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55c 页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六
清神京栴檀寺沙门 来舟 浅注

【△三乐远离行代佛广赞。
由前世尊。广说兰若
功德胜利。在会之众闻之获益。深感佛恩。其后来
者不得亲闻。由是乐远离行菩萨。恐失胜利。且兰
若功德。即自巳所證之远离行法。遂发大慈广利
之心。助佛法化。广赞兰若。离诸恐怖。法相事理。正
释傍喻。法会之众。多有开明。故有是科。又分二。一
离世一品乐远正赞二。一品题。】

「离世间品第六」

【世间有三种。一尘劳烦恼世间。二三界依报世间。
三界外小果世间。谓尘劳挠心。依报笼身。小果障
大。皆不能脱离生死。岂能高證菩提哉。是以菩萨
广说兰若。离诸恐怖之事理法相等。能令闻者发
心。入山修道。一切尘劳五欲不能惑心。一性閒閒。
澄潭秋月。是为离尘劳烦恼世间也。果若烦恼既
断。生死亦离。不来三界受生。是离三界依报世间
也。然既离三界。则高證菩提。究竟涅槃。又岂系于
小果声闻耶。是必二执皆除。二死永断。界外小果
世间亦离也(二死永断者。前二断分段生死。后一断变易生死也)
△二经文
四。一经家序置。】
卷六 第 56a 页 X21-0056.png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
从坐而起。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普告一
切诸菩萨言。」

【菩萨既以乐远离行为名。必亦从兰若修行成道。
故立嘉名焉。盖乐为能发之心。下三字为所行之
行。必初则山林隐迹。厥志不移。肉脱烦恼。外离世
界。如鸟出笼。超诸尘累。从起行处得名。故云乐远
离行也。承佛威力者。以佛为教主。凡一切法。皆出
佛口。今菩萨代说。非无因自专。盖为佛之威神所
加。令彼说之也。为诸下。既大众中单提为菩萨说
者。显其兰若修證。而犹不堕小乘。须大机堪任也。

△二菩萨代宣四。一标定徵起。】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作是念。以何因缘。远离世间。
修阿兰若清净妙行。」

【初三句标定。以何下徵起。谓既巳出家。既住兰若。
理应作念提撕。必有所为之因缘。凡举措之间。莫
忘其本也。意在厌生死。慕涅槃之因缘。所以出家
等。远离世间者。即是出家住静。然世间虽有三种。
且约世俗尘劳言之。皆因世谛情状。恩爱牵连。违
顺交作。时时扰心。不得自在。所以一旦出家。身住
兰若。其所为者清净妙行耳。是知此句。提醒大众。
大有警发人心者矣。以其心离浊染曰清。身脱尘
累曰净。存诚观照曰行。截径不难曰妙。
△二诫众
诚听。】
卷六 第 56b 页 X21-0056.png

「诸佛子等。一心谛听。我承佛力。今为汝等。分别演说
阿兰若行。」

【△三大众乐闻。】

「诸菩萨言。善哉大士。为我等辈。及未来世求菩提者。
惟愿说之。我等乐闻。」

【由前提醒。孰不感发。如渴思饮。故云愿说乐闻也。

△四广为分别三。一标住兰若所为。】

「是时乐远离行菩萨。告诸大众。一切世间。多诸恐怖。
出家菩萨。为厌世间。种种恐怖。舍离父母及诸眷属。
住阿兰若。修远离行。」

【一切下。前虽标徵。未及道破。此则指出焉。谓尘劳
扰心之烦恼。非止一事。惊恐怖畏之苦境。非止一
法。故曰多诸。又曰种种。如依报世间。有笼系拘碍
不得超越之恐怖。行阴迁醒无常迅速。不得自由
之恐怖。虽二乘涅槃如止化城。不能高證菩提得
少为足之恐怖。所以出家者。为厌恐怖。割爱辞亲。
故舍父母等。修远离行。欲求解脱。欲證菩提。方住
兰若故也(舍离父母一事。以世典论之名为不孝。今以佛法论之。正为大孝。良以辞亲正
是爱亲。舍父母却是孝父母。何也如真行沙门。离尘出世。能救七世父母出苦。如释尊及目连等。古德云。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非图自利也)。
△二徵起种种恐怖。】

「云何名为种种恐怖。」

【△三详明恐怖非一二。一略说三。一法说众过。】

「或有菩萨。而作是念。我为恐怖。一切烦恼从我生故。
或有菩萨。而说我所是为恐怖。一切烦恼。我所生故。
卷六 第 56c 页 X21-0056.png
或有菩萨。而说七慢是为恐怖。种种慢。不敬善人故。
或有菩萨。以彼三毒而为恐怖。造无量罪。堕恶道故。
或有菩萨。以彼五欲而为恐怖。耽著世乐。堕八难故。」

【作念者提撕也。言其不可忘也。恐怖者。逆事逼迫
心不安也。如神色惶惶为恐。心惊毛竖为怖。一切
下。出可怖之相。烦恼即见思二惑。亦兼无明。从我
生故者。出烦恼所起之本。以一切众生。妄计五蕴
身中有主宰为我。是为我执。因有我执烦恼顿起。
为生死根。故以我执为恐怖也。或有下。又出我所。
即我所有之物。总该一切功名产业等。认为心外
实法。即是法执。依我法二执。不了本空。种种分别。
一切烦恼皆从此生。依此烦恼。造诸有漏生死业
因。感发有漏生死业果。由业果相续。实为恐怖也。
七慢虽别。贡高是同。不敬善人者。略示慢相也。夫
善人者。行善人也。以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为人天
之本。出世之基。若人亲近。必有引发之善言。开人
之茅塞。既我慢不敬。塞绝言路。善不能生。恣心作
恶。招感恶报。非恐怖而何哉。(七慢名相准五卷中)三毒即贪
瞋痴。为俱生惑。以惑起于心。动发身口。造诸恶业。
惑业为因。恶道为报。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深
为恐怖之极者也。五欲者。即财色名食睡。皆为众
生可欲之境。世人染著不舍。则被其害。故为恐怖。
耽著者。乐之至也。世乐即是五欲。世人耽著造业。
故堕八难之报障。以其障道招苦。深为恐怖矣(三毒
卷六 第 57a 页 X21-0057.png
八难皆准前解)。
△二喻明毒害三。一取喻毒蛇。】

「譬如世间有七步蛇。当害人时。毒力炽盛。出过七步。
即便命终。一蛇毒力尚能损人。何况五蛇共为伤杀。
毒力转盛命难得全。」

【蛇。毒虫也。七步者。谓此蛇伤人行七步则死。毒之
甚也。五蛇喻五欲。然蛇虽至毒。但能伤身。不能伤
道。但害一世。不害累世。五欲为害。岂止伤身。更损
慧命。岂毒一世。殃及累劫。以种现薰发。世世相续。
可不畏乎。
△二以法合喻。】

「世间五欲亦复如是。一一欲乐。各能引起八万四千
微细尘劳。迷惑愚夫。令堕地狱饿鬼畜生。及馀难处。
受大苦恼。何况具足贪著诸尘。如恒河沙。」

【初二句总合。一一下合前大害。谓每一欲乐引起
贪爱。以痴为本。若少有不顺。复能生嗔。由是邪见
诸惑。顿然皆起。至于八万四千微细深惑。如云弥
空。能障日月。大地冥冥。不见三光。未免堕坑之患。
愚夫昏懵。取著造业。致堕三途八难。故云受大苦
恼。以上五欲略示总相。尚遭大苦。何况下。以少况
多。总不出日用之间。五尘之内。滋广无量。略类恒
沙。历劫以来。丧法身。伤慧命。招生死。堕恶道。岂止
如五蛇但害一世之身乎(八万四千尘劳准前)
△三结显障
道。】

「无数诸佛。出兴于世。说法教化。隙光迅疾终不得见。
常在恶道。犹于自家。处无暇中。如戏园观。」
卷六 第 57b 页 X21-0057.png

【人皆有佛性。为成佛之因。由妄想自迷。而不能觉。
由是诸佛出世为圣师。说法为助缘。贵乎师资道
合。觌面相授。以之脱生死。證涅槃。法化可期矣。奈
何诸佛出世。说法教化。而应化随机料亦不久。故
喻如隙光之迅速。隙光如透孔隙之光。贬眼便过
矣。故云终不得见。又诸佛出兴之时短。众生堕苦
之时长。所谓佛前佛后。亦何能见之耶。常在下。正
言不出恶道也。犹于下。喻如自巳家务。既处在无
闲暇之中。言其不由自巳也。如戏园观者。又作一
喻。言三途轮转。如游历自巳园观一般。盖业力所
牵。轮转不息。何由得能见佛闻法哉。凡修行人如
是观察。则妄想渐退。而道业日增矣(如戏园观者异喻也。盖园
观为乐境摄心。故每欲游玩。而恶道乃纯苦之极。以恶业牵引。三途往复。故圣人讥刺。以异喻为喻焉)。

△三引古證成六。一飞蛾投火喻。】

「过去有佛。欲令众生厌舍五欲。而说偈言。譬如飞蛾
见火光。以爱火故而竞入。不知焰性烧然力。委命火
中甘自焚。世间凡夫亦如是。贪爱好色而追求。不知
色欲染著人。还被火烧众来苦。」

【此引古佛说。五欲为害之颂。令生厌离。引喻警策
也。飞蛾爱火。如人爱色。然色非淫欲之色。乃眼家
所见一切男女相貌之色。金银珠宝之色。及一切
玄黄朱紫。惑人之色。因色生爱。因爱起贪。因贪而
求。求之云追者。即非理之求也。良以众生。为财色
所惑。未免丧心失性。劳神费力。恶求苦求。至于餐
卷六 第 57c 页 X21-0057.png
风宿水。卧雪眠霜。是为现受众苦。由丧心非理。后
受三途之报。何异飞蛾入火丧命哉。还被一句。合
委命自焚。言色欲如火。逼迫如烧。众来苦三字不
稳。当用受众苦三字代之。若不换字。则别作一解。
众即众苦不一。来即未来。谓不但今生受苦。亦种
现薰发。及未来后世。常受其苦也。
△二群鹿中箭
喻。】

「譬如群鹿居林薮。贪于丰草而自养。猎师假作母鹿
声。群鹿中箭皆致死。世间凡夫亦如是。贪著种种可
意声。不知声能染著人。还受三途诸苦报。」

【此明声欲之害也。前四句引喻。后四句法合。喻中
众木为林。草芒为薮。群鹿居林。食草饮水亦天然
本分。忽遇猎师。假弄音声。类同母鹿。群鹿爱声。奔
驰就处。被猎师射死。世间下法合。凡夫合群鹿。可
意之声合假声。然耳家所对之声虽有多种。惟男
女歌笑。淫词美曲。及一切丝竹管弦。琳琅玉佩之
声。最能惑人。凡夫贪著。合群鹿就处。因染造业。受
三途报。合群鹿中箭而死。盖声欲之为害也。不亦
甚乎。
△三蜜峰爱香喻。】

「譬如蜜蜂能飞远。游于春林采众华。为爱醉象颊上
香。象耳因之而掩死。世间凡夫亦如是。爱著一切受
用香。不知香能染著心。生死轮回长夜苦。」

【此明香欲之害也。蜜蜂采华亦本分也。象乃巨兽
且醉。虽颊上有香而不可犯。蜜蜂不知其害。而落
卷六 第 58a 页 X21-0058.png
颊取香。象因颊痒。遂摇头动耳掩之而死。然蜜蜂
但知贪香。不知就死。而世间凡夫亦复如是。爱著
一切可欲受用之香。因贪造业。受苦遭报。沉溺生
死。合蜜蜂取香而死矣。盖香欲之害。亦可惊人(香虽
多种轻重有别。惟男女身分之香。及一切烹煎鱼肉等香。最能惑人。因香贪取。未免非理丧德。故受苦报
亦宜矣)。
△四龙鱼贪饵喻。】

「譬如龙鱼处于水。游泳沉浮而自乐。为贪芳饵遂吞
钩。爱味忘生皆致死。世间凡夫亦如是。舌根耽味以
资身。杀他自活心不平。感得三涂极重苦。」

【此明味欲之害也。龙鱼水居。游泳自乐。亦本分也。
偶被渔翁垂钓。遂不本分。贪饵吞钩。因爱味忘身
而死矣。凡夫亦尔。因舌根贪味。杀他生命。取其血
肉。资养口体。以杀生贪味。其心不平。感堕三途。受
极重苦。何异鱼贪芳饵而丧命耶。盖贪味之为害。
不可不慎。
△五白象贪染喻。】

「譬如白象出山泽。自在犹如师子王。欲心醉乱处昏
迷。追寻母象生贪染。一切凡夫亦如是。趣彼妙触同
狂象。恩爱缠缚不休息。死入地狱苦难量。」

【此明触欲之害也。白象居山。尊重白在。犹如狮子。
亦本分也。由欲心醉乱。则不本分。追寻母象。贪染
生狂。故昏迷失正也。凡夫亦尔。趣彼妙触。即男女
触乐。欲心躁动。染著不止。同彼狂象。以恩爱缠缚
而不休息。遂堕地狱。然此文容辩。良以世间众生。
男婚女配。亦人间正伦。纵然狂妄。未尝败伦。何至
卷六 第 58b 页 X21-0058.png
地狱受无量苦。拟其必是非理求和。强奸图霸。败
人伦。丧风化。如狂象之失正也。故入地狱者宜矣。
呜呼。邪欲之害。实可畏哉。
△六总结远离。】

