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605-A¶
605-A¶ 第 632a 页

* No. 605-A
刻注法华经序

夫法华一经。独冠群经之首。直授群机。成佛而后巳。
经云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至矣哉。所谓一大事因缘
者也。智者大师读经。至是名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
悟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质之南岳思师。师曰。非汝不
悟。非我不识。文字法师无及汝者。于是阐扬玄义解
题。复说文句解经。章安尊者笔记成帙。嗣后诸师注
解。烦略不同。宗趣不一。若分河饮水。不出大海。赵宋
柯山栖云沙门讳守伦者。笃志养亲。托迹林泉。注释
此经。年逾二纪。方得就绪。俱本台宗分科分段。约二
十卷。入台宗者。一见瞭然。不难深入。先师沤生曾获
古本。如获至宝。藏之箧中。万历戊子。至桐邑顺庆寺
大悲阁下。与众敷演。其本偶脱一纸。先师发愿默祷
普贤愿王。会有一僧。持此经来。亦落一纸。递相补足。
成就胜因。此其验也。先师辞世。不慧欲再一参订重
刻流通。因缘未偶。天启丁卯佛生日。吾徒法济忽对
余曰。师尝以守伦经注。为训字太繁。欲再删證。此愿
未完。今代师成。云可乎。余赞许之。适顾正循居士至。
605-A¶ 第 632b 页 X30-0632.png
齿及此事。欣然曰。弟子有愿刻法华。今师此刻。愿作
一领袖。兰盆斋日。赴吴兴开昭予先生施食之招。复
及之。先生亦踊跃欢喜。即许刻十卷。其馀复劝施赞
成。所谓佛法因缘不可强也。非灵山一会人。何以有
此。后之披阅此注者。幸不昧伦法师一段苦心。使群
机当下即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灯灯相接。功德可
思议也哉。

崇祯元年戊辰佛成道日玉溪菩提庵圣行撰
* No. 605-B
注妙法莲华经序
宋 柯山金溪栖云沙门释守伦撰

莲经至教盖如来极唱之谈妙法雄诠乃含生复性
之本功高一化德冠五时巳今当说之群经咸推其
最过现未来之诸佛悉为此缘譬魁宝之精金喻都
河之钜海大哉玄诰微妙冲虚广矣真乘深固幽远
有缘斯遇如昙华间放于千龄无法不收似大地均
沾于一雨败种声闻而获记槁木仍春畜生龙女以
超登寒灰再焰髻珠等赐王膳普资统法界之封疆
领富豪之家业开示悟入而一道清净人理教行而
605-A¶ 第 632c 页 X30-0632.png
四法圆融大事终穷本怀舒畅然其理虽一贯夫何
经有三翻此不备陈如彼元序矧以文辞浩博旨趣
渊微苟非大智大辩之才孰通难信难解之法曰有
智者诞迹台衡悟自今经印于南岳得总持之三昧
證清净之六根释题以玄义五重解经则科分三段
不留名相恣辩宣扬时有其徒灌顶尊者俯为末世
集以成书言约义丰事融理焕斯文虽作人或犹迷
有唐荆溪仍增记钞细微详审与疏偕行若孟氏之
辅仲尼类云门而资少室用是文辞鼎盛仅逼藏乘
所在宣传唯偏教肆世俗无由披究祖道莫得申明
伤夫惜哉诚可嗟矣美玉韫乎幽石良材秀彼遥岑
人将无闻孰当釆用窃惟经开四众盖佛祖以遍施
为心教局一隅顾信士而无从入道愚虽不敏辄事
指陈式遵祖祢之清规用广后昆之白业特加注解
志在流流庶展卷以除疑觊临文而不壅将使义天
澄霁心月孤明烁破尘劳顿觉黄梁之梦豁开玄路
稳骑白壮之牛向微尘刹土之中普现色身三昧入
异类旁生之内遍行同事四门彼我冤亲悉到无所
还地自他凡圣俱成不外圆因聚以和融恭申上祝
当今 皇帝陛下金轮统御绕百亿之须弥睿算修
延迈诸天之仙劫俾佛法而有赖致宗教以无魔处
处而劝赞流通德侔释梵岁岁之兵刑不试化继唐
虞次顗文武贤僚咸臻百福六军万姓保合大和者
矣。
605-A¶ 第 633a 页 X30-0633.png

* 法华经科注目次



* 卷第一

* 序文
* 释弘传序
* 序品第一
* 卷第二

* 方便品第二
* 卷第三

* 譬喻品第三
* 卷第四

* 信解品第四
* 卷第五

* 药草喻品第五
* 授记品第六
* 化城喻品第七
* 卷第六

*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 法师品第十
* 见宝塔品第十一
* 卷第七

*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 劝持品第十三
* 安乐行品第十四
*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 卷第八
605-A¶ 第 633b 页 X30-0633.png

*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 卷第九

*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 嘱累品第二十二
*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 卷第十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法华经科注目次(终)
605-A¶ 第 633c 页 X30-0633.png
科注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宋 柯山金溪栖云沙门 守伦 注
明 玉溪菩提庵沙门 法济 参订
  吴兴瓶城居士 闵梦得 较刻

【△序三初序分八初序题。】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妙法等义略如下文此所未辨弘传者即宣通阐
扬也使此之道流演普熏无所壅塞人能弘道道
假人弘此其谓矣序者尔雅云东西墙曰序郭璞
云序别内外也今谓既陟墙序必登堂奥序之由
兴其在兹焉。
△二制述人号。】

「终南山释道宣述」

【终南山者在长安城南数十里南接汉中关内之
镇山也序主平时行道栖息于此盖标其所依之
处耳释者姓也具云释迦此云直林或云能仁以
如来之远祖号懿摩王摈斥四子令远出宫至于
雪山住直林中顿驾数年归德如市郁为强国父
思往召辞过不还父王三叹我子有能从是巳来
以直林为姓或姓能仁今南山既依佛为师遂以
称释长阿含云四河入海无复本名四姓出家同
称释氏斯其證矣道宣名也字法遍姓钱氏湖之
605-A¶ 第 634a 页 X30-0634.png
长城人父申事陈朝为吏部尚书师即申之长子
母姚氏梦白月贯怀遂孕在胎弥年隋开皇十六
年四月八日诞生至九岁博通书史十二善属文
人皆敬服十五厌俗依日严寺頵法师出家凡释
门事业皆不习而成十七薙发二十进具业履冰
霜志坚金石麻衣春冬日唯一食续依智首律师
习毗尼部穷幽洞微蔼然有出蓝之誉道德既敷
缁素归美居终南丰德寺修般舟三昧瑞异尤夥
有龙变人形扣师请法副以天人奉香华献甘露
等率以为常师轻生重法不顾形躯浸成世疾感
北方天王授以补心良方其药神验有还童续命
之功师一夕行道足跌遽有神人扶之师顾曰汝
何人也答曰是南天王座下捷疾使者仍问左右
何人答曰乃北方那吒太子禀父王之命常来侍
卫于后时有天人来告师曰清宫村净业寺古昔
灵踪宜于此处建立法幢师可其请在乾封二年
建戒坛一所落成之初感长眉罗汉暨宾头卢尊
者临降从款弥日广谈律相师行业既著每感天
人翊卫偶一日户外蹑足出声师问何处檀越答
曰弟子姓张名琼即南天王第十五子王有九十
子并英武神略各禦邦都匡持正教问师同来者
谁答曰是弟子第三兄名玙信重释门自撰祇园
寺图经一百卷师附口钞得上下两卷又有天人
姓韦名琨即韦将军耳盖南天王八大将之一也
605-A¶ 第 634b 页 X30-0634.png
四天大王共有三十二将韦魁其首因彼是童真
身馀诸天众举皆敬服居常卫护于师师有律中
制度轨仪处量重轻有所未谕从而咨决因述此
士灵踪暨西方圣迹凡三千八百馀条釐为十卷
目曰感通记续至乾封二年春遽有天人来告曰
师今岁报龄尽矣当生率陀内院言讫遂留香一
裹曰此棘林真产诸天所有者也复经旬日师告
门人曰吾将逝矣可迁吾于坛谷石室中斯须众
见旌幢宝盖云布星陈来迎于师归知足天矣师
世龄七十二慧寿五十二是岁丁卯十月三日也
巳上略采大师今生示迹瑞异芳猷之大槩师以
夙誓弥隆凡三生间出为人天眼初生齐朝名僧
护住越州剡溪石城山隐岳寺发誓镌弥勒石像
一百尺今新昌是也次生梁期号僧祐住金陵钟
山定林寺著弘明集十卷暨师资等传并行于世
今观大师道德隆盛天人仰归遵先圣之轨仪阐
毗尼之宗旨德迈龙象道济幽冥继出三生慈临
群汇非登地之大士即波离之应身若夫苦海舟
航义天日月崄径良导病者神医非师而谁耶则
其懿行美业仰圣垂训备载僧史此不繁引述者
郑康成云训其义也乐记云作者曰圣述者曰明
语曰述而不作皆谦抑之辞。
△三标示由致。】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

【标今经之总题作此序之张本统之为言该括也
605-A¶ 第 634c 页 X30-0634.png
该含十方括摄三世经不云乎十方三世诸佛如
来唯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经称现世者其
降灵之谓也本致者意愿也当知一切调御十方
如来并二死以俱超悉三德而究显处寂光之理
土證法性之妙身清净无为湛然常住由悲心之
未泯顾愿力以弥隆设方便之嘉谋布善巧之良
策诱愚痴之稚子而车本无车导迷忘之庸流而
说岂有说所以出兴五浊权演三乘令彼群迷咸
臻一极然而幽玄秘语非开显而莫陈妙法雄诠
在会归而可举本怀斯畅大事克彰匪一佛而独
然盖三世而咸尔。
△四明经传两土。】

「蕴结大厦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馀载。」

【蕴结者积集也如来灭后梵响无闻此之大教附
于阿难由闻故蕴所以任持于法藏由蕴故结所
以遍书于贝多大厦者西国之美号厦即夏也亦
如此方都邑华厦之谓也白虎通云夏曰夏邑殷
曰商邑周曰京师又夏者大也华者盛也辅行云
铁关之左并是胡乡葱岭巳西皆其梵种戒疏云
胡本杂戒之地梵唯真圣之都雪山巳南三方距
海周轮九万厥名大夏开皇三宝录云窃观前代
有经之来贤德笔授无不皆云译胡为汉且九州
之地称西方为天竺者即彼国之总名或身毒印
土等彼方呼九州为脂那者盖此土之通称或震
旦真丹等今谓胡是西方之边俗梵乃印土之中
605-A¶ 第 635a 页 X30-0635.png
州岂得以佛经为胡语哉不本源流贬之极矣寄
语后贤或有以经为胡语者或有称佛为老胡者
觊以梵而革之夫如是则非唯不堕明识之嗤诮
抑亦庶免诬谤之愆尤也安公自号弥天尚云译
胡为汉况泛泛者耶斯犹美玉一瑕所言梵者爰
从劫初梵天下降人伦乃生今兹诸裔盖仍本为
名也出彼者佛生姬周昭王之代经来后汉孝明
之朝则千龄可知矣东传者佛出竺土教被神州
自西流东所以云也震旦者或云真丹旃丹旨难
等并翻为汉地也三百馀载者指汉及晋也所以
下文六百馀载则云自汉至唐也远近相望文意
弥著。
○然此一节理应自釐为两段先按科次释
义始符文旨今不尔者大虑丛脞不美观瞻其文
似混意则不滥观者宜以意得下去诸文准此可
知。
△五指译有三翻。】

「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燉煌菩萨竺法护者
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后秦弘始
丘慈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
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后所翻者同名
妙法。」

【西晋都于洛阳惠帝即孝惠皇帝讳衷姓司马氏
晋武之次子也以太熙元年庚戌四月即位改元
永熙永熙二年改永平永平九年岁次庚申改永
康耳然惠安二帝既所都异处遂以东西为区别
605-A¶ 第 635b 页 X30-0635.png
如汉号东西齐称南北之类也长安者汉书云长
安本名咸阳汉祖初定天下欲都洛邑因娄敬之
谏帝乃叹曰朕当于此长安子孙从是为名青门
者论衡云即长安城之东南有门名霸城俗以其
色青因斯立号燉煌者郡名也九域志云古之沙
州耳菩萨者梵文之略具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
此云大道心成众生阐四弘而益物遵六度以行
慈故名为大道心成众生也竺法护者传云本是
月氏国人号昙摩罗刹此云法护元姓支解三十
六国语次居燉煌乃称竺氏续还长安青门外立
寺行道精勤异常初翻者此经前后既有三译而
法护创始为之所以云也经有十卷题无妙莲但
云正法华东晋都于建业安帝讳德宗简文之孙
孝武之子以太元二十一年丙申九月即位改元
隆安也后秦者秦凡有四一云秦二前秦三后秦
四西秦亦名乞伏秦什公之来正在后秦弘始三
年也秦主讳兴字子略姓姚氏然此一文颇如不
贯但以秦晋之世兵刃交攻僣伪割据偏霸不常
遂致尔耳丘慈者外国之号什公生于此字本作
龟兹盖音丘兹耳亦如万侯墨祈阏氏音燕支之
类也沙门者梵语沙门那此翻勤息所谓勤修善
业息诸恶行也大方广宝箧经云离诸缠聚故名
沙门正法念经云心无染著一切不希望能脱一
切贪是名为沙门大庄严论云超过一切染著名
605-A¶ 第 635c 页 X30-0635.png
沙门华首经云如空无所碍烟尘无所污我说沙
门法无染亦如是本行集经云三界兮扰扰六趣
分昏昏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今为沙门之号
岂易得哉见贤思齐无沗名实鸠摩罗者具云鸠
摩罗耆婆以由什父名鸠摩罗琰母名耆婆是丘
慈王妹什从父母而立号此云童寿什者以此法
师深善此方文字章句之什华梵共举故称罗什
其茂德芳猷于后当见次翻者译在西晋之后仍
加妙莲所以云也隋氏者都于长安也隋主文皇
帝讳坚姓杨氏汉关西太尉震八世孙也以大定
元年庚子二月受周禅即位改元开皇开皇二十
年改仁寿仁寿四年炀帝即位遂改大业也大兴
善者在都城也于时佛法炽盛伽蓝接武名字相
参故以小大别之亦如庄严招提等皆有小大于
今亦然寺者释名曰嗣也谓治事者相嗣续于其
间故故天子有九寺焉后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
岁佛法初至有印土二僧摩腾法兰以白马负经
像届洛阳敕就鸿胪寺安置至十一年戊辰岁又
敕于壅门外别建寺宇仍以白马为名故今梵刹
皆称寺者本于此也北天竺者西域记云梵语天
竺此云月谓佛日既没贤圣继兴教法如月也又
云五天竺国总名印土周九万里三垂大海北背
雪山南狭北广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馀国或
有文云印土者此云日月良以日月有千名此其
605-A¶ 第 636a 页 X30-0636.png
一也以彼贤圣出兴开导群萌如月照临下土也
或云身毒贤豆等并梵音之异耳阇那笈多者一
句含两人开皇三宝录云一者阇那掘多此云至
德又云佛德也北天竺人二者达摩笈多此云法
密又云法藏南天竺人也内典录云达摩笈多阇
那掘多二法师于仁寿元年辛酉岁至大兴善寺
译添品法华是也后所翻者望秦前译故称后翻
此二法师所译之经总目与秦无异但于别文添
削移改有所不同耳故世称为添品法华也内典
音疏云此部虽添徒烦杂糅智者须知其所添者
谓于秦晋二经添合移改其文有六一于秦晋经
本添普门品后偈颂二于秦译经中补日光喻全
文即药草品后者是三合达多品归宝塔品内四
移嘱累品于经终五回陀罗尼品向神力品后六
改还著于本人云彼即回转去然其嘱累一品不
合移在经终当依罗什翻宣深符经意矣。
△六示
文旨各异。】

