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683a 页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卷中
大宋真定府龙兴寺比丘 守千 集
「疏戒即受学净戒三业。」
【注依瑜伽论第四十中。戒亦九门。此即第一自性
门也。通受及学。三业为性。】
「疏凡修净戒(至)敬念无犯。」
【注此标四义。一从他正受。二自净意受。三犯巳还
净。四敬念无犯。初二是受。后二约持。】
「疏正受有犯(至)能还速出。」
【注此下料拣有其二门。一自他耻门。或云离恶作
门。二犯不犯门。初中有二。初二别顾自他。后二由
前离恶。五句初段。三句后段。四句后门。易为寻之。】
卷二 第 683b 页 X26-0683.png
「疏即妙无量(至)胜利净戒。」
【注此即结叹。文有四义。一妙善净戒。二无量净戒。
三饶益净戒。四能获大果胜利净戒。】
「疏在家出家俱修三种。」
【注此一切戒。标通二部律仪。七众随应受故。】
「疏一律仪戒(至)所受律仪。」
【注除此七众。名为处中。不入法律仪戒中故。其不
律仪。约为活命。不为活命。即入处中。合此七众随
其所受。期愿何时。至尽未来。命终不舍。】
「疏住出家者(至)如弃草秽。」
【注前略明体。下辨持相。论有十义。此第一也。论云
不顾过直。约出家巳。望前所舍。】
「疏不希天欲况馀财位。」
【注此第二义。不求未来。其馀财位。亦目未来。】
「疏尚厌胜果况卑贱事。」
【注此第三义。不著现在。言胜果者。即尊贵人。利养
恭敬。】
「疏勤更修馀非戒为足。」
【注此第四义。寂静无足。此中不引寂静之文。论云
常乐远离。若独静处。若在众中。于一切时。心专远
离。寂静而住。不唯于是尸罗而生喜足(云云)。】
「疏离恶言念(至)正理言念。」
【注此第五义。涤邪言思。渐令皈正。】
「疏闻难行事(至)念巳勤修。」
卷二 第 683c 页 X26-0683.png
【注此第六义。不自轻蔑。警字传差。论云心无惊惧。
亦不怯劣。恕字亦差。宜为念字。论云唯作是念。彼
既是人(云云)。】
「疏不伺他非(至)悲心摄受。」
【注此第七义。性能柔和。由柔和故。自察忍他。】
「疏害触无恚勿行诃摈。」
【注此第八义。堪能忍苦。无返诃责。】
「疏有过悔除誓更勿犯。」
【注此第九义。五不放逸。一前际俱行。二后际俱行。
三中际俱行。四先时所作。五俱时随行。前三于彼
巳犯中悔。后二预防令无所犯。前三后二配此二
句。如何后际说言巳犯。答如欲来日作煞生。虽加
行心。亦名为犯。后二如何。答具如论释。今略其意。
先令巳后所作无犯。名先时所作。此是初发。如是
之心。俱时随行。即随此后如是而行。】
「疏少欲喜足(至)诸邪命法。」
【注此第十义轨则净命。文有四节。由少欲故。忍苦
寂静。并是轨则。净命如文。论前更有覆善露恶。】
「疏二摄善法戒(至)所集善法。」
【注此且约持及以别体。故唯说言受律仪后。此略
辨体。有总有别。此是总也。上个为字。宜从谓字。论
云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云云)。】
「疏依戒独处起闻思修。」
【注此下别解。有其三门。此文是依三慧解也。】
卷二 第 684a 页 X26-0684.png
「疏尊所敬事(至)精勤护戒。」
【注此第二门。依三业解。八句九义。发愿供养。是二
义故。馀各一句。初之二义。敬田悲田。伦判唯身。今
捡论文。初有问讯。可通身语。或正要身。次二说赞。
唯是语业。随喜是意。回向发愿通语与意。伦判通
三。是约所施。通三业也。供养情进。二通三业。】
「疏饮食知量(至)亲依善友。」
【注此第三门。依九善解。此但有四。无有前三正念
正知正行。及无后二不犯能悔。寤寐传差。论云悎
寤。】
「疏勿顾身财(至)住十度中。」
【注上文是引畏辨体中。此是后文。广辨持相。捡论
具有十度渐次。此中亦具。初句施度。次之二句。合
明次四。于犯戒中。于恚害中。于懈怠中。于定味中。
皆不忍受。次下二句。是后五度。开慧为也。乃至超
二。论云又于五处。如实了知。一因。二果。三因果倒。
四因果无倒。五舍善法障。配后五度。随增可悉。旧
科云何折为两下。】
「疏三饶益有情戒。」
【注前文略中。有十一相。论云当知此戒略有十一。
一作善助伴。二说诸义利。三知恩报恩。四救诸怖
畏。五开解愁忧。六救诸匮乏。七如法御众。八善随
他转。九示善令学。十悲心诃摈。十一示现恶趣。广
亦十一。下共是引广辨持中。】
卷二 第 684b 页 X26-0684.png
「疏于诸有情(至)解他胜蔑。」
【注后文广持。具广十一。今此第一作助伴也。助伴
有二。一者事业助伴。二者救苦助伴。病者下是也。
于中有三。一救疾病苦。二救根缺苦。三救烦恼苦。
于根缺中。有其五种。一眼。二耳。撝字呼及切。说文
裂也。又手指也。今取指义。三舌。论云手代言者。晓
以想像。是晓谕彼。只令想像。不须言也。四意。论云
迷方路者。示以隅途。五身。身中有二。一阙力。二阙
支。此文不次。其愚之下。烦恼有三。论更有多解。他
胜蔑者。他胜所陵。解令不忧。或为意根。有科此下
都为四摄。上为同事。下为爱语。守恩之下。至教诫
教授。是其布施。后为利行。】
「疏劝断悭恶(至)尽结离苦。」
【注此是第二。说于义利。此中有六。悭恶为二。尽结
离苦。亦二义故。】
「疏守恩思报(至)等增非劣。」
【注此第三义。知恩报恩。初句知恩欲报。馀文正报。
于中六相。一见赞。二欢慰。三说实。四言笑。五令坐。
六非劣。随先蒙恩。今翻答彼。或过或等。无有劣先。
有以此下。五为布施。此即报恩。次二无畏。一财。二
法。如次可思。】
「疏怖者救护。」
【注此第四义。救诸怖畏。】
「疏忧者开解。」
卷二 第 684c 页 X26-0684.png
【注此第五义。开解愁忧。】
「疏常备资财随求即与。」
【注此第六义。救诸匮乏。】
「疏初为依御(至)教授教诫。」
【注此第七义。如法御众。先依后济。后中有二。初摄
受。后教之。初中有二。初依旧有无。有即便给。无即
转求。后约现所得。现得同用。自无隐贵。藏隐枉费。】
「疏除无利行馀随他转。」
【注此第八义。善随他转。昔科注错。论中有二。初总
明二种。共住同行。此二句是。有以此下。为其利行。】
「疏非诃违犯终不恼他。」
【注论别有七。一生苦乐。二知忿心。三依谈论。此无
上三。四无触恼。即此文是。除为治罚。终不触恼。】
「疏亦不轻诮(至)不自贡高。」
【注此第五义。顺护他短。此中有二。初不轻侮。后不
现胜。下亦轻上。故二义别。】
「疏不极亲近(至)亲近于彼。」
【注此第六义。亲不亲近。于中三义。如文可知。】
「疏不毁他爱(至)不乖先诺。」
【注此第七义。顺他爱憎。于中有二。先人后物。人中
又二。初顺他望他。如文可知。后顺他望自。彼人与
我。虽非情契。亦不成实。说与令知。是恐远离。欲渐
化也。后二句物。先他未许。不数往求。后自许他。必
应先期。后二顺他之所爱也。十一义中。上辨八义。
卷二 第 685a 页 X26-0685.png
九赞叹相。十调伏相。十一神通相。文广如论。】
「疏是名无量大功德藏。」
【注此结三聚。上明所学三种戒藏。有略有广。巳下
是辨依戒受持。昔科宁五。】
「疏若诸菩萨(至)发弘愿巳。」
【注下解菩萨依戒受学。初从他正受。后自净意受。
初从正受资方便中。素疏科文。以为七段。一标举
起愿。二礼足请师。三供佛及僧。四起殷净意。五谦
下致敬。六蹲跪请师。七专念默然。此当第一标举
起愿。伦疏科为两段。方便正受。方便有三。资远方
便。资近方便。今无第三。只有二文。初远方便发愿。
次乞戒。后供养念德。此当发愿。论云若诸菩萨。欲
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
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巳。释曰。上
节标举受戒之人不过二分。当此疏之初句。下节
发愿。当此疏之二句。问菩萨戒等。说通诸天。唯无
地狱。及无色天。何唯尔耶。答此且约人。或随所应。
在家品摄。问十八梵天。岂皆受戒。有五净居不发
大心定姓者故。答伦引般若。非五净居。更有十八。
初禅有四。一梵天。二大梵天。三梵辅天。四梵接天。
二禅亦四。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四光
天。三禅亦四。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四
净天。四禅六天。一福生天。二福寿天。三广果天。四
清净天。五自在天。六大自在天。问何故不同。答常
「疏是名无量大功德藏。」
【注此结三聚。上明所学三种戒藏。有略有广。巳下
是辨依戒受持。昔科宁五。】
「疏若诸菩萨(至)发弘愿巳。」
【注下解菩萨依戒受学。初从他正受。后自净意受。
初从正受资方便中。素疏科文。以为七段。一标举
起愿。二礼足请师。三供佛及僧。四起殷净意。五谦
下致敬。六蹲跪请师。七专念默然。此当第一标举
起愿。伦疏科为两段。方便正受。方便有三。资远方
便。资近方便。今无第三。只有二文。初远方便发愿。
次乞戒。后供养念德。此当发愿。论云若诸菩萨。欲
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
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巳。释曰。上
节标举受戒之人不过二分。当此疏之初句。下节
发愿。当此疏之二句。问菩萨戒等。说通诸天。唯无
地狱。及无色天。何唯尔耶。答此且约人。或随所应。
在家品摄。问十八梵天。岂皆受戒。有五净居不发
大心定姓者故。答伦引般若。非五净居。更有十八。
初禅有四。一梵天。二大梵天。三梵辅天。四梵接天。
二禅亦四。一少光天。二无量光天。三光音天。四光
天。三禅亦四。一少净天。二无量净天。三遍净天。四
净天。四禅六天。一福生天。二福寿天。三广果天。四
清净天。五自在天。六大自在天。问何故不同。答常
卷二 第 685b 页 X26-0685.png
说十八。随小乘也。问禅各三品。何有四天。答有菩
萨人。非随旧业。故别为一。总天是也。其第四禅。凡
三如前。其菩萨有定姓人。后之三地。决定生彼。复
为三天。故有六天。更检问之。问其发愿文。何不具
陈。复是何相。答于发心品。巳具说之。故此不言。于
受戒人。到来受戒。决巳发心。故云巳也。非指文巳。
是指其人巳发心也。即菩提心。亦名为愿。但宽于
愿。勿更异寻。出体会违。如前巳说。】
「疏欲勤修学(至)如法请受。」
【注此当第二礼足请师。次乞戒。论云当审访求同。
发。菩萨巳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是。如是请
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
一切菩萨净戒。愿须臾顷。不辞劳倦。哀悯听授。释
曰。上节择师。当此初二句。下节陈请。当此后句。言
同法者。同其轨也。同见同行等。并名为同。今取戒
同。问既言菩萨。何用此言。答有十善等亦名菩萨。
非三聚故。此释三聚同法师也。智即聪慧。力即具
信。瑜伽择师。慧信二故。又彼亦择六度无蔽。依行
六度。亦是有力。又即下文能开授等。便是有力。下
文只言智力二故。宜取后解。度无蔽等。在下等中。
言语表义者。语所诠表。名语表义。不唯受人语表
业也。乃至十发趣等。要能开故。问谁堪为师。答随
受戒人。语所诠表。量其浅深。能者得也。伦叙景师。
萨人。非随旧业。故别为一。总天是也。其第四禅。凡
三如前。其菩萨有定姓人。后之三地。决定生彼。复
为三天。故有六天。更检问之。问其发愿文。何不具
陈。复是何相。答于发心品。巳具说之。故此不言。于
受戒人。到来受戒。决巳发心。故云巳也。非指文巳。
是指其人巳发心也。即菩提心。亦名为愿。但宽于
愿。勿更异寻。出体会违。如前巳说。】
「疏欲勤修学(至)如法请受。」
【注此当第二礼足请师。次乞戒。论云当审访求同。
发。菩萨巳发大愿。有智有力。于语表义。能授能开。
于如是等。功德具足。胜菩萨所。先礼双是。如是请
言。我今欲于善男子所。或长老所。或大德所。乞受
一切菩萨净戒。愿须臾顷。不辞劳倦。哀悯听授。释
曰。上节择师。当此初二句。下节陈请。当此后句。言
同法者。同其轨也。同见同行等。并名为同。今取戒
同。问既言菩萨。何用此言。答有十善等亦名菩萨。
非三聚故。此释三聚同法师也。智即聪慧。力即具
信。瑜伽择师。慧信二故。又彼亦择六度无蔽。依行
六度。亦是有力。又即下文能开授等。便是有力。下
文只言智力二故。宜取后解。度无蔽等。在下等中。
言语表义者。语所诠表。名语表义。不唯受人语表
业也。乃至十发趣等。要能开故。问谁堪为师。答随
受戒人。语所诠表。量其浅深。能者得也。伦叙景师。
卷二 第 685c 页 X26-0685.png
合云身语二作者。非也。授者与也。付之令行。开即
开示。说之令知。亦非唯戒。羯磨之中。有学处故。学
法能学并要知故。巳上择师。于如是下。正陈请仪。
言先礼者。请之前也。仍是人事之常仪故。才见须
礼。今之作法唯为立仪非也。别行羯磨。亦有膝轮
具地之语。在此之下。方为动发。或此文中。先礼之
下。亦是动发。前解理胜。此处熏依。有俱时故。其此
辞句。大同比丘之者。必须上品。发无表故。但要初
念正因等起。熏戒依故。有说三番各说正因。非也。
但说动发之初念故。虽有三番。但为圆满助成初
念。非后二番。才发动故。有说论无三番之言。今谓
别行羯磨有文。须要三番。彼文少别。大德忆念。我
如是名。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
不辞劳倦。哀悯听授。第二第三。亦如是说。问初唯
身业。或语者宁立十支。答互立无失。不尔病者应
不得戒。又立分限。在于祈愿。非熏时故。又非缺支。
受时亦缺。不应缺支具三业故。次下请辞。一句告
师。师有三名。随体言之。善男子名。甚宽须思。次句
正乞。次二句祷。后一句劝。乞下受字。只是受字。末
后受字。合此授字。云听我请。授我戒故。此请或在
山林树下。非佛像前。未正授故。有准此理。未为戒
依。非也。授时要凭。非薰依故。不同再请。要付授故。
何以凭此。又准此文。此中正是动发之初。熏戒所
依。不尔何缘不列后文蹲跪请师。问设尔何违。答
开示。说之令知。亦非唯戒。羯磨之中。有学处故。学
法能学并要知故。巳上择师。于如是下。正陈请仪。
言先礼者。请之前也。仍是人事之常仪故。才见须
礼。今之作法唯为立仪非也。别行羯磨。亦有膝轮
具地之语。在此之下。方为动发。或此文中。先礼之
下。亦是动发。前解理胜。此处熏依。有俱时故。其此
辞句。大同比丘之者。必须上品。发无表故。但要初
念正因等起。熏戒依故。有说三番各说正因。非也。
但说动发之初念故。虽有三番。但为圆满助成初
念。非后二番。才发动故。有说论无三番之言。今谓
别行羯磨有文。须要三番。彼文少别。大德忆念。我
如是名。于大德所。乞受一切菩萨净戒。唯愿须臾
不辞劳倦。哀悯听授。第二第三。亦如是说。问初唯
身业。或语者宁立十支。答互立无失。不尔病者应
不得戒。又立分限。在于祈愿。非熏时故。又非缺支。
受时亦缺。不应缺支具三业故。次下请辞。一句告
师。师有三名。随体言之。善男子名。甚宽须思。次句
正乞。次二句祷。后一句劝。乞下受字。只是受字。末
后受字。合此授字。云听我请。授我戒故。此请或在
山林树下。非佛像前。未正授故。有准此理。未为戒
依。非也。授时要凭。非薰依故。不同再请。要付授故。
何以凭此。又准此文。此中正是动发之初。熏戒所
依。不尔何缘不列后文蹲跪请师。问设尔何违。答
卷二 第 686a 页 X26-0686.png
明知彼是再覆前请。意不殊前。故不别列。或合前
举。问何须再覆。答前请未在戒坛之所。供佛等巳。
