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062-06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带阁注楚辞卷三

  武进蒋骥撰

  天问

  旧序云原放逐山泽见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图
画天地神灵古圣贤怪物行事呵而问之以渫愤
懑其言是矣又云原辞止书于壁而楚人论述成
篇则未必然

卷三 第 1b 页 WYG1062-0644b.png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遂往也周礼训方氏训四方之传道道言也世多言
浑沌未分时事者故首举为问

  上下未形何繇考之

  上下谓天地广雅太初生于酉仲清浊未分也太始
生于戌仲清者为精浊者为形也太素生于亥仲巳
有素朴而未散也至于子仲剖判分离轻清者上为
天重浊者下为地邵子经世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
卷三 第 2a 页 WYG1062-0645a.png
生于寅问人生则有天地矣何由知有天地未形之
时乎

  冥昭瞢(梦)闇谁能极之

  冥昭昼夜也瞢闇见周礼十煇冥昭瞢闇指昼夜未
分时言淮南子云未有天地窈窈冥冥极穷也问人
生则有昼夜矣何由知有昼夜未分之时乎

  冯(凭)翼惟像何以识之

  冯翼絪缊浮动之意淮南子云天地未分冯冯翼翼
卷三 第 2b 页 WYG1062-0645b.png
又曰未有天地惟像无形此问何由知其状乎 按
宋胡五峰曰一气大息震荡无垠海宇变动旧迹全
灭是谓洪荒之世明章本清云天地无终始特有一
明一暗耳戌亥之时纯阴无阳日月晦黑万物不生
然天地形质未尝败坏至子时阳生而天复开此昔
人论浑沌异同之大槩也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明明明而又明闇闇闇而又闇犹言日夜相代也时
卷三 第 3a 页 WYG1062-0645c.png
是也何为言孰主其事也大荒东经月母之国有人
名鹓处东极以止日月司其短长归藏空桑之苍苍
八极之既张乃有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谷梁传云独阳不生独阴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
生按天者理而已矣本者化之原化者本之发又素
问云阴阳者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三阴三阳三
合为治厥阴风气主之少阴热气主之太阴湿气主
卷三 第 3b 页 WYG1062-0645d.png
之少阳相火主之阳明燥火主之太阳寒气主之此
亦一说 此上皆问造化以前之事

  圜则九重(平声)孰营度(入声)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圜指天形则法也孰营言谁为经始也何功言谁为
致力也初作谓于何重而首事也方密之通雅云太
元经九天曰中天羡天从天更天晬天廓天咸天沈
天成天此虚立九名耳吴草庐始谓天体寔九层至
利山人入中国而畅言之自地而上为月天水天金
卷三 第 4a 页 WYG1062-0646a.png
天日天火天木天土天恒星天至第一层为宗动天
九层坚寔相包如葱头也按此说与朱子精气旋转
之说乖异徐文长青藤路史亦云天本坚牢之物故
星陨为石非至地始化也其旨略同

  斡(骨宛切)维焉(烟篇内不在句末者并仿此)系天极焉加

  斡车毂之内以金为筦而受轴者维系物之縻天极
南北极也北极五星在紫微垣出地三十六度其近
北一星为天枢纽星居所不移南极入地三十六度
卷三 第 4b 页 WYG1062-0646b.png
常隐不见天体绕极旋转而极星不移譬则车之轴
也凡毂必有所系然后轴有所加故问天之斡维系
于何处而天极之轴何所加乎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章句天有八山为柱余意即淮南子所谓八极也东
北方土山东东极山东南波母山南南极山西南编
驹山西西极山西北不周山北北极山当值亏陷也
淮南子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问天有八柱
卷三 第 5a 页 WYG1062-0646c.png
承之其柱何所当值乎东南亦有柱又何云亏陷乎

  九天之际安放(上声)安属(烛)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际边放至属附隈涯也图书编天周一百七十万二
千一百十三里续博物志天周一百七万九百一千
三里广雅天周六亿十万七百里二十五步周髀算
经日光四极周二百四十三万里淮南子天有九野
九千九百九十九隅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卷三 第 5b 页 WYG1062-0646d.png
  沓杂也合也天何所沓指日月星之杂合言作历者
必推上元至朔均齐并无馀分而又岁月日时适会
甲子以为布算之始是时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联珠
俱沓合于子所谓历元也汉太初历四千六百十七
年为一元唐大衍历四千五百六十年为一元十二
自子至亥十二辰也历家以二十八宿分天体为十
二辰一岁日月十二会焉如十一月辰在星纪十二
月辰在元枵之类日月星丽乎天有总会者以为历
卷三 第 6a 页 WYG1062-0647a.png
数之元有常会者以为岁月之纪故承天体以立问
而下遂及日月列星也

  日月安属(烛)列星安陈

  问日有中道月有九行谁为附属乎列星有躔度分
野动定之不齐又谁为排列乎

  出自汤(阳)谷次于蒙汜(寺上声)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此言日也次舍也汜水涯山海经汤谷在黑齿国北
以谷中水热而名即虞书旸谷也尔雅日所入为大
卷三 第 6b 页 WYG1062-0647b.png
蒙浑天仪日一昼夜行周天赤道一百七万四千里
淮南子日出旸谷至蒙水之浦凡九州七舍有五亿
万七千三百九里周髀算经夏至日运内衡周七十
一万四千里冬至往外衡周百四十二万八千里春
秋分在内外衡之间周一百七万一千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兔同)在腹

  夜光月也按释名云朔苏也晦灰也即死育之意灵
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菟顾眷恋也言月
卷三 第 7a 页 WYG1062-0647c.png
何利于兔而常系于腹乎又埤雅云天下兔皆雌惟
顾兔为雄故皆望之以亶气是以顾兔为月兔之名
矣按顾兔在腹指月中微黑处说者谓是地之影苏
子瞻诗九州居月中有似蛇蟠镜妄言桂兔蟆俗语
皆可屏是也又西域傅汎际云月体中虚寔不一寔
故受日光虚则光出不返所以闇影斑駮也倪绥甫
云月中黑闇乃本体渣滓不受日彩或谓外入之影
则月有高下东西影当有变何以随在不殊乎二说
卷三 第 7b 页 WYG1062-0647d.png
与前又各不同

  女岐无合夫(扶篇内自妖夫外并仿此)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


  女岐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伯强周孟侯注禺强也山
海经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黄蛇女岐
伯强皆天神也惠气瑞气也荆州占一曰卿云似云
非云纷郁轮囷二曰归邪赤彗上向有盖下连三曰
昌光赤如龙状皆堂中所绘而附于天者故言天而
卷三 第 8a 页 WYG1062-0648a.png
类及之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按晦明无常以日之出没不齐故耳北地骨利斡夜
短昼长羊脾未熟而晓西徼莫斯哥夜长昼短冬至
日止二时铁勒之国无夜河娄之国无日两极之中
四时昼夜常平两极之下半年昼半年夜方密之物
理小识云地相去四万五千里则东为午西为子普
天下时晓时昏时午时夜何阖辟之可定哉若稽神
卷三 第 8b 页 WYG1062-0648b.png
录契丹地正昼忽冥名笪却之日舆地志菜子国夜
半日出立不夜之城此或谬悠之谈未足深信也

  角宿(昔幼切)未旦曜灵安臧(藏同)

