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68a 页


《放光般若经》卷第十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
奉 诏译

*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无有底。」

答言:「虚空无有际故。」

「世尊!波罗蜜等。」

答言:
「诸法等故。」

「世尊!波罗蜜寂静。」

佛言:「常空故。」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68b 页 T08-0068.png

「世尊!波罗蜜无能伏者。」

佛言:「诸法无所有故。」

「世尊!种种波罗蜜空。」

答言:「亦无字亦无身
故。」

「世尊!波罗蜜空。」

答言:「呼吸出入不可见
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事行。」

答言:「无所觉无
所行故。世尊。波罗蜜无有字。答言。痛想念
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去。」

答言:「诸法
无有来故。」

「世尊」

「波罗蜜无有等。」

佛言:「诸法
无所取故。」

「世尊!波罗蜜消。」

答言:「以诸法常
尽故。」

「世尊!波罗蜜不生。」

答言:「诸法无所生
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为。」

答言:「无有作者故。」

「世尊!波罗蜜无有智。」

佛言:「智者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越。」

答言:「索生死不可见
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败。」

答言:「诸法无有坏
故。」

「世尊!波罗蜜如梦。」

答言:「梦中所有不可
见故。」

「世尊!波罗蜜如响。」

答言:「无有闻声故。」

「世尊!波罗蜜如光影。」

答言:「面像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如炎。」

答言:「水流不可得故。」

「世
尊!波罗蜜如幻。」

答言:「术事不可得故。」

「世尊!
波罗蜜无著。」

佛言:「绪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
蜜不断。」

答言:「无有绪故。」

「世尊!波罗蜜不出。」

答言:「无有窟故。」

「世尊!波罗蜜不戏。」

答言:
「诸戏已灭故。」

「世尊!波罗蜜无贡高。」

答言:「诸
贡高已灭故。」

「世尊!波罗蜜不动转。」

答言:「法
性住故。」

「世尊!波罗蜜无住。」

答言:「诸法审尔
等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住立。」

答言:「诸法无
念故。」

「世尊!波罗蜜寂。」

答言:「诸法想行不可
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淫。」

答言:「淫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恚。」

答言:「无有恚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不痴。」

答言:「灭诸冥故。」

「世尊!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68c 页 T08-0068.png
波罗蜜无有垢。」

答言:「无有狐疑故。」

「世尊!波
罗蜜非众生。」

答言:「无有众生故。」

「世尊!波罗
蜜无所除。」

答言:「诸法无所处故。」

「世尊!波罗
蜜两际不灭。」

答言:「离于际故。」

「世尊!波罗蜜
不破。」

答言:「诸法不受故。」

「世尊!波罗蜜无所
㧗。」

答言:「度诸声闻、辟支佛地故。」

「世尊!波
罗蜜无所分别。」

答言:「诸法无有择故。」

「世尊!
波罗蜜无有限。」

答言:「诸法不可平相故。」

「世
尊!波罗蜜虚空。」

答言:「诸法不可计故。」

「世尊!
波罗蜜无常。」

佛言:「诸法坏败故。」

「世尊!波罗
蜜苦。」

答言:「诸法无有党,与师子战故。」

「世尊!
波罗蜜无有我。」

答言:「诸法无所入故。」

「世尊!
波罗蜜空。」

答言:「诸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
蜜无有想。」

答言:「诸法无所出生故。」

「世尊!波
罗蜜内空。」

答言:「内空不可得故。」

「世尊!波罗
蜜外空。」

答言:「外空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
蜜内外空。」

答言:「内外空不可见故。」

「世尊!波
罗蜜空空。」

答言:「空空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
蜜大空。」

答言:「诸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
至竟空。」

答言:「无为法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
蜜有为空。」

答言:「有为法空不可见故。」

「世尊!
波罗蜜常空。」

答言:「常空不可见故。」

「世尊!
波罗蜜无有际空。」

答言:「无有际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所作事空。」

答言:「所作事不可
见故。」

「世尊!波罗蜜性空。」

答言:「有为性法不
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诸法空。」

答言:「内外空
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自相空。」

答言:「自相
寂故。」

「世尊!波罗蜜有无空空。」

答言:「有无空
不可得故。」

「世尊!四意止波罗蜜。」

答言:「身痛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69a 页 T08-0069.png
意法不可见故。」

