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193-03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八
              钱塘程川撰
 易三十八
说卦传

赞于神明犹言治于人相似谓为人所治也赞于神明
 神明所赞也圣人用于字恁地用不然只当说幽赞
 神明此却是说见助于神明
 (㬊渊录第一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193-0355b.png
赞只是赞化育之赞不解便说那赞命于神明这只说
 道他为神明所赞所以生出这般物事来与人做卦
 (㬊渊录第一章)
生蓍便是大衍之数五十如何恰限生出百茎物事教
 人做筮用到那三天两地方是取数处看得来阴阳
 刚柔四字阴阳指二老刚柔指二少
 (㬊渊录第一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193-0355c.png
天下之数都只始于三二谓如阳数九只是三三而九
 之阴数六只是三二而六之故孔子云参天两地而
 倚数此数之本也康节却云非天地之正数是他见
 得不尽康节却以四为数
 (程端蒙录第一章)
一个天参之则三一个地两之则二数便从此起此与
 大衍之数五十各自设一个道理不须合来看然要
 合也合得一个三一个二衍之则成十便是五十
 (㬊渊录第一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193-0355d.png
参天两地而倚数此在揲蓍上说参者元是个三数底
 物事自家从而三之两者元是个两数底物事自家
 从而两之虽然却只是说得个三在未见得成何数
 倚数云者似把几件物事挨放这里如已有三数更
 把个三数倚在这里成六又把个三数物事倚在此
 成九两亦如之
 (㬊渊录第一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193-0356a.png
问参天两地而倚数曰天圆得数之三地方得数之四
 一画中有三画三画中参之则为九此天之数也阳
 道常饶阴道常之地之数不能为三止于两而已三
 而两之为六故六为坤
 (金去伪录第一章)
参天两地而倚数一个天参之为三一个地两之为二
 三三为九三二为六两其三一其二为八两其二一
 其三为七二老为阴阳二少为柔刚参不是三之数
 是往参焉之参兼三才而两之初刚而二柔三仁而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193-0356b.png
 四义五阳而上阴阳化为阴只恁地消缩去无痕迹
 故谓之化阴变为阳其势浸长便较突兀有头面故
 谓之变阴少于阳气理数皆如此用全用半所以不
 同
 (杨至录第一章)
问参天两地旧说以为五生数中天参地两不知其说
 如何曰如此只是三天两地不见参两之意参天者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193-0356c.png
 参而三之两地者两之以二也以方员而言则七八
 九六之数都自此而起问以方员而言参两如天之
 圆径一则以围三而参之地之方径一则以围四而
 两之否曰然
 (黄干录第一章)
倚数倚是靠在那里且如先得个三又得个三只成六
 更得个三方成九若得个二却成八恁地倚得数出
 来有人说参作三谓一三五两谓二四一三五固是
 天数二四固是地数然而这却是积数不是倚数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193-0356d.png
 (㬊渊录第一章)
问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既有卦则
 有爻矣先言卦而后言爻何也曰自作易言之则有
 爻而后有卦此却似自后人观圣人作易而言方其
 立卦时只见是卦及细别之则有六爻问阴阳刚柔
 一也而别言之何也曰观变于阴阳近于造化而言
 发挥刚柔近于人事而言且如泰卦以卦言之只见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193-0357a.png
 得小往大来阴阳消长之意爻里面便有包荒之类
 (黄干录第一章)
观变于阴阳是统说道有几画阴几画阳成个甚卦发
 挥刚柔却是就七八九六上说初间做这卦时未晓
 得是变与不变及至发挥出刚柔了方知这是老阴
 少阴那是老阳少阳
 (㬊渊录第一章)
问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观变是就蓍数上观否曰恐只
 是就阴阳上观未用说到蓍数处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193-0357b.png
 (林学履录第一章)
问近见先生易诗云立卦生爻自有因两仪四象已前
 陈因字之义如何曰卦爻因仪象而生立即两仪生
 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又问生爻指言重卦否曰然
 (董铢录第一章)
圣人作易时其中固是具得许多道理人能体之而尽
