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508-A¶ 第 868c 页
* No. 508-A
金刚经阐说序
余观注此经者。类皆高谈元妙。骋其辞锋。不顾经文
之上下前后。往往自相矛盾。甚至求深愈晦。欲望其
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鲜矣。余当此困心横虑时。窃假
得数部䌷绎之。择其说之显而明者录之。于经之段
落意旨所在。窃不揣其固陋。而参以鄙见。总以经中
横说竖说。丁宁反覆。无非以明心见性为不二门要
著。不事藻词。人人可以解说。庶有少益乎。或云佛欲
以明心见性示人。则直说法就是了。何以经中随说
随扫。似又欲人向元微寻去矣。余曰不不。此乃见佛
之慈悲处。何以故。人之心性本明。因溺于四相六尘。
以失其本来之明。佛不得巳假之言说。若人能复其
本来之明。则一切言说譬喻。巳属添设。若不扫去。是
显然以佛法自居。佛所不愿也。盖欲人即说处思。复
即扫处思。恍然悟本来之自性。佛乃不得巳而说也。
此正如来护念付嘱之深意耳。
嘉庆二十一年秋七月上浣古闽白云山人存吾
氏手题于姑苏会垣之净信堂
508-A¶ 第 869a 页 X25-0869.png
* No. 508-B
捐刊金刚经阐说序
盖闻
佛道宏深。以慈悲而利物。神功广大。以智慧而觉人。
故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于金
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论不空之空。證
无相之相。阐明虚妄。即六如而可知。推测根源。于四
相而可悟。诚诸佛传灯之奥旨。大乘阐道之统宗。而
群生明心见性之心法也。虽然法由心得。非经无以
寓夫法。经因人明。非言无以著夫经。世以经传。非梓
无以公夫世考。自唐宋以至元明。释是经。锓是经者。
分门别户。汗牛充栋。而求其剖真言之至当。衷秘旨
之弗违。唯白云山人之金刚经阐说。为甚详矣。夫白
云山人者。古闽乡进士 存吾陈先生也。先生讳玉
篇。公身膺花县治试弦歌。职历黄堂。春分桃李。公馀
之暇。仰慕真如。阐说此经。通明法相。使读之者。如仰
宝镜于中天。诵之者。若得明珠于沧海。惜乎。因心种
果。梨枣未登。幸也。以福为田。子孙永守。无奈一字一
编。必藉檀那之力。寸楮寸版。无非长者之金。于是冀
捐刊金刚经阐说序
盖闻
佛道宏深。以慈悲而利物。神功广大。以智慧而觉人。
故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于金
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论不空之空。證
无相之相。阐明虚妄。即六如而可知。推测根源。于四
相而可悟。诚诸佛传灯之奥旨。大乘阐道之统宗。而
群生明心见性之心法也。虽然法由心得。非经无以
寓夫法。经因人明。非言无以著夫经。世以经传。非梓
无以公夫世考。自唐宋以至元明。释是经。锓是经者。
分门别户。汗牛充栋。而求其剖真言之至当。衷秘旨
之弗违。唯白云山人之金刚经阐说。为甚详矣。夫白
云山人者。古闽乡进士 存吾陈先生也。先生讳玉
篇。公身膺花县治试弦歌。职历黄堂。春分桃李。公馀
之暇。仰慕真如。阐说此经。通明法相。使读之者。如仰
宝镜于中天。诵之者。若得明珠于沧海。惜乎。因心种
果。梨枣未登。幸也。以福为田。子孙永守。无奈一字一
编。必藉檀那之力。寸楮寸版。无非长者之金。于是冀
508-A¶ 第 869b 页 X25-0869.png
乐善之有同心。望乐施而无吝色。或慨捐白镪。固属
落落大方。或勉助青蚨。亦愿多多益善。伏祈共鉴葵
心。少伸莲舌。俾夫镂成卷轴。用广
如来之慈悲。刷送流传。大启众生之智慧。是为序。
同治六年岁次丁卯梅夏台阳洪寿椿敬撰于海
东寻乐山房之西轩
* 凡例
* 是经所注故实。悉照邓葵园太守辑注抄录。依原本不系注者姓名。其馀采某氏说者。则系之。非敢掠美也。
* 是经自来分为三十二分。各有标题。伪托传为梁昭明太子所定。似属浅陋。当是后人亦有分作数章者。究亦不见得了当。今只逐段直解说去。读者自可领悟归宿也。
* 是经诸本。多有不同处。如何以故及是名云云等。或有或无。皆于文义无碍。今仍依旧本。
* 是经于紧要处。用一圈。尤关要处。加双圈。大段届限处。用一截。庶读者醒眼耳。
落落大方。或勉助青蚨。亦愿多多益善。伏祈共鉴葵
心。少伸莲舌。俾夫镂成卷轴。用广
如来之慈悲。刷送流传。大启众生之智慧。是为序。
同治六年岁次丁卯梅夏台阳洪寿椿敬撰于海
东寻乐山房之西轩
* 凡例
* 是经所注故实。悉照邓葵园太守辑注抄录。依原本不系注者姓名。其馀采某氏说者。则系之。非敢掠美也。
* 是经自来分为三十二分。各有标题。伪托传为梁昭明太子所定。似属浅陋。当是后人亦有分作数章者。究亦不见得了当。今只逐段直解说去。读者自可领悟归宿也。
* 是经诸本。多有不同处。如何以故及是名云云等。或有或无。皆于文义无碍。今仍依旧本。
* 是经于紧要处。用一圈。尤关要处。加双圈。大段届限处。用一截。庶读者醒眼耳。
508-A¶ 第 869c 页 X25-0869.png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古闽 白云山人存吾氏 阐说
冢孙 滋甫厚基陈氏 校刊
【金者。铁也。刚生金中。百鍊不消。最坚利。能断坏万
物。譬如智慧。能断绝贪嗔痴一切颠倒之见。般若。
华言智慧。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华严说六波罗蜜。
一檀波罗蜜。即布施。二尸波罗蜜。即持戒。三羼提
波罗蜜。即忍辱。四毗梨耶波蜜。即精进。五禅波罗
蜜。即禅定。六般若波罗蜜。即智慧。六者又名六度。
经者梵语脩多罗。】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东晋孝武时小国也。先是符坚秦王。其子丕
称帝。为符秦。太元十一年后。秦王姚苌称帝。十九
年苌卒。太子兴即位。是为姚秦。三藏法师。谓通大
小乘经律论三藏法。为大众师也。梵语鸠摩罗什
婆。华言童寿。谓童子而有耆德。本天竺人。西域龟
兹王之甥也。七岁出家。日诵千偈。即明其旨。秦主
姚兴。延入逍遥园。翻译诸经。其教入中国。经皆梵
书。得历代西僧通华言者。译梵书为汉字。便中国
人讽诵。此经乃鸠摩罗什。所翻译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至)洗足巳敷座而坐。」
