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仁王经随抄音切¶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38a 页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法衡抄卷第二
译经證义讲经律论广演大师遇荣 集

【疏】十二分教者先德翻为十二部经以此部言义含
二种一谓部帙二谓部类世人疑有十二部帙也又
言经者亦滥契经总别难明今者翻为十二分教分
者类义支义数义教者教诫断恶教授修善故名为
教教体即分名为分教教有十二义类支条分类异
故名十二分教带数释也问何故但尔数无增减答
涅槃经言能听法者所宜闻故三乘通说以转法轮
三周总说十二行相能诠彼教分类十二又以对破
十二有支所以说法亦分十二广如法苑。

【疏】契经等者此等显示十二分教行相差别文皆分
二初辩相后配经随文可解能契即经所契之经名
为契经。

【疏】应颂者应字去声契应也平声合也合长行义合
后来机也颂者歌也美也颂中文句极美妙故歌咏
法故是应之颂名为应颂。

【疏】记别者记谓验识验识辨别彼彼人法也记体即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38b 页 X26-0438.png
别所别之记名为记别。

【疏】讽颂者梵语伽陀此翻为颂显扬论说非应长行
不名重颂一句结成或二三句四五句等皆是讽颂
一二三句相隐难知诸经多以四句巳上显讽颂相
经文句义可讽咏之可叹颂之亦讽亦颂名为讽颂
同依持业释又讽者所讽之法颂者能颂之言讽之
颂故名为讽颂慈恩云重颂是教唯能诠故讽颂是
言通教理故。

【疏】自说者自目于佛说是言教自之说故名为自说。

【疏】缘起者涅槃经云舍卫国中有一丈夫辅鸟放生
世尊知巳为说偈言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是因事说馀二可知由此三缘而起说故
是缘之起名为缘起。

【疏】譬喻者譬者况也类也喻者开也晓也晓喻之譬
譬体即喻名为譬喻。

【疏】本事者依瑜伽论通说往昔凡圣人法皆名本事
本是过去所依时分事是时中所作事业本世之事
本体即事名为本事本生二释准此。

【疏】方广者理正曰方包总曰广方理之广名为方广。

【疏】希法者希谓希奇异常妙事教法诠彼是希之法
名为希法。

【疏】瑜伽等者论自释云谓于是处世尊自广分别法
相及圣弟子巳见谛迹依自所證无倒分别诸法体
性如是名为摩呾哩迦言循环者不断之义研覈者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38c 页 X26-0438.png
穷究之义问答往复文意不断研穷徵究性相法体
故名论议摩呾哩迦者此云本母论藏生慧如本如
母也亦名阿毗达磨此云对法义翻论议论量性相
详议幽旨故名论议论体即议名论议也十二分中
譬喻本事本生望于分教作依主释馀皆持业与前
二藏相摄者菩萨声闻二藏之中而皆具有十二分
教瑜伽第二十一具列其相与前三藏相摄者瑜伽
等说缘起一分是调伏藏论议一分是对法藏自馀
十分是契经藏然因事制戒论难深理各入一藏非
契经中无馀二分譬喻本事本生亦通调伏但是眷
属非自性也。

【疏】法华经等者为化二乘不定性者令学一乘皆作
佛故唯说一乘无第二独觉无第三声闻有初大乘
一乘即大乘故隐劣彰胜唯说一乘。

【疏】摄论等者论说上乘性下乘性亦名大乘性小乘
性胜劣异故以通从别不言不定性也。

【疏】诸经论等者依法华疏三义同故声闻独觉合名
小乘七义异故分羊鹿殊羊鹿牛三喻三乘故三义
同者所断障同所證理同假择灭同七义异者一利
根钝根异二依佛自出异三藉教观理异四观谛缘
起异五一果四果异六练根时节异七说法现通异。

【疏】四乘五乘者胜鬘经中说四乘性谓三乘性及人
天乘性大般若经说四乘性谓三乘定性及不定性
瑜伽论中说五乘性谓三乘定性及不定性并人天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39a 页 X26-0439.png
乘性其不定性复有四种谓声闻独觉性声闻菩萨
性独觉菩萨性具有三乘性。

【疏】经诠等者正被菩萨大乘经摄然大乘经通被诸
乘故下文中有得声闻果者也。

【疏】古立一时者菩提流支立一时教犹如一雨无有
差别但禀润异也复有古德立二时教一顿二渐隐
士刘虬立五时教皆如法苑破。

【疏】初于等者叙初时教文意有五初说法处二所被
机三能被教四纵为希奇五夺未了义随文可解下
准此知波罗痆斯者旧名波罗奈国讹也波罗者幼
小义痆斯者仙住义幼小仙人住此修道得世五通
因名小仙住国仙人堕处者婆沙论说昔有国王将
诸宫人诣山游玩奏乐纵意命诸女人露形而舞时
有五百仙人乘通上过见巳失通堕此处故施鹿林
事如西域记第七卷说据其显相对渐悟机施鹿林
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转四谛轮理实通被馀乘机
性大般若云佛于鹿苑说四谛法无量众生发三乘
心无量众生得三乘果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更有第
二第三时教可过上故容彼胜故犹未了义二十部
小乘诤论依此而起名诸诤论安足处也。

【疏】第二时等者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令其
亡相密意谈空仍告声闻意令解此法空之义成不
愚法言中总相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等别义意趣意
说三无性也一显相无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谓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39b 页 X26-0439.png
我法体相无自性故二显生无自性说一切法无生
无灭谓因缘法而无自然生灭性故三显胜义无自
性说一切法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谓诸法性本来寂
静离生死諠自性圆寂无彼生死妄执性故以隐密
相转正法轮者言中含隐密意宣说三无性也此三
无性空教法轮更有第三时教可过上故容彼胜故
犹未了义清辨等师执空诤论自此而兴也。

【疏】第三时等者普为发趣求三乘者显了说法也下
云无自性性释成此文依显了相说三无性一显相
无自性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上言性者显遍计空
下言性者遍计以无而为性故二显生无自性性说
一切法无生无灭上言性者显无自然生性下言性
者显有从缘生性三显胜义无自性性说一切法本
来寂静自性涅槃上言性者显胜义体上无彼生死
妄所执性下言性者显有圆成实性异第二时密意
三无性义故经重言无自性性第二性字是显了说
即是三无性家之体性也。

【疏】属诸经者如法苑云阿笈摩等为初时教诸说空
经为第二时教以隐密言总说诸法无自性故华严
深密唯识教等为第三时以显了相说三无性非空
非有中道教故三时次第者由诸异生无始巳来迷
执有我不了我无沉没爱河轮回痴海故佛初说四
谛法轮令知我空唯有其法憍陈那等最初得道彼
闻法有说我皆空便执诸法为真实有执著小果不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39c 页 X26-0439.png
求大位佛为方便复说法空破馀有病故次时中说
般若等言一切法本性皆无须菩提等有趣大意彼
闻法空隐密言教便拨诸法性相都无何所造修何
所断舍佛为除此复说唯识三性等教胜义生等信
解修学遍计所执无知法我而俱遣之依他圆成有
照真俗而双存之广说乃至约理及机渐入道者大
由小起乃有三时诸教前后若非渐次而入道者大
不由小起即无三时诸教前后顿教唯一然顿渐法
无别教门随一会中所应益故说华严经声闻在会
深密经中亦有声闻发菩提心法华经中有八世界
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如是等文诸经非一故法华
经亦被顿悟华严亦被渐悟之人随其一会一部通
被顿渐此依證果说三时教若说人天即有四时也。

【疏】今者此经等者如下经中先为菩萨说护佛果护
菩萨行护化众生后为诸王说护国法乃至广说诸
品经中而有三乘悟證法门由彼根性有大小乘顿
渐异故此经大乘正为大机说于二护般若之义亦
被二乘大乘经中兼被小故大乘根性复有二类谓
定性不定性若对定性顿悟大机大不由小起顿发
大心此经被彼即名顿教不立三时教被唯一其不
定性总有四类一声闻独觉性二声闻大乘性三独
觉大乘性四具有三乘性初之一类唯偏小乘不说
顿渐无大性故后之三类名渐悟性发心求佛复有
二类有从始初便发大心修行大行此即渐悟种性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0a 页 X26-0440.png
起顿悟行就行不就其性废劣不废其胜名为顿悟
亦有一类先发小心修證小果后向大乘此即渐悟
种性起渐悟行就性不就其行废劣不废其胜名为
渐悟大乘此经被彼顿悟机性即名顿教教被唯一
不立三时但于第三时教中摄也若被渐悟即名渐
教于此渐教可立三时若对二乘未回心者令彼悟
空渐入解故即名渐教第二时摄若对先时巳回心
者令彼修学非有非空中道之义即名渐教第三时
摄是故此经通于顿渐第二第三时教也于此经中
为诸菩萨说三乘法令诸菩萨通解三乘转化众生
经文总相含多意趣故般若经通两宗弘如前巳说。

