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信解品¶ (自动笺注)
法華文句卷第七(上)
天台沙門湛然
*釋信解
有人信解相對四句鈍根正見信而不
解,利根邪見解而不信利根正見有信
解,鈍根邪見無信無解
初二二句依何得
名?
第三句當此品者,若約小乘得作
此說,不合釋此。
法執中見等,聲聞領時
合入七地云何猶在信心耶?
有人以通
大地信數慧數為信解體。
今問,體是何義?
心所耶?
如此心所聖位攝耶?
凡位攝耶?
若聖位者大小聖耶?
小非今意大深淺耶?
今聞實而領解耶?
信解今經已入初住,
則非小乘心所所攝,舉一例諸餘皆準此
有人云對前七異不成異也。
一所從異,今
不然三根聞略悉生疑動執,但信解
何得身子從疑,此中從執有疑必執
有執必疑,況疑執名通而須簡小,小乘
執見道已除,安隔二酥仍須互立?
廣略
異者,此亦不爾,但文異義同,故身子云將
非魔等,及述五佛言略意廣豈名略耶?
三遠
近異,此亦不爾文義俱同,非但此文述道
樹前,身子述本著邪見時亦過道樹,故無
異也。
四通別異者,此亦不爾
文異意同,身
子既云我等不預,又云我等同法性,又
云若等待說所因,又云我等不解方便,敘
失之文四度云等,豈有述得別在一身
雖列四僧首又局,是則身子通及一切,迦
葉別在四人
若爾,初周何不多記聲聞
答:
四眾八部即其人也。
第五不論
歡喜異者,
此亦不然
若言身子獨有先憂後喜前置
等言則憂通一切,故知喜雖前後無等
降。
七云一四不同不爾意亦如向破。
引婆沙云身子上、目連中,餘皆下者,其語似
同彼小今實,文意永異不可雷同
法華
名「信樂品」,其義雖通樂不及解,今明領解
何以云樂?
未釋品名,便引古人判品意
者,釋題失所由失文意
於中初通三時
一往等者,以此內具始末,退大之
後更以小起以為一往中間隨逐最後
畢竟
古人但得三時之名,不了其意。
五時,加於探領法身之化,尚恐不了
聖之情,但作一往等名焉消此品?
故須引
破方識正理
總有六師
「僧那」者,此云弘誓
次「私謂」下破。
初總斥者,書云:「剉絲盈篋
可織為綺綬玉屑滿匣不可琢為珪璋,諸
碎亂不堪依準
」「夫一往」下別破,仍先標
初、後略出大旨中間例知。
次正別破中,初
兩句縱而破之,乃許第二第三一往,故以
一往而破初師及第五師。
次「若法華」下復
第五一往第二一往而為例並。
「又二乘」下以第三師一往第一一往,於
先並破。
次「若一破一不破」下立例。
次「又父
子」下單破初師畢竟遙見其父即名相見,
畢竟者,華嚴教時已應得記,則法華
用。
「若後畢竟」下倒並,若後是者前無復用,
若無復用昔日大結不成
又若第二
三四師所立畢竟皆在法華,意則可爾。
隨逐近遠難依,第五一往既同前破,隨
畢竟釋法華豈有現在一化必令至
金剛
四師章安無破,但是略耳。
其云一
在於轉教,則轉教已前向非一往,為何
所名?
以得悟為畢竟五品六根非一
及以隨逐,為名何等
然諸師畢竟皆不破
者,前四及第五多分皆至法華云至佛果
縱有小失而無大過,但不可定以金剛
畢竟耳。
今師意者一往等言待至下根
宿世時方商度,以人天及以說大
往昔故,往昔已後皆名隨逐
如何二三
四師今世三味而為隨逐
不用之。
「私謂」下破本迹者,若指此為迹,應當已是
本門動執;若預說後品,乃是此中成顯本
竟。
後文無用,故不可也
「今釋品者」下,今意且
中根信解,故先以三周之初十義中五
判其意。
夫根有利鈍,即前轉根。
不轉根感
厚薄,即前惑厚薄
說有法、譬,即前通
別。
悟有前後,即前悟不悟及悟有淺深,餘
意非正。
以是義故所以三根前後領解,何
於此一往等?
豌豆」者,若作「剜」,刀剜字
耳。
二乘之人於法華前,如生豌豆鑽刺
入。
「但念空無相願」者,是其當教入無漏門故
常思之。
歡喜踊躍」等者,文中雖以信等四
字用對信解以為為人,此善必藉初歡喜
也。
況理善生破惡獲證,圓融四悉一時
得,即分證之第一義也。
餘之三悉當位為名
相從云分,故此四悉發必俱時,但以信解
為人便,且別言之,此乃通中之別耳。
何故四悉俱實?
以從聞法得解故也。
同前文列眾帶小三悉在事第一義悉仍
須教分,五時之終方辯今意。
次「稟小」下約
釋,此欲約位以釋信解,應具列四教,但總
標云「稟小大教」,小即三藏、大須指圓,且略
中二,以大小無不皆立二行二道,故先
明小,次「準小」下以大望之,乃分兩字以屬
二道破疑故信、進入名解,信通二道、解唯
在修,故云「修道名解」。
準此意,但應初住
以為見道初見理故;初住加功名為修道
依理修故。
文中不云二住已去但云進入
從初住必有增進,故諸聲聞聞法已後
修道,今從聞法增進邊說,故云信解
如十六心名為修道,若昔密入至此灼然
修道,從顯露信解同時
次「文云」下且
通證入位,不分信解
「近領火宅」等者,聞譬
解已必解於法,豈有悟後而更迷前?
是故
皆須法譬雙領。
慧命」二釋者,前是因緣,次「諸
慧」下約教。
三一對辯從事行異,故屬因緣
「佛命轉教」屬約教者,此有二意,屬熟酥教
名約教,至熟酥時冥成別人復名約教。
亦應具對五味四教,思之可知
「三弟子」下
釋疑,非全不轉多少論耳。
新名具壽,具不
及慧,壽豈過命
譬喻四番者,長行偈頌
有總別,亦可各有開譬合譬,二途四番
有開顯。
然前釋勝則應後文二十二番。
「心發」
至「意也」者,準此但以聞譬信生入位,即初
住去不論見修。
「例身子」等者,發希有心,心領
解也;即從座起,身領解也;而白佛言,口領解
也。
應注云云,令如向對,具如身子領偈,
文無者略。
僧首等三不求者,述昔失也。
初失者,執小臘則大法全闕,不棄小由未
識開三,自固則小執未移,護彼乃迷於大
軌。
第二失者,一生斷證,是故自鄙年高,敗
種未袪,不任之見仍在。
第三失者,昔迷義
旨徒計正位之功,由斯固情大心難發。
「高
原」下引譬自斥,先譬、次合,已有得故所以不
求。
經云「但念」等者,亦可具依俱舍,出十
六行以為所思
十六行對三空,如止觀
七記。
「或指」至「為僧首不求」者,由居僧首,故
小大諸座久聞
無量珍寶」者,昔般若
謂為菩薩,豈圖於今全蒙等賜。
「咨發」下
云云」者,應如世禮,欲有所決,須先諮發。
譬文為五,始自相失,即結緣已後至等
賜,即聞譬之時,若合四五秖成四段,故光
宅十譬不應今文,故前文云「於四人乖離」,
離破光宅、乖斥餘師,餘師雖不離為十譬,
對當文相又亦乖張,具如前斥。
西方」等者,
彌陀釋迦二佛既殊,豈令彌陀珍玩服,乃
使釋迦著弊垢衣,狀當釋迦無珍服可隱,
彌陀勝妙之形,況宿昔緣別化道不同,結
如生成熟如養,生養異父不成,珍
分途著脫殊隔,消經事闕、調熟義乖,當部
之文永無斯旨。
「舍那著脫」等者,迷於舍那不
而往彌陀著弊諸教無文,若論平等意
趣,彼此奚嘗自矜,縱他為我身還成我化,
我立他像乃助他緣,人不見之,化緣便亂。
故知結緣者並約應身如云我昔曾於
二萬億等,況十六王子從始至今機感相成
任運分解是故不可以彌陀為此變換
「非結緣已界」等者,本結大緣寂光為土,期
心所法界為機,退大已來機土全失,今
五道望本為他,方便有餘尚非己界,況
五道流轉者耶?
今窮子所居現處五濁,且
以所住望本為他,自爾已來常在三界,故
云「久住」。
「此緣」至「長大」者,機中稍厚且與著
名,仍未復初但云「三十」。
「緣既」下以苦為機,
故知猶在化前也。
到而不識名為「遇」,
是昔曾見故名為「本」。
「苦為機」者,既失大小
唯有生死,於生死中有機可發,冥扣妙應
大悲之城,大應尚疎機且對苦。
一念失子苦」
等者,以念子苦思種種門,念令得樂復
一門雖復雙念二俱未剋,今忽得之
本志說,當宣佛道且云一門
「子既」下釋上
兩意,初棄大善而入生死,故云「不當」,前釋
中門有入義良由此也。
故動父憂釋初
意也。
種種誘,父意元以圓門通之,當
有得義預動父喜,釋第二意也。
「初譬如」至
「領耳」者,第三經初述領不及,意在此也。
七善進退等中,菩薩最難,以兼三故故
語之,菩薩尚然佛界永絕
解心無力」至「長
大」者,昔修觀行雖觀理即,未入似解不
能除濁,故云「無力」,義之如幼。
退大已後
字全迷,義如厚重,內熏如加故名為「被」。
未遂但可先小,大善當遂名「稍欲著」,此
後說也。
逃逝」等者,佛豈捨物?
隔故不見
義當於逃。
言「生死五欲以為他」者,既大涅
槃方成自國,故且五道流轉為他。
「或十
至五十」者,自退大來升沈不定,故著「或」
言。
「幼有二義」至「耽述不返」者,初標二義,「則
不」下結成,次「譬」下合中云結緣已後一句
總合通貫下二
次「大解下合初義,「尚有」下
合次義。
由發大已來三惑全在義之如癡,
解心雖薄冥資遠漬密益不輕,以緣微故
挫言殘福,自爾已後未墜三惡未遭苦,
保世樂故未復初。
次「今習」下反上二義
初文反前初義,既微向道有斷惑義,義似
免癡。
「遭苦」下反前次義,納種在內故曰「冥
熏」。
復被中間外緣擊之自爾微發,復由遭
苦為助發緣,故善惡兩途冥顯熏被。
「此二為
機」者,若宿無大緣中間小熟借使遭苦機
不成,秖由大小兩業冥熏成機感佛,佛
本國義當向國
「若以人天」等者,若無大
種單人天善無佛義不獨為人天垂
相故;若有出世機緣,諸佛菩薩尚入惡道
人天耶?
在三界」下明諸子大善未熟,縱
生人天亦未感佛。
「今佛」下以有斥無具指
四見,明機成感佛及佛出機成。
通論
雖通十界終於十界出世機;今從別置
通用消此品,是故下文東南方梵云「一百八
十劫空過無有佛」,乃至上方云「於無量億劫
空過無有佛」,大通出世乘光而來,當知中
間皆蒙冥被。
「於中求正道」等者,以計常等
而為正道種種苦行以為助道,雖思惟
理堪為正機,然由久遠大種熏被。
大經
諦觀四方」者,大經三十「如恒河中七種眾生
第一人者入水即沒,譬一闡提
第二人者出
已復沒,有信故出不修故沒。
三人出已
不沒,即內凡人
四人者入已沒,沒已出,
出已住,遍觀四方身重故沒,有力故出,習
浮故住,不知出處機,遍觀四方譬於四果
觀於四諦
五人者入已沒,沒已出,出已住,
住已觀方,觀方已行,怖故即去,譬支佛也。
六人者入已即去,淺處即住。
何以故?
觀賊
近遠故。
菩薩也,不住生死故去安心
故住淺處。
七人者即至彼岸
外道得度
由觀諦,與觀方義同,是故暫引。
本國如上
者,上以佛已界為本、餘皆屬他。
下文下問
下城舍與上國何別?
一切下欲同異
釋出國,一切佛法與上佛界異意同,城
舍亦爾。
斷德還須具足佛法大悲亦從斷
德而成,此二咸一切佛法,但約取機以
國望城、以城比舍義立疎密,但由一切
法義寬。
斷德禦惡似狹,大悲對子更近,同
長者實慧所依,同是應身權智所託,起應
之前機先扣此,故云「至國城」等、「止國城」等。
「中
一城」等者,且以一方一類而為一子,故
次合云「不為一處」,處必在人秖是同居人類
未熟且止方便不廢化儀。
娑婆指彼以為
餘方,若準餘方之言,應指十方國土設十
界化,具如妙音
娑婆既然他方準此,此中
存思同居得子便故,且語「有餘」,若云
垂形六道則不便,流轉之後豈不然耶?
今機既親須從勝說。
若爾
何不云在實報
土耶?