「三经重沓文旨互陈。」

【三经重沓者初后三译稠叠可知更互指陈不同
如此。
△七显秦本独善。】

「时所宗尚皆弘秦本。」

【时所宗尚者人其共仰世之所宗雅契时机咸高
罗什。
△八结略指广。】

「自馀支品别偈不无其流具如序历故所非述。」
605-A¶ 第 636b 页 X30-0636.png

【自馀支品者章句分派其类实繁此固难陈备于
序历。
△二正宗分十四初明出兴开导。】

「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

【夫以语辞也灵岳鹫峰也然佛生迦维卫今言灵
岳者何耶此取今经开显如来出世本怀通畅之
意也不然将非山岳钟秀诞生圣贤顺俗而为语
耶诗曰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拟其类也降灵乃垂
迹之谓矣详夫如来之降灵者按古今论衡云姬
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井泛
溢山川宫殿震动常星不现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王问群臣有太史苏由奏曰此乃西方有大圣人
生焉却后千年教法当流此土王令镌石埋诸南
郊志之瑞应经云摩耶夫人胎月将满思游岚毗
尼园到巳即举右手攀无忧树枝从右胁而诞生
太子于时天帝释以天妙衣裹手而盛接之天人
持金柄伞以盖之诸天散香华龙神鼓音乐十方
大地皆悉震动经有三十二瑞应文多不录或有
文云姬周之世乃以建子之月为正所言四月即
今之二月也然如来诞应其来既久至若前代贤
哲例皆承用于今难议改革也若据至人本非生
灭其于降应又何妨二四耶应知如来久离生死
今于大悲心中现斯影事耳何则无相经云若言
如来实生王宫乃至八相成道则为谤佛以是而
知可能彰灼耶非大圣者矧以群盲长寝幼稚无
605-A¶ 第 636c 页 X30-0636.png
知不有圣慈谁当开导。
△二指化被藉缘。】

「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

【适化所及者当知应由机感教藉缘兴自非今昔
之因何成父子之义适者悦也所谓乘适机情敷
此教化耳。
△三显机差。】

「所以仙苑告成机分小大之别。」

【仙苑告成者仙苑亦名鹿苑仙苑者上古有仙人
居此鹿苑如来因中于兹为鹿王当知此是转法
轮处即非告成之场也且告成者成道也何则准
西域记云在摩竭提国尼连河西南十里有树名
菩提下有金刚宝台如来于此而成道也所以俱
舍论云此座下连金轮故以名焉三世如来皆于
此上而成正觉又本行集经云菩萨将至彼处色
界诸天先以天缯幡盖悬于树上以为标识将今
诸文照知益见告成之明也机分小大者然小大
之异非适今也一从如来自知足天降神母胎便
有大见乘栴檀楼阁小睹贯白日精及乘白象者
矣问向来既不许仙苑为告成之场于今若为异
哉答且如来成道既在菩提树下梵语菩提此云
道应言道树告成为嘉耳夫如是则非唯雅契化
仪抑亦深符文旨也当知我佛十九踰城五载游
历六年苦行至于三十以二月八日明星出时于
菩提树下而成正觉。
△四云教异。】

「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
605-A¶ 第 637a 页 X30-0637.png

【金河者梵云㕧(许梨)剌拿代底或讹略云跋提此云
有金河是产阎浮檀金处水之净者莫此若也故
佛于此入灭梁朝宗法师云如来于此入灭者不
无其意且河流奔注喻生死之遄速金沙不动譬
佛性之常存又如来因中于此六舍转轮王身命
故今来此报地恩也顾命者如来末后于一日夜
演大涅槃说三种权扶一圆实以赎众生慧命可
谓如来以此教法顾命弟子使之传宣将益后世
令不断绝耳道殊者良由机分小大遂致道殊半
满也涅槃经云半字是烦恼言说之本不了义也
满字是善法言说之本即了义也天台云半字即
小乘九部满字大乘十二部也当知法体常一机
自参差妍丑自形鉴非美恶。
△五推过在机。】

「岂非教被乘时无足覈其高会。」

【岂非者犹言岂不是也教被者如来乘机而演法
乘时者众生随类而得解无足未堪也覈谓研穷
开阐也高会盖指今经之座席也超八教外越四
时表岂不高哉矧高会之未阐者由机宜之未堪
也杲日丽天如盲者何文虽不显意实该含推过
在机信不诬矣。
△六言退席当益。】

「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俦。」

【然退席之流益在涅槃之会恐谤法而堕苦故佛
力以冥驱免坠大坑使闻略说矧一真而未證僣
四果以虚阶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住唯损矣
605-A¶ 第 637b 页 X30-0637.png
退则佳焉为进犹言策发也显益在当弥须密进
俦者斑辈之谓也。
△七语记本宿缘。】

「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

【五百授记者然五百声闻得下周记莂如来昔为
王子覆讲时在大通演佛慧之真乘作诸子之圆
种中间弃本每用小以提持今日得闻故挹流而
源远可谓隐崇高之本示卑近之迹巳益物也。

八陈今经由藉。】

「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

【所以现瑞者当知眉光普照东土八千四华动而
香风飘六瑞彰而群机骇弥勒因兹而疑念文殊
由是以疏通引昔灯明如来證今释迦调御彼定
起而宣明妙法此现瑞而必阐莲经且陈请而本
于决疑况问答而由于现瑞开发请者良在兹也。

△九述如来开显。】

「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

【出定扬德者如来从三昧安详而起叹二智权实
之门唯佛能知馀乘莫测鹙子殷勤而弗巳能仁
詶请以宣扬开示悟入之玄谈于兹顿显教行人
理之妙义向此克彰譬夫杲日行空无幽不烛喻
彼昙华挺秀有睹咸欣三世如来十方调御所以
出兴于五浊莫不为此大因缘。
△十举四喻以證
一乘。】

「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
605-A¶ 第 637c 页 X30-0637.png
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唯远。」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又一真非实以为实故云朽
宅化城珠留衣内喻宿种以常存凿井求泉譬因
经而获悟犹藉指而见月若动树以训风厥意在
兹所以云也盖大圣善权之力亦群机宿植之功
然彼系珠一喻乃是下周五百声闻得记领解述
昔大通尝闻覆讲纳种在性由迷不觉如衣内珠
今蒙指陈获珠贸易以至大富也而此喻者若以
台宗性类言之当乎类种也问既是修德类种今
序那将系珠而譬理性耶答恐未然也何则应云
系珠明宿种之常在乃始为工且理性之为语者
凡圣同源生佛体等何所不至又岂烦喻于系珠
耶师于吾门实为龙象阐毗尼之宗旨架定慧之
津梁盖先佛之蓍龟乃后昆之模范此序之兴自
唐及宋凡数百年历代宗匠初无训解不敢移易
者盖师严道尊也愚愧不才辄形润注科解多见
不知量也然在理或当其佛法不附人情尚觊无
以彼我二其心也。
△十一叹二心而益四众。】

「自非大哀嚝济拔滞溺之沈流一极悲心拯昏迷之
失性。」

【自非大哀等者视劳生如巳子故号大哀观法界
以为机方称一极迷疑失性颠倒庸昏向外驰求
漂流诸国至人方便托宿钜慈大士哀矜假道悲
悯不拔而拔拔三惑之深愆非提而提提二死之
605-A¶ 第 638a 页 X30-0638.png
沦溺哀即慈耳此盖如来四等之心随举其二也
当知诸佛菩萨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大智故不
宿生死于是从本垂迹隐实扬权。
△十二明此经
弘盛。】

「自汉至唐六百馀载总历群籍四千馀轴受持盛者
无出此经。」

【自汉至唐者古今论衡云后汉孝明皇帝永平二
年夜梦金人身长丈馀飞至殿庭周旋往返光明
炳耀帝问群臣有傅毅奏曰臣闻西方有大圣人
号曰佛陛下所梦将非是也博土王遵复奏臣览
周书异记云昔太史苏由奏昭王曰西方有圣人
出千年之后教法当来今陛下所梦即其事也时
明帝纳王遵奏寻遣中郎蔡歆博士王遵等并一
十八人同往西域将迎教法至月氏国遇摩腾法
兰二梵僧赍白氎𦘕释迦像并四十二章经以白
马负至洛阳盖此土有三宝之始即后汉永平十
年丁卯岁也文所云者本于此也自汉及唐相望
弥远其六百载信不疑矣总历群籍者遍览众典
也四千馀轴者南山据现在而为语南山灭后梵
僧迭至贝多益增故今藏乘则曰五千馀卷也受
持盛者然众典虽多其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则
此经弥为盛矣。
△十三显机教冥符。】

「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

【将非机教相扣者应知三周得记之徒悉是大通
605-A¶ 第 638b 页 X30-0638.png
结缘之众义犹父子天性相关机教冥符事同啐
喙遗尘即馀芳也。
△十四示持者敬信。】

「闻而深敬俱威王之馀绩。」

【闻而深敬者闻妙不怖闻法不疑谛信如来第一
之说威音出世亦说此经而我释迦昔在于彼修
菩萨行号常不轻与众结缘世世逢值时时调熟
今经本门增道损生法身大士皆其裔也故云馀
绩绩耳者功勋也。
△三流通二初述制序元由。】

「辄于经首序而综之。」

【辄擅也逊辞序而综之者譬夫一机之材经纬森
列苟非其综则莫能贯摄其头绪又综之为言总
也总七轴之大旨为此序之一文。
△次建愿弘
通。】

「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
玄猷弘赞莫穷永贻诸后示尔。」

【庶得早净六根者愿六根而洁白觊四德以圆明
闻经亲仰于灵峰證圣躬期于乐国向尘尘之内
刹刹之中均与含生同成佛慧。】


【△次释经文三初解总题。】

「妙法莲华经」

【今经分文与夫昔教大旨佥异也何则皆由法华
部当开显明乎本迹两门化缘之殊所以有总别
两种三段也然彼三段既有两种之异遂致今古
605-A¶ 第 638c 页 X30-0638.png
诸师用舍不一或有弃别而从总或有非总而存
别者其故何哉诚由疏记分文之旨渊奥演说之
流矛盾今此分文则双存总别夫如是则妙契五
时一化之源深符本迹二门之异若其根源考本
会异融非委在别文非此可述惟吾祖天台凡释
一经则先以五重玄义申解首题明乎大旨次用
三段分文节经起尽使总别不滥俾文旨焕然言
五重玄义者谓名体宗用教相等也良以因名诠
体由体会宗依宗有用仍须教相区以别之令小
大有归致粗妙无爽斯经也则以法喻为名实相
为体一乘因果为宗断疑生信为用(迹门断权疑生实信本门
断近疑生远信)醍醐为教相耳。
○夫题标妙法寇绝五时
奇喻莲华超过一代盖如来出世之本乃含生复
性之源若也考本提宗尚非思虑可及岂应言辨
能宣但群生盲冥昧斯秘藏于是圣人因物以启
性假喻以明真不获巳而强言故曰妙法莲华也
然其妙法云何乃是三千界如权实之法也应知
圆诠无碍言像莫穷至赜以体神至微以尽性语
其远则溢乎太虚而不可挹言其近则在眉睫而
不可窥迷之则散入天人修罗地狱鬼畜之都怒
淫方炽悟之则复彼明静无为真空圆觉之智定
慧弥增周流十虚统括三际所以天台向九旬而
敷演南岳约三法以披明无得而尚者其唯妙法
欤莲华者盖圣人不得巳而与物作譬也况意虽
605-A¶ 第 639a 页 X30-0639.png
多不出本迹两门施开废三于是举实事以示秘
要设大车以破馀乘提宿种以示衣珠假尘点以
明极寿馀不足喻唯莲可方如斯等义具玄文而
广演备签记以详明今此略述大猷不暇曲折论
辨粗申经旨匪涉教章经者梵语修多罗义翻契
经契谓表诠义理符合物机佛地论云能贯能摄
故名为经良由以佛圣教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
化生故。】
【△二明译人。】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姚秦者即后秦姚氏也三藏者经律论也法师者
传译弘通人也鸠摩罗什者翻名释义委如前序
什祖名达多本天竺人家世相国颖迈不群什父
号鸠摩罗琰明敏英特不嗣相位弃荣出家于是
东涉葱岭时龟兹王闻甚敬之彼王有妹年整二
十文才逸瞻因以妻之遂生什与弗沙提婆什自
七岁出家日诵三万二千言九岁同母至罽宾国
彼有法师号磐头达多者三藏九部悉皆洞晓从
旦至中手写千偈从中至暮口诵千偈什遂依师
之至年十二又同母至月氏北山彼有罗汉一见
乃云当勤守护此小沙弥风韵不凡伊厥后能守
禁戒将大弘佛法或若破毁秪是才明法师耳什
公之母体道悟明位證三果寻往天竺临行且语
什曰方等深经汝必大阐震旦化行自惟少益耳
什言若使大化流传虽泥犁苦将亦何憾于是还
605-A¶ 第 639b 页 X30-0639.png
彼龟兹悟大乘法要其磐头达多者反师于什于
时前秦符坚僭号关中以建元十三年正月太史
奏曰有异星现于外国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
中原矣坚曰朕闻西域有罗什将非是耶寻遣骁
骑将军吕光等统兵七万西征龟兹临进发日饯
光于建章宫谓光曰夫帝王者应天而治子育苍
生为本也岂贪土地而兴征代哉正以怀其道德
之人耳朕闻有罗什深解佛乘矧贤哲者国之大
宝也若尅龟兹当驰驿送之俾速副朕怀尔后果
尅因得罗什及吕光还至凉州而符坚巳为姚苌
所害光遂僣号关外光死其子袭位至于吕隆前
后巳经一十八年后苌卒其子兴立弘始三年春
有连理枝生于庙庭逍遥园中有葱数畦悉变为
茞瑞异既作秦主遂西伐吕隆方迎什师入关以
其年十二月至长安译诸经论秦主敕僧[(丰*力)/石]等八
百沙门咨受什旨续于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二
十日入寂垂终之际且誓曰若平时翻宣无误俾
火后舌不焦黑至阇维竟其舌果作红莲华色存
于灰中然什公證位居于三贤译经首从七佛其
来尚矣至若秦女别室之事大似如幻法门其泛
泛者安可以脞脞而议之哉奉诏者上命也译者
易也谓变易梵音用成华言也周礼有象胥传言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三消别文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初文
605-A¶ 第 639c 页 X30-0639.png
又二初品目。】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序者庠序也又序者次序也以如是等五事次第
冠于经首也又序者由序也此如下文放光现瑞
以作发起之端耳又序者叙述也此如下文问答
释疑述古證今以作正宗弄引也由兹多义故称
序耳品者中阿含云跋渠翻为品谓义类相从聚
在一段所以云也。
△二经文二初通序二别序初
文又五初所闻法体。】

「如是。」

【如是者举所闻法体也亦是指法之辞当知三世
佛经其初皆安如是所以诸佛道同不与世诤亦
是对破外道阿欧二字不如不是亦是信顺之辞
如云信则所闻之理会顺则师资之道成应知今
经如是与昔教不同何则记云若非超八之如是
安为今经之所闻此其谓也窃惟吾祖天台凡释
一文莫不皆用因缘约教本迹观心之四意且观
心释者盖佛祖慈悲之至也意令行人于句句之
内文文之中反照自心免数他宝此意最切贤者
须知傥能谛了自信不疑是则言言见谛字字明
宗下不屈于巳灵上无辜于佛祖今则阐彼机要
之义以通幽邃之文用助思修共期佛慧推功先
圣岂愚敢私自下诸文准此可知。
△二能持之人。】

「我闻。」
605-A¶ 第 640a 页 X30-0640.png

【我闻者即阿难自称也或云闻如是者盖经本不
同前后互举大论云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作意
欲闻即闻问应言耳闻那云我闻答我是耳主举
我摄众缘然我有三种谓见慢名字也阿难于结
集时巳是无学则见慢俱尽随世流布而称我也。

△三闻持和合。】

「一时。」

【一时者肇法师云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也天台云
机应合一之时也应云如是妙法一乘之教我于
某年日月与某大众从佛所闻今不言者以诸国
王制时节不同如彼土明于三际此方有于四时
两土尚尔四夷可知既难准定但言一时。
△四闻
持之所。】

