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自动笺注)
No.1723[cf.Nos.262,1724]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一(本)
大慈恩寺沙門基撰
蓋聞至覺權真乘物機而誕跡,靈樞
妙應群品以揚筌,振融山而秀大千,騰
委海而津八萬,靉慈雲而廣庇,驟法雨
遐清,滋兩木之分華,潤三草之殊茂。
然以
幼商倦於綿險,始循誘化城稚子翫於
羬軒,竟照晉於犪駕
由是十軍聖后
解髻上之明珠,建八諦之醫王,授掌中
妙藥,藻掞眾筌之表,𨗉軼百宗之外,籠七
地而孤榮九分,冠五乘而獨頴千古
大矣
哉!
一實而包總太虛,振兩權而遺羅萬
象,豈可以溟輸類其深旨妙高方其峻躅
者乎!
首稱「妙法蓮華經」者,藻宏綱極唱,旌一
部之都名。
「序品第一」者,鏡義類之鴻標,顯
異筌之別目
法含持軌,綰群祥以稱妙;華
秀發,總眾美而彰蓮;體、業俱陳,法、喻雙
舉,半、滿之途已曉、取捨之路方著。
經者為常
為法,是攝是貫,常則道軌百王,法乃德摸
千葉,攝則集斯妙理,貫又御彼庸生,庶令
離苦津,終登覺岸
序者,由也始也,陳教
起之因由作法興之漸始。
品者,類也別也,
玄旨異類,派幽筌而彙別。
第者,次也
居也。
一者,極也首也。
經有二十八類條貫
真宗,此品次居極首,故名第一。
經「如是我聞」。
贊曰:初釋經文略以六門
料簡:一敘經起之意,二明經之宗旨三解
經品得名四顯經品廢立五彰品之次第
六釋經之本文
第一敘經起意者,略由
五義:一為酬因請,二為破疑執,三為彰
記行,四為利今後,五為顯時機
酬因
中有二:一酬因,二酬請。
初酬因有六:
一酬行因,二酬願三酬四酬
五酬相因,六酬說
佛果不可虛成,必由
業行方得,行不孤起,必願資生
行願雖復
自興,無緣不能獨會,雖逢緣以求重,非率
爾而果成,要由持學始能得果得果既圓
將陳應物
表經宗之深妙,先現大相之因,
大相既彰理須敷唱,故標佛本出世為一
大事故也。
由此酬因具斯六義
行因
者,〈方便品〉中准論釋經八甚深云:「佛曾親
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
勇猛精進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難
解法如來能知,隨宜所說意趣難解一切
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八甚深者,一受持
讀誦甚深,二修行,三果行,四增長功德心,五
妙事心,六無上七入八不聲聞辟支佛
所作住持甚深。
唯有六,無第第八至下
當知。
佛道法既盡行之,具行一種智
因方得佛果,故今酬因說斯妙法勸脩因
行。
酬願因者,〈方便品〉云:「舍利弗善聽
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如我
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眾生,令入於
佛道
」〈壽量品〉云:「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
得入於佛道速成就佛身。
」若昔因中、若今
果位,皆每發願令眾猶如我身得入佛
道,故酬本願而說此經;亦令眾生發此願
故,行願相符出世故。
酬求因者,〈天授
品〉云:「吾於過去法華經無有懈倦,於
多劫中常國王,求大菩提曾不退轉
宣令四方,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
乘名『妙法蓮華經』,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仙人言歡喜踊躍,即隨仙供給所須,
乃至以身而為床座身心無倦奉事仙人
經於千歲,為求法故令無所乏。
爾時王者
我身是,時仙人者今提婆達多是。
」以佛過
願行雖成必由緣會,恒重此經,於善友
所專事求之。
故今宣說令生求重。
酬持
因者,前八甚深中,第一佛曾親近百千萬億
無數諸佛名受持讀誦甚深。
初依菩薩供五
恒佛,第二菩薩供六恒佛,第三菩薩
供七恒佛,第四依菩薩供八恒佛,值多善
友長時受持
釋迦如來過去自為常不輕
菩薩,於威音王佛後行輕行臨終
時聞虛空中說法華經二十千萬億偈,悉能
受持
即得如上六根清淨,更增壽命二百
萬億那由他歲,廣說此經。
命終之後,得值
二千億佛皆號日月燈明,常持此經。
以是
緣又值二千億佛同號自在燈王,亦於
此諸佛法受持此經,常獲如上六根
淨,其常不輕即我身是,故為往時常持此
經,今者說之勸常受持
相因者,既成
佛已將說此經,先為菩薩無量義經
次入無量義處三昧
天雨四華、地振六種
四眾瞻仰八部歡喜,放豪光遠矚,眾見
此已疑生。
彌勒發問文殊告言:「如我惟忖!
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
大法鼓、演大法義。
我於過去曾見此瑞,
放斯光已即說大法乃至廣說。
今日如來
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
三世諸佛將說
此經必先有此種種大相不同餘經餘經
無此初大相故。
相既非常故須說此,即將
說此經先現大相
先現大相者,為說此
經故也。
酬說因者,下云「諸佛如來唯以一
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乃至廣說。
無聲
弟子教化菩薩究竟令得一切種智
」故
三世諸佛成道究竟必說一乘皆是中方
便趣求。
修學雖滿未曾演說今時機會
可虛然,故趣宿因說斯妙法
上來義類
甚多,恐厭繁廣故略指述。
後酬請者,
如經中說菩薩初生即行七步放大光明
遍照十方四顧觀視師子吼,而說偈言
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我已得解
脫,當復度眾生
」作是誓已身漸長大
遊出四門見老、病、死及沙門相。
既問識已,
捨親屬求無上果。
中夜觀察,見諸伎人
后妃婇女,狀如臭屍深可厭患,即命
匿令被楗低,諸天捧足夜半出城,行十四
由旬,到跋伽婆仙人所住林中,以刀剃髮
妙寶服貿鹿皮衣,遣車匿歸報父王
已。
於熙連河六師外道所,為降伏彼,六
苦行懃苦過彼,日食麻麥,厭其非道
食乳糜。
吉祥草,詣菩提樹金剛座
智慧降伏魔軍,證大菩提永出三界
是時三千大千世界主及餘天等,來詣佛所
請轉法輪化佛讚揚且權說,時機未熟
說方便未說實法。
今既合宜鶖子等請
乘權實之境,文殊等請說乘安樂之行,
彌勒等請說身真應之果。
下經云:「我始
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常思
是事
乃至尋念過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
得道,亦應說三乘
作是思惟時,十方佛皆
梵音慰喻我:善哉釋迦文!
隨諸一切佛,
而用方便力。
由是方便且說三乘
機宜
熟,鶖子等請演暢真宗顯斯一實
下經
云:「汝已慇懃三請,吾今豈得不說。
」〈安樂
品〉中,文殊發請,世尊廣說四安樂行。
〈壽量
品〉中亦復如是彌勒三請,佛言:汝等當
解如誠諦之語。
三遍勸信,方說身之真
應,故為酬請說是法華
破疑執中有二:一破疑,二破執
破疑
者,佛自成道唯記菩薩當得菩提,不說
聲聞有得佛果
聲聞等疑永不作佛,故舍
利弗深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乃至
說。
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
悔,諸小菩薩昔聞大乘,亦疑菩薩獨得
提、聲聞無分,或不定性諸小菩薩,疑佛菩
提已亦無分。
由是三乘俱有疑網
由此
云:「聲聞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一偈
皆成佛無疑
」又云:「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
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
」又云:「菩薩
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此中破疑亦兼破悔,昔悔修小不得作佛,
聞得作悔所以除,知小乃為大之因故。
通三乘,悔唯小有,以寬攝狹,但說破
不說除悔,至後卷中當釋差別故為
疑說斯妙法
破執者,聲聞有二:一決
定種姓,得聲聞果定入無餘身灰智滅。
諸經云:「餘人善根涅槃時盡,菩薩善根
爾。
」二退已還發大菩提心,初是定姓、後不定
姓。
瑜伽法華論說聲聞有四一決
種姓亦名趣寂
二增上慢,此是凡得第
四禪阿羅漢
三退已還發大菩提心,亦
不定種姓
法華會得記,聲聞名退菩
提心舍利弗皆是此類,故經自云:「告舍利
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
謂已得滅度
優婆塞經說:「舍利弗大乘
道經六十劫,因施眼故,大行難成退求小
果。
鶖子亦言,世世已曾從佛受化。
化城
品〉說十六王子教化眾生過去結緣之始,
由是故名退菩提心,非不定姓皆是退類,
亦有昔日求於大,今者但從小果趣大,
不定姓故。
四者應化應化非真。
大乘說:
「諸大菩薩及佛等化示為聲聞,引實聲聞
大乘故,富樓那等即其類也。
法華論云:
「此中唯為二聲聞記,謂退心應化
其趣寂
者及增上慢,佛不與記,根未熟故。
菩薩
與記,雖復總言:汝行菩薩當得作佛;
論言與記令發心故,退菩提心正當根
熟,為說一乘正破其執。
應化非真,無執
可破,示相可爾。
其增上慢既是異生,根現
未熟,故佛不與記。
菩薩記者,即常不輕
為具因,記令信有佛姓,復漸發心脩大
行故。
其趣寂者既無大乘姓,何得論其熟
不熟
應言趣寂由無大姓,根不熟故佛
不與記。
菩薩與記具理姓因,漸令信大,
不愚法故。
非根未熟可當熟,故非菩薩
與記,令發趣大乘心,言當作佛。
菩薩
方便化之令生信意,如般若經「我皆令
入無餘涅槃,非皆入盡」,菩薩記於趣寂亦
爾。
若許趣寂同增上慢不但不得名為趣
寂,甚違諸教,義不相叶。
由趣寂者與增上
合一處說,翻譯之主同言根未熟令其
發心正義應言趣寂根未熟不與記,菩
薩與記令發信大乘心故;增上慢者根
未熟故佛不與記,菩薩與記令發趣向
乘心故。
若趣寂者後亦作佛,違涅槃等處處
教文。
菩薩亦二:一者頓悟,二者漸悟
漸悟
二義一者若從得二乘果發心大名
漸悟,由生數小或全無故。
若從二凡
歸於大即頓悟攝,未曾悟證二乘果故。
數猶多不名漸悟,故涅槃經但說聖人八萬
劫等,不說異生迴心劫數
二者但從曾發
二心曾修二行來歸大者皆名漸悟
具彼
姓故修彼行故,聞思悟亦名為悟何必
證悟?
況復亦有生數小者,謂已定即此
生時一坐決擇分等。
經據劫定但說聖
人,何妨異生有生數小者?