「世尊!四意断波罗蜜。答言。
善恶法不可见故。世尊。神通波罗蜜。」

答言:
「四神足不可见故。」

「世尊!五根波罗蜜。」

答言:
「五根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力。」

答言:「五力
不可得见故。」

「世尊!波罗蜜觉。」

答言:「七觉意
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道。」

答言:「八字不可
见故。」

「世尊!波罗蜜无愿。」

答言:「愿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空。」

答言:「空事寂不可见故。」

「世
尊!波罗蜜无相。」

答言:「静事不可见故。」

「世尊!
波罗蜜脱。」

答言:「八惟无不可见故。」

「世尊!波
罗蜜定。」

答言:「九次第禅不可见故。」

「世尊!波
罗蜜檀。」

答言:「妒嫉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
戒。」

答言:「恶戒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羼。」


言:「忍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惟逮。」

答言:「精
进懈怠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禅。」

答言:「定
以乱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慧」

答言:「恶智
与慧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十力。」

答言:「诸
法无有可伏故。」

「世尊!波罗蜜勇悍。」

答言:「通
事慧不可见故。」

「世尊!波罗蜜分别智。」

答言:
「一切慧无碍故。」

「世尊!佛法波罗蜜。」

答言:「过
诸法故。」

「世尊!如来波罗蜜。」

答言:「所说无有
异故。」

「世尊!波罗蜜自然。」

答言:「般若波罗蜜
自然,诸法中得自在故。」

「世尊!佛法波罗蜜。」

答言:「诸法事阿惟三佛故。」

* 《摩诃般若波罗蜜》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尔时释提桓因意念:「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
波罗蜜过耳者,皆是过去佛时作功德人,为
已与真知识相得。何况受持讽诵读说行中
事者,是人已更供养若干诸佛,能为人问、能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69b 页 T08-0069.png
为人解,今复受持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善
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其
人已于若干百千劫中行六波罗蜜中事所致。」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
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怖、不怯不惧,闻已便
能受持讽诵行其中事,当视是辈菩萨当如
阿惟越致。何以故?般若波罗蜜甚深故,未能
行六波罗蜜者终不能解。如是,世尊!若复有
善男子、善女人欲訾毁般若波罗蜜者,其人
本以轻易般若波罗蜜已。所以者何?闻说深
般若波罗蜜不信乐故。未曾从佛及弟子众
闻行六波罗蜜所致,不闻内外空及有无空
所致,不闻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及十八法所
致。」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般若波罗蜜有何等
奇特?新学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云何解六
波罗蜜?云何解内外空及有无空?云何解三
十七品、十种力、十八法?」

释提桓因语舍利弗
言:「般若波罗蜜者有大名称,诸不恭敬般若
波罗蜜者,为不恭敬萨云若慧。」

佛告释提
桓因言:「如是,拘翼!不恭敬般若波罗蜜者,为
不恭敬萨云若慧。何以故?诸佛如来萨云
若慧皆于中生。拘翼!善男子、善女人欲住萨
云若者,当住般若波罗蜜;欲发道慧者,当习
行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欲离诸习绪,
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转诸佛法轮者,当习
行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须陀洹、
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三耶三菩佛道
者,当习行般若波罗蜜;欲总持比丘僧者,当
习行般若波罗蜜。」

释提桓因白佛言:「菩萨云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69c 页 T08-0069.png
何住六波罗蜜?云何习六波罗蜜?云何行般
若波罗蜜,习内外空及有无空?云何行三十
七品、四无所畏、十八法?」

