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723b 页

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卷第七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隆兴府百福院 宗镜禅师  述
曹洞正宗嗣祖沙门 觉连 重集

「净心行善。休教点污。此法离凡愚。是法平等。万法皆
如。」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净心行善分第
二十三盖以无我人等四相。修一切善法。即得菩
提。故以为名也。休教点污者既无四相点污。名为
净心。所修之行自然清净。方得菩提也。此法离凡
愚者。以明此经。是离凡夫小乘愚法声闻之教。以
此声闻。虽无我执之情。愚于法执之病。故教离也。
是法平等者。此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
以此真理。在圣不增故曰无高。在凡不减。故曰无
下。所以平等也。万法皆如者。既云。凡圣平等。高下
不分。一切万法。皆如如理。故云。万法皆如也。】

「青山绿水。与我何殊。金生丽水。蟾光满太虚。」

【此是科家。发明前来。万法皆如之义。故指青山绿
卷七 第 723c 页 X24-0723.png
水是无情法。于我自性本来不殊。所以云。情与无
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昔僧问慧济和尚曰。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济云。青山绿水。僧曰。未来时
还有意也无。济云。高底高。低底低。颂曰。迷悟亲疏
总不干丝毫动处便多端。乌鸦绿绿原非染。白牯
驯驯岂用看得理任从骸骨碎。穷源须到骷髅乾。
青山绿水无穷意。多少禅流被境瞒。金生丽水者。
在益州永昌郡。其水出金也。蟾有传云。蟾蜍似虾
蟆。而祇三足也。张衡云。羿妻请西王母不死药。窃
之奔月中为蟾蜍。寿八千岁。头上有角。颔下有朱。
丹书八字。科家借此二事。以显情与无情。虽是一
体。不可瞒预混滥。喻如丽水一星金。流沙混不得。
又譬此理。不混分明。如蟾光月色。塞满太虚。无有
留碍。任运而转。古德云。夜半金乌升碧汉。天明玉
兔上青峰欲穷一点灵明处。力在随缘不住中。】

「 净心平等行
 无下亦无高
 善法非善法
 何须口叨叨」


【前二句。牒经之义也。心无四相故名净心。是法平
等无有高下。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故云平
等行。无下亦无高也。后二句。既离四相而修。故名
善法也。复遣执著。故曰。即非善法也。法既无法。说
亦无说。故云。何须口叨叨矣。】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经】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至)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卷七 第 724a 页 X24-0724.png

【注曰。此节经文。名净心行善分也。佛于此重复。次
第招告须菩提言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
菩提者。意云。明此法身菩提。在六道意内。亦不曾
减下。在诸佛心中。亦不曾增高是名平等无上菩
提也。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佛意云。所以名
为菩提者。以真性中本来平等。故无我人四相。是
名菩提也。修一切善法者。若离四相而修善法。于
一切事无染无著于一切境不动不摇。于一切法
无取无舍。于一切时当行方便。随顺众生普令欢
喜。皆悟菩提真性。此即名为修一切善法。即得阿。
耨菩提也。佛又呼须菩提云。所言善法者。牒上修
一切善法。即俗谛也。如来说即非善法者。佛欲遣
去执著善法之迹。即真谛也。是名善法者。以真俗
无碍即菩提无漏之法。乃中道也。此答前今问义。
菩提无得。今以正助修善。乃成正觉答之。正谓离
四相成正觉。即正因佛性也。助谓修善法成正觉
即缘因佛性也。达妄即真亦名助道也。傅大士颂
曰。水陆同真际。飞行体一如法中何彼此。理上岂
亲疏。自他分别遣。高下执情除。了斯平等性。咸共
入无馀。】

「法无高下。故诸佛心内众生。时时成道。相离我人。故
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證真。所以道。念佛不碍参禅。参
禅不碍念佛。至于念而无念。参而不参。洞明本地风
光。了达唯心净土。溪山虽异。云月皆同。那里不是平
卷七 第 724b 页 X24-0724.png
等之法。要知纵横无碍处么。」

【法无高下者牒经之义也。下文解释。以诸佛所證
菩提之心。凡圣平等。无有高下。悉皆具足。所以九
法界众生。总在诸佛心内所含以众生所具之心。
与诸佛所證菩提。本来无别。诸佛成道。即众生成道。
以众生不曾在诸佛心外。故时时成道。此乃心佛
众生。同一体也。相离我人者。亦牒经义。以众生既
离我人四相。即得阿耨菩提。所以下文解释。众生
所證之心。即是诸佛所證法界真心。此心四圣六
凡。均秉同赋。故诸佛总在众生。所證心内所含。以
众生心诸佛心。本来无别。诸佛證真即众生證真。
以诸佛不在众生所證心外。故云念念證真。此乃
众生所證之心。与诸佛之心同一体也。清凉曰。诸
佛心内众生。新新作佛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證真也。
所以道。念佛不碍参禅者。以念佛法门。开十六种
观门而修。即思惟修。要在行人。收视返听专注一
境观佛相好不得杂想。方契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也。参禅者。梵语禅那。此云静虑。以此心宁静能除
思虑。亦思惟修。要令行人。单提一念屏却诸缘。外
不见山河。内不执五蕴。十方世界独显一真心也。
以此念佛参禅。名虽有殊。校其用心。皆是一也。故
云。念佛不碍参禅。参禅不碍念佛。优昙颂曰。参禅
念佛本来同。看破分明总是空。功到自然全体现。
春来依旧百花红。至于念而无念参而不参者。呈
卷七 第 724c 页 X24-0724.png
前参禅念佛。只要除妄妄尽即真。虽终日念佛。此
真何曾有念。虽终日参禅。此理何曾有参。以此真
心。离于参念也。古德云。念佛先须念自心。自心无
念绝追寻。若言有佛有心念。笑倒南无观世音。洞
明本地风光者呈前不念不参之义。若是参禅。洞
明本地风光。得见本来面目。即是参而不参之效
验所谓。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也。若是念佛。了
达唯心净土得见自性弥陀。即是念而无念之效
验。可谓自家一个弥陀佛。见了何须用念头也。溪
山虽异者。以溪水。有湖海江河淮济之异。山有五
岳泰岭之别。虽山水各异云月。皆同。伹有水处悉
皆现月。但有山处无不起云。所以道有水曾含月。
无山不带云。以此溪山。喻如参禅念佛。名虽有异。
云月喻如念佛参禅。见理皆同也。那里不是平等
之法者。乃科家总结上文。参禅念佛不相妨碍之
义。既是云月皆同处处普现此理。凡圣平等。有情
无情。法法皆具故云。那里不是平等之法。古人道。
教演三乘佛所宣。禅分五派祖师传。教明性海归
真理。禅唱宗风达本源。会得禅宗须合教。但明教
旨自通禅。禅教两般都拈却。万里无云一样天要
知纵横不碍处者。是科家徵问。要人著眼。知道参
禅念佛。见理不碍。性于诸法平等下文伸答显露
也。】

