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504-A¶
504-A¶ 第 751a 页
504-A¶ 第 751a 页

* No. 504-A
金刚经汇纂原序

金刚一经。括尽诸经奥义。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经巳明言之矣。其大
旨总在破除我执。以无住为本体。以降伏为入门。如
法受持。能使人在欲忘欲。居尘出尘。不使我为境用。
而使境为我用。诚烦暑中一服清凉散也。并非一味
谈空。具有实用。乃有善信之人。但知读诵此经。懵然
不解其义。亦有学者究心经注。或属言烦。或苦义略。
是非可否。靡所适从。即或粗知经义。不究精微。止求
持诵以释愆。无有信心而修證。则于如来至妙之心
法。遂无由梦见。而佛教亦缘此似明实晦。不深可叹
哉。(念劬)根钝习深。苦缠蔽集。晚节末路。履蹈惟艰。尝
发愤于是经。不知而求其知。不解而求其解。以自袪
504-A¶ 第 751b 页 X25-0751.png
其烦惑。爰取诸家注说。为之剪讹削肤。提纲挈维。节
要以存义。参互以明体。反覆以示蕴。专录以启奥。两
存以质疑。以为是说也。殆庶几近之。凡三阅寒暑而
成。名曰汇纂。虽用力之勤。艰苦不辞。而谓于是经之
大旨。巳无不详无不合。所不敢知也。赖藉众力。镌梓
以公善信。上根之人。顿以明心。次根之人。渐以穷理。
世之轧轧焉惟利欲是溺。迷失本来。堕烦恼障而不
知悟者。盍向清冷中觅一波罗蜜乎。

乾隆五十八年岁次癸丑三月望日洁斋孙念劬谨

* No. 504-B
重刻金刚经汇纂序

三藏教文。无非證明心体。为成佛阶梯。惟金刚直指
无住本心。以显般若之真智妙用。不舍一法。不存一
法。是中出生诸佛。慧命不断。在最上利根。随机涣释。
直下承当。固得金刚正眼。即在下根。苟知信受奉行。
亦能破欲离尘。遣诸烦恼。度苦济厄。灵应超然。然此
经解说纷如。未易窥其崖略。诸解或博而寡要。或简
而多遗。或字析而章未联。或章联而义犹隐。若欲专
从一家。则谈理深奥者。有妨于初学。立辞显易者。恐
弃于高明。或详事相而简精微。或指本源而脱章句。
各有所长。难于并美。(念劬)不揣冒昧。于昔年会集诸
504-A¶ 第 751c 页 X25-0751.png
家。纂成一帙。然局于见闻。搜辑未广。意义之肤浅。阐
发之未透。殊有所不自知。因远方同志。索者甚众。甲
寅春仲。仓猝付梓。雠校未细。字讹句脱。不可胜指。故
印二百部即行停止。观察章公。乐善心切。竟将此讹
本刊刻。印送巳多。(念劬)自误误人。孽非浅鲜。仗佛之
灵。数年内连得佳本。披览之下。悔悟交迫。因广为搜
辑。易稿再镌。凡原刻之引义肤浅。阐发未透处。一一
有以补其不逮。剪讹削肤。庶几精实详尽。显豁贯穿。
挈领提纲。本末洞彻。至此而稿巳七易矣。欲救前刻
之失。镌刻反不容缓。于丁巳仲春告竣。以公同志。较
原刻巳十增其四。盖此经义蕴甚深。非详不达。学者
当具细静心。反覆推勘。求明自性。则演说灵文。愚迷
立破。圣阶可接。若存虚妄心。入文字障。或存粗率心。
入邀福障。是反将金刚种智铲断矣。虽诵读万卷。岂
能窥见佛法耶。经即佛也。佛即心也。无住心者。常住
真心也。常住真心者。不生灭心也。不生灭心者。金刚
心也。得金刚心之谓应住心。得应住心之谓降伏其
心云何应住。得无所得也。住无所住也。无住何尝有。
生其心何尝无。读者以心学佛。毋以口学佛。于泡影
见无住。不于无住见断。于金刚见常住。不于常住见
常。断常双遣。人法两空。岂不到彼岸。与诸佛同登安
乐哉。

嘉庆元年岁次丙辰腊月望日述甫孙念劬谨识
504-A¶ 第 752a 页 X25-0752.png

* 金刚经注说汇纂
凡例


* 此经注解。自晋梁迄今。不下数百种。或由大德。或自通儒。义无不备。非后学所可更加。然解者日众。观者日纷。论说注證。累牍难尽。抉疑阐奥。发明固多。而臆注岐言。正复不少。是编汇集各本。由博取约。因异求同。弃其粗浅。选其精要。未谛当者。概不采入。疑难处。必精求其是。
* 经解虽繁。而足以传留者。亦只有十馀种。其最善者。唐之圭峰有疏。宋之长水有记。明之憨山有决疑。曾凤仪有宗通。大圆居士张有誉有义趣广演。如如居士张国维有注说。数书实堪羽翼大乘。近代剩閒居士龚概䌽有正解。诚斋居士盛符升有五释。又汇集各家而采其精要。可称善本。以上各种。是编采录最多。
* 近今刊送诸本。字比句栉。依文解义者。十有见其八九。提纲挈领。贯通脉络。阐发全经宗旨者。百止见其二三。是编广搜善本。弃粗择精。解必求其切实。旨必求其贯穿。于全经之纲领脉络。承接关照处。融会阐发。于各章各句。解说引證。仍不敢略。
* 是编凡遇论说引證。及畅发旨趣处。注解同异处。
504-A¶ 第 752b 页 X25-0752.png
* 三十二分。各有原题。如经眼目。每分先明题义于前。并即冠以经旨。使大意炳如。读者易晓。
* 每分中文长义奥者。列注必多。今逐节分注。以便观览。每分后加以总注。务使旨趣详畅。脉络贯通。并将要领标于上方。以清眉目。
* 集说次第。俱由浅至深。随顺文义。不以人代为叙。或注中又有义须解释者。并补列于上方。
* 各本中有论说冗长者。限于短幅。不能全载。俱从节录。观者幸弗以割截为嫌。
* 诸本引證。多用偈语及诗句。是编概不采入(弥勒作偈释经。无著天亲俱作论以释偈。天亲更为明切。倘若列偈。又须释偈。太觉烦冗。偈本可以另观。若引诗则甚无足取)
* 此经各本只用句点。但孰是如来语。孰是须菩提语。在明眼自易分辨。而初学不晓。此刻凡如来语句。俱用圆圈。须菩提语句。俱用尖圈。阿难结集语用点。起止加以方匡。则问答分明。瞭如指掌。
* 此经各本。只用点以释句。此刻凡系功夫密旨。及紧要眼目处。皆用连圈。或用尖圈。或加连点。
* 此经前后凡六译。一后秦罗什。二后魏流支。三陈真谛。四隋笈多。五唐元装。六周义净。六法师皆称三藏。今所流传。乃秦译本(魏本与秦本稍异)
* 此经三十二分。定自昭明太子。王真如谓其品节
504-A¶ 第 752c 页 X25-0752.png
* 经义以能断立名。故弥勒第五偈中。即有断疑之说。天亲因之。分作二十七疑。总是佛之知见。无所不彻。所以蹑前语迹。断后疑情。有是说。即当有是发明。亦非必逆揣尊者意中。预有此疑也。
* 经中问答。约二十九处。其间妙义。出于佛言者二十四。出于当机者十六。是集务求其所以呼示。所以酬答。所以发明之故。顺节而递释之。至经中文句每多重复。又求其所以重复之故。如言不可相见者四。度无可度者四。说无可说者四。菩提无所得者四。无四相者九。宝施命施者九。要归虽一。取义各殊。亦逐处疏别。
* 经中句字。增减同异。从无画一。如(十三分)是名般若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二十五分)是名凡夫等句。有遗失者。(古本亦无)按以经义。不可少也。若非无想上减去若字。如照九类理应除之。有则似分二天矣。至若取非法上。(六分)何以故三字。定为衍文。(八分)若复有人句上。有佛
504-A¶ 第 753a 页 X25-0753.png
* 则与即二字。各本每多不同。尝考其由。起于高丽王名稷。彼人欲避其音。故于经中去即改则。因此以伪乱真。海虞严氏折衷诸辨。谓合两之义为即。相仍之义为则。即或可用之相仍。则不可用之合两。此说最为谛当。
* 是经分卷。或一或三或二。每多不同。按全经大意。自尊者再行启请。与前文浅深各见。昔人云。前言粗执。后言细执。前为初发心者言。详于发心之论。后为巳发心者言。直云心无可发。憨山辨上下卷甚明。当仍之。
* 是书原刻多讹。板巳燬去。远方善士。刷印流通。须用此定本。弗踵前讹。(念劬)庶可救疏误之愆。不至抱隐憾于无穷矣。
* 诵持此经。全在口读其文。心思其义。使微言了彻。全旨贯通。信解受持。方为有益。若是急急赶读。含糊图快。口到心不到。纵然读过万遍。亦与不读者等。

洁斋居士谨识
504-A¶ 第 753b 页 X25-0753.png

* 引用书目


* 隋

* 天台智者大师疏(法名智顗)
* 唐

* 曹溪法师直解(六祖法名慧能)
* 圭峰禅师疏论纂要(法名宗密)
* 宋

* 长水大师刊定记(法名子璿纂集诸家)
* 中峰禅师略义
* 龙舒居士王日休注
* 致政陈雄注
* 明

* 憨山大师决疑(法名德清)
* 宗泐禅师经解(法名如[王*巳]又名晓月)
* 曾凤仪宗通
* 李腾芳集解
* 张有誉义趣广演(号大圆居士)
* 张国维疏解(号如如居士抄本)
* 似空法师金刚鎞(法名广伸)
* 王化隆直指
* 莲池大师注说
* 洪莲和尚集注(采集五十三家)
* (本朝)

* 剩閒居士龚穊䌽集解
* 诚斋居士盛符升五释
* 黄成采经贯
* 王履昌句解
* 无名氏芥疏(抄本)
* 顾旦初圆旨
504-A¶ 第 753c 页 X25-0753.png
* 范季珍如解(经旨提要俱摘大圆居上)
* 石成金注论讲證(采读法四条)
* (附记)

* 陆腾金刚经演说(字渔云。国初松江人。此书甚佳购之未得)

(以上各书引用最多者。长水之记。憨山之决疑。张有誉张国维两家疏解。龚穊䌽盛符升两家
集说。此数种书经疏中。最为精美。令人有观止之叹)。

(张有誉张国维两家疏解。精实透辟。得未曾有。而龚氏集解。尤明备详。悉得所折衷。惜此三书
得之最后。致有祸枣灾梨。自误误人之恨)。
* No. 504-C
总说(采摘各书)

此经要义有五。一以法喻为名。二辨实相为体。三明
无住为宗。四论断疑为用。五判大乘为教相。若昧法
师曰。法身真智曰般若。法身理果曰彼岸。必以真智
为先导。然后能断烦恼。出生死。圆證理果。故曰智慧
到彼岸。实相常住为体。体即法身。观照契理为宗。宗
即般若。文字断疑为用。用即解脱。般若二字。包括宗
体用。而独标般若为名者。以法身非智慧不显。解脱
非智慧不成也。

智者大师曰。般若有三种。实相。观照。文字。实相即第
一义谛。观照即智慧。文字能作诠。亦为般若。

无著云。金刚难坏。坚也。金刚能断。利也。坚喻般若本
觉。利喻般若始觉记云本即实相。始即观照也实相
是体心本无相以本来真理为实相(是生实相妙解真诠)。即如来藏自性
504-A¶ 第 754a 页 X25-0754.png
清净心。观照是用。心本有觉。以真智所现为观照。即
相应本觉之妙慧(体用双疏理智互发分明的当一读一快)。故体用虽分。理智则一。疏云。即智
之理为实相。即理之智为观照也(破的语)。般若正翻曰慧。今
云智慧。慧即智体。智即慧用。

记云。金刚般若有二种。实相者。理也。观照者。事也。离
理无智。离智无理。故能断一切。即坚即利也。

此经为众生性中所有。人自不见。但知诵读文字。祗
于身外觅佛。句下求经。若悟得本心。始知此经不在
文字。始知诸佛皆从此经出。学者持内心经。以立见
性之法。即此经不假立法矣。

此经通部总是发明大乘义理。善现耻小慕大。故特
为启请。有应住降伏之问。此问直开千万世教门心
法。经云。是经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明以
大乘为教相也。

此经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字为纲。一点
菩提心。却是金刚正眼。万法总持。要看得十分郑重。
方知切实下手工夫处。菩提心一发。智光便现。名为
般若。一切万行。从此而生。所以学佛人。初从净信。直
至成佛。总离不得发菩提心。(倘不发此心。则不应住而住。当降伏而不降伏。
即护念付嘱不信从矣。是以经中于发阿耨多罗句。凡二十九见)。

金刚经佛说无相。但去妄念。不去天理。若并天理去
了。岂非行尸走肉。虚生世间。故于第十四分中说出
生实相三字。慧根人虚于此著眼。(要知说无相处。俱是说实相处。乃是
佛家命脉)紫柏老人云。后人目释氏为空门。殊非释氏本
504-A¶ 第 754b 页 X25-0754.png
旨。吾儒不去细究。但言佛氏虚无寂灭。岂不罪过。

圆旨云。般若固在离相。然必以离相般若。贯彻于施
忍等五度中间。实实去行。方能打成一片。故经文说
般若。必从布施忍辱等处见之。

修学人心有解悟。
而未从事上證过。所见终不实落。空生既悟实相。佛
复为说忍辱一大段经文。正欲其从极难忍境界。一
一历过。毫不动念。方是真正实相般若也。

离相般
若。原从森罗万象中见。并非断灭相也。佛一路说离
相般若。入后陡提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试空生。空
生直答云可以观。正见其所见谛当处。后人不知佛
意。见转轮王一难。便谓空生不该如此说。埋没空生
多矣。

布施为六度之首。是修行中一大事。首言灭度无量
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是如来之般若法施
也。此经句句是般若法施。菩萨心施。与财宝施身命
施不同。一无住著。不落根尘。故第四分中。即云菩萨
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末世以布施为修行。以
施舍为布施。又藉布施以求福利。是执四相以求佛
也。根尘不净。性海弗澄。修行者岂其如是。

经中屡言清净。盖一切诸相。有清有浊。有垢有净。实
相般若。一切舍离。故清净二字。惟实相般若足以当
之。长老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苟未清净。不名信心。

舍利弗告佛言。菩萨有四清净行法。情清净。法清
净。愿清净。佛土庄严功德清净。

此经彻底掀翻。一
504-A¶ 第 754c 页 X25-0754.png
味鞭挞妄情。直下如迅雷杲日。古剑太阿。无物不摧。
无微不照。(所谓般若如大火聚。触著便烧)直使法法皆无所得头头
始是家珍。而本来清净之体见矣。

金刚经无前半部。演说不开。无后半部。搜括不尽。自
十七分中。复说云何应住一段。收拾全旨。巳后先详
者略之。先略者详之。节节相承。各有妙义。

上半部说无相三昧。是菩萨法。下半部说第一义谛。
是佛法。菩萨即佛因。佛即菩萨果。所谓因该果海。果
彻因源。

第六分中一信字。与第二十八分中一忍字。相为表
里。信是入道之门。忍是守道之根。

大圆云。十三分以前。止说根本智。结经名般若。十四
分后。从六波罗蜜说起。直至得菩提。俱明一切法皆
佛法。连差别智亦说完了。恐人疑般若外别有善法
可修。故二十四分又提出般若经名。以见差别智。即
在根本智内。总名般若。因以修善法福德。较量结之。
(十六分前。说解行发心。是从根本说到差别。十七分后。说證发心。皆从差别摄归根本)

自十七分至二十五分。是證发心。意在泯一切法。以
通达无我之真如法。以一切法无我为义。以菩提无
得而得为趣。二十六分至三十一分。是破一切见。以
显如来知见无见之正见。总为发菩提心人说。以知
见无见为义。以不生法相为趣(二十五分前。是教人通达无我法。二十六
分后是。教人破除有我见)。

欲通达无我法。先须破除有我见。通达无我法。要合
504-A¶ 第 755a 页 X25-0755.png
得浑成。合得浑成。方能破一切相。所以将即非是名
三句一时说。拣破有我见。要分得清楚。分得清楚。方
能破一切见。所以将即非是名三句劈开说。我见不
出有无一异。二十九分。说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
名如来。方是三句一时说。而有无四句之我见破尽
矣。三十分断法身化身一异疑。说个尘非尘。界非界。
一合非一合。而一异四句之我见又破尽矣。如如不
动。不取于相二句。是以离相会如。为说法之式。而本
之观法妙智。非根本差别二智俱圆。不能成此一观。
故一部般若。以此结之。

圣贤差别。不在实相理体上。却在观照智用上。说出
般若即非般若。连觉照亦无住著处。然后遍尘遍界。
即相非相的大身。一时现出。空生方才解得实相即
是非相。众生相即是非相。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佛
眼法眼。一时开矣。不住相的般若。方得彻底。根本智
巳得。才可去行六波罗蜜。忍辱下便教他将这离一
切相约智慧。贯入万事头边。实实行将出来。俾众生
咸受利益。自此至不可思议。总在功德上说。所谓回
理向事也。及再问离相如何发心。却又从度生说出
实无有法发菩提得菩提。十七分自如来所得阿耨
多罗以前。是回事向理。无实无虚。至真是菩萨。是事
理无碍。五眼福德相好言说四章。是离即离非。是即
非即。教中则双照双遮。宗门则所谓同生同死也。到
此方了得三四分之度生行施。不住相之案。一经大
504-A¶ 第 755b 页 X25-0755.png
旨方完。后面有无一异将四句劈开。正所以显即非
是名三句一时说妙旨。以见分之即成我人众生寿
者四相。有个一合在。四见亦未全忘。直到有无一异
俱离。一合相亦不可得。方是四见俱离之正见。因示
人以受持之法。教以演说之方(巳上四说俱摘张有誉)

宗密曰。此经为对治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二执
若除。二障随断。为除二执。故说此经。