古闽 白云山人存吾氏 阐说
冢孙 滋甫厚基陈氏 校刊
【金者。铁也。刚生金中。百鍊不消。最坚利。能断坏万
物。譬如智慧。能断绝贪嗔痴一切颠倒之见。般若。
华言智慧。波罗蜜。华言到彼岸。华严说六波罗蜜。
一檀波罗蜜。即布施。二尸波罗蜜。即持戒。三羼提
波罗蜜。即忍辱。四毗梨耶波蜜。即精进。五禅波罗
蜜。即禅定。六般若波罗蜜。即智慧。六者又名六度。
经者梵语脩多罗。】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姚秦。东晋孝武时小国也。先是符坚秦王。其子丕
称帝。为符秦。太元十一年后。秦王姚苌称帝。十九
年苌卒。太子兴即位。是为姚秦。三藏法师。谓通大
小乘经律论三藏法。为大众师也。梵语鸠摩罗什
婆。华言童寿。谓童子而有耆德。本天竺人。西域龟
兹王之甥也。七岁出家。日诵千偈。即明其旨。秦主
姚兴。延入逍遥园。翻译诸经。其教入中国。经皆梵
书。得历代西僧通华言者。译梵书为汉字。便中国
人讽诵。此经乃鸠摩罗什。所翻译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至)洗足巳敷座而坐。」
508-A¶ 第 870a 页 X25-0870.png
【梵语佛陀。华言觉者。说此经者。为释迦牟尼佛。梵
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姓刹利氏。父净饭王。
母摩耶。于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初八日。自
摩耶右胁诞生。年十九出家。年三十成道。涅槃于
周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二月十五日。灭后一千一
十七年。教至中夏。即后汉永平十年戊辰岁也。如
是。统全经而言。我者。佛幼弟阿难自称也。梵语阿
难。华言庆喜。净饭王幼子。或云其侄。于佛成道日
生。举国庆喜。故名。年二十出家。又十年。佛命为侍
者。佛涅槃时。阿难请问一切经旨。当置何语。佛言
当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同某人。使天下后
世。知法有本源。非世人所可妄说也。舍卫国。是中
天竺波斯匿王之国。王太子名祇陀。树是祇陀所
施。故名祇树。给孤独园者。王之宰臣名须达拿。常
在此国赈济孤独贫人。人称为给孤独长者。涅槃
经云。须达长者。本舍卫人。初未知佛。为聘妇故。入
王舍卫城。因珊坛那。见佛生信。请归舍卫。佛令身
子选众居处。得祇陀园。长者问价。太子戏答。金布
地满。即当卖与。长者布金。太子感叹。遂与易地。地
所有树。并以施佛。因立精舍。长者太子。交相发心。
故称祇树给孤独园。比丘。华言乞士。乞食资身。乞
法资心。大比丘者。以通大乘言也。佛为三界之尊。
故称世尊。乞食者。佛是金轮王子。而自持钵乞食。
为欲教化众生。舍离憍慢也。】
508-A¶ 第 870b 页 X25-0870.png
「时长老须菩提(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长者。有齿德之称也。须菩提。华言善现。一言善言。
一云空生。其生之日。室家皆空。父母惊异。相师占
云。既善且吉。因名焉。为佛大弟子之一。长水经疏。
袒。肉袒也。西方俗仪。见王者必肉袒。示非敢有犯。
佛教亦随用者。然此以表将荷大德之重担耳。肩
偏袒。膝著地。手合掌。皆彼国礼也。敬为入道之门。
凡事皆当敬。况欲领闻圣教乎。如来者。佛号也。谓
之如者。以其明则照无量世界。而无所蔽。慧则通
无量劫事。而无所碍。能变现为一切众生。而无所
不可。是诚自如者也。谓之来者。以真性随所而来
现。若人至诚祷告。则有感应。若欲为一切众生设
化。则现色身。皆其来者也。如者真性之本体。来者。
真性之应用也。护念付嘱。谓如来起慈悲心。卫护
眷念。俾信受是法。付委嘱托俾奉行是法。须菩提
于大众听法之初。未遑他恤。惟愿如来起慈悲心。
为之护念付嘱也。菩萨。脩道者之通称。梵语。菩提
萨埵。省文也。菩提。华言觉道。萨埵。华言大心众生。
以大心入佛道。故名菩萨。诸菩萨。乃指大众言之
也。阿。训无。耨多罗。训上。三。训正。藐。训等。菩提。训觉。
言无上正等正觉。广大包含。无以复加。故曰无上。
灵蠢同具。高下平等。故曰正等。万理全备。圆明普
照。故曰正觉。云何应住。谓当住于何虑也。云何降
伏其心。谓当如何降伏此妄思心也。僧若讷曰。须
508-A¶ 第 870c 页 X25-0870.png
菩提正发此二问。一问众生发无上心。欲求般若。
云何以安住谛理。二问降伏惑心。云何以折摄散
乱。一经所说。不出此住降而巳。】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至)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善哉者。叹其问之切也。谛审也。如是者。指下文所
言也。唯。应之速也。然。是其言也。愿乐欲闻者。须菩
提喜之甚。而不觉其词之复也。】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至)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段说降心。先言降而后言住者。犹言。先去私而
后存理也。然说降而住即在其中。摩诃。华言大也。
卵生。为鱼鸟龟蛇一类。胎生。为人畜龙仙一类。湿
生。为含蠢蠕动一类。化生。为转蜕飞行一类。有色。
为休咎精明一类。无色。为空散销沉一类。有想。为
鬼神精灵一类。无想。为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一类。
非有想非无想。是概指楞严经所云。诸天人不了
妙觉明心。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者而言。涅槃。
华言圆寂。无馀涅槃。即楞严所谓大涅槃。一切修
行者之所依归。僧宗密疏钞云。不生为涅。不灭为
槃。是圆满清净。能所全消。超脱轮回。出离生死。即
究竟到彼岸地位。误认为死。则大谬矣。涅槃有四。
一自性涅槃。凡圣共有。二无住涅槃。诸佛应化。三
有馀涅槃。小果只断三界见思。未脱无明。四无馀
涅槃。巳脱尽。故曰无馀也。灭者。灭尽愚痴烦恼。度
者。度脱生死苦海。净名经云。一切众生。本性常灭。
云何以安住谛理。二问降伏惑心。云何以折摄散
