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 诗一
卷五十 诗一 第 1a 页 WYG0193-045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
             钱塘程川撰
 诗一
统论经义

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
 (不知何氏录川按不知何氏录有三饶录二十卷为辛亥先生六十二岁时同舍共闻饶录三十九卷为己)
 (未先生七十岁时同舍共录建别录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不详何时所闻未详孰是馀仿此)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使篇篇皆是讥刺人安得温柔敦
卷五十 诗一 第 1b 页 WYG0193-0459d.png
 厚
 (滕璘录字德粹新安人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岁饶录十七卷中)
问以诗观之虽千百载之远人之情伪只此而已更无
 两般曰以某看来须是别换过天地方别换一样人
 情释氏之说固不足据然其书说尽百千万劫其事
 情亦只如此而已况天地无终穷人情安得有异
 (吴必大录字伯丰兴国人戊申己酉所闻先生五十九岁六十岁饶录八卷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2a 页 WYG0193-0460a.png
问诗次序是当如此否曰不见得只是楚茨信南山甫
 田大田诸诗元初却当作一片又曰如卷阿说岂弟
 君子自作贤者如泂酌说岂弟君子自作人君大抵
 诗中有可以比并看底有不可如此看自有只般样
 子
 (叶贺孙录字味道括苍人辛亥以后所闻先生六十二岁池录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中)
恭父问诗章起于谁曰有故言者是指毛公无故言者
 皆是郑康成有全章换一韵处有全押韵处如颂中
 有全篇句句是韵如殷武之类无两句不是韵到稼
卷五十 诗一 第 2b 页 WYG0193-0460b.png
 穑匪解自欠了一句前辈分章都晓不得某细读方
 知是欠了一句
 (叶贺孙录)
诗中头项多一项是音韵一项是训詀名件一项是文
 体若逐一根究然后讨得些道理则殊不济事须是
 通悟者方看得
 (李方子录字公晦邵武人戊申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九岁池录六卷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3a 页 WYG0193-0460c.png
 又如鹤鸣做得极巧更含蓄意思全然不露如清庙
 一倡三叹者人多理会不得注下分明说一人倡之
 三人和之譬如今人挽歌之类今人解者又须要胡
 说乱说
 (曾祖道录字择之丁巳所闻先生六十八岁池录卅七卷中)
诗有说得曲折后好底有只恁平直说后自好底如燕
 燕末后一章这不要看上文考下章便知得是恁地
 意思自是高远自是说得那人着
 (黄义刚录字毅然临川人癸丑以后所闻先生六十四岁池录二十六卷二十七卷饶录卅八卷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3b 页 WYG0193-0460d.png
诗人只见他恁地重三叠四说将谓是无伦理次序不
 知他一句不胡乱下文蔚曰今日偶看棫朴一篇凡
 有五章前三章是说人归附文王之德后二章乃言
 文王有作人之功及纪纲四方之德致得人归附者
 在此一篇之意次第甚明曰然遐不作人却是说他
 鼓舞作兴底事功夫细密处又在后一章如曰勉勉
 我王纲纪四方四方便都在他线索内牵着都动文
卷五十 诗一 第 4a 页 WYG0193-0461a.png
 蔚曰勉勉即是纯亦不已否曰然追琢其章金玉其
 相是那工夫到后文章真个是盛美资质真个是坚
 实
 (陈文蔚录字才卿上饶人戊申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九岁池录四卷中)
读诗之法只是熟读涵咏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
 处不可得而言不待安排措置务自立说只恁平读
 著意思自足须是打叠得这心光荡荡地不立一个
 字只管虚心读他少问推来推去自然推出那个道
 理所以说以此洗心便是以这道理尽洗出那心里
卷五十 诗一 第 4b 页 WYG0193-0461b.png
 物事浑然都是道理上蔡曰学诗须先识得六义体
 面而讽咏以得之此是读诗之要法看来书只是要
 读读得熟时道理自见切忌先自布置立说
 (不知何氏录)
大凡读书先晓得文义了只是常常熟读如看诗不须
 得着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地涵咏自好因举池
 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四句吟咏者
卷五十 诗一 第 5a 页 WYG0193-0461c.png
 有榆别无意义只是兴起下面子有车马子有衣裳
 耳小雅诸篇皆君臣燕饮之诗道主人之意以誉宾
 如今人宴饮有致语之类亦间有叙宾客答词者汉
 书载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亦是此意古人以
 鱼为重故鱼丽南有嘉鱼皆特举以歌之仪礼载乃
 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邱歌南山有台
 笙由仪本一套事后人移鱼丽附于鹿鸣之什截
 嘉鱼以下为成王诗遂失当时用诗之意故胡乱解
 今观鱼丽嘉鱼南山有台等篇辞意皆同菁莪湛露
卷五十 诗一 第 5b 页 WYG0193-0461d.png
 蓼萧皆燕饮之诗诗中所谓君子皆称宾客后人却
 以言人君正颠倒了如以湛露为恩泽皆非诗义故
 野有蔓草零露湑兮亦以为君之泽不下流皆局于
 一个死例所以如此周礼以六诗教国子当时未有
 注解不过教之曰此兴也此比也此赋也兴者人便
 自作兴看比者人便自作比看兴只是兴起谓下句
 直说不起故将上句带起来说如何去上讨义理今
卷五十 诗一 第 6a 页 WYG0193-0462a.png
 欲观诗不若且置小序及旧说只将元诗虚心熟读
 徐徐玩味候彷佛见个诗人本意却从此推寻将去
 方有感发如人捻得一个无题目诗再三熟看要须
 辨得出来若被旧说一局局定便看不出今虽说不
 用旧说终被他先入在内不期依旧从它去某向作
 诗解文字初用小序至解不行处亦曲为之说后来
 觉得不安第二次解者虽存小序问为辨破然终是
 不见诗人本意后来方知只尽去小序便自可通于
 是尽涤旧说诗意方活又曰变风中固多好诗虽其
卷五十 诗一 第 6b 页 WYG0193-0462b.png
 间有没意思者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处方可观后
 人便自做个道理解说于其造意下语处元不及究
 只后代文集中诗文多不解其辞意者乐府中罗敷
 行罗敷即使君之妻使君即罗敷之夫其曰使君自
 有妇罗敷自有夫正相戏之辞又曰夫婿从东来千
 骑居上头观其气象即使君也后人亦错解了须得
 其辞意方见好笑处
卷五十 诗一 第 7a 页 WYG0193-0462c.png
 (吴必大录)
学者当兴于诗须先去了小序只将本文熟读玩味仍
 不可先看诸家注解看得久之自然认得此诗是说
 个甚事谓如拾得个无题目诗说此花既白又香是
 盛寒开必是梅花诗也卷阿召康公戒成王其始只
 说个好意思如岂弟君子皆指成王纯嘏尔寿之类