至佛像前。临受再请。方令正授。不同声闻一坛集
众随乞便授。不须再请。思之思之。】
「疏时彼菩萨(至)专念长养。」
【注准乞戒巳。其羯磨师。或教授师。略教示也。别行
羯磨。生殷净心。次下有此文云。若诸菩萨。欲授菩
萨二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理迦菩
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
堪能思择。受菩萨戒。非唯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
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以受
戒法如应正授。若依素疏。此当七中第四第七。若
依伦判。当近方便。伦判随其所有巳下。为资近方
便故。前有供养。伦不为段。殷净谦下。势连于后。故
只四文。资方便也。今准赞意。自彼供养。至殷重心。
相连一意。于供养处。生净心也。别行文段是尔。恐
义不明。今具引之。论云既作如是无倒请巳。偏袒
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巳入大地。得
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
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净心。或少净心。释曰。现
前巳上。是素第三供佛及僧。现前巳下。是素第四
生殷净心。此准文势。是连于上。上言功德。次言随
故。又于别行羯磨之中。无此随其所有因力两句。
如何别段。故是相连一段之文。所言少者。非为戒
举。问何须再覆。答前请未在戒坛之所。供佛等巳。
至佛像前。临受再请。方令正授。不同声闻一坛集
众随乞便授。不须再请。思之思之。】
「疏时彼菩萨(至)专念长养。」
【注准乞戒巳。其羯磨师。或教授师。略教示也。别行
羯磨。生殷净心。次下有此文云。若诸菩萨。欲授菩
萨二菩萨戒时。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理迦菩
萨学处。及犯处相。令其听受。以慧观察。自所意乐。
堪能思择。受菩萨戒。非唯他劝。非为胜他。当知是
名坚固菩萨。堪受菩萨。堪受菩萨净戒律仪。以受
戒法如应正授。若依素疏。此当七中第四第七。若
依伦判。当近方便。伦判随其所有巳下。为资近方
便故。前有供养。伦不为段。殷净谦下。势连于后。故
只四文。资方便也。今准赞意。自彼供养。至殷重心。
相连一意。于供养处。生净心也。别行文段是尔。恐
义不明。今具引之。论云既作如是无倒请巳。偏袒
右肩。恭敬供养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巳入大地。得
大智慧。得大神力诸菩萨众。现前专念彼诸功德。
随其所有功德因力。生殷净心。或少净心。释曰。现
前巳上。是素第三供佛及僧。现前巳下。是素第四
生殷净心。此准文势。是连于上。上言功德。次言随
故。又于别行羯磨之中。无此随其所有因力两句。
如何别段。故是相连一段之文。所言少者。非为戒
卷二 第 686b 页 X26-0686.png
依。通下品故。又境有二。可生二心。别行羯磨。无此
一句。次下论云。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
轮据地。或蹲跪坐。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
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悯授我菩萨净戒。释曰。此
当素疏第五第六。今观文理。勿为四段。前节但是
标威仪故。令如是请。何别为段。谦下即是自卑之
理。身谦屈躬。语谦藏德。意谦离慢。如是恭敬再陈
请也。昔来相传。前请在初。未见曾许。立而为法。此
既见许。恐将不成。遂更谦下。或双轮据地。或一蹲
一跪。非立请也。此二义。量人临时。便宜即设。今观
文意。但云先礼双足如是请言。不言立等。别行羯
磨。更有三句。偏袒右肩。膝轮据地。合掌恭敬。如是
请言。别行羯磨。前后同无。蹲跪坐言。详此前后仪
可同矣。或后无立。三名逆次。思之。何为此个受字
授字用何。可以思之。今此赞文无此一段。或亦在
前。如法请摄。说其二请。只无供养。又或供养。又或
供养。本要净心无杂染间。既为一段供养净心。故
不具言。何须如此。答外求加护。内无悔故。无染间
故。又次论云。如是请巳。专念一境。长养净心。我今
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惟如
是事义。默然而住。释曰。素为第七专念默然。伦只
都为资方便。当赞专念长养一句。别为一段。准赞
判论。以为五段。多伦一段。仍更少别。伦以供养念
德为一。殷净属后近方便中。赞合供养乃至殷净。
一句。次下论云。有智有力胜菩萨所。谦下恭敬。膝
轮据地。或蹲跪坐。对佛像前。作如是请。唯愿大德。
或言长老。或善男子。哀悯授我菩萨净戒。释曰。此
当素疏第五第六。今观文理。勿为四段。前节但是
标威仪故。令如是请。何别为段。谦下即是自卑之
理。身谦屈躬。语谦藏德。意谦离慢。如是恭敬再陈
请也。昔来相传。前请在初。未见曾许。立而为法。此
既见许。恐将不成。遂更谦下。或双轮据地。或一蹲
一跪。非立请也。此二义。量人临时。便宜即设。今观
文意。但云先礼双足如是请言。不言立等。别行羯
磨。更有三句。偏袒右肩。膝轮据地。合掌恭敬。如是
请言。别行羯磨。前后同无。蹲跪坐言。详此前后仪
可同矣。或后无立。三名逆次。思之。何为此个受字
授字用何。可以思之。今此赞文无此一段。或亦在
前。如法请摄。说其二请。只无供养。又或供养。又或
供养。本要净心无杂染间。既为一段供养净心。故
不具言。何须如此。答外求加护。内无悔故。无染间
故。又次论云。如是请巳。专念一境。长养净心。我今
不久。当得无尽无量无上大功德藏。即随思惟如
是事义。默然而住。释曰。素为第七专念默然。伦只
都为资方便。当赞专念长养一句。别为一段。准赞
判论。以为五段。多伦一段。仍更少别。伦以供养念
德为一。殷净属后近方便中。赞合供养乃至殷净。
卷二 第 686c 页 X26-0686.png
都为一故。恐义不明。更列幽赞所为五段。一标机
发愿。二择师请乞。三供养净心。四谦下请付。五专
念待授。配论可知。赞前一节。谈其两段。或谈三段
后之一节。但说二段。如前巳解。】
「疏为正开授。」
【注此之一句。略举师法。开即随机解说。授即正付
其戒。亦有方便。及以正授。论云。尔时有智有力菩
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以无乱心。若坐若立。释曰。
坐立二仪随像。如何不得像立而自坐也。又量师
体。如何为便。受者准此。论云。而作是言。汝如是名
善男子听。或法弟听。释曰。此惊策也。不言女众。或
义得名。或略故也。论云。汝是菩萨不。应答言是发
菩提愿。未应答言巳发。释曰。巳上并是师方便也。
此之二问。初问种姓。便名菩萨。未受戒者。必自知
故。不知者非。或先验讫。故令答是。后问发愿。未发
不堪。若答未发。便须令发。或不与授。故须答是。不
尔即非。准此发愿。不唯受时。若只受时。不须问故。
论云。自此巳后。应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
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
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
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具。未来一切菩萨当
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
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
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释曰。此为
发愿。二择师请乞。三供养净心。四谦下请付。五专
念待授。配论可知。赞前一节。谈其两段。或谈三段
后之一节。但说二段。如前巳解。】
「疏为正开授。」
【注此之一句。略举师法。开即随机解说。授即正付
其戒。亦有方便。及以正授。论云。尔时有智有力菩
萨。于彼能行正行菩萨。以无乱心。若坐若立。释曰。
坐立二仪随像。如何不得像立而自坐也。又量师
体。如何为便。受者准此。论云。而作是言。汝如是名
善男子听。或法弟听。释曰。此惊策也。不言女众。或
义得名。或略故也。论云。汝是菩萨不。应答言是发
菩提愿。未应答言巳发。释曰。巳上并是师方便也。
此之二问。初问种姓。便名菩萨。未受戒者。必自知
故。不知者非。或先验讫。故令答是。后问发愿。未发
不堪。若答未发。便须令发。或不与授。故须答是。不
尔即非。准此发愿。不唯受时。若只受时。不须问故。
论云。自此巳后。应作是言。汝如是名善男子。或法
弟。欲于我所。受诸菩萨一切学处。受诸菩萨一切
净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
如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具。未来一切菩萨当
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
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
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不。答言能受。释曰。此为
卷二 第 687a 页 X26-0687.png
正授根本得戒。羯磨难思。相传办事。以得其名。
文多不解。今略指陈。初呼其受名。次牒欲正授。后
指例问答。示与三世诸菩萨者。令如是受。其具及
学。有差别者。受而具巳。方学之也。如瑜伽文。学处
境宽。具即戒体。如是于是。名别义同。又学约境。故
置于字。具直指体。故云如是。具中现在。置普于十
方之言。馀句无者。馀方不现。故偏言处。以过未二
世同不现故。学处既次。故更不言。于自受中。具学
皆言普于十方。是相均也。或相影照。更思。问能。上
第一番。仍未增长。论云。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
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释曰。此后二
番。至第三番境。戒用备增。方成无表。有所增长无
所知故。非沈种子此名也。前乞戒中。巳后满前。但
取初念。今此羯磨。巳前成后。直至后增。次下藏本。
及镇府本。更有六句。论云。能受菩萨。作如是问。乃
至第三。授净戒巳。能授菩萨。作如是答。释曰。此文
疑𠝶。检检馀本。或问能者。又或巳前别答了。第三
番后。更三问答。巳前并是根本正授。授前方便。巳
下论文。授后请證。供养而退。论云。乃至第三授净
戒巳。能授菩萨。不起于坐。能授菩萨。对佛像前。普
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顶礼双足。
作如是白。某名菩萨。今巳于我某菩萨所。乃至三
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巳为某名菩萨作證。唯愿
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
文多不解。今略指陈。初呼其受名。次牒欲正授。后
指例问答。示与三世诸菩萨者。令如是受。其具及
学。有差别者。受而具巳。方学之也。如瑜伽文。学处
境宽。具即戒体。如是于是。名别义同。又学约境。故
置于字。具直指体。故云如是。具中现在。置普于十
方之言。馀句无者。馀方不现。故偏言处。以过未二
世同不现故。学处既次。故更不言。于自受中。具学
皆言普于十方。是相均也。或相影照。更思。问能。上
第一番。仍未增长。论云。能授菩萨。第二第三。亦如
是说。能受菩萨。第二第三。亦如是答。释曰。此后二
番。至第三番境。戒用备增。方成无表。有所增长无
所知故。非沈种子此名也。前乞戒中。巳后满前。但
取初念。今此羯磨。巳前成后。直至后增。次下藏本。
及镇府本。更有六句。论云。能受菩萨。作如是问。乃
至第三。授净戒巳。能授菩萨。作如是答。释曰。此文
疑𠝶。检检馀本。或问能者。又或巳前别答了。第三
番后。更三问答。巳前并是根本正授。授前方便。巳
下论文。授后请證。供养而退。论云。乃至第三授净
戒巳。能授菩萨。不起于坐。能授菩萨。对佛像前。普
于十方现住诸佛及诸菩萨。恭敬供养。顶礼双足。
作如是白。某名菩萨。今巳于我某菩萨所。乃至三
说受菩萨戒。我某菩萨。巳为某名菩萨作證。唯愿
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
卷二 第 687b 页 X26-0687.png
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
受戒菩萨。亦为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说。释曰。巳
上即是启白请證。次下更有显德述意。今亦具叙。
论云。如是受戒羯磨毕竟。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
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巳入大地诸菩萨前。
法尔相现。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巳受菩萨所受净
戒。尔时十方诸佛菩萨。于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
忆念故。正智见转。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
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授净戒。一切于
此受戒菩萨。如子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悯。由佛
菩萨眷念怜悯。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
有退减。当知是名受戒菩萨启白请證。次下供养
而退。论云。如是巳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授受菩
萨。俱起供养。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
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次下更有叹胜之文。既
非受法。故不繁引。上来随应略有所释。教意深远。
是非勿责。】
「疏若无授者(至)如法自受。」
【注四门之中。自净意受。此文在于四十一末说。从
他受持犯皆讫。方始说之。疏移于此。意显持犯并
同前也。论云。又诸菩萨。欲受菩萨净戒律仪。若不
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
