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142-066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礼纂卷一
           大学士李光地撰
  总论
臣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
 乐先坏汉晋以来诸儒补缉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
 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
 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仪等篇乃其义说
卷一 第 1b 页 WYG0142-0664d.png
 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究诸科礼虽不行而士犹
 得以诵习而知其说熙宁以来王安石变乱旧制废
 罢仪礼而独存礼记之科弃经任传遗本宗末其失
 已甚而博士诸生又不过诵其虚文以供应举至于
 其间亦有因仪法度数之实而立文者则咸幽冥而
 莫知其源一有大议率用耳学臆断而已若乃乐之
 为教则又绝无师授律尺短长声音清浊学士大夫
 莫有知其说者而不知其为阙也故臣顷在山林实
卷一 第 2a 页 WYG0142-0665a.png
 与二三学者考订其说欲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
 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
 具列注疏诸儒之说略有端绪而私家无书检阅无
 人抄写久之未成会蒙除用学徒分散遂不能就而
 钟律之制则士友间亦有得其遗意者窃欲更加参
 考别为一书以补六艺之阙而亦未能具也欲望圣
 明特诏有司许臣就秘书省太常寺关借礼乐诸书
 自行招致旧日学徒十馀人踏逐空閒官屋数间与
卷一 第 2b 页 WYG0142-0665b.png
 之居处令其编类虽有官人亦不系衔请俸但乞逐
 月量支钱米以给饮食纸札油烛之费其抄写人即
 乞下临安府差拨贴司二十馀名候结局日量支犒
 赏别无推恩则于公家无甚费用而可以兴起废坠
 垂之永久使士知实学异时可为圣朝制作之助则
 斯文幸甚天下幸甚(文集三礼劄子/乞修)
某闻之学者博学乎先王六艺之文诵焉以识其辞讲
 焉以通其意而无以约之则非学也故曰博学而详
卷一 第 3a 页 WYG0142-0665c.png
 说之将以反说约也何谓约礼是也礼者履也谓昔
 之诵而说者至是可践而履也故夫子曰君子博学
 于文约之以礼颜子之称夫子亦曰博我以文约我
 以礼礼之为义不綦大哉然古礼非必有经盖先王
 之世上自朝廷下达闾巷其仪品有章动作有节所
 谓礼之实者皆践而履之矣故曰礼仪三百威仪三
 千待其人而后行则岂必简策而后传哉其后礼废
 儒者惜之乃始论著为书以传于世今礼记四十九
卷一 第 3b 页 WYG0142-0665d.png
 篇则其遗说已学而求所以约之者不可以莫之习
 也今柯君直学将为诸君诵其说而讲明之诸君其
 听之毋忽易曰智崇礼毕礼以极卑为事故自饮食
 居处洒扫欬唾之间皆有仪节闻之若可厌行之若
 琐碎而不纲然惟愈卑故愈约与所谓极崇之智殊
 未可以差殊观也夫如是故成性存存而道义出焉
 此造约之极功也诸君其听之毋忽(文集记序说/讲礼)
人生而静天之性未尝不善感物而动性之欲此亦未
卷一 第 4a 页 WYG0142-0666a.png
 是不善至于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
 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方是恶故圣贤说
 得恶字煞迟(语类蒙录/程端)
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此说得工夫极密两
 边都有些罪过物之诱人固无穷然亦是自家好恶
 无节所以被物诱去若自有个主宰如何被他诱去
 此处极好玩味且是语意浑粹(语类录/沈僩)
不窥密(止/)无测未至曰许多事都是一个心若见得此
卷一 第 4b 页 WYG0142-0666b.png
