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772a 页

金刚经注解卷之二


「○无得无说分第七」

【当体空寂。无物可得。凡有言说。皆为剩语。】
卷二 第 772b 页 X24-0772.png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
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
说。」

【僧若讷曰。空生领解佛旨。乃云第一义中。无有定
实之法可得。亦无有定实之法可说。

陈雄曰。楞伽经论七种空有曰。一切法离言说空。
第一义圣智大空。如来了真空之妙。固无法可得。
亦无法可说。是以设为之问。无上菩提。乃第一义
深妙难名。或持戒忍辱而得之。或精进禅定而得
之。或聚沙为塔。或称南无。皆巳得之。岂可拘以定
法而名之哉。如来悯众生之未悟。安得默然而离
说。或为志求胜法者说。或为求无上慧者说。或为
求声闻者说。(传心法要曰。自声教而悟者曰声闻)或为求辟支佛者
说。(法华经曰。乐独善寂。是名辟支佛乘)应机而酬。随叩而答。宁有定
法耶。佛尽变通之义。无执无著。须菩提两言无有
定法。非能解佛所说义乎。

李文会曰。如来有所说法耶者。佛所问意。恐谓如
来有所说也。无有定法者。根器有利钝。学性有浅
深。随机设教。对病用药。法华经云。诸根利钝。精进
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是故法无定相。迷悟悬
殊。若未悟时。似无所得。若悟了时。似有所得。得与
不得。皆是妄见。但不可执著。自契中道。岂有定法
可说耶。
卷二 第 772c 页 X24-0772.png

川禅师颂曰。云起南山雨北山。驴名马字几多般。
请看浩渺无穷水。几处万兮几处圆。】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谢灵运曰。非法则不有。非非法则不无。有无并无。
理之极也。

王日休曰。此皆为众生而设。非有真实之法。故云
非法。然亦假此以开悟众生。又不可全谓之非法。
故云非是非法也。

陈雄曰。如来所说者。无上菩提法也。可以性修。而
不可以色相取。徒取。则何以深造于性理之妙。可
以心传。而不可以口舌说。徒说。则何以超出于言
意之表。须菩提所以辩论。两言其不可也。是法也。
微妙元通。深不可识。一以言有耶。虽有而未当有。
一以言无耶。虽无而未尝无。此非法非非法之意。
真空不空其若是乎。

李文会曰。不可取者。空生深恐学人不悟如来无
相之理。不可说者。深恐学人执者如来所说章句
也。非者无也。非非者不无也。

黄檗禅师曰。法本不有。莫作无见。法本不无。莫作
有见。谓无即成断灭。谓有即成邪见。

傅大士颂曰。菩提离言说。从来无得人。须依二空
理。当證法王身。(子荣曰。先悟人法二空。然后證涅槃妙果)有心俱是妄。
无执乃名真。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川禅师曰。是什么。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廓
卷二 第 773a 页 X24-0773.png
落太虚空。鸟飞无影迹。(咄)拨转机轮却倒回。南北
东西任往来。】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疏钞云。未了人空法空。皆名执著。了此二法。即曰
无为。菩萨能齐證二空。声闻方离人空。未达法空。
故云离一非。以證前之义。故云而有差别。

六祖曰。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浅深。故言差别。
佛说无为说者。即是无住。无住即无相。无相即无
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施。鉴觉无碍。乃
真是解脱佛性。佛即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
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也。

王日休曰。其言贤圣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者。何哉。
盖谓于无为法得之浅者。则为贤人。若须陀洹之
类是也。得之深者。则为圣人。若佛与菩萨是也。此
所以为差别欤。

颜丙曰。佛问须菩提。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答云如我解佛所说义理。
皆无一定之法。可名可说。何故。如来所说法。如人
饮水。冷煖自知。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法属
有。非法属无。执有著相。执无落空。所以道。不是法。
不是非法。又以者。用也。无为者。自然觉性。无假人
为。故一切贤圣。皆用此无为之法。然法本无为。悟
有浅深。遂生差别见。到头则一也。

傅大士颂曰。人法俱名执。了即二无为。菩萨能齐
卷二 第 773b 页 X24-0773.png
證。声闻离一非。所知烦恼尽。空中无所依。常能作
此观。得圣定无疑。

海觉元禅师曰。一金成万器。皆由匠者智。何必毗
耶城。人人说不二。

川禅师颂曰。正人说邪法。邪法悉归正。邪人说正
法。正法悉皆邪。江北成枳江南橘。春来都放一般
华。】

「○依法出生分第八」

【诸佛所依之法。尽从此经生出。】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
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者。此日月所照为一小
世界。其中间有须弥山。日月绕山运行。故南为阎
浮提。东为弗婆提。西为瞿耶尼。北为郁单越。是名
四天下。日月运行。乃在须弥山之中腰。故此山之
高。其半出日月之上。山上分四方。每方有八所。中
间又有一所。共三十三所。谓之三十三天。梵语谓
之忉利天是也。日月运行于此四天下。谓之一小
世界。如此一千小世界。谓之小千。如此一千小千
世界。谓之中千。如此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以
三次言千字。故云三千大千。其实则一大千耳。如
此方谓之一大世界。宁为多不者。此宁字。乃译师
之言。盖若助辞耳。不必深考也。

六祖曰。此是如来问起。此意如何。布施供养。身外
卷二 第 773c 页 X24-0773.png
之福。受持经典。身内之福。身福即衣食。性福即智
慧。虽有衣食。性中愚迷。即是前生布施供养。不持
经典。今生聪明智慧。而贫穷无衣食者。即是前生
持经听法。不布施供养外修福德。即衣食。内修福
德。即智慧。钱财。见世之宝。般若。在心之珍。内外双
修。方为全德。此是赞叹持经功德。胜布施福也。

疏钞云。七宝者。金。银。琉璃。珊瑚。玛瑙。赤真珠。玻瓈。
佛意欲显无为之福。先将有漏之福。问及善现。三
千世界。尽著七宝以用布施。作福所得。其福德宁
为多不。下文须菩提答。】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
故如来说福德多。」

【谢灵运曰。福德无性。可以因缘增多。多则易著。故
即遣之。

六祖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得福虽多。
于性一无利益。依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修行。令自
性不堕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
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
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践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僧若讷曰。空生谓大千七宝。宝丰福胜。故曰甚多。
是福德者。事福也。即非福德性者。非般若福德种
性。既非理福。不趋菩提也。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者。
于世间事福。乃云多也。

陈雄曰。聚宝布施。持经精进。皆六度之一也。佛化
卷二 第 774a 页 X24-0774.png
度众生。未尝沮其布施。而独喜其精进。盖谓世人
计著多用金银琉璃珊瑚玛瑙真珠玻瓈为求福
地。殊不知以觉性之宝修其性上福德。故并为二
者设为之问。以较其优劣。持经精进者。率性而修
也。性弥满六虚。其福德亦如是。夫是之谓福德性。
聚宝布施者。藉物而修也。物有限。而其福亦有限。
又非福德性之比。故须菩提辩论曰。是福德即非
福德性。且断之曰。如来说福德多者。以其有限。得
以计其多寡故也。五祖尝曰。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六祖亦曰。功德在自性。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又
曰。自悟自修。是自性上功德。二佛之言。深契元旨。

