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易十四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a 页 WYG0193-01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四
             钱塘程川撰
 易十四
上经七

屯利建侯此占恐与乾卦利见大人同例亦是占者与
 爻相为主宾也曰然但此亦大槩如此到占得时又
 看如何若是自卜为君者得之则所谓建侯者乃已
 也若是卜立君者得之则所谓建侯者乃君也此又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b 页 WYG0193-0130b.png
 看其所遇如何缘易本不是个绷定底文字所以曰
 不可为典要问占者固如此恐作易者须有定论曰
 也只是看一时间见得个意思如何耳
 (黄干录屯彖辞)
问屯彖云利建侯而本义取初九阳居阴下为成卦之
 主何也曰此彖辞一句盖取初九一爻之义初九一
 爻盖成卦之主也一阳居二阴之下有以贤下人之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2a 页 WYG0193-0131a.png
 象有为民归往之象故宜立君故象曰以贵下贱大
 得民也此意甚好因问程传只言宜建侯辅助如何
 曰易只有三处言利建侯屯两言之豫一言之皆言
 立君左氏分明有立君之说卫公子元遇屯则可见
 矣但它又说名元是有元之象或问元者善之长曰
 公子元梦康叔谓已曰元康叔名之可谓长矣云云
 又问彖传言宜建侯而不宁岂以有动而遇险之象
 耶曰圣人见有此象故又因以为戒曰宜立君而又
 不可遽谓安宁也然此是押韵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2b 页 WYG0193-0131b.png
 (董铢录屯彖辞彖传)
问刚柔始交而难生程传以云雷之象为始交谓震始
 交于下坎始交于中如何曰刚柔始交只指震言所
 谓震一索而得男也此三句各有所指刚柔始交而
 难生是以二体释卦名义动乎险中大亨贞是以二
 体之德释卦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
 不宁是以二体之象释卦辞只如此看甚明缘后来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3a 页 WYG0193-0131c.png
 说者交杂混了故觉语意重复
 (董铢录屯彖传)
刚柔始交而难生龟山解云刚柔始交是震难生是坎
 (黄㽦录屯彖传)
问本义云此以下释元亨利贞用文王本意何也曰文
 王本意说乾元亨利贞只是说乾道大通而至正故
 筮得者其占当得大通而利于正固至孔子方作四
 德说后人不知将谓文王作易便作四德说即非也
 如屯卦所谓元亨利贞者以其能动即可以亨而在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3b 页 WYG0193-0131d.png
 险则宜守正故筮得之者其占为大亨而利于正初
 非谓四德也故孔子释此彖辞只曰动乎险中大亨
 贞是用文王本意释之也
 (董铢录屯彖传本义)
雷雨之动满盈亦是那郁塞底意思
 (㬊渊录屯彖传)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孔子又是别发出一道理说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4a 页 WYG0193-0132a.png
 当此扰攘之时不可无君故须立君
 (刘砺录屯彖传)
宜建侯而不宁不可道建侯便了须更自以为不安宁
 方可
 (㬊渊录屯彖传)
问初九以阳在下而居动体上应六四阴柔险陷之爻
 固为盘桓之象然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亦似有
 盘桓意曰盘桓只是欲进而难进貌若六二则有险
 难矣盖乘初九之刚下为阳逼故为所难而邅回不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4b 页 WYG0193-0132b.png
 进又问匪寇婚媾程传谓匪逼于寇难则往求于婚
 媾此说如何曰某旧二十许岁时读至此便疑此语
 有病只是别无它说可据只得且随它说然每不满
 后来方见得不然盖此四字文义不应必如此费力
 解也六二乘初九之刚下为阳所逼然非为寇也乃
 来求己为婚媾耳此婚媾与已皆正指六四也又问
 六四求婚媾此婚媾疑指初九之阳婚媾是阴何得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5a 页 WYG0193-0132c.png
 阳亦可言曰婚媾通指阴阳但程传谓六二往求初
 九之婚媾恐未然也又问十年乃字十年只是指数
 穷理极而言耶曰易中此等取象不可晓如说十年
 三年七日八月等处皆必有所指但今不可穿凿姑
 阙之可也
 (董铢录屯初九六二爻辞六二爻辞程传六四爻辞)
问初九利建侯注云占者如是则利建以为侯此爻之
 占与卦辞异未知其指盘桓难进者处阴之下欲进
 不能耶将所居得正不肯轻进耶曰卦辞通论一卦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5b 页 WYG0193-0132d.png
