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第 601c 页
玄签證释卷第五上
苕上沙门 智铨 述
明实位。
○二处罗汉名同。谓藏通二处声闻。总名罗
汉也。
○下辨体说。玄第九卷上。
○华则著身。维摩经
观众生品文。
○三种意阴。宝性论云。住无漏界声闻
辟支佛有四种障。乃至依无漏业因。生三种意生身。
○不名福田。须菩提章。维摩呵云。汝得无诤三昧。一
切众生亦得是定。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云云)。
○意阴
即意成身。亦名意生身。辅行十四卷引楞伽云。一三
昧乐正受意生身。二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三种类俱
生无行作意生身。二乘即彼三中之一也。后玄第六
卷下明。
○借下成高。谓借别住而成圆高也。妙乐云。
借别者。圆非无位。借于次第高下。以显不次第平等
耳。若论圆位。六即亦足。何须更列四十二耶。以分真
位长。故借别位。分其品秩。
○平等法界等者。平等真
法界佛不度众生。故云尚不论悟不悟。大乘因者等。
普贤观经只有上因句。其下果句。准义而出。
○如止
观中。止观第三卷明顿渐中。此下文。玄第九卷下明
卷五 第 602a 页 X28-0602.png
宗中文。
○圆闻妙理者。即圆妙三谛也。故一法一切
法。即妙假俗谛也。一切法一法。即妙空真谛也。非一
非一切。即妙中第一义谛也。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
纵不横。故不可思议也。止观第三记辅行十四卷。
○
一行一切行。如前行妙文初。明不相须圆妙行。即一
行一切行也。
○十法成乘。辅行二十卷云。又备此十。
令观可成。故名成观。亦名成乘。前之四法。用无前后。
通塞等三。成就前四。次位等三以判前七。能善用者。
十如指掌。
○识一念平等。辅行云。山家所观一念。是
非一非异一念。不同世人执著一念也。谓观此现前
刹那一念。具足三千即空假中。故云平等具足。即初
观不思议境也。次谓不思议三谛即无作四谛。无始
昏迷。翻道灭而为苦集。今既觉知欲反苦集而为道
灭。于四谛境起四弘誓。故云伤巳昏沉等。即真正发
菩提心也。次知此心。即一念心性也。谓此心性本是
寂照常明常静。体达现前一念昏动。即是法界常寂
常照。即善巧安心止观也。次用寂照不思议止观。遍
破三惑等法。即空破见思。即假破尘沙。即中破无明。
一心圆破。即破法遍也。次一心诸心谓上木能一心
破遍。或起著心。或起馀惑心。则有通塞当检校铨择。
使塞者通。通者不著。即第五识通塞也。次道品调适。
谓上破法遍中。巳知一切色心等法。若未能悟入。当
脩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八正道。开三解脱门。入涅槃
城。故云向菩提路也。次正助合脩。正谓前六观法。行
○圆闻妙理者。即圆妙三谛也。故一法一切
法。即妙假俗谛也。一切法一法。即妙空真谛也。非一
非一切。即妙中第一义谛也。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
纵不横。故不可思议也。止观第三记辅行十四卷。
○
一行一切行。如前行妙文初。明不相须圆妙行。即一
行一切行也。
○十法成乘。辅行二十卷云。又备此十。
令观可成。故名成观。亦名成乘。前之四法。用无前后。
通塞等三。成就前四。次位等三以判前七。能善用者。
十如指掌。
○识一念平等。辅行云。山家所观一念。是
非一非异一念。不同世人执著一念也。谓观此现前
刹那一念。具足三千即空假中。故云平等具足。即初
观不思议境也。次谓不思议三谛即无作四谛。无始
昏迷。翻道灭而为苦集。今既觉知欲反苦集而为道
灭。于四谛境起四弘誓。故云伤巳昏沉等。即真正发
菩提心也。次知此心。即一念心性也。谓此心性本是
寂照常明常静。体达现前一念昏动。即是法界常寂
常照。即善巧安心止观也。次用寂照不思议止观。遍
破三惑等法。即空破见思。即假破尘沙。即中破无明。
一心圆破。即破法遍也。次一心诸心谓上木能一心
破遍。或起著心。或起馀惑心。则有通塞当检校铨择。
使塞者通。通者不著。即第五识通塞也。次道品调适。
谓上破法遍中。巳知一切色心等法。若未能悟入。当
脩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八正道。开三解脱门。入涅槃
城。故云向菩提路也。次正助合脩。正谓前六观法。行
卷五 第 602b 页 X28-0602.png
者若未證悟。复脩事六度等。对治助开。故云解此心
正助之法。次识次位。谓从五品相似至初住等。故云
识巳心凡圣心也。次能安忍。故不动不退等。第十离
法道爱。故虽获此心无量功德。不生染著。则免顶堕
而到清凉矣。故结云十心成就。
○目见种种色。谓观
智增明。能见三谛理。如有日光见种种色也。
○弥勒
论。即金刚般若论弥勒菩萨造。
○五法师。文句云。五
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又云大论
六种法师。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
宣传为说。圣人经书须解释。今经合受持为一。合解
说为一。开读诵为二。足书写为五。
○于论二文等。二
文即受持及读诵也。若准文句受持为一种。止可说
读诵开为两。今云各开者。或兼大论开受持为二意。
故云更加说法名五但没书写耳。
○安乐行疏释五
法师。五种法师在法师品疏中广明。非安乐行疏也。
安乐行品题中附上法师品文释耳。
○文意各别。谓
此中只用说法解脱。随喜位初用听法。因文连著。故
云相从来耳。
○菩萨少施等。在大论二十九卷中。
第五品行人。
○如随自意。即大师随自意三昧。亦名
觉意三昧。一卷别行。
十信位。
○今比望竖。出其横相。此二句正明一信具
十。是横对相。故云今比望竖十心。出其一信中具十
心横相也。
○仁王般若经云。初发心相。信恒河沙众
生。脩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性。十心。信心精进心
正助之法。次识次位。谓从五品相似至初住等。故云
识巳心凡圣心也。次能安忍。故不动不退等。第十离
法道爱。故虽获此心无量功德。不生染著。则免顶堕
而到清凉矣。故结云十心成就。
○目见种种色。谓观
智增明。能见三谛理。如有日光见种种色也。
○弥勒
论。即金刚般若论弥勒菩萨造。
○五法师。文句云。五
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又云大论
六种法师。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
宣传为说。圣人经书须解释。今经合受持为一。合解
说为一。开读诵为二。足书写为五。
○于论二文等。二
文即受持及读诵也。若准文句受持为一种。止可说
读诵开为两。今云各开者。或兼大论开受持为二意。
故云更加说法名五但没书写耳。
○安乐行疏释五
法师。五种法师在法师品疏中广明。非安乐行疏也。
安乐行品题中附上法师品文释耳。
○文意各别。谓
此中只用说法解脱。随喜位初用听法。因文连著。故
云相从来耳。
○菩萨少施等。在大论二十九卷中。
第五品行人。
○如随自意。即大师随自意三昧。亦名
觉意三昧。一卷别行。
十信位。
○今比望竖。出其横相。此二句正明一信具
十。是横对相。故云今比望竖十心。出其一信中具十
心横相也。
○仁王般若经云。初发心相。信恒河沙众
生。脩行伏忍。于三宝中。生习种性。十心。信心精进心
卷五 第 602c 页 X28-0602.png
乃至回向心。是为菩萨能必分化众生。巳超过二乘
一切善地。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为圣胎也。
○璎
珞一信有十。璎珞本业经上卷。贤圣名字品云。所谓
十信心。心心有十。故脩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
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
○行于五悔等。辅行云。由
此五法。助开初品乃至入住远由。
○以信为本。谓圆
信不思议妙三谛境。方能起不思议境观也。藉念力
持。谓正念力持。真正发菩提心始不退失也。功由精
进。谓止观善巧。全由精进。心方得安也。妙慧方遍。谓
由妙慧破法方遍也。由决定力。谓于塞得通。若无决
定心。通或复塞。故通不塞。由定力也。为求不退谓无
作相生道品调适。向菩提路唯进无退。故云元脩等。
回因向果。谓既回因向果。亦能回事向理。正助合脩。
故能助开悟入。方能护法。谓不失不滥。故识次位。方
堪护法。由善防非。谓有内三术外三术。为善防非。由
此善防。非从何起。故内外悉不动名能安忍也。由大
愿力。谓无愿力。更不前进便为顶堕。今于法道不起
染著。入清凉地。故于法无爱。由大愿力也。
○引二经
證者。谓前开科。只有三普贤下引證。今言三引二经
證者。以普贤观经说六根清净。指同法华经故。故遂
言二经。
○无生忍前有十境界。普贤观经云。十方佛
右手摩头授记。行者应时即入菩萨正位即无生忍
位也。无生忍前。即十信位有十境界。集注云普贤释