李文会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此是住相布
施。希求福利。得福虽多。而于识心见性。了无所得。
傅大士颂云。宝满三千界。赍持作福田。惟成有漏
业。终不离人天。故知住相布施。即非福德性。若人
心无能所。识心见性。方名福德性也。

川禅师曰。事向无心得。颂曰。宝满三千及大千。福
缘应不离人天。若知福德元无性。买得风光不用
钱。】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其福胜彼。」

【疏钞云。此经者。人人俱有。个个周圆。上及诸佛。下
及蝼蚁。亦具此经。即妙圆觉心是也。无物堪比。

颜丙曰。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受
卷二 第 774b 页 X24-0774.png
者。直下承受。持者。时时行持。更为他人解说。如一
灯传百千万灯。其福胜彼。如何便见得胜彼处。彼
以七宝。乃住相布施。纵得浊福。福尽堕落。此因经
悟性。四句现前。福等太虚。历劫不坏。故云住相布
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
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又四句决疑金刚经者。乃大藏经之骨髓。若人受
持是经。而不明四句下落。又岂能超生脱死。而成
佛作祖也哉。古今论四句偈者不一或指声香味
触法是。或指经中二偈是。或云若见诸相非相即
见如来。或云眼耳鼻舌。或云有为句。无为句。非有
为句。非无为句。或云有谛无谛。真谛俗谛。各执巳
见。初无定论。唯铜牌记云。天亲菩萨。升兜率宫。请
益弥勒。如何是四句偈。弥勒云。无我相无人相无
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也。六祖大师。复以摩诃般若
波罗蜜多是也。若果执此两转语。便为倒根。何异
数他人珍宝。于自巳无半文之分。幸而傅大士曾
露个消息。最是亲切云。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
以是而观。则四句偈者。初不假外求。而在吾心地
明了。方真四句也。不然。六祖何以注四句偈云。我
人顿尽。妄想既除。言下成佛。向使此偈可以言传
面命。可以聪明测度而到。则我佛乃天人之师。住
世四十九年。广为众生说法。三百五十度。而于此
经凡一十四处举四句偈。而终不明明指示端的。
卷二 第 774c 页 X24-0774.png
岂我佛吝其辞而不为说破耶。盖恐人执指为月
而徒泥纸上之死句。而不能返观内照于自巳之
活句也。且我佛尚不敢执著指示。况其馀者乎。吾
之所谓活句者。死生不能泪。凡圣立下风。在于常
行日用中。字字放光。头头显露。初无一点文墨污。
若是个汉。直下承当。早是蹉过了也。何更容些小
见识解会。而分别此是彼非也。唯有过量人。方知
鼻孔元来在面上。

傅大士颂曰。宝满三千界。赍持作福田。唯成有漏
业。终不离人天。持经取四句。与圣作良缘。欲入无
为海。须乘般若船。

唐玄宗皇帝云。三千七宝虽多。用尽还归生灭。四
句经文虽少。悟之直至菩提。

陈雄曰。三昧经云。一切诸法。摄在一四句偈中。故
得之者。不在于文字之多。但一念顷即入实谛。而
其性天昭彻矣。若更有勤行修进。受之不忘于心。
持之不厌其久。说之普得闻知。非特觉一巳之性。
且将觉亿万人之性。其为福德莫大焉。比之多施
七宝为胜。

张无尽曰。佛为无上法王。金口所宣。圣教灵文。若
一诵之。则为法轮转地。夜叉唱空。报四天王。天王
闻巳。如是展转。乃至梵天。通暗通明。龙神悦怿。犹
如纶言。诞布诏令。横流寰宇之间。孰不钦奉。诵经
之功其旨如此。若止形留神往。外寂中摇。寻行数
卷二 第 775a 页 X24-0775.png
墨面巳。何异春禽昼啼。秋蛩夜鸣。虽千万遍。果何
益哉。池阳芗山因禅师遣僧往大通镇陈宅求经。
颂曰。灯茏露柱炽然说。莫学驴年纸上钻。看经须
具看经眼。多见看经被眼谩。】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疏钞云。经云。三世诸佛及阿耨菩提。一切妙法。皆
从此经出。即明持经果满。显前义也。又心经云。三
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菩提。亦同此
义。又忠国师云。兹经喻如大地。何物不从地之所
生。诸佛唯指一心。何法不从心之所立。故云皆从
此经出。

王日休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真性也。一切
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者。谓诸佛求真性
之法也。何以故者。佛自问何故于此经受持讲说
所得福德。胜于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也。乃
自答云。一切诸佛求真性之法。皆从此经出。则此
经之功为极大。而且无穷矣。

颜丙曰。何以故。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法。皆自此经出者。盖大藏经。及从上诸佛无上
正等正觉之法。皆出自此经。此经者。此外无馀经
也。

僧若讷曰。皆从此经出者。非指此一经文句语言。
乃指实相般若。即是一心。遍为诸法性体。自巳一
卷二 第 775b 页 X24-0775.png
念。能生一切法故。

川禅师曰。且道此经。从甚处出。须弥顶上。大海波
心。颂曰。佛祖垂慈实有权。言言不离此经宣。此经
出处还相委。便向云中驾铁船。切忌错会。】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王日休曰。佛于此再呼须菩提而告之。所谓佛法
者。乃上文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佛恐
人泥于有此佛法。故云所谓佛法者。非有真实佛
法。盖虚名为佛法而巳。盖谓佛法本来无有。惟假
此以开悟众生耳。是于本性中。非为真实也。

六祖曰。如来所说佛者。令人觉。所说法者。令人悟。
若不觉不悟。即外佛外法者。即非佛法也。

颜丙曰。所谓佛法。即非佛法者。随说随刬也。

李文会曰。二乘之人。执著诸相以然佛法。遂乃向
外寻求。

文殊师利云。一切众生。愚迷颠倒。不知觉悟。种种
修行。不离身内。若于身外修行。无有是处。菩萨于
诸佛法。都无染著。亦不舍离见如不见。闻如不闻。
心境空寂。自然清净。是故。佛法非佛法也。觉道之
人。既能觉悟诸相皆空。但用所得知解妙药。治个
心中妄想执著之病。心地自然调伏。无挂碍也。

川禅师曰。能将蜜枣子。换汝苦葫芦。颂曰。佛法非
法。能纵能夺。有放有收。有生有杀。眉间常放白毫
光。痴人犹待问菩萨。】
卷二 第 775c 页 X24-0775.png

「○一相无相分第九」

【只这一相。本自无形。】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洹音完)能作是念。我得须陀
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
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陈雄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此四菩萨。
在一切凡夫人中为第一。佛告弥勒菩萨。于法华
经尝言之矣。告大慧菩萨。于楞伽经亦详言之。大
涅槃经。佛言若有比邱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当勤修习奢摩他毗婆舍那
二法。大般若经有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
果。正此之所谓四果也。又云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时不著预流果。不著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抑
又见四菩萨得是果而不存所得心也。今我佛恐
四菩萨不知以无念为宗。尚萌所得之念。故设四
问以为能作得果得道之念不。须菩提皆以不也
答之。复为之辩论。以形容其所得之实。夫入流者。
初入其门。得预圣人之流也。须陀洹巳證入流之
果。名为入流。且心无所得。故曰而无所入。其所以
无所入者。不入六尘境界耳。名须陀洹。其以是欤。