此經所說一乘
之理,論雖言為二聲聞說退心應化
法華一會正唯為退菩提心說,兼亦為應
化,滿慈子等亦在會故。
若准攝論合以十
義說一乘,義兼為三理亦無失,決定
姓不愚法故不定種姓迴求大故,其應化
為化記故
雖亦可為二菩薩說,正宗唯為
漸悟者說。
下經云:「菩薩聞是法,疑網
已除」,義兼頓悟於理未爽。
攝論十義解一
乘云:「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
姓,諸佛說一乘
」所引攝一類即退菩提心
聲聞
任持所餘即漸菩薩、退菩提心聲
聞,執著小果自謂究竟故。
舍利弗言:我悉
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
滅度
迦葉亦言:佛令我等出於三界
涅槃證,於菩薩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昔時執著小意
即攝論云:「三種磨心
斷除四處障,緣法義為境。
四處者:一二乘
作意,二諸疑離疑,三於所聞法中言我
能然餘不能爾,四於骨瑣乃至菩提執著
分別
二乘作意者,執二果為極故,為斷此
執而說此經,漸悟菩薩執佛菩提於己無
分,欲生退敗還住二乘,為任持此而不
令退。
又復頓悟諸小菩薩,執唯已依大乘
修行可得成佛,已住聲聞不得作佛。
破此執,顯二乘非極,住二乘者亦得作
佛,故說是經。
由此論斷四處言一二乘
作意二言我能然餘不能爾即此二種
疑離疑,即是前也
彰記行中有二:一彰記,二彰行。
初彰記
者,佛自成道未為聲聞菩提記,今為授
記故說是經。
下經云:「我設是方便,令得
佛慧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
所以
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
大乘
迦葉言: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
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不生一
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聲聞
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皆歡喜得未曾有。」
又云:「或說修多羅伽陀本事本生未曾
有。
亦說於因緣譬喻祇夜優婆提舍經。」
唯為聲聞說此九部,不說授記方廣、自
說,故此以前未為授記,今為授記說是
經。
後彰行者,今說菩薩一乘之行,一乘
菩薩行。
下經云:「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
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為此佛子
說是大乘經。
」又云:「聲聞菩薩,聞我所
法,乃至一偈,皆成佛無疑
」又云:「舍利弗
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諸有所作常為一
事故
」要由修福、慧,照有、空,尋教詮、究
玄理真解起、悟一乘
又且一乘有因有果
因即七地菩薩行,下隨所應並皆具配;
果即佛位菩提、涅槃。
在三身中此皆攝盡。
三周一乘,明一乘境,〈安樂行品〉等明
一乘行,〈壽量品〉等明一乘果,明境欲發聲
聞心,明行令修菩薩行,因此方期佛果
德,故為菩薩行說法華經
今後中有二:一利今,二利後。
初利今
者,法華一會所有凡聖,宜聞法華得益
故,此有二類:一果記利,二現證利。
果記利
者,即為三機世尊三周一乘義,會二
破二以利益今。
方便品〉下至譬喻品〉鶖子
八部喜讚已來第一周。
經云:「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乃至諸佛
方便力於一佛分別說三。
」故舍利弗
聞是說已,〈譬喻品〉中深生領解,佛述成已
便得授記
其〈譬喻品〉中舍利弗請下佛說
喻,并〈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為第二周。
譬喻品〉云:「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
乃至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
一佛分別說三。
大迦葉等聞是說已,
信解品〉中方領悟,〈藥草喻品〉佛重述成,〈授
記品〉中佛便為大迦葉須菩提摩訶迦旃延
目犍連四人授記
其〈化城喻品〉、〈五百弟子
授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為第三周。
化城
品〉初說大通智勝佛事令其憶念,復云:「諸比
丘!
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乃至但是如來
便之力,於一佛分別說三。
富樓那等聞
是說已,於〈五百弟子授記品〉中深生領解
佛述成已便為五百弟子及學無學授記
即是利今聲聞眾也。
經出六處示現授記
一者別記,舍利弗四大聲聞所知識,名
不同與別記。
二者同記,富樓那等五百
千二百人同一名故俱時與記。
三者後記
學、無學等非眾所知識,共同一號就下根
中後時與記。
四無怨記,示現如來怨惡
故,與提婆達多記。
五通行記顯示女人在
出家菩薩行皆證佛果,故與比丘尼
天女記。
上五記說今時益皆如來記。
六具因記,常不輕菩薩禮拜讚歎言「我不
輕汝,汝等皆當作佛」,示現眾生皆有佛性
故,此之一種菩薩與記,說往時益。
初三及
第五利聞法華記,餘之二種非由聞此記。
然前五記並名利今,即果記利也。
然諸聲聞
授記以後,受變易生,相狀體義至後當知。
現證利者,復有多種,如〈提婆達多品〉雖
龍宮涌出龍女道成皆由法華,非靈山會益,
略而不說。
唯有龍女成道演說法時娑婆
世界菩薩聲聞八龍天部、人與非人皆遙
見彼龍女成佛,普為時人天說法,心大
歡喜悉遙敬禮
無量眾生法悟得不退
轉,無量眾生得受道記無垢世界六返震
動,娑婆世界三千眾生不退地,三千眾
生發菩提心而得受記,合四位益。
分別
德品〉有十一位得證,一位發心
佛說如來
壽量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
眾生無生法忍,千億菩薩摩訶薩得聞持
陀羅尼門;復一世界微塵菩薩摩訶薩
樂說辨才一世界微塵菩薩摩訶薩得百
千萬億無量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菩薩摩訶薩能轉不退法輪,二千國土
微塵菩薩摩訶薩轉清法輪,小千國
微塵菩薩摩訶薩八生當得,四四天下
四生當得,三四天下三生當得,二四天下
二生當得,一四天下微塵菩薩摩訶薩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八世
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說〈藥王品〉,八萬四千菩薩得解一切
生語陀羅尼
說〈妙音品〉,八萬四千人得現
一切色身三昧,四萬二千天子無生法忍,
華德菩薩法華三昧
說〈觀音品〉,八萬四千
眾生皆發無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說〈陀羅尼品〉,六萬八千人無生法忍。
〈妙莊嚴本事品〉,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
法眼淨。
說〈普賢勸發品〉,恒河沙無量無邊
菩薩得百萬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
菩薩普賢道。
前之五記記當得佛,此
二十五類現證因位,並是利今,故說法
後利後者散席以後法華經所獲功德
皆是利後。
隨喜功德品〉說第五十人一聞
法華經隨喜功德過於布施四百萬
億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金銀七寶,又
勝令得阿羅漢果
若往僧房須臾法華
經者,生生常乘象馬車乘七寶輦輿及乘
天宮;若復分坐令聽者生生常得帝釋
坐處梵王坐處;若復勸人往聽法華,生生
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終不瘖瘂乃至
當來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法師功德品〉說若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華經,若讀、若誦、
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
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
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
六根皆令清淨
乃至普賢品〉云:「若有後
受持讀誦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
服、臥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
世得其福報
是以遺教經言:「所應度者皆
已度訖,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
」故由
說此而與未來作大利益,是名利後故
說是經。
時機中有二:一顯時,二顯機。
初顯時
者,諸佛設教略有二種一頓,二漸。
頓即
大機,頓從凡夫以求佛果,如勝鬘經所
一乘一乘是權、四乘實故。
漸即被彼從
小至大機如此經中所說一乘一乘是實、二
乘權故。
此經多被從彼二乘以求佛果,多
漸教大乘所攝。
古有釋言:教有五時
一時者,佛初成道為提謂等五百賈人但說
三歸五戒十善世間因果教,即提謂五戒
本行經是,未有出世善根器故。
第二時者,
成道竟三七日外,十二年中唯說三乘
行之教,未為說空,即阿含等小乘經是。
三時者,佛成道竟三十年中,說彼三乘同行
空教,即維摩、思益、大品等是
四時者,佛
成道竟四十年中,說有一乘猶未分明
佛性常住實相,尚說無常佛果以為真實
即無量義、法華等是以前未明一乘義故
此中猶未分明演說常住佛性故。
第五時者,
雙林中說諸眾生悉有佛性常住佛教,即
涅槃經大悲等是
乍觀可爾,理即不然
經說五百賈人將受五戒懺悔五逆
十惡謗法等罪,得四大本淨五陰本淨六塵
本淨、吾我本淨,時提謂等得不起法忍,三百
賈人柔順,二百賈人須陀洹果,四
天王等得柔順,三百龍王得信,自餘天
等皆發無上道意,十億天人皆行菩薩十善
提謂長者三界得不法忍即是初地
第八地。
普曜經第二七日提謂等五百
賈人獻佛[麨]蜜,佛與授記:汝於來世當得
作佛名曰齊成。
云何但言第一唯是世間
教也?
為此日猶未分明三乘者同所
觀諦,故未名法輪,至五比丘時方
法輪
次第二時十二年中唯說有教者,
覺愛難云:成道五年說大般若正明實相
又第七年為八菩薩般舟三昧經,正明
眾生五陰本空;又第九年說鴦掘摩羅三昧
經,第十年中說如來藏經,皆明涅槃佛性
深理。
提謂普曜經並明菩薩行,又與賈
授記成佛,明初成道已說大乘
又成道
竟第二七日說十地經,又大般若云:「佛在鹿
野轉四諦輪,無量眾生發聲聞心,無量
生發獨覺心,無量眾生阿耨多羅三藐
菩提心、行六波羅蜜無量菩薩無生法
忍、住於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無量一生
補處菩薩一時成佛
云何乃言第二時唯說
三乘有教?
是知一雨普潤稟解不同不可
佛教必有先後
今依古義且破二時
後餘三時並如古人破,乍雖可爾理即不
然,恐厭文繁且略應止。
依今新經,頓教
大乘唯一時,與一大機不從小起,教被
唯一,故漸次大教乃有三時
深密經中「佛
勝義生菩薩依於三性三無性皆是
遍計所執性已。
勝義生菩薩深生領解,廣
世間毘濕縛藥、雜綵書地、熟蘇虛空諸譬
喻已,世尊讚歎善解所說
勝義生白言:佛
初於一時波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
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
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無能轉者,
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
諍論安足處所
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
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
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
法輪,雖更甚甚為希有
而於彼時所轉
法輪,亦是有容受,猶未了義,亦諸諍論
安足處所
世尊于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
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
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
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
于今世尊
法輪無上無所容受,是真了義,非諸諍
安足處所
」依此經文,阿含經等為第一
時,總密說有不明有者有其何性。
般若
等為第二時,總密說空不明空者亦空何
性。
華嚴經等為第三時,顯了說有有依他、
圓成,亦顯了說空空所執性
故善戒經等
云:「有為無為名為有,我及我所名為空。
」金
光明經亦說三法輪,謂轉、照、持。
四諦法,
以空照有,非有非空可任持故。
涅槃亦
言:「初有醫師教人服乳,由純服國人
死。
後有醫師說乳為毒教並令斷,國人
差。
後王有疾,問藥所宜
醫更藥方以乳和
藥。
王瞋問彼:汝先所說乳為毒藥何故
者令和藥服?
醫答王言:前為純服國人
死,常純服之故說為毒,恐不能斷總令斷
之。
實理有病宜服有病不宜;王今
此病宜和藥服,正所應可。
佛言:我法亦復
如是
法華亦言:「我等內滅自謂為足,唯了
此事更無餘事」,初時教也。
「我等若聞淨佛
國土教化眾生都無欣樂」,第二時教也。
「佛
如是,現希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
調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今日得未曾有
非先所望而今自得」,第三時教也。
即同金光
明、解深密三時教也。
若以偏圓機宜
次,教但三時非一五等,不可難以一雨
潤三草不同唯有一;其頓悟之機一果之
證,即依此理無三時之教。
若機成漸次,大
從小生教定有三,應機說故,將理教名
一雨;將教就機,說三乘法,或三或一,理
相違
此經三周一乘處,多被聲聞,先
般若已教其空,破彼有病;彼不愚法既
信解已,今說第三時令歸趣,亦化頓悟
因得發心流通分中證獲無生也。
前所
說亦通頓教,是知一雨滋益別故,為顯第
三時真實之教故說此經。
後顯機者,依
涅槃經唯有一機。
故彼經云:「師子吼者是決
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又云:「眾生亦爾悉
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當得阿耨多羅
三菩提
」此經亦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
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教化菩薩
無聲弟子
乃至廣說,若聲聞菩薩,聞我
說法皆成於佛。
」依此唯有大乘性。
此經
既說一乘被彼大乘根性,然性有二:一理
性,勝鬘所說如來藏是,二行性,楞伽所說
來藏是。
前皆有之,後性或無,談有藏無說
皆作佛。
依善戒經、地持論中唯說有二:一
有種,二無種姓。
經論云性種姓者,無始
法爾六處殊勝展轉相續,此依行有種
也。
無種姓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懃行
進,終不能得無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
成就之,即無性也。
此被有性非被於無,此
依行性以說有無,已下多依行性而說,理
性遍有故,依有非無勝劣異故
天親攝論亦
言:「上乘下乘有差別故,菩薩聲聞各分三
藏。
」又處處如來十力中,有根上下智力
此即上乘菩薩藏攝,被上根故,依有非無
依異非同,以通就別。
此經又言:「為求聲
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緣覺者說應十
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
經說一乘,即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
蜜法。
此經下文〈妙莊嚴王品〉八萬四千人
離垢,亦可言被聲聞傍利益故,有無
大小類別,依同非異以別攝通。
涅槃經
言:「譬如病人有其三種一者若遇良醫
良醫決定可差,即菩薩也。
二者若遇即
差、不遇不差,即二乘也。
三者若遇不遇
不差,即一闡提
」此經亦言:「輪王、釋、梵是
藥草聲聞緣覺中藥草,大小菩薩名大
藥草
」隨逆次第亦同涅槃。
今此唯被菩薩
性人,先雖是聲聞後作菩薩故;又亦可言
被彼聲聞,如前已說依有非無通別類異。
又大般若「善勇猛菩薩言:唯願世尊哀愍
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若有情類於聲聞
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
地;於獨覺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
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姓決定者,聞此法
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有情類雖未已
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姓不定者,聞此法
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諸論雖說聖亦迴心
今說不受變易生死,以迴心者故,言未入
正性離生。
此經被彼大乘定性聲聞定性、及
定性,如前已引,然無被獨覺機文,有
無雙彰以通從別。
又勝鬘經言:「譬如大地
四重擔:一大海,二諸山,三草木四眾生。
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堪能荷負四種
任,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
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
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
」此被
大乘可及聲聞,非餘二姓,依有非無通別
類異,現當非有。
楞伽經云:「佛告大慧:有五
種種姓證法。
聲聞乘姓,二辟支佛乘姓,
如來乘姓,四不定乘姓,五者無姓謂一闡
提。
此有二種一者焚燒一切善根即謗菩
薩藏,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佛盡一切
生界願,是菩薩也。
眾生不入涅槃我亦
不入
大慧白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槃?