受菩萨净戒律仪。应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
受戒菩萨。亦为作證。第二第三。亦如是说。释曰。巳
上即是启白请證。次下更有显德述意。今亦具叙。
论云。如是受戒羯磨毕竟。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
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巳入大地诸菩萨前。
法尔相现。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巳受菩萨所受净
戒。尔时十方诸佛菩萨。于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
忆念故。正智见转。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
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授净戒。一切于
此受戒菩萨。如子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悯。由佛
菩萨眷念怜悯。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
有退减。当知是名受戒菩萨启白请證。次下供养
而退。论云。如是巳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授受菩
萨。俱起供养。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
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次下更有叹胜之文。既
非受法。故不繁引。上来随应略有所释。教意深远。
是非勿责。】
「疏若无授者(至)如法自受。」
【注四门之中。自净意受。此文在于四十一末说。从
他受持犯皆讫。方始说之。疏移于此。意显持犯并
同前也。论云。又诸菩萨。欲受菩萨净戒律仪。若不
会遇。具足功德补特伽罗。尔时应对如来像前。自
受菩萨净戒律仪。应如是受。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或蹲跪坐。作如是言。我如是名。仰启十方一切如
卷二 第 687c 页 X26-0687.png
来。巳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今欲于十方世界佛菩
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学处。誓受一切菩萨净戒。谓
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
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
十方现在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
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学。
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
学。第二第三如是说。说巳应起。所馀一切。如前应
知。释曰。启白请證等。并受前方便。发愿乞戒等。并
如前说。但对佛像。与前别也。或可乞戒在羯磨内。
不须准之。馀辞易之。启白请證。师陈自说。形对不
同。今义准为乃至第三。说巳应起。顶礼双足。作如
是言。我某名菩萨。今巳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乃
至三说受菩萨戒。唯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
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
情。皆现觉者。与我某名受戒菩萨。而为作證。第二
第三。亦如是说。又缨络经自受戒文。辞句甚少。大
意无别。盖为随机。法无定也。经云。佛灭度后。千里
内无法师时。应于佛菩萨形像前。踞跪合掌。自誓
戒。应如是受。我某甲。白十方佛大地菩萨等。我受
一切菩萨戒三说。问自受戒仪。广略明矣。为当亦
有自忏仪不。下文虽指。不见仪轨忏何篇故。答准
宝积经皇字号第九十卷。有自忏法。至五无间。亦
许自忏。今具录。恐有学者。学者免更捡也。经文复
萨所。誓受一切菩萨学处。誓受一切菩萨净戒。谓
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学处。如是净
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具。未来一切菩萨当具。普于
十方现在一切菩萨当具。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
萨今具。于是学处。于是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巳学。
未来一切菩萨当学。普于十方现在一切菩萨今
学。第二第三如是说。说巳应起。所馀一切。如前应
知。释曰。启白请證等。并受前方便。发愿乞戒等。并
如前说。但对佛像。与前别也。或可乞戒在羯磨内。
不须准之。馀辞易之。启白请證。师陈自说。形对不
同。今义准为乃至第三。说巳应起。顶礼双足。作如
是言。我某名菩萨。今巳于十方世界佛菩萨所。乃
至三说受菩萨戒。唯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
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
情。皆现觉者。与我某名受戒菩萨。而为作證。第二
第三。亦如是说。又缨络经自受戒文。辞句甚少。大
意无别。盖为随机。法无定也。经云。佛灭度后。千里
内无法师时。应于佛菩萨形像前。踞跪合掌。自誓
戒。应如是受。我某甲。白十方佛大地菩萨等。我受
一切菩萨戒三说。问自受戒仪。广略明矣。为当亦
有自忏仪不。下文虽指。不见仪轨忏何篇故。答准
宝积经皇字号第九十卷。有自忏法。至五无间。亦
许自忏。今具录。恐有学者。学者免更捡也。经文复
卷二 第 688a 页 X26-0688.png
次舍利弗。若有菩萨。犯波罗夷者。应对清净十比
丘前。以质直心。殷重忏悔。犯僧残者。对五净僧。殷
重忏悔。若为女人染心所触。及因相顾。而生爱著。
应对一二清净僧前。殷重忏悔。舍利弗。若诸菩萨。
成就五无间罪。犯波罗夷。或犯僧残犯僧及犯馀
罪。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昼夜独处。殷重忏悔。
应自称云。
我某甲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 南无释迦牟尼佛
* 南无金刚不坏智佛
* 南无宝光佛
* 南无龙尊王佛
* 南无精进军佛
* 南无精进喜佛
* 南无宝炎佛
* 南无宝月光佛
* 南无不空见佛
* 南无宝月佛
* 南无无垢佛
* 南无离垢佛
* 南无勇施佛
* 南无清净佛
* 南无清净施佛
* 南无婆留那佛
* 南无水天佛
* 南无坚德佛
* 南无旃檀功德佛
* 南无光明吉祥佛
* 南无光德佛
* 南无无忧德佛
* 南无那罗延佛
* 南无功德华佛
* 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
* 南无财功德佛
* 南无念德佛
*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 南无帝幢王佛
*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 南无斗战胜佛
* 南无游步佛
丘前。以质直心。殷重忏悔。犯僧残者。对五净僧。殷
重忏悔。若为女人染心所触。及因相顾。而生爱著。
应对一二清净僧前。殷重忏悔。舍利弗。若诸菩萨。
成就五无间罪。犯波罗夷。或犯僧残犯僧及犯馀
罪。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昼夜独处。殷重忏悔。
应自称云。
我某甲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 南无释迦牟尼佛
* 南无金刚不坏智佛
* 南无宝光佛
* 南无龙尊王佛
* 南无精进军佛
* 南无精进喜佛
* 南无宝炎佛
* 南无宝月光佛
* 南无不空见佛
* 南无宝月佛
* 南无无垢佛
* 南无离垢佛
* 南无勇施佛
* 南无清净佛
* 南无清净施佛
* 南无婆留那佛
* 南无水天佛
* 南无坚德佛
* 南无旃檀功德佛
* 南无光明吉祥佛
* 南无光德佛
* 南无无忧德佛
* 南无那罗延佛
* 南无功德华佛
* 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
* 南无财功德佛
* 南无念德佛
* 南无善名称功德佛
* 南无帝幢王佛
*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 南无斗战胜佛
* 南无游步佛
卷二 第 688b 页 X26-0688.png
* 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
* 南无宝莲华游步佛
* 南无宝莲华善住婆罗王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
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
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随喜。若塔。若四方
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
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
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
地狱。饿鬼。畜生。诸馀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
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诸佛世尊。当證知
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
此生。若于馀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诸众生
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
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算。而皆悉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
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 众罪皆忏悔
诸福尽随喜
及诸佛功德
愿成无上道
未来现在佛
于众生最胜
无量功德海
我今皈命礼」
如是舍利弗。菩萨应当一心观此三十五佛。而为
上首。复应顶礼一切如来。应作如是清净忏悔。菩
萨若能除灭此罪。尔时诸佛。即现其身。谓度一切
诸众生故。示现如是种种之相。而于法界。亦无所
动。随诸众生种种乐欲。悉令圆满。皆得解脱。上并
* 南无宝莲华游步佛
* 南无宝莲华善住婆罗王佛
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
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
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随喜。若塔。若四方
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
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
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
地狱。饿鬼。畜生。诸馀恶趣。边地。下贱。及蔑戾车。如
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今诸佛世尊。当證知
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
此生。若于馀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诸众生
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
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算。而皆悉
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
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
「 众罪皆忏悔
诸福尽随喜
及诸佛功德
愿成无上道
未来现在佛
于众生最胜
无量功德海
我今皈命礼」
如是舍利弗。菩萨应当一心观此三十五佛。而为
上首。复应顶礼一切如来。应作如是清净忏悔。菩
萨若能除灭此罪。尔时诸佛。即现其身。谓度一切
诸众生故。示现如是种种之相。而于法界。亦无所
动。随诸众生种种乐欲。悉令圆满。皆得解脱。上并
卷二 第 688c 页 X26-0688.png
经文。诸有后学。若览此本。随学随喜。愿勿谦繁。问
瑜伽虽有菩萨三聚自受之文。未知得通七众以
不。答准墨字号占察善恶业报经上卷。具通七众。
乃至式叉摩那。亦自受故。经云。复次未来之世。若
在家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巳作
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
心。得身口意善相巳。即应可受。若彼众生。欲习摩
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
一切禁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
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先修行者。应
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
请为师證。一心立愿。称辨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