「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佛者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谓究竟觉了诸法唯只
是心如此觉了之人乃名为佛又觉有三义谓自
他圆满所以异彼外道二乘菩萨等也天台云佛
名觉者知者于道场树下知觉世间出世间总相
别相觉世即苦集觉出世即道灭亦能觉他身长
丈六寿八十老比丘像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正习
俱尽者即三藏佛自觉觉他带比丘像现尊特身
树下一念相应断馀残习者即通佛自觉觉他单
现尊特相坐莲华台受佛职者即别佛自觉觉他
隐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议如虚空相者即圆佛自
605-A¶ 第 640b 页 X30-0640.png
觉觉他故经云我见如来丈六之身或见小身大
身或见坐莲华台为百千释迦说心地法门或见
身同虚空遍于法界无有差别即此义也愚窃思
之今经教主与昔藏通别佛不可类同问且天台
既释今经教主只应单论最后圆佛自觉觉他于
义即足何用备举四教果佛将非太繁乎答须知
今经部当开显故须对昔判今显其尊胜也应知
非下无以显其高非劣无以辨其胜若据至人之
体本无胜劣之殊应彼群机尚示小大之状譬夫
宝鉴当台妍丑自彰非鉴之过须知佛身本一赴
缘故二所以在昔离三于今即一不可弃三而觅
一须知即一而是三昔之三者若展拳而为指今
之一者似敛指以为拳体用虽殊其实一也应知
一处恒三三处常一非一非三即三即一所以记
云法华巳前三佛离明隔偏小故来至此经从劣
辨胜即三而一此其證也须知天台所云隐前三
相唯示不可思议如虚空相者此明教主既是圆
佛良以圆融自在譬彼虚空初无障碍而周遍一
切盖从所表称虚空相当知如空包纳无所不含
相相炳然无所不在盖随机现应耳不可谓之空
然无有而为佛也何则记云若隐前三相从胜而
说非谓太虚名为圆佛此明据也当知今经既曰
微妙一乘之法若今教主定是尊崇最胜之身住
者佛为能住王城为所住王舍城者梵语罗阅祇
605-A¶ 第 640c 页 X30-0640.png
伽罗罗阅祇此云王舍也伽罗此云城又云彼土
百姓在五山中七过作舍七度被烧百姓议云由
我福薄数致煨烬王有福力其舍不烧自今巳后
皆排我屋为王舍从是免烧故称王舍西域记云
其王舍城崇山四周以为外郭东西长南北狭广
一百五十里子城三十里宫城北门是调达放醉
象处东北是身子逢马胜得初果处又东北十四
五里至鹫峰山是说法华经处记云如来本住王
三昧三德之城迹居忍土之王城耳耆阇崛山者
此翻灵鹫亦云鹫头又云狼迹言灵鹫者其义有
三一者山峰之形似其鹫鸟二者山南有尸陀林
鹫食尸竟栖止其上故时人呼为鹫山三者前佛
后佛皆居此山若佛灭后罗汉住罗汉灭后支佛
住无支佛则鬼神住既是圣灵所居总有三事因
呼为灵鹫山增一阿含三十一云佛在鹫峰告诸
比丘此山久远同名灵鹫更有别名汝等知否亦
名广普山负重山仙人窟山恒有罗汉菩萨得道
及神通诸仙所居又有五百辟支佛住如来欲下
先令净居天人来此告敕令此土净却后二年佛
现此间支佛闻巳烧身入灭何则世无二佛国无
二王一佛境界无二尊号天台问云劫火洞然天
地廓清云何前佛今佛皆居此山答后劫既立本
相还现得神通人知其昔名以名今耳然观天台
之意盖是顺世因缘俯同俗事之谓以理而言未
605-A¶ 第 641a 页 X30-0641.png
必一向何则像法决疑经云一切大众所见不同
或是婆罗林悉是土沙草木石壁或见此林纯是
七宝清净庄严或见此林是三世诸佛所游行处
或见此林即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真实法体又
下文云众生见烧尽我此土安稳此之谓也中者
以灵鹫居五山之中馀四山者一天主穴二七叶
穴三蛇神穴四独力山然前佛后佛皆居五山之
中者何耶天台云佛好中道所以升中天中日降
中国中夜灭皆表中道今处山中说中道也。
△五
闻持之伴二初列众二总结初文又三初声闻众
二初比丘众二初多知识六初举类。】

「与大比丘众。」

【与即共也皆是大比丘气类譬群方贵贱各有班
辈今诸比丘皆众所知识高誉大德耳大者释论
明大者大亦言多亦言胜以其器量尊重为诸天
王等大人之所敬故言大升出九十五种外道故
言胜遍知内外经书故言多又数至一万二千人
故言多疏云有大道大用大知故言大道胜用胜
知胜故言胜道多用多知多故言多又大者为诸
大菩萨所敬故也多者法界不可量法悉能知也
胜者胜诸菩萨也此约圆教释耳比丘者肇师云
秦言净命乞食破烦恼净持戒怖魔等乃天竺之
一名而含此四义秦无以翻故存本称什师云始
出妻子家应以乞食自资清净活命终出三界家
605-A¶ 第 641b 页 X30-0641.png
必须破烦恼持戒自守具此二义故天魔怖其出
境也释论云怖魔破恶乞士者良以魔乐生死其
既出家复化馀人俱离三界乖于魔意魔用力制
翻被五系但愁忌而巳故名怖魔又出家人必破
身口七支之恶故言破恶然在家四种如法一仕
二农三工四商用养身命其出家人佛不许此唯
乞自资身安道存福利檀越三义相成故名比丘
义众者梵语僧伽此翻和合众一人不名和合众
四人巳上乃名和合事和无别众法和无别理也。

△次示数。】

「万二千人俱。」

【万二千人者本是一万二千菩萨迹为万二千声
闻也记问云凡诸列众及得道者何故其数必全
无缺耶答大论释大数五千分中云若过若减皆
存大数所以今文万二千者亦是存其大数也。

三显位。】

「皆是阿罗汉。」

【皆是阿罗汉者阿[台-台+犮]经云应真瑞应经云真人悉
是约无生义释也或言无翻名含三义一者无明
糠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名不生也二者
九十八使烦恼惑尽名杀贼也三者具智断两德
堪为人天福田名应供也此藏通意耳若别圆释
者义则不然非但杀贼亦杀不贼非但无生无生
亦无非但应供亦能供应此叹别圆地住功德也
605-A¶ 第 641c 页 X30-0641.png
又观解者从假入空观亦有三义乃至中道观杀
无明贼不生二乘心能供养此人如供养世尊也
方等云供养及文殊不如施行方等者一食充躯
下文云毁赞佛之罪福轻毁赞持经之罪福重也
良以佛无食想久离八风不为损益施持经者全
肉身续报命生法身增慧命故有益也若毁之则
忧恼退悔乖其胜利必招大损也。
△四叹德。】

「诸漏巳尽无复烦恼逮得巳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诸漏巳尽无复烦恼者叹上杀贼也漏者三漏也
成论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痴人造业开诸漏门毗
昙云漏落生死然论律语异而同明漏义良由贼
诳失于理宝贫穷孤露造诸恶业致生死苦亡法
身失慧命丧重宝皆是贼义烦恼者即九十八使
流扼缠盖等偪恼行人耳然其烦恼是能润漏业
是所润能所既尽正是杀贼逮得巳利者叹应供
也然三界因果皆名为他智断功德皆名巳利巳
利具足故成应供尽诸有结者此是叹不生也诸
有即二十五有生处也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也因
尽果亡此叹不生明矣心得自在者定具足故名
心自在慧具足名慧自在慧自在未必心自在心
自在必慧自在也。
△五列名。】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
迦叶那提迦叶。」

【其名曰者指證之辞也然诸尊者皆备众行而隐
605-A¶ 第 642a 页 X30-0642.png
其圆能各从一德标名者引物偏好也增一阿含
云憍陈如比丘皆共上座有德大人相随舍利弗
共智慧深利者相随目犍连共神通大力者相随
皆掌一法引诸偏好天台云若欲消名须识其行
从德立号无往不通憍陈如姓也此云火器本是
婆罗门种其先事火从此名族火有烧照二义照
则闇不生烧则物不生此以不生为姓也阿若名
也此翻巳知或言无知者非谓无所知乃是知无
耳若依二谛即是知真以无生智为名也增一云
我佛法中宽仁博识初受法味者拘邻如比丘第
一故以阿若为名因果经云昔于饥世佛为赤目
大鱼闭气不喘示为死相时有木工五人先用斧
斫取肉食之佛即誓言于当来世先度此等与其
无生又迦叶佛时九人学道五人未得誓于释迦
法中最先开悟本愿所牵前得无生故名阿若夫
巨夜长寝无人能觉日光未出明星前现陈如得
道譬彼明星在众明之始一切人之智明无前陈
如昔者如来初转法轮先度陈如佛凡三问汝知
法否陈如三答俱云巳知于是地神唱空神传乃
至梵世咸称巳知陈如比丘初见佛道初闻法鼓
初服道香初尝甘露初入法流初證真谛于阎浮
提最初得道当知一切人天支佛罗汉无能前者
十二游经云佛成道第一年度五人第二年度三
迦叶第五年度身子目连故知阿若在初明矣摩
605-A¶ 第 642b 页 X30-0642.png
诃迦叶者此翻大龟氏以其祖感灵龟负仙图而
应从德名族故言龟氏真谛三藏翻光波或饮光
以其祖学仙身光照耀又迦叶身光亦能映物也
其家大富增一云罗阅祇大富长者名迦毗罗妇
名檀那子名毕钵罗妇名婆陀其家胜瓶沙王千
倍十六大国无以为邻付法藏云毗婆尸佛灭后
彼有塔像金色缺坏时有贫女丐得金珠倩匠为
薄金师欢喜治莹佛毕立誓愿为夫妇从是巳来
九十一劫人中天上身恒金色心恒受乐最后托
摩竭提国尼拘律陀婆罗门家其家大富有六十
库金粟一库容三百四十斛库即仓也复次迦叶
有三十相光明照耀满一由旬缺二相者应是无
白毫肉髻也故诸天请结集时赞言耆年欲恚慢
巳除其形譬若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目明清
净如莲华然佛弟子中名迦叶者既多故标大以
别之馀如十力三迦叶也又云于跋耆聚落初从
佛闻增上戒定慧即得无漏受乞食法行十二头
陀逾老不舍头陀既久须发长衣服敝来诣佛所
诸比丘起慢佛分座命迦叶同坐迦叶不肯佛言
吾有四禅禅定息心静虑从始至终无有耗损迦
叶亦然吾有大慈仁覆一切汝亦如此体性亦慈
吾有大悲济度众生汝亦如是吾有四神三昧谓
一无形二无量意三清净积四不退转汝亦如是
吾有六通汝亦如是吾有四定一禅二智三慧四
605-A¶ 第 642c 页 X30-0642.png
戒汝亦如是所以如来灭后法付迦叶能为一切
而作依止犹如如来何则若有头陀苦行人佛法
则存脱无其人佛法则灭迦叶能荷负佛法令得
久住至未来时付法授衣竟然后入灭增一云我
佛法中行十头陀苦行者大迦叶第一优楼等三
尊者同名迦叶迦叶之义巳如前释优楼频螺者
亦云优楼毗此翻木瓜林那提此云河亦云江伽
耶亦云竭夷亦云象此翻城家在王舍城南七由
旬昔于毗婆尸佛时共树刹柱缘是为兄弟兄为
瓶沙王师而有五百弟子两弟各有二百五十人
以行兄法木瓜林者众经音义云在此林下修道
因得其名次二翻江城者父母祷此神而得子即
事火外道耳昔者佛欲化之乃往彼所寓宿迦叶
辞无馆舍佛指龙堂可就此处彼遽答言龙性暴
恶恐害仁者佛言无畏即摄衣入坐至夜龙归见
佛遂怒放火烧佛佛入火光三昧境宇洞然龙窜
无所唯见钵清净乃跃入其中迦叶是夕见火炽
然谓其徒曰彼沙门者必被害矣至旦佛擎钵出
示彼迦叶迦叶见巳心亦稍伏佛仍作种种神变
然其邪执尚犹未愈乃云瞿昙虽神不如我道真
佛即语云汝非罗汉亦不得道于是开悟师徒皆
伏寻与其徒依佛请法俱时出家所有祭火器悉
掷于水中伽耶那提居邻其下忽睹祭器浮于中
流乃往审省见兄巳作沙门询其所以兄为说法
605-A¶ 第 643a 页 X30-0643.png
因与其徒同归于佛增一云优留毗者能将护四
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最为第一那提比丘心意
寂然降伏诸结其于精进最为第一伽耶比丘观
了诸法都无所著善能教化最为第一。】

「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㝹楼驮劫宾那。」

【舍利弗具云舍利弗罗此翻珠子又云身子珠子
者以其母于女人中最为明敏其聪慧之相在于
目珠今舍利是珠之所生又身子者亦由彼母形
貌姝媚故时人以子显母为作此号姓拘栗陀婆
罗门种其父名优波提舍学通外典头戴火冠铁
鍱其腹独步王城击鼓论议人无敌者彼之舅氏
名拘絺罗亦善论议每与身子之母勍敌口辩以
决胜负居常所论姊恒不如及怀身子日遂增胜
拘絺罗者默自念言此非姊之力也其所怀者必
是智人寄辨母口在胎尚尔况出胎耶于是委喻
家业更广游学不暇剪爪时人呼为长爪梵志增
一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者舍利弗第
一昔者王舍年丰王与臣庶设大会置三高座王
太子论师广集论议身子尔时年始八岁至彼会
所问所设座人具答之身子即越众登座群儒皆
耻不𠃔论议且与同辈曰胜比小儿无足显誉脱
或不如屈辱大矣皆遣侍者传语问之身子一一
答辨无敢当者王及臣民称庆无极各相谓言国
将太平智人出现暨年十六究尽典籍无事不闲
605-A¶ 第 643b 页 X30-0643.png
博览古今演畅幽奥十六大国论议无双五天竺
土最为第一于后一时偶在道上见马胜比丘威
仪庠序遂问之曰汝师谁耶答言瞿昙又问师说
何法答云诸法从缘生是故说因缘是法缘及尽
我师如是说身子一闻即得初果来至佛所七日
之间遍达佛法佛说一句身子以此一句于七日
夜作师子吼更能出异句味使无穷尽况佛多说
身子智辨若为可尽大目犍连姓也翻赞诵文殊
问经翻莱茯根真谛云勿伽罗此翻胡豆古有仙
人嗜此二物因以名族释论云吉占师子父也名
拘律陀拘律陀树名耳父母祷树神得子因以名
焉因果经呼为大目连罗夜那同名者多故举大
以别之释论云舍利弗为才明者见贵目连为豪
爽者取重智艺相比德行互同又称为左面弟子
昔者外道师徒五百用咒移山经一月日其山巳
动目连念言此山若移多所损害即于山顶虚空
之中结加趺坐山还不动外道相谓我咒山动计
日必移云何安固还若于初必是沙门使之然耳
自知力弱归心佛道令无量人正法出家又难陀
跋难陀二龙居须弥边海佛常飞空上忉利天为
母说法彼龙瞋恨作是念言云何秃人从我上过
后时佛欲上天其龙吐黑云闇雾隐翳三光诸比
丘咸欲降之佛不听许目连云我能降之佛言汝
当云何目连答言先以大身恐怖次用小身钻齧
605-A¶ 第 643c 页 X30-0643.png
然后以常身降之佛言善哉如汝堪任彼龙以身
绕须弥山七匝尾挑海水头枕山顶目连于是倍
现其身绕山十四匝尾出海外头枕梵宫是龙瞋
盛雨金刚沙目连变沙为宝华轻软可爱龙瞋不
巳目连化为细身入龙身内眼入耳出耳入鼻出
钻齧其身即受苦痛其心乃伏目连摄巨细身示
沙门像将是二龙来至佛所又帝释与修罗战胜
造得胜堂七宝楼观庄严奇特梁柱支节皆容一
綖不令相著而能相持天福之妙力能如此目连
飞往帝释将彼看堂而诸天女羞见目连悉隐不
出目连念帝释著乐不修道本即变神通烧得胜
堂赫然崩坏仍为帝释广说无常帝释欢喜堂复
依然无烟灰色增一云我弟子中神通轻举飞到
十方者大目犍连第一摩诃迦旃延此云扇绳亦
名柯罗柯罗此翻思胜言扇绳者尊者以其生时
父巳去世此儿碍母不得再嫁如扇系绳不得相
离言思胜者思是慧数论议功强得思胜名长阿
含云有外道执其断见谓无他世凡有十番问答
彼外道言无有他世答言今之日月为天为人为
此世为他世若无他世则无明日又问我见人死
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知无他世答如罪人被驻
宁得归否又问若生天何故不归故知无他世答
如人堕厕得出肯更入厕否又天上一日当此百
年生彼三五日未遑归心设有归者而汝巳化宁
605-A¶ 第 644a 页 X30-0644.png
得知之又问我镬煮罪人密盖其上伺之不见神
出故知无他世答汝昼眠时傍人在边见汝神出
不又问我剥死人皮脔肉碎骨求神不得故知无
他世答如小儿折薪寸寸分裂求火宁得不又问
我秤死人最重若彼神去应轻若无神去则无他
世答如火与铁合铁则轻铁失火则重人生有神
人则轻死失神则重又问我见临死人反转求神
不得故知无他世答如人反转求于贝声宁得声
耶又云汝虽种种破我我执此甚久而不能舍答
如人采稆初见麻取麻次舍麻取麻皮次舍麻皮
取缕次舍缕取布次舍布取绢次舍绢取银次舍
银取金舍劣取胜云何不能舍如是番番析破广
演诸义外道便伏而赞叹言前说日月而我巳解
欲闻智辨故番番执难善哉妙说难可思议增一
云善分别义敷演道教者迦旃延最为第一阿㝹
楼驮亦云阿那律亦阿泥卢豆皆梵音赊切耳此
翻无贫亦如意亦无獦名也言无贫者昔于饥世
因施辟支佛稗饮获九十一劫果报充足故名无
贫贤愚经云弗沙佛末法时世饥馑有支佛名利
吒行乞空钵无获有一贫人见而悲悼白言胜士
能受稗不即以所啖奉之食巳作十八变后更釆
稗有兔跳抱其背变为死人无伴与脱待闇还家
委地即成金人拔指随生用脚更出取之无尽恶
人恶王欲来夺之但见死尸而其所睹纯是金宝
605-A¶ 第 644b 页 X30-0644.png
九十一劫果报充足故号无贫言如意者其生巳
后家业丰溢日夜增益而其门下日日当有一万
二千人六千取债六千还直出家巳后随所至处
人见欢喜欲有所须如巳家无异应知阿那律者
是净饭王之侄儿斛饭王之次子世尊之堂弟阿
难之从兄罗云之叔非聊尔人也政若周公叹曰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其于天下非
贱人也而沐三握餐三吐礼贤尚尔况馀人乎增
一云我佛法中天眼彻视者阿那律比丘第一劫
宾那此翻房宿父母祷房星感子因是为名又云
房宿是比丘与佛共房宿获觐法身从兹立号中
阿含四十二云佛游摩竭提诣王舍城尔时世尊
至陶师家语陶师曰我欲寄宿汝见听否陶师答
云我无所违然而先来巳有比丘若彼听者欲住
随宜时彼比丘弗伽罗婆先巳在彼陶师屋中世
尊语曰我欲寄宿汝见听否比丘答云君可随意
我何敢违此陶师屋草座巳敷君欲住者自可随
意于时世尊于草座上敷尼师坛结加趺坐竟夜
寂然比丘亦尔于是世尊默自念言是比丘者甚
为奇特乃问之曰汝师谁耶对曰瞿昙无上觉者
是我之师又问之曰曾见师否答曰未曾复更问
曰若见师者为识否耶答曰设见不识我但闻彼
十号具足乃依出家世尊告曰我今为汝略说法
要汝当谛听比丘答言愿乐欲闻佛告比丘人有
605-A¶ 第 644c 页 X30-0644.png
六界聚六触处十八意行四住处六界聚者地水
火风空识等也因此六故有六触处谓眼触见色
乃至意触知法因此六故有十八意行谓眼见色
观色喜住观色忧住观色舍住乃至耳鼻舌身意
亦复如是以因此故有四住处谓真谛住处慧住
处施住处息住处以因此故说不放逸慧若有比
丘分别身界今我此身有内地界而受于生所谓
发毛爪齿及外地界皆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神
也如是观慧是名比丘不放逸慧如是乃至地水
火风空识内外一一观察说此法巳是比丘远尘
离垢即获圣果天台云是比丘善占星宿明识图
像从解得名增一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者劫宾
那第一。】

