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易九
卷九 易九 第 1a 页 WYG0193-007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九
              钱塘程川撰
 易九
上经二

问易传乾卦引舜事以證之当初若逐卦引得这般事
 来證大好看曰便是当时不曾计会得久之曰经解
 说洁净精微易之教也不知是谁做伊川却不以为
 然据某看此语自说得好盖易之书诚然是洁净精
卷九 易九 第 1b 页 WYG0193-0078d.png
 微他那句语都是悬空说在这里都不犯手如伊川
 说得都犯手势引舜来做乾卦乾文那里有个舜来
 当初圣人作易又何尝说乾是舜他只是悬空说在
 这里都被人说得来事多失了他洁净精微之意易
 只是说个象是如此何尝有实事如春秋便句句是
 实如言公即位便真个有个公即位如言子弑父臣
 弑君便真个是有此事易何尝如此不过只是因画
卷九 易九 第 2a 页 WYG0193-0079a.png
 以明象因数以推数因这象数便推过吉凶以示人
 而已都无后来许多劳攘说话
 (沈僩录乾爻辞程传)
问程易以乾之初九为舜侧微时九二为舜佃渔时九
 三为玄德升闻时九四为历试时何以见得曰此是
 推说爻象之意非本指也读易若通得本指后便尽
 说去尽有道理可言敢问本指曰易本因卜筮而有
 象因象而有占占辞中便有道理如筮得乾之初九
 初阳在下未可施用其象为潜龙其占曰勿用凡遇
卷九 易九 第 2b 页 WYG0193-0079b.png
 乾而得此爻者当观此象而玩其占隐晦而勿用可
 也它皆仿此此易之本指也盖潜龙则勿用此便是
 道理故圣人为彖辞象辞文言节节推去无限道理
 此程易所以推说得无穷然非易本义也先通得易
 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若便以所推说者去
 解易则失易之本指矣
 (董铢录乾初九九二九三九四爻辞程传)
卷九 易九 第 3a 页 WYG0193-0079c.png
取象各不同有就自己身上取底有自己当不得这卦
 象却就那人身上取如潜龙勿用是就占者身上言
 到那见龙自家便当不得须把做在上之大人九五
 飞龙便是人君大人却是在下之大人
 (㬊渊录乾初九九二九五爻辞)
易爻只似而今发课底卦影相似如云初九潜龙勿用
 这只是戒占者之辞解者遂去这上面生义理以初
 九当潜龙勿用九二当利见大人初九是个甚么如
 何会潜如何会勿用试讨这个人来看九二爻又是
卷九 易九 第 3b 页 WYG0193-0079d.png
 甚么人他又如何会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尝见林艾
 轩云世之发六壬课者以丙配壬则吉盖火合水也
 如卦影云朱鸟翾翾归于海之湄吉这个只是说水
 火合则吉尔若使此语出自圣人之口则解者必去
 上面说道理以为朱鸟如何海湄如何矣
 (沈僩录乾初九九二爻辞)
六爻不必限定是说人君且如潜龙勿用若是庶人得
卷九 易九 第 4a 页 WYG0193-0080a.png
 之自当不用人君得之也当退避见龙在田若是众
 人得亦可用事利见大人如今人所谓宜见贵人之
 类易不是限定底物伊川亦自说一爻当一事则三
 百八十四爻只当得三百八十四事说得自好不知
 如何到他解却恁地说
 (㬊渊录乾初九九二爻辞)
其他爻象占者当之惟九二见龙人当不得所以只当
 把爻做主占者做客大人即是见龙又如九三不说
 龙亦不可晓若说龙时这亦是龙之在那亢旱处他
卷九 易九 第 4b 页 WYG0193-0080b.png
 所以说君子乾乾夕惕只此意
 (㬊渊录乾九二九三爻辞)
或言乾之六爻其位虽不同而其为德则一曰某未要
 人看易这个都难说如乾卦他爻皆可作自家身上
 说惟九二九五要作自家说不得两个利见大人向
 来人都说不通九二有甚么形影如何教见大人某
 看来易本卜筮之书占得九二便可见大人大人不