「世间男女互贪求。皆由乐著诸色欲。人天由此故缠
缚。堕坠三涂黑闇中。若能舍离贪欲心。住阿兰若修
梵行。必得超于生死苦。速入无为常乐宫。」

【贪者乃俱生之细惑。求者乃身口之奔驰。男女皆
然。故曰互贪。此明日用之所为也。皆由下。出互贪
之因也。色欲者。通指五欲。为所贪之境。乐著二字
最重。为能贪之妄心。此乃缠缚坠堕之因也。人天
下二句受报。皆由乐著起于心属惑。贪求形于外
属业。虽在人天善道。犹受生死缠缚之果。堕坠下。
谓人天道中。虽受缠缚。犹为善果。不至甚苦。若再
造业。未免又堕于三途恶道也。黑暗者。有通别二
义。别即地狱。冥冥不见三光。故云黑暗。鬼道亦然。
唯畜生一类。犹被日月之光。未尝黑暗故云别。若
通说。三涂众生。愚痴昏晦。无智慧之光。皆同黑闇
也。以上因贪欲堕苦。證前恐怖之实也。若能下四
句。劝离取證。然初句劝离。次句劝修。三句明因修
出苦。四句明离苦得乐。常乐宫。即涅槃四德之二。
义亦兼四。皆兰若修行成就也。以上略说一科巳
竟。
△二广说二。一长行八。一明恐怖多种境相三。
一贪酷为因。】

「或有菩萨。以贪多财而为恐怖。自巳财宝。恒求积聚。
卷六 第 58c 页 X21-0058.png
而不受用。何况能施贫乏众生。于巳财宝深生贪著。
于他财宝欲令损减。」

【贪等为人天通惑。犹不为甚。以多分者为过也。财
即金银诸宝为可欲之境。恐怖为堕落之因。自巳
下。明贪之至也。于巳下。不惟酷贪。尤生妒忌。然则
以酷贪妒忌为堕苦之本。是以智人观之。岂不惧
哉。故云恐怖。
△二三途为报。】

「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堕大地狱。受无量苦。如是苦报。
名为第一。正感之果。从地狱出。受畜生身。身常劳苦。
水草不足。经多时中。酬损他财。如是众苦。名为第二
正感之果。受是罪巳。生饿鬼中。因饥渴苦。无量千劫。
不闻浆水饮食之名。其咽如针。其腹如山。纵得饮食。
随变为火。如是苦身。名为第三正感之果。」

【初句。承前酷贪妒忌之因缘。即现世恶因巳成。命
终下。招感之果。应若影响也。名为下结显。为三途
之初报。故名第一。酬因不爽。故曰正感也。从地下。
为第二重报。谓地狱受苦。虽言无量。终有了毕之
时。从地狱出。又受畜生之身。果也。身常劳苦等。报
也。经多时下。酬还宿债也。与元负人。或作驼骡牛
马等。以运力酬之。或作猪羊鸡鹅等。以身命血肉
偿之。如是下结为正果者。以其损他利巳。此当酬
偿。因果相应故云正感也。受是罪巳下。又为第三
重报。生饿鬼中者。果也。因饥渴下。报也。良以前生
为人积聚悭吝。拔一毛而利天下者有所不为。故
卷六 第 59a 页 X21-0059.png
无片福资身。遂感饥渴不闻浆水之苦。由妒忌他
荣损他肥巳。故感纵得饮食随变为火之苦。盖因
果相当。故结为正感矣。夫唯一多贪财宝。悭吝不
施。又云于他财宝。欲令损减。是此之因。感三途报。
详夫惟一贪吝。亦庸人之常情。何致如此。其所重
者在令他损减之中。则无所不至。杀盗淫妄无所
不为。是以欺天害理特甚。故获斯罪宜矣。
△三转
生馀报。】

「毕是罪巳。来生人间。贫穷下贱。为他所使。于诸财宝。
所求难得。于一切时。而不自在。如是馀报。名相似果。」

【初句三途报尽。次句人道受生。贫穷下馀业之报。
良以因中贪吝不施。感贫穷下贱之报。由损人利
巳。故感为他所使之报。于诸下。转释上义。而求财
之难得者。吝之馀报也。一切时不自在者。如枷锁
牢狱等。损他利巳之馀报也。三途之外。更有未尽
之苦者。皆曰馀报。相似果者。谓虽得人身。受枷锁
系缚。牢狱笼禁者。相似地狱。为人所使。执劳运力。
加之愚蠢无知者。相似畜生。如贫穷下贱。衣食不
给。常忍饥虚者。相似饿鬼。皆为等流果也。
△二明
兰若离怖得果四。一总标知怖求脱。】

「一切菩萨。分明知见如是因果。常生恐怖。欲求解脱。
由是恐怖。远离眷属。住阿兰若。」

【初举能知之人。以菩萨称者。谓出家人。发菩提心。
行远离行。因德目号。故称菩萨。非文殊普贤等始
卷六 第 59b 页 X21-0059.png
名菩萨也。分明知见下。明所知之因果也。分明者
透彻也。知见者晓解也。或依教惺悟。知其善恶报
应。因果不昧之相。一切明了。故曰知见。常生恐怖
者。知因惧果也。欲求解脱者。将出生死欲證佛果
也。由是下结显所为。
△二广示恐怖之相十九。一
渴爱追求怖。】

「或有菩萨。以渴爱心而为恐怖。于诸未得一切财宝。
日夜追求。生渴爱故。」

【财宝为所爱之境。渴心为能爱之贪。谓人爱财宝。
如渴思饮也。日夜追求者。苦心谋望也。以此为恐
怖者。谓众生造业。由此起矣。庸人不悟。任运而作。
智人思之。必有恶报。以恐惧欲离。故居兰若。良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曰日夜追求。必有非理图
霸等。故招恶报者宜矣。
△二我法二见怖。】

「或有菩萨。我我所见。而为恐怖。为诸烦恼作依止故。
或有菩萨。以诸法见。而为恐怖。与所知障作依止故。」

【分别曰见。我我所。即我法二执。解见前文。作依止
者。谓因有我见。引生烦恼。因有烦恼。造诸恶业。随
其恶业。受诸苦报。所以我我所见。为招苦之端。故
深为恐怖也。法见者。于所證真如法上。少有微细
执著。即是法见。所知障者。于所證真法。知有所證。
爱著不舍。故为所知之障。然既依法见起障。于理
不能透脱。故为恐怖。
△三邪疑断常怖。】

「或有菩萨。六十二见。而为恐怖。入邪见林。难出离故。
卷六 第 59c 页 X21-0059.png
或有菩萨。疑为恐怖。于真正法。生疑惑故。或有菩萨。
以彼断见。而为恐怖。执无后世。拨无因果。生大邪见。
入地狱故。或有菩萨。以彼常见。而为恐怖。执五趣身
恒常决定。随善恶业。无变易故。」

【依五阴各起四见。共二十见。再约三世。共六十。加
断常二见。共六十二。总为邪见。以邪见如稠林。执
迷即入。然既入邪见。染习成种。将故反邪归正。实
觉为难。所以智人观之。实为恐怖也。疑者不决。及
闻正法反生犹豫。当决不决。难以成道。故为恐怖。
断见者。谓人死永灭。执无后世之受生。不信善恶
报应。是为拨无因果。即大邪见。入地狱者。所感之
报也。以既拨无因果。不唯自堕。亦令人闻不能改
恶从善。亦不能返邪归正。极至断灭佛种。故感斯
报也。常见者。执人死还生人。物死还生物。五趣即
五类。人天与三途共为五类。恒常决定者。正是常
见谬计。随善下二句。结释常义。谓随人作善作恶。
世世常在人道受生。无有变易之理。人道如是。物
类亦然。故曰无变易。故以上四种总为恶见。违正
害理。菩萨以正见观之。岂不为之恐怖耶。
△四嫉
掉不信怖。】

「或有菩萨。以彼嫉妒而为恐怖。不耐他荣怀恶心故。
或有菩萨。常以掉举而为恐怖。心不寂静生散乱故。
或有菩萨。以不信心而为恐怖。如人无手。虽至宝山
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
卷六 第 60a 页 X21-0060.png

【嫉妒为名。不耐他荣等释义。掉举为名。心不寂静
等释义。能障定为业。有三种。(一身掉。坐以不安。身好游走。不暂息故。二
口掉。发言无拘。谈说不止。好喜吟咏。争竞是非。无益世间戏论语言等。三心掉。恣情放逸。纵荡攀缘。思惟
文艺。妄想贪图。诸恶觉观等。身心不宁)经约心掉。义兼其二。不信心
者。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心惰依
为业。如人下。以手喻信。盖手能持物。人若无手。虽
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下。以信合手。人若有信。遇
三宝时。能得法财。资益慧命。终證菩提。无信之者
反此。故云无所得故。以上三种。皆丧德障道。故发
心菩萨。深为恐怖。
△五无惭无愧怖。】

「或有菩萨。以彼无惭而为恐怖。内无羞耻。常造诸恶。
业障无明难见佛故。或有菩萨。以无愧心而为恐怖。
外无羞耻。弃恩背德。生死轮回。堕三涂故。」

【无惭者。百法中随烦恼也。无惭即名。内无羞耻等
释义。良以无耻起于心。造恶形于外。造恶即业。业
能障道。故名业障。无明者。非根本痴暗无明。乃是
业能障道。无般若智明。故曰无明。然既障般若之
智。故难见佛。是以正人君子。深以为怖也。无愧即
名。外无羞耻等为义。人无羞耻。则无所不为。所以
弃恩背德。作生死因。堕三途果。是以发心菩萨。深
为恐怖也。
△六忿恨忘失怖。】

「或有菩萨。以忿恨等。而为恐怖。能损自他。互为怨结。
于多劫中。障佛道故。或有菩萨。以彼忘失。而为恐怖。
于所闻法不能忆持。忘失文义。增愚痴故。」
卷六 第 60b 页 X21-0060.png

【忿恨。百法中小随烦恼也。忿者。依对现前不饶益
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杖为业。今经云能损自
他等者。即释义也。然忿即暴怒。能丧巳德。故曰损
自。承怒斗争亦能损他。良以我既忿恨于彼。宁免
人之不忿恨于我哉。故云互为冤结等。恨者。百法
云。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冤为性。能障不恨。热恼
为业。总为恶法能障佛道。故菩萨之所以恐怖也。
忘失者标名。于所闻下释义。由增长愚痴。功德皆
丧。是以菩萨亦为恐怖。良以。多闻能生实智。智能
断惑。智能證真。然既能忘失。不能资智。有堕无升。
岂得无畏乎。
△七不善黑业怖。】

「或有菩萨。乃至一切不善黑业而为恐怖。何以故。一
切不善是生死因。轮转三界不得出离。于是无量无
边恐怖。皆能障碍出世胜法。」

【行善为白业。作恶为黑业。乃至一切。总该之辞。言
其诸恶皆备也。然黑业既云一切。恐怖自有无量。
且为生死之因。所以障道。出世胜法即是佛道。但
三界之界字。恐是途字之误。何也。以黑业不能上
转故。
△八五盖憎恶怖。】

「或有菩萨。以五种盖而为恐怖。五种烦恼覆盖菩萨
菩提心故。或有菩萨。以憎恶心而为恐怖。于诸众生
无怜悯心。修菩提行多退转故。」

【五盖者。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以此五种。皆能障
道。故曰覆盖等。憎恶属嗔。能障慈悯。故云于诸等。
卷六 第 60c 页 X21-0060.png
是以好憎恶者。不近善友。纵修菩提。多退转故。

九破戒忧愁怖。】

「或有菩萨。以破戒垢而为恐怖。污秽圣法。难得果报
或有菩萨。以彼忧恼而为恐怖。妄想炽然。失善业故。」

【戒定慧品。为入道之具。戒体既破。污秽净德。能障
定慧。圣法善果何得而成哉。故为恐怖。修道之人。
心贵凝静。无漏善法。由是而生。若忧兕扰心。则烦
恼顿起。纵修善法。多生妄想。以散乱障道。故为恐
怖。
△十恶作狂死怖。】

「或有菩萨。以恶作心而为恐怖。于所修善生追悔故。
或有菩萨。而说狂醉是为恐怖。不识善恶无尊卑故。
或有菩萨。以非时死而为恐怖。不住正念归无常故。」

【恶作心者。不定心所也。百法云。恶所作业。追悔为
性。障止为业。恶字音悟。憎嫌也。不定者。谓恶先所
作之善事。即恶心。若恶先所作之恶业。即善心。故
云追悔为性。然既能追悔。心则散乱。故云障止为
业。止即定也。今经云。于所修善生追悔者。属恶心。
故为恐怖。狂者躁妄心高之谓。醉者人为酒酣之
谓。以妄念躁动。心地昏迷。语言颠倒。犹如醉人。故
云不识善恶尊卑。然修行人观之故为恐怖。非时
死者。横死也。不住即失。由失正念。逐境为非。或遭
王难。或被天诛。遂至横死。故云不住等。良以身为
道本。借身修道。既死非命。道无所依。岂不恐怖哉。

△十一妄语颠倒怖。】
卷六 第 61a 页 X21-0061.png

「或有菩萨。以妄语业而为恐怖。生生世世。所有言说。
一切众生不信受故。或有菩萨。以四颠倒而为恐怖。
由四颠倒。轮回生死。起烦恼业。不求佛故。」

【妄语者。语言不实也。如不见言见。见言不见等。此
犹为小妄语。大者谓巳成圣。或云悟道。如天来龙
来。神来鬼来。旋风土鬼。皆至我所。惑人求利。望人
尊敬等。此犯根本戒。永弃佛法边外。如人斩首。不
复更生。故曰恐怖。生生世世下。非释妄义。乃属来
报。以其今生妄语所感。不惟现世人不信受。更及
后世。凡有所言。人皆不信。夫不实之言。其害甚矣。
四颠倒者。依身受心法。妄生倒计。谓身本不净。计
之为净。受本是苦。反计为乐。心本无常。计之为常。
法中无我。妄计为我。是为颠倒。然世谛凡夫。通作
此解。由是不识正法。迷惑造业。故招感轮回生死
等。以迷却佛性。故不求佛。由是发心菩萨。实为可
怖也。
△十二恶友五蕴怖。】