乱。一经所说。不出此住降而巳。】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至)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善哉者。叹其问之切也。谛审也。如是者。指下文所
言也。唯。应之速也。然。是其言也。愿乐欲闻者。须菩
提喜之甚。而不觉其词之复也。】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至)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段说降心。先言降而后言住者。犹言。先去私而
后存理也。然说降而住即在其中。摩诃。华言大也。
卵生。为鱼鸟龟蛇一类。胎生。为人畜龙仙一类。湿
生。为含蠢蠕动一类。化生。为转蜕飞行一类。有色。
为休咎精明一类。无色。为空散销沉一类。有想。为
鬼神精灵一类。无想。为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一类。
非有想非无想。是概指楞严经所云。诸天人不了
妙觉明心。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者而言。涅槃。
华言圆寂。无馀涅槃。即楞严所谓大涅槃。一切修
行者之所依归。僧宗密疏钞云。不生为涅。不灭为
槃。是圆满清净。能所全消。超脱轮回。出离生死。即
究竟到彼岸地位。误认为死。则大谬矣。涅槃有四。
一自性涅槃。凡圣共有。二无住涅槃。诸佛应化。三
有馀涅槃。小果只断三界见思。未脱无明。四无馀
涅槃。巳脱尽。故曰无馀也。灭者。灭尽愚痴烦恼。度
者。度脱生死苦海。净名经云。一切众生。本性常灭。
508-A¶ 第 871a 页 X25-0871.png
不复更灭。六祖慧能坛经云。自性自度。名为真度。
文殊菩萨问世尊。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何。世尊
曰。性本清净。无生无灭。故无众生得灭度。无涅槃
可到。此皆归之众生。而佛不以为功也。相。形迹也。
六祖曰。脩行人亦有四相。心有所能。轻慢众生。名
我相。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途苦。愿生
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
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至)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次。谓再偏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段说
住心也。然说住而降即在其中。无所住者。心不执
著。须菩提。问住心。佛教以不住为住也。布施。谓以
灭度众生之法布施也。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
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触字包得广。凡身所应接皆
是。法犹谚云方法。凡意所计画皆是。福者德之施。
德者福之本。凡夫六根不净。贪是六尘。以快其欲。
一不如其欲。则必布施以求满其欲。有所住而布
施者然也。菩萨受知如来无相教法。无诸欲之求。
无能施之心。但以法施利益众生。如水行地中。无
有挂碍。无所住行布施者然也。不也世尊。须菩提
既答而复呼之尊而亲之之意。后仿此。谢灵运曰。
圣言无谬。理不可越。伹当如佛所教而安心耳。按
如所教住。即楞伽经所云。以不住法名住也。以上
三段。全经大旨巳括。后乃细论条目。层层推究其
文殊菩萨问世尊。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何。世尊
曰。性本清净。无生无灭。故无众生得灭度。无涅槃
可到。此皆归之众生。而佛不以为功也。相。形迹也。
六祖曰。脩行人亦有四相。心有所能。轻慢众生。名
我相。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途苦。愿生
诸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法执不忘。
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至)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次。谓再偏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段说
住心也。然说住而降即在其中。无所住者。心不执
著。须菩提。问住心。佛教以不住为住也。布施。谓以
灭度众生之法布施也。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色
声香味触法。为六尘。触字包得广。凡身所应接皆
是。法犹谚云方法。凡意所计画皆是。福者德之施。
德者福之本。凡夫六根不净。贪是六尘。以快其欲。
一不如其欲。则必布施以求满其欲。有所住而布
施者然也。菩萨受知如来无相教法。无诸欲之求。
无能施之心。但以法施利益众生。如水行地中。无
有挂碍。无所住行布施者然也。不也世尊。须菩提
既答而复呼之尊而亲之之意。后仿此。谢灵运曰。
圣言无谬。理不可越。伹当如佛所教而安心耳。按
如所教住。即楞伽经所云。以不住法名住也。以上
三段。全经大旨巳括。后乃细论条目。层层推究其
508-A¶ 第 871b 页 X25-0871.png
蕴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身相即色身。得见如来。谓得见法身。】
「佛告须菩提凡有所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四句。经中最要语。即名四句
偈。即下文所称章句。以上二段。须菩提领悟身相
非相。而佛即推扩告之也。即见如来。谓即见自心
之如来。所谓云雾揆。而青天见。欲念净而天理存
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段。乃佛奖劝学者婆心处。即护念也。通经皆护