 皆说优游享福之事至有冯有翼以下方说用贤大
 抵告人之法亦当如此须先令人歆慕此事则其肯
 从吾言必乐为之矣
卷五十 诗一 第 7b 页 WYG0193-0462d.png
 (万人杰录字正淳兴国人庚子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一岁池录十七卷饶录四十六卷中)
诗如今恁地注解了自是分晓易理会但须是沉潜讽
 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若只草草看过一
 部诗只两三日可了但不得滋味也记不得全不济
 事古人说诗可以兴须是读了有兴起处方是读诗
 若不能兴起便不是读诗因说永嘉之学只是要立
 新巧之说少间指摘东西斗凑零碎便立说去纵说
卷五十 诗一 第 8a 页 WYG0193-0463a.png
 得是也只无益莫道又未是
 (钱木之录字子山晋陵人丁巳所闻先生六十八岁池录卅六卷中)
读诗正在于吟咏讽诵观其委曲折旋之意如吾自作
 此诗自然足以感发善心今公读诗只是将已意去
 包笼他如做时文相似中间委曲周旋之意尽不曾
 理会得济得甚事若如此看只一日便可观尽何用
 逐日只睚得数章而又不曾透彻耶且如人入城郭
 须是逐街坊里巷屋庐台榭车马人物一一看过方
 是今公等只是外面望见城是如此便说我都知得
卷五十 诗一 第 8b 页 WYG0193-0463b.png
 了如郑诗虽淫乱然出其东门一诗却如此好女曰
 鸡鸣一诗意思亦好读之真个有不知手之舞足之
 蹈者
 (沈僩录)
读诗便长人一格如今人读诗何缘会长一格诗之兴
 最不紧要然兴起人意处正在兴会得诗人之兴便
 有一格长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盖曰丰水且有芑
卷五十 诗一 第 9a 页 WYG0193-0463c.png
 武王岂不有事乎此亦兴之一体不必更注解如龟
 山说关雎处意亦好然终是说死了如此便诗眼不
 活
 (吴必大录)
问时举看文字如何曰诗传今日方看得纲领要之紧
 要是要识得六义头面分明则诗亦无难看者曰读
 诗全在讽咏得熟则六义将自分明须使篇篇有个
 下落始得且如子善向看易传往往毕竟不曾熟如
 此则何缘会浃洽横渠云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9b 页 WYG0193-0463d.png
 或静坐得之一乱则思不起今学者看文字若记不
 得则何缘贯通时举曰缘资性鲁钝全记不起曰只
 是贪多故记不得福州陈正之极鲁钝每读书只读
 五十字必三二百遍而后能熟积习读去后来却赴
 贤良要知人只是不会耐苦耳凡学者要须做得人
 难做底事方好若见做不得便不去做要任其自然
 何缘做得事成切宜勉之
卷五十 诗一 第 10a 页 WYG0193-0464a.png
 之有德当以事实言之古注谓必言其所行某事某
 事以为验是也
 (万人杰录皋陶谟)
皋陶九德只是好底气质然须两件凑合将来方成一
 德凡十八种
 (吴必大录皋陶谟)
九德分得细密
 (李闳祖录皋陶谟)
或问圣贤教人如克己复礼等语多只是教人克去私
卷五十 诗一 第 10b 页 WYG0193-0464b.png
 欲不见有教人变化气质处如何曰宽而栗柔而立
 刚而无虐这便是教人变化气质处又曰有人生下
 来便自少物欲者看来私欲是气质中一事
 (黄义刚录皋陶谟)
简而廉廉者隅也简者混而不分明也论语集注廉谓
 棱角峭厉与此混而不分明相发
 (吴寿昌录字大年邵武人丙午同子浩录先生五十三岁饶录四十三卷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11a 页 WYG0193-0464c.png
 (皋陶谟)
天工人其代之天秩天叙天命天讨既曰天便自有许
 多般在其中天人一理只有一个分不同
 (杨方录皋陶谟)
因其生而第之以其所当处者谓之叙因其叙而与之
 以其所当得者谓之秩天叙便是自然底次序君便
 教他居君之位臣便教他居臣之位父便教他居父
 之位子便教他居子之位秩便是那天叙里面物事
 如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士庶人祭
卷五十 诗一 第 11b 页 WYG0193-0464d.png
 其先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皆是有这个叙便是他
 这个自然之秩
 (黄义刚录皋陶谟)
要五礼有庸五典五惇须是同寅协恭和衷要五服五
 章五刑五用须是政事懋哉懋哉
 (黄义刚录皋陶谟)
同寅协恭是言君臣政事懋哉懋哉即指上文五礼五
卷五十 诗一 第 12a 页 WYG0193-0465a.png
问益稷篇禹与皋陶只管自叙其功是如何曰不知是
 怎生地那夔前面且做是脱简后面却又有一段那
 禹前面时只是说他无可言但予思日孜孜皋陶问
 他如何他便说也要恁地孜孜却不知后面一段是
 怎生地良久云他上面也是说那丹朱后故恁地说
 丹朱缘如此故不得为天子我如此勤苦故有功以
 此相戒其君教莫如丹朱而如我便是古人直不似
 今人便要瞻前顾后
 (黄义刚录益稷)
卷五十 诗一 第 12b 页 WYG0193-0465b.png
张元德问惟几惟康其弼直东莱解几作动康作静如
 何曰理会不得伯恭说经多巧良久云恐难如此说
 问元德寻常看予克厥宅心作存其心否曰然曰若
 说三有俊心三有宅心曰三有宅三有俊则又当如
 何此等处皆理会不得解得这一处碍了那一处若
 逐处自立说解之何书不可通良久云宅者恐是所
 居之位是已用之贤俊者是未用之贤也元德问予
卷五十 诗一 第 13a 页 WYG0193-0465c.png
 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曰亦
 不可晓汉书在治忽作七始咏七始如七均之类又
 如工以纳言时而飏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一
 段上文说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
 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皆不可晓如命龙之辞
 亦曰朕塈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
 纳朕命惟允皆言谗说此须是当时有此制度今不
 能知又不当杜撰胡说只得置之元德谓侯以明之
 挞以记之乃是赏罚曰既是赏罚当别有施设如何
卷五十 诗一 第 13b 页 WYG0193-0465d.png
 只靠射岂有无状之人才射得中便为好人乎元德
 问五言东莱释作君臣民事物之言曰君臣民事物
 是五声所属如宫乱则荒其君骄宫属君最大羽属
 物最小此是论声若商放缓便似宫声寻常琴家最
 取广陵操以某观之其声最不和平有臣陵其君之
 意出纳五言却恐是审乐知政之类如此作五言说
 亦颇通又云纳言之官如汉侍中今给事中朝廷诰
卷五十 诗一 第 14a 页 WYG0193-0466a.png
止守也惟几当审万事之几惟康求个安稳处弼直以
 直道辅之应之非惟人应之天亦应之
 (甘节录益稷)
义刚点尚书作会作一句先生曰公点得是
 (黄义刚录益稷)
明庶以功恐庶字误只是试字
 (辅广录益稷)
苗顽弗即工此是禹治水时调役他国人夫不动也后
 方征之既格而服则治其前日之罪而窜之窜之而
卷五十 诗一 第 14b 页 WYG0193-0466b.png
 后分北之今说者谓苗既格而又叛恐无此事又曰
 三苗想只是如今之溪洞相似溪洞有数种一种谓
 之媌未必非三苗之后也史中说三苗之国左洞庭
 右彭蠡在今湖北江西之界其地亦甚阔矣
 (辅广录益稷)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五
