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635b 页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卷之二
敕建西天寺武林后学沙门性起述

【△二藏教分摄三。一总标。】

「第二藏教分摄者。」

【△二释文二。初略释。】

「藏即三藏二藏。教即五教。分即十二分。」

【△二广释三。一释三藏二藏。文二。一释三藏。文二。
一列名释义。又二。初列名。】

「言三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摩藏。」
卷二 第 635c 页 X25-0635.png

【△二释三藏义三。一释经藏名义三。初标名。】

「今初。修多罗藏者。梵语。」

【△二释名义。】

「此云契经。谓上契二谛三谛四谛之理。下合异类众
生之机。方名契经。即贯义.摄义.常义.法义。谓贯穿一
切义理。摄持所化众生。常。即古今不易。法。即十界同
归。」

【△三引馀名證。】

「更有杂心五义。或曰涌泉。注而无竭故。或曰出生。则
辗转滋多义味故。或曰显示。以佛圣教。显示事理真
俗故。或曰绳墨。楷定邪正无偏曲故。或曰结蔓。能贯
能摄。如结蔓故。总上五义。不出贯摄常法。四义等故。
馀义等名。恐烦不引。」

【钞。馀义等名者。西域更称云席经。或曰线。或曰圣
教。古德见此儒墨。皆称为经。遂借彼席经。以目圣
教双含二义。俱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拣异
席经甚为允当。故曰恐烦不引。
△二释律藏名义
三。初标名。】

「一毗奈耶藏者。梵语。」

【△二释名义。】

「此名调伏。调练三业。通于止作.制伏。唯明于止。止。即
三业七支各各防非。作。是三业七支各各俱善。是以
不但永断十恶而防非。转更勤修十善而培德。即诸
恶莫作。众善奉行之义也。」
卷二 第 636a 页 X25-0636.png

【△三引馀名證。】

「或曰毗尼。此翻灭义。从因至果有灭义故。或云尸罗。
此翻清凉。除烦恼热有清凉义故。或云波罗提木叉。
此翻别解脱。离诸过恶。有解脱义故。虽梵音楚夏。而
大旨无殊。悉调伏义故。」

【钞。从因至果有灭义故。一灭业非。谓不杀盗等。故
律中云毗尼。二灭烦恼。是发业之本。故律云为调
伏贪等令尽。是故世尊制增戒学。三得灭。果即无
为果。故戒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故前二
是因。后一是果。解脱者。梵语波罗木叉。此翻别解
脱。此就因得名。然有二义。一拣定道。名之为别。二
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故名为别。亦翻随顺解脱。此
据果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故。亦云性善。
如十诵律。亦名守信。如昔所受实能持故。
△三释
论藏名义三。一标名。】

「三阿毗达摩藏者。梵语。」

【△二释名义。】

「此云对法。然法有二种。一胜义法。谓涅槃是善是常。
故名胜义法。二法相法。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二
俱名相。法既有二。对亦有二。一者对向。谓向前涅槃
故。二者对观。观前四真谛理故。其能对者。皆无漏净
慧。及相应心所故。由对果对境。分二名故。故慧但是
对。而非是法。非所对故。旧译为无比法。以诠胜慧故。」

【钞。慧者。是五别境中慧。相应心所。即五遍行心所。
卷二 第 636b 页 X25-0636.png
作意触受想思。与八识心王相应故。由对果对境
下。谓涅槃为果。四谛为境。涅槃四谛二种为所对。
无漏净慧为能对。故云。慧。但是能对属心。而非是
果法及四谛境法为所对故。由斯净慧心。能对果
境二法。而成论之义故。
△三引馀名證。】

「或曰优波提舍。此翻论义。宾主问答有往复故。或云
磨怛理迦。此翻本母。以教与义。为本母故。或曰磨夷。
此翻行母。以依教义而成行之母故。虽梵音不同。皆
属对之义故。」

【钞。教为能诠。义为所诠。为依教义而成诸乘行故。

△二摄属所归。】

「今此经者。正属修多罗藏。兼律论。故文云。如来灭后。
后五百年。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
为实。岂非般若之法。总以持戒而为其本。兼律义故。
前后上下之文。全以宾主问答。往复穷通。断疑生信。
兼论义故。」

【钞。前五百年解脱坚固。第二五百年禅定坚固。第
三五百年持戒坚固。第四五百年多闻坚固。第五
五百年塔寺坚固。后五百岁者。近于斗诤坚固。又
前两个五百年。正是正法一千年。次两个五百年。
乃像季一千年。次后两个五百年。正是末法一万
年初季。尚有持戒修福者。言此经有大根机而受
持者。总以多生劫来。即持戒定人为本基故。义兼
律仪故。须菩提谒而问之。世尊答而断之。斯为宾
卷二 第 636c 页 X25-0636.png
主往复问答。是为论义所摄故。以上三藏列名释
义竟。
△二释二藏文二。一正释二藏名义。又二。初
标立名。】

