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4c 页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三
赤城沙门 有严 笺

疏𦝣
枯化切应作髂腰骨也又苦瓦切。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5a 页 X29-0535.png

褫脱衣貌
褫又耻止切易讼卦云或锡之以[般/车]带
终朝三褫之王肃云褫解也。

命根下并观心释
如前疏释受胎之微形中云一
念心起即为未来作业业即胎胎业无穷记云此名
观心但随便耳但云从心即名观心其实此中仍带
事释今亦尔耳。

疏不援
援音院援也谓骨节不相援接。

经椽梠
梠者桷也谓椽端连归木也。

七慢
俱舍分别惑品疏云若不分别但以心高名
慢由生起差别故成七种慢二过慢三过过慢四我
慢五增上慢六下慢七邪慢所言慢者于下计自胜
或与等计自同如此分别起心自高名慢于等计自
胜名过慢上品计自胜名过过慢于五取阴分别计
我及我所名我慢未至胜德计自巳得名增上慢于
多量胜计自小量劣名下慢实自无德计自有德名
邪慢(巳上正文)若今记中石崇崔卢等检新旧两疏并无
此说斯是记主借事以此显耳然又俱舍七慢与今
少别若我慢过慢邪慢增上慢彼此名同馀者彼只
云慢今云大慢若憍慢者俱舍无名此因文殊问经
憍名而来也或开对二憍聪明憍对俱舍过过慢行
善憍对俱舍下慢初文盛壮憍与我慢亦应云名异
义同。

尚未谢于崔卢
孔氏志怪云汉卢充范阳人住家
西四十里有崔少府女墓充因猎逐獐忽见朱门官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5b 页 X29-0535.png
舍有人迎充见崔云近得公尊府君书为君娶吾小
女故相邀耳将书示充乃充亡父手札崔乃命女妆
饰于东厢引充相见成礼留三日临别谓充曰君妇
有娠矣生男则当留之仍赠充衣衾令车送充充至
家经三年三月临水戏忽见水上有二犊车乍沉乍
浮既达于岸充视车中见崔氏与三岁儿共载其别
车即崔少府女也抱男还充及诗一首金碗一枚俄
而不见及儿长成后历任数郡今记主以历郡为贵。

蝍蛆
上音即下子鱼切食蛇虫也尔雅云疾藜蝍
蛆郭璞注云形似蝗大腹长角能食蛇脑。

守宫
颜师古注汉书云守宫虫名与蝘蜒一类耳
术家云以器养之食以丹沙满七斤捣治万杵以点
女人体终身不灭若有房室之事则灭矣言可以防
闲淫逸故谓之守宫。

在泽为蝘蜒
玉篇云在壁名蝘蜓在草名蜥蜴若
尔泽应作它以在它之壁故也。

于树倒悬
尾长五尺以鼻仰故雨则倒悬畏水入
鼻故。

毒螫
音释虫行毒也。

野干
野通作躬子虚赋云腾远射干注云其形似
猿能善缘木。

钝中利
见思两惑若自分利钝则见利思钝若见
惑十使自分利钝者如止观释五钝云是巳法者爱
非巳法者瞋我解他不解生慢不识苦集为痴犹豫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5c 页 X29-0535.png
不决为疑辅行第九释云问八十八使中初果所断
既为见惑何故此中有五十二思答此思依见见为
根本但断于见根坏条枯若迷事思此中不摄故云
是巳法爱即指五见为巳法也故今疏中将十使中
贪等五见为钝是此意。

同类因相似
俱舍疏云是同类法同类法为同类
因如善五阴于善五阴为同类因有染污有无记于
无记亦尔色是无记于五阴中四阴非色为同类因。

自部地
旧疏释云自部有五种见苦所断乃至修
道所灭地有九种欲界一四定四无色此中见苦所
灭法于见苦所灭法中为同类因非于馀法乃至修
道所灭法亦尔若彼欲界法于欲界法为同类因初
定地乃至第四定地于馀地亦尔言自部者部亦类
义有自部惑有他部惑如断欲惑不断色惑但名断
自部惑又云于自地中但缘自部随眠如见苦所灭
惑等不缘馀部(巳上旧疏)新疏云见苦见集见灭见道及
修所断惑名为五部三界各五成十五部苦欲界望
色无色界欲名自部色无色界名他部(巳上新疏)俱舍五
部只是见恩两惑。

前生
疏云何者为同类因前巳生善根于后生善
根及与彼相应法于自部自界由同类因成因如此
若过去于过去现在若过去现在于未来应说如此
疏文甚广在旧疏第四须者捡取。

欲界定
粗住细住之后或一两日或一两月心在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6a 页 X29-0536.png
定中觉身如云如影定法持心而心不动然而有身
心之相未有支林功德是欲界定相。

未来定
从欲界定后泯然虚豁不见欲界定中身
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囧囧安隐身是事障事障未
来障去身空未来得发是未到定相。

六行观
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出言苦粗等者欲
界饥浊寒热刀杖故苦三十六物臭秽故粗山河石
壁故障也上界禅定乐故胜身如镜像无质碍故妙
又有神通石壁非障故出此说出次第禅门。

计有义等
并因果不亡也。

或俱断常
计断者长阿含云或计我身从父母生
终归磨灭或计欲界诸天具足断灭或计色界乃至
四空处具足断灭此名断见若常见者计一切众生
现在涅槃或计五欲自恣得涅槃或计初二三四禅
得涅槃此等并名常见。

上文云今此三界
上应作下。

故前后文
前指长者譬初后指信解品初也是则
优归长者劣乃属生。

故不云多
若證中巳即能下应且约近成不可而
云多番成也若曰数数唱灭非近出义也。

准例可知
欲界为界五阴为舍。

欲界中不分利钝
只云四面一时火起。

默然第六
初禅二禅有五支林功德谓觉观喜乐
一心则默然当第六也若二禅与三禅各但四支林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6b 页 X29-0536.png
功德则默然当第五。

性障未除
定中不见床榻卧具是性障除也若见
有床榻等因不得入初禅者名为性障。

恶兽敢时方名为尽
色喻恶兽得色界禅性障乃
尽。

此中例之不别(句绝)分出
无色界中分外再出蜈
蚣。

虽无蜈蚣
色界但云恶兽毒虫而非无蜈蚣之瞋
也。

理须分别
上界无瞋约现行也若瞋通三界者约
种子也声闻所断通惑瞋重菩萨所断别惑瞋轻。

生彼细想
十种细烦恼一识受二识想三法行四
意触五法思六欲入出定七法解脱八念三昧九心
如法住十慧根慧力。

义之如遣
信解品中释即遣傍人云初约教者理
即法身智即报身由智故说智为能遣所依者理能
遣如臣所依如王所遣者教故理正教傍此中是用
下文之意正当智为能遣而以起教为所遣也。

亦具二释思之可知
昔略发大心名为稚小后流
浪生死为无知此事也又理性未有庄严功德名为
稚小唯有即法性之无明此理也。

灭止妙离
诸蕴尽故灭三灾息故止无八苦故妙
无生死故离。

疏初一行超颂第四释大车
应云释大车之由文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6c 页 X29-0536.png
略由字。

不许作四浊释
旧云四浊障除如四达更除一浊
如露𥃸。

行具一切法
如布施一法施者名檀悭名破戒施
名持戒割截无瞋名忍施而亡倦名进冤亲等施心
无散乱名禅施心诣理入如实际名智馀五度亦尔
名互严也悭者苦集也檀能破悭是断苦集檀体照
明道也檀达彼岸灭也又十二因缘是颠倒法檀能
度之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又悭是六道因施是四
圣因既摄千界百界三千性相一切诸法而无所不
摄。

亦可互论
藏约六度论菩萨行能破六道到于彼
岸故宽库约胜义根取境如狭若约调伏诸根满足
六度具足诸法或库宽藏狭。

疏上合等赐有五
五中但不合释等心今颂中又
不颂等心与释等心。

无合释等心
以长行偈颂各有开合似难见故为
图。
| 长行 |(一等心章) |(初合第四有车之由) |长行 |
| (二等车章) |(二合第五广等心) |
| (三广大车) |(三合第一等心章) |
| 开譬 |(四大车由) |(四合第二等车) |合譬 |
| (五广等心) |(五合广大车) |
| (六释广等心) | |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7a 页 X29-0537.png
| 偈颂 |(初颂有车之由) |(初合大车章门) |偈颂 |
| (二颂广大车) |(二合等心章门) |
| 开譬 |(三颂等心章门) |(三合正广大车) |合譬 |
| (四颂等车章门) |(四合有车之由) |


华缨
喻四摄神通以悦物。

以妙冠粗
首楞严定冠于事禅。

一行
如性德境名自行实馀乘名自行权。

一法
如心佛生各具十界各佛名实各九名权。

经具足一劫
谓五无间也以彼狱寿一增减劫故
此与俱舍同若慈恩大师云一劫者一中劫也命极
至此展转者如般若经说谤大乘者此方地狱坏生
于东方如是展转遍至十方狱尽还生此中地狱故
今说如是展转巳上慈恩义。

疏烦恼为如来种此取境界性
彼经云烦恼之俦
为如来种俦者类义经列有身为种无明爱为种贪
恚痴为种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七识处八邪九
恼十不善六十二见等为种此并指烦恼境界以为
了因种。

*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利根正见有信有解
见真理者名为正见有信解
者准俱舍初果钝根信行人者若入修道名为信解
若初果利根法行人者若入修道名为见得然此信
解在小乘耳。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7b 页 X29-0537.png

若法执中见等声闻领时合入七地
见等叠向见
得与信解也法执及七地之言稍似难见有人云此
举通教况斥三藏也以三藏但空生执未空法执此
有门意也若通教者虽生法同时若以断见破生执
得生空在八人见地断思破法执得法空在巳办地
巳办第七地也如何犹在三藏初信心此况斥之意
销文虽通义终迂阔今恐文误七或是初谓领时合
入初地初地即初住也以记文自云今经巳入初住
故也读者更详之。

及述五佛言略意广
述者经云佛以种种缘譬喻
巧言说其心安如海我闻疑网断佛说过去世无量
灭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说是法现在未来佛其数
无有量亦以诸方便演说如是法如今者世尊从生
及出家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

说有法譬即前通别
初周别名法说通则具三谓
喻及因缘也中周别名譬说通亦具三谓法及因缘
也下周别名因缘通亦具三谓法及譬。

豌豆
用涅槃经语彼经云譬如豌豆乾时刺终不
入豌豆者即今所种粒圆作仓黄色似梧桐大食者
甚美僧祇律中毂数凡一十七种此其一也。

十六心名修道
此乃萨婆多师义也诸师但云是
见道耳初见理故名为见道更加功者是二果向将
涉修道也当知初果一位得见修名。

亦应具对五味四教
鹿苑用析空为慧命显为藏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7c 页 X29-0537.png
人方等用体空为慧命密为通人。

