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法会因由分第一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7a 页
No. 498
金刚经正解卷上
剩閒居士 龚穊䌽 注
莲舫居士 扈正智 校

* ○法会因由分第一
(法者即大乘法也。会者佛与诸弟子共会于祇园也。因始也。由
行也。行必有所始。此法会者。乃作经之因由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至)收衣钵洗足巳敷座而坐。」

【【注】如是者。指此经所言之法也。我。集经者自谓。即
阿难也。言如是之法。我亲从佛闻之。一时者。师弟
会遇。说此般若之时。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
满。故名曰佛。此指释迦。为一曰教主也。舍卫国。梵
语舍卫。此云闻物。即波斯匿王之国。祇树王之太
子名祇陀。此云战胜。生时适值战胜。因以为名。树
是祇陀所施。给孤独园者。王之宰臣。名须达多。(一作
孥)常在此园。赈济孤独。达多原是外道。因在护弥
长者家。闻佛说法。心生敬心。欲得胜地请佛住。思
太子有园。方广八十顷。空旷清净。堪为福地。往白
太子。太子戏曰。若布金满园。吾当与之。达多如其
言。太子亦不爱金。将金共立精舍。请佛说法。比丘
梵语。华言乞士。谓上乞法于佛。以明已之真性。下
乞食于人。以为世人种福。即今之僧也。大比丘。乃
得道之深者。天人所共恭敬。非小德故。内外教典。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7b 页 X25-0607.png
无不博通。非寡解故。盖佛将说真空无上妙理。必
得道之深者。方能请问领悟也。千二百五十人。皆
佛所化度弟子。常随听法者。俱皆在也。尔时。彼时
也。世尊。举世之人。所尊敬也。食时。乞食时。非受食
时。乞食当辰巳。受食当午时也。著衣。著僧伽黎。即
二十五条之大衣。制像水田。见生福故。佛制。入王
城聚落。应著此衣。犹今之搭戒衣也。持钵。持四天
王所献之钵。(过去维卫佛钵。入涅槃后。供龙王宫中。释迦成道。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
王取以奉佛。此是绀琉璃钵。乞食时持之)次第乞。平等行乞。不分贫富
贵贱也。本处。即祇园也。饭食讫。此饭字作餐字解。
指受食时言。讫。毕也。洗足。西域行露足故。以水涤
去尘垢。巳。完也。敷。布也。布列高座而坐。即今之止
静打坐。将说法也。

【讲】阿难记而言曰。如是经之所言。乃我亲从佛闻
之。佛说此经时。在舍卫国给孤独园中。与得道之
大比丘。及相随听法之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同处
焉。尔时世尊。于日当辰巳。可以乞食之时。著僧伽
黎大衣。持绀琉璃钵。园在城外。入舍卫城中。次第
行乞。不越贫以从富。不舍贱以从贵。大慈平等。无
有选择。乞食既巳。还归园中。当午受食。饭食事毕。
将入禅定。于是收入衣钵。使心无系累。洗足以洁
其身。乃布座而坐。说法之因由起矣。】

* ○善现起请分第二
(分为二节。善现须菩提之别名。当世尊趺坐之时。正弟子请
益之候。故身起恭敬。而请问也)。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7c 页 X25-0607.png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至)云何降伏其心。」

【【注】时。须菩提起问之时。众弟子中。惟德尊而年高
者。谓之长老。须菩提一名善现。又称空生。尊者初
生时。其家一空。相师占之。唯善唯吉。故名善吉。偏
半也。袒露也。所著之衣。半露其右肩。东土以袒为
慢。西方以袒为敬。表请无上正觉之法。以身担荷
也。右膝著地。右是正道。左是邪道。亦表请正法。从
实依归。卑礼承受也。合掌恭敬。东土以拱手为恭。
西方以合掌为敬。两手相合。肃恭而身不懈。一心
专注。诚敬而容不息也。白。启问。须菩提向佛启问
而言。巳上七句。皆集经者叙说也。希有。言旷劫难
逢。千界一佛。世所希有。赞佛之词。如来。佛之通称。
犹华言圣人。如而不生。来而不灭。即真性之体用。
以立名也。护爱护。念存念。付付授。嘱嘱告。菩萨。本
云菩提萨埵。略其文而便于称。故云菩萨。菩提华
言觉悟。萨埵华言有情。觉有情者。众生多有情欲。
而不能觉。惟菩萨在众生有情之中。自能觉悟而
不染。又能觉有情众生。而化导之也。诸菩萨。诸众
也。指凡学于如来者。阿谓无。耨多罗谓上。三谓正。
藐谓等。菩提谓觉。谓无上正等正觉。即指真心言
也。此心包含太虚。孰得而上之。故云无上。然上自
诸佛。下至蠢动。此心正相平等。故云正等。其觉圆
明普照。无偏无亏。故云正觉。云何犹如何。请佛言
之词。应当也。住止也。降伏者。制禦之谓也。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8a 页 X25-0608.png

【讲】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自已座位起身。整顿威
仪。袒其右肩。以示不敢背乎师。屈其右膝。以示不
敢左乎道。合掌以示其归依。恭敬以示其严肃。而
启白于佛。以伸问辞。先称赞曰。举世所小有者我
世尊也。又曰如来起慈悲心。善能卫护眷念此会
中之众菩萨。使之信受。善能以此佛法。付委嘱托
此会中之众菩萨。而使之奉行。又问曰。世尊。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学道之初。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者。云何为当常住。而使之不退转。至于妄
心一起。当以何道降伏。而使之不惑乱我真心也。】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至)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注】重言善哉。赞叹之词。谛审也。仔细听也。应当也。
如是二句。一云。说在下二分。此但引起。而使审听
之词。是看得太虚。止知照下者。有以为顶上文谓。
即此便可以住。即此便可以降伏。即指发菩提心。
为印可之词。是看得太实。止知承上者。窃以如是
二字。虚中带实。上承发菩提心来。实中尚虚。下照
度生布施去。方是语脉。夫照下引起。人所易晓。顶
上处不可说。得太尽有碍下文也。唯应辞。然者。然
其使巳谛听之言。有以为如儒书曾子之唯一贯
者。看得太深也。愿心所期。乐心喜好。欲心思得。谓
心期喜好思得闻住降之详也。

