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063-017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蔡中郎集卷三
             汉 蔡邕 撰
  释诲
閒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客难及扬雄班固崔骃之
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
以戒厉云尔有务世公子诲于华颠胡老曰盖闻圣人
之大宝曰位故以仁守位以财聚人然则有位斯贵有
卷三 第 1b 页 WYG1063-0177b.png
财斯富行义达道士之司也故伊挚有负鼎之仲尼
设执鞭之言宁子有清商之歌百里有豢牛之事夫如
是则圣哲之通趣古人之明志也夫子生清穆之世禀
醇和之灵覃思典籍韫椟六经安贫乐贱与世无营沉
精重渊抗志高冥包括无外综析无形其已久矣曾不
能拔萃出群扬芳飞文豋天庭序彝伦扫六合之秽慝
清宇宙之埃尘连光芒于白日属炎气于景云时逝岁
暮默而无闻小子惑焉是以有云方今圣上宽明辅弼
卷三 第 2a 页 WYG1063-0178a.png
贤知崇英逸伟不坠于地德弘者建宰相而裂土才羡
者荷荣禄而蒙赐盍亦回涂改驾俛仰取容辑当世之
利定不拔之功荣家宗于此时遗不灭之令踪夫独未
之思邪何为守彼而不通此胡老慠然而笑曰若公子
所谓睹暧昧之利而忘昭晰之害专必成之功而忽蹉
跌之败者也公子谡尔敛袂而兴曰胡为其然也胡老
曰居吾将释汝昔自太极君臣始基有羲皇之洪宁唐
虞之至时三代之隆亦有缉熙五伯扶微勤而抚之于
卷三 第 2b 页 WYG1063-0178b.png
斯已降天网纵人纮弛王涂坏太极陁君臣土崩上下
瓦解于是智者骋诈辩者驰说武夫奋略战士讲锐电
骇风驰雾散云披变诈乖诡以合时宜或画一策而绾
万金或谈崇朝而锡瑞圭连衡者六印磊落合纵者骈
组陆离隆贵翕习积富无涯据巧蹈机以忘其危夫华
离蒂而萎条去干而枯女冶容而淫士背道而孤人毁
其满神疾其邪利端始萌害渐亦芽簌簌方毂夭夭是
加欲丰其屋乃蔀其家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石门
卷三 第 3a 页 WYG1063-0178c.png
守晨沮溺耦耕颜歜抱璞蘧瑗保生齐人归乐孔子斯
征雍渠骖乘逝而遗轻夫岂傲生而背国乎道不可以
倾也且我闻之日南至则黄钟应融风动而鱼上冰
宾统而微阴萌蒹葭苍而白露凝寒暑相推阴阳代兴
运极则化理乱相承今大汉绍陶唐之洪烈荡四海之
残灾隆隐天之高建絙地之基皇道惟融帝猷丕显泯
泯庶类含甘吮滋检六合之群品跻之乎雍熙群僚恭
己于职司圣主垂拱乎两楹君臣穆穆守之以平济济
卷三 第 3b 页 WYG1063-0178d.png
多士端委缙珽鸿渐盈阶振鹭充庭譬犹钟山之玉泗
滨之石累圭璧不为之盈采浮磬不为之索曩者洪源
辟而四隩集武功定而干戈戢猃狁攘而吉甫宴城濮
捷而晋凯入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擐甲扬锋不
给于务当其无事也则舒绅缓佩鸣玉以步绰有馀裕
夫世臣门子𥊍御之族天隆其祜主丰其禄抱膺从容
爵位自从摄须理髯馀官委贵其进取也顺倾转圆不
足以喻其便逡巡放屣不足以况其易夫夫有逸群之
卷三 第 4a 页 WYG1063-0179a.png
才人人有优赡之智童子不问疑于老成瞳矇不稽谋
于先生心恬澹于守高意无为于持盈灿乎煌煌莫非
华荣明哲泊焉不失所宁狂淫振荡乃乱其情贪夫徇
财夸者死权瞻仰此事体躁心烦闇谦盈之效迷损益
之数骋驽骀于修路慕骐骥而增驱卑俯乎外戚之门
乞助乎近贵之誉荣显未副从而颠踣下获胥靡之辜
高受灭家之诛前车已覆袭轨而骛曾不鉴祸以知畏
惧予谁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怨岂在明
卷三 第 4b 页 WYG1063-0179b.png
患生不思战战兢兢必慎厥尤且用之则行圣训也舍
