
佛法又能出于深妙法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
说偈言。

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
以深净妙声于大众说法以诸因缘喻引导众生心
闻者皆欢喜设诸上供养诸天龙夜叉及阿修罗等
皆以恭敬心而共来听法是说法之人若欲以妙音
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大小转轮王及千子眷属
合掌恭敬心常来听受法诸天龙夜叉罗刹毗舍阇
亦以欢喜心常乐来供养梵天王魔王自在大自在
如是诸天众常来至其所诸佛及弟子闻其说法音
常念而守护或时为现身。」

【父母所生即肉舌能作十法界语即五舌义明矣
又能作十界语即天舌不坏即慧舌不谬即法舌
一时互用即佛舌也问若涩恶味至舌皆变成上
味众色到眼何不变成妙色旧答不例味有损益
损者变不损者不变诸色不坏眼故不例今解不
卷六 第 183b 页 X32-0183.png
尔一切色同佛色一切声同佛声乃至一切法同
佛法等皆清净例亦何妨遍知一切色声香味触
法无乱无谬分别亦何妨虽无著而能分别岂同
二乘之观空虽分别而不坏诸根岂同凡夫之滞
有自在之根那作顽碍之解。
△五身根。】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
若解说若书写得八百身功德得清净身如净琉璃
众生喜见其身净故三千大千世界众生生时死时
上下好丑生善处恶处悉于中现及铁围山大铁围
山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及其中众生悉于中
现下至阿鼻地狱上至有顶所有及众生悉于中现
若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说法皆于身中现其色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持法华者其身甚清净如彼净琉璃众生皆喜见
又如净明镜悉见诸色像菩萨于净身皆见世所有
唯独自明了馀人所不见三千世界中一切诸群萌
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如是诸色像皆于身中现
诸天等宫殿乃至于有顶铁围及弥楼摩诃弥楼山
诸大海水等皆于身中现诸佛及声闻佛子菩萨等
若独若在众说法悉皆现虽未得无漏法性之妙身
以清净(平)(父母所生之)体一切于中现。」

【世间所有皆于身中现肉身用也上至有顶于身
中现天身用也二乘于身中现慧身用也菩萨于
身中现法身用也佛于身中现佛身用也一时圆
卷六 第 183c 页 X32-0183.png
现一时互用(佛身)一时无谬(法身)一时无著(慧身)
△六意
根。】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受持是经
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
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解是
义巳能演说一句一偈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
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
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三千大千世界六
趣众生心之所行心所动作心所戏论皆悉知之虽
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人有所思惟
筹量皆是佛法无不真实亦是先佛经中所说尔时
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人意清净明利无浊秽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
乃至闻一偈通达无量义次第如法说月四月至岁
是世界内外一切诸众生若天龙及人夜叉鬼神等
其在六趣中所念若干种持法华之报一时皆悉知
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
思惟无量义说法亦无量终始不忘错以持法华故
悉知诸法相随义识次第达名字语言如所知演说
此人有所说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于众无所畏
持法华经者意根净若斯虽未得无漏先有如是相
是人持此经安住希有地为一切众生欢喜而爱敬
能以千万种善巧之语言分别而说法持法华经故。」

【世间资生产业皆顺正法即人意净天心所行天
卷六 第 184a 页 X32-0184.png
所动作悉知即天意净四月表四谛一岁是十二
月表十二因缘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即慧意净一
月表一大乘即法意净有所思量皆是先佛经中
所说即佛意净一时圆明一时圆互一时无染一
时无谬二明初品果功德以劝流通竟。】

【△释法师功德品竟次释常不轻菩萨品。】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内怀不轻之解外敬不轻之境(世界)身立不轻之行
(为人)口宣不轻之教(对治)人作不轻之目(第一义)不轻之
解者法华论云此菩萨知众生有佛性不敢轻之
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亘本当(通于迷悟因果)缘了佛性
种子本有非适今也(还约性德以明二因以对新熏成修得故)果性(菩提)
果果性(涅槃)定当得之决不虚也(了因至果转名菩提缘因至果转名
涅槃又性三因至果之时了名三种菩提缘名三种涅槃)是名不轻之解将解
以历人彼亦如此是名敬不轻之境敬此境故名
不轻之行宣此语故名不轻之教昔毁者以此目
人今经家以此目品此因缘释也约教者藏通二
教不诠中道佛性别入通通含别明二种人有佛
性三种人无佛性别教但有正因佛性不说有缘
了性况有果性果果性耶今云汝等皆当作佛具
有五佛性故即是开显圆也故见实三昧经云佛
为父王说一切皆是佛王问一切众生即是佛不
佛答若如实见众生于其即是佛今类此语若不
如实见佛于其即非圣譬如初学射的多乖少中
卷六 第 184b 页 X32-0184.png
以地为的无往不著若分别贤圣孰是孰非如实
观之即是佛也本迹者本巳成佛久远久远中间
垂迹复于威音王世为常不轻流通本迹四一化
度众生今又垂迹示成正觉番番无尽威猛大势
之力也观心者苦即正因佛性惑即了因佛性业
即缘因佛性了因即果佛性缘因即果果佛性又
三因至果即转名三菩提三涅槃故即以性德三
因而为果性及果果性一念具足三因五因不纵
横不一异一切众生无不皆然常作是解即是常
不轻也。
△三引信毁福罪證劝流通二初长文二
偈颂长文为三初双指前品所说罪福二双明往
昔信毁果报三劝持。
今初。】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汝今当知若比丘比
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
谤获大罪报如前(法师品)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法师功德
品)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