【讲】佛因须菩提请问。妙称佛心。故重言善哉善哉。
以叹美之。遂顺须菩提之言而云。汝以如来善护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8b 页 X25-0608.png
念善付嘱。此善发我未发之言。汝当详审而听。吾
当为汝说此应住降伏之道。人之菩提觉心。虽本
来固有。然物欲陷溺。攻取日众。最难发起者。若善
男善女。既发此心。当如是安住。如是降伏。其妄心。
须菩提。即因佛言。又称世尊。弟子愿欲闻其说也。】

* ○大乘正宗分第三
(大乘者。言非小乘也。佛法有大乘小乘。如儒家大学小学。菩萨
用此大乘法。化导众生。犹车之载物运量有甚大也。宗者心之所主。正者言正。而非邪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至)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注】诸菩萨摩诃萨。佛呼在会之众也。摩诃大也。大
觉有情。即能救度人者。如是。指下文所告也。众生
者。谓凡有生之类。上自诸天。下至人物。众生虽多。
约有九种。若如也。卵胎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也。我者。对众之称。代度生菩萨。设
为自任之词。非佛自谓也。皆尽也。令使也。入者。入
于其中。无馀。外更无有馀。大涅槃。一切修行者之
所依归。盖指本来清净真空心境也。灭消灭。灭尽
一切愚痴烦恼。度化度。度脱生死苦海。菩萨心平
等。普愿与一切众生。同入无馀涅槃也。量限量。数
数目。边边岸。无量无数无边。边之极言其多也。相
者形迹。执著此形迹。心不虚空。滞而不化。谓之有
也。我相者。认四大以为已有。而成我相。人相对我
而言。众生相则凡有生者皆是。寿者利长生不灭。
有悠久之义。

【讲】佛告须菩提说。诸大菩萨。以妄心欲其降。而使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8c 页 X25-0608.png
真心安住者。果何道以致之。凡人一身。悉皆五阴
六识。遮蔽我之真性故。与一切众生交接。感我妄
心时难降伏。何以见之。有性易轻举飞扬浮动。或
由躯壳。而名卵生者。有识常流转。习气深重。或由
胞衣。而名胎生者。有心随邪见。沉沦不省。或感湿
气。而名湿生者。有情逐景趣。迁流起幻。或随变化。
而名化生者。有执相修因。著色见者。名为有色。有
寂守空顽。著无色见者。名为无色。有滞诸闻见。系
念染著者。名为有想。有绝念不起。致虚守寂者。名
为无想。有起生灭见。落有无两头机者。名非有想
非无想。凡此九类众生。迷真逐妄。种性不同。相因
性起。妄心建立。随类受生。若天若人若物。虚空等
神。阴魔等鬼。沉溺世趣。流转生死。下自欲界。上至
诸天。轮回六道。难入涅槃者也。以妄感妄。动我妄
心。起分别见。致难降伏。今我即发平等正觉心。则
众生本心。与我心无二。皆令消融其烦恼。点化其
染著。觉妄悟真。破愚痴见。息无明火。入于清净无
为涅槃妙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限量。无计数。
无边际。一切众生。岂真有众生。使入涅槃而灭度
之哉。盖众生原有此菩提心。只为迷而不悟。遂生
种种妄相。今令心地一朝豁然开朗。种性悉化。顿
见本性空寂。是乃自性自度。本来无此众生。何得
而灭度之。夫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此何以故。盖
自性本空。无有我人众生寿者之形迹。是为无上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9a 页 X25-0609.png
菩提心。方是大菩萨。若或有此四相。则于前一切
众生。妄为分别。心生邪见。起诸烦恼。安得皆令灭
度。以至涅槃哉。即非菩萨地位中人矣。】

* ○妙行无住分第四
(分为二节。妙行。谓修无上正觉精妙之行。无住者。不拘泥执
著精妙之行。本无住著也)。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至)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注】复还也。次再也。还再与须菩提言。叙经者之词
也。
宗注。次坐次也。须菩提先于座起。跪而请问。
至是。使还坐而告之。复次二字佛言也。须菩提呼
而告之也。亦通录为旁参。
于法之法。槩指佛法。
言触法之法。属意分别思想皆。是布普也。施舍也。
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眼
入色。耳入声。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触。意入法。为六
入。触者。来加于身。如饱煖安逸者。妙触也。劳痛饥
寒者。苦触也。法者。即意之所举。计校分别是非之
类。当于义理者善法也。动于情欲者恶法也。住者。
即住于根尘。而执著不化也。不住布施。如以色施
人。而不存施色之心。声香等亦然。

【讲】佛再与须菩提说。菩萨于一切所行之法。当无
所执著。即行于布施。言以色布施。不著于色。声香
味触法皆然。盖凡夫贪著。借布施种福。此为住相。
布施著在物上。菩萨行施。了达本空。不住色声香
味触法。而施无留滞。执著应当也。菩萨行施。理当
如是也。】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9b 页 X25-0609.png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至)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注】相即六根六尘之相。福德乃性中之福德。佛恐
人疑不住相。则落顽空。故言福德。以唤醒之。福德
无量。福报亦无量。佛止言福德者。菩萨但修福。不
望福报也。不可思量。言其广大。不可以心思度量
其多小也。于意云何。言汝意中。作何理会也。四维
四隅也。如东南方西北方之类。东西南北。四维上
下。总谓之十方。虚空者。太虚之中。无有纤毫隔碍。
荡然空明。非心思可能量度。佛以福德不可思量
故。举十方虚空为喻。虚空岂可思是。故须菩提。皆
言不也。语毕而呼世尊者。敬之至也。虚空而该以
十方者。是虚空之全体。即非顽空也。如是指上文
虚空也。

【讲】佛又呼须菩提而言。菩萨自当如是布施。不住
于相。何以故。若学道的菩萨。不泥著色声香味触
法之根尘。以为布施。则喜舍心空。圆满其福德。量
等虚空。岂人之心思。可得而测度忖量哉。又问须
菩提。于汝意中。自谓如何。如东方虚空。可以心思
度量不。须菩提答云。不可思量。更问南西北方四
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亦答云。不可思量。
盖大莫大于虚空。非人之所测度。佛又明说无住
相布施之福德。亦如虚空之不可以思量也。既而
佛又呼而告之。诸菩萨之学道者。不必别处更求
应住之下落。但当依我所教于汝。无住相布施之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09c 页 X25-0609.png
法。便就此止应用存养之间。湛若十方虚空。无所
住而住可也。】

* ○如理实见分第五
(分为二节。凡人之形色。皆属虚妄。非真实也。所见非真见也。
惟此如如之理。乃人本性。是为真实。不以目见而以心见不求相见而求理见。是为实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