卷九 易九 第 5a 页 WYG0193-0080c.png
 必说人君也
 (叶贺孙录乾九二九五爻辞)
占者当不得见龙飞龙则占者为客利去见那大人大
 人即九二九五之德见龙飞龙是也若潜龙君子则
 占者自当之矣
 (㬊渊录乾九二九五爻辞)
看来大人只是这大人无不同处伊川之病在那二五
 相见处卦画如何会有相见之理只是说人占得这
 爻利于见大人万物睹之睹便是见字且如学聚问
卷九 易九 第 5b 页 WYG0193-0080d.png
 辨说个君德前一处也说君德盖说道虽非君位而
 有君德下面说许多大人者言所以为大人者如此
 今却说二五相见却揍不着他这语脉且如先迷后
 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只是说先时不好后来
 却好西南便合着东北便合不着岂是说卦爻只是
 说占底人常观解易底惟是东坡会做文字了都揍
 着他语脉如涣其群元吉诸家皆云涣散了却成群
卷九 易九 第 6a 页 WYG0193-0081a.png
 都不成语句唯东坡说道涣散他小小群聚合成一
 大群如那天下混一之际破散他小群成一大群如
 此方成文理
 (㬊渊录乾九二九五爻辞)
问程易于九二云利见大德之君又言君亦利见大德
 之臣以成其功天下亦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于
 九五云利见在下大德之人又言天下固利见大德
 之君两爻互言如此不审的何所指曰此当以所占
 之人之德观之若已是有九二之德占得此九二爻
卷九 易九 第 6b 页 WYG0193-0081b.png
 则为利见九五大德之君若常人无九二之德者占
 得之则为只利见此九二之大人耳已为九五之君
 而有九五之德占得此九五爻则为利见九二大德
 之人若九二之人占得之则为利见此九五大德之
 君各随所占之人以爻与占者相为主宾也太祖一
 日问王昭素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常人何可
 占得此卦昭素曰何害若臣等占得则陛下是飞龙
卷九 易九 第 7a 页 WYG0193-0081c.png
 在天臣等利见大人是利见陛下也此说得最好铢
 曰如此看来易多是假借虚设故用不穷人人皆用
 得也曰此所谓理定既实事来尚虚存体应用稽实
 待虚所以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万事无不可该无
 不周遍此易之用所以不穷也
 (董铢录乾九二九五人辞程传)
利见大人与程传说不同不是卦爻自相利见乃是占
 者利去见大人也须看自家占底是何人方说得那
 所利见之人
卷九 易九 第 7b 页 WYG0193-0081d.png
 (㬊渊录乾九二九五爻辞程传)
问九三不言象何也曰九三阳刚不中居下之上有强
 力劳苦之象不可言龙故特指言乾乾惕若而已言
 有乾乾厉之象也
 (董铢录乾九三爻辞)
祖道举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是君子进德不懈不敢
 须臾宁否曰程子云在下之人君德已著此句亦是
卷九 易九 第 8a 页 WYG0193-0082a.png
 拘了记得有人问程子胡安定以九四爻为太子者
 程子笑之曰如此三百八十四爻只做得三百八十
 四件事了此说极是及到程子解易却又拘了要知
 此是通上下而言在君有君之用臣有臣之用父有
 父之用子有子之用以至事物莫不皆然若如程子
 之说则千百年间只有个舜禹用得也大抵九三此
 爻才刚而位危故须著乾乾夕惕若厉方可旡咎若
 九二则以刚居中位易处了故凡刚而处危疑之地
 皆当乾乾夕惕若厉则旡咎也
卷九 易九 第 8b 页 WYG0193-0082b.png
 (曾祖道录乾九三爻辞)
窦问君子终日乾乾是法天否曰才说法天便添着一
 件事君子只是终日乾乾天之行健不息往往亦只
 如此如言存个天理不须问如何存他只是去了人