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复次未
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出家巳。若不能得善
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
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巳。
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
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
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闻律藏。
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若
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
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亦名沙弥沙弥
尼。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
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诫。修行威仪。如沙弥
瑜伽虽有菩萨三聚自受之文。未知得通七众以
不。答准墨字号占察善恶业报经上卷。具通七众。
乃至式叉摩那。亦自受故。经云。复次未来之世。若
在家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巳作
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
心。得身口意善相巳。即应可受。若彼众生。欲习摩
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
一切禁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
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先修行者。应
当至心。于道场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
请为师證。一心立愿。称辨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
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复次未
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出家巳。若不能得善
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于禁
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巳。
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
而受菩萨律仪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
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闻律藏。
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若
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
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亦名沙弥沙弥
尼。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
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诫。修行威仪。如沙弥
卷二 第 689a 页 X26-0689.png
沙弥尼法。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当亲近菩萨所
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
法僧宝。若沙弥尼。巳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毗尼藏
中式叉摩那六法之戒。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
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
然后名比丘尼。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
获善相者。设作受相。不名得戒。准此经意。总许自
受。十种得戒中。有持律得故。问如何枢要及章之
中。并说出家定从他受。答彼约不发大心者故。非
三聚故。此文明约发菩提心。故不同也。又此明说
三聚戒前先受十戒。及律仪上。亦有摄字。可思。】
「疏此后数思(至)契经本母。」
【注此上辨受。此辨思修。于中有二。初令谛思。后令
闻法。】
「疏若离聪慧(至)不应从受。」
【注此是受前择师之文。论中有二。初依慧信。后依
六度。初中离字。论是虽字。偷解论意。有慧无信。不
应从受。此牒离字。即为两义。无慧无信。从受。六度
择中。论云。有悭贪者。毁净戒者。多不忍者。懒堕者。
多散乱者。愚痴类者。谤菩萨藏文。在愚痴而无慧
也。】
「疏不信毁谤(至)终不勉离。」
【注此文即是受巳传法。然亦是属师择弟子。故与
后段。相次而说。应如是判。初弟子择师。后师择弟
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观察修行。殷勤供养佛
法僧宝。若沙弥尼。巳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毗尼藏
中式叉摩那六法之戒。及遍学比丘尼一切戒聚。
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
然后名比丘尼。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
获善相者。设作受相。不名得戒。准此经意。总许自
受。十种得戒中。有持律得故。问如何枢要及章之
中。并说出家定从他受。答彼约不发大心者故。非
三聚故。此文明约发菩提心。故不同也。又此明说
三聚戒前先受十戒。及律仪上。亦有摄字。可思。】
「疏此后数思(至)契经本母。」
【注此上辨受。此辨思修。于中有二。初令谛思。后令
闻法。】
「疏若离聪慧(至)不应从受。」
【注此是受前择师之文。论中有二。初依慧信。后依
六度。初中离字。论是虽字。偷解论意。有慧无信。不
应从受。此牒离字。即为两义。无慧无信。从受。六度
择中。论云。有悭贪者。毁净戒者。多不忍者。懒堕者。
多散乱者。愚痴类者。谤菩萨藏文。在愚痴而无慧
也。】
「疏不信毁谤(至)终不勉离。」
【注此文即是受巳传法。然亦是属师择弟子。故与
后段。相次而说。应如是判。初弟子择师。后师择弟
卷二 第 689b 页 X26-0689.png
子。后中有二。初依说法择。即此文是。后依授戒择。
后一段是。言如住净戒等者。举德况罪。言言见者。
恶言恶见。论中更有恶思惟也。具此言见。终不勉
离。如是大罪。说之无益。故勿为说。】
「疏非唯他劝(至)起坚固受。」
【注前说法择。说不堪者。此受戒择。说其堪者。先说
持犯。观其意乐。堪受净戒。非唯他劝。兼内有心。唯
随他意。即不堪也。馀文易知。】
「疏有四种他胜处法。」
【注上辨受相。下明持犯。先重。后轻。】
「疏一为名利(至)自信随他。」
【注问声如何前四为重。答菩萨防意。赞毁心胜。故
立后四。彼防身语。身重易知。语之后三。罪相轻也。
问下文复有自赞毁他。何分轻重。答但怀嫌恨及
恚恼心。在轻中也。此为名利。故入重科。】
「疏犯此不堪(至)非真菩萨。」
【注此说犯重。犹通三品。有舍不舍。并非真行。】
「疏略由二缘(至)即名为舍。」
【注问断善云何不舍此戒。答断善必舍菩萨心也。
问其上品缠。如何相状。答如文自辨。有其三义。一
者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二者数数现行。都无惭愧。
三者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具此三义。名为上品。若
具一二。即为中品。下品可知。非一暂行。翻上三义。
非一翻初。暂行翻二。暂即不数。但行不爱。】
后一段是。言如住净戒等者。举德况罪。言言见者。
恶言恶见。论中更有恶思惟也。具此言见。终不勉
离。如是大罪。说之无益。故勿为说。】
「疏非唯他劝(至)起坚固受。」
【注前说法择。说不堪者。此受戒择。说其堪者。先说
持犯。观其意乐。堪受净戒。非唯他劝。兼内有心。唯
随他意。即不堪也。馀文易知。】
「疏有四种他胜处法。」
【注上辨受相。下明持犯。先重。后轻。】
「疏一为名利(至)自信随他。」
【注问声如何前四为重。答菩萨防意。赞毁心胜。故
立后四。彼防身语。身重易知。语之后三。罪相轻也。
问下文复有自赞毁他。何分轻重。答但怀嫌恨及
恚恼心。在轻中也。此为名利。故入重科。】
「疏犯此不堪(至)非真菩萨。」
【注此说犯重。犹通三品。有舍不舍。并非真行。】
「疏略由二缘(至)即名为舍。」
【注问断善云何不舍此戒。答断善必舍菩萨心也。
问其上品缠。如何相状。答如文自辨。有其三义。一
者毁犯四种他胜处法。二者数数现行。都无惭愧。
三者深生爱乐。见是功德。具此三义。名为上品。若
具一二。即为中品。下品可知。非一暂行。翻上三义。
非一翻初。暂行翻二。暂即不数。但行不爱。】
卷二 第 689c 页 X26-0689.png
「疏若无二缘(至)非新受得。」
【注斯愿广故。尽形不舍。再受只令旧种增也。并比
丘戒。亦令不舍。表无表章第十九叶。】
「疏住此戒者(至)恭敬策勤。」
【注下辨轻戒。四十一卷。四十三条。今文不具。下随
指示于四十三。伦判为二。摄善法戒。有三十二。饶
益有情。有十一种。于摄善中。分为六度。于戒度中。
见律仪戒。故不别立。且于施度。除其七种障。即为
七戒。此即第一供养三宝。唯说不犯。论中翻此。仍
有三相。染非染犯。及无违犯。懒堕懈怠。是染违犯。
若由失念。非染违犯。心狂乱等。而无违犯。今述无
犯。赞礼信念。但无空度。即无违犯。恭敬策勤。翻染
违犯。有抄云何牒之于下。自馀误处。更不言之。】
「疏勿生大欲厌舍名利。」
【注此第二戒。无贪故施。少欲喜足。翻论但二。无非
染犯。犯必是染。问有起大欲。无犯者不。答有论云。
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
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即无违犯。】
「疏敬侍耆德依理酬对。」
【注此第三戒。施身敬侍。迎对尊德。对即对答。伦翻
三相。憍慢恨恚。是染违犯。堕怠忘念。非染违犯。病
狂乱等。是无违犯。问前三宝中。懈怠是染。云何此
中。名非染犯。答三宝境胜。故有别也。】
「疏起如法请。」
卷二 第 690a 页 X26-0690.png
【注此第四戒。论翻三相。大分同前。憍慢恨恚。惰怠
忘念。病犯乱等。】
「疏受无染施。」
【注此第五戒。论翻有三。亦大同。前请居家。此来就
院。】
「疏舍无染法。」
【注此第六戒。自行法施。翻之亦三。前二大同。其第
三中。更加外道来求不施无犯。下第七义。摄受暴
恶。是无畏施。不令怖他故是施。今此不引。】
「疏于性遮罪(至)随应现起。」
【注下是戒度。亦有其七。今合初二。性遮同别。遮与
声闻。有共不共。性罪一向。只说不共。其遮戒中。随
护他心。掉臂䨱头等。与声闻共。搐衣钵等。即是不
共。其性戒中。唯除出家。犯于淫戒。馀皆许犯。七支
不共。此言等者。即是共义。后之二句。是说不共。亦
通性遮。若尔性罪。亦有其共。何唯不共。答不为利
他。即是共也。若尔性遮罪亦然。答于护他心。掉臂
等中。无利他相。故有定共。约其条说。全共名共。此
中论文。遮戒不共。翻只二犯。共及性戒。只说无犯。
若于遮戒。开共不共。即四十四。排之自见。】
「疏应住正命。」
【注此第三戒。无非染犯。】
「疏三业寂静。」
【注此第四戒。除掉所动。乃至望他欢笑。所馀为善
卷二 第 690b 页 X26-0690.png
动身发语。心非不寂。故通三业。翻亦三相。】
「疏毁厌生死叹欣涅槃。」
【注此第五戒无非染犯。】
「疏恶声称誉自护清雪。」
【注此第六戒。护恶声等。勿令有实。设有虚加。须当
清雪。雪者拭也除也。即雪诉也。虽雪其虚。然勿嗔
恨。翻亦三相。下第七戒。辛楚加行。护他忧苦。若不
现行。是非染犯。无有染犯。此中不引。】
「疏谏谢侵犯不酬嗔弄。」
【注下是忍度。有其四种。仍文逆次。一不酬嗔弄。二
自犯往谢。三他谢便受。言陈谢侵犯者。自他相望。
并得此名。此中摄二。第一第三无非染犯。第二通
三。更有第四不坚忿续。无非染犯。此中不引。】
「疏无染管御。」
【注下是精进。有其三种。此即第一。无非染犯。】
「疏时量倚眠。」
【注此是第二。无非染犯。】
「疏离爱谈说。」
【注此是第三不谈世事。翻通三相。此言爱者。论云
怀爱染心。】
「疏卑下求法。」
【注此下是定。亦有三种。此为第一。以卑下心。求得
定法。论翻三相。】
「疏断除五盖。」
「疏毁厌生死叹欣涅槃。」
【注此第五戒无非染犯。】
「疏恶声称誉自护清雪。」
【注此第六戒。护恶声等。勿令有实。设有虚加。须当
清雪。雪者拭也除也。即雪诉也。虽雪其虚。然勿嗔
恨。翻亦三相。下第七戒。辛楚加行。护他忧苦。若不
现行。是非染犯。无有染犯。此中不引。】
「疏谏谢侵犯不酬嗔弄。」
【注下是忍度。有其四种。仍文逆次。一不酬嗔弄。二
自犯往谢。三他谢便受。言陈谢侵犯者。自他相望。
并得此名。此中摄二。第一第三无非染犯。第二通
三。更有第四不坚忿续。无非染犯。此中不引。】
「疏无染管御。」
【注下是精进。有其三种。此即第一。无非染犯。】
「疏时量倚眠。」
【注此是第二。无非染犯。】
「疏离爱谈说。」
【注此是第三不谈世事。翻通三相。此言爱者。论云
怀爱染心。】
「疏卑下求法。」
【注此下是定。亦有三种。此为第一。以卑下心。求得
定法。论翻三相。】
「疏断除五盖。」
卷二 第 690c 页 X26-0690.png
【注此是第二。无非染犯。更有第三不味静虑。无非
染犯。此中不引。】
「疏不毁二乘。」
【注下是慧度。有其八种。此第一也。无非染犯。】
「疏善究菩萨藏方学声闻藏。」
【注此是第二。不唯学小。无有染犯。准此犯戒不必
染心。问若尔如何名罪。答摧怀胜善。亦名为罪。不
能得大慧也。馀有准思。】
「疏精闲佛法(至)一分学外。」
【注此是第三。业精习外。无非染犯。】
「疏犹如辛味而习近之。」
【注此是第四不宝外论。无非染犯。有判慧中。巳上
为五约法。下三约人。】
「疏法可信受方以利乐。」
【注此是第五。推佛强信。论有两节。合为一戒。无非
染犯。下有第六。自赞毁他。无非染犯。此中不引。问
与重何别。答巳言不为名利恭敬。】
「疏闻如理法励意往听。」
【注此是第七。翻亦三相。】
「疏巧依文义敬叹法师。」
