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892a 页
卷四 第 915a 页


观音玄义记卷第四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

二若缘下约法简判二。初简生法不周。次第
生法二种慈悲。藏通二教及别住行。若众生
缘亦兼凡外。二有所缘何得名普。二若无下
别无缘方普。别教十向圆教初心。修此慈悲
至入地住。乃能分證。犹如明鉴不动而形。磁
石无念而吸。此之慈悲方得名普。二别释下
约圆顿三慈别释。三慈一念不纵不横。故大
经云。慈若有无非有非无。名如来慈。有即生
卷四 第 915b 页 T34-0915.png
缘无即法缘。双非即无缘佛心圆具。今修佛
慈。故一一慈皆不思议。文分三。初众生缘慈
二。初总示二。初一心缘一界非普。二今观下
一心缘十界。是普二。初观众生三。初法。对下
法缘毕竟空真。故今众生是难思俗。真实俗
假故曰假名。非独人我。称为假名。十界性一
举一即十。故成百界。各有相性体力作因缘
果报本末究竟等。故有千种。岂唯已千。生
佛各千皆冥在性。二喻。三合。凡夫一心具而
不识。圆圣法眼一念遍知。二知此下起慈悲
圆。闻名字学佛慈悲。即于一念观百界生善
恶因缘苦乐本末。而起慈悲与拔之想也。大
本十如四类解释。一四趣。二人天。三二乘。四
菩萨佛。若分苦乐者。应以四趣为苦。人天等
为乐。或六凡为苦四圣为乐。或九界为苦佛
界为乐。二今约下委释二。初明观法二。初指
初后两界。狱是苦之尤。佛是乐之极。二地
狱下明一念千法二。初明地狱具馀九界二。
初直明地狱十法二。初明十法。十初性。二相。
三体。大本通取摧折色心为体。今取觉苦故
的指心。四乃至下力。堪任刀火长劫不绝。五
作。既堪受苦必任作恶。六因。三业动作成恶
习因。七缘。假藉诸恶我及我所。一切具度助
成习业。八果。因习淫欲业既成就。果于苦具
见是欲境。如本染爱。九报。习果在心境随心
变。报因既满即受烧然。十本末。大本乃以初
相后报而为本末。则修性皆尔。今欲彰于理
事不二。故以修性而为本末。全修在性全性
成修。方得名为究竟等也。二地狱下例九界。
卷四 第 915c 页 T34-0915.png
若非十法不成一界。二问当下明具九界十
法二。初约佛法难具问。界有法分云何互具。
佛法离染顿出凡圣。云何地狱具兹十法。二
答大下明凡心即佛答二。初正明地狱具佛
十法十。初佛性。仙豫大王欲化外道。十二
年中供养五百婆罗门众。后令归信大乘方
等。其不归信乃谤言无。仙豫闻谤乃杀五
百。五百堕狱即生三念。一念此是何处乃知
地狱。二念从何处来。乃知人道。三念何因堕
狱知谤方等。因兹悔过便生佛国。终获佛身。
此乃仙像知地狱人有佛性故。杀之令堕三
念中发。婆薮过去杀生祭天。因堕地狱于狱
教化九十亿人。从地狱出至方等会。佛言。婆
者。好也。薮者。高也。好高之人岂堕地狱。又
言。婆者。刚也。薮者。柔也。刚柔之人岂堕地
狱。斯是大权示现恶相。显于地狱有佛性矣。
二佛相。三佛体。上品恶心即中道故。四佛力。
性具大用即八自在。五佛作。此云从无住本
立一切法者。欲明顺修是佛界作也。九界因
果皆违本立。唯佛因果顺本而作。以本觉性
元离住著。即无住本。若不顺本无住而作。则
非佛界因缘果报。此是妙修此修起时。豁然
能绝七种方便智行之作故喻师子筋弦弹绝
百兽筋弦。师子之乳点化百兽之乳。须知地
狱之心。本具佛界修性之性。如大本中以相
性体为佛性三。力作以去是佛界修。此之修
性凡心皆具。得此作意则了诸修皆顺性起。
六因者。即是顺修所显之理。故曰正因。七缘
者。即是顺修能资智行。故曰缘了。而言性德
卷四 第 916a 页 T34-0916.png
者。以地狱心本具故也。八果。九报即前缘了
所剋二果。地狱之心无不具也。十佛本末究
竟等。约修性相在释。与前地狱不异。二大经
下以佛界况馀界十法。雪山者。极恶心地也。
妙药毒草者。初后二界也。佛法超胜地狱尚
具。岂不能具馀八界邪。二地狱下馀九皆即
十界。地狱具九已如上说。九界各各具馀九
界。可以意得。二菩萨下起慈悲二。初约十界
解释三。初深观善恶境二。初法。菩萨修慈只
于一念。遍观十界。修得善恶皆即性具。以性
照修尽善恶际。二如见下喻。二以观下广运
