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七 书七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a 页 WYG0193-043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四十七
              钱塘程川撰
 书七
商书

问仲虺之诰似未见其释汤惭德处曰正是解他云若
 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他缘何道这几句盖谓汤若
 不除桀则桀必杀汤如说推亡固存处自是说伐桀
 至德日新以下乃是勉汤又如天乃锡王勇智他特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b 页 WYG0193-0433d.png
 地说勇智两字便可见尚书多不可晓固难理会然
 这般处古人如何说得恁地好如今人做时文相似
 (林夔孙录仲虺之诰)
问礼义本诸人心惟中人以下为气禀物欲所拘蔽所
 以反着求礼义自治若成汤尚何须以义制事以礼
 制心曰汤武反之也便也是有些子不那底了但他
 能恁地所以为汤若不恁地便是惟圣罔念作狂圣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2a 页 WYG0193-0434a.png
 人虽则说是生知安行便只是常常恁地不已所以
 不可及若有一息不恁地便也是凡人了问舜由仁
 义行便是不操而自存否曰这都难说舜只是不得
 似众人恁地着心自是操
 (叶贺孙录仲虺之诰)
蔡㦛问书所谓降衷曰古之圣贤才说出便是这般话
 成汤当放桀之初便说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
 常性克绥厥猷惟后武王伐纣时便说惟天地万物
 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2b 页 WYG0193-0434b.png
 傅说告高宗便说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
 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
 惟圣时宪见古圣贤朝夕只见那天在眼前
 (叶贺孙录汤诰)
孔安国以衷为善便无意思衷只是中便与民受天地
 之中一般
 (汤泳录汤诰)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3a 页 WYG0193-0434c.png
问天道福善祸淫此理定否曰如何不定自是道理当
 如此赏善罚恶亦是理当如此不如此便是失其常
 理又问或有不如此者何也曰福善祸淫其常理也
 若不如此便是天也把捉不定了又曰天莫之为而
 为它亦何尝有意只是理自如此且如冬寒夏热此
 是常理当如此若冬热夏寒便是失其常理又问失
 其常者皆人事有以致之耶抑偶然耶曰也是人事
 有以致之也有是偶然如此时又曰大底物事也不
 会变如日月之类只是小小底物事会变如冬寒夏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3b 页 WYG0193-0434d.png
 热之类如冬间大热六月降雪是也近年径山尝六
 七月大雪
 (沈僩录汤诰)
问伊训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是时汤方在
 殡宫太甲于朝夕奠常在如何伊尹因祠而见之曰
 此与顾命康王之诰所在冕服事同意者古人自有
 一件人君居丧之礼但今不存无以考㨿盖天子诸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4a 页 WYG0193-0435a.png
 土诸侯而邻国之人乃以汤为我后而徯其来此可
 见汤得民心处
 (李闳祖录太甲中)
视不为恶色所蔽为明听不为奸人所欺为聪
 (甘节录太甲中)
爰革夏正只是正朔之正贺孙因问伊尹说话自分明
 间有数语难晓如为上为德为下为民之类曰伯恭
 四字为字都从去声觉得顺贺孙因说如逄君之恶
 也是为上而非是为德为宫室妻妾之奉也是为下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4b 页 WYG0193-0435b.png
 而非是为民曰然伊尹告太甲却是与寻常人说话
 便恁地分晓恁地切身至今看时通上下皆使得至
 傅说告高宗语意却深缘高宗贤明可以说这般话
 故傅说辅之说得较精微伊尹告太甲前一篇许多
 说话都从天理窟中抉出许多话分明说与他今看
 来句句是天理又云非独此看得道理透见得圣贤
 许多说话却是天理又云伊尹说得极恳切许多说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5a 页 WYG0193-0435c.png
 话重重叠叠说了又说
 (叶贺孙录咸有一德)
问左右惟其人何所指曰只是指亲近之臣任官是指
 任事底人也任官惟贤此多是为下为民底意思左
 右惟其人多是为上为德底意思其难其慎言人君
 任官须是贤臣左右须是得人当难之慎之也惟和
 惟一言人臣为上为下须是为德为民必和必一为
 此事也
 (叶贺孙录咸有一德)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5b 页 WYG0193-0435d.png
至之问四为字当作何音曰四字皆作去声言臣之所
 以为上者盖为君德也臣之所以为下者盖为民也
 为上犹言为君
 (董铢录咸有一德)
论其难其慎曰君臣上下相与甚难
 (甘节录咸有一德)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上两句是教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6a 页 WYG0193-0436a.png
协于克一协犹齐也
 (黄升卿录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岁饶录二十一卷中)
 (咸有一德)
高宗梦傅说㨿此则是真有个天帝与高宗对答曰吾
 赉汝以良弼今人但以主宰说帝谓无形象恐也不
 得若如世间所谓玉皇大帝恐亦不可毕竟此理如
 何学者皆莫能答
 (沈僩录说命上)
梦之事只说到感应处高宗梦帝赉良弼之事必是梦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6b 页 WYG0193-0436b.png
 中有帝赉之说之类只是梦中事说是帝真赉不得
 说无此事只是天理亦不得
 (包扬录说命上)
问高宗梦说如伊川言是有个傅说便能感得高宗之
 梦琮谓高宗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
 自河徂亳其在民间久矣当时天下有个傅说岂不