  角东方之宿朱子云角宿随天运转不常在东此盖
借以言东方也余按言天文者数起角亢列宿之长
或亦举首以槩其馀耳曜灵日也光曜而有神灵故
名 此以上皆问天之事自古言天者多矣天如盖
笠地如覆盆皆中高外隤北极居天顶中日月绕地
卷三 第 9a 页 WYG1062-0648c.png
腰匝行而四方昼夜因之相易此周髀之说也而释
典所谓四大天下环须弥山意亦相似天了无质仰
瞻无极故苍苍然日月列星浮生虚空须气而行故
逝止疾徐任情无定此宣夜之说也天包地外如卵
里黄圆如弹丸南北极斜持两端而天与七曜绕地
侧转日出地而明入地而晦此浑天之说也天圆九
重皮皆坚硬日月列星如木节在板各居一重绕地
而运以天体明无色故其光通透如琉璃此大西之
卷三 第 9b 页 WYG1062-0648d.png
说也外有吴姚信之轩天晋虞喜之安天虞耸之穹
天其说纷纶不可究诘朱子论天体主浑天而言天
有气无形日月列星乃气之精光自然发越初无营
作系加际隈属陈之可言则与宣夜之旨相符然他
日复云天应有躯壳甚厚则又自戾其说矣黄帝书
言水寔浮天而朱子云天外无水又朱子取沈存中
笔谈之说谓月本无光曜日而明而史文玑云月体
如镜面光背暗其近日远日而光有亏盈者盖常面
卷三 第 10a 页 WYG1062-0649a.png
日而不敢背也世无凌云御风之人谁与正之哉余
备列其说亦多闻阙疑之意也

  不任汩(骨)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庄子郭注回洑而涌波者汩也汨鸿言涌溢为鸿水
也不任犹言不能当也指鲧言师众尚举也事详尧
典不课而行谓众人第曰试可而尧遂任之九载也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鸱龟曳衔周孟侯云鲧障水法也盖睹鸱龟曳尾相
卷三 第 10b 页 WYG1062-0649b.png
衔因筑长堤象之犹张仪依龟迹作蜀城之类徐友
云云语意似言有形如鸱鸟之龟曳尾衔物以导之
耳余按山海经怪水毫水皆有旋龟鸟首虺尾岭海
异闻海龟鹰吻大者径丈南越志宁县多鸯龟鹅首
啮犬则徐说信矣顺欲成功言顺鲧之意未必无成
功帝何为而刑之乎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遏禁绝也羽山在今淮安府赣榆县又登州蓬莱县
卷三 第 11a 页 WYG1062-0649c.png
亦有羽山路史鲧遏羽山三年而死朱子云施谓刑
杀之不施囚而不杀也按汉马季长孔安国皆以殛
鲧为杀故释施为舍而宋儒谓但拘苦之未知孰是

  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

  腹怀抱也变化谓父凶而有圣子也傅子曰禹十二
为司空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考谓鲧也国语禹以德修鲧之功则禹非创改其前
卷三 第 11b 页 WYG1062-0649d.png
也特所以行水者异耳故曰缵曰成曰续曰继

  洪泉极深何以寘(填同)

  淮南子禹以息壤填洪水土不减耗掘之益多按洪
氏补注引此朱子斥其无稽谓此但言洪水汜滥何
以填而平之耳然洪泉非洪水汜滥逆行非极深之
谓且又何填之可言哉历考溟洪录及玉堂閒话续
博物志游宦纪闻江陵图经罗氏路史苏子瞻诗高
子勉序皆言息壤在荆州南门又王阮亭香祖笔记
卷三 第 12a 页 WYG1062-0650a.png
云康熙元年荆州大旱掘南门外堤数尺有状如屋
启而入一物正方非土非木亦非金石有文如篆土
人云息壤也急掩之大雨四旬江水泛溢几坏城故
知息壤非妄说矣然秦盟甘茂有息壤柳子永州龙
兴寺亦有息壤又隆州籍县南有息壤则所填或非
一处也真诰曰玄帝四行天下诸有洞台之山皆移
安息之石封而镇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卷三 第 12b 页 WYG1062-0650b.png
  则表则也坟高也经世历禹受命于神宗分九州九
山国语禹封崇九山盖增高之以为九州表则也通
雅云禹贡九山刋旅史记正义以汧壶口砥柱太行
西倾熊耳嶓冢内方岷为九山问禹平水土有九山
以为地方之表则何以坟而高之乎

  应(平声)龙何画河海何历

  有翼曰应龙又虬龙千年谓之应龙大业拾遗记禹
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岳渎经尧九年
卷三 第 13a 页 WYG1062-0650c.png
巫支祈为孽应龙驱之龟山足下其后水平禹乃放
应龙于东海问圣人治水何乃借力于龙乎其所经
历而画之者又何在乎一说河海何历指禹言吕氏
春秋禹东至槫木日出九津青羌之野南至丹栗沸
水之际西过三危之阨巫山之下北至太正之谷夏
海之穷未尝懈息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鲧之治水障之禹之治水行之此营与成之大槩也

卷三 第 13b 页 WYG1062-0650d.png
  康回凭怒地(古地字)何故以东南倾

  蛙萤子共工姜之异为太昊黑龙氏薨子康回袭黑
龙氏亦曰共工凭盛也列子共工与颛顼争帝怒触
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按传称
共工氏为水害杂见女娲颛顼帝喾尧舜之世太古
荒忽记载混淆不足深辨考竹书尧十九年命共工
治河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又国语云鲧称遂共
工之过然则康回盖亦尧时治水无功者耳天倾地
卷三 第 14a 页 WYG1062-0651a.png
陷之说殆因其堕高堙卑以害天下而附会之欤问
天之后未及问地而先言禹者禹有平地之功又尔
雅释地至九河皆禹所名而鼎象之铸山经之作诸
言遐异者多托之禹故先地而致问也

  九州安错(措)

  周礼疏神农以上有大九州黄帝乃于神州内分九
州世纪云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颛顼所建尧
遭洪水增幽并营为十二州禹平水土还为九州安
卷三 第 14b 页 WYG1062-0651b.png
错言置于何所也按九州之错周髀浑天之说其形
各异后之论者多主浑天然其说亦各不同朱子云
地束于劲风旋转之中故甚久而不堕又云地是水
载盖巳不能一其说矣利西江谓地浑沦一球上下
四旁皆生齿所居史文玑又谓天之在地下者皆水
与土所满地有根著当在南枢不动之处虽有圣人
乌能折其衷乎

  川谷何洿

卷三 第 15a 页 WYG1062-0651c.png
  水注海曰川注川曰溪注溪曰谷周语天地成而疏
为川谷以导其气洿深也按图书编云地体如肺易
象化机云地如空瓠物理小识云石之上拔者其根
皆空盖地之为物外寔内虚故阳气升降于其中无
所障碍川谷之洿特其显著者耳又何疑焉

  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列子渤海之东有大壑寔维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八
纮之水莫不注之而无增减焉合璧事类沃焦在碧
卷三 第 15b 页 WYG1062-0651d.png
海东有石阔四万里居百川下水沃之则焦竭亦名
尾闾隋志阳精炎炽一夜入海所经燋竭百川归注
以相补柳子天对东穷归墟又环西盈器运浟浟又
何溢为朱子云天地之化往者消来者息水流东极
气尽而散耳余按诸说不同并列之