【疏】其犹等者荡洋者水阔貌也渤澥者海深广貌也
长山渤澥喻大般若一峰别浦喻于此经大部般若
二十万颂高而复大犹如长山势分联绵高大峻极
文义深广犹如大海洪波荡洋于广部中别说此经
高中更高犹如长山内有一峰而独出秀五忍等义
胜彼此故亦如大海别分一浦澄鉴天像皆现水中
也。

【疏】披之等者问一峰别浦喻显此经别说之意其义
云何故此释之略叙十义一解三祗二知十地三遣
疑滞四登圣位五达因行六晓佛果七增胜福八殄
灾殃九安庶民万姓康乐十护国土兵戈永息由此
义故此经别行配释可解览者视也升者超也超升
圣位阶级也融者明也明鉴其心馀文易解。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0b 页 X26-0440.png

【疏】夫人经者佛为胜鬘夫人说此经故彼说四乘谓
三乘性及人天乘今疏偏引人天乘性显无种性者
也无种性人离于说出世法善知识故而无三乘闻
思修故亦非三乘胜法器故但以人天善根三归五
戒而成熟之虽复者纵夺之词无种性人阙依因故
必不发心设纵发心勤行精进然终不得无上菩提
无种性故。

【疏】两宗等者有二种性一者理性谓法身因二者行
性谓报身因五性宗云理性遍有行性或无谈有藏
无说皆作佛故涅槃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得阿
耨菩提也一性宗云理性遍有行性由人修之即有
不修即无断善根辈暂尔不修名无种性胜鬘经中
约未发起趣圣之心但以人天善根渐成熟之大般
若中二乘种性于此现身不发大心名为定性非毕
竟定五性问云涅槃经说三种病人一者遇医不遇
医决定可差谓菩萨性二者遇医即差不遇不差谓
二乘性三者遇与不遇决定不差谓一阐提(此云无性)
说无性决定不差如何成佛一性会云经文但说遇
医不差不言服药不差若有服药亦可差也一性问
云若说众生一类不成佛者二乘入灭即是减没违
世尊说诸众生界法尔巳来不增不减五性会云譬
如大海除一滴水二滴多滴何所减乎约大性者言
其不减理实言之定性二乘亦有减也。

【疏】问有等者金刚疏云问理有一长不应俱是开释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0c 页 X26-0440.png
教藏须定指归今但和光作不定说将令学者何所
承禀答义有可定不可定者不决定义理通多解岂
其一向要决定释佛尚不定谁敢定乎但众生性有
二类殊故不定说大义同疏。

【疏】以教被者依五性宗此经正被诸菩萨众显护佛
果护十地行护化众生护王国土而兼被于二乘人
天之性故下经文说如来品时无量大众得法眼净
乃至说奉持品时十六国王皆得法忍人天修罗等
随应皆得生空法空菩提分法诸菩萨等皆證法门
故此经文通被三乘依一性宗众生根性初有诸乘
渐入道者然以众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根性熟者
此经被之或顿或渐皆被之也。

【疏】有财依主如次者仁王之名通此二释也慈恩法
苑离合悬隔云一切诸法二义巳上而为名者即当
此释唯一义名即非此释一义为名理目自体不从
他法而立自名不相滥故二义为名理有相滥故合
释之释疑简滥也初但别释二义体相后乃合之如
言佛陀此云觉者者是主义通目无漏五蕴假者也
觉是察义唯属于慧此别释巳是觉之者名为觉者
此合释也如言菩提虽有二字但目觉之一义无滥
可简不须合释释此合名有其六种名六合释以义
释之名六离合释初各别释名之为离后总合解名
之为合一者持业释亦名同依持谓任持业者业用
体能持用名持业释名同依者依谓所依二用同依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1a 页 X26-0441.png
一所依体名同依释如言大乘大者有遮简之用形
小运以为名乘者运载之义济行者而为目若乘若
大同依一体名同依释体即万行也若体大法有运
载功大体即乘名为大乘持业释也二者依主释亦
名依士依谓能依主谓法体依佗主法以立自名名
依主释或主谓君主一切法体名为主者从喻为名
如言仁王以仁为主以王为依是依主义王依仁行
以彰其名是仁之王名为仁王名依士者士谓士夫
所依法体有力能故名之为士约法约喻如依主释
三者有财释亦名多财释然不及有财义也财谓财
物自从佗财而立巳称名为有财亦是从喻而为名
也如言菩萨具云菩提萨埵菩提觉义智所求果萨
埵有情义悲所度生今明行者从彼所求所度二境
以彰其名有菩有萨故名菩萨全取佗名有财释也
亦如仁王王有仁德名曰仁王分有财释四者相违
释名中二义法体各殊两法互乖总立一名是相违
义名相违释如言名色支四蕴名名色蕴名色二法
体殊名与色异名为名色相违释也若望支言作持
业释名色即支名名色支五者邻近释俱时之法义
用增胜自体从彼以立其名名邻近释如言念住体
唯是慧俱念用增从念彰名名为念住谓由念力令
慧住境此住近于念故名为念住邻近释也或由慧
力令念住境念体即住名为念住今慧名念住者此
慧近念住故慧名念住邻近释也前解从俱时法彰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1b 页 X26-0441.png
名名分邻近释后解隐巳从佗立号名全邻近释六
者带数释数谓一十百千等数带谓挟带而此法体
挟带彼数名带数释如言五蕴蕴体带彼五数名为
五蕴带数释也(广如别记)

【疏】有界有缘者界是体义性义缘是助义若字通目
智慧之体般若助之曰智目慧不同也。

【疏】惑业苦三是生死海者体即苦集二谛若小乘人
度分段生死海若大乘人度二种生死海过去今生
无量生死皆是巳起苦集而为此岸未来更有无量
生死皆是未起苦集而为中流般若等行而为船筏
(馀如疏配)

【疏】彼岸之离到者五种彼岸而为所到菩萨分到如
来全到能到蜜多从彼彰名波罗之蜜多名波罗蜜
多依主释也般若体上有到彼岸之义用故般若即
波罗蜜多举体就用持业释也所护名护名护国能
护般若从彼彰名护国之般若波罗蜜多依主释也
能护名护名为护国护国即般若波罗蜜多持业
也所请般若从能请人以彰其名仁王之护国般若
波罗蜜多依主释也。

【疏】素呾缆者法苑云西域呼汲索衣线席经圣教皆
名素呾缆此有六义藏教摄三谓线经圣教圣教者
谓律与论以是经中一分之义所以皆名素呾缆天
亲菩萨四义释经(如前巳录)慈恩四义杂心五义由此多
义故但言经不言线等。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1c 页 X26-0441.png

【疏】常则等者依俗释云古今百王不改易故常也金
枝玉叶王子依禀故法也依真释云经者常也经有
道德轨范常定百千法王不改易故经者法也经有
胜德可为摸范法王之子百千圣贤金枝玉叶依禀
经法出生死故叶者枝叶喻显子孙相继之义经者
摄也摄持蕴集所诠妙理令不散失经者贯也如线
贯华华不离散教贯众生生不堕落庸生者凡庸生
类众生之异名贯穿调御凡庸众生也。

【疏】庶者意也意令众生终毕离于生死河津终毕登
于菩提涅槃之觉岸矣。

【疏】五义者一出生义令生出苦故二涌泉义义味无
尽故三显示义显示因果故四绳墨义去邪取直故
五结鬘义如线贯华集诸义故。

【疏】九释者总为三类共成九释初三释者上十字是
教经唯是教经唯是理经通教理次三释者上十字
是理经唯是教经唯是理经通教理后三释者上十
字通教理经唯是教经唯是理经通教理合有六依
主三持业共成九释于九释中末后持业摄义周尽
谓般若是体经是义用利物證真义用胜故仁王护
国般若波罗蜜多即经持业释也又此般若总有五
种通教理行果文字般若亦是经中所诠法故经者
准教与理一文二义名为经故能诠显经从所诠显
五种般若以彰其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之经
依主释也安布教相总成十释末后二释摄义周备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2a 页 X26-0442.png
所明虽有多义二释摄括宏纲故为妙矣。