十六行对三空
辅行云空三昧者以诸法从因缘
生无作故空此三昧缘若下二行谓空无我也无相
三昧者无男女一异等相缘灭下四行无作三昧者
知一切法无相都无所作不作三有之业缘于十行
谓苦下苦无常二行集道下各四行。

平等意趣
摄论四意趣之一也。

门有入义
经云门有二义谓入义出义若三界五
阴为舍由迷色心即入它之门。

进退等中
下疏云止领二乘不道人天是退所不
及菩萨名上草小树大树而复不领是进所不及乃
至横竖皆领所不及。

疏备轮诸道
备轮之言下该三恶经云五十馀年
疏释谓是五道而记云不堕三恶者何今恐退大之
后随福厚薄有墯不墯之异故也以退大人多是名
字故下记云为论兔难须净六根准理退者多在五
品前(巳上正文)

七种众生
师子吼品中文也今引本经合喻来此
使文旨可了经云如恒河边有七种人或为洗浴恐
怖盗赋或为采华则入河中下合譬云有七种人畏
烦恼赋发意欲度生死大河。

第一人者入水则没
喻出家者剃发身披法服既
出家巳亲近恶友随顺其教听受邪法没生死河名
一阐提等。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8a 页 X29-0538.png

第二人者出巳复没
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
故没不能出所言出者亲近善友则得信心修习净
戒受持读诵以根钝故复遇恶友不习身戒心慧听
受邪法断诸善根没生死河等。

第三人者
发意欲度生死大河断善根故于中沈
没亲近善友得名为出信于如来是一切智人常恒
不变为众生故说无上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
非灭法僧亦尔以根利故坚住信慧心无退转故记
云是内凡人也。

第四人者
从河而出观瞻四方出入河中大略同
上二三(云云)此第四人以根利故坚信慧心不退转
四方者四沙门果。

第五人者
以信心故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
经为众生故广宣流布心无退转即便前进前进者
辟支佛也虽能自度不及众生是名为去。

第六人者
从河出巳即便前进遂到浅处即住不
去不去者所谓菩萨欲为度脱诸众生故住观烦恼。

第七人者
出河前进既前进巳得到彼岸登大高
山离诸怖畏多受安乐善男子彼岸者喻于如来受
安乐者喻佛常住登高山者喻大涅槃。

他方准此
他方亦指方便为馀如今娑婆之所指
也。

下舍
下舍对子故喻慈悲今家舍依涅槃为佛实
慧所托。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8b 页 X29-0538.png

胜兼两处
方便同居名两也下疏文云昔华严大
品未曾说此声闻本是大乘之子记云昔教显露未
说是则前立胜应之义义兼两处是也。

习方便者
斥古谓生方便者无性。

从本立名
若论出界必须四果若至四果只名罗
汉岂又更存须陀等名言从本者盖超人也以从须
陀洹顿断九地思惑不历二三果从此出界故云须
陀洹人八万劫若至斯陀含顿断上八地思不历三
果从此出界故云斯陀含六万劫那含准此义亦可
了是则前三果出界者超人也至四果出界者次人
也问若尔超者利根次者钝根何故超者劫长次者
劫短答劫长短者乃敦逼权说耳岂有五人至彼土
巳一例四果而更分长短劫耶此难非矣。

不云别者
不云通菩萨与二乘别者以断惑是同
只言二乘自该菩萨也或恐写误应云不别云者更
详。

禅生百八
法界次第云若十八空自然明了以此
空慧照诸禅定种种法门无染无著诸禅定者有漏
无漏观练熏修等百八者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师
子游步三昧等是诸三昧皆从达禅生。

智定各有自佗
因名止观果名智定取自行照真
名自化他照俗名他前文中云行藏理藏自行此行
理名充化他名溢又宝智满名充权智用名溢。

如布衣所使
如汉高祖起于布衣布衣者贱服也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8c 页 X29-0538.png
今以布衣喻前三教佛所使者三教之权法也若开
权巳三佛即圆佛是亦三教体外即体内是故得云
共至贵位。

出入之名亦更互得
不二而二即寂而照照体本
寂是人也二而不二即照而寂寂体本照是出。

二三开合
释签云幻有即俗空即是真不空是中
但观名中空合在何谛若合在俗即如别教名含真
入俗若合入真如别圆入通名含中入真又说者有
事理论开合真中属理中受真名有中边论开合真
俗属边真受俗称也。

以二对二
不二是自行之实二是化他之权。

并现所居
并皆显现在方便土。

以为臣佐
圆四十心同佛覆实助引僮仆俱入圆
中。

何关法身菩萨
乃是指二乘耳。

以现说当
以父子相失之譬说当于法华相值事。

举生领熟
举相失之机生领相值之根熟。

前一行实
今我亦如是安隐众生故等。

后一行权
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等。

况开六义
安隐处不安隐处安隐法不安隐法种
种对不种种。

自佗破巳
夫发心者若因佛故发他生计也非因
佛故发自生计也心佛道交发者共也无因可知。

见生夺钝
见执起时修惑且伏乃是钝修为见所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9a 页 X29-0539.png
夺。

从定名谛从慧名境
又云以止缘于谛则一谛而
三谛以观观于境则一境而三境记释云止为能缘
谛为所系谛境名异本是一法又止观云一心三止
见不思议谛一心三观知不思议境。

依正具如分别功德
经云于虚空中天鼓自鸣又
雨千种天衣垂诸璎珞遍九方等此依报也有诸菩
萨乃至一生当得阿耨菩提等此正报也。

宝塔
依报则三变土由正报则分身佛集及接诸
大众皆在虚空。

神力
依报者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
正报者诸佛弹指及謦咳声遍十方界。

十方之言
五佛章中多云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十妙引诸
證境妙者文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
法实相智妙者文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乃至
利益妙者须臾闻之即得菩提何得谓法华不明常。

空无所有等言诸法实相之说
空照所有安乐行
文诸法实相方便品文疏释宝相互融似用华严涉
入之意空无所有疏文不消。

见佛常在等人此土不毁等事堂阁种种庄严众生
种种游乐
常在等者分别功德并寿量品文也人
者则四信弟子五品人也此土不毁者唯玄文销云
即本时三土也若大火所烧之时此土安隐荆溪云
华严尽未来际即是此经常在灵山堂阁等者经云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9b 页 X29-0539.png
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宝树多华果众生所游乐
迹门多用华严文中意。

孔目
孔者众也谓众数之名目也如三周七喻并
叙一代施权之意盖但算数耳。

行头
行音卫如大商将财令他人四方作估者名
为行头。

疏禀方便者乃至为民
指藏通并是圆所用法耳。

指前四重
出入息利四番释。

前唯在果等
前方便土佛之自他而在果也今吏
民执拂拂去惑尘以文势相连故云今通因。

东西驰走
东西走戏。

进退二种
于诸欲染贪著深故谓息化则退也若
云无机则进也今依彼第二释故云不颂息化。

从亲以说
法身为中为正。

夜摩天自在品
升夜摩天品第十九又夜摩中偈
赞品第二十而新经无自在天品或恐误宫中二字
作自在或出旧经。

化菩萨答
彼经乃是香积佛答今乃云化菩萨耳。

劳谦
彼经之言也劳谦者易谦卦云九三劳谦君
子有终吉屈巳先人自毕为劳耳。

疏不应兜率
若约齐教始在道树知无大机云不
应者鉴小照大其亦久矣。

半满不同古释
菩提流支以鹿苑为半般若至涅
槃为满。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39c 页 X29-0539.png

随于形色以释
十力等随三教佛释。

横十七句
一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
众生来生其国二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
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三大乘心四布施五戒六忍
乃至第十七十善言横者疏释云直心等四教菩萨
皆悉修之故名为横又一一菩萨备修十七句故名
为横。

竖十三句
一随其直心则能发行二随其发行则
得深心三随其深心则意调伏乃至第十三随其心
净则一切功德净言竖者疏云直心是圆教中八直
道得此直心能具万行故名发行直心是解发行是
行解行相资到清凉池故名为竖等。

并开中间
开恐是阙字耳以法喻二文各阙二味
法说寝大施小之后不云二苏文意便至法华正直
舍方便譬说舍机用车之后亦不云二苏即至法华
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以此校之是阙非开。

大小四意
大四者一免难二索车三等赐大车四
得车欢喜小四者一以三车拟宜二知子先心三欢
三车四适子所愿。

法身地
有远有近释签云法身地者自本地真因
初地巳来远鉴今日乃至未来大小众机故云我本
行菩萨道等此指远也此前记云法身本意者若望
十方无时不应今准此方未设化前乃至久远未结
缘来并名法身地此指近也。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0a 页 X29-0540.png

及化佗等三
化佗权实自行权实自行化佗权实。

判命所属
命应作今。

自行之语似于自他
自他者即第三双也乃是自
行权实合为实化他权实合为权若今疏中自行权
实之智皆名为巳者似同第三自行权实合为实若
尔何名开合因释云俱有权实故双言之若或疏中
只云自行权实之智皆名为巳此名第二句则其义
巳显只由更有一句相连云如来化他权实之照皆
名为权故烦释云似同第三。

准理合双
应云照自行若权若实为巳照化他若
权若实为他以常途第三一双如是也今疏中虽是
第三语似第二自行盖由文云照实为巳也又何意
语同第二自行故释云为对化他乃成第三自行化
他也。

自行亦指化佗为佗
疏中化他权实之照皆名为
他此则自行相对中之权实也次云亦指为他者疏
中照权为他之文也此探领之两他也。

虽禀小化
虽禀者盖由经中他日巳下洎乎一代
五味之化并是探领法身之地久远照机当施大小
之化。

应重云自方显第三
应云探领自自他之权方乃
义足则成化他第一自行第二自他第三。

并是对法身为他
探领中圣人自等并非二乘所
有。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0b 页 X29-0540.png