答:
理非不然實報義對發大心時,
故退大後思同居機,復消中字,義便故也。
「舊云」下敘舊,「今謂」下破,「今取」下正釋。
還於
有餘國中涅槃,名國中之城,亦住此涅槃之
中,名之為「止」。
又依此涅槃而為所居,故名
為「家」。
問:
答問以此城為斷德,以下
含為慈悲
何以至此云城是有餘家亦依
此涅槃?
答:
國城家舍寬狹異,並是所依有
餘不逾斷德,今家對珍寶云實境,下舍
對子機,故云慈悲
故知無緣慈悲必須
等於實相故二舍義一隨所對耳。
上句
求子不得,即依自受用一實慈悲
不得,故今止於自他中間住於方便,還
用本所依慈悲而思於子,故國居民,城
安主,家本養性
未入圓者,即七方便
民,垂形方便,住彼有餘思求圓機是故
彼化事無廢,思同居機其義文成
既是
舍,於彼有餘運無緣慈,故云處此。
所以
無緣慈家,起於勝劣偏圓兩應。
然彼秖應
但用勝應。
言勝劣者,勝兼兩處,劣唯鹿園
小機若起理當赴之,始末雙明故云勝劣。
既云五人土生者,皆為菩薩,故八六等
至彼土時不須小化,漸趣圓實豈仍滯
偏?
方便者多迷其教。
止觀第七判八六
教道須廢,法華開顯方堪此聞。
菩薩機成
所應何別,五人即是四果、支佛,從本立名,
須陀洹乃至支佛。
斷盡云斷通惑者,
取三二乘通三乘為斷通惑者,此
亦可爾。
三藏五人自攝通五,通教菩薩
名菩薩不可云至皆是菩薩,當知全
兩教二乘兼通菩薩
若以四人例通菩
薩名皆為菩薩有何不可
但彼對勝應其
不成
兩教二乘彼尚迴心,通教菩薩
守舊
若準改觀通別菩薩須發心,故
云「訓令修學」。
不云別者,以此五人證同故
也。
若也通論方便人數,則應云九,藏二通
三別三圓一,不得云五,今且小故云五
耳。
大富」至「無量」者,土雖有餘親所依家,不
實相
言「無量」者,具足六度
大富總稱
寶是別,雖分財寶,般若五無不成實,
一切行皆成珍貴,故云「無量」。
金銀」等者,
等及餘寶即餘助行道品故也。
不出七,
可譬七科是故七科六度收盡,故大集中三
十七品以為菩薩寶炬總持,其貴如寶,其明
如炬破暗中最,具一切法名為總持
大乘」者,應云圓乘,文從便耳。
言「禪生百
八」者,達禪實相故也。
自資」等者,智定各有
自他故也,具如前釋。
僮僕」等者,方便波羅
蜜約自行權滿,屈曲明利權用,並僮僕
之功也。
布衣所使共至貴位,同成體
權也。
事理不二故俱云「稱」。
就位」等者,向通
方便但云僮僕,從位別判攝藏通別,望
實望正義賤役通論亦可收得人天,以
異方便即此意也。
「別圓十地」者,仍存教道
故立別名,以無兩重十地故也。
僮僕
已有別三十心,今臣佐位是圓四一心也,兼
收別教十地而已
率土」下釋臣位深淺
意,所收既多名為率土。
雖同佛家無等
級,初通皆聖故。
「雖得」下即是十住入聖
位,同王所真實土境,而位最下故也。
始從
十行至如臣,並是圓漸故須圓釋。
次「一
三觀」至「二乘之法」者,次明僮僕臣佐吏民
所乘,所乘不出諸觀故也。
隨教用觀即當
所乘,然此境智雖即隨教,同為圓人所用
驅策,雖通因果不同歷位別別當分,故此
因果並是圓家之所用也。
無數」者,以此諸法
不出權實臣佐吏民所用實也,僮僕所用
權也。
此亦一體權實也,並皆長者所有故。
非但下結攝前釋不出教觀,教觀多故教教
四門門門有觀,雖復無量被物無餘。
入出
兩字文中四釋,初三自行後一自他
於自三
中初以雙非為入、雙照為出。
次番者,出入
相對本相即故,出入之名亦更互得,故此
出入互照。
此之兩釋約三諦說。
次「無量」去
二諦說,二三開合具如玄文,第四還用
向之三二自利化他,故知此皆聖位自他
含意富,故須眾釋。
此是觀諦復唯在實,對
義立有何不可
但以二對不二,二已攝
權故不勞也。
「行於非道」者,理通三土,法性
之外皆名非道,從法性出益三土生,功歸
於佛故云「歸己」。
此但功歸法性佛道
商估
等者,應作「賈」字,謂居賣曰賈,通物曰商,
若作「價」字非文正意
非但自化無邊
亦令菩薩化境周遍菩薩化利猶資佛本,
往來國具如諸經,十方菩薩來往受益
華嚴大集即其例也。
「如世間」下譬向二釋,令
他如菩薩亦自如二身
初「內合」等者,初通
大意
次「觀」下明邪慧所觀。
云「觀察五陰
等者,還以邪觀觀陰斷常以此邪慧冥
資於正,成見佛由。
苦境為機」者,牒向邪慧
助正成機,然外道苦因應招苦果,故云「苦
境」。
由帶正種熏邪慧心,故得成機感
正慧。
「涅槃通半滿」者,名同體異並現所居,化
物名佛境無別,故子所到二義雙成,機
熟若證證父所證,名到父城,此乃小機先
扣大應,義立窮子已到父城,故使城名涅
槃;大小雙得,故以滿共收物機,機既不
同收亦先後
父母念子」等者,前雖機漸扣
聖,今明聖漸收機,化道之儀且云「憂念」。
「未
曾向人」等者,文約兩意以申此義:先方便
次此土。
方便者,彼方便中非唯有地前
住前,亦有垂迹登地登住,即臣佐等豈全不
知窮子機性,但約窮子說時未至,主伴相
覆實未宜,權從物機故云不說;以由
界內五人通惑者,未堪影灼聞如是言,
故云不向臣佐等說,以為臣佐意在僮
僕故也。
中指小故云「不向」。
所以長者
無非己子,從機異故立以小名漸漸
之方成臣佐故知法身本自懸鑑。
「又應世
來」下第二意者,進明此土昔教顯露未說,對
此蔽彼故云不說。
是則前立勝應之義,義
兼兩處,劣應之語逗彼偏機,故不說之言通
四味四味內具臣佐僮僕等。
「既非」
下釋第二意中小乘人也。
「如聾瘂」等,指華
嚴席;「或華著」等,指方等也。
不逮之言兼於般
若,而無希取即其事也。
華著身子,棄鉢即
空生故知不說之言何關法身菩薩
心懷」下
釋遠由,遠由即是不說之緣。
良由昔結
大時未入相似省己斥彼故云「不勤」。
此退大失中途調熟,故云「無訓」。
背自向他
故云「逃走」。
逃走三義:一機息應謝,二背自
向他,三居不得所即五道也。
故使如來
緣而憶。
「恨子」下專斥於子,非但悔應早息,
亦乃恨子機生致令疎我正法親他六塵
內合」等者,為論免難須淨六根,準理退
者多在五品位前,為對不退位且以五品
退位耳。
文釋悔恨分對自他,準意亦
可並對彼此
化期」等者,約後意釋,即應
來至法華前,故云「老朽」。
「亦不約此」等者,
不約應化聲聞故也。
「胤」者,嗣也、繼也。
「若身
子受決」至「不斷」者,驗知授記為引物機,
權實皆然,故云「後來眾生」等也。
更修淨土
與物結緣,身子成時開權顯實,則佛種
不斷於彼方,機緣成熟於其土,其中
有種釋迦脫歸身子,故須此會彰灼
言。
「若身子無可化」下,反以無釋有。
身子
自無成佛之機,則身子所化安得成耶?
以此顯今令有寄也。
經言「終沒」者,指涅槃
時也。
復作下第二意者,前明苦本顯得
樂,故著「我若」之言,以現說當舉生領熟,總
具論始末權實,故得雙辯勝劣兩應及以
應化始終,故譬本中前一行實、後一行
權,況開六權實相對
「法譬」至「互舉」者,感
應道交不前不後,但隨文便互舉一邊
不同,次「就佛」下約生佛互論,如止觀
感應意中凡聖相望為因緣,次感應
自他破已方乃名為不思議發。
「今取文便」
者,今此雖有三文,且依二文消便,非即二
文使見有前後,故別譬之
初還從退大之
後在五濁時,故有三文也。
「見父之由」至「展
轉」者,由厭苦等,見修二性俱有厭義,修推
理弱、見生奪鈍,諸見互興皆能推理
傭賃
之法以力易財,本起邪見還希脫苦,雖復
邪求冥資正道,故使世間厭苦遂成出世
善機。
世易出世故云「傭賃」,從一至一故云
展轉」。
言「善根」者,猶是可生之義,故有轉至
之理,故云以此乃至父舍,不期而會名為
「遇」。
不意因於世法,忽感出世慈悲;又不意
世間邪推而生正見感佛;又不意小善
內,冥入大乘圓門
大小二機雙扣此舍」者,大
未熟正見而遙,小感稍親門側而近,所以
從退從末義當雙扣,從本從大獨在於圓,
從近而譚偏機先遂。
「見父之處即門側」者,前
大小雙扣,處乃獨指門側者,以小親故
言「二觀方便」者,二邊有得見之義,故總
借證之。
二邊並偏,偏真最僻。
正見有二」至「為
遙」者,於正見中又分此二,近即華嚴中諸
菩薩眾,遠即二乘
二俱未合但在門側,文
中二釋,先機、次應,俱名為「遙」。
師子床
所表釋者,事師子座亦無師子之形,但有
所表。
大論云:「佛為人中師子,故佛所坐名
師子座,佛之所說師子吼
」諸聲聞人述佛
所說,尚得名為作師子吼,部雖兼別從勝
從本,故曰「圓報」,此乃取機之本,故此下去
皆須圓釋。
寶几」等者,一几承於二足定慧
所依無殊,從定名諦、從慧名境,具如止觀
第三
故合云「無生定慧依真如境」,即定慧
莊嚴法身,從所名能故云「無生定慧」。
言「依
真如境」者,託境成觀故名為「依」,果體起用
復名為「依」,又從因說因性有修故名為「依」。
「舊云」下出古釋,稍似別義非今所用準例
知故不須破。
次「舊云此經」下,古有四失:
一法非常,二他方為此,三以應為法,四
對面違教
「今謂」去破中言「父子」等者,父子
機應,先譬後法;著脫譬體用,先法後譬,
二俱不成著脫義異,前文已破。
從「又不容
下更破他方,自有三節
此師亦以他方為
彌陀
若以尊特為彌陀者,此有三失
小兩機並在今佛,乃成見垢衣為扣此、
瓔珞為扣彼,結緣亦爾。
往昔大小
緣俱在釋迦,今尊特垢衣俱在彌陀者,更
可笑
故第三重立難難之,往緣大小
在今佛,豈應今日雙應他方,又何得大應
在彼、小應在此?
平等意趣義亦未成。
具如
前破。
「今明」下正釋,此則續前應世已來
耳。
故知勝應在華嚴也。
「今經」下破非常住。
古人皆云:涅槃明常華嚴法界法華明者
不曉部類兼但對帶。
垢衣乃是敘昔之說,
在昔無垢衣之言,何有常住
所說法相
至「無別」者,今經意結會始終設論法相
如彼圓說,今非全無文相存略。
華嚴部內
不出四十二位,依正自在善知識
今經明
位,具如四華開示悟入知識具如觀音、妙
音、藥王、嚴王,依正具如分別功德寶塔神力
廣略少異舉一例諸,故下疏文十義辯異,
且如十方之言,何所不攝?
實相之理無事
不收,豈迷廣略而失大體
總如玄文十妙
引諸文證,即其相也。
不見之妄生去取
故此空無所有等言、諸法實相之說,見佛
常在等人、此土不毀等事堂閣種種莊嚴、眾
種種遊樂乃至迹門因果諸相,多以華嚴
文消,算數孔目藏在此典,行頭取與散在
諸經,大本亡徒小利
居士」至「即三十
心」者,中止中以民為十住、臣為十地,今居
士是民,以文狹故不分臣等,亦圓四十一位
也。
真珠」至「法身」者,並究竟戒、楞嚴定、一切
慧、法音陀羅尼莊嚴圓因四十一地。
地是所
階、身是能階,四是能嚴、身是所嚴,若用遠因
亦以初心戒定等以嚴性德,若從因說亦
四十一位之所服也,至果同皆嚴極法身。
價直」者,有貴賤故如諸位也。
吏民」者等,向
圍繞不云吏民,今明侍立則與僮僕
共列,故知立名隨義不可一定,元譬事理
何得守株
故前以吏民在實,今此吏民權
攝故在,同異二門,跨節為同、當分為異,是
則同為同體、異為異體,異約施權、同約開
顯,秖一吏民義兩屬
「內與」等者,釋向「同」
字,同從內、同得名外、同為顯於內。
「喻如」下
喻向二義猶如良吏內應主意外用驅使
亦如要臣於內則為國股肱、於外則民之
主長
臣體無別,所對不同
問:
此中雖是
座席,勝應相狀與前中止義意大同何故
前以僮僕為別教賢位,吏民圓教聖位
耶?
