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释签缘起序          禄一¶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1a 页

* 释签缘起序          禄一
君山除馑男普门子属辞

四教成列开合之旨蕴乎其中十子既往
幽赞之功在人方绝惟三转遂周一乘载
导经文显而约玄记博而深后进难窥蒙
求尚壅不远而复存乎其时我哲匠湛然
公当之矣公孩提秀发志学名成渊解得
于自心博瞻振于先达无适不可以虚受
人洎毗坛以至于国清其从如云矣间者
岛夷作难海山不宁徇法之多仄身岩宇
或谓身危法丧莫如奉法全身僶俛遂行
暴露原野是乐法者请益悦随且法实无
边身则有待弘敷未暇签访有凭因签以
释思逸功倍美哉洋洋乎登门者肯綮未
尝望涯者耻躬不逮乘是以训文其可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1b 页
耶先德既详虽大科不举诸生未达在小
疑必疏凡十卷不忘于本以天台命家善
继其宗以释签顺学信所谓观象得意俾
昏作明永代不朽者也普早岁在尘后时
从道徒欲击其大节独不愧于心乎。

天王
越在陜郛之明年甲辰岁纪月贞于相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2a 页

* 法华玄义序释签
隋沙门灌顶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昔于台岭随诸问者签下所录不暇寻究
文势生起亦未委细分节句逗晚还毗坛
辄添肤饰裨以管见然所记者莫非述闻
兼寻经论但识用暗短而繁略颇驯呈露
后贤敢希添削。】

「私记缘起」

【私记者章安尊者于江陵自记大师所说
不与他共故名为私缘起者述所记之兴
致序教法之所由。

○此中先序师德及传述之意名为总序
次正序玄文不过五义及本迹奥旨初序
分二初序师德次幸哉下明传述之意初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2b 页
文又二初列十德次唯我下结归我师。】

「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有几人不曾听讲自
解佛乘者乎。」

【初十德中初云大法者通指佛教以为大
法东渐者自汉明夜梦迦竺初临洎乎隋
文御宇台衡诞应诸有习禅义解翻译之
徒渐被此方弘宣教法僧史所录未有不
曾听讲自解佛乘佛乘者即是今典永异
馀教不同三五七九等乘仍开会之使归
乎一极故云佛乘言僧史者如宋文宣王
记室三简栖所集百卷如俗史书左史记
事右史记言礼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
史书之凡所集者不出言之与事今亦例
之故云僧史又嘉祥皎法师所集高僧传
十三卷开为十科终无不听自解如天台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3a 页
大师此不听自解即是今文十德中之一
也及从纵令巳下九德并在大师别传章
安撮之用序师德初德之中讵者正云无
也下之九德德德之中皆云纵者谓与而
言之纵有第一终无第二乃至第十故下
结云唯我智者具诸功德。】

「纵令发悟复能入定得陀罗尼者不。」

【发悟者谓于大苏法华道场三昧开发悟
解一乘代受法师讲金字大品陀罗尼者
此云总持从三昧起以證白师师云此是
法华前方便陀罗尼。】

「纵具定慧复帝京弘二法不。」

【纵具定慧者发悟属慧入定是定。】

「纵令盛席谢遣徒众隐居山谷不。」

【盛席者盛弘定慧二法谢遣等者自省不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3b 页
能益他为谢推众不受曰遣隐居华顶佛
垄唐溪。】

「纵避世守玄被徵为二国师不。」

【避世等者舍名利为避世进巳道为守玄
陈少主再敕频迎隋文帝有敕请住故云
被徵为二国师。】

「纵帝者所尊太极对御讲仁王般若不。」

【太极殿者陈朝正殿名为太极。】

「纵正殿宣扬为主上三礼不。」

【三礼者陈少主敕云国家一年旧有仁王
两集仰屈于太极殿开讲法式处分一听
指挥初开法筵主上亲于众中三礼。】

「纵令万乘屈膝百高座百官称美赞叹弹指
喧殿不。」

【天子为万乘之主故云万乘屈膝言万乘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4a 页
者论语包氏引王制云古者井田方里为
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也诸侯之
国千乘天子之国万乘故云万乘之主。】

「纵道俗颙颙玄悟法华圆意不。」

【道俗等者百高座为道百官为俗玄悟法
华圆意者五义释经统收五味故名为玄
非兼非带开废诸典名为圆意。】

「纵得经意能无文字以乐说辩昼夜流泻不。」

【乐说辩如止观第一记昼夜等者举譬也
如悬河流泻昼夜不竭此之十德通举悟
解弘经之相故初德云自解佛乘最后德
云昼夜流泻诸有托胎灵瑞诞育徵祥髫
龀精诚从师访道臣主珍敬缁素归心临
终示相灭后应验具如别传。】

「唯我智者具诸功德。」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4b 页

【○次传述中分三初述叹所受功微次并
复下正明传述以益当三或以下述巳添
助以劝信初自斥巳名谦恭所学。】

「幸哉灌顶昔于建业始听经文次在江陵奉
蒙玄义晚还台岭仍值鹤林荆扬往复途将
万里前后补接才闻一遍。」

【幸者自省之词建业亦云建康即晋宋等
称为业都今江宁是也旧称扬州隋灭陈
后移扬州名额过京江比江陵即荆州也
故下句云荆扬往复途将万里将犹当也
谓依俙髣髴将一万里汉南曰荆自汉南
至衡山之南江南曰扬自京江至南海巳
来台岭鹤林具如止观第一记。