李文会曰。问第一果须陀洹者。知身是妄。欲入无
为之理。断除人我执著之相。以无取心。契无得理。
无理则心空。无得乃理寂。虽然能舍粗重烦恼。而
未能离微细烦恼。此人不入地狱。不作脩罗饿鬼
卷二 第 776a 页 X24-0776.png
异类之身。此谓学人悟初果也。

逍遥翁曰。夫烦恼者。菩提之根本也。若人照了练
习。可为出世之法。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莲华
生于淤泥浊水中也。又云烦恼勿令损于菩提心。
譬如日月翳于烟云中。而日月必无损也。珠玉落
于泥滓中。珠玉亦无损也。莫管烦恼障。但存菩提
心。入流者。谓舍凡入圣。初入圣流也。而无所入者。
修无漏业。不入六尘。然终未能舍离尘境。

傅大士颂曰。舍凡初入圣。烦恼渐轻微。断除人我
执。创始證无为。缘尘及身见。今者乃知非。七反人
天后。趣寂不知归。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也。

圆悟禅师曰。报缘未谢。于人间世上有许多交涉。
应须处之。使绰绰然有馀裕。始得人生各随缘分。
不必厌喧求静。但令中虚外顺。虽在闹市沸汤中。
亦恬然安隐。才有纤毫见刺。即便打不过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
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
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肇法师曰。一往来者。一生天上。一生人中。便得涅
槃。故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者。證无为果时。不见
往来相也。

六祖曰。斯陀含人。名一往来。行从天上。却得人间
生。从人间死。却生天上竟。欲界九品思惑。断前六
品尽。名斯陀含果。大乘斯陀含者。目睹诸境。心有
卷二 第 776b 页 X24-0776.png
一生一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

王日休曰。一往来者。但色身一次往来天上人间。
而真性遍虚空世界。岂有往来哉。故此色身往来。
非为真实。但虚名为一往来而巳。故云实无往来。
以色身非真实故也。

陈雄曰。一往来者。一往天上。一来人间。不复再来
人间也。斯陀含巳證一来之果。名一往来。且心无
所得。而实无生灭相。名斯陀含。其以是欤。

李文会曰。问第二果斯陀含者。是渐修精进之行。
脩无漏业。念念不住六尘境界。然终未有湛然清
净之心。一往来者。谓人间报谢。一往天上。却来受
生也。实无往来者。谓前念才著。后念即觉。是无得
果之心。心既无我。谁云往来。故曰而实无往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
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
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僧若讷曰。梵语阿那含。此翻不来。巳断欲界思惑。
更不来生欲界。故名不来。而实无不来者。谓不计
不来相也。

陈雄曰。不来者。直生兜率天宫。不来欲界受生也。
阿那含巳證不来之果。名为不来。且心无所得。而
实无不来之相。名阿那含。以是之故。岂有他哉。

李文会曰。第三果阿那含者。巳悟人法俱空。渐脩
精进。念念不退菩提之心。名为不来者。谓能断除。
卷二 第 776c 页 X24-0776.png
内无欲心。外无欲境。巳离欲界。不来受生。故名不
来。心空无我。孰谓不来。故云而实无不来也。

傅大士颂曰。舍凡初入圣。烦恼渐轻微。断除人我
执。创始至无为。缘尘及身见。今者乃知非。七返人
天后。趋寂不知归(佛说四十二章经曰。佛言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
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魂灵。上十九天。于彼證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
得阿罗汉。一上天上。一还人间。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罗汉。又十六菩萨因果颂。阿氏
多尊者颂曰。万行周通能觉性。驱除烦恼更勤修。七生七死方成道。初等陀洹入圣流。子荣曰。七返人天
后者。七度往返天上人间受生。谓初果须陀洹人。趣寂不知归者。第四果證得阿罗汉。巳悟人法二空。怕
染著世间生死。一向灰心灭智。入无馀界。沉空寂灭。不来尘世。化度众生。为有智无悲。不能入生死界。且
自利也)。

川禅师曰。诸行无常。一切皆苦。颂曰。三位声闻巳
出尘。往来求静有疏亲。明明四果元无果。幻化空
身即法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
众生寿者。」

【谢灵运曰。阿罗汉者。无生也。相灭生尽。谓之无生。
若有计念。则见我人起相也。有注云。阿罗汉者。生
巳尽。行巳立。所作巳办不受后有。故于诸相诸法。
实无所得。更不于三界内受生。故名不生。

僧若讷曰。阿罗汉者。名含三义。一杀烦恼惑使。二
后报不来。三应受人天供养。亦谓之无学果。自初
卷二 第 777a 页 X24-0777.png
果至阿罗汉果。无别有法。皆同證此无为之体。无
可取舍。故云实无等。又曰。若阿罗汉起得果之念。
即有著我人等过。

陈雄曰。诸漏巳尽。无复烦恼。名阿罗汉。阿罗汉心
行般若波罗蜜故。法得是道。若自有法。是所得心
未除。何以称是名哉。故曰实无有法名阿罗汉。法
华经云。于诸法不受。亦得阿罗汉。正谓此耳。自须
陀洹而至于阿罗汉。自得果而至于得道。如是次
第脩。则菩提无上道。可以次第到。

颜丙曰。四果脩行。名四不还。须陀洹名为入流者。
随顺世间也。而无所入者。本性空故。居尘不染尘
之说。斯陀含名一往来者。色身虽有来去。而法身
湛然不动。而实无往来也。阿那含名为不来者。离
生死义。而实无不来者。假名不来。实为动静。阿罗
汉能作是念而得道者。是为著相。实无有法。但假
名为阿罗汉。

陈雄曰。世尊者。启咨之辞也。念者。萌之于心也。须
菩提启咨世尊曰。设若阿罗汉作得道之念。是萌
所得心。则四著谬妄。无不为巳。故曰即为著我人
众生寿者。

李文会曰。问第四果阿罗汉者。此是梵语。由须菩
提当此果也。诸漏巳尽。无复烦恼。实无有法者。谓
无烦恼可断。无贪瞋可离。情无逆顺。境智俱亡。岂
有得果之心。我心既空无得道念。若于道有得。于
卷二 第 777b 页 X24-0777.png
法有名。是凡夫之行。即著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
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六祖曰。三昧梵音。此云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
五种邪见。是名正见。

王日休曰。梵语三昧。亦云三摩地。亦云三摩提。此
云正定。亦云正受。乃谓入定思想法也。正定者。谓
入定之法。止也。正受者。谓定中所想境界。而受之。
非是妄想。故云正受。世人不知此理。乃谓三昧为
妙趣(去声)之意。故以善于点茶者。谓得点茶三昧。善
于简牍者。谓得简牍三昧。此皆不知出处。妄为此
说也。于此三昧人之中。须菩提为第一。