答:
言雖少別意亦不殊,隨其言勢逐便
消之,前僮僕之外有臣等四,故別分之。
但云吏民僮僕,共為一位以為所使
此中意斷別惑者,即入地住非驅使人。
此與中止雖即同是他受用報,此既示入
忍界為菩提場、為諸教之始,故加之以破
白拂、覆之以慈悲寶帳
前敘長者所居
所有,今明窮子所見所有
所有既同廣略
用。
侍立」下「云云」者,此中既為中道方便,並
宜地前以釋吏民中正旁民異故,準
部應明次及不次乃至兩教教主不同,各
侍立拂塵相異
「垂諸華旛」者,四攝通利
下為垂,雖華旛並垂,而華嚴於旛,如通
有四攝見者生喜。
又雖旛華俱動,得名
殊,旛寄翻轉,華約端美。
神通下化令物欣
悅,運此二者必上等無緣,故並懸之於帳,
用稱於體如遍覆佛上
香水」等者,若約自
行如第二釋,若不灑以香水於地,則帳旛
華為塵所坌,故以香水實相地,除三
惑塵,則如來長者慈等俱淨。
若約初釋香水
灑於菩薩心地,既從利他修因以釋,故知
七淨須從菩薩行因以釋。
名雖同小此即
圓教,故舉三聚及楞嚴等。
若依方便隨教
義別,今依圓心由此七布於諸地,自行
行此令他修此,是故文中並依圓釋。
羅列
等者,華表因嚴、寶表果德因果萬德皆嚴
實理,故使布列在於地。
地非華寶而布
華寶理非因果而修證因果
出內如前
釋云云」者,指前四重,但前唯在果、今或通
因。
「相海」者,全指華嚴如來相海品,及以〈隨
光明品〉中明毘盧遮那具足蓮華藏世
界海微塵數相,一一皆以妙相莊嚴,故云
「須作舍那釋之」。
四見畏避」者,父子相見
雖譬感應道交不可思議,然約化事漸教
以論,若云父先見子是如來鑑機,道理
此。
云子先見相及處等,非即已見,並
是約機,應具述始末化元由。
或是王王等」
者,既云見父畏避,即在頓漸教初,若據頓
之前未有畏魔之慮,約漸機對大論
避等,故曰「未曾見聞」等也。
從「略開」已下以
後驗前,驗昔可中初與於大過身子
略說時,故云「有過今日」。
復次下重釋意
者,小機爾時豈知二身故是述於機中
受,猶如窮子見王王等。
問:
法是報師,師弟
義別,如何齊等
答:
此是等師之子如法報相
稱。
「諸經多名經」等者,重約教釋,諸經有
明法身義者,即名經
智契於法相稱名
等,故約機中對法對智名王王等,即諸部
大乘小相對,世人不了見諸大乘皆稱
,乃謂法華與諸教等。
今謂乳及二酥
皆譚法報,雖俱稱王非諸經縱有經云
諸經之王,不云已今當說最為第一,兼但對
帶其義可知
「肆」者,放也、泄也、申也。
次「時富」
下見子譬者,然諸聲聞向施子見父譬,巧喻
領小遇大而機中不受,今設父見子譬,妙
喻領佛見機不謀恒了。
見子處」者,如來
不起空座歡喜適願,故但約化儀言父
見子,豈以佛眼必待子見後父見耶?
「今機
來稱慈」者,大小並得名為來稱。
「彼明拔苦」等
者,譬品也。
亦應云前譬如來與慈驚其墮
苦,此譬諸領受佛與樂,如來苦本
在與樂,子領樂已知拔苦,二處義同隨文
互出
「即作是念」至「不得」者,此亦述於退大已
來,既入五塵大法非治,尋謀用小小又來
遂,今機漸來方施小化。
言「取小」者,非謂
往時已得於小,亦非今世漸初之小,是故
不名機來、誰論付財,亦無歡喜但云
「昔見欲與」等也。
今日」至「有所付」者,見小
至知大非遙,是故喜其是付財地。
「我常」下
却釋向來退大已後頓漸之前無時不思
大小二化
大小並失,以流轉對悲,故使
今時付財有在。
「今有可度機生」等者,
問:
生由佛,那云自來
答:
雖機生由佛,感亦由
生,且寄世長者歎子自來,昔機不生望今
可發,應歎機發稱為自來
若機尚生追猶
不至安能自來
「我雖」下探說後期,儻一期
報謝無付故惜,如唱滅度法皆隨滅垂滅
尚惜,故名為「雖」。
「即遣旁人」等者,從此方領
頓漸化,故知爾前譬頓漸若大若小
「但方便品」至「併領」者,意云:文雖增減意必
俱存,方便既為上根是故不須別說譬說
既為中品,故須離總出別;合及頌中雖復
闕略,以譬為正餘並互兼,今既領譬應須
遍述。
言「但方便品總誡勸」等者,恐尋者紛
紜,更重疏出,〈方便品〉文釋迦章中但云「寢大
施小」,雖不云勸誡之別,語意在勸,故云「於
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即大擬也。
眾生
根鈍即無機也。
如斯等類」即息化也。
「即趣
波羅奈」等即施小也。
雖不云誡,義含二門
「火
宅開勸出誡」者,故從法說於勸開誡。
「釋各
三」者,勸門中三:初云「長者作是思惟」等,擬宜
也。
「復更思惟是舍」等,即無機也。
「或當墮落」等,
即放捨也。
誡門三者,初云「我當為說」等,即
宜也
「父雖憐愍」等,即無機也。
東西馳走」等,
即放捨也。
長行合勸不合誡」者,勸中有三:初
云「如來復作是念,若我但以」等,即擬宜也
「所
以者何?
諸眾未免」等,即不受也。
「如彼長
雖復」等,即息化也。
言「息化文廣」者,先牒
前後三譬,次方以三合正明息化。
初如彼長
者,牒初不得一譬,帖息化。
次「但以慇懃
下牒施小,「然後各與」下牒等賜,此兩旁
息化。
次「如來亦復」下一十六字,始正合息化,
故云廣也。
「偈中但誡」者,亦具有三:初「方宜
救濟」下四行半,頌擬宜。
次「諸子無知」下三句
不受
嬉戲一句頌息化。
下屬用車文
也。
此頌譬文則具有三,但頌合中亦但合
誡,有一行長頌仍進退二釋,初釋亦具有
三,「雖復教詔一句擬宜,「而不信受一句無機
於諸欲染」二句息化。
又云「或可」下二句亦頌
無機,依第二釋故云「不頌息化」。
「即遣旁人
下出併領也。
然義則有六,文但有五:先勸
誡各二,謂擬宜、無機;次勸誡合一,即二門
化。
法華文句卷第七(上)
法華文句卷第七(中)
天台沙門湛然
次「遣旁人」者,約教約人,約教則理教相望
約人則師弟相望,人必指教、教必待人,二
釋方周不可偏顯。
初約教者,理即法身、智
報身,由智故說智為能遣,智雖能遣所
依者理,能遣如臣、所依如王,所遣者教故理
正教旁,故報望教報亦名正,然報由理成、
理親報疎,故二正中從親以說。
「又旁人者」下
約人釋者,〈賢首品〉後〈十住品〉在忉利天,十慧
菩薩法慧為首,餘之九各以偈讚,次法慧
菩薩廣說十住;次〈夜摩天自在品〉有十林菩
薩,九林亦各以偈讚已,功德林廣說十行
次〈升兜率品〉有十幢菩薩,九幢亦各以偈讚
已,次金剛幢廣說十向;次〈升他化品〉有三十
六藏菩薩金剛藏為首,有菩薩解脫
請說十地,是四菩薩說此位時,並云佛力
故說,故名「所遣」。
次釋疾走中亦約人教,先
約教中但以顯露為疾,「若以菩薩」下重述
約人,菩薩自有神通,又被佛加故名為「疾」。
「乖心」等者,乖必不識、驚必愕然,如覩不意
乖心不識,此教於彼亦復如是
「稱怨大喚
者,經但云「怨」而不云「苦」,疏文釋中即以大
喚為苦痛所以具有二義者,逢怨必苦故
大喚擬之,義理合然。
「若令煩惱菩提
者,即是令其不斷煩惱煩惱不斷必招苦
報,豈有生死即涅槃耶?
故稱怨大喚義
因果文意兩申
「自念無罪」等者,自省
能同物入惡起貪欲等,今若為之名為罪
行。
菩薩必入生死牢獄,故云「囚執」。
「無大方
便」者,無入假智令起貪欲生死,名「失
慧命」。
「必墮」下二釋,墮三途苦則大小咸失,
無明地,地須義兼界內界外
「約人為使
者」者,取機之法須同類身。
淨名」等者,遣化
菩薩取香飯,彼菩薩見問菩薩,化菩
薩答。
以彼菩薩聞說穢土佛及菩薩能此
勞謙,彼聞欲來成雙流行。
彼佛誡曰:攝身
香等。
彼來於此亦令此土未發心發心
發心修行,故令攝勝從劣現同類也。
普賢入此」等者,普賢菩薩身量無邊音聲
邊、色像無邊,欲來此國,乃以自在神通
力促身令小,閻浮提三障重故,以智慧
力化乘白象。
亦為不宜見於勝應者故,
菩薩勝報亦不可二乘見之。
問:
若爾,經
何不云汝勿令見威德之身,而但云勿彊
將來耶?
答:
身若同類誘之必來,汝身猶勝必
令彼懼,故告使言不須彊以勝身化之,
故云「勿彊」。
勿彊之言釋成前句
「私謂」下此中
雖無思惟之言,譬文誡勸並有此語,勸門
擬宜云「作是思惟我身有力」,誡門擬宜云
「如所思具告諸子」,故私引之。
須即生善
不須,即息勸善,彊即誡惡故云勿彊,即
息誡惡。
「宜以」至「如而也」者,觀其秖宜聞生
滅教,取灰斷理說有理之教,故云「理水」。
「面」
者以向釋之,有背生死向涅槃機,故名
為面,非謂灑彼涅槃名面。
「莫復與語」語秖
是教。
不語他人」至「菩薩也」者,此中一往
云昔小,然法華前諸大乘經不說二乘是菩
薩者,將護二乘豈關菩薩
覆實護權故
云「覆護」。
亦是覆陰將不彰其實,故法華
前一之外皆名隨他,且隱四味之言,通
小乘教耳。
以昔二味猶有小教、定無小
乘作佛之語,故乳及二酥並對小機云
說耳,乃由彈斥加說得二味名。
即是息化」
至「從地而起」者,此中二釋,兩地不同、二起
無別,故息一大化二種地,讚大墜苦故
有前釋,用小取得故有次釋
次釋中云「無
明地」者,若云「臥地」則譬二無明若言「而起」,
則且從界內,故知不解大小具二無明
名為「臥」。
今逗小法先治界內,故且云「起」。
「於
四諦中」至「衣食」者,宜趣所對之境故云「往
至」,小仍在機故以欲釋求,下句方云「長者
將欲」故也。
境攝法狹故云「貧里」,欲趣小果
還須正助故云「衣食」。
「又以他日」下「取意領法
身地」者,言中且云「在道樹前」,意則俱指漸
頓教前,以云「致難尊特」,故知通至頓前。
「問
四大弟子」等者,答中意者,既聞譬已,具領
、入大不虛故自推云「若始」等也。
納法既
重必有此知,約化儀說從容進退,故先齊
後探耳。
豈有自獲小來方五十載,具覩菩
難思境界遍聞諸法一切融通,非全不
知,然未測本源省己絕分,今蒙法譬分
圓常推知如來往日先照,故下佛歎甚
希有故以二味所覩驗先見非真。
脫大
小相」者,相為大相海、好為小相海,全隱無
相好海身,故譬云「脫」。
相好難量喻之於
海。
密遣二人」者,於中先釋二人,次「初擬」下
釋密遣。
人是所遣,遣意
初文先明但
二之意,故對菩薩且通指二人
次「約法」下
約法約人以分二也。
次釋密遣者,先對旁
人以辯異,即之與密顯覆異耳。
今明密遣
者,覆實名密、用小為遣,覆滿明半準例
可知即是分字解也。
亦是從大施小故
遣,小不測大故云密
然半滿字不同
釋,今須在圓,具如玄文,約人準知。
「形者」下
次釋形色,亦具二意
初直約小教百劫
種雖在小論不在二乘故二乘教無好形
色。
又說無常名為憔悴
次「約人」下隱本為
密、現迹為遣,具如下富樓那中。
問:
若準
下文,唯發滿願阿難等迹,為諸聲聞
有本耶?
答:
大乘論云:「不但羅云獨是菩薩
如諸童子阿難難陀調達等,皆是不退
薩。」
若爾,唯權無實
答:
以權引實,豈此等
悉是權耶?