佛告释提桓因言:「善
哉,善哉!拘翼!承佛威神乃能作是问如来、无
所著、等正觉。」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
不住于五阴,如五阴不住者为习五阴;不住
于眼耳鼻舌身意,不住于色声香味细滑
法,不住十二衰者为习十二衰;不住六波
罗蜜者为习六波罗蜜;不住内外空及有无
空者为习内外有无空;不住三十七品、四无
所畏、十力至十八法者为习十八法。何以故?
不见五阴有可住可习者,乃至十八法亦不
见可住可习者。

「复次,拘翼!菩萨于五阴不
合者为习五阴,乃至佛十八法不合者为习
佛十八法。何以故?菩萨索过去五阴不可
得见、当来五阴不可得见、现在五阴亦不可
得见,乃至佛十八法亦如是。」

舍利弗白佛
言:「般若波罗蜜甚深。」

佛言:「五阴如亦甚
深。舍利弗!乃至十八法如亦甚深。」

「世尊!
般若波罗蜜甚深,难持难受。」

佛言:「五阴难
持难受故,般若波罗蜜难持难受;乃至十
八法难持难受故,般若波罗蜜难持难受。」

「世
尊!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

佛言:「五阴不可
平相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乃至十八法
不可平相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平相。」

佛告舍
利弗:「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深五阴,为
行般若波罗蜜;乃至十八法深不行,为行般
若波罗蜜。何以故?以五阴深为非五阴,乃
至十八法甚深为非十八法。」

佛言:「若菩萨行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0a 页 T08-0070.png
般若波罗蜜,不行五阴难持难受,为行般若
波罗蜜。何以故?若五阴难持难受者为非五
阴;若十八法难持难受者为非十八法。舍利
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不可平相五阴,
为行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若五阴不可平相
者为非五阴;乃至佛十八法不可平相者为
非十八法。」

舍利弗白佛言:「般若波罗蜜甚深
难解、不可平相,不当于新学菩萨前说是深
般若波罗蜜,闻者或恐或怖,狐疑作碍不信
不乐;当为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说是深般
若波罗蜜,闻是终不恐怖、终不疑阂,闻则信
解。」

释提桓因问舍利弗:「正使于新学菩萨前
说深般若波罗蜜,有何等过?」

舍利弗语释提
桓因言:「若于新学菩萨前说者,便能恐怖、便
能诽谤、便不得度脱、便受剧恶之罪,更倍久
难乃能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释提桓因问
舍利弗:「颇有未受记莂菩萨闻是深般若波
罗蜜不恐不怖者不?」

舍利弗言:「有闻是深般
若波罗蜜不恐不怖者,今受记莂不久,不过
更见一佛两佛便受记莂。」

尔时世尊告舍利
弗:「如是,如是!若有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恐不
怖者,当知是辈菩萨摩诃萨人发意已久、行
六波罗蜜已久,供养诸佛,所行转转出于本
所闻所行者上。」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者,
我已解所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
意者,若于梦中行六波罗蜜、若坐于佛座,当
知是善男子、善女人不久近阿耨多罗三耶
三菩。悉于梦中所作如是,当近阿耨多罗三
耶三菩不久;何况行六波罗蜜求阿耨多罗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0b 页 T08-0070.png
三耶三菩,而不疾成三耶三佛?善男子、善女
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能奉行者,于善本功
德为已成就,已曾供养过去无央数诸佛,为
与真知识相得,受持讽诵般若波罗蜜,得阿
耨多罗三耶三菩记莂不久,当知是菩萨于
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复动转。今现在信者
亦当如是,甫当来信者亦复如是。世尊!譬
如有人,若行百喻旬、若二百喻旬至四百喻
旬,所经过处,饥馑贼寇梗歰剧难。遥见树
木若放牧之地,当知居家去是不远,便自欢
喜:『今我为得脱此诸难,不复恐畏、不复饥
饿。』受持深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菩萨为已
受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复久。是菩萨
不畏当堕罗汉、辟支佛地,是者则菩萨摩诃
萨应成之兆。」