「 处处绿杨堪系马
 家家有路透长安」

卷七 第 725a 页 X24-0725.png

【此二句。答上文不碍之义。分明指出随流得妙。如
处处绿杨堪可系马。家家有路皆透长安。此喻一
切诸法。普彰此理。古德云。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
边夜深人复静。此境与谁言。可谓。头头显现。物物
全彰东西南北。岂用思量。所以道处处菩提路。门
门古佛家。】

「 山华似锦水如蓝
 莫问前三与后三
 心境廓然忘彼此
 大千沙界总色含」


【前二句。引宗。喻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此言法身
真理如山花似锦。湛水如蓝。皆是显扬此道。可谓。
山河岂木扬真谛风月楼台演妙音也。莫问前三
与后三者。科家分明指示。既是诸法显理。何必更
问前三后三之义。昔无著禅师。游五台至中台之
下。荒僻野处。文殊化一古寺。接他歇息。文殊便问。
近离甚处著云。南方。殊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著
云。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殊曰。有多少众。著云。或三
百。或五百。无著却问。文殊此间佛法。如何住持。文
殊曰。凡圣同居龙蛇混杂。著云。有多少众。殊曰。前
三三后三三。无著不契。却坐吃茶。文殊举起。玻璃
盏子曰南方还有这个否。著云无。殊曰。寻常将什
么吃茶著无语至天明辞去。文殊令均提童子。送
出门首。无著问童子云适来汝师道。前三三后三
三。是多少数。童子召云。大德。著应诺。童子云。是多
少数。著罔措又问此是何寺。童子。指金刚窟后面
卷七 第 725b 页 X24-0725.png
著回首视。化寺童子。悉隐不见。唯存空谷。所以雪
窦颂曰。千峰盘屈色如蓝。谁谓文殊是对谈堪笑
清凉多少众。前三三与后三三。科家意谓既是山
花似锦一草一木。无非文殊。无著又问。前三三后
三三是多少。盖不明凡圣同居龙蛇混杂之道。故
云。莫问前三三与后三三。此责无著。错过文殊也。
后二句。显此法身。无有高下之义心境廓然者。若
了此心平等。心无凡圣之执。境无高下之见。所以
忘彼忘此。事理圆融能所俱泯方知心色太虚。量
周沙界。故云大千沙界总包含。】

「 口里叨叨念弥陀
 心头人我似干戈
 其心若不从头改
 磕破骷髅当得么」


【前二句。科家意谓。如今目前之人。虽是吃斋念佛。
其实人我之心未除。虽终日念佛。不明念佛之性。
然有念佛之名。而无念道之实。外相虽善。内心实
恶故云。心头人我似干戈。佛告狮子吼菩萨云。念
佛参禅。有身寂静。心不寂静者。或有比丘静处坐
禅远离四众。心常积习贪嗔痴。是名身寂静。心不
寂静也。心寂静身不寂静者。或有比丘。亲近四众
国王大臣。而常断绝贪嗔痴。是名心寂静。身不寂
静也。身心寂静者。即诸佛菩萨也。身心俱不寂静
者。即一切凡夫也。虽然口里念佛。其心之内人我
干戈而不息也。后二句。科家诫勉学人。虽是念佛。
须要断妄明真。其心若不从头改恶迁善。扫除人
卷七 第 725c 页 X24-0725.png
我。纵然磕破骷髅。礼佛念佛。终不得见性。亦有我
人之心也。】

「 世上愚人无智慧
 唯知爱欲及贪财
 何如一笔都钩断
 好念弥陀归去来」


【始初二句。言众生愚迷无有智慧。唯知爱欲贪财。
心上不生智曰愚。意内不发慧。曰痴。情染五欲。曰
爱。执著财宝。曰贪。故云。唯知爱欲及贪财也。末后
二句。科家诫勉离贪。若是念佛行人。而看不破财
欲二事。现世皆为枷锁缠缚。过去必入三途受苦。
故教将此恶业因缘。一笔钩断。专心念佛。愿生净
土归去来也。】

「福智无比。二法周圆。尘沙结良缘。功行累劫。果满因
圆。」

【此科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名为福智无比分
第二十四。盖以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为福。不及持
经四句之福。此福无比。以持经显般若之智成就
佛果。斯智无比故立名也。二法周圆者。以福智二
法周圆。成两足尊。此名自利也。尘沙结良缘者既
是二法周圆自利。得成佛果。然后分身百亿。入于
尘沙世界。教化众生广结良缘。此名利他也。功行
累劫者。呈前福智既巳周圆。而又自他俱利。则知
功行同佛三祇劫尽果满因圆。即同佛之用也。】

「智烛普照。一月当天。圆明朗朗。无心鉴大千。」

【智烛普照者。既具福智二法。即同佛用教化众生。
卷七 第 726a 页 X24-0726.png
如智烛之明。能除黑暗。似月当天。高低普照。此是
平等之义。即平等性智也。一月者。能除诸暗为世
光明。即成所作智也。圆明者。明之又明。故名圆明。
即妙观察智也。无心鉴大千者。此是佛果巳證三
身四智。无功用地。以无心利物。即大圆镜智也。】

