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第 936a 页
卷一 第 936a 页
No. 1729 [cf. Nos. 262(25), 1728]
观音义疏记卷第一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释疏二。初释题目二。初正释题。义者。宜也。
谓解释经文使合宜也。又义理也。斯盖智者
入法华三昧。于观行位中见第一义理。以此
义理解今经文。疏者。通意之辞。又音疏。即疏
通疏条之义也。二说记人二。释疏文二。初预
分章段二。初叙二家三段。此品既是谶师为
北凉沮渠蒙逊。别传于世。故凉陈已来讲者
甚众。于是分节经文三段有异。二今师下示
天台多种二。初泛明多种分文。二若作下正
依二段节目。二就前下正释经文二。初前问
答二。初分科。二一尔下随释二。初问四初时
节二。初释字义二即是下明悉檀二。初别释
相四。初世界。东方西方随机乐欲。二或可下
为人。或有根性闻于前品已得世界。故云喜
竟。今闻此品即生宿善。三或可下对治。疑破
解事属于对治。疑破悟理属第一义。今从解
事当第三悉。四或可下第一义。二土者。谓净
光庄严土八万四千随妙音者。此土华德及
四万二千天子。因彼菩萨来往得道。今八万
发心悟在观音。二诸佛下总明悉。如来如鼓
四机如桴击之有声声不孤发。今乃四机扣
佛之时也。二标人二。初释别名三。初中道对
卷一 第 936b 页 T34-0936.png
小。此菩萨名由證中立。中必不偏。今偏从无
尽者为对小乘。是灭尽法特彰中道。性无尽
故。小乘尽智者。谓我见苦已断集已。證灭已
修道已。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无生
智者。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
断。尽證已不复更證。修道已不复更修。如
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二又云下三谛
明圆二。初总示。二大品下别示三。初圆空无
尽。拣析示体故。云即色是空。应知体空通衍
三教。通则但体生死即空。此偏空也。别圆能
体涅槃亦空。此中空也。离边属别即边属圆。
今在圆也。圆中名空此空无尽。二又大下圆
假无尽二。初引经示相三。初大集约八十明
假二。初本土所修。此是妙假具于三观。不灭
故假。不生故空不出故中。盖不流出二边故
也。此观观佛具观三身。至分證位名为见佛。
一切佛法无不现前。且举六度耳。二身子下
依法立字二。初身子问。二菩萨答。具彰愿行。
愿行无尽名于此立。因缘果报即依苦集立
誓。因缘集也。果报苦也。为一切等依灭立誓。
以一切智及五分等佛果法故。众生性下依
道立誓。以顺法性教化众生知道法故。皆云
发心。知是立誓。又檀下依誓立行万行皆为
檀等摄也。称波罗蜜行到果也。若愿若行皆
无作故方得无尽。凡八下结上愿行。皆即法
界。是故皆含一切佛法。二又净下净名就二
谛明假。有为是俗可尽之法。无为是真不可
尽法。小乘智浅。尽于有为住于无为。故归灰
断。圆人观俗即是妙有。故行万行。观真能达
尽者为对小乘。是灭尽法特彰中道。性无尽
故。小乘尽智者。谓我见苦已断集已。證灭已
修道已。如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无生
智者。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断集已不复更
断。尽證已不复更證。修道已不复更修。如
是念时无漏智慧见明觉也。二又云下三谛
明圆二。初总示。二大品下别示三。初圆空无
尽。拣析示体故。云即色是空。应知体空通衍
三教。通则但体生死即空。此偏空也。别圆能
体涅槃亦空。此中空也。离边属别即边属圆。
今在圆也。圆中名空此空无尽。二又大下圆
假无尽二。初引经示相三。初大集约八十明
假二。初本土所修。此是妙假具于三观。不灭
故假。不生故空不出故中。盖不流出二边故
也。此观观佛具观三身。至分證位名为见佛。
一切佛法无不现前。且举六度耳。二身子下
依法立字二。初身子问。二菩萨答。具彰愿行。
愿行无尽名于此立。因缘果报即依苦集立
誓。因缘集也。果报苦也。为一切等依灭立誓。
以一切智及五分等佛果法故。众生性下依
道立誓。以顺法性教化众生知道法故。皆云
发心。知是立誓。又檀下依誓立行万行皆为
檀等摄也。称波罗蜜行到果也。若愿若行皆
无作故方得无尽。凡八下结上愿行。皆即法
界。是故皆含一切佛法。二又净下净名就二
谛明假。有为是俗可尽之法。无为是真不可
尽法。小乘智浅。尽于有为住于无为。故归灰
断。圆人观俗即是妙有。故行万行。观真能达
卷一 第 936c 页 T34-0936.png
不空之真。是故不住三无为坑。是故二谛皆
是常住不思议假。故名无尽。三华严约十藏
明假。新经二十十无尽藏品云。菩萨有十种
藏。三世诸佛皆说。所谓信藏戒藏惭藏愧藏
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乃至云。此十
种无尽藏有十种无尽。令诸菩萨究竟菩提。
何等为十。饶益一切众生故。以本愿善回向
故。一切劫无断绝故。尽虚空界悉开悟心无
限故。回向有为而不著故。一念境界一切法
无尽故。大愿心无变异故。善摄取诸陀罗尼
故。一切诸佛所护念故。了一切法皆如幻故。
是为十种无尽法。能令一切世间所作皆得
究竟无尽大藏。二如此下结经明假。三又如
下圆中无尽二。初引经示相四。初胜鬘约佛
法明中。以一切法皆佛法故。法无不中。中故
常住。常住故无尽。二大品约法界明中。法界
体是大总相故诸法皆趣。如提纲领毛目悉
归。造境皆中何法非总。今特言意盖为释经。