之则藏至顺也九河盈溢非一块所防带甲百万非一
勇所抗今子责匹夫以清宇宙宁可以水旱而累尧汤
乎惧烟炎之燬熸何光芒之敢扬哉且夫地将震而枢
星直井无景而日阴食元首宽则望舒朓侯王肃则月
侧匿是以君子推微达著寻端见绪履霜知冰践露知
暑时行则行时止则止消息盈冲取诸天纪利用遭泰
可与处否乐天知命持神任已群车方奔乎险路安能
卷三 第 5a 页 WYG1063-0179c.png
与之齐轨思危难而自豫故在贱而不耻方将骋驰乎
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薮盘旋乎周孔之庭宇
揖儒墨而与为友舒之足以光四表收之则莫能知其
所有若乃丁千载之运应神灵之符闿阊阖乘天衢拥
皇盖奉皇枢纳玄策于圣德宣太平于中区计合谋从
已之图也勋绩不立予之辜也龟凤山翳雾露不除踊
跃草莱祗见其愚不我知者将谓之迂脩业思真弃此
焉如静以俟命不斁不渝百岁之后归乎其居幸其获
卷三 第 5b 页 WYG1063-0179d.png
称天所诱也罕漫而巳非已咎也昔伯翳综声于鸟语
葛卢辨音于鸣牛董父受氏于豢龙奚仲供德于衡辀
倕氏兴政于巧工造父豋御于骅骝非子享土于善圉
狼瞫取右于禽囚弓父毕精于筋角佽飞明勇于赴流
寿王创基于格五东方要幸于谈优上官效力于执盖
弘羊据相于运筹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于是公子俯首降阶忸怩而避胡老乃扬衡含笑援琴
而歌歌曰练予心兮浸太清涤秽浊兮存正灵和液畅
卷三 第 6a 页 WYG1063-0180a.png
兮神气宁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踔宇宙
而遗俗兮𦕈翩翩而独征
  明堂月令论
明堂者天子太庙所以崇礼其祖以配上帝者也夏后
氏曰世室殷人曰重屋周人曰明堂东曰青阳南曰明
堂西曰总章北曰玄堂中央曰太室易曰离也者明也
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人君之位
莫正于此焉故虽有五名而主以明堂也其正中皆曰
卷三 第 6b 页 WYG1063-0180b.png
太庙谨承天顺时之令昭令德宗祀之礼明前功百辟
之劳起养老敬长之义显教幼诲稚之学朝诸侯选造
士于其中以明制度生者乘其能而至死者论其功而
祭故为大教之宫而四学具焉官司备焉譬如北辰居
其所而众星拱之万象翼之政教之所由生变化之所
由来明一统也故言明堂事之大义之深也取其宗祀
之貌则曰清庙取其正室之貌则曰太庙取其尊崇则
曰太室取其堂则曰明堂取其四门之学则曰大学取
卷三 第 7a 页 WYG1063-0180c.png
其四面周水圆如璧则曰辟廱异名而同事其实一也
春秋因鲁取宋之奸赂则显之太庙以明圣王建清庙
明堂之义经曰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传曰非
礼也君人者将昭德塞违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
庙茅屋昭其俭也夫德俭而有度升降有数文物以纪
之声明以发之以临昭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
易纪律所以明大教也以周清庙论之鲁太庙皆明堂
也鲁禘祀周公于太庙明堂犹周宗祀文王于清庙明
卷三 第 7b 页 WYG1063-0180d.png
堂也礼记檀弓曰王齐禘于清庙明堂也孝经曰宗祀
文王于明堂礼记明堂位曰太庙天子曰明堂又曰成
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朝诸侯于明堂制礼
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成王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
下命鲁公世世禘祀周公于太庙以天子之礼升歌清