他即二乘所用
疏中化他之照名他又照权为他
并是二乘所用向非二乘事者疏中自行权实之智
名巳及照实为巳并是法身地事故向文云非耳。

三佗
齐教领中一他及探领中云化佗权实之照
名他又照权之他共有三他。

如释签引成论
成论云如经云善来比丘随顺我
法我则观喜此似有贪如语调达汝是痴人食人涕
唾此似有瞋自言我是人中师子此似有慢等。

但有七缘
尝检兴起行经而有孙陀利谤唯无乞
食一缘耳具有十恼而与大论文相出没少异或恐
所引经本各别今依经略笺不复如经中前后次第
但依此次耳。

六年苦行
昔有太史子名火鬘与护喜共相友善
护喜劝令亲近迦叶如来火鬘曰此秃道人有何道
哉因骂佛作秃道人故今生将欲成道故六年苦行
受诸辛勤偿其报耳。

孙陀利谤
昔有淫女名曰鹿相时有博戏人名曰
净眼因于树下与相娱乐是时净眼见鹿相衣服珍
妙乃杀之取衣而去是故今生受谤。

金锵
佛一日乞食至里中见有破剅木长一尺二
寸出在佛边佛知是宿缘踊身虚空乃至梵天锵亦
随至佛从天下锵亦随下于是世尊展足锵从足入
(云云)宿缘者无数劫前有二贾客各带五百啇人
入海釆宝后水灾忽至其第二贾客曾治舡讫所将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0c 页 X29-0540.png
商侣即便上舡其第一贾客索未有舡便与第二贾
客争舡而以铁矛䂎第一贾客足便即命终第二客
佛是也。

马麦
往劫有国王名曰槃头请毗婆叶如来入宫
供养时有比丘名曰弥勒以病不行即为请食因过
梵至山其梵至山王见食香美便即妒害曰此秃沙
门只应食马麦耳王诸僮侍皆云此等师王应食马
麦以是残报佛及五百此丘食马麦九十日。

琉璃杀释
昔过去世毂贵饥馑时罗阅城外村中
有池是时人民捕鱼食之是此池中而有两鱼一名
为䴸二名多舌自相语曰我不相犯横被见杀愿我
后世当应报此尔时罗阅林中釆鱼人者今释种是
其䴸鱼者毗楼勒王是多舌鱼者今毗楼勒王相师
恶舌者是。

乞食空钵
经中无文智论云佛于舍卫受岁竟到
婆罗门城持钵乞食时国王乃出制限令国人不得
与佛食是时民众并皆闭门于是如来空钵出城时
一老使人持破瓦器盛潘淀汁出门弃之语佛曰今
此弊食须者可取。

旃遮女谤
昔世有二比丘一名无胜一名常欢喜
国有长者妻名善端是二比丘往来其家其无胜比
丘断诸漏尽具六神通其长者妻以四事供养生殷
重心若供养常欢喜者心即微薄于是常欢喜便生
嫉妒谤无胜者与善端通而以恩爱受供养耳(云云)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1a 页 X29-0541.png
常欢喜者佛是也善端者旃遮女是带盂起腹来至
我前曰汝前与我通使我有身今当临月事须苏油
帝释扇佛化为一鼠啮于盂带盂忽墯地。

调达推山
昔有长者名须檀子名须摩提其父命
终有异母弟名修耶舍须提念言若异母弟在者所
有财产当须共分即便设计往耆阇山有所论议共
至山巳即推置崖底以石槌之即便命终时须檀者
净饭王是须摩提者佛是修耶舍者提婆达多是。

寒风索衣
兴起行不出他经未检。

双树背痛
昔罗阅祇国大节聚会有二力士一刹
帝利二婆罗门时共相扑婆罗门谓刹帝利曰卿莫
扑我我与卿财其刹帝利摩为屈伏二人俱受王赏
其婆罗门无报恩意如是至三都不报功后又相仆
刹帝利以右手捺头左手捉腰两足蹴之挫折腰骨
如折甘蔗刹帝利者佛是婆罗门者调达是也然经
中虽无乞食不得及寒风索衣两恼而更有五百罗
汉被谤并骨节烦痛具则是十除罗汉是亦具九。

七觉在八正前
止观第七云云何八正在七觉前
此应三句分别一三十七品皆是有漏二皆无漏三
亦有漏亦无漏如大论云正得初善有漏五阴善有
漏五阴即是煖法之前尚于八正云何修耶初从师
受法系心忆念名念处为求此法勤而行之名正勤
一心中修名如意足(云云)当知道品皆是有漏(云云)
婆沙云若修八正在七觉后亦得是有漏亦得是无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1b 页 X29-0541.png
漏何以故依八正入见道即是亦无漏又亦漏亦无
漏即是对位意辅行释云世第一前亦是有漏见道
巳去亦是无漏。

是老死谁老死
阿含云十二因缘从无明至老死
若有人言是老死谁老死皆生邪见乃至无明亦复
如是若说无谁老死当知虚妄是名生空若说无是
老死当知虚妄是名法空。

大经中大乘治门乃至用常
大经云有优婆塞受
持五戒威仪具足名曰威德无垢称王深乐观察诸
对治门所谓苦乐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实不实等
常乐观察如是等法对治之门(云云)下记文云既是
无垢称王所用亦不近也。

是五力位
对位道品也煖位正勤顶位神足忍位
五根世第一位五力故云耳。

疏入修慧煖位
煖本思慧修入顶忍今云入修者
多是入修位方便。

大论斥权
论云首楞严经中有未发心与记有适
发心与记他人尽知之云何二阿僧祇不知作佛(云
云)言不知者乃权说之故论斥之。

非谓全无
若迦旃延及诸佛所计云三藏菩萨不
断结为大论所斥者灼然是权也若据阿含三藏菩
萨不妨自有实行者。

岂以会二
古人谓法华只会二乘。

进退二释
彼引大论大鹏之喻如大鹏雏从一须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1c 页 X29-0541.png
弥至一顺弥若身坠地名死苦若未至地名死等若
至地者谓四果更不发心名为死若未至地者谓初
二三果有发心不发心之故曰进退。

无复前后
若论前后须云苦法忍苦法智乃至道
比忍道比智。

馀三遍摄一切见惑
消三百由旬用五下分为一
百者但取贪瞋二分耳若身见等三本是见惑也以
俱舍五下分是见思舍说故前疏中销二十年中以
五下分五上分惑合譬是断思者是。

广如俱舍
颂曰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摄门根
故三或不欲发趣迷道及疑道能障趣解脱故唯说
断三疏释云一身见二戒禁三疑四贪欲五瞋此五
在欲界故名下分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者由贪
瞋二不超欲界设有能超上生有顶由身见等三还
生欲界故说贪瞋如守狱卒身见等三如防逻人有
说言下分者谓下有情即异生也及取下界谓欲界
也前三能障超下有情后二能令不超欲界故五皆
得顺下分名问如诸预流断六烦恼云何经说但断
三结答此有二师第一释者颂曰摄根门故三言摄
门者谓身见在一门即苦门也戒禁取在二门谓苦
道门也疑通四门谓四谛门也说断三种摄彼三门
故说断三巳说断六言摄根者谓边见依身见转见
取依禁戒取转邪见依疑转故说断三种摄彼三根
故说断三巳说断六(云云)五上分者颂曰顺上分亦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2a 页 X29-0542.png
五色无色二贪掉举慢无明释曰一色贪二无色贪
三色无色掉举四色无色慢五色无色无明由此五
种能令有情不起上界故名上分以贪过最重故两
界别论(巳上正文)若五名义新疏不释今记云染彼颂云
贪染即贪也无明是色无色痴慢是得禅者高举掉
是者出禅者寻伺。

断少思惑
此乃外道得禅者能断是名伏为断非
约断论断也以必无先断思后断见者。

第四五合为一段
前开科为五一舍父逃逝下名
父子相失譬二父子相见譬三傍追二诱譬四从心
相体信下委知家业譬此非领上近远乃追取方等
大品意耳五付家业譬即法华也又第四第五共为
一付财譬(云云)今此中意者以二诱是鹿苑中意若
合第四入在第五者则大科中无方等般若文也。

索车文促
鹿苑免难之后即便索车而经中不别
云方等般若机情之异故云文促。

受行悟入
前记云机会即受随闻转观即煖法去
名行至世第一名悟初果名入以小例大亦应可知。

疏隔凡成圣
隔应作革谓改革也。

现瑞表彰各别
今经六瑞俱表开权彼经瑞者世
尊二月十五日告灭疏云是表法也二月仲春仲者
中也即表中道又十五日月满之时此表圆常也又
佛集众一以声二以光洎至十方大众集巳世尊收
声与光皆从口入则表息照三障是故人天哭云圣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2b 页 X29-0542.png
慧日光从今永灭此又表无常也。

领解近远迹乖
今经探领法身地垂化之意彼经
只领五时一代之事如云从牛出乳乃至从熟苏出
醍醐。

述成被根不等
今经三根各有领解而如来各有
述成彼经无此。

付嘱有下有此
今经付嘱下方自有六万恒河沙
菩萨各带六万恒沙眷属等于下方空中住彼经只
此土流通耳。

佛定巳起不得说者
说应作證若如来从三昧起
而多宝不得来此證者集经者何不先安品于未起
定前况复疏云多宝来證。

民有多少
民则机也如华严教二民多鹿苑教一
民少馀部准说。

资产所出
或谛理为资产行位为所出或修行为
资产圣位为所出。

具有二义
玄文云若作寂场之华严此非次第今
依法性论纯根菩萨三处入法界初般若二法华三
涅槃般若入法界即是华严海空又华严时节长昔
小机不入如聋今闻般若即能得入。

补处岂多
无前三教之补处也。

鹿苑之后说戒善耶
除见思粪正在鹿苑自此之
后若都为出世者何十二年中为无事戒只说六句
戒经十二年后广制戒法持戒者生天如何都判出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2c 页 X29-0542.png
世。

未改小途
执罗汉果而无希取一餐之意是不游
大径也。

从二使来是密
都将法华判为密教非矣。

教作即是探领文
此文即是适愿也虽不合探领
中适愿取上文齐教中除粪适愿兼之以由两适愿
是同故。

故便言之
前见相中云此或是王今此中有长者
号以长者如王次便言之。

旁论授记
入法界品未见彰灼有授记语但诸知
识劝发菩萨心故得云旁。

劵约
劵音劝释名云券绻也相约束缱[糸*(券-刀+力)]为恨中
央破别之刻数此用铁作刻记物数也今国家赐功
臣用此为誓名为铁劵者是。

随修随赏
住前加功名修八相作佛名赏。

巳辨异竟
前文云若住二乘位中转教名二十年
二十语同各有所以。

疏上合有二
长行合中有二初我等以三苦故至
迷惑无知合两门无机次知乐小法合放舍。

疏无不舍及通泰
长行中有下劣之心亦未能舍
并渐有通泰。

经诸法空寂
阴界入法悉灭无馀。

无生无灭
真理清净了无去来。

无大无小
理性元同无三乘异。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3a 页 X29-0543.png