念。此其显云。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盖实
信者。实谛之阶也。净不杂也。僧若讷曰。法相者有
见也。非法相者。无见也。舍二边之著。故云无也。心
之所之即谓取。取则成著。以是义故者。即不住相
之义也。如筏喻者。筏编竹以渡水者。喻人藉佛法。
可以到彼岸也。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
船。此言尽之矣。】
「须菩提于意何(至)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谢曰。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有无并无。理之
极也。按此即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之言也。贤者。
菩萨。阿罗汉。声闻缘觉众。皆是。圣。即佛也。无为法
者。顺真性之自然。无所作为也。须菩提知得无为
法。真是悟道深处。譬如为善欲以得福。不为恶恐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身相即色身。得见如来。谓得见法身。】
「佛告须菩提凡有所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四句。经中最要语。即名四句
偈。即下文所称章句。以上二段。须菩提领悟身相
非相。而佛即推扩告之也。即见如来。谓即见自心
之如来。所谓云雾揆。而青天见。欲念净而天理存
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此段。乃佛奖劝学者婆心处。即护念也。通经皆护
念。此其显云。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盖实
信者。实谛之阶也。净不杂也。僧若讷曰。法相者有
见也。非法相者。无见也。舍二边之著。故云无也。心
之所之即谓取。取则成著。以是义故者。即不住相
之义也。如筏喻者。筏编竹以渡水者。喻人藉佛法。
可以到彼岸也。傅大士曰。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
船。此言尽之矣。】
「须菩提于意何(至)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谢曰。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有无并无。理之
极也。按此即印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之言也。贤者。
菩萨。阿罗汉。声闻缘觉众。皆是。圣。即佛也。无为法
者。顺真性之自然。无所作为也。须菩提知得无为
法。真是悟道深处。譬如为善欲以得福。不为恶恐
508-A¶ 第 871c 页 X25-0871.png
其获祸。皆有为也。惟以理当为善。不应为恶。纵善
而获祸。在所必为。恶而倖福。在所不为。直坚心以
行之而巳。有差别者贤。则无诤三昧。圣。则如如不
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以上二段。是须菩提便悟处。释典。以此世界之外。
更有无数世界。统曰大千世界。心地观经注曰。如
一须弥。一日月星辰。一四大洲。一六欲。上有初禅
天覆之。伹言小世界。不得言千。如是一千小世界。
上覆二禅。为小千世界。如是一千小世界。上覆三
禅。为一中千世界。如是一千中千世界。上覆四禅。
为一大千世界。楞严经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十
方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此布施为财施。七宝
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硓珍珠玻璃也。福德者。事福
也。福德性者。理福也。谢曰。福德非性。所以因缘增
多。多则易著。故即遣之。】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一段。佛言也。偈。释氏诗词也。所谓佛法非法。随
说随扫。一部经如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段乃入道次第。而须菩提即以自證也。须陀洹。
华言入流。谓巳入圣贤之流果者。譬犹木之有实。
孙氏汇纂云此声闻初果自声教而悟者曰声闻。
能逆凡流故入圣流。但未尽六根虚习。故仅为初
而获祸。在所必为。恶而倖福。在所不为。直坚心以
行之而巳。有差别者贤。则无诤三昧。圣。则如如不
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以上二段。是须菩提便悟处。释典。以此世界之外。
更有无数世界。统曰大千世界。心地观经注曰。如
一须弥。一日月星辰。一四大洲。一六欲。上有初禅
天覆之。伹言小世界。不得言千。如是一千小世界。
上覆二禅。为小千世界。如是一千小世界。上覆三
禅。为一中千世界。如是一千中千世界。上覆四禅。
为一大千世界。楞严经曰。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十
方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此布施为财施。七宝
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硓珍珠玻璃也。福德者。事福
也。福德性者。理福也。谢曰。福德非性。所以因缘增
多。多则易著。故即遣之。】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一段。佛言也。偈。释氏诗词也。所谓佛法非法。随
说随扫。一部经如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此段乃入道次第。而须菩提即以自證也。须陀洹。
华言入流。谓巳入圣贤之流果者。譬犹木之有实。
孙氏汇纂云此声闻初果自声教而悟者曰声闻。
能逆凡流故入圣流。但未尽六根虚习。故仅为初
508-A¶ 第 872a 页 X25-0872.png