僧若讷曰。无诤者。涅槃经云。须菩提住虚空地。若
有众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
我当终日立不移处。一念不生。诸法无诤。言三昧
者。得此无诤精妙之处。于诸弟子中。最为第一。

李文会曰。三昧者。梵语也。此名正定。心心无生灭。
名为正定。故云三昧。人中最为第一。离欲阿罗汉
者。能离一切法。亦无离欲之心。微细四相。皆巳灭
尽。爱染不生。故谓之离欲耳。又曰。无我心寂。不作
是念。我是离欲得道果者。若作是念。即是心有生
灭。不名离欲阿罗汉也。

川禅师曰。把定则云横谷口。放行则月落寒潭。颂
曰。唤马何曾马。呼牛未必牛。两头都放下。中道一
卷二 第 777c 页 X24-0777.png
时休。六门迸出辽天鹘。独步乾坤总不收(六祖坛经。曰。六
门。六根也。禅宗颂古白云端曰。赵州放出辽天鹘。○鹘。呼骨切。鹰鹯之属。能摩霄汉)。】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
提是乐(音效)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
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僧若讷曰。阿兰那。此翻无诤。世尊虽称叹我。我实
不作是念。若作是念。世尊不应记我无诤之行最
为第一。又曰。离三界欲。證四果法。得无诤三昧。方
受须菩提名。以须菩提翻为空生。故云是乐阿兰
那行。若计著实有所行。则非无诤行也。

陈雄曰。三昧。梵语。此言正受也。无生法忍。證寂灭
乐。是所谓无诤三昧也。华严经云。有诤说生死。无
诤即涅槃。六祖偈曰。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
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须菩提證真空无相之妙。
得六万三昧。而无诤三昧为最。以三昧力。超出物
表。不为物役。名为第一离欲阿罗汉宜矣。且启咨
世尊曰。我不作如是之念。则须菩提不存所得心
可知。又曰。须菩提恐大众不知去所得心。是以启
咨世尊。至于再四。我者。须菩提自称也。须菩提者。
亦自称也。乐者好也。阿兰那。梵语无诤之谓也。言
乐阿兰那行者。即是好无诤行之人也。夫萌之于
心者曰念。见于修为者曰行。有所行。则必有是行。
有是行。则必有所得。须菩提得无诤三昧。有是行
故也。且曰无所行者。盖以心无所得也。有是行而
卷二 第 778a 页 X24-0778.png
心无所得。宜乎世尊以乐阿兰那行名之也。

颜丙曰。若阿罗汉生一妄念。作有所得想。即著四
相。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无诤者。佛
性包含大千。无有斗诤。三昧者。唐言正见。人中第
一。无斗诤也。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者。六欲顿空也。
阿兰那行者。无人我行也。是乐无兰那行者。穷其
本性空寂。毕竟实无所行。所行谓之行。乐者。爱也。

李文会曰。阿兰那者。是梵语也。此名无诤心。若作
是念。心有生灭。即是有诤心。须菩提实无所行。是
无生灭。所以佛许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百文禅师云。只如今一切诸法。若于藏府中有纤
毫停留。是不出网。但有所求所得。生心动念。尽是
野干。若藏府中都无所求。都无所得。此人诸恶不
生。人我不起。是纳须弥于芥子中。不起一念贪瞋。
是能吸四大海水。不受一切喜怒语言入耳中。于
一切境不惑不乱。不瞋不喜。刮削并当得净洁。是
无事人。胜一切知解精进头陀。是名有天眼。是名
有法界性。是作车载因果。是佛出世度众生。

傅大士颂曰。无生即无灭。无我复无人。永除烦恼
障。长辞后有身。(子荣曰。出生死苦。更不受父母胞胎之身)境亡心亦灭。
无复起贪瞋。无悲空有智。翛(思邀切)然独任真。(子荣曰。无
悲空有智翛然独任真者。为方證得果。悟人法空寂。更有馀习。一向沉空趋寂为不敢入众生生死海中。
教化众生。方有智慧。未全悲悯之心。故曰空有智)。

川禅师曰。认著依前还不是。颂曰。蚌腹隐明珠。石
卷二 第 778b 页 X24-0778.png
中藏碧玉。有麝自然香。何用当风立。活计看来恰
似无。应用头头皆具足。】

「○庄严净土分第十」

【成就庄严。净明心地。】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
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刘蚪曰。言如来作菩萨时。在然灯佛所。于法毕竟
无所得。离所取也。

六祖曰。然灯佛是释迦牟尼授记之师。故问须菩
提我于师处听法。有法可得不。须菩提知法即因
师开示。而实无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
寂而常照。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然灯佛所。于法
实无所得。

王日休曰。如来。佛自谓也。昔。旧也。然灯。即定光佛。
乃释迦佛本师。

陈雄曰。八王子。皆师妙光。得成佛道。而其最后成
佛者。名曰然灯。十六王子出家为沙弥。皆得如来
之慧。最后者。我释迦牟尼。然灯是释迦授记之师。
释迦如来因师开导。得无上菩提法。为诸释之法
王。于法宁无所得耶。但不存其所得心耳。佛恐诸
菩萨所得心未除。故设是问。须菩提深悟佛意。以
不也答之。且言于法实无所得。则以如来实得之
心传故也。言实则将以息大众之疑心。

李文会曰。于法有所得不者。如来欲破二乘之人
卷二 第 778c 页 X24-0778.png
执著之心。故有此问。白乐天问宽禅师云。无脩无
證。何异凡夫。师云。凡夫无明。二乘执著。离此二病。
是名真脩也。真脩者。不得勤。不得怠。勤则近执著。
怠则落无明。乃为心要耳。此是初学入道之法门
也。于法实无所得者。须菩提谓如来自性本来清
净。而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傅大士颂曰。昔时称善慧。今日号能仁。(善慧能仁者。皆释迦
佛号)看缘缘是妄。识体体非真。法性非因果。如理不
从因。(法性本乎自然。非因有果而后得如理出于真性。不从有因而后能也)谓得然
灯记。宁知是旧身(然灯佛。即定光佛。乃释迦本师也旧身。即本来法身也。涅槃经
曰。唯有法身。常住不灭。寒山诗曰。尝闻释迦佛。先受然灯记。然灯与释迦。秪论前后智。前后体非殊。异中
无一异。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
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肇法师曰。是名离相庄严佛土。

疏钞云。佛土者。佛之妙性也。众生之真心也。如是
心土。还可以相好庄严不。又云不也者。即善现从
理以答之。何故自心之土。不在庄严。何故为性无
相。体等虚空。如何庄严。何名庄严。答六度万行。布
施戒定慧等。一切善法。皆是庄严。又云。若染断常。
即非净土。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净故。即净土
也。问心云何净。答。外不染六尘。内无我人。不著断
灭。故名净土。