【疏】优波离者正言邬波离翻为近执佛为太子彼为
从人亲近太子执事人也阿㝹楼驮者亦名阿那律
翻为无灭于过去世见佛灯昏时为劫贼以箭挑灯
彼因不尽感于天眼而最第一故名无灭近执无灭
二人教请四事准涅槃经阿难具其八德堪传法藏
故优波离令请四事而不自请一者不受师主故衣
二者不随佛受别请乃至第八能知一切秘密言教
大术经云佛初成道未久魔王波旬来请世尊何时
涅槃佛言吾未度得神通弟子智慧弟子后度目连
舍利弗巳魔复请言今既度讫何不入灭佛问阿难
魔请我入灭夫修神足者能住一劫或减一劫我既
善修四神足法汝意如何佛三问之阿难被魔闭其
耳故不闻佛语时波旬言弟子尚不愿住何况我等
于是世尊告波旬言却后三月当入涅槃魔闻此语
欢喜归天佛告阿难汝于后园修诸禅观阿难承命
遂至树下端坐思惟昏然睡著梦见一树上至有顶
耸干上升傍罗三有一切众生采华食果皆言赖于
此树身命得存忽有猛风吹此树倒枝叶华果皆悉
零落阿难惊觉心甚惊忙知梦不祥遂往白佛说其
所梦佛语阿难吾入灭相也我先三问汝尚不答何
劳说梦阿难悲泣不能自胜闷绝躄地阿泥楼逗谓
阿难曰一切有为无常散坏无上法王将欲衰殄甚
深法河将涸大法明灯将灭不久法山欲崩法船欲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2b 页 X26-0442.png
沉法桥欲坏法幢欲倒法树欲折善友欲去大怖将
至佛日将没汝莫愁恼如凡夫人我佛大师三僧祇
劫难行苦行所集法宝亲自付汝汝若愁闷忘失如
来真甘露味有情漂没生死暴流于苦海中凭何解
脱汝可咨问大牟尼尊未来世事徒悲何益一旦远
离无上世尊设有疑惑当后问谁时阿难言我怀忧
恼知何咨问尊者无灭教问四事又教阿难请佛住
世莫般涅槃阿难受教以偈请云如来若入灭众圣
不庄严犹如夜暗中有星而无月如来若在世众圣
即庄严如月有星辰四面常围绕佛告阿难曰有会
必有离有生还有灭巳受波旬请决定入涅槃有疑
应速问吾当为汝说故问四事诸比丘等以谁为师
依何处住恶性比丘如何调伏一切经首当置何言。

【疏】波罗提木叉者此云别解脱各别防非弃背恶故
别解脱戒是汝等师师者训匠轨范义如来在日以
佛为师训匠成德如来灭后以戒为师作善止恶有
轨范故说戒为师依四念处者为治四倒依身受心
法四处而住一者观身不净谓观此身五种不净一
种子不净谓揽父母赤白二物成此身故二住处不
净谓住生熟二藏两中间故三自体不净三十六物
成此身故四外相不净九孔常流秽恶物故五究竟
不净命尽气绝身坏烂故二者观受是苦谓观三受
生于三苦如下释之三者观心无常谓观心品刹那
生灭无暂停义无常性故四者观法无我五蕴不实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2c 页 X26-0442.png
四大无主生同聚沫坏若飘尘尚无一常宁容有我
常观此等为所念处依之而住此通三乘若唯大乘
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无观心但有名观法善恶不
可得梵坛治之者梵是净义默义坛是法义恶性比
丘应以清净默摈之法而以治之不应打骂恐喧杂
故有云梵王之法默摈治过佛法似彼默摈治之问
何所以故唯请四事不增减耶答戒能进止所以为
师念处破倒依之修学梵坛之法能治恶人初明正
行次明正解次明除障此三依教谓如是等由此所
以故请四事。

【疏】立之所以者立如是我闻令众生信是所以也唯
识论曰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信能
治不信乐善为业论自释云信有三种一信实有谓
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实真
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
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信以净心而为自性有
二业用一能治不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二乐善
为业爱乐證修世出世善故。

【疏】四十心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如下自释。

【疏】具信等者信精进念定慧五根五力中信根信力
也出生善法故名为根无屈伏义能伏诸障故名为
力资粮位中名为五根出生诸善开七觉华结菩提
果根义胜故加行位中名为五力将趣见道观名义
自性差别空所取空能取空能取空等不被四魔屈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3a 页 X26-0443.png
伏能伏四魔力义胜故二位各胜故偏说之据实五
根五力通漏无漏遍诸位有。

【疏】證净等者未入圣位信敬三宝生生不堕三恶趣
中信戒修行离贫贱因常受富贵后入圣位于见道
中解脱道位證于谛理出解脱道后得智位得四證
净净信證境成胜德故能證即净所證之净名为證
净随境说别立四證净即此亦名四不坏信体坚用
利如金刚故科云通妙真之證净妙真者所通胜妙
真如之理今明證净而能通达妙真理故名通妙真
之證净也。

【疏】荷至德之嘉依者佛果位中至极胜德名为至德
诸修行者欲荷负此至极胜德须依信心是故说信
为嘉善之所依也婆沙释云信者净也如水清珠能
清浊水心有信珠令心澄净又于四谛三宝善恶业
果忍许名信如大龙象者象中一类有大威势如龙
无异名为龙象学佛法者有大威势如龙象也舍者
舍离沉掉令心平等无警觉性念谓于境明记不忘
慧谓于境能有拣择以信为手者凡欲食物用手为
先欲食法味用信为先故喻于手以舍为牙者牙能
啖嚼受用饮食舍能舍离昏沉掉举令心平等受用
法乐以念为颈者颈能连持身之与头牙齿等物令
有受用动作之事念亦如是由明记故令不忘失善
净之法连持慧舍令有作用于善境转以慧为头者
头上安置牙齿眼耳鼻等为一身之前导善知通塞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3b 页 X26-0443.png
慧亦如是而为诸法之所依止为众善之先导拣择
是非舍等善法由慧而转方得殊胜故喻于头两肩
者谓定慧也或二利行由此两肩担集一切世出世
间无量善法。

【疏】七圣财之元胎者元犹初也胎犹始也信为七圣
财之初始也一除疑正见财信也由信除疑心净正
见生众善故二防非发善财戒也以思种上防发功
能为体三除愚博达财闻慧为体四越贪离恶财舍
施也无贪为体或是善十一中行舍行舍即依精进
及三善根而假立之五拣择胜劣财思修二慧为体
六崇重贤善财以惭为体崇敬贤人郑重善法故七
轻拒暴恶财以愧为体拒者拒逆不顺之义不重暴
人不顺恶法故。

【疏】九善因之俶落者俶(昌六切)春之始也落秋之初也
信等九法为众善之因善因之中信为初始也瑜伽
等者夫欲趣入一切性相功德善法欲为根本希求
诸善功德法故作意所生者作意为能生功德法为
所生为由作意作动意识数数惊觉起善法故触者
唯识论云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
受想思等所依为业意说此触依根境识三法和合
而生故云触谓三和分别变异者谓根境识和合之
时有顺生心所之用改异于前未和合位无生心所
之用名变异也分别者领似之义根境识三和合之
位为因生馀触等心所触既生巳亦能顺生诸心所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3c 页 X26-0443.png
法顺生心所似变异故变异即是根境识三领似义
边名为分别如世子孙媚好似父名分别父今疏意
说触所集起馀心所法同聚和合对胜所缘生功德
法是触行相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
业受者领纳义由受引摄一切善法领纳在心常不
失故定为增上者增上是殊胜义熏修身心令成胜
德莫过于定由得定故令心澄寂诸功德法由斯殊
胜故云定为增上由俱时慧有拣择之能拣去恶法
择取善法令所修习展转殊胜由此所以慧为最胜
解脱者弃背之义无为解脱弃背烦恼而證得故由
證解脱息除烦恼缠缚令不触动内所成德诸功德
法方得坚固缠缚者缠绕系缚诸有情类难出离故
十缠三缚如别处说出离为后边者至于果位解脱
道中纤瑕必去片善无遗二障皆尽馀习亦亡生死
有漏一切不摄出障离苦名出离道此出离道是诸
功德修进后边自此巳去觉道满故如是功德无不
皆由欲为根本此欲依信方得有故所以此信为九
善因之俶落也。

【疏】启机门之胜手者夫欲开启诱物机之教门者信
为胜手也。

【疏】拔众生出生死泥者烦恼如水业异熟如土相杂
而位成生死泥如来慈悲拔济令出。

【疏】佛地等者论以四义正释如是兼解我闻转者起
也建立之义依于四义而建立之又转者说也依于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4a 页 X26-0444.png
四义而解说也。

【疏】一依等者疏有二解前解阿难所闻与佛所说无
异后解以阿难结集时所说与阿难为侍者时所闻
不异前以阿难望佛后以阿难自身相望前解昔闻
同昔说后解今说同昔闻后解意云今所说法非昔
所闻以时悬远生灭异故约其前后所变相似故言
今所说法如我昔日所闻法也又言如是所传之法
者谓结集时所传之法似于昔日佛所说法定无有
异此即今说同昔说也问此言依譬喻转者阿难所
闻之法即是佛所说法何故更言所闻之法如佛所
说何者能似何者所似言依譬喻转耶答佛所说法
声是无漏无垢净识所变现故阿难闻时而不亲得
佛无漏声托彼为质自第八识变有漏声似佛无漏
声也此有漏声从自识内声种生起自之耳识托有
漏声而为本质变影像声亦是有漏自第六识缘佛
声时亦即托自第八所变声为本质变影像声于三
识中耳意二识所变之声即是阿难昔所闻法而为
所似未见边故佛所说法而为能似巳见边故定为
利乐方便之因彼此相似通二类故故言依譬喻转。