此亦義當本迹釋也。
若釋無威
德者,隨於形色以釋。
大教」等者,前大教
故云「即遣」,將護小志故云「徐語」。
「倍與」等者,
於中二釋,初以戒善諦緣相對一倍,戒
善在欲、諦緣出界
「又外道下漏無漏相對
一倍,亦是內外二治不同名為一倍
六行
非永斷,故且云「伏」耳,略如止觀第六記。
「窮
若許」等者,對彼不許故須云「若」,化儀容
苟順物情,故云「也」。
不論佛國土」者,淨
佛土義略如淨名.佛國品中橫十七句、豎十
三句,廣如華嚴迴向中說,涅槃、大集、智論等
文,並皆具明小乘無此但令除糞,故得記
已方乃造修,與物結緣非關行具
二乘」至
「先取」者,先問價直故云「先取」,非謂已領
故云「慕果」。
「其父見子」等者,
問:
若愍而怪者,何
密遣教其取果?
答:
旁追不來事須密遣
雖教除糞非父永懷,欲有彰言委付,故
先愍而怪之。
「齊此是領法譬」至「其文竟」者,
此是寢大施小二處並有。
前段文竟。
自此
後法但有開權,譬說唯有等賜,並闕中
二味
若論探領,法譬二處雖無正文,但
指法譬能見之眼,即法身也。
故齊教領且領
漸初,以所稟小名為「齊教」,別有探領故
云「又以」。
於中先總述來意次列章文,開四
段。
云「擬宜」等者,意云:佛在法身預知我有
大小四意,故云「擬宜」等也。
次釋「又」字,先釋
字,次釋義。
次釋他日」者,釋「他日兩字,於
中先離釋兩字,次「齊教」下約齊探二領
兩字
初離釋中其義則總,以未分於齊
教探領;次合判中其義則分,別自他等三為
教探故。
初文釋「他」為二,先釋、次判。
先釋者,
二乘人以小望大為他。
次判者,向約二
乘雖以大為他,未知此大元用何身?
故判之即法身也。
次釋「日」者,於法身地以
用權實,實自、權他,二乘法中無法身之智,
名為他
「若從」下判,若從法身用於權智
二乘人,亦名為「他」,此「他」須指佛之權智
合字釋者,於中三釋,即依大經隨他語
等及化他等語有為法式,仍對齊教探領
二時
文為三:初釋三相,次「若從」下判今所
屬,三「今從」下用今意結。
初又二:初約化他
即指齊教,次約自行及以自他即指探領。
言「齊教」者,即法譬二文但至鹿苑,依教所
以故云「齊教」。
所言「探」者謂過探也,探向道
樹寂場之前
初「齊教」者,既屬初義先約機
說,是故齊教但領化身,即非化身時為
日。
次從「若就」去探領者,又為二:初正明二
義,次「此之」下結也。
初文者,雖是法身既以
自行對他,故以化他權實俱他,所以二乘
昔亦不測其旨。
此中自行之語似於自他
以對自辯他俱有權實,故雙言之。
自他
中自之與他各單語權實者,準理合雙,此
中語自行,為對化他成自他也。
所以
自行指化他為他,自他指化他為他,
故知探中皆指法時權
二乘於彼雖稟
小化,同體之權二乘不曉,於佛二自皆指
同體法身時權,雖有兩意他日皆成。
次結
中云若有若無」等者,結於法身權智所照,
若有機若無機也。
言「可否」者,明法用智
逗物稱機為不、可稱機為否,時至為可、
待時為否,雖有有無可否皆是權智權機
他日名。
次判中云「若從」等者,判向齊探。
「探領自他」者,自是第二自行、他是第三自他
重云自方顯第三義也。
並是對法身為
他,故非二乘事也。
「雖有兩意」者,齊探兩
中俱有他義,故云「俱成」。
中則法身
機為他。
探中二義則以如來自行之中皆
權為他,他即二乘所用,雖有二乘所用
二乘所用兩意不同皆得他名。
「今依」下
屬對文意,今依二乘所領即齊教探領也。
「又
他日」者,探及齊教二處三他,故二乘領己
望佛,又領如來用他。
言「探領」者,亦應云
齊教,但是文略,是故二領指法身之取機
也,但從義別二他不同
窓牖」者,說文云:
「在屋曰窓,在牆曰牖。
」非戶故偏,明處
彼。
今亦如是,非中故偏、不遍故狹,故法身
地觀無大機,唯見偏狹先熟故也。
由子
隔窓牖之外何關長者偏視之非?
況是長者
欲取偏機,於圓仍遠故名為「遙」。
「脫妙」至「之
具」者,如前已釋。
「生忍法忍」等者,有情
為生無情惱名為法忍,謂寒熱
雨等屬法故也。
左手」等者,小中權實。
「狀有所
畏」者,「狀」似也,權以實也,具如釋籤引成論
文。
「又有寒風」等者,大論第九佛有惱,謂六年
苦行、孫陀利謗、金鏘馬麥瑠璃殺釋、乞食
空鉢、旃遮女謗、調達推山寒風索衣,加雙
樹背痛為十;若依興起行經但有七緣,無
孫陀利謗及乞食不得
大論直列,興起行經
委悉釋之。
次「語諸作人」下「譬四念處」去,即
對位也。
今但略對無復行相七覺八正
前,婆沙中具有料簡,略如止觀第七記。
五停者,停心但是對治除障,令堪修
觀故,從念處正修以說,雖云約位須兼
相生,方堪消此,故下文云「勤修念處」等。
「生
如來」等者,此教作法所有生法不涉大乘
即阿含中是老死老死,故生法二空並屬
正道,具如止觀第三記。
無常等為助」者,若
諦觀中云無常者,乃是正觀,今以二空
於事中對治無常但得名助,況復更以一
念念以之為助?
大經中大乘治門,乃
至用常何無常
「近指煖等四位」者,外道
理在此位前,故名為「遠」。
應云念處等四但
隨便為言耳。
「此文」等者,以世第一是五
力位無五過也。
「下忍十六剎那下至「世第
一法位」者,忍應上下各十六行,乃成三十
二觀
今文且以四諦言之,於三十二漸減
緣行,二十四周減行,七周減緣,乃至最後
留一行,觀一剎那入世第一,略如玄文
釋籤略引俱舍文也。
「阿含」至「子義未成」者,
既阿含中亦明不斷結惑菩薩,而大論
非謂全無,論云「迦旃延造」者,從所造論
及所計者說,豈以會二還歸阿含?
法華
舊十二年前,一何可笑
「若得初果」至「大乘
者,意云:從見道後不發大心還令小乘
中斷結,故云「由是之故」。
若準大論,至初果
已名之為死,不任復發
大師從容止觀
進退二釋,所以初果亦名死等,故可發
心。
「二十年」者,文存七釋初一合數為二十,
次六釋但立二名,如斷見為一、斷思為一。
初文者,見斷與伏無復前後,即以八忍通
伏、八智通斷,修道九九通為一九,故但總立
無礙九解脫。
五上分」者,謂掉舉、慢、無明、色
染、無色染。
「五下分」者,謂身見、戒取、疑、貪、嗔,
五上分中色染無色一向唯上,掉慢等三
雖復通下,不能牽下故云上分。
言「下分」
者,貪雖通上不是唯上,嗔一唯不通
上,餘三遍攝一切見惑,雖復通上而能牽
下,故名為下
故俱舍云:「由二不超欲,由
三復還下」,縱斷貪等至無所有由身見等
還來欲界,廣如俱舍。
言「猶於二乘中斷
思惑」者,前見道中不發,猶令斷盡殘思。
「共斷餘結」者,或在外道中少思惑,更依
權行斷令無餘。
「第四領付譬」者,是第四五
合為一段,則使鹿苑文後不入方等之文。
大章雖爾,細開仍有免難等文,以應一代
五時之說,今猶存開標領及付。
領謂領業,
方等般若中,付即付財在法華中。
文開
為等賜四章即今文中初二後二者是,即免
難索車等賜歡喜
方等般若為索車者,
二周文免難之後即云索車。
但索車文促,
不對二味故以口索對之。
今以二味
為索,亦秖且對機情,索名雖同不無少別
況前索文義非局口。
今言索者,不局機情。
「亦是方便品顯實四意」者,上方便偈頌釋迦
章顯文中長行但云如是皆為得一佛乘
一切種智故」,頌譬本中開則為四意,初從
舍利弗知我佛子等」下二行明大機動,
為今索車譬本;二從「我即作是念」下二行一
句明佛歡喜,為今免難譬本;三「於諸菩薩
中正直捨方便」下三句正是顯實,為今等賜
譬本;四從菩薩聞是法」下一行,明受行悟
入,為今得車歡喜譬本,「由心相體信」下生
四譬。
次「內合」下預合向來生起四譬文也。
即是始從方等終至法華,譬中秖是一等
耳。
若開十譬不應信解,良由此也。
「又前誘
引壁」至「思盡」中,言「誘引」者,密遣二人也。
言「出宅」等者,出宅與思盡兩終義同法身
道樹遠近不等
「今領亦二」者,今至領等
賜中總合前文兩箇始終一始終,故云
遠近始終」。
是則齊教為近始,探領為遠始
二終但共為一,望誘引中終則極於等
賜,故云始四味終付財;既以四味為始,驗
知探領至寂場前。
次「何者」下釋也。
釋出
一始終相,即五味也。
旁人譬牛」者,
問:
旁人華嚴四大菩薩大經中云「從
牛出乳」,譬從佛出十二部經,今何得以
牛譬菩薩旁人耶?
答:
佛加菩薩與佛
不別,雖主伴異俱是能說,所說義當俱從
牛出。
「褒」揚也。
「貶」挫也。
「既領知」至「豈不樂哉
者,據無希未名欣欲,既已領知增後慕
樂,機近付財故云「脫更」,機已冥會故云「樂
哉」。
「判天性」者,理性同故。
「定父子」者,會結緣故。
二乘在昔天性父子二義俱迷,至法說時
開其知見,是會天性天性若會父子義成
其中迷故名為「會」。
中根尚昧,至譬說
定所生,是故四人今方信悟。
菩薩疑除」者,
故法說中令一豈獨二乘,譬中等賜非
唯根敗,但由領者力未及他,故使詞中不
餘眾,己正他旁未遑餘及,己難他易故
且從難。
又己別在今、他通昔教,故且從別。
己死他生且從初活,他從昔顯己唯今顯,故
且從今。
見此多意,餘則可知
「是從般若」至
第五味」者,
問:
前會三云法華,今還引大
云出涅槃,云何得同?
答:
一家明義多處
說之,無煩廣辯,欲重論者更述大猷,判味
同時而有部異,約理名別咸歸常住,約機
彼稱捃拾約法存三權,論意彼帶律儀
語證彼兼小果,受益彼無廣記,說時長短
永殊,譚常過未不同,論譬大陣餘黨,現瑞
表彰各別破執難易不同領解近遠迹乖,
述成被根不等,用治生不同付囑有下
有此,得十六意準此略知。
異意不可
失旨,失斯同異講授殊難,豈唯兩經,餘亦
不易
今初「相」者,若不互釋相義不成,然子
體父以大而比小,父體子以小而無違,始
終而論子未體父,故見尊特覩而不受,見
既爾諸例可知
由此見尊特身」者,如淨
名中譬如須彌山王顯大海安處眾寶師
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藥師中「巍巍
堂如星中之月」,大集中「集二界中間」,諸方
經是例非一乃至聞說大法大神通,覩
菩薩難思大事等,皆由已得阿羅漢果,斥
不疑故云「由此」。
「金即別教」等者,
問:
大品
圓,何故但云不出通別?
答:
一者但語通別
理已攝餘二,論能詮教必須具四,金且從
理故云不出此二,兼復二乘至此多成通
別,亦且言之。
通別倉庫準此可知
其中
少」至「廣略相」者,第二十一〈方便品〉云「須菩提
白佛:如佛所說若廣若略,諸菩薩云何求
耶?
佛言:如是
如是
菩薩摩訶薩學是廣
般若,則知一切法廣略相。
」又說般若時前
後二周,即廣略相。
「又二乘下重釋意者,密示
知同,故云「體意」。
言「體法空」者,實理無二
此有三者,初一正是般若中意,次一據理者,
般若時密明不二,而二乘不知,謂在般
若意通法華
第三就今意者,於佛即是
財,二乘自謂加說,故般若中云「豈聲聞人敢
所說
所說皆是佛力
」由機未轉且
言被加。
「宜加用心」等者,述佛元意不出
二,顯在菩薩、密被二乘,然領上四時皆具
二意:一述佛化意,二已納密機是則我身
領佛二義是故名「領」。
至法華佛意亦盡,
機顯非密。
「問何時少時」,答中分二:先約
二經中間,次約無量義時。
初文即是情口二
兩楹之際,般若非一其間時寬,總名
時望後逼故,隨領一時一會有思量。
「失
不失」者,失則於己無分不失復未同菩薩
踟蹰之際即機欲發時,正發乃在三請時也。
次約無量義者,去法華極近,時極少也。
從一出多,義必收多歸一四味之終故
云「漸已」,機無隔異故云「通泰」。
發在須臾
名為「即」。
二正付業」者,前云「付財」,今云「付業」,
財從所營,業即造作皆是菩薩得三因之
作業也,名異義同故得互舉。
靈山八載」者,菩
提流支法界論云:「佛成道後四十二年說法
華經。
」「北人」者,諸文所指多是相州北道地論
師也。
古弘地論相州自分南北二道,所計
不同,南計法性一切法,北計黎耶生一
切法,宗黨既別釋義不同,豈地論令爾耶?
