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4p001a 页 CK-KZ_JY249_04p001a.png
重刋道藏辑要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卷之七
             三十六世孙羲基编辑
 遗文
  黄陵庙记(节文)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御计事善之于是
情好日密相拉总帅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
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平治浲水顺遵
其道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
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
卷四 第 4p001b 页 CK-KZ_JY249_04p001b.png
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𥪡一旌旗右驻一黄犊
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
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
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
黄牛庙以显神功
 陈仁锡曰此记惜是节文武侯文字绝奇此亦卧龙之片鳞
 耳
 陆游云黄牛庙灵感神封嘉应保安侯皆绍兴以来制书也
 其下即无义滩乱石塞中流望之可畏传云神佐夏禹治水
 有功故食于此门左右立小石马庙后丛木似冬青而非叶
卷四 第 4p002a 页 CK-KZ_JY249_04p002a.png
 有黑文类符篆然叶各不同夜舟人来告请无击更鼓云庙
 后山中多虎闻鼓则出
 范成大云黄牛峡上有洺川庙黄牛之神也亦云助禹所疏
 川者庙在大峰峻壁之上有黄迹如牛一黑迹如人牵之云
 此其神也顺流而下黄牛峡尽则扇子峡过此则峡中滩尽
 矣
  梁父吟
 齐勇士陈开疆顾冶子公孙捷晏婴谗之景公曰王摘三桃
 自食其一各令说功高者赐一颗陈顾遂食之公孙自刎而
 陈顾怀惭亦从而刎侯出齐城见三坟有感而作
卷四 第 4p002b 页 CK-KZ_JY249_04p002b.png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垒垒正相似问是谁家
冢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
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白鸠篇
翩翩白鸠再飞再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白雀呈瑞素羽明鲜
翔庭无翼以应仁乾皎皎鸣鸠或丹或黄乐我君惠振羽来翔
东壁馀光鱼在江湖惠而不费敬我微躯策我良驷习我驱驰
与君周旋乐道忘饥我心虚静我志沾濡弹琴鼓瑟聊以自娱
淩云登台浮游太清攀龙附凤自望身轻
  司马季主碑赞
卷四 第 4p003a 页 CK-KZ_JY249_04p003a.png
 真诰云(司马)季主汉人也得道尸解留枕席以代形粗似其身
 不异家人乃葬之于蜀升盘山之南诸葛武侯为之碑赞云
玄漠太寂混合阴阳天地交泮万品滋彰先生理著分别柔刚
鬼神以观六度显明
  上后主
臣先进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以二十日
率骑万人来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贼见桥垂成便引兵
退
  与吴王
所送白毦薄少重见辞谢益以增惭
卷四 第 4p003b 页 CK-KZ_JY249_04p003b.png
  遗表
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
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布
仁心于寰宇提拔逸隐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
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馀饶臣身在外别
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
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
  与兄子瑜书
绥阳小谷虽山崖纪重溪水纵横难用行军者逻候往来要道
通人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
卷四 第 4p004a 页 CK-KZ_JY249_04p004a.png
兵东行
  又
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主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
其少也当复部分江州兵以广益之
  又
殷往嗣秀才之侨盼者也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
  又
前赵子龙烧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馀里其阁梁一头入山
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
强也
卷四 第 4p004b 页 CK-KZ_JY249_04p004b.png
  又
顷大山[~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戍赤
崖屯田一戍赤崖口但得缘厓与伯苗相闻而已
  又
既蒙东朝厚遇依依于子弟又子乔良器为之恻怆见其所与
亮器物感用流涕
  与张裔书
去妇不顾门萎韭不入园以妇人之性草菜之情犹有所耻想
忠壮者意何所之
  与陆逊书
卷四 第 4p005a 页 CK-KZ_JY249_04p005a.png
家旡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粮谷粮谷军之最要仆虽在远窃
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与步骘书
仆前军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马冢在武功东十馀里有
高势攻之不便是以留耳
  戒外甥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情揭然有所
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何损于美趣何
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忼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
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也
卷四 第 4p005b 页 CK-KZ_JY249_04p005b.png
  戒子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
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𡻕去遂成枯
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
  又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
殚宾有馀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
  教
计一𡻕运用蓬旅簟千万具
卷四 第 4p006a 页 CK-KZ_JY249_04p006a.png
 寰宇记云渝泸汉遂合皆出簟子以桃竹为之柳宗元诗桃
 笙葵扇安可常言以桃竹为笙也方言簟宋魏间谓之笙
  又
作部作匕首五百枚以给骑士又曰敕作部皆作十拆矛以给

  又
始出营竖矛戟舒幡旗鸣鼓角行三里辟矛戟结幡旗鸣鼓角
未至营三里复竖矛戟舒幡旗鸣鼓角至营复结幡旗上鼓角
违令者髡
  格言
卷四 第 4p006b 页 CK-KZ_JY249_04p006b.png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贯四时而
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远涉帖
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还驰此不复具
  如秤帖
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张栻曰贞观政要载公此二语真孔明语也观廖立李平之
 事可见矣
 杨慎曰太平御览载公语曰我心如秤不能为人作低昂唐
 朝曾投人启曰推诸葛之秤心负姜维之斗胆
卷四 第 4p007a 页 CK-KZ_JY249_04p007a.png
  与张鲁
灵仙养命犹节松霞而享身嗜味奚能尚道
  阴符经解(陈仲醇藏本)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侯曰以为立天定人其在于五贼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侯曰按楚杀汉兵数万大风杳冥昼晦有若天地反覆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
 命
侯曰夫子太公岂不贤于孙吴韩白所以君子小人异之四子
卷四 第 4p007b 页 CK-KZ_JY249_04p007b.png
之勇主于杀身固不得其主而见杀矣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侯曰奇器者圣智也天垂象圣人则之推甲子画八卦考蓍龟
稽律历则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乎象无不尽矣又曰八卦
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
  兵要(杜氏兵典)
军已近敌罗落常平明以先发绝军前十里内各按左右下道
亦十里之内数 里之外五人为部人持一白幡登高外向明看
隐蔽之处军主转寻高而前第一见贼转语后第二第三诣主
者白之凡侯见贼百人以下但举幡指百人以上便举幡大呼
卷四 第 4p008a 页 CK-KZ_JY249_04p008a.png
主者遣疾马往视察之









卷四 第 4p008b 页 CK-KZ_JY249_04p008b.png










卷四 第 4p009a 页 CK-KZ_JY249_04p009a.png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卷之又七
 便宜十六策
  治国第一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夫本者
倡始也末者应和也倡始者天地也应和者万物也万物之事
非天不生非地不长非人不成故人君举措应天若北辰为之
主台辅为之臣佐列宿为之官属众星为之人民是以北辰不
可变改台辅不可失度列宿不可错缪此天之象也故立台榭
以观天文郊祀逆气以配神灵所以务天之本也耕农社稷山
林川泽祀祠祈福所以务地之本也庠序之礼八佾之乐明堂
卷四 第 4p009b 页 CK-KZ_JY249_04p009b.png
辟雍高墙宗庙所以务人之本也故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
圆凿不可以方枘铅刀不可以砍伐此非常用之事不能成其
功非常用之器不可成其巧故天失其常则有逆气地失其常
则有枯败人失其常则有患害经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此
之谓也
  君臣第二
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备矣君以
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
上下好礼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备矣君以礼使臣
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
卷四 第 4p010a 页 CK-KZ_JY249_04p010a.png
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俱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阳著其
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影声响者教令也形影者功效也教
令得中则功立功立则万物蒙其福是以三纲六纪有上中下
上者为君臣中者为父子下者为夫妇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
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上
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其政
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仕者
思明君故设官职之全序爵禄之位陈璇玑之政建台辅之佐
私不乱公邪不干正此治国之道备矣
  视听第三
卷四 第 4p010b 页 CK-KZ_JY249_04p010b.png
