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a 页 WYG0766-11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医旨绪馀卷下
明 孙一奎 撰
胁痛
余弟于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
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
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
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
医旨绪馀卷下
明 孙一奎 撰
胁痛
余弟于六月赴邑途行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胁
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
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青皮香
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b 页 WYG0766-1126b.png
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馀粒医
教以白矾研末井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
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
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
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
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病则审矣制药定方
则未也夫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病势
有烧眉之急叠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
教以白矾研末井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
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
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
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
先生观脉案药方哂曰切脉认病则审矣制药定方
则未也夫用药如用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今病势
有烧眉之急叠卵之危岂可执寻常泻肝之剂正治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a 页 WYG0766-1127a.png
耶是谓驱羊搏虎矣且苦寒之药愈资其燥以故病
转增剧水泡疮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
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则死矣可惧
之甚为订一方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
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
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恐邪
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
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
转增剧水泡疮发于外者肝郁既久不得发越乃侮
其所不胜故皮腠为之溃也至于自焚则死矣可惧
之甚为订一方以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者连皮捣
烂加粉草二钱红花五分戌时进药少顷就得睡至
子丑时方醒问之已不痛矣乃索食予禁止之恐邪
火未尽退也急煎药渣与之又睡至天明时微利一
度复睡至辰时起视皮肤之红皆已冰释而水泡疮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b 页 WYG0766-1127b.png
亦尽敛矣后亦不服他药夫病重三日饮食不进呻
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夫瓜蒌味甘寒
经云泄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
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瓜
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致于流通故
痛自然止也
腹中水鸣
生生子曰一妇三十五岁无子恐夫娶妾致郁经不行
吟不辍口一剂而愈真可谓之神矣夫瓜蒌味甘寒
经云泄其肝者缓其中且其为物柔而滑润于郁不
逆甘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考之本草瓜
蒌能治插胁之痛盖为其缓中润燥以致于流通故
痛自然止也
腹中水鸣
生生子曰一妇三十五岁无子恐夫娶妾致郁经不行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a 页 WYG0766-1127c.png
者三月矣病腹痛恶心诸医皆云有孕其夫亦粗知
医举家欣喜治以安胎行气止痛之药服三五十帖
不效痛苦益甚凡未申时发寒热腹中有块如弹子
大者二三十枚翻腾作痛行动则水声漉漉痛极则
吐酸水五六碗吐尽则块息而寒热除痛亦不作明
日亦然又作疟治转剧召予诊左手弦尺涩右手濡
弱重取则滑尺同左时经已五月不行矣予曰此郁
病也岂有涩脉成孕之理若然则前药当效矣其夫
医举家欣喜治以安胎行气止痛之药服三五十帖
不效痛苦益甚凡未申时发寒热腹中有块如弹子
大者二三十枚翻腾作痛行动则水声漉漉痛极则
吐酸水五六碗吐尽则块息而寒热除痛亦不作明
日亦然又作疟治转剧召予诊左手弦尺涩右手濡
弱重取则滑尺同左时经已五月不行矣予曰此郁
病也岂有涩脉成孕之理若然则前药当效矣其夫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b 页 WYG0766-1127d.png
亦悟乃为制方以二陈加香附山栀抚芎玄胡当归
红花之类药进而痛止连与四帖皆效但药止则痛
发如故调治一月不能除根予因持脉案见先师黄
古潭先生先生乃谕予曰此郁火病也其病起于肝
胆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不决则郁生郁生则木
盛木盛则凌脾脾伤则不能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以
故月水不来也肺金失于母养则降杀之令不行木
寡于畏而侮所不胜是以直冲犯清道以作吐也吐
红花之类药进而痛止连与四帖皆效但药止则痛
发如故调治一月不能除根予因持脉案见先师黄
古潭先生先生乃谕予曰此郁火病也其病起于肝
胆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谋不决则郁生郁生则木
盛木盛则凌脾脾伤则不能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以
故月水不来也肺金失于母养则降杀之令不行木
寡于畏而侮所不胜是以直冲犯清道以作吐也吐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a 页 WYG0766-1128a.png
后诸症皆减者木升而火息也为裁一方以黄菧五
钱柴胡三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陈皮贝母枳实
各五分姜三片一剂而寒热除再剂而痛减吐止水
声亦绝七日不发其夫喜曰是何神速也乃拉予复
请命于先生先生曰夫寒热者少阳胆也吐酸者厥
阴肝也痛而腹块翻腾者火盛激动其水如锅中汤
滚泡浪沸腾是也吐多则肺金愈伤故用黄菧补肺
金为君使得以制肝木以柴胡泻肝为臣以升发其
钱柴胡三钱白芍药二钱甘草一钱陈皮贝母枳实
各五分姜三片一剂而寒热除再剂而痛减吐止水
声亦绝七日不发其夫喜曰是何神速也乃拉予复
请命于先生先生曰夫寒热者少阳胆也吐酸者厥
阴肝也痛而腹块翻腾者火盛激动其水如锅中汤
滚泡浪沸腾是也吐多则肺金愈伤故用黄菧补肺
金为君使得以制肝木以柴胡泻肝为臣以升发其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b 页 WYG0766-1128b.png
胆火经曰木郁则达之达是通达之义夫木性上升
者也既郁则不升故用柴胡升发胆肝之清气使冲
开其郁结以复其常又曰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
泻之补肺制肝正谓此也又曰泄其肝者缓其中以
甘草缓中为佐又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以白芍药
于脾中泻木为臣病久生郁郁久则生涎以贝母陈
皮枳实开郁逐涎为裨使然后金得其正木得其平
土得其安由是病去而愈速前方用山栀黄连之类
者也既郁则不升故用柴胡升发胆肝之清气使冲
开其郁结以复其常又曰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
泻之补肺制肝正谓此也又曰泄其肝者缓其中以
甘草缓中为佐又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以白芍药
于脾中泻木为臣病久生郁郁久则生涎以贝母陈
皮枳实开郁逐涎为裨使然后金得其正木得其平
土得其安由是病去而愈速前方用山栀黄连之类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a 页 WYG0766-1128c.png
皆降下之药火势正炽岂区区寒凉所能抑哉故经
曰轻者正治重则从其性而升之但凡治病要当识
得此意
先生吾徽黟人也汪石山翁弟子少业儒通五经
以疾就医治病每有超见此略述其二耳且此今
人所患者多而治者鲜有若是之明且尽也故揭
附于斯以公同志者庶先生之名不泯也
治肾消
曰轻者正治重则从其性而升之但凡治病要当识
得此意
先生吾徽黟人也汪石山翁弟子少业儒通五经
以疾就医治病每有超见此略述其二耳且此今
人所患者多而治者鲜有若是之明且尽也故揭
附于斯以公同志者庶先生之名不泯也
治肾消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b 页 WYG0766-1128d.png
本事方云唐李祠部治消渴者肾虚所致每发则小便
甜医多不知其故方书缺而不言洪范曰稼穑作甘
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作晡法须臾即甜足明人之
食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炎气
化成精气下入骨髓其次为脂膏又其次为血肉其
馀则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馀气也五脏之气咸
润者则下味也若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化谷气尽
下为小便故味甘不变其色清冷则肌肤枯稿也犹
甜医多不知其故方书缺而不言洪范曰稼穑作甘
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作晡法须臾即甜足明人之
食后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腰肾气盛则上蒸炎气
化成精气下入骨髓其次为脂膏又其次为血肉其
馀则为小便故小便色黄血之馀气也五脏之气咸
润者则下味也若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化谷气尽
下为小便故味甘不变其色清冷则肌肤枯稿也犹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a 页 WYG0766-1129a.png
如乳母谷气上泄皆为乳汁味甘消渴病者下泄皆
为小便皆精气不实于内则小便频数也又肺为五
脏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则气润若下冷极则阳不能
升故肺乾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又以板覆
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
升此板终不得润火力者腰肾强盛也常须煖补肾
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而易消亦免乾渴之患故仲
景云宜服八味肾气丸
为小便皆精气不实于内则小便频数也又肺为五
脏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则气润若下冷极则阳不能
升故肺乾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又以板覆
之则暖气上腾故板能润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
升此板终不得润火力者腰肾强盛也常须煖补肾
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而易消亦免乾渴之患故仲
景云宜服八味肾气丸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b 页 WYG0766-1129b.png
余族兄双柏五旬后病此时师以滋阴降火之剂
投之小便愈多色清而长味益甘则渴益甚屡更
医率认为热尽用苦寒轻剂如天花粉黄连麦冬
石膏知母之类重剂如汞丹之类不惟不效反至
遍身如癞精神癯削脉皆细数余后至曰此东垣
所云消渴末传也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
者必傅中满鼓胀今脉细数而肤皆隐疹宁免其
无疽疡乎急宜更药毋用寒凉坏胃也乃以肾气
投之小便愈多色清而长味益甘则渴益甚屡更
医率认为热尽用苦寒轻剂如天花粉黄连麦冬
石膏知母之类重剂如汞丹之类不惟不效反至
遍身如癞精神癯削脉皆细数余后至曰此东垣
所云消渴末传也能食者必发脑疽背疮不能食
者必傅中满鼓胀今脉细数而肤皆隐疹宁免其
无疽疡乎急宜更药毋用寒凉坏胃也乃以肾气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a 页 WYG0766-1129c.png
丸加桂心五味子鹿角胶益智仁服之半月精神
霈长消渴痊除小便不甜肤疹俱脱十年无恙后
以不如意事触之渴疾复作诸医又以滋阴剂与
之遂成肿满而毙呜呼痛哉设若守加味肾气丸
未必有是肿满病也仲景东垣实为祖师千载之
下益使人崇信也特附于斯以告同志
罗太无药戒
客有病痞者积于其中伏而不得下自外至者捍而不
霈长消渴痊除小便不甜肤疹俱脱十年无恙后
以不如意事触之渴疾复作诸医又以滋阴剂与
之遂成肿满而毙呜呼痛哉设若守加味肾气丸
未必有是肿满病也仲景东垣实为祖师千载之
下益使人崇信也特附于斯以告同志
罗太无药戒
客有病痞者积于其中伏而不得下自外至者捍而不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b 页 WYG0766-1129d.png
得纳从医而问之曰非下之不可归而饮其药既饮
而暴下不终日而向之伏者散而无馀向之捍者柔
而不支焦膈通达呼吸开利快然若未始有疾者不
数日痞复作投以故药其快然也亦如初自是不踰
月而痞五作五下每下辄愈然客之气一语而三引
体不劳而汗股不步而慄肌革无所耗于前而其中
薾然莫知其所来嗟夫心痞非下不可已予从而下
之术未爽也薾然独何如闻楚之南有良医焉往而
而暴下不终日而向之伏者散而无馀向之捍者柔
而不支焦膈通达呼吸开利快然若未始有疾者不
数日痞复作投以故药其快然也亦如初自是不踰
月而痞五作五下每下辄愈然客之气一语而三引
体不劳而汗股不步而慄肌革无所耗于前而其中
薾然莫知其所来嗟夫心痞非下不可已予从而下
之术未爽也薾然独何如闻楚之南有良医焉往而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a 页 WYG0766-1130a.png
问之医笑曰子无怪是薾然者也凡子之来固为是
薾然也坐吾语汝天下之理有甚快于吾心者其末
也必有伤求无伤于其中则无望快于吾心夫阴伏
而阳蓄气与血不运而为痞横乎子之胸者其累大
矣击而去之不须臾而除甚大之累和平之物不能
为也必将搏击震挠而后可夫人之和气冲然而甚
微泊乎其易危击搏震挠之功成而子之和亦已病
矣由是观之则子之痞凡一快者则子之和亦一伤
薾然也坐吾语汝天下之理有甚快于吾心者其末
也必有伤求无伤于其中则无望快于吾心夫阴伏
而阳蓄气与血不运而为痞横乎子之胸者其累大
矣击而去之不须臾而除甚大之累和平之物不能
为也必将搏击震挠而后可夫人之和气冲然而甚
微泊乎其易危击搏震挠之功成而子之和亦已病
矣由是观之则子之痞凡一快者则子之和亦一伤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b 页 WYG0766-1130b.png
矣不踰月而快者五子之和平之气不既索乎故薾
然如不终日也且将去子之痞而无害于和也子归
燕居三月而后与之药可为也客归三月斋戒而复
请之医曰子之气少复矣取药而授之曰服之三月
而疾少平又三月而少康终年而可复常且饮药不
得亟进客归而行其说然其初使人懑然而迟之盖
三投药而三反之也然日不见其所攻之效久较则
月异而时不同终岁而疾平矣客谒医再拜而谢之
然如不终日也且将去子之痞而无害于和也子归
燕居三月而后与之药可为也客归三月斋戒而复
请之医曰子之气少复矣取药而授之曰服之三月
而疾少平又三月而少康终年而可复常且饮药不
得亟进客归而行其说然其初使人懑然而迟之盖
三投药而三反之也然日不见其所攻之效久较则
月异而时不同终岁而疾平矣客谒医再拜而谢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a 页 WYG0766-1130c.png
坐而问其故医曰此医国之说岂特施之于病哉子
独不见秦之治民乎捍而不听令墯而不勤事放而
不畏法令之不听治之不变则秦之民常痞矣商君
见其痞也厉以刑法威以斩伐悍厉猛鸷不毫发少
贷痛刬而力锄之于是乎秦之政如建瓴流通四达
无敢或拒而秦之痞常一快矣自孝公以至二世凡
几痞而几快矣顽者已圮强者已柔而秦之民无欢
心矣故猛政一快者欢心一亡积快而不已而秦之
独不见秦之治民乎捍而不听令墯而不勤事放而
不畏法令之不听治之不变则秦之民常痞矣商君
见其痞也厉以刑法威以斩伐悍厉猛鸷不毫发少
贷痛刬而力锄之于是乎秦之政如建瓴流通四达
无敢或拒而秦之痞常一快矣自孝公以至二世凡
几痞而几快矣顽者已圮强者已柔而秦之民无欢
心矣故猛政一快者欢心一亡积快而不已而秦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b 页 WYG0766-1130d.png
四肢枵然徒具其物而已民心日离而君孤立于上
故匹夫大呼不终日而百姓皆起秦欲运其手足肩
膂而漠然不我应故秦之亡也是好为快者之过也
昔者先王之民其初亦尝痞矣先王岂不知砉然击
去之以为速也惟惧其有伤于中也故不敢求快于
吾心优柔而抚育之教以仁义道以礼乐阴解其乱
而除去其痞旁视而懑然有之矣然月计之岁察之
前岁之俗非今岁之俗也不击不搏无所忤逆是以
故匹夫大呼不终日而百姓皆起秦欲运其手足肩
膂而漠然不我应故秦之亡也是好为快者之过也
昔者先王之民其初亦尝痞矣先王岂不知砉然击
去之以为速也惟惧其有伤于中也故不敢求快于
吾心优柔而抚育之教以仁义道以礼乐阴解其乱
而除去其痞旁视而懑然有之矣然月计之岁察之
前岁之俗非今岁之俗也不击不搏无所忤逆是以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0a 页 WYG0766-1131a.png
日去其戾气而不婴其欢心于是政成教达安乐久
而后患除矣是故三代之治皆更数圣人历数百年
而后俗成则予之药终年而疾愈盖无足怪也故曰
天下之理有甚快于吾心者其末也必有伤求无伤
于其中则无望快于予心虽然岂特治天下为然哉
客再拜而纪其说
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考
灵枢经第十五篇有曰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
而后患除矣是故三代之治皆更数圣人历数百年
而后俗成则予之药终年而疾愈盖无足怪也故曰
天下之理有甚快于吾心者其末也必有伤求无伤
于其中则无望快于予心虽然岂特治天下为然哉
客再拜而纪其说
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考
灵枢经第十五篇有曰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0b 页 WYG0766-1131b.png
脉以应二十八宿夫谓二十八脉者何左右手足上
下各十二经又阴蹻阳蹻共二十六也合任督二脉
前后以足其数云
人身四海说
生生子曰天有四时地有四海而人亦应之四海者髓
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也十二经水皆注于海也岐
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
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
下各十二经又阴蹻阳蹻共二十六也合任督二脉
前后以足其数云
人身四海说
生生子曰天有四时地有四海而人亦应之四海者髓
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也十二经水皆注于海也岐
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
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1a 页 WYG0766-1131c.png
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
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
府有馀不足皆可得而见也气海有馀者气满胸中
悦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馀则
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
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馀则腹满不足
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馀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不
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凡此
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
府有馀不足皆可得而见也气海有馀者气满胸中
悦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馀则
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
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馀则腹满不足
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馀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不
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凡此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1b 页 WYG0766-1131d.png
有馀不足宜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虚顺者
得复逆者必败(出灵枢/海论篇)
删定野山秘抄种子论
易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则絪缊
者升降凝聚之谓也媾精者配合交感之谓也必二
气合则化自生矣否则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恶能望
其化生哉然则人之不孕育者岂夫妇竟无一交媾
之遇耶遇而不识不会是亦独阴独阳之谓也不知
得复逆者必败(出灵枢/海论篇)
删定野山秘抄种子论
易曰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则絪缊
者升降凝聚之谓也媾精者配合交感之谓也必二
气合则化自生矣否则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恶能望
其化生哉然则人之不孕育者岂夫妇竟无一交媾
之遇耶遇而不识不会是亦独阴独阳之谓也不知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2a 页 WYG0766-1132a.png
者诿于天命则泥矣间有倡为资药饵以养精血候
月水以种孕育又多峻补以求诡遇则嗣未必得而
害巳随之此固予之痛惜也久矣因究种子之道有
四一曰择地二曰养种三曰乘时四曰投虚是也何
也盖地则母之精也种则父精也时则两精交媾之
时也虚则去旧生新之初也又尝闻之师曰不受胎
之原有二阴失其道而不能受者以气胜血衰故也
衰则寒热乘之气凝血滞而营卫不和经水先后多
月水以种孕育又多峻补以求诡遇则嗣未必得而
害巳随之此固予之痛惜也久矣因究种子之道有
四一曰择地二曰养种三曰乘时四曰投虚是也何
也盖地则母之精也种则父精也时则两精交媾之
时也虚则去旧生新之初也又尝闻之师曰不受胎
之原有二阴失其道而不能受者以气胜血衰故也
衰则寒热乘之气凝血滞而营卫不和经水先后多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2b 页 WYG0766-1132b.png
寡不一也阳失其道而不能施者以气虚精弱故也
弱则原于色欲过度耗其精元精元既弱譬之射者
力微矢枉安能中的究斯二者皆由不能自宝以致
真元耗散阳不施阴不受阴涸阳枯则生生之道息
矣犹乃归之天命不亦误哉以是种子者必地盛则
种可投又必时与虚俱得焉可成孕而生子矣虽然
至难养者精至难遇者时与虚苟不凭以药饵之力
示以调摄之宜候以如期之法则养与遇竟茫然矣