  东西南北其脩孰多南北顺㯐(妥)其衍几何

  脩长也㯐狭而长也衍馀也淮南子禹使大章步自
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
卷三 第 16a 页 WYG1062-0652a.png
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
十五步吕春秋四极之内东西五亿九万七千里南
北亦五亿九万七千里天文录天地南北二亿三万
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东西短减四步诗含神雾天
地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一千五百里此
二条盖周髀之说又春秋命历序四海东西九十万
里南北八十一万里河图括地象八极之广东西二
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灵宪八
卷三 第 16b 页 WYG1062-0652b.png
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短减千里利
西江地球东西南北各七万二千里按诸说之中半
出于历算而不同如此则其不足据依也明矣若较
其修短之数则南北多狭于东西他如驺衍之八十
一洲释典之四大洲华藏庄严世界一百一十一香
水海其言绝异所不敢知也

  昆崙县(平声)圃其居(居同)安在增城九重(平声)其高几里

  水经注昆崙山三级下曰樊桐二曰元圃三曰增城
卷三 第 17a 页 WYG1062-0652c.png
是为大帝之居穆天子传舂山之泽所谓县圃百兽
所聚桓驎西王母传昆崙之圃有城千里其下弱水
九重非飙车羽轮不能到淮南子层城九重高万一
千里百十四步二尺六寸化狄经昆崙山九重重相
去九千里拾遗记昆崙山有九层层相去万里天对
增城之里万有三千居与居同一说臀尾所坐处为
居县圃神人之圃下无所系悬空而居故问其所坐
何处也增城又在其上则愈高而愈奇矣

卷三 第 17b 页 WYG1062-0652d.png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辟)启何气通焉

  山海经昆崙帝之下都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
淮南子昆崙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北门开以纳
不周之风谁从言谁人从此出入也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海外北经钟山之神人面蛇身赤色身长千里视为
昼瞑为夜是烛九阴是谓烛龙淮南子烛龙在雁门
北其国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无足
卷三 第 18a 页 WYG1062-0653a.png
诗含神雾天不足西北无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
往照天门中洞冥记东方朔游北极钟火山日月不
照有青龙衔烛照山四极按此岂即海外北经之钟
山也欤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羲和注见前明明闇闇下又大荒南经东南海外有
女子名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香祖笔记羲和二国
名每日出二国人为御推升太虚扬起也大荒北经
卷三 第 18b 页 WYG1062-0653b.png
泂野之山有赤树青叶赤花名若木庾子山齐王碑
若木一枝旁荫数国淮南子若木未有十日其花照
下地事文玉屑西北之国日未出时有若木赤花照


  何所冬煖何所夏寒

  明朝官制黑齿寅之极也厥土惟易菻申之极也
厥土惨肃饮米已之极也风俗嚣酷流鬼亥之极也
风俗何阴戟手悬度辰东则惟热冲冲而巳漏天戌
卷三 第 19a 页 WYG1062-0653c.png
西则惟寒凄而巳五台丑北炎月积雪而六月尤寒
象台未南岁际纳凉而季冬尤热又陆次云八纮译
史百尔西亚极热人常坐卧水中阿路索极寒六月
有僵冻者满剌伽四时皆裸莫斯哥盛夏重裘皆其
概也按利西江山海图东西中线上为北下为南近
中线处半月为一季一年两冬夏春秋南北方则春
夏秋冬相反皆因日轮远近以为燠寒又月令广义
云寒暑之故半出于天半出于地地薄理疏则气升
卷三 第 19b 页 WYG1062-0653d.png
多暑地厚理密则气敛多寒异域志阴山沙漠北万
馀里有地四时皆春草木不凋正为地有厚薄疏密
不全系于天也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李长吉注海外纪石林山在东海之东有石如木挺
立数仞亦开花朱色烂然满山故名有兽色白九尾
善飞能言列子蓬莱之山珠玕之树抱朴子昆崙有
琅玕碧瑰之树玉李玉瓜玉桃每风起则枝条花叶
卷三 第 20a 页 WYG1062-0654a.png
互相叩击拾遗记须弥山第六层有五色玉树荫翳
五百里方丈之山玉瑶为林七修类藁普安山有石
树二株一则绿干红花之桃一则青干白花之李道
书昆阜生瑶笋千年一芽郁然成林又沈休文符瑞
志孙皓时临海郡吏伍曜在海际得石树高三尺馀
枝茎紫色洽闻记唐永昌中临海冯文得白石连理
树三株兽之能言者狌狌𥜿𥜿昆蹄白泽角端山
之类皆是又译史哈烈有肉角马能人语神异经西
卷三 第 20b 页 WYG1062-0654b.png
南大荒中有兽如兔人面能言言常欺人其名曰诡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说文龙有角曰虬熊似豕山居冬蛰按龙负熊无考
岂非类而合者若庄浪鸟鼠粤西牛蛇之类耶抑即
拾遗记所云鲧沈羽渊玄鱼黄熊神化不一常与蛟
龙跳跃而出耶抑随巢子载禹自化为熊而抱朴子
复有禹乘二龙之说此固合而图之耶柳天对云有
蛇逶迤不角不鳞嬉夫玄熊相待以神

卷三 第 21a 页 WYG1062-0654c.png
  雄虺九首倏忽焉在

  海外北经共工臣曰相柳九首人面蛇身而青食于
九土所抵即为泽溪禹杀之倏忽急疾貌按相柳大
荒经作相繇其为原所问无疑然山海经载之北土
而招魂又列之南方盖其身食九土往来无定亦正
倏忽之明验也

  何所不死长人何守

  天对员邱之国身民后死又古书载不死者龙伯民
卷三 第 21b 页 WYG1062-0654d.png
阿姓国三面人毗骞王无䏿三蛮白民祈沦频斯轩
辕驩兜移池诸国西北方玉馈井旁人不可胜纪盖
此言不死乃其国俗本然下言延年不死则仙家服
食之功也何守本家语防风何守而言旧注防风氏
守封禺山在今湖州武康县又招魂长人千仞惟魂
是索或举之与不死反对也按古来长人之说不一
唐类函集列子河图龙文神异经所载至西北海人
长三千里止矣而凉州异物志又云有大人在丁零
卷三 第 22a 页 WYG1062-0655a.png
北长万馀里为大之言何所不至哉吾友陈曾起边
州闻见录云康熙二十六年有从滇南航海者遥望
浮图峙云表俄即之人也欠伸而起捉七人啖之还
坐如浮图众潜走奔船其人举足即至曳船众斧之
断指长二尺有奇归献制府范公或曰此独人国也

  靡蓱(平)九衢枲华安居

  靡蔓也蓱水草九衢犹山海经言四衢五衢言其枝
交错九出象九衢之路也按家语楚王渡江得萍寔
卷三 第 22b 页 WYG1062-0655b.png
大如斗岂其类耶枲广韵曰麻有子者玉篇云麻无
子者未详孰是李陈玉曰枲与九衢之蓱同举下文
又云蛇吞象似皆至小为大之意也余按焦茂孝说
楛云疏麻大二围高四丈四时结寔无衰落九歌折
疏麻兮瑶华则李氏之言信有徵矣又朝鲜记盐长
之国有建木玄华黄寔其实如麻百仞无枝下有九
枸枸与衢古字相通所谓枲华者岂即建木之谓耶
又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则靡蓱或二物也