【△二双明往昔信毁果报二初明事本二明本事
初明事本者通举往昔威音王佛以为不轻事之
本也又为二初明最初一佛二明次第二万亿佛
初中六初时节(至)六正像。
今初。】

「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虽云无量无边若望寿量品中所谓尘劫则不啻
近故知此是果后复示行因之相也问前既开迹
显本今胡复举迹中因行答正由既显本巳时会
卷六 第 184c 页 X32-0184.png
了知所说然灯时事日月灯明时事大通智胜时
事威音王佛时事并属中间化他方便并是自在
神通之力师子奋迅之力威猛大势之力也问果
后权现不轻之行故止流通作佛一句便得净于
六根若实初心恐未必尔答凡云权者皆为引实
倘实行不尔则权行徒施况不轻之解正是一念
随喜初心初心功德巳自不可思议依解立行必
净六根何须致疑但不轻之行非专礼拜具如下
文所明耳。
△二名号。】

「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
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三劫国。】

「劫名离衰国名大成。」

【△四说法。】

「其威音王佛于彼世中为天人阿修罗说法为求声
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
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因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说应六波罗蜜法究竟佛慧。」

【先方便施三后究竟佛慧是显一悉与今佛同也。

△五佛寿。】

「得大势是威音王佛寿四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

【△六正像。】

「正法住世劫数如一阎浮提微尘像法住世劫数如
四天下微尘其佛饶益众生巳然后灭度。」
卷六 第 185a 页 X32-0185.png

【初明最初一佛竟。
△二明次第二万亿佛。】

「正法像法灭尽之后于此国土复有佛出亦号威音
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
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
一号。」

【正像灭尽后佛方出众生种熟脱之机缘法应如
是故也初明事本竟。
△二明本事者别约最初威
音王佛时不轻之事是我世尊垂迹重复示现本
行菩萨道之事也文为三初就本时双标两人名
二双明信毁之相三双明信毁果报。
今初。】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巳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
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本时者最初威音王佛像法中也毁者本时名增
上慢信者本时名常不轻夫增上慢者由秉权教
修权行微有所得不知次位深浅误认煖法四禅
以为四果妄自生满足想此等即是无闻比丘之
流纵无不轻强毒以大亦必堕落均是堕落宜为
下圆顿种故以礼拜授记作得度因缘也。
△二双
明信毁之相二初明信者之得二明毁者之失。

今初。】

「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
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
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
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
卷六 第 185b 页 X32-0185.png
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
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名常不轻即人一凡有所见即理一皆悉礼拜即
行一而作是言即教一此自行四一也汝等即人
一皆行菩萨道即行一当得作佛即證理一诠此
三一即是教一此以四一化他也良由彼时四众
既多起增上慢执方便之方便著小之小(藏教巳为方便
煖法又是藏教方便四果巳小四禅又是小中之小也)故以大乘实义而开
晓之不敢轻慢对治增上慢失也言汝等皆行菩
萨道者四念处是摩诃衍煖法四禅并资实相若
知所行是菩萨道则始终理等而次位历然终不
起增上慢也不专读诵但行礼拜者迹示初随喜
品之相随喜一切法悉有安乐性皆一实相随喜
一切人皆有三佛性有心者皆得作佛即正因性
读诵威音王权乘遗法即了因性煖法四禅皆菩
萨道即缘因性故不敢轻慢而深敬之敬人敬法
不起诤竞即随喜意也乃至远见四众等者表示
本四一也远见四众表本人一故往礼拜表本行
一而作是言表本教一皆当作佛表本理一以此
本迹四一强毒增上慢人令成圆顿妙种可谓得
正说之宏宗也又不轻深敬是如来座忍于打骂
是如来衣以慈悲心常行不替是如来室又深敬
是意业不轻之说是口业故往礼拜是身业此三
与慈悲俱是誓愿安乐行可谓得流通之妙益也
卷六 第 185c 页 X32-0185.png
问大小二律俱制比丘不礼俗人不轻胡得通礼
四众答为度增上慢人令得远近二益(四众之中有受不受
受得近益不爱得远益也)大权方便知机不妨破格初心四安
乐行须依律文问大经礼知法者净名比丘礼俗
同异如何答不同大经显敬法之志从彼请益故
忘情礼下净名获法忍之恩不存恒则故忘犯设
敬若大乘正仪出俗恒则并无以道礼俗之科今
不轻立行既非请益获恩又非大小律制直是果
后行因格外化他方便不可以为典要故与四安
乐行对辨理虽不殊事仪七别一者彼则安处法
座随问为说此乃远见四众故往礼拜二者彼则
有所难问方乃为答此乃瓦石打掷犹强宣之三
者彼则常好坐禅在空闲处此乃不专读诵入众
申通四者彼则深爱法者不为多说此乃被虚妄
谤仍强称扬五者彼则初修理观观十八空此乃
但宣一句作佛之解六者彼则以顺化故护持律
仪此乃以逆化故亡于恒则七者彼则初心行成
梦承佛记此乃果后示现广授记人又以此品望
法师功德品则彼是全弘经文此是略弘经意全
略虽殊获果不二又以此意望馀经教凡有四别
一者小典生信未是佛因今经或毁还成妙种二
者诸经但明顺化弘教此品礼俗逆化通经三者
馀经所表权实尚隔此品表开莫非四一四者诸
经所表迹尚不周此品兼表本迹二相也。
△二明
卷六 第 186a 页 X32-0186.png
毁者之失。】

