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第 956b 页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三
清神京栴檀寺沙门 来舟 浅注
【△三别为智光二。一品题。】
「报恩品第二下。」
【本是一品。分为两本。故有上下。
△二经文四。初智
光钦诚请法二。初经家叙置。】
卷三 第 956c 页 X20-0956.png
「尔时王舍大城。东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国。名增长福。
于彼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智光。其年衰迈。唯有一子。
其子恶性。不顺父母。所有教诲。皆不能从。遥闻释迦
牟尼如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浊恶世。无量众生。
宣说大乘。报恩之法。父母及子。并诸眷属。为听法故。
赍持供具。来诣佛所。供养恭敬。」
【此叙重颂四恩之源委也。智光长者。为当机请法
之人。王舍城下。叙长者梓里。是彼国之人。从彼来
此也。智光即长者之名。衰迈叙长者之老。出其年
过从心。有龙钟之状也。惟有下五句。正叙源委。长
者为父子有天性之恩。子既恶性不受教诲。假如
经之于官。教之以刑。犹恐伤其天性之慈也。今遥
闻世尊。在耆阇崛山。说报四恩之法。故率领合家。
赍持供具。不辞三千馀里之劳。而来见佛求法。不
唯但令恶子改恶从善。而更令发菩提心。得忍辱
定。善哉长者。可谓慈父矣。可谓善教子者矣。(一由旬四
十里)经有父母二字。或长者年虽衰迈。尚有父母。或
长者及妇。为子之父母(问。智光长者。八十由旬之外。遥闻如来说法。是亲闻
耶。传闻耶。且由旬有三等。上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便依下者。犹有三千二百里之遥。岂一
日而至乎。如何前文才毕。就叙长者请法。何闻之易。而来之速耶。答曰。如来有三密。其口密。一音说出。沙
界齐闻。如同座前。何况三千馀里之近。岂得不闻。观长者来仪最诚。必与佛有缘。假若无缘者。业力自背。
便是座前。犹不见闻。又何况三千里之外乎。其来之速者。既与佛有缘。必宿有善根。自巳克诚所感。佛必
遥加。乘佛神力。可以顷刻便至。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有何疑哉)。
○(三密者。身密口密意密也)。
△
二智光请法二。初先申来意。】
卷三 第 957a 页 X20-0957.png
「而白佛言。我有一子。其性毙恶。不受父母所有教诲。
今闻佛说报四种恩。为听法故。来诣佛所。」
【毙者陋也。不堪也。恶之言毙者。谓卑陋之恶。甚不
堪也。据长者之言。虽有宿缘。自为尚轻。为子实重。
因不受父母教诲。欲仗佛慈悲。开示训导之。以四
种恩中。有父母恩。故来听受。令其改恶。不惟不失
父子之情。且顶戴如来洪化之恩。莫能忘也。
△二
恳请宣说。】
「惟愿世尊。为我等类及诸眷属。宣说四恩甚深妙义。
令彼恶子。生孝顺心。此世当生。令得安乐。」
【惟愿是恳词。为我下四句。通为合家请。令彼下四
句。别为恶子请。再据末后二句。可见慈父之恩。为
子之极也。谓不孝忤逆。现世令人所憎。或天龙所
诛。死后必堕三途。受苦无量。今蒙佛化。欲反恶逆
心。成孝顺心。现世人所恭敬。后世生天。故云此世
当生。令得安乐。呜呼。可谓欲报深恩。昊天罔极矣。
△二如来赞善诫述二。初赞善诫听。】
「尔时佛告智光。善哉善哉。汝为法故。来至我所。供养
恭敬。乐闻是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赞善者。非独赞诚。亦赞其慈也。以其来意。元为子
故。谛听者。是诫嘱之词。若长者之来。便不嘱亦诚。
而子之恶。犹不得不诫也。谓言前不宜造次。须审
详精思。深入其义。初不负其来意也。善思念之者。
是劝嘱之词。善思即正思也。谓如来称正理而说。
卷三 第 957b 页 X20-0957.png
汝等须如理而思。勿得错会佛意也。念者嘱其不
可遗忘也(凡閦者讲者。此善思之言。会旨不可太深。以子之恶性荒唐。且收其狂妄耳)。
△二述诚获报二初泛述得轮王果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为闻法要。举足下足。
随其远近。所践之地。微尘数量。以是因缘。感得金轮
转轮圣王。圣王报尽。作欲天王。欲天报尽。作梵天王。
见佛闻法。速證妙果。」
【若有下。是泛叙一切人。但能发心。特来闻法。皆感
轮王等报也。法要者。佛旨为法。截径为要。又佛语
虽多。以心地为要也。翘步曰举。落足为下。即步行
也。路长为远。路短为近。以足履地曰践。依地获福
曰随。但微尘下二句欠明。当知地乃众尘积聚所
成。佛意必谓其行步。经历之地。所有之尘数。随脚
步之远近。则较尘数之多少。以是举心听法之因。
跋涉劳苦之缘。必感生轮王等报。以一尘较一世。
随微尘数量之多少。得轮王等报。从一生。至一生。
亦如尘数之多少也。然其果报转次益胜者。以其
诚心倍增。而果报倍胜也。见佛下。又不止天果之
报。仍得见佛闻法。速證菩提之大果报也。应知更
有深义。如其人间修戒善凡定。纵得轮王梵天之
报。为天乐所摄。不暇见佛闻法。何况速證菩提耶。
然此来者。举心之诚。跋涉之苦。经历之远。其诚心
听法。以佛法染神。熏成圣种。虽梵天之报。不为乐
境所缚。所以念念见佛。时时听法。圣种发动。则不
可遗忘也(凡閦者讲者。此善思之言。会旨不可太深。以子之恶性荒唐。且收其狂妄耳)。
△二述诚获报二初泛述得轮王果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为闻法要。举足下足。
随其远近。所践之地。微尘数量。以是因缘。感得金轮
转轮圣王。圣王报尽。作欲天王。欲天报尽。作梵天王。
见佛闻法。速證妙果。」
【若有下。是泛叙一切人。但能发心。特来闻法。皆感
轮王等报也。法要者。佛旨为法。截径为要。又佛语
虽多。以心地为要也。翘步曰举。落足为下。即步行
也。路长为远。路短为近。以足履地曰践。依地获福
曰随。但微尘下二句欠明。当知地乃众尘积聚所
成。佛意必谓其行步。经历之地。所有之尘数。随脚
步之远近。则较尘数之多少。以是举心听法之因。
跋涉劳苦之缘。必感生轮王等报。以一尘较一世。
随微尘数量之多少。得轮王等报。从一生。至一生。
亦如尘数之多少也。然其果报转次益胜者。以其
诚心倍增。而果报倍胜也。见佛下。又不止天果之
报。仍得见佛闻法。速證菩提之大果报也。应知更
有深义。如其人间修戒善凡定。纵得轮王梵天之
报。为天乐所摄。不暇见佛闻法。何况速證菩提耶。
然此来者。举心之诚。跋涉之苦。经历之远。其诚心
听法。以佛法染神。熏成圣种。虽梵天之报。不为乐
境所缚。所以念念见佛。时时听法。圣种发动。则不
卷三 第 957c 页 X20-0957.png
历僧祇。可以一生成菩提道。显其为顿教大乘也。
△二确明智光之果报。】
「汝大长者。及馀众等。为于法故。来至我所。如是经过
八十由旬。大地微尘。一一尘数。能感人天轮王果报。
既闻法巳。当来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句佛称智光。次句所统之眷属。为于下。明所感
果报。谓汝为法故。自汝家中发足。来至我所。如是
举足下足。经过八十由旬大地之尘数。随一一尘
数。能感果报。从一生。至一生。世世生生受轮王等
报。亦如尘数之多也。以上但言举心远来所感之
报如此。既闻下。谓既至佛所。亲闻说法。所感之报。
岂止人天而巳。然当来必證菩提矣。
△三如来说
偈重示二。初承前许说。】
「我虽先说甚深四恩。微妙义趣。今复为汝。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二正说偈言二。初颂佛圣德三。初人天尊胜德。】
「最胜法王大圣主。一切人天非等伦。」
【人间天子。得人中自在为人王。佛于法中自在为
法王。主者君领也。圣者至人也。大者尊称也。谓二
乘从须陀洹以上至四果。皆称圣人。而辟支第一。
皆小圣也。大乘从初地。至等觉。皆为大乘圣人。然
佛又在等觉之上。唯佛为大圣。主者以小大贤圣
皆为眷属。惟佛为主尊也。最胜者超越之称。胜之
至也。次句伦者谓比伦。凡一切人间天上。再无与
△二确明智光之果报。】
「汝大长者。及馀众等。为于法故。来至我所。如是经过
八十由旬。大地微尘。一一尘数。能感人天轮王果报。
既闻法巳。当来證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初句佛称智光。次句所统之眷属。为于下。明所感
果报。谓汝为法故。自汝家中发足。来至我所。如是
举足下足。经过八十由旬大地之尘数。随一一尘
数。能感果报。从一生。至一生。世世生生受轮王等
报。亦如尘数之多也。以上但言举心远来所感之
报如此。既闻下。谓既至佛所。亲闻说法。所感之报。
岂止人天而巳。然当来必證菩提矣。
△三如来说
偈重示二。初承前许说。】
「我虽先说甚深四恩。微妙义趣。今复为汝。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二正说偈言二。初颂佛圣德三。初人天尊胜德。】
「最胜法王大圣主。一切人天非等伦。」
【人间天子。得人中自在为人王。佛于法中自在为
法王。主者君领也。圣者至人也。大者尊称也。谓二
乘从须陀洹以上至四果。皆称圣人。而辟支第一。
皆小圣也。大乘从初地。至等觉。皆为大乘圣人。然
佛又在等觉之上。唯佛为大圣。主者以小大贤圣
皆为眷属。惟佛为主尊也。最胜者超越之称。胜之
至也。次句伦者谓比伦。凡一切人间天上。再无与
卷三 第 958a 页 X20-0958.png
佛相等比伦者。所谓天上天下惟吾独尊矣。
△二
相好神通德。】
「具诸相好以严身。智海如空无有量。自他利行皆圆
满。名称普闻诸国土。永断烦恼馀习气。善持密行护
诸根。百四十种不共德。广大福海悉圆满。三昧神通
皆具足。八自在宫常游乐。十方人天及外道。无有能
难调御师。」
【初句易知。次句叹佛权实二智。如海之甚深。如虚
空之无量。释前最胜无等之义也。自他二句。即果
显因德号也。由自他皆利。德尊果满。所以十方国
土。闻名而敬。仰德而皈。孰不从化。以上叹两利之
德。永断下二句。叹离过护持之德。永断一句。五住
究尽。即断德。(习气。即现行种子虽尽。而所馀者。为习气。如瓶盛毒。毒虽倒尽。尚有馀滓。
再将水洗。滓者虽除。气味未除。然瓶喻人身。毒喻现行烦恼。细滓如种子。再将深智断之。然种子虽除。馀
熏未尽。如瓶中气味未除也。罗汉断见思惑种现俱尽。馀习尚存。如身子之嗔。毕陵之慢等是也。唯佛五
住种现俱尽。馀习亦除。所以究竟成佛)善持一句。显智德持也。密
行者。谓佛有三密。密谓神奥叵测。行即自在随机。一
身密。一切人天随机所见不同。或见大身。或见小
身。或慈或威。若善若恶等。二口密。一音说出。远近
同闻。随机各解等。三意密。即自他并照。权实一体
等。然佛之三业。九界不知。惟佛自知。故称三密。由
智德故。保护不失。故曰善持。诸根者。以众多曰诸。
道本为根。即三密利物所积之善根也。以善字贯
下。即善持密行。善护诸根。百四十种不共德。有标
△二
相好神通德。】
「具诸相好以严身。智海如空无有量。自他利行皆圆
满。名称普闻诸国土。永断烦恼馀习气。善持密行护
诸根。百四十种不共德。广大福海悉圆满。三昧神通
皆具足。八自在宫常游乐。十方人天及外道。无有能
难调御师。」
【初句易知。次句叹佛权实二智。如海之甚深。如虚
空之无量。释前最胜无等之义也。自他二句。即果
显因德号也。由自他皆利。德尊果满。所以十方国
土。闻名而敬。仰德而皈。孰不从化。以上叹两利之
德。永断下二句。叹离过护持之德。永断一句。五住
究尽。即断德。(习气。即现行种子虽尽。而所馀者。为习气。如瓶盛毒。毒虽倒尽。尚有馀滓。
再将水洗。滓者虽除。气味未除。然瓶喻人身。毒喻现行烦恼。细滓如种子。再将深智断之。然种子虽除。馀
熏未尽。如瓶中气味未除也。罗汉断见思惑种现俱尽。馀习尚存。如身子之嗔。毕陵之慢等是也。唯佛五
住种现俱尽。馀习亦除。所以究竟成佛)善持一句。显智德持也。密
行者。谓佛有三密。密谓神奥叵测。行即自在随机。一
身密。一切人天随机所见不同。或见大身。或见小
身。或慈或威。若善若恶等。二口密。一音说出。远近
同闻。随机各解等。三意密。即自他并照。权实一体
等。然佛之三业。九界不知。惟佛自知。故称三密。由
智德故。保护不失。故曰善持。诸根者。以众多曰诸。
道本为根。即三密利物所积之善根也。以善字贯
下。即善持密行。善护诸根。百四十种不共德。有标
卷三 第 958b 页 X20-0958.png
无释。法数不出。然既云不共。必佛自得者。唯佛与
佛。究竟證彻。不与权小共有。乃叹佛所證之别德
也。广大一句。叹佛福德。以称性周遍曰广大。深远
不测如大海。以因中修福。果中具足。故云圆满。三
昧一句。叹体用也。三昧即性定之体也。神通乃灵
变之用也。体用不缺。故云具足。八自在一句。叹涅
槃四德也。宫即王之所居。喻涅槃法性。为八自在
我之所依游也。性无染浊即净德。八自在即我德。
我即自在义。及常乐二字。四德皆全矣。总言有大
三昧。有大神通智慧。故能随机示现。体用不失。故
曰皆具足。自在有八义。一能示一身为无量身。二
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
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
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是
谓八。常游乐者。即自在意。谓既云自在。则称真游
戏。受享法乐。永劫不坏。即常乐二德也。十方下二
句。叹智辩超拔德。谓佛具神通。故降伏诸魔。具大
辩才。故制诸外道。有方便善巧。故化利人天所以
一切人天外道天魔。谁敢辩难于佛哉。调御师即
佛。能调理人天。统御凡圣。模范一切之称也。
△三
智辩说法德。】
「金口能宣无碍辩。虽无能问而自说。如大海潮时不
失。亦如天鼓称天心。如是自在唯佛有。非五通仙魔
梵等。难思劫海修行愿。證获如是大神通。我入三昧
佛。究竟證彻。不与权小共有。乃叹佛所證之别德
也。广大一句。叹佛福德。以称性周遍曰广大。深远
不测如大海。以因中修福。果中具足。故云圆满。三
昧一句。叹体用也。三昧即性定之体也。神通乃灵
变之用也。体用不缺。故云具足。八自在一句。叹涅
槃四德也。宫即王之所居。喻涅槃法性。为八自在
我之所依游也。性无染浊即净德。八自在即我德。
我即自在义。及常乐二字。四德皆全矣。总言有大
三昧。有大神通智慧。故能随机示现。体用不失。故
曰皆具足。自在有八义。一能示一身为无量身。二
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
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
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是
谓八。常游乐者。即自在意。谓既云自在。则称真游
戏。受享法乐。永劫不坏。即常乐二德也。十方下二
句。叹智辩超拔德。谓佛具神通。故降伏诸魔。具大
辩才。故制诸外道。有方便善巧。故化利人天所以
一切人天外道天魔。谁敢辩难于佛哉。调御师即
佛。能调理人天。统御凡圣。模范一切之称也。
△三
智辩说法德。】
「金口能宣无碍辩。虽无能问而自说。如大海潮时不
失。亦如天鼓称天心。如是自在唯佛有。非五通仙魔
梵等。难思劫海修行愿。證获如是大神通。我入三昧
卷三 第 958c 页 X20-0958.png
大寂室。观察诸根及药病。」
【佛有四种辩才。随法随义。如悬河泄水。无所阻滞。
故云无碍辩。无问自说者。以佛能知机。当说则说。
不假请问。若不当说。问亦不然。只显知机知时也。
如大下。喻佛智自在。正释无碍辩才。以有感则应。
喻如海潮。无私说法。喻如天鼓。(天鼓不击自鸣。能诠表法义。不可思
议。喻佛无私说法。然天鼓既称天心。佛法必称机感也)如是二句。结佛自有
也。难思二句。出智通之源委也。我入二句。颂观机。
说法。如良医之治病也。大寂室者。大寂即定。智依
定住。如人入房。三昧即定名。大寂即定义。诸根即
众生宿种善根不同。有漏无漏等。病喻烦恼。药喻
定慧。病为所治。药为能治。以病有浅深。故药有差
别。必观其病色。察其脉理。可一剂而愈矣。佛亦如
是。观察众生。惑有厚薄。智有浅深。说投机之法。令
彼行之。可以顿断烦恼。顿出生死。如服药病愈。
△
二重颂前文二。初颂佛谈心地熏修。】
「自出禅定而赞叹。三世佛法心地门。」
【初四字颂从三昧安详而起。出即起也。长文详。颂
中略举而巳。以心地法门。是三世诸佛通修之法。
所以称赞。解准二卷长文。
△二颂引发四恩应报
二。初颂长者恶大求小。】
「时诸长者退大心。乐住二乘自利行。」
【解如长行。
△二颂如来广赞四恩二。初颂佛智甚
深二。初颂总标佛智引发。】
【佛有四种辩才。随法随义。如悬河泄水。无所阻滞。
故云无碍辩。无问自说者。以佛能知机。当说则说。
不假请问。若不当说。问亦不然。只显知机知时也。
如大下。喻佛智自在。正释无碍辩才。以有感则应。
喻如海潮。无私说法。喻如天鼓。(天鼓不击自鸣。能诠表法义。不可思
议。喻佛无私说法。然天鼓既称天心。佛法必称机感也)如是二句。结佛自有
也。难思二句。出智通之源委也。我入二句。颂观机。
说法。如良医之治病也。大寂室者。大寂即定。智依
定住。如人入房。三昧即定名。大寂即定义。诸根即
众生宿种善根不同。有漏无漏等。病喻烦恼。药喻
定慧。病为所治。药为能治。以病有浅深。故药有差
别。必观其病色。察其脉理。可一剂而愈矣。佛亦如
是。观察众生。惑有厚薄。智有浅深。说投机之法。令
彼行之。可以顿断烦恼。顿出生死。如服药病愈。
△
二重颂前文二。初颂佛谈心地熏修。】
「自出禅定而赞叹。三世佛法心地门。」
【初四字颂从三昧安详而起。出即起也。长文详。颂
中略举而巳。以心地法门。是三世诸佛通修之法。
所以称赞。解准二卷长文。
△二颂引发四恩应报
二。初颂长者恶大求小。】
「时诸长者退大心。乐住二乘自利行。」
【解如长行。
△二颂如来广赞四恩二。初颂佛智甚
深二。初颂总标佛智引发。】
卷三 第 959a 页 X20-0959.png
「我开大智方便教。引入三空解脱门。」
【此明如来即实开权也。智即权智。方便即权教。借
此权教。引入三空之门。权教即广赞四恩。为能引。
三空解脱。即引入之道。当知此解脱。与二乘三解
脱门。名同义别。然既云三空。当是我空法空俱空。
我空。是断我执烦恼所證涅槃。法空。是断法执烦
恼所證涅槃。俱空。即人法双空亦不著空理者。是
离所知障。所證最上涅槃。门为达道。谓由此三空
之门。得入无上涅槃。得大解脱故。
△二别颂权小
莫测。】
「如来意趣莫能量。唯佛能知真秘密。利根声闻及独
觉。勤求不退诸菩萨。十二劫时共度量。无有能知其
少分。假使十方凡圣智。授与一人为智者。如是智者
如竹林。不能测量其少分。」
【此与法华叹智大同。意趣即大智。秘密即方便教。
谓佛意之趣向。能三能一。即一而三。言三即一。至
于双遮双表。遮表同时。如是莫大之方便权巧。向
人说出。无非是佛真秘密门。唯佛能知。馀皆莫可
测量也。利根下。显不能测量之人。声闻独觉虽利。
犹是小乘。不退菩萨是大乘。于十二劫之长时。同
共拟度测量。不但不得全分秘密。便是些须少分
犹不能知。且约本土贤圣说。假使下。更及十方。一
切凡圣之智。皆授与一人。为一人之智。可为尽十
方无比之智者。又如此无比之智者。不止一人。假
卷三 第 959b 页 X20-0959.png
如多多无量。如竹林之繁茂。如此多人。尽思度量。
犹不能测其少分。然佛智之难测可知矣。何谓也。
盖佛智即权而实。贵乎荐取。不贵测量。以测量是
有为心路。识心拨度。愈思而愈远矣。法华云。非思
量分别之所能解者此也。应知佛说四恩。及一时
应病之药。令退失大心之人。知此四恩应报。必须
发大心。修大道。行大行。自利利人。当證菩提。始能
报恩。如是之权巧。岂可测量乎。
△二颂四恩应报
二。初斥凡愚迷背恩处。】
「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
生。不悟深恩恒背德。」
【此斥人世。凡夫但有肉眼。蒙之则蔽。触之则伤。只
能缘尘。引识造业。无有智慧为眼。不见四恩应报。
妙果有二义。一谓能孝父母。报在梵天。以梵天为
妙果。二以无上菩提为妙果。谓由无慧眼。尚不知
报恩。焉能见道。无上菩提岂可得乎。故皆失却也。
五浊下。出迷失之由。以五浊障重。恶业繁兴。世间
众生。但知缘尘分别。贪嗔造业。所以不悟深恩。恒
背其德。
△二说四恩令生正见二。初总标四恩。】
「我为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
【佛说四恩。原为引生正见。正见即慧眼。菩提即佛
果。道者路也。谓佛说四恩。为引发正见。当證菩提
之道路耳。
△二别释四恩五。初父母恩二。初总申
名义。】
犹不能测其少分。然佛智之难测可知矣。何谓也。
盖佛智即权而实。贵乎荐取。不贵测量。以测量是
有为心路。识心拨度。愈思而愈远矣。法华云。非思
量分别之所能解者此也。应知佛说四恩。及一时
应病之药。令退失大心之人。知此四恩应报。必须
发大心。修大道。行大行。自利利人。当證菩提。始能
报恩。如是之权巧。岂可测量乎。
△二颂四恩应报
二。初斥凡愚迷背恩处。】
「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
生。不悟深恩恒背德。」
【此斥人世。凡夫但有肉眼。蒙之则蔽。触之则伤。只
能缘尘。引识造业。无有智慧为眼。不见四恩应报。
妙果有二义。一谓能孝父母。报在梵天。以梵天为
妙果。二以无上菩提为妙果。谓由无慧眼。尚不知
报恩。焉能见道。无上菩提岂可得乎。故皆失却也。
五浊下。出迷失之由。以五浊障重。恶业繁兴。世间
众生。但知缘尘分别。贪嗔造业。所以不悟深恩。恒
背其德。
△二说四恩令生正见二。初总标四恩。】
「我为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
【佛说四恩。原为引生正见。正见即慧眼。菩提即佛
果。道者路也。谓佛说四恩。为引发正见。当證菩提
之道路耳。
△二别释四恩五。初父母恩二。初总申
名义。】
卷三 第 959c 页 X20-0959.png
「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
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
能尽。我今略说于少分。犹如蚊虻饮大海。」
【始生我者曰父。爱念情深曰慈。母者乳也。子从身
出。乳者哺也。又慕也。为婴儿之所慕之也。长养之
恩。后文自有。以父母有恃怙之恩。故男女得其安
乐也。父恩如山。母恩如海。言其不可测量也。若我
二句。乃过量之言。直显恩重故也。我今下。言多分
固不能说。略且说其少分耳。犹如一句比喻也。谓
父母之恩。如海水汪洋。不可测量。我说少分。犹如
蚊虻饮海水。大海之水不曾动著。喻我虽说此。其
广大之恩。亦不曾动。夫世尊大圣。犹出此言。则知
父母之恩。诚不可量。世人君子。可不孝乎。
△二广
显深恩三。初颂粗与较量。】
「假使有人为福德。供养净行婆罗门。五通神仙自在
者。大智师长及善友。安置七珍为堂殿。及以牛头栴
檀房。疗治万病诸汤药。盛满金银器物中。如是供养
日三时。乃至数盈于百劫。不如一念中少分。供养悲
母大恩田。福德无边不可量。算分喻分皆无比。」
【此与二卷长行全同。言不如者。不及也。谓一念举
心。时之促。少分供养。物之微。以悲母恩田无量。子
虽一念少分供养。所获之福亦无量者。由悲母之
恩田厚重所加如此。算分者。即算法。自少至多之
分量也。喻分者。譬喻极尽之比况也。皆无比者。谓
卷三 第 960a 页 X20-0960.png
供养五通仙人。及师长善友。以举世之珍。百劫之
长。所获之福。若较量一念少分供母之福者。彼以
算分至多之分量。及譬喻极尽之比量。所获之多
福。犹不及供母之少分耳。如此过量之言正显恩
深难报。呜呼。凡为人子者。遇此圣经。竭力进孝。犹
不能报少分之恩矣。
△二颂细与分别十一。初颂
未形之恩。】
「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
著。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悯心。行住坐卧受
诸苦。」
【悯念曰悲。胎藏曰孕。五欲为众生之乐境。言不著
者。非全不著。但欲乐之心轻耳。以腹中有子。恐有
危难。故不甚著也。随时下。纵饮食之美。亦不甚贪。
以忧子故。所以昼夜悲悯如此(五欲。即财色名食睡。或色声香味触)。
△二颂将产之恩。】
「若正诞其胎藏子。如攒锋刃解肢节。迷惑东西不能
辩。遍身疼痛无所堪。或因此难而命终。六亲眷嘱咸
悲恼。如是众苦皆由子。忧悲痛切非口宣。」
【生产曰诞。胎藏子者。谓胎腹中所藏之子也。百节
疼痛。如锋刃解体。此总形容临产之苦。或因产而
致死者。往往有之。故举家哀号。六亲悲痛。皆由子
故也。佛所以极力形容者。欲人知悲母之恩重。克
诚行孝报之也(六亲有三。巳六亲。即父母兄弟姊妹。父六亲。即伯叔兄弟子孙母六
亲。即姑姨兄弟儿孙)。
△三颂乳哺之恩。】
长。所获之福。若较量一念少分供母之福者。彼以
算分至多之分量。及譬喻极尽之比量。所获之多
福。犹不及供母之少分耳。如此过量之言正显恩
深难报。呜呼。凡为人子者。遇此圣经。竭力进孝。犹
不能报少分之恩矣。
△二颂细与分别十一。初颂
未形之恩。】
「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
著。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悯心。行住坐卧受
诸苦。」
【悯念曰悲。胎藏曰孕。五欲为众生之乐境。言不著
者。非全不著。但欲乐之心轻耳。以腹中有子。恐有
危难。故不甚著也。随时下。纵饮食之美。亦不甚贪。
以忧子故。所以昼夜悲悯如此(五欲。即财色名食睡。或色声香味触)。
△二颂将产之恩。】
「若正诞其胎藏子。如攒锋刃解肢节。迷惑东西不能
辩。遍身疼痛无所堪。或因此难而命终。六亲眷嘱咸
悲恼。如是众苦皆由子。忧悲痛切非口宣。」
【生产曰诞。胎藏子者。谓胎腹中所藏之子也。百节
疼痛。如锋刃解体。此总形容临产之苦。或因产而
致死者。往往有之。故举家哀号。六亲悲痛。皆由子
故也。佛所以极力形容者。欲人知悲母之恩重。克
诚行孝报之也(六亲有三。巳六亲。即父母兄弟姊妹。父六亲。即伯叔兄弟子孙母六
亲。即姑姨兄弟儿孙)。
△三颂乳哺之恩。】
卷三 第 960b 页 X20-0960.png
「若得平复身安乐。如贫获宝喜难量。顾视容颜无厌
足。怜念之心不暂舍。母子恩情常若是。出入不离胸
臆前。母乳犹如甘露泉。长养及时曾无竭。」
【准长行大同。
△四颂怜爱之恩。】
「慈念之恩实难比。鞠育之德亦难量。世间大地称为
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
于彼。世间速疾唯猛风。举心一念过于彼。」
【天性之慈。系爱之念。鞠养之恩。诚然大地不足较
其重。须弥无以比其高。猛风犹难喻其疾矣。盖猛
风喻疾者。只言念子之切也。
△五颂怨言子堕。】
「若有众生行不孝。令母暂时起恨心。怨念之辞少分
生。子乃随言遭苦难。一切佛与金刚天。神仙秘法无
能救。」
【前科猛风之喻。长行元在此科。若随文用有二义。
前科用者喻念子之切。如猛风之疾。若归此科。言
猛风有摧折之力。喻父母怨恨之力也。秘法者仙
术也。良以子之不孝。父母怨恨。随言遭苦。而佛仙
莫能救者。非不能救。盖佛仙不救逆子也(宋临川县人王
四。事父不孝。父不胜忿。欲赴诉于官。王四持钱二百。赶上疾呼曰。以是为纸笔钱。投父怀中。父行未半里。
雷雨大作。急避人家。雨止而出。闻其子巳震死。趋视之。钱乃在子胁下。与肉相连。及探怀中。巳失之矣。此
乃怨念遭苦之验也)。
△六颂子孝获福。】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
除。诸天拥护常安乐。若能承顺于悲母。如是男女悉
非凡。大悲菩萨化人间。示现报恩诸方便。」
卷三 第 960c 页 X20-0960.png
【承顺不违子之道也。而感佛天加护者。盖助人行
孝也。若能下四句。曰非凡。曰菩萨者。乃称赞之词。
无非劝人行孝故也(京师赵居先。父年九十一。母年九十四。性皆严急。居先夫
妇。侍奉勤谨。孝行克谐。每夕焚香。为父母祈祷。三尸神上奏天帝。遣飞天大神。每日监察。见其心专意一。