弱则原于色欲过度耗其精元精元既弱譬之射者
力微矢枉安能中的究斯二者皆由不能自宝以致
真元耗散阳不施阴不受阴涸阳枯则生生之道息
矣犹乃归之天命不亦误哉以是种子者必地盛则
种可投又必时与虚俱得焉可成孕而生子矣虽然
至难养者精至难遇者时与虚苟不凭以药饵之力
示以调摄之宜候以如期之法则养与遇竟茫然矣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3a 页 WYG0766-1132c.png
又知种子之法以调经养精为首而用药须审平和
夫妇尤必相保守旬日之间可使精元俱盛待时而
合时则所谓三十日中两日半也经候至此积秽荡
涤既尽新血初生时与虚俱会而可以施其巧矣又
恐情窦不开阴阳背弛续有奇砭以动其欲庶子宫
开而真元媾合两情畅美虽平生不孕者亦孕矣尚
何疑哉是乃历试历验百发百中者也呜呼是说也
岂畔道云乎哉亦以培植元气顺养天真特资药力
夫妇尤必相保守旬日之间可使精元俱盛待时而
合时则所谓三十日中两日半也经候至此积秽荡
涤既尽新血初生时与虚俱会而可以施其巧矣又
恐情窦不开阴阳背弛续有奇砭以动其欲庶子宫
开而真元媾合两情畅美虽平生不孕者亦孕矣尚
何疑哉是乃历试历验百发百中者也呜呼是说也
岂畔道云乎哉亦以培植元气顺养天真特资药力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3b 页 WYG0766-1132d.png
以佐助之所谓人定亦可以胜天者是也由是而知
始而无嗣者非天也人自戕天也继而有嗣者亦非
天也人能成其天也故曰斯道顺则成人逆则成丹
慎毋以天命自诿也噫以天命自诿者良可惜哉
护胎说
凡妇人孕后当戒之在色不知自慎则欲动而子宫复
开岂惟多致半产漏下即生子亦多疮毒夭伤何也
由淫火烁胎也彼马牛之类受胎后牡逼身辄蹄之
始而无嗣者非天也人自戕天也继而有嗣者亦非
天也人能成其天也故曰斯道顺则成人逆则成丹
慎毋以天命自诿也噫以天命自诿者良可惜哉
护胎说
凡妇人孕后当戒之在色不知自慎则欲动而子宫复
开岂惟多致半产漏下即生子亦多疮毒夭伤何也
由淫火烁胎也彼马牛之类受胎后牡逼身辄蹄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4a 页 WYG0766-1133a.png
使不得近谓之护胎何致有半产之事人惟多欲故
往往不知护也产宝论及妇人科俱缺此一款余故
采菽园杂记所载者润色之如此
王节斋本草集要参蓍论
或有问于生生子曰观子视病用药尝于各家所长中
求之亦未尝见子纯用参蓍何独于此便便不绝口
耶予曰予之便便盖欲白王公之冤而针时师之癖
也王公以六经出身行轩岐之道著书立言生生之
往往不知护也产宝论及妇人科俱缺此一款余故
采菽园杂记所载者润色之如此
王节斋本草集要参蓍论
或有问于生生子曰观子视病用药尝于各家所长中
求之亦未尝见子纯用参蓍何独于此便便不绝口
耶予曰予之便便盖欲白王公之冤而针时师之癖
也王公以六经出身行轩岐之道著书立言生生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4b 页 WYG0766-1133b.png
志廓然矣观其书羽翼丹溪固欲成人之美者盖丹
溪扫温补之弊其书虽行后之人颠倒于其间者犹
未斩然而截迹也故王公亹亹告戒常恐后之人不
遵丹溪阴虚之说而闯温补之籓岂意后人不究其
原而于告戒之处则一槩木偶而泥塑凡遇发热咳
𠻳见红之疾不察病因不询兼症则曰此正王公阴
虚火动忌用参蓍之病也当以滋阴降火治之冤哉
冤哉王公欲成人之美者讵谓酿祸迨今不已耶何
溪扫温补之弊其书虽行后之人颠倒于其间者犹
未斩然而截迹也故王公亹亹告戒常恐后之人不
遵丹溪阴虚之说而闯温补之籓岂意后人不究其
原而于告戒之处则一槩木偶而泥塑凡遇发热咳
𠻳见红之疾不察病因不询兼症则曰此正王公阴
虚火动忌用参蓍之病也当以滋阴降火治之冤哉
冤哉王公欲成人之美者讵谓酿祸迨今不已耶何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5a 页 WYG0766-1133c.png
者时师诵王公之书于杂著则曰是拳拳于滋阴也
诵本草于参蓍则曰是温也积温可以成热此阳也
阳旺则阴愈消肺寒则可服肺热反伤肺等语时不
彻口间欲有用之者则众起而排之乃曰参蓍岂易
服者耶服则杀人是以病家亦相安于滋阴虽死而
无悔也识卓理融者每为之束手正如一傅众咻欲
求不寒心也难矣推王公之心抑何尝谓参蓍不补
阴而特补阳哉观其序本草集要云古人因病以立
诵本草于参蓍则曰是温也积温可以成热此阳也
阳旺则阴愈消肺寒则可服肺热反伤肺等语时不
彻口间欲有用之者则众起而排之乃曰参蓍岂易
服者耶服则杀人是以病家亦相安于滋阴虽死而
无悔也识卓理融者每为之束手正如一傅众咻欲
求不寒心也难矣推王公之心抑何尝谓参蓍不补
阴而特补阳哉观其序本草集要云古人因病以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5b 页 WYG0766-1133d.png
方非制方以待病学医之道莫先于读本草药性明
然后学处方云云时师观书只识吹毛求疵安知通
章大义又安知寓意之处如古人讽谏之谓也王公
本草集要于人参条下云味甘气温微寒云云夫既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
益志调中生津通血脉治五劳七伤已上症谁谓非
五脏之阴虚者耶王公曷为不删而略之王公盖以
其味甘气虽温而又有微寒在焉故集此为补阴者
然后学处方云云时师观书只识吹毛求疵安知通
章大义又安知寓意之处如古人讽谏之谓也王公
本草集要于人参条下云味甘气温微寒云云夫既
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
益志调中生津通血脉治五劳七伤已上症谁谓非
五脏之阴虚者耶王公曷为不删而略之王公盖以
其味甘气虽温而又有微寒在焉故集此为补阴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6a 页 WYG0766-1134a.png
之法眼也虽有肺受火邪喘𠻳及阴虚火动劳𠻳吐
血勿用之语盖指不当补而补之者观其复引仲景
治亡血脉虚以此补之谓气虚血弱故补其气而血
自生阴生于阳甘能生血也以通章大义观之王公
何尝道人参不补阴也丹溪治阴虚咳𠻳琼玉膏葛
可久治吐血独参汤义皆孚此于黄蓍条下云味甘
气微温云云夫既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补中生血
补肺气实皮毛泻阴火为退热之圣药治虚劳自汗
血勿用之语盖指不当补而补之者观其复引仲景
治亡血脉虚以此补之谓气虚血弱故补其气而血
自生阴生于阳甘能生血也以通章大义观之王公
何尝道人参不补阴也丹溪治阴虚咳𠻳琼玉膏葛
可久治吐血独参汤义皆孚此于黄蓍条下云味甘
气微温云云夫既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补中生血
补肺气实皮毛泻阴火为退热之圣药治虚劳自汗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6b 页 WYG0766-1134b.png
无汗则发有汗则止又治消渴腹痛泄痢肠风血崩
带下月候不匀产前后一切痛补肾三焦命门元气
药中呼为羊肉已上症谁谓非五脏之阴虚者耶王
公曷为不删而略之王公亦以其甘能生血且其气
微温是以能温分肉而实皮毛以通章大义观之王
公何尝道黄菧不补阴也东垣治血虚发热以黄菧
一两当归二钱名曰补血汤治盗汗用当归六黄汤
以黄菧为君义皆本此夫本草之所以集者特述其
带下月候不匀产前后一切痛补肾三焦命门元气
药中呼为羊肉已上症谁谓非五脏之阴虚者耶王
公曷为不删而略之王公亦以其甘能生血且其气
微温是以能温分肉而实皮毛以通章大义观之王
公何尝道黄菧不补阴也东垣治血虚发热以黄菧
一两当归二钱名曰补血汤治盗汗用当归六黄汤
以黄菧为君义皆本此夫本草之所以集者特述其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7a 页 WYG0766-1134c.png
药性之刚柔气味之温凉补泻之专功以为立方治
病之准谁谓通章之义不足凭而于一句积温成热
之说独可据哉必如时师所言养血药中以四物汤
为主加黄柏知母就为滋阴降火之妙剂则惬然服
之而无疑抑不思当归味甘辛气温川芎味辛气温
当归虽补血亦能破血以其甘中有辛也川芎上行
顶巅下行血海乃血中之气药也治一切气温中散
寒开郁行气燥湿又曰久服则走散真气盖辛散故
病之准谁谓通章之义不足凭而于一句积温成热
之说独可据哉必如时师所言养血药中以四物汤
为主加黄柏知母就为滋阴降火之妙剂则惬然服
之而无疑抑不思当归味甘辛气温川芎味辛气温
当归虽补血亦能破血以其甘中有辛也川芎上行
顶巅下行血海乃血中之气药也治一切气温中散
寒开郁行气燥湿又曰久服则走散真气盖辛散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7b 页 WYG0766-1134d.png
也较之于参蓍补性优劣为何如俱一本草语也俱
王公所集要也时师既宗王公乃不畏芎归之辛而
独畏参蓍之甘抑何僻也丹溪心法传中罗成之云
先生犹以芎归之𪫬辛温而非阴虚者所宜服况其
他乎时师既遵王公当求王公之所自知王公之所
自则可以知丹溪之用心矣予故曰丹溪谓阴虚者
救时之言也王公道阴虚者成人之美者也时师言
阴虚者偏而僻者也畏人参如虎者此又丹溪王公
王公所集要也时师既宗王公乃不畏芎归之辛而
独畏参蓍之甘抑何僻也丹溪心法传中罗成之云
先生犹以芎归之𪫬辛温而非阴虚者所宜服况其
他乎时师既遵王公当求王公之所自知王公之所
自则可以知丹溪之用心矣予故曰丹溪谓阴虚者
救时之言也王公道阴虚者成人之美者也时师言
阴虚者偏而僻者也畏人参如虎者此又丹溪王公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8a 页 WYG0766-1135a.png
之罪人误天下之苍生者也予之便言岂好辨哉愿
为王公之忠臣耳
洗冤录载沿身骨节上下联络名目
夫人两手指甲连者小节小节之后中节中节之后本
节本节之后肢骨之前生掌骨掌骨上生掌肉掌肉
后可屈曲者腕腕左起高骨者手外踝右起高骨者
右手踝二踝相连生者臂骨辅臂骨者髀骨三骨相
经者肘骨前可屈曲者曲肘曲肘上生者臑骨臑骨
为王公之忠臣耳
洗冤录载沿身骨节上下联络名目
夫人两手指甲连者小节小节之后中节中节之后本
节本节之后肢骨之前生掌骨掌骨上生掌肉掌肉
后可屈曲者腕腕左起高骨者手外踝右起高骨者
右手踝二踝相连生者臂骨辅臂骨者髀骨三骨相
经者肘骨前可屈曲者曲肘曲肘上生者臑骨臑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8b 页 WYG0766-1135b.png
上生者肩腢肩腢之前者腢骨腢骨之前髀骨髀骨
之中陷者缺盆缺盆之上者颈颈之前者颡喉颡喉
之上者结喉结喉之上者胲胲两傍者曲颔曲颔两
傍者颐颐两傍者颊车颊车之上者耳耳上者曲鬓
曲鬓上行者顶顶前者囟门囟门之下者发际发际
正下者额额下者眉眉际之末者太阳穴太阳穴前
者目目两傍者两小眦小眦上者上脸下者下脸正
位能瞻视者目瞳子瞳近鼻者两大眦近两大眦者
之中陷者缺盆缺盆之上者颈颈之前者颡喉颡喉
之上者结喉结喉之上者胲胲两傍者曲颔曲颔两
傍者颐颐两傍者颊车颊车之上者耳耳上者曲鬓
曲鬓上行者顶顶前者囟门囟门之下者发际发际
正下者额额下者眉眉际之末者太阳穴太阳穴前
者目目两傍者两小眦小眦上者上脸下者下脸正
位能瞻视者目瞳子瞳近鼻者两大眦近两大眦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9a 页 WYG0766-1135c.png
山根山根上印堂印堂上者脑角脑角下者乘枕骨
脊骨下横生者髋骨髋骨两傍者钗骨钗骨下中者
腰门骨钗骨上连生者腿骨腿骨下可屈曲者曲䐐
曲䐐上生者膝盖骨盖骨下生者胫骨胫骨傍生䯒
骨䯒骨下左起高大者两足外踝右起高大者两足
右踝胫骨前垂者两足跂骨跂骨前者足本节本节
前者小节小节相连者足趾甲趾甲后生者足前趺
趺后凹陷足心下生者足掌骨掌骨后生者踵肉踵
脊骨下横生者髋骨髋骨两傍者钗骨钗骨下中者
腰门骨钗骨上连生者腿骨腿骨下可屈曲者曲䐐
曲䐐上生者膝盖骨盖骨下生者胫骨胫骨傍生䯒
骨䯒骨下左起高大者两足外踝右起高大者两足
右踝胫骨前垂者两足跂骨跂骨前者足本节本节
前者小节小节相连者足趾甲趾甲后生者足前趺
趺后凹陷足心下生者足掌骨掌骨后生者踵肉踵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19b 页 WYG0766-1135d.png
肉后者脚跟也
洗冤录验胎法
又五脏论有称耆婆者云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
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全五月筋骨成六月毛发生七
月动右手于母腹左八月动左手于母腹右九月三
转身十月满足生若验得未成形象只验所堕胎作
血肉一片或一块若经日坏烂多化为水若所堕胎
已成形像者谓头脑口眼耳鼻手脚指甲等全亦有
洗冤录验胎法
又五脏论有称耆婆者云一月如珠露二月如桃花三
月男女分四月形象全五月筋骨成六月毛发生七
月动右手于母腹左八月动左手于母腹右九月三
转身十月满足生若验得未成形象只验所堕胎作
血肉一片或一块若经日坏烂多化为水若所堕胎
已成形像者谓头脑口眼耳鼻手脚指甲等全亦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0a 页 WYG0766-1136a.png
脐𢃄之类若胎在母腹中被惊而死其胎下系紫黑
色血荫软弱若生下腹外死者其尸系淡红赤色胞
衣白却无紫黑色极易验也
人身内景说
咽之与喉有二窍前后不同喉在前咽在后咽则因物
而咽以应地气而为胃之系下连胃管为水谷之道
路自咽而入于胃胃主腐熟水谷其水谷精悍之气
自胃之上口出于贲门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心
色血荫软弱若生下腹外死者其尸系淡红赤色胞
衣白却无紫黑色极易验也
人身内景说
咽之与喉有二窍前后不同喉在前咽在后咽则因物
而咽以应地气而为胃之系下连胃管为水谷之道
路自咽而入于胃胃主腐熟水谷其水谷精悍之气
自胃之上口出于贲门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心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0b 页 WYG0766-1136b.png
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
皮毛毛脉合精气行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冲和
百脉颐养神气利关节通九窍滋志意者也其滓秽
则自胃之下口入于幽门傅于小肠自小肠下口至
于大肠上口大小二肠相会为阑门阑门者阑约水
谷以分别也其水则渗灌入于膀胱膀胱者胞之室
也胞虚受水而为藏水之室家也其浊秽入于大肠
大肠一名回肠以其回屈而受小肠之浊秽也喉主
皮毛毛脉合精气行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冲和
百脉颐养神气利关节通九窍滋志意者也其滓秽
则自胃之下口入于幽门傅于小肠自小肠下口至
于大肠上口大小二肠相会为阑门阑门者阑约水
谷以分别也其水则渗灌入于膀胱膀胱者胞之室
也胞虚受水而为藏水之室家也其浊秽入于大肠
大肠一名回肠以其回屈而受小肠之浊秽也喉主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1a 页 WYG0766-1136c.png
出纳以应天气而为肺之系下接肺经为喘息之道
路自喉咙而通于肺肺下无窍而有空行列分布诸
藏清浊之气以为气管大肠为肺之府肺色白故大
肠为白肠主傅送浊秽之气下行而不使上干于心
肺所谓傅泻行道之府也肺之下有心心系有二一
则上与肺相通一则自肺叶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
相连贯脊通髓而与肾系相通小肠为心之府心色
赤故小肠为赤肠主引心火浊气下行而不使上干
路自喉咙而通于肺肺下无窍而有空行列分布诸
藏清浊之气以为气管大肠为肺之府肺色白故大
肠为白肠主傅送浊秽之气下行而不使上干于心
肺所谓傅泻行道之府也肺之下有心心系有二一
则上与肺相通一则自肺叶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
相连贯脊通髓而与肾系相通小肠为心之府心色
赤故小肠为赤肠主引心火浊气下行而不使上干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1b 页 WYG0766-1136d.png
于华盖所谓容受之府也盖心通五藏系而为五藏
之主有膈膜遮蔽浊气不得上薰于心所以真心不
受邪凌犯其所以致病者心包络耳心包络是心上
漫脂之外有细筋如丝与心肺相连者是也心包络
经自膻中散布络绕于三焦三焦其气通灌十二经
络上下往来无有休息自与心包络配合为表里故
俱有名而无合应脾系在膈下著右胁上与胃膜相
连胃为脾之府脾色黄故胃为黄肠而为水谷之府
之主有膈膜遮蔽浊气不得上薰于心所以真心不
受邪凌犯其所以致病者心包络耳心包络是心上
漫脂之外有细筋如丝与心肺相连者是也心包络
经自膻中散布络绕于三焦三焦其气通灌十二经
络上下往来无有休息自与心包络配合为表里故
俱有名而无合应脾系在膈下著右胁上与胃膜相
连胃为脾之府脾色黄故胃为黄肠而为水谷之府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2a 页 WYG0766-1137a.png
也肝系在心肺下著左胁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
连而胆在肝短叶之间胆为肝之府肝色青故胆为
青肠而为清净之府也肾与脐对形如石卵而曲附
脊膂有系上通于心所谓坎离相感水火升降者此
也膀胱为肾之府肾色黑故膀胱为黑肠而为津液
之府也
不执方说
余屈首受医日惟有事于素难病源病机甲乙等书俯
连而胆在肝短叶之间胆为肝之府肝色青故胆为
青肠而为清净之府也肾与脐对形如石卵而曲附
脊膂有系上通于心所谓坎离相感水火升降者此
也膀胱为肾之府肾色黑故膀胱为黑肠而为津液
之府也
不执方说
余屈首受医日惟有事于素难病源病机甲乙等书俯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2b 页 WYG0766-1137b.png
而诵仰而思希心融贯前哲秘旨而未逮也若彼局
方袖珍惠济等集间用之参考而不敢执泥至临症
务虚心察受病之因始敢投剂亦未尝执方以合病
以故执方之夫往往见而骇之议之谓如上方书之
傅简易捷径大有便于后学素难诸书固云精妙乃
涣漫艰深力难究竟胡子好难恶易𪫬与人殊且子
胗病用药类与方书悬异有病同而剂异有始终用
一法而不殊有三五变其方而不轨辄亦投剂获效
方袖珍惠济等集间用之参考而不敢执泥至临症
务虚心察受病之因始敢投剂亦未尝执方以合病
以故执方之夫往往见而骇之议之谓如上方书之
傅简易捷径大有便于后学素难诸书固云精妙乃
涣漫艰深力难究竟胡子好难恶易𪫬与人殊且子
胗病用药类与方书悬异有病同而剂异有始终用
一法而不殊有三五变其方而不轨辄亦投剂获效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3a 页 WYG0766-1137c.png
此遵何道哉或方书不足凭而他有秘授欤奚与诸
医殊致也余曰嘻医何容易谈哉人之死生关于呼
吸间余何敢师心自用而巇崄为也古称用药如用
兵然齐步伐肃部伍坐作进退刺杀攻击一定而不
乱者法也胡可废也乃若知己知彼置伏设奇临变
不测其运用妙于一心药之君臣佐使味之甘苦寒
凉方之丸散汤引著于载籍者法也察病之寒热虚
实感之脏腑表里所以君臣佐使甘苦寒凉补而丸
医殊致也余曰嘻医何容易谈哉人之死生关于呼
吸间余何敢师心自用而巇崄为也古称用药如用
兵然齐步伐肃部伍坐作进退刺杀攻击一定而不
乱者法也胡可废也乃若知己知彼置伏设奇临变
不测其运用妙于一心药之君臣佐使味之甘苦寒
凉方之丸散汤引著于载籍者法也察病之寒热虚
实感之脏腑表里所以君臣佐使甘苦寒凉补而丸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3b 页 WYG0766-1137d.png
散汤引者不废方亦可不执方也故按图用兵而不
达变者以卒与敌执方治病而不察因者未有能生
人者也虽然不执方而又合法亦匪易臻也脱非生
平融通素难本草仲景洁古守真东垣丹溪诸书不
可以语此秘密医何容易谈也子徒以方书为捷径
盍亦未求之上古乎上古之世无方扁鹊傅载长桑
君以禁方相授受亦不载曰何方春秋时秦缓医和
汉淳于公辈以医名天下亦未尝有方傅也至张仲
达变者以卒与敌执方治病而不察因者未有能生
人者也虽然不执方而又合法亦匪易臻也脱非生
平融通素难本草仲景洁古守真东垣丹溪诸书不
可以语此秘密医何容易谈也子徒以方书为捷径
盍亦未求之上古乎上古之世无方扁鹊傅载长桑
君以禁方相授受亦不载曰何方春秋时秦缓医和
汉淳于公辈以医名天下亦未尝有方傅也至张仲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4a 页 WYG0766-1138a.png
景乃始有方是知东汉已前医皆妙悟心法察病投
剂未尝徇方也彼岂私其方不欲授之人哉诚惧后
之人拘执不变必致误人耳然立法处方不过酌病
机之详确审经络之虚实察药𪫬之宜悖明气味之
走守合色脉衍天和调燮阴阳恭相造化以一理贯
之理融则识真识真则机顺自然应变不胶方自吾
心出病可去而功可成以成功而名方谁曰不可余
何能余仅守方而不执焉巳子宁以余言为迂乎
剂未尝徇方也彼岂私其方不欲授之人哉诚惧后
之人拘执不变必致误人耳然立法处方不过酌病
机之详确审经络之虚实察药𪫬之宜悖明气味之
走守合色脉衍天和调燮阴阳恭相造化以一理贯
之理融则识真识真则机顺自然应变不胶方自吾
心出病可去而功可成以成功而名方谁曰不可余
何能余仅守方而不执焉巳子宁以余言为迂乎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4b 页 WYG0766-1138b.png
张刘李朱滑六名师小傅
孙氏生生子曰医以通变称良而执方则泥故业医者
能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
心矣不则窥其一斑而议其偏长即医如张仲景李
东垣诸公亦妄加讥贬也可乎哉可乎哉余故列其
因时立法者于后
医学自汉秦以上无方有方自张长沙始故医家以长
沙为方书之祖晚世议长沙者率谓其长于伤寒而
孙氏生生子曰医以通变称良而执方则泥故业医者
能因古人之法而审其用法之时斯得古人立法之
心矣不则窥其一斑而议其偏长即医如张仲景李
东垣诸公亦妄加讥贬也可乎哉可乎哉余故列其
因时立法者于后
医学自汉秦以上无方有方自张长沙始故医家以长
沙为方书之祖晚世议长沙者率谓其长于伤寒而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5a 页 WYG0766-1138c.png
短于杂症余惟医如长沙亦无间然矣乃长沙急于
伤寒者盖病莫大于伤寒而变症亦莫甚于伤寒其
生死决于七日十三四日之间非若他疾可从容而
治也长沙察其缓急故以伤寒为首务尔不然金匮
要略治杂症书也独非长沙著述者乎何颙别傅有
曰仲景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时
人谓扁鹊仓公无以加焉观此则仲景不专长于伤
寒又可知矣而刘宗厚亦曰吾尝用东垣之药效仲
伤寒者盖病莫大于伤寒而变症亦莫甚于伤寒其
生死决于七日十三四日之间非若他疾可从容而
治也长沙察其缓急故以伤寒为首务尔不然金匮
要略治杂症书也独非长沙著述者乎何颙别傅有
曰仲景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时
人谓扁鹊仓公无以加焉观此则仲景不专长于伤
寒又可知矣而刘宗厚亦曰吾尝用东垣之药效仲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5b 页 WYG0766-1138d.png
景处方宗厚丹溪高弟也不效丹溪而效仲景以仲
景医之亚圣非丹溪可企及者效仲景或亦取法乎
上之意云后世慎毋轻议长沙也
张戴人医亦奇杰也世人不究其用意议其治疾惟事
攻击即明理如丹溪格致馀论亦讥其偏丹溪之说
出益令人畏汗吐下三法如虎并其书置之不与睫
交予甚冤之予惟人之受病如寇入国不先逐寇而
先拊循适足以养寇而扰黎元也戴人有见于是故
景医之亚圣非丹溪可企及者效仲景或亦取法乎
上之意云后世慎毋轻议长沙也
张戴人医亦奇杰也世人不究其用意议其治疾惟事
攻击即明理如丹溪格致馀论亦讥其偏丹溪之说
出益令人畏汗吐下三法如虎并其书置之不与睫
交予甚冤之予惟人之受病如寇入国不先逐寇而
先拊循适足以养寇而扰黎元也戴人有见于是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6a 页 WYG0766-1139a.png
以攻疾为急疾去而后调养是得靖寇安民之法矣
彼仲景麻黄瓜蒂大承气非攻击急剂哉审缓急而
用之此仲景意也盖医难于认病而不难于攻击调
补戴人特揭其难者言之也丹溪引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为论乃遗下文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一句
引精气夺则虚又遗邪气盛则实一句引虚者正气
虚也又遗实者邪气实也一句摭其可议戴人为言
而于戴所急略而不采丹溪且若此馀又何怪哉且
彼仲景麻黄瓜蒂大承气非攻击急剂哉审缓急而
用之此仲景意也盖医难于认病而不难于攻击调
补戴人特揭其难者言之也丹溪引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为论乃遗下文留而不去其病为实一句
引精气夺则虚又遗邪气盛则实一句引虚者正气
虚也又遗实者邪气实也一句摭其可议戴人为言
而于戴所急略而不采丹溪且若此馀又何怪哉且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6b 页 WYG0766-1139b.png
戴人名其书曰儒门事亲岂有儒者事亲而行霸道
以害其亲者哉必不然矣譬彼武王伐殷先悬纣于
太白而后散财发粟汉高入秦降子婴而后约法三
章彼拘拘然进调补而诎攻击是犹治国专用赏而
不用罚也则舜讨凶而尼父诛卯为多事哉予因著
于篇以为戴人辨白
有谓刘守真长于治火斯言亦未知守真所长也守真
高迈明敏非泛常可俦其所治多在推陈致新不使
以害其亲者哉必不然矣譬彼武王伐殷先悬纣于
太白而后散财发粟汉高入秦降子婴而后约法三
章彼拘拘然进调补而诎攻击是犹治国专用赏而
不用罚也则舜讨凶而尼父诛卯为多事哉予因著
于篇以为戴人辨白
有谓刘守真长于治火斯言亦未知守真所长也守真
高迈明敏非泛常可俦其所治多在推陈致新不使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7a 页 WYG0766-1139c.png
少有怫郁正造化新新不停之意医而不知此是无
术也此王海藏之言海藏乃东垣高弟尚推毂如此
则其邃学可知且其所撰原病式历揭素问病机一
十九条而属火者五又觇人心好动诸动属火夫五
行具于人身者各一惟火有君有相由此病机属火
者多也原病式特为病机而发故不暇论及其馀若
所著保命集三卷治杂症则皆妙绝矣然则谓守真
长于治火者其真未知守真所长者乎
术也此王海藏之言海藏乃东垣高弟尚推毂如此
则其邃学可知且其所撰原病式历揭素问病机一
十九条而属火者五又觇人心好动诸动属火夫五
行具于人身者各一惟火有君有相由此病机属火
者多也原病式特为病机而发故不暇论及其馀若
所著保命集三卷治杂症则皆妙绝矣然则谓守真
长于治火者其真未知守真所长者乎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7b 页 WYG0766-1139d.png
医家雅议李东垣善于内伤而虚怯非其所长故有补
肾不若补脾之语窃谓肾主阖辟肾间原气人之司
命岂反轻于脾胃哉盖病有缓急而时势有不同东