视听之政谓视微形听细声形微而不见声细而不闻故明君
视微之几听细之大以内和外以外和内故为政之道务于多
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
其耳故经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
为心听身为心安故身之有心若国之有君以内和外万物昭
然观日月之形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聪故人君
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夫五音不闻无以别宫商五色不见无
以别玄黄盖闻明君者常若昼夜昼则公事行夜则私事兴或
有吁嗟之怨而不得闻或有进善之忠而不得信怨声不闻则
枉者不得伸进善不纳则忠者不得信邪者容其奸故书云天
卷四 第 4p011a 页 CK-KZ_JY249_04p011a.png
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纳言第四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
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
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
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故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
行言逊上无所闻下无所说故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
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是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
下不可居矣
  察疑第五
卷四 第 4p011b 页 CK-KZ_JY249_04p011b.png
察疑之政谓察朱紫之色别宫商之音故红紫乱朱色淫声乱
正乐乱生于远疑生于惑物有异类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
宝之鱼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栝蒌似瓜愚者
食之故赵高指鹿为马秦王不以为疑范蠡贡越美女吴王不
以为惑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故圣人不可以意说为明必
信夫卜占其吉凶书曰三人占必从二人之言而有大疑者谋
及庶人故孔子云明君之治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
患外不知内惟患内不知外不患下不知上惟患上不知下不
患贱不知贵惟患贵不知贱故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
马为策已者驰神为通已者明故人君决狱行刑患其不明或
卷四 第 4p012a 页 CK-KZ_JY249_04p012a.png
无罪被辜或有罪蒙恕或彊者专辞或弱者侵怨或直者被枉
屈者不伸或有信而见疑或有忠而被害此皆天之逆气灾暴
之患祸乱之变惟明君治狱案刑问其情辞如不虚不匿不枉
不弊观其往来察其进退听其声响瞻其看视形惧声哀来疾
去迟还顾吁嗟此怨结之情不得伸也下瞻盗视见怯退还喘
息却听沉吟腹计语言失度来迟去速不敢反顾此罪人欲自
免也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

  治人第六
治人之政谓道之风化陈示所以也故经云陈之以德义而民
卷四 第 4p012b 页 CK-KZ_JY249_04p012b.png
兴行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日月之明众下仰之乾坤之广万
物顺之是以尧舜之君远夷贡献桀纣之君诸夏背叛非天移
动其人是乃上化使然也故治人犹如养苗先去其秽故国之
将兴而伐于国国之将衰而伐于山明君之治务知人之所患
皂服之吏小国之臣故曰皂服无所不剋莫知其极剋食于民
而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
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夫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
不安故唐虞之政利人相逢用天之时分地之利以备凶年秋
有馀粮以给不足天下通财路不拾遗民无去就故五霸之世
不足者奉于有馀故今诸侯好利利兴民争灾害并起强弱相
卷四 第 4p013a 页 CK-KZ_JY249_04p013a.png
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经云不贵难得之
货使民不为盗不贵无用之物使民心不乱各理其职是以圣
人之政治也古者齐景公之时病民不奢侈不遂礼制周秦之
宜去文就质而劝民之有利也夫作无用之器聚无益之货金
银璧玉珠玑翡翠奇珍异宝远方所出此非庶人之所用也锦
绣纂组绮罗绫縠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雕文刻镂伎
作之巧难成之功妨害农事辎軿出入袍裘索𥜃此非庶人之
所饰也宫室堂殿重门画兽萧墙数仞冢墓过度竭财高尚此
非庶人之所居也经云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
以养父母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
卷四 第 4p013b 页 CK-KZ_JY249_04p013b.png
以备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于四时之气乎
  举措第七
举措之政谓举直措诸枉也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
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故国之有
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
国之道举直措诸枉其国乃安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
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
怀宝迷邦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义
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直于君
朋党相谗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采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
卷四 第 4p014a 页 CK-KZ_JY249_04p014a.png
故人君悬赏以待功设位以待士不旷庶官辟四门以兴治务
玄纁以聘幽隐天下归心而不仁者远矣夫所用者非所养所
养者非所用贫陋为下财色为上谗邪得志忠直远放玄纁不
行焉得贤辅哉若夫国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贤之过也夫失
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
治是以聘贤求士犹嫁娶之道也未有自嫁之女出财为妇故
女慕财聘而达其贞士慕玄纁而达其名以礼聘士而其国乃
宁矣
  考黜第八
考黜之政谓迁善黜恶明主在上心昭于天察知善恶广及四
卷四 第 4p014b 页 CK-KZ_JY249_04p014b.png
海不敢遗小国之臣下及庶人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
企及国理众贤雨集此所以劝善黜恶陈之休咎故考黜之政
务知人之所苦其苦有五或有小吏因公为私乘权作奸左手
执戈右手治生内侵于官外采于民此所苦一也或有过重罚
轻法令不均无罪被辜以致灭身或有重罪得宽扶彊抑弱加
以严刑枉责其情此所苦二也或有纵罪恶之吏害告诉之人
断绝语辞蔽藏其情掠劫亡命其枉不常此所苦三也或有长
吏数易守宰兼佐为政阿私所亲枉剋所恨逼切为行偏颇不
承法制更因赋敛傍课采利送故待新夤缘徵发诈伪储备以
成家产此所苦四也或有县官慕功赏罚之际利人之事买卖
卷四 第 4p015a 页 CK-KZ_JY249_04p015a.png
之费多所裁量专其价数民失其职此所苦五也凡此五事民
之五害有如此者不可不黜无此五者不可不迁故书云三载
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治军第九
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之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
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是以有文事必有武备故含血之
虫必有爪牙之用喜则共戏怒则相害人无爪牙故设兵革之
器以自辅卫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彊则国安辅弱则
国危在于所任之将也非民之将非国之辅非军之主故治国
以文为政治军以武为计治国不可以不从外治军不可以不
卷四 第 4p015b 页 CK-KZ_JY249_04p015b.png
从内内谓诸夏外谓戎狄戎狄之人难以礼化易以威服礼有
所任威有所施是以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唐尧战于丹浦之水
舜伐有苗禹讨有扈自五帝三王至圣之主德化如斯尚加之
以威武故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
后乃施其事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
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
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禦之备彊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
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擒敌之势此为军
之大略也夫将者人之司命国之利器先定其计然后乃行其
令若漂水暴流其获若鹰隼之击物静若弓弩之张动如机关
卷四 第 4p016a 页 CK-KZ_JY249_04p016a.png
之发所向者破而勍敌自灭将无思虑士无气势不齐其心而
专其谋虽有百万之众而敌不惧矣非雠不怨非敌不战工非
鲁般之目无以见其功巧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运夫计
谋欲密攻敌欲疾获若鹰击战如河决则兵未劳而敌自散此
用兵之势也故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是以智者先胜而后
求战闇者先战而后求胜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此顺逆之计也将服其威士专其力势不虚动运如圆石从高
坠下所向者碎不可救止是以无敌于前无敌于后此用兵之
势也故军以奇计为谋以绝智为主能柔能刚能弱能强能存
能亡疾如风雨舒如江海不动如泰山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地
卷四 第 4p016b 页 CK-KZ_JY249_04p016b.png
充实如天不竭如江河终始如三光生死如四时衰旺如五行
奇正相生而不可穷故军以粮食为本兵以奇正为始器械为
用委积为备故国困于贵买贫于远输攻不可再战不可三量
力而用用多则费罢去无益则国可宁也罢去无能则国可利
也夫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
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坚甲
锐兵不足以为彊敌欲固守攻其无备敌欲兴阵出其不意我
往敌来谨设所居我起敌止攻其左右量其合敌先击其实不
知守地不知战日可备者众则专备者寡以虑相备彊弱相攻
勇怯相助前后相赴左右相趋如常山之蛇首尾俱到此救兵
卷四 第 4p017a 页 CK-KZ_JY249_04p017a.png
之道也故胜者全威谋之于身知地形势不可豫言议之知其
得失诈之知其安危计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虑之知其
苦乐谋之知其善备故兵从生击死避实击虚山陵之战不仰
其高水上之战不逆其流草上之战不涉其深平地之战不逆
其虚道上之战不逆其孤此五者兵之利地之所助也夫军成
于用势败于谋漏饥于远输渴于躬井劳于烦扰佚于安静疑
于不战惑于见利退于刑罚进于赏赐弱于见逼彊于用势困
于见围惧于先至惊于夜呼乱于闇昧迷于失道穷于绝地失
于㬥卒得于预计故立旌旗以视其目击金鼓以鸣其耳设斧
钺以齐其心陈教令以同其道兴赏赐以劝其功行诛伐以防
卷四 第 4p017b 页 CK-KZ_JY249_04p017b.png
其伪昼战不相闻旌旗为之举夜战不相见火鼓为之起教令
有不从斧钺为之使不知九地之便则不知九变之道天之阴
阳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获处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敌
不知其士则不知其敌不知其敌每战必殆故军之所击必先
知其左右士卒之心五间之道军之所亲将之所厚非圣智不
