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041-02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菽园杂记卷四
             明 陆容 撰
景泰皇帝即位于正统十四年九月六日今上时已在
 储位矣明年为景泰元年上皇还自北庭居南宫又
 明年册己子为皇太子更封今上为沂王未几太子
 薨灾异迭见今南京吏侍章公纶时为仪制郎中应
 诏陈言修德弭灾十四事内敦孝义一事尤为剀切
卷四 第 1b 页 WYG1041-0259b.png
 大意谓太上皇帝君临天下十有四年陛下向尝亲
 受册封为臣子是天下之父也至以天位授陛下尊
 为太上皇是天下之至尊也每月朔望及岁时节旦
 宜率群臣朝见于延安门以极尊崇之道至于储位
 不可久虚宜推同气犹子之义诏沂王复正储位则
 和气充牣欢声洋溢天心自回灾异自弭疏入上大
 怒逮系诏狱搒掠五日体无完肤欲置之死天忽大
 风雨沙狱遂少缓得不死初御史钟同尝讽礼部言
卷四 第 2a 页 WYG1041-0259c.png
 此事因并逮之明年南京大理少卿廖公庄亦继公
 有言诏廷箠八十几死且并箠公暨同同死狱中天
 顺元年诏首释公擢为礼部右侍郎寻改南京礼部
 转今官
古人以病不服药为中治盖谓服药而误其死甚速不
 药其死犹缓万一得明者治之势或可为耳以吾所
 闻见者验之中治之说有以也昆山周知县景星家
 一妇病腹中块痛有产科专门者诊之为气积投以
卷四 第 2b 页 WYG1041-0259d.png
 流气破积之剂又令人以汤饼轴戛之不效闻有巫
 降神颇灵往问之云此胎气也勿用药信之后果生
 一男南京户部主事韩文亮妻病腹中作痛按之若
 有物在脐左右者适浙中一名医至京请诊视之云
 是症瘕服三棱蓬术之剂旬馀觉愈长亦以其不效
 乃止后数月生二男此皆有命而然可不慎哉
白恭敏公圭凝重简默喜怒不形为兵部尚书日奏疏
 悉令属曹正官具草稍加笔削人往往以简当服之
卷四 第 3a 页 WYG1041-0260a.png
 公退即闭閤坐卧请谒者至左右拒之多不得入见
 而去故当时有酣睡不事事之谤一中官请托不入
 令逻卒阴伺其短以胁之公密召四司官令戒饬群
 吏而已竟不从公尝再与征讨累有军功未尝令家
 人冒功得官职此尤过人者公殁后刑部尚书项公
 忠代之视篆日语四司云吾不如白大人有福尔各
 司凡事慎之未几项公以事去位有福者盖轻之之
 辞然亦若所谓谶云
卷四 第 3b 页 WYG1041-0260b.png
诸葛景江浦人尝舒纸赋诗出思斋外及得句而入已
 有诗书纸上矣景怪之不以告人他日屡试之皆然
 益怪之因称为大仙日焚香礼之凡有诗文必求代
 笔焉尝求一见书纸云不许及求之愈切乃期与莫
 会景自㩴拉一友同候之至夜闻户外弹指声开门
 出迎乃一无头人景遂惊仆自是求代笔不应矣杭
 州李知府端之婿夜起如厕不返家人觅之门闼扄
 闭如故而莫知所之李惊异乃升堂鸣鼓聚群吏遍
卷四 第 4a 页 WYG1041-0260c.png
 索之不可得次日莫忽坠自屋角问其去来之故皆
 不能知视其衣服沾污有黄绿痕若草𣗳摩戛者然
 莫知何谓二事闻之同年蒋御史宗谊诸葛盖宗谊
 之父执李则其为推官时旧长官也故言之皆详
唐章氏二女采桑母为虎攫二女号呼搏虎虎遂弃去
 母得免南唐当涂聂氏随母采薪母为虎攫去持刀
 跳虎背抱虎项刺杀之收母尸归宋嘉祐中南昌分