卷三 第 23a 页 WYG1062-0655c.png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象兽之最大者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出其骨郭
注云其长千寻庾仲雍江记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
若陵故曰巴陵有象暴骨为象骨山朝鲜记朱卷国
黑蛇青首食象闻奇录有书生游番禺山中见气高
丈馀如烟乡人曰此蛇吞象也

  黑水元趾三危安在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西山经昆崙西北隅黑水出焉元趾承黑水言路史
卷三 第 23b 页 WYG1062-0655d.png
馀论注黑水染足涉者其色黝黑入肤是也通鉴前
编沙州燉煌县卑羽山三峰峭绝人以为三危延年
不死本黑水三危而言山海经黑水之前有大山曰
昆崙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西王母三危山三
青鸟居之为西王母取食朝鲜记黑水之间有不死
之山穆天子传黑水之阿爰有木禾食者得上寿拾
遗记勃鞮国人寿千岁食黑河水藻淮南子三危之
国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

卷三 第 24a 页 WYG1062-0656a.png
  鲮(陵)鱼何所鬿(及移切)堆焉处

  南越志鲮鱼鲤也形似蛇而四足能陆能水尾大能
穿穴又临海异鱼赞吞舟之鱼其名曰鲮背腹有刺
如三角菱又禽虫述陵鱼手足人面而鱼身东山经
北号山有鸟状如鸡白首鼠足虎爪食人名鬿雀杨
诚斋天解云堆当作雀李给谏笔记崇祯甲戌凤阳
有鸟数万兔头鸡身鼠足味美犯其骨立死考其状
疑即鬿堆也

卷三 第 24b 页 WYG1062-0656b.png
  羿焉彃(毕)日乌焉解羽

  羿有穷之君善射彃射也世纪大荒中旸谷上有扶
桑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载乌王注淮南言尧
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命羿仰射中其九日日中乌
尽死堕其羽翼今按广舆记谓潞安府三嵏山即羿
射乌处然淮南子无乌死堕羽之文盖叔师增饰之
辞也又柳子厚云乌当作鸟大荒北经有大泽方千
里群鸟所解则与上句各一事也又拾遗记尧时祗
卷三 第 25a 页 WYG1062-0656c.png
支国献重明鸟状如鸡音如凤时解落毛羽以肉翮
飞能搏逐妖恶兽或因射日同在尧时而类问之欤
余按以上皆举地上之遐异者以穷之焉彃焉解皆
问其地也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焉得彼嵞(涂同)山女而通之于
台桑

  力献功谓勤力献进其功也下土方用商颂语涂山
在今凤阳府怀远县世纪涂山氏合昏于台桑之野
卷三 第 25b 页 WYG1062-0656d.png
太康地纪涂山西南台桑地也问禹方经营水土何
暇合昏于台桑乎通谓昏姻之礼也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胡为嗜不同味而快晁(朝同)
闵忧也吴越春秋禹年三十未娶自恐时暮祝曰娶
必有应乃有白狐九尾造焉于是娶于嵞山吕春秋
禹娶嵞山女自辛至甲四曰复往治水同齐一也不
同味言所嗜不齐顷刻而变也言禹忧无妃匹而野
娶者急为后嗣计耳胡为又止四日而别如食味者
卷三 第 26a 页 WYG1062-0657a.png
所嗜忽变但快一朝之饱乎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孽同)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皆归
(射同)(鞠)而无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益禹贤臣此段文义多不可晓按通释云竹书纪年
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杀益以承禹祀离去蠥害
也卒然离蠥言忽然攻益而去其害也忧忧思也能
拘是达言被拘而能出也射弹射也鞠讯鞠也作起
播传降下也言启之党皆为益之所排击而不能为
卷三 第 26b 页 WYG1062-0657b.png
害于启何益已革夏命而禹之统绪复能流传于下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大荒西经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九歌以下朱子云
棘当作梦商当作天盖篆文相似之误谓启梦上宾
于天而得帝乐以归也随巢子禹治水自化为熊以
通轘辕之道涂山氏见而惭遂化为石禹曰归我子
于是石破北方而生启穆天子传注启母在嵩山化
卷三 第 27a 页 WYG1062-0657c.png
为石今有启石问启能通于天为圣王何生而屠副
其母乎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石)夫河伯而妻(去声)彼雒嫔
夷羿氏也朝鲜记帝俊赐羿彤弓素缯羿是始恤下
地之百艰革除孽害也抱朴子冯夷以八月上辛溺
河上帝署为河伯洛嫔如淳曰伏羲女溺洛而死为
洛水神章句云传曰河伯化为白龙游于水旁羿射
之眇其左目羿又梦与洛神交言帝本使羿除民害
卷三 第 27b 页 WYG1062-0657d.png
何乃多行不义乎又按竹书夏帝芬十六年雒伯用
与河伯冯夷斗盖河洛皆古诸侯国名伯其爵嫔其
妃耳

  冯(凭)(遥)利决封豨(希)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


  冯引满也尔雅弓以蜃者谓之珧决象骨为之著右
大指以钩弦者孙子羿得宝弓犀质玉文曰珧弧随
巢子奚禄山崩天赐玉决于羿宫淮南子尧使羿禽
卷三 第 28a 页 WYG1062-0658a.png
封豨于桑林蒸一作烝冬祭也献膏以豕膏祭天也
若顺也问封豨食人羿射杀之正除民害者何献肉
而帝反不顺乎又按路史注以封豕为乐正夔之子
则献膏殆宋公用人之意故帝弗顺欤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按路史浞寒君伯明氏之谗子弟也羿篡夏自立任
以为相浞烝取羿室纯狐内媚外赂娱羿于畋因与
家众共杀羿又湘烟录纬书嫦娥小字纯狐则眩妻
卷三 第 28b 页 WYG1062-0658b.png
爰谋盖言浞本惑爱羿妻而造谋故杀羿而取其妻
也射革犹言贯革交吞揆谓并进而吞谋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左传尧殛鲧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渊十道志
羽潭东有羽山羽渊固在山之西也言鲧永遏之后
巳绝西行之路何复能越山而入羽渊乎黄熊国语
作黄能能鳖之三足者旧谓熊兽非入水之物故是
能也按汲冢琐语晋平公梦朱熊窥屏子产曰共工
卷三 第 29a 页 WYG1062-0658c.png
之卿浮游自沉于淮其色赤状如熊则水之有熊久
矣又述异记熊神兽入水陆居曰熊水居曰能盖一
物也又江淮中有名熊蛇之精冬化为雉春复为
蛇巫神医也活指化熊言按山海经灵山有十巫百
药爰在窫窳蛇身人面为贰负之臣所杀帝怜其无
罪使六巫夹其尸掺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复活变
为龙首居弱水中由此推之鲧之变化意亦巫之所