佛语舍利弗:「汝所说辩才者,皆
是佛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有人欲
见大海,便发往趣大海不懈止,亦不见树亦
不见山,便作念言:『今近大海不久。』虽不见
大海,于中生想言:『如我所见相,知我今至海
不久。』世尊!菩萨摩诃萨当作是知,闻受持
般若波罗蜜讽诵读者,虽不面于诸如来、无
所著、等正觉前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劫数之
记,然自知成三耶三佛不久。何以故?已得
见般若波罗蜜受持讽诵故。世尊!譬如人见
春天诸树痱癗含气,当知是树枝叶花实将
生不久。何以故?是树先有瑞应故,阎浮提
人见瑞应莫不欢喜者。世尊!菩萨得见闻般
若波罗蜜,闻已受持讽诵念习行中事,当知
是菩萨功德已成满,已供养若干百千诸佛,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0c 页 T08-0070.png
逮前功德之所扶接,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
菩。天上诸天曾见诸佛,皆欢喜言:『前过去诸
菩萨皆受记莂,瑞应亦如是。』世尊!譬如母人
怀妊稍稍长大,坐起不安行步无便,气力
转微食饮损少,卧起不宁稍稍觉痛,厌本所
习皆受诸恼;异母人观见瑞应,知是妇人今
产不久。菩萨摩诃萨已作善本,供养若干百
千诸佛,从久远作行常与真知识相得,功德
成就。菩萨摩诃萨行诸功德故,便得般若波
罗蜜已,便受持讽诵习行中事如法住者。世
尊!当知是菩萨摩诃萨受阿耨多罗三耶三
菩记莂终不复久。」

佛言:「善哉,善哉!舍利弗!
汝乃作是问者,皆是佛事。」

须菩提白佛言:「甚
奇甚特!世尊悉豫知菩萨所应。」

佛语须菩
提:「菩萨摩诃萨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欲益
众生、安隐一切及天与人,欲以四事受行菩
萨道者。何等为四?一者、施与,二者、仁爱,三者、
利人,四者、同义。劝彼令行十善;自行四禅及
四空定,劝彼使行四禅及四空定;自行六波
罗蜜,劝彼令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劝
令人得须陀洹道,自于内不为劝人行罗汉、
辟支佛道,自于内不为不受罗汉、辟支佛證,
劝助无央数亿百千菩萨令行六波罗蜜;自
过于阿惟越致地,劝彼住阿惟越致地;自净
佛国土,劝彼净佛国土;自具神通,劝彼修神
通;自净陀邻尼门,劝彼令净陀邻尼门;自行
具足辩才,劝彼令行辩才;自成就身相,劝彼
令成身相;自成童真地,劝彼令修净洁行地;
自得佛十力,劝彼使行十力;自建萨云若,劝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1a 页 T08-0071.png
彼令建萨云若;自离诸习绪,劝彼令离习绪;
自转法轮,劝彼令转法轮。」

须菩提白佛言:「世
尊!甚奇甚特!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普具足作
功德,行般若波罗蜜,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世尊!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云何当得
具足?」

佛言:「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五阴有增
有减,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得具
足念,乃至萨云若亦不见有增有减;是为菩
萨得具足念。复次,须菩提!行般若波罗蜜菩
萨,亦不见是法亦不见非法,亦不见过去当
来今现在恶法善法,亦不见受记莂亦不见
不受,亦不见有为法亦不见无为法,亦不见
三界,亦不见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亦无所
见;是故菩萨般若波罗蜜得具足念。何以故?
诸法法之相法不坏空,无坚固侵诳之貌,法
亦无生无寿无命故。」

须菩提言:「世尊所说不
可思议。」

佛语须菩提:「以五阴不可思议故,
所说不可思议;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不可
思议故,所说不可思议。须菩提!若有菩萨行
般若波罗蜜,知五阴不可思议则知具足般
若波罗蜜,乃至萨云若知不可思议则具足
知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深般若
波罗蜜,谁当信解者?」