名为习果
以无牵生不名报果玄文云类如二乘
之人无漏法起酬于习因得是习果也无漏损生非
牵生义故不论报。

经得其果报
此即报果也玄文云朗然大觉无上
菩提名为习果报果者即大般涅槃涅槃即报果也。

别被是填愿中终
中应作之。

疏五戒十善冷水洒面至遮贪欲热恩
章安今文
以贪欲入三恶为皆向人天为面至次文得一日价
除见思寒热方是涅槃若前长行中疏云知有小善
宜以灰断理水除见思热今得醒悟至四真谛方名
为面问章安以入三恶为皆人天为面大师以人天
为背涅槃为面两背有殊二面甚异所以者何答此
乃迭论背面耳不可以两背名同而谓二面义一或
约大乘释之以證真为背入中为面有何不可但经
文次第当小化之首未合言之况复前记文云有向
涅槃机故名为面非谓洒彼涅槃名面若然向涅槃
机尚在人天。

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生于父母
此二句本出
魏志刘引用之魏有臣僚受曹操禄重欲收吴蜀以
报国恩遂拜出师表云物不答施于天地子不谢于
父母可以力报难用笔陈。

* 药草喻品

颠倒功德
论云对治颠倒求诸功德增上慢心以
求世间中诸烦恼染炽然而求人天有漏果报为说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3b 页 X29-0543.png
火宅喻今消颠倒功德者只是五戒十善及禅定等
不出三毒四倒。

谓与如来乘等
如云我等同入法性。

大乘上慢人
论云大乘人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
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如是颠倒为说云雨譬今
消大乘人者是三教菩萨也于小起慢耳。

取非大乘
论云有功德人增上慢心闻佛说大乘
法而取非大乘说轮王治今消有功德人者入位二
乘。

无功德人
论云无宝功德增上慢人于第一乘不
曾修习诸善根本闻第一乘心中不取说医师治今
消无功德者未入位人。

理似不成
七喻只是喻施权开权天亲论主所用
法喻似如参差故记主次文示其大旨也。

不指大车边
大车者中周显实之本意也若火宅
但是三界圣人取机处耳。

正用领付之意
穷子更有父子相失追诱等譬今
论主且指般若法华领付意也。

今品云出生者
他见一地所生便谓是从一出多
之权也。

一不知同
一地所生一雨所润。

二不知异
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生无生慧
生谓三藏生灭之慧。

药草在今药之草
或欠一字应云名药之草或多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3c 页 X29-0543.png
于三字应云药草在今故名药草。

言通意别
语草木是言通润中草是意别。

言别意通
别言二乘通开一切。

述其不及
经云如来有无量功德乃至云汝等说
不尽。

及以复宗
经云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
宜说法。

扶蔬
蔬应作疏或作疏。

炜晔
上羽鬼切下域辄切。

亦合證
合应作引谓指我等今者真是声闻引證
文也。

利益妙后
彼云因缘所生法即空是中上草小树
树等益即假是大树益即中是一实事益。

四药治见
彼文四药者即四念处也前三教念处
是权法治见圆教念处是实法治见若治思惑者四
药亦三权一实准说可知。

权法少分
前疏科经为四一又以他日是取意领
先以权智久欲凝宜二见子憔悴是领久知方便是
其玩好三脱妙著粗领久知欢三车四亲教子作是
领久知适愿受行悟入当知权法有四若教作者但
四中之少分耳又经中语诸作人是道品七科法也
语诸作人是四念处亦七科之一耳非少是何。

具如前释他日
前文云化他权实之照名他又照
权为他引此以證法也。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4a 页 X29-0544.png

引论破小
慈恩引唯识论證二乘以无佛性。

前释尚总
两处领权两处领实。

大意同前
本迹同前本为智地迹为草木观心亦
同前引即空是中上草等。

示迦叶之遍领
迦叶如馀八法界亦如也次云遍
领一摄一切者是也下记中又云迦叶领巳即摄一
切以圆对遍即领教初阿后荼遍领无别。

验领有穷
语未及他。

十界各各自有因果
各具因果性虽名为横今辨
七方便具了因种闻圆辨起故名为横下记中云一
人身中尚具于十况不具七一人既尔多人亦然。

七人各七
七者所具法也如声闻具缘觉菩萨法
如下有上机之类若菩萨具缘觉声闻法者如上有
下机之类也先后相望者声闻本法为先具菩萨法
为后菩萨亦本法为先具声闻法为后馀五各具及
先后亦尔此亦名竖也若七人各一谓声闻小菩萨
大亦名为竖此七单论。

七人传入七人入实
传入则自浅之深入实则舍
凡入中或舍偏入中下文云人有横竖者深浅则竖
入实则横是也。

具对诸法
一总名诸法二五乘七善三五时及佛
能被之法故名诸也以诸法中各对一实一实即一
地也一地总贯下文之一实故云耳。

疏攘彼受此
攘汝阳切以手禦物曰攘又揎袂出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4b 页 X29-0544.png
臂曰攘今谓推去彼而受此。

初有人
初字似误写在此。

其理不成
经意本以一地譬一实理古人缪以赖
耶中含藏种子用譬一地故云其理不成。

对五阴世间
初有人之初字合安于此句之上云
初对五阴等。

而谢俗子
谢者不可及义。

如玄文释法中
彼引经云净名观身实相观佛亦
然华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谓心佛生三是差也心
佛生一是无差也。

横竖例知
即空故竖即假故横双照空假而横而
竖双非空假非横非竖。

关中唯远
生公见经中聚砂成佛道便谓聚砂不
受人天之近报即远达佛道非矣。

中越三人
藏教缘觉及通教二乘。

一者善体
七方便善体是性故。

体性具存
权即体内三千实性。

各对诸乘
四倒三道障人天六蔽障菩萨四住障
二乘五住障别圆人。

一药一病具对十界
阿伽陀药有空假中所病理
惑亦三惑异药病竖对十界可识。

习因报果二义各别
山川本喻报果古用譬习因
非矣。

疏约心论法
法谓法尘也故记中约所缘以辨心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4c 页 X29-0544.png
本是一因缘六尘遂成六识若约法论心者若无六
尘遂无六识。

洿字
本是哀都切今记主为合用窊字遂作乌华
切下注字并乌华切。

泾渭灞浐澧涝
并如字。

与彼阴入不即不离
涅槃经中五阴神我谓之六
法以六法与正缘了不即不离辅行云不即故非不
离故是理具故是本迷故非。

间糅
下女救切如今家第六义他移在第一又将
山川溪谷中之土地合在三千中明此是杂糅。

经一切智地
释论问曰一切智一切种智何异答
有人言无差别有人言总相是一切智别相是一切
种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种智略说一切智广说
一切种智。

阴广质大
圆佛中道之质大妙应十方而阴广。

阴狭质微
权佛證真而质微但应六凡而阴狭。

无电无雷之雨
藏通二佛所说之法。

无雨之云
下疏中云应身不说法如须扇多及多
宝佛以此云不含润故。

不须用华严中六天四域
彼经婆竭罗龙王降雨
六天四域形色不同他化如天香华化乐如詹卜兜
率如摩尼宝夜摩如幢盖忉利如如意珠四天王如
甘膳北俱卢如璎珞东胜身及西牛货并如薝卜南
洲清净水彼喻菩萨中道无作妙用。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5a 页 X29-0545.png

只借阿含为譬
但用经律异相电师斗及五事无
雨为譬则巳。

从所显能
草木是所云雨是能草木既异云雨亦别。

以心所当之
十心数中有定慧二。

习报因等
诸论谓毗昙与成论等也论云今生烦
恼起名习因成业即报因后生烦恼名习果若痛名
报果若出世因果者如二乘人无漏法起酬于习因
得是习果但无漏非牵生法故无报果。

彼六蔽度
止观云檀发相者若于坐禅中忽见福
田胜境三宝形像等皆是报果发相次都不见诸相
但心中郁然欲行惠施供养三宝皆是习因发相乃
是戒忍等(云云)次六蔽者若见三宝师僧父母形像
憔悴或裸袒或寺宇空荒并是悭蔽果报相等。

三达
宿命达过去天眼达未来漏尽达现在。

疏或时但合为五譬
将第三合在世界土地密云
譬中。

疏差别配如上说
如山譬菩萨五阴谷譬人之五
阴等。

放光照地狱
大品云如来放光照地狱众生苦恼
生齐六天又玄文中云苦除是果益生天是因益。

说方等经
即婆薮仙事。

以此为例
有漏无漏苦与乐例。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5b 页 X29-0545.png


* 合无差别譬

* 一相一味双合一地一雨
* 所谓下双释一地一雨
* 其有众生下合草木差别二

* 初合众生不知
* 二所以者何者举能知人
* 一相一味下无差别意合一地一雨
* 其有众生下差别意合上草木
* 所以者何下释成两意

开合多少
今此中境三因三果三乃是约位竖辨
若约竖论横者境是法身中三因是般若中三果是
解脱中三开为修六性三则多合为修二性一则少。

本有三道
签云清浊虽即由缘而浊成本有指要
云从来未悟故浊成本有。

并由迷中实相
果地依正融通并由众生理本。

疏但不次第
理应合地毕便释地今却双合双释。

释签第七
彼云无明之与法性遍应众缘。

起住二门
有人谓住是真如门起是生灭又有云
住性起修是修性门今恐起门指前佛种从缘起疏
释云无明为缘则有众生起正教为缘则有正觉起
此起通染净也住门指前是法性法位疏释云缘有
染净同以湿性为波故皆以如为位同以波为显性
故皆以如为相此住亦通染净今此销释亦曲辨也
或后来见起住二门别有所出则当去此。

疏句句例作差无差
且如解脱者有差无差一切
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无差即差也七种方
便皆是一性此差即无差也乃至一离对七离一灭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5c 页 X29-0545.png
对七灭说差无差等。

通论理教具有三法
一相则理性三法一味则教
谈三法若以吾亦不久自住其中合云至于三德而
云至种智者从智取境故。

此三从别
类种中低头举手缘因种三乘解心了
因种有心作佛正因种望彼性种三因体同显今类
种三因从别。

若尔般若解脱等
此唯问性类二法身也疑云若
般若解脱有性有类二义不同斯亦可见未审性种
法身与类种法身为同为异。

诸教诸界
四教十界各辨性类难为具陈若四教
辨略如记。

达分即为二解脱种
达分者前五记云涅槃名解
脱所修善根不住生死名之为达声闻三生支佛百
劫解脱之分名为达分即有馀无馀二脱也。

隐显并别
三德在缠名隐出缠名显三皆在性则
并二从修有则别前巳具笺。

相体性三既通始末
种通性类既遍十界则相等
三法合具事理且如四恶趣相者则远表不如意处
体者摧折粗恶色心性者黑分自性难可改变乃至
佛相即菩提相缘因为相也体者自性清净心正因
为体性者智愿不失了因为性也此取玄文约十界
事以辨若约理者相体性三只是三德始自地狱末
至妙觉互融互摄如来能知。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6a 页 X29-0546.png