迦分身多宝四圣及六根清净。共为十种。经云行者
一切善地。一切诸佛菩萨长养十心为圣胎也。
○璎
珞一信有十。璎珞本业经上卷。贤圣名字品云。所谓
十信心。心心有十。故脩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
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中。
○行于五悔等。辅行云。由
此五法。助开初品乃至入住远由。
○以信为本。谓圆
信不思议妙三谛境。方能起不思议境观也。藉念力
持。谓正念力持。真正发菩提心始不退失也。功由精
进。谓止观善巧。全由精进。心方得安也。妙慧方遍。谓
由妙慧破法方遍也。由决定力。谓于塞得通。若无决
定心。通或复塞。故通不塞。由定力也。为求不退谓无
作相生道品调适。向菩提路唯进无退。故云元脩等。
回因向果。谓既回因向果。亦能回事向理。正助合脩。
故能助开悟入。方能护法。谓不失不滥。故识次位。方
堪护法。由善防非。谓有内三术外三术。为善防非。由
此善防。非从何起。故内外悉不动名能安忍也。由大
愿力。谓无愿力。更不前进便为顶堕。今于法道不起
染著。入清凉地。故于法无爱。由大愿力也。
○引二经
證者。谓前开科。只有三普贤下引證。今言三引二经
證者。以普贤观经说六根清净。指同法华经故。故遂
言二经。
○无生忍前有十境界。普贤观经云。十方佛
右手摩头授记。行者应时即入菩萨正位即无生忍
位也。无生忍前。即十信位有十境界。集注云普贤释
迦分身多宝四圣及六根清净。共为十种。经云行者
卷五 第 603a 页 X28-0603.png
持经得见无量普贤菩萨身心欢喜。白言。悯念我故。
为我说法。尔时空中。无量普贤同音各说清净大乘
经法(云云)。是名始观普贤菩萨最初境界。第二见释
迦佛耆阇崛山说法华经。第三感十方分身佛现。第
四见多宝塔多宝如来。第五十方无量佛及普贤空
中为说六根忏悔法行者忏悔眼根清净。第六耳根
清净。第七鼻根。第八舌根。第九第十身心二根十方
佛普贤复教当忏身心二根。行者问。我今何处行忏
悔法时空中声说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乐我净波罗蜜(云云)。
○十善
菩萨发大心。仁王经波斯匿王所说偈在上卷末。仁
王疏云十信善有三品上品善铁轮王化一天下。中
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妙乐云信信通皆具足
十善。非谓专以人天不杀盗等用对十信。既云长别
三界。当知须是断惑十信。
○仁王初后法华中间。谓
发大心为初。别三界为后。六根清净功德在发心后
别界前。故云中间。
引众多文。
○十种梵行等。正念天子间法慧菩萨答。
脩梵行时应以十法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
业。佛法僧戒。乃至广推十法不可得故十梵行空。复
应脩习十智。所谓处非处智。三世业报智。诸禅解脱
三昧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智。种种界智。一切至处
智。天眼无碍智。宿命无碍智。永断习气智。脩习如是
十智。即入初住。
○唯住前观十梵行。唐译梵行品在
为我说法。尔时空中。无量普贤同音各说清净大乘
经法(云云)。是名始观普贤菩萨最初境界。第二见释
迦佛耆阇崛山说法华经。第三感十方分身佛现。第
四见多宝塔多宝如来。第五十方无量佛及普贤空
中为说六根忏悔法行者忏悔眼根清净。第六耳根
清净。第七鼻根。第八舌根。第九第十身心二根十方
佛普贤复教当忏身心二根。行者问。我今何处行忏
悔法时空中声说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
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常乐我净波罗蜜(云云)。
○十善
菩萨发大心。仁王经波斯匿王所说偈在上卷末。仁
王疏云十信善有三品上品善铁轮王化一天下。中
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妙乐云信信通皆具足
十善。非谓专以人天不杀盗等用对十信。既云长别
三界。当知须是断惑十信。
○仁王初后法华中间。谓
发大心为初。别三界为后。六根清净功德在发心后
别界前。故云中间。
引众多文。
○十种梵行等。正念天子间法慧菩萨答。
脩梵行时应以十法观察。所谓身身业。语语业。意意
业。佛法僧戒。乃至广推十法不可得故十梵行空。复
应脩习十智。所谓处非处智。三世业报智。诸禅解脱
三昧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智。种种界智。一切至处
智。天眼无碍智。宿命无碍智。永断习气智。脩习如是
十智。即入初住。
○唯住前观十梵行。唐译梵行品在
卷五 第 603b 页 X28-0603.png
十住品前。晋经梵行品在十住品后。今据新经言也。
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一卷。
○若大品云。大品第四
十五闻持品文。
○闻深般若等。皆略经文。非论文也。
大论释云。大海水是无上道。平处无树无山是般若
波罗蜜经卷等。又释云。树果是无上道。树华是阿鞞
跋致地。春时陈叶落更生新叶。是诸烦恼邪见疑等
灭。能得般若波罗蜜经卷等。
○仁王偈。十善菩萨发
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
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
○具如
经说。普贤观经云。既发露巳。寻时即得诸佛现前三
昧。见十方诸佛。普贤为行者说忏悔六根之法。如是
忏悔一日至七日。以诸佛现前三昧力故。普贤说法
庄严力故。得六根清净。如妙法华经。行者六根渐净。
身心欢喜。无诸恶相。心纯是法。与法相应。更得百千
万亿旋陀罗尼。复更广见百千万亿无量诸佛(云云)。
又经云。十方诸佛摩头授记。行者即入菩萨正位。即
授记入初住也。
○安乐行。文句云。夫安乐者。即大涅
槃。从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从因得名也。
○行处。
文句云。约三法明行处。一直缘一谛等。二约生法二
忍等。三约不思议三谛等。妙乐云。当知行处即正行。
近处即助行。近远两字。若对所近。应并上声。今明能
行对所离法。故皆去声。约远而论近。亦是附戒门助
观。约近而论近。亦是附定门助观。约非远非近而论
近。亦是附慧门助观。即指不动不退等一十八空。文
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一卷。
○若大品云。大品第四
十五闻持品文。
○闻深般若等。皆略经文。非论文也。
大论释云。大海水是无上道。平处无树无山是般若
波罗蜜经卷等。又释云。树果是无上道。树华是阿鞞
跋致地。春时陈叶落更生新叶。是诸烦恼邪见疑等
灭。能得般若波罗蜜经卷等。
○仁王偈。十善菩萨发
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
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
○具如
经说。普贤观经云。既发露巳。寻时即得诸佛现前三
昧。见十方诸佛。普贤为行者说忏悔六根之法。如是
忏悔一日至七日。以诸佛现前三昧力故。普贤说法
庄严力故。得六根清净。如妙法华经。行者六根渐净。
身心欢喜。无诸恶相。心纯是法。与法相应。更得百千
万亿旋陀罗尼。复更广见百千万亿无量诸佛(云云)。
又经云。十方诸佛摩头授记。行者即入菩萨正位。即
授记入初住也。
○安乐行。文句云。夫安乐者。即大涅
槃。从果立名也。行者。即涅槃道。从因得名也。
○行处。
文句云。约三法明行处。一直缘一谛等。二约生法二
忍等。三约不思议三谛等。妙乐云。当知行处即正行。
近处即助行。近远两字。若对所近。应并上声。今明能
行对所离法。故皆去声。约远而论近。亦是附戒门助
观。约近而论近。亦是附定门助观。约非远非近而论
近。亦是附慧门助观。即指不动不退等一十八空。文
卷五 第 603c 页 X28-0603.png
句云。凡有十九句。初一句总。后十八句对大品十八
空。如实相即第一义空(云云)。
十住位。
○首楞严。大论翻云健相。
○入理般若名为
住。亦波斯匿王说。次句住生德行名为地。
○十种智
力。即前引是处非处智等。
○迦叶叹初住。即迦叶菩
萨。
行向地位。
○璎珞本业经。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万
阿僧祗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
○华严璎
珞文意。华严虽兼别位。经正是圆。璎珞纯别。故云文
虽次第。既借别名圆。亦可借用念念进入等言。本业
经上卷云。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
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