 欲天理自然存如颜子问仁夫子告以非礼勿视听
 言动除却此四者更有何物须是仁
 (廖德明录乾九三爻辞)
卷九 易九 第 9a 页 WYG0193-0082c.png
厉旡咎是一句他后面有此例如频复厉旡咎是也
 (㬊渊录乾九三爻辞)
问乾九三伊川云虽言圣人事苟不设戒何以为教曰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人皆可得而用初无圣贤之别
 伊川有一段云君有君之用臣有臣之用说得好及
 到逐卦解释又却分作圣人之卦贤人之卦更有分
 作守令之卦者古者又何尝有此不知是如何以某
 观之无问圣人以至士庶但当此时便当恁地兢惕
 卜得此爻也当恁地兢惕
卷九 易九 第 9b 页 WYG0193-0082d.png
 (刘砥录乾九三爻辞程传)
 (录中苟不设戒何以为教句下㬊渊录云发得此意极好又渊录云窃意因时而惕圣人亦常有此心)
或跃在渊渊是通处渊虽下于田田却是个平地渊则
 通上下跃即飞在天
 (黄㽦录乾九四爻辞)
渊与天不争多渊是那空虚无实底之物跃是那不著
 地了两脚跳上去底意思
卷九 易九 第 10a 页 WYG0193-0083a.png
 (㬊渊录乾九四爻辞)
问胡安定将乾九四为储君曰易不可恁地看易只是
 古人卜筮之书如五虽主君位而言然亦有不可专
 主君位言者天下事有那一个道理自然是有若只
 将乾九四为储位说则古人未立太子者不成是虚
 却此一爻只主一事则易三百八十四爻乃止三百
 八十四件事
 (金去伪录乾九四爻辞)
凡占得卦爻要在互分宾主各据地位而推如九五飞
卷九 易九 第 10b 页 WYG0193-0083b.png
 龙在天利见大人若揣自己有大人之德占得此爻
 则如圣人作而万物咸睹作之者在我而睹之者在
 彼我为主而彼为宾也自己无大人之德占得此爻
 则利见彼之大人作之者在彼而睹之者在我我为
 宾而彼为主也
 (沈僩录乾九五爻辞)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文言分明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卷九 易九 第 11a 页 WYG0193-0083c.png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他
 分明是以圣人为龙以作言飞以万物睹解利见大
 人只是言天下利见夫大德之君也今人却别做一
 说恐非圣人本意
 (杨道夫录乾九五爻辞)
问龟山说九五飞龙在天取飞字为义以天位言之不
 可阶而升以圣学言之非力行而至曰此亦未尽乾
 卦自是圣人之天德只时与位有隐显渐次耳
 (廖德明录乾九五爻辞)
卷九 易九 第 11b 页 WYG0193-0083d.png
用九不用七且如得纯乾卦皆七数这却是不变底它
 未当得九未在这爻里面所以只占上面彖辞用九
 盖是说变
 (㬊渊录乾用九爻辞)
问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伊川之意似云用阳刚以为天
 下先则凶无首则吉曰凡说文字须有情理方是用
 九当如欧公说方有情理某解易所以不敢同伊川
卷九 易九 第 12a 页 WYG0193-0084a.png
 便是有这般处看来当以见群龙无首为句盖六阳
 已盛如群龙然龙之刚猛在首故见其无首则吉大
 意只是要刚而能柔自人君以至士庶皆须如此若
 说为天下先便只是人主方用得以下便使不得恐
 不如此又曰如欧说盖为卜筮言所以须著有用九
 用六若如伊川说便无此也得
 (刘砺录乾用九爻辞)
见群龙无首王弼伊川皆解不成他是不见得那用九
 用六之说
卷九 易九 第 12b 页 WYG0193-0084b.png
 (㬊渊录乾用九爻辞)
伯丰问乾用九爻辞如何便是坤先迷后得东北丧朋
 之意曰此只是无首所以言利牝马之贞无牝马
 (黄㽦录乾用九爻辞本义)
群龙无首便是利牝马者为不利牡而却利牝如西南
