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29c 页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五
清神京外栴檀寺沙门 来舟 注

【△二既出家巳请佛说法。
智光长者等。既决志
出家。佛命弥勒文殊分领剃度。既剃度巳。复请世
尊说出家功德。及乐远离行。亦入道之当然。故有
此品。科分为二。一智光请问无垢行业二。一品题。】

「无垢性品第四」

【夫万法唯心。当体本净。盖因横生妄念。逐境攀缘。
情垢于性。惑迷于真。是以因果招感。汩没生死。若
不遇圣师。不闻正法。将欲复乎本元无垢之体者
不亦难乎。今智光请佛说乐远离行。佛令安住四
无垢性。所谓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随有所得。粗细
称心。远离贪求是无垢性。然贪求即俱生思惑。而
思惑既离。无明垂尽。一性澄清。当体无垢。依义命
题。故名无垢性品。
△二经文二。一经家序仪。】

「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巳。齐整法服。五轮著地。
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

【出家有二种。一则剃除须发。而被法服。受佛禁戒。
未及断惑者。名出世俗家。若见思惑尽。超离生死。
證涅槃果。名出三界家。今智光且约世俗名之。法
服即袈裟。齐整即端庄。如此方衣冠之国。若陋亵
卷五 第 30a 页 X21-0030.png
尚不能会亲友。何况见至尊乎。今智光等。既被法
服。不敢陋亵。故曰齐整。然衣正于外。必诚存于心
也。五轮者。即一首四肢。皆至于地。如泰山崩。故云
著地。以自巳至尊头顶。礼佛卑下两足。故云礼足。
合掌者。是礼足巳毕平身之时。两掌相合。为归依
之表。以上皆身业之诚。恭敬者。如臣见君。焉敢肆
慢。敬发于心。属意业之诚。白言请法。即口业之诚。
盖三业虔诚。弟子见师之常轨也。
△二当机正请
三。一述闻前法披剃。】

「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所有种种过失。发菩
提心。厌离世间。剃除须发。而作比丘。」

【闻所未闻者。上闻字。是长者等从耳根发识。听闻
之闻。约耳说。下闻字。即佛所说旨趣。约法说。佛以
九喻例之。其言之铿锵。义之爽快。诚向日之所未
闻。今始闻之也。发心者。疑消志决。定愿成佛之心
曰菩提心。世间者含三界因果。厌者憎恶也。离者
不欲住而欲出之也。因闻佛说在家过失。深为憎
恶。情愿解脱。所以剃除等。比丘义翻乞士。谓上从
诸佛乞求妙法以资慧命。下从檀越乞化饮食资
养色身。具此二义。故云乞士。五不翻中。此为佛弟
子。尊重不翻也。
△二泛问乐远离行。】

「惟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等类。及诸众生。演说出家
殊胜功德。令得闻者。发清净心。乐远离行。不断佛种。」

【惟愿者。恳祈之辞。如来即十号之首。应即应供。正
卷五 第 30b 页 X21-0030.png
等觉即正遍知。而不言正遍知言正等觉者。盖译
人用意不同。此言佛觉中道。谓正位理中。本无增
减故云等。即平等也。略称三号。义兼十号。总为称
佛。名含圣德也。为我等类者。举众请法。显其不独
为巳。实有公物之心也。演说下正请。意谓前闻九
喻。显出家之胜。既有功德。欲求增广故云演说。清
净心等有二义。一者不染世间妻子恩爱。亦不为
名利所污。出尘之行曰远离。乐者志之所欲也。盖
好乐远离尘世之行法。为沙门之正行也。良以尘
世既离。一心不染即无垢性。然既得出尘之要。转
相继述。故云不断佛种。此乃浮浅说。二者既发菩
提心。则正念真如。双空二执。达万法唯心。不落空
见。理事融通。浩然无际。所谓尘消觉净。即真远离
行。一道恒然。便是佛种不断也。
△三详问住修三
事。】

「世尊大恩。无缘慈悲。怜悯众生如罗睺罗。出家菩萨。
应云何住。云何修习无垢之业。云何调伏有漏之心。」

【有缘行慈度之则易。乃佛之常事不为大恩。以无
缘慈悲方为大恩也。缘有二种。一者世法。以连系
为缘。即世俗父子及六亲等。有恩爱牵连。凡有苦
难。于巳连心。不得不救。是为世俗有缘。假若陌路
之人。受诸苦难。于巳无干者。纵仁人见而悯之。亦
未尝实救。是为无缘。然世俗必救有缘者。乃世间
常情恩爱。理之当然也。二者佛法。以感应为缘。如
卷五 第 30c 页 X21-0030.png
世间善人。知有三宝。若有苦难。归依持念。诚心敬
礼。此为能感之缘。圣人随感而应。或现身。或冥救。
令其脱苦。此为有缘之慈。无缘者。即世间庸愚之
类。不信三宝。不敬圣贤。不识罪福因果者。是于佛
无缘。而佛见此类。偏怜其愚。悯而救之。为无缘慈。
是为大恩大慈悲也。怜悯下。正赞如来大恩大慈。
能救无缘之众。如同有缘之子。故云如罗睺罗。罗
睺者。即佛在家之生子也。以上是智光等感佛真
慈大恩也。出家下请法。谓既能出家。理宜修道。故
以三事问之。一谓住者。即用心所依之处。安住不
离之谓。知其必有。不知其则。故曰应云何住。二修
习者。即依教奉行之谓。以操持为修。渐进为习。三
调伏者。即调理制伏。乃断惑之别称。有漏心者。即
妄想我执。以执我造业。漏落生死。今欲调伏不知
其要。故问云何。盖安住则有所依托。修习则必加
奉行。调伏则决志断惑。然修證大义。全在于斯欤。

△二如来诫许逐一分别三。一称叹。】

「尔时世尊。赞叹智光诸比丘等。善哉善哉。是真佛子。
能为未来一切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此事。如是如是。
如汝所说。如来世尊。怜悯众生。平等无二犹如一子。」

【佛赞者。重其言而发起教。合乎佛心也。真佛子者。
如身虽出家。心不染道。非佛弟子。今智光等。方才
出家。便问修證。能继佛志。是为真子。如是此事者。
即前三问。如是如是者。问之当也。如汝所说者。印
卷五 第 31a 页 X21-0031.png
其赞佛大恩。及无缘慈悲之语也。怜悯下。佛观众
生皆具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故以佛性平等
犹如一子。印前如罗睺罗之语也。
△二诫许。】

「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演说。」

【专闻曰谛听。参究曰善思。铭刻不忘曰念之。诫其
勿得荒唐草草。吾当下许说。
△三正说三。一牒标
三事。】

「出家菩萨如是住。如是修行无垢之业。如是调伏有
漏之心。」

【应知此语。具理事二义。理者惟如为是。如即真如
之理。是即印證之谓。依真如理安住其心。惟此为
是。故曰如是住。次句。亦依真如理中起修。乃依理
起修。全修即理。即无垢之业。再次句。亦依真如调
伏有漏之心。应念化为无上知觉也。事者且作标
住。释在后文。然非事不能起行。非理不能达真。须
理事兼修。可以即凡成圣。
△二当机愿闻。】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三广说诸观三。一如来广说三。一说应住二。一
标住体。】

「尔时佛告智光比丘。出家菩萨住如是心。常作是观。」

【末二句理事双标。如前所解。
△二明住法六。一三
世因果观。】

「我得人身。诸根具足。从何处没。来生此间。我于三界
中。当生何界。于四大洲。复生何处。六道之中。受生何
卷五 第 31b 页 X21-0031.png
道。以何因缘。得离父母。妻子眷属。出家修道。免八难
身。」

【此观为系缚散心。收摄杂念之关要也。我得下。令
专心究察。我今现得人身。且诸根具足。父母未生
前。我之诸根从何处殒殁。来生此间。此谓从前生
至今生之观也。我于下。又作自今生至来生。当生
何界。以上竖观三世也。下横观方所。四大洲。即须
弥四面。东西南北之四洲也。六道可知。以何下。又
观现世出家因缘也。八难身者。(地狱。畜生。饿鬼。盲聋瘖哑。世智辩聪。
佛前佛后。北俱卢洲。无想天)谓今既出家。免此八处受生。故云
免八难身。然佛教作观。即是禅师家与个话头。令
其疑著。然竖观三世莫知来去。横观方所亦无著
落。咦。若是伶俐汉。直下猛省。则三世四方不离当
处。本来不动。住个甚么。
△二三劫遇佛观。】

「庄严劫中。过去千佛皆巳涅槃。星宿劫中。未来千佛
未出于世。贤劫之中。现在千佛。几佛如来出现于世。
化缘将尽入般涅槃。几佛世尊未出于世。是诸众生
根缘未熟。未闻正法。复于何时。当来弥勒从兜率天
下生人间。现成佛道。」

【三种劫名未见解释。今略明大义。再俟参考。庄谓
庄重。严谓端严。谓千佛继化。正法当行。一切圣凡
皆具道德。互相隆重曰庄。相好威重曰严。劫即时
分。以圣凡有德。而劫依德显。故曰庄严。其佛华光
佛为首。(此过去古佛。非身子所成之佛)至毗舍浮佛。数满一千。既
卷五 第 31c 页 X21-0031.png
云过去。故曰涅槃。星宿者。借喻为名。谓千佛继化。
尊贤者众。如群星列宿。不可计纪其数。故以星宿
名时也。其佛以日光为首。至须弥相。亦数满一千。
既云未来。故云未出于世。贤劫者。依人立名。贤者
良也。善也。以千佛继化。引众导迷。令人知三宝。识
因果。明罪福。分贤愚。正风化。而钦遵佛化。贤善者
众。劫以贤彰。故曰贤劫。其佛以拘留孙佛为首。终
至楼至。数满一千。非过非未。故云现在。几佛下。又
令定中观察。以拘留孙佛。俱那含摩尼佛。迦叶佛。
化缘巳尽。入般涅槃。(即敛迹归真也)释迦牟尼佛。虽未入
灭。亦化缘将尽。将者不远也。未出世者。弥勒。师子。
乃至楼至。皆未出世也。以上教与定中观佛。专心
住此。向下又别观众生。是诸者。指现前同出家者
言。根即善根。缘即因缘。未熟者。谓过去千佛巳灭。
我等未见。未来千佛未出。我等不见。虽现在贤劫
中。唯见释尊。其馀巳灭。及未出。皆未能见。是我等
善根因缘尚未曾熟。既不能见佛。又奚能闻法哉。
令其心生惭愧也。复于下。谓释尊灭后。复于何时。
得见弥勒下生成佛哉。以之心生渴仰。恋慕于佛。
自然杂念顿息。正念纯熟。即心之住处也。(前问云何应住。
此即住心处也)兜率此云知足。下生经云。当来下生时。出
家便成正觉。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授记释迦正
法中弟子。故有仰慕。此约教观。故有此解。若作话
头参。既过去佛巳灭。未来佛未见。现在佛又没个
卷五 第 32a 页 X21-0032.png
著落。忽然一念贯通。三劫不离当念。千佛不离自
心。直下承当。当体常住。
△三忖巳惭愧观。】

「于我身中。有何善业。戒定慧学。当有何德。过去诸佛
皆巳不遇。当来世尊得见不耶。我今现在诸凡夫地。
三业烦恼何罪为重。一生巳来造何罪业。于何佛所
曾种善根。」

【此忖度自巳在家。有多种过失。今既出家。身为比
丘。著佛袈裟。虽受佛戒。未及相应。于我身中有何
善业。然善业即戒定慧三无漏学。我于三学之中。
戒体未纯。定未澄凝。慧光未发。是以观察自惭。故
云当有何德。良以戒心清净。皎如冰霜。久则生定。
定久发慧。以无漏慧焰。烧烦恼薪。出生死狱。證涅
槃果。一切圣贤皆由是矣。返观自学未成。当加精
进。此乃住心切要功夫也。下又观佛。过去者固不
能遇。当来下。不耶者。两可之辞。我今下。又观巳身。
虽今出家。尚为凡夫。三业烦恼何罪为重。三业者。
身口意也。身业有杀盗淫。口业有妄言。绮语。两舌。
恶口。意业有贪。瞋。痴。此为见思二惑。九十八使根
本也。何者是推审词。即自巳推察。一生巳来。造何
等罪业。盖佛命观此者。欲人起惭愧心。发坚固志。
专住不致流散也。于何下。又观一介凡躯。今得出
家。必于往昔曾种善根。又不知在何佛所在种之。

△四难免无常观。】

「我此身命。能得几时。是日巳过。命随减少。独如牵羊
卷五 第 32b 页 X21-0032.png
诣彼屠所。渐渐近死。无所逃避。身坏命终。生于何处。
三恶道苦。如何脱免。」

【别经中佛问比丘。生死在几许。一僧答曰。只在年
载之间。所谓今年不保来年。佛言未知生死在。又
问一僧。生死在几许。曰在月馀间。今月不保来月。
佛言未知生死在。又一僧曰。生死不保朝暮。今朝
不保来朝。佛言犹未知在。唯末后一僧曰。我观无
常迅速。只在呼吸之间。出息不保入息。佛言善哉
善哉。汝善知生死者也。良以本经此观。大有警策
人心者。言我肉身及识息煖三。连持之命根。能得
几时。言其必不久常也。是日下作喻警发。是日即
此日也。巳过者即今日到晚分。一日巳尽。而我之
身命。亦随之减少矣。犹如下比喻。羊喻身命。牵喻
日迁。屠喻杀鬼。所喻死地。渐渐近死。喻命随日减。
无所逃避。喻生死难逭。身坏下法合。身命合羊。三
恶道合屠所。如何脱免。合无所逃避。然则人能牵
羊。羊至屠所必杀。日月催人。人至寿尽必死。以至
随业转变。轮回生死。此皆妄习所招。固不能免。若
悟菩提。本无所有。
△五智者不乐观。】

「然我此身。爱乐长养。念念衰老。无时暂停。谁有智者。
爱乐此身。」

【爱乐身命。长养容颜。固是凡夫之常情。念念衰老。
行阴不停。亦凡夫之不能免者。谁有下。明智者不
爱。智者即是诸佛菩萨。谓大智之人。观身如毒蛇。
卷五 第 32c 页 X21-0032.png
弃身如涕唾。何爱之有。意在重道不重身也。然非
全不重。盖身之与道。不能两全。是以重身不免生
死。重道必證菩提。所以初心之人。当如是观。
△六
如来结劝三。一正结叮咛。】

「智光当知。出家菩萨。常于昼夜。如是观察。勿贪世间
受五欲乐。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然。
心常忏悔过去先罪。」

【昼夜观察者。功夫不可间断也。贪为妄心。五欲为
妄境。境能牵心。心能著境。造种种业。今佛命观察
勿贪。则妄心不起。妄境不入。伏则两寂。断则两亡。
是故心法皆空。则成二智。(人空智法空智)非专心志一者
不能。故劝精勤修习等。如去下。喻明功效也。谓心
法未空时。如石压顶。今既巳空。如去顶石。自觉轻
安矣。如救下。谓生死苦逼。如头上火然。未免苦痛。
今二执既无。则生死不逼。如去头上之火。保全身
命也。然说之则易。行之恐难。又命心常忏悔过去
先业。以陈愆既除。现业易断矣。
△二结标四性。】

「安住如是四无垢性。」

【此为结前标后。结前者。因智光请问。出家菩萨应
云何住。世尊答住如是心。谓安住真如实际。唯如
为是。恐其难会。又教与五种观法。又恐著事忘理。
至结劝之后。急处一提曰。安住如是。故此为结前
也。标后者。四无垢性。后文追释。在调伏一科巳后。
问。此二句结前未详。标后无释。何也。答。佛言自在。
卷五 第 33a 页 X21-0033.png
何必强追。答应住巳竟。
△二说调伏三。初标定头
陀。】