能用非仁贤不能使五间得其情则民可用国可长保故兵求
生则备不得已则斗静以理安动以理威无恃敌之不至恃吾
之不可击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以实待虚以生待死
以众待寡以旺待衰以伏待来整整之旌堂堂之鼓当顺其前
而覆其后固其险阻而营其表委之以利柔之以害此治军之
卷四 第 4p018a 页 CK-KZ_JY249_04p018a.png
道备矣
  赏罚第十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
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
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
罚妄加则直士恨是以羊羹有不均之害楚王有信谗之败夫
将专持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罚赏不明教
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赏罚不明教令有不从必杀
可生众奸不禁必生可杀士卒散亡忿怒不详威武不行赏罚
不明下不劝功政教不当法令不从以私为公人有二心故众
卷四 第 4p018b 页 CK-KZ_JY249_04p018b.png
奸不禁则不可久士卒散亡其众必寡威武不行见敌不起下
不劝功上无彊辅法令不从事乱不理人有二心其国危殆故
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赏罚不曲
则人死服路有饥人厩有肥马可谓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
故人君先募而后赏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
行赏罚不正则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功赏赐不避怨
雠则齐桓得管仲之力诛罚不避亲疏则周公有杀弟之名故
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此之谓也
  喜怒第十一
喜怒之政谓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喜怒之
卷四 第 4p019a 页 CK-KZ_JY249_04p019a.png
间必明其类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喜怒之际不
可不详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戮无辜喜怒之事不可妄行行
其私而废其功将不可发私怒而兴战必用众心苟或以私忿
而合战则用众必败怒不可以复悦喜不可以复怒故以文为
先以武为后先胜则必后负先怒则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
身故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可忿之事
然后加之威武威武加则刑罚施刑罚施则众奸塞不加威武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众恶不理其国亡
  治乱第十二
治乱之政谓省官并职去文就质也夫绵绵不绝必有乱结纤
卷四 第 4p019b 页 CK-KZ_JY249_04p019b.png
纤不伐必成妖孽夫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故治国
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
功可保夫三军之乱纷纷扰扰各惟其理明君治其纲纪政治
当有先后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
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
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
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
则人敬此乃理乱之道也
  教令第十三
教令之政谓上为下教也非法不言非道不行上之所为人之
卷四 第 4p020a 页 CK-KZ_JY249_04p020a.png
所瞻也夫释已教人是谓逆政正已教人是为顺政故人君先
正其身然后乃行其令身不正则令不从令不从则生变乱故
为君之道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先习士
卒用兵之道其法有五一曰使目习其旌旗指麾之变纵横之
意二曰使耳习闻金鼓之声动静行止三曰使心习刑罚之严
爵赏之利四曰使手习知五兵之便斗战之备五曰使足习知
周旋走趋之列进退之宜故号为五教教令军阵各有其道左
教青龙右教白虎前教朱雀后教玄武中央轩辕大将军之所
处左矛右戟前楯后弩中央旗鼓与动俱起闻鼓则进闻金则
止随其指挥五阵乃理正阵之法鼓旗为之主一鼓举其青旗
卷四 第 4p020b 页 CK-KZ_JY249_04p020b.png
则为直阵二鼓举其赤旗则为锐阵三鼓举其黄旗则为方阵
四鼓举其白旗则为圆阵五鼓举其黑旗则为曲阵直阵者木
阵也锐阵者火阵也方阵者土阵也圆阵者金阵也曲阵者水
阵也此五行之阵展转相生冲对相胜相生为救相胜为战相
生为助相胜为敌凡结五阵之法五五相保五人为一长五长
为一师五师为一枝五枝为一火五火为一撞五撞为一军则
军士备矣夫兵利之所便务知节度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
壮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粮牧智者为谋主乡里相比
五五相保一鼓整行二鼓习阵三鼓起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
闻鼓听金然后举旗出兵以次第一鸣鼓三通旌旗发扬举兵
卷四 第 4p021a 页 CK-KZ_JY249_04p021a.png
先攻者赏却退者斩此教令也
  斩断第十四
斩断之政谓不从教令之法也其法有七一曰盗二曰轻三曰
慢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乱七曰误此治军之禁也当断不断必
受其乱故设斧钺之威以待不从令者诛之军法异等过轻罚
重令不可犯犯令者斩期会不到闻鼓不行乘宽自留避回自
止初近后远唤名不应车甲不具兵器不备此为轻军轻军者
斩受令不传传令不审迷惑吏士金鼓不闻旌旗不睹此谓慢
军慢军者斩食不禀粮军不省兵赋赐不均阿私所亲取非其
物借贷不还夺人头目以获其功此为盗军盗军者斩变改姓
卷四 第 4p021b 页 CK-KZ_JY249_04p021b.png
名衣服不鲜旌旗裂坏金鼓不具兵刃不磨器仗不坚矢不著
羽弓弩无弦法令不行此为欺军欺军者斩闻鼓不进闻金不
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挥不随避前向后纵发乱行折其弓
弩之势却退不斗或左或右扶伤举死自托而归此谓背军背
军者斩出军行将士卒争先纷纷扰扰车骑相连咽塞道路后
不得先呼唤喧哗无所听闻失乱行次兵刃中伤长短不理上
下纵横此谓乱军乱军者斩屯营所止问其乡里亲近相随共
食相保不得越次彊入他伍干误次第不可呵止度营出入不
由门户不自起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饮酒阿
私取受大言警语疑惑吏士此谓误军误军者斩斩断之后此
卷四 第 4p022a 页 CK-KZ_JY249_04p022a.png
万事乃理也
  思虑第十五
思虑之政谓思近虑远也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
出其位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
事不虑其计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故欲思其利必虑其害
欲思其成必虑其败是以九重之台虽高必坏故仰高者不可
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是以秦穆公伐郑二子知其害吴
王受越女子胥知其败虞受晋璧马宫之奇知其害宋襄公练
兵车目夷知其负凡此之智思虑之至可谓明矣夫随覆阵之
轨追陷溺之后以赴其前何及之有故秦承霸业不及尧舜之
卷四 第 4p022b 页 CK-KZ_JY249_04p022b.png
道夫危生于安亡生于存害生于利乱生于治君子视微知著
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阴察第十六
阴察之政譬喻物类以觉悟其意也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
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
则不安是以思者虑远远虑者安无虑者危富者得志贫者失
时甚爱大费多藏厚亡竭财相买无功自专忧事众者烦烦生
于怠船漏则水入囊穿则内空山小无兽水浅无鱼树弱无巢
墙坏屋倾堤决水漾疾走者仆安行者迟乘危者浅履冰者惧
涉泉者溺遇水者渡无楫者不济失侣者远顾赏罚者省功不
卷四 第 4p023a 页 CK-KZ_JY249_04p023a.png
诚者失信唇亡齿寒毛落皮单阿私乱言偏听者生患善谋者
胜恶谋者分善之劝恶如春雨泽骐骥易乘驽骀难习不视者
盲不听者聋根伤则叶枯叶枯则花落花落则实亡柱细则屋
倾本细则末挠下小则上崩不辨黑白弃土取石虎羊同群衣
破者补带短者续弄刀者伤手打跳者伤足洗不必江河要之
却垢马不必骐骥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总之有五
德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赏贤罚罪三曰安仁和众四曰保人定
功五曰丰挠拒谗此之谓五德


卷四 第 4p023b 页 CK-KZ_JY249_04p023b.png










卷四 第 4p024a 页 CK-KZ_JY249_04p024a.png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卷之八
 将苑五十篇
  将权
夫兵之权也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
之势以临其下譬如猛虎加之两翼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若将失其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中欲求游泳之势
蓦涛戏浪何可得也
  逐恶
夫国军之弊有五害焉一者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者侈其衣
服异其冠带三者虚誇妖说诡言神道四者专察是非私以动
卷四 第 4p024b 页 CK-KZ_JY249_04p024b.png
众五者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为奸悖德之人可远而不
可亲也
  知人
夫人之性莫难察焉善恶虽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盗者有
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
道有七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
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
其信
  将材
卷四 第 4p025a 页 CK-KZ_JY249_04p025a.png
夫将材有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
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
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
动应多端转祸为福因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
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百夫善用
短兵长于剑戟此之谓步将临高历险驰射若飞进则先行退
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彊敌怯于小战勇于大斗
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若顺流宽而能刚简而多计此
之谓大将
  将器
卷四 第 4p025b 页 CK-KZ_JY249_04p025b.png
夫将之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心所服此十夫
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
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心烈烈知人艰难惜人饥寒此万人之
将近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
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晓天文下察地理中悉人事四海之
内亲如室家此天下雄将不可敌也
  将弊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
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心怯八曰狂言不以礼