○等觉边际智
满。谓到诸法边不思议权智也。前签第四上有释。无
明父母。楞伽经云。弑无明父。断贪爱母。
○妙觉位御
车达到犹名为车。后明三法妙中文也。
○对大车喻。
止观第七下云。是十种法。名大乘观学是乘者。名摩
诃衍。如法华云。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云云)。
○或七或一等。辅行二十卷云。观法非十。对根有殊。
虽复根殊。但是一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乃至离爱
不离境故。故此十观。根三。意分远近近。期初住。远在
极果。又次位下三虽非观法。并由观力相从名观名
十观。次释疑中。耆婆为阇王说梵行品有多卷。此正
在第二十卷中。世尊入月爱三昧放光清凉往照阇
王身疮即愈。王问光因缘。耆婆答言。即是如来入月
空。如实相即第一义空(云云)。
十住位。
○首楞严。大论翻云健相。
○入理般若名为
住。亦波斯匿王说。次句住生德行名为地。
○十种智
力。即前引是处非处智等。
○迦叶叹初住。即迦叶菩
萨。
行向地位。
○璎珞本业经。佛言地名持。持一切百万
阿僧祗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地。
○华严璎
珞文意。华严虽兼别位。经正是圆。璎珞纯别。故云文
虽次第。既借别名圆。亦可借用念念进入等言。本业
经上卷云。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
二谛。心心寂灭。进入初地法流水中。
○等觉边际智
满。谓到诸法边不思议权智也。前签第四上有释。无
明父母。楞伽经云。弑无明父。断贪爱母。
○妙觉位御
车达到犹名为车。后明三法妙中文也。
○对大车喻。
止观第七下云。是十种法。名大乘观学是乘者。名摩
诃衍。如法华云。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云云)。
○或七或一等。辅行二十卷云。观法非十。对根有殊。
虽复根殊。但是一不思议观观不思议境。乃至离爱
不离境故。故此十观。根三。意分远近近。期初住。远在
极果。又次位下三虽非观法。并由观力相从名观名
十观。次释疑中。耆婆为阇王说梵行品有多卷。此正
在第二十卷中。世尊入月爱三昧放光清凉往照阇
王身疮即愈。王问光因缘。耆婆答言。即是如来入月
卷五 第 604a 页 X28-0604.png
爱三昧所放光明。王问何等名为月爱三昧。耆婆答
言譬如月光。能令一切优钵罗华开敷鲜明。月爱三
昧亦复如是。能令众生善心开敷。是故名为月爱三
昧。譬如月光能令一切行路人生欢喜。月爱三昧能
令脩习涅槃者心生欢喜(云云)。譬如月光初一至十
五。光渐渐增。月爱三昧令初发心善根渐渐增长。具
足大涅槃(云云)。譬如月光从十六至三十日光明渐
减。月爱三昧光所照处。烦恼渐减(云云)。譬如月光既
照郁热即除。月爱三昧能令众生除贪恼热。譬如满
月众星中王。为甘露味。众生爱乐。月爱三昧诸善中
王。为甘露味。一切众生之所爱乐。是故复名月爱三
昧。即签云有六喻也。
○仁王十四忍。仁王经教化品
云。是诸佛菩萨本所脩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又波
斯王说偈巳。佛即授记。乃至其所说十四般若波罗
蜜。第三品末云。若有人闻诸忍法门。信忍。止忍。坚忍。
善觉忍。离达忍。明慧忍。𦦨慧忍。胜慧忍。现忍。远达忍。
等觉忍。慧光忍。灌顶忍。圆觉忍者。是人超过百千劫
恒河沙生生苦难。释签云。仁王不开等觉。盖仁王经
文不说有等觉故。今玄文开等觉为十四般若。
○大
品四十二字。大品经广乘品中明。
○什师九倍略。大
论一百卷末明。
○初阿后茶。大论八十九卷亦明四
十二字。
○南岳两卷中释。大唐内典录第五卷云。有
四十二字门两卷。沙门慧思撰。
○广乘品。大论中即
四念处品。
○明一切法皆摩诃衍等。大品经云。菩萨
言譬如月光。能令一切优钵罗华开敷鲜明。月爱三
昧亦复如是。能令众生善心开敷。是故名为月爱三
昧。譬如月光能令一切行路人生欢喜。月爱三昧能
令脩习涅槃者心生欢喜(云云)。譬如月光初一至十
五。光渐渐增。月爱三昧令初发心善根渐渐增长。具
足大涅槃(云云)。譬如月光从十六至三十日光明渐
减。月爱三昧光所照处。烦恼渐减(云云)。譬如月光既
照郁热即除。月爱三昧能令众生除贪恼热。譬如满
月众星中王。为甘露味。众生爱乐。月爱三昧诸善中
王。为甘露味。一切众生之所爱乐。是故复名月爱三
昧。即签云有六喻也。
○仁王十四忍。仁王经教化品
云。是诸佛菩萨本所脩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又波
斯王说偈巳。佛即授记。乃至其所说十四般若波罗
蜜。第三品末云。若有人闻诸忍法门。信忍。止忍。坚忍。
善觉忍。离达忍。明慧忍。𦦨慧忍。胜慧忍。现忍。远达忍。
等觉忍。慧光忍。灌顶忍。圆觉忍者。是人超过百千劫
恒河沙生生苦难。释签云。仁王不开等觉。盖仁王经
文不说有等觉故。今玄文开等觉为十四般若。
○大
品四十二字。大品经广乘品中明。
○什师九倍略。大
论一百卷末明。
○初阿后茶。大论八十九卷亦明四
十二字。
○南岳两卷中释。大唐内典录第五卷云。有
四十二字门两卷。沙门慧思撰。
○广乘品。大论中即
四念处品。
○明一切法皆摩诃衍等。大品经云。菩萨
卷五 第 604b 页 X28-0604.png
摩诃萨摩诃衍。所谓字等语等。诸字入门。大论云。四
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
义。若闻字因字。乃至能了其义。初阿。具云阿提阿耨
波提。秦言初不生。经云。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茶具
云波茶。秦言必。经云茶字门入诸法边竟处不终不
生。过茶无字可说。
○即说菩萨十地。此广乘品后发
趣品中明十地也。又次十地后说三乘共十地。即出
到品中文。
○释广乘品。大论四十八卷释大品广乘
品。从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十八不共法皆是摩诃衍。
次释四十二字门(云云)。门者一字入四十二字。四十
二字亦入一字。字为世执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
大论四十九卷释发趣品。五十卷释发趣之馀。即次
释出到品。大品经发趣中只云从一地至一地。大论
答出二种地。一者但菩萨地。二者共地。但菩萨地。欢
喜地。至十法云地。共地。乾慧乃至佛地也。
○乃至法
云地中明脩治地业。经明初地脩行十事治地业。乃
至九地具足十二法。十地菩萨当知如佛。又云十地
菩萨具足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具足圆满断一切
烦恼及习(云云)。
○无人乘而到乾慧等地经云无有
人众是乘出者。何以故。是乘及出者所用法及出时
是一切法皆无所有。用何等法当出。何以故。我不可
得。乃至第十地不可得故。不可得毕竟净故。云何为
初地乃至十地。所谓乾慧地性地(云云)。乃至如是须
菩提。菩萨以一切法不可得故乘是摩诃衍出萨婆
十二字是一切字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
义。若闻字因字。乃至能了其义。初阿。具云阿提阿耨
波提。秦言初不生。经云。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茶具
云波茶。秦言必。经云茶字门入诸法边竟处不终不
生。过茶无字可说。
○即说菩萨十地。此广乘品后发
趣品中明十地也。又次十地后说三乘共十地。即出
到品中文。
○释广乘品。大论四十八卷释大品广乘
品。从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十八不共法皆是摩诃衍。
次释四十二字门(云云)。门者一字入四十二字。四十
二字亦入一字。字为世执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
大论四十九卷释发趣品。五十卷释发趣之馀。即次
释出到品。大品经发趣中只云从一地至一地。大论
答出二种地。一者但菩萨地。二者共地。但菩萨地。欢
喜地。至十法云地。共地。乾慧乃至佛地也。
○乃至法
云地中明脩治地业。经明初地脩行十事治地业。乃
至九地具足十二法。十地菩萨当知如佛。又云十地
菩萨具足六波罗蜜四念处乃至具足圆满断一切
烦恼及习(云云)。
○无人乘而到乾慧等地经云无有
人众是乘出者。何以故。是乘及出者所用法及出时
是一切法皆无所有。用何等法当出。何以故。我不可
得。乃至第十地不可得故。不可得毕竟净故。云何为
初地乃至十地。所谓乾慧地性地(云云)。乃至如是须
菩提。菩萨以一切法不可得故乘是摩诃衍出萨婆
卷五 第 604c 页 X28-0604.png
若。
三料简。
○言前是料简璎珞等。谓前第四卷别教文
中云。今若明位数须依璎珞等。今此明圆位数。仍用
璎珞等。故须料简。然前料简品。而言料简缨珞者。今
圆断四十二品。是四十二位能断。而四十二位是缨
珞名。故言料简璎珞。次料简位。而言料简涅槃等。今
圆位应脩圆行。而行名同涅槃次第行等。故言料简