 宁女彭氏随父入山代薪父遇虎女抽刀斫虎父得
卷四 第 4b 页 WYG1041-0260d.png
 不死事闻诏赐粟帛宋鄞县女童氏虎衔其大母女
 手曳虎尾祈以身代虎弃其母衔女以去事闻祠祀
 之永嘉卢氏女与母同行虎将噬母女以身当之虎
 得女母乃免宋理宗朝封其庙曰孝姑元馀杭姚氏
 母汲涧遇虎姚手殴虎胁邻人执械器以从虎置之
 而去元建宁官氏其夫耨田为虎所攫官弃馌奋挺
 连击虎舍去负至中途而死事闻旌复其家元滨州
 人刘平妻胡氏同夫戍枣阳莫宿道傍夫被虎噬胡
卷四 第 5a 页 WYG1041-0261a.png
 以刀刺死夫脱至中途而死元至大间建德王氏父
 耘田舍旁为豹所攫曳之升山父大呼王以父所弃
 锄连击豹脑杀之父乃得生客有以刘平妻杀虎图
 求题以𩔖考之得此数人
朝廷礼制颁历其一也颁者自上布下之谓钦天监所
 进者既颁于内廷则京尹及直𨽻各府领于司历者
 当各颁于所部之民各布政司所自印者亦当如是
 今每岁颁历后各布政司送历于内阁若诸司大臣
卷四 第 5b 页 WYG1041-0261b.png
 者旁午于道每一百本为一块有一家送五块者十
 块者廿块者各视其官之崇卑地之散要以为多寡
 诸司大臣又各以其所得馈送内官之在要津者京
 师民家多无历可观岂但山中无历寒尽知年而已
 哉此风不知始于何年今殆不可革矣
南京洪武门朝阳门通济门旱西门皆不许出丧北京
 正阳门无敢出丧者馀皆不禁大明门前虽空棺亦
 不许过各门空棺亦不许舁入尝有不知此禁者文
卷四 第 6a 页 WYG1041-0261c.png
 臣家住阙西买棺阙东已而不得过乃从北上门过
 绕宫墙而至其家亦有𢃄寿榇上京知有禁寄门外
 而止古人入国问禁良有以也外京城则无禁以为
 禁者军卫索赂之术也如仕辽东故者返柩必由山
 海城入仕陜西故者返柩必由潼关城入仕口外故
 者必由居庸等关入此外无他途矣
府军前卫幼军年六十验有老疾者兵部引至御前奏
 过疏放京营随操军职避事逃者管队官具奏通政
卷四 第 6b 页 WYG1041-0261d.png
 司引奏缉捉军民身躯长大自愿投充将军者通政
 司亦引奏予登进士时犹见之及为职方主事疏放
 幼军缉捉逃官奏本皆封进收充将军告通状送部
 施行而已盖尚书白公以为幼军疏放多疲癃残疾
 之人职官不当在逃恐四夷来朝者在廷听望不美
 故奏止之收将军细事不当烦渎圣听故禁之古人
 谓为官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公于是不但省事且得
 处事之义矣
卷四 第 7a 页 WYG1041-0262a.png
予登进士观政工部父执徐翁孟章谓予曰仕路乃毒
 蛇聚会之地君平昔心肠条直全不使乖今却不宜
 如此坐中非但不可谈论人长短得失虽论文谈诗
 亦须慎之不然恐谤议交作矣予初不以为然后为
 职方主事考满同年与予有隙者适在河南道遂以
 考语中之吏部询之舆论而寝且一岁得连迁予于
 是始信徐翁之言为不妄而又喜人自有命非作恶
 者所能害也
卷四 第 7b 页 WYG1041-0262b.png
洪武中内官仅能识字不知义理永乐中始令吏部听
 𨕖教官入内教书正统初太监王振于内府开设书
 堂𨕖翰林检讨正字等官入教于是内官多聪慧知
 文义者然其时职专办内府衙门事出差者尚少宣
 德间差出颇多然事完即回今则干与外政如边方
 镇守京营掌兵经理内外仓场提督营造珠池银矿
 市舶织染等事无处无之尝在通州遇张太监交阯