卷四 第 4p026a 页 CK-KZ_JY249_04p026a.png
  将忠
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气刚则缺任重则危故善将者不恃
强不怙势宠之不喜辱之不惧见利不贪见色不淫以身徇国
一意而已
  将善
夫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
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坦险四欲者议欲奇保
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将刚
善将者至刚不可折至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
卷四 第 4p026b 页 CK-KZ_JY249_04p026b.png
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将骄
将不可骄将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将不可吝吝
则赏信不行赏信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军无
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
其馀不足观也已
  将彊
将有五彊八恶高节可以励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
汎爱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彊也谋不能料是非
理不能任贤良乱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贫乏智不能备未形
卷四 第 4p027a 页 CK-KZ_JY249_04p027a.png
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毁谤此之谓八恶也
  出师
古者国有难君简贤而使之斋三日入庙门面南立将北面太
师进斧钺于君君持斧钺以柄授于将曰阃外将军裁之复命
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
众勿以巧佞而违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
逸齐甘苦均危患此则士必尽命敌必可亡将受词讫凿凶门
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捧毂曰进退维时军中之事不闻君命
皆由将出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是
以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故战胜于外立功于内扬名于后
卷四 第 4p027b 页 CK-KZ_JY249_04p027b.png
代福延及于子孙
  择材
夫师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
士有气盖三军材力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阵之士有足轻
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骑射若飞发无
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
徒名曰飞驰之士有善发强弩远而必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
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
  智用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故天作时不作而人
卷四 第 4p028a 页 CK-KZ_JY249_04p028a.png
作谓之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谓之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
作谓之逆人智者不逆天不逆时不逆人也
  不阵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
者不亡昔者圣人之致理也安其居乐其业人至老不相攻伐
可谓善理者不师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人不犯令刑无所施
可谓善师者不阵若禹伐有苗舞千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阵者
不战若汤武誓师一戎衣而天下大定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
昭王遭祸奔秦请救卒能返其国可谓善败者不亡也
  将诚
卷四 第 4p028b 页 CK-KZ_JY249_04p028b.png
书曰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行兵之要
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兼刚柔之术悦礼乐
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静若潜鱼动若奔獭散其所连折
其所强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
战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
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𡨚者伸之有
强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谋者亲之有谗者覆之有获财者与
之不恃力而轻敌不傲才而轻下不固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
知胜而后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将能若此发
号施令而人愿斗兵不血刃而敌自败矣
卷四 第 4p029a 页 CK-KZ_JY249_04p029a.png
  戎备
夫国之大务莫大于戎事备若乃失之毫釐差之万里杀军获
将势不踰息可不惧哉故国有难君臣旰食而谋之简贤料能
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
游于鼎亡不待夕矣传曰不备不可以师又曰国无小有备故
也又曰预备无虞善政之道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
虽众不可恃也书曰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
不可不备也
  习练
夫卒不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以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
卷四 第 4p029b 页 CK-KZ_JY249_04p029b.png
战是谓弃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然则士不可
不教先训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人
知其劝矣然后习之或阵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前而却
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
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以成三军如此练习之敌必败矣
  军蠹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谨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
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刻无厌营私徇已不恤
饥寒非言妖词妄陈祸福喧杂惊乱胘惑将吏勇不受制专邪
凌上虚竭军库以给其身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矣
卷四 第 4p030a 页 CK-KZ_JY249_04p030a.png
  腹心
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
足无耳目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
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为腹心沈审谨密为耳目
勇捍善敌者为爪牙
  谨候
夫为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也故师出以律失律则
凶律道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结谇候谨也三曰勇
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得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
含耻也七曰宽能容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
卷四 第 4p030b 页 CK-KZ_JY249_04p030b.png
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故不遗旧也十二曰仁爱养士卒也
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而
后料他也
  机形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道有三焉一
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
图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为将者必因机以立胜

  重刑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旄旗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
卷四 第 4p031a 页 CK-KZ_JY249_04p031a.png
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
可不严此三者不善害可待也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必移将之
所指莫不必至将之所期莫不必死也
  善将
古之善将者有大经示之以进退而人知禁陈之以德义而人
知礼重之以是非而人知劝令之以赏罚而人知信禁礼劝信
师之大经也故能战必胜敌必取也庸众不然退而不能止进
而不能禁善恶混同士无诫劝赏罚不均人不知信故贤良退
伏而謟谀进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审因
卷四 第 4p031b 页 CK-KZ_JY249_04p031b.png
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
汤武不能与争功矣善以审因而加之威信则万夫之雄将可
图而四海之英豪可制矣
  天势
夫行师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谓日月清
明五星合度彗孛不生风气顺调地势者谓险易形殊或石门
幽洞羊肠险要或峻岭重岩洪流千里人势者谓主圣将贤三
军有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也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
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胜败
卷四 第 4p032a 页 CK-KZ_JY249_04p032a.png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惧相议以勇斗相望以
威武相劝以刑罚此必胜之徵也三军数惊士卒惰慢下无礼
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
必败之徵也
  假权
夫将者人命之所悬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
假之以赏罚亦犹束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腾捷胶离娄之目而
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在权臣罚不由将人苟自利谁怀
斗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也
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有天子之诏也
卷四 第 4p032b 页 CK-KZ_JY249_04p032b.png
  哀死