亦应例知
亦可以性类寄相等以说谓性相类相
性体类体性性类性。

不必一念
约事且辨果隔一念且辨因通。

或约三谛
俗谛则差真谛无差中谛非差非无差
也若约十界者九法界差佛果无差十界性同非差
非无差。

对界为境多少不同
四教明界如止观中藏通七
八别圆九十又藏通菩萨或六或七或八九十未断
惑故六入空故七八弘誓故九果满故十果头无人
一切俱九以实形权一切七八开权显实一切俱十
今以三慧寄界以说大略七八为少九十为多应说
出之。

观体巧拙
巧拙从喻大论云譬如用针药名为拙
度用咒术者名为巧度亦如二度若用草筏名为拙
度用方舟者名为巧度。

念等即能闻等
以何法念即能闻何法思即能思
何法修即能修当知以所闻为因念等及能闻以为
所缘。

三境
所闻所思所修。

境必从体得名
因智故境。

体必从境立称
因境故智。

防自陀计
不因体故境不因境故体自生也因体
故境因境故体他生也体境相资共生也非相资者
无因生也。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6b 页 X29-0546.png

及成所为
分證体名。

有无量名
涅槃经云犹如涅槃亦名无生亦名无
出亦名无作亦名无为归依窟宅光明等。

如云多诸名字
大经云解脱亦尔多诸名字遂说
百句解脱。

光宅诸文皆破三祇
如玄义引光宅谓狭下短是
也云菩萨伏惑未出三界是位下只伏四住是短等。

事理遍收
事谓草水理谓地雨。

疏不如长行开譬如合次第
长行开合参差偈文
开合齐整。

新经乃至尚非自报
斥唐译华严不善梵音谓若
以遮那便同为一音则遮那是报也而不知遮那翻
为遍一切处是法耳况他受用尚非自受岂可报是
法身。

地上清凉
消凉本是果报益耳如地狱八热得凉
风之类是也若疏中除九十八种热恼合是中草益
故记主指六根除见思热与清凉同故云亦且。

百谷
杨泉云黍稷麻豆麦是为五谷每谷各二十
种是为百谷。

进退两解
三藏菩萨上草名进若木义可例于草
分上中下是则小木者三藏菩萨也。

弃旧经论
三藏菩萨四阶成道出婆沙通教十地
三乘共行出大品五十二位出璎珞四十一位出华
严旧译菩萨四种不同近人混为一。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6c 页 X29-0546.png

不可二木唯在三祇
本喻通别菩萨耳用斥迷教
者。

通别二解
三草二木则别木开为三则通。

边际定力
俱舍云遍顺至究竟谓从欲界入初禅
次第至有顶复从有顶入无所有处得边际名具如
前巳笺。

论释义不正耳
唯识论天亲造若言令分段身延
至变易或弘论师及译论师释义不当非天亲咎。

住四位身
若云三位则合人天若开人天并通别
菩萨则四位。

馀三巳有彰灼明文
人天云渐次修行通教云求
无上乘别教云度诸众生皆不云最后身。

通别增长
在昔调熟通增长今经开权别增长。

亦随诸教二种云雨
三教果佛及因菩萨。

五百罗汉有七菩萨见解以不
婆沙论乃五百罗
汉所造七菩萨者本业璎珞经佛告文殊普贤法慧
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善财童子汝见是众中敬首
菩萨问三观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菩萨所修三
观法门不。

瑜伽尚别
亦不可小乘位行而判释之。

开譬颂初巳云汝等迦叶
汝等迦叶本是长行复
宗文也记云偈初耳。

先以日月譬用欢佛智
经云譬如日月光明照于
世间若作善若作不善若高处若下处若香若臭诸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7a 页 X29-0547.png
处平等光照无偏如是迦叶如来应正遍知一切智
智心之光明于诸五道趣众生受生之中如其信解
大乘缘觉乘声闻乘中为说正法平等而转如来智
慧亦无增减。

佛以瓦器譬之
譬如瓦器等和土泥而用作器或
有盛沙糖器或盛酥器或盛乳酪器或盛恶粪器泥
亦无异而物著其中随所受量器则种种别异施设
如是迦叶此唯一乘所谓大乘无有二乘及以三乘
慧命。

若觉体等
若觉诸法体等涅槃彼亦唯一乘无有
二三。

说生盲喻
譬如生盲作如是言无有好恶等色可
见亦无有日月星辰可见时有良医见彼生盲发于
悲悯诣雪山顶观察采药或令盲者咀嚼或为针剌
或与火灸或以药物相和饮食和而与之时彼生盲
以方便相应故即时得眼见日月等。

譬诸凡夫
生盲者即是六趣流转中住所有众生
(云云)经中又喻彼生盲人虽得眼开未断渴爱无
五神通若得神通具诸功德五通净眼者即是菩萨
如盲得眼即是声闻缘觉乘上所笺注并是略取笈
多添品法华中文及至重颂文旨大同然经中先大
乘次二乘与记少异。

* 授记品(此品毕持品并第八记)

业似先违
昔得无漏业而不禀大化。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7b 页 X29-0547.png

事似先违
四摄同事故外现是声闻。

须除通释
先违后顺三乘皆然内秘菩萨方是别
意。

由不退位至不退行
净名疏云见理方是不退位
也住理不动能生众善喻之如地因中得理有向果
之义故云行也若三藏菩萨不退者三祇行行入暖
顶忍即不退转地若约数论而以忍法三品分三不
退若旁成论约四念处为位不退煖顶为行不退忍
法为念不退若通教者从性地至六地皆位不退七
地为行不退八地至九地念不退别圆可见以弥勒
没实用权被诃。

有见须破
能所未忘名菩提见思益云若有人计
有得菩提而发愿者如是之人诸有所作皆为邪行
金刚般若云若有我人众生寿者相即非菩萨实无
有法发阿耨菩提之心意云若有我人相者亦是菩
提见。

所得记近
藏通二教但断通惑尽而得成佛。

生染著心
三教菩萨才得记巳不知教权各生染
著。

为显衍门
以圆为衍。

衍门破小义兼三教
法华妙席岂有方便及三教
四门可破耶然既曰开权须开一代故对昔以说。

应言现未但是文略
经云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
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菩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7c 页 X29-0547.png
提乃至云尔时所化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后
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此文兼现未。

疏首楞严有四种记
密记者净名疏云有菩萨心
行未熟若闻受记心则放逸也然又彼经通四教若
发心等三者彼经云通等三教外凡为发心内凡为
现前八人并见地为无生也。

巳知他不知发心自誓等
经云未获如来四无所
畏发心自誓未广及人亦复未获善权方便(云云)
誓者如佛道无上誓愿成之类也既巳自誓佛则记
之但巳自知之耳今恐于是凡位人也。

众人尽知巳不知
经云发心弘普广及众生得四
无所畏发心旷大有善权方便教化众生此乃入圣
位人也。

皆知者位在七地
经云第七住地分别空观不计众
生有染著想初发道心不生此念我后成佛度尔所
众生不度尔所众生(云云)此一位人者如记中所示。

皆不知者未入七地
经云未入七住不退转地虽
有善权方便信乐三尊供养承事诸佛世尊然未得
如来无著之行未能净佛国土教众生(云云)亦在凡
位中也。

远者不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如来决远者得
决近者不得如此人等弥勒身是何以故此善男女
等诸根具足不舍如来无著之行是故受决远者自
觉近者不觉(云云)经中云远者自觉疏云远者不觉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8a 页 X29-0548.png
或恐文误或经本异。

近者不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如来决近者觉
知远者不见亦非众会所能测度如此等人在菩萨
位未能演说诸贤圣行今师子膺菩萨是也众相具
足不舍本法于无相法中不坏法性是故受决近者
觉知远者不觉(云云)经疏近远语异准知。

近远俱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众行具足行不思
议无量佛事超生死海至无为岸乃至云遍于十方
无量世界作不思议显佛功德今柔顺忍菩萨是也。

近远俱不觉
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如来决近者
不知远者不见如此等人众行未具未得善权方便
虽复去离五欲之中未能备悉如来法藏今等行菩
萨是也。

化道同故
隐实示权。

此亦不然
他人据论决定不与有人救之谓法华
亦与记此亦缪救故云不然。

言根败者迦叶即其人也
净名经迦叶闻不思议
品巳谓舍利弗言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
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
为若此也乃至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巳
如败种一切声闻皆应号泣声震大千。

引之不足
现于身土诱引众生犹尚以为法门未
足。

如欢喜也
如应作故。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8b 页 X29-0548.png

破菩萨退为小恶
对治中意似如方等中圆此亦
不然如向文衍门破小意也。

疏此中授记亦用譬喻
经云如从饥国来忽遇大
王膳。

经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魔名杀者今经何故
护法此须权行以释也萨遮尼犍经第二云南天竺
国有大萨遮尼犍子与八十八千万尼犍子俱游行
诸国教化众生(云云)又云佛告文殊师利我佛国土
有诸外道尼揵子等皆是如来住持力故为欲示现
不可思议方便境界何以故此诸外道等皆是住不
思议解脱门故乃至不舍三宝教化众生今经魔等
颇类于此。

* 化城喻品

非化作故至具众德
大般涅槃体是三德故非化
也无惑可破非禦敌也权实体冥理性即也一谛三
谛具众德也然疏从昔合记出今意。

通方义立
机应合辨也若从名说先从机论后从
能引。

在昔斥夺但云不堪
净名斥云如龙象蹴踏非驴
所堪等文是也。

是极是化
实即权。

是极非化
权即实。

幼稚等文
前疏中云二万佛所教无上道大善微
弱名为幼稚。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8c 页 X29-0548.png

信解譬喻题通意别
通权通实信解领四时则权
领家业则实譬喻语三车则权与大车则实是知通
说昔权别显今实。

药草化城题别意别
说草为药语城是化意在于
实。

陈如记后方领
陈如领解云世尊我等常作是念
自谓巳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乃至以无
价宝珠系衣喻喻。

疏攒䏶
攒在丸切恐非义应作钻。

疏两山是二谛
立世阿毗昙云世尊说有大地狱
名曰黑闇此中众生自举手眼不能见虽复日月具
大威神光明不照彼邑诸佛出世大光遍照因此光
明互得相见住在铁围外边名曰界外是寒地狱中
间狭处八万由旬以彼此世界名一铁围名曰两山
用表真俗修托事观。