意为法界理必双非。名无尽者。名偏意圆故
例真常实无边倒。今释无尽上下皆然。三净
名示即边是中。空有当体皆是圆中。中性不
改。岂可有尽此之无尽荡二边情。是故能空
尽与不尽。故知下结成圆中是真无尽。四大
品明诸法皆中。修恶全体是性恶故。十二因
缘及以五阴。一一如空常住周遍。非当宗义
此文莫销。二如此下结经明中。三通达下从
德立名二。初正立名。能达之意从所达法。得
无尽名。学者须了。意即三谛无别所达。能达
亦无。若其不然非无尽意。二亦名下例诸法。
是常住不思议假。故名无尽。三华严约十藏
明假。新经二十十无尽藏品云。菩萨有十种
藏。三世诸佛皆说。所谓信藏戒藏惭藏愧藏
闻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辩藏。乃至云。此十
种无尽藏有十种无尽。令诸菩萨究竟菩提。
何等为十。饶益一切众生故。以本愿善回向
故。一切劫无断绝故。尽虚空界悉开悟心无
限故。回向有为而不著故。一念境界一切法
无尽故。大愿心无变异故。善摄取诸陀罗尼
故。一切诸佛所护念故。了一切法皆如幻故。
是为十种无尽法。能令一切世间所作皆得
究竟无尽大藏。二如此下结经明假。三又如
下圆中无尽二。初引经示相四。初胜鬘约佛
法明中。以一切法皆佛法故。法无不中。中故
常住。常住故无尽。二大品约法界明中。法界
体是大总相故诸法皆趣。如提纲领毛目悉
归。造境皆中何法非总。今特言意盖为释经。
意为法界理必双非。名无尽者。名偏意圆故
例真常实无边倒。今释无尽上下皆然。三净
名示即边是中。空有当体皆是圆中。中性不
改。岂可有尽此之无尽荡二边情。是故能空
尽与不尽。故知下结成圆中是真无尽。四大
品明诸法皆中。修恶全体是性恶故。十二因
缘及以五阴。一一如空常住周遍。非当宗义
此文莫销。二如此下结经明中。三通达下从
德立名二。初正立名。能达之意从所达法。得
无尽名。学者须了。意即三谛无别所达。能达
亦无。若其不然非无尽意。二亦名下例诸法。
卷一 第 937a 页 T34-0937.png
心智五阴及一切法既即三谛故。皆得立无
尽之名。二菩萨下释通名三。初对梵翻名。二
约华释义二。初释众生二。初通明因果。能生
实法所生假人。始自凡人讫尊极人。莫不从
于众法而生。二别明菩萨。从于无尽众行而
生。故曰众生二发心下释馀字。又约上求下
化而释。前以众行生己假人。今以道法成他
众生。三广释如别。三敬仪二。初分经。二起者
下随释三。初释起二。初事释。礼即曲礼。彼云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郑氏注云。尊师重道也。
起若今抠衣前请也。业谓篇卷也。益谓受说
不了。欲师更明说之。今无尽意欲请观音利
他之业。欲益己心菩萨之行故。从座而起。二
观释三。初约空论起。文有二意。初明空观不
著诸法。次明空观自不著空。故名为起。二又
菩下约假论起。即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三
又中下约中论起。中道遮照皆绝待对。故起
不起无非中实。即遮之照。名不起之起。此起
自能起发中实。亦能令他起发中实。二偏袒
下释袒二。初事释二。初约西土。二此方下约
此方。言须贾谢张仪者。合云张禄字之误也。
元是范睢魏人也。初仕魏与中大夫须贾使于
齐。齐以睢为贤。私赏金璧及牛酒。须贾嫉而
怒之。使还谗睢于魏相魏齐云。范睢以魏密
事告齐。魏齐大怒。拉胁折齿遭箦卷弃之厕
中。睢不死求守圊者出之。睢既得免。易姓名
曰张禄随秦使王稽。入秦见昭王。昭王悦之
拜为客卿。稍迁左丞相。后须贾为秦使。睢乃
微服而出杖于路。贾见而大惊。问睢曰。复说
尽之名。二菩萨下释通名三。初对梵翻名。二
约华释义二。初释众生二。初通明因果。能生
实法所生假人。始自凡人讫尊极人。莫不从
于众法而生。二别明菩萨。从于无尽众行而
生。故曰众生二发心下释馀字。又约上求下
化而释。前以众行生己假人。今以道法成他
众生。三广释如别。三敬仪二。初分经。二起者
下随释三。初释起二。初事释。礼即曲礼。彼云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郑氏注云。尊师重道也。
起若今抠衣前请也。业谓篇卷也。益谓受说
不了。欲师更明说之。今无尽意欲请观音利
他之业。欲益己心菩萨之行故。从座而起。二
观释三。初约空论起。文有二意。初明空观不
著诸法。次明空观自不著空。故名为起。二又
菩下约假论起。即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三
又中下约中论起。中道遮照皆绝待对。故起
不起无非中实。即遮之照。名不起之起。此起
自能起发中实。亦能令他起发中实。二偏袒
下释袒二。初事释二。初约西土。二此方下约
此方。言须贾谢张仪者。合云张禄字之误也。
元是范睢魏人也。初仕魏与中大夫须贾使于
齐。齐以睢为贤。私赏金璧及牛酒。须贾嫉而
怒之。使还谗睢于魏相魏齐云。范睢以魏密
事告齐。魏齐大怒。拉胁折齿遭箦卷弃之厕
中。睢不死求守圊者出之。睢既得免。易姓名
曰张禄随秦使王稽。入秦见昭王。昭王悦之
拜为客卿。稍迁左丞相。后须贾为秦使。睢乃
微服而出杖于路。贾见而大惊。问睢曰。复说
卷一 第 937b 页 T34-0937.png
于秦乎。睢曰。逃亡之人免死而已。何敢说秦
乎。又问睢曰。秦相张君子知之乎。睢曰。主人
公亦得接近。贾曰。今欲因子请谒张君。于是
同诣下车。守门者惊起正色。贾疑之。睢入而
不出。贾问门人知是秦相失色。战惧脱冠肉
袒请入谢罪。睢乃数而恕之。及贾使还睢
曰。为我报魏君。令斩魏齐。不然我将图魏矣。
魏齐后乃自缢。魏王斩首送秦。二观解。以事
表理既成法门。可以修观故名观解。三释合