垣或以急者为首务也彼当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
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何
莫而非伤脾也者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
也又曰五脏六腑皆禀受于脾胃脾胃一伤则脏腑
无所受气故东垣惟孜孜以保脾胃为急彼虚怯伤
肾不若补脾之语窃谓肾主阖辟肾间原气人之司
命岂反轻于脾胃哉盖病有缓急而时势有不同东
垣或以急者为首务也彼当金元扰攘之际人生斯
世疲于奔命未免劳倦伤脾忧思伤脾饥饱伤脾何
莫而非伤脾也者内经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
也又曰五脏六腑皆禀受于脾胃脾胃一伤则脏腑
无所受气故东垣惟孜孜以保脾胃为急彼虚怯伤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8a 页 WYG0766-1140a.png
肾阴者乃燕居安闲淫胜之疾又不可同日而语也
不则内外伤辩惑与外科精义及兰室秘藏等书皆
治杂症者岂止内伤已哉此可以观矣
余观近世医家明理学者宜莫如丹溪虽倡阳有馀阴
不足之论其用意固有所在也盖以人当承平酗酒
纵欲以竭其精精竭则火炽复以刚剂认为温补故
不旋踵血溢内热骨立而毙与灯膏竭而复加炷者
何异此阳有馀阴不足之论所由著也后学不察槩
不则内外伤辩惑与外科精义及兰室秘藏等书皆
治杂症者岂止内伤已哉此可以观矣
余观近世医家明理学者宜莫如丹溪虽倡阳有馀阴
不足之论其用意固有所在也盖以人当承平酗酒
纵欲以竭其精精竭则火炽复以刚剂认为温补故
不旋踵血溢内热骨立而毙与灯膏竭而复加炷者
何异此阳有馀阴不足之论所由著也后学不察槩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8b 页 WYG0766-1140b.png
守其说一遇虚怯开手便以滋阴降火为剂及未期
卒声哑泄泻以死则曰丹溪之论具在不知此不善
学丹溪之罪而于丹溪何尤丹溪为许文懿高弟学
原考亭其认病最真而投剂最确观其治许文懿之
病及疼风十三症可槩见矣功首罪魁之言余尝为
冤之昔荀卿喜为高论而李斯祖之以祸天下则报
雠行劫之说著矣大都前哲立论必有定见调施经
权必合宜适彼执方而不达变者反为丹溪累也余
卒声哑泄泻以死则曰丹溪之论具在不知此不善
学丹溪之罪而于丹溪何尤丹溪为许文懿高弟学
原考亭其认病最真而投剂最确观其治许文懿之
病及疼风十三症可槩见矣功首罪魁之言余尝为
冤之昔荀卿喜为高论而李斯祖之以祸天下则报
雠行劫之说著矣大都前哲立论必有定见调施经
权必合宜适彼执方而不达变者反为丹溪累也余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9a 页 WYG0766-1140c.png
故不惜牙颊辩之
余读史记至太史公所称由光及伯夷之语未尝不掩
卷叹滑伯仁之术而后无有彰之者伯仁我明奇士
也技艺之精不下丹溪即其文辞如素问抄难经注
诊有枢要针有经络发挥与疮疡痔瘘医韵等萹亦
可谓集往哲之大成矣顾后学但知宗丹溪心法如
灵素于伯仁诸集若罔闻知虽其术有奇中治有明
徵所至成名如朱太史列传所称亦莫之顾何哉盖
余读史记至太史公所称由光及伯夷之语未尝不掩
卷叹滑伯仁之术而后无有彰之者伯仁我明奇士
也技艺之精不下丹溪即其文辞如素问抄难经注
诊有枢要针有经络发挥与疮疡痔瘘医韵等萹亦
可谓集往哲之大成矣顾后学但知宗丹溪心法如
灵素于伯仁诸集若罔闻知虽其术有奇中治有明
徵所至成名如朱太史列传所称亦莫之顾何哉盖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29b 页 WYG0766-1140d.png
丹溪为当时缙绅所游扬又戴元礼刘宗厚诸名士
为弟子故丹溪之名藉藉而伯仁艺虽高弗若之矣
何一阳有言历考上古高贤若以岐伯越人为医中
尼父则仲景可为颜曾之陪而河间东垣当在宰我
子贡之列若伯仁义理精明制作醇粹可与游夏之
班至彦修又下一等也此论甚确而今宗伯仁者不
然也岂惟伯仁则戴人守真亦若是尔故太史公曰
岩穴之士欲砥立名行非附青云之士恶能声施后
为弟子故丹溪之名藉藉而伯仁艺虽高弗若之矣
何一阳有言历考上古高贤若以岐伯越人为医中
尼父则仲景可为颜曾之陪而河间东垣当在宰我
子贡之列若伯仁义理精明制作醇粹可与游夏之
班至彦修又下一等也此论甚确而今宗伯仁者不
然也岂惟伯仁则戴人守真亦若是尔故太史公曰
岩穴之士欲砥立名行非附青云之士恶能声施后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0a 页 WYG0766-1141a.png
世哉此言信矣余故特为伯仁表之也
生生子曰余著论若是非阿所好也欲后人知仲
景不徒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
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阳有馀
阴不足之谭不可以痹丹溪而撄宁生之长技亦
将与诸公并称不朽矣同志者幸亮之毋余訾哉
医通节文
生生子曰余尝称宋儒谓为人子不可不知医为知言
生生子曰余著论若是非阿所好也欲后人知仲
景不徒以伤寒擅长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
不当以攻击蒙讥东垣不专以内伤树绩阳有馀
阴不足之谭不可以痹丹溪而撄宁生之长技亦
将与诸公并称不朽矣同志者幸亮之毋余訾哉
医通节文
生生子曰余尝称宋儒谓为人子不可不知医为知言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0b 页 WYG0766-1141b.png
已观韩氏医通益證斯言为匪欺也韩飞霞为亲习
医而馀泽遍物阅其集方楷当而修制合宜其投剂
多奇中有以哉余惧其术没没也用采其论药数款
附于集令后人识有韩飞霞云
医通绪论章
飞霞子曰天地万物气成形也不位不育病之时也人
之养气践形而致中和者医之道也夫医而至于针
砭药饵第二义矣易无妄九五曰无妄之疾勿药有
医而馀泽遍物阅其集方楷当而修制合宜其投剂
多奇中有以哉余惧其术没没也用采其论药数款
附于集令后人识有韩飞霞云
医通绪论章
飞霞子曰天地万物气成形也不位不育病之时也人
之养气践形而致中和者医之道也夫医而至于针
砭药饵第二义矣易无妄九五曰无妄之疾勿药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1a 页 WYG0766-1141c.png
喜孔子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此最上义也得医之
最上义者气之冲神之化皆此身之真息以踵也卢
扁指竖子华佗剖肠腑白玉蟾呵臀痈药饵云乎哉
针砭云乎哉
风土异宜自然气隔古分南北二政自今舆图以河界
南北而江之东关之西可类从矣南北云者阴阳之
轨四方之毂八风之辐辏也
人之禀赋参天两地一气流行而已气失其平之谓疾
最上义者气之冲神之化皆此身之真息以踵也卢
扁指竖子华佗剖肠腑白玉蟾呵臀痈药饵云乎哉
针砭云乎哉
风土异宜自然气隔古分南北二政自今舆图以河界
南北而江之东关之西可类从矣南北云者阴阳之
轨四方之毂八风之辐辏也
人之禀赋参天两地一气流行而已气失其平之谓疾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1b 页 WYG0766-1141d.png
疾甚之谓病三才相因之谓机机动之谓时阴符经
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
机天地反覆又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又
曰三才既宜三盗既安呜呼此可以契医之三昧矣
乎
医之理可比周易针砭药饵即卜筮法也丹溪云冷生
气高阳生之谬言予谓冷生气是复卦䷗热生风是
姤卦䷫即天根月窟之化机内经所谓亢则害承乃
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
机天地反覆又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又
曰三才既宜三盗既安呜呼此可以契医之三昧矣
乎
医之理可比周易针砭药饵即卜筮法也丹溪云冷生
气高阳生之谬言予谓冷生气是复卦䷗热生风是
姤卦䷫即天根月窟之化机内经所谓亢则害承乃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2a 页 WYG0766-1142a.png
制者也故王安道论曰易也者造化之不可常者也
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测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不测之谓神世之攻医卜而自小焉者何也
药性裁成
药有成性必材相制味相洽而后达夫病情古书如
本草括汤液珍珠诸篇予不能悉记也而二五之升
沈咸苦酸辛甘者触物在焉姑列数则以例其馀
论用药 标病攻击宜生料者以气全力强本病服饵
惟其不可常故神化莫能测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不测之谓神世之攻医卜而自小焉者何也
药性裁成
药有成性必材相制味相洽而后达夫病情古书如
本草括汤液珍珠诸篇予不能悉记也而二五之升
沈咸苦酸辛甘者触物在焉姑列数则以例其馀
论用药 标病攻击宜生料者以气全力强本病服饵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2b 页 WYG0766-1142b.png
宜制炼调剂大成病在元气宜醇澹
论人参 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
附子回阳霸功赫奕甘草调元无可无不可
论当归 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柔宜
补凡用本病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
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以生地
黄姜黄条芩佐之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
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道药要之血
论人参 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
附子回阳霸功赫奕甘草调元无可无不可
论当归 当归主血分之病川产力刚可攻秦产柔宜
补凡用本病酒制而痰独以姜汁浸透导血归源之
理熟地黄亦然血虚以人参石脂为佐血热以生地
黄姜黄条芩佐之不绝生化之源血积配以大黄妇
人形肥血化为痰二味姜浸佐以利水道药要之血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3a 页 WYG0766-1142c.png
药不容舍当归故古方四物以为君芍药为臣地黄
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为典要云
论香附 香附主气分之病香能窜苦能降推陈致新
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讹女科之专非也
治本病略炒兼血以酒煮痰以姜汁虚以童便浸实
以盐水煮积以醋浸水煮妇人血用事气行则无疾
老人精枯血闭惟气是资小儿气日充形乃日固大
凡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世所罕知
分生熟为佐川芎为使可为典要云
论香附 香附主气分之病香能窜苦能降推陈致新
故诸书皆云益气而俗有耗气之讹女科之专非也
治本病略炒兼血以酒煮痰以姜汁虚以童便浸实
以盐水煮积以醋浸水煮妇人血用事气行则无疾
老人精枯血闭惟气是资小儿气日充形乃日固大
凡病则气滞而馁故香附于气分为君药世所罕知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3b 页 WYG0766-1142d.png
佐以木香散滞泄肺以沈香无不升降以小茴香可
行经络而盐炒则补肾间元气香附为君参菧为臣
甘草为佐治虚怯甚速佐以厚朴之类决壅积佐以
棱莪之类攻壅积之甚者予尝避诸香燥之热而用
檀香佐香附者以檀香流动诸气极妙也
论半夏 痰分之病半夏为主脾主湿每恶湿湿生痰
而寒又生湿故半夏之辛燥湿也然必造而为曲以
生姜自然汁生白矾汤等分共和造曲楮叶包裹风
行经络而盐炒则补肾间元气香附为君参菧为臣
甘草为佐治虚怯甚速佐以厚朴之类决壅积佐以
棱莪之类攻壅积之甚者予尝避诸香燥之热而用
檀香佐香附者以檀香流动诸气极妙也
论半夏 痰分之病半夏为主脾主湿每恶湿湿生痰
而寒又生湿故半夏之辛燥湿也然必造而为曲以
生姜自然汁生白矾汤等分共和造曲楮叶包裹风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4a 页 WYG0766-1143a.png
乾然后入药风痰以猪牙皂角煮汁去渣滓炼膏如
饧入姜汁火痰黑色老痰如胶以竹沥或荆沥入姜
汁湿痰白色寒痰清以老姜煎浓汤加煅白矾三分
之一(如半夏三两/煅矾一两)俱造曲如前法予以霞天膏加白
芥子三分之二姜汁矾汤竹沥造曲治痰积□疴者
日能使腐败随大小便出或散而为疮此半夏曲之
妙也古方二陈汤以此为君世医因辛反减至少许
而茯苓渗湿陈皮行气甘草醒脾皆臣佐使而反多
饧入姜汁火痰黑色老痰如胶以竹沥或荆沥入姜
汁湿痰白色寒痰清以老姜煎浓汤加煅白矾三分
之一(如半夏三两/煅矾一两)俱造曲如前法予以霞天膏加白
芥子三分之二姜汁矾汤竹沥造曲治痰积□疴者
日能使腐败随大小便出或散而为疮此半夏曲之
妙也古方二陈汤以此为君世医因辛反减至少许
而茯苓渗湿陈皮行气甘草醒脾皆臣佐使而反多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4b 页 WYG0766-1143b.png
其铢两盖不造曲之过观法制半夏以姜矾制辛即
能大嚼是也佐以南星治风痰以姜汁酒浸炒芩连
及瓜蒌实香油拌曲略炒之类治痰火以曲炒枳壳
只实姜汁浸蒸大黄海粉之类治老痰以苍术白术
俱米泔姜汁浸炒甚至乾姜乌头皆治湿痰而常有
脾泄者以肉豆䓻配半夏曲加神曲麦牙作丸尤有
奇效厚养之人酒后多此而苦痰为病者十常八九
也方书谓天下无逆流之水人身有倒上之痰气乱
能大嚼是也佐以南星治风痰以姜汁酒浸炒芩连
及瓜蒌实香油拌曲略炒之类治痰火以曲炒枳壳
只实姜汁浸蒸大黄海粉之类治老痰以苍术白术
俱米泔姜汁浸炒甚至乾姜乌头皆治湿痰而常有
脾泄者以肉豆䓻配半夏曲加神曲麦牙作丸尤有
奇效厚养之人酒后多此而苦痰为病者十常八九
也方书谓天下无逆流之水人身有倒上之痰气乱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5a 页 WYG0766-1143c.png
血馀化而为痰故治痰以行气杀血为要
论黄连 火分之病黄连为主五脏皆有火平则治病
则乱方书有君火相火邪火龙火之论其实一气而
已故丹溪云气有馀便是火分为一类凡治本病略
炒以从邪实火以朴硝汤假火以酒虚火以醋痰火
以姜汁俱浸透炒气滞火以茱萸食积泄以黄土血
疾症瘕痛以乾漆俱以水拌同炒去萸土漆下焦伏
火以盐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或点或服生用
论黄连 火分之病黄连为主五脏皆有火平则治病
则乱方书有君火相火邪火龙火之论其实一气而
已故丹溪云气有馀便是火分为一类凡治本病略
炒以从邪实火以朴硝汤假火以酒虚火以醋痰火
以姜汁俱浸透炒气滞火以茱萸食积泄以黄土血
疾症瘕痛以乾漆俱以水拌同炒去萸土漆下焦伏
火以盐水浸透焙目疾以人乳浸蒸或点或服生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5b 页 WYG0766-1143d.png
为君佐官桂少许煎百沸入蜜空心服能使心肾交
于顷刻入五苓滑石大治梦遗以土姜酒蜜四炒者
为君史君子为臣白芍药酒煮为佐广木香为使治
小儿五疳以茱萸炒者加木香等分生大黄倍之水
丸治五痢以姜汁酒煮者为末和霞天膏治癫痫诸
风眩晕疮疡皆神效非彼但云泻心火而与芩柏诸
苦药例称者比也
论诸药 余治㽸疴先循经络者即诸古书所载引经
于顷刻入五苓滑石大治梦遗以土姜酒蜜四炒者
为君史君子为臣白芍药酒煮为佐广木香为使治
小儿五疳以茱萸炒者加木香等分生大黄倍之水
丸治五痢以姜汁酒煮者为末和霞天膏治癫痫诸
风眩晕疮疡皆神效非彼但云泻心火而与芩柏诸
苦药例称者比也
论诸药 余治㽸疴先循经络者即诸古书所载引经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6a 页 WYG0766-1144a.png
报使药贵识真尔如心经以人参益气石脂补血朱
砂镇心天竺黄去痰泽泻泻热而莲肉茯神赤茯苓
远志益智酸枣之属利心窍以安神识中间制炼如
以苦焦之味达本经咸引所畏辛避所胜酸益其母
而甘泄其子皆裁成药𪫬之道
论五谷 粳米造饭用荷叶煮汤宽中芥菜叶者豁痰
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气热淡竹叶者辟暑
造粥则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
砂镇心天竺黄去痰泽泻泻热而莲肉茯神赤茯苓
远志益智酸枣之属利心窍以安神识中间制炼如
以苦焦之味达本经咸引所畏辛避所胜酸益其母
而甘泄其子皆裁成药𪫬之道
论五谷 粳米造饭用荷叶煮汤宽中芥菜叶者豁痰
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气热淡竹叶者辟暑
造粥则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6b 页 WYG0766-1144b.png
胃花椒汁者辟岚瘴姜葱汁䜴者发汗与夫古方羊
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一人淋素不服药余教以
专啖粟米粥绝他味旬馀减月馀痊此五谷治病之
理
论五果 梨汁疏风豁痰蒸露治内热藕汁研墨止吐
血鼻衄研桃仁调酒破血积胡桃仁佐破故纸盐水
糊丸治腰湿痛如神大枣煮汁去渣炼膏救小儿脾
虚胃寒不能药者莲肉作末苏禁口痢柿蒂加碓头
肾猪肾之类无非药力也一人淋素不服药余教以
专啖粟米粥绝他味旬馀减月馀痊此五谷治病之
理
论五果 梨汁疏风豁痰蒸露治内热藕汁研墨止吐
血鼻衄研桃仁调酒破血积胡桃仁佐破故纸盐水
糊丸治腰湿痛如神大枣煮汁去渣炼膏救小儿脾
虚胃寒不能药者莲肉作末苏禁口痢柿蒂加碓头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7a 页 WYG0766-1144c.png
糠止转食凡此余以应验习之家亦五果治疾之理
论五菜 韭白愈淋子涩精大葱汁和五倍子末涩虚
脱之痢非虚脱不用苋煮汁愈初痢罗卜风乾愈伤
食𠻳白扁豆益脾清暑蒜汁煮香附加荜拨大黄治
瘴乡中毒诸菜俱能治病贵专啖耳
论五畜禽虫之属 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菧同功羊肉
补血与熟地黄同功猪肉无补而人习之化也惟胆
于肝肚于胃腰子于肾脊髓于骨心于血可引诸药
论五菜 韭白愈淋子涩精大葱汁和五倍子末涩虚
脱之痢非虚脱不用苋煮汁愈初痢罗卜风乾愈伤
食𠻳白扁豆益脾清暑蒜汁煮香附加荜拨大黄治
瘴乡中毒诸菜俱能治病贵专啖耳
论五畜禽虫之属 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菧同功羊肉
补血与熟地黄同功猪肉无补而人习之化也惟胆
于肝肚于胃腰子于肾脊髓于骨心于血可引诸药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7b 页 WYG0766-1144d.png
入本经实非其补鹿则全体大补异时每欲以肉汁
炼膏如霞天膏小刀圭之法恨不多得牛肝连胆用
朴硝作脯消痞块骨髓煎油擦四肢之损禽则鹅善
疏风稚鸡补损老鸡作羹起衰虫则蜣螂土裹烧熟
与儿食治疳蚋皮作丸大治惊痫疳痢以上予治厚
养之人多用之亦从其化也独犬之壮阳俗夫所尚
古方戊戌酒盖为虚寒病设耳或云士无故不杀犬
豕则古人已馐于珍矣意者黑黄二色足补脾肾亦
炼膏如霞天膏小刀圭之法恨不多得牛肝连胆用
朴硝作脯消痞块骨髓煎油擦四肢之损禽则鹅善
疏风稚鸡补损老鸡作羹起衰虫则蜣螂土裹烧熟
与儿食治疳蚋皮作丸大治惊痫疳痢以上予治厚
养之人多用之亦从其化也独犬之壮阳俗夫所尚
古方戊戌酒盖为虚寒病设耳或云士无故不杀犬
豕则古人已馐于珍矣意者黑黄二色足补脾肾亦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8a 页 WYG0766-1145a.png
可如小刀圭法为之以治虚怯劳瘵而戒恣欲之非
价廉工省可济贫乏云
论异类有情丸人至中年觉体衰弱便可以此丸服饵
此方药仅三品而补性极峻盖鹿乃阳兽食山中之
灵草故多寿夏至一阴生而角便解角得纯阳之气
故补人身之阳龟者灵物也属阴能养息上可补心
下可补肾故补人身之阴虎西方之兽也属金而能
抑木故虎啸而风生也三者皆多寿皆有生育皆有
价廉工省可济贫乏云
论异类有情丸人至中年觉体衰弱便可以此丸服饵
此方药仅三品而补性极峻盖鹿乃阳兽食山中之
灵草故多寿夏至一阴生而角便解角得纯阳之气
故补人身之阳龟者灵物也属阴能养息上可补心
下可补肾故补人身之阴虎西方之兽也属金而能
抑木故虎啸而风生也三者皆多寿皆有生育皆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8b 页 WYG0766-1145b.png
灵性殊非草木金石比也服饵宁无补益乎
鹿茸鹿角霜龟板虎胫骨各如常制为末以猪脊髓
加炼蜜为丸梧桐子大空心盐汤吞五七十丸或加
猪胆汁三合和于剂中以寓降火之意
难经本义十八难图注辨
十八难秦越人曰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
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足厥阴少阳木也生
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
鹿茸鹿角霜龟板虎胫骨各如常制为末以猪脊髓
加炼蜜为丸梧桐子大空心盐汤吞五七十丸或加
猪胆汁三合和于剂中以寓降火之意
难经本义十八难图注辨
十八难秦越人曰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
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足厥阴少阳木也生
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9a 页 WYG0766-1145c.png
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
滑伯仁注曰手太阴阳明金下生足太阳少阴水水
𪫬下流故居下部足少阴太阳水生足厥阴少阳木
木生手少阴太阳火及手心主火火炎上行是为上
部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居中部复生肺金此五行
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观十八难所列之图乃以手厥
阴心主火与手少阳三焦火分诊在下部右尺图与
注自相背戾后人翕然宗之不复查考且经文只云
滑伯仁注曰手太阴阳明金下生足太阳少阴水水
𪫬下流故居下部足少阴太阳水生足厥阴少阳木
木生手少阴太阳火及手心主火火炎上行是为上
部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居中部复生肺金此五行
子母更相生养者也观十八难所列之图乃以手厥
阴心主火与手少阳三焦火分诊在下部右尺图与
注自相背戾后人翕然宗之不复查考且经文只云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39b 页 WYG0766-1145d.png
手之太阴阳明足之太阳少阴为上下部言肺高而
肾下子母相望之意按脉经以心肺合于上焦脾胃
肝胆合于中焦肾膀胱合于下焦两尺分诊两肾无
手厥阴少阳之语千金方诊法与脉经同顾灵兰秘
典篇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启玄子注曰膻
中在胸中两乳间为心君播宣教令气布阴阳气和
志适则喜乐由生脉要精微以左寸之外候心内以
候膻中膻中为十二脏之一以其无形与心肺并居
肾下子母相望之意按脉经以心肺合于上焦脾胃
肝胆合于中焦肾膀胱合于下焦两尺分诊两肾无
手厥阴少阳之语千金方诊法与脉经同顾灵兰秘
典篇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启玄子注曰膻
中在胸中两乳间为心君播宣教令气布阴阳气和
志适则喜乐由生脉要精微以左寸之外候心内以
候膻中膻中为十二脏之一以其无形与心肺并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0a 页 WYG0766-1146a.png
胸中故诊附焉本义此图恐未必是伯仁之意岂有
自相矛盾哉此必后人泥脉诀右肺大肠脾胃命之
说而以此图牵合因土居中部乃以火居下部生中
土也独不思手太阳少阴之火复何所生耶智者自
能辨之
按何一阳医学统宗有云图注难经乃四明张世
贤袭取纪天锡袁坤厚虞庶旧章断简残文浅附
己意欺为新撰维扬运司梓行失旨处颇多然则
自相矛盾哉此必后人泥脉诀右肺大肠脾胃命之
说而以此图牵合因土居中部乃以火居下部生中
土也独不思手太阳少阴之火复何所生耶智者自
能辨之
按何一阳医学统宗有云图注难经乃四明张世
贤袭取纪天锡袁坤厚虞庶旧章断简残文浅附
己意欺为新撰维扬运司梓行失旨处颇多然则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0b 页 WYG0766-1146b.png
难经本义之图注实张世贤之集者后人增附梓
焉非滑氏之笔明矣
难经肺金肝木浮沈说
三十三难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沈木得水
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沈其意何也答词以五
音刚柔吸受云云是启后学要识五行造化之妙而
注者又以长生临官帝旺为言而不就肝肺上究竟
其说似训释太深玄之又玄者也物物具五行如注
焉非滑氏之笔明矣
难经肺金肝木浮沈说
三十三难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沈木得水
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沈其意何也答词以五
音刚柔吸受云云是启后学要识五行造化之妙而
注者又以长生临官帝旺为言而不就肝肺上究竟
其说似训释太深玄之又玄者也物物具五行如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1a 页 WYG0766-1146c.png
所云心脾肾得水皆沈不知又当何解据愚见不若
平平讲去亦自明畅且又开发后学阴阳相感之义
虽不明言而理实寓焉盖肺虽属金而位在膈上行
阳道多且其经为手太阴主乎气以体而言金也以
用而言气也而又属手经故浮肺熟则手经之气去
而金之体独存故熟则沈也肝虽属木而位处膈下
行阴道多且其经为足厥阴主乎血以体而言木也
以用而言血也而又属足经故沈肝熟则足经之血
平平讲去亦自明畅且又开发后学阴阳相感之义
虽不明言而理实寓焉盖肺虽属金而位在膈上行
阳道多且其经为手太阴主乎气以体而言金也以
用而言气也而又属手经故浮肺熟则手经之气去