「言二藏者。」

【△二释义。又二。一示名义。】

「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前三藏之教。诠示声闻理行
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

【钞。声闻者。因闻若集灭道四谛法音。而依教奉行
修自利法。名为声闻。行六度万行等。修二利法。名
为菩萨。即前经律论三藏教典。诠示小乘生空理。
诠示小乘戒定慧行。诠示小乘偏真涅槃果德。由
斯诠示小乘教行理果四法。摄属声闻藏故。又前
教是能诠。理行果等为所诠。又菩萨藏中。教。即十
二分。理。即二空真如理。行。即六度妙行等。果。即是
无馀大涅槃果德。由斯四法。摄属菩萨藏故。
△二
摄归半满。】

「又由缘觉之人。多不习教。出无佛世时。摄属声闻故。
但分为二。即大小半满之不同耳。」

【钞。缘觉有二。一闻十二因缘悟得果者。名为缘觉。
二出无佛世时。如释迦往昔。为忍辱仙人。独自了
明。名为独觉。独觉又二。一不发大乘者。自真独觉。
二巳发大乘者。是假名独觉。因由不籍教故。摄归
声闻藏。若巳发大乘者。摄归菩萨藏。半满之不同
耳者。一九部法为半。法花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
卷二 第 637a 页 X25-0637.png
生说。二十二部法为满字教。如华严等故。又古德
判一代时教。一有相教。二无相教。三同归教。四常
住教。前有相教为半。后之三教为满。又三教中。前
无相教为半。以无相者。未纯显中道义故。后之二
教为满。以纯显常住中道了义故。是知半满。未局
声闻。故曰不同耳。
△二摄属所归。】

「今此经者。属菩萨藏摄。文云。此经如来为发大乘等。
即菩萨藏摄故。」

【钞。此般若法。是诸佛母。三藏之骨髓。万行之本源。
菩萨之所归。诸佛之所證。非菩萨藏摄而何。如来
为大乘等。等者。等下文故。经云。如来为发大乘说。
为发最上乘者说。又云。乐小法者。不能听受读诵。
为人分别解说等。故不属声闻藏。属菩萨藏摄。以
愿示大乘。二空真如。圆顿法故。
以上释三藏二藏。
若名若义一科巳竟。
△二释五教。文二。初释五教
名义。分三。初标。】

「言五教者。」

【△二释名义。文五。初释小乘。又二。初立名。】

「一小乘者。」

【钞。贤首大师。依华严经。判一代时教。立为五教。初
小乘法。即天台藏教。以天台立藏教名。故受招难。
以滥三藏名义。故贤首立小教名耳。
△二释。】

「所说唯是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以依六识三
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
卷二 第 637b 页 X25-0637.png

【钞。初小乘中四。一约法数多少。二约二空差别。三
约所依根本。四结成有馀。
今初言七十五法者。五
类法中。有多少故。
谓色法十一。俱舍颂云。色者。五
根.五境.及无表色。
二心法。一即是意识。
三心所有
法。共四十六。谓大地法有十。俱舍颂云。受想思触
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大善地
法有十。颂云。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
害。勤唯遍善心。大烦恼六。痴.逸.怠.不信.昏掉.恒唯
染。大不善有二。谓无惭及无愧。小烦恼法有十。颂
云。忿覆懢嫉恼。害恨謟诳骄。如是类名为烦恼地
法。不定有八。谓悔.眠.寻.伺.贪.嗔.并慢.疑。上之六类。
有四十六。
四者.不相应行法十四。一得.二非得.三
同分.四无想异热.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命根.八
生.九住.十异.十二名.十三句.十四句文。故颂云。得
非得同分。无想二定命。及生住异灭。并名句文身。

五者.无为有三。一择灭。二非择灭。三虚空。
总上五
类之法。合七十五法。
于此大乘欠二十五。次下当
明。今文中虽不云数。义含在内。所说唯是人空下。
二明二空差别。谓二乘人。以其根劣。未堪闻说二
空真理故。故智论三十一云。小乘弟子。钝根故。为
众说生空。起信论云。法我见者。依二乘根纯故。如
来但为说人无我等。纵说二空。少未明显。以依六
识三毒建立下。三明所依根本。
然小乘计生死根
本。虽有多种。略举其三。
一计识心。如正理论第八
卷二 第 637c 页 X25-0637.png
说经部师。以现在色心等。为染净因。意云如大乘
中。第八为所熏故。
二者.三毒为因义。如大乘中。明
前七识为能熏故。令引阿含。但證三毒耳。而云等
者。谓以三毒为因缘故。起于三业。三业因缘故。起
于三界。是故一切法中。论十二因缘品云。众生痴
所覆。为后起三行。以有此行故。识受六道身等。即
其义也。
三者.今取上二义。同有能所熏。熏方流转
故。若尔。焉异大乘。然则以参经意而不同者。但六
识非第八为所熏纵说赖耶。伹有名字。能熏又非
七识。故全不同。
四者.未尽法源故者。谓由无为法
只有择灭。非择灭.虚空等三种。而未有真如等无
为。明二空故。所以未尽法源故耳。
△二释始教。文
二。初列名。】