宋徵舆曰。凡
夫计五蕴以为我。名我执。外道二乘计诸法有性。名
法执。由我执起烦恼。为烦恼障。由法执起所知。为所
知障。故曰二执若除。二障随断也。

陈雄曰。植善根者。始而诵经。终而悟理。得坚固力。金
刚是也。具大智慧。般若是也。度生死海登菩提岸。波
罗蜜是也。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自能见
性。必至成佛。

盛诚斋云。观大乘诸部。多诸菩萨。互相参證。而是经
当机。独一空生尊者。或启请。或呼示。或领受。浅深粗
细。自成条理。当于前后一贯中求之。诸经问答每以
逆徵取證。而空生领受。语语顺承。随机所触。迎刃辄
解。故毋烦辞费。大乘所论。如五法三性八识二执界
入处有种种多名。而是经惟说一心。前有无住生心
一语。后有不可得三言。枝叶悉空。独标根本。斯为了
义。第三时后。一味谭空。而是经所说。空字亦所不立。
惟以无相为实相。即无住为应住。自发心以至心无
可发。再以无实无虚统而明之。
504-A¶ 第 755c 页 X25-0755.png

金刚经中。佛言其大。则谓如须弥山王。言其多。则谓
如恒河沙等。言其久。则谓如无量阿僧祗劫实因极
大极多极久。无尽之数也。非如来形容过当。亦非如
来好为此等语以骇世俗。读者当求其理。

金刚经(第八)依法出生分中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
不如持经之福。(第十一)无为福胜分中。恒河沙世界七宝。比
大千又多矣。亦不如持经之福。(第十三)如法受持分中。以河
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徒七宝矣。较之受持解说。终不
能胜。(第十五)持经功德分中。以恒河沙等三度身命布施。视
前又甚矣。终不及持经功德。能净业障分中。自叙供
养诸佛之多。视七宝身命布施。大有间矣。亦不如持
经解说之万一。(第二十四)福智无比分中。以须弥山王之七宝
比喻。又多且高大矣。亦不及持经解说之福。言虽重
叠。意实一步紧一步。总表此经乃见性要旨。能见自
性。即得成佛。岂布施之福所能比量哉(佛知末法劫中多以布施
当修行。不知解说见性要旨。所以谆切反覆言之耳)。

读金刚经者。当先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又须静坐
观心。心无其心。然后可入大道而悟金刚之义(七祖所撰
开经偈。先请八金刚。欲转身中之八识也。次请眷索爱语四菩萨。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吾身中之菩萨也。能
见自性。何必于身外觅佛)。
504-A¶ 第 756a 页 X25-0756.png
* No. 504-D

** 全经纲领


*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三分)
*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五分)
*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七分)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十分)
* 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此法无实无虚。(俱十四分)
* 实无有法。 通达无我法。(俱下卷十七分)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十八分)
* 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二十八分)
* 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三十一分)
* 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三十二分)

** 各分经旨


* (一分)是證信序
* (二分)是询求要旨
* (三四)是正答住降。
* (五分)明有相皆妄。而显无相之真佛
* (六七)明非法皆相而显无为之真法
* (五分至十四分)明诸佛总是离相见佛。
* (九十)是历徵一切圣贤證修处。皆不可取说
* (十一十三)较量经胜
* (十三)示以经名。并示奉持之法
* (十四)教以从解起行。离相发心。以利益众生
* (十五十六)明行持此经功德难量
* 〔下卷〕(十七分)详言实无有法以明诸法之如义。而以通达无我法结之
* (十八至二十一)正明一切法无我
* (二十三二十四)言修善法不外般若
* (二十五分)说如来度生。实无灭度
* (自十七分至二十五分)总名忘法證如。
504-A¶ 第 756b 页 X25-0756.png
* (自二十六分至三十一分)总是破见显智
* (二十六分)明著有者之为邪道
* (二十七分)明著无者之为断灭
* (二十八分)明无我之功德独胜。一切法无我。是成于忍。非忍则不能守道
* (二十九分)约法身破有无以明无去来
* (三十分)约尘界破一异。为诸人扫除贪著事相。以界喻法身。以尘喻化身
* (三十一分)约止观破我法二见。 我空法空。故能无住。无住故能住。此是般若究竟
* (三十二分)以流通终焉
* No. 504-E
金刚经三十二分总提(明王化隆撰)

此一卷经。俱谈真空无相。佛初于鹿苑三转四谛法
轮。不过令人知有。迷人遽执有相以修行。佛又恐人
著有。方说此经。名破相宗。盖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必悟有而非有。空而不空。始是本来真性也。始焉群
弟子聚会说法。(法会因由分)而须菩提致一问端云。此菩
提心如何住。妄心如何降伏。(善现启请分)佛告以胎卵湿
化。色相想非色相想等。皆是众生妄心结习所致。皆
当灭度。若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乃为大乘正宗之
教。(大乘正宗分)故凡有布施。不可住相。(妙行无住分)以其虚妄
不实。必见相非相。则照心启而如来见矣。(如理实相分)
其理最宜笃信。而不多得者也。(正信希有分)皆尔本有之
性。自悟自修。何假言说。(无得无说分)是诸佛皆从此经之
504-A¶ 第 756c 页 X25-0756.png
所流出。(依法出生分)四果皆从此理之所印證。(一相无相分)
心清净。始为庄严。(庄严净土分)吾心无为。始称福德。(无为福胜
分)乃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所当尊而重之者也。(尊重正教
分)又当受而持之者也。(如法受持分)离一切诸相。则寂灭
现前。(离相寂灭分)能诵读演说。则功德无量。(持经功德分)凡有
业障。悉皆清净。(能净业障分)究竟将来名为菩萨无我法。
(究竟无我分)所以然者。盖由过去现在未来之心本无可
得。(一体同观分)虚明湛寂。浑然一法界也。(法界通化分)三心既
泯。则色相俱离。(离色离相分)言说俱亡。(非说所说分)又何一法
可得。(一体同观分)但当悟平等性。(净心行善分)施妙智福。(福智无比
分)凡圣互融。安知有众生可化度(化无所化分)有如来可
相求乎。(法身非相分)夫曰无相。则落于顽空矣。故于法不
说断灭相。(无断无灭分)妙湛圆通。时或布施。心不贪受。(不受
不贪分)时或应感。理无来去。(威仪寂静分)则理与相合。表里
兼该。(一合理相分)妄见尽融矣。(知见不生分)然此经教人诵读
演说。只是一个真空本性。而凡应用感化。曷尝有真
实哉。(应化非真分)一言以蔽之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斯
言至矣尽矣。能直下承当。一字尚无。何用三十二分。
不然渡河藉筏。过海须船。此经皆当奉持。幸谛观之。
* No. 504-F
全经大纲(述甫纂录)

此经初序分有二。初陈信闻时主处众以證信次陈
504-A¶ 第 757a 页 X25-0757.png
戒定慧以发起。自二分至三十一分为正宗。佛告须
菩提起至如所教住(二分至四分)。是略说般若。自须菩提于意云
何。至应作如是观(五分至三十二分)。是广谈般若。智度论所谓广略二
门是也。略中分三。佛告须菩提节(第三分)略说降伏。内具四
心。是菩萨所修理观也。复次须菩提节(第四分上)略说应住。外
行六度。是菩萨所修事行也。何以故节(第四分下)。是较量功德。
为遮断灭见故。福等虚空。是菩萨所得果报也。广中
分七。上卷三段。是菩萨无相三昧。正答应住。而降伏
在其中。初约菩萨果以明无相。如来现身无相(第五分)。说法
无相(第七分)是也。次约菩萨位以明无相。教通十地。即菩萨
之位也。首言四果以无相證(第九分)。二言辟支以无相證。三
言菩萨以无相證(第十分)。四言佛以无相證是也。三约菩萨
行以明无相。行六度。修忍辱。即菩萨之行也(第十四分)。首即慧
度发明无相。次即忍度发明无相。更即布施以申言
之。而极言相无可住之故。为离相究竟了义。以结前
起后。中间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一段。乃破我见以入
中道。为承上接下之文。文故重起。(此重起者。见经家重叙。非是须菩提
之重问也)下卷分四段。是如来第一义谛。正答降伏而住
修在其中。初约如来见智。安立第一义。五眼能见明
见净也(第十八)。三心不可得。明智净也。次约如来三业安立
第一义非相是相。为身具足(二十分)。无法可说。为语具足(二十一分)。得
无所得。为心具足(二十二分)。三约如来度生安立第一义。见有
众生。是凡夫偏计。不见有众生。是二乘空观。实无众
生得灭度。如是而度。所谓即空即假即中方是如来
504-A¶ 第 757b 页 X25-0757.png
第一义谛(二十五分)。四约如来来去安立第一义。如来法身遍
一切处。安得有去来。众生缘熟则见其来(二十九分)。譬如微尘
之合为世界。众生缘尽则见其去。譬如世界之碎为
微尘。故以世界微尘作喻。天亲论作一处异处释之。
立义可云精矣。段段较量功德。起信论所谓如实不
空也。末云应如是知见信解正结。答前云何应住云
何降伏等问也。我见破。法见无。故能无住。无住故能
住。此经以无相无主。故以不生法相收拾全经。末后
又标不取于相。以为演说之要。示以六喻。为般若正
观要门。诸修行人。宜从此入。第三十二为流通分。有
二。一较福胜。二喜奉行。No. 504金刚经汇纂
504-A¶ 第 757c 页 X25-0757.png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题有喻有法。此经合法喻为题)

【金刚是喻。般若是法。假喻彰法也。金中之刚。最坚
最利。金取不变为义。喻般若之体。真常清净。虽绵
历多生。流迸六道。不迁不变。即实相般若也。刚取
断截为义。喻般若之用。此慧显时。见五蕴诸法皆
空。断一切有漏惑业。即观照般若也。梵语般若。华
言智慧。乃不动智光离相之真见。所谓佛智慧也。
智慧不为诸相所迷。而能剖破诸相。金刚似之。梵
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造道之极也。人著诸相。
如入苦海。涉中流。历风波。最易沈溺。能有智慧。离
一切相。心常清净。即登彼岸。所谓涅槃是也。经。正
也。至正无邪。经。常也。常道不易经。径路也。尽人当
行。

释文 金刚。天上宝名。帝释有之。又云。护法力士
所执杵。即此宝也。
翁集英曰。五金皆谓之金。凡
止言金。谓铁也。此言金刚。若刀剑之有刚铁。

云。般若。乃本心现量无漏之圣智。非识心比量知
见推测之妄智。是以经文不译华语。所以别于世
504-A¶ 第 758a 页 X25-0758.png
俗所云智慧也。
集解。般若为成佛正法。
陈雄
曰。波罗蜜有六。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淫邪。忍辱度
瞋恚。精进度懈退。禅定度散乱。惟一般若能生八
万四千智慧。是故如来以智慧力。凿人我山。以智
慧因。取烦恼矿。以智慧火。鍊成佛性精金。夫植善
根者。始而诵经。终而悟理。得坚固力。金刚是也。具
大智慧。般若是也。度生死海。登菩提岸。波罗蜜是
也。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能见性。
必至成佛。

释旨 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是全经之要旨。所
云住与降伏。先在不执于相。次在不泥于法。其功
夫在无我。其究竟在如如不动。上半卷说空三昧。
是菩萨法。下半卷说中道第一义。是佛法。菩萨即
佛因。佛即菩萨果。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 ○法会因由分第一

说法聚会。由此起因。
○一部经。只是一片说话。
昭明太子科作三十二分。欲与人一条入路。亦
便于记诵耳。传流巳久。今仍其旧。
○此分全是
阿难迦叶结集之词。

「如是我闻。」

【是。此也。指此一经之所言也。我。集经者自谓。言如
是金刚般若之法。非我臆说。乃亲闻之于佛。

解。如是我闻四字。重在遵前信后。令知法有自授。
非隐覆之语。直示般若无秘密故。
○经贯。如是二
504-A¶ 第 758b 页 X25-0758.png
字。最要著眼。正直揭全经之宗旨。以后曰如是住。
如是降伏。如是生清净心。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
解。俱照应此如是二字。曰如来。如语。诸法如义。如
如不动。诸如字。亦照应此如字。如者不动。是者不
非也。如其真性。不变动本体。乃为是而无非也。此
悬指般若而言。当下直指也。】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一时。说此般若时也。佛是释迦牟尼。佛者梵音。华
言觉也。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
盛注觉
有三义。一自觉异凡夫。二觉他异二乘。三觉满异
菩萨。
舍卫国。中天竺波斯匿王所居。祗者。匿王太
子祗陀。树是祗陀所植。故名祗树。
祗陀太子有园
大八十顷。方广严洁。有长者名须达拿。给济孤独
之人。称给孤独长者。欲卜胜地。请佛说法。乃往恳
之。太子戏曰。尔布金满园。我即与汝。须达拿不吝
重价。太子鉴其诚。将园并树施之。同建精舍。请佛
在此说法。】

「与大比邱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邱。僧也。梵语比邱。华言乞士。谓上乞法于诸佛。
下乞食于世人。乞食资身。乞法资心也。大比邱。则
得道之深者。乃菩萨阿罗汉之类。
李文会云。去
恶取善。名小比邱。善恶俱遣。名大比邱。
盛注。佛
度比邱甚多。独标千二百五十人者。以归佛最先。
又常不离佛。故诸经首列大众。皆云千二百五十
504-A¶ 第 758c 页 X25-0758.png
人俱。
旧说。佛成道时。先度陈憍如等五人。次度
迦叶三兄弟并徒众千人。次度舍利弗及目连。各
兼徒百人。次度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合成千二
百五十五人。不言五者。略也。俱。谓一时一处。
○此
一节为證信序。十一善法。信居其首。如是者。證信
之辞。闻字。兼耳识与意识言。此序中有六种成就。
曰信。曰闻。曰时。曰主。曰处。曰众。必缘具而教兴也。】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尔时。当是时也。佛为三界之尊。故称世尊。乃佛十
号之一。食时。谓将食时。非受食时也。经云。诸天神
旦食。诸鬼夕食。诸佛日中食。乞食当辰巳。受食当
午时也。衣。即二十五条大衣。制象水田。钵。即绀琉
璃钵。应量器也。六祖云。著衣持钵。为显教示迹。】

「入舍卫大城乞食。」

【园在城外。自园入城。乞食必于人众聚处也。佛是
金轮王子。岂无供养之者。况祗陀太子。与给孤独
长者。同建精舍。请佛说法。我佛又岂少食者。而犹
行乞。欲历头陀苦行。示同凡僧。亦使后缁徒。不殖
504-A¶ 第 759a 页 X25-0759.png
资产。去彼贪心。折其憍慢。以炼种性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巳。还至本处。」

【佛心平等。无有分别。不越贫先富。不舍贱先贵。故
曰次第。乞巳者。应量而止。不求多也。本处。即祗园。】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巳。敷座而坐。」

【饭字。作餐字解。讫。犹毕也。收起袈裟钵盂。屏资缘
也。佛行跣足。故洗之。净身业也。佛每会说法。必自
敷坐具。以般若出生诸佛。表敬法也。四威仪中。惟
坐为胜。从定发言。言无不当。
○此一节发起序也。
乞食是戒。趺坐是定。戒能资定。定能发慧。故以戒
定发起般若正宗。
疏云。祗园法会。表佛与大众
平等。具足无言说之金刚般若波罗蜜。而以著衣
乞食。序列经前。显示甚深般若。不离寻常日用也。

圆旨云。佛动静不二。岂待还禅林而入定。佛身
即是金刚。无生熟藏。岂复须食。佛妙圆明。无作本
心。原无所著。岂待收衣钵而后休息攀缘。佛行离
地四指。莲华承足。岂染尘垢。总顺世示现以垂范
也。

△此第一分。序说法之因由也。
大圆曰。證信中。
如是。法也。佛在。佛也。大比邱。僧也。三宝不具。法会
不成。故经首必列此数语。
发起中。乞食。威仪。戒也。
敷座。定也。自世尊言之。则皆慧也。戒定慧。不可相
离。此经虽专言慧。而首言持戒修福。劝行六波罗
蜜。实兼戒定。故以此发端。
如解云。将欲说般若
504-A¶ 第 759b 页 X25-0759.png
先序如来乞食动止。以见无上智慧。不在语言文
字间。只在寻常日用内。要人于著衣吃饭。行动坐
息处。及时中节。向庸言庸行边。识取自家本来面
目耳。
经贯云。佛依人性说法。非于人性之外。另
有法可说也。人性是无字经。佛之说法。不过是注
疏。知法不离性。自修自度。不从人得。即解自性释
迦矣。此卷经。随说随扫。又随扫随说。何也。只为接
引众生之未明本性者。不得不权立文字而详说
之。譬之无筏安得以渡。借筏到彼岸。则舍而不用
矣。夫人不藉语言文字。自悟而度者。上也。其次则
假法矣。能悟不须法。未悟尚须法。法安得不说。只
要知说归无说耳。故有下分善现之启请。佛之欲
言。至三十二分。说法始完。】

* ○善现启请分第二

善现。即须菩提名。起身请问佛法。
○此是询求要
旨。
大圆曰。一部金刚般若。全从空生一问发起。
般若真空。非解空者不能与佛激扬。故此经以须
菩提为当机。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
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德长年长曰长老。须菩提。译云解空。亦称善现。善
吉。空生。长老生时。相师占之。惟善惟吉。又随缘利
物。能应现利人为善现。空性出生万法为空生。全
空之性。真是菩提。故名须菩提。袒肩。膝地。合掌。皆
504-A¶ 第 759c 页 X25-0759.png
修敬之仪仪。皆从右。其俗右为顺。左为逆也。