「 般若真空性
 福慧两双修
 四句无为法
 持念片时周」


【前二句。牒经之义。般若者。即智也。性。即理也。以如
理智能断烦恼。得證法身。即慧也其馀五度行檀。
即福也。若复有人。以七宝布施为福。能持此经为
慧。若人福慧双修。受持四句无为之法。直下明了
自性。即得成佛故云。持念片时周。以总持般若一
念。即具足三身也。】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经】须菩提若三千大千(至)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注曰。此节经文。名福智无比分。因须菩提。前来闻
佛所说。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故起疑云。今
佛所说善法。是无记性。岂得菩提耶。佛恐有疑。故
乃断之云。若复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中。诸须弥
山。皆七宝聚。以用布施。校之持说四句之福。胜前
七宝布施。百千万亿分所不能及。故其福无比也。
又诸佛所说法。虽属名句文身。似无记性而以四
句般若之智了名句文身。皆悉体空即无漏善法
非无记性。成菩提因。其福德胜此智无比也慈民
卷七 第 726b 页 X24-0726.png
偈曰。虽言无记法。而说是彼因。是故一法宝。胜无
量真宝此说之义非唯是菩提因。亦由前来诸义
胜故所以四句倍胜也。又以七宝布施。所得功德
皆为住相。不出有为终须退堕。不如受持般若四
句之偈。所得功德无有住相。得證无为成就佛果
故胜前功德百千万亿。乃至不可以算数譬喻所
及也。傅大士颂曰。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不如
无我观了妄乃名真。欲證无生忍。要假离贪嗔。人
法知无我。逍遥出六尘。】

「福等三千。施须弥之七宝。经持四句。耀智海之明珠。
能令识浪澄清。顿使义天开朗。弘慈普济。广利无边。
夜半正明。还在何处。」

【福等三千者牒经之义。经云。若人以三千大千世
界诸须弥山七宝之聚布施。所得之福。故云。福等
三千也。经持四句者。亦牒经义。经云。若人以此般
若乃至四句受持。为他人说。胜前之福。如耀海之
明珠。以般若大智犹如大海。广无不容。深无不纳。
世出世法无不包罗。又如明珠十方俱照。般若之
光。亦复如是。一切诸法无不照明。故云。受持四句
功德胜也。能令识浪澄清者。呈前受持般若四句
功验。喻如明珠能清浊水也。若是行人。以般若智
现前。能令八识心海。波浪澄清。顿使第一义天。普
现开朗。映彻。所以云。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
境为风。此言第八识为海。前七识为浪。被无始以
卷七 第 726c 页 X24-0726.png
来习气境风。鼓动心海。故有波浪。今此般若神珠。
投人心海。变浊为清了妄即真。方成智海。亦名萨
婆若海。此第八识。至八地菩萨。方舍此识。始得澄
清。所以转八识。成四智。可谓。大圆无垢同时发。普
照十方尘刹中。复以般若智珠。照诸法空。第一义
天。朗然开现也。弘慈普济者。前是自利。此是利他。
复以弘慈运四无量心。酬四弘誓愿。普济众生。故
云。广利无边也。夜半正明者。玄中铭云。夜半者。子
时也。彼时黑白未分。借为正位。正明者。即子时。正
午月明。表正不坐正。夜里虚明。借为偏也。科家意
谓。夜半正明。还在何处者。欲显入𢌅垂手。曲为今
时。下文伸答露也。】

「 三身四智体中圆
 八解六通心地印」


【此二句。是答上文之辞。三身者。即法。报。化。三身也。
四智者。即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
智也。体中圆者。以法相宗中所说。转八识为四智。
束四智为三身。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
心王。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
识。为大圆镜智也。束四智为三身者。以成所作智。
为报身。以妙观察。平等性二智。为化身。以大圆镜
智。为法身。此三身。虽有三名。体中无异。故云。体中
圆。即一体之中。圆具三身四智。如摩尼宝有圆满
相。有光明用。随方现色相也。八解者。即八解脱也。
六通者即六神通也。虽有八解六通。不离一心显
卷七 第 727a 页 X24-0727.png
现。皆从法界真心。一体印出也。】

「 宝聚山王算莫穷
 还如仰箭射虚空
 洞明四句超三际
 绝胜僧祇万倍功」


【前二句。牒经义以须弥山王。七宝布施。得福虽是
无穷。未离三界。故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
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以天福尽
还入三途也。后二句。以持经四句。洞明般若。一念
顿超。过去未来。现在三际。又胜过三大阿僧祇劫。
修證万倍之功也。所以道。一念顿超空劫外。元来
不许老胡知。】

「 一毛头上为拈花
 笑倒傍边老作家
 要问相逢端的意
 摩尼达哩吽癹吒」


【前二句。是科家手眼。把住说话。昔古德示众云。世
尊于灵山会上。拈金色优波罗花示众。唯迦叶破
颜微笑。老僧于一毛头上。拈出一朵。金色优波
汝等诸人还见得么。故云。一毛头上为拈华也。
笑倒傍边老作家者。科家意谓。似你这等示众。唤
作承机接向。仿效成风。争柰知音者哂。故云笑倒
傍边老作家也。后二句。科家拈转话头。别行一路。
我不向世尊拈花处作活计。你要问宾主相逢端
的之理。我只将一个宝楼阁真言答之。摩尼达哩
吽癹吒。岂不是相逢处。所显端的之意宗门所说。
不贵语亲只图眼正。所以拈来无不是。用处莫生
疑也。佛言。我于无量俱胝百千劫。虽行苦行。不得
卷七 第 727b 页 X24-0727.png
菩提。才闻此陀罗尼。故加行相应。便成正觉决定
无疑。善住陀罗尼经云。若人闻此咒受持。乃至闻
名。或手触之。或身佩之。或眼见。或书写于纸帛壁
上者。五逆四重谤佛毁法。乃至屠脍。盲聋贫穷。魔
外邪见恶心。悉皆殄灭若闻名字受持者。定證无
上菩提。世间国王大臣。等皆悉欢喜供养。见世具
众功德。离世众苦。毒药刀杖。水火恶兽。不能为害。
无诸恶病。睡安觉安。临命终时。心不散乱。诸佛现
前随意往生。诸佛国土。每于晨朝。念百八遍。若至
十万遍。见十方一切如来。二十万遍。见一切佛土。
一百万遍。见一切佛。灌顶成就菩提此乃教中。所
说之义也。】