若爾」下雙破二家
言「迹門說法」者,秖是三
「彼解云」下地論師救。
「今謂」下重破。
自古
知開近顯遠永異諸經,謂迹說竟無可
也。
若云言不疊安,即向〈法師品〉後,方便
何以不著
若云佛定已起不得說者,經
何事不先著耶?
若得迹門竟,何不更待
本迹後耶?
叡公生起便為無用一家次第
冷然
「依薩云」者,如下多寶品〉中所引,若
三請之時佛未說經何得經云「佛說無央
數偈時」,故知無數之言即〈寶塔〉已前經也。
無央數偈,豈唯三卷半經?
況〈地涌〉讚偈之
文其數甚多
傳法華西方猶廣,準此
也。
「今明」等者,意云雖非親生,既迹中同業
非無相關故是之流例,義當伯叔
當知
今日影響在昔不無高下是則昔示高位
如伯,示下位者如叔,並是父族故云「親族」。
「并」「會」字貫下
國王」至「是王」者,前約昔教諸
部為諸王
言「興廢」者,委論興廢具如玄文
九卷明。
今欲略論對部說者,則華嚴
興二廢,乃至法華一興三廢,今乃廢諸小王
唯立一主是故法華名王中王
次「有此經」下
約此經會教,以今經中部無餘教,部即部
中尊極為王,教即部內教主為王,既教分大
小王尊卑國界寬狹民有多少資產各異
所出不同,故部內教通別二轍,別則當界施
恩、通乃須歸大國故知部教俱須會通,故
前云「部」後乃云「教」。
在昔未會,如一國內
三小王各理蒼品未歸大國故方便教
王名不無,但兼部中圓極主弱;若會已後
一化,民無二主國無二王。
自爾已前或
不歸不歸仍是小王被輔不獲已而統
之,小王本無背長,良由民心未歸,民若歸
從王本一統。
以此會法,義可比知。
無量
中先已收集」者,雖云從一出多,密擬多皆
屬一,故云「收集」。
又乃由先說一出於多,方
可定起收多歸一故知爾前當機益物,雖
一施三而三掩其一,欲說收入故預譚
開。
「彼云」下引彼無量義經示相,如何得知
收集諸經,彼經既云「諸經無量從一出」,
故指前經以為無量
四諦因緣鹿苑也,
方等般若次第宛然
言「華嚴」者,具有二義
已在玄文
彌勒」等者,昔教既偏圓未融人亦
權實不一,今教已會,補處豈多?
補處既然,餘
下準此。
民歸王順如向所論。
初地」等者,為
會偏教故不云圓。
「某城」者,王本亦秖云居
一城
「遁」義通逃隱,今「逃」即是隱。
「今我」至「一
所有」者,所付般若有共不共不出因果
因為萬行、果為萬德,行即諦緣十八空等
德謂十力四無所畏不共法等,具如廣乘無
非衍也。
此我之德既云子有,當知汝等並
有如來因果之藏,故加說之即是領口
般若中數放光,覩難思即令領身,般
方便即是領意故知知之與見並是所有
所以法華但總說云「佛之知見」。
而今忽聞」等
者,以他準己,既法譬俱解,必知定同身子
得記。
嘉祥至此更却結前都為五雙十隻
一從旁人華嚴為頓,從水灑去至法
華為漸,即漸一雙
今問適作三種法輪
今但判為二教,則自言相反歸頓不成,如
何以方便佛乘會萬善顯久本之教
而為漸耶?
二從灑面去為世間,從除糞去
法華出世世出一雙
今謂諸子
人天之乘,故知人天漸教始。
若以除
糞去為出世者,未審鹿苑之後說戒善耶?
況將十二年首訖至法華,同立出世之言,
安顯法華之別?
三就出世中大小一雙。
方等般若小乘不?
三味之大同為一
判,如何能顯妙法之能。
四就大中自他
雙,即指付財為化他,領業為自行
未審
般若有自行不?
聲聞在昔謂為菩薩,佛
化元意正付令知,況領業之時本在自利,自
已後未改小途。
五從二使來是密、領業
是顯,顯密一雙
微密為密,則法華為密;若
顯密為密,今此聲聞鹿苑來,皆稟顯
教何名為密?
爾前得記乃名為密,至此
索驗非爾前,況三種五雙自相反(云云)。
若以五隻同在法華,如向所破,若從廣
狹,以最後一隻法華者,全不云開
同昔大,致令後學對數而已,不求教旨
教何耶?
「貴在得意」者,譬中已委故不更論。
「似有二義」者,由結緣不壞,雖大小俱似,雖
貶曰似,子義不亡。
次「子既」下舉正因況,若
正因不似亦子,況復似耶?
既曾結緣,誰
真子
據曾逃走父且貶之,由位淺迷深
斥之云似。
云云」者,如上分別
「問初釋品云
信解入真」等者,真是修位即初住已去,品初
又云「年既朽邁」,小尚非似位,今那云似?
意者,若據子逃父後大小俱非似位,何況
真耶?
仍指結緣之時,於今得名似。
而「但
合見子便識」者,上見父有四,謂由、處、相、避,見
子亦四,謂處、識、喜、適,今見子便識一句,即含
前來八文,文雖前後意必同時豈非子見
父時,即父見子見故便識,雖復逃走機在
不久,故父亦喜,故知一文即攝於八。
「我等
三苦故」等者,譬中勸誡兩門,先各論擬宜
無機後合二門息化。
今三雙合領,初從
「上初」下先騰前三意,「旁追」即勸中二意,「再追」
即誡門二意,「放捨」即二門息化。
言「三苦」者,
三苦五濁加重所以二門並無大機
但堪小化。
五濁逼故即是三苦無明覆故即
無知
「今合」下正合。
二門無機」者,「何為見捉」
即勸門無機,「自念無罪」即誡門無機
不云二
門擬宜者,即以二門無機兼之
次「樂著小
法者合有小志」者,即二門息化。
言「不合放捨
者」,捨即是息。
但上譬文息化有四:一思惟
息化,二釋息化,三正息化,四息化得宜
思惟又二:一知大弱,二知小彊。
今言「有
小志」者,即第二文也。
言「不合放捨」者,不合
第三正息化也。
是則但合初文第二,即攝
下三及初第一,故上文正放捨云「我今放汝
隨意所趣」,已知有小志,故於大放捨。
「上有
齊教探領今合二意」者,上二文各四,小擬宜
知先心、歎三車適所願,今齊教中但合第三
具陳上事即歎三車也,及第四先取其價即
適願也。
第一第二文也。
二任運兼得
餘二,思之可知
有四文,今但三者,闕適
願一,餘三次第對擬宜等,具指齊教文也。
「教作」即是探領文也。
「合付家業譬上有由
付」者,上由有遠近,即小果為遠、體業為近,
今但合近。
有命有受,今但合受不合
也。
既有於受必知已命。
「而自」等者,兼得餘
二。
上付業有四者,一時節,二命聚眾
證,三結父子四正家業
今既付與
上三,須出其意。
上開有四相失」等者,
此四標文,文似四章但成三段
「乃略追誘」
釋具有。
造立舍宅」者,有餘之土非寂光自
然,現勝應身非法身本有,於彼更運依空
慈悲,故云「造立」。
經云「頓止一城」者,「頓」謂頓
乏,示迹之相義同於之。
又「頓止」即不行也,
於此求覓子機。
「超頌第四憂念」等者,
頌子背父去,即失子之苦而無得子之
樂,失苦得樂俱在父懷,是故失時已懷於樂,
必知後時還來故也。
遠鑑機緣未若於佛。
經云「夙夜」者,有人云:自行為夜、利他為夙。
不應爾,「夙」早也,謂晨起;「夜」暮也,謂黃昏
夙即化初、夜即化末,大化始末準說可知
丈六佛常說無常,化欲終時節節唱滅,若
自行為夜,不可自行亦云死時將至。
「有
無善上」等者,雖復時緣無所得善未能斷
結,故此體上有見思。
法身是師是王」等
者,此文合在次文畏避段中,若準上文
法身如王,加著「師」者重加一譬耳。
報應
長者」者,秖應云報如王等,兼語應身者,
報是勝應故也。
長者如王王等,故便言
之。
「私謂以廣顯略」等者,如華嚴廣明
相國土行願,本欲以此廣佛知見實相
體,故云「以廣顯略」。
「授決」者,華嚴前文無授
記語,〈入法界品〉旁論授記,亦得名授記
故也。
弘誓及行」者,彼最委悉
又「誓為券」者,
誓許利他有如券約,隨修隨償如疏隨還,
訖至菩提償之方畢。
華嚴菩薩行願
事數,名算計也。
「上旁人追文有三」者,初
喚為勸門二義,次喚為誡二義,次「是人」下
第三二行頌無機,即放捨。
無機者,重牒二門
無機,以無機故方乃息化,故云釋放捨也。
「初三行頌顧作」至「教作譬」者,「顧作」即上齊教,
「教作」即上探領,齊教文意道樹來,以取
小機義為顧作,探領文意法身地時無時
不愍,何嘗不教豈待顧耶?
故云教作。
「油塗
足」等者,有人云:外國下濕使作之人足多
坼,故以油塗。
此語甚鄙,於今經中坼譬河
等,何油塗之?
上受有四今但頌三」者,初
如文,第三是第四大機將動也。
但闕第二
無希取。
「初二十年」等者,上文具引此中二
十年,已辯異竟。
今言轉教者,前云住二乘
中轉教,今以別惑見思名二十也。
合譬
中「佛亦如是合相失」者,上相有四知我
小合父子相見
上相見文有二,先子見父
又四,父見子亦四。
今復應知若單以佛亦
如是一句父子相失,意仍未顯。
知我
小一句合父子相見意亦未顯。
何者
句借下句成,知樂小故義當相失;次下句
上句成,佛知樂小故相見
樂小由
退大所以相失,退大由樂小所以相見,故
二句相成八句也。
知樂小句當便識。
未曾」至「其意」者,秖一追喚即具二義,故云
「總」也。
上文譬中齊教、探領各有四段,擬宜有
機、歡車、適願
既但說於成就無漏小乘教中
無漏之言通於諸果,言成就者唯在後位,
故亦總攝二四文也。
上合有二:相信、委業,
不合體信者,驗知相信為旁、委業為正。
言「委業」者,委即是命。
「今初一行長頌受命
上頌所無」者,上頌譬中全無命知,但有
受命三耳
初一行標斷德」者,以云內滅,
內即惑體,三界惑盡故云內滅,故屬斷德
也。
「次標智德」者,既云若聞,聞教屬智,故云
智德。
小智具故不欣大智,此二並舉
顯過
次「所以者何下六行雙釋智斷」者,初二
行釋斷,次一行半釋智,次一行半重釋斷,
一行重釋智,故知初二行明自住小斷,
一行半明大智,次一行半重釋小斷,
一行釋失大智
分得大乘習果也」者,
得初住時破一品無明名為習果。
言「牛頭
者,華嚴云:「出離垢山,若用塗身火不能燒。」
十恩文者,文中自對室、衣、座三。
初室有三恩,
初一是通遍被之恩,次二是別拔與之恩,通
被是四弘之始,別被是填願中終,則發心
起行之來,自成道前處處蒙益,蒙益之相
不出與拔,與拔之澤知何可報。
所以難報
者,初以自行之真令我修習,自稟教後退
輪迴慈悲不離處處與拔。
次衣恩有四
者,我受教大小並忘,處處調停知我
遂,即於此頓漸道成,雖先正大機,兼
亦憂我善種,故於頓後便垂小化,彈斥淘
汰鎚砧鍛鍊,貶之以貧事草庵,誘之以富
豪家業,宿萌稍剖尚未敷榮長遠之恩何由
可報?
是故四中初以人天次及三味。
如來
座恩有三者,至法華時始獲妙益,兼能利
物,化道初成,難報之恩良有以也。
所以
八是授記恩,九十令我能利物恩。
所以室得
衣故覆育之恩,室有座故成與拔之用,
座假衣室令自他行成,衣假座室今初後
理顯,是故三義合成大恩,此始終恩將何以
報?
注家但云物不答施天地,子不謝生
父母,以感報斯亡。
今意正論荷恩難報,
何得以亡報釋之?