「一心修行十二头陀。调伏其心。如旃陀罗。如是佛子。
是名出家。」

【一心者心之纯也。修行者纯心之功夫也。梵语头
陀。华言抖擞。抖擞者起举也。谓发起精神。举其正
念。即比丘调心法。当离愦闹。不乐庄饰。心绝贪求。
无诸憍慢。清净自修。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
二种头陀行。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此云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
空閒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无上道。是为第一头陀行也)二常行乞
食。(谓比丘离诸贪求。不受他请。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若得食时。或好或恶。不起分别增减之
念。若不得食。亦无嫌恨。得与不得。心常平等。是为头陀行也)三次第乞食。(谓比丘乞
食之时。不著于味。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陀行也)
四一食。(谓比
丘修道。应作是念。我求一食。尚有所妨。何况小食。后食。若不自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行道。是故断
数数食。受一食法。是为头陀行也)
五节量食。(谓比丘所乞之食。当作三分。若见渴乏者。
以一分施之。又减一抟食。至空静处。置净石上。施诸禽兽。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亦留一分不得
尽食。如此则身轻安隐。易消无患。不废行道。若贪心极啖。则腹胀气塞。妨损道业。是故节食。为头陀行也)
六过中不饮浆。(浆即果浆蜜浆之类。谓比丘行道。于种种浆。日若过中。悉不得饮。若
饮者。则心乐著。贪求无厌。不能一心修习善法。是故过中不饮浆。是为头陀行也)七著毙
衲衣。(谓比丘不贪服饰。不求好衣。但于聚落中。拾陈旧废弃之物。浣濯令净。作为衲衣。禦寒蔽
体而巳。若贪新好。则多追求。以损道行又能招致贼盗。是故著弊衲衣。为头陀行也)八但三
衣。(三衣即僧伽黎。郁多罗僧。安陀会也。谓比丘少欲知足。衣取盖形。不多不少。如白衣之人。畜种种衣。
及外道苦行裸形无耻。皆不合中道。是故佛弟子。舍此三过。但受三衣。是为头陀行也)九冢间
坐。(谓无常苦空之观。是佛法之初门。能令厌离三界。比丘住于冢间。常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则
卷五 第 33b 页 X21-0033.png
无常不净之想。易得成就。是故冢间坐。为头陀行也)十树下坐。(谓比丘于冢间不得道者。
当至树下。思惟求道。如佛生时。成道转法轮般涅槃皆在树下。有如是因缘。是故比丘如佛所行。当于树
下坐。是为头陀行也)
十一露地坐。(谓比丘在树下坐。如住半舍。荫覆凉乐。故生爱著。又
虑雨漏湿冷。鸟屎污身。毒虫所扰。于是思惟。露地而坐。随意快乐。月光遍照。令心明利。易入空定。是故露
地坐。为头陀行也)
十二但坐不卧。(谓比丘四威仪中。坐为第一。食易消化。气息调
和。可以入道。若懈怠睡眠。诸烦恼贼。常伺其便。若行若立。心动难摄。是故比丘。常当安坐。胁不至席。是为
头陀行也)调伏下。谓调理妄心。摄伏烦恼。故如上说。栴
陀罗此云杀者。是西域贱姓。比此方娼门。更加秽
恶。所以动止存心。不与物争。如者比如也。谓比丘
既行头陀行。但取低心忍辱。不与物争如栴陀罗。
不取品类。何也。以比丘乃尊重佛子。岂取卑贱之
人为喻哉。
△二广明观喻二。初徵起。】

「智光比丘。以何义故。说名真实修沙门行。如栴陀罗。」

【真实沙门即调心佛子也。
△二别释二。一作喻。】

「其旃陀罗每游行时。手执锡杖。不敢当路。若人逼近。
振锡令闻。于大众中。心行谦下。不敢轻慢。被呵责时。
心无怨恨。未尝加报。骂辱鞭挞。默然受之。何以故。自
知下姓不阶众流。以是因缘。被瞋无报。」

【别经云。旃陀罗行。摇铃标帜。此经云手持锡杖。逢
人振锡。而不云摇铃者。以西域五天竺国。或彼此
制度不同。不可以彼难此也。振锡令闻者。因不敢
同良人共路而行。或彼避巳。或巳避人。此为路中
事。若在会场。或在聚落。避不及者。必谦下自卑。不
敢轻人。若被他呵责。尚不敢怨恨。岂敢加报。至骂
卷五 第 33c 页 X21-0033.png
辱鞭挞。而甘心受之者。以自知姓卑故也。阶者等
级也。众流即大姓贵族流类。盖为自贱彼贵。等级
不同之因缘。虽被人责。不敢加报如此。
△二法合
二。一形同婴儿观。】

「智光当知。出家菩萨亦复如是。剃除须发。形同婴儿。
执持应器。依他活命。身著袈裟。如被甲冑。杖锡而行。
如持矛槊。执智慧剑。破烦恼贼。修婴儿行。饶益一切。
是故一切三毒利箭。不入真实沙门之身。」

【初句呼名警省。故曰当知。出家下二句总合前喻
也。然彼旃陀罗。自知下姓。不阶众等。所以行时则
避路。会人则谦卑。被呵则无怨。骂辱则甘受。良以
恶人尚知自忖。被瞋无报。况出家人。不自观耶。凡
对境逢辱。忍而受之。庶得两安矣。假若一不忍让。
恶业顿生。旃陀罗犹且不如。沙门安在哉。剃除下。
别以法喻释之。婴儿即孩子也。女曰婴。男曰儿。顶
无长发。颏无髭须。沙门既剃。其形同彼。然婴儿责
不加报。显其淳朴也。是以出家者。其形既同。其德
亦尔。显有忍辱故。应器即沙门所用之钵。依他活
命者。以头陀比丘。不自熟食。依他檀越施食。活我
身命。亦如婴儿依乳也。大将被甲冑壮胆。不惧兵
矢。喻比丘著袈裟存忍。不惧凶恶。大将持矛执剑。
能破怨贼。喻比丘杖锡秉智。能破烦恼。以调柔忍
弱名修婴儿行也。盖能忍无争。是比丘之实德也。
然既有实德。必令他敬重。或称扬颂德。故云饶益
卷五 第 34a 页 X21-0034.png
一切。三毒即贪瞋痴。能伤性德。故喻如利箭。世间
愚夫不忍无慧。恣纵三毒。受其所害。沙门不尔。以
忍辱智慧。能破三毒。故结云。不入真实沙门之身
(以能忍进道。为真实沙门也)
△二三种对治观二。初标三观。】

「出家菩萨。以三观门。修忍辱行。名真出家。」

【△二释三观。】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

【此为圣凡智愚观。既观一切众生如佛化身。我当
敬重之。反观自身既为愚夫。理应忍耐。纵遇人所
辱贱鞭挞。当作此观。彼圣我凡。彼智我愚。彼为教
我度我。当作此想。反生庆幸。而三毒自息矣。】

「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

【此为尊卑主仆观。凡遇辱境触身。当作此观。彼主
我仆。彼尊我卑。然主子责仆。而仆敢加报哉。常作
此观。烦恼冰释矣。】

「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巳身如男女想。」

【此为父子天性观。若逢违境。当作此观。彼父我子。
我自彼生。若遇打骂。如父教子。常作此想。而嗔恚
自息矣。
△三结劝常观。】

「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
调伏其心。」

【前问云何调伏有漏之心。佛则教与三观。如是对
治。是为善巧方便法门。彼有漏妄心。久则自伏。化
为无漏智慧矣。
△三追释四性二。一徵起。】
卷五 第 34b 页 X21-0034.png

「智光比丘。汝等谛听。云何名为四无垢性。」

【以前应住结文云。安住如是四无垢性。为结前标
后。然有标无释。且说调伏行。今调伏说巳。又当徵
起故曰云何等。以前标随释。不为追释。以标释之
间。隔调伏一段。促徵再释。为追释也。
△二释义四。
初总释四性。】

「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如是四事。随其所得。粗细称心。
远离贪求。是无垢性。」

【少欲知惭。沙门本分也。
△二重徵明益。】

「诸比丘等。以何因缘。如是四行名无垢性。智光当知。
诸佛如来。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皆从此生。佛法僧宝。
常不断绝。是故得名为无垢性。」

【初四句重徵。智光下出明深益。三十七品。即四念
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其行
相准三藏法数。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道。即能成
佛果之觉道也。分法乃支分助道之别法也。皆从
此生者。此即四无垢性。良以初心比丘。虽发胜心。
修菩提道。若不得圣传。不知修法。未免杂念攻心。
圣业罔就。是以佛命。但于日用衣食四事。随分知
足。不起爱憎。则菩提分法。念处正勤等。自微至著。
依此而起矣。盖佛日之常悬。法灯之续焰。贤圣之
联芳。三宝不断者。此为由致。故曰皆从此生也。是
故下结显。是令三宝不绝之故。因功得名。为无垢
(以四事知足。不起杂念。为无垢性也)
△三偈颂前科。】
卷五 第 34c 页 X21-0034.png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此标举。下正颂。】

「智光比丘汝谛听。出家菩萨所应作。无缘大慈摄众
生。犹如一子皆平等。」

【此追颂诫听也。以佛观众生佛性平等。故如一子。
皆如长行。】

「发菩提心求正觉。应作三种成佛法。」

【此追颂标举三事也。三种即前应住。修习。调伏三
种。为成佛之法则。盖菩提正觉为佛果。发心求之
为佛因。由因致果。理之当然。故云应作。】

「心常住四无垢性。常修十二头陀行。下心犹如旃陀
罗。」

【初句颂标文。次二句颂调伏等。准长行解。】

「四威仪中作是念。十方无量诸菩萨。刹那刹那趣圣
道。彼既修證我亦尔。如何流转三界中。恒居生死无
量苦。我今是身住何界。六道轮回处何道。胎卵湿化
受何生。身口意业于何修。所造罪中何者重。三性之
心何心多。」

【此颂三世因果妙观也。行住坐卧不失尊严。人见
而畏之曰威。大人动止有法。令人效之曰仪。皆不
失正。故曰四威仪。作念即观心省察也。十方下。正
是所念之胜缘。谓菩萨刹那趣道。彼既修證。我岂
不然。故云亦尔。此乃修行人增上之心也。下则观
察自巳。如何二字是徵审之辞。又嗟叹之辞。意谓
卷五 第 35a 页 X21-0035.png
菩萨之初基亦人也。而我亦人也。我与菩萨佛性
是同。现今流转三界。恒居生死。受苦无量。如何佛
性同而果报异耶。大约我业在前生。未曾修證故
也。住何界者。谓我今是身现在此界。不知后身住
于何界。此意在中国难投也。六道之中如车轮回
转。升沉不定。我于来世不知居处何道。胎等四生。
又不知何类受生。此意在人身易失难得也。身口
一句。观我现世身得出家。是为尊重佛子。自忖于
三业中何业所修。义兼戒定慧品当有何学。意在
恐其退堕也。所造一句。又观现世未出家时。杀盗
等罪。何者为重。意在恐其招报也。三性一句。又观
从生以来。于善恶无记三性中。何心多发。意恐不
得纯善也。如是一一省察。生大惭愧。则杂念日减。
善业日增。入道初门。善莫大焉。】

「如是微细观察巳。大慈大悲恒相续。大喜大舍为先
心。为有缘者说妙法。」

【此别颂四心也。如是一句。因观三世因果毕巳。遂
发四无量心。四心皆称大者。大即无量也。爱念曰
慈。谓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
饶益之。称性无量。故名大慈。悯念曰悲。谓菩萨悯
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怜悯。拯救济拔。令其
得脱。称性无量。故名大悲。庆他曰喜。见众生离苦
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故名大喜。平等曰舍。于
所缘众生。无憎无爱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
卷五 第 35b 页 X21-0035.png
得无憎无爱。无瞋无恨。无怨无恼。亦复无量故曰
大舍。以其刻刻在念。名恒相续。皆为度生之本。故
曰先心。为有下。谓虽具四无量心。念念度生。犹不
能度无缘之人。故云为有缘者说妙法(问。前云行无缘慈。此
为有缘者说法。成有缘慈。其相反何也。答。彼为圣位菩萨。或道后诸佛。具大神通。无量智慧。众生虽至无
缘。彼以神通折伏。或以智慧宣扬。令彼无缘众生。亦可得度。纵不受化。亦可结缘。此为初心菩萨。现具比
丘身。未得神通。未离烦恼。纵勉强为说。彼亦不受。然不唯不受。而反生毁谤。令彼堕苦。不如先度有缘者
为佳也)。】

「昼夜修心不暂停。如去顶石救头然。」

【此颂如来结劝之文。不暂停者无间道也。长行云
昼夜观察勿贪五欲。精勤修习未尝暂舍。然既不
受五欲则心空矣。而欲亦不能染心则境空矣。良
以心境既空。则得轻安。妙乐随顺。故云如去顶石。
如救头然。夫人为五欲所压。如石压顶。而不知重。
贪爱攻心。如火烧头。而不知苦。可谓如羊近屠。难
免其死。是以佛命初心比丘。常作是观。皆得脱离。
实为离尘之妙药。脱苦之神丹矣。】

「念三观门常不离。观诸有情是佛身。唯我独处于凡
类。一切众生等尊贵。我为僮仆居卑贱。世间众生同
父母。我如男女行孝养。被他打骂不瞋嫌。勤修忍辱
无怨嫉。」

【此颂对治三种观法。皆准长行。】

「四事供养心不著。是则名为无垢性。」

【正颂四无垢性也。四事即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心
卷五 第 35c 页 X21-0035.png
不著者。即粗细称心。不起分别。是则下结名。】

「三十七品菩提分。及以如来果报身。如是殊胜无漏
法。四无垢性为根本。不放逸行常修习。是名出家真
佛子。菩提智种念念增。无漏圣道皆成就。速得超于
无量劫。端坐华王法界中。福智二严皆圆满。无边利
海利群生。由无垢性皆成熟。證获如来常住果。」

【此正颂重徵明益也。长行略。颂文增广。前但云三
十七品菩提分法皆从此生。佛法僧宝常不断绝。
此中果报身即佛宝。殊胜无漏法即法宝。不放逸
出家佛子即僧宝。皆从四无垢性所生。故为根本
不放逸行。即前不受五欲。惭愧忍辱等。此但离过。
常修习则见有功。故下结名。谓如是行持。是名出
家真正佛子也。菩提二句。由前常勤修习。所以智
种增长。自然五住惑尽。二死皆亡。不唯不漏于凡
夫。亦复不漏于二乘。故曰无漏。圣道即是佛果。以
惑尽真穷故皆成就也。速得下二句。显顿證也。良
以渐教修行必历三祗。顿教修行一世超越。如善
财一生事办。龙女立地成佛等无异也。华王者。宝
莲华座也。以佛坐显尊。故为华王。端坐者正坐也。
法界者。谓一莲华称法性。当体周遍。非界言界。以
一莲华即一真法界也。义含一处成道时。尽法界
一切尘尘刹刹。皆有如来成道也。又华表因。佛表
果。果托因成。如佛坐华。福智下。显两足称尊也。有
福则感圣凡供养。有智则能成道说法。以福智二
卷五 第 36a 页 X21-0036.png
种为果上庄严。故曰二严。以二种具足。故曰圆满。
以上五句。且约顿成自利说。无边下。又显自利而
后利他也。良以前文。既义含一处成道时。一切刹
海皆能成道。然则既尽刹海成道。岂不尽刹海度
生。理宜尘尘刹刹。利生说法。然既遍一切处。亦遍
一切时。竖穷横遍。以尽圆顿之旨也。(刹者刹土也。即是世界之
别称。又刹以海言者。宽广也。无边者周遍也。有本言劫海者。错也)下二句。结显推
因。以上种种利益。逆流穷源。皆由四无垢性。惭愧
知足则能感福。由三观忍辱无诤。则能感智。今到
果上。两足庄严。尘刹度生。故曰田无等。常住果者。
约法报二身说。法身果。无始无终为常住。报身有
始无终为常住。若应化身果。机感则现。缘尽则灭。
有始有终。若以圆融之义。三身圆现。法报体同。事
不离理。法不异应。皆为常住果也(此颂始于四无垢性。及十二头
陀。泛泛然类小始二教。至此则不唯终实。实同圆顿。而先轻后重者。以智光始发道心。恐其不能顿入。且
令以四事随得。勿起贪等。随分知惭。行十二头陀及至三轮体空。人法双亡。顿然超證。理事圆融。究竟成
佛。以知世尊摄化之巧。为人之彻。无过于斯焉)。
△四详明四性三。一明衣
服卧具知惭获益二。一长行六。一教其知惭生福。】