菩薩不入涅槃,非焚燒一切善根者,
以知諸法本來涅槃,不捨一切諸眾生故。」
此經被聲聞及如來乘姓、不定乘姓及一闡
中大菩薩非獨覺性及斷善者,有、無並
說,通、別類異,現斷畢無。
又大莊嚴論云:「有
五種,初四同楞伽第五二種一時邊,
畢竟
時邊即暫時畢竟無因
」此經被前
四,中除獨覺及第五姓,依有及無,當成、不
成,通、別類異。
瑜伽說有五種姓,前四同
前;第五唯一無種姓。
此經被彼與莊嚴
同。
若以一乘為宗,唯被有菩薩姓不被
聲聞姓,一雨所潤三草各別,可被聲聞。
瑜伽等云:「無間道能遠塵解脫道能離垢
證此勝智名法眼淨,即是見諦預流果等」,故
知非一乘之處亦被聲聞。
經會既有,故
作此通,為被機宜說是經也。
第二明經宗旨,此方先德總判經論有其
四宗一立性宗,雜心等是,立五聚有體
性故。
二破性宗成實論是,破法有體唯有
相故。
破相宗般若等是,破法相狀亦成
空故。
四顯實宗,涅槃、華嚴法華等是,顯於
真實中道義故
經即是四宗也。
古經
宗致極多,舊四阿含及僧祇大眾部義;
三彌帝論上座部義;舍利弗阿毘曇、梵網六
十二見經正量部義;四分律法藏部義。
經論復是何宗
文殊問經論說
小乘有二十部,謂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
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
住部、北山住部、說一切有部、雪轉部、犢子
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
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并大乘二,合二
十二宗。
今依文判教,教但有三;若以類准
宗,宗乃有八。
教但三者:一多說有宗,諸阿
含等小乘義是,雖多說有不違空。
二多
說空宗,中、百、十二門般若等是,雖多說空
不違有。
三非空有宗,華嚴深密法華
是,說有為、無為名之為有,我及我所名為
空故,此等三教前引文。
宗有八者:一
我法俱有,犢子部等。
有法無我,薩婆多
等。
三法去來大眾部等。
四現通假實,
說假部等。
五俗真實,說出世部等。
諸法但名,說一部等。
七勝義皆空,般若
經,龍樹說中百論等。
八應理圓實,此
法華等、無著等說中道教也。
成實論義、經部
師宗,即當第四現通假實,雖差別義合
十二,據理全差莫過此八。
華嚴云:「如來
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
無垢稱經言: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得解
無量
義經言:「我成道來四十餘年,常說諸法不生
不滅不去不來、無此無彼無得無失一切
無相,但由眾生悟解不同得諸果異。
法華
亦言:「一雨普潤,三草二木生長不同
優婆塞
戒經言:「三獸渡河,得淺深別。
」攝論亦言:「如
末尼天鼓,無思成自事。
故知教本無差
別,由機不同分大小頓漸之教。
此經且
大漸之教,此依化誘聲聞歸於大,名
之為漸。
〈妙莊嚴本事品〉中,八萬四千人
離垢得法眼淨,即初果等。
〈壽量品〉中,八世
微塵數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普門品〉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成頓教
故知頓、漸
無別教門隨機以分,故此通也。
半、滿二教
滿宗所收,生、法二空二教攝,有作、無作
可貫兩門世俗勝義應分二。
知通
旨宗義若斯,隨別所一乘正為宗也。
下文言:「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
毀訾聲聞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
化」,故此定以一乘為宗。
一乘之義,至〈方便
品〉「一大事因緣」中當廣分別
第三解經得名者,且經題目妙法蓮華經
名者梵云「薩達摩奔荼利迦素呾攬」,「薩」者
正妙之義。
法護云「正法華」。
羅什云「妙法
華」。
達磨」,法也。
「奔荼利迦」者,白蓮華也
西域
白蓮華為奔荼利迦,故新經說青黃赤白
蓮華,云殟鉢羅華、拘某陀華、鉢特摩華、
奔荼利華,如次配之。
蓮者芙蕖之實,花者
華也華美曰花也。
「素呾攬」者,經。
義應云妙
白蓮華經。
所以下云放白豪光駕以白
牛,白是眾色所依根本一乘乃是諸乘本故
梵本無別白字,故總云蓮華
然此經中鶖子
三請惡人退席已後方說一乘深旨,多依
因果理智名法華,開佛知見,雙歎顯理
智,法、報二身二種無上,令生欣趣。
示佛知
見是法身理,示同令證;悟佛知見報身
智,勸其脩悟。
上三種歎顯佛果法、報二
身,涅槃、菩提理智二訖。
入佛知見是此二
因,行一乘因趣極果故。
賜牛車是一乘
因,得如是乘與諸子等。
日夜劫數自在
戲是因乘故,滅去化城至寶所是一乘
果,大般涅槃名寶所故。
與辨中邊三種
上亦不相違
能詮之教名方便所詮
慧名真實乘。
真實中欲二乘行因
果,故說因果為法華。
本論解〈方便品〉
言:「自此已下明所說因果相,由此正取
行果為法華。
」若依論解無量義經
七名中,第十六名妙法蓮華
蓮華有二
義:一出水義,所詮之理出離二乘濁水
故。
開敷義,以勝教言真理故。
為理
妙,後為教妙。
又彼諸名第十四名亦名一
乘,故知法華亦通教、理,欲令菩薩觀機
道。
說教理正無量義,傍亦名為法
華。
方便品〉云「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
難解難入」。
自釋言:「有二甚深:一證甚深,
謂佛智慧所證智也。
二阿含甚深,謂智慧
即詮彼教,欲拂二乘令生驚心故。
」從無
量義處定起,初以教、理名為法華,總攬
文據實而說,教、理、行、果俱是一乘,皆名妙
法蓮華。
教、理妙法如次前說
妙法者,論
釋入佛知見云:「令證不退轉地示現
無量智業故,正是佛果之因乘也。
」〈譬喻品〉云:
我身有力,當以衣裓机案從舍出之。
」復
云「唯有一門而復狹小」,又云「我雖於此
燒之門安隱得出」,大乘行名之為門,正
行處故。
二乘之因悲智所誘,名衣裓机案
隨宜出處故。
上來三乘猶居分段三界宅,故
與車名。
又云「得如是諸子日夜
劫數常得遊戲,與諸菩薩聲聞眾,乘此
寶乘直至道場」,故知出宅無漏因行正名
乘,自在不繫無所依求。
故〈方便品〉云:「盡行
諸佛無量道法
」論云:「修行甚深」,故知佛果
成之行亦名法華
妙法者,論解開示
云「無上義、因同義、不知義」,即是佛果涅槃、
菩提
下云「諸法寂滅不可以言宣」,故知
佛果真理亦名一乘
又云「說佛智慧,故諸佛
出於世」,故知佛果正智亦名一乘
由此
大乘教、理、行、果俱有出二乘濁水蓮華
之德,教有能敷妙理之功,理有所敷出水
之力,行有因敷趣果之相,果有結實為因
之能故也。
然則法藉喻明、微由著顯,故假
奔荼利之花實況薩達摩之果因,法既囊括
四義,花亦包羅四德
四義者,契祕賾
微筌(教也),叶幽機玄旨(理也),尅上乘之奧業
(行也),圓至覺之真宗(果也),美無不殫故稱為妙。
四義者,菡萏披敷以見蓮,類教踰揚以悟
旨;芙蕖秀出靈沼,喻理頴超小運;舉
蘤開而得實,譬因嚴而果滿;標實結為華,
本顯佛智為乘源,故假喻蓮華有由矣。
准此理應四如華亦應為勝,然觀經意
具有四,〈方便品〉意彰昔日權說三,今此
中理唯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
言說意趣難知,故以佛智對誘二乘,教、
理二取譬蓮華,拂彼二乘真聖者同
一乘,令假聖者避席而去,三請已後
正說大事因緣為法正體,即取行、
以為法華,開、示、悟為果,入為因行故,
無量義解蓮華出水二義,初不可
頓悟菩薩性出二乘,後喻聲聞入眾
坐,顯彼依教觀一乘理成漸悟故,亦如
菩薩常坐蓮華,傍為二乘說教、理,或無
義經菩薩說,對眾生性欲以辨無量,
欲令菩薩以教、理二生機,故論解十七
名中,唯教、理二以解蓮華;此經化彼二乘
發心求大,唯行、果二以名蓮華
又復此經
二乘者以歸於大,令知教權設三、理體
唯一發心修行終成佛果,故教、理、行、果俱
名蓮華,教、行並開敷,理、果俱出水故。
下十
七名中更分別
若但以真如為其妙法
乘之體,蓮華二義出水開敷寬法狹,理必
不然,況論釋名非解於此,法即是妙,是蓮
之華;持業、依主二釋如次,亦可大法之妙
是依主釋,此妙法蓮華亦持業釋。
今此不
欲別解蓮華,故非相違釋;若理為妙、經但
是教,言妙法蓮華經即依主釋。
妙法是教、
經亦是教,言妙法蓮華經即持業釋。
若妙
法是理、經亦是理,言妙法蓮華經亦持業
釋。
妙法是教、經是理者,亦依主釋,依順
義、處中因、出世報,依人依法依法依喻,
以為其名,如宗輪說。
〈序品〉等義並如音訓
其品得名者,經有二十八品,謂〈序品〉、〈方便
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化城
喻品〉、〈五百弟子授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法
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安樂
品〉、〈從地涌出品〉、〈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隨
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如來
神力品〉、〈囑累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
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
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於此諸品總為四
例:一義為名有十五,二義為名有十,三義
為名有一,不定為名有二。
一義為名有十
五中復為四例從法為名有四:〈方便品〉、
信解品〉、〈持品〉、〈陀羅尼品〉;從喻為名有三:〈譬
喻品〉、〈藥草喻品〉、〈化城喻品〉;從人為名有四
法師品〉、〈提婆達多品〉、〈常不輕菩薩品〉、〈妙音
菩薩品〉。
法師有法之師從人名中,法即
是師以法為師從法名中,隨應可悉。
從事
為名有四:〈序品〉、〈授記品〉、〈從地涌出品〉、〈囑累
品〉。
二義為名有十中復有三例,從人法為
名有八:〈授學無學人記品〉、〈如來壽量品〉、〈法
功德品〉、〈如來神力品〉、〈藥王菩薩本事品〉、〈觀
世音菩薩普門品〉、〈妙莊嚴本事品〉、〈普賢
薩勸發品〉。
能所為名有一,〈分別功德品〉。
果為名有一,〈隨喜功德品〉。
三義為名有一,
〈五百弟子授記品〉。
五百者數,弟子者人,授記
者事,故成三義
不定為名有二:一〈安樂
品〉,二〈見寶塔品〉。
安樂義通因果故,其見
義通見、現故。
安樂在因、見者現也,即一
義名中。
安樂在果、見者見也,即二義
中。
思准可悉,且依總類以辨得名得名
從至品當釋。
四顯經品廢立者,案此經根本秦姚興
時,鳩摩羅什所翻二十七品,無〈提婆達多
品〉。
沙門道慧宗齊錄云:「上定林寺釋法獻
于闐國得此經梵本,有此一品
瓦官寺
公元490年
沙門法意,以齊永明八年十二月譯出此
品,猶未安置法華經內。
至梁末有西天竺
優禪尼國沙門拘羅那陀,此云家依,亦云婆
羅末陀,此云真諦,又翻此品,始安〈見寶塔
後。
復有燉煌沙門竺法護,於晉武之世譯
正法華,其〈提婆達多品〉亦安在〈見寶塔品〉後。」
公本無之者,古傳解云:䓗嶺已西多有此
品,已東多無,什公既在龜茲故無此品。
爾,法獻于闐國如何得此品?