「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
难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
昔五百世曾常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馀报
未尽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呞昔为比丘因摘一
茎禾而数粒坠地后五百世作牛偿他今虽證圣
尚有馀习天台云人但观形不知有德若笑罗汉
即得罪也避人笑故常居天上天知有德所以不
笑又云佛昔在世尝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与五百
比丘皆啖马麦而憍梵波提独在天上尸利沙园
受天王供养此由过去有五百雁其中一雁常以
605-A¶ 第 645a 页 X30-0645.png
华果供养雁王其福所致今受天乐增一云乐居
天上不乐人间者牛迹比丘第一离婆多亦云离
越此翻星宿或室宿或假和合文殊问经称为常
作声父母从星辰乞子既其感获因星作名虽得
出家犹存本字假和合者有人引释论空亭中宿
见二鬼争尸之缘而为据也大论第十三云若人
远行独宿空亭夜中有鬼担一死尸来著其前复
有一鬼从后而来瞋骂前鬼云是我尸何以担来
前鬼复言本是我物二鬼各争前鬼语言可问此
人后鬼即问是谁尸耶谁担来此其人思惟此之
二鬼皆有大力实语虚语俱不免害我当实语答
之即便答言前鬼担来后鬼大瞋拔其手足出于
地上前鬼愧之取尸补之便著手臂及以足等举
身皆易于是二鬼共食所易活人之身各各拭口
分首而去其人思惟父母生身眼见食尽我今此
身尽是他肉为有身耶为无身耶天既明矣寻路
而去乃值众僧即便问云今我此身为有无耶众
僧答言汝身本来恒自无有四大和合而成之耳
因兹悟道获罗汉果又杂宝藏经云昔罽宾国有
离越罗汉在山坐禅有人失牛乃寻其迹至彼所
居尔时离越煮草欲染其草忽然变为牛肉所持
钵器变为牛头牛主见巳执诣王所王付狱中经
十二年恒为狱监饮马除粪离越弟子得罗汉者
寻师不见业缘将毕于后乃见在罽宾狱寻诣王
605-A¶ 第 645b 页 X30-0645.png
所具陈上事王即宣令赦彼出狱跃身在空作十
八变彼王见巳求哀悔过王复问云以何因缘而
有此事离越答言我于往昔亦曾失牛寻迹到山
见辟支佛独处坐禅即便诬谤经一日夜以是因
缘堕落三途馀业未消今成罗汉犹被诬谤增一
云坐禅入定心不倒乱离越第一毕陵迦婆蹉此
云馀习昔五百世为婆罗门习气犹高其恒河佛
昔为彼婢因过恒河水急难度乃咄曰小婢驻流
恒神为之两派神往诉佛佛令忏谢即便合手小
婢莫瞋大众笑之忏而更骂佛言本习如此实无
高心增一云树下苦坐不避风雨婆蹉第一薄拘
罗此翻善容或翻伟形以其色貌端正故言善容
寿年一百六十岁无病无夭有五不死报贤愚经
云昔舍卫国有长者子生一男儿时因众会诣大
江边母不坚固失儿落水儿有福德是故不死时
水有鱼吞此小儿儿在鱼腹又复不死时有一人
捕得此鱼剖鱼腹中见此小儿欢喜无量时二父
母闻此事巳遂往索之纷拿不巳诣于王所具陈
上事王告之曰卿二长者所认此儿不应偏也时
二长者各为娶妇安置田宅儿后厌俗即求出家
佛呼善来便成罗汉阿难白佛此何因缘佛言过
去毗婆佛时有一长者闻佛说法受三自归持不
杀戒以是因缘今受此报又付法藏经云薄拘罗
年幼见继母作饼从母索之其母恚故即便捉掷
605-A¶ 第 645c 页 X30-0645.png
又置鏊上鏊虽焦热不能烧害又掷釜中亦复不
害仍弃水里值鱼吞之而亦不死时人捕鱼刀劈
鱼腹亦乃无伤故薄拘罗有五不死分别功德论
云昔毗婆佛时有一长者禀性良谦请佛及僧九
十日中四时供养有一比丘来求乞药长者问云
何所苦患答言头痛长者思惟此必膈上有水仰
攻其头寻以诃梨勒果令彼服之病即除愈尔时
长者今薄拘罗是增一云寿命极长终不中夭常
乐閒居不处众中薄拘罗第一摩诃拘絺罗此云
大膝善于论议舍利弗舅氏居常论议每胜于姊
及姊怀胎论则不如知所怀者必是智人寄辩母
口在胎尚尔况出胎耶于是弃家学业往南天竺
读十八经时人笑之累世难通一生非觊彼则喟
然叹曰在家为姊所胜出路为他所轻誓读不休
无暇剪爪时人呼为长爪梵志学讫还家问甥何
在人云为佛弟子即大憍慢我甥八岁声震五天
彼沙门者有何道术诱我姊儿径往佛所思惟良
久不得一法入心即语佛言一切法不忍忍即安
义此言一切法我皆能破使不得安故言一切法
不忍佛问汝见是忍否此堕两负处也若我见忍
前巳一切不忍若我见不忍无以胜佛即便低头
得法眼净增一云得四辩才触难能答者拘絺罗
第一难陀此是放牛难陀也翻善欢喜亦云欣乐
大论云频婆娑罗王请佛及僧三月安居语放牛
605-A¶ 第 646a 页 X30-0646.png
人令近处住俾日日送乳酪终竟三月王甚感之
令其见佛彼与诸同辈议云我闻一切智人即净
饭王子彼生王宫颇知放牛事否乃入竹林端坐
问佛佛为说十一事因发心出家成无学果从本
为名故云放牛善欢喜者记云从初慕道为名欣
乐是善喜之别名。】

「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
罗。」

【孙陀罗难陀孙陀罗此云好爱亦云端正难陀种
姓如那律中说此因妇得名四月九日生短佛四
(佛一指阔四寸)容仪挺特与世殊异若入众中有不识
者谓言佛来何则以难陀是佛亲弟当知如来之
祖名师子颊王王有四子一净饭王二白饭王三
斛饭王四甘露饭王初净饭有二子一悉达二难
陀二白饭有二子一调达二阿难三斛饭有二子
一摩诃男二阿那律四甘露饭有二子一娑婆二
跋提佛本行经云调达四月七日生佛四月八日
生难陀四月九日生阿难四月十日生妇即孙陀
利貌极端正食息不相离佛与阿难途行乞食到
其门伊正共妇在高楼上饮食难陀即起迎佛妇
言须君还乃可共食难陀白佛转轮王种何得自
辱寻持佛钵取饭佛即还尼俱类园语阿难言令
难陀送食阿难宣旨彼即送来佛令剃头遂握拳
语剃者曰汝勿持刀临阎浮王顶佛逼莫止悉与
605-A¶ 第 646b 页 X30-0646.png
剃之明日佛与五百比丘应请求住守寺意欲逃
去佛令关房扫地关南北开扫此彼污复惧佛归
即逃走归去于路值佛屏身隐树树迥升空佛见
即唤将还问何故去即答昨与妇别待还乃食以
忆妇去耳佛令执衣角将游三十三天至欢喜园
中见诸釆女而有一处但见天女而无其夫彼乃
问佛佛令自问天女答云佛弟难陀坚持禁戒当
生此天为我夫也佛问难陀此处天女与孙陀利
若为优劣答云若以天女挍之其孙陀利大似瞎
弥猴耳佛即共还逝多林中难陀心慕生天弥加
精进常修善行佛告大众汝诸比丘不得与彼难
陀共住以至坐起语言等也彼自念言阿难是弟
必不相嫌即往共坐阿难遽起乃问之曰弟何弃
兄阿难告云仁者行别所以相违何则仁乐生天
我欲寂灭难陀闻巳心生忧恼佛又问云汝见捺
落迦否答曰未见复令执衣角将游地狱见诸狱
中俱有治人唯一狱空彼乃问佛佛令自问狱卒
答云佛弟难陀为生天故所以修行暂生天上当
堕此间受诸苦恼难陀忧惧涕泪交流佛为说法
因得开悟获證圣果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
翻满愿弥多罗翻慈尼女也父于满江祷梵天求
子正值江满又梦以七宝器盛满中宝入于母怀
母既怀子父愿获满故得此名弥多罗尼此云慈
行亦云知识外典四韦陀中有此一品其母诵之
605-A¶ 第 646c 页 X30-0646.png
以此为名尼是出家女通称那是西竺男总名既
是慈之所生故云慈子增一云我父名满我母名
慈诸梵行人呼我为满慈子又云善能广说分别
义理满愿子最为第一于后一时欲还本国利益
有情佛言彼国弊恶汝云何化答言我当修忍若
毁辱我我当自幸不得拳殴若拳殴时自幸不得
木杖若木杖时自幸不得刀刃若刀刃时自幸得
离五阴毒器佛言善哉汝可化度七车喻经云为
大智舍利弗之所称叹诸梵行人皆当萦衣顶戴
于汝若见汝者得大利益须菩提此云空生生时
家中库藏器皿一切皆空占者云吉因空而生名
曰空生也从依报瑞空以名正报依正俱吉故曰
空生常乐游止閒林石窟寂静之处所修行业以
空为本常入空定住无诤三昧喜说空法有所宣
辩皆分别空将护众生不令起碍嫌行即住嫌住
即行又云常行空行故云善也供养得报故云吉
也诸文之中称善吉者即此意也阿难此云欢喜
亦云无染昔净饭王冀太子为金轮霸其宗社忽
弃国捐荣忧恼殆绝魔来诳云汝子巳死王言阿
夷语既虚瑞相亦无验复有天来告云汝子成佛
王疑未决斯须信报昨夜天地大动太子成佛王
大欢喜白饭王复奏诞生太子举国欣欣因立嘉
名中阿含第七云阿难侍佛二十五年所闻八万
犍度(此云法聚)皆诵无遗亦不重问佛灭度后在师子
605-A¶ 第 647a 页 X30-0647.png
床迦叶与大众而赞叹曰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
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增一云知时明物所
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持阿难第一
罗睺罗此云覆障佛之嫡子昔太子求出家父王
不许既殷勤不巳王言若汝有子听汝出家太子
举手指其妃腹却后六年汝当生男在胎六年故
言覆障真谛三藏云罗睺本名修罗能手障日月
应云障月佛言我法如月此儿障我不即出家世
世障我我世世能舍故言覆障佛出家巳耶输有
娠诸释咸瞋何因有此欲治欲杀恶声盈路宝女
劬毗罗證之其谤少息因梵火坑发大誓愿若我
为非子母俱灭若真遗体天当为證遂抱子投坑
坑变为池莲华捧体王及国人始复不疑后佛还
国耶输令奉欢喜九年虽幼稚于大众中径持上
佛耶输以此息谤于是净饭欢喜虽失其父而获
其子孙为金轮吾亦何恨想其长大冀神宝至而
佛索出家父王不许耶输后时将上高楼目连飞
空而来取之佛度出家与舍利弗为弟子。
△六总
结。】

「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众所知识或言知秪是识或言闻名为知见形为
识亦可见形为知见心为识肇法师云大士处世
犹日月升天有目之徒孰不知识今谓解佛正见
曰知止人邪径曰识。
△二列少知识。】
605-A¶ 第 647b 页 X30-0647.png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言少知识此但举位明数而不叹德呼此为少耳
矧圣与凡绝交亦不分多少特以希高慕远偕以
多识而引之晦德隐名即以少识而导之随顺众
生故有多少不可睹迹而忘本也若三藏中十八
种学人九种无学通教五地皆名学六地名无学
又九地皆名学佛地为无学若别圆别约有功用
无功用具足未具足以明学无学也文具二意今
作一节释之。
△二比丘尼众二初波阇波提次耶
输陀罗(罗睺)。】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
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波阇波提此翻大爱道也亦云憍昙弥此翻众生
尼者是西国出家女之通名良以本住智度法门
迹为千佛之母卫养导师者也大爱道者中观广
博名大无缘慈力为爱中理虚通名道六千者数
也若表对观门观六根清净各具一千功德虽眼
有八百耳有千二百以多足少数满六千表本法
门亦是观行之意耳耶输陀者此云华色或云名
闻以子标母故云罗睺罗母也然而温良恭俭德
齐太子在家为菩萨之妻作天人之知识出家为
尼众之主而位居于无学岂是无名闻众耶十二
游经出三夫人一瞿夷二耶输三鹿野未曾有及
瑞应皆云罗睺是瞿夷之子涅槃与法华皆云是
605-A¶ 第 647c 页 X30-0647.png
耶输子于意云何此或彼经举大母此处举所生
释论明瞿毗陀是宝女不孕即是瞿夷此翻明女
故知定是耶输子也悲华云宝华佛所誓愿为妻
岂有博地为太子妻故知本住寂定微妙法喜迹
为佛妻。
△二菩萨众六初明类。】

「菩萨摩诃萨。」

【若具存应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什师嫌繁略去
提埵二字菩提此云道萨埵此云心摩诃云大此
诸人等皆求广博大道又能成熟众生即是大道
心之气类也。
△二示数。】