「惑有菩萨。而说恶友是为恐怖。随不善友造恶业故。
或有菩萨。以五蕴魔而为恐怖。是五蕴身从烦恼生。
生巳即起无量烦恼。因诸烦恼造不善业。由诸惑业
堕大深坑。以是因缘而生恐怖。」

【同志为友。相交善于兄弟者为友。善者志同。而交
心合道为善友。假若志之不同。交之损德。反为害
道者。故为恶友。人若随之。不觉熏染。造诸恶业。迷
失善根。故为恐怖。五蕴魔者。五蕴可知。梵语魔罗。
卷六 第 61b 页 X21-0061.png
此云杀者。杀慧命故。是五蕴下。释魔义。以现在五
蕴之身。是从前生烦恼生故。生巳下。复明三世因
果。谓现生巳在之身。凡对境随时。又复引起无量
烦恼。因诸下。又明因现起烦恼。发动身口。又造诸
不善业。复成后世之因。由诸下。谓惑业既办。未免
死后堕大深坑。(深坑即是地狱)以是下结。谓三世因缘果
报。皆从五蕴身起。岂不为之恐怖哉(应知五蕴之身。虽烦恼依
之而生。然菩提亦依之而證。是以诸佛菩萨。皆借身修道。若有缘善人。息妄明真。烦恼化为智慧。生死转
为涅槃。然则向日恐怖。应念而成法喜矣所谓一切惟心造)。
△十三烦恼诸魔怖。】

「或有菩萨。以烦恼魔而为恐怖。大小烦恼能续生死。
退菩提心堕恶道故。或有菩萨。厌患死魔而为恐怖。
发菩提心未得不退。身坏命终生退转故。或有菩萨。
以诸天魔而为恐怖。天魔眷属充满欲界。障修道人
退菩提故。」

【烦恼不出根随二种。根本有六。谓贪。瞋。痴。慢。疑。不
正见。魔为害道者。如贪魔害解脱。嗔魔害忍德。痴
魔害智慧。慢魔害正性。疑魔害决定信。恶见害正
见。以烦恼即魔。持业释也。随烦恼总有二十。谓小
随有十。即忿。恨。恼。覆。诳。謟。憍。害。嫉。悭。中随有二。即
无惭。无愧。大随有八。谓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
失念。不正知。散乱。故云大小烦恼。能续生死者如
前解。退菩提心等者。菩提心有三。一直心。正念真
如法故。由有烦恼。故失正念。二深心。乐集一切诸
善法故。由有烦恼。能障善法。三大悲心。欲拔一切
卷六 第 61c 页 X21-0061.png
众生苦故。由有烦恼必嗔。障大慈悲。不能拔苦度
生。故云退菩提心。堕恶道者。因烦恼造业。业牵堕
苦。故以害道堕苦为魔耳。死魔者。死即魔也。由有
身命。能发心證道。死魔既至。未免一旦皆休。故云
未得等。天魔者。天非是魔。以魔在天居。依住处得
名。即魔王也。眷属充满欲界者。即部落等。凡一切
夜叉罗刹等。未皈佛时。通属魔众。魔多贪欲。故充
满欲界。障修下正明恐怖。如楞严经中。受想二阴
未尽之时。此魔害道。退失初心。是以菩萨根器人。
大为恐惧。
△十四无记八难怖。】

「或有菩萨。以无记心而为恐怖。于诸善法不能进修。
空过长时退善业故。或有菩萨。以彼八难而为恐怖。
堕八难者。从冥入冥。生死长夜。难遇明故。」

【非善非恶为无记心。良以大乘修行。定慧圆明。惺
寂互导。庶几不堕昏沉掉举。始见工夫绵密。正念
分明。今言无记者。心无善思。亦无恶思。所谓形同
枯木。心若死灰。凡夫外道见之为奇。菩萨观之深
为恐怖。以障慧心故耳。楞严云内安幽閒。犹为法
尘分别影事。即此也。于诸下。正明恐怖障道。以菩
萨六度等。出世善法。全在精进操持。以为修道之
行。若堕无记定中。虽历长时。空无所获。与无想天。
同其伴侣。现世退失善业。报尽念生。三途有分矣
八难准前解。从冥下释义。凡堕难处者。皆不能见
佛闻。法增长愚痴。迷昧佛性。如长夜冥冥不睹三
卷六 第 62a 页 X21-0062.png
光者。故云难遇明故。应知明非日月之明。乃三宝
为明也。以佛者开化之明。法有轨持之明。僧有弘
法之明。既堕难处。所以难遇。未免一切皆失矣。

十五地狱三途怖。】

「或有菩萨。观彼地狱而为恐怖。一堕地狱经无量劫。
受大苦恼难解脱故。或有菩萨。堕畜生道而为恐怖。
傍生道中受愚痴报。经无量劫难出离故。或有菩萨。
睹饿鬼道而为恐怖。于恒沙劫受饥渴苦。难可值遇
佛法僧故。」

【三途亦八难之数。然既明八难。又说三途者。非重
也。乃八难中之苦重者。故以别明。三种皆初三句
标名。以下皆为受苦之相。夫一堕三途。经无量劫。
不得解脱。不遇三宝。不闻正法。障道之甚者。无过
于此。菩萨观之。尚生恐怖。而世人荒唐。却为不然。
呜呼。一作其因。果终不失。
△十六三界终堕怖。】

「或有菩萨。想欲界生而为恐怖。烦恼杂起。造诸恶业。
堕三途故。或有菩萨。以彼色界而为恐怖。有覆烦恼
能障定故。或有菩萨。以无色界而为恐怖。三界之中
最为寂静。犹如涅槃有情妄执。而为究竟。劫尽命终。
坠地狱故。」

【三界内皆有堕落。通属恐怖之处。想欲界生者。想
字莫作妄想看。当是菩萨猛惺之智。因发此智。方
知欲界之非。字同义别故。欲界者。界内有欲染故。
即饮食。淫欲。睡眠。皆具。下至地狱。上至他化自在
卷六 第 62b 页 X21-0062.png
天。通属五趣杂居地。所以烦恼杂起。见思二惑全
在也。以造五趣因。受五趣果。善恶不定。故云杂起。
造诸下。别明恶道因果。即恐怖之实也。色界者。有
身形也。亦名梵世。梵者净也。以离下界诸欲染故。
又名禅天。谓舍俱禅。有漏定力。饿时入定而饱。倦
时入定而爽。然较欲界称为净居。而犹为恐怖者。
以其有覆烦恼。能障定故。有覆者。障义。染义。亦覆
蔽义。以其初禅为离生喜乐地。以离下界之生。得
受禅天之乐。生大喜悦。以喜能障道。故云有覆。而
我执不忘。故有烦恼。障定者。障即覆义。能障无漏
圣定。慧不能生。故名恐怖。一地既尔。上三亦然。喜
乐覆心。故云有覆。无色界者。谓无身形拘碍。惟存
识心耳。三界下显胜也。最为寂静者。以有漏定力。
压伏妄心。现行不行。至非非想天。犹将妄想种子
半分生相伏住。存一半灭相认为涅槃。相似不真。
故云犹如。较之禅天故为至静。若较圣定有所不
及。以存灭相种子故。有情下。谓非果计果。然虽与
涅槃相类。而实非涅槃也。良以涅槃断感。为无漏
定。此天伏惑。为有漏定。断惑如斩草除根。永不复
生。伏惑如石压草。根在土故。依然不死。故云劫尽
命终等。劫者长时也。谓定中寿限劫数甚长。如八
万劫等。言寿限劫尽时。此天命终也。必坠地狱者
有二义。一者因彼定中虚静。认为涅槃。忽然妄念
初起。是为衰相。知其必死。由是生谤。谓阿罗汉身
卷六 第 62c 页 X21-0062.png
遭后有。由谤法故堕耳。二者虽在定中。八万劫前
恶业种子含藏未断。定中不觉。劫尽之时发起现
行。随业受报。未免堕苦。坠地狱者。酬恶因故。呜呼。
若未及真穷惑尽。纵至非非想天。犹不免堕。所谓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于修行人。大有警策。故云恐
怖。
△十七趣生厌死怖。】

「或有菩萨。数数生死而为恐怖。生邪见家。难出离故。
或有菩萨。厌离生死而为恐怖。死此生彼。常受苦恼。
障菩萨行求涅槃故。」

【数数者频数也。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认妄。久受轮
回。而不知返。以父母精血。巳识种子。三缘和合。虚
妄受生。及至限尽。三缘别离。虚妄受死。如是相续。
不知几百千万亿番。而凡夫荒唐不自觉照。唯菩
萨观之深大恐怖。生邪下。出恐怖意。良以邪见不
独外道。一切众生迷真逐妄。不悟正理者通为邪
见。由不悟正理。沈没深坑。欲求出离。实不可得。故
云难出。厌离下。明入道之本。盖不厌则不离也。死
此生彼者。即六道轮回也。常受苦恼者。六道果报
也。障菩萨行者。众生为苦境逼迫。烦恼焦心。而何
得舒怀行菩萨行哉。故云障。求涅槃者。蹑前厌苦
生怖。仰慕涅槃。断诸烦恼。举心欲得。故云求之。良
以涅槃云圆寂。谓真本圆。妄本寂。实不用求。天然
自有。奈何迷晦久矣。被无明深惑所障。以致不求
则不得。是以初心菩萨。不得不求。然虽欲求之。现
卷六 第 63a 页 X21-0063.png
被生死缠缚。又不得不恐怖也。
△十八语言心意
怖。】

「或有菩萨。以世间语。是为恐怖。心常散乱。妨善业故。
或有菩萨。以心意识而为恐怖。所缘行相不可知故。」

【世间语言有多种。其善恶邪正。品格天渊。而槩谓
之恐怖者。以其修道之人。贵乎寂静。不贵喧杂。虽
诗礼文章之语言。藻雪华丽。在功名分上则可。在
修行人分中则不可。所谓金屑虽贵。落眼成尘。以
障道故。皆为恐怖。心常下。正述恐怖之义。若不厌
恶求离。则心常散乱。为彼所转。妨其善业。故初心
菩萨不得不怖。若夫深位菩萨。又当别论。以世谛
语言皆合道。谁家弦管不传心。何怖之有。心意识
者。总指八识之王。义亦兼所。盖心即第八赖耶识。
以积起名心。谓积诸种子起现行故。所缘者。三类
性境。谓根身器界种子也。意即第七末那。以思量
曰意。所缘者第八见分为自内我故。识即前六。以
分别名识。唯第六作意分别。前五皆随念分别。所
缘者。第六缘法尘。前五缘五尘。经以第八识亦言
恐怖者。为我法二执之根本故。末二句释恐怖义。
行相者。能所之差别也。以能缘即随念计度分别。
为心行之虑相。所缘即五根六尘。现量。比量。该尽
万法流行之相也。不可知者。心之迷昧也。由八种
识则起二执。由二执故心外取法。执为实有。不知
所缘能缘。唯一真心。因迷理障性。所以恐怖也。

卷六 第 63b 页 X21-0063.png
十九总结在缠怖。】

「若在俗家。由斯恐怖。昼夜相续扰乱善心。不能證得
无恐怖法。」

【俗家者。世俗之家也。由斯之斯。指上十八科。皆世
俗家。昼夜之间。非此则彼。及种现薰发。故云相续。
善心者。通世出世间。世间善心。即信。渐。愧。无贪。无
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而凡我相未空者。
皆为有漏世间善心也。若我执顿空。皆为无漏出
世善心也。无恐怖法者。即阿耨菩提。然菩提人所
本具。由上种种恐怖所障。故不能證得。以上广示
恐怖之相巳竟。
△三萨埵證果之相。
此对前科。
在家既为种种恐怖障道。不能證得无恐怖法。今
引三世菩萨。因离俗出尘。依止静居始能断障成
道。】

「过去菩萨住阿兰若。皆能證得无恐怖法。即是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菩萨住阿兰若。悉皆当得无
恐怖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十方诸大菩萨
住阿兰若。断一切障。得无恐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

【三世菩萨因观世间种种恐怖。始则发心求脱。出
家秉戒。为离恐怖。故住兰若也。一切障者。即种种
可怖之法。断者即无漏定慧。念念无间。能断一切
障道之法。故云得无恐怖等。是以三世菩萨。皆依
兰若离怖得道。故下劝修。
△四结劝兰若修證。】
卷六 第 63c 页 X21-0063.png

「汝等当知。随应修学。三世菩萨摄念身心住阿兰若。
调伏妄想。永无恐怖。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摄念身心者。摄即收摄。念即提撕。谓摄身心念身
心也。然摄身则身不游荡。摄心则心不外驰。念身
则终归无常。念心则刹那生灭。此即出尘入道之
资也。调伏者。调谓严理工夫。惺寂绵密之定。伏谓
降伏妄想。断灭种现之智。妄想即诸惑之通名。永
无下。即惑尽道成。究竟者。谓一了百当。更无遗馀
之谓也。以上明兰若离怖得果巳竟。
△三住兰若
存想追本二。一总标我见为本。】

「复次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当作何业。作何等念。日夜
常作如是思惟。世间所有一切恐怖。皆从我生。」

【业为操履之行。念谓提撕之心。何为徵起之辞。日
夜下释念。然思惟即念。而必日夜常作如是思惟
者。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世间下。明所思
之过也。一切恐怖者。仍前十八科。皆从我生者。正
谓存想追本也。因有我见。则诸惑顿生。而既能存
想。正是菩萨入道初门也。
△二别释我见差别。】

「一切恐怖著我生故。一切恐怖我为根本故。一切恐
怖我爱生故。一切恐怖我想生故。一切恐怖我见生
故。一切恐怖我为住处。一切恐怖因我生故。一切恐
怖分别生故。一切恐怖烦恼生故。一切烦恼我爱生
故。」