 心诚实无欺伪方始能如此心苟涣散无主则心皆
 逐他去了更无一个主观此则求放心处全在许多
 事上将许多事去拦截此心教定无测未至未至之
 事自家不知不当先测今日未可便说道明日如何
 (语类蒙录/林子)
问礼记九容与论语九思一同本原之地固欲存养于
 容貌之间又欲随事省察曰即此便是涵养本原这
 里不是存养更于甚处存养(语类/失名)
卷一 第 5a 页 WYG0142-0666c.png
问君子庄敬日强是志强否曰志也强体力也强今人
 放肆则日怠惰一日那得强伊川云人庄敬则日就
 规矩庄敬自是耐得辛苦自不觉其日就规矩也(语/类)
 (徐宇录/)
古者教法礼乐射御书数不可阙一就中乐之教尤亲
 切夔教胄子只用乐大司徒之职也是用乐盖是教
 人朝夕从事于此拘束得心长在这上面盖为乐有
 节奏学他底急也不得慢也不得久之都换了他一
卷一 第 5b 页 WYG0142-0666d.png
 副常情性(语类录/潘植)
九年知类通达横渠说得好学者至于能立则教者无
 遗恨矣此处方谓大成盖学者既到立处则教者亦
 不消得管他自住不得故横渠又云学者能立则自
 强不反而至于圣人之大成矣而今学者不能得扶
 持到立处尝谓此段是个致知之要如云一年视离
 经辨志古注云离经断绝句也此且是读得成句辨
 志是知得这个是为己那个是为人这个是义那个
卷一 第 6a 页 WYG0142-0667a.png
 是利三年敬业乐群敬业是知得此是合当如此做
 乐群是知得滋味好与朋友切磋五年博习亲师博
 习是无所不习亲师是所见与其师相近了七年论
 学取友论学是他论得有头绪了取友是知贤者而
 取之此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此谓之大成横渠
 说得推类两字最好如荀子伦类不通不足谓之善
 学而今学者只是不能推类到得知类通达是无所
 不晓便是自强不反这几句都是上两字说学下两
卷一 第 6b 页 WYG0142-0667b.png
 字说所得处如离经便是学辨志便是所得处他皆
 仿此(语类录/林赐)
古人学校教养德行道艺选举爵禄宿卫征伐师旅田
 猎皆只是一项事(语类录/沈僩)
大抵说制度之书惟周礼仪礼可信礼记便不可深信
 周礼毕竟出于一家谓是周公亲笔做成固不可然
 大纲却是周公意思某所疑者但恐周公立下此法
 却不曾行得尽(语类蔚录/陈文)
卷一 第 7a 页 WYG0142-0667c.png
子升问周礼如何看曰也且循注疏看去第一要见得
 圣人是个公平底意思如陈君举说天官之职如膳
 羞衣服之官皆属之此是治人主之身此说自是到
 得中间有官属相错综处皆谓圣人有使之相防察
 之意这便不是天官是正人主之身兼统百官地官
 主教民之事大纲已具矣春夏秋冬之官各有所掌
 如太史等官属之宗伯盖以祝史之事用之祭祀之
 故职方氏等属之司马盖司马掌封疆之政最是大
卷一 第 7b 页 WYG0142-0667d.png
 行人等官属之司寇难晓盖仪礼觐礼诸侯行礼既
 毕出乃右肉袒于庙门之东王曰伯父无事归宁乃
 邦然后再拜稽首出自屏此所谓怀诸侯则天下畏
 之是也所以属之司寇如此等处皆是合著如此初
 非圣人私意大纲要得如此看其间节目有不可晓
 处如官职之多与子由所疑三处之类只得且缺之
 所谓其详不可得而闻也或谓周公作此书有未及
 尽行之者恐亦有此理只如今时法令其间颇有不
卷一 第 8a 页 WYG0142-0668a.png
 曾行者木之因说旧时妄意看此书大纲是要人主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天下之民无不被其
 泽又推而至于鸟兽草木无一不得其所而后已不
 如是不足以谓之裁成辅相参赞天地耳曰是恁地
 须要识公平意思因说如今学问不考古固不得若
 一向去采摭故事零碎凑合说出来也无甚益孟子
 慨然以天下自任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到说制度
 处只说诸侯之礼吾未之学尝闻其略也要之后世
卷一 第 8b 页 WYG0142-0668b.png
 若有圣贤出来如仪礼等书也不应便行得如封建
 诸侯柳子厚之说自是当时却是他各自推戴为主
 圣人从而定之耳如今若要将一州一县封某人为
 诸侯人亦未必安之兼数世之后其弊非一如乡饮
 酒之礼若要教天下之人都如此行也未必能只后
 世太无制度若有圣贤为之就中定其尊卑隆杀之
 数使人可以通行这便是礼为之去其哇淫鄙俚之
