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193-02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一
              钱唐程川撰
 易三十一
系辞上传四

易不是象乾坤乾坤乃是易之子目下面一壁子是乾
 一壁子是坤盖说易之广大是这乾便做他那大坤
 便做他那广乾所以说大时塞了他中心所以大坤
 所以说广时中间虚容得物所以广广是说他广阔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193-0283b.png
 着得物常说道地对天不得天便包得地在中心然
 而地却是中虚容得气过容得物便是他广天是一
 直大底物事地是广阔底物有坳处有陷处所以说
 广这个只是说理然也是说书有这理便有这书书
 是载那道理底若死分不得大槩上面几句是虚说
 底这个配天地四时日月至德是说他实处
 (㬊渊录第六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193-0283c.png
夫易广矣大矣止静而正是无大无小无物不包然当
 体便各具此道理静而正须着工夫看徐又曰未动
 时便都有此道理都是真实所以下个正字
 (黄㽦录第六章)
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静而正
 谓触处皆见有此道不待安排不待措置虽至小至
 近至鄙至陋之事无不见有随处皆见足无所欠阙
 只观之人身便见
 (沈僩录第六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193-0283d.png
问阴耦阳奇就天地之实形上看如何见得曰天是一
 个浑沦底物虽包乎地之外而气则迸出乎地之中
 地虽一块物在天之中其中实虚容得天之气迸上
 来系辞云乾静也专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坤静也翕
 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大生是浑沦无所不包广生是
 广阔能容受得那天之气专直则只是一物直去翕
 辟则是两个翕则阖辟则开此奇耦之形也又曰阴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193-0284a.png
 偏只是一半两个方做得一个
 (林学履录第六章)
乾坤二卦观之亦可见乾画奇便见得其静也专其动
 也直坤画耦便见得其静也翕其动也辟
 (黄干录第六章)
 (程端蒙录同)
乾静专动直而大生坤静翕动辟而广生这说阴阳体
 性如此卦画也髣髴似恁地
 (㬊渊录第六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193-0284b.png
其静也翕其动也辟地到冬间气都翕聚不开至春则
 天气下入地地气开以迎之又曰阴阳与天地自是
 两件物事阴阳是二气天地是两个有形质底物事
 如何做一物说得不成说动为天而静为地无此理
 正如鬼神之说
 (沈僩录第六章)
其动也辟大抵阴是两件如阴爻两画辟是两开去翕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193-0284c.png
 是两合如地皮上生出物来地皮须开今论天道包
 著地在然天之气却贯在地中地却虚有以受天之
 气下文有大生广生云者大是一个大底物事广便
 是容得许多物事大字实广字虚
 (黄㽦录第六章)
天体大是以大生焉地体虚是以广生焉广有虚之义
 如河广汉广之广
 (游敬仲录第六章)
本义云乾一而实故以质言而曰大坤二而虚故以量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193-0284d.png
 言而曰广学者请问曰此两句解得极分晓盖曰以
 形言之则天包地外地在天中所以说天之质大以
 理与气言之则地却包着天天之气却尽在地之中
 地尽承受得那天之气所以说地之量广天只是一
 个物事一故实从里面便实出来流行发生只是一
 个物事所以说乾一而实地虽是坚实然却虚所以
 天之气流行乎地之中皆从地里发出来所以说坤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193-0285a.png
 二而虚用之云地形如肺形质虽硬而中本虚故阳
 气升降乎其中无所阻碍虽金石也透过去地便承
 受得这气发育万物曰然要之天形如一个鼓鞴天
 便是那鼓鞴外面皮壳子中间包得许多气开阖消
 长所以说乾一而实地只是一个物事中间尽是这
 气升降来往缘中间虚故容得这气升降来往以其
 包得地所以说其质之大以其容得天之气所以说
 其量之广非是说地之形有尽故以量言也只是说
 地尽容得天之气所以说其量之广耳今治历家用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193-0285b.png
 律吕候气其法最精气之至也分寸不差便是这气
 都在地中透上来如十一月冬至黄钟管距地九寸
 以葭灰实其中至之日气至灰去晷刻不差又云看
 来天地中间此气升降上下当分为六层十一月冬
 至自下面第一层生起直到第六层上极至天是为
 四月阳气既生足便消下面阴气便生只是这一气
 升降循环不已往来乎六层之中也问月令中天气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193-0285c.png
 下降地气上腾此又似天地各有气相交合曰只是
 这一气只是阳极则消而阴生阴极则消而阳生天
 气下降便只是冬至复卦之时阳气在下面生起故
 云天气下降或曰据此则却是阴消于上而阳生于
 下却见不得天气下降曰也须是天运一转则阳气
 在下故从下生也今以天运言之则一日自转一匝
 然又有那大转底时候须是大着心肠看始得不可
 拘一不通也盖天本是个大底物事以偏滞求他不
 得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193-0285d.png
 (沈僩录第六章本义)
问广大变通是易上自有底道理是易上所说造化与
 圣人底曰都是他易上说底又曰配是分配之义是
 分这一半在那上面问曰如此便全无配之底意曰
 也有些子分此以合彼意思欲见其广大则于天地
 乎观之欲见其变通则于四时乎观之欲知其阴阳