王日休曰。既曰菩萨。而言庄严佛土。何也。盖一大
卷二 第 779a 页 X24-0779.png
世界。必有一佛设化。如此间大世界。乃释迦佛设
化之所。东方有大世界。乃不动佛设化之所是也。
唯其一大世界。有一佛设化。故凡大世界。皆谓之
佛土。而菩萨庄严者。盖有菩萨于其佛土之中。作
种种善事。以变易其世界。如阿弥陀佛。为菩萨时。
作无量善事。故其善缘福业。能变其世界。皆以黄
金为地。七宝为树林楼台。是为庄严也。佛于此又
自问。何以故者。谓何故菩萨言我当庄严清净佛
土者。为非真实语也。乃自答云。庄严佛土者。即非
庄严。是名庄严者。为真性中。非有此庄严。故此庄
严。但为虚名而巳。非是真实。唯真性为真实故也
陈雄曰。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盖此心清
净。便是庄严佛土。奚以外饰为哉。七宝宫殿五采
栋宇。皆外饰也。此凡夫之所谓庄严。非菩萨之所
谓庄严。欲知菩萨庄严。当于非庄严中求之。则万
行庄严。是乃所以名其为庄严也。

李文会曰。庄严佛土者。谓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此
是著相庄严。若人心常清净。不向外求。任运随缘。
一无所得。行住坐卧。与道相应。是名庄严佛土。庞
婆看藏经。维那请回向。婆于面前取梳子就脑后
插去。回向了也。此是无能所心。

傅大士颂曰。庄严绝能所。无我亦无人。断常俱不
染。颖脱出嚣尘。

川禅师云。娘生裤子。青州布衫。颂曰。抖擞浑身白
卷二 第 779b 页 X24-0779.png
胜霜。芦华雪月转增光。幸有九皋翘足执。更添朱
顶又何妨。】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
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
其心。」

【疏钞云。应者。当也。故云当如是生清净心。即佛劝
生真如无染之心也。问。云何生清净心。答。不应住
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又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
如来。凡夫被物转。菩萨能转物。如是转者。故曰应
无所住而生其心。

王日休曰。梵语菩萨摩诃萨。此云觉众生。大众生。
其实即所谓菩萨也。如是字。乃指下文。谓不当住
于有形色者而生心。亦不当住于有声音馨香滋
味及所触。及一切法者而生其心。当无所住而生
其心者。谓不可生心以住著于六尘。唯可于无所
住著处生心也。诸佛教化众生。有第一义第二义。
此经说第一义。虽至高而可晓。然不易到。净土虽
为第二义。而人人可行。佛言修净土。而明第一义。
读诵大乘经典者。上品上生。则为菩萨。生死自如。
然则修净土者。岂可不晓此经之义。而受持读诵。
以期于上品上生也。

陈雄曰。菩萨庄严。既不在于外饰。则当反而求之
于心。心苟清净。庄严莫甚焉。故云应如是生清净
心。凡住六尘而生其心者。皆非清净心也。菩萨岂
卷二 第 779c 页 X24-0779.png
应如是。且如佛心本来清净无相。宁有所住。菩萨
受如来教。亦应如是。故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与
十四分应生无所住心同。佛言六尘之苦。每以色
独言于先。而继之以声香味触法。益以见色者人
情之所易惑。在六尘中。尤其最者也。

五祖为六祖说金刚经。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言下大悟。乃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
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
动摇。五祖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言下识自本
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

李文会曰。菩萨之心。心常空寂。无诸妄念。不生不
灭。不动不摇。即是清净心也。凡夫之心。无明起灭。
妄想颠倒。取舍善恶凡圣等见。是名浊乱心也。不
应住色生心者。心若清净。即不被诸境惑乱也。又
曰。众生之心。本无所住。因境来触。遂生其心。不知
触境是空。将谓世法是实。便于境上住心。正犹猿
猴捉月。病眼见华。一切万法。皆从心生。若悟真性。
即无所住。无所住心。即是智慧。无诸烦恼。譬如太
空。无有挂碍。有所住心。即是妄念。六尘竞起譬如
浮云。往来不定。维摩经云。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
其心净。即佛土净。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
虚空。自然不照而照。岂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时。
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路。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
心。是你清净法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卷二 第 780a 页 X24-0780.png

傅大士颂曰。扫除心意地。名为净土因。无论福与
智。先且离贪嗔。庄严绝能所。无我亦无人。断常俱
不染。颖脱出嚣尘。

川禅师颂曰。见色非干色。闻声不是声。色声不碍
处。亲到法王城。又曰。山堂静夜坐无言。寂寂寥寥
本自然。何事西风动林野。一声寒雁唳长天。虽然
恁么。争奈目前何。退后退后。看看顽石动也。】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
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
身。」

【王日休曰。须弥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为
山之极大者。故名山王。谓在众山之中而为王者
也。日月绕山而行。以为昼夜。由此而分四面。为四
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为至大矣。人身岂有如
是之大者乎。盖譬喻耳。故云譬如有人身如须弥
山王也。虽如是至大。亦非真实。是虚名大身而巳。
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也。何则。凡有形相者。皆
为虚妄。故三千大千世界。亦为虚妄。况如须弥山
之身者乎。唯真性为真实。此经说真性第一义。故
以一切皆为虚妄也。一切所以为虚妄者。以其有
形相。既有形相。则无不坏者。纵使不坏。乃业力以
持之。非本不坏也。业力尽则坏矣。唯真性无形相。
故无得而坏。此所以为不坏之本。自无始以来。至
于今日。无有损动。故云常住真性。谓真性常住而
卷二 第 780b 页 X24-0780.png
无变坏。此所以为真实也。

陈雄曰。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
王。谓人身有如是之大。万无是理。唯佛真性。清净
无相。无住著。无挂碍。包太虚。藏沙界。虽须弥山。不
足以拟其大。世尊欲以真心悟人。托大身以为问。
而须菩提深悟佛意。遂有甚大之对。恐大众未晓。
为之辨论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身者。法身也。
真心也。文殊菩萨问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
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盖
亦指真心言之也。如此则真心可以吞须弥山矣。

颜丙曰。色身虽大。如须弥山王。毕竟非大。为有生
灭佛说非身。非身乃为此身也。本性无此妄身。是
名大身。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是也。

傅大士颂曰。须弥高且大。(子荣曰。梵语须弥山。此云妙高山。出众山之最。
高大为第一。是众山之王。更有六万小山而为眷属也)将喻法王身。(子荣曰。报身佛
能现千重化。化受用身。化十地菩萨。是为说法之王。示现大身。实无最大之相。现心虽广。亦无有广见之
心量也)七宝齐围绕。(子荣曰。须弥外更有十重金山围绕也)六度次相
邻。(子荣曰。报身佛因中。唯修六度万行。證得佛果。故云六度次相邻也)四色成山相。
(延光集注。须弥东方玻瓈峰红色。南方琉璃峰青色。西方真金峰赤色。北方白玉峰白色。荣曰。须弥四面
各有色。喻报身佛有四相)
慈悲作佛因。(子荣曰。菩萨人因地中。皆脩四无量心。具慈悲
喜舍。脩诸万行。方能成佛。故云作佛因)
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子荣
曰。有形不名为大身。法身无相。故名为大身也)。