「复次智光比丘。出家菩萨。于所著衣。不应贪著。若细
若粗。随其所得。恒于施者为生福田。勿嫌粗恶。」

【所著衣不唯袈裟一种。凡遮体禦寒者皆为衣也。
不应贪著者戒之也。粗细但随檀越之所施也。嫌
者憎也。勿嫌粗恶者。令施者获福也。随处知惭。即
无垢性也。果依佛所教。不唯与檀越作福田。实乃
卷五 第 36b 页 X21-0036.png
自巳之福也。
△二戒莫邪秽贪求。】

「不得为衣广说法要。起诸方便。与贪相应。世间凡夫。
为衣服故。非法贪求。造不善业。」

【不得者戒止也。然比丘以广说法要为利他之行。
今戒之者。非戒说法。但戒其不得为贪求衣服广
说也。起诸下。不唯戒说法一种。凡举心设法。皆为
方便。与贪图相应。若然则瞋痴妄想。无所不起。焉
得为无垢性哉。世间下拣别。如士农工商。各有服
色。若不守本分。越格求精。是为非法不知惭愧。至
于种种作践。杀害妄为。即是造不善业。而未免招
感恶果。出家菩萨切宜戒之。故云不得。
△三警策
贪求堕苦。】

「堕于恶道经无量劫。不遇诸佛。不闻正法。受苦毕巳。
复生人间。贫穷困苦。求不得苦。昼夜逼迫。衣不蔽形。
食不支命。如是众苦。皆由先世为衣服故。多杀生命。
造种种罪。」

【前为能招之因。此为所招之果。堕者坠落也。恶道
即三途。经无量劫者。言其一堕其中。时长不能自
出也。不遇下。谓圣人难遇。正法难闻。而人道中尚
有不见三宝者。何况三途。良以前生不遵佛化。自
恃造业。未结佛法胜缘。所以堕入恶道。故不能见
佛。佛纵有大悲拔苦之力。而自巳恶业自障。犹不
能见之。既不见佛。岂得闻法。然则诸佛说法且不
论。即今法道当行时。其地狱饿鬼焉得见闻。畜类
卷五 第 36c 页 X21-0036.png
虽不系狱。谁容入于法堂。呜呼。佛法因缘。不可不
结。受苦毕巳下。罪满出狱。纵生人间。馀业未尽。犹
不免贫苦逼迫。衣食不给。如是下。结其皆为衣服。
多杀生命。造罪所致也。吁。世人但知衣轻裘。服绫
锦。不念养蚕煮茧。杀害生物。是为无惭。故感受诸
苦。伏愿有缘善人。纵不能舍绫锦。弃轻裘。亦可当
生惭愧欤。
△四结劝如法知惭。】

「出家菩萨即不如是。随其所得。不嫌粗恶。但怀惭愧。
以充法衣。」

【经云有惭愧者。可名为人。若无惭愧。与诸禽兽不
相异也。生则令人憎贱。死则难免三途。出家菩萨。
离欲知惭。故云即不如是。法衣者。如法之衣。谓随
其所得。粗衣不憎。上妙不喜。不为衣转。惭愧知足。
虽未心境皆寂。亦与道相应。故云法衣。
△五广明
十种胜利十。一覆身修善利。】

「得十胜利。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
善法。」

【初句总标。下则别释。出家沙门衣不择粗。则贪妄
灭。具足惭愧。则正智增。修行不著修相。即无漏善
法。承此可入圣位矣。
△二远毒修道利。】

「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䖟恶兽毒虫。安隐修道。」

【粗疏袈裟不唯遮体。且禦寒拒热。衣既护体。毒虫
不能伤。善神护祐。恶兽不能害。内绝贪求。外无扰
乱。则安隐修道。不亦胜利乎。
△三相貌远邪利。】
卷五 第 37a 页 X21-0037.png

「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粗疏袈裟。不唯远毒禦寒。且亦现出沙门出家知
足之相。加之方袍圆顶。脱俗之表。进止威严。尊重
之貌。内有实德。外有重名。是故众生欢喜从化。邪
心自离。
△四宝幢尊重利。】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

【幢有摧邪显正尊胜之德。袈裟亦尔。著袈裟者。邪
见自离。正智日增。有高远尊胜之表。令世人见之
尊重敬礼。得生梵天。有两利之功。善莫胜焉。
△五
灭罪生福利。】

「五者著袈裟时。生宝幢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

【此名比丘著衣之时。当生尊重。犹若宝幢。宝幢喻
袈裟。言其不可轻慢也。良以龙被一缕。尚脱金翅
鸟王之难。况具戒沙门乎。灭罪生福。理之必然。

六远离贪爱利。】

「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西域以白色为上品。起人贪爱。是以佛制袈裟。染
为坏色。制即裁正制度。坏即青黑木兰。令比丘著
衣之时。想佛本制。既染为坏色。必令我不起爱心。
一衣尚然。何况五欲。由此存心。妄想自灭。然妄心
歇处。即是菩提。袈裟之功。利之胜矣。
△七永断烦
恼利。】

「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

【是佛净衣者。以佛著袈裟。永离烦恼。为能断烦恼
卷五 第 37b 页 X21-0037.png
之衣。故为净衣。良田者。以田能生禾。喻衣能生道。
亦能生福。故曰良田。
△八消业增善利。】

「八者身著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

【烦恼为罪业之根。业为生死之本。前科既烦恼永
断。此当罪业皆除。然罪除善生。理固然矣。始则从
微至著渐成无漏菩提。故曰念念增长。
△九良田
增长利。】

「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

【前曰良田。始成之相。今曰良田。增长之相。从凡至
圣。曰菩萨道。
△十由冑防害利。】

「十者袈裟。犹如甲冑。烦恼毒箭。不能害故。」

【袈裟元表忍辱。喻为甲冑者。能防毒箭不能害身。
如忍辱无嗔。能防烦恼不能害道矣。袈裟护道。为
菩提大本。故云胜利。
△六引證三乘共修。】

「智光当知。以是因缘。三世诸佛。缘觉声闻。清净出家。
身著袈裟。三圣同坐解脱宝床。执智慧剑。破烦恼魔。
共入一味诸涅槃界。」

【以是者。承上但怀惭愧因缘。所以三乘圣人。始而
出家。继而秉戒。袈裟表忍辱。卧具表解脱。良田袈
裟遮体。不漏丑形。故表忍辱护德。不现怒色。卧具
安身。远离逼迫。故表解脱超然不受尘累也。宝床
即卧具之类。是知卧具。前文有标。后文无释。至此
以宝床略显耳。慧命破惑。如剑斩魔。故云慧剑。诸
涅槃者。即三乘人所證之果。共入者。以床表解脱。
卷五 第 37c 页 X21-0037.png
由解脱故。方能至果故云入。然界言诸。味言一者。
以见权实并彰。诸为三乘权果。一乃上乘法味。盖
理入一实。权表有三耳。是知以上。破烦恼。入涅槃。
莫大功德。皆从惭愧中来。听读之者。理宜珍重。

二偈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但标举。下正颂。】

「智光比丘应善听。大福田衣十胜利。」

【此颂诫听标益。】

「世间衣服增欲染。如来法服不如是。」

【此颂法服拣邪也。欲染即非法贪求。法服即粗细
随分。不如是者。不同在家之贪求也。】

「法服能遮世羞耻。惭愧圆满生福田。远离寒春及毒
虫。道心坚固得究竟。示现出家离贪欲。断除五见正
修持。瞻礼袈裟宝幢相。恭敬生于梵王福。佛子披衣
生塔想。生福灭罪感人天。肃容致敬真沙门。所为不
染诸尘俗。诸佛称赞为良田。利乐群生此为最。袈裟
神力不思议。能令修植菩提行。道芽增长如暑苗。菩
提妙果类秋实。坚固金刚真甲冑。烦恼毒箭不能害。」

【此颂十种胜利也。初二句颂前覆身修善利。前云
修善。颂言福田。盖福田即善也。远离等二句。颂远
毒修道利。前云安隐修道。颂云道心坚固者。既寒
暑不逼。毒虫不扰。所以安隐。自然道心坚固究竟
菩提也。示现等二句。颂相貌远邪。然颂与长文互
卷五 第 38a 页 X21-0038.png
有隐显。长文相貌显。离贪隐。颂文反之者。以既现
出家相貌。自然离诸贪欲。前云见者欢喜。远离邪
心。是令他人远邪。颂中却言自断。前云邪心即颂
中之邪见。邪乃五见之总称。以邪谬分别故名邪
见。即五利使也。(谓身见。边见。邪见。戒取见。戒禁取见)正修持者。谓五
见既除。正见自现。从正见中修。故名正修。瞻礼下
一句。颂宝幢尊重也。瞻谓目视。礼谓拜礼。约身言。
恭敬约心言。既观袈裟如宝幢。尊重高显。又能破
邪扶正。所以心敬身礼。表里皆诚。故感生梵王之
福也。佛子下二句。颂灭罪生福利。长行云宝幢想。
颂云生塔想。盖塔云高显。即同宝幢。前言福德。颂
感人天。盖福德者感人天也。肃容下二句。颂远离
贪爱也。肃谓端肃。容谓形容。敬谓庄重。既著坏色
袈裟。为尊重佛子。必行止端肃。不致荒唐。身心庄
重。不致轻浮。此则具大威仪。表表大人。佛印为真
沙门。(沙门云勤息。谓勤修善法。止息恶事也)不染诸尘者。诸尘即五
欲也。上句约身表。下句显实德。假若外现威仪。内
著贪图。则非沙门。以其外肃内净。方为真实沙门
也。诸佛下二句。颂永断烦恼也。言袈裟出尘之表。
诸佛赞为良田。必一切道德福寿。自此生矣。然既
能自利亦能利他。故曰利乐等。袈裟下二句。颂消
业增善也。神力实非袈裟。以袈裟能出神力故。何
也。以比丘既著。恶念不生。久而成定。定能发慧。而
神通智力。何所不出。脱人意表。故不思议。袈裟既
卷五 第 38b 页 X21-0038.png
有神力。能发行人智勇。所以菩提行法巳生者修
饰增长。未生者栽植令生。故云能令等。道芽下二
句颂良田增长也。苗实之喻。增长之功。自因至果。
总归袈裟之功也。坚固下二句。颂甲冑防害喻。准
长行。】

「我今略赞十胜利。历劫广说无有边。若有龙身披一
缕。得脱金翅鸟王食。若人渡海持此衣。不怖龙鱼诸
鬼难。雷电霹雳天之怒。披袈裟者无恐畏。白衣若能
亲捧持。一切恶鬼无能近。」

【此颂结略该广也。若有下八句。前云袈裟具神力。
此正显神力也。海龙王经云。有龙王白佛。如此海
中无数种龙。有四金翅常来食之。愿佛拥护。令得
安隐。于是世尊脱身皂衣。告龙王。汝取是衣。分与
诸龙。皆令周遍。于中有值一缕之者。金翅鸟王不
能触犯。持禁戒者。所愿必得。又大海之中。有诸毒
龙恶鬼。及大鱼等。渡海之人生大恐怖。若人捧持。
毒龙敬佛不敢扰害。雷电霹雳。上天之怒气。披袈
裟者。纵有大过。雷不忍诛。(雷能警策。电能照察。雷之迅爆急疾者。为霹雳)
白衣是在家常人。或家宅不安。鬼神作乱。若捧持
袈裟。鬼不能近。以上皆神力之验也。是知袈裟为
佛净衣。有善神卫护。故有此威。不然无情之物。何
能之。夫袈裟出尘之表。诸佛制之。善神护之。鬼神
畏之。比丘披之生道。白衣捧之除殃。具不尽之灵
妙者。亦由人心信与不信耳。盖信者必敬。故有所
卷五 第 38c 页 X21-0038.png
感。降之于百祥。不信则生谤。亦有所感。岂不降之
于百殃乎。慎以敬之。】

「若能发心求出家。厌离世间修佛道。十方魔宫皆振
动。是人速證法王身。」

【此颂惊魔證道。以结出家之功效也。楞严云。一人
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殒。云何空中所有国
土而不振裂。正脉云。发真归元者。言住大定入圆
通者。真显妄破。归无二之本心也。空皆销殒者。应
念将化无上知觉也。国土振裂者。内动外感也。然
彼既如是。此岂不然。今云出家厌世修道。即入发
真归元之大定。真显妄破之奇功。魔宫故此振动。
义兼远害降魔。而后方能成道矣。法王即佛。速證
即顿證此方结出家之功效如此。盖楞严独显定
力。此经亦兼袈裟。皆显神力不可思矣。
△二明乞
食除贪十种胜利二。一长行三。一标徵十利。】

「复次智光菩萨。出家佛子。常行乞食。应舍身命。不断
是心。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是以乞食利益
无穷。汝等当知。出家菩萨。常行乞食。有十胜利。云何
为十。」

【常行乞食等者。谓修行人。若无饮食。身疲力倦。命
且不支。岂能进道。若得饮食。资益于身。心安体健。
乃可进道矣。应舍身命不断是心者。当知身命非
必定应舍。但言不可怠惰。不避风。雨念念提撕。然
一有怠惰。则诸行皆丧矣。故曰不断是心。是心即
卷五 第 39a 页 X21-0039.png
乞食心也。有二意。一者为离四邪命食故。大智度
论云。诸比丘等。当以乞食清净自活。不应以下口。
仰口。方口。维口。四种邪命食以自活命也。下口食
者。(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仰口食者。(谓仰观星宿日月风雨雷
电霹雳。术数之学。以求衣食。而自活命)方口食者。(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而
自活命)维口食者。(维即四维也。谓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而自活命)以
上离四邪命。为乞食之一意也。二者破饿外道邪
见。有等外道。自以吞饥忍饿为解脱法。枉自饥饿。
不知徒受困苦。安能解脱。故佛教比丘。常行乞食。
资身助道。令他生福。不以饥苦为道也。
△二分条
别释十。一活命自由益。】

「一者常行乞食。以自活命。出入自由。不属他故。」

【出入约安居处说。以佛制比丘。日中一食。树下一
宿。出则乞食资养色身。入则行道参究本性。自由
者。出家人。孤云野鹤。内无妻子挂碍。外无世务攀
缘。以道为乐。故云自由。不属他者。他即人情事务
也。
△二说法起善益。】

「二者行乞食时。先说妙法。令起善心。然后自食。」

【檀越施食。沙门施法。以见食法二施。自他兼利之
胜益也。又乞食令他种福。说法令他种慧。是为化
利人天之妙行。
△三化他生福益。】

「三者为不施人。发大悲心。为说正法。令起舍心。而生
胜福。」

【前科为不善者说妙法。令彼起善。护彼不堕三途。
卷五 第 39b 页 X21-0039.png
此科为不施者说正法。令起舍心。护彼不堕贫贱。
故云生福。可谓大悲矣。可谓胜利矣(其所重者。大悲说法也。假
若不能说法。又无净行。乞丐无异。胜福何生)。
△四福智无穷益。】

「四者依佛教行。增长戒品。福德圆满。智慧无穷。」

【前云常行乞食。化他说法。即佛教行人钦遵不违。
远离邪命。即是依佛教行。增长下。谓心无贪求。身
无挂碍。表里既净。即是增长戒品。戒能生定。定能
发慧。内具慈悲。外彰万行。自他兼利。一切功成。义
兼人天供养则福圆。凡圣赞扬则德满。又能应机
说法。则见智慧无穷。不亦两足尊乎。故云胜利。