「四众之中有生瞋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
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
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

【此明增上慢人不信四一而毁骂也不用如是虚
妄授记即不信教一以授记为虚妄则不知自巳
所行是菩萨道即不信行一不知我等当得作佛
即不信人一及理一也。】

「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瞋恚常作是言汝当
作佛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
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以其常作是语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
夷号之为常不轻。」

【被骂不瞋常作是言结深信不退之相也杖等打
掷结不受开权显实之四一也避走远住犹高声
唱以訾毁故号为不轻结不受开近显远之四一
也问释迦四十馀年不务速说不轻凡有所见造
次而言何也答本巳有善释迦以小而将护之本
未有善不轻以大而强毒之二双明信毁之相竟。

△三双明信毁果报二初明信者果报二明毁者
果报初中二初明果报二结会古今。
今初。】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
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
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巳更增寿命
卷六 第 186b 页 X32-0186.png
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于时增上
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
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辨力大善寂力闻
其所说皆信伏随从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
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以是因缘复值二
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
为诸四众说此经典故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
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得大势是常不
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恭敬尊重赞叹
种诸善根于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
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问不轻既是释迦垂迹但应以菩萨比丘身得度
者即现菩萨比丘身而为说法及非生现生非灭
现灭固无疑矣至若临终具闻威音所说法华乃
得六根清净岂以果佛现身犹待闻于他佛根尚
未净由闻持而始净耶答既属果后示现何所不
可前此六根未净是圆病行临终闻经受持是圆
婴儿行也大神通力即如来室乐说辨力即如来
座大善寂力即如来衣以此三法庄严六根能令
四众转毁为信又问本巳成佛何得又云种诸善
根乃至功德成就当得作佛答譬如陶朱公善得
致富奇术住于一处货殖万亿舍之而去不𢹂一
文复于他处赤手成家货殖万亿又舍而去又于
卷六 第 186c 页 X32-0186.png
他处货殖万亿佛亦如是本地功德并置不用复
示行因复示得果遍于十方亘于三世番番不息
不可思议故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
未尽既成佛时不用菩萨所成寿命则垂迹时亦
不用本地所有功德也又梵网经吾今来此世界
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既于娑
婆示现成佛巳八千返他方分身所遍之处亦可
例知此中共论信者三报六根清净更增寿命是
现报命终值佛是生报复值诸佛乃至当得作佛
是后报也。
△二结会古今。】

「得大势于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
身是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为他人说者不
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先佛所受持读
诵此经为人说故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正结会次若我于宿世下是举信者而劝顺也
如陶朱公赤手复到馀处若不用致富奇术不能
疾致货殖万亿当知法华是疾致成佛之奇术也
初明信者果报竟。
△二明毁者果报二初明果报
二结会古今。
今初。】

「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瞋
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
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巳复遇常不轻
菩萨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谤故堕苦由闻作佛之记结圆顿缘复是不轻
卷六 第 187a 页 X32-0187.png
菩萨弘誓愿力所摄受故复得相遇而受教化也
问彼时四众既皆信伏随从何故犹久堕苦答此
有二意一者身打口骂巳成重业理须受报明此
一意用警行人不可辄尔生瞋起过也二者经时
既久四众之中有存有亡存者信伏亡者未悔又
就信伏随从之中悔有浅深行有勤怠事非一等
者悔深行勤容可不堕虽堕易出若悔浅行怠自
然先堕后方得益若未悔者堕苦则久但由菩萨
慈悲摄受终蒙度脱也问若因谤堕苦菩萨何故
为作苦因答彼既怀增上慢纵令不谤亦必堕苦
今因谤堕得作远因如人倒地还从地起故以正
谤接于邪堕问何不以神通力令其即皆信伏随
从答诸佛菩萨非不欲之但为众生机宜各别自
有不到地狱决不肯发心者譬如良医为治恶疾
不得不用针灸及苦药也。
△二结会古今。】

「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
人乎今此会中跋陀婆罗等五百菩萨师子月等五
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皆于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不退转者是。」

【二双明往昔信毁果报竟。
△三劝持。】

「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
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
如来灭后常应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经。」

【承上所明不惟信者疾得成佛亦使毁者终得不
卷六 第 187b 页 X32-0187.png
退故当勤习五种之行所谓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也初长文竟。
△二偈颂二初颂信毁果报二颂劝
持略不颂双指也初中二初颂事本二颂本事。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过去有佛号威音王神智无量将导一切天人龙神
所共供养。」