云。右为正。左为邪。示去邪归正之义。偏袒右肩。全
身担荷也。右膝著地。屈巳顺承也。合掌。心合于道。
道合于心也。所以收敛起敬。总是整理威仪以伸
问词。】

「希有世尊。」

【希有者。赞佛之词。谓难得也。如来旷劫难逢。是时
希有。三千界中惟一佛。是处希有。实相般若。惟佛
穷底。福慧超绝无比。是德希有。巳證实智。具大慈
悲极。巧度生。演无量法门。是事希有。下护念付嘱。
正是希有之事。
释文。佛有十号。一如来。二应供。
三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世间解。六无上士。七
调御丈夫。八天人师。九佛。十世尊。经中须菩提俱
称世尊称如来。而佛之自称。亦曰如来也。】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二句起引全经。以后凡佛所言。皆是善护念善付
嘱。如来。佛之总称。真性自如无碍曰如。真性随所
来现曰来。诸菩萨。指凡学于如来者。善护念。谓护
念现在。善付嘱。谓付嘱未来。
盛注。付者。将小菩
萨托大菩萨。嘱者。命大菩萨化小菩萨也。梵语菩
萨。本云菩提萨埵。欲省文便称。故止称菩萨。菩提
者。觉也。萨埵。谓有情众生。有情不能自觉。菩萨能
自觉。而又能觉一切有情众生也。
大圆曰。善护
念。谓护念现在信根成熟永无退转者。与实智力。
504-A¶ 第 760a 页 X25-0760.png
令證真如。与权智力。令化众生。付嘱者。谓付嘱未
来根未熟菩萨。巳得大乘者令其不舍。未得大乘
者令其精进。盖不护念。恐恶魔或得恼乱。不付嘱。
恐胜法有时断绝。故须菩提于大众听法之初。不
遑他说。惟愿如来护念付嘱而巳。
如解。瞿昙设
教。广为众生。此何以护念付嘱。专在菩萨。缘众生
根劣。未契上乘。菩萨悲智俱深。能信解所说。又能
为人演说。世尊为众生。故善护嘱之。护者。防其偏
邪。念者。护之切。有显加冥加之力。付者。传以正道。
嘱者。付之殷。兼口授心授之宜。善者。权实互施。圣
凡等际。曲尽利济众生之法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言菩萨初修行。皆发此广大心。阿。无也。耨多罗。上
也。无上。无以加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觉也。皆梵
语也。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是佛心。人之真性也。真
性包含太虚。无得而上之。故云无上。然上自诸佛。
下至蠢动。此性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明普
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
如如居士曰。学人證果。
先正其因。故首问发心。前云护嘱菩萨。此却以善
男子善女人为问。以众生俱可證菩萨也。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非外自心而求佛。乃发吾
当下具足之菩提心也。无上正等正觉。乃诸佛之
果。如何未修行人。便巳具得。盖心为觉体。包含万
象。澄莹周彻。本是至正至遍的。惟菩提乃可为心。
504-A¶ 第 760b 页 X25-0760.png
非于心。中有菩提心。只因众生为无明所覆。然一
悟则全体俱发。佛菩萨之修者。修此而巳。得果报
者得此而巳。】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言善男淑女。学道之初。发此无上菩提之佛心。当
如何常住。而使之不退转。妄心若起。当如何降伏。
使不惑乱我真心。
盛注。二句是一经纲领。言未
发心时。住六尘境。既发心巳。住何境界。未发心时。
心逐妄生。既发心巳。妄将安伏。俱切发心菩萨言。

无著云。须菩提问。有六因缘。一断疑。二起信解。
三入甚深义。四不退转。五生喜。六正法久住。皆令
佛种不断故。
决疑云。小乘住空。只知自度。不知
度生。既发大心。将以下化众生。上成佛果。然舍前
空。未得真空。恐执佛果可求。便以求佛果为住处。
又见满眼众生。未度如何成佛。急于求住。心将不
安。故问安心之法。令发心者。知所修行也。
如如
居士曰。发心三句。一气贯下。意谓所发之心如何
安住。所住之心如何降伏。降伏。不作。制妄说。盖发
心无安住之处。则属偏空。然安住之心不可无。亦
不可著。故须用降伏。定中摄持。有不即不离之妙。
下文莫作是念是也。空生此问。深得般若之意。

法忍居士参。上下两心字相应。菩提心。乃最初真
心也。原系故主。今为物迁而作过客。若非安住。则
倏去而倏来矣。其心。烦恼颠倒之妄心也。本是外
504-A¶ 第 760c 页 X25-0760.png
贼。误认作子。与我最亲。若不降伏。则盘结而难解
矣。是最能障菩提者。故发此心者。安住降伏。并不
容巳。其实烦恼与菩提。真妄虽殊。而心总是一个。
迷则即菩提为烦恼。悟则即烦恼为菩提。故工夫
亦无两样。若能降伏。则安住在其中矣。故下首标
降伏。】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
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善现请问。妙契佛心。故重言善哉以美之。而印可
其护念付嘱之说。因嘱以详审真实而听。言勿以
生灭心。听真实法也。】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
住。如是降伏其心。」

【发菩提心。乃千佛入道之总门。如是者。只这是也。
即指菩提心言。
长水曰。如是二字。即悬指向下
总答之文。
正解云。如是二句。承上起下。上承发
菩提心来。下照度生布施去。要含蓄不露。才得语
意。
大圆曰。既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即应如其
504-A¶ 第 761a 页 X25-0761.png
所发之觉心而安住。如其所发之觉心而降伏。两
如是。言这里便是。不待他求也。住是本体。降是工
夫。即本体是工夫。即初心是究竟。燎原之火。由于
始然。放海之泉。因乎始达。非于菩提外别有倚著
修为也。
莲池师云。二句。一串看。所当住者住之。
则所不当住者。自然伏之矣。不是应如是住。又如
是去降伏也。
如解云。此经为末世开佛知见。其
所请问。正是菩提心行相。如来答以不住一切法。
是真住。降伏一切取相之心。是真降。不住一切法。
即降伏取相之心。既降伏取相之心。即不住一切
法。
按当知世尊意中则然。口中不曾说破。而以
虚词总答。不即详言者。郑重其说。欲其谛听也。】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愿闻安住降伏之详也。须菩提领略大意。故唯而
然之。又欲知其详。故复请曰。愿乐欲闻。
如如居
士曰。闻字最细。说无所说。闻无所闻。方是个中授
受。愿乐欲三字。乃闻道之引磁针也。愿是诚心。如
寒士之急功名。乐是鼓舞心。如审音者之听鼓乐。
欲是迫切心。如饥渴者之见盘餐。有此三心。如能
谛听。故继以涕泣。终于欢喜。

△大圆曰。问个发菩提心。是入大乘的要门。发菩
提问个应住。是要合他本然的觉体。问个云何降
伏。是要显他本具的智用问得极其真切所以如
来直捷提示。说个如是住。如是降伏。一如菩提住
504-A¶ 第 761b 页 X25-0761.png
降。所谓始觉合本觉之谓佛。后面说个如来无所
说。又说个实无有法发菩提。实无有法得菩提。正
显如是二字之旨。
宗镜云。菩提心。为金刚正眼。
此心发处。即是佛所住处。安住而不迁。便是降伏。
故降伏即在住修中。而住修即在发心中。
经贯
云。以如是二字答云何之问。又应开章如是二字
以起下文。如是二字。便含下无住。及以无住为住。
无住便无相。无相便无诸相。无诸相即是实相。即
众生之本性也。】

* ○大乘正宗分第三

最大之乘。至正之宗。
○此答降伏之问。
○此章
是答降伏。而安住即在其中。虽答降伏安住。实
正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弥勒偈分
出四心。谓广大心。第一心。常心。不颠倒心。即菩
提心。乘。载也。载度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所度。
乃正大之宗派。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此句语意。直贯到实无生得度句始全。摩诃。大也。
谓心量广大也。是大觉性人。又高菩萨一头地。未
发心称善人。巳发心称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是
复述语。下文详之。盖这个降伏。不仅仅在自家身
心上检点。作个自了汉巳也。菩萨与众生。不分二
心。发菩提与度众生。不分二事。降伏正在度生上
见。如下文度尽众生。而不见有众生得灭度者。方
504-A¶ 第 761c 页 X25-0761.png
无四相。方为降伏其心而成菩萨。】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该下文九种而言。
盛注。三界众生。不出五道。有
十二类。以此四生摄之。四生中不过色心二法。故
以九种分之。此总标。下析言也。】

「若卵生。」

【无明覆蔽。因想而生。六祖曰。迷性也。迷。故造诸孽。】

「若胎生。」

【烦恼包里。因情而有。六祖曰。习性也。习。故常流转。
注谓习气深重。】

「若湿生。」

【爱水浸淫。以合而感。六祖云。随邪性也。随邪。心不
定。注谓心随邪见。沉沦不省。】

「若化生。」

【歘起烦恼。以离而应。六祖云。见趣性也。见趣。堕阿
鼻。谓心见景趣。迁变起幻。每多沦堕。
○此四种。是
欲界受生差别也。】

「若有色。」
504-A¶ 第 762a 页 X25-0762.png

【六祖云。起心修行。执有之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
相之理。】

「若无色。」

【六祖云。内心守真。执著空相。不修福慧。】

「若有想。」

【六祖云。心想思维。爱著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

「若无想。」

【六祖云。坐禅除妄。无有作用。犹如木石。不学慈悲
喜舍智慧方便。】

「若非有想。若(此若字古本无)非无想。」

【六祖云。不著二法想。而求理在心者。教中经云。有
无俱遣。语默双忘。有取舍爱憎之心。不了中道。

此五种。俱指心念差别言之。
○正义。四生者。卵以
想生。胎以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此欲界受生
差别也。有色。是四禅天。有身形。无情欲。无色。是四
空天。以受想行识为身。此依止差别也。而无色界
中。空识二处为有想。第一第二天也。无所有处为
无想。第三天也。非有想非无想在三界顶。为第四
天。此境界差别也。旧注皆同。惟六祖俱指心说。

按名曰众生。以在五蕴法中受生也。真性既迷。则
为胎卵湿化。迁流无极。六祖则就性习上剖示其
受性转变之所以然。其意要人自悟。非谓人心如
此即谓之卵生。人心如彼即名为湿生化生也。

疏云。九种众生心。皆非菩提真心。一或有之。死即
504-A¶ 第 762b 页 X25-0762.png
随类受生。堕于胎卵湿化之物。虚空等神。天魔等
鬼。所以轮回六道。难入涅槃。
觉非曰。一切众生。
皆从业现。所谓只因一念错。现出万般形。】

「我皆令(指上九种)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

【我者。对众之称。代度生菩萨。设为自任之词。非佛
自谓也。入者。入于其中。大涅槃。一切修行者之所
依归。盖指本来清净真空心境也。
疏云。不生为
涅。不灭为槃。是圆满清净。能所全消。超脱轮回。出
离生死。即究竟到彼岸地位。误认为死。则大谬矣。
无馀。六祖作无馀习气烦恼解。莲池师作无剩义
解。经贯作智慧无馀剩。造道之极至解。
按释义。
二乘亦有涅槃。能破烦恼障。不能破所知障。能离
分段生死。未离变易生死。则尚有身智之馀。为有
馀涅槃。惟二障都尽。二死永离。无身智馀剩。方谓
无馀涅槃。盖无妄可断。无真可證。不著于有。不著
于无。此正我佛化度众生之术也。灭。消灭。尽一切
愚痴烦恼。度。化度。度脱生死苦海。】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有众生得灭度
者。」

【大乘佛法在度众生。而佛绝不著度众生之相。盖
众生本性原有佛。原能自度。即使度尽一切众生。
不过还其本然而巳。我无功也。
疏芥云。一切众
生。皆从业现。而业缘无有实性。当体即空。业缘既
空。众生何有。既无众生。又灭度甚么。降伏四相。即
504-A¶ 第 762c 页 X25-0762.png
得身住于无馀涅槃。亦能令众生安住于无馀涅
槃。经中实无众生一语。正降伏之要。】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非菩萨。」

【如来惟无此四相。故度而无度也。
大圆曰。众生
有众生的四相。从色心内有主宰而起。菩萨有菩
萨的四相。是證悟法相而起。若菩萨见有无馀涅
槃。便是菩萨的我相。见有涅槃可以度人。便是菩
萨的人相。见我所灭度无量无边。便是菩萨的众
生相。见我与众生同到涅槃。便是菩萨的寿者相。
有此四相。则一切广大心。第一心。常心。尽成颠倒
心。而不可称正智心。何以为菩萨。所以实无众生
得灭度。而后为正智也。能除四相。谓非降伏其心
乎。
挈领云。既先嘱其度生。而又说实无众生得
灭度者何。由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会中。
无自他之形相。若著相者。自度不暇。焉能度人。故
如来折之曰。即非菩萨。即此一句。便是斩钉截铁
降伏其心。不落于凡情圣见之金刚王宝剑也。
504-A¶ 第 763a 页 X25-0763.png

如解云。无四相四句。正金刚经中的试金石。若四
相果无。降伏是真降伏。无住是真无住。一切皆真。
若四相尚存。则一切皆假矣。

△此一节。先答降伏。言菩萨当内具四心以降伏
无明。是菩萨所修理观也。
盛释云。此就降伏之
问而答之。尊者首请应住。次问降心。而世尊先酬
次问者。以菩萨所发大心。为度生之心。故以度生
开示之。三界九地。悉归所度。而无度生之心。亦无
度生之相。便是降伏也。偈论列为四心。所有众生。
下及胎卵湿化。上及非非想天。是广大心。令入无
馀。是第一心。实无灭度。是常心。无四相。是不颠倒
心。具此四心。即菩提本心也。实无灭度者。以众生
性中。自具般若。各完本性。便为灭度。所为自性自
度。乃名真度也。故曰度生者。如度虚空。内无能度
心。外无所度境。中无度生法。此处稍有系念。即为
四相。四相者。诸相之总名。亦诸相之根本。以我相
为主。馀皆由我而生。
○决疑云。此佛示安心之法
也。前问住降。此止言降伏者。以凡夫二乘。执著住
处。总是名言习气。求大乘者。遣此习气。舍此名言。
其心不待降伏而自安矣。既尽凡心。别无圣解。故
言降不言住。佛不以实法系属于人也。
○宗通云。
问中住降并举。此惟标降伏者何。盖无上菩提。本
无相状。如微细无明。隐隐生发。即离本位。不得名
住。密为防闲。便落勉强。不得名住。念念不舍。又落
504-A¶ 第 763b 页 X25-0763.png
住著。不得名住。惟真如自体。具金刚慧。足以照破
而降伏之。有此降伏之智。不但心不住时能降之
使住。即心得所住。又能降之使无所住。无住而住。
是为真住也。】

*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妙行。谓修无上正觉精妙之行。无住。不拘泥执
著也。
○此答应住之问。
觉非曰。依妙明真性
而行。行无辙迹。故曰妙行无住。如等虚空。举一
布施。六度万行。皆归妙明。而如是住。如是降伏
矣。
○前说度生。专谈理相。此说布施。则兼事相。
盖理非事。则功行不成也。

「复次。」

【次。坐次也。须菩提先于坐起。跪而请问。至是使还
坐而告之。又云。谓再编次佛与须菩提问答之言。
是集经者。自谓。又云。佛言也。复呼须菩提而告之
也。二说存参。经中言复次者凡四。】

「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上文虽说。菩萨发心。未曾说菩萨修行。故复呼名
而告之曰。凡发心菩萨。不但四相不可有。即于世
间一切空有诸法。稍有所著。便非清净觉体。当无
所住著于心也。但菩提心量。遍该法界。又当以无
所住之心。行于布施。使人人亦无所住。则自他俱
利。而修證之功尽矣。
疏云。法字总六度万行诸
法。所该甚广。下文六尘。从法字抽出来。以六尘为
504-A¶ 第 763c 页 X25-0763.png
日用切要也。六度以布施为首。布施有三。一资生
施。二无畏施。三法施。此主法施言。
履昌云。此经
句句是般若法施。菩萨心施。与财宝施身命施不
同。一无住著。不落根尘。是教诸大菩萨之最上乘
法。非辟支佛之乐独善寂。非声闻人之自求涅槃。
故上云四相非菩萨。下云乐小法著四相。
疏芥
云。无住布施。则心心是菩提妙心。事事是菩提大
用。所谓即度处见灭。而寂灭不堕偏空。于灭处行
度。而度生不著色相。此二句。便是菩萨日用间度
众生除我相的。真把柄了。
如如居士曰。法门无
尽。皆修行所依。然一著于相。则法与非法。总障性
真。下文详言法字。皆本于此。前云应如是住。此何
云应无所住。盖如是住之住。下文忍字。是注脚。应
无所住之住。下文著字。是注脚。心惟无著。乃能安
也。下文言无法相。即兼言无非法相。此何止言于
法应无所住。盖凡边见。著于无。则障于有。大乘中
道。不著于有。即不著于无。无所住之义。兼空有无
二执。】
504-A¶ 第 764a 页 X25-0764.png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无住行施维何。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
法布施是也。如是布施乃真布施。若六尘未净。则
四相未离。欲人我兼修。岂可得乎。
疏芥。六尘为
日用切要。一切布施。脱不得六尘。曰不住。是不住
于六尘之相也。世人行施。心希果报便为著相。菩
萨行施。了达三轮体空。内不见能施之巳。外不见
受施之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故能不住于相。

圆云。观行于布施行字。非是断灭。对尘有根。即根
为我。无尘则无根。无根则无我。不住色等布施。即
不住我等布施也。色声香味等名六尘。由眼耳鼻
舌身意所摄。菩萨化度众生。教以清净六根。不染
六尘。可以證解脱乃法施也。
疏云。佛有六通。谓
入色界不被色惑。入声界不被声惑。入香界不被
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身界不被触惑。入意界
不被法惑。达此六种皆是空相。不能系缚。即是无
依道人。即是地行菩萨。触字该得广。凡一身所感
皆是。法是方法之法。谓一切计较也。】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如如居士曰。菩萨应如是布施句。结上不住色等
二句。其义巳尽。复云不住于相者。言非屏却色等
诸境也。但不住相耳。此相字不专指六尘。上摄四
相下含法非法。总是心住布施。即降伏色等布施
之心也。
正解云。应如是布施。承上复一句。引起
504-A¶ 第 764b 页 X25-0764.png
下节意。如是不住相施。乃照见身心法相皆空者
方能之。故菩萨应如是也。
履昌云。经中所说不
应者。皆当作降心解。所说应如是者。皆当作安住
修行解。此二句是劝勉力行之词。
○此以上是答
应住。言菩萨外修六度。当住于无相。是菩萨所修
事行也。布施是檀波罗蜜。无住是般若波罗蜜。何
以行施处离相。离相处行施。以檀施能摄六波罗
蜜故。偈云。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
名为修行住。檀者。布施也。六者。六度也。谓布施能
摄六度。此中一二三。一即资生施。二即无畏施。三
即法施。名为修行住。修行者应住此中也。】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所以然者何故。菩萨若能如上布施。行妙行而不
住于相。不泥著色声香味触法。则自性运用。所有
善根。纯熟圆满。永得无上菩提之道。其福德与十
方虚空等。不可以心思量度也。
正解云。佛恐人
疑不住相。则落顽空。故言福德以唤醒之。福德无
量。福报亦无量。佛止言福德者。菩萨但修福。不望
福报也。
疏芥云。不住相。则心如虚空。福德不可
思量。是指心境如如也。盖福德。是言不住相之妙。
不可思量。又是言福德之妙。而虚空。又是喻思量
之无可容。以显福德自然之妙。】