掌二。初释合掌二。初事释。二观解二。初表权
实。昔分今合顺部表观。百界一念权实䐇然。
二又五下表事理。迷殊悟合。法性五阴凡圣
岂殊。但圣出缠众生在染。染中性阴起生死
阴以为能感。故使圣人出缠实阴起于权阴
而为能应感。若复性应则归真。故以两掌表
今方合。欲令行人即观事阴。合于性阴。二释
向佛。文唯观解而有二意。初直明向佛。次兼
合掌明向义。四正发问二。初分文立意三。初
带总分节。二大经下问答功德。三释论下简
示今问。二世尊下依文释义三。初释称叹。二
观世下释所问。三何因下释正问二。初问能
成因缘二。初别取境智。境是机感智即圣应。
感应名局因缘则通。二若就下互通凡圣。因
亲缘疏互论因发。互论缘助。二名观下问所
成名号。因缘是实法。名号是假人。揽实成假
也。二佛答二。初分科。二数者下随释三。初总
答二。初贴文二。初明机四。初标人数二。初举
多数三。初牒经略示。经文所举百千万亿。非
谓十界共有此数。盖指一业有如许人。二如
乎。又问睢曰。秦相张君子知之乎。睢曰。主人
公亦得接近。贾曰。今欲因子请谒张君。于是
同诣下车。守门者惊起正色。贾疑之。睢入而
不出。贾问门人知是秦相失色。战惧脱冠肉
袒请入谢罪。睢乃数而恕之。及贾使还睢
曰。为我报魏君。令斩魏齐。不然我将图魏矣。
魏齐后乃自缢。魏王斩首送秦。二观解。以事
表理既成法门。可以修观故名观解。三释合
掌二。初释合掌二。初事释。二观解二。初表权
实。昔分今合顺部表观。百界一念权实䐇然。
二又五下表事理。迷殊悟合。法性五阴凡圣
岂殊。但圣出缠众生在染。染中性阴起生死
阴以为能感。故使圣人出缠实阴起于权阴
而为能应感。若复性应则归真。故以两掌表
今方合。欲令行人即观事阴。合于性阴。二释
向佛。文唯观解而有二意。初直明向佛。次兼
合掌明向义。四正发问二。初分文立意三。初
带总分节。二大经下问答功德。三释论下简
示今问。二世尊下依文释义三。初释称叹。二
观世下释所问。三何因下释正问二。初问能
成因缘二。初别取境智。境是机感智即圣应。
感应名局因缘则通。二若就下互通凡圣。因
亲缘疏互论因发。互论缘助。二名观下问所
成名号。因缘是实法。名号是假人。揽实成假
也。二佛答二。初分科。二数者下随释三。初总
答二。初贴文二。初明机四。初标人数二。初举
多数三。初牒经略示。经文所举百千万亿。非
谓十界共有此数。盖指一业有如许人。二如
卷一 第 937c 页 T34-0937.png
一下同受一苦。以苦验人知同一业。若不然
者。那得同受一品苦邪。三将此下以例诸趣。
二所以下明多意。凡地发心尚能遍摄。果中
济物岂有所遗。境众等者。机薪若多应火必
盛。二遭苦二。初成上义显无量二。初以别业
该同受。上言百千是同业者。共受一苦。今言
诸苦。即是有诸百千万亿。二用此下以此意
历十界。界界有诸百千万亿。华严明数极至
不可说不可说。二今言下对别答彰遍该二。
初明总答。文略意广。上明诸苦实遍十界。苦
由惑业即显能脱十界三障。广岂过此。二后
别答。文广意狭别答七难。约观行解始通三
乘。今之总答文该十界。三闻名二。初遭苦闻
名共作机。由过现恶故遭诸苦。复由二世之
善而得闻名。妙玄云。从阐提起改悔心。上至
等觉皆有善恶相带为机。二闻有下四闻三
慧俱能感二。初释相二。初别指四教四闻三
藏能闻所闻皆是实有。通教即空。别教即假。
圆知能所皆是法界。闻既有四思修亦然。故
大本疏解我闻。有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
不闻。二若能下正示圆教三慧。前三闻慧不
得圆闻。圆教闻慧四种遍达。达四皆是不闻
不闻。即闻而思何依何著。二慧导行。一心称
名名圆修慧。二此文下结示。四称号二。初牒
示事理。二若用下各示称念二。初事二。初明
一心。有相续一心。有数息一心。二明称名。今
文但称所归之名。未称能归之辞。故是略非
广。二理二。初明一心。心有生灭不名为一。今
达心性非四句生。既本不生亦复无灭。乃名
者。那得同受一品苦邪。三将此下以例诸趣。
二所以下明多意。凡地发心尚能遍摄。果中
济物岂有所遗。境众等者。机薪若多应火必
盛。二遭苦二。初成上义显无量二。初以别业
该同受。上言百千是同业者。共受一苦。今言
诸苦。即是有诸百千万亿。二用此下以此意
历十界。界界有诸百千万亿。华严明数极至
不可说不可说。二今言下对别答彰遍该二。
初明总答。文略意广。上明诸苦实遍十界。苦
由惑业即显能脱十界三障。广岂过此。二后
别答。文广意狭别答七难。约观行解始通三
乘。今之总答文该十界。三闻名二。初遭苦闻
名共作机。由过现恶故遭诸苦。复由二世之
善而得闻名。妙玄云。从阐提起改悔心。上至
等觉皆有善恶相带为机。二闻有下四闻三
慧俱能感二。初释相二。初别指四教四闻三
藏能闻所闻皆是实有。通教即空。别教即假。
圆知能所皆是法界。闻既有四思修亦然。故
大本疏解我闻。有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
不闻。二若能下正示圆教三慧。前三闻慧不
得圆闻。圆教闻慧四种遍达。达四皆是不闻
不闻。即闻而思何依何著。二慧导行。一心称
名名圆修慧。二此文下结示。四称号二。初牒
示事理。二若用下各示称念二。初事二。初明
一心。有相续一心。有数息一心。二明称名。今
文但称所归之名。未称能归之辞。故是略非
广。二理二。初明一心。心有生灭不名为一。今
达心性非四句生。既本不生亦复无灭。乃名
卷一 第 938a 页 T34-0938.png
一心。然立一心对他成二。若无一无心则无
诸无法。毕竟叵得名理一心。言达此心者。即
是体达事中一心。二知声下明称名。既达心
空。从心所生一切皆空故。令声响能称所称
皆非生灭。故曰理称。事未必理理必具事。以
此为因。安不感圣。二明应二。初分科。二应有
下随释二。初明应相二。初判偏圆益相三教