 则便如那易他说那吉凶悔吝处莫非和顺道德理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193-0357c.png
 于义穷理尽性之事这一句本是说易之书如此后
 人说去学问上却是借他底然这上也有意思皆是
 自浅至深
 (㬊渊录第一章)
问和顺道德而理于义是就圣人上说是就易上说曰
 是说易又问和顺是圣人和顺否曰是易去和顺道
 德而理于义如吉凶消长之道顺而无逆是和顺道
 德也理于义则又极其细而言随事各得其宜之谓
 也和顺道德如极高明理于义如道中庸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193-0357d.png
 (林学履录第一章)
和顺道德而理于义是统说底穷理尽性至命是分说
 底上一句是离合言之下一句以浅深言之凡卦中
 所说莫非和顺那道德不悖了他理于义是细分他
 逐事上各有个义理和顺字理字最好看圣人下这
 般字改移不得不似今时抹了却添几字都不妨
 (㬊渊录第一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193-0358a.png
问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曰此言作易者如此后来不合
 将做学者事看如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之说岂与此
 是一丳却是学者事只于穷理上着工夫穷得理时
 性与命在其中矣横渠之说未当
 (金去伪录第一章)
或问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程子之说如何曰理性命只
 是一物故知则皆知尽则皆尽不可以次序言但知
 与尽却有次第耳
 (不知何氏录第一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193-0358b.png
穷理是穷得物理尽得人性到得那天命所以说道性
 命之源
 (㬊渊录第一章)
穷理是理会得道理穷尽尽性是做到尽处如能事父
 然后尽仁之性能事君然后尽义之性
 (李闳祖录第一章)
穷理是知字上说尽性是仁字上说言能造其极也至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193-0358c.png
 于范围天地是至命言与造化一般
 (李闳祖录第一章)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物事齐整不乱其所从来一也
 (万人杰录第一章)
穷理尽性至于命本是就易上说易上皆说物理便是
 穷理尽性即此便是至命诸先生把来就人上说能
 穷理尽性了方至于命
 (陈淳录第一章)
道理须是与自家心相契方是得他所以要穷理忠信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193-0358d.png
 进德之类皆穷理之事易中自具得许多道理便是
 教人穷理循理
 (㬊渊录第一章)
伯礼问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程张之说孰是曰各是一
 说程子皆以见言不如张子有作用穷理是见尽性
 是行觉得程子是说得快了如为子知所以孝为臣
 知所以忠此穷理也为子能孝为臣能忠此尽性也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193-0359a.png
 能穷此理充其性之所有方谓之尽以至于命是拖
 脚却说得于天者尽性是我之所至也至命是说天
 之所以与我者耳昔尝与人论舜事舜尽事亲之道
 而瞽瞍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瞽瞍底豫而天下
 之为人父子者定知此者是穷理者也能此者尽性
 者也
 (黄㽦录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将以顺性命之理圣人作易只是要
 发挥性命之理模写那个物事下文所说阴阳刚柔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193-0359b.png
 仁义便是性中有这个物事顺性命之理只是要发
 挥性命之理
 (㬊渊录第二章)
问将以顺性命之理而下言立天地人之道乃继之以
 兼三才而两之此恐言圣人作易之由如观鸟兽之
 文与地之宜始作八卦相似盖圣人见得三才之理
 只是阴阳刚柔仁义故为两仪四象八卦也只是这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193-0359c.png
 道理六画而成卦也只是这道理曰圣人见得天下
 只是这两个物事故作易只是模写出这底问模写
 出来便所谓顺性命之理性命之理便是阴阳刚柔
 仁义否曰便是顺性命之理问兼三才如何分曰以
 一卦言之上两画是天中两画是人下两画是地两
 卦各自看则上与三是天五与二为人四与初为地
 问以八卦言之则九三者天之阳六三者天之阴九
 二者人之仁六二者人之义初九者地之刚初六者