「须菩提。于意云何。」

【于汝意中。自谓如何。经中多用此四字。为发问之
504-A¶ 第 764c 页 X25-0764.png
端。】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
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言及虚空。则思维路绝。故答云弗可思量。语毕复
呼世尊者。敬之至也。凡问之不字音否。答之不字
音弗。】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
量。」

【菩萨如上布施。不住于相。则自性运用。无住之福。
遍满一切。究竟莫穷。与十方虚空等。不可以心思
限量也。真性如虚空。妙行如虚空。福德亦如虚空。
岂复有住相妄心哉。
疏云。佛贵无相。何说得福
德。盖悯众生被六尘染。未可遽化。姑诱之也。因以
虚空喻之。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如是尽十方界。佛
总要透出一个大字。
如如居士曰。何以故者。合
承上灭度布施言。经文于此。止言布施。不言灭度。
以修證无二义。言一即二。于意云何者。恐空生疑
福德是有为之业。故标虚空二字。以明不可思量。
504-A¶ 第 765a 页 X25-0765.png
有福德不著福德。名曰虚空。下文福德性。福德无。
皆阐明虚空之义。
无著云。虚空有三因缘。一遍
一切处。谓色非色中。皆有虚空。空虽无相。非谓无
空。福虽无住。非谓无福也。二高广殊胜。高则竖穷
三际。广则遍横十方。殊胜者。四相不迁。犹之三灾
不坏也。三究竟不穷。世界有尽。虚空无穷。有漏之
福有穷。无漏之福无量也。】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如来教菩萨法。不过住无所住。菩萨受如来教。亦
但当如其所教。以无住为住也。以无住为住。是全
经大旨。
大圆曰。须菩提两问住降。佛答以度生
不住我相。布施不住法相。单说降伏一边。然有度
有施。不著于无无度无住。不著于有。两头不住。离
相离名。菩提本来如是。发心修行。亦复如是。无住
而住。乃为真住。所谓如是住也。故以应如教住结
之。
如如居士曰。末句应如所教住者。总承上文
言。因地果报。总一无相。是为无上菩提。菩萨如是
住心。不必于住外求降伏矣。教与说微分。说以言
传。教兼意授。佛以付嘱寓护念。以所说寓不可说。
故不言住于所说。而言住于所教也。自诸菩萨摩
诃句至此。皆言无相。以酬应住降伏之问。但众生
执情太重。此相旋袪。彼相旋伏。无日于相中去相。
祇是心上加心。故下文层层淘汰。始證无相之体。
然其要不外此段也。
○此一节。略较功德。以遮凡
504-A¶ 第 765b 页 X25-0765.png
夫断灭见。而言福等虚空。即是菩萨所得果报也。
恐人疑云。既离相施。则无福报。故佛告以离相之
施。其福转多。以施契性空。性空无边。故福施无边。
此段较量。巳为极至。为总较量。后文蹑此。复有七
番较量。为别较量也。

△此分正答云何应住之问。所谓理观兼修事观
也。不住是理。布施是事。上第三分答降伏。在发不
住相的大心。此分答应住。在行不住相的大行。意
实一贯。即降即住。无二法也。
大圆曰。降伏之法。
上章巳说尽。即安住之法。亦巳说尽。若便结个如
所教住。亦无剩义。但灭度二字。中间有许多事在。
上章只在理上说。不曾在事上说。恐人将六度万
行。与菩提涅槃。打作两橛。便要坐在无相处又成
住著。所以此章说个应无所住。又在事相上指点
出灭度实际处来。因而点出福德不可思量来。方
显得个福足慧足。然后结出住字。则以无住为住。
所谓应如是住也。
疏芥云。此解应住。举布施为
言者。根者。能住之主。尘者。所住之物。施者。有住之
反。一根能施。即一根不住。六根能施。即六尘不住。
得六不住。即得六应住矣。不住应住无两法也。故
结之曰。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长水云。准此问答。
便巳经终。如来知见。恐闻者于句下生疑。所以预
为断之。断巳复起。展转滋多。此下天亲分为二十
七疑。皆是蹑前语迹。断后疑情。经中虽无疑词。而
504-A¶ 第 765c 页 X25-0765.png
实伏在文内。
经贯云。佛答二问巳竟。巳为善护
念善付嘱矣。此下复有若干未尽之意者。恐人随
语生疑。有一相于心。终不能住。终不能降。终非善
护念善付嘱也。故有下文至末许多经文。然疑有
二。有须菩提显有疑词者。有世尊逆知其有疑。而
为之断者。须知不是断须菩提之疑。是断在坐大
众。及天下后世之疑也。

释旨。
按智度论。般若有广略二门。以上佛告须
菩提。至应如所教住。是略说般若。以下须菩提于
意云何。至应作如是观。是广谈般若。略中分三。理
观。事行。及果报是也。广中分七。前三段。是菩萨无
相三昧。后四段。是如来第一义谛。各段之旨。并二
504-A¶ 第 766a 页 X25-0766.png
十七疑。俱标于上方。】

* ○如理实见分第五

破执相虚妄习情。始悟真如之理。实见真性如
来。
○此言不住身相。
○觉非曰。色身有相。法身
无相。有相见形。无相见理。故曰如理实见。谓实
见本性如来也。
正解。凡人之形色。皆属虚妄。
非真实也。所见非真见也。惟此如如之理。乃人
本性。是为真实。不以目见。而以心见。不求相见。
而求理见。是为实见。
○此章是明有相皆妄。而
显无相之真佛。要人具无相正见。
大圆曰。上
文说个不住相。尚未说出所以不当住相之故。
得无量福德。只说得无相的果报。是应化边事。
不曾说得无相的源头。至此分说凡有所相。皆
是虚妄。虚妄岂可住著。若见诸相非相等。乃知
此无相处。即如来法身也。此经是破相宗。无相
是真佛。乃从源头上破恐二乘以相见佛。于不
住相起疑。故举佛果以问。令知果实无相。自然
于因不疑无住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身相者。谓佛应身三十二相也。见如来。指法身言。

正解云。佛恐须菩提虽闻无相之旨。所悟尚未
尽澈。故举身相以徵诘之。
大圆曰。前说无住相
施。降伏其心。是成佛之因。恐空生疑佛果是有为
身相。故举此以问。
集解云。此如来。指法身言。乃
504-A¶ 第 766b 页 X25-0766.png
谓真性佛也。佛欲人见自性佛。故呼而问之。是佛
第一问。
如如居士曰。佛于此问。特为提出见如
来三字。此六度万行之指南。入法门者。首当体认。
于诸相中独拈身相者。盖众生无始颠倒。在于妄
认身相。须识幻身乃證法身。
盛释。此是现身说
法见得身相可无。诸相皆无可住也。】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此谓法身)何以故。如
(此是佛号)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须菩提解佛问意。应声曰不可。盖如来所说。应身。
是有生住异灭的。佛体异此。此为幻形。非真实身
相也。身之不可执应以当法。犹镜之不可执影以
当光。安可以应身当之。身相原是四大假合。故不
可以身相见。此须菩提自为问答以释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盛释。佛乃印可其言而推广之。言非但佛身为然。
凡有为之相。皆从妄念而生。能生之妄念本空。所
生之诸相何实。此二句。是全经要领。然非于相外
别有一无相法身。故又云。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解。善现巳知身相虚妄。佛即为迎机而扩之曰。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幻身既灭。诸幻亦灭也。又为
下一转语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知幻即离。
离幻即觉也。见非相。不落于有。见相非相。不滞于
无。有无双遣。中谛逼观。见如来者。见众生本性之
如来。即菩提心是也。】
504-A¶ 第 766c 页 X25-0766.png

「若见诸相非相即(一作则)见如来。」

【法忍居士曰。佛恐须菩提离此有相之妄。别求无
相之真。仍堕二乘见中。佛乃引进之。而以即相无
住告之。即妄即真。即有即空。原无二体。若能见诸
相当体全空之非相。则真妄不二。空有一如。此第
一义谛。大乘之见也。诸相非相者。盖言有无诸相。
性本空故。不见空性者。非著相。即离相。如见色住
色。是凡夫之常见也。见空住空。是二乘之断见也。
凡夫二乘。随诸相转。堕落有无。只见得一边。若见
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不有不无。非即非离。是
为菩萨之正见。得见真空实相。故曰即见如来。

黄上彩曰。见诸相非相。是破相。即见如来。是显性。
破相正所以显性。见字。要看得细。乃无见之真见。

王履昌曰。此乃破相宗之四句偈也。经所谓四
句偈。当即指此。下经若以色见我四句。即此见相
非相二句。如梦幻泡影四句。即此凡所有相二句。

△此一节言。如来现身无相也。菩萨果即是如来。
如来法性如虚空。论其功德。不过现身说法。若离
504-A¶ 第 767a 页 X25-0767.png
此二事。别无有如来。佛恐善现以相为佛。故先徵
之。
长水云。三十二相。是镜智之上。所现影像。既
涉有为之数。当为生住异灭四相所迁。若法身如
来。前际非从无而有。后际非自有而无。无有变
异不可破。坏所以异于有为之相也。
宗注云。
有相者。应身也。无相。法身也。法身是体。应身是用。
了知用从体起。应即是法。所以无相。故论云。如来
所说相。即非相。若能了达此意。则一切世间之相。
无非真如无为佛体。
直解云。法身不住诸相。譬
如虚空。体非有相。而不拒诸相。若于诸相之中。了
见本性非相之相。此不离当念。即见如来也。

疑云。法身亦非无相。即于诸法相上。见其非相。即
见如来。非舍诸法之外。别有一相状也。
觉非曰。
诸相非相者。亦非相外另有一个非相也。以故二
十七疑。只一相字尽之。断二十七疑。只一破字尽
之。不独破生死相。亦破涅槃相。不独破烦恼相。亦
破菩提相。因相。果相。有相。无相。一异诸相。无不破
之。直至破无可破。而本来清净之见显矣。住相云
乎哉。
○巳下有八番探验。三番结劝。五番较量。此
第一番探验也。】

* ○正信希有分第六

学道以信为本。大乘法。无住无相。乃是正宗。闻
之而不疑惧。故为正信。此人不可多得。故为希
有。
○此申言不住诸相。以起正信。
○觉非曰。能
504-A¶ 第 767b 页 X25-0767.png
信诸相非相。则不惟无四相。无法相。亦无非法
相。如是。则法眼明澈。永离尘劳妄想。普现一切
清净。与佛无二矣。故曰正信希有。
○此分与下
七分。明非法皆相。而显无为之真法。要人具离
相净行也。末世学人有二种障。一则著相见佛。
二则执法修行。所以五分破身相。六分七分破
法相。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

【即指上三四五分之辞。与无住行施。无相见佛之
说。】

「生实信不。」

【开口说信者。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舍信不能入佛法也。然人必真知确见而后能信。
况信曰实。尤必满其信之量者乎。此须菩提所以
有难辞也。
曾凤仪曰。此疑从无住行施。非相见
佛来。无住行施。因深也。无相见佛。果深也。因果俱
深。人法双泯。末世钝根。岂能信受。若不信受。将无
空说耶。】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
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作是说。不但轻视众生。阻人信根。亦且取著章句。
长人法见。故云莫作。后五百岁者。言佛灭后。分为
五世。初五百岁。名解脱。次名禅定。皆正法也。三名
多闻。四名塔寺。皆像法也。五名斗诤。为末法。乃邪
504-A¶ 第 767c 页 X25-0767.png
见增长之世。以此为实者。非空说而有实理。信此
章句为真实之谛也。莫谓今日无实信人。虽世远
年湮。犹且信从如此。
黄上彩曰。持戒修福。戒定
也。信心。慧也。能生者。戒定既具。智慧自生。故照万
法之空。而见般若之实。否则不能也。修福者。衣食
为身福。智慧为性福。身福。布施供养之所招。性福。
受持读诵之所感。
论云。戒出三途。定出六欲。慧
出三界。】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巳于
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如解。若论实信之由。当知此人不可轻看。此人必
从诸佛同源一本之所。断除恶业。栽植善根者也。

盛注。此必善根深厚。多生植福。承事诸佛之人。

解义。谓见佛多。闻法多。修行多。所。犹处也。】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一念一心一意。无他念杂之。谓之净信。
履昌曰。
上云实信。以佛语为实而信之。此云净信。信诸相
之虚妄。而不生妄想。信如来在自性。而举心立见。
504-A¶ 第 768a 页 X25-0768.png
盖众生不净。事障理障。心念不一。遂不能信。此曰
一念净信。是不转念不杂念之正忆念也。】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此人能生信心。心便能如来相合。佛智佛眼。无不
知其存心。见其行事。是诸众生。现心虽暂得无为。
后果必圆成无漏。当得无量清净福德。
○如解云。
善现巳生信心。此但为众生释疑。章首如是字。指
见如来说。见如来。乃是顿教。然功行必藉修持。故
又指出持戒修福。一念者。历万行如一念。言信之
不二也。净信者。我执与法执两空也。前云见如来。
此云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盖众生见佛则佛
在众生心中。佛见众生。则众生在佛心中。总此菩
提心平等相照耳。】

「何以故(正言之)。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
法相。亦无非法相。」

【盛注。又言所以得福者何。净信中空性自圆。了知
无我。即知诸佛众生。各无有我。故四相不生。是人
空也。四相不生。诸法无从得立。故不住法相而为
有。不住非法相而为无。是法空也。二执俱空。正得
佛知见。成就净信之本。
大圆曰。无四相。则人空。
无法。相则法空。无非法相。则空亦空。三空既證。而
实相生焉。以清净无相心。故受清净无相福。

如居士曰。善现云颇有众生。似未必旦暮遇之。世
尊云是诸众生。则言信心不择人而见矣。三言诸
504-A¶ 第 768b 页 X25-0768.png
众生。谆谆切切。直欲唤醒群梦。】

「何以故(反言之)。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宜作则)为著我人众生
寿者(反释生空)。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反释法空中之无法相)。何以故(弗读)(盛释及各正本
俱定为衍文)。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反释法空中之亦无非法相)。」

【承上言法与非法总皆成相。著一相则四相因之。
斯皆法执。总非法身无相。岂能得清净无为之福
哉。
盛释。取相者。妄立知见。妄起生灭也。取法相
者。心外求法也。取非法者。除法为空也。惟净信心
不取相。则生相空。而法执空执当下皆空。四相前
巳申明。此重在明法相非法相之不可有。
如解
云。取字是为诸相根本。取字上加一心字。心之所
之即为取。取则成著。不言物与。而言我取。较物交
斯引之义。更为微细。若心取相二句。反释无我执。
相字。就我人四相言。若取法相五句。反释无法执。
即无我执。其若取非法相句。加一何以故。言非法
之细执。尚属我相。况取法相。非我执乎。著则不净。
不净则不实。种种惑业。从兹相续。故著为疑根无
著为信根。
○此段是反上文而證之。】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以是一取皆成四相之故。所以若取法相。即有法
执。若取非法相。即有空执。故不取法相而为有。不
取非法相而为无。不著有无二边。方是清净心。方
是金刚真谛。此二句顺结。下以如来常说之言證
之。】
504-A¶ 第 768c 页 X25-0768.png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如如居士曰。佛恐空生见法与非法。两无所取。遂
一味耽空。故示以如来于法未尝无说。然终日说
终日舍如筏者。津梁到彼岸之济具也。用筏之时。
见岸不见筏法者。法界到彼岸之方便也。说法之
时见心不见法。即此是舍。若待到彼岸而舍。则说
与舍又成两相。
又云。比丘借法明心。悟心便当
舍法。夫法是度生之具。有体相可循。是可取著者
也。尚不应恋筏作家。况非法乃遣执之言。无体相
可据。是无可取著者也。何可缚空作筏乎。此段是
结上文而證劝也。末世众生。能人相与法相俱空。
空见与有见并舍。可称实信矣。

△此分是言无相众生。方能信此无相之法。以见
众生之不可轻。并明法相之不可取也。善现极言
无相见佛之难。而佛极赞净信者得福无量。因劝
一切众生慎毋以生灭心。听说实相法。前半是引。
众生入净信门。后半是表净信出言说外。可见佛
504-A¶ 第 769a 页 X25-0769.png
言应身固是相。佛所说之法亦是相。必并法与非
法之相俱空。方可以名净信也。佛恐人看众生大
轻。看言说太重。遂有执法修行。外心求法之病。故
如此云。
○圆旨云。空生闻见相非相即见如来之
语。觉得此义甚深。难信难解。故为众生疑虑。不知
佛之言此。非徒言说章句。乃表自清净心也。众生
之信此。亦非徒信佛言说章句。乃信自清净心也。
此清净心。即众生可以成佛作祖之善根。虽在缠
百劫千生。而此善根终不泯灭。故即后五百岁。佛
道陵替之时。自有持戒修福者。一念净信。千佛印
可。福德难量。此福德非有为之福德。即清净心现。
而我人众生寿者俱粘不上。而上同佛心之福德
也。即以佛言为言说章句之法相。与对治法相之
非法相。亦粘不上。而千佛同源之福德也。若生一
取相心。则非清净心矣。即生一取法相与取非法
相心。亦非清净心矣。譬之渡河用筏。到岸即舍。法
何有焉。而况易堕偏空之非法乎。】

* ○无得无说分第七

了悟真空无法可得。无言可说。
○大圆曰。此章
是承上不可取法。取非法。而明无得无说之真
法也。
觉非曰。法体空寂。不著有无。安有定法。
既无定法。安有定说。
○此言不以实法系人。而
无住大旨巳完。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谓得于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504-A¶ 第 769b 页 X25-0769.png
提耶。如来有所说(谓说于人)法耶。」