【△二颂本事三初颂双标两名二颂双明信毁三
颂双明果报。
今初。】

「是佛灭后法欲尽时有一菩萨名常不轻时诸四众
计著于法。」

【计著于法即颂增上慢也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
灭若定谓是有即是著法定谓是无亦是著法定
谓亦有亦无亦是著法定谓非有非无亦是著法
定谓离四句故不可得说亦是著法故佛藏经云
刀轮害阎浮人其罪犹少有所得心说大乘者其
罪过彼大论云执有与无诤乃至执非有非无与
有无诤如牛皮龙绳俱不免患中论云诸佛说空
法本为化于有若有著空者诸佛所不化若定言
诸法非有非无者是名愚痴论当知若得四悉檀
意自行化他皆能无著若失四悉檀意自行化他
皆名著法以著法故有所得心于劣小證而生矜
傲名增上慢也。
△二颂双明信毁。】

「不轻菩萨往到其所而语之言我不轻汝汝等行道
卷六 第 187c 页 X32-0187.png
皆当作佛诸人闻巳轻毁骂詈不轻菩萨能忍受之。」

【△三颂双明果报二初颂信者果报二颂毁者果
报。
今初。】

「其罪毕巳临命终时得闻此经六根清净神通力故
增益寿命复为诸人广说是经诸著法众皆蒙菩萨
教化成就令住佛道不轻命终值无数佛说是经故
得无量福渐具功德疾成佛道彼时不轻则我身是。」

【其罪毕巳者既垂迹为六根未净之人必垂示同
病行之罪由此罪故多招打骂由能忍故罪毕根
净也。
△二颂毁者果报。】

「时四部众著法之者闻不轻言汝当作佛以是因缘
值无数佛此会菩萨五百之众并及四部清信士女
今于我前听法者是我于前世劝是诸人听受斯经
第一之法开示教人令住涅槃世世受持如是经典。」

【初颂信毁果报竟。
△二颂劝持。】

「亿亿万劫至不可议时乃得闻是法华经亿亿万劫
至不可议诸佛世尊时说是经是故行者于佛灭后
闻如是经勿生疑惑应当一心广说此经世世值佛
疾成佛道。」

【问长文既明此经有大饶益乃至毁者亦终得益
何故亿亿万劫至不可议诸佛乃时说是经耶答
有四悉益则可得说无四悉益诸佛终不妄说法
也是故欲弘大法先须明了四悉因缘二别说迹
本两门竟。
卷六 第 188a 页 X32-0188.png

△三流通迹本两门共八品经分为三意初神力嘱
累两品明付嘱流通二药王下五品约化他劝流
通三普贤劝发品约自行劝流通初中二初神力
品明菩萨受命弘经二嘱累品明如来摩顶付嘱。】

【△释常不轻菩萨品竟次释如来神力品。】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如来上巳释竟神名不测力名干用不测则天然
之体深干用则转变之力大此中为付嘱深法现
十种大力故名神力品(神在于内即是体宗力名干用即显经用佛说本迹
口轮力用巳竟于前今复身轮现此胜用令众流通本迹之教故云体深力大)。
△初明菩
萨受命弘经二初长文二偈颂初中三初菩萨受
命二佛现神力三结要劝持。
今初。】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
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
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所
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
书写而供养之。」

【发誓弘经为三一明时节是佛灭后二明处所是
分身国土三明利益非但益他亦自欲得真净大
法自他兼济也实体名真权用名净权实不二名
大又非权非实名真能权能实名净遮照不二名
大。
△二佛现神力二初约所对总标二约所表正
现。
今初。】

「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
卷六 第 188b 页 X32-0188.png
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

【文殊等迹化众也旧住者下方本化众也及诸比
丘等一切众者从他方来及从分身佛来者也。

二约所表正现十初出舌相二毛孔放光三謦咳
四弹指五地动六普见大会七空中唱声八遥归
命九遥供养十十方通达如一佛土。
初出舌相
二毛孔放光。】

「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
皆悉遍照十方世界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复
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
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

【出广长舌表诚实语也福德人舌至鼻三藏佛舌
至发际今至梵天出过凡圣之外相既殊常说弥
可信当知开三显一开近显远皆实不虚也毛孔
放光遍照表二门理一也序中白毫东照表七方
便初见一理今本门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
令初心究竟佛慧智境斯罄也分身诸佛化道是
同故亦复如是满百千岁意表横该百界千如竖
极古今十世于八年中而复满百千岁巳如上文
五十小劫中释今此大会并破无明故不须以神
力令其谓如半日也。
△三謦咳四弹指。】

「一时謦咳俱共弹指是二音声遍至十方诸佛世界。」
卷六 第 188c 页 X32-0188.png

【謦咳者通畅之相又是将语之状四十馀年未得
说实今获伸舒无有遗滞大事通畅是故謦咳欲
以此法付嘱菩萨令于后世导利众生将语斯事
是故謦咳即表教一弹指者随喜也随喜七方便
同入圆道随喜圆位增道损生随喜诸菩萨持真
净大法随喜后世获无上宝即表人一故此弹指
及与謦咳竖彻三世横遍十方。
△五地动六普见
大会。】