古之善将者养其人如养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
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饲之寒者解
衣而衣之贤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若此则所向必
捷矣
  三宾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共议得失以资将用有思若悬泉奇
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硕才者此万人之望可以为上宾有猛
如熊虎捷若腾猿刚共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也可以为
次宾有多言或中薄能小奇此常人之能可引为下宾
卷四 第 4p033a 页 CK-KZ_JY249_04p033a.png
  设应
若乃图难于易为大于小先用赏后用刑此用兵之妙也师徒
已列戎骑交驰强弩才临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敌人告降此用
兵之能也身冲矢石争胜相对成败各分彼伤我死此用兵之
下也
  便利
夫草木丛集利以游逸重塞山林利以不意晴明无隐利以勇
力隘途深草利以潜伏以少击众利以日暮以众击寡利以清
晨强弩长兵利以捷次踰渊隔水大风暗昧利以搏前擒后也
  应机
卷四 第 4p033b 页 CK-KZ_JY249_04p033b.png
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与于此乎见机
之道莫大于不意故猛虎失队童子曳戟而追之蜂虿入袖壮
夫恛惶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
  揣能
古之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主孰圣也将孰贤也吏孰
能也粮饷孰丰也士卒孰练也军容孰整也戎马孰逸也形势
孰险也宾客孰智也邻国孰惧也财货孰多也百性孰安也由
此观之强弱之形可以决矣
  轻战
螫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恃其备也所以锋锐甲坚则人
卷四 第 4p034a 页 CK-KZ_JY249_04p034a.png
轻战故甲不坚密与肉袒同弩不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
无兵同探候不谨与无目同将斗不勇与无将同
  地势
夫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山林积石
邱阜大川此步兵之地平原小坡蔓衍相属此车骑之地依山
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浅土平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
芦苇相参竹树交映此鎗矛之地
  情势
夫将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喜利者有仁而不
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智而心缓者是故勇而轻死者可㬥也
卷四 第 4p034b 页 CK-KZ_JY249_04p034b.png
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喜利者可遗也仁而不忍者可劳也
智而心怯者可窘也智而心缓者可袭也
  击势
古之善将者先探敌情然后图之师老粮绝百姓愁怨人多疾
疫计不先设器械不修卒不习练外救不至途远日暮士卒劳
倦将薄吏轻懈不设备进不暇阵阵而未定行阪涉险半隐半
出踰津越河旌旗散乱将士相违战胜而骄行阵失次兵疲而
惊大军虽给而众未食自行自止或前或却击之无疑若上度
下惠信赏必罚陈力就列任贤使能师恭而礼甲兵坚利粮备
有馀政教不虚四邻和睦大国应援敌人有此引而辟之
卷四 第 4p035a 页 CK-KZ_JY249_04p035a.png
  整师
夫出师行军以整为胜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
不进虽百万之师无益于用所谓整师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
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后应节左右应麾与之安不与之危其
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也
  励士
夫用人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励
之以言则士无不死矣畜息不倦法令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
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
不劝矣
卷四 第 4p035b 页 CK-KZ_JY249_04p035b.png
  自勉
夫圣人则天贤人法地智者循古骄者毁至慢者祸及多语者
寡信自奉者少恩赏无功者离罚无罪者怨喜怒不常者灭
  战道
征战之道昼广旌旗夜广火鼓利用短兵巧在奇伏或发于前
或发于后聚战之道利用剑楯将欲图后先广其路十里一场
五里一堠偃戢旌旗时节金鼓令敌人无所措手足谷战之道
巧于设伏利在勇斗轻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其后列强
弩以冲之持短兵以继之彼不得前我不得往水战之道利在
舟楫简练习之士以乘之多张旗帜以惑之发强弩以中之持
卷四 第 4p036a 页 CK-KZ_JY249_04p036a.png
短兵以捍之设坚栅以卫之顺其流以击之夜战之道利在机
密或潜师衔枚出其不意或多以火鼓乱其耳目驰而攻之可
以胜矣
  和人
夫用兵之道要在和人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若吏卒相猜士
戎不附忠谋不纳群小暗议谤慝芽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
取胜于匹夫况其众乎故传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矣
  察情
夫兵起于情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众
树动者来也尘卑而广者徒来也高而锐者车来也辞强而进
卷四 第 4p036b 页 CK-KZ_JY249_04p036b.png
驱者退也卑而益备者进也半进半退者诱也杖而行者饥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
也旌幡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数赏者窘也思罚者困也先㬥
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币重而言甘
者诱我也
  将情
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米未炊将不言饥军火未
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拽将不言𤍠夏不操扇冬不服裘雨不张
盖与众同也
  威令
卷四 第 4p037a 页 CK-KZ_JY249_04p037a.png
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法制使
然也若乃上无刑罚下无礼义虽贵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
自免者桀纣之类是也匹夫操兵之权制之以法令威之以赏
罚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孙武穰苴之类是也故令不可轻势不
可逆也
  东夷
东夷之性薄礼少义悍急能斗依山堑海凭险自固若君臣和
睦黎民安乐不可图也上乱下离则可以行问间起则隙生隙
生则修德以来之固甲兵以击之其势必剋也
  西戎
卷四 第 4p037b 页 CK-KZ_JY249_04p037b.png
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处米粮少金贝多故人勇战
斗难败其积石以西诸戎种繁地广形险俗负强狠故人多不
臣当候之以外衅伺之以内乱则可破矣
  南蛮
南蛮多种性不帅教连合朋党失意则叛居洞依山或聚或散
西至昆崙东至洋海产奇货故人贪而勇战春夏多瘴疫利在
疾斗不可久师也
  羌狄
羌狄居无城郭随逐水草势利则南侵势失则自引去长山广
积足以自卫饥则捕兽饮乳寒则寝皮服裘奔走射猎以杀为
卷四 第 4p038a 页 CK-KZ_JY249_04p038a.png
务未可以道德绥之未可以兵革服之汉不与战其略有三汉
军且耕且战故疲而怯狄骑且牧且猎则逸而勇以疲敌逸以
怯敌勇不相斗此其不可战一也汉长于步日驰百里狄长于
骑日行倍之汉逐狄则运粮负甲而随之狄逐汉则长驱疾骑
而运之运负之势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其不可战二也汉战
多步狄战多骑争地之形势则骑与步迟疾势悬此其不可战
三也不得已则莫若守边守边之道㨂良将而任之训锐士而
禦之广公田而实之练士卒以防之多方策以误之候其隙以
间之乘其衰以击之则国不费而狄已剋矣人不疲而狄已静

卷四 第 4p038b 页 CK-KZ_JY249_04p038b.png










卷四 第 4p039a 页 CK-KZ_JY249_04p039a.png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卷之又八
  遗事
后主初益州大姓雍闿杀太守正昂更以蜀郡张裔为太守闿
假鬼教曰张裔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杀之不可缚与
吴于是执送裔于吴吴王孙权遥用闽为永昌太守遣故刘璋
子阐为益州剌史处交益州际牂牁郡丞朱提朱褒领太守恣
雎诸葛丞相以初遭大丧未便加兵遣越巂太守巴西袭禄住
安上县遥领郡从事蜀郡常颀行部南入以都护李严书晓谕
闿闿答曰愚闻天无二日土无二主今天下派分正朔有三远
人惶惑不知所归其傲慢如此颀至牂牁收郡主簿考讯奸状
卷四 第 4p039b 页 CK-KZ_JY249_04p039b.png
褒因杀颀为乱益州蛮复不从闿闿使建宁孟获说蛮叟曰官
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㪷斲木构三丈者三千枚
汝能得否蛮以为然皆从闿斲木坚刚性委曲高不至二丈故
获以欺蛮
建兴三年春侯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巂别遣马忠伐牂牁
李恢向益州以犍为太守汉王士为益州太守高定元自麾牛
定笮卑水多为垒守侯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军卑水定
元部曲杀雍闿及士庶等孟获代闿为王侯既斩定元而马忠
破牂牁李恢败之于南中分建宁越巂置云南郡以吕凯为太
守又分建宁牂牁置兴古郡以马忠为牂牁太守移南中劲卒
卷四 第 4p040a 页 CK-KZ_JY249_04p040a.png
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分其羸弱配大
姓焦雍娄爨孟量毛李为部曲置五部都尉号五子故南人言
四姓五子也以蛮多刚狼不宾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帛聘策
恶蛮为家部曲得多者奕世袭官于是蛮人贪货物以渐服属
于汉成蛮汉部曲侯收其俊杰建宁爨习朱提孟琰及获为官
属习官至领军琰辅汉将军获御史中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
战马给军国之用
夏五月侯渡泸进征益州生擒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何如获
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侯以方务在北面南中好叛乱宜穷
其诈乃赦获使还合军更战凡七虏七赦获等心服蛮汉亦思
卷四 第 4p040b 页 CK-KZ_JY249_04p040b.png
反善侯复问获获对曰明公天威也边民长不为恶矣秋遂平
四郡改益州为建宁以李恢为太守加安汉将军领交州剌史
移治味县(以上俱华阳国志)
滇域未通中国之先有低牟苴者居永昌哀牢之山麓有妇曰
沙壹浣䋈水中触沈木若有感是生九男曰九隆八族种类滋
长支裔蔓衍窃据土地散居溪谷分为九十九部其渠酋有六
各号为诏蛮语为诏为王其一曰蒙舍诏其二曰浪施诏其三
曰邓贬诏其四曰施浪诏其五曰摩些诏其六曰蒙隽诏兵埒
不能相君长至汉有仁果时九隆八族之四世孙也强大居昆
弥川传十七世至龙祐那当蜀汉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雍
卷四 第 4p041a 页 CK-KZ_JY249_04p041a.png
闿师次白崖川获闿斩之封龙祐那为酋长赐姓张氏割永昌
益州地置云南郡于白崖诸蛮慕武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
地建城邑务农桑诸部于是始有姓氏龙祐那之十六世孙曰
张乐进求逊位于蒙氏考其时盖唐世也张氏或称昆弥国亦
称白国或称建宁国其年系莫可推详(杨升奄滇记)
蛮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皆曲头木耳环铁裹结无大侯王如
汶山汉嘉蛮也蛮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
为主论议好譬喻物谓之蛮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蛮
经与蛮为姓曰遑耶诸姓为自有耶世乱犯法辙依之藏匿或