【疏】二依等者初义教诲修行后义教令听受。

【疏】四依等者疏中二义初是阿难许可大众后是大
众信许阿难如是而思而作而说者如次意身语三
业也谓结集时诸菩萨众者地持论说文殊菩萨将
阿难陀于二铁围山间结集大乘经声闻不知是故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4b 页 X26-0444.png
此言菩萨众也。

【疏】微细律者真谛记说律部有三一比丘律二百五
十戒二比丘尼律三杂诵律此微细律即杂诵律有
说微细律别有梵本此土未翻。

【疏】光宅者寺名也在润州江宁县先是梁武帝潜龙
时所居之宅曾七日七夜放异光明帝曰非我所居
乃舍为寺法师在此寺中即是紫云法师法师生时
有紫云之瑞因为法名后出家时年十三岁讲法华
经前后可满一百馀遍常有鬼神来听说法如高僧
传即为我闻作呼辙耳者若不先言如是指所闻法
便言我闻我闻于何所以先标如是提举一部经也
如是两字与彼我闻而为轨辙反能呼召彼我闻故
耳者语助也。

【疏】注法华经者京兆韦诠晋朝刘虬及僧睿法师皆
有注释此刘虬注也。

【疏】注无量义经者后秦慧观法师注也至人者佛为
至极之人出过二乘及因位故。

【疏】瑶公者古文宝字也是梁朝时宝志法师即志公
也如者称实义是者无非义称实无非故言如是离
五谤故第一句如是者表于此经离执有增益谤如
有外道执于神我即是虚妄增益有我不称法体说
名为谤如来所说一切诸法皆悉无我离于执谤馀
谤准说第二句如是者表于此经离于执无损减谤
如有外道拨无因果即是损减因果之法说名为谤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4c 页 X26-0444.png
如来所说善恶因果称实而言离于执谤第三句如
是者表于此经离于妄执亦有亦无相违谤如有外
道妄执我法亦有亦无若尔如言此人亦死亦活死
活二义而自相违有违于无无违于有有无二义而
自相违佛法离之第四句如是者表于此经离于妄
执非有非无愚痴谤如有外道由见前说亦有亦无
自语相违自翻前说计于我法非有非无若尔如言
此人非死非活如此妄执愚痴之甚名愚痴谤然佛
所说非有非无者总说诸法其中遍计非有依圆非
无若执一法非有非无岂非愚痴第五句如是者表
于此经离于妄执非非有非非无戏论谤第二第四
非字皆训不也非不有者即是有义非不无者即是
无义狂词反复有言无义犹如童稚戏论名戏论谤
佛语诚谛一一称实离于执谤五句意者由诸外道
计执多端彼佛弟子依正义理迤逦徵难诸师计执
不越五句如来说法离诸过非故于经首置如是言
有所表矣。

【疏】长耳三藏者隋开皇初人梵语那连提梨耶舍(隋言
尊称)是北印度乌苌国人形貌希奇顶有肉髻耳长高
耸因此立名三解是字皆无非之义如字初后二解
皆训似也亦不异义就法一解如谓如常无变异义
又言如如而说者上如似也下真如也。

【疏】三就僧者佛于众中为上首僧亦圣僧摄佛是说
本质教僧阿难是传影像教僧两相似故名之为如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5a 页 X26-0445.png
离过非故名之为是。

【疏】妄所执我者如胜论外道执我常遍量同虚空随
身生处受苦乐报兽主外道执我常住至小如一极
微潜转身中作诸事业所以能令大身遍动无惭外
道执我体常而量不定随身大小而有卷舒此等所
执皆无有体妄计度故名妄所执我假施设我者谓
佛世尊初说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
我四念住观除诸凡夫妄执常乐我净四种颠倒诸
凡夫中因修此观便有證得阿罗汉果者彼虽得果
时复犹观修此观时非但于自作无常苦等解乃至
于佛亦尔彼计如来前十五界是有漏故佛为除此
颠倒解心遂于离言大般涅槃法身理上假施设有
常乐我净意令忻趣也涅槃真理离四相故说名为
常离众苦故说名为乐为法实性有主宰故说名为
我烦恼不染故说名为净理实无为无诸相故不可
说有常乐我净但为除遣二乘倒故强施设之。

【疏】除无我怖等者若言无我不将谓但无一常之我
便谓世流布我亦即是无若如此者为谁修学恐错
生此怖故言我闻除彼一类无我怖也第四义意若
言无我即一切法悉皆无我无我理边都无差别即
无自他染净等异今言我闻既有于自对自立他自
他既异由此染净因果善恶事业等一切皆成。

【疏】世间悉檀者(悉檀宗也)为欲随顺众生世间立世间悉
檀显世流布我(四悉檀如下疏)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5b 页 X26-0445.png

【疏】萨婆多者此师所说根是色法有对碍故能闻于
声识无对碍故不能闻尊者妙音许眼识见尊者法
救许眼根见耳鼻舌身根识求境亦复如是。

【疏】以一切法无作用故者一法独立必无作用依根
发识心所相应声境现前诸法和合假立为闻。

【疏】诸法自性众缘生故者色心诸法各别自性藉众
缘生阙缘不生谓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生广如论
中。

【疏】若约名句唯意识闻者总论教体有其五法意识
皆缘但今疏主别说名句于五法中四是能诠谓声
名句文一是所诠谓所诠义以前五识任运缘境唯
声一法耳识缘之所馀四法皆意识缘有计度故名
句文三依声假立义对能诠方得显故故唯意识缘
馀四法今言名句具摄四法谓依声立文依文立名
句举其名句摄所依文随名句文有所诠义是故名
句具摄四句。

【疏】闻谓比量者第六意识相应之慧为比量体比度
境界无错谬故因明疏云现量得境亲明比量度义
无谬若相应体意俱一聚心品为性前五第八而无
比度唯是现量若第七识有漏位中恒与执俱唯是
非量故比量言唯是意识第六意识通三量故以此
證前若缘名句惟意识闻也。

【疏】然由等者问若缘名句唯意识者何故佛地论云
闻谓耳根发识听受所说名为闻耶故此会释二义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5c 页 X26-0445.png
如疏。

【疏】耳意为缘熏习在识者熏习是熏种之义耳识意
识为能熏缘熏于种子在总聚我第八识内此所熏
种因闻所成亦名为闻。

【疏】自有二解者法苑第一云大乘教体有二一显边
体龙猛清辨咸作是言胜义谛中一切无相诸法皆
空何教何体世俗谛中亦可说有句言章论声为教
体二显中道体瑜伽八十一云经体有二一文二义
文是所依义是能依由能诠文义得显故能诠文中
复有二解一者龙军论师无性菩萨及佛地论一师
此诸师说宜闻法者识上所变声等直非直说以为
教体佛不说法馀如疏引二者护法胜子亲光等说
佛身具有十八界故应机说法然依诸教明佛说法
或不说法总有四宗一小乘宗说如来说法十八界
中前十五界而是有漏佛所说法声界摄故亦是有
漏二龙猛提婆清辨等诸空宗师真谛无说俗谛有
说三龙军无性及佛地论中一师真俗谛中佛皆不
说离戏论故四护法等师明佛说法是此正义略如
疏引。

【疏】龙军等者此等诸师皆说如来无前十五界以前
十五界为诸众生带烦恼缘故生他漏故是故如来
唯有后之三界后三界中大定大智大悲以是诸佛
殊胜功德故偏言之诸佛如来久离戏论曾不说法
若佛说法者则有戏论便违诸经佛无戏论也。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6a 页 X26-0446.png

【疏】由佛等者由佛慈悲及本愿力无边众生誓愿度
故以此慈悲愿力为增上缘有增上力能令闻者识
心之上文义相生名为我闻佛实无言诸闻法者识
变文义而为教体通漏无漏随识明之。

【疏】虽亲等者问若众生识上文义相生佛不说法者
何故经云众生根熟闻佛说法故此释之闻者识心
虽复亲依自善根力起文义相然就强缘慈悲愿力
名为佛说欲显主尊法必胜故令生敬信种善根故
龙军等云大般若经四百二十五文殊问经等皆作
是言我成道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我之所说一字
之法故知教体众生心变文义为性。

【疏】譬如天等者昔有婆罗门子为求聪明于闲静处
泥坛诵咒求自在天经一七日自心志意想成心识
昏昏如梦见有天神授与咒论因获聪明引斯意者
大自在天虽有咒论之法然不亲来授与婆罗门子
以婆罗门子自心志识托自在天增上缘力令于梦
中得咒论等此亦如是佛不说法大定智悲为增上
缘令闻法者自心变现文义之相为教体也。