于闐亦在
嶺東故。
又有解云:塔品命持,而持品應
命言勢相接,而忽間以天授,則文勢疎斷,
什公恐末葉多惑所以刪之。
若爾取捨
真文並由羅什刪繁好醜併在一人,斯為
未可
釋道安翻經者多略經文,乃作五
三不易云:「結集羅漢兢兢若此末代
凡夫平平若是
千代上微言,同百王
下末俗,豈不痛哉!
」故〈天授品〉梵本皆有。
天授品〉顯已重法為床以求,經力勢大龍
涌出,經威速疾龍女道成,讚勸於人,何
此後即有〈持品〉?
但知梵本有之,而什公
本闕,隨本翻譯故無此品,既非以東西
定,亦不可義越刪之,但是什公梵本差脫,
邊國訛鄙多脫錯故。
又此經中〈囑累品〉安在
神力品〉後者,古有解言:什公善經意,所
以不安經末置在前者,〈囑累品〉中令分身
佛各還本土,若安經末則至說經竟始令
分身還本土,未還已前此土猶淨,妙音
何事被誡於此土中勿生下劣之想。
下方涌出既普稽首分身東土妙音不應
頂禮多寶觀音奉珠不應但為二分分身
諸佛何過不蒙
又〈囑累〉一品既明付囑,〈藥王
等品受命弘宣,以此而推不應居後,所以
公安前也
上來所說乍雖可爾,窮其
旨趣理有八違:一眾本相違難
晉時竺法護
所譯正法華,及隋時崛多、笈多二人所添法
華中,此〈囑累品〉並安在經末。
二論相違難。
法華中說修行略有七種:一持力,〈法師
品〉、〈安樂行品〉、〈勸持品〉示現
二說力,〈神力品〉示
現。
三行苦行力,〈藥王品〉示現
四教眾生
苦行力,〈妙音品〉示現
五護眾生諸難力,〈觀世
音品〉、〈陀羅尼品〉示現
六功德勝力,〈妙莊嚴
本事品〉示現
護法力,〈普賢菩薩品〉及後品
示現
既言護法力〈普賢〉及後品示現明知〈囑
累〉令居經末;若不爾者,〈普賢品〉後更有何
品?
又〈神力品〉後即明〈藥王〉,餘皆依次故知
〈囑累〉合在經終。
三諸教不同難
餘經囑累並
在經終,何故此經獨在前說?
四二事乖角
難。
若以令分身佛還此土便穢,妙音來日
故被誡者,〈囑累品〉中亦令多寶塔還,何故
音奉珠猶為二分
五兩命不齊難
分身
多寶並各遣還何故分身即還,多寶佛塔
在?
若言多寶塔還可如故但是閉塔者,
若爾何故正法華云可還本土?
六塔無還
處難。
分身諸佛,釋迦去初言歸,多
佛塔迄至經終更無還處。
七淨有殊
難。
又以妙音被誡便非淨土故知分身
還國者,分身佛集之日,何故各命侍者
手捧蓮華並詣靈山,持散佛上淨土
時,諸山皆無通佛國五道亦盡,何有
山詣佛持散?
文殊海會至此間,預在
靈山忽有華現。
八眾喜乖情難。
又〈囑累品〉
分身佛還塔時不去若非經末方囑累
者,阿修羅皆大歡喜何太早生?
既非聞法
寶以喜生,乃是見客佛去以歡喜慰,深成
可怪但是放神力故現淨土由此土本
穢恐妙音兼見本土穢相而生譏毀所以
被誡,非妙音至、分身已還而土唯穢,如
淨土還見靈山,變不唯淨兼見穢故,上
見下故,何因不許二佛同坐妙音致禮
世音奉珠禮贈此二化主,別意不通餘佛,
只如天授品〉中文龍宮而出,獨禮塔中
世尊足,是時分身未還本土文殊于時
禮分身,故知歸奉意別,何得例使通歸?
知〈囑累〉合在經終,歡喜奉行並居彼故。
觀音普門品〉本皆無頌,或有安者後人
足,俗每疑云:若佛說者,云何頌言具足妙相
尊,偈答無盡意」,此乃經家結集為偈。
如勝鬘
經云:「即生此念時佛於空中現」等,從前
後乘便為偈以生後偈,中間文短長行
便,理亦應通。
又有疑云:若佛說何故
云呪咀諸毒藥還著於本人,豈佛世尊返害
生命
昔亦致惑曾問先師慈音妙大雲義,大
師勘梵本既具此頌,正云怛剌耶末那,
應言慈意非慈音也。
故定有之。
有無
失,乃是應宜而為調伏,如巧獵師善取罷
熊;亦如良醫善用反藥,初雖有損後必為
益,非後為損而初益之。
有頌既不乖宗,
無亦違理
隋時所添經中,莊嚴幢菩
薩問無盡意,觀音所由
無盡菩薩遍觀
觀音過去願海,告莊嚴幢而說於偈。
若爾
云何偈言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問具足
相尊偈答無盡意,文既相違故知差舛
又彼
經〈藥草喻品〉加其後半,論釋兩喻破執乘
一,彼說乘同,日光為喻,正法妙法兩經
無,論又不解四從三逆,有爽通途順成
理,彼經又以〈陀羅尼品〉安在神力品〉後,違
二本經及論次第。
又云:〈富樓那〉及〈法師二品
皆脫少。
既無誠文,理難依信
又云:合有二
十七品,以〈天授品〉與〈寶塔同品四本違三,
寔為未可
第五品次第者,凡欲說法必先警覺
情,機集緣和乃可應物宣暢
陳說之漸,初
名序品
序品既說次辨正宗,眾既集而未
閑,須陳宗以訓誘,法說一乘為實,略開
二運為權,言一實而導彼歸途,顯二權
而令斯返跡,智揚善巧妙上根,語演
神功津冥𨗉理,故次有〈方便品〉。
上根領悟
重述成方授記應有領、述及〈授記品〉,
良以鶖子獨頴不可孤明,領述授記文小
略故,〈譬喻品〉初寄其領、述及為授記
中根
之類雖聞法說猶未能解,不因曉喻
以解生,故有譬喻品〉。
智者因喻領慧隨生,
故有信解品〉。
雖少信解尚未深知,為破疑
情重成其意,故有藥草喻品〉。
四大聲聞
領解,記其當果,故次有〈授記品〉。
上中二性
雖復解生,下根之徒猶無悟相,必假丁寧
之說、欣資鄭重之訓,說過結緣之始覺
照其心,述彼所得涅槃本非真滅,令歸寶
所趣大涅槃,故次有〈化城喻品〉。
高名之輩
因說即解,應有信解復重淨心,良由三遍
慇懃領解,文略印亦不廣不別生品
先陳
高名當果之相,故有〈五百弟子授記品〉;下位
之儔時漸亦達,為之授記故有〈授學無學
人記品〉。
三根並悟說利已周,將使遠代
規,歎人美法令弘大義,故有法師品〉。
修學,若法若人師範故,破小執而成
大道,會權旨以入真宗,信學既希,歸崇亦
尠。
多寶現塔、分身佛集,勸長時明信證說
不虛故有〈見寶塔品〉。
雖他佛說證信此經,
未顯自尊勸人歸仰,故顯身國王
重此經,於彼怨家為床求法,亦顯經威
廣大度龍宮眾極多,法力速成化龍女以
成道故有提婆達多品〉。
既現自他俱為寶
重,威弘用速,慇懃勸勉,聞經菩薩受教
而願持,故有〈持品〉,若依論本言「勸持品」,此
經無「勸」,因前勸而今持,故名「勸持」理亦無
爽。
其有末代行法越軌摸,今示儀方
令易宣暢,法既易行自離傷毀,故有〈安
樂行品〉。
八恒菩薩妙道以願持,佛時不
許,明已有持弘者,遂有六萬恒沙菩薩
毀傷先願弘宣,勸發時會故有〈從地涌
出品〉。
眾見涌出,謂此化而非真、父少子老,
疑非釋迦所化;今明我道久成所化故宜非
小,為釋此疑難故有如來壽量品〉。
報佛
身現壽量而長遠法身之體亦方便宣揚
故知釋迦由來化質,佛德深妙聞信者多,
利益既弘功德無量
明時差別獲益
故有分別功德品〉。
時宜所益雖已具陳,有
隨喜福亦不小故有隨喜功德品〉。
傍人
隨喜尚獲福多,正能宣闡功德彌眾,故有
法師功德品〉。
法師持經必當作佛,毀法師
獲罪無量,引己為證故有〈常不輕品〉。
勸說福事俱多,恐眾生疑謂佛虛唱,
欲顯已言不謬,何得誑汝眾生,縱神力
以示之,故有如來神力品〉。
藥王昔者殉命
持經,說彼本緣勸勉時會故有藥王菩薩
本事品〉。
流行正法此彼之土皆通,藥王己此
土加揚,故召妙音令他方傳授故有妙音
菩薩品〉。
眾生持經多諸障難,必假普示諸
法門大悲救護故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雖念觀音憑人救難,未持神呪仰法威
加,欲令廣有威靈、持經易所成濟故有
陀羅尼品〉。
持經之力不簡怨、親,經福所資
常生勝所,欲明古今相即以勸弘於妙旨
故有〈妙莊嚴本事品〉。
雖此土他土皆有弘
經,未有此方他方俱為勸勵故有普賢
薩勸發品〉。
讚勸既周化緣已畢,慇懃付授
遠使流通故有〈囑累品〉。
此依正法華及論,
〈囑累品〉居後釋其次第;若〈神力品〉後即說囑
累,人情曲解未契通途也。
法華玄贊卷第一(本)
公元487年
大治五年庚戌三月廿三日奉讀受於善明
房得業已了僧覺印之。
公元485年
保安三年十月十二日移點,今以興福寺
如房之本為之左點為正(云云)。
法隆寺僧覺印為令法久住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一(末)
沙門基撰
第六釋經本文者,古遵法師云:「二十八品
分為二文:初之一品如來起化由序,餘
二十七品辨其正化,〈序品〉陳其始由,正化
明其利益迄至經末皆有益故。
吉藏師云:
初一品名序分,次十五品半名正宗,至〈分
功德品〉初格量頌末以來,明乘權、乘實、
身權、身實為正宗故。
鶖子三請乘權、實。
彌勒三請明身權、實,彼頌第二長行聞此壽
信解功德無有限量,及下十一品名流
通分
淨法師云:「初一品名序分,次十九品名
正宗,〈神力品〉下有八品名流通。
」雖有此判,
不釋其所由也。
今為二解初一品名序分
八品正宗正說一乘三根記,根本
所為皆已獲益,化彼二乘濁水故。
此經
下云:「今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
毀訾聲聞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
又〈提婆達多品〉「智積菩薩多寶佛可還
本土」,故知事方始請還,明知一乘處,
正是經宗。
若不一乘獲益處皆正宗
者,〈普賢品〉中無量菩薩陀羅尼,三千世
微塵菩薩普賢道,亦是不說一乘
獲益故,皆應正宗
若爾,即古遵師乃為
指南
又事既未了如何積中路請還?