五消慢起敬益。】

「五者常行乞食。于七九慢。自然消灭。众所恭敬。是良
福田。」

【七慢者。恃巳陵他。贡高自大。于佛法中。自谓满足。
所计不同。故有七种。一慢。(谓同类相傲也。于相似法中。执巳相似。又于下
劣中。执巳为胜)二过慢。(于同类相似法中。执巳为胜。或复他人胜于巳处。执为相似。言我与
他同)
三慢过慢。(于胜争胜。他本胜巳。而反执巳胜他。是为慢过慢)四我慢。(恃巳
陵他也。倚恃自巳所能。欺陵他所不及)
五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證谓證也。本未得上圣
法。谓我巳證上圣之法。即大妄语)
六卑劣慢。(以劣自誇也。谓巳但有下劣少分之能。反
自矜誇。以彼多分之能不及于我也)
七邪慢。(自实无德。妄为有德。执著邪见。不礼塔寺。不敬
三宝。不诵经典)以上为七慢。九慢法数不出。惟恐上于父
母。下于子侄而争胜者。兼前七种。共为九慢。再俟
参考。自然消灭者。谓沙门外著袈裟。内存忍辱。常
行乞食。则贡高自退。憍慢亦除。是为有德之人。谁
卷五 第 39c 页 X21-0039.png
不恭敬。令他种福。能消信施。故曰良田。
△六当得
顶相益。】

「六者于乞食时。当得如来无见顶相。应受世间广大
供养。」

【无见顶相者。是佛三十二相最上之相也。谓顶上
有肉。高起如髻。在青螺发中。一切人天二乘菩萨
皆不能见。是佛因中常行乞食。感发而成。比丘亦
尔。我今乞食。当得此相。应受下。谓因中乞食。果上
应供(当得二字。是行人之愿也。以乞食为因行。顶相为果德。然既感顶相。必究竟成佛。要知行
人正乞食时。三轮俱寂。二执全空。能乞之心。天眼龙睛。觑他不著。有如是因。方感顶相之报。若夫人我攻
心。贪瞋交作。求一人天果报犹恐未能。顶相奚得哉)。
△七住持三宝益。】

「七者汝等佛子随学此法。住持三宝。饶益有情。」

【此法即常行乞食之法。随学者。随从佛教习学不
违。住持三宝者。安心佛道。觉照自。心是为住持佛
宝。依教奉行。轨持不失。即住持法宝。与众同住。和
合无瞋。即住持僧宝。绍隆三宝。常住于世。为人天
轨范。出世慈航。故云饶益。
△八戒无希望益。】

「八者于乞食时。不得为求饮食起希望心。赞叹一切
男子女人。」

【乞食之法。在随缘知足。故不得起希望之心。假若
希望求食。谬加称赞。是为阿䛕谄诈。尊重佛子故
不如是。益在止贪。
△九平等行慈益。】

「九者行乞食时。须依次第。不应分别贫富之家。」

【不分别是平等行。谓法性平等。本无高下。当称性
卷五 第 40a 页 X21-0040.png
循乞。远离情见。可谓慈航普驾之胜益矣。
△十佛
喜为缘益。】

「十者常行乞食。诸佛欢喜。得一切智。最为良缘。」

【依教奉行。乞食为缘。得一切智。所以佛喜。一切智
者。以乞食所以资命。命在所以修道。道成所以起
智。智知一切法。约所知法上得名。故名一切智。然
此道与智。皆从乞食活命中来。所以乞食为得智
之良缘也。
△三结略该广。】

「智光菩萨。我为汝等略说如是十种利益。若广分别。
无量无边。汝等比丘。及未来世。求佛道者。应如是学。」

【△二偈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智光菩萨汝谛听。出家大士应
离贪。当发出世修行心。乞食头陀为根本。凡夫住于
有漏食。圣者悉依无漏食。有漏无漏诸圣凡。一切无
不依食住。我为汝等诸佛子。开演出世三利行。三世
如来所称赞。乞食功德有十利。」

【此颂诫听标益也。大士即菩萨之称。应离贪者。谓
出家人借食助道。随得便用。勿得希望美食。即是
离贪。头陀虽有十二。以乞食为本。凡夫即泛常之
夫。但知穿衣吃饭。饥餐渴饮而巳。住者依止也。依
饮食资养。方能住世。有漏者。以人有我执。食有生
灭故。即后文段触思识四食也。以未得真常。皆有
堕落。故名有漏。无漏者。即禅悦法喜为食也。有漏
无漏下。双结圣凡。谓圣凡品格虽殊。莫不皆依食
卷五 第 40b 页 X21-0040.png
住。(食者本无漏与不漏。然漏不漏只在人耳。如界内凡夫。我执不亡。不出三界。漏落于人天等。故名有
漏。三乘圣人我执巳尽不落三界受生。故名无漏)二利者。即自利利人。如
乞食资身。借身修道为自利。令施食之人。供养获
福为利他。然食虽兼四。且约段食。三世下二句。结
显标益。】

「偏称此行最为胜。出入自在无系缚。先令施主发初
心。令趣菩提然后食。为除悭贪说妙法。能趣大舍无
量心。依大师教行乞食。增长无量诸梵行。七九种慢
自除灭。为诸人天所尊敬。如来顶相不可见。转妙法
轮化十方。尽未来际传此法。令不断绝三宝种。若为
饮食起妄心。不应赞叹诸男女。起大慈悲平等意。不
生分别贫与富。清净乞食佛所赞。一切种智从此生。」

【此正颂十利。初二句颂长行第一利。此行。即长行
乞食之行也。以其离贪助道。最为胜利故。无系缚
者。既常行乞食。孤标自得。无挂无碍。即长行不属
他故之义。先令下二句。颂第二。先令发心者。即是
说法开示。令未发心者发心。故曰初心。令趣菩提
者。即前文善心。长行只言善心。颂中令趣菩提。所
谓能令施主趣菩提之善心也。趣者向也。谓向果
之初心也。然后食者。即乞食之人愿行也。如未及
受食。先举其意。愿施食之人。先證菩提。祝愿之次。
方乃食之。非是施主实成道后乞者方食。为除下
二句。颂前第三。为除悭贪者。即长行为不施之人。
因彼悭贪不施。故说妙法。广赞布施功德。以投彼
卷五 第 40c 页 X21-0040.png
悭者之机。故云妙法。因法投机。令悭者大悟。故能
趣向大舍。所谓打破悭囊。运出宝藏。故云无量心
也。依大下二句。颂前第四。大师即佛。梵行即前戒
品。义兼福智。七九二句颂前第五。如来下二句颂
前第六。长行云应受世间广大供养。颂云转妙法
轮。化十方者。互有隐显。以长行但云受供。不云说
法。是受供显。说法隐。颂中反之。若前后照应。因转
法轮教化十方。所感人天供养其意则全。尽未下
二句。颂前第七。传此法者。即除贪乞食之法。转相
传受。能令三宝常住。故云不断绝。若为下二句。颂
前第八。长行云。不得为求饮食起希望心。颂云若
为饮食起妄心。若字不顺。只当用不字为妙。不应
下。当增为食二字。即不应为食赞叹男女。与长文
合。起大下二句。颂前第九。前云须依次第。颂云平
等。盖次第即平等行慈也。清净下二句。颂前第十。
前云佛欢喜。颂云佛所赞。盖因欢喜所以称赞。一
切种智。即佛智也。从此生者。谓逆流穷源。皆从乞
食生起也。良以乞食离贪。即是无垢性。以无垢性
中起无漏行。具无量德。终證佛智。而出世之益。何
胜此乎。故标胜利者宜矣。】

「三世如来出于世。为诸众生说四食。段触思识为其
四。皆是有漏世间食。唯有法喜禅悦食。乃是圣贤所
食者。汝等厌离世间味。当求出世无漏食。」

【此颂结显胜益也。佛谓众生皆依食住。食有四种。
卷五 第 41a 页 X21-0041.png
今初二句标定。第三句列名。段谓行段。或分段。(有资
益之义。谓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入腹变坏。资益诸根。故言段食。古译经律。皆为抟食。以手抟取故。后译复
言浆饮等不可抟取。遂译为段食)触食。(触即对也。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
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为触食。又一切鬼神。触气而食。故名触食也)
思食。(思谓第六
识思想可爱之境。生希望意。而能润益诸根。如人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也)识
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执持诸根。故名识食。又无色界天。
及诸地狱众生。不用饮食。独有第八识执持长寿。故有食义)盖此四食俱约界
内。故曰皆是等。唯有下二句。为无漏食。法喜者。即
闻法欢喜。而能充饥。故有食义。禅悦者。即无漏禅
定。寂静安閒。其心怡悦。而能充满。故有食义。不用
世间四食。是为圣贤食也。法华云。法喜禅悦食。更
无馀食想。汝等下二句结劝。然世间之食虽具四
种。而佛命乞食者乃段食也。今又劝离者。谓佛对
初进沙门。离四邪命。常行乞食。除贪去慢。资益诸
根。无非助道之缘而巳。然久之亦不可恋著。意在
欲求出世之道。须求出世之食。必当参究佛法。见
道而喜。又禅定怡神。可资慧命。是为无漏。此亦回
权入实之谓也。又寻常乞食。不作食想。不知有我。
能所两忘。三轮俱寂。虽段食亦为无漏矣。
△三明
恒服弃药十种胜利二。一长行三。一指明标徵。】

「复次智光菩萨。出家佛子。于诸医药不应贪著。若有
病时。他煎药巳。所弃舍药。诃梨毗梨。及阿摩勒。取是
等药。即应服之。乃至一生。服所弃药。于诸药等。常生
知足。如是名为真实沙门。出家佛子。恒服弃药。是人
卷五 第 41b 页 X21-0041.png
获得十种胜利。云何为十。」

【此医药中无垢性也。弃药者。即他人煎饮所馀之
渣为弃药。谓弃之不用也。良以四大不调。或五脏
不和。皆谓有病。须医药以治之。仍用投症者可愈。
未闻他服所弃之渣巳取为药。若以医书论。无味
之甚矣。今佛用之者。良有二义。一事。二理。事者如
弃药无力。亦未尝投病。而欲其功效者。乃三果之
力也。用果作引。无病不治矣。此乃如来现量之知。
勿以世论为难也。三果者。一诃梨。此云天主持来。
此果为药。功用至多。无所不入。亦无所不效也。二
毗梨。具云毗梨耶。此云精进果。若用此果。有追寻
病根之力也。三阿摩勒。树叶似枣。华白而小。果如
胡桃。味酸甜。可入药用。此三果共弃药煎之。或为
丸。为散。亦不定。以上约事说。实用弃药。奈三果此
方无。若然在西域则可。在此方则未可也。不可胶
柱。二约理表。事药治身。理药治心。良以心病虽多。
简略不出六种。一贪病。于世五欲希望无厌。出家
比丘。用布施药。发解脱心以治之。二放逸作恶病。
当用戒药治之。三嗔病。当用忍乐治之。四怠病。用
精进药治之。五昏沉妄想病。用禅定药治之。六痴
病。用智慧药以治之。广至八万四千尘劳皆病。当
用八万四千陀罗尼药以治之。问。六度固有药义。
而未尝弃之。然用表弃药者何所取法。答。六度之
法。诚为超凡之妙剂。入圣之神方。诸佛用之。治五
卷五 第 41c 页 X21-0041.png
住烦恼诸病。离二死之苦殃。證一乘之妙域。固未
尝弃之。而凡夫众生不信因果。不省罪福。放逸造
业。甘心苦趣。束手死门。虽有六度良药。背驰弗顾。
非弃而何哉。今佛借事表理。应服者则服。事事知
足。处处达真。名为真沙门。佛弟子也。恒服下。标十
胜利。三果名。或表戒定慧(华山止持会集。引根本百一羯磨云。有五种果。
若食非时。若病无病。并随意食。一阿梨勒。此云天主持来。二毗醯勒。三庵摩勒。即岭南馀甘子。形似槟榔。
食之除风。四末粟者。即胡椒。五举苃利。即蒟酱。蒟音举。亦可作药)。
△二正明十利
十。一息贪正念益。】

「一者为求药草。不近他人。永息贪求。安住正念。」

【既为他人所弃之药。处处有之。取来便用。不近他
人者。即不向外驰求也。永息贪求者。不起妄想也。
安住正念者。道心不退也。
△二观门成就益。】

「二者不净观门。易得成就。出世之心。能得坚固。」

【佛令初心多欲之人作不净观。谓澄思静虑。通身
内外。三十六种不净。九孔常流。深生厌恶。欲心不
起。即五停心观之一也。彼为正观。此用弃药助之
易得成就者。谓弃舍之物。污浊可厌。与观相应。然
正助相兼。则功夫得力。而道心自固。观法可成矣。

△三速證禅悦益。】

「三者于诸珍味。恒不贪著。速證正智。餐禅悦味。」

【恒不贪著者。谓遇则随缘。过不妄想。贪心歇处。正
智现前。念与智合。故曰證智。禅为定体。智从禅出。
还能觉禅。如舌餐味。
△四知足解脱益。】
卷五 第 42a 页 X21-0042.png

「四者于诸世间一切财物。常能知足。早得解脱。」

【古人云。知安则荣。知足则富。世谛尚然。况沙门乎。
既服弃药。三毒皆消。于诸财物。一念不生。即是解
脱。
△五亲近善友益。】

「五者不近世间一切凡夫。亲近出世清净善友。」

【因服弃药。永离贪求。心如藻雪。行若冰霜。是以不
近凡夫。则五欲不能染。亲近善友。则道念必能增。

△六知惭解脱益。】

「六者由不嫌恶诸弃药等。于粗饮食。亦得解脱。」

【情生于爱。业发于情。以情爱攻心。贪欲炽盛。忻美
厌粗。人之常情。由是佛命比丘。饮食弃药。双离爱
憎。则解脱道成。
△七世间尊重益。】

「七者于所重药。永不希望。一切世间无不尊故。」

【所重药者。即世人所贵重者。永不希望者。言出家
佛子。唯道可修。身虽有病。巳无私囊。岂为残躯。妄
登檀府之门耶。应知佛所戒者。戒其不当为而强
为者。非戒其当然而不然者。假若檀越以贵重之
药诚心供养。若毕竟不受尤为不可。何也。檀越供
养元为求福。况沙门以利他为重。巳若不受。彼不
果愿。巳亦伤慈。岂其然乎。盖佛所戒者。乃无人供
养者不得希望也。自然德感尊敬。神鬼护持。故云
一切世间等。
△八證得法身益。】

「八者速能调伏诸烦恼病。證得如来常住法身。」

【烦恼兼五住。病亦兼二死。调伏即修證功夫。速即
卷五 第 42b 页 X21-0042.png
顿义。谓烦恼既亡。生死亦尽。證得法身。常住不灭。

△九永断烦恼益。】

「九者永断三界一切烦恼。能疗众生身心重病。」

【此承前益。一切烦恼既巳永断。生死病根自既巳
除。以大悲心。起利他行。又能调伏众生身心之病。
益见两利之功也。
△十得大菩提益。】

「十者能顺佛教。修菩萨行。福智圆满。得大菩提。」

【能顺者。遵行佛教。能服弃药即无垢性。修菩萨行
者。不出六度。义兼利他。以利他则福圆。自修则智
满。福智圆满。究竟成佛。故曰得大菩提(大菩提者佛之智果
也)。
△三结嘱流布。】

「智光当知。我为汝等。略说弃药十种胜利。如是妙行。
去来现在出家菩萨。皆共修学。汝等应当为诸众生
演说流布。无令断绝。即为如来广设供养。世间所有
财敬供养。所不能及。于菩萨行。不复退转。速證无上
正等菩提。」