作意。应不一时。圆任运应一时普遍。二众机
下明机应速相。观音应赴心内众生。众生机
感心内观音。若不然者不遍不速。二皆得下
明解脱二。初约多机显圆应。故前释人数。云
此举众境机多以显观深应大。二或时下约
三速再贴文。经云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
声皆得解脱。如何观之。能令众苦普皆解脱。
说听之者宜善思之。二问十下料简二。初明
十界机应俱时遍二。初以多机差别难。二答
譬下以四事圆普答五。初以四喻示。二菩萨
下约四法合。三安乐下引此经證。智慧宝藏
證财智二。四又如下又三喻显。五又是下示
三昧力。中道为王。统摄二谛。一心圆入十益
普沾。观音入此三昧。即是遍入一切众生心
性。常以三昧之力。与其十番之益。但由机感
亲疏。致使利益深浅。王三昧在妙玄第四十
益在第六。二问一下明一心事理立能感二。
初久称无效问。二散心乖法答。若能一心称于
事理。其犹形对影生声腾响答。第二别答二。
初分科叙意二。初分科。二叙意二。初叙他师
意三。初立三机三。初有人下定三业前后。二
通论下论三机与拔。免难是除果离毒。是除
诸无法。毕竟叵得名理一心。言达此心者。即
是体达事中一心。二知声下明称名。既达心
空。从心所生一切皆空故。令声响能称所称
皆非生灭。故曰理称。事未必理理必具事。以
此为因。安不感圣。二明应二。初分科。二应有
下随释二。初明应相二。初判偏圆益相三教
作意。应不一时。圆任运应一时普遍。二众机
下明机应速相。观音应赴心内众生。众生机
感心内观音。若不然者不遍不速。二皆得下
明解脱二。初约多机显圆应。故前释人数。云
此举众境机多以显观深应大。二或时下约
三速再贴文。经云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
声皆得解脱。如何观之。能令众苦普皆解脱。
说听之者宜善思之。二问十下料简二。初明
十界机应俱时遍二。初以多机差别难。二答
譬下以四事圆普答五。初以四喻示。二菩萨
下约四法合。三安乐下引此经證。智慧宝藏
證财智二。四又如下又三喻显。五又是下示
三昧力。中道为王。统摄二谛。一心圆入十益
普沾。观音入此三昧。即是遍入一切众生心
性。常以三昧之力。与其十番之益。但由机感
亲疏。致使利益深浅。王三昧在妙玄第四十
益在第六。二问一下明一心事理立能感二。
初久称无效问。二散心乖法答。若能一心称于
事理。其犹形对影生声腾响答。第二别答二。
初分科叙意二。初分科。二叙意二。初叙他师
意三。初立三机三。初有人下定三业前后。二
通论下论三机与拔。免难是除果离毒。是除
卷一 第 938b 页 T34-0938.png
因得子是与乐。三叙三番料拣三。
初问。那忽
与乐者。古以得子为乐故也。
答。云少分与乐
不碍悲门。
二问。礼拜乞子示求乐果。何不令
求戒善等业为乐因邪。
答。乐果称意可引人。
求修因勤苦。非引接法。其文在后者。十九说
法广示修因也。三问。并答可见。二有人下立
七难二。初明双只。鬼开去来者。去谓飘堕其
国。来谓到此恼人。王论轻重者。被害则重检
系则轻。体则是五开则成七。二明次第。鬼王
相间者。三鬼国难。四临害难。五来恼难。六枷
锁难。三四相比。鬼难在海国则重。王难在城
邑似轻。四五相比。王难或死故重。鬼恼或不
死故轻。各论轻重故云相似。乃相间也。三有
师下立八难二。初一师立。二一师破。二今明
下明今师意二。初明三机二。初斥他非二。初
斥情卜圣应。二今不下斥悲门与乐。二今言
下明今意二。初随世立次。此娑婆国声为佛
事。口机为初。意根冥密起必先身。身业粗显
后心。而动三业之次岂不然乎。二若寻下圣
应无谋。且随世俗立次如前。据圣无谋即扣
即应。二他既下明七难二。初明次第二。初且
一往立次。从重至轻一往次第。二至如下诫
不可定执。二问诸下明所表二。初以难多唯
七责。二答此下以七难表六答二。初正示表
意二。初通明七六。经明七难。不止在事。故约
观释通亘三乘。若无所表不能该深。故约七
难以表六种。外水火风表内三种。刀锁坚碍
表内地种。王等有情可表识种。大千世界虽
非正难。是难所依可表内空。二云何下别示
初问。那忽
与乐者。古以得子为乐故也。
答。云少分与乐
不碍悲门。
二问。礼拜乞子示求乐果。何不令
求戒善等业为乐因邪。
答。乐果称意可引人。
求修因勤苦。非引接法。其文在后者。十九说
法广示修因也。三问。并答可见。二有人下立
七难二。初明双只。鬼开去来者。去谓飘堕其
国。来谓到此恼人。王论轻重者。被害则重检
系则轻。体则是五开则成七。二明次第。鬼王
相间者。三鬼国难。四临害难。五来恼难。六枷
锁难。三四相比。鬼难在海国则重。王难在城
邑似轻。四五相比。王难或死故重。鬼恼或不
死故轻。各论轻重故云相似。乃相间也。三有
师下立八难二。初一师立。二一师破。二今明
下明今师意二。初明三机二。初斥他非二。初
斥情卜圣应。二今不下斥悲门与乐。二今言
下明今意二。初随世立次。此娑婆国声为佛
事。口机为初。意根冥密起必先身。身业粗显
后心。而动三业之次岂不然乎。二若寻下圣
应无谋。且随世俗立次如前。据圣无谋即扣
即应。二他既下明七难二。初明次第二。初且
一往立次。从重至轻一往次第。二至如下诫
不可定执。二问诸下明所表二。初以难多唯
七责。二答此下以七难表六答二。初正示表
意二。初通明七六。经明七难。不止在事。故约
观释通亘三乘。若无所表不能该深。故约七
难以表六种。外水火风表内三种。刀锁坚碍
表内地种。王等有情可表识种。大千世界虽
非正难。是难所依可表内空。二云何下别示
卷一 第 938c 页 T34-0938.png
空识二。初明表相。二空为下明为难二。初空。
虽非正难而是难由。若论观行亦为所观二
识。识起爱见必该通别二种爱见。二所以
下结示唯七意。二一火下依义释文三。初