○非但未闻不闻等者叹恨不闻者绝分。】

「非但未闻不闻。」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5a 页

【如止观禅门净名疏等各有馀分说未终
者名为不闻。

○亦乃已去谦已闻者未能尽意。】

「亦乃闻者未了卷舒钻仰弥觉坚高。」

【卷舒钻仰者章安总叹再治再读理坚意
高如孔子诸弟子叹孔子智深如窥其宫
墙钻之弥觉其坚仰之弥觉其高如饮大
河水饱腹而归不测深浅。

○犹恨缘浅下明私记缘起。】

「犹恨缘浅不再不三咨询无地如犊思乳。」

【今虽欲记但恨一闻而巳属大师灭度不
获重闻咨决无从如犊思乳。
(△次正明传述以益当)。】

「并复惟念斯言若坠将来可悲涅槃明若树
若石今经称若田若里聿遵圣典书而传之
玄文各十卷。」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5b 页

【并复惟念者自惟及念彼故云并也自惟
不足念彼未闻若不记其所闻念彼当来
有不闻佛乘之苦故云可悲若树若石等
者如涅槃雪山童子闻半偈巳传于石壁
又如今经随喜品初随其所闻聚落田里
为父母宗亲随力演说聿循也圣典者依
今经及大经等皆令传授。
(△三述已添助以劝信)。】

「或以经论诚言符此深妙或标诸师异解验
彼非圆后代行者知甘露门之在兹。」

【甘露门者实相常住如天甘露是不死之
药今释妙法能通实相故名为门初总序
竟。

○次正序玄文总有三序初一是大师别
行经序次私序王去是记者所序三此妙
法去玄文本序。】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6a 页

「序王」

【初中云王字去声谓起也初也序起众文
之始故云序王。

○就初序为二初总揽五义以释名次记
者下就总名以别解初文又三初释妙法
次释莲华三释经初文又二先妙次法下
文广释先法次妙者从义便故今既略解
且从名便。】

「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

【初释妙者但举一不思议则巳简于可思
议也彼止观为成观故乃以相待为可思
议粗唯一绝待为不思议妙今则不尔圆
中约时待绝俱妙馀味约部或妙或粗若
前三教时之与部一向为粗至法华被开
方称为妙止观相待义似于别故判为粗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6b 页
今此妙名兼于本迹彼文妙观独在于圆
虽异而同细寻可了下文广释不俟多云。】

「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

【次释法者略举界如具摄三千广如后释
妙叹于法法秖是妙权实之言兼于施等
三义不同譬中复论故未别出。

○次释莲华又为六初总立次用譬意三
从一为下别释四是以下结法譬先后以
明法譬意五荡化城下探取经旨以显法
譬六一期下总结用譬本意以示结归。】

「莲华者譬权实法也。」

【初文者妙法不出权实故莲以譬实华以
譬权。】

「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况意乃多略拟前
后合成六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7a 页

【次意者良者发起之端何以立华譬法为
难解法故假谓假籍彰犹显也若非莲华
无以显于妙法故也譬之所显曰况具显
本迹十妙十粗总含因果体宗用三故云
乃多今此序文未暇广述略况本迹以摄
多途拟亦譬也所对前后秪是本迹二门
各十四品前三后三故云合六。

○次广释中二先迹次本一据经文次第
故尔二据化仪必先垂后拂三据机缘则
先浅后深若以华譬于迹莲譬于本未可
辨其前后何者从本垂迹则本前而迹后
由迹显本则迹前而本后约机虽尔约佛
终以本居于初则莲前而华后非譬次第
然望劫初种子皆从化生等是化生莲之
与华皆可为始故并顺二义迹中权实取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7b 页
譬莲华迹亦非实无以施权非权无以显
实然终以理实为本而一体权实前后同
时莲华前后比说可知今从事说现莲为
譬以顺譬故先施后开又先开后废亦且
顺喻据其法体开废俱时此据最后开废
而说若中间迭废则唯废无开非今喻意
具如下说。】

「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文云知第一寂灭
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今初云为莲故华者约时且寄华严顿后
而说顿中之别理实教权且置未论鹿苑
施小方等般若巳为开废而作方便如此
说者且在于小若约教者通前四时三教
皆权二乘唯在法华菩萨处处得入而今
文引且从引小小难引故故寄说之知第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8a 页
一寂灭约佛自行自行即是理实以方便
力故正明施权应云为五比丘说文中略
者为欲即说施权意故即以下句种种之
言兼之从虽示下明施权意也虽复施权
本为于实种种道者即两教因人别教教
道五时八教故云种种。】

「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文云开方便门
示真实相。」

【次明开者指实为权权掩于实名方便门
闭今指权为实于权见实名方便门开示
谓指示示其见实之处故云也。】

「三华落譬废权莲成譬立实文云正直舍方
便但说无上道。」

【第三废者舍是废之别名开巳俱实无权
可论义当于废权转为实所废体亡若留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8b 页
逗后缘复属于施非此中意若尔开废何
别答约法乃开时即废约喻必义须先开
若尔法喻差违何成喻法答据理似与喻
有违据事似先开后废如先示方便即是
真实既识实巳永不用权若约理者开废
俱时开时巳废故也。

○次又莲下本中譬者初句总标。】

「又莲譬于本华譬于迹。」

【○次从本下正明垂迹。】

「从本垂迹迹依于本。」

【迹依于本者示迹不孤立即垂迹之意本
拟显本是故今云迹依于本迹非究竟。

○文云下引證者初先明本。】

「文云我实成佛来久远若斯。」

【言若斯者指寿量尘点。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9a 页

○但教下正明垂迹。】

「但教化众生作如是说我少出家得三菩提。」

【作如是说者总举所说我少等者别示说
相十九踰城三十成道不说尔前故云我
少。

○次开迹中引文初述迷迹故云皆谓。】

「二华敷譬开迹莲现譬显本文云一切世间
皆谓今始得道。」

【○我成佛下正明开迹。】

「我成佛来无量无边那由他劫。」

【不可具彰略云无量等。

○三废迹者如后如前。】

「三华落譬废迹莲成譬立本。」

【○引文中初诸佛下引同。】

「文云诸佛如来法皆如是。」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49b 页

【○为度下正明废迹。】

「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废巳无迹故云皆实实秖是本权秖是迹
若辨同异广如第七卷明。