涅槃。
○品位相成等谓今明四十二字圆位。修一心
圆行。圆断四十二品无明。故云品位相成(云云)。至大
品三观。元有一心三观。正是今圆位中所用。故云观
心不须料简。
○庄子云。庄子有内外篇。此出外篇。轮
扁斲轮人名扁也。
三伏断。
○大经第六。四依品中。止观第一记。辅行第
五卷。
○一空一切空等止观云。一空一切空。无假中
而不空。总空观也。假中亦然。谓一假一切假。无空中
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
观也。此是一心三观中体一互融总三观也。古云。三
观具四法。一名谓一相不立等。二体谓一空一切空
等。三德谓即空是般若清净义。即假是解脱自在义。
即中是法身究竟义。四用谓空彰荡相。假彰立法。中
显绝待。
○寂灭忍亦名无生忍。仁王教化品。佛言大
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顺忍无生忍寂
灭忍皆上中下。名为诸佛菩萨脩般若波罗蜜今合
二三为一。亦名伏忍。波斯匿王偈云。三世诸佛于中
三料简。
○言前是料简璎珞等。谓前第四卷别教文
中云。今若明位数须依璎珞等。今此明圆位数。仍用
璎珞等。故须料简。然前料简品。而言料简缨珞者。今
圆断四十二品。是四十二位能断。而四十二位是缨
珞名。故言料简璎珞。次料简位。而言料简涅槃等。今
圆位应脩圆行。而行名同涅槃次第行等。故言料简
涅槃。
○品位相成等谓今明四十二字圆位。修一心
圆行。圆断四十二品无明。故云品位相成(云云)。至大
品三观。元有一心三观。正是今圆位中所用。故云观
心不须料简。
○庄子云。庄子有内外篇。此出外篇。轮
扁斲轮人名扁也。
三伏断。
○大经第六。四依品中。止观第一记。辅行第
五卷。
○一空一切空等止观云。一空一切空。无假中
而不空。总空观也。假中亦然。谓一假一切假。无空中
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总中
观也。此是一心三观中体一互融总三观也。古云。三
观具四法。一名谓一相不立等。二体谓一空一切空
等。三德谓即空是般若清净义。即假是解脱自在义。
即中是法身究竟义。四用谓空彰荡相。假彰立法。中
显绝待。
○寂灭忍亦名无生忍。仁王教化品。佛言大
王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顺忍无生忍寂
灭忍皆上中下。名为诸佛菩萨脩般若波罗蜜今合
二三为一。亦名伏忍。波斯匿王偈云。三世诸佛于中
卷五 第 605a 页 X28-0605.png
行。无不由此伏忍生。
○仁王云等。第七受持品云。从
习忍至顶三昧。皆名为伏一切烦恼。而无相信灭一
切烦恼。生解脱智照第一义谛。今言金刚顶即金刚
喻定顶三昧也。仁王经文不开等觉。即十地后心也。
○寂灭通下。仁王教化品云。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
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
○一切众生灭尽定。是圆寂
灭理定。非小乘事灭尽定也。
○即是圆位。亦可通用。
即谓六即。是圆位。当知圆无生事及寂灭理二名。亦
可六即通用也。
○因因果果等。大经疏云单因是境。
重因是观。单果是菩提。重果是涅槃。境但是因。不从
因至于因因。但非因因。观智从因至十因。故得是因
因。菩提但是果。不从果至于果。但果非果果。涅槃从
果至于果。故得是果果。
○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亦
果亦果果。大经文云。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
亦果果。佛性亦尔。章安疏云。无明当体是因。而复为
行作因。故是因因。识当体是果。复为行作果。故是果
果。以譬例法。譬与法乖。但取少分为喻。故今签中引
用。不安识字。但约无明体论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
果。
○今从法譬等。谓章安疏既云譬与法乖。但取少
分为喻。故荆溪意亦非全取无明行识以为境智。菩
提涅槃之譬。但是先举无明行等亦有因果因因果
果之名。故云今从法譬俱得说之(云云)。
○地持云第
九离见禅。地持经第五卷禅品九种。一自性禅乃至
第九清净禅。第九复有十种禅。一世间清净不昧不
○仁王云等。第七受持品云。从
习忍至顶三昧。皆名为伏一切烦恼。而无相信灭一
切烦恼。生解脱智照第一义谛。今言金刚顶即金刚
喻定顶三昧也。仁王经文不开等觉。即十地后心也。
○寂灭通下。仁王教化品云。复次寂灭忍。佛与菩萨
同用此忍入金刚三昧。
○一切众生灭尽定。是圆寂
灭理定。非小乘事灭尽定也。
○即是圆位。亦可通用。
即谓六即。是圆位。当知圆无生事及寂灭理二名。亦
可六即通用也。
○因因果果等。大经疏云单因是境。
重因是观。单果是菩提。重果是涅槃。境但是因。不从
因至于因因。但非因因。观智从因至十因。故得是因
因。菩提但是果。不从果至于果。但果非果果。涅槃从
果至于果。故得是果果。
○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亦
果亦果果。大经文云。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
亦果果。佛性亦尔。章安疏云。无明当体是因。而复为
行作因。故是因因。识当体是果。复为行作果。故是果
果。以譬例法。譬与法乖。但取少分为喻。故今签中引
用。不安识字。但约无明体论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
果。
○今从法譬等。谓章安疏既云譬与法乖。但取少
分为喻。故荆溪意亦非全取无明行识以为境智。菩
提涅槃之譬。但是先举无明行等亦有因果因因果
果之名。故云今从法譬俱得说之(云云)。
○地持云第
九离见禅。地持经第五卷禅品九种。一自性禅乃至
第九清净禅。第九复有十种禅。一世间清净不昧不
卷五 第 605b 页 X28-0605.png
染污禅。二出世间清净净禅。三方便清净净禅。四得
根本清净净禅。五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六入住起
力清净净禅。七舍复入力清净净禅。八神通所作力
清净净禅。九离一切见清净净禅。十烦恼智障断清
净净禅(云云)。
○界外三界。古云界外准界内立三界
名。中理未穷通名见惑。通三界变易土中胜妙五尘
名欲界思。不思议法尘为上界思。
○唯佛一人等。仁
王偈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三贤十
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
○大经第六四依品云
佛告迦叶。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
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悯世间。为世间依。安
乐人天(云云)。疏云。四者数也。依者凭也。一切世间凭
之得益。故言四依。
圆教八相。
○四明答日本问云。三周所授。乃八相应
身记也。此之八相。始从初住分显法身。终至妙觉究
竟法身。皆能现此益物之相。华严云或见来下。降兜
率也。处于母胎。托胎住胎也。或见初生。出胎也。或见
出家。第五出家也。或见成道。第六成道也。或见转法
轮。第七转法轮也。或见入涅槃。第八入涅槃也。大小
八相开合存没不同。如佛祖统纪中明。
第五判粗妙。
○同除四住等。解曰。四住者。只是见思。
见为一住。名见一切处住地。思惑分三。一爱欲住地。
二色爱住地。三无色爱住地。此之四住。三藏佛与六
根清净人同断。故言同除四住也。无明即界外障中
根本清净净禅。五根本上胜进清净净禅。六入住起
力清净净禅。七舍复入力清净净禅。八神通所作力
清净净禅。九离一切见清净净禅。十烦恼智障断清
净净禅(云云)。
○界外三界。古云界外准界内立三界
名。中理未穷通名见惑。通三界变易土中胜妙五尘
名欲界思。不思议法尘为上界思。
○唯佛一人等。仁
王偈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三贤十
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
○大经第六四依品云
佛告迦叶。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
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悯世间。为世间依。安
乐人天(云云)。疏云。四者数也。依者凭也。一切世间凭
之得益。故言四依。
圆教八相。
○四明答日本问云。三周所授。乃八相应
身记也。此之八相。始从初住分显法身。终至妙觉究
竟法身。皆能现此益物之相。华严云或见来下。降兜
率也。处于母胎。托胎住胎也。或见初生。出胎也。或见
出家。第五出家也。或见成道。第六成道也。或见转法
轮。第七转法轮也。或见入涅槃。第八入涅槃也。大小