卷五十 诗一 第 15a 页 WYG0193-046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六
              钱塘程川撰
 书六

夏书

禹贡集义今当分解如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当分
 作三段逐段下注地名汉为甚郡县唐为甚郡县今
 为甚郡县下文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
 衡漳当为一段厥土白壤云云又为一段碣石云云
卷五十 诗一 第 15b 页 WYG0193-0466d.png
 又为一段方得仔细且先分细段解了有解得成片
 者方成片写于后黑水弱水诸处皆须细分不可作
 大段写
 (不知何氏录禹贡)
问禹贡地理曰禹贡过字有三义有山过水过人过如
 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只是禹过此处去也若曰山过
 水过便不通
卷五十 诗一 第 16a 页 WYG0193-0467a.png
 (潘时举录禹贡)
禹治水乃是自下而上了又自上而下后人以为自上
 而下此大不然不先从下泄水却先从上理会下水
 泄未得下当愈甚是载治水如此
 (不知何氏录禹贡)
禹贡一书所记地理治水曲折多不甚可晓窃意当时
 治水事毕却总作此一书故自冀州王都始如今人
 方量毕总作一门单耳禹自言予决九川距四海浚
 畎浍距川一篇禹贡不过此数语极好细看今人说
卷五十 诗一 第 16b 页 WYG0193-0467b.png
 禹治水始于壶口凿龙门某未敢深信方河水汹涌
 其势迅激纵使凿下龙门恐这石仍旧壅塞又下面
 水未有分杀必且溃决四出盖禹先决九川之水使
 各通于海又浚畎浍之水使各通于川使大水有所
 入小水有所归禹只是先从低处下手若下面之水
 尽杀则上面之水渐浅方可下手九川尽通则导河
 之功已及八分故某尝谓禹治水必当始于碣石九
卷五十 诗一 第 17a 页 WYG0193-0467c.png
 为治河器竞亦何济或问齐威塞九河以富国事果
 然否曰当时葵邱之会申五禁且曰无曲防是令人
 不得私自防遏水流他终不成自去塞了最利害处
 便是这般说话亦难凭问河患何为至汉方甚曰史
 记表中亦自有河决之文禹只是理河水馀处亦因
 河溢有些患看治江不见甚用力书载岷山导江东
 别为沱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
 东为中江入于海若中间便用工夫如何载得恁略
 又云禹治水先就土低处用工
卷五十 诗一 第 17b 页 WYG0193-0467d.png
 (叶贺孙录禹贡)
禹治水大率多是用工于河治梁及岐是凿龙门等处
 冀州三面边河兖州亦边河故先冀即兖
 (包扬录禹贡)
因说三江之说多不同铢问东坡之说如何曰东坡不
 曾亲见东南水势只是意想硬说且江汉之水到汉
 阳军已合为一不应至扬州复言三江薛士龙说震
卷五十 诗一 第 18a 页 WYG0193-0468a.png
 湖南又一支为建康又一支为两浙而馀气为福建
 二广
 (黄义刚录禹贡)
 (录中那边一支去为陇池录云那边一支去为江北许多去处)
因说禹贡曰此最难说盖他本文自有谬误处且如汉
 水自是从今汉阳军入江下至江州然后江西一带
 江水流出合大江西江下水相淤故江西水出不得
 溢为彭蠡上取汉水入江处有多少路今言汉水过
 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全然不合
卷五十 诗一 第 18b 页 WYG0193-0468b.png
 又如何去强解释得盖禹当时只治得雍冀数州为
 详南方诸水皆不亲见恐只是得之传闻故多遗阙
 又差误如此今又不成说他圣人之经不是所以难
 说然自古解释者纷纷终是与他地上水不合又言
 孟子说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诸江
 㨿合水路及禹贡所载惟汉入江汝泗自入淮而淮
 自入海分明是误盖一时牵于文势而不暇考其实
卷五十 诗一 第 19a 页 WYG0193-0468c.png
 耳今人从而强为之解释终是可笑
 (吴雉录禹贡)
禹贡西方南方殊不见禹施工处缘是山高少水患当
 时只分遣官属而不了事底记述得文字不整齐耳
 某作九江彭蠡辨禹贡大槩可见于此禹贡只载九
 江无洞庭今以其地验之有洞庭无九江则洞庭之
 为九江无疑矣洞庭彭蠡冬月亦涸只有数条江水
 在其中
 (黄义刚录禹贡)
卷五十 诗一 第 19b 页 WYG0193-0468d.png
东汇泽为彭蠡多此一句
 (甘节录禹贡)
问铢理会得彭蠡否铢曰向来只㨿传注终未透达曰
 细看来经文疑有差误恐禹当初必是不曾亲到江
 东西或遣官属往视又是时三苗顽弗即工㨿彭蠡
 洞庭之地往往看得亦不子细因出三江说并山海
 经二条云此载得甚实又云浙江源疑出今婺源折
卷五十 诗一 第 20a 页 WYG0193-0469a.png
 岭下
 (董铢录禹贡)
问先生说郑渔仲以东为北江入于海为羡文是否曰
 然今考之不见北江所在问郑说见之何书曰家中
 旧有之是川本今不知所在矣又云洪水之患意者
 只是如今河决之类故禹之用功处多在河所以于
 兖州下记作十有三载乃同此言专为治河也兖州
 是河患甚处正今之澶卫州也若其他江水两岸多
 是山石想亦无汎滥之患禹自不须大段去理会又
卷五十 诗一 第 20b 页 WYG0193-0469b.png
 云禹治水时想亦不曾遍历天下如荆州乃三苗之
 国不成禹一一皆到往往是使官属去彼相视其山
 川具其图说以归然后作此一书尔故今禹贡所载
 南方山川多与今地面上所有不同
 (辅广录禹贡)
地理最难理会全合禹贡不着了且如岷山导江东别
 为沱今已不知沱所在或云蜀中李冰所凿一所灌
卷五十 诗一 第 21a 页 WYG0193-0469c.png
 荫蜀中数百里之田恐是沱则地势又太上了澧水
 下有一支江或云是又在澧下太下了又如东汇泽
 为彭蠡江亦不至此泽敷浅原今又在德安或恐在
 湖口左右晁以道谓九江在湖口谓有九江来此合
 今以大江数之则无许多小数之则又甚多亦不知
 如何
 (包扬录禹贡)
禹贡地理不须大段用心以今山川都不同了理会禹
 贡不如理会如今地理如禹贡济水今皆变尽了又
卷五十 诗一 第 21b 页 WYG0193-0469d.png
 江水无沱又不至澧九江亦无寻处后人只白捉江
 州又上数千里不说一句及到江州数千里间连说
 数处此皆不可晓者禹贡但不可不知之今地理亦
 不必过用心今人说中原山川者亦是儿说不可见
 无考处旧郑樵好说后识中原者见之云全不是
 (吴振录禹贡)
问东坡疑胤征曰袁道洁考得是太康失河北至相方
卷五十 诗一 第 22a 页 WYG0193-0470a.png
 失河南然亦疑羲和是个历官旷职废之诛之可也
 何至誓师如此大抵古书之不可考皆此类也
 (余大雅录胤征)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六
卷五十 诗一 第 22b 页 WYG0193-0470b.png
卷五十 诗一 第 23a 页 WYG0193-04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七
              钱塘程川撰
 书七

商书

问仲虺之诰似未见其释汤惭德处曰正是解他云若
 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他缘何道这几句盖谓汤若
 不除桀则桀必杀汤如说推亡固存处自是说伐桀
 至德日新以下乃是勉汤又如天乃锡王勇智他特
卷五十 诗一 第 23b 页 WYG0193-0470d.png