【如是妙行者。即服弃药。亦兼衣服饮食。乃三世菩
萨共修之行也。汝等下。嘱累流通。无令断绝者。续
佛慧命也。即为下较胜。然为字有二音两解。一音
唯。谓为者当也。是也。当是如来以无垢性法供养
众生。以佛观众生有佛性无修法。故为说此令彼
修證。是佛以法供养众生也。有种种胜利。故云广
设。应知此解。于无令断绝下。略断一断说。言虽是
汝等演说流布。奈经是佛说。即是如来供养也。此
卷五 第 42c 页 X21-0042.png
为一解。二者音未。为者与也。指智光等说。谓汝等
为诸众生演说流布者。即是与如来广设供养。以
代佛演说。不违佛命。即是供佛也。世间下较量。于
菩萨行下。亦指智光等。因修获益说。二解皆通。

二偈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智光比丘汝善听。出家所服无
垢药。菩萨妙行此为先。众生有病如巳病。以大悲恩
救众苦。复用慈心施安乐。最上妙药与他人。」

【正颂良药救人也。既云弃药。何得无垢。大约垢净
从心。以心离贪求。则自心清净。物随心转。虽弃药
入口岂不洁乎。复以三果助之。而何病不愈哉。第
三句自利。妙行通说即诸行也。此字别说即弃药
也。乃叹法奇特。故说为先。第四句利他。言众生皆
有佛性与巳同具。故彼之有病。如自巳有病也。以
大下。既言大悲。必有公物济世之恩。故曰救苦。复
用下。既能救苦。必得安隐。则有洪仁惠德之慈。故
曰安乐。最上一句。蹑前救苦施乐皆是妙药施人
也。良以前云药具事理二义。若事上说。众生有身
病则受苦不乐。今以投病之药令彼得痊。自然安
乐。乃救身病之妙药也。若理上说。药即是法。善用
投机之法。能治众生心病。以众生有烦恼生死。故
苦而不乐。今与说法。令彼依法修行。即为服药。断
烦恼根。出生死苦。自然受享法乐矣。】

「前人所弃而自服。菩萨不择贵贱药。但疗众病令安
卷五 第 43a 页 X21-0043.png
隐。取他所弃之馀药。饮食以充治所疾。取他弃药有
十利。三世如来共称赞。」

【此颂弃药自服也。夫为菩萨者。不惟能行人所不
能行之行。今亦能服人所不欲服之药。然良药济
人。弃药自服。盖菩萨之所以为菩萨者。实常人之
所不及也。】

「虽求医药不近他。永息追求住正念。不净观门易成
熟。而能远作菩提因。不著甘味离诸贪。当求法喜禅
悦食。于世财宝能知足。获得无漏七圣财。舍彼凡愚
不共住。亲近圣贤为良友。由是不嫌众弃药。亦于饮
食断贪求。珍膳妙药不希望。世间所有咸尊重。能疗
身心烦恼病。悟得真如法性身。永断三界诸习气。證
得无上真解脱。能顺佛教趣菩提。福智圆成报身果。」

【此颂弃药十利也。初二句颂长行第一。不净下二
句颂长行第二。菩提因即长行出世之心。而能远
作等者。以近为不净观之助缘。远为菩提果之助
因也。不著二句颂前第三。于世下二句颂前第四。
七圣财者。一信财。(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之资。信为道本。故
名信财)二进财。(进即精进。谓未得见谛。而一心精进求出离道。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进财)
三戒财。(戒即戒律。谓戒为解脱之本。能防三业之非。能止三业之恶。以为成佛之资。故为戒
财)四渐愧财。(惭者惭天。愧者愧人。谓既能惭愧。则不造诸业。以为成佛之资。故名惭愧
财)
五闻财(闻为三慧之首。闻必能思。思必能修。谓若能闻佛声教。则开发妙解。如说而行。
以为成佛之资。故名闻财)
六舍财。(舍即舍施。谓若能运平等心无憎无爱。身命资财。随求施
与。无所吝惜。以为成佛之资。故名舍财)
七定慧财。(定慧即止观也。定则摄心不散。止诸
卷五 第 43b 页 X21-0043.png
妄念。慧则照了诸法。破诸邪见。邪见既破。诸见不生。为成佛之资。故亦为财)然既云圣
财。则知珍财助贪。圣财助道矣。舍彼下二句。颂前
第五。由是下二句。颂前第六。断贪求即前文得解
脱义。珍膳下二句。颂前第七。能疗下二句。颂前第
八。永断下二句。颂前第九。此颂与长行文别义同。
长行云一切烦恼。通现行种子。此云诸习气。独约
种子。前云能疗众生身心重病。利他边义急。颂云
證得无上真解脱。在自利边急。然巳利而后利他。
二义不失。能顺下二句。颂前第十。前云得大菩提。
颂云成报身果。然菩提即报果之菩提也。】

「汝等佛子皆修学。当坐金刚真道场。」

【此颂结劝当修也。修学二字。具止观定慧兼六度
等。皆依四无垢性为根本故。金刚真道场者。即等
觉位金刚心。解脱道前。无间极力。至坚至利。能断
无明生相。微细惑体。故取喻金刚。真道场者。即一
乘实际理中。为称性道场也。当坐二字。即智与理
合。如身坐座。当知此处。若渐修。则竖经五十五位
真菩提路。方至于此。若利根者顿修。一刹那间。妙
观相应。根本无明尽。便入妙觉。究竟成佛矣。此经
顿教。当依顿说。以上追释四性大科竟。答前应云
何住之问也。言追释者。以标辞在先。广释在后。中
隔调伏一段。调伏之后释之。故名追释。以知佛语
自在。然亦三义互参。且依多义者定科耳。
△三说
修习。
此答云何修习无垢之业。分三。一如来正
卷五 第 43c 页 X21-0043.png
教修摄其心二。一长行五。一教住兰若。】

「复次智光。出家菩萨。远离喧闹。住阿兰若。修摄其心。
无量千岁。以求佛道。」

【梵语阿兰若。翻云寂静处。远离喧闹者。不为五欲
所惑。住阿兰若即静处安居。或山间或林下。不为
声色所惑之处皆名兰若。为修行人所依之境也。
修摄其心者。为所行之道。出家菩萨为能修之人。
良以妄心放荡。若野马狂猿。奔驰不息者。盖为尘
世之引发也。是以佛命出家人离诸尘世。自然境
寂心安。易于修习。纵有巳熏种子。假戒定慧降之
断之。是谓修摄其心也。无量下。正显延促无碍也。
谓在此幽静之所。大忘人事。不知有身。亦不觉时
长。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虽曰无量千岁。不失顿义。

△二引圣證成。】

「三世如来。离诸喧闹。寂然閒居。万行增修。證菩提果。
缘觉声闻。一切贤圣。證得圣果。亦复如是。」

【如来是巳成之果。万行为道前之因。依果谈因。意
在劝人修證也。一佛既尔。佛佛皆然。故曰三世。诸
喧闹者。乱声惑心。所以离之。寂然者。幽静无为。所
以居之。如是则心空境寂。人法双亡。故曰閒居。不
修而修故曰万行。成一行而诸行圆具。證一位而
诸位顿彰。故曰增修。然既云万行。必经位次。即诸
位中历修之万行也。又修为次第之功夫。證谓亲
得之实果。依修成道。故曰證菩提果。此独约佛乘
卷五 第 44a 页 X21-0044.png
说。下别举二乘缘觉。从十二因缘成道者。声闻。闻
佛四谛声教證果者。一切贤圣者。通举三乘人各
有贤位圣位之不同。而从凡入圣。亲證实到者。皆
依兰若静处修成。故云亦复如是。夫利他须在尘
世。自修实让山林。可谓静修龙天喜。居尘佛祖忧。
假若居尘不染。非上上根人则不能矣。然通论修
行。必从静谧。
△三标徵十德二。一标徵。】

「其阿兰若。有十种德。能令證得三菩提果。云何名为
十种胜德。」

【△二分释十。一威仪自在德。】

「一者为得自在住阿兰若。四威仪中不属他故。」

【出家元为离尘。若不从静。尘俗何异。又自在非为
偷安。意为修證也。因为修行方住兰若。四仪可知。
不属他者。唯此一句为胜德。他者人事也。若在尘
中。为他六亲境缘牵引。有不由巳者。今居兰若。不
属他缘牵扰。幽静自在。成道必易。非胜德而何。

二离我我所德。】

「二者离我我所。名阿兰若。于树下时。无执著故。」

【我即我执。妄执五蕴身中有主宰故。我所即我所
有。若妻子眷属。或功名财物田产等。此执心外实
有。即是法执。今居兰若。外境不扰。自心不动。我法
二执若伏若断。既二执不起。一性幽静。乃自心即
阿兰若。此约理说。若于树下等。言树下即阿兰若。
此约事说。佛制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诸缘顿断。一
卷五 第 44b 页 X21-0044.png
念清修。达万法唯心。故无执著。非胜德乎。
△三无
爱无畏德。】

「三者于卧具等。无所爱著。由斯当卧四无畏床。」

【卧具者。卧身之具也。在家人。或雕床缯枕。起人爱
著。或因爱生贪。纵情障性。出家比丘。岩树为房。草
铺为座。惭愧知足。故无所爱著。由斯下。因功致德。
斯者此也。即因无所爱著。道力日增。修得如来大
休歇处。故曰当卧等。无畏表床。非无畏即床。此皆
佛德。行者分具。安然无畏。道在其中。如身卧床。故
曰四无畏床(四无所畏者。即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法无所畏。说尽苦道
无所畏)。
△四三毒远离德。】

「四者阿兰若处。三毒微薄。离贪瞋痴所缘境故。」

【三毒即贪瞋痴。微薄者非是全无。以山中幽静。既
无所缘之境。三毒不发现行。故曰微薄。然久之必
种现皆灭。由依兰若。故获斯益。
△五不求五欲德。】

「五者乐阿兰若。修远离行。不求人天五欲乐故。」

【五欲有二种。一财色名食睡。为众生所欲之境。故
名五欲。或色声香味触。为五根之所缘。亦为五欲。
初句乐字。举行人渴慕之心也。修行。即兰若中所
作之功夫也。远离。即心不缘境。一切不著之深定
也。下二句。既云不求五欲。志在无上涅槃。是为胜
德。
△六修习佛道德。】

「六者能舍喧闹。住閒寂处。修习佛道。不惜躯命。」

【为修佛道。所以舍闹从寂也。不惜躯命者。谓大丈
卷五 第 44c 页 X21-0044.png
夫唯道为慕。不惜其劳。不知有身也。假若爱惜躯
命。未免惮劳畏苦。少有回护。则志惰行疏。今言不
惜。是为大德。
△七事业易成德。】

「七者爱乐寂静。世间一切事业。易得成就。无障碍故。」

【寂静即阿兰若。一切事业即戒定慧等。乃成佛之
事。无漏之业。皆寂静中生。故曰易得成就。若心有
所惑。行有所阻。是为障碍。今心寂境空。故无障碍
也。
△八易成出世德。】

「八者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易得成就。无障碍故。」

【前科虽云戒定慧等成佛之事。且约因位修行边
说。此科约證果说。世出世间者。即不离世间果。而
得成就出世间果也。果上事业。如神通妙用。三昧
解脱。馀如前说。
△九百千三昧德。】

「九者阿兰若处是三昧空。能得百千大三昧故。」

【梵语三昧。此云正受。定之别称也。然烦恼生于动。
三昧成于静。一定既成。诸定皆应。三昧空者。谓定
中不受诸法。云空三昧。又云能得五千者。谓定体
无二。事有千差。应万事而一心不动。即百千三昧
也。
△十无碍大智德。】

「十者清净如空。以为舍宅。心无障碍。得大智故。」

【阿兰若中无尘事所扰。故云清净。荡荡无为。故云
如空。行人依之。犹如舍宅故。心无障碍者。谓真心
体上。五住惑尽。因行巳满故。得大智者。即佛智。菩
提果成故。
△四劝住莫离。】
卷五 第 45a 页 X21-0045.png

「智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功德。以是因缘。
出家菩萨。誓舍身命。不离山林。若为听法。供养病人
师僧父母。出阿兰若。入聚落中。宜速还归于兰若处。」

【誓舍身命不离山林者。为正劝以决其志也。然人
非不爱其命。但较于道者不能两全。是以欲速成
道。不觉有身。纵至危急坎坷之时。宁可舍身。不离
山林。假一离之。则心逐境牵。被境所迷。而难得收
摄矣。若为听法等事。而不容不去者。则亦听出。无
非暂许。而聚落为讲法之处。必有师僧病人。或省
近父母。或供养师僧。或看望病人。虽然。犹不可逐
境随流。故曰宜速还归。
△五遇阻作观。】

「若有因缘未得归者。应作是想。今此聚落犹如山林。
所得财物。虚假如梦。若有所得不应贪著。如是佛子
是摩诃萨。」

【初二句。谓路远不能到者。或天晚来不及者。或有
急事为人苦留者。皆为阻隔因缘。身虽未归。心不
放舍。故佛教与应当观想聚落即是山林也。所得
财物下。是檀越供养财物。或䞋资等。犹不得染污
其心。以满檀信之愿。而不得不受者。遂达三轮体
空。故言虚假如梦等。然则如是观想。入廛市而应
缘。随风波而利物。无往而非兰若也。末二句结云。
如是佛子是摩诃萨。摩诃云大。言其此等之人。不
惟是菩萨。且是大菩萨也。
△二偈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远离喧闹处寂静。此是神仙所
卷五 第 45b 页 X21-0045.png
居处。」

【此正颂教住兰若也。神仙居住。长行无文。应知取
喻神仙者。非重其人。但重其处也。以名山洞府。为
神仙隐迹之乡。幽静绝尘。故如兰若。但取静义。不
取仙行。】

「三世菩萨求菩提。于兰若中成正觉。缘觉声闻诸圣
众。亦于此处證菩提。住阿兰若获十利。能令證得三
乘果。」

【此颂引圣劝修也。长行云如来。颂云菩萨者。以如
来为菩萨道后之果。菩萨为如来道前之因。盖前
果后因。非不同类。馀五句与长行同。但获十利一
句。寄标于中。】

「自在游行如师子。四威仪中无系缚。山林树下圣所
乐。无我我所名兰若。衣服卧具无系著。坐四无畏师
子座。离诸烦恼名兰若。一切贪爱无所著。常居物外
厌尘劳。不乐世间五欲乐。远离愦闹寂静者。弃身舍
命求佛道。能住寂静无人声。于诸散乱心不起。世出
世间诸善业。心无障碍皆成就。由是兰若为根本。能
生百千诸三昧。以大空寂为虚空。行者身心无障碍。」

【此正颂十种胜德也。初二句颂前第一。师子兽中
王。随所到处无所惧畏。比丘住兰若亦复如是。随
心自在无所系缚。山林下二句。颂前第二。衣服下
二句。颂前第三。离诸二句。颂前第四。烦恼即前三
毒。长行云离所缘境。颂云一切贪爱无所著。理应
卷五 第 45c 页 X21-0045.png
贪爱之下加之境二字。谓一切贪爱之境无所著。
盖上句标。下句释也。常居二句。颂前第五。物外即
阿兰若。厌尘劳不乐五欲。即长行修远离行。远离
下二句。颂前第六。愦闹下隐一住字。应云远离愦
闹住寂静者。下句身非毕竟弃。命非毕竟舍。但言
为求佛道。精进勇猛。不可护惜身命生怠惰故。能
住下四句。颂前七八。前二句颂前乐住寂静。无人
声三字释寂静义。盖有声则动。无声则静也。于诸
下。谓散乱出于喧杂。定慧成于幽静。然既无人声。
散乱之心。无由而起也。后二句颂第八。一切事业
易得成就等。前但云事业属总相。颂分别世出世
间为别相。谓世间为有漏善业。即第七。出世间为
无漏善业。即第八。心无障碍者。蹑前七八。由心不
散乱则无烦恼障。令世间善事成就。由寂静无声
极至心法两亡。则所知障亦无。出世善业皆成就
故。由是下二句。承前七八。颂前第九。以大下二句。
颂前第十。大空寂者非断灭空也。即真空妙体。为
前百千三昧之所依。以真空为体。三昧为用故。为
虚空之为字不当。理应是如字。谓真空妙理周遍
圆融。包纳冲邃。犹如虚空。或虚空二字。是前舍宅
二字。誊录者误。亦未可知也。行者即能修之人。欲
證法身。契真心。全体解脱者。故无障碍也。良以长
行云得大智。约菩提说。颂中言身心。即法身。真心。
约涅槃说。总是佛果之别相。】
卷五 第 46a 页 X21-0046.png