并〈法師品〉半八品半為正宗,以〈法師品〉初,
授餘現座凡聖見聞隨喜者,當菩提記故
〈持
品〉雖授現座比丘尼記,因請持經佛便與
記,仍言前已總與記訖,更不說一乘,故
正宗
餘十九品總名流通,讚證受命
令行故。
或初序分如前無別,從〈方便品〉下
至〈持品〉合十二品,明一乘境,〈安樂行品〉、〈從
地涌出品〉此之二品,明一乘行,〈如來壽量品〉
下至〈常不輕品〉,合此五品一乘果。
說境
令知乘之權實,勸應捨權而取於實,聲
聞悟此遂便得記;說行令知因之是非,勸
應學是而除於非,學者斯從地涌出,說
果令知身之真化、證之果因,勸識於化
求證於真,漸獲因、果二位勝德,菩薩知此
遂便道證,具顯果、因所成勝德。
神力品〉下皆
名流通示相付囑稟命行故,此等所由
至下釋。
論說〈序品〉有七種成就成就
具足圓滿之義,欲明序中具足七義,七義
圓滿餘經無故
一序分成就,始述通由具
圓滿故,山城圓滿表勝餘故偏得序名,實
七皆序。
二眾成就,「與大比丘眾」下是,一數、二
行、三攝功德四威儀如法圓滿,勝餘經
故。
如來說法時至成就,「為諸菩薩說大
乘經」下是,先說無量義經具十七名,勝餘
經故。
四所說法隨順威儀成就,「佛說
經已結跏趺坐」下是。
依止定、器、眾生世間
三種餘經無故
依止說因成就,「爾時
放眉間光」下是,見能照、照境、所照等事
希有心,餘經無故
六大眾生現前欲聞法
成就,「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下是,雖問一人
人欲聞生希有心,餘經無故
文殊師利
成就,以宿命智現見過因果相,成就
十種事如現在前,是故能答,餘經無故
中分二,初二通序,後五別序
通序有五:一
總顯已聞,二說教時,三說教主四所化處,
五所被機,此入眾成,序成但四,「如是我聞
即為初也,為令生信顯已聞故。
論本但
說序二成就:一者城,二者山。
二處勝與餘
經別,所以偏說;聞時及佛不異餘經,雖經
具有不別標勝
如是我聞」等,以三門分別一說所由,二
立之所以三正釋其文。
所由者,如大術
經說本緣,佛臨涅槃時,佛命有疑當
問,時優婆離、阿㝹樓馱教阿難請問四事
一佛滅度後諸比丘等以誰為師,二依何
處住,三惡比丘如何治罰,四一切經首
置何言。
佛教之云:我滅度後,以波羅提
叉為汝大師,依戒而行;依四念處住安
處其心;惡性比丘梵檀治之,梵檀默然
不應打罵,但默擯故;一切經首當置「如是
我聞」等言。
阿難結集依佛教,廣述所
由皆如經說
立之所以者,為令眾生生
順故。
智度論云:「如是我聞,生信也。
信受
行,生智也。
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
初基,智為究竟玄術,信則所言之理
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由信故所說之法皆可
順從,由順故說聽徒師建立
於此
中略為十釋:一趣極果之初因,依仁王等
經趣聖位之初因,故四十心以信為首
初發起大菩提心須具十德三妙觀,大
菩提心以善根為自體,以善友為緣,以
不退屈而為策發。
善根即信、精進、念、定、
慧。
故攝大乘云:「清淨增上力,堅固勝進,名
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二入諦理之基漸,
諸論皆說將入聖有信根、信力
有信根,
萬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能屈
伏,因此初創令生信。
三通妙真之證淨,
能越惡道賤貧因,故入聖已證四不壞
信,信三寶故能越惡道,由信戒故離賤貧
因,故論亦說有信現觀。
至德之喜依,
毘婆沙說信者食法味之嘉手,學佛法者
大龍象,以信為手、以捨為牙、以念為
頸、以慧為頭,於其兩肩擔集善法
象所
飲噉以鼻為手,故學佛法者最初生信。
公元483年
七財之元胎,法財初故,學者大商元規
寶、教獲聖財,故初生信。
顯揚論云:「七聖
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信即一焉。
六善
本因之淑路,善法本故
瑜伽論云:「入諸善
法,欲為根本作意所生、觸所集起、受所引
攝、定為增上、慧為最勝、解脫堅固出離
為後邊。
欲為本者起希望故,作意所生
警覺故,觸所集起和心心所勝緣故,受
所引攝領在心故,定為增上心微寂故,慧
為最勝擇善惡故,解脫堅固纏縛
故,出離為後覺道滿故。
」信既為欲依,故
最初令起。
七啟機門之勝手,接教手故,俱
舍論云:「拔眾生出生死泥」;又後陳正宗
佛教手,序令生信為眾生手,兩手相接
淤泥故。
智度論云:「如人有手,至於寶山
隨意所取,若其無手則空無所得
」有信心
人入佛寶山得諸道果,若無信心解文
義,空無所獲。
湛心水之清珠,令心淨
故,成唯識云:「信如水珠能清濁水」,能治不
信性渾濁故。
九建名道之良資,宣尼云:「兵、
食、信三,信不可棄,自古皆有死人無信
立,如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人而無信
知其可。
」十頴衷誠之佳傅,春秋言:「苟有
明信,𡼏嵠沼沚之毛、蘋蘩薀藻之菜,可薦
神、可羞公王而況君子二國之信。
」此中
公元485年
十義初八依真後二依俗,故經首置「如是」,經
親從佛聞,離增減失,為令眾起信
心順修學故。
正釋其文者,佛地論說:「如
是之言,依四義轉。
一依譬喻,如有說言,如
富貴毘沙門如是所傳所聞之法,如
佛所說,定無有異,定為利樂方便之因,
或當所說如是文句如我昔聞。
二依教誨
如有說言,汝當如是讀誦經論,此中『如是』,
遠則佛之教誨,近則傳法者之教誨也;或告
時眾如是聽我所聞
三依問答,謂有
問言:汝當所說昔定聞耶?
故此答言如是
聞』。
四依許可,如有說言:我當為如是
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說,謂結集時諸菩薩
眾咸共請言:如汝所聞如是說。
傳法
薩便許可言:如是當說如我所聞;或信可
言:是事如是謂如是法我昔所聞此事如
是,齊此當說定無有異。
四義故經初
皆置『如是我聞』。
真諦三藏云:「微細律明,阿難
昇座法藏時,身如諸佛具諸相好,下
座之時還復本形,勘集藏傳亦作是說。
生三疑:一疑佛大悲從涅槃起更妙法
二疑更有佛從他方來住此說法三疑
阿難轉身成佛眾說法。
今顯如是所說
之法,我昔侍佛親所曾聞,非佛更起、他方
佛至、轉身成佛
為除此疑,故經初言『如
是我聞』。」
結集之緣如藏章說。
法華云:「如
是者感應之瑞,如以順機受名是以無非
立稱
眾生無非為感,如來順機
為應,傳經者欲顯名教出於感應,故建
言『如是』。
」注無量義云:「至人說法但為顯如,
唯如為是,故言『如是』。
寶公云:「以離五謗
名為如是
第一句,如是此經離執有增
益謗
第二句,如是此經離執無損減謗。
三句如是此經離執亦有亦無相違謗。
四句如是此經離執非有非無愚癡謗。
五句如是此經離執非非非非戲論
謗。
光宅云:「『如是』,將傳所聞前,題舉一部也。
如是一部經,我親從佛聞,即為『我聞』作呼
轍耳。
梁武帝云:「『如是如斯之義,是佛所說
故言如是
長耳三藏云:「如是有三:一就佛,
三世諸佛共說不異名如,以同說故稱是
就法,諸法實相古今不異名為如,為
如而說故稱為是。
三就僧,以阿難聞望
本教,所傳不異名為如,永離過非故稱
為是
由此同說,稱理無謬,所傳不異故
可信
以上合有一十五釋。
言「我聞」者,傳法菩薩自指己身,言如是
親從佛聞,故名我聞非謂「我」者定屬一人
我謂諸蘊世俗假者,然我有三:一妄所執
我,謂外道等所橫計我。
二假施設我,謂大
槃樂、淨、常、我,除二乘倒強施設故。
三世
流布我,謂世共傳天授、祠授等。
傳法者隨
順世間指自稱我,不同前二即是無我
大我也。
問:
佛說法本我執何故不稱
無我」乃言「我聞」?
答:
有四義:一言說易故,若
無我通蘊處界,知此說誰。
二順世間
故。
三除無我怖故,言無我者,為誰修學
有自他、染淨、因果事業等故,所以稱我。
問:
若爾何故不稱名字但稱我耶?
答:
有三
義:一示不乖俗,宗雖顯真、語不乖俗,理
雖顯妙、言不乖麁,欲顯真諦不離俗故。
二我主宰自在之義。
集法傳云:「有三阿
難:一阿難陀,云慶喜,持聲聞藏。
阿難
陀,云喜賢,持獨覺藏。
三阿伽羅,云喜海,
菩薩藏。
但是一人,隨德名別。
由是阿難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三慧備文義並持,
三藏總持自在,若稱名字雖順正理,
於諸法得自在義。
由斯稱我不噵
難。
三「我」者親義,世間共言我見、我聞」,此將
為親證。
若言阿難聞」,或非親聞從他傳受
顯親世尊所說非是傳聞,破他疑網
不稱字但言「我聞」。
「聞」謂耳根發識聽受
所說
今廢耳別、就我總稱,故云「我聞」。
大乘根、識、心所對境和合方名為聞,然
根五義勝於識等,故根名聞
五義者,所
謂依、發、屬、助、如根。
如根者,如根明昧識亦
明昧,若但聞聲可唯在耳,既緣名義便
在意中。
瑜伽言:「聞謂比量」,耳根名聞者,
親聞於聲,與意為門意方聞故,以二為門
熏習在總,因聞所成總名為聞,廢別耳、
總名「我聞」。
問:
慶喜于時親亦見覺知
所說何故但言「我聞」不言我見」等?
答:
有三
義:一欲證深理要先聞法,名等詮義非色
等故。
二此界以聲而為佛事,聲為所依名
有故
三希證菩提要聞熏習,由聞熏習
出世故。
由斯經首不說「見、覺、知」,唯說
「我聞」。
據實于時亦見佛說,諸餘佛土以光
明等而為佛事可言見等,於此義中應
生分別。
問:
佛說法言我能聞,為佛不
說言我聞耶?
答:
二解
一者龍軍等言:
「佛唯有三法,謂大定、智、悲。
久離戲論曾不
說法,由佛慈悲本願緣力眾生識上文義
相生,此文義相雖親依自善根力起,而就
強緣名為佛說,由耳根力及自意變故
我聞,以為體性
無性云:隨墮八時,聞者
識上,直、非直說,聚集顯現以為體性
彼自
難云:若爾云何菩薩能說?
」彼論初言:「薄伽梵
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
說〈攝大乘品〉,故為此難。
」論復自答:「彼增上
生故作是說,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於夢
中得論呪等,故經亦言:始從成道終至涅
槃,於其中間不說一字
如母齒指,子生
喚解。
」二者親光等言:「佛身具有蘊、處、界等,
離分別名無戲論豈不法名無戲
論?