 地说勇智两字便可见尚书多不可晓固难理会然
 这般处古人如何说得恁地好如今人做时文相似
 (林夔孙录仲虺之诰)
问礼义本诸人心惟中人以下为气禀物欲所拘蔽所
 以反着求礼义自治若成汤尚何须以义制事以礼
 制心曰汤武反之也便也是有些子不那底了但他
 能恁地所以为汤若不恁地便是惟圣罔念作狂圣
卷五十 诗一 第 24a 页 WYG0193-0471a.png
 人虽则说是生知安行便只是常常恁地不已所以
 不可及若有一息不恁地便也是凡人了问舜由仁
 义行便是不操而自存否曰这都难说舜只是不得
 似众人恁地着心自是操
 (叶贺孙录仲虺之诰)
蔡㦛问书所谓降衷曰古之圣贤才说出便是这般话
 成汤当放桀之初便说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
 常性克绥厥猷惟后武王伐纣时便说惟天地万物
 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卷五十 诗一 第 24b 页 WYG0193-0471b.png
 傅说告高宗便说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
 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
 惟圣时宪见古圣贤朝夕只见那天在眼前
 (叶贺孙录汤诰)
孔安国以衷为善便无意思衷只是中便与民受天地
 之中一般
 (汤泳录汤诰)
卷五十 诗一 第 25a 页 WYG0193-0471c.png
问天道福善祸淫此理定否曰如何不定自是道理当
 如此赏善罚恶亦是理当如此不如此便是失其常
 理又问或有不如此者何也曰福善祸淫其常理也
 若不如此便是天也把捉不定了又曰天莫之为而
 为它亦何尝有意只是理自如此且如冬寒夏热此
 是常理当如此若冬热夏寒便是失其常理又问失
 其常者皆人事有以致之耶抑偶然耶曰也是人事
 有以致之也有是偶然如此时又曰大底物事也不
 会变如日月之类只是小小底物事会变如冬寒夏
卷五十 诗一 第 25b 页 WYG0193-0471d.png
 热之类如冬间大热六月降雪是也近年径山尝六
 七月大雪
 (沈僩录汤诰)
问伊训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是时汤方在
 殡宫太甲于朝夕奠常在如何伊尹因祠而见之曰
 此与顾命康王之诰所在冕服事同意者古人自有
 一件人君居丧之礼但今不存无以考㨿盖天子诸
卷五十 诗一 第 26a 页 WYG0193-0472a.png
 土诸侯而邻国之人乃以汤为我后而徯其来此可
 见汤得民心处
 (李闳祖录太甲中)
视不为恶色所蔽为明听不为奸人所欺为聪
 (甘节录太甲中)
爰革夏正只是正朔之正贺孙因问伊尹说话自分明
 间有数语难晓如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类曰伯恭
 四字为字都从去声觉得顺贺孙因说如逄君之恶
 也是为上而非是为德为宫室妻妾之奉也是为下
卷五十 诗一 第 26b 页 WYG0193-0472b.png
 而非是为民曰然伊尹告太甲却是与寻常人说话
 便恁地分晓恁地切身至今看时通上下皆使得至
 傅说告高宗语意却深缘高宗贤明可以说这般话
 故傅说辅之说得较精微伊尹告太甲前一篇许多
 说话都从天理窟中抉出许多话分明说与他今看
 来句句是天理又云非独此看得道理透见得圣贤
 许多说话却是天理又云伊尹说得极恳切许多说
卷五十 诗一 第 27a 页 WYG0193-0472c.png
 话重重叠叠说了又说
 (叶贺孙录咸有一德)
问左右惟其人何所指曰只是指亲近之臣任官是指
 任事底人也任官惟贤此多是为下为民底意思左
 右惟其人多是为上为德底意思其难其慎言人君
 任官须是贤臣左右须是得人当难之慎之也惟和
 惟一言人臣为上为下须是为德为民必和必一为
 此事也
 (叶贺孙录咸有一德)
卷五十 诗一 第 27b 页 WYG0193-0472d.png
至之问四为字当作何音曰四字皆作去声言臣之所
 以为上者盖为君德也臣之所以为下者盖为民也
 为上犹言为君
 (董铢录咸有一德)
论其难其慎曰君臣上下相与甚难
 (甘节录咸有一德)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上两句是教
卷五十 诗一 第 28a 页 WYG0193-0473a.png
协于克一协犹齐也
 (黄升卿录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岁饶录二十一卷中)
 (咸有一德)
高宗梦傅说㨿此则是真有个天帝与高宗对答曰吾
 赉汝以良弼今人但以主宰说帝谓无形象恐也不
 得若如世间所谓玉皇大帝恐亦不可毕竟此理如
 何学者皆莫能答
 (沈僩录说命上)
梦之事只说到感应处高宗梦帝赉良弼之事必是梦
卷五十 诗一 第 28b 页 WYG0193-0473b.png
 中有帝赉之说之类只是梦中事说是帝真赉不得
 说无此事只是天理亦不得
 (包扬录说命上)
问高宗梦说如伊川言是有个傅说便能感得高宗之
 梦琮谓高宗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
 自河徂亳其在民间久矣当时天下有个傅说岂不
 知名当恭默思道之时往往形于梦寐于是审象而
卷五十 诗一 第 29a 页 WYG0193-0473c.png
 求之不然贤否初不相闻但㨿一时梦寐便取来做
 宰相或者于理未安曰遁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
 亳是说高宗是说甘盘众未应曰㨿来暨厥终罔显
 只是寻甘盘不见然高宗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亦尝
 是在民间来
 (吴琮录字仲方临川人甲寅见记先生六十五岁饶录四卷五卷中)
 (说命上)
惟天聪明至惟干戈省厥躬八句各一义不可牵连天
 自是聪明君自是用时宪臣自是用钦顺民自是用
卷五十 诗一 第 29b 页 WYG0193-0473d.png
 从乂口则能起羞甲胄所以禦戎也然亦能兴戎如
 秦筑长城以禦胡而致胜广之乱衣裳者赏也在笥
 犹云在箱箧中甚言其取之易如云爵者上之所擅
 出于口而无穷惟其予之之易故必审其人果贤耶
 果有功耶则赏不妄矣干戈刑人之具然须省察自
 家真个是否恐或因怒而妄刑人或虑施之不审而
 无辜者被祸则刑之施当矣盖衣裳之予虽在我而
卷五十 诗一 第 30a 页 WYG0193-0474a.png
 必审其人之贤否干戈施之于人而必审自己之是
 非也
 (沈僩录说命中)
惟口起羞以下四句皆是审
 (甘节录说命中)
口非欲起羞而出言不当则反足以起羞甲冑本所以
 禦戎而出谋不当则反足以起戎衣裳在笥易以与
 人不可不谨干戈讨有罪则因以省身
 (不知何氏录说命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30b 页 WYG0193-0474b.png
惟甲胄起戎盖不可有关防他底意
 (甘节录说命中)
惟甲胄起戎如归与石郎谋反是也
 (甘节录说命中)
惟厥攸居所居所在也
 (甘节录说命中)
南轩云非知之艰行之艰此特傅说告高宗甘盘高宗
卷五十 诗一 第 31a 页 WYG0193-0474c.png
 旧学甘盘于义理知之亦多故使得这说若常人则
 须以致知为先也此等议论尽好
 (杨道夫录说命中)
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云云东坡解作甘
 盘遁于荒野㨿某看恐只是高宗自言观上文曰台
 小子可见但不知当初高宗因甚遁于荒野不知甘
 盘是甚样人是学个甚么今亦不敢断但㨿文义疑