果。斯陀含。华言一往来。谓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便
得涅槃。实无往来者。无往来之念也。孙氏云。此声
闻第二果。比入流又高一层阿那舍。华言不来。巳
断欲界思惑尽直生四禅天上。不来欲界受生。故
曰不来。实无不来者。亦是无不来之念。孙氏云。本
性清净光明。真空无我。不见可欲。本无欲界。故实。
无不来也。此声闻第三果比尚有往来又高一级。
阿罗汉。华言无生。人法俱空。巳證涅槃。声闻之道。
至此圆满巳极。故不名果而名道谢云阿罗汉者
无生也。相灭生尽。谓之无生。若有计念。则见我人
起相也。黄成釆云。实无有法。尘心净尽。无法可学
也。孙氏云。此果断三界见思。烦恼俱尽。又曰四果
人。俱无得果之心。可见圣贤。皆以无为法。全不住
相矣。但四果只是了一身。不度众生。佛门谓之小
乘。诤者。争也。尘念欲行。道念欲遣。如水火不相合。
两念相争也。无诤。则理欲俱忘。一念不起。心无生
灭去来。惟有本觉常明。故名无诤三昧。三昧。华言
正定。六祖曰。三昧梵音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
五种邪见。是名正见。阿兰那。华言寂静。阿兰那行
者。即是清净行。徐士英曰。佛所说四果。自有等级。
第一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则是知欲当避。此果
之初生。第二云。一往来。则是蹈欲境不再。此果之
方硕。第三云。不来。则是去欲境如遗。此果之巳熟。
第四云。离欲。则是脱然无纤欲可除。此果之既收
得涅槃。实无往来者。无往来之念也。孙氏云。此声
闻第二果。比入流又高一层阿那舍。华言不来。巳
断欲界思惑尽直生四禅天上。不来欲界受生。故
曰不来。实无不来者。亦是无不来之念。孙氏云。本
性清净光明。真空无我。不见可欲。本无欲界。故实。
无不来也。此声闻第三果比尚有往来又高一级。
阿罗汉。华言无生。人法俱空。巳證涅槃。声闻之道。
至此圆满巳极。故不名果而名道谢云阿罗汉者
无生也。相灭生尽。谓之无生。若有计念。则见我人
起相也。黄成釆云。实无有法。尘心净尽。无法可学
也。孙氏云。此果断三界见思。烦恼俱尽。又曰四果
人。俱无得果之心。可见圣贤。皆以无为法。全不住
相矣。但四果只是了一身。不度众生。佛门谓之小
乘。诤者。争也。尘念欲行。道念欲遣。如水火不相合。
两念相争也。无诤。则理欲俱忘。一念不起。心无生
灭去来。惟有本觉常明。故名无诤三昧。三昧。华言
正定。六祖曰。三昧梵音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
五种邪见。是名正见。阿兰那。华言寂静。阿兰那行
者。即是清净行。徐士英曰。佛所说四果。自有等级。
第一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则是知欲当避。此果
之初生。第二云。一往来。则是蹈欲境不再。此果之
方硕。第三云。不来。则是去欲境如遗。此果之巳熟。
第四云。离欲。则是脱然无纤欲可除。此果之既收
508-A¶ 第 872b 页 X25-0872.png
以此观之。亦是下学上达处。】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然灯佛。是世尊授记之师。生时有光于眼耳口鼻
有孔中放出。如灯之明。故号然灯。明心见性。乃是
有法而非法。得无所得。故曰于法实无所得也。庄
严佛土。是从境说。答亦从境说。谈境正所以徵心。
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以上二段。云云。千经万典。大指会归于此。盖有所
住而生心。便是堕外道。无所住而不生心。便是断
灭。稍有错误。毫𨤲千里。迷则佛众生。悟则众生佛
也。五祖宏忍为六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
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
本无摇动。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
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夫丈天人。以上二段。言法
本于心。非有所得。庄严在心。不于佛土。然则诸菩
萨。惟当明此心而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是
世尊传授心法点睛处。】
「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弥华言高妙。此山在四天下之中。高广三百三
十六万里。日月绕山而行。以为昼夜。由此分四面
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为山之至大者。故称
山王。非身者。法身也。真心也。一切有形相。当无不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然灯佛。是世尊授记之师。生时有光于眼耳口鼻
有孔中放出。如灯之明。故号然灯。明心见性。乃是
有法而非法。得无所得。故曰于法实无所得也。庄
严佛土。是从境说。答亦从境说。谈境正所以徵心。
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以上二段。云云。千经万典。大指会归于此。盖有所
住而生心。便是堕外道。无所住而不生心。便是断
灭。稍有错误。毫𨤲千里。迷则佛众生。悟则众生佛
也。五祖宏忍为六祖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六祖言下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
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
本无摇动。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
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夫丈天人。以上二段。言法
本于心。非有所得。庄严在心。不于佛土。然则诸菩
萨。惟当明此心而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是