○四结中云是以先标等者总结六譬。
(△
四结法譬先后以明法譬意)。】

「是以先标妙法次喻莲华。」

【非莲华无以譬于权实本迹妙法非此妙
法无以取喻于莲华如金刚经则喻先法
后今且顺此故云是以等也。

○五以经旨释者一部之旨不出本迹荡
化城者譬前法譬初荡化城至记莂释迹
门也从又发众圣至邻大觉释本门也且
就迹门三周摄尽三周次第法说居初今
从属对二喻先说。
(△五探取经旨以显法譬)。】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0a 页

「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开方便之权
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
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莂。」

【言化城等者化城是导师权说故经云今
此大城可于中止是故属教草庵是行者
所执故经云犹处门外止宿草庵是故属
情荡执教本为除其滞情遣滞情本令不
执权教化城述昔草庵譬现时机不同故
互举耳开方便者开于五乘初文是开方
便三乘从会众善去是会人天小善荡是
废之别名开废会三同异之相具如下文
本迹用中各有十义又开方便近理故云
妙理对人天小行故云大乘小行非不归
理方便亦入一乘绮文互对其意恒通理
者单从体说乘者从事以明事以体为所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0b 页
依体必藉事方显人天本在于事从事开
事为便三乘巳證权理从理开理易明是
以经开人天但云佛道若开三乘乃云实
相若尔何故经文二乘郤云菩萨道等耶
答道名则通义理则局局故二乘开巳授
八相记人天但约过去通论又若按位开
者二乘得在似位人天但在观行故授记
二乘更经若干劫数供养人天无此是故
不同同乘佛乘是故不异上中下根等者
前荡化城是为下根作宿世譬前废草庵
是为中根作譬喻说前开方便是为上根
但作法说三周说竟各授记莂具如疏文
三根互转得利钝名具如疏第四卷十门
解释。

○次又发下本门又二初正明开迹次故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1a 页
增道下授记。】

「又发众圣之权巧显本地之幽微。」

【初文者本门开其所覆故名为发佛及弟
子名为众圣头角声闻本是菩萨如富楼
那等菩萨本是古佛如文殊等并屈曲施
设故云权巧寂场巳来为迹所覆今始拂
之故曰显本昔未曾说故曰幽微。】

「故增道损生位邻大觉。」

【次授记者分别功德位至一生近于妙觉
故名为邻大秪是妙。】

「一期化导事理俱圆莲华之譬意在斯矣。」

【六总结中始自寂场终乎鹤树故曰一期
诱物入实故云化导显本为事圆开权为
理圆又化事巳周名为事圆本迹理显故
云理圆不以馀华为喻者以莲华六譬元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1b 页
譬本迹故一代教法咸归实本非莲华无
以喻之故云意在于斯斯此也此谓本迹。

(△三释经)。】

「经者外国称修多罗圣教之都名有翻无翻
事如后释。」

【三释经字者五味教法并称为经故云都
名具在第八故云如后。

○次就总别解者从记者去章安释大师
序意。】

「记者释曰盖序王者叙经玄意玄意述于文
心文心莫过迹本仰观斯旨众义泠然。」

【然大师所序似但释名而巳意含别故章
安所释具体宗用以释名是总体等是别
别别于总总总于别故于总中所释兼具
五章当知体等三章秖是三德乃至秪是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2a 页
一切三法故下文云释名总论三法体等
开对三法故总名中通冠一部一部终始
不出二门是故二门以文心立号如止观
发心初云积聚精要名之为心今之法聚
以本迹为要又本中体等与迹不殊故但
于名以分本迹馀体宗用直释而巳故章
安述大师意得经文心故玄意五章莫过
本迹如释妙字本迹各十本迹二体其理
不殊昔日因果名为本宗中间今日所论
因果名为迹宗本迹二用不论粗妙及以
广狭但据近远以判本迹教相但是分别
权实久近相耳故知经心不过本迹仰观
本迹之旨三世设化文义泠然泠谓泠泠
览而可别。

○妙法巳去牒前序文以示五义。】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2b 页

「妙法莲华即叙名也示真实之妙理叙体也
归广大之一乘叙宗也荡化城之执教叙用
也一期化圆叙教也六譬叙迹本也文略意
周矣。」

【故知叙名通冠始末如前一序但叙于名
体等三义合在名中体既属理理岂无宗
一乘属宗宗岂无体荡化是用且据实边
据理立化亦在用摄寻文可见。

○从私序王去章安私序。】

「私序王」

【○又为二先序次释序初又为二先谈始
末次释经题大师序中总以经题含于始
末大师从义题中义必含于体等章安从
说说必体等与释名异文义因依故复重
释初文者法譬二周略而不叙且寄宿世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3a 页
以为兴致法譬二周得益之徒莫非往日
结缘之辈以退大流转故惑寂理而耽无
明酒以失大悲心故迷妙因谓生死旷远
世尊怜悯接其小机小尚昧初故犹倒惑
观宿种故体业付财妙行复初故现瑞骇
动故此序中悯斯之言其意该括。
(△初寄宿世
以为兴致)。】

「夫理绝偏圆寄圆珠而谈理极非远近托宝
所而论极极会圆冥事理俱寂。」

【初言夫者发语之端理绝等者既开显巳
绝偏圆名为形华严方等般若偏圆对明
往结法华绝待之缘今寄圆珠而谈绝理
极非等者然一极至理非凡小之近非佛
果之远托五百由旬引化城之近说宝渚
之远极会等者凡谈圆说远为接近废偏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3b 页
若𡨋真契极事理寂然化周为事寂显实
为理寂又寄圆珠以显理𡨋其理故为理
寂托宝所为谈事会其事故为事寂此之
二解义意大同宝渚本为废于化城化城
若废名化仪毕衣珠本譬昔闻实相实相
若显名契寂理此明中间巳入实者。