【盛释。此承上法尚应舍。作第二番探验。既言身相
可离。又言法相非法相可离。恐尊者疑佛法俱无。
故以有所得有所说两诘之。不但福相不可住。即
智相亦不可住也。此言法身真如实际。离有无相。
言说相。但以众生故。现种种形相语言。无得而得。
得即无得。无说而说。说即无说也。
圆旨云。佛得
无上菩提。非真有所得也。不过得自本心耳。佛为
众生说法。亦非有所说也。不过随机应现耳。上文
虽为诸菩萨扫除法相。恐其于佛法二见。终有未
忘。故呼空生而以如来得菩提。有所说反徵之。】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如如曰。上文言信。此言解。是知见信解之次第也。
外道计常计断。执为定有定无。即为谤法。故言无
有定法。以辟邪见。无有定者。不偏有。不偏无。兼法
与非法言。所谓非法非非法也。然善现所答。犹属
一间未达。盖尔时尚未了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故
不直曰无有法。而曰无有定法。尚未了得为无所
得。故不直曰无可得。而曰无可名。
疏芥云。法者。
随时而运。因人而施。何定之有。法阐于说。说依于
法。法不可执。说岂可执乎。】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若果可取说。即非不定。今则如来所说法无上菩
504-A¶ 第 769c 页 X25-0769.png
提。即是本来正觉心。周匝空有。不住空有。安得以
定法名之。非法者。一切法无取相故。非非法者。彼
真如无我。实相有故。
集解云。如来所说。乃无上
菩提法也。可以性修。不可以相取。可以心传。不可
以言说。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此申言无定
之故。】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无为法者。乃自然觉性。不假人为者也。即是无上
菩提之别名。伹圣人具足清净。故名为圣。菩萨自
声教而悟。故成其贤。悟有浅深。故所證遂有差别。
然总一不可取说清净无为之法而巳。
盛释。此
菩提法之所以不可取说者何故。凡一切贤圣。皆
得人法两空之理。俱是无为。但三乘差别。修證不
同耳。
经贯云。一切与皆字。见不独如来为然。以
无二字当一顿。再读为法二字。才得旨。曰以无则
非法。曰以无为法。则非非法。以无为法非有差别。
特因人而有差别。悟深者得自深。悟浅者得亦浅。
(存参)按。无为者。以正觉还我真性。本来无假作为。
504-A¶ 第 770a 页 X25-0770.png
即是无住。无住即无相。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
荡然空寂。鉴觉无碍。乃真是解脱佛法。(说本六祖)疏钞
云未了人空法空。皆名执著。了此二法。即曰无为。

△此以上言如来说法无相也。
疏云。无有定法。
即是性空。解穷相尽。谓之菩提。无相故不有。假名
即不无。不有不无。何实可得。何定可说。
大圆曰。
此承上。不可取法。取非法。而明无得无说之真法。
前文说个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两句该得
全经意旨。但见如来处。中间有个岐路。落在实相
上则成法相。落在非相上则又成非法相。所以第
六分将法。与非法两路截断。此分。却将如来所得
所说徵诘者。两个如来字。正根第五分如来字来。
要勘他信处落在。那里。空生答个无有定法。不可
取说。活泼泼地。恰在个中。末后说个一切贤圣。皆
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不是脚踏实地。怎能说得如
是谛当。只此一语。为众生说。可以出生死。趋菩提。
故下文遂以持经功德较量。但无为法一句。依旧
落在实相上。故下文又以佛法即非佛法点拨之。】

* ○依法出生分第八

法即此经之法。依者。不违之谓。诸佛之法。尽依
此出生。
○此分是较量受持此经功德之胜。盖
法虽不可取说而不空。佛恐人因不可取说。住
在无相无为处。便欲毁弃言教。言教若毁。将何
信解。所以又明一切佛法。俱从此经出。而随转
504-A¶ 第 770b 页 X25-0770.png
一语曰。佛法即非佛法。不令他有存住处。
○前
教理行果。四法皆备。大旨巳彰。故即较量其宏
功。以启发真性耳。
觉非曰。住相布施。福德轮
回。与性远隔。若依般若法。则令自他皆见性成
佛。故曰依法出。生以见非他功德可比。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
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大圆曰。上文从无相。无住。无人。无法。无得。无说。归
到无为。则般若真宗。空生巳了然矣。佛恐人将无
为法认作枯寂。住在这里。殊不知菩提一现。万法
具足无量福德。无边佛法。皆从此出。不可取。却是
取不尽的。不可说。却是说不尽的。故遂以福德较。
世界者。世间之方位界限也。有小千。中千。大千之
名。以其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实则一大千耳。
这布施。谓施舍。七宝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
玻瓈是也。佛欲显无为福。先将有漏之福问之。】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是福德者。事福也。即非福德性者。谓非般若福德
种性。既非理福。不趋菩提。止成世间有漏之事福
而巳。如来说福得多以其有限。得以计其多寡也。

陈雄曰。世人多以宝施为求福地。不知修性中
福德。故设为之问以较优劣。持经精进者。率性而
修也。性弥六虚。福德亦如是。是之谓福德性。聚宝
504-A¶ 第 770c 页 X25-0770.png
布施者。藉物而修也。物有限。其福亦有限。故须菩
提辨论以明之。】

「○佛言。须菩提。(五字较订补正)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
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持经之福。胜于宝施。正见此经即般若性也。受文
字曰受。持义曰持。是自利行。为他人说。是利他行。
总重因性悟性。非徒诵说也。发言成句为偈。四句
偈。诸解不一。或指经中二偈。或指无我相四句。圭峰
谓凡所有相四句最妙。须知佛止说偈未尝执一。
且从经中受持说来。上标乃至。下系以等。乃是自
多至少之意。岂可执四句以求著落乎。
盛释。诸
经佛偈。多用四句。应作通解。故说一等字。有经而
后有偈。故下乃至二字。
剩閒云。圭峰以凡有所
相四句。为偈中最妙。未尝废馀偈也。
陆腾曰。大
槩经典。以四句为一偈。不过曰自一经以至一偈云
尔。说者纷纷。真属无谓。
宗注。言举少以况多。

广伸云。上有乃至字。则由一部一章而至于一偈。
下有等字。则由一偈半偈而至于一句。皆可也。
504-A¶ 第 771a 页 X25-0771.png

剩閒曰。四偈之外。经中尚多偈句。自一二三四。各
拈出以见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句偈也。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二句偈也。佛说般若波罗蜜。
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三句偈也。如
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四句偈也。随
经受持。任人领会。二说附参。】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持说甚约。得福甚奢。此何以故。盖以诸佛之身。及
所證之法。皆从此经而出。
疏云。菩提名法身。不
生不灭。人人具有。但以烦恼覆之则隐。今以持说
之力。妙慧自彰。观破烦恼。法身显现。如灯照物。名
为了因。是法从此出也。报化名福身。本来无有。是
万行齐备所致。今以持说之行。能成福身。如种得
水土。芽苗自发。乃名生因。是佛从此出也。
王日
休曰。菩提谓真性。菩提法谓诸佛求真性之法也。
何佛非心。何佛法非心法。故曰皆从此经出。所以
般若称为佛母。
僧若纳曰。皆从此经出者。非单
指经文语句言。乃指所说实相般若。即是一心遍
为诸法性体。一心能生一切法故。】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四字较订补正。佛才说个出生佛法。恐人在佛法
上又生执著。故复呼须菩提以醒之。盖佛法在心
而不在教。非佛法者。不执法也。
六祖曰。所说一
504-A¶ 第 771b 页 X25-0771.png
切文字章句。如标如指。依标取物。依指观月。月不
是指。标不是物。但依经取法。经不是法。经文则肉
眼可见。法则慧眼能见。若无慧眼。但见其文。不见
其法。若不见法。即不解佛意。不解佛意。徒然诵经。
不成佛道。
○筏喻曰佛法即非佛法。申明无为法
也。下章问答四果。申明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
有差别也。

△此节。乃蹑前略答中。遮众生断见。为第一番较
量功德也。尊者领悟。指出一性字。见得真性福德
无量无边。持经胜于宝施。正见此经即般若性也。
佛法皆从此经出。言此经为般若真谛。能为法身
作了因。能为报化作生因也。佛恐人执著经相。即
于言下扫之。
盛释云。佛法者。真谛之理。即如来
圆觉妙心。
憨山云。般若。乃是能出生佛法者。本
非佛法也。
剩閒曰。般若本非佛法。指实相般若
言。若观照般若。与文字般若。便可云佛法矣。

大音曰。下文四果。当直接差别一气说。云何插入
福德。盖此经宗旨。遮有遮无。才说无为。恐人堕在
无边。忙中急下一转。遂言福德佛法。以明有佛有
法。又恐人执定佛法。遂成法相。故言即非以扫之。
转转层翻。一团圆义。
○盛释云。巳上数段。无住降
心。是实相般若妙行。即见如来。是实相般若真体。
无法可得。是实相般若真果。无法可说。是实相般
若妙教。后此扩充小行俱归大乘。使三乘同一解
504-A¶ 第 771c 页 X25-0771.png
脱也。】

* ○一相无相分第九

四果似有一相。而实无有。
○此言四果皆以无
为法。
觉非曰。有法可得。有道可成。即是有为。
未免著相。四果虽浅深不同。而无为则一。故曰
一相无相。
○此第九分。与下第十分。是历徵一
切圣贤證修处。皆不可取说。以證佛法即非佛
法之意。全要看如来钳锤妙密。空生解悟深微
处。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人名。乃梵语华言入流)能作是念。」

【指下得果之念。能字。各本俱未及解。疑指證果时
说。】

「我得须陀洹果不。」

【佛氏有因有果。能修是因。即得是果。如种桃得桃。
种李得李。我指四果之人。念我得果与否也。
○盛
释。此承上不可取不可说来。作第三番探验。上言
无为法不可取。恐声闻各取自果。而须菩提正四
果中人。故问以得果之人。作念我巳得果不。尊者
504-A¶ 第 772a 页 X25-0772.png
一一辨论。言所得之实。即言无念之故。末复以巳
之无念无行。切为證明之。】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谓證果人不作是念)何以故。(何故不作)须陀
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无取着心)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
名须陀洹。」

【入流者。谓初入其门。能见道位。得预圣人之流也。
无所入者。不著入流之相也。但未能顿悟真空。仅
能离粗重烦恼。不入六尘境界耳。名须陀洹。以是
之故。
此声闻初果。自声教而悟者曰声闻。能逆凡
流。故入圣流。
○此言初果以无相證。此果巳断见
惑。离四趣生。然未能舍离尘境。】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华言一来)能作是念。我得斯
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
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一往来者。谓一往天上。一生人间。便得涅槃。
六祖
云。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著。后念即离。目睹
诸境。此心还有一生一灭。无第二生灭。故言一往
来。然巳悟真空。究竟能出离生死。不受轮转。实无
往来之相也。名斯陀含以是之故。
此声闻第二果。
比入流又高一级。
○此言二果以无相證。此果人
于欲界九品修惑。前六品尽。后三品未断。故虽往
上界。仍来欲界受生。惟能断尽馀惑。始无往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华言不来亦名出欲)能作是念。我
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
504-A¶ 第 772b 页 X25-0772.png
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不来者。人间报谢。直生四禅天上更不还来欲界
受生。实无不来者。本性清净光明。真空无我。不见
可欲。本无欲界。故实无不来也。名阿那含。以是之
故。
此声闻第三果。比尚有往来。又高一级。
○此明
三果以无相證。此果断欲界九品修惑净尽。故直
往天宫。不来欲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

【华言无生。谓诸漏巳尽。无复烦恼。更不于三界内
受生。亦云无学。究竟真理。无法可学也。
集解。阿
罗汉。具无烦恼。不受生。应供养三义。谓三界见思
烦恼尽。不受后世所有之身。应受人天广大供养。】

「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阿罗汉得无相之理。人法俱空。巳證涅槃。声闻之
道。至此圆满而至极。故不名果而名道。
正解云。
前三段言果。犹华之结果。有功夫成实义。阿罗汉
言道。至此彻悟。有于理得證义。】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
众生寿者。」

【李文会曰。实无有法者。谓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
离。情无逆顺。境智俱忘。无丝毫之法可取。斯名之
为阿罗汉也。若作念谓我得阿罗汉道。即著四相。
与阿罗汉地位隔。何以称阿罗汉耶。
经贯云。实
504-A¶ 第 772c 页 X25-0772.png
无有法。尘心净尽。无法可学也。学到无法可学。方
得阿罗汉道。若作是念。我得其道。即无异著四相。
降伏之且不暇。岂能无法可学乎。
○此明四果以
无相證。此果断三界见思烦恼俱尽。
○四果人俱
无得果之心。可见圣贤皆以无为法全不住相矣。
但四果只是了一身。不度众生。佛门谓之小乘。】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
欲阿罗汉。」

【诤者。争也。尘念欲行。道念欲遣。犹如水火不相和
合。两念相争也。无诤。则理欲俱忘。一念不起。是为
三昧。
疏云。无诤者。离智惑二障也。离惑。则不著
有相。离智。则不著无相。一念不生。诸法无诤。又心
无生灭去来。惟有本觉常照。故名无诤三昧。
广
录云。三昧。此云正定。心无生灭是也。亦云正受。心
不受一法是也。亦云正见。又云正觉。远离九十五
种邪见是也。
按四义当以定为主。见乃定之见。
觉亦定之觉。受亦定之受也。
剩閒曰。即是本来
静觉心。经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三昧正定之
504-A¶ 第 773a 页 X25-0773.png
注脚也。
人中。谓弟子之中。离欲者。断尽见思影子。
并不作一證心。即无得无说之真旨也。】

「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我却不作是念。谓我是离欲阿罗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一作即)不说
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阿兰那。华言寂静。亦云无事。
颜丙曰。阿兰那行
者。谓无我人行也。即是清净行。外不见所行之法。
内不见能行之心。是行而不以为行也。行者。作修
行人看。言我若以离欲之想自存。则佛于诸弟子
中。不应以我为好乐阿兰那行者矣。】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不著行相)。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
(作一句读)。」

【实无所行者。本性空寂。虽随缘赴感。而实无所行
也。无得阿罗汉道心。故行而不以为行。此之谓真
行。所以名乐阿兰那行。
○此明辟支佛以无相證。

集解云。此节蒙上第四果须菩提自述其所造。
以證无为法也。四果證处。皆无法可取。可悟佛法
即非佛法矣。

△上文说无为不可取。不可说。则修行当以无念
为宗。无著为用。佛恐诸菩萨求佛果心急。则有所
得心难忘。故举四果以设问。
决疑云。此示无住
真宗也。佛言法非可取。佛不可求。恐闻者进退无
据故。以四果逆徵之。俱从贤圣无为中差别来。及
504-A¶ 第 773b 页 X25-0773.png
须菩提详言三果。复自为證明。了无执著。则四果
皆无住处。足见如来菩提。必无可住之理矣。
○徐
士英曰。佛说四果。自有等级。第一云不入色声香
味触法。是知欲境当避。如初生果。第二云一往来。
是蹈欲境不再。如方硕果。第三云不来。是去欲如
遗。如巳熟果。第四云离欲。是无欲可除。如既收果。
宋儒谓释氏有上达而无下学。观此亦是下学上
达处。
王真如曰。此是渐教如此。若是无上菩提。
顿悟真空。即此金刚般若波罗蜜。超入佛地矣。又
何四果之足云。
剩閒曰。今生顿超佛地。必从前
生渐修中来。若是白地凡夫。岂能顿悟。故经以大
乘为宗。兼说二乘。正见顿之不可无渐。而渐之不
可自画于顿也。
宋徵舆曰。果可證。无可得。道可
成。亦无可得。无得之得。其庶几乎。】

* ○庄严净土分第十

非外面修饰之庄严。乃心地清净之庄严。故谓
庄严净土。
○此言佛菩萨皆以无为法。而为无
意巳完。是佛亦以无相證。
○觉非曰。自性本来
清净。无假庄严。但庄严亦不在庄严上。净心乃
所以庄严也。
○此分是證明佛菩萨之授记。严
土。不可取说。结劝诸菩萨无住生心。因发喻以
明无相身之大。而空生深解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释迦自称)昔在然灯佛所。于
法有所得不。」
504-A¶ 第 773c 页 X25-0773.png

【上言声闻不作得念果。盖就證果时言也。若在因
地修行。师资授受。必须有个契合證据处。岂可亦
言无取耶。所以佛将自巳因地中事问之。若道有
所得。得个甚么。若道无所得。因何授记。
然灯佛。即
定光佛。是释迦佛授记之师。佛生时。有光于眼耳
口鼻百孔中放出。如灯之明。故号然灯。此问全欲
空一得字。】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大圆曰。尊者答云实无所得。即自果中实无有法
之理也。盖谓成佛由本心觉悟。虽然灯有说。释迦
有闻。然语言从缘。无自性体。非智證法。如来当日。
惟以自无分别。智證自无差别。理智与理冥。神与
境会。岂有所取所说耶。不过印契此心而巳。

如曰。昔在然灯佛所。其时尚未作佛。似不能不依
法修行。于法难言无得。不知如来修幻之时。即离
法幻。岂待證果。方照蕴空。于法无得。不是屏除一
切。乃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也。实字。与上文实字相
应。无得。原是实相。不属断灭。
○此第四番探验。】
504-A¶ 第 774a 页 X25-0774.png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菩提受记。不可取说。固矣。如来为菩萨时。修六度
万行。庄严佛土否。
盛注。欲显法性真土。先举相
土问之。庄严佛土。如金地宝林之类。凡造寺写经。
布施供养。总是著相庄严也。
正解。庄严佛土。是
从境说。答亦从境答。谈境正所以徵心。见心为真
实。境为虚假。境本乎心。因心现境。故菩萨不事境
而事心也。
剩閒曰。修行度众。必假清净佛土者。
心固可以现境。境亦可以摄心。此佛所以既说心
宗第一义。而又说净土第二义以度众也。佛为度
众生而现土。菩萨为度众生而修现土因。修现土
因者。生清净心。兼修六度万行也。经不言者。举心
以该行也。】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
严。」

