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易十六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a 页 WYG0193-014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六
              钱塘程川撰
 易十六
上经九

问财成辅相字如何解曰裁成犹裁截成就之也裁成
 者所以辅相也又问裁成何处可见曰眼前皆可见
 且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圣人便为制下许多礼数
 伦序只此便是裁成处至大至小之事皆是固是万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b 页 WYG0193-0147d.png
 物本自有此理若非圣人裁成亦不能如此齐整所
 谓赞天地化育而与之参也又问辅相裁成学者日
 用处有否曰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耒耜罔罟皆是
 (沈僩录泰象传)
 (录中裁成者所以辅相也一作辅相者只是于裁成处以补其不及而已录中所谓赞天地化育而与之)
 (参也一作此皆天地之所不能为而圣人能之所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功与天地参也)
财成是截做段子底辅相是佐助他底天地之化儱侗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2a 页 WYG0193-0148a.png
 相续下来圣人便截作段子如气化一年一周圣人
 与他截做春夏秋冬四时
 (㬊渊录泰象传)
问财成辅相无时不当然何独于泰时言之曰泰时则
 万物各遂其理方始有裁成辅相处若否塞不通一
 齐都无理会了如何裁成辅相得
 (林学履录泰象传)
 (录中若否塞不通三句吕焘录作天地闭塞万物不生圣人亦无所施其力)
泰初九云占者阳刚则其征吉矣当云占者阳刚而得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2b 页 WYG0193-0148b.png
 其类则征吉矣以其汇亦是占辞曰以其汇属上文
 尝见郭璞易林亦如此做句便是那时人已自恁地
 读了盖拔茅连茹者物象也以其汇者人也
 (黄干录泰初九爻辞本义)
问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以九二刚中有光大之
 德乃能包荒耶为是包荒得尚于中行所以光大耶
 曰易中如说以中正也皆是以其中正方能如此此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3a 页 WYG0193-0148c.png
 处也只得做以其光大说若不是一个心胸明阔底
 如何做得
 (刘砺录泰九二象传)
问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与城复于隍因言否泰相
 乘如此圣人因以垂戒曰此亦事势之必然治久必
 乱乱久必治天下无久而不变之理子善遂言天下
 治乱皆生于人心治久则人心放肆故乱因此生乱
 极则人心恐惧故治由此起曰固是生于人心然履
 其运者必有变化持守之道可也如明皇开元之始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3b 页 WYG0193-0148d.png
 自是好了若但能把捉不至如天宝之放肆则后来
 亦不应如此狼狈铢因言观圣人立象系辞当好时
 便须有戒惧收敛底意当不好时便须有艰难守正
 底意彻首彻尾不过敬而已卦中无全好者亦无全
 不好者大率敬即好不敬即不好先生颔之
 (董铢录泰九三上六爻辞)
勿恤其孚只作一句读孚只是信盖言不恤后来信与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4a 页 WYG0193-0149a.png
 不信尔
 (黄义刚录泰九三爻辞)
于食有福食如食旧德之食赤壁赋吾与子之所共食
 之食
 (刘砺录泰九三爻辞)
富以其邻言以其富厚之力而能用其邻不富以其邻
 言不待富厚之力而能用其邻
 (㬊渊录泰六四爻辞)
帝乙归妹今人只做道理譬喻推说看来须是帝乙嫁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4b 页 WYG0193-0149b.png
 妹时占得此爻
 (㬊渊录泰六五爻辞本义)
且如城复于隍须有这个城底象隍底象邑底象城隍
 邑皆土地在坤爻中自有此象
 (㬊渊录泰上六爻辞)
城复于隍隍是河掘其土以为城又因以固城也勿用
 师师是兵师凡坤有众与土之象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5a 页 WYG0193-0149c.png
 此意又问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三阴已过而阳得
 亨则否过中而将济之时与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
 不复相类曰泰九三时已有小人便是可畏如此故
 艰贞则无咎否下三爻君子尚畏它至九四即不畏
 之矣故有有命畴离祉之象占也又问九五其亡其
 亡系于苞桑如何曰有戒惧危亡之心则便有苞桑
 系固之象盖能戒惧危亡则如系于苞桑坚固不拔
 矣如此说则象占乃有收杀非是其亡其亡而又系
 于苞桑也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5b 页 WYG0193-0149d.png