 辞使之不失中和欢悦之意这便是乐(语类之录/钱木)
卷一 第 9a 页 WYG0142-0668c.png
周礼天官兼嫔御宦官饮食之人皆总之则其于饮食
 男女之欲所以制其君而成其德者至矣岂复有后
 世宦官之弊古者宰相之任如此(语类/失名)
今人不信周官若据某言却不恁地盖古人立法无所
 不有天下有是事他便立此一官但只是要不失正
 耳且如女巫之职掌宫中巫祝之事凡宫中所祝皆
 在此人如此则便无后世巫蛊之事矣(语类夫录/杨道)
五峰以周礼为非周公致太平之书谓如天官冢宰却
卷一 第 9b 页 WYG0142-0668d.png
 管甚宫阃之事其意只是见后世宰相请托宫闱交
 结近习以为不可殊不知此正人君治国平天下之
 本岂可以后世之弊而并废圣人之良法美意哉又
 如王后不当交通外朝之说他亦是惩后世之弊要
 之仪礼中亦分明自载此礼(语类夫录/杨道)
于邱子服处见陈徐二先生周礼制度菁华下半册徐
 元德作上半册即陈君举所奏周官说先生云孝宗
 尝问君举闻卿博学不知读书之法当如何陈奏云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42-0669a.png
 臣生平于周官粗尝用心推考今周官数篇已属稿
 容臣退缮写进呈遂写进御大概推周官制度亦稍
 详然亦有杜撰错说处如云冢宰之职不特朝廷之
 事凡内而天子饮食服御宫掖之事无不毕管盖冢
 宰以道诏王格君心之非所以如此此说固是但云
 主客行人之官合属春官宗伯而乃掌于司寇土地
 疆域之事合掌于司徒乃掌于司马盖周家设六官
 互相检制之意此大不然何圣人不以君子长者之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42-0669b.png
 道待其臣既任之而复疑之耶或问如何曰宾客属
 秋官者盖诸侯朝觐会同之礼既毕则降而肉袒请
 刑司寇主刑所以属之有威怀诸侯之意夏官掌诸
 侯土地封疆如职方氏皆属夏官盖诸侯有变则六
 师移之所以属司马也又问冬官司空掌何事曰次
 第是管土田之事盖司马职方氏存其疆域之定制
 至于申画井田创置纤悉必属于司空而今亡矣又
 云陈徐周礼制度讲三公宰相处甚详然皆是自秦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42-0669c.png
 汉以下说起云汉承秦旧置三公之官若仍秦旧何
 不只仿秦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却置司马司徒司
 空者何故盖他不知前汉诸儒未见孔壁古文尚书
 有周官一篇说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尔孔安国古
 文尚书藏之秘府诸儒专门伏生二十五篇一向不
 取孔氏所藏古文者及至魏晋间古文者始出而行
 于世汉初亦只仍秦旧置丞相御史太尉为三公及
 武帝始改太尉为大司马然武帝亦非是有意于复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42-0669d.png
 古但以卫霍功高官大上面去不得故于骠骑大将
 军之上加大司马以宠异之如加阶官冠军之号尔
 其职无以异于大将军也及何武欲改三公他见是
 时大司马已典兵兼名号已正故但去大字而以丞
 相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后汉仍旧改司马为太
 尉而司徒司空之官如故然政事归于台阁三公备
 员后来三公之职遂废而侍中中书尚书之权独重
 以至今日(语类/失名)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42-0670a.png
经礼三百便是仪礼中士冠诸侯冠天子冠礼之类此
 是大节有三百条如始加再加三加又如坐如尸立
 如斋之类皆是其中之小目便有三千条或有变礼
 亦是小目吕与叔云经便是常行底纬便是变底恐
 不然经中自有常有变纬中亦自有常有变(语类/失名)
仪礼是经礼记是解仪礼如仪礼有冠礼礼记便有冠
 义仪礼有昏礼礼记便有昏义以至燕射之类莫不
 皆然只是仪礼有士相见礼礼记却无士相见义后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42-0670b.png
 来刘原父补成一篇(语类蔚录/陈文)
今仪礼多是士礼天子诸侯丧祭之礼皆不存其中不