 之义则观于日月可见欲知其简易则观于圣人之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193-0286a.png
 至德可见
 (不知何氏录第六章)
问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这配字是配合底意思否
 曰只是相似之意又问易简之善配至德曰也是易
 上有这道理如人心之至德也
 (林学履录第六章)
林安卿问广大配天地配莫是配合否曰配只是似且
 如下句云变通配四时四时如何配合四时自是流
 行不息所谓变通者如此又问易简之善配至德曰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193-0286b.png
 易简是常行之理至德是自家所得者又问伊川解
 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云知微则知彰知柔则知刚如
 何曰只作四截看较阔言君子无所不知良久笑云
 向时有个人出此语令杨大年对杨应声云小人不
 耻不仁不畏不义无如此恰好
 (黄义刚录第六章)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以易配天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193-0286c.png
 易简之善配至德以易配人之至德
 (万人杰录第六章)
阴阳虽便是天地然毕竟天地自是天地广大配天地
 时这个理与他一般广大
 (㬊渊录第六章)
问易简之善配至德曰此是以易中之理取外面一事
 来对谓易之广大故可配天地易之变通如老阳变
 阴老阴变阳往来变化故可配四时阴阳之义便是
 日月相似易简之善便如在人之至德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193-0286d.png
 (黄㽦录第六章)
崇德广业知崇天也是致知事要得高明礼卑地也是
 践履事卑是事事都要践履过凡事践履将去业自
 然广
 (不知何氏录第七章)
知崇礼卑这是两截知崇是智识超迈礼卑是须就切
 实处行若知不高则识见浅陋若履不切则所行不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193-0287a.png
 实知识高便是象天所行实便是法地识见高于上
 所行实于下中间便生生而不穷故说易行乎其中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大学所说格物致知是知崇之
 事所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礼卑之
 事
 (叶贺孙录第七章)
上文言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人崇其知须是如天
 之高卑其礼须如地之广天地设位一句只是引起
 要说知崇礼卑人之知礼能如天地便能成其性存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193-0287b.png
 其存道义便自此出所谓道义便是易也成性存存
 不必专主圣人言
 (金去伪录第七章)
知崇礼卑知是知处礼是行处知尽要高行却自近起
 (郑可学录第七章)
知识贵乎高明践履贵乎着实知既高明须放低着实
 做去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193-0287c.png
 (董铢录第七章)
学只是知与礼他这意思却好礼便细密中庸致广大
 尽精微等语皆只是说知礼
 (㬊渊录第七章)
横渠知崇天也一段言知识高明如天形而上指此理
 通乎昼夜而知通犹兼也兼阴阳昼夜之道而知知
 昼而不知夜知夜而不知昼则知皆未尽也合知礼
 而成性则道义出矣知礼行处也
 (程端蒙录第七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193-0287d.png
知崇礼卑一段云地至卑无物不载在地上纵开井百
 尺依旧在地上是无物更卑得似地所谓德言盛礼
 言恭礼是要极卑故无物事无个礼至于至微至细
 底事皆当畏惧戒谨战战兢兢惟恐失之这便是礼
 之卑处曲礼曰毋不敬自上东阶先右足上西阶先
 左足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无所不致其
 谨这便都是卑处又曰似这处不是他特地要恁地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193-0288a.png
 是他天理合如此知识日多则知日高这事也合理
 那事也合理积累得多业便广
 (林学蒙录第七章)
礼极是卑底物事如地相似无有出其下者看甚么物
 事他尽载了纵穿他数十丈深亦只在地之上无缘
 更有卑于地者也知却要极其高明而礼则要极于
 卑顺如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纤悉委曲无非至卑之
 事如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主人升东
 阶客上西阶皆不可乱然不是强安排皆是天理之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193-0288b.png
 自然如上东阶则先右足上西阶则先左足盖上东
 阶而先左足则背却客上西阶而先右足则背却主
 人自是理合如此又曰知崇者德之所以崇礼卑者
 业之所以广盖礼才有些不到处这便有所欠阙业
 便不广矣惟是极卑无所欠阙所以广
 (不知何氏录第七章)
礼卑是卑顺之意卑便广地卑便广高则狭了人若只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193-0288c.png
 拣取高底做便狭两脚踏地做方得若是着件物事
 填教一二尺高便不稳了如何会广地卑便会广世
 上更无卑似地底又曰礼卑是从贴底谨细处做将
 去所以能广
 (㬊渊录第七章)
知礼成性而道义出程子说成性谓是万物自有成性
 存存便是生生不已这是语录中说此意却好及它
 解易却说成其性存其存又似不恁地前面说成性
 谓如成事成法之类是见成底性横渠说成性别且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193-0288d.png