【菩萨修六度万行。佐扬佛化。非不庄严佛土。但不
取外相庄严。六度万行。皆无为法。清净行。不曾著
相佛土。用意庄严。佛土因佛而有。佛迁化而度亦
坏。则庄严非实有。一时虚名为庄严耳。
盛释。庄
严佛土。谓相土也。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乃性土也。尊者知自性佛土。本来具足。不假庄严。
故云即非庄严。心常清净。无严而严也。又云是名
庄严。性空处。有不坏相。即实相庄严也。下文佛以
净心庄严示之。
○此言严土不可取。第五番探验。
504-A¶ 第 774b 页 X25-0774.png
见得佛果无住。佛所住处。亦无为住也。
广录。庄
严。以境言。庄。端正装饰也。严。齐整谨饬也。以心言。
真性不乱曰庄。邪妄不入曰严。佛土。以境言。谓佛
世界。以心言。指本来心地。谓之佛土者。佛心不失
本来。能全心地。犹儒家言道。归之圣人耳。五行。土
居中央。出生万物。心居中道。出生万法。故以土喻
心。】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点明问意)。不
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
生其心。」

【须菩提能领佛旨。佛于是顺其词。而语之。菩萨庄
严。既不在外饰。则当内求于心。心本清净。知诱物
化。乃不清净。既知佛法无所得。又知庄严非庄严。
此无取无著清净心也。诸学道菩萨。当如是湛然
常虚而不染。寂然常定而不淆。以生清净心。不当
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生心。一有所住。便为六尘
所缚。妄念旋起。不能清净矣。须知清净心妙圆周
遍。不泥方所。本无所住也。当于无所住处而生其
心。斯真庄严。斯真清净。
盛释。此世尊以净心庄
严示之。乃第一番结劝。前以不住六尘。为无相布
施。此以不住色等。为清净心。为无相庄严。总结归
度生无生。及无住而住也。无住降心。是一经大旨。

此心是正智。是真心。但住著于境。则隐而不现。心
若不住。般若了然。生其心者。显现本有真心。非突
504-A¶ 第 774c 页 X25-0774.png
然生起也。
○如如曰。前言菩萨庄严。是标其功行。
此言诸菩萨。则护嘱之人也。应如是生清净心。指
上无所得。及非庄严说。
前云生净信。是一念之觉。
此清净心。是全体。六度万行。总为修此。清净是本
来地。即究竟地。
前云不住色等布施。此云不住色
等生心。摄事归心。言不住较细。
此生字。是生灭之
生。生其心之生。乃以不生不灭为生。无生所以生
也。
不住。与初果之不入迥异。不入。止證离欲。故以
不来无生为净。不住则不离色等而无色等。故曰
如来。曰生心。以能来能生为净。
前云应无所住行
于布施。此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著行于布
施之相。清净之不巳处即是生也。
所谓无降之降。
无伏之伏。千圣心法在此。所以六祖一闻此语。顿
悟如来。
○此两节。明菩萨以无相證。
疏要云。菩
萨事业。不外得法严土。二者。上节言得菩提无相。
次节言度众生无相。应如是下点明问意。无所住
句。全经大旨。】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
504-A¶ 第 775a 页 X25-0775.png
大不。」

【盛释。此举受乐报身为第六番探验也。前言三十
二相。是化身之应现。若报身者实行所致。胜相难
忘。然使身相可住。纵胜须弥。仍据形量。世尊欲取
寔相。托大身以启问。
正解。问意。佛法既无为无
取。所得报身。岂非有取。恐有此疑。故设喻为问。

语须弥。华言妙高。山之极大。故名山王。人身宁有
是大。不过假设其词。如七宝满三千大千之类。

颜丙曰。报身。即是色身。色身虽大如须弥山王。毕
竟非大。为有生灭。佛说非身。才是我之清净本心。
乃真法身。法身充满法界。是名大身也。】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正解。答言身如须弥山王。诚大矣。若以色相身言。
宁有是大。佛所说者。非色相之身。是乃名为大身
也。
盛释。须菩提见得从法起报。报即法身。能见
非身之身。报身亦不可取。总以明无住真心。遍满
法界。不当住于身相。
广录。此示报身离六尘相。
法身离心缘相。心境皆空。以显报身无住境。法身
无住心。是推明法报合一。
宋徵舆曰。法身充满
法界。不可以大小论也。今佛以须弥为问。是指报
身为喻耳。报身为喻。可以大小论。故答言甚大。又
恐人执取报身。故复言佛说非身是名大身。此直
指法身而言也。
经贯云。非身。谓法身。即真心本
性也。非身名大身者。盖指真心之无住。足以包大
504-A¶ 第 775b 页 X25-0775.png
虚藏沙界也。言至此。无住之义巳尽。人不求之清
净。而求有得。求庄严。得毋反小视其心乎。
圆旨
云。佛于无住显真心。空生即于非身见大身。问答
至此。乃见身土皆空。心境双绝。不言福德而福德
难量矣。下文遂较量福德。
○此节明佛以无相證。

△此分及前分俱从离相。推至无取。而此更以受
记严土申之。中段点明问意。说出一生字。结劝诸
菩萨无住生心。净心常生。法身圆满。此常生之心。
竖深横遍。无去无来。因发喻以明无相法身之大。
而空生深解也。
不曰心之生。而曰生其心者。此心
是正智。是显现本有真心。于无所住中生之。并非
落寂灭见。佛设大身之问。而尊者即于非身悟大
身。益见身土皆空。心量之廓周无尽。
○莲师云。上
言心。下言身者。非反说到身外也。身字。即作心字
看。如来盖欲广须菩提之心。故以须弥山王之身
问之耳。
此段问答。言无所得。无有庄严。而至于心
无所住。则此心方为广大。托大身设问。此又是如
来开悟须菩提一则也。
自须陀洹起。直说到菩萨。
层层驳入。俱是须菩提善解处。言四果中人。即答
以小乘之旨。言阿罗汉。即答以无诤之旨。言佛。即
答以无所得之旨。言菩萨。即答以非庄严之旨。随
问随答。而中间须菩提自说佛名之一段。是须菩
提以身自證之意。佛又说然灯佛一段。是如来以
身證须菩提意。针针相对。绝不支离。当以此番问
504-A¶ 第 775c 页 X25-0775.png
答为两人本地风光。
○大圆曰。若不知非身是名
大身。则诸相非相。浑身堕在非法相里。何处有出
身之路。若不知大身即是非身。则一切贤圣。终身
落在差别路上。何日见全身之现哉。到这里方知
无为法三字。未足以名此经。不得不问此经之名
矣。】

*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无为。法也。持经功德。人巳俱利。无为之福。胜于
宝施。
○觉非曰。前以四果无念。释迦无得。申明
一切贤圣。皆此无为法。恐人信持不及。故又较
量福德。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
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恒河。西土天竺之河。从阿耨池东流出。周回四十
里。沙细如面。佛多在此说法。故取为喻。弟子所习
见。使易晓耳。其中沙数无量。沙等恒河。是倒装文
法。谓恒河如沙之多也。是诸恒河。其中之沙。宁为
多否。亦是假设之喻。不过言数之极多。以喻世界
504-A¶ 第 776a 页 X25-0776.png
之极大耳。】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
沙。」

如恒河中所有沙数。是一沙即为一恒河。是诸河
中。又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中之沙也。】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
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
多不。」

【前只说三千大千世界之宝施。此增言恒河沙数。
总见布施之极多耳。
正解云。前巳有一番较量。
然未说四果无心。释迦无得。佛土不严而严。佛身
无取而取。犹未是般若极则。今斯义既明。法理兼
深。由是复取甚多之福以较量之。使受持者益知
所趋向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谓如此布施。得福岂有不多之理。但不知世尊以
为何如耳。】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
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七宝布施。亦是难事。而持说尤为福胜者。布施总
属有为。福德虽多。终有穷尽。不如受持经偈。辗转
教人。皆得入佛知见。彼此利益。成无上道。脱离轮
回。永超生死。此法施福德。历劫常存。故胜河沙布
施也。
大圆曰。七宝。乃世间之宝。难以比佛法出
504-A¶ 第 776b 页 X25-0776.png
世之至宝。恒河中所有沙。不若此经中出生佛法
之多。如是沙等恒河。不如此经佛法中。各各具非
佛非法之无为法身。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世界。又
不及非佛非法非身中。生出无量无边诸佛法之
广大。布施止得世福。受持则得性福。世福止及自
身福尽还堕。性福转化众生福普益多。岂可同日
而语哉。

△此第二番较量。比八分较量。更深一层。盖七分
以前。止说得清净法身。八分即以福德较量。因言
佛法皆从此经出。
八分以下。历举声闻菩萨。俱从
无为法中。现出许多差别。究竟归于无为。然后结
劝诸菩萨。无住生心。而托大身作喻以验之。则清
净法身中之全体大用。一齐俱现矣。此较量功德。
所以一步深一步也。
如如居士曰。既为大身。福
德何量。故持说能获胜福。然拣外以表内。名为福
德性。本内以彰外。名为大身。不是两义。如何此福
德胜前福德。盖前说法固极元妙。然有贤圣差别
之阶。此则四果与菩萨。同归无得。大小浑融。以经
义之转圆。显持说之殊胜。若所说心性。前后无浅
深也。
○又云。自须陀洹能作是念句至此。以大身
显无相之殊胜也。统括其意。谓如来清净法身。原
无法可得。若不能总持一切法门。未足为大。今以
佛之无得。荡四果之无得。足引小乘为大乘。以菩
萨之无得。印佛之无得足化大乘为最上乘。法轮
504-A¶ 第 776c 页 X25-0776.png
所转。点铁成金。一身清净。多身清净。是名大身。其
为福德。岂可思量。又何疑于持说者之获福乎。无
相之殊胜又晓然矣。
宋徵舆曰。前分言非庄严
名庄严。非身名身。恐人拨置因果。故复申言福胜。
或以无遣有。或以有遣无。此为以有遣无也。直至
无无可遣。庶乎无为矣。】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佛教正大。受持者天人皆生敬重。
○极言正教
尊重。以起经名。
正教即无为法。佛以菩提法立
教。皆是尽性至命之理。正大无邪之论。人能尊
崇而敬重之。明心见性。了悟真空。为受持正教。
天人皆生敬重。
○大圆曰。此分是申明此经功
德之所以胜。以足上十一分之义。初明处可敬。
二明人可尊。三明处有佛。总是申明福胜之所
以。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
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
尽能受持读诵。」
504-A¶ 第 777a 页 X25-0777.png

【如如居士曰。前两言获福。以受持与为他人说并
提。恐学人徒逐章句。虚务福胜。而于第一义谛。未
能思维修习。则自巳不能成就。何能利益他人。故
归重受持以示说法之本。下文云何为人演说。正
同此意。
黄上彩曰。随说。与后尽能相应。随说是
经四字。一气贯注。不得分开。或半部。或一章。乃至
最少如四句偈等。乃是随举经文之义。陈雄谓随
顺众生而说。则随字属听法之人。王日休谓随其
所在之处。则随字属处。混入下文处字去。皆与尽
能二字。不相呼应。
疏云。随说者。一节之般若也。
尽能者。全体之般若也。世间天人阿修罗。谓天道
人道及魔道也。塔。藏佛舍利者。庙。树佛形像者。说
是经。须跟定清净不住相讲。本清净心说法。便是
如来法身。恭敬之者。何殊塔庙。说经处。且尊敬如
此。何况不但随说。尽能受持读诵者乎。】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如如居士曰。经之所以贵于持说者。以此经为最
上第一希有之法也。化导他人不妨随说句偈。若
自巳成就。必期尽能受持。尽能之人。所成就之法。
乃最上第一希有之法也。宁不愈感天人恭敬耶。
受者。领会其意。思慧也。持者。服膺弗失。修慧也。对
本曰读。离本曰诵。闻慧也。
论三慧次第。先读诵。次
受持。此云受持读诵者。未受持而读诵。领益犹浅。
既受持而读诵。取精乃深。万行修持。俱摄在四字
504-A¶ 第 777b 页 X25-0777.png
内。故能成就第一。尽能云者。金刚深慧无一不入。
受持。是不从章句讨生活者。
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即前所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正等正觉
为第一。第一是体。最上。即无上。是第一之相。希有。
是第一之用。所以下文止括第一。以该无上希有。
不曰成就功德。而曰成就法者。以受持者成就善
法。以利众生。不徒以功德自了也。亦须法成就。然
后功德成就。故下文乃言成就功德。】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正解。不特持诵能感动而巳。若是经典所在之处。
即为有佛。不待外求。经在是。佛即在是。而大弟子
亦在是。直是三宝共居。
宋徵舆曰。若。犹言及。谓
佛及佛弟子俱在也。
如如居士曰。二若。字。不是
虚字眼。乃成就第一者。意中深信之词。盖其智与
理冥。视经典所在。则如有佛。即上文之见如来也。
皈依护持。自视为尊重大乘之弟子。与文殊辈无
异。即下文之荷担如来也。否则末世之糟粕经典
者多矣。若执涂人而告之曰。经典之有佛有弟子。
岂不以为迂诞。
金刚智珠云。经典在何处。即在
此心。若尽能持诵之人。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
经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念念精进。常修佛
行。即自心是佛。故曰即为有佛。是名佛子。故曰弟
子。此三句。是赞持说者心常清净。得真如妙性。自
利利他。福胜恒沙布施。其为天人修罗供养也宜
504-A¶ 第 777c 页 X25-0777.png
矣。

△上言无为福胜。以是经法胜也。是经虽少至句
偈。为人解说。即能破众生之贪瞋痴而灭度之。故
天人神鬼。皆供养起敬。况于尽能受持读诵。则最
上第一希有之法。是人定能成就之。更为天人所
敬仰矣。
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故此经在处。即佛
所在。即如护法之弟子所在。则此经即是正教所
在。不以说时便有。不说便无。有人诵读则在。无人
诵读则不在。所以继往开来。传法度人也。
长水
曰。何况二字。有二意。一是说经之处尚如此。而况
说经之人。一是随说四句尚如此。而况受持全经
之人。观当知此处。与当知是人。两个当知字可见。

大圆曰。此经受持。得最上法。故讲经处。及经所
在处。即当尊敬供养。正欲人处处见此经。在在持
此经耳。然受持必先知经名。故下请名及受持法。】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当依此般若之法。承受行持。
○觉非曰。法名般
若照见万法皆空。法喻金刚。专指一真不坏。依
504-A¶ 第 778a 页 X25-0778.png
此受持。便知本性湛然。一尘不染。法法头头。无
非般若。
大圆曰。此章特示经名。是一部经点
眼处。这般若。是上半部经的眼目。下半部经的
根原。
即非般若。三句。是言智体无相。以见此经
迥脱根尘。不拘文字也。此三句。根前非身名身
来。伏下半无法得菩提之根。
三千大千一段。是
言法界非相。法法皆同般若也。伏下半一切法
皆佛法之根。
三十二相一段。是言佛身无相。例
明法界无相。并显智身无相也。至此方知非身
大身的实落处。因以舍身功德喻之。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
持。」

【如如居士曰。此经能成就第一法。则当立总题之
名。俾可奉持。故以何名为请。前既言受持读诵。此
何以复言云何奉持。盖受持读诵。是修行常轨。空
生妙悟所及。有求珠于罔象之意。佛嘉其问。故下
文以所以二字徵之。
盛注。佛说。皆经也。初称言
说章句。次称法。第七段称经。至此乃备言经胜。】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
字。汝当奉持。」

【大圆曰。上文言佛法皆从此经出。又言宝施不及
持经。而未说出此经名目。欲知义趣。须先识名。因
问示名。庶不使奉持无法。
从前说降伏安住。并未
说出般若。其间如度生破尽度相。布施破尽施相。
504-A¶ 第 778b 页 X25-0778.png
见佛破尽身相。净信破尽法相。是个甚么物如是
坚固。如是猛利。说个真如无为。犹是钝置。全是般
若的力用。唤作金刚剑。亦唤作金刚眼睛。此眼一
开。则纤尘不留。四相俱扫。在四果非四果。在菩萨
非菩萨。在佛非佛。在法非法。著不得一毫修證。一
毫渐次。所以佛将此二字安名。又加以金刚二字。
以见至坚至利。不与万法为侣。乃一切俱空。一切
具足。乃是到彼岸之般若。而非精进禅定分别之
般若也。须菩提解空第一。非无般若。为他乐修阿
兰那行。亦只是精进禅定兼修之般若。而非无上
正等正觉之金刚般若也。若不是世尊与他点破。
则从前所说安住降伏之法。未免依旧落在修證
差别路上去。安能使其涕泪俱下。顿见实相哉。所
以佛但云以是名字。汝当奉持。直下一了百当。不
可更赘一语也。
如如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
罗蜜。但蹑上文。不揽下意。与题目之金刚般若波
罗蜜。其义不同。因果无相。至于不可取。不可说。非
法。非非法。生清净心。是为金刚般若。得而无得。證
福德性。以成大身。是为到彼岸。此中原无一切。故
不坏于一切。能坏一切。而亦不必坏一切。锋不利
而铦。岸不移而到。故以强名耳。】

「所以者何。」

【言所以奉持者当何如。呼起下数节。】

「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
504-A¶ 第 778c 页 X25-0778.png
若波罗蜜。」

【秦译古本无此句。
大圆曰。有名即有相。佛既教
人离相。却立一个经名。岂非又生一相。殊不知般
若即非般若。本来无相。则名亦非名也。盖般若即
是人清净心体上的一点灵光。把不住。取不得的。
住处无方所。用处无痕迹。这个面目。须在无所住
而生其心识取。盘山云。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圆觉
经云。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所以般若即非般若。然
而又不是无觉无照的。世尊于即非般若处转一
语曰。是名般若波罗蜜。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尽大
地无有一法是般若存住处。亦无有一法不是般
若放光处。只此三句。逢有破有。逢空破空。并中道
亦不立。描出个金刚般若的样子。分明为般若点
睛。亦即为奉持二字点睛。
○盛释。此经从性体立
名。中有真觉。为般若之智慧。如金刚之能断。超證
菩提。汝当奉持。只奉持此心而巳。此心之外。别无
般若波罗蜜。所谓即心即佛是也。佛恐人于句下
求法。故云即非。觉性无体。何有于名。自说自翻。直
504-A¶ 第 779a 页 X25-0779.png
欲使奉持之人。胸中不留一个字脚。】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
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大圆曰。佛说般若三句。如来但为点醒。若向自家
回光一照。方知三句只是一句。一句实无一字。本
来原是如此。所以如来急急问道。如来有所说法
否。探他一探。空生便一句领过曰。如来无所说。只
此一句便与如来打个对同印子。与如来把手同
行。此方是真能奉持的人。空生悟到这里。巳是十
分圆满。然而理上见则易。事上见则难。所以下文
又将世界微尘发问。
如如曰。善现巳知名字当
空。但经中如许深义。未免尚怀爱乐。佛恐其以空
名字。即为清净。故以是经所说之法问之。此与前
如来有所说法耶。语同意异。前说字。承如我说法
句。泛言教授。此说字。专言此经。空生直悟为无所
说。既空其名。并空其义矣。前云无有定法如来可
说。犹存空有二义。此直云如来无所说。所谓第一
义谛无声字也。前云佛说般若即非般若。犹作说
般若观。此则并无佛说之相。是奉持者之空观也。