【【注】此如来。谓真性佛。湛然常住。本无生灭。无相之
可见者也。身谓色身。相谓诸相。即非身相。谓色身
与诸相。皆非真实也。

【讲】佛语须菩提曰。我谓学道菩萨。如所教住。而无
所别求者。盖以如来。不可以形迹求也。于汝之意
云何。可以有形之色相。即见如来不耶。须菩提解
其意乃答曰。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
故不可以身相见之。盖如来所说身相。不过形体
假合之末耳。岂可谓之实有身相。而见真如来哉。
故曰即非身相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注】谓之诸相。不止身相。凡法相非法相。皆在其中。
而心不执著。则见诸相非相。此如来指法身也。

【讲】佛告须菩提曰。夫如来既不可以相求。可见世
间。凡有形相者。皆是假合的。不是本有真实的。虽
有形相。亦虚妄耳。汝若能见一切诸相。便识破非
真实本相。自无执相迷真之失。即能回光返照。见
法身真性。如来随处显现矣。】

* ○正信希有分第六
(分为二节)学道以信为本。大乘法无住无相。乃是正宗闻之。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0a 页 X25-0610.png
(而不疑惧。故为正信。此人不可多得。故为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至)得如是无量福德。」

【【注】白告也。颇略也。章章分。句句读。实信真实信心
也。如是言说章句。指上三四五分之辞。与无住行
施无相见佛之说。后五百岁者。大集经云。有五个
五百岁。初五百岁。解脱坚固。第二禅定坚固。第三
多闻坚固。第四塔寺坚固。第五斗诤坚固。经云后
五百岁。指末法斗诤之时。亦有持戒修福之人。持
戒者。诸恶莫作。修福者。众善奉行。根者。有生长之
义。一念生净信。专一其念。而无染著。是名净信也。
福德兼慧而言。世间所享者福报。信此经者名福
德。言有福又有德也。

【讲】须菩提深信佛所言说。恐后之人闻法。不能信
受。乃白佛言。世尊所说。皆大乘正宗之教。菩萨未
有不信受而奉行者。伹大凡众生。颇有得闻如是
不住行施。真空无相之言说章句。果能实信之不
也。佛告须菩提。汝莫轻视众生。作此生实信不之
说。盖不住真空妙理。人心所固有。但为六尘四相
所蔽。而昧之耳。必有大根器的善人。自能信任其
道。即至如来灭后。到后五百岁之时。断有持戒修
福之善人。能于此经中之一章一句。信之于心。以
为真实语。当知此人之善根。培植甚厚。岂止于一
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此善根哉。巳于无量千万
佛所中。凡世间一切利物济人之事。无不行之。而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0b 页 X25-0610.png
种诸善根发生。得此实信心来。非浅根人所能得
也。若有此善根之人。得闻此经之章句。乃至一念
之中。净而不乱。信而不疑。不此净信心者。如来尽
能證明而知之。尽能摄受而见之。是诸信心者。虽
名为众生。其净信所得福德。受用不尽。岂有限量
哉。】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至)法尚应舍况非法。」

【【注】第一何以故。言净信福德在无相。第二何以故。
言所以无相之故。第三何以故。侗人云疑衍。

释生信得福之故。该乎生法二空。无四相。生空也。
无法相无非法相。法空也。我人众生寿者。尽天地
间之相。不出乎此。非法者无法也。沦于顽空。取犹
执也。心取相者。此中不化。未悟无相之理。而欲执
相以求。是有外障。故云即著四相。法相虽非色相
之比。然一有所取。亦不悟真空体。而起内障。故亦
云即著非法。原不离相。况执之乎。著四相者。即非
菩萨故。必无取无著。方合真空。所以不应取之。故
如来常有如筏之喻也。

【讲】佛言是诸众生。何故得如此之福德。彼一念生
净信。其实善根纯熟。能合真空无相之理。无复有
我人众生寿者之四相。亦无有执著此经之章句。
落于有见。而为法相。亦无有不思去探讨其言。沉
空守寂。落于无见。而为非法相也。不著有无两边。
复其真空之性。诸相尽捐。心无染著。所以净信此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0c 页 X25-0610.png
经。而福德无量。佛又反言之。此何以故也。假使是
诸众生。若心不空。取有形相。即为牵著我人众生
寿者之形迹矣。岂能使心性空明。随机感应乎。此
人之所易晓也。至于我说无法相者。以本空真体。
不在言语文字之间。若取法相。就是与前执著四
相之心一般。至于非法则无相矣。我亦谓无非法
相者。盖真性中。诸法显现。无容一毫染著。原不相
碍。若取非法相。谓之无记空断灭见。此心不化。与
前著四相。又何异焉。是故法与非法。两头见至须
截断。不能执为有而取法。亦不应执为无而取非
法。以此不应取之义。亦有原故。如来尝谓。汝等学
道比丘。当知我说此法。皆因汝有四相。不能了悟
真空。超登彼岸。是以假此法。令汝度脱生死苦海
耳。汝若既见本心。證涅槃乐。即我所说之法。亦当
不用。犹如编竹成筏。渡人过水。到岸则不须筏矣。
夫法尚当舍去。何况著无非法。又安用执取为哉。】

* ○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上菩提之理。本来无相。当体空上。无物可得。无言可说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耶者疑辞。亦诘问辞也。菩提心是如来本性。亦
人之所同具。岂自外而独得有待言而显哉。定者。
泥于一处。而不通也。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
非有非无。乃极至之理也。所以以字承上来。皆以
以字用也。无为法。即是无上菩提之别名。乃自然
觉性。不假人为者也。或云有为法。世间法也。无为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1a 页 X25-0611.png
法。出世间法也。要之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有
为亦本于无为。分个有无。所谓差别也。世人多以
无为二字。认作灰心稿形。一无所为。此真愚见也。
得道浅者为贤。得道深者为圣。指现成者。言差别
不同也。又参差分别也(按。差别差字有二音。一初牙切音叉。一初宜切音雌。
考古本注。原读作叉不同也。后有读雌者参差也。就贤圣浅深说。当作参差。就有为无为说。当作不同。然
不同中具有参差义。则二音皆可通读。不必拘也)。