而金之体独存故熟则沈也肝虽属木而位处膈下
行阴道多且其经为足厥阴主乎血以体而言木也
以用而言血也而又属足经故沈肝熟则足经之血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1b 页 WYG0766-1146d.png
去而木之体独存故熟则浮也返本之义也临官帝
旺之说微觉牵合学者详之
难经七十五难金不得平木不字辨
生生子曰七十五难云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
北方何谓也云云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此之谓也滑伯仁曰不
字疑衍四明陈氏曰仲景云木行乘金曰横内经曰
气有馀则制巳所胜而侮所不胜木实金虚是木横
旺之说微觉牵合学者详之
难经七十五难金不得平木不字辨
生生子曰七十五难云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
北方何谓也云云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馀此之谓也滑伯仁曰不
字疑衍四明陈氏曰仲景云木行乘金曰横内经曰
气有馀则制巳所胜而侮所不胜木实金虚是木横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2a 页 WYG0766-1147a.png
而凌金侮所不胜也木实本以金平之然以其气正
强而横金平之则两不相伏而战战则实者亦伤虚
者亦败金虚本资气于土然其时土亦受制未足以
资之故取水为金之子又为木之母于是泻火补水
使水胜火则火馁而取气于木木乃减而不复实水
为木母此母能令子虚也木既不实其气乃平平则
金免木凌而不复虚水为金子此子能令母实也所
谓金不得平木不得径以金平其木必泻火补水而
强而横金平之则两不相伏而战战则实者亦伤虚
者亦败金虚本资气于土然其时土亦受制未足以
资之故取水为金之子又为木之母于是泻火补水
使水胜火则火馁而取气于木木乃减而不复实水
为木母此母能令子虚也木既不实其气乃平平则
金免木凌而不复虚水为金子此子能令母实也所
谓金不得平木不得径以金平其木必泻火补水而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2b 页 WYG0766-1147b.png
旁治之使木金之气自然两平耳而滑伯仁又曰陈
氏之说亦自有理但为不之一字缠扰牵强费辞不
若直以不字为衍文耳余曰不字非衍难经所谓不
者乃姑息之谓不径以金平木故有泻火补水之治
观越人谓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更字与不字乃一
篇之大关键也此更字与二十难更相乘更相伏更
字义同谓互相平制不直令金以平木也观仲景木
行乘金曰横之横字则知金非等闲之虚即骤补之
氏之说亦自有理但为不之一字缠扰牵强费辞不
若直以不字为衍文耳余曰不字非衍难经所谓不
者乃姑息之谓不径以金平木故有泻火补水之治
观越人谓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更字与不字乃一
篇之大关键也此更字与二十难更相乘更相伏更
字义同谓互相平制不直令金以平木也观仲景木
行乘金曰横之横字则知金非等闲之虚即骤补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3a 页 WYG0766-1147c.png
犹未能自保况欲令其得平木乎彼金之得平木乃
以五行顺相平者言也此以五行更相平者言也更
与顺自当有别不然越人何不径去补金使得平木
而乃曰泻南方补北方哉越人之微意正欲泻火以
泄木之馀补水以实金之虚五行递相济养更互尅
伐子为母复仇之义故曰欲令金不得平木也此围
魏救韩之意不平之平乃所以平也陈氏训不字诚
是但于更字仍欠发明故未免启后人之疑医道如
以五行顺相平者言也此以五行更相平者言也更
与顺自当有别不然越人何不径去补金使得平木
而乃曰泻南方补北方哉越人之微意正欲泻火以
泄木之馀补水以实金之虚五行递相济养更互尅
伐子为母复仇之义故曰欲令金不得平木也此围
魏救韩之意不平之平乃所以平也陈氏训不字诚
是但于更字仍欠发明故未免启后人之疑医道如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3b 页 WYG0766-1147d.png
伯仁亦可谓精诣矣乃以不字为衍文余又不知其
何见也
(此不字乃一篇主意泻火补/水之治法也观者甚母忍)
难经八十一难篇是病二字辨
生生子曰八十一难云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
有馀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柰何然
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云云彼注难
经者谓是病二字非误即衍愚谓二字非误亦非衍
何见也
(此不字乃一篇主意泻火补/水之治法也观者甚母忍)
难经八十一难篇是病二字辨
生生子曰八十一难云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
有馀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柰何然
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云云彼注难
经者谓是病二字非误即衍愚谓二字非误亦非衍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4a 页 WYG0766-1148a.png
盖答辞也言此是病之虚而非寸口脉也与夫子答
子路曰然有是言也一类皆答问文法尔经书中多
有之穷经者能以意逆志而玩其辞斯得之矣
节抄灵枢引
生生子曰余惟医以灵素为祖但其书出秦火之后断
简残篇几至散失虽命世之才如秦越人淳于意张
华诸公胗治称神奇者亦未之训释至启玄子始于
素问掇摭成卷门分章析引类注明厥功亦伟矣而
子路曰然有是言也一类皆答问文法尔经书中多
有之穷经者能以意逆志而玩其辞斯得之矣
节抄灵枢引
生生子曰余惟医以灵素为祖但其书出秦火之后断
简残篇几至散失虽命世之才如秦越人淳于意张
华诸公胗治称神奇者亦未之训释至启玄子始于
素问掇摭成卷门分章析引类注明厥功亦伟矣而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4b 页 WYG0766-1148b.png
偏执局曲之夫尚吹毛索疵妄加诃诋乃于灵枢非
惟不敢注一字且置此书略不涉目夫灵枢一经于
脏腑经络盈虚顺逆针法疾徐靡不周悉顾弃而不
读何称医哉何称医哉余观史崧先生序灵枢有曰
夫为医者在读书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
而能为医者也余尝从事斯语用节抄灵枢数条于
后以备恭考云
本神篇
惟不敢注一字且置此书略不涉目夫灵枢一经于
脏腑经络盈虚顺逆针法疾徐靡不周悉顾弃而不
读何称医哉何称医哉余观史崧先生序灵枢有曰
夫为医者在读书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
而能为医者也余尝从事斯语用节抄灵枢数条于
后以备恭考云
本神篇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5a 页 WYG0766-1148c.png
黄帝问于岐伯曰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
虑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
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
相抟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
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
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
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
虑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
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
相抟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
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
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
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5b 页 WYG0766-1148d.png
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
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
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
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
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
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
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
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
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
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
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㬷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
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
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6a 页 WYG0766-1149a.png
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
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
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
色夭死于季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
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
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
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
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
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
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
色夭死于季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
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
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
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
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6b 页 WYG0766-1149b.png
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支不用五藏不
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
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
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
实谨而调之也
决气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
安实则腹胀泾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
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
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
实则胀五藏不安必审五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
实谨而调之也
决气篇
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7a 页 WYG0766-1149c.png
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抟合
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
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
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
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
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馀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
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
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
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
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
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
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馀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7b 页 WYG0766-1149d.png
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
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
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
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
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胀论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藏府之内
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
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
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
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
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胀论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藏府之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8a 页 WYG0766-1150a.png
乎岐伯曰二者皆存焉然非胀之舍也黄帝曰愿闻
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藏府而
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黄帝曰藏府之在胸胁腹
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
处一城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岐伯曰夫胸腹藏
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
小肠者傅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
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
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藏府而
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黄帝曰藏府之在胸胁腹
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
处一城之中其气各异愿闻其故岐伯曰夫胸腹藏
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胃者太仓也咽喉
小肠者傅送也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廉泉玉英
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藏六腑者各有畔界其病各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8b 页 WYG0766-1150b.png
形状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
胀三里而写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
写黄帝曰愿闻胀形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
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
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
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胃胀者腹满胃腕痛
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䐜胀引
胀三里而写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
写黄帝曰愿闻胀形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
不安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
腹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
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胃胀者腹满胃腕痛
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䐜胀引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9a 页 WYG0766-1150c.png
腰而痛膀胱胀者小腹满而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
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
太息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
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
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
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帝
曰胀论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
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曰卫气相乱阴阳
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
太息帝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
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
五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然后厥气在下营卫
留止寒气逆上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帝
曰胀论无问虚实工在疾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今
有其三而不下者其过焉在岐伯曰卫气相乱阴阳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49b 页 WYG0766-1150d.png
相逐其于胀也当写不写气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
其道气下乃止不可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
胀也必审其脉当写则写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
不下者乎
五癃津液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
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
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
其道气下乃止不可复始可以万全乌有殆者乎其
胀也必审其脉当写则写当补则补如鼓应桴恶有
不下者乎
五癃津液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
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
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0a 页 WYG0766-1151a.png
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
愿闻其道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
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
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
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
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五藏六府心为
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
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
愿闻其道岐伯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
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
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
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
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五藏六府心为
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
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0b 页 WYG0766-1151b.png
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
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中
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
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高者内
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
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