与拔心。观于九界七法因缘。及以所生二死
果报。皆即性德故起大悲欲拔其苦。观于佛
界七法因缘。及以所生二德果报。皆即性德。
故起大慈欲与其乐。

问。性德善恶及以苦乐。
皆是法门不生不灭。今何与拔。

答。斯之妙谈
不可轻议。以三菩萨观于苦乐但谓修成。故
存与拔之功。莫运无缘之力。是故慈悲俱不
名普。今知所生苦乐及以能生因缘。皆是性
德。故拔一切苦不损毫釐。与一切乐不增微
末。方得慈悲广普尘劫忘劳。此众生缘与其
无缘无二无别。三此十下结成慈悲普。二问
地下就地狱料简二。初约重苦妨乐问。二约
乘机代苦答二。初答众下乘机示因。以第三
念忆知先罪必有悔心。大圣承机现身说法。
或密警发令起善心。即乐因也。或即得乐如
婆罗门。或后得乐如婆薮所化。二又菩下代
苦与乐。请观音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
二法缘慈者。前众生缘若缘六界但生死俗。
卷四 第 916b 页 T34-0916.png
不得名普。圆观十界二乘即真。菩萨是俗佛
是中谛。既在一念。即非次第。况复互融而成
百界。弥显一假一切假也。此众生缘安得不
普。今明法缘即于此境而观于空。二乘空俗
菩萨空真。佛空二谛。既约百界即一空一切
空。名毕竟空。具足言之。三千即空名今法缘。
安得不普初明观境三。初深观性空三。初观
千法空。十界必百姓相有千。观此皆空毕竟
无相。二十法下观三千空。上之千法于假于
实。及于依报即成三千。三无我下观二取空。
无能观我无我所观。无智无得离二取相。二
如幻下举喻本空。不但俗幻真中亦幻。方是
圆家法缘之喻。三常寂下引證圆空。三千荡
相即是今教终归于空。二众生下起慈悲三。
初正示慈悲二。初明所与拔相。生死涅槃本
无二相。以不觉故唯苦无乐。二拔其下明能
与拔法。即以三谛如幻慈悲。拔与十界如幻
苦乐。二净名下引證真实。说三谛空慈即真
实。三若缘下结成圆普可解。三无缘慈者。中
观之别名也。中则绝待有缘非中。

问。慈悲须
对众生苦乐。若其无缘何能与拔。

答。大乘所
说同体慈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圆名字位
学即心佛慈度即心众生。众生既同体。苦乐
元性具。故无能缘所缘。亦无可拔可与。如
此慈悲尽未来际。拔一切苦与究竟乐。圆谈
不独无缘若此。生法亦然。何者。生缘假名三
谛俱假。法缘空寂三谛俱空。无缘即中三谛
绝待。三慈皆照圆融三谛。岂可二慈非同体
邪。但随宜乐故立三门。宜取门者。故说生
卷四 第 916c 页 T34-0916.png
缘。宜舍门者。故说法缘。宜不取不舍门者。
故说无缘。释此为二。初约三观示慈悲二。初
明修相二。初约双遮明观法。若缘六界假
名。此假定假即有所缘。既缘十界假不定
假。故缘即不缘。若缘六界如幻此空定空即
有所缘。既缘十界空不定。空缘即无缘。故
云不缘十界性相。不缘十界之真。即边是
中故遮二边。既是即边复何中道。中边绝
迹不可思议。彊谓无缘。二如是下约双照
辩慈悲三。初法。心无所寄自在双照。无拔
遍拔拔一切苦。不与遍与与究竟乐。二如
磁下喻。不教喻无缘相应喻与拔。三无缘
下合。二行者下明入位二。初约位辩有證。
应知理性具三慈悲。全性起修成三观智。虽
则六位无缘不殊。必在證悟方彰与拔。二不
动下引喻显无缘。明镜如慈体现像即与乐。
磁石如悲能。吸铁即拔苦。二三谛下约三谛
明普门。三谛名普即是能通。复云通至中道
者。约證为所通也。又即一而三为能通。即三
而一为所通。所通绝待彊名中道耳。二誓愿
普二初释名。二弘誓下明义二。初通明誓相
三。初明四誓功用二。初通明誓成慈悲。苦集
二谛苦因果也。道灭二谛乐因果也。二若见
下别明誓之与拔四。初愿度苦果。二若见下
愿解集因。三清净下愿安净道。四灭烦下愿
得涅槃。二生死下明四誓铨次二。初通示因
果前后。拔苦二愿约知难易。易必居前。与乐
二愿先修后證。而为次也。二大经下别證由
道获灭。钻摇喻道品浆喻有漏善。酪等四味
卷四 第 917a 页 T34-0917.png
喻四教灭。道品不调失方便善。况四灭果。不
云酪及熟酥者。文略。三明四誓总要二。初明
四谛依一心。世出世间二种因果事类非一。
原其总要不出自心。何者。集是四心苦是三