 得朋东北丧朋皆是无头底
 (㬊渊录乾用九爻辞本义)
卷九 易九 第 13a 页 WYG0193-0084c.png
问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是说乾之元云行雨施
 品物流形是说乾之亨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
 龙以御天是说圣人之元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
 合太和乃利贞是说乾之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是说圣人之利贞此本义之言但程易云首出庶物
 这乾道首出庶物而万汇亨万国咸宁如何曰恁地
 说也得只恐牵强
 (董铢录乾彖传)
大哉乾元是说天道流行各正性命是说人得这道理
卷九 易九 第 13b 页 WYG0193-0084d.png
 做那性命处却不是正说性如天命之谓性孟子道
 性善便是就人身上说性易之所言却是说天人相
 接处
 (㬊渊录乾彖传)
乾元统天盖天只是以形体而言乾元即天之所以为
 天者也犹言性统形尔
 (程端蒙录乾彖传)
卷九 易九 第 14a 页 WYG0193-0085a.png
问乾元统天曰乾只是天之性情不是两个物事如人
 之精神岂可谓人自是人精神自是精神
 (吕焘录乾彖传)
问乾元统天注作健者能用形者也恐说得是否曰也
 是然只是说得乾健不见得是乾元盖云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乃统天则大意主在元字上
 (林学履录乾彖传)
大明终始这一段说圣人之元亨六位六龙只与譬喻
 相似圣人之六位如隐显进退行藏潜龙时便当隐
卷九 易九 第 14b 页 WYG0193-0085b.png
 去见龙时便是他出来如孔子为鲁司寇时便是他
 大故显了到那获麟绝笔便是他亢龙时这是在下
 之圣人然这卦大概是说那圣人得位底若使圣人
 在下亦自有个元亨利贞如首出庶物不必在上方
 如此如孔子出类拔萃便是首出庶物著书立言泽
 及后世便是万国咸宁
 (㬊渊录乾彖传)
卷九 易九 第 15a 页 WYG0193-0085c.png
前辈解经有只明大义务欲大指明而有不贴文义强
 说者如程易发明道理大义极精只于易文义多有
 强说不通处铢因问程易说大明天道之终始则见
 卦之六位各以时成不知是说圣人明之耶说乾道
 明之耶此处果是说得鹘突但遗书有一段明说云
 人能明天道之终始则见卦爻六位皆以时成此语
 證之可见大明者指人能明之也因问乾道终始如
 何曰乾道终始即四德也始则元终则贞盖不终则
 无以为始不贞则无以为元六爻之立由此而立耳
卷九 易九 第 15b 页 WYG0193-0085d.png
 以时成者言各以其时而成如潜见飞跃皆以时耳
 然皆四德之流行也初九九二之半即所谓元九二
 之半与九三即所谓亨九四与九五之半即所谓利
 九五之半与上九即所谓贞盖圣人大明乾道之终
 始故见六位各以时成乘他六爻之时以当天运而
 四德之所以终而复始应变而不穷也
 (董铢录乾彖传)
卷九 易九 第 16a 页 WYG0193-0086a.png
大明终始是就人上说杨遵道录中言人能大明乾道
 之终始易传却无人字某谓文字疑似处须下语剖
 析教分晓
 (李方子录乾彖传)
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只是六爻龙只是譬喻明此六
 爻之义潜见飞跃以时而动便是乘六龙便是御天
 又曰圣人便是天天便是圣人
 (刘砺录乾彖传)
乘字大概只是譬喻御字龟山说做御马之御却恐伤
卷九 易九 第 16b 页 WYG0193-0086b.png
 于太巧这段是古人长连地说下去却不分晓伊川
 传说得也不分晓语录中有一段却分晓乃是杨遵
 道所录云人大明天道之终始这处下个人字是紧