【著者坚执不离之谓。我者执身中有主宰故。即是
卷六 第 64a 页 X21-0064.png
我执。由有我故。一切恐怖烦恼因果顿然而生。故
曰根本。爱者染情不舍。对境粘著。因爱取著。因取
造业。随业受报。故云一切恐怖我爱生故。我想者。
谓忆念不忘我故。我见者。分别五蕴有我故。由想
念分别则恐怖生故。我为住处者。由其执我。为恐
怖之依托故。因我生故者。恐怖之滋发也。分别生
故者。与前我见不同。即我所也。谓分别我之所有。
恐怖之助发也。烦恼生故者。以烦恼为诸惑之总
名。恐怖为业果之别谓。别因总有故。一切烦恼我
爱生者。因爱则生贪。违爱则动嗔。迷恋即痴。憍爱
即慢。欲取不决即疑。总谓一切根随。皆依我爱引
发故。
△四反究离过当住。】

「若我住在阿兰若处。不能舍离我我所执。不应住是
阿兰若中。不如还住白衣屋舍。何以故。若有我想。不
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补特伽罗相者。不应住止阿
兰若处。若人具有我我所执。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
有法见。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具此四颠倒执。不
应住止阿兰若处。汝等谛听。若有修行。依涅槃相。不
应住止阿兰若处。何况更起诸烦恼相。」

【此谓大丈夫。言必从志。动必成愿之谓也。良以我
我所执。既为生死根本。而我今既住兰若。誓必离
之。假若不能。是为沽名钓世。徒衒虚名。君子有所
不为也。故云不应等。不如下。同俗语云。若不修行。
不如还俗。白衣指在家也。何以下徵起再释。谓若
卷六 第 64b 页 X21-0064.png
不离我我所执者不应住者何也。若有下。谓举心
住兰若。实为断除一切烦恼恐怖。而成无上菩提。
若仍有我想。是为愚夫之志。住之无益。故云不应
等。下乃广举。补特伽罗云数取趣。谓数数受生死
也。假若仍受生死者。不应住之也。法见有二。一世
间法。即五尘也。凡夫及二乘。皆心外取法。妄起分
别。故云法见。二者定中所證之理。以人法皆空。而
守理之智不忘。即微细分别。亦云法见。四颠倒执。
即身受心法。妄执常乐我净。若此执不忘。不如不
住也。以上皆约惑业等说。汝等下。约出世间法。谓
不但不离世间法不应住。若有修行依止所證涅
槃。有涅槃相者。即是智理不空也。犹不应住。何况
下。以胜况劣。谓著涅槃者尚尔。况烦恼乎。烦恼言
相者。以根随作用不忘为相。毕竟如何可住。所谓
忘能所。空智理。而妙达菩提者。庶其可住也。
△五
正显离过当住。】

「汝等谛听。若有不著一切相。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是
名当坐无著道场。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若心调柔无
有诤论。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世因缘都无所著。应
当安住阿兰若处。于色声香味触等法无依止者。应
当安住阿兰若处。于一切法有平等见。应当安住阿
兰若处。于四威仪能调自心。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能
舍一切诸恐怖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

【此之七种。皆功夫边事。不著一切相者。乃心法皆
卷六 第 64c 页 X21-0064.png
空影像亦离之功夫也。如是之人可以住之。是名
下出其深义。谓阿兰若处为事道场。不著为理道
场。一切下释无著义。以皆不可得即是无著。作回
光内照之功夫。久之自然心法皆空。再将空性亦
无。始名不著一切法。若有所著。是为所知障。犹不
当住之矣。心调柔者。向日急性。今则调和。向之刚
强。今则柔软。心气温良。久之自然真穷惑尽矣。无
诤论者。以向之言差则诤。不平则论。今既退居兰
若。须作三界万法唯我自心之观更。何诤论哉。因
缘有多种。不能尽言。皆初起为因。资助为缘。能惑
人心也。今既住兰若。于世间法一切因缘。善者不
慕。恶者不憎。是名都无所著也。色声香味触五尘
也。等兼法尘诸根及十八界。因世谛之人。根尘相
对。则能生识。根尘为识之依止。今云无所依止者。
作六根返照之功夫。作之纯熟。尘既不缘。根无所
偶。而根尘识心应念化为无上知觉矣。谁为依止
哉。于一切法有平等见者。乃达万法皆如之功夫。
在圣不增。处凡不减。是为平等见也。于四威仪能
调自心者。行则身不乱步。心不邪思。住则身不倚
壁。心不外缘。坐则身不低缩。心不倦怠。卧则身不
翻覆。心不昏沉。如是身则有威可畏。有仪可则。心
则澄潭皎月。智理皆如。是为降伏其心。始不负住
兰若之志也。能舍一切诸恐怖者。凡违境动心。不
觉惧畏。皆为恐怖。今既住兰若。倘有虎狼恶人。及
卷六 第 65a 页 X21-0065.png
诸山鬼精怪等。有时扰乱。惊吓于人。若随境生怖。
为彼所转。进道之心何在。此言能舍者。作人法双
亡观。能达人法皆空。则一切恐怖不舍而自舍矣。
以上七则。如法奉行。方名真住阿兰若处。兰若即
道场。皆兼事理二义。学者知之。
△六正明有德当
住二。一结前起后。】

「诸佛子等。以要言之。于诸烦恼得解脱者。应当安住
阿兰若处。」

【诸烦恼不惟见思。更兼无明。解脱不惟空无相无
作。亦兼二死永亡。乃结前离过。起后有德。
△二正
列众德。】

「若得成就涅槃因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能善修行
四无垢性。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若有少欲能知足者。
应当安住阿兰若处。具足多闻有智慧者。应当安住
阿兰若处。若能修行三解脱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
永断能缚烦恼结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能审观察
十二因缘。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所作巳办者。应当安
住阿兰若处。舍诸重担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證悟
真如深妙理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

【涅槃是究竟佛果。因即菩提心也。成就者圆满也。
谓此心坚固不退。即无间道。为能成之因。涅槃为
所就之果。此言菩提心坚固者可当住之也。四无
垢性者。于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为四。而随分勿贪
勿嗔等。即是无垢。如是能行为善修也。少欲知足
卷六 第 65b 页 X21-0065.png
者。乃具足惭愧者是也。具足多闻智慧者。具足即
是满分。多闻即是学广。以学广必生实智。智足必
能證理。慧足必能说法。果有如是标格。可以住之。
三解脱者。即空。无相。无作。三法也。以三法自在故
曰解脱。一空解脱门。谓一切法。皆从因缘和合而
生。自性本空。无我我所。若能如是通达。则于诸法
而得自在。故曰解脱。二无相解脱门。谓既知一切
法空。故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皆能如是通
达诸法无相。即得自在故曰解脱。三无作解脱门。
又云无愿。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
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
即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故曰解脱。如法奉行是
为能修。由此三法通入涅槃。故皆为门。能缚烦恼
结者。缚即缠缚。结谓结滞。即十缠十使为能缚能
结。一切众生被缠缚故。不能出离生死。不能得證
涅槃。是为众生生死根本也。言永断者。是修行人
决定真无漏智。一时顿除不复更生。是为永断。有
如是志者可以住之。十缠者。一无惭。(惭即惭天。谓人于屏处作
诸过恶。不自羞耻故)二无愧。(愧即愧人。谓于人所见处为诸过恶。不知羞耻。不知改过故)
三嫉(嫉者妒也谓见他人荣富。必生妒忌不平故)四悭。(悭者吝也。谓于世间赀财。及出
世间法财不肯惠施故)五悔。(悔者恨也谓所作之过。蒂(音帝)芥脑臆。不能自安故)六睡
眠。(睡眠者。谓人昏懵不惺。常乐睡眠。无所省察故)七掉举。(掉举者摇动也谓心念动摇不
能摄伏。于诸禅观无由成就。身口掉动故)八昏沉。(谓昏钝沉坠也。即神识暗昧。懵然无知。不
加精进之功遂致沉坠海故)
九瞋忿。(谓恚怒也。即人于违情之境。不顺巳意。便发恚忿。忘
卷六 第 65c 页 X21-0065.png
失正念故)十覆。(覆者藏也。谓隐藏所作过恶。惟恐人知。不能悔过故)十使者。即驱
役之义。谓贪等十惑。皆能驱役众生。流转三界。结
滞生死也。一贪使。(引心取境为贪。谓于一切物。及顺情之境。引取无厌故)
瞋使。(忿怒之心为瞋于一切违情之境。即起忿怒故)三痴使。(迷惑之心为痴谓于一切
事理无所了明妄生邪见。起诸邪行故)四慢使。(自恃轻他之心为慢。谓由恃巳种姓富贵
才能。轻蔑于他故)
五疑使。(迷心乖为疑为疑。谓若修戒定等法不别真伪。暗钝无明。犹豫不
决故)六身见。(谓于名色阴入界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故)七边见使。
(谓于断常中。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故)八邪见使。(谓谬执取理。不信因果。断诸善
根。作一阐提行故)
九见取使。(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计涅槃。心生取著。及行道之时。虽入
种种观门。而真明未发。谬计所得为真为胜。心生取著故)
十戒取使。(谓于非戒中谬计为
戒取以进行。如外道妄持牛狗等成。执为正戒故)以上十使。乃见思二惑
根本。开之为九十八使。缠缚正性。结滞生死。故名
能缚烦恼结。十二因缘者。谓展转感果为因。互相
由藉为缘。即过去二支因(无明缘行也)。现在五支果(识名
色。六入触受)。现在三支因(即爱取有)。未来二支果(即生老死)。能审
观察者。谓据理推详曰观察。即推因智也。微细究
明曰能审。即审因智也。若自无明观至老死。为顺
观无明流转门生起相。若自老死观至无明。为逆
观无明还灭门修断相也。因缘经云。还灭门中有
七十七智。从老死观察。曰有何由故而有老死(即推
因智)。如是老死复从何缘(即审因智)。由是观察。则知现今
老死。必从生有。谓有生则有老死。故知生为老死
之因缘。此初观老死有此二智。又例观过去未来。
老死。亦从生有。则有六智。然后以住法智决定。则
卷六 第 66a 页 X21-0066.png
知三世老死。皆从生有。故有七智。由是老死一支
既决。再观生支。从有支而有。亦有七智。如是逆次
推至行支。共有七十七智。不推无明者。以无明横
起无因。故不推审。由是决志断无明。无明灭则行
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此言果能审察断之
者。可以住之。所作巳办者。只言能发之心。即如见
思巳断。不受后有之者。谓能发此心。可以住之。舍
诸重担者。即分断生死必尽之谓。以生死不得解
脱。如重担压身。大丈夫发勇猛志。决定舍离者。可
以住之。虽言分段生死。亦兼变易也。證悟真如深
妙理者。以体绝诸妄曰真。当体不动曰如。权小莫
测曰深。居尘不染曰妙。圣凡道本曰理。猛然𢜫觉
曰悟。亡言默契曰證。乃大乘顿教之机。一悟即證。
不落阶级者。可以住之也。以上共十八种。皆先明
实德。次结应住。其文最显。故略释名相耳。良以阿
兰若处。必有实德。为生死修大道者。借居幽静。易
成圣果。是以可住。如或不然。莫劳卖弄。
△七喻明
兰若无怖五。一略以草木为喻。】

「汝等当知。阿兰若处种种药草。大小树木。生阿兰若。
曾无恐怖。亦无分别。」

【草木无情。何得恐怖。然虽无情识。却有滋长。假借
为喻。以其因生兰若。斧斤不入。得保长生。云无恐
怖。以其无情。故无分别。与下科菩萨作忘情之喻
焉。古德云。兰植中途。必无经时之翠。桂生幽壑。终
卷六 第 66b 页 X21-0066.png
抱弥年之丹。此之谓欤。
△二略以菩萨合喻。】

「菩萨摩诃萨。住阿兰若。亦复如是。」

【略合无恐怖。无分别。义在下科。
△三又复以喻合
喻。】

「观自身心。犹如枯树。墙壁瓦砾。等无有异。于一切法。
无有分别。我观身心。犹如幻梦。中无有实。念念衰老。
其息出巳。更不复入。由善恶因。随业受报。是身无常。
速起速灭。是身虚假。终不久停。如是身中。无我我所。
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育者。无士夫者。无补特伽罗者。
无作业者。无有见者。如是等相。本来空寂。犹如虚空。
亦如泡沫。」

【观身心如木石者。乃忘情妙观。能离我执。即我空
也。于一切法无有分别者。即离法执得法空也。以
上为总观。我观下。又为别观。幻梦为喻者。当体无
实也。念念者。生灭之行相。衰老者。自觉其无常。息
出不入者。虽生即死也。由因受报者。识随业转也。
是身下转释幻义。虚假下转释梦义。无我我所者。
重观二空也。无情者。大忘人事也。无命者。心如死
灰也。无养育者。当体无生也。无士夫者。尊重心灭
也。无补特伽罗者。不作生死趣向也。无作业者。三
轮体空也。无有见者。影像皆亡也。下四句总结。如
是等相者。总蹑上句。本来空寂者。谓非今作观方
空。盖当体本来自空也。圆觉云。知是空华。即无轮
转。非作故无。本性无故。下虚空水沫。不实易明。

卷六 第 66c 页 X21-0066.png
四结合如木无怖。】

「常应念念作如是观。一切恐怖皆得解脱。如彼树木
无有恐怖。」

【初二句。结劝功夫不得间断也。次二句。出观之功
效也。末二句。结合观成之相也。树木直言无情。义
合二空也。恐怖者。总该二死之因果也。无有二字。
总结忘情也。
△五结成阿耨菩提。】