「二大乘始教。」

【钞。大者。简小为义。乘者。运载为义。由前小乘教中。
只能自利。今大乘中。而普运一切。故云为大。始者。
因对后巳尽之说。今此教中。未尽之说。故名为始
耳。
△二释文二。一释名义。】

「由第二时。但明于空。第三时。说三乘。不许定性阐提
成佛。未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始。有成佛。有不成
佛。复名为分。」

【钞。第二时但明于空者。依智光论师判一代时教。
由前第一时小乘教中。明心境俱有。第二时为中
根人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显唯识道理。以中根
卷二 第 638a 页 X25-0638.png
犹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今疏云。第二时。但明
于空。第三时。为最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
平等一味故。疏第三时说三乘不许下。非智光论
师第三时义。即单取戒贤大师依深密经中意云。
初小乘中说独佛一人有大觉性。馀不说有。故皆
不成。次一向成。是第二时中。唯说一乘。一切众生
皆得成佛。为一向成。若尽成。为太过。若尽不成。为
太不及。故皆为方便。并为不了。以初未堪闻大。一
向抑故。第二时劝令欣佛。一向扬故。第三时中。说
三乘依理正说。有性皆成佛。无性不成佛。非太过
也。故称为了。以普发一切乘故。此依深密经中意。
是权说也。何则。夫深密中指第二时。云许一切众
生成佛。是法华最上一乘之实说。焉可依深密中
云。第二时暗指法华为不了义乎。故清凉云。谁判
法华为不了义耶。又深密经中云。一切趣寂声闻
种性。虽蒙诸佛教化。终不能当得阿耨菩提。斯皆
决定不许定性二乘。及无性阐提成佛。岂实说耶。
故云未尽大乘至极之说。故今取智光论师。第二
时判义。谓境空心有。法相大乘。及依深密经中第
三时教义。今贤首大师。总合一教。乃大乘之初门。
俱即不了。故立为始。复名为分。以有成佛。云有不
成佛故。乃立分耳。
△二释教义。】

「所说则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数。以
依八识建立生死。及涅槃因。诸义类故。」
卷二 第 638b 页 X25-0638.png

【钞。所说则广谈法相下。云大乘法相。有一百数。

色法十一。心法有八。心所有五十一。心不相应行
有二十四。无为有六。故成百数。
于前小乘七十五
中。加二十五。谓心法加七。小乘唯一意识故。心所
加五。不相应行加十。无为加三。并如彼说。
疏少及
法性者。法相法有九十四数。而无为属性。只得六
数。故少及法性云耳。其所云性。亦是相数。今无为
法。是法性义。尚以决择分明。而有六数者。则可知
虽云其性。亦在名相数耳。疏以依八识下。谓小乘
法以第六意识为染净因。今始教中以依第八识
而有涅槃。故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
诸趣。及涅槃證得。界即因义。谓种子等。疏云。诸义
类者。即总结始教中多义也。乃是疏中敝烦意耳。
若欲广知。具如唯识论及花严玄谈中说。
△三终
教。文二。初立名。】

「三大乘终教。」

【钞。前大乘始教中。未尽之说。故此教中巳尽之说。
故名为终。若依智光论师判义。正是第三无相大
乘中义。虽后顿圆二教。亦在义中。少分摄耳。
△二
释文二。初释名义。】

「由出中道妙有。定性阐提皆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
之说。故名为终。称实理故。复名实教。」

【钞。由出中道妙有下。以实相离相。中道妙有。非色
非空。故虚相本尽。真性本现。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卷二 第 638c 页 X25-0638.png
岂以定性二乘及无性阐提。而无成佛者乎。前始
教中。有成佛有不成佛故。今此教中许一切众生
悉当成佛。比前义胜。故云。方尽大乘至极之说。名
为终耳。由纯显实相妙理。故复名为实教。
△二释
教义。】