 如尧舜性之是其性本浑成学者学之须是以知礼
 做也到得它成性处道义出谓这里流行道体也义
 用也又曰性是自家所以得于天底道义是众人公
 共底
 (林夔孙录第七章)
知崇礼卑则性自存横渠之说非是如云性未成则善
 恶混当亹亹而继之以善云云又云纤恶必除善斯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193-0289a.png
 成性矣皆是此病知礼成性则道义出先生本义中
 引此而改成为存又曰横渠言成性犹孟子云践形
 此说不是夫性是本然已成之性岂待习而后成邪
 他从上文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便是如此说来
 与孔子之意不相似
 (沈僩录第七章)
问横渠知礼成性之说曰横渠说成性谓是浑成底性
 知礼成性如习与性成之意同又问不以礼性之曰
 如尧舜性之相似但它言语艰意是如此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193-0289b.png
 (林夔孙录第七章)
成性犹言见成底性这性元自好了但知崇礼卑则成
 性便存存
 (林学蒙录第七章)
或问成性存存是不忘其所存曰众人多是说到圣人
 处方是性之成看来不如此成性只是一个浑沦之
 性存而不失便是道义之门便是生生不已处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193-0289c.png
 (黄卓录第七章)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只是此性万善完具无有欠阙故
 曰成性成对亏而言成之者性则是成就处无非性
 犹曰诚斯立焉横渠伊川说成性似都就人为处说
 恐不如此横渠有习以成性底意思伊川则言成其
 性存其所存
 (程端蒙录第七章)
横渠谓成其性存其存伊川易传中亦是存其存却是
 遗书中说作生生之谓易意思好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193-0289d.png
 (黄㽦录第七章)
 (吴必大录云成性如言成就存存是生生不已之意)
横渠言成性与古人不同他所说性虽是那个性然曰
 成性则犹言践形也又曰他是说去气禀物欲之私
 以成其性
 (杨道夫录第七章)
成性只是本来性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193-0290a.png
 (甘节录第七章)
成性不曾作坏底存谓常在这里存之又存
 (汤泳录第七章)
成性如明明德如成德相似天命都一般
 (汤泳录第七章)
成性与成之者性也止争些子不同成之者性便从上
 说来言成这一个物成性是说已成底性如成德成
 说之成然亦只争些子也如正心心正诚意意诚相
 似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193-0290b.png
 (叶贺孙录第七章)
问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
 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
 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曰象言卦
 也下截言爻也会通者观众理之会而择其通者而
 行且如有一事关着许多道理也有父子之伦也有
 君臣之伦也有夫妇之伦若是父子重则就父子行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193-0290c.png
 将去而他有不暇计若君臣重则行君臣之义而他
 不暇计若父子之恩重则便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之义而委致其身之说不可行若君臣之
 义重则当委致其身而不敢毁伤之说不暇顾此之
 谓观会通
 (沈僩录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正是说画卦之初圣人见阴阳
 变化便画出一画有一个象只管生去自不同六十
 四卦各是一样更生到千以上卦亦自各一样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193-0290d.png
 (林学蒙录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赜字在说文曰杂乱也古无此
 字只是啧字今从赜亦是口之义言天下之至赜而
 不可恶虽是杂乱圣人却于杂乱中见其不杂乱之
 理便与下句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相对
 (黄㽦录第八章)
天下之至赜与左传啧有烦言之啧同那个从口这个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193-0291a.png
 从臣是个口里说话多杂乱底意思所以下面说不
 可恶若唤做好字不应说个可恶字也探赜索隐若
 与人说话时也须听他杂乱说将出来底方可索他
 那隐底
 (㬊渊录第八章)
 (录中那个从口三句陈淳录云本从口是喧闹意从臣旁亦然)
拟诸其形容未便是说那水火风雷之形容方拟这卦
 看是甚形容始去象那物之宜而名之一阳在二阴
 之下则象以雷一阴在二阳之下则象以风拟是比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193-0291b.png
 度之意
 (林学蒙录第八章)
问拟诸其形容者比度阴阳之形容盖圣人见阴阳变
 化杂乱于是比度其形容而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曰也是如此尝得郭子和书云其先人云不独是天
 地风雷水火山泽谓之象只是画卦便是象也说得
 好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193-0291c.png
 (林学蒙录第八章)
问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是说文王周公否曰不知伏
 羲画卦之初与连山归藏有系辞否为复一卦只是
 六画