【讲】前章既云不应取法。当如筏喻。犹恐须菩提。未
透彻故。又设问曰。汝之意云何。如来无上菩提法。
果有所求。而得之于已耶。抑以此法有所说。而教
之人耶。须菩提云。如我心中悟佛所说之义。则知
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亦强名耳。求之了不可得。本
无定有之法。实此名也。即如来所说。伹为觉悟众
生。随机设教。不得巳而有言。亦无定有之法。如来
可据而说也。如来之法。无定名亦无定说者。其故
何也。盖如来所说者。无上菩提法也。可以心悟。而
不可以相取。一有取心。则驰于外求。可以心传。而
不可以言授。一有言说。则泥于文辞。皆不可也。是
法也。若执以为法微妙莫测。有而不有。法何所在。
非法也。若执以为非法。随感即应。无而不无。何在
非法。又非非法也。而谓可以定名定说欤。所以然
者何也。法本于无。惟无故妙也。此一切贤圣。虽先
后远近之不同。皆不能外无以为法。但所见有浅
深。作用有随机。而差别不同耳。】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1b 页 X25-0611.png

* ○依法出生分第八
(法者。即此经之法。指般若波罗蜜多言。依者。不违之谓。诸佛一
切妙法。尽依此法出生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注】三千大千世界者。世为迁流。界为方位界限。过
去未来现在为世。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三千
大千。统言一大世界。形容其多也。布施广布舍施
也。七宝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珍珠玻璃也。宁为
犹可为乃计其多。而故问之辞。四句偈。诸解不一。
或指经中二偈。或指无我相四句。须知佛止说偈。
不专执一金刚经。乃大藏经之要。劝人受持四句
偈。或显实相。或明妙法。又经中之要。执一废馀。便
失经意。此经自始至终。总谈真空无相妙理。人能
体会此旨。一卷中精功成文者。何处不有。偈者发
言成句也。四句偈而曰乃至曰等者。自多至少之
意。不止四句为偈也。要活看乃至字等字。馀详广
录。

【讲】须菩提。固知无相之理。但不知得无量之福。佛
将以此持经功德。开示学人。故先设言呼须菩提
而告之。设有人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用以
布施。此人所获福德。多乎不乎。须菩提会意答云。
人以七宝布施。宝丰福胜。其福德甚多。诚如世尊
之言也。何以故。是福乃有相之施。于性中真空无
相之理。全不相关。初非性中自然之福德也。所以
如来说福德多耳。盖是假合故。见其多也。佛言若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1c 页 X25-0611.png
有人。于此经中之言。直下承受而不忘。拳拳奉持
而不厌。乃至由博而约。于四句偈等。为人解说其
义。则是自利利他。不特觉一已之性。并觉众人之
性。将见人已兼成所获之福。胜于彼之七宝布施
多矣。然所以胜彼者。此何以故也。盖般若真空无
相之理。是诸佛之本性。一切诸佛之多。及诸佛无
上菩提之法。皆自此经流出求其直指全体。未有
若此经之明且尽者。佛又恐人泥于佛法。又呼须
菩提。而晓之曰。所谓佛法者。本来无有。不过假此
开悟众生。使之言下见性。乃名为佛法也。故曰即
非佛法。随扫以显般若真空耳。】

*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者。谓修行四果。各有一相也。其实功有次第。而无为则一。
果。虽深浅不同。而总不可萌有得之心。当深造以悟入无相。盖须陀洹等。皆是假名。究竟本来。一相亦无)。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注】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入圣人流也。而无所入
者。不著入流之相也。我者指须陀洹等言。梵语斯
陀含。此云一往来。谓前念起妄。后念即止。前念有
著。后念即离。妄念往来于心中。往则妄念止时。而
又或一来。本性未能寂灭故也。梵语阿那含。此云
不来。不来欲界。亦名出欲。外无欲境。内无欲心。谓
巳断欲界思惑也。梵语阿罗汉。此云离欲。其心巳
證无为之体。诸漏巳尽。自无生灭果。如树之结果。
谓到此地位道者。得无相之理。非徒果也。
又须
陀洹果者。烦恼不生。决定不入地狱异类。是名初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2a 页 X25-0612.png
果。如果之初生者也。斯陀含果者。色身只一次往
来天上人间。如果之方硕者也。阿那含果者。欲习
永尽。决定不来欲界受生。如果之将熟者也。阿罗
汉心境俱空。内外常寂。法实无有。岂作得道念。如
果之巳熟者也。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亦云正觉。乐
受也。梵语阿兰那。此云无诤。萌于心曰念。见于事
曰行。谓其无人我见。而不起诤行也。实无所行者。
本性空寂。随缘赴感。而实无行之之心也。

【讲】佛问须菩提曰。须陀洹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
此果不须。菩提知其不然。乃曰。须陀洹不萌得果
之心何也。盖彼巳超乎凡见。心趋无相之理。得与
圣人之流。而无所入。于圣域之想。惟克制其欲。不
入六尘境界。须陀洹之所以得名者。其在是欤。佛
又问曰。斯陀含作个念头。自谓我必得此果不。须
菩提即不然之云。斯陀含心。巳造到至静之地。但
目睹诸境。未能不动此心。还有一生一灭。而无第
二生灭。前念方著。后念即觉。不久于人欲。虽往来
于人间天上。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也。是斯陀含
之所由名欤。佛又问曰。阿那含作个念头。自谓我
必得此果不。须菩提即不然之云。阿那含心空欲
念。巳断尘界思惑。外不见有可欲之境。不来欲界
受生。名为不来矣。夫曰不来。是此心尚未融化。犹
有强制之劳。而其实无不来之迹。盖不惟六根清
浮。且见得六尘本空。此巳造到佳境矣。非阿那含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2b 页 X25-0612.png
之谓乎。佛又问曰。阿罗汉作个念头。自谓我得这
个道不。须菩提知其不然。即不之曰。阿罗汉亦是
假名。佛法本空。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也。设若阿罗
汉。作得道之念。是所得心犹未除。即著我人等四
相矣。岂足称阿罗汉哉。须菩提又拈出平日所得
佛说。而證之曰。世尊佛昔日曾说。我须菩提。一念
不生。诸法无诤。得此三昧。诸弟子中。许我为第一。
必定是我脱尽人。欲方许我为离欲阿罗汉。世尊
虽许我为离欲阿罗汉。我则不作是念。我是离欲
阿罗汉。又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故。呼世尊详言
曰。我若作此念。而必欲得阿罗汉道。则又生一妄
想。安得六欲顿空。世尊即不于大弟子中。说我须
菩提是好乐寂静之人。有是无诤之行也。以须菩
提外虽有所行。而中实无有所行之心。方才名我
须菩提为乐阿兰那行也。】