受。道是定慧灭是證智。岂非四谛皆是一心
邪。二以四谛例四弘。二次明下明普不普
二。初大师约偏圆拣二。初偏誓不普三。初凡
夫。厌下等者。即六行观也。谓厌下苦粗障攀
上胜妙出。故四无量约此与拔。虚伪浅狭何
普之有。二二乘者。须兼两教也。不言菩萨
者。与拔分齐只在界内。故斥二乘见彼不普。
三别教。以次第故初心不普。二若圆下圆誓
能普三。初一念圆照明普意。十界苦集四教
道灭。即于一念圆顿而观。二遍知下四谛遍
知明普相四。初集普三。初知凡夫集。摄大乘
师称有为缘集。体是见爱也。二二乘下知二
乘集三。初示集名。摄大乘师称无为缘集。体
是无明也。二净名證。不染生死而染涅槃。结
习者。结使之馀习也。以小教中未说声闻别
惑正使。且寄通惑馀习言之。三大经證。二乘
道品以大望之。是邪非正。三乃至下知圆集。
住前似爱住上真爱。亦是等者。即无为缘集
通至等觉也。若摄大乘师立四种缘集。前二
集上更加自体及以法界。今家二意但立二
种。以自体法界不殊无为。悉是障中无明故
也。若约无为分出二种。是亦无失。即以第十
地为自体。等觉为法界。广如净名疏记。二遍
知苦下苦普。以因对果知之不谬。三遍知对
下道普二。初遍知偏道不普。人天例立道
卷四 第 917b 页 T34-0917.png
灭之名。道不动惑灭不出界。有名无义。三教
道灭虽能动出。普义不成。二圆教下知圆教
中道普。三千皆中即名实相。不动而运方曰
大乘。以此为因故称普道。四故所下灭普。三
千实相究竟显处。名为圆灭。劫火譬中智遗
烬喻无明。三所观下依谛遍周起普誓。二私
用下章安用修性判菩萨起誓。欲断十界众
生之恶。欲生十界众生之善。观此善恶若
但修成。不知性具者。此誓不普。何以故。修
必次第。或少或多那得普邪。观此善恶是性
具者。此誓乃普。何以故。性既圆融事必遍摄。
如别教人不知性九。故十唯十。圆知性九故
十即百。岂唯界界遍摄。亦复性相互收。故得
一如而收十界。以如收界以界收如。一一无
边重重莫尽。此之界如。不出善恶。誓断此恶
何恶不断。誓生此善何善不生。故知观性誓
愿方普。章安私简以师之义。成师之说令前
偏圆显然可见。故云语异不言义别。逭者迭
也。以性十界与圆四谛。迭相显映也。三修行
普。指行妙者。彼约大经五行。明次不次。且次
第五行者。一圣行。谓戒定慧。二梵行。谓慈悲
喜舍。此二皆是地前修因行也。三天行。谓初
地已上證第一义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
名天行。四婴儿行。谓示同三乘。七方便人所
修之行也。五病行。谓示为九道之身。现有三
障之相。此二皆是从果起应之行也。不次第
五行者。即大经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
大乘大般涅槃。大乘是圆因涅槃是圆果。今
文虽示次第意在不次。以如来行是修行普。
卷四 第 917c 页 T34-0917.png
四断惑普二。初明二观断不普。藏通三乘及
别住行皆二观摄。十向圆修属后中观。二若
空下明中观断方普。圆人初心体于见思即
是中道。正破无明名拔根本。根本既动枝叶
先摧。观障即德名翻大地。既观中道二观自
成。三观圆修无惑不破。故得名普。五入法门
普二。初明偏小不普。修不称性證乃阶差。我
唯知等者。华严善财寻善知识。历百一十城。
所见知识皆云我唯知此一法门。新经至第
五十见弥勒。第五十三见文殊普贤。则不复
云唯知一法。故知即是前渐后顿。二若入下
约圆顿名普三。初法。大经明二十五王三昧
破二十五有显于我性。三昧者。此云调直定。
而言王者。妙玄云。空假调直不得为王。所以
二乘入空菩萨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调直故
得称王。二喻。三合。三谛之下理定之外。各有
种种助道禅定。名为眷属。六神通普。神通有
六。谓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身如意漏尽。皆名
神通者。璎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
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今文略举天眼以例