「时诸菩萨。得大安乐无畏生处。是名菩萨住阿兰若。
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结观成果圆之相也。得等二句。即所證涅槃断
德也。(断者尽也。离也。谓五住烦恼皆尽。二种生死永离。更无所畏。得大安乐。故名曰德)
名二句。指功由住处得也。阿耨等。即佛果之全德
也。夫佛性本具。即心是佛。由妄想执著。而不證得。
故圣人教与作观观之。悟真本有。了妄本空。功无
间断。菩提遂成矣。华严云。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
造。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
次。妙哉至言。实为还丹之妙药。出世之良方。有缘
斯遇。如说而行。若不成功。无有是处。
△八广明法
相兰若。】

「复次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昼夜相续。应如是观。」

【此总为一科。分二十一段。以便解释。初则总标观
相。巳前诸科。反复发明住阿兰若。离诸恐怖。成诸
功德。末后总结。究竟成佛。此则广明诸佛法财万
德。究竟极果。皆以阿兰若为出处也。此标举一段。
卷六 第 67a 页 X21-0067.png
是教与应作。贵无间断。故云相续。如是二字。指法
之辞。以下诸段。方是正观。】

「是阿兰若。善能修习。四无垢性。安乐之处。是阿兰若。
善能修习知足之处。」

【此约无垢性生知足天。从兰若中出也。初句标定。
应知阿兰若三字。具事理二处。若事上说。离乎人
境。潜居深山幽谷。无诸喧杂之处。不染五欲之境。
是为事兰若。然既得境寂。心亦安閒。妄想不生。惺
寂相导。如澄潭皎月。是为理兰若。是以理无事助
而难纯。事非理成而无益。理事相资。心境俱寂。是
真阿兰若。下皆仿此。善能修习者。以事理兼备曰
善曰能。四无下。由心境俱寂。是真无垢。是真安乐。
知足是兜率之华言。谓心境空处。即是知足(应知佛法
是活句。亦颠拈倒用无不可也。若云是阿兰若善能修习等。是字为指法辞。约事兰若说。或山间林下。一
切幽静处。皆为兰若。若云安乐之处是阿兰若。此约理说。谓因能修习四无垢性。所以贪染既歇。一性安
閒。性即兰若。是字当即字看。凡披阅高贤。不得拘文害义。此总有二十一段。此段既尔。诸段皆然)。】

「是阿兰若。于诸烦恼得解脱处。是阿兰若。具足多闻
智慧之处。」

【此约离烦恼得解脱。多闻智慧。皆从心境俱寂处
得。】

「是阿兰若。伏断烦恼所知障处。是阿兰若。能入三种
解脱门处。」

【此约断烦恼入解脱皆从兰若中出也。二障准前。
伏谓制住现行不行。断谓永灭二执种子。三解脱
卷六 第 67b 页 X21-0067.png
亦准前解。由心境俱寂。易得解脱。故云能入。】

「是阿兰若。善能證得八解脱处。是阿兰若。善能观察
十二缘处。是阿兰若。善能断除业障之处。」

【此约修八背舍。所得者谓八解脱。十二因缘同前。
身口七支所作之业。能障净行故名业障。以上三
事。皆由心境空寂而得。故云善能。皆从此出。故云
处也。】

「是阿兰若。能得初果预流之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二
一来果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三不还果处。是阿兰若。
得第四果阿罗汉处。是阿兰若。證得辟支佛果之处。」

【此约得四果。及辟支。皆从兰若中出也。初果梵语
名须陀洹。汉言预流。预谓参预。流谓流类。二乘初
断见惑。预入圣流。皆从兰若中修行亲證。故指兰
若为得果之处也。二果名一来者。梵语斯陀含。汉
言一来。谓人间断惑只一往来也。良以见惑初果
巳断。思惑是俱生细惑。修道位中断之。亦名修惑。
然其惑最细。不能一生顿断。故按三界九地。各分
九品。次第而断。惟欲界九品。最雄猛难断。上上一
品独润二生。故天上人间。往来二番始能断之。上
中上下共润二生。又复二番往来方能断之。中上
一品独润一生。又一往来断之。中中中下共润一
生。又一往来方能断之。断至五品。名二果向。六品
皆断名第二斯陀含果也。总言六番天上。六番人
间。断尽前六品思惑二果始成。良以既證二果。又
卷六 第 67c 页 X21-0067.png
名一来者。以欲界后三品思惑尚在。由其下上一
品独润半生。下中下下共润半生。故更来人间一
次断之也。故名一来。第三名不还果者。梵语阿那
含。汉言不还。由在二果时。断后三品残思未尽。名
三果向。三品全尽。方證三果也。名不还者。由前共
七番往来。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以欲界因亡故。再
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寄居四禅五不还天。
断上界四禅四空。共七十二品思惑。若断至七十
一品。只名阿罗汉向。七十二品全尽。證得阿罗汉
果也。辟支佛果。既断见思。更侵习气。较菩萨不及。
较罗汉则根利。以罗汉尚有习气在。辟支则无故
利。此言四果辟支。虽人力所證。若非兰若亦不易
成。故兰若是其出处也。问。如二果尚一来人间断
惑。居住兰若可矣。若夫三果人。寄位四禅。不来人
间。兰若何说。答。有二义。一者溯流穷源。虽居禅天。
最初发迹。从兰若出故。二者阿兰若翻寂静处。既
入四禅。苦乐双亡。方为真寂静处。若据前解。具理
事二种。其四向四果及辟支。所證空理。为智所依。
皆名兰若。
(以上七番往来断惑者。约常途钝根者说。若佛在世时诸大尊者。一生顿證阿
罗汉果。不在此例。又必七番天上人间者。以人间苦重。不能一番顿断。以天上为休歇处。故往来渐次断
之。见根钝之如此)。
(○问。此经顿教。明此渐修者何为。答。此不论顿渐。只言阿兰若。是證道之出处也)。】

「是阿兰若。巳办所作得自在处。是阿兰若。舍诸重担
得轻安处。是阿兰若。證得二空真如之处。」

【此段三种功德。皆从兰若中出也。初则四果未成。
卷六 第 68a 页 X21-0068.png
为所作未办。四果成就。真穷惑尽。为所作巳办。得
自在者。即见思巳空。生死巳离。不受后有。加之三
明六通。山壁不隔。所至随心。故云自在。次言重担
者。即是生死。诸者不独分段。亦兼变易。轻安即是
涅槃。谓重担巳离云轻。不受逼迫云安也。再次言
二空者。即人空法空。以人法二执既空。所證之理
不妄不变。故曰真如。以上三种。亦以兰若。为能办
能得能證之处。】

「是阿兰若。能修无量大慈心处。是阿兰若。修證无量
大悲心处。是阿兰若。能善修习喜无量处。是阿兰若。
善能修习舍无量处。」

【解见前文。处亦同前。】

「是阿兰若。能发菩提心处。是阿兰若。菩萨修持到十
信处。是阿兰若。复次进修到十住处。是阿兰若。展转
增修到十行处。是阿兰若。展转修行十回向处。」

【此段从发心至回向。五种功德位次。皆从兰若中
出也。菩萨修持到十信处者。以菩萨乃大乘之机。
修持大乘之行。信等乃大乘之位也。信者闻说即
心作佛。深忍乐欲。决志不疑是也。乃三贤之首。万
行之先。故首明之。然欲从凡流趣入圣位。必以信
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
真修方便也。进修到十住处者。前但信而未入。此
则因信而修。因修而入。分与理證曰住。智能依理
如人住宅也。进谓增益之勤。修即践境之行。到者
卷六 第 68b 页 X21-0068.png
因功至得之谓。十者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始觉为
本。由信而入。入则能住。始自发心。终至灌顶。次第
十位。后胜于前。通为十住也。展转增修下。谓从前
至后曰展。次第而进曰转。修之又修曰增修。十行
者。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巳成佛子。自得巳利。而利
他之行未成。是故至此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
欢喜。纯是利他。故名行位。然行有浅深。始自欢喜。
终至真实。有十种利他法门。故名十行。十回向者。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起大悲心。救度众生。回转十
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證。二无上菩
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
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以前后十
位。故名十回向。以上始自发心。终至回向。皆归功
于兰若中修證所成也。然自心照应。亦不失其理
事二种也。】

「是阿兰若。善能修习四善根处。是阿兰若。修行六度
波罗蜜处。是阿兰若。修行初地至十地处。是阿兰若。
證得六根清净之处。」

【此段四种功德。皆从兰若中出也。四善根。即四加
行也。谓加行之善。为入地之根故。六度等可知。初
地至十地者。谓从地前世第一位。一念相应。断尽
分别二障。得證遍满真如。则入初地也。然谓之地
者。以菩萨所證之理。一切佛法。依此发生。如地生
物。亦有浅深。始自欢喜。终于法云。通为十地。六根
卷六 第 68c 页 X21-0068.png
清净者。谓眼耳鼻舌身意。各离妄见妄闻等。不为
妄染所污。即父母所生之眼。彻见三千大千世界
之色。耳能普闻三千大千世界之声。乃至意能遍
知三千大千世界之法。无染无障。故曰清净。亦从
理事兰若中成就故也。】

「是阿兰若。善能證得天眼通处。是阿兰若。得天耳通。
及宿住智。生死智明。神境。他心。如是通处。是阿兰若。
有惭愧处。」

【此段六通及惭愧功德。皆从兰若中出也。六通解
见前文。宿住智即宿命通也。生死智明。即漏尽通
也。谓生死诸漏巳尽。所得智明。如无生智。漏尽明
是也。神境即工巧。如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十八
种神变自在是也。他心即他人举意作念。不劳口
诉。巳能分晓者是也。惭愧同前。如是功德。亦从兰
若中出。】

「是阿兰若。不放逸处。是阿兰若。修五根处。」

【此约两种功德亦不出此。不放逸者。精进三业。于
所修断。防恶修善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
世间善事为业。五根即信进念定慧五法。为入道
根本。故曰五根。】

「是阿兰若。證得无量无边三昧之处。是阿兰若。能得
恒沙陀罗尼门證自在处。」

【此段二种功德。亦出于此。三昧体同。用处差别。名
目不同。故有无量。陀罗尼云门者。有通义。以能持
卷六 第 69a 页 X21-0069.png
能放。持之则万法为一。放之则一为万法。体用双
行。理事无碍。故云自在。】

「是阿兰若。悟无生忍。是阿兰若。永出三界断生死处。
是阿兰若。得不退转。」

【此段三种功德皆出兰若也。无生无灭之法。一念
𢜫觉见性为悟。如人饮水。冷煖自知曰忍。不退转
者。即进道勇猛无倦。千圣唤不回头。必得不移之
志也。若作三不退转。亦如前解。】

「是阿兰若。降伏一切众魔怨敌。销除业障。见佛闻法。
如是之处。是阿兰若。得佛不共最上法门。」

【此段约降魔得最上法。皆出兰若也。古德云。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梵语魔罗。此云杀者。谓伤杀法身。
损害慧命者也。一切者。即烦恼魔。死魔。天魔。五阴
魔。此等诸魔。从无始来。根本怨家。惟天魔独害修
定之人。或入心腑。或附傍人。扰乱行者。此言以大
定智力除遣。名为降伏。身口七支。有漏之业。能障
圣道。故名业障。今既销除。无复障碍。故得亲见诸
佛。闻诸佛法。指兰若是其处也。不共等者。谓不与
二乘共。唯佛独證。是为最上法门也。良以非事兰
若。则五欲扰乱。不能降魔除障等。而能降能除。即
是定慧智力。却又为理兰若。】

「是阿兰若。修习戒蕴清净之处。是阿兰若。出生无漏
三摩地处。是阿兰若。能生般若證解脱处。是阿兰若。
能生解脱知见之处。」
卷六 第 69b 页 X21-0069.png

【此段明五分法身。亦从兰若中出也。戒蕴即是戒
身。蕴者积聚义。谓积聚色受想行识。成众生身故。
人能持戒。即是修习。身心无犯故云清净。三摩地
即禅定别名。不著定相名为无漏。即定身也。从幽
静处成。故曰出生。般若云智慧。即慧身也。解脱依
戒定慧。离诸系缚。当体自在。即解脱身也。解脱知
见者。谓由得解脱。则妄想皆空。于是本智真明。能
知能见。是为解脱知见身也。此五分法身。是转五
蕴所成学者应知。良以五蕴固为积聚义。而五分
法身亦为积聚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
共聚为身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
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是也。涅槃
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
是。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耳鼻舌身。诸根积聚之名。戒能防止身三口
四之法。谓众生若能持戒坚固。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无持无犯。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故也)二
转受蕴成定身。(受蕴者。即六识领纳六尘。积聚之名。定即正定。谓众生若能修习无
漏禅定。则根尘泯净。离诸散乱。此即转受蕴成定身是也)三转想蕴成慧身。(想蕴
者。即意识思想六尘积聚之名。慧即智慧。谓众生若能悟。诸妄想。皆是虚妄生灭。则意地明净。照了无碍。
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也)
四转行蕴成解脱身。(行蕴者。即造作种种诸业积聚
之名。因此业行。而有缠缚。解脱即自在义。谓众生若能不作诸业。则脱其缠缚。而得自在。是名转行蕴。而
成解脱身也)
五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识蕴者。即和合积聚之名。解脱
知见者。知即智知。见即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谓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虚妄分别。则无生之智
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故也)此说。出大明三藏法数。此
中行。与别经不同。别经皆云行蕴以迁流生灭为
卷六 第 69c 页 X21-0069.png
义。此以造作名义。盖迁流即动义。造作亦动义也。
又迁流属内转之用。造作属外运之行也。】

「是阿兰若。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阿兰若。能得解脱
十二入处。是阿兰若。永离有漏十八界处。」