○而不寂者去明退大后流转五趣。】

「而不寂者良由耽无明酒虽系珠而不觉。」

【耽障中道微细无明故失于大志复耽现
行粗欲无明忘本所受。

○迷涅槃道去明流转后忻乐小乘。】

「迷涅槃道路弗远而言长。」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则东西俱失三德涅
槃即理而具谓理为远背大取小则大小
俱迷谓大为远为迷大谓小为极为迷小。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4a 页

○圣主去明今日开显。】

「圣主世尊悯斯倒惑四华六动开方便之门
三变千踊表真实之地咸令一切普得见闻。」

【先以四味调熟来至法华迹序四华六动
先表四位六番至流通中变土地裂表显
实相实相通被故云一切睹瑞听法故云
见闻。

○从发秘密去次释经题初妙法两字通
诠本迹莲华两字通譬本迹今以久本喻
莲会圆譬华。】

「发秘密之奥藏称之为妙示权实之正轨故
号为法指久远之本果喻之以莲会不二之
圆道譬之以华声为佛事称之为经圆诠之
初目之为序序类相从称之为品众次之首
名为第一。」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4b 页

【发秘密等者发者开也昔秘而不说故部
皆属粗昔权实相带权实隔异是故不名
权实正轨本果久成但为迹覆今但指本
名之为显法是现在受者计异故须会之
位犹在因故名为道声为佛事且据佛世
义通灭后故名为经色唯灭后故且置之
前大师序云有翻无翻指第八卷初则唯
在于色次则遍于六尘故大师序意一往
似局而实通章安序意一往似通而犹局
圆诠之初等者且从迹说具存应云本迹
诠初前大师序不释序品第一者虽在题
名之下自属品之次第非题中之义故缺
不论故玄文末亦不释之至疏文初方乃
略解章安承便故略论之序类相从等者
一往亦且释品所以若有品之由具在文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5a 页
句此不合论众次等者二十八品生起不
杂生起非一故云众次于中最初故云之
首第一可知。
(△次释序)。】

「释曰谈记是叙名会冥是叙体圆珠是叙宗
俱寂是叙用四华六动是叙教本迹可知。」

【谈记者恐误应云谈托谓托宝所谈理极
也圆是妙之别名极是妙法之果今寄果
法以叹妙如经唯佛能知故云叙名作此
叙字者叙谓叙述申作者之意作此序者
序谓庠序如六瑞等为正说庠序此非今
意故不书之会𡨋者谓得经体也通则遍
为诸法诸经诸行等体别则唯在因果所
取见于实相方名得体今置通从别故云
会𡨋以会𡨋故名宗家体闻法系珠是为
圆因得记示珠名为圆果故以珠叙宗又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5b 页
若论珠体非系非示还约于珠以论系示
故成体家之宗化周理显法华之力故云
俱寂是叙用也良以权实双运故调机入
寂乃成于宗家之用四华六动居一经之
首故云叙教通序别序咸皆叙教通由通
漫故略通从别别序具五馀四尚宽现瑞
表报其相最切就六瑞中馀四尚宽未若
四位天华六番破惑动地教意在此故略
引之前开方便门引意故尔本迹但是远
近之异大师所释其义巳显故云可知。

○次从此妙法去一序是谭玄本序得下
文意此序不难于中亦二初序次释初文
者为三初叙有经之由次正明今经三所
言下释题初由本證故能说之。】

「此妙法莲华经者本地甚深之奥藏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6a 页

【迹中虽说推功有在故云本地。

○文云下引迹證本。】

「文云是法不可示世间相常住。」

【约自證边无法可说。

○三世下通举證同。】

「三世如来之所證得也。」

【○次文云下正明说经复先引文以内證
故而为他说。】

「文云是第一寂灭于道场知巳。」

【○大事下明说本意意在佛乘故举始终
意在佛慧中间调斥非佛本怀故云助显。】

「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始见我身令入佛慧为
未入者四十馀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
次正明今经)。

○次今下正说。】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6b 页

「今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三释题)

○次释名中初释妙字。】

「所言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

【○次又妙下释法及莲华并经皆以妙字
冠之以无非妙故尔。】

「又妙者十法界十如之法此法即妙此妙即
法无二无别故言妙也又妙者自行权实之
法妙也故举莲华而况之也又妙者即迹而
本即本而迹即非本非迹或为开废(云云)又妙
者最胜修多罗甘露之门故言妙也。」
(△次释)。】

「释曰妙无别体体上褒美者叙妙名也妙即
法界法界即妙者叙体也自行权实者叙宗
也本迹六喻者叙用也甘露门者叙教也。」

【释中亦约一题之内而四义存焉六喻叙
用者如下文云迹中断权疑生实信为用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7a 页
本中断近疑生远信为用故下文明本迹
各十义不同甘露是理教是理门故云甘
露门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7b 页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一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正释五重玄义者先列。


* 释名第一
* 辨体第二
* 明宗第三
* 论用第四
* 判教第五」

【○次释释中先判次正释初判中二初列。】

「释此五章有通有别。」

【○次判判中又二初通约诸经次正约今
经初文三初释名次如此下出体三例众
经下引例。】

「通是同义别是异义如此五章遍解众经故
言同也释名名异乃至判教教异故言别也
例众经之初皆安五事则同义也如是诠异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8a 页
我闻人异一时感应异佛住处所异若干人
听众异则别义也。」

【初二可知三举例中云例众经之初等者
举经初通序五义以为例释问阿难既同
云何人异答具如疏文四种阿难馀意可
见。

○次约今经通别中为五初释名次辨异
三出体四引例五简示。】

「又通者共义别者各义如此通别专在一部
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重各说例如利钝须
广略二门也众教通别今所不论一经通别
今当辨。」