「具足如是十胜利。是故众圣常居止。」

【因有胜利。所以圣居。颂前结显劝住。众圣通指三
乘果人。亦指果推因也。言未成圣果以前。修道之
时常居兰若。非成道之后。常居也。】

「智光汝等诸佛子。若欲速成一切智。乃至梦中莫舍
离。阿兰若处菩提道。我灭度后发心者。而能住于兰
若处。不久当坐宝华王。證得法身常乐果。」

【此颂證得法身也。一切智。即一切种智。欲七字成
句。故略一种(一切种智者。能以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是名一切种智。即佛智也)
阿兰若下。谓菩提即道。依兰若修成。故以处云道
也。我灭下。我即如来自称。亦随世假我也。灭度有
二义。一约理言。以佛能灭除五住烦恼。度出二种
生死。證得真常道果。故云灭度。二约事言。即示现
隐迹归真。谓灭度后者。指尽未来际众生。发心者。
即后世发心之人。而能下。言依止之处。不久者。言
其顿成。坐宝下。明成佛仪相。宝华王。即佛坐之莲
华。以尊重故。称宝称王。證得下。成法身四德。常乐
果。四德之二。义亦兼四。总谓菩提涅槃。皆从兰若
中出。(随世假我者。以我有四种。一凡夫遍计执情我。谓五蕴身中有主宰故。二外道神我。三二
乘假我。我执巳断。不当称我。以随世流布。以辩主宾。假称为我。四如来法身真我。唯佛独證。然法身真我
本无生灭。今言我灭度后者。且约随世之假我言之。不当称我而称之者。故云假我也)以上如
来广说一大科巳竟。
△二闻者获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无量百千初发心者。于无上道
得不退转。时智光等诸菩萨众。得陀罗尼。具大神通。
卷五 第 46b 页 X21-0046.png
百万人天。发菩提意。悟三解脱。」

【初发心者。乃始入闻法之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者。因闻四无垢性。各十种胜利。又闻住阿兰若十
种胜德。所以见贤思齐。初发大心。于无上佛道得
不退转。意在决定修證。亦望果修因之胜心也。智
光等得陀罗尼。此云总持。即真心本体。总含万德。
圆悟妙体也。具大神通者。体中大用也。良以智光
因远闻佛说报四恩法。为子不肖。欲度其心。不辞
长途之遥。亦不惮跋涉之苦。遂统众而来。求佛说
法。既闻法巳。又求报恩之行。决意出家。然巳既出
家。子亦出家。于是所统之众。同心出家。今闻无垢
性品始终胜益。皆豁然圆悟。得总持德。可谓不历
僧祗获法身也。夫此等菩萨。不唯不负巳灵。亦复
不负佛恩也。然其来意。元为教子。今父子皆悟。其
天性之恩。父子之道。亦无以加矣。其子者。不惟佛
恩难报。抑且碎身殒命。亦不能报父母万分之一
也。呜呼至哉。百万人天下。以其既闻佛法。巳觉人
天有漏生死难逃。遂发大心。悟三解脱。亦伟丈夫
哉(三解脱。一性净解脱。以悟自性本净。不染诸尘。当体解脱。二悟修成解脱。谓自性虽净。现被见
思惑障。若不修行。难以克證。三悟方便净解脱。遂起观行。善巧方便。发起实慧。可以从体起用。芥纳须弥)。

△三佛释后益二。一劝持流布。】

「尔时如来告诸大众。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得闻
如是四无垢性甚深法门。受持读诵。解说书写。」

【前科经家叙置。此科如来亲说。若有下。标闻持之
卷五 第 46c 页 X21-0046.png
人。非指现前。乃泛说后世有缘人也。净谓尘事不
染。信谓决志不违。如是男女。必为受道之资也。得
闻下。标所听之法门。即四无垢性也。甚深下释义。
即事證理云深。速成佛道云甚深。法有轨持。门有
通义。谓从此法门。达入实际也。受持有二义。一事
受持。手捧目观。心口不失。二理受持。智与理冥。秉
任不失。读谓熟文解义。诵谓背念不忘。解即科文
疏义。说即讲演分别。书为染翰成章。写即刊刻印
施。皆为流通法化。续佛慧命者也。
△二正明后益
四。一所生处益。】

「如是人等。所生之处。遇善知识。修菩萨行。永不退转。
不为一切诸业烦恼之所扰乱。」

【初句指前受持秉教之人。次句明来世所生之处。
遇善等即是胜缘。由今生受持等。熏成圣种为亲
因。遇善知识必有指示为外缘。引种子发起现行。
故云修菩萨行。决志欲成。故云永不退转。不为下。
既从无垢性熏成净种。自然资禀洁白。故不为诸
惑所乱也。
△二现世获益。】

「而于现世获大福智。住持三宝。得自在力。绍继佛种。
使不断绝。」

【现世即今生也。得闻大教即是获福。既能读习等
必然获智。安心立行为住持三宝。良以佛法僧皆
称宝者。以能度人之生死。能破人之痴暗。能生人
之智慧。圣用神妙。故皆称宝。得自在力者。以念念
卷五 第 47a 页 X21-0047.png
栖神于三宝。从受持等处发出智慧。不涉强为。故
云自在。力即智用。能破邪显正为力用也。以其转
相传授。能令三宝常住。故云绍继佛种等(依法成佛。法为
佛种。展转流通。即为绍继)。
△三后生兜率。】

「命终必生知足天宫。奉觐弥勒。證不退位。龙华初会。
得闻正法。受菩提记。速成佛道。」

【知足即兜率之华言。天宫即内院。奉觐即侍奉觐
见。由奉觐则必学道。以弥勒为师也。證不退位者。
既生兜率。圣道有期。故云不退。至弥勒成佛。三会
说法。初会闻记即得成佛。由绍继佛种。获此胜利
(别教菩萨。从初住位中断见惑。二住至七住位中断思惑。永不退失超凡之位。故名不退位)

△四随愿往生。】

「若欲愿生十方佛土。随其所愿。而得往生。见佛闻法。
究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前受持读习等为因。以发愿为助缘。由此因缘
引发。则能随愿往生。既得往生。则见佛闻法。于阿
耨菩提。自然究竟不退也。以上如来正教修摄其
心大科巳竟。】
【△二大士疑问兰若修證三。一品题。】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阿兰若品第五」

【依经题而立品题。言是心地观经之阿兰若品。依
主释也。以品中问答阿兰若修證之事。依所问答
立名。
△二经文。一长行六。一经家叙仪。】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常精进。承佛威神。即
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卷五 第 47b 页 X21-0047.png

【常精进者。内发三心。外修万行。于巳不足。于物不
倦。依巳愿行。故立嘉名。然此品必假常精进发起
者。以虽居兰若。但是境寂。若非精心不杂。进道不
倦。恐有始而无终。故有此举。一以决疑。一以警策。
承佛威神者。谓兰若中修證之事。乃诸佛共修道
场。于中违顺境相。惟佛自知。不假问答。难决众疑。
实为大事。若非佛力所加。便是常精进亦且问之
不及矣。由是经家看出。是以叙之。
△二述旨疑问。】

「世尊。如佛所说。阿兰若处是菩提道场。若有发心求
菩提者。不应舍离阿兰若处。是兰若中有多众生。虎
豹豺狼。毒虫恶兽。乃至飞鸟。及与猎师。不识如来。不
闻正法。又不敬僧。此诸有情。无复善根。远离解脱。何
故如来令修学人。往阿兰若速得成佛。」

【如佛下。至不应舍离阿兰若处。皆佛所说。今菩萨
述之。是兰下。方为举事述疑。意谓佛言兰若修證
速得成佛。现今山林之间。幽寂閒旷。即是兰若。其
中现有多种众生。如虎豹等。乃至飞鸟。此乃通举
禽兽。猎师者。山中捕兽之人。乃别举人类中一种
好杀者。种类颇多。此略举耳。菩萨意谓佛言一切
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当成佛。彼等众生既
有佛性。又居兰若。且无五欲所惑。又无人情所牵。
正好修行。皆可成道。方见住兰若之功效也。不识
下。正明徒居无益。既不识如来。又不闻正法。且不
敬僧。无复善根。远离解脱。显是有损无益也。何故
卷五 第 47c 页 X21-0047.png
下承疑怪问。谓如此无益之处。佛令人修。谓成佛
且速者。果何益乎。
△三哀请决疑。】

「惟愿世尊。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决疑令喜。发菩提心。
使不退转。」

【意谓如来决疑。使发心者。不退其志。
△四如来赞许。】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大慈。
问于如来清净解脱。饶益未来诸修行者。功德无量。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演说阿兰若处
种种功德。」

【善哉者赞辞也。即佛喜之义。重赞者喜之至也。谓
教不孤起。必待缘兴。由问而说。以尽详细。不惟决
众之疑。实乃增广其益也。汝以大慈下。佛述常精
进之问意。非实不知。知而故问。实为大众。正显真
慈。所以佛赞。清净解脱者。即是兰若中静德胜益。
饶益下。述彼问中之大益也。谛听下。诫听许说。

五当机应唯。】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六如来正答四。一直斥非当。】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如汝所说。阿兰若处得成圣
者。山林之中多诸众生。以何因缘不得成佛。是义不
然。」

【如汝所说者。即据汝所说也。阿兰下。佛述菩萨之
问辞。惟末后一句。直斥其非。故曰不然。
△二徵释
所以。】
卷五 第 48a 页 X21-0048.png

「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识三宝。不知厌足。不识善恶。
于山林中。虽有世间种种珍宝。而不能知伏藏之处。
菩萨摩诃萨即不如是。」

【所以直斥不然者何也。谓汝所引彼诸众生。且不
识三宝。愚蠢之极。何得与修行人同伦而疑之哉。
彼众生。即虎豹禽兽及诸猎师。谓禽兽愚蠢无知。
猎师性恶好杀。由愚痴故不识有三宝。由性恶故
自不知厌足。恣心造业。不识善恶因果。如此等类。
可为道器乎。于山下。别举显愚。谓山间林中。皆有
珍宝伏藏。由彼愚痴。且不知其处。然世间珍宝尚
不知处。何况出世法王大宝。又焉能證之哉。是以
智人不与禽兽同。故结云菩萨摩诃萨即不如是。
夫细详佛语。亦有点化。谓居山而不入道者。禽兽
无异。而贪求害道者。猎师无异。噫。盲修老衲亦可
惊心。
△三正明住意。】

「善男子。菩萨能知佛法僧宝是出世宝。七珍伏藏是
世间宝。悉能辨其种种色相。知其所在。而不贪求。亦
不乐见。何况取乎。菩萨出家。发坚固心。不惜身命。舍
离父母。六亲眷属。乐住山林。」

【佛法僧宝表真谛。故名出世宝。谓能达真谛则出
三界。诚为宝矣。七珍伏藏表俗谛。名世间宝。若达
俗即真亦出三界。真俗一体。真俗历然。故云悉能
辩其种种色相等。不贪求者。表达而不著。乃心境
皆空也。亦不乐见等者。绝诸妄念也。菩萨出家下。
卷五 第 48b 页 X21-0048.png
结显劝住(伏藏二字。可疑可辩。以经云禽兽等不知伏藏之处。谓愚痴故。且如伏藏者。即
古人将金银珍宝。或避兵逃难。不能随带。且埋藏于地中曰伏藏。彼时惟埋者知之。及后彼人既殁。他所
不知。然此事处处皆有。亦常事也。今云禽兽等不知是愚痴所障。此则可疑。若谓禽兽不知。而世间聪明
者。理宜知之。现今世间非无宝藏。谁能识之。抑聪明者尚且不知。何况禽兽。又云菩萨能知七珍伏藏。若
深位菩萨具天眼者。固不待言。自然能见。而经中说者是初心学道之人。称之为菩萨。未得深位。何得而
知之。然今所辩者有二意。一或借事表法如注中说。二或伏藏非埋伏之藏。或是矿藏。如金矿银矿皆在
山中。禽兽不知。而智人能知也。只因经文欠明。故有此辩。未免饶舌)。
△四存想固志
四。一念依报无常。】

「常作是念。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劫尽之时七日并出。
火灾炽然。焚烧万物。日月星辰。妙高山王。及七金山。
铁围山等。时至皆散。」

【常作下观想也。以作观观想。劫坏时七日并出。(解见
初卷)大千俱坏。依报无常。是知此观元为坚固其心。
谓大千尚坏。何况此身。
△二念正报无常。】

「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还生下地。转轮圣王。
千子围绕。七宝眷属。四洲咸伏。寿命报尽。须臾不停。」

【非非想乃诸天最上者。以有漏定。伏住妄想不行
现行。虽存种子。复将种子念念生灭中一半生相
亦伏不行。唯存种子灭相。认为法性涅槃极果。然
八万劫内定力胜时。种现俱伏。过八万劫定力衰
微。则种子生机发动。妄念渐起苦不可言。久之则
堕。或生人间等。故曰八万劫尽还生下地也。此举
最上一天。尚不免堕。馀天可知矣。转轮圣王人中
最尊者。有千子。此子之多人间所无。七宝具足。眷
卷五 第 48c 页 X21-0048.png
属随护。亦世人不及。富之极贵之至矣。以威镇四
洲。无不宾伏。尊之极威之至矣。末二句。言寿尽之
时。符到便行。不容少待。故云须臾不停。此举人中
最尊者犹不免无常。馀可知矣。以上皆身外傍观
无常之相有如此者。
△三念自身无。】

「我今亦尔。假使寿年满一百岁。七宝具足。受诸快乐。
琰魔使至。不免无常。」

【初句以巳例他故云亦尔。人间之寿百岁者希。贫
多富少。况七宝具足。此是行人净心观察。谓我年
纵百寿。富至七宝。受诸般快乐。无非风前之烛。草
头之霜。不能常保。有时琰魔使至。未免随他去也。
故云不免无常。夫诸佛菩萨。皆是凡夫修成。不假
如此对治。何能生厌离心成菩提道耶。庶有缘智
人。以此鉴诸。
△四承志发愿二。一总以发愿。】

「作是思惟。我今不知代其父母。及诸众生。修菩萨行。
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作是愿巳。
住阿兰若。为诸众生。发弘誓愿。」

【我今不知等自生惭愧也。言我无圣人神圣之明。
洞彻之照。且自顾不暇。何能替代父母及诸众生
修菩萨行哉。当得下。即是发愿。金刚不坏即法报
二身。成佛当得也。还来下。谓既得成佛。则倒驾慈
航。回入三界。承其神通。凭其智慧。救度父母。亦救
众生。作是下结。承愿住静。深蓄厚养。决志修證。此
犹不忘父母之恩。及众生之苦。可谓菩萨愿也。

卷五 第 49a 页 X21-0049.png
二别分等级四。一三根发愿。】

「上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巳来。常于露地。
常坐不卧。中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巳来。
于树叶中。常坐不卧。下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
成佛巳来。于石室中。常坐不卧。」

【道本曰根。优劣不同。利钝亦别。此显同居兰若。志
愿不一。故分上中下三等。其上根下。正明发愿。未
得下。谓心发之后曰巳。佛果巳前曰来。中间经历
时限不定。常坐不卧。必于露地者。判为上根。以其
志强行苦。不惮风雨。不畏寒暑。有道可求。不知有
身。以睡眠昏瞢丧智。堕无记性。智者不欲。故决志
不卧。常坐参究。以證道为期。可谓千圣唤不回头
者为上品也。树叶中者。此有两说。一者中字或是
下字之误。以前人在露地。此人在树下。有枝叶荫
覆。略遮霜露耳。二者或以树叶铺衬为座。身坐其
中。以隔寒气。其志同前。但居止不同。判为中根也。
石室者。即山岩之下。或山洞之中。皆为石室。不立
烟火。不蓄馀物。出则乞食。归则静坐。其决志成佛
与前二同。但以石室栖身。可避风雨。略禦寒暑。以
其苦行少劣。判为下根。夫石室孤身。倾心为道。亦
世人之所不能为者。尚判为下根。较之今人。居止
于高堂大厦。红炉煖阁。绫罗为衣。油面为食。受檀
信之脂膏。劳行人之血汗。往往为世缘所转。贪瞋
所系者。又判为何根也。理宜惭愧。
△二结显功德。】
卷五 第 49b 页 X21-0049.png