川禅师曰。设有向甚处著。颂曰。拟把须弥作幻躯。
饶君胆大更心粗。目前指出千般有。我道其中一
卷二 第 780c 页 X24-0780.png
也无。便从这里入。】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现成公案。不假施为。此无为福。胜他有为。】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
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为
言者。盖因众人之所见而取以为譬喻也。然佛尚
以此问须菩提宁为多不者。盖使须菩提先省悟
此沙巳不胜其多矣。然后为下文之说也。宁字。儒
家训岂如此。乃译师用字。止如助字然。不须深考
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李文会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一沙即篇一河。
是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沙也。

川禅师曰。前三三。后三三。颂曰。一二三四数河沙。
沙等恒河数更多。算尽目前无一法。方能静处萨
婆诃。】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
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
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
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
德。胜前福德。」

【肇法师曰。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三有。谓三界。三界不离于
有。故谓之三有)持经福净。超升彼岸。是故胜也
卷二 第 781a 页 X24-0781.png
疏钞云。佛重显无为福。胜有为福也。圆觉经云。有
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一切真如涅槃。如此之
理。岂不是此经四句偈。何故。圆觉者。妙性也。因圆
觉妙性。流出一切真如之法。涅槃之理。不生灭之
道。从此而出。亦同第八分之妙义也。如是解者。受
持无废。自利利他。普与有情。咸达其道。而此福者。
即无为福也。其福胜前恒河沙珍宝布施之福。所
以题号无为福胜之分。

王日休曰。佛再呼须菩提言。善男子。善女人。于此
经中。受其义理而持守之。乃至以四句偈等为他
人说。则巳不为恶业所缚。而可以悟明真性。而人
亦得闻此至理。而有悟明真性之渐。久而善根皆
熟。可以脱离轮回。永超生死。则万劫无有尽期。故
其福德胜于彼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布施。无量无
数也。佛尝言财施有尽。法施无穷。财施不出欲界。
法施能出三界。此法施之福。胜于彼无量无数。不
足怪也。

陈雄曰。七宝虽多。不过人间有限之物布施。以此
但受人间有限之福。较之经中一偈。悟之者生天。
岂不相去万万耶。三昧经云。若复有人持以满城
金银而以布施。不如是人所受持是经一四句偈。
今有善男女。非特受持。即自见性。又且解说。教人
见性。则彼此生天。成无上道。回视七宝之福。为不
足道。故有胜前云。华严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
卷二 第 781b 页 X24-0781.png
见。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是则解说之功。又孰
有大于此者。

颜丙曰。将七宝满世界布施。得福虽多。属在有漏。
未免穷尽。不如于此经中受持自巳四句。更能展
转教人。皆得入佛知见。此福德历劫长存。故胜前
著相福德。

李文会曰。甚多世尊者。谓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
大千世界以用布施。福德甚多。受持四句偈者。川
禅师解注。甚是详明。载在应化非真分中。为他人
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者。若能说此大乘经义。化
导众生。了悟住无所住心。得无所得法。当知受持
此经。无为功德。胜前以七宝满恒河沙数三千大
千世界有为之福德也。

智者禅师颂曰。恒河数甚多。沙数更难量。举沙齐
七宝。能持布施桨。有相皆为幻。徒言智慧强。若论
四句。偈此福未为长。

川禅师曰。真鍮不换金。颂曰。入海算沙徒费力。区
区未免走埃尘。争如运出家中宝。枯木生华别是
春。】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受持正教之人。天人皆生敬重。】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
切世间天人阿脩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陈雄曰。随说者。随顺众生而为说也。但说是经一
卷二 第 781c 页 X24-0781.png
偈之处。则凡在天道人道阿脩罗道者。举皆以华
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苏灯恭敬供养。如佛真身
舍利宝塔在此。况能持诵一经全文乎。应知尽能
持诵全文者。则所成就之法。乃出世间上上法也。
非寻常法也。故坛经有所谓摩诃般若波罗蜜法。
最尊最上最第一。

谢灵运曰。封殡法身谓之塔。树像虚堂谓之庙。圣
体神仪。全在四句。献供致敬。宜尽厥心也。

六祖曰。所在之处。见人即说是经。常行无所得心。
即此身中有如来全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心清
净而记是经。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来佛性
常行真实。感得天人阿脩罗人非人等。皆来供养
持经之人也。

王日休曰。谓随其所在之处。乃一切处也。有人受
持读诵演说。则其功德威力为甚大。故其处即成
塔寺。而一切人。及诸天与阿脩罗等。皆恭敬也。阿
脩罗有三种。一属天趣。一属人趣。一属畜生趣。大
槩如人耳。唯嗔恨之心重。故托生于此类。其福力
大者生天趣。其次者生于人趣。其下者生于畜生
趣。

僧若讷曰。塔庙者。具云塔婆。此翻方坟。亦名圆冢。
庙者。梵云支提。此云灵庙。安佛形貌处也。

李文会曰。随说者。心无分别。理应万差。逢凡说凡。
逢圣说圣也。当知此处者。谓此心也。如佛塔庙者。
卷二 第 782a 页 X24-0782.png
若人但为名闻利养。心不清净。而说是经。转堕轮
回。有何利益。心若清净。即当空寂。不起妄念。以此
无所得心。无能解心。而说是经。令诸听者生清净
心。无诸妄念。是名供养。即此幻身。便是法身。中有
如来全身舍利。感得天人恭敬。何殊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
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
尊重弟子。」

【六祖曰。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得
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即自心是佛。
故言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王日休曰。尊重弟子。谓弟子之可尊可重者。乃大
弟子。则菩萨之属也。尽能受持读诵。则如佛与大
弟子在焉。

僧若讷曰。经者。即法宝也。即为有佛。即佛宝也。若
尊重弟子。即僧宝也。经典所在之处。即三宝共居
也。弟子者。学居师后。故称弟。解从师生。故称子。又
云以父兄之礼事师。故称弟子。

傅大士颂曰。恒沙为比量。分为六种多。(以恒河之沙。而比量
此经之功德。究此经之功德。莫大乎六种波罗蜜也。华严合论九十六卷云。六种波罗蜜海是也)持
经取四句。七宝讵能过。法门游历处。供养感脩罗。
经中称最胜。尊高似佛陀。(佛陀。即佛也。梵语佛陀此云觉)

李文会曰。成就者。见性无疑也。最上第一希有之
法者。佛与众生本无差别若能心常清净。不生不
卷二 第 782b 页 X24-0782.png
灭。无诸妄念。便可立地成佛。

果禅师曰。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
是名佛灭度。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者。
若能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无起灭。湛然清净。常
脩佛行。念念精进。无有间断。所在之处。自心即佛。
是名佛子。故可尊重矣。又云。即心是佛无馀法。迷
者多于心外求。一念廓然归本际。还如洗脚上船
头。又曰。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心。更无别心。
如拳作掌。似水成波。波即是水。掌即是拳也。

无业禅师问马祖云。如何是即心是佛。祖云。即你
不了底心是。更别无物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如
拳作掌。似掌作拳。师于言下省悟。