赐七子三婿。皆列官职。居先身證仙果。可谓非凡之證也)。
△七颂以孝较恩。】
「若有男子及女人。为报母恩行孝养。割肉刺血常供
给。如是数盈于一劫。种种勤修于孝道。犹未能报暂
时恩。」
【前五句言孝行之极。末句较量。犹不足报者。极言
其恩深难报也。皆准长行。
△八复颂慈爱悯念。】
「十月处于胎藏中。常衔乳根饮胎血。自为婴孩及童
子。所饮母乳百斛馀。饮食汤药妙衣服。子先母后为
常则。子若愚痴人所恶。母亦恩怜不弃遗。」
【初二句胎中之恩。次二句乳哺之恩。婴孩者襁褓
之时。童子者离襁褓时。谓自出母胎。至离襁褓。所
饮乳食。百斛有馀矣。呜呼。身自母出。如天地之生
万物。复从母育。如雨露之滋百嘉。至于衣食之先
后。爱念之情深。虽须弥无以比其高。太虚难以较
其广。诚哉。欲报深恩。昊天罔极。
△九颂慈爱生天。】
「昔有女人抱其子。渡于恒河水瀑流。以沉水故力难
前。与子俱没无能舍。为是慈念善根力。命终上生于
梵天。长受梵天三昧乐。得遇如来受佛记。」
【前七句与长行全同。惟第八句长行无。颂中补出。
谓母恩慈重。心同佛心。宁自舍命。不忍弃子。此人
卷三 第 961a 页 X20-0961.png
不唯梵天受乐。将遇如来。授与成佛之记有之也。
良以心既同佛。即心是佛。即心作佛。因中果上。修
證之法。如来说与。是佛授记。自忆领纳。坚持不忘。
是受佛记。
△十颂广明十德。】
「一名大地二能生。三能正者四养育。五与智者六庄
严。七名安隐八教授。九教诫者十与业。馀恩不过于
母恩。」
【十德之外更有言不尽者为馀恩。皆准长行。
△十
一较量贫富。】
「何法世间最富有。何法世间最贫无。母在堂时为最
富。母不在时为最贫。母在之时为日中。悲母亡时为
日没。母在之时皆圆满。悲母亡时悉空虚。」
【初二句为徵。三四二句释之。五六二句。有照临之
恩。皆准长行。应知颂与长行互有隐显。长行有月
喻为显。无空虚为隐。颂中无月喻为隐。有圆满及
空虚为显。谓母在堂时。把持家业。不致耗散。调教
人口。不致离背。故云圆满。母若亡时。自得其便。财
帛或有耗散。人眷或有乖离。故云空虚。虽然。此犹
浅论。据理而言。父母者。子孙之天地也。不唯能生。
亦能盖载。一日无之。物无所依矣可乎。然人子之
无父母者。如万物之无天地也。眼不见生我之亲。
耳不闻教我之言。无恃无怙。是为空虚。
△三颂结
劝行孝四。初正劝行孝。】
「世间一切善男子。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
良以心既同佛。即心是佛。即心作佛。因中果上。修
證之法。如来说与。是佛授记。自忆领纳。坚持不忘。
是受佛记。
△十颂广明十德。】
「一名大地二能生。三能正者四养育。五与智者六庄
严。七名安隐八教授。九教诫者十与业。馀恩不过于
母恩。」
【十德之外更有言不尽者为馀恩。皆准长行。
△十
一较量贫富。】
「何法世间最富有。何法世间最贫无。母在堂时为最
富。母不在时为最贫。母在之时为日中。悲母亡时为
日没。母在之时皆圆满。悲母亡时悉空虚。」
【初二句为徵。三四二句释之。五六二句。有照临之
恩。皆准长行。应知颂与长行互有隐显。长行有月
喻为显。无空虚为隐。颂中无月喻为隐。有圆满及
空虚为显。谓母在堂时。把持家业。不致耗散。调教
人口。不致离背。故云圆满。母若亡时。自得其便。财
帛或有耗散。人眷或有乖离。故云空虚。虽然。此犹
浅论。据理而言。父母者。子孙之天地也。不唯能生。
亦能盖载。一日无之。物无所依矣可乎。然人子之
无父母者。如万物之无天地也。眼不见生我之亲。
耳不闻教我之言。无恃无怙。是为空虚。
△三颂结
劝行孝四。初正劝行孝。】
「世间一切善男子。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
卷三 第 961b 页 X20-0961.png
心。知恩报恩是圣道。不惜身命奉甘旨。未曾一念亏
色养。如其父母奄丧时。将欲报恩诚不及。」
【初句是佛呼召现前大众。亦兼未来世间一切众
生。虽呼男子亦兼女人。次句警醒之谓。恩重二字
当在父母之下。以显父母恩重犹如丘山。应当下。
是佛劝教之语。谓父母之恩。既重如山。子宜克诚。
晨昏省近。鞠躬奉养。理之当然。故曰应当。孝者谓
善事。顺于道不逆于伦也。敬者谓不敢轻慢也。语
云。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故必敬之。
方尽人子之道也。又嘱恒在心者。言其风雨閒忙
不可片时遗忘也。若如此行之。是为知恩报恩。乃
圣道所摄。良以儒之大孝。无过于舜。舜为圣人。释
之大孝。无过于佛。佛为圣人。经云大孝释迦文是
也。甘旨者美味也。即所奉饮食。不惜身命者。谓人
子非不爱身。为有亲可敬。纵至御车执作。殒命亡
躯。亦不敢辞也。未曾下。亏者阙少也。一念者时促
也。色者有二义。一者观父母之容颜。若欢容之色。
子当喜之。自念侍奉得宜。若病色怒色。子当恐惧。
兢兢业业。忖我不能善事也。养者即所奉之甘旨
也。二者所奉品色。择其精细者奉亲。粗者自用也。
未曾者即不曾也。谓古圣先贤。侍奉二亲。色养得
宜。念兹在兹。不曾一念亏欠也。如其二句。愈加警
策。谓人生在世。未有长生不死之者。现今父母在
堂。若不谨慎事奉。如有不测。奄丧之时。将欲报之。
色养。如其父母奄丧时。将欲报恩诚不及。」
【初句是佛呼召现前大众。亦兼未来世间一切众
生。虽呼男子亦兼女人。次句警醒之谓。恩重二字
当在父母之下。以显父母恩重犹如丘山。应当下。
是佛劝教之语。谓父母之恩。既重如山。子宜克诚。
晨昏省近。鞠躬奉养。理之当然。故曰应当。孝者谓
善事。顺于道不逆于伦也。敬者谓不敢轻慢也。语
云。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故必敬之。
方尽人子之道也。又嘱恒在心者。言其风雨閒忙
不可片时遗忘也。若如此行之。是为知恩报恩。乃
圣道所摄。良以儒之大孝。无过于舜。舜为圣人。释
之大孝。无过于佛。佛为圣人。经云大孝释迦文是
也。甘旨者美味也。即所奉饮食。不惜身命者。谓人
子非不爱身。为有亲可敬。纵至御车执作。殒命亡
躯。亦不敢辞也。未曾下。亏者阙少也。一念者时促
也。色者有二义。一者观父母之容颜。若欢容之色。
子当喜之。自念侍奉得宜。若病色怒色。子当恐惧。
兢兢业业。忖我不能善事也。养者即所奉之甘旨
也。二者所奉品色。择其精细者奉亲。粗者自用也。
未曾者即不曾也。谓古圣先贤。侍奉二亲。色养得
宜。念兹在兹。不曾一念亏欠也。如其二句。愈加警
策。谓人生在世。未有长生不死之者。现今父母在
堂。若不谨慎事奉。如有不测。奄丧之时。将欲报之。
卷三 第 961c 页 X20-0961.png
诚不及矣。奄丧者忽死之谓。
△二引巳劝孝二。初
正引自巳三。初修行为母。】
「佛昔修行为慈母。感得相好金色身。名闻广大遍十
方。一切人天咸稽首。人与非人皆恭敬。自缘往昔报
慈恩。」
【昔字不独指今生。通言巳往多生也。为母必欲修
行者。谓佛之行孝。又非世人之行孝也。世人行孝。
无非现世。令父母身安心乐。是为得宜。犹不能资
神济道。虽孝不足为大孝也。若修行成道。自巳离
苦。亦令父母离苦。自巳成道。亦令父母成道。故云
修行为慈母。方为大孝也。感得下。明因孝感报。谓
一念举心。修行为母。遂感相好金色。名称普闻。人
天供养。较之人世之孝感何如哉。自缘一句结。缘
者缘故也。自者发心之初也。谓我自往昔。一念发
心。历修诸行。以报慈亲之恩。是这等缘故。方感金
色等报。
△二为母说法。】
「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
【摩耶夫人生佛七日遂亡。神生忉利天。如来成道。
念母恩深。升忉利天。三月说法。欲母闻法高證。脱
离生死(虽生忉利天。较之人间。快乐寿长。犹不免分段生死。报尽还堕。故佛说出世间法。谓
之真法。令其永脱)。
△三母悟无生。】
「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
恩。虽报恩深犹未足。」
【大乘根器。一闻大乘真法。则悟入无生之法。真常
△二引巳劝孝二。初
正引自巳三。初修行为母。】
「佛昔修行为慈母。感得相好金色身。名闻广大遍十
方。一切人天咸稽首。人与非人皆恭敬。自缘往昔报
慈恩。」
【昔字不独指今生。通言巳往多生也。为母必欲修
行者。谓佛之行孝。又非世人之行孝也。世人行孝。
无非现世。令父母身安心乐。是为得宜。犹不能资
神济道。虽孝不足为大孝也。若修行成道。自巳离
苦。亦令父母离苦。自巳成道。亦令父母成道。故云
修行为慈母。方为大孝也。感得下。明因孝感报。谓
一念举心。修行为母。遂感相好金色。名称普闻。人
天供养。较之人世之孝感何如哉。自缘一句结。缘
者缘故也。自者发心之初也。谓我自往昔。一念发
心。历修诸行。以报慈亲之恩。是这等缘故。方感金
色等报。
△二为母说法。】
「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
【摩耶夫人生佛七日遂亡。神生忉利天。如来成道。
念母恩深。升忉利天。三月说法。欲母闻法高證。脱
离生死(虽生忉利天。较之人间。快乐寿长。犹不免分段生死。报尽还堕。故佛说出世间法。谓
之真法。令其永脱)。
△三母悟无生。】
「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
恩。虽报恩深犹未足。」
【大乘根器。一闻大乘真法。则悟入无生之法。真常
卷三 第 962a 页 X20-0962.png
之道。永不退转。似證圆教初住位也。后二句。言母
虽获益。佛心未足者。以其恩深难报故也。夫佛所
说法。令母离生死成圣道。犹言未足。而世人君子
自忖。比佛何如哉。
△二兼引目连。】
「神通第一目犍连。巳断三界诸烦恼。以神通力观慈
母。见在受苦饿鬼中。目连自往报母恩。救免慈亲所
受苦。上生他化诸天众。共为游乐处天宫。」
【目犍连具神通之罗汉也。佛弟子中。罗汉以上。皆
具神通。此尊者为最。故云第一。三界烦恼不出见
思二惑。分别曰见。即粗惑。谓从于邪教。及于邪师。
不合正理。邪谬分别。总为八十八使。使为驱役之
义。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生死。言见惑者。谓意根
对法尘。起诸分别。故以分别曰见。妄念凡有十种。
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巳身故)二边见。(依于身见。计断。计常。
随执一边。故云边见)三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取著故)四戒取。(谓于
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故)五邪见。(谓无明不了。邪心取理故)六贪。(于诸欲境。引取
无厌故)七嗔。(于逆情之境。起诸忿怒故)八痴。(于诸事理。迷惑不了故)九慢。(自恃
才德富贵。轻蔑于他故)十疑。(谓迷心乖理。犹豫不决故)此之十使。历三界
四谛下。增减不同。共成八十八使。盖欲界苦谛下。
十使全具。集灭二谛下。各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
取。(此三使。皆依苦谛而立。集灭二谛则无。故除之)道谛下有八使。除身见
边见。(此二使。亦依苦谛所起。道谛无苦。故除之)是以四谛合为三十二
使也。色界无色界四谛下。皆如欲界。更于每谛下。
又除一嗔使。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为五十
虽获益。佛心未足者。以其恩深难报故也。夫佛所
说法。令母离生死成圣道。犹言未足。而世人君子
自忖。比佛何如哉。
△二兼引目连。】
「神通第一目犍连。巳断三界诸烦恼。以神通力观慈
母。见在受苦饿鬼中。目连自往报母恩。救免慈亲所
受苦。上生他化诸天众。共为游乐处天宫。」
【目犍连具神通之罗汉也。佛弟子中。罗汉以上。皆
具神通。此尊者为最。故云第一。三界烦恼不出见
思二惑。分别曰见。即粗惑。谓从于邪教。及于邪师。
不合正理。邪谬分别。总为八十八使。使为驱役之
义。能驱役一切众生。流转生死。言见惑者。谓意根
对法尘。起诸分别。故以分别曰见。妄念凡有十种。
一身见。(谓于色受想行识五阴之中。妄计为巳身故)二边见。(依于身见。计断。计常。
随执一边。故云边见)三见取。(谓于非真胜法中。谬见涅槃。生心取著故)四戒取。(谓于
非戒中。谬以为戒。取以进行故)五邪见。(谓无明不了。邪心取理故)六贪。(于诸欲境。引取
无厌故)七嗔。(于逆情之境。起诸忿怒故)八痴。(于诸事理。迷惑不了故)九慢。(自恃
才德富贵。轻蔑于他故)十疑。(谓迷心乖理。犹豫不决故)此之十使。历三界
四谛下。增减不同。共成八十八使。盖欲界苦谛下。
十使全具。集灭二谛下。各有七使。除身见。边见。戒
取。(此三使。皆依苦谛而立。集灭二谛则无。故除之)道谛下有八使。除身见
边见。(此二使。亦依苦谛所起。道谛无苦。故除之)是以四谛合为三十二
使也。色界无色界四谛下。皆如欲界。更于每谛下。
又除一嗔使。故一界有二十八使。二界合为五十
卷三 第 962b 页 X20-0962.png
六使。并前欲界三十二使。总成八十八数。偈云。苦
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谛除二见。上界不行嗔。
(谓上二界纯是禅定。所受乐境。虽具种子。不起现行)思惑有八十一品。谓欲
界有贪瞋痴慢四种思惑。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
慢三种。三界共为十使。又按三界九地。每地各有
九品。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九地共有八十一品。前之见惑。至初果断尽。
思惑。从二果以上断之。若断欲界前六品。證斯陀
含。此云一来果。欲界还一往来故。再断后三品思
惑。證阿那含。此云不来果。谓再不来欲界受生故。
八十一品断尽。方出三界證罗汉果。尊者诸惑断
尽。始得神通。以神下二句。用天眼通。观察慈母。见
在饿鬼中受苦。目连二句。乘通往救。上生下二句。
承救生天。盂兰盆经云。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
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
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
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
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
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
汝一人。力所奈何。云云。至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
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世父母
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
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承众圣之道。其德汪洋。令现世父母福乐百年。若
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谛除二见。上界不行嗔。
(谓上二界纯是禅定。所受乐境。虽具种子。不起现行)思惑有八十一品。谓欲
界有贪瞋痴慢四种思惑。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
慢三种。三界共为十使。又按三界九地。每地各有
九品。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
下下。九地共有八十一品。前之见惑。至初果断尽。
思惑。从二果以上断之。若断欲界前六品。證斯陀
含。此云一来果。欲界还一往来故。再断后三品思
惑。證阿那含。此云不来果。谓再不来欲界受生故。
八十一品断尽。方出三界證罗汉果。尊者诸惑断
尽。始得神通。以神下二句。用天眼通。观察慈母。见
在饿鬼中受苦。目连二句。乘通往救。上生下二句。
承救生天。盂兰盆经云。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
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
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
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
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
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
汝一人。力所奈何。云云。至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
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世父母
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
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承众圣之道。其德汪洋。令现世父母福乐百年。若
卷三 第 962c 页 X20-0962.png
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等。是为目连救亲之源
委也。
△三二福较量。】
「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若人至心供养
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
无穷。」
【此颂不惟释迦目连。凡一切诸佛。三乘圣贤。无有
不报亲恩者。若人下较福。假如一人供佛。一人供
亲。如是二人所得之福。平等无异。受报者。受福报
也。三世有二说。一者。所感之福。非一世便了。乃至
三世。极至无穷。无穷者。无有穷尽也。二者。三世即
自身为一世。遗与子孙。为二世。共为三世。更有馀
勋遗与后世。故曰无穷。
△四慎终追远五。初为子
堕苦。】
「世人为子造诸罪。堕三涂长受苦。」
【为者专欲也。疼爱也。言世人为子无所不至。或以
饮食为子。造一切罪。谓烹羊宰杀等。或因衣被等
为子。造一切罪。养蚕煮茧等。或为子求功名。造一
切罪。如害他成巳等。上句是因。下句是报。造罪之
人。不能上升。故堕三涂。即地狱饿鬼畜生也。此言
但知疼子。不知后报。三涂如前说。
△二子迷不知。】
「男女非圣无神通。不见轮回难可报。哀哉世人无圣
力。不能拔济于慈母。」
【父母为子堕三恶道。世间男女肉眼凡躯。故不能
见。何能救之。哀哉者。伤感之辞。既无圣力神通。毕
委也。
△三二福较量。】
「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若人至心供养
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
无穷。」
【此颂不惟释迦目连。凡一切诸佛。三乘圣贤。无有
不报亲恩者。若人下较福。假如一人供佛。一人供
亲。如是二人所得之福。平等无异。受报者。受福报
也。三世有二说。一者。所感之福。非一世便了。乃至
三世。极至无穷。无穷者。无有穷尽也。二者。三世即
自身为一世。遗与子孙。为二世。共为三世。更有馀
勋遗与后世。故曰无穷。
△四慎终追远五。初为子
堕苦。】
「世人为子造诸罪。堕三涂长受苦。」
【为者专欲也。疼爱也。言世人为子无所不至。或以
饮食为子。造一切罪。谓烹羊宰杀等。或因衣被等
为子。造一切罪。养蚕煮茧等。或为子求功名。造一
切罪。如害他成巳等。上句是因。下句是报。造罪之
人。不能上升。故堕三涂。即地狱饿鬼畜生也。此言
但知疼子。不知后报。三涂如前说。
△二子迷不知。】
「男女非圣无神通。不见轮回难可报。哀哉世人无圣
力。不能拔济于慈母。」
【父母为子堕三恶道。世间男女肉眼凡躯。故不能
见。何能救之。哀哉者。伤感之辞。既无圣力神通。毕
卷三 第 963a 页 X20-0963.png
竟不能拔济矣。幸有佛力。以待下科。
△三劝修冥
福二。初明金光拔苦令悟。】
「以是因缘汝当知。勤修福利诸功德。以其男女追胜
福。有大金光照地狱。光中演说深妙音。开悟父母令
发意。」
【初句。承上不能拔济父母之因缘。汝指智光。兼恶
子等。当知者。示令晓解之词。勤修福利等。如来教
与之法。谓汝既不能拔亲出苦。须从佛言。修设冥
福。仗承佛法荐之。或礼佛修忏。或施食兰盆。或造
佛修塔。或诵咒看经。故云诸功德。以其下。承法获
益。追者随逐也。谓父母魂魄杳冥。人不能见。随逐
亲亡之日。作殊胜福以荐之。是为追荐。有大下。见
其功效也。深蒙法力。能感佛放金光。下照地狱。光
中下。金光说法也。或说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或
说六度大乘。心地法门等。深妙音者。以一音中具
足多种法门。随机所解。各有开悟。令者使也。即法
力使之也。发意即是发心。谓既能开悟。必当发心。
或发声闻辟支佛心。或发菩提心。此是孝顺男女。
修诸功德。报恩拔济之如此也(金光说法者。不唯子之大孝所感。犹
显佛之慈悲广大也)。
△二明一念悔心罪除。】
「忆昔所生常造罪。一念悔心悉除灭。」
【此言父母之灵魂虽在地狱。由闻金光说法。顿知
宿命所造之罪也。忆者。即忽然想起之意。昔所生
者。即在生时。或多生往昔时也。常者。更从无始巳
△三劝修冥
福二。初明金光拔苦令悟。】
「以是因缘汝当知。勤修福利诸功德。以其男女追胜
福。有大金光照地狱。光中演说深妙音。开悟父母令
发意。」
【初句。承上不能拔济父母之因缘。汝指智光。兼恶
子等。当知者。示令晓解之词。勤修福利等。如来教
与之法。谓汝既不能拔亲出苦。须从佛言。修设冥
福。仗承佛法荐之。或礼佛修忏。或施食兰盆。或造
佛修塔。或诵咒看经。故云诸功德。以其下。承法获
益。追者随逐也。谓父母魂魄杳冥。人不能见。随逐
亲亡之日。作殊胜福以荐之。是为追荐。有大下。见
其功效也。深蒙法力。能感佛放金光。下照地狱。光
中下。金光说法也。或说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或
说六度大乘。心地法门等。深妙音者。以一音中具
足多种法门。随机所解。各有开悟。令者使也。即法
力使之也。发意即是发心。谓既能开悟。必当发心。
或发声闻辟支佛心。或发菩提心。此是孝顺男女。
修诸功德。报恩拔济之如此也(金光说法者。不唯子之大孝所感。犹
显佛之慈悲广大也)。
△二明一念悔心罪除。】
「忆昔所生常造罪。一念悔心悉除灭。」
【此言父母之灵魂虽在地狱。由闻金光说法。顿知
宿命所造之罪也。忆者。即忽然想起之意。昔所生
者。即在生时。或多生往昔时也。常者。更从无始巳
卷三 第 963b 页 X20-0963.png
来。恒常也。造罪不出身口七支也。一念下。谓既能
闻法开悟。忽然追悔。则罪苦除灭矣。所谓心若灭
时罪亦亡是也。以上但明深承佛法胜力。且能灭
罪(一念者。时促也。以利刀断九十纸。为一念)。
△四随愿往生。】
「口称南无三世佛。得脱无暇苦难身。往生人天长受
乐。见佛闻法当成佛。或生十方净土中。七宝莲华为
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同学。获六神通
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宫。」
【既从苦中灭罪脱离。知是佛力。故口称佛号。欲求
往生也。南无此云归依。或云归命。谓既承佛力。则
我身命归向于佛。三世佛者。不定是那佛。或过去
或现在未来。随举一佛名号。得脱下。承佛号功德。
顿脱苦难也。无暇者。谓受苦无閒暇也。即无閒无
住。名阿鼻地狱。此言蒙佛哀救。得脱苦身也。往生
下。即随愿往生也。人天为世间之乐。复能见佛闻
法。必当如法修行。当来成佛。又为出世间之大乐
也。或愿十方净土。欲莲华化生者。亦遂其志。华言
七宝者。非世间草木之华。以莲华为父母者。谓不
受胞胎之苦也。华开下。谓此处发愿。欲得往生者
彼国土中。有七宝水池。莲华发出。发愿之人。神入
华中。莲华遂开。化生之身。依托于莲台之上。亲见
十方诸佛。悟入无生法忍。与不退菩萨。为其伴侣。
同学者。同学佛法也。然既为同学。必互相提撕。令
无明顿开。神通自在。假智力契入。得證菩提。如人
闻法开悟。忽然追悔。则罪苦除灭矣。所谓心若灭
时罪亦亡是也。以上但明深承佛法胜力。且能灭
罪(一念者。时促也。以利刀断九十纸。为一念)。
△四随愿往生。】
「口称南无三世佛。得脱无暇苦难身。往生人天长受
乐。见佛闻法当成佛。或生十方净土中。七宝莲华为
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同学。获六神通
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宫。」
【既从苦中灭罪脱离。知是佛力。故口称佛号。欲求
往生也。南无此云归依。或云归命。谓既承佛力。则
我身命归向于佛。三世佛者。不定是那佛。或过去
或现在未来。随举一佛名号。得脱下。承佛号功德。
顿脱苦难也。无暇者。谓受苦无閒暇也。即无閒无
住。名阿鼻地狱。此言蒙佛哀救。得脱苦身也。往生
下。即随愿往生也。人天为世间之乐。复能见佛闻
法。必当如法修行。当来成佛。又为出世间之大乐
也。或愿十方净土。欲莲华化生者。亦遂其志。华言
七宝者。非世间草木之华。以莲华为父母者。谓不
受胞胎之苦也。华开下。谓此处发愿。欲得往生者
彼国土中。有七宝水池。莲华发出。发愿之人。神入
华中。莲华遂开。化生之身。依托于莲台之上。亲见
十方诸佛。悟入无生法忍。与不退菩萨。为其伴侣。
同学者。同学佛法也。然既为同学。必互相提撕。令
无明顿开。神通自在。假智力契入。得證菩提。如人
卷三 第 963c 页 X20-0963.png
入宫也。(假如不见金光。不闻妙法。自不开悟。纵有菩提宫殿。无非宫墙外望而巳。何能入之哉)
故云得入等。以上皆孝子贤孙。修斋作福追荐之
功能。令父母往生成道。故有此益也。
△五结显劝
孝。】
「皆是菩萨为男女。乘大愿力化人间。是名真报父母
恩。汝等众生共修学。」
【此是佛称孝子。既拔父母出苦。又得随愿往生。得
入菩提。非世间凡流所为也。定是菩萨示现。乘本
愿力。教化人间。是真报恩。与人间子孙做标格。故
现为男女。末句叮咛。结劝修学。汝等二字指。智光
所领逆子及眷属等。佛所以重颂报恩者。实为此
众。故结劝如此。
○父母恩重经云。佛告大众。人生
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是以寄托母
胎。十月怀身。岁满月充。子母俱显。生堕草上。父母
养育。卧在拦车。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和弄声。饥
时须食。非母不哺。渴时须饮。非母不乳。子若饥时。
咽苦吐甘。推乾就湿。非父不亲。非母不养。慈母养
儿。去离拦车。十指甲中。食子不净。子饮母乳。八斛
四斗。计论母恩。昊天罔极。呜呼慈母。云何可报。至
于行来。东西邻里。井灶碓磨。不时还家。母忽心惊。
两乳流出。即知我儿。家中忆我。即便还家。又云其
儿遥见母来。或在拦车。摇头弄脑。或复曳腹随行。
呜呼向母。母为其子。曲身就下。长舒两手。摩拭尘
土。呜呼其口。开怀出乳。以乳乳之。母见儿欢。儿见
故云得入等。以上皆孝子贤孙。修斋作福追荐之
功能。令父母往生成道。故有此益也。
△五结显劝
孝。】
「皆是菩萨为男女。乘大愿力化人间。是名真报父母
恩。汝等众生共修学。」
【此是佛称孝子。既拔父母出苦。又得随愿往生。得
入菩提。非世间凡流所为也。定是菩萨示现。乘本
愿力。教化人间。是真报恩。与人间子孙做标格。故
现为男女。末句叮咛。结劝修学。汝等二字指。智光
所领逆子及眷属等。佛所以重颂报恩者。实为此
众。故结劝如此。
○父母恩重经云。佛告大众。人生
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是以寄托母
胎。十月怀身。岁满月充。子母俱显。生堕草上。父母