馀五。初明天眼二。初偏教非普大罗汉见大
千者。准大论第五云。大罗汉少用心见二千
界。大用心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尔。今
言见百佛土者。大部文句亦云。支佛见百佛
世界。不以风轮为碍。亦无己他界隔。前同罗
汉人属三藏。此必在通。菩萨见河沙佛土者。
正唯别教义兼于通。应知此等天眼见土。皆
约同居净秽言之。以有馀土体质是一故。二
今圆下圆教是普。缘十法界等者。圆真天眼
卷四 第 918a 页 T34-0918.png
具足五眼。见六道即肉天二眼。见二乘即慧
眼。见菩萨即法眼。见佛界即佛眼。

若尔。与佛
眼何别。

答。净名疏云。见十法界粗细之色。名
真天眼。见三谛无二名为佛眼。二眼见下例
馀五神。通妙中明二乘依背舍胜处一切处。
修十四变化发得神通。六度菩萨因禅得五。
坐道场时得六。通教菩萨因禅得五。依体法
慧得六。别教地前依禅得五。登地发六。圆教
不因事禅而发。乃是中道之真。自有神通任
运而发。又云。三轮不思议化。七方便普二。初
简通取别。毗昙三道方便道伏。无碍道断解
脱道證。今以无碍。而为道中。进行伏惑名前
方便。于解脱位观机授法皆后方便。二若二
下明普不普三。初小教不普。小菩萨者。藏
通二教也。不云别者。以今正明道后方便。别
證同圆故不言也。二圆教名普。二谛为方便
者。圆人虽乃三谛顿观。中须是实。二谛为权
故二名方便。应知三谛是性三因。而缘了属
修。故三互融离纵横过。不同别教三皆在性
互不相收。是故真则三谛俱破。俗则三谛俱
立。既破既立方便义成。收得一切方便者。此
之破立何所不收。若人若天若小若大。所有
智慧为俱破摄。人等福善为俱立收。以此破
立资发中三不破不立。故一念圆观。具性具
修含权含实。思议不绝莫造其门。入中道已
双照等者。道前自行既以二谛。资发于中。道
后利他亦复如是。照真则以真身益物。照俗
则以应身赴机。故神变二字有通有别。通则
二身皆有神变。别则真运神灵拔三障若。应
卷四 第 918b 页 T34-0918.png
能变现与三德乐。皆以三千而为神变。故云
遍十法界。双照用增双遮体显。于其法身何
损之有。圆人始末方便既然。故皆名普。八说
法普二。初小教不普。此亦指前二教。以今说
法是别圆分證位中。化他之用也。二圆教名
普。一音者。即八十好中一音能报众声。殊方
异类莫不获益。起信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
九供养普二。初标列。二华严下随释二。初释
事供。分證三千事之本也。十方六尘理之用
也。上献佛者。表因趣果。二理解下释理供
二。初正释。万行熏智名为供佛。智具三故名
为一切。此智即是十方三世诸佛正体。复名
一切。二净名下引證。食即三谛能发三智。理
佛事佛咸资咸供。十成就普二。初举普不普
喻二初举萤等。二举日光。卉木丛林总举三
草二木。华果成就略喻十番利益。二外道下
明普不普法二。初明凡小通别。二今圆下明
圆圣慈慧三。初正明。二华严下引證。因乃称
性发心。果则随机遍益。三譬如下重喻。此则
今经一地一雨众生谓异圣意无偏二。普门
下明普门义无量二。初明净名三号难受。彼
经云。诸佛之法悉皆同等。是故名为三藐三
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驮。阿难。若
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
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
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
受。净名之俦者。彼经俦类。诸大乘经所称三
号。悉应难受。二今此下明今题三义同彼。今
之观字同彼第三佛驮之号。此云觉者故。世
卷四 第 918c 页 T34-0918.png
音同彼第二多陀阿伽度之号。此云如来。以
今世音即如如境故。普门同彼第一三藐三
佛陀之号。此云正遍知。一实相开十门故。此
之三义若广说者。劫寿莫受。三章安就品證