「地皆六种震动其中众生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
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以佛神力故皆
见此娑婆世界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众宝树下师子
座上诸佛及见释迦牟尼佛共多宝如来在宝塔中
坐师子座又见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及
诸四众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既见是巳皆大欢喜
得未曾有。」

【十方世界地皆六种震动者表动一切众生六根
令得清净亦表圆道始终六番破于无明表行一
也普见此间大会者表诸佛道同而今而后亦复
如是也上来五千起去三变被移乃至本住十方
人非人等机未熟者既不能云集来此法会今以
神力皆令遥见结欢喜缘即是未来得度之总瑞
也。
△七空中唱声。】

「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过此无量无边百千
万亿阿僧祇世界有国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释迦牟
卷六 第 189a 页 X32-0189.png
尼今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
萨法佛所护念汝等当深心随喜亦当礼拜供养释
迦半尼佛。」

【虽以佛力令其遥见大会而犹未知佛名何等何
事集会今虚空诸天唱使闻知令其随喜妙法供
养世尊即表未来有教一也。
△八遥归命。】

「彼诸众生闻虚空中声巳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
言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释迦牟尼佛。」

【合掌南无为佛弟子此表未来有人一也。
△九遥
供养。】

「以种种华香璎珞幡盖及诸严身之具珍宝妙物皆
共遥散娑婆世界所散诸物从十方来譬如云集变
成宝帐遍覆此间诸佛之上。」

【所散诸物变成宝帐覆诸佛上表万善同归皆含
佛果即是未来有行一也。
△十十方通达如一佛土。】

「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

【此表未来理一也既悟理巳权实本迹不思议一
差别即无差别也二佛现神力竟。
△三结要劝持
四初称叹付嘱二结要付嘱三劝奖付嘱四释付
嘱。
今初。】

「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
边不可思议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
阿僧祇劫为嘱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

【△二结要付嘱。】
卷六 第 189b 页 X32-0189.png

「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
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
宣示显说。」

【所有之法者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此结一切皆妙
名也自在神力者通达无碍具八自在结妙用也
秘要之藏者遍一切处皆是实相结妙体也甚深
之事者一切因果唯一大事结妙宗也皆于此经
宣示显说者总结一经唯四而巳撮其枢柄而授
与之。
△三劝奖付嘱。】

「是故汝等于如来灭后应一心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如说修行所在国土若有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如说
修行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于园中若于林中若于树
下若于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旷野是中
皆应起塔供养。」

【△四释付嘱。】

「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
涅槃。」

【此释何故经卷所在皆应起塔以是处即是道场
故也得道处转法轮处入涅槃处皆名道场道场
是总即释一切皆妙名也得菩提者證于秘要之
藏释妙体也转法轮者说示自行本迹因果甚深
之事释妙宗也般涅槃者非灭唱灭神力自在释
妙用也得菩提是法身转法轮是般菩入涅槃是
卷六 第 189c 页 X32-0189.png
解脱三法成秘密藏佛住其中即是道场即是塔
义故应起塔以表彰之初长文竟。
△二偈颂二初
颂神力二颂结要劝持。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佛救世者住于大神通为悦众生故现无量神力
舌相至梵天身放无数光为求佛道者现此希有事
诸佛謦咳声及弹指之声周闻十方国地皆六种动
以佛灭度后能持是经故诸佛皆欢喜现无量神力。」

【十种神力但颂前五后五皆由二声震动故现是
故略之又前五后五表义不殊但有现在未来之
异举现例未是故略之。
△二颂结要劝持三初颂
称叹二颂结要即兼得释付嘱意三颂劝奖。
今初。】

「嘱累是经故赞美受持者于无量劫中犹故不能尽
是人之功德无边无有穷如十方虚空不可得边际。」

【长文云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今颂云是人之功
德无边无有穷法妙故人妙人妙故法妙互相显
也。
△二颂结要兼释四初颂一切法二颂自在神
力三颂秘要之藏四颂甚深之事。
今初。】

「能持是经者则为巳见我亦见多宝佛及诸分身者
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

【所有之法不出能化能證及所化也无二乘故不
兼带故其法纯妙亦即道场以总冠三。
△二颂自
在神力。】

「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
卷六 第 190a 页 X32-0190.png
十方现在佛并过去未来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

【欢喜即是神力用畅亦即涅槃最安隐故。
△三颂
秘要之藏。】

「诸佛坐道场所得秘要法能持是经者不久亦当得。」

【同于诸佛得三菩提證秘密藏之妙体也。
△四颂
甚深之事。】

「能持是经者于诸法之义名字及言辞乐说无穷尽
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于如来灭后知佛所说经
因缘及次第随义如实说如日月光明能除诸幽冥
斯人行世间能灭众生闇教无量菩萨毕竟住一乘。」