 人云永乐年间差内官到五府六部禀事内官俱离
卷四 第 8a 页 WYG1041-0262c.png
 府部官一丈作揖路遇公侯驸马伯下马旁立今则
 呼唤府部官如呼所属公侯驸马伯路遇内官反回
 避之且称呼以翁父矣
书之同文有天下者力能同之文之同音虽圣人在天
 子之位势亦有所不能也今天下音韵之谬者除闽
 粤不足较已如吴语黄王不辨北人每笑之殊不知
 北人音韵不正者尤多如京师人以步为布以谢为
 卸以郑为正以道为到皆谬也河南人以河南为喝
卷四 第 8b 页 WYG1041-0262d.png
 难以妻弟为七帝北直𨽻山东人以屋为乌以陆为
 路以阁为杲无入声韵入声内以缉为妻以叶为夜
 以甲为贾无合口字山西人以同为屯以聪为村无
 东字韵江西湖广四川人以情为秦以性为信无清
 字韵歙睦婺三郡人以兰为郎以心为星无寒侵二
 字韵又如去字山西人为库山东人为趣陜西人为
 气南京人为可去声湖广人为处此外如山西人以
 坐为剉以青为妻陜西人以盐为年以咬为袅台温
卷四 第 9a 页 WYG1041-0263a.png
 人以张敞为浆抢之𩔖如此者不能悉举非聪明特
 达常用心于韵书者不能自拔于流俗也
李文达公贤在内阁时太监曹吉祥尝在左顺门令人
 请说话文达语云圣上宣召则来太监请不来也曹
 乃令二火者掖而至文达云太监误矣此处乃天子
 顾问之地某等乃谨候顾问之官太监传圣上之命
 有事来说自合到此岂可令人来召耶曹云吾适病
 足耳先生幸恕罪也闻李公殁后有事司礼监只令
卷四 第 9b 页 WYG1041-0263b.png
 散本内官来说太监不亲至今日阁老请太监议事
 亦不至矣内阁体势之轻又非前比
番僧有名法王若国师者朝廷优礼供给甚盛言官每
 及之盖西番之俗一有叛乱雠杀一时未能遥制彼
 以其法戒谕之则磨金餂剑顶经说誓守信惟谨盖
 以驭外之机在此故供给虽云过侈然不烦兵甲刍
 粮之费而阴屈群丑所得多矣新进多不知此而朝
 廷又不欲明言其事故言辄不报此盖先朝制驭远
卷四 第 10a 页 WYG1041-0263c.png
 人之术耳非果神之也后世不悟或受其戒或学其
 术或有中国人伪承其绪而篡袭其名号此末流之
 弊也成化初一国师病且死语人云吾示寂在某日
 某时至期不死弟子耻其不验潜绞杀之凡法王国
 师死中国者例得营造墓塔时固安王公复为工部
 尚书奏言此僧平素受国赐赉积蓄颇多宜藉以营
 造墓塔不须动支官钱人以为得宜
成化初给事中张宁等欲上疏乞起曹州李公秉为兵
卷四 第 10b 页 WYG1041-0263d.png
 部尚书河州王公竑掌都察院事恐左右或间之密
 以奏草示南阳李公且求调护公视其草哂之复正
 言曰荐人但当言其人可用若预拟某为某官于事
 体得无碍乎宁深服之乃退而昜草以进翌日御批
 出王为兵部李掌院事后有问其故者文达云事在
 朝廷不可知也意者上以王公度忠邪太明白置之
 彼处恐或不静而然耶人服其有识而慎
大同猫儿庄本北方入贡正路成化初北使有从他路
卷四 第 11a 页 WYG1041-0264a.png
 入者上因守臣之奏许之时姚文敏公夔为礼书奏
 请筵宴赏赐一切杀礼北使有后言姚令通事谕旨
 云故事迤北使臣进贡俱从正路入境朝廷有大筵
 宴相待今尔从小路来疑非迤北头目故只照他处
 使臣相待耳北使不复有言人以为得驭之之体
诸司职掌职方郎中员外主事之职掌天下地图及城
 隍镇戍烽堠之政其目有五一曰城隍二曰军役三
 曰关津四曰烽堠五曰图本馀皆未载以今职掌事