【注此是第八。无非染犯。言但依文。即是有犯。】
「疏乃至现通能正引摄。」
【注此是饶益有情戒相。有十一种。即前十一。但明
持犯。相不异前。于中开合。有少不同。故不具引。但
卷二 第 691a 页 X26-0691.png
指后一。无有染犯。馀在乃至。翻各三相。其不同者。
于助伴中。开出救病。却令怖畏。入愁忧中。】
「疏如是一切(至)皆无违犯。」
【注四义不犯。通上用之。问二地离垢。何言十地。答
此依故犯。】
「疏上与相违当知有犯。」
【注染不染犯。如上巳指。实有不犯。且依多分。言有
犯也。巳上科名有犯不犯。随应思之。问论说菩萨
犯戒道中。无无馀犯。其义云何。答纂曰。论云无馀
犯者。谓波罗夷。无有馀故。罪是极故。此声闻戒。菩
萨无此无馀犯罪。贤曰。纂云无馀犯者。声闻重也。
伦云其菩萨戒。舍而还受。故云无无馀犯。今详纂
意。约不共住治罚之罪。菩萨犯重。不同声闻定永
摈也。】
「疏若上缠犯(至)还出还净。」
【注应受学中。大文科出。问准宝积经第九十卷。乃
至五逆。亦许自净。云何不同。答此言现前。若无之
下。贯前用之。问如何作法。答前巳引之。】
「疏此依修习(至)衰损危苦。」
【注此叹胜利。亦应大文。】
「疏为持净戒(至)亦不误犯。」
【注此难行戒。在四十二。论有三相。其中一者受净
戒巳。若遭违难。乃至失命。亦无少犯。又言命终。当
其失命难。亦不犯也。此三难行。初依受难。第二持
于助伴中。开出救病。却令怖畏。入愁忧中。】
「疏如是一切(至)皆无违犯。」
【注四义不犯。通上用之。问二地离垢。何言十地。答
此依故犯。】
「疏上与相违当知有犯。」
【注染不染犯。如上巳指。实有不犯。且依多分。言有
犯也。巳上科名有犯不犯。随应思之。问论说菩萨
犯戒道中。无无馀犯。其义云何。答纂曰。论云无馀
犯者。谓波罗夷。无有馀故。罪是极故。此声闻戒。菩
萨无此无馀犯罪。贤曰。纂云无馀犯者。声闻重也。
伦云其菩萨戒。舍而还受。故云无无馀犯。今详纂
意。约不共住治罚之罪。菩萨犯重。不同声闻定永
摈也。】
「疏若上缠犯(至)还出还净。」
【注应受学中。大文科出。问准宝积经第九十卷。乃
至五逆。亦许自净。云何不同。答此言现前。若无之
下。贯前用之。问如何作法。答前巳引之。】
「疏此依修习(至)衰损危苦。」
【注此叹胜利。亦应大文。】
「疏为持净戒(至)亦不误犯。」
【注此难行戒。在四十二。论有三相。其中一者受净
戒巳。若遭违难。乃至失命。亦无少犯。又言命终。当
其失命难。亦不犯也。此三难行。初依受难。第二持
卷二 第 691b 页 X26-0691.png
难。第三恒难。于九门中。上引三门。自馀六门。此不
具引。】
「疏由此生生(至)戒成其性。」
【注前三满乐。虽是胜利在一切戒。今此五利。遍通
九门。与菩萨戒五利无别。伦判初二现在利益。三
四后后世。后一通二。问第三之中。论中明言身怀
巳后。第五亦言现法后法。可如所判。第四之中。无
死后言。何唯后世。答言成就故。言圆满故。又乘前
故。】
「疏为住其心(至)专精勿犯。」
【注此明所作。论有三种。即三聚戒。各有一种。三句
次配。谓律仪戒。令现法乐。安住其心。(云云)。】
「疏忍即于境(至)精进审慧。」
【注第四十二。忍亦九门。此第一门自性忍也。旧科
此下何不长分。三忍体性。次配三法。】
「疏此有三种(至)摄无量果。」
【注此一切忍。亦先二门。在家出家。方分三种。此第
一中。论有两门。三观五想。此是三观。一思由前业
观。二思性是苦观。三思劣况胜观。】
「疏憎背有情(至)住摄受想。」
【注修此五想。除恚恼也。如文易知。何无空想。】
「疏自无愤勃(至)流注相续。」
【注三义释名。初二身语。自不恼。他恼不报。后一在
意。言随眠者。即种子也。在意结恨。相续不断熏习
具引。】
「疏由此生生(至)戒成其性。」
【注前三满乐。虽是胜利在一切戒。今此五利。遍通
九门。与菩萨戒五利无别。伦判初二现在利益。三
四后后世。后一通二。问第三之中。论中明言身怀
巳后。第五亦言现法后法。可如所判。第四之中。无
死后言。何唯后世。答言成就故。言圆满故。又乘前
故。】
「疏为住其心(至)专精勿犯。」
【注此明所作。论有三种。即三聚戒。各有一种。三句
次配。谓律仪戒。令现法乐。安住其心。(云云)。】
「疏忍即于境(至)精进审慧。」
【注第四十二。忍亦九门。此第一门自性忍也。旧科
此下何不长分。三忍体性。次配三法。】
「疏此有三种(至)摄无量果。」
【注此一切忍。亦先二门。在家出家。方分三种。此第
一中。论有两门。三观五想。此是三观。一思由前业
观。二思性是苦观。三思劣况胜观。】
「疏憎背有情(至)住摄受想。」
【注修此五想。除恚恼也。如文易知。何无空想。】
「疏自无愤勃(至)流注相续。」
【注三义释名。初二身语。自不恼。他恼不报。后一在
意。言随眠者。即种子也。在意结恨。相续不断熏习
卷二 第 691c 页 X26-0691.png
种子。今不尔故。名之为忍。】
「疏故于怨害皆能忍受。」
【注论中结句。五想各有。释名之后。却无文结。】
「疏二安受苦忍(至)况小苦哉。」
【注此为略释。举为诸欲。忍苦无量。况为菩提。不忍
苦耶。】
「疏若于一切(至)不生忧悒。」
【注所忍苦事。有其八种。一依止处苦。二世法处苦。
三威仪处苦。四摄法处苦。五乞行处苦。六勤劳处
苦。七利他处苦。八所作处苦。此即第一依止四事。
论名四。依此出家受具戒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什物在于第四依中。什者杂也。得蔽并不生忧。不
敬稽留。或以轻侮。亦不悒快。或通配之。】
「疏世法衰毁乃至病死。」
【注此为第二。世法有九。一衰。二毁。三讥。四苦。五坏
法坏。六尽法尽。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此
中前四。是世八法之四法也。即违缘苦。后五爱法
离故生苦。世八法者。初二身法。法财荣润名利。遣
打缚等名衰。次四口法。当善论之曰称。当恶而论
曰讥。过善赞之曰誉。过恶而说曰毁。后二意法。即
苦乐二。坏法坏者。谓诸色法。性是坏法。而至坏时。
名坏法坏。此依有质。尽依无质。上二依外。后三依
内。如常易知。此中不说利等四者。是可欣故。】
「疏住四威仪。」
「疏故于怨害皆能忍受。」
【注论中结句。五想各有。释名之后。却无文结。】
「疏二安受苦忍(至)况小苦哉。」
【注此为略释。举为诸欲。忍苦无量。况为菩提。不忍
苦耶。】
「疏若于一切(至)不生忧悒。」
【注所忍苦事。有其八种。一依止处苦。二世法处苦。
三威仪处苦。四摄法处苦。五乞行处苦。六勤劳处
苦。七利他处苦。八所作处苦。此即第一依止四事。
论名四。依此出家受具戒故。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什物在于第四依中。什者杂也。得蔽并不生忧。不
敬稽留。或以轻侮。亦不悒快。或通配之。】
「疏世法衰毁乃至病死。」
【注此为第二。世法有九。一衰。二毁。三讥。四苦。五坏
法坏。六尽法尽。七老法老。八病法病。九死法死。此
中前四。是世八法之四法也。即违缘苦。后五爱法
离故生苦。世八法者。初二身法。法财荣润名利。遣
打缚等名衰。次四口法。当善论之曰称。当恶而论
曰讥。过善赞之曰誉。过恶而说曰毁。后二意法。即
苦乐二。坏法坏者。谓诸色法。性是坏法。而至坏时。
名坏法坏。此依有质。尽依无质。上二依外。后三依
内。如常易知。此中不说利等四者。是可欣故。】
「疏住四威仪。」
卷二 第 692a 页 X26-0692.png
【注此为第三。行住坐卧。】
「疏为摄受法。」
【注此为第四。此有七种。一供养三宝。二供养尊长。
三咨受正法。四广为他说。五以大音声。吟咏读诵。
六独处空闲。思惟观察。七修习瑜伽。作意所摄。若
止若观。于此七处。勤劳众苦。皆能忍受。】
「疏毁改形皃(至)绝淫欲乐。」
【注此第五也。此亦有七。一改形皃。二著坏色。三自
兢自摄。兢即是不纵任义。摄即摄敛。论云。进止云
为。于此四中。自兢摄也。进即行也。止即住也。云即
住也。云即言也。为即作也。四舍世务。此中所无。五
弃非法财。久所贮积。名非法财。六绝淫欲。七止嬉
戏。此无第七。或乐字是。绝字两用。】
「疏修善利益如法勤的。」
【注此是第六。略无七八。如前巳列。】
「疏皆能忍受精进匪懈。」
【注此文通上八处用之。】
「疏求大菩提(至)勿生退转。」
【注伦科叹胜。异即变异。染即恼等。】
「疏三谛察法忍(至)善安胜解故。」
【注论有八处二种因缘。一三宝功德处。二真实义
处。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四因处。五果处。六应得
义处。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八一切所知应行处。
随其所应。由为敬故。知故。得故。故须忍苦。由因故
卷二 第 692b 页 X26-0692.png
苦。是苦果故。故须忍受。为义利故。须知行故。故须
忍苦。此有初一。等取馀七。二因缘者。一长时串习
故。二證善净智故。此中串习。即初因缘。净智第二。】
「疏于羸劣(至)臣隶等所。」
【注此难行忍。论有三种。此中具云。然不次第。羸劣
是初。卑贱是后。臣隶第二。论第三云。于其种姓卑
贱有情所作增上不饶益事。堪能忍受。问与初何
别。初依身弱。后依姓下。】
「疏怨亲中等皆能忍受。」
【注一切门忍。有其四种。怨亲中三。等即第四。通上
三人。各有三品不饶益事。皆能忍受。论文如此。】
「疏众前屏处(至)三业修习。」
【注此文不次。是当第六一切种忍。有十三种。既为
增义。前六后七。此无前六者何。一为怖非爱忍。二
非悯有情忍。三圆满忍度忍。四出家受法忍。五先
习今安忍。六知法远情忍。其七种者。一不饶益忍。
二从一切忍。三一切处忍。四一切时忍。五身忍。六
语忍。七意忍。此无初二。第二即是安受苦忍。初二
是总。后五别故。众前屏处。是第三忍。下是时忍。四
门辨时。乃至疾不疾时。若卧起时。三业即为七中
后三。】
「疏于有损恼(至)由忍故与。」
【注此是第七遂求忍也。论有八种。前三耐他怨害
忍。一要逼忍。论云。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
忍苦。此有初一。等取馀七。二因缘者。一长时串习
故。二證善净智故。此中串习。即初因缘。净智第二。】
「疏于羸劣(至)臣隶等所。」
【注此难行忍。论有三种。此中具云。然不次第。羸劣
是初。卑贱是后。臣隶第二。论第三云。于其种姓卑
贱有情所作增上不饶益事。堪能忍受。问与初何
别。初依身弱。后依姓下。】
「疏怨亲中等皆能忍受。」
【注一切门忍。有其四种。怨亲中三。等即第四。通上
三人。各有三品不饶益事。皆能忍受。论文如此。】
「疏众前屏处(至)三业修习。」
【注此文不次。是当第六一切种忍。有十三种。既为
增义。前六后七。此无前六者何。一为怖非爱忍。二
非悯有情忍。三圆满忍度忍。四出家受法忍。五先
习今安忍。六知法远情忍。其七种者。一不饶益忍。
二从一切忍。三一切处忍。四一切时忍。五身忍。六
语忍。七意忍。此无初二。第二即是安受苦忍。初二
是总。后五别故。众前屏处。是第三忍。下是时忍。四
门辨时。乃至疾不疾时。若卧起时。三业即为七中
后三。】
「疏于有损恼(至)由忍故与。」
【注此是第七遂求忍也。论有八种。前三耐他怨害
忍。一要逼忍。论云。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
卷二 第 692c 页 X26-0692.png
要逼能忍。第四十五菩提分品。有六善巧。要字平
声。即要契也。即是六种方便之一。逼谓逼迫。亦是
六种方便之一。彼若有情来求索时。菩萨与彼共
立要契。不得造恶。唯孝顺等。方乃施与。又行楚利
逼迫于彼。令不造恶。唯修善等。方乃施与。如是施
时。忍彼数求。名恶逼忍。或苦有情。返立要契。何时
何物。须当与我。及以逼迫。菩萨能忍。名要逼忍。二
暴恶忍。三犯戒忍。后五安受苦忍。即是能忍五种
勤苦。一度苦有情。二求法。三行法。四说法。五助伴。
今并不引。今文是后总为二中。有情有苦。菩萨忍
苦而令彼离。有情有求。菩萨忍苦。而与之故。并遂
所求。名遂求忍。】
「疏常作饶益(至)起上惭愧。」
【注此文不次。是第九门清净忍也。论有十相。此但
中四。一终不返报忍。二意亦不愤忍。三无现恒怨
忍。此无上三。四常作饶益忍。初四句是。五怨所速
谢忍。六怨谢速受忍。不堪忍下。是其第七羞遇不
堪忍。八敬爱堪忍忍。九哀悯众生忍。十断除忍障
忍。此无后三。】
「疏审察由忍(至)引安乐忍。」
【注此是第八二世乐也。两句一世。在论后文。通自
他利。前有九种。纂云。一于善能忍。二寒熟。三饥渴。
四蚊虻。五风日。六蛇蝎。七身劳。八心劳。九生老病
死。前八自忍。第九悯他。】
声。即要契也。即是六种方便之一。逼谓逼迫。亦是
六种方便之一。彼若有情来求索时。菩萨与彼共
立要契。不得造恶。唯孝顺等。方乃施与。又行楚利
逼迫于彼。令不造恶。唯修善等。方乃施与。如是施
时。忍彼数求。名恶逼忍。或苦有情。返立要契。何时
何物。须当与我。及以逼迫。菩萨能忍。名要逼忍。二
暴恶忍。三犯戒忍。后五安受苦忍。即是能忍五种
勤苦。一度苦有情。二求法。三行法。四说法。五助伴。
今并不引。今文是后总为二中。有情有苦。菩萨忍
苦而令彼离。有情有求。菩萨忍苦。而与之故。并遂
所求。名遂求忍。】
「疏常作饶益(至)起上惭愧。」
【注此文不次。是第九门清净忍也。论有十相。此但
中四。一终不返报忍。二意亦不愤忍。三无现恒怨
忍。此无上三。四常作饶益忍。初四句是。五怨所速
谢忍。六怨谢速受忍。不堪忍下。是其第七羞遇不
堪忍。八敬爱堪忍忍。九哀悯众生忍。十断除忍障
忍。此无后三。】
「疏审察由忍(至)引安乐忍。」
【注此是第八二世乐也。两句一世。在论后文。通自
他利。前有九种。纂云。一于善能忍。二寒熟。三饥渴。
四蚊虻。五风日。六蛇蝎。七身劳。八心劳。九生老病
死。前八自忍。第九悯他。】
卷二 第 693a 页 X26-0693.png
「疏临终不悔(至)赞励庆慰。」
【注此即第五士忍也。论有五相。一当无怨歒。二当
无乖离。三有多喜乐。四临终无悔。五后生善趣。今
此不次。配之易见。證无上觉。当论喜乐。下属总文。
亦见不忍所有苦果者。翻利见损。此处论文之上
不见。下之四法。论总中有。见胜利故。自作等也。又
解此言證无上觉。当论标结。论云。谓诸菩萨。先于
其忍。见诸胜利。(云云)见胜利巳。自堪能忍。其见苦
果。翻此标结。及多喜乐。故置亦字。】
「疏精进即是(至)勇悍三业。」
【注仍四十二。此第一门。此并眷属。故三业也。】
「疏此略有三(至)无少怯劣。」
【注此一切门。亦先分二。在家出家。文中有三。初标。
举喻为标。次释。举难况易。我今之下。至苦薄来是。
后叹。举劣况胜。于此下是。】
「疏摄善精进(至)疾證菩提。」
【注初三句标。次释。后叹。世尊下叹。释中有七。一无
动。二坚固。三无量。四方便相应。五无倒。六恒常。七
离慢。此中有三。初二后一。论云。坚固是殷重故。馀
在乃至。】
「疏三饶益精进(至)种种策励。」
【注即是饶益有情戒中之十一种。】
「疏如是远离(至)无倒修习。」
【注难行精进。亦有三种。初二句为一。次二句为一。
卷二 第 693b 页 X26-0693.png
巳后文为一。】
「疏能令染法(至)三慧增长。」
【注此一切门。亦有四种。离染。引白。三业。三慧。】
「疏无舍无退(至)勤勇而行。」
【注善士有五。两字一义。而行两字。通上用之。】
「疏有势有勤(至)护巳利他。」
【注此一切种。前六后七。且前六者。一无间。二殷重。
三等流。四加行。五无动。六无足。此列五种。当论前
六。引證之文。如何引五。而證六耶。答大文相似。不
一一同。或非引證。准论由六。成此五也。论云。菩萨
成就如是六种一切种精进。发勤精进故。所以说