 过有些小朝聘燕飨之礼自汉以来凡天子之礼皆
 是将士礼来增加为之河间献王所得礼五十六篇
 却有天子诸侯之礼故班固谓愈于推士礼以为天
 子诸侯之礼者班固作汉书时此礼犹在不知何代
 何年失了可惜可惜(语类录/辅广)
先王之礼今存者无几汉初自有文字都无人收拾河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42-0670c.png
 间献王既得雅乐又有礼书五十六篇惜乎不见于
 后世是当时儒者专门名家自一经之外都不暇讲
 况在上又无兴礼乐之主故胡氏说道使河间献王
 为君董仲舒为相汲黯为御史则汉之礼乐必兴这
 三个差除岂不甚盛(语类孙录/叶贺)
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
 与高堂生所传十七篇同郑康成注此十七篇多举
 古文作某则是他当时亦见此壁中之书不知如何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42-0670d.png
 只解此十七篇而三十九篇不解竟无传焉(语类刚/黄义)
 (录/)
今日百事无人理会姑以礼言之古礼既莫之考至于
 后世之沿革因袭者亦浸失其意而莫之知矣非止
 浸失其意以至名物度数亦莫有晓者差舛讹谬不
 堪著眼三代之礼今固难以尽见其略幸散见于他
 书如仪礼十七篇多是士礼邦国人君者仅存一二
 遭秦人焚灭之后至河间献王始得邦国礼五十八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42-0671a.png
 篇献之惜乎不行至唐此书尚在诸儒注疏犹时有
 引为说者及后来无人说著则书亡矣岂不大可惜
 叔孙通所制汉仪及曹褒所修固已非古然今亦不
 存唐有开元显庆二礼显庆已亡开元袭隋旧为之
 本朝修开宝礼多本开元而颇加详备及政和间修
 五礼一时奸邪以私智损益疏略牴牾更没理会又
 不如开宝礼(语类录/沈僩)
呜呼礼废久矣士大夫幼而未尝习于身是以长而无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42-0671b.png
 以行于家长而无以行于家是以进而无以议于朝
 廷施于郡县退而无以教于闾里传于子孙而莫或
 知其职之不修也长沙郡博士邵君渊得吾亡友敬
 夫所次三家礼范之书而刻之学宫盖欲吾党之士
 相与深考而力行之以厚彝伦而新陋俗其意美矣
 然程张之言犹颇未具独司马氏为成书而读者见
 其节文度数之详有若未易究者往往未见习行而
 已有望风退怯之意又或见其堂室之广给使之多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42-0671c.png
 仪物之盛而窃自病其力之不足是以其书虽布而
 传者徒为箧笥之藏未有能举而行之者也殊不知
 礼书之文虽多而亲身试之或不过于顷刻其物虽
 博而亦有所谓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者今乃以安
 于骄佚而逆惮其难以小不备之故而反就于大不
 备岂不误哉故某尝欲因司马氏之书参考诸家之
 说裁订增损举纲张目以附其后使览之者得提其
 要以及其详而不惮其难行之者虽贫且贱亦得以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42-0671d.png
 具其大节略其繁文而不失其本意也顾以病衰不
 能及已今感邵君之意辄复书以识焉呜呼后之君
 子其尚有以成吾之志也夫(文集家礼范/跋三)
问闻郡中近已开六经曰已开诗书易春秋惟二礼未
 暇及诗书序各置于后以还其旧易用伯恭所定本
 周礼自是一书惟礼记尚有说话仪礼礼之根本而
 礼记乃其枝叶礼记乃秦汉上下诸儒解释仪礼之
 书又有他说附益于其间今欲定作一书先以仪礼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42-0672a.png
 篇目置于前而附礼记于后如射礼则附以射义似
 此类已得二十馀篇若其馀曲礼少仪又自作一项
 而以类相从若疏中有说制度处亦当采取以益之
 旧尝以此例授潘恭叔渠亦曾整理数篇来今居丧
 无事想必下手仪礼旧与六经三传并行至王介甫
 始罢去其后虽复春秋而仪礼卒废今士人读礼记
 而不读仪礼故不能见其本末场屋中礼记义格调
 皆凡下盖礼记解行于世者如方马之属源流出于
