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p001a 页 CK-KZ_JY254_01p001a.png
增刻道藏辑要
  文昌帝君本传
文昌帝君姓张讳善勋周初吴会间人也其始祖曰黄帝之子
挥始造弦张弓世掌其职子孙因以张为氏显于吴有张老者
年五十许祈子其夜天文焕烂张宿昭然适符其姓感而降焉
张母梦吞珠遂娠踰年帝君生时周武王之乙巳年仲春也生
有异表幼不好弄吴距周京远剪发文身文物无称帝君乃寻
冠履自习礼文有耆旧来谒隐者口诵唐虞大训数篇曰中国
使所传者帝君闻而好之记授无遗邑人愿学者咸以为师然
乡居故事畎浍锄得金像冠服俨然约重钧馀未知何神或曰
卷一 第 1p001b 页 CK-KZ_JY254_01p001b.png
元始天尊也昔禹治水冶金为神物以镇方岳岂此像之类乎
帝君家素贫亦未尝因以为利一日海水大至远近奔骇非人
力可支帝君以金像乘高投狂澜中曰吾为众舍之俄风止潮
回一境获免邑人以是为德也皆以粟帛谢不能拒家道由是
丰裕异时踪迹所投像仍得之沙碛中筑宫安奉邦人敬事之
张母少勤苦六旬而疽发背医觋罔效帝君计穷既为吮咀乃
病久食少复成羸瘵医曰此痼疾以人补人庶可平复帝君剔
股供之空中语曰上帝以汝纯孝延汝母寿二纪翼日勿药果
瘳帝君逾冠未受室母每以未见孙息为念一夕梦至一林麓
冢傍有门坐靓妆女子其中顾而语曰君非张善勋乎妾乃邻
卷一 第 1p002a 页 CK-KZ_JY254_01p002a.png
家仲氏女曩者叔父以君好学尚礼古君子也议以妾归君吾
父以君貌寝难之后许一富家子清议无闻然妾以君故遂得
疾死今三年矣君曷为我图之帝君悸而寤他日与友仪坚成
纵步寻幽至一所与梦中境相似方告之前事共相惊叹而冢
中人呼郎而出即向时梦中所见者也仪是其舅家走告仲之
父母迎归卒为婚吴俗女嫁而未孕者与临神潭索石或瓦以
判男女张母命仲氏求之得石隐隐有渊字文归而有妊生男
遂名曰渊石方龆龀仲氏语帝君曰此儿真似君妾与君世缘
尽矣遂殁自是不复娶岁在作噩帝君年三十六矣时疫毒流
行父年八十五母年七十三同日逝帝君亲持畚锸营葬庐墓
卷一 第 1p002b 页 CK-KZ_JY254_01p002b.png
三年有二白雉栖树祭则飞鸣而下终制不见葬五年墓西水
暴发欲攺卜无及乃斋戒守坟日夜诵大洞经(按帝君鄂城外栖真观所演大
洞经序云得之梦中神人所授)并取向所奉金像严事之墓前溪谷变成坚埆
皆孝感之所致也每憾瘟癀之酷力不能报诵经敬像益勤冀
获阴佑以治瘟鬼又三年梦金像语曰大洞仙经尔熟记矣大
洞法箓尔未见也今当授汝非惟契汝初心亦可佐天行治袖
出二书授之既觉书在枕前一曰大洞箓一曰大洞法因开箓
读至天驺甲卒一万人度之句忽风雷昼暝金甲朱绶者无数
列前请命帝君命以治疫鬼一持红旗者领百馀人去顷执五
鬼使至帝君怒叱之将灭其形五使有辞曰弟子元伯等岁运
卷一 第 1p003a 页 CK-KZ_JY254_01p003a.png
所生岁气所成所游有方所病有人阴谴重者受其灾天命绝
者至于死非弟子等敢私若真官赐以宽贷此后愿听约束见
真官符箓所在即不敢行灾因授以教敕去闾里病瘟者与之
符法全活极多然有内因外因之感皆岐伯神农氏之学非道
家法箓事也于是讲究脉理玩味药性讨论五行之胜复习熟
五针之迎随勤苦六年始造其妙或闻于国君方以砭剂为事
未几又为京周所知驿召至都历试之以为医师掌万民之疾
苦隶于天官盖成王之世也其属有疡医公孙智叔赋性慈慧
而记问详博成王须有疽生一夕溃决厥势危殆智叔以药敷
之应手而瘥至是举兼巳职王以所荐得人迁司谏三辞而后
卷一 第 1p003b 页 CK-KZ_JY254_01p003b.png
受当成王之幼也听政周公及长帝君恐左右间言每以君臣
终始祸祸几微为戒而諌草屡焚人无见者故周公东征虽有
四国流言召公不悦之隙终能保全帝君有力焉帝君在京周
十年倦翼思还乞骸之疏数上始从其请既归里人迎候自近
郊舍车而徒乡曲荣之张有数族贫窭帝君兴起义庄以渊石
主之为之教养婚嫁医药周给他族闻风翕然相效而吴俗渐
美矣亡何道逢一人行且歌曰朝阳之暾触石生云初焉髣髴
巳而缤纷随风而出荡漾无垠俄变化以归尽查不知其所存
伊仕者之利禄忘其劳而骏奔忽暮景之见迫畏大限焉逡巡
将投足于幽趋为异类兮芸芸帝君闻之下车求教行歌子仰
卷一 第 1p004a 页 CK-KZ_JY254_01p004a.png
天而叹指以心印授以正诀曰此西方圣人古皇先王归寂法
也能念而习之可度生死死而不亡證无量寿既受教百虑顿
灰是秋会集亲友留颂而逝颂曰秋风瑟瑟秋月白白得吾之
真知身是客有二青童自天而下宣旨以帝君为君山主宰兼
洞庭水治其在宣王时为张仲王父平子父无忌母黄氏无忌
事厉王为保氏谏王除监谤之令王怒流于番禺而死黄氏泣
祝于洞庭之君山生帝君因名忠嗣仲其字也宣王立诣京登
肺石自明诏追复其父官谥曰献仍以仲为保氏有兄允思早
世无后帝君以次子懋阳继其后王母赵氏年八十终王父以