庙下管象舞所以异鲁于天下也取周清庙之歌歌于
鲁太庙明鲁之太庙犹周之清庙也皆所以昭文王周
公之德以示子孙也易传太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昼
卷三 第 8a 页 WYG1063-0181a.png
入南学暮入西学太学在中央天子之所自学也礼记
保傅篇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
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太学承师
而问道与易传同魏文侯孝经传曰太学者中学明堂
之位也礼记古大明堂之礼也膳夫是相礼日中出南
闱见九侯反问于相日侧出西闱视五国之事日入出
北闱视帝节猷尔雅曰宫中之门谓之闱王居明堂之
礼又别阴阳门东南称门西北称闱故周官有门闱之
卷三 第 8b 页 WYG1063-0181b.png
学师氏教以三德守王门保氏教以六艺守王闱然则
师氏居东门南门保氏居西门北门也知掌教国子与
易传保傅王居明堂之礼参相发明为学四焉文王世
子篇曰凡大合乐则遂养老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
秩节祭先师先圣焉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
设三老五更之位言教学始之于养老由东方岁始也
又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习于东序凡祭与养老
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又曰大司成论
卷三 第 9a 页 WYG1063-0181c.png
说在东序然则诏学皆在东序东序东之堂也学者聚
焉故称诏太学仲夏之月令祀百辟卿士之有德于民
者礼记太学志曰礼士大夫学于圣人善人祭于明堂
其无位者祭于太学礼记昭穆篇曰祀先贤于西学所
以教诸侯之德也即所以显行国礼之处也太学明堂
之东序也皆在明堂辟廱之内月令记曰明堂者所以
明天气统万物明堂上通于天象日辰故有十二宫象
日辰也水环四周言王者动作法天地德广及四海方
卷三 第 9b 页 WYG1063-0181d.png
此水也礼记盛德篇曰明堂九室以茅盖屋上圆下方
此水名曰辟廱王制曰天子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
以讯馘告乐记曰武王伐殷荐俘馘于京太室诗鲁颂
云矫矫虎臣在泮献馘京镐京也太室辟廱之中明堂
太室也与诸侯泮宫俱献馘焉即王制所谓以讯馘告
者也礼记曰祀乎明堂所以教诸侯之孝也孝经曰孝
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曰自西自东
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言行孝者则曰明堂行悌者则曰
卷三 第 10a 页 WYG1063-0182a.png
太学故孝经合以为一义而称镐京之诗以明之凡此
皆明堂太室辟廱太学事通文合之义也其制度数各
有所法堂方百四十四尺坤之策也屋圜屋径二百一
十六尺乾之策也太庙明堂方三十六丈通天屋径九
丈阴阳九六之变也圜盖方载六九之道也八闼以象
八卦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宫以应辰三十六户七十二
牖以四户九牖乘九室之数也户皆外设而不闭示天
下不藏也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二十
卷三 第 10b 页 WYG1063-0182b.png
八柱列于四方亦七宿之象也堂高三尺以应三统四
乡五色者象其行外广二十四丈应一岁二十四气四
周以水象四海王者之大礼也月令篇名曰因天时制
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