养育。卧在拦车。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和弄声。饥
时须食。非母不哺。渴时须饮。非母不乳。子若饥时。
咽苦吐甘。推乾就湿。非父不亲。非母不养。慈母养
儿。去离拦车。十指甲中。食子不净。子饮母乳。八斛
四斗。计论母恩。昊天罔极。呜呼慈母。云何可报。至
于行来。东西邻里。井灶碓磨。不时还家。母忽心惊。
两乳流出。即知我儿。家中忆我。即便还家。又云其
儿遥见母来。或在拦车。摇头弄脑。或复曳腹随行。
呜呼向母。母为其子。曲身就下。长舒两手。摩拭尘
土。呜呼其口。开怀出乳。以乳乳之。母见儿欢。儿见
卷三 第 964a 页 X20-0964.png
母喜。二情相交。恩爱慈重。莫复过是。云云。又云。既
生长大。朋友相随。梳头摩发。欲得好衣。覆盖其身。
弊衣故破。父母自著。新好绵帛。先与其子。至于行
来。官私急疾。倾心南北。逐子东西。横簪头上。子渐
长大。为与索妻。得他女子。父母转疏。私房室内。共
相语乐。父母年老。气力衰微。终朝至暮。不来借问。
或复父孤母寡。独守空房。犹如客人。寄止他舍。常
无恩爱。或无襦被寒冻。苦辛厄难。遭之太甚。年老
色衰。多饶蚤虱。夙夜不卧。长吟叹息。何罪宿愆。生
此不孝。或时呼唤。瞋目惊怒。尽不从顺。妇儿骂詈。
低头含笑。云云。
○评曰。孝子贤孙。世间固有。或不
孝者多。如世俗常流。母不如此。儿不如彼者。百中
无一。良由无始巳来。迷真执妄。颠倒行事。根本既
成颠倒。故枝末一一皆然。因父母恩重。子多违背。
故不得不引令人知之。未免葛藤。幸勿厌繁。父母
恩巳竟。
△二众生恩三。初正颂有恩。】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
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如见父母等无差。不證圣智无
由识。一切男子皆是父。一切女人皆是母。」
【有情即是众生。以众生皆有情识故。轮回喻六道
者。以一切众生皆随业转故。造善业随善业。则天
上人间受善报。如车轮上转。造恶业随恶业。则地
狱三涂受恶报。如车轮下转。若恶报满。遇善缘。又
生人天。若善报满。恶念起。又坠三涂。呜呼。一切众
生长大。朋友相随。梳头摩发。欲得好衣。覆盖其身。
弊衣故破。父母自著。新好绵帛。先与其子。至于行
来。官私急疾。倾心南北。逐子东西。横簪头上。子渐
长大。为与索妻。得他女子。父母转疏。私房室内。共
相语乐。父母年老。气力衰微。终朝至暮。不来借问。
或复父孤母寡。独守空房。犹如客人。寄止他舍。常
无恩爱。或无襦被寒冻。苦辛厄难。遭之太甚。年老
色衰。多饶蚤虱。夙夜不卧。长吟叹息。何罪宿愆。生
此不孝。或时呼唤。瞋目惊怒。尽不从顺。妇儿骂詈。
低头含笑。云云。
○评曰。孝子贤孙。世间固有。或不
孝者多。如世俗常流。母不如此。儿不如彼者。百中
无一。良由无始巳来。迷真执妄。颠倒行事。根本既
成颠倒。故枝末一一皆然。因父母恩重。子多违背。
故不得不引令人知之。未免葛藤。幸勿厌繁。父母
恩巳竟。
△二众生恩三。初正颂有恩。】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
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如见父母等无差。不證圣智无
由识。一切男子皆是父。一切女人皆是母。」
【有情即是众生。以众生皆有情识故。轮回喻六道
者。以一切众生皆随业转故。造善业随善业。则天
上人间受善报。如车轮上转。造恶业随恶业。则地
狱三涂受恶报。如车轮下转。若恶报满。遇善缘。又
生人天。若善报满。恶念起。又坠三涂。呜呼。一切众
卷三 第 964b 页 X20-0964.png
生。从无始来。若不遇佛法。或遇佛法迷不信受。或
有信受不肯修行。或有修行而朝勤夕怠。未及證
道者。纵至尽未来际。无有止息之时。故喻如车轮
无有始终也。此二句。但明六道生死。尚未说出有
恩。或为下二句。方明互为父母。互为男女。一生而
至百生。一世而至百世。既有父子之恩。岂无手足
之情。故曰互相见恩也。如见一句。是佛教与一体
同观。令见一切众生如同父母。等无差别。不證一
句。是佛叹惜。既不曾證得无漏圣智。且有堕胎之
迷。改头换面。虽互有恩。肉眼凡情无由而识。一切
下二句。是佛极口劝人不可拣择。普观一切男女
皆是父母。心中自念。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理应
常怀报恩之心欤。
△二诫勿怨嫌。】
「如何未报前世恩。却生异念成怨嫉。常须报恩互饶
益。不应打骂致怨嫌。」
【如何二字。是责怪之词。言众生有落阴之迷。虽前
生累世为父母有恩。现今改头换面。而不自知。故
未能报。却生一句。谓不但不报。且将恩反雠。少不
相顺。互为异念。或成怨嫌。或生嫉妒。故佛叹惜曰
如何等。常须一句是劝勉。令人互相报恩。彼此饶
益。勿得辜负宿恩也。不应一句。是叮咛劝嘱。或家
中奴婢。或执劳运力之人。或同乡邻里。乃至他乡
远客。前既云六道轮回。甚至于驼骡物类。勿得鞭
杖。勿得毁辱。亦不可怨恨讥嫌。常存知恩报恩之
有信受不肯修行。或有修行而朝勤夕怠。未及證
道者。纵至尽未来际。无有止息之时。故喻如车轮
无有始终也。此二句。但明六道生死。尚未说出有
恩。或为下二句。方明互为父母。互为男女。一生而
至百生。一世而至百世。既有父子之恩。岂无手足
之情。故曰互相见恩也。如见一句。是佛教与一体
同观。令见一切众生如同父母。等无差别。不證一
句。是佛叹惜。既不曾證得无漏圣智。且有堕胎之
迷。改头换面。虽互有恩。肉眼凡情无由而识。一切
下二句。是佛极口劝人不可拣择。普观一切男女
皆是父母。心中自念。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理应
常怀报恩之心欤。
△二诫勿怨嫌。】
「如何未报前世恩。却生异念成怨嫉。常须报恩互饶
益。不应打骂致怨嫌。」
【如何二字。是责怪之词。言众生有落阴之迷。虽前
生累世为父母有恩。现今改头换面。而不自知。故
未能报。却生一句。谓不但不报。且将恩反雠。少不
相顺。互为异念。或成怨嫌。或生嫉妒。故佛叹惜曰
如何等。常须一句是劝勉。令人互相报恩。彼此饶
益。勿得辜负宿恩也。不应一句。是叮咛劝嘱。或家
中奴婢。或执劳运力之人。或同乡邻里。乃至他乡
远客。前既云六道轮回。甚至于驼骡物类。勿得鞭
杖。勿得毁辱。亦不可怨恨讥嫌。常存知恩报恩之
卷三 第 964c 页 X20-0964.png
心。倘有违情触犯者。不可加报。念是我前世父母。
焉敢动嗔。呜呼。世人君子。果依佛言。世间绝无相
争相杀之事。永享太平。世人斥佛为异端者。吾不
得而知之也。
△三劝令发愿。】
「若欲增修福智门。昼夜六时当发愿。愿我生生无量
劫。得宿住智大神通。能知过去百千生。更相忆识为
父母。循环六趣四生中。令我一念常至彼。为说妙法
离苦因。使得人天常受乐。劝发坚固菩提愿。修行菩
萨六度门。永断二种生死因。疾證涅槃无上道。」
【初二句。谓既蒙如来开示。岂得不知恩报恩。佛说
若人欲得增修福智。得其门者。须当昼夜发愿。以
助其志也。良以修之言增者。转盛也。谓前生修福。
修智。今生人道。又信佛法。今生再修。则愈修而愈
胜。是为增上福智之果也。门为能通。以修因为门。
由因證果。如人从门而入。方到堂奥也。福因即布
施等。智因即听教参究等。昼夜下。正劝发愿也。谓
行无愿而无归。愿无行而罔据。是知报恩必欲发
愿者。谓众生巳往有恩。人固不知。特勤修福智以
愿求通也。六时者。如子时行道发愿。丑时静坐休
息。寅卯亦然等。愿我下。发愿之言也。生生至于无
量劫之长时。不堕落阴之迷。愿得宿住之智。宿住
即宿命也。大神通即六通也。所谓天眼遥观。天耳
遥闻等。能知下二句。由得宿智神通。能知百千生
中互为父母。忆念不忘。识知有恩。循环下。是乘通
焉敢动嗔。呜呼。世人君子。果依佛言。世间绝无相
争相杀之事。永享太平。世人斥佛为异端者。吾不
得而知之也。
△三劝令发愿。】
「若欲增修福智门。昼夜六时当发愿。愿我生生无量
劫。得宿住智大神通。能知过去百千生。更相忆识为
父母。循环六趣四生中。令我一念常至彼。为说妙法
离苦因。使得人天常受乐。劝发坚固菩提愿。修行菩
萨六度门。永断二种生死因。疾證涅槃无上道。」
【初二句。谓既蒙如来开示。岂得不知恩报恩。佛说
若人欲得增修福智。得其门者。须当昼夜发愿。以
助其志也。良以修之言增者。转盛也。谓前生修福。
修智。今生人道。又信佛法。今生再修。则愈修而愈
胜。是为增上福智之果也。门为能通。以修因为门。
由因證果。如人从门而入。方到堂奥也。福因即布
施等。智因即听教参究等。昼夜下。正劝发愿也。谓
行无愿而无归。愿无行而罔据。是知报恩必欲发
愿者。谓众生巳往有恩。人固不知。特勤修福智以
愿求通也。六时者。如子时行道发愿。丑时静坐休
息。寅卯亦然等。愿我下。发愿之言也。生生至于无
量劫之长时。不堕落阴之迷。愿得宿住之智。宿住
即宿命也。大神通即六通也。所谓天眼遥观。天耳
遥闻等。能知下二句。由得宿智神通。能知百千生
中互为父母。忆念不忘。识知有恩。循环下。是乘通
卷三 第 965a 页 X20-0965.png
救苦也。环者铁圈也。循者旋绕也。喻六道轮回。如
蚁子顺环而行。周匝往复。无有穷尽。趣者归向也。
在六道中。数数受生。数数受死。以六道果报为趣
向之处。故曰六趣。四生者。在胎卵湿化四类中受
生。故曰四生。令我下。谓既得神通。于一念顷。常至
于彼六道四生之中。为说投机之教。故云妙法。离
苦因者。既闻法巳。改恶修善。不造杀盗淫妄之业。
是绝苦因。然既离苦因。定不堕三涂苦果也。此句
但言离苦。下句方言得乐。然既闻妙法。须行众善。
为人天之乐因。承因感果使其得生人天善果。受
享快乐也。劝发下。勉彼證道也。发菩提愿。心之真
也。坚固者。志之决也。所以修行菩萨六度法门。前
四度修福。后二度修慧。由禅定智慧二度。永断二
执烦恼。永离二种生死。因即我法二执。涅槃即无
馀断果。无上道即菩提智果。由劝之诚。故成之速。
故曰疾證等。此则又从人天中劝令发心。修道成
佛。报恩之道。可谓至矣尽矣。良以众生有恩。人固
不觉。何能报之。其所重者是发愿求通。承智说法。
令彼众生依言證道。是为报恩也。(二种生死者。即凡夫分段生死。
二乘变易生死)以上众生恩巳竟。
△三国王恩三。初颂总
标胜德。】
「十方一切诸国王。正法化人为圣主。国王福德为最
胜。所作自在名为天。」
【长行但云国王。颂兼十方一切。彼略此广。谓一王
蚁子顺环而行。周匝往复。无有穷尽。趣者归向也。
在六道中。数数受生。数数受死。以六道果报为趣
向之处。故曰六趣。四生者。在胎卵湿化四类中受
生。故曰四生。令我下。谓既得神通。于一念顷。常至
于彼六道四生之中。为说投机之教。故云妙法。离
苦因者。既闻法巳。改恶修善。不造杀盗淫妄之业。
是绝苦因。然既离苦因。定不堕三涂苦果也。此句
但言离苦。下句方言得乐。然既闻妙法。须行众善。
为人天之乐因。承因感果使其得生人天善果。受
享快乐也。劝发下。勉彼證道也。发菩提愿。心之真
也。坚固者。志之决也。所以修行菩萨六度法门。前
四度修福。后二度修慧。由禅定智慧二度。永断二
执烦恼。永离二种生死。因即我法二执。涅槃即无
馀断果。无上道即菩提智果。由劝之诚。故成之速。
故曰疾證等。此则又从人天中劝令发心。修道成
佛。报恩之道。可谓至矣尽矣。良以众生有恩。人固
不觉。何能报之。其所重者是发愿求通。承智说法。
令彼众生依言證道。是为报恩也。(二种生死者。即凡夫分段生死。
二乘变易生死)以上众生恩巳竟。
△三国王恩三。初颂总
标胜德。】
「十方一切诸国王。正法化人为圣主。国王福德为最
胜。所作自在名为天。」
【长行但云国王。颂兼十方一切。彼略此广。谓一王
卷三 第 965b 页 X20-0965.png
福德自在如是。一切诸王亦然。初句标定。次句显
恩。仁义道德为正法。以仁义化人是为圣主。三四
二句。谓既以正法化人。所感福德最胜自在。可谓
人中之天。何也。以王既有道。故行之以道。有德。则
使民以时。纲常不乱。人心得安。自然天助人归。感
戴如天矣。
△二颂别明胜德十一。初颂诸天获祐。】
「三十三天及馀天。恒将福力助王化。诸天拥护如一
子。以是得称天子名。」
【初二句准长行解。三四二句长行无。颂中补出。诸
天护王如父护子。以王心合乎天心故。如父子一
体。是为天子。
△二颂正喻国体。】
「世间以王为根本。一切人民为所依。犹如世间诸舍
宅。柱为根本而成立。王以正法化人民。如大梵王生
万物。王行非法无政理。如琰魔王灭世间。王所容受
奸邪人。象蹋华池等无异。如日天子照世间。国王化
世亦如是。日光夜分虽不照。能使有情得安乐。」
【初二句为法。次皆为喻。舍宅喻国。柱根喻王。谓房
无柱而不立。如民无王则无依。王以二句。谓既以
正法教民。民则效行。生人善根。喻如梵王能生万
物。梵王喻国王。万物喻万民之善根。此言上行下
效。则天下安矣。王行下四句反喻。谓假若国王无
道。行于非法。失其国政。于理有亏。喻如琰魔王摧
逼人命。令人寿不长生。故云灭世间。非法者。谓乱
纲常。失伦理。王道不正之谓也。上二句自行无道。
恩。仁义道德为正法。以仁义化人是为圣主。三四
二句。谓既以正法化人。所感福德最胜自在。可谓
人中之天。何也。以王既有道。故行之以道。有德。则
使民以时。纲常不乱。人心得安。自然天助人归。感
戴如天矣。
△二颂别明胜德十一。初颂诸天获祐。】
「三十三天及馀天。恒将福力助王化。诸天拥护如一
子。以是得称天子名。」
【初二句准长行解。三四二句长行无。颂中补出。诸
天护王如父护子。以王心合乎天心故。如父子一
体。是为天子。
△二颂正喻国体。】
「世间以王为根本。一切人民为所依。犹如世间诸舍
宅。柱为根本而成立。王以正法化人民。如大梵王生
万物。王行非法无政理。如琰魔王灭世间。王所容受
奸邪人。象蹋华池等无异。如日天子照世间。国王化
世亦如是。日光夜分虽不照。能使有情得安乐。」
【初二句为法。次皆为喻。舍宅喻国。柱根喻王。谓房
无柱而不立。如民无王则无依。王以二句。谓既以
正法教民。民则效行。生人善根。喻如梵王能生万
物。梵王喻国王。万物喻万民之善根。此言上行下
效。则天下安矣。王行下四句反喻。谓假若国王无
道。行于非法。失其国政。于理有亏。喻如琰魔王摧
逼人命。令人寿不长生。故云灭世间。非法者。谓乱
纲常。失伦理。王道不正之谓也。上二句自行无道。
卷三 第 965c 页 X20-0965.png
国政巳亏。下二句又容奸邪辅国。愈加乱常。未免
上下欺瞒。国体大乱。如王蟒篡位。曹操欺君。皆因
主失大体。邪人得入之故也。象蹋一句喻乱。谓莲
华池内。下有玉藕。上有菡萏。碧波澄湛。清香袭人。
若狂象入池。践蹋奔走。可惜华藕皆坏。此喻奸邪
乱国。亦复如是。知日下四句。复喻圣王照临之恩。
如日照穹苍。能破世间昏暗。令天下人成办诸事。
天子照临。亦复如是。时时照察。奸邪不入。诸弊不
行。所以天下太平。万民乐业。故云国王化世亦如
是。日光下二句。喻动静合宜。谓天子有时巡幸照
察。如日照昼。此谓有时不巡幸。亦如日光虽不照
夜。人却得其安眠受乐。总喻有道之君。天下安泰
也。
△三颂德化感祥。】
「王以非法化于世。一切人民无所依。世间所有诸恐
怖。依王福力不能生。人民所成安隐乐。当知是王福
所及。世间所有胜妙华。依王福力而开敷。世间所有
妙园林。依王福力皆滋茂。世间所有诸药草。依王福
力差诸疾。世间百谷及苗稼。依王福力皆成实。世间
人民受丰乐。依王福力常自然。」
【初二句喻君王失政。本是前科失政之结文。而安
于此科者。与福王对显故。既非法化世。民无所依。
对显正法化世。民有所依也。世间下。方是圣王有
福。兆民赖之也。诸恐怖者。如他国侵逼。自界叛逆
等。因王有道。福德所辟。一切灾害。皆不能生。颂上
上下欺瞒。国体大乱。如王蟒篡位。曹操欺君。皆因
主失大体。邪人得入之故也。象蹋一句喻乱。谓莲
华池内。下有玉藕。上有菡萏。碧波澄湛。清香袭人。
若狂象入池。践蹋奔走。可惜华藕皆坏。此喻奸邪
乱国。亦复如是。知日下四句。复喻圣王照临之恩。
如日照穹苍。能破世间昏暗。令天下人成办诸事。
天子照临。亦复如是。时时照察。奸邪不入。诸弊不
行。所以天下太平。万民乐业。故云国王化世亦如
是。日光下二句。喻动静合宜。谓天子有时巡幸照
察。如日照昼。此谓有时不巡幸。亦如日光虽不照
夜。人却得其安眠受乐。总喻有道之君。天下安泰
也。
△三颂德化感祥。】
「王以非法化于世。一切人民无所依。世间所有诸恐
怖。依王福力不能生。人民所成安隐乐。当知是王福
所及。世间所有胜妙华。依王福力而开敷。世间所有
妙园林。依王福力皆滋茂。世间所有诸药草。依王福
力差诸疾。世间百谷及苗稼。依王福力皆成实。世间
人民受丰乐。依王福力常自然。」
【初二句喻君王失政。本是前科失政之结文。而安
于此科者。与福王对显故。既非法化世。民无所依。
对显正法化世。民有所依也。世间下。方是圣王有
福。兆民赖之也。诸恐怖者。如他国侵逼。自界叛逆
等。因王有道。福德所辟。一切灾害。皆不能生。颂上
卷三 第 966a 页 X20-0966.png
长行八种恐怖也。人民下十二句。开颂万物赖之
之恩也。总言人民之安。华木之胜。园林之茂。百谷
之实。丰乐之象。皆依君王福力所加。王之大恩。人
莫能报。
△四颂爱民如子。】
「譬如长者有一子。智慧端严世无比。父母恩爱如眼
目。昼夜常生护念心。国大圣王亦如是。爱念众生如
一子。养育耆年拯孤独。赏罚之心常不二。如是仁王
为圣主。群生敬仰等如来。」
【喻中唯有一子巳是爱念。何况内具智慧之资。外
具端严之相。是为奇子。所以父母加恩。爱如眼目。
常生护念之心。乃天下父母之通情也。国大下法
合。王喻长者。众生喻一子。养育耆年爱老也。拯济
孤独怜寡也。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既能
拯济。王之仁也。赏善罚恶。王之道也。心常不二。王
之公也。古今仁王大体皆然。如是下结为圣主。所
以群生敬仰如佛者。理之宜矣(问。喻中一子。有智慧端严之资。所以
父爱。法合众生未有全德。何所爱乎。答。众生业报不同。佛性不异。即合一子。虽报感习漏不同。性含万德
不异。是以佛念众生有佛性。具万德。所以一体同观)。
△五颂善恶相关。】
「仁王化治国无灾。万姓恭勤常安隐。国王无法化于
世。疾疫流行灾有情。如是一切人非人。罪福昭然无
所覆。善恶法中分七分。造者获五王得二。园林田宅
悉皆然。所税等分亦如是。转轮圣王出现时。分作六
分王得一。时诸人民得五分。善恶业报亦皆然。」
【初二句。仁为王之全德。谓上有治国之道。下有遵。
之恩也。总言人民之安。华木之胜。园林之茂。百谷
之实。丰乐之象。皆依君王福力所加。王之大恩。人
莫能报。
△四颂爱民如子。】
「譬如长者有一子。智慧端严世无比。父母恩爱如眼
目。昼夜常生护念心。国大圣王亦如是。爱念众生如
一子。养育耆年拯孤独。赏罚之心常不二。如是仁王
为圣主。群生敬仰等如来。」
【喻中唯有一子巳是爱念。何况内具智慧之资。外
具端严之相。是为奇子。所以父母加恩。爱如眼目。
常生护念之心。乃天下父母之通情也。国大下法
合。王喻长者。众生喻一子。养育耆年爱老也。拯济
孤独怜寡也。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既能
拯济。王之仁也。赏善罚恶。王之道也。心常不二。王
之公也。古今仁王大体皆然。如是下结为圣主。所
以群生敬仰如佛者。理之宜矣(问。喻中一子。有智慧端严之资。所以
父爱。法合众生未有全德。何所爱乎。答。众生业报不同。佛性不异。即合一子。虽报感习漏不同。性含万德
不异。是以佛念众生有佛性。具万德。所以一体同观)。
△五颂善恶相关。】
「仁王化治国无灾。万姓恭勤常安隐。国王无法化于
世。疾疫流行灾有情。如是一切人非人。罪福昭然无
所覆。善恶法中分七分。造者获五王得二。园林田宅
悉皆然。所税等分亦如是。转轮圣王出现时。分作六
分王得一。时诸人民得五分。善恶业报亦皆然。」
【初二句。仁为王之全德。谓上有治国之道。下有遵。
卷三 第 966b 页 X20-0966.png
法之安也。恭者遵敬明教。勤者克念奉行。所以国
无灾疫。常得安隐也。三四二句反此。既无治世之
法。民则无所忌惮矣。故善神不加。灾祸速至。疾疫
即异病。亦兼刀兵饥馑。所谓灾必逮夫身矣。如是
二句承前。言善恶昭彰。无所隐覆也。一切人非人
者。人指恭勤之万姓。非人指造业之狂徒。恭勤者
天降与福。非人者天降与灾。昭昭然无所藏覆。所
谓惠迪吉。从逆凶也。善恶下诸句。方明与王相关。
皆准二卷长行。转轮下三句。又引轮王證明国王。
谓转轮圣王出世。纯以善道化人。既六分得一。民
得其五。世间国王岂得不然。虽六七略殊。王福不
二。末句结显。善恶业报虽是万民之因果。究其源
委。皆系于王之善教与不善教耳。故云亦皆然。此
一段。王者亦可警心焉。
△六颂善法同天。】
「若有人王修正见。如法化世名天主。以依天法化世
间。毗沙门王常拥护。及馀三天罗刹众。皆当守护圣
王宫。」
【初二句。既修正见。所行如法。以如法之道教化世
间。故得天主之名也。或如三皇之教简而素者。或
如五帝之教详而文者。或如三王之教密而严者。
必上行下效。民听之而不违。皆为如法化世。三四
句。释天主名。以依天法化世。故名天主。良以天有
四时运化生成之德。王有赏善罚恶教化之功。为
体天之德。行天之道。故得其名焉。毗沙下。谓君王
无灾疫。常得安隐也。三四二句反此。既无治世之
法。民则无所忌惮矣。故善神不加。灾祸速至。疾疫
即异病。亦兼刀兵饥馑。所谓灾必逮夫身矣。如是
二句承前。言善恶昭彰。无所隐覆也。一切人非人
者。人指恭勤之万姓。非人指造业之狂徒。恭勤者
天降与福。非人者天降与灾。昭昭然无所藏覆。所
谓惠迪吉。从逆凶也。善恶下诸句。方明与王相关。
皆准二卷长行。转轮下三句。又引轮王證明国王。
谓转轮圣王出世。纯以善道化人。既六分得一。民
得其五。世间国王岂得不然。虽六七略殊。王福不
二。末句结显。善恶业报虽是万民之因果。究其源
委。皆系于王之善教与不善教耳。故云亦皆然。此
一段。王者亦可警心焉。
△六颂善法同天。】
「若有人王修正见。如法化世名天主。以依天法化世
间。毗沙门王常拥护。及馀三天罗刹众。皆当守护圣
王宫。」
【初二句。既修正见。所行如法。以如法之道教化世
间。故得天主之名也。或如三皇之教简而素者。或
如五帝之教详而文者。或如三王之教密而严者。
必上行下效。民听之而不违。皆为如法化世。三四
句。释天主名。以依天法化世。故名天主。良以天有
四时运化生成之德。王有赏善罚恶教化之功。为
体天之德。行天之道。故得其名焉。毗沙下。谓君王
卷三 第 966c 页 X20-0966.png
有道。有灵相助也。毗沙门。此云多闻。乃北方天王
之名也。馀三天者。即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
目也。罗刹众者。为天王所统之部罗等。守护即卫
护也。
△七颂成就十德。】
「圣王出世理国时。饶益众生成十德。一名能照于国
界。二名庄严于国土。三名能与诸安乐。四名能伏诸
怨敌。五名能遮诸恐怖。六名修集诸圣贤。七名诸法
为根本。八名护持于世间九名能作造化功。十名国
界人民主。」
【诸句与长行同。唯第九彼云业主。谓善恶诸业。属
国王故。此颂名能作造化功。亦言别义同。谓造作
化世之功。不出善恶二种。皆属王故也。注准长行。
△八颂百灵潜护。】
「若王成就十胜德。梵王帝释及诸天。夜叉罗刹鬼神
王。隐身常来护国界。龙王欢喜降甘雨。五谷成熟万
姓安。国中处处生珍宝。人马彊力无怨敌。如意宝珠
现王前。」
【诸句皆与长行同。唯国中二句长行无。颂中补出。
谓处处生宝。有二义。一谓君王有福。财神献宝者
有之。二谓王以善法化世。人人皆善。处处皆善。唯
善为宝也。人马彊力者。虽圣王化世。亦防不测之
敌。故养人马。以福力所加。天龙所助。故能兵彊力
壮。纵有怨敌。闻之胆丧不敢举心。自然边彊宁静。
故无怨敌。
△九颂邻国咸归。】
之名也。馀三天者。即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
目也。罗刹众者。为天王所统之部罗等。守护即卫
护也。
△七颂成就十德。】
「圣王出世理国时。饶益众生成十德。一名能照于国
界。二名庄严于国土。三名能与诸安乐。四名能伏诸
怨敌。五名能遮诸恐怖。六名修集诸圣贤。七名诸法
为根本。八名护持于世间九名能作造化功。十名国
界人民主。」
【诸句与长行同。唯第九彼云业主。谓善恶诸业。属
国王故。此颂名能作造化功。亦言别义同。谓造作
化世之功。不出善恶二种。皆属王故也。注准长行。
△八颂百灵潜护。】
「若王成就十胜德。梵王帝释及诸天。夜叉罗刹鬼神
王。隐身常来护国界。龙王欢喜降甘雨。五谷成熟万
姓安。国中处处生珍宝。人马彊力无怨敌。如意宝珠
现王前。」
【诸句皆与长行同。唯国中二句长行无。颂中补出。
谓处处生宝。有二义。一谓君王有福。财神献宝者
有之。二谓王以善法化世。人人皆善。处处皆善。唯
善为宝也。人马彊力者。虽圣王化世。亦防不测之
敌。故养人马。以福力所加。天龙所助。故能兵彊力
壮。纵有怨敌。闻之胆丧不敢举心。自然边彊宁静。
故无怨敌。
△九颂邻国咸归。】
卷三 第 967a 页 X20-0967.png
「境外诸王自宾伏。」
【境外者本国之外也。宾者称臣。伏者归伏也。
△十
颂恶人自诛。】
「若生不善于王国。一念起心成众恶。是人命终堕地
狱。受苦永劫无出期。」
【有道之君。既以正法化世。百姓万民。理宜体王之
心。遵王之教。行王之道。人人可成尧舜。何愁天下
不太平。可谓知恩报恩也。假若背恩无义之徒。倘
有一事乖心。便生恶心加谤。虽一念之促起。不妨
万恶随生。至于不规叛国者有之。所谓罪从心起。
报从心现。故命终堕苦。永无出期者。非天降地涌。
神加鬼附。皆自作其因。自受其果也。然世人往往
见有怨尤君者。当警心焉。
△十一颂善人获福。】
「若有勤神助国王。诸天护念增荣禄。」
【此明知恩报恩之人。勤谓慇勤。神谓精神。言既知
王恩。须要慇勤效力。神色精爽。助佐王道。如萧曹
扶汉。房杜辅唐。君臣一体。感格于天。自然诸天护
念。荣有封爵。禄享千钟矣(问。有官位者可以辅王。如世间小民何如。答。虽
不在位。若能发此心亦为报恩)。
△三颂总结德八。初明戒德熏
修。】
「智光长者汝应知。一切人王业所感。诸法无不因缘
成。若无因缘无诸法。说无生天及恶趣。如是之人不
了因。无因无果大邪见。不知罪福生妄计。王今所受
诸福乐。往昔曾持三净戒戒德熏修所招感。人天妙
卷三 第 967b 页 X20-0967.png
果获王身。」
【此明人王。今生圣德。皆从前世持戒中来。由戒胜
故感果尊。劝人生信也。初句呼名训晓。次句明因
能感果。一切者有两说。一谓一切人王。一谓一切
因果。以王虽至尊。亦随业所感。业有善恶。报有精
粗。此且泛言。未出何业。一王如是。王王皆然。故曰
一切。诸法下一句扩充指示。谓不唯人王一种。寔
乃广该诸法。无不因缘成者。正显有因缘也。如谷
麦种子为生芽之亲因。耕种水土为资发之助缘。
故有苗生。亦如人间子弟。内有聪明之资为因。外
有诗书教读为缘。则有功名成就。次句反显。若无
缘有因不能成。若有缘无因亦不能成。一法如是。
法法皆然。故曰无诸法。说无下四句斥非。说者乃
阐提不信之言。说天为自然之气。清而上升者为
天。岂有人行善事。死得生天之理。恶趣即三涂。又
不信行恶事。死堕恶趣之理。如是下斥其愚痴。不
了因者。谓不能明了善恶之因。感生善恶之果。无
因下。出不了之故。谓此等既拨无因果。为大邪见
人不知者。正出邪见。谓此人既堕邪见。不知罪为
恶因。福为善果。生妄计者。谓此等既不信罪福。将
有何得。以邪执妄计为得也。妄计者。或执身见边
见。有无断常。总为邪见。以上四句。因王有善业。能
感尊果。恐人不信。故有此斥。王今下四句。正明有
因有果也。初句指现果。次句指宿因。三句明戒德
【此明人王。今生圣德。皆从前世持戒中来。由戒胜
故感果尊。劝人生信也。初句呼名训晓。次句明因
能感果。一切者有两说。一谓一切人王。一谓一切
因果。以王虽至尊。亦随业所感。业有善恶。报有精
粗。此且泛言。未出何业。一王如是。王王皆然。故曰
一切。诸法下一句扩充指示。谓不唯人王一种。寔
乃广该诸法。无不因缘成者。正显有因缘也。如谷
麦种子为生芽之亲因。耕种水土为资发之助缘。
故有苗生。亦如人间子弟。内有聪明之资为因。外
有诗书教读为缘。则有功名成就。次句反显。若无
缘有因不能成。若有缘无因亦不能成。一法如是。
法法皆然。故曰无诸法。说无下四句斥非。说者乃
阐提不信之言。说天为自然之气。清而上升者为
天。岂有人行善事。死得生天之理。恶趣即三涂。又
不信行恶事。死堕恶趣之理。如是下斥其愚痴。不
了因者。谓不能明了善恶之因。感生善恶之果。无
因下。出不了之故。谓此等既拨无因果。为大邪见
人不知者。正出邪见。谓此人既堕邪见。不知罪为
恶因。福为善果。生妄计者。谓此等既不信罪福。将
有何得。以邪执妄计为得也。妄计者。或执身见边
见。有无断常。总为邪见。以上四句。因王有善业。能