「八万人。」

【八万人者数也然馀经集众甚多此经何少或是
语其大数耳或譬王论密事岂可率土同谋若约
观心释者观一善心具十法界十界交互具百法
界千性相等十善即万法约八正道即八万法门
也。
△三显位。】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云正又三云等菩提云
觉不退转者约位行念以论不退也若详而释之
应历四教各各有三一一不同今释此经但论圆
教位行念也此如华严明初住得如来一身无量
身具三不退此是一实事即圆教之不退也然不
退转者意兼两向今为调文且从上释应以此句
贯通下文。
△四叹德。】
605-A¶ 第 648a 页 X30-0648.png

「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
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
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
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此十三句作横竖二意消文一竖约十地义便二
横约初住义便也不退转者成前即是明位起后
即是叹德以对初地初地名欢喜喜其不退堕二
边入于中道获三不退故知叹初欢喜地也皆得
陀罗尼者叹第二离垢地也此地名离达谓离遮
诸恶达持众善即是陀罗尼义也乐说辩才者叹
第三明地也良以内智既明外说则辩谓欲知智
在说则说有种种乐说最胜也转不退转法轮者
叹第四𦦨地也由燄能破闇又能焦炷转法轮者
则自害巳惑如焦炷也破他迷妄如除闇也供养
无数百千诸佛者此叹第五难胜地也此地得深
禅定用神通力难胜难及于一念顷遍至十方供
养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者此叹第六现前地
也由得深禅定故能供养诸佛福德所资种智种
智现前智是德本如植种于地耳常为诸佛之所
称叹者此叹第七远行地也此地二智方便出过
一切广修利益称会佛心也以慈修身者叹第八
不动地也正智不动不出三界以慈薰身应入五
道熏口为说法熏心为设方便正法华云具熏三
业即其意也善入佛慧者此叹第九善慧地也良
605-A¶ 第 648b 页 X30-0648.png
由深入实际妙彻本源故云佛慧通达大智者此
叹第十法云地也然其法身如虚空禅定如大云
智慧如大雨善入佛法名慧巧用佛法名智此盖
互举耳到于彼岸者叹十地内德也到三谛之彼
岸此是因中说果又到在不久名称普闻者叹十
地外德也由内德深广致令声名普闻内外相称
之意若开等觉位者以此二句拟之能度百千
众生者馀地度人或一界至九界不名能度十地
胜前故称能度然此诸地一一各具如上众多功
德今作出没释者为人情好异又竖义易解故也
次约横义叹者此直就初住一位说之馀位例然
所谓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出过二边革凡超圣
入于中道其心寂灭念念流入萨婆若海故言得
不退转也又初住遮离取相无知无明等障持达
般若解脱法身等德故言得陀罗尼也且十信似
解尚能以一妙音遍三千界何况初住真解口密
功德耶故言乐说辩才也初住能分身百世界作
佛论其实处无量无边以能作佛说法教化故言
能转不退法轮又初住得不思议神力遍能承事
法界诸佛故言供养百千诸佛也初住得实相本
所以能植众德也又初住开佛知见知见巳法与
诸佛同故言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又初住以无缘
慈普现色身遍应法界故言以慈修身又初住入
秘密藏故言善入佛慧又初住一心三智无能障
605-A¶ 第 648c 页 X30-0648.png
碍故云通达大智又初住事理分究竟故言到于
彼岸又初住圆德真实与名相称故言名称普闻
无量世界又初住能为十法界而作依止安立救
护故言能度百千众生又初住更有无量无边不
可思议种种功德略言十三句耳二住巳去乃至
等觉亦复如是故大品云初阿字门具四十一字
功德后荼亦具诸字功德中间亦尔字等语等功
德亦等。
△五列名。】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
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
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
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
萨导师菩萨。」

【大士大名或从法门或从行德本愿等虽是一名
备无量义今依经依观消十八菩萨之名文殊师
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无
行云满殊师利普超云濡首思益云虽说诸法而
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悲华云愿我行
菩萨道所化众生皆于十方先成正觉令我天眼
悉皆见之我之国土皆一生菩萨悉令从我劝发
道心我行菩萨道无有齐限宝藏佛言汝作功德
甚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字汝名文殊师利在北
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
在闻名灭四重罪为菩萨像影响释迦耳新译云
605-A¶ 第 649a 页 X30-0649.png
曼殊师利此翻妙吉祥西域记云是菩萨生时有
十种吉祥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池涌七珍
四神开伏藏五鸡生凤子六猪㝃龙豚七马产麒
麟八牛生白泽九仓变金粟十象具六牙由斯异
瑞故名吉祥观世音天竺云婆娄吉低税思益云
若众生见者即时必定得于菩提称名者得脱众
苦故名观音悲华云若有众生受苦称名念我者
为我天眼天耳所见所闻不得免苦不取正觉宝
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生大悲心今当字汝为观
世音得大势思益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
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悲华云愿我世界如
观世音等无有异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世界
故今字汝为大势至常精进大宝积云是菩萨为
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犹不受化无一念弃
舍故名常精进也不休息思益云恒河沙劫为一
日夜是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岁过百千万亿劫
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诸梵行修习功德
然后受记心不休息故名不休息记云不休息与
常精进义意略同欲辩别者无间趣入名为精进
长时无废名不休息今谓亦是自行化他之异耳
宝掌者普超云被上德铠乃至于佛无能沮败令
释大乘若于梦中不志二乘常以实心诸通慧心
为人讲宣于诸珍宝心无贪惜故名宝掌药王者
悲华云愿贤劫一千四佛初成道时我皆供养诸
605-A¶ 第 649b 页 X30-0649.png
佛入灭我皆起塔劫尽苦恼我皆救护刀兵疾
疫作大医王然后作佛宝藏佛言今当字汝为火
净药王在后作佛即楼至如来是记云火净从烧
身立名今文勇施至越三界此七菩萨疏称欠释
记云未检愚则辄规祖训粗释芳猷至若事迹未
详更俟后贤追补勇施者世间内财外财及出世
无上法财悉能遍施勇敢无怯亦无吝惜宝月者
三德分證尊贵如宝种智圆明清凉如月月光者
月有亏盈破暗之义以喻菩萨本盈迹亏耳或云
菩萨分證中道智光能破十界烦恼昏暗使之顿
明满月者由斯菩萨百福严备妙相圆明如月满
也大力者境智冥合拔苦与乐胜诸偏小也无量
力者本高迹下力大用深普救遍提也越三界者
妙悟千如洞遣百非超世出世故得此名跋陀婆
罗此云善守亦云贤守思益云若众生闻名者毕
定得三菩提故名善守记云此菩萨名出般舟亦
名贤护贤即善也善巧将护令其不退弥勒者此
云慈氏思益云若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名
以慈氏是菩萨现居知足内院当来出兴于堪忍
补释迦之处号弥勒世尊于华林园内龙华树下
而成正觉智论三十四云龙华初会度九十九亿
声闻第二会度九十六亿声闻第三会度九十三
亿声闻然此菩萨瑞异芳猷委如别释又悲华云
愿于刀火劫中拥护众生宝积者分證三德尊贵
605-A¶ 第 649c 页 X30-0649.png
如宝三德圆融微妙名积导师者思益云于堕邪
道众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报故名导师。

△六结。】

「如是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如是等者即总结之辞记云一代教中诸大菩萨
宿缘获记多在悲华第二卷中故彼经云有菩萨
名曰寂意而白佛言诸佛皆有净土如来何故取
此秽土佛言本愿故取我于过去恒河沙阿僧祇
劫有世界名删提岚劫名善持时有轮王名无诤
念主四天下王有千子有一大臣名曰宝海梵志
唯有一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常有诸天而来供
养因为作号名曰宝藏出家成道亦名宝藏说法
度人其数无量其王千子各各供养过三月巳欲
为授记先入三昧现十方佛土集诸菩萨先授宝
海十方世界众生宝海教化者一时成佛次授轮
王千子记记第一子云汝观六道起大悲心断诸
烦恼令住安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阿弥陀佛般
涅槃后二恒河沙阿僧祇劫于夜初分正法灭时
于夜后分其土转名一切珍宝之所成就所有庄
严胜安乐界于一念顷便成正觉号一切功德山
王寿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万亿劫第二太子名
大势至(如上文释)第三名文殊师利(亦如上文)第四名普贤
在东方十恒河沙世界微尘世界名不瞬乃至第
九名阿閦如是次第记千太子中有愿取五浊成
605-A¶ 第 650a 页 X30-0650.png
佛者以大悲故其土名娑婆何以故是诸众生忍
于三毒及诸烦恼能忍斯恶故名忍土是千人中
唯除一人馀并于贤劫而得成佛。
△三杂众八初
欲界天。】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
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
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杂众者旧云凡夫众而此中有圣旧云俗众而此
中有道旧云天人众而此中有龙鬼义皆不便今
称杂众意则兼矣谓五道二界等也今观此文有
于八番先标帝释次列四王前龙后鸟鬼神重出
为此义故呼名为杂此中有得道未得道者杂果
报与形服杂又有得二乘道者无漏智与烦恼无
明杂有得菩萨道者沤和与众机杂有得佛道者
一法具一切法故言杂杂义如是岂可以凡夫形
俗判之复不可以五道人天判之故言杂也尔时
者盖言当此之时也释提桓因者或云因陀罗或
云旃提罗此翻能作或云能天帝所谓能作忉利
天主者也忉利此翻三十三良以须弥有四面每
面有八城就喜见城合为三十三天而共居须弥
山顶须弥此云安明或云妙高此山四宝所成高
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俱舍云妙高层有四相去各
十千旁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坚首及持鬘恒憍
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馀七山妙高顶八万三
605-A¶ 第 650b 页 X30-0650.png
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首所住中宫名善现
周万逾缮那外四苑庄严众车粗杂喜疏云此是
欲天之主故前列之杂阿含四十云有比丘问佛
何故名释提桓因答本为人时行于顿施堪能作
主故名释提桓因般若云过贤劫二千二十四劫
作佛号无著世尊名月普香宝光三天子者此是
帝释之内臣如世卿相也或云三光天子耳四大
天王是帝释之外臣如武将也居四宝山高半须
弥楼炭经云广二十四万里东提头赖吒此云持
国亦言安民居黄金山领二鬼一犍闼婆二富单
那南毗留勒叉此云增长亦云免离居琉璃山领
二鬼一薜荔多二鸠槃茶西毗留博叉此云非好
报又云恶眼亦云杂语居白银山领二鬼一毒龙
二毗舍阇北毗沙门此云种种闻亦云多闻居水
晶山领二鬼一罗刹二夜叉此四天王各领二鬼
不令恼人故称护世次忉利上有𦦨摩此翻善持
大论云妙善去忉利三百三十六万里善持上有
兜率陀此翻妙足又云知足亦云喜足去燄摩如
地远今不列者略耳自在者即第五化乐也大自
在者即第六他化自在也。
△二色界天。】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
属万二千天子俱。」

【娑婆此云忍由此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
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
605-A¶ 第 650c 页 X30-0650.png
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为杂杂九道
共居故也梵者此云离欲亦称高净尸弃者此云
顶髻良以外国称火为树提尸弃其王本修火光
定破欲界惑从德立名然经标梵王复举尸弃似
如两人若依释论正以尸弃为王今经举位显名
恐目一人耳住禅中间内有觉观外有言说得主
领为王单修禅为梵民加四无量心为王也初禅
有梵众梵辅大梵今举王以摄诸光明者二禅也
此有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少净无量净遍净
四禅有密身亦云无挂碍无量密亦云受福密果
亦云广果无想密亦云无想又有五那含不烦不
热善现色究竟亦云大自在即摩醯首罗经文存
略不具出之但云等等此诸天也。
△三龙王。】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
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
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难陀名欢喜跋难陀名善兄弟常护摩竭提雨泽
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年为一会百姓闻皆欢喜
从此得名此龙即目连所降者也居海中本迹解
者本住欢喜地迹居大海中娑伽罗者从居海受
名此如华严所称也旧曰因国得名本住智度大
海迹处沧溟和修吉者此云多头亦云宝称居于
水中本住普现色身三昧迹示多头德义迦者此
云现毒亦云多舌或云两舌本住乐说无碍辩法
605-A¶ 第 651a 页 X30-0651.png
门迹示多舌阿那婆达多者从池得名此云无热
无热池者长阿含十八云雪山顶上有池名阿耨
达其中有五柱堂从池为名龙王常处其中然阎
浮诸龙有三患一热风热沙著身烧皮肉及骨髓
以为苦恼二恶风暴起吹其宫殿失宝饰衣等龙
身自现以为苦恼三诸龙娱乐之时金翅鸟王入
宫搏撮始生龙子食之怖惧热恼今此池者无彼
三患若鸟起心欲往即便命终故名无热恼池也
本住清凉常乐我净迹处凉池摩那斯此云大身
或大意大力等修罗排海淹喜见城此龙萦身以
遏海水本住无边身法门迹为大体耳优钵罗者
此云黛色莲华池龙依此住从池得名本住法华
三昧迹居此池正法念经云龙为诸天保境修罗
兴兵先与龙斗故知为天所管。
△四紧那罗。】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
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紧那罗亦云真陀罗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
号人非人天帝法乐神也居十宝山身有异相即
上奏乐佛时说法诸天弦歌般遮于瑟而颂法门
本迹者本住不可思议不起灭定安禅合掌以千
万偈赞诸法王迹寄弦管歌咏十力观解者观音
声即空假中随顺三谛即是赞佛也。
△五乾闼婆。】

「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
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605-A¶ 第 651b 页 X30-0651.png

【乾闼婆此云嗅香以香为食亦云香阴其身出香
此是天帝释俗乐神也乐者幢倒伎也乐音者鼓
节弦管也美者幢倒中胜者也美音者弦管中胜
者也记云幢谓缘橦即竿木也倒谓掷倒阿含音
义云缘幢以手缘物上也即戏场中软竿也。
△六
阿修罗。】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祛罗骞驮阿修罗王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
千眷属俱。」

【阿修罗此云无酒昔于四天下釆华酝于大海以
鱼龙业力其味不变瞋妒誓断故言无酒亦云不
端正以其形疏貌丑心行谄曲楞严云阿修罗者
有于四种一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此阿修
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二于天上降德贬坠其所
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生人趣所摄三
者持世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帝释争权此阿修罗
从变化生天界所摄四者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
大海心朝游穴口暮归水宿此修罗从湿气生畜
生界摄疏云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恶物系颈
不得解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为帝释所缚本能
五系系魔迹为此像耳正法华云最胜观者以三
观智缚五住惑入实际中祛罗骞驮此云广肩胛
亦云恶阴涌海水者正法华云宝锦本住权实二
智慈荷众生故迹为广肩胛耳毗摩质多罗者此
605-A¶ 第 651c 页 X30-0651.png
云净心亦云种种疑波海水出声名毗摩质多即
舍脂父也罗睺罗此云障持谓障持日月者也是
畜生种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口广千由旬宝珠严
身又日放光其眼不能得见故举手障日世咸
言日蚀掩月亦如是或作大声世言天兽吼皆是
邪说大论十一云罗睺欲啖月时月天子惊怖疾
走诉佛而说偈言大智精进佛世尊我今归命稽
首礼是罗睺罗恼乱我愿佛怜悯见救护佛为罗
睺而说偈言月能照暗而清凉是虚空中大灯明
其色白净有千光汝莫吞月疾放去长阿含云南
洲有金刚山中有修罗宫所治广六千由旬有栏
楯行树等然一日一夜三时受苦苦具自来入其
宫中属四恶趣良有以也于中有权有实须究其
本或本是高位菩萨示现护法耳。
△七迦楼罗。】