謂宜聞者善根本願緣力如來上文
相生,此文義相是利他善根所起,名
佛說,聞者識上雖不親得,然似彼相分
明顯現,故名我聞
世親說言:「謂餘相續識差
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彼此互為增上
緣故
由此經說我所說法如手中葉,未所
說法如林中葉,如末尼天鼓無思而作事
故。
」此中二解隨彼兩文,綺互解釋
應知
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謂如
是法,我從佛聞,非他展轉顯示
聞者有所
堪能諸有所聞皆離增減異分過失,非如
愚夫無所堪能
諸有所聞不能增減
異分結集法時佛教者,依如來教初
說此言,為令眾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
從佛聞,文義決定無所增滅,是故聞者應
正聞已,如理思惟當懃修學。
經「一時」。
贊曰:第二說教時分也。
此有二
義:一法王啟化機器咸集,說聽事訖總名
時。
二說者、聽者共相會遇時分無別故言
一時機感應化無別故。
初就剎那相續
無斷說、聽,究竟假名一時」。
此有二解一者
道理時,說、聽二徒雖唯現在五蘊諸行剎那
生滅即此現法有酬於前引後之義,即以
所酬假名過去,即以所引假名未來,對
二種說為現在,此過未世並於現在
上假立,即說、聽者五蘊諸法剎那生滅前後
相續事緒究竟假立三世總名一時非一
生滅一時也。
二者唯識時,說、聽二徒識
心之上變三時相狀而起,實是現在,隨
分限變作短長事緒終訖總名一時
所見謂有多生,覺位唯心都無實境;聽
者心變三世亦爾,唯意所緣,是不相應行蘊,
法界處所攝。
此言一時一則不定約剎
那,二則不定相續,三則不定約四時
八時十二時等,四則不定成道已後
時節名為一時但是聽者根熟、感佛為
說,說者慈悲應機為談,說、聽事總名
時。
不定剎那等者,聽法之徒根器或鈍,
說時雖短、聽解時長,或說者時長、聽者亦久,
一剎那猶未能解,故非剎那
不定
相續者,由能說者得陀羅尼,說一字
一切皆了,或能聽者得淨耳、意,聞一字
一切能解,故非相續。
由於一會聽者
有利有鈍,如來神力或延短念為長劫,
或促多劫為短念,亦不定故,總約說、聽究
竟名為一時
不定四時六時八時
二時者,一日一月四天下,長短暄寒、近
遠、晝夜諸方不定,恒二天下同起用故。
除已下上天等,無此四時八時等,經
上地諸方流通,若說四時等流不遍
故。
不定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三乘
凡、聖所見佛身報化、年歲短長成道已來
近遠不同故。
經擬三乘凡聖同聞,故不
別說成道已後若干年歲
然諸經中有說相
續者,此經下云「說是法華經滿六十小劫」,
即其事也。
有說四時者,涅槃經言「二月十
五日」。
有說六時八時十二時,即涅槃云「於
楊枝時」,金剛般若云「飯食訖收
衣鉢足已敷座而坐,日正午時」,上生經
云「於初夜舉身放光」,遺教經云「於其中
夜寂無聲」。
有說成道已後年數時節者,
十地經云「第二七日於他化自在天王宮摩
寶藏殿內說華嚴經」,又法華經云「三七日
思惟是已,趣波羅奈轉四諦輪」,又無量
義此經等云「我成道來四十餘年」等。
雖有
是說,隨一方化土眾生聞見結集,且作
是言,仍非初總題說法時是故俱應總說
一時
問:
處中淨穢隨機定說處,時中凡
聖殊,何容別說
答:
說處標淨、穢,淨、穢
可定知,說時有短、長,聖、凡不可准一會
機宜有利有鈍,長時短如何定准
故處
可定說,而時但總言「一時」。
經「佛」。
贊曰:第三說教主也。
梵云佛陀」此
略云「佛」;有慧之主,唐言「覺者」。
覺有三義
一自覺,勝凡夫凡夫不自覺故。
覺他
二乘,彼不覺他故
三覺圓滿,勝諸菩
薩,菩薩雖復修於二覺,行未滿故。
佛地
云:「具一切智一切種智,能自開覺能開
一切有情,如睡夢覺、如蓮花開,故名為
佛。
一切智者,能自開智,如睡夢覺智。
觀於
空智、理智真智無分別智,如所有也。
總相
而言,斷煩惱障得。
一切種智者,覺有情
智,如蓮花開智
觀於有智、事智、俗智、後
所得智,盡所有也。
總相而言,斷所知障得。
准諸經梵本,皆稱本師薄伽梵佛教
以此一言含諸德故;翻譯之主,意存省
略,隨方生善故稱佛名
問:
三身中何身
所攝?
答:
准處准機,應聲聞而為化佛
文准器,教菩薩而即報身
感者根品不
同,應現通報、化。
王城鷲嶺,劫盡火燒,鶖
子聞經,即化佛也。
我土安隱,壽量長遠,文
在中,即報身也。
應化真佛亦非說法
者,推功歸本法身也。
所以稱讚大乘
德經法界藏,明法身說。
佛地經等住寶
華王十八圓滿,乃報身說。
此經王城跡即
化佛說。
據理而言,實通三佛,應物現身
定一故。
楞伽經中說三佛身說法各別,皆說
法故。
由此師羅長者,覩三尺發心,五
婆羅門灰身起信無邊身之菩薩
窮上界而有餘,住小聖凡夫丈六
無盡
今顯主尊教隨定勝,初標教主令生
喜心
經「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贊曰:第四所
處也。
遊化居止目之為住,住者居止遊化
安處之義。
居止在山、遊化在城中,佛依
此中遊化安處
古人因此解聖、天、梵、佛等
住,住名雖同、義意全別
邃義幽之處曾
屬心名同理別之文虛張援據,此為未
可也
梵云矩奢揭羅補羅城,唐言上茅城
摩揭陀國之正中古先君王所都之處,多出
上吉茅草,因以為名。
崇山四周以為
郭,西通狹徑、北闢山門東西長、南北狹,
一百五十餘里,內宮子城周四十里,羯尼迦
樹遍諸道路,華含殊馥色爛黃金暮春
月林金色
宮城北門外有窣堵波,是提婆
達多與未生怨王共為親友,放護財醉象
欲害如來如來指端出五師子醉象𩢍伏之
處;次此東北窣堵波,是舍利子馬勝
比丘得初果處;次此正北不遠有大深坑,
是室利毱多此云勝密,火坑、毒飯欲害佛
處。
宮城東北行十四五里,至姞陀羅矩吒
山,唐言鷲峯亦謂鷲臺,接北山之陽,孤標
特起,既栖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
分色,佛成道後向五十年,多居此山廣
妙法
舊云耆闍崛山,乃云靈鷲山鷲鳥
於此食人屍,名靈鷲山訛而略也。
婆娑
羅王為聞法故興發人徒自山麓至岑峯
谷陵巖編石為階,廣十餘步,長五六里,
路有二窣堵波,一謂下乘,即王至此徒行
以進;二謂退凡,即簡凡人不令同往。
其山
東西南北狹,臨崖西埵有甎精舍,高
廣奇製東闢其戶,如來在世多居說法
說法之像,量等如來之身,精舍東有
石,佛經行所履也。
傍有大石,高丈四五周三
十餘步,是天授遙擲擊佛傷足出血者也。
南岸下有窣堵波佛說法華經處。
山城
北門行一里餘至迦蘭陀竹薗,薗東有窣堵
波,未生怨王分得舍利建之供養
竹林薗
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陰,大竹林中有大石
室,是大迦葉結集法藏之處。
竹林薗北二
百餘步至迦蘭陀池,池西北二三里餘,至曷
羅闍結利呬城,唐言王舍外郭已壞無復
堵,內城雖毀基趾猶存,周二十餘里面有一
門,初頻婆娑羅王都在上宮城編戶之家
遭火害,一家縱逸四隣罹災,不安其居
眾庶嗟怨
王曰:我以不德人遭患,修何
德業可以攘之?
群臣白言大王德化黎庶
不謹,請制嚴科以懲後犯,若更有犯遷之
寒林
寒林棄尸之所,俗謂不祥之地。
遊往,便同棄尸
彼既恥居,當自攝謹。
遂其言以嚴令,乃先宮內自失火害
曰:我其遷矣。
乃命太子監攝留事,自遷寒
林。
吠舍釐王聞住於野,集軍來伐邊候
聞,王遂建城而居,以王先舍於此,故稱王
舍城焉。
云至未生怨嗣位已後方築此
城,乃更為高厚,非新築也。
無憂王遷都
波吒釐,以王舍城施婆羅門,故今城中
凡庶,唯婆羅門千家矣。
古人有說:
山城王舍城,有九億家;或云置千王於
此。
皆謬也。
王都既在王舍,佛住鷲峯,城
兩處雙彰自他二化俱說,利緇、素故
云:「序分成就者,此法門示現二種義成就:一
一切法門中最勝故,如王舍城勝餘一切
城舍故,城乃摩揭陀國之正中人王之所都
處,表一乘三乘中道法王之所住境城
既勝餘城故,經勝餘經故也。
二者示現
功德成就故,如耆闍崛山勝餘諸山,顯
法勝故,俱蘇摩城既是山城近於王舍
乃有多山,此山獨高而顯故,表法高顯
出過二乘自在巍巍功德滿故。
」或如城
餘城,無麗物不出法勝餘法,無嘉德
不具;山餘山,為好鳥之所栖止法勝
餘法,為上人所止遊故
復云妙喻
教、理,或教妙如城妙理故,理高如山
二乘故,所以此經在王城鷲嶺,有所
表矣。
般若通貫五門,舍衛豐其四德,故多
居彼不依餘處。
金生麗水東俗所傳,提河
有金西土咸悉,生死河流不竭故,涅槃
如金可寶重故,既河中而有金,表生死中
而有圓寂,故於阿利羅拔河邊說涅槃
也。
各有所表由來遠矣。
古說:此經合居四
處,初在靈山,二塔涌空中,三佛集淨土
四〈囑累品〉中分身佛還後居穢土
今解處三、
說唯在二。
處有三者,無復還穢。
〈囑累〉居後
分身方還迄至經終皆唯淨土復還變穢
說經便訖。
淨、穢唯二:一初靈山穢土,二
分身佛將集佛便變淨;并塔涌空,處有
也。
說唯在二,初在地靈山創會,為二乘
宣暢一乘後塔涌空分身佛集,釋迦
多寶同座勸信此經,迄至經末佛令各
還,說經事訖佛方居地,以後更不說法華,
故知說處唯有二。
今標創會故說山城,
住標化處,佛說化身,欲令三乘欣樂同故,
顯佛悲深,乘、身俱妙,能於穢處而施化故;
若標報佛及顯淨土,恐二乘眾疑非已分
不能修故,由此但顯穢處、化身
經「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
贊曰:七成就中
自下第二成就也。
成就五門解釋:一
來意,二彰權實三定多小,四明次第,五
論解
來意有五:一為證信。
聽眾者,
助成慶喜聞法可信
眾疑有三:一疑慶喜
自談二疑從他傳聞三疑餘人所說
今顯
同聞,證經可信
智度論云:「說時、方、人令生
信故」。
二為顯德
天帝諸天圍繞、大梵
天王梵眾圍繞等,今顯法王諸聖圍繞
三為
啟請
利物之方必應所欲,次第唱先
後果,身是果體、行是因性、乘為所學;〈方便
品〉下鶖子三請乘權實故,顯令捨權就
實之境;〈安樂行品〉文殊固請,正明捨權就實
之行;〈壽量品〉中彌勒三請為身權實故,顯
捨權就實之果,因緣除法慢。
不因請企意難生,故聲聞請境一乘正逗
彼根悟,菩薩請行及果讚,證、因亦利之。
為當機。
退菩提心者三根領悟三周說一
乘,菩薩領悟說壽量等,隨類獲益
聲聞
凡夫遠塵離垢菩提心,彼聖者迴向
乘,菩薩凡夫疑網皆遣證真達聖聖者菩薩
無生法等當菩提故為三機說斯
妙法
五為引攝。
當時眾集,為引當時,餘生
發心具陳者,為引今時眾生發意,若無
勝侶淨信不生。
佛地論云「列菩薩者,輔翼
圓滿天龍等者,眷屬圓滿」,淨土尚然何況
剎!