 切底字读书须是看这般处
 (㬊渊录乾彖传)
乾道变化似是再说元亨变化字且只大概恁地说不
 比系辞所说底仔细各正性命他那元亨时虽正了
卷九 易九 第 17a 页 WYG0193-0086c.png
 然未成形质到这里方成如那百榖坚实了方唤做
 正性命乾道是统说底四德是说他做出来底大率
 天地是那有形了重浊底乾坤是他性情其实乾道
 天德互换一般乾道又言得深些子天地是形而下
 者只是这个道理天地是个皮壳
 (㬊渊录乾彖传)
乾道便只是天德不消分别乾道变化是就乾道上说
 天德是就他四德上说
 (㬊渊录乾彖传)
卷九 易九 第 17b 页 WYG0193-0086d.png
问何谓各正性命曰各得其性命之正
 (甘节录乾彖传)
问保合太和乃利贞曰天之生物莫不各有躯壳如人
 之有体果实之有皮核有个躯壳保合以全之能保
 合则真性常存生生不穷如一粒之榖外面有个壳
 以裹之方其发一萌芽之始是物之元也及其抽枝
 长叶则是物之亨到得生实欲熟未熟之际此便是
卷九 易九 第 18a 页 WYG0193-0087a.png
 利及其既实而坚此便是贞矣盖乾道变化发生之
 始此是元也各正性命小以遂其小大以遂其大则
 是亨矣能保合矣全其太和之性则可利贞
 (黄卓录乾彖传)
保合太和天地万物皆然天地便是大底万物万物便
 是小底天地
 (陈文蔚录乾彖传)
问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如昨日是夏今日是秋为
 变到那全然天凉没一些热时是化否曰然又问这
卷九 易九 第 18b 页 WYG0193-0087b.png
 个变化字却与变化者进退之象不同如何曰这又
 别有些意思是言刚化为柔柔变为刚盖变是自无
 而有化是自有而无也
 (吕焘录乾彖传)
问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恐尽是圣人事伊川分作乾道
 君道如何曰乾道变化至乃利贞是天首出庶物万
 国咸宁是圣人又曰首出庶物有是聪明睿知高出
卷九 易九 第 19a 页 WYG0193-0087c.png
 庶物之上以君天下方得万国咸宁礼记云聪明睿
 知足以有临也须聪明睿知皆过于天下之人方可
 临得他
 (刘砺录乾彖传)
 (录中乾道变化至乃利贞是天之天字饶录作乾)
天之运转不穷所以为天行健
 (李季札录乾象传)
问天行健曰胡安定说得好其说曰天者乾之形乾者
 天之用天形苍然南极入地下三十六度北极出地
卷九 易九 第 19b 页 WYG0193-0087d.png
 上三十六度状如倚杵其用则一昼一夜行九十馀
 万里人一呼一吸为一息一息之间天行已八十馀
 里人一昼一夜有万三千六百馀息故天行九十馀
 万里天之行健可知故君子法之以自强不息云因
 言天之气运转不息故阁得地在中间铢未达先生
 曰如弄碗珠底只恁运转不住故在空中不坠少有
 息则坠矣
卷九 易九 第 20a 页 WYG0193-0088a.png
 (董铢录乾象传)
问卫老疑问中天行健一段先生批问他云如何见得
 天之行健德明窃谓天以气言之则一昼一夜周行
 乎三百六十度之中以理言之则于穆不已无间容
 息岂不是至健先生曰他却不是如此只管去自强
 不息上讨又说邠老社仓宜避去事举易之否象曰
 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廖德明录乾象传)
问天运不息君子以自强不息曰非是说天运不息自
卷九 易九 第 20b 页 WYG0193-0088b.png
 家去赶逐也要学他如此不息只是常存得此心则
 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矣又曰天运不息非特四时
 为然虽一日一时顷刻之间其运未尝息也
 (吕焘录乾象传)
 朱子五经语类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