 是如此兼无逸云高宗旧劳于外亦与此相应想见
 高宗三年不言恭默思道未知所发又见世间未有
卷五十 诗一 第 31b 页 WYG0193-0474d.png
 个人强得甘盘所以思得一大贤如傅说高宗若非
 傅说想不能致当日之治傅说若非高宗亦不能有
 所为故曰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言必相须
 也
 (沈僩录说命下)
经藉古人言学字方自说命始有
 (不知何氏录说命下)
卷五十 诗一 第 32a 页 WYG0193-0475a.png
惟学逊志务时敏至厥德修罔觉逊志者逊顺其志捺
 下这志入那事中仔细低心下意与它理会若高气
 不伏以为无紧要不能入细理会得则其修亦不来
 矣既逊其志又须时敏若以做不做或作或辍亦不
 济事须是逊志务时敏则厥修乃来为学之道只此
 二端而已又戒以允怀于兹二者则道乃积于厥躬
 积者来得件数多也惟敩学半盖已学既成居于人
 上则须教人自学者学也而教人者亦学盖初学得
 者是半既学而推以教人与之讲说已亦因此温得
卷五十 诗一 第 32b 页 WYG0193-0475b.png
 此段文义是敩之功一半也念终始典于学始之所
 学者学也终之所以教人者亦学也自学教人无非
 是学自始至终日日如此忽不自知其德之修矣或
 举葛氏解云傅说与王说我教你者只是一半事那
 一半要系自去行取故谓之终始曰某旧为同安簿
 时学中一士子作书义如此说某见它说得新巧大
 喜之后见喻子才跋某人说命解后亦引此说又曰
卷五十 诗一 第 33a 页 WYG0193-0475c.png
 傅说此段说为学工夫极精密伊尹告太甲者极痛
 切
 (沈僩录说命下)
问为学逊志以意逆志之分曰逊志是小着这心去顺
 那事理自然见得出逆志是将自家底意去推迎等
 候他志不似今人硬将此意去捉那志
 (沈僩录说命下)
逊志则无所坠落志不低则必有溺落在下面
 (甘节录说命下)
卷五十 诗一 第 33b 页 WYG0193-0475d.png
因说敩学半曰近见踰子才跋说命云教只敩得一半
 学只学得一半那一半敩人自理会伯恭亦如此说
 某旧在同安时见士人作书义如此说先说王人求
 多闻时惟建事此是人君且学且敩一面理会教人
 一面穷义理后面说监于成宪其永无愆数语是平
 正实语不应中间翻空一句如此深险如说敩只得
 一半不成那一半掉放冷处教他自得此语全似禅
卷五十 诗一 第 34a 页 WYG0193-0476a.png
 语只当依古注
 (林赐录说命下)
 (录中某旧在同安时云云林夔孙录云某看见古人说话不如是险录中数语是平正实语云云林夔孙)
 (录云言语皆平正皆是实语不应得中间翻一个筋斗去录中此语全似禅语云云林夔孙录云此却似)
 (禅语五通仙人问佛六通如何是那一通那一通便是妙处且如学记引此亦只是依古注说)
西伯戡黎便是这个事难判断观戡黎大故逼近纣都
 岂有诸侯而敢称兵于天子之都乎看来文王只是
 不伐纣耳其他事亦都做了如伐崇戡黎之类韩退
 之拘幽操云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伊川以为此说
卷五十 诗一 第 34b 页 WYG0193-0476b.png
 出文王意中事尝疑这个说得来太过㨿当日事势
 观之恐不如此若文王终守臣节何故伐崇只是后
 人因孔子以服事殷一句遂委曲回护个文王说教
 好看殊不知孔子只是说文王不伐纣耳尝见杂说
 云纣杀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醢鄂侯西伯闻
 之窃叹崇侯虎谮之曰西伯欲叛纣怒囚之羑里西
 伯叹曰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
卷五十 诗一 第 35a 页 WYG0193-047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八
              钱塘程川撰
 书八

周书一

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须是刚健中正出人意
 表之君方能立天下之事如创业之君能定祸乱者
 皆是智勇过人
 (万人杰录泰誓上)
卷五十 诗一 第 35b 页 WYG0193-0476d.png
或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便是理否曰若
 全做理又如何说自我民视听这里有些主宰底意
 思
 (不知何氏录泰誓中)
庄仲问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谓天即理也曰
 天固是理然苍苍者亦是天在上而有主宰者亦是
 天各随他所说今既曰视听理又如何会视听虽说
卷五十 诗一 第 36a 页 WYG0193-0477a.png
 不同又却只是一个知其同不妨其为异知其异不
 害其为同尝有一人题分水岭谓水不曾分某和其
 诗曰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若识分时异方知合
 处同
 (陈文蔚录泰誓中)
问武成一篇编简错乱曰新有定本以程先生王介甫
 刘贡父李叔易诸本推究甚详
 (沈僩录武成)
说洪范看来古人文字也不被人牵强说得出只自恁
卷五十 诗一 第 36b 页 WYG0193-0477b.png
 地熟读少间字字都自会着实又云今人只管要说
 治道这是治道最紧切处这个若理会不通又去理
 会甚么零零碎碎
 (杨道夫录洪范)
问箕子陈洪范言彝伦攸叙见事事物物中得其伦理
 则无非此道非道便无伦理曰固是曰王道荡荡又
 曰王道平平曰无党无偏又曰无偏无党只是一个
卷五十 诗一 第 37a 页 WYG0193-0477c.png
 道如何如此反复说只是要得人反覆思量入心来
 则自有所见矣
 (余大雅录洪范)
问鲧则殛死禹乃嗣兴禹为鲧之子当舜用禹时何不
 逃走以全父子之义曰伊川说殛死只是贬死之类
 (廖德明录洪范)
问鲧既被诛禹又出而委质不知如何曰盖前人之愆
 又问禹以鲧为有罪而欲盖其愆非显父之恶否曰
 且如而今人其父打碎了个人一件家事其子买来
卷五十 诗一 第 37b 页 WYG0193-0477d.png
 填还此岂是显父之过
 (孙自修录字敬父宣城人甲寅所闻先生六十五岁池录卅一卷中)
 (洪范)
洛书本文只有四十五点班固云六十五字皆洛书本
 文古字画少恐或有模样但今无所考汉儒说此未
 是恐只是以义起之不是数如此盖皆以天道人事
 参伍言之五行最急故第一五事又参之于身故第
卷五十 诗一 第 38a 页 WYG0193-0478a.png
 二身既修可推之于政故八政次之政既成又验之
 于天道故五纪次之又继之皇极居五盖能推五行
 正五事用八政修五纪乃可以建极也六三德乃是
 权衡此皇极者也德既修矣稽疑庶徵继之者著其
 验也又继之以福极则善恶之效至是不可加矣皇
 极非大中皇乃天子极乃极至言皇建此极也东西
 南北到此恰好乃中之极非中也但汉儒虽说作中
 字亦与今不同如云五事之中是也今人说中只是
 含胡依违善不必尽赏恶不必尽罚如此岂得谓之
卷五十 诗一 第 38b 页 WYG0193-0478b.png
 中
 (郑可学录洪范)
凡数自一至五五在中自九至五五亦在中戴九履一
 左三右七五亦在中又曰若有前四者则方可以建
 极一五行二五事三八政四五纪是也后四者却自
 皇极中出三德是皇极之权人君所向用五福所威
 用六极此曾南丰所说诸儒所说惟此说好又曰皇
卷五十 诗一 第 39a 页 WYG0193-0478c.png
 君也极标准也皇极之君常滴水滴冻无一些不善
 人却不齐故曰不协于极不罹于咎天子作民父母
 以为天下王此便是皇建其有极又曰尚书前五篇
 大槩易晓后如甘誓胤征伊训太甲咸有一德说命
 此皆易晓亦好此是孔氏壁中所藏之书又曰看尚