上來五義並為來意
二者彰權實
佛地一處化佛淨穢土中聲聞等實、菩薩
為權;報土之中,菩薩為實聲聞等權。
今此化、
報俱有,隨應兩實二權。
初列靈山化佛,菩
在中為權,眾生見於盡淨常安,壽
無邊報身土聲聞等眾非實。
多寶、分
身悉為化現,准知報、化、權、實理彰。
論中既
說有化聲聞,滿慈等是,自餘化眾,多寶、分
身等也。
三定多少者,初有十五眾:一高
大德眾,二無名大德眾,三尊重諸尼眾,四內
眷諸尼眾,五聖難思眾,六帝諸天眾,七
三光四王眾,八二自在眾,九色諸天眾,十
龍眾,十一緊那羅眾,十二乾闥婆王眾,十三
阿修羅眾,十四迦樓羅眾,十五人王眾。
復有六眾:一多寶二分身,三龍宮,四涌出
妙音,六普賢
此眾二徒,聞法證法、行法
持法說法護法有差別故。
此中有六門
異:一三乘無獨覺獨覺多分出無佛世,教
雖被彼時果成,故不在會,仁王經中即
具有之,下文亦陳有求彼者。
二三界無無
色界光照有緣可來聞法,彼界光所不
及、機亦不熟所以不來仁王亦有。
三五趣
無地獄,光雖照彼,無緣不來
來有二義
一光照,二有緣
地獄光臨無緣不至無色
並𨷂,所以不來
一乘進習必假容豫之身,
地獄苦逼無暇可習
陀羅尼本息眾苦
威力所致地獄亦來。
此經進善,彼無容暇,
故彼不來
所以光照者,令見生厭故,令
見光發心苦息故。
四四眾無優婆塞
婆夷,下威儀成就具列初文略故。
五八
部無夜叉摩睺羅伽,下亦具有
六二王
轉輪聖王唯有小王,下亦具有此後
無,下明所依威儀成就中,一切具列
次第者,初眾分四:一聲聞眾,二菩薩眾,
三八部眾,四諸王眾。
或內護、外護為次,內
中聲聞、菩薩為次,聲聞中僧、尼為次,僧
中有名、無名為次,尼中尊重、眷屬為次;外
護中八部人王為次。
八部中天、非天為次,
天中地居、空居為次,地居中帝、臣為次,空
居中非禪主、禪主為次。
後眾次第者,證法
眾、開塔眾、經利廣大眾、持法無邊眾、他方行
法眾他方勸持眾。
初眾之中聲居先菩薩
後者佛地論雖釋,今為四解一形相不
同,聲聞出家形同諸佛,菩薩不爾
二處
近遠聲聞近佛、菩薩遠之。
三戒有殊,聲
出家出家戒,菩薩不爾隨類化生故。
四欲菩薩聲聞所捨憍慢故。
華嚴
經、羅摩伽經、炬樓王經、和休、大五濁
先列菩薩後列聲聞,以德大小先後故。
五依論釋解成就中有四:一數、二
行、三攝功德四威儀如法住。
成就者,謂大
無數故。
談無數,論各別標,謂萬二千人
等。
行成就中有四:一諸聲聞小乘行,依
乞食自活,以比丘等為名。
菩薩修大
乘行,求覺利有情,以菩提薩埵為目。
三菩
薩以神通力隨時示現,能修行大乘,如跋
婆羅十六人具足菩薩不可思議事,由
不定故,而能示現優婆塞四眾之形說為
菩薩
出家人威儀一定不同菩薩由此
定故說為比丘
功德成就者,十六句歎
聲聞德,十三句歎菩薩等是
本論
不別標牒,文義顯故
威儀如法成就者,爾
時世四眾圍繞等是
明其四眾繞佛威儀
恭敬聽法住相故。
雖各禮佛亦是威儀
聽法相,故此不說。
十五眾中合為三類
菩薩聲聞四成就,其有學、無學比丘
尼具三成就,不歎德故;餘天等具二,無行
無德
論說眾成中,合有四成就,不言
一皆四種
然經明眾成中有二段:初別
明十五眾,後明威儀。
初中復二:初別列眾,
後明禮佛各各退坐。
十五眾中分二:初明
內護眾,後明外護眾。
內護眾有二:初明聲
聞,後明菩薩
聲聞有二:初明比丘,後明尼
眾。
比丘中有二:初有名高德,後無名大德
初中有三:一標類舉數,二歎德,三列名
此初也。
二成就:一數二行
「與」者兼、并、
共、及之義。
龍樹釋言:「一處一時一心、一戒、
一見一道同一解脫道,是名為共。」
大比
丘」者,智度論云,三義解大,諸眾中最大,大
障礙斷,大人恭敬
真諦三釋:一勝大,學、無
學人中勝
二體大,功德智慧高廣
三數大,
萬二千人
今合為六:一數大;二離大,大障斷
故;三位大,大阿羅漢故;四德大,如經所說
故;五名大,名稱遠聞故;六識大,大人大眾
所知識故。
梵云苾芻」訛云「比丘」,由具五
所以不翻:一曰怖魔,初出家時魔宮
故。
言乞士,既出家乞食目活故。
三名
持戒,漸入僧數應持戒故。
云淨命,既
受得戒,所起三業無貪發,不依於貪
活命故。
五曰破惡,漸依聖道煩惱
故。
「眾」者僧也。
理、事二和得眾名也。
三人
已上得僧名故。
經「皆是阿羅漢(至)心得自在」。
贊曰:此歎德
也。
經有六句新翻及舊論中有十六句云:
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得真
在」。
論云:「心得自在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論云:
得心慧解脫,如調慧馬」。
論云:「心善調伏
亦如大龍,已作所作、已辦所辦,棄諸重擔
得己利,盡諸有結正知解脫。
」論云:「善得
正智,心解至心自在第一究竟
」論有三
釋:一上上起門,二總別相門,三攝取事門。
上上門者,由上句下句得起,或由下
上句方起,起非唯一故名上上起。
論以
第二釋初句云:「諸漏已盡故名阿羅漢」,
即是論言「應已永害煩惱賊故名阿羅漢」。
漏以五門分別:一釋總名,諸論皆云「煩
現行令心連注流散不絕名之為漏」。
漏器漏舍深可厭惡,損污處廣,毀責過失
立以漏名,此唯現行無復煩惱種子故;
據實通種。
二列名,漏有三種一欲漏、二有
漏、三無明漏。
三出體,欲界見道四十煩惱
四諦一一皆具十故,并修道六,謂貪、瞋、慢、
無明、身見、邊見
此中除五無明,餘四十一
根本煩惱并忿、恨等二十隨惑並名欲漏;
無色界以無瞋故,各四十一,於中各除
五癡,合七十二根本煩惱,并色界諂、誑及
二界憍,合此四小隨惑、十六大隨煩惱說名
有漏
三界合有十五無明,名無明漏。
四離
合癈立,欲唯散地唯有漏地,通五趣地,
四生地,不善、有覆無記二性惑地,所以
獨立一欲漏,上界俱定,通無漏地,一趣
一生一性煩惱由此合立為一有漏。
無明
力增通相應不共,為前二所依,以具十一
殊勝事故離諸惑立。
得名所從,雖知三
一切煩惱應皆名有漏,漏於三有有之
漏故。
下界煩惱多緣欲起,從勝為名,說為
欲漏;上界諸惑更無別勝,得其本名名為
有漏無明不以餘法為名,彰自行相名
無明漏。
此漏非一名為諸
然依瑜伽
有別釋,繁故且止。
以第四句第二句云:
得真自在故名諸漏已盡」,由證真無為、漏
自在,故名諸漏盡
第二第三句釋第
四句云:「以盡無煩惱故名得真自在」,盡
諸漏已盡,無煩惱者無復煩惱,由現種
無故得真自在
亦有本言「以無煩惱故
得真自在」而無「盡」字,唯第三句釋第四
句。
又以第五第六句釋第四句云:「以善得
心解脫善得慧解脫故,名得真自在」,以離
定障名心解脫,離性障故慧解脫。
又離
無明貪愛等體名慧解脫,彼相應心得離縛
名心解脫
由離此二,證獲無為得真
自在
第二句釋第三句云:「以遠離
見、所見故名無復煩惱」,煩惱體唯取種子
遠能見者離相應縛,離所見者離所緣縛,
以離現行諸漏二縛故名無復煩惱
或復
單釋,能見者執我心,所見者所執我,由無
能執我見心故,所執我相當情不現,名離
二見
諸漏盡是總無煩惱,此無煩惱是別
無我見。
我見為本,諸漏生故,故不相違
第五第六句釋第七句云:「以善得心、慧
解脫名心調伏」,故如良馬性調順。
以第九第十兩句釋第八句云:「亦如大龍
者,行諸惡道如平坦路,無所拘礙」,應行
者已行、應到處已到,故新經云「已作所作
已辦所辦」,故如大龍,由已作道諦、已辦滅
諦,所以如龍
如龍威德,雖行生死險阻
處,如平坦路,無所拘礙不為生死而所
留難生死因果皆已盡故,滅、道滿故。
論單
釋第九句云:「應作者作,人中大龍對治
降伏煩惱怨敵」,道諦滿故,能降集煩惱
敵。
論單釋第十句云:「所作已辦者,更不復
生,如相應事已成辦故」,苦諦已盡滅諦滿
故。
以第九第十句釋第十一句云:「離諸
重擔者,已作所作已、辦所辦,後生重擔
捨離故。
」由滅、道圓,便捨後生死諸法,
名棄重擔
以第十一句釋第十二句云:
「逮得己利者,棄捨重擔證涅槃故」,即以
涅槃為己利故。
以第十二句釋第十三
句云:「盡諸有結者,已逮得己利,斷諸煩惱
因故」,煩惱為生死因,名為有結,三有之結
也。
已逮得涅槃己利故,所以能盡三有
結,生死之因能和合苦,能結故名結
此有
九種: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疑結、見結、
取結、嫉結、慳結,由此九種數數現起,損惱
自他,招當苦增,偏立為結。
第二句釋第
十四句云:「正智解脫者,諸漏已盡故」,以諸
漏盡智能無為解脫,名智解脫
單釋
第十五句云:「至心自在者,善過見道、修
智故」,住見、修道心未自在尚有惑故,
由成上諸句至無學道一切盡心自在位。
以第十四句釋第十六句云:「第一究竟
得正心解脫故,善得神通、無諍三昧
等諸功德故」,成到彼岸聲聞也。
准上
論文唯有三句以下釋上名上起,謂以第
二句釋初句,以第四句第二句,以第九
十句第八句。
此以起名起,上即起
名上起,若能起名起,上之起名上起,此類
一名上上起,准論唯有七句以上釋下
名上起,謂以第二句釋第三句,以第五
六句釋第七句,以第九第十句釋第十一
句,以第十一句釋第十二句,以第十二句
釋第十三句,以第三句釋第十四句,以第
十四句釋第十六句,此以起名起,上即
起名上起。
若以所起名起起上名
起,此類非一名上上起,准論唯有三句
釋,謂第九第十第十五句,或第三句亦是單
釋。
二句不釋,謂第五第六句。
一句
上釋下,亦以下釋上,謂第四句
說頌曰:
「下釋上有三,上釋下有七,三單二不
釋,一通上下,或上釋下有六,四單
不釋
」今依此經文,十六句中唯總有
句,以下釋上有一句,謂以諸漏已盡釋初
皆是阿羅漢故」。
以上下有二句,謂以諸
漏已盡釋「無復煩惱」,又以逮得己利釋「盡
諸有結」,自餘𨷂故當自釋
「漏」如前釋,唯
現行一切煩惱,此諸漏已盡名阿羅漢
者,即是應已永害煩惱賊義解阿羅漢,故
十地阿羅漢名。
無復煩惱」者,論云遠
離能見、所見故名無復煩惱
煩惱種子
煩惱名,此可由彼雙離所緣相應現行
縛,諸漏皆盡,無復更有煩惱種子能重斷
故,名為遠離能見、所見;或總漏盡,別執亦
亡,故遠二見,名無復煩惱
「復」者重也,種子
斷故無復重生
斷生流轉法故,名棄
重擔,故能逮證涅槃己利。
違」音(徒載反)如音
訓釋,至也及也,即由逮得有餘依涅槃己
利故,能永盡三有之因九結煩惱
上漏
以下四句,彼阿羅漢,善過見道、修道智,
得心自在,離性、事障八解脫滿,亦得名
心得自在
文既闕小,不可次第論解
釋,但可總取論之大義以釋經文諸有
智者當自詳矣。
第二總別相門者,謂皆是
阿羅漢者,是總相門。
餘十五句是別相門
阿羅漢總名「應」義,「應」有十五義,諸漏已盡
下是。
一應飲食供養恭敬等者,即諸
漏已盡堪為福田
二應大眾教化一切
無復煩惱名利等故。
三應入聚落城邑
等故,得真自在非為欲境所牽惑故。
降伏外道等,心善解脫智辨故。
五應
智慧觀察法慧善解脫了諸法故。
六應不遲速說法如法相應不生疲倦
如調慧馬善稱心故。
七應靜坐空閑處,飲
食、衣服一切資生不積不聚,小欲知足,
猶如大龍離闠鬧故。
八應一向行善行不
著諸禪,已作所作,常進修故。
應行空聖
行,已辦所辦,我我所非有故。