卷一 第 16b 页 WYG0142-0672b.png
 熙丰士人作义者多读此故然(语类学录/郑可)
某今岁益衰足弱不能自随两胁气痛攻注下体结聚
 成块皆前所未有精神筋力大非前日之比加以亲
 旧凋零如蔡李通吕子约皆死贬所令人痛心益无
 生意决不能复支久矣所以未免惜此馀日正为所
 编礼传已略见端绪而未能卒就若更得年馀间未
 死且与了却亦可以瞑目矣其书大要以仪礼为本
 分章附疏而以小戴诸义各缀其后其见于他篇或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42-0672c.png
 他书可相发明者或附于经或附于义又其外如弟
 子职保傅傅之属又自别为篇以附其类其目有家
 礼有乡礼有学礼有邦国礼有王朝礼有丧礼有祭礼
有大傅有外傅今其大体已具者盖十七八矣因读此书
 乃知汉儒之学有补于世教者不小如国君承祖父
 之重在经虽无明文而康成与其门人答问盖已及
 之具于贾疏其义甚备若已预知后世当有此事者
 今吾党亦未之讲而憸佞之徒又饰邪说以蔽害之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42-0672d.png
 甚可叹也(文集季章/答李)
祖宗时有开宝通礼科学究试默义须是念得礼熟是
 得礼官用此等人为之介甫一切罢去尽令做大义
 故今之礼官不问是甚人皆可做某尝谓朝廷须留
 此等专科如史科亦当有(语类子录/李方)
因言孙为人君为祖承重顷在朝捡此条不见后归家
 捡仪礼疏说得甚详正与今日之事一般乃知书多
 看不办旧来有明经科便有人去读这般书注疏都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42-0673a.png
 读过自王介甫新经出废明经学究科人更不读书
 卒有礼文之变更无人晓得为害不细如今秀才和
 那本经也有不看底朝廷更要将经义赋论策颁行
 印下教人在(语类录/沈僩)
古礼繁缛后人于礼日益疏略然居今而欲行古礼亦
 恐情文不相称不若只就今人所行礼中删修令有
 节文制数等威足矣古乐亦难遽复且于今乐中去
 其噍杀促数之音并考其律吕令得其正更令掌词
卷一 第 18b 页 WYG0142-0673b.png
 命之官制撰乐章其间略述教化训戒及宾主相与
 之情及如人主待臣下恩意之类令人歌之亦足以
 养人心之和平周礼岁时属民读法其当时所读者
 不知云何今若将孝弟忠信等事撰一文字或半岁
 或三月一次或于城市或于乡村聚民而读之就为
 解说令其通晓及所在立粉壁书写亦须有益(语类/吴必)
 (大录/)
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42-0673c.png
 古礼减杀从今世俗之礼令稍有防范节文不至太
 简而已观孔子欲从先进又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
 便是有意于损周之文从古之朴矣今所集礼书也
 只是略存古之制度使后人自去减杀求其可行者
 而已若必欲一一尽如古人衣服冠屦之纤悉毕备
 其势也行不得问温公所集礼如何曰早是详了又
 丧服一节也太详为人子者方遭丧祸使其一一欲
 纤悉尽如古人制度有甚么心情去理会古人此等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42-0673d.png
 衣服冠屦每日接熟于耳目所以一旦丧祸不待讲
 究便可以如礼今却閒时不曾理会一旦荒迷之际
 欲旋讲究势必难行必不得已且得从俗之礼而已
 若有识礼者相之可也(语类录/沈僩)
问贺孙所编礼书曰某尝说使有圣王复兴为今日礼
 怕必不能悉如古制今且要得大纲是若其小处亦
 难尽用且如丧礼冠服斩衰如此而吉服全不相似
 却到遭丧时方做一副当如此著也是咤异贺孙问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42-0674a.png
 今齐斩尚存此意而齐衰期便太轻大功小功以下
 又轻且无降杀今若得斟酌古今之仪制为一式庶
 几行之无碍方始立得住曰上面既如此下面如何
 尽整顿得这须是一齐都整顿过方好未说其他琐
 细处且如冠便须于祭祀当用如何底于军旅当用
 如何底于平居当用如何底于见长上当用如何底
 于朝廷治事当用如何底天子之制当如何卿大夫
 之制当如何士当如何庶人当如何这是许多冠都
卷一 第 20b 页 WYG0142-0674b.png