八相开合存没不同。如佛祖统纪中明。
第五判粗妙。
○同除四住等。解曰。四住者。只是见思。
见为一住。名见一切处住地。思惑分三。一爱欲住地。
二色爱住地。三无色爱住地。此之四住。三藏佛与六
根清净人同断。故言同除四住也。无明即界外障中
卷五 第 605c 页 X28-0605.png
道之别惑。三藏教止论界内通惑无明名字尚不能
知。况复伏断。故言三藏则劣。
○设开十地为三十品。
仁王观空品云。十地三十空故。始生住生终生不可
得。地地中三生空故。
○定爵论勋。爵者。封也。爵有五
等。谓公侯伯子男也。勋功也。
○高粗低妙。四教仪云。
只缘教弥权。位弥高。教弥实。位弥下。
○七位兴如华
严二兴等。谓五时教兴。各有所为。如初时拟宜。乃至
第四时淘汰。法华开显。即各有所以也。此是法华中
施开废正义。
七位废。
○此中不全同法华。后签云。前诸兴废。并约
法华前教也。
○且对衍门存三废一。谓摩诃衍门无
三藏教。故存通别圆三。废一藏教也。止观第三记。辅
行十四卷。
○汝弃小用大等。谓佛出世说教。元以小
乘为入大方便。今汝弃小。探用大乘经义辨菩萨义。
是失佛方便意。故云没小乘为大方便也。又汝若不
肯伏自巳不晓小乘为入大方便。则汝所弘毗婆沙
论文中自有三藏菩萨义。何须探用大也。若本自有
不用。岂非彰显毗婆沙。论主不解菩萨义乎。故次直
破其谬用之二失。恐小乘师云我不嫌论主不解。故
即云汝若不嫌。何须弃之。论主即毗婆沙论主也。
次正明废。
○二道三法四果。无量义经说法品云。三
法四果二道不一。
○于正释中四教。谓正释中先释
二道。既言置顿。故释渐四教也。
圆位。
○第十经。即一切大众所问品中。
○是义不然。
知。况复伏断。故言三藏则劣。
○设开十地为三十品。
仁王观空品云。十地三十空故。始生住生终生不可
得。地地中三生空故。
○定爵论勋。爵者。封也。爵有五
等。谓公侯伯子男也。勋功也。
○高粗低妙。四教仪云。
只缘教弥权。位弥高。教弥实。位弥下。
○七位兴如华
严二兴等。谓五时教兴。各有所为。如初时拟宜。乃至
第四时淘汰。法华开显。即各有所以也。此是法华中
施开废正义。
七位废。
○此中不全同法华。后签云。前诸兴废。并约
法华前教也。
○且对衍门存三废一。谓摩诃衍门无
三藏教。故存通别圆三。废一藏教也。止观第三记。辅
行十四卷。
○汝弃小用大等。谓佛出世说教。元以小
乘为入大方便。今汝弃小。探用大乘经义辨菩萨义。
是失佛方便意。故云没小乘为大方便也。又汝若不
肯伏自巳不晓小乘为入大方便。则汝所弘毗婆沙
论文中自有三藏菩萨义。何须探用大也。若本自有
不用。岂非彰显毗婆沙。论主不解菩萨义乎。故次直
破其谬用之二失。恐小乘师云我不嫌论主不解。故
即云汝若不嫌。何须弃之。论主即毗婆沙论主也。
次正明废。
○二道三法四果。无量义经说法品云。三
法四果二道不一。
○于正释中四教。谓正释中先释
二道。既言置顿。故释渐四教也。
圆位。
○第十经。即一切大众所问品中。
○是义不然。
卷五 第 606a 页 X28-0606.png
经文殊云佛所说偈其义有馀(云云)。盖经先有问答。
一切契经说有馀义。无馀义耶。善男子我所说者。亦
有馀义亦无馀义。次出七偈。此中偈即七之一。以明
有馀无馀义(云云)。大经中意。有馀不了属昔教。无馀
显了是今大涅槃经。
释四果。
○如前所说。如前约教中。
○法华三教等。谓
法华纯圆开会前四时三教行位为一圆教行位。故
前三教行位皆废。一圆教行位不废也。
○无量义云
不合。玄第十引无量义云。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不一
即不合也。
○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无量义经说法品
云。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得成无上菩提。以佛眼
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
同。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是故众
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
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
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水性
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别异。其法性者亦复
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三法四果二道不一。水虽
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如来世雄。于法
自在。所说诸法亦复如是。初中后说。皆能洗除众生
烦恼。而初非中而中非后。初中后说文辞虽一。而义
各异。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云云)。次说方等
(云云)。摩诃般若(云云)。
○第八明开中。应分云先指如
前。次显今经意。
○具如前说。如前明二妙。绝待中释。
一切契经说有馀义。无馀义耶。善男子我所说者。亦
有馀义亦无馀义。次出七偈。此中偈即七之一。以明
有馀无馀义(云云)。大经中意。有馀不了属昔教。无馀
显了是今大涅槃经。
释四果。
○如前所说。如前约教中。
○法华三教等。谓
法华纯圆开会前四时三教行位为一圆教行位。故
前三教行位皆废。一圆教行位不废也。
○无量义云
不合。玄第十引无量义云。三法四果二道不一。不一
即不合也。
○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无量义经说法品
云。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得成无上菩提。以佛眼
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
同。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馀年未显真实。是故众
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
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
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水性
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别异。其法性者亦复
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三法四果二道不一。水虽
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如来世雄。于法
自在。所说诸法亦复如是。初中后说。皆能洗除众生
烦恼。而初非中而中非后。初中后说文辞虽一。而义
各异。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云云)。次说方等
(云云)。摩诃般若(云云)。
○第八明开中。应分云先指如
前。次显今经意。
○具如前说。如前明二妙。绝待中释。
卷五 第 606b 页 X28-0606.png
○即成假名妙。假名五品观行位也。
○第九行经言
五譬成四教位者。其第五譬对不定秘密。但不定秘
密秪即用藏通别圆之位。故云五譬成四教位。
○罗
汉地为佛地。前玄第四卷下释。
○三十二云。大经迦
叶品之二。
○第九卷。大经菩萨品中。经文凡夫在佛
后列。
○二十五云。师子吼品文。
○牛食馀草。经云。更
有异草。牛若食者。则无醍醐。
○缨珞云顿悟世尊。缨
珞本业经下卷。问。为顿等觉。为渐渐觉。佛答言。顿觉
如来。非渐渐觉。三世诸佛所说无异。
○两教义理相
滥者。谓不定是显露不定。秘密是秘密不定。两教总
名不定。但互相知互不相知。以分两教之殊。故云义
理相滥。前文第一卷。即标教章中。
○第二十七云。师
子吼品之三云。一切众生身不一种。云何而言佛性
为一。佛言。譬如有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有毒。
乳不名酪。酪不名乳。乃至醍醐亦复如是。名字虽变。
毒性不失。遍五味中。皆悉如是。若服醍醐。亦能杀人。
实不置毒于醍醐中。众生佛性亦复如是。虽处五道。
而是佛性常一。论斯教行显密不定相。谓即显露不
定与秘密不定之相也。
○探赜音宅。深也。藉今生重
闻方发。玄第十云。此谓过去佛所。尝闻大乘实相之
教。譬之以毒。今值释迦声教。其毒即发。结惑人死。
○
菩萨容有。二乘的无。谓法华前显密入者。菩萨容有。
若二乘在法华前。密入或有。显入决无。故云的无。此
二句正明上诸经未有显露历味入妙等。释签第一
卷五 第 606c 页 X28-0606.png
上云。二乘唯在法华。菩萨处处得入。
○各有二意。谓