卷四 第 11b 页 WYG1041-0264b.png
 件记于左方
 整点军士   奏报声息(此二事原𨽻司马部即/武𨕖司今𨽻职方司)
 出征动调官军 京营军马   京城门禁
 五城兵马巡逻 月报军马(京营/) 季报军马(京卫/)
 岁报军马(天下都/司卫所)推举边将   举用将才
 边将失机   传报边情   来降附人
 敌中走回人口 将军     勇士
 民壮     弓兵     幼军
卷四 第 12a 页 WYG1041-0264c.png
 土兵     向导     盗贼
 盐徒     漕运官军   编发充军
 投充军    军伴     军匠
 内府幼匠   土官雠杀
本朝将军之名不一如云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
 军曾孙授奉国将军之𩔖为亲王子孙应授官职之
 名如云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
 军之𩔖为武臣给授散官之名如征南将军镇朔将
卷四 第 12b 页 WYG1041-0264d.png
 军平羌将军之𩔖为各边挂印总兵官之名职方司
 职掌收充将军与上项不同盖𨕖军民中之长躯伟
 貌者以充朝仪耳今谓之大汉将军优旃所称陛楯
 郎疑即此也凡大朝会若敌使入贡天子御正殿大
 汉将军着饰金介胄持金瓜铁钺刀剑列丹陛上常
 朝着明铁介胄列门楯间其次等者御道左右及文
 武官班后相向握刀布列凡郊祀临籍田太学銮舆
 出入扈从以行宿卫巡警之事则以侯伯都督系国
卷四 第 13a 页 WYG1041-0265a.png
 戚者统之其常朝宿卫各以番上谓之正直有大事
 无番上谓之贴直正直者金牌相传悬挂贴直者尚
 宝司奏而给发事毕复纳之
甲午北征归自宣府过土木尝询问已已车驾蒙尘事
 有老百户云初大军出关以此地有水草之利因以
 安营建牙初忽有枭集其上人心疑之且此山旧有
 泉一道流入浑河未尝乾涩至此始涸乃议移营近
 浑河以就水敌遥见军马移动遂群噪而冲至未及
卷四 第 13b 页 WYG1041-0265b.png
 交兵我师颠顿莫能为计相与枕籍于万马蹴踏之
 馀矣由是车驾蒙尘太师英国公兵部邝尚书等皆
 不知所存盖北人临敌必待人动彼才动使我师坚
 壁不移其败未必如此之速也先是大臣亦尝七奏
 劝上班师皆不听盖王振主之也自是敌帅额森乘
 胜入寇隳夷障塞驱掠人畜攻陷州县驯至逼近京
 师矣盖宦者喜宁非汉种土木之败降敌为其向导
 故以后猖獗特甚也于时赖少保于公内总机宜外
卷四 第 14a 页 WYG1041-0265c.png
 修兵政而武强侯杨洪武清侯石亨又皆戮力捍禦
 故能保固京师奠安社稷也近见翰林文臣叙此事
 谓尝与敌战而失利盖知之未真耳
古人嗜味之偏如刘邕之疮痂僻谬极矣予所闻亦有
 非人情者数人国初名僧泐季潭喜粪中芝麻杂米
 煮粥食之驸马都尉赵辉食女人阴津月水南京内
 官秦力强喜食胎衣南京国子祭酒刘俊喜食蚯蚓
宣府大同之墟产黄鼠秋高时肥美土人以为珍馔守
卷四 第 14b 页 WYG1041-0265d.png
 臣岁以贡献及馈送朝贵则下令军中捕之价腾贵
 一鼠可直银一钱颇为地方贻害凡捕鼠者必畜松
 尾鼠数只名夜猴儿能嗅黄鼠穴知其有无有则入
 齧其鼻而出盖物各有所制如蜀人养乌鬼以捕鱼
 也
国初官马养于各苑马寺各监苑而已永乐中始以官