「 我忆弥陀如父母
 弥陀观我似婴孩
 心心念念常无间
 父子相随归去来」


【大势至菩萨云。我忆往昔恒沙劫中。有佛名无量
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
教我念佛三昧。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
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
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
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我本因地。以念
佛心。入无生忍。古德云。佛忆众生胜母亲。众生忆
佛合天真。子无逃逝归来也。两个分明是一人也。
心心念念常无间者。优昙曰。若复有人决欲往生
专持一念历历明明。祇此一念是我本师。祇此一
卷七 第 727c 页 X24-0727.png
念即是化佛。祇此一念是破地狱之猛将。祇此一
念是斩群邪之宝剑。祇此一念是开黑暗之明灯。
祇此一念是渡苦海之大船祇此一念是出生死
之良方。祇此一念是超三界之径路祇此一念是
本性之弥陀。祇此一念是唯心之净土。安乐也如
此念。病苦也如此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故
云心心念念常无间断父子相随同归净土。盖以
弥陀如父。众生似子。若父子同体。决定往生也。】

「化无所化。机分小大。空生莫疑猜。四生六道。去住还
来。」

【梁昭明。判此一段经文。为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以佛无能度之心。亦不见有可度之机。如经云实
无众生如来度者。故立此名。为化无所化也。机分
小大者。以心有二执。即名小乘。如经云。凡夫之人。
以为有我。即我执也。以心无二执。即名大乘。如经
云。如来说有我者。即是真我。故云。机分小大也。空
生莫疑猜者。此科佛招须菩提。汝等勿谓如来作
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实无众生如
来度者。此言于真法界中。平等无二。凡圣一如。无
能度所度。故云。空生莫疑猜也。四生六道去住还
来者。以因有我故起惑造业所以。妄分四生六道
众生。假名五阴实法。去来不住。轮回不息。如车碾
道。似蚁循环者也。】

「回光返照。面目明白。疑心顿歇。江霞遍九垓。」
卷七 第 728a 页 X24-0728.png

【此文呈前之义。前云。四生六道。虽有去来之动作。
皆不离法界真心。行人若能一念。回光返照。不逐
相见。不随境转。心无能所。所以得见本来面目。即
真我也。又以疑心顿绝。能所两忘。一道神光普天
匝地。十方法界唯心所现。故云。红霞遍九垓也。】

「 大乘深奥理
 解悟有多般
 实我实无我
 仔细好生观」


【初句。言一真法界凡圣平等。四圣六凡。均禀同赋。
故云。深奥也。次句。言凡圣虽是平等。争奈解悟。而
有多种不同。六凡迷之不解。故流转六道。二乘悟
之。执著偏空。菩萨深悟中道。执著中道。巳上之人。
同悟一个真空实相。各见所解阶级不等。如三兽
渡河。深浅各异。故云。解悟有多般也。后二句。言实
我者。即如来真我也。实无我者。即凡夫妄我也。仔
细好生观者。乃是科家叮咛之意。要人于二我之
中。仔细参详观看。不可错过也。】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注曰。此分名化无所化。佛恐须菩提起疑。闻佛前
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云何如来却度众生。此是
错解故佛止云。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
生。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慈氏偈云。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以名共彼阴。不离于法界。论释曰。名
即众生假名。阴即五阴实法也。此假名实法皆即
卷七 第 728b 页 X24-0728.png
法界。故云。不离于法界。既即法界凡圣一如。岂有
众生可度。故云。佛不度众生。以一切众生。本来是
佛。所以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也。若有众生
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意云。如来若
谓。我为能度之佛。众生为所度之机。此则著于四
相也。反显如来。心无能所永离四相。非度而度度
而非度也。佛又云。如来说有我者。即佛之真我也。
则非有我者。以佛无有妄我也。而凡夫之人。以为
有我者。以凡夫之我。是我执也。佛复云。凡夫者。如
来说则非凡夫。论释云。非凡夫者。即非生也。谓。即
不生圣人之法也。魏释经云。即毛道凡夫也。谓行
人之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故名毛道。无著
云。小儿凡夫也。以痴。如小儿故也。天台智者颂。曰。
众生修因果。果熟自然圆。法船自然渡。何必要人
牵。恰似捕鱼者得鱼忘却筌。若道如来度。从来度
几船。】

「无我无人。众生自成正觉。不生不灭。如来说非凡夫。
虽然个事分明。争柰当机蹉过。」

【此明如来。心无我人四相。即无能度也。以众生自
成正觉本来是佛。即无所度也。不生不灭者。言此
理亘古常存。本不生灭。故如来说非凡夫。即不生
圣法。故言其即心是佛。本来具足。故云。非凡夫也。
虽然个事分明者。科家意谓。虽然上文。说的此个
道理。真妄分明。圣凡平等。皆具一真法界。争奈众
卷七 第 728c 页 X24-0728.png
生。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于日用动静之中。当机错
过。犹如持珠乞丐。怀宝迷邦也。】

「昔有僧问翠岩云。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
凡成圣。学人上来。请师一点。师云。不点。僧云。为什么
不点。师云。恐汝落凡圣。且道不落凡圣底人。具什么
眼。」