次第入妙。开粗即妙。各有按位开入。及增进开入也
圆乘三相不同。
○因缘三界无后三界。此约摄大乘
论七种生死。立两重三界也。
○五三法妙。不并不别。
与不纵不横。名异义同。不并即不横。不别即不纵也。
○佛性者亦一非一等。大经二十五卷。佛告师子吼。
佛性者。亦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
一非非一。乃至亦字非字非非字。共九章。次释中释
第三章云。云何为一。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
说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无数法故。
○亦名如来
之藏。与前如来藏稍殊。此总该三法。前是别约三法
中一。故多之字。
历别三法。
○若止观中明方便乘九念处者。止观第
十下见境脩观中云。三车即是三藏中三乘念处。亦
是通中三人共一念处。又是别方便中三种念处。真
实一种念处。又圆一实念处。略说九种念处彼第九
是圆而俱云方便乘者。约次第随诸教后故(云云)。
○
九人生方便。谓圆信一也。别三十心三也。通三乘藏
二乘也。
○九医未详。文句云。有十种医。前三是旧医
即外道也。第四二乘。第五六度菩萨。第六通菩萨。第
七别菩萨。第八圆信。第九圆后心。第十圆如来。
○九
土。净名疏四土相望。十种差别。一同居自异。乃至第
十诸土非垢。寂光非净。前九正明诸土不同。第十但
明诸土体耳。如辅行二十一卷明。
○日月运行。易经
○各有二意。谓
次第入妙。开粗即妙。各有按位开入。及增进开入也
圆乘三相不同。
○因缘三界无后三界。此约摄大乘
论七种生死。立两重三界也。
○五三法妙。不并不别。
与不纵不横。名异义同。不并即不横。不别即不纵也。
○佛性者亦一非一等。大经二十五卷。佛告师子吼。
佛性者。亦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
一非非一。乃至亦字非字非非字。共九章。次释中释
第三章云。云何为一。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云何非一。
说三乘故。云何非一非非一。无数法故。
○亦名如来
之藏。与前如来藏稍殊。此总该三法。前是别约三法
中一。故多之字。
历别三法。
○若止观中明方便乘九念处者。止观第
十下见境脩观中云。三车即是三藏中三乘念处。亦
是通中三人共一念处。又是别方便中三种念处。真
实一种念处。又圆一实念处。略说九种念处彼第九
是圆而俱云方便乘者。约次第随诸教后故(云云)。
○
九人生方便。谓圆信一也。别三十心三也。通三乘藏
二乘也。
○九医未详。文句云。有十种医。前三是旧医
即外道也。第四二乘。第五六度菩萨。第六通菩萨。第
七别菩萨。第八圆信。第九圆后心。第十圆如来。
○九
土。净名疏四土相望。十种差别。一同居自异。乃至第
十诸土非垢。寂光非净。前九正明诸土不同。第十但
明诸土体耳。如辅行二十一卷明。
○日月运行。易经
卷五 第 607a 页 X28-0607.png
上传第一章云。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
一寒一暑。说文许慎著。名许氏说文。
○下文广明索
义。文句第五卷下。
○元夫如来下。
○点空说法。后感
应妙中签云。先破性巳。然后方可点空说四(云云)
六诫劝。
○四相品。经云。佛告迦叶菩萨。分别开示大
般涅槃有四相义。一自正。二正他。三能随问答。四善
解因缘义。此中所引是正他文。有五。初女人默念。二。
尔时下如来故问。三尔时女人下女人叹佛。四唯愿
下请法多少。五佛言下结也。心大欢喜。即初世界悉
檀也。
○大经第八。如来性品中。佛对迦叶言。方等经
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次迦叶问如来何缘说方等。
如甘露亦如毒药。佛说偈云。无碍智甘露(云云)。章安
疏云。双明愚智二人。
四圆教。
○达到乘义犹在。后文云运车达到。犹名为
车。果乘亦尔犹名为运。
○其车高广等。文句云。车体
分三。先叙高广。次明白牛。三明傧从。此中引高广中
初二句。初句譬如来深远。横周法界。竖彻三谛。故言
高广。次句譬万行脩饰也。
○大论七十七发趣品。令
大论七十七卷释梦誓品及魔愁品等。发趣品。在四
十九卷及五十卷中。经云十四转见。论释云何菩萨
转见。于声闻辟支佛地见转故。
○别显一科。即别明
三法科。秃乘。辅行云。但有车体。既无具度。故名为秃。
○大经第五四相品文。先譬。有三节。初欲教大。惧不
速下次缘不堪。而不教下三不说大。言半字下次法
一寒一暑。说文许慎著。名许氏说文。
○下文广明索
义。文句第五卷下。
○元夫如来下。
○点空说法。后感
应妙中签云。先破性巳。然后方可点空说四(云云)
六诫劝。
○四相品。经云。佛告迦叶菩萨。分别开示大
般涅槃有四相义。一自正。二正他。三能随问答。四善
解因缘义。此中所引是正他文。有五。初女人默念。二。
尔时下如来故问。三尔时女人下女人叹佛。四唯愿
下请法多少。五佛言下结也。心大欢喜。即初世界悉
檀也。
○大经第八。如来性品中。佛对迦叶言。方等经
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次迦叶问如来何缘说方等。
如甘露亦如毒药。佛说偈云。无碍智甘露(云云)。章安
疏云。双明愚智二人。
四圆教。
○达到乘义犹在。后文云运车达到。犹名为
车。果乘亦尔犹名为运。
○其车高广等。文句云。车体
分三。先叙高广。次明白牛。三明傧从。此中引高广中
初二句。初句譬如来深远。横周法界。竖彻三谛。故言
高广。次句譬万行脩饰也。
○大论七十七发趣品。令
大论七十七卷释梦誓品及魔愁品等。发趣品。在四
十九卷及五十卷中。经云十四转见。论释云何菩萨
转见。于声闻辟支佛地见转故。
○别显一科。即别明
三法科。秃乘。辅行云。但有车体。既无具度。故名为秃。
○大经第五四相品文。先譬。有三节。初欲教大。惧不
速下次缘不堪。而不教下三不说大。言半字下次法
卷五 第 607b 页 X28-0607.png
合。只引合初欲说大一节末几句。金光明记云。毗伽
罗论。此云记论。婆尼尼造。明种种经书。并诸杂语。又
名字本。河西云世间文字之根本。典籍音声之论(云
云)。
○理方等。如普贤方等。调斥方等。即第三时约法
立。
○空纵藏横实相那不纵横。欲显实相有纵横。方
见宛转相即。正见不纵不横义。二义犹别者。谓第一
义空。与如来藏二义犹别。未见融即也。
○三对六句。
谓用向四句。改成三对六句。初对即向初句及第四。
句。第二第三两对。即具足中间两句成两对。故云三
对六句。
○初对者。是次二对中初对也。然字下。通辨
初文三对也。故第三对。是总三对中第三对也。不殊
初对。是总三对中初对也。为对第二。是总三对中第
二对也。以明第三。即上然第三对也。谓总三对中第
三对。不异总三对中初对。既是不异。何用第三。为对
总三对中第二对。故明第三对也。
○占察下卷。占察
善恶业报经两卷。坚净信起请。佛转命地藏菩萨说。
上卷明占察法。下卷明求大乘者进趣方便(云云)。复
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
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
无碍。自在不灭。一切化现。种种功业。常恒不息。以一
佛身即一切诸佛身(云云)。所有作业。亦皆共一。平等
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化。体无别异故。如是
诸佛法身遍一切处。随诸众生生死。恒为作依。次譬
如空(云云)。
○止观正助合行。止观十乘中。前六乘是
罗论。此云记论。婆尼尼造。明种种经书。并诸杂语。又
名字本。河西云世间文字之根本。典籍音声之论(云
云)。
○理方等。如普贤方等。调斥方等。即第三时约法
立。
○空纵藏横实相那不纵横。欲显实相有纵横。方
见宛转相即。正见不纵不横义。二义犹别者。谓第一
义空。与如来藏二义犹别。未见融即也。
○三对六句。
谓用向四句。改成三对六句。初对即向初句及第四。
句。第二第三两对。即具足中间两句成两对。故云三
对六句。
○初对者。是次二对中初对也。然字下。通辨
初文三对也。故第三对。是总三对中第三对也。不殊
初对。是总三对中初对也。为对第二。是总三对中第
二对也。以明第三。即上然第三对也。谓总三对中第
三对。不异总三对中初对。既是不异。何用第三。为对
总三对中第二对。故明第三对也。
○占察下卷。占察
善恶业报经两卷。坚净信起请。佛转命地藏菩萨说。
上卷明占察法。下卷明求大乘者进趣方便(云云)。复
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
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
无碍。自在不灭。一切化现。种种功业。常恒不息。以一
佛身即一切诸佛身(云云)。所有作业。亦皆共一。平等
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化。体无别异故。如是
诸佛法身遍一切处。随诸众生生死。恒为作依。次譬
如空(云云)。