 知名当恭默思道之时往往形于梦寐于是审象而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7a 页 WYG0193-0436c.png
 求之不然贤否初不相闻但㨿一时梦寐便取来做
 宰相或者于理未安曰遁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
 亳是说高宗是说甘盘众未应曰㨿来暨厥终罔显
 只是寻甘盘不见然高宗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亦尝
 是在民间来
 (吴琮录字仲方临川人甲寅见记先生六十五岁饶录四卷五卷中)
 (说命上)
惟天聪明至惟干戈省厥躬八句各一义不可牵连天
 自是聪明君自是用时宪臣自是用钦顺民自是用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7b 页 WYG0193-0436d.png
 从乂口则能起羞甲胄所以禦戎也然亦能兴戎如
 秦筑长城以禦胡而致胜广之乱衣裳者赏也在笥
 犹云在箱箧中甚言其取之易如云爵者上之所擅
 出于口而无穷惟其予之之易故必审其人果贤耶
 果有功耶则赏不妄矣干戈刑人之具然须省察自
 家真个是否恐或因怒而妄刑人或虑施之不审而
 无辜者被祸则刑之施当矣盖衣裳之予虽在我而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8a 页 WYG0193-0437a.png
 必审其人之贤否干戈施之于人而必审自己之是
 非也
 (沈僩录说命中)
惟口起羞以下四句皆是审
 (甘节录说命中)
口非欲起羞而出言不当则反足以起羞甲冑本所以
 禦戎而出谋不当则反足以起戎衣裳在笥易以与
 人不可不谨干戈讨有罪则因以省身
 (不知何氏录说命中)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8b 页 WYG0193-0437b.png
惟甲胄起戎盖不可有关防他底意
 (甘节录说命中)
惟甲胄起戎如归与石郎谋反是也
 (甘节录说命中)
惟厥攸居所居所在也
 (甘节录说命中)
南轩云非知之艰行之艰此特傅说告高宗甘盘高宗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9a 页 WYG0193-0437c.png
 旧学甘盘于义理知之亦多故使得这说若常人则
 须以致知为先也此等议论尽好
 (杨道夫录说命中)
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云云东坡解作甘
 盘遁于荒野㨿某看恐只是高宗自言观上文曰台
 小子可见但不知当初高宗因甚遁于荒野不知甘
 盘是甚样人是学个甚么今亦不敢断但㨿文义疑
 是如此兼无逸云高宗旧劳于外亦与此相应想见
 高宗三年不言恭默思道未知所发又见世间未有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9b 页 WYG0193-0437d.png
 个人强得甘盘所以思得一大贤如傅说高宗若非
 傅说想不能致当日之治傅说若非高宗亦不能有
 所为故曰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言必相须
 也
 (沈僩录说命下)
经藉古人言学字方自说命始有
 (不知何氏录说命下)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0a 页 WYG0193-0438a.png
惟学逊志务时敏至厥德修罔觉逊志者逊顺其志捺
 下这志入那事中仔细低心下意与它理会若高气
 不伏以为无紧要不能入细理会得则其修亦不来
 矣既逊其志又须时敏若以做不做或作或辍亦不
 济事须是逊志务时敏则厥修乃来为学之道只此
 二端而已又戒以允怀于兹二者则道乃积于厥躬
 积者来得件数多也惟敩学半盖已学既成居于人
 上则须教人自学者学也而教人者亦学盖初学得
 者是半既学而推以教人与之讲说已亦因此温得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0b 页 WYG0193-0438b.png
 此段文义是敩之功一半也念终始典于学始之所
 学者学也终之所以教人者亦学也自学教人无非
 是学自始至终日日如此忽不自知其德之修矣或
 举葛氏解云傅说与王说我教你者只是一半事那
 一半要系自去行取故谓之终始曰某旧为同安簿
 时学中一士子作书义如此说某见它说得新巧大
 喜之后见喻子才跋某人说命解后亦引此说又曰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1a 页 WYG0193-0438c.png
 傅说此段说为学工夫极精密伊尹告太甲者极痛
 切
 (沈僩录说命下)
问为学逊志以意逆志之分曰逊志是小着这心去顺
 那事理自然见得出逆志是将自家底意去推迎等
 候他志不似今人硬将此意去捉那志
 (沈僩录说命下)
逊志则无所坠落志不低则必有溺落在下面
 (甘节录说命下)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1b 页 WYG0193-0438d.png
因说敩学半曰近见踰子才跋说命云教只敩得一半
 学只学得一半那一半敩人自理会伯恭亦如此说
 某旧在同安时见士人作书义如此说先说王人求
 多闻时惟建事此是人君且学且敩一面理会教人
 一面穷义理后面说监于成宪其永无愆数语是平
 正实语不应中间翻空一句如此深险如说敩只得
 一半不成那一半掉放冷处教他自得此语全似禅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2a 页 WYG0193-0439a.png
 语只当依古注
 (林赐录说命下)
 (录中某旧在同安时云云林夔孙录云某看见古人说话不如是险录中数语是平正实语云云林夔孙)
 (录云言语皆平正皆是实语不应得中间翻一个筋斗去录中此语全似禅语云云林夔孙录云此却似)
 (禅语五通仙人问佛六通如何是那一通那一通便是妙处且如学记引此亦只是依古注说)
西伯戡黎便是这个事难判断观戡黎大故逼近纣都
 岂有诸侯而敢称兵于天子之都乎看来文王只是
 不伐纣耳其他事亦都做了如伐崇戡黎之类韩退
 之拘幽操云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伊川以为此说
卷四十七 书七 第 12b 页 WYG0193-0439b.png
 出文王意中事尝疑这个说得来太过㨿当日事势
 观之恐不如此若文王终守臣节何故伐崇只是后
 人因孔子以服事殷一句遂委曲回护个文王说教
 好看殊不知孔子只是说文王不伐纣耳尝见杂说
 云纣杀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醢鄂侯西伯闻
 之窃叹崇侯虎谮之曰西伯欲叛纣怒囚之羑里西
 伯叹曰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