況復我報亡,斯
恩巨報,故不得直以亡報釋之。
凡言亡
者,治彼不亡,今非領亡但領難報,二時
別且釋荷恩
法華文句卷第七(中)
法華文句卷第七(下)
天台沙門湛然
*釋藥草喻品
法華論以七譬立七對治一顛功德增上
煩惱熾然求人果報火宅治。
聲聞
人與如來乘等,說窮子治
大乘上慢人謂
無二乘,說雲雨譬治。
實無涅槃生涅槃
想,說化城治
不求大乘,以虛妄解脫
第一義,說繫珠治。
大乘人取非大乘
髻珠治。
無功德人不取第一乘,說醫師
治。
若但依此七各有對治,則為法譬說
領解,佛以譬述等理似不成
應知論意,
火宅則不大車邊窮子,正用領付之意,
雲雨令開權二乘故,化城寶所引之,餘
可知
他若云今品唯出生者,全達經旨,
況復論文從於能潤以雨為名,經從所潤
故云藥草
藥草二乘不無一雨則述其
歸大。
嘉祥云:「草木有二,一不知同,二不
知異。
」若有瑞草,即能知同以喻迦葉,此則
但從迦葉所領可爾。
若從佛述,豈可餘之
藥草悉云不知
又亦不知三草二木是瑞
非瑞,是故須云今昔方顯瑞之是非
今謂
至此法華何得更有非瑞之草?
云是
草木元一所生一味一澤,而不自知,忽
蒙開顯莫非祥瑞,乃使彈指合掌通成
因,生無生慧咸成種智
文中四悉且從
迦葉領述邊說,於中先總徵起,次「土地」下別
釋四悉以酬向徵。
初世界中二,先譬、次合。
中土地約今,草木兼昔,故云「通皆有用」,
藥草在今,藥之草故,名為藥草」。
所生」等者,
若從如來所述義邊,無非是藥,故云「通皆
有用」;若從能領中草為名,則秖應云中
品耳,故云「藥草用彊」。
有漏下合,先合昔,次
無漏下合今,於中先合,次引證,三「述其」下
結意。
初文者,
問:
若從佛述,應云草及以
地雨,今品既是述成之文,如何但指聲聞
草云四大弟子等耶?
答:
實如所問,言通意
別故云藥草,言別意通且指聲聞
佛意雖通
述,其得解別在迦葉,述其不及及以復宗,
若別若通皆成藥草;地雨復是述其領實,
故不別說
「佛讚」下證者,經「告摩訶迦葉」者,
迦葉居僧之首故別告之,故知信解雖具
四人空生居首,然自陳之唱屬在迦葉
故今別告。
又言「及諸大弟子」,信知得悟不專
四人
「述其」等者,悟必通該、領述從別,佛雙
善哉迦葉通名藥草,並與歡喜
同,及領兼述同名世界,故可從通。
次文二:
先譬、次合。
中云「叢有」等者,譬昔各有積
習,故名為「叢」。
「育」養也。
日久」者,經二萬億猶
方便,今始開顯故曰「一蒙雲雨」。
下次
今,「雲雨如」下釋。
言「扶蔬」者,「扶」謂扶助
雅云:「林有草木曰蔬。
」以昔助今堪可
記。
言「暐曄」者,明盛貌也。
一蒙雲雨使草木
敷榮無始性德如地,發大乘心如種,發二
乘心如草木芽莖,今入初住如同成佛
芽莖等。
內具十力名「力」,力有勝能為「用」,
對於芽莖故具名「內」,小果得記如芽豐等。
譬諸下合昔,「今得」下合今,先合、次證、後結
意。
初文者,既開顯已自利兼物,從於自他
受益得名,名為為人
次對治、第一義中二
譬合。
譬中亦初譬昔,「今蒙」下譬今。
言「四大
等者,世藥三品俱非藥王下治四大中益
五藏、上可還年
言「風冷」者,略標二大,昔
除四住病,但養五分身,還真理年、駐變易
色,今蔭以無緣慈雲、洒以無私法雨,使其
遠種獲益無偏,使無常微草乃成常住
王,自行兼人悉除三惑,故云「遍治」。
當知自
他並成常身佛大仙也。
次「譬諸無漏四字
昔,從「聞經」不合今,亦合證結意。
言「嘉著」
等者,「嘉」善也。
「著」漏也。
「稱」字去聲
善始令終
名為「嘉著」。
聞契理故曰「稱微」。
且寄二乘
解以說,故皆云「無漏」,此並成於佛乘
四悉
言是對治第一義者,從遍治邊對治義,
成仙邊即第一義
「餘約教等三不記云
云」者,草木即是三教,地雨即是圓教,即為約
教。
若本迹者,本住智地曾施雲雨,迹為草
木引彼增長觀心具如玄文利益妙後。
約藥為觀者,如止觀第十。
四藥治見備述
權實,思亦例然,舊師雖云述佛恩深,無十
恩意述亦不遍
古師亦不以教作而為探
領;縱立探領,此亦秖如下南嶽所判權
功德耳。
「師云」者,正指南嶽
二乘雖復自領
己界,既云善說,即是具領一代權實,今佛委
悉述其所領。
「十三偈」下,文將古所引還
古人迦葉自領佛恩深,其如佛述善說
如來真實功德豈獨二乘法耶?
「教作譬是佛
功德」者,亦斥古人述不周遍,教作人譬是
法中少分而已
具如前釋。
他日即是二他
義也。
即是權,應云此實我子,豈獨作人
耶?
「今言」下今師釋也。
「始天性」等者,天性即指
大通佛所,如十恩中初恩意也。
中間」下具
如已下九恩意也。
天性猶通、結緣從別。
「自
微」等者,「自」從也,從小大至第十恩,故云
「諸」也,豈止一代教耶?
「雙述」等者,兩處謂方
便、火宅也。
信解中雙領兩處,今亦雙述
二處所領。
若不爾者,徒述何益?
「善說」下述
具領如來權實教法,此約因緣釋也。
不同他引論破無小也。
「又華嚴云」去,遍述
所領即約教也。
前釋尚總,此釋則別,總別義
一,本即觀心大意同前
「領所不及」者,舉迦葉
不及,顯餘類之有分
又出迦葉不及
迦葉之遍領。
又示迦葉之遍領,則知一
一切
於中先列,次「所以者何」下釋。
釋意
者,若但述二乘,秖應從中草題品,於所
領外更述不及,令知如向所例意也。
不能盡之言,寄之以明不盡,佛說不盡
迦葉耶?
此中先敘佛意,佛意既遍驗領有
窮。
次「那忽」下責其齊教通貫諸句,「不道」下
正述不及
「退進」等者,以二乘位望上為進、
望下為退。
十界各各自有因果不由次第
名為橫一人漸起亦得為豎,今取雜起
具有邊,但得為橫。
又以多人次相望
及法淺深亦得為豎,人人各住亦得為橫。
七方便豎」者,若七人各七先後相望七人
大小相望七人傳入七人入實俱得名豎。
「又三世名亦橫亦豎」者,世世遍於十方
亦名為橫如是品類皆從諸味八教調
熟,方於今日與迦葉等或同或別,未聞遍
領故佛示之。
「夫山川」至「不及」者,此非橫
不及如下諸文結差無差、無差即差,差即
無差不當橫豎,無差即差而橫而豎,今從
無差名非橫豎,從而差邊如前橫等。
初山
川下具對諸法,皆與理等同一地而總
貫之。
有人以地譬賴耶常住,其理不成
五陰世間以明一實,差無差等非實
相,故「總言地」。
次「草木下約五乘七善習因,
對於一實明差無差等
次「一雲下至「初三
末一」,約五時教對今一實,明差無差等
喻,次「如來下合
生公雲喻法,注家以雲
喻應,奈何道中天真而謝俗子篤論其理
何道俗哉!
「如龍興」下譬佛身中能被法體
譬「是為」下總合,更無進退橫豎等也。
雖具
橫豎及亦橫豎對於一實任運施設非橫
豎,約開顯說,結差無差則前一切皆成
無差。
次「不及」下明佛斥不及意,二乘初聞
始入初住,且自述己所入之法,佛欲委述
所不領者其法尚多,二乘若聞亦成遍領,
具如前說
言「未窮」者,極指後地豎入邊說,
若欲遍述未暇窮終,所以迦葉述己者是。
初是因緣釋。
又「初悟」下約教,若迦葉領己即
一切,以圓對偏即遍領教也。
迦葉所證
即「初阿」也。
既即後荼遍領無別。
「又權行」下
本迹,唯闕觀心,具如玄文釋法中說
若依
今領者,即空故差即無差,即假故無差即差,
即中故非差非不差,橫豎例知。
廣述成中二
段,初文具述三草二木差無差等即是廣釋
所不及。
既責迦葉所不及,所以下文
仍歎迦葉者,明其雖復有領不及,縱領
諸意不出權實接引之,故結歎云「汝等
能知如來功德」。
勸信者,此不及等既唯如來
能知,故舉法王以勸迦葉所不及者彌須
信受,若依此領已是能知。
為下大雲譬本」者,
大雲普覆一切大雨普潤於三千,受益
實能被不虛
「於一切」等者,非智無以說,非
無以詮,欲知智在說觀、教而知智,今從
述教故先教也。
若〈方便品〉初欲引五佛所
說,則先歎二智既是相成前後互舉。
一切法
等者,
問:
何故前文不及七方便是豎,今
云橫
答:
人故豎,約法故橫。
又人法各
有橫之與豎,具如前說不可定判,故更以
橫對實亦名為豎
若言不爾」下釋此橫豎
初釋豎中云若言一切法不是七方便以
一實為豎」者,如二萬億佛所初發大心
即是一切法實,中間流轉復發不出
法,故七法是橫、對一實為豎。
「又十法界」下
釋橫也。
一人中尚具於十,況不具七?
既爾多人亦然一趣既爾餘趣亦然,故七
法是橫。
如來身中若十若七,一念洞照橫豎
無遺
「此法雖多」等者,七攝權盡,一切逗機不
出七故。
為人天」等者,明佛能照,是故能說
此中既別列二乘,故三藏事度即菩薩,通無
名通三乘
「述其開三」者,具敘七善
云三者,三從出世但開菩薩,加於人天
須通七。
究竟」等者,此明諸權皆歸實相,是
三教教智未會不名為一。
又非明示
法從無住本立,故不得究竟不二,今
不二始終一也。
「其性」等者,廣博之一故
名為「切」,切字(七計切,七結切)並通,訓眾也。
共顯不
二是一家之切,名一切智
「寂而常照」者,智
依地能生諸智,故名「智地」。
此從境說,若
智即地能所不二故智得名無住本,是
故亦得名為地,正顯能立,立亦生也。
智地能生諸法,故雙名智地無住本。
云何」等者,斥古師也。
降此之外餘解不當
暗而復寱迷深故也。
無明夜寱解聖言,
何能當理
「例大品」下引證智地,故先翻名。
實相是體、智即是用。
若智家之地即指實相,
一切皆大,由智顯地由乘至極,亦是從始
至終依地至極大事大乘皆須簡於莊嚴
白牛
「餘二」等者,但是不一皆名為二。
「此約」
至「開權顯實也」者,以漸頓中不出七方便
故,故漸頓中有權咸開。
如來下至釋教也」
者,權教咸成實教者,良由以不二智而同
照之。
「知所歸趣」至「各有歸趣」者,能有所趣
故,故名「所趣」。
「戒善」下明七方便法皆有遠
近者,當位名近、趣極名遠,當位名權、趣極
名實,權藥所治故名權病關中唯遠是亦
不然善無自性遠近在人,於中先舉戒
善近在人天
言「作緣」者,從遠得名故云
「若作」。
「念處」下言福德」者,大經意也。
經云「聲
聞」者,福德莊嚴有為有漏,亦由在法華後,
說開相可嚴法身,念處兼於兩教二乘
今且在於三藏聲聞,中越三人故云「乃至」。
六度通別一一善根皆有二趣,如來善知。
問:
別趣已遠,如何亦二?
答:
十二品惑及以我之
果為他之因,豈非近耶?
「又近遠」者,近從物
情,遠有三意:一者善體,二從本期,三從
意。
佛意又二:一者順機,二者從體。
有如
來善知體性,體性之語還通二途,接近
體性俱存,此於權中取意實釋,即是
經權正意
「又戒善」下重釋者,單從藥邊釋,
七方便名為識藥,深心行名為知病,能
即是識藥故也。
言「二種」者,所執兼細惑,
依正唯麁惑故。
「障人天」者,且從近說,著所
執者以四倒等各對諸乘,然麁惑亦非全
不障乘,但不執理障乘義弱;著所執者
非無十惡失人天乘,隨其淺深皆名計
故,故以計等隨義對之。
「一智遍照」等者,應
非但一切而已,須於一藥一病見一
切藥一切病。
下文既云「一切法者」,即是十界
故一藥一病皆具十界,知諸法盡名知病者
寄藥顯病。
「知一切深心」等者,若無識藥不
深心寄病顯藥。
若干」者,「若」如也。
如彼
法體法體本空,故若干若干
「又如」下舉
心法塵,譬差無差。
初二句明法相,約心所
緣法塵以辨。
次「心有」下辨別,次「心不」下辨即,
次「無數下辨即相,「權實下合譬。
真法本無
由心有數名法為數全心是法、全法是心,
不能具合但令述之,故注「云云」。
譬如下第
譬說,文為二,初譬、後「復宗稱歎」者,準前
初開云,初述開顯,次結歎。
初文自分
為三,謂法、譬、合。
今至譬中又云「先譬次復
宗」者,以由汝等迦葉以下文具二義,亦名
結前開顯,即如前所開,亦名復宗稱歎
如後所開。
言「復宗」者,此中大意本述迦葉
中廣如來二智似如唯歎如來不關
述成,故後文云「汝等迦葉甚為希有」,此則更
復前宗以述迦葉,此中以述迦葉為宗,
故云復宗。
以歎如來是歎迦葉,故云「稱
歎」。
「三草二木下述譬釋差無差,次「若觀」下
辨譬差無差所以,若觀草木末派,則有
差別
內合方便下合權智,「實智下合實智
差別」下「云云」者,皆應細說以差無差用對
一實及以七五,植種如來智地物情
謂之差別敷榮如來法雨,法不由情而
能差,眾生所受亦是智地,地亦是法,但植種
智地義兼眾生心地,故初心名地
釋差
別譬者,
問:
土地與下一地何別?