○止观正助合行。止观十乘中。前六乘是
卷五 第 607c 页 X28-0607.png
正。第七对治助开是助也。
○以我因为汝果。前以别
格圆。约因果判中云。以我之因为汝之果。别位则粗。
故前三教并非是妙。
四明开。
○其家大小都无知者。经云。如贫女人舍内。
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止观第一记辅
行第五卷。
○论人云。是弘中论人也。
○如章安释。即
前引大经章安疏。
五始终。
○一念具十界等。此与文句四番解释十如
中。第四约位释同。但彼初三直指理性三德。此约逆
脩为顺性。故今初三亦是理性。以惑业苦三即理性
三德故。如法数中十如三轨图明。又与前第二卷上
佛界释同。但彼初三不说三道。
○三道法譬。如初文
释众生法中。然前众生法与此中譬。只性中火譬是
同。馀多不同。三道即相性体者。谓相即业。性即惑。体
即苦也。此与前第三上因缘合十如境中不同。彼论
四圣因缘十如。故以体力作为三道也。
○故净名云。
是佛道品中文。
○六类通三法。金光明玄义。约果上
说十三法。从三德乃至三道。遍摄一切法。此中正明
三轨。以三轨类通一切三法。乃明从因至果。与彼意
异。
○举大要明始终。谓此中明从因至果。故始三道
终三德耳。
○十条生起。辅行云此十三转展相对。其
义不殊。义虽不殊。生起次第。不无前后。无始流转不
出三道。流转由识。识内具性。照性由智。智满成道。道
由乘至。至故身显。显必涅槃。涅槃具故。称为三宝。宝
○以我因为汝果。前以别
格圆。约因果判中云。以我之因为汝之果。别位则粗。
故前三教并非是妙。
四明开。
○其家大小都无知者。经云。如贫女人舍内。
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止观第一记辅
行第五卷。
○论人云。是弘中论人也。
○如章安释。即
前引大经章安疏。
五始终。
○一念具十界等。此与文句四番解释十如
中。第四约位释同。但彼初三直指理性三德。此约逆
脩为顺性。故今初三亦是理性。以惑业苦三即理性
三德故。如法数中十如三轨图明。又与前第二卷上
佛界释同。但彼初三不说三道。
○三道法譬。如初文
释众生法中。然前众生法与此中譬。只性中火譬是
同。馀多不同。三道即相性体者。谓相即业。性即惑。体
即苦也。此与前第三上因缘合十如境中不同。彼论
四圣因缘十如。故以体力作为三道也。
○故净名云。
是佛道品中文。
○六类通三法。金光明玄义。约果上
说十三法。从三德乃至三道。遍摄一切法。此中正明
三轨。以三轨类通一切三法。乃明从因至果。与彼意
异。
○举大要明始终。谓此中明从因至果。故始三道
终三德耳。
○十条生起。辅行云此十三转展相对。其
义不殊。义虽不殊。生起次第。不无前后。无始流转不
出三道。流转由识。识内具性。照性由智。智满成道。道
由乘至。至故身显。显必涅槃。涅槃具故。称为三宝。宝
卷五 第 608a 页 X28-0608.png
必具德。是故始终且列此十。
○一一条皆约六即。如
法数第十卷十种三法对六即图。法师品疏文与法
数是同。若准药草喻品。智行性三初三种三法。从性
三是理即。次三般若至三大乘。从行三是中间四即。
后三身至三德。从智三是究竟即。今此中文意。一一
三法皆通论六即也。若离若合者。离开也。即合三离
九。如释签十不二门脩性不二门中及翻译名义中
详明。横竖该深者。如金光明玄义三法十种横该竖
深。
○三道者。光明玄云。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有是
业道。馀七是苦道。道明能通。此三更互相通。故名三
道。今料简中。明界外三道。是则两处三界。总有三道。
○即生死身而是法身。如指冰为水也。
○无惑无照。
如指薪为火也。
○恶即资成。如指缚为脱也。
○三识。
辅行十一卷云。真谛三藏云。阿陀那七识。此云执我
识。此即惑性。体是缘因。阿赖耶八识。此名藏识。以能
盛持智种不失体是无没无明。无明之性性是了因。
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许此识。
云第九乃第八异名。故新译摄论不存第九。地论文
中亦无第九。但以第八对正因。第七对了因。第六对
缘因。今依真谛仍合六七共为缘因。唐三藏译阿陀
那云执持识。亦是第八。
○初文者等。签分二。初用真
谛译明今三识一心。次若准下。准唯识论不可雷同
彼义。
○末那识。末那梵语。此云意。执持藏识所持诸
法者。荆溪。用起信论识义释。故不同唯识论中第七
○一一条皆约六即。如
法数第十卷十种三法对六即图。法师品疏文与法
数是同。若准药草喻品。智行性三初三种三法。从性
三是理即。次三般若至三大乘。从行三是中间四即。
后三身至三德。从智三是究竟即。今此中文意。一一
三法皆通论六即也。若离若合者。离开也。即合三离
九。如释签十不二门脩性不二门中及翻译名义中
详明。横竖该深者。如金光明玄义三法十种横该竖
深。
○三道者。光明玄云。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有是
业道。馀七是苦道。道明能通。此三更互相通。故名三
道。今料简中。明界外三道。是则两处三界。总有三道。
○即生死身而是法身。如指冰为水也。
○无惑无照。
如指薪为火也。
○恶即资成。如指缚为脱也。
○三识。
辅行十一卷云。真谛三藏云。阿陀那七识。此云执我
识。此即惑性。体是缘因。阿赖耶八识。此名藏识。以能
盛持智种不失体是无没无明。无明之性性是了因。
庵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即是正因。唐三藏不许此识。
云第九乃第八异名。故新译摄论不存第九。地论文
中亦无第九。但以第八对正因。第七对了因。第六对
缘因。今依真谛仍合六七共为缘因。唐三藏译阿陀
那云执持识。亦是第八。
○初文者等。签分二。初用真
谛译明今三识一心。次若准下。准唯识论不可雷同
彼义。
○末那识。末那梵语。此云意。执持藏识所持诸
法者。荆溪。用起信论识义释。故不同唯识论中第七
卷五 第 608b 页 X28-0608.png
识义。然第七执第八见分为我。元有执持义无咎。
○
圆智成法身平智成报身。一往对配之言。然唯识意
谓大圆镜智證法身理。云成法身。四智总为自报身。
从平等智现他报身。云平智成报身也。
○此中不取
第九。当读断谓此唯识宗四智三身中。不取第九识。
以唐三藏不许有此识故。乃是下正判法相宗属对。
不与今同。位果二字疑倒。应云果位。
○初心常观三
德。辅行云。委释识义。非今所论。但以三识体性对于
三德三因。于理即足。论家虽云翻识为智。而不即照
三识一心。即此一心三智具足。
○阿黎耶是真常净
识。天亲十地论释不动地云。善住阿黎耶识真如法
中故。当时弘地论人有二。此即计真如依持人。
○摄
论云如金土染净。真谛译摄大乘论云。真实性为清
净分。依他起为染污清净分。以何为譬。以金藏土为
譬。如金藏土中。见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于地界
中。土非有而显现。金实有不显现。若火烧炼。土则不
显现。金相自现云云。光明玄云。若依摄论如土染金。
即是圆意。土即阿陀那。染即阿黎耶。金即庵摩罗。此
即圆说也。
○岂非阿陀那识。此大师用真谛译也。签
云譬末那。用唐译也。又荆溪用大论三十六卷中。为
是心相续故诸心名为一意。故云即是六七譬末那
也。
○三佛性中疏文且据等。在文句第五卷上末。
○
不一异者名之为如。用净名经弥勒章文。但彼经云
夫如者不二不异。
○三大乘。亦用摄论三名。而义不
○
圆智成法身平智成报身。一往对配之言。然唯识意
谓大圆镜智證法身理。云成法身。四智总为自报身。
从平等智现他报身。云平智成报身也。
○此中不取
第九。当读断谓此唯识宗四智三身中。不取第九识。
以唐三藏不许有此识故。乃是下正判法相宗属对。
不与今同。位果二字疑倒。应云果位。
○初心常观三
德。辅行云。委释识义。非今所论。但以三识体性对于
三德三因。于理即足。论家虽云翻识为智。而不即照
三识一心。即此一心三智具足。
○阿黎耶是真常净
识。天亲十地论释不动地云。善住阿黎耶识真如法
中故。当时弘地论人有二。此即计真如依持人。
○摄
论云如金土染净。真谛译摄大乘论云。真实性为清
净分。依他起为染污清净分。以何为譬。以金藏土为
譬。如金藏土中。见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于地界
中。土非有而显现。金实有不显现。若火烧炼。土则不
显现。金相自现云云。光明玄云。若依摄论如土染金。
即是圆意。土即阿陀那。染即阿黎耶。金即庵摩罗。此
即圆说也。
○岂非阿陀那识。此大师用真谛译也。签
云譬末那。用唐译也。又荆溪用大论三十六卷中。为
是心相续故诸心名为一意。故云即是六七譬末那
也。
○三佛性中疏文且据等。在文句第五卷上末。
○
不一异者名之为如。用净名经弥勒章文。但彼经云
夫如者不二不异。
○三大乘。亦用摄论三名。而义不
卷五 第 608c 页 X28-0608.png
同。光明玄云。运荷名乘。理性虚通。任运荷诸法。故名
理乘。智随于境。如盖随函。故名随乘。得果得机。得果
自解脱。得机令他解脱。故名得乘。
○不论名字下。应
有问。何故六即中。不论名字。而圆位之始。不以五品
为正位。但以五品为假名。次名字非位下。答。
○三身