* ○庄严净土分第十
(分为三节。庄严者。盛饰也。净土者。清净世界。即佛国土也。此
在境上。说心地清净。成就庄严。心地不清。去佛土还。诸菩萨于自性中。湛然清净。心无系累。自有庄严境
界。此在心上说佛土。由心建立故。菩萨事心下事土。成就庄严。心而土自无不净。兼此三义方全)。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至)于法实无所得。」

【【注】如来。佛自谓。昔前也。然灯佛。即定光佛。其佛生
时。身光如灯。故名然灯。乃释迦佛授记之师。有所
得。谓有所得之法也。

【讲】佛以诸菩萨。虽闻四果俱无所得之言。而有得
心未除。犹疑佛法非无。执于有法可住。故告须菩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2c 页 X25-0612.png
提曰。于汝意中云何。我当初于然灯佛处。闻法听
受。成无上道果。然有得于本师之法不。须菩提答
曰。不也世尊。如来虽在本师处听法。不过自悟自
修。因师开导。成就无上菩提。其实何曾有法。可得
以为秘授师传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注】庄严以境言。庄。端正装饰也。严。齐整谨饰也。以
心言。真性不乱曰庄。邪妄不入曰严。佛土。以境言。
谓佛世界。以心言。指本来心地。谓之佛土者。佛心
不失本来。能全心地。犹之儒家言道。归之圣人耳。
五行土居中央。出生万物。心居中道。出生万法。故
以土喻心。又一世界中。必有一佛设化故。世界亦
云佛土。即非者遣扫之词。是名者权立之义。或曰。
即非无二解。是名有两义。一曰。虚有是名耳。一曰。
乃所以名也。宜随文会之。
剩閒曰。即非是名。义
相呼应。经中用此文法甚多。皆是遣扫权立义用。
即非者。从虚有。是名单用。是名者。从来所以名金
经。以破相显真为宗。遣扫权立是为正义。解经者。
有以即非。为指实相。如即非身相。谓非身相乃真
相也。是从即字逗断。将非字连下。作转指义。是名
作乃。所以名解经中。作是解者亦甚多。是即非亦
有二义也。细体经文。是遣扫为当。盖即非是破相。
破相正以显真。妙在不明言。先德云。使人自领会。
方亲切耳。解为转指者。用意太深。说似微妙。反掩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3a 页 X25-0613.png
经义。盖指明道破。如同嚼蜡。下文重重徵诘。皆不
必矣。须知相即无相。直至一合理相分。方明从前
皆是遣扫。未曾点破也。诸菩萨指修行者言。摩诃
萨广大之称。应当也。如是二字。指下文所言。无所
住者。不住著在一处。执滞不化也。

【讲】佛问须菩提曰。法既无得。于汝意中。毕竟云何。
我思菩萨所住之处。谓之佛土。菩萨于佛土。果有
意作善缘福业。必期相好庄严不耶。须菩提深解
佛旨。据理以答曰。如谓菩萨庄严佛土者。其说不
然也。世尊。此何以故。盖菩萨庄严佛土。不在外貌
形迹间也。若以七宝宫殿五釆栋宇之类。始为庄
严佛土。幻成庄严不实。即非庄严。是虚名为庄严
耳。菩萨岂著意庄严佛土哉。佛以须菩提。能领佛
旨。随顺其词而语之。是故须菩提。菩萨庄严。既不
在于外饰。则当内求于心。夫心本清净也。知诱物
化。而心不清净矣。乃既知佛法无所得。又知庄严
非庄严。此无取无著清净心也。诸学道菩萨。当如
是湛然常虚而不染。寂然常定而不淆。以生清净
心。不当住在形色上生心。亦不当住在声香味触
法上生心。一有所住。便为六尘所缚。妄念旋起。不
能清净矣。须知清净心。妙圆周遍。不泥方所。本无
所住也。当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如明镜当前。物
来悉照。物去即空。自然心地清净。不拘方所。斯真
庄严也。若佛土世界庄严。皆是假果假说幻相耳。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3b 页 X25-0613.png
何足计哉。】

「须菩提譬如有人(至)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注】须弥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为山之极
大者。故名山王。谓在众山之中。而为王者也。高广
三百三十六万里日月绕山而行。以为昼夜由此
而分。四面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谓至大
矣。以此喻人身之大。不过假说其词。如七宝满三
千大千之类。

【讲】佛呼须菩提语之曰。譬如有人焉。其身如须弥
山王。汝意中云何。可以为大不耶。须菩提深悟佛
旨。答言。身如须弥山王诚大矣。然此大身。何以有
是大也。若以色相身言。宁有是大。佛所说者。非色
相之身。是乃名为大身也。】

*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无为法也。福胜言修。无为之法。其福胜于河沙世界之七
宝布施也。盖持经功德。人已俱利。不假施为。此无为之福。比他有相布施之福。为尤胜矣)。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至)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注】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从阿耨池东流出。周回四
十里。佛多在此说法。故取以为喻。弟子所习见。使
易晓耳。沙等恒河。倒装文法。谓恒河如沙之多也
【讲】佛以众人所易见者。先设问。须菩提。世间物数。
莫不有多寡。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其数难量。设使
恒河之数如沙等。于汝之意所云如何。是诸恒河
中之沙数。宁为多不。须菩提答言。甚多。复呼世尊
言。但诸如沙等之恒河。尚且多而无尽数。何况河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3c 页 X25-0613.png
中之沙。其为数也。又安有尽哉。佛谓须菩提。我今
以真实之言告汝。若有善男善女。以七宝至重之
物。充满尔所谓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
施与人。所得之福果为多不。须菩提即以甚多答
之。而又呼世尊。以證之意。以如此布施得福。岂有
不多之理。但不知世尊以为何如耳。佛告须菩提
曰。汝以七宝布施者。所得之福。遂为多耶。若有善
男善女。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信受于心会其
义。坚持于心存其理。则是内见真性。已不为业识
所迷。又能为他人解说。使听受之。能亦信而不疑。
持而不失。心地开朗。有悟明真性之渐。久之善根
皆熟。可脱轮回。成无上道。则人已兼益。其福即无
为福也。所受福德。视彼七宝布施者。真胜多矣。】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正教即无为法。以此为教。是为正教。佛以菩提法立教。皆
是尽性至命之理。正大无邪之论。人能尊崇而敬重之。明心见性了悟真空。为受持正教。天人皆生敬重)。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至)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注】随说者。不论前后。心无分别。任所在处。不拘凡
圣。见人即随机化导。而说是经也。当知此处者。谓
说经之处。天者天道。如四天王之类。人者人道。即
世间之人。阿修罗神道。此云非天。以其果报最胜
者。邻次诸天。虽近享天福。而行非天道也。(修罗有胎卵湿
化四种。化生者。能摄持世界。势力无畏。与梵王帝释及四天王争权。此类嗔性最重。然却能为佛护法。胎
生者。属人趣。卵生者。属鬼趣。湿生者。属畜生趣。大槩以嗔恨心重。托生神道。而果报不同耳)六
道中。不言地狱饿鬼畜生者。以三种为业识昏迷。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4a 页 X25-0614.png
苦报障重。不知经理也。塔者藏舍利之地。庙者设
法像之所。皆世人敬佛之地。对文曰读。背文曰诵。
学居师后曰弟。解从师生曰子。或云以父兄之礼。
事其师故名弟子。