【疏】亲光至戏论者此亲光等标自正义及破前师也
十八界中而舌根界是说法具声界法界即是所说
三乘之法然佛世尊由离分别名无戏论岂不说法
名无戏论耶庄严论云戏论有三一分别名戏论无
分别名无戏论二有漏名戏论无漏名无戏论三说
法名戏论不说法名无戏论龙军等师依第三义亲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6b 页 X26-0446.png
光等师依第一义故成差别佛离虚妄分别心故名
无戏论也。

【疏】谓宜等者以信慧等善根缘力本愿乐欲闻法缘
力此二缘力为增上缘有增上力击动如来慈悲愿
力决定于无漏识上应三乘机现文义相是佛往昔
三劫所修利他善根之所现起名为佛说三乘法也
然其经体性用别论诠旨齐说总以声名句文及所
诠义五法为体今言文义具摄五法如常分别。

【疏】闻者等者问佛无漏识现文义相名为佛说其闻
法者称为我闻若得如来识上文义即是闻者心外
取法乖于唯识若不得者何称我闻故此释之闻者
识心虽不亲得佛无漏教然仗佛变文义为质闻者
自心变现文义似佛所变文义之相分明显现约相
似义闻佛所说故称我闻由此升摄波喻经中佛以
树叶置于手中谓阿难言我巳所说法少如手中叶
未所说法多如林中叶故佛如来决定说法。

【疏】阿难是佛成道夜生者智度论云后夜分时菩提
树神报净饭王而说偈言汝子巳成道魔军巳破散
光明如日出普能照十方当于此夜斛饭大王生于
王子内外咸庆因名庆喜梵语阿难陀此云庆喜言
阿难者略也。

【疏】本愿力故者贤愚经第十卷云佛告诸比丘乃往
过去阿僧祇劫有一比丘畜一沙弥恒以严敕而令
读经日日课程其经足者师便欢喜若经不足苦切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6c 页 X26-0446.png
责之于是沙弥情怀懊恼若疾得食读经便足师徒
欢喜乞食若迟读则不充便被切责沙弥愁闷啼哭
而行时有长者见而问之沙弥具答于是长者即语
沙弥从今巳往常诣我家当供饮食令汝不忧食巳
读经我愿当来多闻总持尔时沙弥即得读学课限
不减日日常度师徒欢喜佛告诸比丘尔时师者定
光佛是时沙弥者今我身是时大长者供养食者今
阿难是乃由过去修是行故今得无量总持据此经
文由于过去本愿之力于佛所说多闻多解是故皆
称如是我闻。

【疏】佛入世俗心令阿难知者心缘俗谛名世俗心非
有漏也虽世俗心亦须加持方能知之略说等者佛
地论云由能说者得陀罗尼说一字义一切皆了由
能听者得净耳意闻一字义一切皆解。

【疏】法性觉性自在王三昧者此三昧力如王威势纵
任自在名自在王三昧由此三昧證知遍计法性都
无依他法性从缘幻有圆成觉性离馀虚妄而此三
昧从境彰名法性觉性之自在王三昧也。

【疏】闻法力等者引二经意显由闻法增长智慧能忆
过去无量劫事二十年法总言我闻不以为多也文
殊问经云阿难未侍佛时二十年在王宫佛再三化
之劝令出家为佛侍者阿难白佛有四种愿佛若许
我我即出家为佛侍者一者不著师主故退衣服二
者不受别请三者有人见佛须由于我四者一世所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7a 页 X26-0447.png
说之法愿佛为我再说一遍佛咸依所请后于二月
十五日一刹那间佛以神力而为阿难再说一遍所
以总言如是我闻。

【疏】阿难常随等者涅槃经第四十云佛告文殊菩萨
此大众中虽有无量无边菩萨是诸菩萨皆有重任
所谓大慈大悲各各匆务调伏眷属庄严自身以是
因缘我涅槃后不能宣说十二部经若有菩萨或时
能说人不信受(知诸菩萨不定随佛或不闻故)阿难比丘是吾之堂
弟给事我来二十馀年我所说法具足受持譬如泻
水置之异器故能宣说我所说法。

【疏】智论第二等者彼云迦叶以手摩阿难顶令集法藏
阿难合掌向涅槃方而说偈言佛初说法时尔时我
不见如是展转闻(于其佛处展转闻之非从馀人展转闻也)佛在波罗柰
为五比丘众转四谛法轮时千阿罗汉闻是语巳上
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皆作是言无常力大如我眼见
佛自说法今者乃言如是我闻言多罗树者有似此
方葼榈树也其树高四十九尺以七尺为一仞七仞
为一多罗七多罗树者计三百四十三尺也如者似
也无常力大似于眼见或可意云如我等辈眼见佛
说今言我闻无常迅速实堪悲心。

【疏】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者加佛语名增删佛语名减
改佛语名异分过失之言通上三类离此三过名为
避也显示闻昔传法菩萨有所堪能具多闻德故。

【疏】有二义释者一说听究竟名一时二说听会遇名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7b 页 X26-0447.png
一时初简说听馀部时后简说听前后时。

【疏】此有二义等者如下经云于一念中有九百刹那
一刹那经九百生灭从初集会始说此经说者听者
五蕴诸法刹那刹那生灭相续前前引于后后后后
续于前前乃至说经终毕齐是若干时节总名一时
若尔者过未无体唯现是有诸有为法唯一生灭又
言时无别体依法假立过去巳无未来未有不可依
之假立时故此一时言应唯目于现在一生灭时既
尔如何说经终毕文义具足以时促故故疏释云此
有二义且道理时者依于现在说听五蕴有酬前引
后之道理故假立三世总名一时先纵之云诚如所
难说者听者虽唯现在五蕴诸行刹那生灭唯一生
灭现在是有然此五蕴有酬前引后之义即以所酬
名为过去是未来法之所酬故即以所引名为未来
是过去法之所引故对此过未说为现在此过未世
并于现在五蕴法上约说听究竟假立三世总名一
时此约体说名道理时下约心变名唯识时。

【疏】如梦等者问如何三世容可时长皆是现在不离
识耶亦如昨日听法闻三性义岂皆不离于我今日
识耶是事难解举喻释云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
唯心都无实境但是梦心变作多生相状无多生境
此亦如是但是识心变作三世相状无三世境不离
现在能变识故故唯识云未至真觉恒处梦中故佛
说为生死长夜。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7c 页 X26-0447.png

【疏】唯意等者疏以三门分别一时谓八识所缘门五
位法摄门三科收摄门配疏可知。

【疏】五心集现者法苑文广今略显示有其二类初能
集现心后所集现相能集现心有其五种一率尔二
寻求三决定四染净五等流凡圣听法略有二义一
者专注七心集现二者散乱十二心集现且初义者
如佛说言诸行无常其听法者闻诸字时有率尔心
谓率尔而闻诸字声故闻此声时亦不亲得佛无漏
声而听法者自本识内诸声种子而生现行第八缘
之即是性境似于佛声以为本质于此声上而立诸
字诸文若是耳识及第六识同时率尔托前本质各
变影像之声耳意所变而是性境亦名带质境下准
此知于此声上亦立诸字诸文从此无闻耳识不续
第八所变声亦断故唯意识起名寻求心寻求诸字
为目何等虽多刹那行解唯一总名寻求未决定知
诸所目故闻行字时以专注故便生决定决定知诸
目一切行由前字力展转熏习熏成种子遂令后念
意识之上二字聚集连带解生于此念中闻法之者
自第八识随佛所说自变行声于此声上立行字行
文行名诠自性故若耳意识托此为质变影像声于
此二识所变声上各立行字行文及立行名诠自性
故耳识变者闻巳便谢无聚集义意识变者本质未
谢即是性境行字影像与前诸字独影之声聚集显
现本质谢巳皆独影声聚集显现于此聚集二声之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8a 页 X26-0448.png
上复立二字所成名也谓诠诸行有为自性故其能
缘心即有三心谓闻诸字巳有二心率尔寻求今闻
行字复生决定成三心也闻无字时亦第八识及耳
意识各变声境于上各立无字无文以专注故由前
字力复起寻求寻求诸行无字为无何等之法通前
三心共四心也闻常字时亦第八识及耳意识各变
声境于上各立常字常文与前三字意识头上影像
聚集即立一句以诠诸法差别义故其能缘心有三
心现谓决定心相续不断决定心后即起染净及等
流心以决定知诸行无常即生染净次后后念续于
前前以相似故名为等流故约解义究竟总有七心
于其最后由前前心熏习力故于第六识见分头上
诸心集现谓诸行无常方能解义立为教体声名句
文四法具足第六所变义之相分亦立为教耳识闻
声与意为门令意解义故所变声声上名等皆立教
体第八所变之声是耳意识疏所闻故由托第八所
变之声耳意二识方能变故由此第八虽非能闻所
变之声是所闻故有诠表故为教体也(然有兼正可知)第二
散乱十二心集现者以散乱故闻一一字皆有率尔寻
求闻诸字时具初二心谓率尔寻求闻行字时起初
三心谓率尔寻求决定闻无字时起初二心闻常字
时具起五心合十二心且约闻此四字散乱之者起
十二心若闻多字其心转多准此可悉又约下品极
散乱故具十二心若中品心有散不散即减十二心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8b 页 X26-0448.png
又闻一句聚集显现解释如前若闻多句多义准此
可悉第二所集现相者总有十四相说听皆尔此明
听者闻诸字时有三种相谓诸声诸文诸名闻后二
字各三亦尔总成十二说四字竟合成一句随此句
下一所诠义故成十四相也问名诠自性句诠差别
初言诸字显不一义但是其文不诠自性非是名摄
何者诸字而有三相答瑜伽论意总显一切十二分
教随举一颂分别义门以为法式故指诸行无常此
诸字位于馀文中可有名故如言色声香味触其于
色字即当诸字位故而是名摄诠色自性故馀准此
知法苑云问何须辨此五心之义答为令众生知心
分位入法无我唯识相故辨此诸心集现显一切法
皆心现故。