哀废食寻不起帝君以孙承子服哀毁尽礼中外以孝友称字
卷一 第 1p004b 页 CK-KZ_JY254_01p004b.png
而不名诗所谓张仲孝友者也与尹吉甫同朝吉甫出征左右
谗之为赋沔水之什王听之得保其终无忌之得罪也实以南
风成之谮其子温叔有才而贤保氏阙人帝君举仇以温叔代
同官师氏韦仲将死无子帝君嫁其三女二幼者纳为巳子然
明懋阳之妇黄氏寿百岁矣而视听不衰平生持内观经有所
得一日呼帝君并其妇孟氏语以超悟之理而逝后再世得道
为妙惠真人云王夺帝君情起复时吉甫召公南仲方叔皆故
惟帝君为老臣王初以宫涅为太子谏不可及幽王嗣积怒因
致仕归与乡人燕饮为乐王卒赐酒帝君饮之死神游西蜀经
雪山留居上帝命为雪山大仙又命为蜀北门山王所谓北郭
卷一 第 1p005a 页 CK-KZ_JY254_01p005a.png
张仲子也神游崆峒遇太上老子授以大丹曰大者与道合真
丹者与心为一尔后五通具足非汝夙昔之比又曰吾今入西
域行化三百年后西方之教当来中国汝宜信之又曰:尔既有
功于蜀宜永享蜀祀以慰斯民是秦并蜀之时也其为雪山大
仙也适吉甫长子伯奇为道士装诣朝求见朝臣皆不识王命
遣人至泸江召吉甫亲故察之帝君出山赴召自称雪老对王
以伯奇已死事召道士示之则果伯奇也自言遇尹真师杜道
长赐丹得生于是王以伯奇为司马详载别录其在晋武帝时
为张亚时太康八年丁未二月三日生于两越之间里老张家
祥光罩户黄雪迷野里人咸谓张公曰君今六十而得贵嗣童
卷一 第 1p005b 页 CK-KZ_JY254_01p005b.png
稚时不好嬉戏每慕山泽语言若有隐显及长淹贯群书避众
独游乐身常有光见诸民祈祷则嗤之长啸曰土木而能衣人
之衣食人之食享之而有应谤之而有祸我为人而焉无灵乎
自后夜梦或为龙或为王者天符或为水府曹自怪而不之信
也后三农愆(愆同)旱舞雩祝神无验因思梦治水府事夜往水际
以梦中官衔牒河伯忽尔阴云四合风号雷震一吏稽首曰运
判徙居帝君曰余张氏子名亚字需美(化书作字霶夫)非运判也吏曰
奉帝命促子问家人如何曰先至治所矣遂揖上一白驴而起
俛首里闬在风雨声中顿失乡邑到一山连剑岭而撑参宫若
凤凰之偃下有古湫吏引入巨穴门有数者笋吏曰民之祷雨
卷一 第 1p006a 页 CK-KZ_JY254_01p006a.png
祝此石即应名雷柱方褰衣入穴吏曰君忆周室为人七十三
化阴德传家而迄今否帝君大悟吏曰君在天谱得神仙之品
于人世鲜有知之者晋有中兴之兆君可寻方显化后元帝南
渡绥抚江左帝君作儒土称谢艾跨白驴往河西应孝廉谒张
轨以为主簿张重华嗣位麻秋寇凉州帝君以步骑三万人败
之秋匹马宵遁继往关中与姚苌为友约苌曰苟富贵无相忘
后苌以龙骧将军使蜀至凤山来访假以铁如意前召诣玉京
时帝赐所执杖曰如意者是也一麾而旌旗蔽天戎马万馀列
之平坂即今之试兵坝也后苌即帝位国号秦皆吏所言寻方
显化之事吏言讫而去至穴中则有王者宫室服用玉阶七曲
卷一 第 1p006b 页 CK-KZ_JY254_01p006b.png
丹桂千株见家人具在遂居其间士民于阆中梓潼县立庙祭
祀称梓潼君庙在九曲之北有降笔亭中以金索悬一五色飞
鸾鸾口衔笔用金花笺数百幅留笔下亭门府封锁甚严降笔
讫有钟自鸣庙吏闻于府启钥取书以观报应其降笔多劝人
以忠孝有阴骘文及训语甚多帝君每出驾白驴随二童曰天
聋地哑帝君为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故用聋哑于侧使其知者
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机弗泄也凡禳灾祛沴祷雨祈嗣有感
必通世有虔奉之者常降乩直书或现梦隐示又能镇伏妖魔
疫疠鬼神闻驴鸣则远遁为其习啖邪物也帝君尝曰忆往昔
劫中广行阴骘多诸方便以忠孝为本利人济物为心三千功
卷一 第 1p007a 页 CK-KZ_JY254_01p007a.png
满證果天仙后因夙孽自独归依如来洗我夙垢拔除嗔憾一
时遂悟本心脱离苦趣如来授记我为證果定慧王菩萨自尔
之后常随如来发明本妙明心圆明觉性直證圆觉授记我为
梵镇如来故證安乐不动地游戏三昧定慧王菩萨释迦梵镇
如来位曾特加金阙昊天太师纠察三界祸福事后又以帝君
自龙汉初劫已三千馀化迄周武王之乙巳岁降生于清河氏
九十馀世之尽忠尽孝百千万化之积功累行当次天帝之位
宋绍熙六年正月十五日进封帝号南极长生真王九天开化
主宰不骄乐育天帝更生永命天尊所居之宫一曰紫微垣文昌
宫一曰玉霄绛宫乃慈悯自誓以孔孟伊周之学道德仁义之
卷一 第 1p007b 页 CK-KZ_JY254_01p007b.png
教综以仙释之灵通显以桂籍之功用设为四科立为九等表
吉凶悔吝之机彰善恶祸福之报或兆于梦或著于签分身应
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后文武医卜士农工贾凡一民一物之枯
荣贵贱皆隶帝君之造化焉