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
写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
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出矣中
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
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高者内
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阴阳不和则
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
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
写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1a 页 WYG0766-1151c.png
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
别之逆顺也
贼风篇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
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
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
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
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
别之逆顺也
贼风篇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
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
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
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
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1b 页 WYG0766-1151d.png
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
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
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
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志所
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
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
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
闻故似鬼神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
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
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
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志所
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
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
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
闻故似鬼神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2a 页 WYG0766-1152a.png
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
而已也
妇人无须篇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
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
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
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馀于气不
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
而已也
妇人无须篇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
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
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
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馀于气不
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2b 页 WYG0766-1152b.png
生焉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
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岐
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写不复皮肤内结
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
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
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营
故须不生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
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
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岐
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写不复皮肤内结
唇口不荣故须不生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
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岐伯曰此天之所
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营
故须不生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
之光影音声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3a 页 WYG0766-1152c.png
明万物之精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
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
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
明常多血多气少阴常多气少血厥阴常多血少气
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忧恚无言篇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
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
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
明常多血多气少阴常多气少血厥阴常多血少气
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忧恚无言篇
黄帝问于少师曰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3b 页 WYG0766-1152d.png
寒何气出行使音不彰愿闻其方少师答曰咽喉者
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
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
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
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
颡不开分气失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
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
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
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
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
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
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
颡不开分气失也是故厌小而疾薄则发气疾其开
阖利其出气易其厌大而厚则开阖难其气出迟故
重言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4a 页 WYG0766-1153a.png
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黄帝曰刺之柰何岐
伯曰足之少阴主系于舌络于横骨络于会厌两写
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
厌乃发也
邪客篇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柰何伯高
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
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
伯曰足之少阴主系于舌络于横骨络于会厌两写
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
厌乃发也
邪客篇
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柰何伯高
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
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4b 页 WYG0766-1153b.png
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
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
十月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
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
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
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
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
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
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
十月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
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
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
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
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
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5a 页 WYG0766-1153c.png
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
聚邑人有䐃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
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大惑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匐匐
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
久而不解独传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
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藏六府之精
聚邑人有䐃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
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大惑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尝上于清冷之台中阶而顾匐匐
而前则惑余私异之窃内怪之独瞑独视安心定气
久而不解独传独眩披发长跪俛而视之后久之不
已也卒然自上何气使然岐伯对曰五藏六府之精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5b 页 WYG0766-1153d.png
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
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
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
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
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
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
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目者
五藏六府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
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
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
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
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
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
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目者
五藏六府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6a 页 WYG0766-1154a.png
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
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傅而精明也目者
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
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黄帝曰余疑其
然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
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
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
者为迷甚者为惑
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傅而精明也目者
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
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黄帝曰余疑其
然余每之东苑未曾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
劳神乎何其异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
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
者为迷甚者为惑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6b 页 WYG0766-1154b.png
十二经络脏象见证
手太阴肺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肺之为藏六叶两耳四垂如盖附著于脊之第三椎
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诸藏之气为五藏华盖云
其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肩下臂上/通名曰臑)行少阴心主之前(臑/内)
(廉凡有三脉太阴居前/少阴居后厥阴居中也)下肘中(臂上臑下/接处曰肘)循臂内上
骨下廉(臑下掌上名曰臂臂有二骨今/太阴脉循臂上骨之下廉也)入寸口(掌后/陷中)
手太阴肺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肺之为藏六叶两耳四垂如盖附著于脊之第三椎
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诸藏之气为五藏华盖云
其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
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肩下臂上/通名曰臑)行少阴心主之前(臑/内)
(廉凡有三脉太阴居前/少阴居后厥阴居中也)下肘中(臂上臑下/接处曰肘)循臂内上
骨下廉(臑下掌上名曰臂臂有二骨今/太阴脉循臂上骨之下廉也)入寸口(掌后/陷中)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7a 页 WYG0766-1154c.png
(动脉太渊穴也寸口/中动脉经渠穴也)上鱼循鱼际(鱼际穴也/散脉中是)出大指
之端(少商/穴也)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
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𠻳上气喘喝烦
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馀则肩背痛
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
足以息溺色黄变卒遗失无度
手阳明大肠经藏象(是经多/血多气)
之端(少商/穴也)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
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𠻳上气喘喝烦
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馀则肩背痛
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
足以息溺色黄变卒遗失无度
手阳明大肠经藏象(是经多/血多气)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7b 页 WYG0766-1154d.png
大肠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当脐右回十六曲
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其经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商阳/穴也)循指上廉(指上廉/本节前)
(陷中二间穴本节/后陷中三间穴也)出合谷两骨间(合谷/穴也)上入两筋之
中(阳溪/穴也)循臂上廉入肘外廉(曲池/穴也)上臑外前廉上肩
出腢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
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盛谷一斗水七升半
其经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商阳/穴也)循指上廉(指上廉/本节前)
(陷中二间穴本节/后陷中三间穴也)出合谷两骨间(合谷/穴也)上入两筋之
中(阳溪/穴也)循臂上廉入肘外廉(曲池/穴也)上臑外前廉上肩
出腢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
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8a 页 WYG0766-1155a.png
是动则病齿痛䪼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乾鼽
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馀则当脉
所过者热肿虚则寒凛不复
足阳明胃经藏象(是经多/血多气)
胃大一尺五寸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径五寸盛谷
二斗水一斗五升
其经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
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馀则当脉
所过者热肿虚则寒凛不复
足阳明胃经藏象(是经多/血多气)
胃大一尺五寸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径五寸盛谷
二斗水一斗五升
其经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
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8b 页 WYG0766-1155b.png
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
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
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
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下膝膑中(腿下胫上/接处曰膝)下循胫外廉(谓胫骨之/外廉也其)
(外廉下膝三寸三里穴也又下三寸巨虚上廉也/又下三寸巨虚下廉也直下至腕中解溪穴也)下
足跗(冲阳穴也足面曰跗跗上陷中动脉是也凡是/跗直下大指之间皆有动脉其大指之间足少)
(阳脉也上入指本节后间动脉足厥阴脉也上跗上/动脉足阳明脉也针经终始篇云阳明在上厥阴在)
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
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
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
抵伏兔下膝膑中(腿下胫上/接处曰膝)下循胫外廉(谓胫骨之/外廉也其)
(外廉下膝三寸三里穴也又下三寸巨虚上廉也/又下三寸巨虚下廉也直下至腕中解溪穴也)下
足跗(冲阳穴也足面曰跗跗上陷中动脉是也凡是/跗直下大指之间皆有动脉其大指之间足少)
(阳脉也上入指本节后间动脉足厥阴脉也上跗上/动脉足阳明脉也针经终始篇云阳明在上厥阴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9a 页 WYG0766-1155c.png
(中少阳在下者是也凡/言间皆谓两指中间也)入中指内间(中指内间本节/后陷中陷谷穴)