所以顺阴阳奉四时效气物行王政也成法具备各从
时月藏之明堂所以示承祖考神明明不敢泄渎之义
故以明堂冠月令自天地定位有其象圣帝明君世有
绍袭盖以裁成大业非一代之事也易正月之卦曰泰
卷三 第 11a 页 WYG1063-0182c.png
其经曰主用享于帝吉孟春令曰乃择元日祈榖于上
帝颛顼历衡曰天元正月巳已朔日立春日月俱起于
泰建宫室制度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尧典曰乃命
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月令曰乃命太
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易曰不利为寇利用
禦寇月令曰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书曰岁二月同律度
量衡中春令曰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凡此皆合于
大历唐政其类不可尽称戴礼夏小正传曰阴阳生物
卷三 第 11b 页 WYG1063-0182d.png
之后王事之次则夏之月令也殷人无文及周而备文
义所说传衍深远宜周公之所著也宫号职司与周官
合周书七十二篇而月令第五十三古者诸侯朝正于
天子受月令以归而藏诸庙中天子藏之于明堂每月
告朔朝庙出而行之周室既衰诸侯怠于礼鲁文公废
告朔而朝仲尼讥之经曰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刺舍
大礼而徇小仪也自是告朔遂阙而徒用其羊子贡非
废其令而请去之仲尼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庶
卷三 第 12a 页 WYG1063-0183a.png
明王复兴君人者昭而明之稽而用之耳无逆听令无
逆政所以臻乎大顺阴阳和年榖丰太平洽符瑞由此
而至矣秦相吕不韦著书取月令为纪号淮南王安亦
以取为第四篇政改名曰时则故偏见之徒或云月令
吕不韦作或云淮南皆非也
  月令问答
问者曰子何为著月令说也予幼读记以为月令体大
经同不宜与记书杂录并行而记家记之又略及前儒
卷三 第 12b 页 WYG1063-0183b.png
特为章句者皆用其意传非其本旨又不知月令徵验
布在诸经周官左传实与礼记通他议横生纷纷久矣
光和元年余被谤章罹重罪徙朔方内有猃狁敌冲之
衅外有寇虏锋镝之艰危险凛凛死亡无日过被学者
闻家就而考之亦自有所觉悟庶几颇得事情而讫未
有注记著于文字也惧颠蹶陨坠无以示后同于朽腐
窃诚思之书有阴阳升降天文历数事物制度可假以
为本敦辞托说审求历象其要者莫大于月令故遂于
卷三 第 13a 页 WYG1063-0183c.png
忧怖之中昼夜密勿昧死成之旁贯五注参互群书至
及国家律令制度遂定律数尽天地三光之情辞繁多
而蔓衍非所谓理约而达也道长日短危殆兢惕取其
心尽而已故不能复加删省盖所以探赜辨物庶几多
识前言往行之流苟便学者以为可览则余死而不朽

问者曰子说月令多类周官左传假无周官左传月令
为无说乎曰夫根柢植则枝叶必相从也月令与周官
卷三 第 13b 页 WYG1063-0183d.png
并为时王政令之记异文而同体官名百职皆周官解
月令甲子沈子所谓似春秋也若夫太昊蓐收勾芒祝
融之属左传造义立说生名者同是以用之
问者曰既用古文于历数乃不用三统用四分何也曰
月令所用参诸历象非一家之事传之于世不晓学者
宜以当时所施行且密近者三统已疏阔废弛故不用

问者曰既不用三统以惊蛰为孟春春中雨水为二月
卷三 第 14a 页 WYG1063-0184a.png
节皆三统法也独用之何曰孟春月令曰蛰虫始震在
正月也中春始雨水则雨水二月也以其合故用之
问者曰历云暑季夏节也而今文见于五月何也曰今
不以历节言据时始暑而记也历于大雪小雪大寒小
寒皆去十五日然则小暑当去大暑十五日不得及四
十五日不以节言据时暑也