而此中譬
差下譬無差。
答:
用譬各別,下譬實理、今譬
報陰,故不同也。
此中先破舊者,習因、報果
二義不同故知古人不應山川等而譬
習因,習因必須增長故也。
故此下文三草二
木各有增長,即習因也。
今文正釋但以山川
等用譬眾生五陰二種世間假實不同,故
「今引」下二文,俱證人天等報果義也。
「又更
下別譬」者,前通為五乘五陰作譬,今各譬
五乘五陰
如山高峻亦有洿隆五相」者,
「洿」字(烏花切)若依今義應作「窊」字,凹也。
亦應作
「洼」深也。
「隆」高也。
山川谿谷土地一一相中
復有五相,如地雖平亦有高下似山等也。
「川」者穿也,水大穿通者曰川,潘岳關中
曰:「水有八川,謂涇、渭、灞、滻、澧、滈、澇、潏(音決)滈(音浩)。」
知通水之處俱名川也。
「谿」者窮瀆,源出
於山故云窮也。
「谷」者,水注於谿;又泉之通
川者曰谷。
何妨此等皆有五相故以譬於
五乘五陰
山川世界」下「云云」者,細合陰入、
習因、法性三法展轉相依之相,應云習因開
為緣了,與彼陰入不即不離,陰習與正法
不即不離
六文宛然」者,責於古人不立
第六為習因增長義也。
所言六者一土地,
二草木,乃至增長故知初義但當山川,未
種子增長二義也。
「又次等如此」至「前後
耶」者,古師以今家第六安第一是故
云「抄著前後」;又以最後土地及最初三千為
總,而以谿谷等為別間之,故云「間糅經
文」。
治病力用勝」者,若分「藥」「草」二字,則以小
草偏受草名,餘通名藥,即指無漏,且從所
二乘人說,是中草故,故稱下草治病力
弱,上草同凡治病亦劣,從發大心故亦名
藥,二木復從覆陰為功,故知通題別在中
草,通論皆藥,但略「木」字耳,具如品初分別
可見
質幹法體也。
覆蔭慈悲也。
器用利物
也。
「喻二菩薩」者,通別菩薩兩教二乘及三
菩薩,且云「大」耳。
然通菩薩若望三藏,弘
誓之境雖無優劣,以通菩薩一者衍門通
圓、二通於別,故云「廣」也。
七善」秖是七方便
耳。
若從修習,當體為名;方便進趣功能
稱。
密雲三密」者,凡云三密必約應化,自
受用平等法身何所論密?
覆蔭譬佛慈悲
等者,蔭廣則質大、蔭狹則質微,質微則利近、
質大則利遠,遠密近疎赴物各異,隨其用
化境不同
「不雨」下「云云」者,因將雲等以
三密,便引雲色不同、電師名異,有雷之
由雨緣不等
今以雲譬應身,雷譬名稱,雷
放光,雨譬說法。
長行無雷電,頌中具有
電必有雷,雷必有雲,雲必霔雨,今不取
無雷之雨、無雨之雲為譬,須以此意
合身雲等,應色非一,且汎舉五以應五乘
佛為教主譬如電師,眾生機緣亦如電師,
感應相扣猶電師鬪,隨機有感應之以光,
四大鬪亦譬機應
言「五事無雨」者,總以
五乘機用釋有機,以無機故法雨不
降,凡引事譬皆有近遠,此中不須華嚴
六天四域,秖借阿含意為譬耳。
又雜含
云:「風雲天作是念:我今欲以神力遊戲
是念時風雲即起,電天雷天晴寒熱亦復
如是。」
問:
此六譬者本譬差別何以密雲
雨為無差別譬?
答:
下文雲雨秖是此中雲雨
譬耳。
但今從所雨得差別名
若爾,與草木
何別?
答:
草木唯從草木立名雲雨乃從所
顯為能,是故不同
八音四辨」如法次第
應分教別,今從極說。
普洽」等者,雖說
乘本被一實,豈受潤時離實地耶?
「信戒」等
者,五乘皆藉此之四法唯有人乘闕於定
慧,以心所當之。
「明其草木隨分」至「兩因」者,
習因增長以成報因,故習增長即報因增
長,具如止觀第八記略述諸論習報因等,
但彼明發相此辨修習,彼六蔽度此七方
便,以此為異耳。
「華果敷實」至「二果」者,華如
習果、果如報果,此隔字為對,應言華敷
實,亦有華而未敷、果而未實,亦可譬二因
也。
今取已敷已實者也,故至果時依正明
了。
「道前心地」至「智地」者,此道前後之名名有
通別,道後定在果後、道前通至凡夫,故〈方
便品〉中亦以等覺已前為道前,此中須以
博地凡夫無戒善者為道前,以五乘為道
中,所以道前道後真如之理等皆是地,地體
無別然皆能生,故知眾生前心地奚甞不
有能生性耶?
不能不能成者,必假
道後極果智地令生令成,發心已後究竟
前皆假智地成熟之。
開發道中」者,且以
望後五乘居中非謂五乘即有真如
「五
善根」即五乘也。
並約如來化意邊說,故
云「終是一音」。
言「終是」者,終無定五故云也。
被物五化唯一從權邊須四味
合譬次第者,此中但明合中相生,準理亦應
明譬相生
相生者,由有五陰眾生故有
五乘草木;有五乘種子,故密雲應世;應必
說法,說必有潤,潤必增長
云云」者,應以差
別對潤同說差無差等
章門」者,十號如止
第二記略釋。
四弘」者,肇云:「發僧那於始心,
終大悲以赴難」,本業瓔珞具對四諦,然彼
屬別,今須在圓。
知道」等三不護者,常與
俱,六種法門始自十號終至三業,諸教所
一切地神用法門,此六攝足故略舉之,
況此六門一一互攝。
此六次第者,由具十
號故有四弘,故云「未度令度」等;雖用四弘
若無三達照機不遍三智具足方乃名達
智必有眼三法既以定慧為因,而獲眼智
兩果,故有智必有眼
如此五料無不三業
智慧行,故略舉六科以示能應,佛自稱
此以顯能注。
即是十法界」至「差別」者,雖通
十界四趣,無增長義也。
于時」者,觀機時也。
言「若論」者,且置華嚴故,利鈍之言通三
十界故也。
「通別圓云云」者,應須三迭
利鈍,然初句云「聲聞生滅菩薩觀不生
滅」,已是通竟,下又具列通等三者,但重舉
對別圓耳,即以聲聞收藏教。
「為進」下「云
云」者,須約三教菩薩求佛者傅明進怠。
「隨
其」至「無增減之失」者,稱五乘機故無增減
如人機授以十善為增,天機授以五戒
減,如是乃至菩薩展轉相望亦然
「報因」至
「習果」者,前文但云華果敷實以譬二果,今
合中乃以華合報果、果合習果;若不依此,
合即準前文,或別有意。
「如說般若方等
地獄」眾者,大品如來放光照諸地獄,具
如釋籤所引,說方等經亦如釋籤。
此中引
三惡者,經中但云善處
今取惡道者一者
為欲攝十界故,二者三惡七善機,今云
「亦」者取意釋耳
生身菩薩且指地前,然準
權教地前不可一生,故須依實教以說。
「後
生淨滿界」者,「舍那」彼音,此指實報土為淨
滿界也。
菩薩出內無利智」者,且指三藏
薩。
「問」下現文都有八重問答意欲如問。
不別云但注「云云」者,約義仍有八中初者
但應以出世方乃名乘,何故列人天乘
耶?
故廣列諸意以辨隨宜逗物之相。
又「人
天」等者,準此亦應云菩薩亦斷亦不斷,但
是文略。
次云「二乘亦斷亦不斷」者,二乘
斷,斷仍未盡,故云亦斷亦不斷
餘悉可見
以此為例,取諸經意自在作問乃至具歷
四教七方便為問,此並一家依義假說
答耳。
次「大論」去更引文設問出離合之式
通前諸意。
大論即於五乘五善根,故得
對於等為問,人天下答,於五乘中合二
乘開佛菩薩為二也。
此以五善望五
說。
四藏合凡開聖」者,將四藏望五乘,是
四藏人天二乘中,開二乘為兩,佛
菩薩為兩。
若以五乘望四藏,即是俱開人
天二乘各二,仍合佛菩薩為一。
云為
不同所以亦得為三乘但是凡聖俱合耳。
但以名狹,攝法不周、明類不顯,故不得
但以二乘為攝;若直論乘,何法不得
具準
上意,思之可知
「雨於一切合六章門」者,
六章正出注雨相故。
一相者」至「一地也」者,
真如秖是一實相耳。
七相」秖是七方便,以實
相對七相是故云「相」,即行相也。
七教」秖是
七方便教,以教對教是故云「教」。
所謂」下雙
釋者,初雙標理教也,次「眾生」下先釋性對
理德之相,初總舉,「解脫下列結。
此性三德
三相,秖是一相
如來」下釋一味,由佛說
故,此性可修,性本無具足諸名,故無說
而說,說即成教,依教修習方名修三。
比讀
此教者,不知修性如何消釋此中疏文?
讀者行者思之!
照之!
「此三相下重指性三
以為修境。
緣生下重舉修相,故名為「行」,行
即因也。
「終則」下舉果地三,三智滿故從智為
名,即是智三、行三、性三,開合多少準望可知
有時」下舉分文不同
解脫下廣釋相味,先相、
次味。
初釋相中性德秖是本有三道解脫
者即於業道解脫德,離相者即於煩惱
般若德。
寂滅相者即於苦道是法身德。
無生死」等,寄修以釋。
唯有下結,故云「實相」。
「一
相」下轉一相即無本立一切法理則
德緣了,事則修得三因,迷則三道流轉,悟則
中勝用,如是四重並由迷中實相而立
無住本具如釋籤第七已釋,故無明實相
俱名無住
今以無相對於差別,專指實相
無住本,無住本名無住本隨緣不變
在於斯,起住二門義準可識,染淨二類
十門
一味下約教釋者,上相但云無生
死耳,約後乃云無二死者教在分別
也。
前相但云離相者無涅槃相,此教乃云
得中智慧乃至離於二邊著也。
前相但
無相亦無相,今教中云二邊因果滅者,
云通二惑內外死滅也。
今對中道
中道從理,故此因果名離二邊,此二涅槃
永殊小典,小典二滅必不同時,此中二滅更
無前後。
「句句例作差無差」者,既句句約教,
教亦須顯差無差等故應具如前一相中
即無住本至即是差別是也
故今對教
明差無差若不爾者,徒開浪會虛說漫行,
空列一乘之名,終無一乘之旨。
權教
尚須識權,對此終窮安得昧實,忽都未
性惡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
究竟」等
者,前總釋中已略明竟,今於廣釋理教
所歸,能詮所詮咸資果智,故究竟之言通
論理教。
具有三法但云種智」者,從智
取境故也。
七種」等者,亦有人言,此中諸句何
節節皆云五乘七善,太煩重耶?
今請離此
釋外與今經合者,無有是處故知不以
七善之無由顯實。
第二」等者,前六科
能知之人法,今減辨所知之人法,故舉此
十攝諸法盡。
又前乃唯約於能、今則約能
論所,故種等四三慧所取,所取四法不出
因果因果之體體唯實性,一一對辨他經十
法。
三道三德種」者,即性種也。
有生性故
名為種生時此種純變為修,修性如無
別體
言「相對」者,且從當體敵對相翻,即
事理因果迷悟縛脫等始終理一,故名為性
波水之義準望可知,波是水種豈可不信
若就類者,類謂類例,即修德也。
眾生無始
三道,於中誰無一毫種類
「夫有心者法
身種」者,合彼性三為一法身,對修方合、約
性恒開,此三從別一一各異。
問:
若爾般若
解脫有於種類及以對論法身類種與對論
種為同為異?