【初云通者共义者七义共释五章各者五
义不相杂乱次辨异者虽有通别同释一
经故云专在一部馀文可知。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8b 页

○次正释中先通次别初通中四初标次
一下列三对五心四广释七番。】

「就通作七番共解一标章二引證三生起四
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

【初二可知。

○三对五心中二初正对次结成。】

「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證据佛语起信
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
异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

【初中开合等三起慧心者此三性是分别
简择故也观心者随闻一句摄事成理不
待观境方名修观无事间杂故云精进。
(△
次结成)。】

「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脱
门。」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9a 页

【法不孤立以七章依于五心五心若立如
草木有根茎干则立故心立名根既五心
名根根必至力言排障者如信解品云无
有欺怠瞋恨怨言欺为信障怠为进障瞋
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若根增长能
破五障故名为力既成根力必具觉道以
开三脱故云乃至以小准大亦应可知。

○四广解中二初结前生后次正解。】

「略说七重共意如此广解五章者一一广起
五心五根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耳。」

【初文者结前可知广解下生后亦名用章
意也以此七番共解五章既起五心至别
解五章一一无不成于五心既以七番略
解五章当知广解五章皆悉具七是故得
至圆门三脱入于初住开佛知见初所以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59b 页
竟。

○次正释中文自为七初标名者即初标
五章也于五章中此初标名于中文自为
四初标列。】

「初标五章(云云)标名为四。

一立二分别三结四譬。」
【(○次解释者此句冠四科释初立方是
初科)。

○次解释。】

「立名者原圣建名盖为开深以进始咸令视
听俱得见闻寻途趣远而至于极故以名名
法施设众生。」

【释初立中云原圣等者所言立者即妙法
之名也原者本也建者立也大圣立名盖
为开深理以进始行一实相处名为深理
七方便人皆名始行视听兼现未佛在唯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0a 页
声益益通二世故云视听俱得见闻使寻
声色之近名而至无相之极理故以此妙
法之名名实相法施设妙机应入实者若
从通说则一代教门莫不为开实相深理
今唯从别即此经意也。

○次分别中二初以今经对明前教次约
五味重显今经初文又五但法有粗妙通
标也。】

「分别者但法有粗妙。」

【○次若隔历下简。】

「若隔历三谛粗法也圆融三谛妙法也。」

【始自华严终至般若虽名不同但为次第
三谛所摄今经会实方曰圆融。

○三此妙谛下叹释今经一实之理。】

「此妙谛本有。」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0b 页

【○四文云下引證。】

「文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五尚非下引经举况。】

「尚非不退菩萨入證二乘所知况复人天群
萌之类。」

【尚非别教行位不退所知况复人天之类
群者众也萌谓种子未剖之相人天全为
无明所覆故曰群萌。

○次别约五味又二初通举不即说实之
意次所以下具历五味明说不说之意初
文又二初略明不说次引文释不说所以。】

「佛虽知是不务速说文云我若赞佛乘众生
没在苦谤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

【初文者直牒前文如云唯我知是相十方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1a 页
佛亦然而不匆匆即说者何故引文释广
如方便品。

○次所以下正约五味又二初四味次醍
醐初又二初列四味次明四味意。】

「所以初教建立融不融小根并不闻次教建
立不融大根都不用次教俱建立以融斥不
融令小根耻不融慕于融次教俱建立令小
根寄融向不融令大根从不融向于融。」

【初文中四味并有融不融名不无小异乳
中以别为不融酪教一味全是不融生酥
中融即有二义若以圆斥三及以圆斥藏
即以圆融为融或以三教斥藏即以融通
为融虽兼斥大正在斥小故云令小根耻
小慕大熟酥中云令小根寄融向不融者
通教小乘寄于融通之融而得小果即指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1b 页
小果名为不融令大根从不融向于融者
即指通别以为不融即是令通别菩萨向
圆融之融问若说佛乘恐其堕苦者说华
严教可非佛乘耶答若约教论方等般若
亦有佛乘何独华严今堕苦之言但据不
堪唯一佛乘故闻别等三教犹免生谤仍
用秘密之力且隐小以说之虽曰大机尚
隔于别小根被隐一向不闻由隐小故不
名俱立是故但立顿大之名不立一乘独
妙之称非佛本怀良由于此华严顿大尚
非本怀况复鹿苑唯立不融故三藏教首
及以部内粗尚未周故妙号都绝方等般
若比说可知。

○次从虽种种至非佛本怀者次明用四
味意。】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2a 页

「虽种种建立施设众生但随他意语非佛本
怀故言不务速说也。」

【探取法华说彼四味本怀未畅故归会法
华所以施设之言通于粗妙尔前犹用权
施设故言随他等三者此随他等三有通
有别若历七重及以四教一一说之此依
诸教通总而说今别约法华别相而说自
法华已前皆曰随他故前教中虽并有融
以兼带故并属随他未堪开显名不务速
务事速也唯至今经开诸不融唯独一融
使前诸部同一妙法出世意足是故下文
云乃畅也故言等者结归初文不说之意
务亦急也。

○次今经下明醍醐味又三初正明今经
次令一下明说佛本意三故建下结立名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2b 页
也。】

「今经正直舍不融但说于融。」

【初文舍者舍秪是废故知开废名异体同。】

「令一座席同一道味乃畅如来出世本怀。」

【次文者事不获巳使一音异解既调熟竟
道味无殊馀生灭度想若五千起去并付
待后会及彼土方闻乃畅等者经云一大
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事既遂出世意周。】

「故建立此经名之为妙。」

【三结者既此经名妙验前四犹粗。
(△三结)。】

「结者当知华严兼三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
经无复兼但对带专是正直无上之道故称
为妙法也。」

【三结中总结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
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细人粗人二俱犯过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3a 页
从过边说俱名粗人此经异彼故云无复
方得独立妙名故也。
(△四譬)