  为故以为问欤

卷三 第 29b 页 WYG1062-0658d.png
  咸播秬(巨)黍莆(蒲同)(丸)是营何繇并投而鲧疾脩盈
秬黑黍也黍禾属而粘者蒲水草有脊可为席雚方
茎白花一名益母一名蓷疾咎脩长盈满也言鲧欲
使民播种故于雚蒲之地营筑为堤其心非有不善
何与四凶并投而咎罚又特重乎然则巫之活之盖
有由矣按详此二节则殛当从杀为是一说西征并
投指三苗言盖舜诛四凶以轻重为序此举其重者
以相较也言舜阻绝有苗于极西之地何以踰三危
卷三 第 30a 页 WYG1062-0659a.png
之崄而过乎杀鲧于羽山之地巫何以从而活之乎
三苗志在作乱而鲧志在救民何与三苗并窜而罚
更重乎 以上皆问夏事

  白蜺婴茀(弗)胡为此堂

  蜺螮蝀也赤白为虹青白为蜺海外东经虹虹在君
子国北各有两首盖虹神也按古书载饮薛愿之酒
淫陈济之妻又客中閒集伍均泽行陇间见双虫出
树下首尾皆蛇腹如鳖四足并行至树巅昂首嘘气
卷三 第 30b 页 WYG1062-0659b.png
一红一绿成虹亘天有顷下树虹渐散边州闻见录
纪白虹湖州寄书事虹且有父子则虹固寔有其物
矣婴萦绕也茀云之逶迤似蛇者堂原所见之祠堂


  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藏同)

  谓月神也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
以奔月怅然无以续之灵宪嫦娥羿妻也窃药将奔
月枚筮之于有黄吉遂托身于月为蟾蜍通雅阴宗
卷三 第 31a 页 WYG1062-0659c.png
之精为蟾蜍三足司太阴之行度

  天式从(足翁切)横阳离爰死大鸟何鸣夫焉丧(去声)厥体

  西山经钟山之神曰鼓与钦䲹杀葆江于昆崙之阳
天帝戮之钦䲹化为大鹗音如晨鹄鼓亦化为鵔鸟
其音如鹄式法也言天之法令纵横莫禦阳神一离
则死矣何复化为大鸟而不能亡其身乎旧注自白
蜺婴茀至此引列仙传泰山崔文子学仙于王子乔
子乔化为蜺持药与之文子惊引戈击蜺堕其药俯
卷三 第 31b 页 WYG1062-0659d.png
视之子乔尸也须臾化为大鸟飞去按其文与此八
句曲折相符疑子政因此而设为之

  蓱号(平声)起雨何以兴之

  此雨师也搜神记雨师一曰屏翳一曰号屏郁离子
蓱号行雨按此则蓱号皆雨师名金楼子雨师龙也
开山图雨师似蛹又如蛭诗云兴雨祁祁

  撰体胁鹿何以膺之

  谓风伯也后汉书明帝迎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
卷三 第 32a 页 WYG1062-0660a.png
三辅黄图飞廉鹿身头如雀有角蛇尾豹文能致风
气撰具胁腋也膺受其形也

  鳌戴山抃(卞)何以安之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鳌巨龟抃拊手也玄中记巨灵之龟背负蓬莱山而
抃列子东海五山相去七万里随潮往来不得暂峙
仙圣毒焉帝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戴之五山始
峙俄而龙伯之国有大人焉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
归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
卷三 第 32b 页 WYG1062-0660b.png
播迁者巨亿计按此节疑指此事而言舟喻鳌之在
水负山如舟之载物也陵山也行移也释舟陵行谓
鳌去而山移也迁播迁也二之字皆指仙圣言问既
为仙圣何以待鳌而后安何以去鳌而遂迁乎自白
蜺婴茀至此皆物类之神者错见于斯岂以鲧神化
黄熊寔为夏郊而以类图之故递以为问乎

  惟浇在户何求于嫂何少(去声)康逐犬而颠陨厥首女岐
缝裳而馆同爰止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殆

卷三 第 33a 页 WYG1062-0660c.png
  浇寒浞因羿室所生者女岐浇嫂也沈休文竹书注
少康使女艾谍浇初浞娶纯狐氏有子早死其妇曰
女岐寡居浇往至其户阳有所求女岐为之缝裳同
舍而宿女艾夜入袭断其首则女岐也艾乃田猎放
犬逐兽因嗾浇颠陨斩之盖亦因此文而附会之辞
殆危也浇巳幸免而卒诛女岐诲淫而先死此又天
道之最灵者矣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卷三 第 33b 页 WYG1062-0660d.png
  朱注汤字盖康字之误谓少康也史记禹后分封有
斟寻氏在今山东登州府左传夏后相失国依于二
斟浞使浇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
归有仍生少康长为虞庖正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
布其德而兆其谋收二国之烬卒灭浞浇竹书相二
十七年浇及斟寻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问康始为
一旅之主今欲易而为王何以厚集其众乎斟寻之
国久巳覆灭何复能取其众而用之乎 此两节终
卷三 第 34a 页 WYG1062-0661a.png
前羿浞之事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妺(末)(喜)何肆汤何殛焉

  蒙山国名妺嬉桀妃列女传桀日夜与妺嬉饮酒听
用其言忤喜者死世纪汤伐桀桀败与妺嬉浮海奔
南巢之山以死旧注桀伐蒙山得妺嬉因肆其情意
而为汤所殛故指而问之一说竹书帝癸十四年伐
岷山得二女曰琬曰琰爱之而弃其元妃妺嬉于洛
以与伊尹交遂亡夏岷山一名鸿蒙岂蒙山所得本
卷三 第 34b 页 WYG1062-0661b.png
指琬琰而曰何所得何肆何殛乃为妺嬉释冤乎

  舜闵在家父何以鳏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闵忧也鳏本虞书有鳏在下而言问舜孝如此父何
以不为娶乎姚瞽䏂姓二女尧女娥皇女英也问尧
未告瞽䏂何遂以二女妻舜乎 二节一以妇人而
亡一以妇人而兴故问之

  厥萌在初何所意(古亿字)焉璜台十成谁所极焉

  亿度也璜美玉成重也旧注纣为象箸而箕子叹曰
卷三 第 35a 页 WYG1062-0661c.png
彼为象箸必为玉杯玉杯必盛熊蹯豹胎如此则必
崇广宫室纣果作玉台十成以至于亡问纣始有奢
侈之萌何遂能亿之而知其所极乎世纪纣作琼室
饰以美玉七年乃成大十里高千丈多发美女以充
之十成之谓也

  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古华切)有体孰制匠之

  上二句谓女娲也黄维章云上先言初萌后言十成
此先言登立后言女娲皆倒句也路史伏羲没女弟
卷三 第 35b 页 WYG1062-0661d.png
㚿娲立三坟又云伏羲后也问自古无女子为帝者
以何道而尊尚之乎河图挺佐辅女娲牛首蛇身宣
发玄中一日七十化释文黑白杂为宣匠营治也问
女娲有奇异神变之体谁制而造之乎淮南子黄帝
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女娲所以七十化
也 二节一宠妇人行侈而亡一尊妇人为帝而王
故类举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何肆犬豕而厥身不危败

卷三 第 36a 页 WYG1062-0662a.png
  旧说服事也言舜服事其弟弟终欲杀之也余按文
势似谓象已服舜而犹谋害者盖指四岳荐舜巳言
象蒸乂不格奸而犹为谟盖之举也肆犬豕指欲杀
兄妻嫂而言不危败谓不诛而封之有庳一说不危
败指舜言谓焚廪掩井终不能害也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孰期去斯得两男子