者。光明玄云。三种法聚故名。身理法聚名法身。智法
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
○新金光明者。谓北凉
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四卷。隋开皇年间沙门宝贵合
新旧译成八卷。即新金光明经。
○佛真法身等。在四
卷金光明经中。四天王品文。
○佛三身从方等生。普
贤观经云。此方等经是诸佛眼。诸佛因是得具五眼。
佛三种身从方等生。是大法印般涅槃海。如此海中
能生三种佛清净身。止观第二文。在第五旨归中并
记。
三涅槃。
○不生不灭涅槃。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染
即不生。不净即不灭。名性净涅槃。脩因契理。惑毕竟
不生。智毕竟不灭。名圆净涅槃。寂而常照。机感即生。
此生非生。缘谢即灭。此灭非灭。名方便净涅槃。
○三
宝。知觉名为佛等。思益经第一卷。菩萨正问品偈云。
知法名为佛。知离名为法。知无名为僧。是菩萨遍行。
○光明玄云。可尊可重名宝。至理可尊。法宝。觉理之
智可尊。佛宝。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即事而理。此和可
尊。名僧宝。十三德。光明玄。云何名德。一一法皆具常
乐我净故。法者可轨。诸佛轨之而成佛故。身者聚也。
理乘。智随于境。如盖随函。故名随乘。得果得机。得果
自解脱。得机令他解脱。故名得乘。
○不论名字下。应
有问。何故六即中。不论名字。而圆位之始。不以五品
为正位。但以五品为假名。次名字非位下。答。
○三身
者。光明玄云。三种法聚故名。身理法聚名法身。智法
聚名报身。功德法聚名应身。
○新金光明者。谓北凉
昙无谶译金光明经四卷。隋开皇年间沙门宝贵合
新旧译成八卷。即新金光明经。
○佛真法身等。在四
卷金光明经中。四天王品文。
○佛三身从方等生。普
贤观经云。此方等经是诸佛眼。诸佛因是得具五眼。
佛三种身从方等生。是大法印般涅槃海。如此海中
能生三种佛清净身。止观第二文。在第五旨归中并
记。
三涅槃。
○不生不灭涅槃。实相不可染。不可净。不染
即不生。不净即不灭。名性净涅槃。脩因契理。惑毕竟
不生。智毕竟不灭。名圆净涅槃。寂而常照。机感即生。
此生非生。缘谢即灭。此灭非灭。名方便净涅槃。
○三
宝。知觉名为佛等。思益经第一卷。菩萨正问品偈云。
知法名为佛。知离名为法。知无名为僧。是菩萨遍行。
○光明玄云。可尊可重名宝。至理可尊。法宝。觉理之
智可尊。佛宝。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即事而理。此和可
尊。名僧宝。十三德。光明玄。云何名德。一一法皆具常
乐我净故。法者可轨。诸佛轨之而成佛故。身者聚也。
卷五 第 609a 页 X28-0609.png
一法具一切法。无缺减故。般若者。觉了三谛法故。解
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故。
○大经第九。菩萨品中。
○
止观第二记。辅行第十卷。如前释众生法者。前第二
卷上释众生法中。判权实破光宅等。止观十如破者。
止观第五卷上。明不思议境。破古人判法华涅槃及
判十如权实。
○破地摄师者执教道。如前签云。别虽
同證。教道全权。故苦破之。令同證道。
○大经第八。如
来性品文。章安疏云。先譬次合。初譬为四。一明起有
我病。二说无我药。三邪我病息。四真我教兴。女人用
譬佛智胜应。生育一子。譬于众生禀教生解。以解微
故。故言婴孩。著邪常故。故言得病。次以女下譬说无
我之药。又三。一佛智观机。二得机设化。三断邪我。初
文权智起大悲。故言愁恼。觅无我机。故言求医。次良
医既至。即得机施化。设三种药譬无常三脩。三因告
下断邪我教。此中乳譬真我。真我非时。故言莫与。苦
味涂乳。譬以无我覆于真我。如苦与甜其性相违。前
合三药中。何故复有乳。此亦是无我。苦味与常相违。
三其儿下。譬邪我病息。先明病息。次明药息。真我缘
起。故言渴乏。我无我违。故言毒气。无我治邪。邪消药
息。故言药消。四母乃洗乳譬真我教兴。又四。一为说。
二违情。三重说。四受行。次经合譬意。初合说无我。说
如来下。次合说真我。
○十条初后。前十条初是三道。
今三轨为初者。此经开显。点三道性即三轨故。
○一
点在上。二点居下。大经哀叹品疏云。外国有旧新两
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故。
○大经第九。菩萨品中。
○
止观第二记。辅行第十卷。如前释众生法者。前第二
卷上释众生法中。判权实破光宅等。止观十如破者。
止观第五卷上。明不思议境。破古人判法华涅槃及
判十如权实。
○破地摄师者执教道。如前签云。别虽
同證。教道全权。故苦破之。令同證道。
○大经第八。如
来性品文。章安疏云。先譬次合。初譬为四。一明起有
我病。二说无我药。三邪我病息。四真我教兴。女人用
譬佛智胜应。生育一子。譬于众生禀教生解。以解微
故。故言婴孩。著邪常故。故言得病。次以女下譬说无
我之药。又三。一佛智观机。二得机设化。三断邪我。初
文权智起大悲。故言愁恼。觅无我机。故言求医。次良
医既至。即得机施化。设三种药譬无常三脩。三因告
下断邪我教。此中乳譬真我。真我非时。故言莫与。苦
味涂乳。譬以无我覆于真我。如苦与甜其性相违。前
合三药中。何故复有乳。此亦是无我。苦味与常相违。
三其儿下。譬邪我病息。先明病息。次明药息。真我缘
起。故言渴乏。我无我违。故言毒气。无我治邪。邪消药
息。故言药消。四母乃洗乳譬真我教兴。又四。一为说。
二违情。三重说。四受行。次经合譬意。初合说无我。说
如来下。次合说真我。
○十条初后。前十条初是三道。
今三轨为初者。此经开显。点三道性即三轨故。
○一
点在上。二点居下。大经哀叹品疏云。外国有旧新两
卷五 第 609b 页 X28-0609.png
伊。旧伊横竖断绝相离。借此况彼。横如列火。竖如点
水。各不相续。不横不同列火。不竖不同点水。应如此
土草书下字相。细画相连是新伊相。言上下而无纵
等者。此签分二。先释上下而无纵义。先约字义释。谓
[∴△]字三点。虽一点在上。而二点居下。不同点水之纵。
此新[∴△]也。今圆三德亦尔。谓一性二脩。故不同点水
纵。虽下。对别纵释上不纵义。谓法身虽本有。然圆家
即惑业苦是理性三德。故脩染恶即是性缘了。全性
起脩。一性二脩。位位法身。为了因所照。缘因所严。因
脩至果得非前后。故不同别教为惑所覆。有缘义也。
○第二释表里而无横义。先约字义释。谓[∴△]字三点。
虽二点居下。而一点在上。不同列火之横。列火即走
火也。此新[∴△]也。三德亦尔。谓二脩一性。故不同列火
之横。次亦对别横释上不横义。谓般若解脱虽脩成。
然圆三德二脩一性。一一互融。含一切法相冥相收。
而非横义。故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云云)。
○
初判次开者。谓十三法。或有通前四时三教。今既以
此经三轨类通。故须判开(云云)。既通三教故立二谛
约城渚判。此即约教也。
○顺大论文。大论第一缘起
中。以摩诃衍为第一义。对小乘为三悉檀。此判以第
一义对三悉檀者。亦顺大论文。仍成别义。
○通论皆
四者。谓若通论。四教皆具四悉。是则今经唯圆四悉。
故下五时中云。此经但有圆实四悉也。
○罗刹半偈
半珠。大经圣行品之三云。若行婆罗门闻罗刹说诸
水。各不相续。不横不同列火。不竖不同点水。应如此
土草书下字相。细画相连是新伊相。言上下而无纵
等者。此签分二。先释上下而无纵义。先约字义释。谓
[∴△]字三点。虽一点在上。而二点居下。不同点水之纵。
此新[∴△]也。今圆三德亦尔。谓一性二脩。故不同点水
纵。虽下。对别纵释上不纵义。谓法身虽本有。然圆家
即惑业苦是理性三德。故脩染恶即是性缘了。全性
起脩。一性二脩。位位法身。为了因所照。缘因所严。因
脩至果得非前后。故不同别教为惑所覆。有缘义也。
○第二释表里而无横义。先约字义释。谓[∴△]字三点。
虽二点居下。而一点在上。不同列火之横。列火即走
火也。此新[∴△]也。三德亦尔。谓二脩一性。故不同列火
之横。次亦对别横释上不横义。谓般若解脱虽脩成。
然圆三德二脩一性。一一互融。含一切法相冥相收。
而非横义。故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云云)。
○
初判次开者。谓十三法。或有通前四时三教。今既以
此经三轨类通。故须判开(云云)。既通三教故立二谛
约城渚判。此即约教也。
○顺大论文。大论第一缘起
中。以摩诃衍为第一义。对小乘为三悉檀。此判以第
一义对三悉檀者。亦顺大论文。仍成别义。
○通论皆
四者。谓若通论。四教皆具四悉。是则今经唯圆四悉。
故下五时中云。此经但有圆实四悉也。
○罗刹半偈
半珠。大经圣行品之三云。若行婆罗门闻罗刹说诸
卷五 第 609c 页 X28-0609.png
行无常是生灭法。婆罗门赞言。大士汝于何处而得
此半如意珠。
○自行因果巳满。谓因收境智行位四
妙。果即三法妙也。
玄签證释卷第五
此半如意珠。
○自行因果巳满。谓因收境智行位四
妙。果即三法妙也。
玄签證释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