(也本节前陷中内庭穴也/大指次指之端厉兑穴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
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然振寒善伸数欠颊黑病至则恶人与
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甚则
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骬厥是主血
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吻颈肿喉痹
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䯒外廉足
(也本节前陷中内庭穴也/大指次指之端厉兑穴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
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然振寒善伸数欠颊黑病至则恶人与
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牖而处甚则
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骬厥是主血
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吻颈肿喉痹
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䯒外廉足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59b 页 WYG0766-1155d.png
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馀于
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胃中
寒则胀满
足太阴脾经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脾广三寸长五寸掩乎太仓附著于脊之第十一椎
其经之脉起于大指之端(隐白穴也在/大指端内侧)循指内侧白肉
际(大指内侧本节/后大都穴也)过核骨后(核骨下太白穴也核骨/在足大指本节后约二)
(寸内踝骨前约三寸如枣核横于足内侧赤白/肉际者是也窦太师指为孤拐骨者非是也)上内
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胃中
寒则胀满
足太阴脾经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脾广三寸长五寸掩乎太仓附著于脊之第十一椎
其经之脉起于大指之端(隐白穴也在/大指端内侧)循指内侧白肉
际(大指内侧本节/后大都穴也)过核骨后(核骨下太白穴也核骨/在足大指本节后约二)
(寸内踝骨前约三寸如枣核横于足内侧赤白/肉际者是也窦太师指为孤拐骨者非是也)上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0a 页 WYG0766-1156a.png
踝前廉(内踝下前陷/中商丘穴也)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
前上膝股内前廉(膝辅骨下陷中/阴陵泉穴也)入腹属脾络胃上
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
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
不能动捶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
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尰厥足大指不用
前上膝股内前廉(膝辅骨下陷中/阴陵泉穴也)入腹属脾络胃上
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
中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
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
不能动捶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
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尰厥足大指不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0b 页 WYG0766-1156b.png
手少阴心经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心形如未敷莲花居肺下膈上附著于脊之第五椎
其经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
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
腋下(肺脉从肺系横出腋下心脉从肺而/出于腋下包络脉从胁下抵腋下)下循臑内
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少海/穴也)循臂内后廉(臂/内)
(后廉上脘一寸/半灵道穴也)抵掌后兑骨之端(神门/穴也)入掌内后廉
(掌内后廉小指本/节陷中少府穴也)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少冲穴也在/小指内廉之)
心形如未敷莲花居肺下膈上附著于脊之第五椎
其经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
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
腋下(肺脉从肺系横出腋下心脉从肺而/出于腋下包络脉从胁下抵腋下)下循臑内
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少海/穴也)循臂内后廉(臂/内)
(后廉上脘一寸/半灵道穴也)抵掌后兑骨之端(神门/穴也)入掌内后廉
(掌内后廉小指本/节陷中少府穴也)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少冲穴也在/小指内廉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1a 页 WYG0766-1156c.png
(端/)
是动则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
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手太阳小肠经藏象(是经多/血多气)
小肠长三丈二尺左回叠积十六曲胃之下口小肠
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入焉复下一寸为水
分穴则小肠下口也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
滓秽入大肠
是动则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
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手太阳小肠经藏象(是经多/血多气)
小肠长三丈二尺左回叠积十六曲胃之下口小肠
上口也在脐上二寸水谷于是入焉复下一寸为水
分穴则小肠下口也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入膀胱
滓秽入大肠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1b 页 WYG0766-1156d.png
其经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少泽/穴也)循手外侧(小指本节前/谷穴也本节)
(后陷中后/溪穴也)上腕(臂下掌上节处曰腕腕前起骨中陷/中腕骨穴也当腕中陷处阳谷穴也)
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少海/穴也)
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脾交肩上入缺盆络心
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
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
斜终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
(后陷中后/溪穴也)上腕(臂下掌上节处曰腕腕前起骨中陷/中腕骨穴也当腕中陷处阳谷穴也)
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少海/穴也)
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脾交肩上入缺盆络心
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
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
斜终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2a 页 WYG0766-1157a.png
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足太阳膀胱藏象(是经多/血少气)
膀胱纵广九寸居肾之下大肠之侧小肠下口乃膀
胱上口水液由是渗入焉盛溺九升九合
其经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
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
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
贯臀入腘中(腿下踹上接处约文中央/动脉曰腘中委中穴也)其支者从膊
足太阳膀胱藏象(是经多/血少气)
膀胱纵广九寸居肾之下大肠之侧小肠下口乃膀
胱上口水液由是渗入焉盛溺九升九合
其经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
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
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
贯臀入腘中(腿下踹上接处约文中央/动脉曰腘中委中穴也)其支者从膊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2b 页 WYG0766-1157b.png
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窦云髀/骨节也)循髀外从
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足肚/曰踹)出外踝之后(昆崙/穴也)
循京骨(京骨/穴也)至小指外侧(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束/骨穴也本节前通谷穴也)
(小指端至/阴穴也)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
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
疟狂颠疾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居腘腨
脚皆痛小指不用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
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足肚/曰踹)出外踝之后(昆崙/穴也)
循京骨(京骨/穴也)至小指外侧(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束/骨穴也本节前通谷穴也)
(小指端至/阴穴也)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
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
疟狂颠疾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居腘腨
脚皆痛小指不用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3a 页 WYG0766-1157c.png
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少阴肾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状如石卵附著于脊之十四
椎当胃下两旁
其经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涌泉/穴也)出于然骨之
下(然骨穴也在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循内踝之后(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动脉大溪)
(穴也上太陵二/寸复溜穴也)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阴谷/穴也)
上脉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膈
足少阴肾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肾有两枚重一斤一两状如石卵附著于脊之十四
椎当胃下两旁
其经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涌泉/穴也)出于然骨之
下(然骨穴也在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循内踝之后(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动脉大溪)
(穴也上太陵二/寸复溜穴也)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阴谷/穴也)
上脉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膈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3b 页 WYG0766-1157d.png
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欬唾则有血喝喝而
喘坐而欲起目𥆨𥆨如无所见心如悬病饥状气不
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谓骨厥是主肾所
生病者口热舌乾咽肿上气嗌乾及痛烦心心痛黄
疸肠癖脊臀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盛
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是经多/血少气)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欬唾则有血喝喝而
喘坐而欲起目𥆨𥆨如无所见心如悬病饥状气不
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谓骨厥是主肾所
生病者口热舌乾咽肿上气嗌乾及痛烦心心痛黄
疸肠癖脊臀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盛
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是经多/血少气)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4a 页 WYG0766-1158a.png
滑伯仁曰心包一名手心主以脏象校之在心下横
膜之上竖膜之下与横膜相粘而黄脂漫裹者心也
其漫脂之外有细筋膜如系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
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心主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
则曰手心主以经而言则曰心包络一经二名实相
火也
其经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
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
膜之上竖膜之下与横膜相粘而黄脂漫裹者心也
其漫脂之外有细筋膜如系与心肺相连者心包也
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心主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
则曰手心主以经而言则曰心包络一经二名实相
火也
其经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
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4b 页 WYG0766-1158b.png
阴之间入肘中(曲泽/穴也)下臂行两筋之间(两节之上腕/三寸间使穴)
(也当腕中/太陵穴也)入掌中(劳宫穴也/穴有动脉)循中指出其端(中冲/穴也)其
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
心心痛掌中热
手少阳三焦之经(是经多/气少血)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心下下
(也当腕中/太陵穴也)入掌中(劳宫穴也/穴有动脉)循中指出其端(中冲/穴也)其
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
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
心心痛掌中热
手少阳三焦之经(是经多/气少血)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在心下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5a 页 WYG0766-1158c.png
膈在胃上口其治在膻中直两乳间陷者中中焦在
胃中脘当脐上四寸不上不下其治在脐旁下焦当
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一寸
其经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关冲/穴也)上出两指之间(两/指)
(之间陷中腋门穴也上两指/本节后间陷中中渚穴也)循手表腕(阳池/穴也)出臂外
两骨之间(两骨之间上腕/二寸支沟穴也)上贯肘(天井/穴也)循臑外上肩
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
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
胃中脘当脐上四寸不上不下其治在脐旁下焦当
膀胱上口其治在脐下一寸
其经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关冲/穴也)上出两指之间(两/指)
(之间陷中腋门穴也上两指/本节后间陷中中渚穴也)循手表腕(阳池/穴也)出臂外
两骨之间(两骨之间上腕/二寸支沟穴也)上贯肘(天井/穴也)循臑外上肩
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
循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5b 页 WYG0766-1158d.png
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䪼颊/骨也)其支者从耳后入
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
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
指不用
足少阳胆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胆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包精汁三合为清净之府
诸府皆傅秽浊独胆无所傅道故曰清净胆汁减则
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
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
指不用
足少阳胆藏象(是经多/气少血)
胆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包精汁三合为清净之府
诸府皆傅秽浊独胆无所傅道故曰清净胆汁减则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6a 页 WYG0766-1159a.png
目昏又吐伤胆倒则视物倒植
其经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
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
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头合缺盆
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
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
厌中(窦氏云腹下腿/上节处是也)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
其经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
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
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
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头合缺盆
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
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
厌中(窦氏云腹下腿/上节处是也)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6b 页 WYG0766-1159b.png
骨之前(外辅骨之前膝之下一寸/阳陵泉穴也伸足取之)直下抵绝骨之端
(阳辅/穴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穴也)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
间(小指次指之间本节前陷中侠溪穴也本节/后陷中临池穴也小指次指之端窍阴穴也)其支
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
瓜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尘
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
角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夹瘿汗
(阳辅/穴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穴也)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
间(小指次指之间本节前陷中侠溪穴也本节/后陷中临池穴也小指次指之端窍阴穴也)其支
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
瓜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尘
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
角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夹瘿汗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7a 页 WYG0766-1159c.png
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
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厥阴肝藏象(是经多/血少气)
肝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其治在左其藏在右附著
于脊之第九椎
其经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大敦/穴也)上循足跗上廉(足/跗)
(上廉大指间陷中行间穴也大/指本节后间陷中太冲穴也)去内踝一寸上踝八
寸交出太阴之后(内踝前一寸/中封穴也)上腘内廉(曲泉/穴也)循股
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厥阴肝藏象(是经多/血少气)
肝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其治在左其藏在右附著
于脊之第九椎
其经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大敦/穴也)上循足跗上廉(足/跗)