 书渐渐觉晓不得便是有长进若从头至尾解得便
 是乱道高宗肜日是最不可晓者西伯戡黎是稍稍
 不可晓者太甲大故乱道故伊尹之言紧切高宗稍
 稍聪明故说命之言细腻又曰读尚书有一个法半
卷五十 诗一 第 39b 页 WYG0193-0478d.png
 截晓得半截不晓得晓得底看不晓得底且阙之不
 可强通强道则穿凿又曰敬敷五教在宽只是不急
 迫慢慢地养他
 (甘节录洪范)
天下道理只是一个包两个易便只说到八个处住洪
 范说得十数住五行五个便有十个甲乙便是两个
 木丙丁便是两个火戊已便是两个土金水亦然所
卷五十 诗一 第 40a 页 WYG0193-0479a.png
 谓兼三才而两之便都是如此大学中明明德便包
 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五个新民便包得齐家
 治国平天下三个自暗室屋漏处做去到得无所不
 周无所不遍都是这道理自一心之微以至于四方
 之远天下之大也都只是这个
 (黄义刚录洪范)
问洪范诸事曰此是个大纲目天下之事其大者大槩
 备于此矣问皇极曰此是人君为治之心法如周公
 一书只是个人政而已
卷五十 诗一 第 40b 页 WYG0193-0479b.png
 (沈僩录洪范)
箕子为武王陈洪范首言五行次便及五事盖在天则
 是五行在人则是五事
 (李儒用录字仲秉岳阳人己未所闻先生七十岁池录四十三卷饶录卅卷中)
 (洪范)
问五福六极曰民之五福人君当向之民之六极人君
 当畏之
卷五十 诗一 第 41a 页 WYG0193-0479c.png
 (吕焘录洪范)
五福六极曾子固说得极好洪范大槩曾子固说得胜
 如诸人
 (沈僩录洪范)
问五行所属曰旧本谓雨属木旸属金及与五事相配
 皆错乱了吴斗南说雨属水旸属火燠属木寒属金
 风属土看来雨只得属水自分晓如何属木问寒如
 何属金曰他讨得證㨿甚好左传云金寒玦离又貌
 言视听思皆是以次相属问貌如何属水曰容猊须
卷五十 诗一 第 41b 页 WYG0193-0479d.png
 光泽故属水言发于气故属火眼主肝故属木金声
 清亮故听属金问凡上四事皆原于思亦犹水火木
 金皆出于土也曰然又问礼如何属火曰以其光明
 问义之属金以其严否曰然
 (胡泳录洪范)
 (录中问五行所属曰沈僩录云问质属土曰从前如此说)
自水曰润下至稼穑作甘皆是二意水能润能下火能
卷五十 诗一 第 42a 页 WYG0193-0480a.png
 炎能上金曰从曰革从而又能革也
 (廖德明录洪范)
金曰从革一从一革互相变而体不变且如银打一只
 盏便是从更要别打作一件家事便是革依旧只是
 这物事所以云体不变
 (沈僩录洪范)
忽问如何是金曰从革对曰是从已之革曰不然是或
 从或革耳从者从所锻制革者又可革而之他而其
 坚刚之质依旧自存故与曲直稼穑皆成双字炎上
卷五十 诗一 第 42b 页 WYG0193-0480b.png
 者上字当作上声润下者下字当作去声亦此意
 (余大雅录洪范)
从革作辛是其气割辣曲直作酸今以两片木相擦则
 齿酸是其验也
 (林夔孙录洪范)
视曰明是视而便见之谓明听曰聪是听而便闻之谓
 聪思曰睿是思而便通之谓睿
卷五十 诗一 第 43a 页 WYG0193-0480c.png
 (杨道夫录洪范)
问视听言动比之洪范五事动是猊字否如动容猊之
 谓曰思也在这里了动容猊是外面底心之动便是
 思又问五行比五事曰曾见吴仁杰说得也顺它云
 猊是水言是火视是木听是金思是土将庶徵来说
 便都顺问猊如何是水曰它云猊是湿润底便是水
 故其徵便是肃时雨若洪范乃是五行之书看得它
 都以类配得但是略有不齐问皇极五福即是此五
 福否曰便只是这五福如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
卷五十 诗一 第 43b 页 WYG0193-0480d.png
 敛底即是尽得这五事以此锡庶民便是使民也尽
 得此五事尽得五事便有五福
 (林夔孙录洪范)
符叙舜功云象山在荆门上元须作醮象山罢之劝谕
 邦人以福不在外但当求之内心于是日入道观设
 讲座说皇极令邦人聚听之次日又画为一图以示
 之先生曰人君建极如个标准如东方望也如此西
卷五十 诗一 第 44a 页 WYG0193-0481a.png
 而天下平之道天下只是一理圣贤语言虽多皆是
 此理如尚书中洛诰之类有不可晓处多然间有说
 道理分晓处不须训释自然分明如云王敬作所不
 可不敬德肆惟王其疾敬德不敢替厥义德等语是
 也
 (万人杰录洪范)
皇极二字皇是指人君极便是指其身为天下做个样
 子使天下视之以为标准无偏无党以下数语皆是
 皇之所建皆无偏党好恶之私天下之人亦当无作
卷五十 诗一 第 44b 页 WYG0193-0481b.png
 好作恶便是遵王之道遵王之路皆会归于其极皆
 是视人君以为归下文是彝是训于帝其训是训是
 行以近天子之光说得自分晓天子作民父母以为
 天下王则许多道理尽在此矣但缘圣人做得样子
 高大人所难及而不可以此尽律天下之人虽不协
 于极但不罹于咎者皇亦受之至于而康而色自言
 好德者亦锡之福极不可以大中训之只是前面五
卷五十 诗一 第 45a 页 WYG0193-0481c.png
 是大建其有中时人斯其惟皇之极不成是时人斯
 其惟大之中皇须是君极须是人君定一个表仪于
 上且如北极是在天中唤作北中不可屋极是在屋
 中唤作屋中不可人君建一个表仪于上便有肃乂
 哲谋圣之应五福备具推以与民民皆从其表仪又
 相与保其表仪下文凡厥庶民以下言人君建此表
 仪又须知天下有许多名色人须逐一做道理处着
 始得于是有念之受之锡之福之类随其人而区处
 之大抵皇极是建立一个表仪后又有广大含容区
卷五十 诗一 第 45b 页 WYG0193-0481d.png
 处周备底意思尝疑正人正字只是中常之人此等
 人须是富方可与为善与无常产有常心者有异有
 能有为是有才之人有猷有为有守是有德之人无
 偏无陂以下只是反复歌咏若细碎解都不成道理
 (滕璘录洪范)
问先生言皇极之极不训中只是标准之义然无偏无
 党无反无侧亦有中意曰只是个无私意问标准之
卷五十 诗一 第 46a 页 WYG0193-0482a.png
 有作恶而遵王之路王者又从而敛五者之福而锡
 之于庶民敛者非取之于外亦自吾身先得其正然
 后可以率天下之民以归于正此锡福之道也
 (黄卓录洪范)
中不可解做极极无中意只是在中乃至极之所为四
 向所标准故因以为中如屋极亦只是在中为四向
 所准如建邦设都以为民极亦只是中天下而立为
 四方所标准如粒我蒸民莫匪尔极来牟岂有中意
 亦只是使人皆以此为准如北极如宸极皆然若只
卷五十 诗一 第 46b 页 WYG0193-0482b.png
 说中则殊不见极之义矣
 (陈淳录洪范)
极尽也先生指前面香卓四边尽处是极所以为之四
 极四极视中央中央即是极也尧都平阳舜都蒲坂
 四边望之一齐看着平阳蒲坂如屋之极极高之处
 四边到此尽了去不得故谓之极宸极亦然至善亦
 如此应于事到至善是极尽了更无去处故君子无
卷五十 诗一 第 47a 页 WYG0193-0482c.png
 底叉子又鼎中漉肉叉子亦谓之毕凡以毕漉鱼肉
 其汁水淋漓而下若雨然毕星名义盖取此今毕星
 上有一柄下开两叉形状亦类毕故月宿之则雨汉
 书谓月行东北入轸若东南入箕则风所以风者盖
 箕是南方属巽巽为风所以好风恐未必然
 (沈僩录洪范)
王省惟岁言王之所当省者一岁之事卿士所省者一
 月之事以下皆然
 (沈僩录洪范)
卷五十 诗一 第 47b 页 WYG0193-0482d.png
庶民惟星庶民犹星也
 (吕焘录洪范)
凶短折两事恶弱恶是自暴弱是自弃
 (吕焘录洪范)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八
卷五十 诗一 第 48a 页 WYG0193-04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九