【讲】佛复谓须菩提云。有人随说是经。或半部或一
章。乃至最少。如四句偈等。因文显义。令诸听者。除
迷妄心。悟真空理。当知此说经之处。一切世间天
人阿修罗。皆应以华香缨络幢幡宝盖。恭敬供养。
如佛之塔庙。慇勤瞻礼也。夫随说者。非全经也。而
感动天人等。恭敬供养巳如是。何况有人于全部
经典。尽能以心受持。以口读诵。会通其文。研穷其
义。须菩提当知。是尽能之人。深体无相无住之理。
不离当念。真能成就最上而无可加。第一而无可
比。绝无而仅有之法。其当为天人供养。又何如耶。
不特持诵能感动而巳。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
有佛。不待外求。经在是佛即在是。而大弟子亦在
是。宛然三宝共居焉。人可不信受奉持也哉。】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分为二节。如法者。当如般若之法。受持者。承受行持。受
之于佛。持之于己也。前言真空无相。尚未阐明。如何受持。此分明言。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则信受而持
守者有据。所以教当依此法。而受持之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至)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注】微尘。空中飞尘。即红尘也。积尘成界。析界为尘。
大而世界。小而微尘。皆幻妄不实。故云非微尘非
世界。皆假名也。三十二相。乃佛之正报色身。有三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4b 页 X25-0614.png
十二件好处。如眼耳口舌手足。丰满润泽。胜妙殊
绝。形体端正。光明映彻。非是爱欲所生。是从三十
二行得。迥异流俗。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

【讲】时须菩提。疑情释尽。又闻所说。受持读诵。得成
最上之法。歆慕向往。伹未知命名之义。受持之道。
当何如耳。故白于佛。而问曰。世尊所说此经。当以
何义命名。我等弟子。当以何道奉持。佛答。是经名
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盖智慧如金刚坚利。能断六
尘烦恼。直至诸佛彼岸。以是名字。汝当奉行而持
守也。至究其所以之故。即我所说般若波罗蜜。亦
非实有般若波罗蜜也。妙明本性。湛若虚空。寂然
无相。惟恐人生断灭见。不过假此以导众生持守。
是名为般若波罗蜜也。又恐执著虚名。不悟本性。
如来住世。普度群迷。到处为人开示。其实般若。乃
无上菩提法心法也。在自本性中。非言语文字所
能了者。故呼须菩提问曰。于汝意中云何。谓如来
设教。有所说法不耶。须菩提答云。如来设教。原是
随机化导。令人自性自悟。无容外求于法。实无所
说。亦无可说也。佛又呼须菩提言曰。最大者。莫若
世界。最细者。莫若微尘。于汝意所见又云何。试观
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处处布满。果为多不。
须菩提答言。世界固多。微尘更多。甚多世尊。佛因
须菩提甚多之对。恐其泥于有相。又呼而告之。诸
微尘者。原是幻妄之物。如见雨则为泥。遇火则欲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4c 页 X25-0614.png
灰。本无定体。如来说非实有微尘也。是虚名微尘
而巳。若人识得非真。则太虚澄彻。所谓在尘离尘
者也。不特微尘假。而世界亦虚。如山之高水之深。
可谓大矣。然山有时而崩。水有时而涸。劫尽必坏。
非真有世界也。是虚名世界而巳。若人识得是假。
则心地朗然。所谓在世离世者也。佛又问须菩提。
世界微尘。俱属幻妄。汝巳知之。至如来色身有三
十二相。为人所不能及。不知。汝意云何。凡欲见如
来者。果可以此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答言。
三十二相。佛之色身也。若以相为可见如来。不也
世尊。不可以相见如来者。此何以故。盖如来说三
十二相者。虽胜妙殊绝。不过色身耳。非真相也。是
名三十二相假名也。未有终不坏者。岂可以相见
如来乎。】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注】七宝布施。外财也。身命布施。内财也。外财易。内
财难。身命而至恒沙之多。难之难矣。然不脱有漏
之因。未明本性。若受持经偈。直趣菩提。为人解说。
使知各人自性。俱有般若波罗蜜法。则视舍身布
施之福。岂不甚多哉。

【讲】佛又语须菩提曰。世间所重者。莫过于身命。若
有善男善女。以恒河沙等身命之多。不惜而以布
施。凡可以利天下者。无不为矣。其所获福。视宝施
之福尤胜。但不明本性时。有为顽福耳。若复有人。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5a 页 X25-0615.png
于此经中。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于已而不失。教诲
于人而不倦。则自悟悟人。人已兼利。获福无量。较
彼舍身布施者。不更多乎。此金刚般若波罗蜜法。
所当奉持者也。】

*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分为四节。此分是说佛之寂灭真性。乃真相之。离相者。
离有为相。寂灭者。不住相不生心也。若人能离却诸相。则心无所住。而一切妄念息皆不生。直下顿空。即
證金刚般若无上菩提。返归寂灭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至)是名第一波罗蜜。」