 地之柔不知是否曰恁地看也得如上便是天之阴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193-0359d.png
 三便是天之阳五便是人之仁二便是人之义四便
 是地之柔初便是地之刚
 (黄干录第二章)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是以气言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是
 以质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以理言
 (程端蒙录第二章)
阴阳是阳中之阴阳刚柔是阴中之阴阳刚柔以质言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193-0360a.png
 是有个物了见得是刚底柔底阴阳以气言
 (㬊渊录第二章)
问立天之道曰阴与阳道理也阴阳气也何故以阴阳
 为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道以
 为须着如此说然器亦道道亦器也道未尝离乎器
 道亦只是器之理如这交椅是器可坐便是交椅之
 理人身是器语言动作便是人之理理只在器上理
 与器未尝相离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曰何谓一曰
 一如一阖一辟谓之变只是一阴了又一阳此便是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193-0360b.png
 道寒了又暑暑了又寒这道理只循环不已维天之
 命于穆不已万古只如此
 (陈淳录第二章)
问仁是柔如何却属乎刚义是刚如何却属乎柔曰盖
 仁本是柔底物事发出来却刚但看万物发生便自
 恁地奋迅出来有刚底意思义本是刚底物事发出
 来却柔但看万物肃杀时便恁地收敛憔悴有柔底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193-0360c.png
 意思如人春夏间阳胜却有懈怠处秋冬间阴胜却
 有健实处又问扬子云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如
 何曰仁体柔而用刚义体刚而用柔铢曰此岂所谓
 阳根阴阴根阳耶曰然
 (董铢录第二章)
阴阳刚柔仁义看来当曰义与仁当以仁对阳仁若不
 是阳刚如何做得许多造化义虽刚却主于收敛仁
 却主发舒这也是阳中之阴阴中之阳互藏其根之
 意且如今人用赏罚到赐与人自是无疑便做将去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193-0360d.png
 若是刑杀时便迟疑不肯果决这见得阳舒阴敛仁
 属阳义属阴处
 (㬊渊录第二章)
㬊问如何以仁比刚曰人施恩惠时心自是直无疑惮
 心行刑罚时心自是疑畏万有一失则奈何且如春
 生则气舒自是刚秋则气收而渐衰自是柔
 (林学蒙录第二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193-0361a.png
兼三才而两之兼贯通也通贯是理本如此两之者阴
 阳刚柔仁义也
 (杨方录第二章)
兼三才而两之初刚而二柔三仁而四义五阳而六阴
 两之如言加一倍本是一个又各加一个为两
 (李方子录第二章)
问分阴分阳迭用柔刚阴阳刚柔只是一理兼而举之
 否曰然
 (黄干录第二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193-0361b.png
问先天图卦位自乾一兑二离三右行至震四住揭起
 巽五作左行坎六艮七至坤八住接震四观卦气相
 接皆是左旋盖乾是老阳接巽末姤卦便是一阴生
 坤是老阴接震末复卦便是一阳生自复卦一阳生
 尽震四离三一十六卦然后得临卦又尽兑二凡八
 卦然后得泰卦又隔四卦得大壮又隔大有一卦得
 夬夬卦接乾乾卦接姤自姤卦一阴生尽巽五坎六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193-0361c.png
 一十六卦然后得遁卦又尽艮七凡八卦然后得否又
 隔四卦得观又隔比一卦得剥剥卦接坤坤接复周而
 复始循环无端卦乾左旋而一岁十二月之卦皆有其
 序但阴阳初生各历十六卦而后为一月又历八卦再
 得一月至阴阳将极处只历四卦为一月又历一卦遂
 一并三卦相接其初如此之疏其末如此之密此阴阳
 嬴缩当然之理与然此图于复卦之下书曰冬至子中
 于姤卦之下书曰夏至午中此固无可疑者独于临卦
 之下书曰春分卯中则临卦本为十二月之卦而春分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193-0361d.png
 合在泰卦之下又于遁卦之下书曰秋分酉中则遁卦
 本为六月之卦而秋分合在否卦之下昨侍坐复庵闻
 王讲书所说卦气之论皆世俗浅近之语初无义不可
 推窃意此图春分卯中秋分酉中字或恐后人误随世
 俗卦气之论遂差其次却与文王卦位不相合矣不然
 则离兑之间所以为春坎艮之间所以为秋者必当别