【疏】佛地论等者彼论正释一时之言显时成就其百
法论汎明时数之义不释经文故不取之法华疏云
问处中有净秽随机定说处时中凡圣殊何容不定
说答说处标净秽净秽可定知(标王舍城十地菩萨谓是净土声闻等众
谓是秽土一处见异净秽双彰也)说时有短长凡圣不可准一会机
宜有利有钝长时短时如何定准(一时之言具含长短利根谓短悟解
速故钝根谓长悟解迟故)故处可定说而时但总言一时也。

【疏】觉有三义等者一自觉觉察断障觉照真俗简凡
夫故二觉他现身说法觉一切众简二乘故三觉行
圆满简诸菩萨彼在因位二觉未圆不名佛也者是
主义总目如来无漏五蕴有似主宰自在之义故名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8c 页 X26-0448.png
者也此假者内有智觉故是觉之者名为觉者也。

【疏】具一切智者真如妙理遍于一切色心之法与一
切法为实性故名为一切本智證彼一切性故一切
之智名一切智也一切种智者有为色心种类非一
名一切种而后得智了达彼故一切种之智名一切
种智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者如次释上二
智功能也如睡梦觉者喻根本智金刚道后解脱道
起无明昏睡生死梦境一切顿遣如睡梦觉一切梦
境皆悉顿遣不可得也如莲华开者喻后得智莲华
开敷其华菡萏其香馥郁见闻生喜若后得智以能
现身应机说法如彼莲华令见闻者欢喜得道具斯
二智故名为佛。

【疏】一切种智等者此有八对一十六名前八根本智
后八后得智初三对可知次三对者一空有二理事
三真俗本后二智从境彰名其第七对当体彰名无
分别智者谓根本智證真如时离分别相任运契證
此智无彼分别相故名无分别智后所得智者根本
智后而起此智若前位中未起根本智不能起此后
得智故根本无漏智后所得缘事之智通漏无漏皆
名后所得智此明佛位后所得智唯无漏也其第八
对约本来处而为名也如所有智者如谓真如从真
如界流出一切有为法故本智即是所流一切之数
智复冥證真如妙理此所有智从能有之如以彰其
名如之所有智也尽所有智者尽谓起尽有为生灭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9a 页 X26-0449.png
名起尽法此起尽法具摄一切有为诸法后所得智
是起尽中一法之数复能知彼起尽法故此所有智
从彼能有以彰其名尽之所有智也总相等者总相
而言无为真谛本智契證有为俗谛后得了达前八
根本智后八后得智若子细说四真四俗共八谛之
义真俗谛境皆通本后二智證达。

【疏】薄伽梵声者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
尊贵具足如是诸六义应知总名薄伽梵(解义如疏)

【疏】十号者法华疏云一者如来是谓总序是下九号
之总序也般若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
名如来即法身也涅槃经云如过去佛修六度等来
至菩提故名如来即报身也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
成正觉故名如来彼宗报身即是大乘化身佛也二
者应永解脱烦恼障故应无分段生死身故应受世
间妙供养故三者正等觉旧名正遍知由永解脱所
知障故谓正觉等觉正觉如次简异外道小乘菩萨
三种外道邪觉妄推非正小乘分觉缺而非等菩萨
正觉等觉而未圆正四者明行圆满等觉旧名明行
足明者三明知三世故行谓遮行行行也遮行者密
护根门遮诸过故行行者谓三业清净现行正命又
住四禅现法乐住亦名住行五者善逝善妙也逝往
也谓于生死长夜具二利行往菩提果故名善逝六
者世间解有情及器二种世间皆通达故七者无上
丈夫调御士此有二解一云佛智无等无过上故具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9b 页 X26-0449.png
足相好为大丈夫调和控御三业柔顺名调御士二
者云多分调御彼诸丈夫最第一故极尊胜故由此
后释旧名无上士调御丈夫也八者天人师以彼天
人解甚深义勤修正行有力能故馀趣非胜故不称
师九者佛陀谓毕竟断烦恼所知并馀习气證得无
上正等觉故十者薄伽梵旧名世尊坦然安坐妙菩
提座具足六德摧四魔故。

【疏】觉胜天鼓者摄论中说帝释有鼓修罗来时即言
怨来修罗去时即言怨去天不受乐即言何不受乐
太过即言何不生厌佛能惊觉胜于天鼓也不由他
悟者无师自觉称天人师故离二无知者惑智二障
于境不悟名曰无知佛巳断故名离无知自性无染
者法身本有自性清净非染污也具三宝性者同体
三宝唯是真如是觉性故名为佛宝轨持义故名为
法宝无违义故名为僧宝或别体三宝三身皆具大
功德法轨持义故三身皆具和合无违义故为上首
僧。

【疏】三身俱说者依楞伽经夫说法者令彼生解为义
真如法身合根本智生于一味真常之解亲證解故
名真说法自受用身穷尽诸法三性本源后起他化
随宜开示无量差别若以所说归本三性推功归本
即报身说若以所说应机差别六度缘生三科等义
流类无量种种不同名他化说(馀如疏中)

【疏】理实等者法华疏云准处准机应声闻而为化佛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49c 页 X26-0449.png
准文准理教菩萨而即报身感者机器不同应现故
通报化王城鹫岭劫尽火烧鹙子闻经即化佛也我
土安隐寿量长远文殊在中即报身也应化非真佛
亦非说法者推功归本即法身也乃至云据理而言
实通三佛应物现身非定一故楞伽经中三身说法
行相各别皆说法故由此劬师罗(此云妙音)长者睹三尺
以发心五百婆罗门见灰身而起信无边身之菩萨
穷上界而有馀住小圣之凡夫观丈六而无尽令显
主尊教随定胜初标教主令生喜心故言佛也。

【疏】游化居止目之为住者居止在山游化城内故通
名住。

【疏】摩揭陀者宗轮疏云旧名置甘露处谓劫初时大
梵天王以龙为绳以山为钻钻于乳海于时众生福
德所致海变成乳得其甘露置于此地因以为名此
世俗说若正应云阿摩揭陀此云无毒害今天帝释
往昔因名也性好治地与三十二人同修胜业现招
富贵化治此方立性仁慈犯罪重者驱令出国犯罪
轻者以宝赎之不行毒害因立国名也姞呬(上巨乙切下许
器切)。

【疏】智论第三等者彼说往昔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
头两面而有四臂时人怪异以为不祥王裂身首弃
于圹野有罗刹女名曰利蓝还合其身乳养长大(馀如
疏引)五山者东名象头山南名马头山西名羊头山北
名师子头山中名鹫头山。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0a 页 X26-0450.png

【疏】羯尼迦树者黄华树也似此方槐而非是槐其华
大小量如手指堪作涂身香油者是也。

【疏】频毗娑罗王者西域记云此云影坚王也旧云频
婆娑罗王瓶沙王皆讹也遍户者编次也取众多相
邻次义也罹(吕支切心忧也)

【疏】吠舍釐者此云广严广博严净所住城故。

【疏】未生怨王者即阿阇世王也未生巳前便结怨故
四分律第四说瓶沙王无子因召相师问之相师对
曰南山之内有一老仙舍命巳后当生王宫王闻是
语便杀仙人夫人无孕再召相师问之相师对曰今
在王后苑之内而为白兔王又杀之夫人怀孕复问
相师相师对曰此子是王之怨王语夫人若生子时
登高楼上推于楼下夫人依之以业力故堕楼不死
唯损一指而收养之后与提婆达多共搆杀佛杀王
我为新王汝为新佛教化世间可不乐哉(馀如常谈)