口机二。初明七难七。初火难二。初科意
三。初节经文。二上总下叙经意。三释诸
下列义门。二贴文下随释三。初贴文四。初
持名二。初释文义二。初释持名。秉持属
口者。大论云。出入息是身行。觉观是口行。
受为心行。秉持之心既是觉观。故属口业。
二释若有。挑字去声不定貌也。二馀皆下明
先后二。初叙古。谓是互出其义不然。二今释
三。初约义释。二如慈下引事劝二。初引事證。
此是男子名慈童女。鬻薪养母督于孝诚。后
欲涉海。母抱其足不欲儿去。违母掣身绝母
一发。海上失伴入诸宝城。多岁受乐。行孝
报也。后入铁城火轮著顶。绝发之报。若专行
孝不遭火轮。二行人下劝忆持。三火难下约
重结二遭苦三应。四威神下结。二次约下举
事二。初示二人著传。二其传下举四人免难。
三就观下观释三。初通标列。报是事火。眼见
身觉。业与烦恼但有烧义。令世善业及三观
坏故名为火。是以称为就观行释。
问。三观所
对唯在烦恼。纵兼远障只至于业。事相火等
全不妨观。何得果报预观释邪。
答。经列七难。
止在人中。智者深穷。救难之功在王三昧。即
二十五有真常我性观音證已。乃能遍拔众
生之苦。于一一有十番破障。令与我性究竟
冥一。方尽大士拔苦之用。然十番破不出三
障。若尽理说。于一一番皆破三障。今欲易解
虽非正难而是难由。若论观行亦为所观二
识。识起爱见必该通别二种爱见。二所以
下结示唯七意。二一火下依义释文三。初
口机二。初明七难七。初火难二。初科意
三。初节经文。二上总下叙经意。三释诸
下列义门。二贴文下随释三。初贴文四。初
持名二。初释文义二。初释持名。秉持属
口者。大论云。出入息是身行。觉观是口行。
受为心行。秉持之心既是觉观。故属口业。
二释若有。挑字去声不定貌也。二馀皆下明
先后二。初叙古。谓是互出其义不然。二今释
三。初约义释。二如慈下引事劝二。初引事證。
此是男子名慈童女。鬻薪养母督于孝诚。后
欲涉海。母抱其足不欲儿去。违母掣身绝母
一发。海上失伴入诸宝城。多岁受乐。行孝
报也。后入铁城火轮著顶。绝发之报。若专行
孝不遭火轮。二行人下劝忆持。三火难下约
重结二遭苦三应。四威神下结。二次约下举
事二。初示二人著传。二其传下举四人免难。
三就观下观释三。初通标列。报是事火。眼见
身觉。业与烦恼但有烧义。令世善业及三观
坏故名为火。是以称为就观行释。
问。三观所
对唯在烦恼。纵兼远障只至于业。事相火等
全不妨观。何得果报预观释邪。
答。经列七难。
止在人中。智者深穷。救难之功在王三昧。即
二十五有真常我性观音證已。乃能遍拔众
生之苦。于一一有十番破障。令与我性究竟
冥一。方尽大士拔苦之用。然十番破不出三
障。若尽理说。于一一番皆破三障。今欲易解
卷一 第 939a 页 T34-0939.png
从增胜说。报且在事业属有漏。唯惑至极。观
音修习王三昧。时具有弘誓拔于法界三障
之苦。故今众生三障苦逼。一心称名皆得解
脱。其义若此。岂得不论果报火等。应知吾祖
说观世音圆修三昧。圆发僧那圆入法门。圆
救诸难。意令行人仿之修入。所列三障岂独
即今修观之境。亦是将来所拔之苦。故知具
示七难浅深。正论观行始末之相也。二果报
下示分剂。报业烦恼始自博地终至等觉。皆
具此三。故辅行明分段土至实报土各有三
道。分段三道谓见思惑为烦恼道。烦恼润业
名为业道。感界内生名为苦道。方便三道谓
尘沙惑为烦恼道。以无漏业名为业道。变易
生死名为苦道。实报三道谓无明惑为烦恼
道。非漏非无漏业为业道。彼土变易名为苦
道。今从增胜而说。故约事火而为果报。只至
初禅轮回之因。以为业火。故至有顶。三观所
破方名烦恼。故通三乘。下去诸难其意准此。
三果报火难下随次释三。初果报火二。初遭
难三。初通明处。二如阿下别示相。三凡一下
总结数。四趣四洲六天初禅。若加梵王合云
十六。同在初禅且云十五。二持是下感应二。
初机成获脱。二直就下指数斥局。直就果报
地上清凉。验于旧解所失者众。因华已去丸
番破有他不闻名。二次明下恶业火二。初遭
难。二初明修因。上之所明于现报上求免苦
厄安其果身。今所论者修行戒善及八地定。
求于未来人天乐果。二多为下明遭火三。初
释相。宿习破戒十恶业等。于修持时起作障
音修习王三昧。时具有弘誓拔于法界三障
之苦。故今众生三障苦逼。一心称名皆得解
脱。其义若此。岂得不论果报火等。应知吾祖
说观世音圆修三昧。圆发僧那圆入法门。圆
救诸难。意令行人仿之修入。所列三障岂独
即今修观之境。亦是将来所拔之苦。故知具
示七难浅深。正论观行始末之相也。二果报
下示分剂。报业烦恼始自博地终至等觉。皆
具此三。故辅行明分段土至实报土各有三
道。分段三道谓见思惑为烦恼道。烦恼润业
名为业道。感界内生名为苦道。方便三道谓
尘沙惑为烦恼道。以无漏业名为业道。变易
生死名为苦道。实报三道谓无明惑为烦恼
道。非漏非无漏业为业道。彼土变易名为苦
道。今从增胜而说。故约事火而为果报。只至
初禅轮回之因。以为业火。故至有顶。三观所
破方名烦恼。故通三乘。下去诸难其意准此。
三果报火难下随次释三。初果报火二。初遭
难三。初通明处。二如阿下别示相。三凡一下
总结数。四趣四洲六天初禅。若加梵王合云
十六。同在初禅且云十五。二持是下感应二。
初机成获脱。二直就下指数斥局。直就果报
地上清凉。验于旧解所失者众。因华已去丸
番破有他不闻名。二次明下恶业火二。初遭
难。二初明修因。上之所明于现报上求免苦
厄安其果身。今所论者修行戒善及八地定。
求于未来人天乐果。二多为下明遭火三。初
释相。宿习破戒十恶业等。于修持时起作障
卷一 第 939b 页 T34-0939.png
难。使戒定等善业不成。名为被烧。有顶等者。
然有漏善极非想定。非恶业火。无所有下即
为恶业。且欲示于恶通三界。故引之耳。二术
婆下引證二。初引事。术婆伽淫欲炽盛火起
烧身。此即业火。能生事火。验三种火其性不