 有其说曰伏羲易自是伏羲说话文王易自是文王说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0193-0362a.png
 话固不可以交互求合所看先天卦气嬴缩极仔细某
 亦尝如此理会来尚未得其说阴阳初生其气固缓然
 不应如此之疏其后又却如此之密大扺此图布置皆
 出乎自然不应无说当更共思之
 (周谟录第三章)
安卿问先天图说曰阳在阴中阳逆行阴在阳中阴逆行
 阳在阳中阴在阴中皆顺行何谓也曰图左一边属阳右
 一边属阴左自震一阳离兑二阳乾三阳为阳在阳中
 顺行右自巽一阴坎艮二阴坤三阴为阴在阴中顺行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0193-0362b.png
 坤无阳艮坎一阳巽二阳为阳在阴中逆行乾无阴兑
 离一阴震二阴为阴在阳中逆行又问先天图心法也
 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何也曰其中白处者太
 极也三十二阴三十二阳者两仪也十六阴十六阳者
 四象也八阴八阳八卦也问图虽无文终日言之不离
 乎是何也曰一日有一日之运一月有一月之运一岁
 有一岁之运大而天地之终始小而人物之生死远而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0193-0362c.png
 古今之世变皆不外乎此只是一个盈虚消息之理本
 是个小底变成大底到那大处又变成小底如纳甲法
 乾纳甲坤纳乙艮纳丙兑纳丁震纳庚巽纳辛离纳壬
 坎纳癸亦是此又如火珠林若占一屯卦则初九是庚
 子六二是庚寅六三是庚辰六四是戊午九五是戊申
 上六是戊戌亦是此又如道家以坎离为真水火为六
 卦之主而六卦为坎离之用自月初三为震上弦为兑
 望日为乾望后为巽下弦为艮晦为坤亦不外此又曰
 乾之一爻属戊坤之一爻属巳留戊就巳方成坎离盖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0193-0362d.png
 乾坤是大父母坎离是小父母
 (黄义刚录第三章)
先天图更不可易自复至乾为阳自姤至坤为阴以乾坤
 定上下之位次坎离列左右之门为正以象言之天居
 上地居下艮为山故居西北兑为泽故居东南离为日
 故居于东坎为月故居于西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
 东南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0193-0363a.png
 (李方子录第三章)
问先天图阴阳自两边生若将坤为太极与太极图不
 同如何曰他自据他意思说却不会契勘濂溪底若
 论他太极中间虚者便是他亦自说图从中起今不
 合被横图在中间塞却待取出放外他两边生者即
 是阴根阳阳根阴这个有对从中出即无对
 (陈文蔚录第三章)
先天图如何移出方图在下曰是某挑出
 (汤洙录第三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0193-0363b.png
先天图直是精微不起于康节希夷以前元有只是秘
 而不传次第是方士辈所相传授底参同契中亦有
 些意思相似与历不相应季通云纽捻将来亦相应
 也用六日七分某却不见康节说用六日七分处文
 王卦序亦不相应也只用义理排将去如复只用一
 阳生处此只是用物如此也不用生底次第也不应
 气候扬雄太元全模放易他底用三数易却用四数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0193-0363c.png
 他本是模易故就他模底句上看易也可略见得易
 意思温公集注中可见也康节云先天图心法皆从
 中起且莫说圆图又云文王八卦应地之方这是见
 他不用卦生底次第序四正卦出四角似那方底意
 思这个只且恁地无大段分晓證左未甚安
 (㬊渊录第三章)
先天图与纳音相应故季通言与参同契合以图观之
 坤复之间为晦震为初三一阳生初八日为兑月上
 弦十五日为乾十八日为巽一阴生二十三日为艮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0193-0363d.png
 月下弦坎离为日月故不用参同契馀坎离为药馀
 者以为火候此图自陈希夷传来如穆李想只收得
 未必能晓康节自思量出来故墓志云云参同契亦
 以乾坤坎离为四正故其言曰运毂正轴
 (不知何氏录第三章)
先天图今所写者是以一岁之运言之若大而古今十
 二万九千六百年亦只是这圈子小而一日一时亦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0193-0364a.png
 只是这圈子都从复上推起去
 (李方子录第三章)
先天图一日有一个恁地道理一月有一个恁地道理
 以至合元会运世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亦只是这个
 道理且以月言之自坤而震月之始生初三日也至
 兑则月之上弦初八日也至乾则月之望十五日也
 至巽则月之始亏十八日也至艮则月之下弦二十
 三日也至坤则月之晦三十日也