问者曰中春令不用牺牲以圭璧更皮币不牺牲何也
曰是月献羔以太牢祀高禖宗庙之祭以中月安得用
卷三 第 14b 页 WYG1063-0184b.png
牺牲祈者求之祭也著令者豫设水旱疫疠当祷祈用
牺牲者是用之助生养传祈以币代牲章因于高禖之
事乃造说曰更者刻木牲如庙有祧更此说自欺极矣
经典传记无刻木代牲之说盖书有转误三豕渡河之
类也
问者曰中冬令曰奄尹申宫令谨门闾今曰门闱何也
曰阉尹者内官也主宫室出入宫中宫中之门曰闱阉
尹之职也闾里门非阉尹所主知当作闱也
卷三 第 15a 页 WYG1063-0184c.png
问者曰令曰七驺咸驾今曰六驺何也曰本官职者莫
正于周官周官天子马六种种别有驺故知六驺左传
晋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无言七者知当为六也
问者曰令于中秋筑城郭于经传为非其时诗曰定之
方中作于楚宫定营室也九月十月之交西南方中故
传曰水昏正而栽筑即营室也昏正者昏中也裁筑者
裁木而始筑也今文在前一月不合于经传也
问者曰子说三难皆以日行为本古论周官礼记说以
卷三 第 15b 页 WYG1063-0184d.png
为但逐恶而已独安所取之曰取之于月令而已四时
通等而夏无难文由日行也春行少阴秋行少阳冬行
太阴阴阳悖使不于其类故冬春难以助阳秋难以达
阴至夏节太阳行太阴自得其类无所扶助独不难取
之于是也
问者曰反令每行一时转三旬以应行三月政也春行
夏令则雨水不时谓孟夏也草木早枯中夏也国乃有
恐季夏也今总合为一事不分别施之于三月何也曰
卷三 第 16a 页 WYG1063-0185a.png
说者见其三旬不得专注而为之说有所滞碍不得通
矣孟秋反令行冬令则草木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即
分为三事后乃大水在枯后也城郭为独自坏非水所
为也季冬令曰行春令则胎夭多伤民多蛊疾命之曰
逆即分为三事行季冬令为不感灾异但命之曰逆也
知不得断绝分应一月也其类皆如此令之所略举
其尤者也
问春食麦羊夏食菽鸡秋食麻犬冬食黍豕之属但以
卷三 第 16b 页 WYG1063-0185b.png
为时味之宜不合于五行月令服食器械之制皆顺五
行者也说所食独不以五行不已略乎曰盖亦思之矣
凡十二辰之禽五时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
犬酉鸡亥豕而已其馀龙虎以下非食也春木王木胜
土土王四季四季之禽牛属季夏犬属季秋故未羊可
以为春食也夏火王火胜金故酉鸡可以为夏食也季
夏土王土胜水当食豕而食牛土五行之尊者牛五畜
之大者四行之牲无足以配土德者故以牛为季夏食
卷三 第 17a 页 WYG1063-0185c.png
也秋金王金胜木寅虎非可食者犬豕而无角虎属也
故以犬为秋食也冬水王水胜火当食马而礼不以马
为牲故以其类而食豕也然则麦为水菽为金麻为火
黍为水各配其牲为食也虽有此说而米盐细碎不合
于易卦所为之禽及洪范传五事之畜近似卜筮之术
故予略之不以为章句聊以应问见有说而已
问记曰三老五更子独曰五叟周礼曰八十一御妻今
曰御妾何也曰字误也叟长老之称其字与更相似书
卷三 第 17b 页 WYG1063-0185d.png
者转误遂以为更嫂字女旁叟字从叟今皆以为更矣
立字法者不以形声何得以为字以嫂叟推之知是更
为叟也妻者齐也惟一适人称妻其馀皆妾位最在下
是以不得言妻云也
  正交论
闻之前训曰君子以朋友讲习而正人无有淫朋是以
古之交者其义敦以正其誓信以固逮夫周德始衰颂
声既寝伐木有鸟鸣之刺谷风有弃予之怨自此以降
卷三 第 18a 页 WYG1063-0186a.png
弥以凌迟或阙其始终或强与比周是以缙绅患其然
而论者谆谆如也疾浅薄而怀携贰者有之恶朋党而
绝交游者有之其论交也曰富贵则人争趋之贫贱则
人争去之是以君子慎人所以交已审己所以交人富
贵则无暴集之客贫贱则无弃旧之宾矣原其所以来
则知其所以去见其所以始则观其所以终彼贞士者
贫贱不待夫富贵富贵不骄乎贫贱故可贵也盖朋友