 (董铢录否彖辞初六九四九五爻辞)
否之匪人言没了这人道
 (㬊渊录否彖辞)
拔茅茹贞吉亨这是吉凶未判时若能于此改变时小
 人便是做君子君子小人只是个正不正初六是那
 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到六二包承则已是打
 破头面了然尚自承顺那君子未至十分做小人再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6a 页 WYG0193-0150a.png
 到六三便全做小人了所以包许多羞耻大凡小人
 做了罪恶他心下也自不稳当此便是包羞之说
 (㬊渊录否初六六二六三爻辞)
包承也是包得许多承顺底意思
 (林学履录否六二爻辞)
包承龟山以包承小人为一句言否之出当包承那小
 人如此却不成句龟山之意盖欲解洗他从蔡京父
 子之失也
 (㬊渊录否六二爻辞)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6b 页 WYG0193-0150b.png
包羞之说是有意伤善而未能之意他六二尚自包承
 到这六三已是要害君子然做事不得所以包许多
 羞耻
 (㬊渊录否六三爻辞)
九四则否已过中上三爻是说君子言君子有天命而
 无咎大抵易为君子谋且如否内三爻是小人得志
 时然不大段会做得事初则如此二又如此三虽做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7a 页 WYG0193-0150c.png
 得些个也不济事到四则圣人便说他那君子得时
 否渐次反泰底道理五之包桑系辞中说得条畅尽
 之矣上九之倾否到这里便倾了否做泰
 (㬊渊录否九四爻辞)
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这里是吉凶未判须是有命
 方得无咎故须得一个机会方能转祸为福否本是
 阴长之卦九五休否上九倾否又自大故好盖阴之
 与阳自是不可相无者今以四时寒暑而论若是无
 阴阳亦做事不成但以善恶及君子小人而论则圣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7b 页 WYG0193-0150d.png
 人直是要消尽了恶去尽了小人盖亦抑阴进阳之
 义某于坤卦曾略发此意今有一样人议论谓君子
 小人相对不可大故去他若要尽去他则反激其祸
 且如舜汤举皋陶伊尹不仁者远所谓去小人非必
 尽灭其类只是君子道盛小人自化虽有些小无状
 处亦不敢发出来岂必剿灭之乎
 (陈文蔚录否九四爻辞)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8a 页 WYG0193-0151a.png
 (录中抑阴进阳之义林学履录作抑阴助阳之意)
否九四虽是阳爻犹未离乎否体只缘他是阳故可以
 有为然须有命方做得又曰有命是有个机会方可
 以做占者便须是有个筑著磕著时节方做得事成
 方无咎
 (刘砺录否九四爻辞)
九五以阳刚得位可以休息天下之否然须常存得危
 亡之心方有苞桑之固不知圣人于否泰只管说包
 字如何须是象上如何取其义今晓他不得只得说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8b 页 WYG0193-0151b.png
 坚固尝见林谦之与张钦夫讲易林以为有象钦夫
 云看孔子说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只是以道理解
 了便是无用乎象遂著书说此看来不如此盖当时
 人皆识得象却有未晓得道理处故圣人不说象却
 就上发出道理说初不是悬空说出道理凡天下之
 物须是就实事上说方有著落又曰圣人分明是见
 有这象方就上面说出来今只是晓他底不得未说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9a 页 WYG0193-0151c.png
 得也未要紧不可说道他无此象吕大临以酬爵不
 举解不尽人之欢酬爵不举是实事如此不尽人之
 欢便是就上说出这话来
 (刘砺录否九五爻辞)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是两象一义利君子贞是一象
 (㬊渊录同人彖辞)
易虽抑阴然有时把阴为主如同人是也然此一阴虽
 是一卦之主又却柔弱做主不得
 (㬊渊录同人彖传)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9b 页 WYG0193-0151d.png
乾行也言须是这般刚健之人方做得这般事若是柔
 弱者如何会出去外面同人又去涉险
 (㬊渊录同人彖传)
类族辨物言类其族辨其物且如青底做一类白底做
 一类恁地类了时同底自同异底自异
 (㬊渊录同人象传)
问类族辨物如伊川说云各以其类族辨物之同异也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0a 页 WYG0193-0152a.png
 则是就类族上辨物否曰类族是就人上说辨物是
 就物上说天下有不可皆同之理故随他头项去分
 别类族如分姓氏张姓同作一类李姓同作一类辨
 物如牛类是一类马类是一类就其异处以致其同
 此其所以为同也伊川之说不可晓
 (林学履录同人象传)
问六二与九五柔刚中正上下相应可谓尽善却有同
 人于宗吝与先号咷之象如何曰以其太好两者时
 位相应意气相合只知款密却无至公大同之心未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0b 页 WYG0193-0152b.png
 免系于私故有吝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