言有势有勤。(云云)此即唯识被甲。加行。无下。无退。
无足。彼四番解。应具捡配。后七种者。一欲俱。二平
等。三胜进。四勤求。五修学。六利他。七善护。此文具
有。猛利下是。初二可知。三四不次。无倦为第四。次
二句为第三。护巳为六。利他为七。后二不次。其遂
求等。义少不引。】
「疏静虑即是(至)心一境性。」
【注在四十三此自性门。举慧要定。】
「疏此有三种(至)所有等持。」
【注此第二门。亦先分二。世出世间。再分为三。于第
三中。有十一相。同前精进。】
「疏由依静虑(至)造应作事。」
【注遂求静虑。亦有八种。无术为总。通其二三。或通
「疏能令染法(至)三慧增长。」
【注此一切门。亦有四种。离染。引白。三业。三慧。】
「疏无舍无退(至)勤勇而行。」
【注善士有五。两字一义。而行两字。通上用之。】
「疏有势有勤(至)护巳利他。」
【注此一切种。前六后七。且前六者。一无间。二殷重。
三等流。四加行。五无动。六无足。此列五种。当论前
六。引證之文。如何引五。而證六耶。答大文相似。不
一一同。或非引證。准论由六。成此五也。论云。菩萨
成就如是六种一切种精进。发勤精进故。所以说
言有势有勤。(云云)此即唯识被甲。加行。无下。无退。
无足。彼四番解。应具捡配。后七种者。一欲俱。二平
等。三胜进。四勤求。五修学。六利他。七善护。此文具
有。猛利下是。初二可知。三四不次。无倦为第四。次
二句为第三。护巳为六。利他为七。后二不次。其遂
求等。义少不引。】
「疏静虑即是(至)心一境性。」
【注在四十三此自性门。举慧要定。】
「疏此有三种(至)所有等持。」
【注此第二门。亦先分二。世出世间。再分为三。于第
三中。有十一相。同前精进。】
「疏由依静虑(至)造应作事。」
【注遂求静虑。亦有八种。无术为总。通其二三。或通
卷二 第 693c 页 X26-0693.png
前六。论只在初。第一息灾。乃至第八造所应作。初
六各三字。后二各四字。施财与食。与论不次。】
「疏神通记说(至)息除众苦。」
【注二世乐中。亦有九相。初三三轮。四示现恶趣。今
言变现。五能施辨才。六能施正念。七制无倒论。八
造诸工巧。此上四种。在乃至中。九放光息苦。藏论
制字。传差。】
「疏亦能永除一切重障。」
【注清净有十。此总言之。世间净。出世净。加行净。根
本净。胜进净。三心自在。舍巳还證。神变自在。离见。
离障。文具如论。】
「疏慧即于境如理简择。」
【注亦四十三。此是慧度之第一门。】
「疏此有三种(至)平等将觉。」
【注一切慧中。亦先分二。世出世间。然后分三。次为
第一缘胜义慧。论于无我及真谛中。将正巳觉。问
今但将觉。何以不同。释曰。此说初修。但举将觉。其
正及巳。在后菩提分品之中。方引捡思。】
「疏二于五明(至)智资粮觉。」
【注此是缘事。言三聚者。一能引义利法聚。二能引
非义利法聚三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所言
如者。如实知也。摄受上八。圆满资粮。论有成佛。及
度有情。】
「疏三作有情(至)俱行妙慧。」
六各三字。后二各四字。施财与食。与论不次。】
「疏神通记说(至)息除众苦。」
【注二世乐中。亦有九相。初三三轮。四示现恶趣。今
言变现。五能施辨才。六能施正念。七制无倒论。八
造诸工巧。此上四种。在乃至中。九放光息苦。藏论
制字。传差。】
「疏亦能永除一切重障。」
【注清净有十。此总言之。世间净。出世净。加行净。根
本净。胜进净。三心自在。舍巳还證。神变自在。离见。
离障。文具如论。】
「疏慧即于境如理简择。」
【注亦四十三。此是慧度之第一门。】
「疏此有三种(至)平等将觉。」
【注一切慧中。亦先分二。世出世间。然后分三。次为
第一缘胜义慧。论于无我及真谛中。将正巳觉。问
今但将觉。何以不同。释曰。此说初修。但举将觉。其
正及巳。在后菩提分品之中。方引捡思。】
「疏二于五明(至)智资粮觉。」
【注此是缘事。言三聚者。一能引义利法聚。二能引
非义利法聚三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所言
如者。如实知也。摄受上八。圆满资粮。论有成佛。及
度有情。】
「疏三作有情(至)俱行妙慧。」
卷二 第 694a 页 X26-0694.png
【注此有十一。即是饶益有情戒者。举一等馀。】
「疏学内明处(至)庆慰勤修。」
【注二世乐慧。亦有九种。五明为五。依内明慧生起
后四。示愚。导逸。赞怯。庆修。论文总由五明为依。】
「疏次修四摄事。」
【注仍四十三。准前施等。亦有九门。同事中无。】
「疏一者布施如上巳说。」
【注论文同前。故无九也。】
「疏二者爱语(至)引义之语。」
【注自性爱语。具四义者。以为自性。假即取声。即思也。】
「疏远离嚬蹙(至)常为胜益。」
【注一切爱语。先开为三。后略为二。与度不同。略为
二者。一随世仪语。二顺正教语。前为三者。一慰喻。
二庆悦。三胜益。前慰随世。后一随教。此无略二。但
有广三。慰喻即是问讯之语。庆悦即是觉彼所悦。
论中有二。昌盛。善法。今文影显。上言昌盛。下言善
法。文具应云。见有昌盛及善法增。尚不自知。觉有
昌盛及善法增。而申庆悦。觉即警觉。昌盛财等。善
法戒等。胜益即是说佛法教。】
「疏于巳怨仇(至)修难爱语。」
【注难行有三。一者于怨。二者于痴。三者谄诳。初后
二种。具起三语。慰喻。庆悦。胜益。愚但胜益。言于真
福田者。举所谄诳。于此如是。恶行有情。亦修爱语。
故是难行。】
卷二 第 694b 页 X26-0694.png
「疏欲除障盖(至)谈说决择。」
【注此一切门。有其四种。两句为一。寻之易知。言先
作者。先时应作。即前方便。下有善士及一切种。】
「疏依四净语起八圣语。」
【注此遂求语。依离妄语。及离离间。粗恶。绮语。此名
四净。起见言见。及闻觉。知。翻四可知。是八圣语。问
何名遂求。答彼有所问。非望虚答。故八圣语。遂问
所求。】
「疏三者利行(至)安处建立。」
【注自性利行。非先爱语。不能劝导。诸有劝导。行利
益者。悉为自性。】
「疏能令获得(至)轻安解脱。」
【注一切利行。亦先开二。一未成熟有情。能成熟利
行。二巳成熟有情。令解脱利行。后文开三。今此文
是。初是如法商农等业。次即舍家行乞食等。俱即
离欲。现得轻安。后生天等利。于后利中。藏本论脱。
问纂说现利。有具德者。获名誉等。岂无后利。于后
利中。说舍家等。岂不现在人天赞等。不尔不成二
世顺益。宁殊二趣苦乐异熟。答此随粗显。】
「疏习近恶友(至)邪见诽谤。」
【注难行利行。二句为一。此三种人。难劝导故。下开
解言。贯此用之。植宜从植。】
「疏常起八缠。」
【注遂求利行。令离八缠。下言皆能开解。贯此用之。
卷二 第 694c 页 X26-0694.png
言八缠者。无惭。无愧。昏沈。睡眠。掉举。恶作。及以悭
嫉。问何名遂求。答求离缠者。教令离之。】
「疏十恶业者(至)皆能开解。」
【注常起二字。却贯此上二世利行。论中有九。此言
十恶。有开合也。身三语四。合其意三。以为一种。却
添饮酒。故成九种。不离本数。故此言十。】
「疏起大悲心(至)永不退转。」
【注清净利行。论亦有十。此但后五。依内清净利行。
初句第一大悲利行。三句第二无倦利行。六句第
三谦下利行。式句第四净实利行。末之二句。即是
第五不退利行。此名依内清净利行。其前五者。名
为依外清净利行。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渐
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应利行。如是五种令他
无罪。不于邪转。从浅至深。遍利一切。如可应利。名
为五也。】
「疏四者同事(至)咨受此事。」
【注此同事中。无有九门。即以前行同事行故。此文
有二。初彰自同行而他随。后明自不行而返责。初
中有二。初明他顺行。后辨无异辞。】
「疏次供养三宝。」
【注四十四云。一设利罗供养。二制多供养。三现前
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供养。六教他供养。
七财供养。八广大供养。九无染供养。十正行供养。
与此不同。其义何耶。答论后释中。却明二俱。若开
嫉。问何名遂求。答求离缠者。教令离之。】
「疏十恶业者(至)皆能开解。」
【注常起二字。却贯此上二世利行。论中有九。此言
十恶。有开合也。身三语四。合其意三。以为一种。却
添饮酒。故成九种。不离本数。故此言十。】
「疏起大悲心(至)永不退转。」
【注清净利行。论亦有十。此但后五。依内清净利行。
初句第一大悲利行。三句第二无倦利行。六句第
三谦下利行。式句第四净实利行。末之二句。即是
第五不退利行。此名依内清净利行。其前五者。名
为依外清净利行。一无罪利行。二不转利行。三渐
次利行。四遍行利行。五如应利行。如是五种令他
无罪。不于邪转。从浅至深。遍利一切。如可应利。名
为五也。】
「疏四者同事(至)咨受此事。」
【注此同事中。无有九门。即以前行同事行故。此文
有二。初彰自同行而他随。后明自不行而返责。初
中有二。初明他顺行。后辨无异辞。】
「疏次供养三宝。」
【注四十四云。一设利罗供养。二制多供养。三现前
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供养。六教他供养。
七财供养。八广大供养。九无染供养。十正行供养。
与此不同。其义何耶。答论后释中。却明二俱。若开
卷二 第 695a 页 X26-0695.png
初二。即为十二。此意前二。即是就境。既不离后。遂
废之也。论依总别。先依二境。列其二总。后别分八。
其二俱供。即别合故。却不列也。释中文具。遂别释
之。】
「疏一于对现前(至)亲面供养。」
【注设利罗者。讹云舍利。即是佛体。论云。色身并牙
等。并是舍利。制多云塔。窣堵波者。云高显也。】
「疏二于馀三世(至)修不现前供养。」
【注此依但想馀界等也。】
「疏三对现前时(至)修现不现前供养。」
【注现对字倒。此约对现。作馀佛想。故是俱供。】
「疏若佛灭后(至)菩提资粮。」
【注昔意因辨供养功德。便明造像福果亦多。问论
意是说不现前供。其义云何。答所对异故。对巳灭
佛。故作是言。约现所对制多等者。亦名现前。伦只
直科。为明得果。】
「疏四于如是所唯自供养。」
【注指制多等。名为如是。乃至不使奴婢等也。】
「疏五若起悲心(至)令他供养。」
【注自物不广施与他巳。既更无有。故唯他供。】
「疏六或俱供(至)作此供养。」
【注自施劝他。乃至劝奴婢等。亦为俱作。】
「疏七以香华等(至)修财敬供养。」
【注问论文中。无尽财言。其义云何。宁殊第八。答即
废之也。论依总别。先依二境。列其二总。后别分八。
其二俱供。即别合故。却不列也。释中文具。遂别释
之。】
「疏一于对现前(至)亲面供养。」
【注设利罗者。讹云舍利。即是佛体。论云。色身并牙
等。并是舍利。制多云塔。窣堵波者。云高显也。】
「疏二于馀三世(至)修不现前供养。」
【注此依但想馀界等也。】
「疏三对现前时(至)修现不现前供养。」
【注现对字倒。此约对现。作馀佛想。故是俱供。】
「疏若佛灭后(至)菩提资粮。」
【注昔意因辨供养功德。便明造像福果亦多。问论
意是说不现前供。其义云何。答所对异故。对巳灭
佛。故作是言。约现所对制多等者。亦名现前。伦只
直科。为明得果。】
「疏四于如是所唯自供养。」
【注指制多等。名为如是。乃至不使奴婢等也。】
「疏五若起悲心(至)令他供养。」
【注自物不广施与他巳。既更无有。故唯他供。】
「疏六或俱供(至)作此供养。」
【注自施劝他。乃至劝奴婢等。亦为俱作。】
「疏七以香华等(至)修财敬供养。」
【注问论文中。无尽财言。其义云何。宁殊第八。答即
卷二 第 695b 页 X26-0695.png
下多义。然非时长。下具三义。名为广故。此言敬者。
即问讯等。】
「疏八即以财敬(至)修广大供养。」
【注事广心广。长时中。具有七义。一多。二妙。三现前。
四不现。五自作。六教他。七净心。上依伦。纂叙异释。
长时为一。净心并属释成之文。依此广义。有其二
种。一造作广。二回向广。若依前解。今文具三。乃至
超四。又解论文现不现前。一个若字。合为一义。自
作教他。亦复如是。却开长时净心回向。以为七种。
此文具五。乃至超二。】
「疏九不以轻慢(至)修无染供养。」
【注此中有三。此为第一六净供养。六不越二。心净
物净。如文可知。论具六种。一不轻慢供养。二不逸
懈不敬供养。三不轻贱弃掷供养。四不散慢杂染
供养。五不矫诈虚设供养。六非不净物以为供养。
今文具四。等取馀者。复不次第。或轻慢中。别摄三
四。具有六种。】
「疏自力集财(至)而为供养。」
【注此无染中之第二门集财无染。此中有三。自集。
求得。想化为三。化中有四。身。手。声。具。如文可知。又
于化中。疏加想字。即假想也。论文附在随喜之中。
言胜解故。】
「疏想瞻部州(至)普生随喜。」
【注第三门中。正辨随喜。论举无财。且依纯尔。意痴
即问讯等。】
「疏八即以财敬(至)修广大供养。」
【注事广心广。长时中。具有七义。一多。二妙。三现前。
四不现。五自作。六教他。七净心。上依伦。纂叙异释。
长时为一。净心并属释成之文。依此广义。有其二
种。一造作广。二回向广。若依前解。今文具三。乃至
超四。又解论文现不现前。一个若字。合为一义。自
作教他。亦复如是。却开长时净心回向。以为七种。
此文具五。乃至超二。】
「疏九不以轻慢(至)修无染供养。」
【注此中有三。此为第一六净供养。六不越二。心净
物净。如文可知。论具六种。一不轻慢供养。二不逸
懈不敬供养。三不轻贱弃掷供养。四不散慢杂染
供养。五不矫诈虚设供养。六非不净物以为供养。
今文具四。等取馀者。复不次第。或轻慢中。别摄三
四。具有六种。】
「疏自力集财(至)而为供养。」
【注此无染中之第二门集财无染。此中有三。自集。
求得。想化为三。化中有四。身。手。声。具。如文可知。又
于化中。疏加想字。即假想也。论文附在随喜之中。
言胜解故。】
「疏想瞻部州(至)普生随喜。」
【注第三门中。正辨随喜。论举无财。且依纯尔。意痴
卷二 第 695c 页 X26-0695.png
有财。但随喜也。自施喜他。此行不无。】
「疏虽少用功(至)精勤脩学。」
【注恐有疑而不肯修此。故有此文。若言显胜。是望
谁耶。】
「疏十若有须臾(至)正行供养。」
【注初明想念修。后明造作修。后三句是。初中有二。
初明心念。后辨守戒。即为下是。初中论文有其五
门。一四无量。二苦四理。三涅槃胜利。四六念。五忍
信无相。修此五观。便住律仪。不言馀者。要作持故。
下修作中。亦有四门。一止观。二菩提分。三六度。四
胜事。今唯后一。馀在乃至。】
「疏应念此为(至)不可比喻。」
【注此为叹胜。】
「疏修供养时(至)众义依止。」
【注论有六种增上意乐。一是大福田。二具大恩德。
三有情中尊。四极难值遇。五独一出现。六众义依
止。义者义利。此无第三。】
「疏于法于僧(至)随应亦尔。」
【注昔作上排。合疏引意。非依论文。是在六意乐中。
六意乐前。十相之后。更有例供法僧之文。论云。由
此十相。应知是名具一切种供养如来。如供养佛。
如是供养。若法若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科意合
疏。】
「疏当擭大果说不能尽。」
「疏虽少用功(至)精勤脩学。」
【注恐有疑而不肯修此。故有此文。若言显胜。是望
谁耶。】
「疏十若有须臾(至)正行供养。」
【注初明想念修。后明造作修。后三句是。初中有二。
初明心念。后辨守戒。即为下是。初中论文有其五
门。一四无量。二苦四理。三涅槃胜利。四六念。五忍
信无相。修此五观。便住律仪。不言馀者。要作持故。
下修作中。亦有四门。一止观。二菩提分。三六度。四
胜事。今唯后一。馀在乃至。】
「疏应念此为(至)不可比喻。」
【注此为叹胜。】
「疏修供养时(至)众义依止。」