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离善则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恶
卷三 第 18b 页 WYG1063-0186b.png
则忠告善诲之否则止无自辱焉故君子不为可弃之
行不患人之遗已也信有可归之德不病人之远已也
不幸或然则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怨其远矣求诸已而
不求诸人咎其稀矣夫远怨稀咎之机咸在乎躬莫之
致也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而二子各有闻乎夫子
然则以交诲也商也宽故告之以拒人师也褊故训之
以容众人从其行而矫之至于仲尼之正教则泛爱众
而亲仁故非善不喜非仁不亲交游以方会友以文可
卷三 第 19a 页 WYG1063-0186c.png
无贬也榖梁赤曰心志既通名誉不闻友之罪也今将
患其流而塞其源病其末而刈其本无乃未若择其正
而黜其邪与与其彼农皆黍而独稷焉夫黍亦神农之
嘉榖与稷并为粢盛也使交可废则黍其愆矣括二论
而言之则刺薄者博而洽断交者贞而孤孤有羔羊之
节与其不获已而矫时也走将从夫孤焉
  荐边文礼
明将军以申甫之德当中兴之隆建上将之任膺秉国
卷三 第 19b 页 WYG1063-0186d.png
之权妖寇作孽震惊京师运筹帷幄定策届胜先擒马
元归近之变天兵致诛兖豫以清冀荆用次云消席捲
克厌众心王室以宁万国兆民莫不赖祉伏惟幕府初
开博选清英华发旧德并为元龟成功立事莫不毕举
虽振鹭之集西廱济济之在周庭无以或加伏见陈留
边让字文礼天授逸才聪明贤知纂成伐柯不远之则
龆龀夙孤不坠家训始任学问便就大业閒不游嬉初
览诸经见本知义寻端极绪受者不能答其问章句不
卷三 第 20a 页 WYG1063-0187a.png
能逮其意诗书易理先通大义业以次举众传篇章无
术不综心通性达剖纤入冥口辨辞长而节之以礼度
安祥审固守持内定非礼勿动非法不言据狐疑之论
定嫌审之分经典交至检括参合众夫嘉焉莫之能夺
使让生于先代在唐虞则元凯之比当仲尼则颜冉之
亚岂徒世俗之凡偶兼混是非讲论而已哉才艺言行
卓逸不群阶级名位亦宜超然不以常制为限长幼为
拘若复辈从此郡选举非所以彰瑰玮之高价昭大知
卷三 第 20b 页 WYG1063-0187b.png
之绝明也传曰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
少汁则焦而不可熟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邕
诚窃悁悒怪此宝鼎未受牺牛大之和久佐煎熬脔
胾之间愿明将军回谋守虑思垂采纳就让疾病所亲
察之更以属缺招延表贡行状列于王府跻之宗伯纳
之机密展其力用副其器量夫若以年齿为嫌则颜渊
不得冠德行之首子奇不得纪治阿之功苟能其事古
今一也密疏特表及期而行邦国其昌邕寝疾羸匍匐
卷三 第 21a 页 WYG1063-0187c.png
拜寄不敢须通
  祖德颂
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祸乱至于成王太平乃洽祥瑞
毕降夫岂后德熙隆渐浸之所通也是以易嘉积善有
馀庆诗称子孙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贤人君子修仁履
德者亦其有焉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载孝友重以明
德率礼莫违是以灵祗降之休瑞兔扰驯以昭其仁木
连理以象其义斯乃祖祢之遗灵盛德之所贶也岂我
卷三 第 21b 页 WYG1063-0187d.png
童蒙孤稚所克任哉乃为颂曰穆穆我祖世笃其仁其
德克明惟懿惟醇宣慈惠和无竞伊人岩岩我考莅之
以庄增崇丕显克构其堂是用祚之休徵惟光厥徵伊
何于昭于今园有甘棠别干同心坟有扰兔宅我柏林
