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903c 页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
论》卷第二

三宝尊菩萨造
大域龙菩萨造本论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
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
施护等奉 诏译

复说后空,如彼颂言:

「 「彼我等见断,
 大士毕竟作,
 而彼人无我,
 佛一切处说。」」


此言「我等见」者,即说我等见断。「我」者谓遍计
所执、所有蕴等。「等」者,等摄人及众生、寿者此
中行相等,谓所等是我所有等,释义应知。「见」
者谓取著之见。此中总意,于我等境界中,彼
我等见断;断者坏义,作者谓毕竟作故。问:何
卷二 第 904a 页 T25-0904.png
人作邪?答言:菩萨。又问:若菩萨者,何故言
大士?答:大士者即大有情,此大有情普遍
轮回相续而作此,即是菩萨。若此中如是,复
何所说?所以颂言「而彼人无我,佛一切处说」,
谓佛于一切处如是决定说人无我。如是等
说无性空竟。复说后空,如彼颂言:

「 「一切法不生,
 此所说亦然;
 宣说法无我,
 一切处实说。」」


此言「一切法不生」等者,「一切」者普尽义,「法」即
是色等法。一切即法,释义应知,彼一切法悉
不生故。此言「不生」者,即止其生。此中意者,即
本来不生性,非如彼相聚集所得有其实性。
颂言「此所说亦然」者,「此」谓如是,「说」者表示,「义
亦然」者,亦复说故。颂言「宣说法无我」者,「法」谓
色等诸法,「无我」即无自性。问:若尔,将何表示?
颂自答言「一切处实说」。「一切处」者即遍一切
种,「实」谓真实,即法无我真如。「说」谓了知,了知
者遮防为义,此说真如遮馀法故。又问:何人
实说邪?答谓佛世尊。如是等说,不同外道所
说空故。如是等说无性自性空竟。复次后说
二种空义,如彼颂言:

「 「有罪及无罪,
 不增亦不减;
 诸有为无为,
 所有诸善止。」」


此言「有罪及无罪」等者,「罪」谓过失,过随罪转
故名有罪,离罪及过即名无罪。若罪无罪所
有诸法,不增亦不减。此言「不增」者,虽有所得
而无增长。「亦不减」者,谓得无尽法出生无减。
是故菩萨如实,知彼无尽法故。所言「有为」者,
谓诸有所作故名有为。行相云何?谓即因缘
卷二 第 904b 页 T25-0904.png
所生诸行。「无为」者,简非有为行相。云何谓择
灭等?颂言「所有诸善」者。问:而彼有为无为所
有诸善,复云何说?答:此中当知,有为诸善、无
为诸善,若如次修、若不如次修,悉得无增减。
此中意者,但于胜义谛中无实取法。所言「止」
者,止谓止遣,止彼所有无相之言。如是等说
有为空无为空竟。复说后空,如彼颂言:

「 「诸善空性中,
 彼出亦无尽;
 此遍计分别,
 彼普摄为空。」」


此言「诸善空性」等者,「诸善」者即诸善法,谓空
性中有诸善法而非无性。何以故?颂言「彼出
亦无尽」。「彼」谓于彼声中含诸善法故。「出」谓出
生。「亦」者相续说义。此中总意,由诸善法如理
出生性无尽故,彼即无减,诸菩萨事亦不间
断。颂言「此遍计分别」者,谓智者应当如实了
知。如是所说遣遍计性。颂言「彼普摄为空」者,
「普」谓普尽,「摄」谓总摄,谓此《八千颂般若经》
分别广说诸空种类,此中如是相续所说,普
遍圆集而总摄故,故名普摄。如是此中总摄
空故。问:如是空行相,此云何和合?答:此所说
空但遣遍计所热法相,此如是言即毕竟义。
于是言中理自和合,总集如是所说空已,后
复无空语义可说。复次当知,此中如是所说
诸空,但为止遣有情取著分别,非说实性。何
以故?而彼实性中说二种空故,所谓人空、一
切法空。如是等说无散空竟。问:何名无散?答:
「散」谓离散,此散不散故名无散。无散体者,谓
诸菩萨所有善法,乃至无馀依涅槃界中,彼
亦不散、彼亦无尽,故名无散。如是总说十六
卷二 第 904c 页 T25-0904.png
空竟。