【此僧问处。乃借事显理。谓之倘不发问先家履践
无期得入。所以借道门之义而问也。昔真人谓道
光曰。金丹者。乃先天真一之气。非后天渣滓也。此
之一气。恍惚杳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
谓之一气。盖最初仙家。用九还七返之工夫。炼就
金丹之大药。此谓之内丹。若人服得一粒。即抽胎
换骨。飞身轻举。白昼升天。可为仙也。借此以喻禅
门佛祖。所说至理之言。微妙心体行人于言下会
得。即能转凡为圣。立地成佛如瓶中养鹅。一呼便
出。壁上高僧。一呼便应皆是至理一言。转凡成圣
之样子也。此僧又问。学人上来请师一点。乞望指
教开示。可谓。自无安身处。未免告他人。师云。不点
者。此是不答而答。分明指示。无言之道。不容开口
也。僧云。为什么不点者。此僧当头错过。不领其旨。
所以。夜来丹凤冲霄汉。失晓樵人逐雁群。师云。恐
汝落凡圣者。此是落草之谈。重重指示也。且道不
落凡圣底人。具什么眼者。乃科家发明上义。审问
行人。于斯著眼。下文伸答是也。】
卷七 第 729a 页 X24-0729.png

「 直饶圣解凡情尽
 开眼依前在梦中」


【此二句。答上之辞。要行人超出凡圣。别作生涯。意
云。直饶圣解凡情俱尽。依旧梦中作梦。大槩要人。
不许住著凡圣。复将不住之心。亦须扫除。方得脱
洒自在。可谓。迷悟到头俱莫恋。眼中金屑亦难留。】

「 到岸从来不用船
 坦然大道透长安
 了知元不因他悟
 面目分明总一般」


【此四句。颂上经义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以众生
本来具足。天真之理。踞涅槃岸。入不死乡。岂假如
来度之。故云。到岸从来不用船也。次句。以大道。坦
然无修无證。人人有分个个圆成。故云。大道透长
安。可谓。处处长安道。门门古佛家。三句。众生既具
此道。了知元来。不因佛出。而悟此理也。结句。以佛
于众生。本来一体。故云。面目分明总一般。所以道。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 前三三与后三三
 拟议思量总不堪
 饶汝识情俱绝断
 三生九劫更重参」


【初句。前三三后三三者。上文巳载。昔无著文。入五
台山。华严寺金刚窟遇一老翁。牵牛而行。邀文入
寺。翁唤均提童子应声而出迎翁。纵牛引文升堂。
文见堂宇。皆耀金色翁乃踞床。指绣墩命无著坐。
翁问曰。近离甚处。文曰南方来。曰南方佛法。如何
住持。文曰。末法比丘。少奉戒律。曰多少众。文曰。或
三百。或五百。文却问此间佛法如何住持。曰龙蛇
卷七 第 729b 页 X24-0729.png
混杂。凡圣同居文曰。多少众。曰前三三。后三三。翁
唤童子。致茶并酥酪。文纳其味。心意豁然。翁拈起
玻璃盏问。南方还有这个么。文曰。无。曰将甚么吃
茶。文无对见日色晚遂问翁言。投一宿得否。翁曰。
汝有执心在。不得宿。文曰。某甲无执心。翁曰。汝曾
受戒否。文曰。受戒久矣。曰汝无执心。何用受戒。文
辞退。翁令童子相送。文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
多少。子召。大德。文应。子曰。是多少。文。复问此为何
处。曰金刚窟般若寺也。文。悽然悟彼叟。即文殊也。
不可再见。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为别。子云。面上
无嗔是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心里无嗔是真宝。
无垢无染是真常。童子言讫。与寺俱隐。但见五色
云中。文殊乘金色狮子。云中往来。忽然白云从东
来。覆之不见也。明昭颂曰。廓周沙界胜伽蓝。满目
文殊是对谈。言下不知开佛眼。回头只见翠山岩。
科家引此问答。发明此中。不落凡圣之义昔文殊
道。前三三后三三。与无著。分明指出。当人分上。一
个道理要人不落心思言议。直下会得。但涉思量
拟度。于理即不堪也。纵汝离心意识。情量俱绝。于
声前领旨。句外明宗。亦不许认著更须三生九劫
再参。始得相应也。】

「 白发双亲齿渐衰
 勤供甘旨莫迟回
 试学昔日能仁氏
 奉事尊堂归去来」


【前二句。乃科家劝人奉孝行容老年之相。其间所
卷七 第 729c 页 X24-0729.png
用。老年之饮食衣服。为子者。或在家出家。则勤供
甘美之食。出外则即回早转。所以论语云。父母在
堂不可远游。游必有方。欲至某处。不可过了时限。
若过限回来则迟。恐致父母生忧。故菩萨劝孝偈
曰。堂上有佛二尊。懊恼时人不识。不用金彩庄成。
非是檀香雕刻。祇看现世爹娘。便是释迦弥勒若
能供养得他。何用别作功德。不因父母所生。且道
你身何得。母娘十月怀胎。多少辛勤劳役。及其坐
草之时。性命悬丝危厄。须臾子母相见。惭愧冤家
解释。不论是男是女。明珠宝珍怜惜。何期长大成
人。全无孝义礼节。问著瞋目努睛应对如同抵敌
父母弹指嗟吁。惆怅双双泪滴。君还如此为人。休
问前程消息。我见不孝之人。虚空雷公霹雳。折罚
现世贫穷。伶俜不度朝夕。劝君省定晨昏竭力和
颜悦色。若要凤髓龙肝。须得为他求觅。有无款曲
披陈。不可言前阻逆。在世甘旨无亏。死后不须追
忆。君能如此用心。天地神明佑翼。若不富起有家。
定须高官显职。后二句。指示行人。效佛行孝。故乃
试学昔日能仁者。昔佛因地中。在于雪山为鹦鹉
鸟父母皆盲常取好果。先奉父母。时有一田主。初
种谷时。而发愿言。所种之谷。要与一切众生共啖。
鹦鹉子。巳知田主先有施心。故常取之。以供父母。
馀诸众鸟。笺穗满地。主见如斯瞋心生恼。设罗捕
之。鹦鹉被网。语主言。主先发好心。故敢未取。今何
卷七 第 730a 页 X24-0730.png
见捕。主曰。取谷为谁鸟曰。有盲父母。以谷奉之。主
闻怜曰。自今巳后。常于此取。畜生尚尔。孝养父母。
岂况人耶。佛言。鸟者。我身是也。主者。舍利弗是也。
父母梵王。摩耶是也。由旷劫以来。孝养父母。故今
成佛。知恩报恩。得大涅槃。非但人道中。报父母之
恩。于禽兽内。亦报其恩也。末句。奉事尊堂者。乃科
家勉励后人。如佛奉事尊堂。亦得成佛。故云。归去
来也。】