疏请转满教
经云为分别显示令得是智慧与华
严谈佛慧同。

诸转半教
东方偈云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东
南方偈云显示诸法相度苦恼众生以三藏教初厌
苦故馀两偈意并半教语。

请转对半明满
经云击于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
雨大法雨即是方等改号四教胜进也。

请带半明满
经云系甘露法鼓度苦恼众生诸句
大意同般若。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9a 页 X29-0549.png

请废半明满
经云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
佛自證知与方便品云佛之知见是同。

色无色般
色无色般虽各有多种略但三根且如
色般则生般为上有行为中无行为下又若上流则
全超为上半超为中遍没为下此色般也若无色般
准俱舍云行无色有四谓生有行无行上流若生般
乃至无行义分三根者准色般以说若无色天更分
全超半超遍没者准三根义。

具如玄文七种二谛中说
说开合意也玄云但点
法性为真谛无明为俗谛于义即足但人心粗浅不
觉其深更开拓则论七种二谛二二谛更开三种合
二十一种二谛玄文广释谓但二谛则合七二谛则
开七二谛则合二十一谛则开。

应约四教五味以明开显
四种四谛以对四教如
常所明五味者亦部中教有多少以判粗妙则三种
四谛为粗醍醐开权一切俱妙。

疏宝云经三乘毗尼
谛缘度各通三乘如宝云毗
尼律法制身口亦通三乘。

具明所以
六度一法二乘自行菩萨化他。

三脱对三念处
止观云性念处是直缘谛理共念
处是事理合修缘念处是遍缘一切境法后證果时
成三种解脱罗汉谓慧俱无疑也如次以对三念处。

具足事定
观练熏修。

经第四说法时
如涅槃经云我初为五比丘辅法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9b 页 X29-0549.png
轮次为耶奢富那五比丘次为郁伽长者五十人次
为频婆娑罗王无量人次为优楼频罗迦叶五百人
次为那提迦叶等五百人次为舍利弗等二百五十
人转轮彼佛二三四时与今佛小同。

十种六根
六根各十加五眼之上加智眼光明眼
出生死眼无碍眼一切智眼成十眼也馀五例眼前
巳笺。

今遇王子
从昔受称。

六十
声闻修行凡六十劫初二十劫在资粮位第
二二十劫在加行位第三二十劫方入见道位。

百劫
支佛修行凡一百劫初二十劫声闻资粮第
二二十劫声闻加行第三二十劫缘觉资粮第四二
十劫缘觉加行第五二十劫方入圣位。

今光明经一生十地
最胜王经生身菩萨有一生
超登十地既有虎狼等难故彼经佛说神咒一十篇
每一篇护一地等。

若指他佛为平等者
如前古师谓弥陀来此土著
弊垢衣呼为平等意趣。

横论土体与教相当
以四教次第对四土则二二
成横。

竖论约土用教多少
净名疏云四教所化未断有
为即是凡夫或断不尽即是圣人为此所化取于同
居净秽诸土若四教所化断有为尽为此所化取有
馀土若别圆二教所化断有为尽见真中道无为未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49c 页 X29-0549.png
尽为此所化取果报土若圆教所化无为将尽为此
所化取最光土政此乃以四三二一教下多上少用
对四土成竖。

见三得法戒
俱舍疏云且见道位见前三谛于一
一谛各得法戒二种證净證三谛法缘彼起信有法
證净道起之时无漏戒俱有戒證净。

见道兼佛僧
疏云道是道谛也见道谛位兼得佛
僧兼言谓显亦得于法及戒證净佛无学法是道谛
摄缘彼起信名佛證净成声闻僧学无学法亦道谛
摄缘彼起信名僧證净故唯道谛在佛僧也见道谛
时若约现行唯有法戒二种證净言有佛僧者约得
修说以于此时修得未来缘佛僧信故见道谛具四
證净。

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
疏云此所信法也谓若
集灭全名法也于道谛中菩萨道及独觉道名法以
菩萨与独觉唯有一人不成僧义名为法圣所受戒
与现观俱故一切时无不亦得又解云此明法戒通
见四谛也。

信戒二为体
疏云出体也以所信别故名有四实
体唯二三宝證净以信为体圣戒證净以戒为体故
体但二耳。

四皆唯无漏
疏云四种證净唯无漏法以有漏法
非證净故问为依何义立證净名答證四谛理故名
为證正信三宝及妙尸罗故名为净离不信垢信名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0a 页 X29-0550.png
为净离破戒垢戒名为净由證得净立證净名此四
次第者信佛如良医信法如良药信僧如看病者由
信心净故发圣戒是故尸罗说为第四要具前信此
戒现前如遇三缘病方除故。

得法界二
界应作戒。

前释应方便譬喻品意
以此二品并略二苏故方
便品云以方便力故为比丘说此阿含也便即云于
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此法华也譬喻
品云诸子闻说三车争出火宅乃至云于四衢道中
露地而坐此鹿苑也即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
大车此法华也。

次释应信解品
五味具足。

虽有略颂等文
此释疑也既云三周等文各有长
行偈颂何故法说于略开中更一长行偈颂故释云
非正开显但属释迦章中即推世雄不可量乃至引
之令得出文是。

虽云先智次教
疏云于一切法下约教明开权显
实如来观下约智明开权显实虽有此二但合在述
成中共为一意。

岂有大乘回向而齐小乘上忍
因次以斥慈恩不
明位次之非才闻初地见道二地修道便谓地前十
住以齐小乘煖位十行齐顶十回向齐忍而不知论
中初地见道二地修道妙觉无学道乃是借三藏浅
深名位以名别教菩萨位耳。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0b 页 X29-0550.png

顶法仍退何能遍游
十行身通备知药病周游法
界遍历五道具菩萨行岂齐小乘顶墯位耶。

忍无出观之文安能法界回向
小乘忍位观上下
八谛念念相续无出观时岂比回向十方化往回事
向理普使群生登十地耶。

论中破外破小
本论云悟者令外道众生生觉悟
故入者令声闻小果入大菩提故是皆为一乘故。

七种生死至割二死于荒外
七生死者一分段谓
三界果报二流来谓迷真之初三反出谓背妄之始
四方便谓入灭二乘五因缘谓初地巳上六有后谓
第十地七无后谓金刚心今破意者汝既自立七种
生死释五百义何故舍二而但用方便及以因缘足
于三界为五百耶如汝所释是宝渚之外更有有后
及以无后舍而不用故名为割荒谓八荒亦四海之
外亦荒服外巳上并辅行文。

疏但取三种开为五百
是开分段为三百足变易
中间以为五百。

合反出流来
向皆虽异真妄同源故且合论。

疏六地与二乘齐功
记云共行又云非别知是通
菩萨也且不可以玄文借别名通用别第六地齐二
乘也然七巳办地方通惑尽可齐其功今言六者八
人见地同断见故合。

又以二乘功齐
以应作与。

大经三文
下疏云一至菩提心二至菩提心三至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0c 页 X29-0550.png
大涅槃门下释云菩提心是至因菩提涅槃是至果
上智断二德。

界内外教若剉若引
五人者三藏界内教也得记
者圆妙界外教也涅槃权说五人剉在席者法华实
谈得记引当机者。

牟尼说法蕴
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
体语或名此色行蕴摄若一槩同是俱舍应摄华严
九会。

五百阿罗汉
俱舍婆沙并是五百罗汉所造亦应
是华严经中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四菩萨说
住行向地同耶。

世品
俱舍世品说成住坏空器世间等亦应是华
严藏世界宝庄严同耶。

贤圣品
明小乘七贤四圣及小菩萨。

定品
明小四禅乃至边际定。

智品
明十智等巳上并俱舍品目用小大不类以
斥一槩。

论入不入
开三教权名入圆道本妙不入。

有依无依俱行旷路
烦恼中有菩提通也名有依
烦恼无菩提藏也名无依是知两教二乘名行旷路。

疏初业不愚于法
初业谓四念处也在此位时知
诸法空欲求作佛。

亦借二乘以判别位
第九云众生如牛新生血乳
未别声闻缘觉如酪菩萨之人如生熟酥诸佛世尊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1a 页 X29-0551.png
犹如醍醐。

皆云初发即是被接
彼经云有菩萨初发心与萨
婆若相应又云复有菩萨初发心即坐道场为如佛
释签云初人元在通教乃至乾慧亦得义云与萨婆
若相应若成别圆纵入初地初住亦得通为初发心
也乃至别教为游戏神通者以存教道让證属圆故
也若入圆教借使住前亦得通名坐道场即是相似
观行为如佛以此出被接意。

净名亦尔
弹诃之时正当别接。

取小果者皆知真实
彼经十仙一名阇提那乃至
第十须跋陀罗各执邪见佛皆开示俱为沙门故经
中结益皆云得阿罗汉果等。

以文狭故
不云二苏。

若不释此
释应作识。

但非故恼
但恼乱之非下种义。

疏执三教取理
三乘教耳。

知见得不
菩萨得二乘不。

能诠因果
诠因教诠果教有为无为准此。

意亦如向
唯为果作譬。

经又复无水草
水澄渟以表定草差别以表慧二
乘无定慧则三百难过菩萨无定慧则五百难过涅
槃经云无水草者喻不修习菩提之道是也。

疏九次第定无渠流
初禅次第定乃至灭受想次
第定从一禅至一禅心心无间如水在渠流续不断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1b 页 X29-0551.png
故以为喻。

八解为浴池
因修八背舍果證八解脱大论云背
是净洁五欲舍是著心若发无漏慧能断三界结业
即名解脱今昔欲舍故以浴池为喻。

* 五百弟子品

先标五百
陈如记后即受五百记经云五百阿罗
汉得受记巳从此以标题也后一行半偈受七百记
以五百在七百前故曰先标。

五百是数
古人更立非数等句。

或助单半单满
如璎珞经中西北方单半者经云
演说此教开化一切人单满者经云使我国土清净
无瑕此但单半单满无复施开。

六度互严
彼云若无互严尚不成密况复理耶何
者如檀无戒不结善道无忍辱感报卑陋无精进形
质尪微无禅便成散善无智不生无常犹如富人馀
事并阙馀五度准说。

乘戒各三品互相交络
持上品戒则国无女人持
中戒国集女人而无欲事持下品戒于人身中而有
欲事若持上品戒好闻上品乘后以人天身于净土
中唯闻圆实持上品戒好闻中乘后以人天身于净
土中或闻通别持上品戒好闻下品乘后以人天身
于净土中闻说若空中下二品乘戒各三准说。

十类众生
十善各四谓自行十善教他行十善洎
见作随喜成四十类。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1c 页 X29-0551.png