感尊果。恐人不信。故有此斥。王今下四句。正明有
因有果也。初句指现果。次句指宿因。三句明戒德
卷三 第 967c 页 X20-0967.png
熏成种子为因。修者即现行持戒为缘。戒为能感。
果为所感。指果明因。故云所招感。第四句。正是所
感妙果。人天有二义。一者国王为人中之天。故曰
人天。二者由前持戒之因。不但人间为王。亦能生
天为天王。然天上人间。凡为王者。皆为妙果。以上
下对显。故曰人天。
△二明劝人持戒二。初正明戒
品三。初上品法王戒。】
「若人发起菩提心。愿力资成无上果。坚持上品清净
戒。起居自在为法王。神通变化满十方。随缘普济诸
群品。」
【此长行无。颂中补出。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感上
品法王果报也。以菩提心为因。持戒为行。愿为引
导。以三种力。资助成果。而果云无上者。佛果也。故
云起居自在等。起居者动静也。谓动与道合。静与
神会。不亏于心。冥契于理。故随宜自在。为法中王。
法王即佛也。此但得体。神通下起用。随类现身。应
机说法。故曰变化。十方诸国。无不现身。故曰神通。
必具慈威之相。折摄之门。故曰随缘。其所说者。戒
善谛缘。六度等法。所被者广。故曰普济群品。此言
现今为王。乃前世持戒中来。今生再从上品戒愿
资成。必当成佛。又不止在人王也。
△二中品轮王
戒。】
「中品受持菩萨戒。福德自在转轮王。随心所作尽皆
成。无量人天悉遵奉。」
果为所感。指果明因。故云所招感。第四句。正是所
感妙果。人天有二义。一者国王为人中之天。故曰
人天。二者由前持戒之因。不但人间为王。亦能生
天为天王。然天上人间。凡为王者。皆为妙果。以上
下对显。故曰人天。
△二明劝人持戒二。初正明戒
品三。初上品法王戒。】
「若人发起菩提心。愿力资成无上果。坚持上品清净
戒。起居自在为法王。神通变化满十方。随缘普济诸
群品。」
【此长行无。颂中补出。谓发上品心。得上品戒。感上
品法王果报也。以菩提心为因。持戒为行。愿为引
导。以三种力。资助成果。而果云无上者。佛果也。故
云起居自在等。起居者动静也。谓动与道合。静与
神会。不亏于心。冥契于理。故随宜自在。为法中王。
法王即佛也。此但得体。神通下起用。随类现身。应
机说法。故曰变化。十方诸国。无不现身。故曰神通。
必具慈威之相。折摄之门。故曰随缘。其所说者。戒
善谛缘。六度等法。所被者广。故曰普济群品。此言
现今为王。乃前世持戒中来。今生再从上品戒愿
资成。必当成佛。又不止在人王也。
△二中品轮王
戒。】
「中品受持菩萨戒。福德自在转轮王。随心所作尽皆
成。无量人天悉遵奉。」
卷三 第 968a 页 X20-0968.png
【此明中品心。得中品戒。感轮王果也。此等。虽持菩
萨戒。我相未除。未得无漏。但感轮王之报。
△三下
品犹王戒三初下上品大鬼王。】
「下上品持大鬼王。一切非人咸率伏。受持戒品虽缺
犯。由戒胜故得为王。」
【楞严经中。修禅持戒带杀心者。所感果报云。杀心
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杀。必
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
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注云。大力鬼者。
即五岳四渎尊帝尊王者。此经云大鬼王是也。次
句非人者。即彼经诸鬼帅等。及地行罗刹。是鬼王
所统率者。三四二句结。谓虽有缺犯堕鬼道中。由
戒力殊胜。犹得为王。
△二下中品禽兽王。】
「下中品持禽兽王。一切飞走皆归伏。于清净戒有缺
犯。由戒胜故得为王。」
【梵网经亦云。受菩萨戒。纵有毁犯。堕诸类中皆得
为王。飞归禽王。走归兽王。禽王即凤鸟。兽王即师
子。
△三下下品琰魔王。】
「下下品持琰魔王。处地狱中常自在。虽毁禁戒生恶
道。由戒胜故得为王。」
【琰魔。或云琰罗。此翻静息。以能静息造恶者不善
业故。即阎王之别名。以其受戒毁戒。当堕地狱。受
无量苦。只由戒胜故。犹得为王。反治罪人。故云自
在。
△二结胜劝持。】
卷三 第 968b 页 X20-0968.png
「以是义故诸众生。应受菩萨清净戒。善能护持无缺
犯。随所生处作人王。若有不受如来戒。尚不能得野
干身。」
【初四句劝持。虽曰净戒。我执未除属有漏戒。但感
人王报。所重者善能护持。不可缺犯故。若再加无
漏定慧。当菩萨位中。不止为王也。若有下。虽是反
显。亦是以轻较重。假若不受菩萨净戒。求得野干
之身犹不可得。言其当堕地狱。受无量苦。野干虽
亦恶道。尚不受诸苦刑。较之地狱。犹觉难得。何况
人天为王乎。应知如来赞戒法最胜。为入道之本。
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名为三无漏学。是以慇
勤劝人持戒。非因戒胜。令人毁戒。学者慎之。野干
山兽也。群行夜鸣。
○此说当辩。如世间万人之中。
未尝有一二人受戒。将非举世间人皆当堕落乎。
当知佛法是活句。经中所言者。是世间最恶之人。
忤逆邪见。有堕无升。无所逃遁者。而幸有三宝可
依。假若回心向道。受佛大戒。得免地狱。若不受戒。
定无逃遁。非言举世皆堕也(问。经云持佛净戒。感生人王报。此言可疑。
何也。现今天下沙门。持戒比丘且不论。如在家居士。受佛戒者。亦不胜数。若人人受戒。人人作王。则天下
之王。亦无数量可乎。答。受戒者固多。能持者少。纵有能持。长远者少。纵得长远。精持者少。经不云乎。善能
护持无缺犯。且道持戒者无限。无缺者几人。应知佛言方便。无非显胜劝持。果如佛言。终身无犯。将来果
报。纵不得王。亦可生于王家。为王眷属。或生大臣宰官之家。亦为贵族。何必皆王)。
△三颂
结显王因。】
「是故王者非无因。戒业精勤成妙果。国王自是人民
卷三 第 968c 页 X20-0968.png
主。慈恤如母养婴儿。如是人王有大恩。抚育之心难
可报。以是因缘诸有情。若能修證大菩提。于诸众生
起大悲。应受如来三聚戒。」
【是故者。承上持戒感王之文。非无因者正显有因。
以精勤戒业即是王因。妙果即王位也。国王下显
王之胜恩。既为万民之主。须以慈仁之心。怜恤百
姓。如母养儿。恤之育之。无所不至矣。如是二字。指
慈恤之恩。抚育之德。难以酬报也。以是下承上劝
持。谓世间仁王。因戒得果之因缘。凡诸有情。若能
发起大菩提心。修行大乘戒定慧品。决證无上大
菩提果。是为自利。于诸下。若再发大悲之心。度生
之念。非戒为根本者不能。故劝云。应受如来三聚
戒。应受者。佛在世时。一切王臣受职之时。先受菩
萨戒。有善神护祐。然后受职。必大吉祥。三聚者。摄
律仪戒。诸恶不作。身心清净故。摄善法戒。众善奉
行。又于清净身心中。积诸功德。植众德本故。摄众
生戒。利乐一切诸有情故。然既自他皆利。又为当
来成佛之本也(聚者总处也。谓每一聚中。含多义故。如诸恶。众善。利乐一切等)。
△
四颂教修忏法二。初明所忏之罪。】
「若欲如法受戒者。应当忏罪令消灭。」
【此但劝罪业应忏也。如法受戒者。即上品心也。应
当者。是教与之词。梵语忏摩。此云悔罪。罪即多生
现世种种过愆。若不忏令消灭。于戒有妨。于德有
亏。所以云当忏。】
可报。以是因缘诸有情。若能修證大菩提。于诸众生
起大悲。应受如来三聚戒。」
【是故者。承上持戒感王之文。非无因者正显有因。
以精勤戒业即是王因。妙果即王位也。国王下显
王之胜恩。既为万民之主。须以慈仁之心。怜恤百
姓。如母养儿。恤之育之。无所不至矣。如是二字。指
慈恤之恩。抚育之德。难以酬报也。以是下承上劝
持。谓世间仁王。因戒得果之因缘。凡诸有情。若能
发起大菩提心。修行大乘戒定慧品。决證无上大
菩提果。是为自利。于诸下。若再发大悲之心。度生
之念。非戒为根本者不能。故劝云。应受如来三聚
戒。应受者。佛在世时。一切王臣受职之时。先受菩
萨戒。有善神护祐。然后受职。必大吉祥。三聚者。摄
律仪戒。诸恶不作。身心清净故。摄善法戒。众善奉
行。又于清净身心中。积诸功德。植众德本故。摄众
生戒。利乐一切诸有情故。然既自他皆利。又为当
来成佛之本也(聚者总处也。谓每一聚中。含多义故。如诸恶。众善。利乐一切等)。
△
四颂教修忏法二。初明所忏之罪。】
「若欲如法受戒者。应当忏罪令消灭。」
【此但劝罪业应忏也。如法受戒者。即上品心也。应
当者。是教与之词。梵语忏摩。此云悔罪。罪即多生
现世种种过愆。若不忏令消灭。于戒有妨。于德有
亏。所以云当忏。】
卷三 第 969a 页 X20-0969.png
「起罪之因有十缘。身三口四及意三。生死无始罪无
穷。烦恼大海深无底。业障峻极如须弥。造业由因二
种起。所谓现行及种子。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
不离身。一切时中障圣道。」
【此释罪之种子现行。皆有因缘也。谓世出世间。非
因缘不能成立诸事。有通别两说。别者谓亲因助
缘。前文巳解。通说者。如今经云。起罪之因有十缘。
谓因即是缘。如因由缘故也。此句标住。下句释之。
身三者。身家所作之业有三。杀生。偷盗。邪淫。口四
者。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者。即贪。瞋。痴。由此十
业因缘。从无始来。生死相续造种种罪。故曰无穷。
烦恼不出九十八使。烦扰心地。恼乱性情。深远无
底。犹如大海。种现熏发。业力障道。高峻无极。喻如
须弥。造业下。明业果相续也。由因二种起者。又出
十缘之因由也。所谓下正明二种。现行谓现前所
起之行。即杀盗淫等十种事业。种子为现行之因。
即前生造业。熏习成者为种子。藏识者。即阿赖耶
翻过之言。藏者藏也。谓含藏种子。依用得名。持即
含持不失之义。缘即身三等十业之缘。种由缘滋。
故曰持缘。因教忏罪。且约恶种。义兼善种。故云一
切。如影下。谓种现相依。如影随形。不离自身。如是
于一切时中。能障圣道。】
「近障人天妙乐果。远障无上菩提果。在家能招烦恼
因。出家亦破清净戒。」
卷三 第 969b 页 X20-0969.png
【此出障道之深过也。人天妙果。须从戒善中来。若
有杀业。能障慈悲。盗业能障解脱。淫业能障梵行。
乃至贪障布施。嗔障忍辱。痴障智慧。能障人天胜
妙好事。既无好事为因。岂得人天妙果。故云近障
等。无上菩提必种现俱断。断性亦无。始得相应。今
既种现熏发。时时不断。菩提妙果。又奚得成哉。故
曰远障等。后二句释前二句义。谓在家男女。每以
事务攀缘。招集烦恼。为生死之因。故能障道。(事务攀缘
即现行。招集。即熏成种子)出家受戒。有始无终者。皆因种习不
离。遇缘则发。所以破戒。戒体既破。定慧何生。是以
无上菩提不成者。为此所障也。以上明所忏之罪
巳竟。
△二明能忏之法。】
「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悉皆除。」
【此但总标忏法。别经云。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
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忏悔力。
乃能得除灭。今谓欲得人天妙果。及无上菩提。当
除烦恼业因。然欲除业因。别无良方。唯有忏悔一
法。又所重者如法二字。谓洗心恳祷。于三宝前。尽
情发露。不得隐晦。故巳往之罪乘忏消灭。未来之
罪不敢更造。果能如是。即是如法。故经云若能等。】
「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
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
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入常乐宫。忏悔能出
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
卷三 第 969c 页 X20-0969.png
至于宝所。」
【此广喻忏法也。谓忏法喻劫火。烦恼喻须弥巨海。
喻中劫火起时。世间所有须弥大海无不烧尽。法
中洗心忏悔。一切烦恼结业荡然皆空。良以众生
我慢心高。比如须弥。贪欲心深。犹若巨海。自既不
能除却。忏能除之。故喻劫火。第三句烦恼。总收种
现。是三界生死之因。第九句三界狱。是生死之果。
谓三界笼系。此若牢狱。若能忏悔。烦恼即空。不来
三界受生死果。故云能出。烦恼如薪。忏法如火。忏
法灭罪。如火烧薪。此四句。皆喻灭罪之力大也。其
馀八喻。皆喻生善修因證果也。谓忏能除障。人天
妙果有期。故喻生天之路。既能生天。则得四禅之
乐。障缘既无。所求遂意。如雨摩尼之珠。惑业既忏。
不作生死因。不受生灭报。得證法身寿量。故喻如
金刚常住不坏。既證法身。则具常乐等四德。是其
所依。故喻之如宫。障缘既尽。妙行无遮。故喻如开
华。心光发明。法界圆照。故如大镜。因忏灭罪。而得
證果。故喻得至宝所。呜呼。忏悔之力。不惟灭罪。亦
能證果。世人君子。不可不行。此因王德由戒。欲得
戒者。应当求忏。所以展演至此。
△五颂教修二观
三。初总标二观。】
「若能如法忏悔者。当依二种观门修。一者观事灭罪
门。二者观理灭罪门。」
【初二句标定。次二句出名。
△二别明二观二初。事
【此广喻忏法也。谓忏法喻劫火。烦恼喻须弥巨海。
喻中劫火起时。世间所有须弥大海无不烧尽。法
中洗心忏悔。一切烦恼结业荡然皆空。良以众生
我慢心高。比如须弥。贪欲心深。犹若巨海。自既不
能除却。忏能除之。故喻劫火。第三句烦恼。总收种
现。是三界生死之因。第九句三界狱。是生死之果。
谓三界笼系。此若牢狱。若能忏悔。烦恼即空。不来
三界受生死果。故云能出。烦恼如薪。忏法如火。忏
法灭罪。如火烧薪。此四句。皆喻灭罪之力大也。其
馀八喻。皆喻生善修因證果也。谓忏能除障。人天
妙果有期。故喻生天之路。既能生天。则得四禅之
乐。障缘既无。所求遂意。如雨摩尼之珠。惑业既忏。
不作生死因。不受生灭报。得證法身寿量。故喻如
金刚常住不坏。既證法身。则具常乐等四德。是其
所依。故喻之如宫。障缘既尽。妙行无遮。故喻如开
华。心光发明。法界圆照。故如大镜。因忏灭罪。而得
證果。故喻得至宝所。呜呼。忏悔之力。不惟灭罪。亦
能證果。世人君子。不可不行。此因王德由戒。欲得
戒者。应当求忏。所以展演至此。
△五颂教修二观
三。初总标二观。】
「若能如法忏悔者。当依二种观门修。一者观事灭罪
门。二者观理灭罪门。」
【初二句标定。次二句出名。
△二别明二观二初。事
卷三 第 970a 页 X20-0970.png
观灭罪三。初总标三品。】
「观事灭罪有其三。上中下根为三品。」
【△二别列三品三。初上品灭罪法。】
「若有上根求净戒。发大精进心无退。悲泪泣血常精
恳。哀感遍身皆血现。系念十方三宝所。并馀六道诸
众生。长跪合掌心不乱。发露洗心求忏悔。惟愿十方
三世佛。以大慈悲哀悯我。我处轮回无所依。生死长
夜常不觉。我在凡夫具诸缚。狂心颠倒遍攀缘。我处
三界火宅中。妄染六尘无救护。我生贫穷下贱家。不
得自在常受苦。我生邪见父母家。造罪依于恶眷属。
惟愿诸佛大慈尊。哀悯护念如一子。一忏不复造诸
罪。三世如来当證明。如是勇猛忏悔者。名为上品求
净戒。」
【初句标定其人。次句教与精进。谓精心不杂。进道
不倦。是为行人入道之本。若有一念退息。则诸事
不成。故教心不可退也。悲泪血现者。恳感之诚也。
悲为惭愧感伤。泪因痛心目出。至于泣血血现者。
乃悲痛之至也。系念三宝。并及六道者。以佛性是
同。一体等观也。此是佛教与三宝固尊。六道亦不
减。不作圣凡想。不作尊卑想。不作染净想。是我所
依。是我福田。是我师家。是我灭罪之所。故向之求
忏。所以长跪合掌。一心不乱。发露则轻重之罪皆
空。洗心则纤细习染皆净。呜呼。如此求忏。何罪不
灭。何福不生。惟愿下更求哀悯。我处下。出所恳之
「观事灭罪有其三。上中下根为三品。」
【△二别列三品三。初上品灭罪法。】
「若有上根求净戒。发大精进心无退。悲泪泣血常精
恳。哀感遍身皆血现。系念十方三宝所。并馀六道诸
众生。长跪合掌心不乱。发露洗心求忏悔。惟愿十方
三世佛。以大慈悲哀悯我。我处轮回无所依。生死长
夜常不觉。我在凡夫具诸缚。狂心颠倒遍攀缘。我处
三界火宅中。妄染六尘无救护。我生贫穷下贱家。不
得自在常受苦。我生邪见父母家。造罪依于恶眷属。
惟愿诸佛大慈尊。哀悯护念如一子。一忏不复造诸
罪。三世如来当證明。如是勇猛忏悔者。名为上品求
净戒。」
【初句标定其人。次句教与精进。谓精心不杂。进道
不倦。是为行人入道之本。若有一念退息。则诸事
不成。故教心不可退也。悲泪血现者。恳感之诚也。
悲为惭愧感伤。泪因痛心目出。至于泣血血现者。
乃悲痛之至也。系念三宝。并及六道者。以佛性是
同。一体等观也。此是佛教与三宝固尊。六道亦不
减。不作圣凡想。不作尊卑想。不作染净想。是我所
依。是我福田。是我师家。是我灭罪之所。故向之求
忏。所以长跪合掌。一心不乱。发露则轻重之罪皆
空。洗心则纤细习染皆净。呜呼。如此求忏。何罪不
灭。何福不生。惟愿下更求哀悯。我处下。出所恳之
卷三 第 970b 页 X20-0970.png
意。无所下。依者托也。安也。托身所以安止也。因处
生死轮回。故无圣道所依。生死喻长夜者。谓虽具
佛性。为无明所覆如处长夜冥冥不见三光者。然
既无圣人神圣之明。又无圣人洞彻之照。所以将
生死。以为寻常。而不自觉也。具缚。如蚕虫作茧。心
狂。如猿猴蹈枝。三界喻火宅者。以妄染六尘如火。
三界依报如宅。我如宅中之人。以六尘系念。能感
生死依托三界业苦所逼。何异大火烧宅。既无救
护者。可谓孤煢极矣。贫无圣人定慧之财。穷无圣
贤品级之位。落下凡卑贱有漏之家。常受众苦。故
不得自在也。凡不达唯心者。通为邪见家。凡不发
菩提心。通为恶眷属。惟愿下结请佛加。谓念我无
依。护我长夜。悯我具缚。哀我狂乱。众生具佛性。如
一子之无偏也。令我转邪见而成正见。顿悟真常。
离恶眷而得善眷。不造诸罪。脱贫贱而具法财。圣
道有期。出火宅而驾白车。悠悠自在。绝妄染而融
六尘。以见诸佛之救护。转生死而證涅槃。方为大
觉之慈尊。一忏下二句。言再不造罪。请佛證明。末
二句总结。如是二字通指上文既能精进恳求。洗
心改过。是为勇猛丈夫。真实忏悔者。可谓上品求
戒人也(应知勇猛二字。是大丈夫果敢当为。如大将破重围。少有胆怯。则为人所擒矣。此则
从无始来。一切陈愆宿业。无量无边。若不假勇猛精进。洗心求忏罪不能除也)。
△二中品
灭罪法。】
「若泪交横不觉知。遍身流汗哀求佛。发露无始生死
生死轮回。故无圣道所依。生死喻长夜者。谓虽具
佛性。为无明所覆如处长夜冥冥不见三光者。然
既无圣人神圣之明。又无圣人洞彻之照。所以将
生死。以为寻常。而不自觉也。具缚。如蚕虫作茧。心
狂。如猿猴蹈枝。三界喻火宅者。以妄染六尘如火。
三界依报如宅。我如宅中之人。以六尘系念。能感
生死依托三界业苦所逼。何异大火烧宅。既无救
护者。可谓孤煢极矣。贫无圣人定慧之财。穷无圣
贤品级之位。落下凡卑贱有漏之家。常受众苦。故
不得自在也。凡不达唯心者。通为邪见家。凡不发
菩提心。通为恶眷属。惟愿下结请佛加。谓念我无
依。护我长夜。悯我具缚。哀我狂乱。众生具佛性。如
一子之无偏也。令我转邪见而成正见。顿悟真常。
离恶眷而得善眷。不造诸罪。脱贫贱而具法财。圣
道有期。出火宅而驾白车。悠悠自在。绝妄染而融
六尘。以见诸佛之救护。转生死而證涅槃。方为大
觉之慈尊。一忏下二句。言再不造罪。请佛證明。末
二句总结。如是二字通指上文既能精进恳求。洗
心改过。是为勇猛丈夫。真实忏悔者。可谓上品求
戒人也(应知勇猛二字。是大丈夫果敢当为。如大将破重围。少有胆怯。则为人所擒矣。此则
从无始来。一切陈愆宿业。无量无边。若不假勇猛精进。洗心求忏罪不能除也)。
△二中品
灭罪法。】
「若泪交横不觉知。遍身流汗哀求佛。发露无始生死
卷三 第 970c 页 X20-0970.png
业。愿大悲水洗尘劳。涤除罪障净六根。施我菩萨三
聚戒。我愿坚持不退转。精修度脱苦众生。自未得度
先度他。尽未来际常无断。如是精勤勇猛者。不惜身
命求菩提。」
【泪横流汗者。恐惧之表也。因有诚信。知业缠绵。累
积深厚。则知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三涂苦报。定不
能免。理应肝胆崩裂。何惧过此。若不假佛力提拔。
眨眼之间便受。所以泪汗交流。哀求于佛也。发露
下述罪。愿大下洗心。谓我无始来积习尘劳。染污
佛性。求佛大悲心中。出甘露法水。洗我心中尘垢。
(即烦恼也)涤除下。涤亦洗也。罪障亦尘劳也。净六根者。
以心上烦恼妄想若除。不造诸罪。罪根既除。则无
障道之缘。眼不为玄黄朱紫。及男女美色所惑。则
眼根净。乃至意不为法尘所染。则意根净。六根若
净。是为受道之资也。三聚戒如前解。归恩于佛故
云施我也。我愿下发愿。谓佛既施我三戒。我心坚
持不退。为自利之愿。精修下。又发利他之愿也。自
未下。如楞严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
觉巳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誓欲度脱
一切众生。此亦如是也。尽未下。如地藏菩萨之愿。
众生度尽。方證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故云常
无断。即永远度生也。如是下结句可知。大哉。虽是
如来教与。非大乘根器者。谁敢发此。
△三下品灭
罪法。】
聚戒。我愿坚持不退转。精修度脱苦众生。自未得度
先度他。尽未来际常无断。如是精勤勇猛者。不惜身
命求菩提。」
【泪横流汗者。恐惧之表也。因有诚信。知业缠绵。累
积深厚。则知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三涂苦报。定不
能免。理应肝胆崩裂。何惧过此。若不假佛力提拔。
眨眼之间便受。所以泪汗交流。哀求于佛也。发露
下述罪。愿大下洗心。谓我无始来积习尘劳。染污
佛性。求佛大悲心中。出甘露法水。洗我心中尘垢。
(即烦恼也)涤除下。涤亦洗也。罪障亦尘劳也。净六根者。
以心上烦恼妄想若除。不造诸罪。罪根既除。则无
障道之缘。眼不为玄黄朱紫。及男女美色所惑。则
眼根净。乃至意不为法尘所染。则意根净。六根若
净。是为受道之资也。三聚戒如前解。归恩于佛故
云施我也。我愿下发愿。谓佛既施我三戒。我心坚
持不退。为自利之愿。精修下。又发利他之愿也。自
未下。如楞严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
觉巳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誓欲度脱
一切众生。此亦如是也。尽未下。如地藏菩萨之愿。
众生度尽。方證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故云常
无断。即永远度生也。如是下结句可知。大哉。虽是
如来教与。非大乘根器者。谁敢发此。
△三下品灭
罪法。】
卷三 第 971a 页 X20-0971.png
「若有下根求净戒。发是无上菩提心。涕泪悲泣身毛
竖。于所造罪深惭愧。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
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
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巳作之罪皆发露。未作之
罪更不造。」
【此段与前大同。不必繁释。但身毛竖者。恐怖之极
也。
△三结显三品。】
「如是三品忏诸罪。皆名第一清净戒。以惭愧水洗尘
劳。身心俱为清净品。诸善男子汝当知。巳说净观诸
忏悔。于其事理无差别。但以根缘应不同。」
【如是二字指法之辞。指前三品也。皆名第一者。戒
体大同。次二句释。谓水能洗身。惭愧洗心。故以惭
愧喻水也。三品之人。既皆以惭愧之水。洗涤尘劳
身心。身净不作染业。心净不起烦恼。表里俱为净
品。故皆第一。诸善下。令其晓解。故曰当知。于其下
会同。倾诚求忏。形现于外者曰事。清净戒品。道冥
于心者曰理。此会事理大同。故曰无差。但以下拣
别。谓事理既同。而又判三根者。但以根性种习优
劣为缘。随根缘所判。故应当不同。又一解。根者即
正因佛性。三等人皆具。为成佛根本。缘者即缘因
佛性。三等人不同。皆推于前生累世。所遇善缘熏
成习气。是为缘因佛性。故致今生虽至心求忏等。
皆由种习引发。所以轻重不同耳。然佛分三等者。
亦随种判也。初科所重者。泣血血现。虽无度他之
卷三 第 971b 页 X20-0971.png
语义该也。中科所重者。泪横流汗。及二利之语。未
及血现。故劣于初。二利之心超于后也。此科虽发
菩提心是同。未见二利之愿。虽有毛竖惭愧之心。
无非改往修来。故判下根也。是以事理皆同。品格
各异。又见同中有所不同也。
△二理观灭罪三。初
正明理观。】
「若欲修习观正理。远离一切诸散乱。著新净衣跏趺
坐。摄心正念离诸绿。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
可得。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如是罪相
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
如俱不动。真如妙理绝名言。唯有圣智能通达。非有
非无非有无。非不有无离名相。周遍法界无生灭。诸
佛本来同一体。」
【初句标定远离以下皆所作之功夫。远离者。乃止
散入寂六根不外流逆回。光内照也。著新衣者。表
内外洁白也。跏趺坐者。即两腿交蟠足心向上。俗
呼双搭膝定相也。摄心则妄不生。离缘则尘不扰。
纯观真理故云正念。常观下谓功夫不可间断也。
法身者法性为身。谓诸佛报应二身皆别。唯法身
体同。以即同而别曰诸佛。虽别而同曰妙法身。下
句正释法身。言法身之体性。圆明净彻。中不容他。
故如空而不可得也。一切下会妄归真。必以真智
观之。一切罪性本空。皆为真如即是灭罪。颠倒下
出起罪之故。而众生现今造罪者。以其向无真智
及血现。故劣于初。二利之心超于后也。此科虽发
菩提心是同。未见二利之愿。虽有毛竖惭愧之心。
无非改往修来。故判下根也。是以事理皆同。品格
各异。又见同中有所不同也。
△二理观灭罪三。初
正明理观。】
「若欲修习观正理。远离一切诸散乱。著新净衣跏趺
坐。摄心正念离诸绿。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
可得。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如是罪相
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
如俱不动。真如妙理绝名言。唯有圣智能通达。非有
非无非有无。非不有无离名相。周遍法界无生灭。诸
佛本来同一体。」
【初句标定远离以下皆所作之功夫。远离者。乃止
散入寂六根不外流逆回。光内照也。著新衣者。表
内外洁白也。跏趺坐者。即两腿交蟠足心向上。俗
呼双搭膝定相也。摄心则妄不生。离缘则尘不扰。
纯观真理故云正念。常观下谓功夫不可间断也。
法身者法性为身。谓诸佛报应二身皆别。唯法身
体同。以即同而别曰诸佛。虽别而同曰妙法身。下
句正释法身。言法身之体性。圆明净彻。中不容他。
故如空而不可得也。一切下会妄归真。必以真智
观之。一切罪性本空。皆为真如即是灭罪。颠倒下
出起罪之故。而众生现今造罪者。以其向无真智
卷三 第 971c 页 X20-0971.png
为迷真。心外取法为逐妄。以迷真为颠。逐妄为倒。
是此颠倒因缘。所以妄心造罪。起即妄心现行缘
尘分别也。如是下释罪性皆如。谓性即体。相即表。
体既即真。相无可表。故云本来空。应知空字是遣
相之词。但不著罪相。全相皆性。体即真如也。三世
下转释本空。谓于过去观之罪相巳灭。未来观之
罪相未起。现前观之罪相即如。故云三世无所得。
非内下遣处。内指根。外指尘。中即根尘两楹之间。
谓观内之六根。乃唯心之见分。了无罪相。观外之
六尘。亦唯心之相分。罪相亦无。观根尘之两间。又
无所表示。罪相何有。故知罪之性相全空。当体如
如。本来不动也。真如下遣言。谓罪之性相既皆如
如。而真如妙理绝诸名言。以真则无妄。如则不动。
妙则虚融。理无二体。所以离名字相。离言说相。但
假名言。皆是妄想。非真非如。故以绝字遣之也。唯
有下更出深义。问。既绝名言。则无表示。何能入道。
答。唯有圣智。不起分别观照之。故能通达无碍也。
非有下遣心缘相。谓真智照理时。非有则遣俗。非
空则遣真。非有无者遣亦有亦无。非不有无者又
遣非有非无。可谓离四句。绝百非。至遣无可遣之
处。则离诸名相。法法全真矣。又有一解。二义皆通。
非有非无同前。非有无三字印定之词。谓非有非
无是遮门。非不有无又是表门。此句不字。即是上
句非字。不上的非字。又是遣辞。谓非是决定非有