 茶昜和林等处马养之民间谓之茶马正统十四年
 京师有警乃𨕖取以备军资养于顺天府近京属县
卷四 第 15a 页 WYG1041-0266a.png
 谓之寄养骑操马及京师无事寄养之马不复散去
 至今遂为故事每岁孳生陪补之法悉与各处茶马
 无异养马之家虽云量免粮差而陪补受累者多北
 方民力疲弊此其大端也成化丁酉予尝差往畿内
 及山东河南三处印马咨访马政之弊力能行者尝
 为处置一二其最害事者牝马每岁通淫而不孕谓
 之飘沙新乐县一家养此马每三年陪二驹九年已
 陪六驹产已废矣有司莫肯为理予为覈实呈于本
卷四 第 15b 页 WYG1041-0266b.png
 部拟行各府县如民间有此勘验无诈以马送驿走
 递别给课马责令领养孳生以纾民患适该司一无
 状者掌事以予为掠美而寝之
凡空屋久闭者不宜辄入宜先以香物及苍术之𩔖焚
 之俟郁气发散然后可入不然感之成病久闭眢井
 窨窖尤宜慎之御医徐德美寓京日家人方春入花
 窖窖深久不起疑之又使一人入焉亦久不起然炬
 照之二人皆死其中盖郁毒中之也
卷四 第 16a 页 WYG1041-0266c.png
相马经相口齿止于三十二岁异相者寿五十四十然
 世罕有之京师李千户者马死哭之人怪问焉曰此
 马与予同年生予今六十岁马死予死无日矣非悲
 马盖自悲耳乃知物亦有禀赋特厚者固不可以常
 数拘也
昔公孙弘对策于汉武之朝有曰心和则气和气和则
 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故阴阳和
 甘露降五榖登六畜蕃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
卷四 第 16b 页 WYG1041-0266d.png
 涸此和之至也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观今日上下之心和邪不和邪伤天地之和气者谁
 欤使盲风怪雨发作者谁欤凶年饥岁老弱将转乎
 沟壑矣思天下有溺由已溺之思天下有饥由已饥
 之者又谁欤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
 莩当此之时为民父母不以由已饥之由已溺之之
 心处之而泛泛然迎请超果寺观音大士至普照有
 同儿戏具文之祷祈安能召和气而回戾气哉为今
卷四 第 17a 页 WYG1041-0267a.png
 之计莫若讲行救荒之政平籴价以纾民力行赈济
 以救饥贫放商税以通客旅清狱讼以伸冤枉察吏
 奸以禁贿赂抑小人以扶君子通下情以疗民瘼凡
 可以弭灾异召和气者尽心力而为之忧国愿丰出
 于一念之诚则大士不须祈祷而慧日自呈人事和
 而天理见惟阁下留意幸甚此松江僧顺昌祈晴上
 府官疏凡僧人文字多道佛之灵异及奉佛利益未
 有能自指斥其无益者国初名僧如复见心辈亦不
卷四 第 17b 页 WYG1041-0267b.png
 免此此僧独出正论且以为有同儿戏可谓超乎流
 俗者矣读之起敬
高文义公榖无子置一妾夫人素妒悍每间之不得近
 一日陈学士循过焉留酌聚话及此夫人于屏后闻
 之即出诟骂陈公掀案作怒而起以一棒扑夫人仆
 地至不能兴高力劝乃止且数之曰汝无子法当去
 今不去汝而置妾汝复间之是欲绝其后也汝不改
 吾当奏闻朝廷置汝于法不贷也自是妒少衰生中
卷四 第 18a 页 WYG1041-0267c.png
 书舍人峘陈公一怒之力也