「法身非相。不在心怀。绝中间。与内外。声色见我。未出
轮胎。」

【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法身非相分第二十
六。以佛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即不能见法身如来。故立此名法身
非相也。不在心怀者。此科须菩提。白佛言。如我解
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悟此法身。不
属眼见耳闻亦乃心不可思。言不可议。故云。不在
心怀也。绝中间与内外者。既悟法身。绝其中间六
识。而内六根。外六尘。亦皆体空。故云。绝中间与内
外。所以论引偈云。惟见色闻声。是人不知佛。以真
如法界。非是识境故也。声色见我。未出轮胎者。若
以音声色相见佛此相即是应身。不是法身。无为
之理。未免轮回生死。以有相有为者。是轮回生死
之痞胎。故云。未出轮胎也。】

「若离声色。难见如来。徒劳远觅。文殊在五台。」
卷七 第 730b 页 X24-0730.png

【此是科家手眼。显出巳见。恐人离声色处认著若
离音声色相。难见如来法身。要人即声色。就是法
身。所以相好。亦从法身中流出。若见相好。即见法
身如来。长水曰。此一分。约假成真。故以不离相好。
而见法身也。徒劳远觅者。此显文殊大智。即闻声
见色者是。不必远觅五台。日用之中何曾离却。昔
无著问善财曰。我欲见文殊。何者即是。财曰。汝才
发一念清净心。即是著曰。我发一念心清净。为甚
么不见文殊。财曰。汝一念心清净。就是文殊。何须
更觅文殊。故云。徒劳远觅也。】

「 有相即无相
 无相亦非真
 两处俱不立
 一体是方亲」


【前二句。以须菩提领佛问义。即答云。如是如是。以
三十二相。观如来法身。意云。若见相好。即见法身。
故云。有相即无相也。次句。无相亦非真者。以须菩
提。次答佛问。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
观如来法身。悟法身非相可见。故云。无相亦非真
也。后二句。以真法界中。有相及无相。二法俱不可
立。唯如如之体方是亲切处。故云。一体是方亲。可
谓二边俱不立。中道坦然平。】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经】须菩提于意云何(至)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注曰。此分之义。以须菩提。闻前第十七疑中云。法
身不应以色身诸相见之。佛恐有疑故发此问云。
卷七 第 730c 页 X24-0730.png
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佛意谓。三十二相者。即
应身也。观如来者。即法身如来也。此明佛之问义。
可于应身相好中。观见如来法身否。以此而问也。
须菩提。领解问义。故答云。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
观如来。意云。见三十二相即见法身。故云。如是如
是。可谓。法身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也。佛
恐须菩提。于应身中取著。而不达法体虚玄。故复
以轮王。即如来遣疑。以轮王。与佛相好皆同。然以
王相。因福而生。烦恼未断。佛相从法身所现。无明
永除。故凡圣不同。心体各异也。须菩提。深解法体。
于是白佛云。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
观如来。意云。不可以相观法身。悟法身非相见也。
尔时世尊。见须菩提深契法体。故说偈證之。若以
色见我者。色即三十二相。我即法身真我。汝不可
以眼。见我之法身。何以故。法身无色相。故不可以
色见也以音声求我者。即佛说法之音。故佛法身。
不可以耳闻也。声色者。即识心所缘之尘境。若以
声色。见闻我之法身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以如来法身者。非色非声无形无状。不可以智知。
不可以识识。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看时不见。悟时
全彰。傅大士颂曰。涅槃含四德。唯我契真常。齐名
八自在。独我最灵长。非声非色相。心识岂能量。看
时不可见悟理即形彰。】

「妙相庄严。圣王相即如来相。法身周遍。如来身异圣
卷七 第 731a 页 X24-0731.png
王身。若向这里。见得彻去。鹭倚雪巢。兔栖月殿。其或
未然。」

【此文。牒经义。略释如来报应之身。即三十二种妙
相。万德庄严也。转轮圣王。外貌端严。亦具三十二
相。所以即如来相。与佛则同也。若论佛之法身。周
遍十方世界而不离此座。身遍尘刹。佛身充满于
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所以异于圣王。然以轮王。
不明佛性。未出生死。但享[示*页]福。有时而尽。故长水
云。佛相从法身所现。王相以福因而出。凡圣云泥。
相同体异也。若向这里见得彻去者。此是科家审
问行人。若向如来身。与圣王身。或同或异。见得明
白。通彻而去。如鹭倚雪巢。兔栖月殿。即远观似同。
近睹则异。以鹭雪兔殿则同。动静而有差别。喻轮
王。与佛相好虽同。而轮王。与佛体用各异。可谓。雪
里鹭鸶飞起见。柳中鹦鹉语方知。其或未然者。科
家意谓。果能于如来。圣王处。分辨不出。未能见彻。
故云。其或未然也。】

「 石火巳挥天外去
 痴人犹看月边星」


【此二句。是科家。答上未然之义。迷理逐事。认妄为
真。无择法眼。其实点他。不能分辨。轮王与佛。色相
虽同。其佛法身妙用。与轮王实异。故喻石火巳挥
天外去。而痴人不知。犹看月边星是火。此罚错认
圣王相。为如来相。故云。痴人犹看月边星。可谓。三
汲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
卷七 第 731b 页 X24-0731.png