(上廉大指间陷中行间穴也大/指本节后间陷中太冲穴也)去内踝一寸上踝八
寸交出太阴之后(内踝前一寸/中封穴也)上腘内廉(曲泉/穴也)循股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7b 页 WYG0766-1159d.png
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
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
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
肝别贯膈上注肺(经脉/篇)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㿗疝妇人小腹肿甚
则嗌乾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
狐疝遗溺癃闭
督脉
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
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
肝别贯膈上注肺(经脉/篇)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㿗疝妇人小腹肿甚
则嗌乾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洞泄
狐疝遗溺癃闭
督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8a 页 WYG0766-1160a.png
督之为言都也行背部之中行为阳脉之都纲奇经
八脉之一也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
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也
脊之为骨凡二十一椎通项骨三椎共二十四椎自
屏翳而起历长强穴并脊里而上行循腰腧阳关命
门悬枢脊中筋缩至阳陵灵台神道身柱过风门循
陶道大椎哑门至风府入脑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
八脉之一也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
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也
脊之为骨凡二十一椎通项骨三椎共二十四椎自
屏翳而起历长强穴并脊里而上行循腰腧阳关命
门悬枢脊中筋缩至阳陵灵台神道身柱过风门循
陶道大椎哑门至风府入脑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8b 页 WYG0766-1160b.png
至百会前项囟会上星神庭循额至鼻柱经素髎水
沟兑端至龂交而终焉 云阳脉之海者以人之脉
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
故曰阳脉之海
任脉
任之为言妊也行腹部中行为妇人生养之本奇经
之一脉也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
沟兑端至龂交而终焉 云阳脉之海者以人之脉
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
故曰阳脉之海
任脉
任之为言妊也行腹部中行为妇人生养之本奇经
之一脉也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9a 页 WYG0766-1160c.png
咙属阴脉之海也
任与督一源而二岐督则由会阴而行背任则由会
阴而行腹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人
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
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
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会
阴之分也由是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行腹里上循
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
任与督一源而二岐督则由会阴而行背任则由会
阴而行腹夫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也人
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
可以合者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
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会
阴之分也由是循曲骨上毛际至中极行腹里上循
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69b 页 WYG0766-1160d.png
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
上颐循承浆环唇上至龂交分行系两目下之中央
会承泣而终焉 云阴脉之海者亦以人之脉络周
流于诸阴之分譬犹水也而任脉则为之总会焉故
曰阴脉之海
附王好古类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
上颐循承浆环唇上至龂交分行系两目下之中央
会承泣而终焉 云阴脉之海者亦以人之脉络周
流于诸阴之分譬犹水也而任脉则为之总会焉故
曰阴脉之海
附王好古类集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0a 页 WYG0766-1161a.png
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肾水
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如无他證钱氏地黄
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證钱氏泻青丸主
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
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菧甘草虚以炒
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
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證钱氏安神丸主之实则甘草
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如无他證钱氏地黄
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无他證钱氏泻青丸主
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
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人参黄菧甘草虚以炒
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也
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證钱氏安神丸主之实则甘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0b 页 WYG0766-1161b.png
泻之如无他證钱氏方中重则泻心汤轻则导赤饮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虚则以甘草大枣之
类补之如无他證钱氏益黄散主之心乃脾之母以
炒盐补心实则以枳实泻之如无他證以泻黄散泻
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皮一作黄芩欲收急
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以辛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虚则以甘草大枣之
类补之如无他證钱氏益黄散主之心乃脾之母以
炒盐补心实则以枳实泻之如无他證以泻黄散泻
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皮一作黄芩欲收急
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以辛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1a 页 WYG0766-1161c.png
味子虚则五味子补之如无他證钱氏阿胶散补之
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补脾实则桑白皮泻之如无他
證以泻白散泻之肾乃肺之子以泽泻泻肾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虚则熟地黄黄
蘖补之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止有补肾地黄丸无
泻肾之药肺乃肾之母以五味子补肺
以上五脏补泻内经脏气法时论中备言之欲究
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补脾实则桑白皮泻之如无他
證以泻白散泻之肾乃肺之子以泽泻泻肾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泻虚则熟地黄黄
蘖补之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止有补肾地黄丸无
泻肾之药肺乃肾之母以五味子补肺
以上五脏补泻内经脏气法时论中备言之欲究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1b 页 WYG0766-1161d.png
其精详看本论
脏腑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 木通泻小肠火
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 黄芩泻大肠火
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 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
白芍药泻脾火 石膏泻胃火
知母泻肾火 黄柏泻膀胱火
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
脏腑泻火药
黄连泻心火 木通泻小肠火
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 黄芩泻大肠火
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 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
白芍药泻脾火 石膏泻胃火
知母泻肾火 黄柏泻膀胱火
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2a 页 WYG0766-1162a.png
以上诸药各泻其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
为君合为臣处详其所宜而用勿执一也
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天有阴阳
风寒暑湿燥火 三阴三阳上奉之
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
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
为君合为臣处详其所宜而用勿执一也
附李东垣药类法象
天有阴阳
风寒暑湿燥火 三阴三阳上奉之
温凉寒热四气是也温热者天之阳也凉寒者天
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2b 页 WYG0766-1162b.png
金木水火土 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
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
也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
之阳也酸苦咸地之阴也此乃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
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
也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3a 页 WYG0766-1162c.png
轻清成象(味薄/之类) 本乎天者亲上
重浊成形(味厚大/黄之类) 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发腠理 清之清者也
清阳实四肢 清之浊者也
浊阴归六腑 浊之浊者也
浊阴走五脏 浊之清者也
药性要旨
重浊成形(味厚大/黄之类) 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发腠理 清之清者也
清阳实四肢 清之浊者也
浊阴归六腑 浊之浊者也
浊阴走五脏 浊之清者也
药性要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3b 页 WYG0766-1162d.png
苦药平升 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 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 苦甘寒泻血热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 味辛补酸泻 气温补凉泻
心小肠 味咸补甘泻 气热补寒泻
脾胃 味甘补苦泻 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
肺大肠 味酸补辛泻 气凉补温泻
甘辛药平降 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 苦甘寒泻血热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 味辛补酸泻 气温补凉泻
心小肠 味咸补甘泻 气热补寒泻
脾胃 味甘补苦泻 气温凉寒热补泻各从其宜
肺大肠 味酸补辛泻 气凉补温泻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4a 页 WYG0766-1163a.png
肾膀胱 味苦补咸泻 气寒补热泻
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
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
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
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
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命矣
五味所用
苦泄 甘缓 酸收 咸软 淡渗泄 辛散
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
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
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
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
温血温卫和荣卫将行常有天命矣
五味所用
苦泄 甘缓 酸收 咸软 淡渗泄 辛散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4b 页 WYG0766-1163b.png
药类法象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 升麻(气平味/微苦) 柴胡(气平味/苦平)
羌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葳灵仙(气温/微苦) 葛根(气平/味甘)
独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细辛(气温味/大辛) 桔梗(气微温/味苦辛)
白芷(气温味/大辛) 藁本(气温味/大辛) 鼠粘子(气平/味辛)
蔓荆子(气清/味辛) 川芎(气温/味辛) 天麻(气平/味苦)
秦芁(气微温味/苦辛平) 荆芥(气温味/苦辛) 麻黄(气温味/甘苦)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防风(纯阳性温/味甘辛) 升麻(气平味/微苦) 柴胡(气平味/苦平)
羌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葳灵仙(气温/微苦) 葛根(气平/味甘)
独活(气微温味/苦甘平) 细辛(气温味/大辛) 桔梗(气微温/味苦辛)
白芷(气温味/大辛) 藁本(气温味/大辛) 鼠粘子(气平/味辛)
蔓荆子(气清/味辛) 川芎(气温/味辛) 天麻(气平/味苦)
秦芁(气微温味/苦辛平) 荆芥(气温味/苦辛) 麻黄(气温味/甘苦)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5a 页 WYG0766-1163c.png
前胡(气微寒/味苦) 薄荷(气温味/苦辛)
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黑附子(气热味/大辛) 乌头(气热味/大辛) 乾姜(气热味/大辛)
良姜(气热味辛一/本味甘辛)乾生姜(气温/味辛) 肉桂(气热味/大辛)
桂枝(气热味/甘辛) 草豆䓻(气热味/大辛) 丁香(气温/味辛)
厚朴(气温/味辛) 木香(气热味/苦辛) 益智(气热味/大辛)
白豆蔻(气热味/大辛) 川椒(气热温/味大辛) 吴茱萸(气热味/苦辛)
茴香(气平/味辛) 延胡索(气温/味辛) 缩砂(气温/味辛)
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黑附子(气热味/大辛) 乌头(气热味/大辛) 乾姜(气热味/大辛)
良姜(气热味辛一/本味甘辛)乾生姜(气温/味辛) 肉桂(气热味/大辛)
桂枝(气热味/甘辛) 草豆䓻(气热味/大辛) 丁香(气温/味辛)
厚朴(气温/味辛) 木香(气热味/苦辛) 益智(气热味/大辛)
白豆蔻(气热味/大辛) 川椒(气热温/味大辛) 吴茱萸(气热味/苦辛)
茴香(气平/味辛) 延胡索(气温/味辛) 缩砂(气温/味辛)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5b 页 WYG0766-1163d.png
红蓝花(气温/味辛) 神曲(气大缓/味甘)
湿化成(戊温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已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
(应/之)
黄菧(气温平/味甘) 人参(气温/味甘) 甘草(气平/味甘)
当归(气温味辛/一作味甘) 熟地黄(气寒/味苦) 半夏(气微寒/味辛平)
白术(气温/味甘) 苍术(气温/味甘) 陈皮(气温味/微苦)
青皮(气温/味辛) 藿香(气微温/味甘辛) 槟榔(气温/味辛)
莪术(气温味/苦辛) 京三棱(气平/味苦) 阿胶(气微温/味甘辛)
湿化成(戊温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已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
(应/之)
黄菧(气温平/味甘) 人参(气温/味甘) 甘草(气平/味甘)
当归(气温味辛/一作味甘) 熟地黄(气寒/味苦) 半夏(气微寒/味辛平)
白术(气温/味甘) 苍术(气温/味甘) 陈皮(气温味/微苦)
青皮(气温/味辛) 藿香(气微温/味甘辛) 槟榔(气温/味辛)
莪术(气温味/苦辛) 京三棱(气平/味苦) 阿胶(气微温/味甘辛)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6a 页 WYG0766-1164a.png
诃子(气温/味苦) 杏仁(气温味/甘苦) 大麦蘖(气温/味咸)
桃仁(气温味/甘苦) 紫草(气寒/味苦) 苏木(气平味甘/咸一作味)
(酸/)
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茯苓(气平/味甘) 泽泻(气平/味甘) 猪苓(气寒/味甘)
滑石(气寒/味甘) 瞿麦(气寒味/苦平) 车前子(气寒/味甘)
灯心草(气平/味甘) 五味子(气温/味酸) 桑白皮(气寒味/苦酸)
天门冬(气寒味/微苦) 白芍药(气微寒/味酸) 麦门冬(气寒味/微苦)
桃仁(气温味/甘苦) 紫草(气寒/味苦) 苏木(气平味甘/咸一作味)
(酸/)
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茯苓(气平/味甘) 泽泻(气平/味甘) 猪苓(气寒/味甘)
滑石(气寒/味甘) 瞿麦(气寒味/苦平) 车前子(气寒/味甘)
灯心草(气平/味甘) 五味子(气温/味酸) 桑白皮(气寒味/苦酸)
天门冬(气寒味/微苦) 白芍药(气微寒/味酸) 麦门冬(气寒味/微苦)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6b 页 WYG0766-1164b.png
犀角(气寒味/苦酸) 乌梅(气平/味酸) 牡丹皮(气寒/味苦)
地骨皮(气寒/味苦) 枳壳(气寒/味苦) 琥珀(气平/味甘)
连翘(气平/味苦) 枳实(气寒味/苦酸) 木通(气平/味甘)
寒沈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气寒是也)
大黄(气寒/味苦) 黄柏(气寒/味苦) 黄芩(气寒/味苦)
黄连(气寒/味苦) 草龙胆(气寒味/大苦) 石膏(气寒/味辛)
生地黄(气寒/味苦) 知母(气寒味/大辛) 防己(气寒味/大苦)
茵陈(气微寒/味苦平) 硝(气寒味/苦辛) 瓜蒌根(气寒/味苦)
地骨皮(气寒/味苦) 枳壳(气寒/味苦) 琥珀(气平/味甘)
连翘(气平/味苦) 枳实(气寒味/苦酸) 木通(气平/味甘)
寒沈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气寒是也)
大黄(气寒/味苦) 黄柏(气寒/味苦) 黄芩(气寒/味苦)
黄连(气寒/味苦) 草龙胆(气寒味/大苦) 石膏(气寒/味辛)
生地黄(气寒/味苦) 知母(气寒味/大辛) 防己(气寒味/大苦)
茵陈(气微寒/味苦平) 硝(气寒味/苦辛) 瓜蒌根(气寒/味苦)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7a 页 WYG0766-1164c.png
牡蛎(气微寒/味咸平) 玄参(气寒味/微苦) 山栀子(气寒味/微苦)
川练子(气寒味/苦平) 香䜴(气寒/味苦) 地榆(气微寒/味甘咸)
标本阴阳论
天阳无圆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腑
地阴有方血下内降杀沈夜静重湿五脏
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
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此脏腑
之标本也又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
川练子(气寒味/苦平) 香䜴(气寒/味苦) 地榆(气微寒/味甘咸)
标本阴阳论
天阳无圆气上外升生浮昼动轻燥六腑
地阴有方血下内降杀沈夜静重湿五脏
夫治病者当知标本以身论之则外为标内为本阳为
标阴为本故六腑属阳为标五脏属阴为本此脏腑
之标本也又脏腑在内为本各脏腑之经络在外为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7b 页 WYG0766-1164d.png
标此脏腑经络之标本也更人身之脏腑阴阳气血
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傅流病
为标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
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蓄若先治其本后治其
标虽病有十数證皆去矣谓如先生轻病后生重病
当先治轻病如是则邪气乃伏盖先治本故也若有
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复有大
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尤
经络各有标本也以病论之先受病为本后傅流病
为标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
后治其本邪气滋甚其病益蓄若先治其本后治其
标虽病有十数證皆去矣谓如先生轻病后生重病
当先治轻病如是则邪气乃伏盖先治本故也若有
中满无问标本先治中满谓其急也若中满复有大
小便不利亦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次治中满谓尤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8a 页 WYG0766-1165a.png
急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满三者之外皆治其本不
可不慎也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此子