「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
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之上
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有人呼为鹏大威德
者威胜群辈震慑诸龙正法华云具足大身者大
群辈也大满者因啖龙充满巳意也如意者颈有
此珠故得名也正法华云不可动观佛三昧经云
正音迦楼一日山东啖一龙王五百小龙三方亦
尔周而复始寿八千年临终失势欲啖龙子龙母
嗷嘇不得食即便生瞋从金刚山透海穿地轮风
605-A¶ 第 652a 页 X30-0652.png
轮弹之欲过不能复从故孔至金刚山如是七返
还山顶命终肉裂火起将烧宝山难陀龙雨雨灭
之肉烂心冲风轮亦七返堕于山顶成如意珠龙
得之即为王人王亦有感此珠者长阿含十八云
大海北面而有大树名究罗睒摩罗围七由旬高
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树东有卵生龙宫又
有卵生金翅鸟宫南胎西湿北化生各有龙鸟之
宫并有七重行树众鸟和鸣取龙之时翅搏海水
卵生搏二百由旬胎生四百湿生八百化生一千
六百胎卵湿化次第啖一二三四龙也。
△八阿阇
世。】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韦提希翻思惟即阿阇世王之母阿阇世翻未生
怨或呼为婆留支此云无指内人将护呼为善见
善见之名是其本也无指之称表其迹也大经云
阿阇名不生世名为怨以不生佛性故则烦恼怨
生烦恼怨生故不见佛性不生烦恼即见佛性又
阿阇者名不生世名世法以世八法所不污故故
名阿阇世此是本义普超云阿阇世从文殊忏悔
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
佛土得无生忍弥勒出时复来此界名不动菩萨
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其迹既尔本岂可量说法
华时预清净众至涅槃时引逆罪者当知不可迷
迹而惑其本也与若干者若如干数所以若千若
605-A¶ 第 652b 页 X30-0652.png
万不能遍列但存大数而巳。
△二总结。】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退坐一面总结众集作礼退坐而听法也疏问云
佛在人中说法今列人众何少答文略不载人实
不少如下文云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又无量义
中列四轮王国王国臣国民士女其众则广又问
天人龙鬼皆见佛闻经地狱一道无色一界何意
不列答此意今当辨夫诸道有升沈由戒有持毁
见佛不见佛由乘有缓急然持戒有粗细故感报
有优劣持乘有小大故见佛有权实。
△次别序五
初众集二现瑞三疑念四发问五答问今初。】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别序者望通得名尔时者欲现六瑞之时凡云尔
时皆指前事之末后事之始馀皆准知此则指其
现六瑞之前欲说无量义经大众初围绕时也世
尊者福慧具足万行克备世出世间尊无过上四
众者旧云出家在家各二合为四众名局意不周
今约一众更开为四谓发起当机影响结缘也言
发起者权谋智鉴知机知时击扬发动成辨利益
如大象躄树使象子得饱所谓发起令集发起瑞
相乃至发起问答等皆名发起众也当机者宿植
德本缘合时熟如痈欲溃不起于座闻所得道此
名当机也影响者往古诸佛法身菩萨隐其圆极
匡辅法王如众星绕月虽无作为而有巨益此名
605-A¶ 第 652c 页 X30-0652.png
影响众也结缘者力无引道击动之能德非伏物
镇严之用而过去根浅覆漏污杂三慧不生现世
虽见佛闻法而无四悉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缘此
名结缘众也比丘众既尔馀三众亦然则合为一
十六众耳围绕者佛初出世人未知法净居天下
化为人像到巳右旋旋巳敬礼礼巳欲坐听法因
于天敬人以为楷此因缘解也又围绕者行旋威
仪也表四门机动俱见圆理以圆对偏例有四义
即约教解也又佛身周匝相好庄严四旋瞻仰增
念佛定即观心解也若观佛色身得见法身即本
迹解也供养者通语三业皆是供养若别论则卑
谨虔礼名恭敬至念专注名尊重发言称美名赞
叹施其依报名供养此文略具如无量义经广说
天厨天香天钵器等即供养也大庄严菩萨及八
万大士合掌叉手即恭敬也一心瞻仰尊重也说
七言偈即赞叹也今论众集指彼文者彼经众集
说法竟俨然不散即彼座席仍说法华故知三业
供养不得有异因用彼广而释此略。
△二现瑞二
初此土六瑞六初说法。】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
念。」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者善戒经有七大一法大谓
十二部毗佛略也二心大谓求于菩提也三解大
谓解菩萨藏也四净大谓见道净心也五庄严大
605-A¶ 第 653a 页 X30-0653.png
谓福德智慧也六时大谓三僧祇行行也七具足
大谓以相好自严得菩提也六是因大七是果大
以大因大果合为大乘经也名无量义者如彼经
云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无相不相名为
实相从此实相生无量法所谓二法三道四果今
按彼经而释此义言无相者谓无生死相也不相
者不涅槃相也涅槃亦无故言不相无相即指中
道实相也二法者即顿渐也顿谓华严顿中一切
法也渐谓三藏方等般若一切法也三道即三乘
也四果即罗汉支佛菩萨佛也此等诸法名为无
量即指实相为义处耳从一义处出无量法得为
无量法入一处义作序譬如算师从一算下诸算
除诸算归一算由下故除下为除序从一派诸收
诸归一开为合序亦复如是故名无量义也教菩
萨法者无量义处用教菩萨也义处即谛理也下
文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又若我遇众生尽教
以佛道即此意也佛所护念者由无量义处是佛
自所證得是故如来之所护念下文佛自住大乘
是也虽欲开示众生根钝久默斯要不务速说故
言护念。
△二入定。】

「佛说此经巳结跏趺座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
动。」

【佛说经巳入无量义处三昧慧定相成故知非禅
不智须先入定非智不禅故先说法即智而定即
605-A¶ 第 653b 页 X30-0653.png
定而智先后出入无有隔碍疑者云若未说无量
义可入斯定说此经巳何故入定耶释言先入此
定后说此经其意可解说此经巳更入定者是为
法华作序耳何者若不先开则后无所合所以先
入开定为合定作序称为瑞相即此义焉若次第
说者先入无量义处三昧便应入法华三昧若明
言彰显时众则知何俟弥勒殷勤文殊靳固故知
作序其义转明身心不动者与所缘之处相应也
然其身之本源湛若虚空心之理性毕竟常寂大
通智胜佛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
未曾有散乱身如金刚不可动转心若大虚无有
分别由无量义处三昧之法持于身心故不动也
今称为无量者此定寂而常照能知世间从此一
法出无量法也若作序义者身法体动运今令不
动运心法体分别今令不分别问瑞相本论奇异
说法入定佛之恒仪何得为瑞答说法虽竟时众
不散肃有所待故知前之说法举众来集待于后
闻此事奇特与常说异何意非瑞虽入开定意在
合定所以与常入定有异何意非瑞耶又文殊引
古佛六瑞皆有此事若昔非瑞相何以證今今古
同然岂得以凡情非之耶。
△三雨华。】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
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天雨四华旧云小大白小大赤正法华云意华大
605-A¶ 第 653c 页 X30-0653.png
意华浦向华大浦向华释论九十九云天华妙者
名曼陀罗又七十九云八百比丘成佛国土常雨
五色曼陀罗华旧云小大白表在家二众小大赤
表出家二众表其昔来因而未果今谓此解狭而
不当若直论四众收三藏中十六众尚自不尽况
复四十八众是故为狭今言雨华明其昔因非佛
因三藏中因是二乘因通中因是共因别中是菩
萨因皆非佛因今天雨华报其当获佛因佛因者
即四轮因也所以小白表铜轮习种性十住开佛
知见也大白表银轮性种性十行示佛知见也小
赤表金轮道种性十回向悟佛知见也大赤表琉
璃轮圣种性十地入佛知见也然此四轮皆同是
因由中而生故从天而雨由是因位故以华表之
但因有趣果之义故散佛上也如此因果谁当感
尅秪是此会之时众耳故言及诸大众也。
△四地
动。】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今释地六种动此表圆家六番破无明因无明磐
礴未曾侵毁方将破坏故动地以表之无明若转
即变为明故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也六种表住行
向地等妙六番也优婆塞清净行经云菩萨生时
动地者示此生巳尽无复烦恼一切众生应得道
者烦恼将灭故动即此义也言六动者谓动起涌
震吼觉于一一中又有三谓动遍动等遍动若直
605-A¶ 第 654a 页 X30-0654.png
动为动四天下动为遍动大千动为等遍动馀五
亦如是则合为十八种动即表净十八界也记云
此之六事新旧两释各自不同新云动踊震击吼
爆今且用旧谓摇飏不安名动自下升高名起[嶙-山+土]
垄凹凸名踊隐隐有声名震砰磕发响名吼令物
觉悟名觉新云击如打榑爆若火声等也。
△五众
喜。】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塞婆优婆夷天龙夜叉乾
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
小王转轮圣王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
观佛。」

【众见雨华地动知甘露将降故欣跃内充表大机
当发感于胜应者也问喜怒人之常情何得为瑞
答天华悦眼地动震心大经云动时能令众心动
应知雨华地动是外瑞大众心喜是内瑞此盖非
常之喜昔虽曾有而不为喜所动今能一心观佛
安得非瑞哉若喜动于阴心者此人天义也若喜
动真谛无漏心者藏通义也若喜动即假心者别
义也若喜动实相心者圆义也比丘此云除馑男
比丘尼此云除馑女优婆塞此云清信男优婆夷
此云清信女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即是蟒神也
人非人或云是总结上之八部或恐是四紧那罗
王外别出其所将也何则皆由彼类厥状似人而
有一角所以云也若其然者则主伴之异耳其馀
605-A¶ 第 654b 页 X30-0654.png
名义如上巳释今不再出准例可知。
△六放光。】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
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

【佛放光瑞表应机设教破惑除疑然彼白毫具种
种功德如观佛三昧经云佛初生时毫长五尺至
苦行时长一丈四尺至得佛时长一丈五尺其毫
中表俱空状如白琉璃筒内外清净从初发心中
间行行种种相貌乃至入涅槃一切功德皆现毫
中毫在二眉之间即表中道之常也其相柔软表
乐也卷舒自在表我也白表净也放光破暗表中
道生智慧光也照此土他土表自觉觉他也复次
二乘虽达二谛不知中道如有二眉而无白毫别
教虽知三谛不能毫中具一切法当知从初至后
法界中事悉现毫内者即表圆教之意又云若丈
六佛放光者三藏义也若尊特佛与丈六佛共放
光者通义也若尊特佛独放光者别义也若丈六
佛即毗卢遮那法身而放光者圆义也照东方者
东是方之始表十住是位之始是以迹门说法生
身菩萨朗然见理入于十住开佛知见举初即知
中后故云靡不周遍者当知诸方亦然诸位亦然
若就本门说法四方佛集即表本门说法法身菩
萨增道损生四位增长也下至阿鼻地狱或言阿
毗此云无间在地之下故云地狱阿迦尼吒天此
云质碍究竟即是色究竟天也从阿鼻地狱上至
605-A¶ 第 654c 页 X30-0654.png
有顶即六法界也又见诸佛菩萨比丘等则十界
具足故文云靡不周遍即此意也。
△二他土六瑞
六初见六趣。】

「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

【次明光照他土六瑞略说者一见六趣二见诸佛
即是上圣下凡为一双三闻佛说法四见四众得
道即是人法一双五见菩萨行行六见佛涅槃即
是始终一双既有可化众生即有能化之佛有佛
即有说法说法即有弟子弟子即是行始行始必
致终也若此土六瑞总报众生当获自觉彼土六
瑞总报众生当获觉他又此彼六瑞表此彼诸佛
道同从尽见彼土六趣众生下至行菩萨道者是
现彼土巳与此同从复见诸佛下至七宝塔者是
现此土当与彼同更广说者从又见六趣众生是
现彼佛为五浊故出现于世。
△二见诸佛。】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

【此佛亦然盖明彼此二土出世意同。
△三闻佛说
法。】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是现彼佛初从无相一法非顿而顿与此土初说
华严意同。
△四见四众得道。】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
者。」

【是现彼佛非渐而渐与此土佛次说三藏意同。

605-A¶ 第 655a 页 X30-0655.png
五见菩萨行行。】

「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
行菩萨道。」

【是现彼佛三藏之后说方等般若众经与此土佛
三藏之后意同也复次种种因缘者昔善为因今
教为缘又别说者正是三藏之后明共不共般若
为因助道戒定慧等为缘约三人即有种种因缘
又就共不共人种种因缘种种相貌者共不共各
四门一一门复有无量相貌如五百比丘各说身
因即其义也不共四门亦如是故知因缘相貌种
别无量皆是彼与此同彼明此相因缘相貌还入
一因一缘一相一貌当知此土亦与彼同。
△六见
佛涅槃。】

「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
起七宝塔。」

【是现彼佛般若之后开权显实收无量法还入一
法唱入涅槃息化起塔所以光照彼土始终究竟
炳然在目当知此土从一出无量非顿而顿非渐
而渐其事巳竟必当收无量法还入一法开权显
实息化归真与彼同也。
△三疑念二初弥勒疑念
三初正念六瑞。】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
缘而有此瑞。」

【神变者神内也变外也神名天心即是天然内慧
605-A¶ 第 655b 页 X30-0655.png
变名变动即是六瑞外彰。
△二念问谁。】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
谁谁能答者。」

【首楞严云佛住不二法能作神通法王法力超盖
一切弥勒不测外变亦不知内慧故兴念至此若
夫庸人不知术散人不知定凡人不知圣小圣不
知身子身子不知菩萨菩萨不知补处补处不知
尊极此就极处亦不知也然弥勒值佛植善既多
何容不髣髴知耶应须隐明示闇权言不知也。

三念文殊。】

「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巳曾亲近供养过
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问经称文殊是法王子此诸菩萨何人不是法王
之子答有二义故一者于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者
诸经之中文殊菩萨并为上首又大论三十二云
佛为法王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悉名法王子
皆任为佛况文殊师利乎。
△二大众疑念二初正
念六瑞。】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
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

【△二念问谁。】

「今当问谁。」

【大众有两念一正念六瑞二念问谁若将下偈望
此亦得有三念偈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无第三
605-A¶ 第 655c 页 X30-0655.png
念何事瞻仁而此中无者欲推补处居先也问文
殊弥勒德位相亚何故一问一答答夫机有在无
位虽齐等宾主异宜圣人承机非问者不能答也
又法门有权实权者须问实者须答又迹有久近
近问而久答耳又名有便易弥勒名慈慈为众生
应须问文殊名妙德德应须答此即四种消文意
耳记云此诸大众共睹六瑞自入位来遍历多会
久知文殊神用莫测故至弥勒兴念之时众亦精
诚专注妙德故使弥勒发问之际先观大众方宣
固疑审知文殊是决疑地。
△四发问二初长行二
初经家述二初述自疑。】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

【从尔时弥勒欲自决疑下讫偈即是发问序也文
为二初长行次偈颂长行中经家述自疑他疑如
文可见。
△二述他疑。】

「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
神等众会之心。」

【△二发问二初问此土。】

「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
大光明。」

【△二问他土。】

「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于是弥勒
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言偈者龙树毗婆沙云一随国土天竺有散华贯
605-A¶ 第 656a 页 X30-0656.png
华之说如此间序后铭也二随乐欲不同有乐散
说或乐章句三随生解不同或于散说得解或于
章句得解四随利钝利者一闻即悟钝者再说方
悟又表佛殷勤重说又为集众前后故有偈也。

二偈颂二初颂上问二初颂此土六瑞五初问说
法入定二问放光(眉间)三问雨华(雨曼)四问地动(而此)
问众喜(时四)。】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
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
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此一偈有六十二行文为两初五十四行颂上问
后八行请答就问为两前四行问此土后五十行
问他土上长行总问此土六瑞偈中长有香风地
净也而无说法入定者当知导师两字是也良以
说法入定能导于人既称导师即是问说法入定也
栴檀香风须知风本无香而香为奇特所以成瑞
然天华至妙岂有色而无香此表因运至果如华
有香风华既集地地则严净因若趣果果则严净
光明云聚集功德庄严佛身故以二事显成四华
也栴檀或云此方无故所以不翻或云义翻与药
能除诸病应知偈名重颂盖颂长行若更出者则
为繁芿下皆准此可以意得又偈文凡称行者乃
以四句为式也。
△二问他土六瑞六初问六趣。】
605-A¶ 第 656b 页 X30-0656.png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
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此三行是问六趣以此验之则知上文光照东方
是总照他土意也此颂颂上总问六趣众生是能
趣之人生死是所趣之处善恶业缘是趣因好丑
是趣果也。
△二问见佛说法。】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
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
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此四行问见彼佛上直见佛说法今则广明说法
之相谓说顿教逗大根性圣主师子如此土现卢
舍那像也演说经法微妙第一即如此土先照高
山演华严教也教诸菩萨如此土七处等会无声
闻人也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如此土始见佛身入
如来慧也。
△三问四众。】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若人有福
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有佛子修种种行
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此三行问彼土四众即是顿说之后次明三藏教
也若人遭苦者开声闻乘也此颂具明四谛如若
人遭苦者当知苦含因果即是苦集二谛厌老病
死即是道谛为说涅槃即是灭谛若人遭苦而造
605-A¶ 第 656c 页 X30-0656.png
恶业若不得尽底下众生是也若人遭苦而造善
业苦亦不尽厌下攀上如难陀为欲故持戒等是
也若人遭苦于外道法中求解脱增见长非者苦
亦不尽若人遭苦厌集复厌依果感佛说涅槃此
人则能尽诸苦际故他土亦开此乘也若人有福
下一行是开中乘也若供养佛少遭苦致恼若供
养佛多虽遭苦而致福故云声闻三生种福支佛
百劫种福形彼声闻故言有福志求胜法者声闻
厌苦修行支佛求道修行深求缘起深妙之理即
是他土开中乘也若有佛子下是开六度大乘运
真慈悲能绍佛种故言佛子修于六度故言种种
行志求作佛故言无上慧六度中无六蔽如药中
无病故言净道非毕竟净也又声闻以苦谛为观
门缘觉以集谛为门六度菩萨以道谛为门故言
净道。
△四结前开后。】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
今当略说。」