【以一乘因果之宗教化菩萨即是转法轮也二颂
结要兼释竟。
△三颂劝奖。】

「是故有智者闻此功德利于我灭度后应受持斯经
是人于佛道决定无有疑。」

【略不颂起塔供养但云于佛道无疑盖深信是处
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菩提转法轮入涅槃也初
明菩萨受命弘经竟。】

【△释如来神力品竟次释嘱累品。】

「嘱累品第二十二」

【嘱是佛所付嘱累是烦尔宣传此从如来圣旨得
名嘱是顶受所嘱累是甘而弗劳此从菩萨敬顺
得名嘱是如来金口所嘱累是菩萨丹心顶荷此
从授受合论是故如来躬从座起申手摩顶授以
难得之法大众曲躬合掌如世尊敕当具奉行殷
卷六 第 190b 页 X32-0190.png
勤授受故名嘱累品也。
△二明如来摩顶付嘱二
初付嘱二欢喜初中三初如来付嘱二菩萨领受
三事毕唱散初又三初正付二释付三诫付。

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宝塔中)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
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
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
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
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
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如来以一权智善巧之手一时遍摩无量菩萨实
智之顶故名现大神力如来授道化他故以右手
表权菩萨自行受道故以顶表实也申手摩顶即
身付嘱权智临实智即意付嘱而作是言即口付
嘱三摩三嘱慇勤不轻普令自行化他俾四悉檀
永永无尽。
△二释付。】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
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
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有大慈悲者究竟室也无诸悭吝者究竟衣也亦
无所畏者究竟座也佛之智慧者觉法实性一切
智也如来智慧者从性起修从因至果道种智也
卷六 第 190c 页 X32-0190.png
自然智慧者其体天然双照不二一切种智也衣
座室三各具三智三一相即三一互融以此化他
名大施主室无衣座则弘誓不普衣无室座则法
身不满座无衣室则惑破不周勿生悭吝是劝分
證施主应学究竟大施主也若有悭吝即非慈悲
亦即有畏故举一语即是劝令三轨弘经。
△三诫
付。】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
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
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馀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
若能如是则为巳报诸佛之恩。」

【除佛慧外皆名为馀为实施权权含于实故皆名
深故知但赞佛乘不能遍通前三教法未为传法
报佛恩也初如来付嘱竟。
△二菩萨领受。】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巳皆大欢喜遍满其
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
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诸菩萨摩诃萨众
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
愿不有虑。」

【欢喜恭敬意领受也曲躬低头身领受也俱发声
言口领受也如世尊敕领正付也当具奉行具行
三法领释付也愿不有虑领诫付也如来三付菩
萨三受殷勤郑重一代所无。
△三事毕唱散。】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
卷六 第 191a 页 X32-0191.png
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分身为开塔故集开塔事了故令各随所安而还
本土宝塔为證经故来今本迹二门巳讫故敬令
还闭如故也塔不重开故分身去而不现塔犹听
法故下文闭而尚在问塔若听法亦应不闭答證
正巳故闭听流通故在初付嘱竟。
△二欢喜。】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
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
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
说皆大欢喜。」

【诸佛为化他事遂故喜菩萨为自行得法故喜又
说人清净故喜佛是也闻清净法故喜妙经是也
获證清净故喜现在未来得益者是也初明付嘱
流通竟。

△二药王下五品约化他劝流通又分为四初药
王品勖弘法之师宜如药王竭其神力尽其形命
惟愿大法弘通众生获益庶令弟子有所宗法也
二妙音观音二品勖受法弟子于弘法人勿生轻
想何以故他方大士奉命弘经普现色身形无定
准不可以牛羊眼视不可以凡庸识度也三陀罗
尼品是明咒护四妙庄严品是明人获又药王以
苦行乘此一乘妙音观音以三昧乘此一乘陀罗
尼以总持乘此一乘妙庄严以誓愿乘此一乘普
贤以神通乘此一乘真如实相是所乘之体佛界
卷六 第 191b 页 X32-0191.png
因果是所乘之事苦行等是乘乘之缘随物机宜
故使弘者示缘不同而所乘体皆是妙法所有因
果并依一实以此利物故曰乘乘。】

【△释嘱累品竟次释药王菩萨本事品。】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云昔名星光从尊者日藏闻
说佛慧以雪山上药供养众僧愿我未来能治众
生身心两病举世欢喜号曰药王大佛顶经云我
无始劫为世良医口尝娑婆世界所有药味承事
如来分别味因从是开悟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
上二菩萨名此文明一切众生喜见菩萨顿舍一
身复烧两臂轻生重法命殒道存举昔显今故言
本事品也说此诸品并令众生得四悉益不必拘
拘分配。
△初勖弘法之师文为四初问二答三利
益四多宝称善。
今初。】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
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
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
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
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初世尊下通问游化二世尊下别问苦行三善哉
下请答也游化是利他苦行是自利游化亦苦行
苦行亦利他巳下妙音等文总不出自他二利自
行总不出智断福慧利他总不出三昧神通通问
卷六 第 191c 页 X32-0191.png
游者游必具足十法界身并如妙音观音但别举
苦行以逗所宜故请答之言意在苦行。
△二答二
初但答苦行游化则指普现色身三昧或指下二
品也二叹经初中二初明事本二明本事。
今初。】

