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金刚神咒¶
金刚神咒¶ 第 932a 页
No. 56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阿难说。我教有观自在者。变化从心
达观自得也。观听圆明。智慧无碍。观有不住有。观
空不住空。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得
大自在圆通也。菩萨即菩提萨埵之省文。菩提曰
觉。萨埵曰有情。谓能觉一切有情。自觉以觉众生
也。曰菩萨。曰大士。皆尊称佛号之名也。观自在菩
萨。即观世音大士也。】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者。谓清净因地之法
行巳深也。功行最深。具大智慧。造到彼岸之时。多
者定也。时者时候也。菩萨妙觉圆明。超出世间。具
足三昧慧定之时也。】

「照见五蕴皆空。」
【照者。本心智慧。妙觉明照也。见者。
本心智慧。明圆真见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
阴也。空即本心性体。寔相之真空也。照见蕴空。则
本心妙明。而性体洞见也。】

「度一切苦厄。」
【谓解脱一切执著。生死烦恼之苦厄。
成就一切圆通也。】

「舍利子。」
【即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乃佛之弟
子舍利弗。于佛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而不能如观
金刚神咒¶ 第 932b 页 X26-0932.png
世音菩萨。究竟得證圆通。而成正觉者。盖因滞于
智慧也。滞于智慧。有我相我见。空相空见。佛故觉
观自在菩萨之行深般若真空无相之法。以證菩
提彼岸。得为圆明普照之标榜。呼舍利子而告之
欲其不滞于我相我见。空相空见。而究竟于人空
法空空之境界。以證无上道也。】

「色不异空。」
【色乃梦幻泡影。故不异于空也。】

「空不异色。」
【空乃一真显露。故不异于色也。】

「色即是空。」
【色有形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终有坏
期。故色即是空也。】

「空即是色。」
【空性虚无。无形无声者也。道以虚无之
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能生有色有声之天地万
物。故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因色而有六根之领受。六根
领受于心。而生思量拟度之想。悬相六尘。而生运
用施为之行。行动迁流。而生分辨精粗美恶之识。
色受想行识五者相因也。色有坏时。而受想行识
终归虚妄。亦复如是。色即是空也。能了悟色即是
空。逢色不受。则无受想行识诸杂念。一心清净。空
若太虚。以无相而生真空之寔相。亦复如是。空即
是色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佛呼舍利子之名。进一层以
告之也。意谓。不但五蕴皆空。一切修證菩提之法。
莫不皆空。】
金刚神咒¶ 第 932c 页 X26-0932.png

「不生不灭。」
【真性累劫不坏。故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真性本来无染。故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真性不著一物。自然恰好。不增不减也。】

「是故空中无色。」
【是故承上起下之词。是故真空之
中。本无我相。何色之有。】

「无受想行识。」
【既无我相。自无我见。一切声色。何能
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无受想行识矣。】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既无我相。则六根亦非我有。无
耳鼻舌身意矣。】

「无色声香味触法。」
【六根既无则六尘无。安顿之所。
自无色声香味触法矣。】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亦通目之所见。为眼界。心
之所之。为意识界。眼为六根之先锋。意为六识之
主帅。而六根六尘。无识不显。无眼界乃至无意识
界。则六根六尘六识之十八界。皆无界矣。今眼界
既空。则万缘悉泯。而意识胥忘。将见由定而静由
静而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无者。
无昏昧之虑也。】

「乃至无老死。」
【由久而固。由固而贞。无老死者。常存
不坏也。】

「亦无老死尽。」
【无明至老死。乃佛所说三世十二因
缘也。一曰无明。谓过去世。妄识迷性也。二曰行。谓
过去世。一切结业。随无明妄识流转也。三曰识。谓
金刚神咒¶ 第 933a 页 X26-0933.png
现在世。托胎识灵种子也。四曰名色。谓现在世。识
灵在胎。心但有名。而色身巳有质也。五曰六入。谓
现在世。识灵在胎。巳成六根之体。巳具六入之用
也。六曰触。谓现在世。色身出胎之后。六根但有所
触。尚未了知六尘之涉入也。七曰受。谓现在世。色
身日渐长大。巳能纳受六尘诸境。尚于贪淫等。心
未起也。八曰爱。谓现在世。色身日益长成。贪淫等
心巳开。而生种种爱欲。尚未寔爱欲之境也。九曰
取。谓现在世。色身强壮。爱欲日盛。而驰求恣取色
声香味触等。以寔爱欲之境也。十曰有。谓现在色
身。因驰求恣取。六根积集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
之因。成就欲有色有无色有三界之业果也。十一
曰生。谓因果不亡。识灵又随业流转。受生衰老。又
坏而死也。因无明缘行。因行缘识。因识缘名色。因
名色缘六入。因六入缘触。因触缘受。因受缘爱。因
爱缘取。因取缘有。因有缘生。因生缘老死。十二因
缘生灭无常。有起有尽。尽而复起。起而复尽。循环
三世。生灭轮转。若观此十二因缘。皆明无为妄识
流转。忽然觉悟十八界皆空。则本妙明心。如如不
动。无有生灭之妄识。则无无明明矣。既无无明明。
无起无尽。亦无无明尽矣。乃至者。色无行亦无行
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
无六入尽。无所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
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
金刚神咒¶ 第 933b 页 X26-0933.png
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
【苦谓生死烦恼诸苦。集谓积聚。人生在世。
心为形役。形为世劳。积聚五蕴中之根尘处界。十
二因缘。生死烦恼种种苦因。今既无五蕴根尘处
界。十二因缘。则无苦因之积聚也。】