是此颠倒因缘。所以妄心造罪。起即妄心现行缘
尘分别也。如是下释罪性皆如。谓性即体。相即表。
体既即真。相无可表。故云本来空。应知空字是遣
相之词。但不著罪相。全相皆性。体即真如也。三世
下转释本空。谓于过去观之罪相巳灭。未来观之
罪相未起。现前观之罪相即如。故云三世无所得。
非内下遣处。内指根。外指尘。中即根尘两楹之间。
谓观内之六根。乃唯心之见分。了无罪相。观外之
六尘。亦唯心之相分。罪相亦无。观根尘之两间。又
无所表示。罪相何有。故知罪之性相全空。当体如
如。本来不动也。真如下遣言。谓罪之性相既皆如
如。而真如妙理绝诸名言。以真则无妄。如则不动。
妙则虚融。理无二体。所以离名字相。离言说相。但
假名言。皆是妄想。非真非如。故以绝字遣之也。唯
有下更出深义。问。既绝名言。则无表示。何能入道。
答。唯有圣智。不起分别观照之。故能通达无碍也。
非有下遣心缘相。谓真智照理时。非有则遣俗。非
空则遣真。非有无者遣亦有亦无。非不有无者又
遣非有非无。可谓离四句。绝百非。至遣无可遣之
处。则离诸名相。法法全真矣。又有一解。二义皆通。
非有非无同前。非有无三字印定之词。谓非有非
无是遮门。非不有无又是表门。此句不字。即是上
句非字。不上的非字。又是遣辞。谓非是决定非有
卷三 第 972a 页 X20-0972.png
非无。故云非不有无。即非是不有不无也。总言上
遣有是遮门。此遣无是表门。若有遮无表。恐落空
见戏论。有表无遮。恐落有门戏论。所谓遮表同时。
理事无碍。又云离名相者。谓遮门离著有之名相。
表门离著无之名相。有无皆离。中道妙观也。周遍
下二句。会同佛体也。以上理事无碍。理事圆融。尽
法界而充融。无生灭而了义。是诸佛之本体。亦众
生之佛性。故曰周遍等。呜呼。众生佛性既与诸佛
体同。理宜称性起修。悟性成道。不唯不负佛教。亦
复不负巳灵。庶有缘道侣。行之为幸(问。有属俗谛。有名有相可
以遣之。无是真谛。无名无相何又遣之。答。对俗言真。真亦非真。楞严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所谓金
屑虽贵。落眼成尘。故皆遣之也)。
△二更愿佛加。】
「惟愿诸佛垂加护。能灭一切颠倒心。愿我早悟真性
源。速證如来无上道。」
【愿佛加护者。以上虽有事理观门。犹恐无始巳来
业力深厚。自生是非。观不能成。故愿佛力加护。灭
颠倒心。悟真性源。即是见道也。末句谓因悟成道
也。若夫果依佛教。可以一世成功。故云速證等(问。前
云自未得度先度他。尽未来际常无断。注中云如地藏之愿。众生度尽方證菩提。此中又愿速成。前后相
违。其义何通。答。前是从大悲心中度生之切。所以云尽未来际。常远度生。无有间断。故比地藏。乃度生门
中极则也。此又云證道之速者。谓带惑度生智通未彻。所度有限。复愿速成者。具大神通。施大慧辩。分形
散影。随类现身。应机说法。则所度无限。是以度生之愿如彼。成道之愿如此也。又度生不碍成道。即事而
真。成道不碍度生。即真而事。活泼家风。何必拘住)。
△三能灭诸罪。】
「若有清信善男子。日夜能观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
遣有是遮门。此遣无是表门。若有遮无表。恐落空
见戏论。有表无遮。恐落有门戏论。所谓遮表同时。
理事无碍。又云离名相者。谓遮门离著有之名相。
表门离著无之名相。有无皆离。中道妙观也。周遍
下二句。会同佛体也。以上理事无碍。理事圆融。尽
法界而充融。无生灭而了义。是诸佛之本体。亦众
生之佛性。故曰周遍等。呜呼。众生佛性既与诸佛
体同。理宜称性起修。悟性成道。不唯不负佛教。亦
复不负巳灵。庶有缘道侣。行之为幸(问。有属俗谛。有名有相可
以遣之。无是真谛。无名无相何又遣之。答。对俗言真。真亦非真。楞严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所谓金
屑虽贵。落眼成尘。故皆遣之也)。
△二更愿佛加。】
「惟愿诸佛垂加护。能灭一切颠倒心。愿我早悟真性
源。速證如来无上道。」
【愿佛加护者。以上虽有事理观门。犹恐无始巳来
业力深厚。自生是非。观不能成。故愿佛力加护。灭
颠倒心。悟真性源。即是见道也。末句谓因悟成道
也。若夫果依佛教。可以一世成功。故云速證等(问。前
云自未得度先度他。尽未来际常无断。注中云如地藏之愿。众生度尽方證菩提。此中又愿速成。前后相
违。其义何通。答。前是从大悲心中度生之切。所以云尽未来际。常远度生。无有间断。故比地藏。乃度生门
中极则也。此又云證道之速者。谓带惑度生智通未彻。所度有限。复愿速成者。具大神通。施大慧辩。分形
散影。随类现身。应机说法。则所度无限。是以度生之愿如彼。成道之愿如此也。又度生不碍成道。即事而
真。成道不碍度生。即真而事。活泼家风。何必拘住)。
△三能灭诸罪。】
「若有清信善男子。日夜能观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
卷三 第 972b 页 X20-0972.png
除。是名最上持净戒。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
重罪。犹如大风吹猛火。能烧无量诸草木。」
【清信者。清雅信士也。日夜能观者。不可间断也。由
不间断。能降妄想。所重者能观二字。即观照之时。
不著昏沉。不起妄想。以正智观真如。如明合空。无
分别心。无能所相。见功夫相应如此。妙理者真如
之别名也。空者真如之妙理也。真则无妄。如则不
动。离妄绝相。唯一真空。然既唯真空。而于中一切
罪障之种子现行。不用消除而自消除矣。故云一
切等。是名下结归持戒也。由清净持戒为根本。而
戒能生定。定能发智。智能照理。理智之中。罪障了
不可得。故云自消除。若人下牒前喻释。前云妙理。
此云实相。名别体同也。犹如下。谓观如火。愿如风。
一切重罪如草木。以事理二观能消重罪。如火烧
木烟灭灰飞。故云犹如等。
△三诫勿轻说。】
「诸善男子真实观。名为诸佛秘要门。若欲为他广分
别。无智人中勿宣说。一切凡愚众生类。闻必生疑心
不信。若有智者生信解。念念观察悟真如。十方诸佛
皆现前。菩提妙果自然證。善男子等我灭后。未来世
中净信者。于二观门常忏悔。当受菩萨三聚戒。」
【诸善男子者。通称法会大众也。真实观者。若作一
种即是理观。若作二种。真即理观。实即事观。谓恳
祷求忏皆是实事。秘要者。秘谓以心印心。非机不
传。要谓一念心空速證菩提。门即理事二观为成
重罪。犹如大风吹猛火。能烧无量诸草木。」
【清信者。清雅信士也。日夜能观者。不可间断也。由
不间断。能降妄想。所重者能观二字。即观照之时。
不著昏沉。不起妄想。以正智观真如。如明合空。无
分别心。无能所相。见功夫相应如此。妙理者真如
之别名也。空者真如之妙理也。真则无妄。如则不
动。离妄绝相。唯一真空。然既唯真空。而于中一切
罪障之种子现行。不用消除而自消除矣。故云一
切等。是名下结归持戒也。由清净持戒为根本。而
戒能生定。定能发智。智能照理。理智之中。罪障了
不可得。故云自消除。若人下牒前喻释。前云妙理。
此云实相。名别体同也。犹如下。谓观如火。愿如风。
一切重罪如草木。以事理二观能消重罪。如火烧
木烟灭灰飞。故云犹如等。
△三诫勿轻说。】
「诸善男子真实观。名为诸佛秘要门。若欲为他广分
别。无智人中勿宣说。一切凡愚众生类。闻必生疑心
不信。若有智者生信解。念念观察悟真如。十方诸佛
皆现前。菩提妙果自然證。善男子等我灭后。未来世
中净信者。于二观门常忏悔。当受菩萨三聚戒。」
【诸善男子者。通称法会大众也。真实观者。若作一
种即是理观。若作二种。真即理观。实即事观。谓恳
祷求忏皆是实事。秘要者。秘谓以心印心。非机不
传。要谓一念心空速證菩提。门即理事二观为成
卷三 第 972c 页 X20-0972.png
佛之达道也。若欲下。是叮咛付嘱流通之意。谓诸
佛心要。汝等岂可自得而不传乎。若向他人广演
分别。必要择机之可否。如无智之人即是非机。所
谓黄流不注瓦缶。故禁之曰勿宣说。一切下释义。
谓无智之人愚昧久矣。一闻之间必生犹豫。或疑
佛非圣。或疑法非真。或疑巳非人。既不生信。至必
毁谤。此则不唯失言。反令众生堕苦。无益有损。不
如不说为嘉矣。以上嘱非机莫传也。若有下。明是
机当说。以彼既有智。一闻生信。必能解义。念念之
间。观察自照。悟明真如。不唯不失其人。且道有所
传。人有所益矣。何也。彼人一悟之间。十方诸佛皆
现在前。神力加护。令彼菩提妙果自然亲證矣。善
男下结嘱。谓佛在世时。佛能教化。佛入灭后。未来
世中。全赖于汝。机言净信者。以净则心无杂念。信
则正念不疑。是为受道之资。故当授与二种观门。
于事观中。常令忏悔先净三业。当受菩萨三聚净
戒。义含理观證真成道。
△六颂应请戒师三。初正
请圣师外护。】
「若欲受持上品戒。应请戒师佛菩萨。请我释迦牟尼
佛。当为菩萨戒和尚。龙种净智尊王佛。当为净戒阿
阇黎。未来导师弥勒佛。当为清净教授师。现在十方
两足尊。当为清净證戒师。十方一切诸菩萨。当为修
学戒伴侣。释梵四王金刚天。当为学戒外护众。奉请
如是佛菩萨。」
佛心要。汝等岂可自得而不传乎。若向他人广演
分别。必要择机之可否。如无智之人即是非机。所
谓黄流不注瓦缶。故禁之曰勿宣说。一切下释义。
谓无智之人愚昧久矣。一闻之间必生犹豫。或疑
佛非圣。或疑法非真。或疑巳非人。既不生信。至必
毁谤。此则不唯失言。反令众生堕苦。无益有损。不
如不说为嘉矣。以上嘱非机莫传也。若有下。明是
机当说。以彼既有智。一闻生信。必能解义。念念之
间。观察自照。悟明真如。不唯不失其人。且道有所
传。人有所益矣。何也。彼人一悟之间。十方诸佛皆
现在前。神力加护。令彼菩提妙果自然亲證矣。善
男下结嘱。谓佛在世时。佛能教化。佛入灭后。未来
世中。全赖于汝。机言净信者。以净则心无杂念。信
则正念不疑。是为受道之资。故当授与二种观门。
于事观中。常令忏悔先净三业。当受菩萨三聚净
戒。义含理观證真成道。
△六颂应请戒师三。初正
请圣师外护。】
「若欲受持上品戒。应请戒师佛菩萨。请我释迦牟尼
佛。当为菩萨戒和尚。龙种净智尊王佛。当为净戒阿
阇黎。未来导师弥勒佛。当为清净教授师。现在十方
两足尊。当为清净證戒师。十方一切诸菩萨。当为修
学戒伴侣。释梵四王金刚天。当为学戒外护众。奉请
如是佛菩萨。」
卷三 第 973a 页 X20-0973.png
【初句标人。次句标师。谓有智之人。欲受上品戒者。
应请上品戒师。必依圣凡二种。圣即诸佛菩萨也。
请我下指名。谓大千界内。皆我释迦教化。理宜先
请。当为汝等作受菩萨戒和尚。(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能仁
是姓。以能行仁慈。故为种姓也。寂默是所證之理寂然默證之道也。梵语和尚。此云力生。谓弟子之道。从
师家口力所生也)龙种下。命请阿阇黎。(龙种净智尊王即文殊大士巳成之
佛号也。梵语阿阇黎。此云规范。或云正行。南山钞云。能纠正弟子行故。四分律明五种阿阇黎。一出家阿
阇黎。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阇黎。受戒作羯磨者。三教授阿阇黎。教授威仪者。四受经阿阇黎。所从受
经。若说经义。乃至四句偈者。五依止阿阇黎。乃至依住一宿者。和尚及依止多巳十夏者为之。上四师皆
多巳五夏者为之。此即受戒阿阇黎也)未来下。命请教授师。弥勒现
在菩萨位中。当来下生方得成佛。故称未来佛。以
龙华三会。引导众生故曰导师。现在下。命请十方
现在诸佛为證戒师。即尊證也。两足尊者。足谓满
足。即福足慧足。福足则圣凡供养。慧足则化利群
生。十方下。命请十方菩萨。为同学伴侣。以众生受
佛戒。即入诸佛位。德不孤。必有邻。故请菩萨常为
伴侣。当切磋琢磨。纠正功夫者也。虽皆圣师圣伴。
若无外护。恐有魔外扰乱。故请释梵四天王金刚
密迹。当为外护以防魔事。末句总结(金刚亦称天者二十诸天
有之也)。
△二及请现前戒师。】
「及以现前传戒师。」
【以上圣师。无非神力加护助以生智。令发胜解。冥
中摄授。成就戒体也。其所赖者。还是现前凡位传
戒之师。彼必口教戒法。及进止威仪也。天台云。师
卷三 第 973b 页 X20-0973.png
有匠成之能。弟子具资禀之德。资则舍父从师。敬
师如父。师之谦让。处资如弟。南山云。佛法增益。大
实由师资相摄。互相敦遇。财法两济。日益道深。行
久德固。皆赖此矣。所以求戒者。必择其戒德清净
赤心为人者为师。依彼受戒。戒体必得。从彼学律。
律仪必成。以彼善教我故也。若夫师无率诱之心。
资缺奉行之志。二彼相舍。妄流鄙境。欲令戒固道
光者焉可得乎。理应凡位戒师。不止和尚一位。必
十师皆具也。
△三结劝报恩受戒。】
「普为报于四恩故。发起清净菩提心。应受菩萨三聚
戒。饶益一切有情戒。修摄一切善法戒。修摄一切律
仪戒。如是三聚清净戒。三世如来所护念。无闻非法
诸有情。无量劫中未闻见。」
【此因四恩德重。无可酬报。故劝发菩提心。求菩萨
戒。以三聚净戒皆可报之。饶益下正释三聚。向者
云摄律仪戒在先。谓诸恶不作。如戒而持。又名止
持。以能止一切恶事故。摄善法戒在次。谓众善奉
行。亦名作持。以能作一切善事故。再次方名饶益
有情戒。谓丰饶利益诸有情故。即自巳持戒。亦说
法劝导令他受戒。自悟圣道。亦能提撕令他悟道。
自发神解。博览佛法。亦令他人博览佛法。如弘宗
竖教。建立法幢者是也。向之所说以此为次第。今
经以饶益有情戒在先者。以报恩心切。唯利他之
事急。或传戒。传宗。传教。第一利他之行也。可以上
师如父。师之谦让。处资如弟。南山云。佛法增益。大
实由师资相摄。互相敦遇。财法两济。日益道深。行
久德固。皆赖此矣。所以求戒者。必择其戒德清净
赤心为人者为师。依彼受戒。戒体必得。从彼学律。
律仪必成。以彼善教我故也。若夫师无率诱之心。
资缺奉行之志。二彼相舍。妄流鄙境。欲令戒固道
光者焉可得乎。理应凡位戒师。不止和尚一位。必
十师皆具也。
△三结劝报恩受戒。】
「普为报于四恩故。发起清净菩提心。应受菩萨三聚
戒。饶益一切有情戒。修摄一切善法戒。修摄一切律
仪戒。如是三聚清净戒。三世如来所护念。无闻非法
诸有情。无量劫中未闻见。」
【此因四恩德重。无可酬报。故劝发菩提心。求菩萨
戒。以三聚净戒皆可报之。饶益下正释三聚。向者
云摄律仪戒在先。谓诸恶不作。如戒而持。又名止
持。以能止一切恶事故。摄善法戒在次。谓众善奉
行。亦名作持。以能作一切善事故。再次方名饶益
有情戒。谓丰饶利益诸有情故。即自巳持戒。亦说
法劝导令他受戒。自悟圣道。亦能提撕令他悟道。
自发神解。博览佛法。亦令他人博览佛法。如弘宗
竖教。建立法幢者是也。向之所说以此为次第。今
经以饶益有情戒在先者。以报恩心切。唯利他之
事急。或传戒。传宗。传教。第一利他之行也。可以上
卷三 第 973c 页 X20-0973.png
报四恩何恩不报。下资三有何有不资。所以居先
者盖为此也。善法在次者。菩萨善法以布施等六
度。扩之为万行。以广行善法为报四恩也。律仪在
后者。谓正人受戒。岂有违犯之理。不待持之自然
不犯故也。良以三聚净戒所以能报者。以父母生
我。国王统我。皆望我行善。我当以善法报之。众生
虽有恩。改头换面。或在人道。或在异类。我当不作
众恶令彼安隐。巳为报恩。何况广善。济彼神识。令
彼增福获益。即为大报恩处也。三宝有恩。无以为
报。我当秉佛净戒。建佛法幢。行佛妙道。开化有情。
饶益一切。可以报之也。如是下二句结劝。谓如是
三聚净戒。是三世如来之所护念。汝等岂得不受
乎。无闻下警众生信。无闻二字有两说。一即无闻
比丘。生无想天。以空定自持。虽佛出世。不能见闻。
二或世间痴迷之辈。为世务所缠。不暇见佛闻法。
亦名无闻。非法者即邪见外道。以道之不同。纵佛
说法彼不愿见。何况得闻。所以无量劫中虚生浪
死。未得闻见。如来以此警策者。欲有缘善人。受佛
净戒。闻佛正法。生难遭想。恭敬心。必欲行之。始不
负如来之叮咛也。
△七颂广引劝持三。初赞三世
如来因戒得果三。初正明诸佛获益。】
「唯有过去十方佛。巳受净戒常护持。二障烦恼永断
除。获證无上菩提果。未来一切诸世尊。守护三聚净
戒宝。断除三障并习气。当證正等大菩提。现在十方
者盖为此也。善法在次者。菩萨善法以布施等六
度。扩之为万行。以广行善法为报四恩也。律仪在
后者。谓正人受戒。岂有违犯之理。不待持之自然
不犯故也。良以三聚净戒所以能报者。以父母生
我。国王统我。皆望我行善。我当以善法报之。众生
虽有恩。改头换面。或在人道。或在异类。我当不作
众恶令彼安隐。巳为报恩。何况广善。济彼神识。令
彼增福获益。即为大报恩处也。三宝有恩。无以为
报。我当秉佛净戒。建佛法幢。行佛妙道。开化有情。
饶益一切。可以报之也。如是下二句结劝。谓如是
三聚净戒。是三世如来之所护念。汝等岂得不受
乎。无闻下警众生信。无闻二字有两说。一即无闻
比丘。生无想天。以空定自持。虽佛出世。不能见闻。
二或世间痴迷之辈。为世务所缠。不暇见佛闻法。
亦名无闻。非法者即邪见外道。以道之不同。纵佛
说法彼不愿见。何况得闻。所以无量劫中虚生浪
死。未得闻见。如来以此警策者。欲有缘善人。受佛
净戒。闻佛正法。生难遭想。恭敬心。必欲行之。始不
负如来之叮咛也。
△七颂广引劝持三。初赞三世
如来因戒得果三。初正明诸佛获益。】
「唯有过去十方佛。巳受净戒常护持。二障烦恼永断
除。获證无上菩提果。未来一切诸世尊。守护三聚净
戒宝。断除三障并习气。当證正等大菩提。现在十方
卷三 第 974a 页 X20-0974.png
诸善逝。俱修三聚净戒因。永断生死苦轮回。得證三
身菩提果。」
【过去下。谓诸佛皆从凡夫中来。乃引佛以劝众也。
护持者。保全不失曰护。秉受不离曰持。法华云。精
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涅槃云。如渡海者爱惜浮
囊。护持戒体。亦复如是。由护持故。皎如冰霜。定慧
自现。所以二障烦恼永断无馀矣。(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由戒
力断障为因。由戒因證道为果。过去诸佛既尔。未
来现在亦然。永断下别释现在获益。与前二世互
有隐显。前二但明断障及习气。唯除生死因。未明
断生死苦。则因显果隐。何也。以其既除其因果必
不生矣。此则但明离苦未及显因者。以其戒含定
慧即断障之因。而苦果方得不生也。得證三身者。
约法报化三身说。皆由清净持戒。得證如此(三障者谓
业障报障烦恼障)。
△二喻明戒德胜益。】
「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萨净戒为船筏。永断贪瞋痴系
缚。菩萨净戒为利剑。生死崄道诸怖畏。菩萨净戒为
舍宅。息除贫贱诸苦因。净戒能为如意宝。鬼魅所著
诸疾病。菩萨净戒为良药。人天为王得自在。三聚净
戒作良缘。及馀四趣诸王身。净戒为缘获胜果。」
【生死无边。喻如大海。菩萨净戒犹如船筏。船筏能
渡大海。喻净戒能度生死也。次二句三毒如绳。系
缚众生故。净戒如剑。能斩系缚故。五六二句。生死
喻崄道多怖者。以无常不保朝暮。人身易失难得
身菩提果。」
【过去下。谓诸佛皆从凡夫中来。乃引佛以劝众也。
护持者。保全不失曰护。秉受不离曰持。法华云。精
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涅槃云。如渡海者爱惜浮
囊。护持戒体。亦复如是。由护持故。皎如冰霜。定慧
自现。所以二障烦恼永断无馀矣。(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由戒
力断障为因。由戒因證道为果。过去诸佛既尔。未
来现在亦然。永断下别释现在获益。与前二世互
有隐显。前二但明断障及习气。唯除生死因。未明
断生死苦。则因显果隐。何也。以其既除其因果必
不生矣。此则但明离苦未及显因者。以其戒含定
慧即断障之因。而苦果方得不生也。得證三身者。
约法报化三身说。皆由清净持戒。得證如此(三障者谓
业障报障烦恼障)。
△二喻明戒德胜益。】
「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萨净戒为船筏。永断贪瞋痴系
缚。菩萨净戒为利剑。生死崄道诸怖畏。菩萨净戒为
舍宅。息除贫贱诸苦因。净戒能为如意宝。鬼魅所著
诸疾病。菩萨净戒为良药。人天为王得自在。三聚净
戒作良缘。及馀四趣诸王身。净戒为缘获胜果。」
【生死无边。喻如大海。菩萨净戒犹如船筏。船筏能
渡大海。喻净戒能度生死也。次二句三毒如绳。系
缚众生故。净戒如剑。能斩系缚故。五六二句。生死
喻崄道多怖者。以无常不保朝暮。人身易失难得
卷三 第 974b 页 X20-0974.png
也。净戒如舍宅者。以能生定慧。人若依之。如崄道
得宅不生怖畏也。七八二句。谓有生死无法财。则
贫穷下贱。多受苦恼。戒为如意宝者。以有求必应。
能如众生之意也。良以如意能出珍宝。贫穷之苦
既除。则致大饶富。喻戒生定慧。生死之苦必除。则
凡夫成佛矣。鬼魅二句。谓众生之邪见诸病。喻如
鬼魅所著。如来以净戒良药。人能服之。善能遣鬼
躯魔反邪归正。人天四句。谓人天两道王为自在
之尊。皆由前生持戒为缘。故得今生为王。此明人
天为果。净戒为因缘也。馀四趣者。即修罗地狱饿
鬼畜生之四。但能受戒皆得为王。各类之中以王
为胜。故云胜果。应知人天两道。是能受能持者为
因。但未及发无漏圣慧。未及断惑。所以感而为王。
馀四趣者。是能受而后破戒者。因破故堕落四趣。
因戒胜故。犹得为王。此显戒德之胜者。意在劝持
也。
△三承益劝王敬戒。】
「是故能修自在因。当得为王受尊贵。应先礼敬十方
佛。日夜增修清净戒。诸佛护念当受持。戒等金刚无
破坏。三界诸天诸善神。卫护王身及眷属。一切怨敌
皆归伏。万姓欢娱感王化。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
世无为果。三宝常住化于世。恩德广大不思议。过未
及现劫海中。功德利生无休息。佛日千光恒照世。利
益群生度有缘。无缘不睹佛慈光。犹如盲者无所见。」
【是故二字承前。以能修净戒。为王自在之因。当得
得宅不生怖畏也。七八二句。谓有生死无法财。则
贫穷下贱。多受苦恼。戒为如意宝者。以有求必应。
能如众生之意也。良以如意能出珍宝。贫穷之苦
既除。则致大饶富。喻戒生定慧。生死之苦必除。则
凡夫成佛矣。鬼魅二句。谓众生之邪见诸病。喻如
鬼魅所著。如来以净戒良药。人能服之。善能遣鬼
躯魔反邪归正。人天四句。谓人天两道王为自在
之尊。皆由前生持戒为缘。故得今生为王。此明人
天为果。净戒为因缘也。馀四趣者。即修罗地狱饿
鬼畜生之四。但能受戒皆得为王。各类之中以王
为胜。故云胜果。应知人天两道。是能受能持者为
因。但未及发无漏圣慧。未及断惑。所以感而为王。
馀四趣者。是能受而后破戒者。因破故堕落四趣。
因戒胜故。犹得为王。此显戒德之胜者。意在劝持
也。
△三承益劝王敬戒。】
「是故能修自在因。当得为王受尊贵。应先礼敬十方
佛。日夜增修清净戒。诸佛护念当受持。戒等金刚无
破坏。三界诸天诸善神。卫护王身及眷属。一切怨敌
皆归伏。万姓欢娱感王化。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
世无为果。三宝常住化于世。恩德广大不思议。过未
及现劫海中。功德利生无休息。佛日千光恒照世。利
益群生度有缘。无缘不睹佛慈光。犹如盲者无所见。」
【是故二字承前。以能修净戒。为王自在之因。当得
卷三 第 974c 页 X20-0974.png
为王。故受尊贵之果。此二句承前起后。应先下。谓
今生之尊贵。既从前生持戒中来。今生既得为王。
还应礼敬诸佛。一者感恩不忘。二者更求卫护。日
夜下。谓前生持戒。今得为王。今生又能受戒。是为
增上修持也。诸佛下。又明受戒利益。谓持戒之人
有诸佛护念。良以戒为定慧之本。成佛之因。举心
受戒。心则同佛。感应道交。所以护持爱念。是以王
者理当受持。由护持。故无破戒之毙也。等金刚者。
以金刚物不能坏。喻戒净毙不能惑也。三界下。由
王之戒体坚固。德重神钦。故感三界诸天善神。不
唯卫护王之一身。及王妃眷属皆得安乐矣。所谓
一人有福。众人赖之。以其有德有护。所以一切怨
贼敌国。闻王持戒有道。皆能纳款归伏。本界之万
姓欢娱者。感王化之恩也。是故下承前显益。以戒
德能感世间及出世间无为之果。然无为果。是烦
恼生死皆空所證之涅槃。无所作为故曰无为。世
间果报正在生死之中。奚得无为。因译经者欲七
字成句。故混沌而说。意在言总义别。谓持有漏戒
感人天为王。属有为果。持无漏戒。三界因亡果丧。
高證涅槃属无为果。次下诸句。显三宝常住恩大。
以三世时长故名劫海。于劫海中利生常住。故无
休息。佛日者。以日能照昼不能照夜。佛之智慧幽
显普照。故云佛日。千光者言光之胜也。以佛光普
照昼夜常明。能破众生生死黑暗。故曰利益群生。
今生之尊贵。既从前生持戒中来。今生既得为王。
还应礼敬诸佛。一者感恩不忘。二者更求卫护。日
夜下。谓前生持戒。今得为王。今生又能受戒。是为
增上修持也。诸佛下。又明受戒利益。谓持戒之人
有诸佛护念。良以戒为定慧之本。成佛之因。举心
受戒。心则同佛。感应道交。所以护持爱念。是以王
者理当受持。由护持。故无破戒之毙也。等金刚者。
以金刚物不能坏。喻戒净毙不能惑也。三界下。由
王之戒体坚固。德重神钦。故感三界诸天善神。不
唯卫护王之一身。及王妃眷属皆得安乐矣。所谓
一人有福。众人赖之。以其有德有护。所以一切怨
贼敌国。闻王持戒有道。皆能纳款归伏。本界之万
姓欢娱者。感王化之恩也。是故下承前显益。以戒
德能感世间及出世间无为之果。然无为果。是烦
恼生死皆空所證之涅槃。无所作为故曰无为。世
间果报正在生死之中。奚得无为。因译经者欲七
字成句。故混沌而说。意在言总义别。谓持有漏戒
感人天为王。属有为果。持无漏戒。三界因亡果丧。
高證涅槃属无为果。次下诸句。显三宝常住恩大。
以三世时长故名劫海。于劫海中利生常住。故无
休息。佛日者。以日能照昼不能照夜。佛之智慧幽
显普照。故云佛日。千光者言光之胜也。以佛光普
照昼夜常明。能破众生生死黑暗。故曰利益群生。
卷三 第 975a 页 X20-0975.png
虽然。佛为大圣。须度有缘。无缘之者对面不见。虽
佛有慈光普照。彼业力自障。故如盲人无所睹见
也。不唯盲人。且如城东老母。与佛同生。一世不能
见佛。又舍卫城中九亿人家。三亿见佛闻法。三亿
闻知有佛未得亲见。三亿本所不见亦复不闻。呜
呼。不唯佛世不得见佛。即如今时。禅。教。律。遍于天
下。常住世间。善知识每日开堂据座。无缘不信者。
且不见不闻。非知识不慈。声教不被。是彼自障自
蔽。无如之何也巳矣。夫遇此经者。深当警策。
△二
赞法宝一味随机各解。】
「法宝一味无变易。前佛后佛说皆同。如雨一味普能
沾。草木滋荣大小别。众生随根各得解。草木禀润亦
差殊。」
【法之言宝者。谓模范人天。轨持贤圣。为诸佛之母。
以尊胜为宝也。一味者。显法之精纯不杂。唯一真
如法味。当体常住。故无转变改易也。前佛即过去
古佛。后佛即未来者。意兼我佛正说为现在。说同
者。会诸佛别无二道。唯一法也。如雨下。是佛与听
者销疑。恐有疑者。谓现见如来说之不同何谓也。
由是佛与销疑曰。如来说法原是一音普被。如一
雨普沾。因众生根器不同。闻解各异。非佛说有差
别。乃众生自有差别。亦如草木随根茎之大小。受
润增长品类之各别也。法华云。虽一地所生。一雨
所润。而诸草木自有差别。然非天地之私。乃草木
佛有慈光普照。彼业力自障。故如盲人无所睹见
也。不唯盲人。且如城东老母。与佛同生。一世不能
见佛。又舍卫城中九亿人家。三亿见佛闻法。三亿
闻知有佛未得亲见。三亿本所不见亦复不闻。呜
呼。不唯佛世不得见佛。即如今时。禅。教。律。遍于天
下。常住世间。善知识每日开堂据座。无缘不信者。
且不见不闻。非知识不慈。声教不被。是彼自障自
蔽。无如之何也巳矣。夫遇此经者。深当警策。
△二
赞法宝一味随机各解。】
「法宝一味无变易。前佛后佛说皆同。如雨一味普能
沾。草木滋荣大小别。众生随根各得解。草木禀润亦
差殊。」
【法之言宝者。谓模范人天。轨持贤圣。为诸佛之母。
以尊胜为宝也。一味者。显法之精纯不杂。唯一真
如法味。当体常住。故无转变改易也。前佛即过去
古佛。后佛即未来者。意兼我佛正说为现在。说同
者。会诸佛别无二道。唯一法也。如雨下。是佛与听
者销疑。恐有疑者。谓现见如来说之不同何谓也。
由是佛与销疑曰。如来说法原是一音普被。如一
雨普沾。因众生根器不同。闻解各异。非佛说有差
别。乃众生自有差别。亦如草木随根茎之大小。受
润增长品类之各别也。法华云。虽一地所生。一雨
所润。而诸草木自有差别。然非天地之私。乃草木
卷三 第 975b 页 X20-0975.png
自私也。净名云。如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
解。以人天之机。闻成戒善之法。二乘之机。闻成谛
缘之法。菩萨之机。亦随根性。所闻者始终顿圆之
差别不同。故云各解。问。说此何为。答。佛本一心。法
本一味。佛以一音。所说一味。普欲众生见性成佛。