「所说则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于性。
以依如来藏。随缘成立。诸义类故。」

【钞。所说则多谈法性下。以唯显实相第一义故。其
所云相。亦会归于性者。如说五蕴。五蕴即空。空即
法性。又华严云。三世五蕴法。说名为世间。彼灭非
世间。如是但假名。又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槃。
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等。又如说心。心即离念。
即如此经。虽云行施度等行。皆归离相妙行。是般
若性。故云其所云相。亦会归于性耳。以依八识如
来藏。随缘成立诸义类故者。如来藏随缘成立。有
二义。起信论云。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
二种门。皆名总摄一切法。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
有生灭心依。所谓依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
非异。一切众生平等一性。俱是真如随缘成立。依
他无性。即圆成故。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不减。佛界
不增。如是义类。广多无尽故。
△四顿教。文二。初立
名。】

「四顿教者。」

【钞。由前小始终三教。总名为渐。今此中离言绝待。
卷二 第 639a 页 X25-0639.png
对前渐教。故名为顿。以顿者。不立渐次义故。
△二
释文义二。初释名义。】

「总不出说法相。唯辨真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无渐
次故。说名为顿。」

【钞。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以触处逢真。无渐次义故。
立顿字名耳。
△二释教义。】

「五法三自性俱无。八识二无我俱遣。诃教劝离。毁相
泯心。诸义类故。」

【钞。一名.二相.三妄想.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者。一
遍计.二依他.三圆成。即三自性也。二无我。一者人
无我。二者法无我。诃教劝离者。以达摩西来不立
文字。以心印心。以法印法故。五法三自性。及八识
二无我理。一切俱扫。以言语道断故。如是义类。广
如楞伽.金刚等经诸妙义故。
△五圆教。文二。初立
名。】

「五圆教者。」

【钞。由前以渐而立顿名。以顿而立渐名。以渐而立
顿名者。即小始终三教。以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
灭故。是名为顿也。以顿而立渐名者。一切圣贤皆
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名为渐也。是以顿不碍渐。
即行布次第故。渐不碍顿。即触处圆成故。由是顿
渐无碍。得入圆宗。故今第五。立圆教名也。
△二释
文义二。初释名义。】

「统该前四。圆满具足。得名为圆也。」
卷二 第 639b 页 X25-0639.png

【钞。统该前四者。即小始终顿四义。摄归圆故。如海
百川。以普同一味。名圆满具足也。是以圆信.圆解.
圆修.圆行.圆證。以因该果海。果彻因圆。得名为圆
义也。
△二释教义。】

「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
帝网重重。主伴交参。无尽无尽故。」

【△三结五教名义。】

「以上五教之义。广如华严玄谈中辨。恐烦不引。」

【钞。恐烦不引者。指略在广。义有所陈。
△二摄属所
归。文三。初正属所归。】

「今此经者。正属于终。兼通于顿。义该小始。」

【△二引證。分三。初證终教义。】

「文云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又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
如来。又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等。
斯为事理圆融。二谛无碍。特显中道。即法华诸法实
相之妙义也。又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摄终教义也。」

【△二證顿教义。】

「又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即顿教毁相泯心之旨也。
又云。以无我等四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菩提等。亦
顿教义也。」

【△三證始教示显性义。】

「又云。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者。斯借小乘心外有
法。以探尊者。是该小教义也。尊者领意。即转破云。不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破相显性。即借始教之义
卷二 第 639c 页 X25-0639.png
也。然此经者。虽借小始二门之用。摄归终顿之源。直
指一乘无二法故。」

【△三释通妨难。】

「问。何得不摄归圆教。答。但属圆教少分。以不陈之。故
贤首大师。判华严为圆教一乘。有二义故。一同教一
乘。二别一乘。同教一乘者。则同顿同终。别教一乘者。
则不可思议。今此经者。即华严同教一乘所摄。非别
教一乘摄也。」

【△三释十二分。文三。初列名。】

「言十二分者。一契经.二应颂.三授记.四孤起.五因缘.
六无问自说.七本事.八本生.九方广.十未曾有.十一
譬喻.十二论议。」

【△二摄属所归。】

「今此经者。以属八分所摄。此经既属修多罗藏。岂非
契经所摄故。尊者因请而说。即因缘所摄故。若以色
见我及一切有为法等偈。即孤起所摄故。歌利王割
截身体。即本事所摄故。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即方广
所摄故。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即
未曾有所摄故。如梦幻泡影等。即譬喻所摄故。宾主
往复问答。即论议所摄故。虽文中过去然灯授记及
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俱属本事所摄。非授记及本生
所摄故。至于应颂文义全无。故非所摄。是以十二分
中。惟属八分之所摄故。」

【△三总结。】
卷二 第 640a 页 X25-0640.png

「以上第二藏教分摄一科巳竟。」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悬判疏钞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