【此一行半偈中见闻若斯即是结前如是众多即
是开后。
△五问菩萨修行三初总问。】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此一行总问可解。
△二次第问六初问檀三初问
舍财。】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码碯金刚诸珍
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
605-A¶ 第 657a 页 X30-0657.png
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
轩饰布施。」

【此六行问檀以珍宝奴婢为施则贵贱共能若其
驷马宝车则在乎豪侠所施也金银珊瑚者大论
云金出山沙石赤铜之中银出烧石中又尔雅云
白金谓之银钟山之宝有银烛谓有精光如烛耳
珊瑚者如石而林生说文云生海中其色赤广雅
曰珊瑚者珠也真珠摩尼者大论云真珠出鱼腹
中竹中蛇脑中摩尼亦云末尼此翻离垢即是如
意珠耳砗磲码碯砗磲之色色青白码碯之色有
赤或有白金刚诸珍金刚乃是金中最精百鍊不
销所以切玉诸珍语其众宝耳车乘此方乃夏后
氏奚仲所作即舆轮之都名也宝饰辇舆以诸珍
严之故云宝饰所以装饰辇舆也辇者说文云挽
车也以人在前而引之古者卿大夫所乘自汉巳
来天子乘之天子所乘之车曰辇也舆 说文云
车舆也有轮曰车无轮曰舆栏楯者谓纵栏横楯
华盖即此方宝盖之类如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
之野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而有华葩
之象世因法之曰华盖焉即是以众华杂宝盘结
而为盖耳轩饰者轩亦车也加以宝华而严饰之
以此行檀故云布施也。
△二问舍身。】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

【妻子等是外身身肉等是内身。
△三问舍命。】
605-A¶ 第 657b 页 X30-0657.png

「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当知舍头目即舍命也而不言法施者让后般若
故也又约身命财与生死后际等得不坏常住即
是法施故不别说也。
△二问尸。】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此二行问戒约比丘论持戒者唯在家施易而戒
难出家施难而戒易记云往诣等者表往非馀故
指佛所所问尊极故云无上道所弃不轻故云乐
土身心俱离故云剃除如五王经云昔有五王邻
国无竞互为亲友有一大王名曰普安习菩萨行
以馀四王邪见炽盛普安悯之呼来殿上七日七
夜娱乐受乐彼四王曰国事众多请退还家王与
左右而随送之到于半途而问之曰卿等今者各
何所乐一云愿春阳之日游戏原野一云愿常作王
种种严饰人民侍从道路倾目一云愿得好妇儿
端正无双一云愿父母常在多有兄弟美食音乐
共相娱乐各各说巳回白大王王何所愿答言我
先说卿所愿不长若乐春游冬先凋朽若乐为王
福尽相伐若乐妇儿一朝疾病受苦无量若乐父
母常在等一旦有事为他所执四王又问大王如
何所乐答言我所乐者不生不灭不苦不乐不饥
不渴不寒不热存亡自在四王问曰如此之乐何
处有师王曰吾师号佛近在祇桓诸王欢喜各诣
605-A¶ 第 657c 页 X30-0657.png
佛所却坐一面白佛自责佛说八苦王及侍从百
千万人得须陀洹舍国入道经云被法服者如璎
珞经云若天龙八部斗诤念此袈裟生慈悲心意
令比丘安可不忍亦令此俗众生慕乐故龙得一
缕金翅不吞彼王所慕与此大同此中秪合明所
见意以序表正然诸度行相功德及袈裟等但是
寄此泛明之耳。
△三问忍。】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此一行问忍忍有三种一闲林邃谷恶人恶兽忍
耐而无瞋即是生忍二自节守志即苦行忍三为
求佛道即第一义忍又而作比丘即苦行忍独处
闲静即生忍乐诵经典即第一义忍如阿含云佛
在舍卫有一梵志来至佛所种种骂佛种种恼佛
佛告梵志如汝以种种饮食上王及遗亲族彼不
受者为复属谁梵志曰此属于我佛言此亦如是
我既不受还属于汝故此不受亦是生忍意也。

四问进。】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此一行问精进当知精故无杂进故不退故得名
也良以深山可畏非窳怯所居唯勇进者能安之
傍若无物思修实相念念不休进求佛道。
△五问
禅。】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
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605-A¶ 第 658a 页 X30-0658.png

【此二行总问禅定于中有两意前一行问修根本
禅后一行问修出世上上禅通途皆得有根本之
修离欲者若离欲得五通此通教定也又修根本
离欲背舍亦修不净等离欲别教兼离二乘欲中
道又离顺道法爱欲深修禅定者发初禅一品此
定未深乃至九品传传为深又背舍九定八胜十
一切入等传传为深此定转变自在能发诸通凡
夫但五通二乘具六别教菩萨让佛分有无漏亦
但称五通也圆教初后皆具六通言安禅偈赞者
此是别圆上上禅静散不相妨所以不起灭定现
诸威仪如修罗琴不抚而韵无缘无念有感则形
故能安禅赞佛也。
△六问慧二初自行。】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

【此三行问智慧有二意初一行是自行智深者慧
穷理本也志固者誓愿广大也此即二种庄严能
问能持之谓。
△二化他。】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
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其次两行是化他意未到慧多无色定多四禅等
又背舍慧多九定定多十一切中等又二乘定多
菩萨慧多佛则等破魔兵者空观破四魔假观次
第破八魔中观圆破八魔十魔及一切魔击鼓者
初发心住便成正觉百佛世界作佛圆击梵轮法
鼓也。
△三不次第问七初问禅二初问舍禅。】
605-A¶ 第 658b 页 X30-0658.png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如上次第问六度巳自收得万行毕今何更问须
知次第问者盖是自渐一途非次第问者乃是不
定一途上文既云种种相貌岂止两途也乎然次
不次两番六度拟于他土开三藏后说方等十二
部经辩六度相貌具如此间不异今两行自有二
意初一行问入舍禅即是自行记云舍禅者第四
禅也亦可别圆忘怀之舍忘彼禅故名之为舍。

二问悲禅。】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次又见菩萨下问入悲禅即是化他然菩萨入定
放光种种利益具出华严思益旧译华严又放光
明名无悭彼光觉悟除贪惜又放光明名清凉彼
光觉悟毁禁者又放光明忍庄严彼光觉悟瞋恚
者又放光明名转胜彼光觉悟懈怠者又放光明
名寂静彼光觉悟乱意者又放光明慧庄严彼光
觉悟愚痴者又思益第二卷初纲明菩萨放光遍
照十方阿僧祇国一切疾病一切烦恼遇光安乐
乃至佛自放六度光触者蒙益悲禅者婆沙云初
禅修悲易二禅修喜易三禅修慈易四禅修舍易
所言修悲等者乃是慈悲喜舍之四法此四名为
四等心亦名四无量心此乃正是菩萨所修之行。

△二问进。】

「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605-A¶ 第 658c 页 X30-0658.png

【此一行问精进即是般舟念佛等法门此中在大
唯求佛道故引般舟以为行仪般舟翻佛立此举
除睡中最以九十日常行故也睡眠者止观云心
神昏昏为睡六识闇塞四大倚放为眠大论云眠
为大闇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亦如临阵白刃
间如共毒蛇同室睡。
△三问戒。】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此一行问戒言威仪无缺即是初不缺戒净如宝
珠即是第十究竟戒当知不缺究竟于十戒中举
其初后耳此十戒名出大论及大经且大论十种
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杂五随道六无著
七智所赞八自在九随定十具足其不缺者此是
性重四波罗夷不破是十三僧残不穿是波逸提
等不杂是定共戒随道是顺理见真无著是思惑
无染智赞自在约俗谛以辨也随定具足就中道
以明也又大经中亦明十种戒所谓一禁二清净
三善四不缺五不析六大乘七不退八随顺九毕
竟十具足诸波罗蜜然经与论所出名异其意则
同。
△四问忍。】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此一行半问忍即生法二忍力如阿含云力有六
种一小儿啼为力二女人瞋为力三国王憍为力
四罗汉进为力五诸佛悲为力六比丘忍为力。

605-A¶ 第 659a 页 X30-0659.png
五问禅。】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
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此两行再问禅离戏笑是却掉悔盖离痴眷属是
除瞋盖近智者是除疑盖一心除乱是除贪盖摄
念山林是除睡盖今文所言离痴戏笑者如宝积
经中迦叶云有四法故当须急走舍离百由旬外
何者为四法一者利养二者恶友三者恶众四者
同住多戏笑或瞋斗等又云若打截大千众生其
罪尚轻若以恶心恼乱发菩提心人其罪过是百
千万倍。
△六问檀二初问施。】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
价直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旃檀宝舍
众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

【此五行问檀施前四行明四事施四事者前三行
正具四事初行二事谓饮食汤药等也次一行明
衣服其次卧具房舍诸教中或复桥梁美井园林
浴池今无桥梁等殽𦵔也膳美食也名衣等者或
如此土迦叶袈裟直十万两金光中所见或当有
此阿含云摩诃迦叶欲出家时选择家中最下衣
裳得一弊衣其价犹值十万两金即便取之作僧
伽黎时彼王舍大地中间有罗罗犍陀罗罗犍陀
中间有多子塔迦叶于此值佛世尊而求出家即
605-A¶ 第 659b 页 X30-0659.png
以此衣而为其座持以奉佛佛即受之。
△二结。】

「如是等施种种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后一行即是结成所施之意。
△七问般若。】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或见菩萨
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
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此三行问般若初一行不可说而说般若次一行
不可观而观般若三一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
是说不可说观不可观而论般若也。
△六问佛涅
槃。】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见佛子
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
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
宝铃和鸣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
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此七行明佛灭后以舍利而起塔正颂上他土佛
出五浊从无相一法开渐顿教故有二法三道种
种行类相貌不同如上所见也今见他土佛般涅
槃佛子慕德为树坟塔即表无量悉归入一一出
无量前相巳表无量归一正是入于涅槃也文有
六意初一行总标佛灭起塔次又见佛子造下第
二一行明其塔数次宝塔高妙下第三一行明其
塔量次一一塔下第四一行明其塔相次诸天龙
605-A¶ 第 659c 页 X30-0659.png
神下第五一行明其供养次文殊下第六两行结
其意也塔婆此云方坟如此土冢墓大灌顶翻为
冢新云窣都波此云高显又有云庙方坟者义立
谓安置身骨处也殿堂如此土灵宇崇台峻阶承
露干云长表净域归心上圣树王即波利质多诸
天龙神伎乐供养等者良以塔藏身界故供者福
大不同殿堂形貌安处长阿含云佛临涅槃有梵
摩比丘在佛前立执扇扇佛佛乃却去不令前立
阿难思念此比丘常侍佛供给无厌今者末后须
其给使乃令遣却何因缘耶佛告阿难今俱尸城
十二由旬天神侧塞嫌此比丘当我前立今者末
后诸天神等皆欲供养而此比丘有大威德光明
映蔽使不得近是故令却阿难问何因缘故有是
身光佛言毗婆尸佛时以欢喜心手执火炬照彼
佛塔由是福报光明乃尔上至诸天身光亦所不
及然其火照既尔馀可准知舍利亦名设利罗此
云骨身又塔者或云薮斗波或塔婆或兜婆或偷
婆或稣偷婆或脂帝浮都或浮图或支提或大聚
或聚相今梵华种种异名杂出经论非无据也纵
广正等谓长为横南北曰纵东西曰广珠交露幔
谓珠珍交结覆露其上幔者幕之类在傍曰帏在
上曰幕宝铃和鸣音乐调和也诗云和铃央央斯
之谓矣左传云锡鸾和铃昭其声也。
△二请答二
初举疑事述请三初举见此土事。】
605-A¶ 第 660a 页 X30-0660.png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

【初举见此土事白毫为本故先举及见诸事故言
种种。
△二举见他土事。】

「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

【次从诸佛神力下举见他土事此以诸佛为本即
总摄馀五也。
△三请答。】

「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次我等下是请答之意。
△二释伏难二初正释伏
难。】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
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
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
此非小缘。」

【此四行是释伏难之文言伏难者文殊内心搆难
不肯时答其意有三一此瑞希奇不可仓卒率尔
有判二智众如海谦光推高三靳固前却生众渴
仰故以伏难潜而拒之(伏谓潜伏也其意冥然在于文下可以意求难将语
会故云伏也当知文殊冥密而伏弥勒彰灼而释下文四伏疑其意例然)弥勒彰灼释
难意亦有三一瑞大疑大若不为释忧兕在怀妨
闻正说二众海乃多机在仁者三阖众瞻仁故知
注诚殷重所以彰言释难请令时答当知伏难者
此因正请而生请云佛子文殊愿决众疑文殊仍
此起初伏难汝云众疑众未曾疑若疑应问今众
既不疑我何所决弥勒即以第一偈释云四众欣
605-A¶ 第 660b 页 X30-0660.png
仰瞻仁及我及我欲令我问瞻仁欲得仁答文殊
因此又起第二难如众同有疑不易可答待佛出
定然后决执弥勒即用第二偈释云若有疑在怀
忧兕不泰应以时答复知如来何时起定故言佛
子时答决疑令喜文殊因此复起第三难云我与
仁者同居学地欲测佛意微共寿量独令我答于
理不可弥勒即以第三偈释云我亦微心下思踟
蹰两楹为说妙法为当授记故言佛坐道场所得
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文殊因此起第四难若
如汝说即是释疑又何烦我答耶弥勒即以第四
偈释云安得以我犹豫之心而判大事故言示诸
佛土此非小缘文殊于此伏难既穷谦光亦止谓
此四伏难昔光宅受于次师次师受于江北钊师
既是先贤文外巧思故今用之。
△二结请。】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此结请如文可见。
△五答问二初长行二偈颂初
文又四初惟忖答。】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
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
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惟者思惟忖者忖量惟今如昔忖昔如今欲说大
法答说法瑞也雨大法雨答雨华瑞也吹大法螺
答大众心喜瑞也击大法鼓答地动瑞也演大法
义答放光瑞也欲说大法者惟昔诸佛说无量义
605-A¶ 第 660c 页 X30-0660.png
后则开权显实收无量而归一忖于今佛既说法
巳开权显实会无量以归一一者即大法也雨大
法雨者惟昔诸佛天雨四华之后普入圆因住行
向地忖于今佛雨华之后皆成佛因住行向地故
言雨大法雨也吹大法蠡者惟昔四众见瑞欢喜
得未曾有障除机动即改人教行理忖今众喜亦
应障除机动改人教行理所改既深故言吹大法
螺也击大法鼓者惟昔地动巳后即有六番破无
明贼忖于今佛地动巳后亦应六番破无明惑声
教极妙故言击大法鼓也演大法义者惟昔诸佛
放白毫光后说法华彼此道同忖于今佛放光巳
后广明五佛道同既是佛道故言演大法义也如
是五句悉是惟昔判今忖今类昔会文附义唯少
入定一瑞其雨华动地放光等皆由入定故尔意
则兼具无劳疑也今更别解初一句是总后四句
是别总者大法是也别者雨吹击演开示悟入是
也如天非小大非赤白而雨赤白之华如第一义
非开示悟入见此理时即證开示悟入譬如种子
得雨萌开今闻大法雨润法性种破无明糠开于
十住佛知见也譬如吹螺知是改号今之与先巳
得十住今从十住闻法更改入十行示佛知见譬
如击鼓知是诫兵今之与先巳在十行今从十行
闻法诫入回向悟佛知见也演之言布横阔竖深
乃是演义今之与先巳在十向今从十回向入于
605-A¶ 第 661a 页 X30-0661.png
十地入佛知见穷源尽边深广备足惟昔六瑞巳
后即开示悟入忖今瑞后亦应如是。
△二略曾见
答。】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巳即说
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
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初以巳智惟忖今以略曾则小分明于前矣举此
答他土之问也此土五瑞不通他土唯放光一瑞
遍照东方故知略曾见答专答放光故知是答他
土之问也今见如昔昔秖如今欲令众生咸得闻
知者即闻思两慧亦信法两行收无量归一改三
乘教理六番破无明等诸佛道同开示悟入佛之
知见故言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也。
△三广曾见答
三初引一佛同三初明时节。】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广曾见答更分明于略此广答此土他土之问弥
勒因光横见东方以为问文殊引昔竖见而为答
横竖显诸佛道同也般若经中须菩提白佛无量
无数无边有何拣异佛言无数者名不堕数中若
有为性中若无为性中皆不堕也无量者量不可
测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皆不可测无边者诸法
边底皆不可得既云无量无边是则不可思议无
所比拟难可形容矣梵语阿僧祇劫此翻无数时
分。
△二标名同。】
605-A¶ 第 661b 页 X30-0661.png