「 公案现成重审问
 爱情翻款错承当
 不应声色行邪道
 结罪无因见法王」


【此颂。牒上经义。略释前二句。公案者普应国师云。
所谓公案者。乃喻乎公府案牍。法之所在。而王道
之乱治焉实系公府也。言公者。即圣贤一辙。天下
同途之至理也。案者。乃记圣贤为理之正文也。所
以有天下者。未尝无公府。有公府者。未尝无案牍
书文。盖欲取以为法。而断天下之不正也。公案行。
则理法用。理法用。则天下正。天下正。则王道治矣。
夫。佛之教法。祖之机缘。亦目之曰公案。盖非一人
之臆见。乃会诸圣灵源。契合妙旨。三世十方百千
开士。同禀之至理也。故谓之公案。今言现成公案
者。即经文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
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
来。此之答者。即相好中观如来法身。所谓之现成
公案也。重审问者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
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此谓之重审问也。爱
情翻款错承当者。初须菩提爱情执著。应身相好
即是法身。而被如来以轮王喻之而难问。是须菩
提翻其前款。自谓错解承当相好以为法身。而却
云。不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盖自招呈错认故云。爱
情翻款错承当也。后二句。不应声色行邪道者。即
经文佛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
邪道。不能见如来。结罪无因见法王者。科家意谓。
卷七 第 731c 页 X24-0731.png
若以色相音声。见佛法身者。即是邪见行于邪道。
招结烦恼罪业之因。无由见佛法身。故云。结罪无
因见法王也。】

「 九年面壁自知非
 不若抽身只履归
 莫道少林消息断
 白云依旧拥柴扉」


【前二句。明达磨九年面壁。显示无言之道。独露真
常之旨。尚自知非。不若抽身西归为妙。正如须菩
提。翻款自招错认相好。以为法身一般。故云。不若
抽身只履归也。后二句。莫道少林消息断者。科家
诫勉行人。莫道达磨只履西归。此土少林断绝消
息。无有斯道。但看白云叆叇。渌水弯环。独掩柴扉。
达磨宴坐。何曾去也。若论这个消息。自古至今。山
河大地。情与无情。皆无间断。微妙之理。故天宁楷
禅师颂曰。一法元无万法空。个中那许悟圆通。将
谓少林消息断。桃花依旧笑春风。】

「 三界忙忙何日省
 六尘扰扰几时休
 西方一路超生死
 齐念弥陀到地头」


【前二句。叹此娑婆。有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于斯往
来不息。轮回生死。何日省悟。复被六尘色香味触
之法烦扰。造罪无边何时休息。所以道。朝也忙来
暮也忙。心猿意马甚颠狂。六门深锁牢拴闲。烈焰
光中便得凉。后二句。赞美西方世界。乃出三界六
道。轮回生死之大路。故云。西方一路超生死也。汝
诸人但肯齐心。念此一声阿弥陀佛。皆得到于地
卷七 第 732a 页 X24-0732.png
头。同生西方净土莲胎化生也。】

「无断无灭。自古长存。不灭更不生。山河成坏。这个安
宁。」

【昭明太子。判此一段经文。为无断无灭分第二十
七。盖佛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
说断灭相。佛意不以相好观如来者。但令行人离
取著之相。不同小乘断灭之见。非谓诸佛菩萨。不
从相好福德而成。欲以应身而修福德。故云无断。
欲以智慧而證真身。故云。无灭。故立名为无断无
灭也。自古长存者。既是此理。无有断灭。可谓自古
长存也。不灭更不生者。上明如来所證菩提。不从
福德而致。是则菩萨所修福德。欲成菩提之因。亦
不能克果耳。佛意为断此疑告曰。莫作是念。如来
不以具足相。而得菩提。具足相。耶福德相也。盖大
乘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德之果。但离取著之心。
大乘方便经云。佛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
本巳来不生不灭乃至诸佛心。菩萨心。二乘心。凡
夫心。皆不生不灭真如相故。是名常作心。故云。不
灭更不生也。下文引喻證之。山河成坏者。此显不
灭不生之理。世界有成住坏空。此菩提真心。本无
生无灭。无成无坏。故云。这个安宁。法华经云。众生
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又
云。常在灵鹫山。及馀诸住处。温陵曰。安隐者。即实
报庄严土。亦云法性土也。灵山者。即已灵也。非形
卷七 第 732b 页 X24-0732.png
非器。故劫火莫能烧。亘古亘今。常住不灭。于斯明
得。而秽土即净土也。】

「无来无去。耀古腾今。人人本具。鍮石不换金。」

【此义。呈前不生不灭之理。非但无有成坏。亦无过
去未来现在。三世之易虽无三世之易。亦不曾离
却三世。故云。耀古腾今也。所以大方等大集经云。
于一法不生二相。是名不来不去不住。以不住故。
乃至无有作者。无有爱者。故云。无来无去也。人人
本具者。结上不生不灭之理。虽人人本具此道。在
当人分上。与佛无二。若不以相好而修福德。则所
发菩提心。即成断灭。此似鍮石也。若用相好而修
福德。伹不取著。即是真智。喻如真金。若执本具。不
修相好福德。终不得證。如来法身。故云。鍮石不换
金也。】

「 不生亦不灭
 无断亦无常
 常乐并我净
 非不好商量」


【此四句。显无生无灭之理也。前二句。科家意谓生
灭断常。亦名四相生灭属凡夫见。断常属外道见。
四皆本空。即离四相也。华严疏云。生之无生真性
湛然。无生之生业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念。即
是常见。离生求无生。即是断见。皆是不达实相。无
生无灭之理。若證了无生。则无生无不生也。岂定
执有生无生之二见乎。若悟此无生之理。四相皆
除也。后二句。常乐并我净者。既离上来四相。正好
卷七 第 732c 页 X24-0732.png
商量涅槃四德。所谓。凡夫迷自法。身遍计五蕴。是
常是乐是我是净。故佛令众生。修无常苦空无我
不净以破之。而众生依佛修无常苦空等。以證二
乘尚迷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故佛破其所执云。常
计无常。乐计无苦。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故又破其
二乘。四倒之见而复示云。常是法身义。乐是涅槃
义我是佛义净是法义。然诸佛世尊。实有无量无
边之德。唯此四德。尽皆该之也。】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经】须菩提汝若作是念(至)于法不说断灭相。」