别。二金光下引经。三能破下被烧。上升之善
既为所焚。乃随恶业牵堕于下。二若能下感
应三。初成机得脱。二故请下引消伏證。梵行
者。净行也。谓大小诸戒是三乘之人清净之
行。十恶是能破梵行是所破。三由斯下用此
文结。三烦恼火二。初就机应解释二。初明偏
圆机感二。初别释二初约声闻广示。见思之
因分段之果。四心流动三相迁移名为火宅。
竞共推排争出此宅。若非一心称观世音。或
当堕落为火所烧。此教观音身在此岸度人
彼岸。故令声闻得二涅槃。二次明下例馀位
俱机。剂于通教见思为火。别教正以尘沙为
火。圆教初后无明为火。上之二土通名变易。
未能伏断无明惑者。名钝根人。若能伏断称
利根人。伏在方便断穷实报。二凡有下总示
二。初修观被烧。唯除求离果报火者。戒善已
上皆名修道。故云九番。并为五住惑火烧者。
修因禅定。亦被爱惑三住所烧。况三毒业见
思通摄。二称观下称名得脱。各依本法而修一
心及以称号。若成机者无不得脱。二问菩下
明渐顿慈悲二。初问起。如上所明二十五有
三障苦难十番令脱。未知大士修何方便。證
何法门。得如是力。二答菩下释出二。初略示。
二所以下广释二。初明渐次二。初修观本誓
然有漏善极非想定。非恶业火。无所有下即
为恶业。且欲示于恶通三界。故引之耳。二术
婆下引證二。初引事。术婆伽淫欲炽盛火起
烧身。此即业火。能生事火。验三种火其性不
别。二金光下引经。三能破下被烧。上升之善
既为所焚。乃随恶业牵堕于下。二若能下感
应三。初成机得脱。二故请下引消伏證。梵行
者。净行也。谓大小诸戒是三乘之人清净之
行。十恶是能破梵行是所破。三由斯下用此
文结。三烦恼火二。初就机应解释二。初明偏
圆机感二。初别释二初约声闻广示。见思之
因分段之果。四心流动三相迁移名为火宅。
竞共推排争出此宅。若非一心称观世音。或
当堕落为火所烧。此教观音身在此岸度人
彼岸。故令声闻得二涅槃。二次明下例馀位
俱机。剂于通教见思为火。别教正以尘沙为
火。圆教初后无明为火。上之二土通名变易。
未能伏断无明惑者。名钝根人。若能伏断称
利根人。伏在方便断穷实报。二凡有下总示
二。初修观被烧。唯除求离果报火者。戒善已
上皆名修道。故云九番。并为五住惑火烧者。
修因禅定。亦被爱惑三住所烧。况三毒业见
思通摄。二称观下称名得脱。各依本法而修一
心及以称号。若成机者无不得脱。二问菩下
明渐顿慈悲二。初问起。如上所明二十五有
三障苦难十番令脱。未知大士修何方便。證
何法门。得如是力。二答菩下释出二。初略示。
二所以下广释二。初明渐次二。初修观本誓
卷一 第 939c 页 T34-0939.png
三。初果报慈悲。既于元始发菩提心。凡曰见
闻终期济拔。二受持下修因慈悲。略云禁戒。
须兼根本十二门禅。以其业火皆能坏故。三
修无下无漏慈悲二。初事定。若据根本。味禅
之外有根本净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
禅。此等亦带无漏能灭烦恼。今但从观骨光等
为无漏者。盖取出世事禅之中有火名者。辩
其观相。此乃以事禅之火。灭见思之火。然事
禅有四。即观练熏修。观谓九想八背舍八胜
处十一切处。练谓九次第定。熏谓师子奋迅
三昧。修谓超越三昧。今于四中但举观禅。中
三不引八背者。以八背中无火名故。盖随便
也。初云白骨流光者。即九想中于第八白骨。
修八色流光。言八色者。见地色如黄白净洁
之地。见水色如深渊清澄之水。见火色如无
烟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迥净之风。见青
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华。见赤色如春
期霞。见白色如珂贝雪。见色分明而无质碍。
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
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内观色少。四内无
色相外观色多。此四句末皆云若好若丑是
名胜知胜见。五地胜处。六水胜处。七火胜处。
八风胜处。此于缘中转变自在观心淳熟胜前
八色故也。十一切处者。一青一切处。二黄一
切处。三赤一切处。四白一切处。五地一切处。
六水一切处。七火一切处。八风一切处。九空
一切处。十识一切处。此于所观普遍即观禅
成就也。二又观下三观。诸火者。报业烦恼及
事定中火。皆是三观所观境也。此境缘生故。
闻终期济拔。二受持下修因慈悲。略云禁戒。
须兼根本十二门禅。以其业火皆能坏故。三
修无下无漏慈悲二。初事定。若据根本。味禅
之外有根本净禅。谓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
禅。此等亦带无漏能灭烦恼。今但从观骨光等
为无漏者。盖取出世事禅之中有火名者。辩
其观相。此乃以事禅之火。灭见思之火。然事
禅有四。即观练熏修。观谓九想八背舍八胜
处十一切处。练谓九次第定。熏谓师子奋迅
三昧。修谓超越三昧。今于四中但举观禅。中
三不引八背者。以八背中无火名故。盖随便
也。初云白骨流光者。即九想中于第八白骨。
修八色流光。言八色者。见地色如黄白净洁
之地。见水色如深渊清澄之水。见火色如无
烟清净之火。见风色如无尘迥净之风。见青
色如金精山。见黄色如薝卜华。见赤色如春
期霞。见白色如珂贝雪。见色分明而无质碍。
八胜处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
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内观色少。四内无
色相外观色多。此四句末皆云若好若丑是
名胜知胜见。五地胜处。六水胜处。七火胜处。