【【注】深解者。大彻悟也。义趣。义理旨趣。义乃名中之
义。趣则义之指归处也。涕泪皆自目出如雨滴曰
涕。如水流曰泪。有声无泪曰悲。无声有泪曰泣。慧
眼智慧眼也。是经者。文字般若也。实相者。实相般
若也。生实相般若现前。即显自性也。凡所有相。皆
是虚妄。则真空自性。为实相矣。道修曰功。见性曰
德。心不疑曰信。悟礼义曰解。领纳曰受。坚守曰持。
如是如是者。谓言当于理。而印可之也。惊者疑其
言之过。怖者恐其道之高。畏者惧其行之难。波罗
蜜有六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
六智慧。疏钞以第一即布施。然六祖云。摩诃般若
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断乎以般若为第一也
【讲】当时须菩提。一向在实相上用心。所以法见未
忘。闻佛说是经名。方知实相。即是非相。凡圣情尽。
人法双忘。一切相离。无非是佛境界。心中深悟解。
得此义之趣。自伤得闻此经之晚。乃涕泪悲泣。而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5b 页 X25-0615.png
白佛言。世间所少有者。我世尊也。今日说此深奥
经典。我从昔来。巳證四果。所得智慧眼。善能聆悟。
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何幸今日。闻所未闻耶。世尊。
我闻而信。不待言矣。伹恐能信者少耳。若复有人。
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发一念笃信之心。其心纯是
天真。毫无欲尘所染。便是清净。般若慧光。从文字
般若即悟。自悟实相般若。而真实不虚之相。从此
生矣。当知是人现前。巳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而
非寻常之功德也。盖这个得闻。便是闻慧清净。这
个信心。便是思慧清净。这个实相。便是修慧清净。
皆自心功德。即诸佛之所修为。故云第一希有也。
然虽生实相。不外无生。所谓实相者。不可执以为
相。本无形迹。即是非相。若说无相。恐成断灭。故如
来说名实相。亦是假名耳。世尊如是经法。最难信
解。如我辈亲见如来。得闻此经。信其言之实。解其
理之妙。听受而持守之。不为难事。若至将来末世
后五百岁。去圣时远。五浊恶世。魔强法弱之际。其
时倘有众生。得闻是经。亦能信解受持。是人真第
一等人。而不可多得者。此人何故不多得也。以其
信解。能悟真空。巳无人我四相。而得人空。所以能
无四相者何也。以解我等四相。即是非相。人我两
忘。众寿尽泯。原无有法可得。而證法空。此又何以
故。不惟但解法空。而又解得一切俱空之非相。大
凡众生。不能同佛。为六尘染著。拘拘形相故耳。若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5c 页 X25-0615.png
离一切诸相。其心空寂。无异诸佛觉地。即与诸佛
齐名可也。宁非第一希有也。此正当机深解义趣
处故。佛为之印可曰。如是如是。谓其言当于理。而
深契佛意也。且不惟信解受持。为第一希有也。若
复有人。但得闻是经。而不惊疑其言之过。不恐怖
其道之高。不畏惧其行之难。此人亦甚为希有。何
以故。此虽信有浅深。而信佛说之第一波罗蜜则
同也。然如来所说第一波罗蜜。岂真有第一波罗
蜜哉。顺俗谛故。说第一波罗蜜。顺真谛即非第一
波罗蜜。顺中道第一义谛。是名第一波罗蜜。而闻
之不惊怖畏者。岂不同谓之希有耶。】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至)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注】羞自外至者为辱。忍谓不起恨心。以乱真性也。
昔往昔也。为犹被也。梵语歌利。华言极恶。割剥也。
截断也。支四体也。解散也。瞋气盛也。恨怨甚也。五
百世。指前世而言。忍辱则无恨。无恨则无苦。无苦
则有乐。故曰仙人。则无苦而有乐矣。

【讲】佛告须菩提云。世间万事。莫妙于忍。而最难忍
者。莫过于辱。凡有横逆之事。辱境之来。怡然处之。
不起瞋恨。以乱本性。则心同太虚。即到觉地。此忍
辱波罗蜜也。然本性真空无相。果能妄怒不行。绝
不留含忍之意。则外不见其有辱。内不见其能忍。
浑然两忘。此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
罗蜜也。此何以故。须菩提。如我往昔因中。被歌利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6a 页 X25-0616.png
王割截身体。辱亦至矣。我于尔时。心如虚空。不起
四相。不见割截者是我。割截我者是人。割截之人
是众生。被割截之我是寿者。此何故而能然也。我
于往昔。节节支解时。巳辱之极。势若难忍。设有四
相。必生瞋恨之心。不能顺受矣。又何以为忍辱乎。
然此特一世事耳。须菩提。我又念过去。于五百世
前。曾作忍辱仙人。修忍辱行。于尔时所处之世。亦
无我人等四相。此所以久修忍辱行。而视忍辱为
常直。忍无所忍耳。甚矣相之不可著也。就忍辱推
之。而一切俱应离相。是故须菩提。学道菩萨。欲成
佛道。当离去一切形相。湛然中虚。发无上正等正
觉之心。不当住色而生可好之心。不当住于声香
味触法。而生可欲之心。当生清净无所住著心。则
此心真纯无欲。圆通无碍。非一切相之所系缚。乃
为应住。若心于六尘上。一有所住。便生妄想。不能
离相。则非菩萨所应住矣。又即一切之中。摘出布
施言之。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著色相布施。一
菩萨不为自身五欲快乐。而行布施。但为利益一
切众生故。应如是不住色相布施。若布施住色相。
见有可施之物。所施之人。行施之我。是不离一切
相。启众生以著相之心。岂菩萨利益众生。而欲同
登彼岸之心乎。所以如来。常说一切诸相。总是幻
有。于真性中。本来无相。非真相也。又说一切众生
者。以心有四相。迷而不悟。故为众生。若使妄念咸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6b 页 X25-0616.png
消。人我一体。即非众生矣。相与众生本无住。而心
又何可有住耶。】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至)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注】真则不伪。实则不虚。如必当理。诳欺诳也。异怪
异也。始终一致。亦曰不异。

【讲】佛告须菩提。如来以前所说。或明我空。显般若
之深。或明法空。显般若之甚深。是真切语者。是诚
实语者。是如理而语。非幻妄不常者。是实心慈悲。
不为欺诳之语者。是至庸至一。不为变易怪异之
语者。总是说无上菩提。欲人了悟佛法。须菩提。如
来所说。乃如来所得。虚则著空。实则著有。如来所
得法。将以此法为实耶。本体空寂。无相可得。实而
虚。莫知其所为实也。将以此法为虚耶。妙用无方。
取之不匮。虚而实。莫知其所为虚也。实而非实。虚
而非虚。体用备矣。此法之妙。诚以是哉。】

「须菩提菩萨心住于法(至)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注】住于法者。执著于法。谓非随机化导。而住法尘
也。布施。法施也。乃教化众生之谓。当来世。犹云将
来后世也。指如来灭后像法末世言。