世尊传授心法点睛处。】
「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弥华言高妙。此山在四天下之中。高广三百三
十六万里。日月绕山而行。以为昼夜。由此分四面
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为山之至大者。故称
山王。非身者。法身也。真心也。一切有形相。当无不
508-A¶ 第 872c 页 X25-0872.png
坏。惟真性无形相。故无得而坏。】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恒河西天竺之河。从阿耨地东流出。周回四十里。
沙细如面。佛多在此处说法。故取以为喻。僧肇曰
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持经福净。超升彼岸。是
故胜也。以上二段言非身喻大身。无为福胜有为
福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至)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天者。十八天人之类。人者。概僧俗而言。阿脩罗。即
卵胎化湿诸生。谢云封殡法身谓之塔。树像虚空
谢之庙。圣体神仪。全在四句。献供致敬。宜尽厥心
也。六祖曰。所在之处。见人即说是经。常行无所得
心。即此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心
清净而说是经。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来佛
性。常行真实感得天人阿脩罗人非人等。皆来供
养持经之人也。又曰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
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
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僧若讷曰。
经者。即法宝也。即为有佛。即佛宝也。若尊重弟子。
即僧宝也。经典所在之处。即三宝共居也。此段归
重经典。领起下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是名般若波罗蜜。」
【至此说明经名。颜柄曰。妙明本性。湛若大虚。体既
尚无。何名之有。如来恐人生断灭见。不得巳而强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恒河西天竺之河。从阿耨地东流出。周回四十里。
沙细如面。佛多在此处说法。故取以为喻。僧肇曰
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持经福净。超升彼岸。是
故胜也。以上二段言非身喻大身。无为福胜有为
福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至)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天者。十八天人之类。人者。概僧俗而言。阿脩罗。即
卵胎化湿诸生。谢云封殡法身谓之塔。树像虚空
谢之庙。圣体神仪。全在四句。献供致敬。宜尽厥心
也。六祖曰。所在之处。见人即说是经。常行无所得
心。即此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心
清净而说是经。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来佛
性。常行真实感得天人阿脩罗人非人等。皆来供
养持经之人也。又曰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
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
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僧若讷曰。
经者。即法宝也。即为有佛。即佛宝也。若尊重弟子。
即僧宝也。经典所在之处。即三宝共居也。此段归
重经典。领起下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是名般若波罗蜜。」
【至此说明经名。颜柄曰。妙明本性。湛若大虚。体既
尚无。何名之有。如来恐人生断灭见。不得巳而强
508-A¶ 第 873a 页 X25-0873.png
安是名也。所以傅大士颂云。恐人生断灭。权且立
虚名。】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非世界是名世界。」
【谓佛有说法则可。谓佛有所说则不可。玩所字。便
有造作的意思。陈雄曰。世尊答文文殊曰。在世离
世。在尘离尘。是为究竟法。此言非微尘。非世界。即
离尘离世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以上二段云云。三十二相者。般若经曰。
如来足下有平满相。一。足下千福轮文。无不圆满。
二。手足并皆柔软。如兜罗绵。三。两足一二指间。犹
如雁王。文同绮画。四。手足诸指。圆满纤长可爱。五。
足跟广长圆满。与趺相称。六。足趺修高光满。与足
跟相称。七。双腨渐须纤如鹿王腨。八。双臂平立摩
膝。如象王鼻。九。阴相藏密。十。毛孔各一毛生。绀青
宛转。十一。发毛右旋宛转。十二。身皮细薄润滑。垢
水不住。十三。身皮金色晃耀。诸宝庄严。十四。两足
两掌中颈双肩。七处充满。十五。肩项圆满殊妙。十
六。膊腋悉皆充实。十七。容仪洪满端直。十八。身相
修广端严。十九。依相量等园满。二十。额臆并身上
半。威容广大。如狮子王。二十一。常见面各一寻。二
十二。齿相四十齐平。净密根深。白逾珂雪。二十三。
四牙鲜白锋利。二十四。常得味中上味。二十五。舌
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耳发际。二十六。梵奇词
虚名。】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非世界是名世界。」
【谓佛有说法则可。谓佛有所说则不可。玩所字。便
有造作的意思。陈雄曰。世尊答文文殊曰。在世离