              钱塘程川撰
 书九

周书二

近诸孙将旅獒来读是时武王已八十馀岁矣太保此
 书谆谆如教小儿相似若自后世言之则为非所宜
 言不尊君矣铢问人不易物之易合如字合作去声
 曰看上文意则当作如字读但德盛不狎侮又难说
卷五十 诗一 第 48b 页 WYG0193-0483b.png
 又问志以道宁言以道接接字如何曰接者酬应之
 谓言当以道酬应也志我之志言人之言
 (董铢录旅獒)
人不易物惟德其物易改易也言人不足以易物惟德
 足以易物德重而人轻也人犹言位也谓居其位者
 如宝玉虽贵若有人君之德则所锡赉之物斯足贵
 若无其德则虽有至宝以锡诸侯亦不足贵也
卷五十 诗一 第 49a 页 WYG0193-0483c.png
 王当时如何理会得曰当时事变在眼前故读其诗
 者便知其用意所在自今读之既不及见当时事所
 以谓其诗难晓然成王虽得此诗亦只是未敢诮公
 其心未必能遂无疑及至雷风之变启金縢之书后
 方始释然开悟先生却问必大曰成王因何知有金
 縢后去启之必大曰此二公赞之也又问二公何故
 许时不说若雷不响风不起时又如何必大曰闻之
 吕公著云此见二公功夫处二公在里面调护非一
 日矣但他人不得而知耳曰伯恭爱说一般如此道
卷五十 诗一 第 49b 页 WYG0193-0483d.png
 理必大问其说毕竟如何曰是时周公握了大权成
 王自是转动周公未得便假无风雷之变周公亦须
 别有道理李怀光反其子璀告德宗曰臣父能危陛
 下陛下不能制臣父借此可见当时事势然在周公
 之事则不过使成王终于省悟耳
 (吴必大录金縢)
大诰一篇不可晓据周公在当时外则有武庚管蔡之
卷五十 诗一 第 50a 页 WYG0193-0484a.png
 来作成王时书不知此是脱简且如梓材是君戒臣
 之辞而后截又皆是臣戒君之辞要之此三篇断然
 是武王时书若是成王不应所引多文王而不及武
 王且如今人才说太祖便须及太宗也又曰某常疑
 书注非孔安国作盖此传不应是东晋方出其文又
 皆不甚好不似西汉时文
 (黄义刚录康诰)
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此等语既不可晓只得且用古注
 古注既是杜撰如今便别求说又杜撰不如他矣
卷五十 诗一 第 50b 页 WYG0193-0484b.png
 (黄㽦录康诰)
非汝封刑人杀人无或刑人杀人非汝封又曰劓刖人
 无或劓刖人康叔为周司寇故一篇多说用刑此但
 言非汝封刑人杀人则无或敢有刑人杀人者盖言
 用刑之权止在康叔不可不谨之意耳
 (辅广录康诰)
吴才老说梓材是洛诰中书甚好其他文字亦有错乱
卷五十 诗一 第 51a 页 WYG0193-0484c.png
 而移易得出人意表者然无如才老此样处恰恰好
 好
 (不知何氏录梓材)
尚书句读长者如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
 王是一句
 (黄㽦录梓材)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只是一句
 (杨道夫录召诰)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以后皆是论祭祀然其中又杂得
卷五十 诗一 第 51b 页 WYG0193-0484d.png
 别说在
 (吴振录洛诰)
柳兄言东莱解无逸一篇极好曰伯恭如何解君子所
 其无逸柳曰东莱解所字为居字曰若某则不敢如
 此说诸友问先生如何说曰恐有脱字则不可知若
 说不行而必强立一说虽若可观只恐道理不如此
 (袭盖乡录无逸)
卷五十 诗一 第 52a 页 WYG0193-0485a.png
 功罚不及罪故事事差错若毕协赏罚至公至明何
 以及此又问张皇六师曰古者兵藏于农故六军皆
 寓于农张皇六师则是整顿民众底意思
 (杨至录康王之诰)
问格其非心之格训正是如格式之格以律人之不正
 者否曰如今人言合格是将此一物格其不正者如
 格其非心是说得深者格君心之非是说得浅者子
 善因问温公以格物为捍格之格不知格字有训捍
 义否曰亦有之如格斗之格是也
卷五十 诗一 第 52b 页 WYG0193-0485b.png
 (董铢录囧命)
 (录中如今人言合格云云万人杰录云如合格之格谓使之归于正也)
东坡解吕刑王享国百年耄作一句荒度作刑作一句
 甚有理如洛诰等篇不可晓只合阙疑
 (廖德明录吕刑)
问赎刑所以宽鞭朴之刑则吕刑之赎刑如何曰吕刑
 盖非先王之法也故程子有一策问云商之盘庚周
卷五十 诗一 第 53a 页 WYG0193-0485c.png
 因取望之传看毕曰说得也无引證因论望之云想
 见望之也是拗义刚问望之学术不知是如何又似
 好样又却也有那差异处先生徐应曰他说底也是
 正义刚曰如杀韩延寿分明是他不是曰望之道理
 短义刚曰看来他也是暗于事机被那两个小人恁
 地弄后都不知先生但应之而已
 (黄义刚录吕刑)
秦誓费誓亦皆有说不行不可晓处民讫自若是多盘
 想只是说人情多要安逸之意
卷五十 诗一 第 53b 页 WYG0193-0485d.png
 (辅广录费誓泰誓)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九
卷五十 诗一 第 54a 页 WYG0193-04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
             钱塘程川撰
 诗一

统论经义

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
 (不知何氏录川按不知何氏录有三饶录二十卷为辛亥先生六十二岁时同舍共闻饶录三十九卷为己)
 (未先生七十岁时同舍共录建别录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不详何时所闻未详孰是馀仿此)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使篇篇皆是讥刺人安得温柔敦
卷五十 诗一 第 54b 页 WYG0193-0486b.png
 厚
 (滕璘录字德粹新安人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岁饶录十七卷中)
问以诗观之虽千百载之远人之情伪只此而已更无
 两般曰以某看来须是别换过天地方别换一样人
 情释氏之说固不足据然其书说尽百千万劫其事
 情亦只如此而已况天地无终穷人情安得有异
 (吴必大录字伯丰兴国人戊申己酉所闻先生五十九岁六十岁饶录八卷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55a 页 WYG0193-0486c.png
问诗次序是当如此否曰不见得只是楚茨信南山甫
 田大田诸诗元初却当作一片又曰如卷阿说岂弟
 君子自作贤者如泂酌说岂弟君子自作人君大抵
 诗中有可以比并看底有不可如此看自有只般样
 子
 (叶贺孙录字味道括苍人辛亥以后所闻先生六十二岁池录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中)
恭父问诗章起于谁曰有故言者是指毛公无故言者
 皆是郑康成有全章换一韵处有全押韵处如颂中
 有全篇句句是韵如殷武之类无两句不是韵到稼
卷五十 诗一 第 55b 页 WYG0193-0486d.png
 穑匪解自欠了一句前辈分章都晓不得某细读方
 知是欠了一句
 (叶贺孙录)
诗中头项多一项是音韵一项是训詀名件一项是文
 体若逐一根究然后讨得些道理则殊不济事须是
 通悟者方看得