 (辅广录第三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0193-0364b.png
乾巽一边为上震随坤为下
 (㬊渊录第三章)
先天图八卦为一节不论月气先后
 (李闳祖录第三章)
山泽通气水火不相射山泽一高一下而水脉相为灌
 输也水火下然上沸而不相灭息也或曰射音亦与
 斁同言相为用而不相厌也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0193-0364c.png
 (沈僩录第三章)
问山泽通气只为两卦相对所以气通曰泽气升于山
 为云为雨是山通泽之气山之泉脉流于泽为泉为
 水是泽通山之气是两个之气相通
 (林学蒙录第三章)
问射或音石或音亦孰是曰音石水火与风雷山泽不
 相类本是相尅底物事今却相应而不相害问若以
 不相厌射而言则与上文通气相薄之文相类不知
 如何曰不相射乃下文不相悖之意不相悖乃不相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0193-0364d.png
 害也水火本相害之物便如未济之水火亦是中间
 有物隔之若无物隔之则相害矣此乃以其不害而
 明其相应也
 (黄干录第三章)
射一音亦是不相厌之义一音食是不相害水火本相
 杀灭用一物隔着却相为用此二义皆通
 (林学蒙录第三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0193-0365a.png
射犹犯也
 (万人杰录第三章)
数往者顺这一段是从卦气上看来也是从卦画生处
 看来恁地方交错成六十四卦
 (㬊渊录第三章)
易逆数也似康节说方可通但方图则一向皆逆若以
 圆图看又只一半逆不知如何
 (林学蒙录第三章)
所问先天图曲折细详图意若自乾一横排至坤八此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0193-0365b.png
 则全是自然故说卦云易逆数也皆自己生以得未
 生之卦若如圆图则须如此方见阴阳消长次第震
 一阳离兑二阳乾三阳巽一阴坎艮二阴坤三阴虽
 似稍涉安排然亦莫非自然之理自冬至至夏至为
 顺盖与前逆数者相反皆自未生而反得已生之卦
 自夏至至冬至为逆盖与前逆数者同其左右与今
 天文家说左右不同盖从中而分其初若有左右之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2a 页 WYG0193-0365c.png
 势尔自北而东为左自南而西为右
 (邵浩录第三章)
雷以动之以下四句取象义多故以象言艮以止之以
 下四句取卦义多故以卦言又曰唤山以止之又不
 得只得云艮以止之
 (林学蒙录第四章)
后四卦不言象也只是偶然到后两句说乾以君之坤
 以藏之却恁地说得好
 (㬊渊录第四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2b 页 WYG0193-0365d.png
帝出乎震以下何以知其为文王之卦位曰康节之说
 如此问仔细看此数段前两段说伏羲卦位后两段
 自帝出乎震以下说文王卦位自神者妙万物而为
 言下有两段前一段乃文王卦位后段乃伏羲底恐
 夫子之意以为伏羲文王所定方位不同如此然生
 育万物既如文王所次则其方位非如伏羲所定亦
 不能变化既成万物无伏羲底则做文王底不出窃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3a 页 WYG0193-0366a.png
 恐文义如此说较分明曰如是则其归却主在伏羲
 上恁地说也好但后两段却除了乾坤何也曰窃恐
 着一句神者妙万物而为言引起则乾坤在其中矣
 曰恐是如此问且如雷风水火山泽自不可唤做神
 曰神者乃其所以动所以挠者是也
 (黄干录第五章)
帝出乎震与万物出乎震只这两段说文王卦
 (㬊渊录第五章)
文王八卦坎艮震在东北离坤兑在西南所以分阴方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3b 页 WYG0193-0366b.png
 阳方
 (㬊渊录第五章)
文王八卦不可晓处多如离南坎北离坎却不应在南
 北且做水火居南北兑也不属金如今只是见他底
 惯了一似合当恁地相似
 (㬊渊录第五章)
文王八卦有些似京房卦气不取卦画只取卦名京房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4a 页 WYG0193-0366c.png
 卦气以复中孚屯为次复阳气之始也中孚阳实在
 内而未发也屯始发而艰难也只取名义文王八卦
 配四方四时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若卦画则不可移
 换
 (李方子录第五章)
帝出乎震万物发生便是他主宰从这里出齐乎巽晓
 不得离中虚明可以为南方之卦坤安在西南不成
 东北方无地西方肃杀之地如何云万物之所说乾
 西北也不可晓如何阴阳只来这里相薄劳乎坎劳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4b 页 WYG0193-0366d.png