 (林学蒙录第八章)
观会通以行其典礼会是众理聚处虽觉得有许多难
 易窒碍必于其中却得个通底道理谓如庖丁解牛
 于族处却批大郤导大窾此是于其筋骨丛聚之所
 得其可通之理故十九年而刃若新发于硎且如事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193-0291d.png
 理间若不于会处理会却只见得一偏便如何行得
 通须是于会处都理会其间却自有个通处便如脉
 理相似到得多处自然通贯得所以可行其典礼盖
 会而不通便窒塞而不可行通而不会便不知许多
 曲直错杂处
 (黄㽦录第八章)
问观会通行其典礼是就会聚处寻一个通路行将去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193-0292a.png
 否曰此是两件会是观众理之会聚处如这一项君
 臣之道也有父子兄弟之道也有须是看得周遍始
 得通便是一个通行底路都无窒碍典礼犹言常礼
 常法又曰礼便是节文升降揖逊是也但这个礼字
 又说得阔凡事物之常理皆是
 (林学蒙录第八章)
一卦之中自有会通六爻又自各有会通且如屯卦初
 九在卦之下未可以进为屯之义乾坤始交而遇险
 陷亦屯之义似草穿地而未申亦屯之义凡此数义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193-0292b.png
 皆是屯之会聚处若盘桓利居贞便是一个合行
 底便是他通处也
 (林学蒙录第八章)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盖杂乱处人易得厌恶然
 而这都是道理中合有底事自合理会故不可恶言
 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盖动亦是合有底然上面
 各自有道理故自不可乱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193-0292c.png
 (林学蒙录第八章)
问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此是说天下之事物如此
 不是说卦上否曰卦亦如此三百八十四爻是多少
 杂乱
 (林学蒙录第八章)
先生命二三子说书毕召蔡仲默及义刚语小子侍立
 先生顾义刚曰劳公教之不废公读书否曰不废因
 借先生所点六经先生曰被人将去都无本子看公
 于句读音训也大段子细那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193-0292d.png
 恶也是音作去声字是公以意读作去声曰只据东
 莱音训读此字有三音或音作入声先生笑曰便是
 他们好恁地强说仲默曰作去声也似是先生曰据
 某看只作入声亦是说虽是如此劳攘事多然也不
 可以为恶而今音训有全不可晓底若有两三音底
 便着去里面拣一个较近底来解
 (黄义刚录第八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193-0293a.png
 (录中此字有三音句下池录云或音亚或如字或乌路反录中据某看只作入声亦是池录云据某看作)
 (乌路反于义为近录中然也不可以为恶池录云也不可厌恶)
天下之至动事若未动时不见得道理是如何人平不
 语水平不流须是动方见得会通是会聚处典礼是
 借这般字来说观他会通处却求个道理来区处他
 所谓卦爻之动便是法象这个故曰爻也者效天下
 之动者也动亦未说事之动只是事到面前自家一
 念之动要求处置他便是动
 (㬊渊录第八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193-0293b.png
问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凡一言一动皆于易而拟
 议之否曰然
 (黄㽦录第八章)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此变化只
 就人事说拟议只是裁度自家言动使合此理变易
 以从道之意如拟议得是便吉拟议未善则为凶矣
 (周谟录第八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193-0293c.png
问拟议以成其变化曰这变化就人动作处说如下所
 举七爻皆变化也
 (林学履录第八章)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此本是说
 诚信感通之理夫子却专以言行论之盖诚信感通
 莫大于言行上文言天下之赜而不敢恶也言天下
 之动而不敢乱也先儒多以赜字为至妙之意若如
 此说则何以谓之不敢恶赜只是一个杂乱冗闹底
 意思言之而不恶者精粗本末无不尽也赜字与颐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193-0293d.png
 字相似此有互体之意(此间连说互体失记)鹤鸣好爵皆卦中
 有此象诸爻立象圣人必有所据非是白撰但今不
 可考耳到孔子方不说象如见豕负涂载鬼一车之
 类孔子只说群疑亡也便见得上面许多皆是狐惑
 可疑之事而已到后人解说便多牵强如十三卦中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只是豫备之意却须待用互体
 推艮为门阙雷震乎外之意剡木为矢弦木为弧只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193-0294a.png
 为睽乖故有威天下之象亦必待穿凿附会就卦中
 推出制器之义殊不知卦中但有此理而已故孔子
 各以盖取诸某卦言之亦曰其大意云尔汉书所谓
 获一角兽盖麟云皆疑辞也
 (周谟录第八章)
问言行君子之枢机是言所发者至近而所应者甚远
 否曰枢机便是鸣鹤在阴下面大槩只说这意都不
 解著我有好爵二句
 (林学蒙录第八章)
卷三十一 易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193-0294b.png
其利断金断是断做两段又曰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圣
 人却恁地解
 (林学蒙录第八章)
 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