  旧说以两男子为太伯仲雍今姑仍之吴越春秋古
公病泰伯仲雍知父欲立季历托名采药于衡山遂
卷三 第 36b 页 WYG1062-0662b.png
之荆蛮断发文身示不复用自号勾吴迄及也去避
也言让国乃唐虞古风吴得近古之人止于南岳孰
与期会而避地于此使荒远之地得此两男子乎

  二节一以弟而杀兄一以兄而让弟皆相形之辞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去声)

  吕春秋伊尹说汤以至味汤曰可为乎对曰君为天
子然后可具独异志伊尹负鼎干汤汤令调味甚甘
得进见汤问之答曰使臣调国亦如是矣遂以为相
卷三 第 37a 页 WYG1062-0662c.png
鹄玉皆鼎俎之饰也承进也言与汤进谋夏桀而灭
之也后帝谓汤史记夏商之君皆称帝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悦)

  帝即汤降观即后东巡也不意中得一良相故曰逢
挚伊尹名鸣条在今解州安邑县北二十里史记桀
走鸣条放而死吕春秋汤为天子夏人大说如得慈
亲黎众也

  简狄在台喾(科斛切)何宜元鸟致贻女何嘉

卷三 第 37b 页 WYG1062-0662d.png
  帝喾即高辛也简狄喾次妃元鸟燕也吕春秋有娀
氏二女居九成之台帝令燕往视二女爱而搏之覆
以玉筐发之燕遗卵北飞符瑞志简狄从帝祀郊禖
浴于元邱之水有元鸟遗卵坠地吞之生契按详文
义及思美人高辛灵晟二语盖谓狄在母家帝遣元
鸟致聘而成妃匹与吕春秋之说略符世所传吞卵
孕契之事皆非原指也 此因汤而及其先世也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卷三 第 38a 页 WYG1062-0663a.png
  洪注有扈以禹传子不义伐启启灭之有扈遂为牧
竖该载秉持季末臧善也夫禹以启能秉持其德而
传以天下胡终不能服有扈之心至于甲兵顿弊而
仅乃得胜乎有扈夏同姓国地在今西安府鄠县

  干恊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虞书禹伐有苗班师振旅舞干羽于两阶而有苗格
按钱氏谓此章指禹德言舞干格苗禹佐尧之事胁
平曼肤状民之肥盖文德诞敷之效然则言此似形
卷三 第 38b 页 WYG1062-0663b.png
启之未能持禹德也弊兵则远不能怀民不能肥矣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淮南子有扈氏为义而亡云何而逢叹其所遭之不
幸也启攻扈时亲击之于床上而有扈巳先出矣问
此何所逃其命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按恒秉承该秉言则此节似亦谓启也竹书启六年
伯益薨祠之越绝书益死后启岁善牺牲以祠之故
卷三 第 39a 页 WYG1062-0663c.png
曰启献牺于益朴大营求班布禄福也言启常守禹
荐益之德故益虽死犹岁以大牛往祠此何从而得
之乎其往祠也又必求其锡福非徒祠毕而归生夺
之死祈之又何说也 自该秉季德至此皆据图以
问而不著其名故说者多异今按牧竖之说与少康
为有仍牧正相合击床先出与女岐易首事相合故
朱子谓此篇所问扈浞事多混而王叔师直以有扈
为浇国或自有据也尝即此意推之季幼也该秉季
卷三 第 39b 页 WYG1062-0663d.png
德言少康幼有今德也厥父是臧黄氏云美干蛊也
有扈谓浇牧牛羊为牧正也终极也言极为有扈所
困也干协二句言浇之凶暴非干羽可怀也平骈通
浇才力勇武故以骈胁曼肤目之牧竖指康言云何
而逢言浇与康何地而相逢也其命何从谓击床而
得女岐首浇独何从而出也按姚伯审训纂云户扈
鄠一也故路史以有扈为户氏然则惟浇在户殆即
扈耳朴黄氏云鞭朴也朴牛犹云牧牛言少康常持
卷三 第 40a 页 WYG1062-0664a.png
其幼德而不变可谓贤矣然本由牧竖而兴未尝问
学何以得此乎往营班禄指逐犬事言钱氏云古者
田猎获禽三杀上供之外馀皆比禽大小班诸执事
言少康之畋本以班禄而往何遂能因以灭浇乎不
但还来不但成猎事还也并疏之以俟知者 按夏
初之事篇中屡见盖以世道升降之原惟此时为甚
故三致意焉又以为汤武征诛起例也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卷三 第 40b 页 WYG1062-0664b.png
  章句人循闇微之道为戎狄之行者不可安其身晋
大夫解居父过陈见妇人负子欲与之淫妇人引诗
刺之曰墓门有棘有鸮萃止言棘上有鸮以愧之也
盖因列女传陈辨女之事而附会之朱子固訾其迂
曲无据矣惟钱氏谓匹夫匹妇会于墙阴之事似为
近之昏微黄昏隐微之地也遵迹谓相随而行有狄
不宁言夷狄禽兽之行于理不安也下二句盖淫佚
之境特无所考其事耳

卷三 第 41a 页 WYG1062-0664c.png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而后嗣逢长

  此节亦未知何指按公羊传鲁公子庆父公子牙通
于哀姜以胁公与此绝相类盖二子皆庄公母弟而
有后于鲁者逢长谓逢季友而立后也言二子眩惑
其嫂并为淫乱既谋弑兄又杀其兄之二子何变诈
多端若此而犹得延其后乎 二节皆壁上所绘淫
乱之事如青藤路史所载蜃画盖三代前已有之也
亦因同馆击床之事而类记之

卷三 第 41b 页 WYG1062-0664d.png
  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有莘国名今开封府陈留县极至也曰东巡者汤居
西亳为今河南府偃师县在有莘之西也小臣谓伊
尹世纪汤梦人抱鼎俎对已而笑寤而求伊挚于有
莘之野其君留而不遣汤乃求昏于有莘遂嫁女于
汤以挚为媵臣列女传有㜪之妃汤也统领九嫔咸
无妒媢卒致王功故曰吉妃也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去声)之媵有莘之妇

卷三 第 42a 页 WYG1062-0665a.png
  小子谓伊尹吕春秋伊尹母居伊水上孕梦神曰臼
出水东走无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顾
其邑尽为水因化为空桑有女子采桑得婴儿空桑
中献之有之君命烰人养之故曰伊尹尚书大传
伊尹母行汲化为空桑父寻至水滨见桑穴中有儿
取归养之恶之谓有莘恶其从木中出因以送女也

  汤出重(平声)泉夫何罪(古罪字)尤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太公金匮桀怒汤用赵梁计召而囚之均台寘之重
卷三 第 42b 页 WYG1062-0665b.png
泉汤行赂桀释之前汉志左冯翊有重泉帝谓桀也
不胜心伐帝言伐桀非汤本心有挑之者谓尹也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苍鸟群飞孰使萃之

  会朝本诗会朝清明而言盖群后以师毕会之朝也
史记武王伐纣渡江诸侯不期而会孟津者八百馀
国汲冢周书武王曰自发生六十年飞鸿满野天不
享殷按扬子云方言南楚谓鸿雁为苍鹅即苍鸟也
何践吾期指人心言孰使萃之指天事言