卷一 第 1p008a 页 CK-KZ_JY254_01p008a.png
  赞
义陵刘体恕赞曰或有辟轮回之说者曰世谓生死轮回岂天
地之气仅有此数流转于古今乎余应之曰固也今谓必不轮
回又岂天地之气仅不计其数而不能流转于古今乎或无以
答盖寻常之气生则聚死则散若其正而大者自必长留天地
间而不朽也又何疑乎帝君之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哉尝考
帝君自为士大夫时诵法唐虞大训以来得丹于柱下授记于
鹫峰由儒入道皈释一身备三教之全而以儒为主与孔子同
故曰文昌先天之孔子孔子后天之文昌不必以孔子不言轮
回与帝君所述一十七世者异而存分别见也故敬叙次其历
卷一 第 1p008b 页 CK-KZ_JY254_01p008b.png
劫本末之著者为传抑余因之有感焉夫士大夫身不易得也
皆前世修来者也以之作孽则孽无穷以之造福则福亦无穷
即帝君證果亦从士大夫身起矣后之士大夫顾可不以帝君
为法而思所以保之而任其堕落也哉






卷一 第 1p009a 页 CK-KZ_JY254_01p009a.png
  圣诞考
帝君二月初三日诞圣祖母十月初五日诞圣父二月十一日
诞圣母七月初七日诞圣后五月初三日诞圣长子三月初三
日诞圣长妇八月初一日诞圣次子正月初一日诞圣次妇二
月十八日诞懿孝公主四月十六日诞圣长孙七月初三日诞
圣长孙妇正月二十八日诞圣次孙十月十三日诞圣次孙妇
七月二十三日诞
每逢圣诞之日宜斋戒