十义。大章第二释体二。初略示今品体二。初
示今体。灵智者始觉也。法身者本觉也。同是
一觉何所论合。但为本迷觉成不觉。圆名字
位寻名觉本。功非伏断合义未成。五品顿伏
得名观合。六根似合。分真證合。今观世音邻
极之合。全本为始实非二体。以有不觉故约
伏断而论于合。本觉轨持生始觉解。故名为
法。自然集聚三千妙德。故名为身。始觉元明
故名为灵。今能断證故名为智。本始不二是
所诠体。二若馀下异他经二。初以三二对辩。
馀经明三身者。金光明经。立化身应身法身。
又云。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如来是应能
游是报。法性是法。此经迹门云。唯佛与佛乃
能究尽诸法实相。五佛即应。能究是报。实相
是法。本门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非如
非异等。如来即应。如实知见是报。非如非异
是法。净名有解脱名不思议是法。住是解脱
即报。能以须弥入芥子中是应。大品三般若
亦是三身。此等众经皆可三身对体宗用。此
品但有二身义者。名观世音即真身义。普门
示现即应身义。真是内證之智。应是外化之
身。若比诸经即当宗用。虽无体文而有体义。
以智不孤立必合法身。岂有盖无函有光无
鉴。是则诸经三身故。可别以法身为体。此品
二身即须法报合而为体。二只此下明理智不
卷四 第 919a 页 T34-0919.png
二二。初约出缠明不二。前云灵智合法身者。
非二物合。只此灵智体是法身。以本觉不觉
是故在缠。名如来藏。本觉自觉是故出缠。名
大法身。今既出缠验智即理。二今知下约一
物喻不二。性德本具权实之相。七方便人非
性德智。是故不知同体权实。今之灵智既知
权实。验理智不二。理智二名只名一体。其犹
一物人若在右物则成左。人若在左物则成右。
左右名异物未始殊。故二智与理名异体一。
二若明下广指大本释。三明宗四。初正明今
品宗二。初略指。体章既明智合法身。斯是出
缠之体也。此体广有自在之应。此应对于冥
显两机。收一品文罄无不尽。故以感应为此
品宗。二十界下示相二。初示机应相。上出缠
之体是寂照之知。十机若扣即寂之照。遂蒙
真智冥拔众苦。十机若扣即照之寂。乃蒙应
像显与诸乐。寂照不二只是一知。与拔虽殊
岂须动念。致有前后者。即二问答。说有前后
非一时也。二益文下二示宗要义。七难三毒
二求得脱。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得度。此之文
义喻如纲目。若牵感应之纲。目无不动。斯为
宗要谁谓不然。二馀经下与他经辩异二。初
示他用因果。本部明一乘因果。净名明佛国
因果。观经明心观。金光明指果德。虽单复不
同。而不出因果。斯是众经明宗之相。二今品
下就此明去取二。初去因果通义。言不尔者。
明今品宗不用因果也。何者若以义推谁无
因果。从凡至圣能感所感。此义通漫非的今
宗。但经意不至此者。出不用因果之意。盖由
卷四 第 919b 页 T34-0919.png
经文不谈观音自行修證故也。以如来答得
名之由。但云即时观其音声。尚不明观音声
观法。岂有观成入位之相。若佛顶首楞严经
云。昔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
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
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
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
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
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
众生同一悲仰。乃至同慈力故能现应身。同
悲仰故能施无畏。又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昔
千光王静住如来。为我说此广大圆满无碍