大小缘别两初不同
身子于大通佛所最初禀大
故今初周先开佛慧若阿若憍陈如最初禀小今因
缘周方受记别故记主云大通佛所初结大缘巳前
历诸味中并闻三教故知陈如禀小为初。

墯落二义
前疏云一幼稚忆本戏处故墯落二都
无识执物不牢故墯落初譬著五欲墯三涂二譬善
弱谤大墯三涂文。

亦名智宝有二义
脱一宝字应云亦名智宝宝有
二义。

十种莹治
二十一云如摩尼珠具足十事能出生
一切一出大海中二巧匠加治三檀清沙四除垢乃
至第十堕意雨宝。

亦唯在秽
有作秽土消文且三周结缘之机又何
尝在秽土耶今恐秽字误只是佛字迹中指大通为
首上中二周结此。

经七佛
进说云如儒礼七庙祖宗有愿故但七耳
又说云长寿天寿长八万大劫若毗婆尸佛至释迦
才九十一中劫耳以长寿天皆见故取言为易。

* 学无学人记品

如通序中
疏云三藏中十八学人九种无学人通
教至六地名学七地名无学别教中或就功用无功
用记释云功用无功用即约地住前后今此品三教
学无学圆机俱发故得记时正当圆教功用无功用
学无学之位也。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2a 页 X29-0552.png

若约观心者
若通序疏中观心者文云正观中道
不缘二边中间即是无学能如是观者是名无学。

* 法师品

单云忆持
信受念持开可为二忆持乃单。

此别论下
此应作次。

大经分九品
前第四巳笺。

如安乐行初释四行
别分自他者三业修止观名
自行誓愿安乐名化他又俱通自他自行修四法劝
他修四法须四行中修止观者疏云若初心欲修圆
行入浊弘经为浊所恼自行不立亦无化功。

中例可知
前五后三既论通别后结品名当知四
行亦应知是。

前判通别次从通四
前别者三业自行誓愿化他
化也从通者修四行者通名法师品。

故知自他亦有通别
指前五四三中之自他而为
今二法中之自他。

别论各别
四人自行一人化他。

通论互通
自轨化他俱称法师。

释出其意
魔本著有若诸行人心有所著则为魔
摄若能了达诸法性空则魔不得便谓魔界如佛界
如等。

五行摄一切行
且如戒圣行则摄大小乘戒定圣
行则摄大小乘定慧圣行则摄四四谛之慧又天行
摄一切理梵行摄一切慈悲病行摄一切灭恶婴儿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2b 页 X29-0552.png
行摄一切生善又摄七科谛境及七谛智等。

十乘十境横竖遍收
十乘横竖者辅行云如不思
议境穷实相底名竖包十法界名横发心上求名竖
下化名横又上求下化名竖依境发誓名横安心彻
理名竖六十四番名横破遍惑穷名竖诸门相望名
横通至宝所名竖检校塞著名横道品至后名竖品
品相望为横正助至后名竖法法相望为横次位至
极名竖位位遍摄为横安忍进后为竖违顺相望为
横无著入住为竖离似三法为横又总论者在一一
位十自相望为横一一至极渐深为竖等十境横竖
者横具横不具竖具竖不具例如发四禅至非想是
竖具至不用处是竖不具发通明等是横具发七背
是横不具又发初禅至四禅是竖具三禅来是竖不
具又初禅九品是竖具八品来是竖不具又一品五
支足是横具四支来是横不具例此可知辅行释云
通明背舍名横法者以禅望禅名横又初禅中有根
本味净等法名横言七背舍名横不具者灭受想中
阙此一故(云云)欲略说者初阴入境不论横竖次烦
恼中利钝使足名横具利钝中单复讫至无言名竖
具病中四大五藏及鬼魔等名之为横相生相刻名
之为竖业中蔽度相对名竖蔽度彼彼各自相望为
横魔中三种名横先恶后善及墯二乘名竖见中具
起外及佛法名竖四句四门名横慢中谓得诸禅名
横谓得初果乃至四果名竖二乘中四谛相望名横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2c 页 X29-0552.png
因缘相望名竖又四谛中二二相望及因缘中以智
望境亦名为横菩萨境中当位自行名之为横三教
相望名之为竖。

及破遍中横竖法门
竖破遍者无生一门遍破一
切若解阿字门则解一切义竖破见假思假及尘沙
无明等假横破者如中论八不谓不生不灭不常不
断等若深观不常不断即入无生无灭义若无生门
观阴界入次第不次第乃至三障四魔者馀不灭等
七门亦复如是等破。

即向第三
疏中第三约谛理起惑是今文三谛上
起惑。

疏见声闻畏禅闻菩萨摈辱
畏禅者法师品云若
声闻人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为增上慢者摈辱
者持品云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乃至云浊世恶
比丘数数见摈出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此中容用别时意趣
摄论解别时意趣云譬如一
钱为本收万钱之利在他日也今此中闻一句一偈
与菩提记成佛者亦在他日耳。

大师诵经观法
诵经法大略云夫欲诵经先观所
坐之座高广皆有天龙四众然后出声诵经观此四
众为是宝有为先从想生四众不有无我能诵是名
空观虽无所诵经而有经卷纸墨之字虽非内外不
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从始至终名不可思议
能作此解名为三观一心乃至于诵经中满足六度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3a 页 X29-0553.png
三因等。

经涂香
般若经音义云涂香即湿香也。

音乐如前料简中
释若使人作乐中云有出家内
众音乐自随云供养者自思巳行与何心俱只恐供
养心微增其放逸长他贪慢敬想难成。

愿兼于业
玄文有愿生眷属业生眷属。

四法师偈
大论云多闻辩慧巧言语美说诸法转
人心自不如法行不正譬如云雷而无雨乃至多闻
有智讷口拙譬如无雷而小雨无学无智如小云无
雷复无雨多门广智能转人心行法心正如大云雷
广注甘雨等。

疏不论福田浓瘠
瘠应作塉谓薄塉也若作瘠乃
羸瘦病耳。

八福田
戒疏云一佛二圣人三和尚四阇梨五僧
六父七母八病人。

一念十戒
因缘所生法即不缺不破不穿不杂也
我说即是空即是定共道共也亦名为假名即智所
赞自在也亦名中义即随定具足也。

从胜立名
从圆释信。

向以人为鱼兔等
注家以鱼兔喻二乘人也昔二
乘人与生身佛断惑證真是同故曰齐功筌[(ㄇ@(企-止))/弟]喻大
乘教也今持词句即是法身舍利精莹不朽故曰等
妙记主斥云虽词为筌[(ㄇ@(企-止))/弟]若不曰开显还同阿含当
知持今经者是同法佛共宿如其不然还与丈六生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3b 页 X29-0553.png
身齐耳。

十七名中
论云法华有十七异名第十二名竖固
舍利馀名前文巳笺。

约真之缘了等
约真是修性乍分即真是修性体
一分时常一一时常分故云全性成修。

与前小异对文别故
释方便品其智慧门疏云即
是叹权智也盖是自行道前方便有进趣之力故名
为门从门入到道中称宝道前谓权也记云此须以
十地为道前妙觉为道中(云云)前以十地为道前今
以博地为道前则使前文十地是今文道中故曰小
异。

若止观中复约四教
第三云三藏不诠中道如乾
土通教如湿土别教如泥圆教诠中道如水。

亦应具问远近二意
疏但问远而不问近亦应问
云今经何故去佛近。

臧否
下毗鄙切臧善也亦通也否塞也由一除字
便见其智毛诗云未知臧否。

未改时文
慧皎法师后改所学归天台师。

及将破义
意谓两真实显两方便除。

算砂
入法界品南方有国名曰多闻有童子名自
在主有十千童所共围绕谓善财言我昔于文珠童
子所修学书数等法即得工巧神通我因此法门故
亦能疗治风𤺛消瘦鬼魅所著又善别知众生生善
恶起三乘得道乃至十方一切世界广狭大小及以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3c 页 X29-0553.png
名字一切劫名一切佛名一切众生名一切业名一
切菩萨名一切谛名悉皆了知。

说一切海法门
经云说大海法开示佛功德海乃
至云亦能别知波涛远近水色好恶亦知其舡铁木
坚脆机关涩滑水之大小风之逆顺等若有众生得
见我身闻我法者令其永不怖生死海必得入于一
切智海必能消竭诸爱欲海能以智光明三世海能
尽一切众生苦海能净一切众生心海等。

赦体遍原
原免也原人之情与免罪。

第三准例
如以二不二为非二非不二之门由达
二不二通至非二非不二由非二非不二起于二不
二故二不二为非二非不二门。

更立二句
三一皆方便为门及二不二皆权为门
此之二门通至实否况一与二不二巳是真实何得
为门。

举实以引之
引应作例。

以性显缘
先修性合辨次修性各辨各辨中以缘
显性文旨可了若或以性显缘者即是以自性即三
之一能显因缘即三之一名以一显一又以自性即
一之三能显因缘即一之三名以三显三。

以互显不互
以三显一以一显三名为互也以三
显三以一显一名为不互。

车在门外
岂可但云从限域出须乘因车而出。

与前两释
四六两释同云门外。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4a 页 X29-0554.png

疏皆属此经即圆闻慧
通达四种闻义结成三谛
权实融通方是圆闻。

* 见宝塔品

疏四支徵
注知荷反类隔切当取端荷切。

四度云见宝塔
同结文有四耳。

翻名有无
华梵不同有骨身无骨身之异并世界
义。

更莚接影
经中云更于八方变土以莚分身佛。

舍利时等
时谓十二那衍劫供养舍利亦经尔许
时故等。

證地师非
地师若非是第一义亦非耶今但非地
师不非第一义。

化道别故
报应二身居土各别又多宝不说法华
与今佛别。

四皆属圆
第一记云因缘一释若正宗中咸随本
文盖以开权故也凡四悉释于别题以总一品经意
今文世界言翻名有无者何盖佛意被物现未兼益
故尔。

若十若多
如一百二十番权实者多。

八不叹佛
论中归敬序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
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
论我稽首礼佛诸法中第一。

入法方轨
男子女人入室著衣坐座。

现未师弟因果
现谓八部四众未谓灭后闻经师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4b 页 X29-0554.png
谓处众说法弟谓随喜听受说听为因得记为果。

未关涌出
古师谓安乐行去预为涌出菩萨说故
下记中斥云岂得下方未出预云涌出所行。

前巳具释
如云般若显实与今开权左右义耳。

疏此品下十一品
或谓十六是指寿量今恐是十
八耳古人指在劝发品尽是身轮本迹。

前从弥勒问来
前从者是从序品弥勒问文殊来
至此一十品尽名口轮盖三周开权悉是说法。

光宅惟忖之例
释惟忖中吹螺等作本迹二门序。

七圣财闻信乃惭愧
今依净名疏笺之闻者十地
听法如云持雨十方佛法皆能受持信者深信坚固
犹若金刚戒者十地所得真行经言唯佛一人具净
戒定者首楞严等定进者念念深入萨婆若海舍者
常行舍行惭愧者惭第一义天愧佛无上行人。