佛言:「菩萨久行六波罗
蜜多,作诸善本,已供养过去无央数诸佛,已
与真知识相随者,是辈菩萨乃信解深般若
波罗蜜。」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行六
波罗蜜、作诸善本以来几时?供养若干佛与
真知识相得?」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有
名五阴,不分别五阴,亦不以想有名分别五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1b 页 T08-0071.png
阴,亦不有名分别五阴有实,及诸六情、三界、
六波罗蜜、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
八法、道慧及萨云若,亦不有名分别,亦不以
想有名分别有虚有实。何以故?须菩提!以
五阴不可思议,乃至萨云若亦不可思议。以
是故,菩萨摩诃萨久行六波罗蜜多,作诸善
本与真知识相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
若波罗蜜者甚深。以五阴甚深故,般若波罗
蜜甚深。以萨云若甚深故,般若波罗蜜甚深。
世尊!般若波罗蜜者珍宝之积聚,是须陀洹
及罗汉、辟支佛宝之积聚,亦是阿耨多罗三
耶三菩宝之积聚,亦是十力、四无所畏、四无
碍慧、四等、四空定、五神通、三十七品、佛十八
法及萨云若,乃至诸法宝之积聚。世尊!般
若波罗蜜者是清净之积聚,以五阴清净乃
至萨云若清净故。世尊!深般若波罗蜜甚可
奇怪,于是中云何而有留难?」

佛言:「有是有
留难。善男子、善女人欲书是般若波罗蜜者
当疾疾书之,若欲受持、若欲讽诵、若欲守行
者亦当疾疾为之。所以者何?或未受书行之
顷能有留难。善男子、善女人若能一月书成
者,若二若三若四若五若一岁成者,要当书
持受之讽诵学习,若一月书成持学受者亦
当竟之,若至一岁亦当竟之。所以者何?多
于珍宝中起诸因缘有留难故。」

须菩提言:「世
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有书持学讽诵守行念
中事者,诸魔波旬常念欲断绝之。」

佛语须菩
提:「正使波旬欲断绝者,会不能断绝,令不守
行书持学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何谁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1c 页 T08-0071.png
恩,令魔波旬不能断绝学深般若波罗蜜者?」

佛告舍利弗:「是佛之事,令魔波旬不能断绝。
亦复是十方诸佛之恩,拥护是菩萨受持般
若波罗蜜者,令魔波旬不能断绝。所以者何?
舍利弗!菩萨受持般若波罗蜜为佛所护持
者,天魔波旬终不能断绝、为作留难。何以故?
舍利弗!诸有菩萨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念
讽诵者,诸佛之法当应拥护,令魔波旬不
能中道令有留难者。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
人当作是念:『我今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者,
皆是诸佛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善
男子、善女人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者,皆为
佛恩之所护持。」

佛言:「如是,如是!」

舍利弗言:「世
尊!十方现在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颇知是
善男子、善女人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念讽
诵者不?颇持佛眼颇知颇见不?」