范希荣者文正公之裔孙其先有为京官者因家京师
 尝与他商行货道遇暴客见其姿美问之曰汝非秀
 才乎希荣曰然吾本范文正公之后暴客曰好人子
 息也凡舟中之货悉令认留不取而去文正公之荫
 庇后人矣虽暴客犹知爱之况他人乎
鸟鼠同穴之说自幼闻之及读禹贡蔡氏傅则以为二
 山名颇疑之后访陜西人庄浪山鸟鼠二物同穴同
卷四 第 18b 页 WYG1041-0267d.png
 穴而处遂为雌雄行者多见之盖仲默理学之士止
 据常理以自信殊不知物之以𩔖自为配偶此理之
 常亦有非常理所能该括者如螽与蚯蚓异𩔖同穴
 而交龙与马交蛇与龟雉交蜈蚣多与促织同穴浙
 东海边有小蚌名琐蛣壳中必有一小蟹失蟹则死
 皆异𩔖也知此则鸟鼠之同穴无足怪矣
朱子注诗云黍榖名苗似芦高丈馀穗黑色实圆重棱
 亦榖也一名穄似黍而小尝与北人论辨黍之形似
卷四 第 19a 页 WYG1041-0268a.png
 乃知所谓苗似芦高丈馀者即今南方名芦粟北方
 名薥秫其干名秫秸者是已盖自是一种非黍也其
 所谓一名穄似黍而小者此乃是黍非稷也今北人
 谓黍为黄穄又名黄米粘腻可酿酒则黍之名穄明
 矣稷与黍甚相似但不可酿酒耳其注鹤云顶赤身
 白颈尾黑黑羽实生于翅非尾此皆一时之误
都指挥本在外方面官京师各卫指挥有功升都指挥
 而未得外𨕖者或在京营管事或在各处守备仍于
卷四 第 19b 页 WYG1041-0268b.png
 原卫支俸其列衔皆云某卫带俸都指挥盖以别京
 师无方面官此时制也又有军职犯私罪者例该革
 仕带俸差操带俸之名虽同其实无妨近者有以都
 指挥掌锦衣卫事者以带俸字自嫌妄意去之礼部
 于豋科录列衔亦遂其非而刻版印行若定制然是
 以其在权要之地而贬制度以顺之也使生杀予夺
 自己出者以势临之礼仪制度欲不紊乱得乎
唐人避讳甚者父名岳子终身不听乐父名高子终身
卷四 第 20a 页 WYG1041-0268c.png
 不食糕父名晋肃子不举进士最为无谓今士大夫
 以禁网疏阔全不避忌如文皇御讳诗文中多用之
 杨东里作棠杕似为得体
马之性善惊故惊骇字从马女之性善妒故嫉妒字从
 女冯笃之从马威委之从女亦各有义
湖广长阳县龙门洞有鸟四足如狐两翼蝙蝠毳毛黄
 紫缘崖而上乃翥而下名曰飞生有怪鸱狸首肉角
 断箬使方而衔之呱呱而鸣名曰负版遇之则凶
卷四 第 20b 页 WYG1041-0268d.png
蜀中气暖少雪一雪则山上经年不消山高故也大理
 点苍山即出屏风石处其山阴崖中积雪尤多每岁
 五六月土人入夜上山取雪五更下山卖市中人争
 买以为佳致盖盛暑齧雪诚不俗也
宋景濂先生以文学际遇高皇礼眷特优洪武十四年
 其孙慎犯罪举家当坐重辟上不忍特赦景濂安置
 四川茂州未至殁夔府葬莲花池山下成化间墓坏
 巡抚都御史池州孙公仁为迁葬成都适蜀王府宋
卷四 第 21a 页 WYG1041-0269a.png
 承奉昌新作寿藏于成都东门外孙公令人求以葬
 先生承奉以其同姓名人也慨然许之因以葬焉计
 其直可费白金千两夫自开国以来将相大臣功名
 富贵烜赫一时者多矣没齿之后陵谷变迁不能保
 其坟墓者有矣非国有恩典谁复为经营之先生之
 殁百馀年矣而其良会如此于是益有以见秉彝好
 德之心不以远近亲疏而有间也
 
卷四 第 21b 页 WYG1041-0269b.png
 
 
 
 
 
 
 
 菽园杂记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