 其臭如兰固是他好处然于好处犹有失以其系于
 私昵而不能大同也大凡悔者自凶而之吉吝者自
 吉而趋凶又问伏戎于莽升其高陵如何曰只是伏
 于高陵之草莽中三岁不敢出与九四乘其墉皆为
 刚盛而高三欲同于二而惧九五之见攻故升高伏
 戎欲敌之而五阳方刚不可夺故三岁不兴而象曰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1a 页 WYG0193-0152c.png
 不能行也四欲同于二而为三所隔故乘墉攻之而
 以居柔遂自反而弗克而象曰义弗克也程传谓升
 高陵有升高顾望之意此说虽巧恐非本意程传说
 得通天下之志处极好云文明则能烛理故能明大
 同之义刚健则能克己故能尽大同之道此说甚善
 大凡说书只就眼前说出底便好崎岖寻出底便不
 好问大师克相遇本义无说何也曰旧说只用大师
 克胜之方得相遇或云大师之克见二阳之强则非
 也铢曰二五本自同心而为三四所隔故先号咷先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1b 页 WYG0193-0152d.png
 谓理直也大师克而后相遇则后笑矣盖亦义理之
 同物终不得而间之故相遇也先生颔之又问同人
 于郊曰郊是荒寂无人之所言不能如同人于野旷
 远无私荒僻无与同盖居外无应莫与同者亦可以
 无悔也
 (董铢录同人六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爻辞象传)
 (录中先谓理直也句下㬊渊录云以中直也以其理直而不得伸所以先号咷)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2a 页 WYG0193-0153a.png
伯丰问同人三四皆有争夺之义曰只是争六二一阴
 爻却六二自与九五相应三以刚居刚便迷而不返
 四以刚居柔便有反底道理系辞云近而不相得则
 凶如初上则各在事外不相干涉所以无争
 (黄㽦录同人九三九四爻辞)
问同人于郊曰同人于野是广大无我之意同人于郊
 是无可与同之人也取义不同自不相悖
 (潘时举录同人上九爻辞)
应乎天而时行程说以为应天时而行何如曰是以时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2b 页 WYG0193-0153b.png
 而行是有可行之时
 (刘砺录大有彖传)
火在天上大有凡有物须是自家照见得方见得有若
 不照见则有无不可知何名为有
 (㬊渊录大有象传)
问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窃以为天之所以命我
 者此性之善也人惟蔽于非心邪念是以善端之在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3a 页 WYG0193-0153c.png
 人心日以湮微君子傥能遏止非心邪念于未萌则
 善端始自发扬而天之所以命我者始无所不顺如
 此而为顺天休命若何曰天道喜善而恶恶遏恶而
 扬善非顺天休命而何吾友所说却似嫌他说得大
 要束小了说
 (袭盖卿录大有象传)
问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曰此爻本最吉不解有
 咎然须说艰则无咎盖易之书大抵教人戒谨恐惧
 无有以为易而处之者虽至易之事亦必以艰难处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3b 页 WYG0193-0153d.png
 之然后无咎也
 (沈僩录大有初九爻辞)
古人于亨字作享烹字通用如公用亨于天子分明是
 享字易中解作亨字便不是
 (黄㽦录大有九三爻辞)
问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曰上九以阳刚居上而能
 下从六五者盖阳从阴也大有唯六五一阴而上下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4a 页 WYG0193-0154a.png
 五阳应之上九能下从六五则为履信思顺而尚贤
 盖五之交孚信也而上能履之谦退不居思顺也志
 从于五尚贤也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所以
 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象若无系辞此数句此爻
 遂无收杀以此见圣人读易见爻辞有不分明处则
 于系辞传说破如此类是也又问遏恶扬善顺天休
 命由天命有善而无恶当大有时遏止其恶显扬其
 善反之于身亦莫不然非止用人用人乃其一事耳
 又问公用亨于天子亨只当作享字看与王用亨于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4b 页 WYG0193-0154b.png
 西山同曰公用亨于天子已有左氏所引可證如随
 之王用亨于西山亦必是祭享之享无疑又问匪其
 彭只当依程传作盛貌曰程说为优王弼作下比九
 三分权之臣盖以彭为旁言专心承五常匪其旁因
 说王荆公上韩魏公启云时当大有更怀下比之嫌
 用此事讥魏公也
 (董铢录大有上九爻辞并论大有象传九三爻辞九四爻辞)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5a 页 WYG0193-0154c.png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六
卷十六 易十六 第 15b 页 WYG0193-0154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