○此第七番探验。】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
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大圆曰。今人见到圆同太虚。无欠无馀田地。往往
避三界如牢狱。视尘世如畏途。殊不知总是自家
504-A¶ 第 779b 页 X25-0779.png
屋里事。所以世尊将世界微尘。发个问端。向这里
得个活路。方不向无所说处坐定。空生只识得自
巳真空面目。至于大而世界。细而微尘。却没有这
个心胸眼目。去包罗得他。辨析得他。故只于事相
上答个甚多。】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此示尘刹皆法身也)。如来说
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大圆曰。世尊只得与他点破。呼名而告之。这至多
的微尘。众生在里许流转。二乘向里许脱离。若自
如来看来。却是当体全空的。向即非微尘处与他
安名曰是名微尘。依旧无所说也。如来说这三千
大千世界。众生向此中头出头没。二乘向此外无
生无灭。自如来视之。亦当体全空的。向即非世界
处与他安名曰是名世界。依旧无所说也。
如如
曰。般若之体。离名字。离言说。离心缘。今名说俱离。
心缘安在。因尘界乃有心缘。然尘界果为实有乎。
微尘者。八万四千尘劳也。世界者。众生世界也。三
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所谓众生无边。烦恼无尽
也。空生曰甚多。尚带情器。不知诸微尘佛说非微
尘。尘劳本清净。无尘可舍。既无可舍。则微尘何必
不有。是名微尘而巳。如来说世界非世界。世界皆
法界。无世界可离。既无可离。则世界何必不有。是
名世界而巳。尘尘无碍。刹刹互融。是奉持者之假
观也。
○盛释。尊者既领说即无说之旨。世尊复举
504-A¶ 第 779c 页 X25-0779.png
尘性根性之皆空。为第八番探验。以尘性言之。微
尘是别。世界是总。聚尘成界。析界为尘。互成互破。
体色皆空。佛谓文殊曰。在世离世。在尘离尘。是究
竟法。即非尘非界之义也。故曰尘界是俗谛。非尘
界是真谛。尘界不二是中谛。
解义云。此说众生
性中妄念如世界中所有微尘。若能修般若无著
无相之行。了妄念尘劳。即清净法性。故云即非微
尘。
了妄即真。真妄俱泯。故云是名微尘。
性无尘劳。
即佛世界。性有尘劳。即众生世界。了诸妄念。湛然
空寂。故云非世界。證得法身。普见尘刹。应用无方。
故云是名世界。
决疑云。此示尘刹皆法身也。若
以尘界观之。则满目万象。森然尘境。若以非尘界
观之。则一道虚閒。真空真寂。所谓寂灭虚灵。寄森
罗而显象。纵横幻境。归一性而融真。
圆旨云。般
若心光。大包千界。细入微尘。
长水云。尽十方世
界是自巳光明是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此示法化冥一也)

○不也
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
504-A¶ 第 780a 页 X25-0780.png
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大圆曰。如来说到这里。将如来非身的大身。一时
写出。犹恐空生未会。却将从前所问明的身相。重
来点拨他。
曹溪云。观相原妄。无可指陈。不妨相。
即无相。故曰即非身相。观性原真。尘尘妙觉。不妨
无相即相。故曰是名三十二相。
疏云。非相假名
身相。只以身为非身。不是遣除身。别有一非身也。
亦非遣相别有无相。相无不一不异。
如如曰。善现
前云不可以身相见如来。是偏说虚空。此云不可
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是了知应化。悟境悬殊。盖说
身相非相者。乃翻结业成解脱。故佛曰即见如来。
说三十二相非相者。别有为于无为。故空生曰不
可见如来。是真不为法轮转者。即应化离应化。是
奉持者之中观也。
决疑。此离应化示法化冥一
也。三十二相。本非无相。而相即非相。则化身即法
身矣。三身一体。莫谓有相非佛也。
圆旨云。上文
佛言。尘界俱是心光。则当身自不作色相会。宜空
生之应声如响也。
王日诠曰。所说之法。既是无
法。则所现应身。亦岂有身。观世界微尘可见矣。应
身三十二。相即是无相。应本无应。法身无相。即是
三十二相。法本无法。法应不异尘界一如。此与下一
合理相分互发。此先喻而后身。下先身而后喻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
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
504-A¶ 第 780b 页 X25-0780.png
说。其福甚多。」

【大圆曰。世间最宝惜者身命。非千界七宝之比。然
犹见有身可舍。是未知身相即非身相也。犹见布
施有恒河沙之多。是未知布施不住于相也。自救
不了。终成苦果。若受持演说。自度度人。俱离名相。
施等虚空。岂不天壤悬殊哉。
正解云。受持是法
身因。故福最为殊胜。经文前以奉持始。后以奉持
终。极宜留意。盖真能奉持者。称性而行。本心而现。
莫非金刚全体。
○如如曰。自随说自经至此。以奉
持显无相之殊胜也。统括其意。谓说法先观受持。
受持期于成就。今奉持是经者。空名字相。空言说
相。离尘界相。离应化相。如此成就。岂非第一希有。
以此为他人说。是以第一希有之法。利益他人。故
其福甚多。无相之殊胜显然矣。
盛释。此仍结到
持经福德。初以大千宝施较经胜。次以河沙宝施
较经胜。皆外财也。至此说到身命布施。是内财也。
较财施虽优。总是有漏因果。此为下文较量身命
之始。

△此分是一部经点眼处。所以者下。申言般若以
答奉持之法。般若即非般若三句。言智体无相。以
见此经迥脱根尘。不拘文字。随引尘界色身对显
之。正见尘界全是法界色身。不异智身。法身无边。
功德亦无边矣。故以舍身功德。不及受持结之。

宗通云。是经离文字相。故无所说。离烦恼相。故非
504-A¶ 第 780c 页 X25-0780.png
微尘。离人天相。故非世界。乃至离佛色身。故非三
十二相。离般若自性。故非般若波罗蜜。如此法门。
能受持者。岂非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宝施身命施。
安足彷佛其万一乎。故下文但赞叹能契此理。转
教人者。其福无量。
○憨山曰。空生未闻此法时。其
心未安。初请降伏。以所知所见。满目尘境。众生与
佛。秽净殊途。取舍异趣。故其心不安。难以降伏。特
起种种疑情。初疑众生难度。则告以众生本空。又
疑佛果难求。则告以佛不必求。次疑布施难周。则
告以三轮体空。次疑佛土难严。则告以心净则严。
次疑报身无寄。则告以法身无依。到此空生群疑
冰释。佛心披露。故领旨请名也。佛随说随扫。空生
言下即悟。于说法处。巳能领会矣。佛更欲其处处
如此领会。如细而微尘。大而世界。妙至三十二相。
都无所著。方是般若法。方是真受持。故皆非之而
皆是名也。】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脱离一切形相。则真心寂静。妄念消灭。
○此实
504-A¶ 第 781a 页 X25-0781.png
證诸相悉是非相。而持经意巳完。
觉非曰。本
性空寂。原来无相。直至割截身体。如风过空。方
是离相实际处。
○此空生闻经深解。言信心清
净。即生实相。如来印可其说。因教从解起行。于
六波罗蜜上。一一离相发心。以利益众生也。

此分通段。不出理行果三法。既示实相之理。令
人信解。又明无住之行。使人修行。又显无得之
报。令人證入。三法巳明。正说毕矣。故此下至十
六分。但显胜功德。劝赞流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
言。」

【大圆曰。空生知舍命所感之福。不如持说。心悟真
空无相之义趣。伤其觉悟之晚。故感极涕零也。空
生向在实相上用心。未向诸相非相处开眼。所以
法见未忘。如来点出经名般若。然后透出金刚眼
睛。方知实相即是非相。众生四相即是非相。凡圣
情尽。人法双忘。一切相离。目前依正根尘。无非是
佛境界。所谓深解义趣也。义乃名中之义。经以般
若为名。般若以破相为主。不住于相。便是此经之
义。
义之究竟归著处为趣。不住于相。即生实相。便
是义中之趣。
空生解后。既喜其闻。且悲其晚。又悯
当时众生。及未来众生。聋瞽是法。不觉涕泪俱下
也。】

「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
504-A¶ 第 781b 页 X25-0781.png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大圆曰。前赞希有。在度生上说。此赞希有。在说法
处说。前浅后深。佛说如是甚深经典。不惟人空。而
且法空。并般若智相亦空。昔得慧眼。止空人执。今
闻是经。并空法执。叹其希有。因欲起教以示未来。

如如曰。两闻字要重看。与前愿乐欲闻闻字相。
应如是说须如是闻。乃足荷其护嘱。闻说是经三
句。是结集者摹写空生之闻境。我从昔来三句。是
空生自写其闻境。不直曰深解义趣。先曰闻说是
经。惟闻乃能解也。】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
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大圆曰。空生自陈巳悟。犹恐会上有声闻小乘。闻
而未必信者。故言若复有人得闻是经。而信得此
外别无有法。此中亦无法相可得。人执法执俱捐。
人空法空双显。便见真实性相。即从此无相中生
出。犹鉴空即能照也。这个得闻。便是闻慧清净。这
个信心。便是思慧清净。这个实相。便是修慧清净。
全体真如。
实相未生。纵修功德。不出有为有漏作
用。总是染缘幻相。实相既生。法身中具有恒沙性
功德。自然触处圆成。皆是第一义谛。故云希有。变
福言功者。功成果满。福不足道也。
莲师云。实相
二字。是如来实地功夫。若未从实相处修持泛言
空相。便落寂灭。何处发生。故言实相。以使人从此
504-A¶ 第 781c 页 X25-0781.png
实地生出空相。从此修持也。
陈雄曰。性中具如
来法身。是之谓实相。夫悟理而至于證实相。吾知
成就法身。功德莫出其右。故云第一希有。
李腾
芳曰。信心者。信及无我等四相。而修不住相之行
也。清净者。即人法两空之心。不住于相也。实相者。
即清净法身。非有非无。不生不灭。如如不动者也。
则生实相者。盖人心本自清净。以住相故生虚妄。
以不住相故生实相。因对虚妄说。故说实相。因对
虚妄灭。即说实相生。实则相归无相。生岂有生。故
空生自下转语云。是实相者。即是非相。】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空生又恐人闻实相之名。遂生实相之想。急转一
语扫之。是实相者。所谓真体全空。二边不立。中道
不安。如太虚空。无形相可以执著。故云即是非相。

集解。实相。即是本性空净。非有少法可寻的相。
若执经求悟。便抛却自巳真经。毕竟非实。
又如
来以非相为实相。以有相为幻相。只说实相无相。
不是说无实相也。莫要错会。
又既曰实相。又曰
504-A¶ 第 782a 页 X25-0782.png
非相。既曰非相。又曰实相。譬如虚空。于十方中求
不可得。然非无虚空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
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
即为第一希有。」

【如如曰。空生甫幸自闻。即以能闻望人。且望来世
后五百岁之众生。一则曰第一。再则曰第一。与佛
之以获福歆动持说者。同一惓切。盖实知受持读
诵。能成就第一法也。又恐众生误。认受持读诵。全
在章句。于自家善根不能生发。故先言信以清净。
次言信解。以示受持读诵之本。
盛释。此尊者深
信法胜。既晓同会大众。更欲流传末世也。得闻。是
闻慧。信解。是思慧。受持。是修慧。信中又具四义。一
信万法不外一心。二信是经决能开性灵出生死。
三信众生各具一心三般若。四信日用中心体空
寂。便是受持大法力。故云第一希有。下文复徵希
有之故。】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何以见其希有。正以此经义甚深。非仅受持文字。
可称信解。惟四相俱无。所以能悟般若妙义。信解
受持也。
○此人空也。】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
非相。」

【又须知是人所以能持是经而无四相者何也。为
504-A¶ 第 782b 页 X25-0782.png
他信心清净。了知五蕴本来空寂。我相即是非相。
彼此原来绝待。人相即是非相。万象一法所印。众
生即非众生。亿劫不出刹那。寿者即非寿者。
既悟
诸相非相之旨。四相所以不烦断灭。而当体全空
也。此法空也。】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又何以知四相非相。盖但云无相。二乘亦能。止得
人空。既知相即非相。则法本无法。法相空。则空见
亦忘。净悟三空。契合实理。性灵发现。可證清净法
身矣。此并空见亦忘也。
如如曰。前云见诸相非
相即见如来。末指其如何见。言一切诸佛从此经
出。末指其如何出。今解悟所到。作决定义。曰离一
切诸相。即名诸佛。如是见如是出也。妙在离字。凡
无与有对。非与是对。离则有无双遣。是非不立。无
妄无真。湛然圆觉。故佛重言以印之。】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
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须菩提信生实相。我法兼忘。直至相尽名佛。言言
见谛。深契如来之旨。故以如是如是印可之。不惟
信解受持为希有。闻是经而不惊其言之过。不怖
其道之高。不畏其行之难。此人亦为希有。下徵其
故。
如如曰。佛虑善现。执第一之见。仍未离相。故
才为印许。随以竿头进步。夺其所据。盖善现深解
悲泣。悲生于喜。喜生于惊。惊则怖与畏相因而起。
504-A¶ 第 782c 页 X25-0782.png
终有第一之相在。故说此示之。不惊不怖不畏之
诣甚深。须得于信解受持之后。惊者。愕也。怖者。恐
也。畏者。犹豫也。惊与爱对。怖与乐对。畏与锐对。人
能智与理冥。不生爱想。不作乐想。浑无锐精。则可
以名此。】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
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空生既能深解。如来便要他实实去行六度。故此
下以六波罗蜜示之。
大圆曰。六波罗蜜中般若
是法身正因。馀五度为助缘。法身最大最无上。惟
般若能成就法身。故云第一。
前言般若即非般若。
是就般若一波罗蜜而言。自无体性也。此第一即
非第一。是对馀五波罗蜜而言。而说六度总一般
若万行同成第一。以起下忍辱布施。离一切相之
意也。
如如曰。非第一者。是清净之心。是名第一
者。乃圆證之旨。
圆旨云。须菩提所云希有者。是
能见实相之人。佛所云希有者。乃实相现前。而不
惊不怖不畏之人也。盖金刚般若。贯彻五度。为第
504-A¶ 第 783a 页 X25-0783.png
一波罗蜜。然不惊怖而作第一会者。是名第一。有
惊怖则非清净心相矣。何得为第一希有乎。】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
辱波罗蜜。」

【秦译及古本无是名句。
如如曰。前云非般若波
罗蜜。非第一波罗蜜。犹恐众生未能通达于五度。
故再拈忍辱示之。持戒。精进。禅定。般若。悉在心上
修习。布施。忍辱。则见于应为。菩萨饶益有情。正于
应为徵心。故经中言布施忍辱以摄馀度。
起修贵
于能舍。故以布施摄修。得果贵于能忘。故以忍辱
摄果。
大圆曰。六度中最难离相者。无如忍辱一
度。被人毁害曰辱。我能安受曰忍。此见性之后。习
定修慧。最紧要关头。所以菩萨当行忍辱波罗蜜。
然见有辱可忍。即不能忍矣。此忍辱原从般若而
出。本源之心。寂然不动。外不见有所辱之相。内不
见有能忍之心。是般若体中。本无我人。谁加谁忍。】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一證)。我于尔
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徵其所以忍辱非忍辱者。将巳行之行證之。

解。忍辱实有此事相。何以言非忍辱。只为能离四
相故。如来引巳事明之。歌利。华言极恶。如来昔因
中。證初地巳。山居修道。王带宫女出猎。因倦而寝。
诸人入山礼仙。王觉大怒。入山寻之。问仙得果否。
答曰未得。又问以何为戒。答曰以忍为戒。王割其
504-A¶ 第 783b 页 X25-0783.png
耳。容颜不变。又劓其鼻。截其手。其臣争谏不听。四
天王雨沙石。王怖畏忏悔。仙复身如故。王后皈信
受记。】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应生嗔恨(反明非忍)。」

【有四相。便见有辱。有辱即有恨。有恨即有忍。有忍
即有住。住于有忍。即非无忍矣。如来惜巳苦行。转
人贪嗔。若有嗔恨。则被截者与加害者。同一无明。
即非慈悲。何能化导。
○盛云。上言第一波罗蜜。此
又于六波罗蜜中。举一忍辱。以證身命亦无住也。
说非忍辱。是忍而无忍。如我一證。是极苦忍亦非
忍也。无四相。正明非忍。与前度生无四相。持经无
四相。互为发明。见得名虽忍辱。体总般若。如菩萨
苦行。直造本源。不成苦果。】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又一證)。于尔所世。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且此忍辱之行。不但于歌利王如此。未遇歌利以
前。曾于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巳
经脱离四相。住世巳无四相之累。历劫自能顿悟
真空。言佛所修。非止一世一事也。是知忍辱乃学
道之先务。首要破其嗔心。方离四相。
○四相总归
我相。我相于布施忍辱。盘结甚坚。故此叠言忍辱
无相。下又言布施无住。无非示菩萨以无我之义。】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五字总贯下文)发阿耨多罗
504-A¶ 第 783c 页 X25-0783.png
三藐三菩提心。」

【如如曰。以上详言离相。以立修行之准。此乃就发
心者说。佛意谓闻经之人。去佛甚远。而能无惊怖
诸相。忍辱仙人尚未成佛。而巳无我等四相。汝莫
谓离一切相。是诸佛极诣。菩萨皆当以此发心者
也。经中言菩萨无四相。即言众生无四相。言众生
无法相无非法相。即言如来非法非非法。言离一
切相名诸佛。即言应离一切相发菩提心。总是平
等本际。决定众生是佛也。空生前问。如何住降。不
问如何发心。佛却示以离相发心。所谓本起因地。
澄水必于其原。滋木必于其本。识得离相发心。不
必别求住降矣。】