卷三 第 43a 页 WYG1062-0665c.png
  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
列齐揆度也叔旦武王弟周公发武王名列击指大
会孟津言洪注六韬云武王与周公旦望纣之陈引
军止之太公曰君何不驰周公曰天时不顺龟燋不
兆星变又凶何可驱也故曰叔旦不嘉余按吕春秋
武王胜殷恐惧流涕命周公旦进殷遗老而问民所
欲又韩诗传武王伐纣太公曰咸刘厥敌靡使有馀
武王曰呜呼天下未定也周公曰使各度其宅佃其
卷三 第 43b 页 WYG1062-0665d.png
田武王曰呜呼天下定矣岂所谓咨嗟定命者耶

  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施与也言天始授殷以天子之位安所见而予之乎
因其有罪又反其所以成之者而亡之其罪果何在
乎按纣之罪明见下文此虚作诘问者盖叮咛感慨
之意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牧誓称尔干比尔戈立尔矛所谓争遣伐器也六韬
卷三 第 44a 页 WYG1062-0666a.png
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诗云时维鹰扬所谓并驱击翼
也何以行何以将微辞也与所谓倒戈攻北者矛盾
矣一说兵法水战有三翼舸颜延年诗千翼泛飞浮
击翼犹言击楫师尚父所谓总尔众庶与尔舟楫也

  自成汤东巡至此类举放伐之事

  昭后成游南土爰底厥利维何逢彼白雉

  昭后康王子名瑕成遂底止也利言其心所贪也竹
书纪年云昭王末年荆人卑词致于王曰愿献白雉
卷三 第 44b 页 WYG1062-0666b.png
乃密使汉滨之人胶船以待王遂南巡狩抵汉中流
胶液船解与祭公辛馀靡皆溺

  穆王巧挴(每)夫何周流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穆王昭王子名满挴贪也竹书注穆王北征流沙西
征昆崙环履天下亿有九万里穆天子传天子大朝
宗海乃里西土之数注计其道里也即环理之意言
穆王巧于贪求其周流岂无故乎环理天下徒手而
归何所索求乎又挴王本作拇徐友云云足指也巧
卷三 第 45a 页 WYG1062-0666c.png
好也按此则巧拇疑即利趾捷足之意

  妖夫曳衒(眩)何号(平声)于市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幽王名宫涅宣王子褒姒幽王嬖妾国语夏之衰也
二龙止于庭言曰余褒之二君也夏后请其漦藏于
椟至周厉王末发之漦流于庭化为玄鼋入王后宫
童妾遭之孕当宣王时生女弃之先是童谣曰檿弧
箕服寔亡周国有夫妇鬻是器者王执之夜逸去闻
所弃女号取之奔褒及幽王时褒人有狱入之是为
卷三 第 45b 页 WYG1062-0666d.png
褒姒王嬖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而立为后遂为申
侯犬戎所杀褒国名姒姓今为汉中府褒城县曳衒
负物衒卖也谁诛言天之生此久矣非人之罪也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齐桓九合卒然身杀(弑)

  齐桓名小白国语桓公任管仲兵车之会三乘车之
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子管仲卒桓公用易牙
堂巫竖刁开方期年作乱围公一室饥不得食渴不
得饮援幭裹首而绝故曰身杀也 自会晁争盟至
卷三 第 46a 页 WYG1062-0667a.png
此历问周事而春秋所最著者莫如齐桓故特举焉
然桓公之死盖因不从辅弼之言内多惑乱外用谗
谄故也故下文纣之乱惑因类及之

  彼王纣之躬孰使乱惑何恶(去声)辅弼谗谄是服比干何
逆而抑沈之雷开何顺而赐封之

  乱惑即下文所云殷有惑妇也比干纣诸父韩诗传
纣为炮烙刑比干諌纣杀之剖其心大纪雷开进䛕
言纣赐金玉而封之按纣以好色用谗弃贤而亡此
卷三 第 46b 页 WYG1062-0667b.png
盖原伤今怀古痛哭流涕之言也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梅(去声)伯受醢箕子详(佯同)
方术也史记九侯有好女入之纣女不喜淫纣杀之
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并脯鄂侯梅伯即鄂侯也箕
子纣诸父韩诗传比干谏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
也杀身而彰君恶不忠也遂被发佯狂而为奴按史
记本纪世家载箕子事与比干死互有先后未知孰


卷三 第 47a 页 WYG1062-0667c.png
  稷维元子帝何竺(竹)之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史记后稷名弃母有邰氏曰姜嫄为帝俈元妃出野
见巨人迹践之而孕生稷弃之冰上飞鸟以翼覆之
以为神遂收养之诗曰先生如达稷本元妃首生之
子故曰元子也帝帝俈也竺一作笃按古竺笃毒三
字通用西域天竺亦曰天毒书天毒降灾史记作天
笃下灾此文竺笃宜皆从毒解言稷为元子帝当爱
之何为而毒苦之耶

卷三 第 47b 页 WYG1062-0667d.png
  何冯(凭)弓挟矢殊能将之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月令仲春玄鸟至之日祀高禖后妃率嫔御乃礼天
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所谓冯弓
挟矢也史记稷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树
麻菽麻菽美所谓殊能也冯弓引满也将予也帝亦
谓喾也帝之弃稷不一而足非惊怪激切不至此逢
长如牛羊饲之之类言所逢皆护惜长育之也言冯
弓挟矢亦祈子之常何遂有奇才以予之乎惊帝见
卷三 第 48a 页 WYG1062-0668a.png
弃滨死者数矣何所至皆延长之乎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伯西伯也昌文王名号衰号令于殷衰也周礼冢宰
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秉鞭本牧义而言竹书文丁
四年命季历为牧师文王盖承季历而为牧伯也说
见孔丛子彻通也岐在今凤翔府岐山县汲书诸侯
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周中其壝东青土南赤土西
白土北骊土中央舋以黄土将建诸侯凿取其方之
卷三 第 48b 页 WYG1062-0668b.png
土苞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土封所谓通社于天下
也言文王秉鞭作牧特为商诸侯耳何以能代商而
通岐社于天下乎

  迁藏(去声)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

  吴越春秋古公杖策去邠邠人扶老携幼揭釜甑而
从之藏府藏也雍录邠去岐二百五十馀里易益四
爻利用为依迁国言太王迁府藏就岐下何所依倚
而立国乎惑妇指妲巳何所讥言有何事为人所讥
卷三 第 49a 页 WYG1062-0668c.png
议也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受纣名西伯谓文王也吕春秋纣杀梅伯而遗醢文
王文王貌受以告诸侯上告未详旧说纣以梅伯醢
赐诸侯文王以祭告上帝乃亲致纣之罚也

  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

  韩诗传太公屠于朝歌天热肉败章句吕望鼓刀列
肆文王往问之吕望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文王喜
卷三 第 49b 页 WYG1062-0668d.png
载与归扬声古者屠刀柄首有铃也

  武发杀殷何所悒载尸集战何所急

  汲书武王至纣死所射之三发击以轻吕斩以黄钺
折其头县大白之旗尸子武王亲咋纣头手污于血
不温而食犹猛兽然淮南子武王伐纣载尸而行海
内未定故不为三年之丧悒不快也言何所恨怒而
若此乎何所急盖父死不葬爰及干戈之意 前巳
类叙汤武放伐之事自王纣至此复取商周兴废之
卷三 第 50a 页 WYG1062-0669a.png
原而申问之犹前言妺嬉简狄之意也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何感天抑地(古地字)夫谁畏惧