「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乃往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
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
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有八十
亿大菩萨摩诃萨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佛寿四
万二千劫菩萨寿命亦等彼国无有女人地狱饿鬼
畜生阿修罗等及以诸难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宝树
庄严宝帐覆上垂宝华幡宝瓶香炉周遍国界七宝
为台一树一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此诸宝树皆有
菩萨声闻而坐其下诸宝台上各有百亿诸天作天
技乐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二明本事三初佛说法二修供养三结会古今。

今初。】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
众说法华经。」

【亦犹今佛之告舍利弗日月灯明佛之因妙光也。

△二修供养二初现生供养二次生供养初中二
初修行得法二作念报恩。
今初。】

「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
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巳得现一切
色身三昧。」
卷六 第 192a 页 X32-0192.png

【△二作念报恩又二初三昧力供养二烧身供养。

今初。】

「得此三昧巳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
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
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
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
及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
供养佛。」

【普现三昧理无出入表用三昧之力故云入耳。

二烧身供养又三初烧身二佛赞三时节。
今初。】

「作是供养巳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
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薰陆兜楼婆毕
力迦沉水胶香又饮薝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巳
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
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亿
恒河沙世界。」

【神通力愿者明其不用世火还依所得三昧起利
他愿以观智火焚难思境故使光明遍照多国。

二佛赞。】

「其(八十亿恒河沙世界)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
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
香涂香天缯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
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
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
卷六 第 192b 页 X32-0192.png
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巳而各默然。」

【真法供养者当是内运观智观烦恼因果皆用空
慧荡之故言真法又观若身若火能供所供皆是
实相谁烧谁然谁供谁受故名真法也作是观时
苦为法界见闻获益故曰乘乘若不尔者便成无
益苦行。
△三时节。】

「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巳后其身乃尽。」

【前服香油先满千二百岁表用方便道先净界内
十二因缘诸苦集也今火然身亦满千二百岁表
用实智火永尽界外十二因缘诸苦集也初现生
苦行供养竟。
△二次生供养五初生王家二说本
事三往佛所四如来付嘱五奉命任持。
今初。】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巳命终之后复
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加趺坐忽然
化生。」

【△二说本事。】

「即为其父而说偈言大王今当知我经行彼处即时
得一切现诸身三昧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说是
偈巳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
佛巳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
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大王
我今当还供养此佛。」

【烧身供养佛巳得陀罗尼闻法华偈即是得法性
身常不离佛故也若约事迹则是于中阴身得闻
卷六 第 192c 页 X32-0192.png
妙法如佛尚自入中阴国教化况菩萨而无中阴
身耶。
△三往佛所。】

「白巳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往到佛
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容颜甚奇妙光明
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尔时一切众生喜
见菩萨说是偈巳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

【△四如来付嘱。】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
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
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
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
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
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
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巳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佛法通指一代所说阿耨菩提法别指法华经也。

△五奉命任持又四初起塔二烧臂三利益四现
报。
今初。】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悔恋慕
于佛即以海此岸旃檀为𧂐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
灭巳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
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幡盖悬众宝铃。」

【△二烧臂。】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
卷六 第 193a 页 X32-0193.png
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
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
日月净明德佛舍利作是语巳即于八万四千塔前
然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

【问烧身但经千二百岁烧臂何故时长答前为自
行身尽入灭今为弘法令物会三故云令无数等
既言无数声闻发菩提心故知喜见于佛灭后不
令此等住于小果此土亦然。
△三利益。】

「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四现报。】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
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
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
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
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巳自然还复由斯
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
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金色之身指妙觉极果究竟常色也二修供养竟。

△三结会古今又二初结会二劝修。
今初。】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
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
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二劝修。】
卷六 第 193b 页 X32-0193.png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
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
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手指谓一节两节足一指谓满足然一手指令尽
众生身见最难拔除故然指功德远胜外施妻子
是外身国城等是外财也问毗尼中制烧身烧指
此劝然指其事如何答大小制别教意不同小制
结罪大制令烧故梵网云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
佛非出家菩萨大佛顶经云能于如来像前身然
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无始宿债一
时酬毕夫顺小行易不烧何难从大诚难烧乃不
易世以不持为大则大小俱倾当知此土机缘咸
迷大小不知先小后大依何夏次(应开小夏以成大夏)先大
后小何心而受(为知比丘戒法是大乘所应学耶为慕比丘位高而徒挂虚名耶为
退大求小而反学小法耶)先小后大开小乘遮不先大后小遮
菩萨开不(开遮之法具在菩萨戒本先大后小仍名菩萨比丘)一界之内两
众如何(在大依大戒次在小依小戒次)一身之中二体同异(大乘无作
戒体极至佛身比丘无作律仪但尽形寿)大秉于小取益从何(以住持僧宝为
人天榜样比丘轨则一不可亏)
小诵于大招损谁测(未受大戒不宜盗听何况
自诵)勤勤甄别用为来种所乘之乘皆妙法故以依
一实立因果故乘其所乘以利物故但自揣巳德
历境观心与心相应当顺何制初答苦行竟。
△二
叹经三初叹能持人二叹所持法三明持经福深。