○譬中言例者为法立譬故譬例于法故
例前三章咸以华为譬初例前立名次云
何下例前分别三如是下例前结也。】

「譬莲华者例有粗妙。」

【初文者初文立中但约妙名兼历五时开
深进始方至于极今譬亦略例但云粗妙
总摄前多。
(△次例前分别)。】

「云何粗狂华无果或一华多果或多华一果
或一华一果或前果后华或前华后果初喻
外道空修梵行无所剋获次喻凡夫供养父
毋报在梵天次喻声闻种种苦行止得涅槃
次喻缘觉一远离行亦得涅槃次喻须陀洹
却后修道次喻菩萨先藉缘修生后真修皆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3b 页
是粗华不以为喻。」

【次譬例分别中前具约五味今但从人简
诸外道及前三教以诸部中妙不异故狂
华无果可知又应更加有果无华可譬外
道计果自然如吴录地理志云广州有木
名度不华而实实从皮而出如石榴大色
赤可煮食若数日不食皆化为虫如蚁有
翅能飞著人屋外道虽计自然之果此果
无实一华多果如胡麻等多华一果如桃
李等一华一果如柹等前果后华如瓜稻
等故南岳四安乐行云馀华或有狂等莲
华不然又云馀华成实显露易见如方便
诸乘莲华隐密如一佛乘。

○次莲华下譬醍醐者为二初通举多奇
次别对三义。】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4a 页

「莲华多奇。」

【初文者可以譬本迹十妙及体宗用三章
奇秪是妙十妙三章无不皆妙非多奇华
果何以拟之今总以为莲等三摄彼本迹
故标多奇。
(○前云别对今云次列三义一科两名前后诸文类多如此)

○次列三义。】

「为莲故华华实具足可喻即实而权又华开
莲现可喻即权而实又华落莲成莲成亦落
可喻非权非实。」

【初义云华实具足等者为莲故华华掩于
实为实施权实在权内体复不异故云即
实而权机熟须开开彼能覆情希近果名
之为覆拓彼近谓名之为开开何所开即
彼能覆又华落莲成等者华落譬非权莲
落譬非实开巳即废时无异途开教行人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4b 页
理同一理故故实立巳同𡨋三德故知三
德不当权实。
(△三例前结)。】

「如是等种种义便故以莲华喻于妙法也。」

【○标体中先列。】

「体者为四一释字二引同三简非四结正。」

【○次释释中先叙大师释次章安私释初
文自四初从体字去初释字也次从故寿
量品下第二引同从今言实相下第三简
非从斯乃下第四结正初释字中又三初
释字训次各亲下引例为类三出世下正
出经体以同字义。】

「体字训礼礼法也。」

【初文可见。】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君臣撙节若无礼者则
非法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5a 页

【次文者虽用儒宗不同彼意彼明道丧故
使独亲各子之局所以礼兴今借彼礼法
以譬体同一切诸经咸归实体如各亲其
亲此之实体生一切法如各子其子故礼
记第七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注云孝慈之道广也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义以
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故义同也。
(△三正
出经体以同字义)。】

「出世法体亦复如是善恶凡圣菩萨佛一切
不出法性正指实相以为正体也。」

【○次引同中二先引寿量同次引二论同
初文又二初引寿量次出方便文以辨同。】

「故寿量品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非如非异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5b 页
若三界人见三界为异二乘人见三界为如
菩萨人见三界亦如亦异佛见三界非如非
异双照如异。」

【初文中云不如三界者不同三界人所见
也故三界人但见异相二乘见如如即空
也佛菩萨可知所以但引寿量不引他部
者他部巳与迹实相同故下文云今经迹
门与诸经有同有异异谓兼带同边不殊
故不须引然下文云本门与诸经一向异
恐人疑云若意异者体等应殊故今引之
令知不异所言异者所谓远寿诸经永无
故一向异若尔本门亦有实相同边何故
不名有同有异答迹门正意在显实相故
以所显之理与诸部文以辨同异本门正
意显寿长远长远永异故用比之实相虽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6a 页
在迹门辨竟今须辨同故今但取实相同
边长寿秖是證体之用未是亲證实相体
也。

○次今取下辨同。】

「今取佛所见为实相正体也。」

【取寿量所见与方便实相体同所见者经
云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正明佛有能见之
德故须云见取所见边以證体同经中广
明如来如实知见等相(云云)

○次引二论者地论中论也问既不引诸
部佛经何须复引菩萨二论答诸经同异
下文自判诸论同异未有诚文地论别申
华严中论通申诸教但引此二足显其诸
况二论此文言约意广况辞异意同最堪
况例初地论文者初列四句。】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6b 页

「金刚藏说佛甚微智辞异意同其辞曰空有
不二不异不尽。」

【○次释。】

「空非断无故言空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故
言不二非离空有外别有中道故言不异遍
一切处故言不尽此亦与龙树意同中论云
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因缘所生法即
空者此非断无也即假者不二也即中者不
异也因缘所生法者即遍一切处也。」

【释中应以毕竟空不思议假相对以成圆
融三谛问虽云辞异意同空假如何得为
经体答既是不思议空假还指空假即中
中为经体中即空假亦指于中三谛无非
遍一切处若得此意中论四句义可准知
若四句对教自是别途非此中意。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7a 页

○今言下简非者举离四谤谤即是非谓
实相中无四谤也四即是谤故云四谤。】

「今言实相体即权而实离断无谤也即实而
权离建立谤也权实即非权实离异谤也双
照权实遍一切处离尽谤也。」

【两教二乘不能即权而实名为断无藏通
菩萨不能即实而权名为建立别教菩萨
弃边取中名之为异地前为权实登地为
双非并语地前不能权实即中及中照权
实故不免异及以尽谤(四结正)。】

「斯乃总二经之双美申两论之同致显二家
之悬会明今经之正体也。」

【次结中云斯乃等者本迹为二经迹经谓
方便品中实相是也本经谓寿量品中非
如非异是也金刚藏及中论为两论致犹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7b 页
得也谓两论二经同得实体。
(△次章安私释)