應行
相聖行,棄諸重擔,觀滅理故。
十一應行
願聖行,逮得己利,不願生死故。
十二應
降伏世間禪定淨心,不生味著二有界定,
諸有結,乃至二界禪不生愛味故。
三應起諸通殊勝功德,正智解脫解脫謂神
通故。
十四應到第一義功德至心自在
無為故。
十五應如實同生眾得諸功德
為利一切眾生第一究竟故。
波羅蜜多聲
廣度眾生令同己利得功德故。
第八
不息,十二於禪不著,是二別意。
恐厭文
繁略相配囑,其間義意隨解可知
應說
頌曰:「受、將、入、降、以,中、靜、行善行,
 空、無相無願,伏、起、到、實知。
」經中六句
唯有十五句中第一應妙供第二應將
教化,第十一應行無願聖行,第十二應降
世間淨心,第十四應到第一義次第
配下五句,初阿羅漢是總句故。
第三攝取
門者,以十五句攝取十種功德事,為示
可說果、不可說果故。
此中意說,十五句中
十種功德事,為顯阿羅漢所得有為可說
果、無為不可說果,有相無相,麁、細異故
隨應配;一攝取功德二句,謂諸漏
盡、無復煩惱;纏及隨眠二惑若在,不能
功德,由二惑亡故攝取功德
攝取
功德三句,謂得真自在心善解脫、慧
解脫
三句中得自在一句降伏世間
功德世間之心不得自在種種惑嬈;由
得真自在故永離惑嬈。
心善解脫慧善
二句降伏出世間學人功德學人未得
離二縛故。
攝取不違功德一句,謂心
調伏隨順如來教行故,猶如良馬善隨
人心
四攝取勝功德一句,亦如大龍
大威靈,神力圓滿如龍也。
攝取所應作
功德一句,謂應作所作。
所應作者
法供恭敬尊重如來故,非財供養名所
應作,正行法供養者是所應作,彼已皆作此
道諦法行供養佛故。
攝取滿足功德
一句,謂已辦所辦,滿足學地故。
所學之地
滿足故,得滅諦滿。
攝取功德有三
句,謂棄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
初句過
愛故,生死重擔莫過貪愛,今已過故。
次句
過求供養恭敬等故,諸求供養恭敬
資命,今得己利已證涅槃,過於邪命
利養等。
後句上下界,已過學地故。
有結者謂九結,今已過有學之地,過上下
界故盡諸有結。
攝取上上功德一句
謂正智解脫
解脫無為果,諸德之中最
上上故。
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有一
句,謂至心自在
由得神通得心自在,及自
內心繫縛攝取利益之行。
攝取
首功德有一句,謂第一究竟,謂波羅蜜多聲
聞堪到彼岸,勝餘鈍類故。
說頌曰:「初
二名攝取,次三攝諸德,順勝作滿足
 如次四句三句名攝過,過愛、命二
界,上上、利、上首,各一名攝德
」此經六
句,攝取十德中唯攝三德:一攝取功德
二句,謂諸漏已盡、無復煩惱
攝取功德
二句,謂逮得己利、盡諸有結,過求邪命,
及過邪二界
攝取應作利益眾生功德
一句,謂至心自在
阿羅漢是總,所以
取,唯下十五句攝功德故。
唯識中,阿羅
漢有三:應已永害煩惱賊故,應受世間
供養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
上上起門攝
應永害賊無分段生;總別相門攝應受妙
供養攝取事門非彼三攝,彼三但約決定
義說一切阿羅漢不過三種故(攝取事門唯俱解脫到彼
岸者之所成故。
上上起門永害煩惱,總別相門堪受妙供攝取事門無分生死宗義配之,非理
定爾。
新翻經云「除阿難陀獨居學地」,此中略文)。
經「其名曰(至)那提迦葉」。
贊曰:此下第三列
名,有二,初別列名,後結名高
二十一人
中,或有出家前後次第
報恩經說
初度五人,次度耶舍門徒五十,次度優樓
頻螺門徒五百,次度伽耶門徒三百,次度那
門人二百,次度鶖子門徒一百,次度目連
門人一百,合舉大數一千二百五十人。」
或有行德大小次第,如迦葉第二列,
鶖子迦旃延上列等,隨應不定。
無垢
經.弟子品以德辨為次第,以命問疾要假
智辨方堪對揚故。
十二由經「初成道二年
五比丘三年迦葉兄弟三人五年
目連」,機宜不同,諸部結集誦經異故
無量壽
經云「了本際者,即阿若憍陳如」。
梵云阿若
多憍陳那,憍陳是婆羅門姓,那是男聲,阿
多是解義,初悟解故。
因果經中具說
陳那、優樓頻螺伽耶、那提四人所以
太子踰城之後父王乃命內外親族合有
五人衛太子五人交諍苦樂以為
道真
太子誡撿依諸外道苦樂行以過
彼行,皆非正術,捨食乳糜,受吉祥草覺樹
成道
後趣鹿園度此五人,初轉法輪,佛
問解、未。
五人中陳那先報我今已解,淨
居等天亦言已解,因以為名名之為解。
陳之姓乃眾多,以解標名那是男聲以男
簡女,故復云那。
般若云「解憍陳那」。
摩訶迦葉波。
摩訶大也
迦葉波者姓也。
云飲光。
婆羅門姓。
上古有仙身有光明,
蔽日月之光。
迦葉是彼之種,迦葉身亦
有光能飲日月,以姓為名故名飲光
長者之子,捨大財、姓出家能為大行
少欲知足行杜多行,大人所識故標大名
簡餘迦葉
因果經第三卷彌勒疏,具陳
二姓之所因。
次三迦葉飲光種,兄弟
三人梵云盧頻螺,言優樓訛也,此云
木瓜
當其胸前有一癃起猶如木瓜
又池
中龍亦名木瓜,從彼為稱故以為名。
伽耶
山名,即象頭山,亦云城,城近此山故名
伽耶城。
梵云捺地迦,言那提訛也,此是河
名。
正法華云「上時、象、江三迦葉」也。
因果
經說三人皆近河邊修道,佛作神通
化之入法,以大者胸上有木瓜癃,或從池
龍,第二從山,第三從河以為名也。
經「舍利弗(至)劫賓那」。
贊曰:梵云奢利弗呾
羅,言舍利弗者訛也。
舍利云鶖,即百舌
鳥亦曰春鸚,弗呾羅言子,以母才辨喻如
鶖鳥,此是彼子,以母顯之故云鶖子
過去身瓦師,值釋迦佛發願願作釋
弟子不但今者,亦符往願;復名優波
舍,以能論議故兼得彼名。
梵云摩訶
伽羅,言大目乾連者訛也,此云大採菽
氏。
上古仙居山寂處,常採菉豆而食,
以為姓。
尊者之母是彼之族,取母氏
而為其名,得大神通,簡餘此姓故云大採
菽氏。
從父本名俱利迦,亦云拘[(匕示)*(入米)]多,先云
俱律陀訛也。
般若云「舍利子大採菽氏」,
此二因緣彌勒疏。
梵云摩訶迦多衍那,
迦旃延亦訛也。
般若云「大迦多衍那」,
此云大剪剃種男,剪剃種者是婆羅門姓。
古多仙,山中靜處年歲既久鬚髮稍長,無人
為剃,婆羅門法污剃髮故。
一仙有子,兄弟
二人俱來觀父,小者乃為諸仙剃之,諸仙
願護後成仙貴。
爾來此種皆稱剪剃。
尊者
身是男子威德特尊,簡餘姓故云大剪剔
男。
西方亦有取母姓者,今顯是父姓故
置男名。
古云「繩扇」,母戀此不肯改嫁
如繩繫扇故名繩扇真諦云「思勝」,皆非也。
梵云阿泥律陀,此云無滅,佛之黨弟。
阿㝹樓馱訛也,應作[(而而)*(少((色-巴)+兄))]字,不知㝹字所出
劫賓那者,此云房宿,佛與同房宿化作
比丘為之說法因而得道,故云房宿。
或云
房星房星現時生,故云房星。
經「憍梵波提(至)摩訶俱絺羅」。
贊曰:梵云笈
房鉢底,此云牛相,憍梵波提訛也。
過去
一莖禾,數顆墮地,五百生中作牛償他,
今雖人身尚作牛蹄牛呞之相,因號為牛
比丘
梵云頡麗伐多,此云室星,北方
星也,祀之得子因以為名,離波多訛也。
云假和合,即智度論說二鬼食人事也。
梵云畢藺陀筏蹉,此云餘習,言畢陵伽婆
蹉訛也。
五百生中為婆羅門惡性麁言
今雖得果習尚在,如罵恒河神,故名餘
習。
梵云薄矩羅,此云善容,言薄俱羅訛
也。
毘婆尸佛入涅槃後,有一比丘甚患
頭痛,善容時作貧人持一勒施病比
丘,比丘服訖病即除愈
施藥故九十一
天上人中受福快藥今生婆羅門家,其
母早亡,遂遇後母方便殺之,經五不死
後求出家阿羅漢
出家八十曾不患頭
痛,目不視女人面亦不入尼寺不為
女人一句法。
無憂王塔布施,知其
少欲但施一錢,塔踴置地猶尚不受方知
少欲。
如付法藏傳說因緣
梵云摩訶
俱瑟恥羅,此云大膝膝蓋故,俱絺羅訛也。
舍利弗舅氏,因共佛論悟解得果如律
中說
經「難陀(至)羅睺羅」。
贊曰:梵云難陀,此翻為
喜,根本乃是牧牛之人。
因問佛牧牛十一
事,知佛具一切智,獲阿羅漢,甚極聰明
絕妙
梵云孫達羅難陀,此云艶喜,孫
羅訛也。
艶是妻號,色美端嚴無比名艶,喜
自名
簡前牧牛難陀故言艶喜,艶之喜
故。
是佛親弟,身長一丈五尺二寸,佛到本
二日度之。
大勝生主所生也。
梵云
補剌孥呾利曳尼弗呾羅,此云滿慈子,云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訛也。
滿是其名,慈是
母姓母性其慈,今取母姓,此滿尊者
慈女之子,或滿及慈俱是母號名滿慈子。
梵云蘇補底,此云善現,舊云須菩提、翻為
善吉非也。
梵云阿難陀,此云慶喜,但言
阿難、翻為歡喜亦訛也。
世尊成道內外
慶,當喜時生故名慶喜
梵云羅怙羅,此
云執日,舊言羅睺羅、翻為障蔽非也。
九人摩訶迦葉舍利弗大目乾連、摩訶
旃延,阿㝹樓馱、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
阿難羅睺羅
如說無垢稱經.聲聞品疏第三
四卷廣說所由,恐繁不述。
經「如是(至)大阿羅漢等」。
贊曰:結名高也。
云「諸王王子大臣人民帝釋梵天王等,皆
識知故。
又復聲聞菩薩、佛等,是勝智者皆善
知故,名眾所知識。
初解貴賤大眾所知,後
大小聖眾所識
無垢稱云「皆為一切眾望
所識」,含此兩義,舉二十一例取餘人,故名
為「等」。
皆名「大」者,論自解云:「心得自在,到彼
岸故。
所言『等』者,以阿羅漢等非阿羅漢
阿難陀是初果故。」
經「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贊曰:二無名大德
眾也。
戒、定、慧三正為學體,進趣修習名為
有學,進趣圓滿止息修習名為無學,唯無
漏法為體。
經「摩訶波闍波提(至)六千人俱」。
贊曰:三尊
諸尼眾也。
梵云摩訶鉢剌闍伏底,此云大
生主
佛母有三,此為小母。
大術生佛
命終,此尼養佛,大術姊妹之類故號
姨母
大勝生主梵王名,一切眾生皆彼子
故,從彼乞得因以為名。
又一切佛弟子名為
大生三乘眾名為勝生,由養佛故為
勝生。
大勝生之主名大勝生主,雖從彼乞
得亦以義為名。
云波闍波提、名大愛道,
訛略也。
度此因緣如律中說
經「羅睺羅母(至)亦與眷屬俱」。
贊曰:四內眷諸
尼眾也。
梵云耶戍達羅,此云持譽,耶輸陀
羅訛也。
形容美麗近遠聞知生育羅睺
讚詠,故名持譽,「譽」美稱也。
相傳釋云,是
乾闥婆女,彼生兒為樂神,生女為玉女也。
若稱玉女何得有子?
又佛出家後,持譽父
欲得將還,明非玉女
未曾有經、須達
經、瑞應經皆云羅睺是瞿姨之子
佛有三
夫人:一瞿姨,二耶輸,三鹿野,各有二萬婇
女。
瞿姨無子是玉女,彼經從長母為名,亦
無過失。
又經云佛有三子一善星,二優婆
摩耶三羅睺。
故涅槃云「善星比丘菩薩
之子」。
上二尼眾各得出家,道行久成
妙法有緣皆至眷屬俱來
法華經玄贊卷第一(末)
保安三年二月八日(丁酉)書始,同廿八日
末合二卷書了。
法隆寺僧覺印之。
同年十月十五日移點已了,以興福寺圓如
房本為之。
法隆寺僧覺印以左點為正。
長承三年(甲寅)四月十五日(壬午),同寺僧良勝
一遍奉□已了,教授之師覺印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