 定了更须理会衣服等差须用上衣下裳若佩玉之
 类只于大朝会大祭祀用之五服亦各用上衣下裳
 齐斩用粗布期功以下又各为降杀如上组衫一等
 纰缪鄙陋服色都除了如此便得大纲正今若只去
 零零碎碎理会些小不济事如今若考究礼经须是
 一一自著考究教定(语类孙录/叶贺)
礼不难行于上而欲其行于下者难也盖朝廷之上典
 章明具又自尚书省置礼部尚书侍郎以下至郎吏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42-0674c.png
 数十人太常寺置卿少以下至博士掌故又数十人
 每一举事则案故事施行之而此数十人者又相与
 聚而谋之于其器币牢礼共之受之皆有常制其降
 登执事之人于其容节又皆习熟见闻无所违失一
 有不当则又有谏官御史援据古今而质正之此所
 谓不难行于上者也惟州县之间士大夫庶民之家
 礼之不可已而欲行之则其势可谓难矣总之得其
 所以不合者五必欲举而正之则亦有五说焉盖今
卷一 第 21b 页 WYG0142-0674d.png
 上下所共承用者政和五礼也其书虽尝班布然与
 律令同藏于理官吏之从事于法理之间者多一切
 俗吏不足以知其说长民者又不能以时布宣使通
 于下甚者或至并其书而亡之此礼之所以不合者
 一也书脱幸而存者亦以上下相承沿习苟简平时
 既莫之习临事则骤而学焉是以设张多所谬盭朝
 廷又无以督察绳紏之此礼之所以不合者二也祭
 器尝经政和改制尽取古器物之存于今者以为法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42-0675a.png
 今郊庙所用则其制也而州县专取聂氏三礼制度
 丑怪不经非复古制而政和所定未尝颁降此礼之
 所以不合者三也州县惟三献官有祭服其分献执
 事陪位者皆常服也古今杂揉雅俗不辨而县邑直
 用常服不应礼典此礼之所以不合者四也又五礼
 之书当时修纂出于众手其间亦有前后自相矛盾
 及疏略不备处是以其事难尽从此礼之所以不合
者五也礼之所以不合者五必将举而正之则亦有五
卷一 第 22b 页 WYG0142-0675b.png
 说焉曰礼之施于朝廷者州县士民无以与知为也
 而尽颁之则传者苦其多习者患其博而莫能穷也
 故莫若取自州县官民所应用者参以近制别加纂
 录号曰绍兴纂次政和民臣礼略锓板模印而颁行
 之州县各为三通(一通于守令厅事一通/于学一通于名山寺观)皆椟藏之
 守视司察体如诏书而民庶所用则又使州县自锓
 之板正岁则摹而揭之市井村落使通知之则可以
 永久矣此一说也礼书既班则又当使州县择士人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42-0675c.png
 之笃厚好礼者讲诵其说习其颁礼州县各为若干
 人廪之于学名曰治礼每将举事则使教焉又诏监
 司如提学司者察其奉行不如法者举绳治之此二
 说也祭器不一郡县所用至广(诸祭唯释奠从祀所/用器物为多当约此)
 (数为定一州/一县必具之)难以悉从朝廷给也但每事给一以为
 准式付之州县椟藏于太守厅事使以其制为之以
 给州用以赋诸县(或恐州县自造不能齐同即赋钱/于州县各为若干诣行在所属制)
 (造/)其器物用者自为一库别置主典与所椟藏者守
卷一 第 23b 页 WYG0142-0675d.png
 令到罢举以相付书之印纸以重其事(礼书礼服/并用此法)
 三说也祭服则当准政和礼州县三献分献执事赞
 祝陪位之服举其所有者议其所无者补之使皆为
 古礼服(释奠分献之属皆用士人/馀祭用人吏当殊其制)制造颁降如祭器
法此四说也礼书之不备者(某尝考释奠仪/之失今别出之)更加详考
 而正之仍为图其班序陈设行事升降之所事为一
图与书通班之(守视如/书法)则见者晓然矣此五说也夫礼
 之所以不合者如此必将举而正之其说又如此亦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42-0676a.png
 可谓明白而易知矣而世未有议之者则以苟简之
 俗胜而莫致意焉故也是其所以每难也愚故曰礼
 不难行于上而欲其行于下者难也故述斯议以为
 有能举而行之则庶乎其有补焉尔(文集礼议/民臣)
 
 
 
 
卷一 第 24b 页 WYG0142-0676b.png
 
 
 
 
 
 
 
 朱子礼纂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