○次私释为四初标能破所破次破凡下
释所破以显能破三此等下简异四今经
下正出经体。】

「私谓实相之法横破凡夫之四执竖破三圣
之證得。」

【初文中横破凡夫四执等者如前简非中
四谤是也法虽通深执成凡见故横在初
心名凡四执亦云有无等四见是也言三
圣者谓前三教圣人。

○次释破中三圣为三。】

「破凡夫可解破圣者三藏二乘指但空为极
譬玻瓈珠一往似真再研便伪身子云我等
同入法性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空有之旨正
破此證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8a 页

【初破三藏中玻瓈如意二珠相似譬法性
名同初闻混大故云一往似真被斥茫然
故云再研便伪方等尚止宿草庵般若犹
无心希取故至法华方知昔失以昔不知
空即有故故为空即有之所破。】

「通教人指但空不但空共为极譬杂色裹珠
光随色变缘所见之光亡其本体逐玄黄之
色堕落二乘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
见不空菩萨之人非但见空亦见不空所见
既殊不二之旨正破此證也。」

【次通教理通故名为共通机如杂色但真
如色变圆理如珠体机发如物裹故通教
二乘亡实相体逐诠小之教堕落二乘钝
根菩萨义同二乘复能出假文略不说次
引大经明利根菩萨一教之内利钝不同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8b 页
空中既殊故为所破初不知中故不及别。】

「别教人指不但空为极迥出二边如云外月
弃边取中如舍空求空不异之旨正破此證
若彼有此无则正法不遍不尽之旨亦破此
證也。」

【次别教人虽不但名同但中异故故云迥
出是故三教并为圆教所破然破别者但
破教道边本是中今弃边中之中而别求
于中故以云外之月譬教道中以舍空求
空譬方便智若知边中不异即破此意彼
理有中此边无中则实相正法不遍一切
故不名不尽故以不尽破于不遍前金刚
藏四句破中别教得二句即此意也。

○此等下简异中二先简次重判。】

「此等皆非佛甚微智不与金刚藏意同非佛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9a 页
證得本有常住不与方便品同不遍一切处
不与寿量品同。」

【初文者金刚藏四句虽异皆云是佛甚微
智故故前释云皆被空有等破故也本有
常住权实不二前之三教体皆不融是故
不与方便品中妙权实同寿量实相遍于
三界前之三教体皆不遍是故不与寿量
品中双非义同。

○既不下重判。】

「既不会正体摄属何法但空是化他之实但
不但是自行化他之实出二边中是自行之
权并他经所说非今体也。」

【但空于化他中是实于自行中是权三藏
唯有一但真故但不但等者若自他相对
但是他实不但是自实通教真中有二实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69b 页
故是故二教并非经体出二边中等者说
中道故名为自行云出二边故名为权此
是判权实意也。

○从今经体去正出今经实体。】

「今经体者体化他之权实即是自行之权实
如垢衣内身实是长者体自行化他之权实
即是自行之权实如衣内系珠即无价宝也
自行之权即自行之实如一切世间治生产
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况自行之实而非实耶。」

【今经体者此之体字正指经体体化他下
两体字谓体达之体由开故达故云体也
初文即是开丈六垢衣垢衣正是示为小
乘化他权实今开即是同体权实缨珞长
者体自行化他等者但不但空名自行化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0a 页
他权实今皆开之示以衣珠唯一不但无
更求于小乘衣食故云无价珠在衣内如
不但犹求小果如但空同在一身义当于
共自行之权犹存教道亦违实相今亦开
之无非实相此等三教皆开及以世间资
生产业尚皆是实况圆中自行而非实耶。

○标宗中二初标列。】

「宗者为三一示二简三结。」

【○次释释中三初文是示从然诸因果下
第二简从略举下第三结初文为四初释
名次所谓下依名辨相三如提下举譬四
总结。】

「宗者要也。」

【初文可知。

○次文者先释宗次释要。】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0b 页

「所谓佛自行因果以为宗也。」

【若开权显实无非自行若为实立权故须
化他正指因果以为宗故。】

「云何为要无量众善言因则摄无量證得言
果则摄。」

【次释要者以要释宗宗义虽明要义未显
故重释之还指因果遍摄故云要也。】

「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
来。」

【次譬中云纲维等者维系也纲中之要莫
若纲维衣角准知。

○故言下结。】

「故言宗要。」

【○然诸下简中二先却次取却中二先迹
次本。
(△签迹中先诫令通识此句是科)。】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1a 页

「然诸因果善须明识尚不取别教因果况馀
因果。」

【迹中先诫令通识若无通识安能别知尚
不下况也。

○馀因果下正却三教因果何故却之各
不能摄一切法故藏通两教以或同或异
故当教三人因果尚别况能各摄一切法
耶。】

「馀因果者昔三因大异而三果小同。」

【初三藏中谛缘度殊故因大异俱断见思
三乘微异故果小同。】

「又三因大同而三果小异。」

【次通教中俱学般若故因大同同坐解脱
习尽不等故果小异。】

「又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因不摄善果不[(冰-水+〡)*ㄆ]德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1b 页
则非佛自行之因非佛道场證得之果。」

【次别教中在因说理不在二边名为迥出
复说果理诸位差别故云不融因不下重
释所以以迥出因不摄地前众善登地诸
位互不相收乃至果地万德互不相关则
非下正明却意以非迹中自行之因又非
寂场證得之果是故不名迹门因果。

○又简下本门也。】

「又简者诸经明佛往昔所行因果悉皆被拂
咸是方便非今经之宗要。」

【通简迹中一切因果若横若竖俱非本故。

○取意下次简取先本次迹取中先明本
者承前简却迹文之后便拂迹以简本承
简迹之后取本便故故在前明也。】

「取意为言因穷久远之实修果穷久远之实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2a 页
證如此之因竖高七种方便横包十法界法。」