 所谓侯者乃属他人即爻之初九也爻辞专言一爻
 所谓侯者乃其自己故不同也
 (黄干录屯初九爻辞本义)
耿氏解易女子贞不字作嫁笄而字贞不字者谓未许
 嫁也却与婚媾之义相通亦说得有理伊川说作字
 育之字
 (不知何氏录屯六二爻辞)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6a 页 WYG0193-0133a.png
十年乃字耿南仲亦如此说
 (㬊渊录屯六二爻辞)
问即鹿无虞曰虞只是虞人六三阴柔在下而居阳位
 阴不安于阴则贪求阳欲乘阴即妄行故不中不正
 又上无正应妄行取困所以为即鹿无虞陷入林中
 之象沙随盛称唐人郭京易好近寄得来说鹿当作
 麓象辞当作即麓无虞何以从禽也问郭据何书曰
 渠云曾得王辅嗣亲手与韩康伯注底易本鹿作麓
 以从禽上有何字然难考据恐是乱说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6b 页 WYG0193-0133b.png
 (董铢录屯六三爻辞)
伊川说蒙亨髣髴是指九二一爻说所以云刚中也
 (㬊渊录蒙彖辞)
山下有险是卦象险而止是卦德蒙有二义险而止险
 在内止在外自家这里先自不安稳了外面更去不
 得便是蒙昧之象若见险而能止则为蹇却是险在
 外自家这里见得去不得所以不去故曰知矣哉尝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7a 页 WYG0193-0133c.png
 说八卦着这几个字形容最好看如险止健顺丽入
 说动都包括得尽唤做卦之情
 (㬊渊录蒙彖传)
山下有险蒙之地也山下已是险峻处又遇险前后去
 不得故于此蒙昧也蒙之意也只是心下鹘突
 (吕焘录蒙彖传)
卦中说刚中处最好看刚故能包蒙不刚则方且为物
 所蒙安能包蒙刚而不中亦不能包蒙如上九过刚
 而不中所以为击蒙六三说勿用取女者大率阴爻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7b 页 WYG0193-0133d.png
 又不中不正合是那一般无主宰底女人金夫不必
 解做刚夫此一卦紧要是九二一爻为主所以治蒙
 者只在两个阳爻而上九过刚故只在此九二为主
 而二与五应亦助得那五去治蒙大扺蒙卦除了初
 爻统说治蒙底道理其馀三四五皆是蒙者所以唯
 九二一爻为治蒙之主
 (㬊渊录蒙彖传)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8a 页 WYG0193-0134a.png
 何曰人来求我我则当视其可否而告之盖视其来
 求我发蒙者有初筮之诚则告之再三烦渎则不告
 之也我求人则当致其精一以叩之盖我而求人以
 发蒙则当尽初筮之诚而不可有再三之渎也铢曰
 发此一例即所谓稽实待虚曰然
 (董铢录蒙彖传本义)
问山下出泉曰古人取象也只是看大意略如此髣髴
 不皆端的若解要到亲切便都没去处了如天在山
 中山中岂有天如地中有山便只是平地了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8b 页 WYG0193-0134b.png
 (陈淳录蒙象传)
果行育德又是别说一个道理山下出泉却是个流行
 底物事暂时被他碍住在这里观这意思却是说自
 家当恁地做工夫卦中如此者多
 (㬊渊录蒙象传)
以象言之果者泉之必通育者静之时也季通云育德
 是艮止也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9a 页 WYG0193-0134c.png
 (程端蒙录蒙象传)
或自家是蒙得他人发或他人是蒙得自家发
 (甘节录蒙初六爻辞)
卦辞有平易底有难晓底利用刑人用说桎梏粗说时
 如今人打人棒也须与他脱了那枷方可一向枷他
 不得若一向枷他便是以往吝这只是说治蒙者当
 宽慢盖法当如此
 (㬊渊录蒙初六爻辞)
问击蒙不利为寇如本义只是就自身克治上说是如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9b 页 WYG0193-0134d.png
 何曰事之大小都然治身也恁地若治人做得太甚
 亦反成为寇占得此爻凡事不可过当如伊川作用
 兵说亦是但只做得一事用不如且就浅处说去却
 事事上有用若便说深了则一事用得别事用不得
 (林学履录蒙上九爻辞)
不利为寇寇只是要去害他故戒之如此
 (㬊淜录蒙上九爻辞)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0a 页 WYG0193-0135a.png
 不任家事而退问僧家之有西堂之类
 (董铢录需)
需主事孚主心需其事而心能信实则光亨以位乎尊
 位而中正故所为如此利涉大川而能需则往必有
 功利涉大川亦蒙上文有孚光亨贞吉
 (㬊渊录需彖传)
以正中以中正也则一般这只是要恊韵
 (㬊渊录需彖传)
利涉大川利涉是乾也大川是坎也往有功是乾有功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0b 页 WYG0193-0135b.png
 也或云以乾去涉大川
 (吕焘录需彖传)
需待也以饮食宴乐谓更无所为待之而已待之须有
 至时学道者亦犹是也
 (万人杰录需象传)
后世策士之言只说出奇应变圣人不恁地合当需时