【此段约助道法及三科功德。亦从简若中出也。三
十七菩提分法。解见前文。解脱十二入处者。十二
即六根六尘。各有所在云处。入者。谓根能入尘。趣
境义也。尘亦入根。引识义也。解脱者。对众生受缠
缚言。谓众生若能忘尘尽根。所谓尘既不缘。根无
所偶。则二皆解脱故。十八界者。界即分限。因众生
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
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能令众生起惑造
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缘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
不为惑染所迷。亦不为生死缠缚。皆归功于兰若。
为能得之处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及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色法。
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心为八界。有
云法尘属色。谓五尘泄落缘影。为意识所缘。为不可见有对色。故属色法。有云法尘无实体。体即是心。故
属心法。有云一半属色。一半属心。应云十分半色。七分半心。方尽其义。总言根尘识三六共十八。各有边
界分用。不同故耳)言有漏者。即凡夫迷位。每被分隔。不能
融通。则触途成滞。漏落于生死。故名有漏。若人返
妄归真。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云永离有漏。结归
同前。】

「是阿兰若。微妙观察十八空处。是阿兰若。容受一切
诸法空处。是阿兰若。增长十善法生之处。」
卷六 第 70a 页 X21-0070.png

【此明诸空十善。亦从兰若中出。十八空解见前文。
观察即照了之智。微妙即究竟之称。若非微妙观
察。焉能悟彻空理。容受下。诸法空即是十八空。但
容受二字。于前不同。前观察即始觉之智。此容受
约本觉之理。以本觉量无不周。体无不遍。是以一
切空理。皆归本觉。如水合水。似空合空。楞严云。观
相元妄。即一切法空。观性元真。即如来藏。故本觉
容之。合为一理也。十善法者。善即顺理之义。谓行
此十法。皆顺于理故曰善。然有二种。一止。二行。止
息巳恶。不恼于他。行持胜德。安利一切。十者。一不
杀生。(不害一切物命。即止杀之善。既不杀害。当行放生。第一善也)二不偷盗。(谓不
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巳。当行布施之善)三不邪淫。(谓淫即邪作。若不行
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梵行清净之善)
四不妄语。(谓不起虚言。诳惑他
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为口业第一善)
五不两舌。(谓不向两边说是谈
非。令他斗争。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说和合语之善)
六不恶口。(谓不发粗犷恶
言。骂辱他人。即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软语之善)
七不绮语。(谓不庄饰华丽
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
八不贪欲。(谓不贪著
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
九不嗔恚。(谓不生忿怒之心瞋
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见。(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
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以上三事。结处同前。】

「是阿兰若。增长坚固菩提心处。是阿兰若。三世诸佛
赞叹之处。是阿兰若。一切菩萨恭敬赞叹如是之处。」

【此有三种功德。亦从此出。菩提心言坚固者。不退
成佛之志也。增长者。愈后而愈胜也。由是经长时
卷六 第 70b 页 X21-0070.png
而不怯。遇违境而益新。心既坚固。菩提易成也。三
世下。惟兰若处。能断一切恶。能得一切善从因至
果。归功于处。所以诸佛称赞菩萨恭敬故也。】

「是阿兰若。毗婆尸佛。于尼俱陀树下成道。是阿兰若。
尸弃如来。于尸利沙树下成道。是阿兰若。毗舍如来。
阿尸婆多树下成道。是阿兰若。俱留孙佛。无忧树下
成等正觉。是阿兰若。俱那含牟尼如来。优昙树下成
等正觉。是阿兰若。迦叶如来。娑陀树下。成等正觉。是
阿兰若。释迦如来。于毕钵罗树下。成道之处。」

【此明七佛成道。皆从兰若中出。过去庄严劫末后
三佛。现在贤劫最初四佛。总为七佛。一毗婆尸。亦
名维卫。此云胜观。真圆惑尽之号也。俱舍云。三无
数劫满。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于
胜观佛初种相好。故尊毗婆尸为七佛之首。尼俱
陀。或云尼拘律陀。此云无节树。义翻杨柳。名虽不
同。树体是一。佛在此下成道。尸弃。此云火。火能烧
物。喻智能断惑。依智立名故。又云持髻。持谓秉持。
髻即顶髻。以无分别智。持佛心顶故。尸利沙。即此
方合昏树。有二种。名尸利沙者。叶实俱大。名尸利
駃者。叶实俱小。虽大小不同。总为一类。佛在此下
成道故。毗舍。具云毗舍浮。华言遍一切自在。谓烦
恼断尽。于一切处无不自在故。阿尸婆多。翻译未
出。却有尸多婆那。或即此梵语不同。此翻寒林。人
入寒畏故。佛坐其下成道。俱留孙。此云所应断。谓
卷六 第 70c 页 X21-0070.png
能断一切烦恼。永尽无馀故。于贤劫中第九减劫。
人寿减至六万岁时。出世成佛。为千佛首。无忧树
者。梵语阿轮迦。华言无忧华树。佛坐其下成道故。
俱那含牟尼者。华言金寂。谓金则明现。寂则无碍
故。大智度论又名迦那迦牟尼。华言金仙。谓身金
色故。人寿减至四万岁时。于阎浮提出世成佛。树
名优昙者。此云灵瑞。佛将出世。此树先华。知有佛
出。佛以应之。坐此成道故。迦叶。华言饮光。谓身光
显赫。饮蔽诸光故。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出世成佛。
娑陀树。华梵未详。佛坐其下成正觉故。释迦牟尼。
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
受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
故立此号。而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
第四佛。毕钵罗树。即菩提树。树高数百尺。屡经残
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正觉故。以上七佛。皆
树下成道。然树必在山。山树皆是阿兰若。盖为诸
佛成道之本。故不惜文繁。反复发明。务令实信。以
见乐远离行菩萨。一片婆心也。】

「汝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无边功德胜利。」

【此结显功德胜利。兰若功德实有无量。如上所出
犹为少分耳。
△二偈颂。】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为诸大众。而说偈言。出家菩萨
住兰若。当作何念及何业。世间所有诸恐怖。皆从我
见我所生。若能断除我我所。一切恐怖无所依。」
卷六 第 71a 页 X21-0071.png

【此颂住兰若存想追本也。初二句。谓既巳出家。居
住兰若。心中当作何念。及作何等功业。第三句正
教与存想追本。诸恐怖者。即一切惑业苦报。有漏
因果。能缠缚逼迫。凡夫任运不觉不知。圣智观之
实为恐怖。此但究察。第四句方能归本。我见。即分
别我执。我所。即法执。妄执心外有法。是我所有故
名我所。生者引起义。谓恐怖本无。依我而有。故云
皆从我见我所生。若能下。明灭妄归真之义。谓一
切恐怖既从我生。亦可断除当依我灭。若能发菩
提心。秉丈夫志。起智照之。自然五蕴皆空。二执俱
灭。然所依二见既空。一切恐怖瓦解冰释矣。故无
所依。】

「若有能执我见心。毕竟不成菩提道。涅槃常住皆无
相。何况烦恼非法相。」

【此颂反究离过当住也。初二句。有我见者。永堕生
死不能成道。三句对显。谓圣人所證涅槃。当体真
常。了无生灭。故云常住。皆无相者。即涅槃本体。无
烦恼相。无生死相。无我相。无法相。亦不可著涅槃
相。若知有涅槃可證。亦为法执不忘。尚不可也。何
况下。以胜况劣。是知烦恼即我见等。非法相者。该
尽一切凡夫外道见思诸惑。彻底虚妄。了无真实。
故云非相也。反显一切圣凡见忘。方冀菩提有分
尔。】

「不著诸法及众生。心无诤论修正念。四威仪中调伏
卷六 第 71b 页 X21-0071.png
心。应入兰若常寂静。能断烦恼心知足。住于兰若空
寂舍。」

【此正显离过当住也。解见长行。】

「入三解脱无相门。住于兰若离尘垢。能观十二因缘
法。四谛二空真妙理。世间八法不倾动。如是大士住
兰若。」

【此正明有德当住也。兰若中离诸尘垢。自然境寂
心空。故三解脱易入也。八法即是八风。谓利衰毁
誉称讥苦乐。此八法。世间所爱所憎。而能扇动人
心。名之为风。苟心有主持。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惑
乱。即八风不能倾动之者。(八风者。一利风。凡得可意之事。利益于我者。身
心皆喜。为此生贪。是为利风扇动。为利所转也。二衰风者。失可意事。伤感悲悽。为彼所转也。三毁风者。阴
为讪谤。知之生怒。为彼所转也。四誉风者。阴为赞美。知而生喜。为彼所转也。五称风者。阳为赞美。不觉喜
悦。为彼所转也。六讥风者。阳为诽谤。不觉生怒。为彼所转也。七苦风者。违境逼迫。身心烦恼。为彼所转也。
八乐风者。凡好缘好境。适悦身心。为彼所转也。以上八种。皆常人不由自巳者。不觉随彼转动。是为八风)
二空。即人空法空。真妙理。即二空所證之真如。如
是下结。大士即菩萨之别称。谓能具如上诸德。是
为真住兰若之人。】

「能观自身如枯木。亦如水沫及幻梦。不著二边平等
相。如是萨埵住兰若。罪业缠缚无常身。本来虚假元
无实。我法二执及罪相。于三世中不可得。自身他身
无有二。一切诸法亦如是。谛观法性无去来。如是菩
萨住兰若。栴檀涂身及赞叹。以刀屠割并骂辱。于此
二人无爱憎。如是菩萨住兰若。」
卷六 第 71c 页 X21-0071.png

【此喻明兰若无怖也。初二句。即忘身无我观。三句
正释。既无我见。亦无边见。二边即断常二见也。或
事理我法等各执一处。不能融通者皆属二边。是
以二边即病。不著即药。既不著二边。一切事理我
法断常等。皆融为真如一体。故云平等相。萨埵即
是菩萨。如是一句指人归处。罪业下。转释水沫幻
梦。不惟无常。且虚假无实矣。二执为因。罪相为报。
三世不可得者。谓过去巳灭。现在不实。未来无形。
皆如梦幻水沫。故云不可得。自身下四句。释上平
等相。自他无二固是平等。会一切法皆无二相。故
云亦如是。谛观者。如理观察也。法性者。万法体性
也。无去来者。万法皆如也。然去来即是生灭。良以
法性无生。而众生妄见。如病目空华。赞有本无。何
有去来之相哉。如是下结。栴檀下四句。又深释前
义。假如一人。以栴檀涂菩萨之身。顺境也。美言虽
叹。爱语也。而菩萨却不生欢喜。再有恶人。以刀屠
骂辱菩萨。皆逆境也。菩萨亦复不生瞋怒。然于此
二人。既无憎爱之心。是为我法皆空。合前枯木之
喻。是了无情味之人。下句结。谓如是菩萨。是为真
住兰若之人(应知枯木只可为喻。但取无情味耳。若必定身心全同枯木者。亦木石无
心。名为外道。是知大修行人。寂照互导。不落一边。以寂边暂同枯木。以照边则枯木犹不足为喻也)。】

「出家乐住阿兰若。昼夜应作如是观。阿兰若处真道
场。一切如来成正觉。阿兰若处妙法空。出世正法之
所生。阿兰若处圣所尊。能生三乘圣道故。阿兰若处
卷六 第 72a 页 X21-0072.png
圣所宅。一切圣贤常住故。阿兰若处如来宫。十方诸
佛所依故。阿兰若处金刚座。三世诸佛得道故。阿兰
若处涅槃宫。三世如来圆寂故。」

【此下皆颂广明法相从兰若出也。初二句标住作
观。次二句出诸佛之本源。妙法者即众生心。能摄
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即真如不变之体。
世间法即真如随缘之用。然正随缘而不变。亦正
不变而随缘。随缘则万境全彰。不变则纤尘不立。
无可赞而赞之。强赞曰妙。亦无可名而名之。强名
曰法。故云妙法。空者。即纯真体中无妄故名空。乃
真空也。妙者有感则应。乃大用也。如是出世正法
皆从兰若所生者。穷流归本也。向下兰若是同。获
益则别。以能成圣道。故圣所尊。以圣贤常住。故喻
如宅。为诸佛依止。故称曰宫。以诸佛从此得道。故
喻如座。所得之道具坚利二义。又目之曰金刚。以
诸佛在此圆寂。又名之曰涅槃。】

「阿兰若处大慈室。菩萨住此修慈故。阿兰若处是悲
田。三世诸佛修悲故。阿兰若处六通室。菩萨于此游
戏故。阿兰若处大无畏。能断一切恐怖故。阿兰若处
三摩地。诸求道者得定故。阿兰若处陀罗尼。诸持咒
人神力故。阿兰若处善法堂。增长一切善法故。阿兰
若处菩提室。菩萨修道得忍故。」

【十六句。皆上句依处立名。下句依名释义。谓依此
修慈故名慈室。依此修悲又名悲田。于此游戏名
卷六 第 72b 页 X21-0072.png
六通室。(游戏者。谓不离灭定现诸威仪)能断恐怖名大无畏。(即四无所
畏也)修道者依之得定故曰三摩地。(云等持。谓平等任持。双离沉掉)
依之持咒能获神力故曰陀罗尼。(谓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此
言静处持咒。必有感应。达妙通神。用不可测。故曰神力)依之增长善法又曰
善法堂。又依之得忍故曰菩提室。盖千功万德。皆
从兰若修成。亦赞之不尽矣。此为反句释。若顺句
释者。如兰若既如慈室。所以住此能修慈心等。可
以意得(得忍之忍字。必究竟契道之谓。然既以菩提为室。菩提云觉。修行人依本觉。起始觉。
以始觉。合本觉。则究竟證道。默得于巳。即是忍义)。】

「若欲永超三界苦。菩提涅槃当修證。遍周法界利群
生。应居兰若菩提室。」

【此结劝从兰若修證也。若欲二字。是警人发心之
辞。三界云苦者。以其生死逼迫。五浊交聚。若是勇
猛丈夫。理宜超出。则永脱苦沦。不受生死矣。下句
为所慕之果。理宜修證。菩提为智德。涅槃为断德。
修谓研穷。證谓实践。此句为自利。遍周下利他。法
界兼三土。群生兼圣凡。(三土除性土。皆佛利生之处)华严云。如
来一处成道说法。则尽十方遍法界。乃至尘尘刹
刹。转大法轮。一切三贤十圣。及凡类众生。皆沾慈
化矣。故曰周遍。应居下劝住。谓若欲超三界。證菩
提。利众生。非兰若远尘离欲之处修證。则不可得。
故尊兰若为菩提之室。】