曰有为官所法蛮或为报仇与蛮至厚者谓之百世遑耶恩若
卷四 第 4p041b 页 CK-KZ_JY249_04p041b.png
骨肉为其逋逃之薮故南人轻为祸变恃此也其俗徵巫鬼好
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武侯乃为作图谱先画天地
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蛮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乘马
幡盖巡行安恤又画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蛮蛮甚
重之许致生口直又与瑞锦铁劵今皆存每剌史校尉至赍以
呈诣动亦如之(华阳国志)
中州连滇有三路自邛雅建昌会川渡金沙江入姚安白崖曰
古路泰常頞略通五尺道武侯南征乃大辟焉唐曰姚巂路起
泸州溯永宁走赤水达曲靖曰西路唐天宝中出师伐南诏亦
由此进至元世始开邮传今因之焉出湖藩转辰沅经贵州曰
卷四 第 4p042a 页 CK-KZ_JY249_04p042a.png
东路肇自庄蹻立传则自国朝始也东路由大江舍舟首程曰
公安六亭而达孙黄道经故孱陵县遗甃存焉孱陵罐子皆十
里而遥树多女贞多贵竹(杨升奄滇记)
张温将使蜀权谓温曰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
与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搆于蜀行人之
义受命不受辞也温对曰臣入无腹心之规出无专对之用惧
无张老延誉之功又无子产陈事之效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
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温
至蜀诣阙拜章蜀甚贵其才
 会稽典录曰馀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
卷四 第 4p042b 页 CK-KZ_JY249_04p042b.png
 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诸葛丞相闻俊忧温意未
 之信及温放黜乃叹俊之有先见亮初闻温败未知其故思
 之数日曰吾已得之矣其人于清浊太明善恶太分
遣卫尉陈震庆权正号权与震升之歃盟交分天下以徐豫幽
青属吴并凉冀兖属汉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造为盟曰
天降丧乱皇纲失叙逆臣乘衅始于董卓终于曹操及操子丕
桀逆遗丑偷取天位而睿么么寻丕凶迹昔共工乱象而高辛
行师三苗干度而虞舜征焉今日灭睿禽其徒党非汉与吴将
复谁在宜先分裂夺其土地使士民之心各知所归是以春秋
晋侯伐卫先分其田斯其义也诸葛丞相德威远著典戎在外
卷四 第 4p043a 页 CK-KZ_JY249_04p043a.png
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侯引兵出散关围陈仓起云梯冲车以临城魏将郝昭以火箭
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
车折侯乃更为井栏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
又于内筑重墙侯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
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会粮尽引去将军王双追之击
斩双
斜谷之事司马懿使二十人就军营东南角大声称万岁武侯
使问之答曰吴朝有使至请降武侯谓曰计吴朝必无降法卿
是六十老翁何须诡诳如此
卷四 第 4p043b 页 CK-KZ_JY249_04p043b.png
九年春丞相复出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
懿拒侯张合拒平侯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
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懿等粮亦尽盛夏
雨水平恐运漕不给书白侯宜振旅
辟尚书郎蒋琬及广汉李邵巴西马勋为掾南阳宗豫为主簿
皆德举也秦宓为别驾犍为王梁为功曹梓潼杜微为主簿皆
州俊彦也而江夏费祎南郡董允郭攸之始为侍郎赞扬日月
李朝字永南弟邵字伟南郪人也王士字义疆从弟甫字国山
文表诸弟也先主领牧朝为别驾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其文
朝所造也后丞相亮府辟西曹掾亦有文才兄弟三人号三龙
卷四 第 4p044a 页 CK-KZ_JY249_04p044a.png
士历宕渠犍为益州太守甫善言议(阙)人流美称自绵竹令为
州右职
杨戏字文然少与巴西程祁巴郡杨汰蜀郡张表并知名戏每
推祁以为冠首丞相亮深识之年二十馀从州书佐为督军从
事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
何祇汉成都令时郫阙令侯以祇兼之人不敢欺
吴主使辅义中郎将吴郡张温聘于汉自是吴蜀信使不绝时
事所宜吴主常令陆逊语侯又刻印置逊所王每与汉主及侯
书尝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每令改定以印封之
江表传曰诸葛亮讨贼还成都孙权遣使劳问之送驯象一头
卷四 第 4p044b 页 CK-KZ_JY249_04p044b.png
蜀志曰先主平益州赐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锦各千疋诸葛
军令云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侯尝自校簿书主簿
杨颙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请为明公以作家譬
之今有人使奴执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
载马涉远路私业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
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
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奴婢鸡狗哉失为家主之法也是故古
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故丙吉不问
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云自有主者彼诚
达于位分之体也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
卷四 第 4p045a 页 CK-KZ_JY249_04p045a.png
劳乎侯谢之及颙卒侯垂泣三日
武侯与宣皇在渭滨将战宣皇戎衣莅事使人视武侯乘素舆
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各随其进止宣皇闻而叹曰可谓名
士矣今成都出羽扇攒杂鸟毛为之盖其遗制也(裴氏语林)
武侯以巾帼遗司马懿巾帼女子未笄之冠蜀中名昙笼盖笑
其坚壁不出如闺女之匿藏也帼音愦同古对切今音与国同
(杨升奄)
本传载侯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皆出其意按魏氏春秋云侯
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长八尺一弩十矢俱发夫弩而
谓之连则非一弩也意必数者相连谓之损益者前盖有此弩
卷四 第 4p045b 页 CK-KZ_JY249_04p045b.png
至侯而有所损益于其间耳考史魏司马懿征公孙渊军至辽
东为发石连弩射城中唐李元谅节度陇西筑连弩台卢耽节
度四川为大旝连弩南诏惮之则古人攻战以连弩取胜者多
矣今连弩之制不可考说者谓古时西蜀弩兵尤多大者莫踰
连弩十矢谓之翔鸿一矢谓之飞鎗通呼为摧山弩即侯所谓
元戎也今具其法如此
侯尝欲铸刀而未得会蒲元为西曹椽性多巧思因委之于斜
谷口镕金造器特异常法刀成以竹筒密纳铁铢满中举刀断
之应手虚落若薙水刍牧称绝当世因曰神刀今之屈耳环者
是其遗范也(别傅)
卷四 第 4p046a 页 CK-KZ_JY249_04p046a.png
刀剑录曰蜀章武元年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
六寸一先主自佩一与太子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
葛亮二与关羽张飞一与赵云并是亮书作风角处所
琴经一卷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𡽪所象之
(中兴书目)
兵书匣在定军山上壁立万仞非人迹可登凡两经其地初视
匣其色淡红后则鲜明若更新者(顾璘)
崇宁县昔武侯以蜀脞脆令邻邑翊日而市(唐中丞吴行鲁建德碑)
司马德操年小德公十𡻕兄事之呼作庞公故世人遂谓庞公
是德公名非也德公字山民娶诸葛孔明小姊(杨去奢)
卷四 第 4p046b 页 CK-KZ_JY249_04p046b.png
侯兄瑾及从弟诞并有成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
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

侯居隆中时有客至属妇具面须臾而具侯怪其速后潜窥之
见数木人砍麦运磨如飞求传此术后变其制为木牛流马云
蜀汉时有火济者从丞相破孟获有功封罗甸国王即今宣慰
使安氏远祖也
滇蛮者十年前大理马至横山此蛮亦附以来衣服与中国略
同能通华言自云诸葛公戌兵(俱桂海虞衡志)
睿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
卷四 第 4p047a 页 CK-KZ_JY249_04p047a.png
高十馀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诸葛武侯死乃大兴宫室晋士
燮所谓释楚为外惧者此也(魏志)
先主定益州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后其子厷为丞相
西曹令史随于汉中早夭侯甚惜之与留府长史张裔蒋琬书
曰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
张遵飞之孙苞之子尚书郎同诸葛瞻引军拒邓艾死于绵竹
诸葛武侯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
桓温征谯纵见之曰此常山蛇势吾常过之自山上俯视百馀
丈凡八行为六十四蕝蕝正圜不见凹凸处如日中盖影及就
视皆卵石漫漫不可辨甚怪也(东坡)
卷四 第 4p047b 页 CK-KZ_JY249_04p047b.png
桓宣武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史年百馀𡻕桓问诸葛丞相今
谁与比意颇欲自矜答云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
见其比
史万𡻕征宁南蛮至南中行数百里见诸葛纪功碑铭其背曰
万𡻕之后胜我者过此万𡻕令左右倒其碑而进破三十馀部
诸蛮请降于是勒石颂德(隋书)
神僧传云梁将王綝与陆法和守巫峡军次白帝法和谓人曰
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
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
龙州武侯庙在宣尉司东一百八十里初州人以邓艾尝经于
卷四 第 4p048a 页 CK-KZ_JY249_04p048a.png
此立庙祀之宋知州洪咨夔毁其像更以诸葛告其民曰毋祀
仇雠而忘父母
蜀古迹记云宋曹彬建隆二年为都监伐蜀谒武侯祠视宇第
雄观颇有不平谓左右曰孔明虽忠于汉然疲竭蜀之军民不
能复中原万一何得为武当因其颓败者折去之止留其中以
祀香火左右皆谏不可俄报中殿摧塌有石碑出土尺许彬惊
视之石有刻字宛若新书题云测吾心腹事惟有宋曹彬读讫
下拜曰公神人也小子安能窥测哉遂令蜀守新其祠宇为文
祀之而去按此古昔武侯祠也天社任渊记云昭烈庙西偏少
南又有别庙忠武侯在焉老柏参天气象甚古诗人尝为赋之
卷四 第 4p048b 页 CK-KZ_JY249_04p048b.png
是矣今武侯祠在百花潭与草堂并列者不知何代增设
淳化中李顺乱蜀招安使雷有终遣嘉州士人辛怡显使于南
诏至姚州其节度使赵公美以书来迎云当境有泸水昔诸葛
武侯诫曰非贡献进讨不得辄渡此水若必欲过须致祭然后
登舟今遣本部军将赍金龙二条金钱三十文并设酒脯请先
祭享而渡乃知南蛮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
宋高宗手书曹操诸葛羊祐三事赐岳飞
南定楼在泸州治内宋郡守晁公武建取出师表中语为名陆
游诗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渡泸游江山重复争供眼风
雨纵横乱入楼
卷四 第 4p049a 页 CK-KZ_JY249_04p049a.png
房从真成都人工画人物蕃马事王建为翰林待诏尝于宫中
画诸葛武侯渡泸水图甲马如生兼善泼笔鬼神有宁王射猎
陈登斫鲙等图传于世
唐释天竺亡名未详何印度人也其貌恶陋缠乾陀色缦条衣
穿革屣曳铁锡化行于京辇当韦南康皋生才三日其家召僧
斋此僧不速自来以敝席坐于庭中既而斋毕韦氏令乳母负
婴儿出请众僧祝愿梵僧先从座起摄衣升阶视之曰别久无
恙乎婴儿若有喜色相认之意众皆异之韦君曰此子才生三
日耳吾师何言别久也梵僧曰此非檀越所知此诸葛武侯之
后身耳今降生于世将为蜀帅必福坤维之人吾往在剑门与
卷四 第 4p049b 页 CK-KZ_JY249_04p049b.png
为善友故不远而来此子他日作剑南节度二十年官极贵中
书令太尉此外非我所知也父然之因以武字焉后韦皋自少