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
言。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恶世一切众生作大
利乐。我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
八地。乃至身生千手千眼等。若今大部迹本
二门。广明如来修因證果。及诸经中明佛因
果文皆可见。此品不然。故云文意似不至此
也。二机家下取感应扶文。以前答中冥应显
机。具诠三业。称名常念及礼拜等。文有因
也。免七种难离三毒根。文有果也。至后答中
显应冥机。是故不说三业现因。而感诸身说。
皆云得度。盖随浅深悉能到岸。此有果文也。
此因果文以感往收。有何所漏。圣虽无下文
虽不示观音修證。而具谈冥显济物无穷。以
应往收更无所失。

问。前释名章通论十双。慈
悲福慧属因。真应智断在果。至别释中解人。
则圆观初终。释法则十普始末。至今明宗。何
卷四 第 919c 页 T34-0919.png
故乃云圣无因果。

答。通别释名明观世音及
以普门。既是等觉无上人法。道理须明发心
立行从因至果。乃取一代教中所诠修證法
相。解释人法此乃义推。合有因果也。今明宗
要理须扶文岂。可却取他经因果邪。须知今
言圣无因果。乃是文无不妨释名义求自有。
是故今云文不至此。应知今宗不取因果。特
用感应略有三意。一者经既不谈所證之理。
故让灵智合法身为体。既冥理属体故摄物
为宗。二者经不谈圣自修證相。若用因果则
不扶文。三者一品始终唯诠冥显两应对冥显
二机。若用感应。宗要善成。三感应下指大本。
四问若下杂料拣显相。共十一番问答分五。
初四番约机拣四。初善恶俱感明微义二。初
问。若言等者即大本释名中云。机是微义。故
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众生有将生之
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为机。今以善例恶。亦
有将生微动之义。可得为机否。答然者。许
亦是机。圣心圆照善恶不遗。善微将生念欲
与乐。恶微将生念欲拔苦。二性善冥伏明生
义。二初问。不知性善有可生义。故兴此问。二
答。冥伏未现故须圣应。是善性故得将生。三
善恶慈悲相关义二。初问。若善已成不须关
圣。若关圣应微善成著。恶关圣应亦微恶成
著邪二答。圣岂成就众生之恶。但以善性法
尔关慈应。则善成得乐。恶关悲应恶灭离苦。
同体故关非条然也。四感应相称释宜义二。
初问。圣智鉴机宜用何法。那将释感云机宜
邪。二答宜必相宜何局于应。底盖之喻不在
卷四 第 920a 页 T34-0920.png
一边。二一番约应简二。初约二身无应问。二
约二身俱应答。法身聚集无量法门。能应众
生种种观智。应身聚集无量神变。能应众生
种种见闻。三三番相对简三。初明感应非一
异二。初问二答。不一故感应不异故相关。二
明感应非虚实二。初问。二答。云云者。义应例
上。既非一异亦非虚实。然双非虚实及非一异
须得其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理本无差差
约事用。三千理同故不异。迷悟事异故不一。
悟故佛法为应。迷故心生是感。理本一故非
实。事暂异故非虚。故不二门云。幻机幻感幻
应幻赴。故地住前异相仍存。真位分分同佛
体用。至于究竟感应既亡。复何论于一异
虚实。三以他下明感应难思议二。初叙他问
答二。初疑凡圣隔异非感应。剋论感应其体
各别。虽互立能所。而凡圣定分。所感是圣必
非能感。所应是凡定非能应。感应分隔何名
道交。二答能所存没故道交二。初互论能所。
先立所感所应不实。何者。所感非凡故不
实。所应非圣故不实。次立能应能感不实。
何者。良以还将所感为能应。所感既不实。
故能应不实。又将所应为能感。所应既不
实故能感不实。二既不实二亦非异。二不
异下各论存没。既无实无异。何名感应道交。
故以互存互没而立不异而异。以由所感而
为能应。所应为能感。故感应不异。而今圣边
没于所感。目为能应。凡边没于所应目为能
感。故成而异就于而异。故有感应。就其不异
故得道交。斯是古师情解感应及道交义。二