显佛法恩重。故有此说。
△三赞僧宝开化权实并
行三。初正显圣僧开化。】
「菩萨声闻化众生。如大河水流不竭。众生无信化不
被。如处幽冥日难照。如来月光甚清凉。能除众暗亦
如是。犹如覆盆月不照。迷惑众生亦如是。法宝甘露
妙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有信服药證菩提。无信随
缘堕恶道。」
【初二句。谓世间常有圣僧教化。相续不断。如大河
之水。波浪相续昼夜常流不竭也。竭者乾也。尽也。
菩萨喻水。相续如波。众生下。明非信不入。有信之
人触处逢渠。常蒙开化。无信之人。即是阐提不具
信根者。虽有圣僧开化。不能被之也。然圣僧普被
群机。如日照穹苍。而无信根者如自处幽暗。虽日
有普照之光。不能照幽冥之处。故云难照。如来下。
言圣人教化不唯菩萨声闻。如来亦能现化人间。
如月光之照世。月有二益。一能破暗。二能清凉。如
酷暑之际。热不可当。月上之时。能销暑气故得清
凉。上句为喻。下句为法。故云能除众暗亦如是。应
知法喻互有隐显。以喻中除热益显。破暗益隐。下
解。以人天之机。闻成戒善之法。二乘之机。闻成谛
缘之法。菩萨之机。亦随根性。所闻者始终顿圆之
差别不同。故云各解。问。说此何为。答。佛本一心。法
本一味。佛以一音。所说一味。普欲众生见性成佛。
显佛法恩重。故有此说。
△三赞僧宝开化权实并
行三。初正显圣僧开化。】
「菩萨声闻化众生。如大河水流不竭。众生无信化不
被。如处幽冥日难照。如来月光甚清凉。能除众暗亦
如是。犹如覆盆月不照。迷惑众生亦如是。法宝甘露
妙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有信服药證菩提。无信随
缘堕恶道。」
【初二句。谓世间常有圣僧教化。相续不断。如大河
之水。波浪相续昼夜常流不竭也。竭者乾也。尽也。
菩萨喻水。相续如波。众生下。明非信不入。有信之
人触处逢渠。常蒙开化。无信之人。即是阐提不具
信根者。虽有圣僧开化。不能被之也。然圣僧普被
群机。如日照穹苍。而无信根者如自处幽暗。虽日
有普照之光。不能照幽冥之处。故云难照。如来下。
言圣人教化不唯菩萨声闻。如来亦能现化人间。
如月光之照世。月有二益。一能破暗。二能清凉。如
酷暑之际。热不可当。月上之时。能销暑气故得清
凉。上句为喻。下句为法。故云能除众暗亦如是。应
知法喻互有隐显。以喻中除热益显。破暗益隐。下
卷三 第 975c 页 X20-0975.png
句法合反此。犹如下。谓月能普照。不照覆盆之下。
喻佛光普被。不被迷惑众生。以众生迷惑如盆覆
地。故曰亦如是。又与前圣僧不度无信者会同耳。
法宝下。甘露此云不死之药。故云妙良药。虽有起
死回生之功。不能治必死之人。法宝亦尔。能治一
切烦恼生死之病。有信者闻解修行。可證菩提。如
人服药必得长生也。假若无信阐提。闻之不信反
谤。必堕恶道也。良以法遇信根者。如清凉池。四面
皆可入。法遇一阐提反成火坑。不但不得清凉。触
之则烧。入之则死。呜呼。可不慎欤(梵语一阐提此〔语〕信不具)。
△
二明众生承恩获益。】
「菩萨声闻常在世。无数方便度众生。若有众生信乐
心。各入三乘安乐位。如来不出于世间。一切众生入
邪道。永离甘露饮毒药。长溺苦海无出期。佛日出现
三千界。放大光明照长夜。众生如睡不觉知。蒙光得
入无为室。如来未说一乘法。十方国土悉空虚。发心
修行成正觉。一切佛土皆严净。一乘法宝诸佛母。三
世如来从此生。般若方便无间修。解脱道成登妙觉。
若佛菩萨不出现。世间众生无导师。生死崄难无由
过。如何得至于宝所。以大愿力为善友。常说妙法令
修行。趣向十地證菩提。善入涅槃安乐处。」
【圣人开化。曲顺时机。善巧方便。活泼法门。其数无
量。所为者度生而巳。若众生有信乐之心。则随其
根性。各入不同。故有三乘果位。然位固差别。其所
喻佛光普被。不被迷惑众生。以众生迷惑如盆覆
地。故曰亦如是。又与前圣僧不度无信者会同耳。
法宝下。甘露此云不死之药。故云妙良药。虽有起
死回生之功。不能治必死之人。法宝亦尔。能治一
切烦恼生死之病。有信者闻解修行。可證菩提。如
人服药必得长生也。假若无信阐提。闻之不信反
谤。必堕恶道也。良以法遇信根者。如清凉池。四面
皆可入。法遇一阐提反成火坑。不但不得清凉。触
之则烧。入之则死。呜呼。可不慎欤(梵语一阐提此〔语〕信不具)。
△
二明众生承恩获益。】
「菩萨声闻常在世。无数方便度众生。若有众生信乐
心。各入三乘安乐位。如来不出于世间。一切众生入
邪道。永离甘露饮毒药。长溺苦海无出期。佛日出现
三千界。放大光明照长夜。众生如睡不觉知。蒙光得
入无为室。如来未说一乘法。十方国土悉空虚。发心
修行成正觉。一切佛土皆严净。一乘法宝诸佛母。三
世如来从此生。般若方便无间修。解脱道成登妙觉。
若佛菩萨不出现。世间众生无导师。生死崄难无由
过。如何得至于宝所。以大愿力为善友。常说妙法令
修行。趣向十地證菩提。善入涅槃安乐处。」
【圣人开化。曲顺时机。善巧方便。活泼法门。其数无
量。所为者度生而巳。若众生有信乐之心。则随其
根性。各入不同。故有三乘果位。然位固差别。其所
卷三 第 976a 页 X20-0976.png
證之理。同一安乐也。以其见思通惑巳断。更无扰
心者故安。分段生死巳离。不受逼迫故乐。(三乘者即声闻
辟支权教佛乘)此即众生承恩获益如此也。如来下四句
反显。以如来出世固然。不出世时。众生尽入邪道。
(如九十五种外道。事火崇水等。各立门庭。非理谬计。拨无因果。以道之不正。故为邪道。举世之人。不闻正
法。皆入于邪道网中也)甘露喻佛教法。能出生死。毒药喻外
道邪说。能堕苦伦。此言佛不出世。则不闻佛法。如
永离甘露。然世间既无圣师。则众生必归邪道。受
邪说。如饮毒药。可谓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故
云长溺苦海。无有出期。(苦海即生死。期者时限也)佛日下。复明
从佛出苦也。谓佛既出世。如日丽天。乾坤朗耀。三
千界内放大光明。能令众生改邪归正。得出苦伦
也。长夜喻无明。以人有无明障蔽妙明。起惑造业
轮转生死。如处长夜不见三光者。佛以身光照世。
智光照心。口光教诫。所以能照众生无明生死长
夜也。众生下。言众生为无明所覆。如长夜大睡之
人。昏昏不觉。一蒙佛光。照破无明昏暗。始知生死
睡梦皆空。入无为室者。此言生死大梦既空。得證
无为涅槃。如人入室。有所依止也。如来下。拣前显
实也。前所说者是三乘权教。令人證三乘涅槃。然
未说一乘实法。虽證三乘涅槃。犹权而不实。故云
空虚。发心等。指佛因中说。由佛始则发一乘心。修
一乘行。所以成正觉之果也。一切等。如华严一处
成道。处处皆能成道。凡微尘毛孔。皆为佛土。故云
心者故安。分段生死巳离。不受逼迫故乐。(三乘者即声闻
辟支权教佛乘)此即众生承恩获益如此也。如来下四句
反显。以如来出世固然。不出世时。众生尽入邪道。
(如九十五种外道。事火崇水等。各立门庭。非理谬计。拨无因果。以道之不正。故为邪道。举世之人。不闻正
法。皆入于邪道网中也)甘露喻佛教法。能出生死。毒药喻外
道邪说。能堕苦伦。此言佛不出世。则不闻佛法。如
永离甘露。然世间既无圣师。则众生必归邪道。受
邪说。如饮毒药。可谓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故
云长溺苦海。无有出期。(苦海即生死。期者时限也)佛日下。复明
从佛出苦也。谓佛既出世。如日丽天。乾坤朗耀。三
千界内放大光明。能令众生改邪归正。得出苦伦
也。长夜喻无明。以人有无明障蔽妙明。起惑造业
轮转生死。如处长夜不见三光者。佛以身光照世。
智光照心。口光教诫。所以能照众生无明生死长
夜也。众生下。言众生为无明所覆。如长夜大睡之
人。昏昏不觉。一蒙佛光。照破无明昏暗。始知生死
睡梦皆空。入无为室者。此言生死大梦既空。得證
无为涅槃。如人入室。有所依止也。如来下。拣前显
实也。前所说者是三乘权教。令人證三乘涅槃。然
未说一乘实法。虽證三乘涅槃。犹权而不实。故云
空虚。发心等。指佛因中说。由佛始则发一乘心。修
一乘行。所以成正觉之果也。一切等。如华严一处
成道。处处皆能成道。凡微尘毛孔。皆为佛土。故云
卷三 第 976b 页 X20-0976.png
一切。以一处庄严。处处庄严。一处清净。处处清净。
故云皆严净。盖由一乘法宝。能生妙果。究竟成佛。
如母生子。故称法宝为诸佛之母也。故云三世等。
般若下。会佛三德。般若有三种。曰实相。曰观照。曰
文字。由文字启观照。从观照达实相。梵语般若。此
云智慧。以智慧作入道之方便。回光内照。功夫专
住。故云无间修。为大乘无间道。即观照般若也。解
脱道者。由观照入理。则诸惑空。二死尽。如鸟之出
笼。故云解脱。妙觉即佛果。登者即證。谓才得解脱。
即入妙觉成佛矣。然妙觉即本觉法身德。体大也。
解脱即出缠。相大也。般若即观照。用大也。谓依体
起用。以用合体。则得解脱。故證究竟果位如此也。
若佛下又反显。言佛菩萨不出现时。人无引导之
师。奚得修行之路哉。生死下。谓如人发心至珍宝
处求宝。必得引导之师。可以避崄行夷。方达宝所。
假若无师引导。崄难尚且不知回避。焉能得达宝
所乎。佛喻尊师。众生喻求宝之人。崄难喻生死。宝
所喻佛果。以喻显法。则知佛恩广大矣。以大下结
显佛恩。谓佛有大愿摄持。从理涉事。与世人为师
为友。说法引导。令人修行。趣向十地。高證菩提。善
入涅槃(起信云。十地菩萨于色究竟顶天。现最高大身。究竟成佛也。菩提即智德。涅槃是断
德。以佛涅槃为安乐处)。
△三大悲隐胜现劣。】
「大悲菩萨化世间。方便引导众生故。内秘一乘真实
行。外现缘觉及声闻。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
故云皆严净。盖由一乘法宝。能生妙果。究竟成佛。
如母生子。故称法宝为诸佛之母也。故云三世等。
般若下。会佛三德。般若有三种。曰实相。曰观照。曰
文字。由文字启观照。从观照达实相。梵语般若。此
云智慧。以智慧作入道之方便。回光内照。功夫专
住。故云无间修。为大乘无间道。即观照般若也。解
脱道者。由观照入理。则诸惑空。二死尽。如鸟之出
笼。故云解脱。妙觉即佛果。登者即證。谓才得解脱。
即入妙觉成佛矣。然妙觉即本觉法身德。体大也。
解脱即出缠。相大也。般若即观照。用大也。谓依体
起用。以用合体。则得解脱。故證究竟果位如此也。
若佛下又反显。言佛菩萨不出现时。人无引导之
师。奚得修行之路哉。生死下。谓如人发心至珍宝
处求宝。必得引导之师。可以避崄行夷。方达宝所。
假若无师引导。崄难尚且不知回避。焉能得达宝
所乎。佛喻尊师。众生喻求宝之人。崄难喻生死。宝
所喻佛果。以喻显法。则知佛恩广大矣。以大下结
显佛恩。谓佛有大愿摄持。从理涉事。与世人为师
为友。说法引导。令人修行。趣向十地。高證菩提。善
入涅槃(起信云。十地菩萨于色究竟顶天。现最高大身。究竟成佛也。菩提即智德。涅槃是断
德。以佛涅槃为安乐处)。
△三大悲隐胜现劣。】
「大悲菩萨化世间。方便引导众生故。内秘一乘真实
行。外现缘觉及声闻。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
卷三 第 976c 页 X20-0976.png
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
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鍊
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證得如来常住身。菩提
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
【初四句正明隐胜现劣。曲成开化。内秘者自隐也。
一乘实行即菩萨之大德。外现者示小乘之相。意
在以权引实也。钝根下释义。因众生久受生死。智
小行劣。乍闻一乘大法。则生怖畏。意谓菩萨发心。
必长劫度生。久受勤苦。然后成道。而小智之人。所
以必生怖畏。由是大悲菩萨。屈尊就卑。示现为声
闻缘觉。与其同事摄化。引之发心。令先證小果。将
之诱之。然后令其回小向大。得證菩提。此显圣人
权便之心无所不至也。不知下。出怖大之故。谓小
智之人。不知自巳身中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小果。
(即二乘灰断涅槃是也)厌恶尘劳生死。所以小就也。众生本
有下。渐令从权入实也。以众生身中有在缠如来
藏。即是阿赖耶识。而本有菩提智种。悉在赖耶藏
识中所含。(应知赖耶藏识。华梵并举。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藏者藏也。以含藏一切种子故。
菩提智种。亦藏识所含)若根性纯熟得遇善友。引权入实令
发大心。(即菩提心也)三种者。戒定慧也。鍊者冶金也。磨
者瑳磨也。此二字借字显修。谓行人承善友之教。
以戒定降伏其心。能断烦恼。如石磨物转有成无。
以磋融万法。归于一心。如炉鍊金锁散成锭也。既
会万法唯心。亦会延促无碍。再不怖佛道长远。亦
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鍊
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證得如来常住身。菩提
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
【初四句正明隐胜现劣。曲成开化。内秘者自隐也。
一乘实行即菩萨之大德。外现者示小乘之相。意
在以权引实也。钝根下释义。因众生久受生死。智
小行劣。乍闻一乘大法。则生怖畏。意谓菩萨发心。
必长劫度生。久受勤苦。然后成道。而小智之人。所
以必生怖畏。由是大悲菩萨。屈尊就卑。示现为声
闻缘觉。与其同事摄化。引之发心。令先證小果。将
之诱之。然后令其回小向大。得證菩提。此显圣人
权便之心无所不至也。不知下。出怖大之故。谓小
智之人。不知自巳身中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小果。
(即二乘灰断涅槃是也)厌恶尘劳生死。所以小就也。众生本
有下。渐令从权入实也。以众生身中有在缠如来
藏。即是阿赖耶识。而本有菩提智种。悉在赖耶藏
识中所含。(应知赖耶藏识。华梵并举。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藏者藏也。以含藏一切种子故。
菩提智种。亦藏识所含)若根性纯熟得遇善友。引权入实令
发大心。(即菩提心也)三种者。戒定慧也。鍊者冶金也。磨
者瑳磨也。此二字借字显修。谓行人承善友之教。
以戒定降伏其心。能断烦恼。如石磨物转有成无。
以磋融万法。归于一心。如炉鍊金锁散成锭也。既
会万法唯心。亦会延促无碍。再不怖佛道长远。亦
卷三 第 977a 页 X20-0977.png
不惧久受勤苦。故云修妙行。永断下。谓一念相应。
断烦恼障。离我执。證人空涅槃。断所知障。离法执。
證法空涅槃。既断二执。离二障。则證得如来常住
法身。可谓从权入实矣。末二句结。谓菩提妙果非
心外别有。每在心目之间。未尝离却片时。固不难
成。所难者真善知识。实难得遇。灭有缘者。得遇真
善知识。以向上好处提撕。如点铁成金。复何难哉。
如龙女遇文殊立地成佛。夹山遇船子篙头见道。
以上广引劝持巳竟。
△八颂教知法要。】
「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
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證为
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證菩提。汝诸长者
大会众。及末来世清信士。如是四法菩萨地。要当修
习成佛道。」
【一切菩萨通标发心之人。修胜道者。为发心起修
之行。四种下。指修行法要。令修行者决定奉行。故
云应当知。亲近下。正出四义。第一要亲近真善知
识。亲者拜之为师。近者莫离左右。晓夕不可自怠。
至于执爨负舂陆沉贱役。未尝惮劳。欲彼规范我
也。所谓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愲懂。此第一难
事应知也。次闻慧。真善知识凡所说出。皆是正法
我当听闻。再次思慧。如其所闻而思量。言言销归
自巳。句句契合本心。再次为修慧。如其所思而修
之。行起解绝。离心意识。以正智照理。五蕴当下皆
断烦恼障。离我执。證人空涅槃。断所知障。离法执。
證法空涅槃。既断二执。离二障。则證得如来常住
法身。可谓从权入实矣。末二句结。谓菩提妙果非
心外别有。每在心目之间。未尝离却片时。固不难
成。所难者真善知识。实难得遇。灭有缘者。得遇真
善知识。以向上好处提撕。如点铁成金。复何难哉。
如龙女遇文殊立地成佛。夹山遇船子篙头见道。
以上广引劝持巳竟。
△八颂教知法要。】
「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
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證为
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證菩提。汝诸长者
大会众。及末来世清信士。如是四法菩萨地。要当修
习成佛道。」
【一切菩萨通标发心之人。修胜道者。为发心起修
之行。四种下。指修行法要。令修行者决定奉行。故
云应当知。亲近下。正出四义。第一要亲近真善知
识。亲者拜之为师。近者莫离左右。晓夕不可自怠。
至于执爨负舂陆沉贱役。未尝惮劳。欲彼规范我
也。所谓打头不遇作家。到老反成愲懂。此第一难
事应知也。次闻慧。真善知识凡所说出。皆是正法
我当听闻。再次思慧。如其所闻而思量。言言销归
自巳。句句契合本心。再次为修慧。如其所思而修
之。行起解绝。离心意识。以正智照理。五蕴当下皆
卷三 第 977b 页 X20-0977.png
空。诸苦一时齐度。智理契合。名为亲證矣。以上四
种。十方大圣通修之法。故云十方等。汝诸下四句
结劝诸长者。因智光一人。兼为五百。傍及一切。故
云大会众。此为叮嘱现前大众。下句及为未来大
众。清信士者。即清雅信心之士也。如是下。地字。即
四种法要。是菩萨成佛之因地也。要当下。谓欲成
佛道者须要当行四法。履践而修。薰染而习。庶其
佛道可成矣。以上因国王恩重尊贵。推其前因。从
清净持戒中来。因之广赞戒法。欲求净戒。先当忏
悔。忏法门中。又开出事观理观。受戒须求圣师。防
魔更求外护。乃至广引三宝。竭力劝持。反覆数层。
终结四法。以见如来赤心为众。不厌词繁。亦非好
繁。盖慈悲太切也。以上国王恩巳竟。
△四三宝恩
二。初总牒四恩。】
「善男子等应谛听。如来所说四恩者。」
【△二别颂三宝三。初颂佛宝二。初总颂佛德。】
「佛宝之恩最为上。为度众生发大心。三僧企耶大劫
中。具修百千诸苦行。功德圆满遍法界。十地究竟證
三身。」
【三僧企耶如二卷解。大劫者。法数云。劫有三种。一
小劫。人寿十岁。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为
一增。又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为
一减。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也。二中劫者。如前
二十番增减。为一中劫。三大劫者。谓成住坏空。各
种。十方大圣通修之法。故云十方等。汝诸下四句
结劝诸长者。因智光一人。兼为五百。傍及一切。故
云大会众。此为叮嘱现前大众。下句及为未来大
众。清信士者。即清雅信心之士也。如是下。地字。即
四种法要。是菩萨成佛之因地也。要当下。谓欲成
佛道者须要当行四法。履践而修。薰染而习。庶其
佛道可成矣。以上因国王恩重尊贵。推其前因。从
清净持戒中来。因之广赞戒法。欲求净戒。先当忏
悔。忏法门中。又开出事观理观。受戒须求圣师。防
魔更求外护。乃至广引三宝。竭力劝持。反覆数层。
终结四法。以见如来赤心为众。不厌词繁。亦非好
繁。盖慈悲太切也。以上国王恩巳竟。
△四三宝恩
二。初总牒四恩。】
「善男子等应谛听。如来所说四恩者。」
【△二别颂三宝三。初颂佛宝二。初总颂佛德。】
「佛宝之恩最为上。为度众生发大心。三僧企耶大劫
中。具修百千诸苦行。功德圆满遍法界。十地究竟證
三身。」
【三僧企耶如二卷解。大劫者。法数云。劫有三种。一
小劫。人寿十岁。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为
一增。又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为
一减。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也。二中劫者。如前
二十番增减。为一中劫。三大劫者。谓成住坏空。各
卷三 第 977c 页 X20-0977.png
二十番增减。为一大劫。具修苦行者。即断惑證真
之间。历行诸道。六度齐修。自他广利。以操履万行
为功。因功获义为德。功德全备故云圆满。遍法界
者。约处显德有三义。一佛因中行行尽空法界。何
处不到。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芥子许。非
是菩萨舍身命处。二者果显因德。名称普闻十方
世界。三者凡行一行皆能称性。性体周遍。行亦周
遍。此为因圆。十地下谓果满。以初从发心。经历位
次。从信至住。乃至十地。究竟成佛。竖经三大阿僧
祇劫。始證三身果佛也。三身者。即法报化三。一證
皆證矣。
△二别颂三身四。初颂法身二。初正明断
德。】
「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
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
修證。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法身本性
如虚空。远离六尘无所染。法身无形离诸相。能相所
相悉皆空。如是诸佛妙法身。戏论言辞相寂灭。远离
一切诸分别。心行处灭体皆如。」
【法身者。以法性为身。其体周遍。竖遍一切时。冥通
三际。横遍一切处。充满十方。圆裹十虚。包纳冲邃。
今言遍诸众生者。谓法身非佛独具。乃四圣六凡
皆具。以众生皆有佛性。故佛性即众生之法身也。
但凡夫在缠未脱。不能悟證。虽具其体。未得受用。
今因智光父子以警策之。令其自省。知有法身。众
之间。历行诸道。六度齐修。自他广利。以操履万行
为功。因功获义为德。功德全备故云圆满。遍法界
者。约处显德有三义。一佛因中行行尽空法界。何
处不到。经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芥子许。非
是菩萨舍身命处。二者果显因德。名称普闻十方
世界。三者凡行一行皆能称性。性体周遍。行亦周
遍。此为因圆。十地下谓果满。以初从发心。经历位
次。从信至住。乃至十地。究竟成佛。竖经三大阿僧
祇劫。始證三身果佛也。三身者。即法报化三。一證
皆證矣。
△二别颂三身四。初颂法身二。初正明断
德。】
「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
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
修證。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法身本性
如虚空。远离六尘无所染。法身无形离诸相。能相所
相悉皆空。如是诸佛妙法身。戏论言辞相寂灭。远离
一切诸分别。心行处灭体皆如。」
【法身者。以法性为身。其体周遍。竖遍一切时。冥通
三际。横遍一切处。充满十方。圆裹十虚。包纳冲邃。
今言遍诸众生者。谓法身非佛独具。乃四圣六凡
皆具。以众生皆有佛性。故佛性即众生之法身也。
但凡夫在缠未脱。不能悟證。虽具其体。未得受用。
今因智光父子以警策之。令其自省。知有法身。众
卷三 第 978a 页 X20-0978.png
生可以成佛也。万德者。即一切功德法财禅定智
慧等。乃性分本具之德用。非修成新得故云凝然
常住。应知法身有二义。一富有万德。如上所解。二
荡无纤尘。如下解。不生下。谓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皆属有门对待。法身无为绝诸对待。故云不生等。
法界一句似有颠倒。应云遍满法界则顺。若不然。
应云法性遍满。或直言法身遍满。文义皆顺。今法
界二字在上者。译人之语倒。或誊录之讹书。凡讲
者以顺为妙。如虚空者。借喻显法。因虚空亦能遍
满故。然犹分喻。未得全同。楞严云。虚空在真心内。
如片云点太清里。一切下。显诸佛共證之体用也。
有为二句。显法身为诸善之所依。有为即菩萨之
万行。化佛之作为。有所施为。是名有为功德。无为
即所證之道。如如理智。无所作为。是名无为功德。
依止等。正显法身为功德之所依。然诸善功德既
依止法身。则无不融之。以法身清净。故一切清净。
法身真常。故一切真常。如万流归海同一咸味。故
下八句。皆明离过绝非也。能所相者。有形则有相。
既无形体则无相表。既无相表焉有能所。应知能
所二字是对待法。如因色显空。色为能显。空为所
显等。以能所皆离故云悉空。戏论下遣言。谓但有
言相皆呼唤他不著。以言无得理之功。故云戏论。
当知寂灭二字不可就理说。以言不能道为寂灭
故。远离下二句。如圣凡依正。染净因果。皆为分别。
慧等。乃性分本具之德用。非修成新得故云凝然
常住。应知法身有二义。一富有万德。如上所解。二
荡无纤尘。如下解。不生下。谓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皆属有门对待。法身无为绝诸对待。故云不生等。
法界一句似有颠倒。应云遍满法界则顺。若不然。
应云法性遍满。或直言法身遍满。文义皆顺。今法
界二字在上者。译人之语倒。或誊录之讹书。凡讲
者以顺为妙。如虚空者。借喻显法。因虚空亦能遍
满故。然犹分喻。未得全同。楞严云。虚空在真心内。
如片云点太清里。一切下。显诸佛共證之体用也。
有为二句。显法身为诸善之所依。有为即菩萨之
万行。化佛之作为。有所施为。是名有为功德。无为
即所證之道。如如理智。无所作为。是名无为功德。
依止等。正显法身为功德之所依。然诸善功德既
依止法身。则无不融之。以法身清净。故一切清净。
法身真常。故一切真常。如万流归海同一咸味。故
下八句。皆明离过绝非也。能所相者。有形则有相。
既无形体则无相表。既无相表焉有能所。应知能
所二字是对待法。如因色显空。色为能显。空为所
显等。以能所皆离故云悉空。戏论下遣言。谓但有
言相皆呼唤他不著。以言无得理之功。故云戏论。
当知寂灭二字不可就理说。以言不能道为寂灭
故。远离下二句。如圣凡依正。染净因果。皆为分别。
卷三 第 978b 页 X20-0978.png
故云一切。法身当体本无。故云远离。心行处灭者。
心即妄心。行处即妄心缘境。灭者即缘他不著也。
以妄心行处皆不可得。离心缘相也。上戏论灭离
言说相。远分别离名字相。总言本性空寂。一法不
可当情。所谓法身无为。不堕诸数。
△二结劝修證。】
「为欲證得如来身。菩萨善修于万行。智体无为真法
性。色心一切诸佛同。譬如飞鸟至金山。能使鸟身同
彼色。一切菩萨如飞鸟。法身佛体类金山。」
【此谓佛既能證。汝等亦当證之也。如来身指法身。
菩萨指能修之人。万行即从因至果之功夫。谓欲
得从因至佛果者。须善修万行。然后方可證得也。
然必欲万行者。行乃菩萨修行之功能。及利他之
善法。功夫门中。起一切智。断一切惑。离二种死。究
竟涅槃。方能亲證。岂易易而成之哉。又非自行不
能證体。非利他不成庄严。法身以万德为庄严。非
万行不能圆满故。智体下二句。必因果相同也。智
体无为者。智即菩萨之觉照。乃始觉也。真法性即
本觉也。以始本究竟。皆离分别。故云无为。此言智
理皆与佛同也。下句又言色心亦与佛同。色即五
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六尘。(即形显二种色相。声香味触法)心即意根
赖耶。及前六识心王。五十一心所。然色心二法。开
之则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故云一切。诸佛同者。
言诸佛以无为之智。契无为理时。一切色心等。皆
融为真如法性。所以成佛。意谓汝等菩萨。因修得
心即妄心。行处即妄心缘境。灭者即缘他不著也。
以妄心行处皆不可得。离心缘相也。上戏论灭离
言说相。远分别离名字相。总言本性空寂。一法不
可当情。所谓法身无为。不堕诸数。
△二结劝修證。】