世。在尘离尘。是为究竟法。此言非微尘。非世界。即
离尘离世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以上二段云云。三十二相者。般若经曰。
如来足下有平满相。一。足下千福轮文。无不圆满。
二。手足并皆柔软。如兜罗绵。三。两足一二指间。犹
如雁王。文同绮画。四。手足诸指。圆满纤长可爱。五。
足跟广长圆满。与趺相称。六。足趺修高光满。与足
跟相称。七。双腨渐须纤如鹿王腨。八。双臂平立摩
膝。如象王鼻。九。阴相藏密。十。毛孔各一毛生。绀青
宛转。十一。发毛右旋宛转。十二。身皮细薄润滑。垢
水不住。十三。身皮金色晃耀。诸宝庄严。十四。两足
两掌中颈双肩。七处充满。十五。肩项圆满殊妙。十
六。膊腋悉皆充实。十七。容仪洪满端直。十八。身相
修广端严。十九。依相量等园满。二十。额臆并身上
半。威容广大。如狮子王。二十一。常见面各一寻。二
十二。齿相四十齐平。净密根深。白逾珂雪。二十三。
四牙鲜白锋利。二十四。常得味中上味。二十五。舌
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耳发际。二十六。梵奇词
508-A¶ 第 873b 页 X25-0873.png
韵和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二十七。眼睫犹若牛
王。绀青齐整。二十八。眼睛绀青鲜白红环。二十九。
面轮其犹满月。眉相皎净。如天帝弓。三十。眉间有
白毫相。柔软如绵。白逾珂雪。三十一。顶上有乌瑟
腻沙。高显周囲。犹如天盖。三十二。王日休曰以上
二段。大意谓细而微尘。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
皆为虚妄。但有名而巳。惟真性为真实。是以自古
及今。无变无坏。彼三者。则有坏故也。按所云三十
二相。似属复踏。但无可考。今姑存之。】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至)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此段乃须菩提深赞佛法以勉人处。涕泪非泣者
以如是甚深经典。痛闻之不早也。陈曰。性中具如
来法身。夫是之谓生实相。经以福兼德言者屡矣。
而此独言功德。是功成果满之时。则其福为不足
道。所以坛经有功德在法身中。非在相福之句。前
佛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云。离一切相。即
名诸佛。是须菩提与佛印證处。】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至)是名忍辱波罗蜜。」
【此段佛随举布施。及忍辱波罗。蜜以示人。僧肇曰。
得大乘闻慧解。一往闻经。身无惧相。故名不惊。得
大乘思慧解。深信不疑。故名不怖。得大乘脩慧解。
顺教脩行。终不有谤。故名不畏。疏钞云。何以故者。
显因中最胜。明标第一波罗蜜者。有十种。一布施
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七慈。八悲。
王。绀青齐整。二十八。眼睛绀青鲜白红环。二十九。
面轮其犹满月。眉相皎净。如天帝弓。三十。眉间有
白毫相。柔软如绵。白逾珂雪。三十一。顶上有乌瑟
腻沙。高显周囲。犹如天盖。三十二。王日休曰以上
二段。大意谓细而微尘。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
皆为虚妄。但有名而巳。惟真性为真实。是以自古
及今。无变无坏。彼三者。则有坏故也。按所云三十
二相。似属复踏。但无可考。今姑存之。】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至)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此段乃须菩提深赞佛法以勉人处。涕泪非泣者
以如是甚深经典。痛闻之不早也。陈曰。性中具如
来法身。夫是之谓生实相。经以福兼德言者屡矣。
而此独言功德。是功成果满之时。则其福为不足
道。所以坛经有功德在法身中。非在相福之句。前
佛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云。离一切相。即
名诸佛。是须菩提与佛印證处。】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至)是名忍辱波罗蜜。」
【此段佛随举布施。及忍辱波罗。蜜以示人。僧肇曰。
得大乘闻慧解。一往闻经。身无惧相。故名不惊。得
大乘思慧解。深信不疑。故名不怖。得大乘脩慧解。
顺教脩行。终不有谤。故名不畏。疏钞云。何以故者。
显因中最胜。明标第一波罗蜜者。有十种。一布施
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七慈。八悲。
508-A¶ 第 873c 页 X25-0873.png
九方便。十不退。今言第一波罗蜜者即布施波罗
蜜。何故独言布施第一。曰布施者。通摄万行。直至
菩提。尚行布施。因布施资生众善。言非者。恐有能
所之名。先拂去能名。行无住相施者。故曰是名第
一波罗蜜者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至)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段佛以现身说法。證忍辱波罗蜜也。歌利。华言
极恶。如来昔因中。證初地巳。山居脩道。王带宫女
出猎。倦而寝。诸女人入山礼仙。王觉而怒。入山。寻
之。问仙得果否。答曰。未得。又问以何为戒。答曰。以
忍为戒。王割其耳。容颜不变。又劓其鼻。截其手。其
臣争谏不听。四天王雨沙石。王布畏忏悔。仙复身
如故。王乃归信受记。或曰。尔时王者。即憍陈如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至)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谢曰。不住色。无财物也。按之六祖曰。菩萨不为来
望自身五欲快乐。而行布施。但为内破悭心。外利
益众生。而行布施。又曰。如来说我人等相。毕竟可
破坏。非真实体也。一切众生。尽是假名。若离妄心。
即无众生可得。故言即非众生。按若心有住。即为