「灭道。」
【灭谓集灭。道谓真常不息之道。五蕴中一切
苦因。一一皆生灭无常。今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而
当体妙明。寂静之真性。洞彻圆通。以入真常不息
之大道。】

「无智亦无得。」
【谓既无苦集灭道。则巳入佛慧。明了
无碍之智。巳得菩提之果。然虽入佛智。乃本心般
若真空之本智。般若无智。无所不知。无漏之智。如
无智也。虽得菩提之果。亦是本心现量。即心即佛。
不假外求。亦无所得也。若知有智。乃曲心推测之
知见。非真空无漏之本智也。若云有所得。即有所
失。亦有漏本心。具足本智。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以无所得故。」
【此承上起下之词。谓一心之本智本
法。本自具足。无心外之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即
有一分识心结习未尽。识心结习若尽。则万法本
具一心。一心本具万法。一心与万法不二。万法与
本心本一。复何有所得哉。】

「菩提萨埵。」
【菩提萨埵。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以般若波罗蜜多。为修行之
法。守其六根。绝其六尘。依因也。谓依般若之本智
金刚神咒¶ 第 933c 页 X26-0933.png
本慧。自悟自修。以登彼岸之故。】

「心无挂碍。」
【挂者悬击。碍者窒塞。依一心之本智。不
依缘起之业识。不住客尘之妄法。则心是空心。法
皆空法。所谓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巳得大自在矣。
复何挂碍之有乎。】

「无挂碍故。」
【故心无牵挂滞碍。】

「无有恐怖。」
【恐怖如地陷风飘。火烧水溺。及杀害恶
死。五蕴非有。常清常静。不动不摇。一切如如。复何
惊恐怖畏之有乎。】

「远离颠倒梦想。」
【颠倒谓六尘惑乱。妄想成业。生灭
施复。虚妄轮转。种种颠倒也。梦想谓惑于见思客
尘。而迷梦妄想也。若既无恐怖。则障垢巳尽。本性
不复更迷。虚妄不复更生。复何三界感业。而轮转
颠倒。复何见思惑乱。而迷梦妄想乎。】

「究竟涅槃。」
【涅云不生。槃云不灭。谓本心本无挂碍。
本无恐怖。颠倒梦想。一切种种。皆缘起于无始无
明。虚妄业识耳。今既依当身一心本智。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外不放入。内不放出。真常真
乐。真我真静。究竟直到不生不灭涅槃之大道。至
于不生不死而后巳。不伹菩萨为然也。】

「三世诸佛。」
【即三世诸佛。欲得无上菩提。】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亦无有不依般若波罗蜜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云无上也。三
藐云正等。三菩提云正觉。绝诸对待。无有而上之
金刚神咒¶ 第 934a 页 X26-0934.png
者。故名阿耨多罗无上也。本心本智。各自具足。故
名三藐正等也。本心般若智慧。本不为尘劳所蔽。
故名三菩提正觉也。谓行深般若之本心本智。到
波罗密之彼岸。而證菩提之果。不但观自在菩萨
而然。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莫不依般若波
罗密多故。得无上正等正觉之大道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变化不测之密语。统妙万法。不可思
议。之谓神。咒者。秘密心印也。】

「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之密语。普照一切。而无所
不遍。之谓明。】

「是无上咒。」
【是至极无加之密语。最极一切。而无上
可上。之谓无上。】

「是无等等咒。」
【是独绝无伦之密语。一切平等。无等
可等。之谓等等。】

「能除一切苦。」
【谓度脱一切生死烦恼苦厄也。】

「真实不虚。」
【佛无妄语。如来所说。是真语寔语如语
不诳语不异语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更有密咒。如其诵之。可以
生智慧。可以到彼岸矣。】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揭出妙谛。以度人也。】

「波罗揭谛」
【重言之。自度度他也。】

「波罗僧揭谛」
【欲到彼岸。必须赖此妙谛也。僧众也。
萨婆诃疾速也。谓疾速成就一切众生也。】
金刚神咒¶ 第 934b 页 X26-0934.png

「菩提萨婆诃」
【大凡一切咒语。乃诸佛总之密咒。虽
修行之径路。而径路不外于此心。人能空其五蕴。
则主翁常定。而客感自清。岂有不得无上菩提者
哉。微妙秘密心印。不可以意识思议。而妄下注解。
不但不能下注解。亦不必下注解。惟当沉沉静静。
无思无虑。一心持念。无记无数。即咒是心。即心是
咒。不复以知见立知见。如此持念一心。至于知见
无见。则群魔于此以降。真如此以住。挂碍恐怖。于
此而解脱。颠倒梦想。于此而远离。本智本慧。于此
而开发。无明烦恼。于此而尽泯。即无明是大智。即
烦恼是菩提。即菩提是五蕴。即五蕴是法身。即法
身是诸法。即诸法是空相。即空相是当身一心。即
当身一心。是如来藏也。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咒
之功德。宁可思议哉。】

「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信奉行」


南无祇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 金刚神咒

唵齿临。唵部临。诸佛现身。遮罗神。护罗神。念佛千遍。
鬼离身。身离床。病离身。一切邪魔化为尘。也有草神
陀罗尼。也有鬼神陀罗尼。诸恶鬼神谤不得。奉请十
地金刚灭。南无动地金刚。南无出山走水金刚。南无
天降四海金刚。南无父母金刚。有人念得金刚咒。免
金刚神咒¶ 第 934c 页 X26-0934.png
了身边灾。天光地光。昼夜神光。神佛自至。邪魔消亡。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每日静心念一卷。如转金刚经
三十万卷。又得神明加护。众神提携。智慧知天地。若
有人书写一本。与人流传。功德高如须弥山。深如大
海。无量功德。永世不踏地狱门。处处难听达摩耶。娑
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