今初。】
卷六 第 193c 页 X32-0193.png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
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
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七宝奉四圣不如持一偈法是圣师能生能养能
成能荣莫过于法也。
△二叹所持法又二初叹法
体二叹法用(体非宗体之体乃通指一部为体用非宗用之用乃指部内体宗用三共
有如是𢪛与等用也)。
今初。】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
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

【川流江河譬乳酪二酥四味教也海譬法华醍醐
说穷本地为最深遍开一切为最大。】

「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
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
最为其上。」

【十宝山名出华严经须弥亦其一也土黑铁围故
非是宝馀九虽宝或一或二神龙杂居惟此须弥
四宝所成纯天所住譬馀教所诠能依之四十心
十地或凡或贤或圣所依之理或俗或真或中是
为卑下此经所诠能依是开示悟入之天所依是
常乐我净之宝是故第一最上。】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
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

【星月俱于夜现可譬权智星多而小又无盈亏譬
诸经所诠随情方便各逗一机不得自在月独而
卷六 第 194a 页 X32-0194.png
大又能盈亏譬此经所诠随智方便即实而权照
一切法最为明了。】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
善之闇。」

【日出名昼可譬实智诸经不开权显惟一实故不
能除执三之闇又不能除执近之闇此经尚破等
觉位闇况复馀闇而不破耶。】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
于众经中最为其尊。」

【三藏教如粟散王三乘各别通教如铁轮王三乘
同位别教如铜轮王次第诠于真中二理诸经隔
偏之圆如银轮王顿诠三谛而不收彼定性二乘
此经开显之圆如金轮王北洲冰执无我所者亦
归统御。】

「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
王。」

【三十二天四方各八可譬四教各有四门自行化
他此经统而御之故如帝释为忉利王。】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
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劫欲尽时一切世间众生法尔皆得二禅上生光
(少光无量光光音总名光天也)劫火方起坏巳乃空空巳复成
世界成巳光天众生有命尽者以福德力化生初
禅即大梵天王也初唯一人乃作是念云何此间
卷六 第 194b 页 X32-0194.png
无有伴侣此后光天复有诸命尽者亦来化生初
禅即是梵辅及梵众等故大梵王自谓我是一切
众生之父众生亦谓梵王是我等父斯乃妄计非
是实义今顺众生情谓借此比况而巳此经正诠
实相妙理实相遍能出生一切诸法一切贤圣学
无学及发四教菩萨心者并依实相而得成就故
为其父也。】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
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
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辟支出无佛世不藉闻法独自超悟故其福田能
胜四果馀经所说并涉方便如四果人因闻思修
方乃得悟此经所诠纯明无作一实之理但悟实
相任运契入如辟支佛不藉外缘也。】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
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三乘皆属因位唯菩萨为第一馀经明七方便因
譬犹二乘此经明圆因无上譬犹菩萨即是因第
一也。】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诸经明佛寂场近成此经明佛久久远成故此妙
经统摄一代所说即是果第一也大海须弥山月
日转轮王帝释大梵王辟支菩萨佛十喻显尊妙
卷六 第 194c 页 X32-0194.png
初叹法体竟。
△二叹法用。】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总标与拔)此经能令一切
众生离诸苦恼(别明拔苦)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
其愿(别明与乐)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
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
病得医如闇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
如炬除闇(以十二譬譬圆与拔)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
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总结与拔)。」

【二叹所持法竟。
△三明持经福深又二初明持全
经福二明持此品福。
今初。】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
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
烧香末香涂香幡盖衣服种种之灯酥灯油灯诸香
油灯薝卜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
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二明持此品福二初格量二嘱累。
今初。】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
无边功德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
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
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
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
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
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
是忍巳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
卷六 第 195a 页 X32-0195.png
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
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
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焚
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巳能
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馀怨敌皆悉摧灭善男子百
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
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
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
德智慧之力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
赞善者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身毛孔中常
出牛头旃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受持此品不受女身者女人身见尤重今苦行舍
身功德能拔之也如说修行即能往生安乐世界
者便以此经为净土因与十六观经大小弥陀经
等无二无别也如此经说修行三轨四安乐行若
伏五住即生同居净土若净六根即生方便净土
若破无明即生实报净土亦复分證寂光也问净
土甚多何心安乐答由如来愿摄生故物机宿缘
厚故标心一方令专注故一即一切不思议故所
以诸经多赞说之文中身口出香即是现报馀是
生报后报。
△二嘱累。】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我灭
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恶
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槃茶等得其便也宿王华汝
卷六 第 195b 页 X32-0195.png
当以神通之力守护是经所以者何此经则为阎浮
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
不死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应以青莲华盛
满末香供散其上散巳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当取
草坐于道场破诸魔军当吹法螺击大法鼓度脱一
切众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见有受持是经典
人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不老是乐不死是常闻经得常乐解坦然无畏三
惑病消灭也品中初问二答竟。
△三利益。】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
众生语言陀罗尼。」

【△四多宝称善。】

「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
王华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
此之事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初药王品勖弘法之师竟。】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六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