「所修六度四摄法。回施三有及四恩。自他俱入甘露
城。同證一如真法界。」
卷六 第 72c 页 X21-0072.png

【此颂回向同證涅槃也。六度四摄。义兼万行。法门
皆菩萨两利之功。不忍自善其身。复将自所修證
法门。回巳向他曰施也。三有者。即三界众生因果
不亡白三有。四恩有二种。一如长途。谓天地盖载
恩。日月照临恩。皇王水土恩。父母养育恩。二如本
经。谓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自他下总收
十法界。甘露城。喻涅槃果中本无生灭。如饮甘露
之不死也。一如。即一真如法界。华严云。四生九有
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此之谓
欤。
△三如来印證。】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摩诃萨。为诸大众。说是法巳。佛
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大众。及未来世求佛道者。
分别演说阿兰若处殊胜功德。利益安乐现在未来
一切众生。趣向菩提正真觉道。汝所成就无量功德。
千佛共说不能穷尽。」

【尔时下十九字。皆经家叙置之文。因菩萨代佛宣
扬。深合佛义。故佛极口嘉美双称善哉。汝为下。出
赞美之义。分别演说下。谓于一兰若。说出许多利
益。始则发明恐怖。有多种缠缚之境相。次则发明
兰若。离怖得果之始终。再次发明存想追本。以我
见为恐怖之宗。又次发明离过显德。归兰苦为成
佛之本。及借喻显法。广明法相差别。以偈重宣。深
究圣凡趣證。回向三有。以见慈济之心。酬报四恩。
均入无为之化。自他俱利。法界同登。故云殊胜功
卷六 第 73a 页 X21-0073.png
德。充之则正真之道。一字法门海墨书之不尽。功
德难量空界尽而无穷。以助化之德。功归于菩萨。
故诸佛共赞。犹不能尽矣。
△四海众获益。】

「尔时会中智光菩萨。无量阿僧祇菩萨大众。闻阿兰
若最胜功德。即得闻持陀罗尼门。无量众生。发无等
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千亿众生。远
尘离垢。得法眼净。」

【得闻持陀罗尼门者。即一闻千悟。获大总持。馀益
准前。以上离世一品乐远正赞巳竟。】
【△二厌身一
品弥勒问观二。一品题。】

「厌身品第七」

【以厌身为题者。以文中有观身不净可厌之观故。
加之种种喻明。深为憎恶。盖不厌则不离。由厌身
心。修无垢行。亦助道之本也。
△二经文二。一问正
住兰若于身何观二。一经家叙置。】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
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二弥勒正问。】

「世尊。我等既悟。出家菩萨摩诃萨。厌离世间。住阿兰
若。调伏其心。修无垢行。然此菩萨。住空閒处。自于是
身。应作何观。」

【调理三业。制伏妄心。即是兰若修證。清净操持。即
是无垢行门。此但述前意。然此下方为正问。此非
弥勒不知。为利乐有情。故有是问。空閒处。即兰若
卷六 第 73b 页 X21-0073.png
之华言。自于是身者。指修行人现在之身。观者是
修行人定中发慧究察之智。应作何三字。谓所应
作者。必在何观。惟何字为问辞。盖如来设教。巧被
初机。随病用药。种种不同。如五停心观等。因观法
有多种差别。故问何观。
△二如来赞许诫听当说
二。一赞诫乐闻。】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众生
起大悲心。请问如来入圣智观。妙行法门。汝当善听。
今为汝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入圣下二句。是佛述观中胜益也。圣者正也。智者
觉照也。观为能入。圣为所入。智为观中究察之用
即是始觉。妙行即修观之功夫。法门即趣證之要
路。良以即凡心而成佛心。依本智而达圣智。须从
这里入。故曰妙行法门也。下诫听易知。
△二如来
正说五。一佛与分别二。一标作诸观。】

「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时。四威仪中。微细观察。是有漏身。三十七种不净
秽恶。是不可爱。是不坚牢。」

【此为诸观之总标也。四威仪下。求菩提之法则也。
谓行住坐卧之间。动则合宜。静则有法。行不致于
卤莽。坐不致于昏散。所谓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故
曰威仪。微细观察者。正出所观之境有三十七种。
详究曰观察。深沉曰微细。三十七种皆言不净秽
恶者。分三种。一外相十二。谓发毛爪齿。眵泪涎唾。
卷六 第 73c 页 X21-0073.png
屎尿垢汗也。二身器十二。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
肪膏脑膜也。三内含十二。含即含藏。谓肝胆肠胃。
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以三十六种。加身
为总相。以总别发挥。共三十七。而九孔常流。一切
皆是不净。所谓隔囊臭物。智者不爱。如梦幻泡影。
故不坚牢。堕于生死。故曰有漏。由作此观。深生厌
离。
△二别分诸观二十九。一秽器盛蛇观。】

「当观此身。犹如坏器。外以杂彩。金银七宝巧饰庄严。
内以粪秽种种不净。填塞充满。雨肩担负。随器而行。
其有见者。皆生爱乐。不知器中盛满不净。有六黑蛇。
常在此器。一蛇随动。器即破坏。毒害臭恶。竟无所堪。」

【此正喻之文。坏器者土器也。显其易坏。谓根本是
土。外以金镶银钿。七宝庄严者。以见美观。喻人身
外妆饰也。内以粪秽填塞者。喻三十六种不净也。
两肩担负。随器而行者。喻我执不忘。随身保重也。
其有见者皆生爱乐者。喻以颜貌尊敬也不知器
中下。喻人颠倒不自省察也。六蛇在内者。喻身心
六病也。一蛇随动下。喻无常不保朝暮也。毒害臭
恶下。喻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智人之所不爱也(身心
六病。法合自有)。】

「世间之人。庄严其身。如彼彩画盛不净器。贪瞋痴三。
名为心病。风黄痰癊。名为身病。内外六病。能害身心。
如彼六蛇居于器内。一一蛇动。器即破坏。一一病发。
身即无常。善男子。出家菩萨。处于空閒。观察是身。名
卷六 第 74a 页 X21-0074.png
为第一不净观相。」

【此以法合喻。初四句合坏器。贪等六病合蛇。故云
蛇动器坏。病发身亡。善男下结观相名。
△二死狗
不净观。】

「出家菩萨。于日夜中。又观自身。臭秽不净。犹如死狗。
何以故。彼身亦是父母不净。为生缘故。」

【观身如死狗者。虽人物品类不同。不净可厌是同。
何以下徵起释之。有三义。一者臭秽可厌。二者死
狗无常。三者缘生不实。若微细观察。更隐深义。若
向不净处生厌。无常处警心。不实处悟空。豁然大
悟。既是缘生即无自性。当体即真。不净化为真净。
无常即是真常。如目病既除。空华亦灭。问。此与前
科何别。答。前科约现在观。此科亦兼死后观。是以
各科(缘生不实者。谓一切情与无情。皆不自生。从因缘而生。且人道一种。以父精母血。巳识种子。三
缘和合。虚妄有生。若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既从因缘生灭。则知当体不实大悟之后。真性不灭。即我法身)。

△三蚁台象破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蚁子台。安住众蚁。时有白象。
来至台边。以身触台。台即崩碎。善男子。此台所谓五
蕴之身。白象是为琰魔罗使。身归后世。如象坏台。」

【此乃无常观也。蚁子即细虫。台即土台。为蚁子之
依处。安住众蚁者。谓台在则蚁安也。善男下法合。
土台喻身。众蚁喻命。以识息煖三和合连持。为人
命根。依身而住。身在命在。如众蚁依台。白象喻无
常杀鬼。然白象触台而台蚁皆坏。喻杀鬼取人则
卷六 第 74b 页 X21-0074.png
身命皆亡。末后二句法喻双结。呜呼。果若观此无
常。生大警觉。顿发无漏正智。照彻五蕴皆空。度出
一切苦厄。超生死不相关之地。了鬼神觑不破之
机。管教无常杀鬼。望空捉影。无处下手。
△四芭蕉
无实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而作是念。我今此身。从顶至足。
皮肉骨髓。共相和合。以成其身。犹如芭蕉。中无实故。」

【此乃无我观。亦空观也。先观自身。皆众相和合共
成一身。聚之则有。离之即空。自无实体。主宰安在
哉。故取喻芭蕉。以芭蕉无实质。众叶缠裹。外实内
虚。剥去一叶。又有一叶。是以叶在则在。叶尽则空。
亦无主宰也。若是法喻参究。豁然大悟。便知真空
随缘成相。万相当体即真。色空相即。理事融通。猛
觉了然。千佛一数。
△五如土附墙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无有强力。皮肉薄覆。如涂附墙。
亿万毛发。如草生地。微细风大。出入毛孔。谁有智者。
当乐此身。刹那刹那。衰败转故。」

【无强力者。言其不坚。亦无常观也。是以身不自身。
以皮肉薄覆而似身。然既言薄覆。巳觉无常。犹如
泥涂附墙。暂遮空隙。终不坚久。毛发生于皮肉。如
草生于地。地指墙上土皮也。是知墙皮生草。久必
坠落。孔隙自开。出入透风。不久倾倒。风大入身。亦
复如是。谁有下。深生厌恶。刹那刹那者。行阴迁流
也。衰败转者。将死不久也。若作观之人。既知无常。
卷六 第 74c 页 X21-0074.png
忽然醒觉。是谁衰败。身后何归。一念相应。则大梦
惺觉。始知本无生灭当体是佛。
△六养蛇取害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养毒蛇而取其害。我今虽以
饮食衣服。资长是身。而不识恩。毕竟还令堕于恶道。」

【此为苦观也。毒蛇喻贪瞋痴。每每毒害性德。众生
恣纵犹如养蛇。是知纵贪。则希望无厌。毒害解脱
德。纵嗔则忿怒伤杀。毒害法身德。纵痴则任运昏
迷。毒害般若德。三德既丧。三业滋多。所以死堕恶
道。岂非自取其害耶。是以菩萨既作此观。深生惧
畏。发大勇猛。如大将破重围。奋力突出。则三毒化
为三德。苦恼顿成乐果矣。
△七冤家诈亲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譬如怨家诈作亲友。伺求其便。
而将毒药断彼命根。我身如是。本非真实。终致无常。
非圣爱故。」

【此无我观也。怨家诈亲。认之则必断身命。喻我见
诈亲。执之则必断慧命。是以大根菩萨。若向这无
常身中。会得真常者不灭。管教冤家纳款。雠敌归
命。
△八水泡起灭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水上泡。虽复妙好琉璃珠色。
刹那因缘起灭无恒。有为念念不久住故。」

【此无常观也。水泡即浮沤。视之如珠。取之随灭。身
亦如是。观之似真。刹那则灭。菩萨若向这里会得。
则全泡即水。真性常住。返见娘生之面。不异如来
圆满报身。
△九乾城不实观。】
卷六 第 75a 页 X21-0075.png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乾闼婆城。虽现相状。而不实
有。今者我身。亦复如是。」

【此空观也。乾城即是海市。蜃鱼之气。结为城垣楼
阁等。观之似真。当体无实。今者下法合。我身亦尔。
现有即无。经云初生即有灭。不对愚者说。若向这
里。冷眼看破。乾城化为性土。幻身即是真身矣。

十影像非真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犹如影像。我身亦尔。虽有非真。」

【此亦空观也。日下之影。镜中之像。影不离形。像不
离镜。若会影归真。全像即镜。始知众生。本来是佛。

△十一强敌侵掠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譬如外国强盛怨敌。今者我身
亦复如是。烦恼怨敌侵掠善根。」

【此苦观也。涅槃如本国。生死如外国。本国有主公。
外国有怨敌。主公喻法身。怨敌喻烦恼。法身具足
万德。烦恼侵掠善根。菩萨在这里观察。一念顿悟。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怨敌顺为良将。侵掠
转为奇功矣。
△十二朽宅崩坏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朽舍宅。虽加修葺当必崩坏。
我身亦尔。虽加爱念。当必无常。」

【此亦无常观也。又观下喻。我身下合。良以智者观
之。朽宅何必修葺。速登长者之车。无常亦复莫惊。
便见遐龄之寿(长者之车。如法华火宅喻。长者引诸子出宅先以三车诱引。后以一
车等赐。三事喻权。一车喻实。今借彼喻。如无常苦空等观为权。因此见性成佛为实。权观如羊鹿牛之三
卷六 第 75b 页 X21-0075.png
车。成道如登大白牛车。从权入实则同。故略引喻)。
△十三近怨怀怖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近怨国。城邑人民常怀恐怖。
今者我身亦复如是。于念念中畏无常怨。」

【此亦苦观也。怨国喻生死。城邑喻自身。人民喻六
根。喻中怨国虽不侵掠。此城邑中人因近故常怀
恐怖。法中无常虽未即至。修行菩萨不由念念惊
心。然惊心者必定用心。用心者必能运智。运智则
必出生死矣。如彼近怨城主。或修仁布德。令彼望
风来宾。或聚将练兵。亦令闻声胆碎矣。
△十四爱
火烧身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无量薪为火烧爇。然是猛火
曾无厌足。我身亦尔。以贪爱火烧五欲薪。其心增长
亦复如是。」

【此苦观也。贪爱五欲如火烧薪。贪爱增长如火无
厌。若菩萨一念返观。贪爱化为智慧。五欲化为真
如。智理相契当处逍遥(五欲二字。莫作财色等看。即受五欲之身也。以贪爱
在心。劳苦在身。其心愈爱。其身愈劳。如火烧薪。薪必烧尽。烦火逼身。身亦无常。故曰其心增长。亦复如是)。