金吾节制剑南军果迁太尉兼中书令在蜀二十一年卒谥忠

先主章武二年于汉川铸一鼎名克汉鼎置丙穴中八分书三
足又铸一鼎于永安纪行军奇变又铸一鼎于成都武檐山名
曰受禅鼎又一鼎于剑口山名曰剑山鼎并小篆书皆武侯迹
诸葛武侯斩王双还定军山铸一鼎于汉川其文曰定军鼎又
作八阵鼎于永安皆大篆书又于玄武郡金山铸二鼎一大一
小武侯行军见此山势似有王者故镇之(梁虞荔古鼎录)
卷四 第 4p050a 页 CK-KZ_JY249_04p050a.png
汉丞相诸葛忠武侯集卷之九
 遗迹
侯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晋永兴中
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侯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椽犍为李
兴为文(见碑记)
隆中山襄阳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书院诸葛武侯隐居地
(一统志)
莲池在沔县治北其畔有武侯读书亭遗址每遇花时县人游
(一统志)
诸葛相蜀筑台以集诸儒兼待四方贤士号曰读书台在章城
卷四 第 4p050b 页 CK-KZ_JY249_04p050b.png
门路西今为乘烟观杜光庭录异记云成都书台坊武侯宅南
乘烟观内有古井井内有鱼长六七寸往往游于井上或取鱼
水必腾涌相传其井有龙矣(寰宇记)
卧龙墨池沅江县西三十里乌龙寺内俗传汉诸葛武侯涤墨
于此寺因名卧龙(常德府志)
诸葛宅在石鼓山汉昭烈牧荆州时侯驻临烝调赋以供军实
后庙食于此宋重建张栻为记(衡州府志)
隆中诸葛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盛弘之记云井深五丈广
五尺堂前有三间屋地基丘极高云是避暑台又有三顾门宅
西有山临水孔明常登之鼓琴以为梁父吟因名此为乐山先
卷四 第 4p051a 页 CK-KZ_JY249_04p051a.png
有董家居此宅衰殄灭亡后人不敢复憩焉齐建武中有人修
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
葛井襄阳县东二十里荆州记诸葛宅有田即此
诸葛井益阳县东南二里相传蜀诸葛武侯所凿
诸葛井在大慈寺西里许自上窥之祇见其三边更一边不知
其际涯也昔孔明凿此以通井络王气俗传有人入井闻其中
有鸡声(方舆胜览大慈寺在华阳西南五里)
沔水又东径武侯垒南诸葛武侯所居也南枕沔水水南有亮
垒背山向水中有小城回隔难解(水经注)
成都府成都县太城者南门城也张仪司马错所筑诸葛武侯
卷四 第 4p051b 页 CK-KZ_JY249_04p051b.png
以丞相开府领益州牧故晋益州剌史治太城其制因之(蜀名胜志)
古城在荣经县西五里侯征南屯兵于此唐李德裕增筑(雅州)
卧龙岩黔阳县南四十里傍为诸葛武侯古城其洞广数十步
深数里石壁如饰泉涌不竭有石灶二相传武侯驻兵处
名山县本志云东北三十四里古土城周七十二丈乃武侯征
蛮所筑遗址见存
诸葛城沿滋县西五十里高山上相传武侯征南时筑址迹犹

武侯城在旧黎州城外三里诸葛所筑壕堑故垒存焉又有武
侯战场在安靖新寨
卷四 第 4p052a 页 CK-KZ_JY249_04p052a.png
武侯城在临安都司城南三十里泸水东侯所筑所谓五月渡
泸处泸州即擒孟获之地
三交城在宝鸡县西四十里魏司马懿与侯相拒于此筑城
汉中郡西县后魏置嶓冢县隋为西县故西乐城在县西南武
侯所立甚险固墓在县东南(以上俱一统志)
卧龙冈在府城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
然而住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内前有井青石为床有汲绠渠
百十道数不能真其下平如掌即公躬耕处旧为祠以奉之元
至大中建书院程钜夫作记尝有道士居住夜闻兵声惧而移
之宣德中有司复新其庐塑其像春秋祭祀前代碑文俱存又
卷四 第 4p052b 页 CK-KZ_JY249_04p052b.png
南阳县东北博望镇南隐山顶上亦有武侯庙(襄阳府志)
卧龙山南漳县东五十里相传诸葛武侯耕南阳时尝游此
葛山诸葛屯营因名有武侯庙
祁山在西和县北七里山上有城极严固武侯率诸军攻之县
又有南北岈二岈有万馀家侯表言祁山去沮五百里有人万
户瞻其邱墟信之为殷矣即此
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嶓冢之西山上有城极为
严固昔诸葛武侯攻祁山即此城也开山图曰汉阳西南有祁
山溪径委迤山高岩崄九州之名岨天下之奇峻
泸州掇旗山诸葛武侯树旗于此以誓师(以上俱一统志)
卷四 第 4p053a 页 CK-KZ_JY249_04p053a.png
耒阳县东北四十里有相公山侯尝驻兵于此因名
火烽山在中江县东南诸葛公尝会于此置烽火(潼川府志)
箕山在褒城县北十五里山有秦王猎池及内穴道人谷诸葛
公遣邓芝赵云等出箕谷即此
兴势山在洋县北二十里山形如盆外甚险盘道以上诸葛公
尝戍于此后魏兴势山以此名
周地图云蒲亭县有铁山诸葛侯取为刀剑宇文度封铁山侯
即此
侯计山在耒阳县东七十五里山有七十峰上有仙人亭观音
阁亦名侯憩山谓诸葛武侯尝于此憩息筹计兵事
卷四 第 4p053b 页 CK-KZ_JY249_04p053b.png
铜鼓山在威清卫城西四十五里相传汉诸葛侯征南于此获
铜鼓
会军山潼川治东南一百六十里汉昭烈入蜀武侯张飞略地
至此百姓以牛酒犒师故名
诸葛山在道海县东南三里侯南征驻兵于此
孟山在荣经县东二十里诸葛擒孟获处
叙州朱提山西五十里山产银汉诸葛书曰汉嘉金朱提银采
之不足以食
定军山在沔阳县东南十里两峰对峙汉昭烈于此山下作营
斩魏夏侯渊山有诸葛岩上有兵书匣其山壁立万仞非人迹
卷四 第 4p054a 页 CK-KZ_JY249_04p054a.png
可登其下有八阵图又有督军坛乡人云每阴雨时上有击鼓
声先主既保有汉中侯之薨也遗令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
坟垄惟深松茂柏攒蔚川阜莫知墓营所在山东名高平是侯
宿营处有庙
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汉末金陵尉蒋子文讨贼战
亡灵发于山因立蒋侯祠焉故号曰蒋山诸葛亮以为钟山龙
盘即蒋山也(以上俱一统志)
诸葛营在定远县西一十里侯讨南中过髳州于目直睒北傍
山下筑营蛮称望子洞基址尚存(楚雄府)
诸葛营靖州西武侯抚溪洞诸蛮驻此
卷四 第 4p054b 页 CK-KZ_JY249_04p054b.png
诸葛营黔阳县有四一渡头一原神乡一安江一托口武侯抚
绥溪洞诸蛮驻兵于此营垒犹存
诸葛营在宜良县南小石岭诸葛亮尝营于此又名诸葛峒(以上
寰宇记)
诸葛营在府城东南一十里其东岳堰内一土墩周回三十馀
丈高六尺随水高下虽盛潦不没俗为武侯旗台(永昌军民府志)
渭川王让记略云西绝涪水有山曰柏下诸葛公营垒在焉而
乔木婆娑者蒋公琰万秋之宅钟士季之所尝致敬也
龙透关在嘉定州南七里世传为诸葛公所立其南七十里为
安远寨亦公征蛮于此屯驻宋元丰中置为寨
卷四 第 4p055a 页 CK-KZ_JY249_04p055a.png
沔水东径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
山为名(水经注)
石鼻寨在宝鸡县东四十里侯所筑以拒郝昭一名石鼻城
诸葛寨在长官司西
叙州保子寨纳溪治西十里世传武侯征南屯兵于此
诸葛寨在德安府罗陂村旧传武侯所立
诸葛垒在秦州东二里俗谓下募城傍有司马懿垒俗谓上募
城魏太和中诸葛武侯攻天水诏懿拒之此其垒也
汉阳山北八十里诸葛平西南蛮驻军此山
董王台石首县北五十里相传董允与诸葛武侯驻兵处
卷四 第 4p055b 页 CK-KZ_JY249_04p055b.png
万乘湖石首县东四十里相传诸葛武侯屯兵于此
筹笔驿在广元武侯出师尝驻于此(以上俱一统志)
棋盘岭在府城南五里相传诸葛宴兵著棋于此有石盘广六
尺棋痕尚存(宝庆府)
沔水又东径西乐城北城在山上周三十里甚崄固城侧有谷
谓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山多群獠诸葛公筑以防遏
荣经县本志云荣水在城北一出相公岭一出番境经水在城
南一出瓦屋山一出改丁河一出汶川按相公岭者以诸葛丞
相征蛮所经也改丁河源出黑石汶川源出邛崃马耳荣经水
北流即武侯七擒孟获之地上有庙(以上水经注)
卷四 第 4p056a 页 CK-KZ_JY249_04p056a.png
将军池在岳池县东五里相传诸葛尝驻兵于此(顺庆府志)
方舆云万胜冈在州西有龙观寺其趾曰百丈山自邛崃或起
或伏环绕州治本志云诸葛武侯擒孟获旋师至此冈下人聚
观之因建亭于上为龙观亭
邛州西百里石盘戍俗呼为望军顶昔诸葛武侯驻军于此
汉水北出远山山谷邃崄人迹罕交溪曰五丈溪水侧有黄沙
屯诸葛所开也其水南注汉水(水经注)
武侯出师表五月渡泸今以为泸州非也泸州古之江阳而泸
水乃今之金沙江即黑水也其水色黑故以泸名之尔沉黎古
志武侯南征由今黎州路黎州四百馀里至两林蛮自两林南
卷四 第 4p056b 页 CK-KZ_JY249_04p056b.png
瑟琶部三程至巂州十程至泸水泸水四程至弄栋即姚州也
今之金沙江在滇蜀之交一在武定府元江驿一在姚安之左
却据沉黎志武侯所渡当今之左却也瑟琶一作风琶两林今
之邛部长官司也(杨升奄)
胜览云宝山在泸州城南初名堡子山为巡检廨陈公损之移
廨山西建堂其上袁公说友榜其堂曰江山平远易堡子为宝
山大书揭之下瞰城郭万瓦鳞集两江合流郡国志一名泸峰
山高三十丈地多瘴三四月渡之必死惟五月上旬渡之即无
害故诸葛云五月渡泸也李[直/土]西山堂记云以常璩华阳国志
及辛怡显云南录考之诸葛渡泸乃在越巂之地非泸之宝山
卷四 第 4p057a 页 CK-KZ_JY249_04p057a.png

黑水在城固县西北诸葛公笺云朝发南郑暮宿黑水
泸津水东径不韦县北两岸皆高山泸峰最为杰秀孤高三千
馀丈水之左右马步之径裁通而特有瘴气三月四月径之必
死非此时犹令人闷吐五月以后行者差得无害故诸葛武侯
表言五月渡泸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泸水两峰有杀气暑
月旧不行故武侯以夏渡为艰今昆明道渡所见有武侯道在
水浚急而多巉石土人以牛皮为船方涉津涘(水经)
寰宇记云马湖江从州西南流出东郭与蜀江㕣诸葛武侯五
月渡泸则此水之上流也
卷四 第 4p057b 页 CK-KZ_JY249_04p057b.png
𤏡溪南溪县西六十里昔武侯南征𤏡蛮于此归服又名服溪
旧志云福溪(寰宇记)
华阳国志云有汉水入延江本志云汉阳山在县北八十里汉
武通西南夷自此山之南皆汉地故云诸葛武侯征蛮过此今
崖壁上镌武侯征蛮故道六字犹存县有顺应庙乃祀马谡者
大诸葛堰在永昌府城南一十五里其东有东岳堰及小诸葛
堰皆有灌溉之利(永昌府志)
益州记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捡其左其正流遂东郫江之右也
因山颓水坐致竹木以溉诸郡又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
作三石人于白沙邮邮在堰官上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
卷四 第 4p058a 页 CK-KZ_JY249_04p058a.png
足盛不没腰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俗谓都
安之堰亦曰湔堰又谓之金堤左思蜀都赋云西踰金堤者也
诸葛北征以此堰农夫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
堰官李膺记云玉女房凿山为穴深数十丈中有廊庑堂室屈
曲殆若神功非人力矣
七星关七星桥记云关号七星孔明祃牙之地又有滇海曲云
神禹导河双洱水武侯征路七星关(杨升奄)
剑门关在剑州北境大剑山至此两壁削耸有隘束之路侯因
立为剑门后姜维退守以拒魏钟会即此
卷四 第 4p058b 页 CK-KZ_JY249_04p058b.png
斜谷关在郿县西南三十里谷之南口曰褒北口曰斜即侯出
师处(一统志)
木门在泰州西南九十里魏张合追诸葛公于此中飞矢死(巩昌
府志)
赤阪在洋县东二十里其土色赤魏司马懿寇蜀汉建兴五年
丞相出屯兵汉中筑城于城固驻兵于赤阪即此
寰宇记云宜宾县本汉南安县地属犍为郡诸葛南征于此置
郁鄢戍后改为郁鄢县
邛州沉黎县即侯征羌之路每十里作一石楼令鼓声相应今
蛮人效之所居悉以石为楼(九州记)
卷四 第 4p059a 页 CK-KZ_JY249_04p059a.png
邵水在宝庆府城北源出邵阳县龙山经马鞍山诸葛武侯庙
下号相公潭深不可测流至此合澬水
京口有石如羊谓之狠石诸葛武侯尝坐其上与孙权议拒曹
(志)狠石有十字断痕先主与孙权私卜所断也孙刘同猎醉
各据一石羊后名石羊巷
永安宫府学宫地先主征吴还至白帝改鱼复为永安宫居之
明年崩诸葛受遗于此(以上一统志)
刘琦台襄阳县城东二里即刘表子琦与武侯谋自安计登楼
去梯处(襄阳府)
水经云江水又东径诸葛亮图垒南注云石碛平旷望兼川陆
卷四 第 4p059b 页 CK-KZ_JY249_04p059b.png
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自垒西去聚石八
行行间相去二尺因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皆图兵
势行藏之权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今夏水漂荡𡻕月消损高
处可二三尺下处磨灭殆尽荆州图副云永安宫南一里渚下
平碛上周回四百一十八丈中有诸葛孔明八阵图聚细石为
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
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
冬水退复依然如故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
南北广四十步碛上有盐泉井五口以木为桶昔常取盐即时
沙壅冬出夏没刘宾客嘉话录云夔州西市俯临江岸沙石下
卷四 第 4p060a 页 CK-KZ_JY249_04p060a.png
有诸葛亮八阵图箕张翼舒鹅形鹳势聚石分布宛然尚存峡
水大时三蜀雪消之际澒涌滉漾可胜道哉大树十围枯槎百
丈破硙巨石随波塞川而下水与岸齐人奔山上则聚石为堆
者断可知也及乎水落川平万物皆失故态惟诸葛阵图小石