答:
理一義異。
言理一者,秖
緣理一是故性修相對離合
言義異者,對
生死邊名為相對
理體本淨名為種類
聞能觀智名為了種,聞所緣理名為正種,
即是理淨與事淨為類。
諸種差別」等者,須
約諸教諸界廣說,不可具述,唯是理體
三德如來能知,若約教者,別教唯有種類
之種而無相對,於中法身類種仍別始終
常淨,唯不從覆故得種名
藏通兩教全無
此義,但約當教其名非無,因時三學為五
分種,達分即為二解脫種,念處即為般若
種也。
隱顯並別,具如止觀第三記。
三教
道之有差,本在圓實之無差,相體性三既通
始末所以須約十界十如釋者,向釋種
既以相對種類釋,今此三法亦應例
之。
又前種中不云十界取極下界,類中自
云世智等也。
故此十界不出一念,如彼廣
釋十如中明。
又前釋種不約十界者,欲
三德義便故也。
相等三亦是三德,已
有種不須依前,約界則便,故十界中有
佛與凡論差無差,或對三諦
次約「三法
三慧」,於三重中皆初云「念」者,念所取境
思修亦然,境即所聞所思所修。
皆言「何」者,指
取境
「所念」等者,教下所詮向之四法,隨教
有思不同,對界為境多少增減,觀體
巧拙隨義應知,為差無差以權對實。
初言
「用」者,有取境慧方有所取,舉事顯慧故
曰用也。
所言「體」者,即當體也。
中舉事事
是所取,念等居先取所取事
先言云何」,
指能念體,思修亦然
故知即是三慧當體,此
即是能聞能思能修,故云「記錄所聞等法」。
言「因緣」者,謂以何之言須所聞教,念等即
是能聞等也。
不由能取令殊而為別相,乃
所聞異分五乘七善能所和合即聞思
修之因緣也。
言「取境聞法為因緣」者,所取能
並名為因,聞法為緣生慧,即是所生
也。
又「取境」者,取境必須聞法為因,且先標
之,故三境為因、聞法為緣,即初雖有聞等,
更須聞法以為良緣,故云「因緣」。
應知三慧
境體及以因緣,雖三而二。
重釋因緣者,合
向境體,體即是智,境必從體得名,體必由
立稱
重云因緣者,既加聞法防自他
計,及立更互因緣故也。
三義具足方乃成
慧及成所為
如此三乘」等者,五除人天,以
人天未名慧故。
問:
前云十界,此中何以
但云三乘
答:
廣略雖殊其理一也。
但種通乘
局,合大小故三乘
又種等四必遍十
界,於中起慧必唯三乘三乘通於四界
也。
五乘之因」等者,慧必唯三,因果通五,離七
釋可意得
不云四起者,且從升出,
生公具約諸度等法辨聞思修,然六度
能分於三乘六則通漫、三則攝六。
「是約一
法」者,故四意中前三約所辨能,此約能論
所,所中無差即一法故,故前三如來並有
一法無差,但且約所以對能知。
「無差別」下
云云」者,秖是如前差差等為分別。
「一
無量」者,意云是一家之無量耳。
一一德中
皆可為緣分無量如云「多諸名字」等,無
量中一準可知
何者」去對小辨別。
何者
二乘人亦有,二既離著入寂名同體異
重對釋之。
常寂滅」等,更以無差結二乘
終歸於空,準例可見
鄭重抵掌」者,「抵」吳也,
吳手於掌表勤勤也。
向已釋竟今復釋者,
此事不易重勤勤,佛世尚然何況末代
「斥舊云」至「若佛等」者,古人以此下壽量,
失旨逾甚,今復以此常住教,故云「苦經」;
不生不滅而云夾斷,故言「苦佛」。
經佛無苦
之者過,故云「苦佛」等耳。
光宅有餘未足
辨異,然光宅諸文皆破三祇菩薩不知
事,至此即以小乘有餘之名消畢竟空。
「有
人」去,他難光宅,諸古尚有不許斯釋,何況
今師。
經文」下今師正解
前對二乘重釋者,良
有以也。
「龍印」去引舊諸釋以責光宅
一往
且爾,然亦不知第一義空與小何異
「隨
三悉」者,亦以一實第一義,對權為三,即
昔日隨欲順權機也。
次復宗釋疑者,「雖未」
之言許為儔類,得受記已即分真佛,自鹿
苑後具領權實,至醍醐時領業不虛,當
知前歎釋迦,本欲稱歎迦葉所領。
釋疑
者,恐此時眾聞佛述其領所不及,不曉佛
旨,而謂迦葉所領不當,故述己權實以歎
迦葉能知如來隨宜說法,雖自領已實兼
一切
問:
何不釋探疑耶?
答:
齊教顯露虛實
易辨,故佛且約齊教述歎。
若爾,探最可疑
何獨齊教?
答:
雖難而易,時眾聞說如來
智,知佛法身恒思大小,秖恐領教未必
善,故佛以二教二智述其齊教無差謬也。
又齊教述尚自不虛,驗知探領亦應非謬。
釋述意」者,向適斥其所不及,豈至此中
即云所領甚為希有
故知前文但是如來
述能知,何關迦葉
故今釋云世尊雖即自
述,理當迦葉一切皆領,迦葉既其始末自領
而亦經涉五時權實義舍一切,故亦堪歎
甚為希有
章安重釋但作述前品一十三
歎佛恩深,即是當界能知隨宜,當界事理
遍收一切
問:
此中述前歎佛恩深,與古人
何別?
答:
古人云恩深,不辨恩之近遠,故
前以十三偈具領始末,今佛具述方名
成。
此是章安之助見,依大師意自成深
致。
豈有」等者?
即指迦葉以為一機,指此
娑婆以為一方,餘機不領故云「說不能盡」。
迦葉等四於前品但云如來大恩」,如來
迦葉既能教探二領豈不能知初四弘
恩,乃至最後令我化他,十方儀式不出
此,故今此中長行偈頌通遍述之,則三草二
一地一雨盡述迦葉始末之解。
身心法財」
者,身得受記、心獲法財,已證第一義一實
空座。
若依此義,佛本遍述迦葉始末時眾
不解故須除疑,是故釋云迦葉能知」。
若尋
此意,何得四伏難與此同言耶?
若不
者,大恩之言何所主耶?
述恩不周翻成背
義,若也出生還應自鄙,何以佛歎能信能
受?
次頌中不頌略但頌廣者,廣攝略故。
「有智」下約權智者,
問:
既云有智若聞,此必
屬機,云何屬佛?
答:
若非智人說,云何能
令有智人信?
自此之前皆名邪」者,迦葉等四
未聞譬前義當邪見,見未正故,故別大
迦葉童子自述為例,彼亦未聞涅槃已
自稱邪見
應身」至「含潤」者,凡說法之言
對應身,故勝劣應皆是色身口業宣辨,新
經乃以他受用報而為遮那,尚非自報豈
不說耶?
若言體即,十身俱即,何獨應耶?
可云三身一說無殊,安棄丈六偏尊
相海,如空為華華外無空
「能具」等者,故知
說昔偏小典藉不降開顯十二部中佛性
常之雨,故雲不含潤
前二味中雖說不受
雖有不遍義非含潤
「須扇多佛不說法」者,
此以全不說為不含大論文也。
多寶不說,
如下文。
九十八使,初斷見得真諦益。
而云「地上清涼」者,六根淨位亦且除之。
「百
穀語通」至「百善也」者,五乘各以百善為本。
言「能生」者,從果以說,若從因說乃是百善
生於五乘大小乘因豈過十善故以十善
更互莊嚴
若不能修互嚴因」者,今所不
論。
若爾,人乘無百。
答:
酒防意地通說非無
甘蔗」等者,既舉二物應有屬對,今試對之,
甘蔗一可以譬定,蒲萄多可以譬慧,
慧約所破、定約所緣,且分多一。
「既出下
行頌十號」者,文略義合出世無上士及佛。
「于」於也。
為說即正遍知明行足,世尊即第十
號;於天人中即調御丈夫天人師如來
第一號;來善去善兼於善逝,又出于世即世
間解。
「充潤」下「四弘」者,充潤眾生即初弘誓,皆
離苦第二誓,皆令離於因果苦故得安
隱樂即第三誓。
及涅槃樂即第四誓
五乘
世間之樂,皆令得於第一之樂。
「勸聽受
中又更為二,初二行先歎佛,次「為大眾」下能
說人尊,故所說法妙,七善無不歸一乘,
故勸聽受此舉無差以釋於差
「佛平等說」
等者,有愛憎故則有彼此,不於佛機者愛、
餘機者憎。
貴賤上下約位,持戒戒約行,
利根鈍根約習,亦須具歷五乘七善展轉
說之。
有人」去次釋三草二木者,古師不同
但於大草二木不定,以名合故,小中二草
自結名必無違諍,仍不知二種二乘
是故初師具列五位第二三師但列三位,
二草意同三皆未稱
「然三草」下今釋,先總
非云師心反佛違經」者,無稟承故即「師心」,
佛意不爾即「反佛」。
違經」者,經明受潤不同
以對五乘差別如何三位並同在一教?
「別受
潤中進退兩解者,初正消經文,次以木例
草,準義以釋,草既有三木亦應例。
人見大
草中云求世尊,謂義亦通後;見小中云
專心佛道,謂通初後;見大樹中云無量
億,謂通前二,便作一種歷位解釋
近代
棄舊經論諸教菩薩,此為消釋大患
也。
故今別釋冥順經文
上草六度」者,既
云行精進定,於六度精進為最,故大論
云:「施戒忍世間常法,欲修定必須精進」,
況復通進遍入五中為是義故舉進攝六,
不可二木在三秖。
樹中經既云常
慈悲自知作佛,六度菩薩第三僧祇方乃
定知,故不及通,但過二地必知作佛,故與
前異乃從勝標。
大樹中既云轉不退輪,別
初地能轉法輪,是念不退,藏通至果方轉
法輪豈得名為如是菩薩故知在別。
次義
三木通三菩薩,令識通方故更釋之。
故正法華初例則云「三木二草」,以小草為悠
悠藥,以上草為上尊藥,頌文乃云「三藥二
木」,是故今文通別二解
增長中,二乘增長
二解不同,並今師意。
前釋得小乘生死
方名最後」。
次釋大乘中,方名後身」。
大小
並名增長增長皆由值佛。
眾生自謂當
增長,今準佛意莫非地雨,故令當分遠
增長所以至此方知合一無後之言且
小教,權名為無非永無也。
得法身等
覺一轉當入妙覺,乃云最後
論云:「羅漢
心已,後邊定力分段身延至變易」,不
復改報成無上果者,此多屬通義,以通菩
薩過二乘地,惑潤生身不經生而成正
覺,豈華王佛果而用二乘邊際定身
故應
言:此定與彼首楞嚴定同耶異耶?
諸論皆
云捨分段身而入變易天親論主未必
然,但恐論釋義正耳
故知最後增長之言,
大小各別無人有教深可為規。
問:
若爾,餘之
三位皆應兩釋,一者三位若不值佛各不
增長,若得值佛當位增長;二者於法華
四位身被佛調熟,若至法華得入一
實,方名增長
答:
五位二乘執彊謂為
最後,故須二釋;餘三已彰灼明文上下
文意一切皆爾。
問:
二乘同云最後身必
須見佛,緣覺不然者何?
答:
生佛後、元因
佛世,思之可見
增長」後「云云」者,具述大小
今昔之意,五位雖即自謂增長萌動之初莫
非地雨,說雖地雨居後、長必始在初毫,今
始示於地雨初後耳。
亦應委說通增長
之意。
「問一雲一雨一音同異」者,問意以一
地一雨與一音教,為同為異?
意者,今一
一雨別譬開顯,彼一音之教通於因果
偏圓,於中先分因果、次辨偏圓
因果
別,別意雖爾,亦隨諸教二種雲雨譬諸
因果隨分一音,今從究竟雲雨以問,答中
別申二種一音
言「下地」者,或指圓教六根
或指別教地前,若指初住已上等覺已前,豈
可全無隨類一音
次辨偏圓中先出舊非,
正解中三:先圓、次偏、後明自報。
先圓中
大論者,破上三師
所言「報」者,即酬答也。
如此一音亦通下地,但不關六根
次「婆沙」
去引偏擬圓,類例欲同,然其秖是三藏
佛之一音耳。
若不爾者,能以婆沙釋華嚴
不?
五百羅漢有七菩薩見解以不
瑜伽尚別,
同異永乖。
迦葉當知」者,開譬頌初已云汝等
迦葉及當知等,故頌文不更宗重稱歎
者,良由此也。
隋朝笈多所譯,名「添品法華
者,自餘諸文全依妙本,彼見正本偈後,更
有一長行偈頌,乃重譯之。
添此文後,又移
〈囑累〉安〈勸發〉後,自餘先譯並無所改。
重譯
言辭多似正本其所添者,初長行中,先以
日月譬用歎佛智(此與前文重故什師不譯)。
次明五趣
三乘,於三乘中而說平等(亦與前文似重)。
次迦
葉問,何故施此三乘教耶?
佛以瓦器譬之
所盛不同非關泥異。
迦葉又問,彼種種
三界外,為一為二三耶?
佛答,若覺體
無復二三(此亦同於第一經中滅度想者也)。
因此後佛
迦葉說生盲喻,初不見譬諸凡夫,次
以眼開譬二乘,次天眼開譬大乘也。
重頌耳。
故知無此添文,大旨無闕,若其有者
述成又剩,什公不譯意不煩文
南山云:「笈
多輒移〈囑累品〉也」,準此亦應云「移品法華」。
法華文句卷第七(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