【疏】无忧王者梵语阿育王此云无忧王依宗轮疏是
频婆娑罗王之曾孙也波吒釐者树名也昔日有人
因此树下纳妻有子名波吒釐子城因树儿立名名
波吒釐子城(广如宗轮疏说)

【疏】自麓等者麓者山足也之者至也跨者越也王发
人徒自于山足至于山峰越跨溪壑接于陵岩编石
砌之以为道路登山听法一谓退凡者此有二解一
云初二果人通在家證此未得圣故简退也二云非
王亲属所馀凡庶故简退也。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0b 页 X26-0450.png

【疏】说法像者佛像有三一入定像敛手相重二降魔
像垂手指地三说法像举手屈指。

【疏】法华论者慈恩释云城乃摩揭陀国之正中人王
之所都处表说一乘乃三乘之中道法王之所住境
城既胜馀城经胜馀经也俱苏摩城(此云华城即是上茅城也)
是山城近于王舍乃有多山此山独胜高而显故表
法高显出过二乘自在巍巍功德满故又云或城胜
馀城无丽物而不出法胜馀法无嘉德而不具山胜
馀山为好鸟之所栖止法胜馀法为上人之所游心
喻通教理又云或教妙如城含妙理故理高如山出
二乘故所以此经在王舍城居鹫岭说有所表矣。

【疏】住处有二等者化境在城居止在山道缘道体者
城中化食助道之缘依止山中修习道体。

【疏】七义等者谓佛与众同一说听处同一说听时同
一奉法心同一出家戒同一正见同一出离道同證
一无为解脱总此七义名之为与。

【疏】苾刍者天竺草名草具五德况出家人一体性柔
软折伏三业令柔软故二不背日光常向佛日故三
引蔓傍布学三藏教相传授故四香气远闻防护三
业美声播故五触身安乐人身疼痛此草拂之即得
安乐况出家人伏于三毒息生死苦究竟乐故今名
苾刍从喻为名。

【疏】因名怖魔乞士破恶等者转此三名成阿罗汉三
义名应也净戒净命通因果有故不相翻。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0c 页 X26-0450.png

疏僧伽者此云众亦云和合理事二和故名和合理
和者谓诸圣人同證谛理名理和僧事和者同受大
戒具六和故谓戒见利身口意具此六义名事和僧
复有二僧一事和僧如前二办事僧谓作羯磨办事
业故极少四人方成办事一为能白三为所白由是
白言大德僧听若至三人一为能白二为所白而于
所白无僧义故若约六和义名僧一人两人是僧类
故亦得名僧三千界中麟角圣者名僧宝故若约办
事名僧四人巳上方得名僧故律中说僧者四人若
过四人方办事故。

【疏】旧经者罗什所译经云八百万亿人(谓凡圣通论也)

【疏】五见者百法论中总名恶见唯识论中开为五见
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见取五戒禁取并贪等五
成十烦恼唯识又云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四分别起
分别起者迷四谛理故四谛下皆有十法十中疑邪
见见取戒禁取唯分别起不通俱生唯迷理故于见
道断馀贪等六通迷理事通见修断二十随惑者唯
识颂云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无惭
及无愧掉举与惛沉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乱
不正知此二十中初十小随次二中随后八大随。

【疏】地法无瞋者瞋性猛利九品聊简前八品摄瞋唯
不善色无色界一切烦恼定力所伏唯无记性故彼
无瞋小随惑中忿恨恼嫉害此之五种是瞋等流故
上二界随瞋非有覆悭二种上界无用故亦非有谄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1a 页 X26-0451.png
诳二种唯初禅有以初禅中大梵天王臣主相依行
谄诳故馀禅不然故无谄诳憍遍三界于自所得禅
定等法生染著故中随二种唯不善性上二界无大
随八种一切染心皆共相应通遍三界合上二界根
随烦恼除无明外总有九十二法为有漏体。

【疏】缘有之漏等者虽知三界一切烦恼皆名为漏漏
于三有有之漏故然下界烦恼多缘欲起从胜为名
说为欲漏上界诸惑更无别胜得其本名名为有漏
无明不以馀法为名彰自行胜名无明漏。

【疏】相应不共者无明与馀贪等同起名相应无明不
共无明此复有二一恒行不共唯第七识俱无始恒
行馀识无故名为不共二独行不共唯意识俱由不
与馀贪等俱故名为不共此复有二一是主独头与
大随俱迷理而起非忿等俱无明力胜名为是主非
贪等并名为独头二非主独头谓此无明与忿等俱
忿等力强无明非主非贪等并名为独头此等皆是
无明漏体无明不了为诸惑本故说与前二漏而作
所依也。

【疏】永得等者现行诸漏能熏尽故无复所熏烦恼种
子名无复烦恼如拔草根既无根苗无复子果也。

【疏】谓阿罗汉有其二种者俱舍颂云阿罗汉有六谓
退至不动前五信解生总名时解脱后不时解脱从
前见至生依长行论谓契经说阿罗汉有六种一退
法谓逢少缘退所得故二思法谓惧退失恒思自害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1b 页 X26-0451.png
故三护法谓于所得常自防护故四安住法无胜退
缘亦不退故无胜加行亦不增进故五堪达法谓性
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故六不动法不为烦恼所
退动故前五种性从先学位信解性生名时解脱以
钝根故要待六时方能入定得解脱故后不动性名
不时解脱以利根故不待于时便能入定得解脱故
从前学位见至性生于见道前有二类人一者随信
行人以钝根故彼于先时随信他言随行义故二者
随法行人以利根故彼于先时由自披阅契经等法
随行义故后入圣位随信行人名信解性谓由信他
胜解显故随法行人名见至性谓由自见至果道故
由此从初修习證阿罗汉有钝有利两类异也。

【疏】离烦等者离于贪等得圣道故名慧解脱离于想
受得灭尽定名俱解脱离定障时必离慧障离此二
障得灭尽定名心解脱俱舍颂云俱由得灭定馀名
慧解脱问灭定无心何名心解脱答由离二障得灭
尽定于一切时心得自在名心解脱非以灭定当体
名心解脱此二句经慈恩二解一云离性障故名慧
解脱离定障故名心解脱(性障谓烦恼定障谓劣受定能令心专注一境故定
名心三学之中名心学故)二云由离无明贪爱等体名慧解脱慧
相应心得离缚故名心解脱无诤愿智者诤有三种
一烦恼诤二有情蕴诤三有情言诤俱解脱人离此
等诤名无诤也而有愿智以愿为先引四无碍胜妙
智故如愿而了缘一切法。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1c 页 X26-0451.png

【疏】且初尽智者知尽苦谛乃至修尽道谛名为尽智
得果智巳一切烦恼永不生故复能證彼无生理故
具此二义名无生智。

【疏】钝根等者依俱舍论退有三种一巳得退巳所證
得诸功德法而有退故二未得退未證得殊胜功德
而有退故三受用退巳所證得诸功德中欲受用时
不现在前故名为退佛有后一谓受用退巳具众德
无容一时顿现前故利根罗汉而具中后二种退义
以利根故无巳得退钝根罗汉具三种退。

【疏】显扬第二者彼云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
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

【疏】所作巳办者同大般若巳作所作巳办所办也巳
离苦集名巳作所作巳具灭道诸胜德法名巳办所
办。

【疏】智有加行及以根本者于见道前学修此观唯有
漏加行智入圣位巳进趣修习亦加行智通漏无漏
此加行智通观假实真俗谛境若根本智唯是无漏
照真谛境观实非假别名假实总名为法此能观智
从境彰名法假实之观名法假实观。

【疏】受假实观等者受自性受相应受境界受业受果
以类相从五皆名受由受自性及相应法领纳顺违
俱非境故起贪瞋痴作业受果生死不断是故如来
教示弟子观受假受实名受假实观馀准前释。

【疏】诸法自性等者释观名之所以也一切诸法性离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2a 页 X26-0452.png
言诠有情无智起妄倒心横生执著依能诠名计所
诠义或依所诠义计能诠名由此计执顺情起贪违
情起嗔不顺不违而起于痴三毒所使造福等业轮
回生死无始时来妄计熏习熏习力故展转相续生
死无穷为令众生断生死根教示观察能诠名假名
依声立声亦示虚幻依他不实故说为假名既是假
义亦假也名中实性即是真如体非虚妄故说为实
观此名假名实也又解名假实观观察于名为假为
实由审观故知名唯假应舍假名趣真实相(广如摄论)

【疏】智度论者彼释大般若经列声闻众千二百五十
人多是菩萨示作声闻以彼例此即是菩萨故具修
此三假实观今又解云般若等说三假实观大乘教
中通被三乘令各修习趣自乘果谓大乘者依二空
观小乘声闻依生空观各各观察法受名境浅深分
全断障得圣大小果异故此经说诸阿罗汉三假实
观皆悉成就。