「为欲證得如来身。菩萨善修于万行。智体无为真法
性。色心一切诸佛同。譬如飞鸟至金山。能使鸟身同
彼色。一切菩萨如飞鸟。法身佛体类金山。」
【此谓佛既能證。汝等亦当證之也。如来身指法身。
菩萨指能修之人。万行即从因至果之功夫。谓欲
得从因至佛果者。须善修万行。然后方可證得也。
然必欲万行者。行乃菩萨修行之功能。及利他之
善法。功夫门中。起一切智。断一切惑。离二种死。究
竟涅槃。方能亲證。岂易易而成之哉。又非自行不
能證体。非利他不成庄严。法身以万德为庄严。非
万行不能圆满故。智体下二句。必因果相同也。智
体无为者。智即菩萨之觉照。乃始觉也。真法性即
本觉也。以始本究竟。皆离分别。故云无为。此言智
理皆与佛同也。下句又言色心亦与佛同。色即五
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六尘。(即形显二种色相。声香味触法)心即意根
赖耶。及前六识心王。五十一心所。然色心二法。开
之则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故云一切。诸佛同者。
言诸佛以无为之智。契无为理时。一切色心等。皆
融为真如法性。所以成佛。意谓汝等菩萨。因修得
卷三 第 978c 页 X20-0978.png
證。亦当与佛同也。次二句举喻。譬如飞鸟落至金
山。以金山色胜。能使鸟身同彼金色。一切下合。谓
菩萨如鸟。法身如山。菩萨一證法身时。一切色心
亦皆融为真如法性。即与佛同也。
△二颂报身二。
初自受用身。】
「自受用身诸相好。一一遍满十方刹。四智圆明受法
乐。前佛后佛体皆同。虽遍法界无障碍。如是妙境不
思议。是身常住报佛土。自受法乐无间断。」
【唯识论云。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习无
量福德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又极圆净常遍。
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又
云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此经云。自受用身诸相好。
一一遍满十方刹。与彼论同。起信云。身有无量色。
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
种庄严。随所示现云云。满十方刹者。即彼论常遍
色身。彼云一一无边。此云一一遍满。即是以大圆
镜智。證得圆满报身。充满华藏世界。无漏五蕴。称
性周遍故也。四智下。谓报身如来转识心品。成此
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圆明者满分也。法乐
者。法性自在当体为乐。正是自所受用。非他所知
也。前佛后佛等。与诸佛会同也。谓但能證得。体无
差别。故曰皆同。虽遍下释疑。恐疑者云。既相好遍
满十方刹土。则与境界妨碍。于理何通。故释云。相
好虽遍法界。却无障碍。此但标定。下释言如是相
山。以金山色胜。能使鸟身同彼金色。一切下合。谓
菩萨如鸟。法身如山。菩萨一證法身时。一切色心
亦皆融为真如法性。即与佛同也。
△二颂报身二。
初自受用身。】
「自受用身诸相好。一一遍满十方刹。四智圆明受法
乐。前佛后佛体皆同。虽遍法界无障碍。如是妙境不
思议。是身常住报佛土。自受法乐无间断。」
【唯识论云。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习无
量福德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又极圆净常遍。
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又
云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此经云。自受用身诸相好。
一一遍满十方刹。与彼论同。起信云。身有无量色。
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
种庄严。随所示现云云。满十方刹者。即彼论常遍
色身。彼云一一无边。此云一一遍满。即是以大圆
镜智。證得圆满报身。充满华藏世界。无漏五蕴。称
性周遍故也。四智下。谓报身如来转识心品。成此
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圆明者满分也。法乐
者。法性自在当体为乐。正是自所受用。非他所知
也。前佛后佛等。与诸佛会同也。谓但能證得。体无
差别。故曰皆同。虽遍下释疑。恐疑者云。既相好遍
满十方刹土。则与境界妨碍。于理何通。故释云。相
好虽遍法界。却无障碍。此但标定。下释言如是相
卷三 第 979a 页 X20-0979.png
好。与诸境界。身境相融。互不相碍。皆虚灵玄妙。不
可思议。岂容意路疑之哉。即彼论云。如净土量。身
量亦尔。是身下。明报身所依之刹土也。报佛即自
他受用之总体。土即实报庄严土。是身。即自受用
身。常住。即恒常居住于实报土中。彼论云。自受用
身还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
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
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
常依而住。经云。受乐无间者。即从初成佛。尽未来
际。受享法乐。无有间断。与彼论同。
△二他受用身
三。初身土相好说法。】
「他受用身诸相好。随机应现无增减。」
【唯识论云。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
妙净功德身。即诸相好也。本经二卷长行云。具足
八万四千相好故云诸。此颂云。随机应现者。即应
机示现也。无增减者。谓真体不动。用能随现。不现
而现。本体不减。现而无现。本体不增。此科长行详。
此但略明耳。
△二十身说十地法。】
「为化地上诸菩萨。一佛现于十种身。随所应现各不
同。展转倍增至无极。称根为说诸法要。令受法乐入
一乘。彼获神通渐增长。所悟法门亦如是。下地菩萨
起智慧。不能了达于上地。能化所化随地增。各随本
缘为所属。或一菩萨多佛化。或多菩萨一佛化。」
【长行云。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
可思议。岂容意路疑之哉。即彼论云。如净土量。身
量亦尔。是身下。明报身所依之刹土也。报佛即自
他受用之总体。土即实报庄严土。是身。即自受用
身。常住。即恒常居住于实报土中。彼论云。自受用
身还依自土。谓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
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
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
常依而住。经云。受乐无间者。即从初成佛。尽未来
际。受享法乐。无有间断。与彼论同。
△二他受用身
三。初身土相好说法。】
「他受用身诸相好。随机应现无增减。」
【唯识论云。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
妙净功德身。即诸相好也。本经二卷长行云。具足
八万四千相好故云诸。此颂云。随机应现者。即应
机示现也。无增减者。谓真体不动。用能随现。不现
而现。本体不减。现而无现。本体不增。此科长行详。
此但略明耳。
△二十身说十地法。】
「为化地上诸菩萨。一佛现于十种身。随所应现各不
同。展转倍增至无极。称根为说诸法要。令受法乐入
一乘。彼获神通渐增长。所悟法门亦如是。下地菩萨
起智慧。不能了达于上地。能化所化随地增。各随本
缘为所属。或一菩萨多佛化。或多菩萨一佛化。」
【长行云。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
卷三 第 979b 页 X20-0979.png
他受用身。今初二句。即此且作标文。随所二句释
之。各不同者。即十身不同也。展转下。总颂十身差
别。展转即转次也。倍增者。后胜于前加倍也。至无
极者。长行云。第一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
百法明门等。乃至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
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等。彼详此略。故云至无极。
而无极。即前不可说也。称根下二句。释上不同及
倍增之义。称者随也。根者资禀也。诸法要者。即百
法千法等。令受法乐等者。即佛令彼十地等随根
所證。受享法乐。浅深不同。虽浅深不同。趣入一乘
是同。所谓从权入实也。以上皆约佛说。彼获下。约
机说。彼即十地菩萨。获神通者。如长行云。菩萨悟
巳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
众生是也。渐增长者。亦后胜于前之意。神通既尔。
法门亦然。故云所悟等。下地等者。正明各證浅深
不同。如初地菩萨虽起智慧。不知二地事。以前前
为下。后后为上。然所以不知者。盖无明所障也。以
地地断一分无明。證一分真理。初地未断二地无
明。为彼所障。故不能了达也。能化等者。明机教相
称也。能化即佛及所说法门。所化即各地之机也。
随地增者。谓随其转次之地。渐渐增长也。本缘者。
本即各地之资禀。缘乃开化之由致。谓各地之资
禀。即为开化之由致故也。为所属者。属即当也。依
凭也。以本缘为依凭。所以说證之不同也。或一下
之。各不同者。即十身不同也。展转下。总颂十身差
别。展转即转次也。倍增者。后胜于前加倍也。至无
极者。长行云。第一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
百法明门等。乃至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
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等。彼详此略。故云至无极。
而无极。即前不可说也。称根下二句。释上不同及
倍增之义。称者随也。根者资禀也。诸法要者。即百
法千法等。令受法乐等者。即佛令彼十地等随根
所證。受享法乐。浅深不同。虽浅深不同。趣入一乘
是同。所谓从权入实也。以上皆约佛说。彼获下。约
机说。彼即十地菩萨。获神通者。如长行云。菩萨悟
巳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
众生是也。渐增长者。亦后胜于前之意。神通既尔。
法门亦然。故云所悟等。下地等者。正明各證浅深
不同。如初地菩萨虽起智慧。不知二地事。以前前
为下。后后为上。然所以不知者。盖无明所障也。以
地地断一分无明。證一分真理。初地未断二地无
明。为彼所障。故不能了达也。能化等者。明机教相
称也。能化即佛及所说法门。所化即各地之机也。
随地增者。谓随其转次之地。渐渐增长也。本缘者。
本即各地之资禀。缘乃开化之由致。谓各地之资
禀。即为开化之由致故也。为所属者。属即当也。依
凭也。以本缘为依凭。所以说證之不同也。或一下
卷三 第 979c 页 X20-0979.png
正显不同。利钝各别。或有一种。虽具大乘根器而
钝。一佛不能化度。如周利盘特伽。五百比丘共教
一偈。得前遗后。得后遗前。此亦如是。必待多佛者。
以佛多则缘胜。其经历时长。勿令间歇。久而图之。
然后成道。或有等最利根者。人虽至多。若百若千。
至无量数。因其根利。一佛可化。如至理一言。转凡
成圣。法华云。无量菩萨。从海涌出。皆是文殊师利
之所化度者是也。
△三结显十身證道。】
「如是十佛成正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
成。不同化佛经劫现。十佛所坐莲华台。周遍各有百
千叶。一一叶中一佛土。即是三千大千界。一一界中
有百亿。日月星辰四大洲。六欲诸天及四禅。空处识
处非想等。」
【初二句结显成道。十佛者应十地各现之十佛。皆
现成道也。各坐下。皆准二卷长行。次二句可疑。前
后照应不当有之。突然而出不知何为。今作释疑
解之。恐疑者云。法身常住。无生无灭。未知报身胜
应有生灭乎。故释之曰。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
佛经劫现。良以前科自受用报身。有始无终。尽未
来际究竟不灭。自是常住。此言他受用报身。既应
十地菩萨。是为胜应身。亦随机感而现。前佛者。乃
初应十地所现之身。入灭者。以隐身为灭。非断灭
之灭。虽十地为大机。亦有时不感。佛亦隐身不现。
故以隐为灭也。后佛成者。以先隐者为前佛。若大
钝。一佛不能化度。如周利盘特伽。五百比丘共教
一偈。得前遗后。得后遗前。此亦如是。必待多佛者。
以佛多则缘胜。其经历时长。勿令间歇。久而图之。
然后成道。或有等最利根者。人虽至多。若百若千。
至无量数。因其根利。一佛可化。如至理一言。转凡
成圣。法华云。无量菩萨。从海涌出。皆是文殊师利
之所化度者是也。
△三结显十身證道。】
「如是十佛成正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
成。不同化佛经劫现。十佛所坐莲华台。周遍各有百
千叶。一一叶中一佛土。即是三千大千界。一一界中
有百亿。日月星辰四大洲。六欲诸天及四禅。空处识
处非想等。」
【初二句结显成道。十佛者应十地各现之十佛。皆
现成道也。各坐下。皆准二卷长行。次二句可疑。前
后照应不当有之。突然而出不知何为。今作释疑
解之。恐疑者云。法身常住。无生无灭。未知报身胜
应有生灭乎。故释之曰。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
佛经劫现。良以前科自受用报身。有始无终。尽未
来际究竟不灭。自是常住。此言他受用报身。既应
十地菩萨。是为胜应身。亦随机感而现。前佛者。乃
初应十地所现之身。入灭者。以隐身为灭。非断灭
之灭。虽十地为大机。亦有时不感。佛亦隐身不现。
故以隐为灭也。后佛成者。以先隐者为前佛。若大
卷三 第 980a 页 X20-0980.png
机再感。佛又随应。是为后佛。成者生也。不言生言
成者。有顿渐之别。生者如化佛。示现出胎为生。未
免渐次长大。然后成道。今且言成者。谓顿现也。不
必受生。其相好光明自然成就。然佛之现与不现。
在机之感与不感耳。不同下一句简别也。谓报身
如来。虽有隐显真身常住。不同化身如来。经历多
劫始得一现。十佛下。广明座胜之相也。上言成道
虽在树下。此言说法实有华台。周遍者。即初地周
遍百佛世界等。各有百千叶者。言总义别。言总则
云各。义别即若百若千。如初地华台有百叶。二地
千叶等。下充扩其境相。以一一叶中有一佛土。应
知叶非荷叶。即华瓣也。下句言佛土却又非小。即
是三千大千世界。每一界中有百亿日月等。及四
禅天。空处。即空无边处天。识处亦然。非想。即非非
想处天。等者。即无所有处天(若更详明。如一须弥一日月星辰。一四大
洲。一六欲。上有初禅天覆之。但言小世界。不得言千。如是一千小世界。上覆二禅。为小千世界。如是一千
小千世界。上覆三禅。为一中千世界。如是一千中千世界。上覆四禅。为一大千世界。以三次言千。名为三
千大千世界。则有百亿日月等。四空天在上。良以一叶中有大千。如初地百叶则有一百大千世界。二地
则有一千。乃至十地则有不可说大千世界。前后发明。则重重无尽。即华藏世界也。呜呼。他受用身境界
之胜。诚哉不可思议矣)。
△三颂化身。】
「其四洲中南赡部。一一各有金刚座。及以菩提大树
王。尔所变化诸佛身。一时證得菩提道。转妙法轮于
大千。菩萨缘觉及声闻。随所根宜成圣果。」
【其四下。指化佛出处。四洲者。即大千界内。百亿四
成者。有顿渐之别。生者如化佛。示现出胎为生。未
免渐次长大。然后成道。今且言成者。谓顿现也。不
必受生。其相好光明自然成就。然佛之现与不现。
在机之感与不感耳。不同下一句简别也。谓报身
如来。虽有隐显真身常住。不同化身如来。经历多
劫始得一现。十佛下。广明座胜之相也。上言成道
虽在树下。此言说法实有华台。周遍者。即初地周
遍百佛世界等。各有百千叶者。言总义别。言总则
云各。义别即若百若千。如初地华台有百叶。二地
千叶等。下充扩其境相。以一一叶中有一佛土。应
知叶非荷叶。即华瓣也。下句言佛土却又非小。即
是三千大千世界。每一界中有百亿日月等。及四
禅天。空处。即空无边处天。识处亦然。非想。即非非
想处天。等者。即无所有处天(若更详明。如一须弥一日月星辰。一四大
洲。一六欲。上有初禅天覆之。但言小世界。不得言千。如是一千小世界。上覆二禅。为小千世界。如是一千
小千世界。上覆三禅。为一中千世界。如是一千中千世界。上覆四禅。为一大千世界。以三次言千。名为三
千大千世界。则有百亿日月等。四空天在上。良以一叶中有大千。如初地百叶则有一百大千世界。二地
则有一千。乃至十地则有不可说大千世界。前后发明。则重重无尽。即华藏世界也。呜呼。他受用身境界
之胜。诚哉不可思议矣)。
△三颂化身。】
「其四洲中南赡部。一一各有金刚座。及以菩提大树
王。尔所变化诸佛身。一时證得菩提道。转妙法轮于
大千。菩萨缘觉及声闻。随所根宜成圣果。」
【其四下。指化佛出处。四洲者。即大千界内。百亿四
卷三 第 980b 页 X20-0980.png
洲。每一四洲中。皆有南赡部洲。亦有百亿南洲。一
一南洲之中。各有金刚座。菩提树王。是为变化身
佛成道所依之处也。尔所下。为能依化佛既有百
亿。树王宝座亦有百亿。化身在此百亿树下一时
成道。既现成道。必转妙法于百亿大千世界之中
矣。以教能投机。故云妙法。其所被者三乘之众。故
云菩萨等。随所一句有二义。一者随其根宜各成
圣果。即菩萨。缘觉。声闻。教是三乘。因果皆权。二者
随所根宜。开权也。成圣果者。入实也。始则从权各
證三乘圣果。终则入实皆成一乘佛果。一处既尔。
处处皆然。故云一一等。然前解文顺义浅。后解文
略义深。宁可从深。不失妙义。
△四总结三身。】
「如是所说三身佛。最上无比名为宝。」
【此言四恩之中佛宝为上也。
△二颂法宝三。初总
举标列。】
「应化二身所说法。教理行果为法宝。」
【应化二身者。应即劣应。随感而现。在天同天。在人
同人等。身之大小。容之善恶。一切不定。随缘赴感。
如空谷达响。皓月临池。实无往来。令彼闻见者是
也。化身者。化现身也。如驾日轮香象。托胤王宫。游
四门而生怖。踰宫城而出家。入雪山以修道。睹明
星而成佛等。本来久远成佛。又复果后施化。化现
成佛。故名化佛。如是二佛皆能说法。其能诠之声
名句文曰教。所诠之道义差别曰理。如理进修曰
一南洲之中。各有金刚座。菩提树王。是为变化身
佛成道所依之处也。尔所下。为能依化佛既有百
亿。树王宝座亦有百亿。化身在此百亿树下一时
成道。既现成道。必转妙法于百亿大千世界之中
矣。以教能投机。故云妙法。其所被者三乘之众。故
云菩萨等。随所一句有二义。一者随其根宜各成
圣果。即菩萨。缘觉。声闻。教是三乘。因果皆权。二者
随所根宜。开权也。成圣果者。入实也。始则从权各
證三乘圣果。终则入实皆成一乘佛果。一处既尔。
处处皆然。故云一一等。然前解文顺义浅。后解文
略义深。宁可从深。不失妙义。
△四总结三身。】
「如是所说三身佛。最上无比名为宝。」
【此言四恩之中佛宝为上也。
△二颂法宝三。初总
举标列。】
「应化二身所说法。教理行果为法宝。」
【应化二身者。应即劣应。随感而现。在天同天。在人
同人等。身之大小。容之善恶。一切不定。随缘赴感。
如空谷达响。皓月临池。实无往来。令彼闻见者是
也。化身者。化现身也。如驾日轮香象。托胤王宫。游
四门而生怖。踰宫城而出家。入雪山以修道。睹明
星而成佛等。本来久远成佛。又复果后施化。化现
成佛。故名化佛。如是二佛皆能说法。其能诠之声
名句文曰教。所诠之道义差别曰理。如理进修曰
卷三 第 980c 页 X20-0980.png
行。行满所證曰果。如此四法。皆能轨持。通称曰法。
为世所重。故尊为宝。
△二诸佛所师。】
「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證菩提道。法宝三世无变
易。一切诸佛皆归学。我今顶礼萨婆若。故说法宝为
佛师。或入猛火不能烧。应时即得真解脱。」
【初二句。佛因法修。成菩提道。故以法为佛师也。法
宝下四句。正释师义。谓古今一致。凡圣同尊。故云
无变。诸佛通依。故云皆学。萨婆若。云一切种智。即
是佛果也。顶礼者。虽是尊果实在敬因。以果从因
成。特归恩于法。故说法为佛师也。末二句出宝义。
谓法能轨持。真空无相。自古未遗。究竟不灭。故云
入火不烧。人若依教奉行。剋体修證。一刹那间。得
真解脱。故云应时等(火不能烧者。约所诠为法。固不能烧。若约能诠。只约声名
句文。尤不能烧。若约白纸黑字。未必不烧。何也。以纸墨乃无常之物。假若诚心感格亦不能烧。以其佛法
初来。五岳道士。欲与腾兰二师较其真伪。明帝命各将本经驾火烧之。不坏者为真。尔时道经烧尽。佛经
不坏。由是道士归佛。虽然。重在感格。非概言之)。
△三广以喻明。】
「法宝能摧生死狱。犹如金刚碎万物。法宝能作坚牢
船。能渡爱河超彼岸。法宝能与众生乐。譬如天鼓应
天心。法宝能济众生贫。如摩尼珠雨众宝。法宝能为
三宝阶。闻法修因生上界。法宝金轮大圣主。以大法
力破四魔。法宝能为大宝车。能运众生出火宅。法宝
能为大导师。能引众生至宝所。法宝能吹大法螺。觉
悟众生成佛道。法宝能为大法灯。能照生死诸黑暗。
法宝能为金刚箭。能镇国界伏诸怨。三世如来所说
为世所重。故尊为宝。
△二诸佛所师。】
「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證菩提道。法宝三世无变
易。一切诸佛皆归学。我今顶礼萨婆若。故说法宝为
佛师。或入猛火不能烧。应时即得真解脱。」
【初二句。佛因法修。成菩提道。故以法为佛师也。法
宝下四句。正释师义。谓古今一致。凡圣同尊。故云
无变。诸佛通依。故云皆学。萨婆若。云一切种智。即
是佛果也。顶礼者。虽是尊果实在敬因。以果从因
成。特归恩于法。故说法为佛师也。末二句出宝义。
谓法能轨持。真空无相。自古未遗。究竟不灭。故云
入火不烧。人若依教奉行。剋体修證。一刹那间。得
真解脱。故云应时等(火不能烧者。约所诠为法。固不能烧。若约能诠。只约声名
句文。尤不能烧。若约白纸黑字。未必不烧。何也。以纸墨乃无常之物。假若诚心感格亦不能烧。以其佛法
初来。五岳道士。欲与腾兰二师较其真伪。明帝命各将本经驾火烧之。不坏者为真。尔时道经烧尽。佛经
不坏。由是道士归佛。虽然。重在感格。非概言之)。
△三广以喻明。】
「法宝能摧生死狱。犹如金刚碎万物。法宝能作坚牢
船。能渡爱河超彼岸。法宝能与众生乐。譬如天鼓应
天心。法宝能济众生贫。如摩尼珠雨众宝。法宝能为
三宝阶。闻法修因生上界。法宝金轮大圣主。以大法
力破四魔。法宝能为大宝车。能运众生出火宅。法宝
能为大导师。能引众生至宝所。法宝能吹大法螺。觉
悟众生成佛道。法宝能为大法灯。能照生死诸黑暗。
法宝能为金刚箭。能镇国界伏诸怨。三世如来所说
卷三 第 981a 页 X20-0981.png
法。能利众生脱苦缚。引入涅槃安乐城。是名法宝恩
难报。」
【此与二卷长行。互有隐显增减不同。准长行有衣
服甲冑利剑三喻。却无吹螺之喻。今颂中补出。螺
有警策之功。以法诠众生佛性。令人觉悟成佛。如
吹螺警众也。馀如长行解。彼既详释故不重注。三
世下总会诸佛共说。意在勉信也。能利下。别显脱
苦解缚之恩。引入下别显引入成道之恩。是名下。
结显法恩难报(应知苦缚。通因果。遍三乘。因有三种。一谓凡夫见思惑业。为有漏生
死之苦因。分段生死为苦果。因果皆能缠缚。故名苦缚。二声闻不发菩提心为苦因。变易生死所缚为苦
果。亦有缚义。三菩萨以无明未尽为苦因。未得亲證菩提犹在变易为苦果。故略有缚义)以上
法宝恩巳竟。
△三颂僧宝三。初颂总标三种。】
「智光长者汝谛听。世出世僧有三称。菩萨声闻圣凡
众。能益众生为福田。」
【称者称呼也。大乘者呼曰菩萨。小乘者呼曰声闻。
生死巳尽者称圣人。未尽者称凡夫。田者。种五谷
之地也。若人下种子于地。则秋得其粮。僧宝如之。
若人亲近供养。则得其福。故名福田(应知称字。或种字之错书
有之。谓三乘各有一种)。
△二颂别释圣凡二。初颂圣僧二。初
菩萨僧。】
「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
心。皆是文殊教化力。一切世界诸有情。闻名见身及
光相。并见随类诸化现。皆成佛道难思议。弥勒菩萨
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
难报。」
【此与二卷长行。互有隐显增减不同。准长行有衣
服甲冑利剑三喻。却无吹螺之喻。今颂中补出。螺
有警策之功。以法诠众生佛性。令人觉悟成佛。如
吹螺警众也。馀如长行解。彼既详释故不重注。三
世下总会诸佛共说。意在勉信也。能利下。别显脱
苦解缚之恩。引入下别显引入成道之恩。是名下。
结显法恩难报(应知苦缚。通因果。遍三乘。因有三种。一谓凡夫见思惑业。为有漏生
死之苦因。分段生死为苦果。因果皆能缠缚。故名苦缚。二声闻不发菩提心为苦因。变易生死所缚为苦
果。亦有缚义。三菩萨以无明未尽为苦因。未得亲證菩提犹在变易为苦果。故略有缚义)以上
法宝恩巳竟。
△三颂僧宝三。初颂总标三种。】
「智光长者汝谛听。世出世僧有三称。菩萨声闻圣凡
众。能益众生为福田。」
【称者称呼也。大乘者呼曰菩萨。小乘者呼曰声闻。
生死巳尽者称圣人。未尽者称凡夫。田者。种五谷
之地也。若人下种子于地。则秋得其粮。僧宝如之。
若人亲近供养。则得其福。故名福田(应知称字。或种字之错书
有之。谓三乘各有一种)。
△二颂别释圣凡二。初颂圣僧二。初
菩萨僧。】
「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
心。皆是文殊教化力。一切世界诸有情。闻名见身及
光相。并见随类诸化现。皆成佛道难思议。弥勒菩萨
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
卷三 第 981b 页 X20-0981.png
熟诸众生。处于第四兜率天。四十九种如意殿。昼夜
恒说不退行。无数方便度人天。八功德水妙华池。诸
有缘者悉同生。我今弟子付弥勒。龙华会中得解脱。
于末法中善男子。一搏之食施众生。以是善根见弥
勒。当得菩提究竟道。」
【菩萨僧二卷长行最略。出名而巳。颂中却详。文殊
华梵详见头卷列名。大圣尊者。谓久成佛道。带果
行因。辅佛扬化。尊胜之称也。三世下。释义显恩。谓
不唯一佛推让。乃三世诸佛尊之为母。谓竖言则
古之今之后之。故曰三世。横言则东方西方。乃至
下方。故曰十方。总言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为凡夫
时。始令发心。义兼终至成道。皆是文殊教化之力。
是为上益诸佛也。一切下。亦复下益有情。或闻名
则慕其德。或见身则知其圣。或睹所放之光。及光
中所现之相。并见随类化现之身。能令众生皆成
佛道。以其神妙之力。教化之恩。诚然难可思议也。
(发心者。即菩提心也。不出三心四愿)弥勒下。别显慈氏之恩。从初等。
出慈氏之名。所以为慈氏者。以从初发心。不食众
生之肉。以众生皆有佛性故。又历世巳来。互为父
母故。是以恻隐之心。何忍食之。以是不食肉因缘。
故名慈氏。良以畜类众生皆有佛性。而世人宰杀
为食。充其口体。但贪一时之美。不知结累世之冤。
请观宰杀之人。或尖刀刺心。或断喉劈壳。或剥皮
刮鳞。至于抽肠拔肺。敲骨打髓。令彼苦痛丧身。而
恒说不退行。无数方便度人天。八功德水妙华池。诸
有缘者悉同生。我今弟子付弥勒。龙华会中得解脱。
于末法中善男子。一搏之食施众生。以是善根见弥
勒。当得菩提究竟道。」
【菩萨僧二卷长行最略。出名而巳。颂中却详。文殊
华梵详见头卷列名。大圣尊者。谓久成佛道。带果
行因。辅佛扬化。尊胜之称也。三世下。释义显恩。谓
不唯一佛推让。乃三世诸佛尊之为母。谓竖言则
古之今之后之。故曰三世。横言则东方西方。乃至
下方。故曰十方。总言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为凡夫
时。始令发心。义兼终至成道。皆是文殊教化之力。
是为上益诸佛也。一切下。亦复下益有情。或闻名
则慕其德。或见身则知其圣。或睹所放之光。及光
中所现之相。并见随类化现之身。能令众生皆成