【久远者必指寿量尘点方显实本如此下
明功能。

○初修下明取迹也。】

「初修此实相之行名为佛因道场所得名为
佛果但可以智知不可以言具。」

【本宗如迹故云此也但可下叹迹若本则
非不退智知。
(△三结)。】

「略举如此因果以为宗要耳。」

【略举下总结所取本迹因果也。

○标用中二先标列。】

「用者为三一示二简三益。」

【○次释释中三初文是示从于力用中下
第二简从非但下第三益初文二先释名。】

「用者力用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2b 页

【经有断疑生信之力。

○次三种下正出用相不同宗体宗体唯
独在圆始终俱经力用故至简中自明。】

「三种权实二智皆是力用。」

【 第二简中有法譬合。
(△初法)。】

「于力用中更分别自行二智照理理周名为
力二种化他二智鉴机机遍名为用秪自行
二智即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即是自行二
智照理即鉴机鉴机即照理。」

【初法中自他相即者并成体内之用故也
故先明用相为摄机遍故须取化他及自
他二此二必以自行为力无力则无用是
故相即。
(△次譬)。】

「如萨婆悉达弯祖王弓满名为力中七铁鼓
贯一铁围山洞地彻水轮名为用。」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3a 页

【譬中文引佛本行经捔力争婚品云悉达
调达及诸王子争婚瞿姨种种捔力瞿姨
尔时在高楼上观其捔试是诸王子弯常
人弓或满不满一切诸弓皆悉不任悉达
所弯净饭王曰汝祖王庙中有轮王弓堪
任汝弯悉达得之满弯此弓箭势一发贯
七铁鼓箭之馀势仍至水轮乃至斫树诸
王子斫或一或二随斫随倒悉达一刀斫
过七树而树不倒乃至掷象等此并用中
示为凡力未关圣力力中之大不过悉达
故今借喻此经力用昔三教及近成力用
如诸王子。

○三合譬中二初略合次何者下释。】

「诸方便教力用微弱如凡人弓箭。」

【初略合方便教之失以显实教之得。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3b 页

○次何者下释中二初举昔显失次举今
显得。】

「何者昔缘禀化他二智照理不遍生信不深
除疑不尽。」

【初文者即以法华巳前俱名为昔并属化
他故昔教中望今迹门则三教照理不遍
故三教人实信未生权疑未尽望今本门
昔经圆机亦名为失是则四教俱不知有
本时之果生信未远近疑未除。

○今缘去正显今得。】

「今缘禀自行二智极佛境界起法界信增圆
妙道断根本惑损变易生。」

【言禀自行者约机极边说必至佛自行方
乃名得约化主照机故通语自他极佛下
正出用相通论本迹各有断疑生信别论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4a 页
增道损生唯在本门今从省要故以起信
增道为迹门断疑损生为本门极佛境界
者秖是十如权实故云唯佛与佛。
(△三益)。】

「非但生身及生身得忍两种菩萨俱益法身
法身后心两种菩萨亦俱益化功广大利润
弘深盖兹经之力用也。」

【次益中云生身生身得忍等者地前住前
为生身登地登住为生身得忍谓生身中
能破无明得无生忍也言法身等者谓登
地登住破无明舍生身居实报土名为法
身位居等觉名为后心若迹门唯益生身
及生身得忍本门进至法身及法身后心
所益通兼故云非但自垂迹已来受化者
渐广得久近益者功在法华。

○标教中三意于中又四初标次一根性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4b 页
下列三教者下释总名四云何下广释。】

「教相为三。」

【初如文。
(△次列)。】

「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三
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列中三意者前之两意约迹门后之一
意约本门。
(△三释总名)。】

「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

【三中云分别者分别既是教相同异教相
既通分别义遍即是分别融不融等乃至
远近。

○四正释中初文根性中为二初明八教
以辨昔次明今经以显妙初又三初五味
次不定三秘密即八教也五味即渐顿故
也渐中开四井不定等二即为八也初五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5a 页
味中又三初约五味次引同涅槃三问答
料简辨异初文五味者还约华严日照三
譬开为五味问应还取涅槃本文何以郤
取华严文耶非但数不相当亦恐文意各
别答涅槃五味转变而秖是一乳华严三
照不同而秖是一日今演华严平地之譬
以对涅槃后之三味数虽不等其义宛齐
又涅槃以牛譬佛乳从牛出譬佛初说大
乳出已后其味转变犹成分譬故此下文
义立五味皆从牛出未若华严曰譬于佛
光譬说教日无缘慈非出而出众机所扣
非照而照故使高山幽谷平地不同同禀
教光终归等照故用两经二义相成。】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一

音释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5b 页


(七廉切标也)

(阻力切与侧同仄身谓不安处也)
僶俛
(僶弭尽切
俛美辨切僶俛犹勉强也)。
肯綮
(肯苦等切綮弃挺切肯綮骨肉会处也)


(失冉切州名)

(芳无切郭也)
句逗
(逗正作读大透切凡经书文语绝处
谓之句语未绝点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宾弥切附益也)

(徉遵切顺也)


(王矩切天地四方曰宇)

(力踵切丘垄也)
髫龀
(髫徒凋切小儿髻也
龀初觐切毁齿也)。

(徒结切互也)

(乞约切与却同)

(下楷切惊也)


(许斤切喜也)

(锄里切果名)

(古岳切竞也)

(陇主切󵗭也)

东渐
(渐将廉切流入也)

(鱼容切仰也)

(以律切惟也)

(都含
切过乐也)。

(补刀切扬美也)

(补旷切毁也)

(昌石切黜也)

(祖本
切裁抑也)。

(臣𢈔切立也)

(倪坚切穷究也)
释签缘起序          禄一¶ 第 77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