佛告舍利弗:
「诸有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行者,十方
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已见已知诸善男子、
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
讽诵行者;当知是人今近阿耨多罗三耶三
菩不久。舍利弗!若复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
道者,书持受学般若波罗蜜,讽诵守习行如
中事,爱乐供养般若波罗蜜名花、捣香泽香
杂香、缯䌽花盖幡幢。所有作是供养者,诸佛
以天眼悉见是善男子、善女人已。是善男子、
善女人有书持般若波罗蜜奉行学者,得最
大福、得大功德,为得最行。善男子、善女人持
善本功德,终不堕恶趣至阿惟越致,终无有
离诸佛、六波罗蜜时,终不离内外空及有无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2a 页 T08-0072.png
空时。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离三十七
品、佛十八法时。舍利弗!如来去之后,是般
若波罗蜜当在南方,南方诸比丘、比丘尼、优
婆塞、优婆夷亦当受学书持是深般若波罗
蜜,持是功德,终不至恶趣,受天上人中之福。
以奉行六波罗蜜、明六波罗蜜已,当复供养
承事诸佛,承事之后当以三乘而得度脱。舍
利弗!般若波罗蜜所在方面、所至到处,四辈
学士亦当受持是深般若波罗蜜书持讽诵,
持是功德不至恶趣,受天上人中之福。亦当
复奉行六波罗蜜、明六波罗蜜已,当复供养
承事诸佛,承事之后以三乘法而得度脱。舍
利弗!是般若波罗蜜当转北去,北方四辈亦
当复受书持讽诵行深般若波罗蜜,持是功
德不生三恶趣,受二道之福,亦当奉行六波
罗蜜,亦当承事诸佛世尊,复以三乘而得度
脱。舍利弗!深般若波罗蜜是时当行佛事。所
以者何?舍利弗!我泥曰后法欲尽时,我已
豫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深般若波罗
蜜者。我复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尽意供养般
若波罗蜜,所有名香缯䌽华盖,持是功德不
堕三恶趣,受二地之善福,行六波罗蜜供养
诸佛,以三乘法而得度脱。何以故?舍利弗!如
来已见是辈人、已称誉是人,我已署是人所
在;十方现在诸佛亦复称誉,亦见是人,亦署
是人已。」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
蜜后当普在北方耶?」

佛言:「如汝所说。乃后
世时善男子、善女人受学书持行般若波罗蜜
者,当知是人久发大乘意已,更供养若干诸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2b 页 T08-0072.png
佛,作诸善本。」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后北方
面当有几所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受持
般若波罗蜜讽诵解者?」

佛告舍利弗:「后北方
世虽多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
者,少有成大乘者耳。舍利弗!是善男子、善
女人行菩萨道者,闻说深般若波罗蜜,不难
不厌而不恐怖。所以者何?善男子、善女人已
为见佛,已从诸佛闻深法已。所以者何?是善
男子、善女人已为具足六波罗蜜,为已具足
内空、外空及有无空,已为具足佛十八法、三
十七品。是善男子、善女人多作诸功德,发阿
耨多罗三耶三菩,为一切众生故。舍利弗!我
为是善男子、善女人说萨云若慧;过去诸如
来、无所著、等正觉亦复说应萨云若慧。诸求
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皆为生老病死故,亦
复为彼说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诸慧之事。是
善男子、善女人从小至竟求阿耨多罗三耶
三菩,魔及魔天终不能坏,何况其馀有恶行
者而欲诽谤深般若波罗蜜?舍利弗!是善
男子、善女人闻深般若波罗蜜者,便得最妙
欢喜,立多所人于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
「我为菩萨时亦复作是誓:『我等亦当立无央
数众生劝令行菩萨道,我等亦当受阿耨多
罗三耶三菩不动转记。若有菩萨发意者,我
代欢喜;诸有劝人使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者,我亦代欢喜。』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
蜜者,为已于过去诸佛前作是誓已,今复于
我前誓愿众生:『我当饶益安隐众生,我当劝
助一切众生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使不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2c 页 T08-0072.png
动转。』所以者何?过去诸佛亦复代诸发意菩
萨作是誓者,代其欢喜。舍利弗!我代欢喜者
善男子、善女人,亦为复欲安隐一切,劝助众
生使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离于六衰、得净
妙行。已自清净,复以净施;净妙施已,便受净
妙功德之福;受净妙福已,复为众生故分别
内外所有,令众生得净妙福;持是功德遍至
十方诸佛国土说般若波罗蜜处而得听受;
闻受已,亦复于彼劝发众生,令立阿耨多罗
三耶三菩意。」

舍利弗白佛言:「甚奇,世尊!如
来、无所著、等正觉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之
法,无所不知众生之行,无事不知,乃复知诸
当来过去现在佛事、众僧之事。或有善男子、
善女人得六波罗蜜欲讽诵受,或意进退便
不能得学六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求六
波罗蜜意不进退、精进不懈,便能一时具足
六波罗蜜。」