【注论有六种增上意乐。一是大福田。二具大恩德。
三有情中尊。四极难值遇。五独一出现。六众义依
止。义者义利。此无第三。】
「疏于法于僧(至)随应亦尔。」
【注昔作上排。合疏引意。非依论文。是在六意乐中。
六意乐前。十相之后。更有例供法僧之文。论云。由
此十相。应知是名具一切种供养如来。如供养佛。
如是供养。若法若僧。随其所应。当知亦尔。科意合
疏。】
「疏当擭大果说不能尽。」
卷二 第 696a 页 X26-0696.png
【注此文亦是与六意乐。相连相接。论云。由是六种
增上意乐。于如来所。若于如来法所僧所。少分思
惟。而兴供养。尚获无量大功德果。何况其多。】
「疏次应亲近善友。」
【注亦四十四。供养在内。亲近是外。故是次第。】
「疏戒无穿缺(至)名善友相。」
【注论有七问。四问善友。三问亲近。此答第一善友
相也。论有八相。一住戒。二多闻。三修證。四哀悯。五
无畏。六能忍。七无倦。八辨了。今并具之。】
「疏求施利乐(至)所作不虚。」
【注此答第二所作不虚。一先欲为利。二于此正欲。
三有力善权。四饶益无倦。五大悲平等。】
「疏威仪圆满(至)俭蓄随舍。」
【注此第三作信依处。论有五义。一胜妙威仪。圆满
寂静威仪。三敦肃。三业无掉。三无矫。不为诳他。四
无嫉。忍胜随喜。五俭约。舍此俭。畜字对论似差。俭
字力瞻切。又虚捡切。并难用故。畜积成悭。亦难用
也。宜云俭约。或畜字无差。俭复连畜。以兼释文。鲜
储器物。宜此蓄字。】
「疏谏举令忆(至)可为依信。」
【注此答第四为善友事。论亦五义。一能谏举。二能
令忆。三能教授。四能教诫。五能说法。今言依信。却
是第三。不知何为。应云由有此事。可为依信转成
之也。】
卷二 第 696b 页 X26-0696.png
「疏有病无病(至)名为亲近。」
【注此答亲近之第一也。论有四相。方得亲近。一疾
安敬信。二问迎修敬。三什物随时。四随转自往。今
此具有。两句一相。末句为结。其第四相。论云。于如
法义若离。随自在转。此是随转。今引次下自往之
文。自往问讯。自往听息。前有七问。巳答前五。更有
二答。六于法师。作五种悦意相。一宝。二眼。三明。四
功德。五无罪。七由五五处。不作五种异意想。一于
坏戒。二于坏族。三于坏色。谓丑陋等。四于坏文。五
于坏美。此第六七。前巳曾引。故此无也。】
「疏次修无量(至)慈悲喜舍。」
【注亦四十四。三镜。四行。如文可知。】
「疏于其十方(至)名无缘慈。」
【注见假有情。名有情缘。但唯见法。名为法缘。都无
分别。名无缘慈。缘如为境。名无缘慈。谈根本也。】
「疏于有苦者(至)馀并同前。」
【注舍若随增。但说处中。今依尽理。于三起也。末句
是指法缘无缘。】
「疏三无量中(至)后一利益。」
【注此有两门。无缘等三。慈悲等四。假实虽殊。见有
情同。其法亦尔。无分别智。二乘宁无。释曰。菩萨本
为利他修故。便立本慈。二乘不尔。起想方是。】
「疏次修惭愧。」
【注菩提分品。有十五相。一修惭愧。二坚力持。三无
卷二 第 696c 页 X26-0696.png
厌倦。四知诸论。五知世间。六修四依。七无碍。八修
资粮。九菩提分。十修止观。十一善巧。十二总持。十
三正观。十四三等持。十五嗢柁南。四十四中。有前
五门。此为第一修惭愧也。】
「疏若有应作(至)随逐不舍。」
【注论有二门。自性依处。今此具有。然不次第。先辨
依处有其四种。是所羞处。一应作不随。二随不应
作。三于覆巳恶。四可悔不舍。】
「疏应[(厂@((既-旡)-日+口))*页]内身(至)修起于愧。」
【注此明自性。内外分二。崇善拒恶。名为惭愧。由此
于前四事羞耻。悔虽训慢。不是高举。但取无崇。】
「疏次修坚力(至)坚持自性。」
【注亦有二门。自性依处。此但自性。此有三义。制染。
忍苦。勇猛为三。】
「疏次观世间。」
【注前越二门。心无厌倦。善知诸论。今当第五。善知
世间。】
「疏命浊有情浊(至)厌离怜悯。」
【注昔科有误。由不见文。有科为十。亦有似误。今依
伦科。论有二门。一了知世间。二随顺世间。于初门
中。论有四门。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三作八观。四
胜义观。今但有三。此第一也。浊为浊秽。不如先迹。
下恶可厌。名之为浊。初即命根。为命浊体。不信憍
慢无明懈怠五法。为有情浊体。若依同时。五蕴为
资粮。九菩提分。十修止观。十一善巧。十二总持。十
三正观。十四三等持。十五嗢柁南。四十四中。有前
五门。此为第一修惭愧也。】
「疏若有应作(至)随逐不舍。」
【注论有二门。自性依处。今此具有。然不次第。先辨
依处有其四种。是所羞处。一应作不随。二随不应
作。三于覆巳恶。四可悔不舍。】
「疏应[(厂@((既-旡)-日+口))*页]内身(至)修起于愧。」
【注此明自性。内外分二。崇善拒恶。名为惭愧。由此
于前四事羞耻。悔虽训慢。不是高举。但取无崇。】
「疏次修坚力(至)坚持自性。」
【注亦有二门。自性依处。此但自性。此有三义。制染。
忍苦。勇猛为三。】
「疏次观世间。」
【注前越二门。心无厌倦。善知诸论。今当第五。善知
世间。】
「疏命浊有情浊(至)厌离怜悯。」
【注昔科有误。由不见文。有科为十。亦有似误。今依
伦科。论有二门。一了知世间。二随顺世间。于初门
中。论有四门。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三作八观。四
胜义观。今但有三。此第一也。浊为浊秽。不如先迹。
下恶可厌。名之为浊。初即命根。为命浊体。不信憍
慢无明懈怠五法。为有情浊体。若依同时。五蕴为
卷二 第 697a 页 X26-0697.png
体。除见及前五。馀烦恼为烦恼浊体。五见兼不正
知。为见浊体。四尘五蕴。为劫浊体。】
「疏见器成坏修无常想。」
【注此第二也。下有八观。为苦集灭道集爱味过患。
及与出离为八。此为第三。此略不引。】
「疏观自内身(至)而不坚执。」
【注此第四也。作人无我。唯法假名。故是无我。法中
论文。是依蕴处。今依六界。】
「疏年德耆尊(至)如男女想。」
【注下随顺世间。若依伦科者。论有四行。一化顺物
情爱语行。二若识不识下。化称物机利益行。三化
遂物心布施行。四化合时宜同事行。初中有二。初
别明。后总明。此是别明。于中三明。对三品人。如文
可知。所言俱者。年德二也。】
「疏处尊见卑(至)摄受随顺。」
【注此是总中。偏明居上。前有总明三品文也。】
「疏若识不识(至)住不安乐。」
【注此下利行。等为朋友。唯作利益及安乐也。今捡
论文。有病无病。是在若识不识之前。】
「疏离十四垢业(至)摄四善友。」
【注亦是利行。离染摄善。言十四者。长阿含经。纂云。
身口有四。煞。盗。淫。妄。恶因有四。贪。嗔。痴。怖。六损财
法。耽酒。博戏。放荡。迷著。伎乐。恶友。言藏隐六方者。
父母为东。师长为南。妻子为西。亲友为北。仆使为
知。为见浊体。四尘五蕴。为劫浊体。】
「疏见器成坏修无常想。」
【注此第二也。下有八观。为苦集灭道集爱味过患。
及与出离为八。此为第三。此略不引。】
「疏观自内身(至)而不坚执。」
【注此第四也。作人无我。唯法假名。故是无我。法中
论文。是依蕴处。今依六界。】
「疏年德耆尊(至)如男女想。」
【注下随顺世间。若依伦科者。论有四行。一化顺物
情爱语行。二若识不识下。化称物机利益行。三化
遂物心布施行。四化合时宜同事行。初中有二。初
别明。后总明。此是别明。于中三明。对三品人。如文
可知。所言俱者。年德二也。】
「疏处尊见卑(至)摄受随顺。」
【注此是总中。偏明居上。前有总明三品文也。】
「疏若识不识(至)住不安乐。」
【注此下利行。等为朋友。唯作利益及安乐也。今捡
论文。有病无病。是在若识不识之前。】
「疏离十四垢业(至)摄四善友。」
【注亦是利行。离染摄善。言十四者。长阿含经。纂云。
身口有四。煞。盗。淫。妄。恶因有四。贪。嗔。痴。怖。六损财
法。耽酒。博戏。放荡。迷著。伎乐。恶友。言藏隐六方者。
父母为东。师长为南。妻子为西。亲友为北。仆使为
卷二 第 697b 页 X26-0697.png
下。高德为上。心不憍举。住彼名藏。四恶友者。一如
亲恶友。外伏内恶。二美言恶友。言顺意违。三敬顺
恶友。心顺无谏。四为恶恶友。为诸恶友事。四善友
者。一止非。二慈悯。三利人。四同事。中二但悯。与乐
别也。】
「疏分财平等(至)无枉毫釐。」
【注此是布施。此有三义。审观巳下。是第三义。不亏
卖价。论有第四同事之文。今此不引。】
「疏次修四依(至)證决定故。」
【注此当论中之第六。门在四十四。】
「疏以要言之(至)正所应学。」
【注四无碍下。要有九门。今但指一。馀在乃至。此下
大意。辨菩提分。有十五门。论且指尔。准论上下。一
切所修。为菩提因。并菩提分。遂言乃至。便宜犹至
三十二相业。一切种妙智。在第五十究竟瑜伽建立
品中。论云。云何一切种妙智。乃至当知此中若诸
如来。或于能引无义聚法。或于非能引有义聚法。
或于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总于如是
一切法中。无颠倒智。是名如来一切种智。若诸如
来。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一切法中。无颠倒智。当如
是名如来妙智。即于此中。若一切种智。若妙智。总
合为一。名一切种妙智。有科此节在菩提分。此下
在于大文总辨。恐非疏意。若以此文定属此品。何
有三十二相业等之文。可思。】
亲恶友。外伏内恶。二美言恶友。言顺意违。三敬顺
恶友。心顺无谏。四为恶恶友。为诸恶友事。四善友
者。一止非。二慈悯。三利人。四同事。中二但悯。与乐
别也。】
「疏分财平等(至)无枉毫釐。」
【注此是布施。此有三义。审观巳下。是第三义。不亏
卖价。论有第四同事之文。今此不引。】
「疏次修四依(至)證决定故。」
【注此当论中之第六。门在四十四。】
「疏以要言之(至)正所应学。」
【注四无碍下。要有九门。今但指一。馀在乃至。此下
大意。辨菩提分。有十五门。论且指尔。准论上下。一
切所修。为菩提因。并菩提分。遂言乃至。便宜犹至
三十二相业。一切种妙智。在第五十究竟瑜伽建立
品中。论云。云何一切种妙智。乃至当知此中若诸
如来。或于能引无义聚法。或于非能引有义聚法。
或于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总于如是
一切法中。无颠倒智。是名如来一切种智。若诸如
来。于其能引有义聚法。一切法中。无颠倒智。当如
是名如来妙智。即于此中。若一切种智。若妙智。总
合为一。名一切种妙智。有科此节在菩提分。此下
在于大文总辨。恐非疏意。若以此文定属此品。何
有三十二相业等之文。可思。】
卷二 第 697c 页 X26-0697.png
「疏以身语意(至)皆令现行。」
【注此下之文。在四十三四摄品末。通论七品。亦有
九门。此在第一。当自性门。论有三义。一现行。二最
胜。三清净。此有前二三业现行。是其第一。于最胜
中。复有二义。一广大。二无染。广大复三。一有情无
别。二事无别。三时无别。普是有情。是第一也。于一
切时。是第三也。修一切种。是第二也。无染复四。第
一欢喜。二不损他。三见功德。四无悕望。文中悕字。
论是希字。等字等取不望报等。巳前标文。从此文
势。向后而标。此之释文。却从布施。相影显也。大意
但是菩萨所学之法。除初二时。皆是菩萨正所应
学。菩提分也者。三持文。可知此意。第三说名菩提
分持。辨能学十兼学行故。有将此下。于能学中。大
文科出。初别辨诸行。后总科拣。可详次前以要言
之。至王所应学。及向下文七意乐了。如是一切。名
所学法。及此一段。举此六度。必是一段。通说一切
菩萨所学。并得名为菩提分也。下七意乐。是意乐
品。连下住品。下住品初有通条。巳前之文。可以寻
之。】
「疏不净观等(至)皆如经说。」
【注共二乘行。不观等修意皆别。昔科似误。此文却
是在四十五。当第九门。菩提分中。别宜作同。论云。
于三十七菩提分法。如实了知。而不作證。或字无
差。论次下文。具说二修。于与字中。见其共义。论云。
卷二 第 698a 页 X26-0698.png
普于声闻三十七种。如实了知。及于大乘三十七
种。皆如实知。能于其身。住修身观。不于其身分别
有性。(云云)如彼。故是别也。虽同别修。必不作證。】
「疏次应修愿(至)谓摄受正法。」
【注自此巳后。约五位明。于此品中。但有三门。自馀
随应。在于诸品。既是总论。非局此品。仍先愿者。五
位之初。初发心故。仍言次者。次前文也。又论是当
第三十故。问此资粮位。何无此门。答彼依三劫。以
为三品之福智故。故此非也。】
「疏复有三愿(至)护持正法。」
【注初一自利。后一利他。后一为法。】
「疏复有四愿(至)早得成就。」
【注愿自愿他。随应通四。或唯利他。】
「疏复有五愿(至)所有正愿。」
【注此愿方是菩提分品。第十三门。四十五末。初通
二利。次一利他。三四自利。二三准四。愿字宜重。】
「疏五者大愿(至)皆发此愿。」
【注十个愿字。即为十也。如文可知。第十愿速。与初
故利。】
「疏如上所说(至)通所修法。」
【注结上修愿。云何与下修十法合。】
「疏位别修者(至)亦修十力。」
【注下有二十。初十法者。供养佛下。一句为一。十力
当捡。】
种。皆如实知。能于其身。住修身观。不于其身分别
有性。(云云)如彼。故是别也。虽同别修。必不作證。】
「疏次应修愿(至)谓摄受正法。」
【注自此巳后。约五位明。于此品中。但有三门。自馀
随应。在于诸品。既是总论。非局此品。仍先愿者。五
位之初。初发心故。仍言次者。次前文也。又论是当
第三十故。问此资粮位。何无此门。答彼依三劫。以
为三品之福智故。故此非也。】
「疏复有三愿(至)护持正法。」
【注初一自利。后一利他。后一为法。】
「疏复有四愿(至)早得成就。」
【注愿自愿他。随应通四。或唯利他。】
「疏复有五愿(至)所有正愿。」
【注此愿方是菩提分品。第十三门。四十五末。初通
二利。次一利他。三四自利。二三准四。愿字宜重。】
「疏五者大愿(至)皆发此愿。」
【注十个愿字。即为十也。如文可知。第十愿速。与初
故利。】
「疏如上所说(至)通所修法。」
【注结上修愿。云何与下修十法合。】
「疏位别修者(至)亦修十力。」
【注下有二十。初十法者。供养佛下。一句为一。十力
当捡。】
卷二 第 698b 页 X26-0698.png
「疏如是馀位(至)广说如经。」
【注此文应与次前段合。】
「疏然此位中(至)未巳制伏。」
【注分伏分别。俱生全末。故多散修。】
「疏将入加行(至)先修三三摩地。」
【注在四十五。十五门中。第十四也。有科下文。并属
加行之方便修。宜应详之。不知将作何位收摄。应
说此为资粮位后。趣后之修。当胜进行。应准千劫
学威仪等。而以摄之。】
「疏诸法有二(至)修空三三摩地。」
【注且依一门。依三性辨。理更多门。如了义灯。】
「疏此若但言(至)亦修非散。」
【注言三摩地。此云等持。虽亦通散。此中约定。初后
二门。如文可知。】
「疏此位所修准义应悉。」
【注前有三文。但通前三。】
「疏次修四种(至)无主宰故。」
【注四十六初。(嗢)柁南者。此中纂伦解云说也。伦又
解云。或云总略义。或标相义。亦得名印。言二观无
常者。论言诸行。疏约乘前诸行无常。转条。无常。应
思。何故不云有漏。答显多苦也。】
「疏修方便巳(至)印修空相。」
【注此言方便。或即资粮。若于加行四位之前。更有
方便。应前标中合云。将入加行四善根位。前方便
卷二 第 698c 页 X26-0698.png
中。既直说云。将入加行。故须思之。】
「疏修自利巳(至)利他善巧。」
【注第四十六功德品中。修五无量修成功德。准是
上位。如何此修。答彼实是通。于此举之。资粮修习。
得此功德。问只说此四善。何处修此。答且说观空。
实亦观有。于所能取。相当处观。此言巳者。义势而
以位位。而以非四位了更别有位。说世第一。唯有
一念。入见道故。】
「疏为饶益故(至)四种有情。」