佛道。以其神妙之力。教化之恩。诚然难可思议也。
(发心者。即菩提心也。不出三心四愿)弥勒下。别显慈氏之恩。从初等。
出慈氏之名。所以为慈氏者。以从初发心。不食众
生之肉。以众生皆有佛性故。又历世巳来。互为父
母故。是以恻隐之心。何忍食之。以是不食肉因缘。
故名慈氏。良以畜类众生皆有佛性。而世人宰杀
为食。充其口体。但贪一时之美。不知结累世之冤。
请观宰杀之人。或尖刀刺心。或断喉劈壳。或剥皮
刮鳞。至于抽肠拔肺。敲骨打髓。令彼苦痛丧身。而
卷三 第 981c 页 X20-0981.png
不以为然。且世人以一言诋訾。终身怀恨。何况杀
身食肉。岂不含冤抱屈。若反复来生。岂不雠报哉。
楞严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经百千劫。互相食杀。
又楞伽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
死堕叫唤狱。呜呼圣言谁敢不信。幸有缘善人。及
早回心。断杀戒肉。再加劝善放生。广行慈济。若然
不唯慈氏为慈氏。而人皆为慈氏矣。为欲下显恩。
兜率。此云知足。是欲界第四天。有内院。外院。弥勒
安处内院。作护明菩萨也。如意殿者。即内院说法
之堂殿也。四十九种。法数不出。义显深密之谓。不
退行者。是弥勒说法。劝行三不退之行。(三不退解见前文)
大约终圆之实法也。方便者。或小始之权法。充之
则因缘譬喻等。故云无数。八功德水者。以水有八
种功德。一澄清德。二清冷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
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患。八饮巳能养诸根
四大故。妙华池者。如极乐世界有七宝水池。内有
莲华。念佛众生托质其中。此亦如是。必是妙宝莲
华。摄授有缘持念发愿往生者。悉皆同生。即莲华
化生也。我今下。佛曾嘱累弥勒。将现今未度之弟
子付之。令其龙华初会说法教化。得真解脱。龙华
等如二卷解。于末二句别嘱未来末法弟子。显龙
华有三会说法。及与授记者。皆释迦之弟子。义谓
初会度正法之弟子。二会度像法之弟子。三会度
末法之弟子。此皆阿含会上授记弥勒嘱托之事。
身食肉。岂不含冤抱屈。若反复来生。岂不雠报哉。
楞严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经百千劫。互相食杀。
又楞伽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
死堕叫唤狱。呜呼圣言谁敢不信。幸有缘善人。及
早回心。断杀戒肉。再加劝善放生。广行慈济。若然
不唯慈氏为慈氏。而人皆为慈氏矣。为欲下显恩。
兜率。此云知足。是欲界第四天。有内院。外院。弥勒
安处内院。作护明菩萨也。如意殿者。即内院说法
之堂殿也。四十九种。法数不出。义显深密之谓。不
退行者。是弥勒说法。劝行三不退之行。(三不退解见前文)
大约终圆之实法也。方便者。或小始之权法。充之
则因缘譬喻等。故云无数。八功德水者。以水有八
种功德。一澄清德。二清冷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
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患。八饮巳能养诸根
四大故。妙华池者。如极乐世界有七宝水池。内有
莲华。念佛众生托质其中。此亦如是。必是妙宝莲
华。摄授有缘持念发愿往生者。悉皆同生。即莲华
化生也。我今下。佛曾嘱累弥勒。将现今未度之弟
子付之。令其龙华初会说法教化。得真解脱。龙华
等如二卷解。于末二句别嘱未来末法弟子。显龙
华有三会说法。及与授记者。皆释迦之弟子。义谓
初会度正法之弟子。二会度像法之弟子。三会度
末法之弟子。此皆阿含会上授记弥勒嘱托之事。
卷三 第 982a 页 X20-0982.png
今但述之。善男下。亦兼女人。但有一搏之食施与
饥饿众生者。虽微少善根。皆能得见弥勒。当得菩
提究竟成道。显弥勒之恩。亦难可酬报也。以上但
显文殊弥勒二人。义兼诸大菩萨。凡有利他者。皆
为圣僧也。
△二声闻僧。】
「舍利弗等大声闻。智慧神通化群生。」
【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连。等者。如富楼那之
说法。迦旃延之论议。皆能度化群生也。或问。圣教
斥声闻不能度生。此经云化群生。岂不相违。答。佛
所斥者。定性声闻灰身泯智。證灰断涅槃时。不敢
复来三界度生。唯图自了。故斥之不如菩萨。然所
斥者定性。非不定性者可比。况舍利弗等。本是大
权。岂有不度之理乎。假若毕竟不能度生。其智慧
神通。辩才论议。皆为无用矣思之。又问。方等会上。
净名所斥者。非身子辈乎。答。应知净名身子等。皆
是一类大权。意在斥权警实也。今经是佛亲口所
说。岂可以彼难此耶。
△二颂凡僧二。初具戒说法
僧。】
「若能成就解脱戒。真是修行正见人。为他说法传大
乘。如是福田为第一。」
【解脱即别解脱戒。解见二卷。
△二毁戒正信僧。】
「或有一类凡夫僧。戒品不全生正见。赞咏一乘微妙
法。随犯随悔障消除。为诸众生成佛因。如是凡夫亦
僧宝。如郁金华虽萎悴。犹胜一切诸妙华。正见比丘
饥饿众生者。虽微少善根。皆能得见弥勒。当得菩
提究竟成道。显弥勒之恩。亦难可酬报也。以上但
显文殊弥勒二人。义兼诸大菩萨。凡有利他者。皆
为圣僧也。
△二声闻僧。】
「舍利弗等大声闻。智慧神通化群生。」
【智慧如舍利弗。神通如目犍连。等者。如富楼那之
说法。迦旃延之论议。皆能度化群生也。或问。圣教
斥声闻不能度生。此经云化群生。岂不相违。答。佛
所斥者。定性声闻灰身泯智。證灰断涅槃时。不敢
复来三界度生。唯图自了。故斥之不如菩萨。然所
斥者定性。非不定性者可比。况舍利弗等。本是大
权。岂有不度之理乎。假若毕竟不能度生。其智慧
神通。辩才论议。皆为无用矣思之。又问。方等会上。
净名所斥者。非身子辈乎。答。应知净名身子等。皆
是一类大权。意在斥权警实也。今经是佛亲口所
说。岂可以彼难此耶。
△二颂凡僧二。初具戒说法
僧。】
「若能成就解脱戒。真是修行正见人。为他说法传大
乘。如是福田为第一。」
【解脱即别解脱戒。解见二卷。
△二毁戒正信僧。】
「或有一类凡夫僧。戒品不全生正见。赞咏一乘微妙
法。随犯随悔障消除。为诸众生成佛因。如是凡夫亦
僧宝。如郁金华虽萎悴。犹胜一切诸妙华。正见比丘
卷三 第 982b 页 X20-0982.png
亦如是。四种轮王所不及。」
【戒品不全者。谓既能受戒岂不欲持。良有犯者。所
谓好正而固邪欲洁而偏染。盖宿习业种使然也。
虽有毁犯。正见不迷。犹有利他之心。赞咏一乘。说
微妙法。(赞即美言叹德。咏即吟咏称颂。说即讲演分别。皆正见利他之德也)随犯下。
或遇境逢缘有一时之迷。不觉随彼所转为犯。正
是宿习所牵。不由自巳者也。随悔者。即是正见。谓
随即有悟。追悔不及矣。障消除者。所谓罪从心起。
还从心灭。犯罪如薪。悔心如火。以火烧薪。灰飞烟
灭。故云障除。为诸一句。似与前句颠倒。当置于一
乘微妙法下。随犯一句。当安于如是凡夫之上。则
见文义皆顺矣。然则既能赞咏妙法。即传佛一乘
心印。熏入众生之心。岂不为成佛因种耶。又既随
犯随悔。业障巳除。如是凡夫有大惭愧。亦得为僧
宝也。如郁金华。虽萎悴时。犹胜诸华。以其品格不
同耳。下二句合喻。郁金华喻正见。萎悴喻毁戒。诸
华喻四种轮王等。谓正见比丘。虽毁禁戒。不毁正
见。所以惭愧追悔。则心空罪灭。犹胜轮王。何也。轮
王虽位极尊胜。恣纵其心。深著五欲。不得心空及
第。故喻显胜如此也。
△三颂总结僧恩。】
「如是四类圣凡僧。利乐有情无暂歇。称为世间良福
田。是名僧宝大恩德。」
【凡僧遍于天下。圣僧应于十方。凡僧则慧焰联芳。
圣僧则应显常住。如是则何处不见僧。何时不说
【戒品不全者。谓既能受戒岂不欲持。良有犯者。所
谓好正而固邪欲洁而偏染。盖宿习业种使然也。
虽有毁犯。正见不迷。犹有利他之心。赞咏一乘。说
微妙法。(赞即美言叹德。咏即吟咏称颂。说即讲演分别。皆正见利他之德也)随犯下。
或遇境逢缘有一时之迷。不觉随彼所转为犯。正
是宿习所牵。不由自巳者也。随悔者。即是正见。谓
随即有悟。追悔不及矣。障消除者。所谓罪从心起。
还从心灭。犯罪如薪。悔心如火。以火烧薪。灰飞烟
灭。故云障除。为诸一句。似与前句颠倒。当置于一
乘微妙法下。随犯一句。当安于如是凡夫之上。则
见文义皆顺矣。然则既能赞咏妙法。即传佛一乘
心印。熏入众生之心。岂不为成佛因种耶。又既随
犯随悔。业障巳除。如是凡夫有大惭愧。亦得为僧
宝也。如郁金华。虽萎悴时。犹胜诸华。以其品格不
同耳。下二句合喻。郁金华喻正见。萎悴喻毁戒。诸
华喻四种轮王等。谓正见比丘。虽毁禁戒。不毁正
见。所以惭愧追悔。则心空罪灭。犹胜轮王。何也。轮
王虽位极尊胜。恣纵其心。深著五欲。不得心空及
第。故喻显胜如此也。
△三颂总结僧恩。】
「如是四类圣凡僧。利乐有情无暂歇。称为世间良福
田。是名僧宝大恩德。」
【凡僧遍于天下。圣僧应于十方。凡僧则慧焰联芳。
圣僧则应显常住。如是则何处不见僧。何时不说
卷三 第 982c 页 X20-0982.png
法。故云利乐有情无暂歇。然既有利乐之德。故为
众生良友福田者诚然矣。末句结恩。以福田故。所
以为宝。能利乐故。所以有恩。
△五总结四恩二。初
正结。】
「如我所说四恩义。是名能造世间田。一切万物从是
生。若离四恩不可得。」
【造者生也。田即是地。万物苗稼皆从地生曰田。田
喻四恩。世间者约有情世间说。即父母国王等四
种。如父能生我。母能育我。是以父母为生我之田。
国王有道。天龙卫护。风雨顺时。民得安乐。所以万
物滋生。归恩于王。以王为生物之田。三宝化世。灭
恶生善。转凡成圣。故三宝为生道之田。众生之恩。
义在互生。宿为父母。故一切万物皆从四恩滋发
而生。末句反显。若离四恩。皆不可得也。
△二引喻。】
「譬如世间诸色尘。能造四大而得生。有情世间亦复
然。由彼四恩得安立。」
【譬如下。世间即器世间也。如大地山河草木等。色
尘言诸者有差别故。如眼家所对者。有形色之大
小。显色之青黄等。更有香味触三种。眼不能见。为
不可见有对色。即香对鼻。味对舌。触对身。兼声对
耳皆色尘也。能造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风。以能生
万物故名大。色尘即所造之色香味触为四尘。该
尽一切万物。随举一物。观之有色。嗅之有香。尝之
有味。合之有触。以色香味触能迷真性。故呼之为
众生良友福田者诚然矣。末句结恩。以福田故。所
以为宝。能利乐故。所以有恩。
△五总结四恩二。初
正结。】
「如我所说四恩义。是名能造世间田。一切万物从是
生。若离四恩不可得。」
【造者生也。田即是地。万物苗稼皆从地生曰田。田
喻四恩。世间者约有情世间说。即父母国王等四
种。如父能生我。母能育我。是以父母为生我之田。
国王有道。天龙卫护。风雨顺时。民得安乐。所以万
物滋生。归恩于王。以王为生物之田。三宝化世。灭
恶生善。转凡成圣。故三宝为生道之田。众生之恩。
义在互生。宿为父母。故一切万物皆从四恩滋发
而生。末句反显。若离四恩。皆不可得也。
△二引喻。】
「譬如世间诸色尘。能造四大而得生。有情世间亦复
然。由彼四恩得安立。」
【譬如下。世间即器世间也。如大地山河草木等。色
尘言诸者有差别故。如眼家所对者。有形色之大
小。显色之青黄等。更有香味触三种。眼不能见。为
不可见有对色。即香对鼻。味对舌。触对身。兼声对
耳皆色尘也。能造言四大者。即地水火风。以能生
万物故名大。色尘即所造之色香味触为四尘。该
尽一切万物。随举一物。观之有色。嗅之有香。尝之
有味。合之有触。以色香味触能迷真性。故呼之为
卷三 第 983a 页 X20-0983.png
尘。然必以地等为能生者。地即土也。万物依土而
生。非水不能滋润。乾燥不生。故水为能生。火乃煖
气。万物必温煖方生。是以火为能生。风能活动。万
物有所资发。故风为能生。若非四大。万物不能自
生矣。下二句合喻。有情世间即是众生。合世间色
尘。四恩合四大。谓由有四恩。有情众生所以安立
也。大哉世尊。为一智光父子。彻头宜颂。所谓诲人
不倦。无过于佛。诚然佛宝之恩。不可思议。以上如
来说偈重颂巳竟。
△四智光父子发心三。初智光
承教请问报恩二。初赞叹知恩。】
「尔时智光长者。及诸子等。闻佛所说四种大恩。得未
曾有。欢喜合掌而白佛言。善哉善哉大慈世尊。为浊
恶世不信因果不孝父母邪见众生。说真妙法。利乐
世间。」
【智光及诸子是当机请法之人。闻佛所说心得明
悟。作庆幸想。不觉忻忭盈怀。故云得未曾有欢喜
合掌也。而以法喜充心。言表于外。不觉极口称赞
双言善哉。以上叹其奇闻也。大慈一句方乃赞佛。
慈必兼悲。四无量心一慈皆备。以出世独尊故云
大慈世尊。为浊下。正赞慈意。浊即五浊。因五浊障
性。触事不良。故云恶世。为字正见真慈。是佛能为
之心(为字训与也。所以也。谓如来所以说与之慈心也)不信因果者邪见
也。良以因果二字。世出世间确实感应。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必如影响不爽。而世人为迷惑所障。动
生。非水不能滋润。乾燥不生。故水为能生。火乃煖
气。万物必温煖方生。是以火为能生。风能活动。万
物有所资发。故风为能生。若非四大。万物不能自
生矣。下二句合喻。有情世间即是众生。合世间色
尘。四恩合四大。谓由有四恩。有情众生所以安立
也。大哉世尊。为一智光父子。彻头宜颂。所谓诲人
不倦。无过于佛。诚然佛宝之恩。不可思议。以上如
来说偈重颂巳竟。
△四智光父子发心三。初智光
承教请问报恩二。初赞叹知恩。】
「尔时智光长者。及诸子等。闻佛所说四种大恩。得未
曾有。欢喜合掌而白佛言。善哉善哉大慈世尊。为浊
恶世不信因果不孝父母邪见众生。说真妙法。利乐
世间。」
【智光及诸子是当机请法之人。闻佛所说心得明
悟。作庆幸想。不觉忻忭盈怀。故云得未曾有欢喜
合掌也。而以法喜充心。言表于外。不觉极口称赞
双言善哉。以上叹其奇闻也。大慈一句方乃赞佛。
慈必兼悲。四无量心一慈皆备。以出世独尊故云
大慈世尊。为浊下。正赞慈意。浊即五浊。因五浊障
性。触事不良。故云恶世。为字正见真慈。是佛能为
之心(为字训与也。所以也。谓如来所以说与之慈心也)不信因果者邪见
也。良以因果二字。世出世间确实感应。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必如影响不爽。而世人为迷惑所障。动
卷三 第 983b 页 X20-0983.png
执生疑。于因果杳然。故云不信。违背父母故云不
孝。此皆世人迷惑颠倒。故能招感生死。沦溺三途。
今佛从慈悲心中。说出四恩戒忏之法。诚为真实
妙法利乐世间也(称真理说出。故名真法。投机之说。是为妙法。良以佛说父母恩。
警觉不孝众生。令行孝道。以行孝故感生善道。即是利乐。然不孝者必不忠。以佛说国王恩。令彼不忠之
辈发忠良心。酬君王之德。或现世成名。或后生善处。故为利乐。不信因果众生。以佛说众生恩。令知历劫
以来。互为父母。因改头换面。迷而不知。令彼知因识果。回心向善。当得善果。是为利乐。邪见众生。非理谬
计。拨无因果。执断执常。佛说三宝恩。以正破邪。发起正信。可谓真实妙法。利乐之至也)。
△二承
恩求报。】
「惟愿世尊。说报恩义。我等既悟甚深四恩。而今未知
修何善业。而报是恩。」
【长者父子闻法欲报。不负所闻。子有孝亲之心。父
有入道之志。可谓知恩报恩。初不辜其来意也。
△
二如来教与十波罗蜜二。初述前广说。】
「佛告长者。善男子等。我为五百长者。先巳广说。」
【如二卷中详细发明。
△二略为分别四。初正教报
恩深处。】
「而今为汝。略说少分。若善男子。善女人。为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精勤修行十波罗蜜。若有所得。未名
报恩。若人须臾。能行一善。心无所得。乃名报恩。」
【少分者略说也。若善等是能求菩提之人。阿耨菩
提是所求之佛道。精勤者不可怠惰也。十波罗蜜
者。二卷文中有三种。曰布施。曰亲近。曰真实。虽有
十度之标。却无十度之名。今亦如是。有标无释。但
孝。此皆世人迷惑颠倒。故能招感生死。沦溺三途。
今佛从慈悲心中。说出四恩戒忏之法。诚为真实
妙法利乐世间也(称真理说出。故名真法。投机之说。是为妙法。良以佛说父母恩。
警觉不孝众生。令行孝道。以行孝故感生善道。即是利乐。然不孝者必不忠。以佛说国王恩。令彼不忠之
辈发忠良心。酬君王之德。或现世成名。或后生善处。故为利乐。不信因果众生。以佛说众生恩。令知历劫
以来。互为父母。因改头换面。迷而不知。令彼知因识果。回心向善。当得善果。是为利乐。邪见众生。非理谬
计。拨无因果。执断执常。佛说三宝恩。以正破邪。发起正信。可谓真实妙法。利乐之至也)。
△二承
恩求报。】
「惟愿世尊。说报恩义。我等既悟甚深四恩。而今未知
修何善业。而报是恩。」
【长者父子闻法欲报。不负所闻。子有孝亲之心。父
有入道之志。可谓知恩报恩。初不辜其来意也。
△
二如来教与十波罗蜜二。初述前广说。】
「佛告长者。善男子等。我为五百长者。先巳广说。」
【如二卷中详细发明。
△二略为分别四。初正教报
恩深处。】
「而今为汝。略说少分。若善男子。善女人。为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精勤修行十波罗蜜。若有所得。未名
报恩。若人须臾。能行一善。心无所得。乃名报恩。」
【少分者略说也。若善等是能求菩提之人。阿耨菩
提是所求之佛道。精勤者不可怠惰也。十波罗蜜
者。二卷文中有三种。曰布施。曰亲近。曰真实。虽有
十度之标。却无十度之名。今亦如是。有标无释。但
卷三 第 983c 页 X20-0983.png
说利益。若准二卷独说布施。今既无布施之名。何
必泥住。还依寻常十度解之何妨。梵语波罗蜜。此
云到彼岸。借喻显法。前巳解过。为初学不妨再说。
如世间大河。这边为此岸。那边为彼岸。河心为中
流。此岸有苦。彼岸有乐。如世间人为苦所逼。欲逃
此苦。求达彼岸。奈河水所隔不能自渡。须待船筏
渡之。良以此岸喻生死。彼岸喻涅槃。中流喻烦恼。
船筏喻布施等十法。若人念生死苦。发菩提心。欲
求佛果大涅槃者。奈烦恼不能自断。须行布施等
能度诸惑。如乘船渡河也。且如布施能度悭吝烦
恼。得达解脱彼岸矣。彼九法皆然。持戒度违犯。忍
辱度嗔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昏散。智慧度愚痴。
方便度守空。愿心度退缩。力能度怯弱。智能度无
明。以此十种。能度十蔽。令人成道。即如乘船得达
彼岸矣。若有下。以有所得是著相法。能所未亡。尽
堕有为功用。奚得为报恩哉。言其不合佛意也。若
人下。正教与真实报恩之法。谓若人须臾之间。能
行一善。心无所得。即能所皆空。三轮俱寂。分合佛
意。乃名报恩也。如其一善既尔。十度亦然。可谓知
恩报恩。与佛志同。
△二徵释深义所以。】
「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触无所得。乃成佛道。化诸众生。」
【蹑上文。所以心无所得自利可矣。更名报佛恩者
有何益也。言一切如来未成佛时。以触无所得乃
得成佛。触字当训向字。言凡有所向一切事理。能
必泥住。还依寻常十度解之何妨。梵语波罗蜜。此
云到彼岸。借喻显法。前巳解过。为初学不妨再说。
如世间大河。这边为此岸。那边为彼岸。河心为中
流。此岸有苦。彼岸有乐。如世间人为苦所逼。欲逃
此苦。求达彼岸。奈河水所隔不能自渡。须待船筏
渡之。良以此岸喻生死。彼岸喻涅槃。中流喻烦恼。
船筏喻布施等十法。若人念生死苦。发菩提心。欲
求佛果大涅槃者。奈烦恼不能自断。须行布施等
能度诸惑。如乘船渡河也。且如布施能度悭吝烦
恼。得达解脱彼岸矣。彼九法皆然。持戒度违犯。忍
辱度嗔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昏散。智慧度愚痴。
方便度守空。愿心度退缩。力能度怯弱。智能度无
明。以此十种。能度十蔽。令人成道。即如乘船得达
彼岸矣。若有下。以有所得是著相法。能所未亡。尽
堕有为功用。奚得为报恩哉。言其不合佛意也。若
人下。正教与真实报恩之法。谓若人须臾之间。能
行一善。心无所得。即能所皆空。三轮俱寂。分合佛
意。乃名报恩也。如其一善既尔。十度亦然。可谓知
恩报恩。与佛志同。
△二徵释深义所以。】
「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触无所得。乃成佛道。化诸众生。」
【蹑上文。所以心无所得自利可矣。更名报佛恩者
有何益也。言一切如来未成佛时。以触无所得乃
得成佛。触字当训向字。言凡有所向一切事理。能
卷三 第 984a 页 X20-0984.png
所两空。空相亦离。如圆觉经云。远离为幻。亦复远
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此则方为真无所得。于理
相合。始能自他两利。故能成佛化众也。
△三劝行
深法报恩。】
「若有净信善男子等。得闻是经。信解受持。解说书写。
以无所得。三轮体空。窃为一人说四句法。除邪见心。
趣向菩提。是即名为报于四恩。」
【不疑曰信。悟理曰解。领纳为受。奉行为持。释义为
解。讲演为说。染翰为书。模画为写。以上皆是二利
之行也。以无所得为标。三轮体空为释。由前云无
所得者。恐人不解。此如来自释。所谓凡行一行。不
知有我。则我执空。不知有法。法执空。空亦不著。是
离法爱。若如此行。是为三轮体空。且为自利。窃为
下利他。然既为利他。而必窃为者。以劣显胜也。劣
者谓孤陋寡闻。语言拙俗。不能于高堂广众中说。
只可私窃处为一人。又不能多说。随其所解。说四
句法。四句虽微。是佛正法。正能破邪。亦能成道。凡
一切事理法行。皆达三空。方为二利深法也。除邪
二句。二利皆可。若约自利说。以著相为邪见。能达
三空为除。既达三空。乃是趣向菩提之妙行耳。若
作利他说。令他人亦达三空。除邪见。向菩提。以公
物之心。必不无也。若果能行之。四恩皆报矣。
△四
重徵转释教化。】
「何以故。是人当得无上菩提。展转教化无量众生。令
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此则方为真无所得。于理
相合。始能自他两利。故能成佛化众也。
△三劝行
深法报恩。】
「若有净信善男子等。得闻是经。信解受持。解说书写。
以无所得。三轮体空。窃为一人说四句法。除邪见心。
趣向菩提。是即名为报于四恩。」
【不疑曰信。悟理曰解。领纳为受。奉行为持。释义为
解。讲演为说。染翰为书。模画为写。以上皆是二利
之行也。以无所得为标。三轮体空为释。由前云无
所得者。恐人不解。此如来自释。所谓凡行一行。不
知有我。则我执空。不知有法。法执空。空亦不著。是
离法爱。若如此行。是为三轮体空。且为自利。窃为
下利他。然既为利他。而必窃为者。以劣显胜也。劣
者谓孤陋寡闻。语言拙俗。不能于高堂广众中说。
只可私窃处为一人。又不能多说。随其所解。说四
句法。四句虽微。是佛正法。正能破邪。亦能成道。凡
一切事理法行。皆达三空。方为二利深法也。除邪
二句。二利皆可。若约自利说。以著相为邪见。能达
三空为除。既达三空。乃是趣向菩提之妙行耳。若
作利他说。令他人亦达三空。除邪见。向菩提。以公
物之心。必不无也。若果能行之。四恩皆报矣。
△四
重徵转释教化。】
「何以故。是人当得无上菩提。展转教化无量众生。令
卷三 第 984b 页 X20-0984.png
入佛道。三宝种子。永不断绝。」
【此徵最重。谓必以三空说法为报恩者。果何以故。
以是人三轮体空。自他两利。是成佛正行。当得无
上菩提。必授受相传。故曰展转教化。展转即授受
也。无量者。必自少而多。自今而后。愈后而愈广。故
所化者有无量众生。皆成佛道。三宝不绝者。绍隆
佛种也。然既令佛种不断。故为报恩之实行也(是人
即能说四句之人)。
△三智光父子闻法获益三。初智光得
不退转。】
「尔时智光长者。闻是偈巳。得忍辱三昧。厌离世间。得
不退转。」
【此是经家叙置。忍辱三昧不必别说。即闻前诸偈。
及心无所得之句。得大冥悟。默契于心。如忍事人。
凡有所辱。不与人辩。默忍于心。此亦如是。冥悟于
心。未曾呈解。故经家叙之也。三昧云正受。谓不受
诸受于道相合。自得受用故云三昧。厌离世间者。
由闻心无所著是入道妙行。方知世间六尘。触处
皆著。故生厌欲离。此是初心人最好念头。为后出
家案。若夫深位菩萨。尚不著空。何况染尘。所以常
游三界。随事度生。又何必生厌。此初心人比他不
得。故厌之所以求离也。得不退转者。不必约三不
退位次说。且说既得冥悟。厌离尘世这点念头。不
敢退转。所以四卷中方求出家。五卷中请佛说清
净乐远离行之法。佛始教与十二头陀。盖依前后
【此徵最重。谓必以三空说法为报恩者。果何以故。
以是人三轮体空。自他两利。是成佛正行。当得无
上菩提。必授受相传。故曰展转教化。展转即授受
也。无量者。必自少而多。自今而后。愈后而愈广。故
所化者有无量众生。皆成佛道。三宝不绝者。绍隆
佛种也。然既令佛种不断。故为报恩之实行也(是人
即能说四句之人)。
△三智光父子闻法获益三。初智光得
不退转。】
「尔时智光长者。闻是偈巳。得忍辱三昧。厌离世间。得
不退转。」
【此是经家叙置。忍辱三昧不必别说。即闻前诸偈。
及心无所得之句。得大冥悟。默契于心。如忍事人。
凡有所辱。不与人辩。默忍于心。此亦如是。冥悟于
心。未曾呈解。故经家叙之也。三昧云正受。谓不受
诸受于道相合。自得受用故云三昧。厌离世间者。
由闻心无所著是入道妙行。方知世间六尘。触处
皆著。故生厌欲离。此是初心人最好念头。为后出
家案。若夫深位菩萨。尚不著空。何况染尘。所以常
游三界。随事度生。又何必生厌。此初心人比他不
得。故厌之所以求离也。得不退转者。不必约三不
退位次说。且说既得冥悟。厌离尘世这点念头。不
敢退转。所以四卷中方求出家。五卷中请佛说清
净乐远离行之法。佛始教与十二头陀。盖依前后
卷三 第 984c 页 X20-0984.png
文义照应。且浮浅说如此。若从义不从文。智光既
是大机。则一念不退巳入地上。破无明惑。永不退
失中道正念。可谓地上菩萨矣。两义俱存。
△二子
等发菩提心。】
「时诸子等。八千人俱。得此三昧。皆发无等等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三昧亦忍辱也。阿耨等可知。无等等者。谓诸发
心中。菩提心最。菩提可等馀心。更无别心可等菩
提。此说是举首兼众之谓。又有一说。等谓平等。言
再无相等之心与菩提心等之。故云无等等。以华
严百喻不及故。
△三会众得法眼净。】
「四万八千人。亦證三昧。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此即法会先在之众也。三昧同前。远尘等。是从心
无所得中所得之益。尘有粗细。垢有浅深。粗即六
尘。细即法执。垢有浅深者。浅即妄识。深即智爱。法
眼者。法即法身。眼即真智。谓此等根利。一闻心无
所得。顿然心境皆空。法执空即远尘也。智爱无即
离垢也。既离智爱。真智显露。亲见法身。故云得法
眼净。楞严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
法眼。应时清明。即此谓也。以上谈佛心地熏修。引
发四恩应报巳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三
是大机。则一念不退巳入地上。破无明惑。永不退
失中道正念。可谓地上菩萨矣。两义俱存。
△二子
等发菩提心。】
「时诸子等。八千人俱。得此三昧。皆发无等等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三昧亦忍辱也。阿耨等可知。无等等者。谓诸发
心中。菩提心最。菩提可等馀心。更无别心可等菩
提。此说是举首兼众之谓。又有一说。等谓平等。言
再无相等之心与菩提心等之。故云无等等。以华
严百喻不及故。
△三会众得法眼净。】
「四万八千人。亦證三昧。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此即法会先在之众也。三昧同前。远尘等。是从心
无所得中所得之益。尘有粗细。垢有浅深。粗即六
尘。细即法执。垢有浅深者。浅即妄识。深即智爱。法
眼者。法即法身。眼即真智。谓此等根利。一闻心无
所得。顿然心境皆空。法执空即远尘也。智爱无即
离垢也。既离智爱。真智显露。亲见法身。故云得法
眼净。楞严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
法眼。应时清明。即此谓也。以上谈佛心地熏修。引
发四恩应报巳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