僧问大阳云。如何是佛。师云。如何不是佛。

僧问归宗云。如何是佛。师云。我向汝道。汝还信否。
僧曰。和尚诚言。安敢不信。师云。只汝便是也。

川禅师曰。合如是。颂曰。似海之深。如山之固。左旋
右转。不去不住。出窟金毛狮子儿。全威哮吼众狐
疑。思深不动干戈处。直摄天魔外道归。

僧问慈受云。如何是佛。师云。担水河头卖。】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当如此法。永受行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
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
字。汝当奉持。」
卷二 第 782c 页 X24-0782.png

【王日休曰。梵语般若波罗蜜。此云智慧到彼岸。所
云金刚智慧到彼岸者。谓明此经者。其智慧则如
金之刚利。断绝外妄。直至诸佛菩萨之彼岸也。以
是名字。汝当奉持者。谓奉事此义而持守之也。

陈雄曰。唐柳宗元曰。言之著者莫如经。此经未标
名时。须菩提请名于佛。而佛目之曰金刚般若波
罗蜜。俾须菩提依此名字。遵奉受持。一心流布于
天下后世。

李文会曰。言金刚者。坚利之物。故借金为喻。般若
者。智慧也。为教众生用智慧力。照破诸法无不是
空。犹如金刚触物即碎。故名般若也。波罗蜜者。到
彼岸也。心若清净。一切妄念不生。能度生死苦海。
汝当奉持者。只是奉持自心。行住坐卧。勿令分别
人我是非也。圜悟禅师曰。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只
这一句。惊动多少人做计较。若承当得。坐得断。透
出威音王那畔。若随此语转。特地纷然。自回光返
照始得。天坛石鼓记云。丝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
霎顷邪言。即犯禁空之丑。天人耳目。咫尺非遥。尅
告行人。自当省察。

死心和尚云。只者是。大似眼里著剌。只者不是。正
是开眼磕睡。诸人且道毕竟作么生则是。还委悉
么。点铁化成金即易。劝人除却是非难。

川禅师拈曰。今日小出大遇。颂曰。火不能烧。水不
能溺。风不能飘。刀不能劈。软似咒罗。硬是铁壁。天
卷二 第 783a 页 X24-0783.png
上人间。古今不识。咦。】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
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陈雄曰。柳宗元曰。法之至者。莫尚于般若。楞伽经
曰。智慧观察。不堕二边。得自觉圣趣。是般若波罗
蜜。三昧经曰。心无心相。不取虚空。不依诸地。不住
智慧。是般若波罗蜜。然般若波罗蜜至法也。始而
亲出佛口。故有佛说之句。终而默传此心。则證入
于般若三昧。挥脱根尘。超出于言意之表。而了无
所得。此非般若波罗蜜也。又孰得而名之哉。既非
如是。而且名其如是者何也。所谓中道圆融。不即
不离。是又不可灭其名也。然则汝当奉持者。以是
名字故。

颜丙曰。此是须菩提请佛为法安名。更问如何遵
奉行持。佛云。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夫妙明
本性。湛若太虚。体既尚无。何名之有。如来恐人生
断灭见。不得巳而强安是名。所以傅大士颂云。恐
人生断见。权且立虚名。

李文会曰。佛说般若波罗蜜者。实相般若之坚。观
照般若之利。截烦恼源。达涅槃岸。即非般若波罗
蜜者。既知法体元空。本无妄念。若无诸挂碍。湛然
清净。自在逍遥。是名即非般若波罗蜜也。

川禅师颂曰。一手抬。一手搦。左边吹。右边拍。无弦
弹出无生乐。不属宫商格调新。知音知后徒名邈。】
卷二 第 783b 页 X24-0783.png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
世尊。如来无所说。」

【颜丙曰。佛问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答云。如来无所
说者。盖直下无开口处。若言有说。即为谤佛。所以
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佛再转法轮。世尊咄云。吾
住世四十九年。未尝说著一字。汝请再转法轮。是
吾曾转法轮耶。又佛偈曰。始从成道后。终至跋提
河。于是二中间。未尝说一字。

李文会曰。本心元净。诸法元空。更有何法可说。二
乘之人执著人法是有。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
皆空。即无所说。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
法。即为谤佛。吾心似秋月。碧潭光皎洁。无物堪比
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子说不得则且止。诸人还说
得么。直须口似磉盘。方始光明透漏。若能了悟色
性皆空。有无俱遣。语默双亡。即见自性清净。虽终
日言。犹为无言。虽终日说。犹为无说。

保宁勇禅师颂曰。门前诸子列成行。各逞英雄越
霸王。如何独有无言者。坐断毗卢不可当。

傅大士颂曰。名中无有义。义上复无名。金刚喻真
智。能破恶坚贞。若到波罗岸。入理出迷情。智人心
自觉。愚者外求声。

川禅师曰。低声低声。颂曰。入草求人不奈何。利刀
断了手摩挲。虽然出入无踪迹。文彩全彰见也么。】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
卷二 第 783c 页 X24-0783.png
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
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陈雄曰。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以无量因缘。乃
成一切众生。岂外此而别有世界耶。悟者处此。迷
者亦处此。悟者之心。清净心也。以此心处此世界。
即清净世界。迷者之心。尘垢心也。以此心处此世
界。即微尘世界。然世界许多。而微尘不胜其多。宜
须菩提有甚多之对。又曰。诸微尘者一切众生心
上微尘也。佛分身于微尘世界中。示现无边大神
力。开阐清净无垢法。使一切众生。皆生清净心。非
微尘所可污。故云非微尘。得出世间法。非世界所
能囿。故云非世界。世尊答文殊曰。在世离世。在尘
离尘。是为究竟法。此言非微尘。非世界。即离尘离
世也。

颜丙曰。世界微尘。二者皆非真实。经云。一切山崖。
会有崩裂。一切江河。会有枯竭。唯有法身。常住不
灭。

李文会曰。微尘者。众生妄念。烦恼客尘。遮蔽净性。
喻如微尘。如是烦恼妄想。如病眼人见空中华。如
愚痴人捉水中月。求镜中像。枉用其心。

傅大士颂曰。积尘成世界。析界作微尘。界喻人天
果。尘为有漏因。尘因因不实。界果果非真。果因知
是幻。逍遥自在人。

[日/黾]太傅云。念起念止。皆由自心。念起即一切烦恼
卷二 第 784a 页 X24-0784.png
起。无念即一切烦恼止。既由自心。何如无念。又古
德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察禅师云。真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巳八千年。

圆悟禅师上堂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
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丈夫具决烈志气。慷慨英
灵。踏破化城。归家稳坐。外不见一切境界。内不见
有自巳。上不见有诸圣。下不见有凡愚净裸裸。赤
洒洒。一念不生。桶底子脱。岂不是心空也。到这里
还容棒喝么。还容元妙理性么。还容彼我是非么。
直下如红炉上一点雪相似。岂不是选佛场也。然
虽如是。犹涉阶梯在。且下涉阶梯一句。作么生道。
千圣会中无影迹。万人丛里夺高标。