  旧说谓晋太子申生也伯林或曰地名或曰申生字
也国语申生雉经于新城之庙释名屈颈闭气曰雉
经如雉之为也抑塞也言其冤可以动天塞地何所
畏惧而不自明乎王姜斋曰申生之死骊姬贼之也
篇中于女戎之祸三致意焉盖深痛郑袖之祸楚也
余按伯林之为申生无据且详上下文势当指殷周
卷三 第 50b 页 WYG1062-0669b.png
之世言不宜忽入晋事也然未有所考姑仍其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言天集命与王者何不常有以戒之乃方为王而受
天下之礼又使他姓至而代之乎此综三代之事而
浩叹之又以哀后人也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史记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承进也承
辅言进为桀辅也官汤复为汤臣也尊食宗绪言尹
卷三 第 51a 页 WYG1062-0669c.png
配享于商庙如周书所谓以功作元祀也世纪沃丁
八年伊尹卒葬以天子之礼祀以太牢吕春秋汤祖
伊尹世世飨商言伊尹巳为夏臣何卒事汤而佐命


  勋阖梦生少(去声)离散亡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旧说勋功也阖吴王阖闾也梦阖闾祖寿梦寿梦卒
阖闾之父太子诸樊立诸樊传弟馀祭夷昧及夷昧
子僚阖闾不得立故曰少离散亡离罹也伍子胥进
卷三 第 51b 页 WYG1062-0669d.png
专诸弑王僚阖闾立以子胥为将相三年将吴兵复
雠破楚严威严也谓能任子胥而流播其威严也壮
者对少而言 二节独类言汤阖者皆用敌国之臣
以立功也贤才向背为天命去留之本故承皇天集
命之后而致意焉

  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长

  神仙传彭祖名铿至殷末年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
彭国名地在今徐州方言斟协汁也谓和协滋味也
卷三 第 52a 页 WYG1062-0670a.png
旧说铿好和滋味进雉羹于天帝帝飨而锡以寿一
说铿斟雉羹献于帝尧尧享之寿百馀岁则受寿永
多盖指尧也路史彭祖以斟雉养性事放勋

  中央共牧后何怒𧒒蛾(古蚁字)微命力何固

  列子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帝王世纪禹会诸侯于
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汤受命存者三千馀国周克商
封者凡千七百七十三国春秋时有千二百国至于
战国存者十馀埤雅𧒒居如台蚁居如楼抱朴子蜂
卷三 第 52b 页 WYG1062-0670b.png
有兼弱之智蚁有攻寡之计通雅云经传多书蚁作
蛾省文也言中央列土共治其民天何怒之而败亡
相续乎蜂蚁至微犹有战守之方而人反不如乎

  二节言天意之不可知也

  惊女采薇鹿何祐北至回水萃何喜

  陆元恪云薇茎叶味皆似小豆蔓生可作羹亦可生
食回水回疾之水也亦见涉江萃聚也章句昔有女
子采薇有所惊而走北至回水之上止而得鹿家遂
卷三 第 53a 页 WYG1062-0670c.png
昌炽不知何据按谯允南古史考夷齐采薇有妇人
谓之曰子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类
林夷齐弃薇不食有白鹿乳之列士传夷齐隐首阳
山采薇而食有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
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七日天遣白鹿乳之此
问夷齐采薇惊闻女子之言甘心饿死何以得鹿而
祐之乎管子齐桓北伐孤竹去卑耳溪十里有人长
尺右祛衣走马前管仲曰此登山神俞儿也霸王之
卷三 第 53b 页 WYG1062-0670d.png
君兴则见走马者导也右祛衣示前有水从右涉也
行至卑耳溪左深及冠右及膝从右涉果大济按孤
竹今为永平府地居北边疑因夷齐而类及之也问
桓公北渡回疾之水何以遇神而见喜乎

  兄有噬犬弟何欲易之以百两(去声)卒无禄

  章句兄秦景公也弟公子针也秦伯有齧犬针欲以
百两之车易之秦伯不听遂逐针而夺其禄 二节
言或以无意而遇之或用意求之而不获人事之不
卷三 第 54a 页 WYG1062-0671a.png
可料者也又因夷齐兄弟让国而类及之

  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求犹责也此二句不知何指按金縢周公居东二年
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越绝书
成王夜迎周公涕泣而行似与此合言感天变而夜
迎周公以归果何所忧惧乎使成王不奉天之明威
而不还周公天又将何所诛责之乎此引成王以动
君而悼己之不得归也

卷三 第 54b 页 WYG1062-0671b.png
  伏匿穴处爰何云荆勋作师夫何长

  此历叙楚开国之贤君见楚之可有为也左传楚先
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篮缕以处草莽又若敖鼢冒
筚路篮缕以启山林所谓伏匿穴处也云称也言楚
之先虽僻陋而世有贤君其可称者何事乎又左传
楚武王荆尸授尸孑焉杜注尸陈孑戟也盖楚始参
用戟为陈所谓荆勋作师也楚自武王始大故曰荆
勋犹吴言勋阖之意问武王用兵开国其所长者何
卷三 第 55a 页 WYG1062-0671c.png
在乎

  悟过改更(平声)又何言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左传吴入楚昭王奔随蓝尹亹不与王舟及楚宁王
欲杀之子西曰子常惟思旧怨以败君何效焉王使
复其所子西迁都于鄀而改纪其政所谓悟过改更
也言楚人之言也吴光阖闾名久犹惯也余楚人自
谓左传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闾惟能用其民
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又甚焉将若之何所谓言
卷三 第 55b 页 WYG1062-0671d.png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也言楚既能知过而改其政又
何复以吴之常胜为言而惧之乎按又何言至是胜
为一句而于争国略读为是旧本又何言为句非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吾告堵敖以不长

  左传斗伯比淫于郧子之女生子文郧夫人使弃于
梦中虎乳之郧子田见之惧而归夫人以告遂使收
之楚人谓乳为榖谓虎为于菟故名榖于菟寔为令
尹子文环穿指郧子至虎乳之所言出取之而出也
卷三 第 56a 页 WYG1062-0672a.png
堵敖楚文王子在位三年其弟成王弑之而自立成
王八年以子文为令尹言郧夫人弃子文隐僻如此
而卒不死郧子又深入其地而出之则子文之为天
所启久矣而堵敖不用有以知其不久也 上节望
君之改过此节悼君之弃贤

  何试上自予(与同)忠名弥彰

  左传鬻拳强谏楚文王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
遂自刖也文王卒鬻拳自杀君子曰鬻拳可谓爱
卷三 第 56b 页 WYG1062-0672b.png
君矣试上谓以兵尝试其君也自予谓自是其言强
君以必从也与吕春秋葆申笞王事略同此盖原自
喻以死殉忠之意又通释云试上自予谓试以上位
自予也指楚昭王奔随子西为王服国于脾泄之事
言忠臣苟利社稷无不可为哀今王之信谗而多忌
也亦通 自伏匿穴处至此盖推究楚之故寔以寓
意之辞旧说直以为原之自序不复作诘问古先语
于文为失体矣
卷三 第 57a 页 WYG1062-0672c.png








卷三 第 57b 页 WYG1062-0672d.png








  山带阁注楚辞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