「如是三根出家菩萨。坐三种座。各作是念。过去菩萨
坐于此座。而能證得陀罗尼门。功德自在。过现未来
诸菩萨等。皆于此座得陀罗尼。修證自在。我亦如是。
今坐此处。必当成就。于陀罗尼。而得自在。」

【陀罗尼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又护善遮
恶名曰总持。以能持万德无量法财不失。能护一
切无漏善法不退。能遮一切有漏恶业不入。依用
立名故曰总持。即三世诸佛所證之涅槃也。门者
通义。谓依体起用此门而出。即妄明真此门而入。
圆觉经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流出一切真
如佛性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以发用为
名也。功德自在者。以修因为功。克證为德。超越生
死。受享法乐。故曰自在。此单约过去言。过现下。通
约三世。我亦下。以他證巳。以巳效他。故曰我亦如
是。今坐此座者。或露地等。必当成就者。是为勇猛
心。秉丈夫志。以證为期。至死不退。
△三未成厥志。】

「若未成就得自在者。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应知自此科起。至后常坐不起。是名菩提阿兰若
行。共二十六种。皆云终不舍离阿兰若处。然虽同
一科。文义各别。下文自知。此中自在有二种。一观
境自在。(谓菩萨以正智慧。照了真知之境。及能通达一切诸法。圆融自在。是以立名)
作用自在。(谓菩萨以正智照了真如之境。即能从体起用。现身说法。化诸众生。而得自在)
若能成就者。则于处处现身说法。若未成就。则常
坐常修。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意谓三世菩萨皆从
卷五 第 49c 页 X21-0049.png
此證。我何人哉。离此别图。终不可也。】

「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四无量心。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得圆满五神通力。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六波罗蜜。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善巧方便。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利他心也。五神通力
者。即天眼遥观。山壁不隔。天耳遥闻。万籁不惑。身
境变化。神妙不测。他心举意。不说而知。宿命生死。
首尾圆照。此五种皆灵妙不测为神。自在无碍为
通。力者应用之义。六波罗蜜。即六度解见初卷。善
巧方便即权智。用权法。投机应时。令他从化。】

「或有菩萨。未能调伏一切有情。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圆满四种摄法。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修习六念之法。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成就多闻智慧。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成就坚固信力。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断除六十二见。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有情者。谓有情识分别。乃众生之别称也。以情有
善恶。分别有邪正。摄尽胎卵湿化。故名一切。调伏
是菩萨利生作用。具折摄两门。调谓调理。摄受善
人。伏谓降伏。折辱恶辈。令彼有情。知有三宝。回心
向道也。四种摄法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
为化导众生。用此四法。摄受有情。使其依附。然后
导以大乘正道。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
卷五 第 50a 页 X21-0050.png
智是也。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
之。若乐闻法。即与说法。以法摄之。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
二爱语摄。(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慰喻。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得闻。所以生亲
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摄。(谓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
生。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
四同事摄。(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
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
六念法者。念谓冥记不忘。其念有六。一念佛。(谓念佛具
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
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
二念法。(谓法
是如来所有功德。即十力。四无畏等。我以清净质直之心亲近法。心生欢喜。乃至修念法观。必趣涅槃)
三念僧。(谓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戒定慧。能为世间作良福田。应当恭敬。我以清净质
直之心亲近僧。心生欢喜。乃至修念僧观。必趣涅槃)
四念戒。(谓念诸禁戒。能遮诸恶烦恼。我
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戒。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至其心平等。以修念戒观必趣涅槃)五
念施。(谓念巳所施获得善利。一切世间为悭嫉所覆。我于今者。得离如是悭贪之垢。住舍心中。于一
切物。心无吝惜。持用布施。既布施巳。我心应喜。以喜心故。身得快乐。至其心平等。修念施想。必趣涅槃。是
名念施)
六念天。(谓念欲界天等。悉因往昔。戒施善根。得生彼处。受天快乐。我亦现有如是
戒施功德。舍命之时。必生彼天。以念天故。离于恶法。心生欢喜。修念天想。必趣天道。是名念天)多闻
者。达耳不忘为闻。多者。如阿难尊者。闻佛权实顿
渐。差别诸教。如瓶注水。点无渗漏故为多闻。智慧
者。因闻佛言。觉了中道。远离二边。极成无谬。故名
多闻智慧也。坚固信力者。决定知见也。凡闻佛说。
一切圣凡染净因果。深忍乐欲。决定不疑。为善法
之首。万行之先。圣道之根源也。若始信而复疑。不
为坚固。以永信不疑。是为坚固信也。从信发用。万
卷五 第 50b 页 X21-0050.png
行圆修。为信之力也。六十二见者。谓外道邪见。于
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分别。(以分别曰
见)则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论之。成六
十见。以断常二见为根本。共成六十二见。(四种见者。谓于
五阴中。如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为一见。又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为二见。又计即色是我为三见。又计
离色是我为四见。一色阴上起此四见。馀受想行识皆有四见。皆为邪见)。】

「或有菩萨。未能修习八种正道。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永断二障习气。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圆满随病与药微妙智慧。终不舍离
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大菩提心。终不舍离
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恒沙三昧。终不舍离
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成就无量神通。终不舍离
阿兰若处。」

【八正道者。有八种法。不依偏邪曰正。通至涅槃曰
道。一正见。(谓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二正思
(谓见四谛时。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三正语。(谓以无漏智慧。常摄口业
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四正业。(谓以无漏智慧。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
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
五正命。(谓出家之人。当离四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
名正命)
六正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勤修戒定慧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以證道
为期。名正精进)七正念。(谓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
八正定。(谓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惺寂相导。是名正定)二障
习气者。一理障。(谓本觉心源。湛然清净。由无明妄染。碍正知见。不达真如之理。是名
理障)二事障。(谓众生由无明障覆。生死相续。无由脱离。触途成滞。是名事障)习气。即
二障种子。(由无始无明烦恼。薰成二障种子。沉细杳冥。难以断除。至等觉后心。一念相应
卷五 第 50c 页 X21-0050.png
始能断之)二障习气若尽。则入妙觉成佛矣。随病与药
微妙智慧者。即方便权智也。如应以声闻法得度
者。说应四谛法等。总谓投机之教。如应病之药。从
喻得名也。大菩提心。即三心四愿等。恒沙三昧者。
用处不同。随用名别。广如恒沙故。神通略则六种。
谓天眼。天耳。乃至漏尽。广亦无量。佛果方具故。】

「或有菩萨。以定通力。见十八空而心不惊。如是大事。
若未成就。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
一切智智。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
一切种智。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修习
三十七种菩提分。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
得圆满十地万行。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于
百劫中。未能修行相好之业。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定谓禅定。通谓透彻。深位菩萨。圆明定中心法皆
空。当体清净。彻照无碍。是为定通之力。见十八空
之见字。非眼见。亦非分明为见。乃以寂而常照为
见也。然。虽能照见。如镜照物。了无情谓。故心不惊。
兼亦不喜修行至此。方大事成就。假若未就。终不
离兰若之中。所谓决定志也。十八空者。一内空。(内即
身内。有三十六种不净。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也)二外空。(外即外色。谓愚夫为
欲染故。观所著色妄以为净。求其净相亦如我身。净相不可得。虚幻无实。是名外空)三内外
空。(谓我身不净。外亦如是。外身不净。我亦如是。一等无异。如幻如化。净相不可得。故名内外空)
空空。(谓内身外身内外身俱空。而犹执空成病。复以空法而破三空。是名空空)五大空。
(谓十方世界。是四大造色。假名日出处为东方。日没处为西方。如是方相以世俗故有。若第一义中则一
卷五 第 51a 页 X21-0051.png
法不可得。是名大空)六第一义空。(诸法中最第一法。名为涅槃。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
名第一义空)七有为空。(五阴等法中。无我我所。及以常相皆不可得。是名有为空)八
无为空。(无所作为。则非有相。今对有为。故说无为。若有为法既不可得。则无为法何所可著。
是名无为空)
九毕竟空。(谓以前八空。破一切法。令无遗馀。既无诸法。亦无空可著。是名
毕竟空)
十无始空。(谓世间众生无有始相。如今生从前世因缘有。前世复从前世有。如
是展转无始亦不可得。是名无始空)
十一散空。(谓五阴和合故有人相。若智慧分别破散
五阴与人则空无所有。如辐辋辕毂众合为车。若离散各在一处则失车名。是为散空)十二性
空。(谓一切诸法自性本空。皆从因缘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则无是法。如是诸法性不可得。故名性空)
十三自相空。(谓一切法有二种相。一者总相。二者别相。总相生灭不住。本无今有。巳有
还无。皆是无常。二者别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火有煖相。风有动相。如是二相皆空。是名自相空)十
四诸法空。(谓五阴十二处十八界法。无有实相。一切皆空。无取无舍。远离一切诸见。是
名诸法空)
十五不可得空。(谓一切诸法及因缘。毕竟皆空俱不可得故。是名不可得
空)
十六无法空。(谓诸法巳灭。是灭亦无。名无法空。又谓过去未来法。名无为法。如是
无为法亦空。是名无法空)
十七有法空。(谓诸法从诸因缘和合而有。是法体本不实。名
有法空。又谓现在一切法。及无为法。名为有法。如是有法皆空。亦名有法空)十八无法
有法空。(谓无法有法。相不可得。名无法有法空。又谓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诸法皆不可得。亦
名无法有法空)一切智智者。法数不出。谓一切智中之智。
即楞伽经中。出世间上上智是也。(谓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
之相。不生不灭。得如来地。超出声闻缘觉之智)一切种智即佛智。解见前
文。三十七种菩提分者。大小乘人通用。二乘修道
独断我执。證我空真如。大乘菩萨我法二执齐断。
證二空真如。今是菩萨修證之法故曰菩提。分者
皆菩提支分也。
○一四念处身受心法为四处。谛
观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冥记不忘。深生惭愧。决意
卷五 第 51b 页 X21-0051.png
成道。为入道初门。故曰念处。一身念处。(观此色身皆不净故)
二受念处。(观领受好恶等事悉皆是苦故)三心念处。(观此识心生灭无常故)
四法念处。(观诸法从缘生。皆无我故)
○二四正勤。正谓不邪。勤
谓不怠。一巳生恶令永断。(谓一切恶法若巳生者当精勤一心决剔令其
永断)二未生恶令不生。(谓一切恶法若未生。当精勤一心遮止令其不复萌生故)
三未生善令生。(谓诸善法若未生时。当精勤一心勇猛令其发生故)四巳生
善令其增长。
○三四如意足。谓所修之法。如愿满
足也。一欲如意足。(谓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满足故)二精进如意足。
(谓于所修之法。专住一心无有间杂。如愿满足故)三念如意足。(谓于所修之法。记忆
不忘。如愿满足故)四思惟如意足。(谓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故)。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义。谓此五法。能生一切善法。
一信根。(谓信于正道故)二进根。(谓修正法。无间无杂故)三念根。(谓于正法
记忆不忘故)四定根。(谓摄心不散故)五慧根。(谓于诸法观照明了故)。
○五
五力。力乃力用。能破恶成善。从用得名。一信力。(谓信
增长。能破诸般疑惑故)二进力。(谓精进增长。能破身心懈怠。成办出世间法故)三念
力。(谓正念增长。能破一切邪念故)四定力。(谓定根增盛。能破乱想。发诸禅定故)五慧
力。(谓慧根增长。能止三界见思之惑。发真无漏故)
○六七觉支。谓支分觉
了之义。各有支派分齐故。一择觉支。(谓拣择诸法之真伪故)
二精进觉支(谓修诸行法无间杂故)三喜觉支。(谓契悟真法得欢喜故)
四除觉支。(谓断除诸见烦恼故)五舍支(谓舍离所见念著之境故)六定
觉支。(谓觉照所发之禅定故)七念觉支。(谓思惟所修之道法故)
○七八
正道同前。十地者。即初欢喜地。乃至第十法云地。
万行。即普贤行门。实有无量。今约总言。且名万行。
非定数也。百劫修相好者。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
卷五 第 51c 页 X21-0051.png
好。皆多劫修成。因中修百种福。感果上一种相好。
一相如是。相相皆然。业即因中所行之行业也。】

「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如来四智。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未能圆满證大涅槃。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或有菩萨。坐金刚座。未能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常坐不起。是名菩提阿兰若行。」

【四智。即佛转八识心品所成者。一大圆镜智。(谓如来真
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故)二平等性
智。(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證入故)
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诸法圆融次第。复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
令其开悟。获大安乐故)四成所作智。(谓如来为利乐诸众生故。普于十方世界。示现
种种神通变化。引诸众生令入圣道。成本愿力所应作事故)大涅槃者。华梵准
前。唯大字拣二乘之有馀非大。此必如来无馀大
涅槃也。金刚座者。表义亦准前。谓等觉菩萨巳證
实相之理。但生相无明未尽。遂起大智。利如金刚。
念念无间。一念相应。照破无明生相。究竟成佛。用
金刚智成道。座依智名。故曰金刚。阿耨等。此云无
上正等正觉。乃一切诸佛究竟果号也。常座不起
者。决意成佛之志也。末二句总结。谓如上诸说。是
名能證菩提之阿兰若行。
△四结證菩提。】

「善男子。出家菩萨。发菩提心。入于山林。坐三种座。鍊
磨身心。经三大劫。而修万行。證得无上正等菩提。」

【山林即阿兰若。三种座。即露地。树叶。石室。鍊磨身
心者。鍊谓销鍊。如销矿出金。为證真功夫。磨谓研
卷五 第 52a 页 X21-0052.png
磨。如磨尘亮镜。为断惑功夫。鍊身则常坐不卧。鍊
心则永悟不迷。三大劫者。谓成住坏空各二十番
增减。为一大劫。如是三次。为三大劫。经谓经历。从
一劫至三劫也。修万行者。谓三劫之中所作之事
为行。行实无量。略云万行。末二句。因行證果也。良
以初发心时。入山修道。常坐不卧。固为丈夫之志。
若夫必历三大劫者。又非初心者能为。必见道之
后。修道之时。有大智慧。一世之中能作三僧祇劫
佛事。如善财一生圆旷劫之果。直至菩提而后巳。
假若不然。不惟文有参差。且顿教何归。应知佛言
义活。不得胶柱。
△二偈颂二。初标章。】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二正颂五。初引證令信。】

「昔诸如来因地时。住阿兰若离尘处。伏断烦恼所知
障。超过三界證菩提。」

【长行无文。乃孤起颂也。昔者古时也。引古如来成
佛以前。曰因地时。举能修之人。下句必住兰若。始
能伏断烦恼者。以其幽静离尘。烦恼易断。菩提易
成。是为诸佛通依之处也。烦恼即九十八使。皆昏
烦之法。恼乱心神。能障人天胜妙好事。故曰烦恼
障。所知者非障。乃所知之理。由智爱著。故能成障。
即法爱。能障所知之理。故名所知障。伏约现行。断
约种子。戒定慧为能断。二障为所断。以二障既除。
菩提自成。故曰超过等。此总标。下分释。】
卷五 第 52b 页 X21-0052.png

「过去菩萨修行愿。以阿兰若为舍宅。阿僧祇劫修福
智。十地究竟證三身。」

【此颂菩萨深益。先明过去者巳證也。初标人。次句
举处。三句举经历之时。修为因。福智为果。末句證
果。起信论十地菩萨。于色究竟顶天。现最大身成
佛即此也。三身者。酬因之报为报身。自性理具者
为法身。为利他所现者为化身。斯言过去菩萨。皆
兰若修證得此三身也。】