神不可诬伪不可加析薪之业畏不克荷矧贪灵贶以
为已华惟予小子岂不是欲于有先功匪荣伊辱
  朱公叔谥议
汉益州刺史南阳朱公叔卒门人陈季圭等议所谥云
卷三 第 22a 页 WYG1063-0188a.png
宜曰忠文子陈留蔡邕议曰昔在圣人之制谥也将以
劝善彰恶俾民兴行贤愚臧否依事从实虽文武之美
幽厉之秽罔不具存自王公以降至于列国大夫皆用
配号传于无穷秦以世代谥而黜其事汉兴以来惟天
子与五等之爵然后有之公卿大臣其礼阙焉历世弥
久莫之或修益州府君贯综典术率由旧章始与诸儒
考礼定议加陈留府君以益州之谥是后览之者亦无
闻焉今子亶纂袭前业不忘遗则孝既至矣礼实宜之
卷三 第 22b 页 WYG1063-0188b.png
谨览陈生之议思忠文之意参之群典稽之谥法夫万
类莫贵乎人百行莫贵乎忠故夏后氏正以人统教以
忠德然则忠也者人德之至也而犹有三焉孔子曰进
思尽忠又曰臣事君以忠奉上之忠也曰为人谋而不
忠乎又曰忠焉能勿诲乎谋诲之忠也春秋左传曰小
大之狱必以情情忠之属也又曰上思利人曰忠抚下
之忠也三者人之则而忠行乎其中益州府君自始事
至没身忠言不辍乎口忠谋不巳乎心其在帝室正身
卷三 第 23a 页 WYG1063-0188c.png
危行言如砥矢策合神明謇謇之谏文章具存奉上忠
矣其在部臣匡救善导出自一心疑不我听者果有踬
覆不测之祸谋诲忠矣爰牧冀州时值凶荒劳心苦思
勤恤度事诛毙贪暴紏戢贵党虽则强禦当官能行夫
岂淫刑将有利也发墓盗柩议而不罪夫岂漏奸察以
情也抚下忠矣位在牧伯职据纳言秉权食禄实有年
数而居无蓄好财货不益旧粝食布衾槩谓之精丽者
昔鲁季孙行父卒宰庀家器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
卷三 第 23b 页 WYG1063-0188d.png
君子曰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而谥曰文子
春秋外传曰忠文之实也然则文忠之彰也忠以为实
文以彰之事通议合两名一致是忠贞俭之称文也邾
子籧篨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不利于君公曰民苟利
矣孤亦与焉于是迁而遂卒谥曰文公是危身利民之
称文也卫大夫孔圉谥曰文子子贡疑焉惟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仲尼与之是勤学好问之称文也府君所在
屡以忤违阽以深患苟除民害死生以之前后三黜一
卷三 第 24a 页 WYG1063-0189a.png
罹疾废于身危矣兼包六典命世作师犹复宗事赵叟
示有攸尊能下问矣有一于此犹可以称况乃忠兼三
义文备三德于古志不悖而谥法亦曰宜矣本议曰忠
文子按古之以子配谥者鲁之季文子孟懿子卫之孙
文子公叔文子皆诸侯之臣也至于王室之卿大夫其
尊与诸侯并故以公配春秋曰刘卷卒葬刘文公公羊
传曰刘卷者何天子大夫也经又曰王子虎卒左传曰
王叔文公卒而如同盟礼也此皆天子大夫得称其礼
卷三 第 24b 页 WYG1063-0189b.png
与同盟诸侯敌体故也又礼缘臣子咸欲尊其君父故
虽侯伯子男之臣自称其君咸得曰公及其卒也异国
之人称之皆然是以邾子许男公以葬春秋之正议也
以例言之则府君王室亚卿也有王叔刘氏之比以臣
子之辞言之则有邾许称公之文虽无土而其位是也
今曰公犹可若称子则降等多矣惧礼废日久将诡时
听周有仲山甫伯阳嘉父优老之称也宋有正考父鲁
有尼父配谥之称也父虽非爵号与同体天子诸侯咸
卷三 第 25a 页 WYG1063-0189c.png
用优贤异亡顺乎门人臣子所称之宜可以公父之中
择一处焉使不得称子而已
  樽铭
酒以成礼弗愆以淫德将无醉过则荒沈盈而不冲古
人所箴尚鉴兹器懋勖厥心
  警枕铭
应龙蟠蛰潜德保灵制器象物示有其形哲人降鉴居
安闻倾
卷三 第 25b 页 WYG1063-0189d.png
 
 
 
 
 
 
 
 蔡中郎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