「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
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有佛号日月灯明是标名同问其通号可得是同
别名云何同耶答此当以名别义同为释何则以
日是慧月是定定慧是自行德灯明是化他德由
能仁能定慧又能自他又日月灯是三智今佛亦
三智随缘称别义则不殊故言名同记云通号者
应身皆具十号故名为通法身望应亦得义立吾
今此身即是法身故知应号即法号也然释法号
须从法立此如止观第二记云乘无二智来契正
境故曰如来以无二理遍入诸法名应供了不二
智智体无偏名正遍知知无二法互通法界虽无
来往遍入三世名明行足无二之法性冥三德名
善逝理遍一切具三世间解此理故名世间解能
解此理无复过上名无上士解此理能调难调调
十法界名调御了法界法名为丈夫契此理故一
切宗仰过于三教人天之上名天人师觉此理故
名之为佛达此理故为三世之所宗敬名为世尊
智契法身具法界号故能垂示应身十号也当知
法应十号一体无二。
△三说法同三初明始说顿
同。】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
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即是初开顿教七善其七善
605-A¶ 第 661c 页 X30-0661.png
之语通乎大小今寻文是大乘七善也初中后善
者即顿教序正通流名为时节善其义深远者即
是顿教了义之理二乘不能测其边底故言深远
是名义善其语巧妙即顿教八音所吐会理直说
悦菩萨心即顿教之文名为语善纯一无杂不与
二乘共即是顿教独一善具足者具明界内外满
字之法即是顿教圆满善清白者无二边之瑕秽
即是顿教调柔善南岳云是行善耳梵行之相者
梵即顿教无缘慈善又初中后善解者不同今依
一途若小乘中以戒定慧为三善大乘以初中后
心为三善又金光明最胜王经第四云前心如来
不可思议中心如来种种庄严后心如来不可破
坏此亦三善之意文殊引古佛顿教七善与今佛
顿说七善同亦与他土初顿说同所以用此为答
者酬上弥勒据光横问他土佛云圣王师子演说
经法微妙第一于是文殊竖引其昔举此为答即
是初佛说顿法同也。
△二明开渐同。】

「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
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
罗蜜。」

【为求声闻人说应四谛法者即是古佛次顿之后
开渐教法同也所以上问若人遭苦为说涅槃今
引古佛亦开此渐用答斯问为求辟支佛说应十
二因缘法答上若人有福志求胜法之问为诸菩
605-A¶ 第 662a 页 X30-0662.png
萨说应六波罗蜜答上佛子修种种行之问皆引
古佛开渐教同广引曾见佛以答他土之问说应
者法与机相当机与法相称之谓也。
△三明开顿
同。】

「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种智此明古佛说顿渐之后
即显实之说始终究竟此答弥勒见他土佛般涅
槃后起塔之问耳引古佛说法至六波罗蜜明今
佛巳与昔同从令得三菩提去明今佛当与昔同。

△二引二万佛同。】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
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
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
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次引二万佛名号说法皆同初引一佛备举顿渐
说法同中举二万佛但举说顿同故言初中后善
后引一佛但举开渐同此是互举耳指前可知而
不引二万前佛者正为名字说法皆同据义为便
颇罗堕翻捷疾亦云利根亦云满语又本行集翻
重幢即婆罗门十八姓中之一姓也。
△三引最后
一佛同三初曾见事与今巳同。】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
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
响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
605-A¶ 第 662b 页 X30-0662.png
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
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巳于千
万佛所植诸善本。」

【其最后佛有八王子此是曾见事与今巳同然昔
佛八子今佛一子数虽不等并出同居之土夫土
有见思俱示有子有子事同一八赴缘别有所表
生一子表一道清净生八子表八正道其数异义
同今取有子义同也又昔佛子出家发大乘意今
佛子住小乘果此云何同其昔佛化道巳竟显本
事彰故言发大乘意今未发迹犹言罗汉至下文
发本即是菩萨其义则同矣。
△二曾见事与今今
同二初现相同二初明此土六瑞同。】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
所护念说是经巳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
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
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
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
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
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
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

【昔佛自土六瑞悉与今同次第如文。
△二明他土
六瑞同。】

「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605-A¶ 第 662c 页 X30-0662.png

【惟他土六瑞总云如今所见则知昔佛他土六瑞
亦与今同。
△二怀疑同。】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
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
因缘。」

【然昔明别序只有现相怀疑二序同而无集众发
问答问三序者义推则有既言说法知必集众既
道怀疑知应有问若问必答例二必兼得三序同
也又若述昔答则不俟文殊费辞既不言答亦不
出问其义可解然此一文而有三意今通作一节
释之欲明次第请照前科。
△三曾见事与今当同
六初明因人同。】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

【昔佛定起因妙光说经今佛定起因身子说经此
云何同当知昔因妙光今因身子正是所因人同
且昔佛八子师于妙光如来定起对告妙光又付
托妙光今佛子罗云亦师身子佛从定起亦对告
身子至迹门竟又付托身子今古孱齐更若为胜
此而近弃身子远取药王疑者言妙光是菩萨身
子是声闻云何是同昔事巳彰谭为菩萨今事未
发道是声闻比及发迹身子是大菩萨非同何谓
昔妙光垂迹何必不作声闻特是文殊巧说方便
隐显耳弟子者净名疏云夫师有匠成之能学者
有资禀之德资则舍父从师敬师如父师之谦让
605-A¶ 第 663a 页 X30-0663.png
处资如弟。
△二说法名同。】

「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
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说法名同如文可见然上弥勒见他土初顿顿后
见渐渐后见种种行行后无境于后见佛涅槃今
文殊答曾见佛初顿顿后渐渐后云种种行即见
法华此彼六瑞之后巳说法华法华之后即入涅
槃此则分明定答他土之问。
△三时节同。】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
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
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时节同者如下文云五十小劫谓如半日即是同
也记云六十小劫如食顷者六十与五十食顷与
半日数似小异皆即长而短故云同也生公云岂
实然乎表重法心志故寄时云耳若云寄时应言
如六十小劫何得直云六十小劫谓如食顷故但
情谓非实短也。
△四唱灭同。】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巳即于梵魔沙门
婆罗门及天人阿脩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
中夜当入无馀涅槃。」

【唱灭同者昔说法华即唱入灭亦如迦叶佛(云云)
今佛说宝塔品中明如来不久当入涅槃化道巳
足唱灭事齐记云梵魔等者梵即色主亦三界主
魔为欲主沙门此云勤息谓勤息恶故婆罗门此
605-A¶ 第 663b 页 X30-0663.png
云净行于外道中出家云净行种此中先举色欲
二主四姓举胜六道标善并且从胜略馀恶道者
皆取入佛法易耳古昔既尔今佛亦然如下经云
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以大音声普告大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此
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般涅槃但今佛虽唱灭
而未即灭故云不久信解亦云将死不久以在秽
土须说赎命为捃拾故扶律谈常令久住故兼权
明实助发实故带实用权显权力故过常未常始
末一故色身常身无生灭故虽此不同唱灭事等。

△五授记同。】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
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
罗诃三藐三佛陀。」

【授记者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昔佛授德
藏菩萨记今经授身子声闻记岂得是同须知昔
事巳成故言授菩萨记正是会三归一声闻得记
也若说昔授声闻记者佛从定起更何所论文殊
巧谈故不发迹耳多陀阿伽度者此云如来阿罗
诃此云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即十号中
举其三耳净名云若我分别此三句义穷劫不尽。

△六灭后通经同五初明时节。】

「佛授记巳便于中夜入无馀涅槃。」

【此文有三一时节者即佛灭度后也。
△二出其人。】
605-A¶ 第 663c 页 X30-0663.png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

【二出其人即妙光也。
△三明久近。】

「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

【三久近即八十小劫也。
△四明所化众二初明巳
成弟子。】

「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
佛巳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

【巳成即八子行成久巳得佛。
△二明当成弟子。】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
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
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
重赞叹。」

【当成即八百弟子数中一人今方成住补处也又
八百者近则释疑密开寿量释疑者或谓弥勒是
补处为大文殊非补处为小小不应答大不应问
故举八百宜应有问妙光昔亲对佛先复为师故
释疑非谬密开寿量者八子最小佛号然灯然灯
是定光妙光是释迦九世祖师孙今成佛师祖为
弟子盖师弟无定将密显生非生灭非灭之意问
弥勒昔见诸佛曾闻法华今何故疑问答时众机
宜应须扣发记云释疑意者弥勒虽在八百之数
因多游弃习名曰求名虽藉宿因补释迦处岂若
妙德诸教盛谈况曾为师今则释疑非谬言密开
605-A¶ 第 664a 页 X30-0664.png
寿量者此预激时众密发疑端岂有伽耶适成而
巳师为弟子两时弟子何者为尊二处之师谁为
实说既师弟无定本迹难凭终须克覈令理有归
密生其端本门方审言九代祖师者若论八子皆
师妙光则八子皆以妙光而为父师既云八子展
转授记虽同师妙光应先记长子馀则次第展转
为师故得妙光居八代之首八子最后名曰然灯
然灯既为释迦之师是故妙光为九代之祖生非
生等既师弟更互当知师弟之生实非生尔前曾
灭灭亦非灭必久曾證非生非灭常住之理故今
迹示生灭故云非等又迹难测故故生非生本理
妙故故灭非灭本迹虽殊不思议一是故须以非
生非灭之师弟预密表之然灯者大论云太子生
时一切身边光如灯故故云然灯直至成佛亦号
然灯释尊修行名儒童时二僧祇满遇然灯佛得
授记莂。
△五结会古今。】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
菩萨汝身是也。」

【△四分明判答。】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
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分明判答者由今昔六瑞既同惟忖决定不谬略
曾广曾皆决定也当说大乘决定前说法瑞也名
妙法莲华决定前雨华瑞也教菩萨法决定前众
605-A¶ 第 664b 页 X30-0664.png
喜瑞也佛所护念决定前地动瑞也兼总入定悉
在其中。】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偈颂二初颂广曾见答二颂分明判答初文
又二初颂一佛同。】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此两行颂上广曾见中时节名号说法等同也。

二颂最后一佛同三初颂曾见事与今巳同。】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二颂曾见事与今今同二初颂现相同二初颂
此土六瑞。】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巳即于法座上跏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

【此四行颂此土六瑞同而长出天鼓自然鸣表无
问自说也现诸希有事者即总颂诸瑞也加趺字
书云大坐也即是箕踞之谓婆沙论云以两足趺
加致两䯗如龙蟠结又云重叠两足左右交蟠故
云结加。
△二颂他土六瑞五初颂见六趣众生同。】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颇梨色斯由佛光照
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乾闼紧那罗各供养其佛。」
605-A¶ 第 664c 页 X30-0664.png

【此三行颂见六趣众生同记云此三行为四初半
行重明总瑞次一句正举六趣故云一切次一句
中总明生死因果及处生死两字是总标业明生
死之因报明生死之果处即二十五有故亦与此
同次一行明所依土前长行之文及问答中皆不
云光色至此方云者前岂应无次一行明诸趣供
养虽云供养意表机成当知前亦非无也问既云
庄严则是净土既云道同那列净土答净由光照
元具六道矧彼净土则无恶道之名故知非但色
净由光亦乃众宝具足各供者则指万八千土琉
璃玻瓈色者琉璃具云吠琉璃此翻不远山宝西
域有山去波罗奈城不远彼山出此宝故以为名
玻瓈此云水玉其色多红。
△二颂见佛同。】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

【自然成佛道者方便道则加心修习发得真道即
是自然任运与理合也问发真自然何须诸佛说
法答如船顺流若更遇风加之以棹则疾有所至
风喻见佛闻法棹喻修行例如初果任运七生若
值佛加修或一生二生得至无学又自然成佛道
是报身琉璃是法身本净金像是应身应物现形
之义。
△三颂说顿同。】

「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

【前半偈颂说顿此则将法约人良由法既深玄当
605-A¶ 第 665a 页 X30-0665.png
知必运大机而开顿教盖颂上纯一无杂七善之
文。
△四颂三乘渐同。】

「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如恒沙斯由佛光照。」

【次从一一诸佛土去有三行颂明开渐教三教同
此即将人约法则人既二乘必知是开三藏即颂
上为求声闻人说应四谛等也文中虽不颂出缘
觉义则兼摄在中行施忍辱等等于四度耳此一
行颂上六度大乘。
△五颂菩萨修行。】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

【此两行颂上见他土菩萨种种因缘信解相貌略
不答上起塔者以上不见他土说法华相次则见
起塔今既答出法华相故起塔入灭之事在后答
也。
△二颂昔怀疑同。】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

【此一行半追颂昔佛四众疑念如文可解。
△三颂
昔曾见事与今当同六初颂因人同。】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證知
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

【世间眼者言菩萨为世间出世间之眼化导于人
605-A¶ 第 665b 页 X30-0665.png
也。
△二颂说法同。】

「说是法华经。」

【△三颂时节同。】

「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所说上妙法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

【此约不思议延促劫智论之妙光皆悉受持昔之
佛法亦如身子受佛付嘱也。
△四颂唱灭同四初
唱灭二嘱累(汝一)三悲泣(世尊)四安慰(圣主)。】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巳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
诸法实相义巳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
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
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

【此文有唱灭嘱累慰喻等嘱累如遗教悲泣如涅
槃慰喻亦如遗教其得度者悉皆得度其未度者
皆作得度因缘例如今佛将付弥勒也嘱累如遗
教者遗教云我灭度后汝等当珍敬波罗提木叉
如暗遇明如贫得宝当知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
异此也悲泣如涅槃者涕泣盈目遍体血现如波
罗奢华此即恭法慕人之志也有慰喻亦如遗教
者彼经末云汝等比丘勿怀悲恼若我住世一劫
二劫会亦应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法
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所益例如今佛将付弥勒
如云一称南无佛皆得值弥勒等后弥勒初成道
605-A¶ 第 665c 页 X30-0665.png
时而语之曰释迦牟尼种种诃责无奈汝何教植
来缘今得值我此即弥勒受付嘱之文。
△五颂授
记同。】

「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巳得通达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

【△六颂灭后通经同五初颂时节。】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二颂其人。】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

【△三颂久近。】

「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四颂所化众二初颂巳成弟子。】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巳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
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

【△二颂当成弟子。】

「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
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
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
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

【时有一弟子者以父兄之礼而事于师故曰弟子
又云生在师后名曰弟解从师生名为子故师召
605-A¶ 第 666a 页 X30-0666.png
资为弟子在于让也资亦自称为弟子在于敬也
是知弟子之义韫乎敬让多游族姓者尚书曰方
命𡉏族族类也周礼四闾为族族亦聚也。
△五结
会古今。】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二颂分明判答三初颂说大乘经。】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此四行颂上分明判答有三意照科可见又前弥
勒释四伏难令文殊必定有答此中是文殊断四
伏难使弥勒莫复更问初第一疑因文殊广引先
佛曾说法华故弥勒潜疑欲问良以诸佛赴缘人
时各异古佛虽名法华今佛何必如此文殊即以
第一偈断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
佛欲说法华经此断其疑名之问。
△二颂教菩萨。】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弥勒因此又疑自有名同义同自有名同义异此
名何所显召文殊即以第二偈断云今相如本瑞
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此是断其
疑体之问弥勒因此又疑实相无相何人会之文
殊即以第三偈断云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
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此断其疑宗之问。
△三颂
佛所护念。】

「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馀。」
605-A¶ 第 666b 页 X30-0666.png

【弥勒因此又疑佛雨法雨止洽菩萨亦润二乘文
殊即以第四偈断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
当为除断令尽无有馀此即断其疑用之问弥勒
联翩搆疑文殊频繁为断既事穷理尽即得之于
怀可谓善于问答具二庄严矣。】

科注妙法莲华经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