【疏】三空门观者离我我所三性非有名三空也门者
出入无拥之义以此观行而为门故出苦入乐门即
是观名为门观修此观时缘于三境加行进趣治障
染故三空之门观名三空门观即此观行总有三名
一名三空门观通漏无漏及通定散以闻思修三慧
为体二名三解脱门唯定非散唯是无漏以解脱者
弃背义故三名三三昧唯定非散通漏无漏次引三
论如次释三名。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2b 页 X26-0452.png

【疏】俱舍者观于四谛作十六行相苦谛四行谓非常
苦空非我集谛四行谓因集生缘灭谛四行谓灭静
妙离道谛四行谓道如行出以此四谛摄一切法今
观四谛作此三观即是总观一切法尽如是行相修
习增长闻思修慧摄十六行而为三观如疏可知。

【疏】佛地论等者观遍计圆成依他如次三境生老死
相者病不定有故不说之。

【疏】有部等者明诸无学后兼前位据圆满说总有八
十九品有为功德谓见道中断八谛下分别烦恼修
道位中断于九地八十一品俱生烦恼此能断道皆
有为德其道所證择灭无为随能證道亦八十九品
无为功德。

【经】比丘尼者四分律说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与五
百舍夷女人诣世尊所欲求出家如来不许后于异
时姨母及五百舍夷女人而自剃发各披袈裟往舍
卫国祇园精舍在门外立阿难见巳即往问之时彼
具说欲求出家受持大戒世尊不许阿难语言且止
外门我为汝等诣佛求请尔时阿难礼佛足巳而白
佛言善哉世尊愿听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受大戒佛
告阿难且止莫作是语若听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受
大戒即令佛法不得久住譬如长者男少女多即知
其家而渐衰微如是阿难若令女人出家受大戒则
佛法不久如好稻田而遭霜雹即时破坏女人出家
亦复如是(此直请佛不详)阿难白佛言摩诃波阇波提于佛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2c 页 X26-0452.png
有恩佛母命过乳养世尊长大佛告阿难如是如是
于我有恩然我于摩诃波阇波提亦有大恩若有人
因他得归依佛法僧受持五戒知四谛法无有狐疑
若得须陀洹果断诸恶趣得入正道尽于苦际如是
之人恩难可报非衣食床卧资具医药所报我出世
故令摩诃波阇波提受三归依乃至决定得入正道
亦复如是(此恩德请佛不许也)阿难白佛言女人于佛法中出
家受戒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不佛言可得阿
难白佛言若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受戒得须陀洹果
等者愿听出家受戒(此名举众得道请也馀处复有阿难问佛过去佛有四众弟子
否佛答言有阿难白佛言唯愿世尊度于姨母令得四众成就)佛告阿难今为女人
制八尽形寿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何等
为八一者虽百岁比丘尼见新戒比丘应起迎送礼
拜与其敷座此法应尊重恭敬赞叹尽形寿不得犯
(上十五字下皆言之)二者比丘尼不应骂詈比丘不应诃责不
应谤言破戒破见破威仪三者比丘尼不应为比丘
作举作忆念作自恣言不应遮他觅罪遮说戒遮自
恣应受比丘诃之四者式叉摩那(此云正学)受学戒巳从
比丘僧乞受大戒五者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
僧中半月行摩那埵(善见论释云折伏贡高义亦名下意)六者比丘尼
半月一度从僧乞教授七者比丘尼不应在无僧处
夏安居恐有难事无人护助八者比丘尼夏安居竟
应往比丘僧中求三事自恣谓见闻疑罪如是阿难
我今说此八不可过法若女人能行即是受戒譬如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3a 页 X26-0453.png
有人于大水上安置桥梁而得渡之阿难受教往姨
母所语言女人得在佛法中出家受戒世尊为女人
说八不可过法若能行者即是受戒即说八事如上
摩诃波阇波提言我及五百舍夷女人当共顶受阿
难譬如男子女人年少净洁庄严若有人与洒沐头
巳止于堂上持种种华鬘系置头上欢喜顶受如是
世尊为于女人说此八不可过法我及五百舍夷女
人当共一心欢喜顶受尔时阿难即往佛所头面礼
巳而白佛言巳为女人说八不可过法彼等闻巳欢
喜顶受佛告阿难若女人不于佛法出家者佛法当
得久住五百岁阿难闻之不乐心怀悔恨忧恼涕泣
流泪前礼佛足绕巳而去然其正法灭与不灭两解
如常。

【疏】依四弘等者无上菩提誓愿成无边众生誓愿度
今明行者有彼所求菩提所度萨埵故名菩萨全取
他名有财释又此行者有求菩提度萨埵之义用故
亦菩亦萨二用同依五蕴体故名为菩萨同依持业
释。

【疏】萨埵者勇猛义勇悍猛利不惮长时于一切处求
大菩提是菩之萨名菩萨也前目五蕴此精进行二
依主别。

【疏】菩提即是般若者是根本智断證用故萨埵谓方
便是后得智善巧用故由此二法利乐自他一切有
情是故假者名为菩萨亦菩提亦萨埵二用同依一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3b 页 X26-0453.png
慧体故名菩提萨埵同依持业释。

【疏】谓诸萨埵求菩提故者三乘萨埵各求自乘果位
菩提菩之萨故名为菩萨故通三乘为简小乘加言
摩诃萨埵然诸经论多以修大乘者别名菩萨以行
胜故别得总名修小乘者别名独觉声闻也。

【疏】方便者拔济有则曰方令他获安名便是便之方
名为方便。

【疏】七地等者于十地中初二三四根本后得前后而
起五六七地加行发起本后俱起若不加行亦前后
起八九十地任运俱起。

【疏】得同体悲者亦名于诸有情得同自体意乐谓诸
如来十地菩萨等观众生皆如自巳由得摄他同巳
想故不见身外有别众生便常度之若见身外有别
众生执生劳倦便不能度虽度不广亦不恒也。

【疏】显扬等者彼以四义释无量名一行解广大故二
为大梵王福无量故三成如来果德无量故四所缘
无量故。

【疏】又显扬等者法界有情总为三类一于无苦无乐
者无倒与乐名慈无瞋为体二于有苦者拔苦名悲
不害为体三于有乐者助喜名喜不嫉善根为体复
于有苦者由福劣故形容可恶凡愚于彼多分起嗔
于有乐者以福德故凡愚于彼多分起贪今此翻彼
于有苦者起离嗔想于有乐者起离贪想于彼一类
无苦无乐有情既无贪瞋可翻起离痴想于诸有情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3c 页 X26-0453.png
离于如是不平等心起平等行欲令有情远离诸恶
是舍行相然此行相初习业者禀性仁贤或宿习力
于诸有情普修四行与乐拔苦忻慰有情平等若不
能尔应渐习之于一切有情想作七品亲分三品谓
上中下怨亦分三谓上中下及中容者即非亲非怨
也以此七品上品亲为初上品怨为末中容者为中
分品既定从易至难而渐习之以快乐事亦分三品
谓上中下先上品亲与上品乐中品亲与中品乐下
品亲与下品乐次中品亲与上品乐下品亲与中品
乐中容者与下品乐及至第七番上品怨与上品乐
上品亲与中品乐中品亲与下品乐如是修慈于诸
有情方便平等而与其乐悲喜亦然准前可解若舍
行相亦分三品谓上中下将前七品有情中容者为
第一易起舍故从易至难下品亲为第二下品怨为
第三中品亲为第四乃至上品怨为第七起三品舍
从易至难从初向后准前作法四无量心差别有三
一有情缘作有情想二法缘不见有情唯作三科法
想三无缘而于诸法离分别心作真如想名为无缘
又复观行渐胜三境别观法缘者缘教法起有情无
缘同前问后二种境不缘有情不能与乐拔苦等故
何名慈悲等耶答此后二种虽不缘有情处起若以
无嗔不害等缘教缘真如时以无嗔不嗔不害无害
等故即名慈等或缘教缘如意为于诸有情拔苦与
乐等也若不悟教法不證真如理利物狭劣不广大
仁王经随抄音切¶ 第 454a 页 X26-0454.png
故。

【疏】杂集等者引发殊胜定慧为体相应助伴四蕴心
品而为其体眷属五蕴为体有定道戒为色蕴故。

【疏】慈唯等者问与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有何差别答
依法华疏四义不同彼唯实观唯佛所起缘三界生
并无痴俱此通假实通凡圣起缘界不定悲无痴俱
由斯义故彼四唯是不共之德此是共德通三乘故。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法衡抄卷第二


** 仁王经随抄音切

研覈
(下胡的切)

(女八切)

(音连)
荡漾
(上徒曩切下馀亮切)
浡澥
(上蒲没切下胡
买切)。

(以税切圣也)
耸干
(上息涌切下古旱切或作簳)

(许虐切)
迤逦
(上移尔切
下力尔切)。

(音禄山足也)
羂罥
(古犬切作[罢-(匕/匕)+(ㄙ/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