【注问云何枢要六十二。答此开共住近住为二。利
养恭敬。亦为二故。】
「疏依处受化(至)世界差别。」
【注十方无量。非取有情。】
「疏有情在彼(至)诸法类异。」
【注等恶无记。三性差别。】
「疏即此有情(至)所调伏差别。」
【注论依增数。自一至十。即五十五。一者应调伏。二
者具不具缚。三者钝。中。利根。四者四姓。五者贪。嗔。
慢。寻思行。六者在家。出家。未熟。巳熟。未解脱。巳解
脱。七者轻毁。中庸。广显智。略开智。现所调伏。当所
调伏。缘所引发。八者八部。九者如来。二乘菩萨所
化。难易调伏。软语呵摈调伏。远近调伏。十者地狱。
傍生。琰摩王。欲界天人。中有。有色。无色。有想。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如是悉为菩萨所化。】
「疏修自利巳(至)利他善巧。」
【注第四十六功德品中。修五无量修成功德。准是
上位。如何此修。答彼实是通。于此举之。资粮修习。
得此功德。问只说此四善。何处修此。答且说观空。
实亦观有。于所能取。相当处观。此言巳者。义势而
以位位。而以非四位了更别有位。说世第一。唯有
一念。入见道故。】
「疏为饶益故(至)四种有情。」
【注问云何枢要六十二。答此开共住近住为二。利
养恭敬。亦为二故。】
「疏依处受化(至)世界差别。」
【注十方无量。非取有情。】
「疏有情在彼(至)诸法类异。」
【注等恶无记。三性差别。】
「疏即此有情(至)所调伏差别。」
【注论依增数。自一至十。即五十五。一者应调伏。二
者具不具缚。三者钝。中。利根。四者四姓。五者贪。嗔。
慢。寻思行。六者在家。出家。未熟。巳熟。未解脱。巳解
脱。七者轻毁。中庸。广显智。略开智。现所调伏。当所
调伏。缘所引发。八者八部。九者如来。二乘菩萨所
化。难易调伏。软语呵摈调伏。远近调伏。十者地狱。
傍生。琰摩王。欲界天人。中有。有色。无色。有想。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如是悉为菩萨所化。】
卷二 第 699a 页 X26-0699.png
「疏要由善巧(至)调伏方便。」
【注依所调伏。随应方便。】
「疏于加行位(至)巳略解相。」
【注初心少分。真相二位。】
「疏从此位后(至)證十真如。」
【注从见道后。此标四门。下但释三。】
「疏十胜行者(至)皆此十胜。」
【注福智料拣。如唯识论。】
「疏方便善巧有十二种。」
【注二种六也。】
「疏悲心[(厂@((既-旡)-日+口))*页]恋(至)此六为内。」
【注一句为一。末句是结。前之三义。成后三义。】
「疏令以少善(至)此六为外。」
【注二句为一。末句是结。】
「疏如是十二(至)二拔济。」
【注前六后六。二利次配。回向菩提。故是自利。问既
是慈心。顾恋有情。云何自利。答但说不舍。不见利
相。故是自利。后六言令。皆是利他。又其前六。前三
成后三。故是自利。】
「疏愿有五种(至)二行利乐。」
【注自利利他。如次配之。发心大愿。通其二利。受生
利他。所行。正愿。是自利也。唯识疏判。即菩提愿。后
四通利他。】
「疏力有十种(至)二修习。」
卷二 第 699b 页 X26-0699.png
【注一处非处智力。二自业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
等至智力。四根胜劣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
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生
死智力。十漏尽智力。思择诸法。而修习之。并通二
利。第三后三。是修习力。馀之六种。是思择力。】
「疏智證诸法(至)二成熟有情。」
【注證巳引安。亦即二利。】
「疏于前所说(至)过前增胜。」
【注过地前也。或地地过也。】
「疏谓总求身(至)而随彼欲。」
【注此却是前布施品文。别引上品所修之者。下戒
等准无爱染心。而施与也。】
「疏若求为过(至)终不遂彼。」
【注宁施百千。与馀众生。此为生过。下为无益。而不
施与。】
「疏施意若净(至)皆不应与。」
【注自无悭心。名为净意。此中有三。一别有大利。二
魔等来求。三痴狂来求。皆不应与。无并益故。】
「疏若悯食吐(至)而行布施。」
【注如得弃鬼。瑜伽此名通内外施。等取其馀。通内
外者。名为杂财。】
「疏一切有恩(至)应行惠舍。」
【注此中二事。一切有恩者。即父母等。下为第二。言
未喻者。未晓喻也。虽巳晓喻。令其欢喜。求者凶恶。
卷二 第 699c 页 X26-0699.png
为残害也。或是贱字。论中并无残字。贱字即云怨
家恶友药叉罗刹。凶暴业者。言软等妻拿者。论云。
不以妻子形容软弱。族姓男女。施来求者。令作奴
婢。此中有二。一不为自厌软品施他。二不以上姓
为下贱。此上布施。在三十九一切施中。】
「疏宁犯性罪(至)怜悯煞之。」
【注见一有情。若且存活。必造重罪。菩萨悲悯。不避
自堕。遂乃煞之。此即无罪。】
「疏暴恶宰官(至)夺癈随还。」
【注点字传差。合作点字。此是菩萨。见有宰官。增上
暴恶。逼恼有情。遂黜或废。黜即贬。癈即除。贬即暂。
除即永。此上二句。下二句中。复有二事。合而为文。
劫即盗贼。守即守护。监临主首。私取彼物。自受用
者。于初劫盗。菩萨夺之。却还旧主。于后监主。菩萨
与癈。不令管守。亦无有罪。生无量福。】
「疏无属系心(至)皆不应尔。」
【注言无属者。是女人习淫者。求之即随。不尔不应
纵其上义。出家菩萨。亦不应为。继字恐差。论是系
字。问言母色名义云何。答少年之女。后当为母。从
喻为名。犹如村邑有出产也。问出家岂无悲悯之
心。答形相别故。就利多故。】
「疏为拔他难(至)无量功德。」
【注妄语即是八邪之语。用夺他难。然非为自离。问
两舌。令不相和。粗恶恶口。毁骂令回。杂秽绮语。即
家恶友药叉罗刹。凶暴业者。言软等妻拿者。论云。
不以妻子形容软弱。族姓男女。施来求者。令作奴
婢。此中有二。一不为自厌软品施他。二不以上姓
为下贱。此上布施。在三十九一切施中。】
「疏宁犯性罪(至)怜悯煞之。」
【注见一有情。若且存活。必造重罪。菩萨悲悯。不避
自堕。遂乃煞之。此即无罪。】
「疏暴恶宰官(至)夺癈随还。」
【注点字传差。合作点字。此是菩萨。见有宰官。增上
暴恶。逼恼有情。遂黜或废。黜即贬。癈即除。贬即暂。
除即永。此上二句。下二句中。复有二事。合而为文。
劫即盗贼。守即守护。监临主首。私取彼物。自受用
者。于初劫盗。菩萨夺之。却还旧主。于后监主。菩萨
与癈。不令管守。亦无有罪。生无量福。】
「疏无属系心(至)皆不应尔。」
【注言无属者。是女人习淫者。求之即随。不尔不应
纵其上义。出家菩萨。亦不应为。继字恐差。论是系
字。问言母色名义云何。答少年之女。后当为母。从
喻为名。犹如村邑有出产也。问出家岂无悲悯之
心。答形相别故。就利多故。】
「疏为拔他难(至)无量功德。」
【注妄语即是八邪之语。用夺他难。然非为自离。问
两舌。令不相和。粗恶恶口。毁骂令回。杂秽绮语。即
卷二 第 700a 页 X26-0700.png
歌唱等。随宜引摄。】
「疏或现神通(至)令得利益。」
【注此当饶益有情戒也。于中有二。且先一事。有造
恶者。示现地狱。令彼见之。云与汝同。希离恶也。为
彼无信。菩萨故问。彼拒不答。现通令怖。由是遂信。
今捡论文。上是不信令怖。下有未信。但现善通。不
须怖之。故置等字。此上戒文。在第四十。及四十一。
一切戒中。】
「疏若遭苦逼(至)勇悍无倦。」
【注忍进合明。上二句通。下二句别。无异想者。无变
异意。在四十二。一切门中。】
「疏能住殊胜(至)还生欲界。」
【注此是定也。在四十三。初之四句。是一切中。第二
引发。方性二字。传者差也。论云。十力种姓。后之二
句。第三难行。势相乘故。如是引也。意云由得十力
种姓等持。不舍上定。再生欲界。】
「疏能起胜义(至)境界无碍。」
【注此是慧也。亦四十三。初之三句。当一切慧之第
一也。论云。于无我性。或于真谛。将觉。正觉。巳觉。今
说地上。略初将觉。在前排度之中巳引。论次下云。
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当此平
等遍满总也。后之四句。即三难行。势有相乘。故如
是引。于胜义觉。知法无我。平等性觉。即善调伏。遍
满总觉。境界无碍。并通正巳。】
「疏或现神通(至)令得利益。」
【注此当饶益有情戒也。于中有二。且先一事。有造
恶者。示现地狱。令彼见之。云与汝同。希离恶也。为
彼无信。菩萨故问。彼拒不答。现通令怖。由是遂信。
今捡论文。上是不信令怖。下有未信。但现善通。不
须怖之。故置等字。此上戒文。在第四十。及四十一。
一切戒中。】
「疏若遭苦逼(至)勇悍无倦。」
【注忍进合明。上二句通。下二句别。无异想者。无变
异意。在四十二。一切门中。】
「疏能住殊胜(至)还生欲界。」
【注此是定也。在四十三。初之四句。是一切中。第二
引发。方性二字。传者差也。论云。十力种姓。后之二
句。第三难行。势相乘故。如是引也。意云由得十力
种姓等持。不舍上定。再生欲界。】
「疏能起胜义(至)境界无碍。」
【注此是慧也。亦四十三。初之三句。当一切慧之第
一也。论云。于无我性。或于真谛。将觉。正觉。巳觉。今
说地上。略初将觉。在前排度之中巳引。论次下云。
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当此平
等遍满总也。后之四句。即三难行。势有相乘。故如
是引。于胜义觉。知法无我。平等性觉。即善调伏。遍
满总觉。境界无碍。并通正巳。】
卷二 第 700b 页 X26-0700.png
「疏于摄事中(至)二种俱非。」
【注此有四句。有诸菩萨。是他同事。而不自现。与他
同事。有诸菩萨。非他同事。而自显现。与他同事。俱
同俱非。准此思作。上言是非。谈本实事同与不同。
下言显现。即约随机。同不同作。故成四句。第一句
者。事相虽等。谦下自隐。示居下位。第二句者。事实
位高。现同下类。第三句者。事实相等。现与同作。第
四句者。事实位高。不度下位。初之五句。是当第一。
次下四句。是其第二。言怖畏者。下怖上也。狗见人
怖。不可化之。遂现为狗。而化之也。论文极宽。论云。
于甚深处。心生怖畏。人法俱深。下至狗也。所作之
下。四句之文。是其第三。是化菩萨同位退者。后之
二句。是其第四。舍利下位。】
「疏于供养中(至)真行供养。」
【注此四十四供养无量。唯无亲近供养十种。今可
具足。佛即设利。等取制多。不言自他。即可通二。十
方之中。通现不现。具足珍财敬。及以广大。或现通
等。即是无染。真行可知。问得平等字。要何所用。论
上无故。答义加显供设利罗等。至于十方是上位
也。】
「疏修无量中(至)亦名大悲。」
【注此依初地。得十平等。举一正用。举證真俗。显作
證修。结成无量。亦名大悲。言證真时。非要同时。】
「疏缘微细苦(至)极清净故。」
卷二 第 700c 页 X26-0700.png
【注具四义故。名为大也。故并无痴。以之为体。】
「疏修此心时(至)有堪能心。」
【注下有八义。初义辨摄一切悲心。第二證悲意乐
净故。是入初地。下有六义。望诸有情。一极亲厚心。
二极爱念心。三欲作恩心。四无厌倦心。五代受苦
心。六调柔自在。有堪能心。】
「疏声闻巳得(至)悲前行心。」
【注此下翻前。不名大也。言前行者。有悲俱心。正拔
苦也。有前行心。悲前方便。观其众生。大论说观百
一十苦。声闻正悲。不如菩萨之前方便。】
「疏由此熏修(至)堪忍众苦。」
【注由大悲故。具摄六度。故说菩提由悲建立。】
「疏又于十地(至)皆十行摄。」
【注随增各一。如常易知。神通作业。偏入第十。】
「疏唯说十度(至)受用法成就。」
【注准障立也。初一障字。六通用之。令字两用。趣入
解脱。是其二故。后一障字。四遍用之。施等诸善四
字两用。施感富贵。戒感善趣。忍不舍生。进能增德。
定令趣入。慧令解脱。方便无尽。愿即无间。力即决
定。智受法乐。故及熟有情。又解趣入解脱。即目其
慧。令者是定。或定为依趣。慧能證入。解脱字通。问
常说持戒。感其尊贵。今何说施。答应通有能。又贵
通二。富贵尊贵。尊贵是戒。】
「疏十种障者(至)未自在障。」
卷二 第 701a 页 X26-0701.png
【注前十唯修。正当此用。后十兼见。便明无失。后十
障者。便明十一二十二愚。一异生性障。一执著我
法愚。二恶趣杂染愚。二邪行障。一微细误犯愚。二
种种业趣愚。三暗钝障。一欲贪愚。二圆满闻持陀
罗尼愚。四微细烦恼现行障。一等至爱愚。二法爱
愚。五于下乘般涅槃障。一纯作意背生死愚。二纯
作意向涅槃愚。六粗相现行障。一现观察行流转
愚。二相多现行愚。七细相现行障。一微细现行愚
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一于无
相作功用愚。二于相不自在愚。九利他中不欲行
障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
尼自在愚。二辨才自在愚。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
障。一大神通愚。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十一佛地障。
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愚。二极微细碍愚。广
如唯识。】
「疏十真如者(至)利乐事故。」
【注地地證一。随诠显示。亦约初满。】
「疏一切菩萨(至)修前诸行。」
【注四十七卷。分品之中。说修此四。一切在家出家。
二分修习。故是诸位。总修相也。有将此下。四相七
意。自广修下。对持瑜伽。大文分之。依论排次。事实
如此。然详来意。因菩提分而生之也。如五无量是
功德品。不可依论排次科之。然应思思。问与七最
胜。为同为异。答彼依相状。此约修心。】
卷二 第 701b 页 X26-0701.png
「疏一者善修(至)无罪修作。」
【注此中四义。如文可知。】
「疏二者善巧(至)应机说法。」
【注除初标句。次有四句。摄九方便。一者背教除恼。
二处中令趣。三巳趣令成。四巳熟令得。初句摄四。
次句是一持犯观察。又次一句。是其正愿。后句摄
三。为三乘故。此无第五。知于异论。或获利摄。】
「疏三饶益者(至)别总随与。」
【注依四摄事。或别。或总。】
「疏四者回向(至)不希馀果。」
【注以前三门所集三世一切善根。并向菩提。更无
馀心。名为淳一微妙清净正信无心。(云云)。】
「疏应以七相怜悯有情。」
【注亦四十七随法瑜伽。在其增上意乐品初。说此
七相。一无畏。二如理。三无倦。四无求。五无染。六广
大。七平等。】
「疏非怖畏彼(至)平等无限。」
【注一句一义。如文可知。其第一义。非怖彼故。而与
财等。希望即是爱染心也。至爱异熟。并此所遮。遭
苦不舍。其心广大。】
「疏如是一切名所学法。」
【注此是大文。总结所归。如何子科。结上五位所修
学法。皆是所学之行法也。非前法则。或是近结。虽
文颇在四相修中。意乐品中。更全无此。详疏头尾。
卷二 第 701c 页 X26-0701.png
如是科也。】
「疏三世菩萨(至)更无增减。」
【注此下文更应大分。虽论是在四相之中。然此引
意。明一切行皆如此也。】
「疏诸出家者(至)真胜殊胜。」
【注偏赞出家胜在家也。文亦分品。】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卷中
「疏三世菩萨(至)更无增减。」
【注此下文更应大分。虽论是在四相之中。然此引
意。明一切行皆如此也。】
「疏诸出家者(至)真胜殊胜。」
【注偏赞出家胜在家也。文亦分品。】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