【注曰。此分名无断无灭之义也。以须菩提。闻佛前
来不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法身。恐有此疑。所以就
疑问之云。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此叙须菩提之疑念云。不
以具足相得菩提。正是所毁之相也。佛又招告须
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菩提者。诫
其勿疑。重牒所毁之相也佛复谓。须菩提云。汝若
作是念。发阿耨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汝意谓。既
不以具足相。而修福德。则所发菩提之心。即成断
灭之过。故佛仍言莫作是念。此是重重诫勉。勿疑
也。佛又云。何以故者。佛自徵问上义。以何意故。莫
作是念。下文出其所以云。发阿耨菩提心者于法
不说断灭相盖大乘菩萨。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
德之果。皆用具足相。而修福德。以證佛果。但不取
卷七 第 733a 页 X24-0733.png
著相好故。即真智慧也。有智慧故。即是真身。有福
德故。即是应身。所以于法。不说断灭相也。智者禅
师颂曰。相相非有相。具足相无凭。法法生妙法。空
空体不同。断灭不断灭。知觉悟深宗。若无人我念。
方知是至公。】

「相非具而本具。常自庄严。法虽传而不传。何曾断灭。
昔世尊。于灵山会上。人天众前云。吾有清净法眼。涅
槃妙心。付嘱饮光。广令传化。且道当时传个甚么。」

【初一节。谓相非具者。因前云。相好非法身。故须菩
提一向执著。不以具足相得菩提。故云。相非具足。
此即断灭之谓也。而本具者。如来用具足相。而修
福德。但不取著相好。即真智慧方證菩提。故不属
断灭也。华严经云。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
相好庄严其身也。而本具者。智慧真身也。庄严者。
福德应身也。论云。具足福德庄严者。应身也。智慧
庄严者。真身也。法虽传而不传者。以佛佛授受。祖
祖相传。然于实际理中。本无一法所传。其理虽无
所传。然以性分之中。圣凡均禀。皆悉具足。故云。何
曾断灭也。下文伸出。无传之义。昔世尊。于灵山会
上等者。此明佛在灵山。末后拈花之事。文出梵天
王请问决疑经。此中多说帝王之事。隐而不载。因
梵天王献金色优波罗华。世尊拈起示众。人天罔
知。唯有迦叶。破颜微笑。深悟此理。出于言外。故佛
付嘱曰。吾有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
卷七 第 733b 页 X24-0733.png
正法。今付饮光。汝善护持。广令传化者。科家引此。
證明上来法无断灭。亘古长存。无有所传也。且道
当时传个甚么者。乃是徵问前义。佛与迦叶。有何
所传。向下伸答是也。】

「 青莲目顾人天众
 金色头陀独破颜」


【此二句。答上之义也。显示不传而传。岂有断灭。所
以拈花微笑之处。默识心通。何曾断灭也。】

「 一灯能续百千灯
 心印光通法令行
 千圣不传吹不灭
 联辉列焰转分明」


【始初一句。以喻明教外别传之旨。犹如一灯续百
千灯。灯灯相续。然之不尽也。次句。心印光通者。正
显教外别传之道。以西天四七。东土二三。至五派
巳来。佛祖相承。以心印心。代代相传。遍十方国。流
布无穷。此法门名无尽灯。若一菩萨开导百千众
生。令发菩提之心。于菩萨道亦不灭尽。随所说法。
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谓之法令能行
也。昔黄龙南。亲行此令。十方诸佛无敢违者。历代
祖师。一切圣贤。无敢越者。无量法门。一切妙义。天
下老和尚舌头。始终一印。无敢异者。异则且置。印
在甚么处。非僧非俗。无偏无党。兵随印转。将逐符
行。所谓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达磨面壁。二祖安心。
见花灵云。疑情尽净。击竹香严。顿忘所知。盘山。肉
案头豁悟。弥勒。鱼市里接人。诚所谓。颠沛造次必
于是。经行坐卧在其中。既有如是奇特。更有如是
卷七 第 733c 页 X24-0733.png
光辉。既有如是广大。亦有如是周遍。汝等诸人。因
甚却有迷悟。还知么。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后
二句。呈前之义。显此道千圣不传。诸祖不说。喻如
一灯然百千灯。其光无尽。故云。吹不灭。以无传之
传。至今不尽。所以联芳列焰。转更分明。可谓。自从
少室联芳后。五叶花开直至今。】

「 一点灵光塞太虚
 也非禅教也非儒
 打成一片谁人会
 具眼还他大丈夫」


【起句。明一点灵光。塞满太虚。辉天鉴地。大安曰。汝
等诸人。各各自有无价大宝。一点灵光。从眼门放
光。照见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釆一切音声。如是
六门。昼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等不少。各
自珍重。故云塞太虚。次句。也非禅教也非儒者。明
斯一点灵光。三教无别。同禀一心。傅大士曰。道冠
儒履释袈裟。合会三家作一家。识得个中消息意。
优昙元是白莲华。可谓多生悟觉非千衲。一点灵
明不在灯。后二句。虽具灵光打成一片。不分三教。
能有几人会得。须是具眼高流。行得之者。方到不
分之地。古德云。也要看经也读书。尊僧尊道亦尊
儒。徽宗敬道心偏向。武帝钦僧性见殊。秦始坑儒
儒岂灭。昌黎谤佛佛何除。
大明治世仁慈
主。三教同归总一如。故云。具眼还他大丈夫也。】

「 天乐箫韶花雨飞
 他方游历圣初回
卷七 第 734a 页 X24-0734.png
 如云海众相迎接
 目击金容归去来」


【前二句。显示西方境致。天乐常向。天花常雨。弥陀
经云。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
天曼陀罗华也。他方游历者。以彼国菩萨。欲以上
妙之物。供养十方无央数佛。于一刹那顷。遍礼十
方诸佛圣贤。自然在于佛前供养。而供养毕。回来
还似初时。故云初回也。经云。其土众生。常以清旦。
各以衣裓。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于食
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也。后二句。言此土念佛之
人。发三种心。修三种行。临命终时。正念直往。弥陀
观音势至。无数化佛。百千声闻。无量诸天。清净海
众。如云而至。迎接行人。坐金刚台。如弹指顷。往生
彼国。得生上品。亲见弥陀授记作佛。故云。目击金
容归去来。】

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