疏是二万里
由旬有十六里四十里之别今依四
十里计之。

摄法中说
理惑智行位教。

复非所治
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是小定耳。

疏皆不云是释迦分身
谓是分身于理何咎一往
应身被于小机报身谈于大法今经巳前若谓分身
则报应体即身若相即小法合融小法若融应预开
权耶是故但曰千佛而巳。

不必全同僧中法事
若僧中法事者先须索欲若
有如法僧事者凭僧传欲至于僧中意谓送心达僧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4c 页 X29-0554.png
以表和合而免背叛之罪也故律云彼须我和今佛
不同此。

塔开表权
开应作闭谓闭表权开表实。

八万之名不必全大
彼引萨婆多云佛为众生始
终说法以为一藏如是至八万又俱舍云牟尼说法
蕴数有八十千此并小乘门也。

* 提婆达多品

疏身子厌之
厌于琰切以神通使劳困。

以石山𡸠之
𡸠作𢈹都回切谓扑物也亦作埠。

五并业障摄约处唯除北约人除扇𢮎
此之三句
是记主取论中语意结为句论中本云三州有无间
非馀扇𢮎等𢮎丑皆切今引俱舍疏释云于北州及
馀道杀父母者皆无无间之叶扇𢮎者梵语也新俱
舍疏翻为生是黄门中一若旧译俱舍但云黄门当
知扇𢮎则黄门也疏又云除北州于馀三州唯女及
男造无间业非扇𢮎等谓北州人虽杀父母无无间
业以父母于子少爱念故子于父母亦惭愧心微无
重恩故故无无间。

四身一语业
杀父等四是身业破僧是口业也。

三杀一虚诳
以五事舍罗破和合僧是虚诳。

一杀生加行
以如来身不可害但得杀戒加行罪
无根本罪。

无间一劫熟随罪增苦增
疏云初一句明时处次
一句明苦增一劫熟者此无间中一劫受苦随罪等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5a 页 X29-0555.png
者谓由多逆感地狱中多猛苦具受二三四五陪重
苦。

八比丘分二以为所破僧
疏云破僧有二谓破转
法轮僧及破羯磨僧若转轮僧唯在佛世也若羯磨
僧通佛灭后若破转法轮者以有佛故要须九人以
八比丘分二四为正众四为邪众若众极少犹须九
人若破羯磨僧者故须八人多亦无限谓一界中僧
分二部别作羯磨故须八人过此无限又破转法轮
唯瞻部洲若破羯磨通馀三洲。

杀住定菩萨
百劫修相好人。

夺僧和合缘
僧资具等巳上俱舍颂并取疏文笺
之。

疏不妄语是檀
与人实语。

不舍于离
谓离攀缘心相续不断故。

六之与十开合不同
六加方便及显力智成十禅
开为二禅有愿智开愿度有神通开力度般若开为
二般若有道种智开方便度有一切种智开智度。

若校量过恒沙身
金刚般若云若以恒沙身命布
施若人于此经中受持四句偈等其福甚多。

序中横见
经云或有行施又云又见菩萨勇猛精
进又见智慧深固又见未尝睡眠又见具戒又见住
忍辱力。

文殊引古
经云或有诸比丘精进持净戒行施忍
辱等深入诸禅定知法寂灭相。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5b 页 X29-0555.png

过去佛章六度甚略
经云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
施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

三菩萨行位不语行相
经云求世尊处我当作佛
行精进定是上药草此三藏菩萨也又云常行慈悲
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此通菩萨也又云度
无量亿百千众生如是菩萨名为大树此别菩萨也
此中三教菩萨不说六度行相。

举五度为校量本
经云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
五波罗蜜比前功德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前功德
者谓闻寿量。

经果蓏
木生曰果草生曰蓏。


户寡切足骨也。

膞肠
上布兖切应作臑若作膊乃是切肉耳。

万字
本作卐或作[歹*ㄙ*ㄙ]今以万音卐也以佛胸前作
此字梵语室殊靺瑳此翻吉祥海云或只云吉祥乃
万德之所集也故曰万。


枯驾切谓腰骨也。

髋尻
上苦毗切下徒昆切尻应作[尸@(一/八/儿)]正作臀说文
云髀也。

两[月*叉]
[月*叉]应作[叉*页]钗音颐之傍也。

亦可释妨非今文意
诸经论多云莲华化生若同
今经应例开权耶。

经广为众生说于妙法
既有三乘之名是说藏通
无生忍不退转是说别圆仍以四教配入五时同居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5c 页 X29-0555.png
明矣。

但是变见非谓改体
此与释论说似相违论云幻
术之事是虚诳法法于草木诳惑人眼物实不变神
通不尔实得变法使物实变如地有成水之理水有
成地之义(云云)学者和融两说使其理顺。

足指按地等
经云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
世界珍宝严饰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
莲华乃至佛摄神足世界如故等。

疏南方缘熟宜以八相成道
此土人天即时遥见
成道转法轮两相也苦馀六相彼土自当别见矣。

* 持品

二万似为人
二万菩萨云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奉
命弘经令物生善故。

八十似对治
经中云骂詈毁辱皆当忍之以破烦
恼。

摩耶
贤劫经中翻为极妙瑞应经翻大智母。

岂得下方出未预云踊出所行
古师谓安乐行是
预前为地涌菩萨设也苦尔安乐行品初文殊应问
等乃至如记文殊苦问涌出大众应问等。

疏历五分法身馀一切道
虽说定慧而得四事以
自养活而于定慧亦不乐行乃至三十七道虽说亦
不行等。

罗云之行
密行。

空生之德
无诤。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6a 页 X29-0556.png

审如宾头卢知七年失国
西域优陀延王与宾头
卢少相友善王每至而宾头卢不为之迎左右请王
用治法王曰事讫巳须吾复往异日王复至宾头卢
念欲不迎恐王害巳墯于地狱念欲为迎虑损王福
失于国位俄复裁之失国之重不甚恶道起愈不起
宜初愈也乃送王七步王骇其无恒宾头卢曰吾前
虑王失位也今将为我害不获其虑也王曰吾失国
几何对曰后七日当亡国七年。

稠禅师进否为王
齐文宣王请稠入邺为帝说四
念处帝汗流毛竖后受菩萨戒断酒禁肉放鹰鹯断
屠宰后帝至寺参觐稠处一小房不为送迎有谗稠
于帝曰僧倨傲无敬帝因怒自来加害稠冥知之至
夜先备牛车往谷口孤立道侧须臾帝至怪问其故
稠曰恐血污伽蓝帝下马拜伏乃躬身往寺稠乃不
受。

具五十法
论中两节初一节具三十四法初云一
念不散乱二得诸陀罗尼三行慈心四行悲心五自
在住五神通六具足六度七不舍一切智心八修习
方便智九摄取众生十成就众生乃至三十四依法
不依人如是等名为出家菩萨比丘利益事应生随
顺阿练若法第二节具十六法论云定王经中佛为
阿难说兰若比丘住四法一远离在家出家二读诵
深经三引导众生使得阿兰若功德四昼夜不离念
佛复有四法一乃至弹指顷于众生中不生瞋恨心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6b 页 X29-0556.png
二不应一时使睡恨覆心三于一念顷不应生众生
想四于一念顷不应舍菩提心复有四法一常应闲
坐不应聚众二常乐经行三常观诸法无新故想四
不应离空无想愿法复有四法一不行世间禅而修
四无量心虽修悲心而不取众生想二虽行慈心而
不缘众生虽行喜心而不贪乐虽行舍心而不舍众
生三自见身有四圣种行而不自高卑下他人四自
行多闻如所闻行巳上共五十法既是祖师垂训之
言因略录之以为修兰若者龟鉴。

十二头陀各具十法
论中头陀品所出名目与前
第二签中引辅少异论云一兰若二乞食三粪扫衣
四一坐食五常坐六食后不非时食七但三衣八毳
衣九随敷坐十树下十一空地十二死人间但三衣
有十法者一三衣外无求二无守护苦三所畜少四
所著为足五细戒行六行来无累七身轻便八顺兰
若行九所住无顾惜十随顺道行馀各十广如论文。

人有五去文
疏中云人有五谓身善等是与忍辱
相应。

三双善者准单思之
左捉右舒取于净者喻口意
善凉身止渴喻身意善膝跪手凭喻身口善此准喻
也。

经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
骂法有二谓善恶也
骂人为佛轻之甚矣十谓律云恶骂法有三初面骂
者言汝是除粪人家生等二喻骂者言汝似除粪种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6c 页 X29-0556.png
等三比骂者言我非除粪种乃至我非贩卖杀牛羊
跛躄人等善法骂亦有三种初面骂者言汝是阿练
若人乃至云汝是汝坐禅人喻骂者言汝似坐禅人
等骂例知今经中言汝是佛为轻慢者即善骂中面
骂也故安乐行记中云似善法骂亦此类也。

疏一入少分
法入中有二种法一心法除心王但
取相应诸心数法二非心法即过去未来色法及心
不相应诸行并三无为法今之骂声是不相应行所
摄盖是名句故也记中行蕴是五蕴中行蕴处是十
二处法处界是十八界中法界皆骂声少分。

声界有八有执受无执受
有执受者论云心心所
共所执持名为执受如苦乐等因执痛痒当知苦乐
是心之所执受因生三受故名执受眼等五根乃是
大种所造因兹发声此名有情也如爪发等并非心
及心所等之所执受名无执受此非有情也言声有
八者谓有执受中有情名非有情名各有可意不可
意无执受中有情名非有情名亦各有可意不可意
是故成八也有诠表者谓名句等无诠表者谓风河
等今以记文难晓又画为图云。


* 有执受四

* 有情名记云众生语声有二

* 可意谓赞咏等有诠表
* 不可意谓诃骂等有诠表
* 非有情名有二

* 可意谓柔软弹指等非诠表
* 不可意谓惊众拍手等非诠表
信解品 此品毕药草喻品并第七记¶ 第 557a 页 X29-0557.png
* 无执受四

* 有情名有二

* 可意谓化人赞咏有诠表
* 不可意谓化人诃骂有诠表
* 非有情名记云风林河等

* 可意谓琴瑟等非诠表
* 不可意谓爆击等非诠表

馀例思之
有诠中赞则可意骂则不可意若拍手
等虽无赞骂亦有可意不可意例思可识。

形显受等
骂形不骂显骂显不骂形。
法华文句记笺难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