舍利弗白佛言:「善男子、善女人如
是行者便得深经,为应般若波罗蜜耶?」

佛言:
「如是深经者为应般若波罗蜜。何以故?用能
劝助安立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
舍利弗!是善男子、善女人于六波罗蜜不舍
生老病死,精进不怠如般若波罗蜜教,净佛
国土、教化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志,
终不懈怠。」

* 《摩诃般若波罗蜜》觉魔品第四十七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叹说是善男子、善女人
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六波罗蜜者,摄取
佛国、教化众生,其德乃尔。是善男子、善女人
云何而趣断绝留难?」

佛告须菩提言:「辩不即生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3a 页 T08-0073.png
者,当知魔事。」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辩
不即发知是魔事?」

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
具足六波罗蜜久久乃成。以是故,菩萨辩不
即生,当知魔事也。须菩提!菩萨辩才卒起,
亦是魔事。」

「世尊!何以故辩才卒起复是魔
事!」

佛言:「是菩萨行六波罗蜜卒起辩事。所
以者何?学无本末,辩起咃卒不能究竟,是
故当知魔事。菩萨书是经时转相形笑,志
乱不定,众意不和,如是菩萨则为魔事。书
是经时意自念言:『我不得是经中滋味。』便舍
而去,当复知是魔事。须菩提!说是经时若
受持之,贡高绮语隐置他人者,复是魔事。受
持讽诵学是经时,各自贡高转相形笑。菩萨
当觉是为魔事。须菩提!受是经时,各各志乱
意不和同者,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言:
「世尊!云何不得经中滋味便弃舍去,当觉魔
事?」

佛言:「是辈菩萨未曾习行六波罗蜜,不
闻般若波罗蜜,自生意念言:『我无有记莂于
六波罗蜜。』以是故,闻般若波罗蜜不喜乐
悦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世尊!云
何菩萨言:『我无记莂。』不乐便去?」

佛言:「未得菩
萨道者,终不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莂。是故
言:『我无有莂于六波罗蜜。』便弃舍去。当知是
为菩萨魔事。若有菩萨意念言:『我乡里不闻
般若波罗蜜,及所生处亦不闻是。』复弃舍去,
不复欲学般若波罗蜜。意转一念辄却一劫,
随其转意多少之数当更乃尔所劫。甫当复
更学馀经,不住萨云若亦不至萨云若。是辈
菩萨为弃其根而攀枝条,当知是为菩萨魔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3b 页 T08-0073.png
事。」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经不从萨云若中
出,而欲学诵馀经?」

佛告须菩提:「声闻所应
三十七品法及三脱门,善男子、善女人住是
中,求取须陀洹道,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
不取萨云若,然自作碍。须菩提!是为舍本攀
枝者。所以者何?是菩萨亦复出生于般若波
罗蜜中,般若波罗蜜者亦出道法、俗法。菩萨
学般若波罗蜜者,亦当学道法、亦当学俗法。
譬若有狗得大家所食不肯食之,得使人之
食而更食之。须菩提!当来有学菩萨道者,
得深般若波罗蜜更弃舍去,反攀枝条。须菩
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譬如有
人欲得见象,得象舍去,反求象迹。于意云何,
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当来之世有
行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反弃舍去,更
学声闻辟支佛经法。于意云何,是菩萨为黠
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菩萨当觉魔
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大海,已见舍去,反
观牛迹之水。便言:『海之大小,孰愈于此。』于意
云何,是人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
亦弃舍去,反学声闻辟支佛经法,于中受学
讽诵。须菩提,是辈菩萨当觉魔事。须菩提!譬
如工匠,欲以揆则日月殿舍之模,竖立安造
作释之殿。于意云何,彼匠虽巧,宁能作不?」