△十五慈母怜子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悯。恒加守护。
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證。」

【此无常观也。子失其母则死。身不守护则病。病则
不能修證。如子死不能续宗。故菩萨观之。益加谨
慎。护身修道。如护子续宗也。但病之身心一句。当
改之字作害字读则顺。谓若不守护。病害身心。良
卷六 第 75c 页 X21-0075.png
以身病心忧。愁恼障道。岂非害乎。
△十六洗炭无
益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本性不净。譬如有人厌患炭色。
设诸方便以水洗之。经无量时黑色仍旧。乃至炭尽
终无所益。我身亦尔。有漏不净。假使海水尽未来际。
洗之无益亦复如是。」

【此乃不净观。令生厌恶增长道心也。良以炭色本
黑。洗之经年终不能白。身本不净。洗尽海水亦不
能净。菩萨观之悟之。一旦返妄归真。山河大地。根
尘识心。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到这里。谁能洗谁。谁
能恶谁。
△十七如油沃薪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油沃薪以火焚烧。又遇大风
势不可止。是身亦尔。名五蕴薪。沃贪爱油。纵瞋恚火。
愚痴风力。无有休息。」

【此乃无常观也。沃者灌也。薪即柴薪。油沃薪而火
焚。遇大风而炽盛。则遍烧林野势不可止。喻贪润
身而瞋助。乘痴风而力强。则能烧性德。愈莫可穷。
若菩萨著眼。试看观音。照见五蕴空处何如。
△十
八恶疾多病观。】

「出家菩萨。观于自身。犹如恶疾。四百四病所住处故。」

【此苦观也。四百四病者。如僧祇律云。风病一百一。
火病一百一。水病一百一。杂病一百一。可谓大患
莫若有身也。然病为身之累。犹身为道之累。菩萨
观之。一念我法二执顿空。则恶疾转为妙用。诸病
卷六 第 76a 页 X21-0076.png
尽作神通(根本律云病有二种。一饥渴为主病。二四百四病为客病。诸病缘不出三种。谓
风热痰[痾-可+(企-止+(套-大))]。此三种病。以三药能除油除风气。酥与石蜜除黄热病。蜜及陈沙糖能除痰[痾-可+(企-止+(套-大))]。杂病者应尽用
上药治之)。
△十九虫住无常观。】

「亦如大肠。八万四千虫所住故。是无常处。出息不还
即无常故。」

【此不净观。亦无常观也。有云。身有八万四千户虫。
遍在一身。此则但云大肠有之。然直取不净观用
之。不必较量。又观是身是无常处等即无常观。故
结云出息不还即无常故。大约菩萨作观。亦如禅
师参话头。疑处多悟。此观无常苦空。多厌处转身。
假若番转面皮。八万馀虫变作通身手眼。无常客
队识取不动主公。到那时。方知无常不净等观。真
为换骨神丹。又作敲门瓦子。
△二十瓦石河水观。】

「亦如非情。神识易脱同瓦石故。亦如河水。刹那前后
不暂住故。」

【上三句无我观。下三句无常观。良以非情即无情。
神识即第八识。谓身本有情。而喻如无情者。以识
神易脱自无主宰故。然易脱即是易死。以业牵识
走即便离身。片时不在类同无情。故将瓦石为喻
焉。是知此文皆可三支比量。如身是有法。自无主
宰为宗。因云识神易脱无常故。同喻如瓦石。良以
瓦石易脱无常。瓦石无主宰。例知身之神识易脱
无常。亦如瓦石自无主宰故。下句亦可为量。谓身
是有法。以生灭为宗。因云刹那前后不暂住故。同
卷六 第 76b 页 X21-0076.png
喻如河水。但文外立宗。少不齐耳。
△二十一压油
婴儿观。】

「亦如压油。于一切事受劳苦故。无所依者。犹如婴儿
失父母故。」

【此苦观也。压油不取造恶。但取劳苦。喻人生一世。
逐境奔驰亦复如是。无所依者。谓背觉合尘。喻如
婴儿失母故无所依。盖婴儿喻自身。父母喻佛性。
若人依经作观。一旦背尘合觉。便是婴儿见母。

二十二虾蟆如穴观。】

「无救护者。犹如虾蟆蛇所吞故。如穴无底。心心所法
不可知故。」

【此亦无常及苦观也。无救护者。谓迷失佛性。世不
免死。无常到来实无可救。喻中虾蟆遇蛇固无所
救。法中人遇杀鬼亦无可救。地陷之坑为穴。深无
其底。人堕于中不能出故。此为喻。心心所法合喻。
谓人没于中不可知者有二义。一穴乃天现深不
可测。喻心心所。体即是妄。任运造业人不自知。但
经中可知二字不顺。或喻中说。知字当是测字。言
穴深无底人不可测。若法上说。可字当作能字。言
心心所法。任运造业。人之昏迷自不能知。凡看经
者不可胶柱。活泼为妙。心即心王有八。心所即心
之所使。有五十一。八王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身识。意识。末那识。赖耶识。心所五十一者。即五遍
行。五别境。十一善法。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
卷六 第 76c 页 X21-0076.png
定有四。共五十一。如心王举动。心所随之。一切众
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堕入其中。自不能出。如人
堕穴。相等无异矣。菩萨观之。豁然踏番深穴。招安
杀鬼。则天下太平。四民乐业(八种识缘境自在故称为王)
△二
十三无厌断常观。】

「恒不知足。于五欲乐心无厌故。恒不自在。断常二见
所系缚故。」

【初三句贪不知足。如海纳百川。苦身劳心。即苦观
也。五欲即五根之所对。色声香味触。违者生憎。顺
者生爱。无有厌足。菩萨观察。自知如来藏中性德
法财充满法界。到此反观向日五欲之贪。顺心之
乐皆可一笑。恒不下。既云恒不自在。正为断常转
变。自无主宰。即无我观菩萨悟此。转断常而證真
常。化邪见而成正智。
△二十四无惭死尸观。】

「不生惭愧。虽蒙眷属养育弃舍生故。亦如死尸。于日
夜分近灭坏故。」

【初三句认贼为子观。亦苦观也。其文不全。义不明
爽。应云譬如有人。弃舍生子。认贼为子。然其贼子。
虽蒙其父当亲眷属。养育恩深。不生惭愧。造种种
业。遗累其父。又劫家宝。若以法合。自身合有人。迷
真心合弃亲子。认妄心合认贼子。妄心放肆。合子
不生惭愧造业。自身随业受报。合遗累其父。丧却
法财合劫家宝。假若一旦返妄悟真。如识真子。擒
捉贼子。则家宝复生。宗嗣得续也。亦如死尸下。别
卷六 第 77a 页 X21-0077.png
是无常观。自身不觉如同死尸。行阴迁流。念念无
常终归于死。亦如死尸。于日夜时分。将近灭坏。此
但言不久。若夫菩萨观察时。忽然死中发活。则知
常住不坏。
△二十五受苦依身观。】

「唯受诸苦。于一切处无真乐故。为苦所依。一切众苦
依身住故。」

【此皆苦观也。诸苦不止违境。一切不止三界。应知
二乘涅槃。如止化城未为真乐。良以三途之重苦。
人间之八苦。人皆知之为苦。若诸天之喜乐。染著
于心。逼不自由者。在诸天受之为乐。以佛观之犹
然是苦。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次第相
续不断。岂止违境为苦而乐境非苦耶。然菩萨观
之。既一切处皆无真乐。毕竟真乐在甚么处。忽尔
于苦恼堆头。急急逼拶。将自心迷惑顿开。性天朗
耀。则知诸苦极处。皆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矣。次
观。云身为苦之所依。所以众苦依身而住。若菩萨
观之。则知我见为招苦之本。遂用无分别智。顿断
我执。则皮既不存。毛无所附。
△二十六空聚空寂
观。】

「如空聚落。于是身中无主宰故。毕竟空寂。遍计所执
妄搆画故。」

【初三句无我观。次三句空观也。聚落如集场马头
之类。所谓积聚居民。歇落行客之处也。然既云聚
落。贵乎有人。而于中无人故名空聚。喻五蕴身中
卷六 第 77b 页 X21-0077.png
无主宰。如聚落无人。于是下法合。以众生身为四
大假合。行阴所迁。业缘所转。欲生而偏死。好正而
固邪。既不自由。岂有主宰。然菩萨如是观之。既无
主宰。现今活泼泼的是谁。向这里动问一声。主人
即应。下句又是一观。毕竟空寂者法性也。良以法
性清净。荡无纤尘。如好眼对晴空。清虚湛然。实无
一物。遍计下二句。即依真起妄也。遍计者谓周遍
计度。即意识妄念。理中实无。因执成有。搆者造作
也。画者彩画也。如梦中搆造房屋。五彩庄严。梦中
执有。醒后全空。故曰妄搆。岂止醒后方空。然正梦
即空也。菩萨观察。会得梦中人。即是醒中人。了达
梦中境唯心自现。亦觉醒中境亦惟心所现。是则
遍计顿入圆成。万法本来自性。
△二十七空谷船
舶观。】

「如谷中响。皆是虚妄所显现故。亦如船舶。若无船师
即漂没故。」

【初三句空观。次三句无我观也。空谷之响闻之实
有。谷中本无。亦喻自身之虚假。随业缘妄现。观之
似有。理中亦无。菩萨若夫会响归声。则脱体大悟
矣。亦如下。小者曰船。大者曰舶。船舶喻人身。船师
喻佛性。谓有船无师。船即漂没。喻身无佛性。身即
死尸。佛说此观。正欲菩萨即船会师。若与船师相
见。则立达彼岸矣。
△二十八大车到岸观。】

「亦如大车。运载财宝。何以故。乘于大乘。到菩提故。」
卷六 第 77c 页 X21-0077.png

【以上诸观。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佛说此观。令
出家菩萨生厌离心。修远离行。独此末后一喻。令
菩萨观之。向无用中择出大用。大车喻身。财宝喻
法。然身虽无常苦空。菩萨赖此为入道之具。何以
下徵释。徵曰。身既无常苦空不坚之体。何能运载
为入道具。释曰。乘于大乘到菩提故。然上一乘字。
身能受法之意。如车能载。大乘二字。合上财宝。即
大乘法。若非身临耳听。心领神会。凭何證道乎。故
三世诸佛。皆从凡夫修證。方得菩提。良以从前诸
喻。令人厌之又厌。恐中加恐。所以重示不惜其繁。
直至末后。急处一提。令彼恐怖厌恶之人。一跃而
登岸矣。大哉圣经。应病之良药也。
△二十九总结
到岸。】

「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观察。非不爱惜如是之身。欲
令众生出生死海到彼岸故。」

【以上诸观。非教一人遍作诸观。盖欲令人或一或
二。日夜观察。非不下。释人伏疑。恐疑者云。既身为
道具。理宜保重。何必山林险处。又且日夜观察不
胜其劳。宁有君子不爱身否。所以如来释之曰。非
不爱惜。但身之与道不能两全。若以身较道。护身
则疏道。永受轮回。若重道轻身。则能到彼岸矣。

二结成法要。】

「尔时世尊说是法巳。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
修如是行。此则名为出家佛子。所观法要。」
卷六 第 78a 页 X21-0078.png

【如是行即指诸观。以其厌身求道。依说而行。必到
彼岸。不涉纡曲。故云法要。
△三劝令流布。】

「若有佛子发菩提心。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
阿兰若。修习如是三十七观。亦教他修。如是法要。解
说书写。受持读习。远离一切我我所执。永断贪著五
欲世乐。」

【佛證菩提所以成佛。是以佛言。若有能发菩提心
为求菩提道者名为佛子也。以上既发此心。既求
此道。须住阿兰若。修习如上三十七观为自利。亦
转教人修为利他。复将如是法要。或解说则分文
释义。或书写则展转誊文。或受持则领纳秉任。或
读习则解义熟文。远离下。又复叮宁。谓或自修作
观。或解说等时。不著我相。不著法相。然不著我相
则我执空。不著法相则我所空。是则二执既空。心
境两忘。故曰永断等(能贪即我执。五欲即我所。如五欲是我所有。亦法执)

四究竟成德。】

「速能成熟不坏信心。求大菩提。不惜躯命。何况世间
所有珍宝。现身必得究竟成满一切如来金刚智印。
于无上道永不退转。六度万行速得圆满。疾成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

【速能成熟者。因修法要故。不坏信心者。克志不移
故。求大菩提者。资禀超达故。不惜躯命者。唯道是
求不知有身故。何况下。以重较轻解脱不吝故。现
身必得者。一生事办不历僧祇故。究竟成满者。自
卷六 第 78b 页 X21-0078.png
證不减佛證故。金刚智印者。即佛心法故。于道不
退者。益显精进故。度行速圆者。圆顿修證故。疾成
菩提者。良马见鞭影而追风千里故。以上诸观诸
喻。初会似类小始。究竟实为圆顿。依浅入深。正是
此经之妙。
△五闻品成行。】

「尔时会中。八万四千新发意菩萨。深厌世间。得大忍
力。不复退转于无上道。百千婆罗门发菩提心。成熟
信根得不退转。三万六千善男子善女人。远尘离垢
得法眼净。」

【厌世者出世之助缘也。盖不厌则乐著五欲。焉能
成行哉。得大忍力者。别经云。初地菩萨多修檀度。
馀非不修。但随缘随分。二地多修戒度。三地多修
忍度。若以彼證此。既云忍力且大。非證三地者不
能。不复下。于无上道。不但位行不退。即一念也无。
皆地上位也。发菩提心者。向为婆罗门。本净行之
家。今一闻诸观不净可厌。遂发大心。顿入初住。华
严百喻较之不如。信根者万善之本。而因成信根
万善皆备矣。其远尘离垢等。解见前文(较之不如者。华严经
有一百譬喻较量发菩提心者。百喻不如此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六
卷六 第 78c 页 X21-007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