 便需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1a 页 WYG0193-0135c.png
 (㬊渊录需象传)
问敬慎曰敬字大慎字细小如人行路一直恁地去便
 是敬前面险处防有吃跌便是慎慎是惟恐有失之
 之意如思虑两字思是恁地思去虑是怕不恁地底
 意思
 (林夔孙录需九三象传)
问敬慎不败本义以为发明占外之意何也曰言象中
 本无此意占者不可无此意所谓占外意也
 (董铢录需九三象传本义)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1b 页 WYG0193-0135d.png
穴是陷处唤做所安处不得分明有个坎陷也一句柔
 得正了需而不进故能出于坎陷四又是坎体之初
 有出底道理到那上六则索性陷了
 (㬊渊录需六四爻辞)
伯丰问需于酒食贞吉曰需只是待当此之时别无作
 为只有个待底道理然又须是正方吉
 (黄㽦录需九五爻辞)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2a 页 WYG0193-0136a.png
问讼卦大指因言大凡卦辞取义不一如讼有孚窒惕
 中吉盖取九二中实坎为加忧之象中实为有孚坎
 险为窒坎为加忧为惕九二居下卦之中故曰有信
 而见窒能惧而得中也终凶盖取上九终极于讼之
 象利见大人盖取九五刚健中正居尊之象不利涉
 大川又取以刚乘险以实履陷之象此取义不一也
 然亦有不必如此取者此特其一例也曰卦辞如此
 辞极齐整盖所取诸爻义皆与爻中本辞协亦有虽
 取爻义而与爻本辞不同者此为不齐整处也又问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2b 页 WYG0193-0136b.png
 卦变之义曰此讼卦变自遁而来为刚来居二此是
 卦变中二爻变者盖四阳二阴自遁来者十四卦讼
 即初变之卦刚来居二柔进居三故曰刚来而得中
 又问细读本义所释卦辞若看得分明则彖辞之义
 亦自明只须略提破此是卦义此是卦象卦体卦变
 不必更下注脚矣曰某当初作此文字时正欲如此
 盖彖辞本是释经之卦解若看卦辞分明则彖辞亦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3a 页 WYG0193-0136c.png
不利涉大川是上面四画阳载不起压了这船重
 (㬊渊录讼彖辞)
问讼彖云刚来而得中也大抵上体是刚下体是柔刚
 下而变柔则为刚来今讼之上体既是纯刚安得谓
 之刚来耶曰此等要须画个图子看便好讼卦本是
 遁卦变来遁之六二上为讼之六三其九三下为九
 二乃为讼卦此类如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与
 夫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皆是如此若画图子起便
 极好看更不待说若如先儒说则多牵强矣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3b 页 WYG0193-0136d.png
 (潘时举录讼彖传)
天自向上去水自向下来必是有讼
 (㬊渊录讼象传)
作事谋始言观此等象便当每事谋之于其始
 (㬊渊录讼象传)
王弼言有德司契是借这个契字说言自家执这个契
 在此人来合得我便与他自家先定了这是谋始司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4a 页 WYG0193-0137a.png
 契底意思
 (不知何氏录讼象传王弼注)
问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曰此爻是阴柔之人也不会
 十分与人讼那人也无十分伤犯底事但只略去讼
 之才辨得明便止所以终吉也
 (吕焘录讼初九爻辞)
九二正应在五五亦阳故为窒塞之象
 (㬊渊录讼九二爻辞)
问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解者牵强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4b 页 WYG0193-0137b.png
 曰如此解时只得说小邑常以为易有象数者以此
 何故不言二百户以其有定数也圣人之象便依样
 子又不似数之类只曰不克讼归逋窜也
 (吴振录讼九二爻辞)
三百户必须有此象今不可考王辅嗣说得意忘象是
 要忘了这象伊川又说假象是只要假借此象今看
 得不解得恁地全无那象只是不可知只得且从理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5a 页 WYG0193-0137c.png
 上说乾为马却说龙坤为牛却说马离为龟却说牛
 做得个例来括他方得见说已做了例又却不曾见
 得
 (㬊渊录讼九二爻辞)
问食旧德从上吉也曰是自做不得若随人做方得吉
 之道
 (不知何氏录讼六三象传)
复即命渝言复就命而变其不顺之命
 (㬊渊录讼九四爻辞)
卷十四 易十四 第 15b 页 WYG0193-0137d.png
讼元吉便似乾之利见大人有占无象者爻便是象讼
 元吉九五便是
 (㬊渊录讼九五爻辞)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