须菩提言:「世尊!此事甚难,非是凡夫世愚之
士所能作者。」

佛言:「当来之世有行菩萨道者,
得学深般若波罗蜜,中道而弃舍去,更于声
闻,辟支佛经法中欲以具足萨云若萨云若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3c 页 T08-0073.png
事。于意云何,是人宁能成萨云若不?」

须菩
提言:「所不能成。」

佛言:「是菩萨当觉魔事。须
菩提!譬如有人欲见转轮圣王,见已反观小
王,谛熟视之。便言:『圣王之体与此何异。』是人
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当来
有少德之人学菩萨道者,得闻深般若波罗
蜜,学持守行中道舍弃,更受罗汉、辟支佛经
法。复言:『我当于中具萨云若。』于意云何,是
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
「是为菩萨魔事。譬如饥人得百味食,更念欲
得六十味食,舍百味去食六十味。于意云何,
是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

佛言:
「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弃舍
去已,更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求萨云若。是
菩萨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为
菩萨魔事。譬如士夫得无价摩尼宝已,反比
水精。于意云何,是为黠不?」

须菩提言:「世尊!
为不黠。」

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
若波罗蜜已更弃舍去,反持比声闻、辟支佛
经法,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欲得萨云若。宁
为黠不?」

须菩提言:「为不黠。」

佛言:「是为菩萨
魔事。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
若波罗蜜已,于中他因缘起便不得书,或复
有色声香味细滑法之留难,或复有檀波罗
蜜留难、尸波罗蜜留难、羼波罗蜜留难、惟逮
波罗蜜留难、禅波罗蜜留难,乃至阿耨多罗
三耶三菩皆为作留难。何以故?须菩提!般若
波罗蜜者非是留难,不可思议亦非选择,不
生不灭、不著不断,无碍、非见、非行、非猗。所以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4a 页 T08-0074.png
者何?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是象法。若有
菩萨书是经时,若有是辈留难事者,当知是
为魔事。」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
蜜可得书耶?」

佛言:「不也。何以故?般若波罗蜜
者其实不可见,至檀波罗蜜实不可见,乃至
萨云若亦不可见。诸所有者皆不可见。何以
故?无所有故。无所有者,不可书也。须菩提!善
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作是念言:『是深般
若波罗蜜无所有者。』是为菩萨魔事。」

须菩提
言:「世尊!诸行菩萨道者,书是深般若波罗蜜
经字已,入是字中,便言:『我书般若波罗蜜。』世
尊!是六波罗蜜无有字法。所以者何?六波
罗蜜无有文字,五阴亦无有文字,乃至萨云
若亦无文字。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
者,从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作无文字入
般若波罗蜜者,亦是菩萨魔事。」

「须菩提!善
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般若波罗蜜时,
若起想念郡国县邑丘聚村落,若闻父母所
尊之声意念父母,若念兄弟姊妹,若念兵
贼淫欲之事。作是念已,复生馀念。魔波旬复
益其念,作是留难,欲令中断使不书持。须菩
提!是为菩萨魔事。若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
道者,书持般若波罗蜜时,若供养事起——衣被
财利、饮食床卧、病瘦医药——言:『我书般若波罗
蜜故,得是供养。』于是乐者,当觉魔事。须菩提!
书是经时,魔波旬于菩萨前说种种异深经
之事。菩萨有沤和拘舍罗者,不受魔所说。
何以故?是经不能令人至萨云若故。须菩
提!若是菩萨无沤和拘舍罗意者,闻深般
《摩诃般若波罗蜜》等品第四十五¶ 第 74b 页 T08-0074.png
若波罗蜜便欲舍去。」

佛言:「我广为诸菩萨说
沤和拘舍罗事,欲得沤和拘舍罗事者,当从
深般若波罗蜜中索之。须菩提!善男子、善女
人求菩萨乘者,舍深般若波罗蜜,欲从声闻、
辟支佛经法中求沤和拘舍罗。须菩提!当知
是为菩萨魔事。」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