八风胜处。此于缘中转变自在观心淳熟胜前
八色故也。十一切处者。一青一切处。二黄一
切处。三赤一切处。四白一切处。五地一切处。
六水一切处。七火一切处。八风一切处。九空
一切处。十识一切处。此于所观普遍即观禅
成就也。二又观下三观。诸火者。报业烦恼及
事定中火。皆是三观所观境也。此境缘生故。
卷一 第 940a 页 T34-0940.png
先即空次假后中故成别观。节节慈悲誓。拔
报业及三惑火。二今住下熏心起应二。初乘
誓赴难三。初真悲妙力。即是邻极同体慈悲
冥熏众生。令成机感垂应拔苦。二若事下众
机关誓。众生若起三种火时。与本菩萨所起
无殊故。关分果之悲。以答因中之誓。肇师云。
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三若众下一
时普救别教虽则修有次第。證必圆融。故十
种机能一时应。二如华下引经證成二。初引
经。
问。今家判华严。善财未见弥勒文殊已前。
皆是别教历别法门。今文既云此火山者。名
为无尽法门。若入此门能知诸法。此门岂非
圆融义邪。
答。此唯于火法门中能知诸法。不
能于馀法门知诸法故。以彼经云我唯知此
一法门。故知仍是教道之说。
若尔。此之三昧
住何谛理破何等惑。
答。既云。无尽法门。又云。
能知诸法。即是中道三昧破无明惑。故释签
明。善财若于知识得实相三昧。则破障中微
细无明。多分并约教道不融。破无明惑(上皆释签)二
举彼下结示。观音若是别教。救于烦恼火者。
即如方便命婆罗门所修之相也。十番利益
者。乃是通结前来三番慈悲。二次明下明圆
顿二。初明本修圆观慈悲。初心观火不思议
境。即一火门具三千法。虽皆互遍相相分明。
即于此境发菩提心。誓拔众生三障火难。誓
与众生三种火乐。二若法下明入位法界机
应二。初释三。初无谋而应。圆修圆證以圆誓
愿。熏圆力用。不动一心救十火难。二虽无下
不分而分。圆普之悲彻底而拔。实非前后。浅
报业及三惑火。二今住下熏心起应二。初乘
誓赴难三。初真悲妙力。即是邻极同体慈悲
冥熏众生。令成机感垂应拔苦。二若事下众
机关誓。众生若起三种火时。与本菩萨所起
无殊故。关分果之悲。以答因中之誓。肇师云。
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以赴难。三若众下一
时普救别教虽则修有次第。證必圆融。故十
种机能一时应。二如华下引经證成二。初引
经。
问。今家判华严。善财未见弥勒文殊已前。
皆是别教历别法门。今文既云此火山者。名
为无尽法门。若入此门能知诸法。此门岂非
圆融义邪。
答。此唯于火法门中能知诸法。不
能于馀法门知诸法故。以彼经云我唯知此
一法门。故知仍是教道之说。
若尔。此之三昧
住何谛理破何等惑。
答。既云。无尽法门。又云。
能知诸法。即是中道三昧破无明惑。故释签
明。善财若于知识得实相三昧。则破障中微
细无明。多分并约教道不融。破无明惑(上皆释签)二
举彼下结示。观音若是别教。救于烦恼火者。
即如方便命婆罗门所修之相也。十番利益
者。乃是通结前来三番慈悲。二次明下明圆
顿二。初明本修圆观慈悲。初心观火不思议
境。即一火门具三千法。虽皆互遍相相分明。
即于此境发菩提心。誓拔众生三障火难。誓
与众生三种火乐。二若法下明入位法界机
应二。初释三。初无谋而应。圆修圆證以圆誓
愿。熏圆力用。不动一心救十火难。二虽无下
不分而分。圆普之悲彻底而拔。实非前后。浅
卷一 第 940b 页 T34-0940.png
深应之但就机感。三障分齐对二十五王三
昧力。自成多少。免果报火。当于十五王三昧
力。修有漏善免恶业火。当二十四王三昧力。
关何一邪。若除恶业不用非想。若成善因不
用地狱。以地狱因无成就。故非想之因无破
除故。故修因恶业极上极下互论不用一三
昧也。二乘已去至圆入中。节节皆用二十五
有王三昧力。三虽应下入而不入。虽入诸有
三障之火。以其体了即空假中故。无相可得。
何有能烧及所烧邪。二菩萨下结。二常途
下示己他得失。如幻三昧破阎浮有。具论十
番。他师唯知果报一益。故云少分。二水难二。
初列义门。二贴文下随门释三。初贴文二。初
科经。二问何下释义三。初遭水二。初问二答
二。初就水难答。二火难下对火难答。二称名。
三水论下蒙应。二引證。三观释二。初列三水。
从增胜意同前火难。二如地下释三水三。初
果报二。初遭难。二是时下机应。二次恶下恶
业二。初遭难。放舍浮囊等者。大经云。如人带
持浮囊欲度大海。有一罗刹乞此浮囊。初则
全乞。其人不与。次乞其半。次乞三分之一。次
次乞手许。后乞微尘许。其人念言。若与尘许。
气当渐出。何由度海故悉不与。护持禁戒亦
复如是。常有烦恼罗刹令人破戒。若破根本
如全与。破僧残如半与。破舍堕如与三分之
一。破波夜提如与手许。破突吉罗如与尘许。
所破虽少。若不发露则不能度生死彼岸。菩
萨护持重禁及突吉罗等无差别。今明恶业
故言放舍。二若能下机应。三烦恼二。初明机
昧力。自成多少。免果报火。当于十五王三昧
力。修有漏善免恶业火。当二十四王三昧力。
关何一邪。若除恶业不用非想。若成善因不
用地狱。以地狱因无成就。故非想之因无破
除故。故修因恶业极上极下互论不用一三
昧也。二乘已去至圆入中。节节皆用二十五
有王三昧力。三虽应下入而不入。虽入诸有
三障之火。以其体了即空假中故。无相可得。
何有能烧及所烧邪。二菩萨下结。二常途
下示己他得失。如幻三昧破阎浮有。具论十
番。他师唯知果报一益。故云少分。二水难二。
初列义门。二贴文下随门释三。初贴文二。初
科经。二问何下释义三。初遭水二。初问二答
二。初就水难答。二火难下对火难答。二称名。
三水论下蒙应。二引證。三观释二。初列三水。
从增胜意同前火难。二如地下释三水三。初
果报二。初遭难。二是时下机应。二次恶下恶
业二。初遭难。放舍浮囊等者。大经云。如人带