【讲】佛语须菩提。我谓布施者。有财施言法施。法施
教化众生。使皆成佛也。然虽曰法施。凡所说之法。
总是随人迷悟浅深。迎机化导。使悟本性。皆是假
设。故菩萨心行布施。亦不当住法。若心住于法。而
行布施。法亦是尘。遮蔽真空性体。障起无明贪爱。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6c 页 X25-0616.png
四相未除。如人入暗室之中。昏黑一无所见矣。若
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则无法尘障蔽真性。洞
达无碍。遇众生施教。如人本有眼目。又当皎日之
照。黑白分明。毫无隐匿。悉见种种形色矣。此所以
贵心无住法也。当知是经。但诠无住之法。使众生
明真如本性。了悟自性中。莫大之功用德行。却无
定法可求。亦无定法可执。实为希有。无人不当受
持。非夙世种善根者。未易值遇。现在不消说得。须
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善女。能于此经。受持读
诵。深信无相无住之理。不徒为口耳之学。一一究
明其义。而心悟真空之妙。是人即为如来以佛智
慧眼照鉴之。尽知尽见。普加覆护是等之人。皆得
成就无量无边见性功德。周法界而无方。自悟悟
人。普度群生。历万劫而常在。觉遍一时。连于后世。
其为功德。岂有限量边岸哉。】

*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分为二节。受持此经者。即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持兼
行持诵持功德。不离自性。兼自觉觉他言)。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注】初日分。谓早晨。中日分。谓日午。后日分。谓晚间。
分时分也。等者数相比也。

【讲】佛语须菩提。设有善男善女。于初日分。以恒河
沙等身命之多。方便布施。及日中时分。亦复如是。
至日晚时分。又复如是。一日之间。三度舍身。至于
百千万亿劫数。皆以身施。可云勤且多难且久矣。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7a 页 X25-0617.png
其获福报应亦无量。然所获者。止是世间有为之
福。未能离乎烦恼。而终有尽也。若复有人闻此经
典。即信于心。随顺其说。而不违逆。此为善入福慧。
当受出世间福。其福巳胜彼世间舍身之福。何况
书写以流通其章句。受持而身行其法。读诵而寻
绎其文。解悟其理。又以是经广为解说其义。使人
闻经信解。力行不倦。则非徒自明已性。且教人各
明其性。其福德又安有量哉。】

「须菩提以要言之(至)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要简要也。思心思也。议言议也。称秤称。量器量。
功以进修言。德以全理言。乘者车乘也。取行载义。
发者发起也。大乘菩萨乘也。最上乘佛乘也。背负
曰荷。在肩曰担。乐喜好也。小法。小乘法也。在在处
处。言其所在之处不一也。

【讲】佛告须菩提。举要言之。是经显真空法性。明无
相真宗。此般若经法。有不可以心思测度。不可以
言论拟议。又不可以如物。而称量其轻重多少也。
则此经之功德无边际。虽赞叹。有所不能尽。而如
来其容易说乎。为发大乘心者说。为发最上乘心
者说也。盖此经有无边功德。如来说此。不止教人
自修出世成就一已而巳。实使自度度人也。发大
乘者。普载一切众生。同到彼岸巳。是菩萨地位矣。
然犹未也。发最上乘者。则不止普度众生将并菩
萨兼载之方。是成佛地位。如来为说之意。其法力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7b 页 X25-0617.png
广大如此。而能承任者亦难矣。若有人。能受持读
诵。既以成已。广为人说。又能成人。人已兼成。功德
无量。如来于此一一。悉知悉见。是人成就此经所
具功德。等无有异。如是人等。其力量之大。信堪荷
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之法无难也。此何以故。盖
持说是经者。皆能发大乘最上乘心。而法亦能任
其大矣。若喜乐小乘法者。只知有已。不知有人。便
是著我人众生寿者之四见。惑于幻相。未悟真空。
即于此经无相妙义。毫无领略。于已不能听受读
诵。于人不能解说开导。是将不可思议功德。而轻
弃之。岂能承任无上菩提。故佛不为彼说。非有所
偏也。当知此经永为万世不刊之典。须菩提。但随
经所在之处。一切世间。天道人道阿修罗道。所当
供养者也。当知此经所在之处。即为如来真身舍
利宝塔。皆应起恭敬之心。作礼而五体投地。围绕
而大众归依。以诸种华香。而散满其处。以为供养
也。】

*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能净业障。言此经之功德。能消灭能世之罪。业障者。言罪
业之障蔽心光。如帷幔之障蔽人目。不目天日也。经力固能净障。须要受持。能净其心。斯真受持。若以清
净心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安有不消。先世且消。而况现在者乎)。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至)果报亦不可思议。」

【【注】恶道犹恶境。极言之则三恶道也。先世即前生。
梵语阿僧祇。犹云无尽数。那由他犹云一万万。劫
者世也。值遇也。十万曰亿。总极言其多。承事。顺承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7c 页 X25-0617.png
奉事也。具说者尽说也。狐是狐狸。其性多疑。故人
之多疑不决者。曰狐疑。功有所成曰果。理有所验
曰报。非止今生。后世果报之说也。

【讲】弟子复编次。佛语须菩提曰。人能持经。不惟成
就无边功德。并可消宿世业障。若有善男善女。能
受持读诵此经。真可敬重者也。而反为人所轻。真
可尊贵者也。而反为人所贱。其故何哉。盖必是人。
先世未闻经时。执泥四相。染著六尘。造有罪孽。当
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准抵得先世罪孽。即尽
为消灭矣。既免恶报。真性亦开。是能除妄归真。当
得无上菩提之正果。而持经功德。为何如哉。须菩
提。持经功德。即成无上菩提。此非妄言也。试以我
證之。我思过去无尽数万劫。在然灯佛前。得遇八
百四千万亿无数诸佛。悉皆供养。而不敢怠。承事
而不敢违。无空过一处。而不供养者。是我历事诸
佛之多如此。若复有人。于后来末法之世。能受持
读诵此经。其所得功德。以较我供养诸佛之功德。
我百分尚不及其一分。直推到千万亿分。乃至算
数之多。譬喻之广。亦不能及也。盖供佛止求福报。
而持经则圆明本心。永脱轮回。是岂所能较量也
哉。持经功德。胜于供佛功德。世人应信我言矣。然
而犹未也。须菩提。若善男善女。于后来末法之世。
有能受持读诵。所得无量功德。我若尽言其详。或
有钝根小智之人。闻之反生疑畏之心。狂而无定
○法会因由分第一 第 618a 页 X25-0618.png
持。乱而无定见。辗转狐疑。而不能信。所以我尚未
尽说耳。当知此经之义。深远难测。乃真空无相。最
上乘法。不可以心思言议。而穷其蕴也。至于受持
读诵。先世之罪业减消。无量之功德难及。而其所
得果报。又岂可以心思言议也哉。】

金刚经正解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