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也治法云虚则补其母实
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
当泻其子火也然非直泻其火十二经中各有金木
水火土当木之分泻其火也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
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既标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
泻荥心行閒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
可不慎也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此子
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是也治法云虚则补其母实
则泻其子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从前来者为实邪
当泻其子火也然非直泻其火十二经中各有金木
水火土当木之分泻其火也故标本论云本而标之
先治其本后治其标既标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
泻荥心行閒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8b 页 WYG0766-1165b.png
荧火少府穴是也以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
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
后来者为虚邪虚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
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泉
穴中补木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穴中泻水是
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本也
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五方之正气味(制方用/药附)
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
后来者为虚邪虚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
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既受水邪当先于肾经涌泉
穴中补木是先治其标后于肝经曲泉穴中泻水是
后治其本此先治其标者推其至理亦是先治本也
以药论之入肾经药为引用补肝经药为君是也
五方之正气味(制方用/药附)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9a 页 WYG0766-1165c.png
东方甲风乙木其气温其味甘在人以肝胆应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
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已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人乃万物中之一也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须禀两仪之
南方丙热丁火其气热其味辛在人以心小肠三焦包
络应之
中央戊湿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
中央已土其本味咸其兼味辛甘酸苦在人以脾应之
西方庚燥辛金其气凉其味酸在人以肺大肠应之
北方壬寒癸水其气寒其味苦在人以肾膀胱应之
人乃万物中之一也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须禀两仪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79b 页 WYG0766-1165d.png
气而生化也圣人垂世立教不能浑说必当分析以
至理而言则阴阳相附不相离其实一也呼则随阳
出吸则随阴入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上
说止明补泻用药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为君用药
之机会要明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本乎天者亲上本
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其
天真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浊中清者荣养于神浊中
浊者坚强骨髓故至真要大论云五味阴阳之用辛
至理而言则阴阳相附不相离其实一也呼则随阳
出吸则随阴入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上
说止明补泻用药君之一也故曰主病者为君用药
之机会要明轻清成象重浊成形本乎天者亲上本
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清中清者清肺以助其
天真清中浊者荣华腠理浊中清者荣养于神浊中
浊者坚强骨髓故至真要大论云五味阴阳之用辛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0a 页 WYG0766-1166a.png
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
泄为阴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
坚各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随證治病药品
如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
(太阳川芎/太阴苍术) (阳明白芷/少阴细辛) (少阳柴胡萸/厥阴吴茱)
如顶巅痛须用藁本去川芎
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
泄为阴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
坚各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随證治病药品
如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
(太阳川芎/太阴苍术) (阳明白芷/少阴细辛) (少阳柴胡萸/厥阴吴茱)
如顶巅痛须用藁本去川芎
如肢节痛须用羌活去风湿亦宜用之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0b 页 WYG0766-1166b.png
如腹痛须用芍药恶寒而痛加桂恶热而痛加黄柏
如心下痞须用枳实黄连
如肌热及去痰者须用黄芩肌热亦用黄菧
如腹胀用姜制厚朴(一本用/芍药)
如虚热须用黄菧止虚汗亦用
如胁下痛往来潮热日脯潮热须用柴胡
如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去痰用白术
如破滞气用枳壳高者用之夫枳壳者损胸中至高
如心下痞须用枳实黄连
如肌热及去痰者须用黄芩肌热亦用黄菧
如腹胀用姜制厚朴(一本用/芍药)
如虚热须用黄菧止虚汗亦用
如胁下痛往来潮热日脯潮热须用柴胡
如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去痰用白术
如破滞气用枳壳高者用之夫枳壳者损胸中至高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1a 页 WYG0766-1166c.png
之气二三服而已
如破滞血用桃仁苏木
如补血不足须用甘草
如去痰须用半夏热痰加黄芩风痰加南星胸中寒
痰痞塞用陈皮白术多用则泻脾胃
如腹中窄狭须用苍术
如调气须用木香
如补气须用人参
如破滞血用桃仁苏木
如补血不足须用甘草
如去痰须用半夏热痰加黄芩风痰加南星胸中寒
痰痞塞用陈皮白术多用则泻脾胃
如腹中窄狭须用苍术
如调气须用木香
如补气须用人参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1b 页 WYG0766-1166d.png
如和血须用当归凡血受病者皆当用也
如去下焦湿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者必须酒洗防
己草龙胆黄柏知母
如去上焦湿及热须用黄芩泻肺火故也
如去中焦湿与痛热用黄连能泻心火故也
如去滞气用青皮勿多服多则泻人真气
如渴者用乾葛茯苓禁半夏
如𠻳用五味子
如去下焦湿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者必须酒洗防
己草龙胆黄柏知母
如去上焦湿及热须用黄芩泻肺火故也
如去中焦湿与痛热用黄连能泻心火故也
如去滞气用青皮勿多服多则泻人真气
如渴者用乾葛茯苓禁半夏
如𠻳用五味子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2a 页 WYG0766-1167a.png
如喘者用阿胶
如宿食不消须用黄连枳实
如胸中烦热须用栀子仁
如水泻用白术茯苓芍药
如气刺痛用枳壳看何部分以引经药导使之行则
可
如血刺痛用当归详上下用根梢
如疮痛不可忍者用寒苦药如黄柏黄芩详上下用
如宿食不消须用黄连枳实
如胸中烦热须用栀子仁
如水泻用白术茯苓芍药
如气刺痛用枳壳看何部分以引经药导使之行则
可
如血刺痛用当归详上下用根梢
如疮痛不可忍者用寒苦药如黄柏黄芩详上下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2b 页 WYG0766-1167b.png
根梢及引经药则可
如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当归根以酒浸煎
如小便黄者用黄柏数者涩者或加泽泻
如腹中实热用大黄芒硝
如小腹痛用青皮
如茎中痛用生甘草梢
如惊悸恍惚用茯神
如饮水多致伤脾用白术茯苓猪苓
如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当归根以酒浸煎
如小便黄者用黄柏数者涩者或加泽泻
如腹中实热用大黄芒硝
如小腹痛用青皮
如茎中痛用生甘草梢
如惊悸恍惚用茯神
如饮水多致伤脾用白术茯苓猪苓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3a 页 WYG0766-1167c.png
如胃脘痛用草豆蔻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力也寒热相
杂亦用甘草调和其性也中满者禁用经云中满
勿食甘
用药凡例
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经云辛甘发
散为阳风宜防风味辛及治风通用故防风为君甘
草白术为佐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力也寒热相
杂亦用甘草调和其性也中满者禁用经云中满
勿食甘
用药凡例
凡解利伤风以防风为君甘草白术为佐经云辛甘发
散为阳风宜防风味辛及治风通用故防风为君甘
草白术为佐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3b 页 WYG0766-1167d.png
凡解利伤寒以甘草为君防风白术为佐是寒宜甘缓
也或有别證于前随證治病药内选用分两以君臣
论
凡眼暴发赤肿以防风黄芩为君以泻火以黄连当归
根和血为佐兼以各经药用之
凡眼久病昏暗以熟地黄当归根为君以羌活防风为
臣甘草甘菊之类为佐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见血
也或有别證于前随證治病药内选用分两以君臣
论
凡眼暴发赤肿以防风黄芩为君以泻火以黄连当归
根和血为佐兼以各经药用之
凡眼久病昏暗以熟地黄当归根为君以羌活防风为
臣甘草甘菊之类为佐
凡痢疾腹痛以白芍药甘草为君当归白术为佐见血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4a 页 WYG0766-1168a.png
先后以三焦热论
凡水泻以茯苓白术为君芍药甘草为佐
凡诸风以防风为君随治病为佐
凡𠻳以五味子为君有痰者以半夏为佐喘者以阿胶
为佐有热无热以黄芩为佐但分两多寡不同耳
凡小便不利黄柏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
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柏为佐
凡痔漏以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为佐详别證加减
凡水泻以茯苓白术为君芍药甘草为佐
凡诸风以防风为君随治病为佐
凡𠻳以五味子为君有痰者以半夏为佐喘者以阿胶
为佐有热无热以黄芩为佐但分两多寡不同耳
凡小便不利黄柏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
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柏为佐
凡痔漏以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为佐详别證加减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4b 页 WYG0766-1168b.png
凡诸疮以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
凡疟以柴胡为君随所发时所属经分用引经药佐之
已上皆用药之大要更详别證于前随證治病药
内逐旋加减用之
东垣报使
太阳 羌活 下黄柏
阳明 白芷升麻 下石膏
少阳 柴胡 青皮
凡疟以柴胡为君随所发时所属经分用引经药佐之
已上皆用药之大要更详别證于前随證治病药
内逐旋加减用之
东垣报使
太阳 羌活 下黄柏
阳明 白芷升麻 下石膏
少阳 柴胡 青皮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5a 页 WYG0766-1168c.png
太阴 白芍药
少阴 知母
厥阴 青皮 柴胡
小肠膀胱属太阳 藁本羌活是本方
三焦胆与肝包络 少阳厥阴柴胡强
阳明大肠兼足胃 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 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经异 升麻芍药白者详
少阴 知母
厥阴 青皮 柴胡
小肠膀胱属太阳 藁本羌活是本方
三焦胆与肝包络 少阳厥阴柴胡强
阳明大肠兼足胃 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 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经异 升麻芍药白者详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5b 页 WYG0766-1168d.png
少阴心经独活主 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用此药为主 更有何病到膏肓
十二经向导
手太阴肺
南星 款冬花 升麻 桔梗 山药
檀香 五味子 粳米 白茯苓 阿胶
天门冬 麦门冬 桑白皮 葱白 杏仁
麻黄 益智 丁香 白豆蔻 知母
通经用此药为主 更有何病到膏肓
十二经向导
手太阴肺
南星 款冬花 升麻 桔梗 山药
檀香 五味子 粳米 白茯苓 阿胶
天门冬 麦门冬 桑白皮 葱白 杏仁
麻黄 益智 丁香 白豆蔻 知母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6a 页 WYG0766-1169a.png
砂仁(檀香豆/蔻为使) 黄芩 石膏
足太阴脾
草豆蔻 茱萸 砂仁(人参益/智为使) 防风
当归 益智 黄菧 苍术 白术
胶饴 代赭石 茯苓 麻子 甘草
半夏
通入手足太阴肺脾
升麻 芍药 木瓜 白芍药 藿香
足太阴脾
草豆蔻 茱萸 砂仁(人参益/智为使) 防风
当归 益智 黄菧 苍术 白术
胶饴 代赭石 茯苓 麻子 甘草
半夏
通入手足太阴肺脾
升麻 芍药 木瓜 白芍药 藿香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6b 页 WYG0766-1169b.png
玄胡索 砂仁
手阳明大肠
升麻 白芷 麻子 秦芁 薤白
白石脂 砂仁(白石脂/为使) 肉豆蔻 石膏
足阳明胃
丁香 草豆蔻 砂仁 防风 石膏
知母 白术 神曲 葛根 乌药
半夏 苍术 升麻 白芷 葱白
手阳明大肠
升麻 白芷 麻子 秦芁 薤白
白石脂 砂仁(白石脂/为使) 肉豆蔻 石膏
足阳明胃
丁香 草豆蔻 砂仁 防风 石膏
知母 白术 神曲 葛根 乌药
半夏 苍术 升麻 白芷 葱白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7a 页 WYG0766-1169c.png
通入手足阳明
麻黄(酒/) 大黄(酒/) 连翘 升麻 白术
葛根 石膏 檀香(佐以/他药)白芷
手少阳三焦
川芎 大黄(酒/) 柴胡 青皮 白术
熟地 黄菧 地骨皮 石膏 细辛
附子
足少阳胆
麻黄(酒/) 大黄(酒/) 连翘 升麻 白术
葛根 石膏 檀香(佐以/他药)白芷
手少阳三焦
川芎 大黄(酒/) 柴胡 青皮 白术
熟地 黄菧 地骨皮 石膏 细辛
附子
足少阳胆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7b 页 WYG0766-1169d.png
半夏 草龙胆 柴胡
通入手足少阳
青皮 川芎 柴胡 连翘
手厥阴心包络
沙参 白术 柴胡 熟地 牡丹皮
败酱
足厥阴肝
草龙胆 蔓荆子 阿胶 瞿麦 桃仁
通入手足少阳
青皮 川芎 柴胡 连翘
手厥阴心包络
沙参 白术 柴胡 熟地 牡丹皮
败酱
足厥阴肝
草龙胆 蔓荆子 阿胶 瞿麦 桃仁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8a 页 WYG0766-1170a.png
山茱萸 代赭石 紫石英 当归 甘草
青皮 羌活 吴茱萸 白术
通入手足厥阴
青皮 熟地 柴胡 川芎 皂角
苦茶 桃仁
手太阳小肠
白术 生地黄 羌活 赤茯苓 赤石脂
砂仁(赤石脂/为使)
青皮 羌活 吴茱萸 白术
通入手足厥阴
青皮 熟地 柴胡 川芎 皂角
苦茶 桃仁
手太阳小肠
白术 生地黄 羌活 赤茯苓 赤石脂
砂仁(赤石脂/为使)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8b 页 WYG0766-1170b.png
足太阳膀胱
蔓荆子 滑石 茵陈 白茯苓 猪苓
泽泻 桂枝 黄柏 羌活 麻黄
通入手足太阳
防风 羌活 藁本 蔓荆子 茴香
黄柏 白术 泽泻 防己 大黄(酒/)
手少阴心
麻黄 桂心 当归 生地 黄连
蔓荆子 滑石 茵陈 白茯苓 猪苓
泽泻 桂枝 黄柏 羌活 麻黄
通入手足太阳
防风 羌活 藁本 蔓荆子 茴香
黄柏 白术 泽泻 防己 大黄(酒/)
手少阴心
麻黄 桂心 当归 生地 黄连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9a 页 WYG0766-1170c.png
代赭石 紫石英 栀子 独活 赤茯苓
足少阴肾
知母 黄柏 地骨皮 阿胶 猪肤
牡丹皮 玄参 败酱 牡蛎 乌药
山茱萸 天门冬 猪苓 泽泻 白茯苓
檀香 甘草 五味子 吴茱萸 益智
丁香 独活 桔梗(或用/梢)砂仁(黄柏茯/苓为使)
通入手足少阴
足少阴肾
知母 黄柏 地骨皮 阿胶 猪肤
牡丹皮 玄参 败酱 牡蛎 乌药
山茱萸 天门冬 猪苓 泽泻 白茯苓
檀香 甘草 五味子 吴茱萸 益智
丁香 独活 桔梗(或用/梢)砂仁(黄柏茯/苓为使)
通入手足少阴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89b 页 WYG0766-1170d.png
细辛 熟地 五味子 泽泻 地榆
附子 知母 白术
攻尅血积症瘕类
玄胡索 三棱 蓬术 川芎 归尾
使君子 大戟 红花 苏木 黑丑
续随子 射香 雷丸 神曲 白芷
海螵蛸 桃仁 䖟虫 水蛭 乾漆
木香 通草 牛膝 山查 大黄
附子 知母 白术
攻尅血积症瘕类
玄胡索 三棱 蓬术 川芎 归尾
使君子 大戟 红花 苏木 黑丑
续随子 射香 雷丸 神曲 白芷
海螵蛸 桃仁 䖟虫 水蛭 乾漆
木香 通草 牛膝 山查 大黄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0a 页 WYG0766-1171a.png
瞿麦 射干 麦牙 水银 碙砂
鳖甲
肉积类
碙砂 阿魏 山查
甚者 巴豆
酒积类
葛根 葛花 神曲 麦芽 黄连
青蒿 巴豆
鳖甲
肉积类
碙砂 阿魏 山查
甚者 巴豆
酒积类
葛根 葛花 神曲 麦芽 黄连
青蒿 巴豆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0b 页 WYG0766-1171b.png
甚者 甘遂 牵牛
鱼积类
橄榄 芦根 草果 红曲
甚者 巴豆 芫花
血积类
归尾 桃仁 红花 苏木 牛膝
乾漆 丹参 大黄
甚者 䖟虫 水蛭
鱼积类
橄榄 芦根 草果 红曲
甚者 巴豆 芫花
血积类
归尾 桃仁 红花 苏木 牛膝
乾漆 丹参 大黄
甚者 䖟虫 水蛭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1a 页 WYG0766-1171c.png
气积类
木香 槟榔 沉香 檀香 乌药
枳壳 青皮 枳实
甚者 黑丑
水积类
黑丑 泽泻 猪苓 郁李仁 海藻
昆布
甚者 芫花 大戟 甘遂 商陆
木香 槟榔 沉香 檀香 乌药
枳壳 青皮 枳实
甚者 黑丑
水积类
黑丑 泽泻 猪苓 郁李仁 海藻
昆布
甚者 芫花 大戟 甘遂 商陆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1b 页 WYG0766-1171d.png
涎积类
雄黄 腻粉 枯矾
甚者 礞石 巴豆 瓜蒂 甘遂
轻粉
痰积类
半夏 南星 竹沥 礞石 枳实
海石 蝎梢 皂荚
甚者 瓜蒂 藜芦 巴豆
雄黄 腻粉 枯矾
甚者 礞石 巴豆 瓜蒂 甘遂
轻粉
痰积类
半夏 南星 竹沥 礞石 枳实
海石 蝎梢 皂荚
甚者 瓜蒂 藜芦 巴豆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2a 页 WYG0766-1172a.png
食积类
砂仁 香附 麦芽 青皮 枳实
神曲 谷芽 红曲 草果
甚者 巴豆
虫积类
薏苡根 吴茱萸根 酸石榴根 使君子
雷丸 芜荑 乾漆 槟榔
甚者 苦楝根皮 锡灰 轻粉
砂仁 香附 麦芽 青皮 枳实
神曲 谷芽 红曲 草果
甚者 巴豆
虫积类
薏苡根 吴茱萸根 酸石榴根 使君子
雷丸 芜荑 乾漆 槟榔
甚者 苦楝根皮 锡灰 轻粉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2b 页 WYG0766-1172b.png
鹤虱
诸瓜果积
平胃散加健脾消导倍加肉桂加麝香尤妙
豆腐积
萝卜子
豆粉积
杏仁
诸骨鲠在喉中
诸瓜果积
平胃散加健脾消导倍加肉桂加麝香尤妙
豆腐积
萝卜子
豆粉积
杏仁
诸骨鲠在喉中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3a 页 WYG0766-1172c.png
狸头骨 鸬鹚骨 野苧根 紫玉簪花根
葳灵仙 蓬砂
安胎类
桑上寄生 川续断 杜仲 白术 条芩
葱白 阿胶 鲤鱼 地黄 艾叶 砂仁
人参 黄菧 银 乌骨雌鸡 家苧根皮
堕胎类
雄黄 雌黄 水银 粉锡 朴硝 大戟
葳灵仙 蓬砂
安胎类
桑上寄生 川续断 杜仲 白术 条芩
葱白 阿胶 鲤鱼 地黄 艾叶 砂仁
人参 黄菧 银 乌骨雌鸡 家苧根皮
堕胎类
雄黄 雌黄 水银 粉锡 朴硝 大戟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3b 页 WYG0766-1172d.png
巴豆 牛黄 藜芦 丹皮 牛膝 桂心
皂荚 䕡茹 槐子 薏苡 瞿麦 大附子
天雄 乌头 蜈蚣 斑猫 芫青 水蛭
䖟虫 猬皮 蛇皮 蟹爪 半夏 黑丑
麝香 桃仁 芫花 代赭石 羊踯躅
难产
槐子 桂心 滑石 贝母 皂荚 蛇退
头垢 麻油 牛膝 龟板 兔脑 柞木
皂荚 䕡茹 槐子 薏苡 瞿麦 大附子
天雄 乌头 蜈蚣 斑猫 芫青 水蛭
䖟虫 猬皮 蛇皮 蟹爪 半夏 黑丑
麝香 桃仁 芫花 代赭石 羊踯躅
难产
槐子 桂心 滑石 贝母 皂荚 蛇退
头垢 麻油 牛膝 龟板 兔脑 柞木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4a 页 WYG0766-1173a.png
丹参 海马 益母草 猪脂酒 冬葵子
急性子
通乳汁类
石钟乳 土瓜根 狗四足 猪四足 王不留行
通草 猪胰 木通 葵子 芝麻
内外吹
蒲公英 金鸡瓜草 鹿角 贝母 括蒌
青皮 白芷 芭蕉根
急性子
通乳汁类
石钟乳 土瓜根 狗四足 猪四足 王不留行
通草 猪胰 木通 葵子 芝麻
内外吹
蒲公英 金鸡瓜草 鹿角 贝母 括蒌
青皮 白芷 芭蕉根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4b 页 WYG0766-1173b.png
蛇虺百虫毒
雄黄 巴豆 麝香 丹砂 乾姜 甘草
白芷
蜈蚣毒
桑皮汁及煮桑根汁 沥清
蜘蛛毒
蓝青汁 麝香
蜂虿毒
雄黄 巴豆 麝香 丹砂 乾姜 甘草
白芷
蜈蚣毒
桑皮汁及煮桑根汁 沥清
蜘蛛毒
蓝青汁 麝香
蜂虿毒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5a 页 WYG0766-1173c.png
蜂房 蓝青汁 薄荷汁
狗毒
杏仁 矾石 韭根 人屎汁 虎骨
风狗毒
斑猫
十八反
甘草反诸药类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
狗毒
杏仁 矾石 韭根 人屎汁 虎骨
风狗毒
斑猫
十八反
甘草反诸药类
大戟 芫花 甘遂 海藻
医旨绪馀 卷下 第 95b 页 WYG0766-1173d.png
乌头反诸药类
半夏 瓜蒌 贝母 白蔹 白芨
藜芦反诸药类
人参 玄参 丹参 沙参 苦参 细辛
芍药
医旨绪馀卷下
半夏 瓜蒌 贝母 白蔹 白芨
藜芦反诸药类
人参 玄参 丹参 沙参 苦参 细辛
芍药
医旨绪馀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