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仅已六七百年淘洒推激迨今不
动高似孙纬略曰八阵图在鱼复者随江布势填石为规前障
壁门后倚却月纵八横八魁容二丈内面偃月九六鳞差江自
岷来奔怒湍激惊雷迅马不足以敌其雄也徙华变沧不足以
穷其力也磊磊斯石载轰载春知几何年曾不一仄是非天所
爱神所儆者欤诗林载晋桓温伐蜀观八阵图诗云访古识其
卷四 第 4p060b 页 CK-KZ_JY249_04p060b.png
真寻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仍顾谓从事曰此常
山蛇势也
诸葛八阵碛在夔城者江沙上碎石行列如引绳春冬时见夏
秋没于水然江涨即浮碛上数十丈比退而阵石如故
八阵图有三处一在新都弥牟镇一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
一在夔州六十有四方阵法一在棋盘市一百五十有六下营
法也
寰宇记云八阵图在县北三十里弥牟镇蜀志亮推演兵法作
八阵图咸得其要李膺益州记云稚子阙北五里有武侯八阵
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行魁方一丈高三尺纬略
卷四 第 4p061a 页 CK-KZ_JY249_04p061a.png
曰八阵图在新都者峙土为魁植以江石四门二首六十四魁
八八成行两阵并峙周凡四百七十二步魁百有三十也
姚安军民府东山在府城东十里一名饱烟萝山其西有武侯
塔相传公征南驻兵之所后人建塔于上
武侯塔长宁县东诸葛所建以誓蛮戎者
诸葛洞在龙州宣慰司治南石崖屹立傍有石洞数丈相传诸
葛公征九溪蛮尝过此留宿洞中设一床悬粟一握以⬤马后
遂化为石床石粟至今犹存
万里桥亦名笃泉桥桥之南有笃泉因蜀使费祎聘吴武侯饯
之曰万里之行始于今日故曰万里桥唐岑参有万里桥诗
卷四 第 4p061b 页 CK-KZ_JY249_04p061b.png
保宁府有武侯桥
七纵桥在孟山下相传因诸葛擒孟获而名
处书峡相传诸葛武侯藏书处
通道县有武侯兵书台(以上寰宇记)
方与云平羌江在州城北源出西徼绕西北郭谓武侯平羌戎
于此(雅州志)
魏了翁朝真观记略云出少城西北为朝真观观中左列有圣
母仙师乘烟葛女之祠观西有武侯祠是侯故宅也故老相传
侯有女于宅中乘云轻举唐天宝元年章公始更祠为观奏名
乘烟(蜀中志)
卷四 第 4p062a 页 CK-KZ_JY249_04p062a.png
华阳国志延熙二年马忠定越巂置赤甲军常取涪陵之民丞
相诸葛亮亦发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按志有赤甲戍与黄草
峡相近在李渡之上蔺市之下杜甫诗云黄草峡西船不归赤
甲山下行人稀即此地也
赤崖在府城西侯与兄子瑜书云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
北阁道(云  云)剑门关栈阁相望颜师古曰栈即阁也按史记蔡
泽谓范雎曰今君相秦计不下席坐制诸侯栈道千里通于蜀
汉华阳国志云诸葛相蜀凿石架空始为飞阁以通行道如此
则栈阁为二矣(水经注)
方舆胜览灌县有老人村在大面山之北昔人避难其中多享
卷四 第 4p062b 页 CK-KZ_JY249_04p062b.png
年寿故名或云潜夫张不群入山采药浃旬不返见一叟致敬
而问答曰本丞相范贤之裔知李雄之祚不永挈吾辈居此为
终焉之计图经云即老泽也在青城北百三十里昔诸葛武侯
迁群獠于山下故名
五丈原在郿县西三十里又云在岐山县南诸葛公据渭南与
魏司马懿相拒屯兵于此有落星村即长星坠营处上有诸葛
祠元时建
石碑耒阳县东五里武侯斩雍闿擒孟获回军经此立石纪功
𡻕久字不可辨又相传武侯立石誓蛮云后有功在吾上者宜
立石于右至宋狄青破侬智高回立碑其右后为雷轰惟存断
卷四 第 4p063a 页 CK-KZ_JY249_04p063a.png
碑横仆其侧(以上天中记)
诸葛营在宜良县南小石岭侯尝营于此又名诸葛峒中广德
初凤伽异筑拓东城故有诸葛公石刻文曰碑即仆蛮为汉奴
蛮畏誓尝以石支捂(一统志)
魏鹤山集有𤏡道诸葛武侯碑又有答冯叙州邦佐谢武侯庙
碑启本志云府城南姜维屯一峰突起高千仞其顶平相传姜
伯约于此驻军
诸葛武侯行庙碑在兴元府固县西唐贞观十一年置
诸葛武侯碑在昭烈帝庙中长庆四年裴度撰柳公绰书(成都志)
武侯碑阴记集古录云唐崔备撰元和二年武元衡刻及其寮
卷四 第 4p063b 页 CK-KZ_JY249_04p063b.png
属题名于武侯庙碑阴(成都府志)
蔡山在泸州城东五里旧传诸葛侯于此梦见周公助以阴兵
因立文宪王庙又名周公山李焘诗岩峦最高顶云气时蔚荟
彷佛群仙宅宫阙辉珠贝
寰宇记文翁立文学讲堂一名周公礼殿按云南志武侯征西
南梦见周公敕所在祀周公也
黄陵庙夷陵州西黄牛峡相传神尝佐禹治水诸葛武侯建祠
一名黄牛庙又名灵感庙
武侯墓在沔阳县东南十里又东南八里亦有祠(保宁府志)
武侯庙在黎平府城南隅(黎平府志)
卷四 第 4p064a 页 CK-KZ_JY249_04p064a.png
通志云泸州宝山之泸峰有武侯庙每𡻕蛮人贡马相率拜于
庙前宋刘光祖诗云蜀人所至祠遗像蛮徼犹知问旧碑
武侯庙在府城南一十里诸葛擒孟获屯营于此民怀其德立
庙祠之至今土人自称为诸葛之遗民因名诸葛村元揭徯斯
有诗(永昌军民府志)
八阵庙在新都治二十里即武侯祠前有八阵遗迹
诸葛庙均州房县西长望川
诸葛武侯庙景陵县白湖村
诸葛庙云梦县北二十里
诸葛武侯庙公安县西孱陵街至元戊子邑民李铠建
卷四 第 4p064b 页 CK-KZ_JY249_04p064b.png
诸葛武侯庙在襄阳县伏龙山唐封武灵王宋赐英惠庙加号
仁济一方感祀焉(襄阳府志)
诸葛武侯庙宝庆府邵阳县东南二里宋淳祐中建
诸葛武侯庙武冈州右宋淳祐中建
方舆胜览云武侯庙在府西南二里今为乘烟观孔明表云薄
田十五顷桑八百株即此地孔明初亡百姓遇节朔各私祭于
道上李雄称王始为庙于少城内桓温平蜀隤少城独存武侯
庙后封武兴王庙至今祠祀不绝
武侯庙在司城北三里宋绍兴中郡守邵溥因旧鼎新榜曰天
威庙又作二室塑唐韦皋李德裕像
卷四 第 4p065a 页 CK-KZ_JY249_04p065a.png
诸葛武侯庙在府城东南隅(铜仁府志)
先主庙在府城南二里旧在惠陵右附诸葛侯庙唐杜甫诗先
主武侯同閟宫本朝洪武初合庙祀之(成都府志)
武侯庙在太原府太谷县咸阳谷
忠贤堂夔州府治内初名𡻕寒宋庆历中建取尝经游此地者
屈原诸葛亮严挺之杜甫陆贽韦昭范白居易柳镇寇准唐介
十人画像于堂中外栽修竹林栗有记王十朋诗六月修筠带
雨移丁宁护取𡻕寒枝十贤清节高千古不是此君谁与宜(一统
志)
方舆胜览云武侯庙在八阵图之卧龙山上有堂曰开济堂何
卷四 第 4p065b 页 CK-KZ_JY249_04p065b.png
耆仲小记云堂阅𡻕久垂压矣淳熙疆圉作噩渎山何耆仲假
守举而新之因访善本重肖侯像摘老杜两朝开济老臣心之
句以字堂巫山尉任份来董事春二月乙亥落成(夔州志)
诸葛武侯祠东安县西
广德寺在隆中书院傍唐时建书院祀武侯以寺僧主之明成
化中重建
夔州卧龙山府治东北五里上有诸葛祠因名有泉极清冷
怀古楼绵竹县东隆庆初建祀诸葛瞻父子紫岩南轩二先生
万历元年四川巡抚曾省吾荡平九丝城都蛮俘获诸葛武侯
铜鼓九十三面择有声者六十四面以献疏略云都蛮呼铜鼓
卷四 第 4p066a 页 CK-KZ_JY249_04p066a.png
曰诸葛鼓相传以为宝器审阿大王等执称鼓有剥蚀有声响
者为上上鼓易牛千头次者七八百头递有等差藏至二三面
者即得雄视一方僭称王号每出劫击鼓高山诸蛮顷刻云集
集则椎牛数十头飨蛮乃出劫劫数胜益以鼓为灵臣等细观
所铸皆奇文异状相错蟠仅可辨者雕螭刻鹭间缀虾蟆其数
皆四缙绅父老云诸葛制以镇蛮若曰鼓去则蛮运终理或然

诸葛鼓乃铜铸者其形圆上宽而中束下则敞口大约若今楂
斗之倒置也面有四水兽四周有细花纹其色不甚碧绿击之
彭彭有声如鼓云置于水击之其声更钜
卷四 第 4p066b 页 CK-KZ_JY249_04p066b.png
铜鼓交趾服役有头飞獠子赤裈獠子鼻饮獠子皆窟居巢处
好饮酒击铜鼓鼓初成置庭中招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女子以
金银钗击鼓叩竟留与主人或云铜鼓乃诸葛征蛮钲也
夔州府江岸与八阵图相对有石鼓世传武侯教战之鼓(夔州府志)
侯初平蛮侥夜闻军中多讴歌思归遂诏众各与一砖曰若辈
久苦行役欲遄返耶枕此而卧诘朝扺家矣从者果然不用命
者终莫能归今云南营内有一城居民皆四川人云即其后也
太华山是滇西之会合处皆大铜钉镇之每一钉拔则蛮必有
变者此渡泸几时勾当作事真有神耶
孙黄驿七亭而达顺林坡于塔冈坦于顺林望皆烟篁饶水田
卷四 第 4p067a 页 CK-KZ_JY249_04p067a.png
罗坞樟庄皆十里而遥山多荒茅亭卒吹锡叫竹以代铜钲顺
林驿六亭而达沣州绝涔水水清彻产蠃蚌巨者象盘岸有诸
葛遗釜二有沣阳桥遇仙桥有车胤故里有屈原祠兰江驿实
枕沣水
隋僧蜀郡福缘寺释僧渊以锦水江波没溺者众欲于南路驾
飞桥昔诸葛公指二江内造七星三铁錞长八九尺径三尺许
人号铁鎗拟打桥柱用讫投江须便祈祠方可出水渊造新桥
将行𥪡柱其錞自然浮水来至桥津及桥成又自投水(高僧传)
宋御仗有诸葛公篇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以赐殷
者规(宋书)
卷四 第 4p067b 页 CK-KZ_JY249_04p067b.png
杨慎曰孔明炊釜麻城毛柱史凤诏为予言近日平谷县耕民
得一釜以凉水沃之忽自沸以之炊饭即熟釜下有诸葛行窝
字乡民以为中有宝物乃碎之其釜复层中有水火二字亦异
哉瑞应图曰丹甑不炊而自熟玉皋不汲而常满近此类乎信
侯之才艺固后世之神禹周公也世所传划车弩鸡鸣枕不一
而已
诸葛公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以助之
然其俗必杀人以其首祭则神享为出兵公不从因杂用羊豕
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头以祀神亦享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
为馒头(事初纪物)
卷四 第 4p068a 页 CK-KZ_JY249_04p068a.png
蛮酋自谓太保大扺与蛮獠相似但有首领其人椎髻以白纸
系之云尚有诸葛制服也
魏略云刘备性好毦适有馈之牛尾者备手结之诸葛亮曰将
军当复有远志耶止结毦而已备乃投毦曰以忘忧耳按韵宝
毦音珥织羽为衣也诸葛亮与吴王书云所送白毦薄少重见
辞谢益以增惭
齐谐记武冈有幕官因凿渠得一瓦枕枕之闻其中鸣鼓起擂
一更至五更鼓声次第更转不差既闻鸡鸣亦至三唱而晓扺
暮复然其人以为怪而碎之见其中设有机局以应夜气乃诸
葛武侯鸡鸣枕也
卷四 第 4p068b 页 CK-KZ_JY249_04p068b.png
书苑云蜀先主常作三鼎皆武侯篆隶八分极其工妙
云贵土官中门甚低出入必俯首云武侯遗制欲其敬朝廷也
稍高其户者辄祸
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
今蜀人不问有服无服皆带孝帽市井中人十常八九余尝以
重午登南楼观竞渡戏两岸男女匝水而聚望之如沙城有司
即严禁之恬不为止(浣水续谈)
明黄中允辉曰陈三谟开府滇中以堪舆家言自命初卜昆明
一区欲移幕府刬草得小碑云诸葛禁地皆以铁锢之又白沙
驿形胜称最而皆蠢蛮陈讶之往寻笼络已被掘断亦有小碑
卷四 第 4p069a 页 CK-KZ_JY249_04p069a.png
曰诸葛禁地
先主寓荆州从南阳大姓晁氏贷钱千万以为军需诸葛武侯
作保劵至宋犹存
苗民家家供祀武侯像取谷逐颗剥米以炊日不暇给云亦始
自武侯俾终𡻕勤苦弗获居闲思叛也今虽苦难不敢违其法
成都西金容坊有石二株旧曰石笋前秦遗址诸葛武侯掘之
有篆字曰蚕丛起国之碑以二石柱横埋中连以铁一南一北
无所偏倚又五字浊歜烛触蠲时人莫晓后范长生议曰亥子
𡻕浊字可记主水灾寅卯𡻕歜字可记主饥馑已午𡻕烛字可
记主火灾辰戌丑未𡻕触字可记主兵灾申酉𡻕蠲字可记主
卷四 第 4p069b 页 CK-KZ_JY249_04p069b.png
丰稔后以年事推验悉皆符验(见万花谷)
蜀郡临邛县有火井汉室之盛则炎赫弥炽桓灵之际火势渐
微诸葛孔明一窥而更盛矣至景曜元年人以烛投即灭其年
蜀并于魏(异苑)
按华阳国志临邛县有布濮水从布濮来合火井江有火井夜
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光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
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
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㪷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
道家多作柏叶汤常点益人古柏叶尤奇今益州诸葛武侯庙
中有大柏木相传是蜀世所植故人多采收以作药其味甘香
卷四 第 4p070a 页 CK-KZ_JY249_04p070a.png
于常柏也
儒林公议云武侯庙前柏围数丈唐相段文昌有诗石在焉唐
末渐枯悴历王孟二伪国不复生然亦不敢伐之宋乾德五年
辛卯夏五月枯柯再荣时人异焉三国迄今千二百馀年矣新
枝耸云枯干并存夭矫若虬龙陆游剑南藁云唐有节度使取
孔明祠柏一小枝以为手板书于图志非𧦄至今则此柏亦称
灵异著闻极矣
巂州界缘山野间有菜大叶而粗茎其根若大萝卜土人蒸煮
其根叶而食之可以疗饥名之谓诸葛菜云武侯南征用此菜
莳于山中以济军食亦犹广都县山枥林谓之诸葛木也诸葛
卷四 第 4p070b 页 CK-KZ_JY249_04p070b.png
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者生陷一也叶舒可煮
食二也久居随以滋长三也弃去不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
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溥乎三蜀之人
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刘禹锡嘉话录)
益州记云绵竹东武山有江池出白莼其利不亦溥乎三蜀之人
最地图记云是诸葛武侯池中物池是侯所凿宋元嘉中刺史
陆岩尝取以献(池李膺有记)
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
石盖木牛流马也
汉州德阳及峡中定军山皆有八阵图定军山下土堆也(陈师道履
卷四 第 4p071a 页 CK-KZ_JY249_04p071a.png
常后山谈丛)