卷一 第 1p009b 页 CK-KZ_JY254_01p009b.png










卷一 第 1p010a 页 CK-KZ_JY254_01p010a.png
  圣位考
帝君圣位證金阙太师昊天检校洞照通真先生九天开化主
宰灵应大天帝上仙元皇君圣后證恭顺淑应德惠昭懿皇后
冲和洞妙元君圣祖母證初劫赋形长生圣母元君圣父證显
应慈祐仁裕令德王證果太元初帝储真衍庆天尊圣母證昭
德积庆慈懿恭惠太后嗣庆储祥元君圣长子證至仁至孝至圣至
慈嗣德履孝王文昌衍庆真君圣长妇證助善显懿循孝夫人
文昌静应元君圣次子證至仁至孝至圣至慈昌德立孝王文
昌司禄真君圣次妇證助顺惠懿克孝夫人文昌嗣庆元君圣
女證淑贞妙静懿孝公主文昌万寿元君圣孙證绍应昭灵至
卷一 第 1p010b 页 CK-KZ_JY254_01p010b.png
孝侯文昌积庆真人圣孙妇證淑应昭孝夫人文昌积庆元君
圣次孙證承应宣灵顺孝侯文昌袭庆真人圣次孙妇證惠应
体孝夫人文昌袭庆元君







卷一 第 1p011a 页 CK-KZ_JY254_01p011a.png
  一十七世考
阴骘文云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今按帝君生于周初为张
善勋子渊石初为医师迁司谏又一世生周宣王时为张忠嗣
字仲祖平子祖母赵氏父无忌母黄氏长子然明次子懋阳袭
父职为保氏升大夫又一世生于汉初为赵王如意又一世生
于章帝元和间为张勋禹之子也为清河令又一世生于顺帝
永和间为张孝仲又一世生于河朔为邓艾从事伐蜀时为行
军司马又一世晋武帝时生于两越之间为张亚又一世为王
通又一世生于宋绍圣为张浚见于化书者九世其馀皆不可

卷一 第 1p011b 页 CK-KZ_JY254_01p011b.png










卷一 第 1p012a 页 CK-KZ_JY254_01p012a.png
  诏汇
晋司諌诏曰咨尔善勋直情无隐朕念良医活人太医活国今
置尔言路以旌汝贤汝其以救疾之心救正吾失呜呼惟良药
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汝往钦哉毋易所守赐如意杖
诏曰咨尔孝仲万灵之雄忠孝全节世资尔功赉尔斯杖无所
不通特加金阙太师诏曰文昌者教化之本源实传列圣之业
儒士者大德之渊薮宜推一德之忠播告诸天亶孚有众惟文
昌司禄主者职贡举真君卫民少傅灵应帝君张某德被万物
威形四方粤自有生显从浩劫顺考古道鉴观人文照临并日
月之明发生赞乾坤之化是以教耕稼而民人育每裁制而自
卷一 第 1p012b 页 CK-KZ_JY254_01p012b.png
优修礼乐而政事康果猷为之不谬干戈载戢阴阳常和水土
既平休祥时格托之庶务试以诸难皆济济以可观每多多而
益办昔自水漕今莅台衡尚持拔苦之心誓拯倒悬之念厥有
成绩巍乎难名察乎九十馀化之行藏命编诸册著以万二千
端之行节岂曰空文颠则持而危则扶恶以惩而善以劝下民
允赖惟乃之休况复恢龙汉之图书阐鸾台之典则欲分身而
显化率诸圣以混融万梵开张三界均利宜加峻位俯协舆情
名跻南极之尊礼绝星联之上于戏跻三阶而下太乙允彰应
物之符敛五福而锡庶民式赖师言之佐谁其能者汝往钦哉
可特加金阙昊天太师纠察三界祸福事
卷一 第 1p013a 页 CK-KZ_JY254_01p013a.png
  赞汇
玄天上帝赞曰玄黄一气肇形始青上应张翼下炳炎精开张
万范宰辅三清功满道备通神通灵崇应大帝赞曰德被万物
威形四方下统三界上佐玉皇道赞天地教演纲常分身救劫
保制延康上德真君赞曰大洞教主长生真王纠察三界祸福
四方轮回救苦寿域储祥亿千万化主宰文昌孚佑帝君赞曰
斯文宗主释道真如玄风清逸慈范魁梧功参天地化育贤愚
飞鸾显迹斡运璇枢垂恤忠孝劝惩邪诬宏仁广嗣锡禄除瘉
百灵拱伏万汇咸苏赞之以道道不在书书之以德德不在图
大哉文祖允矣真儒
卷一 第 1p013b 页 CK-KZ_JY254_01p013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