《辩中边论》慈氏菩萨说如是义、显明开示,
故彼颂言:

「 「内外受彼身,
 安住物皆空,
 彼等智如见,
 所有义彼空。
 获得二种善,
 常利益有情,
 处生死作利,
 彼善法无尽。
 种性等清净,
 获得诸相好,
 清净诸佛法,
 菩萨亦成就。
 人及一切法,
 此中无性空,
 无性中有性,
 彼性亦复空。」」


复次此中今说除遣十种分别散乱法,当知
此即起修行相。问:何等是彼十种分别散乱?
复云何止?所以颂言:

「 「十种心散乱,
 心散乱异处;
 愚不得相应,
 无二智不成。」」


此言「十种心散乱」等者,谓新发意菩萨等有
十种分别散乱,所谓无相分别散乱、有相分
别散乱、俱相分别散乱、毁谤分别散乱、一性
分别散乱、种种性分别散乱、自性分别散乱、
差别分别散乱、如名于义分别散乱、如义
于名分别散乱。此如是等十种分别,令心
散乱,此心心所散乱。「异处散乱」者,谓散异
动乱故名散乱。所言「异处」者,谓别异处有分
位等,动乱所引,是故彼心不得相应。问:何人
不得相应邪?颂自答言「愚不得相应」。「愚」即
愚夫。异生愚者,谓若损若益及真实法悉不
知故。问:不得何法相应?颂自答言「无二智」。「无
二」者,无有二相名为无二。不著二之智名无
卷二 第 905a 页 T25-0905.png
二智。「成就」者,所谓成办,即决定成办。此中如
是所有理义,如颂。所言「不成」者,谓诸愚夫异
生心有散乱,于彼色声香味触等诸境中心
生取著,是故于彼清净妙智不得成就,即不
相应。问:若无二智不相应者,此中复说何义?
所以颂言:

「 「彼止息互相,
 为能所对治;
 于般若教中,
 彼圆集所说。」」


此言「彼止息」等者,「彼」者即彼十种分别散乱。
「止息」谓止遣。问:何处止耶?颂自答言「般若教
中」,谓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等教中,一切皆
说如是止言。问:止彼何法?颂自答言「互相为
能所对治」。「互相」者,此彼更互义。「能所对治」者,
谓有相无相互为能所对治行相。云何谓如
所有有相为能对治?即无相为所对治。若无
相为能对治,即有相为所对治。此如是等是
为行相。问:彼般若教中当如何说?颂自答言
「彼圆集所说」,谓此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教中,
如是圆集总聚要略,摄此十种分别散乱。「说」
谓言说。此如是说,是即如来如是最上真实
了知,圆集普摄,于佛母般若波罗蜜多中如
是宣说。问:所说云何?是故颂言:

「 「若有菩萨有,
 此无相分别;
 散乱止息师,
 说彼世俗蕴。」」


此言「菩萨有此无相分别」等者,菩提及萨埵
是即菩提萨埵。「有」谓不无。此如是说,谓即有
此无相分别。「无相分别」者,谓色无相分别,彼
如是散乱即痴所作性。问:有此散乱,其复云
何?颂答言「止息」。问:何人能止邪?颂答言「师」。
卷二 第 905b 页 T25-0905.png
「师」者谓如来大师,善能调伏诸烦恼冤,又能
救度恶趣等怖,故名为师。颂言「说彼世俗蕴」
者,「世俗」谓世间,其世俗蕴谓色受等。说彼蕴
者,谓令了知有此蕴故,除遣无相分别散乱。
如是所说意者,世尊悲悯新发意菩萨等,是
故为说世俗诸蕴,使令了知为除断见,止彼
无相分别非说实性。此八千颂般若波罗蜜
多教中说如是义,即诸般若波罗蜜多本母
义理相应。复次颂言:

「 「此八千颂等,
 从初语次第,
 至了毕皆止,
 说无相分别。」」


此言「八千颂等」者,「此」者如是义,如是八千颂、
本母所说故。「等」者,等摄十万颂。所言「从初语
次等」者,即初语所成,谓从经初所起语言。行
相云何?如经言「须菩提!随汝乐说诸菩萨摩
诃萨般若波罗蜜多,应当发起如菩萨摩诃
萨般若波罗蜜多出生等」。颂言「至了毕皆止」
者,谓从经初乃至经末,于中所说悉周竟故。
颂言「皆止」者,「止」谓止遣,即于其中止彼无相
分别毁谤之言。颂言「说无相分别」者,谓色无
相分别,以彼分别色无相故而堕于空,以断
有色故。所言「说」者其义云何?「说」谓依法而说。
此依法说,说事相故。行相云何?谓由初语言
而为发起,乃至了毕,其中所说多种语言,于
彼言中成立别异发起行相,谓诸菩萨及帝
释天主上首等。此如是等,当知皆是止其断
见。问:若此等所说语言分位有所发起者,复
有何等道理依法而说,遣除无相分别毁谤
之言?故颂破言:
卷二 第 905c 页 T25-0905.png

「 「因言不如是,
 此唯说事相;
 梵网等经中,
 知一切如理。」」


此云「因言不如是」等者,「因」者道理义。「不如是」
者,此道理言,非成就言。何所以邪?颂自释
言「此唯说事相」。「事」者谓有所作事、有所修事。
「说」谓言说。此中如是义,唯说事相故。若尔,即
今和合道理义不成就,云何能令诸有智者
于中观察生欢喜邪?故颂通言「梵网等经中,
知一切如理」。此中云何?即《梵网》等所有诸经。
且言「等」者,等摄《云轮》等经,彼诸经中皆如理
说。何人所说?谓佛世尊,于一切处依如实理
自如是说,如是说者自义成就。所言「知」者,「知」
谓了知,了知此说如理如量。若如是说真实
语义,是决定义。此复云何?若如前言道理说
者,虽能除遣无相分别,彼有相分别旋即生
起,是故今当如应开示彼相违门。如其颂言:

「 「菩萨我不见,
 而此等广大,
 世尊此止遣,
 有相分别乱。」」


此言「菩萨我不见,而此等广大」者,谓由最初
起遍计性,于菩萨相而生取著;彼所取相于
实性中,我不可见亦不可得。「我」者己义。「此等
广大」者,「广大」即包广义。此菩萨者其义广大,
是故菩萨我不可见亦不可得,般若波罗蜜
多亦不可见不可得。如是等所说,为令止遣
有相分别散乱。颂言「有相分别乱」者,「相」谓色
等相。「乱」即动乱。「分别」者,谓于色等相中有所
分别,于不如义中取著如义性。此如是等疑
惑动乱,于胜义谛中无有实性。问:何人止遣
邪?颂自答言「世尊此止遣」。问:何所止邪?所
卷二 第 906a 页 T25-0906.png
以颂言:

「 「若不见彼名,
 境界行亦然;
 彼蕴一切处,
 皆不见菩萨。」」


此言「若不见彼名」等者,「若」谓若有。「不见」即不
可得。问:何法不见邪?答:此菩萨名而不可
见。若说如是名,彼说不可得,且止此说。颂言
「境界」者,如实当知非唯菩萨名不可得,诸境
界等亦不可得。「境界」者,谓所行境界,是诸菩
萨所行般若波罗蜜多如是道相。「行亦然」者,
「行」谓普遍诸行,即所修所行,而此诸行亦不
可得。所言「彼蕴一切处」者,「蕴」谓色受等。「一切
处」者,谓遍一切处及一切种。此中意者,如实
当知以清净妙慧于是一切处求菩萨相了
不可得。以是因故菩萨不可见,是故颂言「皆
不见菩萨」。此中如是所说意者,但遣愚者,于
佛世尊无染智中执有实名及境界等,彼不
可得、非正了知。而菩萨相于圆成实性中亦
不可舍离,若取舍离相者,彼无相分别还复
生起。此义略说,故有问言:若今如是于实性
中无菩萨者,岂非前言有相违邪?颂自通
言:

「 「此止遣遍计,
 普摄此所说;
 乘一切智因,
 慧分别诸相。」」


此言「止遣遍计」等者,「遍计」者,谓诸有情所起
颠倒之见。行相云何?谓于蕴处界中执有实
性。今止彼故,不于清净妙智中而有所止。颂
言「普摄此所说」者,「此」者如是义。「普摄说」者即
作者普摄而说。此普摄说是胜意乐,当知此
等般若波罗蜜多义如是普摄而说是为决
卷二 第 906b 页 T25-0906.png
定,即彼如是获得究竟。问:以何义故而作此
说?颂自答言「乘一切智因」,此如是义如理显
示。「乘」谓乘驭。「一切」者普尽义。「智因」者以了别
智而为因故。问:何人乘驭邪?颂答言「慧」。「慧」
者大慧,即是佛故。问:何所说邪?颂自答言「分
别诸相」。「相」者所谓普集作用故名为相,是相
无对碍。问:是何等相?颂言「分别」,即分别显示
诸行相故,非说实性。此如是等所说之义,如
实观察,乃至无有极微尘量外义自性可得
成立,是故世尊乘彼智聚开示分别所有一切
作用行相。问:得何义故乃能如是?所以颂言:

「 「般若波罗蜜,
 说三种依止,
 谓遍计、依他,
 及圆成实性。」」


此言「般若波罗蜜」等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有
二种法:一者胜上;二者所行。胜上者,谓离烦
恼、所知二障之智。所行者,谓名、句、文言说之
相。彼胜上者,即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所说。
彼所行者,即说法言义,是自性作用。问:其所
作用,此中云何?颂自答言「说三种依止」。三种
依止者,此复云何?如颂所言,谓遍计、依他及
圆成实性。「遍计」者,谓诸愚夫于无二清净智
中,遍计诸相执著对碍,此说名为遍计性。「依
他性」者,谓无二智自性安住,无明种子二有
对碍,而彼无明依他起故,此即说为依他起
性。「圆成实性」者,谓即无二之智即是圆成实
性。问云:何说为三种依止?所以颂言:

「 「无此等说句,
 一切遍计止,
 幻喻等见边,
 此说依他性。」」


此言「无此等说句,一切遍计止」等者。「无」谓无
卷二 第 906c 页 T25-0906.png
所有。此「句」者,谓如是等诸所说句。「等」谓等其
说法者,彼止言无。问:此中行相其复云何?故
颂答言「一切遍计止」。「一切」者即普尽义。「遍计」
者谓虚妄巧异执著造作。「止」谓止遣。此如是
等所说意者,谓若有闻一切说者说止遣言,
智者应当毕竟了知,一切皆是止遣遍计有
相执著。颂言「幻喻等见边,此说依他性」等者,
「幻」谓帝网。「等」者等摄乾闼婆城等诸幻法。幻
者,由他假法有所成故。今取彼幻喻此法故,
乃名幻喻。「见边」者,谓由彼喻,晓如是法,故名
见边。此中意者,谓若有闻说幻喻等诸见边
义,智者当知此即是说依他起性。此中当知,
由彼幻等已见边故,是故世尊有所宣说。问:
彼依他自性云何了知?圆成自性云何说事?
所以颂言:

「 「有四种清净,
 说圆成实性;
 般若波罗蜜,
 佛无别异说。」」


此言「有四种清净,说圆成实性」等者,「说」谓表
示,谓以四种清净表示所有圆成自性。「四种」
者,即有四种类。「清净」者无染义,谓由得彼四
种净故乃名清净。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释论》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