 字去声似乎慰劳之意言万物皆归藏于此去安存
 慰劳他
 (林学蒙录第五章)
问战乎乾何也曰此处大抵难晓恐是个肃杀收成底
 时节故曰战乎乾问何以谓之阴阳相薄曰乾阳也
 乃居西北故曰阴阳相薄恐是如此也见端的未得
 (黄干录第五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5a 页 WYG0193-0367a.png
问劳乎坎曰恐是万物有所归有个劳徕安定他之意
 (黄干录第五章)
劳乎坎是说万物休息底意成言乎艮艮在东北是说
 万物终始处
 (㬊渊录第五章)
艮也者万物之所以成终而成始也犹春冬之交故其
 位在东北
 (李方子录第五章)
水火相逮一段又似与上面水火不相射同又自是伏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5b 页 WYG0193-0367b.png
 羲卦
 (㬊渊录第六章)
长孺问乾健坤顺如何得有过不及曰乾坤者一气运
 于无心不能无过不及之差圣人有心以为之主故
 无过不及之失所以圣人能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之
 功有待于圣人
 (叶贺孙录第七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6a 页 WYG0193-0367c.png
厚之问健足以形容乾否曰可伊川曰健而无息谓之
 乾盖自人而言固有一时之健有一日之健惟无息
 乃天之健
 (郑可学录第七章)
因说乾健曰而今人只是坐时便见他健不健了不待
 做事而后见也又曰某人所记刘元城每与人相见
 终坐不甚交谈欲起屡留之然终不交谈或问之元
 城曰人坐久必倾侧久坐而不倾侧必贵人也故观
 人之坐起可以知人之贵贱某后来见草堂先生说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6b 页 WYG0193-0367d.png
 又不如此元城极爱说话观草堂之说与某人所记
 之语大抵皆同多言其平生所履与行己立身之方
 是时元城在南京恣口极谈无所顾忌南京四方之
 冲东南士大夫往来者无不见之宾客填门无不延
 接其死之时去靖康之祸只三四年间耳元城与了
 斋死同时不知二公若留到靖康当时若用之何以
 处也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7a 页 WYG0193-0368a.png
 (沈僩录第七章)
八卦之性情谓之性者言其性如此又谓之情者言其
 发用处亦如此如乾之健本性如此用时亦如此
 (㬊渊录第七章本义)
至之问艮何以为手曰手去捉定那物便是艮又问捉
 物乃手之用不见取象正意曰也只是大槩略恁地
 安卿说麻衣以艮为鼻曰鼻者面之山晋管辂已如
 此说亦各有取象又问麻衣以巽为手取义于风之
 舞非是为股先生蹙眉曰乱道如此之甚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7b 页 WYG0193-0368b.png
 (黄义刚录第九章)
八卦次序是伏羲底此时未有文王次序三索而为六
 子这自是文王底各自有个道理
 (㬊渊录第十章)
乾坤三索则七八固有六子之象然不可谓之六子之
 策若谓少阴阳为六子之策则乾坤为无少阴阳乎
 (㬊渊录第十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8a 页 WYG0193-0368c.png
震一索而得男一段看来不当专作揲蓍看揲蓍有不
 依这序时便说不通大槩只是乾求于坤而得震坎
 艮坤求于乾而得巽离兑一二三者以其画之次序
 言也
 (㬊渊录第十章)
震一索而得男索字训求字否曰是又曰非震一索而
 得男乃是一索得阳爻而后成震又曰一说是就变
 体上说谓就坤上求得一阳爻而成震卦一说乃是
 揲蓍求卦求得一阳后面二阴便是震求得一阴后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8b 页 WYG0193-0368d.png
 面二阳便是巽
 (林学蒙录第十章)
巽离兑乾之所索乎坤者震坎艮坤之所索乎乾者本
 义揲蓍之说恐不须恁地
 (李方子录第十章)
卦象指文王卦言所以乾言为寒为冰
 (㬊渊录第十一章)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9a 页 WYG0193-0369a.png
易之象理会不得如乾为马而乾之卦却专说龙如此
 之类皆不通
 (林恪录第十一章)
为乾卦其究为躁卦此卦是巽下一爻变则为乾便是
 纯阳而躁动此盖言巽反为震震为决躁故为躁卦
 此亦不系大纲领处无得工夫去点检他这般处若
 恁地逐段理会得来也无意思
 (㬊渊录第十一章)
易象自是一法如离为龟则损益二卦皆说龟易象如
卷三十八 易三十八 第 29b 页 WYG0193-0369b.png
 此者甚多
 (沈僩录第十一章)
川壅为泽坎为川兑为泽泽是水不流底坎下一画闭
 合时便成兑卦便是川壅为泽之象
 (㬊渊录第十一章)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