卷四 第 920b 页 T34-0920.png
私难下章安破立二。初难他义不成二。初难
立义不成二。初明存没不成。虽以能所互论
存没。究其体状只于圣边。没其凡感复于凡
边没于圣应。以其圣没能应不得。凡没能感
不得。若尔。感应永殊。那言不异。二又感下明
不异不成。大意同前。二又难下以四性结过。
感能应所自属于机感所应能自属于应故是
自性次之二句虽涉感应。义不相由还属自
性。次有四句皆从彼生。故属他性。第三不独
由自不独由他。须二合生乃属共性。若离自
他属无因性。二问若下明今能妙契二。初离
四句无感应以问。二答圣下用四悉立因缘
而答。大圣圆證三千理事。同在一心故心平
等。一一皆了即空假中。故心为住。圣既用
此平等无住为能应法。故不住著所应机感。
但随十界乐欲便宜破恶入理四机扣之。即
以世界为人对治第一义四种之法。任运而
应。此之感应岂可以其自他共离而思议邪。
又复众生于自生感应。有四益者。亦可说言
自感自应。若于三种有四益者。亦可说言由
感生应由应生感。共能生感共能生应。离二
有感离二有应。皆可得说。既无四执随机说
四。故诸经论谈于感应。不出此四也。四问妄
执下一番约机简二。初疑妄执之善非机。二
答妄执是恶能感。五问妄执下二番相对拣
二。初示妙应随情所为二。初问。二答。二问凡
下示至圣拔邪归正二。初问。二答。四慈悲
利物用二。初标。

问。感应慈悲为同为异。若其
同者。那得分对宗用二章。若其异者。请陈其
卷四 第 920c 页 T34-0920.png
义。

答。法相开合制立多途。今文既以般若法
身合之为体。乃于解脱分出宗用。虽是一德而
有二能。感应则通语关宜。慈悲则别明与拔。
若论感应不说慈悲。则似仁王降世而无治理
之功。今明感应则收经义尽。故立为宗。次示
慈悲则利物义足。故立为用。开一为二。其意
略尔。二二智下释二。初正论冥显二。初略辩
二。初对二智辩用二。初问。妙经之用断权疑
生实信。正当二智那指慈悲。二答。二智之用
通亘一部。具智慈悲今品别用。二他释下就二
身明益二。初叙他局解。二今明下明今正义
二。初法二。初明二身皆常间二。初明二身皆
常。法以寂照为常。应以不休为常。二若言下
明二身皆间。二故知下明二益无二别。二譬如
下喻。二此中下指广。大本明二十五王三昧
破二十五有。显真常我性。通有四意。一出诸
有过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结行成三昧。四慈
悲破有。观音自行已破诸有惑业过患。功德
三昧皆已成就。正以慈悲令他破有。故知今
用即第四意也。二问观下兼辩本迹三。初明
本迹难知二。初问。二答。二如观下明因果异
说二。初引二经犹在因。二若观下引一经已
成果。三二文下用悉檀和会二。初问。二乃是
下释。或说已成或说未成。盖顺机缘令获利
益。勿求其实。第五明教相二。初定文相二。初
泛明部党。二今所下的示所传二。初示妙经
一品。二而别下明别行之由。二此品下明教相
二。初同本经醍醐相二。初明品意。通于开权
显实者。且举迹门。亦应更云开迹显本此乃
卷四 第 921a 页 T34-0921.png
以方便品讫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俱为正
宗。以十九行偈后。俱为流通本迹二门也。二
圆人下明教味。圆法即本迹二门所诠之法
也。圆教即本迹二门能诠之教也。二问文下
覈今品施开义三。初覈成施权相二。初约方
便乖圆问。二答就下约为实施权答二。初约
实人施权答。圆圣偏说为引渐机。岂佛说小
令佛是小。就能说人判属圆教。二又付下约
权能通实答。深信解者。即嘱累云信如来智
慧者。若不信者。即七方便人。二又问下覈成
开权相二。初约机同鹿苑难。说人虽圆禀人
通小。且如鹿苑佛岂不圆。只就禀人判属三
藏。今岂不然。二约部开权迹答。阿含小部未
开权迹。遂令教味随机属小。今经开显即权
是实。即迹是本。虽说小法为通圆经。岂同鹿
苑邪。三问上下覈成妙用相二。初约舍用相
乖问。二约体用难思答。正宗废权立实故言
舍。流通为实施权故须用。显实体后而论权
用。斯是今经秘妙方便。
观音玄义记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