 (李方子录字公晦邵武人戊申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九岁池录六卷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56a 页 WYG0193-0487a.png
 又如鹤鸣做得极巧更含蓄意思全然不露如清庙
 一倡三叹者人多理会不得注下分明说一人倡之
 三人和之譬如今人挽歌之类今人解者又须要胡
 说乱说
 (曾祖道录字择之丁巳所闻先生六十八岁池录卅七卷中)
诗有说得曲折后好底有只恁平直说后自好底如燕
 燕末后一章这不要看上文考下章便知得是恁地
 意思自是高远自是说得那人着
 (黄义刚录字毅然临川人癸丑以后所闻先生六十四岁池录二十六卷二十七卷饶录卅八卷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56b 页 WYG0193-0487b.png
诗人只见他恁地重三叠四说将谓是无伦理次序不
 知他一句不胡乱下文蔚曰今日偶看棫朴一篇凡
 有五章前三章是说人归附文王之德后二章乃言
 文王有作人之功及纪纲四方之德致得人归附者
 在此一篇之意次第甚明曰然遐不作人却是说他
 鼓舞作兴底事功夫细密处又在后一章如曰勉勉
 我王纲纪四方四方便都在他线索内牵着都动文
卷五十 诗一 第 57a 页 WYG0193-0487c.png
 蔚曰勉勉即是纯亦不已否曰然追琢其章金玉其
 相是那工夫到后文章真个是盛美资质真个是坚
 实
 (陈文蔚录字才卿上饶人戊申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九岁池录四卷中)
读诗之法只是熟读涵咏自然和气从胸中流出其妙
 处不可得而言不待安排措置务自立说只恁平读
 著意思自足须是打叠得这心光荡荡地不立一个
 字只管虚心读他少问推来推去自然推出那个道
 理所以说以此洗心便是以这道理尽洗出那心里
卷五十 诗一 第 57b 页 WYG0193-0487d.png
 物事浑然都是道理上蔡曰学诗须先识得六义体
 面而讽咏以得之此是读诗之要法看来书只是要
 读读得熟时道理自见切忌先自布置立说
 (不知何氏录)
大凡读书先晓得文义了只是常常熟读如看诗不须
 得着意去里面训解但只平平地涵咏自好因举池
 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四句吟咏者
卷五十 诗一 第 58a 页 WYG0193-0488a.png
 有榆别无意义只是兴起下面子有车马子有衣裳
 耳小雅诸篇皆君臣燕饮之诗道主人之意以誉宾
 如今人宴饮有致语之类亦间有叙宾客答词者汉
 书载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亦是此意古人以
 鱼为重故鱼丽南有嘉鱼皆特举以歌之仪礼载乃
 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邱歌南山有台
 笙由仪本一套事后人移鱼丽附于鹿鸣之什截
 嘉鱼以下为成王诗遂失当时用诗之意故胡乱解
 今观鱼丽嘉鱼南山有台等篇辞意皆同菁莪湛露
卷五十 诗一 第 58b 页 WYG0193-0488b.png
 蓼萧皆燕饮之诗诗中所谓君子皆称宾客后人却
 以言人君正颠倒了如以湛露为恩泽皆非诗义故
 野有蔓草零露湑兮亦以为君之泽不下流皆局于
 一个死例所以如此周礼以六诗教国子当时未有
 注解不过教之曰此兴也此比也此赋也兴者人便
 自作兴看比者人便自作比看兴只是兴起谓下句
 直说不起故将上句带起来说如何去上讨义理今
卷五十 诗一 第 59a 页 WYG0193-0488c.png
 欲观诗不若且置小序及旧说只将元诗虚心熟读
 徐徐玩味候彷佛见个诗人本意却从此推寻将去
 方有感发如人捻得一个无题目诗再三熟看要须
 辨得出来若被旧说一局局定便看不出今虽说不
 用旧说终被他先入在内不期依旧从它去某向作
 诗解文字初用小序至解不行处亦曲为之说后来
 觉得不安第二次解者虽存小序问为辨破然终是
 不见诗人本意后来方知只尽去小序便自可通于
 是尽涤旧说诗意方活又曰变风中固多好诗虽其
卷五十 诗一 第 59b 页 WYG0193-0488d.png
 间有没意思者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处方可观后
 人便自做个道理解说于其造意下语处元不及究
 只后代文集中诗文多不解其辞意者乐府中罗敷
 行罗敷即使君之妻使君即罗敷之夫其曰使君自
 有妇罗敷自有夫正相戏之辞又曰夫婿从东来千
 骑居上头观其气象即使君也后人亦错解了须得
 其辞意方见好笑处
卷五十 诗一 第 60a 页 WYG0193-0489a.png
 (吴必大录)
学者当兴于诗须先去了小序只将本文熟读玩味仍
 不可先看诸家注解看得久之自然认得此诗是说
 个甚事谓如拾得个无题目诗说此花既白又香是
 盛寒开必是梅花诗也卷阿召康公戒成王其始只
 说个好意思如岂弟君子皆指成王纯嘏尔寿之类
 皆说优游享福之事至有冯有翼以下方说用贤大
 抵告人之法亦当如此须先令人歆慕此事则其肯
 从吾言必乐为之矣
卷五十 诗一 第 60b 页 WYG0193-0489b.png
 (万人杰录字正淳兴国人庚子以后所闻先生五十一岁池录十七卷饶录四十六卷中)
诗如今恁地注解了自是分晓易理会但须是沉潜讽
 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若只草草看过一
 部诗只两三日可了但不得滋味也记不得全不济
 事古人说诗可以兴须是读了有兴起处方是读诗
 若不能兴起便不是读诗因说永嘉之学只是要立
 新巧之说少间指摘东西斗凑零碎便立说去纵说
卷五十 诗一 第 61a 页 WYG0193-0489c.png
 得是也只无益莫道又未是
 (钱木之录字子山晋陵人丁巳所闻先生六十八岁池录卅六卷中)
读诗正在于吟咏讽诵观其委曲折旋之意如吾自作
 此诗自然足以感发善心今公读诗只是将已意去
 包笼他如做时文相似中间委曲周旋之意尽不曾
 理会得济得甚事若如此看只一日便可观尽何用
 逐日只睚得数章而又不曾透彻耶且如人入城郭
 须是逐街坊里巷屋庐台榭车马人物一一看过方
 是今公等只是外面望见城是如此便说我都知得
卷五十 诗一 第 61b 页 WYG0193-0489d.png
 了如郑诗虽淫乱然出其东门一诗却如此好女曰
 鸡鸣一诗意思亦好读之真个有不知手之舞足之
 蹈者
 (沈僩录)
读诗便长人一格如今人读诗何缘会长一格诗之兴
 最不紧要然兴起人意处正在兴会得诗人之兴便
 有一格长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盖曰丰水且有芑
卷五十 诗一 第 62a 页 WYG0193-0490a.png
 武王岂不有事乎此亦兴之一体不必更注解如龟
 山说关雎处意亦好然终是说死了如此便诗眼不
 活
 (吴必大录)
问时举看文字如何曰诗传今日方看得纲领要之紧
 要是要识得六义头面分明则诗亦无难看者曰读
 诗全在讽咏得熟则六义将自分明须使篇篇有个
 下落始得且如子善向看易传往往毕竟不曾熟如
 此则何缘会浃洽横渠云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
卷五十 诗一 第 62b 页 WYG0193-0490b.png
 或静坐得之一乱则思不起今学者看文字若记不
 得则何缘贯通时举曰缘资性鲁钝全记不起曰只
 是贪多故记不得福州陈正之极鲁钝每读书只读
 五十字必三二百遍而后能熟积习读去后来却赴
 贤良要知人只是不会耐苦耳凡学者要须做得人
 难做底事方好若见做不得便不去做要任其自然
 何缘做得事成切宜勉之
卷五十 诗一 第 63a 页 WYG0193-0490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