持浮囊欲度大海。有一罗刹乞此浮囊。初则
全乞。其人不与。次乞其半。次乞三分之一。次
次乞手许。后乞微尘许。其人念言。若与尘许。
气当渐出。何由度海故悉不与。护持禁戒亦
复如是。常有烦恼罗刹令人破戒。若破根本
如全与。破僧残如半与。破舍堕如与三分之
一。破波夜提如与手许。破突吉罗如与尘许。
所破虽少。若不发露则不能度生死彼岸。菩
萨护持重禁及突吉罗等无差别。今明恶业
故言放舍。二若能下机应。三烦恼二。初明机
卷一 第 940c 页 T34-0940.png
二。初论惑水二。初通明诸有水。菩萨香象足
虽到底。若未达岸宁免被飘。缘觉观集而为
初门。故云爱水增长诸有。二二乘下别示四
教机二。初示声闻。二次支下例诸位。支佛修
行不立分果。深观缘起久种三多。福慧既隆
预侵二习。虽未发真。四流莫动名得浅处。顿
證极果安到彼岸。通教菩萨正尽得浅。习尽
到岸。变易二土同以别惑而为中流。上品寂
光方为彼岸。二复次下示四流。常途四流只
是界内之惑。今取别惑方名无明。故知即与
五住无异。但合色爱及无色爱。为一有流耳。
二菩萨下明应。前之十番各有修相。皆所被
机求脱之事。今说本观二种修相。皆是观音
垂应之本。二初通示二观慈悲。兼别观者。略
有二意。一者此教初心立行虽依渐次。以知
中实后心能證王三昧故。二者欲以历别之相。
显于圆融一念具故。摩诃止观十乘之初。先
明次第显不次故。今释此品。本观皆两有兹
二意。二所以下别明三昧渐顿二。初渐二。初
渐修。元始发心上求下化水光三昧。即观白
骨八色流光中一色也。水胜处等例如火难
中说。二今成下顿应二。初乘誓赴难。渐修顿
證常鉴法界。十番机缘三障水漂。对于因中
节节誓愿。令彼一切皆得解脱。二如华下引
经證成二。初證。托于事海观三障海。十二年
者。十二缘也。渐渐转深见海十德十观成
也。生大莲华显妙境也。天龙庄严者。具妙力
用也。有佛相好常见卢舍那也。申右手者。权
智应也。摩我顶者。实智感也。即以感应道交
虽到底。若未达岸宁免被飘。缘觉观集而为
初门。故云爱水增长诸有。二二乘下别示四
教机二。初示声闻。二次支下例诸位。支佛修
行不立分果。深观缘起久种三多。福慧既隆
预侵二习。虽未发真。四流莫动名得浅处。顿
證极果安到彼岸。通教菩萨正尽得浅。习尽
到岸。变易二土同以别惑而为中流。上品寂
光方为彼岸。二复次下示四流。常途四流只
是界内之惑。今取别惑方名无明。故知即与
五住无异。但合色爱及无色爱。为一有流耳。
二菩萨下明应。前之十番各有修相。皆所被
机求脱之事。今说本观二种修相。皆是观音
垂应之本。二初通示二观慈悲。兼别观者。略
有二意。一者此教初心立行虽依渐次。以知
中实后心能證王三昧故。二者欲以历别之相。
显于圆融一念具故。摩诃止观十乘之初。先
明次第显不次故。今释此品。本观皆两有兹
二意。二所以下别明三昧渐顿二。初渐二。初
渐修。元始发心上求下化水光三昧。即观白
骨八色流光中一色也。水胜处等例如火难
中说。二今成下顿应二。初乘誓赴难。渐修顿
證常鉴法界。十番机缘三障水漂。对于因中
节节誓愿。令彼一切皆得解脱。二如华下引
经證成二。初證。托于事海观三障海。十二年
者。十二缘也。渐渐转深见海十德十观成
也。生大莲华显妙境也。天龙庄严者。具妙力
用也。有佛相好常见卢舍那也。申右手者。权
智应也。摩我顶者。实智感也。即以感应道交
卷一 第 941a 页 T34-0941.png
彰。始本分合也。说普眼经者。分得果法也。一
日所受至不能得尽者。一念心尘显大千经
卷也。二当知下结。既如阿字具一切义。应知
亦是中道法门。但带教道。唯知此一耳。二复
次下顿二。初顿修十界趣水者。水为法界。摄
诸法尽故言趣也。既立能趣及以所趣。故当
俗谛。水尚等者。所趣之水全体是性。无相可
得。无所趣故那有能趣。能所俱空名为真谛。
云何等者。水尚叵得则无有趣。有趣既绝不
趣自忘。即以双非显于中道。此之三谛同一
法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思议谛也。二如
此下顿应二。初明不应而应。大经云。慈若有
无非有非无名如来慈。岂非三谛起慈悲邪。
前总难中十界众生受苦称名。菩萨即时观
其音声皆得解脱。不观十界即空假中。那得
一时离于众苦。良以三谛是生本性亦圣果
源。无有二体。故同体悲方能圆拔。二明不分
而分。大意同前火难中说。今以四流对诸位
难。四教入空离于有流。等于见欲二流也。假
于有流无染湿者。假虽彼空亦不著有。以双
流故。应知假显空亦弥著。名平等观。义在
于斯。中破无明。如常所说。
观音义疏记卷第一
日所受至不能得尽者。一念心尘显大千经
卷也。二当知下结。既如阿字具一切义。应知
亦是中道法门。但带教道。唯知此一耳。二复
次下顿二。初顿修十界趣水者。水为法界。摄
诸法尽故言趣也。既立能趣及以所趣。故当
俗谛。水尚等者。所趣之水全体是性。无相可
得。无所趣故那有能趣。能所俱空名为真谛。
云何等者。水尚叵得则无有趣。有趣既绝不
趣自忘。即以双非显于中道。此之三谛同一
法性。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不思议谛也。二如
此下顿应二。初明不应而应。大经云。慈若有
无非有非无名如来慈。岂非三谛起慈悲邪。
前总难中十界众生受苦称名。菩萨即时观
其音声皆得解脱。不观十界即空假中。那得
一时离于众苦。良以三谛是生本性亦圣果
源。无有二体。故同体悲方能圆拔。二明不分
而分。大意同前火难中说。今以四流对诸位
难。四教入空离于有流。等于见欲二流也。假
于有流无染湿者。假虽彼空亦不著有。以双
流故。应知假显空亦弥著。名平等观。义在
于斯。中破无明。如常所说。
观音义疏记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