「未来菩萨求佛果。入于深山修妙行。断除二障生死
因。当證三空真解脱。」

【此颂未来者当證也。三空。即人空。法空。俱空。真解
脱者。若菩萨无明未尽为相似解脱。唯佛位。无明
永灭。为真解脱。深山亦兰若静处。妙行即三空观
门。】

「现在十方诸菩萨。修持万行住空閒。不惜身命求菩
提。念念證得无生智。」

【此颂现在者现證也。空閒者。谓空阔幽閒。即是兰
若。无生智者。若罗汉惟断见思惑尽。不受三界分
段生死。名无生智。今菩萨所修。非二乘可比。即不
受二种生死之无生智。乃佛智也。馀义同前。
△二
广明深益。】

「若欲速證深三昧。因修妙定超神通。阿兰若处心无
诤。能变大地为七宝。若欲游戏十方国。往来自在运
神通。供养诸佛利群生。住阿兰若无畏处。欲證有无
卷五 第 52c 页 X21-0052.png
如幻智。了达诸法本来空。住阿兰若菩提场。令众亦
入真解脱。」

【此颂与长行文有转变。不必强配。深三昧即是大
定。智理冥合曰證。前云无生智。必契无生理。故證
深定也。因修者。出三昧之因。即研穷履践之功夫
也。妙定即是深三昧。谓此妙定。因修始得故。超者
解脱也。神通大用也。阿兰下。出妙定神通之出处
也。谓因住兰若。尘事不扰。心无分别。故得无诤三
昧。然三昧即是妙定。从定发用故有神通。能变等
正出神通之功用也。谓有神通者。搅长河为酥酪。
变大地作黄金。此云七宝者。亦神通之所变也。若
欲下二句。亦神通之运转也。以游戏十方。往来自
在。周旋不滞。妙用无方。故曰运神通。供养下。正明
往来之事。供诸佛为上求。义兼请法修證之功。利
群生为下化。亦兼现身说法之惠。皆深三昧中全
体大用功德也。住阿等。结归住处。兰若云无畏者。
以尘世中有五欲扰心。能令造业固可怖畏。兰若
中既无五欲。一种安閒。故云无畏。欲證下二句。谓
凡夫著有。有固如幻。二乘著空。空亦如幻。智谓照
了。达即契合。乃用始觉观照。了达诸法本来自空。
今虽见有。如幻如化。故云如幻智。(有本云。欲證有为如幻智。但为
字义浅。独约凡夫。无字义深。亦兼二乘。今从深义解)住阿等一句。亦功归其
处也。菩提为所證之果。场即兰若之处。谓欲證菩
提须从此得。故曰住阿等。且约自利。令众一句为
卷五 第 53a 页 X21-0053.png
利他。真解脱亦无诤三昧。谓巳既證之。亦令他證。
以见两利公物之心如此。】

「若欲速得如如智。證会诸法如如性。尽大劫海利群
生。当住兰若空寂处。若人欲得难思智。妙高山王纳
芥子。山王芥子不坏相。入于兰若神通室。若人欲得
无碍智。以一妙音演说法。随类众生各得解。当住兰
若修妙观。若欲无生及无灭。应现十方诸国土。放光
说法利群生。莫离兰若空寂室。」

【颂义愈后愈胜。此颂圆顿深益。皆出兰若也。初二
句。谓诸法当体皆如。凡夫识心不达。必利根者依
如起智。智亦同如。曰如如智。由智融会。诸法皆如。
曰如如性。智性冥合。究竟成道。是为自利。尽大下
利生。大劫甚远喻海之深。故曰劫海。乃尽未来际
之别称也。此约竖言。义必横遍。但是缺文。利群生
者。既云群生。必种类不同。善恶分别。情性乐欲各
随其机。岂易利哉。若非遍一切处。尽一切时。无私
而应。不谋而成。分形散影。如月落百川者。则群生
不能利矣。当住不。推本由处也。若人下。又明大不
思议之智。能作大不思议之事。妙高即须弥。共十
六万八千由旬之高。容纳于芥子之中。此但显容。
山王一句显妙。不坏相者。谓芥子不坏小相。妙高
不坏大相。即小中现大。于事事无碍法界十玄之
中。广狭自在无碍门。谓一芥称性。所以能纳。恢恢
焉犹有馀地也。入于一句。入者归也。即归本由处
卷五 第 53b 页 X21-0053.png
于兰若成功也。神通室者。谓阿兰若为发神通之
房室也。若人欲得下。又明说法之智由得无碍智
慧。所以一音说出。众义皆具。故为妙音。随类各解
者。似觉语倒。应云众生随类则顺。正显其妙。谓人
天乘解为戒善。及有漏定慧因果之法。二乘解为
四谛。辟支解为十二因缘。菩萨解为六度及唯心
法门等。于十玄中。即同时具足相应门也。当住一
句。亦推本由处。修妙观者。谓因住兰若方修妙观。
因修妙观方得妙智。由得妙智方发妙音。所以推
其源本。皆归于兰若中得也。若欲下。又出一义。无
生无灭即真常妙果。此亦自利。应现十方。放光说
法亦为利他。放光者。为悯三途众生受苦无暇。复
假业障不能见闻。菩萨所以放拔苦光以照之。令
其息苦停酸。乘光脱化。说法犹为善道众生。得见
闻者。令其闻言从化。故云利群生。如观音十方诸
国土。无刹不现身。故云应现等。莫离一句。推本同
前。】

「若以足指按大地。令十方界皆振动。睹相发心除邪
见。当住兰若观自心。若欲诸佛出现时。最初献于微
妙供。檀波罗密皆圆满。住阿兰若修妙行。若人于佛
涅槃时。最后供养成檀义。永断贫穷及八难。誓愿住
于兰若中。若欲福智皆圆满。未来诸佛临涅槃。受佛
付嘱广弘愿。住阿兰若修六念。若于诸佛涅槃后。结
集遗法度众生。助于诸佛赞真乘。住阿兰若空寂舍。」
卷五 第 53c 页 X21-0053.png

【足指动地。乃神力警策人心也。睹相下。谓既以神
力动地。骇动众心。能令众生睹相发心。亦令邪见
众生反邪归正。有如此志愿者。非住兰若不能。非
观照自心亦不能。故结云当住等。然观为智照。心
即真性。以观智照融。三界万法皆惟自心。故能克
證真体。所以运通振地警物转邪也。若欲下。又明
圆满檀度。亦从兰若。诸佛出现。即从本垂迹。示现
成佛时也。最初如释迦成道。有牧女献香糜。如来
受供始得成佛。檀波下。加一皆字有兼义故。以喜
舍无吝即布施。心不贪染即持戒。能所皆空即忍
辱。念念欲舍即精进。专住不退即禅定。不著施想
即智慧。以一献供。六度齐修。故曰皆圆满。住阿下。
归处同前。若人下。明献最后供者。如释迦入灭。纯
陀献最后供。使檀度满足也。永断下。明献供为因。
永断贫穷不受八难为果。贫穷者。名同义别。非无
世间财位者为贫穷。谓始修之人。无出世法财为
贫。无贤圣果位为穷。总言欲永断贫穷。及永离八
难。必誓住兰若始得成就也。八处皆难。不得见佛
闻法。故名八难。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
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在地狱难)二
在畜生难。(谓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所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
害。又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在畜生难)三在饿鬼难。(谓饿鬼有
三种。一其业最重者。长劫不闻浆水之名。二其业次重者。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三其业轻者。或
时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障于见佛闻法。故为难)四在长寿天难
卷五 第 54a 页 X21-0054.png
(谓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四禅中无想天也。言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
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故名为难)五在北郁单越难。(梵语郁单越。此云胜处。谓此处
感报。胜东西南三洲。其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为著乐故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
故北洲亦名难)
六盲聋瘖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诸根不具。值佛出
世而不能见佛。虽说法亦不能闻。为难)
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邪智聪利者。唯
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名世智辩聪难也)
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佛
出现于世。为大导师令诸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人有缘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后者。由业重缘
薄。既不见佛。亦不闻法。故名佛前佛后难也)若欲福智下。欲是菩萨之
举念。福智是道成之果圆。未来乃后世之通称。此
言若遇未来诸佛。临涅槃时。必欲付嘱后事。令其
广愿承当。我则受佛所嘱。亦从兰若中修證始得。
故曰住阿等。广弘愿者。谓既受佛嘱。担荷佛事。非
弘愿摄持不能度生矣。须如弥陀四十八愿。或如
药师十二大愿等。六念同前。若于下。正明续佛慧
命也。凡诸佛住世。说过一切大小乘法。佛虽入灭。
遗法在世。故曰遗法。待佛涅槃巳后。须当结集。永
远流通。与佛住世相等无异。故云度众生。及助于
一句。通指代佛扬化说。或咏歌颂德。或讲演敷陈。
或注疏解释。通曰赞之。真乘即是佛法。末句亦推
本准前。】

「人天大师薄伽梵。难见难遇过优昙。若欲奉觐修供
养。当住兰若弘悲愿。众宝之尊法为最。成佛化利皆
由此。如人欲得常听法。住阿兰若修梵行。始从今身
至佛身。常愿发心弘正教。乃至未得大菩提。念念不
卷五 第 54b 页 X21-0054.png
舍阿兰若。若人欲报父母恩。代于父母发誓愿。入阿
兰若菩提场。昼夜长修于妙道。若欲现世增福智。当
来不堕八难中。如是有情发善心。住阿兰若修悲愿。」

【人天二字亦凡圣通称也。如凡人圣人。诸天义天
等。大师指佛。以模范人天故为大师。薄伽梵亦佛。
含多业不翻。一名六义。解见前文。次句显佛难遇
比如优昙者。优昙此云应瑞。为金转轮王之瑞华
也。轮王不出此华不现。华若现时。随有金轮王出
故曰应瑞。言其难见也。过者超也。言见佛之难犹
过于优昙之难见也。若欲下。谓必欲见佛奉供者。
亦从此修。更发悲愿以引导。庶其可以见之也。(斯言
静处修定。定中见佛。或定中发通。愿力引导。十方世界。何佛不见)众宝一句。显法
尊胜也。成佛一句。显自成化他皆由此者。亦指兰
若。所谓法为佛师而成道。佛能说法而利生。莫不
由此兰若引发故也。如人二句。泛指世间人。假如
亦欲听法。因而成佛者。也须从兰若梵行中修證。
始从二句。谓成佛法化亦不出这里。今身即现世
之凡身。佛身即道后之果身。至者超略辞。言自凡
身巳后至佛身以前。于两楹之间。常发心愿。自欲
成佛之大志。欲弘正教之大愿。传法度生之正行。
正教即如来之心法。义兼权实。弘教即广大流通。
义含六种。如受持读诵等。乃至一句承上。谓弘法
度生必经长时。乃至未得菩提之间。始终克志不
忘兰若。故云念念等。若人下四句。言欲报亲恩。代
卷五 第 54c 页 X21-0054.png
亲发愿。也须从这里修道始得。若欲下四句。文义
显然。八难同前。以上六十八句。总为一科。内诠诸
佛菩萨。始从凡夫。终至成佛。一切诸行。自利化他。
不尽其言者。莫不皆从阿兰若中修證所出。是故
如来极口称颂之如此也。(应知兰若之名则同。兰若之义不同。有事有理。
事兰若即山间林下。凡一切幽静之处。外离五尘。内收杂念。一性安閒。可以进道。理兰若。即自性本静。清
真洞然。行人悟彻。理事圆融。可谓真阿兰若正修行处。良以非事不能入理。所以初心凡夫须从幽静处
参究。非理不能成事。所以悟明本性会事皆如。然后运通设化。万行齐彰。是以常精进明知而故问。如来
极口以宣扬。无非要人因事入理。依理起用。理事离别。究竟不二)广明深益一大
科巳竟。
△三结颂三世。】

「三世菩萨求真觉。得道涅槃兰苦中。是故名为大道
场。三乘圣众皆同处。菩萨厌苦入山林。为度群生求
圣道。自未成佛先度他。六道四生皆悲悯。」

【真觉即佛。得道即初證。涅槃即入灭。菩萨为修證
之人。求者是能发之心。盖初二句。总言三世圣人。
从始发心。中至成道。义兼说法度生。终至入灭。始
终八相。皆兰若中修成也。是故一句蹑上结名。大
道场亦指兰若。三乘一句。开广之说不唯菩萨一
类。总收三乘圣人。皆同其处。菩萨下四句。转明上
义。谓前之三世菩萨。所以求真觉者。元为厌苦。故
入山林。为度群生。故求圣道。自未下二句结。其心
不出悲悯。其处不出兰若。山林即兰若也。
△四通
颂三根。】

「上根菩萨居露地。中根菩萨居叶中。下根菩萨居石
卷五 第 55a 页 X21-0055.png
室。未成佛道常不卧。三世菩萨住兰若。得陀罗尼自
在力。」

【陀罗尼有三种。谓多字。一字。无字。多字即种种神
咒。一字即唵字。吽字等。无字即诸佛心法。且约体
言。自在力约用言。谓依体起用。不然而然。故名自
在。馀如长行。
△五引巳结證。】

「今我誓同菩提心。未得总持恒止此。得大菩提在兰
若。入大圆寂由住处。菩萨起于金刚智。断惑證真成
妙觉。广化众生游聚落。为求寂灭乐山林。万行因满
果亦圆。尽未来时度群品。」

【我者佛之自称也。初二句言道前之修行。次二句
言道后之始末。总持即陀罗尼。心即因心。菩提是
智果。圆寂是断果。菩提言得。圆寂言入者。即始终
不出这里。故曰在兰若由住处。盖此四句。引巳證
他也。菩萨下六句。复引他同巳也。乐山林者。亦归
功于兰若。始终两利之因果。总不出此矣(以上为一兰若
中修證。长行偈颂。不厌其重。改头换尾。不惜其繁。无非为智光父子。及尽未来世一切初机。只恐信之不
切。行之不久。徒落空亡。所以频频数数。叮咛若此足见世尊一片婆心。彻随彻骨。而我等众生。何可报也)。

△三获益。】

「尔时世尊。演说如是出家菩萨阿兰那行。无量菩萨
證极喜地。恒河沙等无量菩萨。永离相用微细烦恼。
證不动地。不可说不可说菩萨摩诃萨。断一切障。入
妙觉地。无边有情。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九万七千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卷五 第 55b 页 X21-0055.png

【极喜地即初地圣果也。谓一闻兰若修證。有此胜
德。顿然我法二执分别即空。遂證初地。为真见道。
所谓分别二障极喜无是也。相用微细烦恼者。既
曰微细。即二执俱生细惑也。相用者。谓行相功用
也。二地以去为修道。所谓二执俱生地地除是也。
自二地至七地。通属有功用行。以今闻兰若功德。
顿然永离。因离有功用行。故證第八不动地也。以
八地以去。属无功用行。任运流入萨婆若海。故云
永离相用等。不可说不可说者。乃大数之极量也。
谓如许菩萨。断一切障者。不惟直断二障。及初起
生相一念全空。入妙觉地。究竟成佛矣。无边有情
者。即人天散众之类。发无等等下。约最利之机。一
发一切发。一證一切證。所谓初发心时。即成正觉。
故曰无等等。九万七千众生等者。解准四卷之末。

○以上大士疑问兰若修證一大科巳竟。应知此
品。因常精进疑问。故佛广赞兰若如此。然文多从
事。义亦兼理。事即山谷园林。理即自巳本性。即先
悟毗卢性海。为真住兰若。后入普贤行门。即于中
修證。假若不悟本性。不力实修。纵历尘劫。无非有
为功用。于菩提何干。住山何益。呜呼。岂不闻古德
云乎。死后便作看山鬼。西方依旧黑瞒瞒。思之。】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五
卷五 第 55c 页 X21-005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