逍遥翁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速止速。二妙相
宜。知非改过。蘧颜可师。又曰。五鼓梦回。缘念未起。
灵响清彻。闻和达聪。为三妙音。一曰幽泉漱玉。二
曰清磬摇空。三曰秋蝉曳绪。凝听静专。颇资禅悦。
安住妙境。何胜如之。要会么。病觉四肢如鹤瘦。虚
闻两耳似蝉鸣。非微尘是名微尘者。一念悟来。转
为妙用。前念无诸妄想。湛然清净。师非微尘。后念
不住清净。是名微尘。非世界是名世界者。若无妄
念。即佛世界。有妄念。即众生世界。前念清净。即非
世界。后念不住清净。是名世界。

谢灵运曰。散则为微尘。合则成世界。无性则非微
尘世界。假名则是名微尘世界。
卷二 第 784b 页 X24-0784.png

川禅师曰。南赡部洲。北郁单越。颂曰。头指天。脚踏
地。饥则飧。困则睡。此土西天。西天此土。到处元正
是大年。南北东西秪者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
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
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可谓极多矣。然见
雨则为泥。遇火则为砖瓦。是无微尘之定体。所以
为虚妄也。是故说为非微尘。谓非有真实微尘也。
但虚名为微尘而巳。此谓极细而极多者也。若极
大者则世界。世界亦非真实。盖劫数尽时则坏。是
亦虚妄。非为真实。但名为世界而巳。佛虽现色身
而为三十二相。至涅槃时。则皆无矣。不可以此得
见真佛。故云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此如来
谓真性佛也。下文言如来说三十二相。彼如来。则
谓色身佛耳。乃佛谓我说三十二相者。即是非相。
谓非真实相也。但名为三十二相而巳。此分大意。
谓细而微尘。大而世界。妙而佛之色身。皆为虚妄。
但有名而巳。唯真十性为真实。是以自古及今。无
变无坏。彼三者。则有变坏故也。

陈雄曰。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此相非是欲爱所生。楞严经有是言矣。谓其非是
欲爱所生。则是从三十二行上得之。世人徒著三
十二相。而不修三十二行。将焉自而得见法身如
卷二 第 784c 页 X24-0784.png
来。又曰。如来有是行。必有是相故也。说相者。其意
在于三十二行即非相也。曰非相者。其法身之谓
欤。华严经曰。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
名三十二相。亦以是耳。岂他求哉。故如来有是名
之说。般若经云。如来足下有平满相。是为第一。如
来足下千辐轮文。无不圆满。是为第二。如来手足。
并皆柔软。如兜罗绵。是为第三。如来两足。一一指
间。犹如雁王。文同绮画。是为第四。如来手足。诸指
圆满。纤长可爱。是为第五。如来足跟。广长圆满。与
趺相称。是为第六。如来足趺。脩高光满。与跟相称。
是为第七。如来双腨。渐次纤圆。如鹿王腨。是为第
八。如来双臂。平立摩膝。如象王鼻。是为第九。如来
阴相藏密。是为第十。如来毛孔。各一毛生。绀青宛
转。是为第十一。如来发毛。右旋宛转。是为第十二。
如来身皮。细薄润滑。垢水不住。是为第十三。如来
身皮。金色晃耀。诸宝庄严。是为第十四。如来两足。
两掌。中颈。双肩。七处充满。是第十五。如来肩项。圆
满殊妙。是第十六。如来膊腋。悉皆充实。是第十七。
如来容仪洪满端直。是第十八。如来身相。脩广端
严。是第十九。如来体相。量等圆满。是第二十。如来
额臆。并身上半。威容广大。如师子王。是二十一。如
来常光。面各一寻。是二。十二如来齿相。四十齐平。
净密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如来四牙。鲜白锋
利。是二十四。如来常得味中上味。是二十五。如来
卷二 第 785a 页 X24-0785.png
舌相。薄净广长。能覆面轮。至耳发际。是二十六。如
来梵音。词韵和雅。随众多少。无不等闻。是二十七。
如来眼睫。犹若牛王。绀青齐整。是二十八。如来眼
睛。绀青鲜白红环。是二十九。如来面轮。其犹满月。
眉相皎净。如天帝弓。是第三十。如来眉间有白毫
相。柔软如绵。白逾珂雪。是三十一。如来顶上。乌瑟
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三十二。

颜丙曰。以上三十二相。乃庄严相也。若据如来妙
相。本性湛然空寂。一相尚不可得。岂可以三十二
相而求见也。佛在忉利天宫。目连令雕佛三十二
相。只雕得三十一相。唯有梵音相雕不得。院主问
南泉。如何是梵音相。泉云赚杀人。

李文会曰。三十二相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中。具
脩六波罗蜜。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
也。于意根中脩无住无为。是三十二相清净行也。
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此
谓法身有名无相。故云非相。既悟非相。即见如来。

逍遥翁曰。须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
严为身。故临济云。真佛无形。真道无体。真法无相
也。

川禅师曰。借婆衫子拜婆年。颂曰。你有我亦有。君
无我亦无。有无俱不立。相对觜卢都。】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李文会曰。譬如有人舍身命布施。求无上菩提。此
卷二 第 785b 页 X24-0785.png
谓住相布施也。禅要经云。若于外相求之。虽经万
劫。终不能得。又教中经云。若见有身可舍。即是不
了蕴空。昔日罽宾国王仗剑诣狮子尊者所。问曰。
师得蕴空不。尊者曰。巳得之矣。王曰。可施我头尊
者曰。身非我有。何况于头。王遂斩之。白乳高丈馀。
王臂自落。是知人法俱空。不应住色布施。所以尊
者不畏于死也。

傅大士曰。法性无前后。无中非故新。蕴空非实体。
凭何见有人。故舍身命布施。即与菩提转不相应。
盖谓不见佛性。纵舍身命如恒河沙数。何益于事。
又曰。施命如沙数。人天业转深。既掩人提相。能障
涅槃心。猿猴探水月。(證道歌云。水中捉月争拈得)䕞𦿆拾华针。
(玉篇䕞力盎切。𦿆徒盎切。本草作莨菪子。亦名浪荡。生食〔念〕人发狂。眼生华针。即以手拾之。其实无华针)
爱河浮更没。苦海出还沈。】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
其福甚多。」

【颜丙曰。若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等者。比也。虽
受顽福。毕竟不明本性。如生豪贵之家。骄奢纵恣。
不容不作业。反受业报。争如受持四句。为他人说。
自利利他。其福甚多。

傅大士颂曰。经中称四句。应当不离身。愚人看似
梦。智者见唯真。法性无前后。(法性者。真佛性也。历劫长存故无前后)
无中非故新。(真性如虚空。本无形相。故云无中也。此性常住不灭。不以前生而故。不以
今生而新。故云非故新也)蕴空无实相。凭何见有人(心经曰。照见五蕴皆
卷二 第 785c 页 X24-0785.png
空)。

川禅师曰。两彩一赛。颂曰。伏手滑槌不换剑。善使
之人皆总便。不用安排本现成。个中须是英灵汉。
啰啰哩。哩啰啰。山华笑。野鸟歌。此时如得意。随处
萨婆诃。】

金刚经注解卷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