(此段为离相提挈要旨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
住心(点明问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如如曰。离相发心。则所发之心。即无所住之心也。
发则生矣。故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即生无所住心可也。
不应住色二句。巳见上
文。此更申言上是不应以有住生心。此是不应生
504-A¶ 第 784a 页 X25-0784.png
有住之心。意微有异。
前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恐
人认作两层。有无所住之心。又有所生之心。转非
清净。故直曰生无所住心。言生此原无所所住之
心。更不必以无所住而生也。前云不住于相。及应
如所教住。义原合一。此云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合
一之义。于此发明。
大圆曰。要离我人四相先离
六尘。我人四相。由住著六尘而起也。不应住色等
者。诫著相生心而修行也。应无所住等者。劝离相
生心而修行也。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者。谓住于色
等。即不住于菩提。入此出彼。几微之际。不可不慎。】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
益一切众生故。(各本无故字)应如是布施。」

【盛云。不应住色布施。又承不住生心。结归离相本
旨。此色字。只应作相字看。
如如曰。此色字。该声
香味触法在内。上先言不住相等布施。再言不住
色等生心。此则言不住色等生心。即不住色布施。
以融合上文两义。
○上文详言离一切相。至于无
所不空。虑空生因此。遂以巳所證无生。即是佛之
离一切相。而于一切众生置之度外。故急呼而示
之。布施。指法施言。灭度众生。即是利益众生。佛恐
行人认无灭度为虚无。故以利益二字指示实际。
盖必利人福德。益人智慧。实实有其功用。始成其
灭度。此是菩萨宏誓之量。劝修之本。上文离一切
诸相。总为此耳。因众生住著根尘。故广行化导。若
504-A¶ 第 784b 页 X25-0784.png
布施者。先有住著。何以化彼住著之心。所以决当
如是布施。然后自性获清净无为功德。而众生亦
受清净无为之利益也。】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
生。」

【大圆曰。所谓应离相布施。不闻如来之言耶。如来
说一切诸相。因缘所生。尽是假合。相即非相。一切
众生。悉皆佛子。迷则为众生。悟则不是众生。生即
非生。夫相既非相。则布施有何色相可住。众生既
非众生。岂可以有相之布施利益之乎。
集解。又
将本来寂灭生佛同源的法性说明。以见相无可
住之故。
正解。一切诸相是法境。即是非相。显法
空。一切众生是人境。即非众生。显人空。然此人法
二相。本是空无。众生不知。妄执为有。如来说者。意
令知而离之也。
○经贯云。此节结前起后。如来一
切诸相二句。承上菩萨应离一切相。以结前诸相
非相意。一切众生二句。因上详言利益众生。恐人
又生众生相。故又举众二字详明之。以结前灭度
无量众生。实无灭度意。
一切诸相非相者。谓诸相
非本性所有而离之。乃本性所无而为非相。不但
不应住。原无可住也。一切众生非众生者。各明本
性离一切相即是诸佛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
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点明问意)。」
504-A¶ 第 784c 页 X25-0784.png

【佛恐人不契无相之理。或疑佛语转说转深。故以
五语坚人信心。是语真实。无妄无虚。是语如如。契
真如理。非欺诳之语。非变易怪异之语。总是说无
上菩提。欲人了悟佛法耳。
如如曰。如来所语之
法。即如来所得之法也。前云不应取法。何又言得
法。盖非其有者为取。还吾所有者为得。此心空空
洞洞。万法从此而生。取则失其空洞之原。心失则
法失。无取则还吾本来清净地。心得则法得。此法
字见其别于小法。前言虚空。言虚妄。恐执此则碍
于实。言生实信。言以此为实。恐执此又碍于虚。故
又并空之曰无实无虚。此所谓不二法门也。

圆曰。此即空不空如来藏也。非实故六度兼行。而
心不住于有。非虚故离一切相。而法未始堕于无。
定慧齐行。寂感一致。正是菩提妙境。佛之所得者
此也。所说者此也。
李云。此法即此心。无实者。心
体空寂。无虚者。妙用无方。
盛云。法乃无为真如
之法。法体空寂。无相可得。故云无实。非相即相。有
真空体。故云无虚。不得言中执有。不得离言执无。
504-A¶ 第 785a 页 X25-0785.png
即无住也。
莲师云。虚实二字。合说有味。虚中想
出实际。实中想出虚理。虚实相形。乃成如来妙法。】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
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即指法施)。如人有目。日光明
照见种种色。」

【如如曰。如来法无虚实所以利益众生也。则菩萨
以布施行利益者。可住于法乎。法者。一切世间出
世间等化众生之法也。上文反覆言离一切相。自
利功满。菩萨为利益一切句以下。则详言利他之
行。
曾云。闇谓无智。明谓有智。明与闇对。是对法
也。智生则无智灭。明生则闇灭。
集解。日能破闇。
如智破惑。目能见空。如智證理。二喻合成一智。

盛释。此第三番结劝也。上言此法无实无虚。巳见
法无可执。故以住无住之得失示之。身之无住。由
于心之无住。故究其原而以心言之。住则著相。为
烦恼所障。故云入闇。无住则人我两忘。智光独照。
故云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
持读诵(牧归持经以起下段之意)。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
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盛释。此无住之法。自度度人。无所不可。虽在末世。
有受持修行者。皆在如来智慧之中。悉知悉见。又
结归经胜也。
经贯云。以能字贯下。俱以不住于
法言。即为如来。以同具般若言。无量无边。以不特
504-A¶ 第 785b 页 X25-0785.png
觉巳性。且觉人性。不特觉一时。且觉及千万世也。
利益众生而为功。长养菩提而为德。周法界而无
方。历万劫而常在。其成就岂有限量边所哉。

水云。得真如由心净。心净由不住法。不住法由有
智。有智由闻经。当知此经有其胜德。故须赞叹以
示将来也。

△上文历言持经之效而经以般若为名。般若以
破相为主。不住于相。即生实相。尊者自陈悟解。叹
信经之人。实相离相。功德希有。佛因于离相之义。
推极言之。举忍施以例其馀。教以从解起行。于六
波罗蜜上。一一离相发心。以利益众生。一路反覆
申明。推见相无可住之故。使修行者知所从事。而
以无实无虚。括此经之宗旨。末又借入闇处明。以
喻经胜。洵知心法无住。而如来之说。讵有谬乎。受
持读诵者。若能顿悟自心。真空无住。不事色相之
求。而周沙界之益。从性起修。真福德性也。发心至
此无不降伏。无非菩提矣。
○自第五分起。至此分
即名诸佛止。总是离相见佛。自此分如是如是起。
至第十六分止。总名行解相应。】

*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行持此经。功德难量。
○此正说持经功德之胜。
上章以佛智慧四句是纲。下文节节承上说来。
归结到不可思议。为人解说上。言舍命不及持
经。以要言之。下言经义深妙。非小根人所能担
504-A¶ 第 785c 页 X25-0785.png
荷。正释福胜之所以。在在处处下。言经中有佛
全身。人当尊敬。
觉非曰。舍身布施。不能见性。
果报有尽。大乘经典。直下见性。为众说明。即为
荷担佛法。所谓功德在自性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
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
河沙等身布施(此畅说持经之义)。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
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如前信心清净)不逆。(如前不惊不怖不畏)其福
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即后云承当是法流通是经)。」

【前者如法受持。无为福胜。犹是从修见性。而非从
性起修。今兹心不住法。而全经受持。无边功德。皆
得成就。则是大乘道法。不可思议。故呼须菩提而
告之。初日。中日。后日。以一日言。早中晚三时也。恒
河沙。言其多。无量劫。言其久。皆借喻也。但舍身命。
不能见性。仍为有漏业因。闻经信心。顿见自性。一
志修行。更无退转。此人得般若之福。大胜命施之
福。何况又能为人解说。使人皆从性起修。其无边
功德。可思议乎。可称量乎。
陈雄曰。佛恐世人执
504-A¶ 第 786a 页 X25-0786.png
著如来忍辱之说。徒以身施。而于自巳性与他人
性。无分毫利益。故于十三分言之。至此复言。屡救
其失。
○下即推言所以福胜之故。】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
功德。」

【人之福胜。由于经胜。而经之胜。赞叹所不能穷。以
要言之。此般若之体。广大而无名相。其功德亦广
大而无名相。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不可以器
物量。不可以边际测。所以如来不轻为人说。惟为
发菩提心。趋菩萨乘趋最上乘大根气人说也。是
经。即文字中所诠实相般若。
如如曰。要者。宗也。
应机不妨施权。归宗在于显实。所谓顿教诠无二
无三。言思斯绝。是为经之要也。不可思议。故不可
称量。财施。身施。多劫思。俱莫能较。故功德无边。】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大乘。谓菩萨乘也。最上乘。谓佛乘也。声闻。独了生
死。不度众生。名小乘。如车乘之小者。止能自载也。
缘觉。半为人。半为巳。所度无多。名中乘。菩萨。能度
一切众生。为大乘。佛能兼众生菩萨而皆度之。为
最上乘。此上不复有乘也。发。乃起发之发。谓起发
此乘以济度众生也。
莲师云。乘即车乘。取通远
之义。虽有大小上中下之分。为乘则一。乘有轮始
可转行。故以法为法轮。有法而不能流通。犹之有
乘而不用以行远。谓之大乘者。取义法轮转通之
504-A¶ 第 786b 页 X25-0786.png
意也。
如如曰。发大乘最上乘。即是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菩萨为巳发最上乘之人。善男子
善女人为能发最上乘之人。众生为未发最上乘
之人。然未发上乘。实是能发上乘者。如来护嘱菩
萨。为巳发上乘者说。正为能发上乘者说。为能发
上乘者说。正深于为未发上乘者说。所以下文广
为人说。如来即悉知悉见是人。】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
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
德。」

【如如曰。受持读诵。是自利。广为人说。是利他。自利
乃利他之本。利他即自利之实。自他不二。方为最
上乘心量。
广为人说。正欲使人如巳受持。乃是无
我人等相以灭度众生。故得成就功德。
其曰如来
悉知悉见者。以是人广为人说之心。与如来为发
最上乘说之心。同此公普也。
以经义而言。须由体
以达用。故自不可思议。以及于不可称。不可量。无
有边。
以人之成就而言。则由用以显体。故自不可
量。不可称。无有边。以归于不可思议。皆得成就四
句。以功德言。应上文成就第一功德。下如是人等
二句。以法言。应上文成就最上法。】

「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
以故。须菩提。若乐(音效)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
(又反言以明之)。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504-A¶ 第 786c 页 X25-0786.png

【如如曰。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大乘法。
最上法也。何不曰自得菩提。而曰荷担如来菩提。
佛恐空生认得菩提为自證善果。故以菩提本于
如来。示正法授受之宗。如来护念付嘱。专是求荷
担之人。荷担之义。从乘字生来。然乘是运至佛之
法界。荷担直将佛之法界。肩承在自身上。更为诸
佛所倚赖者。不度众生成佛。则无息肩日子。岂乐
小法者能几及乎。若乐小法三句。正反释最上乘
乃能无相。无相及能受持解说。成就功德也。前云
我相。此云我见。更切病源。人生生死轮回。由有妄
见。见则有取。取则有著。著则成相。故妄见又为妄
相根本。有四种见。则不能见种种色矣。】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
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
以诸华(同花)香而散其处。」

【此经所具功德。不可思议。此经在处。可轻慢乎。此
经中具诸佛全身。但流布处。即是法身常住。故凡
有此经之所。即为有佛。所以一切天人阿修罗。无
504-A¶ 第 787a 页 X25-0787.png
不当恭敬于内。供养于外。以诸宝华妙香。布散于
其处也。重其处者。重其法也。法所在处尚可重。而
况持法之人乎。所以信心持说者。便能荷担菩提。
而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不足较矣。
○前言塔庙。
是说经处。此是有经处。各有分别。总名经胜也。前
言四相。主六尘说。尚粗。此言四见。主六根说。稍细。

△此第四番较量。所以终经胜之说也。信心不逆。
即获福德。何况流通是经。承当是法。能令人见性
耶。然大法必须大机。故以大乘最上乘尊而重之。
盖佛以说法度生为巳任。如大担在身。是人能发
人心。自利利他。令法久住。则如来大担。直下承当。
非小乘人所能与也。此经在处。即为有佛。三界天
人。无不恭敬。况能如是受持。如是广说。其功德宁
有限量哉。
○此分两言功德。前言经中自有之功
德。后言人所成就之功德。
宗通云。受持读诵。是
自利行。广为人说。是利他行。二利兼行。能令佛种
不断。故曰荷担。行菩萨行者。以大悲下化。以大智
上求。以大愿双运。于精进肩上。念念不住。必自他
一同解脱。方舍此担也。】

*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净心受持。能消业障。
○申言持经功德。不可思
议。
觉非曰。前十六分点色为空。后十六分点。
空即色。前破我执。后破法执。不了经义。即是业
障缠绵。若能净心持经。直下见性。不惟业消。应
504-A¶ 第 787b 页 X25-0787.png
得正觉。岂供佛可比。
○此总言功德不可思议
也。首段。言灭罪不可思议。次段。言證果不可思
议。末段段。总结不可思议。经义二句。又是结中
之结。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
人轻贱。是人先世罪蘖。应堕恶道。」

【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即三涂苦。先世。指前生。
有云昔日作恶。今日向善。在世上更换一番。亦为
先世附参。
六祖云。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先念妄
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此是说做工夫的法。不可
以此作经文注解也。人不体味约理而言四字耳。】

「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持经功德。巳是天人恭敬。而反有为世人轻贱者。
当是宿业所招。应堕恶道。止得轻贱。转重罚而薄
惩也。
按此段经义。专为修善法而得恶报者说。恐
其不知先业而道心退。故并以能得菩提示之。

莲师云。此又为下乘开一自新法门。
如如曰。应
堕恶道。今但为人轻贱。则受持是经之力也。以今
世人轻贱故一句。大有忍辱功行在。惟我能慈悯
于人。则不觉人轻贱。正于此行我导示拯济之心。
浑忘我相。委曲利他如此乃为担荷之人。不止藏
垢纳污。不报无道巳也。故入福德门。则先世罪孽
消灭入智慧门。则得阿耨菩提。
504-A¶ 第 787c 页 X25-0787.png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

阿僧祗。华言无央数。劫。犹世也。】

「于然灯佛前。」

【谓未遇然灯佛以前。】

「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那由他。华言一万万。值。犹遇也。】

「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尽以香华幡灯缯盖衣食等物而供养之。复以身
给侍左右而承事之。无有一佛空过者。】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
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
数譬喻所不能及。」

【功德施曰。供佛之福。不證真实。持此法门。速疾得
證。世尊供无数佛。经无数劫。方得成佛。今持经即
得菩提。超过如来劫数之多。故曰速證。
上言得菩
提。为罪重者说。因经灭罪。精进修持。来世当能成
佛此云速證菩提。为无罪者说。因经悟信。遂超入
如来地也。
如如曰。佛复自为贬损。以显受持之
功德。供养者承事无量佛。不知受持者荷担一如
来。是言供养不及受持。非是佛不如末世之人也。
受持读诵。兼为人解说在内。前俱以福德较量。此
言功德。不复言福德者。福德之果报在身。功德之
存济在物。菩萨为利益众生起修。故即以存济为
果报。】
504-A¶ 第 788a 页 X25-0788.png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
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谓尽说也)。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
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上既历赞持说是经无相之功德胜。此总结之。具
说功德人反狐疑何也。此经义趣。是无相之旨。所
谓离心缘相。离言说相。离名字相。故其果报。亦如
菩提之果。非可以心缘名字言说求也。下根人于
无相之义。未必参得。何能知其功德极大。所以反
生疑惑。佛言及此。正于难信中望人坚信也。故以
当知经义结之。
如如曰。诸相非相。为虚空之体。
乃众生闻言说。则生实信净信。受持功德。为实修
之效。乃末世闻其说。或狂乱狐疑不信何也。能见
非相。即见实相。离相则印心。具说功德。即为著相。
著相则迷心。狂乱狐疑。乃心中不净之象。此佛示
人当实修功德。又不当骛心功德也。證法身。得菩
提。为果。證报应二身。得福德。为报。以经义不可思
议。故果报亦不可思议。显大乘之不不求果报也。

△此第五番较量也。前云持经得福。此言亦可灭
罪。虽宿业者。亦可与于上机。总见无人无地。最胜
惟经也。又复自举前因以较经胜。虽供养多佛。不
足以方其万一。较之极。量之至矣。此后赞较俱绝。
故以不可思议结之。
○按。罪福从来相对。言福不
言罪。则此疑不破。且罪性本空。但能受持。生清净
心。业障自无处安著。直下见性。不惟灭罪。当得无
504-A¶ 第 788b 页 X25-0788.png
上菩提。
○自以要言之至此。以大乘最上乘。明无
相之殊胜也。受持功德。皆从经出。人能离相发心。
受持广说。与乐小法者。何啻霄壤。成就功德。荷担
如来。消灭罪业。得成正觉。岂供养诸佛。所可较量
哉。总由经义不可以相取。故果报亦不可以相测。
无相之殊胜显然矣。

(巳上总计)八番探验。一以身相见如来。(五分)二如来得法
说法。(七分)三證说四果。(九分)四受记。
五严土。
六大
身。(俱十分)七如来有所说法。
八三千大千世界微
(俱十三分)

三番结劝。一应如是生清净心。应无所住而生其
心。(十分)二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
生无所住心。
三引入暗处明之喻。示以住无住
之得失(俱十四分)

五番较量。一大千界宝施。(八分)二河沙数世界宝施
(十一分)三一河沙数身命施。(十三分)四一日三时以河
沙等身命施。(十五分)五供养诸佛功德。(十六分)至此更
无可较说。无相之功德胜。其义巳尽。后来较量。俱
是别意。以之断疑而巳。非专论经胜也。

以上为上半卷。谈般若法。以下为下半卷。申明法
无我正般若实际处。

云栖大师曰。此经义离心缘相。离言说相。所以拟
心即差。动念即错。直饶缄口忘言。依旧落在无记
般若。若说到人法两忘。犹未是不可思议处。空生
504-A¶ 第 788c 页 X25-0788.png
亦解不到这里。所以下文重问发心。正从不可思
议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