非住者。谓心有所住。即非如来之以不住为住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至)此法无实无虚。」
【谢曰。真不伪。实无虚。如必当理。不诳则非妄语。不
异则始终恒一。圣言不谬。故直脩行也。六祖曰。无
实者。以法体空寂。无相可得。然中有恒河性德。用
蜜。何故独言布施第一。曰布施者。通摄万行。直至
菩提。尚行布施。因布施资生众善。言非者。恐有能
所之名。先拂去能名。行无住相施者。故曰是名第
一波罗蜜者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至)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此段佛以现身说法。證忍辱波罗蜜也。歌利。华言
极恶。如来昔因中。證初地巳。山居脩道。王带宫女
出猎。倦而寝。诸女人入山礼仙。王觉而怒。入山。寻
之。问仙得果否。答曰。未得。又问以何为戒。答曰。以
忍为戒。王割其耳。容颜不变。又劓其鼻。截其手。其
臣争谏不听。四天王雨沙石。王布畏忏悔。仙复身
如故。王乃归信受记。或曰。尔时王者。即憍陈如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至)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谢曰。不住色。无财物也。按之六祖曰。菩萨不为来
望自身五欲快乐。而行布施。但为内破悭心。外利
益众生。而行布施。又曰。如来说我人等相。毕竟可
破坏。非真实体也。一切众生。尽是假名。若离妄心。
即无众生可得。故言即非众生。按若心有住。即为
非住者。谓心有所住。即非如来之以不住为住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至)此法无实无虚。」
【谢曰。真不伪。实无虚。如必当理。不诳则非妄语。不
异则始终恒一。圣言不谬。故直脩行也。六祖曰。无
实者。以法体空寂。无相可得。然中有恒河性德。用
508-A¶ 第 874a 页 X25-0874.png
之不匮。故言无虚。按前既说于法实无所得。此何
以又言如来所得法。以无实无虚。故即为之所得
法。】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至)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利令智昏。公能生明。以上三段。皆反覆譬喻。以明
不住心法也。住法布施者。如我立规条。以强人从
我。则彼此相蒙。人之心昧。而我之心亦蔽而无所
见。不住法布施者如只示人以自明其心。自见其
性。则人巳两忘。同登彼岸。何等光明普照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初日中日后日。犹言一日早中晚也。劫华言世也。
经中每于段尾屡云较量福德者。皆佛获念付嘱
菩萨之深心处。】
「须菩提以要言之(至)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云。为发最上乘者说。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云
若乐小法者云云。即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此段
是明善。声乘。缘觉乘。菩萨乘。为三乘。大乘。谓菩萨
乘也。最上来。谓佛乘也。声。独了生死。不度众生。名
小乘。如车乘之小者。止能自载也。缘觉。半为人半
为已。所度无多。名中乘。菩萨。能度一切众生。名大
乘。佛能兼众生菩萨而皆度之。为最上乘。谢曰。千
载不坠。由于人宏任持运。行荷担义也。按此之谓
付嘱。通经旨付嘱。此其重云。】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果报亦不可思议。」
以又言如来所得法。以无实无虚。故即为之所得
法。】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至)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利令智昏。公能生明。以上三段。皆反覆譬喻。以明
不住心法也。住法布施者。如我立规条。以强人从
我。则彼此相蒙。人之心昧。而我之心亦蔽而无所
见。不住法布施者如只示人以自明其心。自见其
性。则人巳两忘。同登彼岸。何等光明普照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初日中日后日。犹言一日早中晚也。劫华言世也。
经中每于段尾屡云较量福德者。皆佛获念付嘱
菩萨之深心处。】
「须菩提以要言之(至)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云。为发最上乘者说。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云
若乐小法者云云。即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此段
是明善。声乘。缘觉乘。菩萨乘。为三乘。大乘。谓菩萨
乘也。最上来。谓佛乘也。声。独了生死。不度众生。名
小乘。如车乘之小者。止能自载也。缘觉。半为人半
为已。所度无多。名中乘。菩萨。能度一切众生。名大
乘。佛能兼众生菩萨而皆度之。为最上乘。谢曰。千
载不坠。由于人宏任持运。行荷担义也。按此之谓
付嘱。通经旨付嘱。此其重云。】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果报亦不可思议。」
508-A¶ 第 874b 页 X25-0874.png
【此段是灭恶。讷曰。造作定业。不可逃。以行般若。故
易重为轻。地狱云云。陈曰。世人喜于为恶。嫉于为
善者多矣。一见是人。为人轻贱。便谓读经无益。福
报为虚语。甚至谤佛骂佛者使人人起退转心。佛
之言此。所以长善而救失云。地狱饿鬼。畜生。三恶
道也。即三途苦。阿僧祇。华言无央数。那由他。华言
一万万。按凡佛所言灭度。轮回果报等。皆以济末
世德礼政刑之穷。使人心有所摄。以人之畏人。不
如其畏神。故藉此以设教。岂可思议乎哉。】
金刚经阐说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